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達爾富爾

指数 達爾富爾

達爾富爾(,意即「富爾人的国家」),位於非洲國家蘇丹的西部地区,與中非共和國、乍得和南蘇丹邊境接壤。在行政區劃上,該區被分為5個省,分別為南達爾富爾、东达尔富尔、中達爾富爾、西達爾富爾、北達爾富爾,錯綜複雜的民族和種族矛盾導致這地區的暴力衝突持續不斷。首府法希尔。.

45 关系: 埃塞俄比亚危機南達爾富爾南蘇丹奥马尔·巴希尔富爾人屠殺中達爾富爾中非共和國东达尔富尔州乍得亚的斯亚贝巴人道主义强奸北達爾富爾刚果国家王光亚种族灭绝科菲·安南联合国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理会1706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1769号决议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達爾富爾衝突達爾福爾衝突非裔阿拉伯人非洲非洲联盟飢餓的蘇丹西達爾富爾黑人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阿盟阿拉伯阿拉伯语苏丹共和国苏丹总统抢劫法希尔潘基文2004年4月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新!!: 達爾富爾和埃塞俄比亚 · 查看更多 »

危機

危機(Crisis),是有危險又有機會的時刻,是給測試決策和問題解決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團體、社會發展的轉捩點,生死尤關、利益轉移,有如分叉路。.

新!!: 達爾富爾和危機 · 查看更多 »

南達爾富爾

#重定向 南达尔富尔州.

新!!: 達爾富爾和南達爾富爾 · 查看更多 »

南蘇丹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جنوب السودان),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包含白尼羅河所形成廣闊的蘇德沼澤。目前首都是第一大城市朱巴,未來計畫將遷都到位置較居中的拉姆塞爾。 現代南蘇丹與蘇丹共和國的領土原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佔據,後來成為英埃共管蘇丹,1956年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成為其一部分,被劃分為南部10省。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於1983年爆發,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條約》,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以98.83%通過,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加入聯合國成为聯合國会员国。目前也為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等的成員國。2012年7月,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南蘇丹獨立之後仍然有激烈的內部衝突,2014年以後在脆弱國家指數(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的評分一直是全球最高。.

新!!: 達爾富爾和南蘇丹 · 查看更多 »

奥马尔·巴希尔

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عمر حسن احمد البشير,),苏丹总统、独裁者、政治家,曾任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总理,從1989年起擔任蘇丹第7任總統至今,2015年4月16日再度連任成功。.

新!!: 達爾富爾和奥马尔·巴希尔 · 查看更多 »

富爾人

富爾(富爾語:fòòrà;阿拉伯語:فور)是居住在蘇丹西部以及查德邊境的一個民族,也是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主要民族。根據1983年的資料,其人口約有50萬人左右。 富爾人為非洲黑人,生活地點固定,一般以種植小米為生。在富爾人的的傳統裡,是由年長者擔任村莊管理者。其語言則是富爾語,屬於尼羅-撒哈拉語系的一支。近年來,有一些富爾人開始改說阿拉伯語。多數富爾人是穆斯林,他們之所以信仰伊斯蘭教,是起源於中古時代此地區的卡內姆-博爾努帝國(Kanem-Bornu Empire)佔領時期。 由於定居的生活習慣,使得他們與當地的遊牧民族巴加拉人(Baggara)有所衝突。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緊張的種族關係,從2003年開始,兩者與政府,以及當地一些民族發生了達爾富爾衝突。.

新!!: 達爾富爾和富爾人 · 查看更多 »

屠殺

#重定向 屠杀.

新!!: 達爾富爾和屠殺 · 查看更多 »

中達爾富爾

#重定向 中达尔富尔州.

新!!: 達爾富爾和中達爾富爾 · 查看更多 »

中非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桑戈語:Ködörösêse tî Bêafrîka)位於中部非洲的國家,其前身為法屬烏班基-夏利領地(Territoire d'Oubangui-Chari),是法國位於非洲的殖民地之一。身為一內陸國家,中非從西邊起依順時針方向,分別為喀麥隆、乍得、蘇丹、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共和國所包圍。中非成立於1958年12月,初期為半自治的政府型態,並且在1960年8月13日正式宣佈獨立。首都班--基(Bangui,或譯班--吉)位於烏班基河(Oubangui)沿岸的邊境城市。.

