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之间的区别

安大略401號省道 vs. 米尔顿 (安大略省)

安大略401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1),正式名稱為國王401號公路(King's Highway 401),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條東西向400系列高速公路,全長828.0公里,西起溫莎市,橫貫安大略省南部至魁北克省邊界為東端,並連接魁北克20號高速公路前往滿地可,此兩條公路構成魁北克市-温莎走廊的主要骨幹。途經多倫多市的一段401號省道是世上最繁忙及最寬闊的公路之一,最闊的一段有22條來回行車線,亦是安大略省經濟的大動脈。由於401省道非常繁忙,安大略省政府於1980年代決定興建安大略407號省道作為此公路的繞道。公路全線由安大略省運輸廳管理,並由安大略省警察局負責巡邏和執法,車速限制為每小時100公里。 此公路全線名為麥克唐納-卡迪亞公路(Macdonald-Cartier Freeway),而介乎多倫多和特倫頓的路段則在2007年額外冠以英雄公路(Highway of Heroes)之稱,以紀念在阿富汗戰爭中殉職的加拿大軍人。2015年在溫莎市開通的西延路段則冠為赫布·格雷園林公路(Rt.)。. 米尔顿(Milt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荷頓區一鎮,為荷頓區的行政中心。苗頓離多倫多市中心以西約,南鄰奧克維爾鎮和伯靈頓市,西及哈密爾頓市和威靈頓縣普斯林治鄉,北至威靈頓縣的貴湖/伊拉摩沙鄉,東北臨荷頓山鎮,東南面則與皮爾區密西沙加市為鄰,是大多伦多地区的一部分。 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米尔顿鎮內有84,362名居民,較2006年上升56.4%,而2001年至06年間的人口則增長了71.4%,這些年間為大金馬蹄地區人口增長速度最高的城鎮。.

之间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相似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有(在联盟百科)17共同点: 加拿大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南安大略多伦多多倫多市中心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大多倫多地區安大略407號省道安大略省密西沙加皮爾區第二次世界大战荷頓區高速公路魁北克省杜林區400系列公路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加拿大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加拿大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

#重定向 加拿大众议院.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南安大略

南安大略(Southern Ontario),又稱南安省,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區,位於法國河和阿爾岡金省立公園以南。連同帕里灣區和穆斯科卡區在内,本區約占安大略省總面積的14-15%。本區也是加拿大最南端的地區。 南安大略與北安大略有著極大的差異。與北安大略相比,南安省人口較多,而兩者的氣候和文化亦有所不同。南安大略也可再細分為中安大略、東安大略、西南安大略和金馬蹄地區(包括大多倫多地區)。.

南安大略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南安大略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多伦多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多伦多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市中心

多倫多市中心(英語:Downtown Toronto)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的商業中心區。市中心南臨安大略湖、北至布羅爾街(亦包含央街夾布羅爾街以北的部分地段)、東臨當河、西至巴佛士街。多倫多市中心是加拿大的銀行和金融業重鎮,區内佈滿加拿大主要公司的全國總部。此外,據加拿大統計局的2006年人口普查資料所示,多倫多市中心約有16萬9千名常住居民,較2001年上升10%,較1976年更上升30%,是市内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社區之一。近年區内有不少多層分契式公寓大廈陸續落成,而區内多個地標(如央-登打士廣場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亦相繼被翻新和重修。每天約有80萬人在日間時段進出多倫多市中心。 現時市中心東南部的舊城區於1790年代被英國殖民政府劃為約克鎮,並成為上加拿大的首府。約克鎮於1834年改為多倫多市後,首座市政廳亦設於此處。到了19世紀末期,多倫多市逐漸從原約克鎮鎮址往西伸延,而多倫多的金融區亦陸續轉移到央街以西的國王街和威靈頓街。該帶於1904年經歷大火災後展開重建工作,市内首批摩天大廈隨之而現,而多座於二戰後新建的大廈中亦於全國最高建築中榜上有名。 市中心可再細分為不同的社區,如中區華埠、娛樂區和聖羅倫斯區等。.

