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联合国

指数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3256 关系: ALDNOAH.ZEROARKive加布里埃尔·莱斯特加平戰鬥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加勒比地区加罗林群岛加齐·卡纳安加沙地带加泰隆尼亞共和國 (2017年)加拿大加拿大军事史加拿大皇家空軍加拿大軍隊加拿大-荷兰关系加拿大政治努列克坝劉大中劉師舜劉芳 (音樂家)劉超 (解放軍)劉鵬九ATL-98運輸機培瑞茲基马尼·马鲁格基贝拉贫民窟基里巴斯地理埃博拉出血热埃及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埃以消耗战争埃爾比勒省埃莉诺·罗斯福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埃里希·昂纳克埃斯蒙德·布拉德利·馬丁去共化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历史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历年世界十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列表历法改革厉声教厉麟似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半旗华莉丝·迪里华道夫-阿斯多里亚酒店 (纽约)华裔加拿大人华藏宗门...华揽洪协调制度卡姆航空904號班機空難卡賓槍騎兵卡洛斯·雷加达斯卡托研究所卡拉奇協議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卢奇亚诺·帕瓦罗蒂卢旺达卢旺达大屠杀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卫塞节印度印度外交印度尼西亞國旗印度人口印度人口政策印度空軍印度经济印度陸軍印度-肯尼亚关系印度武裝部隊千年发展目标千禧高峰會千禧高峰會代表列表南南合作南奥塞梯南奥塞梯驻外机构列表南非南非外交南非駐外機構列表南部非洲南蘇丹南洋群岛南海仲裁案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历史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南斯拉夫內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解體南方中心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聲明反分裂國家法反共愛國聯盟反美反韓反華反歐盟人民運動反日古爾諾拉·卡麗莫娃另類全球化只有一个地球可機讀護照可持續性可持续发展目标台北101台北時報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灣供水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再解放聯盟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獨立運動年表台灣獨立運動相關條目列表台灣獨立黨台灣經濟史台灣青年社台灣語言保護台灣棒球史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演義節目列表 (2008年)台獨派台鐵DT650型蒸汽機車台視新聞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岱文森高中史普尼克1號叶笃义司徒文变化结节滨螺叙利亚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叙利亚内战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1年9月-2011年12月)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1月-2012年4月)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5月-2012年8月)叙利亚武装力量名古屋大學名古屋市吐斯廉屠殺博物館否决权吳紅波吳澧培吳思田吴严彩韵吴丹吴建民 (中国)吴德耀吴祖禹吴达镕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同意投票向毒品說不各地LGBT權利各國立法機構列表各國鄰國列表各國政體列表各国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失业率列表各国人口出生率列表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列表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各国移民数列表各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列表各国首都海拔列表各国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列表各国收入均衡列表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吉隆坡吉赛尔·邦辰吉格梅·多吉·旺楚克坎特伯雷坎昆宣言坤甸坦尚尼亞駐外機構列表塞尔维亚在欧洲歌唱大赛之历年表现塞哥维亚塞班岛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塞瓦斯托波爾塞浦路斯地理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塞拉耶佛塔吉克斯坦内战塔崩塔利班塔納楞車站塔瑪儂遺址塔拉勒·阿布·格扎拉墨西哥士曼丹站多哥多哥蘭多国观察员部队多邊主義多邊公約國內法化暫行條例复旦大学夏奇拉夏威夷独立运动夏格巴·旺秋德丹夏时制夏晋麟大卫·凯利大卫·贝克汉姆大台網大宇K12通用機槍大三巴牌坊大一中架構大伊朗大副大国大国外交大田戰役大韩民国大韩民国历史年表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大韓民國外交部大韓民國國軍大韓民國陸軍大韓民國陸軍特戰司令部大韓民國歷史大鈍裁者大阿爾巴尼亞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大陆架大槟城大洋洲大洋洲历史天安号沉没事件天安门自焚事件天主教萨拉戈萨总教区天主教明德學校天津市南开中学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天津港太平島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太平洋群島託管地太平洋试验场太平洋战争太空競賽太空法外交外交代表機構外语外蒙古独立奎奎市奥卢大学奥德赛黎明行动奥地利国家条约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兰多·布鲁姆奥萨马·本·拉登之死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统计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奧古斯塔級潛艇奧克拉荷馬州奧班·維克多奧林匹克休戰奧林匹克運動會塞爾維亞代表團女孩奈洛比奔跑吧2018节目列表奉化区妮可·基嫚姜錫崇姜江委內瑞拉物資短缺威廉-亞歷山大 (荷蘭)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威爾斯宣言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婆羅浮屠孟加拉國的羅與亞人孟加拉国孟加拉国历史孟用潜季国标孤立主义学术影响工程孫立人孫運璿孔子和平獎孔金瓯孙维炎孙耀宁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宣戰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家園戰線宽容纪念碑宜家家居宜兴市宗教隔離宗教自由宇宙大戰爭宇宙纪元宇都宮醫院事件安吉丽娜·朱莉安妮·沃伯頓安妮特·莫翰德魯安娜·卡朱摩洛·提拜朱卡安岳江號事件安德烈·卡尔洛夫遇刺案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安德里亚斯·庖鲁斯安哥拉历史安倍晋三安道尔安贾·涅得金豪斯安阳市安格拉·默克爾宋子文寧多瑪·雪巴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寮王國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对毛泽东的评价对朝鲜的制裁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历史尊嚴勞動尊严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對周恩來的評價對法輪功的鎮壓小原雅博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联盟小田滋小行星小行星中文名稱列表小行星日小雷蒙德·约翰斯小林源文尤德尤素福·尤素菲尹致暎尼尔斯·玻尔尼玛泽仁尼科西亚尼科西亚国际机场少女时代少林寺少数人权利屯門區山口壮山刺番荔枝山貓式偵察車居銮岩美町岱頓協定岘港市崔英镇川蔡通話工作语言左派巨型都市巨济岛事件已開發國家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地理巴卡阿难民营巴塞罗那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巴宰族巴布·馬利巴哈伊信仰巴勒斯坦历史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童軍總會巴勒斯坦駐外機構列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米揚大佛巴爾贊·易卜拉欣·提克里特巴西巴西外交巴西海軍陸戰隊巴黎協議巴黎和平條約巴林巴林历史巴格達國際機場巴格达巴比倫之獅坦克巴斯大學巴拿马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市三林中学上海图书馆上智大學校友列表丁绍光不丹不丹外交不丹-印度關係不结盟运动不来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不明飞行物:异形入侵帝力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两个中国两伊战争两德基础条约严幼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历史年表中华文化中區 (澳門)中坦關係中堀海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山市中东欧中圭關係中國中國2010年11月中國2010年9月中國對外關係史中國世界遺產列表中國人權法草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的稱號中國總理中國資訊科技產業中國與聯合國中國-加拿大關係中國-塞內加爾關係中國-烏克蘭關係中國-馬其頓關係中國-毛里塔尼亞關係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方言保護中國政治史中國政治學會 (1932年)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联合国联合馆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崛起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中国地理中国区App Store下架VPN应用事件中国和平崛起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民党历史中国移动中国统一中国维和部队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美术史中国疆域史中国音乐中国银行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加纳关系中国-博茨瓦纳关系中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关系中国-巴基斯坦关系中国-巴巴多斯关系中国-伊拉克关系中国-利比里亚关系中国-喀麦隆关系中国-科摩罗关系中国-纳米比亚关系中国-阿富汗关系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民航296号航班劫机事件中国战争列表中国政府中秘關係中突关系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史中美關係白皮書中美洲中美洲統合體中芬關係中韩关系中華人權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史的分期中華民國外交中華民國外交史中華民國國旗歌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中華民國的稱號中華民國疆域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中華民國與以色列關係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中華民國與科索沃關係中華民國與紐西蘭關係中華民國與緬甸關係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中華民國與白俄羅斯關係中華民國與馬爾他騎士團關係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中華民國與阿爾及利亞關係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格瑞那達關係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治藏歷史中非共和國中非共和国冲突 (2012年–至今)中視新聞中黎關係中部非洲中苏关系中苏边界冲突中英关系中英聯合聲明中東問題有關四方中沙关系中朝关系中挪關係中情局虐囚报告中日和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常设仲裁法院常设国际法院丹特 (足球运动员)丹麦丹麦历史丹霞山丹霞地貌主权国家主權东南欧东帝汶东帝汶国旗东亚史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东非希腊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东方主战场希拉里·克林顿布干维尔自治区布伦特伍德中学布倫特蘭委員會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布隆迪历史布鲁塞尔大广场布農族布赛娜·沙班布拉德福德大学丘宏達世纪宝鼎世界卫生大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世界大戰世界婴儿死亡率列表世界就業計畫世界展望會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世界人口日世界人权大会世界人权宣言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世界快樂報告世界地球日世界公民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世界国家和地区人口排名列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环境日世界科学院世界科技城市聯盟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界經濟世界电子贸易平台世界狂犬病日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遗产世界语世界醫學協會世界自由民主聯盟世界林業大會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世界歷史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河川日世界消除贫困日世界海洋日世界新聞自由日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政府世界教师日专属经济区万国宫帕劳国旗帕甘島帕特里斯·卢蒙巴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三副三通下柬埔寨帛琉一带一路一中共表一事不再理一国两制一邊一國一橋大學一江山岛战役也門統一也门也门民主共和国乍得乍得经济九一一事件陰謀論九一一袭击当天大事记平壤平壤-元山戰役平壤戰役 (1950年)幽浮學广州市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陆军乌田纳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乌拉圭乔冠华乔莫·肯雅塔乔森潘乔楚儿乔治·沃克·布什乔治市义乌市义乌国际商贸城亚历山大港亚历山德罗·佩尔蒂尼亚太空间合作组织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亚德里亚航空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亚瑟·卡普兰亚特兰大冰岛航空亚洲国家和地区列表亚洲四小龙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亞美尼亞亞美尼亞駐外機構列表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亞洲公路1號線亞洲公路網产业庫奈特拉庫克群島外交京都府京都议定书康奈尔大学康京和人口小于10万的国家列表人口過多人口老龄化人工岛人类命运共同体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副秘書長人道援助人類學系人骨拼图 (小说)人权宣言人權宣言 (1977年)人權教育人民币汇率人民院 (阿富汗)二宮和也府中市 (東京都)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二副二胡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省云山战斗亂世佳人 (2007年電視劇)库奈特拉省冲突库尔德斯坦工人党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库克群岛五大连池市五八事件五笔字型输入法庄焰庇護權从废墟中崛起仁川登陆廢奴主義代爾祖爾之圍以巴冲突以色列以色列城市列表以色列历史以色列独立宣言以色列考古学建豐二年任家萱廈門航空廖史豪廖國棟仇外伊凡·亞歷山大伊瓜苏瀑布会费伊恩·史密斯伊朗伊朗經濟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伊朗-以色列关系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關係伊朗核问题伊戈尔·亚内夫伊斯兰国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伊斯特拉半島伊斯蘭·卡里莫夫伊拉克伊拉克历史伊拉克复兴党政权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伊拉克鐵路DEM2700型柴油機車伊拉克航空伊拉克里·阿拉薩尼亞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伊拉克总统张塞张维为张歆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友名单伯利恆強逼賣淫强制隔离戒毒强制许可强行法張平宜張依仁張善政內閣張超英張泽相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弗雷迪·默丘里弗洛克弗朗西斯·澤維爾·多·阿馬拉爾弗朗齐谢克·贡戈尔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亚库宁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弗拉基米爾·普京推行的外交政策低碳經濟佐兰·米拉诺维奇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彭丽媛彭百顯彭浩禮影子滅殺令彼得·科斯格罗夫彼得·達林使命召唤:无限战争彌賽亞体罚何塞·安東尼奧·歐堪波何安達何世禮何亚非何國棟 (易學家)何善衡何凤山何积丰何方何日华佛光山佛朗哥时期佛教藝術余嘉允征服沙姆陣線徐谟徐鸣 (画家)依斯邁·阿都·拉曼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復仇者聯盟4侯志律德仁親王德國聯邦國防軍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德國聯邦警察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德國陸軍空中機動作戰師德国德国驻外大使列表德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德班审议大会德黑兰会议德雷达瓦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後藤健二後殖民女性主義侵略战争供水俞力工俞叔平俞国斌保加利亚保加利亞經濟保祿六世保釣運動保护国保护臭氧层国际日信仰修武县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俄罗斯俄罗斯人口俄罗斯给排水现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羅斯各聯邦主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俄羅斯人俄羅斯罪案問題俄羅斯行政區劃代碼俄羅斯LGBT權益俄语俄语国家和地区列表土壤侵蝕土庫曼斯坦節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家堂圣安德烈初级学院圣约翰堡圣马力诺圣马力诺历史圣马力诺驻外机构列表在世枢机列表在任期内逝世的美国总统在港越南人地球地球聯邦地球高峰會地球歷史地球末日戰地狱男爵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区块链医院骑士团團結謀共識北塔山事件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列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北京北辰五洲大酒店北京四合院北京折叠北冰洋會議北约五国北美地区北美男人男童戀愛協會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北马里亚纳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旗帜北賽普勒斯北极熊团北歐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北海道大學北方联盟 (阿富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所罗门共和国包头市國家 (消歧義)國家繼承國家清真寺列表國共關係國務院 (聖座)國立中央大學校友列表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國籍國籍標誌國際基督教大學國際協會聯盟國際可可組識國際司法機構國際失蹤者日國際奧委會國家編碼列表國際室內建築師暨設計師團體聯盟國際人權協會國際人權日國際佛光會國際土壤年國際光之年國際勞工組織國際勞動基準國際組織會旗列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國際生物奧林匹克國際聯盟國際聯盟託管地國際關係學國際關係理論國際LGBTI聯合會國際法主體國際洗錢防制國際消費者協會國際海事組織刚果全国过渡委员会刚果民主共和国初级产品利奧納德·薩克斯利库德集团利馬利比亚利比亚国旗利比亞國家足球隊利比亞阿拉伯航空114號班機空難利比里亚别斯兰人质危机刘华秋刘彰顺刘驭万刘超刘晓波列支敦斯登分裂国家列表分離主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喬萬尼·凱利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喬治·達拉然斯喬治·華盛頓大學喀麥隆外交喀麦隆喀麦隆历史喀麦隆殖民地周宇周书楷周瑞夫周鲠生周迅周錫年周恩来周澄命题和平和平大学和平宫和平主義和平心理学和平紀念日和平教育和谐世界傑拉爾德·布爾傅科摆傅莱傅莹傅文俊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哥本哈根协议哈佛三剑客哈图沙哈羅德·威爾遜哈羅德·麥美倫哈爾·穆爾哈萨克斯坦哈马斯哈辛·塔奇哈里·S·杜鲁门哈里·S·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哈桑·谢赫·马哈茂德唐山市唐鳳唐闻生唐柏桥優良國家指數儿童冬季服務車輛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冯正虎冯淑萍冰岛冲之鸟岛冷战冷战思维农村合作医疗冈比亚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内战军事占领军国主义冀姓冀贡泉凱達格蘭大道凱文·卡特內湖復育園區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球城市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效应全球主義全球化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全球和平指數全球公民意識全球繁榮指數全球父母节全球青年领袖会议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全球文化與和平協會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英学联全新世滅絕事件全斗煥兩國方案公元公民投票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海公約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屠杀共和委員會共和黨 (美國)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关于激光致盲武器的议定书元山戰役元彪元氏县兒童人權兒童節兒童權利公約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光明星2号克什米尔战争克罗地亚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克莱门特·艾德礼克里米亞共和國克里斯多弗·藍伯特克里斯托弗酒店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割禮創價學會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勞軍捐勒内·卡森囊帕拉枪杀事件因言获罪团泊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国家国家责任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国内流离失所者国际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国际天文年国际妇女节国际世界语协会国际康复日国际志愿者日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和平年国际和平日国际环境卫生年国际社会对2006年朝鲜核试验的反应国际稻米年国际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会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列表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狮子会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国际青年日国际马铃薯年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国际麻醉药管制局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公司代码国际法国际法庭条约国际法院国际法院法官列表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国际消除贫困日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国际扫盲日国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四合院四國聯盟四月网倪志福倫敦韓戰紀念碑器官摘除争议B型軍票CANAANCNBC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Code Geass角色列表皇宮酒店 (舊金山)知情權石峴洞北山戰鬥石硤尾大火石硤尾邨石河子市石油换食品计划环境保护环境绩效指数环境退化玻利維亞王夢麟王姓王家楨 (外交)王世杰 (中華民國)王作榮王念祖 (1917年)王國棟王傑 (歌手)王光亚王牌對王牌 (真人秀)王铁崖王陇德王恭行王永航王源 (艺人)玛丽亚·塞雷诺火葬火星三部曲灰色天空獠牙獨台獨立公投獨裁政體珍·古道尔珠海市班加西事件班清班托羅德里格斯水壩災難現代詩論戰現代標準漢語理查德·霍布魯克琉球历史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砥平里戰鬥砂拉越社会保险社會正義神奇女俠神鹰航空神舟六号祖國 (小說)禁飛區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禁止核武器条约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克·伯納多特福爾摩沙人私人軍事服務公司种族主义种族灭绝秦始皇兵马俑秘密戰隊五連者秘鲁秘鲁政治科威特军事科威特歷史科索沃科索沃历史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科索沃共和国 (1990年-2000年)科索沃行政區劃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总统科特迪瓦科菲·安南科迪勒拉行政區秀兰·邓波儿空戰穆尔塔拉·拉马特·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穆罕默德·奥马尔穆罕默德·巴拉迪穆罕默德·哈塔米穆罕默德·穆尔西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穆罕默德·阿里·胡塞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穆罕默德軍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突厥斯坦伊斯兰党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突尼西亞武裝部隊章启月童軍活動端午节立陶宛立陶宛一月事件立法机构符浩第30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第31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第32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第34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第41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第42届七国集团会议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第十一个小时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第三屆香港立法會第三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戰 (異世奇人)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朝核危机第一次拉曼内阁第一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第二聯合特遣部隊第二語言第二次印巴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列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第二次伊德利卜省冲突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二次車臣戰爭第二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简化字簡悅強米蘭米格爾·特羅瓦達米歇尔·卡凡多粮食安全精神药物精神药物公约糖尿病紐埃紐西蘭國籍法素食主義索菲亚 (机器人)索馬利亞海盜索馬里國旗索马里内战索马里兰索马里兰国徽約翰·索爾斯約翰·柏金斯約旦航空紅色高棉綠色左派維多里歐·艾里格尼維也納維他奶維持和平維拉·薇契-斐柏嘉綜合外交政策局經濟制裁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红线女约翰·博尔顿约翰·彼得斯·汉弗莱约翰·克里约翰·贡布扎布·杭锦约翰·霍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约翰·肯尼迪约翰·柯布·库珀约翰逊·阿吉伊-伊龙西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级别资历章纳吾肉孜节纳米比亚历史纳迪亚·穆拉德纺织品纽伦堡原则纽伦堡审判纽约纽约电影学院经济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绪方贞子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维也纳会议维也纳国际中心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维克多·布特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维生素C绵阳市组织文化罗密欧·达莱尔罗德里戈·杜特尔特罗兴亚人罗国本罗红罗纳尔多罗纳德·里根罗瑞林都国家公园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罗马人民大会罗马化罗斯科·希伦科特罗旭 (外交部)罗曼·加里美加关系美墨邊界美好生活指數美屬台灣群島方案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美國人權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和平條約美國第51州美國統治琉球時期美國領土變遷美國領土擴張美國駐外機構列表美國海軍陸戰隊武裝偵察部隊美军占领伊拉克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的伊拉克人权美国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美国地理美国的人权纪录美国队长3美国护照美国政治美国教育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里美濃水庫義屬索馬利蘭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羅宇羅伯特·蒙代爾羅傑·埃切加雷羅珀訴西蒙斯案羅福全羅斯福島 (紐約)翁山蘇姬翁啟惠翼神世音真普選真普選聯盟眾議院 (也門)烏塔航空烏布利希主義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烏克蘭政治烏羅舍瓦茨州热比娅·卡德尔爱尔兰爱尔兰总统爱国卫生运动爱迪·奥特曼爱沙尼亚瘟疫統一戰線終極動員令 (1995年遊戲)疫苗接種瑞士瑞士經濟瑞士日内瓦州境内的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名录瑞士政治瑞典瑞典議會瑞典-美國關係瑪麗·羅賓遜環境教育瓦努阿图瓦努阿图LGBT权益瓦罗莎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瓦萨学院瓦赫什河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生物标记生育权生活满意度指数生態工程甲日·洛迪申淑子甘介侯甘肃省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無國籍無核武地帶熱帶風暴黛瑪 (1991年)燕娜·泰勒番紅花城異世奇人 (系列1)當地地名與外來地名當地球停止轉動特吕格韦·赖伊特別行動任務組特别使团公约特列伊穆斯大屠杀特命全權大使特教平權特拉特洛尔科事件牛津英語詞典牛津通识读本牛文元独岛主权争议盐城市盧安達-烏隆地盧武鉉相对宇宙盖尔·加朵盛振爲瀕危語言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白求恩-延安造反团百科详编百慕大DARKER THAN BLACKE.T.外星人EMER K-1突擊步槍隐私权芦山地震各方反应芬兰历史芬蘭的歐元硬幣芬蘭教育芮正皋芳澤謙吉难民难民营隈丸優次隔离墙銀河機攻隊 莊嚴皇子韩国外交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韩国电子政务韩国财阀韩美关系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列表韓國獨立運動韓國經濟韓國起源論韓昇洙韋良月莊振聲融合教育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莫桑比克独立战争莱斯特·皮尔逊莉姆·阿里王妃莉莎·唐納利遊戲成癮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聯合國官方語言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66號決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朝鮮相關決議列表聯合國安理會1476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1737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1747號決議聯合國安理會2199號決議聯合國中文日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聯合國和平使者聯合國共同宣言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聯合國維和部隊各國兵力列表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聯合國香港協會聯合國託管理事會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聯合國與大眾文化聯合國蒲隆地行動聯合國通行證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聯合國水資源組織聯合國會員國列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憲章日聯合國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議題聯繫邦選票還是子彈選舉聖座駐外機構列表聖保羅書院聖道頓馬士大學聖騎士之戰聖母大學法學院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駐外機構列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联合国历史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联合国大学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会377号决议联合国大会决议联合国大会第1631号决议联合国大会第36/3号决议联合国大会第67/19号决议联合国大会第A/RES/ES-10/19号决议联合国天津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妇女权能署联合国审计委员会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1940年代)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2000年代)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8号决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71号决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列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联合国安理会13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1679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167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1691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1757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1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4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5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9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2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37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6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第2166号决议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联合国主要机构联合国东帝汶综合特派团联合国东斯拉沃尼亚、巴拉尼亚和西锡尔米乌姆过渡行政当局联合国专门机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会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联合国地理分区联合国区域集团联合国刚果行动联合国和平广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决议联合国军事参谋团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系统联合国糖尿病日联合国纪念活动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列表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电台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议会大会联合国调解人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联合国日联合国改革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总部大楼達爾富爾達雷爾·卡斯特聋人文化荷属加勒比签证政策荷屬東印度荷屬新幾內亞荷兰荷兰王国荷兰政治荷蘭外交部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鍾鼎邦事件鍾鼎文華理克菲奧娜·施·羅琳菲德尔·卡斯特罗菲律宾菲律宾LGBT权益菲律賓人權菲律賓政治菲利普·森德罗斯菲里科斯·厄马克拉萊卡 (蘇聯太空犬)萝莉节萨尔瓦多萨哈罗夫奖萨米尔·阿明萨莉·琼斯萨格勒布萨洛·吉博萨摩亚萨摩亚历史萨摩亚国徽萨曼莎·鲍尔萬國郵政聯盟非軍事區非暴力非法移民出境非洲非洲大都會區列表非洲属国列表非洲国家和地区列表非洲經濟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特派团非洲贫困问题非洲法语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非政府组织靖國神社爭議靖国神社青岛市青年青年旅舍蠟筆小新:電擊!豬蹄大作戰類人猿人格顏成坤衣索比亞歷史顧立雄顧應昌顾维钧顿巴斯战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衛斯理藍血人血鑽血清素風力發電廠風暴作戰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颶風桑迪领土食人煉獄裁军谈判会议飓风宝莲飓风保拉飓风米奇飛歌事件西南學院大學西塘镇 (嘉善县)西巴布亚西亚西班牙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军队西班牙语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西班牙歷史西福特计划西非西风航空280号班机空难西藏历史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西藏独立运动西藏问题西藏歷史年表西蒙·維森塔爾中心西里尔字母西海固西方學院西撒哈拉西撒哈拉建交列表馬三家女子勞教所馬德里大都市區馬德拉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車輛號牌馬來西亞-越南關係馬來西亞-新加坡關係馬凱碩馬其頓馬其頓共和國馬克·弗內·莫內馬克·洛科克馬紹爾群島馬爾堡公國馬爾他騎士團馬爾地夫歷史馬里奧·澤納里馬英九政府馬斯溫戈馬文輝馬拉威簽證政策馬拉威糧食危機馬拉克·古丁首都香根草香格里拉 (科幻小说)香港香港2006年11月香港2006年2月香港2006年9月香港2010年11月香港2020香港大學香港天文台香港外籍家庭傭工香港中央圖書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人權香港國際評級香港回歸香港獨立運動香港社會香港經濟香港貿易香港LGBT權益香港歷史香港歷史年表香港手語來自聾星駐地協調員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駭客入侵:人類岐裂駕駛執照討論到天亮許添財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日 (臺灣)驚爆危機用語列表驚爆危機角色列表詩琳·娜夏特马卡里奥斯三世马寅初马尔代夫LGBT权益马尔默马尔蒂·阿赫蒂萨里马岛战争马希尔·阿萨德马德琳·奥尔布赖特马哈迪·莫哈末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马其顿名称争议马其顿共和国历史马赛马耳他骑士团建交列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历史马来西亚外交马来西亚陆军马来西亚武装部队马来西亚日马欣达·拉贾帕克萨马歇尔使华马歇尔计划马朝旭马拉维語言復興諾福克語諾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諾貝爾獎得主列表高山市高层建筑物高地戰高等教育高級專員高智晟謝獻臣鬥陣特攻魚道魏道明魯道夫·拉梅爾魯迪·朱利安尼魔法老師角色列表變形計 (第七季)计划生育让-米歇尔·雅尔许世铨许良英论永久和平鮑威號驅逐艦 (DD-839)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谢尔盖·马蒂诺夫 (政治人物)象牙象牙海岸革命戰爭鲁康娃·泽旺饶登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鲁斯图姆·加扎利貝達與巴尼亞斯屠殺貝馬拉哈國家公園貝恩德財閥財政部關務署貧窮門檻貧民窟費希平費爾里·狄金生大學費浩偉賦稅人權宣言賴幸媛賽普勒斯問題賈德幹賈甲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資訊工業策進會贝娜齐尔·布托遇刺案贝宁贝鲁特中央区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贝拉克·奥巴马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贾古玛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贾斯汀·纳普贖罪日戰爭越南越南建交列表越南共和国越南现代史年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越南歷史越南战争超商無戰事超级大国超级大国2超時空要塞系列年表跨大陸國家列表路易丝·弗雷歇特鹿儿岛市麥加麥理浩麦加帝斯麦卡锡主义麦逊宫麻醉药品車輛國籍代碼列表黎吉生黎巴嫩黎巴嫩历史黎巴嫩地理黎廣德黎恩灝軍火之王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黃一展黃紀男黃默黃龍植黃朝琴黃敦友黑山历史黑山建交列表黑山經濟黑骸黑豹 (電影)黄华 (政治人物)黄山黄岩岛主权问题黄鸣黄河大合唱鼠鲨輪船招商局輔仁大學輔仁大學校友列表輕裝甲機動車轨距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龚普生龍王行動辽宁鸿祥实业集团达尼洛·图尔克达尔富尔战争达格·哈马舍尔德辜寬敏辛巴威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辛迪·希恩辛文炳龙井市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迪安·腊斯克迪鲁瓦·阿旺洛桑丹增迈克尔·穆尔迈阿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过渡联邦政府霍皮族霍爾蒂·米克洛什霍華·維茨金霍英東錫安主義露丝·西蒙茶餐廳郎朗郁建兴 (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专家)郝慰民胡塞武装组织胡安·索马维亚胡幼偉胡佳 (社會活動家)胡德夫胡利奥·科塔萨尔胡階森胡霖胡沙胡木英胡拉大屠杀郭國基郭秉文郭林勇郭松棻郭泰祺郭晓敏都蘭山都江堰市郵政式拼音郑天锡郑小瑛郑国光舊金山和約舊金山灣區航空器註冊編號航空法律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船副船舶保险舒什塔爾歷史水力系統舒梅生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阮大仁阮大正阮丹桂阮福宝蔍阮文雄 (神父)防衛省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阿卜耶伊 (城镇)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阿卜杜拉·居尔阿卜杜拉赫曼·本·哈马德·阿蒂亚阿南·班雅拉春阿塞夫·肖卡特阿塞拜疆阿塞拜疆駐外機構列表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阿富汗駐外機構列表阿富汗戰爭 (1978年至今)阿富汗政治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阿尔扎赫阿尔扎赫历史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阿布·卡塔达阿布哈茲阿布哈茲歷史阿布穆萨岛阿乐群则阿以冲突阿什哈巴德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阿國阿利·伯克号驱逐舰阿克萨群众起义阿克毛·沙伊克阿穆尔·穆萨阿爾及爾阿爾伯特·魏森梅斯阿瑟·范登堡阿莎-罗丝·米吉罗阿道弗·洛佩斯·马特奥斯阿薩茲·艾哈邁德·喬杜里阿里·本·侯賽因王子阿里郎阿雷格里港宣言阿根廷阿根廷國家憲兵阿格達姆區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阿拉伯合众国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列表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外交阿拉瓦 (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曼蘆葦之歌蘇卡諾蘇家屯事件蘇利南蘇盈貴蘇聯人權阅兵赞助类顶级域赣榆区赤道赤道幾內亞歷史赤道几内亚赫迪·阿纳比赛尔号閃靈樂團間諜電報開放資料開普敦薛姓薛顿贺尔大学怀特海德学院藍煙囪貨倉碼頭藍蔭鼎藍色藍水海軍藏區連環自焚事件藏人行政中央藝術宮 (舊金山)藝術中心設計學院藥水里壁畫古墓關島關中 (中華民國)葡屬帝汶葡萄牙帝國葡萄牙國籍法董必武葵德川三代葉叶琹葉匡時葉禮庭葉秀峯葉里溫葛城美里葛量洪钢铁苍穹钱嘉东钱其琛钱海燕 (国际公务员)蒲隆地钶钽铁矿钻石蒂邁雅蒙古历史蒙古地方蒙美關係蒙特利尔议定书蒙特內哥羅蒙蘇農多邪教肯尼亚邱园邱永漢邱汉桥邱淑花邹秉文邹骥肺癌邓小平邓迪大学铁铉油炸蓋多州锡金历史蔣中正所獲榮譽列表蔣康祖古仁波切蔣廷黻蔣公中正崇德協會鄧律敦治脫離同性戀鄭天華鄭兒玉醫事檢驗師野外征服者重庆市重裝武器重慶圖書館釣魚臺列嶼自卫队自立生活自由自由主义自由地自由联合协定自由民主党 (日本)自由意志主義自治領臭氧层致癌物質臺大哲學系事件臺北市道路列表臺灣臺灣學生運動臺灣對外關係史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臺灣地區臺灣國際指數列表臺灣問題臺灣省籍情結臺灣猶太人歷史臺灣環境運動臺灣與日本關係史臺灣歷史臺灣戰後時期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里約中心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里斯本金大中金妍兒金完洙金九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金剛型護衛艦金砖国家金陵大学金正日金正日之死金泳三金戈威德釋星雲長洲搶包山 (比賽)酷刑良心時代運動艾奇逊防线艾德蒙多·藤田艾哈邁德·本·貝拉艾莎·格達費艾西瑪·賈汗吉爾艾森豪威尔主义艾惕思艾拉·費雪苏岩礁苏州市苏丹尼·马肯加苏伊士运河苏伦·巴德拉尔苏联苏联解体苏里南中央银行苏里南驻外机构列表若开罗兴亚救世军若望-類斯·托朗若望·保祿二世苦难的行军英属印度英國2010年1月英國2010年3月英國2010年9月英國2011年3月英國2011年4月英國2011年9月英國2012年1月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英國駐外機構列表英國陸軍英国首相列表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英倫情人英语英迪拉·甘地英苏入侵伊朗難民地位公約雷德·斯克尔顿雷爾雷雨田雷托羅曼人集体安全蛇鷲雅尔塔会议雅乐雅科夫·馬利克雅穆索戈國際機場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老秃山战斗老挝保护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历史耿慶國逃出生天适用技术陣風戰鬥機陰謀論陳乙東陳建仁陳唐山陳凱欣陳光標陳立夫陳誠陳梓進陳正祥陳水扁陳文彬陳晴陶曉清陶普斯號事件陽光政策陽明海運陈健 (外交官)陈叔时陈之迈陈慕华陆慷陕西省FLAG (Web动画)FN P90衝鋒槍FreeRiceGoogleGoogle翻译H·V·伊瓦特HDRHK G36突擊步槍ID4星際重生IETF語言標籤IQT電信ISO 3166-1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ISO 3166-2ISO 3166-2:TWJ·威廉·傅爾布萊特LGBT迴轉治療Mi-26直升机MISCAMk 6頭盔Muv-Luv AlternativeNERVRUN=DIMSARS事件SARS陰謀論SDF-1 馬克羅斯SIL國際TAM坦克U (消歧义)UN (消歧義)UN M.49X戰警電影系列护照暴力暗鼠行動暗棕壤抗日:血战上海滩抑郁症患者列表投票率柏林四强协定查尔斯·泰勒 (利比里亚政治人物)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查亚普拉柬埔寨柬埔寨历史年表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柬越戰爭柯奈莉亞·馮克探索·发现推回枪毙林宗義林中斌林亨柱林则徐林语堂林毅夫林水泉林惠嘉林敬三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恐怖主义恐怖组织恐怖活动恩吉利國際機場恩維爾·霍查恒生銀行捍衛戰士揚·埃格蘭揚州炒飯搜索与救援李卓敏李君如李好李姬镐李宝库李一氓李书华李建軍李弥李國士李國輝 (中華民國)李玉刚李範奭李璜李登輝李白李道豫李衡哲李貴敏李鴻禧李肇星李铁铮李雙澤李柱銘李敏鎬李敦白李敖杨永信杨永清杭州市杰汉吉尔·拉坦吉·达达博伊·塔塔東加軍事東帝汶-俄羅斯關係東德杜建时杜維廉杜照宇杜林危險指數核动力推进核大國核動力核武器核武器擁有國列表根納季·布姚堅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格陵兰总理格拉德温·杰布格拉薩·馬謝爾标准煤桑塔人的陰謀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桂裕梁阳梵蒂冈梅纳赫姆·贝京梅艷芳棄嬰保護艙植树节楊崇瑞楊·艾里亞森楊弦楊匡榮·保羅構成國模擬聯合國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機動戰士GUNDAM SEED機神大戰權力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欧洲委员会欧洲联盟成员国欧洲联盟扩大欧洲语言欧洲歌唱大赛参赛国家列表歐威廉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歐洲聯盟軍歐洲鱸歐洲懷疑主義正常國家正負2度C正露丸武神 (漫畫)武装部队服役章 (美国)武陵源武汉大学校友列表殘存國家段希文殖民地残存国家列表残割女性生殖器残疾人权利公约毒品戰爭比尔·理查森比利比利時殖民地毛里塔尼亞奴隸制度毛里塔尼亞-俄羅斯關係毛里裘斯簽證政策毛里求斯毛泽东毛泽东生平氢弹氣旋加菲洛水危机水禾田民主党 (利比亚)民主柬埔寨民間全民電視公司民族團結政府民族自決气旋纳尔吉斯气旋艾丽塔江南Style江美琪江炳興江泽民汪敬煦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汽油汾河公園汉字汉字简化汉语汉语国家和地区列表汉语拼音河內市河狸河野一郎河滨教堂治外法权治理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沈宗濂沈国放沈昌煥沈旭暉沈怡 (官員)沒有軍隊的國家列表沉默的艦隊沙坪坝区沙丁魚沙弗魯丁緊急內閣沙祖康沙纳纳·古斯芒沙特领导的干预也门行动沙登沙里院戰役沙漠之狐行动沙漠行星波士尼亞戰爭波兰波兰球波罗的海国家波恩波札那-朝鮮關係泰山職業訓練場泰伯利亚系列 (命令与征服)泰德·透納泰国南部三府泰国皇家军队泰緬孤軍泰柬边境争端泰愛泰黨法学家法希姆·本·苏尔坦·卡西米法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與公正法國同性婚姻法國外籍兵團第1外籍騎兵團法國駐外機構列表法國海軍法国法国历史年表法国国徽法语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輪功在香港法轮功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法蘭西斯·杜德法藍瓷法比奧·貝拉爾迪法拉盛泛亞鐵路泛非化學網路洪山区洪森洪思翊洪智坤洲際彈道飛彈洄游洛伦佐·萨姆朗洛克菲勒庄园洛克比空難洛克斐勒家族洛阳市洛桑協議洛朗·巴博消逝的光芒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深圳大学校友列表深圳外國語學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港獨派港鐵公司清川江戰役清洁发展机制湯加語源泰邦溫丁溫源寧漢字簡化爭論漢字文化圈漢羅台文漢賊不兩立漢江南岸防禦戰潜在超级大国潘基文潘光 (学者)潛龍諜影崛起 再復仇潛龍諜影V 原爆點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原住民澳大利亚外交澳大利亚国防军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陸軍澳門回歸澳門科技大學澳门签证政策澳洲國立大學校友列表澜湄合作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朝韩非军事区朝鮮半島南北關係朝鮮半島伊斯蘭教朝鮮半島統一問題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朝鮮總督府政務總監朝鮮-甘比亞關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農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朝鮮戰爭細菌戰朝鲜历史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朝鲜战争朝阳区 (北京市)挪威同性婚姻本尼迪克特·西居尔兹松·格隆达尔本土派 (香港)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朱友漁朱启平朱家驊朱安达朱巴朱章賡朱斌魁朴吉淵朴正熙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暨保護區按市区人口排列世界城市列表按人口排列的大都会区列表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有限承认国家列表有森裕子最不发达国家最後的時間領主惠普尔指数情熱大陸成舍我成昆铁路戰後臺灣歷史年表戰略殺手戴鴻超房應麟戈蘭高地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战争借口战争罪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的欧洲公约战争时期的性暴力战犯战斗装甲钢羽我们台湾这些年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星之聲星際聯邦明十三陵明石康明日之後明慧网昭和昌都战役易卜拉欣·甘巴里易卜拉欣·鲁戈瓦易洛魁聯盟昆士兰大学流血星期日浦項戰役海峽兩岸關係海上自衛隊海平面上升海事法海伦·克拉克海地海地历史海嘯預警系統海員海军海牙海蝦養殖海洋守护者协会海洋保育運動斐濟語斯威本科技大學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斯科普斯山斯飛特麟·卢塞夫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普利特新加坡新加坡历史新加坡外交新加坡人权新加坡经济新加坡驻外机构列表新加坡警察部队新加坡死刑制度新型國際關係新世纪福音战士名词列表新世界秩序新市鎮新开发银行新國家連線新喀里多尼亞新农村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新聞觀測站新西蘭-英國關係新高市新興工業化國家新澳門學社新海底軍艦方心讓方順生方显廷施姓施命大师施肇基施明德施思明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鲜明文房四宝文明 (游戏)文明IV无代表,不纳税无国界记者无锡市日加關係日内瓦大学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日牙關係日韩关系日蘇共同宣言日本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日本右翼团体日本外務省日本人口问题日本人權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日本國鐵D51型蒸汽機車日本分治計劃日本国宪法日本與聯合國日本锁国 (电影)日本-东帝汶关系日本-瑞典關係日本-摩纳哥关系日本沉沒 (漫畫)日本法西斯主義日本戰爭列表日本海命名爭議日本文化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旧金山旭日大綬章旗幟列表旅行证件旅行者金唱片摩加迪休摩加迪沙之戰摩尔多瓦摩西·布拉摩苏尔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放射性废料政府間主義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意大利意大利殖民帝国愛國者運動愛爾蘭國家的名稱愛爾蘭國防軍愛爾蘭歷史愛沙尼亞政治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数量级 (数)數位權利敘利亞安全區敘利亞人權敘利亞經濟敘利亞LGBT權益教育慈幼英文學校扎庫瑪象群屠殺扎赫勒战役扩张主义扬·史末资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扶輪社員列表托马斯·克莱斯蒂尔托马斯·皮克林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拉多万·卡拉季奇拉娜·達珍妮拉乌尔·塞德拉斯拉哇格德屠杀拉菲克·哈里里拉馬迪拉达宾诺德·巴尔拉赫达尔·卜拉希米拉脫維亞拉金德拉·帕乔里更登確吉尼玛更换国旗的国家列表曹德宣曹炳良曹長青曼弗瑞德·諾瓦克曼哈頓曾德·蒙赫奥尔吉勒曾昭燏性侵犯性別平等性别灭绝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普天間飛行場普兰巴南普里什蒂納州普通话普林斯顿大学人物列表智人時事通識𡳞脬.中文网 (顶级域名).int.yu10億人起義10月10月12日10月21日10月23日10月24日10月27日10月3日10月7日11月13日11月14日11月1日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5日11月30日11月5日11月9日12月12月10日12月11日12月18日12月19日12月21日12月27日12月31日12月4日12月5日12月9日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1931931年1938年1940年代中国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6年1947年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1948年韓國普選1949年1949年臺灣1950年1950年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1950年代香港1950年香港1950年臺灣1955年臺灣1956年1959年藏区骚乱1961年1965年1965年新加坡1967年臺灣1969年臺灣1970年代臺灣1971年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1972年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77年1978年南黎巴嫩冲突1979年1980年1981年1985年飓风凯特1985年臺灣1987年1989年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1989年拉萨骚乱1990年1991年華東水災1992年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獨立參賽者1992年中韩建交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1993年1993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1993年柬埔寨大選1996年1996年香港1997年199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地震1998年阿布哈兹战争1999年东帝汶危机1999战记1月16日1月1日1月23日1月24日1月27日1月3日1月9日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10月2003年11月2003年1月2003年7月2003年8月2003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2003年9月2004年10月2004年11月2004年12月2004年1月2004年3月2004年4月2004年5月2004年6月2004年7月2004年9月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2004年朝鲜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2005年10月2005年11月2005年12月2005年1月2005年2月2005年3月2005年4月2005年5月2005年6月2005年7月2005年8月2005年9月2005年巴厘島爆炸案2005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2005年瑞士公投2005年臺灣2005年苏门答腊地震2006年10月2006年11月2006年12月2006年1月2006年2月2006年3月200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06年4月2006年5月2006年6月2006年7月2006年8月2006年9月2006年9月臺灣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2006年臺灣2006年恆春地震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2007年10月2007年11月2007年12月2007年12月阿爾及爾爆炸案2007年1月2007年2月2007年3月2007年5月2007年6月2007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07年7月2007年8月2007年9月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2007年臺灣2007年朝韩首脑会晤2008年2008年10月2008年11月2008年12月2008年12月英國2008年2月2008年3月2008年3月臺灣2008年4月2008年5月2008年7月2008年9月英國2008年加沙戰爭2008年中国大陆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08年世界博覽會2008年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2008年北基伍戰役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2008年臺灣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2008年海地暴動2009年10月2009年1月2009年4月2009年5月臺灣2009年宏都拉斯軍事政變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2009年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2009年阿富汗总统选举2009年臺灣2009年朝鲜核试验2010年10月2010年4月2010年7月2010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9月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种族骚乱2010年吉爾吉斯革命2010年中国大陆2010年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选举2010年香港2010年核安全峰会2010年海地地震2010年智利大地震2011年2011年10月2011年11月2011年12月中國2011年4月2011年6月2011年6月臺灣2011年7月2011年7月中國2011年8月2011年9月2011年9月中國2011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选2011年利比亚内战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2011年非洲之角饥荒2011年葉門反政府示威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2012年2月2012年3月臺灣2012年5月2012年布拉薩維爾爆炸2012年刚果东部冲突2012年蘇丹與南蘇丹邊境衝突2012年若開邦騷動2012年核安全峰會2013年201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13年12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3年埃及政变2013年埃及政變事後動盪2013年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2013年罗萨里奥煤气爆炸2013年香港元旦大遊行2013年-2014年柬埔寨示威2013年洪都拉斯大选2013年朝鮮半島危機2014-2018年委內瑞拉示威2014年2014年10月中国大陆2014年3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4年7月中国大陆2014年8月2014年阿富汗巴達赫尚省山崩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2015年2015年12月中國2015年1月也门萨那恐怖袭击事件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2015年4月中國2015年5月2015年8月巴格達汽車炸彈爆炸事件2015年8月中國2015年9月2015年南基伍省地震2015年中國2015年世界博览会2015年习近平访美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斗机事件2015年蒲隆地動亂2015年艾卜哈清真寺炸彈襲擊2016年2016年1月朝鮮核試驗2016年3月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2016年8月奎达袭击2016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2016年緬甸羅興亞人迫害2016年雅加達襲擊事件2017年2017年11月2017年12月2017年1月中国2017年3月2017年7月2017年卡達外交危機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2017年除夕联合国微博事件2017年東帝汶總統選舉2017年汗谢洪化学武器袭击事件2017年朝鲜核试验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2018年利比亚大选2018年美國2018年瓦加杜古袭击事件2018年香港2018年马尔代夫政治危机2018年杜马化学袭击事件2018年泗水連環爆炸案2018年朝美首脑会晤2020年代21世紀議程21世纪24 (電視劇)24:救赎2歐元紀念幣2月2月11日2月14日2月1日2月20日2月21日2月25日2月5日303高地屠杀3千纪3月11日3月14日3月20日3月21日3月5日4月7日4月8日5月5月11日5月20日5月21日5月9日610办公室6月26日6月27日6月28日6月30日6月8日6月9日730 (交通)73式輕機槍7月11日7月13日7月18日7月25日7月28日7月9日8月14日8月19日8月20日8月21日8月25日8月2日8月30日8月8日908台灣國運動921大地震9月12日9月15日9月17日9月18日9月19日9月21日9月24日9月25日9月26日9月27日9月30日9月5日9月6日9月8日 扩展索引 (3206 更多) »

ALDNOAH.ZERO

《ALDNOAH ZERO》(アルドノア・ゼロ)是2014年7月开始播放的日本动画作品,監督為青木英,原案及首三話劇本為虛淵玄,動畫製作則是A-1 Pictures與TROYCA共同負責。 本作分为两季播出。第一季於2014年7月播放,共12話。第二季於2015年1月開始播放。.

新!!: 联合国和ALDNOAH.ZERO · 查看更多 »

ARKive

ARKive是一个以宣传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公益网站,分门别类地收集有大量不同物种在野外被拍摄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供访问者免费观看。网站致力于所谓“通过来自野生生物影像的力量以促进对世界上各种受威胁物种的保护”("promo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world's threatened species, through the power of wildlife imagery")的使命,搜集有大量野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视频、图片和声音,并将其存入了一个中心化管理的电子数据库。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好被列于IUCN红名单上的约17000余个生存受威胁物种的音-视频资料。 计划原是由在英国注册的教育性慈善机构发起的,其总部位于英国布里斯托尔。技术平台由惠普负责构建,同时也是HP Labs' Digital Media Systems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许多领先的生态保护组织或是学术研究结构都为ARKive提供了援助,其中包括国际鸟盟、保护国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英国邱园和史密森尼学会等。该网站也是网络生命大百科计划常任(Institutional)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谷歌地球扩展服务提供了2个ARKive应用功能层(ARKive layers),可分别显示出世界受威胁物种的分布以及墨西哥湾的物种分布情况。其中的第一个应用项目是由生态荧屏基金会的一位赞助人大衛·艾登伯祿先生在2008年4月推出的。.

新!!: 联合国和ARKive · 查看更多 »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

加布里埃尔·莱斯特(Gabriel Lester),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一位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生活工作于阿姆斯特丹及上海。他的创作形式包括音乐、影片、空间装置、行为艺术、雕塑、建筑、摄影和散文。.

新!!: 联合国和加布里埃尔·莱斯特 · 查看更多 »

加平戰鬥

加平战斗是在朝鲜战争中,于1951年4月22至25日期间,在聯合國軍——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所属——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之间发生的冲突。战斗发生在志愿军向汉城发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即志愿军第五次战役期间,受命封闭通往韩国首都汉城(现首尔)南方的关键路线。负责山谷防守的两个前进营——和第二营——在山谷迅速布防。数千名南韩士兵开始通过山谷撤回,中国部队借助黑暗的掩护渗透到旅部,对504山头的澳大利亚军实行了夜袭,战斗持续到第二天。 虽然寡不敌众,英联邦步兵第27旅仍然坚守阵地,直到澳大利亚部队撤回到27旅背后,双方均有惨重损失。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之后将攻势转移到加拿大軍负责防守的677山头,但一夜激烈战斗也无法攻下。战斗使得中国的气焰受挫,而澳軍和加拿大軍在加平的协防成功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聯合國軍中部战线和最终目标汉城的突破。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首当其冲攻击的两个营在防御战中阻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整个师。第二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回在山谷重新整合。现在这场战斗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最著名的的战斗之一。.

新!!: 联合国和加平戰鬥 · 查看更多 »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英文: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縮寫:UC Berkeley 或 CAL),簡稱伯克利加大,又常被譯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舊金山湾区柏克萊市,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其許多科系位于全球大学排行前十名,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大學之一,常被誉为美国乃至世界最顶尖的公立大学。 伯克利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统的创始大学,創立於1868年,它也是美國大學協會的創始會員之一。在美國的大學運動聯賽裡,因以往只有一所加州大學,因此伯克利一直以加州大學(California)作校名,簡稱Cal,並沿用至今;其吉祥物蛻變自加州徽號,故其學生亦常自稱「黃金熊」(Golden Bears/Cal Bears)。 伯克利学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反越战运动”等等在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改變了几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 伯克利研究水平极高,截止2018年3月,伯克利共有104位教職員或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位列世界第三,还有13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五)、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二)、9位沃爾夫獎得主、45位麥克阿瑟獎得主、20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及14位普利策奖得主。“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氢弹之父”愛德華·泰勒均曾长期担任伯克利加大教授;欧内斯特·劳伦斯教授在此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基于此伯克利以及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员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鉳(Berkelium)更以伯克利來命名。根據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調查,柏克萊擁有全美最多十大傑出研究課程。同时,伯克利还与美国能源部的三所美国国家实验室保持紧密联系,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而许多世界著名研究机构包括美国国家数学科学研究所(MSRI)、伯克利空间科学实验室(SSL)也都位于伯克利。 除了學術成就外,伯克利在體育運動上亦成绩斐然。在历届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伯克利的校友共獲得207面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117金51銀39銅),金牌及总奖牌数均位列全美第四。其中,校友蜜茜·富兰克林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5金1铜,校友纳塔莉·考芙林是首位在同一屆奧運(2008年)中獲得六面獎牌的女性,校友馬特·尼古拉斯·比昂迪更打破12項世界紀錄、共获得11面獎牌(包括8面金牌);學校賽艇代表隊曾三次代表美國在奧運會奪金亦是世界紀錄。 伯克利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培养了朱棣文、李远哲两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吴健雄、庄小威,数学家丘成桐,美国航天局前宇航员焦立中,美国政治家余江月桂,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HTC创始人王雪红等也都毕业于伯克利。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数学家陈省身、语言学家赵元任、作家张爱玲也都曾在伯克利研究任教。.

新!!: 联合国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地区

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

新!!: 联合国和加勒比地区 · 查看更多 »

加罗林群岛

加罗林群岛,是太平洋西北部一个重要的群岛,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菲律宾正东,由500餘小岛和珊瑚礁组成。除西端的帕劳自成一国外,其余岛屿均属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岛民主要是使用密克羅尼西亞語的南島民族,另外日本和菲律宾移民也是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群岛于152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并以当时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之名命名。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人未曾努力征服这些岛屿。1732年时,一些传教士前往这些岛屿,试图说服岛民皈依基督教,但是招致了岛民对欧洲人的反抗。1875年,西班牙宣示了主权,并将其并入所谓“西班牙东印度领地”之中。当时已经占领雅浦岛的德国人随即提出抗议,並於1885年向時任教宗的良十三世提請裁决。教宗判决这些岛屿归属西班牙,但是德国享有自由贸易权。 1899年6月1日,西班牙由于在美西战争中戰败,决定以2500万比塞塔的价格将该群岛出售予德国換取賠款。德国将其并入德屬新几内亚管理和统治。 1914年,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擊敗島上德國守軍占领该群岛,1920年,国联委托日本统治该群岛。二战后,联合国将托管权交给美国。1986年,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独立,1994年,帛琉独立。.

新!!: 联合国和加罗林群岛 · 查看更多 »

加齐·卡纳安

加齐·卡纳安(غازي كنعان),别号阿布·雅鲁卜(),是叙利亚前内政部长,曾长期担任叙利亚驻黎巴嫩军事情报机构负责人。他在国际社会调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遇刺案期间突然自杀身亡,引起了广泛关注。.

新!!: 联合国和加齐·卡纳安 · 查看更多 »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或;希伯來語:רצועת עזה)是西奈半岛东北部地中海沿岸占地363平方公里(140平方哩)的区域,位於巴勒斯坦西岸、西奈半島東北部的狹長地帶,在二戰後原本在聯合國規劃中將與約旦河西岸成立一個新的阿拉伯國家,但1948年阿拉伯聯軍對以色列發動阿以戰爭,加沙為埃及吞併,直到1967年六日戰爭又被以色列占领。目前为巴勒斯坦国政府统治。.

新!!: 联合国和加沙地带 · 查看更多 »

加泰隆尼亞共和國 (2017年)

加泰隆尼亞共和国(República Catalana)是位於南歐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的单方面宣布独立的共和制國家,於2017年10月27日宣布建立。 加泰隆尼亞原為西班牙的自治區(一級行政區),其建國依據來自2017年10月1日舉行並獲得通過的獨立公投。公投通過後,加泰隆尼亞政府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率領政府官員於同月11日在加泰隆尼亞議會簽署《加泰隆尼亞獨立宣言》,但未立即生效。2017年10月27日,加泰隆尼亞議會通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建國,但被西班牙政府指為違憲行為,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亦宣佈根據《西班牙憲法》第155條接管加泰隆尼亞並凍結自治權。目前在比利時設有流亡政府。.

新!!: 联合国和加泰隆尼亞共和國 (2017年)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军事史

加拿大军事史包含了几百年以来在加拿大的土地上发生的军事行动,和加拿大军队在全球的维和任务。加拿大的各个原住民部落之间很少会发生冲突,这样的和平时期一直持续了几千年。自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引发了他们与加拿大原住民和同样在探索新大陆的另外一些欧洲人之间的冲突。从17世纪开始,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双方都各自拉拢了一些原住民部落。1763年,英国最终控制了整个加拿大,并对法裔加拿大人采取了同化政策。在美国革命中,英属北美选择了忠于英国。在成功独立后,美国人开始尝试扩大自己的版图,并在1775年和1812年两次入侵了英属北美。尽管英军与当地武装成功地击退了美国的入侵,但是美国的威胁还是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才消除。这个威胁也是加拿大于1867年独立的原因之一。 在独立之后,一支训练有素的加拿大军队随即成立。刚刚诞生的加拿大还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它的宗主国英国对它的内部事务依然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也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参加第二次布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自动地派出了军队来协助英军。在1931年英国颁布西敏寺法令后,加拿大获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尽管如此,加拿大与英国的关系还是很紧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得到了加拿大的帮助。二战以后,加拿大开始信奉多边主义,它只参与了非单边的军事行动,比如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加拿大也在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出动的部队人数比其余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至2006年为止,加拿大是在维和行动中阵亡军人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皇家空軍

加拿大皇家空军(英文:Royal Canadian Air Force,RCAF;法文:Aviation Royale Canadienne),前称加拿大空军司令部(Canadian Forces Air Command),是现加拿大軍隊(Canadian Armed Forces)三军之一,受命于空军参谋长Michael Hood中将。皇家加拿大空軍有正规军14,500人和预备役2,600人,并有2,500名平民支持。.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皇家空軍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軍隊

加拿大軍隊(英語:Canadian Forces;法語:Forces canadiennes;分別簡稱為「CF」或「FC」)是加拿大各軍部隊自1968年2月1日起採用的統稱。加拿大聯邦政府由當日起將陸海空三軍合併為統一架構。 以2006年的官方資料,加拿大軍隊的六大作戰機構為:.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軍隊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荷兰关系

加拿大与荷兰两国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拿大庇护了流亡的荷兰王室和加拿大军队解放荷兰而结下特殊的外交关系。两国的关系在当代依旧十分显著,2015年加拿大政府称荷兰为“加拿大最重要的贸易、投资和创新合作伙伴之一”。加拿大每年还举办郁金香节来纪念两国的关系。.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荷兰关系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政治

加拿大的政治體系是根據議會民主制以及聯邦制所設立的框架之内運作,具有深厚的民主傳統。加拿大奉行君主立憲制,加拿大君主为國家元首。加拿大是個多黨制國家,當中不少立法程序源自英國國會定下的先例和不成文慣例。然而,經過歷年演變後加拿大的議會政治亦衍生了一些特色,如黨内紀律就較英國政黨嚴格,而議會表決的議題中具備信任動議地位的也比英國為多。這些特色令沒有内閣職務的議員在議會中扮演較次要的角色,但執政黨議員中的非内閣成員以及在野黨較為低調或資歷較淺的議員(亦即「後座議員」)亦可透過參與公共預算委員會或國防委員會等議會委員會來發揮影響力。 加拿大聯邦於1867年成立後,聯邦政治一直由加拿大保守黨和加拿大自由黨(或該兩政黨的前身)主導,但2011年聯邦大選後傾向社會民主主義的加拿大新民主黨取代自由黨成為國内第二大黨。國會下議院内其他政黨則包括支持魁北克主權運動的魁人政團,以及關注環保議題的加拿大綠黨。.

新!!: 联合国和加拿大政治 · 查看更多 »

努列克坝

努列克坝 (塔吉克语: Нерӯгоҳи обии Норак, Nerūgohi obii Norak, 意为努列克水电站)是一座亚粘土心墙土石坝,位于阿姆河支流瓦赫什河布利桑京峡谷。杜尚别以东75km。距上游的罗贡坝70km。附近的同名城镇努列克是水电生活基地。水电站发电量占塔吉克斯坦的70%。.

新!!: 联合国和努列克坝 · 查看更多 »

劉大中

劉大中(Liu Ta-chung,),原籍江苏武进,生于北京,中华民国及美国经济学家。.

新!!: 联合国和劉大中 · 查看更多 »

劉師舜

刘师舜()字琴五,祖籍江西宜丰,生于湖南湘乡,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劉師舜 · 查看更多 »

劉芳 (音樂家)

劉芳()出生於中國昆明,1993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1996年移居加拿大,擅琵琶、古箏,得到。劉芳的多場音樂會被加拿大、荷蘭、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包括傳統琵琶和古箏獨奏曲六首,以及二重奏即興五首。.

新!!: 联合国和劉芳 (音樂家) · 查看更多 »

劉超 (解放軍)

刘超(),辽宁人,现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司令,少将军衔。 刘超曾毕业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并获学士学位,后又赴英国留学,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获硕士学位。他于1980年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93年至1994年曾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United Nations Mission for the Referendum in Western Sahara )军事观察员。长期在沈阳军区任职,包括曾出任沈阳军区某团团长、某机械化步兵师副师长等。2008年起任中国驻印度大使馆陆海空三军武官。2011年1月,接替秘鲁的马里奥·桑切斯·德贝纳尔迪(Mario Sánchez Debernardi)少将出任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持和平部队司令(Force Command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 in Cyprus,UNFICYP)。.

新!!: 联合国和劉超 (解放軍) · 查看更多 »

劉鵬九

劉鵬九()字雲程,湖南長沙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胡健國,近代華人生卒簡歷表,国史馆,2003年,第430页.

新!!: 联合国和劉鵬九 · 查看更多 »

ATL-98運輸機

英國航空貿易ATL-98“天空開拓者”是一款使用四台活塞發動機的運輸機,由創立的公司(ATL)在道格拉斯DC-4的基礎上製造,可運載25名乘客和5輛裝載於飛機前部的汽車。.

新!!: 联合国和ATL-98運輸機 · 查看更多 »

培瑞茲

佩雷斯,或又稱培瑞茲(Pérez)西班牙语的姓氏之一,可以指:.

新!!: 联合国和培瑞茲 · 查看更多 »

基马尼·马鲁格

基马尼·恩甘加·马鲁格(c. 1920 - 2009年8月14日)拥有最老开始上小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4年1月12日他开始读小学一年级,那年他84岁。 虽然他没有文件证明他的年龄,但马鲁格认为自己在1920年出生。.

新!!: 联合国和基马尼·马鲁格 · 查看更多 »

基贝拉贫民窟

基贝拉(Kibera) (努比亚语:树林 、森林)是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一个居民区。它是内罗毕市内最大的贫民窟,也是非洲地区第二大的城市贫民窟。 据估计,基贝拉的居民总人口在 60 万到 120 万人之间。 该贫民窟位于内罗毕西南,距市中心约5公里,其面积为2.5平方公里,占内罗毕市总面积的不到1%,但容纳了该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强,估计人口密度达每公顷2000人。 基贝拉分为若干村落,包括Kianda、Soweto、Gatwekera、Kisumu Ndogo、Lindi、Laini Saba、Siranga/Undugu、Makina 以及 Mashimoni。.

新!!: 联合国和基贝拉贫民窟 · 查看更多 »

基里巴斯地理

基里巴斯主要包含3个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群岛,莱恩群岛。吉尔伯特群岛位于经线180度线以西,菲尼克斯群岛与莱恩群岛则位于经线180度线以东。总面积726平方公里。人口105,432。.

新!!: 联合国和基里巴斯地理 · 查看更多 »

埃博拉出血热

伊波拉出血熱(又名:伊波拉病毒病;通稱:伊波拉)是一種由伊波拉病毒引起,多出現於靈長動物身上之人畜共患傳染病。罹患此病的人會在2天至3週內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及出疹等症狀。病情後會進一步惡化為肝、腎衰竭。步入此階段,病人或會出現體內、外出血的現象,並可能在首個症狀出現後的6至16天内,因血容量過低或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 伊波拉患者多因接觸了帶有病毒的體液(包括血液)、器官,或間接觸摸到最近受污染之器具而染病。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顯示病毒能經空氣微粒在靈長動物間傳播。患者的精液或母乳在其康復後的數週至數月内,仍可能載有病毒。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原體的,能在自身不受影響的狀況下將之散播。疫症的控制在乎醫療界以及一定程度的社區配合。前線醫學措施包括了快速的病例偵測、實驗室診斷、、正確看護、謹慎處理醫療廢物及妥善安葬或火化屍體。減少接觸受感染的個體為社區防疫的一大重點。在近距離接觸患者時,應穿著完整的連身型防護衣物,並勤加洗手。叢林肉易沾染病毒,故需在徹底煮熟後方能進食;在處理這類產物時,也需佩戴醫用手套。 盡可能撇除其他諸如瘧疾、霍亂、腦膜炎、其他病毒性出血熱等可造成近似症狀的疾病,為診斷伊波拉出血熱的首要工作。血液樣本中之抗病毒體、病毒的核糖核酸或病毒本身均為鑑定的指標。目前尚未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各方亦正致力研發安全、可供廣泛使用的疫苗及藥物。病人大多接受或靜脈注射等,可提高存活率的舒緩性療法,以降低疾病所帶來的傷害及併發症的風險。深切治療則能進一步應付器官衰竭的問題。根據一直以來的疫情,此出血熱可造成高達25-90%(平均約五成)的綜合臨床致死率。 此病在1976年首次出現於當時的蘇丹及薩伊,並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爆發。直至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一共公佈了1,716宗確診個案,合計24次爆發。最嚴重的一次流行,為肆虐西非的2013-16年疫症;是次爆發最終感染了人,奪取了人之性命。.

新!!: 联合国和埃博拉出血热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联合国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

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发生于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当事两国都属于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列 BBC 18 May 2000,承受了非常大量的人员伤亡,Tens of thousands.

新!!: 联合国和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埃以消耗战争

埃以消耗战争(حرب الاستنزاف ,מלחמת ההתשה ),是1967年至1970年埃及与以色列之间的有限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于是埃及发动消耗战争,试图创造对埃及有利的谈判环境来收回西奈半岛。然而,埃及的目标并未实现。1970年,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停战协议,停战分界线还是维持在消耗战争开始时的状态,而且双方没有继续和平谈判。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胜,苏伊士运河以东的所有埃及领土即整个西奈半岛为以色列占领。埃及决心收回西奈,同时期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惨败之后挽回一些信心。停战线上的冲突时有发生,而埃及的导弹快艇于1967年10月21日击沉了以色列的驱逐舰埃拉特号。 之后,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手段开始升级:重型火炮轰炸停火线以色列一侧巴列夫防线的据点;渗透部队穿越停火线深入西奈;空军的米格式军机出动;以及其他形式。埃及企图以这种方式强迫厌战的以色列政府的妥协。以色列的回击是空袭和空降兵袭击埃军据点,以及对埃及境内的重要设施进行战略性空中打击。 记者Mohamed Hassanein Heikal对埃及总统纳赛尔的逻辑依据进行了阐释:“如果这场战役中敌人造成我们三千人的伤亡,我们仍然能够坚持战斗,因为我们有人力资源储备;如果我们成功造成敌人一万人的伤亡,那么敌人将被迫停止战斗,敌人没有人力资源的储备。” 国际社会和交战双方都在寻求外交途径结束这个武装冲突。联合国秘书长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瑞典外交官Jarring力图确保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的条款得到遵守,但Jarring的努力失败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害怕这场埃以冲突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演化为东西方的对抗,派出国务卿威廉·P·罗杰斯阐述自己的停火方案。 1970年8月,以色列、约旦和埃及同意遵照罗杰斯方案的条款就地停火。方案对双方的导弹部署加以限制,并将停止渗透袭击作为和平的先决条件。.

新!!: 联合国和埃以消耗战争 · 查看更多 »

埃爾比勒省

埃爾比勒省(阿拉米語:ܐܪܒܝܠ;庫爾德語:Hewlêr;阿拉伯語:‎),是伊拉克的一個省,位於該國北部。首府埃爾比勒。 面積14,428平方公里,2001年估計人口1,134,300。以庫爾德人為多数,亞述人、阿拉伯人、土庫曼人次之。其中亚述人信仰东方礼的基督教,讲新亚述语(现代阿拉米语的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也有石油,但在前總統海珊與庫爾德人的衝突中大受破壞。在聯合國制裁時期走私成為重要的經濟活動。 2004年8月,約3000名韓國士兵被派到當地執行維持和平及重建任務。.

新!!: 联合国和埃爾比勒省 · 查看更多 »

埃莉诺·罗斯福

安娜·埃莉诺·罗斯福(Anna Eleanor Roosevelt,,)是一位美国政治人物。第32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妻子,即為前美國第一夫人之一,从1933年3月至1945年4月羅斯福经历四个总统任期,因此其夫人也是美国任职时间最长的第一夫人。二戰後她出任美國首任駐聯合國大使,並主導起草了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同時也是女性主義者,并大力提倡保護人權。哈里·S·杜鲁门总统在赞扬她的人权成就时称她为“世界第一夫人”。.

新!!: 联合国和埃莉诺·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埃马纽埃尔·让-米歇尔·弗雷德里克·马克龙(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法国政治人物,現任法國總統(第25任)。精通語言為法文、英文,投资银行家出身,2014年8月26日,他出任总理曼努埃爾·瓦爾斯政府的经济产业更新和信息技术部长。Sylvie Corbet and Elaine Ganley, Associated Press, 26 August 2014于2016年8月30日辞去政府部长职务。他於2016年4月6日成立了名為「共和前進!」的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轻的總統、以及繼拿破崙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

新!!: 联合国和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 查看更多 »

埃里希·昂纳克

埃里希·昂纳克(Erich Honecker,),德國政治家,也是最後一位正式的東德領導人,曾經擔任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務委員會主席。兩德統一以後,他首先逃亡到蘇聯,但由於新俄羅斯聯邦政權成立的關係,埃里希·昂纳克很快就被引渡遣返回德國。他被控告叛國罪及他在冷戰的所作所為,特別是殺害那些試圖逃避昂纳克政權的192位德國人。不過,由於昂纳克患有癌症,所以被釋放。埃里希·昂纳克不久就於流亡中在智利逝世,終年81歲。.

新!!: 联合国和埃里希·昂纳克 · 查看更多 »

埃斯蒙德·布拉德利·馬丁

埃斯蒙德·布拉德利·馬丁(Esmond Bradley Martin,)是美國的知名動物保護人士,曾任聯合國犀牛保護特使。他曾親自偽裝成黑市買家,深入亞洲地區的中國大陸、香港、越南、寮國等地調查與記錄象牙和犀牛角的黑市交易。 據英國BBC報導,他所進行的調查工作促成了中國分別在1993年及2017年發布犀牛角貿易禁和象牙貿易禁令。 2018年2月4日,馬丁在他位於肯尼亞的家中遇害,享壽76歲。.

新!!: 联合国和埃斯蒙德·布拉德利·馬丁 · 查看更多 »

去共化

去共化,或去共产主义化(Decommunization)是解構共產主義政權所造成和遺留之建制、文化、心理等層面的過程。.

新!!: 联合国和去共化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国(ሃገረ ኤርትራ;دولة إرتريا),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国家,濒临红海,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約650万人(2011年),首都为阿斯马拉,民族以提格雷尼亚人、提格雷人等为主。货币通用纳克法。厄立特里亞也是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最低地方,同時因為該國存在普遍的非法勞役、政府的獨裁及人權被政府嚴重打壓,所以被很多人稱之為「非洲的朝鲜」。.

新!!: 联合国和厄立特里亚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历史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与古希腊的Erythraia,Ἐρυθραία有关,来源于拉丁文的Erythræa。这个名字与红海有关,因为那时被称为“the Erythræan Sea”,来自于希腊语“红”的意思。意大利在19世纪于阿斯马拉附近建立了厄尔特里亚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厄立特里亚被并入埃塞俄比亚。1991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ritrean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击败埃塞俄比亚政府军,于1993年5月24日宣布独立。.

新!!: 联合国和厄立特里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指的是1961年至1991年期间厄立特里亚为脱离埃塞俄比亚而发起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在埃塞俄比亚内战之前就已爆发,在内战之中仍然在继续。埃塞俄比亚内战结束后不久,厄立特里亚自治政府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发起公投,正式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建国。 厄立特里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后来与埃塞俄比亚同时从意大利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埃塞俄比亚当局宣称厄立特里亚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1950年代初,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组成了一个联盟,厄立特里亚作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获得联合国大会的承认。不过,厄立特里亚的独立运动势力一直存在着,并用武力斗争手段谋求独立,最著名的就是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 在1974年军人夺取埃塞俄比亚政权之后,埃塞俄比亚当局获得苏联的支持。直到1980年代苏联采用开放政策并开始经济改革为止,渐渐断绝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帮助。1991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击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全境。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也在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帮助下推翻了门格斯图独裁政权。1993年4月,在联合国主持下,厄立特里亚举行全民公投,几乎全体一致地支持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埃塞俄比亚承认了公投的合法性,厄立特里亚获得独立。.

新!!: 联合国和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历年世界十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本条目列举每年世界前十大经济体GDP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以及占世界经济的比重。GDP指标以WB(世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UN(联合国统计署)三大国际组织历年各个经济体按国际汇率折合美元为参考依据,不列举本国货币核定的GDP指标。.

新!!: 联合国和历年世界十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历法改革

曆法改革是一種對日曆系統的重大修正。這個詞有時適用於切換至不同的日曆,以取代現行的日曆。 大多數日曆有可能改變或改革的幾個規則:.

新!!: 联合国和历法改革 · 查看更多 »

厉声教

厉声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祖籍浙江杭州,生于南京,长于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深外交官、国际法学家、中美问题专家、双语作家。被公认为国际海洋法和中国边界与海洋事务权威专家,曾起草联合国公约,受周恩来肯定与两次接见。.

新!!: 联合国和厉声教 · 查看更多 »

厉麟似

厉麟似(1896年2月18日-1970年10月21日),原名厉家祥,字麟似,生于中国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教育界重要代表人物,著名教育家、外交家、语言学家,中国电化教育奠基人、中欧教育文化交流先驱、联合国中国分部创办人、上海文化界抗日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甘地”,在促进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厉麟似早年曾留学日本、德国,获耶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和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蒋介石对德外交顾问、国民政府教育部司长、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副委员长、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等职,并分别与蔡元培、朱家骅、陶行知、陈立夫等人一同发起创立了国联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中国联合国同志会、中德文化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等民国时期较有影响的对外组织与文教组织。厉麟似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对德外交关系的主要推进者之一,是沟通中国领导层与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桥梁人物,为中国抗日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是中国国联外交的主要推动者和践行者之一,是诉诸国联外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主要支持者。他国学功底深厚,并精通德、日、英、法等六国语言,引进并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的著作及影视作品,同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介绍到了西方世界。在任教育部司长期间,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中欧文化交流。厉麟似曾为国民政府时期电影行业的最高行政官员之一,对中国电影行业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他首次提出了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为国产影片制定标准,并积极推介《渔光曲》、《三个摩登女性》等优质国产影片参加国际电影节。抗战爆发后,厉麟似因与国民党高层意见相左,而辞去国民政府职务。解放后,他受邀担任上海外国语学院教授。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70年10月21日在上海逝世。厉麟似是清代诗坛名宿厉鹗之后,晚清金石书画名家厉良玉之子。.

新!!: 联合国和厉麟似 · 查看更多 »

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

“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Vision Youth Awards.)是一個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于2004年首度舉辦的大学生影像展。在因“非典”而特殊的那一段日子里,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拍摄了大量原创影像作品,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原创作品展映活动。当时正值半夏,同学们借用鲁迅先生最喜欢的词语“纪念”,将活动命名为“半夏的纪念”。这,就是大赛最初的模样。 经历了十二年不断前行,已经成为享誉学界和业界知名青年影像赛事,走出了校园,走出北京,走向了全世界。 每年六月,“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于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举办颁奖典礼。.

新!!: 联合国和半夏的紀念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 · 查看更多 »

半旗

半旗指國家、團體、個人為表示哀悼或弔唁,而將旗幟上升至正常最高點後,下降到一定的位置。此儀式稱作降半旗或下半旗。這項儀式是源自英國水手。.

新!!: 联合国和半旗 · 查看更多 »

华莉丝·迪里

华莉丝·迪里(Waris Diiriye,واريس ديري,)是一名索马里模特、作家、演员和人权活动家。.

新!!: 联合国和华莉丝·迪里 · 查看更多 »

华道夫-阿斯多里亚酒店 (纽约)

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酒店(Waldorf-Astoria Hotel的中文官方名称)是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的一處42層豪華酒店,正門在公園大道301號,不過酒店的整群建築物佔據公園大道與萊克星頓大道及東49街與東50街之間的整個街區。酒店於1893年啟用,1931年後改為現名,之前由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擁有,2015年中國安邦保險集團宣布以19.5億美金購買酒店,購買後依然委託希尔顿集團經營管理。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官邸就在华尔道夫酒店的頂層42層。酒店也在紐約火車站大中央車站有自己的月台,美國政要富蘭克林·羅斯福、阿德萊·史蒂文森、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等人都用過這個月台。很多外國名流政要來訪紐約時也都下榻在华尔道夫酒店,他們包括清朝直隸總督李鴻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主席胡錦濤、前任總理溫家寶、中華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

新!!: 联合国和华道夫-阿斯多里亚酒店 (纽约) · 查看更多 »

华裔加拿大人

华裔加拿大人(Canadians of Chinese descent;Sino-Canadiens)是指种族或民族属于华裔的加拿大人。华裔加拿大人不是加拿大华人。与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一样,华裔加拿大人都是加拿大人。华裔加拿大人的华裔身份只是自己的种族或民族身份,是加拿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华裔加拿大人认同自己是加拿大人,而不是中华民国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或者是香港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而加拿大华人主要指加拿大留学或工作的中华民国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等。华裔加拿大人更愿意称呼自己为华裔,与英裔、法裔一样,表明自己祖先是华人,但是加拿大华人暗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认同,已经无法反映华裔加拿大人的真正的国家认同,没有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称呼自己是“加拿大英国人”或“加拿大法国人”。.

新!!: 联合国和华裔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华藏宗门

华藏宗门又称“华藏功”、“华藏法门”,由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男子吴泽衡于1990年创立的一门争议性新兴宗教。 2014年7月30日,广东省公安机关开展代号“猎枭行动”,公开查处取缔了“华藏宗门”,对21名涉案人员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引发社会对该组织的热议。.

新!!: 联合国和华藏宗门 · 查看更多 »

华揽洪

华揽洪(Leon HOA,)生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法国建筑师。.

新!!: 联合国和华揽洪 · 查看更多 »

协调制度

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简称HS),即商品名称及编码的协调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编制的关于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标准目录,用以统一各国海关对商品分类的界定标准。通过按照协调制度进行商品归类,海关得以决定对于不同的商品征收相应的关税及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现已有200多个国家或者经济联合体采用协调制度,其中133个参加了协调制度公约,覆盖了超过98%的国际贸易。协调制度除政府部门外,还被贸易业、物流业、商业等业界广泛使用,被称为“国际贸易的语言”。 协调制度的前身是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海关合作理事会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制定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新!!: 联合国和协调制度 · 查看更多 »

卡姆航空904號班機空難

卡姆航空904號班機(英文:Kam Air Flight 904)是一架於2005年2月3日當地時間4時墜毀於阿富汗帕米爾高原地區的卡姆航空(Kam Air)波音737-200型客機,該飛機原本預計計畫從阿富汗西部城鎮赫拉特飛往喀布爾,但是飛機在降落前受到暴風雪影響而在雷達上消失。這次墜毀事件造成飛機上96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全數死亡,救援人員於喀布爾以東的帕米爾高原處找到飛機殘骸和遺體,這也是迄今阿富汗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事故。.

新!!: 联合国和卡姆航空904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卡賓槍騎兵

卡賓槍騎兵隊(),是意大利共和國的國家憲兵,主要職責包括管理軍隊及協同意大利警察維持社會治安。在過去,卡賓槍騎兵曾經是意大利陸軍第一支組成部隊,但自2000年3月31日開始,這支極具陸軍傳統文化的部隊正式升格為意大利海陸空三軍之外的第四個獨立軍種,由國防部直接管轄和指揮,義大利的和平守護者 ─ Carabinieri 卡賓槍騎兵。 。.

新!!: 联合国和卡賓槍騎兵 · 查看更多 »

卡洛斯·雷加达斯

卡洛斯·雷加达斯 (Carlos Reygadas,1971年生)是一位墨西哥电影导演、制片人与编剧。2007年的作品《寂靜之光》曾入围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也获得Martin Scorsese的称赞。 2012年作品《舐夢人》获得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 联合国和卡洛斯·雷加达斯 · 查看更多 »

卡托研究所

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是一個位於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自由意志主義智庫。 研究所自許的任務是要「擴展公共政策辯論的角度」,以擴展參與情報、公共政策以及政府正當角色的討論來「恢復小政府、個人自由、市場經濟、以及和平的美國傳統」。.

新!!: 联合国和卡托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卡拉奇協議

卡拉奇協議是一個停火協議簽署,在1949年7月27日由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簽訂。根據該協議,印巴兩國設立了一條可讓聯合國觀察員監測的停火線。.

新!!: 联合国和卡拉奇協議 · 查看更多 »

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

卡拉登男爵曉治·麥金托什·富特,GCMG,KCVO,OBE,PC(Hugh Mackintosh Foot, Baron Caradon,),英國殖民地官員、外交官、工黨政治家和外交關係學者,他在1964年晉爵前稱為曉治·富特爵士(Sir Hugh Foot),晉爵後成為卡拉登勳爵(Lord Caradon)。 卡拉登在1929年加入殖民地部,先後在中東、地中海、加勒比海和非洲各殖民地任職逾30年,期間於1947年出任尼日利亞布政司、1951年出任牙買加總督、以及在1957年出任塞浦路斯總督。深信自由主義的卡拉登為各殖民地推動憲制改革,並見證塞浦路斯在1960年正式獨立,成為塞浦路斯的末任總督。 卡拉登自1961年至1962年獲英政府指派到聯合國出任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代表,其後在1963年至1964年獲聯合國秘書處邀請出任聯合國特別基金顧問,繼續關注各殖民地的獨立進程。在1964年,他加入工黨政府出任外交部國務部長兼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任內三度出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輪任主席,並負責草擬《聯合國安理會242號決議》和《核不擴散條約》等重要文件。他在1970年退--後從事學術工作,於美國多間院校擔任訪問學人,主講不同的外交關係課題。 卡拉登出身自政治世家,父親曾任自由黨下議員,家中其中三名兄弟也投身政壇,其中五弟邁克爾·富特更嘗任工黨黨魁。卡拉登著有自傳A Start in Freedom,於1964年出版。.

新!!: 联合国和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 · 查看更多 »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卢奇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義大利男高音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別號「高音C之王」。.

新!!: 联合国和卢奇亚诺·帕瓦罗蒂 · 查看更多 »

卢旺达

卢旺达共和国(Repubulika y'u Rwanda,République du Rwanda),简称卢旺达,是位于非洲中部和东部的主权国家,坐落在赤道以南,与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接壤。卢旺达地处大湖地区,海拔较高,地理上以西部的山区和东部的热带草原为主,全国各地分布有多个湖泊。该国属温带到亚热带气候,每年有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 卢旺达的人口主要居住在农村地区,以年轻人为主,密度在非洲国家中位居前列。卢旺达人主要分为三个族群:胡图族、图西族和特瓦族。其中特瓦族是该国生活在森林中的最早居民俾格米人的后代,而在胡图族和图西族的起源上学术界尚未有一致結論,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由以前的种族社会衍生,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他们分别是从不同的种族和部落迁移过来。基督教是该国第一大宗教,主要语言是卢旺达语,与法语和英语並列為该国的官方语言。卢旺达实行总统制政府,现任总统是卢旺达爱国阵线的保罗·卡加梅,于2000年上任。与邻国相比,如今的卢旺达贪污腐败的程度较低,不过人权组织报告称该国的反对派团体受到压制、言论自由也遭到恐吓和限制。该国自前殖民时期以来就一直由严格的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全国按2006年划定的边界分成五个省。此外,卢旺达的女性国会议员比例为世界最高。 卢旺达自石器和铁器时代就有人口在此狩猎采集,之后又有班图人迁入。这些人口起初聚集成氏族社会,之后形成王国。18世纪中期,卢旺达王国开始统治这片土地,图西族国王征服了其他民族,集中权力,后来还制定了反胡图族的政策。1884年,德国开始对东非实行殖民统治,卢旺达也相应成为德国殖民地,之后又在1916年一战期间成为比利时殖民地。这两个欧洲国家都是通过卢旺达国王来统治该国,并延续其亲图西族政策。1959年,胡图族起兵造反,屠杀了大量图西族人,最终在1962年建立了一个以胡图族人占主导地位的独立国家。1990年,图西族领导的卢旺达爱国阵线发起内战,随之而来的是1994年的种族灭绝,估计受胡图族极端分子屠杀的图西族人與温和派胡图族人有50至100万。最终卢旺达爱国阵线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这场种族灭绝才相应中止。 卢旺达的经济在1994年的大屠杀期间受到重创,不过此后得以复苏。国家经济主要依靠自给农业,咖啡和茶叶是主要的出口经济作物。该国旅游业增长迅速,如今已是占主导地位的外汇收入来源。卢旺达是仅有的两个能够安全看到山地大猩猩的国家之一,许多游客都愿意为获得大猩猩的追踪许可支付高价。音乐和舞蹈是该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鼓乐和一种名为“intore”的民族舞蹈。全国各地都有传统工艺品制作,其中包括一种名为“imigongo”,使用牛粪制作的独特艺术品。.

新!!: 联合国和卢旺达 · 查看更多 »

卢旺达大屠杀

盧旺達大屠殺發生在位於東非的盧安達,是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進行的盧安達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裡,盧旺達700多萬人口中約有50萬—100萬人被殺。 屠殺的背景是胡圖族的政府軍與圖西族的盧安達愛國陣線之間的盧旺達內戰。在1990年由圖西族難民組成的反政府集團盧旺達愛國陣線從烏干達攻打盧旺達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圖族領導的政府。在盧旺達內戰期間,非洲法語國家和法國支持胡圖族,烏干達支持圖西族。這加劇了盧旺達國內種族之間的緊張氣氛。在盧旺達政府控制的媒體鼓吹下,許多胡圖族人開始著迷於名為“胡圖人权力”(Hutu Power)的意識形態。該意識形態宣稱圖西族希望奴役胡圖族人,因此胡圖族人應當不惜任何代價來平定圖西族的騷亂。內戰中圖西族軍隊佔領了盧旺達北方,驅逐北方的大量胡圖族人離開家園。而在胡圖族控制的南方,圖西族定期屠殺胡圖族人。由胡圖族人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领導的盧旺達政府迫於國際壓力,在1993年簽訂了停火協議,這個協議也叫作《阿鲁沙协议》(Arusha Accords)。 在1994年4月份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在卢旺达国内引发暴力冲突。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其中也包括支持和平的胡图族人作为叛徒被杀)。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Akazu)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成员是政府高级领导人。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当地媒体都支持屠杀。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聯攻派(Interahamwe)和同一目標派(Impuzamugambi),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停火协议随之终止,北部的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重新开始了进攻,最终击败政府军,控制了卢旺达。两百万胡图族人因为害怕图西族人的报复而逃离卢旺达,成为难民。 1994​年,卢旺达​爆发​种族​大屠杀,“非洲​人权”这个​组织​就​这​场​大屠杀​撰写​了​一​份​报告,《新教报》(德语)引述​这​份​报告​说,所有​教会​都​参与​了​这​场​大屠杀,“只​有​耶和华见证人​例外”。.

新!!: 联合国和卢旺达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

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Democratic Forc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Rwanda)是卢旺达反政府武装势力,2010年至今,它在卢旺达建立了军事据点,在邻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地域日益活跃。.

新!!: 联合国和卢旺达解放民主力量 · 查看更多 »

卫塞节

衛塞節(Vesak),或作威瑟節,是南傳佛教傳統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入滅(涅槃)的節日。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如斯里蘭卡、尼泊爾、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的佛教徒,均在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中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衛塞(Vesak)是斯里蘭卡僧伽羅語,源於巴利文「Visakha」一詞,意思是「月圓」。衛塞節的日期,每年根據曆法而定,是在新曆五月的月圓之日(通常是舊曆四月十五日)。將這天(或數天)列作公眾假期的包括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等國。鑒於衛塞節已獲得聯合國承認,因此國際的正式名稱是「聯合國衛塞節」(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北傳佛教的佛誕日一般定為四月初八日,但稱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佛顯日或佛吉祥日,認為佛出生七日後顯示祥瑞,而天龍八部皆奔來供養佛祖。佛滅日(涅槃日)則定為二月十五日。.

新!!: 联合国和卫塞节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联合国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外交

印度共和国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国,也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实体之一。印度被普遍看作是一个大国和一个潜在超级大国。由于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印度在全球事务也扮演了主要角色。 冷战时期,印度通过一项新的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但是,印度发展同苏联的密切关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军事支持。冷战的结束大大影响了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目前执行东望政策,旨在加强与美国,中国,欧盟,日本,以色列,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印度同非洲联盟,英联邦国家以及阿拉伯世界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印度仍然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军事联系。 印度积极参与各项联合国维和任务。目前,印度是联合国第三大的部队派遣国,并且正在努力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新!!: 联合国和印度外交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亞國旗

印度尼西亞國旗(印尼語:Sang Merah Putih),別稱榮耀紅白,是一面由紅白兩色橫帶組成的旗幟。这面旗帜是基于13世纪满者伯夷的旗帜设计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后没有更改过。 旗帜的设计很简单,是两条一样宽的横带,上面的那条是红色的,下面的那条是白色的。整体的比例为2:3。旗帜类似波兰国旗和新加坡国旗,除比例外与摩纳哥国旗一样。紅色是勇氣的象徵,而白色代表純潔。在印度尼西亚还有一首叫做《红与白》(Merah Putih)的歌。.

新!!: 联合国和印度尼西亞國旗 · 查看更多 »

印度人口

印度人口的结构主要以语言、宗教以及种姓来划分。2007年大概有11亿,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结果是12.1亿,而2017年的數據顯示人數約為13.24億人。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新!!: 联合国和印度人口 · 查看更多 »

印度人口政策

印度人口政策的长期目标是使印度人口稳定在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为此,印度政府设立了国家人口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Population)。与中国的计划生育不同,印度的人口政策以自愿为前提,奖励符合政策的夫妇。 由于印度中央政府对各地区管理力度较小,事实上只有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中央邦,安德拉邦4个省(印度实际占有包括藏南地区在内28个邦,6个联邦属地,1个首都)施行有自己的人口政策。 印度的人口计划是在1952年开始提出的,这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最早将计划生育作为国家计划的国家。计划的目的是“使人口稳定在与国民经济相符的水平”。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印度死亡率急剧下降,但出生率下降幅度不如死亡率大,人口高速增长。 据估计,印度2015年已有近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7.5%,但印度的面积仅占全球面积的2.4%。从1951年至今,印度人口从3.6亿剧增到13亿,增加了近4倍。依照目前趋势,印度将会在2025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新!!: 联合国和印度人口政策 · 查看更多 »

印度空軍

印度空軍 (IAF; Devanāgarī: भारतीय वायु सेना, Bharatiya Vāyu Senā) 是印度軍隊的空中武裝力量。其基本職責為保衞印度領空 以及在與其他武裝發生衝突時作出空中戰爭。印度空軍於1932年10月8日建立,當時作為大英帝國的一支輔助空軍。1945年,印度空軍獲加授「皇家」名銜,以表彰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1947年印度自英國獨立後,皇家印度空軍負責保衞新建立的印度聯邦,而在1950年印度共和國建立後,皇家名銜被撤去。印度獨立以降,印度空軍參與了三次印巴戰爭及一場與中國的戰事。其他主要行動包括吞併萄屬果阿、、及。除了應付對外衝突外,印度空軍亦積極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任務。 印度總統自動兼任印度最高統帥,亦是名義上印度空軍的最高首長。但統領整個空軍的空軍總司令是空軍總參謀長(Chief of the Air Staff),由一位四星等階的空軍上將擔任。印度空軍軍中同時間內不會有多於一人擁有空軍上將頭銜。空軍元帥(Marshal of the Air Force)一銜則只曾在2002年授予給阿爾瓊·辛格一人,他也是首位擁任五星等階的將領。 國際戰略研究所發表的《2010年軍力平衡》報告估計印度空軍現有127,000名現役人員,但不同來源提供的數據都有很大差別。就估計2013/2014年度印度空軍就有1,499架軍機服役。 Flightglobal.com.

新!!: 联合国和印度空軍 · 查看更多 »

印度经济

印度經濟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世界十大經濟體之一。以IMF公佈的全球購買力平價(PPP)數據,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以美元作為貨幣單位的GDP計算,印度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並且一直保持著高速度增長。因此,許多專家均預測直至2050年印度將會成為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之後的經濟體,並且與美國經濟總量相等。在成長速度方面,印度在2014/15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7.3%,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藉資訊科技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援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製藥、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人口數量龐大,人口可能在2020至2030年間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過其人均收入依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水平。龐大的人口和貧窮人口數量使印度面對嚴重的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6至2007年印度有25%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新!!: 联合国和印度经济 · 查看更多 »

印度陸軍

印度陸軍(IA, 印地语:भारतीय थलसेना, Bhāratīya Thalasēnā)是印度军队的陸上戰鬥部隊和規模最大的軍種。印度陆军在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继承了位于印分区的英属陆军大部分基础设施。其起初的目標是為了保護國家的邊界,然而近來也對內部提供安全保護,特別是對襲擊克什米爾和東北部的武裝恐怖份子、分离份子。除战争外,军队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 印度陸軍完全屬於自願役,印度從未使用過徵兵制。印度陆军已參與過許多戰爭,第一次印巴戰爭、波羅行動、中印邊境戰爭、第二次印巴戰爭、第三次印巴戰爭、斯里蘭卡內戰、卡爾吉爾戰爭等。除此之外,印度也派遣軍隊作為聯合國的維和部隊,於塞浦路斯、黎巴嫩、剛果、安哥拉、柬埔寨、越南、納米比亞、薩爾瓦多、利比里亞、莫桑比克和索馬利亞等地行動。.

新!!: 联合国和印度陸軍 · 查看更多 »

印度-肯尼亚关系

印度-肯尼亞關係,是指印度共和國和肯雅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印度-肯尼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印度武裝部隊

印度武裝部隊(天城文:भारतीय सशस्‍त्र सेनाएं,转写:Saśastra Sēnāēṃ)在印度共和國整體的軍事組織而言,包括印度陸軍、印度海軍、印度空軍,以及各種其他包括印度海岸防衛隊、中央準軍事部隊和核戰略司令部等支援服務機構。 印度保持世界第4大武裝力量,估計常規部隊總兵力有1,325,000人 。印度官方的國防預算達到468億美元,但實際支出的軍事費用,估計遠遠超過印度官方的數字統計。印度武裝部隊正在迅速擴大和現代化,在未來將有軍事航天計劃,目前則是正在積極開發導彈防禦系統和強大的核武軍事能力。.

新!!: 联合国和印度武裝部隊 · 查看更多 »

千年发展目标

千年发展目标()是在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8项国际发展目标,并在中正式做出的一项承诺。所有189个联合国成员国(现为193个)以及至少23个国际组织承诺将帮助在2015年前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新!!: 联合国和千年发展目标 · 查看更多 »

千禧高峰會

千禧高峰會(Millennium Summit)是於2000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紐約市聯合國總部大樓舉行,由世界各國領袖參與、為期三天的會議,旨在討論21世紀以後聯合國的地位和角色。在會議後,世界各國領袖正式批准千禧年宣言。千禧高峰會是截至2000年為止,史上規模最龐大的世界各國領袖會議。千禧高峰會在五年後由世界高峰會接續,於2005年9月14日至9月16日舉行。.

新!!: 联合国和千禧高峰會 · 查看更多 »

千禧高峰會代表列表

千禧高峰會於2000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紐約市的聯合國總部大樓舉行,邀請世界各國領導人與會,旨在討論21世紀以後聯合國的地位和角色。超過150位國家元首、行政首長、儲君、副總統、副首相等其他代表出席,是截至2000年規模最龐大的峰會。 千禧高峰會由美國主辦,並由芬蘭總統塔里婭·哈洛寧和納米比亞總統薩姆·努喬馬共同主持。.

新!!: 联合国和千禧高峰會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南合作

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19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即称为南南合作。例如非洲南美洲高峰會(Africa-South America Summit,ASA)。.

新!!: 联合国和南南合作 · 查看更多 »

南奥塞梯

南奥塞梯共和国(Республикæ Хуссар Ирыстон;სამხრეთ ოსეთის ავტონომიური ოლქი;Республика Южная Осетия)是位於南高加索的一個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首都茨欣瓦利。南奥塞梯原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曾爲苏联時期的一個自治州。 南奧塞提亞於1990年代與格鲁吉亚的衝突中宣佈獨立,成立南奧塞提亞共和國,尚未被联合国與國際上多數國家所承認, CNN,俄罗斯于2008年俄格战争后首先承认南奧塞提亞并建交。2016年5月30日,南奥塞梯共和国将在2017年4月就加入俄联邦的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总统列昂尼德·哈里托诺维奇·季比洛夫与议会主席阿纳托利·比比洛夫已于26日签署了相关声明。 2017年4月9日,南奧塞梯共和國就易名為「南奥塞梯共和國-阿蘭國」(簡稱南奥塞梯-阿蘭)舉行公投,以紀念阿蘭人建立的阿蘭王國。投票結果約78%的選民贊成,20%反對。但該更名沒有立即納入修憲議程。.

新!!: 联合国和南奥塞梯 · 查看更多 »

南奥塞梯驻外机构列表

此页面列出南奥塞梯驻外机构。 南奥塞梯是北高加索地区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它在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之后才得到部分联合国会员国的承认。目前它得到瑙鲁、尼加拉瓜、俄罗斯和委内瑞拉、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承认。此外,其邦交国当中阿布哈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和德涅斯特河沿岸是不属于联合国的成员。 目前,南奥塞梯有两个使馆和三个驻外代表处。.

新!!: 联合国和南奥塞梯驻外机构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联合国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南非外交

南非獨立之前是英國的自治領,也是最後一個英聯邦王國,其外交均受到英國的指導,自從改為共和國體制後曾退出英聯邦,但後又於1994年重新加入英聯邦,而現在則是地區龍頭大國。 南非在聯合國、非洲聯盟及國協均扮演積極角色,現在是對國際社會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大國,而2007年是南非第一次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之一。 南非在尊重主權、平等互利及互不干涉的基礎上建立雙邊關係,並提倡多極體系,認為此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社會中能平等參與並維護自身權益。外交政策五大支柱為:.

新!!: 联合国和南非外交 · 查看更多 »

南非駐外機構列表

前南非共有九十三個駐外大使館及高級專員署,大多數集中在非洲地區。特別的是南非駐瑞士大使館包含教廷。.

新!!: 联合国和南非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南部非洲

南部非洲即非洲大陆南部地区,不常简称為南非,“南非”通常指南非共和国。聯合國的南部非洲次分区包括下列五個国家:.

新!!: 联合国和南部非洲 · 查看更多 »

南蘇丹

南蘇丹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Sudan;جنوب السودان),是非洲東北部一個內陸國家,2011年從蘇丹獨立。東面是埃塞俄比亞,南面是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和烏干達,西面是中非共和國,北面是蘇丹。包含白尼羅河所形成廣闊的蘇德沼澤。目前首都是第一大城市朱巴,未來計畫將遷都到位置較居中的拉姆塞爾。 現代南蘇丹與蘇丹共和國的領土原為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佔據,後來成為英埃共管蘇丹,1956年蘇丹共和國獨立後成為其一部分,被劃分為南部10省。第一次蘇丹內戰後,蘇丹南方於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蘇丹內戰於1983年爆發,至2005年簽署《全面和平條約》,成立蘇丹南方自治政府。 2011年,南蘇丹獨立公投以98.83%通過,南蘇丹共和國於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獨立,约有30个國家的國家元首或政府代表参加南苏丹共和国的独立庆典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参加了成立仪式。2011年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正式加入聯合國成为聯合國会员国。目前也為非洲聯盟、東非共同體等的成員國。2012年7月,簽署了日內瓦公約。南蘇丹獨立之後仍然有激烈的內部衝突,2014年以後在脆弱國家指數(前身為失敗國家指數)的評分一直是全球最高。.

新!!: 联合国和南蘇丹 · 查看更多 »

南洋群岛

南洋群島(なんようぐんとう)是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之內,國際聯盟賦予日本的委任統治地,包括現在的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也稱為南洋諸島(なんようしょとう)或內南洋。.

新!!: 联合国和南洋群岛 · 查看更多 »

南海仲裁案

南海仲裁案,指菲律賓共和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中國海(菲律賓称西菲律賓海)中菲争议海域基于“九段线”的海洋权益主張及近年的海洋执法和岛礁开发活动已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为由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出,再由时任庭长柳井俊二與菲律賓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任命仲裁人並委請常设仲裁法院提供场地和秘书服务的临时仲裁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的仲裁案。 2013年2月19日,中国正式拒绝参与仲裁案,称中国于2006年根据公约第298条作出的声明排除了该公约规定的争端处理机制在海域划界等问题上对中国的适用,并认为此案所涉争端实质上是超出公约调整范围的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问题,故仲裁庭对此案无管辖权。2014年12月7日,中国发表立场文件阐释在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上的立场。 2015年7月7日,仲裁庭舉行首次聽證會;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同時發表聲明,不承認仲裁庭對此案的司法管轄權,也拒絕菲律賓任何形式有關此案的和解提議。10月29日,仲裁庭正式裁定对此案菲律賓提出的7项诉求拥有管辖权,并将对菲律賓其他诉求的管辖权裁定留待审理时作出。 2016年7月12日,在中国缺席的情況下,仲裁庭公布仲裁结果,支持菲律宾在此案相关问题上的几乎全部诉求。仲裁庭5名仲裁员一致裁定,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中国对南海自然资源不享有基于“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仲裁庭还認定中国在南海的填海造陆“给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并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在南海的“活动”。.

新!!: 联合国和南海仲裁案 · 查看更多 »

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

在南海仲裁案中,各国政府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其或多或少地表达了看法,这涉及南中国海领土争端。这些国家和组织并不一定完全偏向某方,因为这关乎受争议地区的主权问题。.

新!!: 联合国和南海仲裁案的國際反應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 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和獨立,鬆散聯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宣告終結。.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历史

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угославија,拉丁字母:Jugoslavija),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於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數個國家的總稱。以从鄂圖曼土耳其帝国独立的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隨著鄂圖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的戰敗,塞爾維亞和附近的各南斯拉夫人地區合併,創建了南斯拉夫聯邦。南斯拉夫素有「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形容。1992年至2003年間,南斯拉夫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此聯邦政體也因此而逐渐解體,南斯拉夫也随之成為歷史名詞,2006年随着黑山的公投独立,松散联盟塞爾維亞和黑山也告终结。.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历史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

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南斯拉夫戰線,亦被稱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波斯尼亞語、克羅埃西亞語、塞爾維亞文:Narodnooslobodilački rat,塞爾維亞-西里爾字母:Народноослободилачки рат,斯洛文尼亞語:Narodnoosvobodilni boj或Narodnoosvobodilna borba),是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力量,基本上是南斯拉夫遊擊隊,與軸心國軍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1年-1945年)在被佔領的南斯拉夫土地上進行的戰鬥。 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力量最初是分為兩支遊擊隊:由共產黨領導的南斯拉夫遊擊隊和保皇派的塞爾維亞遊擊隊(官方稱為南斯拉夫祖國軍),當時保皇派正在通敵轉向軸心國及失去國際上作為抵抗運動的支持 David Martin, Ally Betrayed: The Uncensored Story of Tito and Mihailovich,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46), 34.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內戰

南斯拉夫內戰指的是因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解體而引發的一系列的戰爭。這些相互關聯的戰爭包括1991年的斯洛文尼亞十日戰爭(又稱斯洛文尼亞戰爭)、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埃西亞戰爭、1992至1995年的波士尼亞戰爭、1996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 南斯拉夫內戰通常被認為是歐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慘烈的戰爭。民族對立與衝突、種族清洗、戰爭罪等都是其特徵。戰爭的結果導致了前南斯拉夫境內多個主權國家的產生。 此外,雖然存在一定的爭議,該地區許多持續至今的紛爭與衝突有時也被認為是南斯拉夫內戰的延續。.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內戰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西里爾字母:Савез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 СРЈ/拉丁字母:Savezna Republika Jugoslavija,SRJ,常简称南联盟)是在1992年到2003年期间存在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中部的一个聯邦制的共和国,其前身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0年代初期,随着东欧剧变,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趋于瓦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国宣布独立。1992年,原南斯拉夫的两个社会主义共和国—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组建了南联盟。南联盟成立後长期处在战争泥沼中,先后直接参与了克罗地亚战争、波斯尼亚战争和科索沃战争。 2003年,南联盟重組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这一松散的邦联制的国家联盟。2006年,黑山通过公投方式实现独立。隨著黑山的的獨立,塞爾維亞也同時獨立,兩國均因此成為各自獨立的主權國家。 隨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FRJ)分裂為四個共和國,剩下的兩國組建的南聯盟是一個民族成份較為單純的國家。兩國的多數派民族雖然分別是塞爾維亞人、黑山人,兩者在民族和文化方面極為相似。黑山人的民族主義者主張,黑山人是和塞爾維亞人不同的獨特民族。但有相當多人認為黑山人是塞爾維亞人的一個支族。南聯盟的少數民族有阿爾巴尼亞人、馬扎爾人、羅馬尼亞人等。在科索沃自治省,多數派阿爾巴尼亞人和少數派塞爾維亞人之間的民族緊張日益升高,兩者的衝突在南聯盟時期始終都是嚴重的問題。 南聯盟認為自己是南斯拉夫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繼承國,但其他加盟國對此表示反對。聯合國也未許可南聯盟繼承南聯邦在聯合國的席位。直到2000年11月2日,南联盟才重新加入聯合國。1992年至2000年期間,美國等國家稱南聯盟為「塞爾維亞和黑山」,或者因塞爾維亞在南聯盟內擁有支配地位而單稱其為「塞爾維亞」。特別是在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擔任塞爾維亞總統的時期,米洛舍維奇有比聯邦總統更強的影響力。反對米洛舍維奇和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人稱米洛舍維奇統治下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為「大塞爾維亞」。.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解體

南斯拉夫解體是指一系列的衝突和政治動盪使得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的過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領土自中歐延伸到一個歷史上多次發生民族衝突的地區「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大致按照民族界線分為六個共和國和兩個自治省,共和國和自治省的界線大致按照民族分佈來劃分。在1990年代,南斯拉夫分裂為數個獨立的國家。南斯拉夫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包括了六個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以及塞爾維亞境內的兩個自治省: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波黑的人口結構中,塞爾維亞人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三十多,克羅地亞人所占比例为17%左右,雙方都試圖擁有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地區大部份的主權,從而展開了紛爭,引發了南斯拉夫內戰。.

新!!: 联合国和南斯拉夫解體 · 查看更多 »

南方中心

南方中心(The South Centre)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1990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在原南方委员会秘书处的基础上,各发展中国家开始磋商成立新的自身组织。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协商,于1994年达成《建立南方中心协定》,同年9月在瑞士日内瓦开放,供77国集团以及中国签署。1995年7月31日,《建立南方中心协定》正式生效。 南方中心现有51个成员国,总部设于日内瓦,负责人为执行主任马来西亚人许国平(Martin Khor),董事会主席为坦桑尼亚前总统本杰明·姆卡帕。 根据《建立南方中心协定》,“南方中心”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间组织,其基本宗旨是:.

新!!: 联合国和南方中心 · 查看更多 »

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聲明

《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聲明》是由台灣社會運動聯盟「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行動」在2003年2月11日發表的一份反戰聲明,此聯盟最初的發起團體為:人間出版社、台灣漁民勞動人權協會、新世界學生鬥陣、《左翼》雜誌社、性別人權協會、女性勞動者權益促進會、國立清華大學工學社、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全國產業總工會、全球保釣行動會、台灣反帝學生組織、夏潮聯合會、《勞動前線》雜誌社、新竹縣產業總工會、中國統一聯盟、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勞動人權協會、台灣新社會協進會、部落工作隊、苦勞網、高中學生反戰會、《海峽評論》雜誌社、《遠望》雜誌社、敬仁勞工安全衛生服務中心、居住權運動聯盟、勞動黨社運部、勞動黨桃竹苗勞工服務中心、婦女新知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隨後又加入了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與秋水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個團體。在勞動黨、勞動人權協會、台灣反帝學生組織的召集下,各團體於2月11日聚於台北市寧夏路勞動黨中央黨部,以逐條討論、逐條議決的方式,在構成「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行動」聯盟的同時產生了《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聲明》,其全文如下:.

新!!: 联合国和反對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聯合聲明 · 查看更多 »

反分裂國家法

《反分裂國家法》是在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過的一部針對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律。當天在通過後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并立即予以实施。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確保台灣如和平统一后的自治地位,首次明确提出了在三种情况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授權以軍事行為進行國家統一。.

新!!: 联合国和反分裂國家法 · 查看更多 »

反共愛國聯盟

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簡称「愛盟」,早期稱為「全美中國同學反共愛國聯盟」、後改稱「中華民國反共愛國聯盟」,是一個於1970年代由來自臺灣的留學生,自發的在美國成立的政治性組織,當年主要參與者為中華民國在美國的右派留學生。.

新!!: 联合国和反共愛國聯盟 · 查看更多 »

反美

反美是指对美国政府、人民或者其生活方式或美国的政策的抱持強烈反感甚至作出武力報復。仅仅对美国的政策或者上述任何单一的一个原因并不能称为反美主义,衹是一種反美情緒。只有当个人或团体将这些因素看成是普遍到已经影响其本身的价值观时才称为反美主義,而作出武力報復的更多演變成反美戰爭。 反美主义包含了很多内容,例如政治(反帝国主义),经济(反资本主义),宗教(反基督教或反世俗主义),文化(反好莱坞電影文化霸权)或者道德(反西方的价值观)。不论是美国人还是非美国人都有可能有反美主义倾向。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反美主义大多数是对大美國主義、美国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帝国主义」、「霸權主義」的不满。.

新!!: 联合国和反美 · 查看更多 »

反韓

反韓,又称厌韩、嫌韓,是指對朝鮮半島,尤其韓國(大韓民國)相關事物的不滿意、不信任、反感以至仇視的感覺或行為表現,上述的感覺或態度也可稱爲反韓情緒,與此相反的詞彙則是「崇韓」和「哈韓」。.

新!!: 联合国和反韓 · 查看更多 »

反華

反华、排华或恐华,在不同情境及時空脈絡下指反對、排斥或歧視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的簡要代稱。由於這兩字的實質內容取決於是「誰」(非華主流社會、反對中国政府政體或政策人士)反對「什麼」(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因此在政治論述中當被用來對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進行政治權益或正當性辯護,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詮釋。反华并不等于反共。 在非華人主導的社會情境下,反華一詞指的是華裔及华人為少數族裔的情境下受到主流社會的反對或排斥表現及政策。因此非漢人/華人主流社會對华人及華裔做為少數族裔產生的反对、排斥、歧視、仇视或恐惧的情绪或具體反华或排华現象,乃為族群矛盾政治緊張關係的表現, 有時和種族主義或仇視外來移民相關。這未必和在国际关系及中國外交政策上的反中或恐华相關的所謂「境外反華勢力」的政治宣傳及論述相等。.

新!!: 联合国和反華 · 查看更多 »

反歐盟人民運動

反歐盟人民運動(Folkebevægelsen mod EU)是丹麥反對歐盟的政治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2年,為在丹麥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公投中主張反對的跨政黨運動平台。目前反歐盟人民運動在歐洲議會擁有1个席位。 該運動目前約有3500名成員,並有政黨、非政府組織和工會等組織參與,設有100個地方分部。.

新!!: 联合国和反歐盟人民運動 · 查看更多 »

反日

反日為對於日本、日本人、日本民族及日本文化存在不滿意、不信任以至仇恨的負面情緒或者行為表現,相似詞彙有「仇日」和「排日」,相反詞彙為「崇日」、「哈日」和「親日」。依據各個地區歷史差異,因為可能受到日本侵略、殖民統治、日本政府、日本軍隊及日本企業等負面言行舉止所影響,產生對於日本戒備、反感、憤慨甚至仇視或者排斥的態度;關於這點,又能夠稱之為反日情感、反日情緒或者反日主義。相關的情緒表現亦經常涉及對於日本民族、日本文化及日本天皇等等與日本相關的文化符號及習慣。 近代因為殖民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歷史因素,在美國、大中华地区、朝鲜半岛等交戰國或殖民地區中,曾有明顯與集體的反日輿論發表和行為,比如:美國和中國等主要交戰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製作並散佈反日的戰爭宣傳,和當時的親日戰爭宣傳形成宣傳戰 。另外,美國戰後1980年代因日本汽車工業興起挑戰美國汽車工業,也發生少數日製車遭公開毀損的事件。1982年一名中国出生的美籍华裔陳果仁還因美国的反日情绪遭美国人圍殴打致死。1990年起因歷史教科書、靖國神社和慰安婦等事件,在東亞諸國也有不少從抗議或反對日本政府作為的抗爭遊行,而其部份情緒的表現包括從對日本政府特定行為的不滿,轉化或延伸為對對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本質或種族的仇恨。.

新!!: 联合国和反日 · 查看更多 »

古爾諾拉·卡麗莫娃

古爾諾拉·伊絲洛莫夫娜·卡麗莫娃(Gulnora Islomovna Karimova;)是烏茲別克首任總統伊斯蘭·卡里莫夫的長女。她亦是一個外交官、教授和商人,亦是烏茲別克文化及藝術論壇信托基金委員会的創辦人兼主席和烏茲別克一些專注文化和社會事務的非政府組織的成員。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卡麗莫娃的錄音,她在2014年時遭到軟禁,2016年10月,有消息指出卡麗莫娃已遭毒殺身亡,但烏茲別克官方政府拒絕回應此問題。2015年,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計劃指出卡麗莫娃向北歐和俄羅斯的電訊公司索取10億美元賄賂,以協助它們進入烏茲別克市場。卡麗莫娃亦因貪污被烏茲別克調查,但她否認指控。.

新!!: 联合国和古爾諾拉·卡麗莫娃 · 查看更多 »

另類全球化

另類全球化(altermondialisme)是一個成份複雜的社會運動,它以社會價值與環境議題為訴求,並反對它們所謂「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經濟邏輯」。 此運動的內容呈高度異質化,整個運動結合於口號「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或最近的「其它世界是可能的」,而其內涵則擺盪於改良主義(如課徵金融交易稅以協助公民組織對托賓稅的訴求)和「決裂的想像」之間。 縱然如此,在這面大旗下依然能歸納出幾點共同訴求:.

新!!: 联合国和另類全球化 · 查看更多 »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本由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美国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受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的委托创作的,讨论全球环境问题的著作。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并作为非官方式的背景资料。该书指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为1972年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只有一个地球》的副标题是“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作为一部非官方文件,作者们从整个地球的发展前景出发,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评述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书中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新!!: 联合国和只有一个地球 · 查看更多 »

可機讀護照

可机读护照( MRP )是一种机器可读的旅行证件,其中身份页上的数据被用光学字符识别格式编码。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发行机读旅行证件。 全世界大多数护照都是机读护照。它们由国际民航组织9303号文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认可为ISO/IEC 7501-1 )标准化,有一个特殊的机读区或机读区,这通常是在认同页面的底部在护照的开始。国际民航组织9303号文件介绍了三种类型的文档。通常情况下,护照是一个Type 3的旅行证件。Type 3的旅行证件的机读区跨越两行,每行44个字符长。该区域提供必须下面的信息:姓名,护照号码,国籍,出生日期,性别,护照过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日期。其余可补充资料往往因国家而异。 2003年至2005年美国逐步出台规定,凡是適用免簽證計劃进入美国的旅客必须持有可机读护照。如果来自免签证国家的旅客没有机读护照,则必须持有美国签证,否则将被拒绝入境。 机读护照的优点包括:.

新!!: 联合国和可機讀護照 · 查看更多 »

可持續性

--(sustainability),又稱--,可以是一個想法,一個性質的生活系統,生產方法,或一種生活方式。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最常見的引述来自布倫特蘭委員會,該委員會是由聯合國在1983年正式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當該委員會成立時,聯合國大會確認,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和堅定的,建立可持續發展政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從這事實看出,在涵蓋所有人類活動的定義,可持續性在界定上部分地方是有困難的。 可持續性從廣義上來講,是能夠保持一定的過程或狀態,但這一詞普遍用於研究生態和社會的關係。在生態方面,可持續發展可以被界定為具能力的生態系統,能自我維持一切生態的過程、功能、生物多樣性和未來的活力。 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個複雜術語,可以適用於幾乎每一個方面,地球上的生命,特別是許多不同層次的生態環保,包括濕地、草原和森林,並成為了人權組織的概念,如生態城市,可持續城市,和人類活動,如永續農業、可持續建築和可再生能源。 天然資源的使用必須控制在一個能夠還原的速度,人類生活才能具有可持續性。然而,現在有明確的科學證據表明,人類的生活無法維持,人類需要以集體地減少自然資源的利用,將其消耗速度減少至一個可持續的限度內。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web site – the full range of reports are available here.

新!!: 联合国和可持續性 · 查看更多 »

可持续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是聯合國国际发展的一系列目标,这些目标于2015年底替换千年发展目标。这些目标将从2016年一直持续到2030年。这一系列目标共有169项具体目标。.

新!!: 联合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 查看更多 »

台北101

--北101(TAIPEI 101)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摩天大樓,樓高,地上樓層共有101層、另有地下5層,總樓地板面積37萬4千平方公尺,由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KTRT團隊承造,於1999年9月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開幕。最初名稱為臺北國際金融中心(Taipei World Financial Center),2003年改為現名。興建與經營機構為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其為台灣第一高樓以及唯一樓層超過100層的台灣建築物,曾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目前為世界第八高樓以及地震帶最高摩天大廈,完工以來即成為臺北重要地標之一。此外,大樓內擁有全球第二大(僅次上海中心大廈)、全球唯二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另一為上海中心大廈),以及目前全球起降速度第四快的電梯,僅次於哈里發塔(全球第三快)、上海中心大廈(全球第二快)、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全球最快)。.

新!!: 联合国和台北101 · 查看更多 »

台北時報

Taipei Times(《台北時報》)是在台灣發行的綜合性英文報紙,由自由報系負責發售,1999年6月15日創刊,為創報發行人林榮三從1988年創刊自由時報時——數百人的中部地方報開始,深感台灣消息在國際媒體露出內容的褊狹,因此進而創辦英文報紙Taipei Times(台北時報),總編輯江春男。.

新!!: 联合国和台北時報 · 查看更多 »

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俗稱臺胞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根據《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颁发給台灣居民來往中國大陸的通行证件。 2015年7月1日起改為免簽注、2015年7月6日起于福建省试行电子卡式台胞证,2015年9月21日正式停止签发本式台胞证并全面启用电子台胞证。.

新!!: 联合国和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 查看更多 »

台灣供水

台灣供水,是由國營企業台灣自來水公司營運與負責。在台灣本島,雖然年降雨量可達2510毫米,為世界平均值的2.5倍以上;但雨量分布並不平均,且由於中央山脈的地形限制,所以台灣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排名第18位缺水的地區之一。 台灣的每人平均用水量是271公升,用水最高的是農產業,約佔60%至70%間。.

新!!: 联合国和台灣供水 · 查看更多 »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或稱台灣主權未定論,認為台灣的主權歸屬未定,是關於台灣國際地位的論述之一。 台灣地位未定之說出現於二戰戰後初期,至遲由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羅伯特·卡度於1946年提出該論述。美國國務院喬治·凱南與副手保羅·尼采、美國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魯斯克等人都在1948年提出过台灣地位未定的議論。1949年3月更有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表示:「在對日和約簽定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新聞事務特別助理公開表示台灣與戰時的庫頁島一樣,「其最后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麥克德莫特之言是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明台灣地位未定。 随着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對於可能被中共佔領的台灣進行政策檢討。1949年,美國以外交與經濟手段保衛台灣的結果均告失敗,認為台灣終將落入中共之手。在國務院掌握決策優勢下,美國為擺脫介入國共內戰失敗的責任,決定從中脫身。1950年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草擬一聲明並說服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受。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出面發表該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介石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在台灣行使權力。艾奇遜當日稍後也闡釋杜魯門的說法表示: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對於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當台灣被納為中國的一省時也未發出法律上的疑問,因為人們認為那是合法的,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他們認為現在控制中國大陸的那個勢力,對我們是不友好的,而那個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認,因此他們就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50年1月聲明「美國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和台灣,蘇聯得知後決定支持並軍事援助北韓的統一朝鮮以及中共的攻佔台灣計劃。2月14日中共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條約》,艾奇遜拉攏中共離間蘇聯的計畫宣告失敗,轉變成積極圍堵政策。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杜魯門於6月27日發表聲明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起源。 依國際法而言,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1951年日本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但是在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 《舊金山和約》簽訂時,絕大多數簽約國代表的共識為台灣的地位暫時未定,應在適當時機依照《聯合國憲章》的住民自決原則,經由公民投票由住民決定,但是現今尚未為解決此問題而舉辦公民投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以及《中日聯合聲明》或《中日和約》來否定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各自主張擁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而美國則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的部份為從未正式執行的意向聲明,且視《中日和約》未處理台灣地位,並認為台灣地位未定。美國政府在《中美建交公報》與《八一七公報》聲明了美國「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後表示「認知」不代表認可、不代表接受,除了「認知」以外不代表任何意義。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意為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張,亦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新!!: 联合国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 查看更多 »

台灣再解放聯盟

台灣再解放聯盟(英語:Formosan League for Reemancipation)1948年2月28日成立於香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島外的第一個台灣獨立運動組織。.

新!!: 联合国和台灣再解放聯盟 · 查看更多 »

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

臺灣的拼音系統爭議起源於1990年代末期。1945年臺灣結束日治時期之後,早年無論政府或民間皆使用威妥瑪拼音(官方標準為大陸時期頒布的國語羅馬字,以及其後繼承的注音符號第二式),1996年經濟建設委員會在國際化的要求下,以內部行政協調方式,決定以注音二式作為統一全國街路譯名的版本,交通部並行文各交通單位開始執行。然而台北市政府(陳水扁任市長)認為注音二式不適合國際化的需求,於1998年推出與漢語拼音相似度極高的通用拼音(與2002年推行全國的通用拼音並不相同,當時的版本仍採用zh, x, q),而宜蘭縣、基隆市的路標則以閩南話音譯,遂演變成中央和地方之間的矛盾。.

新!!: 联合国和台灣的拼音系統爭議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联合国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年表

這是和台灣獨立運動有關的年表。.

新!!: 联合国和台灣獨立運動年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相關條目列表

台灣獨立運動相關條目列表是包括倡導台灣獨立運動的相關組織、刊物、以及人物等。.

新!!: 联合国和台灣獨立運動相關條目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黨

台灣獨立黨是中華民國第273個注册政黨,成立於2015年5月8日,主席為陳兆銘,其目標是為了台灣獨立,認為生長在台灣土地的人,有權建立自己的國家。為了建立幸福台灣國,推出多位候選人參選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目的宣揚台灣獨立的重要性。.

新!!: 联合国和台灣獨立黨 · 查看更多 »

台灣經濟史

台灣經濟史的記載與發展起自大航海時代。17世紀起,台灣即因為優越戰略地點,成為西歐海權國家競相角逐的場所,不久更成為西方國家對中國、日本、南洋等地的經貿轉繼站。1630年-1945年年間,歷經台灣荷西殖民時期、鄭氏王朝、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實以經濟為主軸,而該經貿經濟活動,也與台灣農業經濟有密切結合與關係。另外,也涉及台灣較為特殊的土地經濟活動、地租關係。 經過1950年代,因國共內戰因素,從中國大陸遷徙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實施資本節制的土地經濟政策。在政府的適度干預與計劃下,1960年代確認的客廳即工廠經濟政策,締造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方向與理念,農業出產與貿易結合的生產型態被輕工業取代。從1966年-1980年,台灣財政漸趨穩健,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奠定經濟快速發展的礎石。1980年代後,政府主管投資和逐漸減少的國外投資引導的動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成為台灣經濟的主軸。中華民國政府於經濟中的角色越來越小,很多大型的國有銀行及企業逐漸私有化,這些政策,讓台灣在1975年後,平均年均經濟增長達到8%,並以出口導向獲得的資金,做為台灣工業化的保證。.

新!!: 联合国和台灣經濟史 · 查看更多 »

台灣青年社

台灣青年社(1960年2月28日-1970年1月1日)是明治大學講師兼作家王育德成立於日本的政治團體。 1959年,明治大學講師王育德擔任《台灣》雜誌主筆後,與吳枝鐘、張春興、林啓旭、李元琳等人成立台灣社(與2006年成立之台灣社並無關聯),開始進行對留學日本之台灣學生的啟蒙工作以及對日本人的國際宣傳工作。並展開二次大戰後的台灣獨立運動,發行日文雙月刊《台灣青年》來從事宣傳。不久,許世楷、張國興、周英明、金美齡、林啟旭、侯榮邦等台灣留日學生相繼加入。1960年2月28日,台灣社改名為台灣青年社。 1962年,台灣青年社發行官方刊物《獨立通訊》,展開台灣內部啟蒙宣傳。1963年5月,台灣青年社改名為台灣青年會,展開組織留學生運動。1965年9月23日,王育德、黃昭堂、許世楷、周英明、金美齡、廖春榮等人將台灣青年會發展為台灣青年獨立聯盟,並發表綱領。1965年9月24日,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在東京都銀座發動示威,要求聯合國支持台灣自決。邱永漢、辜寬敏加入後,台灣青年獨立聯盟更擴大組織。1970年1月1日,台灣青年獨立聯盟併入台獨聯盟。.

新!!: 联合国和台灣青年社 · 查看更多 »

台灣語言保護

台灣語言保護主要以台灣本土語言为号召的語言復興運動。目的是应对各地母语環境因國語運動而急剧衰落瀕臨灭绝的现状,并呼吁官方保護以各族群母語为载体的戏曲曲艺和民间文学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勿永久性地消失。根據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7條表明語言上的「少數人」同樣享有「使用自己的語言的權利」。.

新!!: 联合国和台灣語言保護 · 查看更多 »

台灣棒球史

棒球運動在臺灣的發展已有百餘年歷史。在日治時期的發展階段(1897年-1945年),棒球具有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戰後初期(1945年~1960年代)民生困苦,觀賞棒球逐漸發展成庶民生活的一部分;1970年代開始進入三級棒球狂飆時期;1980年代以後,成棒開始在國際間揚眉吐氣;1990年代期間,中華職棒開打;2000年以後,臺灣棒球運動也要開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 百年來臺灣棒球邁向多元化發展的歷程,正如同一世紀以來臺灣社會變遷的縮影。.

新!!: 联合国和台灣棒球史 · 查看更多 »

台灣歷史年表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新!!: 联合国和台灣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演義節目列表 (2008年)

本列表為《台灣演義》2008年的每集節目單元與內容列表。.

新!!: 联合国和台灣演義節目列表 (2008年) · 查看更多 »

台獨派

台獨派是台灣的政治術語與意識型態。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在廣義上,為台灣獨立運動的簡稱,可以涵蓋任何主張台灣應該成為獲國際承認为主权獨立國家的政治運動。狹義上可用來專指台灣獨立運動中的一個路線,這個路線認為台灣應該徹底摒棄現有的中華民國體制,建立專屬於台灣的新國家,制定新的憲法與國家象徵(國旗、國歌等),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與中國(包括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政治上完全分離;支持這個政治路線的人,自稱為獨派或台派,也被人稱為台獨基本教義派、深綠台獨派或傳統台獨。該詞多指狹義上的用法,以與「華獨」、「獨台」等台獨理論區別。 台獨派論據有二,反中華民國及反中共併吞,以及混合兩者的論述,即若不實踐獨立建國的話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遲早會被迫向對岸投降而不再反共。另外還有混合轉型、語文、建國等議題的解殖台獨派等。而法理派這個派別的部分人士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論,認為台灣在二戰後被中華民國佔領,而在現實上和國際上,中華民國並不能代表中國,台灣因未宣布獨立,國家地位無法獲得國際承認。.

新!!: 联合国和台獨派 · 查看更多 »

台鐵DT650型蒸汽機車

臺鐵DT650型蒸汽機車(日治時為D51型),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及戰後臺灣鐵路管理局的客貨兩用之過熱式蒸汽機關車,共有37輛,亦是台鐵史上的「最後的蒸汽火車」之一。.

新!!: 联合国和台鐵DT650型蒸汽機車 · 查看更多 »

台視新聞

台視新聞(TTV NEWS)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總稱,為台視少數幾個自行製作的節目系列之一。現今台視新聞的主要合作對象為非凡新聞(因為非凡電視是台視最大股東且有隸屬關係)。 台視新聞開播時稱為「電視新聞」,起初只在每日20:00~20:15播出一節新聞,當時播報形式為記者1人與女播音員1人輪流播報。中國電視公司(中視)開播後,台視才將「電視新聞」改名為「台視新聞」,以與中視的電視新聞節目總稱「中視新聞」有所區別。 在《台視晚間新聞》主播李四端於1997年3月1日跳槽華視新聞以前,台視一直享有「新聞王國」的美譽。另外,台視率先與美國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簽約,把CNN的新聞影片導入台視新聞,拓展了台灣的電視新聞的國際視野。1988年1月1日,台視新聞部體育組升格為體育部,是台灣唯一專門負責製播體育節目(包括體育新聞)的電視台一級部門,其製播的體育節目總稱是「台視體育」(TTV SPORTS)。 目前,台視新聞在台視主頻有晨間、午間、晚間等三個常態檔次;如逢選舉等重大事件,則會另播出特別報導。此外,台視新聞部也製作新聞資訊節目(深度報導),主要以財經議題、社會新聞為主題。另有台視新聞台及台視財經台製播大量新聞報導。.

新!!: 联合国和台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法定劃定的34個省級行政區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上的两个岛屿省份之一,其轄區包括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岛等地。但由於第二次国共内战以來的海峡两岸分治格局,現階段屬於「法定設置」而尚未實施实际统治。.

新!!: 联合国和台湾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史岱文森高中

史岱文森高中(Stuyvesant High School,),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常被稱為“Stuy”,The nickname "Stuy" is used in many places on the web, including in the name of the school's official website,.

新!!: 联合国和史岱文森高中 · 查看更多 »

史普尼克1號

史普尼克1號,又譯史波尼克1號(Спутник,),是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在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由於這時正值冷戰,史普尼克1號毫無先兆而成功的發射,震撼了整個西方,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連串事件,如史普尼克危机、華爾街發生小股災。同時亦激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史普尼克1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通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並為於電離層作无线电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由於衛星填充了壓縮氮,史普尼克1號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體作隕石探測的嘗試,由於高溫的隕石穿透了史潑尼克1號的表面,導致其內壓泄漏,此亦為隕石之極端高溫提供證據。 當史潑尼克1號於哈萨克拜科努爾太空中心發射之時,正值是聯合國所公佈的國際地球觀測年(又譯作國際地球物理年),它以每小時29,000公里的速度脫離地球引力,成為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造物體,在外太空它以20.005至40.002兆赫的頻率向地球發送無線電波信號,並可由業餘無線電用戶所接收。其發送一直持續至1957年10月26日,才因為電池用盡而中斷。 1958年初,史普尼克1號失去動力,脫離其工作軌道並墜入大氣層,其工作壽命中,共圍繞地球運轉了六千萬公里。.

新!!: 联合国和史普尼克1號 · 查看更多 »

叶笃义

叶笃义()天津人,祖籍安徽安庆。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央名誉副主席。.

新!!: 联合国和叶笃义 · 查看更多 »

司徒文

司徒文(William Anthony Stanton.),暱稱比爾·史坦頓(Bill Stanton),美國資深外交官,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際學院(NTUIC)教授,曾任美國駐澳洲、駐韓國大使館及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長,2013年7月17日,司徒文出任國立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首任主任。2014年10月,司徒文就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負責清大全球事務。.

新!!: 联合国和司徒文 · 查看更多 »

变化结节滨螺

变化结节滨螺(学名:),又名「臺灣玉黍螺」,一般分類及聯合國所屬的將之歸類於中腹足目玉黍螺科的結節濱螺屬,但WoRMS把本物種及大多數其他同屬物種重新分類到「Echinolittorina Habe, 1956」。主要分布於分布於台灣東北岸與離島,還有南中國海的香港和西沙群島,常棲息於岩礁海岸,潮間帶上半部。其形態為:殼厚,殼色黃灰色。殼形較圓,體層大,周緣較圓,殼表螺肋由弱顆粒組成,或成強肋無顆粒,螺肋粗細較均勻,部分標本有縱肋。無臍孔。殼內深褐色,殼口近圓形,下緣較圓。口蓋角質,褐色。.

新!!: 联合国和变化结节滨螺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

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الائتلاف الوطني لقوى الثورة والمعارضة السورية)是叙利亚内战中“自由全国变革运动”、“伊斯兰祖国运动”、“解放和发展集团”、“土库曼全国集团”和“库尔德新生活运动”组建的联盟, 2012年11月11日,该组织成立于卡塔尔多哈,大马士革倭马亚大清真寺的前伊玛目哈提卜当选为联盟主席,多哈整合动议的反对派领导人利雅得·赛义夫为第一副主席,苏海·阿塔西为第二副主席,穆斯塔法·萨巴格为秘书长。该联盟有60个席位,其中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占据22个席位,其他的留给女性、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如阿拉维派教徒和库尔德人。现任主席为利雅得·赛义夫。.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内战

敘利亞內戰是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的衝突。受阿拉伯之春影響,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衝突。 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很快蔓延至全國多地,示威者與安全部隊的衝突逐漸升級。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和遜尼派國家協助下,要求阿拉維派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下台的敘利亞反對派迅速壯大並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反政府衝突最終演變成內戰,並一直持續至今。 聯合國報告稱敘利亞政府軍及敘利亞反對派均犯下了包括謀殺、法外處決、酷刑等侵權行為在内的戰爭罪行。 叙利亚反对派的代表性政治组织为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和叙利亚临时政府,叙利亚反对派的主要武装组织为自由叙利亚军。阿拉伯聯盟和海湾组织以及57国伊斯兰世界组织相继开除阿萨德政权成员资格,并承认叙利亚反对派为合法代表。另一方面,宗教色彩強烈的伊斯蘭主義武裝組織、包括伊斯兰国在內的伊斯蘭恐怖組織以及尋求擺脫外族統治的庫德族武裝組織也趁機在敘利亞崛起。據2013年12月報道,相信有多達1,000個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團體存在。部分反政府武裝團體之間不時發生武裝衝突,讓敘利亞局勢更加混亂。 反對派武裝力量獲得國外大量援助的同時,伊朗和俄羅斯則大力支援敘利亞政府,讓敘利亞內戰成為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以及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角力場。其后更演变为美俄直接参与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俄军从2015年9月30日开始向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展开空袭。美国方面则于2014年9月宣布空袭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并多次轰炸叙利亚政府军事设施,但事后以误炸或直接否认来搪塞。2017年4月7日(2017年沙伊拉特打击行动)和2018年4月14日美国等国家则直接宣布并攻击叙利亚政府军事设施。.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内战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

对于叙利亚内战,国际各方所持态度不一,有支持總統巴沙尔·阿萨德的一方,也有要求巴沙爾下台的一方。阿拉伯联盟、联合国以及西方各国政府强烈谴责2011年叙利亚政府针对抗议者的暴力打压和控制,并认为这导致了叙利亚内战的发生。许多中东国家政府一开始支持政府及其“安全措施”,但随着死亡人数的上升,尤其是在哈马,中东国家政府变得更为中立,同时谴责政府和反对派的暴力行为。俄罗斯和中国针对联合国对叙利亚政府实行制裁的两项计划投了否决票。.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内战各方反应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1年9月-2011年12月)

本页面记述2011年9月至12月叙利亚内战的主要事件。.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1年9月-2011年12月)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1月-2012年4月)

本页面记述2012年1月至4月叙利亚内战的主要事件。.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1月-2012年4月)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5月-2012年8月)

本页面记述2012年5月至8月叙利亚内战的主要事件。.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内战年表 (2012年5月-2012年8月)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武装力量

叙利亚武装力量部隊是叙利亚的军事部队,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

新!!: 联合国和叙利亚武装力量 · 查看更多 »

名古屋大學

名古屋大學(;英語譯名:Nagoya University),簡稱名大,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的國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名大創基於1871年,前身名古屋帝國大學創立於1939年。現正籌備組成日本最大的國立大學法人「東海国立大学機構(暫稱)」。 名大師生共有6名諾貝爾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學術排名世界第72、日本第3。2018年入選全國頂尖五校「指定国立大学法人」之一。.

新!!: 联合国和名古屋大學 · 查看更多 »

名古屋市

名古屋市()是位於日本爱知县西部(尾張地方)的都市,也是愛知縣縣治,同時是中部地方的中樞都市、以及上述區域唯一的政令指定都市,人口約230萬,在日本各都市中排名第四,僅次於東京都區部、橫濱市及大阪市,也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中京圈的主要城市。由於位於東京與京都之間,因此又被稱為「中京」。全市劃分為16個區。 名古屋是中部地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領域的中樞,市中心的(名古屋站商圈)、榮、、、是全市主要的商業區,其中前兩地擁有大規模的地下街廓。2008年,名古屋市和神戶市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為「創意都市」。2017年,名古屋的城區人口約有1007萬人,在世界排名第37位。此外,在美國智庫AT Kearney頒布的全球城市排名中,名古屋市被評為世界第69位的都市。 名古屋的市徽由圓形中置一「八」字而成,取自江戶時代在此當家的尾張德川家的印記「丸八印」。.

新!!: 联合国和名古屋市 · 查看更多 »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

吐斯廉屠殺博物館(英语: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សារមន្ទីរឧក្រិដ្ឋកម្មប្រល័យពូជសាសន៍ទួលស្លែង),是柬埔寨首都金边附近的一所博物馆,原为一所高中,名为Tuol Svay Prey,其名称来自于西哈努克亲王,学校共有五栋建筑。1975年,该学校被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改造成集中营和集体处决中心。建筑物周围布满带高压电的带刺铁丝网,教室被改造成狭窄的牢房和拷问所。为防止犯人逃脱,窗户被铁条封锁并缠绕电线。改造后该地区被重新命名为第21号安全监狱(Security Prison 21;S-21),简称S-21,又称为吐斯廉(Tuol Sleng,或形象地音译为堆屍陵)。 据估计在1975年至1979年红色高棉执政期间,S-21集中营至少关押过14,000至15,000名囚犯(部分人相信总数超过20,000人),其中仅有七人倖免於難。集中营的犯人从柬埔寨全国选送而来,前期的犯人主要是朗诺政权时期的政府官员、军人及学者、医生、教师、僧侣等,后期的犯人主要是红色高棉政权的党员、士兵甚至一些高级官员,如外务部副部长沃维、新闻部长符宁等,罪名通常是叛国或通敌。大部分受害者是柬埔寨人,也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受害者,其中包括越南人、泰国人(此兩族也是高棉人世仇)、巴基斯坦人、老族、印度人、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新西兰人和澳大利亚人。犯人及其亲属通常是一起接受审问,然后被带往琼邑克灭绝中心加以杀害。 1979年,该集中营在柬越战争中被越南人民军发现并公布。1980年,集中营作为赤柬大屠杀博物馆而重新开放,用于纪念在红色高棉政权残暴统治下遭受迫害的人。该纪念馆目前对公众开放,平均每天接受500次访问。.

新!!: 联合国和吐斯廉屠殺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否决权

否决权(Veto),指政治上一種片面否定決策或決議的权力,尤其是立法。.

新!!: 联合国和否决权 · 查看更多 »

吳紅波

吳紅波(),出生於中國山東省泰安市宁阳县,是一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於2012年5月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為聯合國副秘書長,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接替離任的沙祖康。.

新!!: 联合国和吳紅波 · 查看更多 »

吳澧培

吳澧培,彰化縣人,美國銀行家,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新!!: 联合国和吳澧培 · 查看更多 »

吳思田

吳思田爵士(Sir James Sebastian Lamin Wood,),英國外交官及公務員,在亞洲地區供職多年,早年嘗習泰語和漢語,在香港主權移交前夕曾在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首席代表辦事處工作。他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出任英國駐華大使,並自2015年9月起出任英國駐德國大使。.

新!!: 联合国和吳思田 · 查看更多 »

吴严彩韵

严彩韵(),婚后又名吴严彩韵(Daisy Yen Wu),女,浙江慈溪人,生物化学家,是中国最早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女学者。.

新!!: 联合国和吴严彩韵 · 查看更多 »

吴丹

丹,通稱吳丹(ဦးသန္႕,),是一名緬甸外交家,由1961年至1971年擔任聯合國第三任秘書長。.

新!!: 联合国和吴丹 · 查看更多 »

吴建民 (中国)

吴建民(),江苏南京人,出生于重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深外交官。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法兰西共和国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其夫人施燕华也是资深外交官,曾经担任邓小平的英语翻译,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卢森堡大使。.

新!!: 联合国和吴建民 (中国) · 查看更多 »

吴德耀

吴德耀() 教育家、政治学家。海南文昌人。 1936年畢業於檳城鍾靈國民型華文中學,後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于南京大学)学习,1940年获文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1946年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研究员。后从事外交工作,曾在联合国秘书处任职。曾经协助参与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54年到台湾协助创办东海大学,任政治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6年至1971年间,出任东海大学校长。1971年至1975年,任新加坡大学政治学教授兼政治系主任。 1975年至1980年在南洋大学先后任政治行政系教授、研究院院长、南洋大学校长。1980年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教授,退休后亦兼任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新加坡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设计者。被称为“海南一代哲人”。主要代表著作有《人与社会》、《东方政治——西方政治》、《国际政治研究》、《中国文化的根源》、《政治历史文化古今谈》、《列国春秋》。 他于1994年4月17日去世,享年78岁。.

新!!: 联合国和吴德耀 · 查看更多 »

吴祖禹

吴祖禹(),浙江鄞县人,中华民国外交官,知名法学家吴经熊之子。 吴祖禹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教于重庆中央测量学校,其后还曾任南京高等法院秘书长。1947年留学欧洲,先在罗马大学专攻法律哲学、罗马法,后又在西班牙德里大学、西班牙外交学院就读并获博士学位。1952年起进入外交部,历任中华民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三等秘书、驻联合国代表团秘书、外交部礼宾司交际科科长、驻墨尔本领事、礼宾司副司长、驻檀香山总领事、礼宾司司长、驻堪萨斯总领事等职。1976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玻利维亚大使,在任期间中华民国于1985年与玻利维亚断交。1986年任外交部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驻纽约办事处主任,后又任中华民国驻意大利代表处代表。1993年出任中华民国驻教廷大使并兼任驻意大利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晚年在美国洛杉矶定居,2006年逝世。.

新!!: 联合国和吴祖禹 · 查看更多 »

吴达镕

吴达镕(),自称祖古白玛奥色仁波切(简称「白玛奥色」,被戲稱為泉州仁波切),福建泉州南安人,是一个活跃于香港的商人和佛教徒,曾自称为四川噶陀寺直美信雄法王、莫扎法王所认定的的活佛。2015年10月4日因出席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为中国大陆演员张铁林举行的坐床仪式,后在网上疯传而颇受争议。12月6日,四川噶陀寺发表声明,否认直美信雄法王、莫扎法王认定吴达镕为活佛;同月8日,吴达镕在其個人微博發表聲明,称即日起辭去所有職務、頭銜、榮譽和認證,並就公眾對藏傳佛教產生誤解而致歉。.

新!!: 联合国和吴达镕 · 查看更多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新!!: 联合国和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同盟国军事佔领日本(),又稱盟總時期,是指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並無條件投降後,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实施軍事佔領的時期,自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後開始,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結束。 名義上,同盟國對日本的軍事佔領事務是由戰時與日本相關的國家共同負責,實際上均由美國主導。在這段時間內,日本政府仍然正常運作,但受同盟國的駐日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HQ/SCAP)掌控。為消除戰前軍事獨裁的餘緒,占領當局對日本實施許多變革,其中最大的影響是政治制度的改造,透過制定新憲法,使得日本從明治時代以來的帝國體制轉型為自由民主制國家,也放棄維持軍隊與宣戰權。.

新!!: 联合国和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 查看更多 »

同意投票

同意投票(Approval voting,AV),又称为「认可投票」或「赞成投票」,是一种在选举中可以多选的投票制度。 一般使用在單一競選名額上。同意投票也可以使用在多競選名額上,但多競選名額的同意投票有著下述的、迥然不同的特性:同意投票是一種只能對選項選擇同意與否的計分投票,而且不像多數制(最高票者當選制)將選擇兩個以上選項的選票視為廢票。同意投票因為不要求選民將選項按喜好次序排列,所以它可以避免阿羅悖論。 這種投票方法首見於天文學家紀‧歐特威爾(Guy Ottewell)於1968年著、1977年發表的論文The Arithmetic of Voting。「同意投票」一詞為Robert J. Weber於1976年首創,但在1977年由政治科學家Steven Brams和數學家Peter Fishburn完全採用。歷史上,13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和19世紀的英國都曾採用近似於同意投票的選舉方法,而今天聯合國也用類似的方法選出秘書長。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委员的选举也采取这种方式。在美國和許多國家都有人提倡同意投票,但現今沒有採用於任何公職選舉。.

新!!: 联合国和同意投票 · 查看更多 »

向毒品說不

向毒品說不」(Just Say No),又译为「--」,直譯為「說不就好」,是美國毒品戰爭期間的宣傳活動,流行於1980至1990年代,旨在勸阻孩童遠離違法的娛樂性藥物。這也是前美國第一夫人南茜·雷根在她丈夫任期內發明、支持的口號。.

新!!: 联合国和向毒品說不 · 查看更多 »

各地LGBT權利

世界各國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LGBT)的法律處境,光譜廣泛而差異極大。部分國家承認同性婚姻或其他形式的同性結合,視LGBT為人類群體多樣性的一部分;亦有國家視同性性行為或性別認同為非法行為,以監禁甚至死刑等刑罰對該群體加以迫害。.

新!!: 联合国和各地LGBT權利 · 查看更多 »

各國立法機構列表

各國立法機構列表列出目前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的立法機構。「立法機構」是議會的統稱,指的是擁有立法權、並透過代議制度取得資格的合議性團體。本列表包含世界政區索引中所列出的所有政治實體。.

新!!: 联合国和各國立法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鄰國列表

各國鄰國列表分別列出各國的陸上鄰國與海上鄰國的數量與其總和。海上鄰國的標準是兩國有相鄰的領海、毗連區或專屬經濟海域。.

新!!: 联合国和各國鄰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政體列表

各國政體列表 列出了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的國體(form of state)與政體(form of government)、梵蒂岡城、馬耳他騎士團以及十二個爭議領土。 此列表基本上列出各國憲法所表明的政體。務必注意的是,許多國家的實際政體與名義政體相違。 Category:政体.

新!!: 联合国和各國政體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本列表展示各国历年人均GDP,以国际汇率计算。其中,2017、2018、2019年数据为预测数据。其中,如果数据空白,则表示此国家当时不存在、或状况不稳、或数据难以估计。本列表中,所有数字均以美元计算。.

新!!: 联合国和各国历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本列表展示依照国际汇率计算的各国历年GDP数据,所有数值均以美元表示。其中,2017至2019年为机构预测数据。如果表格中数据空白,则表示此国家当时不存在或数据难以估计。.

新!!: 联合国和各国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失业率列表

下表列出的各国(地区)失业率数据,资料来源来自各个国家的官方数据、国际组织的数据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的《世界概况》等。.

新!!: 联合国和各国失业率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人口出生率列表

这篇文章包括2个出生率的版本,出生率是指每年、每一千人当中的新生人口数。 第一个列表依据联合国人口司五年期的估计和预测。使用的数据是2005年-2010年假设值的中位数,整个世界平均出生率估计为每千人20.3人。 第二个列表依据中情局世界概况2012年的估计数据。.

新!!: 联合国和各国人口出生率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列表

本列表列出世界各國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情況。 人口年成長率在4%的國家,只需要18年就能人口翻倍。而人口成長率為1%的國家,需要70年才能人口翻倍。.

新!!: 联合国和各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本条目为世界各国其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的排序。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经济体内所有居民生产者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加上产品税并减去不包括在产品价值中的补贴。计算时未扣除资产折旧或自然资源损耗和退化。人均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年中人口数。按IMF資料,如無者按美國中央情報局資料。 这里的数字没有考虑到生活费用在不同的国家的差异,而且因为汇率变化每年其结果可以差别很大。这种汇率波动可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每年排名,即使他们往往很少或根本没有改变其人民的生活水准。因此,这些数字应谨慎使用。 比较国家财富也经常以购买力平价(PPP)作为基础,来调整各国不同的生活费用(详见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主要是删除了汇率的问题,但有它自己的缺点。它并不反映经济总量在国际贸易中的价值,比起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它也需要更多的估计数字。因此没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使用得更为广泛。 使用任一套数字来比较两个国家的财富都应该十分谨慎。人们往往愿意使用他们喜欢的数字来赞赏或贬低一个国家,而忽略其他的数字列表,这可能会造成大大的不同,但一个有效的比较,两个经济体系的所有排名都应考虑到,以及利用其他经济数据作为一个经济体的背景。 本条目包括不同机构统计的三组数据,数据按现价美元计。.

新!!: 联合国和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这是一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排列的經濟體列表,是某经济体指定年份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這裡的GDP是按照市場價值或政府官方汇率所估算,單位是百万時值美元。.

新!!: 联合国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

这是按照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序的列表。頁面上提供的美元估算的國內生產總值,都根据購買力平價(PPP)的計算产生。因各机构统计模型不同,所以得出的数据与排名也略有差异。 當比較評估一個國家的國內市場時,一般認為使用購買力平價比國際匯率更有效,這是因為購買力平價會考量區域商品、服務的相對價格,還有該國的通貨膨脹率,而國際匯率可能會扭曲人均收入的真實差異。 不過,在評估各國間金融流動時就有較多限制。, imf.org, March 2007, Volume 44, Number 1 購買力平價常常用來作為評估貧窮門檻之標準,而這更是聯合國在建構人類發展指數的依據。 以下國際比較計畫的表單包含可交易、不可交易的商品,藉以作為估算所有商品的代表。.

新!!: 联合国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 · 查看更多 »

各国移民数列表

这是一个各国移民人口的列表。根据联合国的2015年世界人口政策报告,世界总移民数估计为243,700,236人。.

新!!: 联合国和各国移民数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列表

这是一个各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列表,营养不良的定义依照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2009年度的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

新!!: 联合国和各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首都海拔列表

此列表按世界各国首都按照海拔排序。城市的高度影响该地的社会和组织结构。在许多例子中,较寒冷地区的冬天需要特殊的生活方式才能生存。 表一中,玻利维亚有两个首都:拉巴斯和苏克雷,拉巴斯是政府所在地,苏克雷为议会所在地。如果拉巴斯被视为玻利维亚的首都,则其在表中排名第一,如果苏克雷被视为首都,则世界海拔最高首都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下面的第二个列表中所列的地区为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在国际上仅获得有限的承认。.

新!!: 联合国和各国首都海拔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列表

以下2013年世界风险指数是由联合国大学提供,用以衡量各国面对地震、暴雨、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濒危程度。.

新!!: 联合国和各国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收入均衡列表

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富差距列表,包含了基尼系数,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和CIA。.

新!!: 联合国和各国收入均衡列表 · 查看更多 »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 (گلگت بلتستان,གིལྒིཏ་བལྟིསྟན),过去稱北部地區(شمالی علاقہ جات),當地民族主義分子稱為巴拉瓦里斯坦 (بلاوارستان),位於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的北部,是巴基斯坦最北的地区。面積72,971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126,542人。首府吉爾吉特。向西它与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相邻,向北它与阿富汗的瓦罕走廊接壤,向东和东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西南是自由克什米爾,向东南则是印度管理的查谟-克什米尔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大多数面积是山地。 1970年这个地区成为一个名为“北部地区”的行政区域。它是由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以及坎巨提邦等组成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它相邻的自由克什米尔都是有争议的地区,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称它们为“巴控克什米尔”,印度称它们为“巴占克什米尔”。 在该地区有一个大的独立运动。.

新!!: 联合国和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 · 查看更多 »

吉隆坡

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隆市」或「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吉隆坡被列为与洛杉矶、芝加哥、悉尼、多伦多、莫斯科、首尔市等同属于ALPHA级(Grade A)的国际都市,《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数中吉隆坡位居第53名,经济与社会改革相关的2016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数则位居第92名。 吉隆坡是全马来西亚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据2012年统计吉隆坡总面积达,广义的则包括了巴生谷,是一个有725万人的大都会区,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也是全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都会区。 吉隆坡地处马来半岛西岸(即西马),为雪兰莪州所环绕。 吉隆坡被规划作「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大马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 Jeong Chun Hai @Ibrahim, & Nor Fadzlina Nawi.

新!!: 联合国和吉隆坡 · 查看更多 »

吉赛尔·邦辰

吉賽兒·卡洛琳·邦臣(Gisele Caroline Bündchen ;, ;),生于巴西南大河州,超模、联合国自然环境亲善大使、女演員,世界模特兒史上最富裕的超级名模。.

新!!: 联合国和吉赛尔·邦辰 · 查看更多 »

吉格梅·多吉·旺楚克

吉格梅·多吉·旺楚克(,按藏文译法:旺秋·晋美多吉;),第三任不丹国王。 吉格梅·多吉·旺楚克讓不丹向全世界開放,並開始民主化的步伐。在他父親的基礎上,他成功終止了封建制度及奴隸制度,並且釋放了餘下的農奴。他鼓勵使用現代工具來幫助本地農民。他又建立高等法院並重組法律制度。1953年,他成立了國會——不丹首個一院制的國民議會。1963年,成立皇家諮詢局。 他在位的20年间,不丹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1770公里的公路修建完成,建起了6所現代化醫院。不丹還在1971年正式加入聯合國。 吉格梅·多吉·旺楚克在20歲時確診心臟病,因此他不得不經常長途跋涉去國外醫治療養。1972年他在肯尼亞內羅畢接受治療期間不幸病逝。.

新!!: 联合国和吉格梅·多吉·旺楚克 · 查看更多 »

坎特伯雷

坎特伯雷(Canterbury,讀音:),英國英格蘭東南區域肯特郡的市鎮,位於坎特伯雷市中心。坎特伯雷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落腳點,現為聖公會實際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駐錫之地。坎特伯雷座堂及圣奥斯定隐修院等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因此也成為英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 坎特伯雷最早是不列顛人聚居地,名為“*Durou̯ernon”,這個詞來自於古不列顛語詞根“*duro-”(要塞)和“*u̯erno-”(桤)。公元1世紀羅馬人佔領之後改為“Durovernum Cantiacorum”。後來又成為朱特人聚居地,此時才改名Canterbury,而這個詞則是來自古英語Cantwareburh(肯特人的要塞)。597年肯特王國皈依基督教,坎特伯雷的聖奧古斯丁在此城市成立主教教座,而他本人也成為第一任坎特伯雷大主教。1170年托馬斯·貝克特謀殺案發生於坎特伯雷座堂,因此此地變成了世界性的基督教徒朝聖地。14世紀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亦以到此處朝聖為故事背景。 此地的教育機構則有国王学校、肯特大學、坎特伯雷基督教會大學、創作藝術大學等。另外馬洛劇院也位於此地。.

新!!: 联合国和坎特伯雷 · 查看更多 »

坎昆宣言

坎昆宣言(Cancun Declaration)是2016年12月3日在墨西哥坎昆發表的宣言,是在12月2、3日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舉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第13次會議(COP13),由各國部長通過在農業、林業、旅遊業及漁業發展上納入對生物多樣性的考量,並且與自然和諧相處。.

新!!: 联合国和坎昆宣言 · 查看更多 »

坤甸

坤甸市(Kota Pontianak)簡稱「坤甸」(Pontianak 或 Khuntien),是印度尼西亚西加里曼丹省的首府,臨近赤道,地處境內。該市被卡普阿斯河分隔兩岸,一邊(東面)為市區,另一邊(西面)則為郊區。該市總人口約達62.8萬人,乃西加省的經濟、政治中心和最大城市。 坤甸建市於1771年10月23日,目前市中心為。早在西元18世紀,該地就被定為蘭芳共和國的首都。由於該市市內水渠縱橫交錯,故屋舍大多被興建在水上。.

新!!: 联合国和坤甸 · 查看更多 »

坦尚尼亞駐外機構列表

這是坦桑尼亚在境外設立的外交機構的列表,包括名譽領事館。.

新!!: 联合国和坦尚尼亞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塞尔维亚在欧洲歌唱大赛之历年表现

塞尔维亚于2007年首次参加《欧洲歌唱大赛》。之前他们曾先后作为和(从2004年到2006年)的一部分间接参加过比赛。其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参加过从1961年到1991年间的比赛,而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参加过1992年的比赛。 塞尔维亚曾是12个坚持只唱本国语歌曲(或歌唱以本国语为主)的国家之一。其它几个国家是:葡萄牙、以色列、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爱尔兰、安道尔、卢森堡、摩洛哥和摩纳哥。直到2013年为止,塞尔维亚是仅剩的唯一一个坚持不在参赛歌曲中掺入半句英语的参赛国。2015年,该国打破惯例,首次推出英语参赛歌曲之後连续三年皆以英語參賽。.

新!!: 联合国和塞尔维亚在欧洲歌唱大赛之历年表现 · 查看更多 »

塞哥维亚

| name.

新!!: 联合国和塞哥维亚 · 查看更多 »

塞班岛

塞班岛(Saipan),美國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邦面积最大的岛屿,也是邦內近九成人口所在地。该岛为珊瑚岛,沿西海岸有潟湖,山脉南北延伸。最高點塔波查山海拔479米。 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邦的行政中心是塞班岛的卡皮托尔希尔,但由于整个塞班岛是一个单独的市,所以大部分出版物把塞班岛称作北马里亚纳群岛的首府。.

新!!: 联合国和塞班岛 · 查看更多 »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塞爾維亞和黑山,正式名称是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簡稱塞黑,为前南斯拉夫余下沒有独立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於2003年至2006年组成的松散邦联制国家。塞黑两国于1992年首先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该联邦後於2003年2月4日重组并改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举行独立公投,独立派以微弱的票數55.4%优势获胜。6月3日黑山議會正式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獨立,6月5日塞爾維亞國會亦宣佈獨立並且成為塞黑的法定繼承國,塞黑因而解體並從此消失,南斯拉夫至此走入歷史。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形成后,两国之间日益疏远,而重组后的塞尔维亚和黑山更是一个非常松散的邦联,两个加盟共和国只有在外交、国防等方面合作,各自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南斯拉夫第納爾和歐元)体系,国家最高机构也分散在贝尔格莱德和波德戈里察两个首都。联邦宪法规定任何一个共和国可以在2006年以后通过公民投票寻求独立,而黑山正是在2006年运用了这一项权利,通过公投解散了塞黑国家联盟(邦联)。 另外,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塞尔维亚南部的科索沃地区實際脱离了塞尔维亚的实际管辖,并且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地,各方于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问题展开谈判,塞黑联盟解体时,科索沃主權和領土问题仍待解决,科索沃地區的阿爾巴尼亞人堅持科索沃獨立但塞爾維亞人則不願看見科索沃獨立。到了2008年2月17日,時任科索沃總理哈辛·塔奇(現科索沃總統)在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國會正式宣布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中央政府獨立,現獲得部分國際社會承認其國家地位,但塞爾維亞政府至今仍視科索沃主權為其管轄的科索沃自治省。.

新!!: 联合国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 查看更多 »

塞瓦斯托波爾

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Акъяр, Aqyar,Sevastopol'),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岸的港灣都市,面對黑海,是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城市。 昔日是黑海艦隊的基地,也是克里米亞戰爭時英俄兩國必爭之地。后為俄羅斯海軍拥有。 塞瓦斯托波爾原由乌克兰直轄,並不屬于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管轄。1993年俄联邦宪政危机期间俄最高苏维埃曾宣布塞瓦斯托波尔拥有俄城市的联邦地位。 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后,克里米亞共和國宣布和塞瓦斯托波爾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直轄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後被合併到南部聯邦管區)。此公投未受到乌克兰、联合国和绝大部分国家的承认,故此地仍然存在主权争议。.

新!!: 联合国和塞瓦斯托波爾 · 查看更多 »

塞浦路斯地理

塞浦路斯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岛国。塞浦路斯是地中海的第三大岛(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之后)和世界第81大岛。它位于亚洲的安塔托利亚半岛(现代土耳其的一部分)南部,所以塞浦路斯也可以是西亚和中东的一部分。由于塞浦路斯在西亚、南欧与北非三个地区的交汇处,因此长期受到希腊、安塔托利亚、拜占庭和西欧文化的影响。它有时又被划分为欧洲的一部分,塞浦路斯已在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 经测量,塞浦路斯东西宽为240千米,南北宽为100千米,最北端离土耳其有75千米。其他的地区例如叙利亚和黎巴嫩,分别离塞浦路斯最东端105千米和108千米。东南端距离以色列200千米,最南端距离埃及380千米,最西北端距离希腊的十二群岛的卡斯特洛里佐岛有280千米,距离罗德岛400千米,距离希腊大陆地区800千米。 塞浦路斯主要由两大山脉:特罗多斯山脉和凯里尼亚山脉和两大山脉之间位于全岛中部的艾萨奥里亚平原构成。特罗多斯山脉组成了南部和西部巨大多数的地区,占据了大致一半的岛屿。而较狭隘和低矮的凯里尼亚山脉穿则过北部的地区,占据的面积也更加的少。在两个山脉的走向大致平行于土耳其的托罗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并且在北塞浦路斯地区可以见到环绕着的不同大小的零散岛屿。 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这个小岛被分为四个地区。塞浦路斯共和国占据着岛屿南部大约三分之二的地区,而只得到土耳其政府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政府则占据着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地区。而在两个政权中间间隔着联合国的缓冲区绿线,分隔两个政权。另外岛上还有英国的军事基地亚克罗提利与德凯利亚。.

新!!: 联合国和塞浦路斯地理 · 查看更多 »

塞拉利昂特别法庭

塞拉利昂特别法庭(Special Court for Sierra Leone, SCSL),是一个由和联合国建立的司法机关,目的是审判在1996年11月30日以后,及塞拉利昂内战中“凡是对塞拉利昂境内严重侵犯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和塞拉利昂有关法律定为犯罪的行为负最大责任的人”。这个法庭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并在塞拉利昂的首都弗里敦、海牙、纽约市设立办公室。 2012年4月26日,利里比亚前总统查尔斯·泰勒成为第一名被指控犯有战争罪的非洲国家领导人。.

新!!: 联合国和塞拉利昂特别法庭 · 查看更多 »

塞拉耶佛

塞拉耶佛(Sarajevo;Sarajevo;Сарајево/Sarajevo;--)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也是波赫人口最多的城市。據2011年8月估計,波黑塞拉耶佛州下屬四個自治體,人口合共311,161人。塞拉耶佛同时也是塞拉耶佛州的首府。 塞拉耶佛位於波斯尼亞塞拉耶佛山谷之中,米里雅茨河沿岸,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塞拉耶佛是波黑的社會及文化中心,也擁有區域性的政治、教育、娛樂、媒體、時尚、科學和藝術影響力,还是波黑主要的經濟中心。 塞拉耶佛以其宗教多樣性聞名於世,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數世紀以來都共存其中。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宗教及文化多樣性,塞拉耶佛常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 或者「巴爾幹的耶路撒冷」。直到20世紀後期為止,塞拉耶佛都是歐洲僅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和猶太教堂可以比鄰共存的大都市。 雖然塞拉耶佛地區在史前時代開始就有人居住,但今日的塞拉耶佛是在15世紀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開始發展的。塞拉耶佛在近代多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塞拉耶佛在1885年成為歐洲首個,也是全世界第二個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世界首個有全天運行路面電車的城市是美國的舊金山)。1914年,塞拉耶佛发生了奧地利王儲暗殺事件(又名塞拉耶佛暗殺事件)。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1984年,塞拉耶佛是198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會場。之後的南斯拉夫解體時期,塞拉耶佛在波黑戰爭期間遭到了持續數年的塞爾維亞人勢力的包圍,這也是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困戰。 时至2012年,塞拉耶佛仍处在戰後的復興重建中,正在逐漸恢復戰前的水準。旅行指南《寂寞星球》在「世界都市」排行榜中將塞拉耶佛排在第43位。這個名次要高過同樣是前南斯拉夫諸國各个觀光都市,包括第59位的杜布羅夫尼克、第84位的第盧布爾雅那、第90位的布萊德、第113位的貝爾格萊德以及第135位的薩格勒布Lonely Planet (March 2006).

新!!: 联合国和塞拉耶佛 · 查看更多 »

塔吉克斯坦内战

塔吉克斯坦内战爆发于独立后的1992年5月,参战双方为塔吉克斯坦政府与反对派武装。经联合国与中亚国家多轮谈判后,交战各方于1997年6月27日在莫斯科签订停火协议。 Global Security.

新!!: 联合国和塔吉克斯坦内战 · 查看更多 »

塔崩

塔崩(Tabun),或作GA(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是一種有極強的毒性的物質。它是清澈無色無味的液體,有輕微水果香味。由於它會嚴重地影響哺乳類動物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致命,塔崩被視為一種神經毒素。作為化學武器,聯合國在1993年頒佈第687決議,將塔崩分類為大殺傷力武器。含有塔崩的產品的生產和儲備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約》嚴格管制。 塔崩是所謂「G系列」的第一種神經毒素。(「G系列」還包括沙林(sarin)、梭曼(soman)(GD)和環沙林(GF)(cyclosarin)).

新!!: 联合国和塔崩 · 查看更多 »

塔利班

塔利班(普什圖語和波斯語:,意即「伊斯蘭教的學生」),或譯--,意译为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伊斯蘭原教旨主义運動组织,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内,都曾是坎大哈乡村里的伊斯蘭教学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权后,以严厉的伊斯兰教法統治阿富汗。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率领北约入侵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政权被推翻。此後塔利班分子以游击队的形式分散在阿富汗,與新政府及多國部隊對抗,更将戰火蔓延至巴基斯坦。.

