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予白瀧站

指数 伊予白瀧站

伊予白瀧站()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大洲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S14。現時只停靠普通列車。車站最初稱為「加屋站」,1935年隨予讚本線全線開通而更改站名。由於在北海道石北本線已設有白瀧站,所以本站加設了舊令制國名稱以作識別。 本站是前往白瀧公園的下車站,那裏有日本近最海的瀑布,另外當地於每年的11月23日(即「勤勞感謝之日」)會於舉行「」(るり姫祭り),吸引不少遊客前來,這一天亦會臨時從伊予大洲站調派職員過來處理車票事宜,其餘時間則為無人站。 2014年7月26日,觀光列車「伊予灘物語」觀光列車開始運行,周末及假日時曾有一班上行列車於停靠,並由當地陶瓷家善めい製造了兩個新的「夢小孩」陶瓷公仔作為觀光車站站長及副站長。而車站外的廣場於早年亦設置了以迷你瀑布及「夢小孩」陶瓷公仔為主題的戶外備置,但因應列車重新編排,自2015年4月4日起,該班次亦不再停靠本站,特急停車的安排亦只維持了半年。.

26 关系: 側式月台大洲市宇和島站下灘站予讚線令制國伊予大洲站伊予出石站伊予長濱站地面車站北海道國鐵分割民營化八多喜站八幡濱站勤勞感謝之日四國旅客鐵道石北本線爱媛县瀑布白瀧站鐵路車站高松車站 (香川縣)轉轍器松山站 (愛媛縣)新谷站 (愛媛縣)日本

側式月台

側式月台,又稱岸式月台,中国铁路系统称作基本站台,常成對使用而又稱為「相對式月台」或「對向式月台」。是指軌道在中央,而月台就在左右兩側的設計,是最常見的月台型式之一。側式月台,廣泛的定義即車站只有一面有軌道,故亦包括只有一個月台與一個軌道的情況。.

新!!: 伊予白瀧站和側式月台 · 查看更多 »

大洲市

大洲市()是位於愛媛縣南予地方的城市,位於肱川流域,是個以過去的大洲城為中心發展的城下町,有「伊予的小京都」之稱。.

新!!: 伊予白瀧站和大洲市 · 查看更多 »

宇和島站

宇和島站()是一位於日本愛媛縣宇和島市錦町、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U27/G47。 本站是既予讚線的終點站,亦是予土線的發車站-雖然正式起點在北宇和島站。.

新!!: 伊予白瀧站和宇和島站 · 查看更多 »

下灘站

下灘站()是一个位于日本愛媛縣伊予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S09 。現時平日只提供普通列車服務,周末及假日則加停觀光列車「伊予灘物語」。 本站是鐵路迷和攝影愛好者的其中一個必到的朝聖車站,不只是因能在車站月台上面對一览無遺,也是眾多攝影愛好者拍攝的理想場所。對面的又完全處於山坡之下,在沒有其他外來因素影響下,可以拍攝出很高水準的作品。過往很多攝影圖集、電影及廣告都愛在此取景,其中尤以於日本國鐵時代替「青春18車票」拍攝海報照的攝影師真島滿秀的照片最為出名,先後三次在此站取景,是令這地立時爆紅的原因。 然而位處車站附近的民居並不多,在雙海町未合併入伊予市前,這裏亦不是町中心區,因此除了遊客使用外,當地居民的使用率並不高。.

新!!: 伊予白瀧站和下灘站 · 查看更多 »

予讚線

予讚線()是一條由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營運的鐵道路線。予讚線自香川縣高松市高松車站開始,經愛媛縣松山市松山車站,連接愛媛縣宇和島市宇和島車站,貫通瀨戶內海與宇和海沿岸地區。 在日本國有鐵道(日本國鐵)時代,此線被稱為予讚本線。國鐵分割民營化後,接手經營的JR四國於1988年將路線更名為現稱。路線名稱的意思是路線貫通的兩個日本古代令制國:伊予國和讚岐國。其中高松-宇多津一段,與瀨戶大橋、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的本四備讚線(茶屋町-兒島)和宇野線岡山-茶屋町一段合組成另一個運行系統(岡山-高松),暱稱為瀨戶大橋線。.

