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之间的区别

臺北市 vs. 臺北市歷史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臺北市歷史包括臺北從移民聚落、殖民城市、到現代國際性的大都市的歷史過程。 臺北市歷史可追溯至清代1709年陳賴章墾號開墾大加蚋,亦可从1884年臺北府城建城算起。事實上,依照考古所獲得的證據顯示,早在7,000至4,5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市區內的圓山與芝山岩等地已有相當豐富的史前文化。 約2,000年前,臺北市中山區出現了圓山文化,該文化與之後生活於臺北盆地的平埔族有極深的淵源。 而根據1654年所繪製的《大臺北古地圖》及其他文獻得知,當時絕大部分仍為溼地的臺北市,除了平埔族社之外,並無其他聚落。 不過,在此段時間,並沒有精確的文字記錄可供後人按年計月地細數臺北歷史史事。這種情況直至17世紀有其文字記載後,才有所改變。.

之间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相似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有(在联盟百科)115共同点: 劉銘傳基隆基隆市基隆河南港區台北101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台北盆地台北植物園吳三連吳達禮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墾號士林區大加蚋大同區 (臺北市)大稻埕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大甲溪大直大龍峒大龍峒保安宮太陽花學運外雙溪中央研究院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山區 (臺北市)中山堂 (臺北市)中心商务区...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府 (臺北)中華民國首都市區改正三峽區平埔族义务教育交通堵塞信義區 (臺北市)北臺灣北投區圓山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故宮博物院國語傳習所國民政府农业凱達格蘭大道凱達格蘭族內湖區公學校公館 (臺北市)公車專用道皇民化運動社子福建省福建臺灣巡撫移民第三产业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國瑞芳區白衫軍運動百萬人民倒扁運動芝山岩西門紅樓西門町馬英九首府马关条约關渡臺南臺北城臺北大空襲臺北孔子廟臺北市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臺北市議會臺北府臺北公會堂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臺北捷運臺北東區臺灣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臺灣神宮臺灣總督府臺灣銀行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日治時期艋舺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陳賴章陳水扁陽明山管理局柯文哲李登輝桃園市民主進步黨汐止區泉州市淡水廳淡水縣淡水河漢人木柵新店區新店溪新莊區文山區日本人景美330反服貿遊行 扩展索引 (85 更多) »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劉銘傳和臺北市 · 劉銘傳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基隆和臺北市 · 基隆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

基隆市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的3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地與東海毗鄰。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殖民者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作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官方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航運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導致基隆逐漸走向沒落,逐漸轉型發展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其後更因為六都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磁吸效應而造成基隆市人口嚴重外流。 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基隆也是北臺灣觀光地之一,並擁有廟口夜市、巷弄小吃、豐富海產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基隆市和臺北市 · 基隆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基隆河

基隆河是位於臺灣北部的河川,也是淡水河三大上游支流之一,為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全長86.4公里,橫跨新北市、基隆市與臺北市。該河川雖以「基隆」為名,但實際上主流及其支流主要分布於新北市與臺北市,實際流經基隆市之河段僅約15公里(佔15%)。.

基隆河和臺北市 · 基隆河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南港區

南港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東南側,為臺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近年來投入許多重點建設如高鐵南港站、南港金融園區、南港軟體園區與南港展覽館,中央研究院也設於此區,近年人口呈逐漸增加狀態。 本區的舊--為臺北市極東點,為臺北市重要農業地帶之一;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南港區為桂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南港區和臺北市 · 南港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北101

--北101(TAIPEI 101)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樓高,地上樓層共有101層、另有地下5層,總樓地板面積37萬4千平方公尺,由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KTRT團隊承造,於1999年9月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開幕。最初名稱為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2003年改為現名。興建與經營機構為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其為台灣第一高樓以及唯一樓層超過100層的台灣建築物,曾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目前為世界第八高樓以及地震帶最高摩天大廈,完工以來即成為臺北重要地標之一。此外,大樓內擁有全球第二大(僅次上海中心大廈)、全球唯二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另一為上海中心大廈),以及目前全球起降速度第四快的電梯,僅次於哈里發塔(全球第三快)、上海中心大廈(全球第二快)、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全球最快)。.

台北101和臺北市 · 台北101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簡稱臺北世貿)位在台灣臺北市信義計畫區,為一座多功能的工商服務展演設施。其設立之目的為參與世界貿易中心協會推動世界貿易中心活動。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現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外貿協會)負責營運,提供各項軟硬體設施及服務,協助臺灣業者與全球各地廠商發展世界貿易。 雖然臺北世貿中心一度曾是世界上使用率第一的展覽館,但為了因應部份國際大展的規模日益提升,外貿協會選在臺北市南港區南港軟體園區建置臺北南港展覽館(即「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以下簡稱世貿南港館),已於2008年啟用,可望解決展覽規模不足之問題。.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和臺北市 ·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英語:Taipei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以下簡稱TICC)是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之一。1984年12月27日,行政院會議核可交通部送審之《興建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1986年6月TICC動工興建,1989年11月完工;1989年12月4日,在「第十二屆亞洲大洋洲婦產科醫學會議」進入此建築、成為第一個在此處進行的國際會議的同時,也宣告正式啟用;最終,1990年1月8日,TICC成為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四合一建築範疇。 TICC除了提供工商界租用此建築進行各類型會議與展覽以外,也有設置餐廳及大會堂,是一項多功能的展會建築。在營運初期雖有遇到虧損之現象,但隨著台北世貿四合一建築的機能與台北101的興起,TICC也成為眾多會議、各類型演藝活動會、研討會、產品發表會之重點舉辦場地,至今每年約有八百餘場的各類會展在此地進行。截至目前為止,TICC也是國際會議協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簡稱ICCA)與國際會議中心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gress Centres,簡稱AIPC)的會員。.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和臺北市 ·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北盆地

臺北盆地是臺灣北部的一個地理區域,是臺灣第二大盆地,海拔20公尺以下的平地面積約243平方公里。臺北盆地北側為大屯火山群,西鄰林口臺地,南接雪山山脈,東南邊則是松山丘陵。臺北盆地的形狀接近三角形。三個端點分別是:.

台北盆地和臺北市 · 台北盆地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台北植物園

台北植物園,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龍安里南海路,佔地約8.2公頃,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是一個備有完整植物蒐集紀錄文件,並進行科學研究、保育、展示及教育的場所。園內熱門景點包括兩處市定古蹟欽差行臺及台北植物園腊葉館、南門町三二三、荷花池與各主題植物園區,比鄰南海學園,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廣播電台等。.

台北植物園和臺北市 · 台北植物園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吳三連

吳三連(),臺灣政治人物、報人。臺南學甲人,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畢業。日治時期曾當過《每日新聞》記者、參與《台灣新民報》。戰後出任國大代表、臺北市長、臺灣省議會議員,為日治時期與戰後臺灣政治民主化運動、臺灣本土化運動、及社會運動的重要先驅人物。 吳三連亦曾參與創辦台南紡織及《自立晚報》,在臺灣教育上,吳三連也是南台工專(今南台科技大學)、天仁工商、延平中學等三所學校之共同創辦人。.

