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趙武和郤氏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趙武和郤氏之间的区别

趙武 vs. 郤氏

趙武(),'''嬴'''姓,'''赵'''氏,名武,谥文,又称赵文子、赵孟,赵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之姊赵庄姬。. 郤氏,姬姓,晋国世族,为晋国公室后裔,与栾氏共同诬陷赵氏造成了下宫之难,势力膨胀,一度拥有三卿五大夫,最终因得罪了栾书和晋厉公,被栾书借晋厉公、胥童之手铲除。.

之间趙武和郤氏相似

趙武和郤氏有(在联盟百科)6共同点: 下宮之難郤錡栾氏欒書晉厲公晋国

下宮之難

下宮之難,知名中国歷史事件,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晋国,是晋国世族趙氏被陷害滅亡,而趙武復興趙氏的故事。被改編成了著名小說、戲劇、电影《赵氏孤儿》。.

下宮之難和趙武 · 下宮之難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郤錡

郤錡(),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郤氏,名錡,又号驹伯。郤克之子。前578年,他出使鲁国时,傲慢不敬鲁成公。赵武出仕,他对赵武说:“美哉!然而壯不若老者多矣。”他和族兄郤至、族叔郤犨号称三郤,贪鄙骄横,为诸侯所不喜。前575年,鄢陵之战之時,他担任上军将。前574年,他与晋厉公宠臣夷阳五争田,夷阳五、胥童向晋厉公建议诛杀三郤。郤錡听到风声,要攻击晋厉公,被郤至劝阻。十二月壬午,长鱼矫和清沸魋诛杀三郤,长鱼矫用戈杀死郤錡、郤犨,郤至逃到车上,也被杀死。.

趙武和郤錡 · 郤氏和郤錡 · 查看更多 »

栾氏

栾氏可以指:.

栾氏和趙武 · 栾氏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欒書

欒書(),姬姓,欒氏,谥曰武,人称欒武子,生年不詳,晉景公、晉厲公時期人物。 祖父欒枝,父親欒盾。晉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軍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參與晉齊鞍之戰,大勝之。晉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欒書官拜中軍將,十五年(前585年),欒書率師救鄭國,迫楚國退軍,伐楚國的盟友蔡國。又擊敗秦國,屢建功勳。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立孙周為晉悼公。欒書去世后,韓厥任中軍元帥。遺物有《欒書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子:栾桓子黡 栾针 孙:栾怀子.

欒書和趙武 · 欒書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晉厲公

晉厲公(?─前574年)是晉景公之子,姬姓,名壽曼,《左傳》名州蒲。晋景公在生前即因病重而立他为君。 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安排晋国大夫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外弭兵。 前578年春,晋国会合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的国君,夏天遣吕相(又名魏相)与秦绝交。随后晋厉公亲率晋国中、上、下、新四军联合各国伐秦,败秦军于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渡泾河,直抵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东)而回。麻隧之战后,晋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势力更加强大,中原诸国实际上都成了晋国的属国。而楚国因为没有及时救援秦国,已陷入被动。 前577年,郑国倚仗有晋国撑腰,派公子喜(子罕)率军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为许所败。郑成公不甘失败,亲自率军攻许,许被迫以叔申的封田向郑请和。作为报复,前576年,楚率军伐郑,打到暴隧(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接着又伐卫,打到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郑子罕反袭楚,取新石(今河南省叶县境内)。为此,晋中军将栾书意图对楚国进行报复,但遭韩厥反对。同年,应许灵公请求,楚共王派公子申“迁许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南),许国从此附庸于楚,而许国的原有领土都被郑所占。 前575年春,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派公子成出使郑国,以汝阴的田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向郑国求和,郑国就依附楚国,背叛了晋国。夏天,郑子罕率兵攻打宋国,被败于汋陂(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之间),但随后又败宋于汋陵(今河南省宁陵县南)。郑宋交战不久,晋国准备兴师讨伐郑国,一方面出动四军,一方面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准备和这些国家协同作战。郑成公得知后,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由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和蛮军会合,与晋军在郑国的鄢陵交战。 这就是鄢陵之战。晋厉公采纳投奔晋国的斗越椒之子苗贲皇的建议,先攻楚军的左、右军,再攻中军。晋国的魏锜一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随即被楚国的养由基射死。楚公子筏被俘。随后,苗贲皇故意放跑俘虏,让楚军得知晋军已有准备。楚共王召子反商议对策,子反却因醉酒不能应召,楚王只得撤军。子反后畏罪自杀。 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新结连诸侯,计划讨伐郑国,随后晋、齐、宋、鲁、邾等国联合伐郑、陈、蔡。郑子罕出兵夜袭,击败宋、齐、卫三国军队。前574年,郑公子騑(子驷)主动出击,攻打晋国的虚、滑(今河南省偃师市),卫国出兵援助晋国。同年夏,楚派公子成、公子寅领兵驻扎在郑国,助郑抵抗晋国。不久,晋厉公会同周、齐、宋、鲁、卫、曹、邾等国军队再次攻郑,楚子重率军救郑,晋联军主动撤退。同年冬,晋再次会同上述各国军队伐郑、围郑,楚公子申率军救郑,各国军队又因畏惧楚军强大而退兵。鄢陵之战因争郑而起,但晋并未征服郑国,战后又多次伐郑,楚国也多次出兵救郑。 前574年十二月,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郤至,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殺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明年二月迎立晋厉公的堂侄孙周为君。 在位期間執政為:欒書、韓厥、荀庚、士燮、趙旃、郤犨、郤至、郤錡、知罃、荀偃。.

晉厲公和趙武 · 晉厲公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晋国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晋国和趙武 · 晋国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趙武和郤氏之间的比较

趙武有45个关系,而郤氏有1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6,杰卡德指数为9.52% = 6 / (45 + 18)。

参考

本文介绍趙武和郤氏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