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埔里鎮

指数 埔里鎮

埔里鎮(舊稱埔--,邵語:Qariawan、巴宰語、噶哈巫語:Puri/Purisia、台羅:Poo-lí-tìn),坐落於埔里盆地之內,由於位居中台灣內陸風景點的中心位置,今日已逐漸發展為中台灣的旅遊重鎮。也是南投縣東北部的區域中心,在經濟、文化、醫療等機能的服務範圍有埔里、國姓、魚池、仁愛等四鄉鎮,其市中心海拔高度約440公尺。.

100 关系: 劉銘傳埔裏社撫墾局埔里交流道埔里端埔里盆地群埔里恆吉宮南投客運南港溪 (南投縣)台14線台21線台中客運台中車站 (高鐵)台灣公路俗名列表台灣日治時期台羅合歡山夏獻綸大坪頂奧萬大山刺番荔枝峡谷巫重興巫永福巴宰語巴宰族巴布薩族中央山脈中臺灣中橫公路布農族九州 (日本)九族文化村平埔族庐山仁愛鄉廬山溫泉彰化客運北山國姓鄉國光客運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道6號出水市內政部全航客運噶哈巫語玄光寺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糯米橋縣道131號绍兴酒翠峰眉溪甘蔗盆地道卡斯族道路頭社袁叔琪食茱萸馬文君香菇許鈞鈞謝和弦魚池鄉 (台灣)魚池鄉 (臺灣)鯉魚潭 (埔里)豐榮客運鹿儿岛县霧社茭白郭子乾郭百年事件舞臺劇邵語蔡煌瑯蔡豐安蕙蓀林場艺人雪山山脈耶馬溪陳大豐投65線投73線水沙連泰雅族洪雅族洛阳市清境農場清朝演員日本日月潭愛蘭交流道拍瀑拉族921大地震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新!!: 埔里鎮和劉銘傳 · 查看更多 »

埔裏社撫墾局

埔裏撫墾局為台灣撫墾局轄下的地方分支單位,成立於1886年的台灣清治時期末,為中台灣南投山地行政的權責機關。埔裡即為今日的埔里一帶。 該局轄下統轄蜈蚣崙分局、木屐囒分局,而局裡設委員、通事、醫生、教讀、剃頭匠等人員。.

新!!: 埔里鎮和埔裏社撫墾局 · 查看更多 »

埔里交流道

埔里交流道為台灣國道六號的交流道,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指標為34k。僅設東向出口與西向入口。.

新!!: 埔里鎮和埔里交流道 · 查看更多 »

埔里端

埔里端目前為台灣國道六號的終點,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指標為37k。.

新!!: 埔里鎮和埔里端 · 查看更多 »

埔里盆地群

埔里盆地群是臺灣位於南投縣中央地帶分布著大小不等的數十座盆地,其中以埔里盆地為埔里盆地群是面積最大,故以此命名。 埔里盆地群的分布,除了埔里、草湳兩座盆地是在埔里境內,還是主要集中在魚池境內居多,它的位置是座落在脊梁板岩山地之東,斷層山地之西,白姑山脈之南,玉山山塊之北,全境屬於埔里板岩山地,分布呈自北北東-南南西方向排列。據地質學家林朝棨先生所著《臺灣地形》記載,埔里盆地群共計十七座盆地(含計一座已失去盆地面東貓囒),現今所見日月潭是埔里盆地群的高地湖泊其中一座,形成在第四紀更新世初期,其餘盆地已經受河川切割而宣洩,這便是現今所見的埔里盆地群。埔里盆地群之中被歸類為主要盆地是以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來區分,由北至南分別埔里、魚池、日月潭、頭社等4座盆地。 關於小盆地群介紹,請參見小盆地群。.

新!!: 埔里鎮和埔里盆地群 · 查看更多 »

埔里恆吉宮

#重定向 埔里恒吉宮.

新!!: 埔里鎮和埔里恆吉宮 · 查看更多 »

南投客運

南投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投客運或投客,是一家主要業務為臺灣埔里周邊地區公路客運的企業。.

新!!: 埔里鎮和南投客運 · 查看更多 »

南港溪 (南投縣)

南港溪,亦稱南烘溪,位於台灣南投縣境內,為烏溪的重要支流,流域分佈於國姓鄉南部、埔里鎮全境、魚池鄉東部及仁愛鄉中西部,長約37.4公里,流域面積約438.14平方公里。主流 (最長河道) 上游為眉溪,其最遠源流為哈奔溪,發源於北東眼山、三角峰之間的合望鞍部一帶,向西南流經霧社,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始稱眉溪,續流經楓樹林、獅子頭、九芎林、蜈蚣崙,進入埔里盆地後繞行盆地北部,於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南港溪合流。隨後即西行出盆地而進入山區,經數個大曲流後,至北山坑匯集北坑溪後轉向西北,流經大石股、清德,於柑子林會合北港溪後,改稱烏溪。 名稱為南港溪之本流上游則為東光溪(木屐囒溪),發源於水社大山北側,向北流經頂城、東光、長尾寮,於外加道坑附近與大林溪合流後,始稱南港溪,由外加道坑開始沿溪地形形成峽谷,經過牛洞,來到水頭便漸漸失去峽谷景觀,由魚池盆地進入埔里盆地後向西北流,於盆地西部之向善附近與眉溪匯流,至柑子林此段仍為南港溪。 主流上游眉溪河谷為通往台灣東部地區的重要孔道之一,省道台14線即通過此一地段。.

