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神宗

指数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429 关系: 劉攽埤雅原阳县厢兵历代帝王庙南平軍 (熙寧)史师仲叶康直叶祖洽司马光司農寺名山茶馬古道吳充吴王同平章事合水县向宗回向经向敏中大康大理国大程书院太皇太后女史箴图奉元曆嫁妆孟子孝惠贺皇后孫構孫洙 (北宋)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孔若蒙孙吉 (宋朝)定西市宝安公主宝训宣仁皇后宰相宋史宋史人物列表宋夏战争宋徽宗宋刑统宋哲宗宋用臣宋高宗宋貴妃 (宋神宗)宋越熙宁战争宋钦宗宋英宗...宋陵宋永安陵宋朝宋朝建筑宋朝伊斯蘭教宋朝公主列表宋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宋朝皇子女列表宋朝皇帝世系图宋朝科技宋朝货币實錄寶壽公主富弼富绍庭尚书仆射屈原崖州直隶州崔白崇天曆巩州 (北宋)上德中坦關係中书侍郎中书门下中医学中國君主陵墓列表中國皇儲列表中國發明中國黨爭中國歷朝通俗演義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君主列表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中国宗教史中国年号列表中国人口史中国军事史中国皇太后列表中国皇帝中国皇帝寿命列表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中国科举制度中国通商史中国服饰史中国教育史中華五千年七月廿三丈夫世界史年表 (11世纪-15世纪)市舶司万安军万寿节三佛齐三月初五九品十八階九品三十階九品制广安 (大理)京西南路京西路应天府 (宋朝)五路伐夏井邊巷庙号延久任伯雨仙游縣君张天师张婕妤 (宋哲宗)張頴康張載 (北宋)張茂則張淑妃 (宋神宗)張懷民徐国长公主徐王徐禧徐鐸 (宋朝)微山湖俞充保甲法念奴娇·赤壁怀古地域歧视北大年苏丹国北宋北进政策 (高丽)國子監祭酒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刘孝孙 (宋朝)刘巨济刘才人 (宋哲宗)喀喇汗国周師厚周國長公主周邦彦呂居簡呂陶 (宋朝)呂本中呂惠卿咸雍品秩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唐大詔令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王儒家冯京冯修容农田水利法军器监冀国公主净源免役法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公子目夷公孙杵臼六韬元丰元丰 (北宋)元丰改制元祐 (年號)元祐更化兖国公主 (宋神宗)兖王光孝寺 (莆田)前赤壁赋勾昭儀回族国是四月初十石钟山记瞎征环州 (唐朝)玉歷寶鈔王安石王中正王师约王爵王鞏王遇王觀 (宋朝)王黼王陶神宗禁軍福康公主种詠种诊种谊种谔秘書省程婴程顥程昉窦苹章惇算经十书米芾紹聖續資治通鑑長編绍圣绍述烏臺詩案無為軍熙宁熙寧變法熙河開邊畫謎牛街礼拜寺狄青监利县白塔山公园白渠隆回县韩嘉彦韩王韩琦韓國魏國大長公主韓絳遼史人物列表鍾馗草市荀子青苗法顯仁皇后袁文傑西夏襄國太夫人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許珏 (宋朝)誠州高士林高居簡魚袋魏國楚國大長公主魏泰譙國太夫人賈易資治通鑑人物列表資治通鑒贾逵 (北宋)趙偲趙世將趙世居趙世括趙伸趙似趙佶《草書千字文》趙佾趙佖趙從式趙俁趙僩趙價趙僅趙倜 (宋朝)趙禼趙諶黃門侍郎黄裳黄裳 (北宋)龟兹达那寺进士錢公輔茶马范子奇范峋范世京范仲淹范祖禹范純粹范百祿范育蜀素帖郏亶胡婕妤 (宋哲宗)胡瑗郭獻卿郭熙郭逵郑穆郓国公主 (宋神宗)舒城县舒亶阿雲案阆州蘇結赣榆历史赵宗晖赵世雄赵伟 (仪王)赵俊 (唐王)赵頵赵颢赵鼎赵旉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钱乙钱镠钱镠铁券钱格非蒋岘邠国公主 (宋神宗)邢國公主邢貴妃邵雍邓姓铸钱监蔡挺蔣之奇蔣璿 (宋朝)鄯州自贡市金庸筆下武功列表蕭撻里苏东坡 (2012年电视剧)苏缄苏颂苏轼苏辙苗傅通城县通远军 (北宋)陳朝 (越南)陵井監暨陶枢密院林贤妃 (宋神宗)捐納李宪 (北宋)李中師李常傑李之仪李珣 (宋朝)李端愿李清照李清臣李朝 (越南)杨文广東坡家事梁皇后 (西夏毅宗)楚国公主 (宋神宗)樓光檢校欧阳修欽聖皇后欽成皇后欽慈皇后欽慈陳皇后歐陽棐武贤妃段壽輝段正明永厚陵永定陵永乐城之战永保永獻陵永熙陵永裕陵永泰陵永明延壽永昭陵永昌陵民間傳奇汉传佛教治平 (北宋)治曆沈括涑水记闻淑壽公主淑妃清水祖師清明上河圖潞國公主潭國公主潘美木征朱崖軍惠穆賢妃明經昭懿贵妃 (宋仁宗)昭慈圣献皇后昌化軍新宋新化县新舊黨爭文字獄文彥博早春圖改革政事堂政党懿静贵妃應德慈聖皇后承保承曆招世亮更戍法曹詩曹評曾巩曾布曾公亮怀仁县 (江苏)1048年1067年1068年1080年代1085年10世纪11世纪11月29日4月1日5月25日9月21日 扩展索引 (379 更多) »

劉攽

劉攽(),字貢父(一作戇父,或贛父),號公非。樟樹市黃土崗鎮荻斜劉家人。北宋史學家,著有《彭城集》。《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 先世为彭城人,西晋末年,避胡兵乱,迁居江南,又迁庐陵。劉攽好谐谑,慶曆六年(1046年)贾黯榜進士。歷任汝州推官,至和二年乙未(1055年)調江阴县主簿,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擔任庐州推官等。歷州縣官二十年,嘉祐八年癸卯(1063年),入京為國子監直講,遷館閣校勘。宋神宗熙寧初年同知太常禮院,以反對新法出知曹州。博覽群書,精於史學,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鑑》,專治漢史部分。元丰八年(1085年),由衡州盐仓起知襄州,元祐初年召拜中書舍人。四年卒,年六十七。 劉攽精于诗学,錢鍾書稱許劉攽“也许在史学考古方面算得北宋最精博的人”,又認為刘攽的詩比他哥哥刘敞好,风格上是欧阳修的同调。.

新!!: 宋神宗和劉攽 · 查看更多 »

埤雅

《埤雅》,是北宋的陸佃所編輯的辭典,總共20卷,主要是說明動植物的作品,陸佃對於《詩經》中的動植物深入的研究。由於宋神宗熙寧年間正在進行科舉改革,陸佃的講義在當時有很高的人氣。 陸佃死後,其子陸宰在北宋宣和7年(1125年)為此書寫序。 同樣以動植物作為分類的書籍,南宋的羅願所編撰的《爾雅翼》。.

新!!: 宋神宗和埤雅 · 查看更多 »

原阳县

原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新乡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329平方公里,人口71.4万。邮政编码453500,县政府驻城关镇。.

新!!: 宋神宗和原阳县 · 查看更多 »

厢兵

厢兵是宋朝一种承担各种杂役的军队。 北宋初期,政府抽调各地藩镇的精兵到中央,老弱残兵则留在本地,加上新征的专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还有部分厢兵来源于流犯,官兵武技不合格或者犯法的也可充当厢兵。招募时厢兵一般不考虑体质。厢兵从事诸如修建、运输、邮传等的各种劳役,工作极其沉重,俸禄却很微薄,因此死亡和逃亡现象非常严重。名义上,厢兵分马兵和步兵,隶属侍卫马军司和步军司。宋仁宗时,设置“教阅厢军”,实际上尽管给很少的军俸但作正式兵。于是厢兵便有了“教阅”和“不教阅”的区分。宋神宗时,教阅厢兵升为下等禁兵,于是部分厢兵被正式改编为役兵。南宋时,厢兵制度无甚改变。 Category:宋朝军事 Category:中國古代部隊.

新!!: 宋神宗和厢兵 · 查看更多 »

历代帝王庙

历代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是中国明朝、清朝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所。.

新!!: 宋神宗和历代帝王庙 · 查看更多 »

南平軍 (熙寧)

南平军,中国宋朝时设置的军。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以渝州南川县、涪州隆化县置南平军,属于夔州路,治所在南川县(今重庆市綦江区古南镇北岸),下辖南川县、隆化县(今重庆市南川区)。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南平军治迁隆化县,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废南平军,改隆化县为南川县。 Category:宋朝的军 Category:重庆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107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85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宋神宗和南平軍 (熙寧) · 查看更多 »

史师仲

史师仲(),宋朝处士。字希道,以字行,故又称史希道。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南宋宰相史浩之父。.

新!!: 宋神宗和史师仲 · 查看更多 »

叶康直

叶康直,字景温。建州(今福建建瓯市)人,宋朝进士。 曾任光化县知县。宋神宗年间(1068~1085年),因谗获罪,后复官。元祐初年(1086~1093年),加直龙图阁、知秦州。后知亳州,召为兵部侍郎。 叶康直逝世时64岁。 Category:叶姓 Category:建瓯人 Category:宋朝进士.

新!!: 宋神宗和叶康直 · 查看更多 »

叶祖洽

葉祖洽(),字敦禮。福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 始遷祖葉從輝七世孫,父葉恪。慶曆六年(1046年)生,幼聰穎,嘉祐八年(1063年),鄉試第一,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庚戌科狀元,奉派簽書奉國軍節度判官,改授登聞鼓院判官,任國子監丞。官至吏部侍郎。宋哲宗稱其“不可大用”,徽宗稱其“躁妄”,降集賢殿修撰、提舉衝佑觀,自是不復用。政和初,任知洪州。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卒。.

新!!: 宋神宗和叶祖洽 · 查看更多 »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新!!: 宋神宗和司马光 · 查看更多 »

司農寺

司农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署。 北齐设立司农寺,大司农改称司农寺卿或司农卿,副官称司农少卿,隋唐两宋相沿,为九寺之一。掌管粮食仓储、仓廪管理和京官朝官禄米供应。掌管国库收支谷物和货币。本为国家财政机关、被户部取代。宋神宗时,为推行新法的重要机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保甲法都由它制定或执行。元朝设大农令,废除司农寺。 Category:九寺 Category:中国古代财政部门 Category:农业部门 Category:中国农业史.

新!!: 宋神宗和司農寺 · 查看更多 »

名山茶馬古道

名山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至近現代。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宋神宗和名山茶馬古道 · 查看更多 »

吳充

吳充(),字沖卿,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景祐五年戊寅科進士,北宋大臣。.

新!!: 宋神宗和吳充 · 查看更多 »

吴王

吴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宋神宗和吴王 · 查看更多 »

同平章事

同平章事,全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级官職。.

新!!: 宋神宗和同平章事 · 查看更多 »

合水县

合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庆阳市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东北部。.

新!!: 宋神宗和合水县 · 查看更多 »

向宗回

向宗回,字子发,怀州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北宋外戚。宋神宗向皇后的弟弟。 向宗回是向经的长子。少年时骄纵,有小才,在蔡州任上,擒获巨贼,惩处余党。遇到饥荒,开仓放粮以兴力役。官至相州观察使。宋徽宗即位,进彰德军留后。向太后临朝,封向宗回汉东郡王,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崇宁初年,有人告发他有阴谋,宋徽宗命开封府、御史中丞审问,向宗回恐惧,交还印绶,以太子少保致仕。后削官流放郴州。走了两天,改为居家反省,次年,恢复官爵,奉朝请。六十二岁去世,赠检校少师,谥号荣纵。.

新!!: 宋神宗和向宗回 · 查看更多 »

向经

向经,字审礼,怀州河内县(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北宋外戚。宋神宗向皇后的父亲。 他是向敏中之孙,向传亮之子,向传范侄。以荫官至虞部员外郎。女儿嫁给颖王为妃,改为庄宅使。颖王即位为宋神宗,王妃为皇后,向经改任光州团练使。知陈州时,平反冤狱。西华县令害人致死,诬告病卒,属员怕他,不敢言说,向经听说真情,将西华县令绳之以法。知河阳时,有旱灾、蝗灾,百姓饥饿,他劝富人出粮,赈济灾民。改知徐州,迁明州观察使,召还京城,提举景灵宫,出知青州,得病后回京,在淄州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赠侍中,谥号康懿。.

新!!: 宋神宗和向经 · 查看更多 »

向敏中

向敏中(),字常之,開封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登進士。.

新!!: 宋神宗和向敏中 · 查看更多 »

大康

大康(1075年-1084年,或作太康)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钱大昕认为《辽史》作太康,是因为大太二字易混故。并认为晁氏《历代纪年》以字分类,当不必误。.

新!!: 宋神宗和大康 · 查看更多 »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新!!: 宋神宗和大理国 · 查看更多 »

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位于河南扶沟城内书院街,由程颢在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任扶沟知县时创建。 明景泰四年(1453年),移建县衙内。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县陈辂改建于南街西巷,易名明道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县吴溶倡捐修复,继任知县杨烛改名大程书院。 2000年10月,“大程书院”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 宋神宗和大程书院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宋神宗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长卷,傳为晋顧愷之(345年-406年)的作品,但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该画卷为5世纪到8世纪时期的摹品。此画根据晋诗人张华所公元292年作《女史箴》一文所绘,《女史箴》用于告诫皇帝后宫中的女性尊崇妇德,此画卷表现了张华的诗歌。 此画是现存已知的最早的中国画长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国书画作品之一。最早见于记录是宋徽宗时期,传世几百年留下了大量藏家的印章,最后成为了乾隆皇帝的收藏。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女史箴图》被英军从清宫劫去,現藏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这幅画卷并不完整,十二幅场景中的前三幅场景已经丢失,北京故宫博物院现拥有十二幅场景的南宋素描摹本。 此画卷位列BBC《展示世界历史的100件文物》第三十九名。访问Google文化学院网站可在大英博物馆栏目下观摩《女史箴图》的高清影像。.

新!!: 宋神宗和女史箴图 · 查看更多 »

奉元曆

《奉元曆》,是中国古代曆法,北宋使用的第七部历法,屬於陰陽曆。 宋神宗命卫朴在熙宁八年(1075年)修成。颁布施行取代《崇天曆》。回归年为365.2436日,朔望月为29.53059日。宋哲宗元祐九年(1093年),被黄居卿撰写《觀天曆》取代。.

新!!: 宋神宗和奉元曆 · 查看更多 »

嫁妆

嫁妝是女子出嫁時,女子或女子的家人在婚禮上,女子從女方家帶到丈夫家去的錢財、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也作嫁裝、嫁资、妆奁、奁具《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編,商務印書館 出版(1996年7月修訂第3版),ISBN 7-100-01777-7/H·519,第611頁。。其和新郎家給的聘禮相對,因此聘禮和嫁妝理論上應該同時存在並在數量上相平衡。嫁妝是世界範圍內的古老習俗,其存在時間大大早於可考記錄。.

新!!: 宋神宗和嫁妆 · 查看更多 »

孟子

孟子()名轲,鄒國(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東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曹魏、晉代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舆等三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子世家谱》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孟子之弟子萬章與其餘弟子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亞聖」之尊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新!!: 宋神宗和孟子 · 查看更多 »

孝惠贺皇后

孝惠皇后賀氏(),開封人,宋太祖的第一位妻子。右千牛卫率府率贺景思长女。 後晉開運初年(944年),趙弘殷(宋太祖父)為太祖迎聘賀氏。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太祖任官定國軍節度使,賀氏封為會稽郡夫人。賀氏生魏國公主、魯國公主、魏王趙德昭。後周顯德五年(958年),賀氏逝世,年三十。太祖登基後,在建隆三年(962年)四月,追封賀氏為皇后。乾德二年(964年)三月,上諡孝惠皇后。四月,葬安陵西北,神主享於別廟。宋神宗時,與宋太祖孝章皇后、淑德皇后,宋真宗章懷皇后並祔太廟。 哥哥為賀懷浦,兄子為將軍賀令圖。 Category:北宋皇后 Category:后周郡夫人 Category:宋朝追封皇后 Category:諡孝惠 ~ Category:开封人.

新!!: 宋神宗和孝惠贺皇后 · 查看更多 »

孫構

孫構,字紹先,博平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市境)人。中進士第,為廣濟軍判官,歲入圭田粟六百石,孫構止受百石,剩餘都用來給予學官。久之,知黎州,夷年墨屢次擾亂邊境,孫構用間殺之。蜀帥呂公弼將此事奏于朝廷,朝廷提拔孫構知真州。凶歲得盜,令名指黨伍,悉置諸法,境內為清。 後來孫構遷度支判官,夔州部夷梁承秀、李光吉、王兗導生獠入寇,轉運判官張詵請誅之。朝廷選孫構為使,倍道之官,至則遣渝州豪杜安行募千人往襲,自督官軍及黔中兵擊其後,斬承秀,入討二族,火其居。餘衆保黑崖嶺,黔兵從間道夜譟而進,李光吉墜崖死,王兗自縛降。於是以其地建南平軍。朝廷錄孫構功,加直昭文館。 又徙湖北轉運使。章惇興南、北江蠻事,孫構諭降懿、洽二州,納歸附州十四。當初,孫構渡辰溪,舟毀而溺,得援者僅免,神宗憫之,賜帛三百。北江酋彭師晏常持向背,孫構知向水酋彭儒武與有隙,檄使攻之,彭師晏降,得其下溪州地,五溪都被平定。進集賢殿修撰,賜三品服。南方交阯入寇,拜孫構為右諫議大夫、知桂州,聲言將掎角擣其巢穴,寇聽聞此言,於是引兵離去。以疾提舉崇福宮,換太中大夫,卒,時年六十四。 孫構喜好功名,勇於建立,西南邊境自此以後始多事。.

新!!: 宋神宗和孫構 · 查看更多 »

孫洙 (北宋)

孫洙,字巨源,廣陵人,「博聞強識,明練典故,道古今事甚有條理」,二十歲以前即擢為進士。受當時的朝官,如包拯、歐陽修、吳奎、韓琦賞識,韓琦亟稱「今之賈誼」。初舉應制科,再遷集賢校理、主管太常理院。脫脫《宋史/列傳》第八十:羈丱能文,未冠擢進士。包拯、歐陽修、吳奎舉應制科,進策五十篇,指陳政體,明白剴切。韓琦讀之,太息曰:“慟哭流涕,極論天下事,今之賈誼也。”再遷集賢校理、知太常禮院。晁公武《郡齋讀書誌/卷十九》:孫洙字巨源,廣陵人。歐陽永叔舉洙賢良,上策論五十篇,極論時事。元豐中,直學士院,奉詔作《靈津廟碑》。上稱洙學術行誼,且大用之,暴得風緩而卒。或--上欲復大理獄,洙對合旨,由是驟進。.

新!!: 宋神宗和孫洙 (北宋)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少典至孔子父叔梁紇,歷超过五十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國初衍聖公孔令貽,孔子世家大宗歷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1920年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後由國民政府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2009年就任。.

新!!: 宋神宗和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 查看更多 »

孔若蒙

孔若蒙,字公明,北宋时兖州仙源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孔子四十七代孫,孔仁玉玄孙,孔宜曾孙,孔延泽之孙,孔宗願之子。 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命他袭封衍圣公,兼任仙源县主簿。官阶宣德郎(正七品)。二月初四改任沂州新泰县主簿。王安石主持熙宁变法,削减了曲阜孔庙、孔林的洒扫户,庙户存三十八人,林户存三人。熙宁七年(1074年)将孟子升为四配,送到孔庙配享。宋哲宗即位,高太后执政,废除新法。元祐元年(1086年),中散大夫、鸿胪卿孔宗翰请求孔子嫡裔不再兼任其他外地官职。高太后采纳,并且改封孔若蒙为奉圣公,許依舊帶公爵出,令以次合襲封者權主祀事。每遇親祠大禮及冬正朝位,許赴京陪位。朝廷将孔氏庙学改为孔、颜、孟三氏学,设置庙学教授一名,学正、学禄一名。元祐五年(1090年),孔林孔庙洒扫户恢复旧制,庙户五十人,林户五人。元符元年(1098年)孔若蒙因監修祖廟坐事被罷免。由弟弟孔若虛嗣位。有子二人,孔端友、孔端操。.

新!!: 宋神宗和孔若蒙 · 查看更多 »

孙吉 (宋朝)

孙吉,宋朝有同名同姓的官员至少三人。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春,遣时任拾遗的孙吉取原后蜀都城成都原皇帝孟昶宫县至京师,由太常官属阅视,检查乐器,不协音律的都命毁弃。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八月,西夏皇帝嵬名元昊攻陷丰州,知州侍禁王馀庆、时任权兵马监押、三班差使、殿侍孙吉、指使三班借职侯秀战死。十一月,赠孙吉太子右卫率府率。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时任旧城里左厢巡检孙吉等因不能及时救三司火灾,各降一官。八年(1075年)四月,孙吉由捧日左厢都指挥使、潮州刺史复职为彭州团练使。 J.

新!!: 宋神宗和孙吉 (宋朝) · 查看更多 »

定西市

定西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市境北界兰州市、白银市,东接庆阳市、天水市,南邻陇南市,西临甘南州、临夏州。地处西秦岭山地与陇西黄土高原结合部,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貌为高原丘陵。洮河自南向北流经市境西部,渭河发源于中部渭源县并东流出境。全市总面积1.96万平方公里,人口277.83万。定西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获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审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

新!!: 宋神宗和定西市 · 查看更多 »

宝安公主

宝安公主(),宋英宗第二女,母宣仁圣烈皇后,與壽康公主為雙胞胎。 嘉祐八年(1063年),封宝安公主。宋神宗即位,进舒国长公主,改蜀国长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诜。 王诜母卢氏寡居,公主住在近处,每天给婆婆进献美食。卢氏生病,公主亲自调和汤剂奉上。皇帝厚待姊妹,因此公主府第池花园服饰珍玩极其华丽。公主因不能每天在宝慈宫服侍宣仁皇后,常常郁郁不乐。有时干热不雨,宋神宗减少享受以祈祷,公主也是如此,说:“我的俸禄皆出于朝廷,固应同同喜同悲。”宋神宗为慈圣光献皇后居丧,哀伤过度,公主说:“吾与皇上同母所生,视此亦复保聊!”马上遣散歌舞三十人。 元丰三年(1080年),公主病笃。公主性不妒忌,王诜以是放纵自己,曾经被贬官。高太后亲临探病,公主已不省人事,太后大哭,公主很久后稍能说话,说自己必定好不起来了,握着母亲的手哭泣。宋神宗随后到达,亲自为公主诊脉,端着粥喂公主,公主勉强为皇帝都吃了。皇帝赐公主金帛六千,再问有什么要求,公主只是请恢复王诜官职而已。这时,宋神宗命王诜官复原职,来安慰公主。第二天,公主薨逝,年三十岁。宋神宗未吃饭即驾往,望第门而哭,辍朝五日。追封越国长公主,谥贤惠。后进封大长公主,累改秦、荆、魏三国大长公主。 公主好读古文,喜笔札,周济亲属,朝野内外称贤。王诜不拘小节,和小妾在公主身边为非作歹,小妾常常触犯公主。公主去世后,乳母告发,宋神宗命彻底追查,杖打八妾并把她们婚配兵卒。公主既葬,贬谪王诜到均州。子王彦弼,三岁去世。.

新!!: 宋神宗和宝安公主 · 查看更多 »

宝训

宝训,皇帝的训谕编集,中国从宋朝开始编集皇帝的训谕,有的称宝训、有的称圣训。明朝开始规范,统一叫《宝训》。新皇帝登基後,命史官编纂前任皇帝的《实录》和《宝训》。明光宗、明熹宗和崇祯帝的训谕都没有编成宝训,只有《光宗实录》、《熹宗实录》。清朝改为《圣训》。.

新!!: 宋神宗和宝训 · 查看更多 »

宣仁皇后

宣仁聖烈皇后()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頊、岐王顥、嘉王頵、寶安公主、壽康公主生母(英宗尚有二女,是否皆為其所生,尚待考)。.

新!!: 宋神宗和宣仁皇后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宋神宗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宋神宗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史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宋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夏战争

宋夏战争,即北宋与西夏的战争,西夏在1038年独立称帝後,与宋朝进行的战争。主要有五次大的战争,即宋仁宗-夏景宗时期,宋英宗-夏毅宗时期,宋神宗-夏惠宗时期,宋哲宗-夏崇宗时期,宋徽宗-夏崇宗时期。.

新!!: 宋神宗和宋夏战争 · 查看更多 »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新!!: 宋神宗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刑统

《宋刑统》,全称《宋建隆重详定刑统》,是中國宋朝的主要憲制法典。.

新!!: 宋神宗和宋刑统 · 查看更多 »

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駕崩,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岁,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新!!: 宋神宗和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宋用臣

宋用臣(),北宋宦官,字正卿,开封府人。 宋用臣以父荫供职内省。宋神宗时,兴建东、西府、筑京城,建尚书省、太学,立原庙,导洛水通汴河,这些大工程,都是宋用臣掌理。官至登州防御使、加宣政使。宋哲宗元祐初年,降为皇城使,贬谪为监滁州、太平州酒税。与王中正、李宪、石得一被旧党视为“四凶”。元祐四年(1089年),主管灵仙观。绍圣初年,召为内侍押班,宋徽宗即位,转任蔡州观察使、入内副都知。为永泰陵修奉鈐辖,卒赠安化军节度使,谥号僖敏。.

新!!: 宋神宗和宋用臣 · 查看更多 »

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字德基,中國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在位35年。北宋皇帝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獲封為「康王」。 在位初期因為眼見金朝強勢,為了保持江山,起用主戰派李綱、岳飛等等。但恐懼將领权力过大,為了強化中央集權,採取求和政策,終於1141年(紹興十一年)達成紹興和議,重用主和派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並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雖然宋高宗之稱臣決策導致南宋偏安之局面,卻成功鞏固了南宋在中國南方的統治,並與金朝形成南北對峙之局面。.

新!!: 宋神宗和宋高宗 · 查看更多 »

宋貴妃 (宋神宗)

贵妃宋氏(),宋神宗的妃嬪。生皇长子趙佾、皇三子趙俊、皇四女賢孝長帝姬。 熙寧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生皇第一子,早夭无名(宋徽宗时追封赐名)。同月,宋氏封正五品才人,熙寧六年(1073年)四月生皇三子唐王赵俊(五岁而薨)。同月宋氏封为三品婕妤。後生女儿賢孝帝姬,进正二品充媛嫔。 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新皇帝宋哲宗尊封她为二品婉仪太嫔,绍圣四年(1097年)因女儿下嫁,尊封贤太妃。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进德太妃,宋徽宗大观二年二月进淑太妃,政和三年三月进贵太妃,七年六月薨。.

新!!: 宋神宗和宋貴妃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宋越熙宁战争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新!!: 宋神宗和宋越熙宁战争 · 查看更多 »

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1156年),北宋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新!!: 宋神宗和宋钦宗 · 查看更多 »

宋英宗

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

新!!: 宋神宗和宋英宗 · 查看更多 »

宋陵

宋陵是宋朝皇帝的墓葬群,分布在巩义市西村镇、芝田镇、回郭镇一带,占地约30平方千米,共有300余座陵墓。宋陵內含八帝九陵,包括:.

