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天文符號

指数 天文符號

天文符号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各种天体、理论构造以及观测事件的符号。其中的许多符号也用于占星学中。这里列出的符号是专业天文学家和业余天文爱好者们经常用到的一些,有些也同样用于占星学。不过,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有的符号会有些差异(例如欧洲使用的象形符号就和美国使用的稍有不同)。.

13 关系: 占星符號太阳系太陽符號常用的天文學符號地球灶神星符号靈神星金星雌性雄性木星星期中的日子

占星符號

占星術是種象徵性的語言之一,祂擁有屬於自己特殊的一套文字符號系統——占星符號——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符號之一,乃各種占星體系用於表示相關的對象的圖像或字型,主要是代表了太陽系行星的象徵。祂們是最方便的圖標,並且通常也被稱為天上的眾神之符號。這些符號表示靈魂智慧與物理或外顯科學之間的交織。如果想要解釋一張星盤,就必須要學習每一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許多這樣的圖像於下列各節將分別介紹之。.

新!!: 天文符號和占星符號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新!!: 天文符號和太阳系 · 查看更多 »

太陽符號

太陽符號是用來代表太陽的符號。太陽符號可以用在心理分析、象徵主義、符號學、占星術、宗教、神話、神秘學、占卜、徽章、和旗幟學,或其他的領域中。 一些太陽附號如下:.

新!!: 天文符號和太陽符號 · 查看更多 »

常用的天文學符號

這些是經常用在天文學,特別是專業天文學上的標誌或符號。.

新!!: 天文符號和常用的天文學符號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天文符號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灶神星

星, 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它是海因里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的,以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Vesta命名,中文翻譯為灶神星。 灶神星是繼矮行星穀神星之後,質量第二大的主帶小行星 ,佔有主小行星帶總質量的9%。 質量雖然比智神星多一點點,但體積卻比較小,是體積第三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形成岩質行星剩餘的原行星(內部分異)。一、二億年前,灶神星曾經被撞擊,產生了許多碎片,並留下兩個巨大的撞擊坑,而且南半球有著很高的密度。這次事件的一些碎片已經墬落到地球,成為HED隕石,提供了有關灶神星的豐富資訊來源。 灶神星是從地球可以看見的最亮的小行星,它距離太陽最遠時的距離只比穀神星最近的距離遠了一點,不過灶神星的軌道完全都在穀神星的軌道之內。 NASA的''黎明號''太空船在2011年7月16日至2012年9月5日進入環繞灶神星的軌道,進行了將近一年的探測,然後前往穀神星。研究人員繼續分析黎明號收集到的資訊,期望能更了解灶神星的形成和歷史。.

新!!: 天文符號和灶神星 · 查看更多 »

符号

在一种认知体系中,符号是指代一定意义的意象,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组合,也可以是声音信号、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种思想文化、一个时事人物。例如“.

新!!: 天文符號和符号 · 查看更多 »

靈神星

星(16 Psyche)為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也很有可能是最大的M-型小行星,質量估計占所有小行星帶天體的0.6%,是由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莱·德·加斯帕里斯在1852年3月17日所發現的,這是他發現的第5顆小行星,後來以希臘神話中的普叙刻(灵魂的化身)來命名。天文學家給與最早發現的15顆小行星一個速寫的天文符號。但是天文學家恩克(Johann Franz Encke)在1851年建議之後的小行星只使用編號,於是靈神星成為第一顆適用這個方案的小行星。.

新!!: 天文符號和靈神星 · 查看更多 »

金星

金星(英語、拉丁語:Venus,天文符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軌道公轉週期為224.7地球日,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在中國古代稱為太白、明星或大囂,另外早晨出現在東方稱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稱長庚。到西漢時期,《史記‧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太白為白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金星。它的西文名稱源自羅馬神話的愛與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它在夜空中的亮度僅次於月球,是第二亮的天然天體,視星等可以達到 -4.7等,足以照射出影子。由於金星是在地球內側的內行星,它永遠不會遠離太陽運行:它的離日度最大值為47.8°。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然而,它在其它方面則明顯的與地球不同。它有著四顆類地行星中最濃厚的大氣層,其中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行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是太陽系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沒有將碳吸收進入岩石的碳循環,似乎也沒有任何有機生物來吸收生物量的碳。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可能抵達表面的可見光。它在過去可能擁有海洋,並且外觀與地球極為相似,但是隨著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溫度上升而全部蒸發掉了B.M. Jakosky, "Atmospheres of the Terrestrial Planets", in Beatty, Petersen and Chaikin (eds), The New Solar System, 4th edition 1999, Sky Publishing Company (Boston) 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新!!: 天文符號和金星 · 查看更多 »