新!!: 埔里鎮和南港溪 (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台14線

台14線,是位於臺灣的一條省道,起自彰化縣彰化市,訖於南投縣仁愛鄉屯原,全長99.021公里,是進入埔里、日月潭、霧社的重要公路。 台3線的臺中市至草屯,接台14線草屯至埔里段與台21線的埔里至日月潭,這3段合稱「中潭公路」;而埔里至霧社段稱為「埔霧公路」。 此線原本計畫開闢霧社至花蓮縣秀林鄉銅門路段,稱為「新中橫公路霧社銅門線」,但已於2014年解編。未開闢的屯原至龍澗路段不再開闢,已開闢的龍澗至銅門路段從省道解編。 台14線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全線大多與水沙連高速公路(國道6號)的交流道連接。.

新!!: 埔里鎮和台14線 · 查看更多 »

台21線

臺21線,是台灣的一條省道,起點為臺中市東勢區天冷,終點南投縣信義鄉塔塔加,與臺18線相連接,全長共145.035公里。其中天冷經國姓鄉至埔里為豐埔公路(豐原經東勢至埔里),埔里日月潭段為中潭公路(臺中至日月潭)之一段、水里塔塔加段為新中橫公路水里玉山線。臺21線由北向南共經過臺中市、南投縣,另有一條支線臺21甲線。臺21線是台灣西部最靠近玉山山脈之縱貫公路,全線可通行。 2014年7月16日起,臺21線調整路線,北段天冷至塔塔加不變,里程調整為145.035公里;原計劃的塔塔加至高雄市那瑪夏區達卡努瓦路段解編不再開闢;南段達卡努瓦至高雄市林園區路段改編為臺29線,路線名稱為達卡努瓦-林園,里程為112.310公里。.

新!!: 埔里鎮和台21線 · 查看更多 »

台中客運

臺中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chung Bus Company, Ltd.),簡稱臺中客運、中客,是一家臺灣汽車客運業者,主要行駛臺中市公車,並有七條國道路線從臺中市通往臺北、新竹、臺西、北港、嘉義、竹山以及埔里。.

新!!: 埔里鎮和台中客運 · 查看更多 »

台中車站 (高鐵)

#重定向 高鐵台中站.

新!!: 埔里鎮和台中車站 (高鐵) · 查看更多 »

台灣公路俗名列表

以下為中華民國(臺灣)的編號公路與俗成名稱對照列表。.

新!!: 埔里鎮和台灣公路俗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埔里鎮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羅

#重定向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新!!: 埔里鎮和台羅 · 查看更多 »

合歡山

合歡山,台灣旅遊景點,位於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的交界處。其周邊係由七座山峰所串連合稱合歡群峰,七座中之五座皆名列台灣百岳,為合歡溪、濁水溪、北港溪和塔次基里溪的分水嶺。在遊客中心前立有「合歡山海拔3,158公尺」標示牌,這是台14甲線途經合歡山所顯示出標高。 合歡山冬季白雪皚皚,素有「雪鄉」之稱;春夏季玉山矮箭竹草原與玉山杜鵑、紅毛杜鵑花叢,景色宜人。林務局在此設立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並於位在台14甲線32.855公里處提供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與松雪樓住宿服務,以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小風口附近設立合歡山管理站。在合歡山遊客服務中心前的公路旁設有展望台可遠眺奇萊山,同時合歡山也是攀登合歡東峰、合歡尖山、石門山與中央山脈北三段的登山口。.

新!!: 埔里鎮和合歡山 · 查看更多 »

夏獻綸

夏獻綸(),字芝岑,號筱濤,江西新建人,清朝官員。 他於同治十一年(1872年)接替潘駿章擔任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為台灣清治時期的地方統治者。光緒五年(1879年)卒於任。.

新!!: 埔里鎮和夏獻綸 · 查看更多 »

大坪頂

大坪頂可以指:.

新!!: 埔里鎮和大坪頂 · 查看更多 »

奧萬大

奧萬大可以指:.

新!!: 埔里鎮和奧萬大 · 查看更多 »

山刺番荔枝

山刺番荔枝又名山刺果番荔枝(学名:Annona montana、mountain soursop、羅李亮果、阿那那)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下的一个种。台灣南投縣埔里有生長、稱之為「阿那那」。果實產出於春夏季、風味酸中帶甜,可作成冰品、亦可製成鬆餅及果醬。.

新!!: 埔里鎮和山刺番荔枝 · 查看更多 »

峡谷

峽谷乃指由峭壁所圍住的山谷,一般由河流長時間侵蝕而形成。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是最广为人知的大峡谷之一,其長度為504.9公里,平均深度達1200公尺。太陽系裏最大的峽谷是位於火星赤道上的水手号峡谷(Valles Marineris)。.

新!!: 埔里鎮和峡谷 · 查看更多 »

巫重興

巫重興(),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父親巫俊曾任埔里信用組合(今埔里鎮農會)組合長,同父異母兄弟巫永福為台灣文學家。 1930年(昭和五年)埔里公學校(今南投縣埔里鎮埔里國民小學)高等科卒業。1944年(昭和十九年)在「臨時教員養成講習所」修業完畢。於1945年(昭和二十年)分派至埔里北國民學校(後稱「埔里第一國民學校」,今埔里國民小學)擔任教師。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辭卸教職參選當選南門里長。1953至1959年(民國四十二年至四十八年)間分別當選並任職第二、三屆民選埔里鎮長。鎮長任內興設學校、興建第二市場、造橋鋪路、充裕鎮庫、鎮政建設聲譽非常卓著。1963至1966年(民國五十二年至五十五年)間分別當選並任職第三、四屆能高農田水利會(後併入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水利會會長任內積極推動「能高大圳」的興建,最終爭取新台幣38億元之經費於1965年(民國五十四年)開工。能高大圳於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完工,灌溉面積2918公頃,為埔里地區主要的農業灌溉設施。.

