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弭兵之盟和晋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弭兵之盟和晋国之间的区别

弭兵之盟 vs. 晋国

弭兵会盟,是春秋时期的两次重要的外交事件。弭兵意思为平息战事。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人曰弭兵,而我弗許。. 晋国,是周代的姬姓诸侯国,原名唐,领地在今山西省,始封君為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唐叔虞。晉是重要的封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稱霸時間最長的一個。晋国国都最初为唐(今山西翼城西,一说太原西南),晋獻公迁都绛(今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晉景公時遷都新田,稱之為新絳,遗址在今山西省侯马市。 因為春秋初年晉國發生過小宗曲沃篡奪大宗的曲沃克晉,以及晋献公時的骊姬之乱兩件宗室內鬥事件,為避免歷史重演,晉文公開始除太子以外,國君其他兒子及兄弟皆要遷離晉國,《左传》称“晋无公族”,有別於其他國家。晉靈公時,晉的卿大夫勢力開始壯大,成公即位後,封異姓卿大夫為公族大夫,令卿族逐漸成為晉國政權的主導力量。晉平公以後,六卿的實力凌駕於國君之上,形成了六卿執政。晉定公時,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滅,卿族的平衡被打破。到晉出公時,魏氏、韓氏反戈一擊聯合趙氏滅掉最強大的知氏,晉國名存實亡。終於到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从晋国中分裂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而晋国仅剩两城,苟延残喘80年后被韩、赵完全瓜分。 三家分晋被視為戰國時期的開始,宋代司马光編纂的《資治通鑒》將此事作為開篇。以血緣關係來看,韩国王室是晉國君主的後裔。.

之间弭兵之盟和晋国相似

弭兵之盟和晋国有(在联盟百科)26共同点: 卫国向戌子产子重子木宋国左传秦国白狄荀偃華元鲁国趙武齊景公齐国郤氏邾国鄢陵之战鄭國鄭簡公陈国楚共王楚国欒書晉厲公晉平公

卫国

衞國,中国周朝諸侯國,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後裔。先後建都於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得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遷都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衛武公時一度強盛,為諸侯首領之一。 進入東周時期後由于内乱頻繁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國、鄭國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國。依賴齊桓公的援助,前659年遷衛於楚丘(河南滑縣東),重新建國,方才得以續存,從此淪為小国。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 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宁氏專權,君臣關係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衛後莊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茍延殘喘。 前343年,魏廢姬姓衛君改立衛靈公的別支後裔子南氏為衛君。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前252年,魏安禧王改立其駙馬衞元君為衛君。衞元君只是一個封君,是诸侯国國內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他不再是诸侯,因此其领地也不能称之为国。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衞君,並將把他移到野王(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國是周諸侯國中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另一種說法是衛國並非被秦二世廢滅,日本史學家認為因春秋戰國的「立年改元」或「逾年改元」的紀年系統造成的混亂,導致司馬遷誤認衛國多出十二年國祚,也就是衛國是亡於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前221年。這種見解為周振鶴所贊同。.

