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濁水溪和雲林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濁水溪和雲林縣之间的区别

濁水溪 vs. 雲林縣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之间濁水溪和雲林縣相似

濁水溪和雲林縣有(在联盟百科)29共同点: 南投縣古坑鄉台灣海峽台灣日治時期崙背鄉二崙鄉彰化縣彰化縣 (清朝)北港鎮 (台灣)北港溪嘉南大圳嘉南平原嘉義縣光绪竹山鎮竹山鎮 (台灣)甘蔗莿桐鄉西瓜西螺大橋西螺鎮麥寮鄉臺灣省臺灣鐵路管理局虎尾溪林內車站林內鄉泛藍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南投縣和濁水溪 · 南投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古坑鄉

古坑鄉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南端,是目前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以全國數一數二多的落雷,以及生產古坑咖啡而聞名。.

古坑鄉和濁水溪 · 古坑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台灣海峽

臺灣海峽(簡稱臺海;歐洲早期稱福爾摩沙海峽)指的是介於福建與台湾之間的狹窄海域和海峽。 由於臺灣海峽位於东海及南海之間,為東洋海洋史上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水域;位於亞洲及太平洋之間,成為近代地緣政治戰略要點。 地理學上為东海及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北以台湾新北市三貂角經釣魚臺列嶼之黃尾嶼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則是以屏東縣鵝鑾鼻與福建省东山岛連線為界,南北長約300公里,平均寬度180公里。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其水深(岩床最大深度)為70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大陸島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屏東縣的小琉球。.

台灣海峽和濁水溪 · 台灣海峽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台灣日治時期和濁水溪 · 台灣日治時期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崙背鄉

崙背鄉(臺灣客家語詔安腔:lun bue^ hiongˇ;臺語白話字:Lūn-poè-hiong)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北部,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望。崙背鄉因台19線開闢,早年為雲林縣西部商業中心,腹地有崙背、麥寮、二崙、褒忠等四地。後因台61、台78線通車,交通環境改變、人口外移,商業機能逐漸降低。 該鄉為雲林境內唯一的客家重點發展地區,客家族群約佔4成的人口。地方通行語為台灣閩南語偏泉腔及台灣客家語詔安腔。.

崙背鄉和濁水溪 · 崙背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二崙鄉

二崙鄉位於台灣雲林縣北端,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為鄰。.

二崙鄉和濁水溪 · 二崙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彰化縣和濁水溪 · 彰化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清朝)

彰化縣為臺灣清治時期自1723年(雍正元年)至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之間存在的一個行政區劃,1893年時人口約262,000人。臺灣日治時期原計畫設置「臺灣縣彰化支廳」接管此行政區,但後來一度改為「臺灣民政支部鹿港出張所」,後改「臺中縣鹿港支廳」。.

彰化縣 (清朝)和濁水溪 · 彰化縣 (清朝)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北港鎮 (台灣)

北港鎮位於臺灣雲林縣西南方,隔北港溪與嘉義縣相鄰,是雲林三大區域中心之一,海線的政經、區域中心,也是交通、信仰、觀光、文化、醫療、教育重要的鄉鎮之一,因地理位置及歷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生活與嘉義都會區關係密切。.

北港鎮 (台灣)和濁水溪 · 北港鎮 (台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北港溪

北港溪(Pak-káng-khe)位於台灣中西部,屬於中央管河川,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長度約有82.00公里,流域面積則有645.21平方公里,遍及雲林縣十個鄉鎮,分別為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土庫鎮、大埤鄉、元長鄉、北港鎮、口湖鄉、水林鄉、古坑鄉;還有嘉義縣六個鄉鎮:溪口鄉、新港鄉、六腳鄉、東石鄉、大林鎮、梅山鄉台灣的河川 林孟龍/著 ISBN 9573049384 2002年4月出版。.

北港溪和濁水溪 · 北港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南大圳

嘉南大圳(台羅拼音:Ka-lâm Tuā-tsùn),原稱官佃溪埤圳,為台灣在1920年代最重要水利工程之一,由台灣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設計,工程包括當時東南亞第一大的烏山頭水庫。1917年(大正6年)八田技師向總督府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大圳興工於1920年(大正9年)9月,以灌溉區域涵蓋當時嘉義廳、臺南廳得名(今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縣市),首先先建造烏山頭水庫,之後開鑿水路溝通曾文溪和濁水溪兩大河流系統。1930年5月竣工,耗費5,414萬日圓台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著 ISBN 978-957-28561-0-9 2003年4月出版,嘉南平原水田亦大幅增加30倍,而4年後稻獲量亦增加為4倍。.

