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

指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是一起于1907年6月26日发生在梯弗里斯(今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武装抢劫案。在此次抢劫案中,一辆银行运钞车被布尔什维克劫走以资助其革命活动。银行马车运送纸币由邮局前往俄罗斯帝国国家银行梯弗里斯分行,途经埃里温广场(今自由广场)时抢劫者用炸弹和枪支对马车及其周围的警察和军人进行了袭击。根据官方档案,袭击导致40人死亡,50人受伤。抢劫者共劫走34.1万俄罗斯帝国卢布。 抢劫案由一批高层布尔什维克策划,其中包括列宁、斯大林、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和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由斯大林早年的战友所领导的一批革命者执行。此类活动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5届代表大会上被明令禁止,党内对布尔什维克的行为十分愤怒。由此,列宁和斯大林试图同此次抢劫划清界限。此次事件及类似的抢劫使布尔什维克领导层产生了分裂,形成列宁和波格丹诺夫/克拉辛的对立。抢劫虽然成功且数额巨大,但由于警方已知晓钞票的编号,大部分抢劫所得的大额纸币无法为布尔什维克所使用。列宁试图让一批人于1908年1月在欧洲多地同时兑现钞票,但这一计划失败,导致多人被捕,事件为公众所知,并招致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者的谴责。 在抢劫之后卡莫于德国被捕,但他通过伪装精神错乱而在此后超过三年内免于被起诉。他从精神病院逃脱,但在两年后策划另一起抢劫时再次被捕,并被数罪并罚(包括1907年抢劫案)判处死刑,但此后被改判为终生监禁。1917年俄国革命后他被释放。其他抢劫的参与者和策划者无人被起诉。在卡莫死后,在埃里温广场附近的普希金花园立起了卡莫的坟墓和纪念碑。纪念碑此后被拆除,卡莫的遗骸亦被移至他处。.

46 关系: 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孟什维克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巴库巴黎北站布尔什维克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亚美尼亚人二月革命弗拉基米尔·列宁德意志帝國俄国社会革命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罗斯帝国化名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列宁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社会党 (法国)社會民主主義秘密警察第比利斯约瑟夫·斯大林纽约时报罗曼诺夫王朝芬兰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库高加索民族自由广场 (第比利斯)苏联外交部苏联共产党苏联解体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雅可夫·朱加什维利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格鲁吉亚每日镜报波兰社会党泰晤士报斯大林无政府主义1905年俄国革命1917年俄国革命

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格鲁吉亚语: ეკატერინე "კატო" სვანიძე ,)是斯大林的第一位妻子,格鲁吉亚人。她有两个姐妹和一个兄弟。斯大林与斯瓦尼泽于1906年结婚,二人育有一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斯瓦尼泽据称死于肺炎。 Category:斯大林 Category:斯大林家庭 Category:喬治亞人 Category:苏联领导人配偶.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 查看更多 »

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

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Надежда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на Крупская;),列宁的妻子和遗孀,一位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家、政治家。她于1898年与列宁结婚,1929年至1939年任俄国教育部副部长。.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芙娜·克鲁普斯卡娅 · 查看更多 »

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меньшевик),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孟什維克由馬爾托夫領導,主張信任群眾行動的自發性,涵蓋所有無產階級民眾的所有行動。.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孟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

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Ю́лий О́сипович Ма́ртов;),笔名列夫·马尔托夫(Лев Мартов),俄罗斯共产主义革命家,孟什维克的领导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尤里·奥西波维奇·马尔托夫 · 查看更多 »

巴库

巴庫(阿塞拜疆语:Bakı)是亞塞拜然的首都、经济文化中心。巴库同时也是里海最大港口,外高加索最大城市 。面積2192平方公里,人口300萬(2008年計算)。巴库全市分为内城和新城两部分(亦有将蘇聯時期興建區域分別劃分的)。 在2007年,伊斯兰会议组织文化部长宣布巴库为2009年伊斯兰文化中心。為2015年第一屆歐洲運動會主辦國。巴库曾先後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和2020年夏季奥运会,但皆因基础设施不完备没有入围。不過由於亞塞拜然歌手艾爾與妮基在2011年歐洲歌唱大賽獲得冠軍,終使巴庫獲得舉辦2012年歐洲歌唱大賽的機會。.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巴库 · 查看更多 »

