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IP协议号列表

指数 IP协议号列表

这是用在IPv4头部和IPv6头部的下一首部域的IP协议号列表。.

25 关系: 外部网关协议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以太类型传输控制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内部网关协议因特网组管理协议因特网流协议移动IP網路語音協定网际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资源预留协议通用路由封装ICMPv6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P in IPIPsecIPv4IPv6Pragmatic General MulticastQNX流控制传输协议数据拥塞控制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縮寫EGP)是一个现已过时的互联网路由协议,最初于1982年由BBN科技公司的Eric C. Rosen及David L. Mills提出。其最早在RFC 827中描述,并于1984年在RFC 904中被正式规范。EGP是一种简单的(网络)可达性协议,其与现代的距離向量路由協定和路径-矢量协议不同,它仅限适用于树状拓扑的网络。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自治系统之间的互连使用的是一种称为“EGP版本3”的外部网关协议。EGP3不应与一般所说的各种EGP协议相混淆。现今,边界网关协议(BGP)是互联网路由的目前公认标准,其基本已取代了局限较大的EGP3协议。.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外部网关协议 · 查看更多 »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读作“i-sys”)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是电信运营商普遍采用的内部网关协议之一。标准的IS-IS协议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 10589:2002 所规范的。但是标准的IS-IS协议是为无连接网络服务(CLNS)设计的,并不直接适合于IP网络,因此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制定可以适用于IP网络的集成化的IS-IS协议,称为集成IS-IS,它由RFC 1195等RFC文档所规范。由于IP网络的普遍存在,一般所称的IS-IS协议,通常是指集成IS-IS协议。.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缩写:ICMP)是互联网协议族的核心协议之一。它用于TCP/IP网络中发送控制消息,提供可能发生在通信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反馈,通过这些信息,使管理者可以对所发生的问题作出诊断,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 ICMP 依靠IP來完成它的任务,它是IP的主要部分。它与传输协议(如TCP和UDP)显著不同:它一般不用于在两点间传输数据。它通常不由网络程序直接使用,除了ping和traceroute这两个特別的例子。 IPv4中的ICMP被称作ICMPv4,IPv6中的ICMP则被称作ICMPv6。.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 · 查看更多 »

以太类型

以太类型(EtherType)是一个在以太网帧中的占用两字节的字段,这一字段代表了在以太网帧中封装了何种协议。该字段首次出现在以太网II帧(Ethernet II framing)中,并在后来由IEEE制定为IEEE 802.3以太网标准。.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以太类型 · 查看更多 »

传输控制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縮寫為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用户数据包协议(UDP)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 在因特网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样的连接,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 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割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包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ACK);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RTT)内未收到确认,那么对应的数据包就被假设为已丢失将会被进行重传。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校验和。.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传输控制协议 · 查看更多 »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縮寫為 OSPF)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内部网关协议(IGP),故运作于自治系统内部。採用戴克斯特拉算法(Dijkstra's algorithm)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它使用“代价(Cost)”作为路由度量。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用来保存当前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上属于同一区域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是相同的(属于多个区域的路由器会为每个区域维护一份链路状态数据库)。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IPv4网络,OSPFv3用在IPv6网络。OSPFv2是由RFC 2328定义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义的。 OSPF协议是大中型网络上使用最为广泛的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协议。节点在建立邻接,接受链路状态通告(Link-state Advertisement,LSA)时,可以通过MD5或者明文进行安全验证。 OSPF提出了“区域(Area)”的概念,一个网络可以由单一区域或者多个区域组成。其中,一个特别的区域被称为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该区域是整个OSPF网络的核心区域,并且所有其他的区域都与之直接连接。所有的内部路由都通过骨干区域传递到其他非骨干区域。所有的区域都必须直接连接到骨干区域,如果不能建立直接连接,那么可以通过虚链路(virtual link)和骨干区域建立虚拟连接。 同一个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的路由器或者一个点对点(Point To Point)连接的两端的路由器,在发现彼此的时候,建立邻接(Adjacencies)。多路访问网络以及非广播多路访问网络的路由器会选举指定路由器(Designated Router, 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BDR),DR和BDR作为网络的中心负责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从而降低了网络中的信息流量。OSPF协议同时使用单播(Unicast)和组播(Multicast)来发送Hello包和链路状态更新(Link State Updates),使用的组播地址为224.0.0.5和224.0.0.6。与RIP和BGP不同的是,OSPF协议不使用TCP或者UDP协议而是承载在IP协议之上,IP协议号为89,工作在OSI模型的传输层。.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 查看更多 »

