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ALICE MIZER

指数 MALICE MIZER

MALICE MIZER是一組日本視覺系樂團,也稱為惡意與悲劇(悪意と悲劇),1992年8月成立、2001年12月31日停止任何活動。MALICE MIZER早期的音樂主題受到法國和古典音樂巨大影響,後來遠離法國浪漫主義,逐漸結合哥德音樂風格。MALICE MIZER的現場演出與他們的音樂同樣著名,擁有豪華古代服裝和舞台佈景、無聲的戲劇、異想天開的舞蹈動作。.

20 关系: 古典音乐哥德搖滾前衛搖滾音樂專輯視覺系薔薇の聖堂蛛网膜下腔出血GACKTKamiLa Collection des SinglesManaMerveilles樂團法国服装戏剧流行電音流行搖滾日本日本古倫美亞

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指根植于西方音乐传统(包括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艺术音乐,包含了从大约11世纪直至当代的广大时间范围。这一艺术传统的中坚时期通常被划定为从155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又称共晓时期。 西方音乐记谱法除了为演奏者预设了一段音乐的音高、速度、拍子、节奏,其特別之處在於對細節的處理也進行了描述,例如裝飾音與力度變化,然而這些裝飾音通常是為了尚未精通即興演奏藝術的初學者而寫的,另一方面,力度變化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標示,需要仰賴演奏者對音樂的內在了解去做詮釋。與其他樂種一樣,古典音乐在器乐方面有相當高度的發展,这与以歌曲为主的流行音乐形頗為不同。 “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一词最早见于19早期初期,最初是用于凸显从巴赫到贝多芬的这一段黄金时期。牛津英语词典中“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一词最早出现在1836年。.

新!!: MALICE MIZER和古典音乐 · 查看更多 »

哥德搖滾

哥德搖滾(gothic rock或goth rock,或称为哥特音乐)是自1970年代晚期開始出現的搖滾樂類型。原本是指少數龐克搖滾或後龐克樂團的標籤,而後在1980年代早期哥德一詞(goth)開始成為某中分隔運動的定義。和龐克樂團精力旺盛的音樂風格相反,早期哥德樂團的音樂感覺較為自省,並與美學、黑暗主題文學或哲學相關,如哥德式恐怖、浪漫主義、存在主義、虛無主義等。著名哥德搖滾樂團包括包豪斯樂團(Bauhaus)、苏克西与女妖(Siouxsie & the Banshees)、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和Fields of the Nephilim等。.

新!!: MALICE MIZER和哥德搖滾 · 查看更多 »

前衛搖滾

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簡稱為prog,有時被稱為藝術搖滾或古典搖滾或交響搖滾,是在1960年晚期興起的搖滾樂分支之一,它的內涵十分複雜並且吸納眾多其他樂派精神,因此並不能明確地定義出其精確範圍。前衛搖滾最熱門最顛峰的時期是在1970年代的早期,並繼續流傳至今日。前衛搖滾起源自英國,大多數的團體多出現於歐洲大陸,只有少數幾支樂團是來自於美國加拿大的。此種樂風通常結合了爵士樂、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和世界音樂等元素,不同於美國搖滾是受到節奏藍調以及鄉村音樂的影響。經由多年累積的發展,在前衛搖滾中也出現了例如交響搖滾、藝術搖滾、數學搖滾以及前衛金屬等類型。 前衛搖滾樂手意圖擺脫流行音樂的公式化及束縛,並亟力提升自身的音樂成就另外一種音樂類型,即便時常令人嗅到不小的古典與爵士影響。前衛搖滾最獨特的地方便是「複雜」而不只是技術的出眾,因為在流行音樂中技巧十分出眾但卻演奏單調樂章的樂手亦大有人在。 前衛搖滾並無絕對定義,名團深紅之王的領袖羅伯特·弗利普(Robert Fripp)就十分厭惡這個音樂分類上的術語。而構築出前衛搖滾的作品多集中在1970年代,例如傑思羅土爾(Jethro Tull)、Yes、創世紀合唱團、平克·弗洛伊德、愛默生、雷克與帕瑪、匆促樂團與深紅之王等等,音樂各有不同特色,無法同一而論。這些樂手與樂評家們(如:比爾·馬丁)對自身是否真的屬於前衛搖滾感到疑問(不過在此我們必須要做如此假設,至少是70年代的他們)。同時也有人在爭辯例如富蘭克·察帕(Frank Zappa)、深紫、Phish、電台司令和Tool這類活躍於其他樂種的樂手是否隸屬於前衛搖滾之下。.