新!!: 埔里鎮和巫重興 · 查看更多 »

巫永福

巫永福(),是一位臺灣的作家,其文學創作持續到戰後,為跨越語言的一代之成員。其主要成就在文學創作上,如詩歌、小說作品,其作品曾被選入中、日文各種選集;其次是創立巫永福文化基金會,並設立數個文學獎項以推動台灣文學。.

新!!: 埔里鎮和巫永福 · 查看更多 »

巴宰語

fix-attempted.

新!!: 埔里鎮和巴宰語 · 查看更多 »

巴宰族

巴宰族(éh、Pazih、Pazeh;巴則海族、拍宰海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其中以岸裡社最為強大。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愛蘭地區,目前仍保有族語巴宰語及傳統文化。.

新!!: 埔里鎮和巴宰族 · 查看更多 »

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巴布薩語:Babuza)又稱為貓霧捒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即荷蘭人所稱的虎尾壟(Favorlang),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地帶。還存有屬於彰化地區的虎尾壟語詞典,於1650年由荷蘭傳教吉爾伯特斯·哈帕特以荷蘭文編寫。.

新!!: 埔里鎮和巴布薩族 · 查看更多 »

中央山脈

中央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北起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與東澳之間的烏岩角,南到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呈北北東至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為全島最長的山脈,它將台灣全島分成了西大、東小不對稱的兩半,東部地勢較險峻,而西部則較寬緩。同時中央山脈也成為全島各水系的主要分水嶺。.

新!!: 埔里鎮和中央山脈 · 查看更多 »

中臺灣

中臺灣是臺灣中部的簡稱。其為臺灣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帶,是臺灣的農業重鎮,同時也是臺灣中小企業與精密機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機械(捷安特)、臺中精機、寶成集團、漢翔航空工業等知名企業均以臺中市為根據地,並形成全國第二大的臺中彰化都會區。.

新!!: 埔里鎮和中臺灣 · 查看更多 »

中橫公路

東西橫貫公路入口 谷關的東西橫貫公路牌樓 九曲洞隧道東口 中橫公路的明隧道 中橫公路沿途的隧道 中橫公路碧綠神木段 中橫公路,全名東西橫貫公路或中部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是台灣第一條串聯東部與西部的公路系統,與南橫公路、北橫公路並列為台灣三大橫貫公路。1956年7月7日開工,1960年5月9日通車,最初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的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擔任開發主力。中橫公路貫穿分隔台灣東岸與西岸的中央山脈,所經的地形相當多樣化,從平地直到三千多公尺高的合歡山,中間有隧道、河谷等開鑿,亦經過太魯閣國家公園。省道台八線是此系統中的主線,另有宜蘭、霧社兩條支線,公路編號分別為台七甲線與台十四甲線;其中台八線上谷關至德基路段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長期封閉,至2011年完成便道的整修,惟僅供梨山地區與公路沿線居民和工程人員等出入使用,未對公眾開放。.

新!!: 埔里鎮和中橫公路 · 查看更多 »

布農族

布農族(布農語:Bunun),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現在的人口約五萬餘人。.

新!!: 埔里鎮和布農族 · 查看更多 »

九州 (日本)

九州(,)是日本西南部的一個島,為日本本土四大島之一,也是日本的第三大島、世界第37大島,面積36,752.6平方公里(2011年9月1日統計),次於本州和北海道,比四國大。古名筑紫島(據《古事記》)或筑紫洲(據《日本書紀》)。其北面的關門海峽將九州和本州分隔,而東北面則隔豐後水道與四國相對。 廣義上的九州則指九州地方,包括九州本島上的大分縣、宮崎縣、福岡縣、佐賀縣、長崎縣(含五島列島和對馬島)、熊本縣和鹿兒島縣(含大隅群島和奄美群島)等7縣、以及琉球群島上的沖繩縣,人口約13,013,573人(2016年2月1日),面積約3.79萬平方公里,目前是日本高科技產業的主要集中地。.

新!!: 埔里鎮和九州 (日本) · 查看更多 »

九族文化村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是一座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的主題樂園,名稱由來為成立時、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認定的九個臺灣原住民族。園區全區面積62公頃,是依山建造的遊樂園區,全區制高點位在觀山樓,海拔標高約900公尺。園區內部結合台灣該九大原住民族族群的各項文化特色展示,另設有多項遊樂設施及日月潭纜車,連接九族文化村觀山樓到救國團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

新!!: 埔里鎮和九族文化村 · 查看更多 »

平埔族

#重定向 平埔族群.

新!!: 埔里鎮和平埔族 · 查看更多 »

庐山

庐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风景区、世界名山大会的发起者。庐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脉,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游览目的地。 庐山位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平原的北部,鄱阳湖西北岸,以“雄”、“奇”、“险”、“秀”闻名,被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瀑布飞流直下,云雾变幻无常,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夏季气温比山下低10摄氏度左右,为中国知名避暑胜地之一。 庐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自东晋以来,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过重要的历史印迹,歌咏庐山的诗歌辞赋有4000多首。对庐山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有:古代早期的司马迁、陶渊明、王羲之、慧远等;唐宋时期的白居易、李白、苏东坡、朱熹等;近现代的政治人物蒋介石、毛泽东等。 庐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非常大,堪称中国的政治名山。1895年起,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曾在此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形成了今日牯岭镇的雏形。北伐战争结束后,这里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夏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1937年6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上山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商讨共同抗日事宜。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对日宣战的庐山谈话,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三次在此主持大会,即著名的“庐山会议”。.

