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油麗邨

指数 油麗邨

油麗邨(英語:Yau Lai Estate)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油塘道9號,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口側,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37 关系: 大本型尚德邨將軍澳綫居者有其屋計劃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康業服務有限公司佐敦道土瓜灣北角公共屋邨灣仔碩門邨紅色小巴隔火層聖安當女書院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荃灣非標準設計大廈青山道香港香港小型巴士香港島香港房屋委員會觀塘觀塘區觀塘綫鯉魚門道茶果嶺道興民邨柴灣東區海底隧道油塘油塘站油麗商場港鐵新十字型大廈旺角

大本型

大本型(Domain) 是香港九龍東部,觀塘區的一座大型購物商場,位於九龍油塘高超道38號,項目編號:KL34, 大本型鄰近港鐵油塘站,樓高8層,總面積達484,380平方呎,可以供出租樓面面積達247,572平方呎,設有約150間商舖及食肆。商場為《油塘邨重建計劃》(第四期),原本屬於鯉魚門廣場的第二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負責總體設計。自香港房屋委員會分拆出售物業並成立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後,鯉魚門廣場一期轉售予領展,而尚未興建的二期則計劃與領展合作發展,惟其後房委會決定自行聘請顧問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作房地產發展顧問及進行招租工作,並以設計與建造合約方式批予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再由承建商委托凱達環球(Aedas)建築師有限公司作建築設計,斥資15億港元興建。商場落成之後並無使用原稱,以「大本型」「Domain」名稱(其中"Domain"為房屋署內部命名比賽中獲選的名字,並曾以天域為建議中文名字)於2012年9月29日試業,並於同年12月1日正式開幕,成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自分拆出售多個大型商場後,目前最大型的購物商場。.

新!!: 油麗邨和大本型 · 查看更多 »

尚德邨

尚德邨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市中心,鄰近港鐵將軍澳站,於1998年開始入伙,2008年9月起由新昌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廣明苑、寶明苑和唐明苑均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尚德邨附近,分別有七座、兩座及三座樓宇,在1998年至1999年落成。為香港第二個超過40層高的公共屋邨(首個為興民邨),其中尚禮、尚智、尚信及尚明樓均高達42層。.

新!!: 油麗邨和尚德邨 · 查看更多 »

將軍澳綫

將軍澳綫(Tseung Kwan O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的寶琳站和康城站之間,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線大部份車站位處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將軍澳綫在路綫圖中以紫色表示,其在2002年和2009年建成的車站月台都延續了港島綫的特色,以由退休港鐵建築師區傑棠題寫的大型毛筆字站名作為牆壁裝飾。.

新!!: 油麗邨和將軍澳綫 · 查看更多 »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HOS)是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房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

新!!: 油麗邨和居者有其屋計劃 · 查看更多 »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

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為一所直屬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的小學,於1965年成立。基法小學於2005年9月由觀塘月華街舊校遷往油塘新校。學校採用小班教學,每級設6班,而每班平均有25名學生,AB班為精英班,平均有30名學生。.

新!!: 油麗邨和中華基督教會基法小學(油塘) · 查看更多 »

康業服務有限公司

#重定向 康業服務.

新!!: 油麗邨和康業服務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佐敦道

佐敦道(Jordan Road)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條道路,西起海寶路,東至加士居道,連接西九龍填海區(九龍站)及伊利沙伯醫院一帶。此道路於1887年建成時原名第六街,1909年3月區內街道名稱重整時改為現時的名稱,同年5月再將加士居道南一併列入佐敦道。根據《南華早報》於1909年5月31日刊登的一篇讀者來函指出,與區內其他以英國外交官命名的街道一樣,佐敦道是以時任英國駐華公使朱邇典爵士(即佐敦爵士)命名。 佐敦道最西端原來為佐敦道碼頭,但是香港政府在1990年代將佐敦道碼頭拆卸以進行西九龍填海工程,將佐敦道伸展至西九龍填海區。 佐敦道所處的地方原名官涌。1970年代,香港地鐵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有關路段現屬荃灣綫),並在彌敦道與佐敦道交界處設一車站,以佐敦道之名命名為佐敦站。從此以後,該區亦被慣稱為佐敦。 佐敦道食店林立,是吃飯的好地方。而在附近的寶靈街、上海街等街道,是步行往尖沙咀的途徑之一。 佐敦道是公共小巴政策下,於九龍半島可以行駛的範圍內的南端盡頭。佐敦道以南,除西區海底隧道外,禁止公共小巴進入。2011年1月13日起,禁區範圍進一步擴充,介乎加士居道與廣東道之間的佐敦道西行,以及介乎南京街與佐敦道之間的彌敦道南行皆禁止公共小巴進入。此外,公共小巴曾經於文匯街設立總站,因為位置接近佐敦道碼頭而稱為「佐敦道」總站,其後改於佐敦道以北及甘肅街以南的街道作總站,但總站名稱不變。.

