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唐睿宗

指数 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之子,唐朝的第五和第八任皇帝,曾用名李旭轮、李轮,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两次在位,第一次為天后武氏 (登基前的武則天) 廢唐中宗李顯而繼位,在位时间是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後上表自行退位,禪讓予母親武則天;第二次是在唐隆之變誅除韋皇后及其黨羽後復辟,在位时间是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後退位禪讓於子李隆基(唐玄宗)。李旦為唐高宗李治諸子之中排行第八,母为武则天,李弘、李贤、唐中宗李顯等都是其兄长。.

138 关系: 執政垂拱司徒大將軍 (中國)大都督大赦天可汗天后天下太尉太上皇太平公主太穆皇后太極 (唐朝)孝明高皇后孺人宰相安興昭懷公主寿昌公主 (唐睿宗)崔孺人崔真崔贵妃 (唐睿宗)上元 (唐高宗)中国君主列表年号乾封延和延和 (唐朝)张昌宗张易之开元御座復辟北周北齐刺史嗣圣储君傀儡唐太宗唐孺人唐中宗唐俭唐玄宗唐隆唐隆之變唐高宗唐橋陵唐殇帝...唐朝唐朝君主列表元贞皇后光宅皇帝玉真公主王守一王德妃 (唐睿宗)王芳媚王承庆睿宗神龍神龙革命禁軍禅让制窦毅章懷太子總章纳言隋朝韋皇后韋皇后 (唐中宗)聖曆荊山公主袁恕己裴巽裴耀卿裴虚己襄阳长公主親王高劢训诂学豆卢贵妃豆卢贵妃 (唐睿宗)豆盧欽望载初 (唐朝)龙朔霍國公主郡王郑孝义郑万钧薛伯阳薛國公主薛儆肅明皇后鄎國公主金仙公主长孙兕长孙皇后长孙晟长安逊位柳奭柳宫人李华 (公主)李宪 (唐朝宗室)李弘 (唐朝)李元名李元嘉李元軌李範李範 (唐朝)李花山李隆悌李顯李重茂李業李渊李成器李成義李昞 (北周)李撝李憲 (寧王)杨达 (隋朝)武士彠武将武则天武周永昌 (唐朝)洛阳市涼國公主戴思恭昭安皇后昭成皇后文穆皇后文明 (唐朝)旧唐书景雲 扩展索引 (88 更多) »

執政

執政可以指:.

新!!: 唐睿宗和執政 · 查看更多 »

垂拱

垂拱(685年正月—688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則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号。.

新!!: 唐睿宗和垂拱 · 查看更多 »

司徒

司徒,中国、朝鮮、越南古代职官。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与司马、司工(即司空)合称“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成为三公之一。.

新!!: 唐睿宗和司徒 · 查看更多 »

大將軍 (中國)

#重定向 大將軍 (東亞).

新!!: 唐睿宗和大將軍 (中國) · 查看更多 »

大都督

大都督,亦稱都督中外诸軍事,中國古代武官,為全國最高之軍事统帥。一品,不常置,屬加官。加此官者,頒予黄钺以節制持節將軍等高级将领。.

新!!: 唐睿宗和大都督 · 查看更多 »

大赦

大赦是赦免的一种,它是指国家元首或者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某一范围内的罪犯一律予以赦免的制度。大赦的效力很大,它不仅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且使犯罪也归于消灭。经过大赦之人,其刑事责任完全归于消灭。尚未追诉的,不再追诉;已经追诉的,撤销追诉;已受罪、刑宣告的,宣告归于无效。.

新!!: 唐睿宗和大赦 · 查看更多 »

天可汗

天可汗(汉语拼音:Tiān Kèhán;古突厥文:𐱅𐰭𐰼𐰃𐰴𐰍𐰣,拉丁转写:Tengri Qaghan),又譯為天至尊、登里可汗、登利可汗、騰格里汗,可汗的尊稱之一。是初唐时期中國皇帝在东、西突厥和葱岭以西外交上的一种称号。其地位在游牧民族当中比隋文帝的圣人可汗还高,“天”(Tengri,騰格里)在突厥语里具有很高尚、有权力的含义,其后吐火罗叶护也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在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也被回纥人称为“天可汗”。.

新!!: 唐睿宗和天可汗 · 查看更多 »

天后

天后,在古代汉语中,多作为尊号存在,为某一女性人物的特定称号。在现代汉语中,“天后”多作为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赞誉某女性在乐坛或其他某一领域成就极高、无出其右。.

新!!: 唐睿宗和天后 · 查看更多 »

天下

-- 天下,最初是中华民族中漢族對世界的專有概念,後來傳播至東亞地區,深深影響東亞周邊的歷史和文化。“天下”的字面意思為「普天之下」,沒有地理和空間的限制,但也有不同的用法,用來形容某一種地理概念。天下这一概念伴隨一定的秩序原理,為某個地域、人民、國家的世界觀。就算對世界觀不明確的地域民眾,他們的「天下」的概念亦會根據一定的秩序形成。.

新!!: 唐睿宗和天下 · 查看更多 »

太尉

太尉為中国、朝鮮半島和越南的古代职官。.

新!!: 唐睿宗和太尉 · 查看更多 »

太上皇

太上皇,簡稱上皇,是东亚国家於實行君主制時期,一種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現任皇帝係同一政權的元首。.

新!!: 唐睿宗和太上皇 · 查看更多 »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先天之變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统治的李唐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86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新!!: 唐睿宗和太平公主 · 查看更多 »

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北周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与襄阳公主之女,唐高祖李渊夫人。.

新!!: 唐睿宗和太穆皇后 · 查看更多 »

太極 (唐朝)

太極(712年正月—四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4个月。.

新!!: 唐睿宗和太極 (唐朝) · 查看更多 »

妾,又稱陪房、偏房、側室、副室、妾侍、小妻、旁妻、下妻、庶妻、嬬、姬、簉室等,亦有小老婆的俗稱,中華民國初期又稱姨太、姨太太。狭义上指一夫一妻多妾婚姻中,获得法律认可,但地位低於正妻的女性配偶。广义上可包括,除情妇外,未获法律认可的姬妾在内。.

新!!: 唐睿宗和妾 · 查看更多 »

孝明高皇后

孝明高皇后(《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后碑銘》稱無上孝明高皇后),楊氏,名失考()。.

新!!: 唐睿宗和孝明高皇后 · 查看更多 »

孺人

孺人,中国、越南古代女性位号。先秦時期称大夫之妻。.

新!!: 唐睿宗和孺人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唐睿宗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安興昭懷公主

安兴昭怀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次女,生母不详。 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姐寿昌公主和异母妹李花山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6年之间。690年,父亲唐睿宗让位于祖母武则天,此时,她尚未获得公主的封号。祖母武则天执政时,初封安兴县主,开始许嫁梁王府参军薛琳,未成,如意元年(692年),县主去世。陪葬乾陵,谥号昭怀,公主称号当是其父再次登基后追封。.