巴黎北站

巴黎北站(Gare de Paris-Nord)是法国国铁(SNCF)在巴黎的七大列车始发站之一,位于巴黎市区北部的第十区,包含了多种铁路运输服务和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如巴黎地鐵,区域快铁(RER),远郊铁路(Transilien),省际列车(TER),TGV,欧洲之星等。就旅客人數而言(每年約有1.8億人次), 法兰西岛运输联合会.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巴黎北站 · 查看更多 »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多数党员对其绝对服从的组织模式,即民主集中制。遭到了党内另一派的质疑和反对。1903年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派与党内的另一派孟什维克因意见不合最终分道扬镳。在《火星报》编辑部领导层选举时,由于布尔什维克人数多于对方,因此以俄语“多数派”得名。1917年,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以暴力夺取了俄国政权,最终在日后成为苏联共产党。虽然布尔什维克在俄语当中的意思是多数派,但是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的时候,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当中实际上一直是少数。.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布尔什维克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гда́нов )俄罗斯内科医生、哲学家、科幻小说作家,白俄罗斯族革命家。波格丹诺夫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中布尔什维克一派早期的关键人物。波格丹诺夫在1909年被排挤出布尔什维克之前与列宁都是该派的创建者。 Category:白俄罗斯发明家 Category:白俄罗斯经济学家 Category:白俄罗斯哲学家 Category:俄罗斯发明家 Category:俄罗斯经济学家 Category:俄罗斯哲学家 Category:俄罗斯革命家 Category:俄罗斯科幻小说作家 Category:苏联哲学家 Category: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Category:俄罗斯社会主义者 Category:老布尔什维克 Category: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成员.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波格丹诺夫 · 查看更多 »

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语:Հայեր)是一个发源于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民族和族群,属欧罗巴人种的阿尔卑斯人种或地中海人种类型。使用亚美尼亚语,分成许多方言,属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族。文字是由4世纪末5世纪初由学者聖梅斯羅布创制的亚美尼亚字母,经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宗教上属基督教亚美尼亚教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列为国教的国家。如今亚美尼亚人约700多万,除居住在亚美尼亚外,还分布在俄罗斯、格鲁吉亚、美国、伊朗、德國、法国、烏克蘭、黎巴嫩、叙利亚、巴西,其中俄罗斯是仅次于亚美尼亚的第二大亚美尼亚人聚居地,海外亚美尼亚人多于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亚美尼亚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亚美尼亚人 · 查看更多 »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可以指:.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二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列宁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弗拉基米尔·列宁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俄国社会革命党

#重定向 社会革命党.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俄国社会革命党 · 查看更多 »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缩写为РСДРП)是由一群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組成的社会主义政党,前身为1883年由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薇拉·查苏利奇、巴威尔·阿克雪里罗德等在瑞士日内瓦建立的劳动解放社。1898年在明斯克由几个政党组织联合成立。1903年,该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1917年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中夺取俄國政权,最终演变为苏联共产党。 1903年至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下设国外局、俄罗斯中央局,分别领导海外与俄国内的党组织活动。 Category:俄罗斯历史 Category:欧洲共产党 Category:俄罗斯帝国政党.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化名

化名,指某人在本名之外使用的虚拟姓名,很多時候,目的在於掩飾自己的真实身份。笔名、网名、艺名、伪名、佛教僧人的法号、教宗就職後的教名都是化名的一种。需要注意的是,字、号、譜名、学名、齋名与小名等別名于某些情况内是相当于本名,不应与化名相混。 也有人以化名行世而摒棄本名的;如前中國共產黨主席華國鋒,本名蘇鑄,華國鋒是他參加抗日游擊隊時的化名,因而沿用。在對名人的稱呼上,常會出現以化名取代本名的現象,例如廣為人知的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列寧(本名:弗拉基米爾·烏利扬諾夫)、約瑟夫·斯大林(本名:約瑟夫·朱加什维利),越南共產黨創始人胡志明(本名:阮必成,號「愛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門斯)均是化名。.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化名 · 查看更多 »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本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布隆施泰因(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Бронштейн),是布尔什维克主要领导人、十月革命指挥者、苏联红军缔造者和第四国际精神领袖,是一名革命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和作家。 托洛茨基原先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的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之间摇摆不定。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他最终决定加入布爾什維克,并成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苏俄建國之初,他擔任苏俄外交人民委员,後任苏俄軍事和海軍事務人民委员,建立了苏联红军,並出任總司令。他帶領布爾什維克赢得了俄國內戰(1918年-1923年),並成為这一勝利的精神象徵。列宁死后他被排挤出苏共领导核心,后流亡海外,1940年被斯大林派人刺杀于墨西哥。 他提出的政治理论被称为托洛茨基主义。.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 查看更多 »

