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相似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有(在联盟百科)43共同点: 南陽郡,均州,复州,夷陵郡,夔州,奉节县,宜昌市,安史之亂,安康市,富水郡,峡州,巴东郡,万州区,京山县,仙桃市,开元,唐朝,秭归县,竟陵郡,随州市,隋州,襄州,襄阳县,襄阳郡,郢州,邓州市,武陵郡,江陵县,汉东郡,泌州,...,泌阳县,涪州,涪陵区,涪陵郡,淮安郡,澧州,澧阳县,澧阳郡,朗州,房县,房州,房陵郡,新唐书。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南陽郡
南阳郡,中国古郡名。秦国于前272年设置,辖境在今河南省、湖北省等地。其后辖境多有变化。唐朝乾元时,全国废郡改州,改为邓州。.
南陽郡和唐朝行政区划 · 南陽郡和山南东道 ·
均州
均州,隋朝时设置的州,在今湖北省境。 开皇五年(585年),改丰州为均州,州名取自均水。大业元年(605年),均州废。义宁二年(618年),以淅阳郡的武当县和均阳县置均州。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均州废,二县改隶淅州。贞观八年(634年),以武当县、郧乡县复置均州。曾改名为武当郡。土贡:山鸡尾、麝香。户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万八百九。下领三县:武当县、郧乡县、丰利县。 明朝时,均州属襄阳府。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州治武当县省入均州。所属郧县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归郧阳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州改县,均州改为均县。均州城已淹没于丹江口水库下。.
复州
复州,中国古代的州。 辽朝兴宗时(1031年—1055年)置复州。治所在永宁县(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下辖两县:永宁县、德胜县。辖境约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地。蒙古废复州。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复州厅置复州,治所在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属奉天府。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移治今瓦房店市。1913年废州置复县。.
夷陵郡
夷陵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改峡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宜都、远安等市县地。唐朝初年改名峡州。天宝初复名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宜昌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夷陵郡 · 夷陵郡和山南东道 ·
夔州
夔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武德二年(618年)以信州改名,治所在人复县(贞观中改奉节县,即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宋移今治)。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云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夔州。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奉节、云阳、巫山、巫溪等县地。宋朝时,属夔州路。开宝中割云安县(今云阳县)置云安军,辖境缩小。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夔州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夔州府。 夔州位於长江上游,歷年以來是四川要道,水上交通繁忙,常有客货商船往来。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重庆的州 Category:618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27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奉节县
奉节县位于重庆市东部,与云阳、巫山、巫溪、湖北利川、恩施相邻。县城驻于永安镇,位于长江以北。面积4098.37平方千米,居重庆市第二位,2007年末户籍人口1,041,465,居重庆市第八位。奉节是三峡库区县中移民工作量最大、搬迁最难的县。.
唐朝行政区划和奉节县 · 奉节县和山南东道 ·
宜昌市
宜昌市Yí Chā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湖北省政府确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鄂西南,是省内首个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城市。宜昌古称夷陵,扼长江三峡东口,是长江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的所在地,长江上、中游分界地。宜昌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巴楚文化发源地。宜昌是中国CFO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
唐朝行政区划和宜昌市 · 宜昌市和山南东道 ·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朝於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同唐朝皇室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造成唐代藩鎮割據。由於反唐戰爭的發起者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亦稱天寶之亂。.
唐朝行政区划和安史之亂 · 安史之亂和山南东道 ·
安康市
安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南部偏东,北依秦岭,南沿大巴山--。.
唐朝行政区划和安康市 · 安康市和山南东道 ·
富水郡
富水郡,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郡。 西魏时置,治所在富水县(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属温州。辖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隋朝开皇初年废。唐朝天宝元年(742年)以郢州改置,治所在京山县(今属湖北省)。辖境相当于今湖北省钟祥市、京山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郢州。 Category:西魏的郡 Category:北周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荆门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富水郡 · 富水郡和山南东道 ·
峡州
峡州,又称硖州,南北朝到明朝的州。 北周武帝时,改拓州为峡州,因为在三峡之口得名。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唐朝在今宜昌市,宋朝末年在江南,元朝回江北)。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枝江市。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夷陵郡。唐朝初年,复名峡州。天宝初改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峡州。1280年,升为峡州路,相当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枝江市。1364年,吴王朱元璋废除峡州路,改为峡州。1376年,峡州改为夷陵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湖北的州 Category:宜昌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6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巴东郡
巴东郡,中国古代东汉至唐朝的一个郡,郡治鱼复县(曾又名永安县、人复县,即今三峡奉节县白帝城)。.