新!!: 唐睿宗和安興昭懷公主 · 查看更多 »

寿昌公主 (唐睿宗)

寿昌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长女。她的生母为肃明皇后刘氏。 生年不详,从其同母兄李宪和异母妹李花山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6年之间。690年,父亲唐睿宗让位于祖母武则天,此时,她尚未获得公主的封号。武周时,初封寿昌县主,开始许嫁太子右奉御杨尚一,未成。最终嫁给了清庙斋郎崔珍(《公主传》误作崔真)。天授元年(690年),寿昌公主和四妹代国公主李华婉对舞于西凉殿。.

新!!: 唐睿宗和寿昌公主 (唐睿宗) · 查看更多 »

崔孺人

#重定向 李範 (唐朝)#母.

新!!: 唐睿宗和崔孺人 · 查看更多 »

崔真

崔真,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唐朝官员,唐睿宗的驸马。 崔真高祖父崔元植,是北魏昭武将军、司徒司马、泰昌景子崔挺的玄孙,北魏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殿中吏部二尚书、泰昌子崔孝芬的曾孙,东魏齐王仪同开府司马,恒农郡太守崔宣度的孙子。崔真曾祖父袁州刺史崔茂。祖父合州刺史崔珽。父亲國子司業崔令欽。崔真娶唐睿宗和肃明皇后所生的嫡女寿昌公主,拜駙馬都尉。.

新!!: 唐睿宗和崔真 · 查看更多 »

崔贵妃 (唐睿宗)

#重定向 鄎國公主#母.

新!!: 唐睿宗和崔贵妃 (唐睿宗) · 查看更多 »

上元 (唐高宗)

上元(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餘。.

新!!: 唐睿宗和上元 (唐高宗) · 查看更多 »

中国君主列表

以下按照朝代不同列舉中國君主,也可以參見右表。.

新!!: 唐睿宗和中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新!!: 唐睿宗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乾封

--封(666年正月-668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餘。.

新!!: 唐睿宗和乾封 · 查看更多 »

延和

延和在中国历史上用于多个年号的名称:.

新!!: 唐睿宗和延和 · 查看更多 »

延和 (唐朝)

延和(712年五月—八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4个月。.

新!!: 唐睿宗和延和 (唐朝) · 查看更多 »

张昌宗

张昌宗()唐朝定州义丰县(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張希臧與臧氏之子,排行第六,与其兄张易之都是武则天的男宠。在神龍政变中被张柬之等大臣起兵殺死。.

新!!: 唐睿宗和张昌宗 · 查看更多 »

张易之

张易之(),与其弟张昌宗是武则天的面首,時惑則天,使濫殺無辜,戮及宗室。705年张柬之等大臣發動神龍革命,馳禁軍入宮,易之、昌宗以逆臣罪被斬殺。.

新!!: 唐睿宗和张易之 · 查看更多 »

开元

开元(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为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年间,唐朝国力處於最强盛的時期,史称开元盛世。.

新!!: 唐睿宗和开元 · 查看更多 »

御座

御座或宝座,在某些场合可称作王座或皇座,在中国还有龙椅的称呼。是君主在典礼场合所坐的椅子。“御座”还可以象征王国或王冠,一些歐洲國家中,御座在许多場合下直接用作君权或君主的代稱。.

新!!: 唐睿宗和御座 · 查看更多 »

復辟

復辟(辟,音「壁」),可以指原本失去君位的君主,再次登基為君。即重祚。 或指曾經是君主制國家,在改行共和(Republic)政體後,原先有歷史來源的前朝君主制君主(皇帝、國王、親王等)再次成為國家元首的政治現象。 辟,意為君主。如唐代元稹的《遷廟議》:「中宗復辟中興,當為百代不遷之廟。.

新!!: 唐睿宗和復辟 · 查看更多 »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后,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朝所滅,后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新!!: 唐睿宗和北周 · 查看更多 »

北齐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史稱北齊或後齊,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 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为北周臣民。 三年後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中原自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新!!: 唐睿宗和北齐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唐睿宗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嗣圣

嗣圣(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是唐中宗李哲 第一次在位时所改的唯一的年号,使用时间共计2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武太后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中宗的年号。该年号仅仅使用1个月又6天(即嗣圣元年二月初六,684年2月26日)后,唐中宗就因一句戏言被母后武则天抓住把柄而废黜,第二天(即嗣圣元年二月初七,684年2月27日)唐睿宗继位,改元文明,“嗣圣”年号随之废止。 “嗣圣”年号的废止和“文明”年号的建立,标志着武则天“圣衷独断”的时代开始,始称“则天朝”。.

新!!: 唐睿宗和嗣圣 · 查看更多 »

储君

储君,君主的法定继承人。根据君主的不同称谓又称皇储、王储或大公储。储君在君主逝世、禅位、逊位后,成为继任君主。是世袭君主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君主制国家中,通常由法律指定继承人。继承人的确立基于長子繼承制或其它。在二元君主制国家中,君主对储君的选择会享有较大的权力。确立继承人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继承人出生后,经过正式的册封,获得继承权。另一种,通过法律明确继承顺序,继承人自出生后即获得继承权。 在古代中国,储君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简称「太子」。通常被授与的对象是皇帝之子。类似的皇帝继承人封号,依受封者与皇帝的关系不同,还有皇太弟、皇太孙、皇太叔等。“太”者,大也。在中國汉朝时期之前,诸侯王的正式继承人亦称“太子”。汉以后,亲王正式继承人改称“世子”,外姓王或藩屬國王之子,亦同。 歐洲君主國,通常对有继承权的人士进行排序。排在第一位的继承人,如果不是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则被视作推定继承人。推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随着君主的子嗣诞生下降,失去继承机会。君主的长子(女)或长孙(孙女),如是第一位继承人,则被视为正式繼承人(确定继承人),正式继承人的称谓Crown Prince或Crown Princess,漢語中一般譯為「王(皇)儲」或「女王(皇)儲」。同时由于王室间通婚的原因,一些君主会拥有别国排序较后的王位继承权。.

新!!: 唐睿宗和储君 · 查看更多 »

傀儡

傀儡指的是:.

新!!: 唐睿宗和傀儡 · 查看更多 »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於含風殿」(歐陽修《新唐書·卷二:本紀第二》),換算為公曆即7月10日 。),中國唐朝第二任皇帝。生于陕西武功县,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窦氏。竇皇后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按長幼顺序為:李建成、平陽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公,后晋封为秦王,他是杰出的軍事家,率部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終統一天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是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在位時間只使用一個年号贞观。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够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宗 ,諡號「文皇帝」,葬于昭陵。.

新!!: 唐睿宗和唐太宗 · 查看更多 »

唐孺人

唐孺人(),酒泉郡晋昌县人,唐朝妃嬪,唐睿宗李旦的孺人,孺人是亲王妾室的名号。 她的祖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莒国公唐俭,父亲左千牛、同州河西县令、秘书郎唐观。唐氏性情温恭,以良家入选后宫,册封为相王孺人。长寿二年正月初二(692年12月15日),唐孺人被武则天秘密杀害,和刘皇后、窦德妃同日被害,唐孺人时年三十一岁。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安国相王李旦礼葬唐孺人,神龙二年(706年)十一月二十葬在河南县龙门原。 2005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发现唐孺人与崔孺人的墓地,崔孺人墓志已失,只有墓志盖“唐安国相王孺人清河崔氏墓志铭”留存,唐孺人有完整的墓志铭。.