新!!: 埔里鎮和庐山 · 查看更多 »

仁愛鄉

仁愛鄉位於臺灣南投縣東部,為該縣兩個山地原住民鄉的其中一個(另一個為信義鄉)。 該鄉在戰後,由原來的臺中州能高郡直轄的蕃地所改制。本鄉的行政中心設於霧社,位居中央山脈之上,地勢高峻陡峭,觀光事業發達。境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為主,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原住民抗日事件—霧社事件,即發生於本鄉。 1950年外省移民隨著政府軍隊從泰緬邊境遷入仁愛鄉清境地區,開墾高山農場,建立眷村,因為當時該部隊主要是雲南省人為主,其中也有不少的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擺夷族人,所以也替本鄉引入雲南擺夷文化,進而與原住民文化揉和成為獨特的文化景貌。.

新!!: 埔里鎮和仁愛鄉 · 查看更多 »

廬山溫泉

廬山溫泉,舊稱富士溫泉,位於臺灣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原為賽德克族馬赫坡社(Mahebo)領土。附近有霧社、塔羅灣溪和馬海僕溪。依地質分類,廬山溫泉屬於中央山脈板岩區的變質岩溫泉。196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礦物所在廬山溫泉的探勘結果發現,此溫泉區的儲水層位在廬山層的逸峰砂岩段和眉溪砂岩破碎帶。.

新!!: 埔里鎮和廬山溫泉 · 查看更多 »

彰化客運

彰化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ANG HUA BUS),簡稱:彰化客運、彰客,是一家主要業務為經營臺灣彰化縣北部地區公共運輸業務的民營公司,同時亦受中華民國交通部公路總局彰化監理站委託代辦車輛檢驗業務。.

新!!: 埔里鎮和彰化客運 · 查看更多 »

北山

北山可以指:.

新!!: 埔里鎮和北山 · 查看更多 »

國姓鄉

國姓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edˋ xiang hiongˊ;海陸腔:gued siangˇ hiongˋ;大埔腔:guad^ siangˋhiong+)位於臺灣南投縣西北部,境內居民以客家人為主(約佔七成),為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

新!!: 埔里鎮和國姓鄉 · 查看更多 »

國光客運

國光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Kuo-Kuang Motor Transportation Company Ltd.),簡稱國光客運,是台灣的民營公路客運業者,其前身為公營事業臺灣汽車客運公司(簡稱臺汽),公司名稱取自臺汽車種「國光號」。.

新!!: 埔里鎮和國光客運 · 查看更多 »

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埔里高工,成立於1953年9月,是一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的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該校有機械科、電機科、化工科、建築科、資訊科、微電科、電繪科及體育科。.

新!!: 埔里鎮和國立埔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查看更多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簡稱暨南大學或暨大,是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所國立大學,前身為清末設在南京的「暨南學堂」。歷史悠久,國民政府遷台後,各方校友紛紛提出復校訴求,1984年,美國南加州暨大校友會雷博平會長應邀到台北會合徐亨、戴始仲二位學長一同代表暨大校友出席在總統府召開的僑務會議,提出在台復辦暨南大學的訴求。之後,海內外的暨大校友遊說台灣政界、教育界與文化界,後又直接訴請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在歷經多次失敗仍不斷努力奔走下,最終於1995年實現在台復校之願景。現設有人文、管理、科技、教育等四個學院。「暨南」二字取自書經禹貢篇:『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的含義,其意是要把中華文化向南方的海外傳播。早在1907年清末年設在南京的暨南學堂,及民國以後設在上海的暨南大學,皆以培育僑界人才為其傳統及特色。承襲『暨南』之名,即是希望延續此一使命。.

新!!: 埔里鎮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簡稱暨大附中,是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所高級中學,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附屬中學。其前身最早為「南投縣立埔里初級中學」,1958年9月再升格為「南投縣立埔里中學」增設高中部;埔里中學分初中部及高中部。後因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再於1968年8月1日由埔里中學高中部分出國立埔里高級中學。2001年12月13日由埔里高級中學再改制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新!!: 埔里鎮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道6號

國道6號可以指:.

新!!: 埔里鎮和國道6號 · 查看更多 »

出水市

出水市()是位于日本鹿兒島縣西北部的城市,以鶴的棲息地聞名。.

新!!: 埔里鎮和出水市 · 查看更多 »

內政部

內政部是部分國家政府管理國內重要政務的政府機關所使用的名稱,一般包括警察和內部保安、災害管理、管理地方自治事務、選舉、公共行政、入境及移民歸化事務等。但部分國家並沒有內政部的設置,包括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將國家的內部政務,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負責。警察通常歸内政部指挥。.

新!!: 埔里鎮和內政部 · 查看更多 »

全航客運

全航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uan Hang Tourism),簡稱:全航客運,是一家主要行駛臺中市公車及公路客運的民營業者。.

新!!: 埔里鎮和全航客運 · 查看更多 »

噶哈巫語

fix-attempted.

新!!: 埔里鎮和噶哈巫語 · 查看更多 »

玄光寺

光寺,是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日月潭畔的佛寺,曾供奉玄奘部分頂骨。.

