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之间的区别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 vs. 偶像崇拜

恐怖主義組織伊斯蘭國曾多次以反对鼓吹偶像崇拜為由,以鐵鎚、炸藥等工具破壞侵占地区的清真寺、神殿、教堂、古代和中世纪时期的历史遗迹等文化遺產,或是把文物盜去及變賣,為組織籌募資金;联合国安理会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均曾譴責此行徑。. 偶像崇拜通常指对任何一种人物的崇拜,与一神论的独一真神(上帝)相对,因其都是人手所造的物体。在亚伯拉罕诸教中,被认为是一项主要的罪,有时导致激烈的破坏偶像运动。「破壞偶像主義」便是會破壞宗教圖像或反對宗教敬仰的教條、常規或態度,對宗教圖像持較激烈的反對行為。 然而各个宗派之间关于什么才算是偶像没有统一意见。在其它宗教裡使用祭祀圖像是被允许的,但是“偶像崇拜”一词常常被回避,或是自然地被否定。 一般的反對崇拜偶像,則稱「無偶像論」,與崇拜偶像相反。反对偶像崇拜是以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兰教等的一神教,不能接纳很多其他宗教如佛教、道教、印度教等眾多民间信仰的主要原因。 被认为是偶像崇拜或是有类似嫌疑的,包括制造各种神灵的形象,或是宗教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如先知、圣人、神职人员,制造人或动物的形象,使用宗教或世俗符号。神学家将概念推而广之,包涵了将任意非神灵的事物神化,这也包括世俗生活中的事物,而不仅仅是某一具体图像。例如,天主教义中称:“偶像崇拜不单单是指异教的错误信仰。只要是人类将所造物抬高到上帝的位置,不论这是其它神灵、或是魔鬼(如拜撒旦教)、权势、享乐、种族、祖先、国家、金钱等,都被认为是偶像崇拜。”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passage 2113, p.460, Geoffrey Chapman, 1999 最早期的基督徒没有在崇拜中使用圣像……到了公元4、5世纪,教会开始使用圣像。他们的理由是,圣像比讲道或书籍更能帮助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认识基督教。”——《圣经、神学及教会著作百科全书》第4册503-504页,麦克林托克和斯特朗合编 圣经、神学、教会著作百科全书》说:“人只该向上帝祷告,并通过中保[居间人]耶稣基督这样做。因此,向圣人或天使祷告不但没用,而且亵渎上帝。不管受造物多么受人尊崇,总之崇拜受造物就等于拜偶像,是上帝的神圣律法所严厉禁止的。”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本來也反對偶像崇拜,但為了迎合信徒的需要才有佛像,而神道教實際上沒有偶像,卻是真正的多神教。而在一神教內部對於聖像也有分歧的,猶太教和伊斯蘭教,還有基督教中新教幾乎完全排斥聖像的,即使新教的十字架上多沒有基督受釘像的,而天主教和東正教經過大爭辯後曾發生聖像破壞運動。 佛教的金刚经也反对偶像崇拜,“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强调佛性无颜色,无形象。无形无相。 在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的制度支配下,自遠古直至清末,中國宗教很早的就分別滿足天子唯一可進行祭天的精神崇拜;及滿足朝臣以下社會有偶像的需求(中國民間信仰),所以也造成了普遍基督徒和伊斯兰教徒等一神論信仰,不願意認知中國民間信仰的根本原因之一。.

之间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相似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偶像伊斯兰教

偶像

偶像是一种人创造的对象,以某种方式崇拜。可能在政治、企業、技術、學術、宗教或娛樂的形式出現。.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 · 偶像和偶像崇拜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兰教和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 · 伊斯兰教和偶像崇拜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之间的比较

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有34个关系,而偶像崇拜有4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2.70% = 2 / (34 + 40)。

参考

本文介绍伊斯蘭國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和偶像崇拜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