新!!: 達爾富爾和中非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东达尔富尔州

东達爾富爾州(غرب دارفور)是苏丹的18个州之一,位於該國西北部,北接北达尔富尔州,南鄰南蘇丹,西鄰南达尔富尔州,東鄰西科尔多凡州。面积79,460平方千米,人口為1,006,801人(2006年),首府杜艾因。 苏丹政府2011年6月7日批准了苏丹西部达尔富尔地区新行政区划,决定把现有的3个州调整成5个州。东达尔富尔为新设州之一。.

新!!: 達爾富爾和东达尔富尔州 · 查看更多 »

乍得

乍得(或譯--,تشاد; Tchad ),全称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由於乍得地處非洲中心,远离海洋,全年高温炎热,且国土大部為沙漠地區,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乍得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和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乍得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民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已有大量人口在乍得一带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个千年末期,一连串政权在乍得的撒哈拉地区兴起和消亡,它们都曾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乍得在192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1960年,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区不满,最终在1965年触--长期的内战。1979年,反政府武装攻占恩贾梅纳,结束了南部政权的统治。但是反政府武装指挥官之间发生内讧,结果侯赛因·哈布雷赢得战斗,出任总统,但在1990年被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推翻。最近,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在乍得边境爆发,使该区局势不稳。 虽然乍得有很多活跃政党,但总统伊德里斯·代比领导的爱国拯救运动牢牢地把握权力,现在国内仍经常发生政治暴力和意图的军事政变。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贪污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03年起,石油已取代传统的棉花工业,成为乍得最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2008年2月2日叛軍攻入首都恩賈梅納。.

新!!: 達爾富爾和乍得 · 查看更多 »

亚的斯亚贝巴

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äba,,意即“新鮮花朵”;Finfinne, ,意即“天然泉”)是东部非洲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2007年人口普查時有3,384,569居民。它同时也是非洲联盟及其前身非洲统一组织的总部所在地,位於海拔2400公尺的高原之上。 城市的建立地点是由埃塞俄比亚泰图王后所选定在这里的温泉旁建立一座房子,并允许贵族在这里划地建房,成为建立城市的开始。 在1886年由她的丈夫孟尼里克二世所开始建设的。 亚的斯亚贝巴正北面是海拔3000米的恩托托山,城市座落在群山环抱的山麓阶地上。城市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是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这所大学之前被称之为海尔·塞拉西一世大学,当时的埃塞俄比亚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在1961年将Guenete Leul宫殿贡献给大学,作为大学的主校区。.

新!!: 達爾富爾和亚的斯亚贝巴 · 查看更多 »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的,另有重视神类、重视自然类或者重视动物类等的思想主张。 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和人本主义以及人文主义有密切关系。在西方,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基督教教会统治社会的神道主义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该主义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幸福。后来也延伸为扶助弱者的慈善精神。.

新!!: 達爾富爾和人道主义 · 查看更多 »

强奸

強姦,亦称強暴、奸污、施暴、性侵、强制性交,有時也用凌辱、蹂躪和糟蹋等詞来代指。是指用暴力、威脅等手段,強迫被害人進行性行为的犯罪“性侵入行為”:“以性器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口腔,或使之接合之行為”。或“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體部位或器物進入他人之性器、肛門,或使之接合之行為”。參見 中華民國刑法第10條第5款。。 强奸的受害和加害者皆不分男女,在传统的观念里一般男性是施暴者、女性是受害者,但亦有完全相反的情況。據美国司法统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美國,91%的強姦受害人為女性,9%的受害人為男性;加害人中,有99%的強姦者為男性。 此外,不論加害者與受害者熟悉與否,該行為皆有可能發生。.

新!!: 達爾富爾和强奸 · 查看更多 »

北達爾富爾

#重定向 北达尔富尔州.

新!!: 達爾富爾和北達爾富爾 · 查看更多 »

刚果

剛果可以指:.