新!!: 宋神宗和宋陵 · 查看更多 »

宋永安陵

永安陵是宋太祖赵匡胤父亲宋宣祖趙弘殷的陵墓。 赵弘殷原来葬在汴京东南,乾德元年(963年),改葬在河南巩义市西南四十里的西村镇訾乡邓封村。在永昌陵东南侧,规模较小,祔葬杜太后。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台三层正方,下层每绵长九十尺。南神门至乳台,乳台到鹊台,都是九十五步。乳台高二十五尺,鹊台高二十九尺。神墙高九尺五,周长四百六十步。都设置有角阙、神门。皇堂随葬品有赠玉、镇圭、剑佩、玉宝、冕旒,玉都用于阗玉。神道有石雕群,形体较小,现存有文臣石雕、武臣石雕、客使石雕、石虎、石羊等等。.

新!!: 宋神宗和宋永安陵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宋神宗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宋朝建筑

宋代建築,泛指在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時期,於北宋及南宋境內的建築,一如以往的朝代,繼承著前朝的建築傳統。 宋朝在經濟、手工業和科學技術方面都有發展,使得宋代的建築師、木匠、技工、工程師、斗栱體系、建築構造與造型技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建築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組化,建築物慢慢出現了自由多變的組合,並且綻放出成熟的風格並且擁有更專業的外型。為了增強室內的空間與採光度,採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樑柱上碩大雄厚的斗拱铺作層数增多,更出現了不规整形的樑柱鋪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樑柱鋪排的工整模式。 宋朝建築物的類型多樣,其中傑出的建築都是佛塔、石橋、木橋、園林、皇陵與宮殿。由於注重意境的園林設計特意追求把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的意境,所以這一時期的建築,一改唐代雄渾的特點;從大木作衍生的小木作專事精細木件加工,追求建築細部刻畫,往往會製作以3厘米為材的斗拱,建築風格變得纖巧秀麗,柔弱纖秀,曲線柔和,注重裝飾,華麗而繁細。郭黛姮,2003年(第一章·緒論)建築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不像唐代渾厚的風格,給人一種輕柔的感覺。油漆得到大量使用,使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櫺、樑柱與石座的雕刻與彩繪的變化十分豐富,柱子造型更是變化多端。 建築群的佈局變化多端,既有單一軸線的建築群,又有多條軸線的建築群,還有十字軸線的建築群。建築物高低有序,層次分明,寺院在層層殿堂平面推展,時而十字工字,時而凹字凸字,或作曲尺,圓形圓弧亦非罕見,當中穿插高閣,時常出現雙閣對峙,三閣鼎立。形象多變,遠勝前朝。 數千年來,建築智慧多依靠口耳相傳,子承父業傳承下來,但關於建築的文獻亦早已存在,在傳世的中國畫中描繪的建築物也讓歷史學家更好地解宋朝建築的配搭。宋朝的建築文獻——《營造法式》對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獻更有組織,為後世朝代的建築提供了可靠依據。另一方面,朝廷設立了專門負責建築營造及相關的官職與機構——將作監以掌管宮室建築,使建築技術的傳承更加系統。為明朝的《營造法式》與清朝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奠定了基礎。 宋朝在經濟活動、農業、文化、都市化與人口各方面都有高速的發展。盛唐年間的人口最高達7500万,而宋代人口卻由初年的約5840万增加到的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的15776萬。大部分的宋代政治性城市都發展為經濟中心,譬如汴京與臨安。建築方式打破了之前的裡坊制,而轉變為坊巷制,擺脫了裡坊圍牆的限制,容許商店直接面向街道。商業活動不再受到時間約束。各地遍布驛站、商店和中國戲曲舞台——勾欄。社會開始出現官商合流,經濟活動空前蓬勃,商業建築盛極一時。農業方面,土地開墾面積(高达7.0亿亩)與畝產量皆為唐代最高值的兩倍。華北地區的鐵產量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曾高達12.7萬噸左右。造船業方面,能夠製造運載1536噸貨物和裝載500—600人的船隻。人民生活富庶,追求享受的風氣蔓延,皇室、官員、文人、富商爭相建造園林。 文化方面,理學、文學和藝術都有較大的發展。自北宋起,儒學與佛教復興,道教盛行,三者相互融合。佛塔、寺院大量興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標誌了史學的發展。教育方面,除了朝廷籌辦官學,地方民間也大量舉辦學校,城鄉書院林立。當時著名的書院有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岳麓書院、應天府書院和茅山書院。.

新!!: 宋神宗和宋朝建筑 · 查看更多 »

宋朝伊斯蘭教

宋朝伊斯蘭教,是指伊斯兰教在宋朝中国的发展。.

新!!: 宋神宗和宋朝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宋朝公主列表

宋朝公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在《宋史》及相關史料所載之公主一覽:.

新!!: 宋神宗和宋朝公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宋朝皇后及妃嬪列表列出中國歷史上宋朝所有的君主配偶。.

新!!: 宋神宗和宋朝皇后及妃嬪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朝皇子女列表

此列表列出中國宋朝及大理君主所生的子女,包括追封君主之子女。.

新!!: 宋神宗和宋朝皇子女列表 · 查看更多 »

宋朝皇帝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宋朝皇帝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宋朝科技

中国历史上的宋朝(960年—1279年)出现了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的活字印刷术诞生於宋朝。虽然宋朝时期已同时掌握指南针、造纸、火药、活字印刷等技术,但大规模应用的时间却不一定发生在宋朝,如四大发明之中的印刷术一直到1440年德国谷登堡的鉛字活字印刷术出现和印刷术开始在欧洲传播以后,世界各地居民的識字率才开始攀升,而中国也在1833年引入此类鉛字活字印刷术,并取代传统的印刷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导论提到:“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Needham,第一卷。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陈寅恪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歷来都拥有先进精巧的机械工程技术。宋朝天文学家苏颂认为他和他同时代人的成功是以古代发明家张衡以及其他早期机械专家的成就为基础的。Needham,第四卷,第二分册,466页。宋朝出现了世界最早的一台“水运”天文钟,此外還有精確繪制並保存至今的石刻《天文图》、《墬理圖》與《帝王紹運圖》,这是继公元前2世纪希腊安提基特拉机械天文钟仪器的又一次改革。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能比原来已经广为流传的雕版印刷更好地传播知识。而新的武器,如火药的应用使宋朝能抵抗外来者的侵略,直到13世纪后期才被蒙古族忽必烈击败。 宋朝有部分先进的土木工程、航海术和冶金学方面的发明。这些发明和纸币都推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在另一个世界的伊斯兰黄金时代进入了鼎盛时期,促進了人类的藝術、農業、經濟、工業、法律、文學、航海、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各方面的發展,并對這些方面實施改革創新。Science in medieval Islam: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第270頁而原始的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在这地方出现,伊斯兰世界發展出市場經濟及商家資本主義的雛形,一些人稱之為「伊斯蘭資本主義」,其商业资本主义(merchant capitalism)对后世欧洲的商业革命产于巨大影响。Jairus Banaji (2007), "Islam, the Mediterranea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 Journ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15 (1), p. 47-74, Brill Publishers.

新!!: 宋神宗和宋朝科技 · 查看更多 »

宋朝货币

宋錢是北宋時期所鑄造的硬通貨貨幣,材質為銅,故稱銅钱。但是,北宋初年的四川地區(當時有五代十國的後蜀政權)曾經鑄造過鐵錢,該貨幣曾於四川・陝西等廣泛使用,而趙光義曾一度終止使用,直到宋仁宗天聖元年,鐵錢全部被禁止使用並收繳回中央,被官交子所取代。 而由於宋對遼、西夏之間曾有過敵對关係,為了防止鐵錢的流出以資助敵人,故以銅錢代替鐵钱,結果銅錢生產過多,而都稱為宋钱。.

新!!: 宋神宗和宋朝货币 · 查看更多 »

實錄

實錄是東亞地區所流行的一種編年體史書,在中國,專門指史官為記錄先朝皇帝各類事蹟所編寫的歷史書。.

新!!: 宋神宗和實錄 · 查看更多 »

寶壽公主

燕國舒國大長公主(),宋仁宗趙禎第十二女,母昭淑貴妃。嘉祐六年(1061年)晉封寶壽公主。八年(1063年)晉順國長公主。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晉冀國大長公主。宋神宗元豐五年(1083年)改魏國大長公主,下嫁開州團練使郭獻卿。後晉楚國大長公主。宋徽宗年間改吳國大長公主,晉吳國越國大長公主,後改秦國袞國大長公主。 政和二年(1112年)薨逝,追封為燕國舒國大長公主,全諡懿穆大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寶壽公主 · 查看更多 »

富弼

富弼(),字彥國,中国宋朝政治家,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富弼為官清正,頗有廉聲。.

新!!: 宋神宗和富弼 · 查看更多 »

富绍庭

富绍庭(),有的史书误作富绍延,字德先,北宋宰相富弼长子,本人也是官员。 性靖重,能守家法。因父之荫为秘书省正字,曾为光禄寺丞。《东都事略》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时任新判汝州的富弼入觐,因有足疾,获准乘肩舆到殿门,神宗特地去内东门小殿见他,令富绍庭扶他入内,且命他不必下拜。《宋史》卷三百一十三 元丰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将遗奏亲手封存,让富绍庭上交。富弼死后,西京留守兼西京御史台司马光、同知枢密院范纯仁来哭吊,富绍庭告诉他们:“这就是遗表。”司马光、范纯仁说:“应当立即具奏,不要再开启。”十月,富绍庭葬父于河南府河南县金谷乡南张里祖坟。 富绍庭当时官居朝奉郎(阶官,只表示官员的级别,并无实际职务),被朝廷提拔除授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便奉养母夫人晏氏。 太师文彦博与范纯仁请求对富弼子孙优加录用,八年(1085年)七月,诏富弼配飨神宗庙,富绍庭作为其子特差河南府通判,富弼另有子孙一名得恩泽。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因富绍庭所请,诏赐富弼神道碑,以“显忠尚德”为额,命翰林学士苏轼撰文。之前富绍庭曾哭请司马光作墓志,但司马光早已不作墓志,最终还是拒绝了,后来在回绝两浙提举赵宣德时也提到了自己拒绝富绍庭的事。富绍庭又想请求苏轼作神道碑文,但因富弼曾阻止苏轼父苏洵升官,不敢说,后来说了,苏轼答应了,世人因此称赞苏轼。而司马光也为富弼墓志铭撰写了墓志盖。同年富绍庭母晏氏去世。二年(1087年),富绍庭请求追封亡母,获准,晏氏被追封为周国太夫人。三年(1088年)五月,因富绍庭所请,诏赠富弼神道碑额许御篆。因富绍庭请求奏加外甥恩泽,六年(1091年)二月,诏以富弼为配飨功臣,以其有遗表,特许奏异姓一人加恩泽,他人不得引以为例。 富弼的两女与婿及外甥皆同居,富绍庭待他们与父亲生前一样,对一家之事毫发不敢变,族里称道。历任宗正丞、提举三门白波辇运、通判绛州。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年,除授提举河北西路常平,推辞道:“熙宁变法之初,先臣(指亡父富弼)因不行青苗法而获罪,臣不敢为此官。”徽宗嘉奖之,提升为祠部员外郎,下诏褒奖。不久,出知宿州。卒,年六十八。 长子富直亮,曾任假承务郎。另一子富直柔,因富绍庭之荫得以补官,绍兴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另有传。富直柔母卒于绍兴六年(1136年),未详是否富绍庭正妻。富直柔还有弟弟曾任发运司干办公事,可见富绍庭还有其他儿子。.

新!!: 宋神宗和富绍庭 · 查看更多 »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宋神宗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屈原

屈原(約前340年-约前278年6月6日),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自作词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名平。屈,昭,景为楚国大姓,官拜左徒,左徒多以贵族近臣任之,左徒任务有四 “议国事”、“出号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民间广泛流传楚南公的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说三姓是屈昭景三姓,一说是楚还有三口人也要反秦。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國第一詩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上官大夫与屈原共定宪法,嫉妒屈原进谗言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楚怀王)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 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许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以换取楚齐断交宣战。屈原与陈轸力劝无果。前312年,楚怀王发现被骗,出兵秦国蓝田一战大败,楚军亡八万人,遂于齐国复合。前311年,张仪再使楚国,贿赂靳尚和郑袖。屈原再坚决反对,被流放与汉北地区,楚齐再断交宣战。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楚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与韩赵卫共攻楚重丘而去;楚怀王二十九年(前300年)秦复攻楚,斩楚军2万;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秦复伐楚,取八城。楚怀王十分害怕并希望和平,秦昭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俩儿子楚顷襄王和子兰鼓动怀王赴秦之约。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楚怀王不听昭睢、屈原劝告,结果被秦国扣留于武关,楚人立(郑袖之子)太子横为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元年(前299年)秦大破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 楚顷襄王三年(前296年)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虽然楚怀王反复抛弃屈原,但屈原仍然纪念思念楚怀王。 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被驱除出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留下来留下千古不朽绝唱《离骚》。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屈原虽日夜思念郢都,却因被放逐而不能回朝效力祖国而十分痛苦和悲伤从行至长江边,作《怀沙》一赋。怀抱一石,投入汨罗江而死。 早在春秋时期,粽子便已成为端午的应节食物,后人感念这些英雄,赋予了这些古老的习俗-----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黃酒以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的意义。.

新!!: 宋神宗和屈原 · 查看更多 »

崖州直隶州

崖州直隶州,清朝时设置的直隶州。 北宋开宝时,改振州为崖州。到神宗熙寧六年,崖州被改為朱崖軍,高宗紹興六年,又廢軍改為寧遠縣,到了十三年又改升格為軍,並改名為吉陽軍。(《宋史》,卷九十,地理志六)。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又改為崖州,屬於廣東省的瓊州府管轄,所以是明代的散州,並管轄感恩縣。(《明史》,卷四十五,地理志六)。 入清朝後,依規定散州不能管轄縣。到了清朝後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升崖州为直隶州,治所在感恩县。因清朝制度,直隸州可管轄縣,所以此時的崖州直隸州,管轄了感恩县、昌化县、陵水县、萬縣4个县。(《清史稿》,卷七十二,地理志)。又有胡瑃,曾修《崖州直隸州志》一方志書,共十卷。 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撤销崖州直隶州为崖县,沿革到今日,為海南省三亞市。.

新!!: 宋神宗和崖州直隶州 · 查看更多 »

崔白

崔白(生卒年不詳),字子西,活躍於十一世紀,安徽鳳陽人。北宋著名畫家。.

新!!: 宋神宗和崔白 · 查看更多 »

崇天曆

《崇天曆》,是中国古代曆法,北宋使用的第五部历法,屬於陰陽曆。 宋仁宗、刘太后命学者楚衍与历官宋行古在天章阁主持修制,天圣元年(1023年)修成,天圣二年(1024年)颁布施行。回归年(岁实)为365.2446日,朔望月(朔策)为29.53059日。此历推算交食较符合天文实际。仁宗朝用此历前后达40多年。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被《明天曆》取代。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重新恢复施行《崇天曆》。熙宁七年(1074年),被《奉元曆》取代。.

新!!: 宋神宗和崇天曆 · 查看更多 »

巩州 (北宋)

巩州,北宋到金朝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设置的州。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以秦州古渭砦为通远军。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巩州。崇宁四千八百七十八户,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口。贡麝香。下属三县:陇西县,永宁县(今甘肃省漳县南65里石川乡),宁远县(今甘肃省武山县)。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年)金国攻克,予刘齐,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年)归金,金熙宗天眷二年(1139年)归南宋,次年(1140年),属金。皇统二年(1142年)为通远军节度使,属于熙秦路。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宋朝恢复,次年(1163年),入金。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年)为下等节度州,下辖五县陇西县、定西县(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通渭县、安西县(今甘肃省定西市)、通西县(今甘肃省陇西县通安驿镇)。卫绍王至宁元年(1213年),一度被西夏占据。金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改为巩昌府,元太宗七年(1235年)属蒙古帝国。.

新!!: 宋神宗和巩州 (北宋) · 查看更多 »

上德

上德(1076年)是大理国皇帝段连义的年号,共计1年。.

新!!: 宋神宗和上德 · 查看更多 »

中坦關係

中坦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坦桑尼亞、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與坦桑尼亞之間的往來可追溯到唐代,古代的桑給巴爾(現坦桑尼亞的一部分)在北宋已曾遣使來華;現代的中坦兩國在1964年4月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12年是坦桑尼亞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根據一個在2014年下旬進行的輿論調查,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坦桑尼亞的經濟和政治有正面影響。.

新!!: 宋神宗和中坦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书侍郎

中书侍郎,中书省的副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 中书侍郎在汉朝开始设置,称之为中书郎,魏晋时称之为通事郎。南北朝时,正式称为中书侍郎,设置四人。隋朝改名内史侍郎,隋炀帝设置二人。内史令空缺时,内史侍郎开始参与朝政。唐朝改回中书侍郎(7世纪60年代称西台侍郎,武周时期称内史侍郎、凤阁侍郎,开元初期称紫微侍郎)。唐代宗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正的宰相,常常以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首席宰相。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宰相。南宋复置参知政事,废除中书侍郎。元代中书省的副官称为中书丞相,明太祖废除。.

新!!: 宋神宗和中书侍郎 · 查看更多 »

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簡稱中書,習稱政事堂、都堂、政府、東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官署名,是唐、五代、宋时期宰相及副相处理政事的场所。初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时徙于中书省,唐玄宗前称政事堂。开元十一年(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五代、宋因之。 宋朝初期,中书门下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宋神宗元丰改制后,宋代宰相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形式上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四月,将中书省、门下省合并为中书门下省;改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分别为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示左右宰相通治三省事。.

新!!: 宋神宗和中书门下 · 查看更多 »

中医学

中医学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由汉族创造的传统医学也称“汉医”,以古代中国医学实践為主體的传统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二十世紀以來因應時代的需求,在西方科學方法引入後,部分療法不但引起了現代醫學的興趣,中醫的大夫養成也從學徒制度,轉趨於專業化、學術化、國際化,這種經過世界主流醫界所認證的“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称中医师,也称“科學中医”。2017年,中國首部中醫藥法施行。.

新!!: 宋神宗和中医学 · 查看更多 »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中國君主陵墓列表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君主陵墓的列表。.

新!!: 宋神宗和中國君主陵墓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皇儲列表

以下的列表列出中国历史上经正式册封的储君,与君主关系中未标明头衔者皆为皇太子,并仅限于君主头衔为皇帝的政权。北魏孝明帝元詡的女儿女帝元氏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储。.

新!!: 宋神宗和中國皇儲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發明

中国是世界上部分重要发明的发源地,包括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包括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下表包括四大发明以及其他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发明。中国人独创的发明涉及机械学、水力学、数学,这些学问应用在计时、冶金、天文、农业、工程、乐理、工艺、导航、以及军事上。时至战国时期(前403年至前221年),中国已拥有先进的冶金技术,包括高炉和熔铁炉,而工匠至汉朝(前202年至220年)才掌握百炼钢与铣铁重熔的技巧。后来在宋朝(960年至1279年),复杂经济制度的崛起促使了如纸币的发明。中国人至少在10世纪之前发明的火药引发了一系列独一无二的发明的诞生,如火枪、地雷、水雷、手铳、爆炸炮弹、多节火箭、以及带气动翼及爆炸酬载物的火箭弹。中国古航海家靠著十一世纪发明的指南针及一世纪发明的尾舵等的帮助,让船隻得以穿越远洋到达非洲东部和埃及。至于水力钟表机构,古代中国人自8世纪起已使用擒纵机械,而自11世纪起使用环状传动链条。中国亦建造了由水车舵轮驱动的大型木偶剧院,以及由明轮所驱动的侍酒机器人。 于约前7000年形成的裴李岗文化及彭头山文化代表了最古老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Bellwood (2006), 106.

新!!: 宋神宗和中國發明 · 查看更多 »

中國黨爭

中国党争,指在中国发生的党争事件。.

新!!: 宋神宗和中國黨爭 · 查看更多 »

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历朝通俗演义》,又稱《中國历朝通俗演义》,作者為蔡東藩。.

新!!: 宋神宗和中國歷朝通俗演義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宋神宗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宋神宗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新!!: 宋神宗和中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中国君主母系列表,以下列表列出中国历史有载之中国君主母系一览:.

新!!: 宋神宗和中国君主母系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宗教史

中国宗教史,自汉代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国家正统指导思想。虽然有些朝代有崇道、或者崇佛的时期,但是任何一个宗教都没有能力形成象西方和中东那样的一教独尊,政教合一的局面。.

新!!: 宋神宗和中国宗教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年号列表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纪年的地區。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此前的帝王只有年数,没有年号。此后使用年号的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 中国皇帝在即位时往往会改元,换一个新的年号重新纪元;明清以前的很多皇帝在位时也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元。明清的皇帝则大部分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永乐帝、康熙帝。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本列表包括了中国历史地理学范围内,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所使用的年号。.

新!!: 宋神宗和中国年号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口史

中国人口史介绍中国的人口历史。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从周宣王时期就有人口调查,在战国前期就有详细的人口统计,可惜没有文献资料流传下来,加之各种原因的影响,人口数据多不精确。但自班固编纂《汉书》开始,之后历代16本正史中的《地理篇》大多有人口记载,均为研究人口变迁的珍贵资料。 历史上中国人口一直保持世界人口较大的比例,但不是一直以来都保持在首位。清代19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目前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新生儿数量仅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口占全世界比重将出现下降。.

新!!: 宋神宗和中国人口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军事史

中国有着悠久的军事史。中国历史上历次王朝的更替都是以大规模的战争进行的。历史上不断有民变和起事。中国和周边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游牧民族,有不断的冲突。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十九世纪末期以来,日本作为新兴的工业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中国在美国,苏联等国家的帮助下,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之后是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参与了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大规模战争。目前台湾海峡依然存在较高的战争风险。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战役,以及众多的军事家。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和理论重视谋略,这在《孙子兵法》一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新!!: 宋神宗和中国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太后列表

中国皇太后,本表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國後,历任受封的皇太后。.

新!!: 宋神宗和中国皇太后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秦始皇,他以自己一統海內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宜用新的称号来标志自己的尊贵身份,于是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權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的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陛下”、“圣上”或“万岁”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至尊」、「聖人」、「官家」、「上」等尊称。 中国历史上在同一时期被公认为“皇帝”正统的只能是一个“大一统”政权的君主,该政权必须统治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肯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朝”、“某代”,而不称为“某国”。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也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却一般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真正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越南地区的南越国,其开国君主对内称皇帝,对汉称臣。此类政權的称谓仅仅是“某国”,而不能称“某朝代”。在某些大分裂时期,中国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型王朝并立,这些中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各自称“皇帝”,并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三国国君也曾相继称帝;然而短暂地并存之后,由西晋完成了统一,成为了继汉朝而来的正统王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正统朝代的标志则变成了始皇帝传国玉玺,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自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皇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至此中国皇帝制结束,共和制建立。中華民國成立後,雖有袁世凯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張勳又擁溥儀復辟、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之傀儡政權皇帝溥仪,但都以失敗告終。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年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皇帝),在位近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半天。 在中国历史上,仅有一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唐太宗宫人、唐高宗皇后,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者,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兒子,恢复了唐朝宗室,死后仍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後雖然有多位太后臨朝聽政,具有皇帝的實權,但僅是有實無名,未再出現真正登基、享有皇帝称号的女帝政权出现。.

新!!: 宋神宗和中国皇帝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在中国历史上有記載的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活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壽87岁(虚岁89)。 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南越武帝趙佗,享壽103歲、梁武帝萧衍(实岁84或85/虚岁86)、武则天武瞾(实岁81/虚岁82)、宋高宗趙構(实岁80/虚岁81)。活过70岁以上的有11个,60岁及以上的有30个。 以下列表以及本文中所载岁数,如无说明,可能多为虚岁(出生时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加一岁)。.

新!!: 宋神宗和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下面是中国历史上皇帝登基年龄列表,所列是皇帝年龄可考者,年龄都是虚岁,而非周岁:.

新!!: 宋神宗和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举制度

中國的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试產生的“士大夫”阶层 。 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設立科舉制度,,在唐朝發展成型,并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1905年),持續了1300多年。中国現代社會的公務員選拔制度亦是從科舉制度演變而來。.

新!!: 宋神宗和中国科举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国通商史

中国通商史,描述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

新!!: 宋神宗和中国通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服饰史

中國服飾在中华文化佔有重要地位。古史言「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自古華夏衣冠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衣冠在几千年的时间中通过历代中原王朝对周礼服制坚持代代相传、世世相袭,在儒教礼典中也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朝代特色的常服。不同朝代的常服则不尽相同,各朝代往往对各个等级允许的颜色、式样有细致规定,朝代特征较明显。.

新!!: 宋神宗和中国服饰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尧舜禹时代舜所设庠,发展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汉代以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清末又引入了西方近代教育。.

新!!: 宋神宗和中国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五千年

《中華五千年》是一個香港電台廣播節目,一九八三年四月四日開播至二千年停播,一共九百集,為香港電台最長壽的歷史教育廣播劇。.

新!!: 宋神宗和中華五千年 · 查看更多 »

七月廿三

七月廿三,农历七月第廿三天。.

新!!: 宋神宗和七月廿三 · 查看更多 »

丈夫

丈夫,是男女婚姻中對男性的稱謂,与妻子相对应。古代妻子对自己配偶又称夫婿、夫君、相公、官人,臺灣話則稱翁婿(臺灣話讀「ㄤ」(ang /ɑŋ/),字用「翁」)、頭家、夫婿。外子则是妻子对他人称自己丈夫;而一般对他人丈夫则尊称为先生;現代社會夫婦會昵称丈夫为「老公」,昵称妻子为「老婆」,不過「老公(嫪ㄌㄠˋ公)」一詞在清朝是對太監的蔑稱,故並非所有人都會使用「老公」來稱呼。 臺灣話稱丈夫叫頭仔又稱「ㄤ」婿,夫妻稱「ㄤ」某。書寫成「翁婿」才是正確的 ;用「尪」、「尪某」、「尪婿」是錯誤的用法。「尪」指的是骨骼彎曲的疾病及瘦弱之意;呂氏春秋「季春紀」:「辛水所多疽與痤人,苦水所多尪與傴人。」高誘注:「尪,突胸仰向疾也。」;蘇軾上宋神宗皇帝書:「世有尪羸而壽考,亦有盛壯而暴亡。」 。臺語的用法,「尪」指的是人偶、靈媒、巫婆。.

新!!: 宋神宗和丈夫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11世纪-15世纪)

*1001年:教皇为伊什特万一世加冕,匈牙利升格为王国。.

新!!: 宋神宗和世界史年表 (11世纪-15世纪) · 查看更多 »

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機構,相當於現在的海關。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新!!: 宋神宗和市舶司 · 查看更多 »

万安军

万安军,中国宋朝时设置的军。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改万安州设置万安军,治所在万安县(今海南省万宁市)。下辖万安、陵水、乐会三县。包括今海南万宁、陵水等地。明朝明太祖洪武年间改为万州。 Category:宋朝的军 Category:元朝的军 Category:海南的军 Category:万宁市 Category:陵水黎族自治县.

新!!: 宋神宗和万安军 · 查看更多 »

万寿节

万寿节是古代中国皇帝诞辰日的名称。唐玄宗首将自己的生日定为节日,后传为定制,有“千秋节”、“长春节”等多种名称,至明朝逐渐定名为“万寿节”,又称“圣节”或“圣寿节”。.