雌性

性,有時又稱母,在雙性繁殖的生物中,是指負責製造卵子的個體(或個體的其中一部份)的性別,而負責製造精子的則稱為雄性,在缺乏雄性的情況下,大部份雌性的個體並不能自我繁殖,但有少數生物雌性的個體能自我繁殖(更準確地說是自我複製,但是還是一種生殖行為),這種做法,相對的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例如需要準備給子代的多套基因組等等。在比較複雜的生物當中,雌性還具有初步孵育後代的功能。 表示雌性的性别符号為「♀」(Unicode號碼:U+2640。亦是金星的天文符號),它的形狀為一個圓圈,並有一個向下的十字架,代表羅馬神話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手中的镜子,亦有說法是因為卵子是不會主動移動的,所以用十字架表示。.

新!!: 天文符號和雌性 · 查看更多 »

雄性

在雙性繁殖的生物中,雄性是指其中負責製造精子的個體(或個體的其中一部份)的性別,而負責製造卵子的則稱為雌性。在缺乏雌性的情況下,雄性的個體並不能自我繁殖。 雖然是依賴雌性而存在,良好的雄性个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增加、改變族群遗传多样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對於有育幼行為的物種而言,兩性別的合作對於族群的繁衍也是很關鍵的。 表示雄性的性别符号為“♂”(Unicode號碼:U+2642。亦是火星的天文符號)。它的形狀為一個圓圈,並有一個向北或東北指--的箭頭。這代表羅馬神話战神玛尔斯的盾牌和长矛。.

新!!: 天文符號和雄性 · 查看更多 »

木星

|G1.

新!!: 天文符號和木星 · 查看更多 »

星期中的日子

星期中的日子(日历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4.3.2.2日历星期)的名稱在全世界語言中可分為「數字制」和「星象制」兩種。數字制中,阿拉伯語、希伯來語、越南語和葡萄牙語以週日作為一周中的第一天,而俄語和其他斯拉夫語系則以週一作為一周中的首天。星象制以日(太陽)、月(月亮)、火(火星)、水(水星)、木(木星)、金(金星)、土(土星)等與羅馬神祇有關的星體名稱來命名日子;英文在內的日耳曼语族則使用北歐神話中神祇的名字。 英文的日子名稱取自盎格魯-撒克遜人的神話,其中週四(Thursday)和週五(Friday)的名稱來自斯堪地納維亞的神祇索爾(Thor)和弗蕾亞(Freyja)。週六(Saturday)是一個例外,其名字取自羅馬神祇薩圖爾努斯(Saturn)。與英語相似,大部分主要使用日耳曼語的地區也以本身神話中的神祇名稱命名日子。 中文的名稱使用數字制,以一到六的數字以及「日」來作為命名的基礎,在數字前加上「週」、「星期」或「禮拜」。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的法定名称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除了星期日有別名──「星期天」,其他日子的名稱相當單純,沒有變化(詳細名稱請見下面段落)。「禮拜」這個名稱源於中國回教徒和基督教徒,這些宗教都在週日做崇拜,因此將週日稱做「禮拜日」或「禮拜天」,其後漸漸延伸到整個星期的名稱。 以七日為一個工作周的地區,基本上由五個工作日和兩個非工作日(週末)組成。不過,哪一天是一周中的「第一天」,各地有各地的習慣,就算有相同週末的國家也會有這種差異。在許多英語國家、以色列、日本、香港和澳門,一般认为一个星期开始于星期日。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星期六开始的。多數歐洲國家都以星期日為一星期的第一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601)规定星期一为每星期的第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 8601。.

新!!: 天文符號和星期中的日子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