吳三連和臺北市 · 吳三連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吳達禮

吳達禮(v),滿洲正紅旗人,清景祖覺昌安三兄之曾孫。.

吳達禮和臺北市 · 吳達禮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臺北市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墾號

墾號為清朝時漢人或移民等向地方官府依法申請許可,接受官府通知領取合法墾照(開墾許可證,又稱墾單、墾諭),再進行投資招佃,並開墾無主地,以獨資或合資形式成立的土地開發單位,又稱墾戶;而如果依據法律另外取得業主的資格時,就會稱作業主、業戶。.

墾號和臺北市 · 墾號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士林區

士林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北方,區內東北為大屯火山群,以七星山為最高(1,120公尺);東南有大崙山及大直諸山。 士林區宜住宜商,市況繁榮,為臺北市十二行政區面積最大的區,其人口僅次於大安區。蔣中正生前居住的士林官邸與臺北唯一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是市民假日的好去處,臺北捷運劍潭站旁的士林夜市揚名國際。臺灣著名高級住宅區天母外籍人士眾多,係因大使館以及臺灣四所外僑學校坐落之故。士林區文教設施亦豐,以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為首、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社教場所均位於本區, 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士林區為玫瑰,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士林區和臺北市 · 士林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加蚋

#重定向 大加蚋堡.

大加蚋和臺北市 · 大加蚋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同區 (臺北市)

#重定向 大同區 (臺灣).

大同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 · 大同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稻埕

大稻埕(Tōa-tiū-tiâⁿ,Twatutia或Dadaocheng),雅稱稻江、稻津,是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因具有大片曬稻穀的空地(稻埕)而得名。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此地的商業活動。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大稻埕旁淡水河的碼頭交易逐漸興起。十年(1860年)淡水開港後,大稻埕成為臺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進入日治時期後日商抵制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與東南亞為主要市場。戰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逐漸失去河港功能,且臺產茶葉不敵錫蘭紅茶的競爭而逐漸沒落。後在臺北市區逐漸向東發展中人口大量外移,成為臺北市外圍的老舊市區。.

大稻埕和臺北市 · 大稻埕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上,是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一般來說,霞海城隍廟所屬宗教應為道教或台灣民間信仰中的城隍信仰,屬多神教。該廟除了主祀霞海城隍外,也旁祀城隍夫人、月下老人、八司官、文武判官、范謝將軍(七爺八爺)、八將、馬使爺及義勇公。另外,該小廟現容納有600多尊各式神像,也是該廟的特色之一。.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和臺北市 ·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甲溪

大甲溪是台灣中部重要的河川,屬於中央管河川,主流上游為南湖溪,其源流中央尖溪發源於南湖大山東峰 (標高3,632公尺),流域主要分佈於台中市,並包括南投縣、宜蘭縣之一小部分。南湖溪流至730林道環山檢查哨附近與發源自南投縣仁愛鄉的大支流合歡溪匯合後,續流至台七甲線65.5公里處(清泉橋與太保久間)與另一大支流伊卡丸溪匯流後,始稱大甲溪。流經梨山、佳陽、德基、谷關、白冷、馬鞍等聚落,流入東勢區、新社區後,逐漸進入平地,後流經石岡區、豐原區、后里區、神岡區、外埔區、清水區、大甲區及大安區,最後注入台灣海峽。.

大甲溪和臺北市 · 大甲溪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直

大直,為台灣臺北市地名、全境屬台北市中山區,位於基隆河北岸,涵蓋範圍約基隆河松山內湖段以北,雞南山山麓以南,舊三軍大學、忠烈祠之東,自強隧道、北安路之西的寬廣平坦區域,面積廣達數平方公里。.

大直和臺北市 · 大直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龍峒

大龍峒,或稱大浪泵、大隆同(台語稱作Tōa-lông-pōng,平埔族巴賽族巴賽語稱作Pourompon),位於台灣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口附近,今台北市大同區哈密街一帶,是晚於艋舺而早於大稻埕的台北市舊聚落。.

大龍峒和臺北市 · 大龍峒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龍峒保安宮

大龍峒保安宮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哈密街,為祭祀保生大帝的臺灣民間信仰廟宇,因為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保安宮和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合稱「臺北三大廟門」。 保安宮初創於1742年,本只為簡單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經幾度改建後,該廟發展成3000坪的三殿三進式大廟。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認定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1995年,因應緊鄰街道擴建,保安宮自費整修,以傳統工法結合現代科技達到「平衡工法」、「整舊如舊」的盡復舊觀效果,成為全臺灣各級古蹟修復的最高典範,並獲得2003年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榮譽獎。 日治時代從大龍峒保安宮分靈的,有兩座廟宇,最早乃明治三十年(1897年)板橋江翠保安宮潮和宮;其次則是大正五年(1916年)分靈的永和保福宮。.

大龍峒保安宮和臺北市 · 大龍峒保安宮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佔領國會事件,是指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間,臺灣部分大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佔領中華民國國會立法院的社會運動事件。.

太陽花學運和臺北市 · 太陽花學運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外雙溪

外雙溪位於台灣北部,屬於淡水河水系,為基隆河的支流,流域分佈於台北市士林區、北投區。其上游為內雙溪,發源於大屯火山彙擎天崗附近,先向南流後轉向西,與右側流入之菁礜溪(碧溪)會合後,始稱為外雙溪。續往西流匯集各支流後,由雙溪口進入台北盆地;再與磺溪(紫明溪)會合後,於洲美後港二號橋附近注入基隆河。 外雙溪流域有芝山岩、雙溪公園、中影文化城、故宮博物院、聖人瀑布等景點,磺溪上游則有多處溫泉,均為著名的旅遊勝地。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係臨外雙溪,聯外道路因而得名「臨溪路」。 淡水信義線在芝山站與士林站間跨過外雙溪。.

外雙溪和臺北市 · 外雙溪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央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為中華民國最高層級的國家學術研究機構、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直接隸屬於總統府。其任務包括人文及科學研究,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並兼有科學與人文之研究。現位於臺北南港舊庄,現任院長為廖俊智。中研院所屬之研究員、副研究員與助研究員,其位階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與助理教授,台灣的頂尖大學也經常藉由合聘與兼任的方式,聘請中研院研究員充實其師資陣容與指導研究生。.

中央研究院和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央政府所在地

中央政府所在地,又称中央部会所在地,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包括管理全国事务的国家机构)所位于的地方。中央政府所在的首要城市往往具有首都的地位,世界上多数国家亦会将该城市定为首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憲法即规定该国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然而一国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与首都亦可能处于不同的城市,例如荷兰的中央政府所在地为海牙,但该国的法定首都却为阿姆斯特丹。或馬來西亞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為布城,但該國的法定首都卻為吉隆坡。.

