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張光憻

指数 張光憻

張光憻(,),本名張登憻,建福帝即位後,避諱“登”字,改今名。字子明,號菊溪。越南阮朝官員。.

13 关系: 尊室訢尊室澹建福帝張登桂北圻遠征刘永福嗣德帝咸宜帝阮仲合阮紳陳劉慧成泰帝攝政

尊室訢

尊室訢(;),字樂之(),號蓮亭(),越南阮朝官員,維新帝時期的輔政大臣,保大帝時期的輔政親臣。.

新!!: 張光憻和尊室訢 · 查看更多 »

尊室澹

尊室澹(;),越南阮朝大臣。.

新!!: 張光憻和尊室澹 · 查看更多 »

建福帝

建福帝(;),即阮簡宗(),名阮福昊(),越南阮朝第7任皇帝,1884年至1885年間在位。年號建福。.

新!!: 張光憻和建福帝 · 查看更多 »

張登桂

張登桂(,),字延芳(),號端齋(),別號廣溪(),越南阮朝大臣、詩人。他歷仕明命、紹治、嗣德三朝,為紹治帝、從善王阮福綿審和綏理王阮福綿寊的老師。.

新!!: 張光憻和張登桂 · 查看更多 »

北圻遠征

北圻遠征(Expédition du Tonkin;),又稱北圻戰役、東京戰役,是1883年6月至1886年4月期間法國與越南阮朝、中國清朝以及黑旗軍在北圻(今越南北部)發生的一系列戰事的統稱。最終法國勝利,並在北圻建立保護地。 北圻遠征引起的效應錯綜複雜,不僅是1884年中法戰爭的導火索,也是導致1885年越南勤王運動的原因之一。這迫使法國調集了大量士兵組成北圻遠征隊,分乘兵船開往紅河三角洲。雖然法國官方宣稱該戰爭在1886年4月結束,遠征隊人數也被大幅削減,但直到1896年北圻才真正獲得安定。.

新!!: 張光憻和北圻遠征 · 查看更多 »

刘永福

刘永福(),字淵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客家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朝軍事人物,為黑旗軍領袖及創建者。 劉永福最初是太平軍的將領,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盤踞中越邊境。後受越南阮朝招安,並獲封官職,參與越南抗法運動,成為中法戰爭期間的一支重要勢力。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後退入清朝境內,成為清勇將領。1894年調赴台灣協防。1895年5月25日清朝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后,劉永福不願意投降,便拥立福建台湾巡抚唐景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在台南自立为大总统。乙未戰爭失利之後棄城渡海逃往中国大陆。.

新!!: 張光憻和刘永福 · 查看更多 »

嗣德帝

嗣德帝(,),即阮翼宗(),名阮福時()。越南阮朝第4任皇帝,1847年—1883年在位。年號嗣德。 原名阮福洪任(),是宪祖绍治帝阮福暶的儿子,1847年,嗣德帝18歲即位,强化了对天主教的镇压政策,拒絕与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来使交涉。1859年起,法国以保护传教士和天主教徒的名义,入侵并占领嘉定省、边和省、定祥省、永隆省。1862年越法签订壬戌条約(第一次西贡条約),越南割让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及崑崙島,赔款2千万,允许天主教传播。法国控制越南南部。 就在越南瀕臨亡國危機之時,曾經遊歷西方國家的阮長祚於1866年向嗣德帝上書,建議開放門戶、在外交上走親西方路線並且進行一系列內政、軍事、教育體制的改革。嗣德帝徵詢群臣的意見,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對,因此最終沒有採納阮長祚的意見。 嗣德帝在位期間,北圻山賊橫行。嗣德帝招安了劉永福的黑旗軍,並在清朝的協助下逐漸平定了山賊。1873年,法國攻入河內,嗣德帝邀请刘永福的黑旗軍对抗法国。1882年,因貿易糾紛法國再次入侵北圻。清朝出兵干涉,导致了次年中法战争爆发。就在戰爭發生期間,嗣德帝於1883年7月17日驾崩。 嗣德帝沒有兒子,收養了三個養子:瑞國公膺禛(即育德帝)、堅江郡公膺禟(同慶帝)和膺祜(建福帝)。嗣德帝逝世後他們都年幼,朝政完全由阮文祥、尊室說等權臣把持。在這些權臣和法國人的作用下,嗣德帝死后短短两年之间,其侄育德帝阮福膺禛、其弟協和帝阮福昇、其侄建福帝阮福昊、咸宜帝阮福明、同庆帝阮福昪相继即位,阮朝处于混乱之中。中法战争后,越南最终成为法国的保護国。 嗣德帝也是一位儒學學者,在位期間曾編寫《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也是在他在位期間編纂完成的。.

新!!: 張光憻和嗣德帝 · 查看更多 »

咸宜帝

咸宜帝(;),在位期间名阮福明(),為阮朝第8任皇帝,1884年至1885年間在位。年號咸宜。原名「膺」,被廢後改為「膺」。同慶帝即位後,阮朝準備待咸宜帝投降後以其為郡公,承繼堅太王祀,故阮朝官方提及咸宜帝時多稱「郡公膺」。.

新!!: 張光憻和咸宜帝 · 查看更多 »

阮仲合

阮仲合(;),原名阮瑄(),字仲合,以字行,號金江(),別號桂坪(),越南阮朝官員、儒學學者。.

新!!: 張光憻和阮仲合 · 查看更多 »

阮紳

阮紳(;),字石池(),越南阮朝官員,成泰帝輔政大臣。.

新!!: 張光憻和阮紳 · 查看更多 »

陳劉慧

陳劉慧(;),原名陳嘉善,後改名陳劉惠,成泰十三年(1901年)改今名,越南阮朝官員。.

新!!: 張光憻和陳劉慧 · 查看更多 »

成泰帝

成泰帝(,),本名阮福寶嶙(),在位期间名阮福昭(),是越南阮朝第10任皇帝,1889年—1907年在位。.

新!!: 張光憻和成泰帝 · 查看更多 »

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為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皇帝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皇帝當作傀儡。故皇帝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新!!: 張光憻和攝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