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芒中

指数 芒中

芒中,中国三国時代人物,羌族人,烧当羌的王。 烧当羌在东汉时强盛,滇良、滇吾、东吾、迷吾、迷唐、东号、麻奴、犀苦、那离历代首领都和汉朝对抗,东汉中后期烧当羌被镇压下去。三国时期,羌族势力有所恢复,曹魏和蜀汉的对峙,羌人有的部落帮助曹魏,有的部落帮助蜀汉。诸葛亮北伐时,羌人首领柯吾曾经反抗曹魏。诸葛亮去世后,曹魏和蜀汉的战争暂时停止。芒中在景初二年(238年)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人等叛魏,凉州刺史率诸郡攻讨羌族,将注诣斩首。.

21 关系: 东号东吾东汉三國志三国刺史犀苦羌族烧当羌诸葛亮麻奴迷吾迷唐蜀汉柯吾汉朝涼州滇吾滇良曹魏景初

东号

东号,烧当羌豪东吾的儿子。东吾死后,东号继立,与实力强盛的迷吾之子迷唐一起反汉。89年春,迷唐打算回到大、小榆谷。护羌校尉邓训命长史任尚率领湟中的六千兵士,袭击败迷唐,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使迷唐遭到毁灭打击。迷唐收集余部,西迁一千余里,东号前来归降东汉,叩头请死。邓训加以安抚,让他居住在安定郡。东号死后,儿子麻奴继立。.

新!!: 芒中和东号 · 查看更多 »

东吾

东吾,烧当羌豪滇吾的儿子。羌人父子联名:滇良之子为滇吾,滇吾之子为东吾、迷吾,东吾之子为东号,迷吾之子为迷唐。他的弟弟迷吾屡次反汉,他忠于汉朝,入居塞内,谨愿自守。死后,儿子东号继立,与实力强盛的迷吾之子迷唐一起反汉。.

新!!: 芒中和东吾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芒中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晋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新!!: 芒中和三國志 · 查看更多 »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新!!: 芒中和三国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芒中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犀苦

苦,烧当羌部落首领,东号的儿子。107年,汉朝征发羌人屯戍西域,羌人不满,大举逃亡。犀苦与哥哥麻奴与本部一同西行出塞。121年,烧当羌的忍良等人,不满护羌校尉马贤对麻奴、犀苦兄弟的待遇,率部落侵犯湟中、金城郡。八月,又进攻武威。马贤招抚引诱,烧当羌的部族大量投降,迫使麻奴、犀苦南返湟中。122年,马贤追击麻奴、犀苦至湟中,大败羌军,麻奴困窘,率部投降汉阳郡太守耿种。124年,麻奴去世,犀苦继位。.

新!!: 芒中和犀苦 · 查看更多 »

羌族

羌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是古羌人的後裔之ㄧ,自称尔玛。“羌”是他称,源於其以羊为图腾,是中国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0万。有口语,文字失落。羌族至今仍保留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生活文化与信仰,信奉自己的天神“阿爸”,也兼信别神,多神崇拜,也有很多人信仰藏传佛教。.

新!!: 芒中和羌族 · 查看更多 »