新!!: 宋神宗和万寿节 · 查看更多 »

三佛齐

三佛齐(阿拉伯语:سريفيجايا,爪哇语:ꦯꦿꦶꦮꦶꦗꦪ,),中国古籍又称室利佛逝(梵文:श्रीविजय )、佛逝、旧港,在阿拉伯文獻則稱為社婆格或室利佛哲,是公元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岛代替干陀利国的古国,683年以梵文撰写的格度干武吉碑,是最早的室利佛逝本国记载。室利佛逝无文字,大量出土的碑文皆以梵文撰写。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的大部分地区。.

新!!: 宋神宗和三佛齐 · 查看更多 »

三月初五

三月初五,农历三月第五天。.

新!!: 宋神宗和三月初五 · 查看更多 »

九品十八階

九品十八阶,中国北魏、宋朝神宗以后、元朝、明朝、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阮朝,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的官员等级制度。 北魏把官员级别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之分,分为九品十八阶。北魏孝文帝以后,品阶有上下之分。所以出现了九品六十階和九品三十階的情况。宋神宗元丰改制,取消上下之分,定为九品十八階。朝鲜王朝,越南阮朝,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沿用明清制度,也是规定九品十八阶。 九品十八階內容如下:.

新!!: 宋神宗和九品十八階 · 查看更多 »

九品三十階

九品三十阶,中国隋朝至宋朝神宗之前、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的官员等级制度。 隋朝把官员级别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之分。四品和四品以下,每一阶还有上下之分。所以一共分为三十阶。历经唐朝、五代十国和北宋前期,宋神宗元丰改制,取消上下之分,定为九品十八階。朝鲜半岛高丽王朝沿用唐宋制度,也是规定九品三十阶。 九品三十階內容如下:.

新!!: 宋神宗和九品三十階 · 查看更多 »

九品制

九品或九品制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九品制 · 查看更多 »

广安 (大理)

广安(1077年 - 1080年)是大理国皇帝段连义的年号,共计4年。.

新!!: 宋神宗和广安 (大理) · 查看更多 »

京西南路

京西南路是中國北宋时设置的路,首府在襄州。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宋朝全境為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十五路。在並沒有行駛主權的幽雲十六州地區,宋朝也預設了燕山府路和雲中府路。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二路。以今伏牛山和桐柏山为二路分界线。京西北路治所在河南府,京西南路治所在襄州(今襄陽境内)。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襄州置襄陽府;後於宋朝滅亡後劃入元朝的河南江北行省襄陽路。 北宋时期,今天湖北北部大多数土地属于京西南路,该路辖襄州、随州、郢州、房州、均州、光化军、枣阳军(l142年,为抗击金兵,升枣阳县为枣阳军,治所在襄州(今襄阳市境内))。湖北东南角设置了兴国军(阳新),属于江南西路(治所在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南角恩施,利川等地设置了施州,属于夔州路(治所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今天湖北东南部的黄州、蕲州在北宋初期处于淮南路,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后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黄州、蕲州属于淮南西路。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金兵入侵,战乱不止,京西南路成为宋金交战的主战场,以江陵、鄂州为中心的荆湖北路(后首府迁武昌)、以襄阳为中心的京西南路作为长江中游的军事防御区;后蒙古军队数次进攻之后拿下襄阳,襄阳失守后不久南宋灭亡。.

新!!: 宋神宗和京西南路 · 查看更多 »

京西路

京西路是中國宋朝的一个地方行政区——路,为至道十五路之一。 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在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淮阳县以西,崤山、熊耳山以东,沁河、卫河以南;安徽省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陕西省秦岭以南,子午河、大巴山以东;湖北省涢水以西,荆山以北和京山、钟祥等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为京西北路、京西南路二路。以今伏牛山和桐柏山为二路分界线。京西北路治所在河南府,京西南路治所在襄阳府。金朝改京西北路为南京路,京西南路依然在南宋控制中,元朝初年废。.

新!!: 宋神宗和京西路 · 查看更多 »

应天府 (宋朝)

应天府或称南京应天府,河南郡,归德军节度,辖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 本为唐朝的宋州,宋太宗至道(995年—997年)中为京东路治,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京东路拆分为京东东路与京东西路,应天府为京东西路治。靖康之難后,宋高宗于靖康二年(1127年)农历五月初一(公历6月12日)在商丘即位,但迅即南逃至扬州。金朝时,改为归德府,直至清朝。 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时,户七万九千七百四十一,口一十五万七千四百四。统六县:宁陵县、宋城县、谷熟县、下邑县、虞城县和楚丘县。.

新!!: 宋神宗和应天府 (宋朝) · 查看更多 »

五路伐夏

五路伐夏,是北宋與西夏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北宋元丰四年(西夏大安七年,1081年),北宋发30万大军,五路出师,大举进攻西夏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等地区的作战。 元丰三年春,夏惠宗李秉常下令,废蕃仪,行汉礼,梁太后、国相梁乙埋等人反对。元丰四年三月,李秉常采纳汉将李清建议,欲将黄河以南之地归宋,划河而治,又遭到梁乙埋等人的反对。梁乙埋发动政变,杀李清,囚禁李秉常。酋长首领拥兵自重,国内大乱。五月,西夏统军禹藏花麻因与梁乙埋有嫌隙、致书北宋熙河路经略司,请宋朝发兵攻西夏,自率全族内应。六月,环庆经略使俞充、鄜延经略副使种谔相继上书宋神宗,建议乘西夏内乱,大举攻夏,宋神宗采纳俞充等人建议,下诏诸路备战,以宦官、煕河路经略安抚使李宪为帅。知枢密院孙固认为“举兵场,解祸难”,以宦臣为帅,难以统制,请慎重出兵,宋神宗不同意。 七月,宋朝调集三十万大军,命签书经略司事王中正率軍六万、民夫六万出麟州(今陕西省神木北)向西;鄜延路安抚副使种谔率鄜延和畿内兵九万三千出绥德(今陕西省绥德)向北;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率蕃、汉步骑八万七千、民夫九万五千出环州(今甘肃环县);涇原副都部署刘昌祚率兵五万出泾原路,受高遵裕节制,与环庆路军合军北进;李宪率熙河、秦凤兵出熙河(今甘肃临洮)东进。另派吐蕃首领董毡引兵三万攻打凉州(今甘肃武威),牵制西夏右厢军。计划泾原、环庆兵会师灵州,直捣兴州(今宁夏银川),鄜延和河东军会师夏州,合攻怀州,以进兴州,企图一举灭西夏。 西夏梁太后听说宋军来攻,大臣建议,坚壁清野,使宋军深入,在兴州、灵州、夏州聚兵,把守要地,轻骑绝宋军粮道,待其粮草不济,不攻自困。梁太后采纳,聚集十二監军司十万精兵守兴州、灵州要地。七月廿二日,种谔率军先发,围攻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宋朝因为他轻举妄动,让他还师延州(今陕西延安),受王中正节制。八月廿三日,李宪率领七军进抵西市新城(今甘肃兰州东南),夏将禹藏花麻假作战败西逃,讹勃哆等率万人献城投降,熙河军于女遮谷(今甘肃兰州东)再败夏军,进围兰州。九月初二,李宪攻下兰州。九月廿三日,王中正、高遵裕、种谔率军分路进发。王中正屯留九日不进,派遣士卒去麟州往返取粮。九月廿五日,鄜延军攻打米脂,梁乙埋派大将梁永能率军八万援救,宋朝先锋高永能派弟弟高永亨选精骑奋击,大败夏军。九月廿八日,种谔在无定河(在今陕西东北部米脂、绥德地区)再败夏军,击杀八百余人。宋神宗因为种谔立功,不受王中正节制。十月初四,西夏米脂守将令介讹献城降宋。鄜延兵进军石州(今陕西横山北),夏军弃城逃走。十月初七,熙河兵于女遮谷复败夏军。十月十二日,泾原兵抵磨脐隘(今宁夏同心县),夏军三万据险阻击,刘昌祥分兵夺隘,用重赏激励将士,大败夏军,俘虏统军铚吃多理等二十二人,击杀大小首领三百余人,士卒二千四百余人,随后长驱而进。十月十五日,鄜延兵进逼夏州,夏将索九思献城降宋,再克银州(今陕西横山县东)。十月十七日,环庆兵进攻清远军(今甘肃陇县西),西夏将领嵬名讹兀献城降宋。高遵裕乘胜率军连克运粮城(今宁夏同心县北)和韦州(今宁夏同心东北)。鄜延将领曲珍于安定堡(今陕西子长县西北)击败夏军。河东军自夏州进攻宥州。熙河兵于屈吴山(今宁夏海原东南)击败夏军,克会州(今甘肃靖远县)。十月廿七日,鄜延钤辖曲珍于蒲桃山击败夏军。 泾原兵抵达赏移口(今宁夏同心北),诸将想要取捷径出黛黛岭抵达灵州。因粮草将尽,刘昌祚知道鸣沙(今宁夏青铜峡市南)有西夏御仓,于是率军前往,获得藏米百万,载抵灵州。当时城门未关,宋朝先锋急攻,击杀夏军四百五十人,几乎夺门而入。高遵裕听说泾原兵先到灵州,害怕刘昌祚独成大功,命他围城待缓,不得攻城。十一月初一,环庆兵到达南平州(今宁夏吴忠东南),被夏军阻击,刘昌祚率数千兵赴援,未至,夏军已退。十一月初五,鄜延军在黑水击败西夏军,杀一千七百余人。次日,泾原、环庆兵合攻灵州,夏军已作好准备,高遵裕与刘昌祚不和,缺乏攻城器具,攻城受阻。既而熙河兵在罗逋川击败夏军,鄜延兵攻下石堡城。西夏连续派遣轻骑掠夺宋军粮草,在鸣沙川三败泾原总兵侍禁鲁福、彭孙所率领的护粮军,尽夺其粮饷。鄜延兵至盐州(今陕西定边)因粮草不济,人马乏食,军败,率军三万人回师。王中正率军到达奈王井(今陕西定边东),因粮尽退回,军士死亡二万。十一月十九日,夏军决黄河七级渠水淹泾原、环庆军营垒,宋军冻溺而死者非常多。宋神宗下令班师。高遵裕等仅率一万三千兵逃走。回师途中,在葫芦河(在今宁夏、甘肃边境)被夏军袭击,泾原兵败。李宪率军进抵天都山(今宁夏海原东),听说诸军都已经溃败,于是也率军撤退。.

新!!: 宋神宗和五路伐夏 · 查看更多 »

井邊巷

井邊巷,曾叫井頭巷,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的一條街道,範圍在越秀區的光孝路到西門口。該街為死巷,路形如「丫」字。明朝羊城八景中的「琪林蘇井」就在此附近。.

新!!: 宋神宗和井邊巷 · 查看更多 »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新!!: 宋神宗和庙号 · 查看更多 »

延久

延久(1069年四月十三日至1074年八月二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三条天皇與白河天皇。.

新!!: 宋神宗和延久 · 查看更多 »

任伯雨

任伯雨,字德翁,宋代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新!!: 宋神宗和任伯雨 · 查看更多 »

仙游縣君

仙游县君任氏,中国北宋时期皇族女性,为濮安懿王赵允让妾室夫人,趙宗袞、宋英宗趙曙、趙宗愈、趙宗楚、趙宗祐及建安郡主生母。 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赵曙出生于宣平坊第。赵允让梦见两龙与太阳并随,一龙对赵允让说:“吾非王所能有也。”据说赵曙出生,赤光满室,或见黄龙游光中。 宋英宗继位时,仙游縣君已经去世。治平元年(1064年),韩琦、欧阳修等奏请尊礼濮安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引起与司马光、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台谏大臣的濮议之争。最终,治平三年(1066年),由于宋英宗强烈意愿,使曹太后认可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并称--。立濮王与仙游县君园陵。但是,仙游县君、赵允让都没有获得明确的帝--尊号,随着英宗的去世,事情不了了之。元豐二年(1079年),宋神宗下詔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可並稱王夫人。 元豐三年,王夫人任氏之弟皇城使昌州刺史任泽陞迁嘉州刺史,侄子四人并特转一官。 元豐六年,任氏的兄長任守政封资州防御使、任守沂封昭州防御使。其母張氏封為遂國夫人、弟弟任泽封崇信军节度使。.

新!!: 宋神宗和仙游縣君 · 查看更多 »

张天师

張天師,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龍虎宗各代傳人的稱謂。「正一道」(即「天師道」)由張陵(張道陵)創立,後世稱張陵為「(祖)天師」,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曰「三師」(「三張」)。其傳人為其子孫世襲,後皆稱為「天師」。 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在《制》文中稱張宗演為「嗣漢三十六代天師」。此前的天師稱號則一直是張道陵子孫自稱,以及民間的稱呼,從未被官方正式承認過。從此時開始,張天師開始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代中後期,各種符籙系道教流派都集合在周圍,形成正一道。.

新!!: 宋神宗和张天师 · 查看更多 »

张婕妤 (宋哲宗)

张婕妤,宋哲宗的妃嬪。 张氏在哲宗时为御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张氏被封为文安郡君,崇宁三年(1104年)十一月文安郡君张氏进封为美人,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张美人进封为婕妤。.

新!!: 宋神宗和张婕妤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張頴康

張頴康(Jonathan Cheung Wing Hong,),香港男演員,現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新!!: 宋神宗和張頴康 · 查看更多 »

張載 (北宋)

張載(),字子厚。北宋陝西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他是程顥、程頤的表叔,北宋五子之一,理學家、哲學家。理學中,關學的開創者,也是理學的奠基者之一。.

新!!: 宋神宗和張載 (北宋) · 查看更多 »

張茂則

张茂则,字平甫。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宦官。 张茂则初补小黄门,五迁至西头供奉官,干当内东门。宫中夜里有盗贼,张茂则首先登上屋顶,擒获盗贼,转任领御药院。宋仁宗患病期间,他恳求补外任,为永兴军路兵马钤辖。入朝担任内侍押班,副都知。宋神宗熙宁初年,与司马光一起巡视恩州、冀州、深州、瀛州,进入内都知。上元节夜晚,宫中起火,他带领大家及时扑灭火情,宋神宗赐他窄衣金带。宋哲宗即位,迁宁国军留后,加两省都都知,卒年七十九岁。绍圣年间论元祐党人,张茂则追贬为左监门卫将军。宋徽宗崇宁年间,入党籍。.

新!!: 宋神宗和張茂則 · 查看更多 »

張淑妃 (宋神宗)

張淑妃(),宋神宗的妃嬪。 初为御侍,1067年或之后生皇次女賢恪帝姬。熙宁二年(1069年)四月,封仁寿县君,三年正月进正五品才人,五年(1072年)七月,女儿夭折。 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新皇帝宋钦宗尊封她为三品婕妤,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进正二品嫔位之一的婉容。崇宁五年九月,張婉容逝世,追赠淑妃,谥曰懿静。.

新!!: 宋神宗和張淑妃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張懷民

張懷民,名夢得,字懷民,以字行。又字偓佺。宋朝政治人物,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縣)人。 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贬黄州(齊安郡)主簿,寓居承天寺(今湖北省黄冈县南方),與蘇軾、蘇轍兄弟為好友。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與張懷民夜遊。元豐六年在长江边建亭以賞景,蘇軾定名為「快哉亭」,是年十一月又請蘇轍寫下《黃州快哉亭記》,以紀念之。.

新!!: 宋神宗和張懷民 · 查看更多 »

徐国长公主

徐国长公主(),宋神宗幼女,朱德妃所生。宋哲宗的同母妹妹。 公主在父亲宋神宗去世那年方才出生。宋哲宗即位,始封妹妹为庆国公主,后进封益、冀、蜀、徐四国长公主。朱德妃晚年,长子宋哲宗早逝,幼子蔡王赵似也被猜忌,唯有女儿相伴。公主到了笄礼之年,还住在圣瑞宫,朱德妃病重的时候,公主昼夜一时都不离开,药饵非经她手不能进上。病急之时,哭喊多次气绝,左右都不忍心再看。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下嫁郑王潘美的曾孙潘意。事奉婆母遵循妇道。潘家原是大族,夫家亲朋数千百人,待人接物都非常遵礼,没有区分里外的说法。志向平和淡泊,服饰珍玩不尚华丽,一年中很少游玩,十年间仅去了一次西池而已。两次生子,都夭折了,滕妾生女,视如己出。政和三年(1113年),改称柔惠帝姬。五年(1115年)薨逝,年三十一岁,追封贤静长帝姬。.

新!!: 宋神宗和徐国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徐王

徐王,中国古代王爵头衔之一。.

新!!: 宋神宗和徐王 · 查看更多 »

徐禧

徐禧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徐禧 · 查看更多 »

徐鐸 (宋朝)

徐铎(),字振文,福建兴化军莆田县延寿村人, 宋熙宁九年(1076年)丙辰科状元及第。徐铎与兄徐锐共赴考场,中状元时,徐铎时年仅二十五岁,授予签书镇东军判官。当年的武状元也被莆田县的薛奕摘得,宋神宗因而赐诗:“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 徐铎傾向王安石的改革派,调入京城后历任给事中宜学院、礼部侍郎,后改革派失势,他被降为降为龙图阁待制、知青州,之后又知湖州。宋徽宗继位后,重获重用,任礼部尚书兼太学士,后因病辞官归里,崇宁四年(1105年)逝世,享年54岁,葬于壶山之麓。著有《群书总要》一百卷,《易谈集》五十卷。余文烟,徐天恩,坎坷一生的状元尚书徐铎,《湄洲日报》.

新!!: 宋神宗和徐鐸 (宋朝) · 查看更多 »

微山湖

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于中国山东、江苏交界处,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归山东省微山县管辖。微山四湖南北长120公里,东西最宽处达25公里,水域面积达1266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泊。狭义上,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南的下级湖,同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构成广义微山湖。《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其实就是描寫北宋時的微山湖。.

新!!: 宋神宗和微山湖 · 查看更多 »

俞充

俞充(),宋朝政治人物。字公達,宋代明州鄞县人。 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任虞乡县令,宋神宗熙寧初,擢都水丞,升为成都路转运使,集贤殿修撰。元丰元年(1078年),王圭计划出兵西夏,命俞充为右正言、天章阁侍制、庆州知州和怀庆路经略安抚使。元丰四年(1081年),卒。.

新!!: 宋神宗和俞充 · 查看更多 »

保甲法

保甲法,王安石變法之一。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保甲法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枢密院和司馬光、劉摰等強烈反對保甲法,認为:行保甲法,無疑鼓勵民兵,甚至可能导致地方勢力增長和兵变。因此宋神宗也一度打算廢除保甲法,但得王安石勸解,得以保留。元丰八年,宋哲宗嗣位,司马光上疏乞罢保甲,他在《乞罢保甲状》曰:“古者八百家才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闲民甚多”;“自唐开元以来,民兵法坏”,此后“民间何尝习兵”;今“国家承平百有余年”,百姓皆“不识兵革”,一實行保甲法“皆戎服执兵,奔驱满野”,乡间老人“以为不祥”。宣和年間,保甲法弛廢。 梁启超《王安石传》表示:“保甲之法既废,将兵之制复坏,宋欲不南,更可得耶?然则祸宋者,果荆公乎哉,抑温公乎哉?”.

新!!: 宋神宗和保甲法 · 查看更多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词作,词牌為念奴娇,写于1082年(元丰五年七月),同时还有著名的《赤壁赋》。.

新!!: 宋神宗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 查看更多 »

地域歧视

地域歧視是歧視的一種。 由于人類的活動範圍大多在同一個地域,對其他地域的人民通常不熟悉,所以會產生偏見甚至妖魔化,如北京人對上海人、河南人、东北人等,尤其是对广东人的刻意歪曲和妖魔化印象;日本東京人和關西人之間的偏見,以及日本人對東南亞各國人民的丑化。當外地人來到這一對他不熟悉的地域時,當地人便會依社會上的偏見來解釋其性格,因此而可能產生偏见和妖魔化。若某一地域有較多人移動到另一地域時,偏见和妖魔化的問題便會開始明顯,並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很多新疆人流浪全国铤而走险,导致国民对新疆人,特别是新疆少数民族体貌的人士有恐惧心理。 地域妖魔化在网络上多表现为地域贴,地域笑话等。 当偏见和妖魔化以制度性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或者污辱性言词等个人行为出现,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或者名誉的时候,可以认为这些行为属于歧视行为,称为地域歧视。地域歧视不同于地域妖魔化,地域歧视对被歧视人的利益和名誉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不再是个人印象或者开玩笑那么简单,地域歧视一般需要诉诸法律程序解决。 针对中国各地人的地域妖魔化和地域歧视不仅发生在中国国内各地,也发生在世界各国。在中国某些地区,偷渡现象盛行,出国人员滞留不归现象严重,导致国际社会对这些地区,比如福建有不同程度的签证歧视。 消除地域歧视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缩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困和不平等,提高公民素质和文化程度。.

新!!: 宋神宗和地域歧视 · 查看更多 »

北大年苏丹国

北大年苏丹国是15-18世纪马来半岛一个古国。明代张燮《东西洋考》称之为大泥。北大年苏丹国建国于1474年前后,1786年为暹罗所灭许云樵 二一页,九三页。.

新!!: 宋神宗和北大年苏丹国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宋神宗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北进政策 (高丽)

北进政策 是高丽所制定的一項政策。.

新!!: 宋神宗和北进政策 (高丽) · 查看更多 »

國子監祭酒

國子監祭酒,根據歷代正野史記錄來看,歷朝代,皆設立國子監祭酒的官位,代君主祭拜天冥地海瓏鳳鬼神,以酒灑天地,上供下施,以便餵養諸瓏鳳鬼神眾。叩謝天冥恩德已表國君最高無上大敬意義。為中國宋朝中央政府官職之一。在宋神宗元豐改制後始創,為國子監最高負責人,地位等同於國立大學校長。多由宰相兼領,其佐貳官為國子監司業。主掌國子、太學、武學、律學、小學的政令,以及課試、升黜、教導之事,同時也負責替學官打考績。此外,依照太學三舍法的規定,屬最低階的外舍太學生須於季終,依序接受學諭、學錄、學正、博士的考試,最終再由祭酒與司業加以考核,視其成績,決定是否可以升至內舍。 明、清時為中央政府官職之一,但品等僅為從四品。該官職隸屬於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主要任務為掌大學之法與教學考試,其上為監事大臣,轄下有監丞等輔佐官職。 至1913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才職廢除。 祭酒官職本意義,本為祀奉官,位置從四品至正五品左右不等,本來設置此位是宮廷在拜天謝地與佳節慶典時代天子國君監督各種禮儀與拜祭奉祀監察督導諸眾事,後並以代君叩謝天地用酒杯澆灌祭祀天地之祀奉官位,後調用與國師,太師,祭師身邊服務官僚屬體系,但,後來變成隨著歷史改變後來的高官帝王拿來被私用,反成私用祕書官。至於根據史料記錄,國子,意義本名為,代天子國君之代表,能稱國子爵。國子爵代國君祭祀天地扣拜瓏鳳鬼神,以情於理,皆本該然。 祭酒則是漢朝末年的官職,由曹操魏王所創,最早追溯可源與夏商周時代之官品職位役階。 與功曹、僕射等為同類官職,不同的是祭酒只封與文官,類似現在的辦公室主任或者秘書職務,沒有實際權力。曹操著名謀士郭嘉就曾經擔任軍師祭酒。後來演化為多功能官職,比如太樂祭酒、太常祭酒等等。可以理解為正位副職。.

新!!: 宋神宗和國子監祭酒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數量與種類眾多,重要者如舊藏於南薰殿的歷代159幅帝王像、59幅皇--像、202幅先聖名臣像 ,以及70件限展書畫和已登錄為中華民國國寶的各類品項。截至2017年5月31日為止,藏品總計有696,476件冊。.

新!!: 宋神宗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 查看更多 »

刘孝孙 (宋朝)

刘孝孙,宋朝大臣。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 刘孝孙是刘讽之子,曾任都官员外郎、侍御史,刘孝孙力赞宋神宗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活动。元丰八年(1085年),为西京左藏库副使。他的《黄河》诗“鸿流导积石,惊浪下龙门。仙槎不辨处,沉璧想犹存”,具有气势。著有《柏台集》,已佚。.

新!!: 宋神宗和刘孝孙 (宋朝) · 查看更多 »

刘巨济

刘泾(,字巨济,一字济震,号前溪,北宋画家、文学家。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西北)人,刘孝孙之子。 熙宁六年(1073年)刘泾进士及第。王安石因为他的才能推荐他,宋神宗召见他,任命他为经义所检讨,转任太学博士。历任国子监丞,出知处州、虢州、真州、坊州四州。元符末年上书召对,宋哲宗任命他为职方郎中,刘泾卒时年五十八岁。 刘泾善书画,与米芾为书画友,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脱尘拔俗,为世所称。。也工于墨竹。为文章务用奇语,有文名于时。《郡斋读书志》称他“为文奇怪”,“笃志于学,文辞奇伟。早登苏子瞻之门,晚受知于蔡京”。他的诗风画风相近。《全宋词》录存其词《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等二首,其《夏初临·夏景》词清轻流丽,闲适恬澹,从容和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七据《复斋漫录》谓其《减字木兰花》为元丰末年杭州西湖席上赋,下片由仲殊接续。《古今词话》以上片为苏轼作,非泾词。胡仔则认为“当以复斋为正”。刘巨济有《注老子》二卷,有《前溪集》五卷,不传。.

新!!: 宋神宗和刘巨济 · 查看更多 »

刘才人 (宋哲宗)

刘才人,宋哲宗的妃嬪。 刘氏在哲宗时为御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封晋安郡君,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晋安郡君刘氏进封为才人。.

新!!: 宋神宗和刘才人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喀喇汗国

喀喇汗国或喀喇汗王朝(哈卡尼亚语:خاقانیه;维吾尔语:قاراخان;土耳其语:karahanlı;波斯语:آل افراسیاب‎,《宋史》作黑韓《宋史》卷四百九十于闐傳 或疏勒國,是突厥人在中亚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国家。这个国家的早期历史至今依然未被厘清,10世纪中叶这个国家在中亚开始迅速扩张,在10世纪末已统治了包括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广大地区,长期有效的控制着东起和田-库车、西至布哈拉、北自巴尔喀什湖、南抵興都庫什山脈范围内所有的中亚重要的城市。喀喇汗国的首都最初在八剌沙衮(夏都)和喀什噶尔(冬都)。在11世纪中叶分裂为两个部分后,东喀喇汗国的首部为喀什噶尔,西喀喇汗国的首部为乌兹根。东喀喇汗国在1211年亡于西辽,西喀喇汗国在1212年亡于花剌子模王朝。.

新!!: 宋神宗和喀喇汗国 · 查看更多 »

周師厚

周師厚,字敦夫,中国北宋时鄞(今浙江省鄞縣)人。 周皇祐五年中進士,任朝散郎,后官至荊湖南路轉運判官。宋神宗熙寧三年三月、元豐四年(1081年)先後两次路過洛陽,撰寫《洛陽牡丹記》,記載各種各花異卉。宋哲宗元佑初年卒。 Z Z.

新!!: 宋神宗和周師厚 · 查看更多 »

周國長公主

周国长公主(),宋神宗嫡出长女,母向皇后。 宋神宗封延禧公主。生来就聪明,自童年时习惯就宛如成人。元豐元年二月,年十二岁去世,皇帝皇后都改穿服饰悲哀地送葬。追赠燕国公主。元符末年,宋徽宗改号周国长公主。政和四年十二月,改封淑怀长帝姬。.

新!!: 宋神宗和周國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周邦彦

周邦彦(),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音乐家,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新!!: 宋神宗和周邦彦 · 查看更多 »

呂居簡

吕居简,宋代宰相吕蒙正之子,生卒年不詳。进士及第,曾任广东东路经略使、龙图阁学士、中丞、兵部侍郎。歷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曾修廣州城牆,與包拯一同核定稅法等。.

