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咸宜帝

指数 咸宜帝

咸宜帝(;),在位期间名阮福明(),為阮朝第8任皇帝,1884年至1885年間在位。年號咸宜。原名「膺」,被廢後改為「膺」。同慶帝即位後,阮朝準備待咸宜帝投降後以其為郡公,承繼堅太王祀,故阮朝官方提及咸宜帝時多稱「郡公膺」。.

89 关系: 同慶帝大南實錄大南一統志太皇太后宋維新尊室詥尊室說尊室談峰牙-己榜國家公園巴亭起義丁功壯中法会议简明条款中法战争世庙一世一元制废帝亨利·羅塞爾·德·可爾西廣平省廣治省建福帝張光憻圣宠谷在位時間最短的君主列表北圻遠征刁文持嗣德帝咸宜内禅出帝先朗县光绪勤王運動紹治帝顺化皇城越南年号列表越南公主列表越南皇后及妃嬪列表越南皇太后列表越南歷史黃佐炎黃文槐黑旗軍范氏姮范澎范慎遹蜀歌行阮子坦阮小羅阮仲合阮善述...阮福如梅阮福綿㝝阮福綿寊阮福貞慎阮福膺𧰡阮福良德阮福洪休阮福洪侹阮福洪侅阮福明德阮紳阮述阮露澤阮氏香阮氏錦阮朝阮朝君主世系圖阮有度阮春溫阮文祥陳春撰杜輝璙梁三奇武仲平武氏諧永靈縣河內省泰族自治区潘廷評潘廷逢潘赤龍潘氏嫻成泰帝新所城攝政應和縣思陵 (越南)1885年1888年 扩展索引 (39 更多) »

同慶帝

同慶帝(,),即阮景宗(),名阮福昪(),越南阮朝第9任皇帝,1885年—1889年在位。年號同慶。.

新!!: 咸宜帝和同慶帝 · 查看更多 »

大南實錄

《大南實錄》(),是越南阮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書,由阮朝國史館編修,584卷,採用漢文文言文寫成。.

新!!: 咸宜帝和大南實錄 · 查看更多 »

大南一統志

《大南一統志》()是越南阮朝的一部官修地理總志,與《皇越一統輿地志》和《同慶地輿志》並稱為阮朝三大官修地理志。.

新!!: 咸宜帝和大南一統志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咸宜帝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宋維新

宋維新(;)是越南阮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也是越南抗法勤王運動的文紳起義軍領袖之一。.

新!!: 咸宜帝和宋維新 · 查看更多 »

尊室詥

尊室詥(《大南實錄》正編第六紀 卷十一 同慶三年十月 住廣平法屯官護咸宜帝回順安汛因撘火船護往英車兒地(近法國地界)居住條:(咸宜帝)聞法官猝至,驚起抗拒。法官執帝手,黎詥(說子)揮劍,一欲刺法官,一欲刺出帝,不使生回。法官即斃殺之。;),陳仲金的《越南史略》中文譯本譯作“尊室涉”,是阮朝輔政大臣尊室說的次子,在勤王運動中擔任反法將領。 1885年7月4日,尊室說反抗失敗,帶著咸宜帝退往廣治省,隨後又退往廣平省宣化縣。咸宜帝在宣化山防衙發佈《勤王詔》,號召阮朝百姓起兵勤王。尊室詥和哥哥尊室談則在1886年至1888年期間保護咸宜帝的安全。 1888年,咸宜帝的護衛張光玉向法國投降,出賣了咸宜帝的下落。11月1日,尊室詥為了保衛咸宜帝而被殺死,時年18歲。.

新!!: 咸宜帝和尊室詥 · 查看更多 »

尊室說

尊室說(;),字博英(),越南阮朝的一位政治人物。曾經在嗣德帝死後與阮文祥同時執掌朝政,並且於1885年發起勤王運動。.

新!!: 咸宜帝和尊室說 · 查看更多 »

尊室談

尊室談(;),陳仲金的《越南史略》中文譯本譯作“尊室澹”,是阮朝輔政大臣尊室說的長子,在勤王運動中擔任反法將領。 1885年7月4日,尊室說反抗失敗,帶著咸宜帝退往廣治省,隨後又退往廣平省宣化縣。咸宜帝在宣化山防衙發佈《勤王詔》,號召阮朝百姓起兵勤王。尊室談和弟弟尊室詥則在1886年至1888年期間保護咸宜帝的安全。 1888年,咸宜帝的護衛張光玉向法國投降,出賣了咸宜帝的下落,导致咸宜帝被法軍抓獲。據說當時尊室談人在河靜,他接到咸宜帝被抓的消息後,讓屬下投降,而自己則上吊自殺。.

