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輕鐵

指数 香港輕鐵

輕鐵(全稱輕便鐵路,前稱九廣輕鐵,《香港法例》上則稱為西北鐵路;Light Rail)是香港唯一輕型鐵路系統,高速的無閉塞輕鐵系統之一,行駛於新界西部屯門區及元朗區,總長度36.15公里,68個車站。輕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份;路線圖代表顏色為泥黃色。.

226 关系: 城巴千米每小时史禮賢 (輕鐵列車)友愛站友愛路坑尾村站塘坊村站大公报大角咀大棠大欖大欖隧道天富站天祥路天福路天秀站天秀路天瑞站天瑞路天頌苑天逸站天耀站天耀路天恆站天榮站天水圍天水圍站 (西鐵綫)天水圍站 (輕鐵)天水圍新市鎮天水圍支線天湖站天湖路天悅站天慈站太和站客貨車安定站安定邨富泰邨專線小巴尖沙咀屯門屯門區屯門市中心屯門碼頭屯門碼頭站屯門站 (輕鐵)屯門西北游泳池屯門鄉事會路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屯門-南昌全日通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屯門河屯門泳池站屯門新市鎮屋苑嶺南大學 (香港)川崎重工業中國中車市中心站市中心站 (香港)三聖站三聖邨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九廣輕鐵架空路軌工程九龍九龍南綫九龍巴士九龍倉集團平交道亞視人行过街天桥互联网廂座佐敦何福堂站信用卡嘉湖山莊出租車兩鐵合併八達通公共屋邨公共汽車六點鐘新聞元朗元朗區元朗大馬路元朗市中心元朗站 (輕鐵)元朗(西)巴士總站元朗新市鎮兆康站 (輕鐵)兆康苑巴士總站兆禧站兆禧苑兆麟站皇珠路石膏灰沙圍粤语紅磡紅磡站置樂花園美樂站翠湖站田廈路田景站銀座站 (香港)遊客全日通遊客過境旅遊票運輸署鍾屋村站荃灣荃灣站荃灣綫鐵道迷青山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青山公路元朗段青山灣青雲站頌富站西鐵綫香港香港島香港巴士香港市區香港亞洲電視香港地鐵香港單車徑香港立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行政區劃香港黃金海岸香港輕鐵香港輕鐵單程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香港電台香港電車香港法例香港新市鎮觀塘驗票閘門计算机系统豐景園站鳳地站麒麟站車站月台黃埔自動輕便運輸系統黑盒輕鐵客務中心輕鐵川崎輕軌車輛輕鐵中國南車輕軌車輛輕鐵單程票輕鐵先鋒 (輕鐵列車)輕鐵Comeng輕軌車輛輕鐵第三期列車輕鐵第一期列車輕鐵第二期列車輕鐵第四、五期列車輕鐵Goninan輕軌車輛輕鐵月票輕軌運輸輕軌運輸系統轉向架閉塞 (鐵路)藍地站蓝精灵脫軌重型鐵路系統自動列車停止裝置自動列車運行裝置長江實業英語電子貨幣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集成电路老鼠洲接駁巴士掃管笏杯渡站東張西望東鐵綫東涌綫東方日報樂湖站標準鐵軌機場快綫泥圍站洪天路緊急月台洪水橋洪水橋站洪水橋站 (輕鐵)深水埗港鐵港鐵巴士港鐵巴士K52綫港鐵巴士K73綫港鐵公司港鐵特別車費優惠日港鐵車廠港鐵車票澳洲濕地公園站月台閘門朗屏站朗屏邨有軌電車星島日報明報流浮山新墟站新界新聞稿日本旺角政府新聞處愛琴海岸普通话景峰站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2003年輕鐵重組計劃3%車費回贈優惠 扩展索引 (176 更多) »

城巴

城巴有限公司是香港的一家巴士公司,同時提供專利巴士和非專利巴士服務,經營多條香港島、北大嶼山、香港海洋公園、沙田第一城、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國際機場及深圳灣口岸的巴士路線,並有巴士租賃服務。該公司與新巴一樣,為新創建集團成員。.

新!!: 香港輕鐵和城巴 · 查看更多 »

千米每小时

千米每小时是速率(标量)和速度(矢量)的单位,可以用千米/小时、km/h、km·h−1、kph或kmph来表示。 尽管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但在世界范围内,千米每小时是汽车速度表和道路标示牌上最常用的单位。它与kW·h都是以小时为基础的常用单位,但被BIPM定义为“与国际单位制单位一起使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non-SI unit accepted for us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新!!: 香港輕鐵和千米每小时 · 查看更多 »

史禮賢 (輕鐵列車)

史禮賢(英文:F.D. SNELL)為香港輕鐵系統中一輛獲冠名的輕鐵車輛,車隊編號1070。隨着列車翻新,該冠名現已不存在。.

新!!: 香港輕鐵和史禮賢 (輕鐵列車) · 查看更多 »

友愛站

友愛站(英文:Yau Oi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275,屬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只有1個月台,得名自友愛邨;現時只有751線使用本站,並以本站為總站。.

新!!: 香港輕鐵和友愛站 · 查看更多 »

友愛路

友愛路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友愛路 · 查看更多 »

坑尾村站

坑尾村站(Hang Mei Tsuen Stop)是港鐵輕鐵車站,代號425,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該站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屏廈路近坑尾村旁,為坑尾村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在2003年12月以前,該站人流並不多,但自從輕鐵天水圍新支線開通後該站成為751和761線的主要轉乘站,該站人流亦因此上升,目前每天均有很多乘客透過該站在兩條路線間轉乘。.

新!!: 香港輕鐵和坑尾村站 · 查看更多 »

塘坊村站

塘坊村站(Tong Fong Tsuen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390,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塘坊村站位於青山公路-屏山段旁,於屏山新村及灰沙圍附近。 雖然本站取名自塘坊村,但其實際地理位置與本站仍有一段距離。塘坊村北面居民使用坑尾村站或會較本站方便。.

新!!: 香港輕鐵和塘坊村站 · 查看更多 »

大公报

《大公报》(Ta Kung Pao)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創刊於1902年的天津法租界,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最具影響力的报纸之一。1949年後,在中共港澳工委(今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的领导下,《大公報》在香港出版发行,其立場被指親中和有特殊的政治背景。 《大公報》與《文匯報》、《香港商報》和《香港經濟導報》並稱為香港「四大左報」, 香港電台。.

新!!: 香港輕鐵和大公报 · 查看更多 »

大角咀

大角咀(Tai Kok Tsui),亦作大角嘴,位於香港九龍旺角以西,以塘尾道與旺角分隔。在香港區議會分區中大部份隸屬油尖旺區,少部份隸屬深水埗區,兩區大致以界限街和聚魚道為界,與旺角普遍為貫通連接新界東西和港島的樞紐。.

新!!: 香港輕鐵和大角咀 · 查看更多 »

大棠

大棠(Tai T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南部的一個地方,位於元朗市中心以南,大部份屬大欖郊野公園的範圍。近年大棠紅葉茂盛,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楓葉變黃,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新!!: 香港輕鐵和大棠 · 查看更多 »

大欖

大欖(Tai Lam)(有時將欖寫作杬),又稱大欖涌(Tai Lam Chung),是香港屯門區最東南面地方,位於青山公路16英里处,小欖之東,與荃灣區的青龍頭接壤。 「大欖涌」原指由「大欖」旁邊流出海的涌,涌旁亦有一村落以此為名;但現時已升格為分區地名,與「大欖」通用。因現時大部份人不懂「涌」字原意,而將原來河涌誤稱為「大欖涌河」或「大欖涌渠」。.

新!!: 香港輕鐵和大欖 · 查看更多 »

大欖隧道

大欖隧道(英語:Tai Lam Tunnel),簡稱欖隧,於1998年5月25日通車,承建商是日本西松建設及香港寶嘉建築,是香港新界西的重要交通樞紐,與青朗公路同為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的一部份。亦是'''新界的士'''繼城門隧道後唯一指定可行駛的收費隧道,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大欖隧道及元朗引道條例》。 大欖隧道的興建主要是為紓緩屯門公路及青山公路的交通負荷,同樣亦大大緩和大老山隧道在1994至96年間的交通壓力,並將元朗與港九市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荃灣以至葵涌貨櫃碼頭的距離拉近,市民可以直接由荃灣、九龍西和香港島經大欖隧道進入元朗區各市郊區域,不需再經大老山隧道、青山公路或屯門公路。.

新!!: 香港輕鐵和大欖隧道 · 查看更多 »

天富站

天富站(Tin Fu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車站編號是48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該站為天富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天富站與頌富站為距離最近的輕鐵站。.

新!!: 香港輕鐵和天富站 · 查看更多 »

天祥路

天祥路可以指:;台灣.

新!!: 香港輕鐵和天祥路 · 查看更多 »

天福路

天福路(Tin Fuk Road),位於香港天水圍新市鎮的南部,現與天水圍站並行。.

新!!: 香港輕鐵和天福路 · 查看更多 »

天秀站

天秀站(英文:Tin Sau Stop),屬香港輕鐵站,車站編號是52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此站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天秀路旁,為慧景軒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秀站 · 查看更多 »

天秀路

天秀路(Tin Sau Road),位於天水圍新市鎮北部103區及108區,東面連接天葵路,西面連接天影路,是一條東西行雙向道路。 此路前稱L13路,根據未命名道路編號定義,屬於地區幹路。.

新!!: 香港輕鐵和天秀路 · 查看更多 »

天瑞站

天瑞站(Tin Shui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代號460,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向天逸方向是最後一個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的車站)。該站位於天水圍天瑞路近天瑞邨旁,在天瑞商場對出,為天瑞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瑞站 · 查看更多 »

天瑞路

天瑞路(Tin Shui Road)是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的南北重要幹道之一,南至天耀邨,北至天恆邨,沿路途經多個公共屋邨和屋苑,包括天耀邨、天瑞邨、天華邨、天頌苑和天恆邨等。另外,天瑞路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行走。 此路前稱L5路、L6路及L12路,L5路(天湖路與天榮路一段)、L6路(天榮路與天華路一段)通車及命名日期已不可考,L12路(天華路與濕地公園路一段)則於2000年7月7日通車及命名。.

