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

指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葡文:URGÊNCIAS DO HOSPITAL S. JANUÁRIO.、Emergency Building of St.)位於澳門半島大堂區內的一個中途站。新福利28C、H3、澳巴6A、6B、H2、澳門新時代H1路線途經該站。.

56 关系: 加思欄花園十六浦南灣大馬路友誼大馬路大堂區媽閣廟媽閣廟前地媽閣總站山頂醫院總站山頂醫院急診大樓中葡友好紀念物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亞馬喇前地 (總站)二龍喉公園仁伯爵綜合醫院俾利喇街嘉樂庇總督大橋凱泉灣公共行政大樓回力 (總站)祐漢祐漢市政綜合體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約翰四世大馬路紅街市罅些喇提督大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燒灰爐村盧廉若公園螺絲山公園蝴蝶谷大馬路總站觀音堂葡萄牙語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柯邦迪前地水坑尾街永寧廣場總站治安警察局澳巴澳門培道中學澳門培正中學澳門半島澳門巴士28C路線澳門巴士路線列表澳門巴士H1路線澳門巴士H2路線澳門巴士H3路線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澳門理工學院澳門葡京酒店...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濠江中學新福利集團慕拉士大馬路 扩展索引 (6 更多) »

加思欄花園

加思欄花園(又名南灣花園)(葡文:Jardim de S. Francisco),位於澳門東望洋新街以及兵營斜巷交界,是澳門第一座公園,其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因毗鄰昔日加思欄兵營,故通常被稱為加思欄花園。.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加思欄花園 · 查看更多 »

十六浦

#重定向 澳門十六浦度假村.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十六浦 · 查看更多 »

南灣大馬路

南灣大馬路(Avenida da Praia Grande)位於澳門半島南部,南接西灣街,由羅飛勒前地起,北端至嘉思欄馬路與葡京酒店之間。長1130米。原名南灣街(Rua da Praia Grande),是昔日澳門南灣海岸。1995年改為今名。南灣大馬路周邊是澳門的商業、政治中心。.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南灣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友誼大馬路

友誼大馬路(Avenida da Amizade)位於澳門半島東南,東北起新口岸水塘東北角,西南至亞馬喇前地,長約2860米。每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舉行時,該路會成為用作賽車跑道用途。.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友誼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大堂區

大堂區(Freguesia da Sé)位於澳門半島的東南部,是澳門半島面積第二大的堂區,得名自俗稱「大堂」的澳門主教座堂。.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大堂區 · 查看更多 »

媽閣廟

#重定向 媽祖閣.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媽閣廟 · 查看更多 »

媽閣廟前地

媽閣廟前地(Largo do Pagode da Barra)是澳门半岛南部風順堂區媽閣廟門前的廣場。因位置於媽閣廟前而得名,是各等地遊客訪澳門必到的旅遊景點之一。前地向海之方向有澳門海事博物館,附近有新發展出現的手信街。北端為妈阁斜巷,南端連接媽閣上街。.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媽閣廟前地 · 查看更多 »

媽閣總站

媽閣總站(BARRA/ TERMINAL,Barra Terminal)位於澳門半島的一個終點站,位於西灣湖景大馬路。以該站為終點站的路線包括澳巴N3和新時代1、10、10A、11、18、18B和21A路線,另外新福利5、5AX、9、26、MT4和澳巴2、6B路線路經該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媽閣總站 · 查看更多 »

山頂醫院總站

山頂醫院總站(葡文:HOSPITAL S. JANUÁRIO/ TERMINAL、St.)位於澳門若憲馬路,鄰近山頂醫院的一個終點站,新時代H1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澳巴6B、新福利H3路線途經本站。因得勝斜巷行人隧道工程此站在2015年1月31日至2016年7月1日期間暫停使用。.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山頂醫院總站 · 查看更多 »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重定向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 查看更多 »

中葡友好紀念物

中葡友好紀念物是澳葡政府在1999年將澳門移交中國前,在澳門建立的一系列紀念物。第一座建築物是融和門,在1993年10月29日揭幕;最後一座是觀音蓮花苑,在1999年3月21日揭幕。.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中葡友好紀念物 · 查看更多 »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de Almeida Ribeiro),又稱新馬路,是澳門中區的重要道路之一,為澳門重要的商業中樞及旅遊景點。東接殷皇子大馬路,從南灣大馬路起,西至火船頭街與巴素打爾古街之間,全長620米。 由於新馬路的車流龐大,澳門交通事務局自2010年5月16日起試行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將龍嵩正街至營地大街之間的路段列為公交專道,僅准巴士、的士及特許車輛通行。.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亞馬喇前地 (總站)

