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寒衣节和掃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寒衣节和掃墓之间的区别

寒衣节 vs. 掃墓

寒衣節,又稱祭祖節、包袱節、十月朝、过十月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流行於華北,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祭祖的日子, 相傳祖靈會在本日回返人世,領取禦寒衣物準備過冬,故人間除了祭祀之外,要燒化纸做的衣服,或者印有衣服圖樣的紙錢。也有地方只燒紙錢,不燒衣服。. 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等供品,才稱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則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云為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為壓之意)、廣東人言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的祭祖活動,用意在慎終追遠、思念祖先,同時亦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的意味。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分、上巳和秋分、重陽掃墓者。.

之间寒衣节和掃墓相似

寒衣节和掃墓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坟墓寒衣节寒食节中國冬至祖先崇拜紙錢牌位清明

坟墓

墳墓或墓穴(又稱塚、冢),是指一个人死亡后被埋葬的地方。下葬前多数会有一场葬礼。除了人类坟墓,世上也有动物坟墓。 霍桑的小說《紅字》寫新殖民地的建设者,一開始便是設立第一座監獄以及圈出第一個墳場,幾乎是同時進行的。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名叫古墳時代,就是以該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古墳而命名的。西都原古墳群有311座各式各樣的古墳是日本最大的古墳群。中國古时称墓之封土成丘者为坟,平者为墓。新石器时代即有墓地。殷墟发现有妇好墓,周原发现黄堆墓。早期的墓並無坟丘,《易·系辞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刘向认为“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垅之处。”。商周时有所謂的“族坟墓”制度,反映宗法制度的存在。战国之後,贵族墓与平民墓交错相并,象徵族坟墓制度走向瓦解。 中國有大量的古冢。例如湖北省随州市的西北郊發現擂鼓墩古墓群。亂葬崗是由於戰爭、瘟疫或天災,或屠殺,導致大量人員死亡,當時草草掩埋以致後來白骨磷磷。亂葬崗會不經意被發現。有时候,坟墓下隐含着一些重要线索,以供考古学家研究某时代的生活与文化。在某一些宗教,信徒认为只有把死者埋葬,才可以保存尸体,让灵魂生存。風水認為先祖墳墓對後代子孫的運勢、壽命和健康等都有關聯。華人通常會在每年的清明節等時分掃墓,祭拜、清理祖先墓園,緬懷先人。.

坟墓和寒衣节 · 坟墓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寒衣节

寒衣節,又稱祭祖節、包袱節、十月朝、过十月一,是中国传统节日,流行於華北,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祭祖的日子, 相傳祖靈會在本日回返人世,領取禦寒衣物準備過冬,故人間除了祭祀之外,要燒化纸做的衣服,或者印有衣服圖樣的紙錢。也有地方只燒紙錢,不燒衣服。.

寒衣节和寒衣节 · 寒衣节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寒食节

寒食节亦稱禁火(煙)節、冷節、百五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時憲曆》訂定後,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日之前。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清明节就在寒食节次日。.

寒衣节和寒食节 · 寒食节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中國和寒衣节 · 中國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织物(英语:fabric),俗称布,是由纱線等帶有纖維的材料纺织而成的一種织品。可以由棉纱纺成棉布,也可以由人造纤维纺织而成,或者以混合棉纱与人造纤维织成混纺布。布是很多日用品和工业产品的原料,比如衣服、鞋、帽、产品包装、降落伞等等。在古代的中國及許多歐亞國家都有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毛皮等原料製作成布料或衣物的文化。.

寒衣节和布 · 布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冬至和寒衣节 · 冬至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祖先崇拜

先崇拜,或稱祭祀祖先、祖靈信仰、敬祖、祭拜祖先、拜公妈,是指一种,供奉、祭祀祖先,類似宗教儀式與习惯的行為。基于死去的祖先仍然深深存在後人心中,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有影响的信仰。俚語俗話說「吃菓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 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崇拜大多是希望祈求一些利益,但人们对祖先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也是表达亲情或者對先人的尊敬。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受此影响,一般中国人除了敬祖外,还希望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祖先保佑”一样是最常见的祈福语。.

寒衣节和祖先崇拜 · 掃墓和祖先崇拜 · 查看更多 »

紙錢

紙錢又稱冥紙、冥錢、冥鏹、陰司錢、陰司紙、金銀紙(金紙、銀紙)、紙楮等,琉球語稱為打紙(打チ紙、ウチカビ)或紙錢(紙錢、カビジン),是東亞傳統祭祀鬼神、祖先時火化的祭祀品之一。燒紙錢(金銀紙)一般上是道教或中國民間信仰的宗教習俗。 大多數紙錢是必須用火焚化的。不過有幾種不必焚燒的紙錢,如墓紙即為其一。古代墓祭用彩色紙剪成長縷,懸掛墓上稱為掛錢,繼承古俗,現代墓紙也不用燒,掃墓時用碎石子、土塊壓在墳墓上,代表有主墓地及修繕墳墓之意。在死者喪事、移動棺材時,也有家屬會將紙錢灑在道路、河川上,以供路上、河川的鬼神花用,避免刁難死者亡魂,稱為「買路錢」。早时每至險阻、意外頻生之地,則會沿路丟灑紙錢,以安山川神鬼,枉死孤魂,避免其惡作劇甚至捉拿替身。另也有人在棺材中放入紙錢陪葬的。.

寒衣节和紙錢 · 掃墓和紙錢 · 查看更多 »

牌位

位在東亞傳統禮儀和習俗中,是用以祭奠列代神明、聖賢、祖先及亡者的木牌, 上面書寫及雕刻神靈、先人或亡者的名諱,以及寫上一些吉祥話,象徵祂的神靈附着於此受人崇拜。可是,現代的牌位已經不侷限採用傳統的檀木、檜木、沉香木等木材製作,亦有以仿玉、玻璃鋼、壓克力等合成材料製作的產品。 牌位在日、韓語中稱爲「位牌」,在中國一般亦稱爲「神座」、「神牌」、「神主」、「神位」、「祿位」、「香位」、「靈位」、「蓮位」或「木主」 、福州民系稱為「牌套」(pe2-tʰɔ5);神位裝置於小闈閣內時稱爲「神龕」,供奉祖宗牌位的闈閣通常也稱為「祖龕」。.

寒衣节和牌位 · 掃墓和牌位 · 查看更多 »

清明

清明,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農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節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指華人傳統會一家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故稱華人四大節日。另外,就祭祖而言,除、清、盂、九四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的「祭祖四大節」,每年陽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黃經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

寒衣节和清明 · 掃墓和清明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寒衣节和掃墓之间的比较

寒衣节有44个关系,而掃墓有19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4.22% = 10 / (44 + 193)。

参考

本文介绍寒衣节和掃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