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琴韵心声

指数 琴韵心声

《琴韵心声》(The Diary of Alicia Keys)是美国节奏蓝调歌手、钢琴家兼创作者——艾莉西亚·凯斯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于2003年12月2日由J唱片公司发行。这张专辑为凯斯赢得了2005年度格莱美最佳节奏蓝调专辑奖,并且获得了最佳年度专辑的提名。 这张专辑包含了《陌生人》、《如果没有你》、《秘密日记》和《爱的宿命》等多首流行单曲。这张专辑一经推出便已61万8千张的销量荣登告示牌专辑榜冠军。至今这张专辑销量在美国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全球销量更是高达八百万。专辑发行的四首单曲都进入了告示牌单曲榜前20位。其中的前三首都进入了前十名。琴韵心声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37 关系: Allmusic劳伦·希尔妮娜·西蒙如果没有你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娱乐周刊巴黎平凡如我伦敦伯特·巴卡拉克告示牌 (雜誌)碧昂丝秘密日记纽约纽约时报美国广播公司爵士乐节奏布鲁斯靈魂樂衛報迈阿密葛萊美獎钢琴家肯伊·威斯特艾瑞莎·弗蘭克林艾莉西亚·凯斯陌生人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J唱片公司PopMattersSlant Magazine极微之歌歌手泰晤士报洛杉磯時報滾石 (雜誌)惠特妮·休斯顿时代周刊摇滚名人堂

Allmusic

AllMusic(原名All Music Guide)是一個關於音樂的元數據資料庫,歸屬於All Media Guide(AMG)。AMG在1991年由流行文化維護者與數學家兼哲學博士Vladimir Bogdanov創立,目的是成為音樂消費者的導覽,創立隔年便發行了第一本參考書籍。AMG比全球資訊網更早出現,因此最初以Gopher站的形式出現。.

新!!: 琴韵心声和Allmusic · 查看更多 »

劳伦·希尔

劳伦·诺艾尔·希尔() 是一名美国歌手、创作人、说唱歌手、音乐制作人和女演员,1975年5月26日出生。她是难民营乐队的一员,她的个人专辑《劳伦希尔的错误教育()》备受好评,获得了无数奖项并打破了多个销售记录。 希尔成长于新泽西南奥兰治的一个音乐家庭,自幼便受家庭影响开始了歌唱。早年,她跟随哥哥格拉哈姆·希尔,先后出演了电视肥皂剧《地球照转(As the World Turns)》以及1993年的电影《修女也疯狂2》,使她成为了一名小有名气的女演员。高中时期,想要成立乐队的找到了希尔,不久后,希尔的好友怀克里夫·金也加入了这支乐队。他们把这支乐队的名字改为难民营乐队(Fugees),并先后推出了专辑《(Blunted on Reality)》(1994年)及格莱美奖获奖专辑《(The Score )》(1996年)。后者在美国的销量达到了6,000,000张,受黑人音乐和加勒比音乐的影响,希尔因她的说唱和演唱,尤其是她翻唱的单曲“(Killing Me Softly)”而声名鹊起。 希尔与金的分手最终导致了乐队在1997年解散,此后她转向个人事业的发展。 专辑《劳伦希尔的错误教育()》(1998年)是希尔的唯一一张个人专辑。该专辑好评如潮,以新灵魂乐风格展现的独特嗓音表现了生命和人际关系的各个方面,这张专辑以8,000,000张的销量迅速登顶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 其中包含头号单曲“Doo Wop(That Thing)”、单曲“Ex Factor”(后来成为她在英国的最热单曲)、以及“Everything Is Everything”。 在第41届格莱美奖中,她获得了五个奖项,包括年度专辑和最佳新人奖。 在此期间,她也赢得了无数其他奖项,并成为众多杂志的封面人物。 不久之后,希尔抱着对音乐产业的失望,忍受着成名后超负荷的压力,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她的最后一张完整的录制专辑是《MTV不插电No.2.0(MTV Unplugged No.