中央政府所在地和臺北市 · 中央政府所在地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山區 (臺北市)

中山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市中心偏北,此區因孫中山曾於中正區梅屋敷(今國父史蹟紀念館)休憩,為紀念之因而得名。中山區鄰近臺北車站,是較早開發的臺北城區,中山北路貫穿此區。沿著中山北路有銀行與許多旅館,為臺北市最具代表性的南北軸線,與其平行的林森北路則是臺北市區內知名的紅燈區。區內地標建築為中山足球場及臺北市立美術館。中山區在基隆河以北的部分為大直,是臺北市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新興起的高級住宅區,2010年臺北市舉辦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中山區為蝴蝶蘭,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中山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 · 中山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山堂 (臺北市)

中山堂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是台灣第一個會展建築。其落成於台灣日據時期的1936年11月26日,當時稱為臺北公會堂,為日本知名建築家井手薰的作品。1945年,接管台灣的盟軍將公會堂更為現名,亦通稱臺北公會堂。1992年1月,該建築被中國華民國政府以「臺北公會堂」為名公告指定為第二級古蹟(今直轄市定古蹟)。.

中山堂 (臺北市)和臺北市 · 中山堂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是指一个大都市裡商业活动的集中地,這些區域可能同時是市中心,也有可能是市中心的一部分,甚至在市中心以外。一般來説,在歷史較悠久的城市,商務區經常是市中心的一部分,或者是市中心以外的新建城區,而在新興城市中商業中心區經常就是市中心。 日語和朝鮮語有「都心」或「繁華街」的用詞,意指都市或都會區的中心部分,兩者分別相當於中文裏的“市中心”、以及“大街”或--鬧區--。「都心」一詞也逐漸於華文世界使用,尤其是臺灣的新興都市計畫區,如新莊副都心等。 在新興城市中,由於缺少歷史中心區,商業中心區和市中心經常吻合。此類情況在北美洲特別普遍,在北美洲這種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Downtown」(原意指「下城」,但衍生泛指城市中心的繁華商業區或鬧區),原因是紐約市較早期發展的區域為曼哈頓島的南端,在地圖上剛好是城市的下方「Downtown」,後來紐約市逐漸向北發展,相對的就形成了「上城」(Uptown)。因此在北美洲Uptown可以泛指遠離市中心的市郊或是住宅區,Downtown則成為市中心的代名詞。而在同樣是新興城市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某些城市將此類混合商業中心區暨市中心稱爲“CBD”,而其他城市則將其稱爲“City Centre”。.

中心商务区和臺北市 · 中心商务区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中國國民黨和臺北市 · 中國國民黨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府 (臺北)

#重定向 總統府 (臺灣).

中華民國總統府 (臺北)和臺北市 · 中華民國總統府 (臺北)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首都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國以來,曾以多座城市做為首都,最近一次是在1949年12月7日遷至臺灣臺北;在此之前,北平與南京曾先後成為中華民國首都長達十年以上。此外,國民政府時代曾在一·二八事變爆發時將洛陽立為行都、將對日抗戰時期的臨時首都重慶立為陪都,亦有在西安設立西京的計畫。中華民國政府遷設臺北後,也有遷都至臺灣其他城市的提議出現。 綜觀中華民國歷史,大多沒有透過法律確立首都位置,亦不常於政府公文中載明首都所在之城市,僅國民政府時代將國都位置寫入训政时期約法;《中華民國憲法》制定期間曾對首都是否入法有所討論,但最後並未寫入,故一般所稱的首都均等同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中華民國首都和臺北市 · 中華民國首都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市區改正

市區改正在臺灣,是指1895年-1925年臺灣總督府對臺灣大型都市與中型市鎮都市所研擬的都市計畫,主要是效仿奧斯曼計畫,開闢興建下水道、開闢道路、圓環並形塑街道立面。1936年起,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都市計劃令》,加入「地域制」的觀念,臺灣的都市規劃正式進入為都市計畫時代。.

市區改正和臺北市 · 市區改正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三峽區

三峽區,原名為三角湧(羅馬拼音Sann-kak-íng)為台灣新北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臺北盆地的西南隅,三面環山,僅西北一隅面向大漢溪河谷平原。東為新店區、烏來區,南為桃園市復興區,西為桃園市大溪區,北為鶯歌區、樹林區、土城區。 三峽市區早期由於地處山麓地帶,又有溪流匯集,市況一度甚為繁榮,直到日治時代後期均有船舶運輸,碼頭地點約在目前祖師廟前的橋頭位置,其後因沙石淤積而不再有航運之利,發展漸趨停頓,人口數也長期停滯。1997年「臺北大學特定區」設立,龍埔地區一帶因此人口增加發展成新興社區,2009年三峽人口突破10萬人,同年龍埔里行政調整為龍埔里、 龍學里 、龍恩里。目前台北縣政府(今新北市政府)在臺北大學特定區東南側(劉厝埔、麥仔園一帶)規劃新成立的「麥仔園都市計畫區」及規劃興建捷運三鶯線,不過預計要徵收86公頃民地與農地,但可能造成2千人被迫搬遷而引發極大爭議,引起龍埔居民們組成三峽龍埔里自救會居民多次到新北市政府前抗議表達強烈不滿,新北市府也做出回應表示,麥仔園都市計畫將暫緩實施。.

三峽區和臺北市 · 三峽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平埔族

#重定向 平埔族群.

平埔族和臺北市 · 平埔族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指政府有义务运用公共资源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适龄儿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义务,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1717年,普魯士王國開始實施義務國民教育,是全世界第一個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一款指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初级教育应属义务性质。」現代大部份的國家和地區都有實施義務教育,但年數和成效不一。 在日常生活中,強制教育、普遍教育及免費教育均與義務教育通用,但嚴格來說,這些字詞只提及了義務教育的部份基本原則。.

义务教育和臺北市 · 义务教育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交通堵塞

交通堵塞,又称交通擠塞、交通擁擠、交通拥堵、交通壅塞、塞車或堵車,是指一種車多擁擠且車速緩慢的現象,通常在假日或上下班尖峰時刻等時刻出現。此情形常出現於世界上各大都市區、連接兩都市間的高速公路,及汽車使用率高的地區(如美國)。 此外,人們經常把容易塞車的道路,稱為交通瓶頸(或交通樽頸)。.

交通堵塞和臺北市 · 交通堵塞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信義區 (臺北市)

信義區,地理位置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的中間略偏東南,臺北市政府、臺北市議會、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皆位於此。 本區原為松山區的一部份,由於松山區至西元1980年代人口達45萬,轄區過大,因此在西元1990年3月12日臺北市行政區重劃時將松南地區畫出獨立設區,由原松山區縱貫鐵路以南地區與大安區和平東路3段以北合併而成,名稱取自信義計畫區。因此歷史緣由,常見區內道路以「松」字開頭,而松山高中、松山工農、松山家商等校,也因此出現今天都不位於松山區的現象。 該區百貨公司林立,許多企業總部、金融總部設於此,區內的臺北101是目前世界第八高的摩天大樓,亦是世界最高綠色建築。信義計畫區因實施都市計畫特別審議制度及重點發展區域,因此其都市景觀成為臺北市的重要亮點,並且吸引臺北眾多金字塔頂層富裕人士群聚於此。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信義區為野牡丹,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信義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 · 信義區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北臺灣

北臺灣,為臺灣北部簡稱。關於北臺灣的範圍定義有許多種,但主要通指臺灣北部地區。臺灣話中的諺語:「頂港有名聲,下港尚出名」中常稱的頂港(Téng-káng)意指北部或北臺灣地區。以首都臺北市為區域核心,並有目前臺灣第一大的都市新北市,形成臺灣最大的臺北都會區。.

