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蜀汉

指数 蜀汉

蜀漢(221年-263年,自稱季漢)為中国历史上三國時期西南方的一個政權。於221年由昭烈帝稱帝開始,至263年曹魏攻入蜀地,後主投降為終,共經過43年,二帝統治。漢昭烈帝劉備、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統治下,政治清明,為蜀漢建國、北伐奠定基礎。 刘备以延续汉代劉氏皇室政权,称国号为“漢”,自稱「季漢」。不過,魏晉政權皆不承認季漢政權承繼漢室、國號為「漢」,而因其主要領土古稱蜀地,而稱之為「蜀」,「蜀」遂成為其俗稱。由於季漢為曹魏所滅亡,晉又取代魏國,所以《三國志》作者陳壽(季漢出身,季漢滅亡後仕西晉)為保持政治正確,以「蜀」稱呼其國號,而不使用正式國號「漢」;資治通鑑稱其為「漢」。後來歷史為區別西漢和東漢,稱劉備政權為「蜀漢」、「季漢」。.

299 关系: 嚴道縣劉巴劉交劉琮 (蜀漢)劉瑤劉璋劉瓚劉衡劉諶劉豹 (蜀漢)劉輯劉邕 (蜀漢)劉恂 (三國)劉敏 (蜀漢)城固县南中 (地名)南郡句安句扶司马昭吳王恪吳班吳蘭吳懿向寵向舉向條向朗吕乂壽良夏侯霸大姚县天全县夷陵之战姚伷姜維北伐姜维孟幹孟光 (蜀漢)孟琰孟達孫吳孫乾孙权官渡区宗預宕渠縣安宁市安漢縣宋高祖...宋朝尹默射堅射援屯田制巴东郡巴西郡巴郡上官勝上官雝不韋縣中國民間信仰中国历史常勗常播东汉万宁市三國志三国三国志注三国食货志广汉市庞统庲降都督五丈原五铢廣漢郡延熙 (蜀汉)建安 (东汉)廖化什邡市会理县伊籍张飞張存張嶷張紹 (三国)張翼張翼 (三國)張遵張裔何宗何祗何雙何攀徐庶德阳市來敏保山市北井縣刘备刘姓刘禅刘虔刘永 (三国)呂凱 (蜀漢)唐庚儒教 (宗教)农历四月内江市关羽剑阁县固陵郡犍為郡王含 (蜀漢)王崇 (蜀漢)王平王平 (三国)王伉王化 (蜀漢)王嗣 (蜀漢)王連灌溉秦朝程畿简阳市簡雍纪年绵竹市绵阳市羅憲習珍習禎爨谷申耽無當飛軍牂柯郡益州益州郡白帝城白耳兵道教鍾會荆州 (古代)荆州区衛繼袁綝袁準裴儁裴松之西丰县西汉西晋馬岱馬忠 (蜀漢)馬融 (東漢)馬良許靖马忠马谡马超諸葛亮南征諸葛緒高玩高翔 (三國)魏延魏滅蜀之戰诸葛尚诸葛亮诸葛亮北伐诸葛瞻谯周費禕費承賴雄賴恭费观越巂郡趙廣趙統麋竺黃權黄忠黄皓 (宦官)輔匡龐羲龐林龔祿迭部县霍峻霍弋范彊范长生蜀科蜀郡蜀锦胡濟郫縣都安县 (蜀汉)都江堰興古郡赤壁之戰赵云资中县閻宇薛齊關平關統關興董厥董和董允董元蒲元蒙自市邓良 (三国)邓艾邛崃市蔣琬蔣斌鄧芝雲南縣雲南郡零陵郡雷銅陰平縣陰化陳祗陳粲陸遜陈寿陈到陈震 (三国)柳隱枳縣李严 (蜀汉)李冰李球 (蜀漢)李福 (三国)李高 (西晉)李譔李邵李虔李恢 (三國)李歆 (蜀漢)李朝 (蜀漢)李昪杨仪東吳東廣漢郡東漢末年杜祺杜瓊杜軫梓潼县梓潼郡 (东汉)楊宗楊稷楊顒楊洪 (三國)楊戲樊建武都郡武陵郡殷觀毛炅永平县永昌郡江油市汶山郡汉寿县汉中市汉嘉郡汉光武帝汉献帝汉朝汉景帝沙摩柯法邈法正涪城区涪陵区涪陵郡渝中区漢中之戰漢中郡朱提郡成都市戰國昭阳区新繁县文立文恭政治正確曹丕曹魏曹操晉元帝晋朝 扩展索引 (249 更多) »

嚴道縣

嚴道縣是四川古代的一個縣份,約在現在的四川省滎經縣,即嚴縣,因為縣有蠻夷曰「道」,故曰嚴道,漢代屬蜀郡,晉代屬益州漢嘉郡晉末大亂,夷獠據。後魏開生獠於此置蒙山郡,領始陽縣、蒙山縣二縣。隋改始陽縣為嚴道縣,蒙山縣為名山縣。仁壽四年,置雅州,煬帝改為嚴道。宋代仍屬雅州。元代屬雅州,明玉珍時省榮經縣入嚴道縣。明洪武四年省嚴道縣入雅州。.

新!!: 蜀汉和嚴道縣 · 查看更多 »

劉巴

劉巴(),字子初,荊州零陵烝陽(今湖南邵東)人。三國時期蜀漢尚書令。祖父劉曜曾任蒼梧太守。父劉祥,曾任江夏太守、蕩寇將軍。.

新!!: 蜀汉和劉巴 · 查看更多 »

劉交

劉交(),字游,沛郡丰邑人,漢高祖劉邦之弟,被封為楚王,諡號楚元王。劉交是荀子的學生浮丘伯門下弟子,他為《詩經》作傳注,號稱《元王詩》。.

新!!: 蜀汉和劉交 · 查看更多 »

劉琮 (蜀漢)

劉琮(),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 延熙十五年(252年)刘琮被立为西河王。景耀(262年)五年春正月,刘琮去世。蜀汉灭亡后,刘琮的子孙被迁徙到洛阳,于永嘉之乱时全部死绝。.

新!!: 蜀汉和劉琮 (蜀漢) · 查看更多 »

劉瑤

* 劉瑤 (三國),三國政治人物。.

新!!: 蜀汉和劉瑤 · 查看更多 »

劉璋

劉璋(),字季玉,荊州江夏竟陵(今属湖北省潜江市)人,東漢末年三国时代割据军阀之一。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振威將軍,後為劉備所敗投降,被迫离开益州,病逝於荊州。.

新!!: 蜀汉和劉璋 · 查看更多 »

劉瓚

刘瓒(),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 延熙十九年(256年),刘禅将刘瓒册立为新平王,大赦天下。蜀汉灭亡后。刘瓒与刘禅及刘禅的其余后裔迁徙到洛阳,刘瓒的子孙于永嘉之乱时全部死绝。.

新!!: 蜀汉和劉瓚 · 查看更多 »

劉衡

刘衡,東漢光武帝的第九子,生母是阴丽华。 東漢建武十五年(39年),刘衡封為临淮公。建武十七年六月廿九日(41年8月15日),临淮怀公刘衡去世,没有来得及封王。年幼无子。.

新!!: 蜀汉和劉衡 · 查看更多 »

劉諶

劉諶(),蜀漢後主劉禪之子,劉備之孫。.

新!!: 蜀汉和劉諶 · 查看更多 »

劉豹 (蜀漢)

#重定向 向舉#同僚.

新!!: 蜀汉和劉豹 (蜀漢) · 查看更多 »

劉輯

刘辑,三国蜀汉宗室,蜀汉先主刘备之孙、安平悼王刘理之子。原封武邑侯,后因安平王三代(即刘理、刘胤、刘承祖孙三代)皆早卒,于景耀四年(261年)被后主刘禅立为安平王。263年曹魏司馬昭灭蜀,264年被迫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新!!: 蜀汉和劉輯 · 查看更多 »

劉邕 (蜀漢)

劉邕(),字南和,義陽人(《華陽國志》則是零陵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新!!: 蜀汉和劉邕 (蜀漢) · 查看更多 »

劉恂 (三國)

刘恂(),一名询,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刘禅将刘恂册立为新兴王。蜀汉灭亡后。刘恂与刘禅及刘禅的其余后裔迁徙到洛阳。刘恂兄长刘-璿-先死于钟会之乱,刘禅本应立次子刘瑶为嗣,却因为偏爱刘恂而立刘恂为嗣,文立劝谏,刘禅不听。刘禅去世后,刘恂承袭为安乐县公,刘恂骄横暴虐,梁州、益州的人士都想上表废黜他,文立阻止他们说:“他只损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殃及百姓。”后来刘恂淫乱无道,何攀与上庸太守王崇、涪陵太守张寅作书进谏指责,要他思量文立所言。 刘恂的子孙于永嘉之乱时全部死绝。 张澍记载洮阳王刘恂不愿被迁移到洛阳,与关索商议后南逃,卫瓘派骑兵追击,霍弋、吕凯合力拦阻,追兵才退去。諸葛瞻的儿子諸葛質爲使者进入南中与入与孟获之子夷帥孟虬联络,孟虯之母祝融夫人认为如果拒绝是不仁的行为,于是孟虬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回复刘恂,让他住在永昌。张崇琛指出此记载中刘恂的封号洮阳王错误,且与孙盛《蜀世谱》记载完全矛盾,而关索、祝融夫人出自元、明之际的《花关索传》及《三国演义》,诸葛质也不见于隋唐之前的典籍,均为虚构人物,所以张澍的记载并不可靠。.

新!!: 蜀汉和劉恂 (三國) · 查看更多 »

劉敏 (蜀漢)

劉敏(),中國三國時代的蜀漢官員與書法家。荆州零陵郡泉陵縣(當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原先他的祖先為徐州彭城郡人,後來整個家族遷居到零陵生活。祖父劉優於漢獻帝在位時,官至尚書右僕射。表兄蔣琬也與他同為侍奉劉禪的蜀漢官員,曾擔任過大司馬,更受封為安陽亭侯。劉敏自成為孝廉起,擔任許多官職,又協助王平破敵,而立功封侯。在眾多纪传体史書中,其傳記被作為《三國志》卷四十四〈蔣琬費禕姜维傳〉的附傳,另在同樣蒐錄於《三國志》的卷四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注文與卷四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的內容,皆可以查閱到他的事蹟。.

新!!: 蜀汉和劉敏 (蜀漢) · 查看更多 »

城固县

城固县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部,是汉中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265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约52万。.

新!!: 蜀汉和城固县 · 查看更多 »

南中 (地名)

南中,中国三国时期古地区名。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当时北面是益州,南面是交州,东面是荆州南部,西面是诸部落(西藏历史上的第一个政权吐蕃尚未建立)。 《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此七擒孟获,平定南中。西晋设立宁州,地方逐漸為爨氏所控制。之後,爨氏奉南朝為正朔,而實際自主獨立的地方政權。 从北周至隋朝,该地区从中原政权独立,唐宋时建立了南诏、大理国等政权。元朝征服大理國,置大理總管府,並封梁王於該地。明初滅梁王、大理段氏。 N Category:四川历史 Category:云南历史 Category:贵州历史.

新!!: 蜀汉和南中 (地名) · 查看更多 »

南郡

南郡,中国古代的郡,秦昭襄王时设置,位于今湖北省荆州一帶。.

新!!: 蜀汉和南郡 · 查看更多 »

句安

句安(生卒年不明),原是蜀漢的牙門將。延熙十二年(249年)秋季,與李韶隨同姜維北伐魏國的雍州。姜維先差遣句安、李韶前往麴山修築二城並守之,但在魏將陳泰用計斷了糧道,城中糧缺,又苦等不到援兵,隨即降魏。後來鍾會發兵討伐蜀國時,以魏將的身份參戰。 Category:蜀汉军事人物 分類:三國軍事人物 A.

新!!: 蜀汉和句安 · 查看更多 »

句扶

句扶(),字孝興,巴西郡漢昌人。為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忠勇宽厚,数有战功,功名爵位亚于其同乡王平,官至左将军,封宕渠侯。.

新!!: 蜀汉和句扶 · 查看更多 »

司马昭

司马昭(),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郡温(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與張春華的次子,司马师之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之父,曹魏後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司马昭继其父兄的權力,消灭蜀汉,取代曹魏的權力。滅蜀後一年逝世,其子司馬炎逼曹奐禪讓後稱帝,追司馬昭為太祖文皇帝。.

新!!: 蜀汉和司马昭 · 查看更多 »

吳王恪

#重定向 李恪_(吴王).

新!!: 蜀汉和吳王恪 · 查看更多 »

吳班

吳班(生卒年不详),字元雄,陈留人,蜀汉官员。大将军何进属官吴匡之子,以豪侠闻名,官位常常仅次于吴懿。刘备时担任领军;刘禅时升任骠骑将军、假节,封为绵竹侯。.

新!!: 蜀汉和吳班 · 查看更多 »

吳蘭

吳蘭,三國時代蜀漢將領之一。原為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之部下,後投降劉備成為部將。.

新!!: 蜀汉和吳蘭 · 查看更多 »

吳懿

吳懿(),三国志作“吴壹”,一说为避司马懿讳。字子遠,兖州陈留郡濟陽縣(今河南开封)人,中国後漢末年及三国时代蜀汉將領。族父為何進之部將吳匡,族弟為同在蜀漢效命的吳班。.

新!!: 蜀汉和吳懿 · 查看更多 »

向寵

向寵,表字不詳,襄陽宜城人。三國時蜀漢將領。蜀漢官員向朗的侄兒。向寵是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推薦給後主的良臣之一。.