列宁

#重定向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列宁 · 查看更多 »

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

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Отдѣленіе по Охраненію Обще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и Порядка)通称“保卫部”(okhrannoye otdelenie),在现代来源当中又常被称为“暗探局”(Okhrana或Okhranka),是俄罗斯帝国的秘密警察,在19世纪为内务部警察部门的一部分,并由特别宪兵队协助。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于1880年创立。.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公共安全与秩序保卫部 · 查看更多 »

社会党 (法国)

会党(Parti socialiste,缩写为PS)是法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是法国最大的中左翼政黨,社会党国际、欧洲社会党成员。该党自称社会主义政党,与右翼的共和党为法国当代的两大主要政党。前身为成立于1905年4月23日的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现任第一书记是哈勒姆·德兹尔。 1981年,總統候選人密特朗勝選,社会党首次取得政權。在密特朗領導下,該黨於1981至1986年與1988至1993年在法國國民議會取得多數席次。在1995年大选中,利昂内尔·若斯潘敗給戴高樂派領袖席哈克,但于1997年帶領社會黨贏得國會選舉成為總理,至2002年總統選舉落敗為止。2007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塞格琳·賀雅爾敗給薩科齊。2012年,該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在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擊敗薩科齊当选法國第24任总统,成为法国第五共和以来第二位左翼总统。.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社会党 (法国)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主義

會民主主義(Social democracy)是一種支持通過在自由民主體制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通過經濟干預和社會干預的手段促進社會正義的意識形態。社會民主主義支持代議制和參與民主。社會民主主義主張進行,通過調控手段使經濟發展符合大眾。建設福利國家亦是社會民主主義的目標之一。社會民主主義希望使資本主義社會能更加民主、公正、團結。20世紀後半段,西歐和北歐國家,尤其是實行北歐模式的北歐國家,都深受社會民主主義的影響。 社會民主主義起源於一種在已有政治框架下,通過和平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改良,實現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而不是如革命社會主義那樣通過革命實現)的意識形態。二戰結束後,西歐的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均表示不接受當時蘇聯斯大林主義的政治經濟體制。一些黨派稱目標是採用與蘇聯不同的方法過渡到社會主義,而一些黨派則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建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混合體系。在這一時期,社會民主主義黨派執政時通常會採用混合經濟體制,在經濟主體爲私有制的前提下,將部分產業置於國家的控制下。這種經濟體制與凱恩斯主義的主張有些類似。同時,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提出國家干預和建設福利國家的主張。這樣的經濟體制已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有本質上的不同。這些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已拋棄早期社會民主主義轉變資本主義體制(比如要素市場、私有制,以及僱傭勞動)的目標。 今日,社會民主主義主要的議題包括消除社會不平等、貧困,以及特權階級對他人的壓迫。同時,社會民主主義者還主張建立面向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比如、兒童保育、義務教育、、等體系。社會民主主義亦與工人運動和工會有緊密聯繫。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工人的談判權,希望能將政治上的民主決策權延伸到經濟中,促進僱工及其他經濟利益相關者的共同決策。 「第三条道路」吸收了社會民主主義中關於社會福利的部分主張,並將之與右派經濟體系融合。.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社會民主主義 · 查看更多 »

秘密警察

密警察亦稱政治警察,現代中國大陸稱為特工,在台灣稱為特務。是情報機構的一種。人員通常以秘密的方式執勤,針對國內威脅,以保障獨裁者或國家安全為目標的警察。秘密警察的基本目標不是維持法律,而是以特殊目的維持某地區秩序、安全或思想審查。秘密警察有時候會被用作政治迫害的工具。在不同的時代及國家,他們的名義、功用並不相同。在威权主义的國家,秘密警察常作為國家恐怖主義的行使人,監控人民思想、人身罪行、秘密未經審判處刑及刑求犯下許多反人類罪行。有顯著秘密警察活動的國家,常被稱為警察國家。另一種則是潛入敵方的內部,進行資料蒐集及暗殺等行動,一般稱為臥底。.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秘密警察 · 查看更多 »

