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ITRANS

指数 ITRANS

印度語言轉寫(Indian languages TRANSliteration 簡寫為 ITRANS)是印度文字,特別但不限於天城文(用於印度語、馬拉地語、梵語、尼泊爾語、信德語和其他語言)的 ASCII 碼轉寫。它由 Avinash Chopde 開發。最新版本 ITRANS 5.30 是2001年七月的發布。ITRANS 在這個版本已經穩定了。 ITRANS 有時用來編碼印度的電子文本 - 它的範圍比 Harvard-Kyoto 的天城體轉寫方案要廣闊,在很大程度上但非完全和它保持一致。隨著 Unicode 的廣泛實現,傳統 IAST 日益廣泛的用於了電子文本。 類似 Harvard-Kyoto 方案,ITRANS 羅馬化不使用在日常英語中計算機鍵盤上找不到的變音符號,它非常容易讀取和錄入。 ITRANS 計算機程序包還確保可以從羅馬文字自動轉換成印度文字。.

目录

  1. 14 关系: ASCII加爾各答國家圖書館羅馬化印地语天城文天城文轉寫尼泊尔语信德语哈佛-京都轉寫罗马化马拉地语转写IASTUnicode梵语

ASCII

ASCII(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而其擴展版本EASCII則可以部分支持其他西欧语言,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ASCII第一次以規範標準的型態發表是在1967年,最後一次更新則是在1986年,至今為止共定義了128個字元;其中33個字元無法顯示(一些终端提供了扩展,使得这些字符可顯示为諸如笑臉、撲克牌花式等8-bit符號),且這33個字元多數都已是陳廢的控制字元。控制字元的用途主要是用來操控已經處理過的文字。在33個字元之外的是95個可顯示的字元。用鍵盤敲下空白鍵所產生的空白字元也算1個可顯示字元(顯示為空白)。.

查看 ITRANS和ASCII

加爾各答國家圖書館羅馬化

加爾各答國家圖書館羅馬化(National Library at Kolkata romanization)是在印度-雅利安語詞典和文法中最廣泛使用的轉寫方案。這種轉寫方案也叫做“Library of Congress”,並且近乎等同於 ISO 15919 的可能變體之一。下表基本上使用天城文,但包括了來自卡納達文, 泰米爾文, 馬拉雅拉姆文和孟加拉文的字母來展示非天城文字符的轉寫。本方案是用來轉寫梵語的 IAST 方案的擴展。 |- style.

查看 ITRANS和加爾各答國家圖書館羅馬化

印地语

印地语(天城文:हिन्दी或हिंदी,拉丁字母转写:)又稱北印度語,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中印度-雅利安语支下的一种语言。印地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八的語言,在1965年1月26日成为印度中央政府的官方語言(连同英语)。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合稱印度斯坦語)大同小異,主要區別在於前者用天城文,後者用基於阿拉伯字母的烏爾都字母,前者引进的梵语--词多一点,后者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多一些。.

查看 ITRANS和印地语

天城文

天城文(देवनागरी )又称天城体。是印度和尼泊尔的一种文字,用来书写印地语、梵語、尼泊尔语等语言。天城文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初,是城文变体之一,天城文是对城文的改良而成,改良后的城文为突出其神圣加多了个梵文“天”字(देव deva)成为天城文。城文来自笈多文,笈多文犹如印度的其他文字一样,源自於前3世纪的婆罗米文。現在亞洲不少民族使用的字母与天城文的关系密切,而从帕拉瓦文派生的文字则在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地使用。.

查看 ITRANS和天城文

天城文轉寫

在天城文轉寫為拉丁字母(Devanagari transliteration)的各種方法中,最廣泛使用的方法是 IAST(用於印刷)和 ITRANS(用於電子文本)。還有其他一些可選擇的方案如Harvard-Kyoto、Velthuis。.

查看 ITRANS和天城文轉寫

尼泊尔语

尼泊尔语属印度-雅利安语支,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的一些地区使用。是尼泊尔的官方语言。大概一半的尼泊尔人使用尼泊尔语作为其母语,其他尼泊尔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范围包括东尼泊尔,直到印度领土北安查尔邦(Uttaranchal)和喜马偕尔邦(Himachal Pradesh)。 尼泊尔语是分布在最东部的帕哈里语,它是一组使用于喜马拉雅山低海拔地区的语言。尼泊尔语在发展过程中与一些藏缅语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最显著的是尼瓦尔语,显示了藏-缅语的影响。尼泊尔语與印地语很近似,但稍显保守,来自波斯语和英语的词汇少于印地语,较多的词源自梵语。现今,尼泊尔语一般使用天城文。Bhujimol是一种最古老的尼泊尔本地文字。 19世纪下半叶出现一些尼泊尔语文学作品,包括 Sundarananda Bara 著的《Adhyatma Ramayana》(1833),《Birsikka》是一个佚名民间故事合集。同时也有一些翻译自梵文的作品,例如 Bhanubhakta 翻譯了《羅摩衍那》。《圣经》也被翻譯成了尼泊爾語。 尼泊尔语的自稱发音为“Khaskura”,另外還有不同的名称。英文稱尼泊爾語为“Nepali”或“Nepalese”。尼泊爾語有時也被叫做“廓尔喀语”——卡斯人(尼泊尔的主體民族之一)的语言。其他名字還有“Parbatiya”,意思是山区人民使用的语言。 在中国,中国传媒大学以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是全中国仅有的两所教授尼泊尔语的学府,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亦有尼泊尔语广播。.