新!!: 琴韵心声和劳伦·希尔 · 查看更多 »

妮娜·西蒙

妮娜·西蒙(Nina Simone,),是一位美國歌手、作曲家與鋼琴表演家。原名尤妮斯·凱瑟林·偉蒙(Eunice Kathleen Waymon)、以藝名妮娜·西蒙著稱。雖然一般人認為她是一位優秀的爵士女伶、但妮娜不喜歡被這樣歸類。她的創作歌曲類型主要包括有藍調、節奏藍調和靈魂樂。她的演唱方式則以富有情感、帶有氣息的變化音(tremolo)為主要特色。她的名字有時也譯做妮娜·席夢。.

新!!: 琴韵心声和妮娜·西蒙 · 查看更多 »

如果没有你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

《如果没有你》(If I Ain't Got You)是收录于美国节奏蓝调、灵魂乐歌手艾莉西亚·凯斯第二张专辑琴韵心声中的一首歌。艾丽西亚参与了歌曲创作,录制,制作整个过程。歌曲于2004年2月作为专辑第二首打榜单曲发行,这首歌成功登上告示牌节奏蓝调榜冠军并连续六周蝉联,在热门单曲榜上也取得第四名的不俗成绩。这首歌曲为艾丽西亚赢得了2005年格莱美两项重量级奖项的提名(年度最佳歌曲,年度最佳节奏蓝调女声演绎),艾丽西亚成功抱回年度最佳节奏蓝调女声演绎金唱机。 这首歌曲的大热衍生出与亚瑟小子合作的混音版本,坎耶·韦斯特制作的电台混音版,以及与Arturo Sandoval合作的西班牙语版本,收录在不同国家的附加版唱片中,以迎合歌迷的需要。 这首歌的音乐录影带由Diane Martel,在冬天在纽约拍摄,MV中嘻哈歌手Method Man扮演了艾丽西亚男友一角。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感情失落在音乐上找到慰藉的故事。 单曲的封面艾丽西亚的致敬了1924年画家Man Ray作品Le Violon d'Ingres.

新!!: 琴韵心声和如果没有你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 · 查看更多 »

娱乐周刊

《娱乐周刊》 (Entertainment Weekly,有时简写作EW)是美国的一本娱乐杂志,由时代华纳下属的时代公司出版,涵盖电影、电视、音乐、百老汇音乐剧、书籍以及时尚文化。不同于《美国周刊》(US Weekly)、《人物》杂志(People)和《In Touch Weekly》之类杂志追逐名人,《娱乐周刊》将焦点主要集中在娱乐媒体和评论上。而与《綜藝》(Variety)和《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集中在行业内人士观点不同的是,《娱乐周刊》更加贴近观众。.

新!!: 琴韵心声和娱乐周刊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琴韵心声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平凡如我

《平凡如我》(As I Am),是美国节奏蓝调及灵魂乐歌手艾莉西亚·凯斯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于2007年11月13日由J唱片公司在美国发行。这张专辑是于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各地录制的,专辑的制作阵容还包括Kerry "Krucial" Brothers, Linda Perry, Marsha Ambrosius,和John Mayer等大牌。这张专辑专辑成为艾丽西亚连续第四张告示牌冠军专辑。这张专辑首周74万2千张的销量也创下了自2004年诺拉·琼斯的《感受回家》以来最高的女歌手首周销量。该专辑也获得《告示牌》2008年度最高专辑销量的荣誉,同时No One也成为了当年美国电台最多播放歌曲的荣誉。2008年1月3日,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为这张专辑颁发了3白金销量的荣誉。这也是艾丽西亚第三张多白金销量的专辑。 依据Metacritic给这张专辑66分的评分中(100分满分)不难看出,这张专辑获得业界较为广泛的好评并未艾丽西亚赢得了一些列音乐奖项。这张专辑入围了滚石杂志的年度最佳专辑,位列36位。专辑的第三首发行单曲"Teenage Love Affair"则排在年度最佳单曲的23位。这张专辑于2008年11月进行了再版发行。再版的专辑添加了新歌"Another Way to Die"和两首现场演绎歌曲。这张专辑为艾丽西亚在2007年与2008年赢得了五项格莱美奖的提名,并最终获得3项格莱美。包括连续两年的最佳节奏蓝调女声演绎(no one和superwoman)以及最佳节奏蓝调歌曲奖(no one).