北臺灣和臺北市 · 北臺灣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北投區

北投區是臺灣臺北市最北邊、以及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著名的北投溫泉及關渡風景區也位在此區。臺灣温泉史源頭在北投,於1896年由日本大阪商人平田源吾在此設立臺灣第一家温泉旅館「天狗庵」。。其東側以磺溪上接中山樓右側山脊至馬槽橋沿山溝、南側以基隆河與士林區相望,北側鄰新北市三芝區與金山區,西側與新北市淡水區為鄰。 此區自然資源豐富,陽明山國家公園即位於此區及士林區。此區醫療資源亦豐,許多醫療中心、醫護院校均位於本區,是故未來本區欲開發之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將以生技醫藥產業為主軸。2010年臺北市政府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北投區為櫻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北投區和臺北市 · 北投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圓山

圓山,古名圓山仔(今台灣閩南語尚沿用)。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大直間,為基隆河南岸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36公尺,面積則約有數公頃。 該土丘原名為「大龍峒山」或「大龍山」,其名來自此區域本來所住的平埔族分支凱達格蘭族「大浪泵社」的閩南譯音,據說因風水如龍,故採用「大龍峒」字樣,而非「大浪泵」。後來因山丘平緩,被後人另取名為「圓山」且沿用至今。 因該地為緊鄰臺北盆地的第一處緩坡與大綠地,1897年,臺灣總督府即於現址興建全臺灣第一處都會公園。另外,因為該山特殊地形,也保留了相當獨特的圓山遺址。 該土丘範圍約包含東緩坡與西緩坡,東緩坡包含兒童育樂中心舊址的一部份,延伸至今日中山北路東側。日治時代,中山北路名為「敕使街道」,1941年才整段落成。該越過圓山緩坡的這條數米寬現代道路,興建目的為聯絡臺北市區到達位於劍潭山的臺灣神社。二戰後,敕使街道不只延伸至陽明山山下,名稱亦改為中山北路。 圓山東緩坡以兒童育樂中心為界,延伸到民族東路。其範圍有圓山別莊、臺北市立美術館及中山美術公園等建物單位。 西緩坡最著名的是2.7公頃廣的圓山遺址,以該遺址為名的圓山文化是北臺灣分布最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歷史文化。1897年,臺灣總督府陸續於此興建圓山公園與臨濟護國禪寺。1950年代冷戰時期,該地區為駐臺美軍總部勤管司令部(Headquarters Support Activity, Taipei)所在地,臺北美軍招待所與美軍協-防臺-灣司令部亦設於該區,也因此帶動鄰近圓山的中山區商業發展。1980年代後,臺灣政府除了於緩坡邊緣興建全臺灣最大的足球場(中山足球場)外,在此則恢復設立低度使用的圓山公園以保護圓山遺址。 1901年10月25日,總督府在此設立淡水線圓山驛,戰後淡水線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今已由臺北捷運淡水線取代其運輸任務。 1950年代後,因建立於劍潭山的圓山大飯店以圓山為名,因此一般習慣也將劍潭山納入圓山範圍。1980年代設立的圓山風景區即是指劍潭山步道。.

圓山和臺北市 · 圓山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和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時局動盪,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歷經多次館舍擴建和修繕,並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也在2015年12月28日啟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4,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則每3個月定期更換。.

國立故宮博物院和臺北市 · 國立故宮博物院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國語傳習所

國語傳習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於台灣實施的基礎教育學制與場所。此學制或場所的制定或設立,確定日本統治者對台灣在「放任驅逐」與「同化」兩教育政策中,選擇了後者。國語傳習所也成為台灣首個西式教育的學校,更成為後來公學校的前身。因當時台灣已屬日本領土,國語傳習所一詞中的「國語」即為日本語。.

國語傳習所和臺北市 · 國語傳習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和臺北市 · 國民政府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农业和臺北市 · 农业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道路,全線位於總統府與景福門之間。原名「介壽路」,1996年3月21日改為現名,來源自此處為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之傳統領域。該道路見證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歷次國家中樞儀式慶典,與自由廣場並列為臺北市的集會遊行舉辦時選擇的重要集結點。.

凱達格蘭大道和臺北市 · 凱達格蘭大道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凱達格蘭族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分布於淡水、台北、基隆一帶,以台北盆地為主體。與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曾有著密切的關係,現因漢化而難以辨別。語源自社寮島kuvu社語、北投社語之自稱Kitaganan(參見阿美語Ciwidian.

凱達格蘭族和臺北市 · 凱達格蘭族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內湖區

內湖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東北地區,為其十二個行政區之一。因其境內多山丘,形成多處小盆地地貌,當地人臺灣閩南語稱山坳地為「湖」,故內湖是「內部盆地」之義。臺語「內面即湖」或「內面彼湖」之稱謂;所指的盆地範圍係以北側自大金面山到碧湖國小的山陵,東緣從綠大地社區、成功公園到清白新村,南邊從白鷺山延伸到公館山之山丘北坡,西方是江南街處,在其中間形成一山坳型盆地。內湖區境內尚有「畚箕湖」、「北勢湖」、「白石湖」和「牛稠湖」等老地名,命名方式,亦是依地形和先民開墾事跡有關連性,而非指有水的湖泊名稱。工商活動部分,內湖科技園區則有許多新建商辦大樓,三軍總醫院及臺灣多數媒體皆將總部設於此。2010年臺北市舉辦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內湖區為九重葛,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內湖區和臺北市 · 內湖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公學校

公學校(こうがっこう;kong-ha̍k-hāu),簡稱公學,是台灣日治時期政府開設的兒童教育學校,入學對象大多是臺灣本島人,由1898年起至1941年。 在同一時期,當時台灣最高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還依照台灣實際情況,在此以本島人(台灣的漢人,即臺灣閩南人、客家人)兒童教育為主的學校之外,設有供通日語兒童(多為內地人,也就是在台日本人)唸的小學校,與專供台灣原住民學習用的蕃人公學校。.

公學校和臺北市 · 公學校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公館 (臺北市)

公館為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大安區地名(1990年台北市行政區域調整,以前原屬於台北市古亭區轄境)。以台北捷運新店線公館站為中心,區內主要地標有國立台灣大學,以及附近的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水源市場、台北自來水園區和台電大樓,商業發達。.

公館 (臺北市)和臺北市 · 公館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公車專用道

公車專用道屬於專用路權的一種,在普通道路隔出專用線道,僅提供公共汽車和无轨电车行駛。公車專用道的名稱在各地均有不同,臺灣稱為--,香港稱為--,中國大陆稱作--,澳門稱為--。.

公車專用道和臺北市 · 公車專用道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皇民化運動和臺北市 · 皇民化運動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社子

#重定向 社子_(消歧義).

社子和臺北市 · 社子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福建省和臺北市 · 福建省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福建臺灣巡撫

福建臺灣巡撫,光緒帝1885年敕設臺灣為行省,1887年正式建省,巡撫為臺灣省的臺灣西部最高地方統治者。.