新!!: 埔里鎮和玄光寺 · 查看更多 »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設置於1767年,前身為福建分巡臺灣道,是臺灣道的主官正式官職,即臺灣清朝統治地區的實際統治者。此官職名稱又稱為臺道或亦可稱為臺灣道、分巡臺灣道。 分巡臺灣兵備道與官銜前身分巡臺灣道最大不同在予明確加授臺灣清領區軍權,而道署仍設於臺南。另外,臺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與稍早相同,臺灣西部仍為福建省所管轄,主官皆為外地輪調。1791年,萬鍾傑任職期間,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再度升格為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 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就職位等級來說,屬道員之正四品文官。.

新!!: 埔里鎮和福建分巡臺灣兵備道 · 查看更多 »

糯米橋

#重定向 國姓鄉北港溪石橋.

新!!: 埔里鎮和糯米橋 · 查看更多 »

縣道131號

縣道131號 埔里-水--,北起南投縣埔里鎮,南至南投縣水里鄉,全長共計33.085公里(公路總局資料)。.

新!!: 埔里鎮和縣道131號 · 查看更多 »

绍兴酒

绍兴酒主要是指产自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黄酒,属于酿造酒的一种。.

新!!: 埔里鎮和绍兴酒 · 查看更多 »

翠峰

翠峰(Green Lodge)為香港一項低密度住宅物業,位於元朗孖峰嶺路23號,由恆基物業地產發展。翠峰包括21幢洋房,2幢獨立屋,並於2007年開始發售。 翠峰鄰近有輕鐵屏山站、屏山文物徑、元朗公園。.

新!!: 埔里鎮和翠峰 · 查看更多 »

眉溪

眉溪(賽德克語:bakei、iyu、sdringan)位於台灣中部,屬於烏溪水系,為南港溪的主流 (此處指最長河道) 上游,流域面積136.41平方公里,分佈於南投縣埔里鎮北部及仁愛鄉中西部。其源流為哈奔溪,發源於北東眼山、三角峰之間的合望鞍部一帶,向西南流經霧社,於人止關附近與北側流來之東眼溪會合,始稱眉溪,續流經楓樹林、獅子頭、九芎林、蜈蚣崙,進入埔里盆地後繞行盆地北部,於盆地西部之向善橋附近注入南港溪。 眉溪河谷為通往台灣東部地區的重要孔道之一,省道台14線即通過此一地段。.

新!!: 埔里鎮和眉溪 · 查看更多 »

甘蔗

蔗是禾本科的单子叶植物,为甘蔗属(学名:Saccharum)的总称。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生質能源。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中国最常见的食用甘蔗为中国竹蔗。.

新!!: 埔里鎮和甘蔗 · 查看更多 »

盆地

地(英语:Basin),地貌学的盆地的特徵为盘地四周地形的水平高度要比盆地自身高,在中间形成一个低地,常為一地形(平原、高原)被山所圍繞也是盆地,因此是盆地是地形分支的一种。在云贵川等地的山间盆地也叫坝子。 依形成原因可區分為以下幾種:.

新!!: 埔里鎮和盆地 · 查看更多 »

道卡斯族

道卡斯族(英語:Taokas)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此名稱為日本學者伊能嘉矩所命名,又名斗葛族,閩南語音近於大甲(白話字:Tāi-kah),故又稱大甲族。.

新!!: 埔里鎮和道卡斯族 · 查看更多 »

道路

道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连结两地的最理想方式是直线。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得不考虑到道路的路径、道路网等级、以及实际地势地貌,城市原有布局的影响。此外,道路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场地、路线、最大交通量和行驶速度以及适当的转弯半径。道路还要把交通引导到隧道和桥梁(在交通工程设计时,隧道和桥梁等构造物的位置优于道路局部路线位置,所以要使道路路线迁就桥涵隧道位置)。在宽度和深度(此处指道路基础的高度或者深度)同样要符合预计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工具的重量的要求。.

新!!: 埔里鎮和道路 · 查看更多 »

頭社

頭社,可以指:.

新!!: 埔里鎮和頭社 · 查看更多 »

袁叔琪

袁叔琪(YUAN Shu-chi,)是台灣女子射箭運動員,為臺灣南投縣埔里鎮人,綽號「鹽酥雞」。.

新!!: 埔里鎮和袁叔琪 · 查看更多 »

食茱萸

食茱萸(学名:Zanthoxylum ailanthoides),别名红刺楤、红刺葱、大叶刺葱、仁刺葱、刺江某、越椒、毛越椒、鸟不踏等,中國植物誌則稱以椿叶花椒。 .

新!!: 埔里鎮和食茱萸 · 查看更多 »

馬文君

文君()中國國民黨籍南投縣政治人物,埔里人,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曾任埔里鎮鎮長、南投縣議員、中國國民黨南投縣埔里鎮黨部主任委員。 馬文君於2002年當選南投縣第一位女性鄉鎮首長,創下「最年輕鄉鎮首長」的紀錄,身為「埔里女兒」的她在臉書說,「文君生在埔里,埔里是我的家鄉,我也從未離開過埔里,對於生我育我的這片土地,有份深厚的在地情感。」 921大地震後,馬文君接任埔里鎮長並在第七屆南投縣立法委員第一選區吳敦義接任行政院長後,於民國98年底與縣長選舉合併的立委補選中擊敗捲土重來的前立委林耘生,成為南投縣首位女性立法委員。2012年競選連任時以六成的得票率大勝民進黨推出的學者張國鑫,2016年在草屯鎮之外的鄉鎮全數勝出,再度擊敗張國鑫,順利三連霸。.