#重定向 亞馬喇前地 (巴士總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亞馬喇前地 (總站) · 查看更多 »

二龍喉公園

二龍喉公園(Jardim da Flora、Flora Garden)又稱何東花園、兵頭花園,位於澳門松山山麓,是現時澳門半島唯一設有動物園的公園。.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二龍喉公園 · 查看更多 »

仁伯爵綜合醫院

仁伯爵綜合醫院(俗稱山頂醫院;Centro Hospitalar Conde de São Januário,縮寫:CHCSJ)是澳門三家醫院之一,也是澳門現時唯一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醫院位於松山若憲馬路,佔地30,3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67,535平方米,由4幢建築物相連而成,設置直升機停機坪。仁伯爵綜合醫院始建於1874年1月6日,於1989年11月29日經擴建後啟用。.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仁伯爵綜合醫院 · 查看更多 »

俾利喇街

俾利喇街(Rua de Francisco Xavier Pereira),位於澳門的中部,北起慕拉士大馬路;南至鏡湖馬路,是澳門北區連接南區的主要道路之一。其中由鏡湖馬路至渡船街和羅利老馬路之交界的路段為單線單向行車,慕拉士大馬路至馬交石斜坡及黑沙環斜路和黑沙環馬路之交界的路段為三線單向行車,其餘中間路段為雙向行車(雙線或四線)。全長約1260米,呈西南至東北走向。.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俾利喇街 · 查看更多 »

嘉樂庇總督大橋

嘉樂庇總督大橋(Ponte Governador Nobre de Carvalho;或稱嘉樂庇大橋,坊間通稱澳氹大橋、舊澳氹大橋、舊大橋或舊橋)是澳門第一條連接澳門半島和氹仔的跨海大橋,也是當時葡萄牙“十大建設工程”之一。大橋從澳門半島葡京酒店對開海岸起到達氹仔小潭山北麓。.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嘉樂庇總督大橋 · 查看更多 »

凱泉灣

#重定向 凱泉灣總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凱泉灣 · 查看更多 »

公共行政大樓

公共行政大樓(Edifício Administração Pública),位於澳門水坑尾街162號,是一個集中多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法務範疇政府部門的辦公大樓。樓高29層,總面積約30,500平方米,設有兩層地庫、一層閣樓及一層機房。其中位於地庫一層的演講廳面積約220平方米,可容納全場211人或半場93人。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澳門特區政府於2008年11月3日於公共行政大樓旁的方圓廣場設立“政府資訊中心”,原設於公共行政大樓的公眾服務暨諮詢中心及印務局分處亦遷至該址。.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公共行政大樓 · 查看更多 »

回力 (總站)

#重定向 回力 (巴士總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回力 (總站) · 查看更多 »

祐漢

漢(Iao Hon),位於澳門北區,毗鄰黑沙環以及關閘。 祐漢區在1930年代由填海而成,以往是賽馬場用地,後改為農地用途。直至1970年代,城市發展需要而進行了規模較小的填海工程,並且將農地發展為住宅區。這個住宅區名為祐漢新邨,命名來自發展商祐興建築以及其投資合夥人李超漢,當地主要樓宇如順利樓、牡丹樓等。其後因「九一事件」和龍的行動,引致大量新移民湧入澳門,而且北區生活指數較低,新移民大多定居於祐漢、關閘、台山一帶。經過多年的發展祐漢區已經為一個大型住宅區,區內交通方便,加上道路網的重新規劃,成為澳門居住人口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祐漢 · 查看更多 »

祐漢市政綜合體

漢市政綜合體(Mercado Municipal do Bairro Iao Hon),俗稱祐漢街市,位於澳門祐漢市場街。集街市、固定小販區、市政公園、體育場、停車場及社區活動中心於一身。1994年1月28日建成,由澳督韋奇立主持揭幕儀式。.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祐漢市政綜合體 · 查看更多 »