卫国和弭兵之盟 · 卫国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向戌

向戌,子姓,向氏,生卒年不詳,是春秋時代宋國的左师,以倡導促成春秋弭兵会盟著名。 春秋時代晉國、楚國爭霸,爭戰連年,在中原地區的各小國如宋、鄭等受害最甚,因此希望,前579年宋國大臣華元倡導和議,但三年後楚國毀約而未成。 前564年(鲁襄公九年、宋平公十二年)春,宋国发生火灾。执政的司城乐喜命华臣调集常备兵,华臣命隧正调集远郊城堡之兵,赶赴火灾发生的地点。根据《左传》记载,当时华阅任宋国右师,向戌任宋国左师。 前556年(鲁襄公十七年、宋平公二十年)宋国的右师华阅死后,其子华皋比出任华氏宗主。华阅的弟弟华臣认为华皋比力量微弱,派人暗杀其家宰华吴。六名杀手潜入华吴的卢门,将当时位于向戌身后的华吴用铍刀杀死,向戌很害怕,说:“老朽我没有罪。”坏人就对向戌撒谎说:“我们是华皋比派来杀华吴的。”然后幽禁了华吴的妻子,对她说:“把你的大玉璧给我。”以此伪装成贪财的劫匪。宋平公查明真相后说:“华臣不仅残暴地对待他的宗室,而且使宋国的政令大乱,一定要驱逐他。”向戌劝道:“华臣是宋国的卿大夫,大臣之间不和睦是国家的耻辱,不如封锁丑闻。”于是宋平公没有加罪于华臣。向戌此后变得很怕华臣,自己做了一根短马鞭,每次经过华臣门口时就和车夫一起抽打马,让车快点跑过去。十一月廿二,国人追赶疯狗追到华臣家里,华臣心里有鬼,以为这些人是来讨伐自己的,便匆忙逃亡去了陈国。 前547年(鲁襄公二十六年、宋平公二十九年),宋国寺人(太监)惠墙伊戾因嫉恨太子痤,在他和楚国使者会面的地方埋藏好伪造的牺牲和盟书,向宋平公告发太子将要谋反。平公询问侍妾弃和左使向戌是否有这样的事,两人都称自己听到了消息,于是太子被囚禁。太子派人让公子佐在中午前救他,向戌知道后故意拉着佐聊天,太子自杀,公子佐被立为太子,其母弃被立为国君夫人。后宋平公渐渐知道太子痤冤死的真相很愤怒,又找不到向戌和弃在幕后操作的口实,于是在朝堂上架了口大锅把寺人惠墙伊戾活活烹了。 弃被立为国君夫人后没有送礼给向戌。某天向戌看到她的养马人,就故意问:“你是谁啊?”养马人回答:“我是国君夫人的养马人。”向戌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个国君夫人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养马人就报告给了弃。于是弃让人带上玉石、锦缎和宝马奉送给向戌,说:“这是国君的侍妾弃送给您的礼物。”向戌对使者说:“这哪儿是国君的侍妾送的,明明是国君夫人送的。”于是让送礼者又重新说了一遍,才扣首接受了礼物。 向戌身為宋國大夫,在前547年開始牽線晉楚兩國重臣,意圖再次達成弭兵和議,由於他與晉國大夫趙文子,楚國令尹子木關係友善,他先親自造訪晉、楚二國,籍這兩人在國內的影響力說服楚晉,並親自拜訪齊國,遣使秦國,使之答應會盟於宋,各小國亦。但晉楚之間對於禮儀細節以及誰為盟主的問題而爭議,向戌加以調解,加上晉國趙文子考量情勢決定退讓盟主之位,使會議得以順利在前546年召開進行,最後成功下盟約,使晉楚之間維持了數十年較為和平的日子。 他立下功勞之後,向宋公請賞封邑,大臣子罕認為兵為國家重要之事,完全廢兵是危險的,而且他只是用詐術完成使命,還想請賞,是貪得無厭,向戌聽到此話,也同意他的看法因此辭去封邑的要求,《左傳》的作者認為他是個知過能改的人。.

向戌和弭兵之盟 · 向戌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子产

子产(),'''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国语·晋语八》:郑简公使公孙成子来聘,平公有疾,韩宣子赞授客馆。客问君疾,对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无不遍谕,而无除。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杀乎,抑厉鬼邪!”子产曰:“以君之明,子为大政,其何厉之有?侨闻之,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今周室少卑,晋实继之,其或者未举夏郊邪?”宣子以告,祀夏郊,董伯为尸,五日,公见子产,赐之莒鼎。,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東--子產、国子、国侨、郑乔,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 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