新!!: 咸宜帝和尊室談 · 查看更多 »

峰牙-己榜國家公園

峰牙-己榜国家公园(),一譯「風牙-者榜國家公園」,是位于越南广平省布澤縣及明化縣的国家公园。该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錄。公园位於河内以南500公里,其南200公里為顺化市,其距省会洞海市40公里,西部與老挝Hin Namno生態多樣性保護区相邻,距老挝-越南边界线及南海北部湾均大约42公里。从河内可以使用统一铁路、河内胡志明市公路抵達該公園。2008年底起,遊客可乘飞机著陸洞海机场后到達该公园。 峰牙-己榜国家公园屬越南石灰岩山区,佔地面積2000平方公里,這和相邻的老撾甘蒙省Hin Namno生態多樣性保護区的面積相當。该公园中心区面积857.54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積1954平方公里。越南政府成立此国家公园是爲了保護該地區的岩溶地貌,包括300個洞穴,這是世界最大的两個岩溶地貌之一。此外,該公園还保存了北中部安南山脉生态系统。 該公園于2003年6月5日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并获得全票通过。2009年4月,英國洞穴研究協會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洞穴,在洞內前行了約4.5公里,因遭遇巨大的方解石牆而停止。儘管如此,韩松洞依然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洞穴走廊。.

新!!: 咸宜帝和峰牙-己榜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巴亭起義

巴亭起义()是19世纪越南的一场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起义,为勤王运动的起义之一。 1885年,辅政大臣尊室说在顺化反抗法国殖民统治。失败后,挟持咸宜帝出逃广治省,向各地送出《勤王詔》。1886年,武官丁功壮与文官范澎在清化省峨山县起兵响应。他们以距离峨山县4公里的巴亭为根据地,同周边的宋维新、高典、陈春撰、何文旄等各路义军互相声援。 法国殖民政府曾在1886年12月18日、1887年1月6日先后两次派兵镇压,都失败,震惊了法国政坛。1月21日,再度派兵镇压,于2月2日攻陷巴亭,起义失败。 河内市的巴亭广场、巴亭郡就是为了纪念这次起义而命名的。 Category:勤王运动.

新!!: 咸宜帝和巴亭起義 · 查看更多 »

丁功壯

丁功壮(,),是越南在法国殖民时期的一位独立运动家。 丁功壮出生在河內省里仁府青廉县(今屬河南省)。后来在法国侵略北圻的时候,他参加了军队,成为黄继炎麾下的一名军官,曾参加1883年的纸桥之战。 1886年,丁功壮得知尊室说和咸宜帝发动勤王运动的消息后,与范澎一起在清化省峨山县发起巴亭起义,反对法国殖民统治。巴亭起义军曾给法国以沉重打击。但在1887年失败,他与范澎一起被处死。 今天河内市的巴亭广场就是为了纪念巴亭起义而命名的。 D Category:丁姓 Category:河內人.

新!!: 咸宜帝和丁功壯 · 查看更多 »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Accord de Tientsin),又称《李福协定》(Convention de Li-Fournier),是1884年(光绪十年)5月11日大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同法国代表福禄诺(François-Ernest Fournier)于天津签订的条约,事关越南北圻主权问题及相关战和问题,李鸿章同意清军自北圻撤兵,以换取进一步通商来往和边境安定的承诺。.

新!!: 咸宜帝和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 查看更多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称清法戰爭()、中法越南戰爭,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间(即清光绪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间),是清朝为了保护越南而與法國发生的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雲南邊界,並由法國海軍上將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兩艦隊,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兩處。 戰爭過程中,法軍的陸海二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未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澎湖等地,卻因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臺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訢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枢,又稱為「甲申朝局之變」),但後期勉強在臺灣形成僵局,且有馮子才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给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導致茹费里政權垮台。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中國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推動了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新!!: 咸宜帝和中法战争 · 查看更多 »

世庙

世庙(),又称世祖庙(),是顺化皇城内供奉阮朝历任皇帝神位的宗庙。明命二年(1821年),明命帝下令修建世廟,明命三年(1822年)建成。.

新!!: 咸宜帝和世庙 · 查看更多 »

一世一元制

一世一元制,即一個君主的任期內只用一個年號的制度,主要由漢字文化圈的國家所採用。.

新!!: 咸宜帝和一世一元制 · 查看更多 »

废帝

廢帝,東亞王朝被廢皇帝無諡號、廟號,通稱廢帝。 以下是東亞文化圈中廢帝列表。其中:.