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

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José Maria de Sousa Horta e Costa,),葡萄牙軍人、政治家、外交官。 高士德曾在軍隊中效力,擔任工程師。後來逐漸被提升至上校軍銜,並在科英布拉大學中取得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至1897年期間,被葡萄牙任命為澳門總督。後來曾被多次任命為特命全權公使出使清國、日本、暹羅,與慈禧、光緒帝、明治天皇和朱拉隆功會過面。 1900年至1904年期間,再次被任命為澳門總督。澳門的高士德大馬路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祖斯瑪利亞·蘇沙康德·高士德 · 查看更多 »

約翰四世大馬路

約翰四世大馬路(Avenida de D. João IV)位於澳門半島南灣,是澳門的交通樞紐之一,東北端連接水坑尾街由南灣大馬路起,沿途交有賈那韶巷、南灣巷、馬統領街及殷皇子大馬路,西南端至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止並連接南灣中巷。全長約280米,闊約25米。街道名稱是以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的第一任國王若昂四世為名。在1980年代時,此街曾是澳門其中一處當鋪林立地。.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約翰四世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紅街市

#重定向 提督街市.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紅街市 · 查看更多 »

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Avenida do Almirante Lacerda),常為華人簡稱為提督馬路,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部。北起青洲大馬路與巴波沙大馬路交界,南接沙梨頭海邊街,呈東北—西南走向。 昔日是澳門半島西岸。1920年代澳葡政府於北段以西的水面開始填海,得出土地即為蓮峰球場。南段以西在1980年代以前為木材存放之地,也有製造業。1990年代以後填海成為住宅區。.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罅些喇提督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 (Avenida Dr.)是一條位於澳門半島新口岸北部邊緣的道路,依東望洋山山勢而建。西起葡京路、賈羅布大馬路、嘉思欄馬路之交界,往東北方至回力球場後右轉至友誼大馬路止,全長1470米。 以第109任澳門總督羅理基命名。周圍早期是菜地。東西兩則在1980年代開始發展。中間路段南側建成了何賢公園 (中間為何賢公園迴旋處,下有行車隧道,上有中葡友好紀念物「東方拱門」)。松山隧道與南光大廈之間的土地一直未有開發。惟2006年政府廢除原有的對東望洋山周圍建築高度的限制,觸發了社會對政府保育政策緩慢的不滿。.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羅理基博士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燒灰爐村

村(葡萄牙文:Povoação do Chunambeiro)是澳門一個已消失的古老村落,位於澳門半島風順堂區東部、西灣與南灣之間,北端出口接南灣大馬路,南端接民國大馬路,東側外圍有何鴻燊博士大馬路。名稱源自村內原有用作把牡蠣殼燒成白灰為建材的火爐,該村約於16世紀被葡萄牙人侵佔,至1910年時村莊正式消失,後來設有公園、學校等,周邊亦改建為住宅至今,對出的海岸今也已被填平。.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燒灰爐村 · 查看更多 »

盧廉若公園

盧廉若公園(Jardim de Lou Lim Ioc,古稱娛園;又稱盧家花園或盧九花園;簡稱盧園),是位於澳門的頗具苏州狮子林風格的園林,花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韻的名園。此園曾被稱為是澳門三大名園之一;1992年,更被評為澳門八景之一。.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盧廉若公園 · 查看更多 »

螺絲山公園

螺絲山公園(Jardim Municipal da Montanha Russa,或稱馬交石公園),是位於澳門花地瑪堂區的公園,公園的歷史價值已為澳門政府所評定。 螺絲山公園佔地約9500平方公尺,公園有螺旋形小徑引導遊人迴旋到達上方的人工眺望台。由於整座公園形似一顆巨型螺絲,人工眺望台同樣是螺絲形,所以稱為螺絲山公園。.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螺絲山公園 · 查看更多 »

蝴蝶谷大馬路總站

蝴蝶谷大馬路總站(葡萄牙文:AV.、Butterfly Valley Avenue Terminal)位於路環石排灣公屋群的一個終點站,位於石排灣綜合社區大樓。新福利之51、51A、H3路線、澳巴之52、56、N5 及新時代55路線以該站為終點站。新福利之15T、25AX路線作為中途站。.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蝴蝶谷大馬路總站 · 查看更多 »

觀音堂

觀音堂,可以指:.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觀音堂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語