多倫多市中心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多倫多市中心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Toronto Pear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簡稱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以至其都會區(大多倫多地區)及廣域都市帶(金馬蹄地區)的主要機場。皮爾遜機場離多倫多市中心西北約,其大部分土地實際坐落密西沙加市東北角的馬爾頓區(Malton),东部的一小部分土地则延展至多伦多市的怡陶碧谷区。。皮爾遜國際機場是加拿大最繁忙的機場,2017年客流量達 47,054,696人次,航班升降量則達465,555架次。以總客流量計算,皮爾遜機場在世界最繁忙機場中排第30位;以國際航班客流量計算排第22位;以航班升降量計算則排第10位。 皮爾遜機場是加拿大航空和加拿大航空快運的最大樞紐,亦令其成為星空聯盟的主要樞紐之一。此外,皮爾遜機場亦是西捷航空以及聯邦快遞的樞紐機場,和加拿大越洋航空与阳翼航空的重点机场。 機場的運作曾由加拿大交通部負責,現時則由非牟利的大多倫多機場管理局負責,但仍隸屬於加拿大國家機場系統。皮爾遜機場是全加拿大八座设有美國境外入境審查的机场之一。.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地區

大多倫多地區 (英語:Greater Toronto Area,當地縮寫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區。按安大略省政府規劃部門的定義,大多地區的人口在2011年全國普查時為 6,054,191 人。除了多倫多市之外,大多地區還包括皮爾區、約克區、杜林區和荷頓區四個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ies)。.

大多倫多地區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大多倫多地區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407號省道

安大略407號省道(Ontario Highway 407)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條東西向400系列收費高速公路,全長,西端在伯靈頓與403號公路和伊利沙伯皇后道交匯,東端在克拉靈頓與湯頓道(Taunton Road)交接。此公路介乎西端伯靈頓和皮克靈布洛克道(Brock Road)的路段業權隸屬私營的407ETR特許有限公司(407 ETR Concession Company Limited),正式名稱為407號快速收費公路(407 Express Toll Route,簡稱407 ETR);布洛克道以東路段的業權則隸屬安大略省政府。407號公路是世上首條全面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的收費公路;公路沿線不設收費站,營運公司透過裝設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收發器或設置在公路出入口的車輛號牌攝影機來記錄車輛進出公路的地點,從而計算車程和收費。 為了方便駕駛人士繞過401號公路的大多倫多地區路段(即該公路最繁忙的路段),安省政府從1950年代開始規劃407號公路作401號公路的北方繞道。然而,當局在往後年間集中拓闊401號公路,因此待1987年才展開407號公路項目。省府於1990年代初將407號公路定為收費道路,並於1998年將之私有化,407號快速收費公路因此不屬省政府轄下的公路網絡。首期介乎410號公路和404號公路的路段於1997年中通車,餘下路段於往後四年相繼對外開放;私營的407號公路於2001年中開通至現有的規模。 407號公路延伸項目現正進行中,從皮克靈布洛克道往東伸展,於接近奧羅諾(Orono)處與35號省道相接。項目首階段東至奧沙華市的和諧道(Harmony Road),於2016年6月20日開通;餘下通往35號省道的路段則暫定於2020年完工。.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407號省道 · 安大略407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安大略省 · 安大略省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密西沙加

密西沙加(Mississauga,),或稱美西沙加,簡稱密市或美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的皮爾區,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密市有約713,443名居民,以人口計算是全國第六大城市。密西沙加是大多地區内的一個重要交通樞鈕,有七條省級高速公路橫越本市,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中的一大部分更是坐落於密市範圍以内。 密西沙加市坐落安大略湖的北岸,北鄰賓頓市,西接荷頓區的奧克維爾和苗頓,西北臨荷頓山,至於東面與多倫多的市界綫則有一部份跟隨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密西沙加 · 密西沙加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皮爾區

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自治市政區(regional municipality),位於多倫多市以西,並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本區由下列三個市鎮組成:.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皮爾區 · 皮爾區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荷頓區