新!!: 联合国和塔利班 · 查看更多 »

塔納楞車站

塔納楞車站(ສະຖານນີທ່ານາແລ້ງ),又名東坡西車站,是一座位於老撾東坡西村(ບ້ານດົງໂພສີ)的鐵路車站。老撾首都永珍位於該站以西處,而老撾和泰國的界河——湄公河則在車站以南處。該站在2009年3月5日通車,是老撾第一條國際鐵路線的終點站,也是老撾唯一一座鐵路站。此車站原本只提供客運服務,但老撾當局期望將之改建為貨運車站,以提供鐵路貨運服務,提供另一個把貨物運往泰國的方式,而這種方式的成本又低於泰--兩國主要的貨運方式──公路貨運。這個車站由老撾國家鐵路局管理,是泰國國家鐵路的終點站,把永珍、另外三個東盟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首都和東南亞幾座重要的港口連接起來。.

新!!: 联合国和塔納楞車站 · 查看更多 »

塔瑪儂遺址

塔瑪儂遺址()是吳哥古蹟中一座小而精緻的印度寺廟,坐落於柬埔寨吳哥城勝利門東側、週薩寺北側。1992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為信仰而修建了許多廟宇,其中便包括塔瑪儂寺及著名的吳哥窟等。塔瑪儂寺的供奉主神為濕婆與毗濕奴。.

新!!: 联合国和塔瑪儂遺址 · 查看更多 »

塔拉勒·阿布·格扎拉

塔拉勒·阿布·格扎拉(طلال أبوغزاله;),出生于巴勒斯坦的雅法,于1972年创立了塔拉勒·阿布·格扎拉集团(TAG-集团)。该集团现已是在全球拥有80多个办事处的专业教育服务领域的领先 供应商。塔拉勒·阿布·格扎拉被公认为阿拉伯世界和国际舞台上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他终其一生 在教育,会计,知识产权,工商管理,商贸,信息和通信技术,科学技术,法律以及相关领域取得了巨大 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其设立该机构的初衷也兼具了历史感和复兴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远景。.

新!!: 联合国和塔拉勒·阿布·格扎拉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新!!: 联合国和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士曼丹站

士曼丹站(Stesen MRT Semantan)位於吉隆坡白沙罗西部疏散大道的士曼丹路交通枢纽之上(出口2315A),是巴生谷双溪毛糯-加影线的其中一个高架捷运车站,主要服务白沙罗高原一带的居民。本站属于双加捷运第一阶段线路,于2016年12月16日开始运营。.

新!!: 联合国和士曼丹站 · 查看更多 »

多哥

多哥共和国(République Togolaise),西非国家之一,东面与贝宁、北面与布基纳法索、西面与加纳相邻。南面有一小段海岸线面向几内亚湾。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洛美。.

新!!: 联合国和多哥 · 查看更多 »

多哥蘭

多哥蘭(Togoland)是德國在19世紀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在非洲西部的保護國。其國土除了包括現時之多哥全境以外,尚包括今日-zh-hans:加纳;zh-hk:加納;zh-tw:迦納;-東部的部份土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戰敗,國土被英國及法國瓜分,分別被稱作「英屬多哥蘭」及「法屬多哥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非洲各國尋求獨立,多哥蘭的前途及統一問題一度成為焦點。最後英屬多哥蘭決定與英屬黃金海岸合併成為加纳,而法屬多哥蘭則決定獨立,成為今日的多哥共和國。.

新!!: 联合国和多哥蘭 · 查看更多 »

多国观察员部队

多国观察员部队(Multinational Force and Observers,MFO),是一支根据1979年戴维营协议而设立的维持和平部队,主要任务是监督埃及和以色列履行和平协议。 戴维营协议签订后,美国军队担负起监督双方履行协定的义务,但是美国希望由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接受这一义务。1981年,联合国安理会由于苏联行使否决权,无法做出部署维持和平部队的协议。此后,在美国的斡旋下,一些国家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外提供部队,组成了多国观察员部队。 目前,该部队的成员国有11个:.

新!!: 联合国和多国观察员部队 · 查看更多 »

多邊主義

多邊主義是指多個不同的國家,共同合作處理問題並解決紛爭。.

新!!: 联合国和多邊主義 · 查看更多 »

多邊公約國內法化暫行條例

多邊公約國內法化暫行條例,是由陳長文等臺灣學者於2009年所提法律草案,行政院於2014年參考制定了行政規則。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2015年底仍呼籲立法院優先立法,認為有利台灣法制接軌國際。草案精神是,在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之前,政府機關「暫時」依循法定職掌、在相當的人事預算支持下,追蹤全世界多邊公約發展進度,並由政府設置系統性平台與民間分享資訊,政府並應及時選擇「對臺灣融入國際不可或缺」的多邊公約,一一進行國內法化。.

新!!: 联合国和多邊公約國內法化暫行條例 · 查看更多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復旦,旧称復旦公學、國立復旦大學。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位于中国上海市,中國著名大學,名列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名单。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旦”的字面意思是“旦复旦兮(日复一日)”,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始设大学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2000年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今天的复旦大学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中山、华山等11家附属医院以及复旦附中等若干所附属学校。.

新!!: 联合国和复旦大学 · 查看更多 »

夏奇拉

夏奇拉(Shakira,,),全名夏奇拉·伊蕯貝爾·美巴拉克·里波爾(Shakira Isabel Mebarak Ripoll,),是出生於哥倫比亞的流行音樂歌手,擅長創作和演唱拉丁風格歌曲,在全球各地擁有極高知名度。她是史上獲獎最多的拉丁女歌手,曾獲得3次格萊美獎、13次拉丁格莱美獎(為獲得最多格莱美獎 (連同拉丁) 的拉丁女歌手)、7座告示牌音樂獎、39座拉丁告示牌音樂獎、2座MTV歐洲音樂大獎、4座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及1個金球獎提名,在荷里活星光大道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顆星星 (2011年起,2004年官方曾提議為夏奇拉設立一夥星星但被她本人拒絕),並曾於2012年入圍摇滚名人堂的後選名單。她於2001年在拉丁美洲進軍歐美主流市場前已售出超過1000萬張專輯,而直至2018年,她在美國的專輯及單曲銷售已合共超過3350萬張 (超過1185萬張唱片及2166萬單曲銷量),使她成為美國最高銷量拉丁女歌手,除於美國外,她亦是法國、德國、英國、阿根廷及巴西最高銷量歌手之一,印度、土耳其、埃及、西班牙及墨西哥最高銷量國際女歌手,更是哥倫比亞史上最高銷量歌手,六次 (1998年、2003年、2005年、2006年、2010年及2014年) 奪得世界音樂獎全球最高銷量拉丁女歌手、2006年更一併奪得全球最高銷量歌手獎,千禧年頭十年的全球最佳二十首銷量單曲中,夏奇拉一人便擁有四首,為所有歌手之最。夏奇拉在全球的單曲及專輯總銷售量於2012年合共超過1.25億張 (專輯銷量7000萬張) ,為拉丁裔 / 南美洲最高銷量歌手、全球最高銷量歌手之一。 夏奇拉起初以演唱西班牙语歌曲為主,後來為與英語樂壇接軌,也演唱了許多英語歌曲。她絕大部分的歌曲均由自己作曲填詞。1995年,夏奇拉憑借第3張專輯《赤足》("Pies descalzos") 聲名鵲起,在哥倫比亞及巴西兩國創下歷史性的銷量。1998年,她憑專輯《小偷在哪里?》("¿Dónde están los ladrones?")熱賣超過1000萬張,一舉奠定其拉丁樂壇天后地位。2001年推出的《愛情洗禮》("Laundry Service")令她在英語歌曲市場旗開得勝,於全世界熱賣超過2000萬張,並為全球史上其中一張最佳銷量專輯。其後所推出的專輯《媚惑約定 首部曲》("Fijación oral Vol.

新!!: 联合国和夏奇拉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独立运动

夏威夷独立运动(Hawai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是夏威夷部份原住民发起的争取夏威夷从美国分离,重建独立的夏威夷国家的运动。 自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以来,部分土著居民一直认为这是一次非法的吞并,并致力于恢复独立。1946年,新成立的联合国也将夏威夷列入了联合国非自治领土范围,根据该条例,美国负有责任引导其逐渐独立。但是,1959年,美国政府在夏威夷举行全民公投之后,宣布夏威夷作为美国第五十个州加入联邦。分离主义者认为在这次公决中大量美国军事相关人员也参与投票,不能完全代表土著居民的意愿,拒绝承认公决的法律效力。近年来,夏威夷独立运动采用和平手段,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及波士顿、洛杉矶等大城市举行示威游行,发表自己的意愿。.

新!!: 联合国和夏威夷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夏格巴·旺秋德丹

夏格巴·旺秋德丹(;),西藏贵族,噶厦官员、学者。1939年至1951年擔任西藏噶厦政府孜本(财政部長)。1959年至1966年擔任第十四世達賴喇嘛驻印度新德里的代表。1967年出版《西藏政治史》;這是藏人以英語寫的第一本西藏政治史。.

新!!: 联合国和夏格巴·旺秋德丹 · 查看更多 »

夏时制

夏时制,另譯夏--(英语:Summer time),又称日光节约时--、日光節約時--間(英语:Daylight saving time),是一种为节约能源而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期间所采用的统一时间称为“夏令时间”。一般在天亮較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調快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各个采纳夏时制的國--规定不同。.

新!!: 联合国和夏时制 · 查看更多 »

夏晋麟

夏晋麟,字天長,浙江省寧波府鄞县人,中华民国国際法学者、教育家、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夏晋麟 · 查看更多 »

大卫·凯利

大卫·凯利(David Kelly)是一个人名,可能指:.

新!!: 联合国和大卫·凯利 · 查看更多 »

大卫·贝克汉姆

大卫·罗伯特·约瑟夫·贝克汉姆,OBE(David Robert Joseph Beckham,),已退役英格蘭足球員、前英格蘭足球代表隊隊長,該隊守門員位置以外的上陣紀錄保持者,1999年及2001年世界足球先生亞軍。世界足坛最佳英格蘭巨星、當今世上最偉大足球運動員之一。 碧咸出生於倫敦雷頓斯通,司職右中場,職業生涯在英超球會曼聯開始,17歲起為該隊上陣,期間奪得6次英超冠軍、兩次足總杯冠軍和一次歐冠冠軍錦標,隨後效力過西甲球會皇家馬德里、意甲球會AC米蘭、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球會洛杉磯銀河和法甲球會巴黎聖日耳曼。球场上貝克漢最為著名的是其「黃金右脚」,能夠精准地進行遠距離长传、传中及极其悅目的自由球攻門,無論在俱乐部或是在英格蘭足球代表隊生涯中,都藉此获得了大量助攻和入球。職業生涯領過9張紅牌。他在英超歷史助攻榜上排名第三,於265次出場中貢獻出152次直接助攻,此外,他為首名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在最頂級的歐冠賽場上陣次數逾百次。 碧咸不僅僅是名著名球員,球場以外,其妻為前辣妹合唱團成員维多利亚·卡洛琳·亚当,亦由於他擁有突出外表、百變髮型及正面的形象,以至自己品牌的男士香水等商品,及長期擔任運動品牌Adidas的代言人,因此對大眾傳播媒介和時尚界等方面都具很大的影響力,在足球圈外所獲得的認受程度可謂前所未見。此外,他一度為世界上最高薪的足球運動員,年薪曾經逾650萬美元,根據於2009年發表的一份估算,其資產總額高達1.25億元英鎊。2014年淨資產有3.5億美元。 2013年5月宣布退休,2014年2月,美國職業足球大聯盟宣布貝克漢和一群投資者將在邁阿密成立一支球隊,2020年加入聯盟。.

新!!: 联合国和大卫·贝克汉姆 · 查看更多 »

大台網

大台網有限公司(Big Big Channel Limited,前稱無綫網絡電視、無綫收費電視、銀河衛視),為1998年成立的香港傳媒機構。現時業務包括經營社交媒體Big Big Channel、手機應用程式開發、衛星電視信號上下行傳送。 過去更曾在香港經營收費電視,惟2017年1月已交還本地收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並在2017年6月1日結束營運了19年的收費電視業務。.

新!!: 联合国和大台網 · 查看更多 »

大宇K12通用機槍

K12通用機槍(定型前稱:XK12)是一挺由南韓S&T Motiv大宇集团(前稱:大宇精密工業)設計和生產的通用機槍,用以取代大韓民國國軍以內裝備的舊型M60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2009年,K12的原型(XK12)在首爾ADEX國際航空航天與防務展期間,首度向公眾展示。.

新!!: 联合国和大宇K12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 文匯報 2007年6月15日 於2007年11月1日造訪,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 澳門世界遺產 於2007-08-03造訪。.

新!!: 联合国和大三巴牌坊 · 查看更多 »

大一中架構

大一中架構,或稱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是台灣政治術語,於2014年5月27日由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前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前海基會副董事長焦仁和、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前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程建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等七人在其共同發表的《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宣言中共同提出。施明德等人希望用這個架構來取代一中原則。其旨為:兩岸政府之上共組一個「不完整的國際法人」。,林楠森,BBC中文網,2014-05-27,2014-05-29查閱。 ,鄭宏斌、陳洛薇,聯合報,2014-05-27,2014-05-29查閱。.

新!!: 联合国和大一中架構 · 查看更多 »

大伊朗

大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بزرگ、Irān-e Bozorg;ایران‌زمین、Irān-zamīn;《伊朗百科全書》使用伊朗文化大陸一語)是指明顯受到伊朗文化影響的地區,大抵是指伊朗高原一帶,由高加索延綿至今巴基斯坦境內的印度河,符合歷史所認知的伊朗全境。在媒體及學術文章上,大伊朗又被稱為大波斯。 大伊朗一詞與文化有關,意指伊朗部族定居的地區,與任何政治實體無關。這詞語也用以表示後青銅時代伊朗的散落族群,較政治實體的出現早了多個世紀。薩珊王朝在三世紀的刻文首次使用帶有政治含意的「伊朗」,多民族的伊朗地區包括小亞細亞,不包括伊朗兩個鹽土荒漠盆地以東的地區,但卻適用在文化語境上。.

新!!: 联合国和大伊朗 · 查看更多 »

大副

大副(Chief Officer或chief mate, C/O),同義詞「first mate」、「first officer」,为船副的一种,係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中華民國交通部正式名稱為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據船長命令指示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有關海員等工作。.

新!!: 联合国和大副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联合国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国外交

大国外交一词是用以形容19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变化趋势。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新!!: 联合国和大国外交 · 查看更多 »

大田戰役

大田戰役(,Battle of Taejon,1950年7月14日-7月21日)是美軍與北韓朝鮮人民軍於韓戰早期在韓國忠清南道大田市爆發的一場戰役。參戰的美國陸軍在此役爆發前兩週已多次與人民軍交手,試圖遲滯後者的推進速度,但人民軍仍憑藉其兵力優勢屢次擊敗美軍部隊。不斷被迫南撤的第24步兵師最終退守大田,並在城市以東的錦江沿岸設立防線,抵禦持續推進的朝鮮軍隊。疲憊不堪且訓練不足的美軍部隊不僅面臨兵力懸殊的問題,且其裝備火力亦無法與人民軍匹敵。因是之故,美軍在經歷數日戰鬥後撤離江岸防線,轉而將兵力集中於戍守城市本身;雙方隨即在大田市內爆發了為期三天的激烈巷戰。蒙受嚴重傷亡的第24步兵師最終撤出大田。 第24步兵師雖然未能守住大田,但其卻成功地拖延了人民軍進攻的腳步,進而為其他美軍部隊與韓國國軍爭取到了在半島南部設立釜山環型防禦圈的時間,也奠定了日後聯合國軍在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中的作戰資本。朝鮮人民軍在此役中俘獲第24步兵師師長威廉·弗里希·迪安;他也是韓戰的美軍戰俘中官階最高者。.

新!!: 联合国和大田戰役 · 查看更多 »

大韩民国

大韓民國(,國際音標:,简稱韓國()、南--韓,是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的民主共和國家,首都為首爾。韓國三面環海,西南瀕臨西海,東南緊接朝鮮海峽,東邊是韩国東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鲜相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約45%),人口約5,000萬。 韓國是20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之一、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經濟戰略,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締造了舉世矚目的“漢江奇蹟” 。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27,600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發達國家名錄。 韓國政治體系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韓國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自1987年起由韓國國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不能連任。韓國國會為一院制立法机关,通过單一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结合的方法選舉,每届任期为四年。韓國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機構和立法機構,其最高司法机构是大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另外韓國还设有宪法法院,用于保护宪法和保障国民的基本权利。 韓國實行多黨制,其中中間偏右的自由韩国党和中間偏左的共同民主黨是韓國兩個最大的主流政黨,左右着韓國的政壇。.

新!!: 联合国和大韩民国 · 查看更多 »

大韩民国历史年表

大韩民国歷史年表.

新!!: 联合国和大韩民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遭擊落事件(KAL 007,KE 007),發生於當地時間1983年9月1日清晨(UTC時間為8月31日傍晚)。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由位美國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起飞,前往韓國汉城。007号班机自安克拉治起飞后即偏离航线,经过位于阿拉斯加、白令海以及西太平洋的多个导航点时航管均未作出警告,机长也在偏离导航点数百公里的情况下,多次向航管通报自己正常通过导航点,随即两次分别侵入蘇聯位于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的領空,遭蘇聯国土防空軍Su-15拦截機拦截。由于事發時間在夜间,苏方误判其为RC-135侦察机,在联络不果、四次空射炮击警告无效后,蘇聯軍機于库页岛苏联领空内,向007号班机发射两枚空對空导弹,命中一枚,此时007号班机偏离原定航线达600余公里。13分钟后,007号班机不幸坠毁於庫頁島西南方的公海,機上所有乘客死亡。因為機上載有含美國在內多達16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此事件還引發外交上的反彈。.

新!!: 联合国和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外交部

外交部()是大韓民國政府負責外交及其他對外事務的最高機關。.

新!!: 联合国和大韓民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國軍

大韓民國國軍(,Republic of Korea Armed Forces),通常簡稱為韓軍或韓國軍,是大韓民國的國家軍隊,由大韓民國陸軍、大韓民國海軍、大韓民國海軍陸戰隊、大韓民國空軍构成,該國亦設有預備軍。 大韓民國國軍现役总兵力为69万,在世界上排名第六,其中陆军56万、海军6.7万(含海軍陸戰隊的2.8萬)、空军6.3万,另外尚有預備軍304万人,而美軍在韩国亦有约2.8万之驻軍。 軍隊的指揮系統分為平時與戰時兩種體制。平時的指揮架構是由大韩民国总统擔任最高統帥,國防部部長為文官,執掌軍事相關事項,聯合參謀本部議長與陸海空三軍參謀總長(軍種司令)為將官,擔當部隊指揮、監督任務。在戰時與駐韓美軍並肩作戰,美軍與韓軍均由「韓美聯合軍司令部」負責指揮。1953年5月16日簽定停戰協定後,韓戰結束,南北隔著38度線分治,三八線以南的韓國隨即在美國協助下重建,在1980年代後經濟獲得高度的發展。面對朝鲜人民軍威脅,大韓民國也投注龐大資源發展軍備。 韓國國軍的主要任務是國土防衛和特別是防禦朝鲜人民軍威脅,但人道救援和災害救濟亦是其任務之一。近年積極參加聯合國事務,曾在1993年派遣一批工兵部隊參加索馬利亞的聯合國維和任務,此外,非洲、東帝汶、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亦曾派駐兵力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大韓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陸軍

大韩民国陆军(대한민국 육군,Republic of Korea Army,ROKA),通稱韓國陸軍,為大韓民國國軍的陸上部隊,也是三軍中規模最大的軍種。 韓國陸軍是在1948年9月5日,由其前身「南朝鮮國防警備隊」(남조선국방경비대,South Korean Constabulary of Police Reserve)改編而成。.

新!!: 联合国和大韓民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陸軍特戰司令部

大韓民國陸軍特戰司令部(,;ROKASWC)是大韓民國陸軍的特種作戰指揮部,簡稱特戰司(특전사),下轄數個旅級特戰單位,並負責各種非常規作戰及敵後偵察任務。 陸軍特戰司令部下的各單位與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有密切的合作關係,這些部隊中常派出志願者接受高難度的武器使用及跳傘訓練。此外,自1990年代起也開始派遣人員赴聯合國的維和訓練機構接受專業訓練。.

新!!: 联合国和大韓民國陸軍特戰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大韓民國歷史

大韓民國于1948年8月15日由大韩民国建国总统李承晚在朝鮮半島南部正式建國。其建立源於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的一個流亡政府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朝鲜半岛在日韩并合后,“--民族独立运动”興起。金九等人流亡中國並建立流亡政府。该临时政府未曾受到任何國家的认可。而中國国民政府當時雖然沒有正式承認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其極大的幫助,如協助訓練地下武裝及情報人員,並幫助其在國際社會擴大影響。 日本全面侵華後,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隨當時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于1940年到达中國重庆。並於1940年9月17日在重庆成立韓國光复军總司令部,李青天將軍出任總司令,李范奭將軍出任參謀長。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12月9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發表對日宣戰聲明書,正式對軸心國宣战。 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苏中3国共同托管。二战结束后,由於蘇聯和美國就朝鮮半島的共管無法達成共識,1948年,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範圍:蘇聯勢力範圍內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以及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大韓民國(簡稱--)。1950年6月25日,北韓進攻南韓,韓戰爆發。在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决议發動聯合國軍支援南韓。聯合國軍支援的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北韓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南北韓分治後,南韓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后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南韓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在外交方面,自韓戰後,南韓與美國建立軍事同盟關係,而美軍則一直駐紮在南韓境內。1992年8月盧泰愚大統領宣布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將上億美元的中國駐韓大使館資產移交給後者。1991年,南韓與北韓分別加入聯合國。目前,大韓民國與188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新!!: 联合国和大韓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大鈍裁者

《大獨裁者落難記》(The Dictator)是一齣2012年時上映的美國喜劇電影,由2007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得主沙格·畢朗·高漢主演兼編劇及製片。.

新!!: 联合国和大鈍裁者 · 查看更多 »

大阿爾巴尼亞

大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語:Shqipëria e Madhe)是一個阿爾巴尼亞民族主義所提出的概念。該思想主張按照歷史上及目前阿爾巴尼亞族裔的分佈來重新劃定國界,建立一個更大的阿爾巴尼亞族國家。阿爾巴尼亞人稱這一想法為「民族阿爾巴尼亞」。除了阿爾巴尼亞本國之外,科索沃、希臘局部和馬其頓局部也有大量的阿爾巴尼亞族居住。這一思潮最早出現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阿爾巴尼亞時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扶植的阿爾巴尼亞傀儡政府統治范圍包括了阿爾巴尼亞、科索沃、蒙特內哥羅局部和馬其頓局部。.

新!!: 联合国和大阿爾巴尼亞 · 查看更多 »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الجماهي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ليب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إشتراكية العظمى),多簡稱為「利比亞阿拉伯民眾國」(الجماهي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ليبية,),是利比亞歷史上一個由穆阿迈尔·卡扎菲領導的政權,成立於1977年3月2日,結束於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身亡。 其國名中的「民眾國」(جماهيرية,)是卡达菲自創的一個名稱,用以指以卡达菲所創立的第三理論為指導的國家。.

新!!: 联合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 查看更多 »

大陆架

大陆架,又称陸棚、--或陆--,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在过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陆架常常露出海面成为陆地、陆桥;在间冰期(冰川消退,如现在),则被上升的海水淹没,成为浅海。.

新!!: 联合国和大陆架 · 查看更多 »

大槟城

大槟城都市区由槟城州、吉打州南部地区和霹雳州北部地区组成,是马来西亚半岛北部最大的都市区,并以槟城首府乔治市作为中心。正因如此,都市区也被称作为“乔治市都市区”。 大槟城是马来西亚主要的人口聚集区之一,区内大约有2.5到3百万居民。此外,都市区也是北马最大的都市区。大槟城同时也是国内其中一个“制造业强区”,其中位于槟岛的峇六拜因为各大电子及工程公司之聚集地所以被称为“东方硅谷”。乔治市,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是目前东南亚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北马区的金融中心和数间国际银行的驻地。 槟城州是马来西亚人口密度最高的州属,其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90人。作为全马最高度城市化的州属之一,槟城州在2015年取得90.8%的城市化水平, 大槟城具有发展良好的基础设施。它通过世界其中一个最繁忙的机场槟城国际机场与世界各地连接。槟威海峡之间也建有两座跨海大桥与马来西亚半岛衔接,并提供渡轮服务来往两地。.

新!!: 联合国和大槟城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

大洋洲(Oceania),是位於南半球的一個大洲,主要分为两部分,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各岛屿,占全球總陸地面積的6%。.

新!!: 联合国和大洋洲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历史

大洋洲歷史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以及其他太平洋島國的歷史。.

新!!: 联合国和大洋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天安号沉没事件

天安号沉没事件是指2010年3月26日晚間,载着韩国海军104人的天安号护卫舰,在黄海海域白翎岛和大青岛之间巡逻时,突然沉入海底的事件 ,沉船導致46名艦上官兵死亡。5月20日,多国专家组成的军民跨国调查小组报告指稱巡防艦遭朝鮮潛艇發射魚雷擊沉。韩国媒体《朝鲜日报》后来称朝鲜的一些文件暗示了金正恩制造了天安舰事件。.

新!!: 联合国和天安号沉没事件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自焚事件

天安門自焚事件,法輪功方面稱天安門自焚偽案,是指發生在2001年1月23日除夕当天,當時在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廣場有5人進行自焚行為。新華社于事发当日通报称五名法輪功學員在天安門廣場自焚。但是法輪功方面拒绝为这起事件负责,称在法輪功書籍中明確禁止暴力行為與自殺。此外,法輪功方面亦称整起事件為中共江澤民当局自導自演,為的是引起群眾對法輪功的負面印象,以確立打壓法輪功的合理性。西方媒體與觀察家,質疑共產黨當局及媒體過程中的異常反應、嚴密封鎖,而《華盛頓郵報》等媒體調查後,對於自焚者身份是否為法輪功學員,也與黨媒持不同看法。國際教育發展組織則聲明,稱此自焚事件是被當局策劃導演的 2001年1月31日,新華社又改称七人到天安門是為了自焚,其中两人「自焚未遂」,劉春玲當場死亡。當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有一團隊正好在現場目睹事件發生,但是正要拍攝時被公安机关制止及扣留。 事发一周后,中國中央電視台及其他中共媒体开始報道,并集中力量批判法轮功。中國中央電視台对该事件的首次報道中,播出了對劉思影的採訪片段,她表示相信自焚將能夠讓她前往天堂,但是此說法並非法輪功所提倡。 事发两週後,華盛頓郵報記者菲力普·潘在一篇名為《Human Fire Ignites Chinese Mystery》的報道中,訪問劉春玲故鄉開封市的當地居民有關劉春玲的身份時,獲得以下回應:「在夜總會上班,曾毆打其養母和女兒,沒有人曾看到過她練法輪功。」 人權觀察組織表示,這起事件對北京當地的採訪記者來說相當艱難,因為所有的資訊皆被封鎖。因此該事件出現許多揣度與臆测,包括幕後主導者其實為中国政府 ;也有人認為是個真實的抗議事件;有人認為這是法輪功的新學員或者是不守教誨的學員所為等等。美國獨立製片人與專欄作家丹尼·謝克特認為,此事件的報道始終缺乏官方以外的說法。中華民國立法院2004年要求中共停止鎮壓的決議說明文,指中共執政當局「發動全國宣傳機器,全面抹黑、污衊李洪志先生,故外界亦一再質疑,大陸當局一手炮製天安門自焚案等事件,意圖挑起一般人民對法輪功的仇恨。」 中国政府在之后随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削弱公众对法轮功的亲和度。《时代》杂志指出,许多中国人在以前并不觉得法轮功造成真正的威胁,認為當局的鎮壓與事實不符,并对当局对法轮功的镇压政策表示反对。但在自焚事件发生后,随着中央电视台等中国政府官方媒体集中报导该事件并集中批判法轮功后,民众开始对法轮功具有负面看法,各種批評法輪功的海報、傳單和視頻不斷被製作出來,各級學校定期安排「反法輪功」課程。CNN指出,政府在此次事件中的宣传措施,和以往的政治运动,诸如朝鲜战争和文化大革命等非常相像。《紐約時報》形容中共「用電視、報紙等媒體圖像轟炸」,《華盛頓郵報》指當局藉此事件「系統地暴力鎮壓」法輪功。后来,随着公众支持和舆论导向远离法轮功,中国当局也使用更加暴力的手段对待法轮功学员,例如酷刑 。在自焚事件发生后,法轮功学员受到更为严厉的监禁和酷刑,被拘押的法轮功学员在拘押期间死亡人数明显上升。Sarah Cook, Sarah (4 November 2013) Freedom House.

新!!: 联合国和天安门自焚事件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萨拉戈萨总教区

天主教薩拉戈薩總教區(Archidiócesis de Zaragoza、拉丁語:Archidioecesis Caesaraugustana)是天主教會在西班牙東北部阿拉貢地區設立的一個總教區,教區成立於羅馬帝國時期,1318年升格為總教區。.

新!!: 联合国和天主教萨拉戈萨总教区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明德學校

天主教明德學校(英文:Meng Tak Catholic School,縮寫為MTCS)是一所天主教的津貼男女校,為中文授課的小學,位在香港東區柴灣,於1952年創校,由天主教瑪利諾修會主辦,1975年移交天主教香港教區,2006年轉為全日制小學。創校神父為文顯榮神父。現任校長為梁孝友先生。設有法團校董會、家長教師會及舊生會。.

新!!: 联合国和天主教明德學校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南开中学

天津市南开中学,曾名私立敬业中学堂、南开私立第一中学堂、私立南开中学堂、天津市第十五中学等,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直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南开四马路22号。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5月25日,南开中学原校长马跃美因故被免职后空缺至今,目前主管学校行政事务的为副校长马健。 天津南开中学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和海河教育园区兴建有分校。.

新!!: 联合国和天津市南开中学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

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隶属于天津市公安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建昌道34号,是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该医院是一所安康医院,是对危害社会治安的精神病人依法进行强制医疗的专门机构。除了强制医疗外,该医院还对外营业,收治各类精神病人和心理疾病患者,并进行戒毒、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精神病社区防治、心理咨询和心理测查、戒酒等工作,还设有普通内科等科室。对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老年性精神障碍、戒酒和失眠等的治疗是该医院的特色专科。 这所医院是中国大陆成立较早、规模最大、医疗水平较高的公安机关精神病管治机构。该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受到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20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1987年冬,全国公安机关第一次精神病管治工作会议即在该院召开。此次会议形成的 《全国公安机关第一次精神病管治工作会议纪要》对中国公安机关精神病管治工作起到了重要影响。这次会议还成立了全国公安机关精神病管治工作协调小组,其常务办公机构就设在该医院。.

新!!: 联合国和天津市公安局安康医院 · 查看更多 »

天津港

天津港,也称天津新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海河的入海口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沿海岸线,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天津港是在淤泥质浅滩上挖海建港、吹填造陆建成的人工深水港。目前,天津港主航道水深已达21米,可满足30万吨级原油船舶和国际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进出港。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300万标准箱,成为中国北方第一个5亿吨港口。2014年1月1日,中国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在天津港正式通航。.

新!!: 联合国和天津港 · 查看更多 »

太平島

太平島(Itu Aba Island / Taiping Island,Ligaw / Ligao,),位居南海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位在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面積0.51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天然島嶼。東距中洲礁約3.1海浬(約6公里)、敦謙沙洲約7.1海浬(約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約30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實際控制與管轄,與高雄港相距約1,600公里。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菲律賓、越南皆主張擁有太平島主權。 菲律賓向常設仲裁法院控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申請「南海紛爭仲裁」,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之菲律賓控告中國案仲裁書當中指出,南沙群島是岩礁而非島。事後中華民國對於該仲裁表示不承認、不接受。.

新!!: 联合国和太平島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或稱澳新美安全條約(ANZUS)是一個美國和澳洲,以及澳洲單獨和紐西蘭聯合處理太平洋地區防衛事務的安全條約,不過今日此條約被理解成在任何方面遭受攻擊皆與之相關。.

新!!: 联合国和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Trust Territory of the Pacific Islands,TTPI),是聯合國委託美國於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託管地區,美國對該地區實際控制,直至1994年10月帛琉宣布獨立為止。.

新!!: 联合国和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试验场

太平洋试验场(Pacific Proving Grounds)是美国设置在太平洋上马绍尔群岛及其他一些地方的试验场。1946年到1962年间,美国曾在太平洋试验场进行多次核试验。1947年7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首次核试验后与联合国达成协议,将太平洋群岛托管地作为美国管理的战略托管领土。托管领土由2000个岛屿组成,分布在北太平洋7,800,000平方公里的海域上。 1947年7月23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宣布成立太平洋试验场。 太平洋试验场共进行过105次大气核试验,其中许多核试验当量极高。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占美国所有核试验的14%,而在马绍尔群岛核试验的当量总和占美国所有核试验的80%,约为210亿吨。其中当量最大的一次核试验为1954年的城堡行动Bravo核试验,当量为1500万吨,其放射性降尘飘散到许多尚有人居住和未被疏散的岛屿。.

新!!: 联合国和太平洋试验场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联合国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太空競賽

太空竞赛(Space Race、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发生于二十世纪(1955年-1972年),是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冷战对手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的竞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国的太空竞赛就以导弹为主的核軍備競賽拉开了帷幕,技术及人员的俘获使其成为可能。技术优势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太空竞赛展开开拓性的努力,向月球、金星、火星发射人造衛星,无人驾驶空间探测器,以及向近地轨道和月球发射载人飞船。这项竞赛开始于1955年8月2日,在这四天前,美国发表声明,计划在国际地球物理年发射人造卫星。苏联对此回应,声称在不久的将来苏联也将发射卫星。1957年10月4日,史普尼克1號的轨道运行使苏联此次赢得了胜利,随后,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成员,使苏联再次打败美国。1969年7月20日,伴随美国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太空竞赛达到顶峰。1972年4月,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达成合作协议,并在1975年7月,美国航天人员与苏联航天人员在地球轨道相遇,双方局面得到一定时期的缓和。 太空竞赛促进了地球通讯和气象卫星的发展,以及国际空间站的持续太空移民。同时,太空竞赛也增加了在教育科研发展领域的支出,促进了衍生技术的发展。.

新!!: 联合国和太空競賽 · 查看更多 »

太空法

太空法是有關於規範人類在太空活動的系列國際法的統稱。也是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作为对其和其公民在外层空间和其他星球上的活动作出规范的具有强制性的国际法规。但是外层空间的界限还没有确立,通常指的是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一个无动力装置的人造物体能在其轨道上停留的区域,一般意义上是距离地表约110至160公里以上。 人類於1957年開始就擁有了離開地球大氣層的實力,然而這樣的行為又使得人類迫切需要製定一些條款來協調不斷出現的太空活動。從一開始,政治家和法律學家們就堅決地認為地球上的國際關係需要一定的法律規範,其基本想法是,它們也將同時適用於大氣層以外的所有活動,或者說是,在宇宙中不應該存在有任何的法律空白區域。因此,太空法的制定也或多或少地參考了和平利用海洋以及南極洲協定的相關條款。.

新!!: 联合国和太空法 · 查看更多 »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新!!: 联合国和外交 · 查看更多 »

外交代表機構

外交代表機構,通常稱為大使館、領使館、使領館等,是一個國家派駐另一國的外交人員的居住與工作的地方。外交代表機構通常設在另一國的首都。在國際法的規範下,外交代表機構應享有治外法權,所以即使外交代表機構所在地實際為駐在國的領土,但駐此之外交人員依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免受派駐地的法律制裁之保障。而外交人員亦只須交付等同於本國稅率的相關稅金予駐在國。.

新!!: 联合国和外交代表機構 · 查看更多 »

外语

外国语言指某一地区的本土居民不使用的语言:例如,英语在日本就是一种外语。它也指某人所属国家不常使用的语言,也即,对一名生活在法國的普通英國人来说,法语是一门外语。 有的孩子自出生或自幼就学习一种以上的语言:他们是双语人。这些孩子可以有两种母语,其中任何一种对他来说都不是外语,即使在他的出生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外语。例如,一个出生在美國,向他日本人的父母亲学习日语的孩子,既会说日语也会说英语,但其中任何一种对他来说都不是外语。.

新!!: 联合国和外语 · 查看更多 »

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葉脫離中國獨立的历史事件。 中國自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實行自治。1921年在蘇聯紅軍的介入下,中華民國政府尚能掌握內蒙古,而外蒙古地區成為不受管轄處於實質獨立狀態。外蒙古前後多次宣布獨立,雖曾獲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不過於冷戰期間曾有爭議。外蒙古包括现在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雖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被俄国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唐努乌梁海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另一部分则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庫蘇古爾省,今日俄蒙界線便因此而定。.

新!!: 联合国和外蒙古独立 · 查看更多 »

奎奎市

奎奎市(Kwekwe、Kwe Kwe或Que Que)是津巴布韋中部的城市,也是全國的中心點,與東北哈拉雷或西南布拉瓦約的距離相若。座標。 奎奎市在1898年成立,當時仍是金礦小鎭,有人認為城市名稱是來自鄰近河流青蛙的叫聲。2002年人口88,000,是鋼鐵業和肥料製造中心。 Category:津巴布韋城市.

新!!: 联合国和奎奎市 · 查看更多 »

奥卢大学

奥卢大学(Oulun yliopisto),是位於芬兰北部科技城奥卢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成立于1958年,是LAOTSE成员学校。根据2007年的报告,奥卢大学有学生近16500人,员工3000多人,其中教授235人,是芬兰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自2015年起担任该大学校长。之前自1993年至2014年底校长职位由教授担任。.

新!!: 联合国和奥卢大学 · 查看更多 »

奥德赛黎明行动

奥德赛黎明是2011年多国联军对利比亚进行的军事行动中,美軍行动的代号。此前,联合国已在3月19日设立了禁飞区,以防止忠于卡扎菲的政府军继续空袭反政府武装。一些国家在3月19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中同意对利比亚采取军事行动。.

新!!: 联合国和奥德赛黎明行动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国家条约

《奥地利国家条约》全称为《关于重建独立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 此条约旨在结束二战期间的纳粹统治及战后四国占领的时期后,在奥地利重新建立一个主权的民主的共和国。 此条约于1955年5月15日在维也纳的贝维蒂宫签署,并于1955年6月27日生效。参与条约签署的国家除了奥地利外还有二战后占领奥地利的四个国家,它们分别为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

新!!: 联合国和奥地利国家条约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缩写为SPÖ),1888年成立,当时取名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1934年被取缔。1945年重建为奥地利社会党,1991年6月改用现名。.

新!!: 联合国和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奥兰多·布鲁姆

奥兰多·強納森·布蘭查·布鲁姆(Orlando Jonathan Blanchard Bloom,)生於英国英格兰坎特伯雷,是一位英國演員。2001年,他出演了电影《魔戒》中饰演精灵弓箭手勒苟拉斯一角,并一举成名。知名作品包括《特洛伊:木馬屠城》、《王者天下》、《神鬼奇航》系列、《霍比特人》系列。.

新!!: 联合国和奥兰多·布鲁姆 · 查看更多 »

奥萨马·本·拉登之死

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5月1日,巴基斯坦當地時間當地2011年5月2日,美國海豹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一次軍事行動中,成功击毙了九一一事件的重要嫌犯、同時也是伊斯蘭教激進派的基地組織領導人奧薩瑪·賓·拉登。 這次代號為「海神之矛」(Operation Neptune Spear)的作戰行動,在美國總統歐巴馬親自授權後,美國中央情報局與協同指揮下進行這次進攻。美國在嚴密監控該棟位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後,證實賓·拉登已經自阿富汗邊境地區躲往位於巴基斯坦的住所。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研究大隊(前身為海豹6隊)负责实施这次攻击,另有數名中情局特工提供必要的支援。 這次突襲行動結束之後,美軍將所發現的賓·拉登的遺體帶回坐落於阿富汗的基地進行身分辨識。在經過包括DNA測驗、以及他的親人指認後,確定賓·拉登已死於此次的突襲。隨後於賓·拉登死後不過24小時內,根據伊斯蘭傳統迅速運往北阿拉伯海處,然而美國因諸多理由捨棄傳統阿拉伯土葬的習俗,而改以海葬的方式進行。同時在稍早美国东部时间晚間11點35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親自在白宮宣布賓·拉登已因此次作戰行動遭到擊斃。巴基斯坦官方也在不久之後宣布,證實賓·拉登是由美軍擊斃的事情。 5月6日,基地組織所下轄的激進網站證實賓·拉登的死亡,並發誓要以殺害更多平民的方式報復這次突襲。其他還有如巴基斯坦好戰組織巴基斯坦塔利班運動也聲稱,他們並不阻止人們對美國與巴基斯坦發起報復行動。但對於美國絕大多數民眾來說,賓·拉登的死亡受到絕大多數人的熱烈慶祝。同時包括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以及絕大數政府的正向歡迎,許多西方國家的輿論也對這一行動抱持正面看法。但也有一些人對此進行強烈的譴責,包括古巴政治家菲德爾·卡斯楚、位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哈馬斯領導人等都抱持反面看法。另外也有些團體認為這是不理會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殺戮行動,特別是對於為何不活捉手無寸鐵的賓·拉登而將其擊斃,受到了如國際特赦組織等團體人士的質疑。.

新!!: 联合国和奥萨马·本·拉登之死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统计

以下列表為有關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统计。 國際奧委會會為所有所屬成員國編配的3個英文字母的國家或地區代碼,每個編碼只會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由於歷史和政治等原因,有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成員會變更國家名稱及編碼,相关国家的奖牌数并不累加,一对一的变更除外(如荷兰的國家奧委會編碼由HOL改为NED,或是如锡兰改名为斯里兰卡)。 以斜體表示的國家實體為已不存在。國家或地區奧委會的總數並沒有與他們的前任和繼任者的總數。.

新!!: 联合国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统计 · 查看更多 »

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

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Osvaldo Dorticós Torrado;),古巴政治人物,曾於1959年7月17日至1976年12月2日出任該國總統一職。新憲法實施後,由-zh:菲德尔·卡斯特罗;zh-hans:菲德尔·卡斯特罗;zh-hk:菲德爾·卡斯特羅;zh-tw:菲德爾·卡斯楚;-接任國家元首(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他於1983年因妻子过世和自身慢性脊柱疾病自殺身亡。.

新!!: 联合国和奥斯瓦尔多·多尔蒂科斯·托拉多 · 查看更多 »

奧古斯塔級潛艇

奧古斯塔級潛艦(『阿戈斯塔級潛艦』Agosta class submarine;西班牙:S-70型潛艦)為法國DCNS公司研發製造的常規柴電動力潛艦,在1977年第一次進入海軍服役。第一個國外客戶是南非,原訂購2艘,卻因當時南非發生種族歧視問題,被聯合國實行禁止輸入武器國家,因此,沒有交付南非海軍,而是在1979年至1980年改出售給巴基斯坦海軍。第二位國外客戶是西班牙,於1983年至1985年間,在西班牙的IZAR公司建造4艘。.

新!!: 联合国和奧古斯塔級潛艇 · 查看更多 »

奧克拉荷馬州

奧克拉荷馬州(Asgaya gigageyi,或者òɡàlàhoma(音譯自英語);波泥語:Uukuhuúwa;卡育加語:Gahnawiyoˀgeh;State of Oklahoma)是美國的一個州,有美國最大的印地安原住民人口。「奧克拉荷馬」(Oklahoma)一字是從印地安的巢克圖族人Choctaw語言中okla(人)及humma(紅)所得來的,此州一般簡寫為OK,有時也寫成Okla。2000年人口約有345萬多人(3,450,654)。本州行政區劃,共管轄77個郡。.

新!!: 联合国和奧克拉荷馬州 · 查看更多 »

奧班·維克多

奧班·維克多(Orbán Viktor;),匈牙利政治家,現任匈牙利總理,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匈牙利公民联盟主席。.

新!!: 联合国和奧班·維克多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克休戰

奥林匹克休战(Olympic Truce)最早是指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在四年一度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前後停止战争、允许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观众前往观看的休战协议。 在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時,挪威提議恢復奥林匹克休战的精神,在奧運開幕前一週起至閉幕後一週之間的期間內停戰,經與會169國確認。南斯拉夫內戰因1994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暫時休战,是現代第一個因奥林匹克休战而暫時休战的戰爭。 之後每屆夏季奧運及冬季奧運的主辦國都會要求參與國簽署休战協議。但仍有在奧運期間未休战的情形,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的2008年南奧塞提亞戰爭,而2012年時英國也表示在奧運期間不會停止阿富汗的軍事行動。 聯合國在1993年10月25日通過的第48/11号决议,呼籲會員國在奧運開幕前七天到閉幕後七天遵守奥林匹克休战。在中也再度在「和平、安全与裁军」一節中提及:「我们促请会员国从今以后个别及集体遵守奥林匹克休战,并支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努力通过体育和奥林匹克理想促进和平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

新!!: 联合国和奧林匹克休戰 · 查看更多 »

奧林匹克運動會塞爾維亞代表團

塞爾維亞是在1912年首度參加奧運會;在96年後才又重新以獨立代表團的身分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在1920年至2006年間,塞爾維亞的運動員分別以南斯拉夫及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代表團的名義參與。1992年他們則是以独立奥林匹克参赛者的身分參加。 Official site of Olympic Committee of Serbia, 1896 Olympic Games (Serbian).

新!!: 联合国和奧林匹克運動會塞爾維亞代表團 · 查看更多 »

女孩

女孩指年轻的女性人类。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个女人的年龄在不同的社会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认为青少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年龄在15岁至20岁之间。 在中文里,女孩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年龄意义。最传统和常用的含义是“女性孩子”,这种称呼往往用于婴儿期至十岁左右的女性,这个年龄之后她们更多地被称为少女、女青年、幼女或泛稱年青女性。但现在女孩的用法更为宽泛,可以几乎涵盖所有0岁至20岁代的女性,或者年龄更大但看上去比较年轻的女性,以及一些年长人士(指中老年人)对比自己年幼很多的女性称呼。 从历史上来看,女孩常常受到歧视和对她们社会角色的限制,对此联合国计划在2010年之前消除女孩在受教育权方面的不平等。对于女孩和男孩的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差别,始终存在着“先天决定论”(或基因决定论)与“后天决定论”(或环境决定论)的争论。女孩在艺术、文学和流行文化中以什么形象出现往往反映了社会对女孩性别角色的认知。.

新!!: 联合国和女孩 · 查看更多 »

奈洛比

内罗毕(Nairobi)是東非國家-zh-hans:肯尼亚;zh-hant:肯亞;zh-hk:肯雅;zh-tw:肯亞;zh-mo:肯雅-的首都,也是非洲的大城市之一,人口約有300萬。奈洛比的命名是由當地馬賽族的話Enkare Nyirobi(「冰水」)而來的。 奈洛比位於赤道附近。但由於位在海拔1660米的高原之上,所以氣候與酷熱非洲的印象大相逕庭。居民大多說英文與斯瓦希里語(非洲東部的代表性語言)。 奈洛比成立於1899年,一開始是烏干達鐵路的補給站,負責肯亞南方城市蒙巴薩和烏干達之間的補給。1900年代時在突然爆發的瘟疫之後開始重建,當時英屬東非殖民地開始興建,奈洛比就變成了殖民者的重鎮,1907年英屬東非殖民地將奈洛比設為首都。1963年在肯亞獨立後,繼續將這裡當成首都。 奈洛比現建有奈洛比國際機場。過去1930年代和1940年代,英國人來肯亞都是使用伊斯來爾機場(Eastleigh Airport),此機場曾是英國南安普敦到好望角的重要轉機點。而且在和基蘇木(肯亞西部港口)間曾開過飛艇的交通路線。 奈洛比的特色在於它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奈洛比國家公園。 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與環境署(UNEP)的總部皆設在内罗毕。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非洲東部、南部辦事處設於此市。.

新!!: 联合国和奈洛比 · 查看更多 »

奔跑吧2018节目列表

本列表列出《奔跑吧2018》的全部期数。.

新!!: 联合国和奔跑吧2018节目列表 · 查看更多 »

奉化区

奉化区是中國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宁波市区南部,為前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故鄉。.

新!!: 联合国和奉化区 · 查看更多 »

妮可·基嫚

妮可·基嫚,AC(Nicole Kidman,),是一位澳大利亞電影女演員。她生於美國夏威夷,父母均來自澳大利亞。2002年,以《時時刻刻》獲第75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新!!: 联合国和妮可·基嫚 · 查看更多 »

姜錫崇

姜錫崇(강석숭,),出生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南道平原郡,是名政治家,任職朝鮮勞動黨黨史研究所所長和金日成高級黨校校長等要職。.

新!!: 联合国和姜錫崇 · 查看更多 »

姜江

姜江,辽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员。曾任驻黎巴嫩特命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翻译室主任等职。.

新!!: 联合国和姜江 · 查看更多 »

委內瑞拉物資短缺

委內瑞拉物資短缺在烏戈·查維茲政府實施价格管制及其它措施後開始發生。在尼古拉斯·马杜罗繼任總統後,物資短缺的問題進一步惡化。食物和許多基本日常用品以至藥物都出現短缺。在食物持續短缺下,委內瑞拉人採摘野果,甚至到垃圾堆找可以吃的東西充饑。 國際特赦組織、聯合國及其它團體曾表示可向委內瑞拉提供援助,但遭到委內瑞拉政府拒絕。 委內瑞拉這一次的物資短缺及其背後的社會主義政策因素,被一些人拿來與中國的三年困难时期和蘇聯的乌克兰大饥荒相提並論。.

新!!: 联合国和委內瑞拉物資短缺 · 查看更多 »

威廉-亞歷山大 (荷蘭)

威廉-亚历山大·克劳斯·乔治·费迪南德(Willem-Alexander Claus George Ferdinand,),現任荷兰國王。他是贝娅特丽克丝女王和克劳斯亲王的长子。 威廉-亚历山大王子出生於烏得勒支,於平民學校畢業後就讀萊頓大學並取得文憑。現今除了是荷蘭國王外,也擔任荷蘭奧林匹克運動會委員會會員。2013年4月30日,他接替母親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出任國家元首,成为荷兰1890年以来的首位男性君主。.

新!!: 联合国和威廉-亞歷山大 (荷蘭) · 查看更多 »

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

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William Jones' Cup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是1978年起在臺灣舉辦的國際性籃球賽事,每年舉行一次,(也曾因故停辦兩次)。本賽事是為了紀念1970年代國際業餘籃球總會(FIBA,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Basketball Amateur)秘書長對台灣籃壇的友善支持而命名。近年瓊斯盃成為亞洲各國為正式國際賽備戰的熱身賽。 在中華民國於1970年代喪失國際奧會會籍以後,迄1980年代以中華台北名義重新取得參與國際體育賽事權利的年代裏,瓊斯盃乃是臺灣籃壇與國際籃壇交流最重要的窗口。 瓊斯盃素由中華民國籃球協會(中華籃協)主辦。只要未出現特殊事由,都是男籃和女籃同時舉辦。 歷屆以來地主中華民國組軍參賽的名義包括:國內單一球隊(裕隆、國泰等)、中華隊、光華隊、中華藍/中華白、大專明星、世大運。 現今國際賽賽事眾多。除了瓊斯盃以外,中華隊能參與到的重要賽事尚包含兩年一度的亚洲锦标赛与其资格赛-东亚锦标赛、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今更为東亞青年運動會)、亚洲斯坦科维奇杯篮球赛(今亚洲杯)。現今其他區域歷史悠久的邀請賽均已經絕跡,瓊斯盃是故成為當前世界上歷史悠久、規模甚大的友誼邀請賽。邀請賽至今各個參賽國未必若往昔般地精銳盡出,多數派出青年軍應戰,大多除非是該年度有亞錦賽、奧運等重要賽事,才會派出主力來以賽代訓。但由於中華籃協未建立與採取分級徵召或邀請球員的制度,使得中華民國在歷屆依然派出國內菁英參賽,失去培養新進球員為主的機會。.

新!!: 联合国和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 · 查看更多 »

威爾斯宣言

1940年7月23日,美國署理國務卿森納·威爾斯(Sumner Welles)發表《威爾斯宣言》,譴責蘇聯侵略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一個月前,蘇聯領袖約瑟夫·史太林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下令軍事侵略,最終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宣言明確指出,美國不會接受蘇聯進佔這三國民主國家,並拒絕承認蘇聯對三國領土控制的合法性。《威爾斯宣言》把史汀生主義和国际法中的不法行为不产生权利原则應用到了波羅的海局勢Hiden, et al, p. 39,亦與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總統對於別國擴張領土的態度一致,表達了羅斯福當局的觀點。雖然波羅的海三國並非美國的戰略重地,但美國國務院在當地設有幾個公使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美國奉行孤立政策,英國推斷將會與蘇聯結盟,使兩國沒有公開阻止波羅的海局勢惡化。威爾斯受羅斯福授權,發表強硬聲明,表示美國會逐漸干涉。萊·W·亨德森(Loy Henderson)與其他熟悉當地的國務院官員時常向當局彙報情勢進展,而亨德森、威爾斯和羅斯福共同草擬出一份宣言。 美國自發表《威爾斯宣言》開始,其後五十年不承認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此宣言對於美國在關鍵的1940年對歐洲的整體外交政策,尤其重要。縱然美國並未於該地區與蘇聯兵戎相見,但《威爾斯宣言》使波羅的海三國可以維持獨立的外交活動,羅斯福並且簽署了行政命令保障三國資產。歷任總統和國會決議均支持美國對三國的保護,直至波羅的海三國於1990至1991年重新獨立。.

新!!: 联合国和威爾斯宣言 · 查看更多 »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Foundation of Women’s Rights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婦權基金會,英文縮寫FWRPD),由中華民國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代表組成,由中華民國政府撥預算所建立之基金會,使攸關婦女權益的各項政策決議能通過跨部會跨領域研議並執行。婦權基金會是中華民國推行性別主流化最重要的非營利組織,2008年3月8日受中華民國政府委託辦理台灣國家婦女館。 婦權基金會在性別主流化及性別平等發展方面做過研究,亦提供相關訓練、婦女群體和企業家的聯誼活動、參與如UN及APEC和性別議題相關的會議。.

新!!: 联合国和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婆羅浮屠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的一座大乘佛教佛塔遺跡,距離日惹市西北40公里,是9世紀當時世上最大型的佛教建築物。2012年6月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确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 婆羅浮屠大約於公元842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连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婆羅浮屠」這個名字的意思很可能來自梵語「Vihara Buddha Ur」,意思就是「山頂的佛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蹟」。.

新!!: 联合国和婆羅浮屠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國的羅與亞人

孟加拉國的羅與亞人,是指生活在孟加拉國的羅興亞人難民。.

新!!: 联合国和孟加拉國的羅與亞人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国

--人民共和国(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简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南亚国家,位於孟加拉湾之北,毗邻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却不接壤;东南山區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位于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积大致等同于陆地面积。 第一大城市是首都达卡,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港口。.

新!!: 联合国和孟加拉国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国历史

代的孟加拉国出现于1971年。在孟加拉国解放战争之后,孟加拉国实现了独立。本地区早期历史的特征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印度帝国、内部纷争和印度教和佛教为主导地位的争斗。自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

新!!: 联合国和孟加拉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孟用潜

孟用潜()原名孟坚,河北深县人。中国共产党官员。.

新!!: 联合国和孟用潜 · 查看更多 »

季国标

季国标(1932年3月1日-) 江苏无锡人,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现任国务院国资委专家。195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后去德国、英国学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新!!: 联合国和季国标 · 查看更多 »

孤立主义

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它通常由防务和经济上的两方面政策组成。在防务上,孤立主义采取不干涉原则,即除自卫战争外不主动卷入任何外部军事冲突;在经济與文化上,通过立法最大程度限制与国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海禁和锁国就是一些孤立主义的例子。.

新!!: 联合国和孤立主义 · 查看更多 »

学术影响工程

学术影响工程是联合国发起的一个全球倡议,提出十项基本原则,包括人权、文化、可持续性和解决争端等领域。它促使联合国与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合力,来达成和履行此十项原则,它要求每个参与学术影响工程的院校每年至少要对十项基本原则的其中一条体现出积极的支持的项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0年11月18日在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开幕式上的致辞提出了“慧泽/责(暂译)(Intellectual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概念(对应于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截止于2010年11月17日,有9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大学院校加入。 高等教育已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且可以成为世界和平的基础, 现在学术影响工程号召全世界学术领导者、学生和教师拿出的决心和行动。学术机构通过正式同意支持学术影响工程十条原则,做出承诺使教育成为解决全球问题之引擎。.

新!!: 联合国和学术影响工程 · 查看更多 »

孫立人

孫立人,CBE(),字撫民,號仲能。安徽廬江人,二次大戰緬甸戰場重要將領。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預科1923屆,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維吉尼亞軍校博雅教育學士,抗日戰爭時期少數留美、不是黃埔軍校出身的軍官。留美的財政部長宋子文賞識留美軍人,孫立人從財政部稅警總團特科兵團團長起家,1942年任師長指揮新三十八師(後編入新一军)在緬甸仁安羌之战,以寡敵眾擊退日軍,救出7000名英軍及500名西方記者和傳教士,贏得國際聲譽。同年拒絕與上級杜聿明穿過熱帶叢林野人山撤回雲南,改為帶隊撤往英屬印度,是他一生最重要軍事決定,最終杜聿明領兵逾半出不了山,大多死於瘴氣。英國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是極少數外國軍官得主。亦是四名獲授美國功勳勳章的中國軍官(與蔣介石、戴安瀾和謝莽)。 國共內戰前期在東北戰場與共軍林彪相持,參與第二次四平战役、臨江戰役等,但與上級杜聿明將帥不和,1947年4月被調閒職,沒參與第二階段大戰。1947年11月被調台灣,方加入國民黨。1955年遭蔣介石指控兵變案,軟禁33年。.

新!!: 联合国和孫立人 · 查看更多 »

孫運璿

孫運璿()是中華民國政治家、技術官僚、工程師,籍貫山東省蓬萊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二戰後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任至臺灣修復電力,曾前後擔任臺灣電力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經濟部部長與行政院院長。在臺灣素有「永遠的行政院長」之稱。在將近20年的部長與行政首長的任內,他推行十大建設,與李國鼎共同促進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規劃臺灣早期科技政策;被許多人認為不僅是臺灣科技產業之主要奠基者,也堪稱是「臺灣經濟的推手」《孫運璿傳》,楊艾俐著,天下雜誌社,1989年4月10日初版,ISBN 978-957-9079-01-3之一,也是臺灣經濟貢獻重要人物之一。 1984年2月24日,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因罹患腦溢血而一度病危,不久因身體狀況不理想而辭職下臺。經過漫長的恢復,孫運璿中風後的病情仍不甚理想,只能以輪椅代步。儘管喪失了部份語言和行動能力,且已淡出政治圈,他仍然受到中國國民黨乃至臺灣政壇內的景仰,曾於4年內以國民黨大老身份,兩度替該黨總統候選人連戰站臺助選。2006年2月,他因併發症於臺北市病逝,享壽92歲。.

新!!: 联合国和孫運璿 · 查看更多 »

孔子和平獎

孔子和平獎是一個由中國鄉土藝術協會於2010年12月創辦、並由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繼辦的獎項,用以頒發給「對和平有貢獻的人」及「宣示中國與亞洲的和平觀和人權觀」。 本獎創立時,由於同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在獄中的民運與維權學者劉曉波,因此外界質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倉促舉辦及頒發此獎項的目的是為抵制諾貝爾和平獎,以期維持中國的國際形象。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鄭重否認其與孔子和平獎的關連,且多次叫停孔子和平奖,并于2011年9月廢止孔子和平獎,由於被中共當局禁止辦理,10月改在香港注册成立,并由“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继续举办。 目前只有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一誠法師正式出席過頒獎典禮領獎,其餘歷年所有獲獎者都拒絕領獎。不過,2016年的獎項頒發給了中國犧牲的維和部隊成員,由於得主已經過世,因此以追贈的方式領取,使得獎項順利頒發。.

新!!: 联合国和孔子和平獎 · 查看更多 »

孔金瓯

孔金瓯(),江苏高淳人,电磁科学家,為孔夫子第七十四後代。1962年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畢業,1965年獲國立交通大學碩士,1968年在美国雪城大學(Syracuse)获得博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68年-2008年),浙江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电磁科学院院长(1989年-2008年),电磁学研究进展论坛(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m,PIERS)主席,世界电磁研究与进步机构主席,IEEE和美国光学学会Fellow。.

新!!: 联合国和孔金瓯 · 查看更多 »

孙维炎

孙维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浙江省慈溪县(宁波)人。.

新!!: 联合国和孙维炎 · 查看更多 »

孙耀宁

孙耀宁(),旅美华裔艺术家,导演,二胡演奏家,演员,美中文化艺术交流使者。自幼习中国乐器二胡。孙耀宁于20世纪90年代初旅居美国,经常在各类大型晚会、音乐会中出任总导演。.

新!!: 联合国和孙耀宁 · 查看更多 »

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

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常被称为“宁边核设施”(녕변핵시설),是朝鲜政府设立于平安北道寧邊郡的一处原子能研究设施,位于平壤以北103公里处。.

新!!: 联合国和宁边原子能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宣戰

宣戰是指一個國家宣告該國与其他(可多於一個)國家處於戰爭狀態。.

新!!: 联合国和宣戰 · 查看更多 »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

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英文:Family Conflict and Sexual Violence Policy Unit,縮寫:FCSVPU)於1997年10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刑事部刑事支援科,其主要責任為制訂及推行與虐待兒童、虐待長者、家庭衝突、家庭暴力、性暴力、兒童色情及青少年罪行有關的政策,與其他香港政府部門、海外機構及非政府組織就上述事宜緊密合作、監察有關罪行趨勢及研究特殊個案,以掌握最新趨勢以採取相應行動、跟進相關立法事宜,此外,與社會福利署為警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及臨床心理學家提供與保護兒童相關的訓練課程,並且在地區層面上舉辦關於預防虐待兒童及家庭暴力的宣傳活動。.

新!!: 联合国和家庭衝突及性暴力政策組 · 查看更多 »

家園戰線

是美國著名電腦遊戲公司THQ在2011年3月15日,於Playstation 3、Xbox360以及電腦推出的作品。 原開發商及發行商THQ倒閉後,《烽火家園》的資源和版權被德國遊戲公司Crytek購得。2016年发布續作国土防线:革命。.

新!!: 联合国和家園戰線 · 查看更多 »

宽容纪念碑

宽容纪念碑(希伯来语 פסל הסובלנות)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户外雕塑,位于Goldman Promenade附近的一个公园内。这座纪念碑是由以宗教艺术知名的波兰雕塑家Czesław Dźwigaj设计,与雕塑家米哈尔库比亚克合作。该项目是由波兰商人Aleksander Gudzowaty资助,以在以巴冲突中推动和平和宽容。 宽容纪念碑位于一座小山上,这座山分开了犹太人的Armon HaNetziv和阿拉伯人的Jabel Mukaber,就在联合国总部外。.

新!!: 联合国和宽容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IKEA;;)是以瑞典為基地的跨國居家用品零售企業,據點分布世界多國,販售平整式包裝的傢具、配件、浴室和廚房用品。宜家家居是開創以平實價格銷售自行組裝家具的领导品牌,目前是全球最大傢具零售企業。 宜家家居是在1943年由當時17歲的英格瓦·坎普拉於瑞典創立。目前,宜家家居是由位於的荷蘭Interogo基金會(Interogo Foundation)所擁有的Inter IKEA Systems授權宜家企業集團(IKEA Group)營運。同樣位於荷蘭的Stichting INGKA基金會(Stichting INGKA Foundation)擁有宜家企業集團(IKEA Group)所有股權,宜家企業集團擁有全球約90%的IKEA商店。 截至2014年1月,宜家家居在全世界的43個國家和地区中擁有349家大型門市,大部分門市位於歐洲,其餘位於美國、加拿大、亞洲和澳洲。 《宜家家居指南》(IKEA Catalogue;Ikea-katalogen)是宜家每年发行的家居指南,于1951年发行其首版,每本约300页,收錄有大約12,000件的商品,號稱是除了《聖經》之外最被廣為散佈的書籍,每年印刷量高達一億本,2013年目錄印行量更達2.08億,是《聖經》一年印行量的兩倍。目前《宜家家居指南》共在全球43个国家,以62种语言发行,以各门店及邮寄的方式发行,同时该指南还推出了电子版本。該家居指南指南曾推出能與手提電話互動之版本。.

新!!: 联合国和宜家家居 · 查看更多 »

宜兴市

宜兴市地处江苏南部、太湖西岸,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地理中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宜兴因盛产紫砂陶土,由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壺享誉中外,而被誉为中国“陶都”。全市总面积1996.6平方公里(含太湖面积242.29平方公里);总人口125.16万(2014年底),其中城镇人口79.79万人(至2014年底)。.

新!!: 联合国和宜兴市 · 查看更多 »

宗教隔離

宗教隔離是指人們根據自己的宗教進行隔離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指法律規定或隱含的隔離制度。.

新!!: 联合国和宗教隔離 · 查看更多 »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新!!: 联合国和宗教自由 · 查看更多 »

宇宙大戰爭

宇宙大戰爭(うちゅうだいせんそう)1959年上映的日本一部科幻電影,是電影「地球防衛軍」的姊妹篇。.

新!!: 联合国和宇宙大戰爭 · 查看更多 »

宇宙纪元

宇宙紀元(Cosmic Era,通稱C.E.),為GUNDAM系列作品之一的机动战士GUNDAM SEED系列所采用的纪元。包含机动战士GUNDAM SEED、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機動戰士鋼彈 SEED C.E.73 STARGAZER及相關外传等,C.E.作為整個系列故事的背景、世界觀與时间轴。C.E.與GUNDAM系列作品中的元祖Universal Century(通稱U.C.、宇宙世紀)有部分相似之处,不過C.E.纪元較偏重对基因改造、族群冲突的描述。不著重技術政治歷史的內容。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的续篇机动战士GUNDAM SEED DESTINY的問世,使得C.E.成为繼U.C.之后首支拥有二部以上TV版动画的纪元,另外C.E.亦是GUNDAM系列作品中除U.C.外,唯一拥有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的第二大系列。 目前U.C.仍是所有鋼彈纪元中最为龐大的,單以「動畫」這一媒體而言,三十多年的時間讓它發展出四部TV版,七部OVA,十一部劇場版(其中六部是作為兩套三部曲形式)。在C.E.之前,新機動戰記GUNDAM W的A.C.纪元是繼U.C.之後发展最完善的,其擁有TV版、OVA和劇場版各一部。.

新!!: 联合国和宇宙纪元 · 查看更多 »

宇都宮醫院事件

宇都宮醫院事件(宇都宮病院事件)是1983年間,發生於日本栃木縣的一宗身心醫院虐待病患,導致病患死亡的事件。.

新!!: 联合国和宇都宮醫院事件 · 查看更多 »

安吉丽娜·朱莉

安吉丽娜·朱莉(又译作安杰利娜·朱莉),DCMG(Angelina Jolie,),本名安潔莉娜·裘莉·沃特(Angelina Jolie Voight),美国巨星、著名女演员、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美國紐約大學校友,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 她最成功的商业片是《黑魔女:沉睡魔咒》,票房收入7.58亿美元。《史密斯夫妇》,票房收入4.78亿美元,《刺客聯盟》票房收入3.41亿美元,《特務間諜》票房收入2.93亿美元,《致命伴旅》票房收入2.78亿美元,《古墓奇兵》票房收入2.74亿美元,以及《极速60秒》全球票房收入2.37亿美元。.

新!!: 联合国和安吉丽娜·朱莉 · 查看更多 »

安妮·沃伯頓

安妮·瑪麗昂·沃伯頓女爵士,DCVO,CMG(Dame Anne Marion Warburton,),英國外交官,1976年至1983年擔任英國駐丹麥大使,是英國歷史上首位正式出任大使的女性。退出外交部後,她於1985年至1994年任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許學院第四任院長。 沃伯頓於1957年加入外交部,曾在倫敦本部、美國、西德和瑞士等地任職。駐節丹麥期間,她促進了英丹兩國交流、處理雙邊農業和貿易事宜,並安排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1979年展開對丹麥的國事訪問。不過,為了節省開支,她被迫在1979年遷出已沿用125年的大使官邸。 在露西·卡文迪許學院院長任內,她推動不少改革,學生人數和校園規模都有所擴充,促成這所年輕的成年女子學院後來於1997年取得劍橋大學全學院地位。此外,她曾在1986年至1988年出任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以及在1994年至1997年出任公職事宜標準委員會委員。1992年至1993年,她還擔任歐洲共同體調查團團長,證實波斯尼亞大批穆斯林婦女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遭塞族共和國軍和其他塞族軍人有組織地虐待,在當時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新!!: 联合国和安妮·沃伯頓 · 查看更多 »

安妮特·莫翰德魯

安妮特·莫翰德魯(Annett Mahendru,全名為:Anita Devi Mahendru,)是一名俄羅斯及印度裔女演員。莫翰德魯最為人所熟悉的角色是在美國FX電視台連續劇《美国谍梦》中扮演的俄羅斯女間諜Nina角色。 莫翰德魯出生於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她父親是一名印度記者及教授,而母親是一名俄羅斯商人及藝術家。莫翰德魯早年曾在阿富汗、俄羅斯及歐洲居住,並學會了德語、俄語、英語、波斯語、法語及印地語。她父母在她13歲時離婚。莫翰德魯在美國紐約就讀中學並在聖若望大學完成英語學士學位。她在成為演員前志願成為一名外交官,在聯合國工作,但在就讀紐約大學的國際事務碩士課程時決定放棄學業。之後,她在洛杉磯學習表演。.

新!!: 联合国和安妮特·莫翰德魯 · 查看更多 »

安娜·卡朱摩洛·提拜朱卡

安娜·卡朱摩洛·提拜朱卡(Anna Kajumulo Tibaijuka,),坦尚尼亞人,是聯合國人居署的執行主任。2000年9月開始擔任聯合國人居中心(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habitat), UNCHS)執行主任,2002年起擔任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一職。目前是聯合國體系之中地位最高的非裔女性。 她有四個小孩。.

新!!: 联合国和安娜·卡朱摩洛·提拜朱卡 · 查看更多 »

安岳江號事件

安岳江號事件,又稱2008年中國軍火船事件,發生于2008年4月,一艘中國軍火貨船「安岳江-廣州號」由于懷疑銷往津巴布韋的武器會被羅伯特·穆加貝政府用于鎮壓反對派,而被南部非洲各國拒絕靠岸,最終被迫返航的一場外交風波。.

新!!: 联合国和安岳江號事件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卡尔洛夫遇刺案

2016年12月19日,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根纳季耶维奇·卡尔洛夫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出席画展活动时遇刺身亡。據報兇徒是一名休班的土耳其警察,在現場大叫「真主至大」並開了至少8槍。据英国天空电视台消息,袭击者曾用土耳其语大喊:“我们曾发誓殉难而死,这是对叙利亚和阿勒颇的报复!在他们得到安宁之前,你们休想得到安宁。退后!只有死亡能带我离开这里!”最終襲擊者遭警方擊斃。 在这场暗杀发生前,土耳其有示威抗议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和阿勒颇进攻,尽管土耳其和俄罗斯政府一直在谈判停火。 事发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均发表声明,对此次袭击予以强烈谴责,中国、美国、英国及联合国对此也表示谴责,候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示“文明世界须转变思维”。在卡尔洛夫遇刺后,俄罗斯联邦旅游署发布公告,呼吁目前在土耳其旅行的俄罗斯游客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新!!: 联合国和安德烈·卡尔洛夫遇刺案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苏联政治家、法学家、外交家。他在1931年至1939年期间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苏联的大清洗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莫斯科审判和纽伦堡审判的公诉人。此后,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担任苏联外交部部长,曾代表苏联签订德国投降文书以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 联合国和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 查看更多 »

安德里亚斯·庖鲁斯

安德里亚斯·庖鲁斯 (Andreas Leonhard Paulus 1968年8月30日) 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法学家。哥廷根大学法学系公法教授,研究教学重点为国际法。2010年3月起担任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第一审判庭法官。.

新!!: 联合国和安德里亚斯·庖鲁斯 · 查看更多 »

安哥拉历史

250px 安哥拉为非洲西南部国家。安哥拉这个词是来源于金邦杜语中的王。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安哥拉历史开始于旧石器时代。.

新!!: 联合国和安哥拉历史 · 查看更多 »

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是日本自由民主黨籍政治人物,現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第90、96、97、98任)、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5任)、日本眾議院議員(连任9屆)。 安倍晉三出生於東京都,本籍在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現今長門市)。其父親安倍晋太郎也曾是日本政治界的三大领袖之一,与竹下登、宫泽喜一并称;其外祖父岸信介(原姓佐藤)及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任總理大臣,號稱「一家三宰相」。 安倍在1982年踏入政壇,曾任自由民主黨幹事長及內閣官房長官,之後在2006年至2007年擔任自由民主黨總裁(第21任)與內閣總理大臣(第90任),是日本首位二戰後出生的首相、也是二戰後最年輕就任的首相(但2011年出任首相的野田佳彥歲數又更小),但僅擔任一年就以健康理由辭職。後於2012年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成為自民黨成立以來首位回任的總裁,同年舉行的众议院选举中領導自民黨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權,成為平成時代第一位回任的內閣總理大臣。在2017年眾議院大選後,安倍成為平成時代以來第二位達成三連任、日本國憲法頒布後繼吉田茂第二位擔任四屆內閣的日本總理大臣,同時也是1885年日本改為內閣制後第三位達成四任首相的政治家。.

新!!: 联合国和安倍晋三 · 查看更多 »

安道尔

安道尔公国(Principat d'Andorra),也译作安道拉親王國,袖珍国家之一,国土面积468平方公里。是西南欧的內陸親王國,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东南部,毗邻法国和西班牙。首都安道尔城(Andorra la Vella)。官方语言为加泰罗尼亚语,通用语言为西班牙语和法语。国内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安道尔高山峡谷遍布全境,全国平均海拔高达,是欧洲地势最高的国家。 安道尔宪法规定,安道尔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首相为政府首脑。安道尔没有军队和自卫队,只存在警察,所以国防由法国和西班牙一起负责。安道尔主要有两大党:安道尔民主党(Demòcrates per Andorra)和社会民主党(Partit Socialdemòcrata),安道尔民主主义者党现为安道尔的执政党。安道尔的旅游、商业及金融业极其发达,服务业在1950年代很快取代了传统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安道尔的旅遊業相當發達,亦為避稅天堂,因属山地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高山积雪一年可达8个月,是個名副其实的滑雪胜地。也是全世界國民預期壽命第四長的國家。其國際代碼為AD。.

新!!: 联合国和安道尔 · 查看更多 »

安贾·涅得金豪斯

安贾·涅得金豪斯(或译安雅·尼德林豪斯,Anja Niedringhaus,)德国战地女摄影记者。2005年曾因一组伊拉克战争照获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 及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新闻勇气奖。2014年为美联社在阿富汗东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的一座偏远小镇采访阿富汗总统选举时被当地一名警察射杀,另一名美联社记者凯茜·甘农(Kathy Gannon,女,60岁)被打伤,当时两人坐在一辆汽车里。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表示,他对这起事件感到悲痛,并已经下令展开全面调查。联合国、记者无国界和保护记者委员会都对这起袭击事件加以谴责并对受害者家属表达慰问。 尼德林豪斯出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赫克斯特尔(Höxter),17岁在高中时就成为一个自由摄影记者。.

新!!: 联合国和安贾·涅得金豪斯 · 查看更多 »

安阳市

安阳市,古称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以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而闻名,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安阳的建都史除在殷建都的商朝外,还有在邺建都的六个中国魏晋南北朝政权,为“七朝古都”。 安阳是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以及京港澳高速公路上处于石家庄与郑州之间的重要城市,西倚太行山,北临漳河,洹河从市区北部蜿蜒而过。现下辖4区、1县级市、4县以及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352平方公里,人口511.7万。2009年成为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成为国家卫生城市。.

新!!: 联合国和安阳市 · 查看更多 »

安格拉·默克爾

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婚前姓卡斯納(Kasner),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籍女性政治家,现任德国联邦总理。2005年,她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性聯邦总理,她也是兩德統一後首位出身前東德地區的聯邦总理。 2015年12月,默克尔当选《时代周刊》2015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总编赞扬她在欧洲主权债务、中东难民及俄罗斯干预乌克兰等危机期间所展现的非凡领导能力。近年,默克尔處理歐洲難民危機的表現受到爭議及批評。不少國家及政治人物批評德國總理默克爾為代表的難民政策,某些政治人物認為這樣的政策应证了右派民粹主義的預言,而造成了右派民粹主義的崛起。.

新!!: 联合国和安格拉·默克爾 · 查看更多 »

宋子文

宋子文(Tse-ven Soong,缩写为T.;),廣東文昌(今屬海南省)人,生於上海。民國年間著名的宋氏家族成員之一。父親宋嘉澍是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及富商,孫中山革命支持者。與大姐宋靄齡的丈夫孔祥熙,二姐宋慶齡的丈夫孫中山,弟弟宋子良,妹妹宋美齡的丈夫蔣中正關係都很密切。1927年起,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長、中國銀行董事長、最高經濟委員會主席、外交部長、駐美國特使、廣東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1949年去法國,後長期住在美國。.

新!!: 联合国和宋子文 · 查看更多 »

寧多瑪·雪巴

寧多瑪·雪巴(Nimdoma Sherpa;)是一位來自尼泊爾的登山家。於2008年成為登頂珠穆朗瑪峰的最年輕女性,2009年加入尼泊爾女性七頂峰登山隊,目標為攀爬世界七頂峰。.

新!!: 联合国和寧多瑪·雪巴 · 查看更多 »

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2015年初,由寨卡病毒引发的茲卡熱在巴西大规模流行,并传播到美洲、多个太平洋岛屿和东南亚。201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到该年底,病毒传播很可能遍及美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1月,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疫情结束。 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证据表明寨卡可致使新生婴儿畸形并患上精神疾病。受感染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播给胎儿,随后造成婴儿小头畸形和大脑严重变形。成人感染病毒会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疫情爆发前,寨卡被认为是轻度传染病,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是隐性的,使得断定病例准确个数非常困难。大约五个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有一个是由寨卡热引发的,而这个引发发烧和出疹症状的疾病又是少数的。 病毒主要由一般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生存的埃及斑蚊传播和分布在美国五大湖地区的白纹伊蚊传播。感染了寨卡的人可以将病毒转播给他们的性伴侣。 鉴于疫情将显著减少旅游,许多国家颁布了旅游警示。更有国家直接建议孕妇延期生产,直到获知病毒及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此外,疫情也引发民众担忧2016年里約奥運會上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在巴西,寨卡疫情暴露医疗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卫生设施方面。.

新!!: 联合国和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 查看更多 »

寮王國

老挝王国()是於1946年在今老挝建立的一个君主制政权。1946年,法国保护国琅勃拉邦的君主西萨旺·冯在法国的支持下成为了全老挝的国王,并且获得自治权,從而得以组建老挝王国。1954年,老挝王国通过日内瓦会议脱离法蘭西聯盟和法屬印度支那正式独立。但是,内战很快爆发,老挝被视为越南战争的另一个战区。随着北越的胜利,共产主义组织巴特寮于1975年推翻君主制,并且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持续至今。.

新!!: 联合国和寮王國 · 查看更多 »

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

六四事件被镇压后,被西方媒体广泛报导Strahan, A. Australia's China: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新!!: 联合国和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 · 查看更多 »

对毛泽东的评价

对毛泽东的评价是关于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评价。直至今日,毛泽东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争议极大,评价褒贬不一。.

新!!: 联合国和对毛泽东的评价 · 查看更多 »

对朝鲜的制裁

对朝鲜的制裁,意为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制裁。朝鲜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和国际机构施加经济制裁。目前的制裁主要涉及朝鮮的核武器計劃,並在2006年首次核試驗後开始實施。.

新!!: 联合国和对朝鲜的制裁 · 查看更多 »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部分美國人通常以其姓名縮寫FDR稱之)第32任美國總統,是美國1920至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心人物之一。从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且是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美國總統。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並成立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NRA)和(AAA)等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雖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美國的經濟仍未能完全復甦,但是他所發起的一些計划,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仍繼續在國家的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內設立的一些制度,包括和(NLRB)等等,仍然保留至今。 早在1941年12月以前,英國正與納粹德國作戰,而美軍還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羅斯福已經利用租借法案向邱吉爾領導的英國政府及英國軍方提供援助。在後方,他引進了價格管制和配給,並將大約11萬日裔美國人遷往收容所。1941年羅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國轉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羅斯福與他的助手哈里·霍普金斯緊密合作,使美國成為同盟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和融資者,也使得美國國內產業大幅擴張,實現充分就業,並為非裔和婦女製造了新的機會。而隨著經濟漸有起色,國會內的保守派聯盟(Conservative Coalition)主張失業已經消失,促使不少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與平民保育團(CCC)等救濟計畫被解散。踏入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納粹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羅斯福曾促成了政黨重組,大膽地利用聯邦政府導致新政聯盟的建立,政治學家稱之為「第五政黨制度」。該聯盟主導美國政治近半個世紀,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羅斯福推出的新政,影響到所有的收入群體。雖受保守派的強烈反擊,但羅斯福領導的新政聯盟仍常佔優勢,直到他在1937年試圖打發走最高法院。他與其妻埃莉諾·羅斯福至今仍是美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典範。羅斯福政府重新定義了自由主義,並根據他的新政聯盟重組了民主黨。 羅斯福是第一位將飛機作為交通工具的美國總統,1943年他到摩洛哥參加卡薩布蘭卡會議,為了避免乘坐客輪可能遭到納粹德國潛艇襲擊的威脅,他搭乘了波音公司的波音314「狄克西快艇號」,飛行了5,500英哩抵達目的地。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是第26任美国总统,故在中文环境經常称呼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小罗斯福”总统,而称西奥多·罗斯福为“老罗斯福”总统。 美國在線曾于2005年舉辦“最偉大的美國人”票選活動,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中的第十位。.

新!!: 联合国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FSM)又名米克羅尼西亞,为西太平洋岛国,属于加罗林群岛,全国陆地面积702平方公里。全国有607个岛屿,波纳佩岛为最大的岛屿,首都帕利基尔位于该岛上。.

新!!: 联合国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查看更多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历史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位于西太平洋的加洛林群岛。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在历史上为密克罗尼西亚人所居住,被西班牙、德国、日本所殖民。.

新!!: 联合国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历史 · 查看更多 »

尊嚴勞動

尊嚴勞動(Decent Work),又譯合宜勞動、體面勞動,指權利受到保障、獲取足夠收入同時又得到充分社會保障的工作。.

新!!: 联合国和尊嚴勞動 · 查看更多 »

尊严

尊严概念常用于道德、伦理、法学和政治学學说的讨论中,用以表明人本固有的价值属性和拥有受到他人的尊重的权利。它是启蒙时代-聚焦于探讨人本所固有的不可剥夺权利概念的延伸和扩展,经常以一种警示和劝戒的方式出现:例如,在政治上常用来表示对于刑罚所体现的不平等施虐的反抗和弱势群体寻求平等对待的诉求。但同时它也在扩展自己的应用领域,在文化、亚文化及宗教信仰等观念中得以阐释,甚至是那些供人類食用乃至研究的动植物试验品也拥有尊严可言。此外,尊严更多的意义体现在人类价值的维度,尽管并未就此给予明确一致的定义。总之,尊严概念有着丰富的意蕴,在不同的语境和背景中呈现出不同的功能和内涵。 从词源学上考察,尊严的英文单词“dignity”来源于拉丁文“dignitas”并经由法语“dignité”演变而来。 在日常用法中,该词指示尊重和身份地位,常用来表明一个未获得他人足够尊重或甚至不能正确对待自尊的人之诉求。在哲学史上,长久以来存在着各种关于自尊概念的各种特殊内涵和用法。但是在政治学、法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却罕有明确的定义。迄今为止,也未有国际公认的标准。 在科学研究特别是基因学研究中把尊严也常看做理性的体现,但其具体应用却很模糊。 J.R. Aldergrove says dignity means the set of attributes that distinguish an intelligent, solemn, sober, healthy, independent, adult homo sapiens (the model adult) from someone else, especially a young child or a lunatic.

新!!: 联合国和尊严 · 查看更多 »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是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特別是政法委員會系統(包括公安和武警)、解放軍委系統,被獨立調查者指控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犯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中國人或外國人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對象是遭關押的法轮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良心犯被關押在監獄、勞動教養所(Labor Camp)等场所。最主要的獨立調查為大衛·喬高所做《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2015年12月9日要求對中共當局強摘包括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公開譴責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器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2006年以來持續否認該指控,但拒絕應聯合國要求公布相關數據以反證,也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的請求。中國政府僅承認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混亂、且官方自2005年起多次改口後稱「大部分器官來源係來自於死刑犯」,並表示將自2013年起改採新制度,逐步終止這些現象。目前,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部分國際醫學及移植界仍持續要求中國大陸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他们進入中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獲准在中國發行的《鳳凰週刊》2013年11月刊文〈中國人體器官買賣的黑幕〉,針對中国政府2005年後稱「95%器官來自死囚」,報導中指称「器官比死囚多,官方六次改口」,並稱在中國無法獲得法律保護的法輪功學員、中國勞教所囚犯、社會流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等,“都可能是被盜賣器官的目標”;而且過去十年器官移植旅遊在中國興盛,器官幾乎隨叫隨到「换肾跟买猪腰子一样容易」,無須等候、快速配對的奇蹟,中國器官移植量實際高於美國,國際醫學專家認為「中國存在龐大的地下人體器官庫,甚至活摘器官庫」。報導還引用了中國《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4月〈器官移植立法之難〉一文「中國98%器官移植源控制在非衛生部系統。」指該文「言外之意,是在司法和軍事系統」。 該指控内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機構的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2016年7月第二度)、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美國眾議院2016年通過343號決議案再度譴責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徹查並採取行動、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國政府強摘法轮功修煉者等良心犯器官。歐盟通過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以色列、西班牙、台灣陸續完成立法禁止到中國器官移植旅遊。 公安、檢察、法院方面主要責任人,《紐約郵報》、奧地利國家新聞社(APA)等外媒報導,指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中共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主導對法輪功等囚犯 活摘器官的系統運作與利益;前衛生部長黃潔夫2015年3月公開向媒體稱周是「掌控囚犯器官利益鏈的大老虎」,在胡溫、習李兩屆領導人皆支持取消「使用死刑犯器官」,胡平指這說法間接證實摘取法輪功修煉者器官的指控。徐才厚、周永康2014年陸續被習近平當局以其他罪名查辦。解放军退休大校軍官辛子陵在媒體專訪透露,溫家寶曾與周永康就法輪功問題激烈爭執,斥責周「你活摘人體器官連麻藥都不打,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2014年7月刊登〈發生在中國的死刑犯器官摘取〉,提出三点質疑,指称中国政府“出爾反爾”,對「是否取消利用死刑犯器官」說法前後矛盾,並提醒外界忽略了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被中共強摘的面向,並指稱直到2014年,器官強摘現象仍繼續發生在中國。2015年10月《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三國五名醫學專家合撰文章《中共在囚犯器官問題上的文字遊戲》,指中共當局及黃潔夫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器官移植實際狀況的認識,並指被強摘的最主要對象是法輪功學員,專家建議中国政府應立法停止使用任何囚犯器官、接受國際監督。關於這項指控調查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大衛‧喬高指稱,中共對包括法輪功及良心犯等活摘器官交易,每年獲利10億美元,對於面臨財政困難的中國衛生系統而言是筆巨額收入。.

新!!: 联合国和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 查看更多 »

對周恩來的評價

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與其武裝力量創立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之一,建國後一直擔任總理職務。周恩來對中國近現代史影響極其重要,有卓越行政管理才能和折衷調停外交手腕,顧全大局,任勞任怨,是一位才能卓越之務實主義者。因其擅於折衷調停,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重要領導者之一。主流政治、媒體及民眾對其評價正面,亦有人對其持不同見解,认为周需要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冤假错案以及中国经济在1970年代的“濒临崩溃”负责。.

新!!: 联合国和對周恩來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法輪功的鎮壓

對法輪功的鎮壓,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自1999年起消滅法輪功而實施的種種鎮壓措施,包括多方面的宣傳輿論攻勢、强制思想再教育,以及多種法外強制措施,包括滋擾性隨機拘捕、 强制劳动、酷刑,有些修煉者因此死亡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联合国和對法輪功的鎮壓 · 查看更多 »

小原雅博

小原雅博(小原雅博,)日本外交官,日本驻上海总领事。.

新!!: 联合国和小原雅博 · 查看更多 »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簡稱:SIDS)是指一些小型低海岸的国家。这些国家普遍遇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戰,包括领土面积较小、日益增长的人口、有限的资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和过分依赖国际贸易。它们的经济发展因为高额的通讯、能源、运输费用,过小的领土面积导致的昂贵的公共事务管理和基础设施数量少而被限制。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1992年6月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被定义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集团。1994年制定的巴巴多斯行动纲领旨在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裡只有新加坡被視為發達國家。其他國家都被視為发展中国家或最不發達国家。.

新!!: 联合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 查看更多 »

小岛屿国家联盟

小岛屿国家联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AOSIS) 是一个低海岸国家与小岛屿国家的政府间组织,成立于1990年,其宗旨是加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SIDS)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声音。AOSIS早在1994年《京都议定书》谈判中推出第一份草案之后便已相当活跃。 截至2008年3月,AOSIS共有来自全世界的39个成员及4个观察员,其中有37个联合国会员。该联盟代表了28%的发展中国家,以及20%的联合国会员总数。.

新!!: 联合国和小岛屿国家联盟 · 查看更多 »

小田滋

小田滋(おだ しげる,),是成長於臺灣的日本律師、法學家(專長國際法與海洋法)、東北大學(宮城縣仙台市)名譽教授,1976年至2003年任國際法院法官,1991-1994年並為副院長,1994年獲選為日本學士院會員,2004-07年為日本國際法協會(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 of Japan)會長。.

新!!: 联合国和小田滋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联合国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中文名稱列表

小行星中文名稱列表收錄已有約定成俗(非純音譯)的小行星中文名稱,惟不含以漢語為命名語言的小行星。列表中依據命名內容分為神話、人名、地名、機構和其他等項,再以小行星編號排序。.

新!!: 联合国和小行星中文名稱列表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日

小行星日(也稱為全球小行星日)是一年一度的全球活動,旨在提高對於小行星的認識,和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保衛地球、家庭、社區和後代。小行星日訂在每年的6月30日舉辦周年活動。1908年的這一天,在西伯利亞發生通古斯事件:地球近代歷史上所知為害最大的小行星撞擊事件Blitzer, Jonathan.

新!!: 联合国和小行星日 · 查看更多 »

小雷蒙德·约翰斯

小雷蒙德·爱德华·约翰斯(Raymond Edward Johns Jr.,),退役美国空军上将,曾任空军机动司令部司令,于2013年1月1日退役。此前,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16日,他曾担任空军A8战略计划方案副参谋长。约翰斯所领导的空军机动司令部的使命是:为美国军队提供快速、全球机动和维持。该司令部对于全球的人道主义援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斯帅麾下现役军人、国民警卫队、空军预备役部队以及文职人员提供空运、空中加油、特殊空中任务和空中医疗救护等工作。 2009年11月20日,约翰斯任现职。 约翰斯于1977年毕业于美国空军学院,他的飞行生涯包括T-38教练机、C-141飞行教官,在VC-25空军一号换代项目中,担任过首席试飞员和试飞主管。1991年,他成为白宫研究员。还曾在美国欧洲司令部从事安全性援助和国会事务,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担任战略计划政策副主任。他空军内部,约翰斯在A8副参谋长麾下工作多年,领导过中队、大队和联队,在波斯尼亚的行动中,担任过空中机动主管,最终,他也成为空军A8副参谋长。 约翰斯是空军特级飞行员,试飞过各类型飞机,拥有4500飞行小时。"GENERAL RAYMOND E. JOHNS JR."https://archive.is/20121212205021/http://www.af.mil/information/bios/bio.asp?bioID.

新!!: 联合国和小雷蒙德·约翰斯 · 查看更多 »

小林源文

小林源文(こばやし もとふみ;),是日本男性戰爭漫畫家與插畫家。1951年出生自日本福島縣,畢業自川崎市立工業學院,自少年時代便對軍事武器和漫畫有濃厚興趣,22歲時便替日本的學研控股繪製像是X戰車圖鑑等有關武器及戰史的漫畫系列。由於細膩的描繪手法,以及對戰爭鬥士、武器的觀察入微,使他被譽為當今日本軍事漫畫家中的第一把交椅。,小林源文オフィシャルサイト:ゲンブンワールド。.

新!!: 联合国和小林源文 · 查看更多 »

尤德

尤德爵士,GCMG,GCVO,MBE(Sir Edward Youde,),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國共內戰期間,尤德曾在「紫水晶號事件」立功,事後在1949年獲英廷授勳。1982年,尤德獲委任接替麥理浩爵士,出任第26任香港總督。任內見證了中、英兩國於1984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中方將於1997年7月1日起對香港行使主權。尤德在1986年12月5日訪問北京期間心臟病發猝死,成為唯一一位於任內逝世的港督。.

新!!: 联合国和尤德 · 查看更多 »

尤素福·尤素菲

尤素福·尤素菲(生於1941年10月2日)是阿爾及利亞政治家,他曾經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擔任過阿爾及利亞在聯合國的,並且自2010年開始長期擔任部長。在2014年3月至4月期間,尤素福還一度代理過阿爾及利亞總理一職。.

新!!: 联合国和尤素福·尤素菲 · 查看更多 »

尹致暎

尹致暎(,),韓國獨立運動者和政治家。第一代韓国總統李承晩的心腹。第一任韓国政府內務部長、外交官、曾任韓國第一、二、三代韓國國會議員。曾任韓國民主黨常委、大韓國民黨創黨人之一、韓國自由黨最佳專員及韓國民主共和黨顧問。1963年任民主共和黨黨議長。1956年任联合国派遣特使,1963年-1966年任漢城特別市長。本贯海平尹氏,號“東山”(),字“自能”()。日本名伊東致暎。 尹致暎是第四代韓国總統尹潽善的叔叔。尹致昊的從弟。尹致暎的次兄,尹致昭爲尹潽善总统的父亲。.

新!!: 联合国和尹致暎 · 查看更多 »

尼尔斯·玻尔

尼尔斯·亨里克·达维德·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丹麦物理学家,1922年因“他對原子結構以及從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而榮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發展出原子的玻尔模型。这一模型利用量子化的概念來合理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他还提出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量子力学及相关课题研究者的活动中心,哥本哈根大学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也是由玻尔在1921年创办的。 20世纪30年代,玻尔积极帮助来自纳粹德国的流亡者。在纳粹德国占领丹麥后,玻尔与主持德国核武器开发计划的海森堡进行了一次著名会談。他在得知可能被德国人逮捕后,经由瑞典流亡至英国,並於該國参与了合金管工程。這是英国在曼哈顿计划中承擔的任務。战后,他呼吁各国就和平利用核能进行合作。他参与了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及的创建,并于1957年成为的首任主席。为纪念玻尔,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决定以他的名字命名107号元素,𨨏。.

新!!: 联合国和尼尔斯·玻尔 · 查看更多 »

尼玛泽仁

尼玛泽仁()藏族,四川巴塘人,无党派人士,一级美术师。.

新!!: 联合国和尼玛泽仁 · 查看更多 »

尼科西亚

尼科西亞(Λευκωσία、Lefkoşa),是塞浦路斯共和国及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的首都,也同時為塞浦路斯島上最大的都市。首都被分為南部的希臘人及北部的土耳其人控制,是仅有的国家分裂之后南北政权皆定于此的首都,然而國際上承認尼科西亚為南塞浦路斯的首都。 尼古西亞位於賽普勒斯島中部、臨派迪亞斯河,北依橫越島國北岸的凱里尼亞山脈,西南臨海拔約150米的特魯多斯山。城市總面積50.5平方公里,人口近40萬。 尼科西亞市也為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全島主要的商業中心,同時也是尼科西亞區的首府。此城市也被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GaWC)指定為B-級世界都市(Beta-)。.

新!!: 联合国和尼科西亚 · 查看更多 »

尼科西亚国际机场

尼科西亚国际机场(Διεθνές Αεροδρόμιο Λευκωσίας,Lefkoşa Uluslararası Havaalanı,曾用IATA:NIC,曾用ICAO:LCNC),是位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西郊的一座已弃用的机场。.

新!!: 联合国和尼科西亚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少女时代

少女時代(Girls' Generation;;),是韓國SM娛樂於2007年推出的女子組合,初時由九名成員組成,成員包括有太妍、潔西卡、珊妮、蒂芬妮、孝淵、俞利、秀英、潤娥及徐玄。2007年8月5日以〈Into The New World〉一曲正式出道。少女時代在亞洲以及國際都擁有廣大的知名度,在韓國被譽為國民女團。 少女時代的應援口號為:「現在是少女時代!以後是少女時代!永遠是少女時代! 」(지금은 소녀시대!앞으로도 소녀시대!영원히소녀시대!)。官方粉絲名叫「S♡NE」(소원,讀音似英文的So One,韓文意思為「願望」),應援色是玫瑰粉紅色。 少女時代至今擁有5支破億MV,為〈Gee〉、〈I GOT A BOY〉、〈The Boys〉、〈Oh!〉及〈MR TAXI〉,〈I GOT A BOY〉及〈Gee〉更突破2億,是韓國有史以來擁有第二多破億MV的女子組合。亦是首位擁有破億MV的韓國組合。 2014年9月30日,時為成員的潔西卡表示因與公司未能達成共識而退出少女時代,往後組合以八人形式進行活動。 2017年10月9日,蒂芬妮、秀英及徐玄不再與經紀公司SM娛樂續約;太妍、珊妮、孝淵、俞利及潤娥則完成續約。SM娛樂方面表示:「少女時代對於SM也好對於粉絲們也好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團體,成員們也都絕無解散意願,只是在有成員合約到期的狀況下,對少女時代往後的活動成員們會慎重的討論後再作出決定。.

新!!: 联合国和少女时代 · 查看更多 »

少林寺

少林寺,是位于中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的一座佛寺,由于其座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距今1500余年。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少林寺在文化意义上早已超脱佛寺建筑艺术本身,以少林功夫的武学国粹为代表,涵盖禅、意、艺、医的少林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杰出代表和瑰宝。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符号,少林寺在中国对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少林文化远播四海、广植福田,少林弟子遍布五洲,少林寺以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大批民众及名流、政要、高僧、佛友等各阶层人士前来观光、拜访、朝圣、交流。 目前,少林寺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球低碳生态景区、中国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另外,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在内的“天地之中建筑群”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现任住持是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法嗣(宗承西来堂)释永信大和尚。.

新!!: 联合国和少林寺 · 查看更多 »

少数人权利

少数人权利涵蓋兩個不同的概念,一方面是指在種族、血統、社會階級、宗教、語言或性別上屬於少數群體的人之個人權利,另一方面是指這些少數群體的集體權利。少数人权利也可以是指在決定中屬於少數一方的人的權利。 民權運動的目標,通常是要確保人們不會因為是少數群體的一份子而被剝削其個人的公民權利。這些運動包括全球的女權運動、LGBT權利運動,以及世界各地的少數族裔人權運動(譬如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

新!!: 联合国和少数人权利 · 查看更多 »

屯門區

屯門區(Tuen Mu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的西部,面積約8445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普查,屯門區的人口約為489,299人。而屯門區的屯門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

新!!: 联合国和屯門區 · 查看更多 »

山口壮

山口 壮(山口 壯,)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相生市,毕业于东京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日本政治家、众议院议员,前民主党党籍,2013年离党。曾出任内阁府副大臣、外务省副大臣。.

新!!: 联合国和山口壮 · 查看更多 »

山刺番荔枝

山刺番荔枝又名山刺果番荔枝(学名:Annona montana、mountain soursop、羅李亮果、阿那那)为番荔枝科番荔枝属下的一个种。台灣南投縣埔里有生長、稱之為「阿那那」。果實產出於春夏季、風味酸中帶甜,可作成冰品、亦可製成鬆餅及果醬。.

新!!: 联合国和山刺番荔枝 · 查看更多 »

山貓式偵察車

山貓式偵察車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發的輪式水陸兩用裝甲車,專門用於深入敵後執行偵察任務,以取代美製M41轻型坦克,山貓式主要裝備德軍的裝甲偵察營和偵營連等部隊,當德軍應聯合國的要求執行維持和平任務時也執行警戒任務。.

新!!: 联合国和山貓式偵察車 · 查看更多 »

居銮

居銮(Kluang)位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中部,面積為2851.8平方公里,人口30萬,是居銮县首府。「居銮」在马来语的原意是蝙蝠(keluang),因此也被称为“蝙蝠城”。 居銮市位于柔佛州心脏中心地带,殖民地时代一度被英国知事建议做为柔佛州首府,但苏丹坚持建都南端的新山。居銮座落在南峇山脚下,市中心有一条潺潺流着的明吉摩河(Sungai Mengkibol),故有“南山銮水”之称。当地的山林景色是州政府所推介的旅游景点之一。.

新!!: 联合国和居銮 · 查看更多 »

岩美町

岩美町()是位于日本鳥取縣東北端的一個城鎮。 在靠日本海的浦富海岸,為約15公里長的溺灣地形,為本地最主要的觀光資源。.

新!!: 联合国和岩美町 · 查看更多 »

岱頓協定

《岱頓協定》,又稱《巴黎議定書》、《岱頓·巴黎協議》等,是波斯尼亞戰爭中交戰各方在1995年12月14日於巴黎所簽訂的協定,同意中止這場長達三年八個月的血腥內戰,因1995年11月進行協議時位於美國俄亥俄州岱頓市的萊特-特派森空軍基地因此得名。.

新!!: 联合国和岱頓協定 · 查看更多 »

岘港市

峴港市區航照影像 峴港市(,粵語:/jin6 gong2 si5/,讀作「現港市」),本名“沱㶞”,华文世界习作“峴港”或“蜆港”,位於越南中部,古都順化的附近,地理上屬南中部。峴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僅次于胡志明市、河内市和海防市,是越南中部最大及重要的城市之一。峴港市瀕臨南中國海、下轄六郡兩縣;距離北方的河內市764公里、南方的胡志明市964公里。.

新!!: 联合国和岘港市 · 查看更多 »

崔英镇

崔英镇(최영진 )前联合国秘书长驻科特迪瓦特别代表。2007年10月,崔英镇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担任此职位。2013年3月,崔英镇被任命接替韩惪洙担任韩国驻美国大使。 早年就讀延世大學國際關係系,後來於巴黎第一大學取得國際關係博士。 C C C C C.

新!!: 联合国和崔英镇 · 查看更多 »

川蔡通話

川蔡通話是指2016年12月2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從臺灣致電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祝賀他當選新任美國總統。通话歷時10多分鐘,雙方針對政治、經濟、安全和亞洲區域情勢交換意見。這是有史以来首次有美國候任總統與中華民國總統進行直接通話,在國際上掀起風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表示,此行為不可能改变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一个中国”格局,也認為不会改变美国政府多年来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美國白宮亦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並表示此政策承諾沒有發生變化。中華民國總統府強調海峽兩岸關係與臺美關係之間並無衝突。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此舉可能造成中美關係的全面破裂並引起衝突,建議川普在執行全面性的外交政策時應更有系統、更經思慮及更符合國際慣例。川普則在2016年12月11日接受專訪时表示,除非美国與中國在包含貿易的議題達成協議,不然「為什麼要被一中政策綁死?」 2017年2月9日,川普在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通话中,表示会遵守美國的「一中政策」。4月27日蔡英文接受路透社专访,表明“不排除有机会跟川普总统本人能够再次通电话”,对此川普在次日对《路透》表示,美国与中国正在合力遏阻北韩核武野心,他无意在此时为习近平“制造难题”(create problems)。6月30日,川普政府向美國國會提出任內首批對台軍售。 2018年3月16日,川普簽署參、眾兩院通過的《台灣旅行法》。.

新!!: 联合国和川蔡通話 · 查看更多 »

工作语言

工作语言(又称程序语言)是在的公司、協会、國家或者其他组织与经济实体中,被賦予獨特地位的语言。當一个组织内的成员有许多不同语言背景時,工作语言将作为日常通信与交流的主要语言。 绝大多数的國際組織有几种工作语言。但是工作语言可能不是该组织的官方语言。.

新!!: 联合国和工作语言 · 查看更多 »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新!!: 联合国和左派 · 查看更多 »

巨型都市

巨型都市(megacity)是指規模特别巨大的城市,通常巨型都市的都會區人口數量都需要超過1000萬。聯合國統計局將巨型都市定義為其大都會區(urban agglomeration)的人口數至少需到達1000萬人。按照聯合國的定義來看的話,世界規模最大的巨型都市是日本的首都東京。聯合國預測,目前全世界的32億城市人口在2030年將會增加到50億。到2030年時,世界將會有五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都市。調查和預測表明,在未來的25年裡,城市人口增長將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在2025年,根據「遠東經濟評論」的數字,亞洲將至少會有10個巨型城市,包括印度的孟買(3300萬人口)、中國的上海(2700萬人口)、巴基斯坦的卡拉奇(2650萬人口)、孟加拉國的達卡(2600萬人口)和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2490萬人口)。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其人口從1950年的30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250萬人,尼日利亞的政府估計在2015年,拉各斯的人口會增加到2500萬。.

新!!: 联合国和巨型都市 · 查看更多 »

巨济岛事件

巨济岛事件,是指朝鮮戰爭期間,美軍在巨济岛上建立戰俘營的一段歷史。.

新!!: 联合国和巨济岛事件 · 查看更多 »

已開發國家

发达国家(也称作--,developed country)是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特徵是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藉由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類發展指數,但未必屬於已開發國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國)。 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而發展中國家則大都處於工業化(製造業,也就是工業)時期,未開發國家則還在農業時代。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年的統計資料,發達國家的GDP佔世界60.8%,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佔42.9%,人口佔世界比率約16%。.

新!!: 联合国和已開發國家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联合国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地理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国土面积803,940平方公里;毗邻国家有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巴处在北纬23度30分至36度45分,东经61度至75度31分之间,南北长1,600多公里,主要山脉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最长河流印度河自北向南几乎穿贯巴全境,和其四条主要支流杰卢姆河、奇纳布河、拉维河和萨特勒季河一起被称为“五水”;西部边境的开伯尔山口和波伦山口是传统上连接中亚和南亚的必经要道。印度河平原为巴最富庶的农业区,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灌溉网络。接近海平面的喀奇湿地为陆地最低点,位于中、巴边界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为至高点;由于地势高低差异,造成气候的多样化。受欧亚与印度二大板块撞击的影响,使得巴基斯坦成为地震多发区。.

新!!: 联合国和巴基斯坦地理 · 查看更多 »

巴卡阿难民营

巴卡阿难民营 (英语:Baqa'a refugee camp, ‎‎),始建于1968年,位于约旦首都 安曼以北20公里,是近10万名联合国登记在册的巴勒斯坦难民UNWRA,.

新!!: 联合国和巴卡阿难民营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

巴塞羅那(Barcelona,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和巴塞羅那省省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面,瀕臨地中海,全市人口約160萬,都會區人口則約500萬,為加泰羅尼亞第一大城。加泰隆尼亞的議會、、等政府中樞機構,以及最高首長均駐設於此。1999年,巴塞羅那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 相傳巴塞隆納由迦太基將領、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所興建,在其漫長的歷史上還曾作爲巴塞羅那伯爵領地和阿拉貢王國的都城。巴塞羅那因其衆多歷史建築和文化景點成爲衆多旅遊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安東尼·高第和的建築作品。安東尼·高第一直在巴塞羅那生活和工作,在這裏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爾宮、桂爾公園和聖家堂。巴塞羅那尚有兩個知名的足球俱樂部:巴塞羅那和皇家西班牙人,其中巴塞羅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新!!: 联合国和巴塞罗那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巴塞隆拿足球俱樂部(Futbol Club Barcelona),簡稱巴萨(Barça),是一家位於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隆拿的足球俱樂部,於1899年由一位瑞士企業家胡安·甘伯(Joan Gamper)所創立,為加泰罗尼亚、伊比利亞半島、歐洲乃至於全球最成功和受歡迎的體育俱樂部之一。主場魯營球場可容納接近十萬名觀眾,是全歐洲最大及世界第三大的足球場。 該隊在1929年奪得第一屆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以及之後的25次聯賽冠軍,30次西班牙國王盃冠軍,5次歐洲聯賽冠軍盃冠軍及3次世界俱樂部冠軍盃冠軍 在2009年,巴塞隆拿足球隊連獲西甲聯賽、西班牙國王盃、歐洲聯賽冠軍盃三項冠軍,成為西班牙足球史及隊史上第一個三冠王球隊。接著參加下半年的三項專屬於冠軍之間的賽事,再度榮獲西班牙超級盃、歐洲超級盃、以及世俱盃三大錦標,完成世界足壇絕無僅有的一次「六冠王」偉業。 2011年,巴塞隆納足球隊除獲西甲聯賽三連冠外,再度榮獲歐洲聯賽冠軍盃冠軍,5年內第3次捧起了歐冠獎盃,之後2011年下半年,又接連奪得西班牙超級盃、歐洲超級盃、以及世俱盃三大錦標,成為2011年的五冠王,近3年內奪得了總計13座獎盃。 2015年,巴塞隆納在西甲聯賽第37輪以1:0作客擊敗上屆冠軍馬德里競技提前一輪獲得14-15賽季西甲聯賽冠軍。於西班牙國王盃決賽中,以3:1擊敗畢爾巴競技奪得冠軍。在歐冠決賽以3:1擊敗義甲尤文圖斯取得球會第五座歐洲冠軍獎盃。歐洲超級盃靠著佩德羅於延長賽以5:4絕殺塞維利亞奪冠;世俱盃賽事首先以蘇亞雷斯上演帽子戲法3:0擊敗中國廣州恒大,決賽同以3:0擊敗阿根廷河床獲得2015的第五冠並成為史上第一支兩次奪得三冠王及五冠王的球隊,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最成功的球會。 2015-16賽季,巴塞隆納締造連續39場不敗,打破88-89賽季由皇馬所創下的34場不敗紀錄,在當季也蟬聯西甲冠軍及國王盃冠軍(加時賽2:0擊敗西維爾)。 另外,巴塞隆納亦有自己的籃球隊、五人足球隊、女子足球隊、手球隊、冰上曲棍球隊、欖球隊等其他運動球隊。.

新!!: 联合国和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巴宰族

巴宰族(éh、Pazih、Pazeh;巴則海族、拍宰海族),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其中以岸裡社最為強大。主要居住在台灣中部埔里盆地愛蘭地區,目前仍保有族語巴宰語及傳統文化。.

新!!: 联合国和巴宰族 · 查看更多 »

巴布·馬利

罗伯特·内斯塔·“鲍勃”·马利(鮑勃·馬利,),牙買加唱作歌手,雷鬼樂鼻祖。他成功將牙買加雷鬼樂(Reggae)带入了歐美流行音樂及搖滾樂的領域,使牙買加雷鬼樂傳入西方,對西方流行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世尊稱他為雷鬼樂之父。他以充滿激情、力量、鬥志的灵魂之聲,獲譽「首位第三世界的流行巨星」,實踐了音樂無國界的理念。而作為反種族主義的音樂鬥士,他長期致力於牙買加社會運動,他的音樂包含寬容、博愛及信仰,至今仍被國民視為牙買加的民族英雄。 其經典歌曲有:《No Woman,No Cry》,《One Love》,《Buffalo Soldier 》,《Three Little Birds》等。精選《Legend》於過世三年後發行,是雷鬼樂界最暢銷的專輯,在美國共得到11次白金唱片(鑽石唱片),世界銷量達兩千萬張。.

新!!: 联合国和巴布·馬利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fa Bahá'iyyat, بهائية Bahá'iyya ;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并在中东地区开始传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拥有500至700万信徒, 遍布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新興宗教是摩門教,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新興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巴哈欧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产生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义,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现在每个大洲建有一个灵曦堂,分别位於美洲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欧洲德国法兰克福、中美洲巴拿马、亚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萨摩亚、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售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在灵曦堂中可朗诵任何天启宗教的经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每年19个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闰年加5天)。每年公历3月21日(春分前後)为巴哈伊教曆新年,称为诺露兹节。每天从日落时开始。 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发展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信仰」。.

新!!: 联合国和巴哈伊信仰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历史

巴勒斯坦历史悠久。由于该地域随时间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的国界。.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历史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人(الشعب الفلسطيني,ash-shaʼb al-filasTīni)或稱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الفلسطينيون,al-filasTīnīyyūn;,al-ʼArab al-filasTīnīyyūn,פָלַסְטִינִים),泛指長期以來定居在巴勒斯坦地區的民族,人口約1,200萬,當中約49%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其中包含加薩走廊的所有人口(約160萬人)、約旦河西岸大部分的人口(包含東耶路撒冷的20萬人共有約230萬人,相對於50萬的猶太以色列公民)以及以色列16.5%的人口,其中一些人是被驅逐出境的難民,其餘逾半數的巴勒斯坦人成為僑民,而一半以上的僑民為無國籍人士。海外僑民約有190萬居住在鄰國約旦。海外僑民大多是在大離散之後遷移出巴勒斯坦的,約有324萬居住在鄰國約旦,佔了將近約旦總人口數的一半。另外,約有150萬人居住在敘利亞及黎巴嫩,約25萬人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在智利還有一座人口約50萬人,是巴勒斯坦人在阿拉伯世界外最大的僑居地。 大部分的巴勒斯坦人為遜尼派穆斯林,也有少數基督徒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周邊地區。巴勒斯坦人主要使用巴勒斯坦阿拉伯語,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主要是希伯來文和巴勒斯坦阿拉伯語共用。 基因證據顯示,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和南黎凡特(今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約旦和黎巴嫩一帶)人,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一項有關高分辨率單倍型(high-resolution haplotypes)的研究指出,以色列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的Y染色體有許多部份是來自同一個基因池(猶太人約70%,巴勒斯坦人約82%)。隨著7世紀阿拉伯世界的擴張,大部分巴勒斯坦人逐漸涵化為遜尼派穆斯林.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人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地区

巴勒斯坦(Παλαιστίνη;فلسطين;פלשתינה)是中东的一个地区,从地中海东岸一直延伸进入亚欧大陆内部。由于该地域的邊界随歷史上行政區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至今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边界。.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地区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童軍總會

巴勒斯坦童軍總會(جمعية الكشافة والمرشدات الفلسطينية)為巴勒斯坦的童軍組織,1945年經世界童軍局認可,成為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成員,但於1949年撤銷;1996年經世界童軍會議通過重新加入,服務對象為巴勒斯坦國的青少年。巴勒斯坦的童軍運動始於1912年。巴勒斯坦童軍總會的總部位於西岸地區的拉姆安拉,國際童軍總監為。 2016年2月27日,巴勒斯坦童軍總會於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恢復完整投票權。.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童軍總會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駐外機構列表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於19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爾舉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全國委員會第十九次特別會議中,單方面的通過獨立宣言,從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成為巴勒斯坦國,但當時並未宣布其領土邊界及主權,因此巴勒斯坦國並非完整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巴勒斯坦的國際地位目前還是處於不明確狀態,部份國家承認其為獨立實體,而許多國家首都同時有巴勒斯坦國大使館及以色列大使館。 至今已有超過一百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根據1994年簽訂的奧斯陸協議,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自行負責對外事務,而未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也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保持關係,因此它們認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合法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多數歐洲國家、美國和加拿大並未承認巴勒斯坦,但是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保有不同層級的互動關係。但赴巴勒斯坦地区在取得其签发的通行证前,仍需取得以色列签证,仅以巴勒斯坦签发通行证无法合法进入以色列领土(可免签进入以色列的国民除外)。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在承認巴勒斯坦並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中設立大使館,而在部份未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中則設有代表處和辦事處,其中有些機構享有準外交地位,但有些則無。.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是巴勒斯坦的国家元首,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在1996年1月20日成立以后设立的职务,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议会选举产生,担任巴勒斯坦国的总统。2009年後,出现了法塔赫和哈马斯的主席并立的局面。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首脑的名词是阿拉伯语ra'is(或称“头”,在中文中一般译作“主席”,在英语中有两种翻译法。以色列资料一般翻译为“Chairman”(主席),美国一般同以色列。而巴勒斯坦文件译为“President”(总统/主席),联合国使用这个词汇)。.

新!!: 联合国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 查看更多 »

巴米揚大佛

巴米揚大佛(بت های باميان,拉丁轉寫:but hay-e bamiyaan)是曾经坐落在阿富汗巴米揚谷內山崖上的兩尊立佛像,建于公元六世纪,是希臘式佛教藝術的經典作品。这两尊佛像在2001年被塔利班炸毁。 佛像主體乃自沙岩山崖鑿成,而一些細微的部位由泥和乾草的混合物造成,鋪上灰泥表層,表層被繪畫以突顯臉部、雙手及袍的摺疊處,但這一表層實際上在很久前已經被侵蝕掉。佛像手臂下半部由同樣的泥和乾草的混合物造成,並以木架支撐。臉部上半部相信是以巨大木面具造成,在照片中見到的多行洞孔就是那些用以穩定外層灰泥的木栓的空位。.

新!!: 联合国和巴米揚大佛 · 查看更多 »

巴爾贊·易卜拉欣·提克里特

巴爾贊·易卜拉欣·哈桑·提克里特(阿拉伯語:برزان إبراهيم التكريتي;)是薩達姆·侯賽因同母異父的三位兄弟之一,是伊拉克前情報局長。 1988年,伊拉克政府派他到瑞士日內瓦擔任聯合國代表,直到1998年。2003年4月17日,他被美軍逮捕。2007年1月15日,他和前革命法庭首席法官阿瓦德·班達爾當天凌晨被處死。.

新!!: 联合国和巴爾贊·易卜拉欣·提克里特 · 查看更多 »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联合国和巴西 · 查看更多 »

巴西外交

巴西外交由巴西對外關係部(Ministério das Relações Exteriores))負責掌理,巴西在拉丁美洲的政治與經濟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世界政經關係的要角。巴西的外交政策反映其為一個地域大國,並著重於保護巴西之國家利益、國家安全、意識型態和促進國家興盛。在二次大戰後至二十世紀末時,不論是民主政府或軍事政府,皆希望能夠藉由推動一個由國家領導的工業政策來提升巴西對世界的影響力。巴西現今的外交和其他南美洲國家有著緊密的連結,其致力於參與聯合國及美洲國家組織等國際組織,進行多邊外交;並時常制衡美國於拉丁美洲的政經勢力。.

新!!: 联合国和巴西外交 · 查看更多 »

巴西海軍陸戰隊

巴西海軍陸戰隊(葡萄牙語:Corpo de Fuzileiros Navais; CFN)是巴西海軍的陸戰隊,也是在地面作戰的支援部隊。.

新!!: 联合国和巴西海軍陸戰隊 · 查看更多 »

巴黎協議

巴黎协定(Accord de Paris,Paris Agreement)是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包括觀察員巴勒斯坦國及聖座)於2015年12月12日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取代京都議定書,冀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協議第二條指將通過以下內容「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新!!: 联合国和巴黎協議 · 查看更多 »

巴黎和平條約

巴黎和平条约(Paris Peace Treaties Traité de Paris)签署于1947年2月10日。巴黎和平条约是1946年7月29日到10月15日召开的的成果。该条约由战胜方同盟国(主要为英国、苏联、美国、法国)与意大利及其他轴心国(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和芬兰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协商而成。 该条约允许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在国际事务中恢复其作为主权国家的责任并加入联合国。 Category:二战战争后果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

新!!: 联合国和巴黎和平條約 · 查看更多 »

巴林

巴林王国(مملكة البحرين ),簡稱巴林(;‏البحرين ;‏بحرین ),是一個鄰近波斯灣西岸的島國,首都麥納麥。巴林島為巴林最大的島嶼,共有55公里長,18公里寬。沙烏地阿拉伯位於巴林西部,並可經由法赫德国王大桥連接;伊朗則位在巴林北方200公里處;卡達半島位於東南側。氣候屬熱帶沙漠氣候。2010年,巴林總人口為1,234,571人,其中包括666,172名外籍人口。 巴林為迪爾門文明發跡之處。 西元628年,巴林成為伊斯蘭教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阿拉伯人統治後,葡萄牙於1521年占領巴林,又於1602年被薩非王朝的阿拔斯大帝驅逐。1783年,從卡扎尔王朝奪取巴林,並由阿勒哈利法家族建立王朝並統治至今,艾哈邁德·阿爾法塔為巴林第一位哈基姆(統治者)。19世紀後期, 巴林與英國制訂合約,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受英国保护。1971年,英国人撤出,英国在当地的九个殖民地酋长国中,巴林和卡塔尔独立建国成为酋長(埃米尔)國;余下七个酋长国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於2002年宣布改為王國。 巴林為首個步入後石油經濟的波斯灣國家。但目前巴林經濟並非單純依賴石油;自20世紀後期,巴林已投入巨資發展金融和旅遊事業。該國首都麥納麥,是國內外大型金融機構所在地。巴林具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世界排名第44位),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高收入經濟體。2001年,巴林成為主要非北约盟友的成員,美國海軍的第五舰队司令部就驻扎在麥納麥,随时监视着波斯灣以及印度洋的动靜。.

新!!: 联合国和巴林 · 查看更多 »

巴林历史

巴林是波斯湾一个岛屿国家。巴林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新!!: 联合国和巴林历史 · 查看更多 »

巴格達國際機場

巴格达国际机场(مطار بغداد الدولي,;舊名稱为萨达姆国际机场)是伊拉克最大的机场,位于距巴格达市中心以西16公里的市郊。 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这座机场以近期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的名字命名为萨达姆国际机场。虽然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该机场的名字就已经改掉了,巴格达还是保持了它以前的SDA的IATA机场代码。它的ICAO机场代码是ORBS,但是在2003年改成了ORBI。这座机场被称为BIAP,而其周围的军事综合体被同盟民间和军事的政府组织称为胜利基地综合体(Victory Base Complex)。.

新!!: 联合国和巴格達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巴格达

巴格达(بغداد,阿拉米语:ܒܓܕܐܕ),古称报达,伊拉克首都,同时它也是伊拉克巴格達省的首府,為伊拉克最大城市及經濟文化中心。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部地區,底格里斯河流過巴格達市區,而距幼發拉底河約30公里閻玉龍 《中國大百科全書》-巴格達。巴格达人口约577万,在阿拉伯世界位于开罗之后列第二位。在历史上,巴格达曾是伊斯兰文明的政治、宗教、經濟、商業、學術、交通中心。巴格达也是一座多民族多教派的城市。巴格达在2003年美軍佔領伊拉克之前,有大量信仰基督教的亚述人(其中以信奉东方礼天主教的居多)居住,但近几年来巴格达的多座著名教堂屡次遭到破坏以及其他原因使亚述人纷纷离开巴格达,迁往伊拉克北部或邻国甚至西方国家。现在在巴格达原本就是少数民族的亚述人已经所剩无几了。.

新!!: 联合国和巴格达 · 查看更多 »

巴比倫之獅坦克

巴比倫之獅(,;Lion of Babylon)是伊拉克復興黨政府於1980年代晚期計畫在伊拉克本土生產T-72戰車的坦克代號。計畫中,巴比倫之獅坦克將由靠近塔吉的一間工廠負責組裝。Steven J. Zaloga & Peter Sarson (1993), p. 24, globalsecurity.org, The Russian T-72M1 Main Battle Tank (MBT) was modified with additional armor in the front and rear to protect against HEAT projectiles.

新!!: 联合国和巴比倫之獅坦克 · 查看更多 »

巴斯大學

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是一所英國大學,位於英格蘭南部的巴斯,於1966年獲得皇家特許狀。 根據2013和2014年的全國學生調查,巴斯大學在學生滿意度上排150間高等教育機構的第一名。在2014年泰晤士及星期日泰晤士報大學排名中,獲“全英最佳校園類大學”的殊榮。巴斯大學亦曾獲得2011/12“年度大學”之名。 在2008年的研究調查中,三分之二的學科獲得排名全國前十,而總共有三分之一的學科為全國前五名。.

新!!: 联合国和巴斯大學 · 查看更多 »

巴拿马

巴拿马共和国(República de Panamá ),簡稱巴拿馬(Panamá ; ),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面积7.55万平方公里,人口393万。連接大西洋及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位於國家的中央,劃分了南北美洲,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 联合国和巴拿马 · 查看更多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上海外国语学校,全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简称上外附中,曾名上海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具有外语专业性质的全日制寄宿制学校。 学校位于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295号。现任校长束定芳。 2012年初,为配合1号楼、2号楼整体改建,校址已临时搬迁。 在2013年美国华盛顿的中国研究中心(China Research Group)公布的中国高中260强排行榜中,上外附中列第8,为上海十所入选的中学中最高。.

新!!: 联合国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 查看更多 »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一家艺术类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10月,占地5642平方米。大楼原是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府邸,被称为“小白宫”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建于1905年。博物馆建筑在1989年被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博物馆主楼有三层,面积1500平方米,有“民间工艺”、“雕刻”、“织绣”三个展厅,展现了上海工艺美术各种门类的历史沿革和风貌特色。其所在地建筑原为建于1905年的法租界工董局董事住宅。重要展品有《西斯廷圣母》、冯秋萍的编结作品《孔雀披肩》、林曦明和王子淦的剪纸、牙雕《火烧赤壁》等。.

新!!: 联合国和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简称南模)是最早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创建于1901年,其前身是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前身)附属小学,为中国“公立小学之始”。1927年前附属于大学,1927年改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1938年迁入天平路200号。2009年9月,搬迁至零陵路453号。学校特色包括篮球、交响乐团、美育、环保、国防、社团等。现学校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是参加上海市六校联考的上海市六所高中之一。.

新!!: 联合国和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三林中学

上海市三林中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路658号,前身是创立于清光绪廿二年(公元1896年)的三林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文化底蕴的老校,系上海市首批重点中学。1993年划归浦东新区,现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新!!: 联合国和上海市三林中学 · 查看更多 »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简称“上图”或“上情所”,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归口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是目前上海市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中国大陆规模仅次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的第二大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现时,图书馆馆址和位于淮海中路、高安路口,于1996年12月对外开放,拥有各类图书、报刊、资料总计达5500余万册(件);而情报研究部门仍然有相当部分放在相距不远的研究所旧址,即上海图书馆位于湖南路、永福路的北馆。.

新!!: 联合国和上海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上智大學校友列表

这是一份不完整的上智大學知名校友列表,收录了包括日本首相、各國政客與學者、商界领袖、宗教領袖等許多杰出校友。.

新!!: 联合国和上智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丁绍光

丁绍光(),陕西城固人,祖籍山西运城,美籍华裔画家,现代重彩画大师。.

新!!: 联合国和丁绍光 · 查看更多 »

不丹

不丹王国(;),通称不丹,清朝史籍稱布魯克巴 ,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南亚内陆国。不丹西接印度的锡金邦,与尼泊尔相隔,南部与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阿萨姆邦接壤。不丹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为廷布。在宗卡语中,不丹被称为“主域”,意为雷、龍之地。「不丹」一名来自梵语「भोट-अन्त」(IAST转写:Bhoṭa-anta)一词的转写,意思是「吐蕃的终结」,暗示不丹是位于西藏文化能够传递的最南端Taylor, Isaac.

新!!: 联合国和不丹 · 查看更多 »

不丹外交

維護主權獨立及實現經濟自力更生是不丹對外政策的主要兩大目標,主張大小國一律平等,奉行不结盟政策,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與各國發展友好關係,特別是與鄰國保持親密關係,並反對外國干涉國家主權事務。.

新!!: 联合国和不丹外交 · 查看更多 »

不丹-印度關係

印度共和国和不丹王国在传统上关系紧密而特殊。印度在不丹的外交、国防和经贸上拥有着一定影响力。如今不丹是印度的一个“被保护国家”(protected state),而非“保护国”(protectorate)。2012-13财年,印度对不丹的财政援助为6亿美元。此后几年,这一数字持续稳定增长,并于2015-16财年达到了9.85亿美元,使得不丹成为印度对外援助最大受惠国。策林·托傑在2013年8月访印期间,接受了高达8.19亿美元的额外援助,其六分之五被用于不丹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新!!: 联合国和不丹-印度關係 · 查看更多 »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拥有120个成员国和17个观察员国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尼、哥伦比亚、南非、马来西亚和塞尔维亚各举行了一次会议。.

新!!: 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 · 查看更多 »

不来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

不来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Deutsche Kammerphilharmonie Bremen)是位于德国不来梅的世界著名室内乐团。.

新!!: 联合国和不来梅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 · 查看更多 »

不明飞行物:异形入侵

是一个3D回合制战略战术游戏,使用修改過的id Tech 2引擎運作,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语言。其内容受幽浮系列游戏(X-COM系列)啟發。.

新!!: 联合国和不明飞行物:异形入侵 · 查看更多 »

帝力

帝力(德頓語:Dili、Díli)是东帝汶的首都,位于帝汶岛的北岸。帝力是东帝汶的主要港口和商业中心,其机场同时为民航及军方所用。.

新!!: 联合国和帝力 · 查看更多 »

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

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HMS Belfast,原為贝尔法斯特号轻巡洋舰)巡洋舰属英国皇家海军的爱丁堡级轻巡洋舰,曾在二战中服役,现在停泊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塔桥附近作为博物馆供人参观,属帝国战争博物馆管辖。.

新!!: 联合国和帝國戰爭博物館貝爾法斯特號館 · 查看更多 »

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中國大陸赠送台灣大熊猫,简称赠台大熊猫,是描述于2008年12月23日中國大陸赠送一对国宝大熊猫(“團團”與“圓圓”)给台湾,而于2011年4月16日台灣回贈給大陸一對長鬃山羊與台灣梅花鹿,而称之为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兩頭大熊猫來自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現居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而台灣回赠的山羊與台灣梅花鹿則於2011年4月16日送往山東威海市森林公園。 熊猫赠台事件引起許多关注,也历经波折。2005年中國國民黨连战访问大陆,同时由中國大陸政府提出赠送大熊猫,2006年中國大陸已經基本确定赠台方案并已經准备就绪,但最终因中國大陸方面而生的統戰命名,導致台灣政府拒絕而未能成行。直至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后,才輸入貓熊至台灣。.

新!!: 联合国和两岸互赠保育类动物 · 查看更多 »

两个中国

兩个中國是一種近現代描述兩岸關係或者國共關係的政治用語,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政治現实上作为两个主权国家或政治实体。.

新!!: 联合国和两个中国 · 查看更多 »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الحرب العراقية الإيرانية),在伊朗被称为被迫之战(جنگ تحمیلی)、神圣抗战(دفاع مقدس)、伊拉克入侵战争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方面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قادسيّة صدّام),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伊拉克和伊朗均在戰爭中受到严重损失,除常规战争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的手段。伊拉克还对伊朗军队、平民动用化学武器。作为军事实力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在战争中曾使用诸如苏式米格-25战机、美式F-14战机、法式飞鱼反舰导弹等当时最先进武器,但同发达国家主导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的形式仍然有不少差别。例如,在战争中鲜有集群化坦克长距离突击作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壕沟战、人海攻击却颇为常见,甚至还出现没有武装的平民(包括儿童老人)在狂热宗教信仰支撑下集体冲锋,踩爆地雷的场面。这与士兵在紧急征召之下入伍,缺乏操作现代设备训练、领导人指挥不当以及武器装备配件不足,难以维修、保养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在战争中也出现用直升機打直升機、用防空导弹打小艇的新战术,在袭船中和袭城战中双方大量使用先进反舰导弹与地对地导弹,这场战争也揭示战争动员在现代战争中之重要。.

新!!: 联合国和两伊战争 · 查看更多 »

两德基础条约

两德基础条约(Grundlagenvertrag),全称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系基础条约”(Vertrag über die Grundlagen der Beziehungen zwisch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der Deutschen Demokratischen Republik),由东西两德签署于1972年,变相互相承认对方的主权,废除了原西德哈尔斯坦主义外交政策转而实行新东方政策。 在1971年,战后四占领国对关于柏林问题的柏林四強协定签署后,两德即着手继续谈判边界及主权问题。基础条约正式在1972年12月21日签署于东柏林,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顶住了保守派的反对呼声。民主德国开始逐渐与西方国家建交,1973年东西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1974年兩國互設常駐代表處。 Category:1972年政治 Category:1972年欧洲 Category:兩德關係 Category:東德條約 Category:西德條約 Category:冷战条约.

新!!: 联合国和两德基础条约 · 查看更多 »

严幼韵

嚴幼韻(Juliana Young Koo,)天津人,祖籍浙江慈谿县。联合国国际公务员,顾维钧遗孀。享壽111歲240天。.

新!!: 联合国和严幼韵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规定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市可以准予设市。1951年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关于调整机构和紧缩编制的决定》中,规定人口在9万以上可以设市。1955年6月9日,国务院第一次颁布《关于设置市镇建制的决定》规定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属重工矿基地、省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规模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并确有必需时,可以设市。 1986年4月19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第一次在市镇建制中加入经济指标。规定总人口在50万以上的县,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在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40%、年国民生产总值在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或总人口在50万以上的县,驻地非农业人口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市、镇的辖区范围迅速膨胀,按行政建制统计的城镇人口以不能反映城乡人口状况,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停止公布中国1982年以后的城镇人口统计资料。 1993年5月17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为较均衡地布局城镇体系,按人口密度确立了三个市镇设置标准,对中西部地区适当降低了要求。按行政建制进行的城市人口统计也采取两个统计范围的双轨制,一个是反映城市建成区和郊区的市区人口,另一个是反映整个行政区域内的地区人口。前者更接近人口城市化水平。 2014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制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始於公元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前後以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可分為以社會主義轉型及階級鬥爭為主題的毛澤東時代(1949年至1978年)、與以現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為主題的鄧小平時代至今(1978年至今)。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唯一的執政黨,並堅持對全国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與歷史影響巨大。 中國社會經歷一次由中央至地方、有其特色的巨大變革,從貧窮、落後轉變為一個日益現代化的國家。現在的中國貧民階層大幅度下降至12%,而大多數人民享有食品、住房、醫療等生活必需品,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1949年以前中國的文盲率高達80%,至今下降至約3.58%。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僅為35歲,至今達到73歲,比較第三世界國家平均為高約10歲,部分沿海都市人均壽命更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的城鄉醫療保健系統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預防上。中國於1950年代末基本消滅血吸蟲病,但是近年又有死灰復燃趨勢。於1994年基本杜絕絲蟲病,於1995年杜絕脊髓灰質炎。中國政府正在計劃在短期內根治麻風病,在來年杜絕碘缺乏症。雖然人口的壽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由於1970年代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的人口增長率正在穩步下降。因此,中國很大程度的解決了人口過剩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在外交上,1949年後的中國變得更為獨立自主,雖然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裡遭受到美國及蘇聯兩大國的封鎖,被聯合國排除之外,卻依然被視為冷戰中少數幾個獨立於兩陣營外的國家中最重要的一個;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中國也日漸成為全球受矚目的大國之一,區域與全球影響力不斷上升。軍事上中國也取得長足發展,國防安全不再是重大威脅。 西藏和新疆的獨立運動已经大大受到控制。台灣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分治已久,台灣有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價值觀與制度,新一代台灣人经过李登辉与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的教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感極低,更不覺得有「內戰遺留問題」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必要。台灣民調顯示多數不願與中國「統一」。西方主流媒體與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利用對媒體、學術、教育、資訊的控制,掩蓋歷史事實。中共官方則將「還原歷史」、「重寫歷史」、否定黨史、國史的主張稱為「歷史虛無主義」。.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这是一个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各事件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是负责中国内地司法行政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16年4月28日通過的一部針對境外非政府组织(NGO)的普通法律,當天在通過後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并定于2017年1月1日实施。该法主要内容是規範、引導境外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境內的活動,保障其合法權益,促進交流與合作。.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是關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外交以建立一个强大与统一的中国为目标,并应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力。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并未经历政黨輪替,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也一直呈现一元及权威的形态,所以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好的连续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贯反对與其有外交關係的國家與中華民國政府、西藏流亡政府和東突組織建立任何關係或與其代表會面,視之為干涉內政。.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尊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谋求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中国政府不承认一切外国与中华民国政府或清政府签订的条约。要重新建立与外国的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的教科书称之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但因某些原因,英国占领的香港、葡萄牙占领的澳门、苏联占领的旅顺军港并没有被立刻收回。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一边倒”策略,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走上了完全独立发展的道路,并积极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随着中法建交,中国同西欧国家的关系也取得了进展。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而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此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陆续和中华民国断交,转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联系。目前全球有17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承认中华民国的還有18个。1988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斯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时指出:既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又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在国际关系中最经得起考验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开始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多边组织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简称《学科分类与代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学科分类的国家标准,标准号是“GB/T 13745-92”。该标准规定了学科的分类与代码。它是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由国家科委与技术监督局共同提出,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负责起草,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综合计划局、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司、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干部管理培训中 心等单位参加起草。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正式在北京发布该标准。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国家于2006年开始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学科分类与代码》共设五个门类、58个一级学科、573个二级学科、近6000个三级学科。 学科分类代码是基于一定原则对现实科学体系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以符合逻辑的排列形式表述出来并赋予代码。《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是科学发展、教育、科技统计、学科建设等方面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鉴于学科分类在科学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联合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际组织与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学科分类体系标准化工作,纷纷制定相应的学科分类与代码标准。.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Permanent 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United Nation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派驻于美国纽约、常驻联合国总部的外交代表机构,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权状况極具爭議,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外宣稱:“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坚持将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诸多已开发國家例如美国、英国、西班牙、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以及中國大陸的異議人士認爲該國公民缺乏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普选权等政治權利,并且存在迫害異議人士和局部的官员欺压民众的现象,因而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狀況不良并持续恶化。.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介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國以來的軍事概況。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裝力量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中國民兵组成,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指揮、采用“黨指揮槍”的军事领导体系。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使命和职责。 中國採徵兵制和募兵制相結合,搭配民兵與後備軍事動員等制度。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230萬名常備軍人(軍隊人數計畫在2017年底前裁减至兩百萬人),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設有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戰略支援部隊。政府在2014年表示年度軍事預算總額達13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但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美國國防部等部門認為考虑到中國未公开的開支,實際國防預算比官方預算多。 中国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並擁有可配備核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但和美国、俄罗斯相比,中國力量投射能力仍显不足。 中国大力發展反舰弹道导弹及反卫星武器、反衛星飛彈、巡航飛彈、反彈道飛彈和潜射弹道导弹等設備。海军方面,近年来中国有大量舰艇服役,包括十数艘052C,052D级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数十艘054A,056级护卫舰,以及新近下水的055舰。2012年中国装备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并于2017年下水了一艘网传型号为001A的航空母舰,亦更新了更为现代化的彈道飛彈潛艇和組成的新的战略威慑潛艇艦隊。空軍的現代化亦取得顯著進步,自行開發生產隐形第五代戰鬥機、高超音速飛行器、無人飛行載具等現代化軍機。中國還以新研製的现代化陸軍武器替換既有裝備,系統也從C3I增強至C4I,強化對於網絡中心戰的掌控。 隨著保障制空權和能力的進步,中国對區域的影响力不斷增加,不仅與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舉行聯合軍演,还在白令海峽活動,而且在非洲吉布地建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並沿著海上航路建立。今日中國除了被視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外,還被視為軍事強國和潛在軍事超級大國。國防部白皮書《中國的國防》中提到,中国採取「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MOFCO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内主管商業經濟和貿易的组成部門。中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將會融為一體,很難再繼續嚴格地區分內貿和外貿,因此2003年舉行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會議決定,把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內負責貿易的部門和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併成「商務部」,統一負責國內外經貿事務。設於北京市東長安街2號。.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

1985年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仅限大陆地区)对国民经济核算源于苏联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物质平衡表体系(MPS),1985-1992年逐步与联合国推荐的源于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接轨。1985年,国务院批准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中国开始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核算模式的研究。1986年,由张风波主持的“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最早完成和公布了中国自主研究的GDP指标,为中国GDP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92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中国实行SNA体系,GDP成了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1993年起,国家统计局完全摈弃MPS核算体系彻底转向SNA,这样中国经济增强了与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的可比性。1997年,国家统计局和日本一桥大学合作,按照SNA原则对中国GDP数据进行了重新估算。 2003年11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改革》,对年度GDP核算和数据发布进行了重新规范,至此完全规范了GDP数据,发布的GDP分为初步核算数、初步核实数和最终核实数三类,通过各类普查对GDP数据定期修订,如1993年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之后,已对1978年至1992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过修订 。自2003年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开始,至2013年为止,五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共经历了三次,历次全国经济普查对前期国民经济数据特别是GDP做出修订。 根据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的结果:基于本币(人民币)计算,1986年中国GDP过万亿元,2001年过10万亿元,2012年过50万亿元。基于美元计算(官方汇率),1998年首次过万亿美元,2008年过5万亿美元,2014年过10万亿美元,2017年达到122,504亿美元(827,122亿元人民币)。.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概述

以下概要介绍了中国的概况及专题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东亚最大国家,和世界第三或第四大国家。人口超过1,300,000,000,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共产党(中共)在1949年建立了一党制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牵涉到事关台湾政治地位的争端。在中国内战时,中共的对手国民党在1949年失败后逃到臺灣和周边岛屿,声称中国、蒙古、图瓦仍在中华民国的合法统治下。“中国大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下的地区,但有时不包括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門。 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迅速发展的经济,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投资,中国被视为“潜在超级大国”。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购买力平价第一大)。中国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的常务会员。1978年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使贫困率从1981年的53%降至2001年的8%。然而,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些其他的社会经济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混凝土的消费国,分别消耗三分之一和超过一半的全球供应量。计算所有产品,中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概述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

流通纪念币,官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称谓为“普通纪念币”,此称谓相对于金、银等“贵金属纪念币”。普通流通纪念币的价格远低于贵金属流通纪念币,收藏门槛较低,且题材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而深受普通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84年发行第一套流通纪念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以来,已经发行了80多套流通纪念币。初期的流通纪念币多以铜镍合金为材质,唯有《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使用铜锌合金。在《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之后改为钢芯镀镍。《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在侧边缘上第一次采用了滚字加星的技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又采用了铜合金双色镶嵌。在1999年第一次发行了纪念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2000年第一次发行了塑料材质的纪念钞《迎接新世纪》。 在1993年以前,流通纪念币多以纪念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文体活动为题材;从1993年开始,出现特种题材的流通纪念币,如珍稀野生动物系列、世界文化遗产系列以及北京奥运会系列。.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纪念币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信仰自由是被保障的,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表示要打击以宗教名义为掩护的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行为。.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邪教组织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政治概况。 依照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為工人阶级領導的、以工农联盟作為基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杨立杰.

新!!: 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 · 查看更多 »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简称全国妇联,是1949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妇女组织,其基本功能是代表及捍卫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亦同时维护少年儿童权益,以及在全国女性中组织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1995年开始,全国妇联被定性为非政府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中,各级妇联与工会、共青团都属于群众组织,接受各级党委的领导,党委设有“党群副书记”(现在叫做“专职副书记”)是这三大群众组织的直接上级领导。各级妇联的人事任免权限在各级党委常委会。上一级妇联对下一级妇联仅有业务指导关系,并无直接领导权力。妇联自身设有党组,作为实际领导决策机构。.

新!!: 联合国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华职业教育社(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缩写为NAVEC)是中国的一个社会团体。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发起人是黄炎培和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结社宗旨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194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2004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联合国公共信息部联系的非政府组织成员。201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系的具有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成员。 该社现领导机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会,现任理事长为陈昌智。该社在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云南、陕西、甘肃、辽宁、西藏等17个省、市、自治区建有省级组织,深圳、吉林(市)、杭州、贵阳、青岛等5个市建有直属总社管辖的市级组织。共有1千余个团体社员单位和2万余名社员分布全国各地。.

新!!: 联合国和中华职业教育社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历史年表

本条目介绍中华民国历史台湾时期的大事记。.

新!!: 联合国和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华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中華地區的文化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的與外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指以汉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响,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新!!: 联合国和中华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區 (澳門)

中區(Centro)是指澳門半島中部的區域,行政區劃主要屬於大堂區,為澳門傳統的商業中樞,以議事亭前地為中心。區內的樓房建築特式充滿歐陸風格,是澳門的旅遊熱點之一。.

新!!: 联合国和中區 (澳門) · 查看更多 »

中坦關係

中坦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坦桑尼亞、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與坦桑尼亞之間的往來可追溯到唐代,古代的桑給巴爾(現坦桑尼亞的一部分)在北宋已曾遣使來華;現代的中坦兩國在1964年4月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12年是坦桑尼亞最大的進口來源地。根據一個在2014年下旬進行的輿論調查,71%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坦桑尼亞的經濟和政治有正面影響。.

新!!: 联合国和中坦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堀海都

中堀海都(),原名中堀克成。日本作曲家、指挥家。生于日本千葉縣浦安市,父亲经商,母亲高建华曾是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在東京都長大。畢業於旧金山音乐学院作曲科碩士。住在纽约 。.

新!!: 联合国和中堀海都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中南海勤政殿签订。.

新!!: 联合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查看更多 »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新!!: 联合国和中山市 · 查看更多 »

中东欧

中东欧是一个欧洲大陆的地缘政治概念,冷戰後影響力最大、統一後的德國,受德國影響及冷戰時作為中立国的奧地利,前苏联控制的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冷战时期的东欧国家,再加上波罗的海三小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除俄罗斯外苏联的欧洲部分成员国。 为了避免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怀疑,同时为了弥补政治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差距,中东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称呼,特別是冷戰後,大部分中东欧國家皆加入歐盟及北約,成為西方自由世界的一部分,中東歐的社會政治及經濟發展日益受到西方自由陣營原有國家的關注。.

新!!: 联合国和中东欧 · 查看更多 »

中圭關係

中圭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圭亞那(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圭亚那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圭亞那在1972年6月27日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此後有經貿和文化上的往來。.

新!!: 联合国和中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联合国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2010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中國2010年11月 · 查看更多 »

中國2010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中國2010年9月 · 查看更多 »

中國對外關係史

中國對外關係史指历史上属于中国范畴的所有国家和其他国家交往的历史。 注意:“中国”是个历史概念,指“自称为天下中心的地方”,在不同时期,其所指地理范围、民族构成未必相同,具体参见国家名称。中国历史典籍和传说多以各政治家的言论汇集而成,一般对年代、地理、民族的相对说明极少,对重要的民风、经济、宗教也很少叙述,族名、国名历史上多次重复,如用“周”、“唐”、“汉”、“秦”等,一般都与春秋战国古国重复命名。 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丝绸之路来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新!!: 联合国和中國對外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52项(包括自然遗产12项,文化遗产36项,双重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在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意大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邬宏,《中国世界遗产全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ISBN 7-5438-3534-7。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新!!: 联合国和中國世界遺產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權法草案

中國人權法草案,在中華民國立法院推動、審議中的一項法律草案,由台灣團結聯盟立委與人權團體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於2015年10月1日提出。草案規劃在中華民國行政院轄下設置「中國人權委員會」,聲援被政治迫害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眾,並規定中國大陸的加害者,不得入境台灣,已入境者則應立即驅逐出境。該草案參考美、日、韓之《北朝鮮人權法》立法精神,如果完成立法,將是亞洲首次有政府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問題入法,並具體落實立法院2010年「禁止嚴重迫害人權的中共高幹入境」的決議、2012年「要求政府營救中國良心犯」的決議。台聯自2012年起構思本草案,2015年10月在立法院提案後,一讀過程中遭國民黨團阻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並未提出阻擋的理由。.

新!!: 联合国和中國人權法草案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簡稱對外友協,成立于1954年5月3日,是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領導的,以人民團體的名義,從事民間外交工作的機構。現任會長是李先念之女李小林。 總部位於北京市东城区台基厂大街1号,在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及部分市、区、县设有地方对外友好协会。 该协会经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撥款,其工作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

新!!: 联合国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指分别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及火箭军的各特种作战单位,專門從事在局部戰爭中以高科技條件下實現快速反應作戰、突擊行動、反恐和情報收集。儘管其規模是機密的,但分析師估計有約16萬人。.

新!!: 联合国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是指中國國民黨從1894年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後而至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前的歷史。.

新!!: 联合国和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初期接受第三國際的指揮和援助。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爆發長達10年的第一次國共內戰。 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澤東為首的本土派掌權。在抗日战争期间,與國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勝利後,中国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消滅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在1949年10月時,中國共產黨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戰敗的國民政府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 自1980年代開始排除意識型態問題,中國共產黨開始与數個非共產主義的政黨維持交流,其中包含許多採取民主制度的一黨制國家執政黨,以及在其他國家佔有主導地位的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團體。而在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瓦解東歐民主化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於1991年時開始強調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發展政黨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新!!: 联合国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的稱號

中国一词是对位于亚洲东部,。“中国”一詞的用法多種多樣,持不同语言、政治观点或意识形态的人可能对中国的地理范围和历史上各政权的正统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国”一词本身有多種不同的含义。 古时“中国”含义不一:或指天子所在的京师为“中国”。《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史记·五帝本纪》:“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集解》:“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为中国(以其在四夷之中)。《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又《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而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和陕西省南部及附近地区,后来中原王朝的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或指统辖中原之国,《晋书·宣帝纪》:“盂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也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也全部称为“中国”。《史记·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在统一的情况下,中央王朝常自称为“中国”;而分裂时期,“中国”也能指稱黄河中下游地区(即中原)或延續正統的王朝。《晉書·載記第十四》苻堅對其弟苻融言“劉禪可非漢之遺祚;然終為中國之所並”。此處「中国」指三國時期于華北地區的魏国,原因是魏繼承漢的正統。 此外,古時「中國」一詞也具有單獨代指漢民族的用法。 秦漢以后,“中国”一名主要作为统一的中央王朝統治領域的泛稱或正統王朝通称,基本上涵蓋了地理、民族和文化意義 宋朝對待海外人士已自稱為中國,如宋太宗召見僧人奝然,日本僧書寫以中國稱之。 。元朝忽必烈在予日本的通牒上以中國自居,在大都接見日本平民塔二郎、弥二郎亦以中國自稱:“爾國朝覲中國、其來尚矣、今朕欲爾國之來朝、非以逼汝也、但欲垂名於後耳”。 明朝在對外官方文件上也以中國自稱,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與,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 ,在對外官方文件上皆是使用「中國」。明朝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先後有隨行人員寫了出國見聞錄,如馬歡與瀛涯勝覽描述中,對外多次以中國自稱。做為國體意義上以「中國」實行現代主權國家的權利,則是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正式條約上。。1909年,清朝明確地在中國第一部成文國籍法《大清國籍條例》中以法律形式自稱為「中國」。 从晚清开始,中国和外国的传统朝贡关系,开始由条约关系逐渐取代。條約是主權國家之間的約定,如何在條約中稱呼自己則體現了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從晚清開始,中國與外國的傳統朝貢關係開始由條約關係逐漸取代,在通常情況下,清朝以「中國」和「中華」代表國家,以「大清」代表政府。.

新!!: 联合国和中國的稱號 · 查看更多 »

中國總理

中國總理,是指近代中國政府的政府首腦,現在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位列最高級別的國家級正職。 在中國歷史上,總理一職作為政府首腦始創於清朝末年,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仿效日本設立責任內閣,置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一職,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凯先后擔任此職。 中華民國成立后,北洋政府設國務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置國務總理作為國務院的首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后,國務院被行政院取代,國務總理也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設政務院,政務院以總理作為首長。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中央人民政府,即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作為中央政府負責人。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中的代表中國的席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因此目前國際上稱的「中國總理」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新!!: 联合国和中國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國資訊科技產業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IT业)包括硬件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是目前中国发展最快的产业。2003年,中国IT全行业销售收入达1.88万亿元,IT产品出口额1421亿美元。IT产业占全国工业比重达到12.3%,占GDP的9.1%,成为第一大产业。2006至2011年间,中国IT产业年增长28%,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2015年,中國IT業總收入達人民幣5.6兆元。 MyHiringClub的调查显示,中国大陆IT专业人员平均年薪为42,689美元,排名第十三位(香港排在第十位,平均年薪105,320美元)。而全球薪酬最高的四个国家依次是瑞士、比利时、丹麦和美国。中国IT基础设施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平台有联想、华为、中兴、小米、阿里巴巴、WeChat等。台灣面板廠群創和友達、智慧手機廠宏達電、行動晶片商聯發科等都受到中國大陆同行的竞争压力。.

新!!: 联合国和中國資訊科技產業 · 查看更多 »

中國與聯合國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始於1945年聯合國籌建之初。中國與美,英,蘇聯是並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四巨頭,也是聯合國宣言最初的簽署國。二戰後,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中華民國”的席位参与联合国,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中明載“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是五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自1971年後,北京和台北以各自的立場為基礎循《聯合國憲章》第33條解決政治紛爭。 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

新!!: 联合国和中國與聯合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加拿大關係

中國-加拿大關係(Canada–China relations),指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家关系。.

新!!: 联合国和中國-加拿大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塞內加爾關係

中國-塞內加爾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塞內加爾(包括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塞內加爾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塞內加爾在1971年12月7日建立外交關係,雖然兩國的邦交曾在1996年中斷,但已在2005年恢復;目前,中國和塞內加爾之間保持經貿和文化上的往來。中国大陸在2013年是塞内加尔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新!!: 联合国和中國-塞內加爾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烏克蘭關係

中國-烏克蘭關係(Українсько-китайські відносини)是指歷史上的中国和烏克蘭、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之間的雙邊關係。中烏兩國在1992年1月4日宣佈建交,隨後大量的蘇聯軍事遺產轉移很大程度上強化兩國的關係,至今兩國在軍事方面合作密切,並表達明確的互信機制。烏國也是台灣問題方面,堅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目前,中國在烏克蘭基輔設有大使館、在敖德薩設有總領事館,烏克蘭則在中國北京設有大使館、在上海設有總領事館。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愿意與烏克蘭为实现中烏人民世代友好而共同努力,而時任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亦指出烏克蘭愿意进一步加强中烏兩國之間的经贸合作。.

新!!: 联合国和中國-烏克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馬其頓關係

中國-馬其頓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馬其頓(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國和馬其頓在古代可能已有接觸,現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其頓則在1993年建交;馬其頓曾在1999年與中華民國建交,令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馬其頓的邦交一度中斷,直至2001年馬其頓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中國和馬其頓在經貿和文化上俱有往來。.

新!!: 联合国和中國-馬其頓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毛里塔尼亞關係

中國-毛里塔尼亞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毛里塔尼亞(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65年與毛里塔尼亞建交,2013年成為後者最大的貿易合作夥伴。.

新!!: 联合国和中國-毛里塔尼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Comité Olímpico e Desportivo de Macau, China),簡稱澳門體奧會、澳門奧委會或C.O.D.M.,是代表澳門的國家(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現屬亞奧理事會成員,但并不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澳門體奧會之現任會長是馬有恆、主席是盧景昭。.

新!!: 联合国和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方言保護

中國方言保護主要指中國大陸漢語方言地區(主要是指非官話方言),以「保护方言」为号召的自发民間語言復興運動。目的是应对各地母语環境因推廣普通話而急剧衰落瀕臨灭绝的现状,并呼吁官方保護以方言为载体的戏曲曲艺和民间文学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勿永久性地消失。 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7條表明語言上的「少數人」同樣享有「使用自己的語言的權利」。 目前大部分的保護方案仍停留在討論階段以及小規模的民間組織活動,整體相互亦缺乏沟通交流,尚無任何實質保護方言的有效行動。.

新!!: 联合国和中國方言保護 · 查看更多 »

中國政治史

中國政治史是中國政治制度发展与政治狀況的历史。.

新!!: 联合国和中國政治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政治學會 (1932年)

中國政治學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Political Science,簡稱CAPS),成立於民國21年(1932年),是中國第一個全國性政治學專業團體,後該會因國共內戰遷往台北,於1953年在台復會,並於1989年正式成為國際政治學會的團體會員。該學會第28、29屆秘書處目前設在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政治學界另於1980年成立中國政治學會,秘書處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所。.

新!!: 联合国和中國政治學會 (1932年) · 查看更多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联合国联合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联合国联合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联合国各组织的联合展馆,位于世博园区B片区。展馆的主色调为蓝色,外观上有醒目的联合国标志和名称。.

新!!: 联合国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联合国联合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联合国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联合国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台湾

中国台湾(Taiwan, China)或中国台湾省(ISO 3166-1代码:TW;Taiwan, Province of China;Taïwan, Province de Chine),是国际标准ISO 3166-1下台湾的名称,也是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对台湾的主要称呼,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国际和国内场合中对台湾的正式称呼之一。 该组词语被用来描述臺灣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尽管中华民国政府曾以“中国”名义在国际社会活动,但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71年在聯合國取得「中國」代表權之後,「中國台灣」一词继而被认为是具有政治争议的用语,并受到中华民国方面的強烈反對和抵制。台湾多数学者和媒体认为,“中国台湾”一词是对台湾地位的矮化,该用词“不会被台湾人民接受”。.

新!!: 联合国和中国台湾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新!!: 联合国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

艾滋病病例在中国大陆存在,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与吸毒、卖淫和性传播途径有关,曾经有一段时间发生了著名的“血祸事件,”输血传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目前中国大陆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估计约为43万与150万之间,也有统计给出了比这个区间更高的数据。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新!!: 联合国和中国大陆艾滋病情况 · 查看更多 »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简称中国外文局),又称中国国际出版集团(CIPG),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所属事业单位,是承担党和国家书刊网络对外宣传任务的新闻出版机构。.

新!!: 联合国和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 查看更多 »

中国崛起

中國崛起是指進入21世紀以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球經濟、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实力的增长。由於中国擁有穩定而众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經濟和軍事支出,因此经常被视为是一个潛在的超级大国。作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占有一席。 中国雖然被認為是一個潛在的超級大國,但是仍然有许多经济、社会、环境與政治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有待克服。此外,目前中国在聯合國與世界上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美国的程度。但是,其发展的速度,以及许多方面的不断进步,导致产生了中国在21世纪中期成为世界第二个超级大国的可能性。.

新!!: 联合国和中国崛起 · 查看更多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本列表为历任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驻联合国代表及副代表名录。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详见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兹不赘述。.

新!!: 联合国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簡稱人大國關,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下属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1950年创立,现任院长为杨光斌,副院長金灿荣。.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

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全国性儿童工作领导机构。.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

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從2008年底开始在亚丁湾索马里海盗频发海域开始的一项军事行动。这项行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846号决议及其后续决议,并参照有关国家做法,得到索马里政府同意后进行的。此行动的主要内容是:保护航行该海域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世界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 中国海军第一批索马里护航编队于2008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军港启航,并于2009年1月6日到达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正式开始护航。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完成500余批、5000余艘中外商船的护航任务。。2016年8月,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的,是由哈爾濱号导弹驱逐舰、邯鄲号导弹护卫舰、東平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第二十四批护航编队。.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索马里护航行动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简称武警学院、武警部队学院、廊坊武警学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西昌路220号,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编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战斗序列的公安现役部队院校,是为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的现役院校,执行正军级权限。.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简称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之一。.

新!!: 联合国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地理

中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在美国之前或之后,参见国家面积列表)。其中陆地面积为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 中国疆域东西跨越62度、五个时区,约5200公里,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也有“最东端是黑瞎子岛中国控制区”的说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大陆使用统一的“北京时间”;南北跨越近50度,约5500公里。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为南海南部的曾母暗沙;最大的群岛为舟山群岛;山东半岛为最大的半岛,其次为辽东半岛;渤海和琼州海峡为中国的内海;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管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另外还有2个特别行政区,位于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由于疆域的宽广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国几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自西而东,逐级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达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国就有7座;山脉多呈东西和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横断山等山脉,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公尺,为世界第一高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为最低点。中国的四大高原分别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为最大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别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为面积最大的盆地,柴达木盆地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中国陆地的河流、湖泊众多,但它们主要属于太平洋海洋水系,这决定了水流向东的基本走向;其次为西南部部分区域属于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区存在内陆独立水系;西北部几条河流属于北冰洋水系。河流分为外流河与和内流河,南部、东部和北部河流均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较小,汛期较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北方除黑龙江等少数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规汛期较短,含沙量大。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内流河。长江、黄河和珠江分别为中国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长江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均分布于长江流域;青海湖为面积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为第二大咸水湖。 秦岭-淮河构成的连线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地理与气候的分界线,但人们习惯上以长江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由于地形和位置差异,大致分为三大自然区,一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东部季风湿润区,二是以风蚀、冰蚀与流水作用为主的西北干旱区,三是以冰冻、风蚀作用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区。.

新!!: 联合国和中国地理 · 查看更多 »

中国区App Store下架VPN应用事件

中国区App Store下架VPN应用事件,指2017年7月底,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政府要求下,于中国大陸地区App Store内移除了数十个VPN应用,引发了VPN应用开发商及新闻媒体对苹果公司和中国政府的批评。.

新!!: 联合国和中国区App Store下架VPN应用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国和平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的政治用语,自2003年开始面对国际对中国军力大幅提升而提出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的主点是中国经济和军事发展是对世界有利,而且中国不希望跟其它国家有军事冲突。 做為基本國策,中國有望能打破冷戰格局,一方面與美國合作,一方面支持多個大國,完成世界多極化的目標。強調大國合作而不是以大國責任為基調的崛起,歷代殖民主義者如西班牙、法國,帝國主義者如英國、日本,超級大國如蘇聯與美國均輸出人民風俗、政治體制、軍事力量、意識形態等,這也是世界首次只有中國特別提到國家沒有把以上當作目標,並強調對外關係保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則,不過因為不干涉原則會導致世界的亂局,也造成了西方認為中國是不負責任的大國、變相的封閉主義這種輿論的產生。.

新!!: 联合国和中国和平崛起 · 查看更多 »

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中華民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皆主張釣魚臺列嶼依歷史、法理及地理係台灣附屬島嶼,属於台灣管辖。但由于两岸自1949年处于分治状态,因此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聯合主張釣魚臺列嶼主權,而是「分別」宣稱釣魚臺列嶼主權。.

新!!: 联合国和中国关于钓鱼岛之言行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藏品数量140余万件,展厅数量48个,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是中华文物收藏量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2012年观众接待量高达537万人次,2016年达到755万人次。.

新!!: 联合国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國國民黨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國民黨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

新!!: 联合国和中国国民党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中移动或--)是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国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12月31日,资产规模15,210億元人民币,負債總額5,389億元人民币,資產負債率35.4%。 中国移动通信拥有全球第一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截至2016年底,中国移动擁有8.49億移動客戶及7,762萬有綫寬帶客戶,,在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0%以上。中国移动连续多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排名为第71位,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拥有的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前稱中國電訊,不是中國電信)的72.72%股权。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经营移动语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G3”和“And!和”等品牌,并具有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增值业务。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是中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根據福布斯的資料顯示,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是在香港註冊的公司中市值最高的一間。 2018年6月20日,中国移动在纽约股市市值达到1820亿美元,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商。2008年5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报,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随着中国移动对中国铁通的兼併重组,中国通信業界史上最大规模的重新整合也随之展开。在2015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对中国铁通的资产核查完成之前,中国铁通曾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新!!: 联合国和中国移动 · 查看更多 »

中国统一

中國統一,是指將中國人居住地區构成一个統一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各地中国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歷史上中國政權的統一,多數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現今主要的「中國統一」意即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和港澳地區,與中華民國統治的台澎金馬地區(個別管制領域)統合成一个統一的主權國家和國家政權,即中國,結束自1946-1949年國共內戰及1949年中共建政造成的海峽兩岸分治局面。.

新!!: 联合国和中国统一 · 查看更多 »

中国维和部队

中国维和部队泛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中派出的军事、警察和非军警人员,或特指成建制派出的中国维和单位。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派出3万多人次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人民网 2016年01月08日。.

新!!: 联合国和中国维和部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办公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外文文化创意园8号楼二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国家一级协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视听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行业组织,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领域规模最大的行业协会之一。.

新!!: 联合国和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美术史

中國美术,有着獨特的廷續性,明代的作品可以看到唐代的影响;清代的画作繼承着宋代的特色,在临摹的同時有所创新。歷代以來,雖然每位中國畫師的畫風及技巧各有不同,但創作主题经常是圍繞着自然生態。歷代中国艺术皆可看到宗教的影响,不少作品的绘画方式有着道教阴阳二元论的色彩:意境的虚與实;用筆的輕與重。此外,不少作品更會出現中國神話人物。這些特色元素都可在中國畫中窺得一二。 中国艺术作品多見於宫廷和学院,其影响遍及整个東洋世界,包括朝鲜、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十六世纪,法國等西欧各國湧見中國熱,对中国的许多方面均十分追捧,中国的工艺品尤其是瓷器與陶器在西欧各國相當受歡迎,這時的中国艺术对欧洲的艺术發展有着顯著的影响。.

