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之间的区别

唐朝行政区划 vs. 山南西道

唐朝行政区划,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在较长时期内,唐朝采用了“道州县”三级制,但是“道”的实际权限相互间差异很大,变革繁多,而且其基础往往是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所以这一体系常被称为“虚三级”。而且唐朝疆域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到鼎盛到缩减的过程,后期逐渐趋向五代十国的分裂状态,行政区划的记载已经非常不完整。但是唐初始设的“道”的概念,仍然影响了之后的宋朝,并成为“路”的原形。. 山南西道是唐朝的一个道。开元十五道之一,位置在秦岭以南,剑门关以北。相当于今天的陕西省南部,四川省北部。开元时期,分山南道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安史之乱後,山南西道的治所梁州(汉中)升格为兴元府,山南西道节度使因此又称兴元节度使。.

之间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相似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有(在联盟百科)46共同点: 南郑县同谷郡同昌郡壁州安史之亂山南东道巴州巴州区广元市开州开元利州区唐朝符阳郡益昌郡盛山县盛山郡难江县顺政县顺政郡西乡县诺水县阴平郡阆州阆中县阆中郡蓬山郡蓬州集州通州...通川县通川郡果州梁州河池郡洋州洋川郡渠州清化郡潾山郡成州流江县新唐书文州扶州曲水县 扩展索引 (16 更多) »

南郑县

#重定向 南郑区.

南郑县和唐朝行政区划 · 南郑县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同谷郡

同谷郡,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成州置,治所在上禄县(今甘肃省礼县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礼县、西和县西和、成县等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成州。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陇南行政区划史.

同谷郡和唐朝行政区划 · 同谷郡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同昌郡

同昌郡,中国古代的郡。 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扶州为同昌郡,治所在同昌县(今四川省九寨沟县),下辖九县:尚安县、钳川县、同昌县、帖夷县、嘉诚县、金崖县、封德县、常芬县、丹邻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改同昌郡为扶州,天宝元年(742年),再改扶州为同昌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州制,改同昌郡为扶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同昌郡和唐朝行政区划 · 同昌郡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壁州

壁州,又有作璧州,中国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八年(625年),分巴、集二州置,治所在诺水县(天宝初年改名通江县)。“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太平寰宇记》)。户万三千三百六十八,口五万四千七百五十七。下辖五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壁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通江县和万源市部分地区。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入巴州。.

唐朝行政区划和壁州 · 壁州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唐朝行政区划和安史之亂 · 安史之亂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山南东道

山南東道,中国唐朝时设置的道。 唐朝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山南道東部置,為全國十五道之一。採訪處置使治襄州(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轄境約當今陝西省秦嶺、華山以南,汶水河、子午河、大巴山和重慶市萬州區、墊江、梁平縣一線以東,河南省伏牛山、桐柏山丘陵以西,自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至湖北省洪湖市長江以北地區。乾元元年(758年)廢。安史之乱後,梁崇义曾经在这里割据。.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 · 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巴州

#重定向 巴州区.

唐朝行政区划和巴州 · 山南西道和巴州 · 查看更多 »

巴州区

巴州区是中国四川省东北部巴中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米仓山南麓,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丘行政区。巴州总面积25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6万。古称"汉昌县","巴州", "巴县","化城县",是巴州州治,后置为巴中县,2000年巴中成立地级市后为巴州区,是巴中市政府驻地。2013年巴州区析置恩阳区。 巴州区城区有“九井十八街”的说法。经过城市发展,“九井十八街”现在只剩下文星街、白马井和观音井。.

唐朝行政区划和巴州区 · 山南西道和巴州区 · 查看更多 »

广元市

广元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东邻巴中市,南接南充市,西连绵阳市,北与甘肃省陇南市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位于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四地的中心。米仓山、大巴山南麓,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是一座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全市总面积1.63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 广元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自古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国故地,入蜀要塞,三国重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旅游热点城市。广元获得的殊荣有: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新型工业化基地、中国温泉之乡。.

唐朝行政区划和广元市 · 山南西道和广元市 · 查看更多 »

开州

開州可以指歷史上的以下地名:.

唐朝行政区划和开州 · 山南西道和开州 · 查看更多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行政区划和开元 · 山南西道和开元 · 查看更多 »

利州区

利州区是中国四川省广元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1492平方公里,人口约53万人。利州区原名市中区,2007年3月13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利州区和唐朝行政区划 · 利州区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和唐朝行政区划 · 唐朝和山南西道 · 查看更多 »

符阳郡

符阳郡,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初年,改集州置,治所在难江县(今四川省南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江县及通江、旺苍二县部分地区。乾元初年,复改集州。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符阳郡 · 山南西道和符阳郡 · 查看更多 »

益昌郡

昌郡,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利州置,治所在绵谷县(今四川省广元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青川、旺苍和陕西省宁强等市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利州。.