唐朝行政区划和巴东郡 · 山南东道和巴东郡 ·
万州区
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上游地区、三峡库区腹地,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庆市最大的区,也是重庆万开云板块的核心城市。万州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总人口175万,距离重庆主城区约374公里,是重庆市次于主城区的第二大城市,是重庆规划的位于三峡库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万州区东临云阳县,南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和湖北利川市,西频忠县和梁平区、北界开州区和四川开江县。至2017年,总人口174.14万人,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69.6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85万人,城镇化率65.45%。 万州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距重庆主城区和湖北宜昌200公里以上,是200公里半径范围内城市人口唯一超过80万的中心城市。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是拥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深水港码头、高速铁路和海关口岸,国际保税物流的一个交通枢纽的城市。.
万州区和唐朝行政区划 · 万州区和山南东道 ·
京山县
#重定向 京山市.
京山县和唐朝行政区划 · 京山县和山南东道 ·
仙桃市
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一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汉水南岸与东荆河北岸之间,长江与汉水交汇的冲积三角洲上,旧称沔阳。东邻武汉,西联潜江,北倚汉水,南抵洪湖。境内地势低平,湖泊河流星罗密布,有“水乡泽国”之称。现为中国著名的粮、棉、麻、鱼商品基地,农业总产值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城区有“小汉口”之称,水陆交通便利,官码头曾被列作全国港口普查试点码头,仙桃港载入了《中华大辞典》。是江汉平原东部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工业以轻工、纺织著称。矿产资源有石榴石、白钛石、煤、天然气、石油。近年来,民营经济发达,已成为仙桃经济的主体。武汉城市圈“1+8”的重要成员。仙桃还是著名的“体操之乡”,现有李小双体操学校,为全国性的儿童体操教育基地。通用语言沔阳话,属于官话语系。.
仙桃市和唐朝行政区划 · 仙桃市和山南东道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秭归县
秭归县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县,诗人屈原的故乡,全国著名的脐橙之乡。.
唐朝行政区划和秭归县 · 山南东道和秭归县 ·
竟陵郡
竟陵郡,中国古代的郡。.
唐朝行政区划和竟陵郡 · 山南东道和竟陵郡 ·
随州市
随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随州市是炎帝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一区、一县、一县级市。市郊的曾侯乙墓曾经出土巨大编钟,为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古称隋县、隋州。隨縣于1966年之前即是全國人口過百萬的三大縣之一。.
唐朝行政区划和随州市 · 山南东道和随州市 ·
隋州
隋州,中國古代的州。 西魏废帝元钦三年(554年)改并州置,治所在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隋朝改随为隋,随州也称隋州。唐朝时,隋州的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随州、枣阳等市地。五代十国通称随州。历宋元明清至1912年废随州,改为随县。 Category:西魏的州 Category:北周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湖北古代行政区划 Category: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12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襄州
襄州可以指:.
襄阳县
襄阳县,湖北省旧县名。因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始建于西汉初年,2001年撤销,设襄阳区。.
唐朝行政区划和襄阳县 · 山南东道和襄阳县 ·
襄阳郡
襄阳郡,中国古代的郡。.
唐朝行政区划和襄阳郡 · 山南东道和襄阳郡 ·
郢州
郢州,可以指:.
邓州市
邓州市古称“邓”或“穰”,是中国河南省直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南阳市南部,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地处南阳盆地中南部,位于河南省西南部,河南省和湖北省交界部位,东际淮海,南控荆襄,西通巴蜀,素有“三省雄关”之称,乃豫州之雄镇。邓州左襟白河,右带丹江,江汉环其前,伏牛耸其后,宛桐障其左,郧谷拱其右,江汉之上游,襄汉之藩篱,秦楚之扼塞,沃野百里,古代邓州地志将邓州描绘为天府首选之地。邓州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上郡、望郡和钜郡,是中州巨区和军事重镇。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写于邓州的花洲书院,邓州也是全球华裔“邓姓”的发源地、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今日醫術仍盛行不輟。 近年,邓州先后被授予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优先发展中等城市的试点市、河南省重点扩权市和对外开放重点市。2014年1月1日,邓州市成为河南省直管市,赋予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邓州市的经济发展以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纺织化纤和仓储物流等产业为主导,逐步向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前进。.
唐朝行政区划和邓州市 · 山南东道和邓州市 ·
武陵郡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唐朝行政区划和武陵郡 · 山南东道和武陵郡 ·
江陵县
江陵县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荆江河段北岸。全县版图呈马鞍形,东西距53.5千米,南北距36.2千米。面积1032平方千米。2010年末总人口40.5万人。 .