烧当羌

烧当羌,古羌人一部。以无弋爰剑的十八世孙烧当为名。烧当的玄孙滇良,本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滇良联合其他诸羌,击败了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烧当羌开始强大,在王莽末年、更始时期、隗嚣时期,不断侵入内地。滇良死后,儿子滇吾继立。滇吾继位后,该部落日趋强盛。 57年秋,滇吾率部入侵陇西郡,在允街击败陇西太守刘盱。原来在陇西郡为汉朝守卫边疆的羌人全部反汉。刚刚即位的汉明帝诏命谒者张鸿率兵讨伐羌人。张鸿在允吾县被打败,全军覆没。十一月,汉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与捕虏将军马武率领四万兵众讨伐羌人。 58年七月,马武等打败烧当羌,其他叛乱的羌人部落悉数投降或者逃散。滇吾第二年投降,亲自朝见汉明帝,护羌校尉窦林将滇吾译成滇吾、滇岸两名,说当初是滇吾与他弟弟滇岸率部入侵陇西郡,称两豪归降。汉明帝得知实情后,将他免官。滇吾死后,其子东吾、迷吾继立。 77年,安夷县(今青海省乐都),有个官吏强抢羌人妇女为妻,被那个妇女的丈夫所杀。安夷县长宗延追捕凶手,直至塞外。该部落的羌人害怕受罚,就一起杀掉宗延,联合勒姐、吾良两个部落叛变。于是,迷吾便率各部一同造反,击败金城郡太守郝崇。汉章帝命武威郡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迷吾联合封养部落共五万余人,进攻陇西郡、汉阳郡。八月,汉章帝派行车骑将军马防和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北军的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校兵以及各郡的弓弩手,共三万人,讨伐羌人。马防等人的部队在冀县(今甘肃省天水)时,大败羌人,斩俘四千余人,于是临洮解围。迷吾逃走。 86年,他和弟弟号吾侵扰陇西,号吾被生擒。陇西太守张纡将号吾放走,号吾将自己的属军解散,迷吾退居到黄河以北的归义城。护羌校尉傅育想挑拨羌人与胡人互相争斗。羌人与胡人知道傅育的企图,于是反叛出塞,依附迷吾。 87年三月,傅育派遣三千精锐骑兵追击,在三兜谷中伏兵,傅育及其部下将士八百八十人阵亡。章帝命陇西太守张纡为护羌校尉,在木乘谷打败羌兵,迷吾表示投降,张纡接受。张纡在临羌接待迷吾,宴会上,张纡下毒酒毒死迷吾,伏兵杀死羌酋八百余人。迷吾子迷唐继立,实力更加强盛。 88年,大臣推举原张掖太守邓训取代张纡任护羌校尉。迷唐率骑兵一万,先攻打臣服汉朝的小月氏胡。一些官员认为,羌与胡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邓训说,张纡失信,使羌人各部反叛,我们应该以恩德相待胡人,使其能为我所用。下令打开城门,接纳胡人的妻子儿女。羌兵无获,于是撤离。因此,湟中地区的胡人都敬服邓训。邓训再招降羌族各部,迷唐的叔父号吾,率本部八百户前羌人依附汉朝。邓训以四千军队出塞,在写谷打败迷唐,迷唐撤离出大、小榆谷,到颇岩谷。 89年春,迷唐打算回到大、小榆谷。邓训命长史任尚率领湟中的六千兵士,袭击败迷唐,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使迷唐遭到毁灭打击。迷唐收集余部,西迁一千余里,东吾的儿子东号前来归降。 97年,迷唐率众八千人犯陇西郡,加上其他羌人部落,共三万人步骑兵,打败了陇西兵,杀死大夏县长。汉和帝派遣刘尚代征西将军,越骑校尉为副,率三万汉、羌、胡兵行讨伐。迷唐逃到临洮之南。刘尚在高山大败迷唐军,斩俘一千余人。迷唐后来也使汉军死伤惨重,汉军不能再追,于是回师。 99年,在谒者耿谭的计划下,迷唐投降汉朝,到京城洛阳朝见。这时候迷唐的残部已不足两千,因饥饿穷困,全部迁入到金城。汉和帝命迷唐率部返回大、小榆谷。因汉朝修筑了河桥,大、小榆谷已经不安全,迷唐以部众饥饿为托词,不肯远行。护羌校尉吴祉赐给迷唐许多金帛,让他购买谷物和牲畜,以求早日出塞。但羌人认为朝廷又有阴谋。于100年,迷唐再度叛乱,攻杀抢掠。 101年,迷唐率兵回到赐支河曲,接近汉朝边塞。护羌校尉周鲔和金城太守侯霸,率兵三万,打败迷唐,烧当羌瓦解,六千余人投降,迷唐越过赐支河源头远逃,投靠发羌。多年以后,迷唐病死,他的儿子来隆前来归降,部众已不足数十户。 107年,汉朝征发羌人屯戍西域,羌人不满,大举逃亡。东号的儿子麻奴兄弟因此与本部一同西行出塞。而滇零与钟羌各部落则大肆抢掠,切断了陇道。 120年六月,护羌校尉马贤率领一万兵众,在张掖讨沈氐羌,斩杀一千八百人,俘虏一千余人。烧当羌、听说在马贤大军已经返回金城,与烧何部进攻张掖,杀害官吏。121年,烧当羌的忍良等人,不满马贤对麻奴兄弟的待遇,率部落侵犯湟中、金城郡。八月,马贤率领先零羌回击,牧马场交战,汉军未能取胜。麻奴等又进攻武威。马贤招抚引诱,迫使麻奴南返湟中。122年,马贤追击麻奴至湟中,大败羌军,麻奴部下逃散。麻奴困窘,率部投降汉阳太守耿种。124年,麻奴去世,他的弟弟犀苦继位。 138年十月,烧当羌首领那离等率领三千余骑兵,入侵金城郡,被马贤击破。139年四月初八,马贤率军讨伐烧当羌,将那离斩首,斩杀和俘虏烧当羌一千二百余人。141年,马贤中伏阵亡。后来,十六国的后秦就是烧当羌的后裔。.