新!!: 咸宜帝和废帝 · 查看更多 »

亨利·羅塞爾·德·可爾西

菲利普-馬里-亨利·羅塞爾·德·可爾西伯爵(Philippe Mari, Henri Roussel, comte de Courcy,),《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译作姑𠚢赀,第六纪译作姑赀,法国军人、殖民官员,同庆帝表封为保护郡王。 可尔西出生在卢瓦雷省的奥尔良,其父是一个子爵。后加入法国海军,曾先后前往意大利、墨西哥等地,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和普法战争,后升为海军中将。 1885年6月,因中法战争中法国在北圻失利,可尔西率军来到北圻,接替波里也,担任北圻军民事务统督。6月9日,法国与中国签订《中法新约》,中国正式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7月1日,可尔西率领500名法国士兵来到顺化,要求阮文祥、尊室说前来见面,并要求率兵自顺化皇城正门进入册封咸宜帝。这激怒了尊室说及不少越南大臣,7月4日,尊室说起兵攻击法国的钦使府,但翌日即被可尔西击败。尊室说挟持咸宜帝出逃广治省,发起勤王运动,号召各地越南人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 可尔西的行为使法国在越南的地位遭到动摇,受到法国议会的非议。总理亨利·布里松被迫提议增加对在越法军的开支,但遭议会否决,布里松引咎辞职。夏尔·德·弗雷西内当选总理后,于1886年1月撤去可尔西之职并将其召回国,由保罗·伯尔(Paul Bert)代之。翌年,病逝于巴黎。 Category:普法战争人物 Category:中法战争人物 Category:阮朝郡王.

新!!: 咸宜帝和亨利·羅塞爾·德·可爾西 · 查看更多 »

廣平省

廣平省()位於越南中北沿海地區,北與河靜省相鄰,南接廣治省,西臨寮國,東臨北部灣。距離北方的河內500公里、南方的胡志明市1200公里。.

新!!: 咸宜帝和廣平省 · 查看更多 »

廣治省

廣治省()位區屬中北沿海地區,北與廣平省相鄰,南接承天順化省,西臨寮國,東臨北部灣。.

新!!: 咸宜帝和廣治省 · 查看更多 »

建福帝

建福帝(;),即阮簡宗(),名阮福昊(),越南阮朝第7任皇帝,1884年至1885年間在位。年號建福。.

新!!: 咸宜帝和建福帝 · 查看更多 »

張光憻

張光憻(,),本名張登憻,建福帝即位後,避諱“登”字,改今名。字子明,號菊溪。越南阮朝官員。.

新!!: 咸宜帝和張光憻 · 查看更多 »

圣宠谷

圣宠谷(Val-de-Grâce)是法国首都巴黎第五区的一所军医院。 圣宠谷教堂()由路易十三的妻子,王后奥地利的安妮下令修建。她婚后23年无子女,因此在生下儿子路易十四后,为感激圣母,在本笃会修道院的土地上修建了这座教堂。1465年4月1日,7岁的路易十四主持了圣宠谷的奠基典礼。 圣宠谷教堂是一座美丽的巴洛克建筑,拥有美丽的曲线,装饰华丽和谐,完成于1667年。 法国革命期间,本笃会修女为受伤的革命者提供治疗,因此免受亵渎和破坏,而其他巴黎著名教堂都未能幸免(如圣母院变为仓库)。因此,这座教堂保留了革命前精美豪华的内部装潢。革命后,这里变为一所军医院。 目前,原来的建筑用作办公和教学场所(École d'application du Service de santé des armées);真正的医疗设施位于东面新建的大楼内。 今天的医院兴建于1970年代,完成于1979年,拥有350个床位,有各种科室,向军事人员以及法国社会保障体系下的所有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院内有拿破仑私人医生的雕像。 教堂边的修道院今天是法国军医博物馆。参观教堂和博物馆需要付费,除在教堂内不允许拍照。.

新!!: 咸宜帝和圣宠谷 · 查看更多 »

在位時間最短的君主列表

以下是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列表。他們在位期間都不超過一年。.

新!!: 咸宜帝和在位時間最短的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圻遠征

北圻遠征(Expédition du Tonkin;),又稱北圻戰役、東京戰役,是1883年6月至1886年4月期間法國與越南阮朝、中國清朝以及黑旗軍在北圻(今越南北部)發生的一系列戰事的統稱。最終法國勝利,並在北圻建立保護地。 北圻遠征引起的效應錯綜複雜,不僅是1884年中法戰爭的導火索,也是導致1885年越南勤王運動的原因之一。這迫使法國調集了大量士兵組成北圻遠征隊,分乘兵船開往紅河三角洲。雖然法國官方宣稱該戰爭在1886年4月結束,遠征隊人數也被大幅削減,但直到1896年北圻才真正獲得安定。.

新!!: 咸宜帝和北圻遠征 · 查看更多 »

刁文持

刁文持(;),中國大陸部分譯著譯作“刁文池”,泰语名字为金雍(Cam Oum),越南莱州地区的白泰土酋。.