新!!: 联合国和中国美术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疆域史

中国疆域史是關於從古至今中國領土變化過程的歷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夏朝起迄中華民国的秋海棠葉形狀,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的又有改變。 基於中國的疆域不斷變遷,因此中國的領土主張受到爭論,部分領土是否曾經被中國統治,亦存爭議。.

新!!: 联合国和中国疆域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音乐

中國音樂,據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9000多年前,禮樂制度被賦予維繫社會秩序的功能。音樂與人心情感間的關係受到很大的重視,《詩經》大序、《禮記·樂記》、《荀子·樂論篇》、《史記·樂書》等描述儒家思想認為音樂對人性具有教化啟迪的作用。同時從唐代的胡琴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過不斷充實發展。.

新!!: 联合国和中国音乐 · 查看更多 »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或中行,Bank of China Limited,缩写:BOC),是中国境內第三大银行,为财政部管理的中央金融企业之一。中国银行也是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一,在《财富》杂志的2016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35位;在《银行家》杂志的2017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位列第4位,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名中位列第5位。.

新!!: 联合国和中国银行 · 查看更多 »

中国长寿之乡

中国长寿之乡是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的一项称号。确定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与当地的人均寿命无关。.

新!!: 联合国和中国长寿之乡 · 查看更多 »

中国-加纳关系

中國-加纳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加纳(包括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加纳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加纳在1960年建交,1966年斷交,1972年復交;截至201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加納的最大投資國,而加納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大的工程承包市場。.

新!!: 联合国和中国-加纳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博茨瓦纳关系

中國-博茨瓦纳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博茨瓦納、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博茨瓦納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5年1月和博茨瓦納建交,於2015年成為該国其中一個最大的貿易夥伴。.

新!!: 联合国和中国-博茨瓦纳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关系

中國-安提瓜和巴布達關係是指中國和安提瓜和巴布達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安提瓜和巴布達總理的見證下於1983年1月1日建交,離安提瓜和巴布達宣佈獨立時尚不到兩年。由於中國支持安提瓜和巴布達參與聯合國,兩國關係相對和緩。.

新!!: 联合国和中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

中国-巴基斯坦关系(پاک چین تعلقات)是指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于1951年建交。当时剛從英國獨立不久的巴基斯坦,正式和遷台不久的中華民國政府斷絕外交關係,改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是世界上最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之一,也是首個和北京政府建立外交關係的伊斯蘭國家。 1962年,中印戰爭爆發後,作為印度的傳統宿敵的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關係變得更親密。冷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是亞洲區平衡蘇聯和其盟友印度的主要力量。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美國一起強力支持巴基斯坦聯合抵抗蘇聯的侵略,利用邊境對阿富汗大量援助。冷戰後蘇聯解體,雖然使中印關係回暖,但中國同巴基斯坦的關係也依舊堅定,透過中方的調停使和平得到確保的條件下,為保持印巴地區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今日也是巴基斯坦在軍事、經濟和科技方面的主要支持者,中國民間將其堅固的關係稱作巴鐵。.

新!!: 联合国和中国-巴基斯坦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巴巴多斯关系

中國-巴巴多斯關係,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巴多斯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巴兩國於1977年5月30日建交,中國一直向巴巴多斯提供援助,例如協助建設等項目。自2004年起,中國開始向欲前往巴巴多斯的公民發出ADS签证。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巴巴多斯總理戴維·湯普森前往中國大使館,在弔唁冊上親筆簽字。 目前,中國駐巴巴多斯大使館位於基督城教區,而大使為王克;巴巴多斯駐中國大使館則位於北京,大使為。中國和巴巴多斯同是聯合國、加勒比開發銀行和77國集團的成員。.

新!!: 联合国和中国-巴巴多斯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伊拉克关系

中國-伊拉克關係(العلاقات العراقية الصينية)是指中國和伊拉克之間的外交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国-伊拉克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利比里亚关系

中国-利比里亚关系,在此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利比里亞共和國的雙邊關係。兩國的官方關係始於1977年,曾因多個原因數次破裂,但隨後又重新建交。截至2009年,中國已大量地在利比里亞投資和向該國提供援助。.

新!!: 联合国和中国-利比里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喀麦隆关系

中國-喀麦隆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喀麦隆、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喀麥隆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国-喀麦隆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摩罗关系

中國-科摩羅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科摩羅、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科摩羅聯盟之間的雙邊關係。根據考古發現和一些需要查證的說法,中國與科摩羅在古代已有聯繫;現代的科摩羅在1975年11月13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成為首個與科摩羅建交的國家。兩國現有經貿和文化上的交流,中國亦對科摩羅施以援助。.

新!!: 联合国和中国-科摩罗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纳米比亚关系

中國-納米比亞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納米比亞(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曾支持納米比亞獨立,兩國在1990年3月21日建立外交關係;目前,中国和纳米比亚在經貿和文化上均有來往。.

新!!: 联合国和中国-纳米比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阿富汗关系

中国-阿富汗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阿富汗(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国-阿富汗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

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與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关系。阿尔巴尼亚是在1960年代早期中苏交恶中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唯一完全支持中国的东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亦在1958年至1978年间,对阿尔巴尼亚进行了长期的经济援助。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关系彻底破裂。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維爾·霍查去世后,拉米兹·阿利雅执政时两国外交关系方才恢复正常。.

新!!: 联合国和中国-阿尔巴尼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联合国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国民航296号航班劫机事件

中国民航296号航班劫机事件发生于1983年5月5日。一架编号为B-296的霍克薛利三叉戟型在从中国沈阳飞往上海途径大连上空时,被6名中国武装分子劫持,迫降于韩国春川附近的駐韓美軍基地。事发之时,中韩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此次事件促成了中韩两国建交前的首次官方良性接触,是双方关系的转折点。在之后的一系列偶发事件中,中韩双方在处理或报道过程中相互敌意开始淡化,善意成分大大增加,为两国日后最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

新!!: 联合国和中国民航296号航班劫机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国战争列表

中國自古以來內部或對外具有重大影響的戰事列表,戰事名稱以大中華地區使用者為準,後面附上時間為該戰進行時間或中方參戰時間,每場戰爭名詞下方為該戰簡介。中國有明确记载确实发生过的战争列表如下:.

新!!: 联合国和中国战争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政府

中國政府现在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極少數場合指中華民國政府,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但在中國的不同歷史場合,具有不同的含義。中國歷代王朝朝廷的泛稱,如明朝政府被稱為「明廷」、清朝政府被稱為「清廷」等。.

新!!: 联合国和中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秘關係

中秘關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秘鲁共和国之間的外交關係,兩國于1971年11月2日建交,并互设使领馆。1990年代以来,中秘两国高层互访频繁。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访秘期间,中秘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4月秘鲁总统奥良塔·乌马拉访华期间,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9月14日,秘鲁总统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就任总统之后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中国,并亲自邀请习近平出席2016年在秘鲁举行的APEC峰会。 中国是秘鲁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秘鲁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9年4月,中秘签署自由貿易協定并于2010年3月正式生效。二国双边贸易额从2007年的60.1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144.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63.5亿美元,进口81.2亿美元。中方主要出口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服装等,从秘鲁主要进口鱼粉和铜、铁等矿产品,超过170多家中国企业在秘鲁设有办事处。 两国外交部于1992年建立政治磋商制度,迄今已举行九次政治磋商。在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军事方面也有往来。至今为止,已有中国60多个团组曾访问秘鲁。2008年2月,秘鲁海军“莫延多”号训练舰访问上海并在香港停靠。2009年12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秘鲁。2010年11月,两军在秘鲁举行代号“和平天使-2010”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2015年,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秘执行“和谐使命—2015”任务。.

新!!: 联合国和中秘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突关系

中突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突尼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突尼斯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64年1月和突尼西亞建交,目前被認為是突尼西亞在亞洲的主要經貿夥伴。.

新!!: 联合国和中突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共同签署的三个外交公报,包括了《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这三个公报是中美在冷战时期开启对话和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基础,其中有关台湾问题的部分在今天的重要性则更为显现。美国政府主張其两岸政策是基于“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制订的。.

新!!: 联合国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 查看更多 »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关系,被称为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 1784年,刚获得独立不到半年的美国就派中國皇后號到中国进行贸易。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于1844年与美国签署了第一個條約《望廈條約》,此后又签了《中美天津條約》、《辛丑各國和約》等条约。1908年,美国根据《辛丑条约》退还了部分清政府的庚子赔款,该款项被用于留美预备学校的建立。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在1922年華盛頓會議上,美国促使日本归还山东主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助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和内战。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臺湾后,因冷战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统治中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甚至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爆发战争。后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1972年尼克松访问北京,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终止与其签订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82年八一七公报发表,与此前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合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的基础。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称其目的是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强大、统一的中国;而美国的目的是作为全球领袖,同时保持国家安全与全球军事、经济霸权地位。因此,即使中国大陆实现改革开放,美国从中得利,但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存在。中国强大意味着中国模式的扩散,将会威胁美国的地位。美国希望通过利用朝鲜问题、钓鱼臺争议、臺湾问题、南海争议、藏南问题以至局部经济制裁(反倾销调查)、间谍黑客攻击等多方面遏制中国崛起。 当前,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既非完全的敌人又非正式的伙伴,敌对与合作并存。多数人认为中美两国在历史上没有领土争议的包袱,美国在科技上具有全球领先地位,但政治上等原因对彼此的不同看法,总体讲,是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分歧。2011年的《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是中美双方对中美关系的新定位和表述。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現時中國將兩國關係稱為“建設性戰略伙伴關係”,而中美两国则被部分西方学者称為两国集团(G2)或中美國。.

新!!: 联合国和中美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美关系史

中美关系史是指中国和美国的双边关系的历史。美國于1783年正式独立建国,此时中国为清朝乾隆四十八年。.

新!!: 联合国和中美关系史 · 查看更多 »

中美關係白皮書

《中美關係白皮書》,正式名稱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階段》(英语:The China White Paper, originally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又稱《對華關係白皮書》、《中美問題白皮書》 。是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及國務卿迪安·艾奇遜主導發表對國共內戰及中國問題立場的政治文件。 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美國為辯護其對華靜觀政策。白皮書嚴詞批蔣,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盡力而為,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是為「袖手旁觀」政策。白皮書被認為是國共內戰中,杜魯門政府為自己對華政策失敗開脫林博文,《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台北,時報出版,2009年。該書發表後,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當局,嚴重打擊國府戰鬥士氣。不久,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隔年(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月5日發表「不介入台灣海峽爭端」聲明,然而同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政府驚覺錯誤,立即下令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並重新考慮對華政策,決定把台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之後美國更在1954年和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作為新的對華政策。.

新!!: 联合国和中美關係白皮書 · 查看更多 »

中美洲

中美洲是一個地理概念,依據不同的劃分法,屬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份,一般指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地峽,現有七至八個國家。.

新!!: 联合国和中美洲 · 查看更多 »

中美洲統合體

中美洲統合體(Sistema de la Integración Centroamericana,缩写为SICA)於1991年12月13日成立,是一個中美洲國家政府間的組織。該組織以觀察員身份受邀參與聯合國大會,並且在聯合國總部設有常駐代表團。其總部設於薩爾瓦多。.

新!!: 联合国和中美洲統合體 · 查看更多 »

中芬關係

中芬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與芬蘭,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芬蘭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芬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韩关系

中韩关系(),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半島南半部地區的大韓民國之間的雙邊外交關係。兩國在經濟上的交流始於1975年,而雙方在1992年才正式建交始邦交正常化,此前大韓民國因堅定的反共立場,長期與堅持反共和三民主義的中華民國政府保持官方關係。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韩中关系不断提高,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文化、人员往来迅猛发展。1992年9月27日,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在两国建交仅1个月後,便率庞大访华团出访中国。双方在北京发表了《中韩新闻公报》,并签署了《中韩贸易协定》、《中韩投资保护协定》、《中韩关于设立经济、贸易、技术联合委员会协定》、《中韩科学技术协定》。 1997年12月,金大中访华期间,两国关系被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200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时,两国关系被再次提升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双边关系走向成熟。然而自從韓國政府決定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開始,中國強烈反對後,雙方關係惡化。文在寅就任总统后,两国关系开始解冻。.

新!!: 联合国和中韩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權協會

中華人權協會,原名中國人權協會,於1979年由杭立武等百餘位人士在台北市創立,為台灣的第一個民間人權組織。協會以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為本,以宣揚人權理念、促進人權保障及實現人權體制為宗旨。 2010年4月,中國人權協會經全體會員同意,更名為中華人權協會中國人權協會舉辦第14屆第三次會員大會 http://www.cahr.org.tw/listnews.asp?idno.

新!!: 联合国和中華人權協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可俗称为“驾照”,是机动车辆驾驶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所须申领的证件照,该证件照当前仅限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除外)。驾驶车辆的许可是通过驾驶证的核发来实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含民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也包括现役军队及武装警察部队机关所核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车辆驾驶证”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车辆驾驶证”。.

新!!: 联合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境內各民族所採取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政策早期主要使用蘇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方式來進行相關的民族政策,以居住在中國的人民和各民族形成社會主義革命群眾為主。從毛澤東於1976過世後,「中華民族」一詞漸漸回復並影響後來的民族政策。 然而在「單一中華民族」與「各民族」的相關民族政策上,關於相關的「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是一個學術理論熱點」;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的中央級綜合性報紙《中國民族報》及相關的民族理論與政策的學術及文化討論,在2000年以來有要求在法律及政策上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地位。 學者胡鞍钢、胡联合与马戎推的所謂用“第二民族政策”取代“第一民族政策”的訴求,旨在「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號稱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要求「平等的向每个民族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政治上推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文化上坚决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对每个民族进行文化改造,强制推行普通话,防止宗教极端主义」。.

新!!: 联合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至今北京當局與西藏的關係史。.

新!!: 联合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聞自由被自由之家評價為在全世界195個國家或地區排名中名列181,與越南(178)、老挝(184)、古巴(190)、朝鮮(195)等社會主義國家同為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2010年无国界记者發布的新闻自由指数,中國大陸仍然是極少數沒有新聞自由的地區之一。 由于中国政府的新闻封锁和网络封锁,媒體與網路被包含许多中国官方报道,但一些中國民眾和网民会通过国外电视台和网站得到一些中国官方单方报道之外的报道。 2015年2月12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发布报告,中国大陆的新闻自由再次下跌,排名在全球倒数第五。.

新!!: 联合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 查看更多 »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為建立於於2007年社團法人組織,並向中華民國內政部登記立案,屬於台灣非政府组织組織。其榮譽董事為米堤大飯店總經理李麗裕。.

新!!: 联合国和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史的分期

中華民國史的分期是指歷史學研究當中對中華民國不同時期的區分。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是日本學者若林正丈於1992年首先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他用來描述「中華民國台灣化」這個趨勢的其中一個特點。一般來說,由1988年李登輝上台開始,台灣開始第二共和時期。蔣中正、嚴家淦和蔣經國時期(1928年至1988年),則是第一共和時期。 中華民國第二共和有另一種說法:指中華民國的第二個時期(國民政府,1928年至1949年),由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教授所提出。.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史的分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即使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仍是如此。現今中華民國與世界18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關係,其餘國家則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與中華民國建交;但中華民國與部分無邦交國家仍保持政治及經貿往來,並視情形互設以民間機構名義運作的外交代表機構。 由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沒有主權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中華民國政府則使用「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名義加入。此外,中華民國雖被排除聯合國會籍,仍積極尝试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聯合國系統之組織與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外交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史

中華民國外交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至1949年中共佔領中國大陸,第二阶段自中华民国政府遷往台湾地區至今日海峡兩岸分治。 中华民国历史上经历过几波“断交潮”,第一波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及东欧国家、英国、以色列、挪威、瑞典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断交,中华民国邦交国数量在一年内从52国降至38国。1952年起中华民国乘中共被國際孤立拓展国际空间,1969年邦交国達70国,期間在1964年與法國斷交。第二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及美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中华民国邦交国数量迅速减少,日本、澳大利亞在1972年與至1978年與美國斷交後,僅22國(但與韓國、南非等重要反共國家維持邦交)。 不过从1989年1月开始,李登辉政府的外交政策轉採主動,一改兩蔣時期不外訪的政策,開拓台灣的國際空間,同時外訪突顯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李登輝以總統身份出訪邦交國及非邦交國,包括新加坡、南非及美國。到1992年,達到30個邦交國。不過,李總統任內亦與韓國、南非等重要國家斷交。 陈水扁政府实行全民外交,邦交国降至23國。不過,陳總統任內与聖盧西亞恢復邦交,並成功以總統身份出訪羅馬和教廷,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 马英九政府时期,2013年11月与冈比亚断交。馬總統任內兩度訪問新加坡,並與中国大陆领导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面,是66年來首度兩岸領導人會面。 蔡英文政府時期,2016年12月与圣多美普林西比断交,2017年6月與巴拿馬斷交。蔡總統任內曾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進行通話,是台美斷交以來的首例,但因當時川普並未正式成為美國總統,故並無影響中美關系。 2018年5月1日,多米尼加共和國宣佈和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2018年5月24日,布基納法索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 並於2018年5月26日宣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外交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旗歌

《中華民國國旗歌》现为中华民国升降国旗时所奏歌曲。在国际奥委会举办的赛事中,此歌之歌谱也作为中华台北奥委会会歌演奏。 在历史上国旗歌曾存在多种版本。其中戴季陶之版本曾流行于三十年代,而现行版本是由黃自譜曲的《青天白日满地红》。该曲在1947年开始供升降中華民國國旗時演奏,并延续至今。.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國旗歌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

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是依照《公民投票法》,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台澎金馬)為範圍實施的公民投票。投票以普通、平等、直接、不記名等方式進行。截至2017年12月為止,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成案、並舉行投票的全國性公民投票已有六案,但六案全部因投票人數未達50%門檻而遭到否決。這六次公投的結果對中央政府雖無拘束力,但政府均持續推動相關政策。2017年12月,立法院通過修正公投法部分條文大幅降低公投限制,提案門檻從總統副總統選舉人總數5/1000,調降到1/10000;連署門檻則從5%降到1.5%;通過門檻則從選舉人總數1/2降為1/4,且有效同意票超過不同意票。.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的稱號

中華民國的通稱與簡稱,隨著國家政局的轉變而有重大改變。1912年成立後简称“中國”或“华”,直到1971年退出联合国后,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别,使用場合逐渐減少。今日在中华民国国内,因其實際管轄領土仅限于台湾地区,加上1990年代以後台灣主體意識的抬頭,因而改以「臺灣」做為國家通稱,但政府方面在國家簡稱上,也同時使用「華」、以及代表臺灣的「臺」。在參與國際活動或組織時,因「一個中國」主張等政治因素影響無法使用正式国号,而被迫使用「中華臺北」、「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等權宜名稱。.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的稱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的疆域曾有多次變化,建國時繼承自清朝,以中國本土為疆域的核心;但經過國共內戰後,憲法中的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中共佔領控制,現今實際的有效管轄範圍僅涵蓋臺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即「臺灣地區」。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文書中還存有所謂「法定領土」,例如《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定義其範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是臺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是由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所公佈的行業標準分類。.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

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及駐外人員列表。本列表包括中華民國邦交及非邦交國的駐外機構及人員現況。.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加拿大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加拿大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

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南非共和國(通稱南非、斐)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9-1997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1990年代後,20多個中華民國邦交國中僅剩4個較為重要的友邦國家,分別為沙烏地阿拉伯、梵蒂岡、韓國和南非,之後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和韓國(1992年)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1998年1月1日與南非斷交後,自此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具國際重要地位的只有梵蒂岡。.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南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

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60-2005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期間多次斷交與復交。第3次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塞內加爾的相關事務由。.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塞內加爾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与大韓民國之間的關係,又稱臺韓關係。 1949年1月4日,大韓民國政府正式成立4个月后,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中華民國於大韓民國首都漢城(今首爾)明洞设置大使馆,直到1992年8月23日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断交為止。斷交後,兩國皆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外交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最大城市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奈及利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

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丹麥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方也以民間性質在經濟、商業、學術以及文化等領域合作往來。.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丹麥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以色列關係

中華民國與以色列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以色列國雙邊的關係。兩國至今並未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以色列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俄羅斯聯邦(通稱俄羅斯、俄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9年,以俄羅斯為主體的俄羅斯帝國/蘇聯與中華民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期間多次斷交與復交。1949年10月3日,苏联是第一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並與中华民国斷交的國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繼承苏联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但和中华民国於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邊在經貿等非官方的往來也如常。.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自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匈牙利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科索沃關係

中華民國與科索沃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科索沃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科索沃的相關事務由駐匈牙利台北代表處。.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科索沃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紐西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紐西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紐西蘭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12-1972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保持密切的非官方往來。.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紐西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緬甸關係

中華民國與緬甸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緬甸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7-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於2015年6月22日,緬甸在中華民國首都台北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2016年3月28日,中華民國也於緬甸第一大城仰光(前首都)設立同等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緬甸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是指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雙邊之關係史。随着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实际上與台灣的关系重疊。.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義大利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7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義大利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9-1941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羅馬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斯洛伐克台北代表處、駐匈牙利台北代表處。.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羅馬尼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

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瑞典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直至1970年代後,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瑞典政府仍遵行「一個中國」政策,雖與中華民國加強經貿、科技、文化等實質關係與民間交流,但在有關政治與官方關係仍以務實主義為原則。.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瑞典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白俄羅斯關係

中華民國與白俄羅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白俄羅斯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中華民國政府曾在首都明斯克設立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目前對白俄羅斯的相關事務由臺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白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馬爾他騎士團關係

中華民國與馬爾他騎士團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約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通稱馬爾他騎士團)之間的關係。雙方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方在越南、保加利亞、薩爾瓦多和塞爾維亞等國均提供人道救援計畫,雖無邦交,但高層曾經互訪。.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馬爾他騎士團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57-2003年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賴比瑞亞的相關事務由。.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賴比瑞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阿爾及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爾及利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阿爾及利亞的相關事務由。.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阿爾及利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目前也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阿爾巴尼亞的相關事務由駐義大利台北代表處。.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蒙古國之間的關係。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但1953年2月24日,中華民國以蘇聯並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條件認為蘇聯違約在先,故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改為不承認外蒙古獨立(蒙古人民共和國)。直到2002年,中華民國實質上承認蒙古國,並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由於近代蒙古國獨立牽涉到許多政治、法理與意識型態問題,中華民國方面對於蒙古國承認與否曾經是一敏感政治議題。.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通稱英國、不列顛、聯合王國)之間的關係。1913-1950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英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30-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採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大致維持與兩岸政府平衡接觸交往,並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議。.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捷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格瑞那達關係

中華民國與格瑞那達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格瑞那達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89-2005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目前沒有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對格瑞那達的相關事務由中華民國駐聖文森國大使館。.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格瑞那達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通稱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6-1990年有正式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

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波蘭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29-1949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90年代,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波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

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聯邦(台、港澳多通稱澳--洲)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41-1972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共和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正式外交關係,但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

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與日本國之間的各種雙邊關係。 兩國在1972年9月29日前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中華民國與日本雙方雖受制於一個中國政策,但因歷史上的密切關係以及地緣政治上的相依,除了非正式的政治互動外,更在經濟、貿易、文化等各層面維持緊密的交流。目前雙方政府均在對方首都與重要城市互設代表機構及分處。.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與日本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治藏歷史

中華民國對西藏的主權地位一直是西藏獨立運動中爭論的焦點。偏西藏獨立的人士認為在中華民國的大陸統治時期,西藏並不受國民政府直接管轄或支配,甚至達成事實上的獨立(de-facto independence);偏中國主權的人士認為西藏政府一直聽命於國民政府,儘管過程中西藏有過獨立的傾向,但從未正式宣佈獨立,亦從未受任何一國認可,中華民國政府一直享有對西藏的主權。.

新!!: 联合国和中華民國治藏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非共和國

中非共和國(République centrafricaine;桑戈語:Ködörösêse tî Bêafrîka)位於中部非洲的國家,其前身為法屬烏班基-夏利領地(Territoire d'Oubangui-Chari),是法國位於非洲的殖民地之一。身為一內陸國家,中非從西邊起依順時針方向,分別為喀麥隆、乍得、蘇丹、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與剛果共和國所包圍。中非成立於1958年12月,初期為半自治的政府型態,並且在1960年8月13日正式宣佈獨立。首都班--基(Bangui,或譯班--吉)位於烏班基河(Oubangui)沿岸的邊境城市。.

新!!: 联合国和中非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中非共和国冲突 (2012年–至今)

中非共和國衝突是指開始於2012年12月10日Uppsala Conflict Data Program Conflict Encyclopedia,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In depth: The Seleka Rebellion, viewed May 16, 2013, http://www.ucdp.uu.se/gpdatabase/gpcountry.php?id.

新!!: 联合国和中非共和国冲突 (2012年–至今) · 查看更多 »

中視新聞

中視新聞(CTV NEWS)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新聞部製播的電視新聞節目的總稱。現今中視新聞的主要合作對象為中天新聞(因為兩者隸屬於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新!!: 联合国和中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中黎關係

中黎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黎巴嫩、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黎巴嫩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黎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部非洲

中非(Central Africa)即中部非洲地区,从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陆西部突起部分合围,不包括非洲大峡谷西部。有時中非單指中非共和國。区內用水全赖刚果河及其支流,流域面积仅次于亚马逊河。聯合國中部非洲次分區(UN Middle Africa subregion)包括以下九個國家:.

新!!: 联合国和中部非洲 · 查看更多 »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是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可分为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两个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由中俄关系所代替。.

新!!: 联合国和中苏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苏边界冲突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是发生于1960年代中蘇交惡高潮时期,一系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武装军事对抗。其中珍宝岛保卫战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国两国之间爆發全面性战争。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后,尤其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及提出有限主权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为是个极其严重的挑战,1969年連續的邊境衝突,也終促成中美1970年代的和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於1971年進入聯合國。.

新!!: 联合国和中苏边界冲突 · 查看更多 »

中英关系

中英关系(China–United Kingdom relations)指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国家关系,最早始于18世纪末。 兩國在二戰時是同盟國,也同為聯合國成員,冷戰時則屬於對立陣營。由於兩次鴉片戰爭、冷戰、香港地位問題等,中英关系历经波折。近年隨着中國經濟崛起,英日益深化对华合作,双方在政治、經濟等领域的磋商与对话加强,两国高层亦保持互訪。 然而,雖然中方表示中國在中英關係上,所涉及核心利益問題上的立場是堅定不移,不過自英國首相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後與中國人權等問題上表現執著,促使兩國關係轉向下挫,直至2013年卡梅倫訪華才告破冰。.

新!!: 联合国和中英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英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簡稱《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zh-hans:撒切尔;zh-hk:戴卓爾;-夫人作為兩國政府首腦在中國北京簽訂,當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英國外交大臣賀維等也有在場見證。兩國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換批准書,并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也象徵歷時14年半之香港過渡時期的開始。 這份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聲明也列出了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

新!!: 联合国和中英聯合聲明 · 查看更多 »

中東問題有關四方

中東問題四方(Quartet on the Middle East),又稱中東和平四方集團,是兩對分別由國際及跨民族的實體組成,參與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衝突的調解工作。四方分別是聯合國、美國、俄羅斯及歐盟組成。組織在2002年成立於馬德里,現任特使為托尼·布萊爾。.

新!!: 联合国和中東問題有關四方 · 查看更多 »

中沙关系

中沙关系(العلاقات السعودية الصينية),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沙特阿拉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国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沙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朝关系

中朝關係()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稱中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通稱朝--鮮或北--韓)之間的外交關係。 中國曾在韓戰中大力支持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形容中朝「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按照《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与朝鲜更可說是「互助同盟关系」。同時,自2000年代末期以來,平壤政權在經濟、貿易方面越來越依賴中國。美國的外交關係協會指出,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以及國內食物、武器和燃料的主要來源,自1990年代初,朝鲜國內的食品和近90%能源供應由中国提供 ,外交關係協會,2008年6月18日。 自1990年代起,中國對朝鮮的核計劃、涉及朝鮮人民軍的天安號沉沒事件以及延坪島炮擊事件均表示關注。朝鮮在2006年進行核試驗後,中國政府表示堅決反對朝鮮進行這次核試驗,並贊成聯合國推行有關於制裁朝鮮的《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因此美國《紐約時報》便形容中朝关系历经波折。 美国外交關係协会分析认为,中國維持與朝鮮的邦交,旨在防止朝鲜政府倒台从而引起當地難民湧入中國,亦可以讓朝鮮繼續擔當緩衝,阻隔奉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大韓民國及駐韓美軍。該分析又指出,朝鮮向中國表示忠誠,就猶如為中國建造一座堡壘,以抵抗實力日益強大的日本自衛隊。.

新!!: 联合国和中朝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挪關係

中挪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挪威(包括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挪威王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中挪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情局虐囚报告

中情局虐囚报告是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的一份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在小布什总统任期内一系列施加酷刑行为的报告。2014年12月9日释出了摘要版。 报告中指出,中情局使用了所谓“强化审讯技巧”,这些手段是由位于华盛顿州的米歇尔杰森联合公司开发,主要由两名并无反恐经验的心理学家设计。这些刑求手段十分多样,包括摑掌、撞牆、拉领口逼问、长时间迫令嫌犯保持非正常姿势审讯、禁止睡眠、在木箱中关禁闭、强制在嫌犯直肠中注水灌食、用布遮住眼睛并在上面灌水以令嫌犯窒息、将嫌犯装入箱中放入虫子等等。报告中称,中情局最初向布什总统隐瞒了这些手段,直到2006年才报告,但对于反恐并无实质性帮助。 奥巴马上任后禁止了刑求,并称这些手段违背了美国价值。此次事件遭到了聯合國人權官員、國際特赦組織以及多个国家的谴责。.

新!!: 联合国和中情局虐囚报告 · 查看更多 »

中日和約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平條約》、《中日和約》,又稱《臺北和約》,為中華民國與日本結束兩國之間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戰爭狀態而簽訂的和平條約,於1952年4月28日在臺北賓館簽署,同年8月5日雙方換文生效。該條約明定中華民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狀態,自本約發生效力之日起即告終止。雙方承認: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放棄對於臺灣、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日本已放棄自1941年12月9日以來在中國之一切特殊權利及利益。雙方表示將開始經濟方面之友好合作,儘速商訂兩國貿易、航業、漁業及其他商務關係的條約或協定。日本在1972年9月29日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片面廢止和約。.

新!!: 联合国和中日和約 · 查看更多 »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是东盟和中日韩(10+3)框架以外的单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三国领导人会议。.

新!!: 联合国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 查看更多 »

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是國際聯盟行政院的永久成員,可不經年度選舉即為行政院的成員。除非被開除出或自動退出國際聯盟,否則即為行政院的永久會員國。.

新!!: 联合国和常任理事國 (國際聯盟) · 查看更多 »

常驻联合国代表

常驻联合国代表,又名常驻联合国大使(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to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UN ambassador),是全世界各国派遣驻守美国纽约市联合国总部的代表或大使,也包括各国驻联合国在日内瓦办事处、奥地利维也纳办事处、肯尼亚内罗毕办事处的代表和大使。 许多国家,包括美国,把它们的联合国常驻代表称作“联合国大使”。尽管一个常驻代表相当于外交等级“大使”级别,但是它是派驻在国际组织,并不是代表国家元首或一个政府首脑的全权大使。.

新!!: 联合国和常驻联合国代表 · 查看更多 »

常设仲裁法院

常设仲裁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PCA);Cour permanente d'arbitrage (CPA)),是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不等同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及其所取代的国际联盟常设国际法院,三者为不同的机构。 常设仲裁法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常设法院,它只有一份由成员国提出的仲裁员名单。如果成员国将其争端诉诸仲裁,便可在名单中选定仲裁员,再由选定的仲裁员推选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在国际常设法院和国际法院建立后,常设仲裁法院长期缺乏案源,其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减小。 常设仲裁法院的国际局,相当于书记官处,并向仲裁法院范围以外的仲裁法庭提供技术或行政协助。常设仲裁法院由一个名册上的法学家(每个缔约国最多四人,这些人共同组成该国的“国家团体”)组成,争端的当事方可以从中挑选仲裁庭成员。在仲裁开始前,各方必须商定各种实际事项和程序。程序不公开,费用由当事方承担。仲裁结果也可以不公开。.

新!!: 联合国和常设仲裁法院 · 查看更多 »

常设国际法院

常设国际法院(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创立的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个国家之间争端的国际司法机关。1922年2月在海牙正式宣告成立,起初由11名法官和4名候补法官组成,1929年取消候补法官并将法官增至15名。国际常设法院与常设仲裁法院并存,前者处理司法和咨询案件,后者从事仲裁,两者的关系是前者的法官候选人由后者的国家团体(即常设仲裁法院每个缔约国派出的至多4名法学家)提出,前者的法官由国际联盟行政院和大会选出终身任职。 由于二战的爆发,1940年起法院实际已经停止了全部司法审判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6年在联合国领导下成立了国际法院,取代了常设国际法院。常设国际法院在形式上以全体法官1946年辞职而宣告解散。 法院存在期间共处理诉讼案件65件,其中作出判决的为33件;受理并提出咨询意见28项。.

新!!: 联合国和常设国际法院 · 查看更多 »

丹特 (足球运动员)

丹特·邦芬·科斯塔·桑托斯(Dante Bonfim Costa Santos,),俗称为丹特(),巴西足球运动员,效力于法甲尼斯,司职中后卫,此前司職防守中场或左后卫。作为一名大器晚成的球员,丹特凭借其出色的速度、力量、抢断和制空能力而跻身欧洲最优秀的中后卫之列。 丹特於2015年夏季轉會窗關閉前由拜仁慕尼黑官方宣布將轉會至德甲沃尔夫斯堡。.

新!!: 联合国和丹特 (足球运动员) · 查看更多 »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新!!: 联合国和丹麦 · 查看更多 »

丹麦历史

丹麦在公元9到11世纪逐渐形成统一的王国。11世纪开始逐渐向外扩张,并征服了英格兰和挪威。1397年的卡尔马联盟将今天的瑞典、挪威、芬兰、冰岛、格陵兰以及法罗群岛等疆土都置于丹麦君主的统治之下。1523年,瑞典和芬兰(当时属于瑞典)离开了联盟;1658年,丹麦又割让了南斯堪的纳维亚的一片土地(斯堪尼亚)给瑞典。1814年拿破仑战争后,挪威再度被割让给瑞典。冰岛在20世纪逐渐脱离丹麦独立,而今天的格陵兰和法罗群岛则在要求更多的自治权。 1940年4月9日丹麦被德国占领,直至二战结束。战争结束后,丹麦成为北约以及欧盟的成员国。.

新!!: 联合国和丹麦历史 · 查看更多 »

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中国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仁化县,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丹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新!!: 联合国和丹霞山 · 查看更多 »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定义为“有陡崖的陆上红层地貌”,1928年冯景兰等在广东省仁化县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形成丹霞地貌的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到2008年1月31日为止,中国已发现丹霞地貌790处,分布在26个省区。 2009年,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湖南崀山和万佛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和龟峰、浙江的方岩和江郎山共同组成的“中国丹霞”组合成为中国当年申报世界遗产的唯一提名项目。2010年8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決定將“中國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自然或文化遺產。.

新!!: 联合国和丹霞地貌 · 查看更多 »

主权国家

主權國家,指擁有獨立主權的独立国家,是國際社會的最基本成員,其统治和管理的权力由该国家或組織的人持有,不受他方影響。.

新!!: 联合国和主权国家 · 查看更多 »

主權

主權(sovereignty)是一個國家對其管轄區域所擁有的至高無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權力。簡言之,即為「自主自決」的最高權威。是對內立法、司法、行政的權力來源,也是對外交往保持獨立自主的一種力量和意志。主權的法律形式對內常規定於憲法或基本法中,對外則是國際的相互承認。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當今主權的概念正因為其至高無上的排他性,外交官不斷援引之;跨國組織及企業設法規避之;諸如政治學家、憲法、國際法學家仍爭論之,討論全球化及國際及區域組織對主權概念的影响。.

新!!: 联合国和主權 · 查看更多 »

东南欧

東南歐是地理名詞,主要包含歐洲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這些主權獨立的國家包含:阿爾巴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希臘、科索沃、馬其頓、摩爾多瓦、蒙特內哥羅、羅馬尼亞、塞爾維亞與一部分土耳其、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由於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或者地理因素,東南歐的界線一直被廣泛爭議。.

新!!: 联合国和东南欧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新!!: 联合国和东帝汶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国旗

東帝汶國旗以紅色為背景,代表東帝汶人民爭取獨立自由的鬥爭,左側有兩個互相重疊的三角形,一個是黑色的,代表必須擊倒愚民政策;而另一個就是黃色的,代表東帝汶曾被葡萄牙、印尼等國殖民統治過的痕跡。面積較小的黑色三角形的中心有一顆指向国旗左上角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和平以及引導着獨立自由的光芒。.

新!!: 联合国和东帝汶国旗 · 查看更多 »

东亚史

東亞史是指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涉及地域包括东亚及周边的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圈。东亚史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包括中国中原王朝和地方性政权历史)、蒙古地区的历史、日本群岛的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以及越南北方王朝的歷史,今日一般指中日韓三國。 东亚地区的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和蒙古地区、印度支那等地。在大陆,中国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并在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朝鲜半岛的北部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和影响。日本在隋唐之际屡次派出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另外,由于中国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开始大修长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隔离并且冲突频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後來滿族(滿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尤其显著,其中蒙古族和女真族曾一度统治整个中国。然而由于中华文明根深柢固且汉族人口众多,这些曾经侵入或征服汉地的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后来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而被认为是完全或部分融入所谓中华民族当中。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历史,但最终扩张了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唯独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与其他邻国和地区发生战争。 20世纪以来,民族独立和殖民体系的崩溃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相对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又成为世界的重要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和中華民國、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发展机遇和矛盾并存,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另外,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日矛盾也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新!!: 联合国和东亚史 · 查看更多 »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或新疆独立运动(簡稱疆獨),是当地民族自19世纪中期以來谋求脱离中国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分离运动。近代以來新疆曾分別在大英帝國和蘇聯與中共的支持下,於1933年11月12日與1944年4月在南疆、北疆前後建立了兩個短暫的國家,因遭到中華民國的反對與鎮壓而滅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中共捨棄了原先所支持的疆獨激進勢力,加強政令加上中蘇交惡的政治背景,衝突趨於激烈。 該獨立運動等支持者认为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是各种突厥人生活的土地,当地的民族有与中华文化迥异的语言、文化、信仰、艺术和历史轨迹,中国对东突厥斯坦自18世纪以来实行了殖民统治,并在当地实行资源掠夺、文化灭绝与种族灭绝等政策;并希求通过各种手段最终达到从中国独立的目的。中華民國認為「東突厥斯坦」一词是近代蘇聯、共產黨为了分裂肢解中国而炮制出的概念,並無历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自公元60年开始即对该地区拥有不间断的主权,包括维吾尔文化在内的当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该地区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民族均被平等对待,且少数民族更受到优待;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扬,疆獨全部是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与「极端宗教势力」等「三股势力」为伍的恐怖分子。.

新!!: 联合国和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东非

东非即东部非洲地区,根據聯合國的次分區共有19個国家或屬地:.

新!!: 联合国和东非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联合国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簡稱希望之聲,Sound of Hope),於2003年6月20日在美國舊金山創建開播,由法輪功支持者捐款資助的華人民間電台,電台宗旨是「給中國人民24小時的真實訊息」。自2010年起,對11個國家以5種語言廣播,通路包括以衛星、短波、中波、互聯網向中國大陸境內播送,在美国旧金山当地也有播出。對於被打壓的中國異議人士、維權人士而言,希望之聲提供他們發聲的媒體管道Lum, Thomas, page CRS-8, list of Falun Gong-affiliated media in United States,其中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訪問台灣時表示,希望之聲在中國大陸起了很大的作用,並強調短波廣播「讓許多大陸維權者感受到民主的存在。」該台對中國大陸訊號,主要透過中央廣播電台短波代播,長期來面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多種干擾形式,包括以軍事設備干擾訊號、施壓台灣執政黨以減少或停止代播。.

新!!: 联合国和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 查看更多 »

东方主战场

《东方主战场》(The Oriental Battlefield)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15年推出的一部纪录片,也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纪录片于2014年初开始进行学术脚本创作,2015年1月29日,摄制组成立,5月17日,摄制组开始进行拍摄工作,至6月20日结束。8月25日,《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纪录片以文献、影视等形式講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

新!!: 联合国和东方主战场 · 查看更多 »

希拉里·克林顿

希拉里·黛安·羅德姆·克林顿(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是美國律師和民主黨政治人物,生於伊利諾州芝加哥。曾任美国国务卿、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美国第一夫人、阿肯色州第一夫人,丈夫是美国第42任总统比尔·克林顿。 2008年,首度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雖然在民選得票領先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但最終在黨代表票數败给奥巴马。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被任命为美国史上第三位女性国务卿。 2016年,再次參與民主黨總統初選並勝出,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同年年底总统选举中領先共和黨對手唐納·川普近287萬普選票,但川普掌握過半選舉人票而使她敗選。.

新!!: 联合国和希拉里·克林顿 · 查看更多 »

布干维尔自治区

布干维尔自治区(Autonomous Region of Bougainville)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唯一的自治区。自治区由布干维尔岛及邻近小岛组成,面积9384平方千米,人口249358,临时首府布卡。自治区的立法机构是布干维尔众议院。根据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央政府达成的协议,自治区政府已经决定于2019年6月15日举行独立公投。.

新!!: 联合国和布干维尔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布伦特伍德中学

布伦特伍德中学(BrentWood College School)是一所寄宿学校,实行男女同校制度Thomson, Ashley and Sylvie Lafortune. Handbook of Canadian Boarding Schools.

新!!: 联合国和布伦特伍德中学 · 查看更多 »

布倫特蘭委員會

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是由聯合國在1983年正式召開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其主席是可持續發展及公共衛生專家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該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解決日益關注的「關於人類環境和自然資源加速惡化而造成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後果。」當該委員會設立時,聯合國大會確認,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和堅定的,建立可持續發展政策是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 1987年,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又稱為布倫特蘭報告)報告。正式定義「永續發展」:「永續發展是一發展模式,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同時又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他們的需求。.

新!!: 联合国和布倫特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بطرس بطرس غالي,拉丁化:Buṭrus Buṭrus-Gālī,),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1992年1月—1996年12月)。.

新!!: 联合国和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 · 查看更多 »

布隆迪历史

布隆迪是一个和卢旺达有着紧密联系的国家。.

新!!: 联合国和布隆迪历史 · 查看更多 »

布鲁塞尔大广场

布魯塞爾大廣場(,),是西歐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的中心廣場;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魯塞爾大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广场的翻译来自法语,而在荷兰语中,应该翻译成大市场。 大廣場始建於12世紀;廣場面積不大,長約110米、寬約60米,被中世紀的行会建築所包圍。市政厅的塔樓建於1402年,高約91米,是廣場上最高的建築。整個市政廳則建於1402年至1455年之間。 历史:11世纪,大广场已经称为布鲁塞尔的中心。考古人员发现,当时的地面水平高度比现在要低1.2米。 死刑执行地点:1523年,宗教改革人士在此被执行火刑。1568年,当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初期,Van Egmont伯爵和Horne伯爵在这里被砍头。1719年,Frans Anneessens行会领袖被执行死刑。 大战:1695年,8月中旬,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其敌人威廉三世在这里大规模冲突,在法军的炮火下,市政厅大楼只剩下断壁残垣。重建的行会建筑采用了弗拉芒-意大利式。19世纪后期,大广场的建筑基本被翻修。 市政厅:1402年始建,1444年完工,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钟楼并不在建筑的正中。 面包房:13世纪,原建筑式木制建筑,当时的面包师烤制面包后,在此出售。1405年改为石制建筑。在19世纪60年代末,面包房被推倒重建,新建筑采用新哥特式,在此收藏了许多艺术作品。 1998年被评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很多人将这里看作欧洲最美丽的广场之一。 廣場十分富有生活氣息,各種酒吧、巧克力店、餐館點綴四周;人們坐在廣場上幽閒自在。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也曾居住在市政厅对面餐厅二楼现在有红色玻璃的房间,他讚美這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天鵝餐廳是當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著名的《共產黨宣言》就在這裡寫成。.

新!!: 联合国和布鲁塞尔大广场 · 查看更多 »

布農族

布農族(布農語:Bunun),清代文獻稱為武崙族,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高山上,現在的人口約五萬餘人。.

新!!: 联合国和布農族 · 查看更多 »

布赛娜·沙班

布赛娜·沙班(بثينة شعبان,)是叙利亚女性学者、作家暨政治人物,现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治和新闻顾问。她从2003年至2008年出任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首任侨民事务部长,被誉为叙利亚“政权对外的门面”。.

新!!: 联合国和布赛娜·沙班 · 查看更多 »

布拉德福德大学

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英文缩写UoB,下文简称布大)位于英国英格兰北部的西约克郡的布拉德福德市(Bradford)。该大学在1966年获得皇家宪章,使其成为英国的第40个大学,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有两个校区:主校区,和管理学院,位于里士满路,EMM Lane。 学生人口包括10,045名本科生和3135名研究生。 成人学生约占本科学生的三分之一。22%的学生是国际学生,来自超过110个不同的国家。在2010年通过UCAS有14406人申请该大学,其中3421人被录取。 1973年布拉德福德大学建立了英国第一个大学和平学部门,是最大的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与冲突的研究中心,也是在英国唯一的一个研究中心 。该司作为一个杰出的国际关系,安全研究,解决冲突和发展与和平研究中心,有世界级的声誉。布拉德福德大学也是伦敦以外提供半日制学位课程的第一所大学。 布拉德福德大学不断地投资它的校园和设施,目前正在进行一个耗资8千4百万英镑的包括学生中心的重建计划,学生中心目前有全新的学生会,社交和研究区域以及酒吧。在2011年夏天,医学院移到主校区,并经过重大整修,提供最先进的设施。.

新!!: 联合国和布拉德福德大学 · 查看更多 »

丘宏達

丘宏達(Chiu Hungdah,),福建漳州海澄人,生於上海,中華民國籍旅居美國學者、國際法學權威。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等校,也是馬里蘭大學終身榮譽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1998~2000獲選擔任會長。並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务委员與外交部無任所大使。.

新!!: 联合国和丘宏達 · 查看更多 »

世纪宝鼎

世纪宝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5年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赠给联合国的巨型青铜器。它被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方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身高2.1米,重1.5吨。 Category:鼎 Category:曼哈顿建筑物 Category:聯合國建築物 Category: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史 Category:1995年政治 Category:美国纪念性建筑物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

新!!: 联合国和世纪宝鼎 · 查看更多 »

世界卫生大会

世界卫生大会(Assemblée Mondiale de la Santé,AMS; WHA; World Health Assembly,WHA),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每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萬國宮召开一次大会,审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工作报告、世界卫生组织的预算报告、接纳新会员国等诸多重要的议题。 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于1948年6月24日在日内瓦召开,大会宣布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

新!!: 联合国和世界卫生大会 · 查看更多 »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为 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或世衛)是聯合國专门机构之一,國際最大的公共衛生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机构。根據《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宗旨是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盡可能獲得高水平的健康。該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為“身體,精神及社會生活中的完美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的主要職能包括:促進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進公共衛生,疾病醫療和有關事項的教學與訓練;推動確定生物製品的國際標準。截至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組織共有194個成員國。.

新!!: 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多人口國家、規模最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二個規模空前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但回顧一些之前的衝突亦可被視為「世界大戰」。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則用來假設、描述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衝突。.

新!!: 联合国和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世界婴儿死亡率列表

世界婴儿死亡率列表.

新!!: 联合国和世界婴儿死亡率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就業計畫

世界就業計畫(英語:World Employment Programme,簡稱WEP)開始於1969年,由國際勞工組織(簡稱ILO)為協助會員國職訓工作,尋找就業機會的一個世界性計畫。對於勞工疾病、死亡,以及職業病、意外傷亡,也有研究種種對策與措施。而它的宗旨為遏止並扭轉開發無門的佃農與貧民窟大眾增加的趨勢,並提供了1950年代、1960年代發展策略失靈後的替代方案。例如提供人們生產工作所需的技能、加速鄉村發展與工業化以及促進國際貿易的成長。同時WEP也結束了二次大戰後ILO面對聯合國等組織崛起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推行此計畫實為ILO重大且創新的舉動。 WEP的開展有三大意義,第一,它開啟了ILO正視關注開發中國家的貧窮問題。第二,該宗旨說明了ILO在整體發展策略的重要議題上,工作範圍也加寬了。第三,WEP具體重申了ILO的核心理念:所有經濟政策都以實現社會目標為最高宗旨。大衛‧摩斯(英語)進一步說明:「最清楚最具體的社會參與莫如有生產成果的就業,因此即使經濟成長趨緩,但只要經濟不致真正停滯不前,基於社會考量,就業為導向的經濟發展及為首選。」亦即,針對就業是改善生活的不二法門。.

新!!: 联合国和世界就業計畫 · 查看更多 »

世界展望會

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 International,--),是一個基督教國際救援及發展機構,目前在全球約100個國家或地區工作。2004年度,在全球籌募所得的善款及物資總值多達15.47億美元,總受益人數超過1億,其中240萬人是資助兒童。世界--是世界上其中一間具規模的救災、扶貧及發展的民間機構。 世界宣明会透過開展兒童爲本區域發展項目、救災及重建、教育、醫療衛生、農林環保、孤兒及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服務,以及城市事工等發展項目,協助貧窮人擺脫貧窮,達致自力更生及持續發展。 宣明会與世界衞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其他聯合國分支機構保持合作關係。.

新!!: 联合国和世界展望會 · 查看更多 »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列出世界上存在主权争议的地区。边界争端根据成因可分为位置性的边界争端(Positional Boundary Disputes)和领土性的边界争端(Territorial Boundary Disputes),前者因已签订条约文本的缺陷而形成纷争,后者为在达成边界条约之前围绕边境领土主权发生的争论。.

新!!: 联合国和世界主權爭端領土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口日

世界人口日(World Population Day),源于1987年7月11日世界50亿人口日。现在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

新!!: 联合国和世界人口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权大会

世界人权大会(World Conference On Human Rights)是1993年6月14至25日联合国于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一次大会,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的首次人权会议,主要成果是《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

新!!: 联合国和世界人权大会 · 查看更多 »

世界人权宣言

《世界人权宣言》是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夏樂宮通过的一份旨在维护人类基本权利的文献(联合国大会第217号决议,A/RES/217),共有30條。宣言起草的直接原因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是第一份在全球範圍內表述所有人類都應該享有的權利的文件。其由联合国出版在其自己網站上。 《世界人權宣言》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和其他兩個可選協約一起包含在國際人權法案中,兩個公約都是在1966年通過。.

新!!: 联合国和世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BCSD)是一個全球性的組織,其下有200餘家公司專責處理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業務。 緣起於1992年於里約舉辦的地球高峰會,當時瑞士企業家史提芬·斯密丹尼擔任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的秘書長,他成立了一個企業永續發展論壇(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並在日後繼續發揮寫出了一本關注生態效益的書籍。。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成立於1995年,總部設於日內瓦,為企業永續發展論壇與世界工業環境委員會(World Industry Council for the Environment)合併後的機構,同時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有辦事處。.

新!!: 联合国和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世界快樂報告

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是聯合國為衡量快樂之可持續發展方案,於網路上出版的國際調查報告。該報告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翰·F·哈利維爾(John F. Helliwell);開創「快樂經濟學」為名的理查·萊亞德;哥倫比亞大學所長及教授、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特別顧問傑佛瑞·薩克斯等人所編。 2011年7月,聯合國大會邀請会员国以此協助並引導其公共政策來衡定國家人民幸福,之後通過決議。2012年4月2日,在聯合國第一次高峰會議中,由不丹總理吉莫·廷禮主持的“快樂和幸福感:定義新經濟範式”將不丹正式採以國民幸福總值作為其主要發展指標,之後不丹成為第一個且是唯一非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作為主要發展指標的國家。 2012年4月1日,第一份世界快樂報告正式發行,成為世界首份以快樂為基礎的國際調查報告,引起國際社會之間的關注。報告中介紹了世界各國快樂和痛苦的成因以及國家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其中包含來自不丹等國家的實例研究。2013年9月,第二份世界快樂報告接續了第一年的數據。報告中的數據來自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第一份世界快樂報告使用2005年至2011年的可靠數據。第二份世界快樂報告使用2005年至2012年的可靠數據,其中著重於2010年至2012年的數據。 多名經濟學、心理學、調查研究和國家統計等相關領域的頂尖學者,在報告中說明了如何測定幸福,並且有效地利用在國家發展上。第二份世界快樂報告則細分有關幸福的問題,其中包含了精神疾病、幸福外在好處、道德重要性、政策影響,以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連接途徑等來測定主觀幸福感和人類發展指數。.

新!!: 联合国和世界快樂報告 · 查看更多 »

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最早的地球日活动是1970年代于美国校园兴起的环保运动,1990年代这项活动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节日和环境保护宣传日,在这天不同国籍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宣传和实践环境保护的观念。.

新!!: 联合国和世界地球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一词有多重涵义,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国籍的传统地理划分。.

新!!: 联合国和世界公民 · 查看更多 »

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

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統計表,是由聯合國「2016年世界城市報告」(The World's Cities in 2016)中提供了2015年世界都市人口數資料,聯合國「2014年世界都市化展望」預估2030年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數,單位為千人。.

新!!: 联合国和世界前三十大都市人口 · 查看更多 »

世界国家和地区人口排名列表

这是根据联合国在2017年发表的修订版“世界人口展望”中的预测制作的,世界主权国家和地区人口列表。.

新!!: 联合国和世界国家和地区人口排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使用和保护人类智力作品的国际组织。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是联合国组织系统中的15个专门机构之一。它管理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各个方面的24项条约(16部关于工业产权,7部关于版权,加上《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直到2014年7月15日為止,成员国有187个国家。.

新!!: 联合国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环境日

世界环境日(JME - Journée Mondiale de l'Environnement; WED - World Environment Day)定于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鼓励全球居民提高环保意识和采取环保行动的主要力量。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会议通过了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的建议。如今,世界环境日已经成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利益相关者积极采取环保行动的重要平台。世界环境日还作为“人类的节日”,呼吁民众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以集小溪而成江海的力量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 每年,聯合國都會有一句標語,或一段話,來提醒人們環境需要的愛護。 2014年: 「提高你的呼聲,而不是海平面」 2015年: 「70億人的夢,1個地球,消費須謹慎有度」(Seven Billion Dreams.

新!!: 联合国和世界环境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科学院

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原名第三世界科學院(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TWAS)、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為一個獨立的非營利、非政治性學術行政組織。 第三世界科學院成立於1983年,由发展中國家的科學家發起,得到聯合國支持,義大利政府資助,總部設於義大利的里雅斯特。第三世界科學院的目的是挑選、支持及推動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卓越科學研究計畫,使第三世界國家受益,並促進與發達國家間的交流。該院支持了約100個發展中國家的各種不同科學研究計畫,並獎助超過2000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科學家。現任院長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 2004年12月16日,第三世界科學院更名为发展中世界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2012年9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更名为世界科学院(The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新!!: 联合国和世界科学院 · 查看更多 »

世界科技城市聯盟

世界科技城市聯盟(World Technoplis Association),在南韓大田市成立,有30個國家共63個會員城市,2010年曾於台灣新竹市舉行會議。.

新!!: 联合国和世界科技城市聯盟 · 查看更多 »

世界糧食計劃署

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原名糧食援助政策與計劃委員會,是屬於聯合國的食品援助組織,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意大利羅馬,為全世界最大的人道救援組織,為世界上9千万有需要人士提供糧食,其中包括了大約5800萬名的孩童。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全球擁有超過80個國家辦公處,他們成立的目標是幫助無法生產與獲得糧食的人和家庭。.

新!!: 联合国和世界糧食計劃署 · 查看更多 »

世界經濟

世界经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而且能以不同的方式打破。它和地理学与地球生态学密不可分。.

新!!: 联合国和世界經濟 · 查看更多 »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

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简称eWTP)是由马云提出成立的一个民间企业驱动平台。.

新!!: 联合国和世界电子贸易平台 · 查看更多 »

世界狂犬病日

每年的9月28日是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狂犬病日”。2007年,由非盈利组织“全球控制狂犬病联盟”设立,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等机构的支持。日期选在9月28日,是为了纪念是第一个发明狂犬病疫苗的路易·巴斯德(逝于1895年9月28日)。.

新!!: 联合国和世界狂犬病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银行集團(World Bank Group,縮寫WBG)是一个包含有5个国际组织的集团,其总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二战末期(1944年),其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终结极度贫困,促进共享繁荣”。世行集团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来资助这些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截止2011年,世行集团提供的贷款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 世界銀行集團由5個機構組成,分別是: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其中,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與國際開發協會常被合稱為「世界银行」。然而「世界银行」一詞在非正式場合也被作為世界银行集团的簡称。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以反全球化人士为主的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世行受到的指责包括,新殖民主义(比如受发达国家控制,为它们施行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有时不当的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世界银行内部的权力结构是另一个批评的焦点。.

新!!: 联合国和世界銀行集團 · 查看更多 »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新!!: 联合国和世界遗产 · 查看更多 »

世界语

世界語(Esperanto,又稱「希望語」,因為Esperanto在該語言中的意思为「希望者」),旧译万国新语、爱斯不难读,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人工语言。波兰犹太人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对其进行了十年的创作工作后于1887年出版《第一本書》,创立了这个语言的基础。世界語的命名來自於Doktoro Esperanto(希望博士)如果將「世界語」這個漢語命名直譯成世界語的話會變成Mondalingvo(Monda.

新!!: 联合国和世界语 · 查看更多 »

世界醫學協會

世界醫學協會(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WMA,是國際性獨立的醫學聯合會,由專業的所組成,世界醫學協會是在1947年9月18日成立,在2016年時的成員包括112個各國的醫學組織及超過一千萬名的醫師。 世界醫學協會是一個國際和獨立的自由專業醫療協會聯合會,因此代表全世界的醫生。WMA於1947年9月18日正式成立,並於2017年已增長到114個國家醫學協會和超過1000多萬醫生。 世界醫學協會主要是要其成員可以自由交流合作,提高醫學倫理學及醫學專業能力的標準,促進世界各地的醫生的職業自由。以這個獨特的合作,WMA希望可以在健康的醫療環境下對病人提供高品質、人性化的照顧,提高全球所有人的生活質量。.

新!!: 联合国和世界醫學協會 · 查看更多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世界自由民主联盟(World League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简称“世盟”)是一个成立于1966年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也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其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亚洲人民反共联盟(简称“亚盟”)。.

新!!: 联合国和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 查看更多 »

世界林業大會

世界林業大會(英文:World Forestry Congress,WFC)或稱世界森林大會,為國際性的林業學術研討會,是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林業研討會,主辦單位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林業部2009年:《出席「2009年第13屆世界林業大會」出國報告》,第1頁,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與各主辦國政府,大會自1926年起,每六年舉辦一次,至2009年為止已舉辦13屆。World Forestry Congress.

新!!: 联合国和世界林業大會 · 查看更多 »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是每年的4月2日,自从1989年9月9日后,每年都举行。它由联合国大会62/139号「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决议指定。最终在2007年12月18日被采用,当时由卡塔尔的代表提出申请,所有联合国成员全票通过。 目的以提醒全世界提高对自闭症的认识程度,更加关注自闭症患者。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為強調這個比例的重要性,在2009年的世界自閉症日,美國有示威者在紐約市的中央公園遺下150輛嬰兒車,以喚醒民眾的關注。 自閉症意識絲帶 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WAAD)决议含有4个主要组成部分:.

新!!: 联合国和世界提高自闭症意识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歷史

世界歷史,簡稱世界史,又稱人類史,一般是指有人類以來地球上歷史的總和,雖然世界歷史本身早在人類文明出現之前就存在,但人類一直到近現代才真正用這個概念來研究和述說歷史。世界历史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根据不同的地区,可分为不同地区的历史,例如中国历史、美国历史;根据不同的代表事物,可以分为不同事物的历史,例如環境史、航空史。.

新!!: 联合国和世界歷史 · 查看更多 »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Democratic Youth,缩写为WFDY)是一个得到联合国承认的国际性非政府左翼青年组织,于1945年在伦敦创立,当时的目的主要是在二战结束后联合反法西斯各盟国青年促进和平和反对核战争,同时表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东方阵营)青年的友谊。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将自身定义为一个反对帝国主义的左翼组织。其总部设在匈牙利布达佩斯。.

新!!: 联合国和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 查看更多 »

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WMO;L'Organisation météorologique mondiale,縮寫:OMM;Monda Organizaĵo pri Meteologio,縮寫:MOM)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其前身为(International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縮寫:IMO)。.

新!!: 联合国和世界气象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河川日

世界河川日(World Rivers Day)是一個最初起源於2005年全球性關懷河川、保護河川的節日,於每年9月的第4個星期日舉行。.

新!!: 联合国和世界河川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消除贫困日

世界消除贫困日(英語: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是聯合國所制定的一個節日,為每年的10月17日,目的是希望推動減低全球的貧困問題,於1992年12月22日的第47屆聯合國大會中決定設立,每年都會有一個除貧相關的口號或目標。 與消除貧困日相關的聯合國活動,尚包括將1996年設為「國際消除貧困年」,以及將1997-2007年訂為「國際消除貧困十年」等。.

新!!: 联合国和世界消除贫困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海洋日

世界海洋日是定在每年的6月8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确定。世界海洋日原先並非联合国的官方纪念日,至2009年聯合國首次慶祝世界海洋日。.

新!!: 联合国和世界海洋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新聞自由日

世界新闻自由日(World Press Freedom Day;La Journée mondiale de la liberté de la presse)是由联合国创建,旨在提高新闻自由的意识,并提醒政府尊重和提升言论自由的权利,该权利铭记在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中。 1993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的5月3日定为世界新闻自由日,也为了纪念温得和克宣言,该宣言是由非洲报刊记者于1991年统一列出的新闻自由准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新闻自由日颁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吉耶尔莫·卡诺新闻自由奖。.

新!!: 联合国和世界新聞自由日 · 查看更多 »

世界旅游组织

世界旅遊組織是聯合國體系的國際組織,成立的宗旨是促進和發展旅遊事業,使有利於經濟發展,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里,現任秘書長是塔利布·裏法伊。.

新!!: 联合国和世界旅游组织 · 查看更多 »

世界政府

世界政府是一个关于可能实现的政治实体的理念,这个政治实体解释并执行国际法。关于这个世界政府的理念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现有的国家要削弱和放弃某些权力。事实上,世界政府将在现有的国家上新增一级行政级别或为不同国家提供独立国家无法提供的协调。 一些人视一些国际机构(例如国际刑事法院、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种超国家和大陆联合体(例如美洲国家组织、欧盟、非盟、南美洲国家联盟和东盟)为世界政府体系的雏形。一个包含不同国家立法者的机构议员全球行动促进了全球治理的民主,尽管这种促进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范围和力度;與之相對地,一些關聯於光明會、共濟會及「新世界秩序」的陰謀論認為光明會等祕密結社,正透過影子政府,逐步地推動建立基於極權主義的世界政府的計畫,並進而將世界政府視為對人類自由的威脅。.

新!!: 联合国和世界政府 · 查看更多 »

世界教师日

每年的10月5日为世界教师日。 该主题日于199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起。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因此将该主题日设在当天。世界教师日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作出的贡献,并引起对教师的世界性关注,帮助教师维护自身权益。每到这一天,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举办庆祝活动。.

新!!: 联合国和世界教师日 · 查看更多 »

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exclusive economic zone,缩写为EEZ),又稱經濟海域,是指国际海洋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海域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除去离另一个国家更近的点。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该国对其专属经济区的渔业资源和矿产资源拥有开发利用或准许它国利用的专有权。經濟海域並非領土的範疇,卻是國家主權的延伸。 聯合國1982年第三次海洋法會議做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約》決議,對於專屬經濟區有詳細規定。該公約已有160國批准簽署,目前僅有美國、朝鮮、伊朗、泰國、利比亞等尚未批准。.

新!!: 联合国和专属经济区 · 查看更多 »

万国宫

万国宫(Palais des Nations;Palace of Nations),位于瑞士日内瓦,建于1929年并于1938年设定为国际联盟总部。虽然瑞士直到2002年才加入联合国,但从1950年代开始,万国宫就作为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 1920年代的一场建筑竞赛是这样描述这个建筑计划的: 一个建筑师评审团被委任从377个方案中选出终结设计,但却没能决定最后的中标者。最终,五位领先的建筑师被选中合作提交一个方案,他们是意大利的Carlo Broggi,瑞士的Julien Flegenheimer,法国的Camille Lefèvre和Henri-Paul Nénot,和匈牙利的Joseph Vago。盟约国的捐助被用在内部装修上。 经转手给联合国,主楼旁边扩充了两栋大楼。1950年代初,"K"楼增建了三层,而新建的"D"楼被用来暂时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办公楼。"E"楼(或叫新楼)建于1973年并作为一个会议设施。如今整个建筑有600米长,内设34间会议厅,2800间办公室。 万国宫位于由Revilliod de Rive家族遗赠给日内瓦市的Ariana公园中,当时的条件是让一些孔雀自由地在公园中活动,而它们今天成为了那里的一道景观。公园中还保存这一栋1668年的小木屋。 在万国宫基石下藏着一个装有一份国际联盟会员国名单、一份《国际联盟盟约》,和国际联盟第十届大会所有出席国家的硬币样品的小匣子。 建筑物正对着日内瓦湖和湖对面的法屬阿尔卑斯山脉。.

新!!: 联合国和万国宫 · 查看更多 »

帕劳国旗

帛琉國旗是一面雙色旗幟。天藍色底象徵海洋,中間偏左的方向為一黃色圓形,代表了月亮。 本旗啟用於1981年1月1日。帛琉獨立前曾使用過聯合國旗、美國國旗和日本国旗。.

新!!: 联合国和帕劳国旗 · 查看更多 »

帕甘島

帕甘島(英語:Pagan Island),是美屬北馬里亞納群島中的一座小島,位於該群島首府塞班島北方320公里。該島由於火山活動劇烈,島上所有的居民在1981年撤出,2000年和201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該島沒有固定居民。.

新!!: 联合国和帕甘島 · 查看更多 »

帕特里斯·卢蒙巴

帕特里斯·盧蒙巴(Patrice Émery Lumumba,),非洲政治家,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首任总理(1960)。1925年7月2日生于开赛省桑库鲁县,1961年1月17日或18日被杀害于加丹加。巴特特拉部族人。.

新!!: 联合国和帕特里斯·卢蒙巴 · 查看更多 »

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

三二六民主和平護台灣大遊行(Hundreds of thousands protest anti-secession law in Taiwan),是指由台灣的民主進步黨、台灣團結聯盟及500多個的民間社團結合而成的「民主和平護台灣大聯盟」發起,於2005年3月26日在台北市舉行的大遊行。 本次遊行有來自台灣各地的數十萬民眾參與,藉以表達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所構成進一步安全威脅的強烈抗議與不滿。本次遊行是臺灣歷史上少見的超大型動員遊行,並首次有時任總統參與。 遊行在喧闹中登场,但整個過程大致平和。.

新!!: 联合国和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三副

三副(3rd Officer, 3/O或3rd Mate, 3/M)(又稱:資淺船副,Junior Officer),为船副的一种,係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中華民國交通部正式名稱為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據船長与大副命令指示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有關海員等工作。.

新!!: 联合国和三副 · 查看更多 »

三通

三通是臺海两岸直接“通郵”、“通商”、“通航”的简称,主要是中国大陸提出與臺灣方面就兩岸之間的交流提議,中華民國政府則長期採取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為對應。 因為兩岸政府主张之管轄區域重叠,且除了民進黨政府外,雙方領導人各自宣稱「一個中國」,此航線一般定义為:不是國內航線(道)、也不是國際航線(道),而是两岸航线。.

新!!: 联合国和三通 · 查看更多 »

下柬埔寨

下柬埔寨(កម្ពុជាក្រោម)是柬埔寨历史上著名的高棉帝国的一部分,中越古籍称作“水真腊”,后在越南南进历史中被逐步吞并,现属于越南南方。.

新!!: 联合国和下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帛琉

帕劳(Palau,旧称Belau或Pelew),也称--,正式名称是帕劳共和国,(Republic of Palau;帕勞語:Beluu er a Belau),是位于西太平洋的岛国。全国有约340座岛屿,属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加罗林群岛的西链,总面积为466平方公里。人口最多的岛屿是科罗尔。首都恩吉鲁穆德位于临近岛屿巴伯尔道布岛,隶属于梅莱凯奥克州。帕劳的海上邻国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约3,000年以前,来自菲律宾的移民最先在这里定居;直到约900年以前,当地人种都属于尼格利陀人。群岛在16世纪初被欧洲人发现,1574年成为西属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被击败;1899年,根据德国-西班牙条约(英语:German–Spanish Treaty),群岛被出售予德意志帝国,隶属于德属新几内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帕劳被日本帝国海军占领,随后被国际联盟归入日治南洋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马里亚纳群岛及帕劳战事的一部分,美军与日军在此进行过多次小规模战斗,包括主要的佩莱利乌战役。1947年,帕劳同其它几个太平洋群岛一起成为美属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的一部分。1979年,帕劳公投反对加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根据与美国之间的自由联合协定,帕劳在1994年完全独立。.

新!!: 联合国和帛琉 · 查看更多 »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简称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缩写B&R),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13年倡议并主导的跨国经济带。 一带一路范围涵盖历史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经的中国、中亚、北亚和西亚、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实现沿线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更加安全高效,以形成更高水平的陆海空交流网络。同时使投资贸易的便利化水平更有效的提升,建立高品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域网。以使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的深入,人文交流更加的广泛。.

新!!: 联合国和一带一路 · 查看更多 »

一中共表

一中共表,意思是指「一個中國,共同表述」,是中華民國前任總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核心幕僚國立臺灣大學前副校長包宗和在《一個超越歷史侷限的兩岸觀》文章中,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所提的「一中各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提的「一個中國」的各自主張,提出的關於推动海峽兩岸關係的概念。類似的概念還有張亞中提出的一中同表。.

新!!: 联合国和一中共表 · 查看更多 »

一事不再理

一事不再理(拉丁文:ne bis in idem),又有稱為禁止雙重危險(Protection against double jeopardy),或是禁止二重起訴,其屬於一種訴訟法上的概念,且在許多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印度)之中,為憲法上的權利,屬於人民基本權的一種。而其主要的內容在於避免被告就同一犯罪遭受到兩次或以上的審判。在多數國家中,一事不再理為訴訟上的抗辯手法之一,且此種抗辯為一種初步事項(preliminary matter),不論該抗辯是否屬實皆須優先審理,被告若抗辯「曾就同一罪行獲裁定無罪(autrefois acquit)」或是「曾就同一罪行被定罪(autrefois convict)」,亦即被告曾經就同一犯罪事實被宣告無罪或有罪。不論該抗辯是否屬實皆須優先審理。若查證屬實,則後續的審判程序將會停止進行。另外,此種程序不僅僅被用在刑事訴訟之中,在許多國家中,基於保護被告之權益,避免代表国家权力的监察机构滥用公共资源优势控诉调查被告,同時基於法院的公益考量,本原則也被用於民事訴訟上,以避免同一案件再行起訴,浪費司法資源,並使被告必須要支出多於且無必要的訴訟成本。.

新!!: 联合国和一事不再理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制

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Um país, dois sistem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統一之目標所提出的憲法原則。最早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的海峽兩岸關係,蔣經國則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鄧小平。 後來相繼適用於過去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殖民地、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將兩地以特別行政區的方式列為特別行政區。其中鄧小平主張在實現中國和平統一時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代表一個中國,並且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多次對外表達自身對於香港、澳門主權政策的主張,並且要求與其有所外交互動的國家應該要認識到一國兩制政策的存在。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包括香港、澳門得以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據該原則,香港、澳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經濟政策、金融事務、管治制度以及對外關係50年。.

新!!: 联合国和一国两制 · 查看更多 »

一邊一國

一邊一國(tl),是指認定台灣、中國不屬同一國家的主張。一邊一國是台灣由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對於兩岸關係的一種外交政策,也是支持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主體性人士的一個重要政治主張。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這個主張被歸在一中一台。 2002年8月3日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透過視訊會議發言對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台灣同鄉會第二十九屆年會上向與會人士提出。相對於特殊兩國論僅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分屬不同國家統治(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邊一國論更強調台灣有別於中國之外的獨立性。.

新!!: 联合国和一邊一國 · 查看更多 »

一橋大學

一橋大學(日文:ひとつばし だいがく,英文:Hitotsubashi University)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国立市的一所国立大学。其前身為1875年由森有禮及福澤諭吉創立的「商法講習所」,1920年改為舊制,1949年改為新制大學並易名「一橋」,2004年改为国立大学法人。 一橋是歷史最悠久的旧三商大,至今一直被視為日本菁英商管人才的搖籃而名列日本頂尖大學集團「舊帝一工神」之一,入學難度於日本排名前二以內,而與京都大學相近。 一橋作為專攻社會科學的小型大學,性質與倫敦政經學院、巴黎政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及國立政治大學相近。畢業生多任職於商社、金融商管界及政治及司法行政領域。.

新!!: 联合国和一橋大學 · 查看更多 »

一江山岛战役

一江山島戰役是1955年1月18日上午7時許,中国人民解放军與中華民國國軍於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中在浙江省一江山島進行的戰役。解放軍華東軍區部隊发动攻岛作战,此为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大舉進攻大陳島門戶一江山島。戰鬥历时两天,至1月19日2時,解放軍佔領該島。国军一江山島指揮官王生明阵亡,副指揮官王輔弼被俘,其餘守軍阵亡500多人,遭俘500多人。.

新!!: 联合国和一江山岛战役 · 查看更多 »

也門統一

也門統一在1990年5月22日發生。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南也門)和也門阿拉伯共和國(北也門)統一成為也門共和國。.

新!!: 联合国和也門統一 · 查看更多 »

也门

葉門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al-Jumhūriyyah al-Yamaniyyah),通稱葉門(al-Yaman),為西南亞國家,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1990年5月22日由葉門阿拉伯共和國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合併統一而成。.

新!!: 联合国和也门 · 查看更多 »

也门民主共和国

也门民主共和国(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 الديمقراطية ),于1994年5月宣告成立,首都亚丁,由也門民主共和國总统阿里·萨利姆·比德与总理海达尔·阿布·巴克尔·阿塔斯领导。.

新!!: 联合国和也门民主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乍得

乍得(或譯--,تشاد; Tchad ),全称乍得共和国,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由於乍得地處非洲中心,远离海洋,全年高温炎热,且国土大部為沙漠地區,所以又被称为「非洲死亡之心」。 乍得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和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乍得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民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从公元前7000年开始已有大量人口在乍得一带聚居,直至公元前第1个千年末期,一连串政权在乍得的撒哈拉地区兴起和消亡,它们都曾控制经过该区的跨撒哈拉贸易路线。乍得在1920年被法国占领,成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部分。1960年,乍得在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带领下从法国独立,但托姆巴巴耶的政策引起北部穆斯林地区不满,最终在1965年触--长期的内战。1979年,反政府武装攻占恩贾梅纳,结束了南部政权的统治。但是反政府武装指挥官之间发生内讧,结果侯赛因·哈布雷赢得战斗,出任总统,但在1990年被他的将军伊德里斯·代比推翻。最近,苏丹的达尔富尔冲突在乍得边境爆发,使该区局势不稳。 虽然乍得有很多活跃政党,但总统伊德里斯·代比领导的爱国拯救运动牢牢地把握权力,现在国内仍经常发生政治暴力和意图的军事政变。乍得是世界上最贫穷、贪污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2003年起,石油已取代传统的棉花工业,成为乍得最主要的出口收入来源。2008年2月2日叛軍攻入首都恩賈梅納。.

新!!: 联合国和乍得 · 查看更多 »

乍得经济

乍得在联合国公布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倒数第五,国内80%人民生活在贫穷线以下。2005年,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只有1,500美元 。乍得是中非国家银行和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的成员国之一,法定货币是中非法郎。连年不断的内战使外国投资者尽数撤离,1979年至1982年离开该国的人近来才开始对该国的发展重拾信心。2000年,外资开始大规模投入乍得的石油业,这有助推动该国的经济发展。 超过80%的乍得人靠自给耕作或畜牧维生,当地的气候决定了人们耕作和放牧的地点。乍得最南10%的土地是该国最肥沃的可耕地,主要农作物有高梁和小米。在萨赫勒地区只种有较硬品种的小米,收成也比南部地区明显要低;但萨赫勒却是大型商业牲口牧群、山羊、绵羊、驴和马的理想牧地。撒哈拉沙漠零散的绿洲只能支持部分枣类和豆类植物。在石油业发展之前,棉花生产是乍得的主要工业,棉花出口占了该国出口总额的80%。现在棉花仍是该国的主要出口货品。一家曾受全球棉花价格下降打击的乍得大型棉花公司Cotontchad受到法国、荷兰、欧盟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资助,这家国营企业预料会被私有化。 埃克森美孚联合雪佛龙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已在乍得南部投资37亿美元,开发蕴藏量估计达10亿桶的石油资源。2003年一条连接油田和喀麦隆沿海地区的输油管建成后(由世界银行部分资助),石油开采工作展开。作为资助的条件,世界银行坚持开采石油所得收益之中的80%要用于乍得的发展计划。2006年1月,因为乍得政府通过法令降低这一比率,世界银行暂停贷款计划。2006年7月14日,世界银行和乍得政府签署备忘錄,乍得政府承诺把收益中的70%用作消除贫穷。 内戰严重窒碍了乍得交通基建的发展,乍得在1987年的已平整公路只有30千米长,连续的道路修复工程改善了公路状况,直至2004年该国已有总长550千米的已平整公路。但乍得的公路网络仍然十分有限,一些公路在一年中有数月不能使用。乍得国内没有铁路,货物的出入口主要靠依赖喀麦隆的铁路系统,往来海港杜阿拉。恩贾梅纳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法国巴黎和一些非洲城市。乍得的电信网络简陋且昂贵,国营企业SotelTchad提供固网电话服务,但全国只有14,000条固网电话线,是全球电话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乍得水电协会为首都15%的人口提供电力,全国覆盖率仅为2%。大部分乍得人使用木材、动物粪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乍得的城市基建落后,只有48%的市区人口有清洁的饮用水,可使用基本卫生设备的人口更只有2%。 乍得的唯一电视台是国有的乍得国家电视台(TeleTchad),但仅覆盖恩贾梅纳。电台的覆盖率远远较大,全国有13家私营电台。因为运输费用高昂,人民识字率低且普遍清贫,乍得的报纸数量和流通率较低。虽然宪法保障言论自由,但政府在2006年底却启动了一套审查媒体的系统。.

新!!: 联合国和乍得经济 · 查看更多 »

九一一事件陰謀論

九一一陰謀論是指一套理論,認為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美國九一一襲擊是一場政治陰謀。當中的主要疑點包括飛機撞毀一摩天大廈的可能性,五角大樓的缺口直徑與飛機直徑不符,聯合航空93號班機的碎片以及劫機者的生死等疑點。襲擊後,美國政府旋即公佈劫機者名單,不久後以消滅塔利班政權及捕捉賓·拉登為名向阿富汗宣戰,之後又以搜尋大殺傷力武器為名向伊拉克宣戰;因此陰謀論者認為該襲擊目的是喬治·W·布希政府自導自演,為鞏固其統治合法性,转移媒体焦点,維護美国的國際地位,達到霸權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在美國,陰謀論通常都不會受到主流媒體的歡迎,一些阴谋论反对者对陰謀論的一些观点进行了反驳。同时九一一陰謀論不乏知名人士相信,更有組織地遊行示威、出版書籍、纪录片等向民眾宣傳九一一陰謀論,其中較著名的便是纪录片《脆弱的變化》。2013年4月2日,根據一家專門分析政治動向的美國機構 — 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調查顯示,有11%的美國民眾投票認為,九一一襲擊是美國政府的自導自演。.

新!!: 联合国和九一一事件陰謀論 · 查看更多 »

九一一袭击当天大事记

以下所有时间使用美国东部夏令时间,比国际标准时间GMT晚4个小时。.

新!!: 联合国和九一一袭击当天大事记 · 查看更多 »

平壤

平壤,正式名稱為平壤直轄市(),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市区,東側是平安南道的大同郡、檜倉郡及南浦特别市的大安郡及龍岡郡、南側是黃海北道的黃州郡、延山郡及-松-林市、北側是平安南道的成川郡及平城市。 平壤位于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势低--的地段,因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壤”。也是平安道名稱中“平”字的來源地。城市西北部是低矮的山岭,东部是丘陵和的平原。大同江和它的支流普通江流经市中心。 因城内遍布柳树,平壤又稱“柳京”。朝鲜政府提倡植树造林並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平壤的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平壤市民的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8平方米。 平壤是传说中朝鮮族的始祖檀君在西元前1122年建都的王儉城所在地,為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有乙密台、练光亭、大同门、普通门等年代久远的古迹。虽然平壤在朝鲜战争中被毁坏几成废墟,平壤很快得到重建,20世纪70、80年代,平壤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建了主体思想塔、人民大学习堂、五一体育场、平壤凯旋门等地标性建筑。.

新!!: 联合国和平壤 · 查看更多 »

平壤-元山戰役

平壤-元山戰役是聯合國軍為統一整個朝鮮半島而進行之軍事行動,此戰役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兵朝鮮半島。.

新!!: 联合国和平壤-元山戰役 · 查看更多 »

平壤戰役 (1950年)

平壤戰役是韓戰中聯合國軍攻佔北韓首都平壤的戰役。為平壤-元山戰役的一部分。 戰役開始於1950年10月14日及至10月19日結束,在行動中,聯合國軍攻佔了平壤,結束了聯合國軍一連串的勝利,之後雖然繼續向北進攻鴨綠江,但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覺得深受威脅,因此決定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介入衝突以支持北韓,攻擊聯合國軍及迫令其撤退回南韓。.

新!!: 联合国和平壤戰役 (1950年) · 查看更多 »

幽浮學

幽浮學(Ufology)或飞碟学或UFO研究是指研究不明飛行物體(UFO)報告、目擊事件、物理現象與相關奇異現象的一門學問。.

新!!: 联合国和幽浮學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联合国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Українська Радянс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Укра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苏联的第三個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在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人口仅次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面积也居第三位,居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是苏联经济较为发达的加盟共和国。共和国首都开始为哈尔科夫(1918-1934),后迁至基辅。.

新!!: 联合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陆军

乌克兰陆军(Сухопутні Війська ЗСУ),是乌克兰武装部隊的地面作战军种。源自於1991年12月从苏联陆军继承而来的三大军区的部队:基辅军区、喀尔巴阡军区、敖德萨军区。.

新!!: 联合国和乌克兰陆军 · 查看更多 »

乌田纳

乌田纳(Utena)是立陶宛东北部的一座城市,是乌田纳区和乌田纳县的行政中心。乌田纳是立陶宛最早出现的聚居地之一,地名最早见于1261年,可能取自一个水文名称。 乌田纳是工业城市,以生产服装、食品和饮品闻名。近年市内的街道、广场和公园都经过重建,以吸引游客。2007年,乌田纳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国际大奖”B类(人口为10,001至50,000人的城镇)银奖。 乌田纳的周年纪念是9月的最后一个周末。.

新!!: 联合国和乌田纳 · 查看更多 »

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乌鲁木齐七五事件()是2009年7月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爆发的一场大規模騷亂與暴力活動。起初只是一场示威活动,后演变成以汉族人为主要对象的暴力袭击,当天至少有1000名维吾尔族人参与了这场暴力活动〈〉,BBC新闻,2009年7月6日,最后访问于2009年7月6日。。中国政府出动了武装警察加以应对。两天后数百名汉族人又与警方以及维吾尔族人双方发生冲突。 这起事件一共造成至少197人死亡,大部分為漢族Yan Hao、Geng Ruibin、Yuan Ye,〈〉,新华网,2009年7月18日,最后访问于2009年7月21日(原始内容于2010年4月17日)。,另有1721人受伤〈Initial probe completed and arrest warrants to be issued soon, Xinjiang prosecutor says〉,(原载《南華早報》),美联社,2009年7月17日,A7页。,以及大量车辆、建筑物被摧毁。.

新!!: 联合国和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 查看更多 »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族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及电子政务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新!!: 联合国和乌拉圭 · 查看更多 »

乔冠华

乔冠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庆丰镇东乔村人。曾用笔名乔木、--怀。中国政治家、外交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1939年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等职务。.

新!!: 联合国和乔冠华 · 查看更多 »

乔莫·肯雅塔

乔莫·肯雅塔(Jomo Kenyatta,),肯尼亚政治家,第一位肯尼亚总统,肯尼亚国父。.

新!!: 联合国和乔莫·肯雅塔 · 查看更多 »

乔森潘

乔森潘(;),红色高棉第四, CNN, August 9, 2014.

新!!: 联合国和乔森潘 · 查看更多 »

乔楚儿

喬楚兒(Katy Qiao),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志願者,曾為貧困家庭兒童尋求教育援助。出生在中國上海,14歲時留學英國,畢業於倫敦地區女子學校。18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經濟學,輔修鋼琴。精通普通話,上海話,粵語,英語,日語。擁有1/4日本血統。.

新!!: 联合国和乔楚儿 · 查看更多 »

乔治·沃克·布什

--(英语:George Walker Bush,/ˈdʒɔrdʒ ˈwɔːkər ˈbʊʃ/,),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为美國第43任总统。 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就職在擔任總統之前,於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德克萨斯州州長。布什家族很早就開始投入共和党以及美國政治,布什的父親是之前曾擔任第41任總統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也曾擔任佛羅里達州的州長,由於與父親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小布什以區別,而他父親就被稱為老布什。 小布什任內遭遇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他因此發動了一連串反恐戰爭。在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萨达姆政權。 在經過激烈的選戰後,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擊敗民主黨參選人約翰·凱利當選連任,他获得连任,並成功贏得普選和選舉人票。任內小布什推行了1.3兆元的減稅計畫、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晚期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近年來,布什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关塔那摩湾事件、虐囚门事件、以及颶風卡特里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在-zh-hans:美国在线;zh-hant:美國在線;zh-hk:美國線上;zh-tw:美國線上;zh-mo:美國線上;-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布什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六位,且此时小布什仍在總統任內。.

新!!: 联合国和乔治·沃克·布什 · 查看更多 »

乔治市

乔治市(George Town;槟城福建话:『坡底』,意为市中心),为马来西亚槟城州的首府,位于槟岛东北角。槟岛是2010年马来西亚第二大城市及第一大岛城。在2010年共有708,127人。而以乔治市为中心的大槟城都会区方面则有约两百五十万人,也是全国第二大的组合城市。乔治市也是国内古老城镇之一,并在2008年7月7日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现今的古迹区。乔治市是槟城州乃至整个北马区的政治、金融、旅游、文化和高等教育中心。 乔治市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船长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 Light)于1786年作为转口港创立,也是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地之一。乔治市在1867年和新加坡马六甲组成海峡殖民地,之后被大日本帝国占领,二战结束后大英帝国成功收回槟城,并在1957年马来亚独立前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颁布为马来西亚第一个大城市,过后在70年代被剥夺城市资格并重组成为(MPPP)。在2015年,乔治市以『槟岛』的名义再次取得大城市资格。 由于全盛时期时许多不同种族及宗教的人抵达并在这里居住,使乔治市的建筑风格以殖民地和亚洲风格为主。由于其独特且无处不在的街头小吃,使乔治市获得了『马来西亚美食之都』的美誉。还有,乔治市也拥有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土生华人(Peranakan,为早期华人先辈与当地土著的后代)就拥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饮食习惯。 今天,乔治市也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医疗旅游中心,接待国内约一半的医疗游客,也有一些来自临近国家。乔治市也是数家马来西亚和国际银行在北马的金融中心。乔治市也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城市,位于乔治市南部的槟城国际机场提供飞行至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和槟威大桥则连接至对岸的马来西亚半岛。槟城港口将乔治市与全球200多个港口连接起来,并吸引豪华邮轮在此停靠。.

新!!: 联合国和乔治市 · 查看更多 »

义乌市

义乌市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中部。义乌为浙江省综合实力第三大县市,也是中国经济发达县市之一,其综合竞争力2010年位居浙江省第三位,全国百强县(市)第八位。2005年,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等多家世界权威机构联合发布《震惊世界的中国数字》报告中,义乌市场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已成为广交会、华交会之后国内第三大贸易类展会。2010年,义乌被设为国际贸易方面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新!!: 联合国和义乌市 · 查看更多 »

义乌国际商贸城

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位于浙江义乌的一个小商品专业批发市场,市场发展商和管理者为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3年,2002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600415。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新!!: 联合国和义乌国际商贸城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港

亚历山大港(Αλεξάνδρεια;科普特语:Ⲣⲁⲕⲟⲧⲉ(Rakote);الإسكندرية),又譯亞歷山卓,埃及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省省会,地中海岸的港口、非洲重要的海港。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1°12',东经29°15',离开罗西北208千米。尼罗河多支的、现已干枯的入海口位于亚历山大港东19千米处,古城卡诺珀斯的遗蹟就在那裡。今天亚历山大港有约334万居民。 亚历山大港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雖然埃及的伊斯兰教统治者在奠定了开罗为埃及的新首都后亚历山大港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在十九世紀末期,亞歷山大港躍升為世界主要的船運及交易中心之一,蓬勃的棉花業與連接紅海和地中海地區的優越地理位置帶給這個城市豐厚的利潤。 今天的亞歷山大港靠著從蘇伊士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運輸管線成為埃及的重要工業中心。這個城市同時也有著蓬勃的觀光業。.

新!!: 联合国和亚历山大港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德罗·佩尔蒂尼

亚历山德罗·佩尔蒂尼(Alessandro (Sandro) Pertini,),意大利政治人物,记者和社会主义政治家,意大利共和国第7任总统,任期为1978年至1985年。.

新!!: 联合国和亚历山德罗·佩尔蒂尼 · 查看更多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

亚太太空合作组织(Asia-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缩写:APSCO)是由亚太地区联合国成员国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于中国北京,现任秘书长李新军博士。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推动成员国之间空间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多边合作,并通过技术研发、应用、人才培训等事务在成员国之间开展互助,提高成员国空间能力,促进人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前身为“亚太空间技术应用多边合作会议”,2005年10月28日八个成员国签署《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标志该组织正式成立,截至2006年6月止共有9个签约国。根据其公约的规定,至少必须有5个国家签署该公约,并向东道国政府交存批准书或接受书后公约即生效。.

新!!: 联合国和亚太空间合作组织 · 查看更多 »

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

亚伯拉罕 "亚伯" 方特斯(Abraham Abe Fortas,),自1965年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至1969年退休。方特斯来自田纳西州,后来成为了耶鲁的法学教授,还曾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咨询服务。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位期间,他服务于美国内政部,后来哈利·S·杜鲁门指派他为代表之一组建了联合国。之后,他曾代表林登·约翰逊参与了1948年的民主党参议院第二初级选举争端,并以此与即将成为总统的林登·约翰逊形成了亲密的关系。方特斯曾作为克拉伦斯·厄尔·吉迪恩的律师上诉至美国最高法院,克拉伦斯·厄尔·吉迪恩的案子关系到获得法律援助。作为约翰逊任命的大法官,方特斯与约翰逊总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工作关系。1968年,约翰逊試圖提名方特斯首席大法官,但这个提名却遭到了國會強烈反對,方特斯隨後離開了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离开后,方特斯成為私人的執業律師。.

新!!: 联合国和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 · 查看更多 »

亚德里亚航空

亚德里亚航空(Adria Airways d.d.)是一家总部位于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航空公司。该航空公司是斯洛文尼亚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星空联盟的区域成员。亚德里亚航空主要经营欧洲范围内的定期航班,并提供前往欧洲以及中东部分城市的包机服务。其枢纽机场为盧布爾雅那約熱·普奇尼克機場。.

新!!: 联合国和亚德里亚航空 · 查看更多 »

亚美尼亚人

亚美尼亚人(亚美尼亚语:Հայեր)是一个发源于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东部的民族和族群,属欧罗巴人种的阿尔卑斯人种或地中海人种类型。使用亚美尼亚语,分成许多方言,属印欧语系亚美尼亚语族。文字是由4世纪末5世纪初由学者聖梅斯羅布创制的亚美尼亚字母,经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宗教上属基督教亚美尼亚教会,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列为国教的国家。如今亚美尼亚人约700多万,除居住在亚美尼亚外,还分布在俄罗斯、格鲁吉亚、美国、伊朗、德國、法国、烏克蘭、黎巴嫩、叙利亚、巴西,其中俄罗斯是仅次于亚美尼亚的第二大亚美尼亚人聚居地,海外亚美尼亚人多于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亚美尼亚人。.

新!!: 联合国和亚美尼亚人 · 查看更多 »

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英语:Armenian Genocide;亚美尼亚语:Հայոց Ցեղասպանութիւն;土耳其语:Ermeni Soykırımı),指土耳其政府於1915年至1917年间,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进行的种族屠杀。其受害者数量达到150万之众。 土耳其政府至今拒绝承认这是一次官方发起的有预谋的屠杀行为,但亞美尼亞、俄罗斯和其他多数西方国家皆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和猶太人大屠殺相提并论的由一国政府蓄意进行的种族灭绝行为,一些土耳其学者(如奥尔汗·帕穆克等)也持有相同观点。目前共有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德国、法国、希腊、意大利、黎巴嫩、荷兰、俄罗斯、瑞典等廿多个国家官方承认这是一场种族屠杀。欧洲议会也承认“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认为这宗屠杀为“违反人性的罪行”。联合国防止歧視和保護少數小組委員會也将事件定性为“种族灭绝”。.

新!!: 联合国和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亚瑟·卡普兰

亚瑟·卡普兰(Arthur Caplan)美国着名医学家。纽约大学Langone医学中心的生物伦理学教授兼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伦理学中心主任,并任教明尼苏达大学,匹兹堡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曾获发现杂志(Disvovery)2008年选为科学界前十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2009年10月,聯合國及歐洲理事會呼籲制定關於"禁止贩卖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国际公约,以保護受害人並嚴懲違反者。並發表近百頁的研究報告,指出贩卖人体器官違反道德,也会導致器官提供者、接受移植者承受更大的危险。亚瑟·卡普兰為報告作者之一,他強調基本原則"器官获取不能与经济利益挂钩",反對建立合法的器官交易市场;該報告關注"器官移植旅游”現象,即富人前往穷国获取人体器官以供移植。.

新!!: 联合国和亚瑟·卡普兰 · 查看更多 »

亚特兰大冰岛航空

亞特蘭大冰島航空(Air Atlanta Icelandic)是一間位於冰島科帕沃于爾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主要业务为飛機租賃。该航空公司也提供冰島遊覽的包機服務。在2007年中期,航空公司開始重視於航空貨運服務。航空公司的基地是位於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

新!!: 联合国和亚特兰大冰岛航空 · 查看更多 »

亚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列表,包括主权国家及属地。.

新!!: 联合国和亚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亚洲四小龙

亞洲四小龍(Four Asian Tigers)是指自1960年代末至1990年代期间,經濟迅速發展的四個位於西太平洋的經濟體:韓國、臺灣、香港及新加坡。 亞洲四小龍在1970年代之前以農業和輕工業(小型工廠)為主导,1970-1990年代經濟發展高速。它們利用已開發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策略,發展迅速,成為东亚和南亚繼日本國後新興的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雁行理论),也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之一,其成功的經濟發展過程和經驗是發展經濟學研究的典型例子。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隨著國際經濟情勢發展變遷较为少用。.

新!!: 联合国和亚洲四小龙 · 查看更多 »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 (CICA),Совещание п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ю и мерам доверия в Азии (СВМДА),简称亚信会议或亚信)是一个亚洲多国参与的论坛。.

新!!: 联合国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 查看更多 »

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

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或林肯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五號艦,由紐波特紐斯造船廠(Newport News Shipyard)承造,起造於1984年,1988年下水。林肯號是以帶領美國走過南北戰爭的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為名,是美國海軍第二艘使用這名字的船艦——第一艘以林肯為名的軍艦是1960年時下水的喬治.華盛頓級核動力彈道潛艦──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SSBN-602)。.

新!!: 联合国和亞伯拉罕·林肯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英屬基地區(Sovereign Base Areas of Akrotiri and Dhekelia)是兩個位於地中海極東部島嶼賽普勒斯上的英國特殊屬地,共同組成了英屬基地區,其中亞克羅提利(Ακρωτήρι,Ağrotur)位於賽普勒斯島南部,德凱利亞(Δεκέλεια,Dikelya)則位於島上的東南隅。 英屬基地區(Sovereign Base Area)是一種英國在海外擁有的特殊军事基地單位。與其他國家的海外基地大都採用與當地政府合作或租借場地的方式不同,英屬基地區的土地主權是屬於英國擁有,屬於英國的境外領地中之一種。英屬基地區的存在起源於殖民時代,英國在其海外殖民地先建立了軍事基地之後,再由於殖民地獨立建國而變成一孤立區域。在賽普勒斯,英國共建立了兩個像這樣的基地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1869年時開通的苏伊士运河,該運河是英國與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之間必經的聯絡航線。1960年賽普勒斯獨立建國時,英國保留了這兩小塊軍事基地的領土沒有讓其一起獨立。 在這兩個基地區英軍設置有軍營、監聽站等設施,與最重要的(RAF Akrotiri),是英國在地中海地區唯一一個有長期派駐單位的空軍基地。除此之外,位於島東南的德凱利亞(Dhekelia)基地正好位於目前是由联合国維和部隊負責的緩衝帶「綠線」(Green Line)之上,包括以联合国名義出兵協助維安與原本的基地區駐軍,英國一共有約3,500人的部隊長期駐留在賽普勒斯島上。 英屬基地區雖然在名義上是英國的海外屬地,但是並不歸英國政府原本負責境外領土管理的外交部管轄,基地區的最高負責人是行政长官(Administrator),由英国君主任命,直接向國防部負責。在賽普勒斯島上的英屬基地區與島上的族群關係良好,基地區本身並非防衛森嚴的孤立地帶,而是有許多道路直接與賽普勒斯共和國的領土相連,許多當地的居民都在營區內工作(但依照規定賽普勒斯國民禁止居住在基地區內)。唯一的例外是基地區的範圍內有兩個賽普勒斯村落席洛廷布(Xylotimbou)与欧尔密迪亚(Ormidhia),其領土主權仍然屬於賽普勒斯政府所有,因此是被德凱利亞基地所包圍的小型飛地。 File:Map of Akrotiri.png|亞克羅提利基地區地圖 File:Map of Dhekelia.png|德凱利亞基地區地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聯合國緩衝區與幾個賽普勒斯擁有的村落型態飛地之相關位置。 File:USMC_CH-53_Akrotiri.jpg|一架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HMM-365)的CH-53E直升機自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撤出平民後,降落在亞克羅提利空軍基地。照片攝於2006年7月。 File:20061019_Episkopi_Bay.jpg|緊鄰亞克羅提利基地的(Episkopi Bay)海岸線景色.

新!!: 联合国和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新!!: 联合国和亞美尼亞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駐外機構列表

下表列出亞美尼亞共和國派駐外國或國際組織的外交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亞美尼亞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World Vegetable Center),簡稱亞蔬中心或亞蔬,總部位於台湾臺南市善化區,於1971年5月22日設立,前身為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the Asian Veget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由中華民國、美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越南等七國政府和亞洲開發銀行共同簽約成立溫秀嬌(1996)。〈「亞蔬」是蔬菜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廿年有成〉。《大地的饗宴—疼惜台灣百年的農業成果和文化》,頁26-28。臺中:農世。,2008年4月14日更名為「亞蔬—世界蔬菜中心」顧守昌。強調國際性 亞蔬更名!。2011.03.09取自TVBS。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

新!!: 联合国和亞蔬—世界蔬菜中心 · 查看更多 »

亞洲公路1號線

亞洲公路1號線(Asian Highway 1),编号為「AH1」,是亞洲公路網系統中最長的一條公路,全长20,557公里。該公路起始於日本東京,經日本、韓國、朝鲜、中國大陸、香港、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最終至土耳其與保加利亞邊境与亞洲公路5號線汇合并连接歐洲E80公路。.

新!!: 联合国和亞洲公路1號線 · 查看更多 »

亞洲公路網

亞洲公路網(Asian Highway Network,AH,也被成为:亞洲公路、泛亞公路)是亞洲各國與聯合國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改善亞洲公路系統的合作計劃。是亞洲陸路交通基建發展計劃(ALTID)三大工程之一(另外兩個為泛亞鐵路和促進陸路交通計劃)。 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IGA)在2003年11月18日跨政府會議上獲得通過,當中的附件一覆蓋32成員國、包括55條路線,總長140,000公里的路網;附件二為「分級與設計標準」。2004年4月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經社委員會第六十次會議上,有23個國家簽署了協定。.

新!!: 联合国和亞洲公路網 · 查看更多 »

产业

業(香港統計處或稱為行業)指一個經濟體中,有效運用資金與勞力從事生產經濟物品(不論是物品還是服務)的各種行業。經濟學上,慣常把產業分門別類。一般而言,產業可分為三至五類。 在工業革命後,世界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都是由製造業而來。許多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及經濟基礎都和製造業有關。產業、所在的國家以及該國的經濟之間有複雜相互影響的關係。 石油、金融和觀光,為全球前三大規模的產業。資訊業成長也相當快,物流業也是歷久不衰。許多產值大的產業來自二、三產業。.

新!!: 联合国和产业 · 查看更多 »

庫奈特拉

庫奈特拉(القنيطرة)是敘利亞西南部庫奈特拉省的舊首都。它位在戈蘭高地的山谷,海拔1010公尺(3313英呎)處Geoffrey William Bromiley.

新!!: 联合国和庫奈特拉 · 查看更多 »

庫克群島外交

庫克群島與不同國家維持外交關係,亦是一些多邊組織中的一員。 20世紀80年代,庫克群島成為一些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成員,包括世界衛生組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民航組織。1988年,新西蘭宣布該國在國際協議的參與將不再延伸到庫克群島。庫克群島只有兩個大使館級外交代表機構,一個是駐紐西蘭高級專員公署,一個是駐歐盟代表處。 2000年庫克群島簽署歐盟與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區國家加強交流的科多努友誼協定(原洛美協定),在庫克群島加入該協定後始派駐歐盟代表,2002年駐歐盟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級,駐歐盟代表亦改稱為駐歐盟大使。駐歐盟代表處也是庫克群島對太平洋地區邦交國的大使館,該館除了負責與歐洲聯盟及其會員國之事務外,也負責與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區國家成員之外交關係發展。.

新!!: 联合国和庫克群島外交 · 查看更多 »

京都府

京都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縣之一。自794年遷都至此(平安京),京都就成為天皇的御所所在地。以令制國來說,京都府約當山城國的全域、丹波國的大半與丹後國的全域。.

新!!: 联合国和京都府 · 查看更多 »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協議書》、《京都條約》;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國立京都國際會館所召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滑适应、食物的安全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已经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之間,全球气温将升高1.4℃至5.8℃。目前的评估显示,京都议定书如果能被彻底完全的执行,到2050年之前仅可以把气温的升幅减少0.02℃至0.28℃,正因如此,许多批评家和环保主义者质疑京都议定书的价值,认为其标准設定過低,根本不足以应对未来的严重危机。而支持者们指出京都议定书只是第一步,为了达到UNFCCC的目标,今后还要继续修改完善,直到达到UNFCCC 4.2(d)规定的要求为止。 2012年12月8日,在卡塔尔召开的上,本应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被同意延长至2020年。.

新!!: 联合国和京都议定书 · 查看更多 »

康奈尔大学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 )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州伊萨卡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另有两所分校位于纽约市和卡塔尔教育城,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员。 康奈尔大学由埃兹拉·康奈尔和安德鲁·迪克森·怀特于1865年所建立,為八个常春藤盟校中唯一一所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创办的。康奈尔大学男女同校,不分信仰和种族皆可入學。自学校成立伊始,其创始人就期待将康大辦成一所全科型的新式大学,教授内容从文学名著至自然科学,自理论研究擴及实际应用,无所不包。此一理念最终成为康奈尔的校训:「我將创办一所任何人在此都能获得所有学科教育的学府」。 康奈尔大学有七个本科生学院和七个研究生学院,每个学院都自主--订学术计划。2001年,康奈尔在卡塔尔建立了一所新的医学院,并宣示:「藉由教育明日的領導者與拓展知識的新領域來服務社會」。 目前康奈尔的校友逾24萬名,先后有超過40位师生获頒诺贝尔奖。科學研究是康奈尔的興學方針,在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之间的财政年度中,共有5.613亿美元被应用於各項领域的研究。.

新!!: 联合国和康奈尔大学 · 查看更多 »

康京和

康京和(;),大韩民国外交部部長,也是韩国第一位女性外交部长。.

新!!: 联合国和康京和 · 查看更多 »

代人在生物学上属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种,由人猿/古猿演化而来。長者智人化石表明,現代人類在約20萬年前的東非大裂谷演化成形。 人类有比其他動物更發達的大腦,能進行複雜的計算和抽象思維。加上人類的直立身驅使人類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動,因此人類對工具的使用遠超出其他任何物種。人类还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这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了高级工具和科學技术的发展。 与其他高等灵长目动物一样,人类是社会性的。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宗教制度、价值观、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尤其擅长用口語、手势、肢體語言与书面语言来溝通、協作、表达自我、交際、交换意见、组织事物。 截至公元2012年,世界人口已超过70億,大约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6%。.

新!!: 联合国和人 · 查看更多 »

人口小于10万的国家列表

下面是人口小于10万的国家列表。.

新!!: 联合国和人口小于10万的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人口過多

人口爆炸(又稱人口過剩)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人类数量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环境承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人口过剩也可被视为不可再生能源大幅耗尽或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无法支持人口数量。 词汇人口过多讨论的是整个人类数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球或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国家。人口过多可以由出生率增加、死亡率降低、移民涌入、生物群系不可持续或资源枯竭造成。如果某一贫瘠之地难以为生,虽然人数稀少但也可能会人口过多(如荒漠)。支持人口适度的说法常引述生活质量、环境承载力及饥荒风险来反驳持续高人口增长,支持人口下降。科学家认为人口过多、 过度消费和技术应用导致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使得地球进入新的地质世,即人类世。.

新!!: 联合国和人口過多 · 查看更多 »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或人口高龄化、高齡化社會,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现类似现象。除了联合国确认的18个“人口异常”国家外,全世界普遍出现这一现象。现在,老龄人口为人类历史之最。,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新!!: 联合国和人口老龄化 · 查看更多 »

人工岛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而非自然形成的岛屿,一般在小岛和暗礁基础上建造,是填海造陸的一种。人工島的大小不一,由擴大現存的小島、建築物或暗礁,或合併數個自然小島建造而成;有時是獨立填海而成的小島,用來支撐建築物或構造體的單一柱狀物支撐其整體。 早期的人工島是浮動結構,建於止水,或以木製、巨石等在淺水建造。如下文所述的crannog和南馬都爾)。現在的人工島大多填海而成,然而,一些是通過運河的建造分割出來的(如多瑙島和迪特馬爾申縣),或者,因為流域泛濫,小丘頂部被水分隔,形成人工島(如巴洛科羅拉多島)。此外,一些甚至會以石油平臺的方式建造(如西蘭公國和玫瑰島共和國)。.

新!!: 联合国和人工岛 · 查看更多 »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术语,应用于政治、外交、安全等领域,最早正式提出于2012年胡锦涛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于2018年修宪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官方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中国把握世界潮流、人类命运走向上的智慧体现。同时,中国也强调了中国不求全球霸权,中国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017年12月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新!!: 联合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副秘書長

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副秘書長(Under-Secretary-General for Humanitarian Affairs and Emergency Relief Coordinator,)是聯合國的高級主管,負責統籌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業務,受聯合國秘書長指揮。現任副秘書長是由安東尼歐·古特瑞斯提名的英國籍馬克·洛科克,於2017年9月上任。.

新!!: 联合国和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副秘書長 · 查看更多 »

人道援助

人道援助(又稱人道救援)是基於人道主義(例如出現人道危機時)而對受助者作出物資上或物流上的支援,主要目的是拯救生命,舒緩不幸狀況,以及維護人類尊嚴。 「人道援助」與「發展援助」的主要分別,在於後者是致力於解決可能導致危機或緊急局勢的潛在社會經濟因素而發。.

新!!: 联合国和人道援助 · 查看更多 »

人類學系

人類學系簡稱人類系,主要培養研究人類學,特別是文化人類學、體質人類學、語言學和考古學的專業人才。各大學的人類學系因歷史或其他因素,對於上列四者的重視程度各不一同,不過在美洲或東亞地區,較重視四者的整合。而在歐洲和英國,人類學系往往只著重於社會人類學,且系所多直接取做社會人類學系或隸屬於社會學系底下。 由於人類學,特別是文化人類學和考古學兼具有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人類學系往往隸屬於文學院或社會科學院。人類學系的專業科目包括人類學、人類學史、田野調查、博物館學乃至於語言學和解剖學等科目。人類學系畢業的學生可至博物館、文化中心乃至於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或為民間團體,像某些文化基金會和企業工作,或朝人類學研究領域發展。.

新!!: 联合国和人類學系 · 查看更多 »

人骨拼图 (小说)

《人骨拼圖》(The Bone Collector)是傑佛瑞·迪佛著的神探萊姆系列的第一本小說,於1997年出版,1998年則改編成同名電影,由金像獎影星丹佐·華盛頓及安潔莉娜·裘莉主演。.

新!!: 联合国和人骨拼图 (小说) · 查看更多 »

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可以指:.

新!!: 联合国和人权宣言 · 查看更多 »

人權宣言 (1977年)

《人權宣言》是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77年8月16日依當時台灣的國際處境所發表。其中籲請政府「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為當時台灣內部首度以團體形式公開發出台灣獨立聲音。在當時曾引起震撼,最後長老教會以235票贊成比49票反對通過此文件。 2007年8月5日,為紀念《人權宣言》發表三十週年,舉辦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三十週年紀念感恩之夜」,並預計在8月16日舉行「人權宣言三十週年大遊行」。.

新!!: 联合国和人權宣言 (1977年) · 查看更多 »

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是在學校和教育機構對人權歷史、學說和法律的教育,也面向公眾推广。.

新!!: 联合国和人權教育 · 查看更多 »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自诞生以后,一直属于非自由兑换的货币,其汇率由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仅作为调控进出口贸易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人民币汇率大致分为二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的汇率和改革开放后的汇率。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从1949年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人民币汇率不以黄金为基础,实行管理浮动制,物价为确定汇率的依据;从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zh-hans:布雷顿;zh-hant:布雷頓-森林体系处于稳定时期,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内维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兑换);从1973年到1979年间,人民币汇率只做过几次调整,到1978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684元(1美元兑换)。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挂牌价和调剂价的双轨制阶段、汇率并轨后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刚性盯住美元制阶段、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从1979年至1994年汇率双轨制阶段是人民币贬值幅度最大的时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兑换)贬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价),贬值幅度达4.5倍。在汇率双轨制期间,还存在表面上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外汇兑换券。由于外汇汇率与官方挂牌价格存在极大的利差,期间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汇黑市。初期以炒卖外汇兑换券为主,之后直接炒卖外币。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币定价过高,外汇(外汇兑换券与外币)黑市价大大高于官方规定的汇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随着官方对人民币的大幅度贬值,渐渐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挂牌价;进入1990年以后,场外交易的(黑市价)外汇价格转向弱低于官方挂牌价,与此同时,外汇兑换券渐渐淡出市场。从1994年开始到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维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兑换)。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兑美元和其他渐渐进入升值阶段。2005年改制之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固定在1美元兑人民币8.2765元,宣布放开的次日(7月22日)兑美元中间价直升至8.11元,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8.0702元,当年升值幅度达到2.56%。尽管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态势不明,各国货币兑美元遭遇贬值,唯独人民币一枝独秀,人民币兑美元和其他货币全面升值,到2013年11月20日,与改制前相比,兑美元中间价升至6.1305元,累计升值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5%;兑欧元升值20.26%,兑日元升值19.62%。.

新!!: 联合国和人民币汇率 · 查看更多 »

人民院 (阿富汗)

人民院(ولسي جرګه,又称“下院”,缩写是WJ)是阿富汗国民议会的下院,与长老院一同形成了两院制。 人民院一共249个席位,任期5年,宪法保证至少64名代表是女性。库奇牧民(Kuchi people)作为单独的选区选出10名代表。 人民院主要负责制订和批准法律条文,授权总统的行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塔利班政权下台之后,2005年9月举行了数十年来的第一次选举,由联合国和北约监督。 2010年9月18日,阿富汗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2010年10月31日,选举结果公布。.

新!!: 联合国和人民院 (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二宮和也

二宫和也(にのみや かずなり,Ninomiya Kazunari), 出身于日本东京都葛饰区,昵称“ニノ”(读作“nino”)。 日本男子偶像团体“岚”的成员之一,隶属于杰尼斯事务所。 同时是日本歌手及演员.

新!!: 联合国和二宮和也 · 查看更多 »

府中市 (東京都)

府中市()是位於日本東京都中央的一個城市。位於多摩地域。在古代此地已為武藏宿,交通及經濟非常發達,亦稱為武藏府中。多摩川流域之一。往東京都特別區部的通勤率達26.2%(平成22年國勢調査)。.

新!!: 联合国和府中市 (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以下所列人物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所認定並公告的部分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由於該事件受難者過多,這裡只舉例比較有名的人物,不完全具備代表性。並按照受難者姓氏教會羅馬字拼音順序排列。.

新!!: 联合国和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二副

二副(2nd Officer, 2/O或2nd Mate, 2/M)(又稱:資深船副,Senior Officer),为船副的一种,係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中華民國交通部正式名稱為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據船長命令以及大副指示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有關海員等工作。.

新!!: 联合国和二副 · 查看更多 »

二胡

二胡是一种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现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製琴師通常以木材製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製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製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琴筒一端蒙以蛇皮,這是二胡獨特音色的來源,一些高級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不論是來自野生或被圈養的蛇,收集蛇皮的成本日益增高。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限制其參與團體對蠎蛇皮的進出口,近年有人便開發蛇皮的替代材料,以期模仿蛇皮的音色。通常使用鋼弦、尼龍弦、絲弦,羊腸弦已極少人使用。总结来说,这导致了用原材料制作的二胡也随着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替代材料。 中国為二胡的主要生產地,其中上海、北京及蘇州最为频繁。不同的地方生产的二胡音色各有不同及差异:傳統上,上海生產的二胡,音色較柔美;北京出產的胡,音色較高亢;蘇州出產的二胡,音色则揉合上海與北京的特色。.

新!!: 联合国和二胡 · 查看更多 »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是一处世界遺產。三江并流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薩爾溫江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和金沙江(长江上游)这三条大江在中国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穿过横断山脉高大的云岭、怒山、高黎贡山中幽深的峡谷,并行奔流数百公里而不交汇的自然奇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千米,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该区域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分八个独立的片区组成,核心区总面积0.94万平方公里,缓冲区总面积0.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之一。.

新!!: 联合国和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云南省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边疆地区的一个省份,省会昆明。云南是直立人重要的活动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直立人。战国时期,滇池周边地区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总人口4770.5万(2016年),占全国人口3.35%,排名第12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与三个国家相邻: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新!!: 联合国和云南省 · 查看更多 »

云山战斗

雲山戰鬥是朝鮮戰爭中發生在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4日於今日北韓雲山附近的一場戰鬥。作為中國第一次戰役的一部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10月25日開始於雲山附近一再攻擊大韓民國陸軍第1步兵師。在朝鮮戰爭期間與美軍的第一次突然遭遇戰中, 中國第39軍於11月1日在雲山攻擊毫無防備的,導致了美軍傷亡逾千,是朝鮮戰爭中所遇到的毀滅性損失之一。.

新!!: 联合国和云山战斗 · 查看更多 »

亂世佳人 (2007年電視劇)

《亂世佳人》(英文:War and Destiny),是香港無綫電視為紀念南京大屠殺70週年而製作的民初抗戰電視劇,由胡杏兒、吳卓羲、陳錦鴻及唐寧領銜主演,於2005年6月開始拍攝,於2006年7月在海外推出,無綫電視由2007年3月12日起,星期一至五20:30播出。 故事講述1937年南京被日軍攻陷前後米商顧家的經歷與其中的愛情故事。外景隊在2005年8月30日至9月底間赴南京多個著名景點實景拍攝,如楊州大宅、宋子文公館、宋美齡別墅、南京總統府、中華門(南京城正南門)、中山陵、靈谷寺與紫金山天文台等。.

新!!: 联合国和亂世佳人 (2007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库奈特拉省冲突

库奈特拉省冲突开始于2012年11月,当时叙利亚政府军在库奈特拉省的多个城镇与村庄与反对派交战。随后冲突快速升级,并蔓延到了叙利亚与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之间的联合国监管的缓冲区。 这场冲突在2013年5月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当时叙利亚反对派挟持了21名菲律宾籍联合国工作人员,这些人都是叙以之间联合国设置的缓冲区内联合国特派观察团的成员。 根据联合国官员的说法,这些人都是在第58号观察哨所附近被抓的。这座观察哨所已经遭受持续破坏。在附近Al Jamla发生激烈交火后,工作人员在过去几周都已经撤离了。之后不久,这些联合国工作人员在约旦的调停下获释。 以色列在多起交火事件中短暂介入了。例如2012年11月11日,在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一处以色列哨所遭到来自叙利亚的迫击炮炮击,随后以色列向叙利亚境内进行警告性射击。 这是过去将近40年,自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两国军队首次直接越境交火。2013年年初,双方再次发射越境交火,据报道多人受伤。.

新!!: 联合国和库奈特拉省冲突 · 查看更多 »

库尔德斯坦工人党

库尔德斯坦工人党(Partiya Karkerên Kurdistan/پارتیا کارکەرێن کوردستان,缩写为PKK/پکک;Kürdistan İşçi Partisi;حزب العمال الكردستاني),中文名称通常翻译为库尔德工人党,是一个于1970年成立的政党和武装团体,目标是在它宣称的库尔德斯坦范围内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义的库尔德人民族国家,包括土耳其东南部、伊拉克东北部、叙利亚东北部和伊朗西北部,但是这些国家反对任何此类领土变更 。该党成立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库尔德民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基础。该党曾长期由阿卜杜拉·奥贾兰领导,直至他于1999年被土耳其当局逮捕 。在此之后,该党放弃了马列主义意识形态,转而提倡民主邦联主义Abdullah Ocalan, "Prison Writings: The Roots of Civilisation", 2007, Pluto Press.

新!!: 联合国和库尔德斯坦工人党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Kurt Josef Waldheim,)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奥地利总统。.

新!!: 联合国和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 查看更多 »

库克群岛

庫克群島(Cook Islands)是一個位在南太平洋上,介於法屬玻里尼西亞與斐濟之間,由15個島嶼組成的群島,其命名起源於遠征探索南太平洋,發現了許多島嶼的詹姆斯·庫克船長,是与新西兰具有自由聯合关系的主权国家,也是英聯邦王國當中紐西蘭王國的成員國。在1973年和紐西蘭簽署了共同宣言,有独立主權和外交权,并參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國際機構。.

新!!: 联合国和库克群岛 · 查看更多 »

五大连池市

五大连池市(原名德都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境内有著名的五大连池湖而得名。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

新!!: 联合国和五大连池市 · 查看更多 »

五八事件

美軍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事件,也有五八事件、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炸馆事件等稱呼,指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当地时间5月7日夜间,北京时间5月8日,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5枚精確制导炸弹或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当场炸死3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新!!: 联合国和五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五笔字型输入法

五筆字型輸入法简称五笔,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中文输入法的编码方案很多,但基本依据都是汉字的读音和字形两种属性。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 五筆字型輸入法主要用于使用简体中文的中国大陆,过去,拼音輸入法严重重码,五笔输入是最方便的选择。但随着智能拼音的兴起,以及拼音输入法天然的“零训练”特性(对于掌握汉语拼音的使用者,拼音输入法几乎不必专门练习),需要专门训练才能熟练应用的五笔输入法在应用人数上已经不具备优势。但极低的重码率,保证了五笔的输入速度仍遥遥领先,因此大多数专业打字员至今仍然习惯使用五笔字型。.

新!!: 联合国和五笔字型输入法 · 查看更多 »

庄焰

庄焰(),又名卜一,福建南安官桥人。菲律宾归侨。.

新!!: 联合国和庄焰 · 查看更多 »

庇護權

庇護權或政治庇護,是一種古老的司法概念,此概念認為因政治或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迫害的人可受到其它主權勢力的庇護,可為教堂(中世紀時的聖所)、其它國家的領土或外交代表機構。政治庇護不應和現代難民法混淆,後者主要負責處理大量人口的流入,而政治庇護則重視個人,且多半是各案分別審查處理,不過兩者有時候會重疊,因為難民也可能會要求個人政治庇護。此權源於西方的長期傳統—雖然埃及、希臘和希伯來人更早承認此權:笛卡兒往荷蘭、伏爾泰往英國、霍布斯往法國(及許多英國貴族在英國內戰的時候)諸多此類,各國為遭他國起訴的人提供保護—不過20世紀各國在雙邊引渡條約的發展危及庇護權,儘管從國際法考量一國並沒有義務一定要將被它國聲稱是罪犯的人交出,因為主權的其中一個要素就是國家對國境內的人有法律上的權限。.

新!!: 联合国和庇護權 · 查看更多 »

从废墟中崛起

《從廢墟中崛起》(Auferstanden aus Ruinen)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國歌。由後來成為教育部長的詩人約翰尼斯·貝歇爾作詞,漢斯·艾斯勒作曲。.

新!!: 联合国和从废墟中崛起 · 查看更多 »

仁川登陆

仁川登陸戰(;代號:鐵鉻行動(Operation Chromite))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進攻及戰役。 戰役開始於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結束,在兩棲行動中,聯合國軍通過在敵軍後方一系列登陸攻佔了京畿道的仁川并突破釜山地區戰線,當時參與進攻的聯合國軍主要是由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所指揮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組成。 仁川戰役擊退了當時入侵的朝鲜人民军,聯合國軍接著展開反攻,一連串的勝利向北的進攻於鴨綠江觸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干預聯軍北上攻勢。.

新!!: 联合国和仁川登陆 · 查看更多 »

廢奴主義

廢奴主義(),又稱廢除主義、奴隸廢除論,是一場以廢除奴隸制度及其奴隸貿易而展开的政治運動,其運動開始於啟蒙時代,並在19世紀推至高峰,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大致上的成功。.

新!!: 联合国和廢奴主義 · 查看更多 »

代爾祖爾之圍

代爾祖爾之圍是伊斯兰国對敘利亞代尔祖尔省首府代尔祖尔的長期圍攻戰。伊斯蘭國在2014年擊敗省內其它反對派武裝後,到2014年7月已幾乎控制整個代爾祖爾省,只剩下代爾祖爾市仍由敘利亞政府軍控制。 2017年9月5日,敘利亞武裝部隊打破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對於東北部城市代爾祖爾長達3年的封鎖。.

新!!: 联合国和代爾祖爾之圍 · 查看更多 »

以巴冲突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是持续中的衝突,為阿以衝突及中東戰爭的一部分。以巴衝突不能夠简单地概括为所有以色列犹太人与所有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之间的双边衝突。在争端双方的族群里,有些个人和团体呼吁完全消灭对方在以巴衝突,雙方亦皆有主張對方並非真正的民族,故無權建國的論述;現時國際的共識是支持两国方案;亦有些支持一国方案——建立一个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在内、種族及宗教地位平等的世俗国家。.

新!!: 联合国和以巴冲突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联合国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城市列表

本列表中的以色列城市包括位于以色列的城市以及位於约旦河西岸占领区拥有城市地位的以色列定居点,其中耶路撒冷包括东耶路撒冷占领区,数据来源于以色列中央统计局。根据以色列地方政府体系,当一个市镇人口超过20,000人时,以色列可批准其成立市政委员会,由此获得城市地位。“城市”这一表达一般不包括及城市群,并时常只包括市区或城市群的一小部分人口。.

新!!: 联合国和以色列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历史

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哈蘭地區的閃族人,後來因神要求亞伯蘭(后改名为亞伯拉罕)遷至「应许之地」的原故,遷居至迦南(Canaan),並結合當地的遊牧文化,定居至約旦河西岸,即今希伯崙一帶。 約前1050年掃羅王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以色列。西元前931年是以色列的紀年开始。当年它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新!!: 联合国和以色列历史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独立宣言

《以色列独立宣言》(הכרזת העצמאות 或 )于1948年5月14日(希伯来历5708年以珥月5日)英国统治巴勒斯坦结束之日通过,是新犹太民族国家以色列正式成立的官方文件。该地区原被英国统治,历史上曾经是以色列王国、犹大王国和犹太行省的所在地。 每年以色列人據希伯来历纪念該事件,将该日作为国庆日並稱作独立日()。而巴勒斯坦人将每年的5月15日称为灾难日(يوم النكبة),因几十万巴勒斯坦人於以色列独立後被犹太人赶出家园之故。以色列国曾经被稱为是“第三犹太国”,第一犹太国指被巴比伦王国摧毁圣殿以前的犹太人国家,第二犹太国指被罗马帝国第二次摧毁圣殿以前的国家。.

新!!: 联合国和以色列独立宣言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考古学

以色列考古学是研究以色列从史前到近三千年来有文字记录历史的考古学研究。在古代,以色列这片土地是中东两大政治文化中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地理桥梁。 尽管以色列是三大宗教圣地,严谨的考古学研究自15世纪才开始起步。Encyclopedia of Zionism and Israel, edited by Raphael Patai, Herzl Press and McGraw-Hill, New York, 1971, vol.

新!!: 联合国和以色列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建豐二年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是香港作家陳冠中的政治寓言小說,它設想中國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勝出,1949年至1979年間中國在國民黨治下的另一個可能的發展情況。「建豐」是蔣經國的表字。本書主體以七組人物的不同角度,交代中國在內戰後三十年間經歷不同的安穩歲月,以及當中的大小事件和個人處境及感想,留下讀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政治人權方面發展的想像空間。.

新!!: 联合国和建豐二年 · 查看更多 »

任家萱

任家萱(),藝名Selina,為臺灣知名女藝人,女子演唱團體S.H.E組合成員,出生於台灣臺北市士林區,因2000年參加《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獲得冠軍,並於同年與宇宙唱片(華研唱片前身)簽約培訓後,並在2001年9月11日以S.H.E成員身分發行S.H.E首張專輯《女生宿舍》進入演藝圈。其妹妹為演員任容萱。2010年10月22日在上海拍攝電視劇時發生爆破意外事件,使個人與團體演藝事業暫停。2011年1月19日,舉辦記者會並正式出院。2011年12月推出首張個人迷你專輯《重作一個夢》。2015年1月9日,發行首張個人專輯《3.1415》。.

新!!: 联合国和任家萱 · 查看更多 »

廈門航空

廈門航空(简称厦航,英文注册名称:XIAMENAIR,IATA代号:MF,ICAO代号:CXA),网络绰号为鹭航(由于航徽使用白鹭图案而得名),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國厦门的航空公司,旗下设有福州、南昌、杭州、天津、湖南、北京等分公司和河北航空(99.47%)、江西航空(60%)等2家附属公司。厦门航空成立於1984年7月25日,是中国首家以企业化自主运营的航空公司,由中国民航总局上海管理局、厦门经济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现厦门建发集团)与福建投资企业公司合资建立。现股东为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占55%股权)、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占34%股权)和福建投资集團(占11%股权)。厦航现任董事长为原南航北京分公司总经理车尚轮,总经理为赵东。 厦门航空以廈門高崎國際机場、福州長樂國際機場和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为运营基地,经营国内国际航线320条以上,每周执行航班3500至4000架次,年承运旅客近2500万人,主要飞航城市分佈东亚及东南亚和东北亚城市。厦门航空的徽标为“一鹭高飞”,是中国驰名商标,其常旅客计划为厦航白鹭常旅客计划。航线特色是机上广播除了采用普通话和英语外,也使用闽南话进行播音,并会在一些航班上提供有闽南特色的工夫茶。 廈門航空現在是國際航空聯盟天合聯盟的第19家正式成員企業,是中國大陸除三大國有航空公司和以附屬成員身份入盟的上海航空外首家加入全球三大航空聯盟的航空公司,也是大中華區第四家天合聯盟正式成員(前三家為南航,東航,華航)。.

新!!: 联合国和廈門航空 · 查看更多 »

廖史豪

廖史豪(),台灣雲林縣西螺鎮人,出身西螺望族廖家。台灣獨立運動參與者,曾任台灣再解放聯盟台灣地下工作委員會。為「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姪子。.

新!!: 联合国和廖史豪 · 查看更多 »

廖國棟

廖國棟(阿美語:Sufin Siluko,),臺灣阿美族立法委員。.

新!!: 联合国和廖國棟 · 查看更多 »

仇外

仇外或排外,指對外族人、外國人、外地人乃至陌生人恐懼或不滿,产生排斥心理。其英文名字“xenophobia”來源自希臘語“ξένος (xenos)”,意指「外來者」;“φόβος(phobos)”,意指「恐懼、隔離」。在虛構作品中,仇外主義可指對人工智慧、外星生物或其他非人類存在的恐懼與憎惡。 與所有恐懼症一樣,當事人對恐懼的感覺有意識,並相信引起這種感覺的人是外國人;這與種族主義和一般偏見不同,因為外國人與自己不同國籍,但不同種族的人不一定是不同國籍。引起種族主義的是種族和血統,但引起仇外的可以是不同因素。其一是一個社會中不被視為屬於該社會的一群,一般是外來的移民,但他們有可能已定居數世紀。這種仇外可以引起敵意和暴力反應,甚至大屠殺。其二是文化因素。所有文化都受外來文化影響,文化層面的仇外針對外來的文化,如外來用語影響本土語言。這種形式的仇外較少針對個人,但可以引發淨化文化和語言的政治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主義並不等於仇外。.

新!!: 联合国和仇外 · 查看更多 »

伊凡·亞歷山大

伊凡·亞歷山大(Иван Александър 轉寫:Ivan Aleksandǎr 發音為 ;原始拼音:ІѠАНЪ АЛЄѮАНдРЪ)又稱為約翰·亞歷山大,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君主(沙皇),1331年至1371年在位Lalkov, Rulers of Bulgaria, pp.

新!!: 联合国和伊凡·亞歷山大 · 查看更多 »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葡萄牙语:Cataratas do Iguaçu,西班牙语:Cataratas del Iguazú,当地的瓜拉尼语意为“大水”)是由位于巴西巴拉那州和阿根廷边界上的伊瓜苏河从巴西高原辉绿岩悬崖上落入巴拉那峡谷形成的瀑布。現時成為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的一部分。 伊瓜苏瀑布與東非維多利亞瀑布及美加的尼加拉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伊瓜蘇瀑布實為一組瀑布群,由275股大小瀑布或急流组成,總寬度4公里,比尼亞加拉瀑布宽4倍,落差由平均60公尺至最高82公尺。年均流量1,750立方米/秒,雨季时瀑布最大流量为12,750立方米/秒,这时大小飞瀑也汇合成一个马蹄形大瀑布。.

新!!: 联合国和伊瓜苏瀑布 · 查看更多 »

会费

会费指加入會員制團體須繳納的費用,有些會員制團體是完全靠會費運作,這類團體的會費就是定期繳納一筆,例如聯合國的會費就是定期繳納,而有些團體則是入會時繳納一筆即可。.

新!!: 联合国和会费 · 查看更多 »

伊恩·史密斯

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GCLM,ID(Ian Douglas Smith,),津巴布韋及前羅德西亞政治家,1964年4月至10月任南羅德西亞總理,1964年10月至1979年6月改任羅德西亞總理,任內於1965年11月11日發表《單方面獨立宣言》,宣告放棄英國自治殖民地的身份獨立,以設法維持白人少數管治,其後又在1970年宣佈成為共和國。史密斯單方面從英國獨立的行動未有得到國際承認,聯合國更對羅德西亞實行經濟制裁。 史密斯是在南羅德西亞土生土長的非洲白人,早年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南非羅德茲大學畢業後返回南羅德西亞經營農場。他在1948年投身政壇,當選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議員,1953年起改任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立法議會議員,到1962年參與創立羅德西亞人陣線,並成功當選重返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歷任財政部長等職。史密斯在1964年4月16日起取代溫斯頓·菲爾德出任南羅德西亞總理,是歷來首位出任總理的本土人士。 史密斯自1965年單方面宣佈獨立到1979年結束白人管治期間,由於絕大部份黑人都沒有投票權,他領導的羅德西亞陣線每次都得以在大選中勝出。在總理任內,史密斯大力鎮壓境內黑人民族主義者由1972年至1979年展開的羅德西亞游擊戰,最後面對戰爭、制裁,以及國際壓力的困擾,他在1978年達成了一份《內部解決方案》,促使黑人黨派聯合非洲民族議會的領袖埃布爾·穆佐雷瓦在1979年就任總理,並組成了由白人及黑人共治的聯合政府。 後來,隨著《蘭卡斯特府協定》在1979年的簽署、津巴布韋在1980年的立國,以及羅伯·穆加比當選首任津巴布韋總理,標誌著該國進入黑人多數管治的時代。至於史密斯則在津巴布韋立國後,一直擔任津巴布韋國會議員,到1987年遭穆加貝政權免去議員資格為止。此後他先後退居於津巴布韋和南非開普敦,對穆加貝的獨裁統治作出不少批評。 外界對史密斯毀譽參半,批評他的人指他推行種族隔離,透過剝奪黑人來維持白人在當地的利益;但也有支持者認為史密斯任內面對國際制裁,仍然能夠帶動羅德西亞錄得穩定的經濟增長,而且國家經濟、基建發展和國民教育水平等都屬於非洲國家前列,國家維持穩定的狀況,與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後,在穆加貝獨裁腐敗統治下造成經濟崩潰、貨幣大幅貶值、民不聊生和國民生活大幅倒退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新!!: 联合国和伊恩·史密斯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联合国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伊朗經濟

伊朗經濟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位列全球第十八位, Retrieved November 29, 2010 屬過渡形經濟(transition economy),國有經濟佔了很大比重,據估計,計劃經濟比重佔全國一半之多。Economist, Jan 18, 2003其出口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佔八成,收益佔政府收入的六成(2010年)。.

新!!: 联合国和伊朗經濟 · 查看更多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伊朗航空公司655號班機(IR655)由伊朗航空經營,是往來伊朗阿巴斯港及阿拉伯聯合酋长國杜拜的定期航線。在1988年7月3日,兩伊戰爭即將結束之前,655號班機被當時處在伊朗水域內的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擊落,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罹難,當中包括38名非伊朗人、66名兒童、1名孕婦。 美國政府事後辯稱當時誤認該民航機為正在執行攻擊任務的F-14雄貓式戰鬥機。伊朗政府則認為美國文森斯號是於完全知情下刻意擊落伊朗客機。.

新!!: 联合国和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伊朗-以色列关系

伊朗-以色列关系,是指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以色列国的双边关系,广义上也包括历史上波斯民族与犹太民族间的关系。波斯人与犹太人同属中东地区古老民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朗帝国曾经是穆斯林世界中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然而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双边关系急剧恶化,伊朗拒絕承认以色列国的存在,当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以色列国之间无正式外交关系。.

新!!: 联合国和伊朗-以色列关系 · 查看更多 »

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沒有外交關係。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雙方關係中對不同的地緣政治問題,如對伊斯蘭教的解讀,對伊斯蘭世界领导权的争夺,石油出口政策以及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關係。雖然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穆斯林多數國家,遵循伊斯蘭教經文进行統治,但由於政治議程的差異,以及信仰分歧加深,双方關係充斥著敵對,緊張和對抗。沙烏地阿拉伯是右翼保守遜尼伊斯蘭王國,具有與美國,英國和法國密切聯繫的傳統。伊朗是十二伊玛目什葉伊斯蘭共和国,成立於與俄羅斯和中國密切聯繫的反西方革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被視為對伊斯蘭教的領導願望,對穩定和區域秩序有著不同的看法。 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傾向於美國、英國、法國結盟,伊朗傾向於中國、俄羅斯結盟。作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两国在能源政策上有所冲突。沙特阿拉伯由于自身拥有较大的石油储备,且人口较少,更注重自身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长远利益。相比之下,伊朗與薩達姆的伊拉克十年戰爭的创伤与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使得伊朗在短期內倾向于追求高油價。 2016年1月4日在駐德黑兰和馬什哈德的外交使館被伊朗示威者洗劫之後,沙國宣布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 。 2016年2月14日,瑞士外交部宣布,该国将利用己方在沙特和伊朗的外交使馆为双方搭建起交流平台。 自从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外交紧张以来,瑞士一直充当伊朗同埃及、美国之间的协调者。.

新!!: 联合国和伊朗-沙烏地阿拉伯關係 · 查看更多 »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線。 自2003年伊朗宣布成功提炼出铀以来,联合国已通过四个制裁伊朗的决议,美欧还出台了制裁法案。联合国对伊朗制裁主要集中在禁止伊朗参与国外核领域的投资、运输和金融活动。美国则切断伊朗所有金融机构与美国银行体系的联系,包括对向伊朗能源、贸易公司和央行提供物质支持的机构的制裁。2006年开始,伊核问题六国开始与伊朗展开谈判。 2015年4月2日,伊核问题各谈判方在瑞士洛桑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伊朗核谈判达成了框架性协议。这一框架性协议将为六月末达成最终的具体协议铺平道路。 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國、中国、俄罗斯、英國、德国、法国六大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该全面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五个技术附件分别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施等五方面内容。伊朗还同意15年内将铀浓缩浓度限制在不超过3.67%的范围内,联合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8年。 2016年1月16日,新华社报道称,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美国白宫同日发表声明说,总统奥巴马已签署行政命令,根据伊核协议规定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莫盖里尼和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要求当天得到解除。.

新!!: 联合国和伊朗核问题 · 查看更多 »

伊戈尔·亚内夫

伊戈尔·亚内夫(Игор Јанев,Igor Janev,)是一位马其顿外交官、国际法和国际关系(政治学)學者,亦於贝尔格莱德政治学研究所擔任全职教授(科技顾问)。 伊戈尔·亚内夫于2002年出任马其顿共和国外交部的特別顧問。在位期間,曾向联合国提出解决馬其頓名稱爭議的方案,建議最終於2012年被总统格奥尔基·伊万诺夫正式接納。伊万诺夫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演說時稱:马其顿被联合国录取的附加条件超出了联合国宪章賦予的法律范围,與国际法庭在1948年交付的咨询意见相反,並指出这样的附加条件是非法的,联合国在这种情况下无权投票。.

新!!: 联合国和伊戈尔·亚内夫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国

伊斯兰国(الدولة الإسلامية,转写:;The Islamic State,缩写:IS),前称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الدولة الاسلامية في العراق والشام ad-Dawlat al-Islamiyat fi al-Iraq wa-sh-Sham;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简称ISIS)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简称ISIL),是一个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萨拉菲聖戰主義组织及其建立的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政治實體,奉行极端保守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瓦哈比派。组织领袖巴格達迪自封为哈里发,定國號为「伊斯兰国」,宣称自身对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包括全中东、非洲东部、中部、北部、黑海东部、南部、西部,亚洲中部和西部、欧洲伊比利半岛和巴爾幹半島、印度幾乎全境、中国大陸西部、北部地区)拥有統治地位、BREITBART、2014年7月1日,同年11月23日阅览。周边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文缩写称其为「达伊沙」(داعش, Dā'esh;)),与阿拉伯语的“踩踏”(دعس‎, Da'es)諧音,以示对其“伊斯兰国”名稱的不承认及蔑视。中国大陸媒体有时则直接以“极端组织”代指这一组织。 该组织目前致力在伊拉克及沙姆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是叙利亚内战反政府武装中主要的圣战组织之一,并占领伊拉克北部、及敘利亞中部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其自认为是一个独立国家,声称拥有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主权,而且宣稱已于2014年11月13日拥有阿拉伯地区更多的主权,涉及利比亚、埃及、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等国家。 伊斯兰国以反对偶像崇拜为理由,对占领区内的文化古迹进行摧毁。同时,伊斯兰国对俘虏及包括记者在内的平民进行斩首并拍摄视频广泛传播。这些举动使得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组织将其定性为恐怖组织。 该组织参与的戰事包括伊拉克战争及伊拉克内戰(2011年-2017年)、敘利亞內戰(2011年-至今)、利比亞內戰(2014年-至今)、西奈半岛动乱和阿富汗戰爭 (2015年至今),与各阿拉伯国家政府军(也包括叙利亚反对派)、部分地方武装以及一些北约成员国或欧洲国家军队交战。2015年12月,伊斯蘭國宣稱要攻擊以色列。 该组织的几个领导人曾声称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戰爭是导致他们发起对美国的圣战之原因,而美军行动使他们获得士兵和最终夺回国家的控制权变得容易 。 伊斯兰国并不谋求参与所佔領国家的政治权力分配,其根本目的是要在中东地区建立政教合一的極端伊斯兰国。伊斯兰国实行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实现「伊斯兰化」,要讓受到統治的民眾「成為真正服從的穆斯林」。而从其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采取的武装行动性质可以看出该组织極權主義、军国主义、伊斯蘭法西斯主義倾向十分明显。在萨达姆·海珊被美擒獲、阿拉伯之春後卡扎菲被打倒、阿萨德等泛阿拉伯世俗主义政权式微的現今,中东面临着回到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教混战的危機。事实上,目前伊拉克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力量的对抗其中一部分就是一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宗教混战。海灣逊尼派宗教神權國家(有別於世俗國家)與團體(沙特阿拉伯、卡達等)對什叶派國家的敵視,與對叛亂組織或明或暗的支持和資助(该组织大部分头目来自沙烏地阿拉伯),也是造成今日混亂局面的因素之一。2017年11月21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被剿灭。同一日,伊拉克总理阿巴迪也表示,在收复拉沃镇后,伊拉克已在军事上终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

新!!: 联合国和伊斯兰国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

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تنظيم القاعدة في بلاد المغرب الإسلامي),简称AQIM。 AQIM是一个伊斯兰主义军事组织,意图通过发动反政府运动来推翻阿尔及利亚政府并成立哈里发国。 该组织已声明以欧盟(包括西班牙和法国)美国为攻击目标。联合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美国已将其列为恐怖组织。.

新!!: 联合国和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 · 查看更多 »

伊斯特拉半島

伊斯特拉半島(克羅地亞語、斯洛文尼亞語:Istra;義大利語、威尼托語:Istria)是歐洲亞德里亞海東北岸的一個三角形的半島。西临威尼斯湾。.

新!!: 联合国和伊斯特拉半島 · 查看更多 »

伊斯蘭·卡里莫夫

伊斯蘭·阿卜杜加尼耶維奇·卡里莫夫(Islom Abdugʻaniyevich Karimov,Ислом Абдуғаниевич Каримов;Ислам Абдуганиевич Каримов;),乌兹别克斯坦首任总统,曾經在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時期擔任烏茲別克共產黨第一書記。他掌握权力长达27年,国内人权状况一直受到联合国批评。.

新!!: 联合国和伊斯蘭·卡里莫夫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库尔德语:كۆماری عێراق),简称伊拉克(العراق‎),位于亚洲西南部中东地区的国家。伊拉克与南方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的土耳其,西北的叙利亚,东方的伊朗和西方的约旦接壤。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历史

伊拉克历史悠久,伊拉克所在的地区在历史上曾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伦現已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历史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伊拉克复兴党政权指的是1968年至2003年期间统治伊拉克的政权,这一政权使用的国号为伊拉克共和国(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اقية)。萨达姆·侯赛因成为独裁者之后,也被称为萨达姆政权。 伊拉克复兴党是这一时期的唯一合法执政党。该党执政期间是伊拉克经济的迅速腾飞时期,然而执政后期,因受到诸多外界因素和内部政治因素的影响,伊拉克不论在社会、政治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停滞不前。 2003年,美国等各国联军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4月21日,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在巴格达成立,标志着复兴党政权的覆灭。.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复兴党政权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阿拉伯語:المتحف العراقي,英語:National Museum of Iraq 或 Iraq Museum)是一間位於伊拉克巴格達的博物館。收藏品包括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遺物,當中有數以千計的物品在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遭到搶掠。2009年2月23日,伊拉克總理努里·馬利基(Nouri al-Maliki)將博物館重開一天,但當時仍然有半數失物下落不明。包括聯合國在內,有多過12個國家幫助伊拉克把它擴建。 2011年8月16日加入Google街景。.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國家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鐵路DEM2700型柴油機車

DEM2700型,是供伊拉克鐵路使用的柴油機車車種之一。.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鐵路DEM2700型柴油機車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航空

伊拉克航空(الخطوط الجوية العراقية),是伊拉克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中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一家航空公司,总部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其枢纽机场为巴格达国际机场。伊拉克航空是阿拉伯航空运输组织的成员。.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航空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里·阿拉薩尼亞

伊拉克里·阿拉薩尼亞(ირაკლი ალასანია、1973年12月21日 - )是一位喬治亞政治家。2006年9月11日至2008年12月4日期間,他曾經擔任喬治亞駐聯合國大使。在2012年至2014年期間,他曾經擔任喬治亞國防部長。他也是政黨我們的喬治亞-自由民主的創辦人。.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里·阿拉薩尼亞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

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Multi-National Force – Iraq),縮寫「MNF–I」,是指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時,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多國联軍,参与的軍隊有美軍、英軍、澳大利亞國防軍、大韓民國國軍(宰桐部隊)、義大利軍隊、日本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及印尼、波兰、格魯吉亞、丹麦、乌克兰和新加坡等國的部隊。 在當時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與其儿子受限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多國部隊开始進攻伊拉克,然而此次军事行动並未得到联合国授权。.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 · 查看更多 »

伊拉克总统

伊拉克总统是伊拉克的国家元首。1958年伊拉克推翻君主立宪制后建立共和国,并开始设立总统一职。.

新!!: 联合国和伊拉克总统 · 查看更多 »

张塞

张塞()祖籍山东省莱阳市,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学家、国家统计局局长。.

新!!: 联合国和张塞 · 查看更多 »

张维为

张维为(),上海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学家、国际关系学专家,现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上海春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被《光明日报》评为2016年中国智库十大人物。.

新!!: 联合国和张维为 · 查看更多 »

张歆海

張歆海(),英文名為 Chang Hsin-hai 、 H. H. Chang 、 Hugh Ho Chang (他在四十年代出演美國电影時的名稱),字叔明,原名為張鑫海,出生於中國上海,浙江海盐县人。中華民國作家、文学家、外交官,美国哈佛大学英語文學博士。回国后,曾任教於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光华大学、中央大學(前身為国立东南大学,第二度任教)等校。1940年起,張歆海全家定居美國。1947年至1948年曾短暫回到中國。1951年-1969年期間任教於美国紐約州私立长岛大学(Long Island University)、费尔利迪金森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並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張歆海在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定居美國期間,著有《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Asia's man of destiny)、《一位中國外交官的信》(Letters From a Chinese Diplomat)、《傳奇性的姨太太》(The Fabulous Concubine)、《四海之內》(Within Four Seas)、《美國與中國》(America and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ia),致力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

新!!: 联合国和张歆海 · 查看更多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友名单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有大批的校友和讲师在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发展,从国际政治、商业、法律、金融界;到文学、音乐、演艺和国际公认的学术研究等等。.

新!!: 联合国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友名单 · 查看更多 »

伯利恆

伯利恒(بيت لحم,意为“肉篮子”;בית לחם,意为“面包房”;Βηθλεέμ;天主教譯白冷)是一座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地区的城市,座落在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处,人口約3萬人。该城是伯利恒省的首府,也是当地文化和旅游业的中心。 对于基督教而言,伯利恒是耶稣的出生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基督徒团体的地方之一,不过近年来由于移民的原因,该城基督徒团体的规模已有所收缩。根据《圣经》记载,伯利恒也是大卫的出生地和加冕成为以色列国王的地方。城外有对犹太教有重要意义的拉结墓。 伯利恒在历史上曾经被众多的帝国所统治。目前,以色列控制着伯利恒的进出口,而日常行政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管理 在现代,伯利恒以穆斯林占多数,但仍然拥有巴勒斯坦最大的基督徒社区之一。伯利恒都市聚集区包括毗邻的2个城镇:Beit Jala和Beit Sahour,以及Aida和Beit Jibrin难民营。伯利恒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尤其是在圣诞节期间,由于该市拥有圣诞教堂,成为基督徒的朝圣地。伯利恒拥有30多家旅馆和300个手工业作坊。.

新!!: 联合国和伯利恆 · 查看更多 »

強逼賣淫

強逼賣淫,像是俗稱的逼良為娼,是指強逼手段要他人成為性工作者,是一種性剝削。多數是指使用非法的手段如暴力、恐嚇等強制性剝削他人。甚至有些是把兒童擄走以進行性剝削。词汇“强迫賣淫”出现在国际人道主义公约中,但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在应用中得不到持续。“强迫賣淫”指代一方当事人用胁迫的手段与另一方当事人賣淫。这样就区别了性交易与强迫賣淫之间的区别,开放社会基金组织称:“性工作是经过同意的成人行为,自愿买卖性服务并不是对人权的侵犯。” 强迫賣淫是一种犯罪,因为它用胁迫的手段限制受害人的自由,进行了商业性剥削。.

新!!: 联合国和強逼賣淫 · 查看更多 »

强制隔离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是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所规定的戒毒措施之一。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由公安机关下达,属行政强制措施。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目前则分别由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统一并取代了此前由公安机关负责的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的劳动教养戒毒。它和自愿戒毒共同构成了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措施的基本体系。 2013年3月,聯合國發佈了《關閉强制拘禁戒毒中心和康復中心的聯合聲明》,號召存在强制戒毒和康復中的的國家關閉這些中心。.

新!!: 联合国和强制隔离戒毒 · 查看更多 »

强制许可

强制许可(或稱強制授權)是指政府强制专利、版权或其它具有排他性权利的持有人,允许政府或他人使用。通常而言,权利人根据法律,或者通过仲裁,可以得到一定特许费补偿。.

新!!: 联合国和强制许可 · 查看更多 »

强行法

強行法(ius cogens、norme impérative、peremptory norms),又稱「強制法」、「強制規範」、或「国际法强制规律」 ,為國際法上不許以條約或類似方式規避的基本、最高規範。強行法的定義,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3條後段為:「国家之国际社会全体接受、公认为不许损抑,」並且「且仅有以后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同條約並將強行法的續造明定於第64條:「遇有新一般國際法強制規律產生時,任何現有條約之與該項規律牴觸者即成為無效而終止。 」 強行法的效果,根據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3條前段為:「條約在締結時與一般國際法強制規律牴觸者無效。」強行法既為最高規範,理所當然不可像普通條約義務一般因條約保留(reservation)或抗議(protest)而免於約束。違反強行法之國,當然負國家責任,不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其他理由而脫罪。 強行法只可能來自條約或國際習慣法,學者認定的強行法如下:.

新!!: 联合国和强行法 · 查看更多 »

張平宜

張平宜(),出生於台灣雲林斗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畢業,曾經擔任《中國時報》記者,喜歡歷史和偏愛弱勢議題。因採訪中國大陸偏遠地區的麻風村,無法坐視大陸麻風村中麻風病人的子女一輩子被社會遺忘,而專注投身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大營盤麻風村兒童教育,募款興建學校教室與衛生設施,為當地麻風病人的下一代爭取受教育、過正常人生活的機會。.

新!!: 联合国和張平宜 · 查看更多 »

張依仁

張依仁(),台灣新竹新埔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張七郎父子慘案的唯一倖存者。幼年在日本求學,1937年赴滿洲國就讀於滿洲醫科大學,1943年畢業後在當地行醫。1945年太平洋戰爭終戰,翌年以聯合國難民身分回台。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4月1日,國軍21師獨立團至花蓮清鄉。4月4日,國軍逮捕張七郎和張宗仁、張依仁、張果仁父子四人。國軍在鳳林郊外的公墓槍斃張七郎、張宗仁、張果仁父子三人,張依仁因具備軍醫身份在囚禁3個月後被釋放。張依仁在事後因不斷遭國民黨特務、警察騷擾而離台,1963年定居巴西,但仍受到駐巴西代表處迫害,曾在巴西北部躲藏。因名列「黑名單」,長期被禁止返台,政黨輪替後的2004年始返台在台中定居,2011年在台中病逝。張依仁曾在受訪時強調,「一輩子都不會原諒國民黨」。.

新!!: 联合国和張依仁 · 查看更多 »

張善政內閣

張善政內閣是由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張善政所領導的中華民國內閣,簡稱張內閣,也是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馬英九任內的第六次內閣,亦是馬英九總統任內的最後一次內閣。 2016年1月16日,毛治國請辭行政院院長且不接受慰留後,由原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代理,1月25日總統批准內閣總辭後,2016年2月1日張善政真除為院長,接替毛治國內閣。5月20日總統蔡英文就任後由林全內閣接任。.

新!!: 联合国和張善政內閣 · 查看更多 »

張超英

張超英(),台灣台北人,出生於東京,為台灣外交官。戰前居於台北市宮前町九十番地,戰後長年擔任台灣外交官,曾目睹諸多中華民國外交大事。著有《宮前町九十番地》一書。.

新!!: 联合国和張超英 · 查看更多 »

張泽相

张泽相(장택상,)大韓民国的獨立運動家、警察、政治家。 1945年-1948年駐朝鮮美軍政廳的警官,大韓民國建國後第一代外務部部長,联合国特派大使,第三屆韩国总理。2-5屆大韓民国國會議員。英國爱丁堡大学畢業,字 致雨(치우),號滄浪(창랑)。朝鲜王朝的貴族家出身,朝鲜的文臣张承远的三男,慶尙北道漆谷郡北邑吾太里出生。本貫仁同張氏。.

新!!: 联合国和張泽相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是2007年4月16日在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發生的兩次槍擊事件,連同兇手在內,共有33人死亡,並至少造成23人受傷。它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校園槍擊案,也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第三多的槍擊事件(僅次於2017年拉斯維加斯音樂會槍擊案、2016年奧蘭多夜店槍擊案),死亡人數超過了1991年死亡24人的露比餐廳槍擊案。 槍擊案的兇嫌為韓裔學生趙承熙,他在維吉尼亞州長大,是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四年級主修英文的學生。他最後在諾理斯教學大樓()中自殺身亡。.

新!!: 联合国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 · 查看更多 »

弗雷迪·默丘里

弗雷迪·默丘里(Freddie Mercury,),原名法鲁克·布勒萨拉(Farrokh Bulsara,ફરોખ બલ્સારા‌ mr-mercury.co.uk)英国歌手、詞曲作家及唱片監製,以摇滚乐队皇后乐队的主唱和主创身份最为出名。作为一个表演者,他以华丽的风格和跨四个八度的嗓音闻名.

新!!: 联合国和弗雷迪·默丘里 · 查看更多 »

弗洛克

弗洛克(Flocke,),又叫雪花,是于2007年12月11日出生在德国纽伦堡动物园的雌性北极熊。弗洛克出生几星期后,动物园基于安全理由,将它与母亲分开管理。据媒体报道,该动物园中的一只雌性北极熊吃了它新生的幼崽,尽管该动物园建立了严格的不干预动物的方针,但当动物园收到这个负面报道后还是决定人工抚养弗洛克。 与在柏林动物园圈养出生并由人工抚养的北极熊克努特一样,弗洛克在2008年4月8日首次公开亮相后,很快就引起媒体轰动。它的圈养地立即成为了当地热门的旅游景点,它的名字被注册成为商标,在广告和玩具里也出现了它的形象。纽伦堡动物园在2008年5月宣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成为弗洛克的官方赞助人,施泰纳希望通过利用弗洛克作为环境大使,推广气候变化的认识。.

新!!: 联合国和弗洛克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澤維爾·多·阿馬拉爾

弗朗西斯·澤維爾·多·阿馬拉爾(,1937年-2012年3月6日),東帝汶民眾有時稱之為「阿波澤維爾」或「澤維爾祖父」(Abo Xavier,「阿波」為祖父之意),是東帝汶獨立運動成員暨政治家,也是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創始人之一。.

新!!: 联合国和弗朗西斯·澤維爾·多·阿馬拉爾 · 查看更多 »

弗朗齐谢克·贡戈尔

弗郎齐歇克·贡戈尔(Franciszek Gągor,),波兰上将,原波兰军队总参谋长,出生于新松奇附近的Koniuszowa。 他于1970年代服役于第二坦克团,之后成为联合国行动中的作战参谋和主任参谋。1978年到1988年,他在军官学校授课,同时还在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UNDOF)中担任作战参谋。1988年至1990年,他在UNDOF中任后勤副参谋长。1991年,他曾在沙漠风暴行动中任高级军官。1993年,作为上校的他成为了波兰军队维和部队首长。1997年,晋升为准将。2006年2月27日,他被任命为波兰军队总参谋长,之后晋升为上将。 2010年4月10日,因在乘坐图-154前往俄罗斯参加卡廷惨案70周年纪念活动时飞机失事而丧生。.

新!!: 联合国和弗朗齐谢克·贡戈尔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亚库宁

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亚库宁(俄语:Влади́мир Ива́нович Яку́нин,,出生于苏联 弗拉基米尔 俄罗斯私营企业家,“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总裁。.

新!!: 联合国和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亚库宁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Vladímir Vladímirovic Pútin,)是俄罗斯政治人物,出生於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現任俄羅斯總統(第4任),曾任俄羅斯第7及11任總理、俄羅斯第2任總統與統一俄羅斯党主席,均沒有離開過權力核心,故被認為是俄羅斯自2000年以來實際的最高領導人。 普京最早任職於KGB,蘇聯解體後進入俄羅斯政府工作,並在1999年中獲得時任俄羅斯總統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欽任命為總理。在1999年12月31日即將踏入2000年的數小時前,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欽突然宣布辭去總統職務,時任總理的普京受命成為代理總統。之後,他陸續贏得2000年和2004年的總統選舉。由於憲法規定了連任的限制,普京無法參與200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隨後,普京指定的候選人德米特里·梅德維傑夫當選了俄羅斯總統。2008年5月7日普京卸任總統後,被總統梅德韋杰夫提名第二度出任總理,繼續掌握國家的實權。2012年普京第三度參選總統選舉並勝出並辞去统一俄罗斯党主席职务,第四度參選2018年大選再度連任,任期至2024年。 普京擔任總統期間的主要改革如所得稅改成13%、降低利潤稅稅率,以及制定新的土地和法律條文,利用他善於擔任特務工作的施政手段,確保國家運作的平穩。特別是普京在位期間遇上史上最高油價,俄羅斯受惠於油田出口賺進大量資金,使俄國的軍事與政治實力得以在蘇聯崩潰後恢復,政治以及法制上都獲得了穩定發展。但他在民主方面則遭到很多爭議,可說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鐵腕總統」。號稱在普京的經濟管理下,在他任內吸引了許多外匯公司進駐俄羅斯,但國際原油價格反轉下跌後馬上又呈現經濟疲態。不過總體而言,他任內國內生產總值將近上升了72%,購買力平價也上升6倍左右;俄羅斯國內的貧窮人口則減少了一半,平均月薪從80美元增加至640美元。分析人士形容普京的經濟改革,令人印象深刻。 但同時他所帶領的政府也被反對派、外國政府或組織和人權組織質疑,特別是由於鷹派的他所主導的第二次車臣戰爭、頓巴斯戰爭、克里米亞戰爭、南奧塞提亞戰爭及敘利亞內戰,特別是人權和自由記錄等。根據媒體報導,在俄羅斯的經濟圈內出現一組新的巨商集團,並明顯地控制住俄羅斯的整體經濟情況,這包括羅曼·阿布拉莫維奇、奧列格·德里帕斯卡、米哈伊爾·普羅霍羅夫以及尤里·科瓦利丘克等人。值得注意的是,這批新興的俄羅斯巨富,往往與普京本人有密切的關係。此外,普京也被批評於總統任期內塑造一種個人崇拜的價值觀。 普京于2009年12月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说斯大林“很难被非黑即白地评价,很难说他的一生是功是过。”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和比俄共更加亲近斯大林主义的苏联共产党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以及第三位置政党俄罗斯民族布尔什维克党,基本上都反感与厌恶普京。 美国新闻评论员罗杰·拜耶斯曾认为普京更像是一个新勃列日涅夫而不是新斯大林。.

新!!: 联合国和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普京推行的外交政策

弗拉基米爾·普京推行的,是指在2000至2008年及2012至今擔任俄羅斯總統的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和措施。不同學者曾分別對普京的外交理念作出評論:英國學者在文章《難怪他們喜歡普京》中把普京和戴高樂將軍相提並論 ,而《哈佛商業評論》首席主編則認為普京意在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 ;英國歷史學家曾在他的文章《我們是否要在本世紀和俄羅斯戰鬥?》中描述普京是“斯大林的精神繼承者”,又指雖然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回歸冷戰時期的可能性不大,但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友誼的“概念是一紙空文” 。有意見認為普京對西方的敵意日益增加,這更與全球油價上升有關 。.

新!!: 联合国和弗拉基米爾·普京推行的外交政策 · 查看更多 »

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低碳經濟”使用“--(green economy)”進行標引與檢索-(英文:Low-Carbon Economy,縮寫:LCE),是指一個經濟系統只有很少或沒有溫室氣體排出到大氣層,或指一個經濟系統的碳足印接近於或等於零。 低碳經濟可讓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避免劇烈的氣候改變,減少惡劣氣候令人類造成傷害的機會,因過高的溫室氣體濃度可以會引致災難性的全球氣候變化,會為人類的將來帶來負面影響。.

新!!: 联合国和低碳經濟 · 查看更多 »

佐兰·米拉诺维奇

佐兰·米拉诺维奇(Zoran Milanović,),克罗地亚政治人物,目前是中间偏左的克羅埃西亞社會民主黨(SDP)领导人。他于2011年12月23日成为克罗地亚总理,至2016年1月由蒂霍米爾·奧雷什科維奇接任。.

新!!: 联合国和佐兰·米拉诺维奇 · 查看更多 »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德拉格拉(Javier Pérez de Cuéllar de la Guerra,)。 出生于秘鲁的利马。联合国第五任秘书长。 1940年进入秘鲁外交部工作。1960年至1964年历任外交部法律和人事司、行政司、礼宾司和政务司长。1964年至1966年任秘鲁驻瑞士大使和驻奥地利公使。1966年至1969年任贝朗德政府的外交部秘书长和外事办公室秘书长。1969年至1971年任驻苏联大使兼驻波兰大使。1971年至1975年历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安理会代表。1978年至1979年任驻委内瑞拉大使。1979年至1981年任联合国特别政务副秘书长。1982年1月1日就任联合国秘书长。 1995年4月参加秘鲁总统竞选。2000年11月23日上任秘鲁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兼外交部长,任期至2001年7月25日。.

新!!: 联合国和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 查看更多 »

彭丽媛

彭丽媛,山东郓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文职二级军衔(正军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创建者之一。彭丽媛是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的第二任妻子,两人1987年在厦门结婚,1992年生下独生女儿习明泽。 彭丽媛是中国大陸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及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彭丽媛於1980年代初期以《在希望的田野上》成名,其他首唱、主唱曲目包括《父老乡亲》、《珠穆朗玛》、《我爱你塞北的雪》及《我们是黄河泰山》等。2017年4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習近平會面期間,特朗普曾以出色的歌唱家( talented singer) 形容彭麗媛。.

新!!: 联合国和彭丽媛 · 查看更多 »

彭百顯

彭百顯,臺灣政治人物,南投縣國姓鄉人。.

新!!: 联合国和彭百顯 · 查看更多 »

彭浩禮

希拉里·詹姆斯·韦奇伍德·本恩(Hilary James Wedgwood Benn,),英國工黨政治家,現任英国国会下院西約克郡中利兹(Leeds Central)選區議員,他于2003到2010年间任职于布莱尔和布朗内阁,2010年到2016年,他出任多个影子内阁要职,最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曾任影子外交大臣,后被工党领袖杰里米·科尔宾解雇。2016年10月,他当选为新的主席。 他出生在哈默史密斯,他是工党政客托尼·本恩和教育家的儿子。他在萨塞克斯大学研习俄罗斯和东欧问题,并先后担任两个工会组织,和的政策分析员。之后,他加入工党,又作为大伦敦下属自治市伊灵区的市议员服务数年,成为市议会副领导人,两次作为北伊灵选区工党候选人,都未成功当选。后成为传奇人物的特别顾问,1999年赢得中利兹补选,进入国会。 本恩于2001年成为国际发展部的政务次官,于2002年调任内政部,2003年回到国际发展部,2003年10月,他被任命为国际发展大臣,主要负责伊拉克的重建工作、英国对世界各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援助,以及寻求达尔富尔战争解决办法等。2007年角逐工黨副领袖一位,但是被夏雅雯擊敗。布朗上台后,本恩被任命为环境、粮食和乡村事务大臣,任期至2010年。他在这一职位的主要任务是打击牛结核病。 2010年大选工党失败后,本恩连续在哈莉特·哈曼、爱德·米利班德、哈曼第二任期和杰里米·科尔宾四个影子内阁中担任前座长官,2015年成为影子外交大臣。2016年6月26日被科尔宾解职,引起了影子内阁成员大量辞职。.