第比利斯

比利斯(格鲁吉亚语:თბილისი,拉丁轉寫:T'bilisi,中国史書中有則譯為提弗利司或梯弗里斯),是今日格鲁吉亚的首都,也是外高加索地區的著名古都。據2010年統計數字,第比利斯人口1,485,293人,市區人口則達1,152,500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第比利斯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约瑟夫·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的一個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罗曼诺夫王朝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Макси́м Макси́мович Литви́нов,Maxim Maximovich Litvinov;),苏联外交官、革命家。出身在沙俄银行家家庭。1930年至1939年期间曾任苏联的外交部长。任内积极推行集体安全政策,与西方国家改善关系。1933年成功促使美国承认苏联。1934年使苏联加入国际联盟。1939年二战前夕,因国际局势及苏联外交政策变化,身为犹太人的李维诺夫被莫洛托夫所代替。1941年7月,苏联卫国战争开始了,约瑟夫·斯大林再次任命李维诺夫为外交部副部长。同时他也作为1941年到1943年的驻美大使,并于1942年与美国签定了《租借条约》。 Category:蘇聯政治人物 Category:蘇聯外交部長 Category:蘇聯駐美國大使 Category:蘇聯駐國際聯盟代表 Category:蘇聯共產黨人物 Category:猶太政治人物 Category:俄國革命家 Category:蘇聯猶太人 L Category:安葬於新聖女公墓者 Category:老布尔什维克 Category:俄国犹太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李维诺夫 · 查看更多 »

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義(Marxismus)是一種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基或方法論的寫作對現代的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独特的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並沒有一套統一的定義,也因此它在眾多的領域和題材上出現多元的發展,導致其門下包含眾多明顯對立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学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为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3, by Gregory and Stuart.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马克思主义 · 查看更多 »

马克思主义文库

克思主义文库(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缩写为MIA),也译作马克思主义者互联网文库,是一个由志愿者建立的非营利性质的网络公共图书馆。该组织所维护的文库中包含马克思主义作家或相关左翼作家(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纂写的多语言文献。该网站建立于1990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作家文库,许多资料有英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法语、希腊语、中文等版本。2006年,文库网站月访问量为110万次,月文件下载量为1550万份,访问人数比2005年增加25%、比2000年增加380%。.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马克思主义文库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民族

加索地區有許多不同的民族居住,分別屬於高加索語系(如喬治亞人)、阿爾泰語系(如亞塞拜然人、土庫曼人),以及印歐語系(如亞美尼亞人、庫德人、俄罗斯人和哥薩克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高加索民族 · 查看更多 »

自由广场 (第比利斯)

自由广场(格鲁吉亚语:თავისუფლების მოედანი Tavisuplebis moedani,发音),沙俄时期称作埃里温广场,苏联时期称作列宁广场,位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市中心,始建于19世纪早期。.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自由广场 (第比利斯) · 查看更多 »

苏联外交部

苏联外部关系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внешних сношений СССР)建立于1923年。在1946年前,苏联这一重要组织称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Народны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 по иностранным делам),拉丁化后简称为Narkomindel;1946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该部门通称为苏联外交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全联盟级别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在签署苏联成立条约后的1923年7月16日成立,是建立于1917年所成立的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基础之上的。部门在1946年前由人民委员领导,由外交部长领导至1991年,1991年曾称外部关系部。每个外交部长均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提名推荐,并由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确认通过担任,成为部长会议成员。 Category:苏联政府 Category:苏联外交 Category:各国外交部门.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苏联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

苏联共产党(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缩写为КПСС;拉丁化:)是原苏联的唯一合法执政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之一。 该党的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但此时两派都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组织。1912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组织机构,但并未正式决裂。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正式独立建党,取名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苏联共产党的历任实际最高领导人分别为: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时任俄羅斯總統叶利钦下令停止该党活动,并没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全部党产;在这以前,它一直是苏联的执政党。苏联解体之后,由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及独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产党所继承。.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苏联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是苏联部长会议的最高负责人,同时是苏联的政府首脑,1946年前称为人民委员会主席,通称为“苏联总理”。苏联的首任政府首脑为列宁,他在1922年苏联缔造条约签署后就职人民委员会主席。自苏联创始至苏联解体期间,共有12人曾先后担任此职务,其中列宁与斯大林两人因自然原因在任内去世,赫鲁晓夫因“不流血政变”被强迫退休,三人主动请辞(柯西金、吉洪诺夫与西拉耶夫)。其中列宁、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三人在任苏联总理时,曾同时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在赫鲁晓夫被罢免后,苏共中央通过决议禁止苏联总理兼职苏共中央总书记。柯西金为工作时间最长的主席,在任超过14年,并且是唯一一位两届苏联政府内阁领导人,他在1980年退休不久后即去世。西拉耶夫则为工作时间最为短暂的主席,仅为126天(在1991年内)。.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查看更多 »