新!!: 蜀汉和向寵 · 查看更多 »

向舉

向舉 ,蜀漢青衣侯。.

新!!: 蜀汉和向舉 · 查看更多 »

向條

向條 (),字文豹,襄陽宜城人。.

新!!: 蜀汉和向條 · 查看更多 »

向朗

向朗 (),字巨達,襄陽宜城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向朗 · 查看更多 »

吕乂

呂乂(),字季陽,南陽人。為蜀漢蜀郡太守,官至尚書令,兒時送劉焉入蜀,劉焉則以張魯作亂阻隔交通為由,中斷與漢朝的聯絡,不得還。 《三國演義》作呂義。.

新!!: 蜀汉和吕乂 · 查看更多 »

壽良

壽良(),字文淑,蜀郡成都人。父親與祖父兩代都曾擔任犍為太守,年少時與犍為人張微、費緝齊名。.

新!!: 蜀汉和壽良 · 查看更多 »

夏侯霸

夏侯霸(),字仲权,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時期曹魏和蜀汉後期重要將領;曹魏將領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司马懿發動高平陵之变后,夏侯霸害怕被害,投奔蜀汉,官至車騎將軍。曾隨姜維北伐,夏侯霸病逝后獲追諡,但諡號失考。.

新!!: 蜀汉和夏侯霸 · 查看更多 »

大姚县

大姚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北临金沙江。面积414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8万人。县政府驻金碧镇。 目前下辖:金碧镇、石羊镇和六苴镇;龙街乡、赵家店乡、新街乡、昙华乡、桂花乡、湾碧乡、铁锁乡、三台乡和三岔河乡。 县 楚雄 Category:国家级贫困县.

新!!: 蜀汉和大姚县 · 查看更多 »

天全县

天全县在中国四川省中部偏西,是雅安市所辖的一个县。天全县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二郎山东麓,青衣江上游,川藏公路(国道318线)横贯全境。县辖15个乡(镇),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县常住人口为134156。 县城城厢镇距成都市180公里,距雅安市38公里,.

新!!: 蜀汉和天全县 · 查看更多 »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漢君主劉備進攻孫吳之戰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即劉備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以逸待勞,擋住蜀军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夷陵一带以火攻打败蜀军。.

新!!: 蜀汉和夷陵之战 · 查看更多 »

姚伷

姚伷 ,字子緒。蜀漢政治人物,官至尚書僕射。.

新!!: 蜀汉和姚伷 · 查看更多 »

姜維北伐

姜維北伐,是指蜀汉对曹魏的进攻。中国三国时期,蜀汉建興十二年(234年)丞相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後,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歷任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據《三國志》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十一次北伐,进攻曹魏。.

新!!: 蜀汉和姜維北伐 · 查看更多 »

姜维

姜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死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权,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司馬昭滅蜀漢,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姜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復國,而降鍾會。但因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壽六十二歲。.

新!!: 蜀汉和姜维 · 查看更多 »

孟幹

孟幹 (),蜀漢至西晉初期將領。.

新!!: 蜀汉和孟幹 · 查看更多 »

孟光 (蜀漢)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陽人,孟郁同族,漢末蜀漢官員,知識廣博。.

新!!: 蜀汉和孟光 (蜀漢) · 查看更多 »

孟琰

孟琰,字休明,朱提人(今雲南省昭通市),曾任蜀漢輔漢將軍。.

新!!: 蜀汉和孟琰 · 查看更多 »

孟達

孟達(),字子敬,为避刘备叔父讳而改为子度,東漢司隶右扶风人,三国时期人物。.

新!!: 蜀汉和孟達 · 查看更多 »

孫吳

吴(222年-280年5月1日,史称孙吴或东吴)是中国三国时期由孫策奠基、孙权建立的政权。孙权以其地古为吴国,且受封为“吴王”,定國號為“吳”。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以皇室姓孙,又名“孙吴”。 在三国之中,东吴水軍最強,佔領扬州與荊州大部地區及交州全境。东吴亦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于280年亡于西晋。.

新!!: 蜀汉和孫吳 · 查看更多 »

孫乾

孫乾,(),字公祐,青州北海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劉備在徐州被呂布打敗後,投靠曹操,打敗呂布後,背叛曹操,孫乾也跟隨劉備先向北投靠袁紹。袁紹敗後,再向南投靠劉表作出貢獻.

新!!: 蜀汉和孫乾 · 查看更多 »

孙权

吳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時期孫吳開国皇帝。孙权父亲孙坚为東漢末年名將領豫州刺史長沙太守,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了基業。孫權十九岁時,孫策遭刺殺身亡,後繼掌事,成为江东地区的诸侯,并将江東六郡扩展到揚荆交三州。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其九錫。222年,与曹丕决裂,建號黃武;229年登基称帝。諡號大皇帝,因其廟號為太祖,所以又被稱為吳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的。.

新!!: 蜀汉和孙权 · 查看更多 »

官渡区

官渡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下属的市辖区,位于主城区东南部,滇池北岸,东接宜良县,南邻呈贡区,东北临嵩明县,西与盘龙区和西山区相连。辖区面积634.95平方公里(含滇池部分水域面积)。区人民政府驻关上街道。.

新!!: 蜀汉和官渡区 · 查看更多 »

宗預

宗預(),字德豔,荊州南陽安眾(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國時蜀漢後期重臣,尤其在與東吳的外交上作出了貢獻。.

新!!: 蜀汉和宗預 · 查看更多 »

宕渠縣

宕渠縣是漢代巴郡所屬的一個縣,其轄地在今川東北地區包括重慶市的大部分地區。劉備據蜀,又割巴郡之宕渠、宣漢縣、漢昌縣三縣置宕渠郡,尋省,以縣並屬巴西郡。.

新!!: 蜀汉和宕渠縣 · 查看更多 »

安宁市

安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昆明市下辖的一个县級市,位于昆明城区以西33公里,全市总面积1301平方千米,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1万人。 安宁古城连然,是昆明通往滇西的门户重镇,自古称“诸爨要冲”,被誉为“连然金方,螳川宝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云南省最大的钢铁、盐和磷化工基地。.

新!!: 蜀汉和安宁市 · 查看更多 »

安漢縣

安漢縣是漢代巴郡所屬的一個縣。其轄地在今四川省南充縣的附近地區。安漢縣始於西漢高祖時期。除王莽改名安新縣45年外,至隋文帝開皇十八年的八百多年間,安漢縣名一直沿用未變。.

新!!: 蜀汉和安漢縣 · 查看更多 »

宋高祖

#重定向 宋武帝.

新!!: 蜀汉和宋高祖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蜀汉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尹默

尹默,字思潛,梓潼涪城人。三國時蜀漢官員,學者。.

新!!: 蜀汉和尹默 · 查看更多 »

射堅

射堅 ,字文固,扶風郡人,射援兄,年少時就有美好的名聲,被徵辟到三公府擔任黃門侍郎。官至蜀郡太守 。.

新!!: 蜀汉和射堅 · 查看更多 »

射援

射援 ,字文雄,扶風郡人,射堅弟,官至蜀漢從事中郎 。.

新!!: 蜀汉和射援 · 查看更多 »

屯田制

屯田制,是中國東漢末年三国时期曹操采纳部下枣祗和韩浩等的建议而施行的土地制度,对三国以及之后很长时间的中国历史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军队戍边屯田,西汉时就常用于开拓和驻守西北边疆。汉文帝时,大臣晁错就曾建议“徙民实边”。漢武帝時,趙充國建議「屯田」於邊防,戍衛與墾耕並顧,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臺和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此一方法用意,既可解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之下自力更生,又可使兵力在守防時亦不白花人力,乃一舉兩得之構想。但是直到东汉末年,所有屯田的构想与实施都只限于避免从异地长途运输粮食,解决边境守备军队之需,并不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 而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 ,而实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時期的鄧艾等。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早在随曹操镇压黄巾军餘部时,枣祗就对亦战亦耕、兵农合一的做法产生了极大兴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建议曹操利用这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枣祗首先将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国家所有,将招募到的大批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编成组,由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获得的收成由国家和屯田的农民按比例分成。屯田实施的第一年,就得榖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新!!: 蜀汉和屯田制 · 查看更多 »

巴东郡

巴东郡,中国古代东汉至唐朝的一个郡,郡治鱼复县(曾又名永安县、人复县,即今三峡奉节县白帝城)。.

新!!: 蜀汉和巴东郡 · 查看更多 »

巴西郡

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唐朝期间,中国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巴西意为“巴郡以西”,与同时期的巴郡、巴东郡合称“三巴”,但实际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东郡以西。 古時為賨人的居住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將管轄垫江县以北的舊巴郡改稱為巴西郡。刘备入蜀后,又从巴西郡分出宕渠、宣汉、汉昌成立了宕渠郡,但是很快取消。这些县与其它几个原属巴郡的县被并入了巴西郡,郡治阆中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晋朝、隋朝皆保留了郡制,不过范围有所变迁逐渐缩小,主要是今天四川省南充市一带。 晋朝时,户一万二千,下统九县:阆中县、西充国、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晋惠帝时,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桓温平蜀后,巴西郡又置益昌县和晋兴县。 西魏时,置潼州、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曰绵州。大业年间,全国州改郡,绵州改金山郡(下领七县:巴西县、昌隆县、涪城县、魏城县、万安县、神泉县、金山县。),隆州改巴西郡。此时的巴西郡,户四万一千六十四,下领十县:阆内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晋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金山郡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新!!: 蜀汉和巴西郡 · 查看更多 »

巴郡

巴郡,是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在今天重庆市和四川省内。.

新!!: 蜀汉和巴郡 · 查看更多 »

上官勝

上官勝(),剛開始為魏人,後在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建興六年(曹魏太和二年;西元228年)發動第一次北伐時隨姜維、尹賞、梁虔、梁緒等以及上官家族等一同投降蜀漢,後官至蜀漢太尉。.

新!!: 蜀汉和上官勝 · 查看更多 »

上官雝

上官雝,蜀漢將領,官至行中典軍、討虜將軍。.

新!!: 蜀汉和上官雝 · 查看更多 »

不韋縣

不韋縣,古代行政區。 不韋縣始設於前109年西漢元封年間,不韋建縣之前,屬西南夷的國土。漢武帝時擴張了漢朝西南方的領土,設置了益州郡,不韋縣成為益州郡最西端的縣份。68年東漢永平年間哀牢國內附之後,不韋縣從益州郡劃出與其他七縣合為永昌郡,不韋縣成為永昌郡的郡治。 Category:汉朝县份 Category:云南古代县份.

新!!: 蜀汉和不韋縣 · 查看更多 »

中國民間信仰

#重定向 中国民间信仰.

新!!: 蜀汉和中國民間信仰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蜀汉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常勗

常勗,字脩業,蜀郡江原縣(今成都市江源鎮東)人。.

新!!: 蜀汉和常勗 · 查看更多 »

常播

常播,字文平,蜀郡江原縣(今成都市江源鎮東)人。蜀漢郪縣縣長。.

新!!: 蜀汉和常播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新!!: 蜀汉和东汉 · 查看更多 »

万宁市

万宁市是中国海南省下辖的一個縣級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总面积为4443.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83.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为545597。市人民政府驻万城镇,南距三亚市112公里,北离海口市139公里,处于海南环线高速公路东段中部。.

新!!: 蜀汉和万宁市 · 查看更多 »

三國志

《三國志》是由西晋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新!!: 蜀汉和三國志 · 查看更多 »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新!!: 蜀汉和三国 · 查看更多 »

三国志注

《三国志注》,是南朝宋的历史学家裴松之為西晋陳壽所编著的史书《三國志》作的注,也称裴注,或与原文并称寿志裴注。.

新!!: 蜀汉和三国志注 · 查看更多 »

三国食货志

《三国食货志》由陶元珍著。陈寿之《三國志》有传无志,陶元珍在国立武汉大学就学时,遂以补三国食货志为毕业论文,得李剑农指导完成,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34年出第一版,1989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再版。.

新!!: 蜀汉和三国食货志 · 查看更多 »

广汉市

广汉市,是一座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侧、由德阳代管的县级市,位于成都市青白江与德阳市市区之间。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广汉人口约为59万人,是德阳市市辖人口第三多的行政区。在2014年广汉地区地区生产总值305亿元,次于主城区旌阳区,其生产总值增速为12%,为德阳市增速最快的下辖地区。广汉市总面积538.28平方千米,在2012年广汉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3.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为46%。广汉地势平坦,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龙泉山西麓,距离成都市区约25公里。 广汉市其历史悠久,鸭子河附近曾发掘出古蜀王国的三星堆遗迹,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雒县一名源于雒水(今石亭江)得名,“广汉”一名首次出现在汉代,雒县这一地区受广汉郡管辖。古称雒城、雒县、汉州,文化底蕴丰厚,素有川西明珠、天府粮仓、成都的后花园之称。.

新!!: 蜀汉和广汉市 · 查看更多 »

庞统

統(),字士元,東漢末年襄陽郡襄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人。地方上稱其「鳳雛」,與「臥龍」諸葛亮漢末齊名。當時俗語有云:「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為南郡郡首任為功曹,後成為劉備重臣謀士,陳壽譽其可比擬為魏國的荀彧和荀攸。歷任耒阳令、治中從事,官至軍師中郎將;死後由後主劉禪追封為關內侯,追諡為靖侯。.