新!!: 芒中和烧当羌 · 查看更多 »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國蜀漢(季漢)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及散文家。青年时耕讀於南阳郡,地方上稱其卧龙、伏龙。後受劉備三顾茅庐邀請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蜀汉政权的建立与稳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後受封爵位武乡侯,开府治理事务,辅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實際領導者。先後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於五丈原,谥忠武。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裡忠臣与智者之代表。與漢昭烈帝劉備在統治蜀漢期間,為蜀漢提拔諸多名將與能臣,並奠定基礎。.

新!!: 芒中和诸葛亮 · 查看更多 »

麻奴

麻奴,烧当羌部落首领,东号的儿子。89年,麻奴跟随父亲降汉,居住在安定郡。107年,汉朝征发羌人屯戍西域,羌人不满,大举逃亡。麻奴兄弟因此与本部一同西行出塞。而滇零与钟羌各部落则大肆抢掠,切断了陇道。 120年六月,护羌校尉马贤率领一万兵众,在张掖讨沈氐羌,斩杀一千八百人,俘虏一千余人。烧当羌、听说在马贤大军已经返回金城,与烧何部进攻张掖,杀害官吏。121年,烧当羌的忍良等人,不满马贤对麻奴兄弟的待遇,率部落侵犯湟中、金城郡。八月,马贤率领先零羌回击,牧马场交战,汉军未能取胜。麻奴等又进攻武威。马贤招抚引诱,迫使麻奴南返湟中。122年,马贤追击麻奴至湟中,大败羌军,麻奴部下逃散。麻奴困窘,率部投降汉阳郡太守耿种。124年,麻奴去世,他的弟弟犀苦继位。.

新!!: 芒中和麻奴 · 查看更多 »

迷吾

迷吾,烧当羌豪滇吾的儿子。 77年,安夷县的官吏强抢羌人妇女为妻,被那个妇女的丈夫所杀。安夷县长宗延追捕凶手,直至塞外。该部落的羌人害怕受罚,就一起杀掉宗延,联合勒姐、吾良两个部落叛变。于是,迷吾便率各部一同造反,击败金城郡太守郝崇。汉章帝命武威郡太守傅育为护羌校尉。迷吾联合封养部落共五万余人,进攻陇西郡、汉阳郡。八月,汉章帝派行车骑将军马防和长水校尉耿恭率领北军的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等五校兵以及各郡的弓弩手,共三万人,讨伐羌人。马防等人的部队在冀县时,大败羌人,斩俘四千余人,于是临洮解围。迷吾逃走。86年,他和弟弟号吾侵扰陇西,号吾被生擒。陇西太守张纡将号吾放走,号吾将自己的属军解散,迷吾退居到黄河以北的归义城。护羌校尉傅育想挑拨羌人与胡人互相争斗。羌人与胡人知道傅育的企图,于是反叛出塞,依附迷吾。87年三月,傅育派遣三千精锐骑兵追击,在三兜谷中伏兵,傅育及其部下将士八百八十人阵亡。章帝命陇西太守张纡为护羌校尉,在木乘谷打败羌兵,迷吾表示投降,张纡接受。张纡在临羌接待迷吾,宴会上,张纡下毒酒毒死迷吾,伏兵杀死羌酋八百余人。迷吾子迷唐继立,实力更加强盛。.

新!!: 芒中和迷吾 · 查看更多 »