雅可夫·朱加什维利

#重定向 雅科夫·约瑟福维奇·朱加什维利.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雅可夫·朱加什维利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格里历:,合儒略历:1856年11月29日-1918年5月17日),俄国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是俄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之一,被稱為「俄國馬克思主義之父」,是列寧的導師,曾與馬克思、恩格斯共同作序出版過《共產黨宣言》。.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 · 查看更多 »

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ISO 9984:Sakartvelo,)是一东欧國家 Fernando de Mello,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Encyclopaedia and Atlas. Springer, 24 November 1979, p. 273。它曾經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首任總統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獨立後法定國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成员。因為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格鲁吉亚根据议会2008年8月14日通过的决议做出退出独联体的决定,并于2009年8月18日完成手续,正式退出。 格鲁吉亚领土面积达69,700平方公里(包括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人口数量有4,352,224(2011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当地居民亦多通晓俄语;多数人信仰东正教,少数信仰伊斯兰教。 格鲁吉亚位于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苏联領導人斯大林的故乡,現在格魯吉亞政治上傾向於歐盟和西方國家,其最終目標是加入歐盟。.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格鲁吉亚 · 查看更多 »

每日镜报

《每日镜报》(英文:Daily Mirror)是英国一家创立于1903年的小型报。现为三一镜报集团旗下。在该报历史上曾有两次改名为《镜报》,此名称也是英国对该报的流行称法。2011年4月,《每日镜报》日发行量为1172785份。其姐妹报纸为《星期日镜报》。.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每日镜报 · 查看更多 »

波兰社会党

波兰社会党(Polska Partia Socjalistyczna,PPS)是波兰的一个左翼政党,自其1892年成立至1948年为止一直在波兰政坛占据重要地位。该党在1987年复立,至今仍存。 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成立者约瑟夫·毕苏斯基是波兰社会党的成员,后来在20世纪初时成为该党领导人。.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波兰社会党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的一份於全国发行的綜合型日报,是一张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巨大影響力的报纸。昔译《太晤士报》,又稱《倫敦時報》。 《泰晤士报》隶属於-zh-hans:鲁珀特·默多克; zh-hant:魯珀特·梅鐸;-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視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針砭時勢的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後,《泰晤士报》风格渐趋保守。該報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泰晤士报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又译作安那其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於提升個人自由及廢除政府當局與所有的政府管理機構。英语中的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源于希腊语单词“αναρχία”,意思是没有统治者。所以被翻译成中文时,根据这一最基本的特征译成“无政府主义”,也有文献音译为“安那其主义”。無政府主義包含了众多哲学体系和社会运动实践。它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其政治诉求是消除政府以及社会上或经济上的任何独裁统治关系。對大多數無政府主義者而言,「無政府」一詞並不代表混亂無政府狀態、虛無、或道德淪喪的狀態,而是一種由自由的個體自願結合,以建立互助、自治、反獨裁主義的和諧社會。有人认为莊子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者Murray Rothbard.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无政府主义 · 查看更多 »

1905年俄国革命

俄國革命(Ру́с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1905 го́да),亦被称为第一次俄国革命(Первая рус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1905年失败起义,是指于1905年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內,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或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攻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至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俄罗斯帝国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与实行多党制。 這場革命沒有組織、沒有目標、也沒有單一原因,主要歸咎於幾十年的國家動亂和對羅曼諾夫王朝的不滿,俄國國內改革不利以及少數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沙皇指揮不力,導致俄軍在日俄戰爭中慘敗,是最直接的導火線。戰後一直有連續不斷的軍人革命以及革命團體活動。 雖然各地方的革命最後妥協或被鎮壓,俄國國內也加快改革的步調,但仍不夠阻擋1917年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的革命。布爾什維克黨員常常把這場革命當作1917年革命的先驅。.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1905年俄国革命 · 查看更多 »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是指1917年在俄羅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進退失據,在俄國政局不穩、民心越發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其後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則推翻了新建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並在1918年3月與交戰中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十月革命後,擁護舊有帝政或臨時政府的白軍與蘇維埃工農紅軍對抗,非紅、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機起兵,俄國內戰爆發;而沙皇專政的潰滅,亦促成舊帝國疆域內各民族的獨立運動。.

新!!: 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和1917年俄国革命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