新!!: 埔里鎮和馬文君 · 查看更多 »

香菇

香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又叫做冬菇、北菇、香蕈、厚菇、薄菇、花菇、椎茸,为小皮伞科香菇属的物种,是一种食用菇類。 一般食用的成員為,鲜香菇脱水即成乾香菇,便于运输保存,是一种重要的南北货。中菜广泛使用乾/鲜香菇。烹饪时需将乾香菇先行泡水发制。素三鲜中,香菇往往作为其中的一鲜出现。在斋食中,香菇亦为重要原料之一。.

新!!: 埔里鎮和香菇 · 查看更多 »

許鈞鈞

許鈞鈞(),台灣女演員,原名許姿婷,曾代表台灣到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紅樓夢中人選拔 ,脫俗的形象及不凡的表現,讓她跨海圓夢。.

新!!: 埔里鎮和許鈞鈞 · 查看更多 »

謝和弦

謝和弦(),華語流行音樂的創作歌手,臺灣南投縣埔里人,2014年1月8日加盟華納唱片。2016年5月20日,与台荷混血女友戴怡軒(Keanna)结婚。.

新!!: 埔里鎮和謝和弦 · 查看更多 »

魚池鄉 (台灣)

魚池鄉(邵語:Qabizay),原稱五城堡,位於台灣南投縣中部,北鄰埔里鎮,西鄰國姓鄉、水里鄉,東鄰仁愛鄉,南接信義鄉,名聞遐邇的觀光景點日月潭就位於本鄉。 魚池鄉為台灣原住民族-邵族的聚居地,地方通行語為邵語。.

新!!: 埔里鎮和魚池鄉 (台灣) · 查看更多 »

魚池鄉 (臺灣)

#重定向 魚池鄉 (台灣).

新!!: 埔里鎮和魚池鄉 (臺灣) · 查看更多 »

鯉魚潭 (埔里)

鯉魚潭,位於台灣南投縣埔里鎮的一處湖面面積達二十甲的天然湖泊,分為南、北兩潭,中間以柳堤分隔,潭水深度與兩潭周遭景觀迥然不同,南潭原始深邃、北潭開朗清麗。環湖周長有一千三百公尺。.

新!!: 埔里鎮和鯉魚潭 (埔里) · 查看更多 »

豐榮客運

豐榮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豐榮客運,是一家主要業務為經營臺中市市區公車與公路客運的業者。.

新!!: 埔里鎮和豐榮客運 · 查看更多 »

鹿儿岛县

鹿儿岛县()位于日本九州岛的最南端,除了九州岛的部分,还包括萨摩半岛和大隅半岛,以及薩南群島。古属萨摩国以及大隅国,鹿儿岛市为县政府所在地。 鹿儿岛县总面积918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22公里,共有岛屿605个。该县由19个市、20个町和4个村共43个市町村组成。鹿儿岛县分布着许多火山,约一半的土地被火山灰所覆盖。 鹿儿岛地区归入日本中央政权的时期比较晚,归入后统治度也比较低。鹿儿岛县对日本近代历史影响很大。在很久以前,它是一个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薩摩藩的领地。维新三杰中的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是萨摩人,为明治维新的成功起了重大作用。.

新!!: 埔里鎮和鹿儿岛县 · 查看更多 »

霧社

霧社,海拔1148公尺,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為仁愛鄉鄉治,且是台14線及台14甲線分歧處。為霧社事件發生地,原居民為賽德克族,亦有漢人(福佬人)遷入。該地因櫻花盛開,有「櫻都」之稱。.

新!!: 埔里鎮和霧社 · 查看更多 »

茭白

茭白(学名:Zizania latifolia),又名茭白筍、加澤筍、葩白筍、菰、菰蔣、菰蔣草、美人腿、籧蔬『爾雅』、菰菜、菰筍、茭筍、茭粑、茭瓜、高笋、茭首、茭草、茭耳菜、茭兒菜、古稱為菰或菰芛。属禾本科菰屬。.

新!!: 埔里鎮和茭白 · 查看更多 »

郭子乾

郭子乾(),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南投埔里的演員和綜藝節目主持人。 他以擅長模仿他人言行聞名,他所扮演的知名腳色有張國志、余添、郭掏、郭台名、豬哥喨、江一倌等。 此外,他還培養出陳漢典等知名藝人。.

新!!: 埔里鎮和郭子乾 · 查看更多 »

郭百年事件

郭百年事件,是指發生於清嘉慶19年(1814年)到嘉慶20年(1815年)水沙連地區埔里社漢人和原住民之間的衝突事件。.

新!!: 埔里鎮和郭百年事件 · 查看更多 »

舞臺劇

#重定向 劇場藝術.

新!!: 埔里鎮和舞臺劇 · 查看更多 »

邵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 Taipei: Academia Sinica..東台灣"蘭嶼島(深紅色)表示為使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巴丹語群達悟語的區域. 邵語(邵文:Thau a lalawa)為台灣原住民邵族所使用的語言,屬於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第2群,黃美金,"劭語參考語法",遠流出版公司,台北,2000年3月.