唐朝行政区划和益昌郡 · 山南西道和益昌郡 · 查看更多 »

盛山县

#重定向 开州区.

唐朝行政区划和盛山县 · 山南西道和盛山县 · 查看更多 »

盛山郡

盛山郡,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开州置,治所在盛山县(今重庆市开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开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开州。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重庆的郡 Category:开州区.

唐朝行政区划和盛山郡 · 山南西道和盛山郡 · 查看更多 »

难江县

难江县,中国古县名。 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属北水郡。因难江水得名。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盘道县。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南江县。隋朝大业中,属汉川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为集州治。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改属巴州。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入化成县。 Category:南梁县份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南江县 Category:52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8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难江县 · 山南西道和难江县 · 查看更多 »

顺政县

顺政县,中国古县名。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汉曲县置,治所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为顺政郡治。唐朝、北宋时为兴州治。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改为略阳县。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陕西古代县份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9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0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顺政县 · 山南西道和顺政县 · 查看更多 »

顺政郡

顺政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改武兴郡置,治所在汉曲县(今陕西省略阳县),属兴州。辖境约今陕西省略阳县地。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治所在顺政县(今略阳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改为兴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顺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兴州。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顺政郡 · 山南西道和顺政郡 · 查看更多 »

西乡县

西乡县是中国陕西省汉中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汉中东部,介于东经107.15'至108.15',北纬32.32'至33.14'之间,东临石泉、汉阴,南抵镇巴和四川通江,西接城固、南郑、北连洋县。 辖14镇11乡,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64.7%,丘陵28.5%,平川6.8%。海拔在371.2米——2413米之间,相对高差2041.8米。有14个民族,汉族占98.8%,少数民族有回、蒙、苗、壮、满、侗、白等七个,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 全县交通方便,210、316国道穿行境内,阳安铁路从县城通过,客货运通畅。 现任县委书记:马世生,县长:演晓刚。.

唐朝行政区划和西乡县 · 山南西道和西乡县 · 查看更多 »

诺水县

诺水县,中国古县名。 西魏大统年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通江县,属遂宁郡。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废入始宁县。唐朝武德八年(635年)复置,属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通江县。 Category:西魏县份 Category:北周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通江县.

唐朝行政区划和诺水县 · 山南西道和诺水县 · 查看更多 »

阴平郡

平郡,是东汉到隋朝的一个郡,在今甘肃省文县。十六国时期仇池杨广香在此建立政权。 477年,杨广香称“阴平王”或“阴平公”,都阴平(今甘肃省文县西北),史称“阴平国”。统治地区包括甘肃省东南部以及四川省北部。传至杨定,526年灭于北魏。.

唐朝行政区划和阴平郡 · 山南西道和阴平郡 · 查看更多 »

阆州

阆州,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唐朝、宋朝时期设置的州。元朝时,升格为保宁府。.

唐朝行政区划和阆州 · 山南西道和阆州 · 查看更多 »

阆中县

阆中县,中国旧县名, 战国秦惠文王时(前354年─前311年)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属巴郡。隋朝改阆内县,唐朝复阆中县,为阆州治。元朝为保宁路治,明朝、清朝为保宁府治。民国时,属四川省。1950年起,属剑阁专区。1952年,剑阁专区复归四川省,同年改名为广元专区。1953年,阆中县归南充专区(1968年改为南充地区)。1991年撤销阆中县,改设阆中市。 Category:秦国县份 Category:秦朝县份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蜀汉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县份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阆中市 Category:前4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9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阆中县 · 山南西道和阆中县 · 查看更多 »

阆中郡

阆中郡,中国唐朝时设置的郡。 天宝元年(742年)改阆州置,治所在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苍溪、阆中、南部等县市。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阆州。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阆中郡 · 山南西道和阆中郡 · 查看更多 »

蓬山郡

蓬山郡,可以指:.

唐朝行政区划和蓬山郡 · 山南西道和蓬山郡 · 查看更多 »

蓬州

蓬州,中国古代的州。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分巴、隆二州置。“因蓬山以为名”(《太平寰宇记》)。治所在安固县(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隋朝大业初废。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又分巴、渠、隆三州复置。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移治大寅县(广德初改名蓬池县,今仪陇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咸安郡,至德二载(757年)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蓬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仪陇县及营山、渠县两县部分地区。 宋朝时属利州路。元朝时属顺庆路。至元中移治相如县(今蓬安县)。明朝时属顺庆府。洪武四年(1371年),废相如县入州。清朝时不领县。1913年改为蓬安县。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6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蓬州 · 山南西道和蓬州 · 查看更多 »

集州

集州,可以指:.

唐朝行政区划和集州 · 山南西道和集州 · 查看更多 »

通州

通州,中国古代的州:.

唐朝行政区划和通州 · 山南西道和通州 · 查看更多 »

通川县

#重定向 通川县 (隋朝).

