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梁金华

指数 梁金华

梁金华(),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早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新四军,担任五十七团团长、皖南支队长兼分区司令员、第二十旅旅长等。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升任华中野战军六师十七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七师师长,在莱芜战役中担任主攻,生擒徐州绥靖公署济南绥靖区副主任李仙洲等。孟良崮战役中担任主攻。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副军长。1952年,率部参加朝鲜战争,并于1953年,担任二十四军军长。1956年3月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次年病逝。.

11 关系: 孟良崮戰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皖南事变解放勋章淮海战役1940年新四军编制序列1941年新四军编制序列1945年新四军编制序列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孟良崮戰役

孟良崮戰役是1947年5月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区的一次重大战役。陈毅、粟裕指挥的解放军华东野戰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张灵甫指挥的全副美式装备“王牌模范师”整编七十四师被完全消灭,师长张灵甫阵亡。.

新!!: 梁金华和孟良崮戰役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施军衔制度,当时,少将为将官中的第四级即最低一级,其上为大将、上将、中将。1965年,中国取消了军衔制度,直到1988年颁布新的军衔制度之前,这23年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军衔。在1988年颁布的军衔制度中,少将仍为将官的第四级即最低一级,但将官中最高一级即一级上将一直空缺。直至1994年,一级上将从将官中移除后,将官由四级降至三级,但少将仍为将官的最低一级。之后的日子军衔制度修订中将官这一等级没有变化。.

新!!: 梁金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是隶属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的国防动员单位,管辖范围为浙江省。.

新!!: 梁金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下面列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简称中共十九大代表),共2287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 粗体为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 梁金华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皖南事变

南事变又稱為新四軍事件,此間的「皖南」即指事變發生地區——安徽南部,而新四軍則是指共產黨轄下;分別由葉挺和項英擔任正副軍長袁國平擔任政治部主任的國民革命軍新编第四軍。 該事變發生於民國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華民國轄下的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部隊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数万人规模的中等冲突事件。事件中,新四军所屬軍部兵力與皖南部隊遭到了严重的损失。范力沛認為,此事件起因為此前黃橋事件,是国民政府对黄桥事件的报复行动。.

新!!: 梁金华和皖南事变 · 查看更多 »

解放勋章

解放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军人的一种勋章,是建国初期中国军事荣誉制度中的第三级。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自1955年起启用,现已停授。授予的对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和文职人员和参与起义的原中华民国国军人员。 解放勋章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另设有解放奖章。以奖励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参战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和直接领导中华民国国军起义的原国军人员。.

新!!: 梁金华和解放勋章 · 查看更多 »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三大战役”之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中華民國國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防區。由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時期,解放軍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对國軍一次战略性进攻戰役。 戰役历时65天,解放軍殲滅國軍5个兵团和1個綏靖區部隊,計22个军56个师,共55.5万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降3.5万余人,變節改编2.8万人;国军将领被俘124人,阵亡6人,投降22人,叛變8人。被消灭国军统计中还不包括溃散和逃亡人数),此外還击退由蚌埠方面屢次北援之第六、八兩個兵團。國軍方面,由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刘峙及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造成解放軍伤亡13.4万人。此战役被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方面称为「徐蚌--会战」(徐州、蚌埠),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称为「淮海--战役」(淮阴、海州)。.

新!!: 梁金华和淮海战役 · 查看更多 »

1940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0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0年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0年冬,新四军下辖新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西路指挥部、江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豫鄂挺进纵队,共计88744人。.

新!!: 梁金华和1940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1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1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1年春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1年春,新四军下辖第1、2、3、4、5、6、7师、独立旅,共计90000余人。.

新!!: 梁金华和1941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5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5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5年夏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5年夏,其下属已经包括苏浙军区、苏中军区、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七师兼皖江军区。总兵力为268,581人。.

新!!: 梁金华和1945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为列举1946年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编制序列。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团结抗日。该部队仍归属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与指挥。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取消了新四军的建制,但新四军仍然存在。直到1947年初,中共中央军委才正式将新四军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新四军自建制以来逐步进行扩编,至1946年春,新四军下辖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鲁中军区、鲁南军区、滨海军区、华中军区、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总兵力为450,000人。.

新!!: 梁金华和1946年新四军编制序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