新!!: 達爾富爾和刚果 · 查看更多 »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新!!: 達爾富爾和国家 · 查看更多 »

王光亚

王光亚( ),江苏阜宁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职业外交官,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等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 達爾富爾和王光亚 · 查看更多 »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新!!: 達爾富爾和种族灭绝 · 查看更多 »

科菲·安南

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加納库马西人,聯合國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新!!: 達爾富爾和科菲·安南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礎條約,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宪章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聯合國規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拥有一票否決權。.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706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06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06年8月31日在第5519次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认为达尔富尔危机构成了对苏丹共和国、乍得和中非共和国的区域安全的威胁,表示将在充分尊重苏丹共和国主权的情况下协助解决苏丹面临的各种问题,欢迎非洲联盟为此作出的努力和《达尔富尔和平协议》。该决议应非盟的请求,决定在达尔富尔地区部署联苏特派团,以增援非洲联盟的特派团,监测并核查各方执行《达尔富尔和平协议》停火部分的执行情况,并在2006年年底将非盟的行动转变为联合国的行动。 俄罗斯、中国、卡塔尔三国弃权。.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安理会1706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769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69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07年7月31日在第5727次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表示将在完全尊重苏丹共和国主权的情况下,与苏丹政府合作,协助处理达尔富尔的各种问题,并决定,为支持早日切实执行《达尔富尔和平协议》,设立初定为12个月任期的非盟/联合国达尔富尔混合行动,要求达尔富尔冲突各方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并承诺实行持续、永久的停火。.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安理会1769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长官,由于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机构,故联合国秘书长被视为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依照《联合国宪章》,秘书长是由安理会推荐,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主要机构托付的「其它职务」。在世界舞台上,聯合國秘書長往往被看作联合国的象征,联合国秘书长也利用这一身份从事各种活动。.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秘书长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Force des Nations Unies du Maintien de la Paix;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ООН;قوة 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لحفظ السلام;Fuerza de Mantenimiento de la Paz de las Naciones Unidas;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简称联合国维和部队,指由大會或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至少需九票赞成(必須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核准部署并决定其任务授权的部隊,此部隊只配備簡單武器用以自衛和維持秩序之用途。秘书长對於如何发起和开展行动必須提出建议并报告其进展情况,而维持和平部隊的行动部則负责各维和部隊的日常行政指导,管理和后勤支援。維和部隊的武裝人員會戴有聯合國徽章的藍色貝雷帽或,車輛和建築物等則漆成白色,并标上“UN”字样。這支部隊通常又被稱為“藍盔部隊”。維和部隊在1988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新!!: 達爾富爾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 查看更多 »

達爾富爾衝突

#重定向 达尔富尔战争.

新!!: 達爾富爾和達爾富爾衝突 · 查看更多 »

達爾福爾衝突

#重定向 达尔富尔战争.

新!!: 達爾富爾和達爾福爾衝突 · 查看更多 »

非裔阿拉伯人

非裔阿拉伯人是指被阿拉伯化(信仰伊斯蘭教和講阿拉伯語)或有阿拉伯人血統的黑人。 這些人東非、西非、北非、近西歐也有分布。.

新!!: 達爾富爾和非裔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達爾富爾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非洲联盟

非洲聯盟(Union Africaine; African Union),簡稱非盟(UA 或 AU),是一個包涵了55個非洲国家的聯盟,是屬於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於一體的全非洲性政治實體。非洲聯盟於未來有計畫統一使用貨幣、聯合防禦力量、以及成立跨國家的機關,這包括一個管理非洲聯盟的內閣政府。此聯盟的主要目的是幫助發展及穩固非洲的民主、人權、以及能永續發展的經濟,除此之外亦希望減少非洲內部的武裝戰亂及創造一個有效的共同市場,最終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 前身是1963年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的「非洲统一組織」。2002年7月在南非改組。 2017年在第28届非盟首脑会议上,摩洛哥获得了54个成员国中的42国同意,时隔33年重新成为该组织成员国,至此非洲联盟已涵盖所有非洲主权国家。.

新!!: 達爾富爾和非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飢餓的蘇丹

《飢餓的蘇丹》(The vulture and the little girl,直译秃鹫与小女孩),是一幅攝影照片作品,拍攝者為南非自由攝影記者凱文·卡特。其後此照片版權被售至《紐約時報》,作報導蘇丹大饑荒的新聞圖片。拍攝者凱文·卡特並因此照片,於1994年獲選普利策特寫攝影獎。在得獎四個月後,卡特自殺身亡 。.

新!!: 達爾富爾和飢餓的蘇丹 · 查看更多 »

西達爾富爾

#重定向 西达尔富尔州.