新!!: 唐睿宗和唐孺人 · 查看更多 »

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新!!: 唐睿宗和唐中宗 · 查看更多 »

唐俭

唐儉(),字茂约,并州晋阳县人。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諡襄,賜陪葬昭陵。.

新!!: 唐睿宗和唐俭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新!!: 唐睿宗和唐玄宗 · 查看更多 »

唐隆

唐隆(710年六月初四日—七月二十日)是唐少帝李重茂的年号。 唐玄宗李隆基執政期的开元、天宝年間,因避讳而改称唐元、唐興、唐安。.

新!!: 唐睿宗和唐隆 · 查看更多 »

唐隆之變

唐隆之变,或稱唐隆政變,是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景龙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由当时皇叔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唐朝首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軍杀了韋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韦氏集团。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復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掌握实权,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新!!: 唐睿宗和唐隆之變 · 查看更多 »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新!!: 唐睿宗和唐高宗 · 查看更多 »

唐橋陵

橋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位蒲城县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桥陵以丰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宫,并在四周建造陵墙。丰山气势雄伟,蜿蜒如巨龙盘峙,登顶南眺,平野辽阔,一望无垠。陵穴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诸峰环绕,山势巍峨,蔚为壮观。 唐睿宗桥陵建成于唐立国近百年的开元盛世,这时国力强盛,社会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反映:石刻艺术造型力求展现富贵气象的宏大、壮丽,陵墓建制高大宏伟。唐睿宗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陪葬人物.

新!!: 唐睿宗和唐橋陵 · 查看更多 »

唐殇帝

唐殤帝李重茂(),唐中宗幼子,唐朝第七位皇帝,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在位,開元二年(714年)逝世,諡曰殤皇帝。.

新!!: 唐睿宗和唐殇帝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唐睿宗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朝君主列表

本表主要列出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唐朝”政权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不被广泛承认的君主。 包含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君主、追尊君主。 包含“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君主。.

新!!: 唐睿宗和唐朝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贞皇后

元贞皇后,独孤氏,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北周太保、大宗伯、卫国公独孤信第四女,隋朝皇后独孤伽罗的姐姐,獨孤羅、北周明敬皇后的妹妹。.

新!!: 唐睿宗和元贞皇后 · 查看更多 »

光宅

光宅(684年九月—十二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則天操纵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号。.

新!!: 唐睿宗和光宅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唐睿宗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本名无记载,法号无上真,字玄玄(一说“元元”),号“持盈”王缙 《唐玉真公主墓志》,唐朝公主,唐睿宗第九女,母窦德妃,唐玄宗、金仙公主同母妹。.

新!!: 唐睿宗和玉真公主 · 查看更多 »

王守一

王守一(),同州下邽县(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境)人,王仁皎之子。唐朝官员、外戚、驸马。 家族出于太原王氏。生年没有记载,他是唐玄宗皇后王氏的孪生《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外戚》王仁皎,玄宗王庶人父也......开元七年卒,赠太尉......守一与后双生。守一与玄宗有旧,及上登极,以清阳公主妻之。从讨萧至忠、岑羲等有功,自尚乘奉御迁殿中少监,特封晋国公,累转太子少保。父卒,袭爵祁国公。十一年,坐与庶人潜通左道,左迁柳州司马,行至蓝田驿,赐死。守一性贪鄙,积财巨万,及籍没其家,财帛不可胜计......

新!!: 唐睿宗和王守一 · 查看更多 »

王德妃 (唐睿宗)

王德妃,唐睿宗的德妃。生薛王李隆业、淮阳公主、凉国公主。与唐睿宗贤妃王芳媚出身一家,出自太原王氏,祁县人。 王德妃的四世祖乐陵郡太守王顗,祖父郑州刺史王思泰,父亲润州刺史王美畅,母亲长孙粲之女怀德郡君。唐玄宗生母窦德妃在唐睿宗第一次即位时,被册封为德妃,长寿二年(691年)窦德妃被杀。王德妃在睿宗被废为相王时,纳为孺人。生下睿宗第五子李业,王氏早卒,卒年不详。睿宗在景云元年(710年)复位,追赠为德妃。李业被王德妃的妹妹王芳媚抚养。.

新!!: 唐睿宗和王德妃 (唐睿宗) · 查看更多 »

王芳媚

王芳媚(),唐朝妃嬪,祁县人。唐睿宗的贤妃。 王芳媚父亲润州刺史王美畅,母亲长孙粲之女怀德郡君,姐姐王德妃是薛王李隆业、淮阳公主、凉国公主的生母。光宅元年(684年)选入宫中,景云元年(710年)六月廿八,册封为贤妃。王德妃早卒,王芳媚抚养薛王兄妹。开元四年(716年),唐睿宗驾崩,薛王把王贤妃奉养到王府。开元二十二年(735年),薛王薨,王贤妃恸哭。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初八,王芳媚在薛王宅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唐玄宗辍朝三日,命京兆尹萧炅监护,李隆业第十五子李琇主丧。十二月初七日葬於桥陵。.

新!!: 唐睿宗和王芳媚 · 查看更多 »

王承庆

王承庆(),唐朝官员,出自琅琊王氏,唐中宗的驸马。 王承庆的高祖父是王猛是南朝陈东衡州刺史、应阳成公。曾祖父王續,官至吏部郎中。祖父王德本,官至西臺舍人。父亲王撝,官至右衛將軍。武周宰相王璿是王續哥哥王纩的孙子。唐睿宗之女淮阳公主李花山嫁给了王承庆。王承庆官至太子少詹事、临沂公。长安四年(704年)十月十六日,淮阳公主去世。两人育有一女王怜儿,开元五年(717年),王怜儿出嫁后不久,王承庆去世。.

新!!: 唐睿宗和王承庆 · 查看更多 »

睿宗

睿宗作为庙号,可以指.

新!!: 唐睿宗和睿宗 · 查看更多 »

神龍

#重定向 神龙 (消歧义).

新!!: 唐睿宗和神龍 · 查看更多 »

神龙革命

龙革命,又称神龙政变、五王政變,是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發動兵變,逼迫武周皇帝武则天內禪,使武周滅亡及唐朝復興的事件。.

新!!: 唐睿宗和神龙革命 · 查看更多 »

禁軍

禁軍,直轄屬於帝王或元首(如監國、太后等),擔任護衛元首或皇宮、首都警備任務的軍隊。.

新!!: 唐睿宗和禁軍 · 查看更多 »

禅让制

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稱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沒有血緣關係的禅让更是不把權位當作一家人私有,把他讓給賢能的人,是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由部落推選出來。.