嘉南大圳和濁水溪 · 嘉南大圳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是位於台灣西南部的平原,也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其範圍包括雲嘉南及高雄市的二都一市二縣,總面積約4,500平方公里。.

嘉南平原和濁水溪 · 嘉南平原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嘉義縣和濁水溪 · 嘉義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光绪和濁水溪 · 光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稻或米或飯(已煮熟米),俗称大米,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及食用的歷史相當悠久,分為水稻和光稃稻。稻的栽培起源于約西元前8200年南中國珠江中游的聚落地帶Huang, Xuehui; Kurata, Nori; Wei, Xinghua; Wang, Zi-Xuan; Wang, Ahong; Zhao, Qiang; Zhao, Yan; Liu, Kunyan et al.

濁水溪和稻 · 稻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竹山鎮

竹山鎮可以指:.

濁水溪和竹山鎮 · 竹山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竹山鎮 (台灣)

竹山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南隅,行政屬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建有雲林縣舊城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面積達247.3339平方公里,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 · 竹山鎮 (台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濁水溪和甘蔗 · 甘蔗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莿桐鄉

莿桐鄉位於台灣雲林縣東北部,台1線貫穿全鄉,便捷的路網連接西螺交流道、虎尾交流道僅數分鐘車程,其地理位置優越。鄉內面積最大的村落五華村因位於濁水溪南岸,地廣人稀,屬於偏遠地區。本鄉居民多以務農為業,是典型的「農業鄉」。.

濁水溪和莿桐鄉 · 莿桐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西瓜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古稱寒瓜,是葫蘆科西瓜屬的一種植物或其果實。原產於非洲,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形狀像蔓藤,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假果,且屬於植物學家稱為假漿果的一類。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及有深綠色的花纹,果瓤多汁為红色或黃色。但西瓜種植时怕水,水澆灌或浸泡多了之後容易導致甜度降低,是為水傷。 西瓜可分為野生或種植的。野生的西瓜稱為野生西瓜種質(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瓤和瓢顏色分別接近冬瓜。而種植的西瓜則稱為栽培西瓜品系(學名:Citrullus lanatus var.)。.

濁水溪和西瓜 · 西瓜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台灣公路橋樑,在日治時稱濁水溪大橋,位於雲林縣與彰化縣之間,橫跨濁水溪下游,以華倫式桁架橋設計,連接起南端之西螺鎮、北端之溪州鄉二地的交通。1952年完工時,西螺大橋是當時全台灣最長的橋樑,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橋」。.

濁水溪和西螺大橋 · 西螺大橋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西螺鎮

西螺鎮,別稱螺陽,位於臺灣雲林縣北端,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以稻米、醬油及西螺大橋聞名各地,為雲林地區重要的農業鄉鎮之一。.

濁水溪和西螺鎮 · 西螺鎮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麥寮鄉

麥寮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北角,西濱台灣海峽,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為鄰。地處沿海地區,濁水溪出海口,在當地有臺語「風頭水尾」之稱。其地勢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濁水溪和麥寮鄉 · 雲林縣和麥寮鄉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濁水溪和臺灣省 · 臺灣省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濁水溪和臺灣鐵路管理局 ·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虎尾溪

虎尾溪,是台灣雲林縣境內一條河川,屬北港溪水系,位於北港溪上--河段,河長12公里。虎尾溪發源於林內鄉七星嶺,流經斗六市、斗南鎮和虎尾鎮等地,為大埤斗南與土庫虎尾的界河,也是斗六與莿桐的界河。其下游稱為北港溪,為雲林縣與嘉義縣的界河。 虎尾溪以流經虎尾段上的虎尾鐵橋而著名,該橋原為舊時糖業鐵路營業線雲虎線(斗六=斗南=虎尾)的一段,隨著糖鐵撤廢而沒落。.

濁水溪和虎尾溪 · 虎尾溪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林內車站

林內車站位於台灣雲林縣林內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林內車站和濁水溪 · 林內車站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林內鄉

林內鄉(台語:Nâ-lāi Hiong)位居臺灣雲林縣東北端,東臨南投縣竹山鎮,以清水溪為界;北接彰化縣二水鄉,以濁水溪為界;西鄰雲林縣莿桐鄉;南毗雲林縣斗六市。全鄉依山傍水、沃野千頃,是雲林縣東北屏障,也是嘉南平原北路要衝,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林內鄉和濁水溪 · 林內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泛藍和濁水溪 · 泛藍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濁水溪和雲林縣之间的比较

濁水溪有204个关系,而雲林縣有25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9,杰卡德指数为6.37% = 29 / (204 + 251)。

参考

本文介绍濁水溪和雲林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