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後壠仔茄苳公

指数 後壠仔茄苳公

後壠仔茄苳公,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區後龍里的茄苳樹,被當地人視為神樹。2013年因建商預定在旁建造大樓而引起護樹運動。.

36 关系: 埔里鎮古坑鄉台灣大道台灣日治時期名間鄉均安宮大里杙樹王公張溫鷹後龍里北屯區神木秋枫美河市案萬年庄茄苳公衛爾康餐廳大火西區 (臺中市)豐原區黃絲帶茄苳腳站胡志強興富發建設邵曉鈴臺中市臺中市市長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臺中車站臺中港臺北帝國大學臺灣臺灣民聲日報里港鄉林佳龍林柏榕梅川斗六市文化資產保存法

埔里鎮

埔里鎮(舊稱埔--,邵語:Qariawan、巴宰語、噶哈巫語:Puri/Purisia、台羅:Poo-lí-tìn),坐落於埔里盆地之內,由於位居中台灣內陸風景點的中心位置,今日已逐漸發展為中台灣的旅遊重鎮。也是南投縣東北部的區域中心,在經濟、文化、醫療等機能的服務範圍有埔里、國姓、魚池、仁愛等四鄉鎮,其市中心海拔高度約440公尺。.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埔里鎮 · 查看更多 »

古坑鄉

古坑鄉位於臺灣雲林縣東南端,是目前雲林縣面積最大的鄉鎮,以全國數一數二多的落雷,以及生產古坑咖啡而聞名。.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古坑鄉 · 查看更多 »

台灣大道

#重定向 臺灣大道.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台灣大道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名間鄉

名間鄉位於台灣南投縣西部,濁水溪北岸,與竹山鎮隔溪相望,東鄰集集大山,緊接集集鎮、中寮鄉,北以新街旱溪鄰接南投市,西以八卦山斷崖為界,俯望彰化縣田中鎮、二水鄉、社頭鄉於山腳下。全鄉東西線長13.7公里,南北線長9.11公里,總面積為83.0955平方公里。.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名間鄉 · 查看更多 »

均安宮

臺中市均安宮,簡稱均安宮,是一座位在臺中市西區後龍社區主祀池、朱、李三府王爺的民間信仰廟宇,亦是當地的宗教信仰中心,並轄有鄰近之茄苳王公廟。此外,均安宮亦以其「三寶」(千年櫸木大鼓、千斤大神轎及千年茄苳樹)聞名。.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均安宮 · 查看更多 »

大里杙樹王公

大里杙樹王公,或稱涼傘樹王公,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大里區樹王里的茄苳樹,被當地人視為神樹,與當地流傳的嘉慶君遊台灣故事有關。.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大里杙樹王公 · 查看更多 »

張溫鷹

張溫鷹(),臺灣政治人物、執業牙醫師、政治受難者、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及教師,出生於臺中市中區。民進黨籍美麗島事件受難者,中山醫學大學牙醫學學士、台北醫學大學口腔外科碩士。曾任台灣省省議員、台中市市長、內政部政務次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臺中市私立新民高級中學護理老師、國立中興大學緊急救難隊指導教師,現職牙醫師等職。.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張溫鷹 · 查看更多 »

後龍里

後龍里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以及五權交叉口一帶,本為後龍仔庄,併里後改名為後龍里。.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後龍里 · 查看更多 »

北屯區

北屯區是臺中市市中心的一個市轄區,是臺中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目前轄區人口超過27萬人。北屯地形錯綜,生活型態多元化,兼具都市風貌與鄉村氣息,著名的大坑風景區亦位於此區。.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北屯區 · 查看更多 »

神木

木是指樹齡超過百年的樹。通常體積龐大,故又稱巨樹、巨木。.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神木 · 查看更多 »

秋枫

秋枫(学名:Bischofia javanica),亦称重陽木、秋风、--、万年青树(云南元谋)、赤木(日本、山东、安徽怀宁),茄冬、加冬(台灣、福建),秋风子(江苏),木梁木(广西苍梧),加当(南京)。为大戟科秋枫属的常绿大乔木。.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秋枫 · 查看更多 »

美河市案

美河市開發案,是指台北捷運新店機廠之聯合開發案。起初由台北縣政府(即今新北市政府;時任縣長為尤清)於1991年3月公告徵收。後由前台北市長馬英九任內與日勝生簽約,郝龍斌任內完工。2013年12月25日,台北地檢署檢肅黑金專組檢察官認為前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聯合開發處長高嘉濃涉偽造建物鑑價報告,高估建物涉嫌圖利。高等法院於2017年12月依公務員假借職務上機會行使偽造私文書罪,判高4年徒刑並緩刑5年。.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美河市案 · 查看更多 »

萬年庄茄苳公

萬年--茄苳公,是位於臺灣雲林縣斗六市長安里的茄苳樹,被當地人視為神樹,與當地流傳的嘉慶君遊台灣故事有關。.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萬年庄茄苳公 · 查看更多 »

