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之间的区别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vs. 民主進步黨

8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於2012年(民國101年)1月14日舉行,與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本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立法院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後的第二次選舉。,同時也是四個新直轄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改制升格後的首次立法院全面改選。 第八屆立法院的總席次,除了73席單一選區,尚有6席原住民、及34席全國不分區,共計113席。執政的國民黨取得過半數的64席,最大在野黨民進黨40席,台聯與親民黨各3席,無黨團結聯盟2席,無黨籍1席;其中,台聯與親民黨是立法委員選舉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後,第一次獲得全國不分區席次,並雙雙跨過在立法院成立黨團的門檻。相較上屆選舉,雖然在席次上民進黨增加、國民黨減少,整體的得票率還是維持泛藍略大於泛綠的格局。全體當選委員於2012年2月1日宣誓就任。 由於與總統選舉同時舉行,投票率達74%,創下歷屆新高。.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之间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相似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有(在联盟百科)80共同点: 劉櫂豪基隆市南投縣宜蘭縣屏東縣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立法院人民最大黨彰化縣何欣純余天嘉義市嘉義縣單一選區兩票制王幸男立法院管碧玲羅致政無黨籍直轄市 (中華民國)花蓮縣行政院許榮淑許添財高志鵬高雄市高雄市 (1979年-2010年)高雄縣謝長廷魏明谷...趙天麟 (臺灣)黨團會議蘇貞昌蘇震清蘋果日報 (台灣)邱議瑩蔡同榮蔡英文蔡易餘鄭文燦臺南市臺南市 (省轄市)臺南縣臺中市臺中市 (省轄市)臺中縣臺北市臺灣選舉臺東縣金門縣苗栗縣雲林縣連江縣 (中華民國)陳亭妃陳唐山陳致中陳水扁陳明文柯建銘林右昌林佳龍林瑩蓉李進勇李昆澤李應元杜文卿桃園市段宜康沈發惠泛綠泛藍涂醒哲游錫堃潘孟安澎湖縣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劉櫂豪

劉櫂豪(Liu Chao-hao,櫂音兆,),臺灣政治人物,曾任法官,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臺東縣河洛泉州人。於前臺東縣長徐慶元任內擔任副縣長;在2012年立委選舉中、泛藍分裂情況下,當選為臺東縣選舉區第二位民進黨籍立委。2016年立委選舉以64.1818%得票率大勝,以絕對多數順利連任。 2017年12月27日,民進黨舉行2018年縣市長選舉第二波提名,劉櫂豪獲民進黨確定徵召為臺東縣長選舉候選人。.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櫂豪 · 劉櫂豪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

基隆市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的3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地與東海毗鄰。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殖民者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作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官方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航運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導致基隆逐漸走向沒落,逐漸轉型發展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其後更因為六都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磁吸效應而造成基隆市人口嚴重外流。 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基隆也是北臺灣觀光地之一,並擁有廟口夜市、巷弄小吃、豐富海產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基隆市 · 基隆市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南投縣 · 南投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

宜蘭縣(tl),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舊稱噶瑪蘭,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花蓮縣相鄰,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為歌仔戲的發源地。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員山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8鄉,縣治設在宜蘭市。 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臺北州,戰後獨立設縣。行政院國發會將該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臺灣東部區域。.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宜蘭縣 · 宜蘭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屏東縣 · 屏東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中國國民黨 · 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立法院

#重定向 立法院.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中華民國立法院 · 中華民國立法院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人民最大黨

人民最大黨是中華民國的政黨之一,2009年9月26日成立,發起人是原為民主進步黨黨員的許榮淑和范振宗。.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人民最大黨 · 人民最大黨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彰化縣 · 彰化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何欣純

何欣純(),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臺灣臺中人,現任立法委員,英國約克大學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學士,凱達格蘭學校第1期女性公共事務領導班結業。出身國民黨世家,母親曾任國民黨籍臺中縣議員,屬於臺中縣紅派。表弟是時代力量黨立委林昶佐。.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何欣純 · 何欣純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余天

余天(),本名--清源 ,生於臺灣新竹市,台灣著名的男歌手、綜藝節目主持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為民主進步黨新北市黨部主任委員。 余天的成名曲是翻唱自日本名曲〈北國之春〉,由慎芝填詞的〈榕樹下〉。他資歷深厚、人緣廣闊,也常為演藝界排解糾紛、幫藝人化憂解難,為演藝圈的老大哥。 2007年起從政,曾任第七屆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第16屆中央執行委員,現居新北市三重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余天 · 余天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嘉義市