新!!: 蜀汉和庞统 · 查看更多 »

庲降都督

庲降都督,是三国蜀汉管理南中(今大渡河以南的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的行政长官。 “庲降” 有招徕、降服之意。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蜀,在南中诸郡设庲降都督,以安远将军、南郡人邓方以朱提郡太守、庲降都督。庲降都督治南昌县(今云南省镇雄县),蜀汉建立后,改治平夷县(治今贵州省毕节市)。延熙中,徙治味县(治今云南省曲靖市),领朱提郡(治今云南省昭通市)、越巂郡(治今四川省西昌市)、建宁郡(治今云南省曲靖市)、牂牁郡(治今贵州省黄平县)、永昌郡(治今云南省保山市)、兴古郡(治今云南省丘北县)、云南郡(治今云南省姚安县)七郡,共61县。建制仍属益州。庲降都督与江州都督(驻今重庆市)、永安都守(驻今奉节县白帝城)、汉中都督(驻今汉中市)为蜀汉常置的四个镇戍都督。西晋统一后,在庲降都督故地设置宁州。.

新!!: 蜀汉和庲降都督 · 查看更多 »

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中國陕西省宝鸡市岐山縣縣城南約20公里的五丈原镇,是一块高約120米,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约3.5公里的地势险恶的黄土台原。五丈原南靠秦嶺,北臨渭河,東西臨麦李河和石头河,形勢險要。 三國時期,蜀汉后主劉禪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第五次北伐,由漢中出發,取道斜谷,穿越秦嶺,進駐五丈原。在此,蜀军与魏军对峙了100余天。最后,诸葛亮病逝于此,死於234年8月23日深夜,享年54岁,埋葬於漢中定軍山下。 五丈原上有諸葛亮廟,为唐朝所建,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等遗迹。.

新!!: 蜀汉和五丈原 · 查看更多 »

五铢

五铢是一种中国古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初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蜀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五铢跨度大、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

新!!: 蜀汉和五铢 · 查看更多 »

廣漢郡

廣漢郡,中國古郡名。漢初分蜀郡、巴郡置。郡治在梓潼县。东汉移治雒縣。三国以後屢有析置。隋初廢。.

新!!: 蜀汉和廣漢郡 · 查看更多 »

延熙 (蜀汉)

延熙(238年-257年)是三国时期蜀汉後主刘禅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0年。这也是蜀汉政权的第三个年号。.

新!!: 蜀汉和延熙 (蜀汉) · 查看更多 »

建安 (东汉)

建安(元年:196年 - 末年:220年二月)是东汉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第五个年号,共计25年。為李傕郭汜之亂中,獻帝在流亡途中所立的年號。由於196年曹操迎獻帝於許昌,因此建安年間也可以說是曹操掌权的時期。 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曹操死後,改元延康元年。 劉備沿用至建安二十六年改元章武元年;孫權沿用至建安二十七年改元黃武元年。.

新!!: 蜀汉和建安 (东汉) · 查看更多 »

廖化

廖化,本名廖淳,字元儉,荊州襄阳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阳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後期的重要将领。.

新!!: 蜀汉和廖化 · 查看更多 »

什邡市

什邡市是中国四川省德陽市的一个县級市。位于四川腹心地带成都平原,南距成都市主城区40余公里(直线距离),幅员864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人口约43万。什邡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曾因大禹的足迹而享有“禹迹仙乡”之美誉,秦代著名水利学家李冰曾在此治水并仙逝于此。什邡还是佛教南禅八祖马道一的故里,汉代名将雍齿的受封之地,故什邡城又名雍城。什邡的自然景观主要有蓥华山、青牛沱等景区。 2006年,什邡被中国矿业联合会第一个授予“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称号。2007年6月,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什邡市“中国雪茄之乡”。2008年11月,什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

新!!: 蜀汉和什邡市 · 查看更多 »

会理县

会理县(ꑌꄷꑤ或ꉼꆹꑤ nyi ddix xiep或hop li xiep)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45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4万人。2011年11月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蜀汉和会理县 · 查看更多 »

伊籍

伊籍(生卒年不詳),字機伯,兗州山陽高平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新!!: 蜀汉和伊籍 · 查看更多 »

张飞

张飞(),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蜀汉追谥桓侯,是为西乡桓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張飛与關羽、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粗獷剛烈好酒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新!!: 蜀汉和张飞 · 查看更多 »

張存

張存 (),字處仁,東漢末年南陽人。.

新!!: 蜀汉和張存 · 查看更多 »

張嶷

張嶷(),字伯岐,益州巴郡南充國(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

新!!: 蜀汉和張嶷 · 查看更多 »

張紹 (三国)

張紹,三国時蜀漢重臣張飛的次子。.

新!!: 蜀汉和張紹 (三国) · 查看更多 »

張翼

張翼可以指:.

新!!: 蜀汉和張翼 · 查看更多 »

張翼 (三國)

張翼(),字伯恭,益州犍為武陽人,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官至左車騎將軍,領冀州刺史。.

新!!: 蜀汉和張翼 (三國) · 查看更多 »

張遵

張遵(),是三国時代蜀漢的政治家。張飛之孫、張苞之子、張紹之姪。 他身為皇室的外戚,在劉禪任內官至尚書。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攻入蜀國,張遵在行都護衛將軍諸葛瞻麾下防守绵竹关,諸葛瞻出击阵亡之后辅佐其子诸葛尚,诸葛尚出击阵亡之后在与同僚黄崇、李球等人对抗鄧艾旗下鄧忠、師纂时被俘斩首。 Z Z.

新!!: 蜀汉和張遵 · 查看更多 »

張裔

張裔,字君嗣,益州蜀郡成都人。東漢末時益州及三國時蜀漢早期的官員。.

新!!: 蜀汉和張裔 · 查看更多 »

何宗

何宗 ,字彥英,一作彥若,蜀郡郫縣(今四川省成都市)人。精通經緯、天官、推步、圖讖之術。蜀漢大鴻臚。.

新!!: 蜀汉和何宗 · 查看更多 »

何祗

何祗 ,字君肅,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新!!: 蜀汉和何祗 · 查看更多 »

何雙

何雙 (),字漢偶,何宗子,博學多才,善於辯論,滑稽多智,世人讚為有古之淳于髡、東方朔之風。曾任建寧郡雙柏縣長,早卒。.

新!!: 蜀汉和何雙 · 查看更多 »

何攀

何攀 ,字惠興,蜀郡郫縣(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漢司空汜鄉侯何武弟潁川太守何顯後裔。.

新!!: 蜀汉和何攀 · 查看更多 »

徐庶

徐庶,字元直,原名福,出身寒門單家,令小說《三國演義》將徐庶的本名誤植為單福。豫州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東漢末至三国时人。.

新!!: 蜀汉和徐庶 · 查看更多 »

德阳市

德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市境西南邻成都市,东南达资阳市、遂宁市,东北临绵阳市,西北界阿坝州。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北部为龙门山区,中南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川中丘陵区。绵远河自西北往东南流经城区,于南部与石亭江、鸭子河汇合,后段称沱江,东南部有凯江、郪江等涪江支流。全市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51.32万。德阳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重型机械与磷矿工业为核心产业。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于广汉市出土,为古蜀国的重要遗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蜀汉和德阳市 · 查看更多 »

來敏

來敏,字敬達,義陽新野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來歙的七代孙,司空來豔之子。.

新!!: 蜀汉和來敏 · 查看更多 »

保山市

保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市境北接怒江州,东北临大理州,东南界临沧市,西邻德宏州,西北与南面一小段边界与缅甸接壤。地处横断山脉南缘,高黎贡山和怒山峡谷纵贯全境,澜沧江、怒江、龙川江自北往南流经。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58.1万。.

新!!: 蜀汉和保山市 · 查看更多 »

北井縣

北井縣。晉置,先屬巴東郡,晉武帝泰始五年屬建平郡。南朝宋仍屬建平郡,南朝齊仍屬建平郡,北周省入大昌縣。在今重慶市巫山縣北。.

新!!: 蜀汉和北井縣 · 查看更多 »

刘备

漢昭烈帝劉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國時代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三國志、華陽國志等稱為先主,繼其帝位的劉禪則被稱為「後主」,資治通鑑稱劉備父子為漢主。.

新!!: 蜀汉和刘备 · 查看更多 »

刘姓

劉姓是中文姓氏之一,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中國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根據中國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NCIIS),劉是第四大姓。歷史上,劉姓建立了汉朝、後漢、劉宋、南漢等政權。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刘姓的郡望有二十多个,以彭城刘氏最为知名。劉(류、유)姓在韓國亦有分佈,在當地排名第32位,有約22萬人。.

新!!: 蜀汉和刘姓 · 查看更多 »

刘禅

劉禪(),字公嗣,又字升之。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蜀漢最後一位皇帝,史學家称蜀漢後主,223年—263年在位,歷時四十一年,是三國在位最長之皇帝。.

新!!: 蜀汉和刘禅 · 查看更多 »

刘虔

刘虔(),一名璩,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刘禅将刘瓒册立为上党王。蜀汉灭亡后。刘虔与刘禅及刘禅的其余后裔迁徙到洛阳,刘虔的子孙于永嘉之乱时全部死绝。.

新!!: 蜀汉和刘虔 · 查看更多 »

刘永 (三国)

劉永(),字公壽。三國時蜀漢昭烈帝劉備庶子、後主劉禪庶弟、安平王劉理異母兄。生母不詳。.

新!!: 蜀汉和刘永 (三国) · 查看更多 »

呂凱 (蜀漢)

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縣人,三國時蜀漢永昌郡五官掾功曹。.

新!!: 蜀汉和呂凱 (蜀漢) · 查看更多 »

唐庚

唐庚(),字子西,眉州丹稜(今屬四川)人。.

新!!: 蜀汉和唐庚 · 查看更多 »

儒教 (宗教)

儒教源自中國傳統宗法性宗教,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礼为本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天子为宗教领袖,以孔子为先师,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神道设教。儒教正统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汉灵帝诏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正式把儒教定为国教,五经成为国家法典以及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以春秋决狱。汉代末年,儒教广泛传播,“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自汉代以来被奉为官学,其后各主要朝代或历史时期,都是官方指导思想。清代儒家宗教化形成的孔教也属于儒教分支。 何光沪对于儒教的定义如下:“所谓儒教,非指儒学或儒家之整体,而是指殷周以来绵延三千年的中国原生宗教,即以天帝信仰为核心,包括‘上帝’观念、‘天命’体验、祭祀活动和相应制度,以儒生为社会中坚,以儒学中相关内容为理论表现的那么一种宗教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不承认儒教是宗教。民间也多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多数人认为敬天、祭祖属于道教而不是儒教。.

新!!: 蜀汉和儒教 (宗教) · 查看更多 »

农历四月

农历四月,农历一年第四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一般进入夏季,气温回暖,槐夏,孟夏,梅月,建巳之月(蛇月),律中中吕。在日本稱农历四月為「卯月」,因為四月卯花綻放。.

新!!: 蜀汉和农历四月 · 查看更多 »

内江市

内江市(四川话拼音:Nui4jiang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东南。东邻重庆市,南接自贡市,西通眉山市,北连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境内多为丘陵区,沱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流经主城区。全市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截止2016年末,户籍人口420.0万,常住人口374.66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70%。因种植甘蔗和制糖历史悠久,故内江也有“甜城”之别称。.

新!!: 蜀汉和内江市 · 查看更多 »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新!!: 蜀汉和关羽 · 查看更多 »

剑阁县

任县长:党浩洋(2001-) 剑阁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偏东,隶属广元市,是甘肃、四川之间的交通要道。剑阁县内雄险的剑门关现在是一座森林公园。当地出产的茶叶品质甚佳,林产品和中药材产品比较丰富,剑阁手杖是四川知名特产。.

新!!: 蜀汉和剑阁县 · 查看更多 »

固陵郡

#重定向 巴东郡.

新!!: 蜀汉和固陵郡 · 查看更多 »

犍為郡

犍为郡,犍,又作楗。中国古代的郡。.

新!!: 蜀汉和犍為郡 · 查看更多 »

王含 (蜀漢)

王含 ,三國時期季漢將領。.

新!!: 蜀汉和王含 (蜀漢) · 查看更多 »

王崇 (蜀漢)

王崇,字幼遠,廣漢郪人。官至西晉上庸、蜀郡太守。.

新!!: 蜀汉和王崇 (蜀漢) · 查看更多 »

王平

王平可以指:.

新!!: 蜀汉和王平 · 查看更多 »

王平 (三国)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自曹軍投降劉備後成為北伐將領,官至鎮北大將軍,封安漢侯。.

新!!: 蜀汉和王平 (三国) · 查看更多 »

王伉

王伉,三國時期蜀國永昌太守。雍闓反叛遭呂凱及時任府丞的王伉抵抗。雍闓死後,諸葛亮上表讚賞王伉「執忠誠域,十有餘年」,封亭侯、並任命為永昌太守。.

新!!: 蜀汉和王伉 · 查看更多 »

王化 (蜀漢)

王化,字伯遠,廣漢郪人,將作大匠王堂後裔。.

新!!: 蜀汉和王化 (蜀漢) · 查看更多 »

王嗣 (蜀漢)

王嗣 ,字承宗,蜀漢大臣,犍為資中人。官至鎮軍。.

新!!: 蜀汉和王嗣 (蜀漢) · 查看更多 »

王連

王連,字文儀,南陽人。三國時蜀漢官員。.