新!!: 宋神宗和呂居簡 · 查看更多 »

呂陶 (宋朝)

呂陶(),字元鈞,眉州彭山(今屬四川)人。 宋仁宗皇祐年間進士,任太原府判官。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知彭州。貶監懷安商稅。元祐二年(1087年),涉黨爭,貶爲梓州、成都路轉運副使。元祐七年(1092年),召回,入爲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宋哲宗時又外放,知陳州、潞州。崇寧元年(1102年)辭歸。著有《呂陶集》六十卷。.

新!!: 宋神宗和呂陶 (宋朝) · 查看更多 »

呂本中

呂本中(),初名大中,字居仁,號紫微、東萊,壽州(今安徽壽縣)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是道學家,學者稱之為“東萊先生”。著有《東萊先生詩集》、《江西詩社宗派圖》、《紫微詩話》及《童蒙詩訓》等。紹興八年(1145年),卒於上饒。《宋史》卷376有傳。.

新!!: 宋神宗和呂本中 · 查看更多 »

呂惠卿

呂惠卿(),字吉甫,號恩祖。閩南晋江人(今福建泉州),北宋大臣,曾任參知政事,是北宋新舊黨爭中的新黨人物。著述甚丰,有《文集》、《孝经传》、《道德经注》、《论语义》、《庄子解》等书。.

新!!: 宋神宗和呂惠卿 · 查看更多 »

咸雍

咸雍(1065年-1074年,或避金朝帝諱作咸和)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0年。.

新!!: 宋神宗和咸雍 · 查看更多 »

品秩

品秩又稱品位,是官僚制度當中,用以定義官階大小及俸祿多少的級化/量化方式。東亞地區中,以中國先行創立採用,後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如朝鮮半島和日本等。.

新!!: 宋神宗和品秩 · 查看更多 »

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

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Zarun Abu Ali Han,),东喀喇汗第六任可汗,优素福·卡迪尔汗的孙子,苏莱曼·卡迪尔汗之子。1057年,伊卜拉欣发动宫廷政变,杀害穆罕默德·博格达汗的长子侯赛音,1062年,伊卜拉欣汗阵亡後,他拥立他的叔父马赫穆德、堂兄奧瑪爾先后为可汗。奧瑪爾死後,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正式登基。是喀喇汗国最后的繁荣期。名著《福乐智慧》就产生在他统治期间。据《宋史·于阗传》,1081年(宋神宗元丰四年),他遣部领阿辛致书宋朝,自称“于阗国偻㑩有福力量和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死于伊斯兰历496年(1102年10月15日—1103年10月4日)。他去世后,儿子阿黑马(阿赫马德·阿尔斯兰汗)继位。.

新!!: 宋神宗和哈桑·桃花石·博格达汗 · 查看更多 »

唐大詔令集

《唐大詔令集》130卷,宋代宋敏求編,輯錄有唐一代的重要詔令。現存107卷,詔令1460餘篇。.

新!!: 宋神宗和唐大詔令集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一部记录唐朝名将李靖的军事思想的兵书。.

新!!: 宋神宗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 查看更多 »

唐王

唐王,一个中国古代王爵封号。在一些古典小说和戏曲里,也把唐朝乃至后唐、南唐的皇帝称为唐王,如《西游记》称唐太宗为唐王陛下。.

新!!: 宋神宗和唐王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宋神宗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冯京

冯京(),字当世,宋代咸寧人,生于广西梧州。.

新!!: 宋神宗和冯京 · 查看更多 »

冯修容

冯修容,宋神宗的妃嬪。 初封治平郡君,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新皇帝宋哲宗尊封她为才人,元符二年(1099年)五月廿九日,宋哲宗诏:「莘王俣、睦王偲幼丧所生母,才人冯氏乃王之所养母。实自襁褓,悉心抚养。迩以并建王爵,出奉外朝,例令改封,少报勤劬。可特进封婕妤。」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婕妤冯氏进修容,同时神宗淑妃邢氏进贵妃,婕妤武氏进昭仪,贤妃宋氏进德妃,婕妤张氏进婉容,才人勾氏进美人,淮阳郡君郭氏进才人。.

新!!: 宋神宗和冯修容 · 查看更多 »

农田水利法

农田水利法是1068年宋神宗在位期间由王安石主持新变法工作中的一项法令。 此法令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 此法令在颁布之后的七年內,《宋會要輯稿》記載,全國興修水利工程17093處,收益民田達36177888畝。 Category:王安石变法 Category:中国农业史 Category: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Category:宋朝经济.

新!!: 宋神宗和农田水利法 · 查看更多 »

军器监

军器监,北周设置,管理军械制造。隋唐为五监之一,时设时废。宋神宗时王安石以兵器不够精良,特设军器监。掌管监督修缮兵器,监官以文官充任,南宋归工部,金朝有设置,元朝改为武备监。.

新!!: 宋神宗和军器监 · 查看更多 »

冀国公主

冀国公主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冀国公主 · 查看更多 »

净源

淨源法師(),俗姓楊,字伯長,法號淨源,號潛叟,泉州晉江縣(今福建泉州晉江)人,人稱晉水法師或晉水沙門,宋代僧侶。被稱譽為華嚴宗在北宋的中興之祖。被認為是華嚴宗的七祖,或十祖。.

新!!: 宋神宗和净源 · 查看更多 »

免役法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是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法令。 在中国古代自秦朝始,农民每年都要服徭役。而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 宋朝的募役法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制定的,原行差役法,将唐朝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 此项制度为王安石变法中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王安石对免役法颇为自得:“免役之法,出于《周官》府史胥徒,《王制》所谓‘庶人在官’者也。然而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御史中丞杨绘認為有「五难」,熙寧四年(1071)七月,监察御史刘挚列举「十害」,曾布据理反驳,免役法终于推行下去。但由於地主的反對,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文献通考·职役考》按语:“盖熙宁之征免役钱也,非专为供乡户募人充役之用而已,官府之需用,吏胥之廪给,皆出于此,……是假免役之名以取之,而复他作名色以役之也。” 早期苏轼反对募役法,他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後來蘇軾在真正和民间接触后,认识到新法的可行和有效,又認為免役法確實可行。十餘年後發生元祐更化,侍御史刘挚,监察御史王岩叟等人在元祐元年正月多次上书说,免役法不可行,亦须恢复差役法。元祐元年(1086)二月,司马光上书指责免役法之弊。蘇軾反對司馬光廢除免役法,批評其“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朱熹认为:“温公忠直,而于事不甚通晓。如免役法,七八年间直是争此一事。他只说不合令民出钱,其实不知民自便之。”.

新!!: 宋神宗和免役法 · 查看更多 »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日本僧人圆仁随第19次遣唐使团入唐求法巡礼过程当中用汉文(文言文)所作的一部日记体游记著作。其内容记录了唐武宗会昌毁佛运动的有关情况,并对9世纪中国的社会风习进行了详尽描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晚唐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新!!: 宋神宗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 查看更多 »

公子目夷

公子目夷,子姓,名目夷,字子魚,又称司馬子魚,春秋時代宋國公子,微子之弟宋微仲的十四世孫,宋襄公之庶兄。襄公即位,目夷為司马,又转为左师,执掌国政。兄弟二人「性仁愛」、「留賢德」,行「東宮圖治」,宋國國力有所增強。前638年宋與楚戰於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當時楚兵強大,大司馬公孙固勸襄公趁楚人渡水之時截殺之,此時襄公卻大講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才攻擊之;當楚軍上岸時,子魚又勸宋襄公趁楚軍此時陣列尚未成形時襲殺之,襄公再拒絕。結果宋師大敗而回。其子公孙友,曾孙鱼石、鱼府。 目夷墓位於微山東峰,墓前立一石碑,乃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徐州知州傅堯俞所立,正面陰刻有篆文:「宋賢目夷君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輯有〈子魚論戰〉一文,後收入《古文觀止》一書。.

新!!: 宋神宗和公子目夷 · 查看更多 »

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名杵臼,春秋时期晋国人,赵朔的门客,为救“赵氏孤儿”赵武而献出了生命。.

新!!: 宋神宗和公孙杵臼 · 查看更多 »

六韬

《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

新!!: 宋神宗和六韬 · 查看更多 »

元丰

元丰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元丰 · 查看更多 »

元丰 (北宋)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意思為大丰收。 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新!!: 宋神宗和元丰 (北宋) · 查看更多 »

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中国北宋神宗元丰年間进行的大規模官制改革。 唐朝律令体制下,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首的精密官制体系,唐玄宗以降的社会变化,现实和理念偏离越来越大。唐朝大量设置臨時官——使職。使職包括观察使、节度使和转运使等。使職让律令之外的官员掌握实权。唐朝滅亡,五代十国傾向更加严重。宋朝成立統一中国,并没有大规模改变混乱官制。北宋中期,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进行熙宁变法充实財政、軍事。王安石退任後,元丰三年(1080年)着手官制改革,1年8个月完成。宋朝官制根据《唐六典》,使唐風三省六部体制在形式上復活。又按照当时時代特征进行修正,对其後南宋、金朝、元朝、明朝、清朝官制影响巨大。宰相制度延续到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六部等制度沿用到清朝末年。.

新!!: 宋神宗和元丰改制 · 查看更多 »

元祐 (年號)

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九年。元丰八年,神宗驾崩,遂改元“元祐”,其中“元”字继承自“元丰”。当时哲宗年仅十岁,由高太后执政,对宋神宗的改革,也就是熙寧變法(或称王安石变法)全盘否定,史称“元祐更化”。哲宗对于此是不满的。元祐八年,太后病逝,哲宗亲政,随即改元。由於元祐年間是由反對新政的舊黨當政,因此後來的新舊黨爭中,元祐一名又被用來指稱舊黨及其成員。.

新!!: 宋神宗和元祐 (年號) · 查看更多 »

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發生於王安石變法實行18年後,是北宋新舊黨爭全面爆發的一個轉捩點。.

新!!: 宋神宗和元祐更化 · 查看更多 »

兖国公主 (宋神宗)

兖國公主(),本名不詳,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女。 公主因年幼,在父亲宋神宗在时没有册封。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被哥哥宋哲宗册封嘉國長公主。元祐五年(1090年)正月薨逝,追封蔡國長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二月,又追封她为兗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和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兖国公主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兖王

兖王,中国古代封爵之一。.

新!!: 宋神宗和兖王 · 查看更多 »

光孝寺 (莆田)

莆田光孝寺,也称梅峰光孝寺、祟宁禅寺、天宁万寿寺、报恩光孝寺,位于福建莆田城厢区胜利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新!!: 宋神宗和光孝寺 (莆田) · 查看更多 »

前赤壁赋

《前赤壁賦》,是北宋大文学家蘇軾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真跡現存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宋神宗和前赤壁赋 · 查看更多 »

勾昭儀

昭仪勾氏,宋神宗的妃嬪。 初封仁寿郡君,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新皇帝宋哲宗尊封她为才人,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进美人,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进婕妤。政和元年(1111年)十一月廿六日,宋徽宗下诏:「婕妤勾氏、美人魏氏昨遇冬祀大礼,合得亲属恩泽,并回授逐位使臣。」政和六年(1116年)八月初四日,婕妤勾氏特赠昭仪。.

新!!: 宋神宗和勾昭儀 · 查看更多 »

回族

回族(小儿经:;轉寫:khui khu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53年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官方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一词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民族”的另一常用简称是“回民”。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口数目为10,586,087人,人数现列中国第三。回族以散居为主,大部分省份均有回族。.

新!!: 宋神宗和回族 · 查看更多 »

国是

国是,中文詞,为專指国家重大的政策方针。.

新!!: 宋神宗和国是 · 查看更多 »

四月初十

四月初十,农历四月第十天。.

新!!: 宋神宗和四月初十 · 查看更多 »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是中国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5年)夏。当时,苏轼陪同蘇邁由 黃州到汝州上任,在途中經过石钟山,考察了石钟山得名的由来,说明认识事物需要“目见耳闻”,而不能主观臆断。 Category:中國散文 Category:宋朝文学.

新!!: 宋神宗和石钟山记 · 查看更多 »

瞎征

征,又作邦彪篯,唃厮啰国第四代赞普。 宋神宗元祐年间,历任鄯州防御使、庭州团练使。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其父阿里骨去世,他即位。元符二年(1099年),宋朝攻取邈川(今青海省乐都)、青唐(今青海省西宁市)。贵族反叛,瞎征逃到青唐新城,和妻子削发为僧尼。之后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驿)投降宋朝。宋朝让他去邈川,之后又到熙州。次年,到开封府朝觐,回湟州招抚,感觉不能自立,求内徙中原。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迁居邓州,次年去世。.

新!!: 宋神宗和瞎征 · 查看更多 »

环州 (唐朝)

环州,唐朝到宋朝的州。 贞观十二年(638年),清平公李弘节开拓生蛮,置环州,在今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环国为名。天宝元年,改为正平郡(整平郡)。乾元元年,复为环州。领八县,正平、福零、龙源、饶勉、思恩、武石、歌良、蒙都(都蒙)。唐朝为下州,五代十国环州辖思恩、蒙都两县,其他6县俱废,分别隶属于思恩、蒙都两县。先属马楚,后属南汉。宋朝初年环州为羁縻州,属宜州,分环州西部设镇宁州。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废环州和镇宁州,环州、镇宁州及所属辖县并入环州原属县的思恩县,治所移至带溪(今环江县洛阳镇合作八圩),管辖带溪、普义、镇宁三寨。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环江县 Category:河池行政区划史.

新!!: 宋神宗和环州 (唐朝) · 查看更多 »

玉歷寶鈔

《玉--寶鈔》,又作玉--寶鈔,为宋朝淡痴道人所著,最流行的版本是清朝时据宋本增广,是在清朝廣為流傳的著名民間宗教善書,對中國民間的地獄、因果報應觀念影響頗大。有人怀疑该书为伪托,但经清朝人李宗敏考证,淡痴道人为辽国人,该书成与辽圣宗太平十年庚午(1030年),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年)由淡痴道人传给弟子勿迷道人并在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刊行。.

新!!: 宋神宗和玉歷寶鈔 · 查看更多 »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由于被封为荆国公,后人常称他为“王荆公”。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实官至司空、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镇南军节度使。他去世后被追赠为太傅,谥曰文,享年66岁。 王安石文思敏捷,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在文学的造诣,王安石对传统的经学也有研究,创立了在当时具有卓越影响力的学派——荆公新学,他的思想对宋明之季的经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当时也获得了很多关注。尽管王安石主要修习儒家学说,他秉持实务的主义,从周礼、荀子、韩非子和商鞅等其他经籍、论著中吸取经验,后世学界多因此结合王安石所主持的熙宁变法而认为王安石传承于法家。除此之外,王安石对道教、佛教也有了解,并留有多篇著述。欧阳修曾作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称赞王安石。 王安石现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文集存世,其内包含了他一生所作文章、诗词。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及《洪范传》等著述都被载录于其中。 王安石既在文学方面获得了全世界的认知,也在政治一途有所建树,对宋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庆历二年考中进士,先后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为官,这二十年中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生活,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直至熙宁年间担任宰相后发动改革,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变法改革。王安石的基本思想根植于不盲从一定的权威、不信奉一成不变的教条,进行改革时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以及正确的技术与计算。希望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熙宁变法引起了朝廷内部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激烈冲突,史称“新旧党争”,最终在各种原因的阻隔下王安石所实施的变法基本失败。此次变法在历史上多被评价为立意良善但王安石本人能力不足而失敗,宋史学家漆侠提出变法无论其成功或失败的地方都值得垂鉴后世。.

新!!: 宋神宗和王安石 · 查看更多 »

王中正

王中正,北宋宦官。字希烈,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因父职补入内黄门,到延福宫学习诗书、历算。宋仁宗喜欢他的才干,命他在左右。庆历年间坤寧宮事變,王中正手持弓矢在殿西监督捕射,射死叛軍四人中的三人,时年十八岁,历任干当御药院、鄜延路、环庆路公事,分治河东边事。随王韶入熙河,修整城垒守具,转任作坊使、嘉州团练使,擢升内侍押班。吐蕃围攻茂州,他奉诏往援,解围,进升为昭宣使、入内副都知。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五路进攻西夏,他佥书泾原路经略司事。因会师灵州失期,士兵伤亡惨重,改任金州观察使,贬秩二等,提举崇福宫。与李宪、宋用臣、石得一被旧党视为“四凶”。宋哲宗绍圣初年,复为嘉州团练使,七十一岁时卒。.

新!!: 宋神宗和王中正 · 查看更多 »

王师约

王师约,字君授,中国北宋驸马,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新!!: 宋神宗和王师约 · 查看更多 »

王爵

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僅次於整個國家的君主,高於公爵。中国近代最高等级的王爵称为亲王,因此“亲王”也用来翻译西方君主制国家相应的爵位。王爵和作为君主称号的“王”有所不同,前者是君主授予的爵位,而后者是一国的君主。.

新!!: 宋神宗和王爵 · 查看更多 »

王鞏

王鞏,字定國,號清虛居士,魏州(今河北大名)人。北宋詩人、畫家。 宰相王旦之孫,工部尚書王素之子。生卒年不詳,約宋神宗熙寧時人,娶張方平之女為妻。長於詩,與蘇軾私交甚好,蘇軾守徐州時,王鞏親往拜訪,同遊泗水。東坡自稱與王鞏“幼小相知”。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因烏臺詩案贬宾州(今廣西賓陽)去监盐酒税务。蘇軾说:“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歌妓宇文柔奴(別名寓娘)毅然隨行到嶺南。在瘴烟之地五年,面如红玉,尤為坡所敬服。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

新!!: 宋神宗和王鞏 · 查看更多 »

王遇

王遇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王遇 · 查看更多 »

王觀 (宋朝)

王觀(),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 祖王載、父王惟清。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能填詞,代表作《卜算子》有:“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其他還有《临江仙》、《高阳台》等。宋神宗時官至翰林學士,因所賦《清平樂》詞有“黃金殿裡,燭影雙龍戲。勸得官家真個醉,進酒猶呼萬歲。”之戲語忤怒太后,高太后以為褻瀆神宗,被罷職,遂自號“逐客”。與高邮秦观时人称“二观”。熙宁八年,为大理寺丞、知江都县。元豐二年十二月辛酉,因受賄獲罪,除名永州(今湖南零陵)編管。著有《冠柳集》,早佚,有趙萬里辑本。.

新!!: 宋神宗和王觀 (宋朝) · 查看更多 »

王黼

王黼(),字將明,北宋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北宋末期政治人物,風姿俊美,善於逢迎,被稱為六賊之一。原名王甫,後因與東漢宦官王甫同名,而被賜名黼。.

新!!: 宋神宗和王黼 · 查看更多 »

王陶

王陶,字乐道,京兆万年人。 嘉祐六年(1061年)王俊民榜进士,嘉祐八年(1063年),为宋神宗赵顼淮阳王、颖王二府翊善。官太子中允。嘉祐四年(1059年)秋七月丙申,任监察御史里行。宋神宗即位,进枢密直学士,拜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後因弹劾韩琦“不押文德殿常朝班为跋扈”,知陈州,改许州。王陶之妻为李晋卿女兒。晚年徙河南府。後知汝州,病卒於道中。.

新!!: 宋神宗和王陶 · 查看更多 »

神宗

宗作为廟号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神宗 · 查看更多 »

禁軍

禁軍,直轄屬於帝王或元首(如監國、太后等),擔任護衛元首或皇宮、首都警備任務的軍隊。.

新!!: 宋神宗和禁軍 · 查看更多 »

福康公主

周國陳國大長公主(),宋仁宗趙禎長女,母昭節貴妃苗氏。.

新!!: 宋神宗和福康公主 · 查看更多 »

种詠

宋代名将种世衡第四子。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八月,西夏军侵犯大顺城,知庆州李复圭命环庆路钤辖李信、庆州东路都巡检刘甫、环庆路监押种詠出战,兵少战败。李复圭声称将领不听其指挥,斩李信及刘甫,种詠庾毙。两个月后,知庆州李复圭以擅自兴兵、招致兵败、诬裨将李信、刘甫、种咏以死,被降级贬官保静军节度副使(官品)、知光化军。 --為其姓氏,正體字即為「--」,不可誤植為「--」。.

新!!: 宋神宗和种詠 · 查看更多 »

种诊

名将种世衡次子。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为殿中丞(文臣寄禄官),洛苑副使(武官阶)、充环庆路都监。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知环州。元丰四年(1081),知镇戎军。元丰六年,充永兴军路兵马都钤辖。 --為其姓氏,正體字即為「--」,不可誤植為「--」。.

新!!: 宋神宗和种诊 · 查看更多 »

种谊

宋代名将种世衡第八子,字寿翁。宋神宗熙宁年间,神宗召见,问其家世,命授种誼官职。后随高遵裕从蕃部收复唐中后期失地洮州、岷州,又平叛山后羌,官至熙河副将。种誼为人倜傥,有气节,喜读书。整军纪律严明,军令一下,部属奋死不敢闪避。遇敌时沉稳,没有胜利把握就不轻出,因而每战未尝败绩。官至西上閤门使(武官阶的横行官)、康州刺史(武官阶的正任官),徙知鄜州(实际差遣)。升东上閤门使(武官阶的横行官)、保州团练使(武官阶的正任官),五十五岁去世。 --為其姓氏,正體字即為「--」,不可誤植為「--」。.

新!!: 宋神宗和种谊 · 查看更多 »

种谔

种谔(),字子正,洛阳人,北宋大将。 北宋名将种世衡第五子,世代守宋夏边境。 以父亲的荫蔽入官,升到左藏库副使(从七品武官阶),延帅(鄜延路安抚使)陆诜推荐种諤任青涧城(城为设在军事要地军民统管的县级行政区)知城,青涧城本来是其父种世衡顶着巨大军事压力抢筑并担负首任知城,种諤算是继承了其父种世衡的衣钵。种諤熟悉边情,性格猛烈骁勇,善于驭士卒,临敌善于出奇,每战必胜,屡建战功。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十月,种谔年龄已经四十一岁,招降了绥州嵬名山部落,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宋军未伤一兵一卒,就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 历任鄜延钤辖,后迁礼宾副使(从七品武官阶)、知岷州(实际差遣)。迁东上閤门使(正六品横班武官阶)、文州刺史(正任官武官阶)、知泾州,徒鄜延路副总管。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主张再次讨伐西夏,上书朝廷雪“灵州丧师”之耻。神宗“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诏令熙河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河东路等五路宋军进攻西夏。九月二十九日,种谔率兵出绥德城,进攻米脂,三日未能攻下。西夏派出八万军队前来援救。种谔在米脂城外无定河边埋下伏兵伏击,断其首尾,大破敌兵。 宋军永乐城之战時,种谔在延州,不願前往相救,以致宋軍全軍覆沒,“議者謂諤不死,邊事不已。”后任知延州。疽发于背,死于延州,终年66岁。种谔生性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為其姓氏,正體字即為「--」,音读chong,二声。不可誤植為「--」。.

新!!: 宋神宗和种谔 · 查看更多 »

秘書省

書省,又名蘭臺、麟臺,秘書監源設於東漢桓帝,屬太常寺,三國曹魏時曾屬少府,西晉初裁撤,西晉末復置秘书寺,南朝梁後改为省,置监、丞等官;唐代秘书省领太史、著作二局,曾改称兰台、麟台;北宋經籍圖書歸秘閣,秘書僅掌祭祀祝版。宋神宗元豐改制後,秘書省職事恢復。元代并入翰林國史院,明代因之歸屬翰林院。 為六省(實際上有六省,三省只是權力核心)之一,工作性質是管理皇家圖書館,掌邦國經籍圖書之事。 秘書省內設秘書監(皇家圖書館館長,從三品)一人,秘書少監(副長官,又名蘭臺侍郎,從四品)二人,秘書丞一人,秘書郎四人、校書郎八人、正字四人,主事一人,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典書四人、楷書十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十人、筆匠六人等共八十八人。.

新!!: 宋神宗和秘書省 · 查看更多 »

程婴

程婴(),程氏,名婴,春秋时期晋国人,是藏匿并抚养赵氏孤儿赵武的著名义士。.

新!!: 宋神宗和程婴 · 查看更多 »

程顥

程顥(),字伯淳,号明道。世稱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程顥與其弟程頤,皆理學大師,世稱“二程”。早年與程頤共師周敦頤。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後追封“豫国公”,配祀孔廟。.

新!!: 宋神宗和程顥 · 查看更多 »

程昉

程昉,北宋宦官。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程昉以小黄门累迁西京左藏库副使。熙宁初年,为河北屯田都监。王安石熙宁变法,欲兴水利,于是重用他。黄河决口在枣疆,分为两股导之向东,河决商胡北流,与御河合为一及二股东流,使御河水浅见底。程昉疏导之,以功迁宫苑副使。漳河又塞,程昉作浮梁来疏浚。于是以功在洺州兼外都水丞。奉诏兴修水利,疏塘水溉深州田,又导葫芦河,建桥于真定中渡,导沙河入御河,皆奏其效。官至达州团练使,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在宋神宗支持下,工程于熙宁五年(1072年)结束,遂使这些壅塞的河道得到大规模的修浚。后来御史盛陶弹劾程昉专横,骄暴自肆,王安石也发觉程昉挟自己的权势怠慢韩琦,上奏其事,与之疏远。程昉忧郁而死。赠耀州观察使。.

新!!: 宋神宗和程昉 · 查看更多 »

窦苹

苹()《宋史》无传,山东汶上人,字子野,北宋时期政治人物。 在宋神宗时任大理寺详断官,哲宗元年间任大理寺司直。著有中国存世最早的酒文化专著《酒谱》一书。.

新!!: 宋神宗和窦苹 · 查看更多 »

章惇

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舊黨爭的要角。 章惇是父親章愈與其乳母的私生子,“惇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進士,可是侄子章衡卻考取狀元,便不就而去,而再舉進士甲科,調商洛令。章惇能攀絕壁題字,面不改色,蘇軾說他:“子厚必能殺人”,因為他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愛惜。 雖然章惇力主改革,但是由於與王安石不合,而僅用其為中書校正,後為宋神宗起用,熙宁五年(1072年),受命察访荆湖北路,於1077年調參知政事,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叛亂,招抚45州。但是由於章惇強硬對付少數民族的政策,引發湖南、湖北一帶的騷動,被貶為起居注。宋哲宗即位之後,章惇又因為廢除新法的問題與司馬光當著宣仁太后之前犯顏爭議,而出知汝州。 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於宣仁太后死後入京,出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首相),主持恢復熙丰新法,史稱“紹述”,北宋国力因而得以恢复发展,更取得对西夏的多次战略性军事胜利。然而在章惇當政期間,絕大部分支持司馬光的舊黨黨人都被放逐,甚至於貶到嶺南等蠻荒地區;而章惇也進行言論控制,設立元祐提制局等單位對於反對新法的言論加以控制,甚至於在宮廷內部興獄。绍圣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改立劉皇后,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 宋哲宗死後,章惇反對端王趙佶繼位,议立简王赵似遭向太-后-所拒,宁愿立年长但有眼疾的申王赵佖,也不愿拥立端王,甚至当向太-后-之面明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不仅遭同侪曾布怒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端王趙佶即位,是為徽宗。徽宗初封章惇為申國公;但由於章惇反立徽宗,不久后便罢相,貶雷州司戶,再貶舒州團練副使,死於任上。死後被追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宋史》以他:「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列入〈奸臣傳〉,後世學者對他恢復王安石新法、加強遼夏邊境軍備而被列入奸臣,多有不同看法。 南宋淳熙年间,赐谥号忠敏。.