衛爾康餐廳大火

衛爾康餐廳大火,是一場發生於1995年2月15日晚間7時,台灣台中市西區台中港路二段52、54、56號上,靠近日興街交叉口的衛爾康西餐廳的火災事故,共造成64人死亡,11人受傷。為台灣有史以來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最多的火災,亦是台灣自解嚴後死亡人數最多的公共安全事故。 同時這次大火也是台灣歷來第二多人死亡的火災,僅次於1984年釀成103人喪生的煤山煤礦大火。.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衛爾康餐廳大火 · 查看更多 »

西區 (臺中市)

西區為臺灣臺中市市轄區之一,為臺中州廳以及臺中市政府部分局處之所在地。該區與北區、中區、東區及南區屬於臺中舊市區。.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西區 (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豐原區

豐原區(臺灣客家語大埔腔:fung+ ngienˇ ki+),是臺中市北部的一個區,也是原臺中縣之縣治的所在地。為臺中山線地區的發展中心。早年因在臺鐵臺中線與東勢線交會點上,而成為周邊農林業的集散中心,加上臺灣經濟起飛時期,中小企業、銀行和診所林立,市況相當繁榮。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攝氏22度。重要農產品有椪柑、巨峰葡萄、高接梨、紅柿等。臺中縣市合併後,臺中市政府部分局處單位亦設在陽明大樓(原縣府大樓)辦公。.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豐原區 · 查看更多 »

黃絲帶

黃絲帶有許多的意義和象徵,不同地區使用都表達不同的意義和象徵。.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黃絲帶 · 查看更多 »

茄苳腳站

茄苳腳站是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區的臺灣大道幹線公車站。2014年8月17日啟用時,為台中BRT藍線車站,2015年7月8日轉型為臺灣大道幹線公車站。.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茄苳腳站 · 查看更多 »

胡志強

胡志強是中國國民黨籍臺中市政治人物,曾任臺中市市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外交部部長、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現任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大學教授。 胡志強是第18任(第14屆)、第19任(第15屆)臺中市(省轄市)市長。2010年臺中縣、臺中市(省轄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胡志強被選舉為首任臺中市(直轄市)市長,就臺中市(省轄市)8個市轄區而言,其連續擔任地方首長達13年,為中華民國地方自治史上,連續擔任同一地區的地方首長期間最長者(前任高雄市市長陳菊於2006年12月25日至2018年4月22日,對於高雄市(合併前)11個市轄區,其連續擔任首長期間達11年5個月,為居次者)。.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胡志強 · 查看更多 »

興富發建設

興富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又稱興富發建設或興富發,是一家臺灣的建設公司。.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興富發建設 · 查看更多 »

邵曉鈴

邵曉鈴(1950年11月19日-),生於台灣台北市,祖籍江蘇泰興,嘉義女中、政治作戰學校影劇系畢業,年輕時為台灣演員,演員時期曾使用邵曉玲、邵小鈴等藝名。她也是台灣政治人物胡志強的夫人。.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邵曉鈴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市長

臺中市市長為臺中市行政首長,綜理市政,由年滿20歲的臺中市市民普選產生,每4年選舉一次。以下列出歷任臺中市(直轄市)市長,並溯及日本殖民時代的臺中市(州轄市)役所之首長(臺中市尹、臺中市長)和戰後的臺中市(省轄市)市長。.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中市市長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

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簡稱七期重劃區、臺中七期、七期,官方稱七期惠來市地重劃)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及南屯區內,是臺中市政府規劃的市地重劃區之一。同時亦是「市政商圈」的所在地,在範圍內有百貨商場、餐廳、交通轉運站、公園、高級住宅區、飯店等;近處即東海大學、逢甲大學、台中工業區、中部科學園區等。 七期本是規劃作為舒緩舊市區(主要為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的中區)而發展,做為臺中市副商業中心以雙核心發展模式規畫而成;但隨著人口持續成長、都市規模擴張(交通建設與市地重劃),臺中市的發展中心逐漸向西移,而1996年市政府更規劃將此處從副商業中心變更成新市政中心,當時規劃做為副商業中心的七期,在2000年代後逐漸取代舊市區成為臺中市的中心商業區。.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中市第七期市地重劃區 · 查看更多 »

臺中車站

臺中車站(或稱臺中火車站)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中線的鐵路車站,新站體座落於臺中市東區新----、唯地址仍登錄舊站之中區綠川里,附近有多家公路客運、國道客運業者設站,多數市區公車路線亦於此處停靠,是臺中都會區極為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現今站房屋頂構造外型貌似蝴蝶展翅,頂樓高37公尺,約12層樓高,是台灣鐵路系統的車站中最高的鐵路車站。.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中車站 · 查看更多 »

臺中港

臺中港是位於臺灣臺中市的一個國際商港,十大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距離北部基隆港和南部高雄港各約110海里。港區總面積為4,438公頃,水域面積958公頃,陸地面積3,480公頃;港區全境橫跨龍井區、梧棲區、清水區,港內大部分設施皆位於梧棲區,管理單位為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日治時期曾有新高港的建港計畫,因二戰爆發而停頓,至1970年代才正式建港。目前因吞吐量大幅成長為臺灣第二大港,世界第97名,也是中臺灣的航運門戶。.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中港 · 查看更多 »