新!!: 蜀汉和王連 · 查看更多 »

灌溉

溉就是人為方式使用天然降水(雨水)以外的其他水源供給土地或土壤水份,多半是用来种植农作物或其他植物,也可以用來維持地貌景觀,或在乾燥地帶或是在過度降雨後的地區進行,灌溉對農作物也有其他的好處,包括保護植物免於霜害、在糧食區抑制雜草成長,並且抑制土壤固結。不用灌溉而以雨水为唯一水源的农业称为旱田。 灌溉系統也會用來抑制灰塵、排放污水以及礦物的。灌溉系統常會和排水系統一起研究,後者是用天然或人工的方式除去某一區域地表或是地表以下的水份。 灌溉是五千多年來農業的中心特徵,也是許多文化的成果,是許多國家經濟及社會的基礎。.

新!!: 蜀汉和灌溉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蜀汉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程畿

程畿,字季然,東漢末年巴郡閬中人。.

新!!: 蜀汉和程畿 · 查看更多 »

简阳市

阳市,是中国四川省的县级市,由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位于成都市区以东48公里处,因此有“蜀都东来第一州”的美誉。.

新!!: 蜀汉和简阳市 · 查看更多 »

簡雍

簡雍(生卒年不詳),本姓名耿雍,字憲和,幽州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與-zh-hans:孙乾; zh-hant:孫乾;-、麋竺同為蜀漢老臣。不拘小節,愛開玩笑。.

新!!: 蜀汉和簡雍 · 查看更多 »

纪年

纪年,或称纪元,是指历法中的年份命名体系,例如格里曆(公历)所使用的基督纪年(公元),中国农历使用的干支纪年等。世界各地曾存在过各种不同的纪年方法,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使用。.

新!!: 蜀汉和纪年 · 查看更多 »

绵竹市

绵竹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中北部、沱江的上游、成都平原北缘,是德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县域呈西北—东南走向,形似一粒饱满的花生。当地酿酒业发达,所产“绵竹大曲”、“剑南春”酒天下闻名。.

新!!: 蜀汉和绵竹市 · 查看更多 »

绵阳市

绵阳市,简称涪或绵,古称涪县、绵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是全省第二大城市。市境东接广元市、南充市,南界遂宁市、德阳市,西邻阿坝州,北临甘肃省陇南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东南部为川北低山丘陵区,西北部为龙门山及岷山山区。涪江自西北入境,纵贯全市并流经市区,于东南部出境。全市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人口477.19万。 绵阳自西汉置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为四川省和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是中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有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新!!: 蜀汉和绵阳市 · 查看更多 »

羅憲

羅憲(),字令則,襄陽人。三國後期蜀漢將領,巴東郡太守(郡府在永安白帝城)。於蜀漢滅亡後投降曹魏,成功抵禦孫吳的入侵,守住入蜀的要衝永安。.

新!!: 蜀汉和羅憲 · 查看更多 »

習珍

習珍 (),襄陽(今湖北省襄阳市)人。歷官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將軍,邵陵太守。.

新!!: 蜀汉和習珍 · 查看更多 »

習禎

習禎 ,字文祥,南郡襄陽人,三國時代蜀國官員。活躍於東漢末年至蜀漢初期。.

新!!: 蜀汉和習禎 · 查看更多 »

爨谷

谷,三國末年晉朝初年爨氏首领,是建宁郡同乐县(今云南省陆良县)人。 264年九月十四日,魏元帝诏令命吕兴为安南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监军霍弋兼任交州刺史,可以便宜选用官吏。霍弋表荐爨谷为交趾郡太守,讓爨谷率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幹、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人統軍助吕兴。未至,吕兴就被屬下功曹李统所杀。不久爨谷也死去,晋武帝命马融(原蜀将马忠之子)代为交趾太守。.

新!!: 蜀汉和爨谷 · 查看更多 »

申耽

申耽,字義舉,東漢末期至三國魏國時地方豪強人物,益州上庸郡(今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西南)人,與弟申儀本為魏將,一度投降刘备,任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侯如故。但在關羽失勢時與孟達一同投靠曹魏,徙居南陽。.

新!!: 蜀汉和申耽 · 查看更多 »

無當飛軍

無當飛軍,是蜀漢諸葛亮利用南中少數民族建立的一支部隊。.

新!!: 蜀汉和無當飛軍 · 查看更多 »

牂柯郡

柯郡(牂,音臧,拼音:zāng,注音:ㄗㄤ),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開西南夷而置。治故且蘭縣(今貴州省貴陽市附近,一說在福泉市一帶)。屬益州刺史部。南齊改為南牂柯郡,梁廢。隋大業中復置牂柯郡。唐置牂州,高宗永徽中再廢。.

新!!: 蜀汉和牂柯郡 · 查看更多 »

益州

益州,中国古地名,西汉开始设置的行政区划,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殷商时期是巴人生活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灭了巴蜀之后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别称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东汉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东北)。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三国时期,刘备占领此地並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割益州,另置宁州。其间十六国时期,李特在益州建立成汉政权,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权。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在全国设立十道,益州属剑南道,梁州属山南道,益州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简称「東川」、「西川」。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 Category:南北朝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新!!: 蜀汉和益州 · 查看更多 »

益州郡

州郡,是中国古代地名,三國以後改称建寧郡,范围在今天的云南省。这里以前是“南蛮”古王国滇國的领地,汉武帝时设立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三国时期,蜀汉将其改名建宁郡,迁郡治到味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境內)。西晉初年,设立宁州,味县成为州治,而建宁郡也成为主要政治中心。直到唐朝初年,建宁始终是南中地区的核心。.

新!!: 蜀汉和益州郡 · 查看更多 »

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東部的长江北岸,位于奉节城东8公里,是长江三峡重要旅游景点。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屬重慶市。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瞿塘峡,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从山脚经过高而陡峭的石阶,到达白帝城入口,大门额匾上有郭沫若书写的“白帝城”三个大字,左右一付对联,出自杜甫诗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然而现存這座白帝城只是原來的白帝山上的一座「白帝廟」,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在這座遺址底下還藏着三座更古老年代的白帝城城牆。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被抬高,使白帝城變成四面环水,游船可直达城中。.

新!!: 蜀汉和白帝城 · 查看更多 »

白耳兵

白耳兵,又作白毦兵,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蜀漢的精銳部隊。部隊曾被蜀國丞相诸葛亮称之为「西方上兵」。.

新!!: 蜀汉和白耳兵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蜀汉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鍾會

鍾會(),字士季,潁川郡長社县(今中国河南省長葛東部)人,三国時期曹魏大臣,官至司徒。曹魏太傅鍾繇的小兒子、異母兄鍾毓也在曹魏官至後將軍。是滅亡蜀漢的曹魏將領之一,同時也有玄學家、書法家的一面。入蜀後發動叛變,最後死於亂軍之中。.

新!!: 蜀汉和鍾會 · 查看更多 »

荆州 (古代)

荊州,是中國古代的ㄧ個行政區劃,最早由漢武帝依據九州分區而設置。.

新!!: 蜀汉和荆州 (古代) · 查看更多 »

荆州区

荆州区是中国湖北省荆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937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为60.12万人。 现在市区内有古代江陵城的遗址,是中国南方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也是目前中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1990年代,江陵城改属荆州市荆州区而原江陵县东的一小部分则成了现在的江陵县(县政府驻郝穴镇),在江陵这个文化名城上,导致了荆州区有实无名,江陵县有名无实的尴尬局面,受到不少批评。(来源请求).

新!!: 蜀汉和荆州区 · 查看更多 »

衛繼

衛繼 ,字子業,蜀漢大臣,漢嘉嚴道人,官至奉車都尉、大尚書。.

新!!: 蜀汉和衛繼 · 查看更多 »

袁綝

袁綝(),豫州潁川郡(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蜀漢將領。歷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封都亭侯。.

新!!: 蜀汉和袁綝 · 查看更多 »

袁準

袁準,字孝尼,陳郡陽夏人,袁渙四子。注《喪服經》。入晉後官至給事中。.

新!!: 蜀汉和袁準 · 查看更多 »

裴儁

裴儁(),字奉先,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裴茂之子,裴潜之弟,裴辑、裴徽的哥哥。 裴儁的姐夫是蜀地长史,裴儁送姐夫去蜀中,当时他只有十多岁,正遇上东汉末年的大乱,无法返回故乡。裴儁长大以后,声名为世所知,为蜀中所推崇《三国志注·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郄传第十二》:傅畅《裴氏家记》曰:儁字奉先,魏尚书令潜弟也。儁姊夫为蜀中长史,儁送之,时年十馀岁,遂遭汉末大乱,不复得还。既长知名,为蜀所推重也。子越,字令绪,为蜀督军。蜀破,迁还洛阳,拜议郎。,后担任蜀汉的光禄勋,地位在大司農孟光之上。裴儁的儿子裴越,在蜀汉灭亡后迁徙到洛阳,官拜议郎。.

新!!: 蜀汉和裴儁 · 查看更多 »

裴松之

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东晋、劉宋時期的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與裴駰、裴子野祖孫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稱。.

新!!: 蜀汉和裴松之 · 查看更多 »

西丰县

西丰县是辽宁省铁岭市下辖的一个县。.

新!!: 蜀汉和西丰县 · 查看更多 »

西汉

西汉(前206年或前202年-8年、23-25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是汉朝的一部分。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建立政權,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前202年最终统一天下,在定陶县 (今属山东省)称帝,定都长安,国号为“汉”。项羽以“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封刘邦,以治所在汉中称“汉王”,称帝后遂以封国名为王朝名。又刘邦都城长安位于刘秀所建汉王朝都城洛陽之西,为加以区别,故史称“西汉”,有时又以都城与刘秀所建汉王朝的相对位置代称为“西京”。而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在刘秀所建汉王朝之前,因此历史上又称前者为“前汉”。 西汉建立后,刘邦废秦苛法,实施无为而治。减轻赋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并且獎勵開荒,使汉初经济得到恢复。文帝、景帝时继续重视农业,盐铁等手工业及商业也有发展 中国战略网。 西汉初期分封诸侯王,而后地方诸侯王势力膨胀,最终导致在景帝时出现了「七国之乱」,平叛后诸侯王势力被削弱。 武帝时是西汉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货币,铸五铢钱,严禁私铸钱,铸铁业实行国家专营,实行均输法、平准法,朝廷财政收入大增。在这基础上,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北方匈奴长期以来是汉朝主要边患,武帝发动了三次战役打击匈奴,使匈奴远徙漠北,保证了河西走廊的安全。又在西北边地屯田,修长城,筑烽燧,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中亚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欧亚大陆文化贸易的交流。武帝还采用儒生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授五经,使经学成为食禄的工具 中华文化信息网。当时又建立藏书库,整理图籍,使文化得到发展。史学家司马迁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昭帝、宣帝时,出现外戚专政,豪强势力增强,流民增多。元帝以后,宦官和外戚更加得势,百姓起义不断出现。成帝时太后的外戚王氏控制了政权,王氏兄弟四人和侄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哀帝时,王莽企图用「再受命」的办法来解决危机,结果失势。平帝时,王莽复起,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为支持自己篡位夺权做准备。平帝病死,孺子刘婴立,王莽见有机可乘,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废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亡。西汉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废帝)刘贺等一些在位时间较短且为吕雉等人的傀儡皇帝的话,西汉一共经历了11代皇帝、12代君主(因为孺子婴没有当上皇帝,仅仅当了3年的皇太子)。也有把新朝灭亡后在長安重建漢室的更始帝算作西汉最後一位皇帝,但劉秀建立的東漢並不視其為漢朝皇帝,因此歷史說法存在爭議。 西汉极盛时的疆域东、南到海,西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一线,西南到今云南、广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东北至今朝鲜半岛北部。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繁荣,耕地扩大,冶金和纺织技术先进,现在巩县铁生沟遗址发现的低温炒钢炉在世界冶金技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西汉是中华文化的高峰,通过丝绸之路和各国往来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西汉定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寝遍布关中,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显示出“汉并天下”的时代风貌。汉朝后华夏族出现了新的自称“汉族”。.

新!!: 蜀汉和西汉 · 查看更多 »

西晋

西晋(265年2月4日-316年12月11日),是古代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個大一統的时期,乃於265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後世稱「西晉」,為晉朝的一部分。這大一統時期為時僅51年,倘由滅吳始計,則僅37年。西晉先定都洛陽,後以長安為陪都。實行两京制。.

新!!: 蜀汉和西晋 · 查看更多 »

馬岱

岱(),司隸右扶風茂陵人,中國三国蜀漢將領,馬騰的侄輩,馬超的堂弟,官至蜀漢平北将军,封陈仓侯。.

新!!: 蜀汉和馬岱 · 查看更多 »

馬忠 (蜀漢)

忠(),字德信,益州巴西阆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北伐重要將領,官至鎮南大將軍,封彭鄉亭侯。.

新!!: 蜀汉和馬忠 (蜀漢) · 查看更多 »

馬融 (東漢)

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伏波將軍馬援的侄孫,将作大匠马严之子。东汉经学家。曾宦校书郎、郎中、议郎、武都太守以及南郡太守。.

新!!: 蜀汉和馬融 (東漢) · 查看更多 »

馬良

良(),字季常,荊州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三國蜀漢時期是劉備的侍中;因在馬氏兄弟五人中,眉中带白毛,能力也是最出色,所以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贊譽。.

新!!: 蜀汉和馬良 · 查看更多 »

許靖

許靖(),字文休,豫州汝南平輿人,蜀漢政治家。三國時代人物評論家許劭的堂兄、許瑒的堂弟、許欽之父、許游祖父。.