新!!: 琴韵心声和平凡如我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琴韵心声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伯特·巴卡拉克

Burt Bacharach(伯特·巴哈拉赫)全名为Burt Freeman Bacharach(伯特·弗里曼·巴哈拉赫)(/bækəræk/ BAK-ə-RAK)。他是一个生于1928年5月12日的美国歌手。他同时也是一个词曲作者、作曲家、唱片制作人及钢琴家。他一生共获得过六次格莱美奖与三次奥斯卡奖。他的音乐流派是流行乐,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他因流行乐而广为人知。他所在的乐队的大多数作品的歌词都是由巴哈拉赫和大卫两人所写(乐队人员见图表)。 乐队大多数的热门单曲都是由迪翁沃里克所编写,但乐队早期在这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吉·麦克代尼尔斯与吉·皮特尼完成。随着乐队的初步成功,巴哈拉赫接着给木匠乐队、史普林菲尔德、博比金特里、杰克·狄香农、汤姆·琼斯、 赫布·阿尔帕特、BJ·托马斯等。 截至2014年,巴哈拉赫分别有73支单曲与52支单曲在美国与英国挤进了排行榜前40名。.

新!!: 琴韵心声和伯特·巴卡拉克 · 查看更多 »

告示牌 (雜誌)

《公告牌雜誌》(),通常被簡稱為告示牌(billboard),是美国一个娱乐媒体品牌,由旗下的公告牌-好莱坞报道传媒集团(Billboard-Hollywood Reporter Media Group)所拥有。它所刊登的内容涉及新闻、视频、观点、评论、活动和流行风格。《公告牌》特别以其制作的音乐排行榜闻名,这其中包括:公告牌百强单曲榜和公告牌专辑榜,它们分别追踪不同音乐风格中最受欢迎的单曲和专辑。它还举办活动展会,并拥有一家出版社和经营多个电视节目。 威廉·唐纳森(William Donaldson)和詹姆斯·亨尼根(James Hennegan)在1894年创办了《公告牌》,该刊物最早是一本小广告和海报的行业刊物。1900年,唐纳森以50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亨尼根手上所持有的《公告牌》股份。 在20世纪初期,《公告牌》杂志所刊登的内容涵盖了整个娱乐行业,例如:马戏团、展览会和滑稽表演。它还为旅行艺人创建了邮件服务。随着、留声机和收音机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公告牌》开始更加关注起音乐产业。它原本所涵盖的很多话题被拆分到不同杂志,例如1961年出版的《娱乐事务》(Amusement Business)就侧重于户外娱乐,这样使得《公告牌》可以专注于音乐内容。 1925年,在威廉·唐纳森死后,《公告牌》傳授给了唐纳森的孩子和亨尼根的孩子,并被各方拥有股份。1985年,杂志股份分別售给個人的投资者。.

新!!: 琴韵心声和告示牌 (雜誌) · 查看更多 »

碧昂丝

#重定向 碧昂絲.