新!!: 宋神宗和章惇 · 查看更多 »

算经十书

《算经十书》是指中国汉、唐时期遗留下来的十部重要数学书籍的一个总称。明初严恭在《通源算法》称之为“十经”,明末程大位《算法统宗》称之为“十书”。清代戴震校勘,交亲家曲阜孔继涵在1777年刻印的微波榭本最早采用《算经十书》这个统称。近代,1963年钱宝琮校点的《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简称《周髀》)、《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邱建算经》、《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附录《数术记遗》、《夏侯阳算经》。1998年郭书春,刘纯校点的《算经十书》,次序依照钱宝琮校点本。这十部书虽不能概括中国汉唐时期的全部数学知识,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古代先贤的理论成就。.

新!!: 宋神宗和算经十书 · 查看更多 »

米芾

米芾(),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號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

新!!: 宋神宗和米芾 · 查看更多 »

紹聖

紹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绍”意思是“继承”,“圣”是指先父宋神宗皇帝,也就是否定高太后执政时的“元祐更化”,延續父皇未完的改革熙寧變法。.

新!!: 宋神宗和紹聖 · 查看更多 »

續資治通鑑長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共九百八十卷,南宋李焘編撰,費時約40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起自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年),迄於宋欽宗趙桓靖康二年(1127年),記北宋九朝168年史事。.

新!!: 宋神宗和續資治通鑑長編 · 查看更多 »

绍圣绍述

紹聖紹述,中国北宋宋哲宗恢复宋神宗时各项新法的事件。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神宗母太皇太后高氏病死,宋哲宗赵煦亲政。哲宗对守旧派的专横无君久已不满,因此亲政后召见新党。标榜恢复“先帝遗业”,以“绍述”(继承)其父神宗成法为名,于元祐九年(1094年)四月,改元绍圣,表示继承神宗新法。起用新党,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被贬窜的变法派要人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入朝任要职,在元祐更化中被贬逐的新党人士纷纷起用。命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修神宗正史。重掌政权的新党对在元祐年间执政的旧党展开猛烈,贬逐元祐旧党,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尽废元祐法度,陆续恢复神宗青苗法、免役法等各项新法。虽名“绍述”,但新法并未真正得到恢复,他们主要是对元祐诸臣进行残酷的迫害,被定为元祐党人者共七十三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

新!!: 宋神宗和绍圣绍述 · 查看更多 »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發生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為蘇軾政治生涯重大轉折,幾至於死亡,後經力保,改謫黃州團練副使安置。所謂「烏臺」,即御史臺,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臺」。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臺。前代文網寬鬆,白居易敢以當朝天子的韻事入長歌行,宋初沿襲其風。烏臺詩案實為見諸歷史記載的最初成規模的文字獄。.

新!!: 宋神宗和烏臺詩案 · 查看更多 »

無為軍

无为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分庐州设置无为军,治所在巢县城口镇(今安徽省无为县无城镇)。领巢县、庐江二县。至道三年(997年),属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淮南路分东西,无为军属淮南西路。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一度被金朝占领。南宋时领巢、无为、庐江三县。淳祐二年(1242年),改听沿江制置使节制。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无为军为无为路。至元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明清为无为直隶州。康熙六年(1667年),无为州改属安徽省庐州府。 Category:宋朝的军 Category:安徽的军 Category:芜湖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无为县 Category:97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7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宋神宗和無為軍 · 查看更多 »

熙宁

熙宁(元年:1068年 - 末年:1077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10年,“熙”意即“兴盛、繁荣”,“宁”指安宁,謂繁荣安宁。.

新!!: 宋神宗和熙宁 · 查看更多 »

熙寧變法

熙寧變法,又作王安石變法、熙豐變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並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是在施行過程中對人民造成了很多額外負擔,並遭到保守派旧党的激烈反對,造成了新舊黨爭。新法最終一度被廢除,但一些好的措施最終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宋亡。.

新!!: 宋神宗和熙寧變法 · 查看更多 »

熙河開邊

熙河開邊是北宋年間大事,前後持續約三十年,直至北宋滅亡。 宋神宗時,王韶上“平戎三策”,说“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由王韶主持熙河开边,吐蕃腹地熙河、青唐落入北宋朝手中,羌人俞龍珂率部属十二万内附,为了表示忠心,俞主动提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乞赐姓包氏”,神宗依他的心願,赐姓包,賜名順。包顺遂引导王韶深入诸番部。 熙宁八年(1075年)宋廷在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治所今甘肃西和)、永宁寨(今甘肃甘谷)等地设州、买马,进行民族贸易,此舉受到了邊境各族的热烈欢迎,史載“熙河人情甚喜”。朝廷以王韶为经略安抚使,“通远军自置市易司以来,收本息钱五十七万余缗”,吐蕃政权逐渐瓦解。王安石下台後,熙河開邊事停。北宋末年蔡京專權,又主开边事宜,崇寧二年(1103年)六月,王厚、高永年再次攻取湟州,次年四月取青唐。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北宋朝危在旦夕。陕西经制使钱盖寻唃厮啰自立,陇拶之弟益麻党征擔任措置湟鄯事,赐名赵怀恩。绍兴四年(1134年),赵怀恩前往阆州(今四川阆中)依附南宋,宋朝對河西走廊的統治權正式告終。.

新!!: 宋神宗和熙河開邊 · 查看更多 »

畫謎

畫謎(rebus)是以圖畫來表示部分音節或字面意思的猜謎遊戲。神智體是指用特殊的字型寫法、結構來表達出詩句字面的詩。.

新!!: 宋神宗和畫謎 · 查看更多 »

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18号,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著名清真寺之一。牛街礼拜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宋神宗和牛街礼拜寺 · 查看更多 »

狄青

青(),字漢臣。北宋河東汾州西河(即今山西汾阳)人。唐朝宰相狄仁杰之后。北宋名將,因樣貌清秀,因此打仗時常戴面具,曾討伐西夏、广西侬智高,驍勇善戰,立下不少戰功,官至枢密使,諡武襄,追贈中書令、尚書令。於民間有著武曲星下凡之說,與文曲星「包拯」共同輔佐宋仁宗治國治民,是為宋朝的一代傳奇。.

新!!: 宋神宗和狄青 · 查看更多 »

监利县

利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中南部。是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县,县政府驻地容城镇。总面积3256平方公里,2007年户籍人口为150.9万,常住人口127.6万,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以上,通行西南官话。县境地处江汉平原,三国东吴以其“土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令官督办”以监盐渔之利,监利因此而得名。当地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春秋末期军事家,吴国重臣伍子胥、楚国复兴功臣申包胥都诞生于此。.

新!!: 宋神宗和监利县 · 查看更多 »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的白塔山。.

新!!: 宋神宗和白塔山公园 · 查看更多 »

白渠

白渠,中国陕西关中地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也常与原有的郑国渠合称郑白渠。因渠水來自涇河,明代開始又叫涇渠。.

新!!: 宋神宗和白渠 · 查看更多 »

隆回县

隆回县是位于湖南省邵阳市中部的县。GDP总量70.4亿元(2010年).

新!!: 宋神宗和隆回县 · 查看更多 »

韩嘉彦

韩嘉彦,中国北宋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韩琦第五子。.

新!!: 宋神宗和韩嘉彦 · 查看更多 »

韩王

韩王是指战国韩國的君主,或一個封號:.

新!!: 宋神宗和韩王 · 查看更多 »

韩琦

韓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大臣。南宋北伐統帥韓侂冑曾祖。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一甲第二名。在馆阁,同馆王拱辰、葉定基时有喧争,韩琦坐在幕室中阅卷,就像没有听见。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迁开封府推官。二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拜右司谏。 康定元年(1040年)官陕西帅臣,主张集中兵力进攻西夏,然而败于六盘山(宁夏隆德)下好水川(甜水河),損失一萬餘人。隔年(1042年)与范仲淹一起抗御西夏,时称“韩范”。韩琦范仲淹两人守边疆时间长,又名重一时,時边区民有歌唱:「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庆曆三年(1043年),官枢密副使。贊成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 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進士及第,不久就給樞密使韓琦寫信,希望得到他的提攜,這封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 嘉祐三年(1058年),出任宰相。英宗即位后,封为魏国公。神宗赵顼即位以后,出判相州。作为元老重臣,他一直反对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一度有所感悟:“琦真忠臣,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青苗?而使者亦强与之。”。 熙宁八年(1075年),病死,终年67岁。贈尚書令,諡忠獻,配享英宗廟庭。后遗作编为《安阳集》。 《河朔訪古記》中记载:「按:公薨於相之府治,神宗震悼,命陪葬山陵,其家懇辭,乃命入內都知張茂則,敕葬公於安陽縣西北三十裏豐安鄉。天子禦製碑文,題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命龍圖閣學士宋敏求,即墳所書。冊賜守墳寺曰“傅孝報先之寺”雲。」——其中,“安阳县西北三十里丰安乡”即今之丰安村北的皇甫屯村,原墓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占地,于2010年整体就近搬迁。.

新!!: 宋神宗和韩琦 · 查看更多 »

韓國魏國大長公主

韩国魏国大长公主(),宋英宗第三女。与魏国大长公主(1051年—1080年)為雙胞胎。 始封寿康公主,改祁国公主、卫国公主,下嫁张敦礼。进冀国大长公主,改秦、越、楚国大长公主,加封韓國魏國大长公主。政和三年(1113年),改贤德懿行大长帝姬。宣和五年(1123年),去世。.

新!!: 宋神宗和韓國魏國大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韓絳

韓絳(),字子華,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人。韓億之三子,韓綜之弟,韓維、韓縝之兄。.

新!!: 宋神宗和韓絳 · 查看更多 »

遼史人物列表

本条目中列出《辽史》中出现的人物。.

新!!: 宋神宗和遼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鍾馗

鍾馗,中國神話中的神祇,專能鎮宅驅魔,道教中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赐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也是南方奉祀的家堂神之一。.

新!!: 宋神宗和鍾馗 · 查看更多 »

草市

草市,指中国宋朝开始在各城市城墙范围之外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大都位于水路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因为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初系是买卖草料的市集,所以命名草市。 草市的前身是唐朝坊市制度下乡村的定期集市。到宋朝,部分集市逐渐发展成为居民点,甚至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与城墙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乃至超过。至今,一些城市如成都等还有“草市”地名。 宋神宗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始将这些草市视为城市的一部分加以管理,同乡村地区加以区别。此后,这些草市逐渐融入附近城市,发展成为城外的镇。 唐王建《汴路即事詩》草市迎江貨,津橋對海商。陸游《村居詩》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擣衣。范大成詩:遠尋草市估新酒,牢閉篷窗理舊書。(以上參考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關於唐宋的草市〉).

新!!: 宋神宗和草市 · 查看更多 »

荀子

荀子(),名荀況,受尊稱為荀卿,因漢代人避漢宣帝劉詢的諱,又稱孫卿,中國戰國時代儒家學者和思想家,趙國人,曾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楚國蘭陵令,到趙國、秦國遊說諸侯,宣揚儒學和傳授六經,批評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墨家、道家等其他學派,有韓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後世編為《荀子》一書。荀子祖述孔子,重視道德倫理,提倡仁義、禮義和忠信,集先秦禮論之大成,重視以禮修身和禮制教育。他相信性惡論,人與生俱來本無道德,若放縱情欲不加節制,將互相仇恨和鬥爭;道德價值是後天人為建構的,由聖人創造,以規範和美化人性。荀子重視人的理性和學習能力,認為善行是後天學習而得的,人人都有學習禮義的能力;君子應憑著個人修養,鍥而不捨的努力,日積月累養成美德。政治上荀子提調尊君,強調君主確立社會秩序與道德教化的作用,彰顯儒家的聖王理想與政教合一的觀念。荀子主張任用賢能,國君把政務交與大臣處理;國家要控制思想,打擊異端邪說,以法律補充禮制以維繫社會秩序。自然論方面,荀子傾向唯物主義,認為天地並無意志,不信天人感應和鬼神之說,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荀子受譽為一代大儒,地位崇高,對後世特別是漢代的儒學思想與政治文化影響頗深,在宋、元、明三朝曾從祀於孔廟;但因其性惡論及曾抨擊孟子,自宋代以來也受不少儒者批評,被視為孔門異端和法家先驅。.

新!!: 宋神宗和荀子 · 查看更多 »

青苗法

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 唐代宗时已有「青苗」之名,“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青苗法最早是參考了宋仁宗時陝西轉運使李參在陝西發放青苗錢的經驗,“部多戌兵,苦食少,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余粮”,稱之為「青苗錢」,王安石又在鄞县实验,效果良好。學者梁啟超說,青苗法之創設,「有類於官辦之勸業銀行」。宋朝初期,在各地设有常平倉和廣惠倉,调剂人民粮食歉收时的食粮不足,但收效不大。1068年,各地仓库积存钱穀1500餘石贯石。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制置三司條例司頒佈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穀,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過十五貫、二等戶十貫、三等戶六貫、四等戶三貫、末等户一貫五百文。当年借款本金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4分(利息40%)的。司马光说,“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官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升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向去物价转贵,则取利转多,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青苗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实行,后其他诸路也推行开来,但由於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貸的利益,受到朝廷內外一致激烈反對,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范仲淹的女婿東明縣令賈蕃故意破壞青苗法,使農民痛恨新法,以證實新法的罪惡。韓琦強烈批判青苗法,認為王安石動輒以《周禮》為證倡言理財是誣污聖典,最後辭去河北安撫使,司馬光固辭樞密使。《宋史·神宗二》载:“三年春正月,……诏诸路散青苗钱,禁抑配。”熙寧三年(1070年)二月蘇軾上書:“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今天下以為利,陛下以為義。天下以為貪,陛下以為廉,不勝其紛壇也。”。 元祐元年(1079年)二月,罷青苗法。三月,范純仁以國用不足,請復之,朝廷用其言,當時司馬光因病未及時參與。八月,司馬光奏稱:「检会先朝初散青苗钱,本为利民,故当时指挥,并取人户情愿,不得抑配。」苏轼、王岩叟、朱光庭、王觌等请停散青苗钱,八月六日,青苗法彻底废除。.

新!!: 宋神宗和青苗法 · 查看更多 »

顯仁皇后

顯仁皇后(1080年—1159年),即韋賢妃,開封人,宋高宗之母。.

新!!: 宋神宗和顯仁皇后 · 查看更多 »

袁文傑

袁文傑(Andrew Yuen Man Kit,),曾用藝名「袁盛傑」,香港男演員、節目主持人及模特兒。出身於無綫電視,是前亞洲電視藝員,現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新!!: 宋神宗和袁文傑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宋神宗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襄國太夫人

襄國太夫人韩氏,中国宋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宋英宗赵曙的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继室夫人,封襄國夫人。 宋英宗继位后的治平元年(1064年),韩琦、欧阳修等奏请尊礼濮安懿王及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英宗生母),首先尊三夫人为太夫人。之后,尊礼帝后之事引起与司马光、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台谏大臣的濮议之争。最终,治平三年(1066年),由于宋英宗强烈意愿,使曹太后认可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并称--。立濮王与仙游县君园陵。但是,仙游县君、赵允让都没有获得明确的帝--尊号,随着英宗的去世,事情不了了之。元豐二年(1079年),宋神宗下詔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可並稱王夫人。.

新!!: 宋神宗和襄國太夫人 · 查看更多 »

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自秦朝攻佔香港地區後,中原政權開始統治香港。從秦朝起直至元朝,隨著黃河流域的不斷戰亂,而使中原文化向南播遷,香港地區文明逐漸被同化。香港地區最初屬番禺縣管轄,東晉咸和六年(331年)起改屬寶安縣管轄,至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再改屬東莞縣管轄。 《城市論壇》二〇一四年五月十八日論題: 沙中發現宋古蹟 發展保育兩得益? 自唐朝開始,香港地區成為海上交通要衝,亦發展採珠、鹽池。新界原居民開始在香港定居。.

新!!: 宋神宗和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 · 查看更多 »

許珏 (宋朝)

許珏,字君瑤,一字國璽。潮州府韓山山前鄉(今饒平縣山前鄉)人。宋朝駙馬。 出身顯宦家族,曾祖父許申是潮州八賢之一。許珏少年天資厚質,左足底有朱砂痣。好学,嫻韜略,精易理。初為宋仁宗近衛武官,授左班殿值,娶宋太宗曾孫女德安公主為妻。出為賓州觀察使,廣南西路大總兵馬都監。宋神宗熙宁八年,有宋越熙寧戰爭。朝廷以郭逵为安南招讨使,珏为都监,南下征剿,十二月於富良江大败交趾兵。元祐六年,因事谪戍儋州,與苏轼有往來。苏轼贈之茶盂,曰:“无以为清风明月之赠,此盂聊见意耳!”晚年侨居儋耳,享年九十餘歲。卒时與妻合葬海阳东厢洗马桥埔。有二子:許仲禮、許仲進。.

新!!: 宋神宗和許珏 (宋朝) · 查看更多 »

誠州

誠州,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州。 贞观八年(634年)设朗溪县(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滩头一带)。北宋初年为侗族大姓杨氏首领的羁縻州。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置诚州。五年(1082年)析沅州之贯堡砦置渠阳县(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为州治。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七月,改诚州为渠阳军。三年(1088年)废军为砦,属沅州,五年(1090年)再置诚州,治渠阳,领渠阳、通道、会同三县。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改为靖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湖南的州 Category:怀化行政区划史.

新!!: 宋神宗和誠州 · 查看更多 »

高士林

士林,字才卿,北宋外戚。亳州蒙城县(今安徽省蒙城县)人。高遵甫之子,高继勋的孙子,高琼曾孙。宋英宗宣仁皇后的弟弟。高遵裕侄。 高士林官至内殿崇班、殿直。喜儒学,阅览经史,通晓大义,有巧智。宋英宗赐给他“谨守法律”四字。监扬州召伯闸税,原来用火印,高士林改刃其印文,凿以为识,比原来简便,其他州郡都开始仿效。高士林死后赠德州刺史。宋神宗即位,加赠舅舅高士林为昭德军节度使,后追封普安郡王。 兒子高公繪、高公紀;孫子高世則。.

新!!: 宋神宗和高士林 · 查看更多 »

高居簡

居简,字仲略,北宋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宋朝宦官。 以父任为入内黄门,后来前后领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内东门司,干当御药院。每次听说外廷议论,必入宫以告知皇帝,人称为“高直奏”。他以精干著称,转任殿头,领后苑事。因为担任奉使梓夔路时,多占驿兵事,被朝廷降职。宋神宗即位,为张唐英、御史中丞司马光等所劾,罢为供备库使。后进内侍押班,以文思使领忠州刺史,卒赠耀州观察使。.

新!!: 宋神宗和高居簡 · 查看更多 »

魚袋

袋是中國、日本、朝鮮、越南一種官員配飾制度。它始于唐朝,按《宋史·舆服志》:“其制自唐始,盖以为符契也。其始曰...因盛以袋,故曰鱼袋”。魚袋在中國至明朝時廢除,在朝鮮始於新羅,歷經高麗王朝,至朝鮮王朝時廢除,在越南則出現在李朝、陳朝。在日本,至今仍用於一些宮廷或皇室相關儀式,如日本天皇即位及賀茂祭等,儀式人員穿著束帶時會佩魚袋。.

新!!: 宋神宗和魚袋 · 查看更多 »

魏國楚國大長公主

魏国楚国大长公主(),宋英宗长女。 嘉祐八年(1063年),宋英宗即位,封德宁公主。治平三年(1066年),进封徐国公主,下嫁左卫将军王师约。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进陈国长公主。元丰八年(1085年),公主去世,追封燕国大长公主,谥号惠和。元祐四年(1089年),追封秦国大长公主。宋徽宗追封魏国大长公主,加魏国楚国大长公主,又改惠和大长帝姬。.

新!!: 宋神宗和魏國楚國大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魏泰

魏泰,字道輔,號漢上丈人,晚號臨漢隱居,北宋襄陽鄧城(今湖北省襄樊市)人,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宋神宗、哲宗、徽宗時期。出生世族,為北宋著名女詞人魏玩之弟。 從小逞凶,好與人爭鬥,曾於試院毆打主考官,而終身不得錄取。後與王安石、王安國、黃庭堅、黃大臨等交往,博極群書,懷才豪縱。其性善辯,與人談笑,莫有能擋其詞鋒者。徽宗崇觀年間,章惇賞其才,薦其官,不赴。晚年隱居,自號臨漢隱居,仗姊夫曾布(曾鞏之異母弟)之勢,橫行於鄉里,邑人皆惡之。其政治傾向傾於曾布,支持變法,對王安石肯定居多,而對呂惠卿則痛加貶斥。 著有《s:東軒筆錄》十一卷、《臨漢隱居集》二十卷、《臨漢隱居詩話》一卷、《東軒筆錄》十五卷、《襄陽形勝賦》、《續錄》一卷,是一本記載宋太祖至神宗六朝舊事的筆記,今存者唯筆錄、詩話及詩四首。.

新!!: 宋神宗和魏泰 · 查看更多 »

譙國太夫人

譙國太夫人王氏,中国宋朝时期皇族女性,为宋英宗赵曙的父亲濮安懿王赵允让正室夫人,封譙國夫人。 宋英宗继位后的治平元年(1064年),韩琦、欧阳修等奏请尊礼濮安懿王及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英宗生母),首先尊三夫人为太夫人。之后,尊礼帝后之事引起与司马光、吕诲、范纯仁、吕大防等台谏大臣的濮议之争。最终,治平三年(1066年),由于宋英宗强烈意愿,使曹太后认可尊濮安懿王为濮安懿皇,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并称--。立濮王与仙游县君园陵。但是,仙游县君、赵允让都没有获得明确的帝--尊号,随着英宗的去世,事情不了了之。元豐二年(1079年),宋神宗下詔以濮安懿王三夫人可並稱王夫人。.

新!!: 宋神宗和譙國太夫人 · 查看更多 »

賈易

贾易,字明叔。宋无为县人。 七岁丧父,其母彭氏靠纺绩養大。嘉祐六年(1061年)進士,任常州司法参军。元佑初年,为太常丞兵部员外郎,徙官左司谏。朱光庭、賈易等攻擊蘇軾誣衊宋仁宗不如漢文帝,宋神宗不如漢宣帝,以為是對先皇不敬。這時呂陶、上官均挺身而出為蘇軾辯護,史稱蜀洛黨爭。.

新!!: 宋神宗和賈易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宋神宗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新!!: 宋神宗和資治通鑒 · 查看更多 »

贾逵 (北宋)

賈逵(),北宋中期將領,真定槀城人。 隸拱聖為卒,至殿前班副都知(軍職),換西染院副使(階官,諸司副使,西班,從七品)。狄青與儂智高在歸仁驛交戰,賈逵是隨從將領之一。戰前狄青嚴令沒有他命令不可出兵。當時另一名要將孫節戰死,賈逵眼見宋兵形勢危急,想到若敵軍成功上山,佔據地利,情況將更惡劣,決定不待命令,衝入敵陣,將敵軍分開兩方,最後取得勝利。事後狄青當然沒怪罪賈逵。 狄青軍隊進入邕州城,狄青命令賈逵去搜括城中的財寶,賈逵不肯。當時隨征將校大多搜刮城中財富,唯獨賈逵除外。遷西染院使(階官,諸司正使,西班,正七品)、嘉州刺史(遙郡刺史)、秦鳳路鈐轄(差遣)。 秦山木材豐富,但當地有不少西夏人出入。賈逵帶輕兵到秦山採伐,羌酋來到,要分出勝負。賈逵射箭三發,三發皆中的,羌酋即時甘拜下風。朝廷以逵為能,連擢殿前司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五品)、殿前馬步軍都虞候(禁軍軍職,從五品),曆涇原、高陽關、鄜延路副都總管,以利州觀察使(階官,正任觀察使,正五品)入為侍衛親軍步軍司副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五品)。 遷侍衛親軍馬軍司副都指揮使(禁軍軍職,正五品),複總鄜延兵。延州舊有夾河兩城,始,元吳入寇據險,城幾不能守。逵相伏龍山、九州台之間可容窺覘,請於其地築保障,與城相望,延人以為便。轉昭信軍節度觀察留後(階官,正任節度觀察留後,正四品)。逵言:「種諤處綏州降人於東偏,初雲萬三千戶,今乃千一百戶耳,逋逃之餘,所存才八百。蕃漢兩下殺傷,皆不啻萬計。自延州運粟至懷寧,率以四百錢致一石。而緣邊居人,壯者但日給一升,罔冒何至大半。諤徒欲妄興邊事以自為功,不可不察也。」元豐初,拜建武軍節度使(階官,從二品)、殿前司都指揮使(禁軍軍職,從二品)。請不俟郊赦賜三世官,神宗曰:「逵武人,能有念親之志,其特許之。」數月而卒,年六十九。贈侍中(贈官,正二品),諡曰武恪。.

新!!: 宋神宗和贾逵 (北宋) · 查看更多 »

趙偲

赵偲(),宋朝皇子、封越王。宋神宗赵顼的十四子(遗腹子),生母林贤妃。 元豐八年(1085年)八月生。元祐元年(1086年)八月賜名,授檢校太尉、武成軍節度使,封祈國公。八年(1093年)五月,加開府儀同三司。紹聖五年(1098年)三月,改武安軍,進封永寧郡王。元符二年(1099年)二月出閤。五月,改鎮安、集慶等軍,進封睦王。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改清海、鎮海等軍,遷守司徒,進封定王。九月,改武寧、武勝等軍。 崇寧元年(1102年)三月,改成德、定武等軍,遷守太保、真定尹。二年(1103年)五月,改淮南、永興等軍,揚州、雍州牧。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改荊南、泰寧等軍,荊州、兗州牧,進封鄧王。三年(1109年)正月,改鳳翔、山南西道,遷守太尉,鳳翔、興元牧,進封越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遷太傅。靖康元年(1126年)三月,改永興、成德等軍,遷太師,雍州、真定牧。二年(1127年),太上皇赵佶被金朝虏到青城,父老道遇赵俁、趙偲二王,哭着说:“愿与王俱死。”徐秉哲捕拿为首的父老,将其杀,派兵卫送二王到金营,金兵北掳至庆源境上,赵俣饿死,越王赵偲至韩州,建炎三年(1129年,金天会七年)八月,趙偲去世。 南宋绍兴初年,有个叫崔绍祖的人到寿春府,自称越王次子,受太上皇蜡诏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兴师恢复江山。镇抚使赵霖上报皇帝。宋高宗将他召赴行在,事情败露,送台狱伏罪,在越州被棄市。 清代董鄂氏出身的尚书铁保自称赵偲后裔。.

新!!: 宋神宗和趙偲 · 查看更多 »

趙世將

趙世將是北宋時的宗室、新興侯趙從郁的兒子、趙德芳的曾孫、宋太祖玄孫,官华州观察使獲封華陰侯。他是宋神宗的堂弟。其曾孫為宋孝宗。后爲赠太师、追封福国公。.

新!!: 宋神宗和趙世將 · 查看更多 »

趙世居

趙世居(),中国宋朝宗室,宋太祖玄孙,南阳侯赵从贽之子。 历任右羽林大将军、秀州团练使。蓬州术士李士宁在京师私入睦亲宅和他交游,赠给他金龙刀。趙世居大喜,馈赠丰厚。沂州百姓朱唐告发前余姚主簿李逢有逆谋,事连赵世居。 宋神宗命御史和台谏官审理,捕拿赵世居和医官刘育,下狱御史台。搜索出他家中的图谶书简等,刘育处死,赵世居被赐死。子孙免死除名,派御史台推直官监视他到普安院缢杀。宦官冯宗道监视掩埋。.