新!!: 蜀汉和許靖 · 查看更多 »

马忠

忠可以指:.

新!!: 蜀汉和马忠 · 查看更多 »

马谡

謖()38歲,字幼常,荊州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人。蜀漢參軍,也是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嶲太守。.

新!!: 蜀汉和马谡 · 查看更多 »

马超

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刘备称帝后任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故后谥威侯,是为斄乡威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馬超与關羽、張飛、黄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蜀汉和马超 · 查看更多 »

諸葛亮南征

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戰,是建興三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對南中發動平定南中的戰爭。當時朱褒、雍闓、高定等人叛變,南中豪強孟獲亦有參與,最後諸葛亮親率大軍南下,平定南中。.

新!!: 蜀汉和諸葛亮南征 · 查看更多 »

諸葛緒

諸葛緒(生卒年不詳),琅邪郡陽都縣人,三國時魏國人。.

新!!: 蜀汉和諸葛緒 · 查看更多 »

高玩

玩(),字伯珍,益州蜀郡人,為蜀漢到西晉間蜀地名士。.

新!!: 蜀汉和高玩 · 查看更多 »

高翔 (三國)

翔,一作高詳,荊州南郡(今湖北省荊州市一帶)人,蜀漢諸葛亮北伐時期重要將領,任右將軍。官職至大將軍、玄鄉侯。.

新!!: 蜀汉和高翔 (三國) · 查看更多 »

魏延

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郡人,三國時期蜀漢中期重要將領,作戰英勇、並有將略、屢立戰功,深得蜀主劉備信任、丞相諸葛亮重用。於諸葛亮北伐時期出任前軍師,主理北伐時前線戰事之決策。.

新!!: 蜀汉和魏延 · 查看更多 »

魏滅蜀之戰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263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大將軍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据劍閣天险与魏军相持,魏軍不能前进。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劉禪出降,姜維闻讯后帶部投降鍾會,蜀漢滅亡,開啟三國時代的統一戰。.

新!!: 蜀汉和魏滅蜀之戰 · 查看更多 »

诸葛尚

諸葛尚(),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诸葛亮之孙,诸葛瞻長子,诸葛京的哥哥。 景耀六年(263年)冬,邓艾攻入蜀中,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交战,大败而死,诸葛尚叹气说:“我父子受到国家重恩,不能早日斩杀黄皓,让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才导致今天的失败,还活着干什么!”于是诸葛尚策马冲入魏军阵中战死。.

新!!: 蜀汉和诸葛尚 · 查看更多 »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國蜀漢(季漢)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及散文家。青年时耕讀於南阳郡,地方上稱其卧龙、伏龙。後受劉備三顾茅庐邀請出仕,为促成孙刘联盟和蜀汉政权的建立与稳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後受封爵位武乡侯,开府治理事务,辅佐劉禪,成為蜀漢政治、軍事上實際領導者。先後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於五丈原,谥忠武。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倍受後世敬仰,故常被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裡忠臣与智者之代表。與漢昭烈帝劉備在統治蜀漢期間,為蜀漢提拔諸多名將與能臣,並奠定基礎。.

新!!: 蜀汉和诸葛亮 · 查看更多 »

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在228年至234年间發動的对曹魏的战争,共五次。總括而言,北伐局部胜利,蜀汉军夺得武都阴平二郡,使得魏军损兵折将且处于下风,並對曹魏經濟造成頗大打击,但未能达成攻取关中地区或陇西等战略目标;其间魏军也曾试图發動反擊戰,卻遭蜀汉军击败。北伐行动最後以蜀汉军主帅、丞相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而告终结。.

新!!: 蜀汉和诸葛亮北伐 · 查看更多 »

诸葛瞻

諸葛瞻(),字思远,琅邪阳都(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的长子,三國時期蜀漢的重臣,是書法家和畫家。曾为骑都尉和出任羽林中郎将,最終官至衛將軍。.

新!!: 蜀汉和诸葛瞻 · 查看更多 »

谯周

谯周(),字允南,巴蜀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人,蜀汉学者。.

新!!: 蜀汉和谯周 · 查看更多 »

費禕

費禕(),字文偉,荊州江夏鄳县(今河南罗山)人,三國時代蜀漢的政治家和將領,官至大將軍。在一次回途的筵會中,被降將郭脩刺殺而亡,死後諡號敬侯。.

新!!: 蜀汉和費禕 · 查看更多 »

費承

費承(),三國時代蜀漢官員,大將軍費禕之子,費恭之兄長。.

新!!: 蜀汉和費承 · 查看更多 »

賴雄

#重定向 賴厷.

新!!: 蜀汉和賴雄 · 查看更多 »

賴恭

賴恭(?—?),東漢末年人物,零陵人,先後事奉劉表、劉備。《三国志》记载:赖恭,東漢末年,在荆州刺史刘表手下,任交州剌史。为人忠勇刚直,才华杰出,豪义很强。后来,投奔劉備属下,任镇远將軍,与诸葛亮竭诚扶持刘备,功迹卓著,他同诸葛亮等上书给汉献帝,请封刘备为汉中王。刘备重用他,封为太常。曹丕篡汉后,赖恭无比痛恨,上言给刘备请其称帝,极力扶持劉備江山。其子赖雄,也才华超群拔萃,任丞相西曹令史。.

新!!: 蜀汉和賴恭 · 查看更多 »

费观

費觀(),或名覲,字賓伯,東漢三國時代蜀漢將領,荊州江夏鄳人。.

新!!: 蜀汉和费观 · 查看更多 »

越巂郡

越巂郡(巂一作嶲,讀若髓,注音:ㄙㄨㄟˇ,汉语拼音:suǐ;一說讀若西),中國古郡名,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開邛都國而置。郡治在邛都縣(今四川西昌市東南)。西漢後期隸屬于益州刺史部。王莽時改越巂為集巂。梁置巂州。隋唐時兩度恢復越巂郡舊稱。唐末其地入南詔。.

新!!: 蜀汉和越巂郡 · 查看更多 »

趙廣

趙廣,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三國時蜀漢中護軍、征南將軍趙雲的次子。其兄為趙統。.

新!!: 蜀汉和趙廣 · 查看更多 »

趙統

趙統(?年~260年),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縣)人。三國時代蜀漢中護軍、鎮東將軍趙雲長子。.

新!!: 蜀汉和趙統 · 查看更多 »

麋竺

麋竺(),字子仲,徐州東海朐(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與孙乾、簡雍同為蜀漢最高待遇的老臣子。.

新!!: 蜀汉和麋竺 · 查看更多 »

黃權

黃權(),字公衡,東漢益州巴西阆中人(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漢末三國時蜀漢將領,後投降曹魏,歷仕劉璋、蜀漢及曹魏三個勢力。本是劉璋的部下,後來劉備稱帝之後爆發夷陵之戰時,黃權勸劉備不要伐吳,但劉備一意孤行,劉備戰敗後退路被斷,不得已與龐林一起投魏。.

新!!: 蜀汉和黃權 · 查看更多 »

黄忠

黃忠(),字漢升,荊州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三國時蜀漢的著名將領。本為漢末群雄劉表部下中郎將,長沙太守韓玄部將,後成為劉備部將,歷任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官至後將軍,去世後諡號為剛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黃忠与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蜀汉和黄忠 · 查看更多 »

黄皓 (宦官)

黃皓(),三國時期人物,蜀漢後主劉禪時的宦官。.

新!!: 蜀汉和黄皓 (宦官) · 查看更多 »

輔匡

輔匡,字元弼,三國時期蜀漢將領。荊州襄陽郡人。.

新!!: 蜀汉和輔匡 · 查看更多 »

龐羲

羲,河南尹河南县(今属河南省洛阳市)人氏,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先后效力于益州牧劉焉、刘璋父子与建立蜀汉的刘备,其女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

新!!: 蜀汉和龐羲 · 查看更多 »

龐林

林(),表字不詳,襄陽人。東漢末劉備重要謀士龐統的弟弟,起初為蜀漢官員,後來投降曹魏,成為魏國官員。《三國志》中對龐林的記載很少,只記在《龐統傳》末。.

新!!: 蜀汉和龐林 · 查看更多 »

龔祿

祿 (),字德緒。劉備定益州,為郡從事牙門將。與張嶷、姚伷有深厚的情誼,建興三年,為越巂太守,隨季漢丞相諸葛亮南征,平叛中為蠻夷所害,為斯都耆帥李求承所殺,時年三十一。死後幾年,張嶷招募了一些人活捉了李求承,歷數罪行,將其斬首。.

新!!: 蜀汉和龔祿 · 查看更多 »

迭部县

迭部县()是中国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秦岭西部,岷山、迭山之间的峡谷之中,毗邻四川。北靠卓尼县,东连舟曲县,东北与定西市岷县、陇南市宕昌县毗邻,西南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接壤。 面积5108平方公里,人口5.64万。森林覆盖率54%以上,还有大熊猫出没。目前甘南州和迭部县正积极争取将这里列为中国大熊猫第14个自然保护区。.

新!!: 蜀汉和迭部县 · 查看更多 »

霍峻

霍峻(),字仲邈,荊州南郡枝江人,三國時期刘备部将。.

新!!: 蜀汉和霍峻 · 查看更多 »

霍弋

霍弋(,卒于271年或以前),字紹先。荊州南郡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及西晋將領。父親為霍峻,同樣是蜀漢將領。.

新!!: 蜀汉和霍弋 · 查看更多 »

范彊

范--(),三国时期人物,原为张飞部下。221年,他与张达聯手刺殺张飞,随后投奔东吴,之后下落不详。.

新!!: 蜀汉和范彊 · 查看更多 »

范长生

范长生(),一名延久,又名重久,或名文(一作支),字元壽。涪陵丹心(黔江)人,“蜀之八仙”之一。 出身土著豪族,西晋时成都一带天师道首领,西晋时流民起义军大成政权(“成汉”,五胡十六国时期之“十六国”之一)丞相,封为“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西山侯。在范长生“休养生息,薄赋兴教”的劝导下,大成政权一度昌盛。.

新!!: 蜀汉和范长生 · 查看更多 »

蜀科

《蜀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法律。 蜀汉在刘备定都成都以后,就着手制定典律。根据《三國志·蜀書·伊籍传》记载,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和李严等人“共造蜀科”以推行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张,但其内容已不可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蜀国用刑严峻。 亂世重寬容,弛世用重典。《三國志》中批評劉焉、劉璋父子治蜀,「德政不舉,威刑不肅」,〈法正傳〉更清楚指出,劉璋治理蜀地,士大夫多挾其財勢,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為亂者,十戶而八。 為徹底扭轉此亂局,諸葛亮厲行「先理強,後理弱」的策略。「理強」為力行法治,限制和打擊「專權自恣」的官僚及豪強,「理弱」則是努力扶植農民,發展生產。 諸葛亮的法治哲學主要來自於先秦的法家商鞅和韓非,以及前漢的新儒家董仲舒。諸葛亮主張治國應法、禮並用,威、德並行,強調訓章明法、勸善黜惡,亦即以法為體,著重公平客觀原則;以德為用,著重教化為本。以商鞅之法,卻不迷信其權威主義,取其理法,結合儒家教化,將行法與教化合而為一。 為勸戒及訓勵蜀國官員將士,制定了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等執行條章,以明令能知能行的行為準則。經過這樣的「法治革新」運動,蜀漢政權的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吏治也逐漸清明。 Category:蜀汉 Category:中國各朝代法律.

新!!: 蜀汉和蜀科 · 查看更多 »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新!!: 蜀汉和蜀郡 · 查看更多 »

蜀锦

蜀锦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丝织品,指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彩锦。朱启矜《丝绸笔记》:“盖春秋末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又云:“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锦勃兴,几欲夺襄邑之席,于是襄邑乃一变而营织成,遂使锦绫专为蜀有。” 西汉时蜀锦品种花色甚多,用途很广,行销全国;《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费著《蜀锦谱》详细列出宋元蜀锦名目,并说南宋为了用蜀锦购买军马而严禁私自贩卖,可见蜀锦对于蜀汉、南宋等时代经济曾起重大作用。 起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的蜀锦,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有中国四大名锦之首的美誉。因为汉朝时成都蜀锦织造业便已经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员,因此成都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而环绕成都的锦江,也因有众多民众在其中洗濯蜀锦而得名。十样锦是蜀锦的主要品种之一。 现代蜀锦用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色彩鲜艳;传统构图大体分雨丝锦、方锦、条花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缎六种。 2006年5月20日,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成都市的叶永洲、刘晨曦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新!!: 蜀汉和蜀锦 · 查看更多 »

胡濟

胡濟(),字偉度,三國時代蜀漢武將,義陽郡義陽縣人,曾參加諸葛亮之北伐,為人忠厚老實,常常助言,而受諸葛亮讚賞,曾任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主簿。諸葛亮認為他和崔州平、徐庶及董和都是能適時規勸自己過失的諍友。.

新!!: 蜀汉和胡濟 · 查看更多 »

郫縣

#重定向 郫都区.