新!!: 唐睿宗和禅让制 · 查看更多 »

窦毅

毅(),字天武,北周驸马,北朝、隋朝时官员。唐高祖李渊的岳父。 父窦岳早逝。窦毅功勋卓著后,追赠大将军、冀州刺史。窦毅深沉有器度,事亲以孝闻。北魏孝武帝初,以员外散骑侍郎入仕。当时权臣高欢擅权,窦毅慨然有殉主之志。534年孝武西迁,遂从入关,封奉高县子,食邑六百户,除符玺郎。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皆有功。拜右将军、太中大夫,进为侯爵,增邑一千户。累迁持节、抚军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西魏废帝二年(552年),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进爵安武县公,增邑一千四百户。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进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都督,改封永安县公,出为豳州刺史。 557年,周孝闵帝登基,北周建国,窦毅进爵神武郡公,增食邑,共计五千户。保定三年(563年),出征还朝,治左宫伯,转小宗伯,寻拜大将军。时出使突厥,朝议嘉奖,别封成都县公,食邑一千户,进位柱国。出为同州刺史,迁蒲州总管。徙金州总管,加授上柱国,入为大司马。隋朝开皇初年,拜定州总管。累居藩镇,--得民和。开皇二年(582年),逝世于州,年六十四。追赠襄郢等六州刺史,谥曰肃。 窦毅性温和,每以谨慎自守,娶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襄阳公主。第二女窦氏,即太穆皇后。唐朝武德元年(618年),诏赠司空、总管荆郢硖夔复沔岳沅沣鄂十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封杞国公。.

新!!: 唐睿宗和窦毅 · 查看更多 »

章懷太子

怀太子李賢(),字明允,一字仁,中国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後,一度被封為太子,之後被廢為庶人。.

新!!: 唐睿宗和章懷太子 · 查看更多 »

總章

總章(668年二月—670年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餘。 《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總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新!!: 唐睿宗和總章 · 查看更多 »

纳言

纳言,中国古代官名。新朝王莽时,改大司农为纳言。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门下省主管侍中为纳言。武周又改侍中为纳言。 日本律令制时代借中国的纳言之名,设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作为太政官的属官。大纳言、中纳言作为次官,少纳言作为判官。大纳言汉名雅称侍中;中纳言汉名雅称黄门侍郎;少纳言汉名雅称给事中。.

新!!: 唐睿宗和纳言 · 查看更多 »

隋朝

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高明士(2006年):《隋唐五代史》第一章〈導論-隋唐史的特質〉,第一節〈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第3頁-第101頁。。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至619年王世充廢隋恭帝楊侗為止,國祚39年。楊堅屬於北周的胡漢關隴世家,於北周宣帝繼位後逐漸掌握周廷。幼年的北周靜帝即位後,身為外戚的楊堅控制朝政,先後平定尉遲迥、司馬消難等反楊叛軍。581年北周靜帝禪讓給楊堅,北周亡,楊堅定國號為「隋」《》、《》:楊堅的爵位是隨國公,依照慣例應將國號定為「隨」,但「隨」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穩定的意思,於是他去掉「辶」,以「隋」這個新字作為王朝名。。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北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隋朝以火為德運並選取與火德對應的紅色為正色。隋文帝於587年廢除後梁,於589年隋滅陳之戰攻滅南朝陳,俘虜陳後主。隔年9月,控制嶺南地區的冼夫人歸附隋朝。至此,天下一統,隋朝結束了中國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國家。 隋文帝總結歷朝興亡的原因,維護與農民的關係,調和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這些使社會矛盾趨於緩和,經濟、文化得以迅速成長和繁華,開創出開皇之治。然而隋文帝晚年剛愎自用,提倡嚴苛重刑《隋書·刑法志》:「盜一錢以上棄市,三人共盜一瓜均死,事發即時行決」,因猜忌而大殺功臣《隋書·高祖紀》:「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國力開始衰退。隋文帝的次子楊廣爭奪長子楊勇的太子位獲勝。604年隋文帝去世,楊廣繼位,即隋煬帝。隋煬帝為了鞏固隋朝發展,興建許多大型建設,又東征西討,隋朝發展到極盛。然而隋煬帝好大喜功,嚴重耗費隋朝國力,其中又以三次東征高句麗為最甚,最後引發隋末民變。616年隋煬帝離開東都,前往江都(即今江蘇揚州)。618年宇文化及等人發動兵變,殺隋煬帝;隋恭帝楊侑禪讓李淵,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隔年,王世充擁立的隋恭帝楊侗也被廢,隋朝亡。隋末群雄割據的局面,最終也为唐朝所終結。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確立了影響後世深遠的三省六部制,以鞏固中央集權制度;制定出完整的科舉制度,以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能力。另外還建立政事堂議事制度、監察制度、考績制度,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深刻影響到唐朝與後世的政治制度編輯部編輯(1992年):《中國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第一章 〈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建與發展〉,1頁。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改革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制等清差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開皇之治。 為了鞏固隋朝發展,隋文帝與隋煬帝興建舉世聞名的隋唐大運河、隋長城、馳道以及大興城與東都洛陽。這些都提升了位於關中的隋廷對北方地區、關東地區與江南地區的掌控力,使隋朝各地的經濟、文化與人民能順利交流,還誕生出經濟重鎮江都(今揚州)。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內屬的東突厥等國都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隋朝結束自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奠定日後大唐盛世的基礎,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重大。隋朝的漢族已經不再是純漢族,很多胡漢混血改成漢姓。隋朝對於外族文化的接受度高,並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唐朝合為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的朝代。.

新!!: 唐睿宗和隋朝 · 查看更多 »

韋皇后

#重定向 韦皇后.

新!!: 唐睿宗和韋皇后 · 查看更多 »

韋皇后 (唐中宗)

#重定向 韦皇后.

新!!: 唐睿宗和韋皇后 (唐中宗) · 查看更多 »

聖曆

聖曆(698年正月-700年五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3年。.

新!!: 唐睿宗和聖曆 · 查看更多 »

荊山公主

荊山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女儿。《新唐书》列传第八称:“荆山公主,下嫁薛伯阳。” 唐睿宗之女的封号都是国名或郡名,荊山只是县名。睿宗有女凉国公主嫁薛伯阳;鄎国公主初封荊山县主。荊山公主可能是凉国公主、鄎国公主两个公主的混记。.

新!!: 唐睿宗和荊山公主 · 查看更多 »

袁恕己

袁恕己(),沧州东光(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人,東漢末年諸侯袁绍子袁熙后人,袁異弘之子。唐朝政治人物。曾与張柬之、桓彥範等發動神龍革命,迫女皇武則天退位,唐中宗因而復辟。后因得罪韋皇后,被流放,遭武三思遣人殺死。.