新!!: 联合国和彭浩禮 · 查看更多 »

影子滅殺令

是一部2010年首映的驚悚片,內容改編自羅伯特·哈里斯的小說《--》(The Ghost)。此片由羅曼·波蘭斯基執導,伊雲·麥葵格及皮雅斯·布士南等主演。.

新!!: 联合国和影子滅殺令 · 查看更多 »

彼得·科斯格罗夫

彼得·約翰·科斯格罗夫爵士,AK,MC(,),澳大利亚退役军官,现任澳大利亚总督。.

新!!: 联合国和彼得·科斯格罗夫 · 查看更多 »

彼得·達林

彼得·耶斯佩尔·達林(Peter Jesper Dahlin,),曾用名Pater Beckernrindge,瑞典籍人權活動家,主要關注中國維權運動,“人權衛士緊急救援協會”創辦人之一。2016年1月3日,彼得·達林被中国警方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以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罪逮捕。1月1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公布了他的“认罪”视频,后彼得·达林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证实,被拘禁的23天中接受日夜審問、不准睡覺、整夜不關燈等根據國際公約所認定的酷刑後被命令寫悔過書,电视认罪是被中国公安强迫的,事先被要求在鏡頭前背诵中方指定的稿子。1月25日,達林在获释后被驱逐出境返回瑞典。 彼得·達林的被捕与中国当局公布其“认罪”视频的行为受到了中國大陸媒体、國際媒体的高度关注。他是第一位因為支持中國人權運動而遭逮捕拘留的外籍人士,也是中國官媒公布「認罪」言论的第一位外籍人士。评论人士擔憂,这表明在华「境外非政府組織」的寒冬將至。.

新!!: 联合国和彼得·達林 · 查看更多 »

使命召唤:无限战争

是一款由Infinity Ward开发,动视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使命召唤系列的第十三款主系列作品。游戏于2016年11月4日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发行,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版同步发售。.

新!!: 联合国和使命召唤:无限战争 · 查看更多 »

彌賽亞

彌賽亞(天主教汉譯作默西亞;;;,伊斯兰教汉译作麦西哈,景教譯彌施訶),基督宗教術語,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主。基督教主張“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彌賽亞,因為耶穌的出現,應驗了許多舊約聖經中的預言”,伊斯蘭教也認同耶穌就是彌賽亞,稱他為"麥西哈爾撒";而猶太教信徒則予以否認,並仍然期待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來臨。 一些被指為異端和普遍認爲是邪教的教派,其創辦人也常以彌賽亞自居。例如麻原彰晃、文鮮明、又吉耶穌等。.

新!!: 联合国和彌賽亞 · 查看更多 »

体罚

体罚或身體處分,是指通過對人身體的責罰來進行處罰的行為,不論時間長短,譬如罰站、打藤、青蛙跳、懲罰式仰卧起坐等。 體罰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各國的執行形式也不一致,有些國家更已立法禁止。.

新!!: 联合国和体罚 · 查看更多 »

何塞·安東尼奧·歐堪波

何塞·安東尼奧·歐堪波(José Antonio Ocampo,),出生在哥倫比亞的卡利,是一名經濟學家。自2007年7月以來,歐堪波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公職方面,他曾擔任哥倫比亞政府的財政和公共信貸部長和農業部部長,亦曾於聯合國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擔任職務。2012年3月,他被提名擔任世界銀行行長,以接替6月離任的佐利克。 O O O O.

新!!: 联合国和何塞·安東尼奧·歐堪波 · 查看更多 »

何安達

何安達(),香港資深傳媒人,前香港行政長官辦公室新聞統籌專員,2006年2月13日上任,當行政長官曾蔭權的公關顧問,制訂政府重大政策及計劃的公關策略及時間表,至2012年6月30日任期屆滿。.

新!!: 联合国和何安達 · 查看更多 »

何世禮

何世禮(Ho Shai Lai,),原籍廣東寶安,為香港著名富商何東爵士第三子。中華民國政治及軍事人物,陸軍二級上將,曾為奉軍張學良之參謀官。.

新!!: 联合国和何世禮 · 查看更多 »

何亚非

何亚非 ,浙江宁波人。男,汉族。曾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新!!: 联合国和何亚非 · 查看更多 »

何國棟 (易學家)

何國棟(1951年-),臺灣新竹縣寶山鄉人,《易經》學家。 曾於聯合國主講近30場的《易經》系列講座,聽眾包括斯里蘭卡、利比理亞駐聯合國大使,世界各國經濟與環保科學教育等眾多不同領域求學者。。紐約州眾議員金兌錫、駐紐約總領館王燕生參贊受邀前來現場發表講話。 2013年7月8日,在美國廣播電臺講解《易經》,播送至153個國家。2013年7月9月,受邀於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總部傳播中華易經文化。.

新!!: 联合国和何國棟 (易學家) · 查看更多 »

何善衡

何善衡(),香港著名企業家,祖籍廣東番禺,乃恒生銀行創辦人、新世界發展首任主席及創辦人之一。他領導編制的恆生指數,作為股市升跌的參考係數,以其科學性與權威性而為世界所接受,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新!!: 联合国和何善衡 · 查看更多 »

何凤山

何凤山,湖南益阳人,中華民國外交官,因在二战初期拯救过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聯合國誉其为「中國的辛德勒」。.

新!!: 联合国和何凤山 · 查看更多 »

何积丰

何积丰(),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形式化方法;高可信与信息安全;并发程序设计理论;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软硬件混成系统协同设计等。.

新!!: 联合国和何积丰 · 查看更多 »

何方

何方(),陕西临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关系学者,中共党史专家何方,研究国际问题的缘起和心得,炎黄春秋2016(7):20-24。.

新!!: 联合国和何方 · 查看更多 »

何日华

何日华(Ho Rih Hwa,),新加坡企业家、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何日华 · 查看更多 »

佛光山

佛光山是大乘佛教的一座寺廟,總本山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大樹區,由開山宗長釋星雲創辦於1967年,為臺灣一大佛教名剎,也是南台灣著名觀光勝地。 佛光山在全世界也設有許許多多的別院或分院,如1988年落成啟用的佛光山西來寺,並有國際佛光會——由出家僧眾及在家居士所組成的國際組織,總部設於佛光山西來寺。該會在2003年獲联合国正式邀請成為經濟及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组织(NGO)會員。.

新!!: 联合国和佛光山 · 查看更多 »

佛朗哥时期

佛朗哥时期(Era de Franco),指西班牙历史上自1939年至1975年间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实行独裁统治的时期。该时期西班牙的正式国号为西班牙国(Estado Español)。 1931年建立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国于1936年陷入西班牙内战。内战一方是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支持的由佛朗哥将军率领的右翼反共和政府武装,另一方是苏联和墨西哥支持的左翼政府军及共产国际纵队。1939年4月1日,佛朗哥一方获得胜利,西班牙内战结束,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正式解体,佛朗哥成立独裁政权。在这段时期,西班牙在名义上恢复君主制但王位悬空,佛朗哥担任“摄政王”,王室仍获得特权及保护。 二战中,佛朗哥政府很少参与军事行动,尽量保持中立。但由于在二战前后和轴心国的种种联系,佛朗哥政府在战后受到了战胜国的排斥。但又因冷战的背景,以及佛朗哥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为了让佛朗哥政权得以延续,西班牙试图向美国一方靠拢。佛朗哥时期禁止成立独立政党和工会。50年代末,关于经济政策的法案的颁布,为西班牙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开辟了道路。 1969年10月30日,佛朗哥将军政大权交由指定接班人胡安·卡洛斯监督管理,但这个独裁体制大致上维持到1975年11月20日佛朗哥病逝。西班牙国会公告胡安·卡洛斯王子成为西班牙国王,是为胡安·卡洛斯一世,并于11月27日举行了受膏登基的仪式,成为西班牙国王。在佛朗哥生前,卡洛斯一世曾答应这个政权会持续下去,但他病逝后随即实行民主改革,解除维持36年的党禁,带领西班牙走向民主。西班牙进入民主转型期。1978年12月30日西班牙国会制定新宪法,统治西班牙四十年的独裁政权正式垮台,而胡安·卡洛斯一世直到2014年6月19日退位由其子費利佩六世繼位。.

新!!: 联合国和佛朗哥时期 · 查看更多 »

佛教藝術

佛教藝術泛指與佛教相關的藝術,特別是雕塑、建築、繪畫等有較多歷史遺存,而文學與音樂方面作品相對較少。在2500年前,其意象和象徵意義還未發展成複雜與多樣化的體系時,佛教藝術已經開始發展。佛教藝術发源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涅槃之後的印度次大陆。之后,随着向亚洲其它地區和世界传播过程中与其它文化的接触,佛教艺术也隨之不断演变。 早期的佛教艺术,在本質上是遵從印度無佛像傳統的,即避免直接用人像來表現佛陀的形象,稱為無佛像時代。约在公元1世纪前後,将佛陀以人像呈現的佛像时代开始,并持续至今。随着佛教信仰的传播,佛教艺术也朝着地方化、多樣化的方向演变,以適應各國的需要。往北,它通过中亚,渗入东亚形成了佛教艺术北部的分支;往东,它一直扩张到东南亚而形成了佛教艺术南部的分支。在印度,繁荣的佛教艺术对印度教艺术发展的影响持续到公元10世纪,但随着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迅猛扩展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几乎消声匿迹。.

新!!: 联合国和佛教藝術 · 查看更多 »

余嘉允

余嘉允,(Kelvin YU Ka Wan),現獨立媒體人。曾任職DBC數碼電台、D100節目監製及IBHK網絡電台台長、已暫時停刊的《香港點報》共同創辦人、自由撰稿人。 余嘉允曾主持多個電台及電視節目。亦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時在蘋果日報及香港網絡廣播電台新聞組撰文評論時弊 。於2017年中離開並出售IBHK網絡電台,其後該台更名運作。余嘉允離開IBHK網絡電台後以自己的 YuKelvin.com 製作公司承接不同類型獨立媒體工作。 於2017年第三季起擔任 Netflix 的翻譯員,同時亦為聯合國、聯合國難民署及香港紅十字會擔任廣告配音。2017年8月起,成為澳洲的墨爾本政府及昆士蘭政府的廣東話配音員。另外亦有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作大股東(60%)的墨爾本城市鐵路Cranbourne 線及Pakenham 線作報站配音,以及在悉尼唐人街的 Market City 購物中心錄製宣傳聲帶。聲音在澳洲當地的華人社區很容易聽到。.

新!!: 联合国和余嘉允 · 查看更多 »

征服沙姆陣線

征服沙姆陣線(Jabhat Fateh al-Sham,جبهة فتح الشام),原名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جبهة النصرة لأهل الشام,中文报章和联合国多误译为“叙利亚人民胜利阵线”,部分中文媒体称为“胜利阵线”,正确意译应为“支持阵线”),原是基地組織在敘利亞和黎巴嫰的分支。2016年7月28日,努斯拉陣線宣佈改名並脫離基地組織。 敘利亞內戰開始後,該組織於2012年1月23日宣佈成立,並成為內戰中一支強大的參戰力量。該組織已被聯合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俄羅斯、英國、美國和土耳其認定為恐怖組織。.

新!!: 联合国和征服沙姆陣線 · 查看更多 »

徐谟

徐谟(),字叔谟,江苏吴县人,中華民國法学家、政治学家,外交官。曾任国际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国际法院法官的中国人。.

新!!: 联合国和徐谟 · 查看更多 »

徐鸣 (画家)

徐鸣,澳大利亚、加拿大华人画家。擅长油画。.

新!!: 联合国和徐鸣 (画家) · 查看更多 »

依斯邁·阿都·拉曼

敦依斯迈·阿都·拉曼(Tun Dr Ismail Abdul Rahman,),马来西亚第二任副首相,曾任巫統副主席、馬來亞聯合邦驻美国大使,並常駐聯合國。Ooi, Kee Beng (18 January 2007).

新!!: 联合国和依斯邁·阿都·拉曼 · 查看更多 »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是一部2018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團隊復仇者聯盟,由漫威影業製作及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本片為《復仇者聯盟》(2012年)和《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2015年)的續集,同時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十九部電影作品。電影由羅素兄弟執導,與負責撰寫劇本。而《星際異攻隊》的導演詹姆士·岡恩也擔任了執行制作人一職,電影主演包括了許多漫威電影宇宙的演員。 該片的發展是從漫威影業在早期的電影中引入無限寶石和無限手套起。2013年時,飾演東尼·史塔克/鋼鐵人的演員小勞勃·道尼簽約參演,而成為《復仇者聯盟3: 無限之戰》第一位加入的演員;一年後,官方正式宣布了《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I》(Avengers: Infinity War – Part 1)與《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II》(Avengers: Infinity War – Part 2)這兩部片名,以作為《復仇者聯盟》系列的第三部電影。2015年初,編劇搭檔馬庫斯與麥費利加入。2016年7月,漫威影業透露,《復仇者聯盟3》將不會分為上下兩集,使得片名中的「I」和「II」被刪掉,這也讓第二部電影將重新命名。兩部電影預計以背靠背的方式同時拍攝,並最先於2017年1月在喬治亞州費耶特縣的開拍,並還會在蘇格蘭附加拍攝。這也是首部完全使用IMAX/阿萊新2D數位相機拍攝的電影。 《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定於2018年4月23日於洛杉磯舉行全球首映禮,並於2018年4月27日在全球上映(含IMAX版本)。續集則於2019年5月3日在美國上映。 本片獲得了評論家的普遍好評,其中讚揚了演員,視覺效果,故事的情感分量和動作場景,儘管是運行時間受到了一些批評。在全球的收入為20.33億美元,成為2018年收入第一名以及全球最高電影票房第四名的電影。在開幕的周末,在全球的總收入為6.41億美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總收入為2.58億美元,創下了兩者的最高總收入記錄。《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成為影史上第四部票房破20億美元的電影(其餘三部為《阿凡達》、《鐵達尼號》 、《STAR WARS:原力覺醒》 )。.

新!!: 联合国和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 · 查看更多 »

復仇者聯盟4

《復仇者聯盟4》(暫稱)是一部預計於2019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團隊復仇者聯盟,由漫威影業製作及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發行。本片為2018年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的續集,同時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二十二部電影作品。電影由羅素兄弟執導,與負責撰寫劇本。電影主演包括了許多漫威電影宇宙的演員。 《復仇者聯盟4》定於2019年5月3日在美國上映(含IMAX版本)。.

新!!: 联合国和復仇者聯盟4 · 查看更多 »

侯志律

侯志律爵士,QC(Sir Gerard Lewis Howe,),英國殖民地法官和律政官員,1946年至1950年擔任尼日利亞律政司、1951年至1955年任香港正按察司。 侯志律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1923年和1924年分別取得愛爾蘭自由邦和北愛爾蘭執業大律師資格,並在兩地開展私人執業。1930年,他加入殖民地部,早年曾在肯雅、黃金海岸、海峽殖民地和馬來聯邦歷任駐紮裁判司和檢察官等職。1941年,他調往尼日利亞出任律政專員(法律政策),1946年升任尼日利亞律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同年奉委御用大律師,以及於1949年獲爵士勳銜。在律政司任內,他協助時任尼日利亞總督約翰·麥克弗森爵士推動憲政改革,除了參與草擬《麥克弗森憲法》,又於1950年1月於伊巴丹主持一場大型的憲制會議,促成新憲法於1951年公佈和在翌年正式實施。 1951年,侯志律出任香港正按察司,任內參與審理涉及兩航事件和粵穗慰問團事件等多宗訴訟。此外,隨著各級法院的工作日益繁重,他對香港的司法體系作出不少重大變革,當中包括在1953年首度在香港引入兩所地方法院,以及在1954年首度於新界大埔和屏山分別設立裁判司署,使香港的法院架構更趨成熟。然而,侯志律在任後期身體欠佳,多次展開長期休假,正按察司一職要由高級副按察司顧德和署任。1955年5月,侯志律因病在英國逝世,終年55歲,成為罕有地死於任上的正按察司。 侯志律1927年娶瑪嘉烈·馬圭爾為妻,她於1930年從都柏林大學學院畢業後加入殖民地部,跟隨丈夫前往肯雅任職女醫官,後來先後於海峽殖民地、馬來聯邦和尼日利亞從事醫務工作,並於1950年加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任世衛西太平洋地區兒童福利及婦產顧問。愛爾蘭國立大學於1951年向她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對其醫務工作予以肯定。.

新!!: 联合国和侯志律 · 查看更多 »

德仁親王

皇太子德仁的旗幟。 皇太子德仁親王()日本的皇室成員。日本今上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的長子,幼稱「浩宮」(),目前天皇的確定繼承人,日本的皇太子、親王,勳等大勳位,徽印為梓(あずさ)。依據《皇室典範》,其敬稱為殿下。 1988年取得學習院大學人文科學硕士学位,隨後取得剑桥大学名譽法學博士。 根據日本的傳統繼位順序為第一順序繼承人。今上天皇明仁宣布將於2019年4月30日讓位,德仁親王将于5月1日继任成为第126任天皇,并启用新年号,10月22日登基。 目前居住在東京都港區元赤坂二丁目赤坂御用地內的。.

新!!: 联合国和德仁親王 · 查看更多 »

德國聯邦國防軍

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武装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三大軍種及基础军(後勤、防諜、憲兵等支援部隊)、中央醫療軍(軍醫部隊)兩大跨軍種部隊組成。.

新!!: 联合国和德國聯邦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

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liche Zusammenarbeit und Entwicklung)是德國聯邦部會之一,位於波昂,於柏林設有第二辦公室。 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成立於1961年,旨在刺激德國國內及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該部與許多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如國際貨幣基金、世界銀行和聯合國。.

新!!: 联合国和德國聯邦經濟合作及發展部 · 查看更多 »

德國聯邦警察

德國聯邦警察(Bundespolizei)是德國的警察機關,隸屬於德國聯邦內政部。一般治安維護事務由各州警察(Landespolizei)負責。 在2005年7月1日改制前的正式名稱為邊境防衛隊(Bundesgrenzschutz)。1994年以前,由於歷史特性及邊境守衛的任務,因此該單位亦負有戰鬥任務。改制後,限縮其職權使其僅能執行一般治安維護事務。.

新!!: 联合国和德國聯邦警察 · 查看更多 »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德國駐外機構列表列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世界各地設置的外交代表機構,由大使館(Botschaft)、總領事館(Generalkonsulate)、領事館(Konsulate)和常駐代表處(Ständige Vertretung)組成。這些駐外機構接受德國外交部管理,負責維護德國在外利益、服務海外,也與地主國(駐在國)政府交流,以促進德國與外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科學領域的關係。德國駐外館處的其他任務還包括資訊蒐集、向德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匯報相關議題、協助德國企業在外活動。與使館駐在國人民相關的業務,則有受理、核發其赴德簽證、向其宣傳德國概況及對外政策等accessdateaccessdate。 德國大使館的館務涵蓋了中的各個領域,除了政經文、外交、德商支援和公民服務外,還會參與國際研究與技術合作活動,或是社會發展及農業政策,因此館內常短期地附派有德國政府其他部會的外派官員或專家。在與德國有進行防務合作、或是攸關德國國防政策的國家,當地的德國大使館中亦會駐有德軍武官。大使通常為大使館位階最高的人員,由於德國並非在每個邦交國都設有大使館,所以該館的大使可能accessdateaccessdate,而使館的服務對象也會因此同時含括駐在國、兼轄國在內。相較之下,德國領事館或總領事館的服務範圍僅限於一國之內的特定地區,職責也不包括大使館處理的政治事務,而是著重於領務服務、貿易、文化及accessdateaccessdate。 德國常駐代表處的性質也有別於使領館,派駐對象並非單一國家,而是諸如聯合國、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教科文組織和歐洲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代表德國在這些組織中的利益。另一項相異之處,在於德國常駐代表處並不設有領務部門,也不辦理簽證、護照相關的領事服務accessdateaccessdate。 截至2014年1月,德國在全球各地總共設有220多座駐外代表機構,當中大使館約150個、領事館及總領事館約60個、常駐國際組織代表處約10個。.

新!!: 联合国和德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國陸軍空中機動作戰師

德意志聯邦國防軍空中機動作戰師(德語:Division Luftbewegliche Operationen)是德國聯邦國防軍陸軍的一個師,成立於2002年7月1日,並於同年10月8日正式加入德軍的作戰序列中。空中機動作戰師擁有約14,500名士兵,其中350名駐紮於德國法伊茨赫夏伊姆的師本部。 2011年10月德國聯邦國防部宣布重整聯邦國防軍,並裁撤部分單位,而空中機動作戰師亦在裁撤名單中。因此,該師於2014年7月26日正式解編,其餘未裁撤的下級單位則重編至其他單位中,或是合併由其他部隊指揮。其中,位於西格馬林根的第10裝甲師接收了空中機動作戰師的多數單位,並將師部一併遷移至法伊茨赫夏伊姆。.

新!!: 联合国和德國陸軍空中機動作戰師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联合国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外大使列表

德意志帝国(1871-1945)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51年至今)驻外大使名单.

新!!: 联合国和德国驻外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

德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Deutsche Botschaft Tirana)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于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现任德国大使为自2013年8月起就职的。 大使馆的办公建筑及大使官邸坐落于地拉那市中心的斯坎德培大道8号。这条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命名的街道两侧几乎均为使领馆,因此需要封闭穿行交通。大使馆下设政治处、经济处、经济合作科、领事处、武官处、文化处及新闻处。.

新!!: 联合国和德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德班审议大会

德班审议大会(英语:Durban Review Conference)是2009年联合国世界反种族主义大会(英语:2009 United Nations World Conference Against Racism)的官方名称,于2009年4月20日在联合国欧洲总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开幕,会议预计长达五天。---> 由于极端反对以色列和否定犹太人大屠杀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出席,使得本次大会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抵制。在会议的第一天,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演说,抨击以色列政府是“最残暴的种族主义政权”,又将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描述为“罪犯帮凶”,导致来20多个西方国家的代表在演讲期间退出会场以示抗议。而演讲结束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不但对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讲话表示遗憾,同时也批评了部分西方国家的抵制行为。.

新!!: 联合国和德班审议大会 · 查看更多 »

德黑兰会议

德黑蘭會議(Tehran Conference,代號:Eureka )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自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舉行的戰略會議,地點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的蘇聯大使館。該會議是第一個由同盟國「三巨頭」(美國、英國、蘇聯)領袖召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會議,緊接著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召開的開羅會議,並於1945年的雅爾達會議和波茲坦會議。雖然三位領袖有各自的目的,但仍在會議上達成了向納粹德國發動第二波攻擊的共識。該會議也討論了同盟國與土耳其和伊朗的關係、在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對抗大日本帝國等等。除了簽訂關於對德作戰和戰後事項的宣言和協定,三巨頭還簽訂了承認伊朗獨立的宣言。.

新!!: 联合国和德黑兰会议 · 查看更多 »

德雷达瓦

德雷达瓦(ድሬ ዳዋ、Dirirdhaba、ديري داوا、Dirre Dhawaa)是埃塞俄比亚第二大城市,也是該國两个特别市(astedader akabibi)中的一个,另一个为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在索马里语中,德雷达瓦意为「医疗之地」。 德雷达瓦是工业中心,城市设施包括多个市场以及阿巴·德纳·D·伊尔马国际机场。城市位于埃塞俄比亚的东部,迪恰图河(Dechatu)贯穿城市,在环形悬崖脚处被描述成「有点像是一簇茶叶放在残渣盆内」。.

新!!: 联合国和德雷达瓦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是一面黑、红、金三色旗,中心放置一个由锤子、圆规和榖穗组成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徽。其色彩来源于魏玛共和国国旗。.

新!!: 联合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或簡稱為艾森豪號航空母艦,是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二號艦。艦名承襲自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第34任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因此也與艾森豪總統一樣,經常被暱稱為「艾克」(Ike)。.

新!!: 联合国和德懷特·D·艾森豪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後藤健二

後藤健二(;),日本著名的資深自由記者、紀錄片製作人及作家,長年在阿富汗、車臣與敘利亞等衝突地區進行戰地報導,關注當地平民在戰時的生活狀況,亦出版過關於艾滋病影響非洲的書籍。他的作品常見於NHK和朝日電視台等多家日本媒體。 2014年10月,後藤欲前往敘利亞試圖解救他的朋友,即於2014年8月被伊斯兰国綁架的另一名日本人湯川遙菜。但在10月底後便與外界失去聯絡。幾周後,後藤妻子收到伊斯蘭國索要贖金的電子郵件。2015年1月20日,伊斯兰国在网络上公布一段影片,证实他们已經绑架两名日本公民后藤健二和汤川遥菜,要求日本政府在72小时内交付2亿美元的赎金,否则把人质处决。同年1月30日後藤遭到聖戰士約翰斬首。.

新!!: 联合国和後藤健二 · 查看更多 »

後殖民女性主義

後殖民女性主義(),是一種女性主義流派,它是回應原本女性主義似乎僅以西方文化中的女性經驗而產生。後殖民女性主義試圖說明種族主義以及殖民主義造成長期以來的政治、社會、文化影響,使非白人、非西方的女性在受到影響。 1後殖民女性主義源自於對已開發國家女性主義理論家的批評,指出他們傾向於將主流女性主義者的觀念用於全世界,並認為這些觀念無法用於非西方國家的女性的境況。2 後殖民女性主義認為,使用「女人」一詞並視之為一個同質性的群體,會只以性別而忽略了從社會階級、種族、族群、性傾向來看待她們。3後殖民女性主義者也試圖將原住民族和其他第三世界的女性主義運動納入主流的西方女性主義。 後殖民女性主義有時會受到主流女性者批評,認為因為會讓女性主義分裂而削弱了更廣泛女性主義運動的力量。 5有時也被批評仍帶有西方的偏見。.

新!!: 联合国和後殖民女性主義 · 查看更多 »

侵略战争

侵略战争是一场缺乏自卫理由的军事冲突。根据习惯国际法,发动侵略战争是一项犯罪。国际法学者们普遍认为纳粹政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寻求所谓“生存空间”的军事行动具有侵略战争的特点。日本亦曾自稱大日本帝國發動侵略戰爭。 不具有国际合法性的战争(诸如非出于自卫,非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的,非联合国宪章第51条认可的)均可被视为侵略战争;然而,仅此通常并不足以构成侵略战争;某些战争可能是非法的,但不具有侵略性(例如,为解决边界争端的战争,发动者有合理权利和限定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根本上是一件邪恶的事情……发动侵略战争,不仅是国际罪行,而且是最高级别的国际罪行,它与其他战争罪行的差别仅在于它包含了所有的罪恶。”《联合国宪章》第三十九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侵略行为是否存在,并“应作成建议或抉择依第四十一条及第四十二条规定之办法,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将侵略罪作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最严重犯罪”之一,并规定国际刑事法院对侵略罪具有管辖权。然而,罗马规约规定只有缔约国界定侵略罪的定义及规定该法院对这一犯罪行使管辖权的条件后,该法院才能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

新!!: 联合国和侵略战争 · 查看更多 »

供水

供水是指通过公共设施、商业组织、社区努力或个人提供水资源,水的输送通常是通过水泵和管道。灌溉也包括在其中。.

新!!: 联合国和供水 · 查看更多 »

俞力工

俞力工是一名居住在维也纳的国际评论专栏作家。.

新!!: 联合国和俞力工 · 查看更多 »

俞叔平

俞叔平()浙江諸暨人, 中華民國法學家、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俞叔平 · 查看更多 »

俞国斌

俞国斌(),中华民国外交官、大使。浙江奉化人。1974年暗杀身亡。.

新!!: 联合国和俞国斌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联合国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亞經濟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保加利亞經濟 · 查看更多 »

保祿六世

真福教宗--(Beatus Paulus PP.,),本名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Enrica Antonia Maria Montini;於1963年6月21日到1978年8月6日担任教宗。.

新!!: 联合国和保祿六世 · 查看更多 »

保釣運動

保釣運動始於1970年,是由來自香港、臺灣和海外華人為了回應日本宣稱擁有釣魚島主權,而發起的一系列民間運動,其運動逐漸擴展至全球華人,其活动方式包括游行、示威、登船出海到釣魚臺列嶼海域和登陸釣魚島上宣示中國「主權」。.

新!!: 联合国和保釣運動 · 查看更多 »

保护国

保护国又称保護領、受保护国、被保护国、受保护领地,是受较强之国家(宗主国)支配和保护的国家或地区,是殖民地形式或從屬國的一种。 保护国是非独立国的一种,也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材料产地和国际市场,用强力的手段迫使弱小国家,落后国家同他签不平等条约,以“保护”为名,控制和吞并弱小国家。这些弱小国家就称为保护国。宗主国与保护国之关系为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之一,弱势国家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接受强势国家的军事保护,以致无法自理内政、外交事务,甚至丧失主权。 如果被保护的对象为民族实体、共同体,或通过征服从别国瓜分土地,此类常被称为保护地、领地、境外領土。此类常在国际法中主权性质发生变化,演变为国家的领土主权范畴,各国对此称谓不尽一致。保护国或保护地或属地多属于殖民地。.

新!!: 联合国和保护国 · 查看更多 »

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每年的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出现了严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Sherwood Rowland)和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发现。 1987年9月16日,全球46个国家的代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各国将对保护南北臭氧层即将开始具体行动。 1995年,联合国规定,从当年起每年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旨在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并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 Category:聯合國紀念日 Category:环境保护日 Category:9月主題日.

新!!: 联合国和保护臭氧层国际日 · 查看更多 »

信仰

信仰(英語:faith),從人的角度來說,是指對於人、事物、神、宗教以及各種意識形態的教條或教導、對於 那沒有經驗證據的觀點,抱有信心和信任。faith.

新!!: 联合国和信仰 · 查看更多 »

修武县

修武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焦作市下属的一个县。商朝时名寗邑,周武王伐纣途中曾在此地驻扎练武,故得名。前221年,秦始皇兼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修武县,归属于三川郡,自此县名一直未变,漢晉時期屬河內郡。2006年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授予“千年古县”称号,列入中国地名遗产保护之列。 修武县面积722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28万。邮政编码454350,县政府驻城关镇。目前下辖:城关镇、方庄镇和郇封镇;周庄乡、高村乡、西村乡、岸上乡和五里源乡。 修武县岸上乡境内有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

新!!: 联合国和修武县 · 查看更多 »

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

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发生在1995年4月19日,是一起针对美国俄克拉何马城市中心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发起的本土恐怖主义炸弹袭击。这起爆炸案是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前,美国本土所遭受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共计导致168人死亡,另有超过680人受伤,还令方圆16个街区的324幢建筑物受损或被毁,86辆车遭烧毁或由冲击波摧毁,震碎了附近258幢建筑物的玻璃,共计造成至少价值6.52亿美元的破坏。事件发生后,地方、州、联邦和世界各地的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救援工作,全美各地都捐出大笔款项。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派出包含665名救援人员的11支城市搜索与救援任务组开展搜救和恢复工作。 爆炸发生仅90分钟后,俄克拉何马州巡警拦下了驾驶无牌车辆的提摩太·占士·麥克維,并以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将其逮捕。很快,法医证据证实麦克维和特里·尼科尔斯与案件有关系,尼科尔斯随即被捕,两人都在几天内受到起诉。侦察人员之后还确定迈克尔·福捷(Michael Fortier)和洛里·福捷(Lori Fortier)夫妇是案件的同谋。麦克维是一位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对美国的民兵运动抱有同情,他把一辆租来的卡车装满炸药后停在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前,然后引爆了炸药。特里·尼科尔斯是麦克维的同谋,他对炸弹的制备进行了协助。麦克维仇视联邦政府,认为政府对1992年的红宝石山脊事件和1993年的韦科惨案处理失当,他把自己的攻击时间定在韦科惨案以多人死亡告终这天的两周年纪念日。 官方对案件所进行的调查人称“OKBOMB”,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调查案例。联邦调查局探员进行了28,000次面谈,收集了3.2吨证据,收集的各类资讯有近十亿份。几位炸弹袭击者于1997年受到起诉并全部定罪,麦克维于2001年6月11日以注射执行死刑,尼科尔斯被判处无期徒刑。迈克尔和洛里·福捷夫妇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指控麦克维和尼科尔斯,其中迈克尔因未能警告联邦政府获刑12年,洛里则--自己的证词进行控辩交易得到豁免。 这起爆炸案促使联邦政府通过了1996年《反恐怖主义及有效死刑法》,其中收紧了美国人身保护令的应用标准,还通过立法提高了对各地联邦建筑的安全性保护标准来防止今后的恐怖袭击事件。2000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马市国家纪念堂在原本的默拉联邦大楼旧址落成,纪念爆炸案的受害者,爆炸发生后每年同一时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新!!: 联合国和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联合国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人口

俄羅斯於2014年1月人口為143,700,000 ,而俄羅斯土地面積約1,700萬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9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國家之一。多數人口集中在都會地區。 俄羅斯人口於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時達到最高點,當時人口為148,689,000,隨後則進入十多年的人口負成長,每年大約減少0.5%的人口,主因為生育率下降及大量移民至他國 。 至2000年代後期人口減少趨緩,2009年俄羅斯人口15年來首次回到正增長,該年增加23,300人 Rosstat Retrieved on 18 February 2010。.

新!!: 联合国和俄罗斯人口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给排水现状

俄罗斯占有世界约四分之一的淡水资源,也是世界上拥有地表水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俄罗斯,大约70%的饮用水来源于地表水,32%来源于地下水。2004年,俄罗斯日均供水量达到9千万立方米,人均居民用水量达到248公升United Nations:, 2004。同时,服务于所有俄罗斯人民的水务部门也是俄罗斯规模最大的部门之一。然而,俄罗斯主要的淡水资源集中在西伯利亚地区,其中贝加尔湖占全球流动的河川、淡水湖总水量的17%至20%。在聚居有全国80%人口的俄罗斯联邦的欧洲部分,仅占有全国8%的淡水资源。.

新!!: 联合国和俄罗斯给排水现状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為РСФСР;Russian SFSR);舊譯為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简称蘇俄,是苏联的第一個加盟共和国。 蘇維埃俄罗斯联邦是蘇聯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面积占苏联總面積的75%,人口约是苏联的三分之二;作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其首府莫斯科也是苏联的首都。.

新!!: 联合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各聯邦主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俄羅斯各聯邦主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依據联合国2009年的购买力平价資料;而相應的國家書據則根據世界銀行集團同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數據 。.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各聯邦主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通俄門)是指美國情報體系指控俄羅斯對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所作出的一系列操作干預。这也是川普被指涉及「通俄門」的主要事件。有关调查已成为美國政治鬥爭的一部分。 2017年1月,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有高度信心显示俄罗斯相较希拉里·克林顿更加偏爱唐納·川普,同时俄罗斯总统弗拉季米尔·普京亲自命令了一个“影响行动”来诋毁和伤害克林顿的选举机会和潜在的当选。美国在欧洲的情报盟友早在2015年即已经发现了被怀疑为俄罗斯代理的人士与特朗普竞选活动之间的通讯。 六个联邦机关也在调查克里姆林宫与特朗普的相关人士间可能的联系和金融关系,其中包括他的女婿库什纳和顾问佩奇、曼纳福德和斯通。 2016年12月,奥巴马下令情报部门提供2016年选举中外国干预的报告,而参议院呼吁两党合作调查。当选总统特朗普一开始否定这一报告,称民主党在对选举失利做出反应,并在一份总统过渡团队声明中攻击情报部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共和党的米奇·麥康諾表示了对美国情报部门的自信并支持进行两党合作调查,随后由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在2017年1月24日开始。在2016年12月29日,美国驱逐了俄罗斯外交官,并扩大了对俄罗斯个人和实体的现有制裁。.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人

俄罗斯人(русские)是东斯拉夫人的一个族群,主要生活在俄罗斯及其邻国,在中国东北又被称作老毛子。 俄罗斯人也可以不论其民族泛指所有俄罗斯国民。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俄罗斯民族占俄罗斯总人口约80%。.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人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罪案問題

俄羅斯聯邦境內發生的罪案包括販毒、洗錢、人口販賣、勒索、僱用他人謀殺、貪污、黑市買賣、恐怖主義、綁架、詐騙等,而有組織犯罪更會涉及走私軍火、走私石油和金屬以及走私放射性物質等。1997年,俄羅斯全國約有8000個犯罪組織;於2000年,國家經濟據估計有近50%的與有和犯罪組織有聯繫 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2011年,俄羅斯被評為聯合國中謀殺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俄羅斯在2009年發生了15954宗謀殺案,每10萬人中約有11.2人被謀殺。.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罪案問題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行政區劃代碼

俄羅斯行政區劃代碼The English name of the document is given per the English title included on the document's first page.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行政區劃代碼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LGBT權益

男女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和跨性別者(LGBT)在俄羅斯面臨法律和社會的挑戰,並仍然面對非LGBT公民所沒有的歧視。自蘇聯解體之初,俄羅斯人對於性別少數族群的態度呈逐步開放之勢,使得同性戀開始被除病化、非罪化。但是近年以來,持續的民調顯示,俄羅斯人對性別少數群體開始抱持越來越負面的看法。 2006年開始,俄羅斯各地方開始修法,禁止同性戀的宣傳。並於2013年在全國通過聯邦級別的禁止向青少年傳播「非傳統性關係」的禁令。該禁令通過後受到全世界很多人權組織的批評。而此後西方媒體開始報導同性戀權利活動家被逮捕的消息,以及受到恐同驅動的仇恨罪行案件 ,包括由一個新納粹組織犯下的針對青少年同性戀者的罪行。在莫斯科,一個禁止未來100年在該市舉辦驕傲遊行的法律也開始生效。俄羅斯的人權活動家柳德米拉·阿烈歇耶娃(Людми́л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Алексе́ева)將該法的通過稱為是「邁向中世紀的一步」。同時,最近的一些民調揭示出絕大部分俄羅斯人反對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並支持針對LGBT公民的法律。現在俄羅斯普遍被西方媒體描述為在LGBT議題上態度保守的國家。 對此,俄羅斯官方則堅持表示在俄羅斯不存在對同性戀者的歧視,也沒有侵犯性別少數族群人權的法律。並指出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這樣的大城市,仍然有相對繁榮的LGBT社區,包括同性戀酒吧和同性戀權利政治團體。.

新!!: 联合国和俄羅斯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新!!: 联合国和俄语 · 查看更多 »

俄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俄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俄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土壤侵蝕

土壤侵蝕是土壤退化的一種形式。 土地的侵蝕是在所有土地上自然發生的過程。土壤侵蝕的因素是水和風,每年造成大量的土壤流失。土壤侵蝕可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持續相對未被注意到,或者它可能以驚人的速率發生,導致表土嚴重損失。農田土壤的損失可能反映在減少作物生產潛力,降低地表水質和破壞排水網絡。 雖然侵蝕是一個自然過程,但人類活動卻增加了全球侵蝕發生率的10至40倍。過度(或加速)侵蝕導致現場和非現場問題。現場影響包括由於營養豐富的上層土層的損失,農業生產力、自然景觀和生態崩潰在某些情況下,最終的結果是荒漠化。場外影響包括河流的侵蝕、農業泥沙輸送和水體富營養化、以及與道路和房屋相關的沉積物相關的損害。水和風蝕是土地退化的兩個主要原因;結合起來,他們負責全球退化土地面積的約84%,使過度侵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環境問題。毀林、道路、人為氣候變化和城市擴張是其對人類活動侵蝕。然而,有許多可以減少或限制脆弱土壤侵蝕的預防和補救做法。.

新!!: 联合国和土壤侵蝕 · 查看更多 »

土庫曼斯坦節日

以下是土庫曼斯坦節日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土庫曼斯坦節日 · 查看更多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República Democrática de São Tomé e Príncipe),通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由圣多美岛、普林西比岛和附近一些礁、屿组成。面积1001平方公里。人口约90%居住在圣多美岛。居民主要是班图人,还有混血穆拉托人和印度人,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原为葡萄牙殖民地。1975年7月12日独立,成立民主共和国。圣普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新!!: 联合国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查看更多 »

圣家堂

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一般簡稱為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於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首府巴塞隆納的天主教教堂,由安東尼·高第設計,其高聳與獨特的建築設計,使得該教堂成為巴塞隆納最為人所知的觀光景點。 聖家堂從1882年開始修建,因為是贖罪教堂,資金的來源主要靠個人捐款,捐款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的快慢,所以至今還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物。雖然該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0年11月7日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

新!!: 联合国和圣家堂 · 查看更多 »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

圣安德烈初级学院 (Saint Andrew's Junior College),簡稱「SAJC」,是新加坡一所初级学院,为新加坡的中學毕业生提供两年制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准(即A水准)文凭大学预备课程。 该学院是圣安德烈教育集团的附属学府,是新加坡圣公会传教学校之一。.

新!!: 联合国和圣安德烈初级学院 · 查看更多 »

圣约翰堡

圣约翰堡(葡萄牙文:Forte São João Baptista de Ajudá),全称为“维达的施洗者圣约翰要塞”。曾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殖民地和政治实体之一。面积为11英亩(约4.4公顷),全境由围墙围起,中央为空场,建筑物仅包括四座角楼,分别用作炮台、礼拜堂、住宅和工场。 圣约翰堡位于贝宁(旧名达荷美或奴隶海岸)沿海的维达市。最初是17世纪由葡萄牙奴隶贸易商人建立的贸易站点,从西非内地收购的奴隶被运到这里集合,等待运往巴西。1721年,圣约翰堡正式成为葡萄牙属地,1788年在这里建设了军事要塞。圣约翰堡所在的维达城曾经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贸易站之一,除葡萄牙外,荷兰、丹麦、英国、法国也在这里建有商站。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间,平均每年有超过2万名的黑人奴隶从这里启程,被运往美洲。 19世纪初,随着奴隶贸易成为非法罪行,圣约翰堡逐渐衰落并荒芜,葡萄牙人短期抛弃了该要塞。但1850年代又重返这里,并于1865年重修了要塞。当19世纪末法国对达荷美的影响逐渐增长时,圣约翰堡的实际控制地区从周边10平方公里的地域逐渐退缩到要塞城墙之内。达荷美的法国殖民官员几次要求葡萄牙将该要塞转交给法国,但都遭到了拒绝。该要塞由葡萄牙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总督代为管理,由一位军官兼任行政官,此外还有少量士兵。 1960年8月1日达荷美(后改名贝宁)独立后,要求葡萄牙交出圣约翰堡,再次遭到拒绝。其时该要塞内只有5人居住。1961年8月1日,达荷美军队进入圣约翰堡,驱逐了为数仅有2人的葡萄牙居民。此后葡萄牙在联合国多次提出抗议,直至1975年才承认贝宁对圣约翰堡的主权。 现在圣约翰堡已经被辟为维达市的历史博物馆。.

新!!: 联合国和圣约翰堡 · 查看更多 »

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官方名称“圣马力诺共和国”(), 也被称为“最庄严尊贵的圣马力诺共和国”(), 位于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山脉东北侧,处于被意大利包围的国中国状态。圣马力诺国土面积,人口33,285人。 其国家首都是圣马力诺市,最大的城市是位于塞拉瓦莱的。圣马力诺是欧洲委员会所有国家中人口最少的国家。 圣马力诺的国名来源于圣玛利诺(圣马利诺斯),一个来自拉布岛(位于现在的克罗地亚)罗马帝国殖民地的石匠。公元257年,圣玛利诺参与了里米尼的城墙重建工作,该城市的城墙曾因为遭受海盗的袭击而被破坏。公元301年,圣玛利诺在蒂塔诺山修建了一个独立的修道院社区。因此圣玛利诺号称是现存最古老的主权国家和历史最悠久的立宪制共和国。 圣马力诺由《》管理,该宪法成书于16世纪,由拉丁文书写完成的一套六本的文件,其中规定了该国的政治制度。圣马力诺认为这是最古老的迄今仍然有效的政府文件或宪法。 圣马力诺的国家经济主要依靠金融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就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圣马力诺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与欧洲发达地区水准持平。圣马力诺被认为是国家经济高度稳定和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该国既没有国家债务也没有预算盈余。 圣马力诺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车比人多的国家。在外交上,圣马力诺追随意大利领导,而且它还是团结谋共识集团的核心成员。.

新!!: 联合国和圣马力诺 · 查看更多 »

圣马力诺历史

最神圣的圣马力诺共和国(意大利语:la 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San Marino)位于意大利中部的里米尼地区附近,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其早期历史不见于史籍。在公元3世纪下半叶,一个以采石为生的年轻基督教徒马力诺(Marinus)驾船离开其故乡——达尔马提亚的阿尔贝岛(今克罗地亚的拉布岛),在意大利的里米尼上岸,从此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圣马力诺历史。.

新!!: 联合国和圣马力诺历史 · 查看更多 »

圣马力诺驻外机构列表

圣马力诺共和国与100多个国家拥有外交关系,其中在12个国家设有常驻大使馆。此外,圣马力诺还有在很多国家设有名誉大使馆。.

新!!: 联合国和圣马力诺驻外机构列表 · 查看更多 »

在世枢机列表

以下是羅馬天主教自2014年12月22日起至今的所有在世樞機。未特殊说明的均为司铎级枢机,灰色阴影的为年龄超过80周岁,没有教宗选举投票权的枢机。.

新!!: 联合国和在世枢机列表 · 查看更多 »

在任期内逝世的美国总统

截止2013年10月27日,已经有8位美国总统在任期内逝世,这其中有4位是遭暗杀,另外4位是因自然原因死亡。这8次都是由副总统根据美國總統繼任順序的规定继任成为新总统。 截止2013年11月26日,威廉·亨利·哈里森是在任时间最短的美国总统,他上任仅31天后就因感染肺炎而于1841年4月4日逝世,他也是历史上首位在任期内去世的美国总统。1850年7月9日,扎卡里·泰勒因急性腸胃炎逝世。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刺杀的总统,他于1865年4月14日被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击中后脑而死。16年后,詹姆斯·A·加菲尔德于1881年9月19日因两个多月前被用枪击中而逝世。近20年后,威廉·麦金莱又在被里昂·乔戈什近距离打中两枪后死于并发症。1923年8月2日,沃伦·G·哈定因心脏病发逝世。1945年4月12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因脑溢血去世。最近的一位则是约翰·肯尼迪,他于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被两颗子弹击中后丧生。.

新!!: 联合国和在任期内逝世的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在港越南人

在港越南人(),指的是生活在香港的越南人。他們大多為197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越南戰爭關係,湧至香港的越南人。基於香港政府的人道主義立場及聯合國指令,一群群的越南人就此於香港居住。越南船民的非法進入困擾了香港政府逾四分一世紀。問題終於2000年解決。1975年至1999年間,143,700個越南船民終被安置於其他國家,超過67,000人被遣返回國 人民入境事務署 Accessed 2 May, 2007。大部分在香港的越南人都有華裔血統,為越南華人,使用粵語,因此很快融入香港社會。.

新!!: 联合国和在港越南人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联合国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地球聯邦

地球聯邦是在不少科幻小說與科幻動畫中出現的虛構國家,它將地球以往的所有主權國家統一,其概念通常來自聯合國的延伸。在某些作品中,地球聯邦能夠支配太空殖民地和整個太陽系,以至太陽系外行星。.

新!!: 联合国和地球聯邦 · 查看更多 »

地球高峰會

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又稱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簡稱UNCED)、里約熱內盧高峰會,是聯合國重要會議之一。在1992年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上,155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此為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根本母法。此後,永續發展和可持續性等議題逐漸浮上檯面,部份取代了舊有以生態為導向的思想。這些議題與1990年代末期興起的反全球化可視為生態運動的後續行動(參見《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此外,逐漸採取政治遊說和科學手段,而放棄直接行動。.

新!!: 联合国和地球高峰會 · 查看更多 »

地球歷史

地球歷史,在地球由原始太陽星雲的部份物質構成後計起,科學家估計大約有46億到50億年之間。而因為表述這麼長久的時間有所困難,可將地球的歷史模擬為二十四小時(將地球形成的時間設定為凌晨零時,而此時此刻為翌日的凌晨零時),每秒大約代表5萬3000年,而大爆炸與宇宙形成的時刻,則大約在137億年前,以此模擬時間來說約等於三日前,即地球誕生前兩日。.

新!!: 联合国和地球歷史 · 查看更多 »

地球末日戰

《末日之戰》(World War Z)是一部於2013年上映的美國動作恐怖電影,由馬克·福斯特執導,、德魯·戈達德與戴蒙·林道夫以卡納漢及J·麥可·斯特拉日恩斯基提供的故事為基礎撰寫劇本,其英語片名基於馬克斯·布魯克斯的2006年小說《打鬼戰士II:檔案Z》。主演布萊德·彼特飾演一名前聯合國調查員傑瑞·藍恩(Gerry Lane),傑瑞被迫走遍全球,以找尋阻止殭屍病毒蔓延全球的方法。 2007年,彼特的B計劃娛樂獲得了電影的改編權,並指派福斯特擔任導演。2009年,卡納漢受聘重寫劇本。拍攝於2011年7月在馬爾他開始進行,預算約為1.25億美元,8月,劇組遷移至格拉斯哥和布達佩斯取景。電影最初打算於2012年12月上映,但製作過程中受到了波折。6月,該片的發行日期被延遲,而演員們回到布達佩斯進行为期7週的補拍。戴蒙·林道夫受聘來改寫第3幕,但沒有時間來完成,後讓德魯·戈達德重寫了一遍。重拍作業於9月至10月間進行。 2013年6月2日,《末日之戰》於倫敦首映,在上获选成为開幕片。6月14日,電影於紐約和洛杉磯上首映,随后于6月21日正式在美國以2D和RealD 3D两个版本上映。電影收穫的正面評價集中在布萊德·彼特的精彩演出及對殭屍類型的真實呈現,但無力的結局和過時的CGI受到批評。無論如何,該片在商業方面取得了成功,製片預算為1.9億美元,而其票房總額逾5.4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賣座的殭屍電影。《末日之戰》上映不久後便宣布推出續集,原定于2017年6月9日發行,但被推遲。.

新!!: 联合国和地球末日戰 · 查看更多 »

地狱男爵

地狱男爵(Hellboy),是由美國黑馬漫畫公司的漫畫家麥克·米紐拉(Mike Mignola)所創造的虚構角色。.

新!!: 联合国和地狱男爵 · 查看更多 »

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

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英語:ICLEI -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舊稱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或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簡稱為ICLEI,是一個地方政府間國際組織,宗旨是追求永續發展。其成立於1990年9月紐約,時值聯合國召開地方政府永續未來世界大會,由200個地方政府所發起,ICLEI秘書處設於德國波昂。目前ICLEI已有86個國家,超過1000個地方政府作為會員。 ICLEI認為要達成從地方到全球層級的永續發展,在地發起的行動是更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途徑。為了支持會員在地方層級上落實永續發展,ICLEI透過在全球各地所設置的機構,提供地方政府會員有關於落實永續發展的技術諮詢、訓練與資訊服務。並與全球夥伴(包括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人居署、WWF等)合作開發計劃項目,以回應國際關注之永續發展議題,協助地方政府達到國際上各項協定、議定書、條約的要求及目標。.

新!!: 联合国和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 · 查看更多 »

区块链

区块链(blockchain 或 block chain)是用分布式数据库识别、传播和记载信息的智能化对等网络,也称为价值互联网。 中本聪在2008年,于《比特币白皮书》中提出“区块链”概念,并在2009年创立了,开发出第一个区块,即“创世区块”。 区块链共享价值体系首先被众多的加密貨幣效仿,并在工作量证明上和算法上进行了改进,如采用权益证明和。随后,区块链生态系统在全球不断进化,出现了首次代币发售ICO、智能合约区块链以太坊、“轻所有权、重使用权”的资产代币化共享经济 以及。目前,人们正在利用这一共享价值体系,在各行各业开发去中心化电脑程序(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Dapp),在全球各地构建和去中心化自主社区(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 DAS)。.

新!!: 联合国和区块链 · 查看更多 »

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Knights Hospitaller),亦名罗得骑士团或圣约翰骑士团,最後演變成马耳他骑士团,成為聯合國觀察員的「準國家」組織持續至今,是最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骑士会之一,為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之一。 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本为本笃会在耶路撒冷为保护其医护设施而设立的军事组织,後來演变成为天主教在圣地的主要军事力量之一,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日。医院骑士团的口号為「守卫信仰,援助苦难!(Defence of the faith and assistance to the suffering).

新!!: 联合国和医院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團結謀共識

团结谋共识(Uniting for Consensus),也被稱為咖啡俱樂部,於1990年代發展,反對擴大聯合國安理會的可能。由意大利發起,大約有五十個國家加入,以反對四國聯盟爭取加入安理會的要求。領導國家為意大利、韓國、墨西哥、阿根廷和巴基斯坦。四國聯盟成員為巴西、日本、德國、印度,這四個國家有強烈意願加入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新!!: 联合国和團結謀共識 · 查看更多 »

北塔山事件

北塔山事件是1947年6月5日-1948年7月在中华民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边界战争。.

新!!: 联合国和北塔山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PKU LAW、PKULS),原為北京大学法律系,前身是京師大學堂於1904年成立的法律學科,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正規法律教育機構(其後為1909年創立的清華學堂法律學科、1912年創立的朝陽大學法律系及1915年創立的東吳大學法學院)。早年由於社會條件及國策方向所限,1948年中國的205所大學中僅有29所設有法學教育單位,學生人數最多的依次為朝陽大學、東吳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位於北京的北京大學與朝陽大學法律系、清華學校(前)法律學科同為京派法學的重要代表。北京大學法學院實力雄厚,在法學界聲名斐然。.

新!!: 联合国和北京大学法学院 · 查看更多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英文:The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北师大实验中学”或实验中学,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师大女附中)。学校建立于1917年,是市级重点中学和首批北京市示范高中。.

新!!: 联合国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十一学校(英文: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缩写:BNDS)是中国大陆地区最著名的中学之一,也被称为“北京国庆日学校”。成立于1952年,学校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南部,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十一学校为北京市示范高中和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试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每年有约60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约占每届毕业生总数的五分之一,清北人数位列全国前十。出国深造的学生中,名校录取人数位列全国第四。学校亦有很多校友活跃在中央及地方金融系统、军队系统、国企系统和党政机关。.

新!!: 联合国和北京市十一学校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简称西城外国语学校(Beijing Xicheng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是一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示范型普通高中,分为高中部、初中部。其中,初中部为学校的本部。.

新!!: 联合国和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 · 查看更多 »

北京北辰五洲大酒店

北京北辰五洲大酒店(Beijing North Star Continental Grand Hotel),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

新!!: 联合国和北京北辰五洲大酒店 · 查看更多 »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位于中国北京的四合院建筑。由于北京是四合院最常见也最有特色的一个城市,因此人们提起四合院常常就是指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现在已经和北京胡同一起,成为北京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代表,成为北京城市的城市名片之一。 北京城保持了元大都时期的很多街道和建筑,其中就包括了四合院。因此可以说,四合院积淀了几百年来深厚的北京文化。从空中俯瞰北京城,可以看到一片灰瓦的房屋围着一个四方的院子。院子里绿葱葱的树木给灰色的房屋做点缀,也给四合院院里的人们提供了树荫。.

新!!: 联合国和北京四合院 · 查看更多 »

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是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创作的科幻中篇小说,最早于2012年12月发表在清华大学的学生论坛水木社区的科幻版,2016年获得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雨果奖介绍这篇小说“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不同阶层的北京,可像‘变形金刚般折叠起来的城市’,却又‘具有更为冷峻的现实感’”。.

新!!: 联合国和北京折叠 · 查看更多 »

北冰洋會議

首届北冰洋会议于2008年5月27日至29日在格陵兰的伊卢利萨特召开。加拿大、丹麦、挪威、俄罗斯和美国五国在会议上针对与北冰洋相关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Office 此次会议因为其有关环境法规、海上安全、矿产勘查、极地石油监督及海上运输的计划而意义重大。会议结束时与会各国发表了伊卢利萨特联合声明。 此次会议是第一次由该地区五方力量参与的部长级会议。 该会议是在2007年发生了数次针对北极的领土要求事件之后,应丹麦外交大臣佩尔·斯蒂·默勒和格陵兰总理汉斯·埃诺克森之邀召开的。默勒说:“我们必须履行我们在北冰洋地区的义务, 直到 联合国 决定谁将拥有这片海域及该地区的资源。我们必须就相关规则以及气候变化使北冰洋能进行更多航运之后该做些什么达成一致。 我们需要向各自的国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出一个共同的政治信号 ,那就是环北冰洋五国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机会及挑战。” 伊卢利萨特的冰层融化是此次里程碑似的会议的一个恰当的背景.

新!!: 联合国和北冰洋會議 · 查看更多 »

北约五国

北约五国(The Quint或NATO Quint)是指美国和欧洲四大经济体(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组成的非正式决策集团。它们共同参加了不同机构和组织,包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二十國集團等。 五国中,美国、法国、英国为"核武器擁有國",意大利与德国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共有核武器。.

新!!: 联合国和北约五国 · 查看更多 »

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英语:Northern America;西语:Norteamérica;法语:L'Amerique septentrionale)为地缘政治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北部地區,以文化區分法又稱盎格魯美洲,属于北美洲大陆的一部分,與自然地理的北美洲有明顯的不同,不包括同屬於美洲大陸的中美(即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根据联合国按政治地理学标准对世界区域的划分,北美由以下国家和地区组成:.

新!!: 联合国和北美地区 · 查看更多 »

北美男人男童戀愛協會

北美少年愛好協會(The North American Man/Boy Love Association,NAMBLA)是美國一個以「促使禁止男人與男孩間發生性關係的法律自由化」為宗旨的非法組織。主要據點是美國舊金山與紐約。NAMBLA還呼籲議會立法或修法使兒童能在「不受性騷擾與性剝削的前提下擁有性的權利」,該組織宣稱自己「沒有任何事或人是違法的」、「不支持或鼓勵任何想要轉介援交的人士」。 NAMBLA每個月會在全美各地舉行例會,每年在紐約還會舉行一次全國大會Soto, Onell R. (2005).

新!!: 联合国和北美男人男童戀愛協會 · 查看更多 »

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

“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 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13年委托对于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后总结出的里程碑式文件,并于2014年完成。 报告调查结果判断北韩政治制度系统化地系统地侵犯了一系列人权,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不受歧视的自由,迁徙和居住的自由,以及享受基本食物的权利。 此外,委员会证实还反映北韩政府犯下危害人类罪,显然未能履行其国家的“保护责任”。 这些危害人类罪包括“灭绝,谋杀,奴役,拷问,酷刑,强奸,强制堕胎和其它性暴力,政治、宗教、种族和性别迫害,强迫人员和故意造成长时间饥饿的的不人道行为。 ” 根据报告中的调查结果,联合国大会在2014年通过了第69/188号决议,谴责对人权的侵犯行为,并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将此情况提交国际刑事法院 同年,安理会第一次召开了针对北韩人权问题召开会议,但没有通过任何决议。.

新!!: 联合国和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 · 查看更多 »

北马里亚纳群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邦(Sankattan Siha Na Islas Mariånas;Commonwealth of the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縮寫为CNMI)是美国的一個自由邦,位于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它包括了15个岛屿,總长685英里,位於夏威夷到菲律宾約四分之三的距離上。北马里亚纳群岛在2010年的正式人口普查裡有5萬9221人。北马里亚纳群岛總面積為463.63km²(179.01sq. mi)。群岛包括了塞班岛、罗塔岛和天宁岛等。北马里亚纳群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如夏。 塞班岛和天宁岛上有自治邦内最好的机场和港口。群島首府位於塞班島北部的卡皮托爾希爾,但不少出版品將塞班島視作群島的首府,因為整座島本身是一個市。.

新!!: 联合国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 查看更多 »

北马里亚纳群岛旗帜

北马里亚纳群岛目前使用的旗帜是在1979年7月4日正式采用的。 这面旗帜和其他从联合国托管地独立的太平洋岛屿一样,采用了蓝色地和白色星的图案,在白星后面是代表当地土著沙摩罗人房屋基石的石柱图案,1981年,加入了花环图案,代表群岛岛弧的各个岛屿,其他岛屿没有自己单独的旗帜,同时表示和自己群岛的历史和风俗的链接。.

新!!: 联合国和北马里亚纳群岛旗帜 · 查看更多 »

北賽普勒斯

北賽普勒斯(Kuzey Kıbrıs),全稱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是一個位於賽普勒斯島北部,尚未受到國際承認的政治實體。北賽普勒斯是在1974年由賽普勒斯島上的土耳其人後裔宣佈獨立建國,政權控制了島上北邊約1/3面積的領土,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認北賽普勒斯的政權,在國際法上被認為是傀儡國家。北賽普勒斯與島南的希臘裔政權皆佔有首都尼古西亞(Lefkoşa,Λευκωσία)部份範圍,因此雙方皆以該城作為首都,其中北塞浦路斯佔有的部分被称为北尼科西亚。.

新!!: 联合国和北賽普勒斯 · 查看更多 »

北极熊团

美军第31團級作戰隊(Regimental Combat Team 31,缩写为RCT-31)也被稱為費斯特遣隊(或是麥克萊恩特遣隊)是朝鲜战争中聯合國軍的1支團級特遣隊。中國人民志願軍文献中通称“北极熊团”,这其实是误称,真正的北极熊团是“第31步兵团”。真正的北极熊团三个营中只有一个营参加RCT-31。美国文献通常将RCT-31称为“費斯特遣隊”,而费斯本人是第32步兵团的一位营长,CRT-31由第31步兵团和第32步兵团各抽一个营组成,外加师属炮兵营下面的两个炮兵连。 在朝鲜战争的长津湖战役中,聯合國軍這1支以2個步兵營為主的團級部队在美军強大的火力支援之下,以寡擊眾抵擋志願軍2到3個師達4天之久,掩护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撤退,使之避免面臨被包圍的命運。此役志願軍在無空中火力支援下,運用三三制戰術、夜襲、伏擊等戰術,最終擊潰此團。.

新!!: 联合国和北极熊团 · 查看更多 »

北歐

北歐是地理上对歐洲北部的簡稱,一般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定義:.

新!!: 联合国和北歐 · 查看更多 »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包括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皇岛市文物保护单位等。.

新!!: 联合国和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大學

北海道大學(;英語譯名:Hokkaido University),简称北大(ほくだい;Hokudai)或海大,是一所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国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北大前身是舊制帝国大学-北海道帝國大學(1918年),起源於1876年的「札幌农学校」。 北大的知名校友中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柯霍獎得主、3名芥川獎得主以及逾百名大學校長。.

新!!: 联合国和北海道大學 · 查看更多 »

北方联盟 (阿富汗)

争取拯救阿富汗联合伊斯兰阵线(),通称北方联盟,是一个由阿富汗伊斯兰国建立的军事政治联盟组织。它将很多互相敌对的阿富汗的军事派别联合了起来,共同抵抗塔利班。1996-2001年为国際承认的阿富汗政权。 2001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北約国家的支持下,北方联盟成功地从塔利班手中夺回了大部分阿富汗领土。.

新!!: 联合国和北方联盟 (阿富汗) · 查看更多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建设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一个是2000年开始运作的区域实验系统,另一个是正在建设中的全球导航系统。 第一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从2000年开始,该系统主要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 第二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称为北斗二号。北斗二号建成后,将是一个包含16颗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截止2011年11月,北斗二代包含了10颗卫星,开始在中国投入服务 。2012年11月,第二代北斗系统开始在亚太地区为用户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罗斯全球导航衛星系統(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2015年中期,中国开始建设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进行全球卫星组网。北斗卫星第三代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三代卫星于2015年3月30日发射升空。截止2018年2月,已发射了13颗第三代在轨导航卫星。按照计划,该系统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建设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斗系统第一颗卫星发射15年后,它每年为几家大型企业产生的营业额高达315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新!!: 联合国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查看更多 »

北所罗门共和国

北所罗门共和国( Republic of the North Solomons)是一个仅仅存在六个月的非普遍承认国家,主要由布干维尔岛、布卡岛以及若干小岛组成。目前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布干维尔自治区。.

新!!: 联合国和北所罗门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包头市

包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和最大城市,全国重要的冶金、材料和制造业基地,国务院批准设立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包头市区由各具经济特色的3个中心街区组成。东南部是东河区,又称旧城(老包头),建筑在黄河一级阶地上,以商业和轻工业及有色冶金工业为主;中部为青山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西部是昆都仑区,即包钢所在地,以钢铁及重型机械等重工业为主;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九原区有大片绿地间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滨河新区和石拐区的喜桂图新区也是构成市区的重要组团。城市的标志是第一工人文化宫门前的“人”字形雕塑,顶部有三只奔跑中的鹿,象征“鹿城”。同时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新!!: 联合国和包头市 · 查看更多 »

國家 (消歧義)

國家,可能是以下幾個名詞的漢譯:.

新!!: 联合国和國家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國家繼承

國家繼承(succession of states)在國際法上,是指某一個國家因為一定的領土被別國取去,因而導致該國在的國際上的部份或全部權利、義務、地位等,被取去其領土的國家所取締。取得該國權利、義務、地位的國家稱為繼承國,權利、義務、地位被取代的國家稱為被繼承國。國家繼承分為很多種,主要為權利繼承和義務繼承,或分為全部繼承及部份繼承。.

新!!: 联合国和國家繼承 · 查看更多 »

國家清真寺列表

在一些國家有國家清真寺,包括:.

新!!: 联合国和國家清真寺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共關係

国共關係是指中国国民党與中国共产党之關係,也可視為海峽兩岸關係。 1923年中国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簽訂孫越聯合宣言後,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國民黨認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實現國民革命,但中共力圖破壞國民革命,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北伐光復南京後發動暴動,因而引發國民黨清黨。而共產黨则認為,三大政策(或稱新三民主義)的親蘇聯政策的施行是國共合作的重要基礎,國民黨內頑固右派拋棄聯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導致革命的失敗,中共方面為了堅決擁護三大政策,不得不向國民政府進行反擊。 1927年分裂之后,两黨进行了武装对抗(第一次國共內戰),西安事變後國民黨被迫與共產黨联合抗日,為日後內戰埋下隱憂,至1946年內戰爆发,直至1949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其主导的中国大陆政权。1950年後,國民黨幾乎完全失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區,長期奉行反共的政治意識形態,此后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武装对峙,并在国际层面上争夺对中国的代表权。在台湾实现民主转型、2000年首次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放棄其過去的反共立場,轉為加強與共產黨的接觸,2005年兩党领导人首次会面,此后两党开始较紧密的联络,两党关系成为海峡两岸关系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络渠道之一。.

新!!: 联合国和國共關係 · 查看更多 »

國務院 (聖座)

聖座國務院(Secretaria Status,原意為「國務秘書處」)是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內歷史最悠久的,創始於15世紀,主要功能為處理聖座和梵蒂岡城國的內部行政及外交之事務。其首長為國務樞機卿。.

新!!: 联合国和國務院 (聖座)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央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國立中央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

以下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包含「台中校區」以及「台北校區」兩校區的校友。 台中校區為國立中興大學校本部,台北校區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台北校區於西元2000年改制為國立臺北大學,依據歷史脈絡,共同隸屬於中興大學與台北大學校友。.

新!!: 联合国和國立中興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簡稱:臺南一中、南一中,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緊鄰國立成功大學及臺鐵臺南車站。.

新!!: 联合国和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

本條目之內容依照編輯先後順序排列.

新!!: 联合国和國立臺北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是國立臺灣大學展示校史的展覽館,2005年成立,屬於臺大博物館群成員之一。.

新!!: 联合国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籍

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一個國家國民的法律資格,也是國家實行外交保護的依據。各國將國籍做為立法的重要內容,是從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開始的。《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五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國籍。任何人的國籍不得任意剝奪,亦不得否認其改變國籍的權利。.

新!!: 联合国和國籍 · 查看更多 »

國籍標誌

國籍標誌為軍用航空飛行器與軍用車輛上,標示所屬國籍之標誌。通常採用國旗配色或該國國徽而成之(圓標等)圖形,也有部分將國家象徵(如澳洲之袋鼠)融入圖案之內。 以下圖案之順序,依照國名的英文字母排列。.

新!!: 联合国和國籍標誌 · 查看更多 »

國際基督教大學

國際基督教大學(;英語譯名:International Christian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日本東京都三鷹市的私立大學,1953年創校,簡稱ICU。現為文部科學省「超級全球大學」表列名校之一。 ICU是一所美式博雅教育學院,一年僅招收600名新生。美國《富比士》將ICU與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等校並列為「亞洲十大博雅學府」之一。.

新!!: 联合国和國際基督教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際協會聯盟

國際協會聯盟(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簡稱:UIA)是一個非營利性非政府組織的國際研究組織,根據聯合國授權,該全球公民社會與發布資訊於國際組織、國際會議、世界問題等,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該由191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亨利·拉方丹與現代資訊科學奠基人,共同創建於1907年。 該組織的戰略計劃包括:.

新!!: 联合国和國際協會聯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可可組識

國際可可組织(英文International Cocoa Organization,縮寫:ICCO)建於1973年,負責執行和管理1972年國際可可豆協定,以及1975年、1980年、1986年和1993年的後續協定。各項協定均在聯合國支持下,由可可豆生產國政府和可可豆消費國政府簽訂。一項代替1993年協定的新協定已在2001年2月召開的聯合國可哥會議上談成,這項新協定,簡稱為2001年協定,現在已開放簽字,並將於2002年生效。 國際可可組织是匯總和宣傳可可豆資訊,推動在可可豆生產、消費、銷售等領域的經濟研究,鼓勵開發有關可可豆項目的一個主要的世界性論壇。在這方面,該組織下設的 “世界可可豆經濟諮詢組”已經就主要問題召開了多次會議。 1993年協定的成員包括42個國家和一個政府組織,代表了世界可可豆生產的80%以上和世界可可豆消費的70%左右。非協定成員國也常常以觀察員身份列席會議。.

新!!: 联合国和國際可可組識 · 查看更多 »

國際司法機構

國際司法機構(包含法庭、法院、仲裁机构等),其建立是依據國際多邊條約、或依據聯合國等其他國際組織的授權,包括了特設法庭、常設司法機構,不包括純粹由一國家設置者。.

新!!: 联合国和國際司法機構 · 查看更多 »

國際失蹤者日

8月30日是國際失蹤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Disappeared),亦稱國際強迫失蹤日,是紀念世界各地因為各種因素(最常見的是政治因素)而陷入「強迫失蹤」狀態的人。這個節日是1981年,由國際人權團體拉丁美洲失蹤及被拘禁者家庭協會聯盟(Latin American Federation of Associations for Relatives of Detained-Disappeared/Federación Latinoamericana de Asociaciones de Familiares de Detenidos-Desaparecidos,FEDEFAM)發起的。1981年,这一非政府组织在哥斯达黎加创建,这是一个地方和地区团体的协会,在多个拉丁美洲国家积极开展工作,反对秘密监禁、强迫失踪和绑架。最初目的是促進關懷大量在拉丁美洲因為戰亂、獨裁統治、人口販賣而下落不明的一般公民。 聯合國大會在2006年12月20日已通過採納《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至2015年止有88個國家簽署,當中包括歐洲、非洲、中南美洲、太平洋群島國家,而亞洲國家則有日本、印度、印尼、寮國及蒙古。2010年12月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5/209號決議,對世界各國和地區強迫失蹤或者非自願失蹤,表示關注,特別是構成強迫失蹤中被逮捕、拘留和 綁架事件增多,以及對有關對失蹤事件證人或失蹤者親屬進行騷擾、虐待和恐嚇的報告不斷增多。 秘密监禁方面的工作是许多在人权活动和人道援助领域工作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重要活动之一,例如大赦国际、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以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国际失踪者日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展示这些机构的工作,提高公众认识并吸引捐款和志愿者。 在这些机构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该组织严格遵守中立原则。在一些情况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唯一获准探视某类被拘留者的组织,因此可以接触这些人群,查看他们的待遇。对于被拘留者的家人而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传递的消息往往是这些被拘留者命运的唯一线索。 探视因冲突而被拘禁的人并使他们能够与家人恢复并保持联系,这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但“失踪者”的定义要远远超出强迫失踪受害者的范畴,还包括那些因冲突、自然灾害或其他悲剧而与家人失去联系的人。 失踪者可能遭到拘禁、被困外国、住院或死亡。通过其寻人服务部门,并与世界各地189个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合作,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致力于帮助这些家庭获得有关亲人命运的信息。该组织提醒政府和其他团体他们有义务尊重家人对其亲人命运的知情权。该组织还与失踪者家人一起努力,帮助他们应对心理、社会、法律和经济需求。 秘密或不确定的监禁严重违反了一些人权理念,在武装冲突的情况下,则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法。1992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47/133号决议《保护所有人不遭受强迫失踪宣言》。据估计,在大约30个国家中都有秘密监禁的事情发生。人权高专办被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工作组登记了约46000个在未知情形下失踪之人的案例。 2007年8月30日,成百上千名菲律宾失踪者的家属和支持者,进行了反政府游行以纪念国际失踪者日。这些失踪者大多是活动家,在被菲律宾安全部队绑架后失踪或遇害。 2008年8月30日,反对强迫失踪国际联盟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失踪者家人组织和人权组织,开展了一项全球活动,旨在推动《保护所有人免遭强迫失踪国际公约》获得批准。.

新!!: 联合国和國際失蹤者日 · 查看更多 »

國際奧委會國家編碼列表

國際奧委會國家或地区編碼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為其所屬成員國或地区而編配的3個英文字母的國家或地区代碼。通常地,一个代码表示一个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NOC),但是在过去的比赛中,也有一些代码被用于其他的情况,例如来自多个国家的运动员组队,或者没有正式代表任何国家的运动员组。 由於歷史和政治等原因,IOC代码中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成員代碼與其在其它國際組織中所使用的成員代碼之間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IOC代码中有一些就与标准ISO 3166-1不同。其他的体育组织,如国际足联(FIFA),使用与IOC代码类似的代码表示其国家球队,但也有一些不同。还有一些体育组织,如英聯邦運動會联合会和职业网球联合会,则完全使用IOC代码。.

新!!: 联合国和國際奧委會國家編碼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際室內建築師暨設計師團體聯盟

國際室內建築師暨設計師團體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創立於1963年,乃為全球65,000位專業室內建築師與設計師綜合發言的機構;主要任務是經由教育、研究和實踐,以建構知識與經驗上之交流和發展的全球論壇。 由於專業上的主導地位,IFI被視為室內建築與設計領域上的「聯合國」;經常負責聯結全球各地的專業設計工作者,並在遊說、應用、設計、社會責任和專業地位的提昇上,發揮共同影響力。 IFI目前於世界45國之中,有74個成員組織機構和學校;本身亦是國際設計聯盟(International Design Alliance;IDA)的成員。.

新!!: 联合国和國際室內建築師暨設計師團體聯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人權協會

國際人權協會(ISHR)是一個國際性的非政府、非營利性的人權組織,參與歐盟理事會,其任務是推動落實聯合國1948年國際人權宣言。最早成立於1972年,後來在奧地利、瑞士、英國、法國成立分布,至今已發展至35國家分會及附屬機構。.

新!!: 联合国和國際人權協會 · 查看更多 »

國際人權日

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以紀念聯合國於1948年12月10日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受到該世界人權宣言的啟示,聯合國在1966年制定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目的在進一步闡明並執行宣言所揭示之各項人權精神。該二盟約加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任擇議定書與「世界人權宣言」合稱「國際人權憲章」(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為國際間最重要之人權典章。.

新!!: 联合国和國際人權日 · 查看更多 »

國際佛光會

國際佛光會(英文:Buddha's Light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BLIA),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哈仙達崗的佛光山西來寺(Hsi Lai Temple),最先是由中華佛光協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二月三日。在一九九二年五月十六日(國際佛光日),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於美國洛杉磯正式成立,之後陸續於世界各地紛紛成立佛光會。國際佛光會是一個世界性的人民社團,以佛教徒為主要組成對象,有別於其他社會團體,會員遍佈五大洲,人數超過百萬人。此會主旨是帶動佛法生活化,以及提倡人間佛教為目標,從事教育、文化、慈善、佛法等淨化人心的工作。另外,國際佛光會與其他宗教團體的相互交流往來,更是以親和的態度,尊重各宗教文化的特色及教育理念。 國際佛光會並非屬於某一宗派、某一寺院或某一個人所有,而是屬於全世界有心的佛教人士,只要認同佛光會的宗旨和精神者皆能加入。如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關島、法國、德國、英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捷克、奧地利、丹麥、瑞典、挪威、瑞士、馬來西亞、汶萊、印尼、新加坡、菲律賓、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泰國、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尼泊爾、巴西、阿根廷、智利、哥斯大黎加、巴拉圭、烏拉圭、宏都拉斯、南非、剛果、賴索扥等五大洲百餘個國家地區成立了國際佛光會的協會及分會組織,以「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為目標。 該會的努力使得人們彼此之間有了更堅固的信任,更於2003年正式成為聯合國非政府組織(NGO)的成員。.

新!!: 联合国和國際佛光會 · 查看更多 »

國際土壤年

國際土壤年,聯合國第68屆會議決議聲明中,訂定12月5日定為「國際土壤日」,並宣布2015年為「國際土壤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Soils)。 該目的是提高認識全世界土壤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農業以及在減緩氣候變化,減貧和可持續發展。.

新!!: 联合国和國際土壤年 · 查看更多 »

國際光之年

2015國際光之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 and Light-based Technologies, 2015,簡稱IYL 2015)是聯合國主辦的活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2015年定為「國際光之年」,目的在提昇大眾對光學科學、其應用,以及對人類重要性的認識。2015國際光之年的開幕式在2015年1月19-20日於巴黎舉行。.

新!!: 联合国和國際光之年 · 查看更多 »

國際勞工組織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縮寫:ILO)是一个以追求社會正義為目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制定國際勞動公約以規範勞動關係以及勞動相關問題。該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内瓦。其秘書處(工作人員)稱為國際勞工局。 该组织曾在196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国际劳工组织的训練中心位於意大利都靈。.

新!!: 联合国和國際勞工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勞動基準

國際勞動基準(International labor standards)是指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公約和建議書形成的勞工標準。 大體上勞動基準可區分為三大類: (1)保護性基準:目的是為了排除特定不為社會所接受之行為或管道,包括:工作時間、安全衛生、就業保障、保險、基本工資、歧視的禁止、同工同酬、弱勢勞工保障。 (2)參與性基準:提供勞、資、政三方共同制定和執行勞動基準的權利、制度和方法,包括:勞工參與、結社自由、團結權的保障和團體協商等。 (3)促進性基準:關係到促進生產力、就業、對抗失業、低度就業和強化勞動市場功能的基準,包括:職業訓練、教育訓練、就業服務、職業復建、勞工行政。.

新!!: 联合国和國際勞動基準 · 查看更多 »

國際組織會旗列表

*國際組織會旗附上縮寫。根據性能分為綜合性(一般政治性)和專門性(經濟、體育或科學)兩種。.

新!!: 联合国和國際組織會旗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

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常用簡稱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縮寫为 ICD),是一個提供編號,以對疾病與許多徵兆、症狀、異常、不適、社會環境與外傷等所做的分類。其由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創立,任何健康狀況皆分配到專屬的分類,以及最長含6字的編號。 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並有修改變性分類、列入游戏障碍等更動。.

新!!: 联合国和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 · 查看更多 »

國際生物奧林匹克

國際生物奧林匹亞(英文:Inter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縮寫:IBO)是一個為中學生舉辦的國際科學奧林匹亞。在1960年代,繼國際數學奧林匹亞(源於東歐)後的第一屆國際學術奧林匹亞是在聯合國的幫助下舉辦的,該計畫持續擴張到五大洲超過70個國家,IBO便是其一。所有的參賽國將派四名贏得國內生物奧林匹亞的代表參加IBO,並通常伴隨有一名領隊和兩名觀察員或陪審員。.

新!!: 联合国和國際生物奧林匹克 · 查看更多 »

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簡稱國聯,成立于1920年1月10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后组成的跨政府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其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的成立目的如《》所述,包括透過集体安全及軍備控制來預防戰爭,藉由談判及仲裁來平息國際間的紛爭。国际联盟及其他同時期的條約也提到勞動條件、對原住民的公平待遇、人口走私与贩毒、軍備交易、公眾衛生、戰俘待遇,以及保護歐洲的少數族群。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期间,國際聯盟达到極盛時期,会员国数量高达58個。 國際聯盟所体现的外交思维反映了數百年來世界外交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國際聯盟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需要依靠當時國際間的大国執行其決議、維持經濟制裁,或是在必要時提供軍隊,然而這些大國未必願意這麼做。經濟制裁也會傷害國際聯盟的成員,因此這些國家不願意配合。美國則因為參議院拒絕接受《凡爾賽條約》,一開始就沒有加入國聯。在第二次義大利衣索比亞戰爭時,國際聯盟指責義大利軍隊将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醫療帳篷作为攻擊目標,贝尼托·墨索里尼则回應称:「國際聯盟在麻雀大声喊叫時運作的很好,但在老鹰掉下来時一點用都沒有」。 在1920年代國際聯盟有顯著的成功,也有一些早期的失敗案例,但國際聯盟終究未能阻止轴心国在1930年代的侵略行爲。德國、日本、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均退出了国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發證實,國際聯盟無法起到維護世界和平、避免世界大戰再度發生的作用。國際聯盟歷時26年,後來被1946年4月20日成立的联合国所取代。此外,联合国繼承了一些國際聯盟成立的機構及組織。.

新!!: 联合国和國際聯盟 · 查看更多 »

國際聯盟託管地

國際聯盟託管地是指根據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國際聯盟規約》的第22條而成立的一些區域。當這條目在1945年末收納到聯合國憲章之後,所有國聯的託管地(除了西南非洲,即今納米比亞),都轉為聯合國的託管領地,這之前被雅爾達會議所同意。 除了託管地外,國聯本身亦曾直接管治薩爾15年,後來經該地區全民公決回歸德國。此外,國聯亦於1920年11月15日至1939年9月1日管治但澤自由市(今波蘭格但斯克,德文仍稱但澤)。.

新!!: 联合国和國際聯盟託管地 · 查看更多 »

國際關係學

国际关系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领域为战争与和平、合作、一体化、国际组织等国际体系层面的政治现象。国际关系既是学术的领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领域。作为政治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也和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研究紧密联系。从全球化到领土纠纷、核危机、民族主义、恐怖主义、人权,都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议题。国际关系的思想雏形散见于古典政治哲学家们,但专门探讨过国际政治问题的很少。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视作国际政治创立的直接原因,1919年阿伯斯威大学设立国际政治教席被视为学科初步创立的标志。1927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国际政治院系与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同时建立,代表学科的逐渐成熟。学科发展九十多年以来,经过四次范式间争论,目前学界形成了三大主要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等。.

新!!: 联合国和國際關係學 · 查看更多 »

國際關係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從理論角度研究國際關係;它嘗試為國際關係的分析提供理論框架。把國際關係理論形容為一副太陽眼鏡,讓配戴者只看到跟理論有關的重要事件。現實主義者認為無需理會的事件在建構主義者來說可能是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反之亦然。三套最盛行的理論分別為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及建構主義。 國際關係理論可以分為基本上聚焦於國家層面分析的「實證主義/理性主義理論」,以及將階級、性別、後殖民時期安全等更廣泛意義上的安全納入分析當中的「後實證主義/反思主義」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較晚,然而其理論基礎卻源遠流長,霍夫曼在談到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時說:「國際關係理論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學科。」,然而國際關係理論的影響力足以令人類自我摧毀,杜意奇曾說過:「國際關係理論是一門關於人類生存的藝術和科學。.

新!!: 联合国和國際關係理論 · 查看更多 »

國際LGBTI聯合會

國際LGBTI聯合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 and Intersex Association)是一個促進世界各地區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雙性人群體共同爭取平權的國際組織。該組織於1978年成立,為國際同性戀聯合會(International Gay Association,IGA),在1986年改名為國際男女同性戀聯合會(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ILGA)。ILGA現在擁有超過1100個團體會員,分佈在六大地區的110多個國家,組織願景為確保任何人不分其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表達和性徵,都能享有自由平等的人權,並致力於實現這樣一種全球正義和平權的世界。.

新!!: 联合国和國際LGBTI聯合會 · 查看更多 »

國際法主體

國際公法主體,是指依照國際公法(指國際公約、條約、和約等各種國際法律文件之總稱)得享有權利、負擔義務之法律主體,在国际组织大量出现以前僅國家可作為國際公法主体,但隨著國際交流日漸頻繁,政府间国际组织大量出现(特别是一些超主权组织的出现),国际组织及民族解放组织也逐漸被承認具有国际公法主體之地位,甚至在某些狀況下,也承認個人作為國際公法之中的主體。.

新!!: 联合国和國際法主體 · 查看更多 »

國際洗錢防制

二十世纪1960年與1970年代,銀行間的反洗錢問題首先在西歐和美國引起普遍重視,有關國家纷纷通過立法程序制定和加强反洗錢的法案。洗錢本質上是犯罪分子企圖隱瞞、掩飾犯罪所得及其非法收益的一個過程。犯罪分子利用銀行洗錢的過程主要包括存入帳户、移轉資金、經營與合法使用等環節。.

新!!: 联合国和國際洗錢防制 · 查看更多 »

國際消費者協會

國際消費者協會(Consumers International,簡稱CI)是一個國際性的獨立非政府組織,宗旨是致力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其會員機構共有超過220個,分佈於115個國家及地區。 國際消費者協會前身是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Consumers Unions,簡稱IOCU),於1960年成立,並於1995年正式改為現稱。 國際消費者協會所維護的消費者權益共有八項,分別為:.

新!!: 联合国和國際消費者協會 · 查看更多 »

國際海事組織

國際海事組織(Organization Maritime Internationale,簡稱OMI;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簡稱IMO)原为1958年3月成立之政府間海事諮詢組織,1959年成为联合国下的一个专门机构,1982年5月,该组织第九届大会决定改名为國際海事組織,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它是一个专门负责改善船只在海上安全和防止海洋污染的一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更是一个促进各国政府和各国航运业界在改进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与及海事技术合作的国际组织。.

新!!: 联合国和國際海事組織 · 查看更多 »

刚果全国过渡委员会

刚果全国过渡委员会(Conseil national de transition,又译作“过渡国民议会”),刚果共和国1998年到2002年的临时议会,为刚果内战后过渡期的立法机构。委员会设75个席位,由1998年“和解论坛”的1420名代表选举产生。.

新!!: 联合国和刚果全国过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刚果民主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簡寫為RDC),是位於非洲中部的國家,簡稱民主剛果(RD Congo)、剛果(金)(Congo-Kinshasa)。陸地面积約234.5万平方公里,是非洲第2大(僅次於阿爾及利亞)、暨世界第11大的国家。人口超过8100万,是世界人口第16多、非洲人口第4多的国家,同時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法語國家。首都暨最大都市為金沙薩。 民主剛果的前身為剛果自由邦與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獨立建國。由於建國時與鄰近稍早獨立的原法屬剛果同樣以「剛果共和國」做為國號,國際社會在兩國名稱後括注首都名稱以作區別,因此又別名为刚果共和国(利奥波德维尔)。1964年8月1日改國名为剛果民主共和國, Library of Congress。1971年10月27日,時任總統蒙博托為去殖民化而將國名更改為薩伊(Zaïre),1997年5月17日,洛朗·卡比拉领导的攻占金沙薩推翻蒙博托政權,并恢復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 1998年开始的第二次刚果战争,让这个国家满目疮痍。因为这场战争涉及了9个非洲国家和大约20个武装势力,因此也被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尽管在2003年签署了和平协定,但战斗仍在在该国东部地区继续。在刚果东部,强奸和其他性暴力的发生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场战争自1998年以来造成540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死于疟疾、腹泻、肺炎和营养不良。.

新!!: 联合国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初级产品

初级产品也称为原始产品,一般指的是从自然资源中获取的劳动成果。因产品其在市场上出现时,形态常为无需加工、或少量加工、或有待加工,因此被称为初级产品。 初级产品一般有农产原料和采掘工业产品两种。其中农产原料中有天然橡胶、食品、饮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等。采掘工业产品中有原油、铁矿等。而联合国在其《国际贸易标准》中,初级产品被划分为食品,饮料,农矿原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五大类。.

新!!: 联合国和初级产品 · 查看更多 »

利奧納德·薩克斯

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是一位美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和家庭醫生。 他以三本心理學混和親子教養建議的書籍知名,這三本書分別是《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浮萍男孩》(Boys Adrift)與《棉花糖女孩》(Girls on the Edge)。他也是單性公共教育協會的創始人和執行主任。 薩克斯強調男女性別有所差異,而且主張教育也需提供不同環境,此看法目前有正面與反面的爭議。透過薩克斯自己在網站的說法,他之所以寫作《浮萍男孩》與《棉花糖女孩》這兩本書,主要是為了提醒大眾現今男孩與女孩有相當大的差異性。薩克斯描述「有越來越多的女孩與過去不同,充滿了焦慮,抑鬱和疲累的心態,能告訴你她們的行動,但卻很難告訴你她們對自己的認同感」此外,他也描述了「有越來越多的男孩不但從學校脫節,也從現實世界脫節,現今的男孩越來越多地受到電子遊戲的影響,缺乏動機,寧可待在安逸的虛擬世界觀看漂亮女孩圖片,卻缺乏主動追求的經驗」。.

新!!: 联合国和利奧納德·薩克斯 · 查看更多 »

利库德集团

利库德集团(הליכוד,),字面意思是“鞏固”,因為它代表了以色列猶太人權利的鞏固。正式名称是利库德-全国自由运动(Likud–National Liberal Movement),是以色列主要政党之一,最大的右派保守主義政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以色列政黨,1973年成立,並於1977年首次成為以色列國會第一大黨後,至今長期成為執政黨(只在1992年至1996年、1999年至2001年、2006年至2009年間短暫失去政權,成為在野黨),利库德集团是在1973年由赫拉特、自由黨、自由中心、國家名單和大以色列運動合并组成的一個世俗猶太教保守主義政黨,該黨第一位总理和領導人的是梅纳赫姆·贝京。.

新!!: 联合国和利库德集团 · 查看更多 »

利馬

利馬(Lima)是南美洲國家秘魯的首都,位於秘魯西海岸線的中央,西臨太平洋,與海港卡亞俄組成利馬都會區。 利馬於1535年1月18日由西班牙殖民者法蘭西斯克·皮澤洛所建,是秘魯的西班牙文化重地,著名的天主教建築包括了16世紀的大教堂和国立圣马尔科斯大学。在1500年代和1600年代,秘魯是西班牙语美洲僅次於波哥大和墨西哥城的經濟、文化中心。.

新!!: 联合国和利馬 · 查看更多 »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新!!: 联合国和利比亚 · 查看更多 »

利比亚国旗

利比亞國旗(علم ليبيا;柏柏爾語:Acenyal n Libya)是利比亞的國家象徵之一,現行的國旗於2011年8月3日啟用,是為紅、黑、綠三色橫旗,黑色帶子中央有新月和五芒星。這面旗幟曾於利比亞王國時期使用,其後因利比亞前最高領導人穆阿迈尔·卡扎菲推翻王朝而停用。2011年8月20日,利比亞全国过渡委员会成功攻下的黎波里,並獲得聯合國承認,利比亞王國時期的國旗得以重新採用。.

新!!: 联合国和利比亚国旗 · 查看更多 »

利比亞國家足球隊

利比亞國家足球隊(منتخب ليبيا لكرة القدم)是利比亞的國家足球代表隊,由利比亞足球協會管理,現時屬於國際足協及非洲足協成員國之一。利比亞曾經3次參加非洲國家盃,不過至今仍未參加過世界盃決賽週,是北非唯一從未晉級的球隊。.

新!!: 联合国和利比亞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利比亞阿拉伯航空114號班機空難

利比亞阿拉伯航空114號班機是一班由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前往埃及首都開羅的定期航班。在1973年2月21日早上10時,一架波音727客機執行此航班,但因天氣惡劣及導航儀器失靈而迷路,誤闖入當時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上空,最後被以色列空軍的兩架F-4幽靈戰鬥機擊落,機上113人中只得5人生還,當中包括肇事客機的副機師。http://www.airsafe.com/events/models/b727.htm List of 727 incidents.

新!!: 联合国和利比亞阿拉伯航空114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利比里亚

利比里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Liberia),位於西非,北接几内亚,西北界塞拉利昂,东邻象牙海岸,西南濒大西洋。 19世纪初,一些美国黑奴解放後有計畫地移居到现在称作利比里亞的地区,所以国名在英文有“自由”(liberty)和“解放”(liberated)的意思。.

新!!: 联合国和利比里亚 · 查看更多 »

别斯兰人质危机

别斯兰人质危机,很多中文媒体的称法还有“别斯兰人质事件”,该事件是指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的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26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一个名叫努尔-帕希·库拉耶夫的恐怖分子被活捉并接受审讯;另据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长富尔先科2004年9月5日在接受“莫斯科迴聲”电台采访时说,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仍有60多名专家继续对这起事件做进一步的调查。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004年9月8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悬赏3亿卢布(约1千万美元)以求获取任何导致抓获或者消灭车臣叛军首领马斯哈多夫以及沙米尔·巴萨耶夫的情报。 据2004年9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里亚杜斯-萨利欣组织在一个反叛力量互联网站以沙米尔·巴萨耶夫的名义刊登声明说,是他们策动了别斯兰学校的攻击行动。并宣称在别斯兰镇的行动是第二营烈士在奥斯特科耶夫指挥下进行的。巴萨耶夫把导致人质死亡的责任归咎于俄罗斯总统普京。他说,人质死亡是在俄罗斯特种部队在9月3日突击人质所在建筑物时发生的。 马斯哈多夫后于2005年3月8日在一次战斗中被自己的保镖打死。也有说法是说他是在面临绝路时命令保镖将自己打死,以避免落入敌军之手。2006年7月9日,巴萨耶夫被两名化妆成地下军火商的俄罗斯特工引爆遥控炸弹炸死。.

新!!: 联合国和别斯兰人质危机 · 查看更多 »

刘华秋

刘华秋(),广东省吴川人;外交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职业外交官。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华秋1965年7月进入外交部后,先在政策研究室、办公厅综合组任干事。“文革”开始后,被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3年2月恢复工作后,刘华秋即被派往中国驻加纳大使馆任二等秘书,一干就是八年。“文革”结束后,刘华秋曾在《求是》、《人民日报》等中共主要报刊撰文,阐释邓小平的外交思想,理论修养和功底都不错,因此连获拔擢。 自1981年起,刘华秋历任国务院办公厅外事小组处级干部,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参赞、公使;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美大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等职。1989年9月,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时年50岁。任职副部长期间,刘华秋主管美洲和大洋洲地区事务,并先后分管过国际组织、条约、法律、礼宾、涉台事务;还曾兼任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社会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中国筹委会副主委等职。1994年起,又兼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 外界曾认为刘华秋有望出任外交部部长一职,可未能如愿。在1998年3月被免副部长职务之后;2005年3月,已经超过部长级官员任职年龄的刘华秋,被免去了国务院外事办主任的职务。同年2月28日,在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被增补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出任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委员。.

新!!: 联合国和刘华秋 · 查看更多 »

刘彰顺

刘彰顺(유창순,)大韩民国的经济界人士、企业家、政治家。雅号香西(향서),本贯江陵。第15任国务总理。 平安南道安州郡出生,1937年毕业于平壤高等商业学校,曾留学美国。1945年韩国光复在汉城的朝鲜银行任职。1950年毕业于美国黑斯廷斯大学。1951~1960年任韩国银行东京分行行长。1952年兼任韩国银行纽约事务所所长。1956年兼任韩国银行调查部长。1960年任韩国复兴部次官兼外资厅长、韩国银行国际部长,同年9月任韩国银行副总裁。1961年5月担任韩国银行总裁,1962年-1963年任商工部长官,1963年任经济企划院长官,1965年任联合国韩国协会副会长。1967年任乐天制果会社会长,同年任韩国经营者协会副会长。1981年任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副会长、和平统一咨询委员会委员、贸易协会会长、韩美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长、汉城奥林匹克委员会组织委员、联合国韩国协会会长。1982年1~6月担任第15届国务总理。 国务总理辞职后任任大韩红十字会总裁(~1985年)、产学协同财团理事、韩国经营者协会顾问。1983年2月任全国经济人联合会顾问。1985年任国政咨询委员会委员兼大信证券株式经济研究会会长。1986年任湖南石油化学株式会社会长、韩日协力委员会委员长。1987年任民间经济研究机关协议会长。1988年4月任经济结构调整咨询委员会委员、经济结构调整咨询会议议长。1989~1993年任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会长及名誉会长、乐天制果公司(株)会长、湖南石油化学(株)会长、大信经济研究所会长等职。曾获红十字太极勋章。.

新!!: 联合国和刘彰顺 · 查看更多 »

刘驭万

刘驭万(),湖北宜昌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刘驭万先后毕业于武昌文华学校、清华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哈佛大学等校。回国后,历任全国基督教青年协会学生干事,基督教武汉青年会总干事,华中大学教授,全国建设委员会总干事,浙江省建设人员养成所训育主任、所长,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干事、执行干事,铁道部总务司帮办、人事科科长,经济部物资局昆明办事处处长等职。1946年,出任驻日盟军总部中国代表,同年又任中华民国驻汉城总领事(公使衔)。1948年,任驻朝国外交代表(大使衔),并兼联合国驻韩国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1950年,任驻日本代表团副团长(大使衔)。此后又派驻联合国,历任驻联合国代表办事处顾问、驻联合国代表团办事处处长、驻联合国大会常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1957年出任中华民国驻古巴全权公使兼驻海地全权公使,后驻古巴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后,又任驻古巴全权大使。中华民国与古巴断交后,于1961年调任中华民国驻韩国大使,1964年又任驻泰国大使。1966年于任内在泰国逝世。.

新!!: 联合国和刘驭万 · 查看更多 »

刘超

劉超可指:.

新!!: 联合国和刘超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联合国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列支敦斯登

列支敦斯登親王國(Fürstentum Liechtenstein),也译作列支敦斯登公國,舊譯力喜騰斯坦因,歐洲中部的內陸小國(聯合國區域集團定義為西歐國家),夾在瑞士與奧地利兩國間,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烏茲別克)。同时该国也是唯一一个官方语言是德语但与德国没有交界的国家。這個君主立憲制的山區小國,雖然土地狹小兼人口稀少,但卻擁有極高的國民收入水準,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達60,000歐元,是一個以阿爾卑斯山美麗風光、避稅天堂與高生活水準而著稱的富裕小國。.

新!!: 联合国和列支敦斯登 · 查看更多 »

分裂国家列表

分裂国家列表,列舉現存及歷史上的因国家分裂所造成的残存国家或偏安政权。.

新!!: 联合国和分裂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分離主義

分離主義,又称分裂主義,意味著將自身從原本相连的其他部分抽離。.

新!!: 联合国和分離主義 · 查看更多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Авария на Чернобыльской АЭС,Chernobyl disaster),或簡稱切尔诺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於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電站发生的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為反應爐进行供電測試时,因設計缺陷與操作人員的訓練不足,功率的劇增導致反應爐被破坏,並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氣爆炸導致兩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絕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歸咎於事故中釋放的高能放射線,然而輻射塵少量放射導致的影響依舊爭論不休。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鄰近的切尔诺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爐發生爆炸。連續的爆炸引发大火並釋放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這些放射性塵埃覆蓋了大面积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廣島原子彈爆炸的400倍以上。被核輻射塵污染的雲層飄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蘇聯西部的部分地區、西歐、東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不列顛群島和北美東部部分地區。此外,烏克蘭、白俄羅斯及俄羅斯境內均受到嚴重的核污染,超過336,000名的居民被迫撤離。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 (quoting the "Committee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atastrophe at the Chernobyl NPP: 15 Years after Chernobyl Disaster", Minsk, 2001, p. 5/6 ff., and the "Chernobyl Interinform Agency, Kiev und", and "Chernobyl Committee: MailTable of official data on the reactor accident") ,約60%受到輻射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罗斯境內。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贵”的災難。 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對於蘇聯核電工業上的安全顧慮,并減緩了一系列的核電工程進度。同時,此事件令蘇聯政府的訊息公佈更趨透明化。蘇聯解體後的獨聯體及各獨立國家,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至今仍為切尔诺贝利事件所遺留下來的污染問題付出極大的代價。此次事故對當地乃至全球生態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負面影響,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就因多種原因難以精確計算,其中前蘇聯時期的刻意隱瞞,使得統計工作變得非常困難。事實上,前蘇聯當局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就禁止醫生在死亡證明文件上提及「輻射線」的死因事實。 由國際原子能總署和世界衛生組織所主導的切尔诺贝利論壇在2005年所提出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報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災人員,9名罹患甲狀腺癌的兒童),並估算暴露在高度輻射線物質下的大約60萬人中,將額外有4,000人將死於癌症。此數據包括已診斷出的4,000名兒童甲狀腺癌將造成的死亡數字(依據白俄羅斯的經驗,存活率接近99%)。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3,000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的數據指出發生在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單獨事件在1990年到2004年間可能已經造成20萬起的額外死亡,但此數字來源並非來自經過同儕審查的學術論文。儘管疏散區域和某些限制地區還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數的受影響區域已經被認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進行經濟活動,針對此地附近的廢棄都市進行「輻射觀光」的金額還在逐步成長。.

新!!: 联合国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查看更多 »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老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 Sr.,)是一位美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将。尼米茲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軍事歷史學家艾德溫·帕爾瑪·霍利(Edwin Palmer Hoyt)因而評論:「海爾賽能在一場海戰中取勝,斯普魯恩斯能在一場戰役中取勝,而尼米茲能在一場戰爭中取勝。」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 尼米茲於1966年逝世。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後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及加州舊金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新!!: 联合国和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 查看更多 »

喬萬尼·凱利

喬萬尼·凱利(Eugênio Sales,),是天主教意大利籍司鐸級樞機。也是原聖座主席。.

新!!: 联合国和喬萬尼·凱利 · 查看更多 »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Kilgour-Matas report)全稱《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獨立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由加拿大前亞太國務卿、7屆資深国会议员大衛·喬高和國際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於中國境外獨立调查中國共產黨涉及在中國大陸活體摘取良心犯及法轮功学员器官所做出的獨立調查报告,於2006年7月發表,2007年1月修订。此報告認為「对非自愿的法轮功学员进行大量器官摘取」的情事做出「曾經發生,且至今仍然繼續存在」的結論。追蹤調查過程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自2006年起,兩位大衛持續要求進入中國獨立調查,但遭中共當局拒絕。 此報告的發表迫使中國活摘器官提前收尾,一般認為對法輪功學員的器官活摘數量到2006年或2007年達到頂點,雖然關於2007年後中國是否有繼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或者器官活摘是否擴及基督教人士,仍正在討論中而無定論。美國著名學者2012年底發起向白宮請願請求制止,美國白宮遲至2015年1月30日正式回應指出「我們已敦促中國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並同中國高級官員談及此問題。中國領導人曾許諾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用於移植的做法,但是我們瞭解這類行為還在繼續。」、「自1999年以來,美國國務卿一直因中國從事或默許對宗教自由的嚴重侵犯,將其列入《國際宗教自由法》「特別值得關注的國家」名單中。」並指迫害情況仍在惡化。 中国政府否認相關指控、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報告兩位調查員作者因此被提名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該指控內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多份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摘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

新!!: 联合国和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 查看更多 »

喬治·達拉然斯

喬治·達拉然斯 (英文:George Dalaras,Γιώργος Νταλάρας,1949年9月29日- ),希臘歌手。最近被選為聯合國難民署的親善大使。喬治·達拉然斯至今發行了超過80張個人專輯,幾乎所有的專輯都達到黃金和白金唱片的銷量,多次發行超過了20萬張。「小亞細亞」和「希臘民謠50年」是他演唱生涯的兩個里程碑。另外他的專輯「拉丁」和「我的歌」銷量均超過50萬份,在希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新!!: 联合国和喬治·達拉然斯 · 查看更多 »

喬治·華盛頓大學

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于1821年建校,以美國開國第一任總統乔治·华盛顿命名,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主校区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市中心,比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务院,距白宫只有几个街区。学校现有9个学院,兩萬多名在读学生,是华盛顿特区内规模最大的大学。 喬治華盛頓大學是名聲與排名一流的學府,它培育出的學生在美國乃至全球的政治、外交、法律與商業界具有卓越的貢獻。由於其位於美國權力中心—華府市中心的絕佳地理位置,大幅提升該校的政治敏感度,自成立以來源源不絕的為白宮、國務院等政府機關,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等重要國際組織注入新血,而被譽為「政治家的搖籃」。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近二十年來都被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關係學刊—外交政策 (雜誌)評為國際關係碩士班世界第七名、學士班世界第八名,美國與及諸多國家的外交官、涉外事務人才及王室貴族成員都畢業於此。而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院是華盛頓特區第一所成立的法學院,歷史更勝喬治城大學,在2011、2012與2013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法學院排名中均位居第二十位。 在專項方面,學校的知识产权法排名全美第三, 而國際法居第五位。該院開設的兼讀制雙學位項目亦長期位居全美國第二。.

新!!: 联合国和喬治·華盛頓大學 · 查看更多 »

喀麥隆外交

與中部非洲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建立無爭議性且開放性的關係是喀麥隆的主要外交政策,另外奉行不結盟政策,且加強與低度開發國家的關係。喀麥隆也是聯合國裏積極的成員國之一,對於維和、法治、環保、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展及人權相關事務等議題均熱衷參與商討會。喀麥隆無反抗性態度讓它避免其他國家的批評。 喀麥隆與美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保持密切友好關係,但特別與法國維持緊密夥伴關係,雙方訂有軍事、經濟及文化等相關協定或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喀麥隆也有醫療衛生及公共建設的援助,喀麥隆與周邊鄰國均保持友好關係,但除了奈及利亞之外,雙方曾在蘊藏石油與天然氣的巴卡西半島發生軍事衝突,喀麥隆針對此事向國際法院提出訴狀,而此舉也讓聯合國派駐維和部隊於中部非洲。 喀麥隆在查德湖與部份國家有邊界問題,該湖之完整邊界尚待喀麥隆、查德、尼日尔及奈及利亞商討確定。另外與赤道幾內亞有經濟海域劃分爭議。.

新!!: 联合国和喀麥隆外交 · 查看更多 »

喀麦隆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喀麦隆 · 查看更多 »

喀麦隆历史

本文为喀麦隆历史。.

新!!: 联合国和喀麦隆历史 · 查看更多 »

喀麦隆殖民地

喀麦隆殖民地(Cameroun) 一个法国在西非的国联托管地,现在原先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现今的喀麦隆联邦共和国。 这一地区最早是争夺非洲时代(1876年到1912年)德国的保护国。德国人从1884年到1916年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他们的保护地,并且沿用喀麦隆这一名字。德国人统治时期一直致力于开发这个地区,并把指名地的疆域扩大到了乍得边陲(新喀麦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因战败而失去了对喀麦隆的统治权,转而被英国和法国瓜分了这块殖民地,原属于德国的地盘被英国和法国的军队所占领。1922年在国联的裁判下,喀麦隆被分成了英属喀麦隆(又称西喀麦隆)和法属喀麦隆(又称东喀麦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有的两地区都成为了联合国托管地。 1960年1月,喀麦隆殖民地变成了独立的喀麦隆共和国。随后在1961年10月,英属喀麦隆的南部也加盟了喀麦隆联邦共和国,而英属喀麦隆的北部穆斯林地区则在同年5月选择了加入尼日利亚。 Category:前法國殖民地 Category:喀麦隆政治 Category:尼日利亚政治.

新!!: 联合国和喀麦隆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周宇

周宇()女,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员,中共十九大代表。.

新!!: 联合国和周宇 · 查看更多 »

周书楷

周書楷(),中華民國外交家,湖北安陆人。.

新!!: 联合国和周书楷 · 查看更多 »

周瑞夫

周瑞夫(Ralph J. Jodice II),美國空軍退役中將、前美國駐華大使館武官,在36年軍旅生涯內的經驗包括飛行員、作戰及飛行訓練隊長、國防部與聯合參謀部部員,以及首都空軍部隊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部隊的司令職位,此外還曾派赴土耳其、義大利、韓國、英國及沙烏地阿拉伯等海外地區。 周瑞夫於1976年入伍空軍,最初分發到航空工程單位,之後才轉調飛行部隊,歷任戰機駕駛、飛行教官、作戰官、中隊長及大隊長等勤務,並於波斯灣戰爭期間前往灣區支援戰事。此後的他還從事過數項國際軍事交流工作,先是於2001年-2003年間以聯隊長身份負責歐洲及北約盟邦的飛行員聯合訓練計畫,2004年晉升准將後,又出任美國駐華國防武官和空軍部國際事務助理副次長。2008年至2013年的周瑞夫仍繼續升遷,以少將軍銜接掌了,指揮首都地區的空軍活動,離任後昇為中將並調赴土耳其,兼任北約及第16航空遠征特遣隊司令,任內亦成為利比亞內戰中的北約航空部隊指揮官。.

新!!: 联合国和周瑞夫 · 查看更多 »

周鲠生

周鲠生(),原名周览,湖南省長沙府長沙县人,中華民国及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法学家、外交史家、教育家。主要在武漢大学从事学術活動,因严厉批判李顿调查团的報告書而著称。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虞崇勝「周鲠生.

新!!: 联合国和周鲠生 · 查看更多 »

周迅

周迅(),出生於中國浙江衢州,中國大陸著名女演員、歌手,中國大陸四大花旦之一。周迅除了曾獲巴黎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后獎項,亦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兩岸三地最高的華人電影獎,即台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三金后冠的大滿貫演員。.

新!!: 联合国和周迅 · 查看更多 »

周錫年

周錫年爵士(Sir Sik-nin Chau,),香港富商和首位香港華人耳鼻喉科醫生,曾任華人銀行、九龍巴士及牛奶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在二戰後的1940年代至1960年代初先後擔任過立法、行政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亦出任過香港工業總會與貿易發展局的首任主席,是繼其堂兄周埈年爵士以後,另一位甚具影響力的華人僑領。 周錫年的牛奶公司在1972年遭英資置地敵意收購,在1976年以後復因中風而減少出席公開場合。周錫年晚年曾因其遺囑分配而與長媳及次子周啟邦展開訴訟。有關其遺囑的爭論,至他去世後仍持續多時。.

新!!: 联合国和周錫年 · 查看更多 »

周恩来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周恩来 · 查看更多 »

周澄

周澄(Crystal Chow,),生於香港,袓籍廣東開平,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畢業,學聯前秘書長(2009—2010),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任外務副會長(2008—2009),支聯會青年組組員。周澄曾擔任公民黨2007年區議會選舉的助選義工。立法會2010補選中,周聯同另外四位前學聯成員組成大專2012,並出選新界東選區。曾為陽光時務周刊記者,現為自由撰稿人,並於《AM730》及《JET》等多份報章撰寫專欄。.

新!!: 联合国和周澄 · 查看更多 »

命题

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中,命题是指一个判断(陳述)的语义(實際表達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可以被定義並觀察的現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陳述)本身。当相異判断(陳述)具有相同语义的时候,他们表达相同的命题。例如,雪是白的(汉语)和 Snow is white(英语)是相異的判断(陳述),但它们表达的命题是相同的。在同一种语言中,两个相異判断(陳述)也可能表达相同命题。例如,刚才的命题也可以说成冰的小结晶是白的,不過,之所以是相同命题,取決於冰的小结晶可視為雪的有效定義。 通常,命題是指閉判斷,以區別於開判斷,或謂詞。在這種情況下,命題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哲學學派邏輯實證主義支援這一命題的概念。 一些哲學家,諸如約翰•希爾勒,認為其他形式的語言或行為也判定命題。是非疑問句是對命題真值的詢問。道路交通標誌不通過語言和文字也表達了命題。使用陳述句也可能給出一個命題而不判定它,例如,在當老師請學生對某個引用發表意見的時候,這個引用就是一個命題(即它有語義)而這個老師並沒有判定它。在上一段中,只給出了命題雪是白的,但沒有判定它。.

新!!: 联合国和命题 · 查看更多 »

和平

Peace flag 和平通常指没有战争或没有其它敌视暴力行为的狀態,也用来形容人的不激动或安静。和平一般會解讀為沒有敵意及报复,誠摯的想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或國際關係學等。 通常,维持国家关系之间的和平状态是多数人或组织的企盼,尤其是类似联合国这类国际组织。和平可以是自发性的,政治鼓动者可以避免过于激动;和平也可以是强制性的,例如用强制手段抑止那些引起骚乱之人的行为。.

新!!: 联合国和和平 · 查看更多 »

和平大学

和平大学(英語:University for Peace,UPEACE),是一所联合国下属的大学,1980年创建于哥斯达黎加聖何塞。大學創辦的宗旨是「專為和平,促進人類互相諒解、堅忍與和平共存的精神」。 和平大学是联合国下属機構中,與聯合國大學共列有权颁发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校。该校现有来自37个国家的124位学生。和平大学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但是其工作人员大部分只能说西班牙语。 为保证学术自由,和平大学由其理事会直接管理,不附属于任何联合国机构。和平大学学校宪章由联合国大会批准,不受任何联合国条例管辖,联合国秘书长为其名誉校长。学校校园位于哥斯达黎加首都聖何塞以西20公里,占地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 大學更宏大的目標就是體現了聯合國的全球和平與安全的宗旨。在各領域中的教育、訓練與研究的重要性都在於建立和平進程的基礎上,減少暴力衝突與恐怖主義中的成見與仇恨。大學理事會呼籲「各界利用教育研究、知識普及,在人類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來完成這個全球性偉大的工作」。.

新!!: 联合国和和平大学 · 查看更多 »

和平宫

和平宫(Vredespaleis),创建于1913年8月28日,位于荷兰海牙,被认为是国际法之都,国际法院(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和常设仲裁法院以及海牙国际法学院均坐落此处。和平宫还有藏书极为丰富的和平宫图书馆。2014年4月8日被授予欧洲文化遗产称号。.

新!!: 联合国和和平宫 · 查看更多 »

和平主義

和平主义又称非战主义(Pacifism),是反对战争或暴力的一切形式,追求和平和非暴力方式,.

新!!: 联合国和和平主義 · 查看更多 »

和平心理学

和平心理学(Peace Psychology),是心理学和和平研究的分支学科,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平、冲突、暴力和战争的科学。和平心理学包括四大相辅相成的支柱:研究、教育、实践和推广。 和平心理学行为以心理学模式(理论)和方式为基础;通常,实现(尽可能地)无暴力的方式维护和平的理想将他们的方式和目标原则性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暴力與和平在对和平概念的擴展中已有定义, 約翰·加爾頓认为和平不仅是指不存在个人的(直接的)暴力和战争(=消极和平),而且还指不存在结构性的(间接的)和文化上的暴力(=积极和平)。 和平的理念也可以定义为人权(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全面实现 ;在众多目标中,实现人权应该保证对基本人性需求的满足,例如正面的个人和社会身份,控制力,安全感,(社会)正义,福利,一个安全的环境和足够食物和避难所的使用权。 注重和平心理学的机构有,例如,美国的和平、冲突和暴力研究社团(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Peace, Conflict, and Violence)(美国心理学协会和平心理学分部——48分部)和华盛顿特區的非政府机构社会责任心理学家协会 (Psychologist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德国的Friedenspsychologie论坛;澳大利亚心理学社团的名叫和平心理学家(Psychologists for Peace)的兴趣团队。在国际上,有和平心理学研究的委员会,也有联系德国、芬兰、美国、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印度和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责任心理学家国际互动网。.

新!!: 联合国和和平心理学 · 查看更多 »

和平紀念日

和平日、和平節、和平紀念日或者停戰紀念日是世界各地對於和平的紀念日。.

新!!: 联合国和和平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和平教育

和平教育旨在教導人們與自己以及他人、自然環境和諧相處。教育內容可能是傳遞此類價值觀和相關知識,或者培養這一類的態度、發展相關技能。 聯合國有許多聲明闡述了和平教育的重要性。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2013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定為「教育促進和平」(Education for Peace),以呼籲各國將教育訂為政府的第一要務,並於教育中教授解決與預防衝突的技能等。 松浦晃一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任總幹事)曾寫道,和平教育「對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的使命至關重要」。越來越多和平的研究者(如:、)強調接受和平教育是人們的權利。和平教育能和人權教育互相搭配。.

新!!: 联合国和和平教育 · 查看更多 »

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官方说法表述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的具体表现,是指导中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新!!: 联合国和和谐世界 · 查看更多 »

傑拉爾德·布爾

傑拉爾德·文森特·布爾(Gerald Vincent Bull,)是一位法國裔加拿大火砲工程師,以幫助伊拉克政府設計為促進經濟而能夠發射衛星的超級大砲──《巴比倫計畫》,而聞名。布爾後來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公寓外被暗殺,推測可能是情報特務局(俗稱摩薩德)、美國中央情報局、英國軍情六處、智利或者南非政府於幕後指使。.

新!!: 联合国和傑拉爾德·布爾 · 查看更多 »

傅科摆

傅科擺(Foucault pendulum、Foucault's pendulum),是依據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命名的,是證明地球自轉的一種簡單設備。雖然人們長久以來都知道地球在自轉,但傅科擺第一次以簡單的實驗予以證明。今天,它在許多科學博物館和大學內是很受歡迎的展品。.

新!!: 联合国和傅科摆 · 查看更多 »

傅莱

傅莱(德語:Richard Frey,理查德·傅莱) ,生于1920年2月11日,原名理查德·施泰因(Richard Stein),原籍奥地利维也纳,原奥地利共产党党员,1939年1月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来到中国,后加入中国国籍,在华工作生活65年,于2004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傅莱是中国首次成功研制青霉素第一人、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先行者、是中国医学信息现代化管理开创者。.

新!!: 联合国和傅莱 · 查看更多 »

傅莹

傅莹(),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中国职业外交官。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是继王海容之后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先后担任过驻菲律宾、驻澳大利亚、驻英国等国特命全权大使,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兼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 联合国和傅莹 · 查看更多 »

傅文俊

傅文俊(),中国当代艺术家,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重庆。其作品主要反映对东西方历史、文化、人文方面问题的思考与反思,以独特的观念摄影、装置和油画为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

新!!: 联合国和傅文俊 · 查看更多 »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

國際公共事務學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簡稱SIPA) 是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下屬的公共政策學院。.

新!!: 联合国和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 · 查看更多 »

哥本哈根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的文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2009年12月19日全体大会各成员国通过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其地位和法律影响力尚不清楚。.

新!!: 联合国和哥本哈根协议 · 查看更多 »

哈佛三剑客

哈佛三剑客是指20世纪40年代前期的哈佛大学裡,三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韩德培、吴于廑和张培刚的戏称。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两年裡,这三人先后都接受了国立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先生的邀请,回国到武大任教,成为武大三剑客。以三剑客为代表的海归派的充实,使得武大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自由之风。.

新!!: 联合国和哈佛三剑客 · 查看更多 »

哈图沙

哈图沙(赫梯楔形文字: ;Hattuşaş)是古代赫梯王国的首都,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偏北约164千米乔鲁姆省松古尔卢地区的勃尕卡尔村,在克澤爾河弯道环绕的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於1986年將哈圖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联合国和哈图沙 · 查看更多 »

哈羅德·威爾遜

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里沃的威爾遜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英國政治家,兩任首相。他曾分別在1964年、1966年、1974年2月和10月的大選中勝出,雖然每次在大選只是險勝,但綜合而言,他在大選獲勝的次數,冠絕所有20世紀的其他首相。相較其他同時代的政客,他被普遍認為是一位知識型的政客。.

新!!: 联合国和哈羅德·威爾遜 · 查看更多 »

哈羅德·麥美倫

一代斯多克東伯爵 莫里斯·哈羅德·麥美倫 OM PC(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1st Earl of Stockton;),英國政治家,保守黨成員,曾於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國首相。 麥美倫的綽號是「SuperMac」,而他在晉升為貴族以前,一直也沒有使用莫里斯來稱呼自己,所以公眾一般叫他作哈羅德·麥美倫。.

新!!: 联合国和哈羅德·麥美倫 · 查看更多 »

哈爾·穆爾

小哈羅德·格雷戈里·穆爾(Harold Gregory Moore, Jr.,),暱稱為哈爾·穆爾(Hal Moore),中文亦稱穆哈爾,是一位美國陸軍退役中將,獲頒過傑出服役十字勳章(等級第二高的美國陸軍頒發獎章),也是西點軍校1945年同期畢業生中,第一位升至准將、少將及中將者。最出名的一次作戰是他在1965年參加越南戰爭、擔任美國陸軍第7騎兵團第1營中校營長時指揮的德浪河谷戰役,他也因此戰成為該團的「名譽上校」(honorary colonel)。.

新!!: 联合国和哈爾·穆爾 · 查看更多 »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新!!: 联合国和哈萨克斯坦 · 查看更多 »

哈马斯

哈马斯(حماس,)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缩写,是成立于1987年的一个巴勒斯坦伊斯兰教逊尼派组织.

新!!: 联合国和哈马斯 · 查看更多 »

哈辛·塔奇

哈辛·塔奇(阿尔巴尼亚语:Hašim Tači, ),科索沃政治家,現在他是科索沃總統,也是前南斯拉夫科索沃獨立運動的參與者。為支持科索沃獨立的科索沃民主黨領袖及以阿爾巴尼亞人主導的前科索沃解放軍領導人。塔奇於1990年代初期就讀普里什蒂納大學時,即是反抗塞爾維亞中央政府的激進學生。他在1993年參與在瑞士蘇黎世的科索沃阿尔巴尼亚裔政治運動,並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主張以暴力追求科索沃獨立。其後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控制了塞爾維亞南部阿爾巴尼亞人佔多數省份四分之一的土地。1997年7月,普里什蒂納(現科索沃首都)地方法院缺席審判塔奇有期徒刑10年,指控罪名是「從事恐怖主義」,引起塞爾維亞為首的南聯盟軍警奉命在全境搜捕塔奇。之後塔奇領導科索沃解放軍參與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戰後聯合國派遣特派團託管科索沃,塔奇並創立了科索沃民主黨。經過戰爭和多年爭取後,塔奇所屬的科索沃政府終於在2008年2月17日正式宣佈脱離塞爾維亞獨立,獨立自今獲得幾乎所有歐盟國家和鄰國阿爾巴尼亞支持。.

新!!: 联合国和哈辛·塔奇 · 查看更多 »

哈里·S·杜鲁门

哈里·S·杜鲁门(S. Truman,),美国民主黨政治家,第34任副总统(1945年),隨後接替因病逝世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成为了第33任美国总统(1945年-1953年)。他也是一名共濟會成員。 面對美國國內事務,杜魯門總統正好遇上新一輪混亂的經濟衰退週期,當時物資短缺、有無數罷工事件和有關否決《塔夫脫-哈特利法》的爭議,都是當代的寫照。杜魯門雖於1948年成功連任總統,但卻未能成功掌握國會多數,以致於他的「良政」計劃幾乎全部流產。然而他曾率先以行政命令在美軍內部施行廢除種族隔離,並因應形勢主持第二次「紅色恐慌」,從政府部門辭退了數以千計可能影響國政的共產黨同情者。不過,由於受到一連串財政醜聞打擊,有達數百位由他任命的官員必須辭職。 面對美國外交事務,杜魯門總統任內發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軍戰勝納粹德國、廣島與長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正式結束;接著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歐洲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實、杜鲁门主义對抗共產主義、冷战的開始、中國國共內戰、北約的成立以及韓戰的爆發。其中,韓戰使美中韩三國付出沉重代價,只有蘇联獲取了實質利益。在美國方面,戰爭使44,000名美軍陣亡和失蹤,並直接破壞杜魯門第二次連任的計劃。最終,共和黨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憑藉反對杜魯門運動與標語「韓國!共產主義!貪污!」贏得人心,而在1952年出任總統,結束了民主黨長達20年執政。 杜魯門是位素以友善和謙遜聞名的總統,他的不少名言,如「推卸責任止於此」(The buck stops here!)和「怕熱就別進廚房」(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 等等,都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言。相比前任總統,杜魯門支持度不算高,但他謹慎果斷的性格令他得以面對險峻的國際情勢時,可以接受許多艱巨挑戰。.

新!!: 联合国和哈里·S·杜鲁门 · 查看更多 »

哈里·S·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

哈里·S·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Harry S. Truma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是第33任美国总统(1945年至1953年)哈里·S·杜鲁门的总统图书馆和总统一家的安葬地,位于密苏里州独立城24号美国国道。 这是第一个根据1955年总统图书馆法的规定设立的总统图书馆,是由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管理的十三个总统图书馆之一。.

新!!: 联合国和哈里·S·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哈桑·谢赫·马哈茂德

哈桑·谢赫·马哈茂德(Hassan Sheikh Mohamud,Xasan Sheekh Maxamuud, حسن شيخ محمود) 索马里政治家。2012年9月10日首次的聯邦政府總統大選中当选首任索馬利亞聯邦總統,六日后正式就职。马哈茂德原是一名大学教授和院长。2011年他创建和平与发展党(PDP),并任主席。2013年他名列美国《时代》杂志的时代百大人物中的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人中之一。他在索马里努力推进民族和解、反腐败措施和改革社会经济和安全部门,被认为是人们选择他的原因。 近年馬哈默德貪瀆醜聞纏身,2016年的間接選舉仍尋求連任參選。.

新!!: 联合国和哈桑·谢赫·马哈茂德 · 查看更多 »

唐山市

唐山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准拥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环渤海湾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市接壤,西与天津市毗邻。全市总面积1.4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12万。现辖7市辖区、5县,代管2县级市,市政府驻路北区。 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是20世纪死伤最惨重的地震。.

新!!: 联合国和唐山市 · 查看更多 »

唐鳳

唐鳳(Audrey Tang,),原名唐宗漢,臺灣外省人第三代蔡雅寶:鹿港到眷村的歲月 https://www.slideshare.net/autang/ss-56488466,父親唐光華曾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及陳履安競選總統發言人,母親李雅卿為商業周刊前副總編。2016年唐鳳出任中華民國行政院無黨籍政務委員,外媒以「全球首位跨性別部長」介紹她,也是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 唐於政委任內數次以機器人視訊直播、影音屏幕等科技,成功代表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歐洲總部的網路治理國際會議、聯合國人居署於吉隆坡舉行的世界城市論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於首爾舉行的亞太影響力投資工作坊,並親自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網絡在教廷舉辦的人工智慧研討會等。唐鳳認為,中華民國臺灣要走一條「暖實力」外交(Warm Power)的路。 唐鳳原為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在臺灣曾被稱為「台灣電腦十大高手」之一,曾致力於多項專案的開發維護,是Haskell和Perl社群領導者,也是g0v零時政府核心成員。唐鳳早年不習慣傳統正規教育,14歲起便以在家自學方式學習。過去曾擔任明基電通、蘋果公司等公司顧問,並長期參與開放原始碼社群協作、主導vTaiwan等平臺走向。 在2014年至2015年間擔任行政院虛擬世界法規調適計劃顧問,也是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開放資料諮詢委員會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同時與法國外交部、法國經濟財政部、巴黎市政府、西班牙馬德里市政府在數位治理領域合作。2016年8月,行政院院長林全任命曾有網路創業經驗的唐鳳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負責督導數位經濟與開放政府發展,亦是首位跨性別女性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她則表示在進入行政院後,將透過數位技術和系統輔助公務體系解決問題,並強化政府部門與公民科技、公共社群的對話與合作。.

新!!: 联合国和唐鳳 · 查看更多 »

唐闻生

唐闻生女,祖籍廣東江門恩平,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党组成员,文革后期和王海容在中国政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共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后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新!!: 联合国和唐闻生 · 查看更多 »

唐柏桥

唐柏桥(),中国湖南省永州人,目前旅居美国。八九民运前,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曾与龙云孙女龙宗泽有过一段婚姻,目前的妻子是耿静。.

新!!: 联合国和唐柏桥 · 查看更多 »

優良國家指數

優良國家指數(Good Country Index)評估了名單中的163個國家透過其政策和行為对地球和人類發展的促進程度。.

新!!: 联合国和優良國家指數 · 查看更多 »

儿童

儿童(child),是指从生命诞生之始到成年期之前的人类。但儿童时期的年龄段各有不同。而较多国家的定义与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相同,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的法律规定的年龄不到18岁的。儿童亦可指父母亲的孩子,是任何年龄段的儿子或者女儿。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说“大自然的孩子”或者“老小孩”。 儿童作为人类社会最弱势的群体,理应得到各方面的保护。这包含从法律、社会到家庭等。法律上,禁止虐待兒童成为多数国家的法律条文,禁止使用童工也被列为国际惯例。社会上,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关键。儿童的发展,即童年时期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这是人类的未来。儿童也有各自特殊的消遣与娱乐活动。从16世纪和17世纪开始,人们意识到儿童不再是缩小版的成年人。.

新!!: 联合国和儿童 · 查看更多 »

冬季服務車輛

冬季服務車輛(winter service vehicle,缩写:WSV)或称为除雪車、除雪机、鏟雪車,这种车辆的用途是清除道路上的冰雪。冬季服務車輛通常使用自動傾卸卡車底盘,外加裝配專門除雪設備。而不少政府機構也會利用較小型的車輛来清除人行道、小路与單車徑的積雪。溫帶或是極地區域负责道路維護的管理機構和承包商往往擁有若干冬季服務車輛,这样可以在冬季期间投入它们來確保道路上冰雪的清除以及行车的安全。機場則利用冬季服務車輛來清除飛機表面、跑道和滑行道上的冰雪。因为除了危及飛機起降外,冰雪还會對飛機的氣動性造成干擾。 尽管早在1862年已有馬拉雪犁(鏟雪車)和噴灑車的記載,但最早的冬季服務車輛却是積雪滾軋車(雪道整理車),它用于维护路面的光滑平整,以供人们使用雪橇。而随着20世紀早期汽車运输和航空的增长,运用发动机技术的现代大型冬季服務車輛不断地發展普及。.

新!!: 联合国和冬季服務車輛 · 查看更多 »

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

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发生于2012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镇坪县怀有第二胎七个月的妇女冯建梅被。地方官员要求冯建梅缴纳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4万元罚款。两人拒绝配合,地方官员逮捕冯建梅,迫使她签订引产协议后,把她放倒注射。据报事件使冯建梅精神受创,身体状况欠佳。 6月11日,家属发布冯建梅夭折孩子的照片。图片在网上疯传,在国内引发争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强制引产问题,中国政府对此作出回应展开调查。6月26日,调查组确认冯建梅不具有生育第二胎的法定权利,但尽管如此,她的权利遭到当地计划生育局的侵权,因此两名官员被撤职,另有五人受惩处。6月27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向全国各地派出督查队伍,审查地方计划生育部门的做法。冯建梅的丈夫邓吉元聘请律师追究刑事责任,但家属最后决定庭外和解。 事件导致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国内和国际上受到更多的关注。冯建梅的案子经常出现在批评计划生育的社论中,也是互联网在政府审查环境中赋予普通民众权力的一个例子。7月5日,欧洲议会通过一项谴责冯建梅案和强制引产的决议。2016年1月1日,经过连月来的讨论,计划生育政策被两孩政策取代。.

新!!: 联合国和冯建梅强制引产事件 · 查看更多 »

冯正虎

冯正虎(),中国上海市人,汉族,维权人士,护宪维权网创办人,《零八宪章》首批签署人之一。曾获《北京之春》杂志社颁授“2009年北京之春自由先锋奖”。.

新!!: 联合国和冯正虎 · 查看更多 »

冯淑萍

冯淑萍()女,山西省芮城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国会计制度改革及国际化的主要倡导者及实践者。.

新!!: 联合国和冯淑萍 · 查看更多 »

冰岛

冰岛(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視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万,儘管面積不大,卻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少的其中之一。冰岛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洋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質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气温适中。 根据《》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至1814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20世纪前,冰岛人主要依靠渔业和农业为生,冰岛亦曾是该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漁業的工业化以及二次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带来了冰岛的繁荣,1990年代冰岛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冰岛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其经济结构也因金融服务业的引入而趋向多元化。 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冰岛为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相比税率较低,并且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境内的银行国有化,冰島幣值都大幅貶值。 冰岛文化与其他北欧斯堪地纳维亚文化有很深渊源,大多数冰岛人是斯堪地纳维亚人和盖尔人的后裔。冰岛语属北日耳曼语支,起源于古諾爾斯語并与法罗语及挪威西部方言接近。冰岛的文化遗产主要为传统冰岛菜、诗歌和中世纪的冰岛萨迦。在北约成员国中,冰岛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備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巡部隊。.

新!!: 联合国和冰岛 · 查看更多 »

冲之鸟岛

沖之鳥礁(),又稱沖鳥礁,國際社會又稱之為Parece Vela,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附近公海海域的珊瑚礁,為日本最南端,也是唯一位處北回歸線以南的領土。 最初只有退潮時會露於海面之上,之後日本以水泥塊和消波塊擴建,但其面積仍相當狹小,因此無定居人口,目前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新!!: 联合国和冲之鸟岛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联合国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冷战思维

冷战思维,指沿用冷战时期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性的思维模式而非平等协商的模式处理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问题。.

新!!: 联合国和冷战思维 · 查看更多 »

农村合作医疗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指农村通过集体和个人出资,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为中国内地从1950年后期至1980年代初期,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名存实亡。 直至2003年开始推行“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中国农村才出现新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始于1950年代,随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人民公社化之后渐渐成熟。到1965年底,已在山西、湖北、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新疆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县实施,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 1974年5月的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年至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欠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至今,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基本公共医疗制度产生影响。 1984年后,人民公社制度的瓦解,农村集体经济转变为农户个体经济,在失去集体经济的支撑情况下,依附于人民公社的农村合作医疗瓦解。.

新!!: 联合国和农村合作医疗 · 查看更多 »

冈比亚

岡比亞(The Gambia),全称甘比亞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Gambia),西部非洲國家,陸上被塞内加爾環繞,面积11,295平方公里,是非洲大陆最小的國家。岡比亞河貫通國家中央,流往大西洋。1965年岡比亞脫離英國獨立。岡比亞人口191万(2014年),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新!!: 联合国和冈比亚 · 查看更多 »

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

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Nabor Carrillo Flores)是一位墨西哥原子能科学家及地质专家。.

新!!: 联合国和内伯·卡里略·弗洛雷斯 · 查看更多 »

内战

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爆发的战争James Fearon, i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7.

新!!: 联合国和内战 · 查看更多 »

军事占领

军事佔领(Military Occupation),亦稱佔領(Occupation),是指一國的领土的管辖权在戰爭中暫時转移到的情形。 軍事佔領是一種暫時的管理,無論持續多久都不能取得佔領地的領土主權。.

新!!: 联合国和军事占领 · 查看更多 »

军国主义

軍國主義(Militarism),是一種認為軍事力量是國家安全的基礎,並將保證軍事力量視作為社會最重要目標的意識形態。.

新!!: 联合国和军国主义 · 查看更多 »

冀姓

冀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16位。.

新!!: 联合国和冀姓 · 查看更多 »

冀贡泉

冀贡泉(),字育堂,山西汾阳县建昌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法学家。.

新!!: 联合国和冀贡泉 · 查看更多 »

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大道(簡稱凱道)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道路,全線位於總統府與景福門之間。原名「介壽路」,1996年3月21日改為現名,來源自此處為台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之傳統領域。該道路見證中華民國政府遷臺至今歷次國家中樞儀式慶典,與自由廣場並列為臺北市的集會遊行舉辦時選擇的重要集結點。.

新!!: 联合国和凱達格蘭大道 · 查看更多 »

凱文·卡特

凱文·卡特(Kevin Carter,),南非自由摄影师,也是梆梆俱乐部(Bang Bang Club)的成员,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1994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新!!: 联合国和凱文·卡特 · 查看更多 »

內湖復育園區

內湖復育園區(舊名葫洲里垃圾掩埋場,又稱內湖垃圾山)是位於台北市內湖區葫蘆洲基隆河右岸的一座已於1985年停止使用的垃圾掩埋場,佔地15.5公頃,垃圾堆置面積14.3公頃、體積約為429萬立方公尺。因大量垃圾堆積後成為一座小山而被稱為「垃圾山」,堆積高度最高曾超過60公尺。.

新!!: 联合国和內湖復育園區 · 查看更多 »

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

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TEJO - Tutmonda Esperantista Junulara Organizo)是国家会员及个人会员中讲世界语的年轻人的组织(30岁以下)。现在有44个成员的组织及大约有包括13个国家组织同TEJO有联系,但它们还不是会员。TEJO自身是国际世界语协会的分支机构。 TEJO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每年组织国际世界语青年大会(Internacia Junulara Kongreso - IJK)。大会持续一周的活动有音乐会、演出、郊游及其它吸年轻人的文娱活动。TEJO每年还举行夏令营,这些夏令营把青年国际团体联系在一起,并讨论现实的问题。过去的夏令营中,人们讨论过‘人权问题’、‘全球化’、‘语言问题’和‘互联网’。持续一周的夏令营还常常包括基础的训练,这对参加者不仅经历了国际性的讨论,也获得了新的能力。 TEJO出版两个刊物《接触》和《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同时网络版的信息刊物《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新闻》。《接触》是面向初学者和青年读者,有有关日常题目的文章和简单的语言读物。《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是刊载有关国际青年世界语活动的新闻的另一刊物。《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新闻》是一些全球世界语界事实消息。 TEJO还组织护照服务。会讲世界语人们的组成网络免费招待讲世界语的来访者。.

新!!: 联合国和全世界世界语者青年组织 · 查看更多 »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首先发起,获民政部批准成立,挂靠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管理下的以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为研究方向的学术研讨会。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10月18日,首任理事长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守德教授,首任秘书长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义虎教授。现有单位会员70余个,出有《伊拉克战争后的国际政治走势》、《21世纪国际环境与中国外交》、《国际环境与中国和平发展》等三本论文集,并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合办有中国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期刊《国际政治研究》季刊。.

新!!: 联合国和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 · 查看更多 »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成立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主管全国老龄工作。.

新!!: 联合国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global city)或稱世界級城市或國際大都市,指在社會、經濟、文化及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近年,基於全球化(即全球金融、電訊和交通)的擴張,全球城市漸漸為人熟悉。《倫敦新聞畫報》早於1886年已經用上「世界城市」(world city)一詞來形容利物浦這類不合比例地左右全球商業情勢的城市;蘇格蘭著名生物、社會、地理學家和都市規劃的先驅帕特里克·格迪斯在1915年時也同樣使用過「世界城市」一詞Doel, M. & Hubbard, P., (2002), "Taking World Cities Literally: Marketing the City in a Global Space of flows", City, 第6期, 第3號, 第351-368頁.

新!!: 联合国和全球城市 · 查看更多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缩写为ICG,官方简称卫星导航委员会)是联合国的一个非正式机构。成立于2006年,秘书处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其目的是促进与民用卫星定位、导航、正时和增值服务有关的问题及各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和互通性问题的合作和发展。 委员会下设一个供应商论坛,由全球提供卫星导航服务的国家组成。当前的供应商包括了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定位系統。另外还有一些计划中的扩增系统供应商:.

新!!: 联合国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全球变暖

--,或稱--,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溫室效應而造成溫度上升的氣候變化,為公地悲劇之一,而其所造成的效應稱之為全球变暖效应。 目前學界已有共識認為人為活動導致全球暖化是事實,「全球暖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半個世紀的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這點,在學術界當中是沒有爭議且有著強烈的共識的,超過97%的氣候科學家認為「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近半個世紀的全球暖化現象的主要原因」。 在1906至2005年間,全球平均接近地面的大氣層溫度上升了0.74攝氏度。普遍來說,科學界發現過去50年可觀察的氣候改變的速度是過去100年的雙倍,因此推論該時期的氣候改變是由人類活動所推動。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正是全球变暖的人為因素中主要部分。據資料顯示 ,大氣中一氧化二氮(N2O)的含量比18世紀中葉(1750年)工業革命開始從275ppbv增加到310ppbv,二氧化碳(CO2)的含量從280ppmv增加到360ppmv,甲烷(CH4)從700ppbv增加到1720ppbv,這些增長趨勢主要緣于人類的活動。燃燒化石燃料、清理林木和耕作等都增強了溫室效應。自從1950年,太陽輻射的變化與火山活動所產生的变暖效果比人類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還要高。這些結論得到30多個來自八大工業國家的研究團體所確認。 美國賓州大學的科学家在夏威夷的茂納羅亞峰上设立4个7米高和一个27米高的采样塔,每小时采样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 目前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與氣溫上升,實際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从工业革命开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剧增加,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并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是逐步增加。根据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英国東安格-里-亞大學联合研究的结果,在进入20世纪后半叶,全球温度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温度变化情况见下图。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带来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氣候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变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变暖。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無論氣候變化的成因或結果為何,許多人是非常關心的;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引起了全球廣泛的政治爭論、公開辯論及各種學術研究。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新!!: 联合国和全球变暖 · 查看更多 »

全球变暖的效应

人们预测中的全球变暖的效应对环境以及人类的生活影响深远。它首要表现为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并且引发一系列次级效果,例如海平面上升、农业分布的改变、恶劣气候的增加以及热带疾病疫情的扩大。这种效应已经能够在某些例子中观察到,虽然目前还很难将这些特定的现象归因于全球变暖。 这些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并且在细节上仍然是不确定的科学问题。对于可能的效应以及目前认知水平的汇总可以参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小组的报告,对于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参见第一工作小组。 2007年,IPCC报告包括了预计效应的总结。.

新!!: 联合国和全球变暖的效应 · 查看更多 »

全球主義

全球主義(Globalism)是一個國際關係理論術語,指稱一個倡導全球化概念的意識形態。它傾向於倡導移民、自由貿易、降低關稅、和全球治理等政策。它通常被認為與民族主義是相反的。.

新!!: 联合国和全球主義 · 查看更多 »

全球化

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Al-Rodhan, R.F. Nayef and Gérard Stoudmann.

新!!: 联合国和全球化 · 查看更多 »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s,缩写为GHS)也称为“化學品分類及標記全球協調制度”,是一套由联合国制定的化学品分类和标记系统,目的在于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化学品分类和标记。GHS来自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提议:“在2000年之前,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危险品分类和标记系统,包括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和简单易懂的表示符号”。这套制度基于联合国和北美原有的危險性物質分类和标记制度,中国国家标准GB/T 22234-2008于2009年2月1日起实施,欧盟规定CLP Regulation(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的执行将不迟于2015年5月31日。.

新!!: 联合国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 查看更多 »

全球和平指數

全球和平指數(Global Peace Index,亦稱和平指數)是一套用作測量指定國家或地區的和平程度的指標,該指數由名為英國经济学人信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專家小組所維持和公布,而該專家小組的成員主要來自各和平學系、智庫以及澳洲悉尼大學和平及衝突學中心(the Centre for Peace and Conflict Studies)所組成。指數引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数据,包括國家軍費、國家因組織性衝突死亡人數、聯合國派遣人員數目等,對全球121個國家及地區的和平程度及生活穩定程度作出評分以及排名。首個排名於2007年5月30日公布。2010年排名紐西蘭連續兩年蟬聯第一。.

新!!: 联合国和全球和平指數 · 查看更多 »

全球公民意識

廣義而言,全球公民意識或世界公民意識一般典型的定義是具備「以全球為一家」的意識觀念超越他個人的特定國家意識或在地意識之個人。這樣的想法意味著他的認同超越了地理或政治的界限,認為整個地球的人類群體是相互影響的整體。這個專有名詞已經可見於教育以及政治哲学中,同時許多如「世界公民」以及「世界化(世界主義)」的社會運動也被普遍的使用。.

新!!: 联合国和全球公民意識 · 查看更多 »

全球繁榮指數

全球繁榮指數是列格坦研究機構(Legatum Institute)比較149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種因素而作出的年度排名,包括財富、經濟增長、個人福利以及生活質素。在2017年的報告里,挪威高居榜首,其次是新西兰和芬兰。2013年排在前30名的國家裡有27名都是民主政體。.

新!!: 联合国和全球繁榮指數 · 查看更多 »

全球父母节

全球父母節(英文:Parents' Day)是大韩民国(在5月8日)和美國(在7月第四個星期日)慶祝的節日。大韩民国的父母節是在1973年開始取代了先前在5月8日慶祝的母親節。美國在1994年比爾·克林頓總統時成立該節日。而聯合國在2012年宣佈6月1日為“全球父母日”,以紀念父母對子女的承諾。在菲律賓,雖然沒有嚴格遵守或慶祝,但每年十二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都被宣佈為父母節。.

新!!: 联合国和全球父母节 · 查看更多 »

全球青年领袖会议

--> 全球青年领袖会议(Global Young Leaders Conference,GYLC),一个由国会青年领袖理事会(Congressional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策划组织的未来领袖培养项目。它将来自全球的16到18岁之间的青年人聚集到一起,来培养他们能够拥有在全球语境中的关键领导技能。 学生们将有机会与一些世界顶尖的商界领袖、政治官员、记者、外交官和学者来学习和探讨各自的想法。 这个项目将会在每年的夏季于如下地点举办,为期12天.

新!!: 联合国和全球青年领袖会议 · 查看更多 »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及國外顯著腐敗人士實施制裁,例如禁止入境、凍結並禁止官員在美國的財產交易。該法案於2015年12月17日在美國參議院通過,已作为年度国防授权议案的一部分于2016年12月8日在美國眾議院通过。全球至少六國通過類似法律,歐盟、澳洲、法國、瑞典、荷蘭正審議相關立法。.

新!!: 联合国和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 · 查看更多 »

全球文化與和平協會

全球文化與和平協會 (GACP) 與其他下列團體被日本與韓國媒體指責是由韓國人鄭明析爭議性宗教攝理教的門面掩護組織。組織的目的主要是通過大學校園來傳教與招募新生 。該組織所有成員並非全都是攝理教教友,許多情況下成員甚至不清楚該團體與攝理教有關。.

新!!: 联合国和全球文化與和平協會 · 查看更多 »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Comprehensive Nuclear Test Ban Treaty, CTBT),是一个国际条约。在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PTBT)的基础上,要求缔约国承诺:不进行、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并进一步承诺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种核爆炸。 条约于1996年9月10日在联合国大会通过,但尚未生效。.

新!!: 联合国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 查看更多 »

全英学联

全英学联,全名是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英文: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Association,UK,简称CSSA-UK),是目前英国最大的华人社团,也是留英中国学生学者的最大联谊性质社团。 全英学联成立于1988年,已历经二十五届。全英学联目前拥有近17万名会员,主要成员以在校的中国学生和学者,留学毕业后留英工作的学者为主,定居的中国学生学者及其家属,都还与全英学联保持密切联系。此外,全英学联与英国其他华人专业社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新!!: 联合国和全英学联 · 查看更多 »

全新世滅絕事件

全新世滅絕事件是於現今的全新世所發生廣泛及持續的滅絕或生物集群滅絕事件,被廣泛視為第六次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前五次分別是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以及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因此又被稱作第六次大滅絕。涉及的滅絕集群包括了植物及動物的科,如哺乳動物、鳥類、兩棲類、爬行動物及節肢動物,大部份滅絕都是在雨林內發生。於1500年至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就列出了784個已滅絕物種。不過,有很多實際滅絕的物種都沒有紀錄,一些科學家估計於20世紀,就已有2-200萬個物種實際滅絕。根據物種面積曲線估計,每年就有達14萬個物種滅絕。 廣義來說,全新世滅絕事件亦可包括發生在更新世-全新世之間的第四紀滅絕事件(或稱冰河時期滅絕事件)。自一萬年前,人類發展及散佈開始後造成巨型動物群消失。是次滅絕事件並非源自氣候的轉變或人類人口過多。不過全新世滅絕事件則延伸至現今的21世紀。 就全新世滅絕事件應否包攬近期的滅絕事件,或是只看為單一次的事件而並未有共識。近期的滅絕時件也包含了植物的滅絕。整體而言,這次事件的特徵就是人為成因的出現及發生在非常短的時間之內,而這一次的滅絕事件,即使以最保守的方法估算,仍是眾多次滅絕事件中最快的一次。人類文明誕生至今造成了83%的野生動物的滅絕。.

新!!: 联合国和全新世滅絕事件 · 查看更多 »

全斗煥

全斗煥(,),字勇星(용성),号日海(일해),韓國第11、12任總統、韓國陸軍退役上將。本贯。 全斗煥1931年1月出生于今韩国慶尚南道陝川郡的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9月从韩国陆军士官军校毕业后,以少尉身份入伍,曾两次被派往美国接受军事培训。1961年五一六军事政变时,全斗煥积极支持朴正熙,成为朴正熙的亲信,先后担任中央情报部人事科长、第一空降兵副团长、第30警备大队任中校大队长、陆军参谋长首席副官、陆军第9师团第29团团长、特戰司令部旅长、总统警卫室作战次长助理、第1步兵師师长、国军保安司令部司令官等职。朴正熙被暗杀后,全斗焕通过军事政变掌权,成为韩国总统。 全斗焕奉行新军人权威主义的独裁统治,镇压民主化运动。 不过在他执政期间,韩国经济保持了很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国际收支扭亏为盈,中产阶级得到壮大。朝鲜半岛南北关系在全斗焕执政期间有些实际性发展,双方于1984年首次进行了南北离散家庭团聚会。全斗焕执政期间的韩美关系和韩日关系得到加强与改善。美国取消了卡特政府提出的撤出驻韩美军的计划,并继续帮助韩国实现军事现代化。韩日首脑实现了首次互访。此外,全斗焕政府还积极发展与欧洲传统友好国家,以及与东盟、非洲、中东的外交关系,使韩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1987年韩国爆发大规模六月民主运动后,全斗焕接受了其接班人卢泰愚的总统直选提案。1996年8月26日,全斗焕在金泳三执政期间因镇压光州民主化运动和贪污罪被首尔地方刑事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并罚款2205亿韩圆,后于1996年12月被首尔高等法院改判为无期徒刑,1997年12月20日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被金泳三和金大中赦免。.

新!!: 联合国和全斗煥 · 查看更多 »

兩國方案

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是以巴衝突中的政治解決方案之一,這個方案主張為居住于巴勒斯坦土地的兩個民族(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自建立兩個不同國家(two states for two groups of people)。這個方案希望在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並存。自1990年代兩國方案成為美國政府推動以巴和談的國策。.

新!!: 联合国和兩國方案 · 查看更多 »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新!!: 联合国和公元 · 查看更多 »

公民投票法

《公民投票法》,簡稱《公投法》, 是一部現行中華民國法律,於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實施,保障中華民國國民實踐公民投票的權利,並在廢除國民大會後改由全體國民行使主權,擁有增修《中華民國憲法》的權力。.

新!!: 联合国和公民投票法 · 查看更多 »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旨在保护个人政治自由免受政府和私人组织的侵犯,保障个人能够参与国家的公民和政治生活,享有平等的權利,不受歧视或政治压迫。現時社會大部分國家制定的憲法或基本法均保障個人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公民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完整、生命权、安全,不得基于种族、性别、国籍、肤色、性取向、民族、宗教、残疾等进行歧视,还包括隐私权、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出版自由、集会自由、迁徙自由等个人权利。 政治权利包括被告人权利等法律上的自然公正(程序公平),例如有权受到公正审判、正当程序、有权获取法律救济,还包括参与公民社会和政治的权利,例如结社自由、申诉权、选举权等。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被认为是第一代人权,是国际人权的初始和主要部分,其构成1948年国际人权宣言的第一部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构成第二部分)。联合国1966年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新!!: 联合国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查看更多 »

公海公約

公海公約(Convention on the High Seas),亦稱聯合國公海公約,係聯合國召集的第二次海洋法會議,於1958年決議的四大海洋法公約之一。此公約之多數原則皆已包括在後來新增定的1982年海洋法公約之中。 公海公約系用以規範各國船隻、設施在公海上的活動,以確保公海向全世界開放並保障各國之合法利用。.

新!!: 联合国和公海公約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屠杀

20世纪发生在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规模屠杀被估计造成了总计8500万到1亿人之间的死亡。Courtois (1999) "Introduction" p. X: USSR: 20 million deaths; China: 65 million deaths; Vietnam: 1 million deaths; North Korea: 2 million deaths; Cambodia: 2 million deaths; Eastern Europe: 1 million deaths; Latin America: 150,000 deaths; Africa: 1.7 million deaths; Afghanistan: 1.5 million death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Communist parties not in power: about 10,000 deaths.

新!!: 联合国和共产主义政权下的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共和委員會

共和委員會(加泰隆尼亞語:Consell de la República,英語:Council of the Republic),是於2017年单方面宣布在南歐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独立的共和制國家加泰隆尼亞共和國之流亡政府,迄今仍維持沿用加泰隆尼亞共和國(República Catalana)此一國號。對外有時會自稱為共和國政府(Govern de la República)或加泰隆尼亞政府(Generalitat de Catalunya/Govern de Catalunya),目前在「捍衛流亡」網站(defensaexili.org)經由民眾捐款支持運作。共和委員會現今尚未被任何主權國家與聯合國所承認。.

新!!: 联合国和共和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共和黨 (美國)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又常被稱為大佬黨(Grand Old Party,簡稱GOP)是美國的一个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美國執政黨,並擁有美国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34个州的執政权,並控制绝大部分的州議会。 1854年創黨以來,由共和黨首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至今,30任美國總統有19位都是共和黨人。共和黨創立時的早期,結合了當時反對奴隸制擴張的政治勢力,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和「國家團結」之上。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也就是文化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的右派政黨。.

新!!: 联合国和共和黨 (美國) · 查看更多 »

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

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是2002年美軍在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所設置的一座軍事監獄,座落於古巴的關塔那摩灣沿岸。整個拘留營區是由三角洲營(Camp Delta)、鬣鱗蜥營(Camp Iguana)與X光線營(Camp X-Ray)等三個營區所組成,該單位常簡稱為Guantanamo或Gitmo(起源於該單位的縮寫GTMO)。根據美方的說法,該拘留營內所關的都是俘獲的敵方戰鬥人員(enemy combatants),而負責營區運作的單位是關塔那摩聯合特遣部隊(Joint Task Force Guantanamo,JTF-GTMO)。 2009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宣布將於一年內關閉關塔那摩灣拘留營,並將911事件嫌犯移交紐約刑事法庭,但遭美國國會反對。至今該拘留營仍繼續運作。.

新!!: 联合国和关塔那摩湾拘押中心 · 查看更多 »

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

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是指傳統的基督宗教與基督教非傳統教派耶和华见证人之間的矛盾。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與生活確實與傳統的基督宗教並不同,例如耶和华见证人不参与政治,从科学层面上反对普遍基督宗教官方承认的进化论等。而耶和华见证人对傳統习俗和其它宗教仪式的观点與現時傳統的基督宗教大相径庭,所以這论战一直是基督宗教界中不休的争论话题。对于耶和华见证人就《圣经》的解释,無論是教义、生活习惯和一些做法亦引起外界一些争议和质疑。 这个条目引出的是基督宗教與耶和华见证人之間普遍存在的主要争议,争论焦点主要是对《圣经》的翻译和阐述、对输血的态度、对其他宗教的成员和离开成员之态度等。.

新!!: 联合国和关于耶和华见证人的论战 · 查看更多 »

关于激光致盲武器的议定书

《关于激光致盲武器的议定书》,是1995年10月13日由联合国签发并于1998年7月30日生效的《1980年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的第四议定书。到2014年12月,该议定书已有104个缔约国。.

新!!: 联合国和关于激光致盲武器的议定书 · 查看更多 »

元山戰役

元山戰役是1950年韓戰時聯合國軍攻佔元山的登陸行動。.

新!!: 联合国和元山戰役 · 查看更多 »

元彪

元彪(Yuen Piu,),原名夏令震,香港實力派男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

新!!: 联合国和元彪 · 查看更多 »

元氏县

元氏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石家庄市所辖的一个县,是中國自古至今沿用古名称从未改名的古縣之一。西汉时期是恒山郡之治所,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公子元以此地为封地,因此称为元氏《汉书注·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师古曰:“阚駰云赵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之后此地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均被不同政权所治。中国抗日战争之后,元氏县先后曾与鹿县(今鹿泉区)与高邑县合并,也曾与赞皇县并入,后于1962年3月元氏县恢复原建制。1993年6月30日,河北省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元氏县归属石家庄市,成为市辖县至今。 2011年,元氏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命名为“千年古县”。.

新!!: 联合国和元氏县 · 查看更多 »

兒童人權

儿童人权(英文:Children's rights),指的是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是人权的一部分。儿童人权着重强调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及关爱, Amnesty International.

新!!: 联合国和兒童人權 · 查看更多 »

兒童節

儿童节(Children’s Day)是為了宣傳「保障儿童权利」、「反对虐待儿童」和「反對毒害儿童」等理念的節日。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決定訂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定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節(The Universal Children's Day)。它的設立是為了鼓勵所有國家建立一個屬於兒童的節日,最先是為促進成人與兒童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其次則是要人們採取行動以受益促進世界兒童的福利,並以促進確立聯合國憲章保障兒童福利為目標。之後聯合國於1959年11月20日通過兒童權利宣言,1989年11月20日通過兒童權利公約。.

新!!: 联合国和兒童節 · 查看更多 »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是一項有關兒童權利的國際公約。聯合國在1989年11月20日的會議上通過該有關議案,1990年9月2日生效。 《兒童權利公約》是首條具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並涵蓋所有人權範疇,保障兒童在公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中的權利。這公約共有196個締約國,得到绝大部份聯合國成員國承認(或有條件承認),當中只有美國沒有加入。 《兒童權利公約》的四大基本原則維護兒童的權利: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參與權利、受保護權利。.

新!!: 联合国和兒童權利公約 · 查看更多 »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17;SWIFT BIC CODE: ICBCTWTP),簡稱兆豐商銀、兆豐銀行(英文譯名:Mega Bank),是中華民國大型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於台北市。前身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CBC),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創設的大清戶部銀行;2006年8月21日吸收合併交通銀行(CTNBANK)並配合母公司兆豐金控而改為現名。2015年3月,其國內分行家數達113家,海外分行24家,代表處3處,加計在泰國及在加拿大轉投資之子銀行及分行8處,合計海外據點達三十五處,資本總額約新台幣853億元。.

新!!: 联合国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 查看更多 »

光明星2号

光明星2號(광명성 2호)是朝鲜研制的一枚试验性通讯卫星。衛星於當地時間2009年4月5日11時20分00秒在舞水端里的花坮郡洲際導彈發射場由銀河2號搭載發射,惟發射期間造成14名飛行員死亡。.

新!!: 联合国和光明星2号 · 查看更多 »

克什米尔战争

克什米尔战争,也被称为1947年印巴战争、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或第一次印巴戰爭,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问题于1947年到1949年爆发的一场战争。它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三场大规模战争中的第一场。.

新!!: 联合国和克什米尔战争 · 查看更多 »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新!!: 联合国和克罗地亚 · 查看更多 »

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

克羅埃西亞戰爭指的是1991年到1995年之間,克羅埃西亞從南斯拉夫联邦獨立出來時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因民族對立而引發的戰爭。.

新!!: 联合国和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克莱门特·艾德礼

一代艾德禮伯爵-- (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英國政治家,1945年大選帶領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並意外地擊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的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一職。艾德禮是工黨首位能夠度過一個國會會期,並能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英國工黨黨魁。 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英國在戰後走入了「戰後共識」的階段。「戰後共識」乃原始於在1942年發表的《貝弗里奇報告》,該報告建議英國戰後應擴充社會服務系統,並按照凱恩斯主義的方針,推行全民就業等政策。這報告後來被艾德禮政府所接納,結果他在任內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支持,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在對外事務上,艾德禮政府見證大英帝國的急速解體,當中以印度次大陸地區最為顯著,印度、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 根據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的調查顯示,艾德禮得到大多數受訪教授的肯定與推介,因而獲選為20世紀和平時期最具效率的英國首相。.

新!!: 联合国和克莱门特·艾德礼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共和國

克里米亚共和国(Respublika Krym;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Respublikasy Krym;Къырым Джумхуриети, Qırım Cumhuriyeti),是2014年3月11日從烏克蘭獨立的共和國,國土位於克里米亞半島。首都是辛菲罗波尔。在2014年3月16日舉辦歸屬公投,公投结果以97%赞成的得票率获得通过,克里米亚正式宣布脱离乌克兰独立,并于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後被合併到南部聯邦管區)。但此公投并未获得乌克兰、欧盟、美国及联合国承认。.

新!!: 联合国和克里米亞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多弗·藍伯特

克里斯多夫·藍伯特(法语:Christopher Lambert,),法國裔美國好萊塢電影演員,動作片演員。.

新!!: 联合国和克里斯多弗·藍伯特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托弗酒店

克里斯托弗酒店(the Christopher Hotel)是一座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酒店。该酒店在2010年1月12日发生的地震中遭到摧毁。 在遭到地震破坏之前,这是一家拥有74间客房 Hotels Mag,, Adam Kirby, 13 January 2010 (accessed 15 January 2010) 的三星级酒店,建在一座小山坡上,可以俯瞰海地首都太子港景色。因该酒店建筑没有达到联合国的最低业务安全标准(英文:the UN's Minimum Operational Saftey Standard,简称:MOSS)的要求,由联合国投资40万美元正在对酒店进行升级改造装修,直至地震发生,改造装修仍在进行中。.

新!!: 联合国和克里斯托弗酒店 · 查看更多 »

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審理起訴1991年起發生於前南斯拉夫地區嚴重違反國際人道法罪行人物之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Prosecution of Persons Responsible for Serious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Committed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Former Yugoslavia since 1991),簡稱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the former Yugoslavia,簡寫为ICTY、前南刑庭)是聯合國建立的組織,負責起訴於前南斯拉夫内战期間發生的重大罪行以及申訴斯洛波丹·米洛塞維奇等施罪者。該法庭是臨時法庭,位於荷蘭的海牙。.

新!!: 联合国和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 · 查看更多 »

割禮

割禮(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種宗教儀式,通常是指對男孩施行的割禮,方法是把陰莖上的包皮割去。 早期的山洞壁畫和古埃及墳穴已有關於割禮的描述,中東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禮。猶太教則視割禮為上帝吩咐的命令、是必須遵行的宗教行為,男孩在出生後第八天要進行割禮,至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遵從這規則。在其他地方,一般是建議在出生7天後,有的禁止超過10歲才施行,有的則允許到成年以前都可以。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沒有規定男孩要進行割禮,但是中東不少的伊斯蘭國家都有此習俗,乃因紀錄穆罕默德言行的《赫諦斯經典》中曾提及之故。男性割禮由於猶太教傳統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仍普遍存在。 至於替女性進行割禮,則以非洲居多。當地人對於割禮非常重視,他們往往都看成是人生比較重要和值得慶祝的事情。女性割禮由於其造成的危險,受到聯合國及國際人權組織的強烈反對;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目標5「實現兩性平等,並賦予所有婦女權力」有具體目標「消除各種有害的做法,例如童婚、未成年結婚、強迫結婚,以及女性生殖器切割」含消除女性割禮。.

新!!: 联合国和割禮 · 查看更多 »

創價學會

創價學會()是日本的佛教類新興宗教團體之一,信奉妙法蓮華經,以日莲大聖人佛法和生命哲学為中心思想。成立於1930年,現為日本政府立案的組織,為日本規模最大的新興宗教團體。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信濃町,現任會長,名譽會長為池田大作。日本執政聯盟政黨之一公明黨即源自創價學會,創價學會也是公明黨最主要的支持者。 創價學會於1990年代初便與日蓮正宗總本山大石寺反目成仇,但依然被日本社會公認是信奉日蓮信仰的宗教團體。.

新!!: 联合国和創價學會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

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大多数剑桥的学生都喜欢以「Catz」的名称来称呼该学院。圣凯瑟琳学院位于剑桥城的历史中心,北面紧邻着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院建筑比较显著的特征是面向特兰平顿街的开放庭院(而不是剑桥大学学院通常使用的四方院形式)。 2011年,圣凯瑟琳学院拥有4200万英镑的捐赠基金。.

新!!: 联合国和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

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英语:Lucy Cavendish College, Cambridge)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 学院拥有220名学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一半。该学院是剑桥大学三所女子学院之一,其他两所是纽纳姆学院和默里·爱德华兹学院。 学院于1965年由一批剑桥大学的女性研究员和讲师建立,她们对女性在大学内没有代表权持有异议。学院原先的名字是露西·卡文迪许学院协会,于1970年转移到现在的位置,并于1986年获准更名为露西·卡文迪学院。学院于1997年成为剑桥大学正式的学院。 该学院以露西·卡文迪许(1841-1925)命名,她是女性教育改革的先驱。.