新!!: 達爾富爾和西達爾富爾 · 查看更多 »

黑人

黑人,即黑色人种,又称尼格罗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赤道人种、剛果人種,是人类分类学说裏的一种人种。 現今黑人大多聚居于非洲和美洲,另外,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美拉尼西亚與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膚色雖然也是黑色,但是現今根據其他科學證據將他們歸類為棕色人種,而不是黑色人種。.

新!!: 達爾富爾和黑人 · 查看更多 »

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

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السلطة الإنتقالية الإقليمية لدارفور, al-slTa al-intqalia al-iqlimia al-darfor)是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一个临时政治实体。 根据2006年达尔富尔和平协议,2007年4月成立了过渡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 signed in May 2006.

新!!: 達爾富爾和达尔富尔地区权力机构 · 查看更多 »

阿盟

阿盟可以指:.

新!!: 達爾富爾和阿盟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

可以指现代国家:.

新!!: 達爾富爾和阿拉伯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新!!: 達爾富爾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苏丹共和国

苏丹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سودان;Republic of the Sudan),简称苏丹,南苏丹独立后有时也被称作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国名源于阿拉伯语「Bilad-al-Sudan」,字面意思为“黑(人)的土地”。面积1,886,068平方公里,爲非洲面積第三大國、世界面積第16大國。首都喀土穆。人口多为阿拉伯穆斯林。曾被失敗國家指數评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国家」,归咎於军政府在达尔富尔战乱问题上的专制统治。同时,南苏丹於2011年1月9日举行公民投票,98.83%的投票支持獨立。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新!!: 達爾富爾和苏丹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苏丹总统

苏丹共和国总统是苏丹共和国的国家元首。.

新!!: 達爾富爾和苏丹总统 · 查看更多 »

抢劫

搶劫,亦称打劫、行搶,是指以暴力或威嚇,奪取對方對某物之所有權的一種犯罪行為。抢劫是對他人的財產權、人身安全的嚴重侵害,也徹底背棄人類文明價值,因此各國的刑罰皆極重。。進行搶劫的罪犯被稱為「搶匪」或「強盜」。与盗窃不同,絕大多數的搶劫都包含了暴力的成份,有時候會轉變成殺害被搶劫者的情況。搶劫通常發生在都會區或郊县、冷僻地区。在大部分的法律定義中,搶劫的詳細定義會依照不同的審判而有差異。 與侵佔、偷竊等其他竊盜種類的犯罪不同的是,搶劫帶有暴力的成份。海盜就是搶匪的一種。武裝搶劫包含了武器的使用。車輛劫持(Carjacking)是一種從被害人手中奪走車輛的搶劫,最近在美國與加拿大這類的犯罪案件迅速增多。銀行、金鋪經常會成為搶劫的目標。.

新!!: 達爾富爾和抢劫 · 查看更多 »

法希尔

法希尔(阿拉伯语:),苏丹共和国北达尔富尔省首府,达尔富尔地区最大城市,人口264,734人(2006年)。,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webpage 法希尔建城于18世纪末,是富尔帝国的统治中心,现在仍为当地主要的贸易中心之一。.

新!!: 達爾富爾和法希尔 · 查看更多 »

潘基文

潘基文(반기문,),前大韓民國外交通商部長、政治家,第8任聯合國秘書長,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道德委員會主席,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今韩国忠清北道。在忠州上高中的时候,他曾参加美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计划(VISITA)”的选拔,后与其他三名韩国学生代表出访美国各地,并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接见。此次经历使他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后考入首尔大学外交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后,潘基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部。他先后在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三届韩国政府中担任外交要职,受到韩国朝野器重,显示出超人的“政治均衡感”。 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当选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他是首位来自东亚,也是第二位来自于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首位是缅甸的吳丹)。2007年1月1日, 潘基文接替科菲·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2011年6月21日,潘基文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连任,任期至2016年12月31日。 2013年,潘基文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32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当年排名最高的韩国人。2016年,因对《巴黎协议》的特殊贡献,潘基文被《外交政策》提名为“FT 100全球知识分子”之一。.

新!!: 達爾富爾和潘基文 · 查看更多 »

2004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達爾富爾和2004年4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达佛达富尔达尔富尔達佛達爾富爾地區達爾福達爾福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