新!!: 香港輕鐵和天瑞路 · 查看更多 »

天頌苑

天頌苑(Tin Chung Court)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建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第1期與房屋署總建築師江焯勳合作)(短樁案揭發後改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於1999年落成,屬第二十20期甲及第21期甲出售居屋,及可租可買計劃(第1期)的居屋屋苑之一,共有15幢樓宇,6,080個單位,乃全港第二大居屋屋苑,僅次於天盛苑,首次推出時售價為417,600 - 1,108,100港元。 頌澤閣 (M座) 和頌琴閣 (N座) 為透過可租可買計劃下所出售之居者有其屋。.

新!!: 香港輕鐵和天頌苑 · 查看更多 »

天逸站

天逸站(Tin Yat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車站編號是55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位於香港元朗區天水圍天逸邨以西近天瑞路及天秀路交界,是天水圍北的唯一一個輕鐵總站,設有輕鐵客務中心。.

新!!: 香港輕鐵和天逸站 · 查看更多 »

天耀站

天耀站(Tin Yiu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代號445,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此站為天耀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西鐵綫天水圍站亦設有出口連接本站,方便乘客在西鐵綫和輕鐵間轉乘。車站處於天耀路和天河路的交界,在天耀邨對出。.

新!!: 香港輕鐵和天耀站 · 查看更多 »

天耀路

#重定向香港天水圍街道列表.

新!!: 香港輕鐵和天耀路 · 查看更多 »

天恆站

天恒站(英文:Tin Heng Stop),屬香港輕鐵站,車站編號是54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此站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天瑞路近天恒邨,為天恆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恆站 · 查看更多 »

天榮站

天榮站(Tin Wing Stop)是香港輕鐵的一個車站。車站編號是500,屬於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此站名稱來自鄰近的天榮路。.

新!!: 香港輕鐵和天榮站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

天水圍(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

新!!: 香港輕鐵和天水圍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站 (西鐵綫)

天水圍站(Tin Shui Wai Station)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一座鐵路車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屏山北部,接駁輕鐵天水圍站。 天水圍站位處天水圍新市鎮南部邊陲,實際上更接近屏山,遠離天水圍市中心,與已有超過600年歷史的香港法定古蹟聚星樓位置相距不足50米。.

新!!: 香港輕鐵和天水圍站 (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站 (輕鐵)

天水圍站(英文:Tin Shui Wai Stop)是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輕鐵的一個車站,與港鐵西鐵綫在兩鐵合併前,西鐵綫的前稱為西鐵或九廣西鐵,並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天水圍站交匯,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天福路,西鐵綫天水圍站平台下的地面。 原來的「天水圍總站」於2003年8月1日起改稱為天榮站,以與為配合九廣西鐵(今西鐵綫)天水圍站而建的本站區別。.

新!!: 香港輕鐵和天水圍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新市鎮

天水圍新市鎮(Tin Shui Wai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部的元朗區,為第三代香港新市鎮,也是元朗區兩個新市鎮之一,人口約300,000。未來,天水圍新市鎮可能會和計劃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合併成為一個大型的新市鎮。.

新!!: 香港輕鐵和天水圍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天水圍支線

天水圍支線(英文:Tin Shui Wai Extension)是九廣輕鐵(今香港輕鐵)的支線。此支線前後共分為五期,自1989年至2003年逐步興建及投入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水圍支線 · 查看更多 »

天湖站

天湖站(英文:Tin Wu Stop),是輕鐵車站。車站編號是450,屬於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此站亦為天水圍運動場及天水圍游泳池的乘客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湖站 · 查看更多 »

天湖路

天湖路(Tin Wu Road)是香港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中的一條東西向行車道路,連接天水圍天慈邨及天耀邨。另外,天湖路亦有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行走。道路西端連接天耀路以及通往樂湖居的私人道路。 此路前稱L3路,根據未命名道路編號定義,屬於地區幹路。但通車及道路命名日期已不可考。.

新!!: 香港輕鐵和天湖路 · 查看更多 »

天悅站

天悅站(英文:Tin Yuet Stop)是香港輕鐵車站,車站編號是51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此站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的天華路近天城路天悅邨對出,為天悅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悅站 · 查看更多 »

天慈站

天慈站(英文:Tin Tsz Stop)是輕鐵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435,屬於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此站為天慈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天慈站 · 查看更多 »

太和站

太和站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太和站 · 查看更多 »

客貨車

#重定向 廂型車.

新!!: 香港輕鐵和客貨車 · 查看更多 »

安定站

安定站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安定站 · 查看更多 »

安定邨

安定邨(英文:On Ting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屯興路2號,建在青山灣填海區內,鄰近屯門市中心,於1980年12月4日落成啟用。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安定邨是香港第100條公共屋邨,於安定邨的超級市場旁本來有一塊紀念碑紀念此事,隨著安定商場翻新工程展開,於2013年4月被領展拆除,現在紀念碑已經重新安置在安定邨巴士站附近。 兆安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安定邨旁邊,在1982年落成,共有十座樓宇,由安定邨公屋樓宇中抽出發售。跟一般居屋不同,兆安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且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

新!!: 香港輕鐵和安定邨 · 查看更多 »

富泰邨

富泰邨(Fu T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東北近虎地,毗鄰嶺南大學。屋邨於1998年開始興建,並在2000年11月入伙,現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新!!: 香港輕鐵和富泰邨 · 查看更多 »

專線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綠色專線小巴.

新!!: 香港輕鐵和專線小巴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香港輕鐵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 · 查看更多 »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區 · 查看更多 »

屯門市中心

屯門市中心(Tuen Mun Town Centre,亦作Tuen Mun Central)是香港新界屯門的中心及最繁華的地方,乃屯門新市鎮以至整個屯門區的心臟地帶,該區人流如鯽,商業活動頻繁。市中心範圍約為杯渡路以南、皇珠路以北及屯門河以東地區。.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屯門碼頭

屯門碼頭(又稱屯門客運碼頭、屯門渡輪碼頭)是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南部的渡輪碼頭,亦為香港第三個連接港澳碼頭,位於蝴蝶灣東面、海翠花園對出,於1986年11月啟用。早期屯門碼頭位於現時屯門豐景園對出的位置,隨著該區的發展,碼頭於新填海區發展後遷至現址。.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碼頭 · 查看更多 »

屯門碼頭站

屯門碼頭站(Tuen Mun Ferry Pier Stop)是香港輕鐵的終點站之一,也是輕鐵系統中最南的終點站,代號001,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6條輕鐵路綫在此站為終點站。.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碼頭站 · 查看更多 »

屯門站 (輕鐵)

屯門站(英文:Tuen Mun Stop)是輕鐵的車站之一,屬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位於杯渡路、河傍街交界,屯門公園北面。此站為屯門站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亦接駁西鐵綫。.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屯門西北游泳池

屯門西北游泳池(英文:Tuen Mun North West Swimming Pool)為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鳴琴路95號的一座公眾游泳池,為屯門區3個公眾游泳池之一,毗鄰寶田邨,佔地約1.5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西北游泳池 · 查看更多 »

屯門鄉事會路

屯門鄉事會路(Tuen Mun Heung Sze Wui Road)為香港新界屯門區內的一條道路,南起海榮路,北至青山公路新墟段。屯門鄉事會路途經屯門市中心地區及西鐵綫屯門站,為屯門區內主要道路之一。.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鄉事會路 · 查看更多 »

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

#重定向 全月通加強版.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 · 查看更多 »

屯門-南昌全日通

屯門-南昌全日通(Tuen Mun-Nam Cheong Day Pass,前身為西鐵綫全日通)是香港港鐵為推廣乘搭西鐵綫(屯門至南昌各站)而推出的車票,包含一張車票及一張紙製登車證。 車票設計以白色和紫紅色為主,車票中間印有青松觀、香港濕地公園和荃灣如心廣場。登車證上印有購買車站及日期的蓋章以作識別,推廣期延長至2019年6月30日;然而是次延長將會是最後一次的推廣期延長,於2019年年中當屯馬綫貫通後,此票種將有可能被取消。 由於西鐵綫已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西鐵綫全日通已更改名稱為屯門-南昌全日通,同時港鐵接駁巴士K16綫取消免費轉乘,使用範圍變相由尖東站縮短至南昌站。 智能車票版本的「屯門-南昌全日通」已於2013年11月25日在部分車站發售,並於同年12月12日在全綫車站發售;因此「屯門-南昌全日通」車票成為了港鐵首個全面轉用智能車票的票種。然而當屯馬綫於2019年年中貫通後,此票種將有可能被取消,而不會如全月通加強版和港鐵都會票一樣獲保留至2023年6月底,因此「屯門-南昌全日通」車票亦有可能成為全面轉用智能車票以來首個被取消的票種。.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南昌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

#重定向 全月通加強版.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 · 查看更多 »

屯門河

屯門河(Tuen Mun River),或稱屯門河道(Tuen Mun River Channel)是位於香港新界屯門的河道,由北向南貫穿整個屯門新市鎮,流入青山灣。.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河 · 查看更多 »

屯門泳池站

屯門泳池站(英文:Tuen Mun Swimming Pool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25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綫途經此站。車站處於海皇路、海榮路交界,在屯門泳池東南面,但其實與屯門泳池有一段距離。 本站是輕鐵第二期新車站之一,於1992年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泳池站 · 查看更多 »

屯門新市鎮

屯門新市鎮(Tuen Mun New Town)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的新市鎮之一,人口約為50萬。1972年,原名為青山新市鎮的新市鎮正式易名為屯門新市鎮。現時屯門區所有公共房屋、絕大部分公共設施都位於屯門新市鎮範圍之內。.

新!!: 香港輕鐵和屯門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屋苑

屋苑,近似屋村(香港又寫作:屋邨)、小区和街坊(中国大陆),有時名為山莊、花園等,名稱多樣化,但都是房地產,由一幢或多幢住宅建築物組成,有時附設停車場、大廈平台、商場、街市、超級市場、兒童遊樂場、住客會所、泳池、健身室等。 屋苑相對於單幢樓。由於屋苑通常住戶人數比較多,所以有資源聘用完善的物業管理公司,常有多位保安員駐守。屋苑甚至可以安排居民穿梭巴士,方便住戶出入。.