新!!: 油麗邨和佐敦道 · 查看更多 »

土瓜灣

土瓜灣(To Kwa Wan),古稱土家灣,其中香港粤語經常把陰平的「灣」讀作陽平的「環」,土瓜灣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的南部,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型工業區為主,另外此區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

新!!: 油麗邨和土瓜灣 · 查看更多 »

北角

北角(North Point)位於香港島東區,是香港最早期發展的地區之一,是香港島的最北端。 現今的北角包括西北面的炮台山,北角站周邊,及大半個七姊妹地區,北角緊接住銅鑼灣的發展,在開埠時已有零散人口聚居,清末到民國時期,香港人口由1891年的22萬大增到1941年的160萬,當中有60-70萬人口都是福建籍的,由早期聚居地跑馬地開始向北角擴展,再從北角擴展到附近的九龍城區紅磡以及觀塘區亦有大量閩籍人口,自此北角一帶成為大多數福建籍居民的聚居地,因為語言相通,這一帶第二族群潮州籍人口,而二戰後北角(以及鰂魚涌)更成為全成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在港鐵通車後,很多人認知的北角變成北角站一帶,人口只有5萬,而戰後因為郭春秧後人開設娛樂事業,自1945年至今亦不停吸收上海籍新移民,但這一帶亦有不少福建人。根據人口普查語文數據,東區的上海籍人口只有福建籍的10%,大約10%上海籍人口居於東區,不少住在北角站一帶,自此亦不停接收上海籍新移民,而大多數的上海人亦遷入深水埗區周邊,北角最初較少廣府人,但隨住1950-1980年代逃港潮,大量人口從廣東省偷渡到香港,有一部份人聚居在東區柴灣一帶,隨新光戲院開設後,亦有不少懂流利廣州話人口由柴灣遷居北角站一帶,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閩南堂所在的炮台山站以及鰂魚涌自開埠以來即以福建人為主要多數。近數十年來,北角的人口以及相關族群又不停向東擴展,東區不少包括私人樓宇的區議會選區的人口都是住在近三十年才興建的新樓,人口不少亦是近數十年由北角遷入或北角的族群相關,但東區東部亦有為數不少的廣府人。 很多香港人來自中國各省,各個地區亦有不同族群聚居,只有逃港潮人口以廣東人(粵客潮)為主,南洋回流人口以福建人為主,戰後移民以及單程證人口一直來自全國各省,根據政協省籍族群等數據,但來自廣東以及華南的人口大約有50%(以粵1/6客1/16潮1/6四邑1/16)較多,同時有江西、廣西、兩湖、等地),福建(包括台灣南洋閩籍)人大約有1/6,華中人口大約有1/8,北方總和亦有1/6,連蒙古人、滿族亦有,但語文統一後,大多數居民的下一代都改以廣州話溝通。全港各個地區亦有吸收相關族群的新移民,操廣州話人口的人包括福建人、上海人以至蒙古人,寶馬山的閩僑學校以及炮台山站附近的新樓的人口不少由跑馬地、大坑一帶的舊樓遷入。.

新!!: 油麗邨和北角 · 查看更多 »

公共屋邨

#重定向 公營住宅.

新!!: 油麗邨和公共屋邨 · 查看更多 »

灣仔

灣仔(Wan Chai,坊間亦作Wanchai,舊作Wan Tsai),舊稱下環(Ha Wan),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西部,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起堅拿道,西至軍器廠街,南至寶雲道。 在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前,灣仔一帶已有人居住,當中主要為漁民。英國建立殖民地後,灣仔是華人主要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亦曾為英國殖民政府的軍事基地,現時是香港其中一個主要商業區,區內亦有很多舊式住宅大廈,因此也面對著市區老化的問題。 灣仔是一個人口流動相當大的區域,雖然區內居住人口只有十多萬,但卻有達六十萬的通勤人口每日上班和上學。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及大型購物區銅鑼灣,灣仔的交通需求相當大。港鐵、巴士、小巴、電車及渡輪等都服務著該區。此外,該區也有一些摩天大廈和地標建築,如中環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所以也成為訪港旅客的一個主要景點。.