葡萄牙語(葡语:Português,簡稱:葡語),是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葡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語言,使用地區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幾內亞比索、東帝汶和澳门,共計九個國家或地區。超過兩億人口以葡萄牙语为母語。 由於葡萄牙從15世紀和16世紀開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建立了包括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澳門的殖民統治,葡萄牙語也成為某些地區最常用的第二外語,如西印度的達曼-第烏聯邦區,以及馬來西亞的马六甲州。 最古早的葡萄牙語,源於中世紀的加里西亞王國所使用的一支通俗拉丁語變體。今日的母語人口約為2.1億左右,若包含第二語言使用者則約為2.4億人,通常被列為母語人口世界第6或第7多的語言。葡萄牙語使用區域佔地相當廣泛,同時主要因為巴西眾多的人口,葡萄牙語也是南半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和拉丁美洲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語言。 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曾把葡萄牙语称作“甜蜜的语言”,巴西诗人奥拉沃·比拉克则把葡萄牙语比作“última flor do Lácio, inculta e bela”,意即“拉齐奥最后一朵绚烂的野花”。 葡語界目前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曾說:「世上沒有葡萄牙語這種語言,而是有很多語言使用葡語。.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葡萄牙語 · 查看更多 »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Avenida do Conselheiro Ferreira de Almeida)又名荷蘭園大馬路和荷蘭園正街,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東北—西南走向。南端在東望洋街口接水坑尾街,北端至美副將大馬路,全長約1030米。是澳門半島重要的南北通道。.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柯邦迪前地

柯邦迪前地(又稱司打口,葡萄牙文:Praça de Ponte e Horta)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位於澳門半島西邊、風順堂區北部,全長約105米,闊約40米。前地的最東端接聚寶街與群興新街交界,東北側接有蓬萊新街,最北端接火船頭街,最西端則接河邊新街與比厘喇馬忌士街交界,最南端則有隧道通往安仿西巷。街道名稱是以1866年至1868年時任澳門總督邦迪·柯打命名,而又稱則可能源自「印花稅」或「財政」的外文音譯(見下文「司打口名稱由來」一節)。 在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這裏是專門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19世紀末埠頭遭到填塞,變成大片曠地;時至澳門禁止鴉片後,曠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入夜後曠地上頗為熱鬧。1992年時這裏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內,之後曠地上又建立過菜市場,後來菜市場被取消並建為現在的休憩廣場。.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柯邦迪前地 · 查看更多 »

水坑尾街

水坑尾街(Rua do Campo),位於澳門半島中部大堂區歷史悠久的街道,是澳門商業購物區和交通樞紐之一。北在東望洋街連接荷蘭園大馬路,南在南灣大馬路連接約翰四世大馬路,長380米。.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水坑尾街 · 查看更多 »

永寧廣場總站

永寧廣場總站(葡萄牙文:AL.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永寧廣場總站 · 查看更多 »

治安警察局

治安警察局(Corpo de Polícia de Segurança Pública,CPSP),簡稱治安警,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司轄下的局級政府部門,負責維持公共安全,維護公共及私人財產。.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治安警察局 · 查看更多 »

澳巴

#重定向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巴 · 查看更多 »

澳門培道中學

澳門培道中學(葡文:Escola Pui Tou、英文:Pooi To Middle School)於1945年創校,現時為私立全日制學校,設有從幼稚園到高中三年級的班級。本屬廣州培道女子中學(現廣州七中),為逃避抗日戰爭,遷到澳門,成立澳門培道中學。.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培道中學 · 查看更多 »

澳門培正中學

澳門培正中學(Pui Ching Middle School;Escola Secundária Pui Ching)原為廣州培正中學在澳門開設的分校,是澳門其中一間以母語授課的中文中學。1938年,因為抗日戰爭的關係,廣州培正全體師生遷校至澳門,使得培正不至因為戰亂而停辦,這又視為澳門培正之始。.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培正中學 · 查看更多 »

澳門半島

澳門半島(Península de Macau)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區域)之一,是澳門居民的主要聚居地,也是澳門最早開發的地區,有超過四百年的歷史。位於澳門半島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半島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28C路線

新福利28C路線是一條由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往返回力至看台街/騎士馬路(近關閘)的循環巴士路線。.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巴士28C路線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路線列表

本列表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內的公共巴士線路一覽表。.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巴士路線列表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H1路線

澳門巴士H1路線是一條由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往返山頂醫院和水坑尾的循環巴士路線。.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巴士H1路線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H2路線

澳門巴士H2路線是一條由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經營,往返筷子基社屋和山頂醫院的循環巴士路線。.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巴士H2路線 · 查看更多 »