新!!: 唐睿宗和袁恕己 · 查看更多 »

裴巽

裴巽(),唐朝官员,出自河东裴氏之东眷裴。唐中宗、唐睿宗的驸马。 裴巽的曾祖父裴之隐,隋朝司农少卿,普安郡太守、始州刺史、益州总管府长史,谥号安。祖父裴希惇,字處實,唐朝冀州南宫县、瀛州乐寿县、雍州鄠县三县令,齐州长史,赠商州刺史。父亲裴思進,唐朝蒋王府记室参军,复州竟陵县、隋州隋县二县令,赠蒲州长史,太仆卿。 武周长寿二年(693年)裴巽二十二岁,以门荫补梁王(武三思)府执任,转任均州司仓参军,靠近庐陵王李显。李显在圣历元年(698年)召回神都,立为皇太子。李显之女义安郡主下嫁裴巽,裴巽特加朝散大夫,迁太子典设郎,左监门卫中郎将。唐中宗复位,义安郡主进封宜城公主,裴巽为驸马都尉,转任鸿胪少卿,加银青光禄大夫,迁鸿胪卿。裴巽纳了一个美貌的小妾,宜城公主大怒,割断了裴巽的头发,还派人割去小妾的耳鼻,让她失去面目见人,又把其阴部的皮剥下来,蒙到驸马的脸上。御史弹劾,公主降级,裴巽也被降了官职,外任鄜州刺史。回京历任卫尉卿、鸿胪卿,外任许州刺史。再拜鸿胪少卿、光禄卿、上柱国,封魏郡开国公。谯王李重福叛乱时,曾经住在洛阳裴巽宅。宜城公主死后,再娶唐睿宗之女薛国公主。裴巽丁忧后,任国子祭酒。裴巽居宅在长安延寿坊东南隅。其地本隋朝齐州刺史卢贲宅。唐高宗末,礼部尚书裴行俭居之。武后时,河内王武懿宗居之。开元十四年(726年)八月十九日,裴巽病卒于洛阳家中,时年五十五岁。其子裴齊參,官至贊善大夫;裴齊閔,官至國子司業;裴齊游,祕書少監;裴齐丘娶唐玄宗之女永宁公主;裴齊嬰,陳王府長史。裴齊閔的儿子裴颍娶了永宁公主的姐姐寧親公主。.

新!!: 唐睿宗和裴巽 · 查看更多 »

裴耀卿

裴耀卿(),字子焕,绛州聞喜(今山西聞喜县)人,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之一的南来吴裴,玄宗時的政治家和诗人。.

新!!: 唐睿宗和裴耀卿 · 查看更多 »

裴虚己

裴虚己,唐朝官员,出自河东裴氏之东眷裴。唐睿宗的驸马。 裴虚己的曾祖父裴文度,是隋朝絳州留守,知蒲、虞、絳、秦十六州兵馬事,祖父裴大方,司列員外郎。其父裴居士,太子少詹事。裴虚己的族叔裴居道是武则天时的宰相。裴虚己官至光祿卿,唐睿宗之女霍国公主下嫁裴虚己,拜駙馬都尉。裴虚己喜欢谶纬,与岐王李范交往,开元八年(720年)十月初九日,裴虚己被唐玄宗流放岭南新州,与公主离婚。其弟裴玪、裴巽,侄子裴徽、裴仿、裴齐丘,侄孙裴液、裴颍,都尚公主为驸马。其子尚衣奉御裴侑,裴侑子融州刺史裴汉卿,裴侑女裴清是甘露之变时宰相李训的母亲。.

新!!: 唐睿宗和裴虚己 · 查看更多 »

襄阳长公主

#重定向 襄阳公主 (北周).

新!!: 唐睿宗和襄阳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親王

#重定向 王爵.

新!!: 唐睿宗和親王 · 查看更多 »

高劢

劢(),字敬德,北齐清河王高岳子。 高劢小时候就聪明,为高洋所喜爱,七岁就侍奉皇太子。高岳死后袭爵为清河王。后除青州刺史,高洋和他面谈他父亲高岳治理青州的惠政,希望他用心不负父亲之名,高劢哭泣感谢提拔,表示会竭力不辱父亲之政。不久追授武卫将军、领军、祠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又因清河在京畿,改封乐安王。转侍中,武平五年(574年)八月任为尚书右仆射,后出为朔州行台仆射。 七年(576年)十二月,后主在晋州为北周所败,太后回京,命高劢统领兵马侍卫太后、皇太子,从土门道回京城邺城。当时佞臣、幸臣、宦官行为暴虐,放鹰犬抢民间鸡猪。高劢逮捕宦官仪同三司苟子溢,想杀之正法,因太后有令而释放。刘文殊私下劝高劢不要得罪苟子溢以免被谗言,高劢却说高欢时期抚士亲贤,战无不胜,而如今达官多叛,正是苟子溢之流专政弄权所致,即使今日杀此人而明日伏诛也无憾。太后回邺城后,北周军陆续来到,北齐人恐惧无战心,朝臣多降,日夜不停。高劢奏后主说,背叛的多是贵族,士兵还未离心,请求将五品以上者家属置于三台,以焚台要挟他们死战,且北齐军屡败,北周军轻敌,背水一战必胜,是上策。但后主不能用。 北齐灭亡后,高劢入周,依例授开府。 杨坚为北周丞相,器重高劢,以其检校扬州事。后拜楚州刺史。楚州城北有伍子胥庙,祈祷者用牛酒,甚至破费产业,高劢告谕相关部门,制止了这一活动,百姓信赖他。 隋朝开皇七年(587年),转光州刺史,呈上取陈五策,得杨坚称赞和优诏。杨坚伐陈,以高劢为行军总管,跟从宜阳公王世积攻克陈朝治下的江州。以功拜上开府,赐物三千段。 陇右诸羌数次作乱,朝廷因高劢有威名,拜为洮州刺史。高劢到任后,当地民夷数千户都相继来谒见。高劢任内数年,路不拾遗,境内称治。后来吐谷浑来犯,高劢因病不能御敌,吐谷浑大掠而去。高劢以损失人口和受羌人贿赂被免职。后在家去世,年五十六。.

新!!: 唐睿宗和高劢 · 查看更多 »

训诂学

训诂学(Chinese Exegesis 或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Text) 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新!!: 唐睿宗和训诂学 · 查看更多 »

豆卢贵妃

豆卢贵妃(),唐睿宗的贵妃,慕容燕皇族旁支后裔。汾州王豆卢钦肃的女儿。 仪凤元年(676年),15岁的豆卢氏嫁给皇子李旦为妾,封号孺人。文明元年(684年)李旦为皇帝,豆卢氏封为贵妃。武则天称帝,豆卢氏又被降为孺人。豆卢氏为人小心谨慎,因此在武则天时代平安无事。武则天杀李隆基的母亲窦德妃后,年幼的李隆基就由豆卢氏照顾。 神龙初年唐中宗在位时,豆卢氏的伯父豆卢钦望上表请求让她离开皇室回家生活,得到了准许。开元年间,李隆基下诏特别赐予她二百户食邑。开元二十八年四月,豆卢氏薨于长安城亲仁里,年八十岁,七月二十五日以贵妃之礼葬于河南龙门乡之原,但没有附葬于睿宗的桥陵。 Category:唐朝贵妃 ~.

新!!: 唐睿宗和豆卢贵妃 · 查看更多 »

豆卢贵妃 (唐睿宗)

#重定向 豆卢贵妃.

新!!: 唐睿宗和豆卢贵妃 (唐睿宗) · 查看更多 »

豆盧欽望

豆卢钦望(),又名望之,字思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昌黎徒河。唐武则天时宰相。.

新!!: 唐睿宗和豆盧欽望 · 查看更多 »

载初 (唐朝)

载初(690年正月-九月;或寫作𡕀𡔈,詳見則天文字)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則天全權控制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号。 武則天将永昌元年十一月改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改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从该年起用子正,直到久视元年(700年)恢复寅正,故载初年号实际始于公元689年。.