内部网关协议

內部網關協定(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縮寫為IGP)是指在一个自治系统(AS)内部所使用的一种路由协议。 与此相对,外部网关协议用来在自治系统之间确定网络可达性、并通过內部網關協定来解析某个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内部网关协议 · 查看更多 »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网路群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或简写IGMP)是用于管理网路协议多播组成员的一种通信协议。IP主机和相邻的路由器利用IGMP来建立多播组的组成员。像ICMP用于单播连接一样,IGMP也是IP多播说明的一个完整部分。 IGMP為網際網路協定的一種,屬於開放系統連結(OSI) 模組的第三層協定,IP主機用它將主機的多點傳送成員人數報告給臨近的多點傳送路由器。.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 查看更多 »

因特网流协议

因特网流协议(IPv5)是一个资源协议,被称为因特网流协议(ST),目的是提供服务质量(QoS),支持多媒体在因特网上实时传输。需要注意的是:IPv6与IPv5无关,IPv5也已嵌入至IPv4。 Category:网络层协议.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因特网流协议 · 查看更多 »

移动IP

移--动IP(Mobile IP,IP mobility),又譯為行--動IP,由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制定的一種網路傳輸協定標準。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行動裝置用戶,能夠從一個網路系統中,移動到另一個網路系統,但是裝置的IP位址保持不變。這能夠使移动节点在移动中保持其连接性,實現跨越不同網段的漫遊功能。在IPv4系統中的行動IP,在IETF RFC 5944中定義,RFC 4721中提供了擴充定義。為IPv6設計的行動IP,又稱Mobile IPv6,在RFC 6275中定義了它的功能。.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移动IP · 查看更多 »

網路語音協定

網路語音協定(Network Voice Protocol,缩写:NVP)為電腦網路協定中,藉由封包化的通訊網路傳送人類的話語的先驅。因此,網路語音協定可視為今日VoIP技術的始祖。 網路語音協定最早於1973年由南加州大學資訊科學研究院的網路研究員Danny Cohen所實作,其研究資金來自美國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的網路安全通訊計畫(Network Secure Communications program)。計畫目標(參見1977年發表的IETF RFC 741)為發展及展示藉由封包交換的電腦通訊網路進行安全、高品質、低頻寬、即時、全雙工數位聲音通訊的可行性,此外並藉由現有的加密器材來保護其中內容。而此研究的最主要目標是展示同時具備數位化的高品質、低頻寬、以及具有加密語音處理的能力,以滿足一般軍事需求中全球加密語音通訊的部分。 網路語音協定在之前的用途為在阿帕網上運用了各種不同的語音編碼技術從各個不同的節點上彼此發送語音訊息,這些編碼包括線性預測編碼以及連續可變斜率增量調制(Continuously variable slope delta modulation)。其合作研究人員包含Steve Casner、Randy Cole、Paul Raveling、Paul Raveling(資訊科學研究院)、Jim Forgie(林肯實驗室)、Mike McCammon(Culler-Harrison)、John Markel(Speech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Laboratory),以及John Makhoul(Bolt, Beranek and Newman BBN)。 此協定包含了兩個不同的部分,控制協定以及資料傳輸協定;控制協定包含了相對較基本的電話功能,例如來電顯示,鈴聲,聲音編碼的交涉,以及結束通話。資料訊息則包含了語音的聲碼,對聲碼格式來說,一個"頁框"(frame)的定義是指在傳輸交涉間隔中包含一些數位語音樣本的封包。 約在1981年2月,網路語音協定被美國高等研究計劃署正在進行的封包化聲音研究,以BBN Butterfly的電腦為基礎運用在實驗性的語音漏斗(Voice Funnel)器材上。美國高等研究計劃署的研究人員使用了語音漏斗以及相關的視頻設備,在東西岸少數的站點上進行三方或是四方視訊會議測試。 網路語音協定亦和最早的網際網路串流協定(Internet Stream Protocol)以及後來的串流協定第二版(Stream Protocol, version 2)有關。雖然這些協定來自Internet Protocol research community,但是他們可視為服務質量以及連接導向網路協定(例如非同步傳輸模式)中的實驗成果。 Category:VoIP.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網路語音協定 · 查看更多 »