新!!: 咸宜帝和刁文持 · 查看更多 »

嗣德帝

嗣德帝(,),即阮翼宗(),名阮福時()。越南阮朝第4任皇帝,1847年—1883年在位。年號嗣德。 原名阮福洪任(),是宪祖绍治帝阮福暶的儿子,1847年,嗣德帝18歲即位,强化了对天主教的镇压政策,拒絕与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来使交涉。1859年起,法国以保护传教士和天主教徒的名义,入侵并占领嘉定省、边和省、定祥省、永隆省。1862年越法签订壬戌条約(第一次西贡条約),越南割让边和、嘉定、定祥三省及崑崙島,赔款2千万,允许天主教传播。法国控制越南南部。 就在越南瀕臨亡國危機之時,曾經遊歷西方國家的阮長祚於1866年向嗣德帝上書,建議開放門戶、在外交上走親西方路線並且進行一系列內政、軍事、教育體制的改革。嗣德帝徵詢群臣的意見,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對,因此最終沒有採納阮長祚的意見。 嗣德帝在位期間,北圻山賊橫行。嗣德帝招安了劉永福的黑旗軍,並在清朝的協助下逐漸平定了山賊。1873年,法國攻入河內,嗣德帝邀请刘永福的黑旗軍对抗法国。1882年,因貿易糾紛法國再次入侵北圻。清朝出兵干涉,导致了次年中法战争爆发。就在戰爭發生期間,嗣德帝於1883年7月17日驾崩。 嗣德帝沒有兒子,收養了三個養子:瑞國公膺禛(即育德帝)、堅江郡公膺禟(同慶帝)和膺祜(建福帝)。嗣德帝逝世後他們都年幼,朝政完全由阮文祥、尊室說等權臣把持。在這些權臣和法國人的作用下,嗣德帝死后短短两年之间,其侄育德帝阮福膺禛、其弟協和帝阮福昇、其侄建福帝阮福昊、咸宜帝阮福明、同庆帝阮福昪相继即位,阮朝处于混乱之中。中法战争后,越南最终成为法国的保護国。 嗣德帝也是一位儒學學者,在位期間曾編寫《嗣德聖製字學解義歌》。《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也是在他在位期間編纂完成的。.

新!!: 咸宜帝和嗣德帝 · 查看更多 »

咸宜

咸宜(,1885年)是越南大南国阮朝咸宜帝的年号,共计1年。 咸宜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尊室說裹挾咸宜帝逃出京城,前往鎮牢堡。八月十一日,同慶帝在太和殿即位,以來年為同慶元年。九月下旬,又以十月朔以後為同慶乙酉年,禁止繼續使用咸宜年號。但反法人士繼續使用咸宜紀年。 咸宜四年(1888年),咸宜帝被捕,法國殖民者將其送往非洲阿爾及爾安置。 19世紀90年代,勤王運動最終失敗,咸宜年號才不再有人使用。.

新!!: 咸宜帝和咸宜 · 查看更多 »

内禅

内禅是指君主退位,将皇位(王位)传到储君或皇族宗室手中,而不是传给異姓他人。内禅之后,东亚文化圈的皇帝和國王往往能得到“太上皇” 或“太上王” 的称号。.

新!!: 咸宜帝和内禅 · 查看更多 »

出帝

历史上,東亞古代有多名皇帝的稱號为出帝:.

新!!: 咸宜帝和出帝 · 查看更多 »

先朗县

先朗县()是越南海防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189平方公里,2004年总人口149200人。.

新!!: 咸宜帝和先朗县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咸宜帝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勤王運動

勤王運動()是指1885年至1896年間由越南爱国士紳领导的反法武装斗争。勤王運動的主要領導者為阮文祥和尊室說等人,1885年7月4日開始。.

新!!: 咸宜帝和勤王運動 · 查看更多 »

紹治帝

紹治帝(;),即阮憲祖(),名阮福暶(),越南阮朝第三代君主,1841年至1847年在位。年號紹治。.

新!!: 咸宜帝和紹治帝 · 查看更多 »

顺化皇城

順化皇城(),又稱大内(),位于越南承天順化省順化市,坐落於順化京城()中央,是越南部分皇朝的首都,也是越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新!!: 咸宜帝和顺化皇城 · 查看更多 »

越南年号列表

本列表包括越南历史上各朝代、起事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新!!: 咸宜帝和越南年号列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公主列表

越南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越南歷史有載之公主一覽:.

新!!: 咸宜帝和越南公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皇后及妃嬪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越南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配偶。.

新!!: 咸宜帝和越南皇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皇太后列表

越南皇太后,本表列出968年越南从中国独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包括後黎朝后期郑主、阮主的太妃。.

新!!: 咸宜帝和越南皇太后列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新!!: 咸宜帝和越南歷史 · 查看更多 »

黃佐炎

黃佐炎(,),原名黃繼炎()。越南阮朝時期官員、文學家、歷史學家。.

新!!: 咸宜帝和黃佐炎 · 查看更多 »

黃文槐

文槐(;),字王植,越南阮朝官員。.

新!!: 咸宜帝和黃文槐 · 查看更多 »

黑旗軍

黑旗軍,是19世纪末的以钦州人刘永福为首的一支民间地方武装,其人數大約為三千人左右。該軍隊以北斗七星黑旗为战旗,因以得名。.