子产和弭兵之盟 · 子产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子重

子重(),名婴齐,即公子婴齐,中国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他是楚穆王的儿子,楚庄王的弟弟。 前598年,他作为左尹攻打宋国。 前597年,子重率领左军参加邲之战,大败晋国。 前589年,担任令尹的子重率军与许国、蔡国攻打卫国、鲁国,以援助鞍之战被晋国攻打的齐国。冬天,鲁成公与子重、蔡景侯、许灵公、秦国右大夫说、宋国华元、陈国公孙宁、卫国孙良夫、郑国公子去疾及齐国大夫在蜀地会盟,以公衡到楚国为人质。子重因在伐宋之后想要申、吕以为赏田,被申公巫臣阻止。在巫臣逃至晋国後,子重与司马子反杀死了巫臣的族人和清尹弗忌、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子重得到了巫臣族人子阎的家产。 前585年、前584年,子重攻投靠晋国的郑国。前584年,巫臣为报灭门之仇,建议晋国联合吴国。使子反、子重一年七次疲于奔命。 前582年,子重攻打陈国和莒国。前580年,因为华元和子重、晋国栾书的私人关系好,所以达成了晋楚第一次弭兵之会。 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爆发,楚共王登巢车,子重让伯州犁站在楚共王的身后。战斗中,栾鍼看见子重,想起了他对晋军的评价“好以众整”、“好以暇”,就请求晋厉公准许他给子重献酒示意。战争失败后,子重暗示子反自杀谢罪,子反自杀。楚共王听说后,派人劝阻,没来得及。 前574年,子重救郑国,前573年,子重救彭城的鱼石,攻宋国。前571年,子重和子辛杀死了受小国之财物来逼迫他们的右司马公子申。前570年,子重攻打吴国,攻克鸠兹,至衡山。自己先凯旋,大宴。结果,部下邓廖率领的组甲车兵三百、被练步兵三千被吴军袭击,只剩组甲八十、被练三百。子重遂遇心病而亡。.

子重和弭兵之盟 · 子重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子木

子木可以指:.

子木和弭兵之盟 · 子木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國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和安徽淮北一带。.

宋国和弭兵之盟 · 宋国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漢族先民所著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十三經中篇幅最長,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春秋內傳》,《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穀梁傳》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和弭兵之盟 · 左传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弭兵之盟和秦国 · 晋国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白狄

白狄,亦作“白翟”,姬姓。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部落,属于狄人的一支,因尚白而得名,主要活动于陕西北部一带,包括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4个氏族。由于相关的历史资料较少,目前对该部落的了解有限。白狄处于秦晋两国中间,在秦晋两大国之间争霸的过程中时而参与其中一方,白狄与晋国也有姻亲关系,晋文公重耳逃亡时曾寄居的翟国即是白狄。《管子·小匡篇》也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与卑耳之貉拘秦夏”。公元前601年以后,白狄逐渐东迁,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离开陕北迁至今山西省东北部盂县至河北省石家庄周围地区,其中的鲜虞氏最终演化为中山国。现在学术界认为,从春秋中期偏晚开始的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应当是河西白狄的遗存。.

弭兵之盟和白狄 · 晋国和白狄 · 查看更多 »

荀偃

荀偃(),中国春秋時期晋国政治人物、将軍。荀氏、因祖父官名又氏中行,名偃,字伯游,谥号献。荀林父之孙,荀庚(中行庚、中行宣子)之子。又称中行伯、中行偃、中行献子。 中行偃是晋国名門荀氏本家中行氏的嫡子,前575年,鄢陵之战为上軍佐,为打败楚国立下大功。後来次卿、中軍佐-范-文子士燮去世,他帮助晋厉公诛灭郤氏,他因此昇進次卿、中軍佐,听说厲公又要联合胥氏诛灭中行氏、栾氏。前573年,与欒書弑殺厲公。立晋襄公之孫孫周为晋悼公,自降为上軍佐。 前563年,范宣子和中行偃建议晋悼公消灭妘姓小国逼阳(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南)。战况激烈,一次幸亏鲁国将军叔梁纥力气大,才没有使逼阳的埋伏得逞。力克逼阳赠与宋国右师向戌,向戌不敢要,献给宋国国君。560年,正卿、中軍将智罃去世,次卿、中軍佐范宣子士匄应当继任。但他让给了上军将中行偃。 前559年,晋军联合齐、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13个同盟国攻打秦国,中行偃为主帅,命令:“明晨鸡叫时套车,填塞水井,推平灶台,唯余马首是瞻。”下軍将欒黶、下軍佐魏絳却带着下军提前回国了。 前557年,中行偃率领晋军联合郑、宋、鲁、卫在湛阪之战大胜楚国。前555年、魯国遭到齐国攻打,中行偃率领晋军联合宋、鲁、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討伐齐国,齐国首都臨淄差点陷落。前554年,在回晋国途中发病,其子中行吴(中行穆子)继位,二月二十去世。谥号献,史称中行献子。.