新!!: 琴韵心声和碧昂丝 · 查看更多 »

秘密日记

密日记(Diary)来自美国灵魂乐歌手艾莉西亚·凯斯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琴韵心声》。由艾丽西亚与Kerry Brothers共同创作,美国组合Tony! Toni! Toné也为此歌献声,这首歌曲作为本张专辑三首打榜单曲发行。并获得了2005年格莱美音乐奖最佳节奏蓝调组合/合唱演绎的题目。 秘密日记还曾作一度与如果没有你作为双A单曲发行。这首歌曲的混音版本Hani Mix帮助秘密日记在2004年底登顶了告示牌舞曲榜冠军,也是艾丽西亚迄今以来唯一一首舞曲榜冠军单曲。这首歌同时也取得了告示牌热门单曲榜第8名,热门节奏蓝调/嘻哈排行榜亚军的好成绩。 这首歌的录影带,由Lamont "Liquid" Burrell, Rod Isaacs, Jeff Robinson, Brian Campbell共同执导,包含了2004年Verizon Ladies First巡演的一些现场片段,以及2005年艾丽西亚秘密日记巡演的片段Tony! Toni! Toné! 没有出现在MV版本中,取而代之的是Jermaine Paul.在这首歌歌词中艾丽西亚告诉了歌迷一个特别的电话号码489-4608,据艾丽西亚的发言人Lois Najarian,这是艾丽西亚原先住在纽约时的电话。歌迷们正确拨通区号后拨打这个电话可以语音留信给艾丽西亚。 分类:2003年歌曲 分类:2004年單曲 分类:艾莉西亚·凯斯歌曲.

新!!: 琴韵心声和秘密日记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琴韵心声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琴韵心声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美国广播公司

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簡稱ABC)是美国传统三大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創立於1943年,前身為全国廣播公司两张广播网之一的藍色廣播網。目前的最大股東是华特迪士尼公司,为迪士尼ABC電視集團的成员。美國廣播公司的集团总部在纽约市曼哈顿,节目制作总部在加州洛杉矶市附近的伯班克市,与迪士尼公司的总部和迪士尼攝影棚由人行天橋相連。截至2008年為止,ABC是美国观众最多的电视网。 现在的电视台标语是「Start Here」。除非是为了区别电视台的时候,才会使用旧的呼号「America's Broadcasting Company」。在「America's Broadcasting Company」呼号之前,在1997年到2000年期间,电视台的识别是使用集团的全称。集团正式的名称“美国广播公司集团”(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ies, Inc)总是出现在版权声明和本电视网制作的节目中,还出现在集团的所有正式文件,包括合约和支票。 ABC拥有并运营的电视台,分布在洛杉矶、纽约、芝加哥、费城、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休斯顿、加州弗雷斯诺、北卡州达勒姆-罗利-费耶特维尔。以前,ABC曾在底特律、俄亥俄州托莱多、弗林特-萨吉诺-贝城拥有运营地方电视台。.

新!!: 琴韵心声和美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爵士乐

爵士樂(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新奧爾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

新!!: 琴韵心声和爵士乐 · 查看更多 »

节奏布鲁斯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簡稱:R&B或RnB,中國譯作「--」,香港、臺灣及新馬譯作「--」),是一种美国非裔艺术家首先采用,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節奏藍調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告示牌雜誌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英語:Race Music,又譯黑人音樂;最初来源于黑人社群,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是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而告示牌在1949年將其分類為哈林暢銷排行榜。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小節布鲁斯格式和一种带有节拍背景的電藍調融合爵士乐的摇滚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摇滚乐的基本元素。 在1995年《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書中Robert Palmer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那些約定俗成、用来意指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Deep Blues》中,Palmer用「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是《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宣传人员为了产业便利所发明的,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曲並且其銷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全寫「节奏布鲁斯」,而主流則用它來表示由迪斯可逐步變得不那麼流行而发展出来的Contemporary R&B──一種现代灵魂乐和受放克音樂影响的流行音樂。.