新!!: 伊予白瀧站和予讚線 · 查看更多 »

令制國

令制國,又稱律令国,是古代日本在律令制下所設置的地方行政區劃,自奈良時代開始實施,直到明治初期的廢藩置縣為止。令制國依國力分大國、上國、中國、小國,底下有郡,郡分三個級別:大郡四十里,中郡二十里,小郡五里。一里五十戶,故一郡最多二千戶、最少二百五十戶。一個令制國有數個郡,相當古代中國一個縣長到縣令管轄的戶口數。 令制國的行政機關稱為「國衙」或「國廳」,國衙所在地或國衙為中心的都市稱為「國府」或「府中」。 現在日本人有時會以令制國的名稱來稱自己的故鄉,因為比起日本現行行政區劃,特別在關東以西地區,就算是劃在同一都道府縣,每個舊令制國的風土民情還是會有些許不同,甚至在一個舊令制國中也會依照地區而有不同的習俗,例如讚岐國所在的香川縣,就依習俗而分為東讚地區與西讚地區。.

新!!: 伊予白瀧站和令制國 · 查看更多 »

伊予大洲站

伊予大洲站()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大洲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U14及S18。是大洲市的中心車站,同時也是新舊予讚線(俗稱山線及海線)的西邊交匯車站,予讚線由本站起至東邊的向井原站會一分為二,普通列車會平分於山線及海線行走;而特急列車則全經山線運行;至於觀光列車則行走海線。 相比另一端的交匯點向井原站只停靠普通列車,本站全日停靠所有特級的列車。.

新!!: 伊予白瀧站和伊予大洲站 · 查看更多 »

伊予出石站

伊予出石站()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大洲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S13。現時主要停靠普通列車。 車站最初名稱為「上老松站」,1950年因應附近設有四國八十八箇所之一的,改為現站名—儘管在當時的日本國鐵或現在各JR系統中,均沒有其他車站稱為「出石站」。.

新!!: 伊予白瀧站和伊予出石站 · 查看更多 »

伊予長濱站

伊予長濱站()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大洲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S12。是過往特急及急行列車的停車站,但自從予讚線新線開通後,特急列車不再行經舊線區域,只剩下普通列車停靠。2014年7月26日,觀光列車「伊予灘物語」開始行駛,最初安排逢周末及假日,均安排所有班次停靠本站,但這個安排卻只維持了半年,自2015年4月4日起,因應重新調配班次及開車時間,觀光列車不再停靠本站。 從車站起約2分鐘步行距離可到達,可乘坐渡輪至12公里外的—一個以「貓口」比人口還多而著名的小島。 開站時站名稱為「長濱町站」,1933年10月1日隨愛媛鐵道收歸日本國鐵而改稱「伊予長濱」,要加上「伊予」的名字是因為國鐵已在滋賀縣的北陸本線設有長濱站。1935年,予讚線由下灘站伸延至本站,自此起將高松、松山及宇和島連接起來。同時為配合列車運行,須將原愛媛鐵道路段的路軌更改至1067mm,而原來的車站位置令弧度過大,不能接駁,所以遂將車站晌東移至現址,沿用至今。.

新!!: 伊予白瀧站和伊予長濱站 · 查看更多 »

地面車站

地面車站是鐵路車站的其中一種模式。.

新!!: 伊予白瀧站和地面車站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一級行政區,亦是日本现时唯一以「道」取名的行政区划,道廳所在地(首府)是札幌市。全境面積78,420.79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的人口約有544萬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一級行政區。北海道亦可以指北海道行政區所在的島嶼。北海道本島和本州、四国、九州並為日本四大島嶼之一,面積77,983.92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二大島嶼,亦是世--面積第21大島嶼。 北海道的原住民愛努人在過去曾將北海道和庫頁島、千島群島等愛努人居住的地區統稱為阿依努茅希利(阿伊努語假名:アィヌモシㇼ,转写:Aynu-mosir),意為人類居住之處。而和人古代則稱愛努人為蝦夷,稱北海道為蝦夷地。此外和人還曾使用過渡島、越渡島等名稱代指北海道。在明治政府設立開拓使之後,政府考慮修改蝦夷地這一名稱。曾多次在北海道探險的松浦武四郎向政府提出了北加伊(ほっかい)道、海北道、海東道、日高見道、東北道、千島道六個方案。最後政府決定採用「北加伊道」這一名稱,並且效仿律令制時代五畿七道中的東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將「加伊」改為「海」字,此為北海道名稱由來。北海道的人口密度遠較日本其他地區為低,這使得北海道擁有日本四分之一的農地,成為日本重要的食糧提供基地;亦讓北海道保留有未經人工干預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遊客到訪。.