福建臺灣巡撫和臺北市 · 福建臺灣巡撫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移民

移民指人口在空間上流動的現象,或從甲地遷移到較遠的乙地定居的人。 在現代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國際體系下,移民現象可分為國境内的移民,以及跨國境的移民;跨國境的移民又分为移民出境(emigration)与外来移民(immigration)两种。 指涉人的移民,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有不同的称谓,如“出境移民”、“外来移民”、“开拓者”等。自地理大發現時代以來,移民勞工即成為跨國界人口移動的大宗。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國際移民勞工(簡稱「移工」)的規範、權益保障及相關執法,更在許多輸出或引進大量移工的地區(例如美國),再加上移民帶來的文化差異,与当地的社會价值观產生衝突,移民议题成為受到高度關注的政治、社會議題。.

移民和臺北市 · 移民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第三产业

三級产业,又稱三級產業,指不生产物质产品、主要透過行為或行式提供生產力並獲得報酬的行业,即俗称的服务业。由於漢語傳統上稱呼服務為侍,故南方地區有稱之為侍业。服務業目前於已開發國家的產業比重約佔70%以上;於部分发展中國家比重大約55-65%。屬於服務業的行業主要有:貿易、飯店餐飲、大眾客運、倉儲物流、會議展覽、金融保險、房地產仲介、商務顧問、公共服務、民防、個人化服務、社區服務、社會工作及電信通訊產業等。其中的電信通訊產業亦因發展商機甚鉅,有時另歸類為第四產業。而有時文化產業也因其高層次的文化意義而另歸類為第五產業。.

第三产业和臺北市 · 第三产业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臺北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美國和臺北市 · 美國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瑞芳區

芳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全市東北方,左側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昔日以礦業繁一時,1990年代以來發展出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的觀光業。.

瑞芳區和臺北市 · 瑞芳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白衫軍運動

白衫軍運動,是臺灣2013年洪仲丘事件發生後引爆的社會運動,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可分為兩次遊行活動,第一次為2013年7月20日的「公民教召」遊行,第二次為2013年8月3日的「萬人送仲丘」晚會(八月雪運動)。 「白衫軍」是臺灣媒體取公民1985行動聯盟號召眾人穿「白衣」要求「真相大白」的概括性稱呼,實際上運動參與者並不具有太高的組織性。兩次過程完全由公民自主發起、自動參與,主要透過網際網路(特別是台大批踢踢實業坊與Facebook社交網站)串連,是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由公民自發的社會運動。這場由網友網路串聯發起的新型態參與,被部分媒體譽為臺版「茉莉花革命」, 民視, 2013/8/4, 公共電視, 2013 年 08 月 04 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7月21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3年08月04日, BBC中文網, 2013年7月25日,《經濟學人》雜誌則稱此十萬人聚集的活動,衝擊台灣即將於2015年實施的募兵制。 包含柯文哲、洪慈庸、朱學恆、張凱鈞等人都上台發表演說,張凱鈞當時為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講師,是唯一參加遊行演講的現役少校軍官,造成現場轟動。後續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

白衫軍運動和臺北市 · 白衫軍運動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

萬人民反貪倒扁運動或稱反貪腐倒扁運動、倒扁紅衫軍運動,為2006年8月12日起,由前立法委员施明德於台灣發起政治訴求運動,要求时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應為國務機要費案、其親信及家人相關的諸多弊案負責,並主動下台。.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和臺北市 · 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芝山岩

芝山岩為臺北市士林區大直一帶的獨立小山丘,標高約51.5公尺,面積約10公頃。當地人也稱此山為「圓山仔」。18世紀,大量福建漳州移民移居該山丘附近的台北八芝蘭(今士林區),因其小山丘風景很像漳州芝山,故以芝山岩為名。除此,一般來說,該地名命名方式與山頂上的芝山巖廟宇也有很大關係。(「巖」與「岩」同音。).

臺北市和芝山岩 · 臺北市歷史和芝山岩 · 查看更多 »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位於臺灣台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在臺灣日據時期俗稱八角堂,緊鄰西門町徒步區。建築為兩層高的直轄市定古蹟紅磚洋樓,其外觀為每正立面8公尺,1908年所建。今為臺北市著名的文創藝文場所、展演空間與同志酒吧聚集處。.

臺北市和西門紅樓 · 臺北市歷史和西門紅樓 · 查看更多 »

西門町

西門町(Se-mn̂g-ting,Ximending,),在台灣通常是指台北市的西門町。該區域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東北方,為台北市西區最重要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消費商圈,以年輕族群為主要的消費对象,並吸引了許多國際觀光客以自助旅行造訪此處。其特色還包含擁有台北市第一條指標性意義的徒步區,以及象徵青少年的流行次文化、見證電影脈動的電影街。 西門町的範圍,街區長寬約500公尺,一般而言東至中華路、西至康定路、北至漢口街、南至成都路,由於中華路公車路線密集,所以也是公車轉乘的重點區域。台北捷運的板南線、松山新店線,亦在此設立西門站。.

臺北市和西門町 · 臺北市歷史和西門町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臺北市和馬英九 · 臺北市歷史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首府

首府(舊稱首邑)是一種地理概念,中文一般指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特別是享有高度自治權利的地方政府駐地。在中國大陸境內,省的首府稱為「省會」,而「首府」專指民族自治地區的行政中心;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行政駐地通常被稱為「首府」,如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南寧、拉薩。 歐系語言中,「首府」與「首都」通常指相同的概念,通常也會使用相同的辭彙,如英語的“Capital”,這種用法也常出現於文獻之中,如「美國首府華盛頓」。但依照中文常用的字詞定義,首府與首都是不能混用的。「首都」為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駐地,而「首府」之稱適用於以下場合等:.

臺北市和首府 · 臺北市歷史和首府 · 查看更多 »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为大清帝國與大日本帝国於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今山口縣下關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又称《中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关条约》或《日清講和條約》。清廷代表为欽差頭等全權大臣李鸿章和欽差全權大臣李经方,大日本帝國政府代表为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務大臣陆奥宗光。該條約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並導致割讓臺灣、澎湖、遼東半島予大日本帝國,造成往後50年的台灣日治時期,遼東半島割讓後因三國干涉還遼未成。條約中文原本現典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日文原本則藏於東京國立公文書館。.

臺北市和马关条约 · 臺北市歷史和马关条约 · 查看更多 »

關渡

渡為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一個地名,正好是淡水河及基隆河的交會口。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候鳥棲息地;同時也是台北市最大的濕地,其生態非常豐富。 1996年在此成立關渡自然公園,2001年12月1日起委由台灣台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首創台灣生態保育區委託民間社團經營管理的第一例。 關渡的廟宇「關渡宮」,是北台灣著名的媽祖廟,香火鼎盛。.

臺北市和關渡 · 臺北市歷史和關渡 · 查看更多 »

臺南

#重定向 臺南市.