新!!: 香港輕鐵和屋苑 · 查看更多 »

嶺南大學 (香港)

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簡稱嶺大,位於香港屯門虎地,是香港唯一一所公立博雅大學,以傳承博雅教育傳統及發展優質教學為目標。大學於2012年正式加入世界博雅學府聯盟,並於2014年成為香港首間並唯一一間為100%本科生提供四年全宿的大學,而逾80%本科生可以前赴遍佈約 40 個國家的 180 多所海外夥伴院校當交流生。嶺大亦採用小班教學及雙向互動教學模式,師生比率為1:10,致力實踐博雅教育理念。 嶺南大學於2015年獲美國《福布斯》評選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學府」之一。根據QS世界大學排名,嶺大在世界大學排名2018上榜並入選600強,嶺大於2018年QS亞洲大學排名位列100,香港八間教資會資助院校中有七間同時打入QS世界大學排名及QS亞洲大學排名,嶺大是香港七間同時登上兩個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另據報全中國137間登上QS綜合排名的大學之一(前700強),因此教資會只有一間院校未能上榜;學術排名方面,人文藝術位列全球212名,哲學位列全球101-150名,而現代語文位列全球151-200名。 嶺大亦於2016年與倫敦大學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共十所世界級大學聯手,創建全球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全球高等教育中心」(Centre for Global Higher Education),獲英國撥款超過600萬英磅支持,而嶺大是香港唯一一所夥伴院校。.

新!!: 香港輕鐵和嶺南大學 (香港) · 查看更多 »

川崎重工業

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簡稱川崎重工,是以重工業作為主要業務的日本企業,業務範圍涵蓋航空、太空、鐵路車輛、摩托車、船舶、機械以及各式各樣的設備。.

新!!: 香港輕鐵和川崎重工業 · 查看更多 »

中國中車

#重定向 中国中车.

新!!: 香港輕鐵和中國中車 · 查看更多 »

市中心站

市中心站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市中心站 · 查看更多 »

市中心站 (香港)

市中心站(Town Centre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車站編號是280,屬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共有4個月台。.

新!!: 香港輕鐵和市中心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三聖站

三聖站(英文:Sam Shing Stop)是輕鐵的終點站之一,代號92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3個月台,只有505線以此站為總站。車站位於海榮路恒福花園地面。 本站是輕鐵第二期新車站之一,於1992年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三聖站 · 查看更多 »

三聖邨

三聖邨(英語:Sam Shi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新市鎮東南部三聖墟,於1980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新!!: 香港輕鐵和三聖邨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owloon-Canton Railway,缩写KCR),是指1910年起連接香港九龍及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也是連接九龍及廣州的第一條鐵路。當時分為兩部份,中國境內的路段稱作華段,香港境內的路段稱作英段(當時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路軌等基建設施分兩地管理。鐵路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則於1911年通車。來往兩地的直通車服務曾因二戰及後來中國大陸政權易手而停辦,來往兩地的長途客車(港穗直通車)於1979年才恢復行走。該路段後來由兩間不同公司營運,分別是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營運的廣深鐵路(原華段)及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九廣東鐵(原英段)。 在香港,「九廣鐵路」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只代表「九廣鐵路──英段」,現在則指由九廣鐵路公司在1910年至2007年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改由前身是地鐵公司的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新!!: 香港輕鐵和九廣鐵路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縮寫:KCRC)前身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的九廣鐵路局,負責營運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公營機構,以審慎的商業原則營運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其後致力擴展鐵路網絡,新鐵路相繼落成並投入服務,計有新界西北部輕鐵系統、西鐵、馬鞍山鐵路、尖沙咀支線、及落馬洲支線,並開始建造九龍南線。九鐵公司亦引進新一代列車、更新車隊、開辦京九及滬九直通車服務,以及發展物業,經營接駁巴士服務、過境貨運業務、商場、車站零售服務和商務設施、物業管理、廣告及推廣業務。 2007年12月2日,根據《兩鐵合併條例》,九鐵公司的服務併入地鐵公司,並命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資產,期滿後可予延續。鐵路網絡營運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仍擁有有關資產,所以現時主要為一間鐵路資產持有公司,並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用作投資,支付公司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13家全資附屬公司。.

新!!: 香港輕鐵和九廣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九廣輕鐵架空路軌工程

九廣輕鐵架空路軌工程為香港九廣輕鐵(今輕鐵)高架化的改善工程。.

新!!: 香港輕鐵和九廣輕鐵架空路軌工程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香港輕鐵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南綫

九龍南綫(Kowloon Southern Link)前稱九龍南環綫,是香港港鐵西鐵綫的延伸路綫,從南昌站開始,向南延伸,經過西九龍,連接現有的尖東站,全長3.8公里,共3個車站。現在,港鐵西鐵綫由屯門站直接連到紅磡站。九龍南綫工程於2005年開始,於2009年8月16日通車,紅磡站成為現時東鐵綫和西鐵綫的終點站,尖東站改為隸屬西鐵綫。工程由當時的九廣鐵路公司規劃、批出合約及出資,但因兩鐵合併關係,該綫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身為地鐵有限公司)負責監督建造及營運,亦是最後一個使用九鐵工程合約編號的項目。.

新!!: 香港輕鐵和九龍南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香港輕鐵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倉集團

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現時主要業務包括物業、碼頭、運輸及酒店;在2005年3月23日及2007年中,分別成立驕陽電影製作有限公司(Sundream Motion Pictures)及驕陽音樂(Sundream Music),進軍電影及唱片製作業務,而上述已出售。 九龙仓以地产发展为业务的策略重点,收购土地、融资、项目发展、设计、建筑及市场推广。2010年集团以超逾人民币650亿元的成本在内地购入累积124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一系列即将落成的酒店物业及码头。现时,中国业务资产佔集团总营业资产的39%。 集团按地积比率的应占土地储备及投资物业总楼面面积共达约9500万平方呎。集团以香港为基地的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在珠三角、长三角及其它中国沿海地区积极拓展货箱码头业务。 2010年3月2日上午,苏州九龙仓开发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超高层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将建成包含一栋92层,楼高450米的超高层建筑,这也再次刷新了苏州城市的高度,成为苏州城市新地标。 2012年6月8日 綠城中國引入九龍倉集團成為戰略性投資者,獲九龍倉直接注資5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1.88億元),綠城將向九龍倉進行兩次配股,使九龍倉持有綠城擴大后股本的24.6%,成為綠城的第二大股東。若悉數對換可換股證券後,九倉持股量將增至35.1%,有機會成為綠城最大單一股東。 九龍倉是會德豐有限公司()的主要附屬機構(持有50%股權),公司在香港註冊。.

新!!: 香港輕鐵和九龍倉集團 · 查看更多 »

平交道

--,是道路與鐵路的平面交叉,而没有高架桥或隧道。.

新!!: 香港輕鐵和平交道 · 查看更多 »

亞視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香港輕鐵和亞視 · 查看更多 »

人行过街天桥

人行过街天桥是现代化都市中协助行人穿过道路的一种建筑,修建過街天橋可以使穿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完全的分离,保证交通的通畅和行人的安全。最常见的人行过街天桥是跨越街道或公路的,也有跨越铁路、轻轨的过街天桥,另外还有一些过街天桥修建在立体交叉路口,与立交桥的建筑融为一体。在香港中環的中區行人天橋系統及台北的信義商圈空橋系統,人们将各个过街天桥用廊道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空中人行交通网,成为城市的象征。.

新!!: 香港輕鐵和人行过街天桥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协议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络。,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络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這基础上发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网络。互聯網並不等同万维网(WWW),万维网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互联网 · 查看更多 »

廂座

座位是在餐廳、交通工具、戲院等地設置的座椅,座位依序排列,需要按照票卡對號入座,或是依排隊順序先到先得。有些設施有著不准霸位的規定。.

新!!: 香港輕鐵和廂座 · 查看更多 »

佐敦

佐敦(Jordan),位於香港油尖旺區西南部,位置為尖沙咀以北,油麻地以南,佐敦道自西向東穿越此地。因為港鐵佐敦站和佐敦道都位於此地區中心位置,所以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裡稱為「佐敦」,實際上地區西部以前名為官涌,情況就如香港其他地區一樣,都因為鐵路站的命名和選址而影響周邊地區發展,如太子。很多香港人已經將此站周圍稱為佐敦,取代了原先的地名。.

新!!: 香港輕鐵和佐敦 · 查看更多 »

何福堂站

何福堂站(Hoh Fuk Tong Stop)是香港輕鐵車站。代號31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位於青山公路新墟段,車站名稱來自旁邊的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

新!!: 香港輕鐵和何福堂站 · 查看更多 »

信用卡

信用卡(Credit Card),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一般是长85.60毫米、宽53.98毫米、厚0.76毫米的塑膠卡片(尺寸大小是由ISO 7810、7816系列的文件定義),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账单日(Billing Due Date)时再进行还款。除部份與金融卡結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帐户直接扣除资金。.

新!!: 香港輕鐵和信用卡 · 查看更多 »

