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印度语言

指数 印度语言

印度语言非常复杂,大约有几百种,根据1961年的统计,有1652种,根据2001年的统计,有29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一百万,有122种语言的使用人口超过一万人,这些语言主要分属于两大语系: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和达罗毗荼语系(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此外还有部分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南亞語系蒙達語族,以及其他一些孤立语言。 印度現時主要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第二官方语言为英语,印度宪法规定“联邦官方语言为使用天城体字母的印地语”,但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正式全国通用语言。.

12 关系: 印度官方语言列表印度人口印度国家语言列表印地语孔卡尼语乌尔都语冥王星语言转移英属印度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海外印度人新加坡语言

印度官方语言列表

印度不同族群人口间口头语言纷繁众多。至少30种不同的语言及2000种方言已经被辨识出来。印度宪法规定印地语、梵語和英语為印度政府的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这两种语言为政府交流用语言,用於議會、司法機關。另外,印度宪法亦划分出22种预定语言,这些语言出于行政目的可以为不同邦政府所采用;它们也可以作为不同邦政府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或是作为政府公务考核语言。 大体上,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或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直到一个被指定(负责该事宜)的委员会在经过周期性考察後决定(将官方语言)全面转换到印地语。无论如何,因为有来自许多如泰米尔纳德邦等印地语使用率很低的地区的抗议,这种「双语言」系统仍然在流行。由于印度全国正在快速工业化,以及受到国际经济交流的影响,英语仍然非常流行并且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发挥重大作用,以至于试图取代其地位的努力功效不张。.

新!!: 印度语言和印度官方语言列表 · 查看更多 »

印度人口

印度人口的结构主要以语言、宗教以及种姓来划分。2007年大概有11亿,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是12.1亿,而2017年的數據顯示人數約為13.24億人。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新!!: 印度语言和印度人口 · 查看更多 »

印度国家语言列表

#重定向 印度语言.

新!!: 印度语言和印度国家语言列表 · 查看更多 »

印地语

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又稱北印度語,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八的語言,在1965年1月26日成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连同英语)。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合稱印度斯坦語)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用天城文,後者用基於阿拉伯字母的烏爾都字母,前者引进的梵语--词多一点,后者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多一些。.

新!!: 印度语言和印地语 · 查看更多 »

孔卡尼语

康坎語(天城体: कोंकणी, Kōṅkaṇī),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主要适用于印度康坎地区。使用人口约760万。康坎語为印度果阿邦的官方语言,也是印度政府的官方语言之一。官方文本采用天城体书写。.

新!!: 印度语言和孔卡尼语 · 查看更多 »

乌尔都语

烏爾都語(,)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從使用人數來看,乌尔都语大约排名世界第20名,是巴基斯坦的国语,也是印度的24种规定语言之一。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乌尔都语可看成是印度斯坦语的一部分,所有印度斯坦语言构成世界上第四大的语言。 在1200年到1800年,南亚在德里蘇丹國和-zh-cn:莫卧儿帝国; zh-tw:蒙兀兒帝國-的统治下,乌尔都语的受到波斯语、突厥语和阿拉伯语的影响。.

新!!: 印度语言和乌尔都语 · 查看更多 »

冥王星

冥王星(小行星序号:134340 Pluto。天文代號:♇,Unicode編碼U+2647)是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冥王星是第一颗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冥王星是太阳系内已知体积最大、质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体积排名第九,质量排名第十。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王星外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与其他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冥王星相对较小,仅有月球质量的六分之一、月球体积的三分之一。冥王星的轨道离心率及倾角皆较高,近日点为30天文单位(44亿公里),远日点为49天文单位(74亿公里)。冥王星因此周期性进入海王星轨道内侧。海王星与冥王星因相互的轨道共振而不会碰撞。在冥王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上阳光需要5.5小时到达冥王星。 1930年克莱德·汤博发现冥王星,并将其视为第九大行星。1992年后在柯伊伯带发现的一些质量与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体挑战冥王星的行星地位。2005年发现的阋神星质量甚至比冥王星质量多出27%,国际天文联合会(IAU)因此在翌年正式定义行星概念。新定义将冥王星排除行星范围,将其划为矮行星(類冥矮行星)。 冥王星目前已知的卫星总共有五颗:冥卫一、冥卫二、冥卫三、冥卫四、冥卫五。冥王星与冥卫一的共同质心不在任何一天体内部,因此有时被视为一联星系统。IAU并没有正式定义矮行星联星,因此冥卫一仍被定义为于冥王星的卫星。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成为首架飞掠冥王星的宇宙飞船。在飞掠的过程中,新视野号对冥王星及其卫星进行细致的观测。.