嘉義市(Ka-gī-chhī、鄒語:maibayu),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的都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但極靠近北回歸線),嘉義都會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南部第三大城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及因嘉義東方諸山羅列,又名「桃城」,因清治時期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過往曾因林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火雞肉飯、方塊酥、阿里山羊羹、雪花餅、小饅頭、甘藷、鳳梨酥最為人所知。文化活動上,日治時期以繪畫最為著名,曾有「畫都」之美譽,代表人物有陳澄波等人;近年來則以國際管樂節、覺醒音樂祭最為興盛。在政治上,市長長年由源於黨外運動的「許家班」掌握,故有「民主聖地」之稱,唯隨著中國國民黨籍黃敏惠的當選,政治勢力亦有所轉變,升格為省轄市後,一至八屆市長(正任)皆由女性擔任,在臺灣政壇相當特殊,直到第九屆市長由民主進步黨籍涂醒哲當選,成為嘉義市升格省轄市後首位男性民選市長(首位男性市長為接替許世賢擔任代理市長的省府委員江慶林)。.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嘉義市 · 嘉義市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嘉義縣 · 嘉義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單一選區兩票制

單一選區兩票制(Single-District Two-Votes System),又称「混合制」(Mixed-Member System),是一種结合了比例代表制和多数代表制(小選區制)的选举制度。选民需要投两票,一票投候选人(地方代表),一票投选政党,用來決定選舉最終的當選席次總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單一選區兩票制 · 單一選區兩票制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王幸男

王幸男(),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玉井區人。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曾經以炸彈郵包行刺謝東閔等政府官員,而囚禁於綠島。出獄後持續投入黨外反對運動與台灣獨立運動,加入民主進步黨。.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幸男 · 民主進步黨和王幸男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立法院 · 民主進步黨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管碧玲

管碧玲(Kuan Bi-ling,),臺中縣豐原鎮人(今臺中市豐原區),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被支持者暱稱為「管媽」,隸屬謝系。1979年大學畢業即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行政系服務,並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在國立台灣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後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獨立改成立為國立臺北大學,繼續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專任副教授(現仍為兼任副教授),2000年借調到高雄市政府擔任新聞處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到2004年4月17日兩次四年借調期滿,遂辭去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職。2004年9月15日因參選立法委員辭去文化局長等所有本兼職,此一階段共服公職24年10個月又15天。現任高雄市第五選區立法委員,已連任四屆(2005年2月1日就任第六屆立法委員,連任第七、第八至今第九屆立法委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管碧玲 · 民主進步黨和管碧玲 · 查看更多 »

羅致政

羅致政(Lo Chih-cheng,),台灣政治學學者兼政治人物。現任立法委員(第九屆)。.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羅致政 · 民主進步黨和羅致政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無黨籍 · 民主進步黨和無黨籍 · 查看更多 »

直轄市 (中華民國)

轄市是中華民國之第一級行政區劃,與省平級,行政院直轄;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在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置之。目前共設有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俗稱「六都」。 直轄市之下設區,屬於第三等級(鄉級)行政區劃,而直轄市與區之間不設第二等級(縣級)的行政區劃;這是沿用民國19年(1930年)頒布的《市組織法》之規定,但臺北市曾管轄的陽明山管理局為唯一的例外。區之下設里,里之下再設有鄰。.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直轄市 (中華民國) · 民主進步黨和直轄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花蓮縣 · 民主進步黨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行政院 · 民主進步黨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許榮淑