新!!: 唐睿宗和载初 (唐朝) · 查看更多 »

龙朔

龍朔(661年三月—663年)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近3年。.

新!!: 唐睿宗和龙朔 · 查看更多 »

霍國公主

霍國公主(),名不详,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之女。 生母不详,生年不详,《新唐书 列传第八》中,在唐睿宗诸女中,排于最后一位。如果是睿宗最年幼的女儿,应生于690年代后。景雲元年(710年),父亲睿宗复位,其她姐妹均获封公主,公主也应在此时获封“某某‘郡’公主”,而“霍国公主”的封号可能是在异母兄弟李隆基登基后获得。公主下嫁裴虚己,裴虚己好谶纬,与岐王李范交往,于开元八年(720年)十月初九日,被流放岭南新州,与公主离婚。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五日,安禄山攻陷长安后,为了报复其子安庆宗被杀之仇。派大将孙孝哲在崇仁坊杀掉没有随唐玄宗逃跑的百余个皇亲国戚,包括霍國公主,挖出他们的心来祭奠安庆宗。.

新!!: 唐睿宗和霍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郡王

郡王是中國古代帝王敕封皇室成員、異姓功臣或外藩國王的一種爵位。郡王的地位僅次於親王,为封爵的第二等,別稱大王。.

新!!: 唐睿宗和郡王 · 查看更多 »

郑孝义

#重定向 鄎國公主#夫.

新!!: 唐睿宗和郑孝义 · 查看更多 »

郑万钧

郑万钧()中国林学和树木学家。.

新!!: 唐睿宗和郑万钧 · 查看更多 »

薛伯阳

薛伯阳(),唐朝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南)人。唐睿宗的驸马。.

新!!: 唐睿宗和薛伯阳 · 查看更多 »

薛國公主

薛国公主、又作蔡国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女儿,母不详。 初封清阳公主,嫁给了唐玄宗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开元十一年(723年),王皇后被废,王守一先贬,后被赐死。公主改嫁裴巽(原唐中宗女宜城公主的驸马)。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薛国公主把自己在通义坊的宅第舍为九华观。薛国公主去世后,陪葬惠陵。 公主长女王氏孙女程氏嫁祚坊判官行成都府华阳县尉李鉥。幼女谯郡某氏(730年—805年)有墓志铭,载其父名镇、不仕官,本人嫁给玉真公主次子鸿胪卿张倜。疑公主在裴巽之后另有丈夫。.

新!!: 唐睿宗和薛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薛儆

薛儆()讳儆,别名缜,唐朝官员,出自河东薛氏。唐睿宗的驸马。 薛儆曾祖父薛德元,封庐奴候,官至相州刺史。祖薛怀安,赠庆州刺史。父亲薛瑊,赠绛州刺史。薛儆是薛瑊幼子。驸马都尉薛瓘是薛怀安哥哥薛怀昱的儿子,薛儆是驸马都尉薛绍的堂弟。 薛儆补安国相王府典签,转任法曹。出任为汾州司兵,娶安国相王的女儿荆山县主,擢升为朝散大夫,秘书郎,转太常丞。安国相王即位为唐睿宗,荆山县主封鄎国公主,薛儆拜驸马都尉,殿中少监,加银青光禄大夫,太仆少卿,上柱国,封汾阴公,邑二千五百户。转岐州刺史,转任太常少卿,为母亲丁忧,起复历任泽州刺史、邓州刺史、虢州别驾、邓州别驾、郓州刺史、绛州别驾、汾州别驾,开元八年(720年)十二月初七日,年三十二岁,于安业里薨,赠兖州都督。次年七月十六日辛酉,归葬于万泉县孤山塋。嗣子薛鏽、薛镛、薛镠、薛镕等。.

新!!: 唐睿宗和薛儆 · 查看更多 »

肅明皇后

刘皇后(),唐睿宗李旦的皇后。.

新!!: 唐睿宗和肅明皇后 · 查看更多 »

鄎國公主

鄎國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七女。.

新!!: 唐睿宗和鄎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金仙公主

#重定向 李无上道.

新!!: 唐睿宗和金仙公主 · 查看更多 »

长孙兕

长孙兕(),字义贞,鲜卑名若汗,河南洛阳人,长孙晟之父,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祖父。 他口才很好,善于机辩,强记博闻,爱好与朋友出游。父亲长孙裕用自己的十七级官阶为他求官,因此得官左将军,加通直散骑常侍。又以父勋,封平原县伯。 永熙三年(534年),跟随魏孝武帝元修西去长安投奔宇文泰,封鄴县侯。历任绛、熊二州刺史,并有能名。后袭父爵平原县开国侯。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年去世,赠勋州、绛州、晋州三州诸军事、勋州刺史。 夫人叱干氏(薛氏),生四子:长孙謩、长孙炽、长孙敞、长孙晟。由次子长孙炽嗣爵。.

新!!: 唐睿宗和长孙兕 · 查看更多 »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河南郡洛阳县(河南省洛阳市东)人,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皇后。唐朝第一位在位皇后,去世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新!!: 唐睿宗和长孙皇后 · 查看更多 »

长孙晟

長孫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平原县侯长孙兕的儿子,隋右驍衛將軍、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 长孙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隋书·长孙晟列传》。北周时崇尚武功,贵族子弟交游皆以武艺相夸相敬,每次共同驰射,同辈皆在长孙晟之下。长孙晟十八岁时为司卫上士。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杨坚一见,深赞其异才,携其手并对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

新!!: 唐睿宗和长孙晟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唐睿宗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逊位

逊位,或称退位,是指君主或其他统治者(通常特指世袭产生的统治者)放弃自己的职务和地位的行为,但並不等同於交出權力。.

新!!: 唐睿宗和逊位 · 查看更多 »

柳奭

柳奭,字子邵,出于河东柳氏,故称蒲州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唐朝高宗时的宰相,同时是高宗皇后王氏的舅舅。王皇后失宠後,柳奭感到形势不稳,在654年提出辞职。655年王皇后被废後,柳奭也被流放。武皇后在659年对反对她为皇后的大臣大开杀戒,柳奭被处死。.

新!!: 唐睿宗和柳奭 · 查看更多 »

柳宫人

柳宫人,出于河东柳氏,唐朝妃嬪,唐睿宗李旦的宫人,其次子申王李成义的母亲。 柳宫人的祖父是中书令柳奭,是唐高宗王皇后的舅舅。655年,唐高宗废黜王皇后,659年,柳奭在象州被杀,籍没其家。柳氏何时入掖庭宫不详,后来被豫王李旦所幸。在679年到685年之间的一年生李成义。柳氏初生李成义时,可能是因为武则天厌恶柳氏的缘故,把李成义交给豆卢贵妃抚养。柳宫人的生卒年和后妃号不详。弟弟柳嘉泰墓志称“景云元年先帝在藩以公女兄为妃”,妃可能是泛指,并非具体位号。 唐睿宗复位,子李成义封申王。景云元年,其弟柳嘉泰因外戚之故授官,官至右武卫将军。.