新!!: 琴韵心声和节奏布鲁斯 · 查看更多 »

靈魂樂

魂樂(Soul music),又稱騷靈樂、騷靈音樂,是1950年代发源自美国的一种结合了节奏藍調和福音音乐的音乐流派。紧扣节奏、拍掌、即兴形体动作,是其重要特征。此外,独唱与伴唱之间的交流对唱、特别紧绷的发声,也是其主要特色。早期灵魂乐的代表作是雷·查尔斯演唱的《I Got a Woman》。 整个1960年代后期,灵魂乐开始颓废,像Rascals,the Box Tops,Mitch Ryder,Tony Joe White和Roy Head乐队受到一系列的重创。 1970年代时,灵魂乐继续发展,如霍爾與奧茲、Robert Palmer、Average White Band、Boz Scaggs,和大卫·鲍伊等乐队的推进,使演奏风格更加现代化。 2000年代時,英國歌手艾美·懷絲以低沉的嗓音將靈魂樂融合爵士樂和雷鬼音樂等低混合的風格,獲得國際性成功。 2010年代以後,愛黛兒、山姆·史密斯等著名影響力歌手,將靈魂樂加入更多流行音樂或另類搖滾等大眾化商業元素,形成全球性認同。 2017年,香港男歌手方大同及臺灣女歌手艾怡良在第28屆金曲獎分別獲金曲歌王以及金曲歌后加冕,象徵靈魂唱腔於華語樂壇嶄露頭角的一大標幟。.

新!!: 琴韵心声和靈魂樂 · 查看更多 »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新!!: 琴韵心声和衛報 · 查看更多 »

迈阿密

迈阿密(Miami)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角比斯坎湾、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和大西洋之间,是该州仅次于杰克逊维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迈阿密-戴德县最大的城市和县治所在。迈阿密还是迈阿密都会区中最大的城市,这个都市圈由迈阿密-戴德县、布劳沃德县和棕榈滩县组成,人口超过559万人,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迈阿密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在金融、商业、媒体、娱乐、艺术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是许多公司、银行和电视台的总部所在。迈阿密还被认为是文化的大熔炉,受庞大的拉丁美洲族群和加勒比海岛国居民的影响很大(当地居民多使用西班牙语和海地克里奥尔语),与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在文化和语言上关系密切,因此有时还被称为“美洲的首都”。 2008年,迈阿密因其良好的空气质量、大量的植物被覆盖、清洁的饮用水、干净的街道和全市范围的垃圾回收计划而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干净的城市”。2009年,迈阿密还被瑞士联合银行评为美国最富裕城市和全球第五富裕城市。 邁阿密擁有美國第三高的天際線,全市超過300棟。是國際銀行在美國集中度最高的地方,不少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公司亦在這裡設有辦公室。邁阿密港在過去20年都被公認為「世界郵輪之都」。.

新!!: 琴韵心声和迈阿密 · 查看更多 »

葛萊美獎

格萊美獎(Grammy Award),美國音樂界的權威獎項之一,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負責頒發。學院由音樂界的專業人士所組成,目的在於獎勵過去一年中成就出眾的音樂藝術家。格萊美獎是美國四個主要表演藝術獎項之一,相當於電影界的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電視界的艾美獎(Emmy Award)以及劇場界的東尼獎(Tony Award)。 獎項肇始于好莱坞星光大道計劃,為的是推選出音樂界的傑出表現人士于好莱坞大道上留下星光紀念章而起,爾後獲得唱片工業的重視,成立了美国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並于1959年5月4日正式頒發第一屆格萊美獎以表揚前年于音樂界有傑出表現人士。.