新!!: 埔里鎮和邵語 · 查看更多 »

蔡煌瑯

蔡煌瑯(Tsai Huang-liang,),臺灣政治人物,生於南投縣埔里鎮茄苳腳,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畢業,民主進步黨籍。曾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副主委,也曾蟬聯多屆立法委員(交通委員會召集委員),現任臺灣車輛公司董事長、台灣高鐵公司董事、中華軌道車輛工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

新!!: 埔里鎮和蔡煌瑯 · 查看更多 »

蔡豐安

蔡豐安(),外號「阿扁」前棒球選手。出生地於南投縣埔里鎮。初期效力三商虎,1999年三商虎隊宣布解散,被兄弟象相中而得以延續職棒生涯,2002年打出生涯最多的21支全壘打,打擊率2成94、打點84分也是歷年最佳,同時打響與隊友彭政閔、陳致遠所組成的「黃金三劍客」名號。 但從2006年5月起,蔡豐安被以受傷為由,降為二軍球員。同年8月2日突然由兄弟象球團以「不適任」理由遭球團向中華大聯盟放於“讓渡名單”,由於在於其規定二十四小時內無其他球隊與其洽談簽約,因此蔡豐安的職棒生涯至此告一段落。蔡豐安事件在網路上曾引起熱烈討論,一般認為此一事件與兄弟象領隊洪瑞河的態度有很大關係。 2010年1月,蔡豐安因涉入職棒簽賭案,遭板橋地檢署約談後聲請羈押,板橋地方法院裁定以20萬元交保。洪瑞河當晚表示,2006年象隊釋出蔡豐安時,「他就已承認這事」,所以球團才將他釋出。蔡豐安表示他絕無涉案,將會在基層繼續教球。中華棒協和學生聯盟則宣布禁止蔡豐安登錄為教練、參加比賽。 2011年6月30日板橋地方法院一審將蔡豐安判1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200萬元。.

新!!: 埔里鎮和蔡豐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 村里#鄰.

新!!: 埔里鎮和鄰 · 查看更多 »

里是東亞傳統的长度单位,起源於中國周代,當時一里為1800尺,後世實際長度歷代不同,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後也有變化;至近代於華語圈也稱作華里以和英里和公里區別。 现在一般1里等于500米,2里等于1公里。 日本大寶律令規定「里=5町=300歩」1里.

新!!: 埔里鎮和里 · 查看更多 »

蕙蓀林場

#重定向 惠蓀國家森林遊樂區.

新!!: 埔里鎮和蕙蓀林場 · 查看更多 »

艺人

藝人是對從事演藝表演工作者的稱呼,是利用自己本身的技藝與才能來娛樂他人,以賺取報酬之職業的總稱,與幕後的演藝工作者(導演、編劇、音樂創作人、製作人等)相對。現代多用來指稱流行文化領域的演藝表演者,包括歌手、演員、模特兒、節目主持人、舞者、音樂人、播音員、配音員等。.

新!!: 埔里鎮和艺人 · 查看更多 »

雪山山脈

雪山山脈是台灣五大山脈之一,位於中央山脈的西北方,東以蘭陽溪斷層谷與大甲溪上游縱谷(合稱匹亞南構造線)與中央山脈分界。雪山山脈為台灣最北方的山脈,呈現東北至西南走向,北起新北市貢寮區的三貂角,南迄南投縣名間鄉濁水溪北岸的濁水山,若以此計算,整個山脈長約260公里,寬約28公里。日本時代稱為次高山脈。.

新!!: 埔里鎮和雪山山脈 · 查看更多 »

耶馬溪

耶馬溪是位於日本九州大分縣中津市山國川的中上游的溪谷,獲選為新日本三景之一,1923年日本政府將此地指定為名勝,1950年,進一步將附近區域劃為「耶馬日田英彥山國定公園」。 該地屬於石灰質的熔岩地形,經水流切割而成溪谷地形,包括本耶馬溪、裏耶馬溪、深耶馬溪、奧耶馬溪,都以耶馬溪為名。 「耶馬溪」一詞,是由1818年日本學者賴山陽(陽明學派、漢詩學家,1780年生、1832年歿)來此地造訪,看見山中的美麗景致,便吟「耶馬溪耶麻天下無」詠嘆美景,從此之後此地便以「耶馬溪」命名,不過這個只是當地的傳說,並沒有相關的考據可以證實這個說法。.

新!!: 埔里鎮和耶馬溪 · 查看更多 »

陳大豐

陳大豐(日文新字体:陳 大豊/チェン・タイフォン,),和名大豐 泰昭(日文新字体:大豊 泰昭/たいほう やすあき),生於臺灣南投縣埔里鎮,前日本職棒選手(内野手、外野手)。曾經效力過中日龍及阪神虎等球隊。其胞弟為前羅德及味全龍球員陳大順。.

新!!: 埔里鎮和陳大豐 · 查看更多 »

投65線

投65線 埔里市區-新城,是位於南投縣的一條鄉道,起點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埔里市區,終點於南投縣魚池鄉新城,全長12.406公里。1966年此路首次列入鄉道系統,並保持相同編號與路線至今。.

新!!: 埔里鎮和投65線 · 查看更多 »

投73線

投73線 小埔社-愛蘭,是位於南投縣的一條鄉道,起點位於南投縣埔里鎮小埔社,終點於南投縣埔里鎮愛蘭,全長9.765公里。1966年此路首次列入鄉道系統,除了大莊於1976年從聚落內的永興路改道外環道的永豐路外,其他路線與今日相同,並保持相同編號至今。本線與投81線延伸線為通往中台禪寺的必經路線,也是國道六號通車前埔里-台中間埔里鎮境內的替代道路。.

新!!: 埔里鎮和投73線 · 查看更多 »

水沙連

水沙連,是台灣南投縣的地理--名詞。.