新!!: 咸宜帝和黑旗軍 · 查看更多 »

范氏姮

范氏姮(;),又名范氏嫦()和范氏浩(),德國公范登興之女,阮朝紹治帝的皇后,嗣德帝生母。.

新!!: 咸宜帝和范氏姮 · 查看更多 »

范澎

范澎(,),字季湛,是越南在法国殖民时期的一位独立运动家。.

新!!: 咸宜帝和范澎 · 查看更多 »

范慎遹

范慎遹(;),字觀成,號望山,越南阮朝時期官員、史學家。 范慎遹是寧平安謨縣人。九歲時,就師從於武范啓學習儒學。21歲時,又拜黃甲范文誼為師。 1850年,范慎遹中舉人,但未能通過會試。不過嗣德帝卻任命他出來當官,成為端雄縣的儒學教師。在此期間,編成《興化記略》,於1856年完成。 1857年,擔任桂陽(今諒山省桂武縣)知州。1873年,因法國侵略北圻,他前往河內交涉,擢河內巡撫。 1876年,調任吏部參知。1878年,進入機密院,成為皇子育德堂和正蒙堂的老師。他還負責監督國子監,並參與國史館修史,編纂《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1882年,法國再次侵略北圻,范慎遹奉嗣德帝之命,秘密出使清朝求救。1884年,范慎遹與阮文祥、尊室𤄫三人,作為阮朝的全權使者,出使西貢,與法國殖民政府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歸國後,擔任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工部左參知。 在《第二次順化條約》簽訂之後,越南淪為法國的保護國。1885年,尊室說率軍突襲中圻欽使府,戰敗,挾持咸宜帝逃往廣治省山中,建立新所城。咸宜帝發出《勤王詔》,號召越南人起義,對抗法國的統治。7月29日,范慎遹欲跨海向北圻逃去,欲響應勤王運動,但被法國殖民政府逮捕,罷免一切官職,流放崑崙島監獄,後來與阮文祥、尊室訂一起被判流放塔希提島。10月23日,在旅途的第六天,范慎遹因糖尿病,死於馬來半島附近。他的屍體被法國水手投入海中。 河內市和寧平市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以紀念他忠於阮朝皇室、反抗法國統治的事蹟。越南設有范慎遹史學獎,以紀念其在史學上的貢獻。 Category:越南國子監官員 Category:阮朝戶部尚書‎ Category:越南歷史學家 Category:阮朝協辦大學士 Category:寧平省人 D Category:阮朝吏部參知 Category:阮朝工部參知 Category:嗣德三年庚戌科南定場舉人.

新!!: 咸宜帝和范慎遹 · 查看更多 »

蜀歌行

蜀歌行()是一首長篇敘事詩,是越南女詩人阮氏碧最著名的詩篇。詩歌共1,036句,記錄了1885年咸宜帝出逃的歷史事件,場面跨越了法國、越南、泰國。全詩採用六八體,由喃字寫成。.

新!!: 咸宜帝和蜀歌行 · 查看更多 »

阮子坦

阮子坦(;),越南阮朝勤王運動人物。.

新!!: 咸宜帝和阮子坦 · 查看更多 »

阮小羅

阮小罗(;),原名阮诚(),是越南在法国殖民时期的一位独立运动家。.

新!!: 咸宜帝和阮小羅 · 查看更多 »

阮仲合

阮仲合(;),原名阮瑄(),字仲合,以字行,號金江(),別號桂坪(),越南阮朝官員、儒學學者。.

新!!: 咸宜帝和阮仲合 · 查看更多 »

阮善述

阮善述(;),《國朝鄉科錄》“阮德述”,字孟孝(),越南阮朝官員。勤王運動中領導人之一,人稱贊述()。.

新!!: 咸宜帝和阮善述 · 查看更多 »

阮福如梅

阮福如梅(;),被稱作安南公主(),是咸宜帝长女,农林大学硕士,她终身未婚。.

新!!: 咸宜帝和阮福如梅 · 查看更多 »

阮福綿㝝

阮福綿㝝(,),越南阮朝明命帝第57子,生母丽嫔阮氏翠竹。.

新!!: 咸宜帝和阮福綿㝝 · 查看更多 »

阮福綿寊

阮福绵寊(;),初名阮福书(),字坤章(),又字季仲(),號靜圃(),又號葦野(),越南阮朝宗室、诗人,明命帝第11子,生母是婕妤黎氏愛。.

新!!: 咸宜帝和阮福綿寊 · 查看更多 »

阮福貞慎

阮福貞慎(;),字叔卿(),號妙蓮(),又號梅庵(),阮朝明命帝第25女,生母淑嬪阮氏寶。越南阮朝詩人,以「梅庵」之名為世人所知。.

新!!: 咸宜帝和阮福貞慎 · 查看更多 »

阮福膺𧰡

#重定向 咸宜帝.