新!!: MALICE MIZER和前衛搖滾 · 查看更多 »

音樂專輯

音乐专辑(),或简称为“专辑”,也有部分地区称呼为“大碟”,指的是多个音频录音作品以CD、唱片、录音带等介质为载体发布的单个项目的统称,一般指含有至少10個音軌的唱片。音乐录制专辑在20世纪初被开发出来,最早的音乐专辑类似数张78转唱片打包成书本的形式;而到了1948年,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的密纹唱片开始取代早期的78转唱片。进入21世纪之后,尽管密纹唱片还在发行,但是唱片的销售已经主要集中在CD、虛擬發行(如MP3)等兩大型態上了。卡式录音带则是从1970年代到2010年代伴随密纹唱片一起使用的一种专辑格式。 音乐专辑可以在移动或固定的录音室、室内体育馆、家中、户外场地或混合场地中录制,而完整录制一张专辑可能需要几小时到几年的时间。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录制,然后“混音”在一起。在录制专辑时如果是一次录制完成而不加任何混音效果也被称为“现场”,即便它是在录音室里录制的。录音室的存在是为了消音和隔绝混响,因此混合不同音轨的时候需要协助;而如果是在其他场地,如音乐会场地或Live House因为允许混响,因此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大部分现代录音室都包含丰富的编辑、音效及声音调整等功能。使用现代的录音技术,唱片歌手可以在不同时候的不同房间通过耳机监听其他声部的录音;同时,每个声部都可以单独录制成一条音轨。 专辑封面及封面上的说明文字也是有用的,通常会提供一些附加消息。比如:唱片分析、歌词或歌剧剧本等。 历史上,专辑这个单词用于指代那些以书籍形式集合在一起物品。而在音乐方面的应用见于19世纪早期的短篇音乐唱片集。 随后,相关的78转唱片集合在一起形成书册一样的专辑。Cross, Alan (2012-07-15).

新!!: MALICE MIZER和音樂專輯 · 查看更多 »

視覺系

視覺系(ヴィジュアル系,源自英語Visual,簡稱V系)是一種樂團的類型,亦是一種音樂工作者的類型。它並非單一的曲風、造型,而是一種音樂表演的呈現方式。.

新!!: MALICE MIZER和視覺系 · 查看更多 »

薔薇の聖堂

#重定向 薔薇聖堂.

新!!: MALICE MIZER和薔薇の聖堂 · 查看更多 »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英文: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蛛网膜下腔中出血的现象 -蛛網膜和腦軟膜之間的空間。最常見的表現為突發劇烈頭痛,嘔吐,發燒,神智不清或癲癇。頸部僵硬和劇痛也極為常見。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它可以是自发生性的,通常来自破裂的脑动脉瘤,或可以由头部损伤引起。.

新!!: MALICE MIZER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 查看更多 »

GACKT

GACKT,漢字藝名「神威樂斗」,日本男歌手,本名為大城學。 除了母語日文之外,還精通英文、中文、韓文;此外法文也略懂一二。.

新!!: MALICE MIZER和GACKT · 查看更多 »

Kami

#重定向 神 (神道).

新!!: MALICE MIZER和Kami · 查看更多 »

La Collection des Singles

《La Collection des Singles》是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 MALICE MIZER 發行於2006年7月19日的精選專輯,專輯名稱採用法文。次年5月4日正式引進臺灣,中譯名《惡意悲劇之華》。.

