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之间的区别

濁水溪 vs. 竹山鎮 (台灣)

濁水溪,古稱螺溪,下游段稱為西螺溪,是位於台灣中部,屬於中央管河川,全長約186.6公里,是台灣最長的河川。流域面積達3,156.90平方公里,計畫洪水量為每秒24,000立方公尺,流域面積與河口百年洪峰流量皆僅略次於高屏溪。 濁水溪名字是因其溪水夾帶大量泥沙,長年混濁,因而得名。上游之山地集水區年降水量達2000~3000毫米,且所經地層多屬易受侵蝕的板岩、頁岩、砂岩,故含沙量高,尤以萬大溪、丹大溪為最高。. 竹山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南隅,行政屬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建有雲林縣舊城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面積達247.3339平方公里,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

之间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相似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有(在联盟百科)21共同点: 加走寮溪南投縣古坑鄉台3線名間鄉中央山脈二水鄉彰化縣嘉義縣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鹿谷鄉阿里山鄉臺灣省雲林縣集集鎮林內車站林內鄉東埔蚋溪永濟義渡碑清水溪 (南投縣)清水溪 (濁水溪)

加走寮溪

加走寮溪是位於台灣南投縣竹山鎮的一條河流,河長22.5公里,為濁水溪的支流清水溪的支流。「加走」二字為閩南語發音,意即「跳蚤」。「寮」,指工寮,伐木或植木工人於山林間搭建的簡易棲息處。當年,為取水方便,工寮幾乎沿著溪邊搭建。「加走寮」,意即充滿跳蚤的工寮。 其中上游有杉林溪森林遊樂區、太極峽谷等景點。由於沿岸地形險峻,形成峽谷與瀑布等自然景觀,除了太極峽谷,還有青龍瀑布、松瀧岩瀑布。.

加走寮溪和濁水溪 · 加走寮溪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南投縣和濁水溪 · 南投縣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古坑鄉

古坑鄉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南端,是目前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以全國數一數二多的落雷,以及生產古坑咖啡而聞名。.

古坑鄉和濁水溪 · 古坑鄉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台3線

臺3線,俗稱內山公路,是一條位於臺灣的省道,北起臺北市忠孝西路和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門前,台灣公路原點和與臺1線共線起點,臺1甲線、臺5線、臺9線交界處,行政院前,該路口原有「復興陸橋」(已拆除),南迄屏東市臺1線交會,總長436.286公里,長度僅次於臺1線、臺9線,屬於縱貫公路系統之一環,亦是起終點皆是同一道路的省道公路主線。 臺3線行經臺灣西部各縣市鄰近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16個客家庄),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自日治時期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這些零星分散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便是臺3線的前身,現今臺3線對於山區的交通、經濟、觀光以及農業發展幫助很大。 臺3線與其他奇數編號的省道一樣,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省道,其中臺3線桃園市龍潭區至臺中市豐原區路段為中豐公路 (中壢經龍潭至豐原)之一部分;嘉義縣中埔鄉澐水至臺南市楠西區密枝為澐密戰備道路。臺3線共有三條支線。.

台3線和濁水溪 · 台3線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濁水溪北岸,與竹山鎮隔溪相望,東鄰集集大山,緊接集集鎮、中寮鄉,北以新街旱溪鄰接南投市,西以八卦山斷崖為界,俯望彰化縣田中鎮、二水鄉、社頭鄉於山腳下。全鄉東西線長13.7公里,南北線長9.11公里,總面積為83.0955平方公里。.

名間鄉和濁水溪 · 名間鄉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北起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與東澳之間的烏岩角,南到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為全島最長的山脈,它將台灣全島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東部地勢較險峻,而西部則較寬緩。同時中央山脈也成為全島各水系的主要分水嶺。.

中央山脈和濁水溪 · 中央山脈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二水鄉

二水鄉位於臺灣彰化縣東南隅,東北枕八卦台地,南臨濁水溪,為濁水溪沖積扇的最東端,其扇頂鼻仔頭便位居鄉內東境;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 鄉治所在地的二水車站是臺鐵縱貫線與集集線的交會點。 灌溉彰化平原大半部地區的八堡圳傳統取水口位於本鄉,為紀念該項水利工程而設的跑水節為地方上最具特色的年度節慶活動。.

二水鄉和濁水溪 · 二水鄉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彰化縣和濁水溪 · 彰化縣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嘉義縣和濁水溪 · 嘉義縣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編號為中華民國國道三號,簡稱福高(英文譯名:Formosa Freeway/Freeway No.),是臺灣第二條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因此一般俗稱為第二高速公路(簡稱二高),由於分為不同區段興建,因此民間常稱北二高、中二高、南二高等三大路段,但實際上都是同一條高速公路。全長431.5公里,為臺灣最長的高速公路,另有一條支線:國道三甲臺北聯絡線。 二高的主要功能為分擔中山高速公路趨近飽和的車流量,並且具有平衡城鄉發展的功能,因此全線穿越的地區以臺灣西部中小型城鎮與鄉村地帶為主,以促進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尤其於中部轉彎進入南投縣,使該縣得以與西部其他縣市以高速公路連接,但影響是國道三號僅繞過彰化東北邊,不若其他西部縣市有兩條高速公路互相分擔車潮,使用路人常使用彰化系統交流道轉換路線,因此彰化段每逢過節時份常是嚴重塞車路段。 國道三號於1987年由北二高路段開始動工,1993年開始分段通車,2004年1月11日完成全線通車。.