許榮淑,台灣政治人物,是民主進步黨及人民最大黨創黨黨員,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現任人民最大黨主席。許榮淑的丈夫為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張俊宏,兩人於1967年結婚,分居超過20年,從未簽離婚協議書。 1981年,許榮淑代替被判叛亂罪的張俊宏參選中彰投增額立法委員,當選。 1998年,許榮淑結合民進黨剩餘美麗島系山頭成立新動力國會辦公室。 2005年1月,張俊宏與其女友林慧珍爆發糾紛,許榮淑說,她認為現在張俊宏遭到天譴,而她也很不諒解為何張俊宏把林慧珍帶回家:「你(張俊宏)去坐牢很辛苦嘛,出來想要玩一玩,我都可以!但是不要把牛都牽到家裡嘛,這樣不好嘛,這樣對我不敬嘛!(林慧珍)一天到晚都寫黑函,說我討契兄,寫了許多亂七八糟,好像你交的朋友都變成契兄。10年前我就知道他(張俊宏)會有天譴。」 2006年4月,許榮淑涉嫌協助陳育珅詐騙集團詐欺與掏空上市公司清三電子,遭邱毅告發詐欺罪;許榮淑叱之無稽,反控邱毅涉嫌誹謗罪。後許榮淑以證據不足未遭起訴,邱毅毀謗案後以和解收場。 2009年7月23日,民進黨中評會以許榮淑違紀赴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沙市出席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為由,將許榮淑停止黨權三年。7月24日,許榮淑說,身為大黨的民進黨還是要面對中國問題,她今天的行為就是要讓民進黨面對中國問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妳的中國政策是什麼?告訴我這個老阿嬤」;她同時諷刺,在民主、自由、人權及法治都落實的時候,民進黨中央現在又要用言論箝制她與同樣出席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范振宗。7月27日,民進黨召開臨時中評會,開除許黨籍。曾在許榮淑立委任內擔任其助理的民進黨臺北縣三重市黨部主任委員鍾鎮宇在自己主持的廣播電台節目上呼籲泛綠群眾冷靜看待許榮淑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一事,引發部分深綠支持者不滿,他的節目被該電台停播,甚至有人打算罷免他。 2009年9月26日,許榮淑創立人民最大黨。 2011年9月19日,許榮淑宣布參選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副手由地球公義連線總召集人吳嘉琍擔任,提出「人人當王雪紅」、「健保免費」等政見,並發起新台幣和人民幣匯率一比一的公民投票,及表達聲援前總統陳水扁的立場。然而,由於許榮淑及吳嘉琍僅取得不到2萬5800份連署書,且並未將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因此失去參選資格。 2011年9月28日,許榮淑與人民最大黨副秘書長莊嚴挑著一邊裝山蘇、一邊裝空心菜的扁擔,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祝賀」民進黨25週年黨慶,嘲諷蔡英文「乞丐趕廟公」開除許榮淑黨籍,也嘲諷民進黨既聽不見人民的聲音、也遠離許榮淑25年前奮鬥的目標。 2015年5月2日,许荣淑與人民最大黨副主席杨荣光到上海市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许荣淑行前在桃园机场搭机时接受中评社采访,希望已於2014年回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勇于突破、大胆西进。 2015年7月7日,許榮淑宣布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提出「制定新憲法、解散舊政黨、改造新國會、新地方自治、新城鄉平衡、新吏治風氣、新公民正義」七大訴求。許榮淑說,她一生追求民主、自由、人權,也因此成為民進黨創黨黨員,推動過老兵返鄉探親等人權活動,民進黨卻因為她赴中國訪問就開除她的黨籍,她很不滿民進黨不尊重人民的聲音,所以她創立人民最大黨;她主張兩岸關係正常化、和平發展;不和中國交流,就不會知道中國多進步,也會沒有發言權。期間許榮淑未將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因此失去參選資格。 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健保免費連線提名許榮淑等三人參選不分區立委,但三人都落選。 2016年9月28日是民進黨30週年黨慶,許榮淑發布新聞稿,期許二度執政的民進黨明定兩岸政策,「儘量避免淪為見招拆招的被動式因應」。 許榮淑親妹妹許恆慈是前雲林縣縣長廖泉裕之妻,他們的女兒廖紫岑曾任台灣數位光訊科技執行長。.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許榮淑 · 民主進步黨和許榮淑 · 查看更多 »

許添財

許添財(),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官田區人,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董事長,力推城市商業競爭力。曾任省轄臺南市市長、中國文化大學銀行學系主任、立法委員,具有財經、管理學專業背景,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羅格斯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候選人。曾遭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為海外黑名單,無法返回故土。許添財為民主進步黨前正義連線成員,後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許添財 · 民主進步黨和許添財 · 查看更多 »

高志鵬

志鵬(Gao Jyh-peng,)臺灣臺北市人,為一名出生於基隆的律師及現任立法委員,2014年其選民服務與問政品質通過ISO9001國際認證,是全球首位獲頒ISO9001認證的國會議員,前臺啤籃球隊總領隊。現為民進黨新北市三重區區域立法委員、中華台北男子籃球代表隊領隊,超級籃球聯賽(SBL)委員會召集人。.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志鵬 · 民主進步黨和高志鵬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雄市 · 民主進步黨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1979年-2010年)

1979年至2010年間為升格後到高雄縣市合併前的高雄市。1979年7月1日原為臺灣省之省轄市的高雄市將高雄縣小港鄉併入,同時升格為直轄市。其後至2010年12月25日與高雄縣合併,成為新的直轄市,而舊高雄市的公法人地位則被取代。.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雄市 (1979年-2010年) · 民主進步黨和高雄市 (1979年-2010年) · 查看更多 »

高雄縣

縣,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於1945年12月6日至2010年12月25日存在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於台灣西南部,與臺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南投縣、嘉義縣相鄰,包圍著高雄市。北緣嘉南平原,西濱台灣海峽,東南邊以高屏溪和屏東縣為界。 2009年6月23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審查通過「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之高雄市。.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雄縣 · 民主進步黨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長廷 · 民主進步黨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魏明谷