弭兵之盟和荀偃 · 晋国和荀偃 · 查看更多 »

華元

華元,中国春秋時代宋国政治人物,子姓,華氏,担任右師。历事宋昭公、宋文公、宋共公、宋平公。父亲華御事,儿子华阅、華臣。 華氏是宋戴公的后代,成为戴氏大族,华氏第2代華父督暗殺宋殤公,擁立宋庄公。 華督曾孫華氏第5代華元,在前611年左右担任右師(执政)。前607年、宋国被郑国攻打,華元、樂呂率軍迎撃。大棘之战決戰前夜,華元與全軍分羊肉,御者羊斟沒有分到羊肉。羊斟懷恨,翌日之戰,他駕駛華元的兵車投靠了鄭國,華元被俘,宋軍混乱,樂呂戰死。宋文公贈物到鄭國換回華元,華元回國,羊斟逃到魯國。 前595年,楚國申舟出使齊國經過宋国境内,没有向宋国提出通行申请,被華元俘獲。 華元以為這是楚國侮辱宋國,所以將申舟殺了。 不久,楚莊王包圍宋都商丘,長達七個月。宋國很多人餓死,易子而食。晉國一直不來救援。宋文公派華元議和。华元怕自失身份,只好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帅子反,劝其罢兵而去。 前589年,宋文公去世。 周簡王七年(前579年,魯成公十二年、晉厲公二年、宋共公十年、楚共王十二年),華元利用其私交关系,主持中原大国晋國、楚國在宋國结盟,约定此后弭兵息民,互通使节,平分霸权。即華元弭兵。這是華元生涯中的大功一件,後來華元的繼任右師向戌更是達成了長久的晋楚和議。.

弭兵之盟和華元 · 晋国和華元 · 查看更多 »

鲁国

鲁国,是周朝的一個姬姓諸侯國,為周成王的四叔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国。鲁国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八百餘年。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西南部,國力鼎盛時期勢力遍及河南、江蘇及安徽三省。另外,魯国亦是孔子的出生地。.

弭兵之盟和鲁国 · 晋国和鲁国 · 查看更多 »

趙武

趙武(),'''嬴'''姓,'''赵'''氏,名武,谥文,又称赵文子、赵孟,赵盾之孫、趙朔之子,母為晉成公之女,晉景公之姊赵庄姬。.

弭兵之盟和趙武 · 晋国和趙武 · 查看更多 »

齊景公

齊景公,姜姓,名--,齊後莊公的異母弟,在位時有名相晏嬰輔政。史書記載他“好治宮室,聚狗馬,奢侈,厚賦重刑”(《史記·齊世家》),《論語·季氏篇》記「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喜歡打獵,箭法卻不高明,晏子勸諫他,齊景公能納諫,在位58年,國內治安相對穩定。 齊景公曾養了三名勇士,即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晏嬰因為三士無禮而向齊景公讒言翦除之,於是準備兩個桃子給三位壯士吃,結果三人相爭,每個都認為自己功勞都很大,最後三名勇士全都慚愧自殺,這是「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曾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其子有燕姬子、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晏孺子、公子鉏、齐悼公等。燕姬子早亡,故齐景公身后无嫡子,临终又废长立幼立晏孺子为继承人,为诸子争位埋下了祸根。.