新!!: 油麗邨和灣仔 · 查看更多 »

碩門邨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城河東石門,名稱從「石門」的諧音而來。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第一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及標準策劃)及房屋署總建築師(2)聯手設計,以新和諧一型結合非標準型設計,部分翼尾單位更附設窗台,白色及黃色線條外牆顏色刻意跟隔壁浸大附屬中小學協調,並於2009年落成。第二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及Design 2 建築師事務所聯手設計,佔地2.27公頃,由4座分別31,38,39及45層T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商場、社區設施大樓及幼稚園等建築物所組成,其中第2期第4座25樓為隔火層,共提供3010個單位,容納9210人,預計2018年完工。.

新!!: 油麗邨和碩門邨 · 查看更多 »

紅色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紅色公共小巴.

新!!: 油麗邨和紅色小巴 · 查看更多 »

隔火層

火層亦稱避火層、庇護層,是大廈,例如摩天大廈的設計細部,為求消防目的建造,有效果於阻隔火災蔓延,亦可以供予人士在發生火災時作為臨時庇護用途。 根據香港《消防條例》規定,住宅樓宇的樓層高達25層,發展商便要在樓層之間設有隔火層。但若建築物高度在最低地面樓層以上逾25層,又不多於40層,則有關建築物的天台可視作避火層。而在實際應用上,住宅樓宇的避火層最多有兩層。 現時地產發展商會將部分住宅項目的隔火層利用為空中花園,作為樓盤賣點,該樓是空氣層通透無阻之空間,不設窗戶、外牆等,只有電燈照明,24小時燈火通明。及至少有一部消防升降機到達。建築物的升降機門在正常操作時不應在避火層(如非作空中花園)開啟,並應時刻鎖上,直至在消防掣啟動下自動開鎖為止。若用作空中花園,則所有升降機均可到達,但該層電梯大堂必須有雙重防煙門(連自動上鎖功能)保護。 摩天大廈的隔火層一般與機電層上下並置,但消防升降機未必會在避火層設有層站。目前,只有香港及中國內地規定摩天大廈必須設立避火層。.

新!!: 油麗邨和隔火層 · 查看更多 »

聖安當女書院

聖安當女書院(St.

新!!: 油麗邨和聖安當女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S.K.H. Yautong Kei Hi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聖公會屬下的小學,於2005年創校。校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新!!: 油麗邨和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油麗邨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非標準設計大廈

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設計,於2000年後落成的公共屋邨、綠表置居計劃屋苑及居屋屋苑所廣泛採用的設計,以取代新和諧一型、小型單位大廈、單方向設計大廈、康和式及新十字型。由2008年至今,非標準型大廈更配上構件式單位,一併興建,以節省設計及建造成本及時間,以及提供更公平的配屋標準。非標準設計大廈實際上只是結構形狀、走廊及服務核心設計為非標準設計,而單位設計大部分仍是採用標準構件式單位設計。只有少部分構件式單位因為地盤特性而作出修改(如:大埔寶鄉邨及深水埗發祥街西居屋項目的撇角形單位)。.

新!!: 油麗邨和非標準設計大廈 · 查看更多 »

青山道

青山道(Castle Peak Road)為香港青山公路在市區的一段,與大埔道(大埔公路在市區的一段)和沙頭角公路同樣是香港最早期建設的公路。.

新!!: 油麗邨和青山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油麗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型巴士

香港小型巴士(簡稱小巴,英文:Minibus、Public Light Bus或Mini Bus)主要分為公共小型巴士及私家小型巴士,前者作為巴士和鐵路的輔助及接駁交通工具。根據香港政府按照《道路交通條例》第23條1款規定,在1976年刊憲限制全香港只容許最多4,350輛公共小巴營運。根據小巴牌照類別,公共小型巴士可以分為紅色公共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兩種,載客量最多為19人。至於私家小巴為私人公司或機構使用,學校小巴亦為私家小巴的一種。.

新!!: 油麗邨和香港小型巴士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油麗邨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新!!: 油麗邨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新!!: 油麗邨和觀塘 · 查看更多 »

觀塘區

觀塘區(Kwun Tong District)是香港九龍東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東面以魔鬼山及安達臣道與西貢區為界,西北以飛鵝山、象山與黃大仙區為界,西面以啟福道與九龍城區為界。面積達1,130公頃。根據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觀塘區的人口為648,541人,為香港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區。觀塘區亦為九龍半島面積最大之行政區。但與此同時,觀塘的貧窮率及貧窮人口均為全香港最高,共有16.1萬貧窮人口,高達10.4萬人活於貧窮線下。.