新!!: 宋神宗和趙世居 · 查看更多 »

趙世括

趙世括,是北宋的宗室。他是盧江侯趙守度的儿子、燕王趙德昭的曾孫、宋太祖的玄孫、宋神宗的兄弟辈。封嘉國公。他的七世孙趙昀是宋理宗。 娶彭城縣君劉氏,長樂郡君高氏、榮郡夫人陳氏.

新!!: 宋神宗和趙世括 · 查看更多 »

趙伸

褒王赵伸(),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四子,生母向夫人,熙寧七年(1074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生,五月二十二日殇,未序齿、取名、封爵。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为宋徽宗之后,追賜名四哥名赵伸,贈太師、尚書令,封褒王。.

新!!: 宋神宗和趙伸 · 查看更多 »

趙似

楚荣宪王赵似(),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十三子,生母朱德妃(追尊钦成皇后朱氏),宋哲宗的同母弟弟。 元豐六年(1083年)十二月生。七年(1084年)十二月,賜名赵似,授檢校太尉、集慶軍節度使,封和國公。宋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普寧郡王。紹聖五年(1098年)三月出閤,改橫海、鎮海等軍,進封簡王。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崩,向太后议立新君。赵似作为哲宗的母弟,得到宰相章惇的推荐。太后不满哲宗的母弟再继承皇位,会进一步提升其母朱氏的地位,说:“均是神宗子,何必然。”乃立端王赵佶。宋徽宗即位,改赵似武昌、武成軍,遷守司徒,進封蔡王。八月,改保平、鎮安等軍,遷太保。九月,改鳳翔、雄武等軍,鳳翔尹。蔡王府史有不满之言,似上表待罪。左司江谏江公望上疏,宋徽宗没有追究赵似。崇寧二年(1103年)五月,改荊南、武寧等軍,荊州、徐州牧。五年(1106年)三月薨逝,輟朝七日,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冀州牧,追封韓王。及葬,四臨其喪,仍御書御制挽詞二首賜之。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追封楚王,諡榮憲。子赵有恭,定国军节度使、永宁郡王。.

新!!: 宋神宗和趙似 · 查看更多 »

趙佶《草書千字文》

趙佶《草書千字文》卷,趙佶是宋徽宗的姓名,傳《草書千字文》書寫於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此卷高31.5公分,寬1172公分,紙本,以描金雲龍箋書寫,紙長三丈多,無一接縫,文末鈐「御書」印一枚,花押「天下一人」,現由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新!!: 宋神宗和趙佶《草書千字文》 · 查看更多 »

趙佾

成王赵佾(),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长子,生母宋夫人,熙寧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閏十一月初六日薨逝。元符三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为宋徽宗之后,追賜名长兄名赵佾,贈太師、尚書令,封成王。.

新!!: 宋神宗和趙佾 · 查看更多 »

趙佖

吳荣穆王赵佖(),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九子,生母武贤妃,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生。六年(1083年)閏六月賜名赵佖,授檢校太尉、山南東道節度使,封儀國公。年幼时曾患严重急惊风,几乎丧命,为儿科名医钱乙治疗痊愈。 宋哲宗即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大寧郡王。紹聖二年(1095年)三月出閤,改鎮安、武勝等軍,進封申王。五年(1098年)三月,改保平、奉寧軍,拜司空。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崩,无儿子。赵佖在诸弟中年龄最长,但嫡母向太后以他有目疾为理由(可能是幼年惊风导致的斜视),不支持他即位。神宗十一子宋徽宗赵佶即位,以赵佖为帝兄,加殊礼,改永興、成德等軍,京兆、真定尹,遷守太傅,進封陳王,賜贊拜不名。九月,改荊南、淮南,遷守太尉,荊州、揚州牧。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十二月,賜詔書不名。崇寧二年(1103年)五月,改河東、山南西道,遷守太師,太原、興元牧。三年(1104年)十二月,賜入朝不趨。五年(1106年)十一月薨逝,輟朝七日,贈尚書令、兼中書令、徐州牧,追封燕王。及葬,四臨其喪,宋徽宗禦書禦製挽詞二首。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加贈侍中,追封吳王,諡号榮穆。.

新!!: 宋神宗和趙佖 · 查看更多 »

趙從式

榮安僖王趙從式《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宗室一》:「於是有司推擇,以從式應詔,封安定郡王,終保康軍節度使,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追封榮王,諡安僖。」(《宋史·卷十五·本紀第十五·神宗二》:「(熙寧四年十二月)己未,安定郡王從式薨。」),字智阙《荣王从式墓志》:「王讳从式,字智阙……英宗即位,正授磁州防御使。兄从古薨,袭封舒国公,进泾州观察使……巳夫人高氏,西头供奉曰习之女,封高平郡君,有贤行。」,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宋朝宗室、秦康惠王趙德芳孫、英國公趙惟憲次子。.

新!!: 宋神宗和趙從式 · 查看更多 »

趙俁

燕王赵俁(),宋朝宗室。.

新!!: 宋神宗和趙俁 · 查看更多 »

趙僩

赵僩(),北宋皇子、冀王。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五子,生母邢貴妃,熙寧七年(1074年)六月十九日出生。八年(1075年)二月賜名赵僩,授鎮安軍節度使、封景國公。当年十二月十八日薨逝,贈太師、尚書令、冀王,諡号沖孝。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为宋徽宗之后,追贈五哥兼中書令。.

新!!: 宋神宗和趙僩 · 查看更多 »

趙價

赵价(),北宋皇子、豫王。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七子,生母邢貴妃,熙寧十年(1077年)正月十二日出生。元豐元年(1078年)正月賜名赵价,授武勝軍節度使,封建國公。当年十二月薨逝,贈太師、尚書令,追封衛王,諡号悼惠。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之后,追贈七哥兼中書令,追封豫王。.

新!!: 宋神宗和趙價 · 查看更多 »

趙僅

赵僅(),北宋皇子、惠王。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二子,生母邢貴妃,熙寧四年(1071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生,是月二十三日日薨逝。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之后,追賜名次兄名赵僅,追贈太師、尚書令,封惠王。.

新!!: 宋神宗和趙僅 · 查看更多 »

趙倜 (宋朝)

赵倜(),北宋皇子、徐王。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八子,生母邢貴妃,元豐元年(1078年)十一月出生。四年(1081年)五月薨逝,宋神宗追賜名赵倜,贈太師、尚書令,封鄆王,諡号沖惠。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为宋徽宗之后,追贈八哥趙倜兼中書令,追封徐王。.

新!!: 宋神宗和趙倜 (宋朝) · 查看更多 »

趙禼

趙禼(禼音xiè ㄒㄧㄝˋ 謝,)字公才,邛州依政(今四川成都邛崍市)人,北宋政治人物、將領。.

新!!: 宋神宗和趙禼 · 查看更多 »

趙諶

趙諶,中国北宋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的长子,朱皇后所生。政和七年(1117年)出生,为宋徽宗嫡皇孙,宋朝开国以来没有当朝皇帝有嫡孙的情况,徽宗大喜。蔡京奏请任命皇孙为检校少保、常德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宋徽宗同意。王黼辅政,谋夺蔡京之权,说蔡京把东宫太子看做皇帝,遂降趙諶为高州防御使。靖康元年(1126年),宋钦宗继位,迁趙諶检校少保、昭庆军节度使、大宁郡王。进封检校少傅、宁国军节度使。四月,立为皇太子。 靖康二年(1127年),宋钦宗被金国人骗到青城,命枢密院同知孙傅兼太子少傅,吏部侍郎谢克家兼太子宾客,辅太子监国,称制行事。不久,金人命徽钦二帝谕太子出城。统制吴革力请太子留下,想用所募武士微服护卫太子溃围而出。孙傅不许,乃谋匿民间,杀死长得像太子的人和宦官二人送给金人,迟疑不决者五日,吴开、莫俦督胁甚急,范琼恐生变,以危言恐吓卫士,遂拥太子与皇后共车以出。百官军吏奔随号哭,太学生拥拜车前,太子大呼:“百姓救我!”哭声震天,已而北去。.

新!!: 宋神宗和趙諶 · 查看更多 »

黃門侍郎

黃門侍郎,又稱黃門郎,秦代初置,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傳達詔書,漢代以降沿用此官職。唐代改稱門下侍郎,屬於宰相之一。金朝、元朝时废除。.

新!!: 宋神宗和黃門侍郎 · 查看更多 »

黄裳

裳可以指下列人物:.

新!!: 宋神宗和黄裳 · 查看更多 »

黄裳 (北宋)

黃裳(),字勉仲,一字道夫,自号紫玄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黄裳”条,南剑州剑浦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人。宋朝官员。.

新!!: 宋神宗和黄裳 (北宋) · 查看更多 »

龟兹

龟兹(汉语拼音(叶音):Qiūcí,注音符號:ㄑㄧㄡ ㄘˊ,龟兹语:Kutsi,梵文:Kuci(na),维吾尔語:Küsen,),又称曲先、丘慈、邱慈、屈支、丘兹、拘夷、归兹、屈茨,是古代西域绿洲国家。648年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安西四镇之一。.

新!!: 宋神宗和龟兹 · 查看更多 »

达那寺

达那寺,藏语称“达那贡巴”()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尼赛乡,是藏传佛教叶巴噶举派寺院,也是叶巴噶举派现存唯一的寺院。.

新!!: 宋神宗和达那寺 · 查看更多 »

进士

进士原是科舉的科目之一。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到了元朝以後,惟存進士一科,遂成為科舉功名的最高等級。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新!!: 宋神宗和进士 · 查看更多 »

錢公輔

錢公輔(),字君倚,北宋時期常州武進(今江蘇省武進縣)人。作品中以〈義田記〉一文最著名(有收入《古文觀止》),該文記范仲淹實行義田的事蹟。.

新!!: 宋神宗和錢公輔 · 查看更多 »

茶马

茶马,指宋代和明代,中原政权以垄断茶叶贸易,以换取青海、甘肃、四川、西藏以及西南等地当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

新!!: 宋神宗和茶马 · 查看更多 »

范子奇

范子奇(),字中濟,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曾任北宋鄭州知州、慶州知州、環慶路安撫使。過身時六十三歲。其祖父乃振武軍節度使范雍,父為范宗傑曆兵部員外郎、史館直學士及陝西轉運使,子范坦戶部侍郎。.

新!!: 宋神宗和范子奇 · 查看更多 »

范峋

范峋(),北宋考功司員外郎,之後升遷為府界諸縣鎮提點公事。到宋神宗趙頊熙寧五年(即公元1072年),因御史臺推直官蹇周輔打算修改河北轉運糧食之水道,但常平司提舉劉誼認為水流太急不適宜用作運送食鹽,所以詔時為江東提點刑獄之范峋作實地考察。另曾為江南西路安撫使。.

新!!: 宋神宗和范峋 · 查看更多 »

范世京

范世京(),字延祖,蘇州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秀州海鹽縣知縣。享年四十一歲。其父為北宋侍御史范師道,范世京有一兄弟范世亮,皆為進士。 范世京為北宋宋仁宗趙禎皇祐五年(即公元1053年)進士,上任後為應天府柘城縣主簿及和州歷陽縣令,時為其父范師道出守兩浙,范師道急切走向范世京,說:「我和家人相聚時間少,侍奉天子日子多,還怎能忍受多年失去子女早晚問安?」。 嘉祐八年(即公元1063年)范師道去世,范世京回鄉扶喪,不梳洗不穿鞋襪,晝夜哀號不絕,路過的人無不悲痛。守喪三年後轉任秀州海鹽知縣,管治其間勸民守六行及從事農業,其名聲震動了整個浙右。 宋神宗趙頊上任後,趙頊對北宋積貧積弱深感憂心,而趙頊素來都欣賞王安石的才幹,故即位後命王安石推行變法,振興北宋王朝,是為王安石變法(又稱熙寧變法)。亦因此原故被召為湖北廣惠倉管勾,但因意見不合辭退此職位,歸回海鹽縣。海鹽縣市民知道後,歡天喜地鼓舞聲動。 後來因患病辭官,退休前被封官至祕書丞,回鄉後與樂圃先生朱長文私交甚篤。范世京藏於家中有文集若干卷。終年四十一歲。.

新!!: 宋神宗和范世京 · 查看更多 »

范仲淹

范仲淹(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彈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縣),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宋神宗和范仲淹 · 查看更多 »

范祖禹

范祖禹(),字淳夫(一作淳父、純父、純甫),一字夢得,成都府華陽縣(辖区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境)人,宰相呂公著女婿,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北宋史学家、文學家、官员。.

新!!: 宋神宗和范祖禹 · 查看更多 »

范純粹

范純粹(),字德孺,蘇州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第四子。以父蔭作官至贊善大夫、檢正中書刑房,但因與司馬光同一派系,反對王安石主張的變法,而捲入新舊黨爭被貶至滕縣作知縣。後又遷作成都諸路(即川陝四路,包括利州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茶場提舉。。 政和七年卒,終年七十二歲。.

新!!: 宋神宗和范純粹 · 查看更多 »

范百祿

范百祿(),字子功,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北宋文學家范鎮之從子,父為范鍇,子為台州知州范祖述。范百祿累官至翰林學士。終年六十五歲,被追贈為銀青光祿大夫。.

新!!: 宋神宗和范百祿 · 查看更多 »

范育

范育(),字巽之,邠州三水(陕西省旬邑)人。曾為北宋秦鳳路及熙河路安撫使,累官至光祿卿、樞密都承旨。父同為北宋政治人物范祥,官至轉運副使、度支員外郎。.

新!!: 宋神宗和范育 · 查看更多 »

蜀素帖

《蜀素帖》,為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墨寶。寫於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行書寫成。今藏於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蜀素帖》亦称《擬古诗帖》、《诸体诗》,清乾隆末年编簒《石渠宝笈续编》时取今名。《蜀素帖》縱長27.8公分,橫長270.8公分。「蜀素」指的是這卷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在四川東方所織造的名貴絹。卷上的烏絲欄也是織出來的,可見是專供書寫用的。湖州郡守林希寶存家中二十餘年,至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裝裱成卷。當時許多書法家只敢在蜀素上書寫少許字,直到米芾才在上面寫的滿滿的八首詩句。此作可說是米芾早年的力作,董其昌以「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來形容。用筆的快慢、輕重、起收及轉折,不拘一法,收放自如。結體偏縱長傾側,表現靈動。相同字都有不同的寫法,極盡變化之能事。書風完全顯露出米芾「不偶於俗」的人格特質。 《蜀素帖》真迹在明代时归项元汴、董其昌、吴廷等人收藏,清代曾落入高士奇、王鸿绪、傅恒之手,后入清内府。《蜀素帖》曾摹刻入《戏鸿堂帖》及《三希堂帖》等,民国初年,其墨迹经北京的延光室(书画出版社)按黑白摄影柯罗版印刷的形式出版。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又有类似的影印本面世,近年已按彩色印刷出版。.

新!!: 宋神宗和蜀素帖 · 查看更多 »

郏亶

郏亶(),字正夫,北宋苏州太仓人。 嘉祐二年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建议宋神宗治理苏州水田。批评前人六失,总结自己六得。提出《治田利害大概》七条。五年(1072年),担任司农寺丞,提举兴修两浙水利。后被弹劾去职。他在家乡大泗瀼试行自己的方案,开场圃沟浍,获得丰收。绘图献给朝廷,再任司农寺丞,江东转运判官,在温州知州任上去世,著作有《吴门水利书》。 有一子郟僑。.

新!!: 宋神宗和郏亶 · 查看更多 »

胡婕妤 (宋哲宗)

胡婕妤(),宋哲宗的妃嬪。 胡氏在哲宗时为御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御侍胡氏被封为才人,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胡才人进封为美人,大观四年(1110年)七月,胡美人卒,赠婕妤。.

新!!: 宋神宗和胡婕妤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胡瑗

胡瑗(),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州)人。因世居安定堡,故世稱安定先生。北宋教育家,為「宋初三先生」之一,被認為是理學先聲。.

新!!: 宋神宗和胡瑗 · 查看更多 »

郭獻卿

郭獻卿,北宋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仁宗的驸马。赠司徒郭崇仁曾孙。.

新!!: 宋神宗和郭獻卿 · 查看更多 »

郭熙

郭熙(),字淳夫,世稱郭河陽,為北宋著名画家、繪畫理論家,河陽溫縣(今河南温县)人,享年80歲以上,可徵的活動年代為宋神宗熙寧至元豐間,曾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死後,遂少有在畫院的活動紀錄,宋徽宗宣和時追贈正議大夫。 郭熙擅長山水畫,與李成並稱「李郭」,名列「李、郭、范、米」的「北宋四大家」之一。.

新!!: 宋神宗和郭熙 · 查看更多 »

郭逵

郭逵(),字仲通,祖籍巨鹿(今河北涿县),后迁徙至洛阳。北宋名将。.

新!!: 宋神宗和郭逵 · 查看更多 »

郑穆

鄭穆(),字閎中,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生於書香之家,與陳襄、陳烈、周希孟等友善。皇祐五年(1053年)進士甲科,初任河南府壽安主簿,後為國子監直講。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爲岐王府侍講。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越州。元祐初年曾任國子祭酒。元祐三年(1088年),除直集賢院。元祐四年(1089年),拜給事中兼祭酒。元祐六年(1091年),提舉洞霄宮。元祐七年(1092年)卒。.

新!!: 宋神宗和郑穆 · 查看更多 »

郓国公主 (宋神宗)

鄆國公主(),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女。 元豐八年(1085年)二月薨逝,追封惠國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姐姐为鄆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康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郓国公主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舒城县

舒城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舒城县位于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全县总面积2092平方千米。总人口102万人(2013年)。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合肥市48千米,距合肥市经济开发区36千米。邮编:231300。代码:341523。区号:0564。.

新!!: 宋神宗和舒城县 · 查看更多 »

舒亶

舒亶(1041年~1103年),北宋大臣、词人。字信道,號懶堂。北宋明州慈溪(今屬浙江省宁波市)人。 早年受學於樓鬱,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及第,試禮部第一,授臨海縣尉,思致縝密,張商英稱其才。宋神宗時,除神官院主簿、知制誥,御史中丞。曾與李定劾蘇軾,史稱烏臺詩案。宋徽宗時任龍圖閣待制。著有《西湖引水記》。又能詞,以小令見長。趙萬里輯有《舒學士詞》。.

新!!: 宋神宗和舒亶 · 查看更多 »

阿雲案

阿云案又稱登州阿云案,為北宋时發生在京東東路登州(今山东省境)的一起謀殺未遂案,記載於《宋史》卷二百一,志第一百五十四,刑法三,及《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刑考,詳讞。此案在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引發了律敕之爭,學界有人認為此乃新舊黨爭的一部分。.

新!!: 宋神宗和阿雲案 · 查看更多 »

阆州

阆州,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唐朝、宋朝时期设置的州。元朝时,升格为保宁府。.

新!!: 宋神宗和阆州 · 查看更多 »

蘇結

蘇結(),字實甫,谥忠顺,贈議政大夫,北宋官員,福建泉州人,兄長為邕州知州蘇緘。.

新!!: 宋神宗和蘇結 · 查看更多 »

赣榆历史

赣榆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自秦代置县,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新!!: 宋神宗和赣榆历史 · 查看更多 »

赵宗晖

懷榮穆王趙宗暉《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宗室一》:「紹聖元年薨,年六十七,贈太師,追封懷王,謚榮穆。」(《宋史·卷十八·本紀第十八·哲宗二》:「(紹聖元年五月)丁卯,嗣濮王宗暉薨。」),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宋朝宗室、宋太宗趙炅曾孫、商恭靖王赵元份孫、濮安懿王趙允讓第三子、宋英宗趙曙兄長。.

新!!: 宋神宗和赵宗晖 · 查看更多 »

赵世雄

淄恭憲王趙世雄《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宗室一》:「崇寧四年薨,年七十五。贈太尉,追封淄王,諡恭憲。世福襲封。」(《宋史·卷二十·本紀第二十·徽宗二》:「(崇寧四年)十一月戊戌,安定郡王世雄薨。」),祖籍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人,宋朝宗室、燕懿王趙德昭曾孫、舒國公趙惟忠孫、韓國公趙從藹第四子。.

新!!: 宋神宗和赵世雄 · 查看更多 »

赵伟 (仪王)

赵伟(),宋朝皇子、儀王。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十子,生母郭夫人。.

新!!: 宋神宗和赵伟 (仪王) · 查看更多 »

赵俊 (唐王)

唐王赵俊(),宋朝,宋朝宗室。 宋朝第六代皇帝宋神宗赵顼的第三子,生母宋婕妤,熙寧六年(1073年)四月初一日出生。七年(1074年)正月賜名赵俊,授檢校太尉、彰信軍節度使,封永國公。八年(1075年)十二月,改彰德軍节度使。十年(1077年)十月二十三日薨逝,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兗王,諡号哀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其十一弟端王赵佶即位为宋徽宗之后,追封三哥唐王。.

新!!: 宋神宗和赵俊 (唐王) · 查看更多 »

赵頵

端献王赵頵(),宋朝第五代皇帝宋英宗赵曙的第四子,母亲宣仁皇后高氏,初名赵仲恪。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宋英宗即位,赵頵自右內率府副率為博州防禦使、大寧郡公。八月,遷耀州觀察使、鄠國公。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遷左衛上將軍。命給前祿。四年(1067年)正月,加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武勝軍節度使,封樂安郡王。九月,加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改封高密郡王。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二月,徙保信、保靜軍節度,進封嘉王。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官制行(元丰改制),換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曹王。 赵頵端重明粹,少时好学,博通群书,书法工飞白、篆籀。宾接宫僚,年满当离去,上奏请留,很多留下至十余年。他很喜欢医书,著有《普惠集效方》,还储药来救病人。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改武昌、武安等軍,遷守太保,進封荊王,賜贊拜不名。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改武寧、鎮海等軍,遷守太傅。四月,改成德、荊南等軍,遷守太尉,真定、江陵尹。三年(1088年)七月去世,享年三十三岁,贈太師、尚書令,荊州、徐州牧,追封魏王,諡号端獻。比葬,三臨其喪。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宋徽宗即位,贈兼中書令,追封益王。 夫人王氏(1056 -1103)秦正献王王审琦玄孙女,成州团练使王克善的第六女。夫人生而端慧,不勤傅姆之教,淑慎不戏,日览图史,取古之贤妇烈女,可以为鉴者,资之以自治。事父母孝谨,友爱兄弟,施及群从,怡怡如也。年十有六,以令族淑德选为王夫人。熙宁五年,备礼娉于禁中,初封嘉国。元祐元年,王出就外第,进封潭国。元符三年,今天子嗣位,进封越国。崇宁二年五月十一日,薨于亲贤之第,享年四十七。赠魏越国夫人。 赵頵生十子:.

新!!: 宋神宗和赵頵 · 查看更多 »

赵颢

吴荣王赵颢()字仲明,宋朝第五代皇帝宋英宗赵曙的第二子,母亲宣仁皇后高氏,初名赵仲糺。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宋英宗即位,赵颢自右內率府副率為和州防禦使、樂安郡公。八月,遷明州觀察使,封祁國公。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加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保寧軍節度使,封東陽郡王。三年(1066年),出阁。四年(1067年)正月,加檢校太尉、武昌武安等軍節度,進封昌王。九月,徙泰寧、鎮海軍節度,進封岐王。 赵颢有天资,好学,每学完一经,就赐给讲读官以器币服马。书法工飞白体,善于射箭,好图书,博求善本。宋神宗嘉赏他,每得一部稀有书籍,亟派使者快马送给他看。赵颢受母亲宠爱,反对王安石变法,当时太皇太后曹氏和高太后当着宋神宗的面,批评青苗法,赵颢附和。宋神宗说:“我败坏天下,汝自当之!”赵颢害怕,哭着说“何至是也。”熙宁七年(1074年)上元节,赵颢违制将王安石骑马引入宣德门,结果岐王被送交开封府处理,王安石在四月被迫离职。开封府尹蔡确将赵颢无罪释放。 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官制行(元丰改制),換開府儀同三司。遷守司空,進封雍王。屡请居外,高太后不准。宋神宗病重时,赵颢一度觊觎皇位,大臣王珪、章惇主张立皇子,蔡确、邢恕得知高太后也想立幼君,也支持皇子赵煦,赵颢只得退出皇位竞争。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赵煦即位,改赵颢成德、橫海軍,遷守太保、真定尹,進封楊王,賜贊拜不名。十二月,改永興、鳳翔等軍,遷守太傅,加京兆、鳳翔尹。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遷守太尉,雍州、鳳翔牧。赐咸宜坊第一区,榜为“亲贤”,与弟赵頵宅邸相对。皇帝车驾偕三宫临幸赵颢王府,留宴一整天。 三年(1088年)八月,赵颢進封徐王。四年(1089年)九月,賜詔書不名。七年(1092年)十一月,赐剑履上殿。八年(1093年),宣仁太后病危时,赵颢天天探视。九年(1094年)三月,宣仁太后祔庙,遷赵颢守太師,進封冀王。紹聖二年(1095年)九月,賜入朝不趨。十月,改淮南、荊南、揚州、荊州牧,進封楚王。三年(1096年)赵颢病危,宋哲宗亲自带医生探望。九月去世,享年四十七岁,辍朝五日,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冀州牧,追封燕王,諡号榮。比葬,四臨其喪,陪葬永厚陵。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宋徽宗即位,進封吳王。.

新!!: 宋神宗和赵颢 · 查看更多 »

赵鼎

趙鼎,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宋高宗時宰相。與李綱、胡銓、李光並稱「南宋四名臣」。.

新!!: 宋神宗和赵鼎 · 查看更多 »

赵旉

元懿太子赵旉(),是南宋高宗唯一的親生儿子,潘贤妃所生。.

新!!: 宋神宗和赵旉 · 查看更多 »

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

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梵文名,Jaya Indravarman II),占婆(占城)11世紀末12世紀初国王。 《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他名为制麻那。1080年其父诃梨跋摩三世禅位九岁的儿子浦良罗阇堕罗(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次年去世,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年幼,大臣擁立其叔父波羅摩菩提薩埵為王。1086年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復位。1086年,占婆遣使到越南致送礼品,同年,占婆遣使到宋朝,要求当越占两国使节同时入宋,宋朝人不要安排在同一场合碰面。1092年,占婆又派使到北宋,提出联合攻越,宋神宗拒绝了。越南李仁宗在1094年,遣使敦促占婆向越南入贡通好。占婆于1095年、1097年、 1098年、1099年及1102年,連續向越南李朝進貢示好。1103年十月,越南演州的李觉叛乱,被大将李常杰所破,李觉逃入占婆,向阇耶因陀罗跋摩二世提供李朝内部情报。占婆出兵攻越,收复地里、麻令、布政等三州。1104年二月,李朝派李常杰出征占婆,夺回地里等三州。.

新!!: 宋神宗和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 · 查看更多 »

钱乙

钱乙(),字仲阳。宋朝郓州(今山东东平)人,精专儿科。 其著作《傷寒論指微》《嬰孺論》等失传。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本书被稱为“幼科之鼻祖”, 是儿科经典著作。 其成方如六味地黃丸等应用至今。 为宋朝宋神宗赵顼的九子宗室赵佖治疗痊愈。.

新!!: 宋神宗和钱乙 · 查看更多 »

钱镠

吴越太祖钱镠(),字具美(一作巨美),浙江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開國國王。 唐末跟从石镜镇将军董昌镇压農民反抗軍,任镇海节度使,乾宁年间,击败董昌,占有两浙十三州,后梁开平初年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由於吳越國小力弱,又同鄰近的吳、閩政權不和,投靠中原王朝,不斷遣使進貢以求庇護。先臣服後梁,又臣服後唐。后唐明宗時因惹怒樞密使安重誨,被削去官職,安重誨死後又恢復。長興三年(932年)病死,葬安國縣衣錦鄉茅山。庙号太祖,諡號武肃王。.