新!!: 琴韵心声和葛萊美獎 · 查看更多 »

钢琴家

钢琴家是指具有公认地位、造诣较高的职业钢琴演奏者。 钢琴家可以进行独奏,或者与乐队一起协奏,或者在室内乐队中担任一个角色(例如,与小提琴以及大提琴组成钢琴三重奏)。钢琴家也为独唱或合唱进行伴奏。 职业钢琴家往往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训练的。很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家。钢琴是(西樂)作曲的一项基本训练。 钢琴因为具有音域宽,表现力强的特点,所以被称为(西樂)“乐器之王”。也因此,钢琴家比其它乐器的演奏家有更多的机会举行个人音乐会表演。 某个钢琴家往往擅长演奏某位作曲家的作品或者是某一地域作曲家的作品。比如,鲁宾斯坦较擅长演奏肖邦的作品,而布伦德尔则比较擅长德奥作曲家的钢琴作品。 在中国,钢琴被视为西洋乐器。中国出身的世界级钢琴家有傅聪,以诠释肖邦和莫扎特的曲子闻名。還有香港著名鋼琴家鄭慧博士,擁有有鋼琴女詩人的美譽。虽然专业的音乐学院开设了钢琴专业培养职业钢琴演奏家,但民间直到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才拥有钢琴并让子女学弹钢琴。自2000年来自深圳艺术学校的李云迪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首奖后,中国掀起一股“钢琴热”,大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孩童涌进各种培训中心学习钢琴。在年轻一代的钢琴家里,李云迪、郎朗、陈萨、宋思衡、王羽佳等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逐渐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的中国钢琴家。.

新!!: 琴韵心声和钢琴家 · 查看更多 »

肯伊·威斯特

肯伊·歐馬立·威斯特(Kanye Omari West,1977年6月8日出生)是一位美國的饒舌歌手、唱片製作人、作家和歌手。威斯特目前為止共發行了五張專輯,依序分別是《遠離校園》(The College Dropout,2004年)、《遲來的註冊》(Late Registration,2005年)、《畢業特典》(Graduation,2007年)、《心碎節拍》(808s & Heartbreak,2008年)和《我的奇特幻想》(My Beautiful Dark Twisted Fantasy, 2010年)。他的前三張專輯(若以較寬鬆的標準認定,也包括第四張專輯)獲得了許多的獎項 以及評論家的讚賞。威斯特的每一張專輯在銷售上也都相當成功,《心碎節拍》成為他第三張發行首周即登上並蟬聯美國排行榜冠軍的專輯。他的第五张专辑《我的奇特幻想》自發行來獲得了廣泛的讚譽,被选入多个年终最佳专辑榜单。威斯特也經營他自己的唱片廠牌「GOOD Music」。威斯特的象徵吉祥物和註冊商標是一隻「退學熊」(Dropout Bear)-一隻出現在三張專輯、多張單曲封面上以及音樂錄影帶中的泰迪熊。 威斯特在唱片公司擔任製作人時建立起自己的名聲,他經手製作過Jay Z的《藍圖》(The Blueprint)專輯,以及包括艾莉西亞·凱斯、路達克里斯(Ludacris)、珍娜·傑克森等歌手的暢銷單曲。他的製作風格最早是使用來自靈魂歌曲的高音人聲樣本,再加上自己的鼓擊節奏和樂器。然而,後繼的幾張專輯中威斯特展現了更多受到從七○年代節奏藍調到合成器流行樂(synth-pop)、古典音樂的影響。 《紐約時報》旗下的「About.com」在「前50名嘻哈製作人」名單中將肯伊·威斯特列為第八名。在2008年5月16日,肯伊·威斯特獲得MTV電視台選為該年度「最熱門饒舌歌手」。 威斯特也在2015年的MTV音樂錄影帶大獎上宣布自己將角逐2020年美國總統。.

新!!: 琴韵心声和肯伊·威斯特 · 查看更多 »

艾瑞莎·弗蘭克林

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美國流行音樂歌手,生於流行音樂聖城曼菲斯。出版歌曲跨越靈魂與流行音樂,有著“靈魂歌后”或“靈魂樂第一夫人”(Lady Soul/The Queen Of Soul)的稱號,1967年-1973年是她的演唱巔峰。 從小因參加唱詩班接觸到音樂的艾瑞莎,至今獲獎無數。艾瑞莎是史上获得第二多葛萊美獎的女艺人,一共十九座,当中有十一座来自“最佳节奏蓝调女演唱人奖”(其中的八座更是连续八年获得)。除了葛萊美獎座之外,也為搖滾名人堂的首位入選女性歌手。她的音樂不但叫好,也十分叫座。至今,她光是入billboard版的單曲就超過70張。 在华语地区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她演唱的I say a little prayer。 她是滚石杂志评选100位最偉大的歌手的第一名,足以顯示出她的知名度。.