新!!: 伊予白瀧站和北海道 · 查看更多 »

國鐵分割民營化

國鐵分割民營化()是日本中曾根康弘內閣為解決日本國有鐵道(簡稱國鐵)的鉅額虧損而實行的改革計畫,主要將原為公法人機構的國鐵拆分為7家「JR」鐵路公司,包括6家地區性的客運鐵路公司、以及1家全國性的貨運鐵路公司,分別為JR東日本、JR東海、JR西日本、JR北海道、JR四國、JR九州與JR货物;此外,同時從國鐵中分拆設置數個涉及所有JR公司事務的機構,並成立專責處理國鐵的大部分債務。整個計畫在1987年4月1日施行。 中曾根內閣除此以外也在修改《日本國憲法》和教育改革上頗費心力,但最終實現的僅此而已。從電電公社開始,到日本專賣公社、日本道路公團和日本郵政的民營化,該改革也是自民黨政府推動的一連串民營化改革的一部分。而時任三塚博在這場改革中顯示了他的才能。.

新!!: 伊予白瀧站和國鐵分割民營化 · 查看更多 »

八多喜站

八多喜站()是位在日本愛媛縣大洲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S15。現時只停靠普通列車。 愛媛鐵道時代,曾經設置過同名車站,但位置與現時地並不相同,國鐵化後車站位置搬至現地。.

新!!: 伊予白瀧站和八多喜站 · 查看更多 »

八幡濱站

八幡濱站()是一位於日本愛媛縣八幡濱市,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為U18,停靠所有等級普通列車。也是其中一個區間車的終點站,車站旁邊設有供乘務員留宿用的宿舍。車站副題為「甘香的蜜柑與四國最西端的車站」(みかんの香る四国最西端の駅)。 本站是前往的下車站,月台上掛有「別府連絡」的提示燈箱,可步行或乘車前往八幡濱港碼頭,再經渡輪前往九州的和。亦可乘坐巴士前往四國最西端的佐田岬半島。 雖然是八幡濱市的中心車站,但車站位置並非座落於市中心區,須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接駁。過往本站曾經是其中一個貨運站,站內設有貨物列車專用路軌及停貨場,但經歷過兩次取消貨運服務。當中曾打算在新線(向井原站~內子站~伊予大洲站)通車後重開貨物列車,後來雖然恢復貨運服務,但卻以ORS形式運作,直至第二次取消貨運服務為止,均未曾再有任何貨物列車駛進。.

新!!: 伊予白瀧站和八幡濱站 · 查看更多 »

勤勞感謝之日

勤勞感謝之日(勤労感謝の日)是日本的國民祝日之一。日期是11月23日。.

新!!: 伊予白瀧站和勤勞感謝之日 · 查看更多 »

四國旅客鐵道

四国旅客铁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JR四國、JR-S,是日本7間JR鐵路公司之一。.

新!!: 伊予白瀧站和四國旅客鐵道 · 查看更多 »

石北本線

石北本線()是一條由北海道旭川市的新旭川站起,途經北見市的北見站連結網走市的網走站,屬於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鐵路線(地方交通線)。.

新!!: 伊予白瀧站和石北本線 · 查看更多 »

爱媛县

爱媛縣()是位於日本四国西北部至中北部的一個县,縣廳所在地是松山市,轄區範圍相當於令制國中的伊予國。「愛媛」這一縣名得名于《古事记》中的國誕生神話“伊豫國謂愛比賣(伊予国を愛比売と謂ひ)”一句(「愛比賣」和「愛媛」在日語同音)。愛媛縣在西側和北側臨瀨戶內海,县内有海拔1982米的西日本第一高山石鎚山和道後溫泉等著名温泉。愛媛縣面積約5,676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第26大縣和四國面積第二大縣。人口約136萬人,排名日本第28位和四國首位。愛媛縣是日本主要的蜜柑产地之一,並且是日本唯一擁有兩個現存天守的縣。.

新!!: 伊予白瀧站和爱媛县 · 查看更多 »

瀑布

瀑布(waterfall),指河流或溪水经过河床纵断面的显着陡坡或悬崖处时,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的水流景象。 在地质学上,瀑布則被称作「跌水」。其成因是受到断层或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地表变化所造成河流突然中断,又或者因流水对岩石的侵蚀和溶蚀所造成河床有地势差,這些都能使河流產生瀑布。 世界大型瀑布多已開發為觀光景點,並在附近形成市鎮,且有機場等設施。例如維多利亞瀑布、伊瓜蘇瀑布、尼亞加拉瀑布等世界三大瀑布。.