新!!: 宋神宗和钱镠 · 查看更多 »

钱镠铁券

钱镠铁券或称钱王铁券是中国现存四个丹書鐵券实物中,年代最早的一个,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一级文物。 因平定董昌有功,唐昭宗于乾宁四年(897年)八月赐钱镠丹书铁券。其后一千年,均由钱镠后人收藏,有“七登天子之庭,一藏深山,三沉深水”之说。钱缪后人——清代钱泳在其著《履园丛话·丛话二·阅古》中,对铁丹形制、历史有详细描述。形如瓦,高今裁尺九寸,阔一尺四寸六分,厚一分五厘,重一百三十二两,熔铁而成,镂金其上。文二十四行,行十四字,共计三百四十二字。清朝道光时剥蚀者已十之三四《履园丛话·丛话二·阅古》。.

新!!: 宋神宗和钱镠铁券 · 查看更多 »

钱格非

钱格非(),宋神宗的妃嬪。.

新!!: 宋神宗和钱格非 · 查看更多 »

蒋岘

蒋岘(“岘”读音“xiàn”),南宋大臣。字伯见,明州奉化(今宁波市奉化区)人大清乾隆九年五月立兰风蒋氏宗庙《宋殿中侍御史蒋公史传》碑:“蒋岘字百见。琼之曾孙。奉化人。性刚不阿。庆元二年弟进士。授太常掌故。改武康令。有治声调嵊县。烛幽摘奸民以为神。后拜右谏议大夫。事有不可达辩面折。端年初除殿中侍御史。兼侍讲侍读……因自警曰:勿欺心,勿负主,勿求田,勿问舍。号四勿居士”。。.

新!!: 宋神宗和蒋岘 · 查看更多 »

邠国公主 (宋神宗)

邠國公主(),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女。 公主因年幼,在父亲宋神宗在时没有册封。元豐八年(1085年)四月,宋哲宗即位,封妹妹为沂國長公主。十月薨逝,追封鄧國長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姐姐为邠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宜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邠国公主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邢國公主

邢國公主(),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女。母亲是林贤妃。 元豐七年(1084年)正月薨逝,追封申國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姐姐为邢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令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邢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邢貴妃

邢貴妃(),宋神宗的妃嬪,宋哲宗时尊封为贵妃。.

新!!: 宋神宗和邢貴妃 · 查看更多 »

邵雍

邵雍(),字堯夫,自號安樂先生,人又稱百源先生,諡康節,後世稱邵康節,北宋五子之一,易学家、思想家、诗人。.

新!!: 宋神宗和邵雍 · 查看更多 »

邓姓

邓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第180位,中国大陆第34大姓(2006年数据),主要分布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廣府、港澳及海外地區等地。在台灣鄧姓排第54位,主要分佈於台灣北部。源于古代鄧國(今河南省邓州市)。原為曼姓,為商朝武丁所封。春秋時代鄧國為楚國所滅之後,其国后人以国名为姓。郡望为南阳(今邓州,古代曾为南阳郡)。此姓氏在越南亦有分佈,約佔當地人口2.1%。.

新!!: 宋神宗和邓姓 · 查看更多 »

铸钱监

宋代,在盛产铜铁的地方各州、县普遍设置铸钱监,以××监为名,役使工匠开凿矿山,鼓冶铸钱。宋神宗熙宁六年诏:“京西、淮南、两浙、江西、荆湖六路各置一铸钱监,江南、荆湖南路以十五万缗,馀以十万缗为额。” 即此类。铸钱监为少府监属官,亦领于诸路监司。南宋,置提领诸路铸钱司代替少府监统领诸州铸钱监。 Category:宋朝官制.

新!!: 宋神宗和铸钱监 · 查看更多 »

蔡挺

蔡挺(),字子正或子政,应天府宋城人。北宋官员。.

新!!: 宋神宗和蔡挺 · 查看更多 »

蔣之奇

蔣之奇(),字穎叔,常州宜興(今屬江蘇)人。 蔣之翰之弟。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宋英宗初年,擢監察御史。宋神宗時轉殿中侍御史。彈劾歐陽脩帷薄不修,與長媳吳春燕有曖昧行為,歐陽修多次辭職,未得允准。經朝廷查核,純屬誣枉,宋神宗兩次降詔安慰歐陽脩,貶之奇監道州酒稅。元丰初年(1078),提举楚州市易司。绍圣二年(1095年),改知开封府。貢院有人考試做弊被逮,蔣之奇欲重罰之,礼部侍郎徐鐸不答應,蔣之奇只得從輕發落。左仆射章惇聞知大怒,更加重其刑責。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知樞密院事,出知杭州,以疾歸。崇寧三年(1104年)卒。能詩,今存《春卿遺稿》輯本。《宋史》卷三四三有傳。.

新!!: 宋神宗和蔣之奇 · 查看更多 »

蔣璿 (宋朝)

蔣璿,宋朝政治人物,。字宣德,明州奉化,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

新!!: 宋神宗和蔣璿 (宋朝) · 查看更多 »

鄯州

鄯州,是中国从北魏到宋朝的一个的州。 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设置,治所在西都县(隋朝改名湟水县,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唐朝时辖境包括今天的青海乐都、西宁、湟中。隋炀帝大业年间和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度改名西平郡。鄯州是陇右道和陇右节度使的治所。安史之乱后,地入吐蕃。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归义后,再属唐朝。唐朝灭亡后,为吐蕃、党项部落占据,宋神宗熙宁年间收复。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为西宁州。 Category:北魏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青海的州 Category:海东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西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2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宋神宗和鄯州 · 查看更多 »

自贡市

自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南。市境东临泸州市,南接宜宾市,西邻乐山市,北界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低山丘陵区,沱江纵贯市境东部,于东南部与釜溪河汇合,岷江支流越溪河流经西部。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人口277.02万。 自贡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和“美食之府”之称,为中华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个市之一,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现已发展为一座百万城市人口的大城市。自贡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全国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省区域中心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 自贡市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自贡市因盐而得名--自贡其实就是自流井和贡井两个著名产盐区的合称。举凡交通、运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卫生、市政,以及城市的职业构成、社会意识、政治风云、生活方式等,无不深刻地打上盐业经济的烙印。正是盐塑造了自贡这座城市。自贡盐业生产起源于东汉章帝年间,素有「千年盐都」美称,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的中心和最大的手工工场。自贡市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自贡因盐业的鼎盛而「富庶甲于蜀中」,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曾经为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为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记录于国民政府军方资料中,釜溪河北岸的石刻“还我河山”就是当年国军将领冯玉祥为自贡富商捐款之善举所题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自贡市成为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化工城市。在“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市公司视角下的城市排名”中,自贡市位列市级行政区中成长竞争力前十强的第一位。自贡市区也是罕见的天然太极城,半城青山半城楼,釜溪河绕城而过,并在代家坝和樊家坝形成了S形河床,组成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案。未来的自贡将以“太极城”为中心,将老城区、汇东新区(含南湖)、沿滩新城、东部新城连接成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

新!!: 宋神宗和自贡市 · 查看更多 »

金庸筆下武功列表

此列出金庸筆下武俠小說之武功。.

新!!: 宋神宗和金庸筆下武功列表 · 查看更多 »

蕭撻里

仁懿皇后萧挞里(),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第二任皇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淳钦皇后述律平弟萧阿古只六世孙女,萧孝穆(萧和长子,钦哀皇后萧耨斤弟)的长女。 萧挞里性格宽厚,姿貌端丽。辽兴宗刚即位,萧挞里入宫。在重熙元年(1032年)生下了兴宗的长子耶律洪基(即辽道宗)。就在重熙初年,兴宗的皇后蕭三蒨因罪降为贵妃。重熙四年(1035年)三月,萧挞里被辽兴宗立为皇后。重熙十年(1041年),生兴宗第二子耶律和魯斡,后再生一子耶律阿琏,另有两女耶律跋芹、耶律斡里太。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被上尊号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道宗耶律洪基即位后,清宁元年(1055年)九月被尊为皇太后。清宁二年(1056年),又上尊号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 清宁九年(1063年)秋,敦睦宫使耶律良,将皇太叔耶律重元与其子耶律涅鲁古谋反的事情密告太后,萧挞里告诉皇帝。道宗迟疑,太后说:“此社稷大事,宜早为计。”道宗开始戒严。战斗开始,太后亲督卫士,破耶律重元逆党。大康二年(1076年)三月十一辛酉,萧挞里驾崩,六月初七乙酉,辽道宗尊谥其为仁懿皇后,六月初十戊子,宋朝神宗皇帝、高丽文宗王、西夏惠宗皇帝,都派遣使臣来吊祭。六月十六甲午,葬仁懿皇后于庆陵。.

新!!: 宋神宗和蕭撻里 · 查看更多 »

苏东坡 (2012年电视剧)

,2012年上映于中国大陆的古装剧,讲述了北宋大文豪苏轼波澜壮阔、精彩斑斓的人生,主演是陆毅、林心如、萨日娜、韩雪。.

新!!: 宋神宗和苏东坡 (2012年电视剧) · 查看更多 »

苏缄

苏缄(),字宣甫,北宋泉州晋江出身,曾长期在华南任地方官。在越南李朝进攻邕州的战役中邕州城破,时任邕州知州的苏缄拒绝投降,率全家自尽。后被奉为邕州城隍。.

新!!: 宋神宗和苏缄 · 查看更多 »

苏颂

苏颂(閩南語:So͘ Siōng;),字子容,福建泉州同安縣葫芦山(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閩南人。他是一名中國北宋十分傑出的博學家,身兼科學家、數學家、政治家、天文學家、地圖學家、鐘錶學家、藥理學家、礦物學家、地質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機械和建築工程師、詩人、古董家、外交大使等多重身份。 蘇頌是中世紀開封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工程師,為世界上早期採用擒縱器的機械設計。擒縱器是由佛教和尚一行與粱令瓚於公元725年所發明的,但被應用於環形球儀機械上,蘇頌是第一人。.

新!!: 宋神宗和苏颂 · 查看更多 »

苏轼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學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複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繪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韻文散文造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与陸游并称「苏陆」;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郏縣。.

新!!: 宋神宗和苏轼 · 查看更多 »

苏辙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年自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宋孝宗淳熙年間,追諡文定。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蘇家父子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稱“三蘇”,苏辙則是“小蘇”。作品有《欒城集》傳世,包括《後集》、《三集》,共84卷。.

新!!: 宋神宗和苏辙 · 查看更多 »

苗傅

苗傅(),南宋初年將領,山西上黨人,因不滿權臣勾結宦官並把持朝政,和劉正彥率領所部的赤心軍發動苗劉兵變,最後失敗而在建康被磔棄市。.

新!!: 宋神宗和苗傅 · 查看更多 »

通城县

通城县别称银邑,简称。位于中国湖北省东南部,是咸宁市所辖的一个县。 面积为1129.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8.21平方公里。2007年末,通城县总人口477048人。其中农业人口391022人,非农业人口86026人;男性248372人,占52.1%;女性228676人,占47.9%;县城隽水镇常住人口100433人;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口87088人;乡村劳动力174438人,其中:男劳动力95477人,女劳动力78961人;人口密度为42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5.92‰;人口平均寿命73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通城县总人口的5.8%。通城距武汉200公里,距咸宁111公里。.

新!!: 宋神宗和通城县 · 查看更多 »

通远军 (北宋)

通远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以秦州古渭砦为通远军(今甘肃省陇西县)。元丰四年(1081年),以兰州西使城为定西城。元丰五年(1082年),改定西城为通远军,以汝遮堡为定西城(今甘肃省定西市),属通远军。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巩州。 Category:北宋的军 Category:甘肃的军 Category:定西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072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04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宋神宗和通远军 (北宋) · 查看更多 »

陳朝 (越南)

陳朝(Nhà Trần),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1225年底(或1226年初),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禪位給陳煚,建立了陳朝李昭皇讓位給陳煚的日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越史略》記載在乙酉年(建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西曆1225年12月31日)。《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記載在乙酉年(天彰有道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西曆1226年1月10日),而同書《陳紀·太宗皇帝》,則記載在十二月十二日(西曆1226年1月11日),而兩處都加上「戊寅」。見《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619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及《陳紀·太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16頁及321頁。中西曆轉換見。,至1400年終結,国号「大越」,首都位於昇龍(今河內)。因该朝君主姓「陳」,故历史上称为「陳朝」。 陳朝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被史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國至1293年、第二階段為1293年至1341年、第三階段為1341年至1400年。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一階段裡在陳守度、陳太宗、陳聖宗、陳仁宗等統治者的經營下,內政得以鞏固及調整,採取太上皇主政的方式,以及近親通婚,以妨大權落入外戚之手;學術文教亦得以發展,如科舉的沿用、越南首部官方史籍《大越史記》的編撰等等。對外方面,蒙古帝國(元朝)於13世紀曾三度出兵攻越(分別為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1287年至1288年),但在陳朝君主及名將陳興道等人的奮力抵抗下,成功撃退蒙古軍,陳朝與元朝保持朝貢關係,元封越南君主為安南國王。第二階段裡,陳英宗、陳明宗、陳憲宗等保持祖業,但亦未能化解國內的社會分歧,時治時亂。在第三階段,陳裕宗縱情享樂,朝綱紊亂,其後出現楊日禮被立及被廢內亂局面。陳藝宗、陳睿宗、陳廢帝時長期受占城國王制蓬峩的侵寇,國家元氣衰弱。陳朝晚期適值中國明朝建立,明廷繼續冊封陳朝君主為安南國王。陳順宗、陳少帝時,權臣黎季犛把持朝政。最後,在1400年,黎季犛廢少帝,自立為新君主,建立胡朝,陳朝遂亡。.

新!!: 宋神宗和陳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陵井監

陵井监,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监。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设置陵井监,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省仁寿县)。因有盐井传说是张道陵所开得名,下辖仁寿、井研二县。包括今四川省仁寿、井研等地。宣和四年(1122年)改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改为隆州。.

新!!: 宋神宗和陵井監 · 查看更多 »

暨陶

暨陶,北宋官員、詩人,善音律,以詞賦而出名。元豐年間進士。福建路崇安縣人(今武夷山市)。.

新!!: 宋神宗和暨陶 · 查看更多 »

枢密院

枢密院,中國歷史上,唐代、五代、宋代、辽代、元代等朝代的官署名称,長官稱樞密使。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功能,但大抵主管軍事。.

新!!: 宋神宗和枢密院 · 查看更多 »

林贤妃 (宋神宗)

林賢妃(),名林贞。宋神宗之妃。南劍人,三司使林特的孫女,司農卿林洙的女兒。.

新!!: 宋神宗和林贤妃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捐納

捐納,又稱捐官、捐輸、捐例、貲選、開納,是中國、越南古代政府為彌補財政困難,允許士民向國家捐納錢糧以取得爵位官職的一種方式,屬於賣官的一種形式。另有罪犯贖刑、捐贖的規定。.

新!!: 宋神宗和捐納 · 查看更多 »

李宪 (北宋)

李宪,字子范,宋朝宦官,开封祥符(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宋仁宗皇祐年间,补入内黄门,迁任供奉官。宋神宗时,历任永兴军路、太原府走马承受,官至宣州观察、宣政使、入内副都知,迁宣庆使。他和王韶收复河州,攻克珂诺城,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击败吐蕃木征,击破十余座城堡,木征率领八十余个酋长投降,因功加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北宋乘西夏内乱,征集熙河路、麟延路、环庆路、泾原路二十万大军分五路攻西夏。李宪任熙河经略使,率熙秦军由熙州(今临洮)往北攻夏。八月,李宪以李浩为先锋,至康古城(今榆中境),进取西市新城(今榆中三角城),九月初二日,克兰州。李宪设帅府,置兰州,李浩为知州。次年正月,北宋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兰州入北宋版图。李宪进景福殿使、武信军留后。但因违犯军令,贻误战机,无功而归。任泾原经略安抚制置使。宋哲宗即位,因他罔上害民,被贬右千牛卫将军,分司南京应天府(商丘)。後居陈州因病而死,绍圣初年赠武泰军节度使,谥号忠敏。.

新!!: 宋神宗和李宪 (北宋) · 查看更多 »

李中師

李中師,字君錫,開封人。 李中師,進士出身。由陳執中推薦,擔任集賢校理、提點開封府界。管轄境內多盜,李中師設立賞格,派官吏追捕,盡獲之。朝廷欲加官進爵,李中師辭讓不接受,於是擢度支判官,為淮南轉運使。是時兩浙發生饑荒,移淮粟振贍,僚屬議論認為不應提供物資,李中師說:「朝廷視民,淮、浙等爾。」最終與之。其後徙河東,入為度支副使,拜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知澶州、河南府。召權三司使、龍圖閣直學士,復為河南。此前多大臣居守,將事務交託掾幕處理,吏習弛緩,李中師以嚴整齊之,號為治辦。然李中師用法刻深,煩碎而缺乏大體,唯厚結中人。 當初,宋神宗對宰相稱讚李中師治理業績,富弼問道:「陛下何從知之?」帝默然不可對。李中師認為富弼敗壞自己名聲,及再至,富弼已經年老,於是籍其戶,令出免役錢與富民相同。又希司農指,多取餘,視他處為重,洛人對此感到怨憤。朝廷因為李中師率先推行,召為羣牧使。乞廢河南、北監牧,節省國費,而養馬於民,朝廷沒有回音。後來推行其說,民不堪命。權發遣開封府,不就去世,時年六十一。 李中師有女,嫁陳執中子世儒,後來坐夫事誅死。.

新!!: 宋神宗和李中師 · 查看更多 »

李常傑

李常傑成書於越南陳朝期間的《越史略》將李常傑記載為「阮常傑」。李氏改為阮氏的原因,據《安南志略》、《大越史記全書》等典籍記載,是要避陳朝皇室的祖先陳李之諱,並且杜絕「民之望李氏」(見黎崱《安南志略·李氏世家》,北京中華書局,307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26頁)。(,,原名吳俊,字常傑《東南亞歷史詞典·李常傑條》,206頁。),是越南李朝的一位宦官和將領,亦是李太宗、李聖宗及李仁宗三朝元老,尤以李仁宗時期他的表現最為活躍,並且成為李朝與宋朝交戰的主要將領。.

新!!: 宋神宗和李常傑 · 查看更多 »

李之仪

李之仪(),北宋词人。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字端淑,号“姑溪居士”。.

新!!: 宋神宗和李之仪 · 查看更多 »

李珣 (宋朝)

李珣,字公粹,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外戚。宋真宗章懿皇后的侄子。 李珣是李用和第三子。以官荫担任閤门祗候。哥哥李璋为閤门副使,他求官通事舍人,一年后才得到任命。从西上閤门副使,转任均州防御使,知相州时,宋仁宗赐诗、飞白字以表示对表弟的宠信。转任相州观察使,刘从德的儿子刘永年同时被任命,被御史所论,于是告罢。李珣出使契丹国,参与钓鱼会,契丹赏赐他的宝物,他回国上献朝廷。被宋仁宗赐黄金及“李珣忠孝”四个字。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宣州观察使。宋哲宗时,进泰宁军留后、提举万寿观,再知相州,卒年七十四岁。.

新!!: 宋神宗和李珣 (宋朝) · 查看更多 »

李端愿

李端愿,字公谨,北宋潞州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 李端愿是李遵勖的次子,李評的父亲。李端愿因为母亲万寿公主的关系,七岁时授如京副使,四次迁官恩州团练使。官至邢州观察使、镇东军留后,知襄州、郢州二州,本路转运使向朝廷献羡财数十万而得赏,李端愿上书常赋三折,百姓不堪命。宋仁宗怒,夺其转运使之赏,重申折变之禁。宋英宗即位,以李端愿为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辞官,为醴泉观使。神宗即位,朝廷想要筑啰兀城,他手写赵普谏阻宋太宗北伐的手疏进呈宋神宗。连年告老,以太子少保致仕。宋哲宗即位,官至太子太保。死后赠开府仪同三司。李端愿精通医术,撰有《简验方》一卷,已佚。出自《宋史·艺文志》。.

新!!: 宋神宗和李端愿 · 查看更多 »

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新!!: 宋神宗和李清照 · 查看更多 »

李清臣

李清臣,字邦直,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 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七歲能讀書,日誦數千言,宋神宗熙寧進士,歷官翰林學士,尚書左丞。歐陽修壯其文,相較於蘇軾。力詆王安石變法。宋徽宗初立,入京擔任門下侍郎。卒於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 L李.

新!!: 宋神宗和李清臣 · 查看更多 »

李朝 (越南)

李朝(Nhà Lý),是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因该朝君主姓李而得名,历经九代君主,凡217年。 李朝開創於1009年。該年農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親衞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即李太祖)奪取帝位李公蘊即位的時間,據陳朝時編成的《越史略》記載在己酉年(西曆1009年)十一月。後黎朝編成的《大越史記全書》記載,己酉年十月辛亥日(即十月三十日、西曆11月19日),前黎朝臥朝帝去世,李公蘊於「是月癸丑日」即位。然而該年農曆十月並無癸丑日,十一月二日方為癸丑日。見《越史略》卷中,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78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黎紀·臥朝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01-202頁。中西曆轉換見。,次年改元順天,定都昇龍(今稱河内)。李朝建國後,採取唐朝和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聖宗、仁宗四代君主的百餘年間,越南進入了政治集中、國家統一、國勢強盛的時期。李朝的治國政策包括興建昇龍城,分封中央軍政諸臣職位,改組地方政治機構,發展佛教,實行科舉制度,改革土地和稅收制度,制定《刑書》以改良法律,對外採取擴張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時期多次與宋朝、真臘、占城發生戰爭,佔領了大片領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并成为此后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李英宗時,獲中國宋朝冊封為安南國王,越南從此亦被稱作安南國。李朝在中葉以後逐漸衰弱,國內封建諸侯相互交戰,爭奪權力。李朝晚期,發生了「范猷之亂」、「郭卜之亂」和陳嗣慶、陳承兄弟專權的場面。最後權臣陳守度趁李昭皇年幼,於1225年年底(或1226年初)安排從姪陳煚(陳承之子)「受禪」,取代李氏帝位李昭皇讓位給陳煚的日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越史略》記載在乙酉年(建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西曆1225年12月31日)。《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記載在乙酉年(天彰有道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西曆1226年1月10日),而同書《陳紀·太宗皇帝》,則記載在十二月十二日(西曆1226年1月11日),而兩處都加上「戊寅」。見《越史略》卷下,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619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及《陳紀·太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16頁及321頁。中西曆轉換見。,建立陳朝。.

新!!: 宋神宗和李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杨文广

杨文广(),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抗辽名将杨业之孙,与其祖杨业、父杨延昭三代并称名将,号“杨家将”。.

新!!: 宋神宗和杨文广 · 查看更多 »

東坡家事

《東坡家事》(With or Without You),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古裝喜劇電視劇,以宋代詩人蘇軾故事為題;並由歐陽震華及萬綺雯領銜主演,並由王浩信、黃心穎、陳煒及楊詩敏聯合主演,監製黃偉聲。本劇在無錫影視基地取景。此劇是萬綺雯及陳煒離開亞洲電視後在無綫電視首部合作的電視劇,亦是馬賽於約滿TVB前最後拍攝之作品。 此劇為2015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無綫海外業務及簡介2015‬所推介的17部劇集之一、2015香港國際影視展11部推介劇集之一,亦是無綫電視48週年台慶劇。.

新!!: 宋神宗和東坡家事 · 查看更多 »

梁皇后 (西夏毅宗)

梁皇后(),小說家言名「落瑤」,西夏毅宗李谅祚第二任皇后,惠宗李秉常、公主李氏生母。崇宗李乾順祖母。.

新!!: 宋神宗和梁皇后 (西夏毅宗) · 查看更多 »

楚国公主 (宋神宗)

楚國公主(),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次女,母张淑妃。 生年不详,当在1067年或之后。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封寶慶公主。五年(1072年)七月薨逝,追封吳國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姐姐为楚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恪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楚国公主 (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樓光

樓光,北宋政治人物。樓鬱次子,樓常之弟,樓肖之兄,鄞县人。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才氣俊偉不群”,神宗元豐年間,任婺州浦江尉,歷任無為軍判官、知畿縣。官至承議郎。後為權貴所迫,遂罷歸。子嗣不詳。.

新!!: 宋神宗和樓光 · 查看更多 »

檢校

檢校,本意是勾稽查核,加在官名之上有代理之意。.

新!!: 宋神宗和檢校 · 查看更多 »

欧阳修

歐陽修,又作歐陽脩(),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諡號文忠。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他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曾積極參與范仲淹所領導的慶曆新政政治改革。文學方面,歐陽脩成就斐然,是唐代韓愈、柳宗元所倡導之古文運動的繼承者及推動者,為古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其散文風格平易自然,韻味深美,詩歌風格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其辭賦創立文賦的新體裁,使中國辭賦有柳暗花明的新發展,所著兩部史書《新唐書》及《新五代史》列入廿四部正史之中,所定家譜格式為後世歷代沿用,經學上開創宋人直接解經、不依注疏的新風氣,易學上打破易傳的權威地位,在中國金石學、詩話及花譜撰作三方面,都是開山始祖。政治上文化上,皆屬當世最高領袖之一,在文學、史學、經學,俱有劃時代的成就。.

新!!: 宋神宗和欧阳修 · 查看更多 »

欽聖皇后

欽聖獻肅皇后(1046年-1101年)向氏,宋神宗皇后,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宰相向敏中曾孫女,善書行草。生皇长女延禧公主。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向皇后和当时是颍王的赵顼结婚,封为安国夫人。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驾崩,颍王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立向妃为皇后。 1085年宋神宗死,向皇后在婆母高太后前赞成庶子即位,即宋哲宗。宋哲宗尊嫡母向皇后為皇太后,祖母高太后為太皇太后。高太皇太后命修葺庆寿故宫让向太后入住,向太后辞曰:「怎能婆婆住在西边而媳妇住在东边,渎上下之分。」遂以庆寿后殿改建为隆佑宫入住。宋哲宗选婚的时候,向太后敕谕自己家族,不可将向氏女孩送去应选。 宋哲宗駕崩後,向太后力排宰相章惇之議,擁立端王趙佶為帝,是為宋徽宗。徽宗即位初,因大臣擔心宋徽宗喜好遊樂而荒廢國政,建議向太后於內東門小殿垂簾聽政,在她主政期間朝政一度恢復安定,當年因反對宋哲宗及宰相章惇的新政而被貶的舊臣,在向太后主政下,得到平反。宋徽宗的继室显肃皇后郑氏、宠妾大王贵妃原先都是向太后的婢女。次年,即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向太后逝,享年五十六歲,諡號欽聖皇后。.