新!!: 琴韵心声和艾瑞莎·弗蘭克林 · 查看更多 »

艾莉西亚·凯斯

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原名艾莉西亞·J·奥杰洛-库克(Alicia J. Augello-Cook),是美國創作歌手、节奏蓝调与灵魂乐唱作人、鋼琴手、唱片製作人和演員。她的第1张专辑《极微之歌》就以在全球售出12,000,000张的成绩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艾莉西亚·凯斯已获得超过15次格莱美奖,唱片总销量超过30,000,000张。在演藝事业方面,只是经常客串美剧。.

新!!: 琴韵心声和艾莉西亚·凯斯 · 查看更多 »

陌生人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

生人(You Don't Know My Name)收录在美国著名蓝调灵魂歌手艾莉西亚·凯斯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中。此歌由艾莉西亚·凯斯、坎耶·韦斯特和Harold Lilly共同创作,由艾丽西亚·凯斯和坎耶·韦斯特制作。陌生人作为艾丽西亚·凯斯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琴韵心声中的首波主打单曲于2003年11月18日正式推出。 这首歌成为了艾丽西亚第三首进入告示牌前十名的大热单曲,这首歌最高到达了告示牌热门单曲榜的季军,并蝉联了8周德告示牌热门节奏蓝调/嘻哈单曲冠军。此外,这首歌还获得了2005年度格莱美最佳节奏蓝调歌曲大奖,以及2004年度灵魂列车音乐奖的最佳节奏蓝调/灵魂乐歌曲奖。陌生人取样了1974年由J.

新!!: 琴韵心声和陌生人 (艾莉西亚·凯斯歌曲) · 查看更多 »

J唱片公司

J唱片公司(J Records)是一家美国唱片厂牌,为索尼音乐娱乐拥有与经营,并通过RCA/Jive厂牌集团发行厂牌。.

新!!: 琴韵心声和J唱片公司 · 查看更多 »

PopMatters

《PopMatters》是一本國際線上雜誌,由莎拉·萨普科於1999年創建。該雜誌主要刊登對流行文化的一些評論,涵蓋电视、电影、图书、电子游戏、漫画、體育、戲劇、視覺藝術、旅行和互联网等領域。.

新!!: 琴韵心声和PopMatters · 查看更多 »

Slant Magazine

#重定向 偏锋杂志.

新!!: 琴韵心声和Slant Magazine · 查看更多 »

极微之歌

《极微之歌》(Songs in A Minor)是由美国歌手艾莉西亚·凯斯于2001年6月5日在J唱片公司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高中毕业之后,凯斯与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开始她的音乐事业。并于1998年,在地下推出了录制了一张专辑,却被公司拒绝了。在经历了一些纠纷后,她与唱片公司解除了合约,随即又与克利夫·戴维斯签约,继而凯斯制作了这张专辑的大部分曲目。 与专辑标题不同,这张专辑中只有《珍杜》采用了A小调。由于艾莉西亚·凯斯对于老派爵士乐声组合与节奏蓝调及灵魂乐的驾轻就熟的掌握能力,这张专辑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艾莉西亚·凯斯的音乐融合了艾瑞莎·弗兰克林、史提夫·汪达、比莉·荷莉戴、王子及劳伦·希尔等著名歌手的风格。这张专辑一经推出,便已约236,000张的销量登上了美国告示牌专辑销量榜冠军。至今这张专辑在美国销量已经超过620万,全球销量更是突破了1200万。这张专辑也为艾莉西亚·凯斯赢得了5项格莱美的荣誉,包括最佳新人奖。在滚石杂志评选的2001年度最佳专辑中高居第二。.