嘉湖山莊

嘉湖山莊(英文:Kingswood Villas)是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為香港十大藍籌屋苑之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於1988年規劃,1991年至1998年間分7期發展58座住宅大廈,由樂湖居、賞湖居、翠湖居、嘉湖銀座、嘉湖海逸酒店、麗湖居、景湖居及美湖居組合而成,屋苑總面積佔地400萬平方呎,而整體綠化空間為約360萬平方呎,所佔綠化空間的面積為全港屋苑之最。發展商為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 (為長江實業的子公司),嘉湖山莊為長江實業歷年來最大型的發展項目。以單位數目來看,嘉湖山莊是為全港最大型的私人屋苑。其單位數目亦多達15,880個,以單位數目而言,為香港住宅之最。位處本屋苑中心地帶的嘉湖銀座(嘉湖山莊第四期發展項目),為區內主要大型商場和酒店項目。 嘉湖山莊所有期數樓宇均為三梯八伙設計,全部標準單位均設窗台(非落地玻璃設計)、窗口式冷氣機(隨樓附送珍寶牌冷氣機),不設工人房、花園、露台、工作平台。本屋苑各期均植有大量綠化空間,每座大樓地面住客入口均採雙座式大堂設計(個別單邊座數除外),樓底挑高,在入伙當年屬於相當新穎而高貴的豪華設計賣點。雖然各住宅期數地底均設住客停車場,但住宅大樓之電梯並未能直達地庫停車場,住客需從後花園地面樓梯拾級而下(樂湖居停車場位於嘉湖新北江商場地庫,設計與其餘期數有別)。嘉湖山莊住宅單位與車位數量比例約7比1,車位可供自由買賣,現時除樂湖居外其餘期數停車場均不設時租。 嘉湖山莊各期樓宇圖則幾近相同,全部單位均設有鑽石形客飯廳和對流窗,優點為私隱度較高、景觀開揚、採光和通風效果優良;缺點則是難以擺放傢俬而且單位實用率稍低(約78%)。本屋苑標準單位間隔分三大類,包括建築面積約820平方呎(實呎約620-630)之三房(連套廁)大單位、建築面積約710平方呎(實呎約540)之三房中單位和建築面積約580平方呎(實呎約440)之二房細單位。每座最低樓層(約最低之10-15層)之A單位細房窗台採用內縮設計,故此批單位建築面積會比同座高樓層相同單位略小大約六平方呎。而無論各座樓宇高低樓層的大、中、小單位,客飯廳和廚廁面積均相約,各類別單位面積大小差異主要源於房間和廁所數量以及走廊長度。 特色單位方面,主要分為「相連單位」及「複式單位」。嘉湖山莊所有樓宇每組相鄰的兩個單位均可打通成相連單位,因為分隔兩個單位客廳之間的牆並不是主力牆,於較後期發售的期數,發展商已因應換樓需求提供一手出售的相連單位(發展商會負責將兩個單位二合一並改用單一大門)。無論新舊各期均有大量由小業主自行打通的相連單位,因區內大單位數目始終有限,這類單位可謂有價有市。另外,第五期(麗湖居)及第七期(景湖居)每座頂層均有1,100百餘至1,700餘平方呎並附連天台的複式單位,名為「御景軒」,貨源稀罕,成交稀落。 嘉湖山莊各有兩間住客會所——嘉湖鄉村俱樂部及嘉湖會所,以及購物商場——嘉湖新北江商場及嘉湖銀座(現稱置富嘉湖),並且設有一所五星級酒店暨服務式住宅──嘉湖海逸酒店。另外,天水圍公園位於整個嘉湖山莊的中央位置,佔地廣達200萬呎,比香港島的維多利亞公園更為遼闊。交通方面,住客自行駕車經三號幹線約30分鐘已可達港九金融核心區,非駕駛者亦可以乘搭多條巴士線、港鐵西鐵綫、輕鐵、小巴等前往各區以及邊境口岸,也有居民穿梭小巴來往各期和西鐵綫天水圍站,交通網絡發展成熟,惟因路程長,車費便較高昂,車程耗時也較多。 本屋苑各期均禁養狗隻。.

新!!: 香港輕鐵和嘉湖山莊 · 查看更多 »

出租車

出租車(Taxi),港澳粵通稱「--」,上海習慣叫做「差頭」,是一種基于即时租賃的陸地公共交通服务,按里程表收費。 出租車載客量不多,一般只有3至5個座位。搭乘出租车除了揚手招呼外,還可以透過電話、網絡、手機應用程式預約。.

新!!: 香港輕鐵和出租車 · 查看更多 »

兩鐵合併

兩鐵合併是指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車務運作的正式合併,合併後的鐵路系統易名為港鐵,當中包括九鐵公司在香港本地及跨境的鐵路路線、落成後的新路線(參見九廣鐵路),以及其他與運輸相關的業務,例如在西北鐵路服務範圍內經營的巴士服務由地鐵公司初步議定租用50年(可延長),及地鐵公司購入九鐵公司大部分車站上蓋物業(物業發展權)、其物業管理附屬公司及某些短期鐵路資產,但就不涉及鐵路等業權的轉移。 有人曾經認為合併可增加鐵路網絡效率,以更大規模公司來製造協同效應,節省行政開支及營運成本及取消轉乘車費,以便整體車務結構作出調整。反對意見認為合併使香港的鐵路服務失去競爭,地鐵可壟斷香港的鐵路運輸,而且以上市公司地位自居,遠離政府監管,形成獨立王國。 2007年10月18日,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當局已經決定在2007年12月2日落實兩鐵合併,並已經於10月26日刊憲,當局在10月31日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兩鐵合併條例》生效日期的公告,該公告通過立法會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當日《兩鐵合併條例》亦會正式生效。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九廣鐵路公司正式結束其97年的鐵路業務,並將其網絡交由地鐵有限公司管理及營運,其合併網絡統稱為「港鐵」。地鐵有限公司將保留其英文名稱,而中文名稱則改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新!!: 香港輕鐵和兩鐵合併 · 查看更多 »

八達通

八達通(-)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置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充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及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增值方法亦由最初的--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户自動轉賬。如已申請「好易畀」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增值。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4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憑藉此經驗取得在荷蘭、中國大陸長沙、新西蘭奧克蘭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發展電子收費系統的合約,並於2012年先後與嶺南通與深圳通聯合發行二合一卡。 八達通產品的口號是「令生活更輕鬆」,亦是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的使命宣言的其中一部份。.

新!!: 香港輕鐵和八達通 · 查看更多 »

公共屋邨

#重定向 公營住宅.

新!!: 香港輕鐵和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公共汽車

--是一種以中型或大型汽車(大客車/巴士)作為運送手段,以運輸大量乘客的的大眾運輸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公共汽車 · 查看更多 »

六點鐘新聞

《六點鐘新聞》(News at Six)是香港亞洲電視新聞部曾經製作的新聞節目,在每日18:00於本港台播出。,並於2016年4月1日隨著電視牌照終結而停止播映。.

新!!: 香港輕鐵和六點鐘新聞 · 查看更多 »

元朗

元朗(Yuen Long;1960年代以前作“Un Long”)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主要區域,是一個沖積平原。遠自宋朝,骨灰即已遷入岑田(今日錦田)居住,現時人口約53萬。區內也有些漁塘和田地,但因人口愈來愈多,城市化更趨嚴重,以致漁塘和田地面積陸續減少。元朗市中心以唐樓居多,近年政府致力發展元朗,現在市中心外圍已有較多新住宅大廈落成。.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 · 查看更多 »

元朗區

元朗區(Yuen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域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元朗區是香港唯一「一區兩市」(元朗新市鎮及天水圍新市鎮)的區份,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相連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區 · 查看更多 »

元朗大馬路

#重定向 青山公路-元朗段.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元朗市中心

元朗市中心簡稱元朗市(Yuen Long Town),又稱元朗墟(Yuen Long San Hui,即元朗新墟),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中心,建於花崗岩之上。山貝河將其分為東西兩邊,青山公路元朗段(一般慣稱「元朗大馬路」)又將其分成南北兩半,是元朗新市鎮的心臟地帶。.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元朗站 (輕鐵)

元朗站(Yuen Long Stop)是香港輕鐵於東北面的終點站,代號600,屬單程車票第5收費區位於新界元朗市中心東北的新元朗中心地面,與西鐵綫元朗站相鄰。.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元朗(西)巴士總站

元朗(西)巴士總站(英文:Yuen Long (Wes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安達坊的巴士總站,旁邊為元朗廣場,現時有9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亦有11條小巴路線途經此站。 雖然港鐵巴士K73綫以「元朗西」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輕鐵豐年路站和元朗安寧路停站(2015年12月13日前)。於2016年10月30日,此路線取消循環運作,並以此站為終點站。.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西)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元朗新市鎮

元朗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座落於香港新界西的元朗區,是元朗第一個新市鎮,人口約15萬,由大橋、水邊圍、雞地、水牛嶺等地方發展而成。現在也向北延伸至東頭工業區、元朗工業園(前稱元朗工業邨)及朗屏邨等地,及向南延伸至大旗嶺。元朗新市鎮大致範圍東至新時代廣場附近,南面被元朗公路包圍,西面則伸延至朗天路。.

新!!: 香港輕鐵和元朗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兆康站 (輕鐵)

兆康站(英文:Siu Hong Stop)是港鐵輕鐵的車站之一,在屯門河西面,在兆康苑東面位置,代號10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是全港唯一一個使用三角月台設計的車站。.

新!!: 香港輕鐵和兆康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兆康苑巴士總站

兆康苑總站(英文:Siu Hong Court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屯門兆康路兆康苑內,鄰近港鐵西鐵綫兆康站及輕鐵兆康站,現時有5條巴士路線以此處為總站,另外有2條巴士路線途經本站。。.

新!!: 香港輕鐵和兆康苑巴士總站 · 查看更多 »

兆禧站

兆禧站(英文:Siu Hei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24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線途經此站。兆禧站處於湖景路近湖安街,在兆禧苑北面。 本站是輕鐵第二期新車站之一,於1992年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兆禧站 · 查看更多 »

兆禧苑

兆禧苑(Siu Hei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居屋屋苑,位於新界屯門青山灣填海地上。屋苑橫切面呈風車型,分兩期興建(即第7期丙及第8期甲),1985年入伙,由置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並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擁有1個8層停車場,一個小型街市以及一個小型購物商場。.

新!!: 香港輕鐵和兆禧苑 · 查看更多 »

兆麟站

兆麟站(英文:Siu Lun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265,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向元朗方向是最後一個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的車站),共有2個月台,共有4條輕鐵路綫途經此站。車站處於屯門鄉事會路近兆麟苑,在兆麟苑西面。 本站是輕鐵第二期新車站之一,於1992年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兆麟站 · 查看更多 »

皇珠路

皇珠路(英語:Wong Chu Road)是香港新界屯門南部的一條主要道路,東端連接屯門公路近置樂花園,西端連接龍富路、龍門路與青雲路交界,橫跨屯門河及屯門鄉事會路。皇珠路是屯門碼頭區及屯門工業區往屯門公路的主要連接引道,望后石內河碼頭使用者亦可經皇珠路及龍富路直達。 另外皇珠路由屯門公路出口處起至友愛邨一段設有密封式隔音屏障。而且該隔音屏障為獨立結構,有別於一般與道路結構相連的設計。皇珠路前稱P3路,根據未命名道路編號定義,屬於主要幹路。 皇珠路的名稱取自議員劉皇發的「皇」字和其太太吳妹姝的「珠」字合併而成。.