新!!: 联合国和剑桥大学露西·卡文迪许学院 · 查看更多 »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簡稱勞動部勞發署)是中華民國勞動部所屬機關,負責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與技術士證照業務、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訓練、外籍勞工聘僱許可與管理等事項。.

新!!: 联合国和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 查看更多 »

勞軍捐

勞軍捐是由臺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為勞軍所發起的捐款。捐款對象為中華民國國軍,由臺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辦理。 凡是廠商於非民生必需品進口貨物辦理結匯時,依據《所得稅法》第36條及《統一捐募運動辦法》 ,每結匯1美元即「自動」捐款新台幣5角,徵收期間從1955年-1981年規費5角,1981年起降為3角,1987年5月起再降為2角,直至1989年7月1日取消。捐款三分之一交由婦聯會作為勞軍活動經費,興建眷村5萬3000多戶、華興小學、振興醫院,以及華視成立營運資本,黎明文化事業基金會與國軍同袍儲蓄會作業基金會等。另外三分之二分別由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主管機關為中華民國國防部)及臺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統籌辦理。.

新!!: 联合国和勞軍捐 · 查看更多 »

勒内·卡森

勒内·萨米埃尔·卡森(法語:René Cassin,1887年10月5日生于法国巴约纳塞法迪犹太人家庭,1976年2月20日逝世于法国巴黎),法国法学家、法学教授和法官。他曾任教于里尔大学、法国法学院、法国国立海外学校,之后曾为海牙国际法学院、日内瓦大学国际高等研究所。二战时是自由法国运动最早的参加者之一,1940年6月曾受戴高乐嘱托与英国秘密谈判。1944年-1960年任最高行政院法院副院长,1958年参与了新宪法的制定。1946-1968年任法国驻联合国代表,是《世界人权宣言》制定者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人之一。1965-1968年任欧洲人权法院院长。196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新!!: 联合国和勒内·卡森 · 查看更多 »

囊帕拉枪杀事件

囊帕拉枪杀事件是指2006年9月30日中国边防武警向企图穿越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上的囊帕拉山口(海拔5700米,一译朗喀巴山口)、出境前往尼泊尔的75名西藏朝聖者开枪射击并至少打死两人的流血事件。 朝聖者中包括年幼的儿童和两名带路的向导。2006年9月30日,据目击者和朝聖者称,中国西藏边防武警总队日喀则大队定日中队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向这些试图徒步穿越山口的藏人开枪射击,17岁(有报道称23岁)的格桑南错(女)被子弹击中,在山口前死亡。另一名23岁藏人贡桑南杰(男)被两次击中腿部后倒下,由武警带走,事后中国当局承认贡桑南杰死亡。 中国当局声称,士兵开枪是出于“自卫”。这一声称与现场西方目击者的陈词有矛盾。事后,41名幸存者抵达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西藏难民中转中心”。两周以后,幸存者抵达朝聖目的地印度达兰萨拉。.

新!!: 联合国和囊帕拉枪杀事件 · 查看更多 »

因言获罪

因言获罪,是指因为发表某种言论而被判决有罪、拘留、免职、开除等打击报复。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指一个国家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报复。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 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

新!!: 联合国和因言获罪 · 查看更多 »

团泊洼

团泊洼,也称团泊湖,是一个位于中国天津市的淡水湖,地处天津市大港区、静海县、西青区三区县交界,面积约为49.57平方千米。它的湖区隶属于海河区,一级流域为海河流域,二级流域为潮白、北运、蓟运河水系。 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皇帝曾经出游此湖,亦得名“乾隆湖”。该湖区栖息大量鸟类,是联合国划定的野生珍禽保护区之一,亦是天津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曾在此生活,如诗人郭小川(诗作:《团泊洼的秋天》)、作家吴祖光、漫画家钟灵等。团泊洼已初步成为天津市现代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食品加工及旅游度假的基地之一。.

新!!: 联合国和团泊洼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新!!: 联合国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成立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残疾人工作。.

新!!: 联合国和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新!!: 联合国和国家 · 查看更多 »

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国际法上关于国家违反国际法义务所承担法律后果的规则。一般而言,关于国家责任的规则被认为是国际法上的次级规则。 传统上,关于国家责任的国际法并不发达。但是,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2001年通过的《关于国家不法行为责任的条款草案》,促进了国家责任国际法规则的编纂。 联合国一直在不断地尝试编纂和拟订有关国家责任的规则。在历经近45年,超过30份报告,以及广泛的工作后,联合国委任的五个特别报告员为了国际法委员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条款草案的最后文本达成一致。与此同时,国家责任的习惯国际法的有关拘留和人身虐待外国人和他们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等事宜已呈现重要性不亚于以前由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它适用于所有个人,无论是外国人或国民。政权的法律责任,国家责任的规则,一般的概念是一个开始的民事法律制度,主要是外国普通法传统。 Category:国际法.

新!!: 联合国和国家责任 · 查看更多 »

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

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Сообщество за демократию и права народов),通常也被称为未被普遍承认国家联合体, 又被称为CIS-2(小独联体) (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признанн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 СНГ-2),是一个联合前苏联几个分离主义国家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都有来自被国际社会的有限的承认。.

新!!: 联合国和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国内流离失所者

国内流离失所者(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简称IDP)是指被迫逃离家园但仍在其母国境内的人。他们在法律意义上,不属于难民。截至2013年底,全世界至少有3330万人因武装冲突、普遍暴力和人权问题而流离失所。与2012年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16%,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新高。.

新!!: 联合国和国内流离失所者 · 查看更多 »

国际

国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政治用语。它的直接的意思是“国家之间的”的意思。国际这个词是一个在近代产生的比较新的政治名词。 杰里米·边沁于1789年首次使用了国际这个词。今天这个词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

新!!: 联合国和国际 · 查看更多 »

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ity and Regional Planners (ISOCARP) 是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国际 志愿协会。 它创建于1965年,现在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成员。 ISOCARP得到联合国和欧洲委员会的正式承认。 它与教科文组织合作。 它不受任何政府的控制。.

新!!: 联合国和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天文年

2009国际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2009),簡稱IYA2009,主題為「宇宙等你去探索(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是聯合國宣布的國際年。 1609年,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使用望遠鏡進行天文觀測,為紀念此項開拓性創舉400周年,2003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大會上決議2009年為全球天文年,在伽利略的祖國義大利帶動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提出建議,最後於2007年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將2009年訂定為全球天文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領導機構,國際天文聯合會負責執行,協調世界各天文組織共同參與。.

新!!: 联合国和国际天文年 · 查看更多 »

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中国大陆称为“三八”国际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是為了纪念婦女權利的運動,設在每年的3月8日的国际性節日。这个纪念日在很多国家也是法定假期。各地社會在国际妇女节亦庆祝妇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一個妇女节在紐約於1909年2月28日由美國社會黨組織舉行。在1917年3月8日,在俄罗斯帝国首都彼得格勒,紡織女工舉行罷工及游行,遍及整個城市,也導致俄罗斯革命的開始;七日之後,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临时政府確保妇女擁有投票权。1917年,蘇俄將3月8日定為國立假期。這一日在1975年聯合國正式确认之前,慶祝的地區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及共产主义国家。.

新!!: 联合国和国际妇女节 · 查看更多 »

国际世界语协会

国际世界语协会(Universala Esperanto Asocio,简写为UEA)建立于1908年,是国际上最大的说世界语者的组织,成员来自121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并与联合国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正式联系。大概有6000多名个人会员,70个国家协会加入国际世界语协会,总共有来自69个国家的大约12.600名会员(2010年)。现任主席为,其任期为2013–2016年。.

新!!: 联合国和国际世界语协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康复日

国际复康日(International Day of Disabled Persons, IDDP),香港译为“国际康复日”。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复康日。这个日子由联合国定于1982年,目的是接纳伤残人士融入社会,传遍“均等机会,全面参与”的讯息;与中国的全国助残日不同。.

新!!: 联合国和国际康复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志愿者日

国际志愿者日為每年的12月5日,它是由联合国大会在1985年12月17日通过的A/RES/40/212决议上确定的。国际志愿者日给志愿组织和独立志愿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一起参加宣传他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贡献的项目和活动的机会,有小范围的国家的,也有国际的活动。结合了联合国的基层任务的支持,国际志愿者日给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社会团体、个人和志愿者组织一个共同活动达到共同目标的机会。.

新!!: 联合国和国际志愿者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简称IPCS)成立于1980年,是世界卫生组织、國際勞工組織和联合国环境署这三个联合国组织相互协作成立的机构,目的是为化学物质确立一个科学基础,并进一步强化各国化学安全的能力、范围。.

新!!: 联合国和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 · 查看更多 »

国际刑警组织

國際刑警組織(International Criminal Police Organization,通稱:Interpol,縮寫:ICPO)於1923年成立,為聯合國以外,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國際组织,包括192个成员国,每年预算逾7,800万欧元,其運作資金由成員國撥付。其主要責任為調查恐怖活動、有組織罪案、毒品、走私軍火、偷渡、清洗黑錢、兒童色情、科技罪案及貪污等大型嚴重跨國罪案,不過並無執法權力。.

新!!: 联合国和国际刑警组织 · 查看更多 »

国际和平年

国际和平年,即1986年,为联合国宣布的一个国际年。.

新!!: 联合国和国际和平年 · 查看更多 »

国际和平日

每年的9月21日是国际和平日(International Day of Peace)。.

新!!: 联合国和国际和平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环境卫生年

联合国申明2008年为国际卫生环境年 ,并与Water for Life Decade一起举行。 联合国大会申明2008年为国际卫生环境年,主要是因为当今世界上有大约26亿人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卫生设施。2008国际卫生环境年的目标是帮助人们察觉这一危机、加快达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MDG)的速度和在2015年前减少无法获得基本的卫生设施的人数至13亿。.

新!!: 联合国和国际环境卫生年 · 查看更多 »

国际社会对2006年朝鲜核试验的反应

国际社会对2006年朝鲜核试验的反应列出了国际社会在朝鲜宣布进行了核试验之后,对朝鲜的这一行为发表的声明和相关的谴责。.

新!!: 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2006年朝鲜核试验的反应 · 查看更多 »

国际稻米年

国际稻米年是1999年,(IRRI)基于稻米发展中产生的严重问题,而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共同发起的。2002年,菲律宾政府联合四十三个国家在联合国全体会议上正式要求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这也是联合国首次用一年的时间来宣传一种农产品。2003年10月31日,国际稻米年由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先生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 国际稻米年的主题是:“稻米就是生命。”联合国希望以集体的方式来解决稻米生产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对粮食生产和资源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改善,向公众宣传稻米系统在食品安全、营养构成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和贡献。 Category:2004年 Category:稻屬 Category:農業政治 Category:聯合國歷史 Category: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新!!: 联合国和国际稻米年 · 查看更多 »

国际统计学

国际统计学是利用统计數字比較不國家的情況的學科。而為使不同國家的统计數字可以互相比較及分析,國際間在編制统计數字時都會盡力遵守各國際組織定立的統計準則。 最基本的準則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定立的發布數據特別準則(Special Data Dissemination Standard)或一般數據發布系統(General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該些準則定明有關统计數字的範圍、周期性、及時性、誠信性、素質及數據開放予公眾的程度各方面的指引。 根據發布數據特別準則,對於國際投资者而言,一個國家的基本统计數字應包括:.

新!!: 联合国和国际统计学 · 查看更多 »

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会

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会(法文: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tudiants en Sciences Économiques et Commerciales,讀音eye-sek,縮寫:AIESEC)是一非营利國際組織,由18歲以上30岁以下的青年人獨立營運,关注于世界議題、領導力及管理能力等方面。 截止到2012年8月,AIESEC包括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00,000位成员。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学生运营的非營利组织,代表了全球超过2400所大学。AIESEC有超过8000个合作企业支持,这些企业参与其中旨在支持青年人的发展,并且能够接触到希望得到个人发展的优秀人才。.

新!!: 联合国和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是研究國際機關及其程序之一種學問;國際間為處理國際事務而設立機關,為便利處理事務而制定程序。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徵的组织,可以解決國與國之間的各項事務,國際組織可分為兩種主要型態:.

新!!: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 · 查看更多 »

国际组织列表

国际机构列表,列举国际组织和各种国际论坛.

新!!: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列表 · 查看更多 »

国际电信联盟

国际电信联盟(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Télécommunications,简称 UIT;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简称 ITU)是一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确立国际无线电和电信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它的前身是1865年5月17日在巴黎创立的国际电报联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国际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标准,分配无线电资源,组织各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长途互连方案。它也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总部设在瑞士的联合国第二大总部日内瓦。 ITU制定的国际标准一直被称作某某“建议”(Recommendations,这个词通常一般要全部大写以区分普通意义上的建议),由于ITU作为国际组织的长期性和作为联合国的特别机构的特殊地位,ITU发布的标准比大多数其他同一级别的技术规范制定组织拥有更高的国际认同度。 ITU的工作由它的“成员”管理。作为联合国的机构,所有联合国的成员国都可以是ITU成员,他们也被叫做“成员国”。公司和其他组织可以按照“部门成员”或者“联盟者”身份加入,这两种成员资格都可以直接参與标准的制定(ISO不允许这样)。ITU不同的下属部门还与其它组织保持“联络关系”。.

新!!: 联合国和国际电信联盟 · 查看更多 »

国际狮子会

國際獅子會(英語: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於1917年由成立,是世界最大的服務組織,總部設於美國。擁有46,000個分會及140萬個會員分佈於世界。.

新!!: 联合国和国际狮子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ICRANet),是一个旨在开展促进相对论天体物理和相关领域研究活动和发展的国际组织。它的成员包括四个国家和三所大学及研究中心。这些成员是亚美尼亚共和国、巴西联邦共和国、意大利共和国、梵蒂冈、亚利桑那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及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该国际组织总部坐落于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总部位于意大利佩斯卡拉。.

新!!: 联合国和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网络 · 查看更多 »

国际青年日

国际青年日(International Youth Day,或译国际青年节)是一个由联合国发起设立的节日。第一个国际青年日是在2000年8月12日 。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了第54/120号决议,将每年的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日。 国际青年日的设立为各国政府重视青年问题提供了契机。各地在国际青年日这一天,会举办演唱会、研讨会、文化活动和会议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通常会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参加这些活动。.

新!!: 联合国和国际青年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马铃薯年

2005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宣布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otato),旨在增強世界人民對馬鈴薯的重視。.

新!!: 联合国和国际马铃薯年 · 查看更多 »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 到2006年为止,该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新!!: 联合国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 查看更多 »

国际麻醉药管制局

国际麻醉药管制局是一个监控执行联合国药品公约的准司法监控机构。它在监视实行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限制以及决定哪些前体需要进行控制方面拥有重要作用。.

新!!: 联合国和国际麻醉药管制局 · 查看更多 »

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Women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簡稱WIDF),非政府性的國際婦女組織,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成員,總部位於德國柏林(德國統一前該會總部屬民主德國首都柏林)。著名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就是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訂下的。.

新!!: 联合国和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

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Assistance)是一个在拉丁美洲地区(哥斯达黎加)、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埃塞俄比亚)设有区域办事处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总部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致力于支持和加强民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性、有效和合法的民主政治。 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与比利时首相伊夫·莱特姆为于2014年取代成为本组织秘书长。 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为联合国观察员。.

新!!: 联合国和国际民主和选举援助学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簡稱國際民航組織(Organisation de l'Aviation Civile Internationale,縮寫:OACI;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縮寫:ICAO)是聯合國屬下專責管理和發展國際民用航空事務的機構,每3年舉行一次大會。其職責包括:發展航空導航的規則和技術;預測和規劃國際航空運輸的發展以保證航空安全和有序發展。國際民航組織還是國際範圍內製定各種航空標準以及程序的機構,以保證各地民航運作的一致性。國際民航組織還制定航空事故調查規範,這些規範被所有國際民航組織的成員國之民航管理機構所遵守。.

新!!: 联合国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查看更多 »

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公司代码

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公司代码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为全球各航空公司指定的三个字母的代码。它是由航班代码的三个首字母组成。这些代码从1987年开始发布。 此列表並不完整!.

新!!: 联合国和国际民航组织航空公司代码 · 查看更多 »

国际法

國際法(Le droit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Law,原稱万国法)又稱國際公法,是主權国家國與國之间的法律。國際法不同於國家的法律制度,因為它主要的適用對象為國家而非公民,是規範政府组织之間关系的规则,有時也包括民族意識的法人和自然人等。國際法較無法約束各個國家,因為無法保障其法律體系始終順利運作,因此缺乏有效制裁違法國家的制度。 早期西方世界並不承認國際法存在,19世纪的英国法學家奥斯丁認為該法律僅其是一种實在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強制力。目前各国对国际法法律地位的承认和国际间所发生的贸易摩擦也時常被援引国际法进行解决,因此国际法的法律地位已经獲得多數國家承認,但是國際社會中並沒有具备制裁违法国家实力的世界政府可以解釋與執行,因此常被解釋爲國與國之間條約的国际私法概念所混淆以求维系既成的格局。.

新!!: 联合国和国际法 · 查看更多 »

国际法庭条约

国际法院条约是联合国宪章的一部分。国际法院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四章的规定运作。国际法院条约的章节包括:.

新!!: 联合国和国际法庭条约 · 查看更多 »

国际法院

国际法院(Cour internationale de justice,缩写为CIJ;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缩写为ICJ),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机关,是主权国家政府间的民事司法裁判机构,根据《国际法院规约》--1946年2月成立,位于荷兰海牙。国际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仲裁,并就正式认可的联合国机关和专门机构提交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国际法院是具有明确权限的民事法院,没有附属机构,对其他国际法庭没有管辖权。国际法院没有刑事管辖权,因此无法审判个人,这种刑事审判由国内管辖或联合国特设刑事法庭或国际刑事法院管辖。 国际法院由15名法官组成,任期9年,可连选连任;设书记官处。工作语言为法语与英语。法院成员不得从事任何其他职业性工作。.

新!!: 联合国和国际法院 · 查看更多 »

国际法院法官列表

本列表包括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国际法院的所有现任和以往的法官,但不包括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一条由当事国选派的法官(即所谓专案法官(judge ad hoc))。 |.

新!!: 联合国和国际法院法官列表 · 查看更多 »

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

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是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54/134, 指定11月25日为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事因在1960年的这一天,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政治活动家米拉瓦尔三姐妹,被特鲁希略政权(1930-1961)暗杀 ,从1981年起,一些妇女运动活动家就将这一天作为反抗妇女暴力问题的纪念日 。.

新!!: 联合国和国际消除对女性使用暴力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消除贫困日

國際消除貧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亦稱國際滅貧日或國際消貧日是聯合國組織在1992年12月22日會議上通過47/196決議,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為國際滅貧日,用以喚起世界各國對因制裁、各種歧視與財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貧富懸殊族群、國家與社會階層的注意、檢討與援助。提高全球的滅貧意識,提醒所有人持續為减少贫困的共同目标——2015年「1.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2.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而努力。 每年聯合國為此紀念日訂立主題,2006年的主題是「共同努力,摆脱贫穷」。.

新!!: 联合国和国际消除贫困日 · 查看更多 »

国际测量师联合会

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Géomètres,简称FIG)是一家国际性的非政府组织,其宗旨是支持和推动测量学国际之间的合作以促进测量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新!!: 联合国和国际测量师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扫盲日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估計全球共有超過7.81億名成人沒有基本識字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此外,將近1.03億名孩童無法上學,進而無法學習閱讀、書寫和計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6年全球教育報告》。南亞和西亞是成人識字率最低的地區(58.6%),倒數二、三名分別是撒哈拉非洲地區(59.7%)和阿拉伯世界(62.7%)。全世界識字率最低的國家是布吉納法索(12.8%)、尼日尔(14.4%)和马里共和国(19%)。 聯合國對「識字」的定義為能閱讀和書寫簡單句子的能力,任何語言皆可。因此以上的識字率僅為基本、而非進階的識字能力。 2006年国际扫盲日的40周年慶主题是「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2016年国际扫盲日邁入50周年慶,主題為「Reading the Past, Writing the Future」(閱讀過去,書寫未來)。.

新!!: 联合国和国际扫盲日 · 查看更多 »

国歌

国歌是被一个国家的政府正式承认或在传统上被国民使用的、能代表该国家的乐曲,一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 世界最古老的國歌制訂於1568年,為荷兰的《威廉颂》(Wilhelmus),不過大部分的国家的国歌制訂於19世纪和20世纪时。.

新!!: 联合国和国歌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簡稱新一軍,曾有兩支。有“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之稱。.

新!!: 联合国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 · 查看更多 »

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合院式中国传统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後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故古人有詩云:“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在现代,随着家庭结构和社会观念的变迁,传统四合院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传统四合院也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些四合院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有一些被拆除。.

新!!: 联合国和四合院 · 查看更多 »

四國聯盟

四國聯盟(G4 Nations)是指由印度、巴西、德國及日本四国組成的聯盟,希望通过相互支持,加入到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新!!: 联合国和四國聯盟 · 查看更多 »

四月网

四月网,是中国大陆一个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色彩的小型政治新闻评论网站,其前身是anti-cnn。.

新!!: 联合国和四月网 · 查看更多 »

倪志福

倪志福(),江苏省川沙县人(今属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主席,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他还是中国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拥有发明专利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新!!: 联合国和倪志福 · 查看更多 »

倫敦韓戰紀念碑

倫敦韓戰紀念碑(Korean War Memorial, London)是一座位於英國倫敦的紀念碑,為了紀念1950年-1953年間參加韓戰陣亡的英軍官兵而設立。紀念碑座落位置為倫敦市中心的內,介於其東側的泰晤士河及西側的英國國防部大樓之間,由韓國政府捐贈,於2013年11月5日奠基,2014年12月3日進行揭幕典禮。.

新!!: 联合国和倫敦韓戰紀念碑 · 查看更多 »

器官摘除争议

器官摘除主要是指从刚刚去世的人体身上切除、保存和利用人体器官及其组织,用来给生者做外科移植手术。器官摘除在伦理上存在很大争议并受到严格监管,在美国,器官捐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个可以接受的医疗活动。 关于摘除器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合法性和道德方面的争议。最早记载有关器官摘取的事件之一是,1828年发生在爱丁堡的Burke和Hare谋杀案,以及1831年发生在伦敦的Burke盲目效仿者惨案,被害者的尸体后来被用于医学校的教学。现代活体摘取器官的部分原因是有记录表明超过105,000人在等待做实体器官移植。专家们指出,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可以用作拯救或帮助多达50人的器官和组织的供体来源。 必须做活体器官摘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死后器官很难被保存,而且通常捐赠的死者是脑已死但器官供体是一个性能完好的活体,另一方面等待器官移植的人太多,器官很缺很宝贵。在欧洲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公布了有关器官盗窃的真实和虚构的案例的详细研究报告。.

新!!: 联合国和器官摘除争议 · 查看更多 »

B型軍票

B型軍票(英文:Type "B" Military Yen、簡稱:B圓)是美國治理琉球時期,美軍於1945年到1958年9月間在琉球(包括現在的沖繩縣及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吐噶喇列島)所發行的軍票,並於1948年起,成為沖繩唯一的正式通貨,直到1958年被美金取代。也被簡稱為Yen B type或B-yen。.

新!!: 联合国和B型軍票 · 查看更多 »

CANAAN

《CANAAN》(迦南)是根據2008年日本CHUNSOFT公司所發售的文字解謎冒險遊戲《428 〜被封鎖的涉谷〜》改編的電視動畫,由P.A. Works公司製作。2009年7月至9月於日本播放。最初發表的標題為《428 the animation》。香港由2010年9月24日起,於無綫電視J2台播放。.

新!!: 联合国和CANAAN · 查看更多 »

CNBC

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縮寫:CNBC),是美国一家通过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和互联网覆盖美加地区的,隶属于NBC环球集团下的,同时也是康卡斯特集团的孙公司。CNBC的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森林大道(Sylvan Avenue)900号。 CNBC在交易日主要播出美国及国际市场的交易资讯及财经新闻;而在交易日交易结束后或非交易日时段,CNBC主要播出以财经和商业为主题的纪录片或真人秀。CNBC前身是由全国广播公司和合资组建的“消费者新闻和财经频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随后在1991年,该频道收购了其主要竞争对手“财经新闻电视网(Financial News Network)”,这一举措扩大了CNBC的分销渠道和员工队伍。后来,美国有线电视公司将其持有的股份出售给全国广播公司,使CNBC成为全国广播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截止到2015年2月,CNBC在美国拥有93,623,000个收费家庭用户,占美国收视家庭总数的80.4%。 在2007年,CNBC获评美国最有价值有线电视频道的第19名,并被估价40亿美元。 CNBC除了美国版之外,还拥有其他许多,以服务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NBC环球集团是这些频道的所有者或少数股东。.

新!!: 联合国和CNBC · 查看更多 »

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

本条目记录《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Code Geass 亡國的AKITO》和《Code Geass 双貌的奥兹》中的世界观设定及专有名词。.

新!!: 联合国和Code Geass世界觀設定及專有名詞列表 · 查看更多 »

Code Geass角色列表

這是日本電視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中的人物列表。.

新!!: 联合国和Code Geass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皇宮酒店 (舊金山)

皇宮酒店(The Palace Hotel)是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一家歷史悠久且頗具盛名的酒店,座落於市場街與口西南角。為了與最初興建於1875年的皇宮酒店(遭到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引起的火災損毀後已拆除)作區別,這家酒店又被稱作為「新」皇宮酒店("New" Palace Hotel)。 1909年12月19日,酒店於舊址重建後開張。隨後,在1989年1月至1991年4月間短暫歇業兩年,針對建築進行翻修並加強抗震結構。這間佔據大部分城市街區的百年酒店緊鄰灣區捷運蒙哥馬利街站與蒙纳德诺克大厦,且與相隔一條市場街。 皇宮酒店是官方計畫的一員。.

新!!: 联合国和皇宮酒店 (舊金山) · 查看更多 »

知情權

知情權(Right to know),由於美國1960年代的勞工運動和環保運動而興起,尤其因為《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這本書掀起的環保運動、車諾比核事故等環境污染引起環保意識高漲、調查性新聞報導等新聞自由風行、近代公民權的提昇等,知情權隨之大幅發展。知情權最初主要提倡:個人有權利知道自己日常生活裡接觸到哪些化學藥劑;後來發展成較廣義的基本權利,牽涉到個人的生活、工作、到新聞媒體、大眾傳播等,並逐漸納入美國聯邦法和各州立法,還訂每年9月28日為國際知情權日(International Right-to-Know Day)。 起初,知情權分成兩大類:社區知情權(Community Right to Know)和職場知情權(Workplace Right to Know)。1948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不分性別、種族、國籍、年齡,全人類均應當享有的「傳播權」,包括「知的權利」與「媒體近用權」;「知的權利」指人們有「不受限制、充分獲得資訊」的權利。由此觀之,「知的權利」和知情權精神雷同。知情權於是常廣泛用於媒體報導的理論基礎,支持新聞自由。.

新!!: 联合国和知情權 · 查看更多 »

石峴洞北山戰鬥

石峴洞北山戰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于1953年3月、4月、7月对前线的300高地,中方称石峴洞北山,美军称豬排山(Pork Chop Hill),坐标38°14′29″N 127°1′10″E,发动4次拔点作战。.

新!!: 联合国和石峴洞北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大火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聖誕節,在香港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的火災,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香港公共房屋的誕生。.

新!!: 联合国和石硤尾大火 · 查看更多 »

石硤尾邨

石硤尾邨(英語:Shep Kip Mei Estate)是香港第一個政府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石硤尾,最早期1954年入伙徙置大廈,於1973年開始首次改建及重建工程,舊長型及新落成之非標準型樓宇於分別於1977年至1984年間、2007年至2012年入--。徙置大廈(第41座美荷樓除外)於2007年6月20日拆卸後,第二、三及五期重建工地已在2009年4月19日展開地基工程,於2012年5月入伙,並接收部份2012年蘇屋邨重建二期及2013年至2014年白田邨舊邨的遷拆戶。.

新!!: 联合国和石硤尾邨 · 查看更多 »

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شىخەنزە,拉丁维文:Shixenze,西里尔维文:Шихәнзә)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中段北麓、玛纳斯河西岸。是个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亚欧大陆桥和312国道,分别从市区南北两侧横贯而过。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以漢族為主。 石河子市曾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的所在地,今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师部驻地,第八师和石河子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领导班子分设,采取师市合一体制。第八师管辖18个团场、2个河系管理处和16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其中预算内企业35家。.

新!!: 联合国和石河子市 · 查看更多 »

石油换食品计划

“石油换食品”计划,又名“以油換糧”計劃,是联合国于1995年设立(按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986号决议)、2003年末结束的计划,意图允许伊拉克在国际市场销售石油以换取食品、药品和普通伊拉克公民的其它人道需求,不允许伊拉克重建它的军队。 这一计划是美国克林顿政府在1995年提出的,以回应一种观点:“普通伊拉克公民被國際经济制裁過份影响,而制裁原意是令萨达姆·侯赛因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后解除武装。”2003年美伊战争后,制裁不再继续,人道职能交予联盟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 在联合国的赞助下,价值超过650亿美元的伊拉克石油在国际市场销售。官方上,约460亿美元用于人道需求;额外的收入通过一个赔偿基金支付海湾战争赔款,支持联合国在该计划上管理和營運的成本(2%),支付武器核查计划的成本(0.8%)。 有迹象显示,在该计划完结後,有人虧空公款。.

新!!: 联合国和石油换食品计划 · 查看更多 »

环境保护

境保護(簡稱環保)是在個人、組織或政府層面,為大自然和人類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由於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問題過於嚴重,損害生態環境,部份更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觸發各工業化國家對環境的重視,繼而利用國家法律法規去規管和處理污染問題,並作出宣傳使全社會注意污染對環境的深遠影響。自1960年代起,環保運動已漸漸令大眾更重視身邊的各種環境問題。 學術機構現在提供課程,如環境研究、環境管理和環境工程等,教授環境保護歷史和方法。保護環境需要人類的各種活動。廢物生產、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物種入侵和滅絕所致)都是環保的相關議題。環境保護有三個相關因素:環境立法、道德與教育。這些因素都對國家環保決策和個人環境價值與行為產生影響。.

新!!: 联合国和环境保护 · 查看更多 »

环境绩效指数

环境保护绩效指数(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EPI)是对国家政策中环保绩效的量化度量。该指标源自环保绩效实验指标,后者于2002年第一次出版,设计辅助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环境目标。 指数替代了之前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后者在1999年到2005年出版。两项指数都由耶鲁大学(耶鲁环境法规和政策中心)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研发,并与世界經濟論壇、欧洲联盟委员会合作。环境可持续指数用以评估其他国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由于与该指数研发团队产生分歧,环境保护绩效指数使用了结果为导向的指标,方便政策制定、环境科学、倡导团体和公众参考。 2012年1月,4份绩效指数报告出炉 - 2006年环保绩效实验指数,与2008、2010和2012年环保绩效指数。 See also official Press release就2012年报告来说,新“趋势实验指数”被用于评估在国家过去数十年间对环境改善的努力,研究哪些国家在进步,哪些在退步。 2014的排名中,前5为国家为瑞士、卢森堡、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捷克。垫底的5国为阿富汗、莱索托、海地、马里和索马里。英国位列第12位、日本第26位、美国第33位、巴西第77位、中国第118位、印度第155位。2012年趋势实验指数前5位是爱沙尼亚、科威特、萨尔瓦多、纳米比亚和民主刚果。.

新!!: 联合国和环境绩效指数 · 查看更多 »

环境退化

环境退化(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是指生态环境的惡化,包括像空氣、水及土壤之類资源的耗竭,生態系的破壞以及野生动物的滅絕。环境退化可以定義為環境中有害的或不希望的變化或是干擾。根據I.

新!!: 联合国和环境退化 · 查看更多 »

玻利維亞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Estado Plurinacional de Bolivia,Bulibya Wuliwiya,Wuliwya Suyu,Tetã Volívia)是南美洲的一個內陸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鄰國有巴西、秘魯、智利、阿根廷、巴拉圭五國,法定首都為蘇克雷,但實際上的政府所在地為拉巴斯,拉巴斯海拔高度超過3,600--,為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 欧洲殖民之前,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地区屬於印加帝国—美洲前哥伦布时期轄境最大的国家。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了该地区。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这个地方称为「上秘鲁」(Upper Peru),由秘鲁总督区管理。在1809年宣布独立、经过16年的战争后,1825年8月6日成立共和国,國名源於西蒙·玻利瓦尔。玻利维亚一直困于独裁、政治不稳和经济不佳。.

新!!: 联合国和玻利維亞 · 查看更多 »

王夢麟

王夢麟,1980年代初台灣校園民歌歌手。原為計程車司機,於1978年通過新格唱片發表第一首詞曲創作〈雨中即景〉一舉成名,與民歌手黃大城、趙樹海三人時常搭檔演唱。1997年,王夢麟、趙樹海與黃大城合組MIB三重唱,MIB三重唱總共發行兩張唱片專輯《Music Is Back》(1997年發行)、《母親我愛您》(1999年發行)。 王夢麟原唱的著名歌曲有〈雨中即景〉、〈木棉道〉、〈阿美阿美〉、〈小草〉、〈廟會〉等。.

新!!: 联合国和王夢麟 · 查看更多 »

王姓

王姓是漢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8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王姓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大约946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0%。根據2010年7月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資料統計,王姓在台灣排名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由于在多種汉语方言中,“王”与“黄”的发音相近甚至相同。为区别两姓起見,中文多以“三畫(横)王”或“三横一竖王”,黃姓則叫「草頭黃」、“大肚黃”等作为强调。.

新!!: 联合国和王姓 · 查看更多 »

王家楨 (外交)

王家桢()《双城县志》作生于1897年。徐主編(2007)、138頁以及劉主編(2005)、209頁作生于1899年。,字树人,出生于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双城市),祖籍山东省文登县,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王家楨 (外交) · 查看更多 »

王世杰 (中華民國)

王世--(),字雪艇,湖北省武昌府崇阳县人。中华民国官员、宪法学家、教育家。.

新!!: 联合国和王世杰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王作榮

王作榮(Tso-Yung Wang,),中華民國湖北汉川人,經濟學家與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中國時報》總主筆;歷任政府公職,早年服務於中華民國行政院美援會,後任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考選部部長、監察院院長。 被《天下》雜誌稱揚為中華民國政策經濟學的先驅,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台灣經濟建設的設計師。.

新!!: 联合国和王作榮 · 查看更多 »

王念祖 (1917年)

王念祖(英文:Wang C. Nian-Tzu;英文缩写: N.T. Wang,)美籍华人经济学家、联合国官员、社会活动家。.

新!!: 联合国和王念祖 (1917年) · 查看更多 »

王國棟

王國棟,OBE(,),英國、香港和澳洲的產科及婦科醫學家,1938年至1956年擔任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主任和講座教授,任內兼任過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大學副校長等要職。他在香港淪陷期間逃到重慶,設法接濟其他逃出香港的港大學生,多達接近350人受惠。 王國棟在1926年自英國來華,1938年來港前曾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學院和山東齊魯大學任職。在1941年香港保衛戰期間,他主持大學救濟醫院的工作,同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後,他繼續留守救濟醫院,復於翌年2月在秦惠真醫生協助下逃出陷區,最終抵達重慶。在那裡,他得到英國駐華大使館和中國教育部等方面的協助,得以接濟近350名同樣逃出香港的港大學生。他又安排港大學生入讀遷到當地一帶的院校以恢復學業,受惠的港大學生到1944年1月多達243人。 這批在中國大陸繼續學業的港大學生當中,其中約140人為港大醫科生,分別獲安排入讀當地其中六家院校。考慮到這批醫科生有可能不獲英國醫學總會承認,王國棟爭取為他們取得向醫學總會申請註冊執業的資格。在戰後1946年至1948年間,最終有63名在其中四家院校恢復學業的港大醫科生,獲香港大學醫科學位緊急委員會頒授獲醫學總會認可的醫科學位。 王國棟戰後致力於重整港大校業,1956年離開港大後,他先後協助澳洲西澳大學和肯雅東非大學草創醫學院,並擔任兩所學院的創院院長。另一方面,他也十分關注香港的家庭計劃發展,在戰後嘗任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主席、會長和總監。 王國棟在1926年當選為英格蘭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1929年當選為英國婦產科醫學院創院院士、1957年當選為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以及在1979年當選為澳洲婦產科醫學院院士。為表揚他的貢獻,他曾於1953年獲英廷頒授OBE勳銜,以及在1971年和1973年分別獲西澳大學和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

新!!: 联合国和王國棟 · 查看更多 »

王傑 (歌手)

王傑(Dave Wang Chieh,),台灣創作歌手,活躍華語樂壇的知名音樂人,1987–1993年紅極一時,名列台灣四大天王。代表作有《一場遊戲一場夢》、《忘了你忘了我》、《是否我真的一無所有》、《孤星》、《故事的角色》、《幾分傷心幾分痴》、《誰明浪子心》、《傷心1999》等,兼唱國語歌和粵語歌。歌手形像不羈,結合憂鬱嗓音,故有「歌壇浪子」、「憂鬱歌王」等綽號。1987年(25歲)以《一場遊戲一場夢》在台湾出道走紅,1993年再婚後淡出樂壇並移民加拿大。王杰在3至17歲時移民英屬香港,1999年復出樂壇時跟香港英皇娛樂簽約十年,但其後與唱片公司因創作理念等爭執而遭雪藏,事業大走下坡,2010年自曝在香港遭下鉛毒令嗓子沙啞。2009年香港約滿,創作新歌《我知道我是一個已經過氣的歌手》自嘲。此後多在中國大陸舉辦演唱會。2017年宣告將出版最後一張專輯結束歌手生涯,2018年5月宣告最後專輯腰斬。 1987年末出道至1991年三年多賣出逾1000萬張唱片,銷量已達生涯累積過半,至今80餘張個人專輯,全球8700萬張專輯銷量。新浪娛樂專欄評價他「八九十年代,王傑真的是比肩台灣的齊秦、香港四大天王的一線巨星,他的那些金曲,也和已經消逝的飛碟唱片(今華納音樂)一起,成為台灣流行音樂一個時代的象徵......王傑的人生,真像他歌中唱的那樣滄桑不平。.

新!!: 联合国和王傑 (歌手) · 查看更多 »

王光亚

王光亚( ),江苏阜宁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职业外交官,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等职。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 联合国和王光亚 · 查看更多 »

王牌對王牌 (真人秀)

《王牌對王牌》是浙江衛視推出的大型原創室內競技真人秀節目,由浙江衛視節目中心製作,浙江衛視主持人沈涛主持。.

新!!: 联合国和王牌對王牌 (真人秀) · 查看更多 »

王铁崖

王铁崖,原名庆纯,号石蒂,1913年7月6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当代杰出的国际法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新!!: 联合国和王铁崖 · 查看更多 »

王陇德

王陇德()河南省开封市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管理官员。.

新!!: 联合国和王陇德 · 查看更多 »

王恭行

王恭行, 1908年—1999年,英文Gung-Hsing Wang,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官,美国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王恭行 · 查看更多 »

王永航

王永航(),中國遼寧省大連市維權律師。因為受到高智晟律師公開信影響而思考法輪功問題及中國人權現況,自2007年起代理法輪功學員多個案件進行無罪辯護,2008年公開上書中央當局及最高司法機關呼籲糾正錯誤,2008年遭秘捕並判刑七年,是中國截至2009年遭判刑期最重的維權律師,關在瀋陽第一監獄期間遭酷刑且身體患病而生命垂危,但專業就醫的要求遭獄方拒絕。王案多次被列入聯合國人權報告、美國宗教自由人權報告,國際特赦組織、、皆公開呼籲當局釋放。 中國著名律師滕彪讚譽王為最勇敢的律師之一,2012年獲頒「十佳維權律師獎」。王的辯護律師蘭志學形容王永航「乐观,刚毅,熟知法律,擅思考,有口才」,非常關心高智晟的下落。.

新!!: 联合国和王永航 · 查看更多 »

王源 (艺人)

王源(Roy Wang;)是一位中國男歌手、詞曲創作者、男演員、環球人物專欄作家。 2017年11月2日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最有影響力青少年」之一。.

新!!: 联合国和王源 (艺人) · 查看更多 »

玛丽亚·塞雷诺

玛丽亚·塞雷诺 (Maria Lourdes Punzalan Aranal-Sereno,1960年7月2日-) 是一名菲律宾女性法官、律师和法学教授。2010年,她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成为最高法院历史上第13位女法官。她于2012年8月25日被总统阿基诺三世任命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时年52的她也因此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第二年轻的首席大法官以及该国首位女性大法官。此前的首席大法官Renato Corona于2012年5月因隐瞒资产而遭到弹劾和定罪。 塞雷諾被視為菲律賓政界高層的少數獨立聲音,曾多次批評總統杜特爾特攻擊法治及其禁毒戰爭。.

新!!: 联合国和玛丽亚·塞雷诺 · 查看更多 »

火葬

火葬俗称“火化”、“熟葬”或“焚尸”,是一種處理屍體的方式,具體而言是以矯形的方式把屍體燒成灰烬,然後安置在容器中、埋於土中、撒於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 2007-04-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殷亮。 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儒家、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則盛行土葬。自從二十世紀開始,火葬在世界各地得到提倡,以節約日益紧张的耕地。中國大陸為47.1%(2015年),美國為26%,韓國為74%,日本為99.85%(2008年),台灣為95.65%(2015年),瑞典及丹麥火化率皆達75%,英國為72.45%,紐西蘭70%,澳洲則為65%。.

新!!: 联合国和火葬 · 查看更多 »

火星三部曲

《火星三部曲》是由三本科幻小說所組成的一個系列,作者是金·史丹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記錄了人類在火星殖民及將地球化的編年史。這三本小說分別是《紅火星》(Red Mars,1992年),《綠火星》(Green Mars,1993年)以及《藍火星》(Blue Mars,1996年)。另外還出版了一本額外的短篇故事《火星人》(The Martians,1999年)。.

新!!: 联合国和火星三部曲 · 查看更多 »

灰色天空

《灰色天空》(The Poison Sky)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異世奇人》系列4的第5集,於2008年5月3日在BBC One首映。這集的編劇是,擔任導演。演員方面,除了固有的大衛·田納特繼續飾演博士和嘉芙蓮·塔特扮演外,費馬·阿吉曼所演的以及詮演的史塔爾將軍也是主角。 這集繼承《桑塔人的陰謀》,講述博士如何擊退桑塔人以及令地球回復正常的方法。節目在首映時共吸引653萬人收看,欣賞指數為88分,又取得影評家的好評。.

新!!: 联合国和灰色天空 · 查看更多 »

獠牙

牙是一些哺乳动物上颌骨或下颌骨上长出来的发育非常强壮的、没有牙根的、不断继续生长牙齿。这些牙齿远远伸出这些动物的颚。有些动物的獠牙是門齒,有些是犬齒。獠牙没有确定的解剖学定义。 许多不同的动物有獠牙。象、猛犸象和乳齒象的獠牙是极端延长和向外移动位置的上颌门牙(乳齿象也包括下颌门牙)。最长的象的獠牙长3.49米(沿弯曲的外缘测量),来自扎伊尔,今天收藏在美国纽约动物协会的布朗克斯动物园。最长的史前獠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象Hesperoloxodon antiqus germanicus的,长5米。这些象生活在200万年前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最重的獠牙也是象的,于1900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来自当时的达荷美王国(今天贝宁),重117千克。最重的化石獠牙是一种猛犸象的,它最粗的地方周长89厘米,长3.58米,重150千克。 一角鲸的獠牙也是门牙。最长的一角鲸獠牙可能保存在德国美因河畔奥芬巴赫德国皮革博物馆中,长2.74米。在中世纪和近代初期人们以为它是独角兽的角。海象的獠牙则是上颌的犬齿。.

新!!: 联合国和獠牙 · 查看更多 »

獨台

台是臺灣一種政治主張與意識型態,主張台灣在現有的中華民國國家架構下,不與存有主權爭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追求統一,實際上成為完全獨立之國家。這個意識型態常被視為臺灣獨立運動的派別之一,與「台獨派」一詞有重疊之處,但是差異點在於此思想的支持者,反對「臺灣國」或「臺灣共和國」之類帶有強烈台獨意識的稱呼為國號,不與中華民國完全切斷關連,与对岸发展对等的外交关系。在這個路線中,臺灣繼續以「中華民國」為國號,有時又被稱為「華獨」,類似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的維持現狀主張,被統派人士指出其實際上就是隱性台獨,与兩國論無異。 從兩國論觀點來說,一般上認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國際間俗稱中國)和中華民國(國際間俗稱台灣)是兩個獨立的國家。 獨台和華獨類似,但是獨台較傾向於 一中一台路線,而華獨則較傾向於兩個中國路線,也就是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是兩個獨立的國家。 獨台認為中華民國絕對代表台灣,但不一定要代表中國,只追求台灣認同,不追求中國認同; 華獨則認為中華民國絕對代表台灣,但也承认與對岸中國大陸不同政治實體的另外一個中國或另一個獨立國家。.

新!!: 联合国和獨台 · 查看更多 »

獨立公投

立公投是一個地區的居民舉行投票,以決定是否成為一塊獨立的領土,多源於民族自決的因素。成功的獨立公投或可能不會導致獨立,這取決於政治因素以外有關的領土的共識結果。.

新!!: 联合国和獨立公投 · 查看更多 »

獨裁政體

裁政體又稱獨裁體制,是政治學概念,指由一個人或少數人集團,擁有絕對政治權力而不受憲政與法律限制的政體。這種一人或少数人统治的體制,和「多数人的统治」的民主相對立。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及權力分立和制衡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世界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時不少學者將独裁政體分為四類型:憲政獨裁、共產獨裁(名義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反革命獨裁及法西斯獨裁,然而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不同於這些類型的獨裁如宗教獨裁、家族獨裁等。.

新!!: 联合国和獨裁政體 · 查看更多 »

珍·古道尔

珍·古道尔女爵士(Dame Jane Goodall,),出生名为薇乐丽·珍·莫里斯-古道尔(Valerie Jane Morris-Goodall),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人類學家和著名动物保育人士。珍·古道尔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野外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她的工作纠正了许多学术界对黑猩猩这一物种长期以来的错误认识,揭示了许多黑猩猩社群中鲜为人知的秘密。除了对黑猩猩的研究,珍·古道尔还热心投身于环境教育和公益事业,由她创建并管理的珍·古道尔研究会(國際珍古德協會)是著名民间动物保育机构,在促进黑猩猩保育、推广动物福利、推进环境和人道主义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珍·古道尔研究会创立的根与芽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面向青年的环境教育计划之一。由于珍·古道尔在黑猩猩研究和环境教育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她在1995年获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荣封為皇家女爵士,曾榮獲大英帝國勳章中的爵級司令勳章(DBE),在2002年获颁联合国和平使者。.

新!!: 联合国和珍·古道尔 · 查看更多 »

珠海市

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于1979年3月5日建市,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由于珠海拥有面积较大海岛146个,礁石和沙洲数千,又被称为“百岛之城”,珠海是珠三角西岸的一个重要城市,南接澳门,东望香港,北部与中山市接壤,西部与江门相连。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珠海市面积1,732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67.53万人(2016)。由于市区的土地开发逐渐饱和,加上珠海市区通往斗门和金湾的交通不便的问题,遂在中山市坦洲镇、三乡镇新建并形成了珠海的郊区,再加上2012年年末广珠城际铁路全线通车,珠中澳都市圈逐渐形成。以珠海为核心的珠中澳大都会区面积为35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43万人(2010)。考虑到外来打工的人口,实际上比这个数字还要更大一些。随着2017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珠海将成为全中國僅有唯一和香港、澳门接壤的金三角城市。 珠海的教育发达,经济活跃。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虽然经济总量在广东省所有地级市中偏小,但人均GDP在广东省排名第三名(仅次于深、穗),达13.45万人民币(约2.3万美元)(2015)。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兴建、一些CBD项目开工,珠海的经济发展潜力愈加巨大。 珠海也是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诞生出唐国安、唐绍仪、容闳等爱国志士。.

新!!: 联合国和珠海市 · 查看更多 »

班加西事件

班加西事件,是指2012年9月11日晚間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武裝份子襲擊,並造成美國駐利比亞大使約翰·史蒂文斯及美國外交事務情報管理官(Sean Smith)等人身亡的事件。史蒂文斯是1979年以來首位於任职期間殉職的美國大使。事件發生後數個小時內,一處距離班加西領事館約一英里(約1.6公里)的美國建築物亦遭襲擊,造成中央情報局約聘人員泰隆·伍茲(Tyrone S. Woods)及葛蘭·多赫提(Glen Doherty)身亡,另有十餘人於襲擊中受傷。事件過後,許多利比亞民眾紛紛以公開示威的方式譴責伊斯蘭武裝份子(曾於內戰中對抗格達費的武裝組織)攻擊行為,並對已故的美國大使表示哀悼。 美國於該事件後便立刻加強全球外交設施及軍事基地的維安,並著手調查該事件。.

新!!: 联合国和班加西事件 · 查看更多 »

班清

班清(แหล่งโบราณคดีบ้านเชียง)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於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班清考古地点”之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班清考古地点於1966年被一位旅泰美人發現,當時该处附近正在施工維修道路,其中的文物因此被這名遊客發現,得知了這裡的文物有好幾千年的歷史。1974年,聯合國資助泰國藝術廳及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一批考古学家進行考察,但当他们挖到5米深处时,發現了公元前250年的文物,由此往下,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底一層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在當中發掘了墓穴祭品、龙骨陶器及脚镯手镯等。在考古的過程中,發現班清的居民於公元前2000年(一说公元前3500年)已經懂得使用青銅器具,相比西方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及中國的夏商時代還要早500年,因此有人認為班清文明才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 泰国一个医生索訕威遷在六十年代指泰国人就是班清人后代。.

新!!: 联合国和班清 · 查看更多 »

班托羅德里格斯水壩災難

班托羅德里格斯水壩災難發生在2015年11月5日,當時巴西馬里亞納的次分區班托羅德里格斯鐵礦水壩發生的潰決事件, 造成洪水衝擊,至少17人死亡,16人受傷。 大約6,000萬立方公尺的廢鐵水流入多希河(Doce River)。17天後具有毒性的棕色土石流流入大西洋。如今仍然不清楚總體的影響,還有對河川和野生動植物的影響。這次事件是巴西史上最嚴重的環境災害。 班托羅德里格斯鐵礦水壩是Samarco公司的資產,而該公司是淡水河谷公司和必和必拓兩家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合資公司。一開始懷疑的水壩潰決原因與巴西當局2013年的報告相同-水壩結構問題,必和必拓否認該觀點 ,而真實的原因仍在調查。.

新!!: 联合国和班托羅德里格斯水壩災難 · 查看更多 »

現代詩論戰

代詩論戰,又稱為關唐事件,是台灣在1972年至1974年間,針對現代詩創作風格的爭論事件。源於關傑明、唐文標等人撰文批評當時台灣詩壇過度模仿西方現代詩,具有逃避現實之傾向。由於其批評全面且措詞嚴厲,引發包括顏元叔、余光中、葉珊(楊牧)、張錯等人在內的反擊,擴及整體詩壇。關、唐之文當時雖受到較大的批評,但其論點在論戰結束後,仍引發台灣現代詩創作風格的轉變。.

新!!: 联合国和現代詩論戰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联合国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霍布魯克

查德·查尔斯·--·霍布鲁克(Richard Charles Albert Holbrooke,),生於美國紐約市,資深外交官、雜誌編輯、作家、聯合國和平部隊官員。曾任美國助理國務卿、美國駐聯合國和駐德國大使,是美國史上唯一一位曾擔任兩個不同區域(亞洲、歐洲)助理國務卿的人。 曾七度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以富有耐性、意志堅定、擅長協調而聞名,在外交界有「推土機」(the bulldozer)的綽號。被《時代周刊》譽為「華府最受歡迎的終極外交官」和「美國最強悍的外交策略家」。.

新!!: 联合国和理查德·霍布魯克 · 查看更多 »

琉球历史

琉球群島歷史是指琉球群島範圍内的歷史。.

新!!: 联合国和琉球历史 · 查看更多 »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Comprehensive Studies for Independence of the Lew Chewans,琉球民族独立総合研究学会)是一个主張琉球独立组织,由日本国冲绳县当地政治家、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以及市民团体成员,在2013年5月15日下午在冲绳縣成立。 該學會由沖繩縣石垣島出身的龍谷大學教授松島泰勝和沖繩國際大學副教授友知政樹等人組織發起,探讨琉球独立的可能性,並只限琉球族人加入,拒絕日本人(大和人)加入。“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于5月15日下午在冲绳县政府举行记者会,然后在冲绳的大学里举行成立大会。现有会员100多人。早在4月27日,该学会的筹备会就主办了“思考琉球主权国际研讨会”,当时大约300多人参加研讨会。该学会的目标是积极吸纳会员并逐步发展为地方政党,然后在恰当时候向联合国“脱离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申诉独立请求。.

新!!: 联合国和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 · 查看更多 »

砥平里戰鬥

砥平里战斗發生於1951年2月13日至2月15日,發生地點在朝鮮半島京畿道楊平郡砥平里(지평리)。主要是防守的美軍第2步兵師(2nd Infantry Division)與進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8个团(其中4个团为部分兵力)作戰,結局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撤退,聯合國軍獲勝。美軍稱此役與原州炮擊為「韓戰的蓋茨堡戰役」。 在为期三天的作战中,联军凭借旺盛的意志和猛烈的地空支援火力,给志願軍重大杀伤,双方伤亡人数存疑,总体来说不成比例。.

新!!: 联合国和砥平里戰鬥 · 查看更多 »

砂拉越

拉越(Sarawak),旧译砂--朥越、砂--勞越、砂羅越或砂--捞越,簡稱砂或砂州,马来语又稱作“犀鸟之乡”(Bumi Kenyalang),是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领土上两个行政区域之一(另一个为沙巴州),也是全马面積最大的州。砂拉越州在行政、移民和司法制度上与马来西亚半岛的其他行政区明显不同。地理上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西北,东北与沙巴州相邻,并把汶莱这一独立国家隔成两部分,而其南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砂拉越州的首府古晋市是全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州内还有美里、诗巫和民都鲁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分布。根据2015年的人口估查,砂拉越州共有2,636,000人。全州的气候类型是熱帶雨林氣候,生长着大片热带雨林,为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以许多著名的洞穴系统而闻名的姆鲁山国家公园也位于砂拉越州。发源于依兰山脉的拉让江既是该州的重要河流,也是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其支流上的巴贡水电站是东南亚的大型水电站之一。砂拉越州的最高点为2,423米高的毛律山。 在尼亚洞发现了距今四万年前早期人类在砂拉越的居住遗迹。在公元八至十三世纪砂拉越,这一地区与古代中国维持着贸易往来。在十六世纪时这一地区开始受到汶萊帝國(渤泥国)的控制。1841年,英国探险家詹姆士·布鲁克从汶莱手中取得砂拉越(今古晋一带)的统治权,成为了独立的王国,并逐步将版图扩张至今天的范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砂拉越在1941年被日本占领。战后的1946年,砂拉越又被划给英国成为了直轄殖民地,直到1963年7月22日才從英國取得自治權。同年9月16日,砂拉越與北婆羅洲(今沙巴)、新加坡(在1965年被驱逐出联邦)和马来亚联合邦(今马来西亚半岛或西马)组成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一联邦体制的建立受到了邻国印尼的反对,并导致了两国陷入了长达三年的武装对抗。1966年8月对抗平息后的砂拉越又经历了砂共叛乱,这场叛乱直到1990年才停息。 砂拉越州呈现出富有代表性的民族特点、文化特色和多样化语言。砂拉越州的州元首称作“Yang di-Pertua Negeri”,而其政府首脑称为“首席部长”。砂拉越州的政府架构与西敏制相似,并在国内拥有最早的州議會制度。砂拉越州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和马来语,并没有规定官方宗教。位于古晋的砂拉越博物馆是婆罗洲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砂拉越还以它的传统乐器而闻名。为期三天的(RWMF)便是在砂拉越州举行。同时砂拉越州也是全国唯一庆祝的地方。 砂拉越州蕴藏着大量自然资源,其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外向出口型,特别是在石油、天然气、木材和油棕方面。砂拉越州还有制造、能源和旅游等产业。.

新!!: 联合国和砂拉越 · 查看更多 »

社会保险

會保險是一個現代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國家強制人民參與各種保險,預先為各種疾病、身心傷害、失能、失業、職業災害、老年與死亡等社會風險做準備。.

新!!: 联合国和社会保险 · 查看更多 »

社會正義

會正義(social justice)又稱:社會公義,指在一社會內分擔責任、安排社會地位、及分配資源上符合正義的原則。此概念包含了社會評價及社會道德的特性,如「社會生活最有價值的為何」及「社會合作怎麼樣才是公平的」。據此,正當的分配(just distribution)意指根據由政治或其他審議過程所立下的規範性價值順序來進行分配。此正義觀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只有在被認為是正義的社會系統下,社會合作、政治正當性、政權合法性及政治效忠才能有真正基礎。 關於社會正義的研究分成兩大部份:一為正義觀的規範性理論(探究普世的規範性社會正義準則),一為實證性社會正義研究(評量社會分配是否符合正義的社會秩序)。.

新!!: 联合国和社會正義 · 查看更多 »

神奇女俠

奇女俠(Wonder Woman,也译作--)是一名出現於DC漫畫的虛構超級英雄角色。該角色由美國心理學家和作家威廉·莫爾頓·馬斯頓創作,她首次登場於《群星漫畫》#8(1941年12月)與《迷情漫畫》#1(1942年1月),《神力女超人》的漫畫已由DC漫畫不間斷的發行,除了1986年短暫的沉寂。她被描繪成一個為正義、愛情、和平而戰的女英雄,使得神力女超人成為女性主義的象徵。 神力女超人是一位亞馬遜(基於希臘神話中的亞馬遜)的戰士公主,在她的家鄉被稱作天堂島的黛安娜公主(Princess Diana of Themyscira)。在家鄉之外的地方,她有時也會用黛安娜·普林斯(Diana Prince)這個偽裝身分的名字。她一出生就擁有超乎常人的力量和戰鬥技能,所配戴的武器包括「真言套索」、「神力手镯」,並在部分故事中還擁有隱形戰機和有著治癒能力的紫雷。神力女超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誕生,該角色最初被詮釋成會和軸心國軍隊以及各式各樣的超級反派戰鬥,到近年來的故事線則更著重於人物、神和怪物等希臘神話中的角色。自從她出道數十年,神力女超人時常對抗一心想對亞馬遜不利的各種經典反派,包括阿瑞斯、豹女、女巫瑟西與巨化女等。神力女超人也常在超級英雄團隊美國正義會(1941年)和正義聯盟(1960年)。 此角色被提名在《帝國雜誌》的50位最偉大的漫畫書人物中排行第二十。她在《Comics Buyer's Guide》的漫畫100位最性感女性中排名第六。2011年5月,神力女超人在IGN的100個頂尖漫畫英雄中排名第五。 除了漫畫外,角色也出現在其他媒體;較著名的是1975年至1979年的電視劇《神力女超人》,由琳達·卡特主演,以及一些如《超級英雄戰隊》與《正義聯盟》動畫系列。由於卡特的電視劇使得DC致力將真人媒體帶給觀眾,並推出許多各種玩具和週邊。2011年,DC試圖將神力女超人重返銀幕,包括NBC的試播集,但後來被取消。2013年,華納兄弟宣布,由女演員蓋兒·加朵於2016年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中飾演神力女超人。2016年10月21日聯合國授證給與神力女超人,被聘任為推廣2016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第五項“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的榮譽大使。聯合國任命為榮譽大使只做到2016年12月16日,結束這位漫畫人物為期不到兩個月的短命任期。.

新!!: 联合国和神奇女俠 · 查看更多 »

神鹰航空

康德尔航空服务公司(Condor Flugdienst),通常称为神鹰航空,是一家总部设于黑森州克尔斯特尔巴赫的德国航空公司。其经营服务的范围包括地中海、亚洲、非洲、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它共有两座枢纽机场,其中法兰克福国际机场主要执行夏季飞行计划,慕尼黑国际机场主要执行冬季飞行计划。2009年2月9日,托马斯·库克集团(Thomas Cook)宣布从汉莎航空(原神鹰航空母公司)全面接管神鹰航空。在全球運量方面,以2007年為例神鹰航空的34架飞机共运送旅客达750万人次。.

新!!: 联合国和神鹰航空 · 查看更多 »

神舟六号

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新!!: 联合国和神舟六号 · 查看更多 »

祖國 (小說)

《祖國》(Fatherland)是羅伯特·哈里斯的小說,1992年發行,已經發行成25種語言。.

新!!: 联合国和祖國 (小說) · 查看更多 »

禁飛區

禁--航區(英語對應詞:no-fly zone、no-flight zone,簡寫為NFZ),又稱禁--飛區,是指禁止任何未經特別申請許可的航空器(包括飛機、直升機、熱氣球、無人機等)飛入或飛越的空中區域。其劃定大多出於國防考量,例如軍事基地、重要政府機構、重要公共設施(如核電廠、水壩)上空等。另外也有基於飛行安全的理由,例如摩天大樓、火山活動區上空等。此外在國際社會上,在發生戰亂的國家或地區,為了人道的需求,會由聯合國出面劃設禁航區。 在航海領域中,也會有類似的禁止航行水域,在中文亦可稱為「禁--航區」。.

新!!: 联合国和禁飛區 · 查看更多 »

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

《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Seabed Arms Control Treaty,英语直譯:海底武器控制条约)是由联合国发起的,美国、前苏联、英国等22个国家首先签字承认的,目前已经有84个国家参加的军事条约。条约规定禁止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公海海底中放置、试验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允许签字国监督任何其他签字国在海岸线12海里以外的海底“活动”。条约在1972年5月18日起正式生效。 为了防止产生国际冲突,保证无核化地区不存在核武器,已经签定了三个国际条约:《南极条约》、《外层空间条约》和《拉丁美洲无核化条约》。这个条约是对其他三个条约的扩展和补充。 1960年代,海洋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底扩大未开发资源的日益增长的兴趣容易导致国际争端,尤其是对利用洋底作为军事设施使用的场所,包括放置核武器,引起人们的担心。而当时又缺乏清晰的法律和规定。 根据马耳他驻联合国大使帕尔多于1967年8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建议,1967年12月18日的联合国大会指定一个特别委员会研究和平利用海底的问题,目标是保证:“对海洋底部的开发和利用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目标,要有利于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要造福于全人类”。第二年,这个委员会成为常设委员会。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指示驻18国裁军委员会代表:要寻求一个在禁止海底设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的同时“防止出现军备竞赛”。 1971年2月11日同时在华盛顿、莫斯科和伦敦征集签字国,当时有22个国家提出修订意见并加入条约。1972年5月18日条约正式生效。 此條約簽署前,曾有裝配核彈頭的核子魚雷及核子水雷的運用;但即使該條約生效致使水下核生化武器被限制使用,該條約並未對裝配核彈頭的潛射巡弋飛彈及彈道飛彈做出限制,因為前兩者的目標係針對地面或水面目標攻擊,而非水下目標攻擊。.

新!!: 联合国和禁止在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安置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 · 查看更多 »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縮寫:OPCW),是一個於1997年成立的國際組織,總部設於荷蘭海牙,與聯合國密切合作,係為執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而創立,以實地查察等方式,推行禁用及銷毀化學武器的工作。 2013年10月11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公布,「因其對消除化學武器的多方努力」,頒授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新!!: 联合国和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 查看更多 »

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每年的6月26日被定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常称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由13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这次会议通过了《管制麻醉品滥用今后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提出了在今后的禁毒活动中开展综合治理的建议,并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同时,为了进一步引起各国、各地区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号召全世界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侵袭,与毒品犯罪活动作坚决的斗争,也为了纪念这次意义重大的国际禁毒会议,大会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建议,将每年的6月26日(即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束后第二天)定为“国际禁毒日”。这项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每年的6月26日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新!!: 联合国和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 查看更多 »

禁止核武器条约

《禁止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是2017年开始谈判的旨在使核武器非法化的国际条约。.

新!!: 联合国和禁止核武器条约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人民政府主管科学技术事务的组成部门。.

新!!: 联合国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 查看更多 »

福克·伯納多特

福克·伯納多特(Folke Bernadotte af Wisborg,)是瑞典外交官,伯納多特家族的成員。.

新!!: 联合国和福克·伯納多特 · 查看更多 »

福爾摩沙人

福爾摩沙人( 或),有時被寫作福爾摩莎人,福爾摩沙是歐美世界較早期時對臺灣島的稱呼,故稱住在此島的住民為福爾摩沙人(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等國之涉臺文書記錄尤指臺灣原住民或專指特定地區之臺灣原住民,如西拉雅族人等),意即福爾摩沙/福爾摩莎(美麗)島上的居民,源自西方稱臺灣的拉丁文及葡萄牙文慣用詞「」。福爾摩沙(美麗島)之名遠早於臺灣,而歐美國家曾長期普遍使用福爾摩沙之稱呼至二十世紀下半葉。「福爾摩沙人」此語後則泛指出身臺灣者,以區隔外來之中國人。近年來則可與廣義的臺灣人通用(含外國移居而來的臺灣新住民),因而也有臺灣人以本詞作為自稱。.

新!!: 联合国和福爾摩沙人 · 查看更多 »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

私人軍事服務公司(private military company,縮寫:PMC),是專門提供保安武装力量的私人公司。由於已經企業化,即所謂的法人,所以私人軍事服務公司,和過去的概念上的傭兵在國際法中的規定已不完全相符,雖然可能包含了交戰人員、傭兵、非戰鬥人員等,但私人軍事公司並非只有軍人,公司的一般雇員眾多,即使其提供的部分服務內容與僱傭兵相近,也不能混為一談。因為更多可能是參與非戰場前線的後方安全,除了在以控制的佔領地代替士兵維持治安,代為訓練新兵等業務,在某些犯罪率高企的非洲國家,例如南非也有不少私人軍事公司等受僱於富裕人家或社區,起到的是較相似於警察的巡邏保安作用,或者是防暴動設施的安裝等。.

新!!: 联合国和私人軍事服務公司 · 查看更多 »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racism)指一套社會意識形態,其基本信仰為人類可以被分類成不同及互不附屬的「人种」,因此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直接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並主張某些種族的人在本質上比其他種族的人優越。種族主義也贊成對某些種族的人以輕蔑、討厭、瞧不起等方式的對待,即種族歧視"Racism" in R. Schaefer.

新!!: 联合国和种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新!!: 联合国和种族灭绝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兵马俑

始皇兵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秦兵马俑等,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6.3公里。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墓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完成。 据目前的考证,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955.5米处,普遍认为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墓有机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联合国和秦始皇兵马俑 · 查看更多 »

秘密戰隊五連者

《秘密戰隊五連者》(原題:秘密戦隊ゴレンジャー)是日本東映公司在1975年製作的「超級戰隊系列」首部特攝作品(但為事後追認)。由日本朝日電視台在1975年4月5日至1977年3月26日每周六晚上七時半至八時播出。共84集。在香港佳藝電視播出時譯為《五勇士》,但在佳視結束營業後遭到腰斬。也叫《旋风五超人》。.

新!!: 联合国和秘密戰隊五連者 · 查看更多 »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新!!: 联合国和秘鲁 · 查看更多 »

秘鲁政治

鲁总统府 座落于利马的议会大楼 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实行多党制。根据现行宪法,总统同时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任期为5年,不可连任。总统直接委任总理,并会参考总理的意见委任内阁成员。 秘鲁国会实行一院制,由120名议员组成,议员每届任期为5年。法案可由行政或立法机构提出,经国会通过及总统公布后成为法例。司法机构名义上独立,但以行政手段干预司法程序的情况在过去十分普遍,至今仍然存在。.

新!!: 联合国和秘鲁政治 · 查看更多 »

科威特军事

波斯灣戰爭後,科威特保持著小規模部隊組成的陸軍,海軍和空軍國民警衛隊部隊約1萬8千人。多數軍隊設備是由英國和美國提供。波斯灣戰爭中除了少數單位的人得以逃往阿拉伯(其中大多數是空軍),其他所有軍事設備被伊拉克毀壞或擄走,事後伊拉克戰敗留下的設備其實多數在波斯灣戰爭中被嚴重損壞,無法修復。 戰爭結束以來,科威特在美國和其他盟國幫助下,已經做出重大努力,大規模增加現代武裝部隊,這些努力獲得成功。政府還不斷舉行聯合演習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以及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員。 另有單獨組織一個國民警衛隊維持國內治安,警察部隊的權力由內政部掌管。1999年後,婦女可以擔任警察。.

新!!: 联合国和科威特军事 · 查看更多 »

科威特歷史

科威特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前,當時科威特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並在1581年起由君主立憲制的哈利德皇家統治科威特。在十八世紀初期的1705年,他哈利德皇家式微,且科威特的一些領土被「巴尼族」(Bani)所占領與統治。科威特當時稱為庫銳(Guraine);巴尼族的酋長薩多姆建立了最初的城鎮和港口,並命名為科威特(科威特名稱的原意是“小城堡”,由波斯文的「kut」而來,意思是“堡壘”,衍生自波斯文「kud」,意思是“城市”)。.

新!!: 联合国和科威特歷史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

科索沃共和國(Republika e Kosovës;Republika Kosovo),通称科索沃(又譯科索夫、科索伏),是一個主權爭端地區及有限承認國家,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於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塞爾維亞雖然承認其民選政府,但只承認该地区为塞爾維亞的兩个自治省之一(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 自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結束以來,科索沃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聯合國的託管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1990年至1999年間,該地阿爾巴尼亞族人也將科索沃稱為“科索沃共和国”,但当时該國僅有阿爾巴尼亞一國承認。 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阿族堅持要求獨立,但塞方要求保證塞爾維亞領土完整。各方已於2006年2月20日起就科索沃問題展開談判。經過兩年的談判與周旋,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現時获得了110个联合国国家的承认。塞爾維亞政府已經宣佈絕不放棄科索沃的主權,準備採取多項制裁措施,但保證絕不使用武力阻止科索沃的獨立。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指科索沃宣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历史

科索沃是古代南斯拉夫民族的活动范围之一,近代发展成穆斯林占多数。.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历史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

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塞尔维亚语:Аутономна Покрајина Косово и Метохија/Autonomna Pokrajina Kosovo i Metohija;阿尔巴尼亚语:Krahina Autonome e Kosovës dhe Metohisë)是1999年塞尔维亚在联合国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接管科索沃地区之前,设立于科索沃地区的一个自治省。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民族构成复杂,其中阿尔巴尼亚人为主体民族,塞尔维亚人為第二大民族。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有两种官方语言。最大都市是普里什蒂纳。.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共和国 (1990年-2000年)

科索沃共和国(Republika e Kosovës,Republic of Kosova)是一个1990年由科索沃省议会自行宣布独立的共和政体,且只被阿尔巴尼亚承认。在共和国的高峰时期,它试图建立一个自己的体制并以此对抗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张科索沃存在于科索沃和梅托希亚自治省的说法。.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共和国 (1990年-2000年)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行政區劃

科索沃在行政區劃上,是依照在聯合國託管時期所劃分的7州版本,獨立後也暫時沿用這個版本。.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

科索沃與塞爾維亞之間關係長期以來處於緊張狀況,原因在於科索沃宣布在2008年从塞尔维亚獨立后,塞尔维亚強烈反對此举。最初不存在任何实体之间的关系,但随后的几年中已经有一些科索沃和塞尔维亚政府之间的双边对话。.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與塞爾維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戰爭」或「科索沃衝突」這個名詞通常是用來描述兩場接續的並且有時相當類似的武裝衝突。內戰後隨即發生了國際衝突,分别为:.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战争 · 查看更多 »

科索沃总统

科索沃總統是由科索沃議會所選出。聯合國托管後第一任總統易卜拉欣·魯戈瓦一直擔任該職到2006年1月逝世。他的接任人是法特米尔·塞伊迪乌。.

新!!: 联合国和科索沃总统 · 查看更多 »

科特迪瓦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全名象牙海岸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接迦納,南臨几内亚湾,西及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北鄰馬里、布基纳法索。 象牙海岸在冷战时期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家之一,但1985年后,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2002-2011年间的內戰,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新!!: 联合国和科特迪瓦 · 查看更多 »

科菲·安南

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加納库马西人,聯合國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新!!: 联合国和科菲·安南 · 查看更多 »

科迪勒拉行政區

科迪勒拉行政区是菲律宾唯一一个内陆大区,没有设立编号,包括6个省和一个市:阿布拉省、阿巴尧省、本格特省、依富高省、卡林巴省、山区省和碧瑶市,行政区位于吕宋岛中部,首府设在碧瑶市。 科迪勒拉行政区是菲律宾最大的山区大区,主要居住的是山区土著的各部落,被统称为伊哥洛人。 科迪勒拉有许多有色金属矿产,许多大公司集中在碧瑶市,碧瑶市也是菲律宾的夏都。依富高省的巴拿威梯田曾被認為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但經過考古研究後發現是為300-400年的短歷史,目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菲律宾人自称其为“世界第八奇迹”。 科迪勒拉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民间乐器。.

新!!: 联合国和科迪勒拉行政區 · 查看更多 »

秀兰·邓波儿

兰·简·邓波儿或譯為--(英语:Shirley Jane Temple,),生于美国加州,享誉全球的美国传奇童星及外交官,全世界第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童星,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得主。.

新!!: 联合国和秀兰·邓波儿 · 查看更多 »

空戰

戰是利用軍用飛機和其它飛行器進行的航空作戰。在18世紀,人類已經發展沒有動力的監察熱氣球,從此空戰成為高科技的事業並導致了許多技術的躍進,譬如推進力、雷達和碳纖維等等。.

新!!: 联合国和空戰 · 查看更多 »

穆尔塔拉·拉马特·穆罕默德

尔塔拉·拉马特·穆罕默德(Murtala Ramat Mohammed,),在1975年至1976年曾担任尼日利亚总统。.

新!!: 联合国和穆尔塔拉·拉马特·穆罕默德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محمد رضا شاه پهلوی;)是伊朗的沙王,1941年9月16日即位,1979年2月11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他是礼萨汗的长子,巴勒維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也是伊朗的最後一位沙王。他的称号是“万王之王”(Šâhanšāh),他的其他称号有“雅利安人之光”(Aryamehr),“战士的首领”(Bozorge Arteštārān)等,通称巴列维国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礼萨汗暗中支持納粹德國,英苏入侵伊朗后强迫其父亲礼萨汗禪讓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巴列维在位期间,伊朗的石油工业在民选总理穆罕默德·摩萨台的领导下基本完成了國有化,但美国支持的1953年伊朗政變推翻了摩萨台,外国石油公司重新进入伊朗。巴列维也主持举办了庆祝居鲁士二世建立波斯帝国的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他领导了伊朗的白色革命,促成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并称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国有化若干产业和给予妇女参政权以使伊朗进一步现代化并成为世界强权之一。 作为一个世俗主义的穆斯林,由于巴列维推行的现代化、世俗化的政策与传统巴扎商人(bazaari)阶层的冲突,对以色列的承认以及皇室及领导阶层的腐败丑闻,巴列维逐渐失去了伊朗什叶派教士和劳动阶层的支持。他随后推行了若干富有争议的政策,如查禁共产主义的伊朗杜德黨和建立镇压政治异议者的情报机构——萨瓦克等。根据官方统计,伊朗在1978年有2,200名以上的政治犯,这一数字因革命而快速增加 巴列维与伊斯兰主义者的冲突、英美对他的支持以及国内共产主义者的活动加剧了伊朗境内若干人群对他的反对情绪。1979年伊朗的政治动荡转变为一场革命,这导致他在1月17日被迫离开伊朗,随后伊朗皇室被正式废除,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由于巴列维回到伊朗后很可能被处决,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给予他庇護權,使他得以流亡并逝世于埃及。穆罕默德-礼萨沙·巴列维常被称为“伊朗末代沙阿”或是“沙阿”。.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奥马尔

毛拉·穆罕默德·奥马尔·穆贾西德(ملا محمد عمر مجاهد ,),简称为毛拉·奥马尔,是阿富汗伊斯兰教组织塔利班的领导人,在1996年至2001年担任政教合一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政权的埃米尔,为该国最高精神领袖和实际上的国家元首,并拥有“”的称号。 奥马尔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几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对于媒体来说他是一个神秘人物。在上台之初他承诺将使阿富汗复兴,但后来却以严厉的伊斯兰教法来统治阿富汗。在他担任阿富汗最高领袖期间,阿富汗受到国际社会的孤立,其人权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另一方面,他堅持對自己所崇拜的奥萨马·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的庇护,多次拒绝联合国引渡本·拉登的要求。2001年九一一事件以后,北约发动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他逃亡到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山区继续抵抗。他被美国政府悬赏一千万美元进行通缉。奥马尔在坎大哈陷落之后下落不明,媒体认为他在巴基斯坦境内指挥塔利班对抗哈米德·卡尔扎伊政府以及来自北约的军队。 2015年7月,阿富汗政府證實,穆罕默德·奥马尔因为肺结核,於2013年4月23日於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一家醫院逝世。美國政府也認為此消息高度可信。塔利班先是否认了这个说法,后来在翌日确认其死讯,不过没有公布其死亡日期,其公开的情况也与阿富汗政府所公布的多有出入。塔利班的二把手阿赫塔尔·穆罕默德·曼苏尔继承其位。.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奥马尔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巴拉迪

罕默德·巴拉迪(محمد البرادعي,),埃及人,曾為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於2005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他通曉阿拉伯語、英語和法語,育有一子一女。.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巴拉迪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哈塔米

罕默德·哈塔米(波斯语:سید محمد خاتمی,),出生于伊朗亚兹德省阿爾達坎,是一位伊朗政治家和学者,从1997年8月2日至2005年8月2日出任第五任伊朗总统,卸任后由艾哈邁迪內賈德接任。在1980和1990年代中他还担任过伊朗文化部长的职务。他是Association of Combatant Clerics中央委员会的成员。 哈塔米于1997年5月23日被选为总统,2001年6月8日再次当选第二任期。哈塔米胜利的原因主要是女性和青年的选票,他们投给他是因为他承诺改善妇女的地位,并响应伊朗年轻一代的要求,被認為是伊朗改革派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哈塔米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穆尔西

罕默德·穆罕默德·穆尔西·伊萨·阿耶特(محمد محمد مرسى عيسى العياط,),埃及工程师、大学教授、政治家及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第5任总统。2011年4月30日至2012年初任埃及的伊斯兰政党自由与正义党主席。2012年总统选举中击败世俗派候選人、前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成为埃及史上首位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2013年7月3日,穆尔西被埃及军方罢黜,并且暂停现行宪法,埃及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德里·曼苏尔随后被军方任命为代总统。穆爾西隨即被軍方拘禁,並受到起訴。2015年4月21日,法院判決穆爾西在2012年“以暴力對待示威者”罪名成立而謀殺罪名不成立,判處他入獄20年。同年5月16日因“越狱罪”被判处死刑(該判決於2016年11月15日被最高法院撤銷並下令重審)。2016年6月18日,他又因“间谍罪”、泄露“机密文件”罪被开罗刑事法庭分别判处25年和15年监禁,合计判处40年监禁,该判决相当于终身监禁。.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穆尔西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

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محمدجواد ظریف خونساری,),伊朗外交官,现任外交部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担任过各种重要外交和内阁职位。扎里夫也是国际关系学院和德黑兰大学客座教授,教授外交学和国际组织。他曾担任2002年至2007年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他担任外长期间,他代表伊朗参与P5+1谈判,于2015年7月14日签署聯合全面行動計畫,2016年1月16日解除对伊朗的制裁。 扎里夫还曾担任其他国内及国际职务,例如:外长顾问及高级顾问、主管法律和国际事务的副外长、联合国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知名人士小组成员、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主席、全球治理知名人士小组成员和伊斯兰阿扎德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贾瓦德·扎里夫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阿里·胡塞

罕默德·阿里·胡塞(Mohammed Ali al-Houthi;محمد علي الحوثي;),也门政治人物,胡塞武装组织領導人。 2012年2月阿卜杜拉布·曼苏尔·哈迪当选总统后开始举行全国和解对话,并着手修改宪法。胡塞武装组织对新的宪法草案不满,在2014年7月30日也门政府宣布大幅提高汽油、柴油价格,以减少燃油补贴支出,削减财政赤字,因燃油价格大幅提升招致民众不满,由胡塞武装组织等反对派多次在首都萨那市内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他们指责政府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要求总统哈迪解散内阁,建立由学者组成的专家型政府,同时要求恢复燃油价格补贴。 胡塞武装还在萨那郊区集结数千名武装人员,企图以武力威胁政府妥协。为解决此轮政治危机,哈迪总统在8月22日指派副总理与胡塞武装组织进行谈判,允诺将改组政府并吸纳胡塞武装组织成员进入内阁,但表示不会恢复燃油补贴。经过两天的谈判,双方不欢而散,并在萨那地区各自组织支持者进行游行示威活动,导致危机持续发酵。8月29日,数万名胡塞武装组织支持者在萨那北部地区游行示威,示威者在多个政府部门和萨那国际机场附近搭设帐篷,聚众静坐。同时,该组织武装人员在萨那周边地区集结,并在进入萨那的主要道路上设立军事检查站。也门军队和安全部队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武装冲突。 为平息内乱,哈迪9月2日宣布将在一周内指派新总理组建政府,并邀请胡塞武装组织代表进入内阁。但哈迪的倡议不但没有被胡塞武装组织接受,还致使政府内部分裂。而游行示威则在9月中旬演变为武装冲突。胡塞武装组织人员自9月16日起在萨那西北部地区与政府军和逊尼派民兵持续交火,超过200人在交火中丧生,包括50多名平民。 20日,也门内政部宣布在冲突最激烈的萨那西北部地区实施宵禁,并暂时关闭了萨那国际机场。虽然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贾迈勒·本·奥马尔20日宣布,也门政府和什叶派胡塞武装组织已就停火协议内容达成一致,但他没有透露双方何时签署停火协议,而胡塞武装也依然持续对首都萨那发动攻击。21日,胡塞武装组织占领了首都萨那的一座政府大楼,此前,该武装已经控制了国家电视台、电台和萨那北部一处军事基地。当天,总理穆罕默德·萨利姆·巴桑杜宣布辞职,并对也门总统哈迪在此次危机处理中的表现表示了批评。 胡塞武装组织夺取了萨那的控制权后,又在随后的内阁改组、军队改革等问题上与也门政府摩擦不断。 2015年1月月17日,胡塞武装绑架了也门总统办公室主任阿哈迈德·本·穆巴拉克。从19日清晨开始,胡塞武装组织与也门总统卫队在位于萨那南部的总统府附近发生冲突。双方激烈交火,并使用了装甲车和坦克等重型武器,造成至少9人死亡。19日晚些时候,双方达成停火协议。20日,胡塞武装人员占领了萨那南部的总统府,并开始包围总统官邸和总理府等重要政府机构。21日,也门总统哈迪与胡塞武装组织代表在总统官邸达成协议,同意修改宪法草案以满足所有政治派别的诉求,胡塞武装组织和坚持南部地区独立的“南方运动”将获得更多内阁席位。胡塞武装组织同意释放总统办公室主任,撤走包围总统官邸的武装人员,交还总统府以及附近的军营,拆除19日以来在萨那市区设立的检查站,并允许所有政府机构恢复工作。22日,也门总统哈迪和总理哈立德·巴哈向议会递交辞呈,议会此后宣布无限期推迟召开会议审议总统辞呈。为平息危机,也门各党派在联合国代表的协调下进行政治对话,但各方在总统和议会合法性、总统委员会组成以及军队地位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至今没有达成协议。胡塞武装组织2月1日表示,如果各政党在3天内无法达成协议,该组织将单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保证“权力和平交接”。 2月6日,胡塞武装组织在首都萨那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以取代也门总统和议会治理国家。但联合国并不承认胡塞武装组织的这一“单方面决定”。7日又成立了以前国防部长为首的高级安全委员会。 根据胡塞组织的主张,该组织领导的最高革命委员会将协调各党派成立全国过渡委员会,然后由全国过渡委员会提名五名成员组成总统委员会,之后总统委员会负责组建专家型政府,但是全国过渡委员会和总统委员会的决定要得到最高革命委员会的批准。这一主张实际上将所有政党归于胡塞组织的麾下,立即遭到也门主要政党的强烈反对。也门议会三大党在7日均发表声明,拒绝承认胡塞组织将建立的总统委员会和全国过渡委员会,要求各政党在联合国的协调下通过谈判解决政治危机。同时,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也在7日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胡塞组织夺权“违背宪法”,要求该组织尽快加入到联合国主导的谈判,否则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穆罕默德·阿里·胡塞是胡塞武装组织领导人阿卜杜勒·马立克·胡塞的侄子,该组织最高革命委员会的主席,2015年哈迪总统辞职后成为也门实际上的国家元首,2月6日革命委员会任命了五名总统委员会成员。.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阿里·胡塞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

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محمد سعيد الصحاف,),伊拉克政治家、外交家。1992年到2001年任伊拉克外交部长。2001年4月至2003年4月担任伊拉克新闻部长。伊拉克战争期间他的表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赛义德·萨哈夫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

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索马里语:Maxamed Faarax Caydiid,محمد فرح حسن عيديد / Mohamed Farrah Aidid,),索马里军阀。 艾迪德早年先后在罗马和莫斯科接受教育,后于1950年代就职于意大利在索马里招募的殖民地部队。索马里独立后,艾迪德被总统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晋升为将军,曾率军参加欧加登战争,后成为西亚德·巴雷的情报机关负责人。 1991年,西亚德·巴雷怀疑艾迪德谋划针对其的军事政变,遂将其逮捕并判处6年徒刑,但支持艾迪德的部族成立,奉其为首领,推翻西亚德·巴雷的统治,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和大部分南部索马里国土。此後,艾迪德與内另一支武裝的首領互相爭奪首都的控制權。當年,在吉布提召開的和解會議上,阿里當選了索馬里臨時總統,并得到了吉布提、埃及、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的正式承認。而艾迪德抵制這次會議沒有參加,并在92年6月以内支持他的派別爲核心,組建了索马里国家联盟(SNA或USC/SNA),從此分裂爲兩派。 艾迪德抵制联合国决定在索马里部署维和部队的决定,对以美军为主力的维和部队开展城市游击战,其中著名的有摩加迪沙之战等。1995年6月,艾迪德自任为索马里总统。但不同于阿里政權,艾迪德和之後繼任的兒子小艾迪德的總統宣稱,完全沒有得到任何國際回應。 1996年8月2日,艾迪德因为在战斗中受到枪伤而去世。其子当时正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服役,旋即被推选为艾迪德的继承人。 1997年12月,小艾迪德在開羅舉行的和談中簽署聲明,同意放棄總統宣稱。并在第二年3月與締結和平計劃,分享首都權利。索马里国家联盟最終在2004年加入了索馬里過渡政府,小艾迪德在過渡政府中擔任副首相和内閣部長。.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法拉赫·艾迪德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軍

罕默德軍(Jaish-e-Mohammed)目前由馬蘇德·阿查爾領導,巴基斯坦激进组织,活跃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目標為趕出印度在克什米尔的驻军,連續對印度軍发动攻击行动。 印度多次在聯合國提案意圖將穆罕默德軍列為恐怖組織,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用否決權和延長技術性討論方式予以擱置,中方立場認為克什米尔為三國爭議領土,但印度認為是自己領土,如果將當地反抗民兵列為恐怖組織且在印度提案下,等於承認印度對此一地區主權,此為無法接受。.

新!!: 联合国和穆罕默德軍 · 查看更多 »

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

蒙·阿卜杜勒·加尧姆(迪维希语:,),马尔代夫獨裁者,第3任总统。 加尧姆生于马累,毕业于埃及开罗艾资哈尔大学,历任马尔代夫常驻联合国代表、交通部长等职。1978年11月当选总统,此后5次连任总统。在任三十年後,於2008年在當年的總統大選中被勝出的競選者穆罕默德·纳希德所擊敗。.

新!!: 联合国和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 · 查看更多 »

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

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或阿卜杜勒-贾利勒、阿布達賈利(مصطفى عبد الجليل,Abdul-Jelil,Abd-al-Jalil, Abdel-Jalil, Abdeljalil or Abud Al Jeleil,)是名利比亚政治家。2007年1月到2011年2月,他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司法部长。他的各种反对侵犯人权的言论和立场在媒体中广受瞩目。在2011年利比亚示威、起义和内战中,他成为反对卡扎菲统治的主要领导人物,并担任总部位于班加西的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

新!!: 联合国和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 · 查看更多 »

突厥斯坦伊斯兰党

突厥斯坦伊斯兰党(تۈركىستان ئىسلام پارتىيىسى,الحزب الإسلامي التركستاني)又称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中文简称东伊运)、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党(英文缩写:ETIP)、真主党、东突厥斯坦民族革命阵线,是1993年在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成立的恐怖组织。现在其目的是在整个突厥斯坦(包括中国新疆和中亚各国)建立独立的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2002年9月被联合国安理会列为恐怖组织。.

新!!: 联合国和突厥斯坦伊斯兰党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الحوار الوطني;)是突尼西亞四個公民團體組成的對話聯盟,其目標是計畫在2011年茉莉花革命發生後,能夠有效介入不同政治和宗教勢力之間的衝突與交涉,進而建立具和民主主義基礎的突尼西亞。有關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的倡議早在2012年夏天便被提出,並在隔年10月5日正式召開第一次對話會議,主持對話會議的突尼西亞公民團體包括有突尼西亞總工會、、突尼西亞人權聯盟以及。 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亦成功獲得突尼西亞總統蒙瑟夫·馬佐基的支持,而包括突尼西亞總理阿里·拉哈耶德和馬哈地·賈馬、突尼西亞制憲議會主席也參與議題談判,這也讓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能夠順利推動和平的政治過渡計畫。2015年10月9日,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因為「在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之後,對於建立一個多元民主的突尼西亞所做出的決定性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新!!: 联合国和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四方集團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武裝部隊

突尼西亞武裝部隊是由、突尼西亞海軍以及組成的武裝部隊,截至2008年為止,突尼西亞陸軍約有27,000名人員並且配備有84輛主力坦克和48輛輕型坦克,而海軍則約有4,800名人員並且配備有25艘巡邏艇和6艘各式功能艦艇,而空軍則有4,000名人員並且備配27架作戰飛機和43架直升機。另外在準軍事部隊方面,突尼西亞還招募了12,000名人員組成國民衛隊。突尼西亞曾經多次派遣部隊參與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其中前往的國家包括有剛果民主共和國、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柬埔寨、納米比亞、索馬利亞、盧安達以及蒲隆地等國家。.

新!!: 联合国和突尼西亞武裝部隊 · 查看更多 »

章启月

啟月,中國职业外交官,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驻紐約總領事。.

新!!: 联合国和章启月 · 查看更多 »

童軍活動

童軍活動(Scouting,簡稱童軍,也稱童軍運動,臺灣和港澳舊稱童子軍),是一個國際性的、按照特定方法进行的青少年社會性活動。童軍活動的目的,是向青少年提供他們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培養出健全的公民,最終目的是希望將來這些青少年可以回饋社會並對社會有所貢獻。 童軍運動開始於1907年,那時英國陸軍的中將羅伯特·貝登堡,在英國的白浪島舉辦第一次的童軍露營。貝登堡以他早期的軍事著作為基礎,在他的著作《童軍警探》(倫敦,1908年)寫下了童軍運動的原則,並受到叢林印地安人創辦人歐尼斯特·湯普森·西頓、基督少年軍創辦人威廉·亞歷山大·史密斯的影響和出版家西里爾·亞瑟·培生的支持。在20世紀的前半期,這個運動發展成包括3個童軍年齡層(幼童軍、童軍和羅浮童軍)和3個女童軍年齡層(幼女童軍、女童軍和蘭姐女童軍)。 童軍運動採用童軍運動方法,此方法強調以實際的戶外活動作為非正式的教育訓練方式,內容包括露營、森林知識、水上活動、徒步旅行、野外旅行和運動等。另外一個可明顯識別此活動的特色是童軍制服,主要是為了消彌國家及社會地位之間的差異性,和達到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的狀態,常見的裝備有領巾、軍帽和可識別的主要服裝。而童軍運動中獨特的制服徽章包括了以百合花飾和三葉草圖案為主的組織徽章,還有童軍布章等榮譽象徵。 2007年,童軍和女童軍共有超過3,800萬成員,涵蓋216個國家和地區。統整這些運動的組織為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成員包括各國童軍組織和男女童軍組織)和世界女童軍總會(成員包括各國女童軍組織和男女童軍組織)。 2007年也是童軍運動創立以來的100週年,世界各地童軍組織為了慶祝這一年而規劃許多活動。.

新!!: 联合国和童軍活動 · 查看更多 »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东亚文化圈的传统节日,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別稱端阳节、端日节、午日节、粽子節、天中節、五月节、五日節、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菖蒲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送離五瘟神,驅除瘟疫的節日。後來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於這一日投江自盡,后在中国演化为端午节,以纪念屈原,有人稱其為詩人節(有些地方是紀念吳國忠臣伍子胥的忌日),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與新年、中秋等节日同屬东亚文化圈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琉球、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的重要傳統節日。.

新!!: 联合国和端午节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Lietuva; ),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國之一,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zh-hans:加里宁格勒; zh-hant: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新!!: 联合国和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一月事件

立陶宛一月事件(Sausio įvykiai),是苏联末期于1991年1月苏联军队镇压独立运动高涨的立陶宛人民,导致立陶宛抗议者死伤的事件。此事件在欧美国家被称为“血腥的星期日”(Bloody Sunday),在立陶宛则称为“一月事件”。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议会通过了《》,决定脱离苏联独立。此事件刺激了苏联共产党党内的保守派和苏联军方,最终决定采用武力迫使立陶宛放弃独立。 1991年1月8日,苏联军队被派往立陶宛,其中包括克格勃特种部队和阿尔法小组。1月10日,戈尔巴乔夫对立陶宛最高议会下达最后通牒,声称立陶宛此次法案违反苏联宪法,要求立即撤销,遭到立陶宛最高议会发言人、总理的拒绝。 1月11日,苏联决定进行军事介入。11时50分,苏联军队占领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防部。12时00分,包围维尔纽斯出版中心,随后占领了这栋建筑物。苏军对市民开炮,导致数人受伤。15时00分,反独立派的立陶宛共产党在中央委员会建筑物中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救国委员会”,自称为唯一合法政府。16时40分,立陶宛外交部长致电苏联外交部,对苏联军队在立陶宛的暴力行为表示严重关切。21时00分,苏联军队控制了内门奇内的一个电视转播中心。23时00分,苏军占领了维尔纽斯铁路的调度办公室。铁路交通随即中断,但数小时后恢复。 1月12日,立陶宛最高会议举行连夜会议。蓝茨伯基斯先后三次致电戈尔巴乔夫,但未能接通。立陶宛全境的国民自发聚集,守卫最高会议大楼、广播电台、电视塔、主要电话局等重要据点,围成人盾。 1月13日1时50分,苏联军队向守卫电视塔的非武装民众开炮,导致13人被杀、1人心脏病发作死亡。一部分苏联军队倒戈向苏联军队开炮,导致一名军人死亡。2时00分,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袭击,电视讯号中断。大量支持独立的民众自发保卫最高会议大楼,夜间有2万人,早上达到5万人。他们在最高会议大楼内外设立临时礼拜所并举行祈祷,高唱民族歌曲。军车和战车车列近前,没有攻击。 立陶宛政府向全苏联和西方世界发表声明,对此次攻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国际上纷纷谴责苏联的行为是对主权国家的侵略。挪威政府向联合国起诉苏联的暴行,波兰政府也宣布支持立陶宛,对苏联军队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基辅、塔林、里加等多个城市发生支持立陶宛的民众集会。1月13日以后,苏军的占领仍然继续,但没有大规模冲突。2月4日,冰岛政府率先承认立陶宛独立,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受到国际上的压力,戈尔巴乔夫表明自己反对使用武力,并下令苏军停止攻击。2月9日,立陶宛举行独立公投,93.24%的投票者赞成独立。.

新!!: 联合国和立陶宛一月事件 · 查看更多 »

立法机构

立法机构,又稱立法部門或立法機關,是現代社會中負責議定法律的機構,屬於一種合議性團體,通常由所在地公民按人口比例組成。除了制定、修改與廢除法律外,通常亦負責各式法案(如審批政府的公共預算要求)、監督政府運作(如聽取施政報告與質詢、召開公聽會或聽證會)等功能。如為國家層級的立法機構,還會負責執行宣战、媾和、批准条约、批准緊急狀態、选举與罷黜政府高級官員、甚至立廢国家元首等國家權力。而部分政府間國際組織也設有立法機構。立法機構通常稱為「議會」或「議院」,但亦有使用不同名稱。 在議會制之下,行政部門首長由立法部門產生,向立法部門負責。而在總統制之下,行政部門首長不由立法部門產生,而是分開選舉。但不論在何種制度中,由於立法部門掌握了公共財政的大權,可以說是最根本的權力來源。 立法機構通常由一個或多個單位組成(中文多稱呼為「院」,英文則稱為「chamber」或「house」),主流形式則為一院制與兩院制。多院形式的立法機構,各單位往往有著不同的職責、權力、以及產生成員的方法。立法机构的决策方式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集体决策,为此各国都设有一套自己的架構和议事程序。.

新!!: 联合国和立法机构 · 查看更多 »

符浩

浩(),原名符忠孝,陕西礼泉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日本、越南等国大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符浩 · 查看更多 »

第30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30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30th G8 summit),于2004年6月8日–10日在美国佐治亚州海岛举行。.

新!!: 联合国和第30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31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31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31rd G8 summit)于2005年7月6日至8日在英国苏格兰格伦伊格尔斯举行。.

新!!: 联合国和第31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32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32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是世界上八大工業國於2006年7月15日至7月17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召開的會議。 会议地点设在Strelna的康斯坦汀宫(Constantine Palace)。能源,保安和教育是這次的主要課題。.

新!!: 联合国和第32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34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34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英語:34th G8 summit)于2008年7月7日至7月9日在日本北海道的洞爷湖町舉行。.

新!!: 联合国和第34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41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

41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於2015年6月7日至8日,在德國巴伐利亚州加尔米施-帕滕基兴县市镇的召開。.

新!!: 联合国和第41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 · 查看更多 »

第42届七国集团会议

42届七国集团会议(42nd G7 summit,第42回先進国首脳会議),别称伊势志摩峰会(伊勢志摩サミット),于2016年5月26日至27日在日本三重县志摩市的志摩观光酒店召开。这是日本第六次主办工业国首脑峰会,同时也是俄罗斯于2014年被逐出八国集团后七国集团举办的第三次会议。.

新!!: 联合国和第42届七国集团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於昭和46年(1971年)6月27日舉行。.

新!!: 联合国和第9屆日本參議院議員通常選舉 · 查看更多 »

第十一个小时

《第十一个小时》(The 11th Hour),2007年上映的纪录长片。这部关注于自然环境的电影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创作、监制并讲述。《第十一个小时》全球首映于2007年的第60届戛纳电影节(2007年5月,16-27日),并在2007年8月17日开始了公映。这部电影举行公映的2007年,适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第四次评估报告;另外,其首映的日期,也正是在阿尔·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公映后大约一周年的时候。.

新!!: 联合国和第十一个小时 · 查看更多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丹增嘉措(;),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中华民国青海省湟中县,两年后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继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先後由五世熱振活佛、三世達札活佛攝政。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在达兰萨拉建立西藏流亡政府,并且在全世界各地宣传涉及藏人权益的话题,同時本寂天菩薩“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終生苦”的精神,致力於為世界各地民眾,包括漢族,講解藏傳佛教。2011年宣佈将一切政治权力移交由流亡藏人投票产生的噶伦赤巴洛桑森格。藏传佛教格鲁派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於1989年获諾貝爾和平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视其为藏独分裂势力领袖与旧西藏上层反动势力的代表。.

新!!: 联合国和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查看更多 »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新!!: 联合国和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第三世界

圖中三種不同顏色分別表示屬於冷战时期「三個不同世界」的國家。 '''藍色''':第一世界國家,'''紅色''':第二世界國家,'''綠色''':'''第三世界'''國家 第三世界通常指亞洲、非洲、中南美洲的發展中國家;其所指涉的國家和區域,雖然沒有絕對明確的界定,但一般指一些在政治、经济、社会現代化進程中比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大眾文化中,因對三種世界定義缺乏認識,而任意泛用第三世界一詞,去指稱世界上發展落後、甚至是蠻荒狀態(如傳染病肆虐、巫覡與私刑氾濫)的地區,帶有強烈的貶意。 傳統觀點是將世界諸國區分為第一世界:資本主義陣營的西方國家、第二世界:共產主義陣營的東方國家,以及第三世界:發展中的南方國家。.

新!!: 联合国和第三世界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世界大戰 (異世奇人)

《第三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Three)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異世奇人》系列1的第5集,於2005年4月23日在BBC One首播。本劇的編劇為拉塞爾·T·戴維斯,基思·保克負責執導。演員方面,除了常設的基斯杜化·艾克斯頓飾演博士和比莉·派佩飾演羅斯·泰勒(Rose Tyler)外,所扮演的哈莉特·鐘斯和所演的瑪格麗特·本蘭也有很重的戲份。 這集繼承上一集,講述博士在被外星族人Slitheen遇襲後如何化險為夷,以及與泰勒的男友維奇聯手擊退Slitheen的過程。最終,這一集在首播時英國共有798萬人收看,影評人給予的評價由正面到負面都有。.

新!!: 联合国和第三次世界大戰 (異世奇人)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次中东战争(英语:The first Middle East War,希伯来语: מלחמת העצמאות,阿拉伯语: النكبة)是1948年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地區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当时阿拉伯国家联合主动攻击以色列,它使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託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有960,000名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並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新!!: 联合国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联合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朝核危机

一次朝核危机是朝核问题的首次危机化。朝美双方最终签订《核框架协议》,结束此次朝核危机。建交不久的中韩两国在此次朝核危机中,相互配合,为化解危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 联合国和第一次朝核危机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拉曼内阁

一次拉曼内阁是马来亚联合邦第一届内阁,由东姑阿都拉曼所领导,1955年至1959年在任,是马来亚从自治过渡到独立的政府。 1955年7月27日,当时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马来亚华人公会(马华公会)和马来亚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所组成的选举联盟赢得了52个民选议席中的51席,首席部长一职由议会最大政党巫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出任。8月4日,在获得马来统治者会议御准之后,(钦差大臣)在其官邸公布了内阁名单。8月9日,内阁成员在的见证下宣誓就职。 这是英属马来亚第一个由民选议员担任多数高级职位的政府,当时尚有六个高级职位仍由英国钦差大臣委派的英藉官员出任,即布政司、财政司、律政司、国务秘书、经济司及防务司。.

新!!: 联合国和第一次拉曼内阁 · 查看更多 »

第一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

一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United Nations Angola Verification Mission I, UNAVEM I)是聯合國在安哥拉内战之後,在1989年到1991年之間,為了平复安哥拉国内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与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之间的内战,恢复和平稳定,建立统一政府所設立的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第一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 · 查看更多 »

第二聯合特遣部隊

二聯合特遣部隊 (Joint Task Force 2,簡稱:JTF2;Force opérationnelle interarmées 2,簡稱:FOI 2)是加拿大軍隊的一支精銳特種部隊,主要從事反恐作戰。該部隊跟、以及一樣都是隸屬於的特戰單位。其總部位於渥太華附近的德威爾山,並預定將於2019年遷到於特倫頓空軍基地興建的新設施。 目前大部份有關JTF2的資料都是保密的,而且加拿大政府也不會多作評論。.

新!!: 联合国和第二聯合特遣部隊 · 查看更多 »

第二語言

二語言指一個人除了第一語言之外,另外學習掌握的第二種語言,經常作為輔助語言以及通用語。此外,第二語言亦可與第一語言並列為個人母語。英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第二語言,而聯合國官方語言是排名第二最多人使用的第二語言。 第二語言的學習,往往可能是由於第一語言不再具有優勢(社會變遷、政治目的等),或是可以籍學習增強個人工作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例如,加拿大普查即定義第一語言為「幼時初學之語言且持續使用」,人類最早學習的語言有可能丟失,是為一種語言替換,這種情形可能發生在孩童隨著家庭徙居(因移民或國際認養)而進入一個全新的語言環境。.

新!!: 联合国和第二語言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印巴战争

二次印巴战争,也被称为1965年印巴战争或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是1965年4月至1965年9月间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的战争。为期五个月的战争造成双方数千人伤亡。它在联合国下授权停火,之后发表了塔什干宣言。 大部分的战争由两国陆军在克什米尔沿两国边界的地方展开。这场战争的细节,仍然有许多争议的地方。.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印巴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會議列表列舉了盟國的所有會議。 丘吉爾共出席14次會議,羅斯福出席了12次,斯大林出席了5次。.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

泰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军控制,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早在太平洋战争伊始,大日本帝国就希望泰国给予他们军事通行权,以此入侵英属印度和马来联邦。这个要求不被泰国民众所接受,但是首相銮披汶·颂堪所领导的泰政府认为:和日本友好要优于被日本--服。出于这个原因,泰国同意了日本的要求,日本军很快进驻泰国,等同于军事占领。不久,泰国便对盟军宣战。 相比于另外一个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来说,泰政府仍然有管理内政和泰国皇家军队的自由。但是日本人实际上需要的是像满洲国一样的全面控制,这意味着泰日两国之间的关系是非互利性的。E.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泰国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伊德利卜省冲突

二次伊德利卜省冲突是由叙利亚政府军发起的针对反对派武装的攻势,旨在于联合国促成的停火协议生效前在该地区对反对派武装形成优势。叙利亚官方宣称依照停火协议,政府军将在4月14日开始停火。.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伊德利卜省冲突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国共内战

二次国共內战發生於1945年至1949年間 ,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间为争夺中国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 抗日戰爭結束后,摩擦不斷的國共雙方開始在重慶展開談判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然而谈判很快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在戰爭初期,國軍一度取得全面優勢,佔領中共所控制的張家口和延安等戰略要地。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成功政策幫助下,解放军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以對抗國軍的重點進攻。及至1947年中,在挺進大別山後,中共更完全取得整場戰爭的主動權,戰局至此逆轉。解放軍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國軍,渡過長江,並在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则退往臺灣,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对峙,並長期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省)沿海爆發衝突,互有勝負。1979年後,海峽两岸关系才開始缓和,至此兩岸雙方再未發生戰事。迄今,内战戰火虽已停止,然而随着两岸政治情勢的变化,军事紧张局面亦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交戰雙方至今從未有正式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因此廣義的來說,目前海峽兩岸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車臣戰爭

二次車臣戰爭於1999年8月26日開始,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惨败的俄罗斯联邦在这次战争中终于获胜,车臣分离主义势力被击溃,俄罗斯夺回了对车臣地区的控制权。 在莫斯科、布伊納克斯克等城市接連發生多宗炸彈爆炸案後,俄羅斯政府指責是車臣分離主义分子所為,10月1日俄羅斯部隊進入車臣。俄軍的行動終結了車臣伊奇克里亞共和國當時實質上的獨立,使聯邦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 在戰爭初期俄軍及車臣當地的親俄民兵聯手對抗車臣分離分子,經過冬季圍城後,於2000年初奪取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車臣分離分子在此後數年繼續以游擊戰對抗俄軍并残忍杀害战俘,另外車臣叛軍也有發動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并焚毁作为俄罗斯族宗教场所的东正教教堂。然而实际上俄軍及叛軍双方也都被指犯有不少侵犯人權的事件。 到2009年止俄羅斯大致上已經重創了叛軍的活動能力,大規模的戰鬥已停止。俄國陸軍及內务部部隊不再駐守各條街道,在戰爭中損毀嚴重的格羅茲尼正在重建中。不過北高加索地區仍有零星的暴力事件,偶爾有以俄聯邦及地方政府部隊為目標的炸彈爆炸及伏擊發生。 2009年4月16日俄羅斯政府官方宣佈車臣的反恐行動正式結束,大部分軍隊已撤走,對付武裝分子的任務主要由當地警察負責。3個月後流亡外地的車臣分離分子領導人艾哈邁德·扎卡耶夫要求從8月1日起對車臣警察實施停火,又說他希望「從這一天起車臣人不會再向同胞開槍」。 戰爭中的準確死亡數字不明,非官方的數字估計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蹤,大多數是車臣平民,俄羅斯方面有逾5,200人陣亡。直至2002年12月各個保安部門共有4,572個人員被殺,而2003年至2007年有680個俄軍被殺,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新!!: 联合国和第二次車臣戰爭 · 查看更多 »

第二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

二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United Nations Angola Verification Mission II, UNAVEM II)是聯合國在安哥拉内战之後,在1991年到1996年之間,為了平复安哥拉国内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与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之间的停火,维持其和平稳定所設立的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第二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 · 查看更多 »

简化字

化字(simplified Hanzi《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第二版),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s),指大陆地區的汉字简化过程中已经被简化了的汉字。目前《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收录的简化字是大陆地區最新的简化字规范。 《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大约有两千二百余个,《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大约有简化字两千五百左右。 大多数汉字并没有被简化,被称为傳承字。 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之下,简化字有时会被不精确的称为殘体字、简笔字或者俗体字。 简化字的字形一些是古來有之,如「--」與「--」本義相同,是異體字的關係,並主要來自于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許多偏旁等來自草書,其類推簡化字也因而來自草書。 自1976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简体字表与大陆的简化字完全相同。.

新!!: 联合国和简化字 · 查看更多 »

簡悅強

簡悅強爵士,GBE,JP(,),香港政治家、銀行家和執業律師,1957年至1980年歷任市政局、立法局及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期間曾長年出任行政立法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與關祖堯爵士及馮秉芬爵士等人同為華人代表。簡悅強也是香港望族簡東浦家族成員,1963年至1983年在家族有份創辦的東亞銀行出任主席。 簡悅強早年先後受教於拔萃男書院、香港大學和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早於二戰以前已分別在英國和香港考取得執業律師資格。戰後,他於1945年加入羅文錦爵士旗下的律師樓,而且積極參與本地政壇,除了在1949年與貝納祺等人組織香港革新會,又在1957年至1958年任香港律師會主席,以及在1957年至1961年獲港府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 在行政立法兩局供職期間,簡悅強不單敢於為普羅市民發聲,且多番獲港府委以重任,當中包括在1974年與1979年分別獲港督麥理浩爵士指派草創消費者委員會及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並擔任兩個委員會的主席,以化解當時米價暴漲及公務員工潮等危機;此外,他也曾就設立廉政公署向麥理浩提供不少重要的意見。在1970年至1975年和在1979年至1983年間,他還兩獲港府委任為貿易發展局主席,任內配合香港工商業的發展需要,向各國推廣與香港貿易。 簡悅強也相當關注香港的高等教育發展,他由1963年至1983年間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校董、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董會主席和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另又於1983年至1996年擔任中文大學首任副監督,對中文大學的發展具重要影響。簡悅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也是兩所大學的終身校董。 在多年的公職生涯中,簡悅強經歷過不少動盪歲月。在1966年,時任交通諮詢委員會主席的他批准天星小輪加價,間接成為同年九龍騷動的導火線之一;在翌年的六七暴動期間,他嚴辭批評左派滋事份子,並主張港府以強硬態度加以對付,表現頗獲港府認同。簡悅強多年來深獲港府信任,屢獲英廷嘉獎。他在1972年及1979年兩度封爵,是歷來首位獲英廷賜封GBE勳銜的華人。在1975年英女皇訪港時,簡悅強更代表香港市民向女皇致歡迎辭,反映其地位深重。 簡悅強在1979年隨港督麥理浩等人出訪北京,期間與中共領導人鄧小平舉行閉門會談,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從英國接收香港主權,使他對香港前景感到擔憂。簡悅強返回香港後旋於1980年辭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至1983年辭任貿發局主席及東亞銀行主席,不久更將手上東亞股票轉讓予另一主要股東李冠春家族,從此淡出香港的商界與政壇。簡悅強晚年甚少在公開場合露面,至2012年以99歲高齡逝世,他生前在一眾在世非官守太平紳士中,資歷也是最深的一位。.

新!!: 联合国和簡悅強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联合国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米格爾·特羅瓦達

米格爾·多斯·安若斯·達·庫尼亞·里斯本·特羅瓦達(Miguel dos Anjos da Cunha Lisboa Trovoada,),前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理、總統,現任聯合國幾內亞比索建設和平綜合辦事處主任。 T T.

新!!: 联合国和米格爾·特羅瓦達 · 查看更多 »

米歇尔·卡凡多

米歇尔·卡凡多(Michel Kafando,1942年8月18日-),布基纳法索政治家、外交家,自2014年11月18日起任布基纳法索过渡总统, Burkina24, 17 November 2014.

新!!: 联合国和米歇尔·卡凡多 · 查看更多 »

粮食安全

糧食安全指的是能夠穩定地讓所有人取得足夠食物的狀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曾於2014年3月31日在日本橫濱召開會議時發表了一份報告,報告中指出:「氣候變遷正衝擊糧食與人類安全。」世界銀行總裁金墉也在4月表示,接下來5至10年間,氣候變遷將引起食物和水的爭奪戰。 在過去的戰爭中,拒絕運送糧食被用作一種武器,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封鎖運送途徑而導致糧食嚴重短缺。同樣,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迫使英國就範,出動潛艇以封鎖英國從外地輸入糧食。國家元首努力控制他們的國家能維持足夠的糧食供應,糧食安全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它可以推動國家政策、鼓勵使用農業補貼的刺激耕作或導致衝突。1996年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宣布“糧食不應該被用來作為一種武器”。.

新!!: 联合国和粮食安全 · 查看更多 »

精神药物

精神藥物(英語: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種化學物質的概稱,這些物質能夠穿越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腦內神經傳導改變,產生兴奋或抑制,如果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药品,例如咖啡因、安钠咖、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巴比妥、苯二氮卓类药物、佐匹克隆等。這些藥物可被作为娛樂性藥物使用。 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是可能被用作毒品的两大来源,1971年联合国制定了《精神药物公约》以管制毒品贸易。.

新!!: 联合国和精神药物 · 查看更多 »

精神药物公约

《精神药物公约》是一项控制苯丙胺、LSD等精神药物的联合国公约,1971年2月21日于维也纳签署通过。1961年制定的《麻醉品单一公约》无法禁止新出现的精神类药物,它所禁止的只有有限的古柯、大麻及阿片衍生物。 该公约界定了精神药物的范围,规定了精神药物的管制措施,并规定了对违反公约的处罚方法。 Category:精神药物管制 Category:國際公約.

新!!: 联合国和精神药物公约 · 查看更多 »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s,简称diabetes)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俗稱「三多一少」的症狀:、 、及體重下降。對於第一型糖尿病,其症狀會在一個星期至一個月期間出現,而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則較後出現。不論是哪一種糖尿病,如果不進行治療,可能會引發許多併發症。一般病徵有視力模糊、頭痛、肌肉無力、傷口癒合緩慢及皮膚很癢。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嚴重的長期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等。 糖尿病有兩個主要成因: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全世界糖尿病患人數,1997 年為 1 億 2,400 萬人,2014年全球估计有4.22亿成人患有糖尿病。由於糖尿病患人數快速增加及其併發症,造成財務負擔、生活品 質下降,因此聯合國將每年的 11 月 14 日定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

新!!: 联合国和糖尿病 · 查看更多 »

紐埃

紐埃(纽埃语:Niuē)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的一个岛国,距离新西兰北部有2,400公里,其西为汤加、以北是萨摩亚,以东则是邻国的库克群岛。纽埃国土爲一橢圓形島嶼以及周圍的珊瑚礁環繞组成,面積260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2003年),種族屬波利尼西亞人。講紐埃語和英語。多信奉埃克利西亞紐埃教。出產西番果、椰子和檸檬、香蕉等。有小型水果加工廠。出售郵票亦爲重要經濟收入。首府阿洛菲,人口600多。紐埃和新西兰保持自由聯合的关系。.

新!!: 联合国和紐埃 · 查看更多 »

紐西蘭國籍法

紐西蘭國籍法 (Raraunga Aotearoa in Māori)以《1948年英國國籍與紐西蘭公民身份法》而訂立,正式確認了紐西蘭人的身份定義。 現今國籍法以2005年4月25日生效的《2005年紐西蘭公民身份(修訂)法》為基礎。 紐西蘭內政部公民身份辦事處是紐西蘭國籍事而的全權機構。.

新!!: 联合国和紐西蘭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素食主義

素食主義(vegetarianism)是一種有關飲食的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被稱為素食主義者(vegetarian),宗教中立的說法為蔬食。 這些人不食用飛禽、走獸、魚蝦等動物的身體,只以穀糧、蔬菜和水果等植物及其製品來維持生命。世界各國或不同文化中的素食主義有所不同,有些素食主義者食用蜂蜜、奶類和蛋類等动物产品,純素主義者不食用包括蛋類、奶製品在内的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品。目前擁有最高素食人口比例的地方是印度。.

新!!: 联合国和素食主義 · 查看更多 »

索菲亚 (机器人)

索菲亚(Sophia)是由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Hanson Robotics)开发的类人机器人。她的研发旨在学习和适应人类的行为、与人类一起工作,并在世界各地接受采访。 2017年10月,索菲亚成为沙特阿拉伯公民,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国籍的机器人。.

新!!: 联合国和索菲亚 (机器人) · 查看更多 »

索馬利亞海盜

索馬里海盜(burcad badeed Soomaali ah),泛指在東非紅海與阿拉伯海之間,索馬里外海亞丁灣附近打劫商船、劫持人質并進行勒索的海盜。自21世纪初索马里内战第二阶段爆发起,当地海盗活动开始猖獗并严重影响国际航运,情况堪忧。 联合国调查其原委,为外国渔船趁索马里内乱进入其海域大肆非法捕捞,并且一些欧美国家船只趁乱在此海域倾倒包括核废料在内的各种有毒废料,使得当地渔业经济遭受破坏。而索马里由于连年内战,海岸警卫力量严重缺失,无法抵抗外国船只。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则彻底摧毁了索马里沿海地区本已虚弱的经济。作为回应,部分渔民开始组织对当地渔业进行武装保护,最终演变成为海盗。根据2009年Wardheer新闻的一份调查显示,索马里70%的沿海居民强烈认同,海盗作为一种国防形式保护了当地水域。由一些海盗组织的名称(如“国家志愿海岸警卫队”)也可以看出,海盗的前身实际上为渔民自发组织的民兵。然而在发现了抢劫的巨额利润后,当地武装部队的主要动机则发生了改变。 2006年起,以美国海军为首的25国海军组成了第150号联合任务部队(Combined Task Force 150),在亚丁湾水域划出了“海事安全巡逻区”。包括中国、印度、伊朗和俄罗斯等其他国家与此同时也纷纷派出海军,前往海盗多发水域巡逻并保护商船。在各国的严厉打击下,自2012年起在印度洋活跃的海盗几乎消失。.

新!!: 联合国和索馬利亞海盜 · 查看更多 »

索馬里國旗

索马里国旗自1954年10月12日起启用,由该国开国总统穆罕默德·阿瓦勒·利班设计。2012年8月1日,索马里政府改用蓝色深度进行加深后的新国旗。 根据利班所说,为纪念联合国协助索马里从意大利独立,此国旗的设计与联合国旗帜相似。 国旗上五角星的五角分别代表索马里人聚居地在殖民地时期被瓜分成的五个区。.

新!!: 联合国和索馬里國旗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内战

索馬里內戰爆發於索马里的武装冲突,自1991年迄今。.

新!!: 联合国和索马里内战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兰

索馬里蘭共和國(Jamhuuriyadda Soomaaliland,أرض الصومال,英語:Republic of Somaliland)位於非洲之角,是一个事实上独立的共和国,曾受英國殖民統治,為英屬索馬里。1991年5月,索馬里北部屬的諸部落宣佈獨立,成立索馬里蘭共和國,简称索马里兰。而索馬里蘭則是對該政府統管轄區域的稱呼。該國實際控制原索馬里十八個省份中的五個,但未曾獲其他国家和國際组织承認。 該國东部和索马里邦特兰国接壤,西部和南部与衣索比亞接壤,吉布提在其西北方,北面隔着亞丁灣和也门相望。面積137,600平方公里,首都哈爾格薩。.

新!!: 联合国和索马里兰 · 查看更多 »

索马里兰国徽

索马里兰共和国国徽于1996年10月6日与索马里兰共和国国旗同时通过临时国会批准。1991年5月18日,索马里兰宣布从索马里共和国独立,实际控制且管辖今日的索马里联邦共和国西北部近三分之一的领土,是索马里境内最为和平、发展最好的区域。由于联合国组织一向只承认索马里内战前的索马里联邦政府(即“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索马里兰共和国政府至今仍未获得任何国家的正式承认,但在2009年内战战斗中,埃塞俄比亚军队及政府官员与之有过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索马里兰国徽为一金黄圆盘,一个平称立于中央,代表平等与法制社会,称下是只常见于阿拉伯与阿拉伯影响深的国家的国家标志中的薩拉丁之鹰。分别代表自由与平等的两个手在鹰下合手。两根橄榄枝环绕在圆盘周边,象征和平。两根橄榄枝交接上方用阿拉伯文行书体写出伊斯兰教中的太斯米“诵真主之名”(),同时从侧面隐示索马里兰的穆斯林背景。.

新!!: 联合国和索马里兰国徽 · 查看更多 »

約翰·索爾斯

罗伯特·约翰·索爾斯爵士,GCMG(Sir Robert John Sawers,),英国外交官,高级公务员。曾在2009-2014年间任秘密情报局(通稱軍情六處,MI6)主管。他在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担任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 联合国和約翰·索爾斯 · 查看更多 »

約翰·柏金斯

約翰·柏金斯(John Perkins,),出於美國漢諾威,作家。他最著名及最近期的著作,是2004年出版的《經濟殺手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man),當中描述他本人在擔任美國「經濟殺手」一職時,如何以各種手段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並使其對美國俯首稱臣。這本書在紐約時報的暢銷榜逗留了超過70週,並且被翻譯成超過32種語言和,但是對於書中的內容與真實性,曾引起很多爭議與批評。 另外他並寫作一些關於原住民文化相關神秘主義(如薩滿教)的文章。.

新!!: 联合国和約翰·柏金斯 · 查看更多 »

約旦航空

約旦航空(Jordan Aviation)是一間位於約旦安曼的航空公司。樞紐機場為馬爾卡國際機場和侯賽因國王國際機場。約旦航空是阿拉伯航空運輸組織中的一間航空公司。.

新!!: 联合国和約旦航空 · 查看更多 »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ខ្មែរក្រហម,罗马化:Khmer Kraham;Khmer Rouge),又译作赤--柬、赤色--高棉,是一个政治术语,由西哈努克亲王于1960年代提出,用以代指柬埔寨共产党及其后继者。 1970年朗诺等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西哈努克在中国支持下和红色高棉结成柬埔寨民族統一阵线,进行了抗美救国战争,并于1975年推翻了美國資助的朗诺政权。取得政权后,柬埔寨共产党掌握了实权,宣称奉行毛泽东思想。趁中国文革之勢,在柬埔寨推行极左的社会工程政策,旨在实现所谓纯粹共产主义。极端的农业改革导致了大规模饑荒。不顾缺医少药而强调绝对自给自足,导致了数千人丧生于疟疾等可治愈疾病。甚至包含婚姻和家庭關係等都遭到解體。饑荒、苦役、肆意的处决以及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使得其治下的柬埔寨有上百萬人死亡,被称为红色高棉大屠杀。据柬埔寨历史资料收集中心报告,他们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三国的协助下,在全柬170个县中的81个县进行了勘察,在9,138个坑葬点,发掘出近150万具骷髅。法国学者發明自我屠殺一词来形容紅色高棉。 从1977年起就和柬埔寨不断有边界冲突的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78年底对柬埔寨进行了大规模入侵,并于1979年初建立了韩桑林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1年12月,柬共迫於形勢宣布自行解散。原柬共势力新建立了民主柬埔寨党,并与西哈努克的争取柬埔寨独立、中立、和平与合作民族团结阵线和宋双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国阵线组成了抗越的民主柬埔寨三方联合政府并成立了联合政府。在美国和中國的支持下,红色高棉政权继续掌握着柬埔寨的聯合國席位作为柬埔寨在国际上的合法代表,直到1993年為止。 2007年,由联合国与柬埔寨共同组建的柬埔寨法院特别法庭陆续逮捕了农谢、英萨利及他的夫人英蒂丽以及乔森潘,加上已于1999年被捕的康克由,构成了特别法庭的主要被告。2009年2月18日,特别法庭开庭提审康克由,拉开审判前红色高棉成员及主要领导人的序幕。2010年7月26日,特別法庭以戰爭罪、反人類罪、酷刑和謀殺罪判處紅色高棉統治柬埔寨期間S-21集中营的監獄長康克由35年監禁。2012年2月3日,特別法庭驳回其上诉,改判为无期徒刑。 2014年8月7日,柬埔寨红色高棉前高官农谢、乔森潘因战争罪和反人類罪被判终身监禁。.

新!!: 联合国和紅色高棉 · 查看更多 »

綠色左派

綠色左派(GroenLinks,缩写为GL)是荷蘭的一个綠黨。 綠色左派成立於1989年,由四個左派政黨合併而成:和平主义社会党、荷蘭共產黨、激進者政治黨、福音人民黨。在經歷1989年與1994年兩次令人失望的選舉後,該黨從1994年至2002年間的選舉表現都十分突出。該黨領袖保羅·羅森莫勒(Paul Rosenmöller)在科克內閣期間被媒體、政治家和學者視為非正式的反對黨領袖,即使綠黨只是第二大反對黨。2002年,菲姆克·哈爾斯瑪(Femke Halsema)成為新任領袖。他強調寬容、自由與解放作為黨的關鍵價值。 綠色左派稱自己為「綠色社會」、「寬容」。他們將自己定位在熱愛自由傳統的左派。綠色左派的主要支持者集中在大城市,特別是有大學的城市。政治光譜方面,綠色左派較工黨為左,但較社會黨為右。 綠色左派在全國成立超過250個地方黨部,黨員超過21,901名。黨代表大會開放給所有黨員參加。綠色左派是全球綠黨與歐洲綠黨成員之一。2010年荷蘭大選,該黨從7席增至10席。.

新!!: 联合国和綠色左派 · 查看更多 »

維多里歐·艾里格尼

維多里歐·艾里格尼(Vittorio Arrigoni,)是義大利的記者、作家、人權運動家。他生前長期與由巴勒斯坦人組成的組織國際團結運動合作,替巴勒斯坦人民一方在國際上發聲。 於2011年4月期間他在加薩遭到激進份子給綁架殺害,是繼2007年艾倫·約翰斯頓之後另一位於該地區遭綁的外國記者。.

新!!: 联合国和維多里歐·艾里格尼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联合国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維他奶

維他奶(Vitasoy)是香港家喻戶曉的豆奶(豆漿加乳固體)飲品品牌,自1940年開始在香港生產,由香港上市公司維他奶國際管理,生產廠房遍及中國大陸、香港、澳洲和新加坡,行銷全球40個國家。.

新!!: 联合国和維他奶 · 查看更多 »

維持和平

維持和平(Peacekeeping)的活動,旨在創造有利於維持持久和平的條件。經研究發現,維和能減少戰場上平民的死亡,並降低再次引發戰爭的風險。.

新!!: 联合国和維持和平 · 查看更多 »

維拉·薇契-斐柏嘉

伊拉·维凯-弗赖贝加(Vaira Vīķe-Freiberga,)港澳译作維拉·薇契-斐柏嘉。是第六任拉脫維亞總統,也是拉脫維亞第一任女總統和東歐第一位女元首。她在1999年當選拉脫維亞總統並在2003年連任。.

新!!: 联合国和維拉·薇契-斐柏嘉 · 查看更多 »

綜合外交政策局

綜合外交政策局(そうごうがいこうせいさくきょく)是日本外務省的內部部局之一,成立於1993年(平成5年)8月1日。.

新!!: 联合国和綜合外交政策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制裁

經濟制裁(Economic sanctions),採用斷絕外交關係以外的非武力強制性措施。泛指全面性的貿易中止、特定物資禁運、人員禁入(travel bans),以及金融資產之凍結(freeze)。一般認為,財政、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制裁均屬於經濟制裁。.

新!!: 联合国和經濟制裁 · 查看更多 »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是中華民國總統府附屬任務編組機關,乃中華民國政府研議設置「國家人權委員會」前之最高人權政策諮詢機構。其功能包括人權政策之提倡與諮詢、國家人權報告之提出、國際人權制度與立法之研究、國際人權交流事務之研議以及提供總統其他人權議題相關諮詢事項,包括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及蔡英文政府均設有人權諮詢委員會。 中華民國政府現有三大人權保障組織機制,包括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以及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

新!!: 联合国和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 IFRC;阿拉伯语:)(初创时名为红十字会联盟,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是一个国际人道主义组织,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各国家协会(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共同组成了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该组织成立于1919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它负责协调各国家协会的活动,以“通过动员人道力量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在国际层面上,该联合会与国家协会密切合作,领导和组织大规模紧急救援。 一般而言,依照七项基本原则(见下文)中的「普遍」原則,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国家协会(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而在「統一」原則下,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国家协会。由亨利·杜南創立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依照《日內瓦公約》及相關議定書的規定,提供戰俘人道協助、監察戰俘待遇。「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联合会」則負責協調国家协会,跨國救援和平时期的受害者。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現在都是聯合國的觀察員。.

新!!: 联合国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红线女

紅線女(),原名鄺健廉,廣東开平人,生于广州西关,著名粵劇演員,人称“女姐”,代表作《紅燭淚》、《昭君出塞》及《荔枝颂》,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女腔(大陸官方稱為「红腔」)。.

新!!: 联合国和红线女 · 查看更多 »

约翰·博尔顿

约翰·罗伯特·博尔顿(John Robert Bolton,),美國政治人物,耶鲁大学法学博士,执业律师、外交家。.

新!!: 联合国和约翰·博尔顿 · 查看更多 »

约翰·彼得斯·汉弗莱

约翰·彼得斯·汉弗莱(John Peters Humphrey, )加拿大勋章获得者,也是加拿大的法律学者,法学家和人权倡导者。.

新!!: 联合国和约翰·彼得斯·汉弗莱 · 查看更多 »

约翰·克里

约翰·福布斯·克里(John Forbes Kerry;)是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曾任第68任美国国务卿。他於1985年至2013年間擔任代表麻萨诸塞州的聯邦參議員,並曾任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主席。凱瑞是民主黨在2004年的總統候選人,但敗給了競選連任的乔治·沃克·布什。 2012年12月21日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提名凱瑞為接替希拉蕊·柯林頓的國務卿人選。凱瑞於2013年1月29日由參議院以94-3的投票結果獲得同意出任國務卿,自2月1日起就任到2017年1月20日政權交接為止。.

新!!: 联合国和约翰·克里 · 查看更多 »

约翰·贡布扎布·杭锦

约翰·贡布扎布·杭锦(John Gombojab Hangin,)中国内蒙古太仆寺左旗人,恩克巴圖之侄,美国蒙古学家。〔俄罗斯〕马·伊·戈尔曼,西方的蒙古学研究,陈弘法 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

新!!: 联合国和约翰·贡布扎布·杭锦 · 查看更多 »

约翰·霍金

约翰·霍金(英文:John Hocking,),澳大利亚人,现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ICTY)登记官,从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同时兼任(UNMICT)登记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任命霍金先生连任两个任期:第一个任期于2009年5月15日,第二个任期于2013年5月15日,领导前南刑庭的登记部,登记部是法庭的一个中立部门,主要为法官、检方和辩方提供法律、外交和行政方面的支持工作。潘基文先生也于2012年1月18日任命霍金先生担任国际刑事法庭余留机制的第一任登记官,负责该机制的启动工作。 霍金先生于1997年加入前南刑庭,参与法庭首起多被告诉讼案,Celebici案,并担任法律协调官员。随后他担任前南刑庭与卢旺达刑庭上诉庭的资深法律官员。霍金先生自2004年9月起担任前南刑庭副登记官。在从事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之前,他在国际与国内均从事过法律工作与政策工作,包括在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电视广播电台,特殊广播服务,在伦敦的英国电影协会和澳大利亚电影协会。 在他的早年工作中,霍金先生曾分别担任澳大利亚高等法院法官、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前上诉庭庭长Michael Kirby法官的助理,以及伦敦人权律师Geoffrey Robertson Q.C.的法律助理。 霍金先生取得伦敦律师职业资格(林肯律师学院),并曾担任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最高法院的律师。霍金先生拥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学硕士、悉尼大学法学学士以及莫纳什大学科学学士学位,他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

新!!: 联合国和约翰·霍金 · 查看更多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简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Hopkins或JHU),是一所主校区位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市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于1876年根据慈善家约翰·霍普金斯的遗嘱用其遗产建立。学校在美国马里兰州、华盛顿特区、中国南京、新加坡、意大利博洛尼亚设有校区或研究机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它的成功引发了美国其它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连续31年将该校列为全美科研经费开支最高的大学。学校以医学、公共卫生、空间科学、国际关系、歷史學、文学及音乐等学科而闻名世界,也是哈勃空间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地面控制中心所在地。 截止至2012年,共有37名校友获诺贝尔奖。.

新!!: 联合国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查看更多 »

约翰·肯尼迪

约翰·費茲傑拉爾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也译作--,美国第35任总统,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肯尼迪政治家族成员,被视为美国自由派的代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擔任美軍軍官,曾在南太平洋英勇救助了落水海军船员,因而获颁紫心勋章,而後從政,1946年至1960年期间先后推任众议员和参议员,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國首位,亦為唯一一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任期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直到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为止,任内的主要事件包括:試圖廢除聯邦儲備委員會、猪湾入侵、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圍牆的建立、太空競賽、越南战争以及美国民权运动。 由於在古巴危機高峰期間的應對沉著,以及在蘇聯人進入宇宙後全力支持科技競爭,他此後決定的政策方向日後引領NASA成功達成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壯舉,美國人也收穫大量的高科技優勢,在针对总统功绩的排名中,通常僅被史學家列在排名中上的位置,但他在大眾文化中的地位卻更高,一直被大多数美国人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這和他在冷戰期間太空計畫的關鍵地位極有關連。此外,肯尼迪于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官方在随后的调查报告表明,李·奥斯華是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但奥斯華亦隨即被另一位刺客傑克·魯比刺殺,使得案件真相撲朔迷離。肯尼迪遇刺案被视为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之一,因为这一事件在其后数十年中一直影响了美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新!!: 联合国和约翰·肯尼迪 · 查看更多 »

约翰·柯布·库珀

小约翰·柯布·库珀(John Cobb Cooper,Jr.,,是一位美国法学家及泛美航空公司高管和总统顾问。 约翰·库珀出生于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其父母是约翰·科布和玛丽·科德韦尔·库珀。 从新泽西州劳伦斯维尔学校毕业后,他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并在1909年获得法律学位。1911年成为佛罗里达洲的一名律师,曾在1916年和1924年二次当选为民主党全国大会代表。1917年他加入美国海军,一战结束时晋升为中尉军衔。1918年与玛莎·海伦·马弗尔结婚,共生育有三个孩子:两位女孩和一位男孩。一年后,他由现役转为后备役,并在1921年升任为少校。 1927年到1934年期间,他曾任佛罗里达州律师协会法律杂志主编;1932年-1934年被任命为国际航空技术委员会法律专家;1934年-1945年成为泛美航空公司副总裁,1944年-1946年在董事会任职,由于他的上述从业资历,1945年被选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首届执行委员会;1947年担任美国总统航空政策委员会顾问;1945年-1950年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1年库珀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创建了航空航天法研究所,该机构现已成为联合国负责航行安全的机构-国际民航组织总部。1952年他被麦克吉尔大学授予硕士学位;从1951年至1957年,被聘为麦克吉尔大学国际航空法教授,成为国际航空法研究所首任主任,之后他被聘为名誉教授。 他是《飞行权》一书的作者及有关在轨人造卫星航空/太空权法律思考的开创者。1957年10月起苏联开始了人造卫星发射,对于盘旋在美国上空的人造卫星,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向他咨询过有关"飞越权"的法律意见。他的母校普林斯顿大学在授予他荣誉博士时,称他为“空间法之父”。 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起直到生命结束,他一直为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法律顾问。 他是航空和航天领域国际法理论先驱,曾在1951年撰写了第一篇论述太空所有权题材的论文-《高空飞行和国家主权》。 他的弟弟是电影制片人"梅里安·考德威尔·库珀",曾担任泛美公司董事,最出名的可能是他在1933年所创作的电影《金刚》,作为泛美公司主管他成功促成了他的哥哥出任泛美公司法律顾问和副总裁。 为开拓泛美公司海外业务市场,约翰·库珀曾与著名飞行员查尔斯·林德伯格(泛美公司顾问)一起驾驶小飞机在爱尔兰(香农)与法国(奥利)选择机场建设地址。.

新!!: 联合国和约翰·柯布·库珀 · 查看更多 »

约翰逊·阿吉伊-伊龙西

约翰逊·托马斯·乌穆纳奎·阿吉伊-伊龙西少将(Major General Johnson Thomas Umunnakwe Aguiyi-Ironsi) 尼日利亚军事将领。伊博族人。1966年1月16日发动军事政变上台,7月29日被一群北方军官率领的反政府军推翻并杀死。.

新!!: 联合国和约翰逊·阿吉伊-伊龙西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本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 - 1953 年),任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生于俄罗斯帝国哥里,毕业于梯弗里斯神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他倾向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别,并组织了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以筹集革命资金。1913年开始使用笔名斯大林(Ста́ли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派执政后,斯大林为七名政治局成员之一。斯大林在苏联成立后,成为苏共的总书记。尽管列宁反对,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权并清洗了反对派。随后他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强制推行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型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然而农业集体化则扰乱了食品生产,引發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树立个人崇拜同时,对党、政、军领导人,少数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劳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 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瓜分波兰,然而随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苏联红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二战时期吞并了波罗的海国家,在战后的东欧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并支持中国、朝鲜及北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扩大了的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支持的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战后对峙形成冷战。斯大林带领苏联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使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在战后大饥荒后,斯大林发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产主义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并对其展开批判及进行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义影响了世界上众多的马列主义组织及政府,而斯大林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象征。在苏联解体后,因曾领导抗击纳粹德国胜利及建设苏联,斯大林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赞扬。对其的批评则多强调他任内使得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并发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镇压。.

新!!: 联合国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осип Броз Тито,拉丁字母:Josip Broz Tito;),本名约瑟普·布罗兹,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主席团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政35年的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尽管执政时期被人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的个人形象通常被视为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还是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与印度總理尼赫鲁、埃及總統纳赛尔共事。.

新!!: 联合国和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查看更多 »

级别资历章

级别资历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有的一种佩戴于07式军服的附件,外形类似于中国人民解放军55式军服的勋表,但并没有勋表的功用,仅可代表服役年限和任职级别。仅军官和文职干部可以使用,士兵则佩戴国防服役章。.

新!!: 联合国和级别资历章 · 查看更多 »

纳吾肉孜节

纳吾肉孜节,也译诺鲁兹节或耨儒孜节(نوروز,拉丁化:Nowrūz,国际音标:,意为“新的一天”或“新的光明”),是伊朗人的传统节日Josef W. Meri, Jere L. Bacharach, "Medieval Islamic Civilization: L-Z, index ", Taylor & Francis, 2006.

新!!: 联合国和纳吾肉孜节 · 查看更多 »

纳米比亚历史

自1884年以来,纳米比亚曾是德属西南非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联盟指派南非管理此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合国要求南非将西南非洲作为联合国托管地,遭南非政府拒绝。1990年,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新!!: 联合国和纳米比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纳迪亚·穆拉德

纳迪亚·穆拉德(نادیە موراد / Nadîye Murad,نادية مراد,)是一位雅兹迪人权活动人士,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14年8月,21岁的穆拉德与其他数千名雅兹迪妇女一起被伊斯兰国囚禁,后遭到虐待并沦为性奴。 她的多位家人则被伊斯兰国杀害。同年11月,她成功逃离伊斯兰国的掌控,并最终前往德国斯图加特避难。 在此之后,穆拉德成为了一名人权活动人士。2016年9月,她被任命为首位联合国人口贩卖幸存者尊严亲善大使。同年10月,她先后获得了欧洲委员会与欧洲议会萨哈罗夫奖。.

新!!: 联合国和纳迪亚·穆拉德 · 查看更多 »

纺织品

纺织品(textile),是用纺织材料制成的一种轻工业產品。纺织品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特别是服装和饰品,在工业等领域中应用也非常广泛。.

新!!: 联合国和纺织品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原则

纽伦堡原则是确定哪些行为构成战争罪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此文件由联合国制定,将二战后针对纳粹党成员的纽伦堡审判所依据的法律原则编撰为法典。.

新!!: 联合国和纽伦堡原则 · 查看更多 »

纽伦堡审判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又称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俗稱纽伦堡大审或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Nürnberger Prozesse),是盟军根据国际法和二战后的战争法举行的一系列军事法庭。 这些审判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纳粹德国政治、军事、司法和经济领导人员的起诉。他们策划、执行或以其他方式参与了大屠杀和其他战争罪行。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市举行,故被称为纽伦堡审判。这些判决标志着古典国际法与现代国际法之间的转折。 第一组也是最为人所知的一组审判是国际军事法庭前的主要战犯审判。 这组被英国参与审判的法官之一——诺曼·伯基特描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审判”。审判在1945年11月20日至1946年10月1日期间举行,法庭的任务是审判第三帝国中最重要的24名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尽管马丁·鲍曼是被缺席审判,而罗伯特·莱伊在审判开始一周内自杀。 阿道夫·希特勒、海因里希·希姆莱、威廉·布格多夫、汉斯·克雷布斯和約瑟夫·戈培尔都在1945年春天自杀,以免被捕,唯独海因里希·希姆莱在自杀前被捕。 克雷布斯和布格多夫在希特勒自杀两天后在同一地点自杀。 1942年,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被捷克游击队刺杀;1945年,在挪威用炸药自杀,所以他们并不包括在内 。阿道夫·艾希曼逃到阿根廷,以避免被盟军俘虏,但被以色列情报部门摩萨德俘获,并于1962年绞死。赫尔曼·戈林被判处死刑,但在处决前一晚自杀,作为对他被俘虏的一种藐视。霍尔蒂·米克洛什在1948年纽伦堡举行的中出庭作证。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军事法庭开展的第一组审判。主要战犯审判的被告共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国内阁在內的6个组织也被调查和判决,其中3個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个无罪。除了这22名被告和6个团体外,美国根据盟国管制理事会于1945年12月20日发布的管制委员会法第10条,对其余部分战犯进行第二组审判,即纽伦堡后续审判,其中包括和等共12场审判。 此次审判中,罪行的典型性和法庭的构成都代表着法律上的一种进步,联合国随后将其运用于发展有关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侵略战争问题的具体国际法理和推动国际刑事法院的设立。.

新!!: 联合国和纽伦堡审判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联合国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电影学院

纽约电影学院(通常称为NYFA )创立于1992年,是一所全球最大的私立电影学院。纽约电影学院的教学理念:实践出真知,边做边学,坚信每一个对影视有激情和梦想的人都有接受高质量电影教育的权利。学院以创新的课程、优秀的获奖教师、前沿专业的设备吸引了全球大量优秀学子前来就读。学校课程由美国教育部授权的全国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会(NASAD)认可。.

新!!: 联合国和纽约电影学院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新!!: 联合国和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又称“A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国际人权公约,包括序言及五个部分,共31条。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着共同的序言及关于人民自决权的规定,是国际人权宪章体系的第二个文件。 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开始起草国际人权公约。1950年,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审议人权委员会提交的仅保护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公约草案。大会认为这一公约草案不全面,没有包括《世界人权宣言》的全部内容,未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予以保护,要求人权委员会对草案进行补充和修正。鉴于公民和政治权利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难以共用一套监督机构,1952年,第六届联合国大会决定由人权委员会起草两个人权公约,一个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另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1954年,人权委员会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草案》(同时提交的还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草案》)提交第九届联合国大会审议。1966年12月16日,第二十一届联合国大会第2200A号决议通过,并开放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1976年1月3日生效。.

新!!: 联合国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查看更多 »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社會經濟人權,例如受教育的權利、住屋權利、擁有基本的生活質素等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被視為受保護的國際人權權益,属于第二代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为第一代人权)。聯合國的成員都有其責任去尊重、保護及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也期望成員國會作出實際行動。 世界人權宣言內包含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是國際認可的首要參考資料。而兒童權利公約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則有不少保障兒童和婦女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則禁止因為種族或膚色歧視而制定有關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新!!: 联合国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查看更多 »

绪方贞子

绪方贞子(,)DCMG,是一位日本女性国际政治学者,前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

新!!: 联合国和绪方贞子 · 查看更多 »

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

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发生于2010年11月28日,文件泄露网站维基解密(WikiLeaks)泄露了251287份美国国务院与美国驻外大使馆之间联系的文传电报。 维基解密首先公开了220份外交电报,并将另一部分发给了五家大媒体(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德国《明镜周刊》、西班牙《国家报》以及法国《世界报》)进行报导。维基解密计划将在几个月内完全公开所有文件。 大多数文件有关美国和中东国家的外交关系,文件还覆盖了有关中国大陸、朝鲜、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与德国、英国、俄罗斯、利比亚国家元首的内容。 文件中大约100000份被标签为“秘密”(confidential),大约15000份“机密”(secret)文件,没有“最高机密”(top secret)的文件。 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导致了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和延续至今的土耳其、乌克兰和泰国等反对政商合一统治的占领运动。.

新!!: 联合国和维基解密泄露美国外交电报事件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联合国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国际中心

维也纳国际中心(Vienna International Centre;Internationales Zentrum Wien),通常称作维也纳联合国城,为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UNOV)所在地,位于多瑙河以北。维也纳国际中心由奥地利建筑师 Johann Staber 设计,兴建于1973年到1979年。在维也纳建立国际机构的最初想法来自于奥地利总理布魯諾·克賴斯基。 六座Y形办公大楼环绕着圆柱会议大楼,总面积为23万平方米。最高处高127米,28层。约有5000人在维也纳国际中心工作,因此设有餐饮,购物设施和一个邮局,两家银行(奥地利银行和联合国联邦信贷联盟)和旅行社。 维也纳国际中心是治外法权区域,不受当地法律管辖。.

新!!: 联合国和维也纳国际中心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英文簡稱VCLT)是有關國際條約的國際法條約,於1969年5月22日通過untreaty.un.org,,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last update: 30 June 2005.

新!!: 联合国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布特

维克多·安纳托利耶维奇·布特 (Виктор Анатольевич Бут1967年1月13日生于苏联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杜尚别),是一名俄罗斯前格鲁乌少校与军火商人 Anderson, Julie (200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ce and Counter-Intelligence, 20:2, 258 - 316, 309页。 ,绰号“死亡商人”。他涉嫌用自己的私人机队向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提供武器及向非洲的多起内战输送大量军火。他也是道格拉斯·法拉赫(Douglas Farah)与斯蒂芬·布劳恩(Stephen Braun)所著《死亡商人》(Merchant of Death)一书的主角 ISBN 978-0470048665。按照李·S·沃洛斯基(Lee S. Wolosky)的说法,他是“非法武器走私界的最强高手”。 最近的报告称他还在伊拉克使用掩人耳目的皮包公司和航空货运公司(运输航空(Airline Transport),西部航空(Air West,苏丹),运通航空(Aerocom,摩尔多瓦)和泛航出口(TransAvia Export))进行活动。布特引起官方注意是在1990年代,当时他被指控在停火协议促成后向西非叛军提供武器。那时他就拥有或者使用多家航空公司,包括之后被当局强迫关闭的塞斯航空(Air Cess,阿联酋)和中非航空(Centrafrican)。他还向已被推翻的利比里亚领导人查尔斯·泰勒的政权提供军火。 在2006年5月,200 000支AK-47冲锋步枪涉嫌在途经波黑至伊拉克的路上丢失,布特拥有的其中一家航空公司是承运商。照斯罗伯德纳·博斯纳(Slobodna Bosna)和道格拉斯·法拉赫的说法布特的生意伙伴是哈桑·琴吉奇(Hasan Čengić),波黑联邦前副总理。 布特于2008年3月6日在泰国曼谷被抓获。在此之前五天哥伦比亚政府发现了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FARC)化名为“劳尔·雷耶斯”的领导人在其长期居住的营地内的电脑。 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2005年影片《軍火之王》中的主角尤里·奥洛夫,据说原型部分来源于维克多·布特。.

新!!: 联合国和维克多·布特 · 查看更多 »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

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Глушков,),家乡顿河畔罗斯托夫,逝世于莫斯科。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控制论研究院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副院长,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院士(1964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外国院士(1975年),保加利亚科学院外国院士(1974年),波兰科学院外国院士(1977年)。德国利奥波第国际科学院院士(1975年)——此科学院的知名院士还有歌德、爱因斯坦、马克斯·普朗克和居里夫人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荣誉博士(1975年)。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 多次当选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程序委员会的成员和主席,并在纽约、爱丁堡、斯德哥尔摩、卢布尔雅那(前南斯拉夫)组织举办代表大会,主要负责电子计算机在自然科学、机器、语言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人工智能创建方面的应用。因主持代表大会的学术水平极高,格卢什科夫收到过美国副总统、瑞典国王的感谢信,也因此获得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的银色勋章。1971年,格鲁式科夫被联合国任命为计算机技术专家。 格卢什科夫曾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写过关于控制论的文章。作为客座教授曾到访过波兰、匈牙利、东德、西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古巴、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印度、西班牙、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和芬兰。 1967年,在格卢什科夫带头下,苏联成立了第一个控制论研究所(隶属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科学院),1969年,他建立了数字机器理论、计算机系统构造,1975年又建立了计算递归宏观组织结构。因此,他三次被授予列宁勋章(1967、1969、1975年),被授予一枚十月革命勋章(1973年),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69年),并数次获得列宁奖金和国家奖金(1968、1970、1977、1981年) 其它荣誉还包括: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一级勋章(1973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劳动旗帜勋章(1976年),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银色勋章(1974年)。 1996年,在格卢什科夫逝世14年后,为表彰他在科技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组织Computer Society授予了他Computer Pioneer奖章。.

新!!: 联合国和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格卢什科夫 · 查看更多 »

维生素C

維生素C(Vitamin C/ascorbic acid,又稱L-抗壞血酸,又譯維他命C)是高等靈長類動物與其他少數生物的必需營養素。是一種存在於食物中的維他命,可作為營養補充品。維生素C在大多数生物體内可藉由新陳代謝製造出來,但是有许多例外,比如人類,缺乏維生素C會造成壞血病。 維他命C可作營養補充劑以預防或治療壞血病,目前並無證據顯示可預防感冒。維他命C可藉由口服或注射來攝取。 維生素C的藥效基團是抗壞血酸離子。在生物體內,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因為它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劑的威脅,維生素C同時也是一種輔酶。 一般而言,維他命C的耐受性很好,大劑量服用可能導致腸胃不適、頭痛、睡眠困難以及肌膚泛紅。懷孕期間攝取正常劑量通常是安全無虞的,維他命C為一種基本營養成分,有助於組織修復。含有維他命C的食物包含柑橘類水果、番茄以及馬鈴薯。當它作為食品添加劑。 維生素C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和防腐劑的酸度調節劑。多個E字首的數字(E number)收錄維生素C,不同的數字取決於它的化學結構,像是E300是抗壞血酸,E301為抗壞血酸鈉鹽,E302為抗壞血酸鈣鹽,E303為抗壞血酸鉀鹽,E304為酯類抗壞血酸棕櫚和抗壞血酸硬脂酸,E315為異抗壞血酸除蟲菊酯。 維他命C最早發現於1912年,在1928年首次被分離出來,在1933年首次被製造出來,於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上名列有案,是建立照護系統時相當重要的必備基礎藥物之一。維他命C已經是通用名藥物,也是成藥。在發展中國家的批發價約在每月0.19到0.54美元之間,有些國家將抗壞血酸加入食物,像是營養麥片。3 g mol-1,熔点是190~192℃。在1 M水溶液中的旋光性是20.5-21.5度。pK1是4.17,pK2是11.57。在5mg/ml的水溶液中,pH值是3。氧化还原电位是0.166V(pH.

新!!: 联合国和维生素C · 查看更多 »

绵阳市

绵阳市,简称涪或绵,古称涪县、绵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是全省第二大城市。市境东接广元市、南充市,南界遂宁市、德阳市,西邻阿坝州,北临甘肃省陇南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东南部为川北低山丘陵区,西北部为龙门山及岷山山区。涪江自西北入境,纵贯全市并流经市区,于东南部出境。全市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人口477.19万。 绵阳自西汉置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为四川省和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是中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有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新!!: 联合国和绵阳市 · 查看更多 »

组织文化

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或者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指一個组织由其共有的价值观、儀式、符號、處事方式和信念等內化認同表現出其特有的行為模式。可以觀察到組織人員行為規律、工作的團體規範、組織信奉的主要價值、指導組織決策的哲學觀念等等。 廣義説來,大至聯合國、一個國家、民族、地方政府、政黨、工會、學生會、小至家庭、朋友等,其實都稱為“組織”。 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這個概念應用于形容企業,或各種非營利組織的文化形象。 在现代管理学里,这是一种企业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塑造而成的文化形态,当这种文化被建立起来后,会成为塑造内部员工行为和关系的规范,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对维系企业成员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起很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管理理论得到了现代企业的广泛重视。 雪恩(E. H. Schein)認為組織文化是當組織學習去克服外在環境變動的適應問題以及內部組織結構的整合協調問題時,所發現、發展出來的一套基本假設。由於這套基本假設能有效運作,因此得以在組織內不斷傳承下去,作為組織成員遭逢問題時如何進行認知思考及感覺的正確方式。依抽象程度,他將組織文化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器物與創造物」、「價值觀」及「基本假設」。基本假設是組織文化的內在精髓,器物與創造物以及價值觀是基本假設呈現在外在的方式。 一般情況,「組織文化」不容易被改變;因為改變「組織文化」,等於改變眾人的「性格」和「習慣」。文化是种感知,尽管组织成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但其仍用相似的术语描述组织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共有方面。.

新!!: 联合国和组织文化 · 查看更多 »

罗密欧·达莱尔

罗密欧·安東尼厄斯·达莱尔(Roméo Antonius Dallaire,),加拿大国会上议院议员、人道主义者、作家、退休将军,是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期间联合国驻卢旺达维和部队的司令官,曾率领一支不足300人的多国部队成功挽救了将近兩万多平民的性命。.

新!!: 联合国和罗密欧·达莱尔 · 查看更多 »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罗德里戈·「羅迪」·羅亞·杜特尔特(Rodrigo "Rody" Roa Duterte from i-site.ph.

新!!: 联合国和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 查看更多 »

罗兴亚人

罗兴亚人(ရိုဟင်ဂျာ)也譯成洛興雅人,是居住于緬甸若開邦的一个回教徒(穆斯林)族群,主要居於近孟加拉边界的貌夺和布帝洞镇,罗兴亚人大多是在英治時代進入緬甸的孟加拉人,尤其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孟加拉V支隊的後裔,英軍當時為阻斷日軍通過阿拉干向印度推進,組建了一支由孟加拉人組成「孟加拉V支隊」。但英國人撤進印度之後,V支隊不太抵抗日軍,而是驅趕、屠殺阿拉干地區的若開族佛教平民。緬甸政府至今仍稱之為“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根據緬甸人和英國人的記錄,V支隊燒了上百個村莊,屠殺了超過十萬名佛教徒,僅在一個邊境小城「貌奪」(Maungdaw),V支隊就殺死了三萬多個手無寸鐵的佛教徒,若開人稱之種族清洗。 緬甸獨立後,V支隊也沒有將土地歸還,反而創建了「穆斯林解放組織」((Muslim Liberation Organization,MLO),後改名為「穆斯林聖戰黨」,(Mu-jahid),發動對緬甸政府的「聖戰」,摧毀若開邦北部倖存的佛教徒村莊,控制了若開邦北部之後,印巴分治之後,更多孟加拉難民湧入若開邦,增加了羅興亞人的人數。1948年爆發了羅興亞人在緬甸西部的衝突,羅興亞人開始宣稱要脫離緬甸並且加入東巴基斯坦(孟加拉)──他們的祖居地。他們的目標是脫離緬甸建立「阿拉干尼斯坦國」(Araganistan),並最終與東巴基斯坦合併,發起了聖戰。這場聖戰運動中,許多無辜的若開人再次遭受到戰火波及,在自己的家園喪命。經過政府幾次圍剿後,這群聖戰分離分子才最終投降。而吳努繼任的吳奈溫政府再也無法忍受要求更多的羅興亞人,政府已經給與羅興亞人緬甸的公民權與參政權,但羅興亞人卻是以武裝分離運動來回報,於是1982年,緬甸政府發布了新的公民法,不承認羅興亞人的政治權利。 2012年5月28日傍晚,三個羅興亞回教青年姦殺了一個若開佛教女性,引發了2012年若開邦暴動,6月時有16個羅興亞人和13個佛教徒傷亡。10月時,共有82人死亡、22,587名居民失去家園,他們大多是羅興亞人。 2015年隨著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報復、迫害的力道加大,羅興亞人四處流徙,但東南亞各國幾乎都不願意接納羅興亞難民,引致了2015年羅興亞人難民危機。 2016年10月至今,羅興亞人組織了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多次襲擊緬甸軍警,甚至殺害信奉印度教的平民。2017年8月25日,150名恐怖分子向若開邦的24個警察哨所和第552輕步兵營營地發動襲擊,造成10名警員、1名士兵、1名移民官死亡,這引發了緬甸軍隊大規模清鄉,捉拿恐怖分子,行動激烈,戮及無辜,對於青年男子更是直接就地正法,造成約有80萬羅興亞人偷渡孟加拉,即2017年羅興亞難民危機。 按照聯合國的説法,羅興亞人是世界上受到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之一。許多羅興亞人被迫從緬甸逃離到鄰國孟加拉國的貧民窟和難民營生活,並沿泰國到緬甸邊境地區一路逃難,很多羅興亞人更從海上逃至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避難。而羅興亞人祖籍地孟加拉,通常是不願意接納羅興亞人,信仰印度教為主的印度,驅逐力道更大。 根據緬甸民眾的說法,他們認同其他的回教徒,如來自中國雲南的潘泰人(Panthay)、來自波斯的卡曼人(Kaman)、來自馬來亞的帕術人(Pashu)等回教徒為緬甸人,但唯獨反對「羅興亞人」為緬甸人。緬甸人不能接受羅興亞人這名詞,是因為這個詞在緬甸獨立前是不存在的。在緬甸的語境中,他們被稱為「孟加拉的非法移民」。而國際對羅興亞人的同情更加引起緬甸人的反感,緬甸有許多貧困的少數民族,許多就在若開邦,卻因為他們信仰佛教,而不被重視。也沒有人去深究歷史上這些孟加拉移民對佛教徒有過的迫害。.

新!!: 联合国和罗兴亚人 · 查看更多 »

罗国本

罗国本(),马来西亚执政党政治人物,马来西亚国会议员。辖马来西亚雪兰莪州格拉那再也(现) ,执政党希盟公正党代表性政治人物之一。2008年马来西亚影响力政坛人物,“也是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关系大使”。 受联合国以及英国等国家政府邀请出访各国。其中最重要的事迹是在任以来,深受中国政府重视,与中国建立两国友好战略经贸关系,连续7年作为马来西亚经贸团长担任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大使,与中国保持双边外事经贸会谈。.

新!!: 联合国和罗国本 · 查看更多 »

罗红

罗红,(1967年--)四川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内最大烘焙食品集团--好利来集团的创始人及总裁,第一位在联合国举办个人摄影展的中国摄影师。 1995年,罗红在中国西部各省进行风光摄影创作。2001年,远赴非洲中南部拍摄野生动物,并已经连续43次去非洲,他拍摄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系列作品被誉为“非洲大地的诗人”。.

新!!: 联合国和罗红 · 查看更多 »

罗纳尔多

--(Ronaldo Luís Nazário de Lima,),巴西著名的足球運動員,司职前锋。是世界球壇中的傳奇巨星之一。 --是1990年代至2000年代最成功的足球运动员之一,因为其強悍恐怖的攻擊力被冠以“外星人”称号。罗纳尔多曾三度當選世界足球先生、两度獲得金球獎,為巴西奪得兩次世界盃冠軍及一次亞軍,1998年當選世界盃最佳球員,2002年獲得世界盃金靴獎。其中2002年世界盃更加是罗纳尔多球員生涯的代表作。他於3屆世界盃賽事中取得15個入球,2006年打破西德球員蓋德·穆勒的紀錄,成為累積最多入球的球員,此紀錄於2014年由德國球員高路斯打破。無論在球會及國家隊,他同樣能夠以出色的球技、驚人的速度(100米最快記錄為10.3秒)、強大的爆發力以及精準的射門令對手聞風喪膽並為球隊取得勝利。2010年朗拿度獲得巴西傳奇巨星獎。罗纳尔多于2011年2月14日退役。.

新!!: 联合国和罗纳尔多 · 查看更多 »

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美國政治家,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長(1967年-1975年)。踏入政壇前,雷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伟大的溝通者”,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列根在1980年的選戰中擊敗了當時民主黨的總統吉米·卡特,共和黨也在同年選舉贏得了26年來首次在參議院過半數的席次。雷根推行的經濟政策為供應面經濟學,被人稱為雷根經濟學,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1982年的急劇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非常茁壯的經濟成長。他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处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他的解決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並減少稅率和商业管制,以此讓自由市場機制能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他在就職典禮那天說道:“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共和黨的支持者盛讚他振奮了美國人在1980年面臨的低落士氣和挫折感,並且讓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對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雷根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貫徹了反共主义與民主资本主义。 許多的觀察家,尤其是美國的保守派,稱讚雷根是美國得以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歷史學家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認為雷根是促使蘇聯於1991年垮台的主要推手;一些人則認為蘇聯於他任內開始的轉變,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巧合。雷根兩屆任期完滿結束後,其副總統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於1988年的選戰中,挾著雷根的高昂人氣而大獲全勝並於翌年上半年升為總統,實現世代交接。雷根的總統任期影響美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美國的80年代也常被稱為“雷根時代”,其右翼及保守派的思想哲學至今仍是美國保守派的標誌。另一方面,部分左派觀點認為雷根的政策為日後美國經濟失衡、貧富差距擴大埋下伏筆,甚至進一步影響21世紀的全球,基督教右派及新保守主義亦在此時取得影響力,改變共和黨日後的政治生態。.

新!!: 联合国和罗纳德·里根 · 查看更多 »

罗瑞林都国家公园

罗瑞林都国家公园(Lore Lindu National Park)位于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其占地2180平方公里,由低地及山地森林组成。其为许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包括77种苏拉威西特有的鸟类。, retrieved 9 October 2010罗瑞林都国家公园已被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與生物圈的一部分。.

新!!: 联合国和罗瑞林都国家公园 · 查看更多 »

罗马尼亚武装部队

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罗马尼亚文称Forțele Armate Române“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或 Armata Română“罗马尼亚军队”)是由陆军,空军与海军共同组成的罗马尼亚国家武装部队。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的目前总司令为Nicolae Ionel Ciuca将军,由国防部管理。在战时,罗马尼亚总统(目前为克劳斯·约翰尼斯总统)会成为武装部队总指挥。 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目前由9万人组成,其中6万人为现役军人,3万人为预备役军人。截至2010年,罗马尼亚陆军人数为4万3千人,空军9千7百人,海军7千1百50人,联合部队1万3千5百人。根据罗马尼亚政府规划,武装部队的规模将在2011至2014年缩小至大约6万5千现役和预备役军人。目前,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的预算占罗马尼亚GDP的1.33%,略等于17.8亿欧元。, 2011年12月5日.

新!!: 联合国和罗马尼亚武装部队 · 查看更多 »

罗马人民大会

罗马人民大会是古罗马时期羅馬共和國的立法機構。会议推行直接民主制,权力建立在普通公民的基础之上,而经选举产生的代表掌握权力,罗马人民大会与罗马元老院的组成是当今议会兩院制的雛形。大會授與正式的政府權力,設給四個獨立分開的人民會議—區會議(Comitia Curiata),百人會議(Comitia Centuriata),部族會議(Comitia Tributa),以及平民會議(Concilium Plebis)。拉丁文Comitia有時被翻譯,在英文中,為Comices。与近代議會不同,大会兼有立法、司法與選舉的功能。就像行政長官處置 - 雖然沒有權力分立,但體制存在制衡,在羅馬共和國中是非凡出眾地精心結構的。他們擁有權力去制定追溯法令(ex post facto),溯及既往地,使既成法律不合法。注意羅馬元老院是審議法律的最高權力機構,但並未擁有立法或司法的權力。.