魏明谷(Wei, Ming Ku,),彰化埔心鄉太平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成員,現任彰化縣縣長。曾任彰化縣議會第十三至第十四屆議員,第五、六屆立法委員。2012年參選第八屆立法委員彰化縣第四選舉區,以50.24%得票率擊敗國民黨籍立委蕭景田。2014年11月25日,魏明谷與競選臺中市長的林佳龍連袂宣布辭去立委職位,展現「破釜沈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力拚縣市長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魏明谷 · 民主進步黨和魏明谷 · 查看更多 »

趙天麟 (臺灣)

趙天麟(),臺灣外省人第二代,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父親籍貫安徽亳州,母親則為臺灣花蓮人;趙本人生於臺北市,國立中山大學公共政策碩士,歷練豐富,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發言人、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民進黨青年部主任、高雄市議會議員、臺聯議會黨團幹事長等要職。.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趙天麟 (臺灣) · 民主進步黨和趙天麟 (臺灣) · 查看更多 »

黨團會議

團會議(Caucus)是指政黨支持者或成員間舉行的會議,其準確定義在各國稍有不同。 議會黨團是黨團會議的一種,指的是某個議會中代表某黨的所有議員。在使用西敏制的國家,議會黨團是政黨的決策機構。有些國家和政黨使用“Caucus”稱呼其議會黨團(包括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的政黨)。其他國家和政黨則使用其它名稱:例如其他英語國家(包括澳洲的其他政黨)使用的“Parliamentary Group”、德語的“Fraktion”等。一般組織比較嚴密、有黨内紀律傳統的政黨會設置議會黨團作爲集體決策的工具,並用其控制該黨議員在議會的投票方向。.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黨團會議 · 民主進步黨和黨團會議 · 查看更多 »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蘇貞昌 · 民主進步黨和蘇貞昌 · 查看更多 »

蘇震清

蘇震清(Su Chen-ching,),台灣政治人物,屏東縣長治鄉人,代表民主進步黨在屏東縣第一選舉區擔任立法委員。他是立法院院長蘇嘉全的侄子,.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蘇震清 · 民主進步黨和蘇震清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民主進步黨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邱議瑩

邱議瑩(Chiu Yi-ying,),臺灣屏東縣九如鄉客家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資深立法委員。出身政治世家,澳洲羅倫馬賓商業學院畢業。曾任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副主委、民進黨第八屆、第九屆中央常務委員、第十三中央評議委員,以及中華民國國民大會第三屆國大代表、任務型國大代表,並任民進黨國民大會黨團副幹事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副書記長、民進團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等。現任立法院第九屆立法委員(高雄市第一選舉區)、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邱議瑩 · 民主進步黨和邱議瑩 · 查看更多 »

蔡同榮

蔡同榮(Chai Trong-rong,),中華民國 (台灣)政治人物,已故資深立法委員,曾任美國臺獨聯盟創盟主席、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教授、民間全民電視公司董事長、民主進步黨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為早期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以及公民投票的主要推動者。.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同榮 · 民主進步黨和蔡同榮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英文 · 民主進步黨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蔡易餘

蔡易餘(英文:Tsai Yi-yu,),父親蔡啟芳曾任立法委員,目前為現任中華民國第9屆立法委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易餘 · 民主進步黨和蔡易餘 · 查看更多 »

鄭文燦

鄭文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桃園市八德區人,民主進步黨籍,現任桃園市市長。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畢業,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電機學系(轉系)、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畢業,服役於中華民國國軍動員部隊。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行政院發言人、海基會副秘書長、民進黨中常委、民進黨中執委、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桃園縣議員和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曾任民進黨桃園市黨部主委、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現任台灣新社會智庫召集人。2014年,鄭文燦獲民進黨提名參選桃園直轄市市長選舉 ,以五成餘的得票率爆冷門擊敗尋求連任的中國國民黨籍縣長吳志揚,當選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後的首任桃園市市長,並以47歲之齡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二年輕的直轄市市長,僅次於陳水扁當選臺北市市長時的44歲。.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文燦 · 民主進步黨和鄭文燦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南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省轄市)

本文介紹省轄市時期的臺南市。1945年二戰終結後,日治時期的臺南市改制為隸屬臺灣省之省轄市;2010年五都改制,與臺南縣合併升格為直轄市。 省轄市時期的臺南市是臺灣五個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濱臺灣海峽,地處嘉南平原;升格為直轄市前,以人口而言是臺灣第四大城市,計約78萬人,亦為百萬人口的臺南都會區之中心都市,又稱為台南市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南市 (省轄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南市 (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縣