新!!: 香港輕鐵和皇珠路 · 查看更多 »

石膏

石膏是一种礦物名,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CaSO4),主要是古代盐湖或潟湖的沉积物。 石膏用作一种农业肥料,可以改良碱性土壤,用于一般中性或酸性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供给钙和硫成分。广泛用于工业材料、醫學材料和建筑材料。可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建筑制品、模型制作、医用食品添加剂、硫酸生产、纸张填料、油漆填料、骨折固定等,也能做為黑板用的粉筆。 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又称为「生石膏」,经过煅烧、磨细可得β型半水石膏(CaSO4·1/2H2O),即「建筑石膏」,又称熟石膏、灰泥。若煅烧温度为190 °C可得「模型石膏」,其细度和白度均比建筑石膏高。若将生石膏在400~500 °C或高于800 °C下煅烧,即得「地板石膏」,其凝结、硬化较慢,但硬化后强度、耐磨性和耐水性均较普通建筑石膏为好。 工業級和食品級的石膏僅有製造過程上嚴謹度的差別,因此造成其純度的不同。.

新!!: 香港輕鐵和石膏 · 查看更多 »

灰沙圍

沙圍(Fu Sha Wai)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泰亨鄉,大窩西支路側,是泰亨文氏聚居的圍村,亦為現今泰亨兩圍一村之一。這裏有400個文氏後人,族長文燦和,現任村長為文仁炳。該圍建於十七世紀,圍牆及炮樓由青磚灰沙建成,是大埔區現存最完整及最宏偉的古老圍村 。另外,圍中門樓雖經重修,但圍牆已於2010年被列入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新!!: 香港輕鐵和灰沙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稻.

新!!: 香港輕鐵和米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香港輕鐵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紅磡

紅磡(Hung Hom),古有赤磡、赤砍、紅碪之名,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十八區行政上隸屬九龍城區,東對九龍灣至觀塘相望,南隔維多利亞港與銅鑼灣至北角相望,西面接尖沙咀,北連何文田及土瓜灣。.

新!!: 香港輕鐵和紅磡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新!!: 香港輕鐵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置樂花園

置樂花園(Chi Lok Fa Yuen)是香港新界屯門一個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屋苑,屬區內一個大型屋苑,建在青山灣填海區,地址是屯門青海圍18號,共有8座樓高16層住宅大廈,與薄扶林的置富花園(Chi Fu Fa Yuen)同屬香港置地發展,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監管整個發展過程及推售,本花園由王歐陽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置樂花園商場總面積50,688平方呎,內有各式商舖及食肆。 置樂花園位於屯門市中心東南面;附近一帶包括利寶商場和麗寶商場等商場和地面商店是屯門區主要購物區之一,區內居民多以「置樂」統稱之。.

新!!: 香港輕鐵和置樂花園 · 查看更多 »

美樂站

美樂站(英文:Melody Garden Stop)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01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綫途經此站;車站名稱來自旁邊之美樂花園。.

新!!: 香港輕鐵和美樂站 · 查看更多 »

翠湖站

翠湖站(Chestwood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代號490,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此站為翠湖居、天頌苑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翠湖站 · 查看更多 »

田廈路

廈路(英語:Tin Ha Road),位於元朗區的西部,連接屏廈路近廈村市及近田心,是一條南北行雙向道路。 田廈路近交界處一段是元朗區及屯門區的分界線,在田廈路遊樂場外結束。.

新!!: 香港輕鐵和田廈路 · 查看更多 »

田景站

景站(英文:Tin King Stop)是港鐵輕鐵車站。代號14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共有3個月台,為507總站。車站位於鳴琴路、田景路北面交界,在田景邨北面,為田景站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田景站 · 查看更多 »

銀座站 (香港)

銀座站(Ginza Stop)是港鐵輕鐵站,處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新市鎮的天城路與天龍路交界,在置富嘉湖商場外。車站編號是455,屬於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車站名稱來自置富嘉湖的舊稱「嘉湖銀座」。 該站是輕鐵系統中少數車廂內設有普通話報站的車站之一(另一個為濕地公園站)。另外,該站是整個港鐵網路中,唯一英文站名是以日語發音命名的車站。.

新!!: 香港輕鐵和銀座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遊客全日通

遊客全日通(Tourist Day Pass)是香港港鐵的一款旅遊車票,於2008年9月28日因應港鐵測試統一票務系統,九龍塘站、美孚站及南昌站之轉線閘機將陸續拆除而推出,取代原有的「市區全日通」和「新界全日通」。另外,於2009年5月1日推出專為3-11歲訪港小童而設的小童遊客全日通(Child Tourist Day Pass)。 智能車票版本的「遊客全日通」已於2014年1月3日在部分車站發售,並於同年3月11日在全綫車站發售;「成人遊客全日通」網上購票亦已於2014年1月3日起發售智能車票版本。.

新!!: 香港輕鐵和遊客全日通 · 查看更多 »

遊客過境旅遊票

遊客過境旅遊票(Tourist Cross-boundary Travel Pass)是香港港鐵的旅遊套票,用以供遊客使用港鐵網絡,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取代原有的「過境旅遊套票」。於2011年5月1日起,分為兩個版本:「一日票」及原有的「兩日票」。 智能車票版本的「遊客過境旅遊票」已於2014年1月16日在機場站、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港鐵旅遊」發售;而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客務中心亦於同年3月11日起發售智能車票版本的「遊客過境旅遊票」,而磁帶車票版本的「遊客過境旅遊票」亦於同日起停售。.

新!!: 香港輕鐵和遊客過境旅遊票 · 查看更多 »

運輸署

運輸署(英文:Transport Department,縮寫:T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的部門,於1968年成立,專門負責規管香港交通事宜。.

新!!: 香港輕鐵和運輸署 · 查看更多 »

鍾屋村站

鍾屋村站(英文:Chung Uk Tsuen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37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往元朗方向是最後一個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的車站),共有2個月台。鍾屋村站位於青山公路-洪水橋段近鍾屋村。.

新!!: 香港輕鐵和鍾屋村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香港輕鐵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荃灣站

荃灣站(Tsuen Wan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的北面終點站,位於新界荃灣區北部一帶,於1982年5月10日啟用。在兩鐵合併前荃灣站是前地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

新!!: 香港輕鐵和荃灣站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新!!: 香港輕鐵和荃灣綫 · 查看更多 »

鐵道迷

鐵道迷,也就是鐵路運輸的愛好者,是指在業餘性質上對鐵路感到興趣,以至迷上它的人。在亞洲地區,「鐵--迷」一詞在台灣和日本較常用。中國大陸、香港等地多稱「鐵--迷」、「火车迷」或純粹以「車迷」、「鐵迷」(香港) 、「鐵絲」(中國大陸)稱之。在英文當中則稱為「railfan」。.

新!!: 香港輕鐵和鐵道迷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新!!: 香港輕鐵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元朗段

#重定向 青山公路-元朗段.

新!!: 香港輕鐵和青山公路-元朗段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元朗段

#重定向 青山公路-元朗段.

新!!: 香港輕鐵和青山公路元朗段 · 查看更多 »

青山灣

青山灣(Castle Peak Bay,亦作Tsing Shan Wan),又名屯門灣(Tuen Mun Bay或Tuen Mun Wan),古名屯門澳,是位於香港屯門區海灣,屯門新市鎮東南部,即屯門河以東、皇珠路以南水域。在屯門新市鎮建成前是屯門最大的海灣。青山灣有同名沙灘,在灣之東,名為青山灣泳灘,供人游水之樂。.

新!!: 香港輕鐵和青山灣 · 查看更多 »

青雲站

青雲站(英文:Tsing Wun Stop),前名龍門站、工業學院站,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050,屬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線途經此站,此站處於青雲路近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分校外。.

新!!: 香港輕鐵和青雲站 · 查看更多 »

頌富站

富站(Chung Fu Stop)是港鐵輕鐵的一個車站,車站編號是468,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天水圍T Town(前稱頌富廣場)附近、天華邨北面、天頌苑西北面、頌富商場的西面。.

新!!: 香港輕鐵和頌富站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新!!: 香港輕鐵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市區

香港的市區是常見的區域總稱。在香港,香港人習慣以市區形容已經高度發展的市中心,及以郊區及新市鎮來分辨不同地方。.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市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亞洲電視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鐵

香港地鐵(英文:Mass Transit Railway,MTR)曾經是香港兩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已在2007年12月2日的兩鐵合併中,和九廣鐵路合併成港鐵。自1979年開通至2007年兩鐵合併期間,香港地鐵是由地鐵有限公司(現稱港鐵公司)營運的鐵路系統網絡,有7條路線,全長91.0公里香港年報2006 - ,共53個車站,其中14個為轉車站。.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地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單車徑

香港單車徑主要分佈於新界,原因是在規劃新市鎮時已經連帶興建單車徑設施,以減少市民使用汽車;當中以沙田新市鎮的單車徑網絡最為完善;於香港島、九龍半島和荃灣新市鎮,則比較少單車徑設施。踏單車為香港人假日的消閒活動之一,亦孕育出洪松蔭、黃金寶和李慧詩等不少世界級單車運動員。.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單車徑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重定向 港鐵公司.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香港行政區劃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區。1963年,港英政府為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區,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行政分區。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區界線。而立法會、市政局及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區而分工。 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當中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第二層市區城區規劃,然後第三層分區規劃大綱。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香港黃金海岸

香港黃金海岸(Hong Kong Gold Coast)為香港新界屯門區一個旅遊景點,位於掃管笏青山公路-青山灣段1號,在1990年代初落成。除可坐擁遼闊的海景,還可遠眺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亦設有大型酒店、會議中心、購物廣場、遊艇會所、海濱、沙灘及私人屋苑。.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黃金海岸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

輕鐵(全稱輕便鐵路,前稱九廣輕鐵,《香港法例》上則稱為西北鐵路;Light Rail)是香港唯一輕型鐵路系統,高速的無閉塞輕鐵系統之一,行駛於新界西部屯門區及元朗區,總長度36.15公里,68個車站。輕鐵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為港鐵一部份;路線圖代表顏色為泥黃色。.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輕鐵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單程票

#重定向 輕鐵單程票.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輕鐵單程票 · 查看更多 »

香港輕鐵車站列表

香港輕鐵是指在2007年12月2日香港兩鐵合併後的輕便鐵路系統,當中包括了68座輕鐵站。當中,有4座輕鐵站是西鐵綫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現時港鐵公司開辦的13條輕鐵/西鐵綫接駁巴士車站。 本列表列出了所有港鐵的輕鐵車站及輕鐵/西鐵綫接駁巴士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輕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車

香港電車,是香港的一個路面電車系統,來往香港島東區的筲箕灣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另有環形支線來往跑馬地,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黑池電車及埃及亞歷山大港電車部分路線使用雙層電車,非全數採用)。 香港電車在1904年投入服務,是香港歷史僅次香港纜車悠久的機動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它不僅是香港島的地標,也成為外地旅客觀光的著名景點。經歷百年來的變遷,香港電車現由法國交通發展集團與巴黎大眾運輸公司一起合資的公司威立雅交通-巴黎大眾運輸亞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旗下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經營。.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電車 · 查看更多 »

香港法例

《香港法例》是香港現存的成文法法例編彙。由於香港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對於有爭議的案例或有必要遵守的規定,都會以成文法形式頒佈並實行。.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法例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市鎮

自1959年開始,香港政府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香港政府早期文獻稱為衛星城市),以應付香港人口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現時的新市鎮即:荃灣、沙田(包括馬鞍山)、屯門、大埔、元朗、粉嶺和上水、將軍澳、天水圍、東涌。這些新市鎮各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全面發展後,可容納人口約400萬。然而,政府目前不會進一步發展大型新市鎮,而是集中着重發展如啟德一類的中型新發展區和新界的新發展區(下詳)。.