新!!: 联合国和罗马人民大会 · 查看更多 »

罗马化

羅馬化(Romanization或Romanisation),又稱拉丁化(Latinization,Latinisation),是語言學中將不是拉丁字母(又稱羅馬字母)形式的文字系统,轉換成拉丁字母的过程。主要是将被转换系统裡的非拉丁文字,按照转写系统的规则和转写表,忠实地将字符(也包括字符的附加符号及单音素双字符)对号入座地转写成转换系统裡的拉丁字符。被转换系统与转换系统的字符也可以逆向转写。 羅馬化的方案有很多,包括用以表達書面語的音譯、和用以表達口語的轉錄。後者可以再被分為兩類:音位轉錄,用以記錄音素或者一段說話裡的語義數量。和更嚴格的標音轉錄來記錄說話聲音。而每一個羅馬化方案均有一套獨立的規則,規定了每一個已羅馬化字元的發音。除了拼音文字之外,現今唯一採用語素文字系統的漢字也從近代起出現羅馬化方案,但並未完全取代漢字原有的功能。 類似羅馬化的文字轉寫型式還有「」(又稱「斯拉夫化」),即將一個語言音譯或轉錄成西里爾字母的過程。.

新!!: 联合国和罗马化 · 查看更多 »

罗斯科·希伦科特

罗斯科·希伦科特 (),美國情報界官員、美國海軍退役中將,出生於密蘇里州路易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出任第一任及第三任中央情报局局長。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由总统哈利·S·杜鲁门签署的国家安全法,成立了中央情报局,出任首任局长,并兼任中央情报主任直到1950年10月7日。.

新!!: 联合国和罗斯科·希伦科特 · 查看更多 »

罗旭 (外交部)

罗旭()女,祖籍福建福州,生于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员、翻译家。.

新!!: 联合国和罗旭 (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罗曼·加里

罗曼·加里(Romain Gary,-1980年12月2日),法国小说家,电影剧本作者,外交官,是唯一两次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家。.

新!!: 联合国和罗曼·加里 · 查看更多 »

美加关系

美加關係或加美关系,是美国与加拿大的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已经横跨了两个多世纪。历史上,美国与加拿大均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两国共同拥有英国的文化底蕴。在现代世界上,两国关系一直处于稳定、互利的状态,也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多年来,两国人员往来频繁。在加拿大戰役以及1812年战争期间美国曾試圖入侵加拿大,直至1815年战争结束,英国停止援助與美国领土、印第安人有关的袭击,美国不再试图入侵加拿大。虽然两国依然有轻微的冲突,但总体而言,两国一直处于平静的状态。目前美国是加拿大的邻国,也是最重要的盟国,两国在政治、经贸、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关系,加拿大歷届政府均视对美关系为外交政策基石。 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下,两国与墨西哥一起,构成了目前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两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关系蓬勃发展。另外两国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美加边境,在边检方面,两国也一直有密切的合作。 根据盖洛普公司于2012年公布的民意调查,加拿大一直是美国人最喜爱的国家,96%的美国人喜欢加拿大。根据BBC于2013年公布的民意调查,84%的美国人一直关注加拿大的正面影响,只有5%的美国人一直关注加拿大的负面影响,在全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64%的加拿大人关注美国的正面影响,而81%的加拿大人对奥巴马处理国际问题方面表示有信心,只有30%的加拿大人关注美国的负面影响。另外根据BBC于2014年公布的民意调查,86%的美国人一直关注加拿大的正面影响,只有5%的美国人一直关注加拿大的负面影响。而加拿大人一直关注美国的正面影响只有43%,关注美国的负面影响则达到52%。.

新!!: 联合国和美加关系 · 查看更多 »

美墨邊界

美墨邊界(Mexico–United States border;Frontera entre Estados Unidos y México)是指美國4個州與墨西哥6個州兩國的所比鄰之國界。 西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與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蒂華納,東至美國德克薩斯州布朗斯維爾與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馬塔摩洛斯。 兩國邊界長達1,951英哩(3,141公里),東段以格蘭德河為界,中段穿越索諾蘭沙漠及奇瓦瓦沙漠,西段經過聖地牙哥及提華納都會區以至太平洋岸,風景變化多端,有繁華的都會區,也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地帶。 美墨現今邊界確立於1848年美墨戰爭之後。目前是全世界最繁忙的邊界,每年合計約有3億5千萬人以合法方式通過兩國界。.

新!!: 联合国和美墨邊界 · 查看更多 »

美好生活指數

美好生活指數(OECD Better Life Index),是測度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幸福程度的一套指標體系。最早使“幸福指數”這一概念,並量化成為指標體系的是南亞國家不丹。.

新!!: 联合国和美好生活指數 · 查看更多 »

美屬台灣群島方案

由於行事風格及其理論頗受爭議,統派、獨派都有人反對。2009年2月12日,台灣平民政府籌備會中央委員會發佈公告,定名為屬美建國派。不過2009年10月美國最高法院駁回林志昇控美案上訴之後,林志昇等人為求政治生命之延續,改弦易轍開始宣傳日屬美佔台灣自治方案;並於2009年12月林志昇發表〈台灣切割中國之後(2)〉一文,正式開始使用日屬美佔一詞。 另外在「台灣心蕃茄情 TaiwanHeart」網站,前台灣民政府國安參謀委員櫻川武藏對林志昇的反反復復亂變一通且完全違反國際法規定的荒謬“理論”、林志昇相關的事實真相、與林志昇的行事風格,作了非常詳盡與系統的介紹。.

新!!: 联合国和美屬台灣群島方案 · 查看更多 »

美屬維爾京群島

美屬維爾京群島(Virgin Islands of the United States,也常稱為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或簡寫為USVI)是美國在加勒比海的一個非建制属地(Unincorporated Territory)群島,接壤於波多黎各東部,處於小安的列斯群岛背风群岛的最北端。該群島原名為丹麥屬西印度群島,後於1916年被美國買下並改為現名。在地理方面,美屬維京群島屬於維爾京群島的一部份。由於維爾京群島中的另外一部份島嶼的主權現在為英國所有,故該群島的英國屬地部分通常被稱為「英屬維爾京群島」,而美國屬地部分則被稱為「美屬維爾京群島」。 美屬維爾京群島由50多个大小岛和珊瑚礁组成,面积达344平方千米,岛屿中最大的有圣克罗伊岛、圣约翰岛和圣托马斯岛以及面积上比较小,但是拥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水岛。属热带气候。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美屬維爾京群島共有居民108,612人,主要是黑人和混血种人,大多数为非裔加勒比海后裔。通用英语。多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旅游、建筑、食品、捕鱼、水果种植为主要行业。首府夏洛特阿马利亚(Charlotte Amalie)。美屬維爾京群島是美國唯一道路交通靠左行駛的地區。美屬維爾京群島的主要经济分支为旅游业,此外也有重要的生产部门。.

新!!: 联合国和美屬維爾京群島 · 查看更多 »

美屬薩摩亞

美屬薩摩亞(薩摩亞語:Teritori o Amerika Sāmoa,American Samoa)又称东萨摩亚,是在南太平洋的美國非合併非建制領土。最早自前1000年就有人定居,歐洲探險家在18世紀到達薩摩亞。首府帕果帕果,是太平洋上天然良港之一。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55519人(2010年)。主要的島是图图伊拉岛(最大和人口最高),其餘島嶼為马努阿群岛、罗斯环礁和斯温斯岛。 19世紀後半叶,德国、英国和美国为争夺萨摩亚群岛发生了严重的國際對抗。最后,根据1899年條約規定,德國和美國分割薩摩亞群島。次年美國正式佔領群島東半部,由五個火山島與兩個珊瑚礁組成。西薩摩亞現在是薩摩亞獨立國。 美国通过1929年2月20日一项国会法案,正式接受将这些岛屿割让给美国的契约。该法案规定,当地居民享有美国国民地位。该法案规定设立一个美属 萨摩亚政府,其一切民政、司法和军事方面的权力属于美国总统指定的人。由于 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主要是军事利益,该领土由美国海军管辖。1951年一项行政 命令把对该领土的权力移交给内政部。 2005年5月30日,美屬薩摩亞再次要求聯合國把當地從殖民地名單中剔除。.

新!!: 联合国和美屬薩摩亞 · 查看更多 »

美國人權

美国人权包含一系列受宪法、宪法修正案、州宪法、国际法、联邦州份法案保障的权利。除法律保障外,美国人权更受公民倡议和公投保障。美国联邦法院有权审理国际人权法,并视国际法为美国法律。 美国的人权状况备受争议。雖然人權在美国受法律保障及公眾認同,但政府死刑、種族歧視、族群政策、槍擊、警察殺平民,經常侵犯人權。 德国之声在对2005年美国发布的外国年度人权报告进行评论时认为,尽管美国媒体享受充分的自由使得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但是这个监督机制并不能完全杜绝践踏人权的现象。由于在反恐战争中的关塔那摩虐囚事件,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公信力正在不断下降。 儘管人權狀況時被批評,加上各項指標落後于一些已開發國家,美國仍被認為是侵害人權狀況不嚴重的國家之一。以人權的重要指標之一的「性別權力測度值(GEM)」為例,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標準所製成的「管理及經理人女性比率」人權狀況顯示,該國於相關正面評價上排名第4,另外該指標的最後總排名中,美國亦為第11。.

新!!: 联合国和美國人權 · 查看更多 »

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和平條約

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和平條約,為美国与朝鲜之间讨论签署的和平条约,标志着朝鮮戰爭的正式結束,是1953年联合国军签订的《朝鮮停戰協定》的後續行动。.

新!!: 联合国和美國和朝鮮之間的和平條約 · 查看更多 »

美國第51州

美國第51州」是個尚未實現的美國政治體。「美國第51州」,可以是一個政治術語,是指下一個將會加入美利堅合眾國的成員邦,但亦可以是一個幽默的片語。尤其在加拿大和英國等歐洲國家,當地人會說自己的地方已經變成「美國第51州」,用以諷刺自己國家大量受到美國文化影响,而自己的文化過度「美國化」,或者是在經濟、政治或軍事上與美國的關係密切。.

新!!: 联合国和美國第51州 · 查看更多 »

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美國統治琉球時期(The Ryukyu Islands under United States administration;;),是從1945年美軍佔領沖繩開始,直到1972年5月15日由日本接管為止,琉球群島共有27年由美國所治理。所管轄的範圍包括奄美群岛(至1953年)、沖繩群島、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

新!!: 联合国和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 查看更多 »

美國領土變遷

美國領土變遷(Territorial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列出了美國領土內外邊界的變更,以及地位和名稱的變化。領土地圖上也包括了最終成為美國一部分的周邊地區。并附有地圖。自1783年《巴黎條約》簽訂,美國獨立獲得承認以來,美國領土向西擴張,前後擴張了7次,州數也由十三州增加到五十州。.

新!!: 联合国和美國領土變遷 · 查看更多 »

美國領土擴張

美利堅殖民地,又稱美國海外屬地或美國屬地,是指美國除了聯邦州與華盛頓特區以外的所有地,它們之間與美國的關係各有不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最終成為美國聯邦的一州。而現在的美利堅殖民地中,除波多黎各外,基本上都沒有成為獨立國家的能力,或者根本就是無人島或領地。.

新!!: 联合国和美國領土擴張 · 查看更多 »

美國駐外機構列表

美國驻外机构列表展示出美國對世界各國、各地派出的外交代表機構,其類型包括了大使館(Embassy)、總領事館(Consulate General)、領事館(Consulate)、(Consular Agency)等。 美国最早的驻外机构位于法国巴黎,由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79年创立;美国第一个大使馆位于荷兰海牙,于1782年4月19日成立,约翰·亚当斯为美国驻荷兰首任大使。至21世紀,美國最大的大使館為駐伊拉克大使館,最大的總領事館則為駐德國法蘭克福總領事館。.

新!!: 联合国和美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陸戰隊武裝偵察部隊

武裝偵察部隊(Force Reconnaissance,稱為Force Recon(Recon Marine) (0321)),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中的偵察兵(美海軍陸戰隊中的特種部隊為MARSOC—U.S. 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它主要的工作在於支援(MAGTF)以及(FMF)。 歷史上的武裝偵察部隊偵察連或偵察分遣隊,曾專門負責深入偵察與任務。由於(MARSOC)在2006年成立,武裝偵察部隊中的第一和第二武裝偵察連被吸收進入海軍陸戰隊特戰司令部,成為第一和第二構成的基礎,所以現在他們的部分任務,已與海軍陸戰隊特戰團的陸戰隊特戰小組(Marine Special Operations Teams,MSOT)共同負責。 如今的武裝偵察部隊有能力執行許多和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相同安排的任務,其任務區分成綠色行動和黑色行動兩類。他們專精與擅長的首要任務是,即以及深入偵察(deep reconnaissance),又稱為綠色行動;除此之外,(VBSS)方面的奇襲任務,如直接行動,海上攔截及反海盜(maritime interdiction)等,又稱為黑色行動。.

新!!: 联合国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武裝偵察部隊 · 查看更多 »

美军占领伊拉克

美軍佔領伊拉克(2003年-2011年)是指由美軍為首的多國聯軍,以軍事方式推翻薩達姆政權並臨時管治伊拉克。這段期間,聯軍對伊拉克基礎設施和政府結構的重建。 佔領期間的重建工作主要由重建和人道救援辦公室(Office for Reconstruction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負責。.

新!!: 联合国和美军占领伊拉克 · 查看更多 »

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的伊拉克人权

自2003年联军入侵以来,伊拉克的人权问题再一次受到国际的长期关注和持续性的争议。有消息人士指出美国领导的联军和伊拉克政府对反叛分子的镇压措施十分值得关注。美国政府正在对其军队和军火承包商在一些事件中违反国际和国内标准的行为的指控进行调查。英国也对它的军事力量进行侵犯人权的行为的指控进行调查。在2009年2月底,美国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关于伊拉克人权状况的报告,回顾过去一年(2008年)伊拉克的人权状况。.

新!!: 联合国和美军占领伊拉克后的伊拉克人权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联合国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nat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是美国国会参议院的常设委员会之一。外交委员会建立于1816年,是参议院历史最为悠久的委员会之一。 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负责领导参议院的外交政策立法与讨论。它的职权包括监督与提供美国的对外援助、武器销售等,同时也负责审核国务院主要官员的提名。历史上,外交委员会曾讨论过许多重要的条约与立法,包括1867年阿拉斯加买卖、1945年联合国建立等。 现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为田纳西州参议员鲍伯·寇尔克。.

新!!: 联合国和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美利坚合众国驻联合国大使('''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Nations'''.)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领导人。该职位较为正式的名称是美利坚合众国常驻联合国代表(the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o the United Nations),其身份为特命全权大使。 目前的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是妮基·黑利,她是美国参与包括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大会等在内的日常驻联合国有关工作的最高领导人,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美国总统或者美国国务卿参与其中。 美国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曾经担任过常驻联合国代表这一职务,其中包括小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 Jr.)、阿德莱·史蒂文森、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汗、珍妮·柯克帕特里克(Jeane Kirkpatrick)、理查德·霍尔布鲁克、玛德琳·奥尔布赖特、比尔·理查森、约翰·丹福思(John Danforth)等。 在比尔·克林顿担任美国总统期间(1993年至2001年)以及贝拉克·奥巴马执政期间(2009年至今),常驻联合国代表是属于内阁级别的一个职务,但是在乔治·沃克·布什执政期间(2001年至2009年)则不属于内阁级别职务。 联合国在全球设立了4个主要驻地,即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各国驻联合国机构的代表,除常驻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外,尚通常有常驻日内瓦和维也纳者。关于美国的此二种代表,详见美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列表、美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列表。.

新!!: 联合国和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国地理

美國位於西半球,由美國本土、阿拉斯加州及夏威夷州三個部分所組成:美國本土包含北美洲48個相鄰的州份;阿拉斯加州是位在北美洲最西北部的半島;夏威夷州則是坐落於太平洋的群島。此外,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上還有波多黎各等美國領土。在地理意義上,「美國」一詞普遍指的是美國大陸,而不包括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波多黎各、關島和美屬維京群島。美國本土分別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相鄰,並隔海與俄羅斯、古巴、巴哈馬對望。.

新!!: 联合国和美国地理 · 查看更多 »

美国的人权纪录

《美国的人权纪录》是一份记载美国人权纪录的年度出版物,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出版。 报告首发於1998年, 作为对美国在《国别人权报告》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中批评中国的回应——《国别人权报告》中对中国的报道在首段出现。.

新!!: 联合国和美国的人权纪录 · 查看更多 »

美国队长3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是一部于2016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由羅素兄弟共同執導,克里斯多佛·馬庫斯与史蒂芬·麥費利编剧,漫威影業製作,華特迪士尼影業發行。本片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的角色美國隊長和馬克·米勒的2006年漫畫《內戰》的故事情節,為2014年電影《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的續集和漫威電影宇宙的第十三部作品。本片由多名演员共同出演,包括克里斯·伊凡、小勞勃·道尼、史嘉蕾·喬韓森、安東尼·麥基、保罗·路德、傑瑞米·雷納、賽巴斯汀·斯坦、艾蜜莉·芬凱普、查德維克·博斯曼、伊麗莎白·奧爾森、保羅·巴特尼、唐·奇鐸、湯姆·荷蘭、法蘭克·葛里洛、威廉·赫特以及丹尼爾·布爾。在這部電影中,美國隊長和鋼鐵人因一項管理異能者活動的法案而為此态度对立,進而各自組建了陣營來對抗彼此。 本片的开发始于2013年末,马库斯与麦克菲利从那时起开始创作剧本,使用了马克·米勒的2006年漫画作品《内战》概念。在《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剧本测试获得正面的回响后,罗素兄弟于2014年初确认将回归执导续集。2014年10月,片名公布,同月唐尼确认将加盟本片,其余演员在随后几月中均确认出演本片。影片的主要拍摄工作于2015年4月喬治亞州費耶特縣的开展,其余拍摄工作分别在波多黎各、柏林与冰岛进行。 本片使用數位IMAX攝影機拍攝,定於2016年5月6日以含3D、數位IMAX版在北美上映,而香港、澳門及台灣則於2016年4月27日以含3D、數位IMAX版上映。.

新!!: 联合国和美国队长3 · 查看更多 »

美国护照

美利坚合众国护照(United States passport)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出于国际旅行目的发放给美国公民和美国国民使用的证件。持有人受到美国海外领事官员的保护。护照的发放由美国国务院下属的提供服务,在全美国有多处办事处和办事机构。对于身处海外的公民所提出的护照申请,由当地美国大使馆或领事馆转回到护照中心。美国护照符合国际民航组织(ICAO)各项建议规范(例如尺寸大小、内容、布局、使用技术等)。 美国国务院也发放护照卡,其只对于通过陆路和海路(不包括航空)在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百慕大和加勒比海目的国之间旅行的美国人有效。 由于护照卡不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建议规范,因此其不是护照。 美国公民即使没有护照(例如护照被偷窃),但如果能通过其他手段证明他的美国国籍身份(例如验证相关的身份信息),也将享有与公民一样的领事保护和能够以公民身份进入美国。.

新!!: 联合国和美国护照 · 查看更多 »

美国政治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共和國家,總統、國會及法院依據美國憲法共同擁有聯邦政府的權力。與此同時,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共同擁有主權。 美国两大政党分別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兩党自美國內戰後一直主導及控制美國的政治。另外还有一些政治影响力较小的党派,包括自由意志黨等,但那些黨派未能在全國範圍中取得勝利,這在選舉人票中可以反映。 十八岁以上公民几乎均拥有选举权,十八岁以上公民有罪犯记录的没有选举权(各州法律不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五十万人有投票權,在美國國會擁有無投票權的三名眾議員。.

新!!: 联合国和美国政治 · 查看更多 »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学区通常根据官员和预算与其他地方事务分开。教育标准和标准测验通常由州政府制定。 在美国,16-18岁之前必须在学校就读。现在许多州要求必须就读到18岁。有些州只规定必须就读到14岁。学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或家庭学校就读。在多数公立和私立学校,教育分为3级水平:小学、初中和高中。 在联合国的一个21个国家的教育索引中,美国得分为99.4,排名世界第一。7660万学生在16个年级就读。其中,在义务教育阶段,有520万人(10.4%)在私立学校就读。在该国成年人口中,有85%达到中学毕业,27%获得学士学位以上学位。根据2002年美国人口调查局统计,大学毕业年收入平均为45,400美元,超过平均水平10,000美元。 该国15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98%。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拨出大量公有土地,建立公立中小学校,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1891年已有26个州确立义务教育制,1918年全国48个州的初等教育都已实行了义务制。这些措施带来了美国教育事业的极大发展。1870—1900年,小学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中学人数1890年仅20万,1910年超过100万。大学毕业生也成倍增长,1870年仅7000人,1910年增加到4万人,1870-1910年间累计达81.5万人。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从1870年的20%下降到1900年的10.7%。,美国教育部,2003.

新!!: 联合国和美国教育 · 查看更多 »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簽署大會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대한민국과 미합중국간의 상호방위조약)是1953年美国同韩国缔结的军事同盟条约。根据此条约,韩美任何一方在亚太地区受到攻击,另一方都给予军事援助。依照此条约韩国已经在美国近50年参加的大多数主要战争中多次出兵帮助美国。越南战争期间,韩国派遣了325517名的參戰兵力協助美軍。2004年,韩国派出3300人的宰桐部队来帮助重建伊拉克,是伊拉克战争多国部队中续美国和英国之后的第三大力量。 2001年以来,韩国在中东地区部署了24000名士兵用于支持反恐战争。2007年又增加了1800名士兵增援联合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队伍。.

新!!: 联合国和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 查看更多 »

美里

美里(Miri),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第二大城市、美里省省会,坐落在砂拉越北部,与文莱隔鄰。美里省是砂拉越第二大的省份,是马来西亚最早的石油生产地,所以也被称为油城。石油的开發带动了城市发展,是美里早期的主要经济支柱。后期的经济发展也着重于土产,木材业,农业(主要为油棕种植业),造船业,教育业以及旅游业。美里于2005年5月20日升格为大城市,是马来西亚第十个大城市。.

新!!: 联合国和美里 · 查看更多 »

美濃水庫

美濃水庫,是臺灣一座計畫中的水庫,計畫位址位於高雄市美濃區,2001年興建計畫擱置至今。.

新!!: 联合国和美濃水庫 · 查看更多 »

義屬索馬利蘭

義屬索馬利蘭,亦稱義屬索馬利亞,為義大利王國在非洲之角的一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曾經入侵英屬索馬利蘭和阿比西尼亞,將其與義屬索馬利蘭和同為義大利殖民地的厄利垂亞合并為義屬東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義屬索馬利蘭被聯合國決定暫交義大利托管。 1960年7月1日,義屬索馬利蘭獨立,並且和英屬索馬利蘭合併為索馬利亞。.

新!!: 联合国和義屬索馬利蘭 · 查看更多 »

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

k 表列出漫畫《義呆利 Axis Powers》中的登場角色。其中每一個角色均代表著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個性依其民族性也有所不同。作品本質屬於輕鬆搞笑類型,因此某種程度上迴避了尖銳的歷史問題,與真實歷史有較大程度的差異。 商業版廣播劇CD和電視動畫的配音員是共通的。 條目僅收錄日丸屋秀和的作品,並未收錄其他同人作品創造出的角色。和真實存在的政黨、國家、人物無直接關係。 原版爲日文維基百科-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的翻譯與適當補充。.

新!!: 联合国和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羅宇

羅宇()是前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的第二个儿子,小名羅猛猛。1988年授大校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部航空裝備處處長。 羅宇1944年10月18日出生於延安王家坪,1963年考入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1989年,羅宇將軍在出席法國航空展時,因不滿中國共產黨指使解放軍武裝部隊於六四事件鎮壓學生和百姓而逾期未歸,後憤而提出辭職。1990年,與香港影星狄娜結婚。 2015年以出版和言論參與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 蘋果日報 (香港), 2015年12月03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5年10月13日。.

新!!: 联合国和羅宇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亞歷山大·蒙代爾(Robert Alexander Mundell,),是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歐元之父」。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有动态货币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并提出,推动的发展并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

新!!: 联合国和羅伯特·蒙代爾 · 查看更多 »

羅傑·埃切加雷

羅傑·埃切加雷(法語:Roger Etchegaray:),是法國籍天主教主教級樞機,領銜波多-聖魯菲納羅馬城郊教區主教。也是聖座榮休主席。.

新!!: 联合国和羅傑·埃切加雷 · 查看更多 »

羅珀訴西蒙斯案

羅珀訴西蒙斯案(Roper v. Simmons,)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2005年時作成的判決,宣告對於犯罪時未滿18歲之罪犯科處死刑屬於「違憲」。這個5比4的判決宣告不再援用該院於1989年所作成,認可對於16歲以上之罪犯科處死刑之史丹佛訴肯塔基州案判決(492 U.S. 361),並且推翻了25個州對於更年輕之人科處死刑的法律。.

新!!: 联合国和羅珀訴西蒙斯案 · 查看更多 »

羅福全

羅福全(),是一位出身嘉義的經濟學者、聯合國官員及台灣獨立運動領袖,他曾擔任中華民國駐日本代表、亞東關係協會會長以及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

新!!: 联合国和羅福全 · 查看更多 »

羅斯福島 (紐約)

羅斯福島(Roosevelt Island)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東河上的狹長島嶼,介於曼哈頓東側與皇后區西側之間。島的長度約為,範圍約等於從曼哈頓的東46街至東85街之間,島上的最大寬度則為,總面積為,屬於曼哈頓行政區(紐約郡)。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島上共有9,520位居民。而根據估計,在2007年時島上約有12,000人居住。美國原住民中的人稱此島為「Minnehanonck」,新尼德人則稱之為「Varkens Eylandt」(豬島),而在美國殖民時期羅斯福島被稱為「Blackwell's Island」。在1921年至1973年間此島則以「福利島」(Welfare Island)之名為人所知。現今名稱則是在1971年以已故美國總統小羅斯福命名。 羅斯福島是由市政府所擁有,但自1969年起租給了紐約的(Urban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租約期限為99年。大多數在島上的住宅建築為出租公寓。此外島上也有各一棟合作社和分契式公寓。島上的其中一棟公寓已脫離了紐約的(Mitchell-Lama Housing Program),但既存的住戶依然受到計劃的保護。另有三棟公寓也正準備脫離計劃成為私有不動產。.

新!!: 联合国和羅斯福島 (紐約) · 查看更多 »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拉丁转写:Aung San Suu Kyi,,;),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現任國務資政和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現任主席和前總書記,生于缅甸仰光,父親為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的翁山將軍。 1990年其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受各界人士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援助,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终於獲釋。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舉行的全國民主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一職 。 1990年獲得萨哈罗夫奖,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緬甸國會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務部两個部的部长。4月同時出任新設置的國務資政一職,被外界視為相當於緬甸總理的職務,成為實際的领导人。.

新!!: 联合国和翁山蘇姬 · 查看更多 »

翁啟惠

翁啟惠(),出生臺灣嘉義,台湾化學家,專長生物化學、有機及合成化學。現任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員、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亦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在有關醣分子合成及醣蛋白的傑出研究獲得沃爾夫化學獎。 2006年擔任中央研究院第9任院長、2011年獲提名連任,2016年捲入浩鼎案請辭獲准,2017年1月士林地檢署依貪污罪起訴,目前仍在司法釐清階段。.

新!!: 联合国和翁啟惠 · 查看更多 »

翼神世音

《翼神世音》,又譯《翼神傳說》(日文:ラーゼフォン,英文:RahXephon),日本科幻電視動畫,共26集。2002年1月21日至2002年9月10日於富士電視台首播。 動畫由BONES製作,導演是首次執導動畫的出淵裕,人物設計則由山田章博擔任。2003年推出由電視版改編成的劇場版《翼神世音 多元變奏曲》。2002年在日本推出了同名小說,由大野木寬編寫,中文亦於2006年出版。.

新!!: 联合国和翼神世音 · 查看更多 »

真普選

真普選」是香港民主派爭取實行普選的訴求,目的在於爭取由香港人(公民提名)直接選舉行政長官,以及香港立法會議席全部直選產生,以落實民主選舉制度之兩大理念:參政權之「開放參與」和保障「實質競爭」之正當程序,令市民有「真正選擇」。其衍生緣由是因為所提倡的普選與由香港特區政府所提議的普選之理念及選舉程序不同。而稱作「真普選」是為了區別後者之普選。它有時會寫作「真·普選」。 2008年1月,香港泛民主派舉行爭取2012雙普選大遊行,主軸為「堅持2012真普選 不要2017假民主」。2009年11月,前布政司、政務司司長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表示:若然香港政府無誠意推動「真普選」,泛民主派可考慮總辭等任何行動。同年12月,香港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五區總辭,全民公決」動議案,梁家傑將「2012年雙普選」改為「落實真普選及取消功能組別」。 針對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由泛民主派政黨、團體及議員與學者個人於2013年3月合作組成的真普選聯盟表示,香港人要有接受問責的政府,就必須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透過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選出行政長官和全體立法會議員。, 真普選聯盟, 2013年3月21日.

新!!: 联合国和真普選 · 查看更多 »

真普選聯盟

真普選聯盟(英文:Alliance for True Democracy)於2013年3月21日由12個香港泛民主派政黨及團體聯合成立,目標為推動香港行政長官和香港立法會盡快實現雙普選(即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及香港立法會選舉)與「真普選」,召集人為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鄭宇碩。 主場新聞 2013年3月21日逢週三舉行會議。.

新!!: 联合国和真普選聯盟 · 查看更多 »

眾議院 (也門)

众议院(مجلس النواب اليمني,Majlis al-Nuwaab)是也門目前的一院制立法机构。 2015年,胡塞武装组织曾短暂地解散了众议院,后在聯合國斡旋談判下同意恢復众议院。根據協議,將增加「人民過渡委員會」作為上議院。.

新!!: 联合国和眾議院 (也門) · 查看更多 »

烏塔航空

UTair航空公司(ОАО «Авиакомпания «ЮТэйр»)(简称UTair)是一家俄罗斯航空公司,总部位于汉特-曼西自治区。 航班以国内航线为主,也有小部分国际航线;另外也有也提供私人飞机业务。主要服务对象为西伯利亚西部地区的石油公司。UTair航空也参与联合国的救援行动。.

新!!: 联合国和烏塔航空 · 查看更多 »

烏布利希主義

烏布利希主義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的一項外交政策,得名自前東德領導人瓦爾特·烏布利希,其大致內容為東德與西德間僅有相互完全承認對方主權時,兩者才有可能發展正常的外交關係。這項政策與西德方面所提出的霍爾斯坦主義大相逕庭;後者強調西德才是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德國。 作為一共產主義國家,東德廣泛為包括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與保加利亞在內的東方集團國家所承認;這些國家也都一致同意在西德正式承認東德主權前將不會與前者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 由於霍爾斯坦主義嚴重限制了與東德以及東歐國家關係正常化的可能,西德最終於1970年代放棄了該政策,改採對東歐集團較為友善的東方政策。1972年12月,東德與西德間簽訂了正式條約,確認了兩德各為獨立的政治實體。這項條約使雙方的外交交流漸趨正常化,且兩德均得在該條約的共識基礎上各自參與聯合國。.

新!!: 联合国和烏布利希主義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Флаг Украинской ССР、Пра́пор Украї́нскої РСР)是蘇聯加盟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使用的國旗。初次啟用於1919年2月10日。最後一個版本啟用於1949年11月21日。 最初的多個版本都有在左上角標有國名縮寫字母。最後一個版本仿照蘇聯國旗,但在下方三分之一加上淺藍色橫條。.

新!!: 联合国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政治

烏克蘭政治為雙首長制代議民主制架構,並採用多黨制。內閣擁有行政權。烏克蘭議會(Verkhovna Rada)擁有立法權。 在1991年獨立後不久,烏克蘭任命立法委員會撰寫新憲法,採取多黨制,並立法保障少數民族的公民與政治權。1996年6月28日,新的民主憲法正式通過,明訂多元政治制度並保護基本人權與自由。 法律保障宗教自由,但宗教組織須向地方管理當局及中央政府登記。1991年的法律保障少數民族的就學與文化設施、使用母語的權利。根據烏克蘭憲法,烏克蘭語為唯一官方語言。然而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有著大量俄羅斯裔的地區,在公務上使用俄文的情形十分普遍。 法律保障言論自由,但管理當局有時會透過各種方式向新聞媒體施壓。其中,政府當局未能徹底、可信、透明的調查2000年獨立記者 Georgiy Gongadze 的失蹤謀殺案,為烏克蘭帶來負面的國際形象。 官方工會已歸入工會聯盟(Federation of Labor Unions)。1991年,包括烏克蘭礦工獨立聯盟(Independent Union of Miners of Ukraine)在內的數個獨立工會成立,並且組成自由工會諮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uncil of Free Labor Unions)。雖然法律保障罷工權,但基於政治要求的罷工是禁止的。 Image:Maryinsky Palace, residence of the Ukrainian President.JPG|瑪莉英斯基王宮(Mariyinsky Palace),烏克蘭總統寓所。 Image:Kiev Cabinet of Ministers.jpg|烏克蘭內閣府 Image:Ústavní soud Ukrajiny.jpg|烏克蘭憲法法院.

新!!: 联合国和烏克蘭政治 · 查看更多 »

烏羅舍瓦茨州

烏羅舍瓦茨州 (塞爾維亞語:Урошевачки округ/Uroševački okrug;阿爾巴尼亞語:Komuna e Ferizajit)是科索沃接受聯合國托管時建立的一個州,相當於原科索沃省的南部。该州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接壤。 首府烏羅舍瓦茨。下分4市。 Category:科索沃行政區劃.

新!!: 联合国和烏羅舍瓦茨州 · 查看更多 »

热比娅·卡德尔

热比娅·卡德尔(維吾爾文:رابىيە قادىر,拉丁维文:Rabiye Qadir,),原先为一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商人,曾經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後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向境外組織非法提供國家情報」罪名判處入獄,於2005年以保外就醫的名義遠赴美國。现在為海外異議人士、新疆獨立運動領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定义为恐怖分子。熱比婭於2006年當选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第二屆主席,於2009年連任。她亦分別於2005、2006、2007、2009、2010年等多次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新!!: 联合国和热比娅·卡德尔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

爱尔兰(Ireland;Éire),通称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Poblacht na hÉireann),是一个西欧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外的爱尔兰岛,约占该岛南部的5/6面积。剩餘东北部的1/6面积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首都位於愛爾蘭島東部的都柏林。愛爾蘭在2011年共計有458萬人口,是一個議會共和制國家。此外愛爾蘭也是歐洲聯盟、歐洲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等国际組織的成員。 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於1922年的愛爾蘭自由邦,結束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愛爾蘭獨立戰爭後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東北方的領土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形成了北愛爾蘭。.

新!!: 联合国和爱尔兰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总统

愛爾蘭總統(愛爾蘭語:Uachtarán na hÉireann)是愛爾蘭共和國的國家元首。.

新!!: 联合国和爱尔兰总统 · 查看更多 »

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自1950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 联合国和爱国卫生运动 · 查看更多 »

爱迪·奥特曼

爱迪·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80)为日本圆谷制作公司制作,并在TBS频道播出的科学幻想特技摄影电视连续剧,于1980年4月2日到1981年3月25日期间播映,共50集。 这是奥特系列的第九部作品,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星期后便推出了动漫系列剧《乔尼亚斯·奥特曼》(动画片)。且这将是最后一部昭和年间的日本版《奥特曼》电视连续剧,然后接下来的16年都没有出过新的奥特特摄作品,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海外版除外,直到平成年间1996年开始制作《迪迦·奥特曼》。.

新!!: 联合国和爱迪·奥特曼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联合国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瘟疫

瘟疫,指大型且具有傳染力又會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在廣大區域或全球多處傳染人或其他物種。現代醫學衛生發達,許多會造成大量死亡的瘟疫都有效控制為流行病等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大流行病的出現應符合下列條件:.

新!!: 联合国和瘟疫 · 查看更多 »

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簡稱統戰,是一種由共產主義者(或其他)採用的政治鬥爭方式,指聯合不同政治團體及社會各界的力量,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奮鬥,其基礎理論由第三國際確立。通過統一戰線,共產黨人得以聯合不同的工農階級,推翻敵對的資本主義勢力。 這裏的統一戰線的意義,並非特指追求「國家統一」。.

新!!: 联合国和統一戰線 · 查看更多 »

終極動員令 (1995年遊戲)

《終極動員令》(Command & Conquer),简稱C&C,后又稱泰伯倫黎明(Tiberian DawnWestwood Studios (1996-02-06).

新!!: 联合国和終極動員令 (1995年遊戲) · 查看更多 »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將疫苗製劑接种到人或動物体内的技術,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辨認,進行抗體的篩選和製造,以產生對抗該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體,進而使受注射者對該疾病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今日醫學上常见的接種方式为注射,而“接種”一词乃是由種痘技術而來,其本意與今日用法有所区别,在現代免疫學研究的運用範疇也有些微差距。.

新!!: 联合国和疫苗接種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联合国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瑞士經濟

士經濟是世界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其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瑞士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處在世界最高行列,同時有著很低的失業率和財政赤字。由於擁有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瑞士是一些重要國際政經組織,如聯合國、WTO、IMF、世界銀行、OECD的會員,WEF「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長期高居總排行世界第一。當附近歐洲國家失業率飆到20%以上,連德國失業率也達8%到10%間,瑞士失業率約3%,堪稱歐洲最低。主要建立於精緻工業品出口和觀光業之上,但令人爭議的秘密銀行制度也讓許多富人定期前往瑞士辦理財產事務順便進行高檔旅遊,人才政策採取全面開放,境內有多達124.9萬名外籍工作人口,占整體就業人口超過1∕4,多數是高技術人士,並重視師徒制的技職教育體系,全國已發展出職訓課程(VET)及產學專班(PET),通常是每週在校二天、工廠三天的師徒制訓練。.

新!!: 联合国和瑞士經濟 · 查看更多 »

瑞士日内瓦州境内的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名录

本表列举了瑞士联邦日内瓦州境内的各项国家重要文化财产,主要依据为2009年版瑞士国家和区域重要文化财产名录(Objets A)。各项财产按照市镇名称排列,包括86栋建筑,46种藏品和10处考古遗址。.

新!!: 联合国和瑞士日内瓦州境内的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名录 · 查看更多 »

瑞士政治

士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實行聯邦制度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少數實行委員制的國家,擁有一個兩院制的聯邦國會,由國會兩院選出的瑞士聯邦委員會負責施政。此外,國會也會從委員會成員中選出象徵性的聯邦總統。 除了國會與委員會之外,瑞士也實行直接民主制度,國民能夠透過公民投票複決國會法案,或是進行新法案的倡議。 在外交上,瑞士是一個實行武裝中立的永久中立國,直到2002年才在稍微過半數的公民同意下加入聯合國。到目前為止,瑞士還無加入歐洲聯盟,而在瑞士,反對加入歐盟的比例一直是佔壓倒性的民意。.

新!!: 联合国和瑞士政治 · 查看更多 »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新!!: 联合国和瑞典 · 查看更多 »

瑞典議會

典議會(Sveriges riksdag)是瑞典的国家立法机关。瑞典議會實行一院制,由349名議員(riksdagsledamöter)組成,並由議長(talman)領導。現任議長為佩爾·韋斯特貝里。議員任期固定為四年,每四年於9月第三個星期日舉行的議會選舉日選出,最近一次選舉於2014年9月29日舉行。议会大厦位於斯德哥爾摩聖靈島(Helgeandsholmen)上。.

新!!: 联合国和瑞典議會 · 查看更多 »

瑞典-美國關係

典-美國關係,是指瑞典王國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兩者的聯繫起始於17世紀的瑞典在美殖民活動,美國獨立戰爭之後,瑞典是首批承認美國的國家之一Bureau of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 |accessdate.

新!!: 联合国和瑞典-美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瑪麗·羅賓遜

麗·羅賓遜(Máire Mhic Róibín,Mary Robinson,),愛爾蘭共和國第7任總統及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1997年-2002年)。 |width.

新!!: 联合国和瑪麗·羅賓遜 · 查看更多 »

環境教育

境教育(英文:Environmental Education;簡稱EE)是指組織及系統化的教育方式並的致力於達成永續發展,常見的理論包含了六個核心的學習要素:有「自然資源保育」概念、「環境管理」概念的融入;「生態原理」、「互動與互賴」概念的融入;以及融入「環境倫理」與「永續性」的概念等。並強調的在真實環境中(in)進行教育、教育有關於(about)環境的知識、態度、技能,並且為(for)實踐永續環境而進行教育。它是一個綜合學科,含括生物學、物理、化學、生態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數學和地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部分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認為「所有的教育都應該是環境教育」,並透過正規教育(即包含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的學校系統)及非正規教育(非學校系統的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心,或是出版品、網路、多媒體等)管道進行。.

新!!: 联合国和環境教育 · 查看更多 »

瓦努阿图

努阿圖共和國(République de Vanuatu、Republic of Vanuatu、Ripablik blong Vanuatu,--)位於太平洋西南部,於1980年獨立建國,由80多個岛屿(68個有人居住)组成,屬於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一部分,其一年四季均為熱帶海洋性氣候。.

新!!: 联合国和瓦努阿图 · 查看更多 »

瓦努阿图LGBT权益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人群在瓦努阿图面临着许多法律和社会方面的挑战。以同性伴侣为主的家庭没有资格获得与异性恋夫妻相同的法律保护。 2011年,瓦努阿图在联合国签署了《关于根据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结束暴力行为和有关侵犯人权行为的联合声明》,谴责对LGBT人士的暴力和歧视。.

新!!: 联合国和瓦努阿图LGBT权益 · 查看更多 »

瓦罗莎

罗莎(Βαρώσια;Maraş或 Kapalı Maraş)是位於塞浦路斯北部法马古斯塔的一个区域,在土耳其於1974年出兵前,此處為度假胜地。土耳其佔領后,原來的居民都逃离了瓦罗莎,瓦罗莎從而成為了鬼城至今。.

新!!: 联合国和瓦罗莎 · 查看更多 »

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莲京娜·弗拉基米罗芙娜·捷列什科娃(a,)是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宇航员。1963年6月16日,她单独乘坐“东方六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苏联英雄,苏联空军少将。她还是技术科学副博士,两次獲授列宁勋章;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授予的高级奖章,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目前捷列什科娃还在继续积极地从事社会活动,希望能夠参加火星探险。在2014年冬季奥运会,她是开幕式上奥林匹克旗帜的旗手。.

新!!: 联合国和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 查看更多 »

瓦萨学院

凡薩學院(英語:Vassar College)是在美国纽约州波啟浦夕市的一所私立,男女同校的文理學院,校园是由超过1,000亩(4.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00多栋建筑组成,其中包括两个美國國家歷史名勝,建筑风格迥异,由学院哥特式到国际样式不等,建筑的设计时间跨度超过了学院的历史,前后由一批优秀的建筑师完成,包括小詹姆斯·倫威克、埃羅·沙里寧、马塞尔·布鲁尔和西薩·佩里。凡薩學院还是一个树木园,校园现存有200多个品种的树木,是原生植物的保留地和一个占地400英亩(1.6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区。.

新!!: 联合国和瓦萨学院 · 查看更多 »

瓦赫什河

赫什河(Вахш)是中亞的阿姆河的支流, in Tajikistan: a Country Study (Washington: Library of Congress, 1996)發源自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阿赖谷地南侧的外阿賴山脈达乌穆鲁克山,流經塔吉克斯坦。.

新!!: 联合国和瓦赫什河 · 查看更多 »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或译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联合国环境署提议的旨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性主题纪念日,当前定于每年的5月22日。.

新!!: 联合国和生物多样性国际日 · 查看更多 »

生物标记

生物标记 (Biomarker),是医学指标下的一个大的子类,指的是可在病人或被研究者体外观测到的客观指标。通常情况下,相应的测量方法应当是精准且可被重复的。与医学症状不同的是,医学指标是客观的测量结果,而医学症状受限于病人对于健康或疾病的主观感受。.

新!!: 联合国和生物标记 · 查看更多 »

生育权

生育权(reproductive rights),又称生殖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蘭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負責决定子女人數及其出生時距之基本人權”。.

新!!: 联合国和生育权 · 查看更多 »

生活满意度指数

生活满意度指数(Satisfaction with Life Index,SWL)是由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阿德里安·怀特建立。 生活满意度指数是基于多个数据,包括新经济基金会的快乐星球指数、2003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等教育程度。 调查也显示健康(ρ.

新!!: 联合国和生活满意度指数 · 查看更多 »

生態工程

生態工程()是指人類透過生態學、系統學、工程學和經濟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的手段,對原有平衡被打破的生态系统進行修復,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修善,并提高其生產能力,以至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友好發展 。 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R·布朗在《生態經濟》中提出,實施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的一種重要手段,而透過實行“循環經濟”可以實現生態經濟。布朗認為:生態經濟,即“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我們後代滿足其需求的經濟”,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經濟。 美國濕地學家米契(Mitsch)和丹麥生態學家喬更森(Jørgensen)對生態工程的定義歸納為五點:.

新!!: 联合国和生態工程 · 查看更多 »

甲日·洛迪

日·洛迪(Lodi Gyari,)西康甘孜(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西藏独立运动人士。.

新!!: 联合国和甲日·洛迪 · 查看更多 »

申淑子

申淑子(朝鮮文:신숙자,)歸化朝鮮人,曾經於韓國與德國生活。因為其丈夫吳吉男從朝鮮叛逃丹麥,而被關入耀德集中營。此案得到了廣泛的國際關注,國際特赦組織將其列入良心犯,並且呼籲釋放他,未果。根據聯合國於2012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申淑子死於肝炎。.

新!!: 联合国和申淑子 · 查看更多 »

甘介侯

介侯(),江苏宝山人。 甘介侯1926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回国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后历任外交部秘书、秘书长、代理部长,湘鄂临时政务委员会委员,江汉关监督兼外交部特派湖北交涉员,第一方面军外交处处长,第四集团军外交处处长等职。1932年,出任外交部常务次长。其后又曾任外交部特派两广交涉员、第五路军总部顾问。1938年当选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结束后,于1946年任北平行辕顾问。1949年,曾作为时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私人代表赴美,促成了李宗仁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会面。后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并定居美国,还曾任教于新泽西州立大学。1984年11月10日在纽约病逝。.

新!!: 联合国和甘介侯 · 查看更多 »

甘肃省

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於中国西北地区、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甘肃”()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

新!!: 联合国和甘肃省 · 查看更多 »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或譯為無代表席位國家和民族組織、無席次國家民族組織、不被代表之民族與人民組織、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等(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簡稱UNPO),是由多個沒有聯合國席位的國家或政治實體組成的一個非政府組織,成立於1991年2月11日,目前有58個會員,總部設在荷蘭海牙。由於該組織的結構參考聯合國而成,且組織性較嚴密,故也暱稱作「小聯合國」。此會主張以非暴力手段,來解決各成員的主權爭議,但不代表成員國之間必須擁有外交關係。 該會訂定以下五大原則:.

新!!: 联合国和無代表國家和民族組織 · 查看更多 »

無國籍

無國籍(Statelessness),是指某人不被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認為是其國民从而沒有任何國籍,或者說不屬於任何國家的状态。無國籍人士在國際社會不享受任何國家的外交保護,就像一個自然人不知道他自己是誰,就無法在法院主張權利,沒有國家保護。 判定無國籍人士要注意以下情况:.

新!!: 联合国和無國籍 · 查看更多 »

無核武地帶

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缩写NWFZ),是指由聯合國确认的根据各国自愿订立条约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武器的特定区域,联合国大会决议采取一系列监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关条约的施行。无核武地带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比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核地带,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发和部署核武器及核电站的特定区域,某些情况下该区域还会禁止安置或处理核废料、禁止使用或研发核动力装置;与无核武地带不同,无核地带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联合国确认的国际条约。.

新!!: 联合国和無核武地帶 · 查看更多 »

熱帶風暴黛瑪 (1991年)

1991年的热带风暴黛玛(--;PAGASA:Uring)是菲律宾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之一,共造成约5081人死亡。11月1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帕劳东北部生成,此热带低压向西移动。受一道冷锋影响,它转向西南移动,系统于11月4日接近菲律宾时加强为一热带风暴。在横过米沙鄢群岛前,黛玛达到了巅峰强度,其一分钟平均风速达到,气压降至。虽然系统横过陆地,但它仅仅略微减弱,随后进入南海。并维持烈风风力。黛玛最终受垂直风切变的影响而减弱为热带低压。11月8日,该热带低压登陆越南并在数小时后消散。 在横过菲律宾期间,黛玛受地形影响降下倾盆大雨,即地形抬升,米沙鄢群岛大部降下150毫米的雨。在莱特岛,局部地区的雨量高达580.5毫米。由于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岛上发生了一场空前的泥石流。由于岛上植被破坏极为严重,大部分土地不能良好地吸收降雨,地表径流陡然增加。洪水淹没了阿尼洛-麦巴沙格流域并向下游冲去。奥莫克市位于阿尼洛河与麦巴沙格和交汇处,故受灾严重。在3小时之内,整座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数以千计的房屋受损或被摧毁。仅这一个城市就有4922人死亡,其中2300人在河岸边遇难。 除了奥莫克市,在雷伊泰省和西内格罗省,有159人遇难。在全国有至少5081人遇难,同时又有1941-3084人失踪,估计已死亡。这使得黛玛成为菲律宾史上最致命的热带气旋,超过了1867年风暴(导致1800人死亡),直到2013年由台风海燕以6033人打破记录。总计4446间住房被摧毁,同时有22229间受损。损失总计高达2767万美元。起初,由于奥莫克市通信全面中断,灾情过了24小时才传至政府。几天之内,紧急救灾中心建立起来,联合国下属的多家机构和多个的援助到达。总计价值580万美元的物资被用于救灾。.

新!!: 联合国和熱帶風暴黛瑪 (1991年) · 查看更多 »

燕娜·泰勒

燕娜·泰勒(Janne Teller,)是一位具有德國背景的丹麥人,她的母親來自奧地利,祖父來自北德。曾在世界各地居住和工作,其中包括在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目前在紐約定居。 法學院畢業後,她在歐盟和聯合國擔任顧問,去過許多發生戰事的國家。30歲辭職後,開始專職寫作。1999年以首部小說處女作、北歐當代傳奇《奧丁之島》晉身作家行列,《惡童》於2000年出版,是她第二部小說作品,獲得廣泛迴響與討論,此外也曾在archivedate.

新!!: 联合国和燕娜·泰勒 · 查看更多 »

番紅花城

紅花城(Safranbolu)是位於土耳其安納托利亞中部的城鎮,離首都安卡拉約兩百公里。老城區的鄂圖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築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包括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浴、鐘塔、日晷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整修後在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番紅花城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公尺。 城鎮名稱源自於番紅花以及希臘文polis(城邦)。番紅花城在17世紀時期是番紅花的貿易以及種植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番紅花城以東22公里的村落種植。.

新!!: 联合国和番紅花城 · 查看更多 »

異世奇人 (系列1)

《異世奇人》是一部英國科幻電視劇,系列1於2005年3月26日至同年6月18日在BBC One播放,共有13集。這個系列的其中8集是拉塞爾·T·戴維斯編寫的,其餘數集分別出自馬克·加蒂斯、、及史蒂芬·莫法特。和和拉塞爾·T·戴維斯是系列的執行製作人。保羅·康奈爾還擔當劇集的監製。 同時,系列1是《異世奇人》自1989年暫停製作後事隔16年再次回歸,以及1996年的上映後9年再度重現。故此,這個新的系列被稱為復活版的《異世奇人》。劇情方面,則講述類人外星人博士(基斯杜化·艾克斯頓飾)與他的同伴(比莉·派佩飾)、(飾)及傑克·夏尼斯隊長 (約翰·巴洛曼飾)穿越時空、周遊宇宙的故事。整個系列最高峰時共有1081萬人收看,又得到正面的評價和多個獎項,其中包括英國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季度劇集獎。.

新!!: 联合国和異世奇人 (系列1) · 查看更多 »

當地地名與外來地名

外來地名是指外方語文對一個地方使用與當地語文不同的名稱。相對地,當地語文所用的地名稱為當地地名。.

新!!: 联合国和當地地名與外來地名 · 查看更多 »

當地球停止轉動

是一部於2008年上映的美國科幻電影,重拍自1951年的同名科幻電影。該片為擔任編劇,劇本根據1940年所寫的經典科幻短篇小說《》及1951年的劇本改編而成。 史考特·德瑞森執導,基努·李維飾演外星人(Klaatu)。原作主要反映當代冷戰時期的核戰問題,新版將其中議題改為「人類」與「自然」的對立,不再是以人類的鬥爭為主題,主要提及環境保護的觀點。 電影原定在2008年5月9日發行,但之後將其延至12月12日開始於傳統及IMAX劇院上映。該片收穫普遍影評人的負面評價,根據爛番茄收集的191篇評論,僅21%給出好評,多評論電影「著重於特效,卻缺乏連貫的故事做為基礎。」於其首映週,《當地球停止轉動》在美國的票房排名中位居第一,全球進帳逾2.33億美元。家庭媒體在2009年4月7日發布。.

新!!: 联合国和當地球停止轉動 · 查看更多 »

特吕格韦·赖伊

特吕格韦·哈尔夫丹·赖伊(挪威语:Trygve Halvdan Lie,),挪威外交家,首任正式的联合国秘书长。 赖伊出生于奥斯陆,1911年加入挪威工党,1919年他自奥斯陆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出任该党秘书长。1922年他取得了律师资格,并于当年被选入挪威议会。1935年,他加入约翰·尼高斯沃尔内阁,任司法大臣,不久转任贸易大臣。 赖伊曾是十月革命的拥护者,他曾与列宁会面,但在一月剧变后对布尔什维克改变了态度。在托洛茨基被斯大林驱逐出境后接纳他在挪威避难,但是不久后,由于托洛茨基没有遵守其“不涉足政治”的诺言,而被赖伊要求离境。 1940年,德国占领挪威,赖伊命令挪威的所有船只开赴英国港口以避免落入德国手中。随后,赖伊被任命为挪威流亡政府外长。 1946年,赖伊率领挪威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的成立大会,并对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设立多有贡献。2月1日,他被选为首任正式的联合国秘书长。他的当选是美国和苏联两大势力妥协的结果。 在联合国秘书长任内,他支持以色列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并促使苏联从伊朗撤军,以及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停火。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支持韩国的态度导致了苏联不满,随后,他耗费了大量精力以争取苏联结束对联合国会议的抵制。赖伊还反对西班牙加入联合国,因为他反对佛朗哥在西班牙的独裁统治;并主张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作为中国在联合国的正式代表。 由于未能迅速处理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赖伊受到了大量的批评。批评人士认为他远未发挥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所应有的影响力,而且过于傲慢和固执。 1950年,由于苏联抵制联合国大会,且美国表示不接受赖伊之外的任何人选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得以顺利连任。但由于苏联强烈反对其继续任职,且美国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也指责其雇用“不忠诚的美国人”,赖伊被迫于1952年11月10日辞职。 辞职后,赖伊一度出任奥斯陆地方首长、挪威能源委员会主席、内政部长、贸易部长等职务。他此后再未受到广泛欢迎,被认为是一位务实果断但缺乏才能的政客。 賴伊於1968年12月30日逝世,著有《為了和平》(1954年出版)。.

新!!: 联合国和特吕格韦·赖伊 · 查看更多 »

特別行動任務組

特別行動任務組(瑞典文:Sarskilda operationsgruppen,縮寫:SOG)是隸屬於瑞典國防軍的一支特種部隊。該部隊於2011年開始活躍,其總部位於卡爾斯堡市。.

新!!: 联合国和特別行動任務組 · 查看更多 »

特别使团公约

特别使团公约(Convention on Special Missions)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1969年制定的一部条约。.

新!!: 联合国和特别使团公约 · 查看更多 »

特列伊穆斯大屠杀

特列伊穆斯大屠杀(مجزرة التريمسة)是在2012年7月12日,发生于敘利亞哈马省特列伊穆斯的一场军事行动与屠杀事件。事件起初由反对派报道,后来联合国觀察員於2012年7月14日發表聲明,表示敘利亞軍方主要針對反政府叛軍和活動人士的住屋,對此BBC表示與最初反對派聲稱是針對平民的屠殺有矛盾。.

新!!: 联合国和特列伊穆斯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特命全權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國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權,其所享礼遇也较其他外交代表为高。.

新!!: 联合国和特命全權大使 · 查看更多 »

特教平權

特教平權(英文︰SEN RIGHTS),於2013年成立,為香港慈善團體,目的旨在維護身心障礙者及特殊教育需要者之平等教育權利;確保他們的身心智潛能得以充分、全面發展;增進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致力建構共融社會;並促進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之精神與實踐。.

新!!: 联合国和特教平權 · 查看更多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也称作特拉特洛尔科大屠杀、特拉特洛尔科之夜(取自墨西哥作家艾琳娜·伯利亚托瓦斯卡同名书籍《La noche de Tlatelolco》),是一场墨西哥政府对学生、平民抗议者以及围观的无辜群众的大屠杀。这场屠杀发生在墨西哥城特拉特洛尔科的三种文化广场,时间是1968年10月2日下午至晚上,也是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开幕的十天前。 当时,墨西哥的官方和主流媒体宣称政府部队遭到了抗议者的枪击挑衅。而在2000年公开的政府文件则指出那些狙击手事实上是为政府雇佣的。尽管估计的遇难人数从三十到一千人不等,包括目击者声称有數以百計的毆打致死者人权组织和外国记者认定遇难人数应在300左右,但资深美国拉美政策分析师凯特·道尔只发现了其中44个人的确切遇难证据。根据墨西哥联邦安全委员会最高负责人的报告,在那一天共有1345人被捕入狱。.

新!!: 联合国和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查看更多 »

牛津英語詞典

《牛津英語詞典》(英語: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是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卷詞典,被視為最全面和權威的英語詞典。不少對英語詞彙的學術研究都以牛津詞典作為切入點。而詞典對詞彙拼法的要求,影響了不同地區的書面英語。 截至2005年11月30日,該詞典收錄了301,100主詞彙,字母數目達3億5千萬個。詞典亦收錄了157,000個以粗體印刷的組合和變形,以及169,000個以粗斜體印刷的短語和組合,令詞典收錄的詞彙達到616,500個。另外,詞典共列出137,000條讀音、249,300個詞源、577,000個互相參照和2,412,400句例子。牛津詞典旨在收錄所有已知詞彙的用法,以及詞彙在不同地區之英語的變化(請參看1933版詞典的前言)。第一版前後花了71年編寫,其中22年是準備工作(1857年至1879年)。在實際編輯的49年間(1879年至1928年),共用了4個主編,每名主編約有6個助手,還有在英美登報招募的約1,300個義工提供引句。.

新!!: 联合国和牛津英語詞典 · 查看更多 »

牛津通识读本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series,简称VSI系列)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自1995年开始出版的一套系列丛书。这套书的每一本都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简洁而精炼的介绍。几乎所有读本都由该领域公认的专家撰写,篇幅为100–150页,并包括进一步深度阅读的建议。作者们往往提供了个人的见解,但每个读本都力图做到中立和完整。 截至2014年9月,该系列已出版书目达到401本,包括 历史、神学、文艺理论、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情绪、动物权利、伦理、莎士比亚、休谟、恐怖主义、西班牙内战和进化论等。出版商表示“该系列丛书将会涵盖所有的主要学科, 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个可读性强且包罗万千的工具书图书馆。” VSI系列上市以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截至2011年, 该系列已被翻译为25种语言,在全世界的销量超过500万册,其中许多读本被选为大学入门教材。系列简体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代理出版。 VSI系列的大量书目为首次撰写,但也有一些选自牛津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书籍。.

新!!: 联合国和牛津通识读本 · 查看更多 »

牛文元

牛文元(),河南焦作人。国务院参事,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学、环境与发展、可持续发展。.

新!!: 联合国和牛文元 · 查看更多 »

独岛主权争议

岛主权争议是韩国、日本就獨島之主權歸屬爭議。由於目前在此島的專屬經濟區內尚未發現任何石油等海底資源,因此爭論的起因主要來自漁業權。 獨島現在由韓國實際控制,並在靠近韓國海區内由韓國海洋警察廳進行監視,更建設直升機場、碼頭和燈塔等設施。每年韓國海警和海軍空軍會舉行1,2次防御演習。.

新!!: 联合国和独岛主权争议 · 查看更多 »

盐城市

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濒黄海,是江苏沿海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其中市辖区面积5,131平方公里,市辖区常住人口237.25万。海岸线长度为江苏省各地级市首位。 全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江南移民后裔,因而传统文化和民众的心理状态都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范畴。盐阜大地人杰地灵,名人数不胜数,如南宋丞相陆秀夫,《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等。.

新!!: 联合国和盐城市 · 查看更多 »

盧安達-烏隆地

盧安達-烏隆地(Ruanda-Urundi),原先在1916年至1924年間是比利時的附庸國;1924年-1945年間則為國際聯盟的託管地;二戰後又成為聯合國的託管地至1962年,盧安達和蒲隆地同時獨立為止。.

新!!: 联合国和盧安達-烏隆地 · 查看更多 »

盧武鉉

卢武铉(,),韩国第16任总统,从政前曾任法官、律师。卢武铉出身寒门,由于家境贫穷,他读完初中后,没能继续读高中而是去可以提供奖学金的釜山商业高中(相当于职业高中)。职业高中成為他最后的学历,这使得他成为韩国历史上学历最低的总统。他也因此被称为“平民总统”、“草根总统”。 从未进过大学法学院的卢武铉,经过近十年的顽强自学苦读,最终通过司法考试,成为一名法官。由于兴趣偏好,他做法官不久后就改作律师。全斗焕军政府时期,卢武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釜林事件”的辩护律师,从此走上人权律师的生涯。1988年,在金泳三的提议下,卢武铉加入统一民主党,并当选韩国第13届国会议员。2002年12月,他在韩国第十六届总统大选中击败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成为韩国总统。就任总统初期,由于反对派控制着超过半数的国会席位,卢武铉的各项改革政策在执行上举步维艰。卢武铉的亲信在其竞选期间收受政治金被曝光后,使他陷入信任危机。在一次电视座谈会上,他因为说了“我期望国民大力支持开放国民党”,而被指责违反《选举法》中立原则,导致党政危机,最终被国会弹劾。不过,反对派的弹劾斗争在韩国民众中产生反面效应,支持卢武铉的新成立政党开放国民党,在新一届的国会选举中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卢武铉的职务在韩国宪法法院驳回弹劾案后也得到恢复。 卢武铉把他的政府称为“国民参与政府”,通过“扩大国民的参与”实现“国家的均衡发展”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繁荣”。卢武铉在稳定中求改革,在行政改革方面,他提出建设“能干的政府”和“适度规模的政府”;在经济改革方面,他试图建立公正、透明、健康的市场秩序。执政期间,卢武铉在前韩国总统金大中“阳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和平繁荣”的对朝政策。2007年10月2日至4日,卢武铉与夫人权良淑徒步跨过韩朝军事分界线在平壤与金正日召开第二次韩朝首脑会晤,并签署《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他坚决反对美国对朝鲜进行制裁和封锁,主张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要求美军撤出首尔,收回战时指挥权,打造自主国防。他通过发展与美、日、中、俄四国的“均衡外交”,寻求使韩国成为东北亚的“均衡者”。 卢武铉倡导清廉政治,但卸任后遭到离职审查,于2009年5月23日在李明博政府对其受贿调查期间跳崖自杀,对韩国社会产生巨大冲击。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认为卢武铉是韩国现任政府清算前任政府、权威主义的牺牲品。2013年韩国Research View开展的一份民调显示,在对朴正熙、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和朴槿惠5名韩国前任及现任总统的好感度调查中,卢武铉名列第一。有观点认为卢武铉的死不是韩国民主的失败,而是韩国政治走向清廉的一个新起点。 卢武铉的座右铭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最尊敬的人是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并著有《卢武铉见到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书。他认为自己与林肯一样都是出身寒门,经过自学苦读成为律师,并在议员竞选多次落选后当选总统。他希望自己能像林肯那样以“低姿态的人,谦逊的权力”造就“强大的国家”。.

新!!: 联合国和盧武鉉 · 查看更多 »

相对宇宙

《相对宇宙》()是一部美国科幻惊悚题材电视剧,由开创。该剧目前已由付费有线频道Starz订购了两季,每季10集。 《相对宇宙》第1集由莫腾·泰杜姆执导拍摄。 首播集已于2017年12月10日播出。.

新!!: 联合国和相对宇宙 · 查看更多 »

盖尔·加朵

蓋兒·加朵-瓦爾薩諾(גל גדות,拉丁化:Gal Gadot-Varsano,)是一位以色列女演員與時裝模特兒。她曾贏得2004年的頭銜並代表以色列參加了2004年環球小姐的選美比賽。此外還是服裝公司的時尚領導。2012年4月,媒體網站《Shalom Life》評選出的「50位全球最有天賦、最聰穎、最有趣及最高雅的猶太女性」中,加朵被列為第五名。 加朵較著名的角色是在DC擴展宇宙中詮釋超級英雄黛安娜·普林斯/神力女超人一角與在「玩命關頭系列」中飾演吉賽兒·耶沙。.

新!!: 联合国和盖尔·加朵 · 查看更多 »

盛振爲

盛振爲(Robert C. W. Sheng,)生于上海盛芸,盛振为先生之办学理念——纪念先父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15页盛振爲,证据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点校说明,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学家。.

新!!: 联合国和盛振爲 · 查看更多 »

瀕危語言

瀕危語言(endangered language)指的是使用人數越來越少的、行將滅絕的語言。.

新!!: 联合国和瀕危語言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Беларуская Савецкая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ая Рэспубліка,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白俄罗斯在整个苏联中是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个加盟共和国,首都為明斯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白俄罗斯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战败前,白俄罗斯大部分为德国占领。1918年3月25日,成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但在德軍撤離後在1919年1月五日被蘇俄紅軍推翻。1919年1月1日,在斯摩棱斯克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战后波兰复国,发生苏波战争,苏俄割让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给波兰。1922年12月3日东白俄罗斯作为创始国加入苏联。1939年,波兰被纳粹德国和苏联分割占领,西白俄罗斯并入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白俄罗斯被德军占领,1944年6月苏军解放了白俄罗斯。 1945年10月24日,白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一个成员国及非獨立國身份和苏联一同加入成為联合国創始成員國。 1990年7月27日,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之后又将国名改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是独联体成员国。.

新!!: 联合国和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

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Беларускі рэспубліканскі саюз моладзі,缩写為БРСМ;Белорусский 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ий союз молодежи)是白俄羅斯的一個青年組織。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成立的目標是透過活動,如露營、體育比賽和參觀紀念館來促進白俄羅斯青年的愛國主義和灌輸相關的道德價值觀。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是在2002年與其他青年團體合併而成立的,是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列寧共青團的繼承組織。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是現時該國最大的青年團體,並且得到白俄羅斯政府的支持。有些人指責該組織用脅迫或空頭承諾吸收新成員,質疑其是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的政治宣傳機關。.

新!!: 联合国和白俄羅斯共和國青年團 · 查看更多 »

白求恩-延安造反团

白求恩-延安造反团,是由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外籍党员組織之一,由美国人李敦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创建。 李敦白原为美国军人,經由宋美龄介绍在联合国救济署中国区工作,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白求恩-延安造反团实际上与白求恩无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成员都为外国人,故借用白求恩的名字体现该組織特色。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 联合国和白求恩-延安造反团 · 查看更多 »

百科详编

《百科详编》(Macropædia),是《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三部分;另外两部分是《百科类目》(Propædia)和《百科细编》(Micropædia)。 2007版的百科详编(Macropædia)共17卷,699篇文章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每篇文章长度从2页到310页不等,平均为24页。所有文章几乎都有参考文献和署名贡献者,这些贡献者的名字在百科类目(Propædia)都按照首字母顺序予以列明。.

新!!: 联合国和百科详编 · 查看更多 »

百慕大

慕達(Bermuda),法律文件中也作百慕大群岛或薩默斯群岛,位於北大西洋属北美,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于北纬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经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 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里(1,030公里)。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佈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百慕達」一般指單一的群島,由約138個島嶼和许多岩礁组成。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整個群島,連同兩個正式名稱,歷史上曾稱為「La Garza」、「Virgineola」及「魔鬼島」)。雖然地標不多,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有兩個島嶼名為「長島」,兩個海灣名為「長灣」,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另外,百慕達的首府──哈密尔顿,位於主島中部,漢密爾頓港北岸。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風景優美的海灘,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綠色海洋自詡。.

新!!: 联合国和百慕大 · 查看更多 »

DARKER THAN BLACK

DARKER THAN BLACK系列是由動畫公司BONES與岡村天齋制作的TV動畫及衍生作品。 華語圈觀眾常誤以「黑之契約者」為該系列的統稱,事實上它只是動畫第一季的副標題。本作正式簡稱是「DTB」,在日本也簡稱作「」。目前整個系列的故事由以下3部已完结的作品構成:.

新!!: 联合国和DARKER THAN BLACK · 查看更多 »

E.T.外星人

《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是1982年美国科幻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并与凯瑟琳·肯尼迪一起担任制片人,梅丽莎·马西森编剧,亨利·托马斯、迪·沃伦斯、罗伯特·麦克纳夫顿(Robert MacNaughton)、德鲁·巴里摩尔和彼德·考约特主演。讲述了名叫埃利奥特的内向男孩与被困在地球的善良外星人成为朋友的故事。埃利奥特给外星人起名叫“E.T.”(英文“extraterrestrial”的简称,意为外星人),他与自己的哥哥和妹妹联合起来帮助外星人找到回家的路,并且还要避免被母亲及政府发现。 本片的创作理念源于斯皮尔伯格在父母于1960年离婚后想像出来的朋友。1980年,他与马西森会面并在已陷入僵局的科幻恐怖片项目《夜空》(Night Skies)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故事。影片于1981年9月到12月期间在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摄制,拍摄成本为1050万美元。与其他大部分电影不同,本片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拍摄的,这样有利于小演员们给出更具可信度的演出。 影片于1982年6月11日经环球影业发行,是一部成功的大片,票房收入超越《星球大战》,成为当时的历史电影票房总冠军,这个纪录接下来保持了十年之久才于1993年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另一部电影《侏罗纪公园》打破。评论家称赞这是一个永恒的友情故事,烂蕃茄的一项调查也将其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幻片。电影于1985年再次上映,后又于2002年为纪念影片诞生20周年重新发行,其中有部分镜头有所改动,还增加了一些内容。.

新!!: 联合国和E.T.外星人 · 查看更多 »

EMER K-1突擊步槍

EMER K-1是一款緬甸自行研製的5.56×45毫米口徑犢牛式突擊步槍。.

新!!: 联合国和EMER K-1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隐私权

隱私權,指個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個人與大眾無合法關聯的私事,亦不得妄予發布公開,而其私人活動,不得以可能造成一般人的精神痛苦或感覺羞辱之方式非法侵入的權利。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由于它的存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某些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新!!: 联合国和隐私权 · 查看更多 »

芦山地震各方反应

芦山地震各方反应,旨在記錄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情形。.

新!!: 联合国和芦山地震各方反应 · 查看更多 »

芬兰历史

芬兰历史开始于1万多年前人类在现芬兰地域的定居,这种原始公社制度在芬兰一直持续到12世纪。经历了瑞典发动的一系列扩张活动后,芬兰开始被瑞典统治,直到19世纪初。1809年,俄罗斯帝国击败瑞典,芬兰成为沙皇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随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8年的芬兰内战使俄国布尔什维克势力退出芬兰国土。在短暂的王国政体倒台后,芬兰共和国于1919年成立。1939年,苏联发动了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地,此后,芬兰在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俄战争。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解体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新!!: 联合国和芬兰历史 · 查看更多 »

芬蘭的歐元硬幣

芬蘭的歐元硬幣有三種不同的主題,而所有硬幣都刻有代表歐盟的12星和鑄造年份。 關於歐元硬幣共同面,請參閱歐元硬幣。.

新!!: 联合国和芬蘭的歐元硬幣 · 查看更多 »

芬蘭教育

芬蘭教育為免學費以及全額補助伙食的教育系統。目前的芬蘭的教育系統包含日間托育系統(包含嬰幼兒)以及一年的幼兒園(供六歲兒童就讀)、9年的義務教育(7歲開始到15歲)為綜合型、義務教育後發展為學術型以及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大學以及應用科学大學)、以及成人(終身教育)。芬蘭的教育政策為透過政府補助下建構出實現平等以及提供優質的綜合型教育系統,而不用淘汰、分組或是放棄任何一位學生。其中一項教育政策是廣泛地提供教育系統,這樣使學生得以就近念書,如果還是無法就近念書,如農村地區,則在偏遠地區提供免費交通運輸系統。包含特殊教育在內,在課堂的教學工作儘量減少程度落差也是北歐式的教育特色。 經過九年的基礎教育課程後,學生在16歲時可以選擇繼續中學教育並進入學術性的文理中學(lukio),或是職業性的職業高中(ammattikoulu)。兩者皆就讀三年,並且可以接續就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分成一般的大學(yliopisto)以及应用科学大學(ammattikorkeakoulu)系統。一般大學提供學士到博士學位。過去,只有大學畢業生可以就讀更高的學位,不過自從簽訂博洛尼亞進程後,任何大學同等學位的學生都可以就讀更高的學位。在芬蘭有15間大學以及27間应用科学大學。 2008年的聯合國出版的人類發展指數中的教育指數中,根據2006年的資料,芬蘭為 0.993,與澳大利亞,丹麥,紐西蘭並列世界第一。芬蘭教育部將這項成就歸功於「教育系統(統一的基礎教育),高度專業的教師以及給予學校自主權」。 芬蘭教育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也名列前茅,雖然最近幾年的表現不再頂標。2012年的報告中,芬蘭在閱讀方面名列第六,數學十二,科學第五。2003年時,芬蘭在科學及閱讀都是名列第一,數學第二。世界經濟論壇將芬蘭的高等教育排名第一。 2018年,有專欄到芬蘭集中報導當地的教育,並指出較亞洲地區更懂得寓學習於娛樂,而且即使是音樂、家政這類於中小學被視為「閑科」的科目,亦被校方認真對待,而學生亦十分享受。而當地小學評分準則滿分為十分,四分代表不合格,七分屬一般,而八分是好,另外是沒有零分的,要拿取高分除了要知悉芬蘭語外亦要知悉其他語言、要學會語言屬於哪個語系、角色以及與其他語言的關係。.

新!!: 联合国和芬蘭教育 · 查看更多 »

芮正皋

芮正皋(),又名器先,浙江吴兴人。 芮正皋早年先后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法律系、法国巴黎大学、荷兰海牙国际法学研究院、巴黎政治独立研究院。曾在上海小学以及交通部任职。赴台后,历任中华民国外交部欧洲司专员、科长,中华民国外交部礼宾司护照科科长,中华民国外交部礼宾司帮办,中华民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参事,中华民国驻马里大使馆参事等使。1965年,升任中华民国驻上伏塔大使。1968年至1983年间,出任中华民国驻象牙海岸大使,期间还曾任兼驻甘比亞大使、驻联合国副代表。后定居澳洲。著有《外交生涯縱橫談:芮正皋回憶錄》(三民書局)。2015年3月9日凌晨病逝於澳洲雪梨Ryde醫院。.

新!!: 联合国和芮正皋 · 查看更多 »

芳澤謙吉

芳澤謙吉(,),日本政治家、外交官。曾任犬養內閣外務大臣。.

新!!: 联合国和芳澤謙吉 · 查看更多 »

难民

难民,是移民之一類,因某种不可抗的原因,例如战争、天灾等,而被迫迁移居住地,甚至是放棄国籍的人。各国移民法例对于难民问题的处理方法虽不尽相同,但大多时候,会采取“原居地遣返”或给予“政治庇护”。.

新!!: 联合国和难民 · 查看更多 »

难民营

难民营是临时搭建用于收留难民的营地。一个营地可能住着数万甚至数百万人。通常,这些营地是由政府、联合国或国际组织(例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或非政府组织修建和管理的。 难民营通常都是临时搭建的,用于暂时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有些难民营卫生条件很差。如果难民由于内战等原因一直无法回家,常常会引发人道危机。 有些难民营,如艾因哈尔瓦(Ein el-Helweh)难民营,逐渐发展为长期定居点,并且存在数十年之久,对于人权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安全返乡之前,人们可以待在难民营里,获得应急食品和医疗援助。在有些情况下 ,通常是在几年之后,他国认为遣返这些人怎样都不安全,那么他们会在“第三国”远离边境的地方安顿下来。 难民营的设施可能包括:.

新!!: 联合国和难民营 · 查看更多 »

隈丸優次

丸優次,日本外交官,也是有名的知華派。出身於福岡縣久留米市,1975年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後進入外務省並被派遣至中國課。1976年6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亞書院、同年9月在北京語言学院(現北京語言大学)學習中文。 1986年7月起任職於聯合國秘書處,1989年6月起擔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一等秘書、1989年7月擔任日本駐華大使館參贊、1992年2月擔任外務省聯合國局社会協力課長、1993年8月擔任外務省綜合外交政策局国際社会協力部聯合國行政課長、1994年5月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參贊、1996年5月任財團法人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總務部長、1999年4月任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公使、2001年任日本駐華大使館公使、2004年4月成為獨立行政法人国際交流基金統括役。 2005年2月擔任駐上海總領事、2008年7月擔任駐泰國大使館特命全權公使兼東南亞地球科學計劃調整委員会常駐代表、2010年8月擔任駐香港總領事、2013年1月15日擔任駐柬埔寨特命全權大使。.

新!!: 联合国和隈丸優次 · 查看更多 »

隔离墙

離圍牆(英語:separation barriers)是指在兩個國家或地區相交之處,為了防止人們跨越邊界而建造的圍牆或類似設施。這些圍牆通常是依據測繪學上的國境邊界所建造。最著名的例子可算是位於中國的萬里長城,是為了抵御游牧民族而興建;而較近期的著名例子則是在冷戰期間所建造,將德國分成東德與西德的柏林圍牆。.

新!!: 联合国和隔离墙 · 查看更多 »

銀河機攻隊 莊嚴皇子

,是由動畫工房、Orange制作的原创機器人動畫。電視動畫於2013年4月至9月放映。2016年9月放映特别篇,同年11月4日电影版《银河机攻战队 觉醒的基因》上映。.

新!!: 联合国和銀河機攻隊 莊嚴皇子 · 查看更多 »

韩国外交

韩国外交是韩国在国际关系中以和平的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交往或交涉活动。韩国外交是韩国内政的延伸,以内政为基础,是其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和行为,也是维护和发展其国家利益,实施其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手段。韩国目前与世界上190个国家建立有外交关系,是联合国、世贸组织、经合组织(OECD)、亞太經合組織(APEC)、20国集团的成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和东亚峰会创始国之一。 冷战时期,韩国外交主要是以韩美关系为核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开始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接触。1988年,卢泰愚当选韩国总统后,开始推行“北方政策”,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1993年,金泳三文人政府开始提出“世界化、民间化、多边化、多元化、区域合作和面向未来”的外交政策。在金泳三之后的韩国各界政府也都积极推行了多边外交政策。目前,韩国外交基本形成了以韩美同盟为基轴,中美日俄四大国为主线,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韩国外交部是负责韩国外交和其它对外事务的最高政府机关。为了综合开展对外经济与通商交涉,1998年2月28日,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将外交部改组为“外交通商部”。2013年3月23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正式更名为韩国“外交部”。韩国外交部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多边、双边外交及国际经济合作;制定、施行和调整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文化合作和对外宣傳等;海外侨民政策的制定及驻外国民的保护与援助事宜;国际形势的调查与分析以及有关移民的相关事务。.

新!!: 联合国和韩国外交 · 查看更多 »

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

经济开发五年计划是韩国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后期实行的经济发展计划。1962-1996年间,韩国政府一共制定和实施了七个五年计划。其中,第1-4个五年计划称为“经济开发计划”,第5-7个五年计划为体现韩国政府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同时重视,得名“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前4个五年经济计划有着很强的“指令性”。从第5个五年计划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强调计划的“诱导性”,尽量扩大民间和其它部门的参与。第6个五年计划指出经济计划将在自主与竞争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范围下发挥作用。而第7个五年计划除了强调“诱导性”外,还强调计划的“战略性”,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课题。五年经济计划是韩国政府主导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体现,为韩国摆脱贫穷,实现“汉江奇迹”的经济騰飛做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企划院”是韩国负责制定和推行五年经济计划的政府机构。经济企划院在1961年成立之初为部级国家机构,后提升半级,由一位副总理兼任其首长。经济企划院雇用有数百名经济、法律、公共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专家,下设经济企划局、预算局、物价政策局、经济协力局、调查统计局等,领导财务部、商工部、农林水产部、科技部等中央部门,在韩国经济的统筹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李承晚政府和民主党张勉政府曾分别于1960年和1961年制定过“经济开发7年计划”(1960-1966年)和“经济开发5年计划”(1961-1965年)。不过这两个计划由于四一九革命和五一六军事政变而未实施。韩国经济五年计划的实际实施是在朴正熙执政之后。1993年,金泳三当选韩国总统后,公布了与其任期一致的“新经济五年计划”,取代了“七五”计划。后来的金大中政府不再制定五年经济计划。.

新!!: 联合国和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 · 查看更多 »

韩国电子政务

韩国电子政务,又称韩国电子政府是韩国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将管理和服务在互联网上实现数字化的政务。电子政务是韩国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信息透明度,降低行政费用的重要手段。2014年6月25日,在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UNDESA)每两年发布一次的全球各国电子政府排名中,韩国从2010年以来已连续三次位列榜首。.

新!!: 联合国和韩国电子政务 · 查看更多 »

韩国财阀

韩国财阀(재벌,英语:Chaebol)指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主要由家族企业发展起來,後形成大集团公司與跨國企業。在這種企業集團中,通常由一位擁有最大權勢的領導者,來控制整個集團的發展。家族控制和多元化经营是财阀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此外,韩国财阀还有规模大,具有超强经济实力,依靠外部资金,家长式管理哲学,以及与政府关系密切等特点。 许多韩国财阀像三星集团、现代集团、LG集团、SK集团等都是世界知名大型跨国公司,在韩国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10年,仅三星集团的销售额就占到韩国GDP的22.1%。财阀在韩国政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曾为汉城成功申办1988年奥运会立下汗马功劳。他曾于1989年和1998年访问朝鲜,是首位访问朝鲜和首位越过朝韩军事分界线的韩国企业家。在韩国与苏联建交前后,他多次访问苏联,为两国建交发挥了促进作用。他还曾在1992年参加韩国总统选举。1999年2月成立的现代峨山是现代集团专门从事朝鲜业务的子公司。.

新!!: 联合国和韩国财阀 · 查看更多 »

韩美关系

韩美关系是指大韩民国(韩国)与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双边关系。1949年1月1日,韩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是第一个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朝鲜战争后,两国于1953年10月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立双方的军事同盟关系。韩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特別是駐韓美軍醜聞、美國偏袒日本時、縱容獨裁者或貿易爭端的問題上都曾引起反美情緒,但一直在韩国外交中保持着核心地位。韩国是续日本之后,美国在东亚的第二大同盟国,也是美國的之一。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称韩国为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和最大的朋友之一。 虽然大韩民国与美国于1949年1月建交,但根据韩国驻美大使馆的网站显示,兩国以1882年5月22日作为其建交纪念日。.

新!!: 联合国和韩美关系 · 查看更多 »

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列表

本列表为历任韓國常驻联合国代表。韓國与联合国的关系详见韓國與聯合國關係,兹不赘述。.

新!!: 联合国和韓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列表 · 查看更多 »

韓國獨立運動

韓國獨立運動(한국의 독립운동)或朝鲜独立运动(조선의 독립운동),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朝鮮半島民眾為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實現民族獨立的反日鬥爭。1907年8月1日,日本强行解散朝鲜军队,并逼迫高宗让位, 实行所谓的统监政治。许多朝鲜士兵拒绝缴械并携枪出走,组织抗日武装,引发大规模的反日义兵运动。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将日本首任朝鲜统监府统监伊藤博文击毙。 1919年的「三一運動」是獨立運動的第一個高潮,韓國獨立人士於中國上海成立大韓民国临时政府。1932年,大韓民國临时政府在上海策動了舉世震驚的虹口公園爆炸案。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后,上海被日本攻下,临时政府的核心人员十余人流亡到了重庆。从1939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大韓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组织光复军。光復軍利用其通曉日語的優勢,主要從事書寫標語、對敵廣播喊話等瓦解敵軍工作以及審問敵軍戰俘、破譯敵軍口令等工作。 而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領導人金日成就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共产党人所领导的游击队是主要朝鲜抗日力量之一。金日成所率領的部隊在1937年攻下朝鮮半島北部普天堡鎮,可是在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1945年,日本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美軍軍事佔領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領土,成立了美軍政廳;蘇聯軍隊佔領北緯38度以北,成立了蘇聯民政廳。1947年秋,美国在联合国提出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半岛举行民选,成立政府后,美蘇撤军。然而,1948年的选举仅在--举行,在选举结果的基础上,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同年9月9日,在苏联的支持下,金日成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后因朝鲜半岛两政府之间存在合法性争议,爆发了朝鲜战争。.

新!!: 联合国和韓國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韓國經濟

韩国经济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同时也是未来11国中唯一一个发达国。据世界银行的统计,韩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国际汇率和相对购买力指标计算在世界排名皆位居第13位。韩国是世界第6大出口国和第9大进口国。截至2015年3月,韩国已与包括美国、欧盟、中国在内的52个国家签订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其“经济领土”规模达世界GDP的73.5%。 自20世纪60年代,韩国根据本国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使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1962-1996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7美元增长到10548美元,34年间增长了120余倍,创造了“汉江奇迹”。1996年,韩国加入了有“富国俱乐部”之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亚洲金融危机时期,韩国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应对危机,韩国政府在IMF体制下,对企业、金融、公共部门和劳动关系四个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韩国成为东亚遭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家中最早恢复的国家。通过改革,韩国经济实现了从低级产品出口型经济向信息高科技型经济的转变,同时也增强了韩国抵御诸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 韩国经济产业结构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农业在韩国GDP的比重不断快速下降。2014年,韩国第一、二、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2.3%、38.3%、59.4%。由于20世纪60-80年代韩国政府通过大力扶植大企业发展经济,大企业在韩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虽然在数目上占到韩国企业的99%以上,但在韩国经济的比重较小。2012年,韩国十大财团的资产在韩国当年GDP的比重高达85%。.

新!!: 联合国和韓國經濟 · 查看更多 »

韓國起源論

韓國起源論是指一種基於韓民族優越主義的觀點,將其他国家文化等的发源地说成是朝鲜半岛的現象。表现包括將中国、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與技术宣稱為朝鮮半島所创造和發明,宣稱他國名人均分别是韓國人和韓國人的後代,以及宣稱某名人具有韓國血統等。.

新!!: 联合国和韓國起源論 · 查看更多 »

韓昇洙

韓昇洙(,),大韓民國政治家與外交官,出生於江原道春川市,曾任聯合國大會第56任主席(2001年-2002年)。 2008年1月下旬,他由韓國總統李明博提名為大韓民國國務總理,2008年2月29日國會通過其同意案。.

新!!: 联合国和韓昇洙 · 查看更多 »

韋良月

韋良月,是一位中国黑龍江省維權律师。.

新!!: 联合国和韋良月 · 查看更多 »

莊振聲

莊振聲(,光緒庚辰年十一月十八日-?年),字震生,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入籍浙江省嘉興府。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莊振聲 · 查看更多 »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亦稱統合教育(Integrated Education)。根據香港立法會文件的解釋,融合教育是指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這些普通學校也即是所謂主流/主流化學校的主要構成部份。 而根據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融合教育/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指增強教育體系職能,從而顧及所有學習者的需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的官方文化中使用「融合教育」為中文用詞,而英文用詞則為“Integrated Education”。除在特殊情況下,Integrated Education及Inclusive Education皆被翻譯為「融合教育」有關融合教育的定義,詳列在該報告第一頁的註釋第一點。有關SEN的九大類別,詳見該報告第一頁的第3點。。.

新!!: 联合国和融合教育 · 查看更多 »

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

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Mosi-oa-Tunya National Park)是非洲中部國家贊比亞的國家公園,位於該國南部,毗鄰與津巴布韋接壤的邊境,佔地約66平方公里,成立於1989年,野生動物有羚羊、斑馬、長頸鹿、非洲象、犀牛等,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Category:贊比亞國家公園 Category:贊比亞世界遺產.

新!!: 联合国和莫西奧圖尼亞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

莫桑比克全國抵抗(英語:Mozambican National Resistance,RENAMO;葡萄牙語:Resistência Nacional Moçambicana)是一個由解放運動轉型而成的政黨,由黨魁阿方索·德拉卡馬領導。在1975年至1992年的莫桑比克內戰中,它的主要對手是莫桑比克解放陣線(FRELIMO)和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ZANU)。.

新!!: 联合国和莫桑比克全國抵抗 · 查看更多 »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是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与葡萄牙之间发生的一次武装冲突。这场战争开始于1964年9月25日,双方于1974年9月8日停火。在进行了磋商之后,莫桑比克于1975年独立。 莫桑比克人民对葡萄牙统治者的不满是这场战争的起因,他们认为莫桑比克实行的法律法规都只利于葡萄牙本土。许多莫桑比克人还对葡萄牙政府禁止他们接受教育的政策感到愤怒。随着二战之后非洲民族自决运动的兴起,莫桑比克的民族主义力量也渐渐的壮大起来,莫桑比克人开始越来越反感外国统治者的统治。 一些激进的莫桑比克人在移居到邻国的众多莫桑比克知识分子的庇护下,开始计划在国内开展政治活动。最终形成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在苏联、中国和古巴的援助下掀起了一场为时十年的战争。Malyn D. D. Newitt, 。 从军事角度来说,葡萄牙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占了上风,但最终获胜的却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莫桑比克解放阵线,主因是1974年4月25日爆發的葡萄牙康乃馨革命推翻了持續保留海外領土的第二共和政府;革命後葡莫兩方進行政治談判,終使莫桑比克在1975年6月25日獲得獨立作者Phil Mailer,《Portugal - The Impossible Revolution?》,1977年出版。,葡萄牙殖民帝國在东非进行的470年的统治也就此结束。康乃馨革命的起因之一,便是部分葡萄牙人对葡萄牙治下莫桑比克人不公待遇的关注而起。.

新!!: 联合国和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莱斯特·皮尔逊

莱斯特·鲍尔斯·「迈克」·皮尔逊,PC,OM,CC,OBE(Lester Bowles "Mike" Pearson,),是第14任加拿大總理,195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皮爾遜擔任總理期間推行多項重要改革,如引進全民保健、學生貸款計劃和加拿大退休金計劃,創設加拿大勳章,以及成立皇家雙語及雙文化委員會,並倡議把加拿大國旗從英國紅船旗改為以楓葉為主的設計。.

新!!: 联合国和莱斯特·皮尔逊 · 查看更多 »

莉姆·阿里王妃

莉姆·阿里王妃(阿拉伯语:,Princess Rym Al Ali,)是约旦阿里·本·侯賽因王子的妻子。她父親拉赫达尔·卜拉希米是聯合國高級外交官及阿爾及利亞前任外交部部長。王妃在英國及阿爾及利亞長大並在法國及美國接受教育。.

新!!: 联合国和莉姆·阿里王妃 · 查看更多 »

莉莎·唐納利

莉莎·唐納利(Liza Donnelly,),是一個著名的美國的漫畫家,現居於紐約,以為美國雜誌《紐約客》創作漫畫而聞名,同時亦是多本漫畫書的畫家。.

新!!: 联合国和莉莎·唐納利 · 查看更多 »

遊戲成癮

Berkeley Parents Network.

新!!: 联合国和遊戲成癮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

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UNAEC)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直屬的機構之一,1946年1月24日成立於倫敦,其任務為研究、調查、管制有關原子能的一般事項。 联合国大会正式解散UNAEC于1952年,虽然委员会自1949年7月一直处于非活动状态。.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

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Computing and Society,縮寫UNU-CS),是聯合國大學系統下的研究所,位於澳門。成立於2015年,該所旨於作為聯合國和國際學術和公共政策社群之間的橋樑,以協助聯合國達成政策目標,培養下一代跨學科的科學家,包括電腦科學、社會科學及國際發展。 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承續並取代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UNU-IIST),軟件技術研究所是由聯合國大學於1991年同場址成立,為聯合國、中國、澳門及葡萄牙政府協議下成立。在歷經過澳門主權易手,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失去某種程度上的可見度。2015年,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所長Michael L. Best全責重新建立新的研究所。.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大學計算與社會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联合国大会會議上表决通过的、关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据此决议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席位與代表權;中華民國政府則在用盡阻止決議案通過的議事方法後,於提案表決前宣布退出联合国,並將此決議案稱為「排我納匪案」,現今中華民國政府則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代稱。該決議案对海峽兩岸政府国际地位、外交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張“一個中國”的重要依據。.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案的標題是《蘇聯違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致威脅中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及遠東和平案》。中華民國向聯合國控告蘇聯後,聯合國大會第六屆會議在1952年2月1日通過此決議案。.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官方語言

聯合國的官方語言是6種在聯合國會議中使用的語言,且聯合國的所有正式文件皆以這6種語言書寫。以拉丁字母順序排列分別為:.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官方語言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66號決議

联合国安理会166号决议是196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第971次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的内容是通过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建议联合国大会接受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中华民国代表未参与表决,美国代表投弃权票。.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166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朝鮮相關決議列表

在聯合國安理會已經通過了24項決議,關於朝鮮。五十年代朝鮮戰爭期間通過了五項決議。1991年,一個單一的決議,關於朝鮮的加入聯合國。通過20世紀90年代- 2010年代,18項決議已經相對於通過了對朝鮮的導彈和核計劃,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9月。.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朝鮮相關決議列表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1476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第1476號決議通過於2003年4月24日,總結過去對伊拉克決議案中,與人道援助相關的條文(661(1991)、986(1995)、1409(2002)、1454(2002)、1472(2003))。聯合國安理會基於人道考量,決定擴大對伊拉克民眾實施石油換食品計畫,直到2003年6月3日為止 。 1476號決議案依《聯合國憲章》第7條作成,為安理會再度重申。在先前的決議案中,安理會已賦予聯合國秘書長更多管理相關計畫的權限。自1476號決議案通過後,聯合國已向伊拉克運送約548億6,000萬美元的援助物資。.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理會1476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1737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1737號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於2006年12月23日一致通過的一項決議,以制裁伊朗研究濃縮鈾。決議對濃縮鈾有關技術及原料的出入、重水式反應爐及彈道導彈運送發出禁令。.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理會1737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1747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1747號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於2007年3月24日第5647次会议上一致通過的一項決議,以制裁伊朗研究濃縮鈾。決議對濃縮鈾有關技術及原料的出入、重水式反應爐及彈道導彈運送發出禁令。.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理會1747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安理會2199號決議

聯合國安理會2199號決議,是於2015年2月12日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一致贊成而通過的法案。此份法案由俄羅斯起草,使得各國具有法源針對恐怖主義份子實施經濟制裁。其中法案強調「依照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下採取一切打擊行動...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安理會2199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中文日

聯合國中文日()是聯合國發起,在每年4月20日舉行的紀念活動, News Release.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中文日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人居署

聯合國人居署(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简称UN-HABITAT),又稱作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是聯合國負責人類居住問題的機構。成立的宗旨為促進社會和環境方面可永續性人居發展,以達到所有人都有合適居所的目標。於2002年1月1日正式成立,取代原來聯合國人居委員會(UN Commission On Human Settlements)與其執行機構聯合國人居中心(United Nations Centre for Human Settlements(habitat), UNCHS)的職能。其總部設在肯亞奈洛比。署長(執行主任)為华安·克洛斯(Joan Clos)。 原來聯合國人居委員會在1978年成立,是聯合國內負責協調人類居住發展活動的機構,它支持並與各國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通力合作,促進全球人居事業的發展。1998年聯合國人居中心在80多個國家正在實施200多個專案和工程,重點放在都市規劃、住屋、基礎設施服務的發展方面。這些項目的大部分是與其他多邊和雙邊援助機構合作實施的。在1996與1997年兩年間,聯合國人居中心的支出達到約1億美元。1996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的聯合國第二屆聯合國人類居宅會議(Second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Human Settlements, Habitat II)通過的《人類居住議程》(Habitat Agenda)確定聯合國人居中心為實行該議程的主要機構。 2001年12月的聯合國大會決議(第56/206號決議),人居委員會升格為執行人居署執行理事會(Governing Council),該委員會是聯合國人居署的決策機構。原聯合國人居中心變更為聯合國人居署秘書處,其原有職責予以保留。 聯合國人居署由執行理事會和秘書處兩部分組成。執行理事會由58名成員組成,每屆任期四年,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成員由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選出,席位區域分配為:非洲16個,亞洲13個,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區10個,東歐6個,西歐及其它地區13個。秘書處則負責人居署的日常工作。 聯合國人居署目前的主要工作有兩個運動:安全的土地保有權全球運動(Global Campaign for Secure Tenure)和城市管理全球運動(Global Campaign On Urban Governance)。兩項運動的目標為密切與各國各級政府和民間社會,尤其是與代表城市貧困人群的部門之間的合作,以提高公眾意識,並改善消除城市貧困的國家政策和地方戰略,加強社會融合和公正,促進更加透明和可靠的管理。 聯合國人居署的出版物主要有《世界人居年度報告》和《世界城市狀況報告》。.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人居署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缩写为OCHA)是聯合國秘書處的下屬機構,根据1991年12月第46届联合国大会第182号決議成立,其前身為1972年成立的聯合國災難援助協調辦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Disaster Relief Coordinator,UNDRC)。該項決議旨在強化聯合國處理緊急事故和自然災害時的應變能力。在此之前,聯合國也曾成立功能類似的人道事務部(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DHA)。1998年,聯合國將災難援助協調辦公室與人道事務部合併,改組為人道事務協調廳,將自然災害與人道協助應對整併為同一個部門。此外,人道事務協調廳也是的觀察員。.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是在1972年6月5日至16日,於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舉行的聯合國會議,會後提出了人类环境宣言。 联合国大会決定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時,在瑞典政府的提議下,聯合國秘書長吴丹邀請為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的秘書長,而加拿大在總理皮埃尔·特鲁多的帶領下,其外交官也已為此計劃進行了兩年。.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

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UNCIO)是1945年4月25日至1945年6月26日在美國舊金山,由50個同盟國國家的代表團召開的一場國際會議。在會議上,與會代表複審並重寫了敦巴頓橡樹園協議。會議的結果是《聯合國憲章》的缔结,憲章在6月26日開放供簽署。會議由由美國外交官主持。.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英文縮寫:UNRRA,中文简称“联总”)是指1943年11月9日44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协定》,决定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發起人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其名稱內之“聯合國”並非指後來於舊金山組成的聯合國,而是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同盟國參戰國家。 本質為福利機構的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成立目的乃於戰後統籌重建二戰受害嚴重且無力復興的同盟國參戰國家。其中,受害最嚴重的中國成為最主要被幫助國家,而施予幫助者則為美國、英國與加拿大。 1946年4月20日,聯合國成立,取代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和平使者

聯合國和平使者多半是在藝術、音樂、電影、文學與運動等領域的結出人士,經過聯合國的精心挑選,並同意藉由自己的影響力,讓世界更關注聯合國的工作與各項議題。 聯合國和平使者最初是以三年為單位,不過近期的13位和平使者中,邁克爾·道格拉斯、埃利·維瑟爾、珍‧古德三人卻服務了10年以上。 聯合國和平使者計畫始於1998年,附加於聯合國親善大使與聯合國榮譽大使的系統之中,而後兩者自1954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派 Danny Kaye 擔任首位親善大使)就由聯合國內部不同的單位營運。 親善大使與榮譽大使主要是推廣指派單位的活動(如婦女親善大使、愛滋病親善大使等等),而聯合國和平使者則是要統籌性的推廣整個聯合國的業務,並且是直接由联合国秘书长指派。.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和平使者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共同宣言

聯合國共同宣言(英語: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又稱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聯合國家宣言、聯合國國家宣言或二十六國宣言。是由26個國家於1942年1月1日在第一次華盛頓會議中簽訂的一份二戰文件。參與國包括了「四巨頭」(即美國、英國、蘇聯及中國)、英國的四個自治領、英屬印度、以及其他十七國。.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共同宣言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

《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其全名為《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Torture and Other Cruel, Inhuman or Degrading Treatment or Punishment)是在聯合國之下的國際人權公約,其目的是要防止世界上繼續存在有酷刑或其他相似的行為。該公約並要求各個締約國必須在其管轄的領域內,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避免酷刑的存在與發生,且禁止各締約國將人送回可能使該人遭受到酷刑的國家。 公約的全文在1984年12月10日於聯合國大會通過,接著就有20個國家簽署。其於1987年6月26日正式生效。而為了紀念這個公約,所以6月26日這一天便為「支持酷刑受害者國際日」。直到2008年12月為止,已經有146個國家為此公約的締約國,另外有10個國家已經簽署但尚未批准。聯合國條約彙編.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

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United Nations Interim Administration Mission in Kosovo, UNMIK),簡稱「科索沃特派團」,是由聯合國根據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第1244號決議成立,並授權派駐科索沃的臨時行政機關。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之前為南斯拉夫)政府及區內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裔人之間,長期政治和國土爭議的重心。雖然國際社會一直承認塞爾維亞對科索沃的主權,但當地的大部分民眾都希望獨立。聯合國安理會1244號決議尋求以政治方式決定科索沃將來的地位;而聯合國支持的談判亦於2006年展開。 特派團的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根據成員國建議任命的秘書長特别代表。現任特別代表為德國外交官Joachim Rücker,於2006年上任。.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維和部隊各國兵力列表

本列表列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兵力來源國家,資料時間為2016年7月31日。.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維和部隊各國兵力列表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縮寫為UNECA或ECA) 簡稱非洲經委會,是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於1958年通過聯合國大會決議後成立的一個分支機構,目的是促進非洲內各國彼此經濟合作與交流。 非洲經委會的54個成員國與加入聯合國的非洲54個成員國是一樣的。.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香港協會

聯合國香港協會(英文: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由香港企業家與社會運動參與者馬文輝於1953年成立的「香港人民」團體,採取比較激進及以基層公眾為主的路線以推動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香港協會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託管理事會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是联合国负责监督託管领土行政管理的机构,成立於1945年。成立託管制度的目的是進行去殖民,使託管领土朝自治或独立的方向發展,尊重託管领土居民的自決。被託管的国家大多是国际联盟时期的委任统治地,或是某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战败国軍事占领的地区。 在最後一个托管领土帕劳于1994年10月独立並成為聯合國成員國後,联合国託管理事会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暂停运作。但由於明載於《联合国宪章》,託管理事会仍继续「存在」,其正式结束運作須待《联合国宪章》之修訂。.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託管理事會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

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英語:United Nations Command Military Armistice Commission, UNCMAC)是聯合國於1953年韓戰結束時所設立的機構,用來監督南北韓雙方對於朝鮮停戰協議的履行,並持續運作至今。.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軍事停戰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與大眾文化

身為當今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或以此為藍本所設定的組織)經常以不同的面貌出現於電影、小說、漫畫乃至於電玩等娛樂媒體上,來與現實世界進行連接。.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與大眾文化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蒲隆地行動

聯合國蒲隆地行動(United Nations Operation in Burundi,ONUB)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2004年5月展開的維持和平行動,旨在延續2000年8月28日由各勢力簽訂的《》,維護蒲隆地和平狀態。 蒲隆地行動係依據推動,根據該次決議,聯合國蒲隆地特派團有權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確保交戰各方遵守《阿魯沙協議》,並推動裁軍、保護平民免於人身暴力威脅。行動剛開始時,聯合國共投入5,650名軍人、120名警察、200名軍事觀察員與125名後勤人員參與行動,首任負責人是加拿大外交官。 2007年1月1日,聯合國宣布終止蒲隆地行動,由延續其任務。.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蒲隆地行動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通行證

聯合國通行證(United Nations Laissez-Passer,縮寫:UNLP、LP)是联合国根据1946年通过的《联合国特权和豁免权公约》第7条所颁布的一种特殊旅行证件,仅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有权颁发。该通行證在国际通行上提供很多便利条件,持有人可以在非国籍所在国擁有外交豁免权及在免签证、快速通关、安检等方面享有照顾。 聯合國通行證依例只可作公務用途。该通行證通常颁发给联合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官员,除此之外,世界旅遊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及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人員均可申請。 聯合國通行證分红蓝两色,红色通行證仅颁发给高层官员,其他人则使用蓝色通行證。.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通行證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英語: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簡稱UNODC),位於聯合國維也納辦事處,成立於1997年。由聯合國藥物管制規劃署與國際預防犯罪中心合併而成。,UNODC秘書處。.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水資源組織

聯合國水資源組織(UN-Water)為聯合國底下之一組織,根據2002年的地球高峰會的結論於翌年成立。該處之的目標在於幫助世界各國在水資源發展方面達成千年發展目標。 聯合國水資源組織關注淡水、海水甚至公共衛生等各項議題。水資源組織並著重研究,如何緊密化政府與民間企業對於水資源利用的合作關係與共識。本組織負責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以及生命之水的活動。 水資源組織的24名成員,為聯合國內其他與水有關的組織、計畫與基金共同組成。這些成員為以下母組織與其子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聯合國環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水資源組織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今日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全部皆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過,在聯合國初創時,菲律賓、印度這2個創始會員國尚未從他們的殖民母國獨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而美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争取到了与苏联对等的增加两个席位的权利,却因无法在当时的48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当时还未升级为州)中选出两个州而搁置此事。如今,美国国务院网站在介绍联合国的创建过程时,依然声称“美国至今仍保留在适当时候增加两个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权利”。再者,由於所有欲申請成為會員的國家必需通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因為聯合國不承認他們的主權、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是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導致這些國家沒有辦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那些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只能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觀察員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但是不能參與投票。.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首字母縮略字:UNCLOS)指聯合國曾召開的三次海洋法會議,以及1982年第三次會議所決議的海洋法公約(LOS)。由於英語中的“Convention”同指「會議」與「公約」,所以此一詞彙可以同指該公約本文,以及總稱三次會議的內容。不過在中文語境中,「海洋法公約」一般是指1982年的決議條文。 海洋法公約與相關會議的行政管理為其秘書處,設置於聯合國海洋事務與海洋法總署(United Nations Division for Ocean Affairs and the Law of the Sea)。 關於海洋法公約的重要性,可以參考韓國與日本關於獨島及竹島的爭議;中国大陸與韓國關於蘇岩及離於島的爭議;中國與日本關於釣魚島的爭議、中華民國臺灣地區與日本關於沖之鳥礁海域爭議、以及南中國海東南亞國家聯盟多個國家與中國及東盟內部對多個小島歸屬的爭議,多國均無視該海洋公約,或對內部之定義充滿意見。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签署了该公约(並非正式的公約整體,指美國政府認為應遵守公約),但并未批准。.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憲章日

聯合國憲章日(或世界憲章日),為联合国制宪会议闭幕日,為1945年6月26日。當時在舊金山舉行建立聯合國的會議上,50個創始會員國代表於閉幕前一天在《聯合國憲章》上簽署。 Category:6月節日 Category:聯合國紀念日.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憲章日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議題

聯合國創設於1945年,但直到2008年12月,才首度正式觸及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議題。當時,以歐盟為首的一方,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一份由荷蘭、法國發起的聲明(A/63/635),計畫在表決通過後成為聯合國的新決議;然而,以阿拉伯聯盟為首的反對方旋即提出另一項聲明,表態其反對立場。兩項聲明皆開放簽署,但聯合國大會迄今尚未正式採納任一提案。 歐盟擬議的宣言譴責所有根據性傾向和性別認同而起的暴力、騷擾、歧視、社會排除、汙名化和偏見,以維護誠實正直和人性尊嚴。同時,它也譴責以上述原因為由的殺戮、死刑、酷刑、任意逮捕,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剝奪。 2015年9月29日,12個聯合國機構發表一份聯合聲明,呼籲各國政府儘快行動,終結對於LGBTI群體的暴力和歧視。2016年10月27日,世界銀行任命首位在該行的發展工作當中,負責處理男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及雙性別(LGBTI)人群議題的顧問。2017年9月26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發布關於性傾向以及性別認同在企業界的反歧視指引。.

新!!: 联合国和聯合國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議題 · 查看更多 »

聯繫邦

聯繫邦是指一個主權國家在一定程度上与另一个较大的主權國家有着一种自由的合作夥伴關係的特殊政治關係,也称為自由聯合关系。「自由聯合」关系由《自由联合条约》或《联系邦法》規範其相关的国家。 通常聯繫邦由其較大的自由联合国代為負責國防或外交事務。.

新!!: 联合国和聯繫邦 · 查看更多 »

選票還是子彈

《選票還是子彈》()又常被翻譯成《選票或子彈》,是1964年4月3日時,由美國民權運動家麥爾坎·X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柯瑞衛理公會(Cory Methodist Church)發表的演講主題。信奉伊斯蘭教的他在演講中公開呼籲非裔美國人明智地行使投票權,但警告美國政府若持續阻止非裔美國人實現完全平等的訴求,將在必要時刻動用武器抗爭。麥爾坎本人希望透過這篇演講傳達多項意見,包括試圖與過去積極投入的伊斯蘭民族分隔,並希望能夠深入與溫和派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領導人交流。《選票還是子彈》象徵著麥爾坎·X的言論與思想出現明顯改變,並提出他過去未曾發表過、有關黑人和白人間互動關係的觀察;不過在演說中他仍然表示支持黑人民族主義以及自我防衛的立場,承續其過去的觀點。.

新!!: 联合国和選票還是子彈 · 查看更多 »

選舉

選舉是一種正式的決策過程,由人們投票選出某個職位的出任人選、或適用於整個組織的過程。因此,选举的性质有别于其他选择方法,如比赛筛选、随机决定或市场决定。选举通常被定义为被管治者意愿的一种正式表达方式,这些表达的意愿会集合并转化为一种集体决策,用来决定谁可以管治,包括谁可以继续执政、谁应该下台、和谁应该取而代之。雖然沒有一套關於選舉之單一普世之國際標準,但確已形成一些共識,包括通過舉行自由、平等且定期之選舉來保證成人之普選權,不記名投票且免於脅迫之原則,一人一票之原則。選舉是一種民主過程,合資格選民擁有投票及選擇的權利,稱為選舉權。 奉行代议民主制的國家或地區,會通過選舉選出議會成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如總統、總理、首相)等,也會以此選出地方政府的行政官員。依照功能的不同,代議民主制的選舉可分為國政選舉、地方選舉等兩大種類,前者指國家元首、國會議員等全國或中央政府層級的選舉,後者則指地方政府首長及民意代表的選舉。 除此之外,選舉也被广泛应用于許多私人組織或商業机构,由民间团体、學校以至公司,也会采用选举作为制定人事决策的手段。選舉是人民行使政治權力的重要方式,但如果投票難以操作、或者投票結果對國家或所屬團體之治理方式無法產生影響,那麽對民眾而言,選舉也就沒有多大意義。.

新!!: 联合国和選舉 · 查看更多 »

聖座駐外機構列表

如下所列为圣座(Holy See)的教廷大使馆(apostolic nunciatures),宗座代表团(apostolic delegations)以及驻国际政府组织如联合国、欧洲理事会、阿拉伯联盟的观察员或代表使团,其各自领导的姓名、邮政与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等详见教廷年鑑(Annuario Pontificio).

新!!: 联合国和聖座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联合国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道頓馬士大學

圣道顿马士(皇家)大学(英文:Pontifical and Royal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或 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或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UST),他加禄文:Unibersidad ng Santo Tomas,西班牙文:Universidad de Santo Tomás,拉丁文:Universitas Sancti Thomae (Ustê)),也译作圣多玛斯(皇家)大学、圣陶托马斯(皇家)大学,是一所坐落在菲律宾马尼拉的私立天主教会大学。.

新!!: 联合国和聖道頓馬士大學 · 查看更多 »

聖騎士之戰

是1998年首次發行的一款由Arc System Works所開發的格鬥遊戲系列,第一部作品是Arc System Works於1998年5月14日發佈的,後續作品的發行商為飒美。 2005年10月,颯美併購日本世嘉公司之後將遊戲相關的事業轉移到世嘉旗下,2011年5月26日Arc System Works公司拿回遊戲版權。.

新!!: 联合国和聖騎士之戰 · 查看更多 »

聖母大學法學院

聖母大學法學院(Notre Dame Law School),簡稱NDLS,是美國一所法學院。位於印第安那州南灣市東北方近郊,距離芝加哥市僅約90英里。 附屬於聖母大學,法學院創立於1869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法學院。聖母大學法學院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前百名法學院排行中排名第22。 在知名網站Above the Law排名第17。 近年來,聖母大學法學院的畢業生在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助理的人數中排名第16.

新!!: 联合国和聖母大學法學院 · 查看更多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駐外機構列表

下表列出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派駐外國或國際組織的外交代表機構。.

新!!: 联合国和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新!!: 联合国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历史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组织。自那时起,联合国逐步拓展了其目标与行动范畴,在21世纪初已发展成为了典型的国际性机构。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最先使用“联合国”(United Nations)来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人。当时,罗斯福向温斯顿·丘吉尔提议了拜伦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的一词“united nations”,该词最初是用来描述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的反法同盟的。1942年1月1日,罗斯福在《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这一词语。 此后,同盟国便开始使用“联合国”来称呼它们的联盟。.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 number)是一组4位数字的编号,它们可以被用来识别有商业价值的危险物质和货物(例如爆炸物或是有毒物质)。这种数字架构在国际贸易当中被广泛使用,以便于标注货运容器的内容。.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首个用于打击国际腐败犯罪的法律文件。反腐公约于2003年12月9日至11日在墨西哥南部城市梅里达举行的联合国国际反腐败高级别政治会议上开始供各国签署。根据规定,该公约将在第30个签署国批准后第90天生效。截至到2007年初,已有83个国家批准了此公约。 《反腐公约》草案于2003年10月1日在维也纳会议上确定并核准,并于同年10月31日在第58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投票通过。公约被定义为是联合国为世界各国加强反腐工作、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领域的国际合作而通过的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

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英文简写:UNSMIS)是联合国为解决叙利亚危机所采取的一次维和行动。根据2012年安理会2043号决议而设立。挪威将军Robert Mood担任监督团队负责人。由于冲突一直在持续着并且扩大化的缘故,2012年6月16日,监督团暂停监督任务。 2012年7月20日,安理会一致通过由英国、法国、德国和葡萄牙提交的将监督团的任期延长30天的第2059号议案。人数规模减半为150人,来自塞内加尔的盖伊中将接替Robert Mood担任最后一个月的监督团负责人。8月20日,监督团任期正式结束,监督员基本撤离叙利亚。.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学

聯合國大學(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簡稱UNU)是聯合國大會的附屬研究機構,根据在1973年12月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大学创建决议而成立,扮演聯合國系統與會員國的智庫角色。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目前於全球12个国家裡設有13个研究培训中心。.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学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

会员资格 请参阅关于大会会员资格的两篇文章:.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377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377号决议,即所谓“联合一致共策和平”决议,是1950年美国在联合国提出的一项决议。决议的内容是,在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可以由联合国大会授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不同于由安理会通过的行动,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行动更多地具有象征意义而不是实际力量。由于任何措施均由安理会负责最后实施,反对者可以在安理会设法阻止维和部队的派遣。美国之所以引入这项决议主要是想绕开苏联的否决权。 近期更新:北韩人权状况调查委员会报告.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377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决议

联合国大会决议由联合国全体成员国投票决定,大部分只要获得参与投票(即排除那些未投票或投弃权票的成员国)的过半数以上成员国的支持即获得通过。但是凡涉及“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议,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之选举,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托管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关于施行托管制度之问题,以及预算问题”等“重要问题之决议”,则需要获得参与投票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国的支持才可通过。.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第1631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第1631号决议于1961年10月27日通过,决定接纳毛里塔尼亚为联合国会员国。 决议以68票赞成,13票反对,20票弃权通过,塞浦路斯未投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第1631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第36/3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第36/3号决议于1981年9月25日通过,决定接纳伯利兹为联合国会员国。 该决议有144票赞成,1票(危地马拉)反对,10票弃权通过。.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第36/3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第67/19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67/19号决议,为2012年11月29日由第6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的一项联合国大会决议。11月29日为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该决议将巴勒斯坦國在联合国的地位由联合国观察员实体升格为非会员观察员国。该决议共有188个会员国参加投票,其中138票赞成,41票弃权,9票反对。当天为联合国大会181号决议通过的65周年。该决议草案由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代表提出。它维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在联合国系统内的代表。决议虽然被视为仅具有象征意义,但它让巴勒斯坦可在国际刑事法院向以色列提起诉訟。.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第67/19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大会第A/RES/ES-10/19号决议

联合国大会第A/RES/ES-10/19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的关于耶路撒冷地位问题的决议,宣布将耶路撒冷定为以色列首都的行为是无效的。联合国大会第十次紧急特别会议是应土耳其和也门请求在第七十二届联合国大会任期内召开的。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下,联合国大会于2017年12月21日以128票赞成、9票反对、35票弃权通过了该决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大会第A/RES/ES-10/19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天津气候变化大会

联合国天津气候变化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第12次会议和《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第14次会议两部分,也称“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谈判”或“天津气候谈判峰会”。会议于2010年10月4日至9日在中国天津举行,会议地点为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是中国首次承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气候变化谈判会议,预计届时将有来自190多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的4000多名代表参加此次谈判会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天津气候变化大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妇女权能署

联合国妇女权能署(简称妇女署,UN Women)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全名直譯為联合国促进两性平等和妇女赋权实体(United Nations Entity for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Empowerment of Women),中文譯作聯合國促進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权能署。正式开始运作于2011年1月1日,同年2月24日晚間於聯合國總部(纽约时间)正式舉行成立典禮,主要事務為推动全球性別平等、女性赋权(Women's empowerment)、结束针对妇女暴力等方面的工作。.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妇女权能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审计委员会

联合国审计委员会成立于1946年,是联合国重要的专家机构,主要负责对联合国组织的账目、资金和项目进行外部审计,并通过联合国行政与预算问题咨询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报告审计结果及建议。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对象包括联合国秘书处、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环境署、人口基金、维和行动等23个机构及项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审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礎條約,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宪章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在聯合國規章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其中五大常任理事國拥有一票否決權。.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常任成員,五個创始成员国是二战期间同盟国中的五大国。其中,中國和俄羅斯的代表政權曾有所改變。如中國原由中華民國代表、俄羅斯原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代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1940年代)

在1940年代,联合国安理会共作出了78项决议(1-78号)。其第一项决议就是在此时的1946年1月25日做出的。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列出了从1946年到1949年间所有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1940年代)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200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议 (2000年代)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8号决议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8号决议是联合国安理会在2010年6月7日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在回顾此前的825 (1993)、1540 (2004)、1695 (2006)、1718 (2006)、1874 (2009)以及1887 (2009)号决议中关于朝鲜核问题的内容后,安理会决定将监督对朝鲜制裁的专家小组的任务期限延长至2011年6月12日。 在该决议中,联合国安理会认定核生化武器的扩散和运载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造成威胁。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安理会决定延长2009年第1874号决议第26段所设的对朝鲜制裁专家小组的任务期限,以监督自从2009年朝鲜地下核试验以来对朝鲜新增制裁的力度。决议请求专家小组最晚于2010年11月12日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并在新规定的任务期限结束前30天提交另一份报告,阐述专家小组的结论与建议。 最后,该决议敦促所有国家、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其他各方与2006年1718号决议中所设的对朝鲜制裁委员会和专家小组充分合作,并提供各自对1718号决议和1874号决议中制裁等措施的执行情况。.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28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71号决议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71号决议是联合国安理会于2017年8月5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针对朝鲜在2017年7月进行的导弹试射。该决议为自从2006年朝鲜第一次核试验起第六次扩大对朝鲜的经济制裁。 决议中新增的制裁内容包括禁止从朝鲜进口其主要出口项目,包括煤矿、钢铁、铅和海产品。一些数据估计制裁将导致朝鲜的国际收入减少10亿美元,即该国三分之一的国际收入。制裁同时禁止全球任何国家接纳朝鲜的工人,因为朝鲜政府会剥夺工人获得的大部份工资。.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371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列表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的名额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一直未变,为五个,其中中國的代表权在1971年时,通过联合国大会决议,由中華民國转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原苏联的代表權於1991年,由俄羅斯聯邦繼承。在1966年以前,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名额为六个,1966年开始,名额增至十个国家。非常任理事国每次当选后的任期为两年,每年进行非常任理事国一半席位的选举。为了保持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平衡和每个地区的席位连续性,联合国按照地域性和一定数量将会员国分为了五个非官方性质的区域集团。.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即指推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内部格局的改动,简称为安理会改革。从1995年开始,成为世界各地热议的话题,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和争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3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3号决议是1946年12月12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83次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决议决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暹罗为联合国会员国。.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13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679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679号决议》是2006年5月16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5439次会议通过的。这个决议是关于苏丹共和国局势的。会议由刚果代表主持,安理会的15个国家全部投了赞成票。 决议表示了对《达尔富尔和平协议》的赞赏,呼吁各缔约方信守承诺,并决定将非洲联盟特派团在当地的行动向联合国行动过渡。.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1679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67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67号决议是1961年10月2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第971次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的内容是审议对毛里塔尼亚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书,决定建议联合国大会接受毛里塔尼亚加入联合国。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投反对票,苏联投弃权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167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691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691号决议是2006年6月22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5473次会议上通过的。这个决议是关于黑山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局势的。会议由丹麦代表主持,安理会的15个国家全部投了赞成票。 决议审查了黑山共和国的申请,决定建议联合国大会接纳黑山共和国为联合国成员。.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1691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1757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1757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07年5月30日在第5674次会议上通过的一项决议。该决议决定于2007年6月10日前就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一案设立哈里里案国际法庭,具体日期由联合国秘书长在考虑到国际独立调查委员会工作进展的情况下同黎巴嫩政府协商后确定,地点定于黎巴嫩,如果未能在黎巴嫩设立总部,则秘书长应同黎巴嫩政府协商确定法庭所在地,但须由联合国同法庭的东道国缔结总部协定。该决议还请联合国秘书长在90天内并于其后定期向安理会报告本决议的执行情况。 中国、印度尼西亚、卡塔尔、俄罗斯联邦、南非五国弃权。.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1757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21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21号决议是于1947年4月2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24次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决议决定将原在日本受国际联盟委任统治下的赤道以北太平洋上诸岛屿委托美国进行管理,美国对这些岛屿享有行政、立法和司法全权,并可在岛上推行美国法律并建立军事基地。但统治方须按照《联合国宪章》第83条的要求,逐渐促进这些岛屿向自治或独立发展,并保证岛民享有一系列的自由权利。管理当局还应保证联合国各会员国以及其国民在这些岛屿上享有平等权利(管理者本身不在其列)。.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21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24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24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1947年4月30日于第132次会议上通过的决议案。该决议以10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 决议决定将匈牙利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交给联合国申请入会国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24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25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25号决议是于1947年5月22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37次会议上通过的。该决议以10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 决议决定将意大利加入联合国的申请交给联合国申请入会国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25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29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29号决议》是于1947年8月12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90次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决议决定向联合国大会推荐也门和巴基斯坦为联合国会员国。.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29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2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2号决议,是1946年1月30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5次会议通过的。这个决议是关于苏联从伊朗撤军问题的,该决议得到全体赞成通过。 决议要求苏联和伊朗两国在重新开始双边谈判后将任何谈判结果均报告给安理会。.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2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37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37号决议是于1947年12月9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22次会议上一致通过的。 决议规定了申请成为联合国新成员国的审议程序。各国必须首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秘书长转交安理会后由安理会审议后向联合国大会进行推荐,再由联合国大会表决。.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37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6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6号决议是1946年5月17日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42次会议一致通过的。 该决议援引《联合国宪章》第四条,规定了新成员国欲加入联合国需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经过安理会审查推荐,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后方得以加入。该决议规定安理会将从1946年8月开始审查新入会申请。.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6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於1950年7月7日通過84號決議文。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提交議案,當日獲得通過。.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第2166号决议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2166号决议,由澳洲政府提出,在2014年7月21日通过。决议密切关注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空难,建立一个独立的调查团前去现场进行调查,并呼吁所有联合国会员国为此次事故的调查提供在民事和刑事方面的一切援助。.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第2166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1950年6月25日通过的一项决议,其中要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立即停止侵略大韩民国以避免朝鲜战争的全面爆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9票赞成、无反对票及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此项决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美国和苏联占领军沿北纬38度线划分为两个部分,双方都试图在各自占领的一侧建立起一个政府。随着冷战的开始,朝韩两国之间的局势渐趋紧张。6月25日,北面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入侵南方的大韩民国,朝鲜战争由此爆发。在这段时间里,新组建的联合国支持大韩民国,并认为这是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 决议案要求朝鲜立即停止侵略并将军队撤回38线以北,看起来这是美国的一次外交上的胜利,不过朝鲜完全没有理会这一决议案,令联合国和美国转而采取进一步行动,朝鲜战争于是因大规模的国际参与而扩大。.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安理会第82号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和加速发展中国家以及处于产业转型发展的国家的经济,并且促进国际工业合作。它也是联合国发展集团的成员。.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

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ttee on the Exercise of the Inalienable Rights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简称CEIRPP)是联合国内部专门负责处理巴勒斯坦问题的机构。 该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大会于1975年11月10日通过的第3376号决议而设立的。根据该决议,委员会被要求审议并向大会建议一项旨在使巴勒斯坦人民行使其权利的实施方案;同时,委员会也被要求通过秘书长将一份报告和建议转交给安全理事会,该建议后来遭到否决。联合国大会此后要求委员会不断评估巴勒斯坦局势,并向大会或安理会提交报告和建议,以及通过非政府组织等手段宣传委员会的建议。根据1974年11月2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3236号决议,上述权利包括:不受外来干预的自决权利,获得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权利,以及被迫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重返家园和收回财产的权利。 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于1978年在联合国秘书处组建了一个辅助单位,该单位后更名为巴勒斯坦人民权利司。 此外,每年11月29日的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委员会均会举行特别会议。.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巴勒斯坦人民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一个事務首長。这一职位是在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提议下,于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51/12B号决议》所设立。虽然常务副秘书长在联合国秘书处地位仅次于秘书长,但并不影响《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秘书长職务。.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主要机构

《联合国宪章》规定,聯合國有六大主要机构: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秘書處和國際法院。其中,託管理事會隨著聯合國最後一塊託管領土帕勞的獨立,於1994年停止運作。 除國際法院位於荷蘭海牙例外,其余联合国主要机构总部均位於美國紐約市國際領土上的聯合國總部中;其餘各大機構总部則位於瑞士日內瓦、奧地利維也納和肯亞奈洛比的辦事處裡。其他的聯合國機構則遍及世界各地。 聯合國共有六種用於政府間會議和文檔的官方語言,分別為阿拉伯語、汉语、英語、法語、俄語和西班牙語。秘書處則使用英語和法語兩種語言為工作語言。.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主要机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东帝汶综合特派团

联合国东帝汶综合特派团(United Nations Integrated Mission in East Timor,缩写UNMIT),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704号决议 的要求,于2006年8月25日设立的。其目的是:支持该国政府“巩固稳定,加强民主施政的文化,协助东帝汶各利益攸关方进行政治对话,以期努力实现全国和解,促进社会融合。” 联合国安理会在其后数次延长东帝汶综合团的任期,分别至2008年2月26日、2009年2月26日 和2010年2月26日,最近一次延期至2011年2月26日 。.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东帝汶综合特派团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东斯拉沃尼亚、巴拉尼亚和西锡尔米乌姆过渡行政当局

聯合國東斯拉夫尼亞、巴拉尼亞與西锡尔米乌姆過渡機構(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dministration for Eastern Slavonia, Baranja and Western Sirmium, UNTAES)是聯合國在克羅埃西亞戰爭之後,在1996年到1998年之間,為了使克羅埃西亞境內塞爾維亞人控制的東斯拉夫尼亞、巴拉尼亞、西斯雷姆地區和平回歸克羅埃西亞所設立的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东斯拉沃尼亚、巴拉尼亚和西锡尔米乌姆过渡行政当局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专门机构

专门机构是与联合国合作的自治组织。 专门机构最初可能不是由联合国创建,但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七条和第六十三条的规定纳入联合国系统。目前联合国共有15个 代表联合国履行各项职能的专门机构。下面列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专门机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简称亚太经社会(ESCAP),为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下属的区域委员会之一,總部位於泰國曼谷,其任務為「是通过开展区域和亚区域的合作和一体化」,是「联合国负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一个区域性职能部门」。 ,聯合國亚太经社会有53個成員國,9個準成員,聯合國亞太經社會是聯合國在亞太地區最全面,規模最大的地區性機構,由亞太地區各國和地區政府所組成的国际组织。亞太經社會在三項主題領域活躍:減少貧困、全球化管理和處理持續及和新興的社會問題,以達成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目的。 亚太经社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委员会,每年均定期举行部长级会议,由秘书处為日常办事机构,而秘书处最高官员为执行秘书,由联合国秘书长任命。.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口基金

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簡稱UNFPA)是聯合國一個專門機構,其使命是促進所有人健康生活和平等機會的權利。作為一個志願性的基金機構,聯合國人口基金依靠政府和私人的捐助。該機構協助世界各國利用人口數據,制定更有效的人口政策,減少貧困人口,減少意外懷孕,確保安全分娩,讓年輕人免受艾滋病毒威脅,讓女孩和婦女都得到有尊嚴的對待。.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人口基金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mmittee)是聯合國轄下的一個專門委員會,由18名專家每年三次,每次四星期,分別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或日內瓦舉行會議。其主要職責為審議由162個聯合國成員國根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實行報告,並監察112個簽定了兩項任擇議定書締約國的實行情況。 本委員會是十個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之一,每一個委員會負責執行一條特定的國際公約。 《第一任擇議定書》於1976年3月23日制定,賦予個人就公民政治權受侵害之申訴與救濟程序;目前有113個國家簽署。《第二任擇議定書》於1991年7月11日制定,其目的為廢除死刑,目前有73個國家簽署。 本組織不應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相混淆。人權理事會是在聯合國系統中一個更高層次的組織,是根據联合国宪章所成立。人權理事會是一個政治論壇,容許成員國就所有國際上的人權議題進行討論;而本組織僅根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成立,其討論範圍僅局限於討論締約國(並非所有192個成員國均為締約國)在執行本條約時的進程。 對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爭議主要在於其功能是屬於準施法機構(quasi-judicial body)還是僅是就有關條約作用權威性詮釋的機構。 人权事务委员会的會員需具備「高的道德標準並具備渊博及得到承認的人權知識」,任期為4年,但當中的一半成員需每兩年於聯合國大會中經投票確認,由每個成員國投出,但他們非代表其所屬國家而只以個人參選。.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简称为“人权高专办”)(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缩写为OHCHR)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之一,其目的和宗旨是保护和保障世界各国人权,总部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威尔逊宫,有500多名职员。 1993年,联合国大会确立《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建立。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权限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13、55章,《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2部第17、18项,及1993年12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决议第48、141条。.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Conseil des droits de l'homme des Nations Unies;Consejo de Derechos Humanos de la Naciones Unidas;اللجنة المعنية بحقوق الإنسان;Совет по правам человека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Объединенных Наций)是联合国系统中的政府间机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工作,解决侵犯人权的状况以及对此提出建议。理事会负责讨论全年所有需要关注的人权问题和状况,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举行会议。 人权理事会取代了之前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由47个通过联合国大会选举的成员国组成。 人权理事会由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3月15日通过其创立。其首次会议于2006年6月19日至30日召开。一年之后,理事会通过了指导工作和设立其程序与机制的“”。 为理事会程序中评估联合国各成员国的人权状况服务;作为理事会智囊,为人权专题问题提供专业知识和建议;使得个人和组织有机会提请理事会对侵犯人权行为的注意。 人权理事会也与原人权委员会(如今被理事会替代)建立的一同开展工作。特别程序由特别报告员、特别代表、独立专家和工作组组成,对具体国家专题问题或人权状况予以监督、审查、建议和公开报道。.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会旗

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啟用於1946年12月7日,以藍色為底,中央的白色標誌同時為聯合國標誌。標誌主題為採用繪製、從北極下視的世界地圖,周圍以橄欖葉包圍。橄欖葉象徵和平,世界地圖則代表全世界的人類與國家。.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会旗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Le Programm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缩写为 PNUD; UNDP)是世界上最大的负责进行技术援助的多边机构。它是联合国的一个下属机构,总部位于纽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工作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上的建议、培训人才并提供设备,特别是为最低度開發國家进行帮助。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总干事是马克·马洛赫·布朗,他曾任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Chef d'état-major - Cabinet du Secrétaire Général des Nations Unies; Chief of Staff to the Secretary General)一职。在2005年5月5日举行的的联合国大会上,全部191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由前土耳其财政部长及资深世界银行官员,凯末尔·德尔维什(Kemal Derviş)出任下一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德尔维什于同年8月15日走马上任,开始了他的四年任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干事一职在联合国各职位中地位排在第三,仅次于联合国秘书长及常务副秘书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前身是联合国技术协助扩大计划署(Expanded Programme of Technical Assistance)及联合国特别基金(United Nations Special Fund),两者于1965年合并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根据人类发展指数,发布《人类发展报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是全球环境基金的诸多执行机构之一。.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聯合國地理區劃列表闡述联合国如何為世界各地作地理分区。据联合国说法,将世界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特定的地理分区和分组僅为了统计方便,并不表示联合国对有关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的政治或其它所属有任何的假设。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總数和疆界亦非一成不变,主权国有分有合,「分」有冷战末期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離婚,「合」有两德统一,联合国对其分区亦隨之變更。本表茲引用最新的联合国资料,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地理分区

聯合國地理分區可能指:.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地理分区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区域集团

联合国区域集团,或稱联合国地区组,是对联合国会员国的一种非官方划分標準,根据地缘政治将会员国划分成五个地区组。这是一种联合国职位分配的非正式方式。在联合国框架下的不同场合,地区组可能掌握联合国相关职位的选举,在地域代表性的基础之上进行分配,或协调组内会员国的实质方针,在投票和谈判时协调共同观点。 从联合国初创到1966年时期,五个地区组分别是:英聯邦、東歐和亞洲、拉丁美洲、中東、西歐。1966年由于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包括英帝国解体)和各地区成员国数量的增减(特别是亚、非、拉地区殖民地独立生成的新会员国),五个地区组改为:亞洲、东欧、非洲、拉美和加勒比、西欧及其他国家(包括部分不在西歐的英聯邦王国)。2011年“亞洲”改称“亚太”。(美國自願選擇不參加任何地區組,但是西歐組的觀察員,在組内無投票權但有提名權。) 因此,今天的五个地区组分别是:.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区域集团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刚果行动

联合国刚果行动(The United Nations Organization in the Congo, ONUC)是聯合國在刚果危机之後,在1961年到1964年之間,為了平复刚果民主共和国摆脱比利时殖民统治,稳定地方趋势,恢复和平稳定所設立的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刚果行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和平广场

联合国和平广场(United Nations Peace Plaza)位于美国独立城 (密苏里州),开辟于1997年10月27日,2003年4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Kofi Annan为其正式揭幕,其创作者称之为“世界上唯一献给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战士的纪念碑...”。12.5英尺的雕像被雕塑家汤姆·科尔宾命名为“女孩与鸽子”。 2006年1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密苏里州独立城的杜鲁门总统图书馆作任内最后发言,然后来到联合国和平广场献花。.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和平广场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Fonds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nfance;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舊称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简称UNICEF)是聯合國一個專門機構,於1946年12月11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成立,总部設於美國纽约,对发展中国家的母亲和孩子进行长期的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作为一个志愿性的基金机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依靠政府和私人的捐助。他的项目着重于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以提高儿童的健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本會亦於1985至87年間成立香港跑馬地分會。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Carol Bellamy到期以后,2005年5月由美国前农业部部长担任执行主任,将加速新千年的发展目标提上了议事日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促进建立一个实现儿童权利世界的主要推动力。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全球决策者及基层各类合作伙伴的影响力可将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变为现实。这个特性使其有别于其他世界组织和从事儿童工作的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相信抚养和关爱儿童是人类发展的基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创立的—与其他机构协力克服贫困、暴力、疾病和歧视给儿童成长之路带来的障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我们能够携手推进这一人道主义事业。 作为联合国主管儿童问题的机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156个发展中和转型中国家开展工作,保障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为贫穷国家提供疫苗的机构,为确保儿童的健康和达到营养标准,它通过为所有男女孩童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安全净水和卫生设施以及努力保护儿童免遭暴力、剥削和艾滋病的影响来推进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注意名稱相似的世界兒童基金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或聯合國並無關係。.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决议

联合国决议是由联合国所做出的正式决定。所有的联合国机构都可以做出决议,但是实际上只有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发布决议。有关联合国决议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点。 大多数法学家认为,联合国大会的大部分决议都不是强制性的: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二条以及第十四条的说法,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只是“建议”。但是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是否具有强制性,争议就比较多。《宪章》第二十五条规定“联合国会员国同意依宪章之规定接受并履行安全理事会之决议¹。”但是一些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决定”都是强制性的,而只是那些涉及《宪章》第七章所称的“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的决议才是强制性的。而即使动用了第七章,仍然有些大国有能力无视决议做出违反的举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决议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军事参谋团

联合国军事参谋团(UN Military Staff Committee, MSC),是联合国安理会理论上的军事参谋咨询机构,由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总参谋长或其代表组成。中国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派出一名少将衔级军官出任团长,以及三名大校衔级军官分别出任陆海空军代表。 军参团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第7章第47条第一款的规定,由联合国安理会1号决议于1946年1月25日正式设立的。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6条、第46条和第47条,军参团的任务是:.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军事参谋团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环境署

联合国环境署,又称为联合国环境規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或 UN Environment),是联合国專責环境規划的常設部門。它的任务在于协调联合国的环境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及鼓励可持续发展,促进有利环境保护的措施。它是在1972年6月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决定设立的。其總部設在肯尼亚首都奈洛比。它有六个地区办公室(除总部外日内瓦、华盛顿、曼谷、巴拿马城和麦纳麦)以及在不同国家内设有国家办公室。 计划中联合国环境署应该成为联合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全球性和地区性机构。其任务在于通过审查来不断检查全球性环境状况,通过这个数据协调环境政策的发展,以及将紧急问题提向政府和国际社群。联合国环境署的任务和目标是在1972年12月15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决议第2997号中规定的,1992年和2000年5月31日又加修改。 联合国环境署的工作范围总共七个,分别是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管理、环境治理、有害物质、资源效率、灾难与冲突和环境审查。在设立国际环境协议的过程中它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促进环境科学和环境信息,勾画出能够与实际政治结合的政策,它与国家政府和地区机构合作发展和实施环境政策,它也与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合作。联合国环境署也主动资助和实施与环境有关的发展计划。 地球小姐選美大賽的冠軍為联合国环境署的代言人。 联合国环境署帮助发展了关于可能有害化学物质的国际贸易、跨国界空气污染和国际水污染等方面的条约和规则。 1988年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成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联合国环境署也是组成全球环境基金的机构之一。.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环境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是联合国目前的三大药物管制国际公约之一,在1988年12月19日通过,该条约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为执行1961年通过的《麻醉品单一公约》和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提供了另外的法律机制。该条约于1988年12月19日通过,1990年11月11日生效。截止到2005年1月,有170个缔约国。.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秘书处

聯合國秘書處(英語: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法語:le Secrétariat des Nations unies)是聯合國六個主要機構之一,與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託管理事會與國際法院共同維繫聯合國運作,是聯合國主要的行政機構。秘書處的重要職責是擬定聯合國各個合議與決策執行機構的議程,以及實際執行決策。秘書處的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由大會任命,一般也被視為聯合國的行政首長。 聯合國秘書長的職權很廣。第二任聯合國秘書長道格·哈馬紹曾如此描述秘書長的權力:「聯合國由各會員國組成,但政府間行動與合作的空間往往要倚賴秘書處牽成。……(聯合國秘書處的)地位便由此而來。它能引介新知,也能在一定程度內採取主動。在各國政府發現前,它已先影響了世界的行動。」也隸屬於秘書處,是聯合國的外交部門;在秘書處下還設有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是聯合國的常態性武裝部隊,負責介入世界各地武裝衝突地區,以行動促進和平。除此之外,秘書處也是聯合國大會與安全理事會的幕僚,為兩者提供經濟與政治分析資料。.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长官,由于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机构,故联合国秘书长被视为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长官。依照《联合国宪章》,秘书长是由安理会推荐,负责秘书处的工作,将其认为可能威胁国家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事项提请安理会关注,并执行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和其他主要机构托付的「其它职务」。在世界舞台上,聯合國秘書長往往被看作联合国的象征,联合国秘书长也利用这一身份从事各种活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秘书长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limentation et l'Agriculture,缩写为ONUA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缩写为FAO),简称粮农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带头开展战胜饥饿的国际努力。粮农组织以中立的论坛运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務;在该论坛上,所有国家均平等相处,共同磋商协议,讨论政策。粮农组织也是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实现农业、林业和渔业现代化和发展,确保人人获得良好的营养和粮食安全。它的拉丁文格言「fiat panis」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们有面包”。截至2013年10月,FAO有194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欧洲联盟)和有2个准成员(法罗群岛、托克劳群岛)。.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系统

聯合國系統是對聯合國及其關聯機構的總稱,其中部分機構在聯合國成立前就已存在。包括:.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系统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糖尿病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俗称世界糖尿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为唤起全世界对糖尿病危害的关注,自1991年起设定的纪念日。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11月14日是加拿大科学家班廷的生日,他于1923年发现了胰岛素,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班廷於1921年發現了胰島素,並因此於1923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联合国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每年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升格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并要求所有会员国、联合国各相关组织、其他国际组织和民间团体,以适当方式开展活动,将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提升为政府行为。.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糖尿病日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纪念活动

联合国纪念活动,包括联合国国际日、国际周、国际年、国际十年和其他纪念活动,是为了来唤起国际社会对全球范围某个问题的兴趣或关注,从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而在一段时间内举办活动。大多数由联合国大会宣布确定,少数由联合国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指定。联合国制定有关设立的原则是:选择的主题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优先考虑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道主义、人权相关的主题;特别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等。 第一个联合国官方国际日出现在195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12月10日作为联合国第一个国际日——世界人权日;1959年,世界难民年成为第一个国际年;1961年,联合国发展十年为第一个联合国十年纪念。.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纪念活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是联合国六个主要机构之一,它的任务是协助联合国大会促进国际经济和社会合作和发展。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一共有54个理事国,其中每年18个由联合国大会选举而出,任期三年。.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

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United Nations Office at Vienna)是四个位于不同国家的联合国办事机构之一。该机构的复合式建筑坐落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是维也纳国际中心的一部分,周边还有几个主要的国际组织。该机构在1980年1月1日成立,是联合国的第三个办事处。.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

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是一个位於中国大陆,与联合国无关的诈骗组织。其创始人是余思高,据资料显示,该组织成员多达数百人,遍布云南、重庆、广东、北京、湖南、四川、贵州等省(市)。.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维和部队总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列表

这是一个有关于联合国自1945年成立以来的历次维持和平行动(简称维和行动)的详细情况列表。 该列表详细叙述了历次维持和平行动的时间、行动名称、维持和平行动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维持和平行动的原因和相关的网页链接信息等。 维持和平行动,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是联合国所确立的一种独特而有活力的手段,目的是帮助受冲突之患的国家创造实现持久和平的条件。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维持和平任务具有国际性,因而在执行任何联合国和平行动时具有无可比拟的合法性。 在联合国宪章中赋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权力和责任,要求安理会采取集体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为此,国际社会通常经由安理会授权进行维持和平行动以及相关工作。这些维和行动大多是由联合国本身来具体执行的,为联合国部队的指挥工作服务。在联合国的直接参与下,未经安理会授权的其他组织进行维持和平行动被认为不适当的,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等区域性组织或若干国家组成的联合军事力量进行某些维持和平的行动。 逐步地,维和行动已演变成具有多种不同作用,扩展到包括与国家,国际司法机构的外交关系(如国际刑事法院),以及诸如消除战时遗留地雷问题,以避免由此导致新的冲突和争端发生等方面。.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列表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Force des Nations Unies du Maintien de la Paix;Вооружённые силы ООН;قوة الأمم المتحدة لحفظ السلام;Fuerza de Mantenimiento de la Paz de las Naciones Unidas;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简称联合国维和部队,指由大會或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至少需九票赞成(必須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核准部署并决定其任务授权的部隊,此部隊只配備簡單武器用以自衛和維持秩序之用途。秘书长對於如何发起和开展行动必須提出建议并报告其进展情况,而维持和平部隊的行动部則负责各维和部隊的日常行政指导,管理和后勤支援。維和部隊的武裝人員會戴有聯合國徽章的藍色貝雷帽或,車輛和建築物等則漆成白色,并标上“UN”字样。這支部隊通常又被稱為“藍盔部隊”。維和部隊在1988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电台

联合国电台(阿拉伯語:;英語:United Nations Radio;法語:Radio des Nations Unies;西班牙語:Radio de las Naciones Unidas)是联合国成立的的广播电台。从纽约聯合國總部和世界其它的地方报导联合国的活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电台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Le Haut Commissariat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Office of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縮寫为HCR; UNHCR),简称联合国难民署(Agenc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UN Refugee Agency)是一個負責保護和支持难民的聯合國機構,宗旨是领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在當地政府或聯合國本身的要求下,难民署會向當地難民提供援助。本署的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並且是的成員。本署于1950年12月14日成立,並於1954年和198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难民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议会大会

联合国议会大会(United Nations Parliamentary Assembly,縮寫:UNPA),为聯合國體系建议設立的機構。其構想是主張開放給成员国的國會议员参与,再由全球人民直接选出联合国议会的成员。 這個概想早在1920年代建立国际联盟时就已經產生,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后又再度提起,然而冷战拉开序幕后这一想法再度沉寂下去。到了90年代至21世纪,全球贸易的兴盛,世界组织力量的崛起,无一不呼吁着联合国去创建一个议会大会来审查这些活动。2007年,为协调UNPA呼吁者的努力,一场恳请建立联合国议会大会的运动开始了,并在2009年2月赢得了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议会成员的支持。 赞成者已经提出了几种联合国议会大会的实施方案选择:包括颁布新的协议,创建大会为联合国大会的分支机构,并在国际议会联盟或另一个非政府组织之间逐步推广联合国议会大会。部分议案建议按满足联合国成员国的人口和经济实力的不同比例来分配选举票数。创建UNPA运动最初只是提倡赋予UNPA建议权,之后再逐渐增加它在联合国中的权力。反对者提出证据诸如基金筹措问题、选民参选率不高以及联合国非民主成员国等理由,全面否决这一方案。.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议会大会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调解人

联合国调解人(UN Peacemaker)是支持国际上从事维持和平的工作者的联合国的信息和知识管理工具。 它为国际调停者提供资源,例如:和解协议、调停的托管授权等。数据库内有1945年以来签署的各种和解协议350多个,以及从书中摘录的突出显著分析、联合国调解和相关主题的文件、条款和摘录500多篇。而且,联合国调解人包括一个广泛的法律图书馆,是引导联合国努力从事和平调解的法律体系。另外,可以方便的从该站点获得调解的相关知识,如:调停者工具箱、学术课堂、案件摘要、操作的指导说明、知识短文以及关于和平协议、和平进程管理的评论。 调解课程内容来源于联合国广泛的调解经验。指导和评论均来自于与联合国职员和联合国调解人的采访。 在联合国政治事务部门提供建议,联合国秘书长及其代表们解决国际争执和内部冲突的整体努力下,该项目于2006年10月3日公开启动。.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调解人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缩写UNAIDS)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规划署旨在唤起全球对艾滋病的认识并作出承诺,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系统的多样性,使其成为全球150多个国家强有力的和独特的合作伙伴,以减缓艾滋病流行及减轻其对发展造成的影响。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加强和支持对HIV和艾滋病的积极对抗,包括预防HIV的传播、对感染病毒的人群提供支持和照顾、降低HIV对个人和社群的感染性,以及减轻病症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 作为联合国系统新机制的尝试者和改革的先行者,成立于1996年1月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通过其六个发起组织并以他们的名义开展工作。这六个发起组织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银行。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于1996年6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其政府归口协调单位为卫生部。国家还成立了由各部门高层领导组成的多部门协调委员会,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协调和提供支持,包括开发和宣传倡导,资源动员,追踪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及其相关行动评估,促进信息的有效交流,增强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

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柬权力机构,United Nations Transitional Authority in Cambodia)是联合国在1992至1993年间于柬埔寨实施维和行动时成立的机构。该机构也意味着联合国第一次接手管理一个独立国家,第一次在主权国家组织实行选举(而不是监督或观察)、组建自己的电台和监狱并在国家层面负责促进与保障人权。.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柬埔寨过渡时期权力机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缩写作 UNFCCC 或 FCCC),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本公约第二条规定,“本公约以及缔约方会议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本公约的各项有关规定,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 该公约没有对个别缔约方规定具体需承担的义务,也未规定实施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该公约缺少法律上的约束力。但是,该公约规定可在后续从属的议定书中设定强制排放限制。 UNFCCC也是负责支持该公约实施的联合国秘书处的名称,其办公室位于德国波恩Haus Carstanjen。自2006年起,其领导为伊沃·德波尔(Yvo de Boer)。本秘书处,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襄助下,旨在通过会议和有关各项战略的讨论取得共识。 该公约缔约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以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1997年,《京都议定书》达成,使温室气体控制或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按照2007年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缔约方会议第十五届会议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协议》。2015年12月12日由195國於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有史以來最嚴格的氣候協議《巴黎协定》,取代京都議定書,冀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失控趨勢。.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

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简称联海稳定团、MINUSTAH),是2004年6月1日开始于海地執行任務的一个联合国维和部队。MINUSTAH是法语名称Miss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a stabilisation en Haïti的缩写,英文名称为「United Nations Stabilization Mission in Haiti」。特派團的軍事力量主要由巴西軍隊負責,行動指揮官亦為巴西人。現時任務獲授權執行至2017年10月15日。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zh-hans:里克特制;zh-hk:黎克特制;zh-tw:芮克特制;-7級大地震,位於首都太子港的特派團總部大樓倒塌,特派團領導人赫迪·阿纳比(Hédi Annabi)與他的副手均已確認喪生。.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日

联合国日,于1948年由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以纪念于联合国宪章生效三周年。联合国日定为每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的设立是意图让人们记住联合国的目标和成就。联合国日是10月20日至10月26日的“联合国周”的一部分。 联合国日的纪念活动通常以集会、论坛和展览纪念联合国的目标及功绩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1971年联合国大会建议各成员国将该日定为公共节日。 由于科索沃是由联合国(联合国科索沃临时行政当局特派团)托管,所以该日在科索沃是公共假日休息一天。.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日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改革,自从联合国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进行。聯合國改革一詞的指涉範圍很廣,包括從希望消滅聯合國的到希望聯合或有全面功能主張的支持者,都稱他們的看法為聯合國改革。而聯合國官方的說法,則由第七任秘書長科菲·安南最早在1997年所提出。.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改革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與文化组织(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éducation, la science et la culture,缩写作 ONUÉSC;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縮寫作 UNESCO),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联合国专门机构,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组织之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合作,对和平与安全作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治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联合国教育、科学與文化组织接續國際聯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195个会员国及8個準會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是“利用教育、科學、文化、溝通及信息,為建立和平、消除貧窮、可持續性發展及跨文化對話而努力。”。因此主要通过這五个领域组织活动。例如贊助文學、技術及教師培育、國際科學計劃、獨立媒體及新聞自由的提升、區域性及文化歷史計劃、促進文化多樣性、世界文學的翻譯、保護文化遗产及自然遺產(世界遺產)及保護人權、彌平全球數位落差的國際合作協議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的成員之一。.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总部大楼

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於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東側,屬於國際領土,因此只要是會員國國民持有護照就可以進入,包括與美國無邦交的聯合國會員國。從聯合國總部大樓可以俯瞰東河。此大樓於1949年和1950年間興建,土地購自於當時的紐約房地產家,面積闊達17英畝(約6.87973公頃)。在此之前,洛克斐勒家族有意提供其在紐約州威斯特徹斯特郡洛克菲勒莊園的土地,但因距離曼哈頓遙遠而作罷;之後,納爾遜·洛克菲勒便協助新的土地的購買,其父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則捐助了850萬美元協助興建大樓。 聯合國總部大樓位于紐約市,其西側邊界為第一大道、南側邊界為東42街、北側邊界為東48街、東側邊界為東河。2006年12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名为「基本建设总计划」的决议,决定拨款18.77亿美元來整修联合国总部大楼。.

新!!: 联合国和联合国总部大楼 · 查看更多 »

達爾富爾

達爾富爾(,意即「富爾人的国家」),位於非洲國家蘇丹的西部地区,與中非共和國、乍得和南蘇丹邊境接壤。在行政區劃上,該區被分為5個省,分別為南達爾富爾、东达尔富尔、中達爾富爾、西達爾富爾、北達爾富爾,錯綜複雜的民族和種族矛盾導致這地區的暴力衝突持續不斷。首府法希尔。.

新!!: 联合国和達爾富爾 · 查看更多 »

達雷爾·卡斯特

達雷爾·卡斯特(Darrell Castle;),是一名美國田納西州曼非斯的政治人物、活動家和律師,在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成為憲法黨总统候選人,亦曾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擔任憲法黨副总统候選人。.

新!!: 联合国和達雷爾·卡斯特 · 查看更多 »

聋人文化

聋人文化描述的是一个患有耳聋,主要通过手語进行交流的社区的社会信仰,行为,艺术,文学传统,历史,价值观及共用机构。“deaf”(聋的)一词尤其是在聋人文化内部作为文化标签使用时,经常大写首字母D,并在言语和标志中称为“大D Deaf”。在作为听觉状况标签使用时,字母d小写。 聋人社区的成员常常把失聪看一种不同的人类体验,而非一种残疾或疾病。 聋人社区可能会包括认同聋人文化的聋人家庭成员和手语译员,不会自动包括所有耳聋之人或有听力障碍的人。 正如教育家、美國手語翻译安娜·朗德斯所写,“一个人是否是聋人社区成员不是由听觉受损程度决定的,而是由个人的认同感和相应的行动决定的”。 正如所有社会团体都是通过个人选择加入的,成为聋人社区的一员需要个体自身的认同和其他成员的接纳。 聋人文化在《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四段的第30条得到认可,该条规定“残疾人有权,在和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认可并支持他们具体的文化和语言身份,包括手语和聋人文化”。.

新!!: 联合国和聋人文化 · 查看更多 »

荷属加勒比签证政策

荷兰王国加勒比海领地荷兰加勒比区、阿鲁巴、圣马丁和库拉索(即荷属加勒比地区)使用统一的签证。使用这一签证不能访问属于申根区的荷兰王国的欧洲部分。.

新!!: 联合国和荷属加勒比签证政策 · 查看更多 »

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裡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政府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二戰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軍兩千多人改名換姓,偽裝為當地人,他們幫助印尼訓練士兵與荷蘭作戰,又联合国向荷蘭施壓的緣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終荷蘭當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當選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新!!: 联合国和荷屬東印度 · 查看更多 »

荷屬新幾內亞

荷屬新幾內亞(荷兰语:Nederlands Nieuw-Guinea)為新幾內亞西部為荷蘭殖民時期的官方名稱。其知名的通稱為Dutch New Guinea。荷屬新幾內亞目前分屬於印度尼西亞最東方的兩個省份──巴布亞省以及西伊里安查亞省(2003年之前,其同屬於伊里安查亞省)。 自1898年至1949年,荷屬新幾內亞為荷屬東印度所轄下的一部份。 1949年,荷屬東印度停止運作而成為完全獨立的印度尼西亞,荷蘭重新得到新幾內亞西部的主權,並準備建立一個獨立國家。約5千名教員飛往該處,荷蘭推行政治、商業以及公民技能。其第一批本土海軍軍校學生畢業於1955年,而第一支陸軍部隊成立於1956年。 荷屬新幾內亞全境範圍的選舉於1959年,而1961年4月5日巴布亞議會開始運作,預備於10年之內完成獨立。1961年12月1日,荷蘭認同其議會所選擇的國歌以及訂定晨星為新的國旗。 1961年12月18日,印度尼西亞入侵西巴布亞。印尼與荷蘭軍隊衝突過後,聯合國於1963年5月將西巴布亚主權移交給印度尼西亞。在一場被印尼軍方控制的頗具爭議的公民投票之後,西巴布亚于1969年正式加入印尼版圖。.

新!!: 联合国和荷屬新幾內亞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联合国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荷兰王国

荷蘭王國或稱尼德蘭王國(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帕皮阿門托語:Reino Hulandes),簡稱荷蘭、尼德蘭(Netherlands),是由荷兰(為了與荷蘭王國區分又稱為「荷蘭本土」)、阿魯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4个構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複合国(联合王国),是一个以荷兰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荷蘭王國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权。.

新!!: 联合国和荷兰王国 · 查看更多 »

荷兰政治

《荷兰宪法》颁布于1814年3月29日,据1848年修改後的宪法规定荷兰是世袭君主立宪王国。荷蘭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且其採用典型协商民主制度。立法权属国王和议会,行政权属君主和内阁。其最高国务协商机构國務委員會的主席一职由國王本人担任, 他可以任免其他成员。议会由一院和二院组成。二院拥有立法权;一院有权对法案作出同意或拒绝的决定,但不能提出或修改法案。.

新!!: 联合国和荷兰政治 · 查看更多 »

荷蘭外交部

荷蘭外交部(Ministerie van Buitenlandse Zaken)是荷蘭主掌外交的行政部門,負責處理荷蘭王國的對外關係,包括歐洲事務及國際發展。外交部共有三位首長,分別是外交大臣,一位不管部大臣主掌國際發展(國際發展國務大臣),以及一位國務秘書處理歐洲事務(歐洲事務國務秘書)。 外交部成立於1813年。自1965年起開始指派國際發展國務大臣(除了第一屆巴爾克嫩德內閣以外),歐洲事務國務秘書則是從1956年開始指派。.

新!!: 联合国和荷蘭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是荷蘭皇家海軍中的兩棲作戰部隊。士兵接受培訓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所有環境下,不論任何條件都可作快速反應的部隊。在48小時內佈署到任何地方。他們的座右銘是Qua Patet Orbis (“沒有到不了的地方”)。.

新!!: 联合国和荷蘭皇家海軍陸戰隊 · 查看更多 »

鍾鼎邦事件

鍾鼎邦事件是指中華民國國民鍾鼎邦(Bruce CHUNG Ting-pang)在中国大陆探親期間遭拘押近兩個月的事件。鍾鼎邦,國立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研究所校友,臺灣新竹智研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經理,自2001年開始修煉法輪功。時年53歲的鍾鼎邦於2012年6月中赴其父籍貫地江西省時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關押,直至8月11日始重獲自由返回臺灣。被國際特赦組織總部確認為良心犯列為全球緊急營救(urgent action)對象之一。, Amnesty International, 12 July 2012該事件引發國際人權團體的廣泛關注,透過BBC等國際媒體報導後,成為國際矚目的人權事件,新頭殼newtalk 2012-06-22,並被列入「2012年美國國會人權報告」。 鍾鼎邦家人以各種方式呼籲國內外各界協助,台灣民間逾十萬人連署營救,包括數十個民間團體、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民主進步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歐洲議會副議長、多位美國國會議員等人,陸續呼籲馬英九總統公開表態要中共當局無罪釋放,也呼籲北京當局胡錦濤、溫家寶即刻「無條件釋放」。第八次江陳會期間,馬英九總統於8月9日透過發言人范姜泰基具體公開表態「行政部門協助之外,並要求隨時回報進展,一定要積極爭取,絕不能絲毫鬆懈,讓鍾能早日獲釋、回到台灣。」。 鍾鼎邦返台後,鍾家召開記者會,感謝政府與各界救援法輪功學員鍾鼎邦。鍾表示被關押期間,一度絕食抗議,受到極大精神壓力,被迫寫下所謂的「悔過認罪書」、「筆錄」,因身不由己乃編造給中共當局。他確實在2003年到2006年間郵寄廣播插播器材給大陸法輪功學員,以協助插播法輪功「真相」影片,他認為這是「正義行為」。他希望台灣政府能建立起保障民眾赴大陸人身安全的有效機制。鍾鼎邦獲釋後,受美方邀請於2012年12月前往美國國會聽證會作證,說明在中國期間的遭遇,並呼籲美國關注,因為中共當局對法輪功的迫害已擴大到國際之間。.

新!!: 联合国和鍾鼎邦事件 · 查看更多 »

鍾鼎文

鍾鼎文(),台灣詩人,安徽省舒城縣人,與覃子豪及紀弦並稱為台灣現代詩「三老」。.

新!!: 联合国和鍾鼎文 · 查看更多 »

華理克

華理克牧師(英文:Rick Warren,),是有23,000名教友的加州馬鞍峰教會創會牧師、他也是銷量達3千萬本的暢銷書《標竿人生》的作者。.

新!!: 联合国和華理克 · 查看更多 »

菲奧娜·施·羅琳

菲奥娜·施·罗琳(菲奥娜·施·洛兰,Fiona Sze-Lorrain;),法国诗人、文学翻译家、编辑、音乐家。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士)、纽约大学(硕士)、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博士)。能运用三种语言──英文、法文、中文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翻译。 著有诗集:《浇月亮》(2010)、《我的葬礼贡多拉》(2013)、《无形之眼》(2015)、《毁灭的优雅》(2016)。《毁灭的优雅》列入「普林斯顿当代诗人」系列,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选为美国《图书馆杂志》2015年度十大最佳诗集之一、入围2016年《洛杉矶时报》图书大奖。 自2003年以来,她为美国、法国的相关平台撰写时尚新闻,音乐和艺术批评,戏剧研究和美食评论。国际文艺网上杂志《樱桃刊》创刊编辑之一。 翻译了多部中国当代诗人诗集:入围美国2016年最佳图书翻译奖、美国2014年PEN诗歌翻译奖初选。另译:马克·斯特兰德、盖拉西姆·卢卡等诗人的作品;并与高行健合著《剪影/阴影:高行健的电影艺术》(2007)。 自幼四岁受钢琴与西洋古典音乐教育,九岁学筝。曾修读于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在国际音乐厅、文化机构和艺术节演奏近十五年。曾出演于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卡内基大厅、考夫曼中心莫肯音乐厅、卫斯理安大学世界音乐厅、法国巴黎世界文化屋、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楼、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拉罗切利奥比格尼历史博物馆、英国伦敦皇家亚洲学会、比利时安特卫普Zuiderpershuis世界文化中心演奏厅、荷兰乌得勒支拉沙世界文化中心演奏厅等。 现居巴黎。.

新!!: 联合国和菲奧娜·施·羅琳 · 查看更多 »

菲德尔·卡斯特罗

菲德爾·亞歷杭德羅·卡斯特羅·魯斯(Fidel Alejandro Castro Ruz, ,),古巴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古巴革命领袖,古巴共產黨、社会主义古巴和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的主要缔造者,曾任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和古巴部长会议主席。2005年6月卡斯楚因病住院,由其弟、长期以来的副手、時任第一副主席的劳尔·卡斯特罗暫代國務委員會主席職務。劳尔·卡斯特罗于2008年正式出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职务。 卡斯特罗于2008年2月19日公开表示不会再寻求担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但事實上他早於兩年前已把權力移交予勞爾。 卡斯特罗在2011年公开文章称五年前已经辞去所有职务,即2006年已交出權力。 2011年4月16至19日在哈瓦那国际会议宫举行的古巴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古共新的领导机构,劳尔·卡斯特罗正式当选为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何塞·马查多为第二书记。 由此卡斯特罗正式引退。古巴时间2016年11月25日22:29(东八区11月26日11:29),卡斯特羅逝世,终年90歲。他的政治思想被称为卡斯特罗主义。.

新!!: 联合国和菲德尔·卡斯特罗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联合国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LGBT权益

菲律宾被列为全世界对同性恋最友好的国家之一和全亚洲对LGBT最友好的国家之一。在一个涵盖了39个国家的全球性调查中菲律宾在17个多数接受同性恋的国家中排名第10。皮尤研究中心题为“对同性恋的全球鸿沟”的调查显示,73%的成年菲律宾人同意“同性恋应该被社会所接受”,比2002年的64%上升了9个百分点。 话虽如此,LGBT人群仍然是该国的少数派之一。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往往面临工作中的歧视,没有结婚的权利。这导致了LGBT权利的兴起,这种权利被定义为平等和不受歧视的权利。作为联合国的成员,菲律宾签署了促进人权的各种国际公约。UNDP, USAID. Being LGBT in Asia: the Philippines Country Report.