臺北市和臺南 · 臺北市歷史和臺南 · 查看更多 »

臺北城

臺北府城(Tâi-pak Siânn/Tâi-pak Siâⁿ)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後期於臺北大稻埕與艋舺兩地之間所構築、面積達1.4平方公里的城廓,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是清朝在臺灣最晚興建的城池。臺灣建省後,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等兩大行政機關皆設於此。有別於臺北城外的已開發聚落,城牆內的街區被稱為「城內」(Siânn-lāi)或「城中」,是臺北三市街之一;此稱呼也沿用至今,臺北市的「城內次分區」與昔日的城中區即以此取名。 這座用石材紮實建起的城池於光緒5年(1879年)研議規劃、光緒8年(1882年)開工,光緒10年(1884年)竣工。然而這座歷經多任清朝官員主持才建好的城池,真正存在的時間不到30年。進入日治時期後,臺北城開始遭到拆除,至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僅剩下五大城門中的四座。這四座城門現以「臺北府城—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名稱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2014年,適逢臺北建城130周年,臺北市政府於西門舊址北方、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設置鋼構裝置藝術品「西門印象」,以重現昔日西門之意象。 雖然現今臺北城的城廓幾已不存,但原城內之街區仍延續建城當時的行政中心功能,無論是日治時期、還是現今,臺北城內一直都是臺灣許多重要政府機關與公共設施的所在地,今日臺灣的政治中樞博愛特區大部分範圍即落於此區域內。.

臺北城和臺北市 · 臺北城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北大空襲

臺北大空襲,又稱臺北大爆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治臺灣臺北市遭受到美军最大規模的空襲攻擊行動,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雖然美軍事先使用空照標明預定轟炸的政府機關、軍事機構等,但仍造成三千餘名臺北居民當場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衙、民居遭受破壞、全毀,損失慘重。.

臺北大空襲和臺北市 · 臺北大空襲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北孔子廟

臺北孔子廟,又稱大龍峒孔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保安里的孔廟,由鹿港辜家、陳悅記家族獻地,自臺灣日治時期的1925年開始規劃,以替代臺北府文廟,建物占地約四千多坪,1927年動工,1939年竣工。建築為泉州風格,總工程師王益順,1990年代被列為直轄市定古蹟。國曆9月28日教師節的秋祭釋奠禮時,政府官員會派代表祭祀,並有仿效明朝制度的佾舞。.

臺北孔子廟和臺北市 · 臺北孔子廟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臺北市和臺北市 ·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

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介紹臺北市與新北市的互聯橋樑。 臺北市因為淡水河系環繞,與新北市間的交通往來大多有賴橋樑銜接;此外陽明山北面,陽金公路一帶則為磺溪水系。橋樑的命名如同道路,有訓示的,有人名的,有依經過河川的,亦有依連絡地點的。其中萬華區連外的橋樑則多冠上兩地地名,第一個字為北市的地名如萬華的「萬」或「華」,第二個字為新北市的地名如板橋的「板」、江子翠的「江」或「翠」、中和的「中」。以下為主要聯外橋樑及其簡介(分本市東、西、南、北四邊介紹,順序為由下游至上游):.

臺北市和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市聯外橋樑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議會

臺北市議會是中華民國首都臺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也是全市首要的民意機關。.

臺北市和臺北市議會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市議會 · 查看更多 »

臺北府

臺北府為清廷於光緒元年12月20日(西元1876年1月16日),沈葆禎奏請在臺灣島北部設置之官署及行政區劃《臺灣文獻叢刊》〈臺灣輿地彙鈔〉,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6年重印,第113-116頁,《清朝續文獻通考》卷315,劉錦藻,〈臺灣省輿地考〉乙文。於官署方面,臺北府設置臺北府知府等官員,衙門地點則位於臺北城內,與臺灣巡撫衙門、臺灣布政使司衙門,淡水縣知縣衙門比鄰。(今臺北中山堂附近)。另外,於行政區劃方面,則為臺灣道之下,與臺灣府並立之區劃。1885年,臺灣建省後,臺北府轉為隸屬「福建臺灣省」之下,也是清朝218個府建制之一。轄區涵蓋今日之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宜蘭縣、新竹縣及新竹市。.

臺北市和臺北府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府 · 查看更多 »

臺北公會堂

#重定向 中山堂 (臺北市).

臺北公會堂和臺北市 · 臺北公會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

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是指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臺北市區路段(橫跨臺北市與新北市)改為地下式鐵路的系列工程,為台鐵地下化計畫的一部分,也是台鐵西部幹線在戰後最早規劃和完成的路線改善計畫,共分四期實施。該專案也包括同步施作與台鐵縱貫線共用路廊的高鐵臺北段。總工程經費為新臺幣1,741億元。.

臺北市和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 · 查看更多 »

臺北捷運

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臺北捷運、北捷,是服務臺北都會區的大眾捷運系統,路網範圍涵蓋臺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第一座投入營運、也是規模最大的捷運系統,主要功能為紓解臺北交通長期以來的交通堵塞問題,並藉以改善都市動線和機能,促進臺北市區和其周邊衛星市鎮繁榮發展。營運單位為臺北捷運公司,工程興建單位則是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新北市境內部分路線另由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規劃。自1996年3月28日開始營運以來,目前共有5條主要路線與2條單站支線,路線里程136.6公里、營運里程131.1公里,營運車站共117站,乃臺北都會區的交通骨幹。其亦為國際地鐵聯盟的成員之一,捷運論資排序世界第124位。 臺北捷運於每日6時發出首班車,隔日0時由端點站對開末班車,所有列車全部收班時約為凌晨1時16分。.

臺北市和臺北捷運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捷運 · 查看更多 »

臺北東區

東區(臺北)是指臺灣臺北市大安區北側的商圈,泛指在忠孝東路四段附近一帶以遠東SOGO百貨、微風廣場、頂好名店城、明曜百貨等商場為中心的商圈,範圍則在復興南路以東、基隆路以西、市民大道以南、仁愛路以北之間,是大臺北地區甚至是全臺灣最繁華,最昂貴的街區之一,其中最知名的街區為「東區161巷」(敦化南路一段161巷)和「茶街」(忠孝東路四段181巷),是明星藝人開店的一級戰區,也是文創公司的聚集地。 東區商圈由於擁有眾多的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夜店及眾多商家,再加上附近的信義計畫區,因此成為了大臺北地區重要的商業與消費中心。然而在政府政策使然,加上東區響亮的名號,使得在房地產廣告中,東區商圈的周邊也被冠上「臺北東區」的名號。但此名稱會造成不少外地民眾在區域上的混淆與困擾。.

臺北市和臺北東區 · 臺北市歷史和臺北東區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臺北市和臺灣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重定向 欽差行臺.

臺北市和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布政使司衙門 · 查看更多 »

臺灣神宮

臺灣神宮(前身臺灣神社),是一座建於1901年的神社,主要祭祀死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原址位於臺北市劍潭附近的劍潭山山頂,是台灣日治時期所建的神社中最為重要的一座(稱作「臺灣總鎮守」)。二戰末期(1944年)升格為臺灣神宮,在1945年之後被拆除,原址改建為圓山大飯店與圓山聯誼會。.