新!!: 琴韵心声和极微之歌 · 查看更多 »

歌手

歌手是對於歌曲和其他声乐作品演唱者的稱呼,也作為職業名使用。在中國大陸則被定義為演員類的歌唱演員。那些符合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歌手又被称作「歌星」。達到一定艺术造诣和成就者則尊称為「歌唱家(歌唱藝術家)」或樂隊的「聲樂家(聲樂藝術家)」。根據唱法,歌手又分為美聲、民族、流行等四大演唱派系。.

新!!: 琴韵心声和歌手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The Times),英国的一份於全国发行的綜合型日报,是一张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挥巨大影響力的报纸。昔译《太晤士报》,又稱《倫敦時報》。 《泰晤士报》隶属於-zh-hans:鲁珀特·默多克; zh-hant:魯珀特·梅鐸;-的新闻集团。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視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泰晤士报》在英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上扮演了針砭時勢的角色。在被默多克收购後,《泰晤士报》风格渐趋保守。該報在政治立場上傾向支持英國保守黨。.

新!!: 琴韵心声和泰晤士报 · 查看更多 »

洛杉磯時報

《洛杉磯時報》(英语:Los Angeles Times),又稱《洛城時報》,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

新!!: 琴韵心声和洛杉磯時報 · 查看更多 »

滾石 (雜誌)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是美國的權威音樂雜誌,創辦於1967年,由Jann Wenner與Ralph J. Gleason兩人共同創辦。滾石雜誌是目前對於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告示牌雜誌(Billboard Magazine)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這些都使滾石雜誌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音樂性雜誌。.

新!!: 琴韵心声和滾石 (雜誌) · 查看更多 »

惠特妮·休斯顿

惠妮·伊丽莎白·休斯頓(Whitney Elizabeth Houston,)是位曾獲得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的美國R&B歌手、演員、電影製作人與並曾擔任模特兒。她以強而有力的嗓音、一字多轉音的感染力與寬廣的女中音音域為世人所熟知,並成為國際樂壇天后。 在1980年代,惠妮·休斯頓是麥克·傑克遜(Michael Jackson)以外少數能夠在 MTV 獲得大量的播出机会的黑人艺人之一,而那時是男性為主的搖滾時代。AOL Black Voices 曾說「雖然她的成功如同避雷針一般,但總是能夠從她那優美且有力的聲音中得到證明。」而封她為 "The Voice" 更是使她聞名。 她是唯一在美國擁有兩張最佳銷售前35名的專輯的女性歌手,第一位曾經獲得告示牌年度藝人、年度專輯和年度單曲三項頭銜女性藝人,惠妮·休斯頓更是唯一拥有在告示牌單曲榜連續七首冠軍單曲紀錄的歌手。惠妮·休斯頓在全世界有超過2.2亿張唱片的銷售紀錄(估计数据,无正规认证)。根據 雜誌,惠妮·休斯頓被認為是20世紀中,世界最迷人的黑人女性前100名之一。 2012年2月11日,公關人員佛斯特()表示惠妮·休斯頓已經去世,享年48歲。.

新!!: 琴韵心声和惠特妮·休斯顿 · 查看更多 »

时代周刊

#重定向 時代雜誌.

新!!: 琴韵心声和时代周刊 · 查看更多 »

摇滚名人堂

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位於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中心伊利湖岸邊的博物馆及研究机构,致力于纪录一些最知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摇滚樂艺术家、唱片制作人、錄音室工程師和其他对唱片工业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历史。搖滾名人堂基金會成立於1983年4月20日,由大西洋唱片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艾哈邁德·艾特根創立。1986年,克利夫蘭被選為名人堂的永久居所。.

新!!: 琴韵心声和摇滚名人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