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寒食节和掃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寒食节和掃墓之间的区别

寒食节 vs. 掃墓

寒食节亦稱禁火(煙)節、冷節、百五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清初汤若望《時憲曆》訂定後,清明与冬至之间的间隔缩短,为了维持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的风俗,民间将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一日之前。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清明节就在寒食节次日。. 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等供品,才稱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則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云為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為壓之意)、廣東人言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的祭祖活動,用意在慎終追遠、思念祖先,同時亦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的意味。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分、上巳和秋分、重陽掃墓者。.

之间寒食节和掃墓相似

寒食节和掃墓有(在联盟百科)5共同点: 山西省介子推冬至清明潤餅卷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寒食节和山西省 · 山西省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介子推

介子推(),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逝世于介休绵山(今山西介休市)。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骊姬之乱发生后,他跟随重耳出奔,历尽艰辛,忠心辅佐重耳得以返国,介子推却淡泊功名,归隐山林。因其“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高尚品行,深得世人怀念。死於西元前636年(魯僖公二十四年)。.

介子推和寒食节 · 介子推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冬至

冬至(英文: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在太阳到达黃经270°时开始,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曆則在十一月。.

冬至和寒食节 · 冬至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清明

清明,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農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節與新春、端午節、中秋節,是指華人傳統會一家團聚共度的四個節日,故稱華人四大節日。另外,就祭祖而言,除、清、盂、九四節也是中華傳統節日裏的「祭祖四大節」,每年陽曆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黃經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此,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由於清明節是根據節氣而定的,故清明是少數與西曆大致吻合的中國傳統節日。.

寒食节和清明 · 掃墓和清明 · 查看更多 »

潤餅卷

潤餅卷,又稱潤餅、嫩餅菜、薄饼,臺灣中南部地區亦稱為春捲,是一種比春卷更古老的食品,被歸為春卷的一類,但無須油炸,流行於福建、臺灣,隨著東南亞地區來自閩南與潮汕的移民的增加,薄餅卷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國變得十分普遍,越南春卷Nem cuốn也比較類似于潤餅,在丹麥語中,Forårsrulle 一詞(薄餅)已經成了對春卷的一個廣泛稱呼。 台閩地區一帶的家庭於尾牙、春節以及寒食、清明時,會以潤餅皮來祭祖,之後家族成員圍據一桌,食用者挑選自己喜愛菜色加上花生粉與砂糖粉以潤餅皮包裹後食用,是台閩一帶家族清明聚會的重要飲食。臺灣北部地區家庭多以在農曆年前時段包潤餅(同安作法)又稱之為「家庭尾牙」;臺灣中南部地區(三邑做法)則是在清明期間。.

寒食节和潤餅卷 · 掃墓和潤餅卷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寒食节和掃墓之间的比较

寒食节有24个关系,而掃墓有19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5,杰卡德指数为2.30% = 5 / (24 + 193)。

参考

本文介绍寒食节和掃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