新!!: 蜀汉和郫縣 · 查看更多 »

都安县 (蜀汉)

都安县,中国古旧县名。 三国时蜀汉政权设置,治所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东。属汶山郡。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 Category:蜀汉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四川古代县份 Category:成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都江堰市 Category:3世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56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蜀汉和都安县 (蜀汉) · 查看更多 »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处。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约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依然发挥巨大的作用。都江堰周边的古迹甚多,主要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桥、玉垒关、凤栖窝和斗犀台等。 整个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建筑。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 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4日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蜀汉和都江堰 · 查看更多 »

興古郡

興古郡,中国古代的郡。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牂柯郡西南部和益州郡南部设置,属庲降都督。治所在宛温县(今云南省砚山县西北46里维摩)。西晋興古郡隶属宁州。晋武帝改治胜休县(今云南省江川县北26里龙街),后移治律高县(今云南省弥勒县南100里朋普)。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东南部通海县、华宁县、弥勒县、丘北县、罗平县等地以南,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贵州省兴义市。 东晋时,治所回到宛温县,辖境变小,为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罗平县、弥勒县南部及贵州兴义市。刘宋时,治漏卧县(今云南省罗平县境内),南齐时,移治西中县(今云南省文山县境内),南梁末年,废兴古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南梁的郡 Category:云南的郡 Category:广西的郡 Category:贵州的郡.

新!!: 蜀汉和興古郡 · 查看更多 »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战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之決戰。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勝多的战爭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之戰,也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战。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後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協議結盟,孙权派遣都督周瑜、程普率军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军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 此戰後,曹軍退守襄陽,曹孫劉三分荊州,奠定三國鼎立之勢。刘备势力迅速崛起,在之後10年占领了荆州(兩湖)和益州(四川)大片土地,建立了蜀漢。.

新!!: 蜀汉和赤壁之戰 · 查看更多 »

赵云

趙雲,字子龍,是中國三國時期的蜀漢千古名將,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身高八尺,姿顏雄偉。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劉禪。歷任牙門將軍,偏將軍、領桂陽太守,翊軍將軍,領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鎮東將軍。箕谷失利後自請貶為鎮軍將軍。故后追諡曰順平侯,是为永昌亭顺平侯。 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的事迹合记成《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蜀汉和赵云 · 查看更多 »

资中县

资中县是中国四川省内江市所辖的一个县。 因其县城座落在沱江中段,而沱江又因尧的儿子“资”协助大禹治理沱江水患而称其为资江(或资水),故名为资中。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31万人。辖区内交通便利,成渝铁路、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穿越全境。.

新!!: 蜀汉和资中县 · 查看更多 »

閻宇

閻宇,字文平,荊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荊州市)人。.

新!!: 蜀汉和閻宇 · 查看更多 »

薛齊

薛齊(),字夷甫,為東海相薛衍之曾孫,兗州別駕薛蘭之孫,蜀漢蜀郡太守薛永之子,曾任巴、蜀二郡太守,後降魏,之後又當上光祿大夫。.

新!!: 蜀汉和薛齊 · 查看更多 »

關平

平,字坦之,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三國時蜀漢將領關羽的長子。.

新!!: 蜀汉和關平 · 查看更多 »

關統

关统(?-?),關興長子,三国时期人物。.

新!!: 蜀汉和關統 · 查看更多 »

關興

興,字安國,三國時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關興 · 查看更多 »

董厥

董厥(),字龔襲,義陽人。三國時蜀漢末期重要官員。.

新!!: 蜀汉和董厥 · 查看更多 »

董和

董和(生卒年不詳),字幼宰,東漢荊州南郡枝江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董和 · 查看更多 »

董允

董允(),字休昭,三國時期蜀漢的大臣,与蒋琬、费祎在诸葛亮逝世后同掌蜀汉军政。董允在世時,黃皓畏懼董允而不敢作歹。.

新!!: 蜀汉和董允 · 查看更多 »

董元

董元(),建宁(郡治今云南省曲靖市)人,是蜀漢至西晉初期將領。 董元本為蜀漢南中都督霍弋帳下牙門將,蜀亡後隨霍弋降魏,晉代魏後又归屬於晉朝。吳交阯郡吏呂興起事反抗吳國統治,引發「交阯之亂」,董元受霍弋派遣與爨谷、馬融、楊稷、毛炅等人率軍前往交阯支援叛吳的呂興,安撫了交阯等三郡。寶鼎三年(268年,晉泰始四年),吳國派劉俊等引兵來討伐,董元隨時任交阯太守的楊稷數次擊敗吳軍,後又與毛炅一起攻擊吳軍駐地合浦,在古城大敗吳軍,吳將劉俊、修則戰死。此戰取勝後,九真、鬱林兩郡也歸附晉國,董元被任命為九真太守。 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吳將虞汜、陶璜等再次率大軍前來,董元隨楊稷等人在分水大敗陶璜軍,殺死其兩員將領。不久後,董元被陶璜率一百人夜襲,損失了大量的輜重,後又被虞汜等人擊敗。四月,董元病逝,由王素接替其位置。.

新!!: 蜀汉和董元 · 查看更多 »

蒲元

蒲元 ,蜀漢刀匠,曾為諸葛亮的西曹掾。.

新!!: 蜀汉和蒲元 · 查看更多 »

蒙自市

蒙自市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的一個县级市,也是该州的首府。   .

新!!: 蜀汉和蒙自市 · 查看更多 »

邓良 (三国)

邓良(),字号不详,义阳郡新野人,三国时期蜀汉后期官员,东汉司徒邓禹的后代,蜀汉后期大将邓芝的儿子。.

新!!: 蜀汉和邓良 (三国) · 查看更多 »

邓艾

鄧艾(),字士载,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曹魏後期名將。本名鄧範,字士則,後因與同鄉人同名而改名。鄧艾多年在曹魏西邊戰線防備蜀漢姜維,後來偷渡陰平,逼使蜀帝劉禪投降,建立滅蜀奇功,獲封太尉。可是戰后被鍾會聯合監軍衛瓘誣陷,鄧艾帳下軍官打算營救鄧艾,衛瓘怕受鄧艾報復,便遣田續先行殺死鄧艾,其子鄧忠亦同殉此難。.

新!!: 蜀汉和邓艾 · 查看更多 »

邛崃市

邛崃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部,是成都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距成都市区65公里。市辖24个镇乡,市政府所在地为临邛镇。邛崃有2300多年的筑城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新!!: 蜀汉和邛崃市 · 查看更多 »

蔣琬

蔣琬(),字公琰,三國時代蜀漢的重臣,是劉敏、潘濬表兄。荊州零陵湘鄉(今湖南省双峰縣)人,蜀汉四英之一。初随刘备入蜀,诸葛亮卒后封大将军,辅佐刘禅,主持朝政,统兵御魏。采取闭关息民政策,国力大增。官至大司马,蜀漢安阳亭侯,諡號恭。.

新!!: 蜀汉和蔣琬 · 查看更多 »

蔣斌

蒋斌(),三国蜀汉名臣蒋琬长子,蒋琬卒后嗣爵,为绥武将军、汉城护军。曹魏大将军锺会伐蜀至汉城,写信给蒋斌道曰:“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於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当洒扫坟茔,奉祠致敬。原告其所在!”蒋斌回信道:“知惟臭味意眷之隆,雅讬通流,未拒来谓也。亡考昔遭疾疢,亡於涪县,卜云其吉,遂安厝之。知君西迈,乃欲屈驾脩敬坟墓。视予犹父,颜子之仁也,闻命感怆,以增情思。”钟会得到蒋斌的回信后,嘉叹意义。钟会进兵至涪城,“如其书云”。263年蜀后主投降魏将邓艾,蒋斌到涪城投降钟会。钟会“待以交友之礼”。后来蒋斌随钟会到成都,适逢钟会谋反,在乱军中被杀害。.

新!!: 蜀汉和蔣斌 · 查看更多 »

鄧芝

鄧芝(),字伯苗,義陽新野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臣。.

新!!: 蜀汉和鄧芝 · 查看更多 »

雲南縣

雲南縣,中国旧县名。 漢代置雲南縣,隸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改屬雲南郡。唐初置雲南州,貞觀中改匡州,領勃弄縣、匡川縣二縣。蒙氏為雲南州,改品甸縣。晉代因之,宋為雲南州。元立品甸干戶所。至元中復為雲南州,後降之為縣,隸大理路。明代仍之,屬大理府,十七年改屬趙州。清屬大理府。1929年11月改名祥雲縣。.

新!!: 蜀汉和雲南縣 · 查看更多 »

雲南郡

雲南郡,中国古代的郡。 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中,分建宁郡、越巂郡、永昌郡三郡之地设置云南郡,郡治云南县(今云南省祥云县云南驿镇),辖云南(今祥云县、弥渡县)、蜻蛉(今永仁县及大姚县北)、弄栋(今大姚县南及姚安县)、姑复(今华坪县)、遂久(今永胜县、丽江市)、邪龙(今巍山县、漾濞县、南涧县)、叶榆(今大理市、剑川县、洱源县、鹤庆县)7县,属庲降都督。 西晋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泰始六年(270年),云南郡增设两县:云平县、永宁县。永嘉五年(310年),分云南郡叶榆县设东河阳郡。建始年间,分云南郡蜻蛉,弄栋二县属兴宁郡,云南郡领云南、东姑复、西姑复、云平、邪龙5县。咸和八年(333年),成汉李雄占据宁州,设立建宁国。建元元年(343年),成汉设汉州,云南郡先后属建宁国、汉州。 东晋爨氏自袭宁州刺史,晋末南北朝云南郡属爨西之地。隋朝开皇初年,爨氏降隋,开皇三年(583年),废云南郡,设南宁州总管府。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云南的郡.

新!!: 蜀汉和雲南郡 · 查看更多 »

零陵郡

零陵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桂陽郡而置。其地大致相當於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湖南省永州市及邵陽市、衡陽市的一部分。治所在零陵縣(今廣西興安縣北)。東漢移治泉陵縣。唐废。.

新!!: 蜀汉和零陵郡 · 查看更多 »

雷銅

雷銅()本為劉璋手下將領,後劉備攻破劉璋時歸順劉備。歸順劉備後屢建奇功。后于下辨之战中与吴兰一起被曹洪军击败阵亡。.

新!!: 蜀汉和雷銅 · 查看更多 »

陰平縣

陰平縣,中国古县名。 汉成帝封叔父楚孝王劉囂的四子刘回为阴平侯,阴平始为侯国。东汉时,除侯国,置阴平县、建陵县。西晋时,晋武帝裁阴平县,封鲁芝于阴平。阴平由县变为采邑。 故城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北阴平镇。 Category:东汉县份‎ Category:三国县份‎ Category:西晋县份‎ Category:江苏古代县份‎ Category:‎宿迁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沭阳县 Category:‎3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蜀汉和陰平縣 · 查看更多 »

陰化

化 ,河內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陰化 · 查看更多 »

陳祗

陳祗()字奉宗,汝南郡人,许靖哥哥的外孙。蜀漢後主劉禪之寵臣。.

新!!: 蜀汉和陳祗 · 查看更多 »

陳粲

#重定向 陳祗#子.

新!!: 蜀汉和陳粲 · 查看更多 »

陸遜

遜(),本名陸議,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三國時代吳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负责统领吴国军事和政治多年,并同时掌管民事,辅佐太子等。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62岁去世,葬于苏州,追谥昭侯。与周瑜、魯肃和呂蒙合稱四大都督。.

新!!: 蜀汉和陸遜 · 查看更多 »

陈寿

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縣(现四川省南充市)人,西晉史學家。蜀漢亡國後仕於西晉,少舉孝廉,除著作郎,著有《三國志》,評價甚高。.

新!!: 蜀汉和陈寿 · 查看更多 »

陈到

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漢的武將,常年追随刘备,名位仅次于名将赵云,以忠勇见称。但由于历史资料缺失,《三国志》对于陈到的相关记载极少,而小说《三国演义》则完全没有提及此人。.

新!!: 蜀汉和陈到 · 查看更多 »

陈震 (三国)

陳震(),字孝起,荊州南陽人,三國时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陈震 (三国) · 查看更多 »

柳隱

柳隱(),字休然,蜀郡成都人。為三國時期蜀漢的將領。.

新!!: 蜀汉和柳隱 · 查看更多 »

枳縣

枳縣,秦代漢代屬巴郡,在秦,枳縣在江南。宋宣和元年,改武龍縣為枳縣。紹興元年依舊。.

新!!: 蜀汉和枳縣 · 查看更多 »

李严 (蜀汉)

李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三国时期荊州南陽郡(治今河南省南陽市)人,蜀汉的將領和重臣,与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托孤大臣;後因北伐延誤糧草押運推卸責任,被貶為庶民。在諸葛亮病逝後,認為自己不會再被起用,憂憤病死。.

新!!: 蜀汉和李严 (蜀汉) · 查看更多 »

李冰

李冰,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生卒年不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擔任蜀郡郡守時,與其子(二郎)主建了的都江堰,得到鄉民敬仰,經歷代追贈,清德宗光緒四年(西元1888年)封李冰「通佑顯惠襄護王」。李冰及其治水事迹自东汉起便被神化,并逐步演变成为川主(二郎神)。川主是四川及重庆的乡神,也是巴蜀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神祇。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新!!: 蜀汉和李冰 · 查看更多 »

李球 (蜀漢)

李球,三國時期季漢將領,李恢侄子,曾任羽林右部督。.

新!!: 蜀汉和李球 (蜀漢) · 查看更多 »

李福 (三国)

李福(),字號孫德,三國時期人物。.

新!!: 蜀汉和李福 (三国) · 查看更多 »

李高 (西晉)

李高,字閭術,巴西西充國縣人,官至西晉金城、鴈門太守。.

新!!: 蜀汉和李高 (西晉) · 查看更多 »

李譔

李譔(),字欽仲,梓潼涪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吏。.

新!!: 蜀汉和李譔 · 查看更多 »

李邵

李邵 ,字永南,廣漢郡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人。李朝、李邈弟,與其兄弟李朝即另一早亡者各有才望,時人稱李氏三龍。.