新!!: 香港輕鐵和香港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香港輕鐵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驗票閘門

-- 是一種設置在車站、機場或其他設施內的自动驗票機械設備。閘門通常一次僅限一人通過,且為單向通行。除了大眾運輸設施之外,某些須付費或需要證件才可進入的設施,例如辦公大樓、遊樂園、體育館、圖書館、公共廁所等,為管制人員進出也會設置閘機。.

新!!: 香港輕鐵和驗票閘門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涵蓋廣泛,包括了以下領域:.

新!!: 香港輕鐵和计算机系统 · 查看更多 »

豐景園站

豐景園站(英文:Goodview Garden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260,屬單程車票第1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共有3條輕鐵路線途經此站。車站處於海珠路、恒富街之間,在豐景園南面,海典軒旁,近屯門游泳池及友愛體育館。 本站是輕鐵第二期新車站之一,於1992年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豐景園站 · 查看更多 »

鳳地站

鳳地站(英文:Fung Tei Stop)是港鐵輕鐵車站。代號340,屬於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北行路線是首個屬於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的車站)。車站位於青山公路近虎地的架空天橋上,在彩暉花園對出,為鳳地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鳳地站 · 查看更多 »

麒麟站

麒麟站(英文:Kei Lun Stop)是港鐵輕鐵車站,位於屯門青麟路近麒麟圍;代號11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

新!!: 香港輕鐵和麒麟站 · 查看更多 »

車站月台

月台,或稱--,是指路軌傍邊高出的台面。一般建筑在鐵路車站以方便乘客上下車。.

新!!: 香港輕鐵和車站月台 · 查看更多 »

黃埔自動輕便運輸系統

#重定向 觀塘綫延綫#歷史.

新!!: 香港輕鐵和黃埔自動輕便運輸系統 · 查看更多 »

黑盒

黑盒(Black box)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黑盒 · 查看更多 »

輕鐵客務中心

輕鐵客務中心(英文:Light Rail Customer Service Centre),是設於部分香港輕鐵車站之乘客詢問處,為乘客提供輕鐵、西鐵綫及港鐵巴士服務之查詢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客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輕鐵川崎輕軌車輛

#重定向 輕鐵第二期列車.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川崎輕軌車輛 · 查看更多 »

輕鐵中國南車輕軌車輛

#重定向 輕鐵第四、五期列車.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中國南車輕軌車輛 · 查看更多 »

輕鐵單程票

輕鐵單程票(英文:Light Rail Single Journey Ticket)是香港港鐵之輕鐵系統的單程車票。 輕鐵單程票一般於輕鐵沿線各站月台售票機即時印製及發出。輕鐵單程票是75毫米乘30毫米的紙製車票,不設磁帶或電子晶片來儲存車票資料;車票資料全部印在車票的正面,全部都簡單易明,而背面印有簡短的車票須知。(舊款)車票右上為售票機編號(頭3個數字為車站編號,而最後一個英文字母則代表售票機編號)。.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單程票 · 查看更多 »

輕鐵先鋒 (輕鐵列車)

輕鐵先鋒(英文:LRT PIONEER)為香港輕鐵系統中一輛獲冠名的輕鐵車輛,車輛編號1004。隨著列車翻新,該冠名現已不存在。.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先鋒 (輕鐵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Comeng輕軌車輛

#重定向 輕鐵第一期列車.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Comeng輕軌車輛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三期列車

輕鐵第三期列車,乃港鐵的直交傳動輕鐵車輛型號之一,在輕鐵使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從1091至1110,又名「Goninan車輛」。.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第三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一期列車

輕鐵第一期列車乃港鐵的輕鐵列車型號之一,在香港輕鐵使用,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為1001-1012、1014-1026、1028-1070(1013及1027已退役)。.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第一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二期列車

輕鐵第二期列車又名川崎輕鐵列車,乃九鐵的輕鐵車輛型號之一,在輕鐵使用,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該款輕鐵車輛是輕鐵唯一一款日本製造的車輛。.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第二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第四、五期列車

輕鐵第四、五期列車,又名中車浦鎮輕鐵車輛、UGL輕鐵車輛或KRS999型輕鐵車輛,乃港鐵的直交傳動輕軌車輛型號之一,在香港輕鐵使用,第四期由九廣鐵路公司擁有,而第五期則由港鐵公司擁有,於兩鐵合併後將第四期車輛租予港鐵公司營運。車隊編號為1111-1132,屬輕鐵第4期列車。 2016年7月29日,港鐵向中國中車南京浦鎮公司增購40輛同型號輕鐵車輛(合約編號: K1846-15E),其中10輛為加強服務,其餘30輛則用作替代於1992年投入服務的輕鐵川崎輕鐵車輛(第二期輕鐵列車)。首批列車預計於2019年投入服務,屬輕鐵第5期列車(編號為1133-1172)。.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第四、五期列車 · 查看更多 »

輕鐵Goninan輕軌車輛

#重定向 輕鐵第三期列車.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Goninan輕軌車輛 · 查看更多 »

輕鐵月票

輕鐵月票是香港九廣鐵路輕便鐵路(現港鐵輕鐵)推出之定期車票,於1988年至1997年12月使用。月票在九廣輕鐵客務中心發售,可在指定期限內無限次乘搭輕鐵(在1988年9月18日至24日期間更可無限次乘搭九巴55、56、59、59B、62和63A線),後來發展到有星期票、季票。 由於輕鐵後來於1997年9月1日引入八達通收費系統,以個人八達通提供積分優惠,月票因而在同年12月取消。時至今日,仍不時有區議員等爭取重新推出輕鐵月票。.

新!!: 香港輕鐵和輕鐵月票 · 查看更多 »

輕軌運輸

#重定向 輕軌運輸系統.

新!!: 香港輕鐵和輕軌運輸 · 查看更多 »

輕軌運輸系統

輕軌運輸系統()又稱輕--軌鐵路或輕便鐵路,簡稱輕--軌、輕--鐵(),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部分亦可高架或地下)的單節至多節的有軌電車,相較於重型鐵路系統(重鐵)和中型鐵路系統運量較低、列車規模較小。.

新!!: 香港輕鐵和輕軌運輸系統 · 查看更多 »

轉向架

轉向架(英文:Bogie),又称台车(来自日文),是铁道车辆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承载车体自重和载重,引导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并具有减缓来自车辆运行时带来震动和冲击的作用,因此转向架的设计也直接决定了车辆的稳定性和车辆乘坐的舒适性。.

新!!: 香港輕鐵和轉向架 · 查看更多 »

閉塞 (鐵路)

閉塞是鐵路上防止列車對撞或追撞(追尾)的方式,是鐵路上保障安全的主要方法之一。 由於鐵路車輛的制动距離较汽車长得多(以高鐵最明顯),当列车运行途中發現前方线路有危险狀況時,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來不及停车的,所以將鐵道分為一個個區塊(閉塞區間),同一個區間內不得駛入兩列以上的列車以防止事故的發生,這就是閉塞,這種保安方式就叫閉塞方式,是鐵路上列車安全運行的基本要求。 早期闭塞技术通常要求闭塞区间的长度不小于列车制动的安全距离。现代四显示色灯闭塞方式通常要求2个闭塞区间的长度不小于列车制动的安全距离。 在閉塞方式發明以前,列車出發前与車站聯絡後,照時刻表運行;但是當運行圖無法精準確認的時候容易發生衝突,無法根本的防止追撞事故,所以開始研究閉塞方式作為預防方案。.

新!!: 香港輕鐵和閉塞 (鐵路) · 查看更多 »

藍地站

藍地站(英文:Lam Tei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35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藍地站位於青山公路(藍地段)旁近藍地。.

新!!: 香港輕鐵和藍地站 · 查看更多 »

蓝精灵

《蓝精灵》(Les Schtroumpfs,De Smurfen,The Smurfs),是1958年由比利时漫画家沛優及其夫人共同创作的一部漫画。描寫一群生活在大森林中,戴著白色小帽子的藍色精靈的故事。共48本漫畫,還有8本特集,在臺灣為啟思文化發行的《卡通俱樂部》半月刊(第25本到第48本改為月刊)。.

新!!: 香港輕鐵和蓝精灵 · 查看更多 »

脫軌

脫軌,亦稱出軌,是一種鐵路運輸意外,指的是列車行進中時脫離軌道,造成鐵路損壞或人員傷亡。 脫軌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包括:損壞或歪斜的鐵軌、列車超速、列車或鋼輪異狀或是軌道上的阻礙物。脫軌也可能發生在兩個以上或多數列車相撞時發生。 脫軌的列車很難復原,通常需要使用大型的鐵路起重機將之擺回至軌道。.

新!!: 香港輕鐵和脫軌 · 查看更多 »

重型鐵路系統

重型鐵路系統一般簡稱重鐵或高運量系統,是對一般普通鐵路或地鐵(鐵路)的稱呼,用來與輕鐵、中運量系統及電車一類鐵路系統區別。.

新!!: 香港輕鐵和重型鐵路系統 · 查看更多 »

自動列車停止裝置

自動列車停止裝置(英文名稱:Automatic Train Stop,縮寫 ATS),為日本鐵路事業中,最基本及最常見的行車保安裝置,並一般定義為「強制把行驶中的列車停止的裝置」,以保障列車可於点亮红灯的铁路信号机前停下。它廣為各類鐵路使用,跟自動列車警報裝置(AWS)雷同。 在中国大陆的自动停车装置以ZTL型自动停车装置(类似AWS)和ZTS型自动停车装置(类似ATS)为主,名稱不同,原理类似。.