新!!: 印度语言和冥王星 · 查看更多 »

语言转移

语言转移也称为语言交替、语言变化、语言转换、语言迁移、语言替代(Languages shift、Language transfer、Language replacement、Assimilation),是指某语言的使用群体改用另一种语言的現象。作为语言转移的一个因素,是文化和社会地位的绝对优势,并通过建立的通用语而减少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

新!!: 印度语言和语言转移 · 查看更多 »

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在此期间,印度先后成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分别于1900、1920、1928、1932和1936年以独立身份参加了奥运会。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土邦”由王公、王侯()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这种模式被称为“”。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锡兰(今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但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而是由伦敦直接控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所统治,其地位优于印度总督管辖的印度帝国。英国征服次大陆初期,英帝国统治区域,条约仅限于次大陆的部分,初期的殖民机构设于加尔各答,后来移治于德里。各国相继独立以后,独立之前的关联区域被广泛地称为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仅限于次大陆沿海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分别由法国和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并入印度。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印度分裂为二个国家——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就是南亚历史上著名事件——印巴分治。再后来的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巴基斯坦的飞地——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新!!: 印度语言和英属印度 · 查看更多 »

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

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简写:GNMT),是Google開發的(NMT)系統,於2016年11月推出,它使用人工神經網絡來提高Google翻譯的流暢度和準確性。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通過應用(EBMT)機器翻譯方法來改進翻譯質量,系統会從數百萬個示例中學習。翻譯系統提出的系統學習架構首先通過Google翻譯支持的一百多種語言進行了測試。隨著大型框架的发展,系統会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習,做出更好,更自然的翻譯。GNMT能夠一次过翻譯整句句子,而不是逐字翻譯。.

新!!: 印度语言和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 · 查看更多 »

海外印度人

海外印度人按印度的分法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移民外國的印度公民,正式名稱為「非定居印度人」(Non-resident Indian,簡稱NRI),如果一個印度公民一年離開印度超過180天,即可在稅務和法律上視為「非定居印度人」。由於印度承認雙重國籍,因此事實上這批「非定居印度人」多持有其他國家的國籍。 另一類是祖先來自印度,但不具有印度國籍的人,正式名稱為「源自印度人士」(Person of Indian Origin,簡稱PIO),印度政府定義於上溯四代內從印度移居外國的非印度公民為「源自印度人士」,可獲發「PIO卡」。.

新!!: 印度语言和海外印度人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语言

新加坡政府官方承认四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即中國的普通話或國語)以及淡米尔语。这些官方语言,连同多种其他语言,反映出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以及多语言的性质。2009年,新加坡存在着超过20种语言。新加坡殖民时期身为贸易港口,现今是著名的国际化贸易之中心点,长期以来吸引了来自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外国人。他们所带来的语言极大地影响了新加坡的语言。 新加坡早期,岛上的通用语是巴刹马来语(Melayu Pasar;Bazaar Malay),马来语和汉语言的混合语,也是马来群岛的贸易语言。虽然现在许多岛上的人仍然继续使用,尤其是新加坡马来人,马来语已经被英语取而代之。由于英国统治新加坡的缘故,英语成为通用语,新加坡独立时,立为主导语言。早期,英语用来团结各自有语言的各种族,依然是学术教育的主要语言。 闽南话(在当地成为福建话)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华人之间的通用语,不过20世纪后期由华语完全取代。政府鼓励新加坡华人讲华语,因为政府视华语为新加坡讲其他汉语言的群体的桥梁,也创造华人之间共同文化的认同感。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也鼓励国人多讲华语。另一方面,非华语之汉语言,例如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和广东话被归类为方言,虽然这样的归类以语言学标准来说是有争议的。政府的语言政策和根据这种归类产生的语言态度的变化,导致这些语言的使用者随后下跌。身为新加坡四种官方语言之一,淡米尔语是印度语言中的主要语言;然而新加坡也有使用其他方言。像马来语一樣,学校允许使用印度语方言。 新加坡实行双语政策,学生不仅以英语学习,也学习自己的种族语言,称之为“母语”。母语的教学能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保留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但是因为英语占优势的缘故致使在家中尤其是主要讲英语的华人使用母语渐渐减少。(见)。方言的流失也逐渐更加显著,因为广播媒体大量禁止其使用,年长人士使用比較多,其他年齡層比較少講。.

新!!: 印度语言和新加坡语言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