臺北市和臺灣神宮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神宮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Government of Taiwan「總督府所屬英譯名稱ニ關スル件」(1896年09月19日),〈明治二十九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076007。/Taiwan Government/Government of Formosa)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設於1895年,首長為臺灣總督。其組織特色為「總督專制」,由臺灣總督總攬行政、立法、司法等大權。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係以警察為中心,除了一般治安維護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業務。 臺灣總督府的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州臺北市文武町一丁目,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建築,現今已列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歷時8年興建,於1919年3月完工,耗費281萬日圓;而對臺統治最重要的象徵「台字紋章」,當年則由莊頭北工業創辦人莊庚戌親自開模銅鑄。該建築完工前,臺灣總督府是使用清代原布政使司衙門西側籌防局為辦公處所。.

臺北市和臺灣總督府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臺灣銀行

臺灣銀行(簡稱臺銀)是中華民國銀行之一,也是臺灣第一家銀行,創立於1899年,全球分行計有176間。其在1949年至2000年間,受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委託發行在臺灣地區通用的法定貨幣——新臺幣。 2007年7月1日,配合中華民國政府金融改革政策,中央信託局與臺銀合併,臺銀為存續銀行;而在2008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成立臺灣金融控股公司,臺銀成為其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世紀初,日資的臺灣銀行曾於大清國廣州英租界,以及中華民國上海外灘設有分行。.

臺北市和臺灣銀行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銀行 · 查看更多 »

臺灣清治時期

臺灣清治時期是指臺灣及澎湖由清朝統治的時期,在台灣歷史上又稱作清領時期、清據時期,從1683年清廷派施琅發兵攻滅南明勢力明鄭王朝起,至1895年《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止,共212年,為台灣歷史到目前為止持續時間最長的分期。 清朝初期繼承明朝的觀念,視台灣為化外之地,未入版圖,明鄭王朝末任君主鄭克塽降清以後,康熙對台灣棄守問題詢問朝中官員;而朝中官員對於台灣是否收入版圖,分成兩派。反對收入版圖的官員認為:台灣遠在海外,人口稀少,防守不易,不如放棄台灣,只保留澎湖做為東南諸省的軍事屏障,把台灣島上的移民全部遷回中國大陸;贊成收入版圖官員中,以征台將領施琅的意見最為有力,認為:台灣土地肥沃,從戰略的角度來看,可以擔負起防衛東南各省的戰略位置,避免台灣再度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即使需耗用國家經費,也應保住台灣。1684年,康熙在統整思考兩派意見後,接受施琅等贊成派官員意見,決定將台灣納入版圖。 清朝將台灣納為領土後,最初劃為福建省的一部分,對台灣並不積極治理,導致台灣作為法外之地,動亂頻仍;清朝禁止人民移民台灣,然而偷渡者絡繹不絕,也禁止原漢通婚,但對平埔族人採取強制漢化的政策。平埔族人若不接受漢化,除了課以重稅之外,每年還必須強制勞役。在這種殖民政策之下,經過大約一世紀的1770年代,平埔族幾乎全部被漢化了,失去了自己的語言與文字,成為今日台灣人的祖先之一。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使清廷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自此開始進行增設府縣、經濟現代化等積極建設,並於1885年將台灣建省。由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在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歷經臺灣民主國的短暫抵抗後,台灣在同年6月進入五十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臺北市和臺灣清治時期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清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臺北市和臺灣戰後時期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臺北市和臺灣日治時期 · 臺北市歷史和臺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艋舺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台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发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灣閩南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臺北市和艋舺 · 臺北市歷史和艋舺 · 查看更多 »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廣州街211號,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也是旅遊宗教勝地。本廟與艋舺清水巖和艋舺青山宮並稱「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艋舺新興宮(今西門町天后宮),直接合稱「艋舺四大廟」。本廟與臺灣另外幾座以龍山寺命名的寺廟──淡水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泉安龍山寺。本廟亦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可見知名度。.

臺北市和艋舺龍山寺 · 臺北市歷史和艋舺龍山寺 · 查看更多 »

艋舺清水巖

艋舺清水巖,全名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俗稱艋舺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為一座受道教、台灣民間信仰影響極多的佛教廟宇。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外,並配祀天上聖母媽祖、關帝君、文昌君、地藏菩薩、魁星及福德正神等眾神祇。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從艋舺清水巖分香所建的廟,計有新莊山子腳、景美溪子口、三角湧、淡水祖師廟等。 艋舺清水巖是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它與艋舺龍山寺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門」;也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青山宮合稱為「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艋舺青山宮與西門町天后宮(原艋舺新興宮)合稱「艋舺四大廟」。 臺北盆地周圍早期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而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故大臺北地區祖師廟林立。艋舺清水巖與三峽祖師廟、淡水祖師廟、瑞芳祖師廟,稱為「大臺北四大祖師廟」。但這些祖師廟中以艋舺清水巖最具有歷史特色,不僅象徵安溪人的移民勢力,還見證了影響臺北市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頂下郊拼」。.

臺北市和艋舺清水巖 · 臺北市歷史和艋舺清水巖 · 查看更多 »

陳賴章

陳賴章墾號是指閩南泉州人陳逢春、賴永和、陳天章、陳憲伯、戴天樞等於1709年(清康熙48年)為了合股開墾大台北地區而成立的團體,陳賴章為該綜合合股人姓名的該團體名稱,並非人名。而此類型以土地開發開墾為主的合股團體,一般來說都稱為「墾號」。 「陳賴章墾號」不但是18世紀初台灣最大規模的漢人墾號,也促成了日後的台北北部地區的平埔族遷移、同化與滅絕。.

臺北市和陳賴章 · 臺北市歷史和陳賴章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臺北市和陳水扁 · 臺北市歷史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陽明山管理局

陽明山管理局,中華民國曾經存在的一個縣級行政區,負責辦理其上級行政區的委辦事項及督導區內地方自治事項,先後隸屬於臺灣省及升格後的臺北市。高純淑:〈蔣介石的草山歲月——從日記中觀察〉,刊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1月轄區內有民選的縣議員參加臺北縣議會,審議該局年度預算及施政報告,經費均由其上級行政區專案補助該局轄內地方建設。舊稱草山管理局,以臺北縣的士林、北投兩鎮為轄區。.

臺北市和陽明山管理局 · 臺北市歷史和陽明山管理局 · 查看更多 »

柯文哲

柯文哲(),臺灣新竹市人,中華民國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市長。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外科重症醫學、器官移植 、人工器官等,是臺灣第一個急診與重症加護專職醫生,為臺灣器官標準移植程序的建立者,也是首位將葉克膜(ECMO)技術引進臺灣的醫師。綽號柯P、KP。 在2006年後開始在媒體曝光而知名,2014年宣布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臺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

柯文哲和臺北市 · 柯文哲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李登輝和臺北市 · 李登輝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桃園市和臺北市 · 桃園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民主進步黨和臺北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汐止區

汐止區 (tl),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市轄區,屬於台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1999年6月28日因人口超過十五萬人,由鎮改制為縣轄市。2010年12月25日,因原來臺北縣升格為直轄市並改名為新北市,所以所屬的原來縣轄市汐止市,便改制為汐止區。現今人口19.9萬餘人。 汐止區位於新北市東北部,西以大坑溪、基隆河、內溝溪與台北市相鄰,東則以丘陵地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介於台北市和基隆市之間。全區地形多元,僅在基隆河沿岸有狹長平原,氣候常年多雨。.