网际协议

網際協議(Internet Protocol,縮寫為IP),又译互联网协议,是用于封包交換数据网络的一种协议。 IP是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任务仅仅是根据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地址来传送数据。为此目的,IP定义了寻址方法和数据报的封装结构。第一个架构的主要版本,现在称为IPv4,仍然是最主要的互联网协议,尽管世界各地正在积极部署IPv6。.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网际协议 · 查看更多 »

用户数据报协议

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縮寫為UDP),又稱使用者資料包協定,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正式規範為RFC 768。 在TCP/IP模型中,UDP为网络层以上和应用层以下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UDP只提供数据的不可靠传递,它一旦把应用程序发给网络层的数据发送出去,就不保留数据备份(所以UDP有时候也被认为是不可靠的数据报协议)。UDP在IP数据报的头部仅仅加入了复用和数据校验(字段)。 UDP首部字段由4个部分组成,其中两个是可选的。各16bit的來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用来标记发送和接受的应用进程。因为UDP不需要应答,所以來源端口是可选的,如果來源端口不用,那么置为零。在目的端口后面是长度固定的以字节为单位的长度域,用来指定UDP数据报包括数据部分的长度,长度最小值为8byte。首部剩下地16bit是用来对首部和数据部分一起做校驗和(Checksum)的,这部分是可选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使用这一功能。 由于缺乏可靠性且屬於非連接導向協定,UDP应用一般必须允许一定量的丢包、出错和复制貼上。但有些应用,比如TFTP,如果需要则必须在应用层增加根本的可靠机制。但是绝大多数UDP应用都不需要可靠机制,甚至可能因为引入可靠机制而降低性能。流媒體(串流技術)、即时多媒体游戏和IP电话(VoIP)一定就是典型的UDP应用。如果某个应用需要很高的可靠性,那么可以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来代替UDP。 由于缺乏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需要基于网络的机制来减少因失控和高速UDP流量负荷而导致的拥塞崩溃效应。换句话说,因为UDP发送者不能够检测拥塞,所以像使用包队列和丢弃技术的路由器这样的网络基本设备往往就成为降低UDP过大通信量的有效工具。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DCCP)设计成通过在诸如流媒体类型的高速率UDP流中,增加主机拥塞控制,来减小这个潜在的问题。 典型网络上的众多使用UDP协议的关键应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这些应用包括域名系统(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路由信息协议(RIP)和某些影音串流服務等等。.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用户数据报协议 · 查看更多 »

资源预留协议

资源预留协议(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简称RSVP)是一个通过网络进行资源预留的协议,是为实现综合业务网而设计的,其具体可见RFC 2205。RSVP要求接收者在连接建立之初进行资源预留,它必须支持单播和多播数据流,并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和强壮性。主机或者路由器可以使用RSVP满足不同应用程序数据流所需的不同的服务质量(QoS)。RSVP定义应用程序如何进行资源预留并在预留的资源不用时如何进行预留资源的删除。RSVP将会使得路径上每个节点都进行资源预留。 RSVP本身不是一个路由协议,而是被设计用于互联现在的和将来的路由协议。.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资源预留协议 · 查看更多 »

通用路由封装

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縮寫為GRE),一种隧道协议,可以在虚拟点对点链路中封装多种网络层协议。由思科系统开发,在RFC 2784中定义。.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通用路由封装 · 查看更多 »

ICMPv6

#重定向 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第六版.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CMPv6 · 查看更多 »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重定向 互联网号码分配局.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 · 查看更多 »

IP in IP

IP in IP,一種IP隧道(IP Tunnel)協定,將一個IP封包,封裝進另一個IP封包中。為了封裝IP封包,在來源IP上要再加上一個外部的標頭,隧道的進入點,目的位置,以及隧道離開的位置。這個技術使用於虛擬私人網路(VPN)上,RFC 2003說明了這個協定的內容。.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P in IP · 查看更多 »

IPsec

網際網路安全協定(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縮寫為IPsec),是一個協定組合,透过对IP协议的分组进行加密和认证来保护IP协议的网络传输协议族(一些相互关联的协议的集合)。 IPsec由两大部分组成:(1)建立安全分组流的密钥交换协议;(2)保护分组流的协议。前者为網際網路金鑰交換(IKE)协议。后者包括加密分组流的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协议)或认证头协议(AH协议)协议,用于保证数据的机密性、来源可靠性(认证)、无连接的完整性并提供抗重播服务。.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Psec · 查看更多 »