臺南縣為中華民國已經廢止的行政區,位於臺灣西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臺南縣又稱南瀛,瀛為大海、大水之意,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脈的前山地帶,西臨臺灣海峽,北接嘉義縣,南與臺南市、高雄縣為界。五都升格前,全縣面積 2,016平方公里,全國排名第九,耕地面積達九萬多公頃,在全國排名第一;人口約110.4萬,佔全國第八。而此地區同時也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方。2009年6月29日,中華民國行政院審議通過「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並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的臺南直轄市。.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南縣 · 民主進步黨和臺南縣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中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省轄市)

本文敘述省轄市時期的臺中市。臺中於日治時期1920年實施市制,為臺中州之州轄市。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設置隸屬臺灣省之省轄市,2010年12月25日五都升格案生效,與臺中縣合併改制成為直轄市。.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中市 (省轄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中市 (省轄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中縣 · 民主進步黨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北市 · 民主進步黨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選舉

中华民国的選舉制度與架構則來自《中華民國憲法》,其中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第17條載明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此外,該法並在國民大會、立法、監察、地方自治制度、省縣及選舉等相關章節,提供臺灣選舉的母法根源。1991年4月起,臺灣歷經7次修憲,修憲後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成為臺灣選舉的另一法理基礎。此外,臺灣於2003年底成為東亞第一個立法保障公民投票權的地區,依公民投票法進行的公民投票亦屬廣義選舉與直接民權之一環。直接民選的總統與國會與公投是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自主、政治自由民主、社會開放進步、政府依法行政、全民監督政府施政與公僕表現的重要象徵與方式。.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灣選舉 · 民主進步黨和臺灣選舉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東縣 · 民主進步黨和臺東縣 · 查看更多 »

金門縣

金門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烏坵通行莆仙語)。也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金門縣 · 民主進步黨和金門縣 · 查看更多 »

苗栗縣

苗栗縣(官方中文羅馬字名稱:Miaoli County,Biâu-le̍k-koān;hlhp),是中華民國臺灣的縣,有山城之別稱,於臺灣本島中部,東倚雪山山脈,西濱臺灣海峽,北部中港溪地帶與新竹縣市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大安溪地帶與臺中市相鄰互動頻繁,領域範圍雖然方整適中,但由於地勢崎嶇多山地阻隔,交通廊道受限而各鄉鎮交流不易,在發展上有諸多挑戰。 在地緣關係上,苗栗縣介於臺灣本島的中部與北部交界地帶,不同的單位會依據其需求而將本縣歸屬到中部或北部。例如行政院國發會將本縣劃歸為臺灣中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本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此外本縣於2006年1月時加入「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並簽署了《北臺區域合作宣言》,2016年1月則與中部縣市簽署《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宣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苗栗縣 · 民主進步黨和苗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雲林縣 · 民主進步黨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連江縣 (中華民國)

連江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雙島縣之一,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衝。現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三十六個島嶼、礁嶼組成。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編碼ISO 3166-2:TW自從2015年11月27日起將連江縣編為「TW-LIE」。 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關係,原連江縣一分為二,之后與马祖列岛合并成立連江縣,位於大陸的連江縣主體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治,設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這成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縣份,形成今日兩個「連江縣」的特殊情況,概念上區分為「大陸連江」與「竿塘連江」,口語上則多稱為「大陸的連江縣」與「馬祖」以作區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編碼GB/T 2260-2002把連江縣編成350122 LJF。.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連江縣 (中華民國) · 民主進步黨和連江縣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陳亭妃

陳亭妃(Chen Ting-fei,),臺灣政治人物,臺南人,民主進步黨籍,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和正常國家促進會成員,現任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常委,曾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第七屆、第八屆立委,第14屆、第15屆、第16屆臺南省轄市議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亭妃 · 民主進步黨和陳亭妃 · 查看更多 »

陳唐山

陳唐山(Mark Chen Tang-shan;白話字:Tân Tông-san,),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鹽水街(今臺南市鹽水區),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氣象學家,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研究員、外交部部長、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立法委員等。 其於1975年至2007年期間任職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從事氣象學研究,曾投入研發靜止環境觀測衛星SMS-1,乃全球首批投入氣象衛星的研究人員之一,並透過偵測南極臭氧层空洞等。留學期間,同時參與黨外運動,推動台灣民主化,為臺灣獨立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在國民黨獨裁戒嚴時代長期列名海外黑名單中,乃至雙親過世時仍無法返回台灣。1992年當選僑選立法委員,1993年當選台南縣長到2001年卸任。2004年到2006年出任外交部長。2012年立委選舉中,陳唐山獲民進黨徵召參選臺南市第五選區立委,擊敗對手李全教當選立委。也是第8屆立委中年紀最大者。.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唐山 · 民主進步黨和陳唐山 · 查看更多 »