查看 ITRANS和尼泊尔语

信德语

信德語 (सिन्धी sindhī) ,辛德語,是南亞巴基斯坦內信德省的語言。能說信德語的人在巴基斯坦境內大約有1700萬,在印度也有280萬。兩個國家都承認信德語為法定語言。巴基斯坦境內的信德語人都集中在信德省,此外也集中於俾路支省東部和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卡奇區,其他的就散布各地。在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獨立,信德省成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大量信德人移民到此。現在信德語一般以印度天城體或擴充阿拉伯文字體書寫的。.

查看 ITRANS和信德语

哈佛-京都轉寫

哈佛-京都轉寫(Harvard-Kyoto Convention)是使用天城文的梵語和其他語言的 ASCII 碼轉寫方案。它主要用於電子郵件和電子文本。.

查看 ITRANS和哈佛-京都轉寫

罗马化

羅馬化(Romanization或Romanisation),又稱拉丁化(Latinization,Latinisation),是語言學中將不是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形式的文字系统,轉換成拉丁字母的过程。主要是将被转换系统裡的非拉丁文字,按照转写系统的规则和转写表,忠实地将字符(也包括字符的附加符号及单音素双字符)对号入座地转写成转换系统裡的拉丁字符。被转换系统与转换系统的字符也可以逆向转写。 羅馬化的方案有很多,包括用以表達書面語的音譯、和用以表達口語的轉錄。後者可以再被分為兩類:音位轉錄,用以記錄音素或者一段說話裡的語義數量。和更嚴格的標音轉錄來記錄說話聲音。而每一個羅馬化方案均有一套獨立的規則,規定了每一個已羅馬化字元的發音。除了拼音文字之外,現今唯一採用語素文字系統的漢字也從近代起出現羅馬化方案,但並未完全取代漢字原有的功能。 類似羅馬化的文字轉寫型式還有「」(又稱「斯拉夫化」),即將一個語言音譯或轉錄成西里爾字母的過程。.

查看 ITRANS和罗马化

马拉地语

拉地语(मराठी 、Marathi language) 是印度的22种规定语言之一,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有 9 千万使用者。 马拉地语有悠久的历史,据报可在8世纪的碑文中找到。马拉地语的文法和语法,主要基于梵语。.

查看 ITRANS和马拉地语

转写

转写(transliteration)是将一个拼音文字系统的字符,按照一个字符对照表,忠实地,对号入座地转换成另一个拼音文字系统的字符的过程(包括基础字符的附加符号和用双字符表示的单音素),转写在文字系统之间进行。 例如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都是由希腊字母转变而成,所以希腊字母α在转写成其他语言时,便变成了西里尔字母a及拉丁字母a。 汉语拼音一般不作文字使用,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制作了维、蒙、藏文字母和中国盲文点字对汉语拼音字母的对照表。维、蒙、藏与汉语拼音字母的对照表见于《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盲文点字对汉语拼音字母的对照表见于《中国盲文》(GB/T 15720-1995)。 逆向转写:把被转换文字系统的字符转写成转换文字系统的字符之后,可以再往回转写,即从转换系统的字符转写到被转换系统的字符。.

查看 ITRANS和转写

IAST

IAST是國際梵語轉寫字母的英語名稱(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縮寫,是學術上對於梵語轉寫的標準,亦變成了一般出版界,如書籍及雜誌的非業界標準。隨着Unicode字型的普及,它在電子文本的使用亦因此而相應地增加。這項標準是於1912年在雅典舉行的東方學會議(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上訂立的,而它又基於了1894年在日內瓦舉行的東方學會議制定的標準。 IAST是羅馬化梵語和巴利語的最流行的方案,它允許無損的天城文轉寫(和其他的印度文字比如克什米爾語的傳統文字夏拉達文的轉寫),而且不只是梵語的音素,還允許本質上的語音標注(比如 Visarga 是詞尾的 和 的同位異音)。.

查看 ITRANS和IAST

Unicode

Unicode(萬國-)是電腦科學領域裡的一項業界標準。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統進行了整理、編碼,使得電腦可以用更為簡單的方式來呈現和處理文字。 Unicode伴隨著通用字符集的標準而發展,同時也以書本的形式對外發表。Unicode至今仍在不斷增修,每個新版本都加入更多新的字符。目前最新的版本為2018年6月5日公布的11.0.0,已經收錄超過13萬個字符(第十萬個字符在2005年獲採納)。Unicode涵蓋的資料除了視覺上的字形、編碼方法、標準的字符編碼外,還包含了字符特性,如大小寫字母。 Unicode發展由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負責,該機構致力於讓Unicode方案取代既有的字符編碼方案。因為既有的方案往往空間非常有限,亦不適用於多語環境。 Unicode備受认可,並廣泛地應用於電腦軟體的國際化與本地化過程。有很多新科技,如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簡稱:XML)、Java程式語言以及現代的作業系統,都採用Unicode編碼。.

查看 ITRANS和Unicode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查看 ITRANS和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