弭兵之盟和齊景公 · 晋国和齊景公 · 查看更多 »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弭兵之盟和齐国 · 晋国和齐国 · 查看更多 »

郤氏

郤氏,姬姓,晋国世族,为晋国公室后裔,与栾氏共同诬陷赵氏造成了下宫之难,势力膨胀,一度拥有三卿五大夫,最终因得罪了栾书和晋厉公,被栾书借晋厉公、胥童之手铲除。.

弭兵之盟和郤氏 · 晋国和郤氏 · 查看更多 »

邾国

邾國(又名邾婁國、鄒國),中國歷史上周朝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

弭兵之盟和邾国 · 晋国和邾国 · 查看更多 »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发生于春秋中叶,为晋、楚争霸中原而进行的一次战役。公元前575年春,楚诱使郑国叛晋。同年五月,晋厉公伐郑,楚共王救之,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晋軍.

弭兵之盟和鄢陵之战 · 晋国和鄢陵之战 · 查看更多 »

鄭國

鄭国,别名为奠国,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姬姓,伯爵。.

弭兵之盟和鄭國 · 晋国和鄭國 · 查看更多 »

鄭簡公

鄭簡公(),即鄭嘉,為春秋諸侯國鄭國君主之一,鄭-釐-公之子,是鄭國第十七任君主,在位36年。 宗室子駟因與鄭-釐-公結怨,暗殺--公,以簡公繼位。.

弭兵之盟和鄭簡公 · 晋国和鄭簡公 · 查看更多 »

陈国

陳,出 土金文資料作敶,是中國歷史上西周至春秋時代的一個媯(汉语拼音 guī 注音:ㄍㄨㄟ 廣東話:gwai1 读如“归”)姓諸侯國,是帝舜後裔,為三恪和春秋十二諸侯之一。建國君主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職(也就是掌管製作陶器的官),的遏父(又稱閼父)之子胡公满。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赐命为陈氏,遂名陈滿,《說文解字》陳 段玉裁注在位60年,薨于公元前986年,谥號胡公,史稱陳胡公,為陳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並將長女大姬嫁給他,備以三恪,奉祀舜帝《禮記·樂記》所述:“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車,封帝舜之後於陳。”。 陳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时达十四座城邑,大致為現在的河南東部和安徽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二十五世,延續五百六十多年。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公子陳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田氏代齊。.

弭兵之盟和陈国 · 晋国和陈国 · 查看更多 »

楚共王

楚共王(),或作楚恭王,出土楚国文献写作龔王 ,名熊審,春秋時代楚國國君。楚莊王之子,而後參與了鄢陵之戰。.

弭兵之盟和楚共王 · 晋国和楚共王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弭兵之盟和楚国 · 晋国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欒書

欒書(),姬姓,欒氏,谥曰武,人称欒武子,生年不詳,晉景公、晉厲公時期人物。 祖父欒枝,父親欒盾。晉景公三年(前597年)任下軍之佐,十一年(前589年),參與晉齊鞍之戰,大勝之。晉景公十三年(前587年),欒書官拜中軍將,十五年(前585年),欒書率師救鄭國,迫楚國退軍,伐楚國的盟友蔡國。又擊敗秦國,屢建功勳。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立孙周為晉悼公。欒書去世后,韓厥任中軍元帥。遺物有《欒書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子:栾桓子黡 栾针 孙:栾怀子.

弭兵之盟和欒書 · 晋国和欒書 · 查看更多 »