新!!: MALICE MIZER和La Collection des Singles · 查看更多 »

Mana

Mana(マナ,)是日本的吉他手、合成器奏者、音樂製作人,且是現在活動停止中的視覺系樂團Malice Mizer和現在自行創作的 Sound Project(サウンド・プロジェクト)Moi dix Mois 的領導人。通稱為「Mana様」。 哥德蘿莉的愛好者通常會稱他為「Mana大人」(Mana様),而他本身也相當喜歡哥德蘿莉,甚至設立了一個流行品牌 Moi-même-Moitié(モワ・メーム・モワティエ),並親自為其設計。.

新!!: MALICE MIZER和Mana · 查看更多 »

Merveilles

《merveilles》是日本視覺系搖滾樂團 MALICE MIZER 的第三張錄音室專輯,發行於1998年3月18日。歐洲版由MABELL於2004年在法國發行。「Merveilles」是法文,意為「奇蹟」或「奇觀」。這張專輯於2004年被音樂雜誌《Band Yarouze》列為1989–1998年間的最佳專輯之一。.

新!!: MALICE MIZER和Merveilles · 查看更多 »

樂團

樂團、樂隊可以指:.

新!!: MALICE MIZER和樂團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MALICE MIZER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服装

服裝(亦稱為衣物、衣服、衣著)最廣義的定義,除了指軀幹與四肢的遮蔽物之外,還包括了手部(手套)、腳部(襪子、鞋子、涼鞋、靴子)與頭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幾乎所有的人類都有穿著衣物的文化。人類穿戴衣物有社會性的理由。服裝中的許多物件都帶有某種文化、宗教與社會意義。某些色彩也和性別有關,例如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美國社會就習慣將藍色連結到男孩,讓粉紅色連結到女孩,而在戰前的情況則剛好相反。 衣物能夠保護脆弱的人體免於天氣與環境的傷害,在一些有潛在危害的活動(像遠足或烹飪時)可以提高安全的程度。衣物可以在人的皮膚和環境中間有一個阻隔,因此不容易受到昆蟲叮咬或是植物刺的傷害。衣物可以使身體維持在較舒適的溫度,避免過冷或過熱。在健康上,衣物也可以減少毒性物質或感染原進入體內,並避免紫外線傷害人體。 除了人類以外,人類也為動物設計了服裝。有些是作為寵物的飾品,有些則出於戰爭或特定需求。.

新!!: MALICE MIZER和服装 · 查看更多 »

戏剧

戏剧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所表演出來的藝術。戏剧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場地)」和「觀眾」。「演員」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他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於扮演了,透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麼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戏剧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种假说。比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术仪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巫”、“舞”、“武”三字可能同源(上古汉语拟音分别为:/*ma/,/*maʔ/,/*maʔ/)。其有可能是对一种乞求战斗胜利的巫术活动的合称,即戏剧的原始形态。另一為劳动或庆祝丰收时的即兴歌舞表演,这种说法主要依据是古希腊戏剧被认为起源于酒神祭祀。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綜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妆,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台上演出與台下互動的關係(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稱之為剧本。.

新!!: MALICE MIZER和戏剧 · 查看更多 »

流行電音

流行電音,即流行電子音樂(Synthpop),是電子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結合,其製作以電子合成器、電腦音樂製作軟件等作主導。流行電音最早出現於1970年代末的新浪潮運動中,其歷經40年至今仍在不斷發展。.

新!!: MALICE MIZER和流行電音 · 查看更多 »

流行搖滾

流行搖滾(Pop rock)是Pop音樂與搖滾樂的混合音樂,特色是使用平易近人的流行風格、明亮歌詞以及吉他為基礎的歌曲。流行搖滾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從「樂觀的搖滾音樂」到「Pop音樂的一個分支」。學者認為流行樂和搖滾樂常處於相反立場:流行樂的反對者常稱流行樂為華而不實的商業產品,而搖滾樂的擁護者則主張搖滾樂是真實、真心、反商業的音樂。.

新!!: MALICE MIZER和流行搖滾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MALICE MIZER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古倫美亞

日本古倫美亞(;Nippon Columbia)是日本第一家唱片公司,成立於1910年(明治43年)10月1日。長於演歌、歌謠、兒童節目的動畫歌曲、傳統藝能與學校音樂教材方面,1970年代中期跨足流行歌曲領域。.

新!!: MALICE MIZER和日本古倫美亞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