唐朝行政区划和通川县 · 山南西道和通川县 · 查看更多 »

通川郡

通川郡,可以指:.

唐朝行政区划和通川郡 · 山南西道和通川郡 · 查看更多 »

果州

果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四年(621年)割隆州南充、相如二縣置。治所在南充縣(今四川省南充市東北),因境內有果山得名。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南充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果州。領縣六:南充縣、相如縣、流溪縣、西充縣、朗池縣、岳池縣。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升果州為順慶府。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南充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21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2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果州 · 山南西道和果州 · 查看更多 »

梁州

#重定向 梁州 (古代).

唐朝行政区划和梁州 · 山南西道和梁州 · 查看更多 »

河池郡

河池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实行郡制,改凤州设置河池郡。治所在梁泉县(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下辖五县:梁泉县、河池县、思安县、两当县、同谷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河池郡为凤州。天宝元年(742年),实行郡制,再改凤州为河池郡,下辖四县:梁泉县、黄花县、两当县、河池县。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州制,再改为凤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甘肃的郡 Category:宝鸡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陇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河池郡 · 山南西道和河池郡 · 查看更多 »

洋州

洋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置,治所在丰宁县(今陕西省西乡县西)。 隋朝大业初废。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置,治西乡县(今陕西省西乡县)。辖境约今西乡、洋县、镇巴、佛坪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洋川郡,十五年移治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洋州。五代蜀改为源州。北宋复名洋州。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废兴道县入州。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降州为县。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洋州 · 山南西道和洋州 · 查看更多 »

洋川郡

洋川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北魏晋明中置,治所在今陕西省西乡县。属洋州。辖今陕西省西乡、镇巴等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洋州为洋川郡,治所在兴道县(今陕西省洋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洋县、镇巴、佛坪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洋州。 Category:北魏的郡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洋川郡 · 山南西道和洋川郡 · 查看更多 »

渠州

渠州,中国古代的州。 梁大同三年(537年)置(《太平寰宇记》);一说大通三年(529年)置(《太平御览》引《舆地志》)。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宕渠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渠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潾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渠州。治所在流江县(今四川省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大竹、邻水、广安等县市地。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分置广安军,辖境略小。南宋辖境又增大。两宋先后属梓州路及潼川府路。元属顺庆路。明朝洪武初年,废流江县入州,九年(1376年)降为县。.

唐朝行政区划和渠州 · 山南西道和渠州 · 查看更多 »

清化郡

清化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实行郡制,改巴州设置清化郡。治所在化成县(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下辖十四县:化成县、曾口县、清化县、盘道县、永穆县、归仁县、始宁县、其章县、恩阳县、长池县、符阳县、白石县、安固县、伏虞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清化郡为巴州。天宝元年(742年),实行郡制,再改巴州为清化郡,属于山南道。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州制,再改为巴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巴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7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75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唐朝行政区划和清化郡 · 山南西道和清化郡 · 查看更多 »

潾山郡

#重定向 鄰山郡.

唐朝行政区划和潾山郡 · 山南西道和潾山郡 · 查看更多 »

成州

成州,中国古代的州。.

唐朝行政区划和成州 · 山南西道和成州 · 查看更多 »

流江县

流江县,古县名。北周武成元年(559年 )置,治所在今四川省渠县,属流江郡。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五月省。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达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渠县.

唐朝行政区划和流江县 · 山南西道和流江县 · 查看更多 »

新唐书

《新唐书》,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纪传体史書。《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

唐朝行政区划和新唐书 · 山南西道和新唐书 · 查看更多 »

文州

文州可以指:.

唐朝行政区划和文州 · 山南西道和文州 · 查看更多 »

扶州

扶州,南北朝到唐朝和元朝的州,在今九寨沟附近。 北周保定五年(565年),設置龙涸防(今四川省松潘县)。天和元年(566年),吐谷渾龙涸王莫昌内属北周,設置扶州。管理龙涸郡一郡,嘉城县、金崖县、交川县、江潭县四县。隋開皇七年(587年),废扶州,嘉城县、金崖县归邓州,交川县及江潭县归会州管辖。同年邓州改称扶州(治所在今四川省九寨沟县)。邓州原为北魏設置的寧州。西魏改为邓州。大業二年(606年),废芳州,轄地域归扶州。大業三年,郡制施行,改称同昌郡,下管轄7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在嘉城县设置松州,治所在嘉诚(今四川省松潘县)。广德年间被吐蕃占领。元朝在文州设置文扶州万户府,管理扶州。明朝废除,地属松潘卫。 F F F F.

唐朝行政区划和扶州 · 山南西道和扶州 · 查看更多 »

曲水县

曲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下属的一个县;藏语中意思是“流水沟”;位于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

唐朝行政区划和曲水县 · 山南西道和曲水县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之间的比较

唐朝行政区划有805个关系,而山南西道有5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6,杰卡德指数为5.35% = 46 / (805 + 55)。

参考

本文介绍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西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