新!!: 油麗邨和觀塘區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油麗邨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鯉魚門道

鯉魚門道(Lei Yue Mun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至油塘的主要幹道,翠屏道至將軍澳道的一小段屬於7號幹線一部份,將軍澳道至啟田道的一段屬於2號幹線一部份。西接觀塘道與翠屏道,東接高超道,連接將軍澳道、東區海底隧道和啟田道等道路,全長約2.5公里,是觀塘區主要道路之一。 值得一提,油塘一段鯉魚門道不能直接通往屬2號幹線的一段鯉魚門道,兩段被藍田迴旋處分隔。如從油塘一段的鯉魚門道直駛,將通往觀塘道。 因為鯉魚門道的盡頭鄰近鯉魚門,鯉魚門道因此得名。.

新!!: 油麗邨和鯉魚門道 · 查看更多 »

茶果嶺道

茶果嶺道(Cha Kwo Ling Road)是香港九龍觀塘區的一條道路,以途經的茶果嶺村命名。道路東起鯉魚門的崇信街和欣榮街,經過-晒-草灣及茶果嶺一帶,西面則連接鯉魚門道及偉業街等。.

新!!: 油麗邨和茶果嶺道 · 查看更多 »

興民邨

興民邨是香港其中一個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3,位於香港島東區柴灣大潭道的山坡上。目前邨內人口老化,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統計,邨內約有900名65歲或以上的居民。.

新!!: 油麗邨和興民邨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新!!: 油麗邨和柴灣 · 查看更多 »

東區海底隧道

東區海底隧道(Eastern Harbour Crossing),簡稱東隧,為香港第2條過海隧道,穿越維多利亞港,連結香港島的鰂魚涌及九龍東的茶果嶺。東隧是香港首條同時設有行車道路及鐵路(觀塘綫;現時改由將軍澳綫使用)的隧道,也是香港3條過海隧道中最長的一條,是2號幹線的起始段,隧道人員獲授權執行香港法例368章《行車隧道(政府)條例》。.

新!!: 油麗邨和東區海底隧道 · 查看更多 »

油塘

油塘(Yau Tong)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東南的地區,鯉魚門以西北。現在,油塘北部以公屋和居屋住宅為主,南部臨海位置現主要用作工業發展的地區已經被政府規劃成私人住宅區,但仍有零星的工業大廈存在。 油塘接鄰的三家村,已有150年歷史,油塘區內也設有觀塘魚類批發市場。.

新!!: 油麗邨和油塘 · 查看更多 »

油塘站

油塘站(Yau Tong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及將軍澳綫的一個跨月台轉車站,也是將軍澳綫唯一一個位於九龍區的車站,亦是將軍澳綫穿越維多利亞港至香港島前最後一個車站。本站位於香港九龍東觀塘區油塘茶果嶺道旁,由日本熊谷組株式會社承建並於2002年8月4日啟用。車站以黃色為主要色調。油塘站採用明山爆破方式建造,原址為普照書院舊址以南的一處山坡及油塘灣填海地。 油塘站並非像將軍澳支綫其餘新車站般建於新填海區,故承建商因而需要先行重置原先處於工地範圍內的兩間學校,並處理廢物棄置場受污染之土壤,方能展開車站建築工程。 油塘站工程的一大特點,是車站建造工程與房委會房屋發展工程之結合。地鐵受房委會委託,於車站頂層興建購物走廊,並在車站周邊興建地基以便興建油麗邨及大本型商場。.

新!!: 油麗邨和油塘站 · 查看更多 »

油麗商場

油麗商場(Yau Lai Shopping Centre)是一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的公共屋邨商場,位於香港觀塘區油塘,毗鄰港鐵油塘站,主要服務油麗邨、油塘邨和油翠苑的居民,於2010年開放使用。油麗商場是房屋署「東九龍太古城」的一部分,連接油塘站上架空購物廊及油塘邨第四期「大本型」。.

新!!: 油麗邨和油麗商場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油麗邨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新十字型大廈

新十字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之一,於1984年發表,並於1987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中所廣泛使用,部分政府宿舍更採用此設計。.

新!!: 油麗邨和新十字型大廈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油麗邨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油麗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