臺北帝國大學

臺北帝國大學,簡稱臺大、帝大、臺北帝大,設立於1928年3月17日,是一所位於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的舊制(大日本帝國)國立綜合大學。為1945年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前身,以及今日國立中興大學(興大)前身的一部分(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校本部所在地為富田町47番地。 帝大籌備階段以「臺灣大學」、「臺灣帝國大學」的校名最常用,但為避免「臺灣帝國的大學」的誤解,遂定名為「臺北帝國大學」。事實上,9所帝國大學當中,就有6所是以「城市」定名的。 從1988年臺灣解嚴開始,臺大已然以1928年帝大創校作為慶祝的對象,於1988年11月臺大出版了《榮耀與分享: 台大創校六十週年特刊》、1990年《歡聚與期勉: 台大創校六十大慶活動紀實》兩書,雖然1995年又出版了《臺大五十年》讓人有些錯亂,也許政治敏感性的確影響計算校齡的方式。 在2007年,帝大校史獲得臺大校方追認,臺大的起點從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前推至1928年(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舉辦80週年校慶。.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北帝國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民聲日報

#重定向 民聲日報.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臺灣民聲日報 · 查看更多 »

里港鄉

里港鄉位於台灣屏東縣西北端,北鄰高雄市美濃區,西及西北鄰高雄市旗山區,東鄰高樹鄉,東南連鹽埔鄉,南接九如鄉。 本鄉位處屏東平原之上,地勢平緩,荖濃溪與隘寮溪流經鄉境,並合流為高屏溪,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里港鄉 · 查看更多 »

林佳龍

林佳龍(),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生於臺北市艋舺,民主進步黨籍,現任臺中市市長和民進黨游系掌門人。畢業於建中、臺大,取得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長、國安會諮詢委員、民進黨秘書長、立委、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等職,於2014年大臺中直轄市第2屆市長選舉當選,同年12月25日就任。林佳龍與美國政學界及台灣工商界友好,兼任臺灣智庫董事長。.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林佳龍 · 查看更多 »

林柏榕

林柏榕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歷任臺中市第九屆與第十一 、十二屆市長。歷任期間累計11年餘,為省轄市實施地方自治時期(1951年-2010年)任期最長的臺中市市長。.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林柏榕 · 查看更多 »

梅川

梅川位於臺中盆地,屬於烏溪水系,為柳川的支流。主流(最長河道)上游為葫蘆墩圳系統的三分埔分線圳道,為柳川上游「北屯支線」的分流。源頭(即分流點)位於臺中市潭子區頭家--(頭家厝)。 三分埔分線自該處分流後,向西南穿越頭家厝聚落,轉向南進入北屯區境後,再轉向西南流經松竹北路、梅川北街,穿越松竹北一街後,因河道加蓋而成暗渠。隨後在梅川東路五段轉向南流,至崇德六路口南側附近分流成為梅川與舊土庫溪。。梅川於分流後轉向南南西流,至梅川東、西路四段恢復為明渠。續沿梅川東、西路流至三段過太原路後,河道加蓋而成暗渠,至梅川東、西路一段與自立街交會前恢復為明渠。續前流至過英才路時,上面水道作為親水公園,原水流被導入地下。後又轉向南 穿越五權西路一段,再因河道加蓋而成暗渠。隨後沿五權西一街、二街流,至柳川西路二段恢復為明渠同時注入柳川。 梅川原名「後壠仔圳」,為台中市中心四河川之一,與綠川、柳川、麻園頭溪並列其名。後壠仔圳因流經當地地名「後壠仔」而故名。後壠仔指現今台中市原子街、五權路以西,日進街、西屯路一段以南,經國大道以西,南屯路以北之地區 《臺中市地名沿革》1996年 呂順安主編 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第56頁。後壠仔之名全賜於梅川、柳川、土庫溪三川並流南行而成地形起伏 ,自中正路路口郵局向南延伸至土庫溪,宛如一條龍 《臺中市鄉土史料》1994年 呂順安主編 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第138頁。.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梅川 · 查看更多 »

斗六市

斗六市(Táu-la̍k-tshī)位於臺灣省雲林縣東部,為雲林縣政府所在地,也是雲林縣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中心之一以及雲林主要交通中心之一。.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斗六市 · 查看更多 »

文化資產保存法

《文化資產保存法》是中華民國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而立之法,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宣揚及權利之轉移均依此法規定,該法未規定者,依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該法最早於1982年制定,於2005年進行整體性與結構性的修法,2016年進行全文修正,現時共有11章、113條。 根據最新該法,文化資產為具有各種價值經指定或登錄而成的事物,有形文化資產分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與自然地景等九類,無形文化資產則分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歷史、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五類;除自然地景由農委會主管外,其餘各類均由文化部為主管機關。.

新!!: 後壠仔茄苳公和文化資產保存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均安宮茄苳王公廟後壠仔茄苳公廟茄苳王公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