新!!: 蜀汉和李邵 · 查看更多 »

李虔

李虔(),字叔恭,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龙骧将军、荥阳郡太守、姑臧穆侯李承第三子,北魏官员。.

新!!: 蜀汉和李虔 · 查看更多 »

李恢 (三國)

李恢,字德昂,益州建寧俞元人。東漢末及三國時蜀漢官員和將領,在蜀漢平定南中之中貢獻甚大。.

新!!: 蜀汉和李恢 (三國) · 查看更多 »

李歆 (蜀漢)

李歆,即李韶,《三國志陳泰傳》與《資治通鑑》名為李歆但《三國志後主傳》和《華陽國志劉後主志》名為李韶,原三國時期季漢將領後降曹魏。.

新!!: 蜀汉和李歆 (蜀漢) · 查看更多 »

李朝 (蜀漢)

李朝 ,字偉南,益州廣漢郪縣(今四川省三台縣)人。李邵兄,與其弟李邵即另一早亡弟各有才望,時人稱李氏三龍。.

新!!: 蜀汉和李朝 (蜀漢) · 查看更多 »

李昪

唐烈祖李昪(),字正倫,小字彭奴,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海州人(今属江苏连云港),一说徐州人(今属江苏),另一说湖州安吉人(今属浙江),原稱「徐知誥」,是南吳大臣徐溫養子。.

新!!: 蜀汉和李昪 · 查看更多 »

杨仪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三國時蜀漢文臣,北伐時期諸葛亮部屬。雖才幹敏達,但心胸狹隘,諸葛亮歿後,成功除掉政敵魏延,後因升遷受阻而心懷怨懟口出反逆之言而下獄,終在獄中自盡。.

新!!: 蜀汉和杨仪 · 查看更多 »

東吳

东吴可以指:.

新!!: 蜀汉和東吳 · 查看更多 »

東廣漢郡

東廣漢郡,中国古代的郡。 蜀汉后主刘禅延熙年间,分广汉郡设置东广汉郡,治所在郪县(今四川省三台县南郪江乡),下辖郪县、德阳、五城、广汉四县。263年,蜀汉灭亡,曹魏咸熙年间,并东广汉郡入广汉郡。西晋改原东广汉郡为广汉郡,广汉郡为新都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新!!: 蜀汉和東廣漢郡 · 查看更多 »

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184年-220年,東漢中平元年-建安二十五年)系指東漢末年亡國前夕,直至曹丕篡漢或三國鼎立(東吳孫權於229年稱帝)結束,持續36年(或以東吳建國計,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戰。 東漢末年,由於土地兼并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而這些割據勢力又有著不同的興起過程與發展脈絡,反映出那個動亂時代的多元面向。 东汉末年被归入广义的三国时期。.

新!!: 蜀汉和東漢末年 · 查看更多 »

杜祺

杜祺,蜀漢將領。歷位各郡郡守,轉任監軍,官至大將軍蔣琬司馬。.

新!!: 蜀汉和杜祺 · 查看更多 »

杜瓊

杜瓊,字伯瑜。蜀郡成都人,蜀漢官員,占星家。.

新!!: 蜀汉和杜瓊 · 查看更多 »

杜軫

杜軫 ,字超宗,蜀郡成都人。杜軫師事學者譙周,博涉經書。州闢不就,任郡功曹史。入晉後,官至犍為太守。.

新!!: 蜀汉和杜軫 · 查看更多 »

梓潼县

梓潼县在中国四川省北部,是绵阳市所辖的一个县。 总面积1438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38万人。.

新!!: 蜀汉和梓潼县 · 查看更多 »

梓潼郡 (东汉)

梓潼郡,中国东汉时设置的郡。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析广汉郡置,治所在梓潼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青川、剑阁、梓潼、江油、绵阳和陕西省宁强等市县地。西晋永嘉后与巴西郡同城而治,治所在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合称巴西、梓潼二郡。隋朝开皇初年废。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南朝的郡 Category:隋朝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Category:陕西的郡 Category:广元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汉中行政区划史 Category:21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6世纪废除的行政区划.

新!!: 蜀汉和梓潼郡 (东汉) · 查看更多 »

楊宗

楊宗,巴郡人,西晉武陵太守。.

新!!: 蜀汉和楊宗 · 查看更多 »

楊稷

楊稷(),字文曹,犍為(郡治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是蜀漢至西晉初期將領。本為蜀漢南中都督霍弋帳下牙門將,蜀亡後隨霍弋降魏,晉代魏後又归屬於晉朝。 吳交阯郡吏呂興起事反抗吳國統治,引發「交阯之亂」,楊稷受霍弋派遣與爨谷、馬融、毛炅、董元等人率軍前往交阯支援叛吳的呂興。後呂興、爨谷、馬融相繼死去,楊稷繼任交阯太守之職,負責前線戰事。寶鼎三年(268年,晉泰始四年),吳國派劉俊等引兵來討伐,楊稷率眾人數次擊敗吳軍,後又派毛炅與董元一起攻擊吳軍駐地合浦,毛炅部在古城大敗吳軍,吳將劉俊、修則陣亡。此戰取勝後,九真、鬱林兩郡也相繼歸附晉國,楊稷奏請以毛炅為鬱林太守,董元為九真太守,董元死後又以王素為九真太守。 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吳將虞汜、陶璜等再次率大軍前來,楊稷率軍在分水大破吳軍陶璜部,殺死吳軍兩員將領,吳軍兵敗退回合浦。後來,陶璜出兵夜襲董元部,奪其輜重,又在封溪大破毛炅,並從海路奇襲交阯,此外還收買了扶嚴夷首領蔣奇派兵助戰,將楊稷等人圍困在交阯。此時霍弋又已經死去,楊稷等人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三個月後城中糧盡,吳軍在裏應外合之下攻破交阯,楊稷等人被擒,押送到合浦時生病而死。霍弋死後,晉武帝本打算封楊稷為交州刺史,因有傳聞稱其投降吳國而未實行,後來晉武帝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後,下令追封他交州刺史之職。.

新!!: 蜀汉和楊稷 · 查看更多 »

楊顒

楊顒 ,字子昭,荊州襄陽人,三國時期季漢官吏。.

新!!: 蜀汉和楊顒 · 查看更多 »

楊洪 (三國)

楊洪,字季休,益州犍為武陽人。三國時蜀漢官員。.

新!!: 蜀汉和楊洪 (三國) · 查看更多 »

楊戲

杨戏(),字文然。蜀汉犍为郡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 少年知名,年少時與韓儼、黎韜感情深厚,後來韓儼因痼疾僵臥不起而不被任用,黎韜則因品行問題被免職,楊戲經常幫助他們料理生活,感情一直很好。楊戲被丞相诸葛亮赏识。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后为属主簿。 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蒋琬任命他为尚书右选部郎、治中从事史、大将军东曹掾,南中郎将、领建宁郡太守。拜护军监军,出领梓潼郡太守,入为射声校尉,延熙二十年(257年),因酒后言笑大将军姜维,被免官。景耀四年(261年)病逝,著有《季汉辅臣赞》。;《季汉辅臣赞》所赞人士.

新!!: 蜀汉和楊戲 · 查看更多 »

樊建

樊建,字長元,義陽人。三國時蜀漢末期官員。.

新!!: 蜀汉和樊建 · 查看更多 »

武都郡

武都郡,中國古郡名。.

新!!: 蜀汉和武都郡 · 查看更多 »

武陵郡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新!!: 蜀汉和武陵郡 · 查看更多 »

殷觀

殷觀(),字孔休,荊州人,東漢末年時期人物。劉備擔任荊州牧時的謀士。.

新!!: 蜀汉和殷觀 · 查看更多 »

毛炅

毛炅(),建宁(郡治今云南省曲靖市)人,是蜀漢至西晉初期將領。 毛炅本為蜀漢南中都督霍弋帳下牙門將,蜀亡後隨霍弋降魏,晉代魏後又归屬於晉朝。吳交阯郡吏呂興起事反抗吳國統治,引發「交阯之亂」,毛炅受霍弋派遣與爨谷、馬融、楊稷、董元等人率軍前往交阯支援叛吳的呂興,安撫了交阯等三郡。寶鼎三年(268年,晉泰始四年),吳國派劉俊等引兵來討伐,毛炅隨時任交阯太守的楊稷數次擊敗吳軍,後又與董元一起攻擊吳軍駐地合浦,在古城大敗吳軍,毛炅在戰中陣斬吳國大將修則,吳將劉俊也在戰鬥中陣亡。此戰取勝後,九真、鬱林兩郡也歸附晉國,毛炅被任命為鬱林太守。 建衡三年(271年,晋泰始七年),吳將虞汜、陶璜等再次率大軍前來,毛炅等人不敵,退守交阯,後糧盡不得已而投降。陶璜看中他武勇,想要赦免他,而修則的兒子修允堅持要處死他,毛炅寧死不屈,被剖腹割心依然叫罵不止。晉武帝聽說後,除令其長子襲爵外,將他其餘三子也賜封為關內侯。.

新!!: 蜀汉和毛炅 · 查看更多 »

永平县

永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面积288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7万人。县政府驻博南镇。 目前下辖:博南镇和杉阳镇;龙门乡、永和彝族乡、厂街彝族乡、水泄彝族乡、龙街彝族乡和北斗彝族乡。 县 大理 Category:国家级贫困县.

新!!: 蜀汉和永平县 · 查看更多 »

永昌郡

永昌郡,中国古代的郡。位置相當於現代的中國雲南省西部以及可能包含緬甸克欽邦、撣邦的一部份,始於東漢。郡治起初在嶲唐縣,後來遷到不韋縣。經歷東漢、蜀漢、晉、宋、齊、梁各朝,陳朝喪失了該領土。永昌郡的行政建置重新出現在北周,位置則為現代的四川省東部。《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 永昌郡始於1世紀。中國東漢永平年間,哀牢國內附,其地劃為哀牢縣、博南縣,並且將原益州郡西部的六個縣分離出來,合併成立為永昌郡。轄八縣,不韋縣、永壽縣、比蘇縣、雍鄉縣、南涪縣、巂唐縣、哀牢縣、博南縣。.

新!!: 蜀汉和永昌郡 · 查看更多 »

江油市

江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江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长江支流涪江的上游,总人口88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5万。江油在新石器时期便存在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油曾作为三线建设基地建设了大量重工业和军工企业。江油的铁路交通发达,宝成铁路、西成客运专线(含成绵乐城际铁路)贯穿江油,境内拥有江油站、江油北站和青莲站等三座高铁站。.

新!!: 蜀汉和江油市 · 查看更多 »

汶山郡

汶山郡,中國古代的郡,最早由西漢時所置。.

新!!: 蜀汉和汶山郡 · 查看更多 »

汉寿县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现为常德市辖县。全境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人口766,923万人2003年,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为35.9亿元(2002年)。农产品以水稻、棉花和油菜为主,经济类苗木如欧美黑杨和花卉已形成产业;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如甲鱼和淡水珍珠养殖均已形成规模。.

新!!: 蜀汉和汉寿县 · 查看更多 »

汉中市

汉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地区。经济以农业、旅游业、采矿业为主,工业产值较低。与甘肃、四川毗邻。北依秦岭,南屏大巴山,中部为盆地。全市辖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1964年前旧名“沔縣”)、西乡县、略阳县、镇巴县、宁强县、留坝县、佛坪县,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6万(2016年)。地方方言为汉中话,属西南官话的成渝片。.

新!!: 蜀汉和汉中市 · 查看更多 »

汉嘉郡

汉嘉郡,中国古代的郡。 前身為蜀郡屬國,蜀郡属国原属蜀郡西部都尉,东汉延光元年(122年)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四城:汉嘉、严道、徙、旄牛。約靈帝光和元年(184年)改蜀郡屬國為漢嘉郡,約中平五年(188年)撤銷漢嘉郡,復設蜀郡屬國。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年),改蜀郡属国置漢嘉郡,治所在汉嘉县(今四川芦山县)。属益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等市县地。西晋永嘉后废。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四川的郡.

新!!: 蜀汉和汉嘉郡 · 查看更多 »

汉光武帝

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今湖北省襄阳枣阳市),東漢建立者,25年8月5日-57年3月29日在位。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劉秀為漢高帝九世孫,漢景帝七世孫,出身於南陽郡的地方豪族。新朝末年國家動蕩,各地寇盜蜂起。地皇三年(22年),劉秀與其兄長劉縯在宛(今河南省南陽市)起兵。25年,在鄗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國號為「漢」,史稱東漢。此後,劉秀逐步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中國。劉秀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蕩中恢復,故稱「光武中興」。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逝世於雒陽。 劉秀的軍事才能很高。稱帝之後遣眾將攻伐四方,往往能從前方上報的排兵布陣形勢中發現問題,有時因前方不能及時得到糾正,便為敵人所敗。此外,劉秀待人誠懇簡約,寬厚有信,竇融、馬援等均由此歸心。對外政策方面,引南匈奴內遷入塞,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緣邊八郡,詔單于徙居西河美稷。但此舉也成為東漢朝廷和民眾沈重的經濟負擔,在東漢與北匈奴的戰爭中南匈奴僅起到出兵助攻的作用,談不上替東漢守衛北邊。到了東漢中期由於羌患,使得南匈奴在北邊不斷發起暴亂,對東漢北邊邊防乃至北方內地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從而成為東漢北邊的一大邊患。.