陳致中

陳致中,臺灣政治人物,臺南縣官田鄉(今臺南市官田)人,生於臺北市,政治人物,前總統陳水扁與前立委吳淑珍之子。民主進步黨黨籍,現任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現任高雄市快樂希望協會理事長,曾任首屆高雄市議會前鎮、小港選區的民選市議員。.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致中 · 民主進步黨和陳致中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水扁 · 民主進步黨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陳明文

陳明文(Chen Ming-wen,),臺灣的政治活動家,嘉義縣朴子鎮牛挑灣人。嘉義客運界名人陳福三之子,也是嘉義縣林派掌門人,東海大學哲學學士,曾任嘉義縣議員、議長,台灣省議員、嘉義縣縣長、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常務委員,民主進步黨代理黨主席、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現任“台灣世代智庫”的董事長。.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明文 · 民主進步黨和陳明文 · 查看更多 »

柯建銘

柯建銘(Ker Chien-ming,),臺灣政治人物,新竹市人,執業牙醫師。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之一、立法院資深立法委員之一,曾屬於民進黨福利國連線的一員,曾任第11、13屆代理民進黨黨主席。已擔任立法院17個會期的民主進步黨黨團總召。 2016年獲民進黨徵召参選新竹市選舉區立委,擊敗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市議員鄭正鈐以及時代力量提名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柯建銘 · 柯建銘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林右昌

林右昌(),基隆人,中華民國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現任基隆市市長。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設計學士、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在民進黨執政期間,曾任行政院長辦公室參議,總統府秘書長辦公室專門委員。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政策會副研究員,社會發展部主任、黨主席特助兼辦公室主任,民主進步黨第十二屆中央執行委員,2010年2月1日接任民進黨中央黨部民主學院主任兼中央黨部發言人。2012年初回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專任發言人。2012年6月4日起接任民進黨中央黨部副秘書長。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再次由民主進步黨推派為基隆市市長候選人。2014年11月29日基隆市長選舉,2度參選的林右昌順利獲得勝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右昌 · 林右昌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林佳龍

林佳龍(),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生於臺北市艋舺,民主進步黨籍,現任臺中市市長和民進黨游系掌門人。畢業於建中、臺大,取得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長、國安會諮詢委員、民進黨秘書長、立委、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等職,於2014年大臺中直轄市第2屆市長選舉當選,同年12月25日就任。林佳龍與美國政學界及台灣工商界友好,兼任臺灣智庫董事長。.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佳龍 · 林佳龍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林瑩蓉

林瑩蓉(Ling Ying-jung,),律師,臺灣政治人物,高雄市人,民主進步黨第13屆中央評議委員。林瑩蓉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曾執業律師、任高雄市議員,兩屆高雄市議員選舉都是左楠地區(左營區、楠梓區)最高票當選。現任高雄市議會第四選區(左營區、楠梓區)議員。2011年5月25日,林瑩蓉獲民主進步黨徵召,代表該黨角逐高雄市第三選舉區(左營區、楠梓區)立法委員席位,挑戰長期盤踞該區的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黃昭順;根據選舉結果,於立委選戰初試啼聲的林瑩蓉一舉拿下逾46%選票,與黃昭順相差五千票惜敗,惟此役使傳統國民黨鐵票區鬆動,可謂雖敗猶榮。 2016年7月17日,民進黨舉行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當選中央常務委員的林瑩蓉被歸類為親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的「海派」。2016年7月19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濁水說,林崑海支持林瑩蓉的海派奪下一席中常委,媒體大亨介入黨內很糟糕;民進黨過去喊著黨政軍退出媒體,也曾批評中常委蔡同榮參與經營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當年怎麼批評,今天也應該要用同一套標準。民進黨發言人黃適卓回應,中常委當選人沒有經營或主持任何媒體,沒有違反黨政軍退出媒體相關事項。.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瑩蓉 · 林瑩蓉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李進勇

李進勇(),中華民國律師、政治人物,雲林縣四湖鄉人,民主進步黨籍,為現任雲林縣縣長。曾擔任法官、基隆市市長、雲林代理縣長、內政部、法務部、交通部政務次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7月8日,李進勇宣布參加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民進黨政黨初選。2013年10月30日中午,民進黨黨中央公布民調結果,李進勇以29.96%的支持率,勝過初選對手劉建國的23.64%及李應元的17.8%,確定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最終以五萬餘票之差擊敗張麗善高票當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進勇 · 李進勇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李昆澤

