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林忠

指数 林忠

林忠(),本名林坤義,生於台灣南投草屯,政治人物,曾任第四屆國民參政員。.

16 关系: 台灣文化協進會宋斐如崇越隼鷹隊中央廣播電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二二八事件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第一屆國民大會臺灣省代表许寿裳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事件臺灣電視史臺灣電視公司林榮 (成化進士)林洙林文英

台灣文化協進會

台灣文化協進會,1946年11月18日成立。發起人有:游彌堅、許乃昌、陳紹馨、林呈祿、黃啟瑞、林獻堂、林茂生、楊雲萍、陳逸松、蘇新、李萬居等人。機關雜誌《台灣文化》月刊雜誌,是戰後初期台灣相當重要的文藝團體。.

新!!: 林忠和台灣文化協進會 · 查看更多 »

宋斐如

宋斐如(),原名宋文瑞,台灣臺南二層行塗庫(今臺南市仁德區)人,曾任新聞記者、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在二二八事件中遇害。.

新!!: 林忠和宋斐如 · 查看更多 »

崇越隼鷹隊

崇越隼鷹隊為台灣業餘棒球隊伍之一。.

新!!: 林忠和崇越隼鷹隊 · 查看更多 »

中央廣播電臺

中央廣播電臺,簡稱央廣,為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廣播電臺,也是中華民國唯一提供國際廣播服務的公共媒體機構,以中文(國語、閩南語、客家語、粵語)、英語、日語等13種語言代表中華民國對全球廣播。其於1928年由時任監察院副院長陳果夫籌款成立,與中國廣播公司系出同源,並開創了華人廣播史上首次「現場直播連線」的先河;遷至臺灣後,逐漸轉型為專責對中國大陸、國際社會廣播的國家公共媒體,依據法定任務及營運方針,央廣在屬性及定位上配合政府政策,宣揚臺灣自由、民主、人權、多元文化等核心價值,以追求、捍衛中華民國國家利益為依歸,代表國家向國際發聲,同時促進兩岸和平、加速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進程。.

新!!: 林忠和中央廣播電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机关驻地喀什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设立的军区,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

新!!: 林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疆军区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机关驻地乌鲁木齐市,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下属军区,由陆军领导机构直接领导。管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军务,下辖南疆军区、北疆各军分区、乌鲁木齐警备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

新!!: 林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新!!: 林忠和二二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是1938年至1948年间国民参政会的组成人员。根据《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参政员分别由国防最高会议、各省市政府及省市党部联席会议、蒙藏委员会、侨务委员会提名,再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共有四届,初次公布的人数分别为200名、240名、240名、290名。.

新!!: 林忠和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 查看更多 »

第一屆國民大會臺灣省代表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於1947年(民國36年)11月21日至11月23日在全國同時舉行。應選3045席實選2961席,其中包括吳三連、余登發、連震東等具代表性的臺籍人士。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者一直沒有進行改選,許多代表一直當到過世,未過世者則一直擔任至中華民國80年底才全面退休。.

新!!: 林忠和第一屆國民大會臺灣省代表 · 查看更多 »

许寿裳

許壽裳,字季茀(季黻;季巿;季芾,都同音),號上遂,文史學者、作家、教育家,魯迅、周作人的同學、至交。.

新!!: 林忠和许寿裳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事件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事件是指1947年2月27日,因為圓環緝煙事件而不滿的民眾包圍專賣局、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遭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射擊。這次事件導致當時局勢更加惡化,原先的請願懲兇運動轉變成為對抗行政長官公署的行動,且進而激化省籍衝突。.

新!!: 林忠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衛兵開槍事件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史

電視被世人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最重要發明之一(亦為爭議最多者)。電視的誕生,使文字、圖像和聲音能夠同時展現在人們面前,打破無線電廣播和報紙之侷限,迅速成為主要媒體之一。台灣電視事業發展較歐美國家為晚,遲至1962年始有第一家正式的電視台成立;但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快速,彩色化的時間則位於世界前列。在解嚴之前,電視產業長期被老三台所寡占;解嚴後頻道數量如雨後春筍般急速成長,但亦帶來負面效應,甚至不少民眾認電視為社會亂源之一。.

新!!: 林忠和臺灣電視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新!!: 林忠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林榮 (成化進士)

林榮,字仲仁,廣東廉州府合浦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早年出身國子生,后进廣東鄉試第四十一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參加戊戌科會試,得貢士第二百七十七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一百零六名。曾祖父林三才。祖父林忠。父亲林真即。.

新!!: 林忠和林榮 (成化進士) · 查看更多 »

林洙

林洙(),字孔源,山東登州府寧海州文登縣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林忠和林洙 · 查看更多 »

林文英

林文英(),字德甫,山東登州府黃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林忠和林文英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