濁水溪和福爾摩沙高速公路 ·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鹿谷鄉

鹿谷鄉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南部,是全臺灣唯一台大實驗林佔面積過半的鄉鎮,北鄰集集鎮,東鄰水里鄉、信義鄉,西及南接竹山鎮。鄉內的行政中心位於鹿谷村。鹿谷地區古稱羌仔寮(Kiuⁿ-á-liâu),後於日治1920年改名「鹿谷」。.

濁水溪和鹿谷鄉 · 竹山鎮 (台灣)和鹿谷鄉 · 查看更多 »

阿里山鄉

阿里山鄉(鄒語:psoseongana)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北鄰南投縣竹山鎮,東鄰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西鄰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南接大埔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是嘉義縣面積最大的鄉鎮,約佔全縣的1/5,也是嘉義縣唯一的山地鄉。.

濁水溪和阿里山鄉 · 竹山鎮 (台灣)和阿里山鄉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濁水溪和臺灣省 · 竹山鎮 (台灣)和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濁水溪和雲林縣 · 竹山鎮 (台灣)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集集鎮

集集鎮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北鄰中寮鄉,西鄰名間鄉,東鄰水里鄉,南接竹山鎮、鹿谷鄉。由於1950年7月另外劃出水--鄉(今水里鄉),今日集集仍為南投縣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鄉鎮。 集集以鐵道觀光小鎮聞名,本地亦為九二一地震(或稱集集地震)震央所在。.

濁水溪和集集鎮 · 竹山鎮 (台灣)和集集鎮 · 查看更多 »

林內車站

林內車站位於台灣雲林縣林內鄉,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的鐵路車站。.

林內車站和濁水溪 · 林內車站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林內鄉

林內鄉(台語:Nâ-lāi Hiong)位居臺灣雲林縣東北端,東臨南投縣竹山鎮,以清水溪為界;北接彰化縣二水鄉,以濁水溪為界;西鄰雲林縣莿桐鄉;南毗雲林縣斗六市。全鄉依山傍水、沃野千頃,是雲林縣東北屏障,也是嘉南平原北路要衝,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林內鄉和濁水溪 · 林內鄉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東埔蚋溪

東埔蚋溪位於台灣中部,為濁水溪的支流,河長約18.5公里,流域面積約102.3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竹山鎮東北部及鹿谷鄉西南部。水系最遠源流為北勢溪,發源於阿里山山脈標高2,025公尺之嶺頭山東側,向北北西流經溪頭、和雅、內湖、竹林、鹿谷,於崎頭與本流匯集,續流經崎腳、延平(原住民語:東埔蚋),於溪尾寮注入濁水溪。東埔蚋溪本流則發源於標高1,520公尺之樟空崙山東北側,向北北西流經橫路、茅埔,於崎頭與北勢溪匯集。 東埔蚋溪流蜿蜒曲折,坡度甚陡,屬急流河川。北勢溪源流區的溪頭森林遊樂區屬國立臺灣大學所有,園區內有大學池、神木等景點,及稀有的銀杏林,為著名的旅遊渡假勝地。沿縣道151號越過分水嶺至加走寮溪上游則有杉林溪森林遊樂區,亦為一著名風景區。.

東埔蚋溪和濁水溪 · 東埔蚋溪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永濟義渡碑

永濟義渡碑為臺灣南投縣的縣定古蹟,公告於2006年7月11日。該碑共有兩個,分別位在名間鄉濁水村的福興宮與竹山鎮社寮紫南宮,是為了紀念昔日協助兩地之間往來的「永濟義渡」而設。而福興宮的石碑原立於廟旁的巷子內,近來為避免遭人破壞與日曬雨淋,已經移入福興宮的辦公處內保存。.

永濟義渡碑和濁水溪 · 永濟義渡碑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清水溪 (南投縣)

#重定向 清水溪 (濁水溪).

清水溪 (南投縣)和濁水溪 · 清水溪 (南投縣)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清水溪 (濁水溪)

清水溪,原名阿拔泉溪,位於台灣中部,為濁水溪的支流,河長51公里,流域分佈於雲林縣、南投縣、嘉義縣。由於清水溪在觸口山與濁水溪匯合時,清水、濁水同流,因為濁水的水量比較大,顏色又濃,清水混合濁水,一清一濁,故得名。 清水溪的上游為阿里山溪,發源於阿里山脈標高2,663公尺的大塔山,其主流至豐山附近與石鼓盤溪會合後,才始稱「清水溪」。清水溪的主流轉向西,在流經草嶺、倒交山後,再轉向北,流經樟湖、檳榔宅後,至桶頭開始,河道兩度方向改變,因此出現河階與攻擊坡,繼續流經林頂、瑞竹、過溪,最後於觸口注入濁水溪主流。.

清水溪 (濁水溪)和濁水溪 · 清水溪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之间的比较

濁水溪有204个关系,而竹山鎮 (台灣)有9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1,杰卡德指数为7.14% = 21 / (204 + 90)。

参考

本文介绍濁水溪和竹山鎮 (台灣)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