新!!: 联合国和菲律宾LGBT权益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人權

菲律賓人權一直都是外間的關注和爭議主題。根據美國國務院在2006年3月的國家檔案中,菲律賓的保安力量被指要對國內的嚴重人權濫用事件負責,儘管其國內的民間勢力試圖加以管制。報告指政府大致上雖然尊重人權,當中有部份保安武裝勢力仍有進行侵犯人權的行為:至於是哪些勢力,不同的來源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菲律賓國民警察內部的勢力,亦有說是與軍方有關,或當地的地方武裝組織和自警團。(Vigilantism)這些侵犯人權的行為,主要是以司法外的政治謀殺為主要,還有酷刑、失踪、非法禁錮及羅織罪名。菲律賓自2006年開始廢除死刑,但自從2001年前任總統阿羅約夫人上台至今,政治謀殺一直都未有停過,特別是在清剿國內的罪犯和恐怖分子時。監獄內的環境很嚴苛,司法程序非常緩慢,更經常受到貪污的警察、法官及檢控官的左右。除了罪犯及恐怖分子以外,人權活躍分子、左翼政治運動活躍分子、及穆斯林亦經常是當地人權暴力的受害者。對婦女及兒童的暴力行為一直都很嚴重,有不少兒童被逼成為奴隸或去賣淫。 2006年7月,香港幾個人權及宗教組織前往菲律賓進行一個為期七天、名為“尋求真相”的訪問,希望透過與當地人的面對面交流和溝通,了解當地的人權狀況。同年12月7日星期三,來自國際勞工權益基金(International Labor Rights Fund)的Brian Campbell試圖進入菲律賓繼續在年初時進行中的違反人權及謀殺調查,而這些事件都與當地的工會有關,特別是Diosdado Fortuna。在入境時,Campbell被告知已被當地移民局列入黑名單內而拒絕入境并遞解出境。.

新!!: 联合国和菲律賓人權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政治

菲律宾共和国实行三權分立的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現任总统是羅德里戈·杜特蒂。 菲律賓國會由參議院與眾議院兩院組成。參院24席,任期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參議員是由全國普選選出,每三年改選半數。眾議院274席,任期是三年,得連選連任兩次,其中222席由公民直選,其餘52席由各黨派席次比率推舉。司法機關由最高法院、上訴法院、地方法院、廉政法院及伊斯蘭教法院組成。.

新!!: 联合国和菲律賓政治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森德罗斯

菲利普·森德罗斯(Philippe Sylvain Senderos,)出生於瑞士日内瓦,具有西班牙及塞尔维亚血統,是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中堅,現時效力蘇超球會流浪者。.

新!!: 联合国和菲利普·森德罗斯 · 查看更多 »

菲里科斯·厄马克拉

菲里科斯·厄马克拉(Felix Ermacora,)奥地利知名人权活动家和奥地利人民党成员之一。.

新!!: 联合国和菲里科斯·厄马克拉 · 查看更多 »

萊卡 (蘇聯太空犬)

萊卡(Лайка,約1954年-1957年11月3日)是一隻蘇聯太空犬,是史上最早進入太空的動物之一,也是第一隻進入地球軌道的動物。萊卡原先是隻在莫斯科街頭尋獲的雌性混種流浪狗,後來於1957年11月3日被蘇聯以太空載具史普尼克2號送入太空。 在萊卡進入太空前,宇宙航行對於乘客的影響幾乎未知。有些科學家認為人類無法承受火箭發射時的環境條件,並且在太空中存活,所以工程師決定以其他動物擔任載人航天的先驅者。然而,萊卡進入太空時,蘇聯尚未發展出脫離地球軌道的技術,因此萊卡所搭乘的太空艙無法被回收。即使牠度過了發射的加速度和無重力的適應條件,萊卡還是註定會死亡。這次的實驗目的是為了證明活體乘客能夠承受火箭發射以及失重的環境條件,並釐清生物體在太空中的反應。萊卡的實驗,可以說為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鋪上了康莊大道。 蘇聯一開始宣稱萊卡在太空中存活了四天,死因是載具內氧氣即將耗盡,因此在她窒息之前進行安樂死。然而到2002年,俄羅斯才透露萊卡在進入太空後僅數小時即因中暑死亡。 2008年4月11日,俄羅斯官方在莫斯科為萊卡建立一座紀念碑,設計則是一隻站在火箭上的狗。此外,萊卡也留名於莫斯科之中,以紀念其在太空航行研究中所留下的偉大貢獻。.

新!!: 联合国和萊卡 (蘇聯太空犬) · 查看更多 »

萝莉节

10月11日萝莉节并非眞正意义上的法定节日,而是由中国网民自发设立的娱乐性节日,属于网络文化及御宅文化。.

新!!: 联合国和萝莉节 · 查看更多 »

萨尔瓦多

薩爾瓦多共和國(República de El Salvador),通称萨尔瓦多,是位於中美洲北部國家,為中美洲唯一不靠大西洋之國家,全國面积21,393平方公里。該國西北鄰接危地馬拉,東北與洪都拉斯交界,西面濱臨太平洋,東南鄰近丰塞卡灣。首都为圣萨尔瓦多。1821年9月15日脫離西班牙的统治独立。當地治安堪慮,尤其是女性的安全。.

新!!: 联合国和萨尔瓦多 · 查看更多 »

萨哈罗夫奖

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Sakharov Prize for Freedom of Thought,简称萨哈罗夫奖)名從俄羅斯著名物理學家、異議人士及197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安德烈·薩哈羅夫,1988年12月由歐洲議會設立,表揚奉獻己力捍衛人權及思想自由的個人和組織。歐盟外交事務委員會和發展委員會擬訂入圍名單後,十月宣布得主。自2010年起,得主並可獲得5萬歐元的獎金。 薩哈羅夫獎於每年約12月10日頒發,這天正是聯合國大會於1948年宣佈《世界人權宣言》正式生效的日子,也是慶祝因此而訂立的國際人權日之時。萨哈罗夫奖也被认为是捍卫人权领域中最具有荣誉的一项奖励。.

新!!: 联合国和萨哈罗夫奖 · 查看更多 »

萨米尔·阿明

萨米尔·阿明(سمير أمين,),埃及经济学家,近代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明出生于开罗,父母分别为埃及人与法国人。1947年他前往巴黎留学,195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并获经济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埃及总统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在施行“大计划”政策时邀其出任埃及计划机构研究员。此后还曾担任过马里政府计划技术顾问,并任教于法国普瓦捷大学、巴黎大学和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等校。1970年起出任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与计划研究所所长。目前他是第三世界论坛(Third World Forum)理事长、另立世界论坛(World Forum for Alternatives)主席。 他对第三世界的经济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受到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安德烈·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等为代表的依附理论的影响,以“中心”与“外围”的层次概念对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关系进行分析,力图全面论述不发达经济的实质。 著有《世界规模的积累》(L'accumulation à l'échelle mondiale,1970年)、《不平等的发展》(Le développement inégal,1973年)、《帝国主义的危机》(La crise de l'impérialisme,1975年)、《帝国主义和不平等的发展》(L'impérialisme et le développement inégal,1976年)、《价值规律和历史唯物主义》(La loi de la valeur et le matérialisme historique,1977年)、《今日阿拉伯经济》(L'économie arabe contemporaine,1980年)等。 在2011年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中,他写了多篇文章分析形势,其中一文指出:“被我称为第三世界人民第二次觉醒浪潮的“阿拉伯之春”(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在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反攻下失败)具有多种运动形式:或是矛头直指独裁统治的民愤爆发,或是新兴国家对国际秩序的质疑。“阿拉伯之春”与“资本主义之秋”(全球化、金融化的垄断资本主义正在衰落)恰好重合。和上世纪一样,这些运动的出发点是使位于制度边缘的国家和人民重新获得独立。所以,它们首先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仅仅潜在反对资本主义。”.

新!!: 联合国和萨米尔·阿明 · 查看更多 »

萨莉·琼斯

莎莉·琼斯(Sally-Anne Jones, ),也被称作为“白寡妇” 或乌姆·侯赛因,是一个出生于英国的,受联合国通缉的伊斯兰国(ISIS)的征兵人员和宣传人员。 琼斯是朱奈德·侯赛因的寡妇,一个已死去的英国计算机黑客(2015年8月25日被一架美国无人机击毙),侯赛因以前负责为ISIS招聘新黑客。琼斯夸口说,她的丈夫被“真主最大的敌人杀害”。 瓊斯在2017年的六月遭到殺害。.

新!!: 联合国和萨莉·琼斯 · 查看更多 »

萨格勒布

薩格勒布(Zagreb;德语旧称:Agram,阿格拉姆;Zágráb),是克羅地亞的首都同時也是全國最大城市、一個直轄市。薩格勒布克羅地亞國內足球強隊薩格勒布迪納摩主場位於這裡。萨格勒布位于海平面122m(400英尺),它位於克羅地亞的西北部的南坡,境內有薩瓦河流過。在2011年的正式人口普查中,萨格勒布市人口是792,875人。連同薩格勒布縣總人口達到了1,110,517。是克羅地亞唯一一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大都市區。 薩格勒布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從古羅馬時代到現在)。1094年在东部的卡普托尔主教教区内“萨格勒布”这个名称始见于史籍。在1845年成为萨格勒布的第一位市长。在1945年,随着人口快速的膨脹和城市的擴張,萨格勒布成为了克羅地亞的首都,從此薩格勒布開始聞名於世界。 萨格勒布在克罗地亚行政区划中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直辖市)。被管理细分为17个区域,它们大多是都位處低於海平面的萨瓦河山谷。 薩格勒布是克罗地亚全国、西欧和地中海和东南部欧洲的的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薩格勒布還有通往其他國家的國際列車。市內還有有軌電車。.

新!!: 联合国和萨格勒布 · 查看更多 »

萨洛·吉博

萨洛·吉博(法语:Salou Djibo),一名尼日尔军官。在2010年2月18日发生的军事政变后,他成了民主复兴最高委员会的负责人。.

新!!: 联合国和萨洛·吉博 · 查看更多 »

萨摩亚

薩摩亞独立国(薩摩亞語:Malo Sa'oloto Tuto'atasi o Samoa,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简称萨摩亚,是一個南太平洋岛国,約位於夏威夷与新西蘭的中間、美屬薩摩亞的西方,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中心。1962年独立。.

新!!: 联合国和萨摩亚 · 查看更多 »

萨摩亚历史

萨摩亚可考的历史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

新!!: 联合国和萨摩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萨摩亚国徽

萨摩亚國徽是一面盾徽。上方為一株椰子樹,四周是海洋。下方藍地,繪有南十字座。外部的地球和橄欖來自聯合國徽號的圖案,因為薩摩亞在1962年獨立之前是聯合國托管地。盾上方的拉丁十字象徵基督宗教是當地人民的主要信仰。下方的綬帶以薩摩亞語書「上帝創造薩摩亞」。 Category:薩摩亞 S.

新!!: 联合国和萨摩亚国徽 · 查看更多 »

萨曼莎·鲍尔

萨曼莎·鲍尔(Samantha Power,)是一名爱尔兰出生的美国政治作家、学者和外交官。2013年8月1日起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New York Times, Mark Landler Published: June 5, 2013。.

新!!: 联合国和萨曼莎·鲍尔 · 查看更多 »

萬國郵政聯盟

萬國郵政聯盟(Union postale universelle;Universal Postal Union;缩写都是UPU),簡稱萬國郵聯,是協調成員國之間郵務政策的聯合國,也就是世界郵政的國際組織。每個成員國均同意並接受在相同的條件下處理國際間的郵務職責。總部位於瑞士首都伯尔尼。.

新!!: 联合国和萬國郵政聯盟 · 查看更多 »

非軍事區

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DMZ),亦可譯為非武裝區、非軍事化區等。原為軍事術語,一般是指在接近停戰線(armistice demarcation line)間,對有領土糾紛所設立的緩衝區。在現代,也引申為資訊安全用語中(參見DMZ)。 設置非軍事區的目的,多以降低或避免衝突再爆發為主。在非軍事區內的交戰雙方,所屬的各軍事力量或裝備,除非另有約定,都應撤出非軍事區。 世界上的非軍事區多被視為,即交戰雙方均主張對其擁有主權、非殖民地、非無主地、非租借地等。 非軍事區往往會形成兩個國家間的事實邊界,少部分非軍事區也形成了自然保护区。.

新!!: 联合国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非暴力

非暴力(Nonviolence,来自ahimṣā,即不害,“不希望伤害或杀死”)是指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自己或其他人造成伤害的个人行为。它源自于一种信仰:通过伤害人类、动物和环境来得到某种结果是不必要的,还指一种基于道德、宗教和精神法则的放弃暴力的一般哲学。.

新!!: 联合国和非暴力 · 查看更多 »

非法移民出境

非法移民出入境(俗称偷渡)是指一個人以違反移民出境法律的形式跨越國界,包括合法離境後拒絕原居國提出的返國要求。 俄羅斯在1917年俄國革命兩個月後實施移民出境的限制,組成蘇聯的各個蘇聯加盟共和國其後禁止移民出境。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創建東方集團後,被蘇聯佔領的集團成員國也實行類似的禁令。1961年柏林圍牆建成後,除了民族遷徙外,從東到西的移民活動幾乎中斷,但嘗試從東德叛逃仍有數千次,當中包括叛逃的邊防軍,而任何公民逃脫被視為背叛。朝鲜也嚴格控制移民出境。 不少人在特殊情況下選擇非法移民出境,如以難民身分逃避迫害或在犯罪後試圖逃避起訴,但是非法移民可能以罪犯身分被遣送或引渡回國,或在其他國家被起訴。 聯合國的立場認為移民出境自由是一項人權,屬於出入境自由的一部分。根據世界人權宣言,人人有權離開任何國家,包括其本國在內,並有權返回他的國家。.

新!!: 联合国和非法移民出境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联合国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非洲大都會區列表

以下列出非洲的大都會區:.

新!!: 联合国和非洲大都會區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属国列表

以下是位於非洲的屬國列表,當中包括名稱(官方名稱)、國旗、首都、貨幣、官方語言、面積 (km²)、人口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及地圖 。 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洲,包括鄰近島嶼在內,大約為30,221,532平方公里(即11,668,545平方英里),佔地球上的總面積6%,陸地面積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联合国和非洲属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以下是位於非洲的國家及境外領土列表,當中包括名稱(官方名稱)、國旗、首都、貨幣、官方語言、面積(km²)、人口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及地圖。(境外領土會以淺藍色背景顯示。) 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洲,包括鄰近島嶼在內,大約為30,221,532平方公里(即11,668,545平方米),佔地球上的總面積6%,陸地面積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联合国和非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經濟

非洲經濟是由在非洲的貿易、工業和人力資源組成的。非洲的人口約有10.7億,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5%(2012年資料)。非洲是全球最貧窮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貿易總額只佔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據聯合國在2009年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最低的24個國家中,其中有22個都是非洲國家(第159位至第182位)。非洲貧窮的原因有部分是因為其動盪的歷史有關,還有人民知識、教育水平的低下。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穩定更加劇了冷戰衝突,自20世紀中期,冷戰、貪污和專制統治也令非洲的經濟更加不景氣。隨著開始投資非洲的鼓勵,現在經濟正在轉好。 非洲經濟展望報告特別提到:自2001年以來,非洲與中國的貿易增加了10倍,於2008年更達到了1000億美元。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迅速增長,而拉丁美洲也經歷了溫和增長,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得以脫貧。相比之下,非洲的許多地區在外貿、投資、人均收入和其他的經濟增長卻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貧窮對非洲有很大的影響,包括較低的預期壽命、暴力和不穩定,這些問題反過來又持續影響了非洲大陸的發展。然而,近期的數據顯示部分非洲大陸正在經歷快速的增長。世界銀行的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已追得上全球經濟增長的比率。在經濟發展最快的非洲國家甚至出現了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情況。在2007年,增長速度最高的國家包括毛里塔尼亞19.8%、安哥拉17.6%、蘇丹9.6%、莫桑比克7.9%和馬拉威7.8%。 許多國際機構對新興非洲國家的經濟現代化越來越有興趣,尤其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時候,非洲的經濟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新!!: 联合国和非洲經濟 · 查看更多 »

非洲统一组织

非洲统一组织(英语:Organisation of African Unity;法语:Organisation de l'Unité Africaine)成立于1963年5月25日,在最后一任主席南非的穆贝基主持下,于2002年7月9日更名为非洲联盟。 非洲统一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团结非洲国家,形成一个代表非洲国家的统一的声音。反对殖民主义,成立一个解放委员会帮助非洲独立运动。 由于埃塞俄比亚原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邀请,非洲统一组织的总部设在埃塞俄比亚。刚成立时有32个非洲独立国家签署了组织宪章,后来全非洲的54个独立国家都参加了非洲统一组织,不过1985年,因为非洲统一组织接纳了西撒哈拉作为成员,摩洛哥表示抗议,退出了组织。 非洲联盟以不结盟精神为基础,协调非洲各个国家的政策和计划,保卫非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在联合国非洲联盟有一个“非洲集团”,使非洲国家统一意志,维护非洲国家的利益。同时协调非洲国家在“77国集团”中互相协作。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高度评价非洲联盟的作用。 非洲国家和政府首脑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休会期间事务由各国外交部长组成的理事会负责。.

新!!: 联合国和非洲统一组织 · 查看更多 »

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特派团

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特派团(African Union Mission to Somalia)是经索马里联合国代表同意,由非洲联盟运营的地区维和特派团。其任务是支持过渡政府结构,实施国家安全计划,训练索马里安全部队,协助建立安全的人道援助环境。身为其一部分职责,非索特派团还在打击索马里青年党武装分子的战斗中,支援索马里联邦政府部队。 2007年1月19日,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为了最初六个月的任务设立非索特派团 ,同年2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特派团任务。联合国安理会和非洲联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后来又续签了六个月的授权。 2008年8月,联合国通过安理会第1831号决议,额外延长非索特派团的联合国授权六个月。非索特派团各个延长期都经过了审查。最近的一次延长审查是在2014年1月28日,当时通过了安理会第2093号决议 S/RES/2093 (2013), 6 March 2013。 2014年8月,索马里政府协助非索特派团发动印度洋行动,剿灭青年党在农村的残余势力。 2016年6月,烏干達表示將於不遲於2017年12月的時間撤走在索馬里的部隊。.

新!!: 联合国和非洲联盟驻索马里特派团 · 查看更多 »

非洲贫困问题

非洲贫困问题是指非洲社会中部分人的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尽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式(例如人均收入或人均GDP),非洲国家的经济表现仍大多位居倒数。200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24个国家当中有22个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发展指数低的地区。 2006年,非洲的50个国家之中有34个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 在非洲,许多国家的人均GDP低于5200美元,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还要远远低于这一数字。此外,从上个世纪以来,非洲的收入占全球收入比例一直在下降(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式)。 在1820年,欧洲的工人平均收入是非洲的三倍;而现在,这一差距拉大到了20倍。 尽管非洲的人均GDP也一直在增长,然而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表现远远好过非洲。.

新!!: 联合国和非洲贫困问题 · 查看更多 »

非洲法语

非洲法语是31个法语非洲国家(图中所示蓝色国家)中大约1.15亿非洲人使用的各种法语变体的总称 published by the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

新!!: 联合国和非洲法语 · 查看更多 »

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

“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African Nuclear-Weapon-Free Zone Treaty),又被称为《佩林达巴条约》(Treaty of Pelindaba),是1996年4月11日开放签署,2009年7月15日正式生效,目的是在非洲设立一个無核武地帶的国际条约。.

新!!: 联合国和非洲无核武器区条约 · 查看更多 »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NGO, Organisation Non Gouvernementale,缩写:ONG)是一类不属于任何政府、不由任何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国家政府。虽然从定义上包含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但该名词一般仅限于非商业化、合法的、与社会文化和环境相关的倡导群体。非政府组织通常是非营利组织,他们的基金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私人捐款。现在该名词的使用一般与联合国或由联合国指派的权威非政府组织相关。 由于各国文化、法律等的差异,不同国家对这个概念的指称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也各不相同。美国一般称之为“非營利组织”、“独立组织”或“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英国称之为“志愿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还有许多国家则用“社团”称之。 由于认为“非政府组织”被滥用了,因为它可以涵盖一切非政府的组织,一些非政府组织倾向于使用“民间志愿”组织(Private voluntary organization,PVO)。 据一份1995年联合国关于全球管理的报告统计,有接近29000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国家级的更多。据估计,美国有两百万个非政府组织,大部分是过去30年成立的。俄罗斯至少有65000个。每天都有数十个非政府组织成立,光肯尼亚每年就有240个非政府组织新成立。.

新!!: 联合国和非政府组织 · 查看更多 »

靖國神社爭議

靖國神社爭議,是靖國神社於1978年被日本政府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入祠後,在日本國內與國際社會所引發的爭議。.

新!!: 联合国和靖國神社爭議 · 查看更多 »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該神社供奉自明治維新时代以來為日本战死的軍人及軍屬,大多數是在抗日戰爭(1931-1945)及太平洋戰爭(1941-1945)中陣亡的日军官兵、朝鮮籍日本兵及三萬名台灣高砂義勇隊等日本兵。靖國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一直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是國家神道的象徵。在二戰後,遵循戰後憲法政教分離原則,改組為宗教法人。 自明治天皇開始,靖國神社成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14名日本甲級戰犯入祠靖國神社引起爭議,此後天皇便未參拜此神社。 事實上靖國神社並沒有設置靈位,只有名冊,一律平等。例如甲級戰犯的靈位和骨灰另安置於殉國七士廟中。.

新!!: 联合国和靖国神社 · 查看更多 »

青岛市

青岛市(),简称青,别称胶,又被誉为琴岛和岛城,是中国的地級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区域中心城市。青岛经济发达,在北方城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京津2个直辖市。 青岛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北部、胶东半岛南侧,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进而成为德日在华商贸的中枢。近代青岛,在德租时期完成从偏远渔村到商贸城市的演变;日据时期又兴起以纺织为首的制造业,转型为工商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伴随城市发展兴起的交通、建筑、通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在中国乃至亚洲占据重要地位。青岛城市构建发展模式的西化从建置初一直持续半个世纪,使青岛拥有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和较高的开放度,居民对国外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现代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相反也造成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青岛积蓄不深,在作为现代文化依托的高校人才因在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策调整外迁流失及其他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后,青岛一度沦为“文化沙漠”;进入21世纪后,青岛積極引进高校人才,注重发展文化产业,致力于营造出“文化绿洲”的環境。 青岛现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东北亚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宜居城市;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沿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亚欧大陆桥东部桥头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以及中国海洋科研及其产业开发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岛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空港,是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2017年10月3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青岛入选“世界电影之都“创意城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山东海事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单位的总部均设于青岛。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奥会和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分赛场设于青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于青岛举办、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年度峰会于青岛召开。.

新!!: 联合国和青岛市 · 查看更多 »

青年

青年(英語:youth)敘述一個人年少、年輕的人生時期,但通常的範圍指童年期與成年期(心理成熟)之間,或指年紀在中年以下、少年以上的人。由於人類個體實際心智的成熟並不完全與生存年代數字(年歲)相對應,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也可能在心智層面尚未成熟,故青年也有不同的文化定義。.

新!!: 联合国和青年 · 查看更多 »

青年旅舍

青年旅舍(简称青旅),亦作背包客棧,是一种針對旅友和年輕人的旅馆業態,強調自助互助、實惠、不浪費,以社群生活和文化交流著稱。所有青旅都會提供多人間選擇,讓旅客共享同一房間,以節省旅遊開支;絕大部分青旅亦會劃出公用空間或小酒吧,便於客人交流,亦會安排集體活動,向客人介紹当地文化。若要说其与旅馆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多有交谊厅和厨房等公共区域,以及「通铺」或「上下铺」的团体房间型式可供选择。 早期的青旅大多加入国际青年旅舍联盟(HI),但隨著網絡宣傳渠道增加,近年市場湧現不少独立青旅,將衛生、安全、客人服務向星級酒店看齊,其競爭更迫使英國及威爾斯等地的YHA總部轉營為牟利的商業機構,以應付獨立青旅的挑戰。.

新!!: 联合国和青年旅舍 · 查看更多 »

蠟筆小新:電擊!豬蹄大作戰

蠟筆小新:電擊!豬蹄大作戰(日语:クレヨンしんちゃん 電撃! ブタのヒヅメ大作戦)是日本於1998年4月18日上映的蜡笔小新电影。是蜡笔小新的第6部电影。.

新!!: 联合国和蠟筆小新:電擊!豬蹄大作戰 · 查看更多 »

類人猿人格

類人猿人格是一項旨在擴展人格定義範圍和對人科的非人类成员(倭黑猩猩、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進行合法保護的運動。 支持者包括灵长类动物学家珍·古德和,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哲学家和彼得·辛格,和法律学者。Goodall, Jane in Paola Cavalieri & Peter Singer (eds.) The Great Ape Project: Equality Beyond Humanity.

新!!: 联合国和類人猿人格 · 查看更多 »

顏成坤

顏成坤,CBE,JP(Ngan Shing-kwan,),香港企業家和政治家,中華汽車有限公司(即中巴)創辦人,1933年6月至1998年8月擁有香港島的巴士專營權。此外,他於1951年獲香港政府委任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其後於1959年至1961年任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以及在1959年至1961年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顏成坤早年受教於皇仁書院和上海聖約翰大學,1920年接手家族的人力車業務。看好巴士業務前景的他隨後聯同商人黃耀南於1923年成立中巴,是九龍地區第三家巴士公司。1933年奪得專營權後,中巴由九龍遷往港島,戰後業務在他主導下快速擴展,在20世紀八十年代高峰期的巴士路線超過100條,車隊數目過千,每年乘搭人次斷以億計,堪稱「中巴王國」。1981年,百利保集團企圖狙擊中巴股權,但最終為顏成坤所擊退。 在中巴業務以外,顏成坤熱心參與社會事務,他早於1931年至1932年當選為東華三院合併後的首任主席,其後又於1939年至1940年出任保良局主席。戰後,他於1946年獲委任為市政局非官守議員,1951年晉升為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1953年因公務繁忙請辭。作為香港的潮州僑領,顏成坤在行政立法兩局任職期間還身兼多項公職,直到六十年代以後才淡出政壇。另一方面,熱衷於體育事工的他曾於二戰前後連任南華體育會主席和會長合共八屆,並且於1935年擔任中華民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香港區代表總領隊,以及於1936年以中華民國國家足球隊教練身份前赴德國柏林參與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然而,踏入20世紀八十年代,顏成坤對中巴的家族式管治被指保守脫節,巴士服務水平下降和勞資糾紛等問題,更引起輿論批評,促使港府於1993年和1995年分別把26條和14條巴士路線交由城巴有限公司接辦,其後進一步於1998年2月宣佈終止中巴專營權,中巴的專利巴士服務遂於同年8月底告終,而新的專營權則由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奪得。顏成坤雖然自1933年以來一直擔任中巴主席和監理,但由於年事已高、健康倒退,所以在九十年代中期已把業務交由子女打理。事實上,顏家手持不少車廠和員工宿舍土地,早已把目光投到地產發展,因此自專營權告終後,中巴實際上已經由一家巴士公司變成一家純以地產為核心業務的企業。.

新!!: 联合国和顏成坤 · 查看更多 »

衣索比亞歷史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和世界最古老的獨立國家。舊稱阿比西尼亞,直到二次大戰後。和一般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意大利王國入侵(1936-1941)之前,其古老的君主和制度都一直保存下来,并未有受到殖民主义浪潮的吞噬。1974年,一次军事流血政变将1930年代以来一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推翻以后,埃塞俄比亚改为奉行社会主义。.

新!!: 联合国和衣索比亞歷史 · 查看更多 »

顧立雄

顧立雄(),臺灣知名律師、政治人物,現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生於臺灣臺北,外省人第二代,為臺灣著名商務、刑事律師。曾任民進黨任務型國代、臺北律師公會理事長、司改會董事長、臺灣人權促進會會長、萬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此外,顧也是太陽花學運諮詢人物之一。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顧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後出任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首任主委(林全內閣)。妻子王美花為臺灣彰化人,現任經濟部次長。.

新!!: 联合国和顧立雄 · 查看更多 »

顧應昌

顧應昌(Anthony Y. C. Koo,),經濟學家。.

新!!: 联合国和顧應昌 · 查看更多 »

顾维钧

顧維鈞(外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字少川,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華民國外交家。 哥伦比亚大学毕业,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歷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署理大總統、國民政府駐法國、英國大使,駐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中国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1985年病逝於美國紐約。.

新!!: 联合国和顾维钧 · 查看更多 »

顿巴斯战争

顿巴斯战争指2014年2月至今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戰爭,由俄罗斯控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與乌克兰政府軍交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要求将这些地区并入俄罗斯联邦。其中,克里米亚在经过公投后宣布独立并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而顿涅茨克州及盧甘斯克州等地亲俄民众也占领了政府建筑物并升起俄罗斯国旗,局势持续动荡,进一步引起外界担忧乌克兰爆发内战拖累全球经济。該波衝突亦間接導致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之事故。.

新!!: 联合国和顿巴斯战争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簡稱藥毒所),設立於1971年,負責臺灣農藥研究與發展,農產品殘留有毒物質管制,植物保護新方法開發,技術服務及訂定各種檢定方法與評估標準,以確保農藥之安全使用及農產品之安全品質。.

新!!: 联合国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 查看更多 »

衛斯理藍血人

是一部2002年上映的香港科幻片。刘伟强导演,刘德华、关之琳和舒淇主演。 根据倪匡的小说卫斯理系列中的《蓝血人》改编而成,不过与原著相比改动很大。作为香港与美国合作的首部异类接触的星际幻想片,本片早在1999年底就结束了外景拍摄,之后历时两年进行电脑特效制作。.

新!!: 联合国和衛斯理藍血人 · 查看更多 »

血鑽

血鑽(也称冲突钻石、战争钻石或血鑽石)是一种在战争区域开采并销往市场的钻石。依照联合国的定义,国际普遍不承认的非合法政府组织(反政府組織)所出产的钻石被称为血钻。血鑽是由于销售钻石所得到的高额利润和资金會被投入到反政府或违背安理会精神的流血武装冲突得名。这些组织派系秘密地为暴徒提供活动经费,或为组建进行侵略的军事力量筹措资金以发动战争。有些非政府组织声称,冲突钻石的利润是2001年9月11日的九一一袭击事件的资金来源。 2002年11月,为根除非洲冲突钻石的非法贸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联合国通过了《金伯利进程国际證書制度》,未附有金伯利进程成员所签发证明书的毛坯钻石进口以及面向非金伯利进程成员出口毛坯钻石都被禁止。 有证据显示,位于安哥拉的“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同盟(UNITA)”和位于塞拉利昂的“革命联合阵线(RUF)”的财政资金来自利比里亚政府的钻石贸易。.

新!!: 联合国和血鑽 · 查看更多 »

血清素

血清素(Serotonin,全稱血清張力素,又稱5-羟色胺和血清胺,简称为5-HT)為單胺型神經遞質,由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转化为5-羟色氨酸,再经5-羟色氨酸脱羧酶在中樞神經元及動物(包含人類)消化道之腸嗜鉻細胞中合成。5-羥色胺主要存在於動物(包括人類)的胃腸道,血小板和中樞神經系統中。 它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血清素在大脑中的含量为总量的2%,有九成位于粘膜肠嗜鉻细胞和肌间神经丛,参与肠蠕动的调节。与肠粘膜进入血液的5-HT主要被血小板摄取。8%-9%的位于血小板中。因为5-HT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中枢和外周可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 人體大約90%的總5-羥色胺位於腸胃道中的嗜鉻細胞中,它用於調節腸的蠕動。5-羥色胺分泌於腸管和基底面,由此增加了血小板對血清素的吸收。5-羥色胺激活後增加刺激 myenteric plexus影響腸蠕動的速率。剩餘部分在中樞神經的血清素能神經元中合成,其中它具有各種功能,這些包括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血清素還具有一些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和學習。在突觸處調節5-羥色胺,被認為是幾類抗抑鬱藥藥物的主要作用。 嗜鉻細胞分泌的血清素最終從組織中出來進入血液中。它由血小板積極吸收與存儲它。當血小板凝結成塊時,血小板釋放血清素,其用作血管收縮劑並有助於調節血液凝固和止血。血清素也是某些細胞的生長因子,其在傷口癒合中起到作用。有各种血清素受體。 5-羥色胺主要由肝臟代謝為5-羥基吲哚乙酸(5-HIAA)。代謝包括首先通過單胺氧化酶氧化成相應的醛。然後通過醛脫氫酶氧化成5-羥基吲哚乙酸(5-HIAA),一種吲哚乙酸衍生物。然後後者由腎臟排出。 除了動物,在真菌和植物中也發現5-羥色胺。 許多真菌與植物中皆含有血清素,而人类必须通过食物获取色氨酸。.

新!!: 联合国和血清素 · 查看更多 »

風力發電廠

力發電廠(Wind Farm),簡稱風電廠,是利用風來產生電力的發電廠,屬於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的一種。目前,由於聯合國的關係,世界各國相繼將發展再生能源列為重要目標,而在此情形下,風力發電廠也就成為各國首選的能源發展重點。 在風力發電廠裝置容量上,現階段世界上裝置容量超過大型風力發電廠 主要位於中國、美國、印度等國家,目前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風力發電廠的裝置容量對整體供電影響不大。近幾年隨著風場風力觀測技術進步而使風力發電量預估準確性提高,使得部份國家或地區的風力發電使用率快速增加。在2017年,風力發電於歐盟地區已佔總發電量的11.7%,並首次超過水力發電量成為歐盟最大的再生能源電力來源歐盟統計局: ,而其中在丹麥的風力發電已佔丹麥用電量43.4%。 在附加價值方面,風力發電廠除了可供給電力外,亦提供了寓教於樂、觀光休憩、環境美化等各項功能。.

新!!: 联合国和風力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風暴作戰

暴作戰(Operacija Oluja,Операција Олуја)是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中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同時也是決定波士尼亞戰爭結果的重要因素。1995年8月4日,在總長的戰線上對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發動正面攻勢;在經歷數日戰鬥後,以前者取得告終,而支持克羅埃西亞一方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軍則獲得了。戰役中,自韋萊比特山脈方向進兵,為克軍提供支援;身處中的波士尼亞軍則自後方發動攻擊。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降歐洲境內規模最大的地面戰事,風暴作戰的主要目標有二:一是為克羅埃西亞奪回面積達的失土(佔其國土總面積的18.4%),二則是為波士尼亞奪回對西波士尼亞共和國的控制權。作戰行動於1995年8月4日拂曉正式展開,並於8月7日晚間宣告結束,不過對反抗勢力的掃蕩行動則一直持續至8月14日為止。 風暴作戰是波士尼亞戰爭中一重要的戰略性勝利,不僅終結了,更使克羅埃西亞軍隊、與波赫軍隊得以透過稍後的改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的軍事平衡。由於克羅埃西亞自獨立戰爭爆發以來始終未曾停止人員的訓練與武裝的加強,且得益於所達成的戰略成果,克羅埃西亞軍隊與防衛委員會才得以順利推動風暴作戰。作戰發動前,聯合國曾以維和任務與外交交涉等手段試圖調停雙方衝突,但皆以失敗告終。 克羅埃西亞與波赫方面的成功主要歸功於自身軍隊質量的增長,戰線上對塞爾維亞軍隊多處陣地的突破同樣助益良多。儘管如此,作戰行動初期的戰果參差不齊,但克軍與波赫軍仍透過戍守關鍵據點的方式成功拖垮了塞爾維亞的指揮系統,最終更導致後者防衛能力的全面崩潰。克軍於作戰發動前奪取了波士尼亞格拉霍沃,加之特種警察已挺進至,種種不利戰況使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軍隊幾乎不可能守得住首都克寧。另一方面,在利卡的兩個克軍衛戍旅通過快速推進截斷了由塞爾維亞軍隊控制的區域,進而將數支抵抗力量為困於若干口袋中,同時使克軍的機械化兵力得以向北對塞軍卡爾洛瓦茨軍團的發動突擊,並將塞軍驅往。塞軍在格利納與彼得里尼亞等地的失敗使塞爾維亞巴諾維納軍團的後備兵力遭到波赫軍隊的壓制而動彈不得,基本使該軍團失去了戰力。仰賴塞族共和國與南斯拉夫兩國提供後備兵力支援,但兩國並未實際干涉戰事。 克羅埃西亞陸軍與該國特種警察在行動中損失了174至211人,塞爾維亞方面則有560名士兵陣亡。另有四名聯合國維和人員喪生。克軍俘虜了約4,000名戰俘。塞爾維亞平民的死亡人數則有爭議;克羅埃西亞方面宣稱共有214人喪生,但塞爾維亞來源卻稱多達1,192人死亡或失蹤。攻勢期間與攻勢過後,約150,000至200,000名塞爾維亞難民逃離先前由塞軍控制的區域;未逃離的平民則遭遇許多不同程度的罪行。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稍後對三位遭控犯有戰爭罪與涉入旨在將塞爾維亞人逐出克羅埃西亞的的進行了審判,但最終三人均獲判無罪,法庭也駁回了對另一聯合犯罪集團的罪行指控。2010年時,塞爾維亞向國際法院提出告訴,指控克羅埃西亞實施的風暴作戰構成了種族滅絕的罪行。2015年,法院判決認定該作戰行動與種族滅絕無關,同時表示塞爾維亞人的大規模移動純粹是戰爭的直接影響;克羅埃西亞既沒有逼迫該國境內少數塞爾維亞人離開的意圖,也沒有對少數族群進行種族清洗。不過法院仍然表明克羅埃西亞軍隊對平民的犯罪行為確實存在。,克羅埃西亞檢察體系已就各式罪名起訴了2,380名於風暴作戰期間涉有犯罪嫌疑的嫌疑人。.

新!!: 联合国和風暴作戰 · 查看更多 »

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

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FULRO,法語:Front Uni de Lutte des Races Opprimées)是越南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一個少數民族反政府組織。.

新!!: 联合国和被壓制民族鬥爭統一戰線 · 查看更多 »

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目前的宗教研究学术界中已经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中文邪教一词来源于佛教概念附佛外道。与这个词相对应的英文,被认为最贴切的词汇是 cult (膜拜团体)。英文中的 cult 一词含有負面價值的評斷,但其贬义色彩远没有中文邪教一词强烈。另外,在很多其他欧洲国家的语言中,cult/sect (膜拜教派) 这个概念相对中立。 各个国家对「邪教」的定义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列表罗列被了各政府文件列为中文中的邪教,英文中的 cult,其他欧洲语言中的 sect,或其他语言中与此相类似的词的宗教團體。 但並非所有被認定為「邪教」的宗教團體都會被視為非法,有些僅是因為其教義、組織、儀式等不被當地政府所能接受,但有些涉及到刑事犯罪行為。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观点、与执法不同。很多国家的宪法里都有宗教自由的条列。而且,各国的执法也不同。比如,美国议院曾出版过研究邪教组织的调查报告,但美国宪法保障宗教自由,行政部门没有因此而管制这些不是非法组织的宗教團體。.

新!!: 联合国和被政府認定為邪教的團體列表 · 查看更多 »

颶風桑迪

颶風桑迪(Hurricane Sandy,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18L)是2012年大西洋颶風季一個颶風。因其吹襲美國東海岸,造成嚴重損害而受到關注。由於颶風桑迪對美國地區造成巨大的災難,已遭除名。.

新!!: 联合国和颶風桑迪 · 查看更多 »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新!!: 联合国和领土 · 查看更多 »

食人煉獄

《食人煉獄》(The Green Inferno)是一部美國2013年恐怖片,由艾利·羅斯執導、監製並與吉勒摩·阿莫埃多共同編劇。電影的靈感來自於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義大利吃人電影,如《》(1980年),而也因當中的戲中戲使本片命名為《食人煉獄》。本片由蘿蘭莎·伊柔、艾瑞爾·利维、亞倫·伯恩斯、柯碧·布莉絲·布蘭頓和達洛·薩巴拉主演。 電影原由開路影業發行於2014年9月5日,但因製作公司世界觀娛樂的財務困難問題而無限期延後。電影改由環球影業和High Top Releasing排定於2015年9月25日在美國上映。.

新!!: 联合国和食人煉獄 · 查看更多 »

裁军谈判会议

裁军谈判会议(Conference on Disarmament,英文缩写CD),又称“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多边裁军谈判机构。.

新!!: 联合国和裁军谈判会议 · 查看更多 »

飓风宝莲

飓风宝莲(Hurricane Pauline)是有纪录以来登陆墨西哥的最强太平洋飓风之一,也是最致命的太平洋飓风之一。系统源于1997年9月16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一股东风波,穿越南美洲后进入太平洋,是1997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6场热带风暴,第8场飓风和第7场大型飓风。系统于10月5日发展成热带低气压,次日清晨达到热带风暴标准,10月7日又达到飓风强度。气旋起初向西移动,之后转向西北并迅速增强,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215公里的最高强度。沿墨西哥海岸不远处平行移动了一段时间后,风暴有所减弱,于10月9日从安赫尔港附近登陆,最终在次日消散。 飓风宝莲在墨西哥海岸沿线产生倾盆大雨,最高降雨量达930毫米。墨西哥最为穷困的部分地区遭遇严重的洪灾和泥石流,夺走230至500人的生命,风暴因此成为有纪录以来最致命的东太平洋风暴之一。气旋途经地区有数以万计的房屋受损或被毁,导致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4亿4780万美元(1997年美元)。.

新!!: 联合国和飓风宝莲 · 查看更多 »

飓风保拉

飓风保拉(Hurricane Paula)是2010年10月吹袭洪都拉斯、墨西哥和古巴的一场小型飓风。系统源于10月11日加勒比海西南部上空的低气压区,是2010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8个热带气旋,第16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9场飓风。系统向西北方向移动并缓慢组织,不久后就升级成热带风暴。10月11日中午时分,保拉在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边境上的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角附近登陆。洪都拉斯东北部有许多民宅被狂风摧毁,降水还令少量道路及包括学校和警察局在内的数十幢建筑物严重毁坏。受风切变少,海面温度高这样的利好因素影响,保拉于10月12日清晨达到飓风标准,此后还有进一步强化,于10月13日在回转北上期间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65公里的最高强度。 气旋规模较小,因此墨西哥受到的影响也很小,基本局限于小雨和微风,但科苏梅尔岛近海有一个美国游客溺毙。10月13日保拉达到最高强度后,风切变开始增多,导致气旋减弱。飓风转向东北偏北,其强度于10月14日回落到热带风暴标准,再于不久后登陆古巴比那尔德里奥省。10月15日清晨,保拉在古巴上空向东移动期间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再于约6小时后退化成残留低气压区。风暴在古巴产生的雨水总体对当地有利,但阵风风速达到109公里的狂风致使比那尔德里奥省和阿尔特米萨省出现停电。哈瓦那地区有少量民宅的屋顶被毁,还有许多道路被倒塌的树木阻塞。佛罗里达礁岛群受到的影响也很小,仅限于小雨和涨潮。.

新!!: 联合国和飓风保拉 · 查看更多 »

飓风米奇

飓风米奇(Hurricane Mitch)是1998年大西洋飓风季最强烈且最具毁灭性的飓风,也是飓风季的第13场热带风暴,第9场飓风和第3场大型飓风,最大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90公里。飓风米奇创下了10月大西洋飓风强度的新纪录,保持了7年后才被2005年的飓风威尔玛超越。这场飓风当时还是有纪录以来第4强烈的大西洋飓风,不过截至2017年已跌至第8位。 1998年10月22日,米奇在西加勒比海形成,之后经过非常有利于发展的外界环境后得以爆发性增强并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最高的五级状态。风暴接下来向西南方向飘移,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减弱,以飓风的最低标准强度袭击了洪都拉斯。穿越中美洲后,气旋在坎佩切湾重新形成,最终以强劲热带风暴的标准吹袭佛罗里达州。 10月29日至11月3日,飓风米奇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因此给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带去了创历史纪录的降水,非正式报告中的降雨量高达1900毫米。灾害性的洪水使米奇成为历史上致死人数第二多的大西洋飓风,截至1998年底已统计有近1.1万人死亡,超过1.1万人失踪,此外还有270万人无家可归。洪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经济损失估计达到60亿美元(1998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新!!: 联合国和飓风米奇 · 查看更多 »

飛歌事件

飛歌事件,是臺灣一起職業災害事故,美商台灣電子公司設在臺北縣淡水鎮竹圍里(今新北市淡水區竹圍里)的工廠,於1972年接連發生女工中毒死亡事件。主管機關事後調查發現,該工廠使用劇毒物質作為工業除污劑,工廠建築又沒有適當的通風措施,導致5名女工吸入過多有毒溶劑的揮發氣體,引起肝中毒死亡。這起事故經媒體揭露後,引發輿論譁然,促使立法院於事故兩年後(1974年)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以保護勞工工作時的身心健康。.

新!!: 联合国和飛歌事件 · 查看更多 »

西南學院大學

西南學院大學(せいなんがくいんだいがく,Seinan Gakuin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日本福岡縣福岡市早良区西新6-2-92的基督教私立大學,創立於1949年。簡稱西南大(せいなんだい)、西南(せいなん)。.

新!!: 联合国和西南學院大學 · 查看更多 »

西塘镇 (嘉善县)

西塘,古称胥塘、斜塘,又名平川,位于浙江省嘉善县,在嘉善县城北10公里处,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面积约1平方公里,春秋战国时期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纵横,环境幽静,保存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廊棚沿河而建,连为一体,绵延不断,总长近千米,类似北京颐和园的长廊。9条水道在镇中纵横交织,27座石桥架于其上。在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等不同时节呈现出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 ,旅行漫记,2010年11月2日.

新!!: 联合国和西塘镇 (嘉善县) · 查看更多 »

西巴布亚

西巴布亚為新几内亚岛(或称伊里安岛)的西部,分為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 西巴布亚原是属于荷兰的殖民地。1959年,经过选举于1961年4月5日宣布独立,1962年8月15日,印度尼西亚军队在苏联支持下入侵,在美国的压力下,荷兰宣布将西新几内亚交给联合国托管,这里成为美国和苏联的角鬥场,到1963年5月1日,印度尼西亚正式接管,改名为“西伊里安”,苏哈托下台后,2001年,通过法律,西巴布亚获得“特殊自治权”。.

新!!: 联合国和西巴布亚 · 查看更多 »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新!!: 联合国和西亚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戰(Guerra Civil Española;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西班牙共和军和人民阵线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核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西班牙長槍黨等右翼团体;人民陣線得到蘇聯與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國民軍則有納粹德國、義大利王國及葡萄牙的支持,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衝突和共產主义與反共產主义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左右翼分子互相攻擊、政府改革的失敗、舊勢力軍人與宗教人士的不滿,長期下來使得對立走向武裝鬥爭,最後在右翼軍人的策劃下引發了內戰。另外,這場戰爭首次出現飛機對坦克的轟炸和第一次對不設防城市的大規模轟炸,國際間對此戰爭也十分注目,小說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英國記者乔治·奥威尔、戰地攝影記者罗伯特·卡帕等人均對西班牙內戰做了詳細的報導和研究。西班牙內戰也以交戰雙方虐殺戰俘聞名,士兵外的平民也常因為宗教信仰之不同而互相殺害。1939年4月,西班牙國民軍獲得勝利,西班牙第二共和國滅亡,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施行獨裁統治,進入佛朗哥统治时期,波旁王朝復辟(惟王位懸空),佛朗哥擔任攝政直至去世。.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内战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军队

西班牙軍隊(西班牙语:Fuerzas Armadas Españolas),是西班牙的武裝部隊,负责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海军和空军组成,約32萬人,最高統帥是西班牙君主,政府內閣由主掌防務,三軍總參謀長的職稱為。2001年12月31日取消义务兵役制,实现军队职业化。2005年国防预算69.91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8%。西班牙軍隊也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军团、歐盟戰鬥群和聯合國維和部隊的成员。 西正规军总兵力为12.1万人,其中陆军7.71万人,海军1.94万人,空军2.1万人。国家警察5.3万人,国民警卫队7.1万人。.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军队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语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西班牙语(或称卡斯蒂利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歷史

西班牙历史开始于伊比利亚的史前時期,其间经历第二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现状。 现代人类在大约三万五千年前即已经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在其后数千年里,又有数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和-zh-hant:西哥德人; zh-hans:西哥特人-。公元711年,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军队(西班牙人统称他們为摩尔人)入侵,并几乎征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接下来七百五十年里,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相继建立,而穆斯林控制的区域被称为阿尔-安达卢斯。同时,北方弱小的基督教国家在宗教势力支持下展开對半岛漫长的收复运动,史称收复失地运动。随着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该运动宣告落幕。收复失地运动的結果,使伊比利半島形成眾多基督教王國,為首的是卡斯提爾王國、阿拉貢王國、納瓦爾王國、葡萄牙王國。除上述四國外,還有卡斯提爾國王兼任君主的萊昂王國、加里西亞王國、托雷多王國、穆爾西亞王國、科爾多瓦王國、哈恩王國、塞維利亞王國、格拉納達王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國、阿拉瓦侯國、比斯開莊園、莫利納莊園(以上諸國與卡斯提爾王國形成卡斯提爾王冠);阿拉貢國王兼任君主的巴塞隆那伯國、瓦倫西亞王國、馬略卡王國(以上諸國與阿拉貢王國形成阿拉貢王冠)。 1469年,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1474年,伊莎貝拉即位為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1479年,費迪南即位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兩人的聯姻使兩人得以共同統治絕大部分西班牙領土,兩人的後裔於1512年成為納瓦爾國王後,成為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君主,從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達成統一,然而在1833年之前,西班牙境內的眾多基督教王國,並未正式形成為單一且長期持續的西班牙王國。 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的同一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寻找新大陆,揭开西班牙殖民帝国興盛的序幕。著名的异端裁判所也在这时建立,大批不愿改宗天主教的犹太人和穆斯林被驱逐出国。 在接下来三个世纪裡,西班牙諸國成为全球最重要殖民勢力。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16世纪和17世纪大部分时间裡最重要的全球力量。西班牙文学和艺术、各种学术研究和哲学,都在这时繁盛起来。西班牙諸國在美洲建立幅员广阔的帝国,从加利福尼亚延伸至巴塔哥尼亚,此外还包括西太平洋上多个殖民地。在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持下,西班牙諸國卷入欧洲多次宗教战争和政治阴谋中,在这期间,它取得但是最后又失去廣濶的领土,包括:部分尼德兰、意大利、法国和德意志,并先後与法国、英国和瑞典爆发战争。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在地中海、北非和土耳其帝国进行数场战争。西班牙諸國的欧洲战争換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在17世纪的下半叶,哈布斯堡皇室腐敗的统治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标志,这场战争最终使西班牙从欧洲的领导地位上滑落,但西班牙仍然是個占据优势的殖民国家。 18世纪,西班牙諸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建立,由於大部分的阿拉貢王冠諸國貴族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反對波旁王朝出身的費利佩五世,因此費利佩五世繼承西班牙諸國的王位後頒布新基本法令,1707年至1716年間相繼取消阿拉貢、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馬略卡等國的議會與自治立法權,使上述諸國納入卡斯提爾王冠的管轄,阿拉貢王冠消滅。波旁王朝的统治者曾努力的复兴该国家,并取得一些成功,这种成功在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介入中达到顶峰。但在18世纪末,局势又开始逆转。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洲引起混乱,1808年,半島戰爭爆發,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兄長約瑟夫·波拿巴(即何塞一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國王,頒布巴約訥規約,使西班牙第一次成為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但戰爭的失敗使這個新生政權迅速覆滅。1812年,效忠波旁王朝的加地斯議會所通過的西班牙憲法亦沿用西班牙諸國作為國號,然而1813年12月,波旁王朝復辟後,費迪南七世卻廢除1812年西班牙憲法。 半島戰爭使得西班牙本土對於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減弱,使得西班牙諸國於美洲的殖民地使以相继独立。1836年憲法使得伊莎貝拉二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女王,此後西班牙一直是正式國號,未再變動,1869年憲法使得阿馬德奧一世成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諸國到西班牙的轉變,象徵這個國家進一步的統一。然而半島战争之后,西班牙在代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派别的政党的相互纠缠中变得软弱不堪,各政党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组成长期的政权以有效的解决国内的问题。民族主义运动在老帝国最后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中出现,导致西班牙和美国发生美西战争,结果在19世纪末,西班牙失去其最后几块殖民地。 20世纪初,西班牙的政局越来越动荡,1931年,君主制被廢除,社會主義者建立西班牙共和國,然而1936年爆发血腥的内战。内战最后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民族主义独裁登台,西班牙共和國被廢除而告终结,他控制着西班牙政府到1975年。西班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不过许多西班牙志愿者都出现在战争双方的阵营当中。战后时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仍发生注目的巴斯克民族解放運動),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经济的快速增长。1975年,佛朗哥去世,由胡安·卡洛斯王子带领的波旁王室回到国内。尽管国内的紧张局势仍然存在(如穆斯林移民问题和巴斯克地区问题),但是现代西班牙显示在受欢迎的胡安·卡洛斯国王领导下、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健康、现代、民主的发展趋向,是欧洲生活水平提高快速的地区。現今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并举办1982年FIFA世界杯及1992年夏季奥运会。.

新!!: 联合国和西班牙歷史 · 查看更多 »

西福特计划

西福特计划(Project West Ford),别名西福特针(Westford Needles)或针计划(Project Needles),是一个通过在以近地轨道上散布金属针形成云状环来反射无线电信号,从而解决当时美军在通信方面存在的重大弱点的计划。.

新!!: 联合国和西福特计划 · 查看更多 »

西非

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 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奴隶贸易在这里被人操纵,现在绝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就是当时从西非贩运到美国的奴隶的后代。西非大西洋沿岸地区大部分为热带地区和热带雨林,以前人们沿这条海岸线穿行这一地区。聯合國西部非洲次分區包括十六個國家和一個屬地:.

新!!: 联合国和西非 · 查看更多 »

西风航空280号班机空难

西风航空280号班机空难发生于2017年12月13日,失事飞机是一架注册编号为C-GWEA的ATR 42-320型支线客机,事发时正在执行从加拿大飞往的西风航空280号航班。飞机在起飞后不久撞地坠毁,机上25人全部生还,但是一名乘客在坠机数周后死亡。.

新!!: 联合国和西风航空280号班机空难 · 查看更多 »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新!!: 联合国和西藏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

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Tibetan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縮寫為TCHRD),是一個致力于西藏人權與民主化運動的機構。於1966年,由流亡在海外的藏人在印度所組成,總部在達蘭薩拉,是西藏第一個以推動人權為目的的非政府組織。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002年成功的阻止該機構參與聯合國組織的地球高峰會。.

新!!: 联合国和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联合国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问题

西藏问题是指中國對西藏是否擁有主權的問題,由此引發許多藏人希望在目前的西藏流亡政府的领导下,實現西藏地區自治,令中國政府給予西藏地區政治、宗教、言論自由,停止侵犯西藏人權,不再向西藏移民,同時停止在西藏地區長期以來的核試驗和傾倒放射性核廢料行為的政治運動。 目前,整个西藏地區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印度共和國分別統治,同時相關的還有巴控喀什米爾。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並未放棄對於西藏的主權。 西藏流亡政府是由十四世達賴喇嘛在印度成立。流亡政府認為,195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拉薩向達賴的追隨群眾開槍,并包圍達賴的住處,西藏再次發生大規模衝突。同年十四世達賴逃離拉萨。西藏流亡政府所訴求的“大藏区地区”合并也是現今西藏問題之一。1980年代,达赖喇嘛一度要求“大藏区地区”实质自治,到1989年,中国爆发六四事件,西藏流亡政府再次要求独立。1997年以后,达赖喇嘛强调自己追求的是实质自治。 西藏流亡政府的最終政治目標是要求大西藏地区實現自治獨立。.

新!!: 联合国和西藏问题 · 查看更多 »

西藏歷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西藏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西蒙·維森塔爾中心

西蒙·維森塔爾中心(Simon Wiesenthal Center)是一个为了纪念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而成立的国际人权组织。他们透过社区参与、教育拓展和社会行动,培养忍耐与谅解。此中心正视当代的重要问题,例如种族歧视、反犹太主义、恐怖主义及种族灭绝。这组织是被联合国、联合国教育科学暨文化组织及歐洲委員會公认的非政府组织。 这组织以建筑工程师西蒙·維森塔爾命名。这位奥地利犹太人在二战的大屠杀中失去了家人,此后他誓言要打倒纳粹。 中心是由创始人兼会长的海尔(Rabbi Marvin Hier)所领导,库柏(Rabbi Abraham Cooper)及梅尔(Rabbi Meyer Ma)分别担任副会长及行政主任的职位.

新!!: 联合国和西蒙·維森塔爾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里尔字母

西里尔字母(Кирилли́ческий алфави́т或Кири́ллица,转写:Kirilličeskij alfavit或者Kirillica),也译作基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2011年時在歐亞大陸約有二億五千萬人的國家語言是以西里尔字母為標準文字,其中有半數在前蘇聯疆域範圍內。 西里尔字母大部分是以安色爾體希腊字母為基礎,並包括一些來自格拉哥里字母的字母,還包括一些連字。增添的字母用於古教會斯拉夫語且希臘語沒有的輔音。其名稱出於對先前創立格拉哥里字母的來自拜占庭的聖西里爾和美多德兄弟的敬意。學者們認為西里尔字母是由聖西里爾和美多德早期的門徒發展出來並規範化的。 在2007年1月1日歐盟東擴後,由於新加入的保加利亞使用西里尔字母,因此西里尔字母成為繼拉丁字母及希臘字母後的第三種歐盟官方字母。.

新!!: 联合国和西里尔字母 · 查看更多 »

西海固

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一个地区,是西吉县、海原县和固原县三县县名首字的简称。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清代大臣左宗棠在上奏同治帝的奏折中,评价西海固:“苦瘠甲于天下。” 1953年设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地级),属甘肃省。1955年撤销改设固原回族自治州。现已被设立的地级市固原市所取代。原西海固地区大体包括现今的固原市以及隶属于中卫市的海原县。.

新!!: 联合国和西海固 · 查看更多 »

西方學院

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也稱西方文理大學,是一所位於美國洛杉磯的著名私立文理學院。該校創立於1887年,常常被校友簡稱為“OXY”,為美國西岸歷史最悠久的文理學院之一,在政治、經濟、外交、藝術領域有顯著的成就。 該校著重於“博雅教育”的養成,學生除了要專精於本身的主修科目外也必須完成學校所規定各個領域的必修核心課程。核心課程包括一年的英文寫作訓練、三門與科學或數學相關的課程、一年的外語課程、一年的藝術課程、一年的國際事務課程以及畢業前必須通過主修相關科系的高級綜合測驗。校方相信透過嚴苛以及紮實的核心課程訓練,可以孕育出具有豐富知識、世界觀以及領導能力的人才。著名校友包括第四十四任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

新!!: 联合国和西方學院 · 查看更多 »

西撒哈拉

西撒哈拉(الصحراء الغربية ;Sahara Occidental;Taneẓroft Tutrimt)位於非洲西北部,地處撒哈拉沙漠西部,濱臨大西洋,與毛里塔尼亚伊斯蘭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相鄰。該地是一個有爭議地區,當地獨立武裝組織西撒人阵統治着該地區東部大约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其餘大部分均為摩洛哥王國所佔領。目前,共有47個國家承認西撒人阵所領導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為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撒哈拉人。.

新!!: 联合国和西撒哈拉 · 查看更多 »

西撒哈拉建交列表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至今仍未能加入聯合國,但是現時已獲部分國家正式承認,同時為非洲聯盟的成員國,部分国家已於該國設立大使館,目前世界上已有46個联合国成员国予以承認(2015年1月)。以下是相關國家列表: 附:1.

新!!: 联合国和西撒哈拉建交列表 · 查看更多 »

馬三家女子勞教所

三家女子勞教所(Masanjia Women's Labor camp),屬於馬三家勞動教養院,位於中國大陸遼寧省瀋陽市于洪区馬三家街道馬三家村,是一所女子劳动教养机构,在2013年是全中國300餘座勞教所之一,有57年的历史。2013年4月中國雜誌報導了馬三家勞教所的酷刑黑幕,引起中國社會各界的關注。.

新!!: 联合国和馬三家女子勞教所 · 查看更多 »

馬德里大都市區

德里大都市區(Área metropolitana de Madrid)是西班牙的一個大都市區,包括了馬德里及其附近的20個市鎮。馬德里大都市區面積,人口6,321,398人。馬德里大都市區是西班牙最大的大都市區,也是歐盟第四大都市區和世界人口第54多的都市區。.

新!!: 联合国和馬德里大都市區 · 查看更多 »

馬德拉

德拉(Madeira)是非洲西海岸外,北大西洋上一个属于葡萄牙的群岛和该群岛的主岛的名字。位于葡萄牙的西南部。葡萄牙语中“Madeira”是木头的意思。明代《坤輿萬國全圖》把馬德拉島称为“木島”。2011年,总人口估计为267 785人。马德拉的首府是丰沙尔,位于主岛的南海岸。 马德拉群岛距离加纳利群岛的特内里费岛仅有400公里,位于里斯本西南约1000千米,离摩洛哥的海岸线约600千米。自从1976年以来,这个群岛成为葡萄牙的两个自治省之一(另外一个自治省是亚速尔群岛,位于西北方)。这个群岛由馬德拉島、圣港岛和两个无人居住的小岛群(和萨维奇群岛,今天是自然保护区)组成。自治省的范围覆盖整个群岛。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299-2条规定,它是欧洲联盟特别领域。 在恩里克王子时期,葡萄牙人就发现了马德拉并宣称其为葡萄牙领土(1419年)。1420年,葡萄牙人开始在马德拉上建立殖民地。这是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时代的第一次发现与扩张。 今天,它是一个受欢迎的全年度假村,每年大约有一百万游客访问,是当地人口的三倍。该地区以马德拉酒,美食,历史和文化价值,植物和动物,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风景(月桂树林),和刺绣工匠而闻名。每年一次的新年烟火秀曾于2006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烟火秀。丰沙尔港是葡萄牙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超过半数前往葡萄牙的邮轮的目的地,也是来往于欧洲与加勒比、北非的大西洋轮渡乘客重要的中途停靠站点。仅次于里斯本,马德拉群岛是葡萄牙人均GDP第二高的区域。.

新!!: 联合国和馬德拉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来西亚华人公会(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简称马华公会或馬華(MCA),成立于1949年2月27日,原名马来亚华人公会,马来西亚成立后改为现名。马华公会是一个代表马来西亚华人的单一种族政党而该党所有党员皆是由马来西亚华人和具有华人血统的公民组成。 该党现今不再是代表马来西亚华社的唯一政党,但在早期至1960年末有一定的影响力。1960年开始因其他政党的成立,其华人支持率接连受到挑战,但90年代中至千禧年期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支持。不过,2008年开始华社倾向投选民主行动党。.

新!!: 联合国和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車輛號牌

來西亞車輛註冊號牌(Nombor Pendaftaran Kenderaan Malaysia,或馬來西亞車輛號牌〔Nombor Plat Kenderaan Malaysia〕),口頭語中被稱為「車牌」,是指馬來西亞公路註冊車輛的登記號牌。依據《1959年機動車輛(註冊及許可)規則》、《1987年陸路交通法令》、《1987年商業車輛註冊局法令》 和其他相關法令制定,所有在馬來西亞公路行駛的機動交通工具都必須懸掛合格的車輛註冊號牌或身份銘牌,包括汽車、摩托車、貨車、羅厘、巴士、貨櫃車和其他車輛。一般號牌的發放是由馬來西亞交通部下轄的負責,部分專用號牌已經預留給政府及公共車輛;同時,交通部也配合其他單位合作發行特殊號牌或紀念號牌,外交代表、商用車輛、計程車、和免稅車輛車牌有其他相關部門的規定。 自2014年起,陸路交通局在納閩和浮羅交怡以外的地區實施「跨州車輛注冊系統」,車主可以跨地區註冊車牌,不需要再到相關的地區辦理註冊手續。每一組註冊牌號只會分配給一部車輛使用,車主除了根據發行順序獲得登記牌號,也可以通過投標和買賣的方式獲得未登記的現行牌號,或者經由轉讓和繼承的方式獲得已登記的牌號。.

新!!: 联合国和馬來西亞車輛號牌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越南關係

來西亞-越南關係(Hubungan Malaysia–Vietnam;)。兩國交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而當代的馬來西亞政府則在1973年3月30日與當代的越南政府建交,截至年仍未中斷。1970年代末期以來柬越戰爭和越南船民湧入馬來西亞的問題曾引致兩國關係緊張,不過這些問題已在1980年代解決,自此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漸趨頻繁,貿易額增長強勁。兩國還開始在資訊科技、教育、國防等領域進行合作。 越南和馬來西亞之間有一條海上邊界,橫跨泰國灣、南中國海;雙方卻在南沙群島提出重疊的主權聲張。兩國已在對方的首都設立大使館——越南在吉隆坡設立大使館,馬來西亞則在河內市設立大使館,並於胡志明市設領。史書記載,自18世紀以來,就有一小群越南人到訪現今屬於馬來西亞的屬邦/蘇丹國。2000年後到馬來西亞定居的越南人人數眾多,其中包括客工、郵購新娘和學生,總數約為10萬人;越南也成為少數馬來西亞人的落腳點,這群人當中以商人居多,主要分布在河內市和胡志明市。.

新!!: 联合国和馬來西亞-越南關係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新加坡關係

来西亚–新加坡关系(Malaysia–Singapore relations;Hubungan Malaysia–Singapura,简称马新关系)指的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自1965年以来新加坡從马来西亚独立后的双边关系。新加坡在吉隆坡设有一间高级专员公署,而其也在柔佛新山市设立一间总领事馆;而马来西亚也在新加坡设有一间高级专员公署。。这两个国家都是联合国和东盟的成员。 Category: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

新!!: 联合国和馬來西亞-新加坡關係 · 查看更多 »

馬凱碩

凱碩(किशोर महबूबानी ,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外交官和學者,曾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目前任職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他從1971年到2004年擔任新加坡常駐聯合國代表。他擔任該職期間,於2001年1月到2002年5月擔任聯合國安理會主席。 2015年,馬凱碩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演講,他說,美國在南海問題上需要做的只是「給自己積點德,留後路」、以身作則遵循國際規則,未來20年中國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是時候了,美國要認真計畫好如何取代中國的老二位置」,否則20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艦將在加州海岸如入無人之境;中國歷史上沒有殖民海外的紀錄,鄭和下西洋帶去的是歡聲笑語而不是殖民剝削,如果中國做老大,會和美國做老大的方式截然不同;他在1980年去中國的時候中國很少人可以出境旅遊,但2014年中國就有1億人次出境,如果中國是西方媒體口中毫無自由的人間煉獄,那1億人就不會回去了;美國知識分子的眼界落後於塞爾維亞、土耳其、希臘的知識分子,如何提升美國的世界觀是個大難題;美國媒體自說自話令人不寒而慄,西方200年的興起並非人類歷史主線,美國媒體需要打開心扉努力認識外部世界;他認為,歐洲時代世界中心是倫敦,北美時代世界中心是紐約,亞洲時代世界中心是新加坡。.

新!!: 联合国和馬凱碩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新!!: 联合国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共和國

其頓共和國(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拉丁化:Republika Makedonija)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 原屬於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馬其頓人民共和國;后更名馬其頓社會主義共和國。隸屬於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體後獲得獨立。首都與最大都市是斯科普里。 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臘发生争端: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故联合国、欧盟与許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上部分国家现在将该国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ont|Поранешна 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 ПЈРМ;拉丁化:Poranešna Jugoslovenska Republika Makedonija, PJRM),马其顿共和国以此身分加入聯合國。截至2011年12月,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也有一些國家只承認「前南斯拉夫馬其頓」之名。 2018年,希臘与馬其頓共和國已就国名问题达成协议,马其顿总理佐兰·萨耶夫在6月12日在特别记者会上表示,该国的正式国名将更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仍待全民公投表决通过。.

新!!: 联合国和馬其頓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馬克·弗內·莫內

克·弗內·莫內(Marc Forné i Molné,)是安道爾政治家、安道爾自由黨主席,曾在1994年至2005年任職安道爾首相。他結束第二次任期後,在2005年4月的選舉敗給阿爾韋特·平塔特,不再連任。.

新!!: 联合国和馬克·弗內·莫內 · 查看更多 »

馬克·洛科克

克·安德魯·洛科克 KCB (Mark Andrew Lowcock,)是現任聯合國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副秘書長,負責統籌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事務,於2017年5月12日由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歐·古特瑞斯任命。在這之前,洛科克在英國擔任常務次長,任期自2011年至2017年9月正式就任聯合國新職為止。.

新!!: 联合国和馬克·洛科克 · 查看更多 »

馬紹爾群島

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正式名称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Aolepān Aorōkin M̧ajeļ),是位於北太平洋的島國。马绍尔群岛是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土地面積为181平方公里,人口为68,480人,分散定居在由1,156个岛屿组成的34个珊瑚环礁上。与之在海上相邻的地区分别是北部的威克島,南部的諾魯,西部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东南部的基里巴斯。人口最多的环礁为馬久羅,亦为马绍尔群岛的首都。 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密克罗尼西亚人陆续到马绍尔群岛定居,他们借助由木棒编织的浮网在岛屿间航行。欧洲人在16世纪20年代发现马绍尔群岛,西班牙探险家阿隆索·萨拉萨尔于1526年8月在海上看到这一环礁。随后其他西班牙和英国探险家也陆续发现了这一岛屿。马绍尔群岛的名称源于英国探险家约翰·马绍尔。1874年,马绍尔群岛成为了西屬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1884年这些岛屿被出售给德国,并在1885年成为德屬新幾內亞的一部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占领了马绍尔群岛,并于1919年由國際聯盟将其正式移交日本,马绍尔群岛因此受日本南洋廳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吉爾伯特及馬紹爾群島戰事中占领了该群岛。战后,马绍尔群岛与其他的太平洋群岛一同受美国治理的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管辖。1979年马绍尔群岛实现自治,并于1986年和美国签署《自由联合协定》而获得独立主权。 马绍尔群岛是一个总统制共和国,并与美国达成自由联合关系。美国提供马绍尔群岛的国防、资金和社会服务。由于岛上天然资源并不丰富,马绍尔群岛的经济依赖于服务业以及部分渔业和农业。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的援助。马绍尔群岛采用美元作为货币。马绍尔群岛的大多数公民具有马绍尔血统,小部分移民来自菲律宾及其他太平洋岛屿。马绍尔群岛的两种官方语言是马绍尔语和英语。几乎全体国民信仰宗教,约四分之三的国民加入联合基督教会 - 马绍尔群岛公理会(UCCCMI)或神召会。.

新!!: 联合国和馬紹爾群島 · 查看更多 »

馬爾堡公國

堡公國(Principality of Marlborough),是1993年於澳洲昆士蘭省洛坎普頓短暫成立的一個私人國家,奉行君主專制,使用的貨幣是澳洲元。該國位於,約在澳洲洛坎普頓的北方兩百公里處。 1993年農夫喬治·穆爾賀發現他的產業Kierawonga & Indicus有可能會被聯邦銀行收回時,到昆士蘭最高法院質疑匯票的合法性。當他打輸官司後,被正當程序否定的穆爾賀回到他的產業上,和他的妻子以及約三十個支持者一起宣布獨立,且宣告此後銀行和昆士蘭政府在該地即沒有任何合法的權力。 在宣告獨立十一天後(大約早晨五點時),一百二十位昆士蘭警力進入他的土地,強制驅逐了穆爾賀等人。之後他們贏得了全球媒體的注意,媒體並將他們塑造成受冷血政府迫害的認真百姓。 在獨立期間,穆爾賀等人同時採用澳洲、蘇格蘭、澳洲原住民和聯合國的旗幟代表他們的政權。 1993年的女王生日假期週末,一小群身著備料軍服的人企圖襲擊位於坎培拉的議會大樓。在與警衛人員起衝突時,他們自稱是「馬爾堡解放軍」,隨後這群人被證明是高中生的鬧劇。 2004年时,穆爾賀等人已未繼續宣稱該國存在。.

新!!: 联合国和馬爾堡公國 · 查看更多 »

馬爾他騎士團

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圣约翰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 di Rodi e di Malta),简称馬爾他騎士團。马耳他骑士团的前身为成立于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的一个军事组织——医院骑士团,為三大騎士團之一。该组织成立的最初目的为保护本笃会在耶路撒冷的医护设施。该组织全称中的“圣约翰”得名于施洗约翰。该组织拥有两幢享有治外法權的建築:羅馬孔多迪大街68號,一幢佔地1.2萬平方米的大廈馬爾他宮,以及罗马郊区阿文提诺山上的馬爾他部。.

新!!: 联合国和馬爾他騎士團 · 查看更多 »

馬爾地夫歷史

尔代夫自有歷史以來,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因為它位於印度洋主要的航線位置上。馬爾地夫附近的鄰國是斯里蘭卡及印度,這兩國的文化及商業和馬爾地夫緊密的連繫在一起近好幾個世紀,馬爾地夫提供了當時遍及亞洲及部份東非沿海地區作為貨幣的貝殼主要來源。 16世紀之後,在殖民浪潮下,歐洲人佔領了許多印度洋上的貿易地點,馬爾地夫當然也無法置身於事外,第一個先來到的是葡萄牙人,再來是荷蘭人和法國人偶爾也來干預當地的政治,然而在前幾個外來歐洲人的干預之後,在19世紀時,馬爾地夫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而英國人對於馬爾地夫君主的統治,亦給予充分的認受性。 馬爾地夫在1965年時脫離英國得到獨立,然而,獨立之後該國仍將阿杜環礁內的甘島(Gan Island)上的空軍基地提供給英國人使用至1976年,當英國人在1976年完全撤出該空軍基地時,剛好該年是冷戰一觸即發的高鋒期,國際上都在關注此空軍基地未來的動向為何。蘇聯當局曾研擬向馬爾地夫當局租借此空軍基地,但都遭到馬爾地夫政府多次的拒絕。 馬爾地夫共和國在1990年之前所面臨的挑戰是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步伐來提供國家在有限的漁業、農業、旅遊業的基礎資源;另外一方面更令人關心的項目就是長期的因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因為馬爾地夫當地低窪的珊瑚島很多,所以將造成災難性的傷害,這也是未來當局政府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新!!: 联合国和馬爾地夫歷史 · 查看更多 »

馬里奧·澤納里

里奧·澤納里(Mario Zenari,),是意大利籍天主教執事級樞機。也是現任聖座駐敘利亞大使。.

新!!: 联合国和馬里奧·澤納里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政府

英九政府,通稱馬政府,是指馬英九擔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馬英九自2008年5月20日起就任中華民國第12任總統,其任期在2012年5月20日結束。在2012年1月14日的第十三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689萬票連任成功,於同年5月20日就任第13任總統,兩次任期於2016年5月20日結束,共歷時8年。 中華民國總統領導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機關,除掌握行政院院長的任命權之外,並監督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官員(內閣)的組成。馬英九政府首任內閣為劉兆玄內閣,第二任內閣為吳敦義內閣,第三任內閣為陳冲內閣,第四任內閣為江宜樺內閣,第五任內閣為毛治國內閣。第六任內閣為張善政內閣。內閣主要成員之中,除少數官員外,均為中國國民黨從政黨員。.

新!!: 联合国和馬英九政府 · 查看更多 »

馬斯溫戈

斯溫戈是津巴布韋東南部的小鎮,也是馬斯溫戈省的首府,鄰近大津巴布韋遺址,位於哈拉雷以南292公里,2008年人口超過100,000。馬斯溫戈位於乾旱地區,平均每年降雨量只有600毫米,居民主要從事礦業和放牧業。.

新!!: 联合国和馬斯溫戈 · 查看更多 »

馬文輝

文輝(Ma Man-fai,),香港企業家與社會運動人士,生於香港,是先施百貨少東,早年為公司於英國當買手,認識不少英國國會議員等政界人物,居住過澳洲、英國、法國,受西方民主思潮與制度影響,回港後論政敦促政治改革,挑戰權威的大膽進取作風奠定其本土自治派領袖的地位,是聯合國香港協會與香港民主自治黨等不少大小政團或政黨的創始人、公民議政的推手、扶助弱勢的參與者,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重要人物。, 香港思想資料庫致知, 港獨之父馬文輝:六十年代的民主運動 、, 2012-12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 蘋果日報 (香港), 2015-1-19.

新!!: 联合国和馬文輝 · 查看更多 »

馬拉威簽證政策

外國公民入境前必須從馬拉威使領館處取得签证,除享有豁免簽證資格的國家的公民外。.

新!!: 联合国和馬拉威簽證政策 · 查看更多 »

馬拉威糧食危機

拉威糧食危機是指東非內陸國家馬拉威因為農作物欠收而造成的持續性糧食問題。從2005年起,糧食危機一直都是馬拉威的最主要問題,估計有超過500萬人口受影響,佔全國約1千萬人口的一半,當中主要集中在南部遠離水源的地方。馬拉威曾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全國约有55%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馬拉威的經濟長期倚賴農產品出口,农业人口超過90%,因而國家經濟很容易受農產品的國際價格影響。農民多被逼生產價值較高但不能食用的農產品(例如煙草)。如果那些不能食用的植物收成時候價格回落,又不能用作糧食,農民只能以低價出售收成品,這些收入不足夠解決基本需要,形成惡性循環。而在南部種植玉米的農民,由經常因為乾旱而導致農作物失收。現時,馬拉威每年出產的玉米只有125萬噸,佔全國每年玉米消耗量340萬噸的37%。 由於糧食危機的出現,马拉维現任總統兼经济学家宾古·瓦·穆塔里卡於2005年10月15日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新!!: 联合国和馬拉威糧食危機 · 查看更多 »

馬拉克·古丁

拉克·艾爾文·古丁爵士,KCMG(Sir Marrack Irvine Goulding,),英國外交官,1986年至1997年間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曾任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長。.

新!!: 联合国和馬拉克·古丁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联合国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香根草

香根草(又名培地茅、岩蘭草,國際通用名稱為Vetiver,學名Chrysopogon zizanioides),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次大陸與中南半島,經人工栽種,目前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美洲與澳洲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香根草耐暑、耐澇,可度過寒冬,分櫱叢生,生長快速,莖梗直立有節,抽穗成熟一般高達,葉子對生、長窄且硬,圓錐花穗頂生、花紫色,不易結籽,鬚根系繁盛呈網狀向下生長,生長於矮樹林區,卻相對顯得十分高大,一般深達至,有香氣。香根草目前主要被種植作為侵蝕控制,也會將其根部提煉成香根草油(Vetiver Oil),作為精油或香水的原料,而南亞傳統上會作為草藥使用。.

新!!: 联合国和香根草 · 查看更多 »

香格里拉 (科幻小说)

香格里拉()是日本作家池上永一創作的科幻小說,該小說後來改編成動畫和漫畫。在2008年由烏丸匡漫畫化,動畫作品則於2009年4月5日由千葉電視台播放。台灣於2011年9月20日由Animax首播。.

新!!: 联合国和香格里拉 (科幻小说)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联合国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香港2006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香港2006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6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香港2006年9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10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香港2010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2020

香港2020(英文:Hongkong2020)前身為民間策發會,於2013年4月24日由陳方安生成立,為一個香港政治組織,旨在推動香港民主政治制度改革,提供平台收集香港社會對雙普選的意見,再向香港政府提出,並且爭取「真普選」;表明最終方案必須堅守聯合國制定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基本法》普及平等原則,期望於同年之內提出政治制度改革方案。.

新!!: 联合国和香港2020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联合国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簡稱天文台;Hong Kong Observatory,縮寫:HK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及聯合國屬下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專門負責香港的氣象觀測(雖然稱為「天文台」,但是其職能更接近一個氣象台),亦兼任地震、授時、天文及輻射監測等事務,向香港市民發出相關的警告。香港天文台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擔任網頁開發和操作之總負責氣象部門,以及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屬下的航空氣象委員,撰寫航空氣象文章之牽頭氣象部門。現任天文台台長為岑智明。香港天文台在港英時代原為政府經濟科轄下部門,1997年主權移交後維持隸屬經濟局,2002年7月1日改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轄下部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天文台被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新!!: 联合国和香港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外籍家庭傭工

香港外籍家庭傭工(簡稱外傭)是指在香港工作的外籍家庭傭工,佔香港人口達3%,當中絕大部份是女性。2005年,香港共有223,394名外籍家庭傭工,其中53.11%來自菲律賓,43.15%來自印尼,2.05%來自泰國。到2013年12月31日,外傭數目增至320,988人,其中46%來自印尼,51%來自菲律賓。由於香港法例規定外傭必須與僱主同住,他們居住在僱主的家裡,負責為僱主處理各種家務,例如煮食、清潔及照顧老人小孩等。 自2016年10月1日起,法定的外傭最低工資為$4,310港元。僱主需同時提供免費膳食,或每月不少於$1,037港元的膳食津貼。.

新!!: 联合国和香港外籍家庭傭工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央圖書館

香港中央圖書館(Hong Kong Central Library),是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的中樞,成立於2001年,隸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是香港公共圖書館體系中面積最大、服務範疇最廣和館藏數量最多的公共圖書館。.

新!!: 联合国和香港中央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联合国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權

香港人權主要受《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兩方面保障。當中的《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主要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所監管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為藍本。而公約是根據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之內有關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的部份所製訂。英國於1976年簽訂公約,香港亦同時適用,但由於國際公約必須經過本地化才能適用於本土,因此要直到1991年6月,香港立法局通過《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簡稱人權法)後,才正式適用於香港。當時人權法具有凌駕性地位:任何香港法例與人權法牴觸,就必須修改。 香港主權移交後,《基本法》適用於香港,當中保障人權的條文大多寫在〈第三章: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另外,基本法第39條訂明《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香港繼續有效。.

新!!: 联合国和香港人權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際評級

以下是香港在國際評級中的排名: (參考來源請參見表內的外部連結) *.

新!!: 联合国和香港國際評級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

香港回歸(Hong Kong reunification),又称為香港主权移交(Transfer of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香港政權移交」(Transfer of government over Hong Kong)、「香港交接」(Handover of Hong Kong)、「九七回歸」,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作出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同日將香港交還给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事件。1997年7月1日0時0分,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結束近153年的英治時期,並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為政府首長。大部分香港永久居民不論意願自動獲得中國國籍,可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每年7月1日公眾假期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

新!!: 联合国和香港回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立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指追求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社會運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應英國逐漸撤出,以及放棄殖民地,港督楊慕琦、馬文輝、聯合國香港協會、香港民主自治黨等開始透過不同途徑推動香港自決與自治致知, 港獨之父馬文輝:六十年代的民主運動 、, 2012-12林文瀚/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5-2-22張鐵志,,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1-27, 本土新聞, 2014-10-17, 香港獨立媒體, 2015-1-16。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得到香港主權並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根據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受訪者中有獨立傾向者約佔25%,不認同獨立者約佔64.7%,另外33%香港人認為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持續執政則會增加香港獨立的傾向。此外,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及歷史背景上的差異而引致中港矛盾,也是近年部份年輕香港人傾向香港獨立的理由。.

新!!: 联合国和香港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社會

香港社會的政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多個政策局及部門負責,主要由勞工及福利局及民政事務局領導。資源主要投放於:推動家庭關係、抗毒運動、教育改革、青少年發展、體育發展、長者服務、殘疾人士及精神病患者康復服務、社會企業以及就業服務,以及解決貧富懸殊問題。.

新!!: 联合国和香港社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香港經濟 · 查看更多 »

香港貿易

香港貿易早於香港開埠時便出現,其中轉口貿易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並在香港經貿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新!!: 联合国和香港貿易 · 查看更多 »

香港LGBT權益

LGBT(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行為在香港並無違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香港法例第383章)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公共主管當局歧視不同性傾向。.

新!!: 联合国和香港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新!!: 联合国和香港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新!!: 联合国和香港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手語來自聾星

香港手語來自聾星(HKSL From Deaf Star),於2017年2月成立,是一個由聾人建立的民間組織。成立目的為保育和推廣手語,盼社會可關注手語對聾人的重要 。 此組織由六人組成,命名的靈感來自無綫電視劇《來自喵喵星的妳》。聾人就像是「喵星人」來自「聾星」,在香港的生活總好像顯得格格不入,是活在自己星球的一群。六人寄望此組織能增加聾人對自己的身份認同,和其他健聽人士一樣有自己的文化、母語和社交圈子。.

新!!: 联合国和香港手語來自聾星 · 查看更多 »

駐地協調員

一般而言,聯合國駐地協調員乃聯合國派駐該國的最高代表,除非該國正進行維和行動或有由聯合國秘書長特派之特使團。聯合國駐地協調員的地位相等於駐地大使。 駐地協調員的主要職責為領導由一眾聯合國駐地機構代表組成的國別小組。 Category:聯合國人物 Category:聯合國關係.

新!!: 联合国和駐地協調員 · 查看更多 »

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

臺灣外交機構列表列出所有駐在臺灣的外交代表機構,包括官方及非官方的機構。大部分國家在臺北市設置具有大使館功能的代表處,部分同時於高雄市、臺中市設立具備領事館功能之辦事處。 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18個國家當中,17個設有大使館。由於現今聯合國及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基於「一個中國」政策,許多國家在台灣設立半官方或民間團體性質的機構,但這些機構具有大使館及領事館一樣的功能,提供簽證辦理、護照換發等外交業務,派駐人員也通常為外交官或是政府授權的人員。.

新!!: 联合国和駐臺灣外交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

是由Eidos蒙特利爾開發,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發行的一款隱蔽類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本遊戲在宣布延期半年後預計於2016年8月23日在PlayStation 4、Xbox One和Microsoft Windows上發售。本作是駭客入侵系列的第六部遊戲作品。 遊戲設定在一個2029年賽博朋克主題的反烏托邦世界,前作《駭客入侵:人類革命》故事的2年後,前作的主角Adam Jensen回歸《人類岐裂》,加上有新的科技和身體強化物。 《駭客入侵:人類岐裂》得到正面評價。特別對藝術指導、環境設計、遊戲內中的多樣選擇和決策、人物角色和故事敘述等方面讚揚。主要的批評論點是在於遊戲的長度與前作相比之下較短,還有遊戲的結局留下了多個未能解決或含糊不清的情節。《駭客入侵:人類岐裂》被提名為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新!!: 联合国和駭客入侵:人類岐裂 · 查看更多 »

駕駛執照

--,是政府交通部門發給具有駕駛資格人士的證明文件,通常是一張卡片。駕駛執照通常列明持有人可駕駛的機動車輛種類,例如電單車、小客車、貨車、公共汽車等。要取得駕駛執照,需要符合最低年齡,並且(通常)需要通過駕駛考試。各國對申請駕駛執照的最低年齡有不同的標準。而年長的駕駛執照持有人,則可能需要在駕駛執照續期時進行身體驗查。在国际上,对驾驶证的定义为:“为了驾驶汽车,主管当局发给的许可驾驶车辆的证(明文)件”。(摘自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关于劝告汽车司机批准方式的最低统一规则》) 在部份無需強制攜帶身分證的國家或地區,例如美國、加拿大及日本,駕駛執照就是一種身分證明文件。.

新!!: 联合国和駕駛執照 · 查看更多 »

討論到天亮

《讨论到天亮》(,直譯為「直播电视到天亮」)是日本朝日电视台的长寿政論節目,簡稱「朝生」(),1987年4月24日開播,於日本时间每月最後一個週五25:25至28:25(即週六凌晨1:25至4:25)以現場直播方式播出。該節目以深度討論時事與社会科学議題為主,即便是在深夜时段也能獲得3%到5%的收视率,在日本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新!!: 联合国和討論到天亮 · 查看更多 »

許添財

許添財(),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官田區人,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董事長,力推城市商業競爭力。曾任省轄臺南市市長、中國文化大學銀行學系主任、立法委員,具有財經、管理學專業背景,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羅格斯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候選人。曾遭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為海外黑名單,無法返回故土。許添財為民主進步黨前正義連線成員,後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

新!!: 联合国和許添財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联合国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日 (臺灣)

言論自由日是中華民國(臺灣)的國定紀念日,在2016年12月22日由行政院宣布定於4月7日,目的在紀念黨外政論雜誌《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為追求言論自由而奉獻犧牲的精神。該紀念日的制定,起源於《自由時代周刊》於1988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刊登「臺灣共和國新憲法草案」,宣揚臺灣獨立運動;身為該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的鄭南榕,因此被國民黨政府指控意圖分裂國土,而在1989年1月21日接到法院的叛亂罪到案傳票。他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這也是該雜誌的重要口號)的理念,於1989年4月7日在雜誌社內拒捕自焚殉道身亡。, 鄭南榕基金會.

新!!: 联合国和言論自由日 (臺灣) · 查看更多 »

驚爆危機用語列表

這是有關電視動畫、OVA上的作品《驚爆危機》的術語列表。.

新!!: 联合国和驚爆危機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驚爆危機角色列表

這是有關電視動畫、OVA、輕小說上的作品「驚爆危機」的人物列表。.

新!!: 联合国和驚爆危機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詩琳·娜夏特

詩琳·娜夏特(شیرین نشاط;)是伊朗視覺藝術家,目前定居於紐約市,主要以電影、影像與攝影作品聞名。.

新!!: 联合国和詩琳·娜夏特 · 查看更多 »

马卡里奥斯三世

卡里奥斯三世总主教(Μακάριος Γ,),东正教塞浦路斯正教会总主教,塞浦路斯共和国首任总统。 马卡里奥斯原名米哈伊尔·克里斯托都娄·牟斯寇斯(Mihail Christodoulou Mouskos),自幼丧母,1926年进入教会,1936年在尼科西亚完成中学学业,其后进入雅典大学学习神学,1942年毕业。回国后,他成为一名神父,后前往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深造。 1948年,他当选主教,改名为马卡里奥斯,回国就职。1950年9月18日,马卡里奥斯当选总主教,成为塞浦路斯希腊族事实上的领袖。在这个位置上,马卡里奥斯积极鼓吹塞浦路斯和希腊的合并。在其支持下,希腊在联合国提出了对塞浦路斯的主权要求。1955年,塞浦路斯斗士国家组织(EOKA)成立,为争取塞浦路斯早日摆脱英国统治,这一组织不惜诉诸恐怖主义行为。英国殖民当局被迫开始与塞浦路斯本地领袖开始商谈独立事宜,但是不久谈判即破裂。 1956年,英国殖民当局以马卡里奥斯支持恐怖主义为名,将其流放塞舌尔马埃岛,次年他获准自由移居雅典,但是不能回到塞浦路斯。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在希腊主政后,与英国达成了妥协方案,英国将允许塞浦路斯独立,但是塞浦路斯不得和希腊合并。马卡里奥斯起初反对这一折中方案,但最后还是被迫接受。 1959年3月,马卡里奥斯回国,在尼科西亚受到热烈的欢迎,12月13日,他以压倒性优势赢得总统选举。.

新!!: 联合国和马卡里奥斯三世 · 查看更多 »

马寅初

寅初()名元善,字寅初,以字行。族籍尚有争议,一说回族,一说汉族,浙江省紹興府嵊县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汪仁泽「馬寅初.

新!!: 联合国和马寅初 · 查看更多 »

马尔代夫LGBT权益

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LGBT)权益在马尔代夫的法律和社会领域中都没有保障。国家强烈反对法律改革促进LGBT权利的发展。马尔代夫是在2008年联合国关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宣言中签署反对同性恋权利文件的最初57个成员之一(现在是54个)。2011年,马尔代夫进一步拒绝了南非共和国提出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LGBT权利决议的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提案。此后,许多在该国发展LGBT权利的尝试均遭到政府的拒绝。 同性恋最初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马尔代夫被定为犯罪。马尔代夫法律将同性恋定为犯罪,并规定对同性性行为和同性伴侣关系进行刑事处罚。《马尔代夫刑法》与伊斯兰教法相配合通过捆绑,监禁和死刑来惩罚任何与同性恋有关的行为。尽管如此,同性恋也很少被起诉,但却仍然是一个社会的禁忌,性取向歧视经常发生,同性恋社群经常受到仇恨犯罪和其他侵犯人权的侵害。.

新!!: 联合国和马尔代夫LGBT权益 · 查看更多 »

马尔默

尔默(Malmö)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位于斯科讷省的最南部,波羅的海海口,憑海與哥本哈根相望。人口为31萬8100人。马尔默为斯堪的纳维亚最古老和最工业化的城市之一,在最近几十年逐漸步入后工业社会。 該城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公园,和許多不同的商店,是很熱門购物地點。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马尔默大学逐漸擴大,該城逐漸成為一大學城。該城人民對教育,艺术和文化亦有所重視。.

新!!: 联合国和马尔默 · 查看更多 »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尔蒂·奥伊瓦·卡莱维·阿赫蒂萨里(Martti Oiva Kalevi Ahtisaari,),芬兰社民党人,曾任芬兰总统、联合国副秘书长,2008年獲诺贝尔和平奖。.

新!!: 联合国和马尔蒂·阿赫蒂萨里 · 查看更多 »

马岛战争

岛战争,是指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英方称之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方面稱為--)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場局部战争。 阿根廷在1980年代初期發生了嚴重的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反对以加尔铁里总统为首的军政府的运动,阿根廷政府试图--对马岛采取军事行动,轉移視線以解決国内的政治危机。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軍隊率先登陆南乔治亚岛,并且升起阿根廷国旗。1982年4月2日,加尔铁里总统下令对马岛发动进攻。随后,英国派出海空军对马岛和周边海域的阿根廷军发动反擊,登陆并且收復马岛。阿根廷在一系列的军事行動失败后,于同年6月14日与英国签订停战协议。英国--本次战争重新控制了马岛,但是阿根廷從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訴求。 阿根廷在本次局部战争中失败,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运动,导致了加尔铁里政府下台。在英国,伴随着战争而来的强烈愛國主義情绪,加强了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幫助英國保守黨贏得1983年大选。这场战争在英国-阿根廷关系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页,并且成为不少书籍、电影和歌曲的题材。.

新!!: 联合国和马岛战争 · 查看更多 »

马希尔·阿萨德

希尔·哈菲兹·阿萨德(ماهر حافظ الأسد)是叙利亚军事和政治人物,是叙已故前总统哈菲兹·阿萨德的小儿子、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弟弟,担任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司令、第四装甲师师长,以及秘密警察部队首长。他是巴沙尔政权的核心成员之一,被认为是叙国内仅次于巴沙尔的第二位最有权势的人物。.

新!!: 联合国和马希尔·阿萨德 · 查看更多 »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

德琳·亚娜·科贝尔·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Jana Korbel Albright;)原名玛丽·亚娜·科贝洛娃(Marie Jana Korbelová),是一位捷克出生的美国政治人物和外交官,美国第64任国务卿,也是美國首位女性國務卿,现为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主席和乔治敦大学埃德蒙·A·沃尔什外交学院教授。她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和许多荣誉学位。2012年5月,她获得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她还担任过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董事。任內曾訪問北韓,是美國到訪朝鮮的最高級别官員。 除了通晓英语、法语、俄语和捷克语外,也能說波兰语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新!!: 联合国和马德琳·奥尔布赖特 · 查看更多 »

马哈迪·莫哈末

敦马哈迪·莫哈末医生(Tun Dr.;昵称Dr.

新!!: 联合国和马哈迪·莫哈末 · 查看更多 »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是伊朗第6任總統,同時是伊朗保守派政治聯盟伊斯蘭伊朗建築聯盟的主要政治領袖。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一名出身貧寒的工程師及教師,他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加入一個稱為鞏固聯合處(Office for Strengthening Unity)的學生組織。艾哈邁迪內賈德在1993年出任阿爾達比勒省省長,在穆罕默德·哈塔米當選總統後被免職,重執教鞭。2003年,他獲選為德黑蘭市長,政治立場保守而且強硬,顛倒了前任市長的改革政策。伊斯蘭伊朗建築聯盟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參選2005年伊朗總統選舉,結果在第二輪選舉當中獲得62%的選票,他在2005年8月3日正式就任伊朗總統亦成為自伊朗革命以來首位非教士出身的總統。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伊朗國內外都是一位爭議性的政治人物。反對派批評他對人权的漠視及其政策導致經濟持續衰退。他在2007年推行汽油配給計劃,以減少國家的汽油消耗,減低公眾及私人銀行收取的利息。另外,艾哈邁迪內賈德支持伊朗核計劃。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但當中涉及的選舉舞弊引發極大爭議,最終導致伊朗綠色革命的爆發,在國際上承受不少批評。反對派、傳統的教士階層及影響力鉅大的政治人物也質疑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總統的合法性。.

新!!: 联合国和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 查看更多 »

马其顿名称争议

其顿名称争议指希腊共和國与馬其頓共和國就“马其顿”一词的使用而引发的争议。希腊政府反对马其顿政府现行宪法使用的国名“马其顿共和国”。 截止2011年12月,世界上已有133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而联合国及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则使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这一名称。 于2018年6月,两国就这一争端进行过多次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马其顿共和国将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并在经过马其顿议会批准和举行全民公投后正式确定新名称。.

新!!: 联合国和马其顿名称争议 · 查看更多 »

马其顿共和国历史

其顿共和国历史定义为马其顿共和国的历史。1991年马其顿共和国脱离南斯拉夫独立。.

新!!: 联合国和马其顿共和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马赛

赛(法语:Marseille; 加斯科:Marselha)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aire urbaine)。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720,941名居民。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 马赛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首府,也是罗讷河口省的首府。.

新!!: 联合国和马赛 · 查看更多 »

马耳他骑士团建交列表

截至2015年12月,馬爾他騎士團目前與世界上106個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但其中大多數都不是以天主教為主要信仰之國家。除此之外,馬爾他騎士團也於歐盟駐有大使。馬爾他騎士團與歐盟及國際紅十字會一樣依照國際法以非國家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教廷為表示其主權獨立地位,因此各國駐意大利大使不得兼為駐教廷大使,而意大利也是唯一在自己首都派駐大使的國家,但馬爾他騎士團的情形則更為特殊,通常各國駐教廷大使均兼為駐馬爾他騎士團大使。.

新!!: 联合国和马耳他骑士团建交列表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

來西亞(Malaysia;Malaysia;簡稱大馬)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前馬來亞聯合邦、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於1963年9月16日所組成的聯邦制、议会民主制、选举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國家,新加坡後來在1965年8月9日从聯邦中被除名,並獨立建國。目前全國共十三個州,包括馬來半島十一州及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兩州,另有三個聯邦直轄區(吉隆坡、布城及納閩),全國面積共330,345平方公里 。馬來西亞隔南中国海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間隔南中国海:西半部位於馬來半島,常稱為「西馬」,北接泰國,南部隔著柔佛海峽,以新柔長堤和第二通道與新加坡連接;東半部常被稱為「東馬」,位於婆羅洲島(Borneo Island)上的北部,南鄰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而汶萊國則地處納閩、沙巴和砂拉越之間,人口較不密集。由於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氣候屬於亞洲熱帶型雨林氣候CIA.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历史

來西亞是一個擁有狹長海岸線(如馬六甲海峽),並且接受全球貿易與外來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過去,傳自印度的兴都教与佛教文化一直主導该国的早期區域史,其影響力於西元7世紀到14世紀之間擴大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以及婆羅洲諸多地方,並在室利佛逝文明於蘇門答臘島的統治時期達到頂峰。 早在前3—1世紀,即已出現古吉打王國(羯荼);布央谷文明則在3世紀出現。10世紀起來自中東的穆斯林就曾多次途徑馬來半島。 1136年第9任吉打统治者玛哈拉惹得哇拉惹二世自兴都教皈依伊斯兰教,改称,建立吉打苏丹王朝,兴都王朝也就此走入歷史。15世紀伊始,島上以馬六甲為首的一些新興蘇丹國開始採用伊斯蘭教,使得伊斯蘭教對马来人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反之亦然。 1511年,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成為在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地區建立定居點的第一個歐洲殖民列強,而荷蘭人也在1641年緊隨其後。然而,當英國人在亞庇、古晉、檳城和新加坡初步建立軍事基地之後,他們卻成為最終能夠確保其霸權橫穿各個 出於外部因素影響,現在的馬來群島地區被劃分成六个主權國家(即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和菲律賓)。儘管如此,基於地理和歷史連接,今天的馬國在文化和語言上,与馬來群島國家之間的差別較少。.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外交

来西亚外交是关于马来西亚政府实施的外交政策。由于地理、历史、宗教等渊源,马来西亚广泛活跃于众多国际组织,目前已经加入了英联邦、联合国、伊斯兰合作组织、不结盟运动等组织,近年来也积极推动各区域之间的互相合作。马来西亚在外交政策上保持中立,积极借助国际法庭来解决与邻国之间的争端,与各国关系较为友好,在世界上主要国家都设有大使馆,目前在聯合國會員國中僅不承认以色列。.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外交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陆军

来西亚陆军(Malaysian Army.;Tentera Darat Malaysia)是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的一个分支,马来西亚陆军并不像马来西亚皇家海军和马来西亚皇家空军那样冠上“皇家”的称谓;一般上,“皇家”的称谓只能由马来西亚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即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授于那些在陆军中拥有杰出表现的军团。.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陆军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

来西亚武装部队(Malaysian Armed Forces(MAF);Angkatan Tentera Malaysia(ATM))扮演的角色是保卫马来西亚国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随时应付一切可能发生的威胁;在国家内部发生动乱时,维持公共秩序;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给予援助;同时它也参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维和行动。馬來西亞在全球軍事综合力量排名中排名第28名。 马来西亚武装部队细分为以下三个分支:.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武装部队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日

来西亚日(Hari Malaysia,Malaysia Day)于每年的9月16日盛大庆祝,以纪念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的成立,但它并不是马来西亚的国庆日。它是标志着马来亚联合邦、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组成马来西亚。.

新!!: 联合国和马来西亚日 · 查看更多 »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欣达·拉贾帕克萨(僧伽罗语:මහින්ද රාජපක්ෂ,泰米尔语:மகிந்த ராசபக்ச,拉丁化:Mahinda Rajapaksa,)是一名斯里兰卡政治人物,僧伽罗族,信奉佛教,2002年2月被任命为斯里兰卡自由党领袖。在2004年4月2日,其黨“统一人民自由联盟”在2004年斯里兰卡大選获胜后,在2004年4月6日,他当选为斯里兰卡总理。在2005年11月18日当选为斯里兰卡总统。.

新!!: 联合国和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 查看更多 »

马歇尔使华

歇尔使华是美国五星上将、前参谋总长乔治·卡特里克·马歇尔在1945年底到1947年初,奉美国总统杜鲁门之命出使中国,调解国共军事冲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史有重大影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中华民国面临一次实现国内和平、施行宪政的历史机遇,同时也笼罩着国共内战的阴影。马歇尔来华就是为了调解国共军事冲突,避免中国爆发全面内战。但这次调解最终失败,马歇尔离开中国,雖調停完全失敗,但返美後受總統杜魯門支持榮升国务卿。.

新!!: 联合国和马歇尔使华 · 查看更多 »

马歇尔计划

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战争破壞後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同期類似的經濟援助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国国务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国国务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较难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想當然地拒绝了该援助计划,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财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货膨胀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余年時間裡,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关税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纳税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新!!: 联合国和马歇尔计划 · 查看更多 »

马朝旭

朝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博士。1987年参加工作,外交部第24位新闻发言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联邦特命全权大使 ,新华网。、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现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 联合国和马朝旭 · 查看更多 »

马拉维

拉维共和国(齊切瓦語:Dziko la Malaŵi;英語:Republic of Malawi),簡稱馬拉威,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南部的內陸國家,鄰接贊比亞、莫桑比克及坦桑尼亞。國土位於南緯9°45'至17°16'、東經32°35'-35°24'之間。 其首都利隆圭位於马拉维的中部。.

新!!: 联合国和马拉维 · 查看更多 »

語言復興

語言復興(language revitalization、language revival、reversing language shift)是指通過熱心人士的運動、政府的語言政策等各種手段實現某種瀕危語言或死語的復興。一個最著名的例子是希伯來語從死語恢復到以色列人日常用語的案例。其他的例子也包括了政府對瀕危語言的拯救,諸如愛爾蘭共和國振興愛爾蘭語,但是收效甚微。.

新!!: 联合国和語言復興 · 查看更多 »

諾福克語

諾福克語(英語:Norfuk,但越來越常將之拼為Norfolk)是诺福克岛上在當地居民間通行的語言。這語言乃是一種混合十八世紀英語和大溪地語成份的語言,且其最早由講皮特肯語的皮特凯恩群岛島民所引介。 由於諾福克島與外界間的旅行和交流越來越頻繁之故,諾福克語越來越不被人們所使用,然而有人努力地防止這種語言消失,他們藉由教導小孩諾福克語、出版英語─諾福克語辭典、在招牌上使用此語言和將某些觀光景點改以諾福克語相對等的名稱命名(像例如將島上之雨林步道名為A Trip Ina Stik等)等做法,以增加島民對此語言的使用。 在2007年,聯合國將諾福克語加入其瀕危語言的名單中。.

新!!: 联合国和諾福克語 · 查看更多 »

諾魯

諾魯共和國,簡稱諾魯(Nauru,瑙魯語:Naoero,英語舊稱:),是位於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島國。距离諾魯最近的國家是位於巴納巴島的吉里巴斯,在諾魯以東約300公里。諾魯的国土面积为21.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也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国家,僅大於梵蒂冈及摩納哥。瑙鲁的人口約10,500人,位居世界倒數第三,僅多於吐瓦魯和梵蒂冈。 諾魯的原住民是密克羅尼西亞人和玻里尼西亞人,在19世纪末被德意志帝國吞併成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後,諾魯成為國際聯盟託管地,由澳洲、新西兰和英国共同管治。第二次世界大战諾魯被日本佔領,作為入侵太平洋的跳板。戰後諾魯再被託管,直至1968年才獲得獨立。 縱觀20世紀上半葉,諾魯是一個由執政者掌握主要經濟資本的國家。由於諾魯是一個由磷石組成的島嶼,沉積接近地面而能進行簡單的露天採礦。1907年起太平洋磷酸鹽公司開始在島上採礦Na Nauru znajdowały się wówczas jedne z największych złóż tych skał na świecie,1919年組成英國磷酸鹽委員會;獨立後由國營的諾魯磷酸鹽公司繼續開採。直至1980年代沉積耗盡前,瑙魯仍是磷酸鹽的主要出口國;因此,瑙魯政府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間曾自誇其人均收入是所有主权国家之中最高。 可惜的是諾魯原住民並沒有充分運用這些財富,隨著磷酸鹽儲量的枯竭和採礦帶來的環境惡化,再加上管理全島財富基金的減值,瑙魯政府求助於一些不尋常的方法來獲得收入。在1990年代,諾魯成為一個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自2005年起,諾魯接受澳大利亞政府的援助,並建立一個拘留所處理非法進入澳大利亞的難民以作為回報。.

新!!: 联合国和諾魯 · 查看更多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都会向“为促进民族国家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军备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颁发诺贝尔和平奖。该奖是于1895年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分别授予在化学、物理学、文学、和平以及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进行管理,挪威议会将选出5人组成委员会决定获奖人选。诺贝尔和平奖首次颁发是在1901年,有两位获奖者,分别是弗雷德里克·帕西和亨利·杜南。每位获奖者都赢得到一枚奖牌,一份证书以及不同数额的奖金。1901年,帕西和杜南获奖了15万零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8年的773万1004瑞典克朗。和平奖每年12月10日在奥斯陆颁发,这天是诺贝尔的忌日,挪威国王将亲自向获奖者授予该奖项,是唯一一项不是在斯德哥尔摩颁发的诺贝尔奖。另一个与其他诺贝尔奖的不同点在于,和平奖经常授予组织而非个人,例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就先后三次获得该奖项。 有观点认为和平奖是诺贝尔奖中最具争议的一项,其对多位获奖者的选择受到过批评,圣雄甘地曾先后五次获得提名,但始终未能获奖。1948年他被刺杀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曾考虑追授,但最终还是没有这么做,而是决定在这年不予授奖,所给出的解释是:“没有适合且在生的候选人”。1961年,达格·哈马舍尔德在获得提名后逝世,但这时奖项尚未颁发,他也成为唯一一位获得追授的获奖者,这以后规则进行了调整,使将之后几乎不可能再有人得到追授。1973年,黎德寿拒绝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表示考虑到越南的处境,自己没有立场来接受这一奖项。莱纳斯·鲍林曾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还在1954年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唯一一位独享两次诺贝尔奖的获奖人。1989年和2010年,西藏宗教领袖十四世达赖喇嘛和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分别获奖,激起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馬拉拉·優素福扎伊于201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获奖时年仅17岁。2017年度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

新!!: 联合国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諾貝爾獎(Nobelpriset,Nobelprisen)是一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瑞典學院、卡羅琳學院和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給對化學、物理、文學、和平和生理及醫學這五方面有著傑出貢獻的人士或組織的獎項。諾貝爾獎是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並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及諾貝爾獎的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的,以表揚在經濟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士。每個獎項都由不同的委員會負責頒發: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經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文學獎經由瑞典學院頒發,生理及醫學獎經由卡羅琳學院頒發,和平獎經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每名諾貝爾獎得主都會獲得獎章、證書和獎金。1901年,首名諾貝爾獎得主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這筆獎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於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諾貝爾獎得主獲得大約10,000,000瑞典克朗。每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死忌,物理学、化学、生理及医学、文学和经济学獎項會在斯德哥爾摩頒發,而和平奖则会在奥斯陆颁发。 截至2014年10月6日,已有881人士和56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包括74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諾貝爾獎得主中,有5名得主所屬的政府拒絕讓他們前往領獎,阿道夫·希特拉禁止其中3位德國得主,分別是里夏德·庫恩(1938年化學獎得主)、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化學獎得主)和格哈德·多馬克(1939年生理及醫學獎得主),另二位則是因為受到蘇聯政府施壓而拒絕領獎的鮑里斯·巴斯特納克(1958年文學獎得主)以及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禁而無法領獎的劉曉波(2010年和平獎得主)。1964年文學獎得主尚-保羅·薩特和1973年和平獎得主黎德壽是目前仅有的兩名拒絕領獎的得主;尚-保羅·薩特拒絕獎項的原因是他拒絕所有官方獎項,黎德壽拒絕的原因則是當時越南仍陷入戰亂之中。有6名得主曾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三奪諾貝爾和平獎,是獲獎次數最多的得主。在881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46位是女性,而第一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是瑪麗·居禮(1903年物理學獎得主)。某些由於外圍因素或缺乏提名而沒有頒發諾貝爾獎的年份中原本的獎金會回撥到基金用作其他相關獎項。在1940年至1942年之間,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諾貝爾獎停止頒發。.

新!!: 联合国和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山市

山市()是日本岐阜縣北部(飛驒地方)的一個市。現在的高山市,是2005年2月1日時舊高山市合并了周邊的9個町村而成的。合并之后,該市成為日本面積最大的市町村(2179.6705平方公里),甚至超過香川縣和大阪府,相當于整個東京都的面積。該市有「飛驒的小京都」之稱,每年都有很多来自日本國內外的觀光客來此觀光。.

新!!: 联合国和高山市 · 查看更多 »

高层建筑物

层建筑物的普通意思是指具有较多层数高度较高的建筑,但是具体达到何种程度算作高层,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 联合国经济事务部在1974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按高度分为四类:.

新!!: 联合国和高层建筑物 · 查看更多 »

高地戰

《高地戰》(,The Front Line),是一部於2011年上映以戰爭為題材的韓國電影,採取1953年《朝鮮停戰協議》前的韓戰為主題,是導演繼《》和《》之後執導的第三部作品。該片曾獲選代表韓國角逐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但未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名單。此外,該片及其參與人員尚獲得了大鐘獎、、及青龍電影獎中的數個項目,《이데일리》, 2011년 10월 8일 확인.

新!!: 联合国和高地戰 · 查看更多 »

高等教育

等教育(études supérieures;Höhere Bildung;higher education;educación superior),又称专上教育(post-secondary education)是一个教育层级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一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这个层级涵盖了学园、大学、學院、神学院、理工学院、技術學院以及其他颁授学位或专业证书的学院级机构(例如專科學校)。.

新!!: 联合国和高等教育 · 查看更多 »

高級專員

級專員(High Commissioner)為數個國家或國際機構所設的官職。 在英聯邦內,高級專員指成員國間互派的最高外交使節,職能同大使。而英聯邦以外國家所設的高級專員,大多是宗主國派駐殖民地和海外領地的行政官或聯絡官,亦是一些國家的高級行政官員頭銜,例如葡萄牙的高級專員(Alto Comissário)。聯合國也設有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 高級專員的辦公機構是高級專員公署(High Commission,Alto Comissariado),英聯邦國家之間互駐的高級專員公署相當於駐在非成員國的大使館。.

新!!: 联合国和高級專員 · 查看更多 »

高智晟

智晟(),已被失蹤,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生於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桥村的窑洞,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於1996年起執業即長期替弱势群体维权,曾經代理多宗民众维权案件控告地方政府,獲中國司法部選為「中國十佳律師」,被譽為「中國良心」,美聯社指其為「中国维权律师界的领军人物」廣受尊敬,被滕彪等中國法律界人士稱為「中国维权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全民维权意识觉醒的引领人」因此遭受當局最嚴厲的迫害。 他為當局眼中的敏感個案辯護,包括法輪功修煉者、地下基督教徒以及與官員發生糾紛的底層農民和私營企業家。尤其自2004年底開始多次上書中国政府高层,要求改變對法輪功等群體的非法處理手段,並參與對法輪功學員器官遭當局活摘指控的調查,前加拿大亚太司司长大衛·喬高形容他是曼德拉和甘地的結合體,是「地球上最勇敢的律师之一」。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高的名字,在中國的搜索引擎、微博,卻是無法搜索到的"敏感詞"。2005年11月,高智晟成为基督徒並與妻子公開宣佈退出共產黨。 高智晟曾多次被中國共產黨、610辦公室以黑社会手段骚扰、「難以言表的酷刑」迫害 ,2007年4月14日,大紀元時報。2006年8月遭吊銷執照、秘密綁架並遭約4個月酷刑,北京法院2006年12月22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高智晟律师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但在緩刑期間就多次遭秘密綁架、酷刑,2007年發表〈致美國國會公開信〉描述中國人權實況、呼籲美國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不久後遭持續酷刑近兩個月。2009年2月更与外界失联近兩年,在國際壓力下2010年4月一度現身北京接受美联社采访, 后再度与外界失联20個月,美聯社因此披露高又受到長期、更嚴重的非人道酷刑。聯合國、美國國務院、英國政府、歐盟、人權觀察等多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長期聲援並持續要求中共當局無條件釋放高智晟。 周永康2014年7月落馬後,高同年8月7日三年冤獄屆滿,高雖如外界呼籲如期釋放,但身心狀況極差,BBC引述人權組織說法「高在監獄被完全摧毀」,精神、肉體都受嚴重酷刑,且被剝奪與人交流的權利,記憶、語言功能嚴重衰退。此外,高仍受到嚴密的監控,並未獲真自由。 高智晟曾說「今天我要是敗了,就再沒人會相信天理了!所以掌握天理的人祂不會袖手旁觀!所以神在和我們並肩作戰!」2006年出版《》。王丹贊高為"中國英雄"。胡佳說:“高智晟愿意帮助那些在中国社会遭遇广泛迫害的人,那些其他人不敢走近的人"。美聯社引述美國學者孔傑榮讚譽高「是一位伟大的和备受尊重的律师,他通过捍卫许多人和许多事业的权利,勇敢的寻求给官方宣称的中国"法治"赋予意义。他在国内外巨大数量的支持者将热切的希望知道他的命运。」英國《电讯报》則指,高智晟的魅力使得他被共产党認為是一个特别的威胁。法廣發表《釘在十字架上的高智晟》呼籲關注。 2016年出版秘密寫作的書籍《2017年,起來中國》,紀錄了中共對他的綁架、囚禁、酷刑,並見證到了神對他的啟示,預言中國共產黨敗亡,並就建設民主現代中國提出看法。2014年出獄後被當局持續軟禁,2017年8月被當局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新!!: 联合国和高智晟 · 查看更多 »

謝獻臣

謝獻臣(),臺灣彰化縣花壇鄉人,台灣寄生蟲醫學之父,高雄醫學院第四任院長。台大醫學院畢業,日本鹿兒島醫科大學博士,終身投入寄生蟲學研究與瘧疾防治。1949年至1957年間參與台灣瘧疾撲滅工作,1960年代多次應邀前往非洲協助寄生蟲疾病防治工作,其防疫經驗遍及全球六十多國,曾受聘聯合國衛生組織顧問。1973年出任高雄醫學院長,於1977年成立熱帶醫學研究所,為台灣第一個本土性的熱帶醫學研究所。1989年受邀擔任私立台北醫學院董事會董事長,與時任醫學院院長胡俊弘先生(創辦人胡水旺之子),共同努力合作,為往後台北醫學院改制為台北醫學大學奠定良好基礎。.

新!!: 联合国和謝獻臣 · 查看更多 »

鬥陣特攻

是一款由暴雪娱乐开发并发行的多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于2016年5月24日在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和Xbox One平台发行。 《守望先锋》把玩家分为两支队伍,每队6人、3人、1人或5人。不同模式有不同的队伍人数。玩家可从几个预定英雄人物中选择,每个英雄有自己独特属性和技能;这些英雄分为四类:突击型、防御型、重装型和支援型。队员合力保护并捍卫地图上的控制点,或在有限时间内护送载具到达指定地点。玩家获得的诸如人物造型和胜利姿势等装扮不会影响游戏。 《守望先锋》于2014年暴雪嘉年华首次亮相,并在2015年末至2016年初封闭测试。2016年5月的公测吸引了超过970万玩家。游戏发行时还用短动画视频宣传,动画介绍了游戏的故事和每个人物。根据评分汇总网站Metacritic的统计,游戏获得普遍好评,评论者称赞游戏易上手和乐趣。2016年5月游戏发售后,兩周内正式版即達到了700萬個玩家數。.

新!!: 联合国和鬥陣特攻 · 查看更多 »

魚道

魚--道(Fish way)或稱為魚--梯(Fish ladder),是為了幫助洄游性魚類能在人工的水利環境或天然屏障(例如堤壩、船閘、瀑布等)中生存的設施。多數魚道的設計是利用較平緩低矮的階梯狀水道(魚梯),使魚類能夠逆流而上,穿越如水壩等因為落差而造成的障礙。魚道中的水流必須快到能夠吸引魚隻溯溪,卻又不會耗盡魚的體力,使牠無法繼續餘下的旅程。.

新!!: 联合国和魚道 · 查看更多 »

魏道明

魏道明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2464页,字伯聰,江西省九江府德化县(今江西省九江市区)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官。中国现代史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878页.

新!!: 联合国和魏道明 · 查看更多 »

魯道夫·拉梅爾

魯道夫·約瑟夫·拉梅爾(Rudolph Joseph Rummel,)是夏威夷大學榮譽退休的政治學教授。他将自己的大半生用于收集並研究人類近代的集體暴力歷史。拉梅爾也是發展民主和平論的重要學者之一,他主張民主政府是最不會隨意殘殺其人民的政府形式,同時民主國家之間也從來不會(或幾乎不會)互相爭戰。 拉梅爾著作豐富,寫下了24本學術書籍,並且在1975-1981年間出版的《認識衝突與戰爭》(Understanding Conflict and War)中記載了他研究的主要成果。他在接下來15年裡埋頭於建構民主和平的理論,不斷加入各種新的資料和數據測試,對比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並對許多單獨的戰爭案例進行研究。1997年出版的《權力屠殺》(Power Kills)一書總結了拉梅爾的研究,其他重要的作品還包括了《》(1990)、《》(1991)、《》(1992)、《》(1994)、以及《》(1997)。拉梅爾同時也將他眾多著作中的各種圖表、摘要、和表格刊登在自己的網站上,包括他收集的參考文獻和各種統計上的資料。拉梅爾早年也曾發表過《》(1970)和《》(1976)。 拉梅爾還撰寫了《》一系列的架空歷史小說,由一個神祕的組織派遣兩名戀人傳送重回1906年,透過現代的武器和科技改變人類歷史,以將20世紀改寫為一個和平的世紀。拉梅爾在他的網站有一串廣泛的FAQ問答集,回答各種對於民主和平理論及大滅絕的問題及批評。.

新!!: 联合国和魯道夫·拉梅爾 · 查看更多 »

魯迪·朱利安尼

鲁道夫·威廉·路易斯·“鲁迪”·朱利安尼(Rudolph William Louis "Rudy" Giuliani,)是美國律師、檢察官、商人及共和黨的美国政治人物,出身於纽约州。 朱利安尼是共和黨的溫和派。最初擔任聯邦檢察官,起訴了許多高知名度的犯罪集團首腦。他接著在1994年至2001年間擔任8年紐約市市長,於市長任內致力於降低犯罪率並改善城市生活的品質。在世界貿易中心遭受恐怖攻擊的九一一事件期間,擔任市長的朱利安尼以他突出的坐鎮領導能力而聞名全球。使他被《時代》雜誌列為2001年的年度風雲人物,並且從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獲得KBE勳銜。在911事件中的指揮表現還使他獲得了「美國市長」的绰號。 自從卸任紐約市長之職位後,朱利安尼還創建了相當成功的合夥证券顧問公司。在2007年1月,正式宣布角逐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的共和黨提名,但在2008年1月30日宣佈退出。.

新!!: 联合国和魯迪·朱利安尼 · 查看更多 »

魔法老師角色列表

法老師角色列表,列舉日本漫畫家赤松健的漫畫作品《魔法老師》(又名《魔法先生》)的主要角色。譯名及人物介紹以東立出版社之中文漫畫版與木棉花國際之中文字幕動畫版為準,括號內為日文原名。聲優資料則以動畫版及遊戲版為準。.

新!!: 联合国和魔法老師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變形計 (第七季)

《變形計》第七季,是中國湖南衛視於2014年第一季度推出的真人秀身份互換節目,是2006年開播的節目《變形計》的第七季。《變形計》系列節目原先是製作人謝滌葵的招牌節目,前幾季中均有他的團隊參與製作,但由於謝滌葵於2013年負責製作熱門節目《爸爸去哪兒》,旗下團隊也大部份負責《爸爸去哪兒》,因此本季《變形計》則交給製作人梁書源與羅旭明負責,但其團隊的工作人員有原先謝滌葵帶領的《變形計》製作人員。節目原本被電視台安排在2014年1月4日星期六晚間10點播出,後於內部審核中臨時變陣安排至1月6日週一晚10點播出。變形計第七季的冠名贊助商變為美膚寶。.

新!!: 联合国和變形計 (第七季) · 查看更多 »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英语:family planning),又称家庭计划,即对生育子女的数量和时间做出计划。联合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明确规定:“计划生育方案的目标必须使夫妇和个人能自由和负责任地决定其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拥有这样做的信息和手段、确保知情选择和全面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不应采用任何形式的强迫形式。……政府的计划生育目标应针对信息和服务的不足。人口目标尽管是政府发展战略的一个合理部分,但不应以指标或配额方式强迫推行计划生育。”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历史上,20世纪晚期,东欧和秘鲁曾经对少数民族进行强制人口控制。.

新!!: 联合国和计划生育 · 查看更多 »

让-米歇尔·雅尔

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1948年8月24日生于法国里昂),法国著名电子音乐艺术家。他是电子音乐先锋,并以举办宏大的室外音乐会而闻名,在他的音乐会上常使用大量的激光、焰火等视觉效果。他是世界上最早实验电子音乐和数字音乐(數碼音樂)的艺术家,他的音乐会现场观众众多,观众数量之多,曾三次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

新!!: 联合国和让-米歇尔·雅尔 · 查看更多 »

许世铨

许世铨()籍贯不详,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问题专家。.

新!!: 联合国和许世铨 · 查看更多 »

许良英

许良英,生于浙江省临海市,中国科學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毕业于浙江大学,長期專於愛因斯坦的著作翻譯與研究工作。.

新!!: 联合国和许良英 · 查看更多 »

论永久和平

《论永久和平》(Zum ewigen Frieden),或译《永久和平论》,是德意志哲学家康德的一篇著名论文。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阐述了康德关于国际社会如何保持和平的法哲学理论。.

新!!: 联合国和论永久和平 · 查看更多 »

鮑威號驅逐艦 (DD-839)

鮑威號驅逐艦(USS Power DD-839)是美國海軍的一艘基靈級驅逐艦。.

新!!: 联合国和鮑威號驅逐艦 (DD-839)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是由扎格拉金(Загладин, В.В.),前苏联政治人物,著有《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等书。和创建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由前苏联总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巴乔夫任主持,罗马前市长瓦尔特·韦尔特罗尼任共同主持。峰会吸引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备受瞩目的领导者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组织参与。目前该峰会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常设秘书处”组织(这是一家创建于2006年、总部设在罗马和莫斯科的非营利机构)。 首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于1999年召开。.

新!!: 联合国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世界峰会 · 查看更多 »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

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俄语: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苏联及俄罗斯职业外交官,現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 拉夫罗夫1972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其后进入苏联外交部。1972年至1976年任职于苏联驻斯里兰卡大使馆。1976年回国,任职于外交部国际经济组织司。1981年担任苏联驻联合国使团一等秘书,后升任参赞、高级参赞。1988年后,他任外交部国际组织和全球事务司副主任、主任。 苏联解体后,拉夫罗夫于1992年担任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1994年任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2004年3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任命其为俄罗斯外交部长。.

新!!: 联合国和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 · 查看更多 »

谢尔盖·马蒂诺夫 (政治人物)

谢尔盖·马蒂诺夫(俄语:Сергей Мартынов,英语:Serei Martynov;),白俄罗斯外交部部长。通晓英语、法语和斯瓦希里语。 马蒂诺夫1975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长期从事白俄罗斯外交工作,曾担任过白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白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驻比利时王国大使,第一外交部副部长,白俄罗斯驻欧盟大使,驻北约大使。 2003年3月出任外交部部长一职。马蒂诺夫有两个儿子。.

新!!: 联合国和谢尔盖·马蒂诺夫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象牙

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为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犸象的獠牙,广义地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獠牙或牙齿。 象牙是一种贵重的材料,用来制作牙雕、假牙、扇子、骰子等。近代用来做装饰品或用具,如牙雕、台球、骰子、钢琴键、麻将、扣子等。塑料出现之后,在众多领域替代了象牙,但因为象牙的稀有,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 在国际范围禁止象牙贸易。.

新!!: 联合国和象牙 · 查看更多 »

象牙海岸革命戰爭

象牙海岸革命戰爭是一場從2002年9月19日開始、位於科特迪瓦的內戰。儘管這場戰爭在2004年尾時已差不多結束,但國家依然分成兩部份,當中北部為叛軍所控制,而南部則為政府所控制。 之後法軍決定介入幫助象牙海岸穩定局勢,卻導致敵意增加和攻擊外國士兵與平民事件增多。2006年局勢進入最緊張,許多謠言說法軍和聯合國已經無法控制內戰爆發。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局勢緩和時介入,但是他們發現得面對複雜情勢和眾多暴民、叛軍。2007年3月的和平協定看似終止了衝突,期望能藉由選舉解決衝突,重新整合國家。在經過6次的延期後,2010年10月終於舉行大選。.

新!!: 联合国和象牙海岸革命戰爭 · 查看更多 »

鲁康娃·泽旺饶登

鲁康娃·泽旺饶登(,) Tsering Shakya (2000)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Penguin Compas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 96-101, 108-111 and 127藏族,籍贯不详,噶厦官员。.

新!!: 联合国和鲁康娃·泽旺饶登 · 查看更多 »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赛义德鲁霍拉·穆斯塔法维·穆萨维·霍梅尼(波斯语: ,Revolutions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s,第286頁Islamic Imperialism: A History,第220頁),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大阿亚图拉),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领袖。該革命推翻了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經過革命及全民公投後,霍梅尼成為了國家最高領袖,最高領袖是憲法所創造的一個職位,是國家政治和宗教上的最高職位。 霍梅尼是一名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的瑪爾扎,但以他的政治角色最為聞名。他在著作和講道內容裡擴展了十二伊瑪目派烏蘇里派主張的「法基赫的監護」(教法學家的監護),即是伊斯蘭教法學家的神權統治。 在國外的穆斯林世界裡,他被描述為「西方大眾文化對伊斯蘭教的虛擬形象」The Shia revival: how conflicts within Islam will shape the future,第138頁。他在伊朗人質危機時支持挾持者,又頒佈追殺英國人薩爾曼·魯西迪的命令,因而聞名。霍梅尼被稱為「廣受支持、別具魅力的領袖」,什葉派學者視他為「伊斯蘭復興的戰士」。 在伊朗國內及他的國際支持者之間,他被稱為伊瑪目霍梅尼,其他人則以(大)阿亞圖拉霍梅尼指稱。.

新!!: 联合国和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 查看更多 »

鲁斯图姆·加扎利

鲁斯图姆·加扎利(رستم غزالة,)是叙利亚军事和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鲁斯图姆·加扎利 · 查看更多 »

貝達與巴尼亞斯屠殺

贝达与巴尼亚斯屠杀(英语:Bayda and Baniyas massacres)是叙利亚内战中一场发生于2013年5月的屠杀,地点在叙利亚塔尔图斯省的贝达(Bayda)和巴尼亚斯(Baniyas)。根据报导,亲阿萨德的民兵组织对逊尼派的村庄及居住的城区进行屠杀。这场屠杀据推测是为了报复反对派稍早时候的一次攻击,那次攻击造成了数名士兵丧生。在5月2日至3日,据报道有多个家庭在两起屠杀中遭到绝户,还有数千居民试图逃离。估计至少100位平民被杀害,部分人士认为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0人。人权观察组织认为在大规模处决当中有248人遇难。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大约300到450人丧生。幸存者证实是政府军在准军事武装国家防卫军的支援下进入村庄并开始“凶残的攻击行动:纵火、劫掠和杀戮”。.

新!!: 联合国和貝達與巴尼亞斯屠殺 · 查看更多 »

貝馬拉哈國家公園

貝馬拉哈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Tsingy de Bemaraha,又譯黥基貝馬拉哈)是馬達加斯加的國家公園,位於該國中西部梅拉基區,距離首都塔那那利佛約300公里,佔地723平方公里,成立於1997年8月1日,以喀斯特地形聞名,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 Category:馬達加斯加國家公園 Category:馬達加斯加世界遺產.

新!!: 联合国和貝馬拉哈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貝恩德

貝恩德爵士,KCMG,FRSA(Sir Robert Andrew Burns,),英國外交官,1965年至2003年間於外交部工作,歷任助理國務次官(亞洲)、英國駐以色列大使及副國務次官等職,1997年至2000年任第二任英國駐港總領事,後於2000年至2003年任英國駐加拿大高級專員。貝恩德1997年獲封爵士,2005年至2006年任BBC國際理事,2004年起任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校董會主席。.

新!!: 联合国和貝恩德 · 查看更多 »

財閥

財閥()通常指由某一家族的獨佔出資作為資本中心的大型綜合企業。 「財閥」一詞源自日本,約在西元1900年前後開始使用。最初是指某地的富豪,到了明治時代末期,漸漸不再限於某地,通指該富豪的家族。在現今的定義裡,財閥指某家族或者其擁有血緣關係的親戚所設立的母公司為中心,旗下擁有經營各式事業的子公司的企業集團。.

新!!: 联合国和財閥 · 查看更多 »

財政部關務署

財政部關務署(簡稱關務署)是中華民國的海關事務機構,隸屬於財政部,負責關稅稽徵、查緝走私、保稅退稅、貿易統計及接受其他機關委託代徵稅費、執行邊境管制。其最早前身為清咸豐四年(1854年)成立的「海關總稅務司署」,民國80年(1991年)2月3日更名為「財政部關稅總局」,2013年元旦合併財政部關政司後改為今制。目前下設基隆、臺北、臺中、高雄等4處海關。.

新!!: 联合国和財政部關務署 · 查看更多 »

貧窮門檻

貧窮門檻(poverty threshold)或貧窮線、貧困線,是為滿足生活標準而需的最低收入水平。一如貧窮的認定,在已發展國家裡貧窮門檻(如美國)的認定標準明顯比第三世界高。故聯合國在1993年把10月17日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全球超過12億人處於極度貧窮狀態,每天靠著不到1.5美元生活,更有24億人靠不到2美元過活,且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貧富不均日益顯著,他呼籲國際合作消除貧窮,避免社會撕裂與造成不穩定。 如何釐定貧窮門檻時常引起廣泛討論。實際上,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的貧窮門檻,但普遍來說他們都會利用單一貧窮門檻來比較經濟福利程度。在比較國際間的貧窮時常以購買力平價為基準,避免貧窮門檻因兌換率改變。因此「以少於1.5美元生活一天」解釋為「一天內購買貨物及服務的總開支少於在美國以1.5美元所能購買貨物及服務」(自行生產的貨物及服務也計算在內)。 幾乎所有社會都有貧窮的民眾。貧窮門檻是一个有用的經濟工具,可以用来统计贫困人口,并有助政府来考慮是否利用福利、失業保險去減少貧窮。 釐定貧窮門檻須要找出所有必需品總開支,即成人一年開支的平均數。此方法是評估能夠維持可忍受的生活的最少開支。其基礎源自美國貧窮門檻,並隨通貨膨脹上升。在发展中国家,最昂貴的開支常是房屋租金。因為它對貧窮門檻有很大影響,经济学家常常留意房地產市場及住屋價格。 對於不同情況,個別因素也會考慮,譬如是否單親,是否年老幼小,婚姻狀況等等。 比較世界銀行2013年報告,台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之人口比率為全球最低 (但是台灣非世界銀行成員,台灣數據來源不明);貧窮線為相對標準,係考量該國最低薪資能否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如食、衣、住、行(包括搭乘基本的交通工具)、健保等要素,無法滿足最低生存所需者,即列入赤貧。2008年世銀依據2005年購買力平價作調整,將貧窮線由1.25美元提高至1.5美元。 全球低於貧窮線之人口比率排名前10名為台灣地区(1.5%)、馬來西亞(3.8%)、愛爾蘭(5.5%)、澳洲(6.2%)、泰國及法國(7.8%)、瑞士(7.9%)、加拿大(9.4%)、荷蘭(10.5%)及沙烏地阿拉伯(12.7%)。而查德、海地與利比里亞被列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有逾8成的人口生活在赤貧的條件下。.

新!!: 联合国和貧窮門檻 · 查看更多 »

貧民窟

貧民窟又稱為貧民區(slum),一般指窮人居住之所,聯合國人居署將其定義為「以低標準和貧窮為基本特徵之高密度人口聚居區」。 這一詞語傳統上指曾一度有名望,但隨著原住民搬遷到城市中更新更好地區而衰落的屋區;現在此詞也包括發展中地區城市中有大量臨時居所的部份。 貧民窟效應為同群效應(peer effect)的一種社會現象表達,也是複雜系統冪次法則(Power Law)的一種,一般發生在老舊或相對鄰近低價社區,由住民因經濟力自然搬遷交互作用的結果,由於經濟力強者持續遷出、經濟弱勢持續遷入,並依各自經濟能力塑造居住品質,導致演替加劇。 貧民窟可以說是都市化中之一普遍現象,無論為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都面臨這種困擾,於發展中國家則特別嚴重。貧民窟常有犯罪、毒品、違章建築、垃圾、飲水等問題。 近年貧民窟數目因第三世界市區人口膨脹而大幅增加,根據一份聯合國人居署於2006年發表的報告,英聯邦國家的貧民窟住有3.27億人,即當地接近六分之一人口。在四分之一英聯邦國家之中(11個非洲國家、2個亞洲國家、1個太平洋國家),超過三分之二的市區人口居住在貧民窟,當中很多國家仍在急速地城市化。 據《BBC》報導,聯合國數據統計全球約有10億人居住在貧民窟,這就佔了全世界人口的八分之一,而全球5大貧民窟包括:巴基斯坦卡拉奇的沃蘭奇鎮(Orangi Town, Karachi, Pakistan)、墨西哥城內薩瓦爾科約特爾城(Ciudad Nezahualcóyotl。Ciudad Neza, Mexico City, Mexico)、印度孟買達拉維(Dharavi, Mumbai, India)、肯尼亞內羅畢基貝拉貧民窟(Kibera, Nairobi, Kenya),以及南非開普敦的卡耶利特沙 (Khayelitsha, Cape Town, South Africa);預計至2030年全球將約有20億人口淪於貧民窟。.

新!!: 联合国和貧民窟 · 查看更多 »

費希平

費希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遼寧省遼中縣人,國立北平大學(已併入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 费希平是中华民国第一屆立法委员,亦是台灣第一个反对党民主進步黨的創党成员,但后因國會全面改選運動與其終身職立委的身分有所衝突,加上民進黨主席黃信介操之過急,對其退職一事運作形成逼宮之勢,因此在1988年7月19日民進黨中常會後,發表不滿民進党的台獨傾向的聲明,並憤而退黨。其退黨後曾短暫持續兩岸和平工作,退職後則被家人接到美國洛杉磯,並於2003年2月逝世。.

新!!: 联合国和費希平 · 查看更多 »

費爾里·狄金生大學

费尔里·狄金生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是一所美国私立大学,创办于1942年,是新泽西州最大的私立学校。 它拥有两个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校区以及两个海外校区,并且与全世界很多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有合作项目。 费尔里·狄金生大学致力于全球教育,它拥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1000余人。同时也是美国第一所拥有海外校区的大学。.

新!!: 联合国和費爾里·狄金生大學 · 查看更多 »

費浩偉

費浩偉(Harvey Julien Feldman,),漢語直譯為哈維·朱利安·費爾德曼,是一名美國外交官,曾在香港、台灣與日本任職,在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前夕任職美國國務院的最後一任中華民國科科長(Director of the Office of Republic of China Affairs),兩國斷交後,他是台灣關係相關法案的推動者與起草人之一。.

新!!: 联合国和費浩偉 · 查看更多 »

賦稅人權宣言

賦稅人權宣言於2012年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與世界之愛和平總會所共同發起。宣言內容強調政府在對人民徵稅時,應保障人民基本人權。.

新!!: 联合国和賦稅人權宣言 · 查看更多 »

賴幸媛

賴幸媛(),臺灣臺中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中華民國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賴幸媛 · 查看更多 »

賽普勒斯問題

賽普勒斯問題是位在地中海東部的賽普勒斯島上,因為賽普勒斯島上的希臘人及土耳其人族裔問題及是否南、北賽普勒斯統一的問題。.

新!!: 联合国和賽普勒斯問題 · 查看更多 »

賈德幹

賈德幹爵士,OM,GCMG,KCB(Sir Alexander George Montagu Cadogan,),英國資深外交官及公務員,1934年至1936年任英國駐華大使,1938年至1946年任外交部常務次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1946年至1950年出任首任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賈德幹在1908年加入外交部,1923年起任國際聯盟司司長,任內支持和推動國聯的裁軍計劃,並於1930年起兼任國聯裁軍委員會委員,以及於1932年率英方代表團出席日內瓦會議商討裁軍,但因為九一八事變和法西斯力量抬升等因素,會議成果有限。1934年出,賈德幹出任英國駐華公使、1935年改任大使,任內與國民政府和蔣介石委員長等人建立良好關係,並就對華經濟援助和貸款等議題與國府展開談判。1936年,他調返外交部本部,1938年起出任外交部常務次官,在外交事務上獲得歷任首相和外相的信任,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參與制定英國的外交策略。 雖然賈德幹曾於1938年支持英揆張伯倫與希特拉簽訂《慕尼黑協定》,但1940年邱吉爾接任首相後,他仍繼續多次出席戰時內閣會議,就外交事務提供意見,還多次跟隨邱吉爾等人參與盟國的會議。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當中,他代表英方參與草擬《開羅宣言》,期間建議將宣言內東四省和台灣等地「歸還中華民國」的字眼,修訂成「當必由日本放棄」,有關建議受到中、美代表反對,最後作罷。二戰後期,他參與籌組聯合國,是聯合國創立的關鍵人物之一,並且在1944年以英方首席代表身份出席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以及於1945年的三藩市會議見證《聯合國憲章》簽署。工黨艾德禮政府在1945年上台後不久,他旋於1946年獲任命為首任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至1950年卸任,結束近42年的外交生涯。 退出外交部後,賈德幹自1951年起出任蘇伊士運河公司董事,1952年獲英揆邱吉爾委為英國廣播公司董事局主席,然而,他為免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產生利益衝突,被迫在1957年初辭去兩家公司的職務。賈德幹在1968年逝世,他在身後1971年出版的日記是研究二戰歷史的重要一手史料之一。.

新!!: 联合国和賈德幹 · 查看更多 »

賈甲

贾甲(),天津市人,大学学历,教授,为前山西省科技专家协会法人代表、秘书长。 1969年从天津插队到山西芮城,1983年到北京商学院、商业部干部管理学院学习。1986年开始做自由学者和兼职教授,推销专家服务。为各大学、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进行专题讲学和决策咨询。1996年担任山西阁奥德专家服务公司董事长,1999年当选为山西省科技专家协会秘书长,(协会简介见附件 )兼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专家报告团”负责人。 。2002年任中国科技专家联合会筹委会主任。2005年任全国专家网络中心主任,大纪元时报,2006年10月26日。 由于不满中国共产党的专制统治,2006年10月22日他借私人出国旅游的机会到达台湾,并寻求当局的政治庇护,从而开始成为媒体关注人物。2007年9月25日贾甲正式获得联合国政治庇护身份(联合国政治庇护证书见附件)。2008年6月26日贾甲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权,定居首都惠灵顿。 2009年10月22日贾甲返回中國大陸,随即被中国政府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拘捕,自由亚洲电台,2009年10月23日。 2011年5月13日贾甲被人民法院以“叛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秘密审判,判处有期徒刑8年,同时剥夺政治权利2年,在山西省晋中监狱服刑。 2017年10月21日刑满释放,落户山西太原。.

新!!: 联合国和賈甲 · 查看更多 »

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

賓臣,OBE,JP(Donovan Benson,),英國殖民地銀行家,1937年2月至1952年7月擔任有利銀行香港經理,退休後於1953年3月至1967年9月出任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主席。 賓臣1919年加入有利銀行,曾在馬來亞、新加坡和檳城等地工作前後17年,1937年2月調任香港經理,任內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年香港淪陷的時候雖然他正好身在外地,但當1945年香港重光後,他立即返回香港負責重整銀行業務。戰後,他籌劃香港總行的重建計劃,但總行新廈要到他退休後的1953年12月才告落成啟用。在任經理期間,他還曾獲港府奉委非官守太平紳士,戰後曾兩度暫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退出有利銀行後,賓臣決定以香港為家,除了擔任多家工商機構的主席和董事職務,又熱心從事社會公職,並特別關注兒童福利,當中包括在1953年至1964年出任兒童法庭法官,任內他常對犯事的貧苦家庭兒童予以特別體恤。另外,他曾任香港遊樂場協會會長、香港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參與香港青少年培育會和香港童軍總會等組織的工作。賓臣還早於1940年參與草創香港防癆會,同時出任該會義務司庫,戰後他於1948年出任該會董事一職,翌年更獲選為董事會副主席,後來於1963年出任主席,到1964年6月退休。在防癆會任職的他更會逢星期日專門到律敦治療養院的兒童病房,探望染上肺病的兒童。 熱愛賽馬和馬球運動的賓臣也曾任香港馬會主席前後14年,任內他大力推動馬會的慈善事業,他不單止促成馬會先後作出多筆捐款,而且在1959年成立香港賽馬會(慈善)有限公司,使馬會的捐款計劃變得更系統化。為了肯定馬會的慈善工作,英廷特於1960年向馬會賜予「皇家」名號,使之升格為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同時間,賓臣任內見證賽馬博彩活動日益平民化,雖然馬會唯一的跑馬地馬場在賽馬日經常滿座,惟馬場看台擴建和興建新馬場的計劃,都要在他卸任以後才得以實現。另一方面,儘管面對外圍馬的問題,但一方面香港政府否決由馬會開設場外投注站的建議,另方面賓臣也反對業餘賽馬活動職業化,結果這些建議同樣要到賓臣卸任主席後才得以落實。賓臣任內還先後發生司馬克、李路和何煒航三名騎師墮馬身亡的慘劇,皆轟動馬圈一時。.

新!!: 联合国和賓臣 (有利銀行大班) · 查看更多 »

資訊工業策進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英文譯稱: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III),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的一個財團法人機構,主要是為了推動臺灣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成立,一直以來即為中華民國政府資訊通訊相關政策之智庫,對於資訊相關政策法律制定均參與極深,其研究的項目均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典型的例子包括在1984年時,與臺灣13家資訊科技廠商簽定「五大中文套裝軟體」開發計畫,而「大五碼」(Big5)即是為「五大中文套裝軟體」所設計之中文內碼。 於1980年代資訊萌芽時期,亦參予開發中文電腦,致力推動臺灣使用電腦的普及、資訊產業的發展,以及在網際網路剛出現的1990年代初期,推動SEEDNet的成立,使其成為臺灣首家商業運作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 目前總部設於臺北市大安區科技大樓,另在臺北市松山區、南投市、高雄市,以及海外的日本等地皆設有辦事處。.

新!!: 联合国和資訊工業策進會 · 查看更多 »

贝娜齐尔·布托遇刺案

貝娜--齊爾·布--托遇刺案發生於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總理暨反對黨巴基斯坦人民黨領袖貝娜--齊爾·布--托於拉瓦爾品第參加競選集會時被一名槍手開槍擊中頸部和胸部,襲擊者隨後引爆身上炸彈。貝娜齊爾於当地时间下午6時16分傷重不治,終年54歲。包括她在內至少有20人死亡,死者亦包括警察,另有許多人受傷。她的死因有兩種說法:.

新!!: 联合国和贝娜齐尔·布托遇刺案 · 查看更多 »

贝宁

贝宁共和国(La République du Bénin,--)是非洲西部國家,旧名达荷美(Dahomey)。贝宁南濒几内亚湾,东邻尼日利亚,北与尼日尔接壤,西北与布基纳法索相连,西和多哥接壤。 贝宁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1088万,首都波多诺伏為国民议会所在地,科托努則為政府所在地。.

新!!: 联合国和贝宁 · 查看更多 »

贝鲁特中央区

贝鲁特中央区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历史和地理核心区,金融,商业和行政中心。该区已有数千年历史,传统上一直是商业,金融,文化和休闲的焦点。 它坐落在城市的北部海岸,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来此都很方便,主要道路从此通往城市的东,南,西边界,北部海岸线长约。 贝鲁特中央区在黎巴嫩内战中遭到破坏,20世纪90年代,贝鲁特中央区经历了彻底的重建和发展计划,以恢复其在该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地位。它的重建构成了当代城市最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之一。 今天,位于贝鲁特中央区的有黎巴嫩国会、黎巴嫩政府总部、贝鲁特证券交易所、联合国地区办事处、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新!!: 联合国和贝鲁特中央区 · 查看更多 »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又名萨布拉-夏蒂拉大屠杀(مذبحة صبرا وشاتيلا,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是黎巴嫩内战和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发生于1982年9月16日至9月18日的一场大屠杀,事发地点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萨布拉街区和邻近的夏蒂拉难民营,凶手是黎巴嫩长枪党旗下的基督教民兵组织,并有以色列国防军提供协助。遇难人数大约在762人至3500人之间,绝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 这起大屠杀被视为是对新当选的黎巴嫩总统、同时也是黎巴嫩长枪党领导人的巴希尔·杰马耶勒遇刺事件的报复行动,而巴勒斯坦民兵组织则被错误地认定为是这起暗杀事件的凶手。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试图消灭以当地为据点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到了1982年年中,在的监督下,在贝鲁特西部战斗之后几周内巴解组织撤出了黎巴嫩,之后不久这场大屠杀便发生了。屠杀发生时,多支武装力量——以色列国防军、黎巴嫩长枪党和南黎巴嫩军——都在萨布拉-夏蒂拉附近,这些武装正在利用多国部队刚刚撤走包围这贝鲁特穆斯林聚居区的阵地的机会重新部署。以军在巴解组织撤出后紧接着就推进至了贝鲁特西部,这被视为是违反停火协议的举动,也使得黎巴嫩长枪党能够展开对穆斯林聚居区的暴力突袭。以色列国防军包围了萨布拉-夏蒂拉地区并在其出口部署军队以防止居民逃离,以求血洗。并且在大屠杀发生期间应长枪党的要求在夜间发射照明弹,方便前者進行屠杀。 在屠杀事件参与者中,有一个被称为“”的团伙,由情报机构主管以及与以色列摩萨德联络官从那些因不服从命令或涉及犯罪而被开除出黎巴嫩力量的成员中招募的暴徒。这场大屠杀被普遍认为是由荷拜卡直接下令执行的(荷拜卡后则从政,长期在黎巴嫩议会活动并担任多个部长级职位)。荷拜卡的家人和未婚妻则在1976年中死于巴勒斯坦民兵组织及其黎巴嫩的盟友之手,而达穆大屠杀又是对当年初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穆斯林遭到基督教民兵组织屠杀()的报复。其他卷入大屠杀的长枪党领导人包括来自黎巴嫩南部的约瑟夫·艾德、长枪党宪兵队的Dib Anasta、来自贝鲁特东部的Michael Zouein和Maroun Mischalani。总共有300到400名基督教民兵直接参与到了屠杀中,其中有一些是来自哈达德上校的南黎巴嫩军。1983年,由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助理和联合国大会主席的肖恩·麦克布赖德担任主席的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认为以色列作为此地区的占领者,阻止此地区发生屠杀本应是其责任,需对此次事件负责,并认定这是一起反人道的种族灭绝事件,被委托调查这起事件的以色列贝鲁特难民营屠杀事件委员会发现以色列军队清楚地意识到这场大屠杀正在进行,且不僅沒有阻止還參予其中幫助屠殺平民。因此,以色列对大屠杀负有直接责任,而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需对“忽视大屠杀和复仇事件的存在可能性”负有个人责任,这迫使其引咎辞职。.

新!!: 联合国和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联合国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Félix Houphouët-Boigny Peace Priz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一个奖项,旨在“表彰遵照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章程,为促进、寻求、保护或维护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的在世个人和公共或私有团体或机构”。该奖项以科特迪瓦首任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的名字命名。.

新!!: 联合国和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 查看更多 »

贾古玛

贾古玛(Shunmugam Jayakumar,),新加坡淡米尔人,前任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部长,人民行动党籍東海岸集選區勿洛的國會議員。 - 新加坡.

新!!: 联合国和贾古玛 · 查看更多 »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1952至1970年埃及實際最高領導人。 纳赛尔被认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领导人之一。他執政期間,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倡导者。.

新!!: 联合国和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 · 查看更多 »

贾斯汀·纳普

贾斯汀·安东尼·纳普(Justin Anthony Knapp,),网名Koavf,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波利斯,维基百科编者。他是第一个在维基百科编辑次数达到100万次的维基人。截至2015年7月,纳普的编辑次数接近150万。2012年4月18日至2015年11月1日,纳普在中排名第一。.

新!!: 联合国和贾斯汀·纳普 · 查看更多 »

贖罪日戰爭

贖罪日戰爭(מלחמת יום הכיפורים;又稱第四次中東戰爭、齋月戰爭、十月戰爭)發生於1973年10月6日至10月26日,起源於埃及與敘利亞分別攻擊六年前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戰爭的頭一至兩日埃敘聯盟佔了上風,但此後戰況逆轉。至第二周,敘軍退出戈蘭高地。在西奈,以軍在兩軍之間攻擊,越過原來的停火線蘇伊士運河。直到聯合國停火令生效為止,已經殲滅了一隊埃及軍隊。 戰爭對多個國家有深遠的影響,相比六日戰爭埃敘約聯盟的慘敗,阿拉伯世界為戰爭早期的進展,心理上感到安慰。這種心態為未來的和平進程以及埃及的門戶開放政策舖路。《大衛營和約》令以埃關係正常化,埃及成为首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同時埃及幾乎完全脫離蘇聯的勢力範圍。.

新!!: 联合国和贖罪日戰爭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联合国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越南建交列表

截至2016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已同18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包括186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巴勒斯坦和西撒国。.

新!!: 联合国和越南建交列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共和国

越南共和国()常简称为南越,是越南南方越南国政权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而改制建立的总统制共和国,首都为西贡(今胡志明市),首任总统为吴廷琰,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87个国家的外交承认。越南战争中,南越与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1975年為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所滅。 越南在1887年成为法国殖民地,二战期间又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建立共产主义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法国爆发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1949年,反共势力在越南南方扶持阮朝废帝保大帝成立越南国,与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对峙。1955年,首相吴廷琰通过1955年越南公民投票取代保大帝成为南越的国家元首,建立越南共和国。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美国称之为“越共”)成立,号召推翻越南共和国政权,在南方乡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从事颠覆活动,北越政府则通过胡志明小道对其进行支援。南越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的控制,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因而决定在南越实施“特种战争”清剿越共。1963年11月1日南越军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並槍殺了吳廷琰,新上台的军政府不甚稳定,南越政局一时陷入持续约一年半的混乱局面。期间的1964年发生北部湾事件,美国的林登·约翰逊总统派兵对北越作战,越战全面升级。直至1965年6月14日阮文绍上台执政,南越政局才有所缓和。 1973年美国、北越、南越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签署《巴黎和平协约》,不久后美军基本撤离越南,越战成为南北越双方的决战。1975年,越南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勢、攻占首都西贡,越南共和国灭亡。越共之后建立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并改西贡为胡志明市。1976年,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领导下,越南南方共和国与之合并,统一为如今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新!!: 联合国和越南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越南现代史年表

越南现代史年表是1945年以后的越南历史年表。.

新!!: 联合国和越南现代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是1976年北越解散南方民解的临时政权,组成全国政府,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的历史。这是越南战争之后,越南重新统一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1973年3月美国撤退。1975年4月,北越军队占领南越首都西贡,越南战争结束。 1977年,越共四大确定了亲苏联的方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转趋冷淡。1978年,由于越南政府在前南越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导致大批越南华侨逃离越南。1978年11月,鉴于统治柬埔寨的赤棉曾侵入越南富国岛并屠杀在柬埔寨越南裔公民,越南人民军入侵柬埔寨,柬越战争爆发,越军迅速攻克柬埔寨首都金边并且扶植了名为柬埔寨人民共和国的亲越傀儡政权,但联合国一直不承认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79年1月,越南与苏联签订了《越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越军侵占柬埔寨后,在柬泰边境地区部署重兵,多次以种种借口对泰国发动军事入侵,使泰国边境地区人民生命财産遭受严重损失,泰国军队分3路痛击来犯之敌,经过13天的激烈战斗,击毙越军200多人,击伤30多人;俘虏40多人,并被全部逐出泰国领土。1979年2月,因为与中国的边境争端,同时中国为报复越南入侵并消灭柬埔寨的赤棉政权,而引发中越战争,中国军队在攻入越南北部的谅山、高平、老街三个省会后,于3月中旬撤军回国。此后,中越边境冲突仍不断发生,绵延达10年之久。 1986年,执政的越南共产党开始改变其经济政策,学习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投资的模式,此政策称为革新开放。1989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越南同年从柬埔寨撤离全部军队,中越边境冲突亦告结束。1991年,越南共产党代表团访问中国,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1995年7月,越南与美国建交。.

新!!: 联合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新!!: 联合国和越南歷史 · 查看更多 »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为受美国等民主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對抗受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为深远的戰爭,最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

新!!: 联合国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超商無戰事

《超商無戰事》是竿尾悟的漫画作品。從少年画報社的漫画雜誌《YOUNG KING OURs》2007年1月号開始連載,已完結。.

新!!: 联合国和超商無戰事 · 查看更多 »

超级大国

超級大國(英语:superpower),又稱超級強權、超級強國,是國際社會體系中,國力處於第一級水準的國家。超級大國擁有較大的影響國際事件的能力,並能夠向全世界投射军事力量。「超級大國」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普及於冷戰時代,最早指英国、蘇聯和美國三个大国;冷戰时期随着大英帝国的瓦解、殖民地紛紛脫離及衰弱,改为即指美国與苏联两大国。.

新!!: 联合国和超级大国 · 查看更多 »

超级大国2

《超级大国2》(SuperPower 2),又译作《超级力量2》,一款由DreamCatcher Games开发的即时战略游戏。 游戏玩家可以选择193个联合国承认的国家或地区,於2001年開始,可以完成剧本,也可以自定义游戏的目标;电脑则控制除玩家所选的其它国家。玩家可在游戏中用政治、軍事及經濟三方面去提升國家的力量,例如用政治地位恐嚇敵國,用導彈、軍隊及核彈去襲擊敵軍或利用經濟制裁敵人。玩家目的是稱霸全球,若被打敗、人民反抗、國家崩潰甚至因核戰而導致世界毀滅都會結束遊戲。.

新!!: 联合国和超级大国2 · 查看更多 »

超時空要塞系列年表

以下皆為Macross系列作品的虛構歷史,主要以日本與河森正治承認及公開的年表為主。近年《Macross Ace》的「超時空歷史年表」,以及「30週年Macross超時空展覽會」的「Macross History」已將《超時空要塞II:再愛一次》相關歷史整合納入。.

新!!: 联合国和超時空要塞系列年表 · 查看更多 »

跨大陸國家列表

跨大陸國家又被稱為洲際國家。「大陸」的定義對特定國家可能不同,除了利用地理關係區隔外,有時會因為政治、經濟及文化標準作區分。如俄羅斯,其歷史重心、人口(72%)、政經活動聚集於歐洲,但其大部分國土(71%)是在亞洲。.

新!!: 联合国和跨大陸國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路易丝·弗雷歇特

路易丝·弗雷歇特(Louise Fréchette,)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职业外交家。她曾于1966年获“巴齐尔·莫罗学院”文学士学位;1970年,获“蒙特利尔大学”历史系文学士学位;1978年,获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经济学研究生文凭;1993年,获哈利法克斯的“圣玛利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自1998年3月2日起,弗雷歇特成为第一任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2006年3月31日任期结束。.

新!!: 联合国和路易丝·弗雷歇特 · 查看更多 »

鹿儿岛市

鹿儿岛市()是位于日本九州岛南端的一个城市,是鹿儿岛县的縣廳所在地,也是鹿儿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數佔了全鹿兒島縣的35%,同時也是九州地方人口是第四多的城市,次於福岡市、北九州市、熊本市。鹿兒島市亦是全國人口第二多的中核市,次於千葉縣船橋市。 鹿儿岛市位于薩摩半島的東北部,也是全鹿儿岛县的中央地区,东部臨鹿兒島灣,隔著海灣的火山島櫻島也屬於鹿儿岛市,櫻島至今仍然持續有火山活動,也使得鹿兒島市成為世界上少數緊鄰活火山的大城市。 主要產要為饮料、饲料、烟草、食品加工和出版印刷。.

新!!: 联合国和鹿儿岛市 · 查看更多 »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新!!: 联合国和麥加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联合国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麦加帝斯

麥加帝斯(Megadeth)是美國的鞭擊金屬樂團,1983年其核心人物戴夫·馬斯泰恩被金屬製品開除後兩個月,與貝斯手成立於加州洛杉磯。該樂團是美國鞭擊金屬界的先驅,他們與金屬製品、超級殺手、炭疽並稱為「鞭擊金屬四巨頭」(有時稱作四大鞭),對鞭擊金屬的發展與普及有極大貢獻。樂團成員變化頻繁,戴夫·馬斯泰恩是其核心人物,也是唯一不變的成員。音樂特色為節奏快速、編曲複雜、高技術性,歌詞多描述死亡、戰爭、政治和宗教。 1985年透過獨立廠牌發行首張專輯《》,獲得商業成功和樂界好評,因此被更大的廠牌國會唱片簽下,於1986年發行出道專輯《》,這張專輯對金屬樂界影響深遠。儘管樂團在鞭擊金屬界占有一席之地,成員間的不合與藥物濫用問題,為此時期的樂團帶來負面名聲。 樂團陣容穩定後,發行了數張達白金銷售量的唱片,包括《》(1990)和《》(1992)。這些專輯和世界巡演令樂團廣為人知。由於馬斯泰恩手臂麻痺,樂團曾於2002年短暫解散過。2004年樂團復出時,創團貝斯手艾利弗森缺席,因為他與馬斯泰恩於解散期間曾對簿公堂,後來兩人解除心結,於2010年重返樂團。自2005年起,樂團多次舉辦了自己的音樂祭。 截至2014年,樂團已於全球賣出五千萬張專輯,十五張錄音室專輯中有五張在美國獲頒白金唱片認證。共獲得十二次葛萊美獎提名,在2017年獲得「」。樂團的吉祥物常出現於專輯封面,2010年後也出現於演唱會。樂團的音樂和歌詞都引起爭議,甚至令演唱會取消和專輯被禁。當中有兩首歌曲的音樂錄影帶遭到MTV頻道禁播,因為這兩首歌的影像被認為有鼓勵自殺的意味。.

新!!: 联合国和麦加帝斯 · 查看更多 »

麦卡锡主义

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是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指控他人不忠、颠覆、叛国等罪。它也指“使用不公正断言、调查方式,特别是对持异议者和批评者进行打击。” 在麦卡锡时代,不少美国人被指为共产党人或同情共产主义者,被迫在政府或私营部门、委员会等地接受不恰当的调查和审问。被怀疑的主要对象是政府雇员、好莱坞娱乐界从业人士、教育界、工会成员。虽然没有足够证据能证明任何事实,但嫌疑人依然被定罪,而个人的真实或可疑的左派组织或信仰都被大肆夸张。许多人因此失去工作,事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有人甚至被监禁。绝大多数被定罪者事后都得到了平反,法案被判违宪,解职令被判非法或准许申诉。 麦卡锡主义最著名的例子包括参议员麦卡锡自己的演讲、调查和听证;好莱坞黑名单,以及众议院非美调查委员会(HUAC);以及J·埃德加·胡佛领导的FBI所做的形形色色反共运动。麦卡锡主义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和文化影响,触及了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美国大摩擦和大争论的来源之一。 许多保守主义者认为该词汇是不合适的,是对麦卡锡神化的贬义词。.

新!!: 联合国和麦卡锡主义 · 查看更多 »

麦逊宫

麦逊宫(Mansion House) 是菲律宾总统的夏季官邸,位于该国的夏都,吕宋岛北部山区的碧瑶,海拔。.

新!!: 联合国和麦逊宫 · 查看更多 »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narcotic),又称麻醉品、麻藥,最早泛指能夠導致人類進入睡眠、昏迷或無知覺狀態的藥品。在美國,它被用來指稱鴉片類藥物,如鸦片、海洛英、吗啡、杜冷丁,或是鴉片類藥物的衍生物,如可待因酮(oxycodone)、氫可酮(hydrocodone)。因此,這個名詞在現代具有負面意思,通常被用來指法律上禁止使用的藥品,也就是毒品(poison drugs)。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构成毒品的两大来源,联合国制定有《麻醉品单一公约》以控制吸毒问题。.

新!!: 联合国和麻醉药品 · 查看更多 »

車輛國籍代碼列表

車輛國籍代號最初是依據1949年與1968年舉行的聯合國道路交通會議議後呈報給秘書長的決議案,制訂作為車輛在國際交通場合時的明確國籍標記。現今的列表所使用的國家代號,部分參考自ISO 3166國際標準所制訂的國碼列表,但並不完全一致,使用一到三個不等(偶有四個的特例)的英文字母組合而成。制訂此代號原本的用意是考慮到外國車輛駛入另外一個國家時,除了原國籍發放的車牌號碼外,利用國籍代號來辨識其所屬註冊國避免混淆。雖然國籍代號的制訂範圍包含全世界各地的聯合國會員國與部分特殊行政區,但由於車輛鮮少會在島嶼或獨立的大陸國家之間互相往來,因此這代號系統最常見於歐洲的車輛上。 正式標示車輛國籍代號的方式,是以全大寫正楷粗體的英文字,將標有國籍代號的橢圓形白色金屬牌或貼紙,貼在車尾靠近原車輛牌照附近的位置。.

新!!: 联合国和車輛國籍代碼列表 · 查看更多 »

黎吉生

黎吉生(Hugh Edward Richardson,),英国圣安德鲁斯人,英国外交官、藏学家。其研究领域主要为吐蕃历史,尤其重视碑刻。他被稱為「現代藏學之父」。.

新!!: 联合国和黎吉生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新!!: 联合国和黎巴嫩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历史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裡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后来,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统治。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新!!: 联合国和黎巴嫩历史 · 查看更多 »

黎巴嫩地理

黎巴嫩是一个西亚国家。.

新!!: 联合国和黎巴嫩地理 · 查看更多 »

黎廣德

黎廣德(Albert Lai Kwong-tak),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及現任政策召集人,長春社前任主席及現任理事,公民黨創黨黨員及創黨副主席,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及香港無國界工程師創會主席。.