IPv4

网际协议版本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又稱網際網路通訊協定第四版,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修订版本,也是此协议第一个被广泛部署的版本。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其後繼版本為IPv6,直到2011年,IANA IPv4位址完全用盡時,IPv6仍处在部署的初期。 IPv4在IETF于1981年9月发布的 RFC 791 中被描述,此RFC替换了于1980年1月发布的 RFC 760。 IPv4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操作在使用分组交换的链路层(如以太网)上。此协议会尽最大努力交付数据包,意即它不保证任何数据包均能送达目的地,也不保证所有数据包均按照正确的顺序无重复地到达。这些方面是由上层的传输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处理的。.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Pv4 · 查看更多 »

IPv6

网际协议第6版(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縮寫:IPv6)是网际协议(IP)的最新版本,用作互联网的網路層協議,用它来取代IPv4主要是为了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不过它也在其他很多方面对IPv4有所改进。 IPv6的设计目的是取代IPv4,然而长期以来IPv4在互联网流量中仍占据主要地位,IPv6的使用增长缓慢。在2017年7月,通过IPv6使用Google服务的用户百分率首次超过20%。.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IPv6 · 查看更多 »

Pragmatic General Multicast

#重定向 实际通用多播.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Pragmatic General Multicast · 查看更多 »

QNX

QNX是商業類Unix實時作業系統,主要針對嵌入式系統市場。該產品開發於20世紀80年代初,後來改名為QNX軟件系統公司,公司已被黑莓公司併購。.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QNX · 查看更多 »

流控制传输协议

串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或简写 SCTP)是在2000年由 IETF 的 SIGTRAN 工作组定义的一个传输层协议。RFC 4960 详细地定义了 SCTP,介绍性的文档是RFC 3286。 作为一个传输层协议,SCTP 可以理解为和 TCP 及 UDP 相类似的。它提供的服务有点像 TCP,又同时将 UDP 的一些优点相结合。是一种提供了可靠、高效、有序的数据传输协议。相比之下 TCP 是面向字节的,而 SCTP 是针对成帧的消息。 SCTP 主要的贡献是对多重联外线路的支持,一个端点可以由多于一个 IP地址 组成,使得传输可在主机间或网卡间做到透明的网络容错备援。 SCTP 最初是被设计用于在 IP 上传输电话协议(SS7),把 SS7 信令网络的一些可靠特性引入 IP。IETF 的这方面的工作称为信令传输 SIGTRAN。 SCTP將資料傳給應用層的方式,是將資料視為message(bytes的集合),SCTP的特徵是message-oriented,意思就是說它傳送的是一串message(每一個message是byte為單位的集合),相對於TCP是以byte為單位,傳送的是破碎的串流。在SCTP發送端用一個動作送出訊息,接收端也是用一個動作取出訊息傳給對應的應用程序。相較於TCP,是一個串流導向的協定,可靠地且有順序地傳送以bytes為單位的串流。然而TCP並不允許接收端知道發送端的應用程式呼叫送出bytes集合的次數。在發送端TCP只是簡單的附加更多bytes在queue裡等待著送到網路上,而SCTP是將要送出的outband message都保有自己獨立的queue。.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流控制传输协议 · 查看更多 »

数据拥塞控制协议

數據擁塞控制協議(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縮寫為 DCCP)是由(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組IETF)提出一個針對传输层中UDP的新传输的協議而發展出來,用来传输实时业务。它是一个可以进行拥塞控制的非可靠传输协议,并同时提供多种拥塞控制机制,在通信开始时由用户进行协商选择。除预留和自定义方式外,目前DCCP定义了两种拥塞控制机制:TCP-Like和TFRC。TCP-Like类似TCP的AIMD机制,而TFRC是TCP友好的速率控制机制。 建立、维护和拆卸不可靠连接的数据流以及对不可靠性数据流进行拥塞控制,是DCCP主要提供的两大功能。实时业务需要快速且低开销的传输协议,要使包头带来的开销和终端处理的工程量尽量小。因此,DCCP尽可能做到简单合理、低延迟和快速响应,避免提供更高层的传输功能。DCCP没有TCP的可靠性和顺序发送的特性。基于单播的应用功能也被涵盖在DCCP中。.

新!!: IP协议号列表和数据拥塞控制协议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