新!!: 宋神宗和欽聖皇后 · 查看更多 »

欽成皇后

欽成皇后朱氏,名不詳(1052年-1102年),本姓崔,中國北宋時期皇族女性,為宋神宗妃、宋哲宗生母。 朱氏出身汴京(今河南開封),生父崔杰早逝,母亲李氏改嫁朱士安,于是跟随继父姓朱。后来又成为任氏的养女。 熙寧元年(1068年)時十六歲,選入宮,後晉才人、婕妤,生二子一女,即後來的宋哲宗趙煦、蔡王趙似和贤静长帝姬,後晉德妃。哲宗即位,尊為聖瑞皇太妃,其時宣仁、欽聖(宋神宗的嫡妻向皇后)二位太后皆居尊,故此封號為皇太妃而非皇太后。 元祐三年(1088年),宣仁太皇太后下诏,引用《春秋》“母以子贵”之义,让太妃朱氏出入时的舆盖、仗卫、冠服等都以皇后的礼仪进行。到绍圣年间,哲宗下令“即合建殿,改乘车为舆,出入由宣德东门,百官上笺称‘殿下’,名所居为圣瑞宫”,并追赠朱氏的生父崔杰、继父朱士安、养父任某皆为太师、太保。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崩,无子,宰相章惇推荐朱太妃的小儿子赵似继承。向太后担忧哲宗的母弟继承皇位后朱氏势力更会压过自己,说:“均是神宗子,何必然。”乃立生母已死的端王赵佶,即宋徽宗。 两年后(崇寧元年(1102年)二月),朱太妃薨,年五十一,追封為皇后,上尊諡號欽成,葬永裕陵。.

新!!: 宋神宗和欽成皇后 · 查看更多 »

欽慈皇后

欽慈皇后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欽慈皇后 · 查看更多 »

欽慈陳皇后

欽慈皇后,陳姓,真名失考。陳守貴之女。中國古代宋朝女性皇族。()。出身開封,為宋神宗妃、宋徽宗生母。 陳氏自幼姿色美麗,聰穎莊重,及長選入掖庭為御侍。元豐五年(1082年)十一月晉封才人。生下兒子趙佶後,晉封為美人。宋神宗去世後,陳美人守護著宋神宗的永裕陵,因思念著神宗的舊恩,悲傷過度造成身體瘦弱。侍女想讓陳美人喝粥吃藥,但她把粥、藥都撤去,說:「若能早早去服侍先帝,我就滿足了!」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陳美人去世,終年三十二歲。宋哲宗先是追封陳美人為充儀,後又改封为貴儀。宋徽宗登基後,尊生母陳貴儀為皇太妃。建中靖國元正月(1101年),朱太后薨亡,遺命宋徽宗需尊生母陳貴儀為皇太后,陳貴儀這才得到皇太后身分,並獲尊諡欽慈皇后,陪葬永裕陵。 陳氏死後,娘家得到擢拔。子徽宗追贈其父陳守貴為太尉,命長兄陳永成為內殿承制、閤門祗候,次兄陳永清為東頭供奉官、看班祗候,姪子陳仲堅為左侍禁。.

新!!: 宋神宗和欽慈陳皇后 · 查看更多 »

歐陽棐

歐陽棐,字叔弼,北宋政治家歐陽修之子、歐陽發之弟。在歐陽修過世的時候,曾代為書寫歐陽修的遺表上呈給宋神宗,宋神宗閱讀後特別喜愛,以為是歐陽修親筆。服喪後,才被朝廷任命為為審官主簿,累遷至職方員外郎、襄州知州。.

新!!: 宋神宗和歐陽棐 · 查看更多 »

武贤妃

武贤妃可以指:.

新!!: 宋神宗和武贤妃 · 查看更多 »

段壽輝

大理上明帝段壽輝,大理国君主,1080年-1081年在位。他是段廉義姪兒。宋神宗庚申元豐三年(1080年),楊義貞殺死段廉義,自立為皇僅四個月,鄯闡侯高智昇命子清平官高昇泰以東方的爨僰兵誅殺楊義貞,擁立壽輝,改元上明。因為高氏平亂有功,封高智昇為布燮(即宰相),高昇泰為鄯闡侯.該年因日月交晦,星辰晝見,段壽輝認為天變,遂禪位於思廉之孫段正明。.

新!!: 宋神宗和段壽輝 · 查看更多 »

段正明

大理保定帝段正明是北宋年間雲南大理國皇帝,祖父為大理興宗段思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時,高智升與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壽輝退位出家,接著便擁立段正明繼位。十三年以後的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专权已久的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帝。段正明帝號為保定帝。年號有保立(或写作保定)、建安和天祐。.

新!!: 宋神宗和段正明 · 查看更多 »

永厚陵

永厚陵是宋英宗赵曙的陵墓。 宋英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孝义陵区。祔葬后陵一座。在青龙山下,其西为白虎涧。陵前阔角为鹊台门,侧台为乳台。陵台三层,高五十三尺。自平地到地下深六丈三,隧道长四十七丈。皇堂三平方丈,深二丈三。石雕像保存完整。有甪端、文臣、武臣、客使、瑞禽、石羊、石虎等。.

新!!: 宋神宗和永厚陵 · 查看更多 »

永定陵

永定陵是宋真宗赵恒的陵墓。 宋真宗葬在河南巩义市芝田陵区。倚靠卧龙冈。祔葬后陵三座和高怀德、寇准等功臣墓。规模恢宏,当时采石27453段,动用士兵和工匠三万一千六百人。皇堂深八十一尺,方一百四十尺。东封西祀的天书也被陪葬。现在保留献殿遗址,可见长六米、宽三米的拜台遗迹。北宋八陵的石雕,永定陵保存最完整,现在还存在文臣、武臣、客使、仪仗马和控马官、甪端、石羊、石虎、石狮、石象和驯象人。石象较其他宋陵为大。.

新!!: 宋神宗和永定陵 · 查看更多 »

永乐城之战

宋夏自从庆曆和议以后,双方维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到了宋神宗时期,西夏外戚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姐弟当权,国势衰落,政治腐败,西夏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梁太后多次出兵攻宋,想提高国内政治威望,却都惨败而归。宋神宗认为西夏无理,下令攻灭西夏。宋军于元豐四年(1081年)11月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击溃夏军,占领西夏两千多里土地。神宗大喜,命给事中徐禧、鄜延道总管种谔于元豐五年(1082年)9月带兵攻夏,准备一举灭夏。 徐禧等人率領二万五千禁军,景思宜有四千禁军,另有厢军四万人,总兵力约七万人,攻入西夏横山地区,直逼西夏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为了消灭西夏,徐禧等人在永乐川筑永乐城(今宁夏境内),种谔認為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力谏说在永乐筑城必然失败。徐禧怒斥种谔,並上奏朝廷,弹劾种谔骄横。又把种谔调往延州,种谔由是怨懟。至九月初六,築成,徐禧令景思宜领四千人镇守,自行带中军,右虞侯军,右军八千余人返米脂。 不出十日,西夏梁氏遣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攻永乐城,曲珍忙报知徐禧。徐禧與李舜举、李稷等,统兵往援,令沈括留守米脂。部下高永亨建議夏军渡永定河時突袭敌军,徐禧以為“王师不鼓不成列。”予以拒絕,而以兵万人列阵城下。夏军渡永定河后,向宋军发动猛攻,宋军战败,退入城中。夏军兵围永乐城,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永乐城中缺水,“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沈括以及宦官李宪等人的救兵受阻。鄜延道總管种谔因為怨恨徐禧,竟未予以援救。高永能劝徐禧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徐禧不听。鄜延路副总管曲珍劝徐禧突围,徐禧亦不听。 二十日夜,天降大雨,新建城墙浸水后被夏军擂垮,宋军饥疲不能拒,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李舜举、李稷、高永能等人死难,《宋诗纪事本末》,卷四十,《西夏用兵》言宋军二十多万士卒役夫阵亡,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呂整裸跣逃脱,《邵氏聞見錄》稱“靈武之役,喪師覆將,塗炭百萬,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次日神宗對輔臣痛哭失聲,史称永乐城之战。根据台湾学者方震华之分析,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厢军和保甲等,二十万为后人政治目的而夸大。 永乐城之战后,宋神宗开始悔悟,而不再轻言开战。.

新!!: 宋神宗和永乐城之战 · 查看更多 »

永保

永保(1081年二月十日至1084年二月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宋神宗和永保 · 查看更多 »

永獻陵

永獻陵是中国宋朝皇帝宋钦宗赵桓的陵墓。 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庚辰,宋钦宗去世,1170年,金世宗下令将宋钦宗安葬在今河南巩义北宋皇陵陵区的巩洛之源。南宋为钦宗发丧,上庙号、谥号,给陵寝上陵号为永献陵。永献陵位于巩义西15公里回郭镇南原。南面嵩山少室山、北临洛河。陵台为圆形,没有石刻神道。.

新!!: 宋神宗和永獻陵 · 查看更多 »

永熙陵

永熙陵是宋太宗赵炅的陵墓。 宋太宗葬在河南巩义市西南四十里的西村镇永昌陵西北。皇堂深一百尺,周长八十尺,陵台周长二百五十尺,祔葬后陵三座。现在陵园中还有神墙和角阙遗址,有文臣、客使、仪仗马和控马官、甪端、石羊、石象、镇陵将军等石雕。客使深目高鼻、头戴毡帽、手捧宝瓶。石羊昂首静卧,形象在宋陵诸陵里最优美。.

新!!: 宋神宗和永熙陵 · 查看更多 »

永裕陵

永裕陵是宋神宗赵顼的陵墓。 宋神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回郭镇陵区。祔葬后陵六座。永裕陵石雕像造型和技法都非常成熟,南神门石狮富于神韵,一牡一牝,相对而视。牡狮张口怒目,牝狮情态温顺。石马上的游龙浮雕,腾飞云海,矫健威武。.

新!!: 宋神宗和永裕陵 · 查看更多 »

永泰陵

永泰陵是宋哲宗赵煦的陵墓。 宋哲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回郭镇陵区。祔葬后陵一座。刘后陵尚存一段神墙,高达四米,是宋陵地面唯一保存的神墙遗迹。动用士兵和工匠九千七百四十四人。招募民夫五百人。遗址和石雕以石象最有特点,形象逼真,鼻端反卷一个甜瓜。驯象小童稚气未脱。其余还有甪端、仪仗马和控马官、文臣、武将、客使、镇陵将军、石狮、石羊、石虎。.

新!!: 宋神宗和永泰陵 · 查看更多 »

永明延壽

永明延壽禪師(),俗姓王姓,名延壽,字沖元,號抱一子,錢塘人,唐末五代時禪宗高僧,為法眼宗三祖。又被後世淨土宗推崇為淨土宗第八祖。.

新!!: 宋神宗和永明延壽 · 查看更多 »

永昭陵

永昭陵是宋仁宗赵祯的陵墓。 宋仁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孝义陵区。祔葬后陵一座。动用士兵和工匠四万六千七百人。出内藏钱一百五十万贯、绢二百五十万匹、银五十万两。遗址和石雕像保存完整。神道东西侧有甪端一对,牡牝分明,形态威武。文臣武将刻工精细,客使形象和永定陵相似。镇陵将军、瑞禽浮雕、石象造型栩栩如生。.

新!!: 宋神宗和永昭陵 · 查看更多 »

永昌陵

永昌陵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 宋太祖葬在河南巩义市西南四十里的西村镇,规模较大,祔葬后陵五座和皇亲墓一百多座。石雕神态生动,现在还存在文臣、藩臣、仪仗马和控马官、甪端、石羊、石虎、望柱。望柱柱身为八棱形,上顶为合瓣莲花结。.

新!!: 宋神宗和永昌陵 · 查看更多 »

民間傳奇

《民間傳奇》(Chinese Folklore),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古裝單元劇集,於1974年11月4日首播,於1977年完結。內容圍繞多個中國著名戲曲、小說、傳說等故事,而主題音樂為中國音樂《得勝令》。其後於1982年再製作了10集《新民間傳奇》。現時無綫不時在黎明時份(凌晨五時許)重播該劇。.

新!!: 宋神宗和民間傳奇 · 查看更多 »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新!!: 宋神宗和汉传佛教 · 查看更多 »

治平 (北宋)

治平(元年:1064年 - 末年:1067年)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共计4年,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语出《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治平四年正月宋神宗即位沿用。.

新!!: 宋神宗和治平 (北宋) · 查看更多 »

治曆

治曆(1065年八月二日至1069年四月十三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後冷泉天皇與後三条天皇。.

新!!: 宋神宗和治曆 · 查看更多 »

沈括

沈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是中国北宋科学家、杭州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随母寿昌县太君许氏入籍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新!!: 宋神宗和沈括 · 查看更多 »

涑水记闻

《涑水记闻》,又稱作《司马温公记闻》、《司馬光紀聞》、《溫公紀聞》,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史料笔记,共16卷。 司马光本欲在《资治通鉴》之后编撰一本本朝的历史书《资治通鉴续编》,是以平日留心时事逸闻,一一记录所成。书中记录了从北宋太祖朝到神宗朝的政事琐闻,文笔言简意赅,道听途说者都注明出处。元祐初,修《神宗實錄》,多取此書。陳振孫《書錄解題》稱:“此書行世久矣,其間記呂文靖數事,呂氏子孫頗以為諱,蓋常辨之為非溫公全書。而公之曾孫侍郎伋遂從而實之,上章乞毀版,識者以為譏。”.

新!!: 宋神宗和涑水记闻 · 查看更多 »

淑壽公主

淑寿公主(),宋神宗第三女。 生年不详,当在1070年代左右。宋神宗时,始封淑寿公主。宋神宗感念韩琦的功德,欲与他结成姻亲,所以宋哲宗遵照先帝的意思,把公主嫁给韩琦之子韩嘉彦。公主历封温国、曹国、冀国、雍国、越国、燕国公主。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薨,追封唐国长公主。后改公主為帝姬,改追封為贤穆长帝姬。.

新!!: 宋神宗和淑壽公主 · 查看更多 »

淑妃

淑妃,中国、朝鮮半島、越南妃嫔的等级之一。.

新!!: 宋神宗和淑妃 · 查看更多 »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蓬萊山(今屬安溪縣蓬萊鎮)清水巖修道,鋪橋造路,廣施醫藥,被尊稱為清水祖師,又稱蓬萊祖師、麻章上人,俗稱「祖師公」,圓寂後,求雨驅蟲,屢禱屢靈,南宋宋孝宗時成為朝廷封賜的神靈,直到宋寧宗追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道教信徒稱之為「黑帝化身清水真人」),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是安溪諸聖之首。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在閩南,清水祖師是重要的鄉土神靈,是應惠靈天之一。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在臺灣,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祖師廟,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新!!: 宋神宗和清水祖師 · 查看更多 »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爲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原畫長528公分,高24.8公分,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圖》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畫中主要分開兩部份,一部份是農村,另一部是市集。畫中約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往來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這幅畫作對於各種形態的幾乎正確描繪性使其負有盛名。《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爲“中華第一神品”。.

新!!: 宋神宗和清明上河圖 · 查看更多 »

潞國公主

潞國公主(),為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的皇女,母亲是朱德妃。 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薨逝,追封莘國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姐姐为潞國長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賢穆長帝姬。.

新!!: 宋神宗和潞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潭國公主

潭国贤孝长公主(),宋神宗第四女,母贵妃宋氏。 宋神宗始封康国公主。绍圣四年(1097年),下嫁王遇。历封韩、鲁、陈、郓四国公主。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薨逝,追赠潭国长公主。谥号贤孝。宋徽宗時候改封贤孝长帝姬。.

新!!: 宋神宗和潭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潘美

潘美(),北宋初年名將,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邯郸市大名县)人。在北宋滅南漢的戰爭中擔任主要統帥。官至客省使。.

新!!: 宋神宗和潘美 · 查看更多 »

木征

木征,宋朝赐名赵思忠,唃厮啰之孙,瞎毡之子。 从龛谷(今甘肃省榆中县)迁居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市)。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木征为河州刺史。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背叛宋朝投靠西夏。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宋朝攻打西夏,木征又投靠宋朝,获得赐名。后到秦州,后来转任合州防御使。.

新!!: 宋神宗和木征 · 查看更多 »

朱崖軍

朱崖軍,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军。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改振州置崖州,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降崖州为朱崖军。治所在宁远县(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属广南西路。辖境有今海南省三亚市及保亭、乐东两县部分地。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吉阳军。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又升为崖州。 Category:北宋的军 Category:海南的军 Category:三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Category:乐东黎族自治县.

新!!: 宋神宗和朱崖軍 · 查看更多 »

惠穆賢妃

惠穆賢妃武氏,北宋妃嫔,宋神宗赵顼的賢妃。 武氏被选入宫,初为御侍,元丰五年(1082年)武氏进封为才人。生神宗的第九子吴王赵佖、贤和公主。历位美人、婕妤。宋神宗的儿子宋徽宗即位,进武氏为昭仪、贤妃。大观元年(1107年)武贤妃卒,谥号惠穆。即惠穆贤妃。.

新!!: 宋神宗和惠穆賢妃 · 查看更多 »

明經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開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 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官。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明代以後,士大夫雅稱貢生為明經。.

新!!: 宋神宗和明經 · 查看更多 »

昭懿贵妃 (宋仁宗)

昭懿贵妃,(),宋仁宗妃嬪。《宋史》無載。與宋仁宗寵妃張貴妃(追贈溫成皇后)非同一人。 張氏最初僅為延安郡君。仁宗嬪董氏早逝,追贈淑妃,張郡君撫養董淑妃的次女永壽公主(賢懿恭穆帝姬)。熙宁九年十一月即宋仁宗去世后13年,宋神宗诏:「鲁国大长公主(永壽公主當時已經尊封鲁国大长公主)养母仁宗后宫延安郡君张氏,可特进美人(正四品)。」 元丰八年四月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張氏比哲宗高出三輩,被尊封正三品婕妤,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張氏进正二品充仪嬪,崇宁二年三月进正一品贤妃。 崇寧三年十月,張賢妃薨。宋徽宗车驾临奠,特赠贵妃,赐谥昭懿。.

新!!: 宋神宗和昭懿贵妃 (宋仁宗) · 查看更多 »

昭慈圣献皇后

昭慈圣献皇后(),宋朝人,孟姓,洺州(約在今中國河北省永年縣)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並二次於國勢危急之下被迫垂簾聽政,經歷之離奇,實為罕見。.

新!!: 宋神宗和昭慈圣献皇后 · 查看更多 »

昌化軍

昌化军,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军。 宋神宗熙宁六年(1173年)改儋州设昌化军,治所在义伦县(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旧儋县)。辖境相当今海南省儋州、昌江县、东方县等市县地。下辖三县:宜伦、昌化、感恩。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废昌化军、万安军、吉阳军三军为县,隶琼州。十三年(1143年),为军使,十四年(1144年)复为昌化军,以属县还隶本军。宋理宗端平年间改名南寧軍。元丰八百五十三户。贡高良姜。元丰贡银。 Category:宋朝的军 Category:海南的军.

新!!: 宋神宗和昌化軍 · 查看更多 »

新宋

《新宋》是一部由中國作家阿越撰写的架空歷史小說,讲述了现代大学生石越穿越到北宋,利用现代的知识积累,对北宋王朝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故事。整部小说分为“十字”、“权柄”与“燕云”三大部分。.

新!!: 宋神宗和新宋 · 查看更多 »

新化县

新化县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南北最长直线69公里,东西最宽直线83公里。 全县总面积3635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29.51亿元(2002年),人口1,291,626人(2002年),是国家级贫困县;县政府驻梅苑经济开发区;宋神宗熙宁五年置新化县。 新化为农业和林业县,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为茶叶、烤烟为主,出产杉、楠竹等经济林木;矿产资源有煤、硅石、石墨以及金、锑、锰、铜和钨等有色金属。中国各地复印店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该县。.

新!!: 宋神宗和新化县 · 查看更多 »

新舊黨爭

新舊黨爭是北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圍繞在王安石變法的執行上所引發的一場黨爭。新黨支持王安石的新政,舊黨反對新政。兩派官吏互相攻擊,一得勢就貶斥另一派士大夫,最終新党因皇帝的支持推行而獲勝,但造成北宋政局的不穩定,持續五十多年,最終導致北宋滅亡。.

新!!: 宋神宗和新舊黨爭 · 查看更多 »

文字獄

文字狱,指在中國專制統治者對文人的一種政治迫害,《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份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由明太祖時期發展至今,較大規模的文字獄甚至可以牽連千、萬人受害。清人龚自珍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杨凤城等認為文字狱是“文化现象”。 《中國大百科全書》則定義為「明清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

新!!: 宋神宗和文字獄 · 查看更多 »

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城關文家莊(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文家莊)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歷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將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職期間,秉公執法,世人尊稱為賢相。曾成功地抵禦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晚年皈依佛法。.

新!!: 宋神宗和文彥博 · 查看更多 »

早春圖

《早春圖》是北宋畫家郭熙的代表作,為雙拼絹本水墨掛軸,縱158.3公分,橫108.1公分,繪於宋神宗熙寧5年(1072年),左方署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畫」,並鈐有「郭熙筆」長方朱印,現收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 宋神宗和早春圖 · 查看更多 »

改革

改革,是指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调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现有的社会制度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較於革命是以暴力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權以達成改變现狀的目的,改革是指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通常一個改革是否能成功也會影響該國的國勢,若成功可讓該國走向穩定局勢,若失敗可能遭致內亂或衝突。 改革必然要付出代價,且要承受內部和外部、客觀和主觀制約。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通过不断改革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據馬克思學說,历史上的改革,有奴隶主性质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如商鞅变法、北宋熙宁变法)、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还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新!!: 宋神宗和改革 · 查看更多 »

政事堂

政事堂,習稱都堂、政府、東府,中国歷史上的官署名,在唐朝、宋朝和中华民国袁世凯掌权时期设立。.

新!!: 宋神宗和政事堂 · 查看更多 »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新!!: 宋神宗和政党 · 查看更多 »

懿静贵妃

懿静貴妃,北宋皇帝宋神宗的妃嫔,姓楊氏。.

新!!: 宋神宗和懿静贵妃 · 查看更多 »

應德

應德(1084年二月七日至1087年四月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與堀河天皇。.

新!!: 宋神宗和應德 · 查看更多 »

慈聖皇后

慈聖光獻皇后(),曹氏,真定靈壽(今河北靈壽縣)人,北宋宋仁宗趙禎第二任皇后,北宋名將曹彬的孙女。.

新!!: 宋神宗和慈聖皇后 · 查看更多 »

承保

承保(1074年八月二十三日至1077年十一月十七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宋神宗和承保 · 查看更多 »

承曆

承曆(1077年十一月十七日至1081年二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使用這個年號的天皇是白河天皇。.

新!!: 宋神宗和承曆 · 查看更多 »

招世亮

招世亮(Chiu Sai Leong,),香港男配音員。.

新!!: 宋神宗和招世亮 · 查看更多 »

更戍法

更戍法,又稱出戍法,北宋兵役制度。 北宋初年,宋太祖為防範禁軍叛變、將帥專兵,採納宰相趙普的建議,頒行禁軍更戍法,以禁軍分駐京師與外郡,內外輪換,定期回駐京師。據遠近不同,以一到三年為期,出戍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川峽、廣東等地戍軍,以三年為期輪換。出戍邊遠地區的軍兵,以半年為期輪換。更戍軍冠以屯駐、駐泊、就糧等名目。 屯駐為正常更戍,大多派往內地州、府,屬當地方長官知州、知府管轄,帶有朝廷派駐地方治安部隊性質。更戍到邊防地區的禁軍則屬駐泊,具有朝廷派往邊境地區的邊防軍性質。執行屯駐和駐泊任務的禁軍,更戍期間,家屬不得隨行,期滿得回原駐地。 朝廷臨時任命戍軍統兵將官,造成「兵無常帥,帥無常師」,易於控制。此法雖然避免將領將軍隊作為自己的私人武力,卻大為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宋神宗熙寧七年時,罷廢更戍法改置將法。.

新!!: 宋神宗和更戍法 · 查看更多 »

曹詩

曹诗,北宋大臣,真定府灵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曾祖父是开国名将曹彬,祖父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定国军观察留后、西上阁门副使曹琮,父亲是皇城使、嘉州防御使曹牷。.

新!!: 宋神宗和曹詩 · 查看更多 »

曹評

曹评,字公正,北宋真定府灵寿县人,曹佾长子。曹彬的曾孙,宋仁宗慈圣皇后的侄子。 曹评以父任,官至引进使,知审官西院,累迁温州防御使。宋哲宗元祐年间,提举万寿观,为真定路鈐辖。宋徽宗即位后,曹評历任殿前都虞候、平海军节度使、佑神观使。他四次出使契丹、十二次充当馆伴使。在閤门十二年,参与修订仪制,对制度多所增损。曹评爱好文史,精通楷书。慈圣光献皇后命他书写屏风以奉献,宋神宗赐他玉带表彰他的才能。非常善於射箭,左右手一致,夜间也能射中。陪同契丹使者射箭,曾双破的,坐客惊竦。六十六岁去世,赠开府仪同三司。.

新!!: 宋神宗和曹評 · 查看更多 »

曾巩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汉族江右民系,北宋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新!!: 宋神宗和曾巩 · 查看更多 »

曾布

曾布(),字子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為曾鞏之弟。 熙宁二年(1069年)被韩维、王安石推荐,渐受重用。其間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計有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农田法,大臣及朝士多反对新法,唯独吕惠卿与曾布始终坚定不移。升为修起居注,任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呂惠卿因父喪丁憂,王安石推薦曾布接替。 熙寧七年(1076年),朝臣大力反对市易法,宋神宗令曾布追究,曾布發現吕嘉问多收利息,利用官府权力而行兼并之事。最後曾布因反对市易法,被王安石撤职,贬为地方官,知饶州、潭州(今长沙)、广州、桂州等地縣令。元丰末年,恢复为翰林学士,遷戶部尚書。 司馬光為政,諭令增捐役法,曾布不同意曰:「免役一事,法令纖悉皆出己手,若令遽自改易,義不可為。」结果又被外调。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惇“绍述”,新法又得到推行。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病故,章惇以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曾布斥道:“章惇,听太后处分!”宋徽宗即位,向太后聽政,擔任宰相主持國政,韩忠彦担任左相,时人戏称“龟鹤宰相”,继续推行新法。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向太后駕崩,宋徽宗親政。崇宁元年(1102年),被蔡京所排挤,御史交相弹劾:“呼吸立成祸福,喜怒邃变炎凉”。多次贬为地方官,发往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居住,貶为司农卿,分司南京,再貶為贺州别驾、廉州司户,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布一生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在司马光執政时,仍坚定地维护新法,《宋史》将曾布列入奸臣传,但梁启超稱他是“千古骨鲠之士”,“其才其学,皆足以辅之”。其妻魏玩為宋朝女詞人之一。.

新!!: 宋神宗和曾布 · 查看更多 »

曾公亮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晉江縣(今福建晉江市)人,北宋政治家。 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历官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司空兼侍中等,封鲁国公。死后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

新!!: 宋神宗和曾公亮 · 查看更多 »

怀仁县 (江苏)

怀仁县,古县名。即今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南北朝时,置怀仁县,隋、唐、宋因之,金大定七年(1167年)复名赣榆县,隶于海州。.

新!!: 宋神宗和怀仁县 (江苏) · 查看更多 »

1048年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1048年 · 查看更多 »

1067年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1067年 · 查看更多 »

1068年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1068年 · 查看更多 »

108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1080年代 · 查看更多 »

1085年

没有描述。

新!!: 宋神宗和1085年 · 查看更多 »

10世纪

901年1月1日至1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0世纪。.

新!!: 宋神宗和10世纪 · 查看更多 »

11世纪

1001年1月1日至1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1世纪。.

新!!: 宋神宗和11世纪 · 查看更多 »

11月29日

11月2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3天(闰年第33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天。.

新!!: 宋神宗和11月29日 · 查看更多 »

4月1日

4月1日是公历年中的第91天(闰年的第9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4天。.

新!!: 宋神宗和4月1日 · 查看更多 »

5月25日

5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5天(闰年第14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0天。.

新!!: 宋神宗和5月25日 · 查看更多 »

9月21日

9月2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4天(闰年第2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1天。.

新!!: 宋神宗和9月21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宋神宗赵顼赵顼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