新!!: 咸宜帝和阮福膺𧰡 · 查看更多 »

阮福良德

阮福良德(;),初名阮福三春(),越南明命帝第4女,生母美人阮氏彬,越南诗人。.

新!!: 咸宜帝和阮福良德 · 查看更多 »

阮福洪休

阮福洪休(,),又名阮福洪佺(),越南阮朝绍治帝第八子,生母良妃武氏媛,安福郡王阮福洪健同母兄。.

新!!: 咸宜帝和阮福洪休 · 查看更多 »

阮福洪侹

阮福洪侹(,),越南阮朝绍治帝第二十三子,生母婕妤阮氏鸞。 紹治三年十月十一日(1843年12月2日),阮福洪侹在順化京城出生。年少驕縱,多次遭到皇帝切責。嗣德十一年(1858年)正月,受封為奇英郡公()。後因毆打看門士兵被罰兩年俸祿。嗣德三十一年(1878年)四月,阮福洪侹恃權不法,先是強姦民女黎氏朶,然後強買為妾,再以其非處失節為由,索要錢財,事發後革去爵位,並且不得以皇弟相稱。嗣德三十二年(1879年),恢復郡公爵位。 嗣德三十六年(1883年)冬,建福帝即位,以奇英郡公封爵犯嗣德帝諡號(“英”皇帝),改封為奇峰郡公()。建福元年(1884年),建福帝去世,咸宜帝即位,所有相關典禮,阮福洪侹均托故不參加,按律奪爵,廢為庶人,削去尊籍,改從母姓,為阮侹,問斬監侯。交由承天府拘禁,待其悔改再查辦。但洪侹越獄逃走,再被擒回,因患急風突然暴卒,壽四十一歲。朝廷加恩,恢復尊籍,開復為奇峰鄉侯,諡恭亮。葬於承天府香水縣安舊總安舊社,在香茶縣第六坊建祠祭祀。同慶元年(1886年),再追復為郡公原爵。.

新!!: 咸宜帝和阮福洪侹 · 查看更多 »

阮福洪侅

阮福洪侅(;),越南阮朝宗室,绍治帝第二十六子,生母才人張氏永。.

新!!: 咸宜帝和阮福洪侅 · 查看更多 »

阮福明德

·膺𨇗·咸宜(Jean Ung Lich Ham Nghi d'Annam,),原名阮福明德(Nguyễn Phúc Minh Đức),是越南阮朝第八位皇帝咸宜帝阮福明的独子。 1910年,阮福明德出生在比阿尔。他曾加入法国外籍兵团,參加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认识了保大帝之子阮福保隆。退役后到法国居住。 1990年去世,年81岁。他的子孙都改姓明德。.

新!!: 咸宜帝和阮福明德 · 查看更多 »

阮紳

阮紳(;),字石池(),越南阮朝官員,成泰帝輔政大臣。.

新!!: 咸宜帝和阮紳 · 查看更多 »

阮述

阮述(;),字孝生(),號荷亭(),越南阮朝官員。.

新!!: 咸宜帝和阮述 · 查看更多 »

阮露澤

阮露澤(;),原名阮河洇(),號琦庵(),越南文學家、維新人士。.

新!!: 咸宜帝和阮露澤 · 查看更多 »

阮氏香

阮氏香(;),又名阮氏月(),是越南阮朝嗣德帝的一個妃嬪,建福帝的養母。.

新!!: 咸宜帝和阮氏香 · 查看更多 »

阮氏錦

阮氏錦(;)是越南阮朝嗣德帝的一個妃嬪。 阮氏錦是承天府廣田縣人,其父是尚書阮廷賓。紹治年間,阮氏錦成為嗣德帝的府妾。嗣德三年(1850年)五月,嗣德帝制定後宮宮階,冊封阮氏錦為二階昭妃。嗣德十三年(1860年)正月,晉封為一階善妃()。 嗣德帝一直沒有兒子,先後收養了三個養子。嗣德十八年(1865年)五月,嗣德帝收養其弟堅國公阮福洪侅長子阮福膺豉為養子,並將其交給善妃撫養。此子後被封為堅江郡公。 嗣德帝死後,嗣德帝的另外兩個養子育德帝和建福帝先後登上帝位。咸宜元年(1885年)五月,咸宜帝出奔抗法,堅江郡公被法國人冊封為皇帝,是為同慶帝。 同慶元年(1886年)正月,同慶帝廢除了建福帝養母學妃阮氏香的“皇太妃”封號,並拒絕尊善妃爲“皇太妃”,稱善妃封號源自先帝,自己不敢擅加尊號。只是在钱帛上予以善待,每年加半倍年俸,春冬多賜衣物。善妃死後,葬在香水縣,墓碑題爲“先朝善妃之寢”。.

新!!: 咸宜帝和阮氏錦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咸宜帝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阮朝君主世系圖

本條目列明越南阮朝及其前身廣南阮主的家族世系。.