汐止區和臺北市 · 汐止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泉州市和臺北市 · 泉州市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淡水廳

淡水廳,初設於1723年(雍正元年),為台灣清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北台灣政經中心,將原諸羅縣轄區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同時設置臺灣府淡水捕盜同知負責稽查北路,兼督捕務。1731年(雍正9年),始正式分割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劃為轄區,專歸淡水同知管理,改官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 淡水廳隸屬於台灣府,廳治初期暫設於彰化縣的彰化縣城,1731年遷至同縣的沙轆(今沙鹿區),1733年(另說1756年)始遷入廳治竹塹城(今 新竹市),自此之後,竹塹城成為北台灣政經文化教育的中心。廳城初期並無城牆,僅在四週遍植莿竹。1806年,因民亂之故築起土圍。1829年建成磚石城垣,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 淡水廳首長為台灣府淡水撫民同知,不得攜眷,任滿昇轉。職責明定為上承欽部憲件,下理錢糧,清丈土地,治刑補盜。1876年1月16日(清光緒元年12月20日)以台北艋舺地方增設台北府,管轄大甲溪以北直達後山,而原淡水廳以頭重溪為界,以北至遠望坑新設淡水縣為台北府首縣,以南至大甲溪為界。竹塹城地方,改設新竹縣,淡水廳終止,歷時144年。.

淡水廳和臺北市 · 淡水廳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淡水縣

淡水縣為台灣清治時期之台灣行政區劃之一。另外, 在台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淡水縣也是國民政府計劃在台灣設立的行政區之一。.

淡水縣和臺北市 · 淡水縣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淡水河

淡水河(臺羅:Tām-tsuí-hô;四縣腔:Tam suiˋ hoˇ),別名淡江、稻江、契馬諾。是一條位於臺灣北部的河流。幹流長158.70公里,為臺灣第三長之河流,僅次於濁水溪及高屏溪;流域面積2,726.00平方公里,遍佈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宜蘭縣局部,亦為臺灣第三大,被列為中央管河川,是北台灣最重要的河川。淡水河流域內人口近八百萬,幾占全國人口三成,工商業發達,是臺灣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淡水河發源自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的品田山(標高3,529公尺)上。淡水河分別有三大支流: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與新店溪流經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港仔嘴後即稱為淡水河,淡水河於關渡納入基隆河後,向北流向淡水油車口而注入臺灣海峽,一般所稱廣義的淡水河,是指整個淡水河水系而言;而狹義的淡水河,則是指江子翠到油車口河段。此段長度僅23.7公里,卻是台灣少數河面寬廣、流速穩定與可進行水運的河流。 早期淡水河肩負台北盆地的水運重任,近代以降的淡水河則兼具供給臺北都會區民生用水、農業灌溉、都市排水及防洪等功能,中下游則成為排水集汙之河道。淡水河流域近三百年的發展歷史,包括人口成長、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趨勢,均與淡水河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淡水河和臺北市 · 淡水河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漢人

#重定向 汉族.

漢人和臺北市 · 漢人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木柵

木柵(Ba̍k-sa)位於臺灣臺北市東南,大清帝國光緒初年屬淡水廳,日治時期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的內湖與坡內坑二個大字。二戰後,深坑地區於1950年3月1日劃為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三個鄉鎮。1968年7月1日,改隸臺北市木柵區。1990年3月12日行政區簡化時與景美區共同組成文山區。「木柵」一名由來為古時閩南移民為了要防備生蕃襲擊出草獵首,而於此建有木柵欄。.

木柵和臺北市 · 木柵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新店區

新店區是臺灣新北市所轄管的一個市轄區,位處臺北市的南側,屬於臺北都會區內圈的衛星城市之一,其境內大多屬丘陵地形,北邊大致以新店溪與其支流景美溪與臺北市南緣的文山區為界。新店境內有碧潭風景區,為北臺灣著名觀光景點之一,而由於新店近年有數座大型造鎮社區進行開發,當地已成大臺北南側郊區主要的新興住宅供給地區。.

新店區和臺北市 · 新店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新店溪

新店溪位於台灣北部,是淡水河水系三大支流之一,河長81公里,流域面積921平方公里。主流上源為北勢溪,發源於雙溪區鶯子嶺北側標高約700公尺處,向西流至新店區龜山支流南勢溪後,始稱為新店溪。合流後往北流經屈尺、直潭、新店,在景美附近匯入另一支流景美溪後,形成新北市、台北市之天然邊界,流至江子翠與大漢溪交會後,改稱為淡水河。.

新店溪和臺北市 · 新店溪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新莊區

新莊區是臺灣新北市下轄的市轄區,屬於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有不少在臺北市工作的通勤人口。新莊區有綿密的住宅區,區內設有新北產業園區、化成工業區、西盛工業區等製造業和輕工業基地。2000年以降,新開發頭前重劃區與新莊副都心,行政院合署大樓位於副都心內。.

新莊區和臺北市 · 新莊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文山區

文山區是中華民國臺北市轄下的市轄區,位於臺北市南方,與新北市深坑區、新店區接壤。國立政治大學與考試院皆設於此,而考試院是中華民國政府五院中唯一未設於中正區者。著名旅遊景點有貓空、臺北市立動物園,2010年臺北市舉辦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而制定區花,文山區為杏花,臺北市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文山區和臺北市 · 文山區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

日本人(にほんじん)指擁有日本國籍的人。現在日本吸引了相當多的外國人在日本生活,當中大部分是華人與西方人,部份外國人歸化了日本國籍,也成為日本人的組成部份。.

日本人和臺北市 · 日本人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景美

景美位於臺灣臺北市南端,大約位置在文山區的西半邊,鄰近新北市新店區。該區開發甚早,日治時期為臺北州文山郡深坑庄的萬盛與興福二個大字,1968年,臺北市升格同時,納入臺北行政區劃,1990年,臺北市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後,景美區與原來東邊的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不過即使如此,該地許多街道名,甚至行政機關名稱,仍多沿用景美。.

景美和臺北市 · 景美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330反服貿遊行

330反服貿遊行又被稱作330凱道集結行動,是指在2014年3月30日台灣太陽花學運期間,由占領國會事件的抗議學生與公民團體號召支持群眾前往凱達格蘭大道與周圍地區表達反服貿訴求的活動。而由於活動呼籲參與示威遊行的民眾穿著黑色衣服作為標記,因此也被許多媒體以「黑衫軍」或「黑潮」稱呼。其標語為:「捍衛民主、退回服貿、人民站出來!.

330反服貿遊行和臺北市 · 330反服貿遊行和臺北市歷史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之间的比较

臺北市有696个关系,而臺北市歷史有37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15,杰卡德指数为10.74% = 115 / (696 + 375)。

参考

本文介绍臺北市和臺北市歷史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