荷頓區(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Halton,簡稱Halton Region)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地方行政區。荷頓位於南安省大多倫多地區的西南部,西接咸美頓市,東至皮爾區,北鄰威靈頓縣,南臨安大略湖。荷頓區轄下有四個城鎮,分別為布靈頓市、奧克維爾鎮、苗頓鎮及荷頓山鎮。荷頓區的正式行政中心設於苗頓,但其總部大樓則設於奧克維爾。荷頓區的面積有964.01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有501,669人。 奧克維爾和布靈頓在荷頓區南面形成一個大市區,而北面的苗頓和荷頓山則仍大致保留其鄉郊特色。荷頓區連同隔鄰增長迅速的皮爾區令多倫多和咸美頓之間的都市帶在衛星圖像上清晰可見。 荷頓區於2001年至2006年之間的人口增長率達17.1%,是全國增長速度最快的人口普查區之一。即使人口發展迅速,荷頓區沿著尼亞加拉峭崖一帶農地和受保護地區的用途還未被變更。.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荷頓區 · 米尔顿 (安大略省)和荷頓區 · 查看更多 »

高速公路

速公路一般是指双向2條车道以上、雙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两旁封闭和立体交叉桥梁、地下隧道与匝道,时速限制比普通公路較高的行駛道路。特点是车速快、交通量大和有较高的运输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高速公路 · 米尔顿 (安大略省)和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Québec,Quebec),簡稱魁省,加拿大華人舊譯古壁省,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區人口为7,903,001人。魁北克官方语言為法语,北美的法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此。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聯邦自治省份也是第二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努納武特;在西與安大略省、詹姆斯灣以及哈德森灣接壤,北接哈得遜海峽與昂加瓦灣,在東與聖羅倫斯灣、紐芬蘭-拉布拉多省和新伯倫瑞克省相鄰,南鄰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紐約州,並與努納武特、愛德華王子島以及新斯科細亞共享海上邊界。 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次多的自治省分,僅次於安大略省,多數居民住在鄰近聖羅倫斯河的都市-蒙特婁以及魁北克市,其中魁北克市也是該省首府,英裔人口大多居住西部的蒙特利尔,現在加蒂诺、東部鄉鎮以及加斯佩半島地區也有相當多數的英裔人口,位於北方的北魁北克地區則占據該省大半部的地區,該地以原住民因纽特人居多並要求和魁北克分離。.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魁北克省 · 米尔顿 (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 · 查看更多 »

杜林區

杜林自治區域(The 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Durham),有時非正式的稱為杜林區,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一個自治區域。杜林區的南面瀕臨安大略湖,西接多倫多市和約克區,北臨錫姆科縣,東北及卡沃薩湖市,東面則與彼得堡縣和諾森伯蘭縣為鄰,為大多倫多地區及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但值得留意的是,杜林區内的奧沙華、懷特比和卡靈頓是自組成奧沙華人口普查都會區,而並非隸屬多倫多人口普查都會區。杜林區的行政中心設於懷特比。 杜林區於1974年成立,為安省政府新成立的數個小型區政府之一。成立原因是因為市區和市郊區域的快速發展。杜林區包含了前安省安大略縣及諾森伯蘭與杜林聯合縣的土地。.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杜林區 · 杜林區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400系列公路

400系列公路(400-series highways)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系列高速公路,構成該省省道網絡的一部分。此系列公路具有嚴謹的標準規格,部分設計特點更獲北美其他交通部門建設高速公路時所仿效,當中包括局部苜蓿葉型交匯處(parclo interchange)以及由紐澤西護欄設計演變而成的安大略高牆護欄(Ontario Tall Wall)。 安省政府在探討將某條交通走廊升格為400系列高速公路時,主要考慮該走廊的每日平均汽車流量是否達致10000架次,但偶然亦會考慮其他因素。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低於上述門檻,但省府為了刺激該區經濟會考慮將之升格至400系列公路資格(例如安省北部的400號公路延伸計劃)。另一方面,某些交通走廊的車流高於上述門檻,但省府因環保、項目造價高昂或沿線居民反對等原因而放棄將之升格(例如於1970年代取消的多倫多市400號公路南延項目)。.

400系列公路和安大略401號省道 · 400系列公路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之间的比较

安大略401號省道有78个关系,而米尔顿 (安大略省)有36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7,杰卡德指数为14.91% = 17 / (78 + 36)。

参考

本文介绍安大略401號省道和米尔顿 (安大略省)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