李昆澤(Lee Kun-tse,1964年4月29日—),台灣的政治人物,現任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選區位於台灣高雄市第六選舉區,並連續十二次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為優秀國會議員。2005年獲選國立中山大學傑出校友。.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昆澤 · 李昆澤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李應元

李應元(),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雲林縣崙背鄉人,臺灣獨立運動參與者。現任環境資源部部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畢業,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醫療經濟學博士,曾任行政院秘書長、勞委會主委。.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應元 · 李應元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杜文卿

杜文卿(Tu Wen-ching,),台灣政治人物,現任苗栗縣苑裡鎮鎮長。曾任第三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第十四屆苗栗縣議員、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立法委員與民進黨苗栗縣黨部主委。.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杜文卿 · 杜文卿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桃園市 · 桃園市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段宜康

段宜康(),臺灣外省人第二代,生於臺北市,原籍中華民國江蘇,祖父是民國初年留學美國學生,父親段守愚是前大華晚報總編輯。段宜康畢業於成功中學、臺大政治學系,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執委。曾任外省人臺灣獨立促進會創會執委、臺北市議員、新潮流系總召。.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段宜康 · 段宜康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沈發惠

沈發惠(Shen Fa-hui,),新北市汐止區在地人,畢業於東海大學法律學系,取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蟬聯二屆新北市議員,曾任立法委員、改制前臺北縣議員。目前爭取投入2020年新北立委選舉,在國會為汐止鄉鄰發聲。.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沈發惠 · 民主進步黨和沈發惠 · 查看更多 »

泛綠

泛綠,也稱綠軍、綠營、泛綠軍、泛綠陣營,是與民主進步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政黨、團體、人士之總稱,由於時代力量、台灣團結聯盟的意識型態與民進黨相近,而民進黨黨旗的主要顏色為綠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綠。這種稱法出現在2000年總統選舉產生首次政黨輪替後,原本是媒體的權宜性用法,包括民進黨、台聯、建國黨、自由台灣黨與其支持者,以及台教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親民進黨之民間團體,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泛綠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藍。部分2014年後成立的社運型第三勢力政黨因為與具有獨派色彩,或是與民進黨理念相近,而被部分人士劃分為泛綠政黨,例如在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中公開支持時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時代力量。 「綠營」所指涉的是一種概略的意識型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被歸類在綠營的各個政黨、社團與個別人物,彼此間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綠營強調台灣本土意識、反共、反對中國民族主義,以及傾向支持台灣獨立,主張台灣正名、台灣優先、台灣民族主義、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等,確保台灣自主於中國之外。經濟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混合思想。相對於當今掌控中國政局的中國共產黨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推崇的中國民族主義,泛綠陣營強調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綠營所包含的範圍較主張台獨運動的人士更廣泛,因此無法與台灣社會所稱的「獨派」畫上等號。統派人士指責泛綠陣營妨礙兩岸統一,並批評綠營的行為和作風。 綠營或藍營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綠」、「淺綠」之分,此一概念經廣泛引申包含「綠委」(泛綠陣營之立法委員,或直指民進黨籍之立法委員)、「綠營支持者」、「綠營群眾」、「綠皮藍骨」(指擁有綠營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藍者)等用法。 此外,台灣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承襲國際間綠黨運動的環保主張,與泛綠陣營訴求相近,因此民進黨2016年在艱困選區(國民黨具優勢的單一選區)禮讓綠社盟的情形出現。 另外前總統李登輝卸任並離開國民黨後,政治思想偏向強調台灣主體意識,並在台灣團結聯盟等政治組織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成為台灣本土化運動重要的推動者。.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泛綠 · 民主進步黨和泛綠 · 查看更多 »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泛藍 · 民主進步黨和泛藍 · 查看更多 »

涂醒哲

涂醒哲(Twu Shiing-jer,),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嘉義縣朴子市人,民主進步黨籍,現任嘉義市市長、曾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學士、臺大預防醫學碩士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公共衛生博士。前後分別曾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衛生署署長、總統府國策顧問、第七屆不分區立法委員立法委員(醫藥衛生專業代表)。2014年獲民主進步黨提名參加年底的嘉義市市長選舉,擊敗了國民黨提名的陳以真順利當選。成為嘉義市改制省轄市後第一位男性正任民選市長(首位男性市長爲許世賢逝世後擔任代理市長的省府委員江慶林)。.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涂醒哲 · 民主進步黨和涂醒哲 · 查看更多 »