晉厲公

晉厲公(?─前574年)是晉景公之子,姬姓,名壽曼,《左傳》名州蒲。晋景公在生前即因病重而立他为君。 前579年,宋国大夫华元安排晋国大夫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西门外弭兵。 前578年春,晋国会合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的国君,夏天遣吕相(又名魏相)与秦绝交。随后晋厉公亲率晋国中、上、下、新四军联合各国伐秦,败秦军于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渡泾河,直抵侯丽(今陕西省礼泉县东)而回。麻隧之战后,晋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势力更加强大,中原诸国实际上都成了晋国的属国。而楚国因为没有及时救援秦国,已陷入被动。 前577年,郑国倚仗有晋国撑腰,派公子喜(子罕)率军攻打楚国的属国许国,为许所败。郑成公不甘失败,亲自率军攻许,许被迫以叔申的封田向郑请和。作为报复,前576年,楚率军伐郑,打到暴隧(今河南省原阳县西),接着又伐卫,打到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郑子罕反袭楚,取新石(今河南省叶县境内)。为此,晋中军将栾书意图对楚国进行报复,但遭韩厥反对。同年,应许灵公请求,楚共王派公子申“迁许于叶”(今河南省叶县南),许国从此附庸于楚,而许国的原有领土都被郑所占。 前575年春,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派公子成出使郑国,以汝阴的田地(今河南省郏县、叶县间)向郑国求和,郑国就依附楚国,背叛了晋国。夏天,郑子罕率兵攻打宋国,被败于汋陂(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之间),但随后又败宋于汋陵(今河南省宁陵县南)。郑宋交战不久,晋国准备兴师讨伐郑国,一方面出动四军,一方面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准备和这些国家协同作战。郑成公得知后,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由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和蛮军会合,与晋军在郑国的鄢陵交战。 这就是鄢陵之战。晋厉公采纳投奔晋国的斗越椒之子苗贲皇的建议,先攻楚军的左、右军,再攻中军。晋国的魏锜一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随即被楚国的养由基射死。楚公子筏被俘。随后,苗贲皇故意放跑俘虏,让楚军得知晋军已有准备。楚共王召子反商议对策,子反却因醉酒不能应召,楚王只得撤军。子反后畏罪自杀。 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新结连诸侯,计划讨伐郑国,随后晋、齐、宋、鲁、邾等国联合伐郑、陈、蔡。郑子罕出兵夜袭,击败宋、齐、卫三国军队。前574年,郑公子騑(子驷)主动出击,攻打晋国的虚、滑(今河南省偃师市),卫国出兵援助晋国。同年夏,楚派公子成、公子寅领兵驻扎在郑国,助郑抵抗晋国。不久,晋厉公会同周、齐、宋、鲁、卫、曹、邾等国军队再次攻郑,楚子重率军救郑,晋联军主动撤退。同年冬,晋再次会同上述各国军队伐郑、围郑,楚公子申率军救郑,各国军队又因畏惧楚军强大而退兵。鄢陵之战因争郑而起,但晋并未征服郑国,战后又多次伐郑,楚国也多次出兵救郑。 前574年十二月,晉厲公指使外嬖胥童數人殺死郤至,胥童乘勢將欒書、荀偃劫持,後被厲公赦還。欒書聯合荀偃趁厲公出遊,誅殺胥童,將厲公囚禁,六天後,將厲公殺死,明年二月迎立晋厉公的堂侄孙周为君。 在位期間執政為:欒書、韓厥、荀庚、士燮、趙旃、郤犨、郤至、郤錡、知罃、荀偃。.

弭兵之盟和晉厲公 · 晉厲公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晉平公

晉平公,姬姓,名彪,双字谥庄平,又称晋庄平公,晋悼公嫡子,杞桓公外孙。即位之初(前557年),與楚國發生湛阪之戰,獲得勝利。 後來,令祁黃羊舉賢,祁黃羊先後推薦仇人解狐和兒子祁午,留下“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美譽。二度有疾,魯昭公元年(前541年),求醫於秦國。秦景公派遣醫和往診,醫和診病後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 在位期間執政大夫為:荀偃、士匄、趙武、韓起、魏絳、欒盈、荀吳、荀盈、程鄭、范鞅、魏舒、趙成、荀躒。.

弭兵之盟和晉平公 · 晉平公和晋国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弭兵之盟和晋国之间的比较

弭兵之盟有50个关系,而晋国有44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6,杰卡德指数为5.25% = 26 / (50 + 445)。

参考

本文介绍弭兵之盟和晋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