新!!: 咸宜帝和阮朝君主世系圖 · 查看更多 »

阮有度

阮有度(;),字希裴(),號宋溪(),越南阮朝大臣。同慶帝皇后阮氏嫻、成泰帝玄妃阮氏娥之父。.

新!!: 咸宜帝和阮有度 · 查看更多 »

阮春溫

阮春温(,),號玉堂(),越南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革命家。.

新!!: 咸宜帝和阮春溫 · 查看更多 »

阮文祥

阮文祥(,),越南阮朝官員,他在嗣德帝死後擔任輔政大臣,在1883年至1884年期間曾先後廢立了三位皇帝:育德帝、協和帝和建福帝。他也是1885年反法勤王運動的領袖之一。.

新!!: 咸宜帝和阮文祥 · 查看更多 »

陳春撰

陳春撰(,),越南阮朝將領。 陳春撰是清化省人,擔任過阮朝的左翼將軍、提督,為尊室說的親信。1885年,因為法國殖民者欺壓阮朝朝廷,尊室說決定將其驅逐,派遣陳春撰率軍乘夜突襲法軍在鎮平臺(又稱芒個)的兵營,但失敗,陳春撰逃亡清化。 尊室說奉咸宜帝出逃廣治省,隨後發起勤王運動。陳春撰得知此消息後,同丁功壯、范澎一起在清化省發動巴亭起義。法國殖民者久攻不下,便挖掘了陳春撰的祖墳,將祖、父遺骨暴屍示眾,威脅說若陳春撰不投降,就要把遺骨投入江中,陳春撰不為所動。 巴亭起義失敗後,投奔尊室說。後與尊室說一同出奔萊州,再後一同流亡到中國龍州。同慶帝派人招降,並承諾會赦免其罪,但陳春撰不為所動。1923年,客死於中國。 今日河內市和胡志明市都有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 咸宜帝和陳春撰 · 查看更多 »

杜輝璙

杜輝璙(;),字錫翁,越南阮朝官員。.

新!!: 咸宜帝和杜輝璙 · 查看更多 »

梁三奇

梁三奇(,),亦作梁三,是越南阮朝的一位軍事人物。 梁三奇是中國欽州板城人。他是黑旗軍的將領,為劉永福的一位部將。中法戰爭後,劉永福率大部份黑旗軍回到中國,梁三奇則率領拒絕回國的部眾留在了越南北圻。而也有些史料則稱他是黃旗軍首領黃崇英的部將。 梁三奇佔據著太原省定化縣的𢄂朱,他的部眾有1000把來福槍。1885年,尊室說以咸宜帝的名義發起勤王運動,梁三奇率黑旗軍起兵,效忠於安世县的黃花探,同東潮縣的督極(阮春傑)、興化的提僑、府諒沧和安世县的该经、督語,海陽省萩林的阮善述、謝現互相聲援。1887年,萊州的白泰土酋刁文持之弟發動反對暹羅的和人戰爭,被拉瑪五世派兵擒獲。刁文持決定報復暹羅,率領軍隊入侵琅勃拉邦王國。梁三奇派黑旗軍前去支援刁文持。聯軍攻破其首都,殺其王。 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任命海陽總督黃高啟為剿撫使進行鎮壓,攻破萩林的阮善述起義軍,對各路起義軍進行招安,不服從的則各個擊破。梁三奇同黃花探一起接受招安。他的兒子梁文福被任命為太原知縣。 1912年,黃花探再度起兵,發動安世起義。法國殖民政府進行鎮壓,並收買了梁三奇和梁文福。在梁三奇與梁文福的協助下,黃花探被逮捕處死。 Category:欽州人 Category:越南民變首領 Category:阮朝將領 Category:阮朝官員 Category:勤王運動將領 Category:梁姓 Category:中越關係史.

新!!: 咸宜帝和梁三奇 · 查看更多 »

武仲平

武仲平(,),越南阮朝官員。.

新!!: 咸宜帝和武仲平 · 查看更多 »

武氏諧

武氏諧《阮福族世譜》,順化出版社,1995年,346頁。(;),又名武氏緣(),麗國公武春謹之女,阮朝嗣德帝的皇后。.

新!!: 咸宜帝和武氏諧 · 查看更多 »

永靈縣

永靈縣()是越南广治省下辖的一县,面积620平方千米,2006年人口为91000人。越南战争期间,17纬线(越南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暂时界限)位于该县。.

新!!: 咸宜帝和永靈縣 · 查看更多 »

河內省

河內省(),是越南1831年至1902年之間的一個省份。阮朝自主時期涵蓋今天的河內市東部和河南省大部。.

新!!: 咸宜帝和河內省 · 查看更多 »

泰族自治区

泰族自治区(;Territoire autonome Taï,簡稱TAT),泰語稱西雙楚泰,又譯拾宋早再,即泰族十二州(),是越南西北部一个已不存在的泰族自治区,大致统治今日莱州、山罗、奠边等地。其首府位于今日越南莱州省封土县。 该自治区原被称作泰处,1947年更名为泰联邦,1948年又改名为泰族自治区。.