新!!: 香港輕鐵和自動列車停止裝置 · 查看更多 »

自動列車運行裝置

#重定向 列車自動運行裝置.

新!!: 香港輕鐵和自動列車運行裝置 · 查看更多 »

長江實業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實(前聯交所上市代碼:0001),為長江集團的旗艦企業,創辦人為李嘉誠。其與母公司和記黃埔常被合稱為「長和系」,現時為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附屬公司。 長實源自於李嘉誠在1950年創立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隨後發展成為一間具有主導地位的香港物業發展公司,於1972年11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長實當時是一間地產發展及策略性投資公司,為香港規模最大的地產發展商之一,在香港擁有一系列的住宅及工商物業。在香港的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發展。同時,長實亦積極投資及營運於新的領域,包括生命科技及其他業務。 2015年1月9日,長和系重組長實集團及和黃集團之業務,並創立兩間新的上市公司,分別為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及長江實業地產(長地),前者會接手兩個集團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及動產租賃業務。而後者則合併兩個集團的房地產業務。 長實股份將於2015年3月10日下午4時起終止買賣,3月18日上午9時起撤銷主板上市。而長實股東換取的長和股份將於3月18日開始於主板買賣。 長實地產集團截至2014年12月底止資產淨值達990.71億元,和黃房地產集團同期資產淨值達1,171.92億元,集團合供備考的資產淨值達2,265.86億元。.

新!!: 香港輕鐵和長江實業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香港輕鐵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英文:Electronic money,臺灣又稱電子票證;部分地区又稱塑膠貨幣),是指以数码记账的方式代替使用現金交易的货币系統。电子货币有效提高交易的效率与安全,例如消费者无须携带大量现金,商户同时无须人手点算现金。交易过程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或P2P系统来完成,故安全性极大的提高。.

新!!: 香港輕鐵和電子貨幣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香港輕鐵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縮寫:IC;integrierter Schaltkreis)、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晶--片/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裝置,也包括被动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圓表面上。 前述將電路製造在半导体晶片表面上的積體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積體電路。另有一種(thick-film)(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元件,集成到基板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本文是关于单片(monolithic)集成电路,即薄膜積體電路。 從1949年到1957年,維爾納·雅各比(Werner Jacobi)、杰弗里·杜默 (Jeffrey Dummer)、西德尼·達林頓(Sidney Darlington)、樽井康夫(Yasuo Tarui)都開發了原型,但現代積體電路是由傑克·基爾比在1958年發明的。其因此榮獲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但同時間也發展出近代實用的積體電路的罗伯特·诺伊斯,卻早於1990年就過世。.

新!!: 香港輕鐵和集成电路 · 查看更多 »

老鼠洲

老鼠洲(Lo Shue Chau),又稱老鼠島(Mouse Island),是香港已消失島嶼,位於屯門青山灣中央,地區行政上屬屯門區。 該島在未填海前是一個無人島,除著屯門新市鎮的開發,老鼠洲於1980年代開始消失,島嶼連陸後,其附近分別發展為兆麟苑和恆福花園。 該地現有老鼠洲兒童遊樂場,仍保留島上小山丘,旁有碑記述此事。該遊樂場是香港唯一一個主要善用環保物料建造的公園,由香港建築署設計,耗資2,600萬港元興建,並於2004年8月啟用。該處原有一艘長40米的中式帆船造型的兒童遊樂設施,但於2009年3月被焚毀,消防員聲稱起火原因沒有可疑,但遭到坊間質疑。.

新!!: 香港輕鐵和老鼠洲 · 查看更多 »

接駁巴士

接駁巴士(英語:Feeder bus或Shuttle bus),又稱穿梭巴士,指在特定地點之間往來接送乘客的巴士。一般常見的有機場與市區各旅館間的接駁巴士、鐵路車站與臨近商場、景點或社區間的接駁巴士。.

新!!: 香港輕鐵和接駁巴士 · 查看更多 »

掃管笏

掃管笏(So Kwun Wat)是香港新界屯門區東南部的一個地方,位於大欖涌以西,西有香港黃金海岸,其內有掃管笏村、掃管笏新村、老青山村、小秀村、稔灣村和掃管灘等鄉村,以及前掃管軍營。該地區曾出土新石器時代至明代的文物。 到2010年代開始,政府為求滿足私樓供應目標,於掃管笏14幅用地改變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提供逾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區議會指勢必加重交通負荷,居民亦擔心日後環境受到影響。.

新!!: 香港輕鐵和掃管笏 · 查看更多 »

杯渡站

杯渡站(Pui To Stop)是香港輕鐵車站,代號30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杯渡路、屯門公路交界的架空天橋上,在屯門市廣場第2及3期北面,香港賽馬會屯門投注站旁。.

新!!: 香港輕鐵和杯渡站 · 查看更多 »

東張西望

《東張西望》(Scoop)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一個娛樂及時事新聞節目,2005年6月6日起逢星期一至五香港時間19:30-20:00在翡翠台播出,並於myTV SUPER提供節目重溫(集數上傳後一個月後會刪除)。.

新!!: 香港輕鐵和東張西望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香港輕鐵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東涌綫

東涌綫(Tung Chung Line)是香港港鐵營運的一條連接離島區大嶼山東涌站與香港島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的通勤鐵路線,是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全綫通車,通車時只有6個站,後來南昌站和欣澳站分別在2003年12月16日和2005年6月1日啟用。.

新!!: 香港輕鐵和東涌綫 · 查看更多 »

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可以指:.

新!!: 香港輕鐵和東方日報 · 查看更多 »

樂湖站

樂湖站(Locwood Stop),是香港輕鐵車站,車站代號是448,屬於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該站位於香港天水圍嘉湖山莊樂湖居和賞湖居之間,為樂湖居及周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樂湖站 · 查看更多 »

標準鐵軌

標準鐵軌、標準軌、準軌是指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4呎8½吋)的標準軌距,軌距比標準軌更寬的稱為寬軌,更窄的则稱為窄軌。世界上大約60%的鐵路的軌距是標準軌。.

新!!: 香港輕鐵和標準鐵軌 · 查看更多 »

機場快綫

機場快綫(Airport Express,兩鐵合併前簡稱機鐵,通車前計劃名稱為飛翔快綫)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屬機場鐵路的一部份,於1998年7月6日隨著興建於赤鱲角的新機場正式啟用同時通車,模式上屬機場聯絡軌道系統,連接位於新界離島區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及中西區中環的香港站,共設有5個站。由於這路綫連接了香港國際機場,並以特快形式運行,故得此名。.

新!!: 香港輕鐵和機場快綫 · 查看更多 »

泥圍站

泥圍站(英文:Nai Wai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360,屬單程車票第3收費區,共有2個月台。泥圍站位於青山公路-洪水橋段近坭圍。.

新!!: 香港輕鐵和泥圍站 · 查看更多 »

洪天路緊急月台

洪天路緊急月台(Hung Tin Road Emergency Platform),代號385,位於青山公路洪水橋段,鄰近洪天路。該月台只会在輕鐵服務受阻時使用,讓乘客在該月台轉乘緊急接駁巴士以便繼續行程。.

新!!: 香港輕鐵和洪天路緊急月台 · 查看更多 »

洪水橋

洪水橋(Hung Shui Kiu)是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小型鄉鎮,位於屏山西南面與屯門區的鍾屋村之間。洪水橋原名紅水橋,建於紅水河支流之上,該支流傳統上是元朗和屯門的分界線;但現時因為十八區區域劃界原因,大部份地方歸屬於元朗區的廈村鄉。.

新!!: 香港輕鐵和洪水橋 · 查看更多 »

洪水橋站

洪水橋站(Hung Shui Kiu Stop),是港鐵輕鐵車站,代號380,屬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往元朗方向為首個單程車票第4收費區的車站)。洪水橋站位於青山公路洪水橋段,為洪水橋一帶的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洪水橋站 · 查看更多 »

洪水橋站 (輕鐵)

#重定向 洪水橋站.

新!!: 香港輕鐵和洪水橋站 (輕鐵) · 查看更多 »

深水埗

深水埗(Sham Shui Po)是香港十八區的深水埗區之主要部分,位於九龍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當中「埗」、「埔」、「埠」三字相通,皆有碼碩的意思,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繁忙的深水碼頭。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為界,七八十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團。深水埗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深水埗與又一村、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而這些地區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深水埗區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商業活動發達,並已經成為電子產品、潮流玩意、服裝配飾、古玩玉石等多方面商品集中地,每天車水馬龍、熙來攘往。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新!!: 香港輕鐵和深水埗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巴士

港鐵巴士為港鐵公司轄下巴士服務的簡稱,分為兩大類:「港鐵接駁巴士」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前者主要服務大埔區,接駁東鐵綫;後者主要服務元朗區及屯門區,接駁西鐵綫及輕鐵。.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巴士 · 查看更多 »

港鐵巴士K52綫

港鐵巴士K52綫是由港鐵巴士營運的西鐵綫接駁巴士路綫,來往屯門站及龍鼓灘之間。.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巴士K52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巴士K73綫

港鐵巴士K73綫是由港鐵巴士營運的一條西鐵綫接駁巴士路綫,行走天恆及元朗西之間,途經天逸邨、天富苑、美湖居、天慈邨及朗屏邨。.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巴士K73綫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港鐵特別車費優惠日

港鐵特別車費優惠日為港鐵公司因應於2014年6月加價而於2015年2月20日及21日(農曆年初二及年初三)推出的優惠(當時稱為「新春特別優惠」)。由於該優惠普遍受到乘客歡迎,在2015年6月加價再度推出(新的優惠期由2015年12月26日及27日(聖誕節)、2016年2月9日及10日(農曆年初二及年初三)、3月25日及26日(復活節))。於2016年6月加價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的首個星期六(即2016年11月5日、12月3日及2017年1月7日、2月4日及3月4日)推出本優惠;以及為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於同年10月1日及2日(國慶)推出本優惠。優惠期內,乘客使用八達通乘坐港鐵(重鐵路線,機場快綫、東鐵綫頭等及往來羅湖站/落馬洲站除外)、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成人可享有小童特惠票價優惠(即大約半價),而小童、長者、以及合資格學生及殘疾人士則可享有每程一律HK$1的優惠票價。.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特別車費優惠日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廠

港鐵營運7條重型鐵路綫、2條中型鐵路綫、1個輕鐵網絡和1個纜車系統,因此設立了多個車廠,以供存放列車及對列車進行維修、清洗等工作。港鐵目前共設有9個鐵路車廠及2個纜車車廠,為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輕鐵和昂坪360提供服務。其中何東樓車廠、八鄉車廠、大圍車廠和屯門車廠原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於兩鐵合併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除了鐵路服務外,港鐵也提供巴士服務,包括4條港鐵接駁巴士綫(由九巴營運)及13條港鐵巴士綫,所以也設立了數間巴士車廠及停泊處。.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車廠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票

港鐵車票指港鐵公司發行用於港鐵上的車票。由於港鐵的車費結構十分複雜,因此設有很多車票種類,供乘客選購,以作乘車的用途。港鐵公司亦發行旅遊車票,大部份此類車票只限持有外國旅遊證件的乘客購買。所有港鐵發行的車票均受「香港鐵路附例」及「車票發出條件」所規限;而八達通、機場快綫旅遊票及以八達通儲存的月票亦受「八達通發卡條款」所規限。.