游錫堃

游錫堃(),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宜蘭縣冬山鄉太和村客家人,歷任台灣省議員、宜蘭縣縣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院長及民進黨主席等職。是民進黨突破黨禁“圓山組黨”的策劃者。 宜蘭縣長任內揭櫫“文化立縣”,成為“台灣文藝復興”的起點,任滿前獲遠見雜誌1996、1997台灣民情報告23縣市評比連續兩年全國第一名。之後他上任成為台灣出生最年輕的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長,第一位曾任民選縣長的行政院長;組成1996年總統民選以後迄今任期最長的內閣。行政院長任內推動“挑戰2008國發計畫”,促進台灣“工業經濟”轉型為“知識經濟”;完成“金融改革”使台灣“金融逾放比”符合國際標準;貫通雪山隧道、完成員山子分洪道等重大建設。被譽為1996年後最有治績的行政院長,當時施政滿意度更高達六成四。 2007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推動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2014年以出身宜蘭且長達21年沒參與選舉的資歷,到新北市挑戰當時國民黨聲勢頗高的在任市長朱立倫,最後出乎意料拉距到只差2萬4528票(1.28%)沒能勝選。.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游錫堃 · 民主進步黨和游錫堃 · 查看更多 »

潘孟安

潘孟安(1963年8月15日),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原住民馬卡道族人,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現任屏東縣縣長。曾任第十四屆、第十五屆屏東縣議會議員、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立法委員與立法院民主進步黨黨團幹事長。.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潘孟安 · 民主進步黨和潘孟安 · 查看更多 »

澎湖縣

澎湖縣(Phînn(Phênn)-ôo-kuā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澎湖縣 · 民主進步黨和澎湖縣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北市 · 新北市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新竹市

新竹市(Sin-tik-tshī)是位於臺灣北部的都市,中華民國臺灣省的三個市之一,地處新竹平原上,為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全市劃分為3個區,總面積104.1526平方公里,其西面臺灣海峽,南鄰苗栗縣,北邊、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古名竹塹,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又名「風城」,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 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1936年代成立的台灣總督府第一個科研所。1970年代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因此有「臺灣矽谷」之稱。.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竹市 · 新竹市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新竹縣

新竹縣(客家話海陸片Sinˋ Zhug˙ rhanˇ)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 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的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而人口也在近幾年急速增加。 本縣方言於絕大部分地區使用海陸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沿海地區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及峨眉鄉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竹縣 · 新竹縣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委員於2008年1月12日舉行,自本屆起,立法院委員由原先的225席減半至113席,任期由3年改為4年。本次選舉合併第三案、第四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於同日舉行。 此次選舉是立法院首次使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舉制度,113 (73+6+34)席立法委員包含73席單一制的選區區域立委、 6席複數制選區原住民立委(平地及山地原住民各三席)、及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 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中國國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區域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57席、民進黨贏得13席、無盟贏得2席、無黨籍贏得1席;原住民立委方面:國民黨贏得4席、無盟贏得1席、親民黨贏得1席;在34席不分區及僑選委員(常合稱為「政黨票」)中,12個參選政黨中,只有國民黨、民進黨達到5%得票率的門檻,並按各自的得票率分別分得20與14席。 中華民國第七屆立法院共有113席,中國國民黨連同其與親民黨及新黨的協調席次共取得81席(71.7%),民主進步黨取得27席(23.9%),無黨團結聯盟3席(2.7%),親民黨1席(0.9%),無黨籍1席(0.9%)。中國國民黨於25個直轄市及縣市當中,取得其中15個的所有席次。 本次選舉與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3、4案同時舉行。第3案簡稱為「討黨產」公投案,第4案簡稱為「反貪腐」公投案。但這兩案最終都因投票率太低,未跨過百分之50的成案門檻而未獲通過。.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2年1月14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次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該次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民主進步黨推薦提名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簡稱「英嘉配」)、中國國民黨推薦提名的馬英九與吳敦義(簡稱「馬吳配」)、以及親民黨提名但以聯署方式登記參選的宋楚瑜與林瑞雄(簡稱「宋林配」)。其中馬英九以時任(第十二任)總統身份競選連任、吳敦義為時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與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黨魁身份參選,蘇嘉全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瑞雄則是唯一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候選人。此次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操守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12年1月14日21時54分宣布開票結果,馬吳配以6,891,139票勝出,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1.6%;英嘉配獲得6,093,578票次之,得票率45.6%;宋林配則以369,588票墊底,得票率2.77%。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中華民國總統1996年開放直選後,除李登輝未競選連任外,陳水扁和馬英九均於第二任參選(2004年和2012年)時連任成功。.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之间的比较

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有399个关系,而民主進步黨有26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80,杰卡德指数为12.08% = 80 / (399 + 263)。

参考

本文介绍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