唐朝行政区划和江陵县 · 山南东道和江陵县 ·
汉东郡
汉东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三年(607年)改随州置,治所在随县(今湖北省随州市)。辖境同随州。唐朝武德(618年—626年)初年,复为随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汉东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随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湖北的郡 Category:随州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襄阳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汉东郡 · 山南东道和汉东郡 ·
泌州
泌州,中国唐朝末年设置的州。 天祐三年(906年)移唐州治所到泌阳县(今河南省唐河县),改名泌州,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泌阳、桐柏、社旗、方城、唐河等县地。五代后唐改名广州,后晋改名泌州,后汉复名唐州。历经后周、北宋、金朝、元朝。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唐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后梁的州 Category:后唐的州 Category:后晋的州 Category:后汉的州 Category:河南的州 Category:南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驻马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90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0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泌阳县
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部,是驻马店市下辖的一个县。.
唐朝行政区划和泌阳县 · 山南东道和泌阳县 ·
涪州
涪州,可以指:.
涪陵区
陵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庆市下辖的市辖区,面积29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是重庆第三大城市。涪陵位于重庆市中部,城市建立在长江、乌江两岸,因当地榨菜产业发达,又有“榨菜之乡”的说法。 涪陵区,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地处重庆中部,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都”。 涪陵,古代巴国故都、军事重镇,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千里乌江第一大城市,重庆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主要工业城市,重庆第三大城市。 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末涪陵区辖4个园区、8个街道、12个镇、 6个乡,总人口116.50万,城区常住人口67万,是重庆第三大城市、成渝经济区东部中心城市。涪陵区自然条件好,人文资源丰富。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水底碑林白鹤梁、程朱理学点 易洞是名闻中外的名胜古迹。.
唐朝行政区划和涪陵区 · 山南东道和涪陵区 ·
涪陵郡
涪陵郡,三國時期蜀漢所置的郡,前身為東漢末年的巴東屬國及蜀漢初年的涪陵屬國,郡治在今四川省彭水縣鬱山鎮。.
唐朝行政区划和涪陵郡 · 山南东道和涪陵郡 ·
淮安郡
淮安郡可以指:.
唐朝行政区划和淮安郡 · 山南东道和淮安郡 ·
澧州
澧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九年(589年)置松州,寻改澧州。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以澧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大业初年,改为澧阳郡。唐朝初年,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为澧阳郡。南宋初钟相、杨幺起义,曾以此州为根据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澧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为澧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又降为州,属常德府。三十年(1397年)改属岳州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升为澧州直隶州,属湖南省。乾隆以后,今桑植县分属永顺府,辖境缩小。1913年废州改名澧县。.
澧阳县
澧阳县,中国古县名。 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隋朝时置澧阳县,明朝时省入澧州,1912年改澧县。枝柳铁路经过境内,产稻、棉花、小麦、大豆、薯类、蚕茧、鱼类等。 参考文献:1979年版辞海2272页。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宋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湖南古代县份 Category:常德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澧阳县 · 山南东道和澧阳县 ·
澧阳郡
澧阳郡,中国隋朝时设置的郡。 大业初改澧州置,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省澧县东南,唐移治今澧县)。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澧水流域(溇水上游除外)。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澧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澧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澧州。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唐朝的郡 Category:湖南的郡 Category:常德行政区划史.
唐朝行政区划和澧阳郡 · 山南东道和澧阳郡 ·
朗州
朗州,隋朝至北宋年间设置的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区。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唐朝时,朗州曾改名为武陵郡。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房县
房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北部、南河上源,是十堰市所辖的一个县。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贫困县,2006年人口为49万人。.
房州
房州,中国古代的州。在今湖北省境。 南北朝时,为新城郡地。西魏时,改为光迁国,县为光迁县。北周时,废光迁国,改名迁州。隋朝大业初年,改为房州,不久改为房陵郡,而光迁县不改。户七千一百六,下辖四县:光迁县、永清县、竹山县、上庸县。唐朝武德初年,仍称迁州。贞观十年(636年),改置房州,又改县为房陵县。户万四千四百二十二,口七万一千七百八。下辖四县:房陵县、永清县、竹山县、上庸县。天宝初年,亦曰房陵郡。乾元初年,复曰房州。五代沿袭。 宋朝仍为房州,別稱房陵郡。元朝时,属襄阳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县入州。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改州为县,属襄阳府。.
房陵郡
房陵郡,中国古代的郡。.
唐朝行政区划和房陵郡 · 山南东道和房陵郡 ·
新唐书
《新唐书》,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纪传体史書。《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
唐朝行政区划和新唐书 · 山南东道和新唐书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 什么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的共同点。
- 什么是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之间的相似性
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之间的比较
唐朝行政区划有805个关系,而山南东道有7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3,杰卡德指数为4.90% = 43 / (805 + 72)。
参考
本文介绍唐朝行政区划和山南东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