新!!: 咸宜帝和泰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潘廷評

潘廷評(,),字訒齋(),號月亭(),越南阮朝大臣,育德帝慈明惠皇后潘氏調之父。.

新!!: 咸宜帝和潘廷評 · 查看更多 »

潘廷逢

潘廷逢(,),字珠峰,越南阮朝官員,著名军事家、儒學學者。他也是越南勤王運動中反對法國殖民统治的義軍首領之一,死後被越南的民族主義者赞誉為民族英雄。.

新!!: 咸宜帝和潘廷逢 · 查看更多 »

潘赤龍

潘赤龍 潘赤龍(Phan Xích Long;),原名潘發生(Phan Phát Sanh),反殖運動者、堪輿學家、新宗教運動主持人,自稱咸宜帝後人,1912年自號「大明國」皇帝,年號紅龍(Hồng Long)。他把神秘主義和反殖運動結合,以濃厚宗教色彩發動起義,讓教徒相信只要喝下聖水,就能隱身投放炸彈。1913年起他在西貢起義,他與其支持者被法國殖民政府拘捕;1916年其支持者發動第二次起義,企圖劫獄,但亦被法軍鎮壓,潘赤龍最終死於西貢,享年僅23歲。不少教徒輾轉併入南越高台教,成為核心成員。.

新!!: 咸宜帝和潘赤龍 · 查看更多 »

潘氏嫻

潘氏嫻(;),越南阮朝堅太王阮福洪侅的妾室。 潘氏嫻是阮福洪侅的府妾,生有二子:長子是阮福膺豐,八歲時夭折,同慶三年(1888年)七月追贈為堅縣侯;次子是咸宜帝阮福明,抗法失敗後被流放至阿爾及利亞。同慶三年十二月二十日(1889年1月21日),潘氏嫻去世。.

新!!: 咸宜帝和潘氏嫻 · 查看更多 »

成泰帝

成泰帝(,),本名阮福寶嶙(),在位期间名阮福昭(),是越南阮朝第10任皇帝,1889年—1907年在位。.

新!!: 咸宜帝和成泰帝 · 查看更多 »

新所城

新所城()是阮朝時期的一個軍事要塞,位於越南廣治省甘露縣境內的山中。 1885年,阮朝輔政大臣尊室說圖謀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失敗後,挾持咸宜帝逃往廣治省。在那裡,尊室說使用竹子建立了新所城,作為咸宜帝的行宮。在這裡,咸宜帝發佈了《勤王詔》,標誌著勤王運動的開始。 新所城地理位置十分隱蔽,因此法國人很難發現,一直找不到咸宜帝的蹤跡。直到1887年,因近侍張光玉的出賣,導致了咸宜帝被俘。此後新所城被廢棄。 Category:阮朝 Category:越南軍事史 Category:越南獨立運動 Category:勤王運動.

新!!: 咸宜帝和新所城 · 查看更多 »

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為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皇帝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皇帝當作傀儡。故皇帝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新!!: 咸宜帝和攝政 · 查看更多 »

應和縣

應和縣()越南首都河内市的一个县。位于红河三角洲地区。面积183.72平方公里。2005年统计人口193731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054人。.

新!!: 咸宜帝和應和縣 · 查看更多 »

思陵 (越南)

思陵(),俗稱同慶陵(),是越南阮朝皇帝同慶帝的陵墓,位於今日承天順化省順化市的水春坊。 同慶帝是嗣德帝的養子。咸宜元年(1885年),在咸宜帝發起勤王運動、逃離順化之後,被法國殖民政府擁立為帝。由於年輕,他並未開始為自己建造陵墓,而是致力於越南的現代化發展。不過在同慶三年(1888年)十二月,同慶帝突發疾病逝世,年僅25歲。 繼承皇位的成泰帝並非同慶帝之子。成泰帝在位期間,由於財政拮据,未為同慶帝興建大型陵墓,而是將同慶帝為生父堅太王阮福洪侅在護順山(Hộ Thuận Sơn)營造的追思殿改為凝禧殿,並將同慶帝埋葬這裡,稱為思陵。因此,有同慶帝的思陵、堅太王的天成局,由不同時期建設的各皇族寢墓所配置。啟定元年(1916年),同慶帝之子啟定帝繼位之後,將其思陵修葺擴建,直到啟定八年(1923年)完工。 思陵和其之前的幾個阮朝皇陵相同,仍是分為左右的寢域和陵域,但陵墓的建築材料已使用鋼筋和水泥。.

新!!: 咸宜帝和思陵 (越南) · 查看更多 »

1885年

没有描述。

新!!: 咸宜帝和1885年 · 查看更多 »

1888年

没有描述。

新!!: 咸宜帝和1888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阮福明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