新!!: 唐睿宗和柳宫人 · 查看更多 »

李华 (公主)

代国公主(),名华,字华婉(墓志:字花婉),唐朝公主,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女,生母肃明皇后刘氏。 690年,父亲唐睿宗让位于祖母武则天,此时,她尚未获公主封号。武周时,初封寿光县主,神龙元年(705年),李华婉嫁郑万钧,代国公主生有兩子四女。长子鄭潛曜(又名郑聪),娶了母親代国公主的侄女臨晉公主為妻。唐睿宗即位进永昌公主,食封一千四百户。开元初年,唐玄宗封加封她为代国长公主。代国公主善书法、乐器,信佛教。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六月,代国公主病重,与驸马诀别,遗嘱薄葬。六月廿九日在洛阳修业坊家中去世,享年四十六。十二月初三日,陪葬桥陵。其夫郑万钧亲自撰并书写墓志。.

新!!: 唐睿宗和李华 (公主) · 查看更多 »

李宪 (唐朝宗室)

#重定向 李憲 (讓皇帝).

新!!: 唐睿宗和李宪 (唐朝宗室) · 查看更多 »

李弘 (唐朝)

#重定向 李弘 (孝敬皇帝).

新!!: 唐睿宗和李弘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元名

李元名(),唐朝皇子,高祖李淵第十八子。.

新!!: 唐睿宗和李元名 · 查看更多 »

李元嘉

李元嘉(),字元嘉,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一子。立为韓王。武则天主政时期被赐死。.

新!!: 唐睿宗和李元嘉 · 查看更多 »

李元軌

李元軌(),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母張美人,立为霍王。本名李元璹。.

新!!: 唐睿宗和李元軌 · 查看更多 »

李範

李範可以指:.

新!!: 唐睿宗和李範 · 查看更多 »

李範 (唐朝)

李範,唐朝皇子,本名李隆範,唐睿宗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之弟。.

新!!: 唐睿宗和李範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花山

淮陽公主(),唐朝公主,名花山,是中國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女,母王德妃,惠宣太子李業、涼國公主的同母姐妹。 由於母亲王德妃早逝,李花山与哥哥、妹妹皆由从母賢妃王芳媚照顧。690年,父亲唐睿宗被废,此时,她年仅四岁,未及获得公主封号。武周長安年間,封淮陽縣主,十七岁嫁琅邪王氏王承慶,王承慶官至太子少詹事、臨沂公。長安四年十月十六日,淮陽公主疑似因生產而亡,去世於東都洛陽永豐里私邸,享年十九歲。兩人育有一女王憐兒,王承慶此後似乎並未再娶,也沒有子嗣。 父亲睿宗在景雲年間再次登基時,大封親屬,景雲二年七月十六,下制追封女儿為淮陽公主,隨後遷葬於長安城南少陵原。並將七歲的外孫女封為永寧郡君,並賜宅邸與財產。據惠宣太子的本傳,淮陽公主與涼國公主的孩子都由惠宣太子撫養,王憐兒可能也受到了舅父與王賢妃的照護。 開元五年,王憐兒嫁給汾陰薛君,從誌文中的「以繼舊好」看來,可能嫁給姨母涼國公主前夫薛伯陽的親屬。王憐兒出嫁後不久,淮陽公主駙馬王承慶去世。 《全唐诗》92卷收录李乂所作的《淮陽公主挽歌》: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新!!: 唐睿宗和李花山 · 查看更多 »

李隆悌

李隆悌(),唐朝皇子,唐睿宗第六子,母不详。 李隆悌在其祖母武则天在位期间,被封为汝南郡王。长安初年,官居尚乘直长。长安二年四月八日(702年5月9日),李隆悌去世,時年十一歲,同月二十日葬于万年县崇义乡白鹿之原。710年唐睿宗复位,追封李隆悌为隋王,赠荆州大都督。李隆悌无子嗣。.

新!!: 唐睿宗和李隆悌 · 查看更多 »

李顯

#重定向 唐中宗.

新!!: 唐睿宗和李顯 · 查看更多 »

李重茂

#重定向 唐殇帝.

新!!: 唐睿宗和李重茂 · 查看更多 »

李業

李业,唐朝皇子,本名李隆业,唐睿宗第五子,母王德妃。.

新!!: 唐睿宗和李業 · 查看更多 »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新!!: 唐睿宗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成器

#重定向 李憲 (讓皇帝).

新!!: 唐睿宗和李成器 · 查看更多 »

李成義

李成義可以指:.

新!!: 唐睿宗和李成義 · 查看更多 »

李昞 (北周)

李昞(),南北朝時期北周官员,祖籍隴西,是唐朝開國君主李淵的父親,妻子獨孤氏。 李昞家族世代都仕於北朝,其父李虎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稱陇西郡公。554年9月,李昞承襲為陇西郡公,564年,加封唐國公。曾任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隋時繼續為唐國公,死後諡唐仁公。 李淵登位後,他被尊為皇帝,廟號世祖,諡號元帝,陵墓称兴宁陵。.

新!!: 唐睿宗和李昞 (北周) · 查看更多 »

李撝

李撝,原名成义,唐朝皇子,唐睿宗第二子,生母柳氏。李撝逝世后,追赠惠庄太子。 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兄李成器和异母弟唐玄宗的生年推测,当在679年至685年间。生母柳氏是宰相柳奭的孙女,被废的王皇后的表侄女。柳氏因家庭获罪而没入掖庭为宫人,故身份低微。李成义刚刚出生的时候,祖母武则天厌恶之,不令序齿。给和尚万回看,万回曰:“此兒是西域大树之精,养之宜兄弟。”则天很高兴,始令列于兄弟之次。其父第一次当皇帝时,垂拱三年(687年),封恆王,唐睿宗让位给母亲武则天,李成义改封为衡阳郡王。长安初年,官居尚衣奉御。 神龙元年(705年),伯父唐中宗复位,加赐实封二百户,通前五百户,司农少卿,银青光禄大夫。唐睿宗复位,进封申王,迁右卫大将军。景云元年(710年)七月,迁殿中监,兼检校右卫大将军。二年(711年),转光禄卿、右金吾卫大将军。先天元年(712年)七月,加实封一千户。八月,行司徒,兼益州大都督。开元二年(714年),带司徒兼幽州刺史。避讳昭成皇后的谥号,改名李撝。历任邓、虢、绛三州刺史。八年(720年),入朝,停刺史,依旧为司徒。 李撝性格弘裕,仪貌环伟,善于饮啖。开元十二年(724年)十一月廿五,李撝病逝,册赠惠庄太子,陪葬桥陵。无子。开始养大哥李成器之子李珣,封同安郡王,先卒。天宝三载(744年),又以李成器子璹为嗣申王,授鸿胪员外卿。.

新!!: 唐睿宗和李撝 · 查看更多 »

李憲 (寧王)

#重定向 李憲 (讓皇帝).