新!!: 伊予白瀧站和瀑布 · 查看更多 »

白瀧站

白瀧站()位於北海道紋別郡遠輕町,是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石北本線上的站。目前特急列車「鄂霍次克」(オホーツク)部分班次有停靠。.

新!!: 伊予白瀧站和白瀧站 · 查看更多 »

鐵路車站

鐵路車站或簡稱鐵路站,口語慣稱火車站、車頭,是供鐵路列車停靠的地方,供乘客登車或者供貨物上下列車。月台可大致分島式月台、側式月台、港灣式月台、跨站式站房、特殊車站、號誌站等幾類。早期的車站通常是客貨兩用。這類車站現在仍然有;但是在歐美,貨運一般已集中在主要的車站。大部分的鐵路車站都是在鐵路的旁邊,或者是路線的終點。車站內有月台(--)方便乘客乘降。月台用隧道或橋梁跟車站的大堂連接。其它車站設備包括售票、候車室、在月台上供候車的座椅等等。 部分鐵路車站除了供乘客及貨物上落外,亦有供機車及車輛維修或添加燃料的設施。多間鐵路公司一起使用的車站一般稱為聯合車站或轉車站。有時轉車站亦指可供與其它交通工具(如電車、地鐵、公共汽車或渡輪)轉乘的車站。.

新!!: 伊予白瀧站和鐵路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松車站 (香川縣)

| 高松車站()是一位於日本香川縣高松市濱之町(浜ノ町)、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與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的鐵路車站。高松車站除了是四國島北部與東部主要幹線予讚線與高德線的接駁點與起點車站之外,也是香川縣縣廳所在地高松市的主車站,因此在高松車站的站名標誌上,尚可看到「瀨戶之都、四國最北端的車站」(瀬戸の都、四国最北端の駅)的標語,而該站的旅客進出量一直都是四國地區排名第1。2013年度的使用人數為12,394人,是全JR四國車站中唯一能超過10,000人次的車站。然而,相比時代的每日使用人數有近18,000人次而言,--的人數仍然不足以往的七成。 高松車站緊鄰瀨戶內海南邊海岸的主要港口高松港,因此也是陸運與海運線之間的主要接駁點。 在高松車站東面約200公尺處,可以見到隸屬於高松琴平電氣鐵道琴平線的高松築港車站,因此高松車站也可視為兩家不同系統的鐵路公司間之轉車站。.

新!!: 伊予白瀧站和高松車站 (香川縣) · 查看更多 »

轉轍器

轉轍器是道岔的轉換装置,可用来转换道岔或锁闭道岔,同時其頂端通常附帶有標示或指示信號,用以反映道岔尖轨所处的位置。 當列車由一軌道轉至另一軌道或欲進入維修車場、工廠之軌道時,在軌道上必須有特殊的佈置,以引導車輪輪緣順利進入所指定的軌道,此佈置即稱為道岔。 而道岔之構造主要包括一組轉轍器、一個岔心(Frog)、兩根護軌及一排岔枕,其中一組轉轍器係由兩根活動的轉轍器、一組滑板、轉轍桿、轉轍器標誌所組成。.

新!!: 伊予白瀧站和轉轍器 · 查看更多 »

松山站 (愛媛縣)

松山站()是位於日本愛媛縣松山市南江戶一丁目鐵路車站,隸屬於四國旅客鐵道(JR四國)及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的鐵路車站,由JR四國管理。本站在JR四國的車站編號為Y55與U00,而在JR貨物的車站編號則為7019。為了與同樣設置在松山市中心的伊予鐵道主要樞紐車站「」區隔,在當地口語上一般稱本站為「JR松山車站」,並簡稱為「市車站」(市駅)。 除了JR四國的鐵路路線之外,沿地下隧道可以通往附近伊予鐵道花園線上的路面電車站牌 JR松山站前站(松山駅前駅)。.

新!!: 伊予白瀧站和松山站 (愛媛縣) · 查看更多 »

新谷站 (愛媛縣)

#重定向 新谷站 (日本).

新!!: 伊予白瀧站和新谷站 (愛媛縣)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伊予白瀧站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