新!!: 埔里鎮和水沙連 · 查看更多 »

泰雅族

泰雅族(Atayal),屬於南島語族的一支,是在台灣的第三大原住民族群,為典型的高山民族,古有出草獵人頭習俗。現世居台灣中央山脈旁的聚落。 泰雅人分佈於台灣島上的山地高山,為南島民族之一。生活幾千年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分佈於北部中央山脈兩側,東至花蓮太魯閣,西至東勢,北到烏來,南迄南投縣仁愛鄉,曾是台灣原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的一族。 泰雅族的族名原意為「真人」或「勇敢的人」。考古學家認為在距今五千年前,泰雅族就開始在台灣活動,在濁水溪上游曾發現他們的遺址,年代約為西元前2000年至3000年間。 由於泰雅族的方言群眾多,一般將泰雅族分為兩大語系亞族,分別是泰雅亞族與賽德克族,共有二十五個方言群體。根據不同方言群泰雅族人的傳說,其祖先起源包括三個地方,首先是於雪山山脈(大霸尖山),其次是今南投縣仁愛鄉的發祥村瑞岩部落,再來是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中央山脈的白石山。後來因人口增長開始往西北方向、東部及西南方向遷移。 在日治時期,泰雅族被稱為北蕃,為台灣北部最大原住民族群,台灣南部最大族群則是被稱為南蕃的布農族。現在,泰雅族分佈在台灣北部中央山脈兩側,以及花蓮、宜蘭等山區,共分佈台灣北部八縣十三個鄉內。總人口數約九萬餘人,就人數而言,僅次於阿美族及排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中的第三大族。 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是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最北方的聚落。.

新!!: 埔里鎮和泰雅族 · 查看更多 »

洪雅族

洪雅族(Hoanya)、亦名和安雅族或洪安雅族,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 分布於臺中市霧峰以南、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市到臺南市新營以北一帶附近。本族包括羅亞族(Lloa)、阿立昆族(Arikun)二支族,因同化而已難以辨別。 此名由伊能嘉矩紀錄到斗六柴裡社、斗六東的熟番自稱為「Hoanya」,後來的語言學家即將諸羅山社、打貓社、斗六門社、他里霧社、哆囉嘓社,貓羅社、南投社、北投社、萬斗六社等社番人,歸類為 Hoanya 族。然而根據鍾幼蘭、翁佳音、李壬癸等學者指出:洪雅是由閩南語 Hoan-á(番仔)轉化而來,台灣很可能並不存在洪雅一族。.

新!!: 埔里鎮和洪雅族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埔里鎮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清境農場

清境農場位於台灣南投縣仁愛鄉,海拔約1700至2000公尺,為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梨山福壽山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場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仁和路170號(台14甲線旁),清境農場地區飲食文化以滇緬料理聞名。.

新!!: 埔里鎮和清境農場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埔里鎮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埔里鎮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埔里鎮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月潭

日月潭(邵語:Zintun;Ji̍t-goa̍t-thâm,Sun Moon Lake)位於臺灣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為日潭與月潭之合稱,因其雙潭水色各異而得名。是臺灣岛上第二大湖泊(僅次於曾文水庫)及第一大(半)天然湖泊兼發電水庫。湖面海拔736公尺,常態面積7.93平方公里(滿水位8.4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7公尺,自然生態豐富,但亦為最多外來種生物的淡水湖泊之一。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九頁。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生活在潭水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裡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一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 2000年1月,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其範圍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區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里-蛇窯臺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ISBN 978-986-7630-21-6 2004年2月出版。 2016年3月,與日本靜岡縣濱名湖締結為姐妹湖。.

新!!: 埔里鎮和日月潭 · 查看更多 »

愛蘭交流道

愛蘭交流道為台灣國道六號的交流道,位於南投縣埔里鎮鐵山、房里、南村里交界處,指標為29k。交流道型式為喇叭型。其以聯絡道與台14線連接,聯絡道上建有台灣第一座脊背橋。該交流道為國道六號連接埔里市區與日月潭的主要樞紐,東草屯至愛蘭交流道於2009年3月21日通車。.

新!!: 埔里鎮和愛蘭交流道 · 查看更多 »

拍瀑拉族

拍瀑拉族(Papora、Vupuran、Bopalat、Basagar、Babusagar,亦作:巴布拉族。)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分布於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南屯區和清水區一帶的海岸平原。拍瀑拉族為建立構成大肚王國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在荷蘭、東寧和清治時期都有被討伐的記錄。1731年-1732年該族反抗漢人的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為史載最大的熟蕃民變。也因為此民變,中部平埔族群包含道卡斯族崩山社群、部分巴布薩族以及拍瀑拉族慘遭屠殺,統治台灣的清廷取消漢人移民來台的「禁止攜眷」政令。1822年,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番蛤美蘭社遭郭百年及其同夥屠殺,後來連合水沙連邵族招西部平埔6族入墾埔里。在可耕地與部落遭漢人強佔、原鄉生存不易的情況下,拍瀑拉族就如同另外5族一樣,集體遷往埔里。臺灣知名歌手蔡依林的外婆即是拍瀑拉族人,她的外高祖母曾任部落中十分重要的「曲頭」-農曆七月一日敲鑼領唱召集大家一起來「牽田」的工作,唱到興致高昂時,就會邊跳邊抖,變成「抖田」或稱「跳田」。.

新!!: 埔里鎮和拍瀑拉族 · 查看更多 »

921大地震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臺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约102秒,乃臺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震央位于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处于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约8.0公里,芮氏規模7.3级(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矩震級7.6-7.7级)。該地震肇因於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為悼念地震逝去的民眾與警惕自然災害的威脅,中央政府於2000年訂立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舉行地震演習,以求災害來臨時能做好防護措施,將傷亡的可能降至最低。.

新!!: 埔里鎮和921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埔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