新!!: 香港輕鐵和港鐵車票 · 查看更多 »

澳洲

#重定向 澳大利亚.

新!!: 香港輕鐵和澳洲 · 查看更多 »

濕地公園站

濕地公園站(Wetland Park Stop),屬香港輕鐵站,車站編號是530,屬於單程車票第5A收費區。該站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濕地公園路近俊宏軒,為濕地公園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該站是輕鐵系統中少數車廂內設有普通話報站的車站之一(另一個為銀座站)。 地理位置上,此站與位處俊宏軒另一邊的-天恒站-並列為輕鐵最北的車站。.

新!!: 香港輕鐵和濕地公園站 · 查看更多 »

月台閘門

月台閘門(automatic platform gates,APGs),是指安装在车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极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高度低于2米。而高于2米的称为月台幕門。 它的裝配目的與月台幕門一樣是為了防止候車中的乘客無意墮下路軌受傷,但由于前者一般只有後者的一半的高度所以前者價格亦較低,適合沒有安裝空調系統的月台或者預算較低的鐵路营运者選用。月台閘門不像封闭式月台幕門會將行车的轨道区密封起來,因此不具有防止月台空調流失的作用,也不具有防止蓄意跳轨的自杀者的作用。.

新!!: 香港輕鐵和月台閘門 · 查看更多 »

朗屏站

朗屏站(Long Ping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的一座鐵路站,位於新界元朗區宏樂街及朗業街交界,朗屏邨的東南面,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朗屏站的樁柱深度(129米)並創下了世界紀錄。.

新!!: 香港輕鐵和朗屏站 · 查看更多 »

朗屏邨

朗屏邨(Long P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元朗區元朗市中心北面,屏山南面,於1986年入伙,其後於房屋署租者置其屋計劃(第6期乙)的其中一個出售的公屋之一,於2005年讓居民購買現時租住的單位。現時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新!!: 香港輕鐵和朗屏邨 · 查看更多 »

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在中國又簡稱電車,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列車車廂分别有單節和多節编组的設計,但是总长度一般不大于100米,以避免造成路口交通不畅。 註:由於電車亦有可能解释为各種用電力發動的車輛,為避免混淆,以下將統一使用全称「有軌電車」。.

新!!: 香港輕鐵和有軌電車 · 查看更多 »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是由華僑富商胡文虎於193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文報章,同年還出版《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於日治時期期間《星島日報》改為《香島日報》,1945年8月底,日方投降後再度變回《星島日報》,另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均設有分部。1999年,胡文虎女兒胡仙把《星島日報》及星島集團股權賣給私募基金Lazard Asia。有「煙草大王」之稱的何英傑長孫何柱國於2001年透過泛華集團控股,向該基金購入星島集團。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1105),行業分類為服務業-傳媒印刷。前身是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以出版與傳媒為業務的企業。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媒體出版與服務,出版多份報章及雜誌,,主席及大股東是何柱國。.

新!!: 香港輕鐵和星島日報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香港輕鐵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流浮山

subst:subst/leftUnreferenced/auto 自动产生。 --> 流浮山日落,背後為深圳灣公路大橋 流浮山(Lau Fau Shan)位於香港元朗區西部,靠近后海灣。 流浮山原址位於天水圍以西,廈村以北的一座小山丘。但後來主要代表其西面數條鄉村較旺盛的地方。 流浮山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蠔。因為該處位於后海灣畔,臨近珠江口,有淡水流入,所以適合養蠔。只可惜70年代流浮山屢受共產党武裝炮艇侵擾及擄人,加上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日趨嚴重,鄉村人口遞減和天水圍市區不斷發展,流浮山的漁業,尤其是蠔產量已大不如前,及至80年代蠔業始起死回生。然而該處仍有不少海鮮酒家,每逢假日均有不少旅行團專程前往品嚐。 但近年不少開設了貨櫃場於流浮山路兩旁,使得交通不時擠塞,也喪失了其鄉村風味。 流浮山尚有一座已棄用的前流浮山警署。該建築物位於流浮山山東街1號,於1962年啟用,但於2002年流浮山警署與天水圍警署合併後停用。警署範圍內有停車位,建築物外牆以藍白色為主調,天台設有作反偷渡之用的瞭望台,署內設有報案室、會議室及羈留室等。元朗區區議會有計劃在不久的將來開發警署為旅遊點,以吸引遊客前往流浮山。現時更有不少攝影發燒友於黃昏前往拍日落,和有最美日落之稱的下白泥有另一番風味。.

新!!: 香港輕鐵和流浮山 · 查看更多 »

新墟站

新墟站(英文:San Hui Stop)是輕鐵的車站之一。代號32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車站位於青山公路,屯門鄉事會路交界,在新墟村對出,為新墟及週邊地區居民提供服務。.

新!!: 香港輕鐵和新墟站 · 查看更多 »

新界

新界(New Territories)是香港全境三大地域之一,與中國大陸接壤,也是香港境內除香港島及九龍外的其餘區域。新界可以分為兩大部份,分別是與九龍半島相連的新界內陸和以大嶼山為主的233個島嶼所組成的離島。新界內陸面積為747.18平方公里,連同233個離島計算,總面積則為975.23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總面積接近90%,而52.2%香港人口居於新界。.

新!!: 香港輕鐵和新界 · 查看更多 »

新聞稿

新聞稿或稱通訊稿,是一種新聞式宣傳文稿,由公司、機構、政府、學校等單位發送予新聞傳媒的通信文件,用以公佈有新聞價值的消息。通常會用上網官方網頁、電子郵件、傳真、書信(電腦打印)形式分發予報章、雜誌、電台、電視台(電視網絡)、通訊社的編輯亦有專業公司提供分發商業新聞稿的服務。 發布者不介意新聞社是否原稿照登,不過新聞記者可編輯題材、撰寫成新聞稿件。而不少新聞稿是通知各大傳媒有關記者招待會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單位發布之新聞稿,並非記者為報社撰寫的新聞稿,不可一概而論。 雖然在中文語境上,通訊稿與新聞稿同義,但通常偏重於活動或會議過程。有時廣告主亦會付款給出版商刊登以達宣傳效果,在香港俗稱「鱔稿」,臺灣則叫「業配新聞」。.

新!!: 香港輕鐵和新聞稿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香港輕鐵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香港輕鐵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英文: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ISD)是香港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處理公共關係。.

新!!: 香港輕鐵和政府新聞處 · 查看更多 »

愛琴海岸

愛琴海岸(Aegean Coast),是香港屯门区扫管笏青山公路掃管笏段管青路2號的私人屋苑,由新鴻基地產、陸海通和恒基兆業合作發展,於2002年11月落成並開售,平均呎價2,420港元,每平方呎由1,860港元起,售價最低為127.9萬港元。屋苑於2003年1月入伙。 愛琴海岸是一排7幢屏風樓,每橦樓高32層(實為29層),設8伙單位,總共有1,624個單位,單位建築面積在688平方呎至1,043平方呎不等。.

新!!: 香港輕鐵和愛琴海岸 · 查看更多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定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話與漢族人口佔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為類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標準化漢語,稱為中華民國國語。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華民國則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标准华语”。当前“国语”一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新!!: 香港輕鐵和普通话 · 查看更多 »

景峰站

景峰站(Prime View Stop)是香港輕鐵的車站位於屯門青山公路、景峰徑交界。代號330,屬於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北行方向是最後一個屬單程車票第2收費區的車站),得名自旁邊的景峰花園。.

新!!: 香港輕鐵和景峰站 · 查看更多 »

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

1986年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為香港九廣鐵路公司落實輕鐵系統第一期發展後的長遠未來發展研究。研究計劃於1986年進行。.

新!!: 香港輕鐵和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 · 查看更多 »

2003年輕鐵重組計劃

在2003年九廣西鐵通車後,九廣鐵路公司推出了2003年輕鐵重組計劃,計劃重組旗下九廣輕鐵的路線。務求將乘搭輕鐵來往屯門、元朗及天水圍的乘客改乘西鐵線,並且加強區內與西鐵線鐵路站的接駁。.

新!!: 香港輕鐵和2003年輕鐵重組計劃 · 查看更多 »

3%車費回贈優惠

每程3%車費回贈(3% rebate for every fare-paying trip)為港鐵公司因應可加可減機制隨著2017年有所修訂,此優惠將作為票價調整機制中固定的票價優惠項目,港鐵需適時提供此優惠以緩解加幅,並實施最少6個月,減低對市民的影響。新的優惠期由2018年6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並且將會每年按情況推出。優惠期內,乘客乘坐港鐵(重鐵路線,機場快綫及東鐵綫頭等除外)、輕鐵或者港鐵巴士,每程即獲3%車費回贈優惠。.

新!!: 香港輕鐵和3%車費回贈優惠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九廣輕鐵港鐵輕鐵西北鐵路輕鐵 (港鐵)輕鐵 (香港)輕鐵專區輕鐵第1收費區輕鐵第2收費區輕鐵第3收費區輕鐵第4收費區輕鐵第5A收費區輕鐵第5收費區香港轻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