新!!: 蜀汉和汉光武帝 · 查看更多 »

汉献帝

漢獻帝刘协(),字伯和,是东汉政權最后一位皇帝,189年至220年在位,其正式諡號為「孝獻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獻帝」。.

新!!: 蜀汉和汉献帝 · 查看更多 »

汉朝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在中國歷史上極具有代表性,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關鍵地位。漢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前202年-9年)與东汉(25年-220年),中間王莽篡漢建立新朝(9年-23年)與西漢更始帝時期(23年-25年),西漢與東漢合称兩汉,還有蜀漢;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为汉高帝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雒陽。 汉朝是中國歷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與公元前一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馬帝國東、西遙相並立。後世多將汉朝和約略同时期在歐洲的羅馬帝國並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及文明的強大帝國罗兹·墨菲(黄磷 译),《亚洲史》(第四版),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年10月,141-154 ISBN 978-7-80700-092-1。在汉武帝期间,汉朝陸續地收復秦朝时失去的今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及宁夏地區,又開疆拓土,在河西走廊,即今甘肃處建立郡县。西汉后期,其疆域除了西藏、東四盟、吉林、黑龍江、青海大部分及蒙古國外,基本上包含現今长城以南、包括遼寧在內的中国疆域。 漢疆域最鼎盛时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蒙古包头及巴彦淖尔一带),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广平省),东至临屯郡(今朝鲜江原道一带),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面积廣达600万平方公里。在统治期间,从前58年起的呼韓邪單于至10年的烏珠留若鞮單于,匈奴一度成为汉朝内藩。至公元元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佔当时世界人口28%,此时印度次大陆人口为4600万,欧洲人口为3500万,北非人口为1400万。 汉朝進一步奠定了汉民族(华夏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的社會主流文化。在后世,漢人成为中國人的自稱,而華夏族逐漸被稱為汉族,華夏文字亦被定名為汉字。汉朝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空前,影响巨大,至西晋时依旧有义阳蛮张昌,匈奴人刘渊,刘芒荡以汉朝名号造反,直至唐代, “卯金刀”、“刘举”、“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伐武者刘”等一系列宣扬刘氏复兴的金刀之谶都络绎不绝。人们经常把汉朝和之后的唐朝并称汉唐,并以之为中国朝代的代表。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首個年号,但实际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元鼎,之前的年号系追认。汉初根据五德終始說,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簒政建立新朝,方--采用劉向和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及《三國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新!!: 蜀汉和汉朝 · 查看更多 »

汉景帝

汉景帝刘启(),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7月14日—前141年3月9日在位),在位16年,享年48岁,其正式諡號為「孝景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景帝」,景帝後元三年正月甲子(前141年3月9日)崩于未央宮,二月癸酉(3月18日)葬于阳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为汉文帝刘恒長子,母竇皇后。他在位期间,主要是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和他父亲文帝统治时期合称文景之治。景帝以后所有西汉皇帝,新莽时期的更始帝刘玄、所有东汉皇帝,以及三国时蜀汉皇帝刘备、刘禅,都是汉景帝后裔。.

新!!: 蜀汉和汉景帝 · 查看更多 »

沙摩柯

沙摩柯(),三国时期武陵郡五谿蛮首领,在夷陵之战中相助蜀军作战,阵亡。.

新!!: 蜀汉和沙摩柯 · 查看更多 »

法邈

法邈,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三国蜀汉大臣法正之子,法正卒后,先主刘备赐法邈爵关内侯,后来法邈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新!!: 蜀汉和法邈 · 查看更多 »

法正

法正(),字孝直。東漢司隸右扶風郿(今陕西眉县)人,三國時蜀漢的軍師;戰國時期齊襄王田法章之後裔,為東漢末名門法氏之後;祖父法真,有清節高尚名聲。本為劉璋部下,不得賞識,後投歸劉備。深受劉備信任,諸葛亮欣賞其才華。劉備在世時,惟獨法正有諡號,死後追諡為翼侯。與曹魏謀士程昱和郭嘉一樣有性格缺陷(程昱太剛直易得罪人、郭嘉行為不檢),但同樣善策奇謀,故陳壽譽其可比二人。.

新!!: 蜀汉和法正 · 查看更多 »

涪城区

涪城区是中国四川省绵阳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597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59万人。.

新!!: 蜀汉和涪城区 · 查看更多 »

涪陵区

陵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庆市下辖的市辖区,面积29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是重庆第三大城市。涪陵位于重庆市中部,城市建立在长江、乌江两岸,因当地榨菜产业发达,又有“榨菜之乡”的说法。 涪陵区,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地处重庆中部,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都”。 涪陵,古代巴国故都、军事重镇,长江中上游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千里乌江第一大城市,重庆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和主要工业城市,重庆第三大城市。 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末涪陵区辖4个园区、8个街道、12个镇、 6个乡,总人口116.50万,城区常住人口67万,是重庆第三大城市、成渝经济区东部中心城市。涪陵区自然条件好,人文资源丰富。涪陵榨菜、涪陵水牛、涪陵红心萝卜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大特产;水底碑林白鹤梁、程朱理学点 易洞是名闻中外的名胜古迹。.

新!!: 蜀汉和涪陵区 · 查看更多 »

涪陵郡

涪陵郡,三國時期蜀漢所置的郡,前身為東漢末年的巴東屬國及蜀漢初年的涪陵屬國,郡治在今四川省彭水縣鬱山鎮。.

新!!: 蜀汉和涪陵郡 · 查看更多 »

渝中区

重庆市渝中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的一个市辖区,是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驻地、重庆的政治中心。 渝中区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狭长半岛形陆地上,又称为渝中半岛。渝中区面积23.71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为63.01万人。因渝中區在重慶各區中建設最早,而且長期投資最多,目前是設施最完備的區之一,各大商业商贸金融设施大多在该区设有总部或区域分支机构。由于渝中区多山少地,因此区域内建筑鳞次节比、高聳如云,渝中区商用建筑平均楼层为27层,平均高度为115米,道路随地形蜿蜒穿行于高楼和绿树之间、车流擁擠,入夜灯火辉煌,五光十色,各色灯饰令人目不暇接,闻名遐迩的重庆山城夜景的主体便是渝中区,长江对岸南岸区的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和虎头岩是观赏渝中半岛夜景的绝佳之地。但目前隨著重慶其他城區相對渝中的快速發展,渝中區文化中心的地位已經被沙坪壩區所取代,而商业、贸易經濟中心的地位亦逐漸在被江北区、渝北區所取代,渝中区只成为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而已。.

新!!: 蜀汉和渝中区 · 查看更多 »

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是東漢末年群雄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 由於漢中是益州北方的一個郡,接近長安三輔地區,而且易守難攻,因此劉備在214年平定益州後,於217年向北攻佔漢中,戰事維持兩年。最終,劉備領有漢中,控制中國西南地區,同年秋進位為漢中王,正式建立基業,不久後創立蜀漢。.

新!!: 蜀汉和漢中之戰 · 查看更多 »

漢中郡

汉中郡,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年)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因在汉水中游得名。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秦岭以南,留坝县、勉县以东,乾佑河流域以西和湖北省郧县、保康县以西,粉青河、珍珠岭以北地。西汉移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东汉复还旧治。东汉末改名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复名汉中都。建安后辖境屡缩,北周时只有今陕西省汉中、南郑、城固等市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梁州为汉中郡。魏、晋、南北朝时为梁州、北梁州治所。东晋、南朝时,曾侨治秦州及其所属郡县于此。.

新!!: 蜀汉和漢中郡 · 查看更多 »

朱提郡

朱提郡,中国东汉末年设置的郡。 原属犍为郡南部都尉,东汉永初元年(107年)以为犍为属国都尉,别领二城:朱提、汉阳。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定蜀,改犍为属国置朱提郡,治所在朱提县(今云南省昭通市)。属益州。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会泽县、宣威市以北(盐津县除外)和贵州省水城、威宁、赫章等县地。东晋改属宁州,以后辖境缩小。南朝齐改名南朱提郡。 Category:东汉的郡 Category:蜀汉的郡 Category:晋朝的郡 Category:刘宋的郡 Category:南齐的郡 Category:云南的郡 Category:贵州的郡 Category:昭通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六盘水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毕节行政区划史.

新!!: 蜀汉和朱提郡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新!!: 蜀汉和成都市 · 查看更多 »

戰國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簡稱戰國。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而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五國相王後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雛形。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涌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新!!: 蜀汉和戰國 · 查看更多 »

昭阳区

昭阳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昭通市下属的市辖区。2001年1月设立。 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昭通大山包海拔高,空气清新,为黑颈鹤主要过冬栖息地。.

新!!: 蜀汉和昭阳区 · 查看更多 »

新繁县

新繁縣,中国旧县名,在今四川省境。 新繁县的前身为蜀郡所辖的繁县,县治在今彭州市濛阳镇。 劉禪時繁縣加「新」字置,或謂北周改繁縣置,或謂前蜀改,治今四川省新都縣西北新繁鎮。隋朝開皇三年(583),廢入成都縣。 唐朝武德三年(620)復置,次畿。宋代仍屬成都府。元代屬成都路,為下縣。 明朝洪武十年(1377)五月,新繁县又省入成都縣。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復置。清仍屬成都府,康熙元年(1662年),省彭縣入新繁縣。雍正六年,復設彭縣。.

新!!: 蜀汉和新繁县 · 查看更多 »

文立

文立 ,字廣休,巴郡臨江人(今重慶市忠縣人)。西晉散騎常侍。.

新!!: 蜀汉和文立 · 查看更多 »

文恭

文恭,字仲寶,益州梓潼人,蜀漢前期官吏,曾任丞相參軍、治中從事等職。.

新!!: 蜀汉和文恭 · 查看更多 »

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缩写:PC),是指態度公正,避免使用一些冒犯及歧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用詞,或施行歧視弱勢群體的政治措施。如不能冒犯少数族群、女性、不同性取向、宗教信仰或持不同政见者,及身障人士。少數族群包括以國籍、種族、宗教劃分的族群,與本國主流族群相比。「政治正確」不限於「用詞正確」,也包括觀點、立場、政策和行為的「正確性」,不能違背被認定為「正確」的立場。「政治正確」也被應用於非針對特定人群的範疇,例如氣候變化、動物權益。 事实上,其執行結果卻一直富有爭議。在一些美國的自由意志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及不少評論員的觀點中,政治正確一詞本身“政治不正確”,屬貶義詞,與假道學的意義相類,且會威脅社會的言論自由,對社會價值觀構成威脅,而相關「政治不正確」言論是否構成歧視存在爭議。支持者則認為,傾向採用較中立語言、文明用語來包裝政治正確的語句,本質上並沒有冒犯任何人,並批評部分反對者以「反對政治正確」為理由,藉此煽動仇恨及分化社會。 “政治正確”一中文詞在其他不同的社會中,其語義可能有不同。例如在臺灣可能被當作「符合公眾道德倫理觀、具備愛國情操的言論」。本條目只討論起源自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政治正確現象。.

新!!: 蜀汉和政治正確 · 查看更多 »

曹丕

魏文帝曹丕(),字子桓,沛国譙县(今属安徽亳州)人。三国時期曹魏開國皇帝,曹操的嫡长子,之後繼承父親的魏王封號與丞相的大權,最終脅迫東漢皇帝汉獻帝劉協禪讓,篡漢自立,建立魏朝,史称曹魏,諡文皇帝。 除軍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與父親曹操、其子曹叡並稱「魏氏三祖」。.

新!!: 蜀汉和曹丕 · 查看更多 »

曹魏

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8日,史称曹魏、魏朝)。是中國漢朝末期三國之中据有北方及中原的政權。始於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帝位,篡漢為魏,因承繼漢朝,故具法統地位。至265年魏又被司馬炎篡奪,改號為晉。 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建立诸侯国——魏国,且如同汉朝初期诸侯王制度可以设置丞相以下百官,之后又进封「魏王」并以卞氏为魏国王妃,以曹操之女为魏国公主,后来曹操之子曹丕篡漢时便以「魏」為國號。又因为是曹氏政权,故史稱「曹魏」,以區別於其他名「魏」的政權。 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領土最遼闊的政權,灭蜀汉前疆域達到近300萬平方千米。263年,魏軍攻滅蜀汉,同年佔領廣州,至此曹魏疆域達到全盛,约400萬平方千米。由於曹魏盤踞中原,所以這區人口也是最多。期間最重要的政治改革有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對魏晉時代之政治產生深遠影響。.

新!!: 蜀汉和曹魏 · 查看更多 »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新!!: 蜀汉和曹操 · 查看更多 »

晉元帝

晉元帝司馬睿(),字景文,東晉建立者。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母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新!!: 蜀汉和晉元帝 · 查看更多 »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马晋。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5年-316年)与東晉(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晉室先祖在三国時期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之变後剷除曹氏皇親,掌握實權形成霸府政治。265年,晉王司馬炎脅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曰「晉」,定都洛陽,是為晉武帝,史稱西晋。280年,西晋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候王紛紛動亂,史稱八王之乱。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中原的諸外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国時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於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為晋元帝,史稱东晋,据有華南地區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陸續南遷,形成華北地區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東晉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懷野心,先後发生了王敦之乱、蘇峻之亂及桓温專政。雖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之戰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乱。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盧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刘裕崛起,平定諸亂,凭借军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史稱刘宋,中國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经济方面,东晋莊園經濟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发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业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汇,中國文化逐漸转变为儒釋道融合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之状况。.

新!!: 蜀汉和晋朝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三国蜀季漢蜀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