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崎妙思吟

指数 西崎妙思吟

西崎妙思吟是一個視覺藝術展,為2006年10月首次舉辦的一個集合相片、繪畫、裝置藝術的藝術展。「妙思吟」為英文museum(博物館)的粵語諧音。 西崎妙思吟為青山俱樂部主辦、游思行協辦的活動,作為電台節目西崎公園的一個延伸,目的藉藝術作品引起思想交流。.

8 关系: 博物馆粤语绘画相片裝置藝術英语造型艺术游思行

博物馆

博物館(拉丁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Museum)又稱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築物或機構。 博物館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透過展示(常設展或特展),使公眾得以觀看這些物件。大多數的大型博物館位於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質的博物館位於較小城市、城鎮甚至鄉村。一般人歸納出博物館所富有之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 在古代的博物館,例如亞歷山卓的繆斯,其地位相當於現代的研究所。近代早期的博物館始於富裕的個人、家庭或藝術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與文物展示給中上階級。現在博物館遍佈世界各地,類型也非常多,對大眾有償或無償開放。.

新!!: 西崎妙思吟和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西崎妙思吟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绘画

繪畫在技术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行為,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加顏色的工具可以时畫筆、也可以是刀、海綿或是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表現出從事者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这样一个目的。.

新!!: 西崎妙思吟和绘画 · 查看更多 »

相片

片,又稱照片,是從攝影得出來的影像,始自1826年。 通常由感光紙張收集光子而產生出來,相片成相的原理是透過光的化學作用在感光的底片、紙張、玻璃或金屬等輻射敏感材料上產生出靜止影像。絕大部份的相片多是由相機拍攝所得,其種類有正像或負像。 第一張照片由法國發明者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於1826年所創。 1841年,英國人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1800-1877)發表了卡羅式照相法,由此產生了可被多次複製的底片,奠定了現代攝影負轉正的攝影工藝流程。在中國,攝影於清朝經由西方傳教士傳入攝影技術的。民國初年,許多以此為業的商家才開始興起。 日本最古老的相片是1854年拍攝的田中光儀像,攝影技術則於1905年正式被引進日本。台灣於日治時期引進照相技術,故沿用日本譯名稱寫真。而在大街小巷以此為業的店家,稱為寫真館。不過1950年代後,中華民國遷台以後一律改稱攝影、寫真與照相館,直至1980年代,日本娛樂事業開放,寫真一詞才又興盛。 1990年代,原本以底片與相機的攝影技術逐漸被數位電子科技所取代。 對於後胶片時代出生的人,相片是螢幕上一些彩色的像數或是個人社交版面上的一件裝飾。.

新!!: 西崎妙思吟和相片 · 查看更多 »

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是一種興起於1970年代的西方當代藝術類型。裝置藝術混合了各種媒材,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中創造發自內心深處的和/或概念性的經驗。裝置藝術家經常會直接使用展覽場的空間。許多人追溯裝置藝術的根源到較早期的如杜尚這些藝術家,他們使用現成的物件而非傳統上要求手工技巧的雕塑來創作。由於裝置藝術擁有1960年代觀念藝術的根源,在大多數的裝置藝術中,藝術家的強烈張力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這個特色讓裝置藝術與傳統雕塑的距離又更遠了些,因為後者是著重於形式。 裝置藝術使用的媒材包含了自然材料到新媒體,比如錄影、聲音、表演、電腦以及網路。 有些裝置藝術屬於場域特定藝術(Site specific art),它們只能存在於它們被創作出來的那個空間中。在紐約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就經常展出這樣的作品。.

新!!: 西崎妙思吟和裝置藝術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西崎妙思吟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造型艺术

造形艺术,是指艺术家使用各种可见的创意手法,通过视觉和触觉的传播途径,再现人们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虚构人们纯粹的想象,表达自己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在视觉上、触觉上乃至心理上产生愉悦和共鸣的情感感受的行为过程。 造形艺术一词源于德语Bildende Kunst,德国文艺理论家GE莱辛最早使用这一概念。德语的Bilden,原是模写或作模拟像的意思。因而,Bildende Kunst一词曾经仅指绘画和雕塑等再现客观具体形象的艺术,以致今天也有时仍用于这种狭义的解释。英语Plastic Art在狭义上仅指雕塑。 造形艺术随着人类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非常庞大的体系和门类,建筑、绘画、雕塑、世界各国的民间手工艺等等,都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而且造形艺术伴随人们生活空间、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从而使人们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新!!: 西崎妙思吟和造型艺术 · 查看更多 »

游思行

游思行原名張少珍,香港商業電台叱吒903前DJ、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已婚。別名Jessie、You See Hand、夜冷冷、夜娃娃、夜貓貓、夜媽媽、西崎小姐、遮匙、一把遮個遮一條匙個匙、Umbrella Key、西崎小姐jessie、西崎巫女等。基督教徒。.

新!!: 西崎妙思吟和游思行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