澳門巴士H3路線

澳門巴士H3路線是一條由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經營,往返蝴蝶谷大馬路及山頂醫院的循環快速巴士路線。.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巴士H3路線 · 查看更多 »

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重定向 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澳門理工學院

澳門理工學院(Instituto Politécnico de Macau;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當地俗稱「理工」,縮寫「IPM」或「MPI」,是澳門一所公立、多學科、應用型高等教育學府,成立於1991年,由東亞大學理工學院、華務司技術學校、公共行政培訓中心、視覺藝術學院和衛生司技術學校先後合併而成。.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理工學院 · 查看更多 »

澳門葡京酒店

澳門葡京酒店(Hotel Lisboa Macau)是位於澳門南灣友誼大馬路西南端的一間賭場酒店,酒店正門向著嘉樂庇總督大橋(舊澳氹大橋),由澳門旅遊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並與富利達國際酒店集團管理營運。酒店設有四間賭場及一間角子機娛樂場,由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所營運及管理。 葡京酒店由甘洺(Eric Cumine)建築師負責設計,於1970年6月11日落成啟用,當時為澳門最大的酒店,亦是澳門首間五星級酒店。葡京酒店內之葡京商場設有數十間商鋪,包括有:各式餐廳、餅店、銀行、當鋪、找換店、珠寶店、投注中心、洗衣店及浴室等。 葡京酒店所處的區域附近開設有不少賭場或角子機娛樂場,如酒店正門與永利澳門渡假村相對,旁邊則與金碧娛樂場、新葡京相鄰,並設有行人天橋及行人隧道連接葡京酒店與金碧娛樂場所在新建業商業中心、新葡京兩所娛樂設施。.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葡京酒店 · 查看更多 »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ompanhia de Electricidade de Macau S.A.,簡稱澳電或CEM),是擁有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輸送、分配及出售高、中和低壓電力的供電公共服務專營機構。另澳電亦擁有472兆瓦的發電設備總容量。.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Transportes Urbanos de Macau, S.A.R.L.(簡稱:澳門新福利、新福利、Transmac),澳門特別行政區專營巴士公司,原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最大的巴士公司(擁有巴士總數較多及規模較大),但自2011年8月1日起,因澳門巴士專營權變動,營運路線被削減,若以營運路線計算,新福利不再是澳門營運路線最多的巴士公司;但單以巴士數量計算,新福利仍擁有澳門最龐大的巴士車隊。 現時新福利營運的常規巴士路線有31條,包括15T、32T及37T這三條期間限定路線,路線數量僅次於營運35條路線(34條常規及期間限定路線31T)的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另外,根據澳門交通事務局公佈數字,新福利在2018年上半年錄得超過100宗巴士責任事故,為澳門巴士公司中最多。.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定向 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有限公司.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濠江中學

江中學(葡文:Escola Hou Kong;英文:Hou Kong Middle School),是澳門學生人數最多的學校網絡,開辦「一條龍」服務式學校,由杜嵐等人於1932年創校。學校以「忠誠、勤奮、求實、創新」為宗旨。濠江中學由昔日在一間破屋開辦初級小學,發展現時為由四個校區組成的學校網絡。近年濠江中學不斷改革,把原氹仔高中部改做英才學校,推行普通話和英語教學。.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濠江中學 · 查看更多 »

新福利集團

新福利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新福利集團,Transportes Urbanos de Macau)於2004年1月在澳門特別行政區註冊成立,總部亦設在澳門。現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為廖僖芸,集團董事總經理陳曉陽。.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新福利集團 · 查看更多 »

慕拉士大馬路

慕拉士大馬路(Avenida de Venceslau de Morais)是澳門北區的重要道路之一,起自黑沙環馬路,終至漁翁街,呈西北-東南走向,這條路旁邊都散佈著住宅區的建築,並且夾雜了一些工業區的大廈建築,澳門發電廠亦坐落於其與漁翁街交界旁。慕拉士是葡萄牙人,1888年到澳門,曾任港務局助理,在修院和利宵中學敎過書;後來任葡萄牙駐神戶和大阪領事,1913年辭職,住在日本四國的德島,直至1929年去世。他發表了不少關於遠東,日本和中國的著作。 Category:澳門街道 Category:冠以人名的澳門道路.

新!!: 山頂醫院急診大樓 (巴士站)和慕拉士大馬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