迷唐

迷唐,烧当羌首领。羌王迷吾的儿子。 87年,其父迷吾被东汉护羌校尉张纡设计杀死,迷唐是继任者。88年,大臣推举原张掖郡太守邓训取代张纡任护羌校尉。迷唐率骑兵一万,先攻打臣服汉朝的小月氏胡。一些官员认为,羌与胡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邓训说,张纡失信,使羌人各部反叛,我们应该以恩德相待胡人,使其能为我所用。下令打开城门,接纳胡人的妻子儿女。羌兵無获,于是撤离。因此,湟中地区的胡人都敬服邓训。邓训再招降羌族各部,迷唐的叔父号吾,率本部八百户前羌人依附汉朝。邓训以四千军队出塞,在写谷打败迷唐,迷唐撤离出大、小榆谷,到颇岩谷。 89年春,迷唐打算回到大、小榆谷。邓训命长史任尚率领湟中的六千兵士,袭击败迷唐,斩杀一千八百余人,俘虏二千人,缴获马牛羊三万余头,使迷唐遭到毁灭打击。迷唐收集余部,西迁一千余里,烧当部的东号前来归降。 97年,迷唐率众八千人犯陇西郡,加上其他羌人部落,共三万人步骑兵,打败了陇西兵,杀死大夏县长。汉和帝派遣刘尚代征西将军,越骑校尉为副,率三万汉、羌、胡兵行讨伐。迷唐逃到临洮之南。刘尚在高山大败迷唐军,斩俘一千余人。迷唐后来也使汉军死伤惨重,汉军不能再追,于是回师。99年,在谒者耿谭的计划下,迷唐投降汉朝,到京城洛阳朝见。 这时候迷唐的残部已不足两千,因饥饿穷困,全部迁入到金城。汉和帝命迷唐率部返回大、小榆谷。因汉朝修筑了河桥,大、小榆谷已经不安全,迷唐以部众饥饿为托词,不肯远行。护羌校尉吴祉赐给迷唐许多金帛,让他购买谷物和牲畜,以求早日出塞。但羌人认为朝廷又有阴谋。于100年,迷唐再度叛乱,攻杀抢掠。 101年,迷唐率兵回到赐支河曲,接近汉朝边塞。护羌校尉周鲔和金城太守侯霸,率兵三万,打败迷唐,烧当羌瓦解,六千余人投降,迷唐越过赐支河源头远逃,投靠发羌。多年以后,迷唐病死,他的儿子来隆前来归降,部众已不足数十户。.

新!!: 芒中和迷唐 · 查看更多 »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新!!: 芒中和蜀汉 · 查看更多 »

柯吾

柯吾,中国三国時代人物,羌族的首领。 三国时期,羌族势力有所恢复,曹魏和蜀汉的对峙,羌人有的部落帮助曹魏,有的部落帮助蜀汉。凉州地处边远,南面和蜀汉相连,魏明帝曹叡任命徐邈为涼州刺史,怀柔羌族,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诸葛亮北伐时,陇右三郡反魏归汉。羌人首领柯吾趁机反抗曹魏。徐邈平定柯吾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诸葛亮去世后,景初二年(238年)八月,烧当羌王芒中、注诣等人等叛魏,凉州刺史讨灭。十六国时,烧当羌后裔建立后秦。.

新!!: 芒中和柯吾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芒中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涼州

涼州,是中國古代的地名之一,為漢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其轄域在今甘肅省及寧夏全境、青海東北部、新疆東南部及內蒙古阿拉善盟一帶。.

新!!: 芒中和涼州 · 查看更多 »

滇吾

滇吾,烧当羌豪滇良的儿子。滇吾继位後,该部落日趋强盛。57年秋,滇吾率部入侵陇西郡,在允街击败陇西太守刘盱。原来在陇西郡为汉朝守卫边疆的羌人全部反汉。刚刚即位的汉明帝诏命谒者张鸿率兵讨伐羌人。张鸿在允吾县被打败,全军覆没。十一月,汉明帝又派中郎将窦固与捕虏将军马武率领四万兵众讨伐羌人。58年七月,马武等打败烧当羌,其他叛乱的羌人部落悉数投降或者逃散。滇吾第二年投降,亲自朝见汉明帝,护羌校尉窦林将滇吾译成滇吾、滇岸两名,說當初是滇吾与他弟弟滇岸率部入侵陇西郡,称两豪归降。汉明帝得知实情后,将他免官。滇吾死后,其子东吾、迷吾继立。.

新!!: 芒中和滇吾 · 查看更多 »

滇良

滇良,烧当羌首领。生活在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时代。他是烧当羌始祖烧当的玄孙。本来是居住在黄河以北的大允谷(今青海省贵德县),滇良联合其他诸羌,击败了先零羌,夺得了大榆中地(今青海省贵德)。烧当羌开始强大,在王莽末年、更始时期、隗嚣时期,不断侵入内地。滇良死后,儿子滇吾继立。.

新!!: 芒中和滇良 · 查看更多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新!!: 芒中和曹魏 · 查看更多 »

景初

景初(237年三月-239年)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明帝曹叡的第三个年号,共计3年。这也是曹魏政权的第四个年号。 青龙五年三月改元并改用景初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因此青龙五年三月则成为景初元年四月。 景初三年正月齐王曹芳即位沿用。.

新!!: 芒中和景初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