新!!: 唐睿宗和李憲 (寧王) · 查看更多 »

杨达 (隋朝)

楊達(),字士達,中国隋朝宗室。楊紹之子,楊雄之弟。 仕北周,为儀同、内史下大夫,封遂寧县男。581年,隋朝建国,为給事黄門侍郎、進爵位子爵。吐谷渾侵隋西部,上柱国元諧为元帥征討,楊達为属下司馬。還军后,楊達兼吏部侍郎、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年后,转任内史侍郎、历任鄯州刺史、鄭州刺史、趙州刺史。595年,被提拔为工部尚書、加上開府位。楊素評价:“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 602年9月,黄河沿岸諸州发生洪水,楊達奉命救援。10月,转任納言。605年,与楊素、宇文恺负责東都洛陽的建設、为营東都副監。612年,隋炀帝征高句麗,楊達为右武衛将軍、進位左光禄大夫。5月,在軍中死去,享年62岁。追贈吏部尚書、始安侯,谥号恭。唐高宗显庆年间以,因是武则天外祖父的缘故,追赠尚书左仆射,为他立碑。杨达碑云字叔庄,卒年六十五,谥号曰懿。.

新!!: 唐睿宗和杨达 (隋朝) · 查看更多 »

武士彠

武士(,),字信明,隋末唐初官员,是随李渊在晋阳起兵的功臣,亦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父亲,死後諡號魏忠孝王。.

新!!: 唐睿宗和武士彠 · 查看更多 »

武将

武將是指統率軍隊的首領,主要負責軍事。與之相對的是文臣。.

新!!: 唐睿宗和武将 · 查看更多 »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新!!: 唐睿宗和武则天 · 查看更多 »

武周

武周(684年或690年-70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王朝。武則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獲普遍承認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二十一年,也是武周朝唯一的皇帝。 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既是唐高宗的皇后,又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死前讓其三子廬陵王唐中宗復辟(继承其父唐高宗的皇位),恢复唐朝,並自詔去帝號,以唐朝皇后身份 (則天大聖皇后) 葬于乾陵,故此历史上一般把武周不會視作獨立的朝代,惯例上把武周计入唐朝帝系,武周时期计入唐朝统治年数。.

新!!: 唐睿宗和武周 · 查看更多 »

永昌 (唐朝)

永昌(689年正月—十一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但是实际上武則天全權控制朝政,睿宗毫无实权。一般算作武則天的年号。.

新!!: 唐睿宗和永昌 (唐朝)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唐睿宗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涼國公主

#重定向 李䨲.

新!!: 唐睿宗和涼國公主 · 查看更多 »

戴思恭

戴思恭可以指:.

新!!: 唐睿宗和戴思恭 · 查看更多 »

昭安皇后

昭安皇后宋氏(),北周谘议参军、武周烈祖武儉妻。武则天曾祖母。 她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武周烈祖。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追封武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夫人宋氏則為金城郡王妃。五年後(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再加封武儉為魏義康王,宋氏為魏義康王妃。 後來,在次年(690年),武則天即皇帝位,改元天授,尊封魏義康王諡號昭安皇帝,廟號烈祖。而宋氏就被上諡號昭安皇后,陵曰靖陵。.

新!!: 唐睿宗和昭安皇后 · 查看更多 »

昭成皇后

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唐睿宗李旦的德妃,唐玄宗李隆基生母。将作大匠窦抗曾孙女,太穆皇后族人。祖父大理卿、莘国公窦诞,父亲润州刺史窦孝谌。窦氏被称之为姿容婉顺,动循礼则。 史书未记载窦氏的生年。李旦为相王时(675年—678年),窦氏为孺人,甚为礼遇。光宅元年(684年),李旦继位,她被册封为德妃。第二年,窦德妃生李隆基行三,另有两女金仙公主行七、玉真公主行八(舊唐書)。載初二年(690年),武则天废李旦,貶为皇嗣,迁居东宫。 长寿二年(693年),户婢团兒诬告她与皇嗣妃刘氏以厌盛巫蛊诅咒皇帝武则天。正月初二,皇嗣妃刘氏和窦氏在嘉豫殿朝见则天皇帝,既退之后,同时遇害。人们都不知道她们的遗体所在。她的二姐窦淑和一个妹妹便担负起抚养年幼丧母的李隆基的责任。唐睿宗复位,为太子生母窦氏上谥号昭成皇后(刘氏同日尊封),以招魂的形式葬在都城之南,陵号靖陵。又在京师立庙,号为仪坤庙。 唐睿宗驾崩后,因为窦氏是继位皇帝的母亲,被追尊为皇太后,谥号依旧,祔葬桥陵,把神主迁到太庙。窦淑封燕国夫人,窦氏妹封邓国夫人,都受到厚待。邓国夫人四子张去惑、张去疑、张去奢、张去逸都做到大官。张去逸的女儿就是后来唐肃宗的张皇后。竇氏之諸弟竇希瑊、竇希球、竇希瓘都曾被封爵國公,恩寵賞賜格外豐厚。然而,其兄弟三人皆名聲極差,以竇希瓘特別囂張跋扈,但仍受玄宗青睞,玄宗女兒昌樂公主就下嫁竇希瓘的兒子。竇希瑊的第四女则成为唐玄宗之子庆王李琮的王妃。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命壽王妃楊氏度為女道士,為昭成皇后薦福。.

新!!: 唐睿宗和昭成皇后 · 查看更多 »

文穆皇后

文穆皇后趙氏(),武周顯祖武華妻。 她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武周顯祖。光宅元年(684年),武則天追封武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夫人楊氏則為太原郡王妃。五年後(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再加封武華為周安成王,趙氏為周安成王妃。 後來,在次年(690年),武則天即皇帝位,改元天授,尊封周安成王諡號文穆皇帝,廟號顯祖。而趙氏就被上諡號文穆皇后,陵曰永陵。.

新!!: 唐睿宗和文穆皇后 · 查看更多 »

文明 (唐朝)

文明(684年2月27日—684年10月18日),是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在位时所使用的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共计8个月不到。由于该年号使用期间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掌握实际大权,所以有些史书把它作为武则天的年号,不过大部分史书还是把它作为唐睿宗的年号。该年号才使用8个月不到(即文明元年九月初五,公元684年10月18日),武则天便以自己的名义发下敕令,改元光宅,并改革官制、旗帜、服色等,“文明”年号随之废止。 “文明”年号的废止和“光宅”年号的建立,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武则天时代正式开始了。.

新!!: 唐睿宗和文明 (唐朝) · 查看更多 »

旧唐书

《旧唐书》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原名《李氏書》,《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歐陽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甚至有並列兩傳的情況,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勣,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憲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傳裡都有李善。基本上,《舊唐書》只是抄錄現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國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無《實錄》存下,則雜采各家傳聞和《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舊唐書》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趙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勳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僕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載,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如《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賈耽傳》裡收錄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是中國地理上極為珍貴的資料。《舊唐書》裡更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歷史。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湮沒不聞,以至於“鬱絕不傳,無所考覓”。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旧唐书》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顾炎武稱:“《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稱《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時,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書》並不能取代《舊唐書》。.

新!!: 唐睿宗和旧唐书 · 查看更多 »

景雲

景雲(710年七月-712年正月)是唐睿宗李旦的年号,共计3年。.

新!!: 唐睿宗和景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李旦李旭轮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