新!!: 联合国和黎廣德 · 查看更多 »

黎恩灝

黎恩灝,天主教徒,社運人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政治與行政學)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社會學)科學碩士。他2010年獲選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第四十屆會長,任內堅持新民主女神像落戶中大。同年參與八十後反特權青年的反政改集會和行動。2011年10月起出任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推動人權議題,組織遊行抗爭,先後參與外傭居港權爭議、警權過大、2012年特首選舉等議題。該屆七一遊行,大會宣布有四十萬人參加。及後他獲志奮領獎學金,負笈英倫,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政治社會學碩士。期間和民間團體出席2013年3月聯合國審議中國/香港實施《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聆訊。他畢業後回港先在教會機構工作,後於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助教和於香港公開大學 及明愛專上學院作兼任講師 ,亦協助民主教室和社運團體的研究工作。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律學院博士候選人,評論文章散見香港印刷和網絡媒體。.

新!!: 联合国和黎恩灝 · 查看更多 »

軍火之王

《軍火之王》(Lord of War)是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电影,导演是新西兰人安德魯·尼可,于2005年9月16日在美国上映。影片的DVD版本于2006年1月17日在美国发行。.

新!!: 联合国和軍火之王 · 查看更多 »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舊名:黃宏成、黃宏成台灣阿成、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台灣作家,生於桃園縣中壢市內壢里(今桃園市中壢區),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系,曾參選嘉義市議員。.

新!!: 联合国和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 · 查看更多 »

黃一展

黃一展(),台北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碩士。現任職於聯合國資訊與通訊科技辦公室(OICT),常駐於曼谷,負責維和部隊後勤管理與數據分析。.

新!!: 联合国和黃一展 · 查看更多 »

黃紀男

黃紀男()出生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1939年日本東京大學政治­科畢業後,返臺於臺灣總督府文教局任職。 1945年臺灣被中國國民黨政府接管之後,由於人民生活的惡化與官方的腐敗,使其逐漸傾向於台灣獨立思想;此時他也與主張台灣獨立的廖文毅有所接觸。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黃紀男先到上海拜訪廖文毅,但只見到其二哥廖文奎,並至南京拜訪司徒雷登,10月15日返台。12月底再度抵達上海,並於隔年(1948年)1月抵達香港,與廖文毅宣傳台灣託管論,主張台灣由聯合國託管後再進行公民投票獨立,並且與謝雪紅等人發生激辯。黃紀男更於2月28日參與創辦戰後台灣島外的第一個台灣獨立運動組織「台灣再解放聯盟」,並擔任秘書長。同年4月,受廖文毅之命,與陳梧桐一起到日本活動,拜會國會議員倉石忠雄、首相蘆田均、國會議員藤山愛一郎、美國合眾社遠東支社社長霍爾布萊特(Earnest Horbright)、麥克阿瑟、國會議員尾崎行雄、朝日新聞社社長緒方竹尾和在日台灣人。其中,藤山與尾崎相當支持台灣獨立。1948年底,黃紀男才回香港。後廖文毅前往日本東京,黃紀男轉回台灣密謀台灣獨立運動。 1950年5月,黃紀男便因主張台灣獨立被捕,判刑12年並移送綠島;1956年因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陳哲民返台,黃紀男減為9年有期徒刑。1962年,黃紀男重新與在日本東京籌措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廖文毅取得聯繫,為警總破獲,並於1965年1月被判死刑;廖文毅回台後於1965年12月特赦出獄。 廖文毅返台之後,擔任曾文水庫副主任委員。黃紀男出獄後便到曾文水庫工作。日本工程師在台日之間來來往往,常會帶些日本的新聞或雜誌來台,有些會報導台灣和中國情勢的消息。有一次,鍾謙順從謝聰敏處拿到一批有關1970年4月24日蔣經國在美國遇刺的報導資料到曾文水庫,黃紀男讀後放在抽屜中,竟遭有心人士撬開,拿去密告。1972年6月12日,黃紀男被捕,被判有期徒刑15年,1982年,獲減刑出獄,是黃紀男第三度入獄。總計黃紀男從事台灣獨立運動,在白色恐怖年代曾三度入獄,服刑長達24年。 民進黨成立後,黃紀男以高齡擔任民進黨第一、二、三屆的仲裁委員­,並且在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2003年5月過世。.

新!!: 联合国和黃紀男 · 查看更多 »

黃默

黃默,現任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台灣知名政治學者、人權活動家,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前主任、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研究領域包括西洋政治思想、當代英美政治哲學、人權哲學、人權教育、國際人權法與人權運動、國際人權保護、聯合國與人權保障。.

新!!: 联合国和黃默 · 查看更多 »

黃龍植

黃龍植(황용식,),韓國外交官、學者,前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及韓國駐突尼西亞大使。黃氏出身自大邱,1973年考入外務部(今韓國外交部),至海外館處任秘書、參贊、公使,曾駐地點包括奧地利、菲律賓及聯合國辦事機構所在的美國紐約及瑞士日內瓦,於本土則擔任過外務部課長、企劃官,官員及大邱市府諮詢大使等職。除奉派台、突兩地領導駐館館務之外,亦曾任教於韓國嶺南大學及。.

新!!: 联合国和黃龍植 · 查看更多 »

黃朝琴

黃朝琴(),出生於臺灣嘉義縣鹽水港(今臺南市鹽水區),中華民國外交、政治人物。早年留學日本期間,參加抗日運動,鼓吹民族思想;並負笈美國,研究國際公法,學成後赴中華民國,任職外交部。戰後,歷任省議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等職,主持臺灣省議會近二十年,為台灣1950年代「半山」派的政治人物代表。另外,雖然非建築專業出身,但黃朝琴對於建築有其獨到的見解與興趣,曾被稱為「無執照的建築師」。與連震東、黃國書、林頂立等人都是台灣的「半山」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黃朝琴 · 查看更多 »

黃敦友

黃敦友(Tunyow Huang,),台灣台中市外埔區人,是台灣知名微體古生物學家,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曾擔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中國石油公司副總地質師、中華民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礦業協進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諮議委員,曾獲頒行政院第一屆傑出科技榮譽獎。.

新!!: 联合国和黃敦友 · 查看更多 »

黑山历史

黑山的历史开始于中世纪早期。.

新!!: 联合国和黑山历史 · 查看更多 »

黑山建交列表

2006年5月21日,在黑山独立全民公投中,独立派获胜。同年6月3日,黑山宣布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共同体,成为主权国家,并于当年6月28日成为联合国第192个成员国。绝大多数国家已承认黑山的主权国家地位。 截至2017年9月6日,黑山已同183个国家建交,其中包括179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梵蒂冈、马耳他骑士团、科索沃和巴勒斯坦。.

新!!: 联合国和黑山建交列表 · 查看更多 »

黑山經濟

黑山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導,目前正處於經濟轉型。此巴爾幹小國的經濟正從南斯拉夫內戰、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後工業萎縮和聯合國經濟制裁中復甦。.

新!!: 联合国和黑山經濟 · 查看更多 »

黑骸

。是由P.A.WORKS原創製作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於2016年4月7日至9月29日首播來自北日本新聞發行的2016年2月26日版第36面「県内舞台ロボットアニメ 4月からテレビ放映 南砺のP・A・WORKS制作」。。.

新!!: 联合国和黑骸 · 查看更多 »

黑豹 (電影)

《黑豹》(Black Panther)是一部於2018年上映的美国超級英雄電影,劇情改編自漫威漫畫旗下同名漫畫人物故事。漫威工作室製片,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負責發行,本片为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的第十八部电影。瑞恩·庫格勒執導,同時也與喬·羅伯特·科爾共同編劇。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飾演帝查拉/黑豹,其他演員包含麥可·B·喬丹、露皮塔·尼永奥、、马丁·弗瑞曼、丹尼爾·卡盧亞、莉蒂西亞·萊特、溫斯頓·杜克、安琪拉·貝瑟、佛瑞斯·惠特克及安迪·瑟克斯等人。 主要攝影於2017年1月開始進行,地點包括的工作室、和韓國釜山,並於同年4月殺青。 《黑豹》於2018年1月30日於好萊塢舉行全球首映禮,並於2018年2月16日在美國上映。本片成為了2018年北美第二高電影和史上票房第九高電影。.

新!!: 联合国和黑豹 (電影) · 查看更多 »

黄华 (政治人物)

华(),河北磁县人,中國外交家,燕京大学毕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是中共第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屆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新!!: 联合国和黄华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黄山

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主体以花岗岩构成,最高处莲花峰,海拔1864米。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故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七日改为“黄山”。 黄山徽派内涵深广,是中国三大区域文化(藏学、敦煌学、徽学)之一,涵盖了哲、经、史、医、科、艺诸多领域。 明朝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赞叹说:“五嶽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嶽”。徐霞客评黄山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并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奇山”。1979年邓小平游览黄山,说“这里是发展旅游的好地方,是你们发财的地方,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黄山198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6年黄山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且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1990年12月黄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2015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首批最佳管理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

新!!: 联合国和黄山 · 查看更多 »

黄岩岛主权问题

黃岩島主權問題(黃岩島在菲律宾又名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和菲律賓就黄岩岛之主權歸屬而產生的一連串主權問題和衝突。各方皆主張對該地擁有主權,屬於南中國海領土爭端一部分。 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新!!: 联合国和黄岩岛主权问题 · 查看更多 »

黄鸣

鸣(),男,江苏泰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黄鸣现为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唯一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法》主要提案人。 黄鸣是太阳热能领域中一位具远见、具奉献精神且充满热忱的企业家和变革者。他在中国德州市建立了太阳谷,这个全国和全世界的范例旨在将太阳能用作“化石燃料、核能”的一个可行的替代品。2005年,在中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过程中,黄鸣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典范,展示出个人能够在防止不断恶化的气候混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新!!: 联合国和黄鸣 · 查看更多 »

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演,1941年被改寫成交響樂合唱,為中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的重要作品。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后期因江青的建议,被殷承宗等音乐家改编为《黄河协奏曲》,后来又出现了有石叔诚版的《黄河协奏曲》,1975年中央樂團對其進行大幅度簡化改編,流行至今。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黄河大合唱》在台湾“戒严时期”曾经被禁止演奏。.

新!!: 联合国和黄河大合唱 · 查看更多 »

鼠鲨

鯊(學名:Lamna nasus),又名大西洋鯖鯊,是鼠鯊科的遠洋大型鯊魚。鼠鯊被認為是處於易危至滅絕的狀況,歐洲聯盟建議將鼠鯊列入聯合國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

新!!: 联合国和鼠鲨 · 查看更多 »

輪船招商局

輪船招商局(簡稱招商局)是中國晚清的洋務運動時期以官督商辦模式創辦的航運企業,也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公司概念經營的企業之一,由李鴻章等人在1873年1月17日於上海成立。1949年兩岸分治後拆分為招商局集團與陽明海運集團,前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中央企業之一,後者則由兩岸分治後跟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的「招商局輪船」改組擴展而來。.

新!!: 联合国和輪船招商局 · 查看更多 »

輔仁大學

天主教輔仁大學(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通稱輔仁大學、輔大(FJCU、FJU),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的私立天主教大學。初由本篤會於1925年建校北京,1933年改聖言會接辦,1952年一度停辦後,復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於1961年在臺復校。現址新北市新莊區,毗鄰捷運輔大站,設有12個學院、輔大醫院及若干博物館、圖書館與研究院。 輔大直屬教廷督導,現為同名法人體系一員及亞洲博雅大學聯盟、EUTW七校聯盟、優久聯盟創始成員,享有高度募款力及高度國際性。固定入選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並發行全臺唯一A&HCI期刊。輔大校友涵蓋多國院士、各級政要、外交官、作家及影視名人在內,至今已達18萬餘人。.

新!!: 联合国和輔仁大學 · 查看更多 »

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友列表,係知名輔大校友/輔大人的集成資料。本條目將校友粗分為數大類,除了特例,各分人物不重疊。 以下畢業年份係采民國紀元。 畢業系所以畢業時名稱為主。.

新!!: 联合国和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輕裝甲機動車

輕裝甲機動車(日语: 軽装甲機動車)是陸上自衛隊普通科配備的輕裝甲車輛。2002年(平成14年)服役。 陸上自衛隊伊拉克重建派遣時大量使用也被外界注意。軍中也有用(Light Armoured Vehicle)英文縮寫暱稱「LAV」。.

新!!: 联合国和輕裝甲機動車 · 查看更多 »

轨距

-- 軌距(track gauge)亦即軌道距離,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之間的距離,以鋼軌的內距為準。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1435毫米(4呎8吋半)為標準軌距,又稱國際軌距。通常,比標準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標準軌窄的稱為窄軌。一般窄轨铁路适用于山路,而宽轨铁路则有更好的高速稳定性。 雙軌距或多軌距鐵路舖有三或四條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

新!!: 联合国和轨距 · 查看更多 »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uman Space Flight)或称国际载人航天日,即每年的公历4月12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一个国际日。 联合国简体中文官方网站上使用的名称是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中国大陆媒体(如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为国际载人航天日。.

新!!: 联合国和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 查看更多 »

龚普生

龚普生()女,安徽合肥人,生于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龚普生 · 查看更多 »

龍王行動

龍王行動,是緬甸獨裁者奈温于1970年代在若開邦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目的是清除盤據在那裡的羅興亞人聖戰者。奈温指聖戰者叛變,意圖建立伊斯蘭國家。 1978年2月6日在實兌地區Sakkipara村開始行動,同情叛亂分子的羅興亞人遭到緬甸軍隊大規模的逮捕和拷打,行動超過三個月,大約20萬到25萬羅興亞人逃往鄰國孟加拉國,在聯合國承認他們是難民後,開始了救援行動。其中同為穆斯林的孟加拉国政府為他們提供臨時棲身的營地。 Category:1978年缅甸 Category:1978年军事 Category:若开邦历史 Category:罗兴亚人 Category:缅甸政治事件 Category:20世纪亚洲屠杀事件 Category:各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行 Category:緬甸戰爭罪行.

新!!: 联合国和龍王行動 · 查看更多 »

辽宁鸿祥实业集团

辽宁鸿祥实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是一家主营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集团公司。.

新!!: 联合国和辽宁鸿祥实业集团 · 查看更多 »

达尼洛·图尔克

达尼洛·图尔克(Danilo Türk,)是斯洛文尼亚总统。他也是一名律师和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达尼洛·图尔克 · 查看更多 »

达尔富尔战争

達爾富爾战争(الحرب في دارفور)发生在苏丹共和国西部的達爾富爾,交戰方主要分別為遊牧的巴加拉族組成的牧民武裝部隊,以及巴加拉族以外的定居部落。蘇丹政府否認自己支援牧民武裝部隊,也否認與其聯手針對富爾人、札加瓦人與馬撒利特人等民族,進行有系統的攻擊行動。這場衝突開始於2003年7月,與主要為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衝突的第二次蘇丹內戰不同,在達爾富爾的居民以穆斯林為主,絕大多數的達爾富爾居民、牧民武裝部隊、蘇丹喀土穆政府官員都是穆斯林。 關於是次衝突的死亡人數有許多不同的估算,但都同意數字大約在數十萬之間。聯合國引用國際公義聯盟的估計,表示衝突進行的期間,已有45萬人死於暴力與疾病之下,大多數非政府組織的估計數目大約是20萬到超過40萬不等。蘇丹政府則宣稱共約9000人死亡,然而這個數字並不符合事實。到2006年10月為止,已有約250萬人流離失所。不少媒體均以「種族清洗」及「種族滅絕」來形容這場衝突,美國政府也把事件定性為「種族滅絕」。.

新!!: 联合国和达尔富尔战争 · 查看更多 »

达格·哈马舍尔德

达格·亚尔马·昂内·卡尔·哈马舍尔德(Dag Hjalmar Agne Carl Hammarskjöld,),瑞典外交家和作家,从1953年4月到逝世前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他於1954年起接替其父親獲選為瑞典學院成員第17席,並於1961年獲追授諾貝爾和平獎。哈馬舍爾德在前往停火談判途中墜機身亡,是唯一一位在任內殉職的聯合國秘書長。.

新!!: 联合国和达格·哈马舍尔德 · 查看更多 »

辜寬敏

辜寬敏()是台灣企業家及台獨運動工作者,為鹿港辜家成員。他是民主進步黨的資深黨員,也曾擔任日本台獨運動團體台灣青年會的委員長。他曾創設經營《台灣春秋》、《日本文摘》、《黑白新聞週刊》等雜誌刊物,並曾出資贊助日本台獨刊物《台灣青年》。前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辜振甫為其同父異母兄長。.

新!!: 联合国和辜寬敏 · 查看更多 »

辛巴威

津巴布韋共和國(Republic of Zimbabwe)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地处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南接南非,西部和西南与博兹瓦纳接壤,西北与赞比亚接壤,东部和东北与莫桑比克相邻,尽管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无领土接壤,但是在赞比西河河岸两国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为哈拉雷。 津巴布韦人口的組成在立國後變化巨大,獨立時總人口690萬,其中約30萬(當時約佔5.5%)是白人統治階級,但因為土地改革政策使白人大量移民他國後,目前白人僅剩不到數萬人,且多在歐美境外居留。由於黑人極高的生育力,津巴布韦人口暴增來到约1415万(2013年),黑人已經占总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有16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他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津巴布韋原本是名為羅德西亞的由白人统治的國家,這个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个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進入20世紀後由伊安·史密斯領導,接受南非政權的援助,展開白人少數統治並抵抗共產游擊隊而知名。羅德西亞因天候宜人,當時的物產多以農產品為主,當時白人農場主因此地富饒,有「阿非利加麵包籃」美譽,並建立了歐洲式首都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是羅德斯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為非洲中部經濟大城之一。在1980年之後白人少數統治被推翻,進入了津巴布韦時代,但同時經濟卻遭遇嚴重通貨膨脹,產量已經下跌不足以供養國民,今改以從外國進口食品為主,官方則提到殖民是導致津巴布韦持續貧窮的主要原因。.

新!!: 联合国和辛巴威 · 查看更多 »

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

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Sinharaja Forest Reserve)为斯里兰卡的国家公园之一。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生物圈保护区及世界遗产。.

新!!: 联合国和辛哈拉加森林保护区 · 查看更多 »

辛迪·希恩

辛迪·希恩(Cindy Sheehan,),美國社會運動家,加州人,前反战运动人物,被稱为「和平母親(Peace Mom)」或“反战母亲”。.

新!!: 联合国和辛迪·希恩 · 查看更多 »

辛文炳

辛文炳,生於日治台灣台南州台南市(今台南市)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台南市議員、台南市議會議長,1960年至1964年出任台南市長。卸任後曾任立法委員,並參與創辦南台工專。.

新!!: 联合国和辛文炳 · 查看更多 »

龙井市

龙井市()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东麓,东南方向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长142.5公里;东北方向与延吉市、图们市接壤;西南方向与和龙市毗邻;西北方向与安图县相接。全市总面积2591平方公里,总人口24.6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16余万,占总人口的66%。 龙井市地处海兰江、布尔哈通河的中下游,地势较低,无霜期较长,是延边主要的粮食产区,水稻闻名全省。龙井是苹果梨的原产地,产量位居延边第一位,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中国苹果梨之乡”的称号。龙井天佛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盛产松茸,可与朝鲜七宝山松茸相媲美。 龙井是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朝鲜族原生态文化和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宝库,建有朝鲜民俗博物馆。.

新!!: 联合国和龙井市 · 查看更多 »

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

迪奥斯达多·潘甘·马卡帕加尔(Diosdado Pangan Macapagal,),菲律宾政治家,1957年-1961年的第6任菲律賓副總統及1961年-1965年第9任菲律賓總統。.

新!!: 联合国和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 · 查看更多 »

迪安·腊斯克

戴维·迪安·腊斯克(David Dean Rusk,1909年2月9日 - 1994年12月20日),美国教授、政治家,美国民主党人,曾任美国国务卿(1961年-1969年)。.

新!!: 联合国和迪安·腊斯克 · 查看更多 »

迪鲁瓦·阿旺洛桑丹增

迪鲁瓦·阿旺洛桑丹增()原俗名扎木斯仁扎布,法名阿旺洛桑丹增,蒙古族,外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扎格德散巴拉公旗(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希鲁斯台县)奥依根巴嘎人,第五世(不计追认)迪鲁瓦活佛。斯林格,神秘的活佛——迪鲁瓦呼图克图,蒙古学信息2003年04期.

新!!: 联合国和迪鲁瓦·阿旺洛桑丹增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穆尔

迈克尔·肯尼思·穆尔(英文:Michael Kenneth Moore,)曾任新西兰总理、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1999年9月1日-2002年8月31日)。.

新!!: 联合国和迈克尔·穆尔 · 查看更多 »

迈阿密

迈阿密(Miami)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角比斯坎湾、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和大西洋之间,是该州仅次于杰克逊维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迈阿密-戴德县最大的城市和县治所在。迈阿密还是迈阿密都会区中最大的城市,这个都市圈由迈阿密-戴德县、布劳沃德县和棕榈滩县组成,人口超过559万人,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迈阿密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在金融、商业、媒体、娱乐、艺术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是许多公司、银行和电视台的总部所在。迈阿密还被认为是文化的大熔炉,受庞大的拉丁美洲族群和加勒比海岛国居民的影响很大(当地居民多使用西班牙语和海地克里奥尔语),与北美洲、南美洲、中美洲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在文化和语言上关系密切,因此有时还被称为“美洲的首都”。 2008年,迈阿密因其良好的空气质量、大量的植物被覆盖、清洁的饮用水、干净的街道和全市范围的垃圾回收计划而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干净的城市”。2009年,迈阿密还被瑞士联合银行评为美国最富裕城市和全球第五富裕城市。 邁阿密擁有美國第三高的天際線,全市超過300棟。是國際銀行在美國集中度最高的地方,不少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公司亦在這裡設有辦公室。邁阿密港在過去20年都被公認為「世界郵輪之都」。.

新!!: 联合国和迈阿密 · 查看更多 »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其近代的起源在城市规划学术界内被认为是多元和复杂的,但通常被归结为几大基本事件,即:霍华德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美国兴起的城市美化运动(City Beautiful Movement)和公共卫生改革(Public Health Reform)等。.

新!!: 联合国和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列表 · 查看更多 »

过渡联邦政府

过渡联邦政府(Dowladda federaalka kumeelgaarka,Transitional Federal Government(TFG))是2004年至2012年间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索马里政府。政府成立于2004年,最后一任总统为谢里夫·谢赫·艾哈迈德。 索马里过渡政府受到联合国、非洲联盟以及美国的支持。由于索马里军阀割据,过渡政府仅控制首都摩加迪沙及周边地区。 过渡联邦议会(TFP)于2004年11月通过了“过渡联邦宪章”(TFC);其中,定义“过渡联邦议会”为过渡联邦机构(TFIs)中的一员。 过渡联邦政府由政府行政部门组成,另有全民教育论坛担任立法部门。 政府由索马里总统领导,内阁通过总理向其报告。 索马里过渡政府也可用作所有三个分支的总称。 2011年6月,因坎帕拉协议,总统,议长和众议院的任期延长至2012年8月。 2012年8月23日,索马里结束为期8年的过渡期,8月29日选出联邦议会议长,9月10日全国选民普选产生新总统,9月17日总统内阁人选经联邦议会批准成立,9月21日索马里变为联邦州县自治管理,同时恢复实行联邦宪政。.

新!!: 联合国和过渡联邦政府 · 查看更多 »

霍皮族

霍皮族是联邦政府承认的一个美洲原住民部落,主要生活在亚利桑那州东北部方圆2531.773平方哩(6557.26平方公里)的霍皮族保留地中。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美国共有18327名霍皮人。霍皮语是犹他-阿兹特克语族中30种方言之一。 霍皮族保留地整个被更大的纳瓦霍保留地所包围,两个民族共享纳瓦霍-霍皮联合使用区,但这恰恰成为了两民族冲突之源。根据1974年和1996年美国法令,该区域通过一座俗称大山的山脉来分区,这也导致了长期的纷争。.

新!!: 联合国和霍皮族 · 查看更多 »

霍爾蒂·米克洛什

霍爾蒂·米克洛什(Horthy Miklós,Nikolaus von Horthy und Nagybánya,),匈牙利的軍人與政治人物。1920-1944年為攝政,掌握軍政實權。.

新!!: 联合国和霍爾蒂·米克洛什 · 查看更多 »

霍華·維茨金

霍華‧維茨金(Howard Waitzkin)是一位社會學家,畢生致力於改善公共衛生,並將公共衛生推廣給大眾。他在197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得到了醫學與社會學的博士學位,目前擔任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社會學系的特聘教授、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臨床教授,同時也在新墨西哥北方的鄉村地區擔任第一線的內科執業醫師。.

新!!: 联合国和霍華·維茨金 · 查看更多 »

霍英東

霍英東博士(Dr.

新!!: 联合国和霍英東 · 查看更多 »

錫安主義

錫安主義(ציונות/,الصهيونية/),中文通譯「猶太復國主義」,也称「猶太圣会主義」,是猶太人發起的一種民族主義政治運動和猶太文化模式,旨在支持或認同於以色列地帶重建「猶太家園」的行為,也是建基於猶太人在宗教思想與傳統上對以色列土地之聯繫的一種意識形態。 猶太人是一個源自古代近東地區黎凡特的特殊民族,其居住地迦南(即以色列地)在历史上一直斷斷續續地存在過猶太王國及其自治領。根据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义,以色列地带为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有人类学研究认为,该地区曾经于铁器时代存在过犹太部落王国,时间约在公元前10世纪或公元前9世纪。 在猶太復國運動發展初期,錫安主義是世俗化的,也是一定程度上對19世紀時在歐洲的以天主教徒為首的社會中十分猖獗的反猶主義的一種回應。從1世紀開始,猶太人遭受來自羅馬天主教會不同程度的歧視和迫害,原因當時天主教認為是猶太人被認為對耶穌受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居住在阿拉伯和北非地區的猶太人則相對而言得以和當地人較為和睦地相處 http://www.ifamericansknew.org/history/origin.html#early The Origin of the Palestine-Israel Conflict, Jews for Justice in the Middle East, 2001。在經過一連串的進展和挫折,以及在納粹德國對猶太人大屠殺中摧毀了歐洲的猶太族群後,錫安主義的民粹運動於1948年達到了高潮。犹太人全国委员会于1948年5月14日发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现代以色列建国。.

新!!: 联合国和錫安主義 · 查看更多 »

露丝·西蒙

露丝·西蒙(Ruth Simon,)是一位於1997年因為報道厄立特里亞軍隊參與蘇丹內戰而被監禁的厄立特里亞記者。.

新!!: 联合国和露丝·西蒙 · 查看更多 »

茶餐廳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食肆,提供港式西餐及部分中式食品,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着香港人口的遷移帶動香港文化的傳播,中國大陸、唐人街亦出現茶餐廳。.

新!!: 联合国和茶餐廳 · 查看更多 »

郎朗

郎朗(),满族,出生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沈阳市,國際著名鋼琴家。他曾被數家美國權威媒體稱作“當今這個時代最天才、最閃亮的偶像明星”,他是受聘於世界頂級的柏林愛樂樂團和美國五大交響樂團的第一位中國鋼琴家。曾被《人物(青年版)》雜誌稱為“將改變世界的20名青年”之一。现居美国纽约。紐約市文化旅遊大使。.

新!!: 联合国和郎朗 · 查看更多 »

郁建兴 (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专家)

郁建兴()江苏省靖江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防化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在伊拉克执行联合国武器核查任务时牺牲。.

新!!: 联合国和郁建兴 (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专家) · 查看更多 »

郝慰民

郝慰民(Dr.

新!!: 联合国和郝慰民 · 查看更多 »

胡塞武装组织

胡塞武装组织(الحوثيون,al-Ḥūthiyyūn,即葉門青年運動組織)是也门共和国境内伊斯兰教什叶派分支宰德派的反政府武装组织。.

新!!: 联合国和胡塞武装组织 · 查看更多 »

胡安·索马维亚

胡安·索馬維亞(Juan Somavía,),是國際勞工組織(ILO)前總幹事。1998年3月23日他當選為第九屆國際勞工組織的總幹事,於1999年3月4日開始其首個任期,成為該組織首位來自南半球的總幹事,並於2003年3月和2008年11月獲得兩次連任。2013年11月7日,他被任命為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國際政策合作方面的特別顧問。.

新!!: 联合国和胡安·索马维亚 · 查看更多 »

胡幼偉

胡幼偉(),生於臺北市,台灣的新聞傳播學者。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士、碩士,美國新聞學博士。曾任《民生報》記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所長、馬英九政府行政院發言人、中國文化大學專任教授兼系主任。 是中華民國第一位因為於Facebook發言不當及師生戀而請辭下台的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胡幼偉 · 查看更多 »

胡佳 (社會活動家)

胡佳(),原名胡嘉,网名freeborn,祖籍安徽芜湖。中国社会活动家,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多年来从事多项社会运动,包括环保事业、抗击艾滋病和争取民主人权等,並勇於以行動聲援、營救民間異議人士包括高智晟、劉曉波,中國作家趙昕譽之「金子般純粹的胡佳」,2005年公開宣布退出中国共产黨党組織少先隊。2008年,胡佳因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同年,他获得欧洲议会颁发的萨哈罗夫人權奖以表彰他在中國人權方面奮鬥的贡献,並連續多年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被視為獲獎熱門人選。亞洲週刊2008年分析,中國已出現「胡佳現象」,稱胡佳開創了「中國維權最新模式」。 胡佳在2014年公開倡議,為中國大陸的維權人士建立維基百科條目,讓國際社會認識了解被指控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人士,特別是不為外界所認識的行動者;胡佳自己建立了曹順利條目。 2014年7月16日,他在北京市朝陽區拒捕而受傷,上颌骨骨折。.

新!!: 联合国和胡佳 (社會活動家) · 查看更多 »

胡德夫

胡德夫(排灣語:Parangalan、簡稱:Oraara,)是具台灣卑南族、排灣族血統的台灣音樂家,漢名自取名為Kimbo,在家中排行第5。曾就讀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於大三那年因病休學。被媒體譽為「台灣民歌之父」與「台灣原住民運動先驅」。李雙澤創作、胡德夫第一次公開演唱的歌曲《美麗島》,在台灣戒嚴時期曾經被行政院新聞局列為禁歌、長期無法在電視及廣播中公開演出,但仍然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喜愛。 歌曲《太平洋的風》獲2006年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最佳年度歌曲。.

新!!: 联合国和胡德夫 · 查看更多 »

胡利奥·科塔萨尔

胡利奥·科塔萨尔(Julio Cortázar,原名Jules Florencio Cortázar,),阿根廷作家、学者,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 联合国和胡利奥·科塔萨尔 · 查看更多 »

胡階森

胡階森爵士,KBE,FRSA(Sir John Colville Hutchison,),又作胡階昇,英國外交官,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代辦。 胡階森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他於1914年加入外交部,在接近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主要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上海、天津和漢口等地擔任副領事,1930年派駐哈爾濱出任商務秘書(二等),1934年調到北平的英國駐華使館商務秘書處出任主管,其後在1938年於香港出任英國駐港商務專員。1940年,胡階森被派駐上海出任商務秘書(一等),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他與家人一度遭日軍拘禁,其後因為外交人員身份獲日方遣返。 1943年6月,胡階森重返遷到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返回上海復任原職。對中英貿易事宜具相當認識、並且通曉漢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商務)。任內他見證中國大陸局勢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而日趨動盪。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10月建政後,一時間英國政府對於新政權未有明確取態,而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在同年11月返英匯報局勢後,胡階森被指派留守南京以代辦銜代理館務,成為英國在華的最高級使節,以聽候英政府的進一步指示。 1950年1月,英政府宣佈承認中共政權,並正式委任胡階森為英國駐華臨時代辦,負責與中方商討建交細節。然而,由於英方繼續與中華民國保持關係,再加上英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表態支持把中華民國逐出聯合國的決議,結果造成建交談判停滯不前的局面。隨著韓戰在1950年中爆發,胡階森在冷戰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更是遭到中方冷待,致使他任內未能有所作為。胡階森在任臨時代辦約一年便告退休離任,而中英兩國要到1954年才正式建立起代辦級關係,並於1972年升格為大使級關係。.

新!!: 联合国和胡階森 · 查看更多 »

胡霖

胡霖(),字政之,笔名冷观。四川成都人。民国著名记者,报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大公报也正是在胡政之和张季鸾以及吴鼎昌主持下,成为中华民国大陆统治时期,尤其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民间舆论重镇。胡政之在新闻史上既是大公报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报刊的象征性人物。.

新!!: 联合国和胡霖 · 查看更多 »

胡沙

胡沙,原名胡云章,曾长期供职于高等教育行政部门,也曾从事外交和新闻工作,退休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新!!: 联合国和胡沙 · 查看更多 »

胡木英

胡木英()女,祖籍江苏盐城,生于陕西延安,国家工商总局处级退休干部。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会长、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胡乔木之女。.

新!!: 联合国和胡木英 · 查看更多 »

胡拉大屠杀

胡拉大屠杀是叙利亚起义中发生于2012年5月25日,叙政府军与沙比哈针对霍姆斯省胡拉镇(霍姆斯以北)两个村庄的民众实施的一场杀戮事件。联合国监督员证实至少有108个平民遇难,其中有49个儿童。.

新!!: 联合国和胡拉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郭國基

*本條目敘述的不是電視劇角色。 1969年競選立法委員時在宣傳車上以大砲凸顯敢言無懼形象拜票的臺灣民主運動先驅郭國基 郭國基(Koeh Kok-ki;)是台灣的政治人物。出生於東港(今屏東縣東港鎮)。 擔任台灣省議員期間,郭國基問政強悍,與吳三連、李萬居、郭雨新、李源棧、許世賢並稱為省議會「五龍一鳳」。他曾經說過「賜我光榮死於議壇」,結果一語成讖,當選立法委員第一年的開議初期因癌症而病故。 郭國基在台灣省參議會最著名的事蹟是,在1950年於省參議會中質詢台大校長傅斯年後,傅因校務勞累下台後腦溢血病逝,代理議長李萬居接受《台灣新生報》訪問時表示傅斯年「棄世」時遭記者誤傳為「氣死」,導致台大學生遊行至省參議會要求交出郭國基的事件。.

新!!: 联合国和郭國基 · 查看更多 »

郭秉文

郭秉文(),字鴻聲。教育家,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的先驅,中國現代大學的開創人。原籍江蘇江浦(今南京浦口),生於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

新!!: 联合国和郭秉文 · 查看更多 »

郭林勇

郭林勇,台灣前律師、政治人物,彰化縣員林鎮人,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及台灣團結聯盟任職立法委員。.

新!!: 联合国和郭林勇 · 查看更多 »

郭松棻

郭松棻(),台灣台北市人。父親郭雪湖為日治時代知名畫家,母親林阿琴亦為畫家,其妻子李渝同為知名小說家。.

新!!: 联合国和郭松棻 · 查看更多 »

郭泰祺

郭泰祺,字保元,号復初,湖北省黄州府廣濟县(今武穴市)人,中華民國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郭泰祺 · 查看更多 »

郭晓敏

郭晓敏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大陆电视节目主持人。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后留学美国,目前回国和丈夫李好在江苏卫视主持《一站到底》栏目。.

新!!: 联合国和郭晓敏 · 查看更多 »

都蘭山

都蘭山位於台灣台東縣東河鄉,為卑南族人心目中的聖山,同時也是目前台灣正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都蘭山又名「台東富士山」,因山形似富士山,日治時期日人稱之為「台東富士」而來。.

新!!: 联合国和都蘭山 · 查看更多 »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地理位置上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北缘,岷江流入成都平原的出山口。都江堰以及道教圣地青城山在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都江堰市也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靠近震源地而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震后都江堰市出台全方面的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9年经济已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在2015年GDP达到275.38亿,以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主。 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历史悠久,在1988年以都江堰而易名为都江堰市至今。修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新!!: 联合国和都江堰市 · 查看更多 »

郵政式拼音

邮政式拼音是一个以拉丁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系统。始於晚清,1906年春季於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过其使用。此系统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所编《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华英字典》所用的拼音实际为威妥玛拼音。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 邮政式拼音规定,广东以及广西、福建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方音拼写(翟理斯《华英字典》中,附有各个汉字的广东、客家、福州、温州、宁波等9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而1906年“帝国邮电联席会议”统一地名拼法以前,有一部分地名已经有了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这部分地名保留不变。例如Foochow(福州)、Canton(广州)、Amoy(厦门)等。 粤式的邮政式拼音与香港政府粤语拼音大致相同,所以广州在1949年以前的地图英文拼法和今天香港官方仍然使用的拼法几乎一样(參見廣州地名)。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继续使用邮政式拼音,因此它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国家拼写中国地名时最常用的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於1958年通過漢語拼音方案後,邮政式拼音作为中国大陆地名的音译标准仍然在国际上通行,直至聯合國於1977年起正式改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大陸地名。 緃然如此,中國歷史較久的機場所用的IATA代碼仍然是以郵政式拼音為基礎,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IATA代碼PEK。 邮政式拼音以威妥玛拼音为根据,不过采用一些已经普及化的地名拼法。此外,一些地方使用当地方言或古音来拼写其地名。.

新!!: 联合国和郵政式拼音 · 查看更多 »

郑天锡

鄭天錫(Cheng Tien-Hsi, ),多數被稱為 F. T. Cheng ,字茀庭,广东香山人。當代著名法學家、外交官,與王寵惠等齊名。.

新!!: 联合国和郑天锡 · 查看更多 »

郑小瑛

郑小瑛(),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永定县人。 郑小瑛是世界知名的女指挥家,她自1980年以来,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行过无数次音乐会和歌剧演出,访问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获得广泛的好评。她深感普通民众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之缺乏,创造了独特的边讲解边演奏的“郑小瑛模式”,即在演出之前先对演奏的乐曲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音乐,为普及古典音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小瑛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她的众多学生曾先后在世界各地举办的许多指挥大赛上获奖,有多人在国内外的重要乐团,剧院担任指挥职务。她十分重视古典音乐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普及,在担任厦门爱乐音乐总监期间,常常到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举办音乐会,讲座等活动,与学生们展开交流,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新!!: 联合国和郑小瑛 · 查看更多 »

郑国光

郑国光(),江苏涟水人。中共党员。南京气象学院大气探测专业本科毕业,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物理系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现任中国地震局局长。.

新!!: 联合国和郑国光 · 查看更多 »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新!!: 联合国和舊金山和約 · 查看更多 »

舊金山灣區

舊金山灣區(San Francisco Bay Area),简称灣區(The Bay Area),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區域及都會區,位於沙加緬度河下游出海口的舊金山灣和聖帕布羅灣四周。湾区的范围尚有争议,但普遍认可的范围包含西側的舊金山,南側的聖馬刁郡、圣克拉拉谷地區,東側的阿拉米达郡、康特拉科斯塔县、索拉诺县,以及北側的馬林郡、納帕郡和索诺马县,共9个县、101个城市。广义上,湾区也包括附近不沿海的其他郡,例如聖貝尼托縣、聖華金縣、斯坦尼斯劳斯县和聖塔克魯茲縣,这12个县合称,為美國西岸第二大(僅次於洛杉磯)、全美国第五大的都会区。 湾区传统9县的總人口數在768萬左右,而范围更大的综合统计区则有875萬人口。同时,湾区的族裔也非常多样化,过半的地区有亚裔、非裔、西班牙裔和居住,这些族裔也有不小的影响力。也是美國人均所得最高的地區之一。 据考古的证据显示,湾区有人类定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18世纪时,湾区的主要居民是,后来西班牙的殖民者,在的带领下进入了此地区,成为了欧洲人首次有记载的到来。 不像其他以單一城市為中心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裡有數個獨特的城郊中心。分別位於舊金山灣西南東三側的舊金山、奧克蘭、聖荷西,為區內的三大都市。雖然聖荷西在1990年人口普查時超越舊金山,成為灣區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建城歷史最久的舊金山,仍舊是灣區的商業與文化中心。在墨西哥于1821年宣布独立后,附近地区落入了墨西哥政府的控制,直到美国在1846年美墨戰爭时占领。随后,金子的发现吸引了大量的淘金者,他们大多数都是通过湾区的码头登陆的。在加州刚成立时,州議會的办公场所一直在湾区的三个城市里流动,直到永久首府萨克拉门托的成立。1906年,旧金山和周边地区遭到了一场大地震的重创,但很快便恢复了原先的秩序,并在1915年成功举办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湾区由管辖,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旧金山的当时就是美军的主要装卸码头。1945年,联合国宪章在旧金山签署,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1951年,旧金山条约签订,美国与日本结束战争状态。自此之后,湾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和艺术运动,并发展出独特的本地流派,也成为了進步主義的摇篮。经济上,湾区在战后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和科技产业,并创造出了超过7000亿美元的生产总值,也成为了500强企业聚集第二多的地区。 虽然已经城市化,但是湾区还是加州最为重要的生态栖息地,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例如滤除河流里的污染物和沉淀物,以及孕育着多种濒危物种。湾区还因为板块运动,有着多样化的地形,同时,因为湾区在六个主要板块的交界处,也面临大地震的困扰。湾区有着温和的气候,也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在湾区就有7支专业的球队。湾区也是各种艺术形式的中心,还有着很多高等教育院校,例如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

新!!: 联合国和舊金山灣區 · 查看更多 »

航空器註冊編號

航空器註冊編號(Aircraft registration),或稱「機身編號」、「機尾編號」(tail number),指的是民用載人航空器在使用前向一國的民航管理機構註冊所獲發的編號,就如同汽車有車牌號碼一樣。1944年的《芝加哥民航條約》(Chicago Convention)規定了各國的航空器要有註冊編號才可使用。而由於航空器常會跨國飛行,為了便於分辨,每個國家都有其首碼(prefix)。 註冊編號通常會漆在機身側邊的前後,而有些國家還會規定固定翼飛機要將註冊編號漆在主翼的上方或下方,另外在鼻輪蓋及垂直尾翼也會漆上註冊編號的一部份。大部份國家的首碼與編號會以連字號隔開,但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則會相連在一起不以連字號隔開。 一般而言私人航空器常以註冊編號做為無線電呼號使用,例如B-12345會唸做「Bravo Dash One Two Three Four Five」;商用航空器則使用航空公司呼號。.

新!!: 联合国和航空器註冊編號 · 查看更多 »

航空法律

航空法律是指涉及航班、空中旅行及其相关领域司法与商业问题的法律。其领域与海事法有所重叠。并且由于航空旅行的性质,在很多情况下还与国际法有关。在国际领域,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负责制定各种航空标准和程序。 而管辖大气层以外外层空间的太空法,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大量太空法的内容与航空法有关。.

新!!: 联合国和航空法律 · 查看更多 »

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

《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英文: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縮寫:STCW),經過多次修正案後稱為《1978年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英文: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 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1978, as amended)係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針對300至500總噸位以上於近岸與遠洋國際航行的商船船員相關訓練、發證、資格及設置相關標準來規範。對於為各締約國政府,該國政府有義務達到或者超過本公約所設置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的最低標準。 比較特殊的是,本公約第X條規定適用於非締約國船舶所進出的是締約國港口。該條要求各締約國在必要的限度內管制措施允許所有船籍之船舶,以確保非締約國船籍比締約國船旗有較優惠的待遇簽署之締約國需為聯合國成員。。(意即避免締約國另外給予非締約國較其他締約國更低的標準,主要為了維持所有國際之航海人員最低標準,故採相互承認之方式);也因此因非締約國船籍(如中華民國政府簽署之文件)可能產生的難處亦因該條約而廣泛的被採納,統計至2000年12月止,共有135個《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締約國,並顯示已有全球航運船舶總噸位的97.53%適用該公約。.

新!!: 联合国和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 · 查看更多 »

船副

船副(Officer 或 Mate),分為大副(Chief Officer),二副(2nd Officer, 2/O或2nd Mate, 2/M)(又稱:資深船副,Senior Officer)和三副(3rd Officer, 3/O或3rd Mate, 3/M)(又稱:資淺船副,Junior Officer),係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中華民國交通部正式名稱為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據船長命令指示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有關海員等工作。 船副至少須具備之能力包含:海事及海上貿易相關之英文和法規、貨物作業、航海學、氣象學、船舶操作與船上人員管理、電子航儀、船舶通訊、船舶保全、滅火消防、基本醫療急救、救難及艇筏操縱、領導統御與駕駛台團隊資源管理等,特種船舶(如液化氣體船/油船/化學船/客船)又另再需具備群眾管理、化學品操作/油品操作特別訓練。由於需要專業能力繁雜,故一位符合需求及富能力之船副養成教育需耗費相當之資源及時間。.

新!!: 联合国和船副 · 查看更多 »

船舶保险

船舶保险是以各种类型船舶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新!!: 联合国和船舶保险 · 查看更多 »

舒什塔爾歷史水力系統

舒什塔爾历史水力系统(سازه‌های آبی شوشتر)是在萨珊王朝時的一個島嶼城市中的複雜灌溉系統,位在伊朗的胡齊斯坦省, PressTV, Retrieved on May 1, 2010.

新!!: 联合国和舒什塔爾歷史水力系統 · 查看更多 »

舒梅生

舒梅生(),字适寒,江西永修人,中华民国外交官。 舒梅生先后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法政学、法国巴黎大学。曾在青年军第二零二师任连训导员。1953年起,历任中华民国驻法国大使馆主事、随员,外交部条约司第一科科长,外交部专门委员兼条约司帮办等职。1963年起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参事、顾问。1971年出任中华民国驻冈比亚大使。1975年返台后任外交部西亚司司长。次年起又担任过远东贸易中心驻希腊办事处主任、驻比利时中山文化中心主任(後改稱駐比利時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等。.

新!!: 联合国和舒梅生 · 查看更多 »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收錄在大中華地區發現、由華人發現和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再以命名名稱的相關性做分類,例如:地方、組織、人物等,最後用小行星編號排序(與「發現日期」無絕對關係)。 由於國際小行星中心或小行星的命名者,皆沒有義務特別告知被命名的人事物或通知當地相關機構,所以許多的小行星儘管應該有「中文譯名」,但因為沒有引起大眾注意或無華文媒體報導,而不為人所知。.

新!!: 联合国和與華人有關的小行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阮大仁

阮大仁,為台灣美籍華人著名學者、評論家、歷史學家,也是數學家、計算機專家。.

新!!: 联合国和阮大仁 · 查看更多 »

阮大正

阮大正,台湾美国著名报人,现任美西华人学会、新群学会会长。.

新!!: 联合国和阮大正 · 查看更多 »

阮丹桂

阮丹桂(Nguyễn Đan Quế,)是越南的一位内分泌学家,他更为著名的身份是持不同政見者、人權活動家、民运人士和良心犯。他曾在1978年至1988年、2003年至2005年、2011年至今三次因为宣传民主运动,而被越南共产当局以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逮捕入狱。《纽约时报》在2003年对他的一篇报道中称赞他是“越南最有声誉的异见人士”。.

新!!: 联合国和阮丹桂 · 查看更多 »

阮福宝蔍

阮福宝蔍(;),中文又譯作“阮福寶祿”、“寶洛”,是越南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的远房叔父,明命帝第11子绥理王阮福綿寊的曾孫,著名诗人阮福膺苹的侄子,詩人阮福膺蓀之子,范玉石博士的外甥。 維新八年(1914年),阮福寶蔍出生於順化。保大十六年(1941年),阮福寶蔍從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畢業。1948年,他作為保大帝的參謀,被任命為越南國駐聯合國的特別代表。1951年,代表越南國政府重申越南擁有黃沙群島的主權。1953年,被保大帝任命為內務部長。1953年12月17日,總理阮文心辭職後,阮福寶蔍被授權組閣。1954年1月12日,公佈內閣名單,開始行使總理職權。6月16日,他因吳廷琰逼迫而宣佈辭職。 1990年2月27日,阮福宝蔍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75歲。.

新!!: 联合国和阮福宝蔍 · 查看更多 »

阮文雄 (神父)

阮文雄(Nguyễn Văn Hùng;Peter Nguyen Van Hung;)是一位活躍於臺灣的澳大利亞越僑天主教神父與人權活動家,美國國務院稱他是「結束現代奴隸制度的英雄」。.

新!!: 联合国和阮文雄 (神父) · 查看更多 »

防衛省

防衛省是日本國防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主要負責掌管自衛隊。前身為1950年成立的警察預備隊本部,經過多次改制後,於2007年1月9日升格為省。最高首長為防衛大臣,由首相任命。.

新!!: 联合国和防衛省 · 查看更多 »

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

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或译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即为每年的6月17日,是一项世界性的抗干旱运动。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是1995年6月17日。.

新!!: 联合国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世界日 · 查看更多 »

阿卜耶伊 (城镇)

阿卜耶伊(Abyei或Abyēy;أبيي)是一个位于苏丹南部边境的城镇,也是苏丹阿卜耶伊地区的首府。据联合国估计,在2011年5月冲突爆发前,这个城镇约有20000人口。.

新!!: 联合国和阿卜耶伊 (城镇) · 查看更多 »

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

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博士(عبد اللطيف الفلالي,),生于摩洛哥非斯。1994年5月25日任摩洛哥首相,1998年2月4日去职。1950年代曾任聯合國摩洛哥常駐代表、摩洛哥駐阿爾及利亞、英國與西班牙等國的外交大使,1965至67年間為摩洛哥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2009年3月20日在法國巴黎的安托萬·貝克萊爾醫院病逝。.

新!!: 联合国和阿卜杜勒-拉蒂夫·菲拉利 · 查看更多 »

阿卜杜拉·居尔

阿卜杜拉·居尔(土耳其语:Abdullah Gül,),土耳其政治家,曾任總理、外交部長。前任土耳其总统。.

新!!: 联合国和阿卜杜拉·居尔 · 查看更多 »

阿卜杜拉赫曼·本·哈马德·阿蒂亚

阿卜杜拉赫曼·本·哈马德·阿蒂亚(Abdul Rahman bin Hamad Al Attiyah,عبدالرحمن بن حمد العطية,),是一名卡塔尔外交官,曾经担任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阿卜杜拉赫曼·本·哈马德·阿蒂亚 · 查看更多 »

阿南·班雅拉春

阿南·班雅拉春(อานันท์ ปันยารชุน,RTGS:Anan Panyarachun,),两次担任泰国总理(1991-1992、1992)。他启动经济和政治改革,起草了泰国的“人民宪法”,宪法在1997年颁布,又于2006年废除。1997年阿南德因为政府服务被颁发拉蒙·麦格塞塞奖。他妻子Sodsri Panyarachun是王族成员。.

新!!: 联合国和阿南·班雅拉春 · 查看更多 »

阿塞夫·肖卡特

阿塞夫·肖卡特中将(العماد آصف شوكت)是已故叙利亚军事和政治人物。他是现任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姐夫,妻子是巴沙尔的姐姐布莎拉·阿萨德,曾任叙陆军副参谋长、叙国防部副部长,他被认为是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核心成员和高级军官之一。自从达乌德·拉吉哈担任国防部部长以来,即使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阿萨德控制着军队的实权,肖卡特作为副部长也依然是其中的一名重要军官。他已在一起爆炸事件中遇难。.

新!!: 联合国和阿塞夫·肖卡特 · 查看更多 »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Azərbaycan,发音:),是一个位于外高加索东部的跨大陆的总统制、宪法共和制的国家,所处地区是连接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东临裏海,南接伊朗,西边和亚美尼亚、土耳其及格鲁吉亚为邻,北界俄罗斯。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与土耳其东北部有小段接壤。国名来自于古波斯語,意为“火的国家”。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屬於亞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于1918年正式宣布独立,成为第一个以穆斯林占绝大多数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国,也是第一个有歌剧和戏剧院和现代大学的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于1920年并入苏联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阿塞拜疆在苏联解体前的1991年8月30日独立。1991年9月,阿塞拜疆境內具有争议、以亚美尼亚人为主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区域,重申了它们自愿想要独立建国的宣言,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自1991年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爆发以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才正式独立运作,之前在法理上被国际广泛认作是阿塞拜疆的领土,直到战事结束,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推动下,就其地位经过终谈判已经解决,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在实际上取得独立。 阿塞拜疆现为欧洲委员会、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PfP)的成员国,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观察员国身份和国际电信联盟的成员国。阿塞拜疆是由6个独立国家组成的突厥语族政权之一,以及是突厥议会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较为活跃的成员国和独联体 (CIS)、古阿姆民主和经济发展组织 (GUAM) 创始成员国之一。阿塞拜疆于1992年加入联合国,在2006年5月9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阿塞拜疆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理事国(任期从2006年6月19日开始)。阿塞拜疆现在与世界上的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加入了38个国际组织。 阿塞拜疆的宪法中未指明国教,且国家的大多数政治力量都是世俗主义者,但大部分的国民以及国内一些敌对势力都为什叶派人士。阿塞拜疆的人类发展指数较高,与大多数东欧国家相当。阿塞拜疆也有较高的识字率和较低的失业率。然而阿塞拜疆的贪污现象也很普遍,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业上。 在中,国民议会废除了总统任期限制。现在的执政党新阿塞拜疆党执政以来,就阿塞拜疆人权和政党的集权主义遭到指责。.

新!!: 联合国和阿塞拜疆 · 查看更多 »

阿塞拜疆駐外機構列表

这是一个有关阿塞拜疆共和国驻外机构的列表,包括名誉领事代表机构。.

新!!: 联合国和阿塞拜疆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通稱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也被成为“神學士政權”,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酋長國。塔利班政權在1996年建立並展開對阿富汗長達五年的統治,至2001年末倒台。在統治期間,塔利班奉行伊斯蘭的基本教義,禁止女性工作,對外封閉,對經濟民生毫無建樹,生活水平倒退,阿富汗更成為文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塔利班在極盛時期,也從未有效統治阿富汗全境;該國東北部、約10%左右的範圍由阿富汗伊斯蘭聯合拯救陣線(簡稱北方聯盟)所控制。在塔利班統治期間,起初甚得民心,但五年內戰不斷,加上屠杀哈扎拉人,使人民厭戰情緒日增。九一一事件後,阿富汗战争爆发,美军与北方联盟的联合进攻导致塔利班政权瓦解。.

新!!: 联合国和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駐外機構列表

这是一个有关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驻外机构的列表,包括名誉领事代表机构。 在1990年代,塔利班政权统治阿富汗期间,只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三个国家承认塔利班政权,所以阿富汗只在上述三个国家设有驻外机构。其中一段时间,塔利班政权掌握了阿富汗全国90%的控制权,这个原教旨主义的国家政权试图控制当时由北方联盟拥有的阿富汗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在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继关闭了本国的阿富汗外交机构,使得阿富汗完全中断了与外界的外交联系。.

新!!: 联合国和阿富汗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戰爭 (1978年至今)

阿富汗的長期戰爭起於1978年4月27日。.

新!!: 联合国和阿富汗戰爭 (1978年至今) · 查看更多 »

阿富汗政治

“塔利班”上台之前,阿富汗的政治体系已土崩瓦解。所有的政坛关键人物都拥有私人武装,而且在军事上大施影响。随着纳吉布拉的倒台,整个国家便由阿富汗圣战伊斯兰联盟所控制。而1995年起,“塔利班”武装控制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大部分地域,随后又对政府进行攻击,直至1996年夺取政权。.

新!!: 联合国和阿富汗政治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e Shqipërisë)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南部的国家。阿尔巴尼亚西隔亚得里亚海和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南面则与希腊接壤,东临馬其頓,东北是科索沃,北接蒙特內哥羅。首都是地拉那,其國際代碼為AL。在冷战时期,阿尔巴尼亚是社會主義國家。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收入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在2009年阿爾巴尼亞正式加入北約。在2014年6月,欧盟已接纳阿尔巴尼亚为欧盟候选国,而在2018年4月歐盟已批准阿爾巴尼亞在2018年6月展開入盟談判。 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繪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沿自15世紀抵抗鄂圖曼帝國入侵的領袖斯坎德培的印章,所以雄鷹是民族英雄斯坎德的象徵,故此阿爾巴尼亞也有“山鷹之國”之稱。.

新!!: 联合国和阿尔巴尼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语:Republika Popullare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缩写为RPSSh)为1946年至1991年间在阿尔巴尼亚存在的社会主义政权。 1939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占领阿爾巴尼亞王國,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權投降,但阿爾巴尼亞王國又被納粹德国占领。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恩维尔·霍查任主席。1944年11月29日,阿爾巴尼亞全境獲得解放。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41年创建。恩维尔·霍查为该党领袖。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1946年1月11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恩維爾·霍查領導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堅決长期推行阶级斗争,称之为“推动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外「不同帝国主义國家(美國、英国、希臘、意大利等)和修正主义國家(南斯拉夫、苏联、中国等)调和」,此時阿爾巴尼亞被國際社會孤立。1985年以後阿爾巴尼亞才開始與多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自此擺脫外交孤立狀態。自1990年起,在東歐劇變浪潮影響下,阿爾巴尼亞開始轉变其社會主義路線,並開放言論自由、宗教自由。1991年,舉行阿爾巴尼亞戰後首次多党选举,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获胜。不久,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更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并改國號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新!!: 联合国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或譯亞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创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也是質能等價公式()的發現者。他在科學哲學領域頗具影響力。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原理”,他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發現為量子理論的建立踏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覺經典力學與電磁場無法相互共存,因而發展出狹義相對論。他又發現,相對論原理可以延伸至重力場的建模。從研究出來的一些重力理論,他於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他持續研究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導致他給出粒子論與對於分子運動的解釋。在1917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來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阿道夫·希特勒於1933年開始掌權成為德國總理之時,愛因斯坦正在走訪美國。由於愛因斯坦是猶太裔人,所以儘管身為普魯士科學院教授,亦沒有返回德國。1940年,他定居美國,隨後成為美國公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在一封寫給當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信裏署名,信內提到德國可能發展出一種新式且深具威力的炸彈,因此建議美國也盡早進行相關研究,美國因此開啟了曼哈頓計劃。愛因斯坦支持增強同盟國的武力,但譴責將當時新發現的核裂变用於武器用途的想法,後來愛因斯坦與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共同簽署《羅素—愛因斯坦宣言》,強調核武器的危險性。 愛因斯坦總共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和150篇非科學作品。愛因斯坦被誉为是“現代物理学之父”及20世紀世界最重要科學家之一。他卓越和原創性的科學成就使得“愛因斯坦”一詞成為“天才”的同義詞。.

新!!: 联合国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查看更多 »

阿尔扎赫

阿尔扎赫共和国(Արցախ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Arts'akhi Hanrapetut'yun),原名「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Լեռնային Ղարաբաղ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Lernayin Gharabaghi Hanrapetut’yun),中文简称「纳卡」或「纳卡共和国」,是外高加索地區的一个仅爲三個非聯合國會員国家承認的共和国。联合国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均将其视为亞塞拜然的一部分;它控制了原蘇聯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治下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大部分領土以及週邊的一些區域,西接亞美尼亞,南連伊朗。它在事实上已成为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一部分。 自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和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于1918年相继获得独立时开始,雙方均对以亞美尼亞人居多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區主張領土主權。在两国并入新成立的蘇聯后,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得以于1923年成立,並且隸屬於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随着苏联解体,该地区又重新成为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两国争端的缘由。1991年,纳卡州和临近的地区举行了公民投票。由于阿塞拜疆人拒绝投票,独立取得了99.89%的壓倒性贊成,纳卡宣告獨立。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于1991年引发了两国间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1994年5月雙方在俄国斡旋下签署停火协议,双方的实际控制线成为纳卡之后的國界。虽然有一些小的冲突,但两个声索国以及纳卡当局直在2016年冲突之前大致上一直处于和平状态。2016年4月初,两国再次在纳卡地区爆发武装冲突,造成多人死伤。 阿尔扎赫实行总统制,并设有一院制的国民议会。阿尔扎赫是一个山地国家,平均海拔高达1097米。绝大部分纳卡居民为基督徒,并且多数隶属于亚美尼亚使徒教会。阿尔扎赫的几座古代修道院深受游客欢迎,但多数造访游客都是。.

新!!: 联合国和阿尔扎赫 · 查看更多 »

阿尔扎赫历史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是小高加索山脈南部地区的现代称谓,涵盖了更广阔的卡拉巴赫地区的高原地带。“卡拉巴赫” 一名源自突厥语族和波斯语,含义为“黑色的花园”,最早出现于13世纪和14世纪的格鲁吉亚语和波斯语文献,用来称呼被现代历史学家叫做或的一个亚美尼亚公国。 现在该地区绝大多数处于缺乏普遍的国际承认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的治下,纳卡共和国自1991年宣告从阿塞拜疆独立之后一直受到亚美尼亚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支持,但联合国和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仍将其视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该地区的最终归属仍是亚阿两国之间的一个重要争议。.

新!!: 联合国和阿尔扎赫历史 · 查看更多 »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 ,Abbas Kiarostami,),生於德黑蘭,是伊朗革命後最有影響力和最引起爭論的電影導演、編劇和製作人之一,也是過去20年國際上最著名的伊朗導演之一。在1980和90年代期間,國際社會對伊朗持有負面評價時,他的電影展現出伊朗慈悲和藝術的另一面。 雖然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1970年代曾拍過幾部獲獎電影,但他在世界電影舞台上所獲得的名聲是在伊朗革命之後。他的傑作《大特寫》(Nema-ye Nazdik,1990)”在法國聲名大噪,使得國際電影圈開始注意到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作品。1991年的《春風吹又生》(Zendegi va digar hich)讓他在翌年坎城影展一種觀點(Un Certain Regard)贏得首個重要獎項羅塞里尼獎。在他拍出初次突破性作品《報告》(Gozaresh,1977)後20年,終於以《櫻桃的滋味》(Ta'm e guilass,1997)在坎城影展獲頒金棕櫚獎。.

新!!: 联合国和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 查看更多 »

阿布·卡塔达

阿布·卡塔達·菲里斯提尼(1959年或1960年出生)出生名字為奧瑪·馬哈茂德·奧斯曼(Omar Mahmoud Othman),是一名約旦籍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神職人員暨政治人物,同時也被認為是歐洲最具影響力的穆斯林參與聖戰鼓吹者之一,有時候則被戲稱為「奧薩瑪·賓·拉登的歐洲大使」。其中根據1999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所提出的《》中將其認定為與蓋達組織有著密切的從屬關係,並且各個聯合國成員國應該凍結其底下資產、實施旅遊禁令以及禁止武器販售買賣等;而阿爾及利亞政府則將其視為在英國倫敦以及其他地方積極活躍的伊斯蘭恐怖主義份子,並且曾經多次下達伊斯蘭教令要求謀殺特定人士以及作為伊斯蘭馬格里布蓋達組織、與等團體的聯絡人。而他除了成功在漢堡說服穆罕默德·阿塔擔任九一一襲擊事件的劫機者外,同時馬德里三一一連環爆炸案的兇手、以及有所聯繫;這些恐怖行動使得約旦、阿爾及利亞、比利時、法國、美國、西班牙、德國和義大利皆要求要對其展開審判,然而突尼西亞司法部門則表示願意提供政治庇護。 在1998年以及2000年時,他分別被約旦國家法院以「資助犯法團體」、「與蓋達組織有所聯繫」以及「準備於2000年慶典期間襲擊前往宗教聖地的美國和猶太人遊客」而判處15年的勞動教育。2002年時他因為反恐怖主義條文而遭到拘禁,之後在沒有犯下任何刑事罪刑或者策畫陰謀而遭到起訴的情況下長期被英國政府居留。2004年3月時,將其列為將蓋達組織及其恐怖活動引至英國的「真正危險人物」。但儘管最初英國政府計畫將阿布·卡塔達驅逐出境並且引渡至約旦進行司法審判,然而他則提出上訴表示如果引渡至約旦的話將會遭遇酷刑折磨。2005年倫敦七七爆炸案發生之後,於同年8月英國警方隨即將其逮捕並且準備驅逐出境,不過在2008年6月17日時再度出獄。之後儘管曾經一度又被捕入獄,但是在2009年1月時則由於馬格里布蓋達組織挾持4名英國人質使得英國政府被迫將其放出。這段期間他除了監督數本伊斯蘭雜誌的出版外,同時自己也撰寫了數本關於聖戰之理想和解釋的書籍。 英國政府之後一直期望能夠將阿布·卡塔達引渡至約旦進行司法審判,不過歐洲人權法院在2012年1月17日的初步判決中認定由於可能之後會遭遇酷刑已獲得口供的緣故,使得這次的引渡反而危害了嫌疑犯自身所擁有的公平審判之權利。也因此在2月6日時他獲得釋放但是必須接受過著軟禁以及限制訪問的生活,對此英國內政大臣文翠珊則表示將其釋放反而可能會為英國社會帶來更大的風險。不過之後於2012年5月時歐洲人權法院則改駁回了阿布·卡塔達所提出的申訴並且表示英國要將行使驅逐出境權利時並不需要提供理由,但也期望約旦能夠保障阿布·卡塔達的人權問題。但是到了2012年11月12日時,入境事務上訴特別委員會則轉而支持阿布·卡塔達的主張而反對將其引渡他國,且認為應該要在嚴格的情況之下提供假釋的機會,對此英國內政大臣文翠珊則表示英國政府將會繼續提出上訴。到了2013年7月7日在英國與約旦正式達成了在之後審判中將不會對其使用酷刑來蒐集證據的協議後,正式藉由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將其載往約旦並且接受後續約旦國家法院的司法審判。.

新!!: 联合国和阿布·卡塔达 · 查看更多 »

阿布哈茲

阿布哈茲共和國(Аҧсны;აფხაზეთი;Абхазия),又译作阿柏克茲亞,是一個備受爭議而事实上独立的国家,但只被极少数国家承认,目前只有俄羅斯、尼加拉瓜、委內瑞拉、諾魯、只被部份國家承認的南奧塞梯、不被國際承認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及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所承認為主權國家。喬治亞政府、聯合國及其他绝大部分国家則承认它是喬治亞共和國的自治共和國。 阿布哈茲的狀況於喬治亞-阿布哈茲衝突備受關注。於1991年前阿布哈茲仍是蘇聯的一部份。至1980年代末蘇聯解體,喬治亞逐步邁向獨立的同時阿布哈茲人與喬治亞人間的民族衝突進一步加劇。此後更引致1992-1993年阿布哈茲戰爭。喬治亞軍隊的敗北為阿布哈茲帶來實質性的獨立、人口大遷移及喬治亞民族清洗。儘管多年的商議及1994年停火協定的簽下,阿布哈茲的分離問題仍未能解決。雖然聯合國監察隊及俄羅斯主導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維和部隊被派駐當地,阿布哈茲境內的衝突依然數度升級。2008年8月,阿布哈茲人與喬治亞人再次於南奥塞梯戰爭對峙,緊隨其後阿布哈茲獲得俄羅斯的官方承認。1994年停火協定亦同時被廢除,聯合國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在阿布哈茲的任務也被迫中止。2008年8月28日,格魯吉亞議會通過一項決議,宣佈阿布哈茲為俄羅斯佔領的地域。國際社會大多認為阿布哈茲被俄羅斯軍事佔領。同時俄羅斯亦不准許欧盟监测团(European Union Monitoring Mission)進入阿布哈茲。 阿布哈茲、德涅斯特河沿岸、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及南奧塞梯為後蘇聯「冷凍衝突」地區。此四個國家互相維持友好關係並共同組成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Community of Democracy and Rights of Nations)。 阿佈哈茲共和國目前由分離主義政府執政,位于黑海東部沿岸及高加索西南面。首都苏呼米。.

新!!: 联合国和阿布哈茲 · 查看更多 »

阿布哈茲歷史

阿布哈茲歷史始於青銅器時代,文化發展極早。其後經歷喬治亞,蒙古,奧斯曼帝國等外族入侵,後來在1810年後續漸被俄國所兼併。 1991年格魯吉亞獨立,成為其一部分。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茲宣佈獨立,格魯吉亞軍隊於同年8月進入阿布哈茲,但在1993年9月被擊敗。 最終在1994年,在聯合國和獨聯體的干預下雙方停火,1994年宣佈成立共和國。 2008年8月南奧賽梯戰爭爆發後,阿布哈茲在俄羅斯軍隊的幫助下驅逐了領土上的所有格魯吉亞軍隊,再次宣佈獨立,但不為聯合國所承認,只有少數國家承認其獨立。.

新!!: 联合国和阿布哈茲歷史 · 查看更多 »

阿布穆萨岛

阿布穆萨岛(阿拉伯語:جزيرة أبو موسى,波斯語:ابوموسی),是波斯湾东部一岛屿,位于霍尔木兹海峡西口附近,战略地位重要。阿布穆萨岛由伊朗管理,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人。 该岛19世纪以后一直处于英国控制下,1960年代后期,英国将该岛的管辖权转交给沙迦酋长国。1968年,沙迦同其他六个酋长国共同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宣布将逐渐撤出。其后伊朗开始觊觎该岛,并于1971年11月阿联酋正式独立前夕攻占该岛。由於此時美國出於圍堵蘇聯的需要,同時伊朗沒有參與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爆發的中東戰爭,所以與伊朗的關係極為友好,美國及西方國家都沒有反對由伊朗控制該島,甚至對此表達支持。 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急劇惡化,其後美伊斷交,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於是提出将该岛,以及附近的大通布岛、小通布岛的争端提交联合国裁决,但伊朗坚称对该岛享有主权,拒絕參與海島主權的討論,目前海島仍由伊朗控制及管理。.

新!!: 联合国和阿布穆萨岛 · 查看更多 »

阿乐群则

阿乐群则(Alo Chonzed Tsering Dorje,)藏族,四川省理塘县人,西藏政治人物。 廖福钧,阿乐群则的归宿,中国民族1985年第03期.

新!!: 联合国和阿乐群则 · 查看更多 »

阿以冲突

阿拉伯-以色列衝突(الصراع العربي الإسرائيلي、,הסכסוך הישראלי-ערבי、)是指在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已持續超過一個世紀的政治和軍事對抗,爭執的直接起因可能是受錫安主義成形之後的猶太人大量移民、1948年的以色列建國和泛阿拉伯主義的影響。自奧斯曼帝國瓦解後,兩方便因政治和民族主義的關係而對於巴勒斯坦地區的擁有權爭執不下。數十年以来,雙方的對抗已從大規模的中東戰爭轉變成較地區性的以巴衝突,但仍偶有武裝對抗事件發生。.

新!!: 联合国和阿以冲突 · 查看更多 »

阿什哈巴德

阿什哈巴德(土庫曼語:Ashgabat;俄語:Ашхаба́д),土庫曼首都,人口909,000(2009年),面积约300km²。.

新!!: 联合国和阿什哈巴德 · 查看更多 »

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

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اشرف غني احمدزی,)又稱阿什拉夫·加尼,為(Institute for State Effectiveness,ISE)的創辦人之一,该机构成立于2005年1月,旨在促进政府服务于民众的能力。塔利班政权被瓦解之后,加尼在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期間出任了阿富汗财政部长一职,期间他为阿富汗的经济复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加尼博士还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下轄独立机构「」的一名成员。2005年,他曾在TED大會上發表演說,談論如何重建像是阿富汗這種已經幾乎被摧毀的國家。 他是2009年阿富汗总统选举候选人之一,在这次总统选举中名列第三,排名于时任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以及卡尔扎伊的主要竞争对手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之后。他也参与了2014年阿富汗总统选举,并与主要竞争对手阿卜杜拉·阿卜杜拉一起进入第二轮对决之中。2014年9月21日,阿富汗選舉委員會宣告艾哈邁德扎伊當選阿富汗總統。.

新!!: 联合国和阿什拉夫·加尼·艾哈迈德扎伊 · 查看更多 »

阿國

阿國或出雲阿國(元龜3年?〔1572年〕- 卒年不详),著名女性歌舞伎表演者,同时是公认的歌舞伎的創始者。生活于安土桃山時代,文獻中以於国、国、国子、おくに、くに等名字稱呼她。.

新!!: 联合国和阿國 · 查看更多 »

阿利·伯克号驱逐舰

阿利·伯克号驱逐舰(USS Arleigh Burke (DDG-51))是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首舰,以海军司令阿利·伯克命名。 阿利·伯克号驱逐舰于1988年12月6日在缅因州巴斯的巴斯钢铁厂安放龙骨,1989年9月16日下水,掷瓶礼由阿利·伯克夫人施行。1991年7月4日,在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海边举行服役典禮,阿利·伯克本人出席。 阿利·伯克号的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吸取了英国皇家海军在福克兰战争中的战斗经验和美国海军泰孔德罗加级巡洋舰的设计经验。泰孔德罗加级巡洋舰被认为建造过于昂贵且升级十分困难。阿利·伯克号在设计中采用了隐身理念,使得其能够躲避反舰巡航导弹的攻击。同时,其全钢的构造也使其上层结构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新!!: 联合国和阿利·伯克号驱逐舰 · 查看更多 »

阿克萨群众起义

阿克薩群众起义(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是从2000年9月开始爆发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它也被称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Second Intifada)。许多巴勒斯坦人将它看作是反抗外族占领的解放战争,而以色列则认为它是一个恐怖运动。 在大起义爆发前以色列国防军将这些冲突事件称为“潮汐事件”()。至今为止以色列国防军内部依然使用这个代号。 认为这场起义是奥斯陆协议中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做出的妥协的结果的人也称之为“奥斯陆战争”(),认为这次起义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动的人则称之为“阿拉法特战争”。阿拉法特是第一个称之为阿克薩群众起义的人。有人认为阿拉法特发动了这场起义来分散他自己在奥斯陆协议中的责任以及他本人拒绝了以色列的妥协建议。原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通讯部长说:“在戴维营阿拉法特主席决绝了美国总统比爾·克林頓和美国提出的条件回来后就已经计划了(这场起义)。”米歇尔委员会后来也分析认为“沙龙(对圣殿山)的访问没有导致阿克薩群众起义,”而这场冲突是巴勒斯坦领导人计划的。 这次起义是在2005年沙姆沙伊赫首脑会议比较成功结束后巴勒斯坦总统马赫姆得·阿巴斯和其它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同意会议达成的协议。2005年武装冲突比较少,因此许多人认为实际上这次起义已经结束。亚西尔·阿拉法特死后巴勒斯坦政府的政策的改变和以色列单方面从加沙地带和撒馬利亞撤军也带来了一定的缓和。 从2000年至2007年在整个冲突中的死亡人数(包括军人和平民)估计为4901名巴勒斯坦人和1027名以色列人,不过有人指责这个数字没有区别作战人员和平民。从2000年9月至2004年1月36.2%被杀的巴勒斯坦人是非作战人员被误杀,77.6%被杀的以色列人士被炸弹爆炸或伏击杀害的平民。巴勒斯坦受害者中至少有215人是被其他巴勒斯坦人杀害的,其中118名被怀疑与以色列合作。此外63名外国人受害(53名被巴勒斯坦人杀害,10名被以色列军队杀害)。.

新!!: 联合国和阿克萨群众起义 · 查看更多 »

阿克毛·沙伊克

阿克毛·沙伊克(Akmal Shaikh,其名Akmal又译阿克馬爾,其姓Shaikh又译謝赫、什肯,中国官方译为什肯·阿克毛,),巴基斯坦裔英国公民,做过房地产代理人,后来一度是北伦敦肯蒂什镇(Kentish Town)的一家小型出租车公司Teksi的老板,2007年9月12日在乌鲁木齐机场被查获携带约4千克海洛因,虽然英国政府、其家属和律师、一些人权组织称其患有躁郁症,受毒贩利用,请求中国政府免其死刑,仍被中国法院判处死刑并于2009年12月29日被处决。.

新!!: 联合国和阿克毛·沙伊克 · 查看更多 »

阿穆尔·穆萨

阿穆尔·穆萨 (عمرو محمد موسى, Amr Mohammed Moussa;1936年10月3日-) 是一名埃及政治家和外交官。1991到2001年任埃及外长,2001年6月1日到2011年6月1日任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他是2012年埃及总统选举候选人之一,但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率仅为11.13%,未能进入第二轮选举。.

新!!: 联合国和阿穆尔·穆萨 · 查看更多 »

阿爾及爾

阿爾及爾(الجزائر;Alger;Algiers)為阿爾及利亞首都及海港。現有人口三百萬,大約佔阿爾及利亞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位於法國馬賽西南805公里,北濱地中海。這裡除了紡織和礦業之外,農業很發達。.

新!!: 联合国和阿爾及爾 · 查看更多 »

阿爾伯特·魏森梅斯

阿爾伯特·魏森梅斯(Albert Winsemius,)是荷蘭的經濟學家,在1961至1984年長期擔任新加坡的經濟顧問,他帶領聯合國调查团前往新加坡,並在後來主導新加坡的國家經濟發展策略。.

新!!: 联合国和阿爾伯特·魏森梅斯 · 查看更多 »

阿瑟·范登堡

阿瑟·范登堡(Arthur Hendrick Vandenberg,)是一名美国共和党籍的参议员,来自美国密歇根州,曾参与联合国的建立。范登堡曾在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支持对华援助。.

新!!: 联合国和阿瑟·范登堡 · 查看更多 »

阿莎-罗丝·米吉罗

阿莎-罗丝·姆滕盖蒂·米吉罗(Asha-Rose Mtengeti Migiro;),第3任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 阿莎-罗丝·姆滕盖蒂·米吉罗1956年出生于坦桑尼亚,20世纪八十年代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取得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又在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米吉罗女士曾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任教20年,于2000年步入政界;曾出任坦桑尼亚社会发展、妇女事务和儿童部长。2006年1月起担任坦桑尼亚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 2007年1月5日,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任命阿莎-罗丝·姆滕盖蒂·米吉罗出任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也是首位出任这一要职的黑人女性。 出席安理會第6498次會議,協助通過第1973號決議。.

新!!: 联合国和阿莎-罗丝·米吉罗 · 查看更多 »

阿道弗·洛佩斯·马特奥斯

阿道弗·洛佩斯·马特奥斯 (Adolfo López Mateos) 墨西哥政治家,墨西哥总统(1958—1964),在任期间扩大了工业发展和土地改革成果。.

新!!: 联合国和阿道弗·洛佩斯·马特奥斯 · 查看更多 »

阿薩茲·艾哈邁德·喬杜里

阿薩茲·艾哈邁德·喬杜里(Aizaz Ahmad Chaudhry,),巴基斯坦外交官及現任巴基斯坦驻美大使。他曾經擔任巴基斯坦外交部的秘書長(Foreign Secretary)、发言人及驻荷兰大使。他亦曾被派駐紐約聯合國、开罗及多哈等地方。喬杜里已婚並育有三名子女。.

新!!: 联合国和阿薩茲·艾哈邁德·喬杜里 · 查看更多 »

阿里·本·侯賽因王子

阿里·本·侯賽因(阿拉伯语:,Ali bin Al Hussein,)是约旦国王侯賽因一世和他第三任妻子阿麗亞的兒子,出生于安曼。根據家譜,王子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第四十三代後裔。從2011年1月6日起,王子是国际足球联合会的副主席之一。.

新!!: 联合国和阿里·本·侯賽因王子 · 查看更多 »

阿里郎

《阿里郎》(亦稱做阿里嵐等其他譯名)是著名的朝鮮族民歌,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聽到的是流行於京畿道一帶的本調阿里郎,此版本是因1926年同名電影的主題曲而成名,該電影為韓国第一齣劇情片。 1950年代韓戰期間,駐韓美軍於1956年5月26日起將改編後的《新阿里郎進行曲》(New Arirang March)作為隊歌。後來該曲更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作為韓國與北朝鮮联合代表團的進場音樂。《阿里郎》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KBS、自由亚洲电台等电台朝鲜语广播的开始曲或结束曲。2003年阿里郎组合发布的专辑《阿里郎》中亦有此歌曲。2012年聯合國將《阿里郎》列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将朝鲜传统民谣《阿里郎》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朝鲜的文化遗产首次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韩国和朝鲜的《阿里郎》均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據說阿里郎之語源為我離郎,又有一說為一座山之名,但並未證實。.

新!!: 联合国和阿里郎 · 查看更多 »

阿雷格里港宣言

《阿雷格里港宣言》是在2005年世界社會論壇上提出的主張,它勾勒出十二條主張,旨在為「另一個世界」的建構標定方向與意義。其作者主張:「如果這些主張能實現,公民將重新掌握自己的未來,因此我們要將此綱領供各國社運人士檢驗。」這些主張分成經濟、和平、公義及民主幾類。.

新!!: 联合国和阿雷格里港宣言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联合国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國家憲兵

阿根廷國家憲兵(Gendarmería Nacional Argentina;GNA)是阿根廷的國家憲兵及邊防機構。它不同于其他执法机构和警察(联邦警察,机场警察和省警察),是一个具有军事性质的执法部隊。其职能为维护国土安全和支援对外政策,创建于1938年7月28日,一开始以保护边境和偏远地区居民的安全为职责。 國家憲兵是阿根廷安全部管辖下运作军事性质的执法机构。其主要责任是维护和控制国家边境和战略要地,如各过境检查点和核电站。目前有80700名人員。.

新!!: 联合国和阿根廷國家憲兵 · 查看更多 »

阿格達姆區

阿格達姆區(阿塞拜疆語:Ağdam、亞美尼亞語:Աղդամ)是阿塞拜疆的一個區,位於該國西南部。面積1,150平方公里,1993年人口163,400人。首府阿格達姆。 1993年起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被亞美尼亞佔領,成為無人居住的緩衝區。原來的居民被迫遷到蘇姆蓋特和巴爾達。當年7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發出不具約束力的853號決議,要求亞方無條件從該區撤軍。 A.

新!!: 联合国和阿格達姆區 · 查看更多 »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是一名墨西哥外交官和政治家,在1982年,他與瑞典的阿爾瓦·米達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他出生於米卻肯州的薩莫拉,在加入國家的外交職務前,他曾於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接受法律培訓。1945年,他曾擔任代表出席聯合國成位的舊金山會議。從1962年到1964年,他是駐巴西大使。1964年至1970年,他出任外交部國務大臣。1971年至1975年,他為駐聯合國代表服務。其後兩年他又被任命為外長。在1975至197676,他被任命為墨西哥常駐聯合國代表。他積極推動特拉特洛爾科條約,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設立無核武器區,使他在1982年與阿爾瓦·米達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R R R.

新!!: 联合国和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合众国

阿拉伯合众国(英文:United Arab States)是由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包含埃及与叙利亚)与也门王国(即后来的北也门)在1958年至1961年所组成的邦联。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是埃及和叙利亚在1958年结合形成的一个主权国家,同年北也门与埃及签署了一项防务协议,于1958年建立一个松散的邦联称为阿拉伯合众国,然而,与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各成员国不同的是,北也门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在整个邦联的期间,北也门始终保持其联合国会员国和独立的大使馆。 在叙利亚于1961年9月28日退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后,阿拉伯合众国于同年12月26日也宣布解散。.

新!!: 联合国和阿拉伯合众国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新!!: 联合国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阿拉伯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外交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西撒国)1976年2月27日单方面宣布建国,视整个西撒哈拉为该国法定领土。由于该国大部分领土至今依旧被摩洛哥占领,至今仍未能加入聯合國,外交一直不活跃。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现为非洲聯盟的成員國,部分国家已於該國設立大使館,但也有不少国家以驻阿尔及利亚大使兼任驻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大使。 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墨西哥、古巴和委内瑞拉是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在外交上的主要支持者。.

新!!: 联合国和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外交 · 查看更多 »

阿拉瓦 (巴布亚新几内亚)

阿拉瓦(巴布亚皮钦语:Arawa) 巴布亚新几内亚布干维尔自治区最大的城镇,布干维尔内战前,北所罗门省的省会城市,也是自治区将来的省会城市。城镇位于布干维尔岛东部沿岸,博沃河入海口(Bovo river),人口超过3.6万。.

新!!: 联合国和阿拉瓦 (巴布亚新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阿曼

阿曼苏丹国(阿拉伯语:سلطنة عُمان),简称阿曼,是位於西南亚洲,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国家,北部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接壤,西面毗邻沙地阿拉伯,西南靠近也门。阿曼的海岸南部和东部临阿拉伯海,东北方则抵阿曼湾。 阿曼地区在上古时代称作“马干”,中国明朝時称其为“祖法儿”。17世纪晚期,阿曼成为印度洋强国,与葡萄牙、英国争夺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控制权。19世纪是阿曼的鼎盛时期,领土横跨霍尔木兹海峡,延伸至现今的伊朗和巴基斯坦,南至东非沿海地区及桑给巴尔群岛。20世纪,阿曼逐渐沦为英国保护国。历史上,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是波斯湾、印度洋地区的主要贸易港口。 阿曼为君主专制国家。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自1970年以来一直是阿曼的世袭领袖,目前是中东地区在位时间最长,世界第三长的现任统治者。 阿曼石油储量居全球第25位。201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阿曼列为世界上在过去40年里发展最完善的国家。有别于邻国以石油为支柱产业的经济体,阿曼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旅游业和鱼、枣椰子、农产品贸易。阿曼被世界银行定义为高收入经济体,2017年的全球和平指数中,阿曼位列第70名。.

新!!: 联合国和阿曼 · 查看更多 »

蘆葦之歌

是一部2015年臺灣紀錄片,以臺灣慰安婦為主題,由婦女救援基金會出資、台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吳秀菁執導。.

新!!: 联合国和蘆葦之歌 · 查看更多 »

蘇卡諾

蘇加諾(,,出生名:Koesno Sosrodihardjo,),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尼建國領袖及首任印尼總統,1959年至1966年間兼任印尼總理,不料卻因為親共立場被推翻,1967年起被軟禁直到死去。其大女儿梅加瓦蒂為第五任总统。.

新!!: 联合国和蘇卡諾 · 查看更多 »

蘇家屯事件

蘇家屯事件,是由大紀元時報於2006年3月9日首先報導,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遭指控涉及大量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移植謀利的第一起大規模事件,兩名證人指控中國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的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簡稱「蘇家屯血栓醫院」)涉嫌關押法輪功學員、活體摘取其器官供出售、焚屍等多項非法行為的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否認並指為「捏造」、「謠言」。 由於中國自1999年以來器官移植量迅速成長,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國,但大量器官來源引起質疑;且幾年來,由於相關強摘器官指控案例的範圍,擴大到中國許多省份及機構,逐漸形成對中國全國性系統的指控,並受到多國主流媒體報導關注,並被收錄於聯合國及美國官方多份人權報告。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國際醫學界仍持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進入中國進行不受中國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

新!!: 联合国和蘇家屯事件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

蘇利南共和國(Republiek Suriname;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西臨圭亚那,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跡,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苏里南無論以面积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為蘇利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上极為多元的国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苏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新!!: 联合国和蘇利南 · 查看更多 »

蘇盈貴

蘇盈貴(),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與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執業律師二十餘年,兼任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公共事務與法律」講座數年,是聯合國所定國際志工日奉獻金暉獎第一屆得主。.

新!!: 联合国和蘇盈貴 · 查看更多 »

蘇聯人權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是一個極權主義國家,並由蘇聯共產黨內的少數成員把持整個國家的權力體系。蘇聯公民的參政權、選舉權以及其他人權皆普遍遭到壓抑;整個國家的人口亦在政府的規劃下被動員起來以支持國家的意識型態與政策。獨立的政治運動在蘇聯境內是不被允許的,其中包括人民自由組織工會的權利、組織私人公司的權利、創辦未受批准的教會(或宗教)的權利,甚或是組織反對政黨等自由權利皆被蘇聯政府以零容忍政策的態度回應。蘇聯堅定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策亦大大限制了人民擁有私有財產的權利。然而蘇聯政府對於私有財產的不友善態度卻被1960年代的蘇聯人權運動家指摘為違背1936年蘇聯憲法的精神。該憲法亦明文保障人民有自由集會遊行的權利。.

新!!: 联合国和蘇聯人權 · 查看更多 »

阅兵

阅兵,是指对武装部隊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用以庆祝、致敬,同时展现本国的軍事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提振军威,鼓舞士气。.

新!!: 联合国和阅兵 · 查看更多 »

赞助类顶级域

赞助类顶级域(sponsored top-level domain,缩写:sTLD)是互联网域名系统中顶级域的一种,由互联网号码分配局(IANA)管理。 通常意义上来讲,赞助类顶级域是一种特殊的顶级域,该种类的每个域名都有一个代表相关社群——如民族、地理位置、专业领域、科技或者其他主题的赞助机构,通常由这些机构发布注册流程,并对注册人资格严格限制。其他类型的顶级域则直接由整个互联网社群通过ICANN相关流程建立。.

新!!: 联合国和赞助类顶级域 · 查看更多 »

赣榆区

赣榆区,秦汉时写作赣揄,古称怀仁、竹庭,又称榆城,常被简写作干于,是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的一个区。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北角的苏鲁交界处,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接沂蒙山南麓,北通滨海名城青岛,南襟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有“黄海明珠”、“徐福故里”之美名。总面积1363平方千米,辖15个镇,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为94.94万人。 赣榆历史悠久。上古属东夷,“赣揄”的地名始见于秦代,当时已置县,历史上数易其名,南北朝至金朝初期称怀仁县,1945年中共为纪念抗日名将符竹庭而更名为竹庭县,1950年恢复原名。2014年7月赣榆县撤销,设立连云港市赣榆区。赣榆人文荟萃。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秦始皇两度莅境,鞭石成桥登秦山岛;千古东渡第一使者——秦代方士徐福从这里浮海东去;北宋科学家沈括登赣榆之山,东望大海,观“天地日月之游动出没”。赣榆地处苏鲁交界,与山东省的日照、莒南、临沭接壤,人际交往密切,语言风俗相近,历史上受齐鲁文化影响深远,形成了以齐鲁文化为母体,兼容淮海文化,历史积淀厚重而又不乏灵秀。.

新!!: 联合国和赣榆区 · 查看更多 »

赤道

赤道通常指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的78.7%被海洋覆盖,余下的21.3%为陆地。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天体也有类似的赤道。.

新!!: 联合国和赤道 · 查看更多 »

赤道幾內亞歷史

赤道幾內亞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赤道幾內亞所居住的原始居民大多为俾格米人,歷史相當悠久,後來到十四、十五世紀時,歐洲列強航海技術發達,開始將勢力往海外拓展,再加上當時興盛奴隸貿易和黑奴貿易,使得赤道幾內亞也成為海上強國的囊中物。1471年至1472年間,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德·波(Fernão do Pó)在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过程中发现了斐南多波岛,将其命名为“福爾摩沙”(Formosa)。安诺本岛是在10年後发现的,這也為葡西兩國奠定對赤道幾內亞的殖民前的交通概況基礎。赤道幾內亞的歷史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統治占絕大部分,留下不少壯烈歷史。.

新!!: 联合国和赤道幾內亞歷史 · 查看更多 »

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República de Guinea Ecuatorial、République de Guinée Equatoriale、República da Guiné Equatorial),中部非洲西部的国家之一。2009年7月人口约为633,441人。虽然国名中带有赤道字样,但赤道只通過国土之間的海域,并未直接穿过该国领土。.

新!!: 联合国和赤道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赫迪·阿纳比

赫迪·阿纳比 (هادي عنابي,拉丁化:Hédi Annabi,Delva, J. G. (2010): Retrieved on 17 January 2010.

新!!: 联合国和赫迪·阿纳比 · 查看更多 »

赛尔号

賽爾號是一個由上海淘米網絡開發製作的养成類網頁遊戲,適用年齡為6歲以上,游戏口号为“英勇賽爾,智慧童年”。赛尔号聲稱注册人数已超过一亿,超过三千万活跃用户。.

新!!: 联合国和赛尔号 · 查看更多 »

閃靈樂團

閃靈(ChthoniC)是一支台灣重金屬樂團,1995年成立於台北,曾獲台灣金曲獎與金音創作獎最佳樂團。團長為貝斯手葉湘怡(Doris),創團者是主唱林昶佐(Freddy)。目前主要創作者為主唱Freddy與吉他手小黑。英文團名「ChthoniC」是希臘文「克托尼俄斯」(陰間神祇)之意,漢語音譯為「閃靈」。 閃靈音樂的內容以台灣歷史神話與為背景,旋律編寫融合五聲音階與台灣小調、演歌。自2011年以來,融入二胡的樂器配置以表現悽美之聲成為他們的標誌,另外還運用嗩吶、獵首笛、尺八、箏、三味線等民俗樂器在重金屬音樂之中。目前為國際環球唱片旗下藝人,專輯於台灣、日本、歐美各國、東南亞各國等地區發行。閃靈的國際巡迴演唱會相當頻繁,常在國際搖滾、流行音樂報章雜誌曝光。被英國《衛報》譽為亞洲的黑色安息日。 樂團成員同時也是政治活動家,他們主張台灣獨立和西藏及維吾爾族的人民自決。主唱Freddy(林昶佐)在2010年至2014年擔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會長,自2016年起代表時代力量政黨擔任第9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截至2016年,樂團共發行了8張錄音室專輯、10首單曲、1張迷你專輯、4張精選輯、3張現場專輯和5張影像作品,另外還出版了2本書和1本小說。.

新!!: 联合国和閃靈樂團 · 查看更多 »

間諜電報

間諜電報(Spy Cables),是指繼愛德華·史諾登洩漏稜鏡計畫後,於2015年被揭發的情報界醜聞案,範圍涵蓋全世界數十國情報單位,其來源主要是從流出,被洩漏的電報時間由2006年至2014年底。 2015年2月,半島電視台與英國衛報取得並公佈了主要從南非國家安全局(State Security Agency)內部流出的機密電報,多為該局與各國情報機構的通信電報。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道,此代號「Spy Cables」的文件全稱為「軍事目標分析」(Operational Target Analysis),內文長達128頁,是南非情報員對國際安全情勢的分析報告。被洩漏的機構主要包括有以色列的摩薩德、俄羅斯的FSB,及法國、約旦、阿曼的情報單位;與英國的秘密情報局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單位和美國駐非洲國家的情報單位等。.

新!!: 联合国和間諜電報 · 查看更多 »

開放資料

開放資料 (Open data) 指的是一種經過挑選與許可的資料,這些資料不受著作權、專利權,以及其他管理機制所限制,可以開放給社會公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出版使用,不論是要拿來出版或是做其他的運用都不加以限制。Open data 運動希望達成的目標與開放源碼、內容開放、開放獲取等其他「開放」運動類似。Open data 背後的核心思想由來已久(例如在 Mertonian tradition of science),但 Open data 這名詞直到近代才出現,拜網際網路崛起而為人所知,尤其是 Data.gov 等 Open data 政府組織的設立。.

新!!: 联合国和開放資料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联合国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薛姓

薛姓是一個東亞文化圈的姓氏,在古籍《百家姓》中排名第68位。值得注意的是「薛」與「薜」的寫法相當接近。.

新!!: 联合国和薛姓 · 查看更多 »

薛顿贺尔大学怀特海德学院

薛顿贺尔大学怀特海德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School of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美國薛顿贺尔大学从事国际事务的专业学院。怀特海德学院以前副国务卿和高盛董事长,慈善家约翰·怀特海德的名字命名。怀特海德在高盛工作38年并成为其董事长,在1984年以联合董事长和高级合伙人的身份退休。 薛顿贺尔大学拥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是美国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学之一,被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评定为拥有博士授予权的研究型学府。同时,怀特海德学院也是美国国际事务专业学院协会(APSIA)的附属会员。 薛顿贺尔大学坐落在新泽西州南桔市,是学习国际关系的理想地点。乘坐中城直快只需30分钟便可到达纽约市中心。联合国、华尔街、世界顶级国际商业机构、外交使团、智库以及非盈利性组织的总部均近在咫尺。.

新!!: 联合国和薛顿贺尔大学怀特海德学院 · 查看更多 »

藍煙囪貨倉碼頭

藍煙囪貨倉碼頭,簡稱「藍煙囪」,又稱太古倉碼頭,是香港20世紀初期至中期的貨倉碼頭,由太古集團與藍煙囪輪船公司於1910年代設立,位於九龍尖沙咀當時東南部海旁,訊號山以南一帶。藍煙囪貨倉碼頭位於尖沙咀火車站附近,成為當時香港鐵路貨運與海上貨運的交匯處。 1950年代聯合國對華實行貿易禁運以前,中國大陸是香港重要的轉口貿易市場,惟隨着禁運實行,轉口貿易額銳減,香港貨倉業和轉口貿易業便逐漸式微。 隨著1960年代起其附近的九龍倉碼頭逐步改建,加上九廣鐵路總站當時計劃遷往紅磡,太古洋行便於1971年以1.31億港元將藍煙囪貨倉碼頭售予新世界發展,後發展成新世界中心及麗晶酒店(今香港洲際酒店),1978至1982年間落成(其後除香港洲際酒店外,所有建築物均於2008年起再重建成為Victoria Dockside)。.

新!!: 联合国和藍煙囪貨倉碼頭 · 查看更多 »

藍蔭鼎

藍蔭鼎(),台灣知名水彩畫家,出生於日治臺灣宜蘭廳羅東支廳羅東區阿束社,祖籍福建省漳州,多次入選帝展及台展,曾經擔任中華電視公司董事長。.

新!!: 联合国和藍蔭鼎 · 查看更多 »

藍色

蓝色是一种颜色,它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其中一元,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约470-440纳米)。 由于空气中灰尘对日光的瑞利散射,晴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由于水分子中的氢-氧键对约750纳米的光的吸收,大量的水集中在一起呈蓝色,由于氘-氧键吸收波长比较长的光(约950纳米),因此重水是无色的。 蓝色的互补色是橘色。.

新!!: 联合国和藍色 · 查看更多 »

藍水海軍

藍水海軍(Blue-water navy),是指能將海上力量擴展到遠洋及深海地區、具備的海軍型態。所謂的藍水,指的就是遠洋的藍色海水。藍水海軍要具有能在外洋長時間執行任務、並在寬廣的大洋中保護本國及海外國土利益和安全的能力。.

新!!: 联合国和藍水海軍 · 查看更多 »

藏區連環自焚事件

藏区连环自焚事件是自2009年2月起,发生在中國部分傳統藏區内的一系列藏人自焚事件。,已有约至少150名经报道的喇嘛、女尼或包括農牧民在內的藏人自焚,其中约至少126人死亡,被西藏女作家唯色稱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最慘烈的政治抗議浪潮。」, 自由時報, 2013-2-15, 開放雜誌, 2013-01-06根据媒体报道,这些自焚者的主要目的是抗议中国政府对藏区的高压统治、宗教限制、同化政策,並且要求讓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返回西藏。中国政府将事件归咎于中国境外的藏独势力,称系列的自焚事件与“达赖集团”的煽动教唆直接相关。不過达赖曾對自焚的行為表示困惑。.

新!!: 联合国和藏區連環自焚事件 · 查看更多 »

藏人行政中央

藏人行政中央(བཙན་བྱོལ་བོད་གཞུང་།),常稱西藏流亡政府(),將自身表述為合法代表西藏與藏族的政府,但現今尚未被任何主權國家所承認。同时也未被联合国承认。原名為博雄甘丹頗章確勒郎傑(;意為“西藏喜樂宮勝十方政府”),後透過西藏流亡议会通過更改名稱,也称“西藏人民议会”。 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由中國西藏逃亡至印度,1960年建立西藏流亡議會與藏人行政中央。2001年,西藏流亡政府舉行藏人歷史上的首次議會選舉。2011年,前领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主動卸下一切政治權力,將統治權交給民選的內閣總理(噶伦赤巴)。.

新!!: 联合国和藏人行政中央 · 查看更多 »

藝術宮 (舊金山)

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海港區,是一座建於1915年的紀念性建築物,最初是為了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展示藝術作品而建造的。這是博覽會少數僅存且唯一保留於原址的建築物。藝術宮曾於1965年重建,人工湖和走道的整新,以及加強建築的耐震強度直至2009年初才完成。 除了舉辦展覽之外,藝術宮對於遊客和當地居民來說,仍是一個受歡迎的景點,同時,也常有舊金山灣區的新婚夫妻來到這拍攝婚紗照及舉辦婚禮。另外,位於橘郡安那翰的迪士尼加州冒險樂園也有一座縮小的藝術宮複製品塑像。.

新!!: 联合国和藝術宮 (舊金山) · 查看更多 »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2015年後,校方正式將校名中Art與Center之間的空白去除),又簡稱為ArtCenter或ACCD,是一所非營利的私立藝術學院,座落於美國加州的帕薩迪納。 目前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有兩個主要校區: 山邊校區(Hillside Campus) 與南校區(South Campus),山邊校區座落於舉辦過數次超級盃的玫瑰盃球場後方,南校區則是由三棟不同風格的建築組成,鄰近帕薩迪納市中心。.

新!!: 联合国和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 查看更多 »

藥水里壁畫古墓

藥水--壁畫古墓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浦特級市江西郡的藥水-里-,就在當地的著名觀光區臺城湖畔。它是建築於公元5世紀的高句麗時代的壁畫墳墓,包括兩棟花崗石墓穴,裡邊有典型高句麗時代的風俗人物及四神圖。 墳墓布局由前室、內室及通道組成。內室的東西两面牆均有一個小穴。墓室用方塊花崗石砌成,表面抹了泥灰,並畫上青龍、白虎、朱雀及玄武的壁畫。前室的牆上被畫上《高句麗士兵的巡遊圖》、《狩獵圖》、《墳墓主人的生活圖》、《城堡地圖》、家畜廄、五穀磨房、廚房及守門侍衛等,畫裡的人物,按其身分高低決定大小,墳墓主人被畫得很大,他的僕人卻被畫得很小。 藥水--壁畫古墓」已在聯合國被注册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亦是受朝鮮法律所保護的國寶。 Category:朝鮮墓葬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旅遊景點 Category: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 Category:壁画 Category:高句麗建築 (朝鮮) Category:南浦市建築.

新!!: 联合国和藥水里壁畫古墓 · 查看更多 »

關島

島(Guam;查莫罗語:Guåhan,全稱為Territory of Guam)為美國的非合併建制属地,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嶼,為美國五個建立平民政府的屬地之一。." DOI Office of Insular Affairs.

新!!: 联合国和關島 · 查看更多 »

關中 (中華民國)

中(),满族,瓜尔佳氏,籍貫安東省鳳城市(今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生於天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考試院院長。.

新!!: 联合国和關中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葡屬帝汶

葡屬帝汶(Timor Português),是葡萄牙殖民帝國在東亞所佔有的第二個殖民地。始於1702年,里斯本政府派出António Coelho Guerreiro為第一位總督,至1975年11月28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片面宣布獨立,短暫建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為止。前後約273年。.

新!!: 联合国和葡屬帝汶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帝國

葡萄牙帝國(Império Português)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以及歐洲最早建立和最長久的殖民帝國(1415年─1999年)。 葡萄牙在15世紀進行的大西洋探險和1415年對休达的征服標誌著葡萄牙成為海上強權的開始。其後,葡萄牙開始大力發展航海學校,以及加強地图学的知識。在一個世紀後,葡萄牙終於成為歐洲首個打通往印度航線的國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亞士,瓦斯科·達·伽馬,以及为西班牙国王服务的斐迪南·麥哲倫創下了不朽的航海歷史。 葡萄牙帝國國力在16世紀達至頂峰。但其後因為一度被鄰國西班牙联合统治,以及其他新興殖民帝國如英國、荷蘭和法國的競爭下,葡萄牙帝國開始走向衰落。18世紀後,葡萄牙便集中其在巴西及非洲殖民地的統治。而巴西殖民者為葡萄牙帶來的黃金重新振興了這個帝國。但無奈的是,1755年災難性的大地震卻嚴重打擊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國際地位,加上1822年巴西的獨立和1890年英國打擊了其在非洲的擴張企圖,都使得這個殖民帝國趨向衰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曾經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萄牙殖民地戰爭(1961年-1974年)。印度亦在1961年出兵并收复了葡萄牙位於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和達曼-第烏兩地,這使得葡萄牙在亞洲只剩下澳門及东帝汶兩個殖民地。而經歷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放棄其殖民地,直至葡萄牙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後,葡萄牙帝國才正式宣告結束。.

新!!: 联合国和葡萄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國籍法

《葡萄牙國籍法》(Lei da Nacionalidade Portuguesa)是葡萄牙共和國有關公民身份的憲制性法律,主要是訂明如何界定葡萄牙公民身份,包括因出生、其子孫,與歸化於葡萄牙及結婚而取得葡萄牙公民身份。葡萄牙國籍法也涉及前殖民地及領土而存在的複雜性問題,主要包括印度果亞、東帝汶、澳門等。 葡萄牙在1959年基於屬地主義原則而立法;但在1975年和1981年開始改血統主義為原則為葡萄牙國籍法律,這個「改變」是基於歸化以及過去疆土及殖民地的其後代的公民身份問題考慮。.

新!!: 联合国和葡萄牙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董必武

董必武(),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省黃州(后改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员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于1949年后担任中共高层领导。.

新!!: 联合国和董必武 · 查看更多 »

葵德川三代

《葵 德川三代》是NHK在2000年製作播放的第39部大河劇,播放期間是2000年1月9日 - 12月17日,全49話。 本劇是以豐臣秀吉薨去隔日、關原之戰做為本劇開端,直至德川家第四代將軍誕生後作完結,是少數戰國史戲劇沒有秀吉參與的戲劇。以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祖孫三代為主角,描述在德川幕府成立過程中,豐臣家如何滅亡,以及之後德川家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前半部可以說是與日本戰國相關的天下爭霸戲碼,而後半部則是以家庭親情、檯面下政治角力為主的戲劇。.

新!!: 联合国和葵德川三代 · 查看更多 »

葉叶琹

葉叶琹(),字靜友,湖北省嘉魚縣龍口人,曾任中華民國立法院第1屆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新!!: 联合国和葉叶琹 · 查看更多 »

葉匡時

葉匡時()是臺灣的管理學家及政治人物,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現為長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亞太公私合夥建設發展協會理事長。.

新!!: 联合国和葉匡時 · 查看更多 »

葉禮庭

邁克爾·格蘭特·--(Michael Grant Ignatieff,加拿大華人譯作葉--禮庭,)中歐大學校長,是加拿大自由黨前任黨魁,曾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官方反對黨領袖。他是國際著名的學者、教授、作家、和新聞從業員,在國際學界內他被公認為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國際事務的權威。.

新!!: 联合国和葉禮庭 · 查看更多 »

葉秀峯

葉秀峯(),江苏省扬州府江都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万东,一个真实的中统局长叶秀峰,钟山风雨2012年06期,.

新!!: 联合国和葉秀峯 · 查看更多 »

葉里溫

葉里溫(Yerevan)是西亚國家亞美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在西方有葉里萬(Erivan)、葉烈布尼(Erebuni)、葉烈溫(Ereun)、耶烈萬等多種稱呼。常見的名稱表記有「Erewan」、「Ayrivan」、「Erevan」等。 葉里溫人口約106万人(2004年統計)。主要產業為機械製造及金属工業、红葡萄酒及白兰地釀造、煙草製造等。(Hrazdan River)流經市內,北望著名的亞拉拉特山。若以文獻記載為準,該城是現存世界最古老的都市之一。 埃里温的兹瓦尔特诺茨国际机场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主要机场。于1949年开始运行,有轨电车则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而被关闭。葉里溫地鐵共有一条线路,负责着全城的地铁交通。铁路方面,只有一条国际线路通往邻国格魯吉亞的第比利斯,将亚美尼亚和伊朗直接连接的新铁路仍在建设中。当地的公共交通高度私有化,小巴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 埃里温共有250余所学校,其中公立学校200余所,私有学校50所左右。此外,埃里温在苏维埃的统治下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中心。医疗方面,埃里温的数家医院通过现代技术改善了自己并开始提供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服务,利克沃尔(Liqvor)制药厂是亚美尼亚最大的药品生产商。能源方面,赫拉兹丹河附近建立了数座水力发电厂,当地还建有一些火力发电厂。互联网方面,亚美尼亚的3家移动电话服务商均位于埃尔温,许多中小企业也参与了互联网服务。.

新!!: 联合国和葉里溫 · 查看更多 »

葛城美里

葛城美里(葛城 ミサト、Katsuragi Misato)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當中人物。她是NERV的指揮官,軍階最初為大尉,TV動畫第12話時晉升為少佐,在新劇場版中則為中佐。她在NERV的任務包括指揮及監視EVA駕駛員、構思及發布攻擊策略,與赤木律子協調EVA技術支援及測試也是她的工作,她同時也是碇真嗣與惣流·明日香·蘭格雷的監護人。 在故事一開始時,美里將真嗣帶入NERV,並說服他擔任初號機的駕駛員。後來她要求真嗣跟她一同生活,後來明日香也與他們居住在同一棟公寓。隨著故事進行,美里從舊情人加持良治那裡得知人類補完計畫的面貌及埋藏在NERV深處的秘密。.

新!!: 联合国和葛城美里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新!!: 联合国和葛量洪 · 查看更多 »

钢铁苍穹

是一部2012年芬兰、德国和澳大利亚合拍的科幻战争喜剧电影,导演提莫·沃伦索拉执导。故事背景设定于2018年,讲述纳粹德军在1945年被打败后,逃到月球建造了一个太空舰队,并攻击人类以试图占领地球的虚构故事, by Charlie Jane Anders (May 7, 2008), "Nazi Moonbase Launches Stealth Attack".

新!!: 联合国和钢铁苍穹 · 查看更多 »

钱嘉东

钱嘉东(),又作钱嘉栋,中国上海人,外交家。 钱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任上海市政府外事处科员。 1953年,钱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亚洲司工作,先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中印边界划界谈判等重大活动,任处长、专员等职。1966年调任周恩来的外事秘书,后成为周的两名主要秘书之一,与纪东并称为“一文一武”。 周恩来逝世后,钱回到外交部工作,任综合研究室研究员。1983年,钱赴瑞士日内瓦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及在瑞士的其它国际组织代表处副代表兼裁军事务大使,1985年升任代表处代表。次年交卸裁军大使一职。1986年7月10日,钱奉命向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提交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约成员方身份的申请函。此后钱退休在家。 钱的女婿是中国外交部现任部长王毅。.

新!!: 联合国和钱嘉东 · 查看更多 »

钱其琛

钱其琛(),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生于天津。中国职业外交家。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毕业。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增选),中共第十三、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曾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等职。曾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期主管外交、港澳事务和对台工作;1995年發表《香港涉台問題基本原則與政策》(簡稱「錢七條」)。.

新!!: 联合国和钱其琛 · 查看更多 »

钱海燕 (国际公务员)

钱海燕女士(Qian Haiyan,)是联合国国际公务员, 曾任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公共行政和发展管理司(公发司)司长。 在33年的职业生涯中,钱海燕女士致力于全球公共政策、治理、公共行政和发展的工作。自从加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经社部)以来,钱海燕女士历任联合国公共行政网()首席经理人、电子政务处(前身为知识管理处)处长,后于2009年2月1日出任公共行政和发展管理司(公发司)司长。在加入经社部之前,钱海燕女士曾任职于联合国其他机构,如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中心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在日本的环境无害化技术中心。在加入联合国之前,钱海燕女士在中国政府从事科学技术促进发展领域的工作,并曾在中国常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任职,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对口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 钱海燕女士在中国北京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并拥有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新!!: 联合国和钱海燕 (国际公务员) · 查看更多 »

蒲隆地

,正式名稱布隆迪共和國(Republika y'Uburundi, ;République du Burundi,),是一個位於東部非洲的小型內陸國家,其北、東、西面分別為卢旺达、坦桑尼亚與剛果民主共和國所包圍,其中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界有超過一半是座落在著名的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湖面上。 布隆迪的首都為布琼布拉(Bujumbura),是個位於坦干依喀湖湖畔的港口都市,最早是德屬東非的軍隊駐紮地,人口約有30萬(1994年時估計),是該國第一大城。布隆迪的官方語言有三種,包括英語、法語和基隆迪語。 布隆迪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且國內生產總值也較低於其他國家。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主要是內戰、貪汙和人民教育程度不高,而且還流行著愛滋病。Eggers, 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undi, p. xlix.

新!!: 联合国和蒲隆地 · 查看更多 »

钶钽铁矿

钶钽铁矿(Coltan),是非洲口语对钶铁矿-钽铁矿这种复合矿物的称呼。钶钽铁矿是一种含有铌和钽的金属矿。含有钽的精矿一般指的是“钽铁矿”。从外观看,钶钽铁矿是一种暗黑色矿物。值得注意的是,钶钽铁矿的出口是刚果战争的导火索之一,那一次冲突的死亡人數高達400万人。目前,卢旺达和乌干达由民主刚果盗取钶钽铁矿,然後出口到西方(主要是美国)。钶钽铁矿广泛用于制造高科技产品,如:移动电话、DVD播放机、PS2游戏机等。.

新!!: 联合国和钶钽铁矿 · 查看更多 »

钻石

鑽石(古希腊文:ἀδάμας;法文、德文:Diamant;英文:Diamond),化学和工业中称为金剛石。鑽石是碳元素组成的無色晶体,為目前已知的自然存在的最硬物質。.

新!!: 联合国和钻石 · 查看更多 »

鉭(Tantalum,舊譯作鐽)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Ta,原子序為73。其名稱「Tantalum」取自希臘神話中的坦塔洛斯。鉭是一種堅硬藍灰色的稀有過渡金屬,抗腐蝕能力極強。鉭屬於難熔金屬,常作為合金的次要成份。鉭的化學活性低,適宜代替鉑作實驗器材的材料。目前鉭的最主要應用為鉭電容,在手提電話、DVD播放機、電子遊戲機和電腦等電子器材中都有用到。鉭在自然中一定與化學性質相近的鈮一齊出現,一般在鉭鐵礦、鈮鐵礦和鈳鉭鐵礦中可以找到。.

新!!: 联合国和钽 · 查看更多 »

蒂邁雅

蒂邁雅,PB,DSO(ಕೊದಂಡೇರ ಸುಬ್ಬಯ್ಯ ತಿಮ್ಮಯ್ಯ,)印度軍人。韓戰結束後,任中立國遣返委員會主席。1957年至1961年間擔任印度陸軍參謀長。他從印度陸軍退休後,出任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持和平部隊司令。1965年因心臟病發在塞浦路斯逝世。.

新!!: 联合国和蒂邁雅 · 查看更多 »

蒙古历史

蒙古是亚洲大陆中部一个草原和沙漠遍布的高原地区的泛称。广义上的蒙古包括中国的内蒙古高原和新疆的一部分、蒙古国,以及俄罗斯联邦的南西伯利亚的部分区域,如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在大蒙古国建立之前的数千年,其他国家,如匈奴、中国、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嘎斯、阻卜、契丹等都曾在此活动。.

新!!: 联合国和蒙古历史 · 查看更多 »

蒙古地方

蒙古地方為中華民國過去的行政區劃之一,成立於1928年;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統一中國後,蒙古地方與西藏地方同為中華民國同以「地方」為名的特別行政區劃,該行政區為直屬中央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省級,另比照省政府的蒙古地方行政機關則為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除此,行政院也於院內設置蒙藏委員會的直接對口部會。 蒙古地方區劃約有173萬平方公里。以面積言,蒙古地方為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的第二大,僅次於新疆省,其轄下有4部2地區及116旗4牧場36佐領等次區劃。不過蒙古地方因地形關係與《中俄聲明》內禁止漢人移民等因素,其行政區域內人口並不多,劃分初期未及200萬。 徐树铮1919年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1919年10月出兵外蒙古,迫使外蒙古在在1919年11月17日正式取消自治。 蒙古地方的制訂與北洋政府的外蒙古區劃相當,而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地區仍未及該地區。另外,於中華民國蒙古地方行政區劃制定同時,蒙古君主哲布尊丹巴活佛突然逝世。於蘇聯、第三國際與蒙古人民黨的支持與行動下,高度自治的外蒙古政府於1924年11月26日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改城名為烏蘭巴托,以1921年作獨立紀元,允許苏联红军駐軍。但中華民國及英、美、日等當時主要國家政府皆未承認。目前與中華民國蒙古地方面積幾乎相同的蒙古國已成為聯合國会员国之一,也獲得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内的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2012年5月21日,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發表新聞稿正式否認外蒙古為中華民國法定領土。.

新!!: 联合国和蒙古地方 · 查看更多 »

蒙美關係

蒙美關係是指美國與蒙古兩國之間的雙邊關係。美国于1987年1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并于1988年6月在其首都乌兰巴托设立大使馆,大使馆于同年9月正式开张。 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为冷战的因素以及美国和中华民国的邦交,美国和蒙古几乎没有来往。在讨论蒙古申请加入联合国的安理会投票上,美国都是投下弃权票。 根据一份2010年的盖洛普调查,蒙古人喜欢美国人的比例超过中国和印度,其中有58%的蒙古人表示赞成,5%的蒙古人表示不赞成,37%的蒙古人表示不确定。而且根据2012年美国全球领导力报告,44%的蒙古人赞成美国领导层,6%的蒙古人不赞成,但也有高達50%的蒙古人表示不确定。 ,共有1444名来自蒙古國的留学生在美国学习。.

新!!: 联合国和蒙美關係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议定书

《蒙特婁議定書》,全名為《蒙特婁破壞臭氧層物質管制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是聯合國為了避免工業產品中的氟氯碳化物對地球臭氧層繼續造成惡化及損害,承續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的大原則,於1987年9月16日邀請所屬26個會員國在加拿大蒙特婁所簽署的環境保護議定書。該議定書自1989年1月1日起生效。.

新!!: 联合国和蒙特利尔议定书 · 查看更多 »

蒙特內哥羅

黑山(黑山语:Црна Гора,拉丁字母:Crna Gora)意即“黑色的山”,是位於巴尔干半岛西南部、亞得里亞海東岸上的一個多山國家。过去多采用其英文名稱“Montenegro”的音译,如「门的内哥罗」,中國大陸、新馬、港澳則意譯作「--」; 台灣則譯作「--」。 黑山的東北為塞爾維亞,東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東南為阿爾巴尼亞,西北為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以及克羅埃西亞,西南則為亞得里亞海(為地中海的其中一個部分)。 黑山原为1910年建立的黑山王国,一战后加入新成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二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南斯拉夫的四个加盟国(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在1990年代初独立后,黑山和塞尔维亚成为了南斯拉夫仅存的两个加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决定放弃“南斯拉夫”的国名,改称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舉行公民投票,獨立派以55.5%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同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同時成为联合国会员国。2017年6月5日,黑山加入北約,成為該組織第29個會員國。.

新!!: 联合国和蒙特內哥羅 · 查看更多 »

蒙蘇農多

蒙蘇農多(ម៉ម សូណង់ដូ,或譯曼·索南多;),柬埔寨電台記者,擁有柬埔寨、法國雙重國籍。他是金邊蜂巢電台東主兼台長;保護記者委員會曾於2012年形容蜂巢電台是「柬埔寨少數獨立的新聞傳媒之一」。他同時為蜂巢電台擔任時事評論員。 蘇農多曾因報導的問題而三度入獄:2003年他被控「煽動暴亂」,因而入獄,2005年又因誹謗罪而入獄,2012年再因叛亂罪而入獄。2012年,他被當地法院判監20年,此判決引來人權團體抗議,而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亦在和柬埔寨首相洪森會面時對該案件表示關切。2013年3月,上訴法庭推翻原審裁決,而蘇農多則因引致社會動盪而被判處緩刑5年。.

新!!: 联合国和蒙蘇農多 · 查看更多 »

邪教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也有学者这样定义邪教:邪教,就是利用宗教及其他文化形成反社会的学说,并以此作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极端团体。根據不同人士所持不同價值觀,會對邪教有不同認定;因此这个词的使用被认为具主观性。例如,基於不同權力鬥爭的形式,世俗權力不時會點名稱呼一些教派為邪教。而被这个词指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特定社会里的少数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宗教学术界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新!!: 联合国和邪教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國(Jamhuri ya Kenya,Republic of Kenya,,或)位於非洲東部,濒临印度洋,與索馬里、埃塞俄比亚、南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亚接壤,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肯尼亚人口约4679万,一共有42个民族,分成班图、尼罗和库施特三大语系,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全国分为47个县市,首都为内罗毕。 肯雅曾是英国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從英國獨立。东非大裂谷将肯尼亚分为两半,恰好与横贯全国的赤道相交叉,肯尼亚因此获得了“东非十字架”的称号。肯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受基础设施投资及私人消费增长的影响,肯尼亚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为614.1億美元,经济增长率达5.6%。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和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联合国人居署及联合国环境署(又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新!!: 联合国和肯尼亚 · 查看更多 »

邱园

邱园(Kew Gardens),又譯為奇遊植物園、基尤植物園、基佑園等,正式名称为“(位于)邱的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座落在英国伦敦西南郊的泰晤士河畔列治文區邱,原是英国王家园林,收了约5万种植物,约占已知植物的7分之1,目前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规模庞大,除了常规的园林设计,还有专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该保护区濒临泰晤士河,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园內的很多道路都是一望无际的草毯。 邱園的歷史可追溯到1759年,那时喬治二世與卡洛琳王后之子威爾斯親王的遗孀奥古斯塔派人在所住庄园中建立了一座占地仅3.5公顷的植物园,这便是最初的邱园。到1840年,邱园被移交给政府管理,并逐步对公众开放。以后,经王家的三次捐赠,到1904年,邱园的规模达到了121公顷。 邱园收藏种类之丰,堪称世界之最。这些植物大都按科属种植,并适当根据生态条件配置宿根草本或球根花卉。邱园的温室更是名闻遐迩。这里拥有数十座造型各异的大型温室。.

新!!: 联合国和邱园 · 查看更多 »

邱永漢

邱永漢()是臺灣裔日本作家、實業家與經濟評論家,本名邱炳南,出身臺南,歸化日本後改名為永漢,之後長居於日本,被譽為「日本股神」、「賺錢之神」蕭榕,,蘋果日報,2012年05月18日, 聯合報, 2012/05/19。其亦在台創辦永漢日語、永漢國際書局及《財訊》雜誌等。.

新!!: 联合国和邱永漢 · 查看更多 »

邱汉桥

邱汉桥(号抱扑子,1958年生)中国大陸画家,思想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長期為中央军委、武警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人民大会堂绘制裝飾作品,並作為國禮贈送外賓。.

新!!: 联合国和邱汉桥 · 查看更多 »

邱淑花

邱淑花 ,活熊取胆之母,知名企业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第八届妇代会代表,福建省第八届政协委员,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妇大会中国代表之一,全国人大代表。.

新!!: 联合国和邱淑花 · 查看更多 »

邹秉文

邹秉文(),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农业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原籍江苏苏州,生于广东广州。 1910年留学美国,先入纽约柯克和威里斯顿中学。1912年入康奈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次年转入农学院。1915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科教授。1918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首任农科主任。1928年后供职于政商界,致力于中国农业建设。 曾任中华农学会会长、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筹备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47年8月13日,國民政府派鄒秉文為中國出席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第三屆年會代表。.

新!!: 联合国和邹秉文 · 查看更多 »

邹骥

邹骥(),北京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环境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导。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学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员(1995-1996),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2007)。 近年来专注于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和参与相关的国际事务,现为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专家组成员,中国谈判代表团代表,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三工作组成员,多次接受路透社等国际媒体采访和报道。其领导的人大 Programme of Energy and Climate Economics (PECE) 研究小组在国际气候变化经济领域十分活跃,享有较高声誉。 对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本科生讲授(主讲)环境管理课程(与庞军,许光清)。 出版有多部著作和报告,并担任英国Climate Policy杂志编委(SSCI刊物)。 Z邹.

新!!: 联合国和邹骥 · 查看更多 »

肺癌

肺癌(Lung cancer)是惡性的肺部肿瘤,肇因於肺部組織细胞不受控制地。如不治疗,肿瘤细胞會转移至鄰近組織或身體的其他地方。肺部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屬於上皮癌,可粗分為小细胞癌(SCLC)和(NSCLC)。肺癌最常見的症狀有咳嗽(包括咳血)、体重减轻、气短和胸痛。 大多数(85%)肺癌患者患病的原因为长期吸菸,然而亦有大约10-15%的患者从不吸菸。这部分人患上肺癌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吸入氡氣、石棉、二手煙,或其他空气污染物共同导致 。肺癌在或斷層掃描(CT)中可见,并可通过或CT引导下进行活检确诊。 避開汙染物等風險因子為最主要的預防方式。肺癌的治疗和长期疗效取决于类型、阶段(转移的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大多數的肺癌無法治癒,常見治療方式有外科手術、化疗和放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时采用手术治疗,而小细胞肺癌(SCLC)通常对化疗和放疗的效果佳。 在2012年,全球約有180萬人新罹患肺癌,並導致160萬人死亡。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致死病因,在女性則僅次於乳癌,列名第二。肺癌最常於70歲上下診斷。在美国,总体而言患者在确诊为肺癌之後,有17.4%的人存活时间超过5年,而这个比例在发展中国家则较低。.

新!!: 联合国和肺癌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一生未担任中国国家元首、中国政府首脑,或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一职前,普遍认为他是实际的最高领导人,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予以确认。直到今天他定下的政治及經濟路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仍保持巨大的影响力。官方评价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称以其部分政治理念为核心的政治理论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部分。具体来说,他的提议包括“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其政策影响到了20世纪后期每个中国人,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他推动的改革还缔造了新兴超大城市深圳市。他于1978年和1985年两次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年度风云人物”。.

新!!: 联合国和邓小平 · 查看更多 »

邓迪大学

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是一座坐落于苏格兰邓迪市的公立大学,创立于1881年,除邓迪外它在苏格兰其它地方还有少许研究所。学校格言(拉丁语):Magnificat anima mea dominum(我的灵魂赞美主)。现有学生18,000人,教职工3000人。学校在2005年被《泰晤士报》评为全英教学质量第一名,其中社会服务,生物科技和建筑专业被评为全英前十。另外学校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04-05年度苏格兰最佳大学。 从它创办以来大多数历史时间里它是圣安德鲁斯大学联邦的一部分。1967年学校大举扩建后独立,但是保留了它的许多古老习俗和管理结构。独立后它逐渐成长为一个国际有名的教育研究中心。 大学的主校园位于邓迪的西区,在市区其它地方以及在市外如法夫也有一些设施。邓迪大学的法学、医学、牙科学等传统学业以及一些新兴学业如生命科学和艺术非常有名。.

新!!: 联合国和邓迪大学 · 查看更多 »

铁铉油炸

鐵鉉油炸是中國酷刑史其中一種可能導致死亡之刑罰,得名於明朝燕王朱棣殺害建文忠臣鐵鉉的方法。俗称“上油锅煎”或“油炸”。方法是把活人先剝下面皮,然後又用大鑊盛油把他們活活炸到皮膚潰爛而死。此刑是野蠻社會的陋習之一,在中國歷史上,酷刑之盛行。由於酷刑極度殘忍不人道所以在1984年聯合國公佈《聯合國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於1987年6月26日生效。 Category:酷刑 Category:處決方法.

新!!: 联合国和铁铉油炸 · 查看更多 »

蓋多州

蓋多州(索馬里語:Geedo)是索馬里南部的一個州,北鄰埃塞俄比亞,西鄰肯尼亞,东邻索马里的巴科勒州和拜州,南邻中朱巴州和下朱巴州。朱巴河自北往南流經本州。面積60,389平方公里。首府加爾巴哈雷。蓋多州是1980年代设立的,此前它是上朱巴州的一部分。从1890年至1960年在殖民时期它的南部和朱巴河的西域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英国和意大利为争夺非洲之角的这个部分曾经进行过两次战争。自从1990年代初在摩加迪休索马里内战爆发后在过去二十年里蓋多州的人口剧增,达近一百万人。.

新!!: 联合国和蓋多州 · 查看更多 »

锡金历史

在中国古代书籍中,过去的锡金多被记载并称为哲孟雄(;其他:Dremojong)。錫金這裡流傳很多神話,但世袭君主国成立前的歷史記載不多。.

新!!: 联合国和锡金历史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所獲榮譽列表

蔣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為中國、臺灣和世界近代史重要人物,曾北伐統一中國,領導中國抗日戰爭,支援鄰國盟國抗日,扶植四國獨立,長期統治臺灣,開啟台灣現代化。蔣是中國漫長歷史上一人統治兩岸元首中最爲高壽者,先後統一並統治中國大陸(1927年—1949年),中國大陸和臺灣(1945年—1949年)和臺灣(1949年—1975年),享壽87嵗又5月5日(第二位為清高宗乾隆帝,享壽87嵗又4月12日)。蔣統帥北伐統一中國大陸,又領導中國抗戰勝利,中國成為二戰戰勝國之一,國際地位自清末鴉片戰爭後空前提高,入台後,使台灣在明鄭王朝滅亡兩百多年後,再度以主權國家或獨立政權面世,故其一生獲得諸多國內國際榮譽嘉獎,列舉如下:.

新!!: 联合国和蔣中正所獲榮譽列表 · 查看更多 »

蔣康祖古仁波切

四世蔣康祖古仁波切(Gyang Khang Tulku Rinpoche)通常被稱為蔣康堪祖仁波切(Gyang Khang Khentrul Rinpoche),其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白玉傳承之轉世活佛(祖古),為印度寧瑪派佛學寺院白玉南卓林寺(Palyul Namdroling Monastery)之住持,指導全球分院之各種教傳課程,並至世界各地弘講傳法。2011年受不丹國王及總理之邀請前往主法祈福;曾多次代表寧瑪派出席「世界藏傳佛教領袖會議」。其在佛教聖地,也是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印度摩訶菩提寺附近興建「菩提迦耶白玉南卓林寺」。 頂果欽哲法王曾於1987年1月15日為其寫下《長壽祈請文》,供全球弟子傳誦。.

新!!: 联合国和蔣康祖古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蔣廷黻

蒋廷黻(威妥瑪拼音:Tsiang Ting-fu;拼音:Jiǎng Tíngfú;),中国历史学家、外交家。.

新!!: 联合国和蔣廷黻 · 查看更多 »

蔣公中正崇德協會

蔣公中正崇德協會,簡稱蔣公協會,前稱蔣公中正香港協會,是香港的民間親台團體,於2006年成立,現任會長為劉伯權,副會長為蘇建名。協會以「尊崇中華民國已故總統蔣中正、傳續中華文化傳統、推動香港當地自由民主發展」等作為其活動宗旨。.

新!!: 联合国和蔣公中正崇德協會 · 查看更多 »

鄧律敦治

鄧傑沙·傑汗智·律敦治,CBE,JP(Dhunjisha Jehangir Ruttonjee,),世稱鄧律敦治(Dhun Ruttonjee),香港帕西商人、慈善家和政治家,1953年至1968年擔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任內於1962年至1968年任該局首席非官守議員。 鄧律敦治早年受教於聖若瑟書院和香港大學,曾經在華工作,其後返回香港協助打理父親的洋酒進出口貿易和房地產業務。鄧律敦治的父親J·H·律敦治也是慈善家,兩人在香港淪陷期間積極接濟印度社群,1944年更曾因從事反日活動遭日軍拘捕下獄,期間受盡折騰,到1945年香港重光後始獲釋放。二戰過後,鄧律敦治的父親在1948年參與創立香港防癆會,其後又分別於1949年、1956年和1957年斥資創立律敦治療養院、傅麗儀療養院和葛量洪醫院。鄧律敦治對其父的公益慈善事業也十分支持,並在父親於1960年逝世後擔任律敦治療養院和葛量洪醫院等院所的管治委員會主席,以及在1964年至1974年出任防癆會主席。 鄧律敦治在二戰後也十分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除了立法局的工作,他曾自1950年至1957年出任市政局非官守委任議員。在立法局內,鄧律敦治敢於批評時政,涉及的民生議題包括教育、醫療和房屋等各方面。此外,他對於香港的政制發展也有不少看法,但當中不少意見未獲當局採納,而有一些構思則要到多年以後才得到實踐。六七暴動期間,鄧律敦治多番嚴辭斥責左派滋事份子,而且是最早在亂事中公開支持港府的人士之一。為肯定他歷年來擔任社會公職和公益慈善方面的表現,他曾經多番獲得英廷授勳,並在1969年獲母校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新!!: 联合国和鄧律敦治 · 查看更多 »

脫離同性戀

脫離同性戀又稱去同性戀(ex-gay)、出埃及運動(exodus movement)、性傾向治療(conversion therapy)、性傾向修復(reparative therapy) ,是指通过勸導、祈禱或者其他方式改變同性戀者性傾向的運動、組織或夸療法。 出埃及運動团体通常会自称同性戀輔導組織,因为他们相信同性恋者通过他们的辅导、勸導,在经过祈禱或其他方式的治疗之后,可以成功地轉變成爲異性戀者或者離棄同性戀。他们的理念通常包括: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輔助在同性戀性傾向上掙扎的人士;為決定改變性傾向的同性戀者,提供幫助和輔導。 有一些出埃及運動的參與者会自稱為“前同性戀”,他们宣称通过輔導、代禱服侍、舉辦支持小組等方式将性傾向从同性恋改变至異性戀。然而此運動的正當性仍是備受爭論的議題。.

新!!: 联合国和脫離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鄭天華

鄭天華 (Douglas Jung,),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律師,1957年-62年間以加拿大進步保守黨黨員身份出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的溫哥華中選區議員,為加拿大首位华裔和亞裔下議院議員。.

新!!: 联合国和鄭天華 · 查看更多 »

鄭兒玉

鄭兒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教授、詩人、時事評論家、母語運動者。〈台灣翠青〉做詞者。.

新!!: 联合国和鄭兒玉 · 查看更多 »

醫事檢驗師

醫事檢驗師(// ,舊稱為 ,又稱臨床醫學檢驗技術師,簡稱醫檢師),是指專門負責檢驗醫學的專業醫事人員。 60%~70%的醫療重要決策來取決於檢驗醫學的結果,檢驗醫學在現代醫學的地位可見一斑。 醫檢師工作範圍十分廣泛,檢驗包含血液、尿液、糞便、傷口膿液、痰液、腦脊髓液、胸水、腹水等各種體液或分泌物,以進行、臨床血液學、、臨床血清免疫學、臨床病毒學、臨床鏡檢學、臨床微生物學、、等各式醫學檢驗分析或檢查。 在人類基因組計畫後的時代,個人化醫療將逐漸成為趨勢,而即為個人化醫療的關鍵,醫檢師可針對個人進行DNA分析,幫助醫師評估藥物的適用性,便於調整治療方式,癌症基因檢測可以評估癌症的發生可能性和治療預後預測,遺傳疾病的發生機率等。 親子鑑定亦為醫檢師的工作內容之一。利用血液中萃取DNA,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式針對各個簡單重複序列(STR)分析,經過計算後可以做為判斷親緣關係的依據,並提供醫師或法院參考。 在DNA測序技術成熟後,醫檢師利用PCR方式針對不易培養或不易觀察的微生物,或是針對抗藥性基因設計引子,更可以加快醫師診斷和治療。 在世界各國中,醫檢師通常需要通過特定團體或國家所舉行的考試才可擔任醫檢師,並使用醫檢師此一職業稱呼。若未通過考試而使用醫檢師名稱或執行醫檢師業務通常被視為違法行為。 在台灣,醫檢師為國家所定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必須依法經國家考試通過取得醫事檢驗師證書才可執業。.

新!!: 联合国和醫事檢驗師 · 查看更多 »

野外征服者

野外征服者機動步兵車(Bushmaster Infantry Mobility Vehicle)是一款澳洲製的裝甲車輛。這款步兵車由澳洲阿德雷德的派利工程公司設計,並得到愛爾蘭添尼科技有限公司部份技術性協助。 派利工程公司隨後將這款步兵車界定為非核心業務,並將它的原型、基本設計和外判合約,全數賣給法國太澳國防集團。 這款步兵車在維省的賓地高進行測試。太澳國防集團已經跟美國Oshkosh貨車公司簽署了合約,假若美國決定訂購的話,可立即進行生產。現時,澳洲陸軍、澳洲皇家空軍、荷蘭皇家陸軍和英國陸軍均採用這款步兵車。.

新!!: 联合国和野外征服者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新!!: 联合国和重庆市 · 查看更多 »

重裝武器

| 《重裝武器》(HEAVY OBJECT,,官方略稱為HO)為鐮池和馬所撰寫的輕小說系列。插畫為。2009年10月出版第一集,至2016年9月已出版了12卷。 2014年10月發布了本作品將會動畫化的消息。2015年8月15日在Comic Market 88發表的宣傳影片,公佈電視動畫在2015年10月播出。.

新!!: 联合国和重裝武器 · 查看更多 »

重慶圖書館

重庆图书馆位于中国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其前身是1947年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的国立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图书馆藏有民国时期出版物、古籍线装书、联合国资料三大部分重要特色资料。是中国抗战时期出版物收集最全、保藏最多和最完整的图书馆,中国两个最早的联合国文献寄存馆之一。另一個联合国托存图书馆為上海圖書館。.

新!!: 联合国和重慶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釣魚臺列嶼

釣魚台列嶼是位於東海南部、台灣與八重山群島以北、沖繩海槽南端西北方向的一组岛屿,由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及岩礁構成,總陸地面積約6.1636-7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釣魚臺之面積約3.82-4.38平方公里(潮差變化),高363公尺。各島泥土不厚、風浪較大,僅釣魚臺上有淡水溪流。19世紀末期至太平洋戰爭期間曾有人定居,惟現今各島均為無人島。 目前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華民國)與日本国皆聲稱釣魚台列嶼為其領土。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釣魚台列嶼依地理、歷史和法理均為台灣附屬島嶼;日本稱其為尖閣諸島(),划属琉球群島;琉球語則稱為「魚國久場島」();该组島嶼的主權归属现在处于争议状态。.

新!!: 联合国和釣魚臺列嶼 · 查看更多 »

自卫队

自衛隊(;The Japan Self-Defense Force,簡寫為JSDF)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至今的武裝部隊,成立於1954年7月1日,由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等3個部門組成,全體武職人員稱「自衛官」,共约23万人,全由防衛省統籌管轄,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统帅。根据日本憲法第9條,日本放棄與他國以軍事手段解決爭端的權力,因此自衛隊在名義上不是軍事組織,但實際上的功能等同其他國家的軍隊,只是在法理與預算上受限。日本於2014年時的防務支出位居世界第7位,原因是需要負擔駐日美軍基地部分維護所致。 自衛隊的主要功能是維持日本的自我防衛能力,而踏進21世纪後,自衛隊對於海外维和任務的參與愈來愈積極,除了參與了2002年阿富汗戰爭後的維和任務外,亦在2004年派遣「自衛隊伊拉克復興支援群」協助美伊戰爭後的重建與安全維護。因應朝鮮核武問題、中國軍事威脅等周邊局勢,日本國內存有修改日本憲法第9條、並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的聲浪;日本政府也透過制定安保法案,試圖為自衛隊施行集體自衛權解套。.

新!!: 联合国和自卫队 · 查看更多 »

自立生活

自立生活運動(中文學術翻譯又稱為獨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 for Disabled People),是一位名叫Edward V. Roberts先生在1972年於美國柏克萊市發起的身心障礙者社會運動,而後有感於重度的身心障礙者,要融入社會生活不容易,因此成立了全球第一個自立生活中心(Center for Independent Living)。以協助重度身心障礙者,回歸一般社區生活,為最大的理想目標,而非在教養院、機構、醫院等地方,過著與社會長期隔絕的生活。 自立生活運動非常強調身心障礙者的「自主權」,還有障礙者勇於接受自己的「特徵」。傳統觀念認為,身心障礙者受限於體能、生理上的困難,需要社會大眾給予保護,並且身心障礙是一件不幸、可悲,應該透過醫療、復健、優生學等避免的悲劇。但自立生活運動認為,身心障礙者,只是身體某部份失能,或許不能走路,但可以透過輪椅代步。或許眼不能見,但可以透過手杖、導盲犬行動。不能自己洗澡、穿衣、如廁,可透過他人協助(如:居家服務員、個人助理等)人力支持,完成生活所需等特殊方式,來達成「自主權」,為自己生活做出選擇跟決定,並負起責任,充分扮演社會公民的角色,而非基於保護,喪失了各種可能性。 提到自立生活,傳統觀念會認為,必須先有「工作」能力,透過勞動賺取經濟基礎,才有條件談自主生活。然而,對部份失能情況嚴重的身心障礙者而言,就業具有高度的困難性。如果以此作為能否自主生活的基礎,那麼對於被就業市場排擠的身心障礙者來說,要達到自立生活將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透過社會制度的經濟補貼,來達成身心障礙者的經濟安全,也是自立生活的重要概念。 由於自立生活這樣的社會運動,站在障礙者「主體」立場思考的哲學思想,符合身心障礙者的需求,很快的從加州柏克萊市傳出,遍及美國各地。並且自立生活中心,透過權益爭取、倡導,督促政府制定法律,保障身心障礙者的經濟安全、人力資源提供,防止各種歧視,成為美國當地身心障礙者爭取人權的重要思想。.

新!!: 联合国和自立生活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新!!: 联合国和自由 · 查看更多 »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新!!: 联合国和自由主义 · 查看更多 »

自由地

自由地(Freedomland),又称自由地自由领地(Free Territory of Freedomland)、自由地公国(Principality of Freedomland),另有音译为弗里多姆兰,是指菲律宾探险家和商人托马斯·克洛马(Tomás Cloma y Arbolente)在1956年至1974年期间於南沙群岛(菲律宾称卡拉延群岛)部份岛屿成立的一个私人国家。.

新!!: 联合国和自由地 · 查看更多 »

自由联合协定

自由联合协定(英语:Compact of Free Association,简称COFA)是美国与三个太平洋岛国签署的国际协定,确立并制定了彼此间联系国的关系。这三个岛国与北马里亚纳群岛自由邦之前组成了太平洋群岛托管地,包括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马绍尔群岛,以及帕劳。该托管地是联合国的托管领土,1947至1951年间由美国海军管理,1951至1986年间则由美国内政部管理(帕劳的托管持续到1994年)。 自由联合协定由美国-联合国领土托管协定(英语:U.S.–U.N. territorial trusteeship agreement)扩展而来,领土托管协定要求美国联邦政府“促进托管地人民自治或独立的发展,并与托管地区和人民的具体情况、以及人民自由表达的意愿相符合。”依照协定,在由美国岛屿事务办公室(英语:Office of Insular Affairs)管理的15年托管期内,联邦政府需保障提供财政援助,以换取完整的国际防卫权利和责任。 File:MapofTTPI.gif|太平洋群岛托管地区地图.

新!!: 联合国和自由联合协定 · 查看更多 »

自由民主党 (日本)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簡稱自民黨、自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日本政黨,1955年成立後長期執政,僅在1993年至1994年、2009年至2012年間短暫成為在野黨,至2012年眾議院選舉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黨地位至今,政治立場偏向中间偏右和保守主义。其正式黨徽以類似日本皇室徽章的十六菊紋章為底、並於紋章中央標上「自民」兩個漢字,但目前較常採用「陽光下的孩子」造型的形象標誌。.

新!!: 联合国和自由民主党 (日本) · 查看更多 »

自由意志主義

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又常被譯為自由人主義、放任自由主義、自由意志論、自由至上主義、自由至上論。自由意志主義是一種主張只要個人不侵犯他人的同等自由,個人應該享有絕對的自由以其自身和財產從事任何活動的政治哲学。自由意志主義者的基本準則為:任何人類的互動行為都應該出於雙方的自願和同意,任何利用暴力或詐欺手段侵犯他人權利和財產的舉動都是違反了這種準則。因此除了對付他人先行侵略的反擊外,自由意志主義者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自由意志主义”肯定的不是自由本身,而是某种类型的自由,其范围是由自我所有论(the thesis of self-ownership)所界定的。.

新!!: 联合国和自由意志主義 · 查看更多 »

自治領

自治領(Dominion)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制度下一個特殊的國家體制,可說是殖民地步向獨立的最後一步。 19世紀,所有實行自治或半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尤其那些已具有自身憲政體制的,如加拿大、澳洲等,都稱為自治領。它們都是由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或自治殖民地(Self-Governing Colony)進化為自治領。.

新!!: 联合国和自治領 · 查看更多 »

臭氧层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臭氧層密度低,如果它被壓縮到對流層的密度,則只有數毫米厚。.

新!!: 联合国和臭氧层 · 查看更多 »

致癌物質

致癌物質(Carcinogen)是指任何會直接導致生物體產生癌症的物質、輻射或放射性同位素,這些物質於生態環境中會造成動物細胞基因組內的脫氧核糖核酸(是控制個體生命的遺傳和生理的重要化學物質)受到損害、突變,從而使細胞內的生化反應不能夠正常工作,例如訊息傳遞及代謝失常等。.

新!!: 联合国和致癌物質 · 查看更多 »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臺大哲學系事件,是指1972年12月到1975年6月之間,在國立台灣大學校內,以「反共」之名,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內中國自由派學者進行整肅的一連串--,並導致臺大哲學系教職員包括趙天儀、陳鼓應、王曉波、楊斐華、胡基峻、李日章、陳明玉、梁振生、黃天成、郭實瑜、鍾友聯、黃慶明及美國籍客座教授馬樂伯遭解聘,臺大哲學研究所停止招生一年。 這個事件被認為是由中國國民黨特工系統發動,以壓制因保釣運動而起的學生運動風潮,警備總部也曾介入此事。.

新!!: 联合国和臺大哲學系事件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道路列表

台北市道路列表除列出台北市境內道路外,並說明道路命名、分段等原則。.

新!!: 联合国和臺北市道路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联合国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學生運動

臺灣學生運動為發生在臺灣的學生運動,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出現如今現代意義的學校,才有學生對於校園內事務或者是社會現況不滿而出聲抗議。通常學生運動中參與的學生多為大學生,不過也有一些學生運動以中學生為主體。.

新!!: 联合国和臺灣學生運動 · 查看更多 »

臺灣對外關係史

台灣的對外關係,始於何時並不確定。經由人類語言學的考證,有學者提出台灣為西太平洋南島語系的源頭,亦即大部份南島民族是由台灣遷徙出去的,這大致上可以說是台灣對外關係的起點。《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但此夷州是否為台灣仍有爭議。元朝、明朝設澎湖寨巡檢,曾打算進取台灣。1593年发生了日本豐臣幕府家臣原田孫七郎的台灣納貢事件。1670年,台灣台南一帶統治者鄭氏王朝鄭經與英國簽訂通商條約,是台灣的第一個正式外交條約。其后,台湾先后由清朝与日本统治,其涉外关系也融入了清朝及日本的外交当中。1945年日本投降,中华民国接管台湾。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国共内战中失利继而播迁台湾,在國際上仍宣稱己為唯一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其後經歷金門砲戰、退出聯合國、美國與之斷交。在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後,確立美國第七艦隊仍然肩負防衛台灣的重大使命,台灣主體性意識開始抬頭。1984年,首度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洛杉磯奧運,並開始使用梅花旗取代青天白日滿地紅,此後對外關係開始以奧會模式為基準,並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活動,该现状维持至今。.

新!!: 联合国和臺灣對外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台灣在日本於2011年3月11日下午2時46分發生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矩震級9.0, 所釋放能量約為矩震級7.6之1999年南投集集921大地震的126倍)後,即針對海嘯進行預警疏散、迅速派遣救難隊赴日、提供金錢援助、並協助臺灣僑民與上百名他國政府人員及僑民撤至臺灣。中央政府、各地方政府、主要政黨、企業界、影視圈、慈善與宗教等民間團體亦踴躍響應捐助金錢物資,並親赴災區賑濟和協助短中長期重建。依參與之廣、時間之久、金額之高,此次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堪稱臺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國民外交。臺灣政府與臺灣人民捐助至少日圓200億元(外交部報告數字為新臺幣68.4億,因捐助管道有別且各時期匯率差異而有66至73億元等不同估算),居世界第一,且超過有捐款的其他93個國家總額。由台灣寄出的救援物資保守估計亦超過上千公噸。日本政府及日本傳播媒體對此向台灣表達感謝之意。, 立法院, 2012/3/17 ,中華民國外交部,101.2.29。 針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等處之持續性事故,除各相關政府部門採取因應措施,主要政黨、環保團體、學術界等公民社會亦重新檢討能源與工業政策。此一發生於鄰邦之「複合式災難」,對於台灣的防災預警思維、救災動員措施、推動非核家園,以及增進臺灣和日本兩國關係,均有重要影響。.

新!!: 联合国和臺灣對東日本大震災之援助及各界反應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歷次版本中稱為自由地區,亦称臺澎金馬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是指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之後迄今,中華民國有效管理的領土,與1949年國共內戰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的「大陸地區」相對。涵蓋範圍包括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嶼、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之太平島與中洲礁、以及存有主權爭議的釣魚臺列嶼,全由島嶼構成。由於臺灣為最主要的組成領土,因此得名。.

新!!: 联合国和臺灣地區 · 查看更多 »

臺灣國際指數列表

此表列出之數據是關於中華民國(臺灣)在各國際指數中的名次,分母為該指數計算的國家總數:.

新!!: 联合国和臺灣國際指數列表 · 查看更多 »

臺灣問題

台湾问题在台湾又称統獨議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后,關於臺灣的政治体制及主權歸屬争议。台湾问题背景为兩個中國政權关于主權、領土以及政權合法性的争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对彼此的主权声索,彼此宣称拥有对方全境之主权,其中台澎金馬未來政治前途的争议最为尖锐。其通常被稱為“兩岸問題”,也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等多种称呼。 台湾问题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双方皆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同现状将造成不同之未来,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便曾提出「以民促官」的统战政策;而中华民国也在1990年代于李登辉总统治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台湾问题主要幾種见解包括: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一方将或被另外一方统一,和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推行九二共识及盼望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则主张一國良制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一中各表呼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則因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而淡化統一論述,但仍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於台灣的現實。.

新!!: 联合国和臺灣問題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籍情結

所謂的省籍情結,是指在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在台灣出現的族群間爭議。中華民國政府在身份證記錄上,會記錄每個人所屬的籍貫。被登記為台灣省人的,稱本省人。而外省人指其籍貫登記為中国大陆各省、非台灣省的人,通常這個族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陆人及其後代。 由於生活習慣、歷史記憶、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同,常導致兩種族群發生排斥。 不過在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由於身受西化和民主化的影響,省籍情結已經沒有老一輩那麼濃厚,即使是在台出身的外省第二或第三代現在也都以本省或台灣人自居。.

新!!: 联合国和臺灣省籍情結 · 查看更多 »

臺灣猶太人歷史

臺灣猶太人歷史是關於猶太人在臺灣的歷史。.

新!!: 联合国和臺灣猶太人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環境運動

本條目所列之臺灣環境運動,係指發生於臺灣歷年來的重大環境事件、環保行政機關沿革、重要環境法案、環境運動發展過程。.

新!!: 联合国和臺灣環境運動 · 查看更多 »

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台灣與日本關係史是指台灣歷代與日本歷代在歷史上不同階段的關係。雙方自十六世紀即有相互來往,并建構了各式各样的关系。台日關係可分为几个阶段:1895年前明鄭與清朝统治下台湾与日本的关系、1895至1945年臺灣做為日本殖民地与日本内地之间的关系、1945年後中華民國统治下的關係。.

新!!: 联合国和臺灣與日本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歷史

臺灣歷史,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目前可上溯至1582年7月一場因風擱淺於福爾摩沙的船難後分別由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所寫關於在臺灣75天見聞的三篇文字記錄。至於臺灣本地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兰進佔臺灣開始。但在文獻記載之前,臺灣早已有人類活動。距今3萬年前的臺東長濱文化是考古所知的臺灣最古文化。而較晚近的新石器時代,則有較多的考古遺跡,這些遺跡屬於南島語系民族。同時,臺灣因在南島語族活動範圍的最北邊,也被認為是南島民族在語言及遺傳上可能的發源地之一,亦是分布區域的最北端。 臺灣的地理位置介於中國大陸、日本與東南亞間,是各國船隻的停泊與貨物轉運站。在17世紀;臺灣中部有一超部落的大肚王國。而荷蘭及西班牙則分別在臺灣西南部及西北部進行殖民統治。之後荷蘭人將西班牙人驅逐,統治臺灣西部的大部分。1661年4月,鄭成功率兩萬五千名將士及數百艘戰艦進軍臺灣,迫使荷蘭在1662年2月1日簽約投降,南臺灣進入鄭式時期。在此期間漢人開始大量移入臺灣。1683年,鄭克塽歸順清朝,臺灣進入清治時期。 1894年,由於清日甲午戰爭的爆發。1895年大清帝國和日本在日本下關簽訂《马关条约》,將臺灣割讓予日本。之後,日本人以“殖民統治與資源開發”為開發臺灣之導向,同時進行如衛生、教育、法治、工商、基礎建設在內的多項建設。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日本簽署的《降伏文書》中接受盟國的《波茨坦宣言》,等同於間接接受《開羅宣言》,而《開羅宣言》要求將臺灣、澎湖、滿州歸還予中華民國.

新!!: 联合国和臺灣歷史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联合国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

釜山环形防御圈戰役(Battle of Pusan Perimeter)亦稱釜山橋頭堡戰役(부산 교두보 전투),是朝鮮戰爭中大韓民國及聯合國軍和朝鮮人民軍在韓國僅存的領土——釜山周邊至洛东江一带的環狀防線進行的戰事;人民軍在1950年8月起竭盡全力圍攻,企圖攻破這條防禦線結束戰爭。但是在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抵抗住6週的圍攻後,最後依靠1950年9月15日發起的仁川登陸戰役成功解圍。.

新!!: 联合国和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 · 查看更多 »

里約中心

里約中心(Riocentro)是一座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展覽館,1977年落成。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展覽中心。.

新!!: 联合国和里約中心 · 查看更多 »

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

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簡稱里約宣言),是一份由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地球高峰會)在1992年發表的簡短文件。里約宣言包括27條原則,旨在指導今後世界各地的可持續發展。.

新!!: 联合国和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

里斯本(Lisboa),亦稱為葡京,是葡萄牙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都市。其位置位于葡萄牙中南部大西洋沿岸,城北为辛特拉山,城南为特茹河出海口,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同为西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市區面積84.6平方公里、人口547,631人(2011年)。包含衛星城的都会区人口超過300萬,相當於葡萄牙人口的27%左右。公元前205年起为罗马人统治,当时的统治者凯撒把这个地区升格为市,并命名为Felicitas Julia(意为“祝贺凯撒”)。1256年起正式成为葡萄牙王国的首都,从此发展成为欧洲和地中海一带重要的港口与贸易城市。地理大发现时代很多航海家都是由里斯本出发到世界不同的地方探险的,此后成为葡萄牙殖民帝国富甲一方的政治与商业中心,现今与波尔图同为葡萄牙两大代表性城市。.

新!!: 联合国和里斯本 · 查看更多 »

金大中

金大中(,),号后广(후광),別名忍冬草(인동초),本贯金海金氏,韩国政治家,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在朴正熙、全斗焕独裁政权期间多次因民主斗争入狱,被称为“亚洲的曼德拉”,200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年轻时的金大中原本是个成功的南韩企业家,但他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在朝鲜战争停火后不久,他便弃商从政。长期以来,他作为在野党领袖致力于发展韩国民主事业。为此,他曾五次死里逃生,经历了六年狱中生活和十年的软禁、流亡生涯,屡次遭到韩国当局囚禁、流放、车祸谋杀、判处死刑等迫害。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竞选和民主斗争中,金大中屡败屡战,最终于1997年当选为韩国第十五任总统,被韩国舆论称为“巨木”。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韩国总统,入主青瓦台,成功实现了韩国现代史上朝野政党首次政权和平交替。 金大中执政期间致力复苏遭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的韩国经济,改革韩国的经济体制,使韩国成功完成企业民营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在对北问题上,他采取“阳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进行首次南北双边会谈,并在同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另外,他通过协调发展与美国、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有效维护了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提升了韩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漢城總教區卢基南总主教付洗成为一位天主教徒,圣名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代父是当时韩国副总统张勉 。金大中的座右铭是“敬天爱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

新!!: 联合国和金大中 · 查看更多 »

金妍兒

金妍兒(김연아,),韩国已退役女单花样滑冰运动员,出生于韩国京畿道富川市。7岁开始学习花样滑冰。 2009年洛杉矶世锦赛上,金妍儿以创造女子短节目和总成绩两项记录的成绩获得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金妍兒以短节目、自由滑合共总成绩228.56分刷新历史最高分纪录,为韩国夺取首枚冬奥会花滑金牌,并成为花样滑冰历史上第一位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女单得主。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金妍兒以短节目、自由滑合共总成绩219.11分,为韩国夺取冬奥会花滑銀牌。.

新!!: 联合国和金妍兒 · 查看更多 »

金完洙

金完洙(김완수,),北韓政治家和外交官,任職最高人民會議議長及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

新!!: 联合国和金完洙 · 查看更多 »

金九

金九(김구,),名昌洙(창수),別號白凡(백범),幼名昌巖(창암),又綽號斗來(두래),宗族排行第九,通稱金九。本貫安東金氏,黃海南道海州郡基洞生。是韓國的一個傳奇人物、著名的獨立運動家。早年參與反對朝鮮王朝的东学党起义,之後因不同原因--數度入獄。後來由於出色的政治領導力,金九加入了韓國的獨立運動,且成為領導人。在中國抗日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時,金九所領導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亦隨之遷於重慶;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良好。 然而,亦由於他在民間的聲望遠比其他政敵高出許多,而受到敵視,最後在戰後被暗殺(不少歷史書都暗指這幕後主使者就是大韓民國首任總統李承晚)而死。他在韓國本土被譽為抗日英雄,被現代韓國人尊稱為「韓國的國父」。.

新!!: 联合国和金九 · 查看更多 »

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

《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简称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是指对毛坯钻石进出口贸易所实施的一项监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根除非洲血钻石的非法贸易,维护非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002年11月,联合国大会第55/56号决议通过了《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制度规定,出口国必须为每一批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钻石封装并由出口国政府主管机构签发的金伯利进程证书,进口国政府在验明出口国官方证书无误后,方可准予进口。对未附有金伯利进程成员签发的证明书的毛坯钻石进口以及面向非金伯利进程成员的毛坯钻石的出口都是禁止的。.

新!!: 联合国和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 · 查看更多 »

金剛型護衛艦

金刚级驱逐舰(こんごう型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旗下所屬、配備有神盾戰鬥系統的護衛艦,是該單位在1988年時為了提高防空能力,決定引進並導入。本艦級的一號艦金剛號於1993年竣工。金剛級一共建造4艘,除了是海上自衛隊最早配備的神盾艦之外,也是全球除了美國海軍之外最早出現的神盾艦。在護衛艦隊中每1個護衛隊群配備1艘,為艦隊主要的防空中心。.

新!!: 联合国和金剛型護衛艦 · 查看更多 »

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现指金砖五国(),是指五个主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分别为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价增产率为10.7%。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由于金砖国家人口和国土面积在全球占有重要份额,并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组织中国家的共同点为领土面积大、人口多、開發中国家以及被认为有一定甚至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可以说在可见的未来裡,这个组织或者组织中某个或多个国家会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甚至领导全球经济。.

新!!: 联合国和金砖国家 · 查看更多 »

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1888年—1952年)是美国教会1888年在中国南京创办的私立教会大学,1928年向中华民国教育部注册。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Jinling University in China)金陵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金陵大学各院系分别并入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原私立金陵大学校舍归南京大学,原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舍归南京师范学院。在香港,上海圣约翰大学董事会主席以及岭南大学的李应林另行建立了崇基學院(1963年及以後成為香港中文大學一部分),以承繼包括金陵大学在内的13所大陆地区国民政府迁台前存在的著名基督教大学。.

新!!: 联合国和金陵大学 · 查看更多 »

金正日

金正日(朝鮮語:김정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世襲第二代最高領導人,生前擔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務。金正日是朝鮮建國領導人金日成長子,其母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最高人民会议选举,擔任最高领导人,領導朝鮮長達17年。 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朝鲜语称军衔为“军事称号”),2012年2月14日被追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事称号。2012年4月11日的劳动党代表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总书记”,将朝鲜劳动党总最高领导人的职称改为“第一书记”;在13日的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5次会议上被拥戴为「永远的国防委员会委员长」。.

新!!: 联合国和金正日 · 查看更多 »

金正日之死

朝鲜最高领导人、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去世的消息是2011年12月19日由朝鲜中央电视台宣布的,新聞主播李春姬称金正日是于12月17日8点30分在外出视察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在列车上逝世。同一天朝鲜发布的死亡报告称金正日是在列车上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并由此引发了心脏休克,经紧急抢救无效后去世。.

新!!: 联合国和金正日之死 · 查看更多 »

金泳三

金泳三(;),号巨山,韩国民主运动领袖,第14任韩国总统,是韩国民主化后的首位文人总统。有媒体称他是“韩国反腐教父”。 金泳三1927年出生于今韩国庆尚南道巨济市,毕业于首尔大学哲学系,1954年当选为韩国第三届国会议员,成为韩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他曾先后九次当选国会议员,在李承晚、朴正熙、全斗焕执政时期长期从事推动韩国民主化改革运动,并成为韩国民主运动的领袖。1992年12月,金泳三凭借与卢泰愚执政的民正党和金钟泌的新民主共和党三党合并当选韩国第14任总统,成为韩国民主化后的首位文人总统。 金泳三执政期间致力于消除腐败,推行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和金融实名制,将全斗焕和卢泰愚两位前总统推上了法庭。通过肃军运动,他清除了韩国军队的秘密组织一心会,结束了韩国40余年来军人执政、干预政治的局面。1992至1996年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6倍,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由1992年的6740美元提高到10600美元。1996年,韩国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金泳三奉行世界化、多边化、多元化、地区合作、面向未来的“新外交”理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大大提高了韩国的国际地位。在他执政期间,韩国在加入联合国仅4年后就在联合国大会上当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成功申办第三届亚欧首脑会议。此外,金泳三还很好地处理了第一次朝核危机,避免了一场美朝战争。在其执政后期,由于韩宝丑闻和次子被捕入狱等事件,加上1997年未能妥善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使他的施政毁誉参半。 金泳三的座右铭是“大道无门”。金泳三与金大中和金钟泌在韩国政坛被称为“三金”,他们共同活跃在政坛的时期被称为“”。.

新!!: 联合国和金泳三 · 查看更多 »

金戈威德

金戈威德(阿拉伯語:جنجويد;英語音譯:Janjaweed、Janjawid等),又譯“武装民兵”或“部族武装”,意思是騎兵隊,也会被译为容易引起歧义的阿拉伯民兵。是一個概括性的稱呼,用來描述蘇丹西部達爾富爾地區的武裝份子,他們現在的活動範圍已經包括了查德東部。 根據聯合國的定義,牧民武裝部隊是由非洲阿拉伯遊牧民族(又稱非裔阿拉伯人)所組成,其核心為阿巴拉人(Abbala;駱駝牧民),而他們的戰士,則大多是來自巴加拉人(Baggara;牛隻牧民)。目前這個武裝勢力正在達爾富爾地區進行戰鬥,對手是當地反抗軍,也就是蘇丹解放運動及公義平等運動。.

新!!: 联合国和金戈威德 · 查看更多 »

釋星雲

釋星雲法師(),童年出家。俗名李國琛,法名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筆名趙無任。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江都縣(今扬州市),漢傳佛教比丘及學者,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同時也是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被尊稱星雲大師。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 1949年初遷居臺灣。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提倡「人間佛教」,為中國佛教臨濟宗法脈傳承。1967年創辦佛光山,致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的寺院道場達300所以上、佛教學院設立16所,並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 、均一實驗高級中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推廣社會教育,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1992年創辦國際佛光會,國際佛光會於2003年起被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列為正式成員。 除宗教領袖身份外,星雲法師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新!!: 联合国和釋星雲 · 查看更多 »

長洲搶包山 (比賽)

搶包山是香港長洲一年一度於長洲太平清醮結束後舉行的比賽。傳統搶包山的活動有悠久歷史,本是搶孤的一種,但自從1978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後,便一直被禁止舉行,直至2005年香港政府批准重辦搶包山,惟重辦的搶包山與傳統的搶包山有別。現時搶包山比賽活動在每年醮會第三天化大士之後(亦即是香港佛誕公眾假期之後)翌日的凌晨12時正舉行。.

新!!: 联合国和長洲搶包山 (比賽) · 查看更多 »

酷刑

酷刑,屬於一種會對人的肉體或精神造成極大痛苦的刑罰,其屬於一種手段,目的往往在於處罰某種不法行為或是以此取得特定的資訊,後者也稱為刑求。 根据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约第1條的定义:.

新!!: 联合国和酷刑 · 查看更多 »

良心時代運動

良心時代運動(An Era of Conscience),由臺灣民間團體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世界之愛和平總會、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組織於2014年1月1日共同發起。2014年2月16日在臺灣、美國、加拿大、澳洲、荷蘭等全球25地連線舉辦,號召各界人士透過影音、文字、漫畫方式上傳自己的良心話,盼以此發揮蝴蝶效應傳連善心好念,目前已經有197個國家響應,3000多個組織共同推動。.

新!!: 联合国和良心時代運動 · 查看更多 »

艾奇逊防线

艾奇逊防线(Acheson Line)是朝鲜战争前美国的太平洋地区防线,其范围包括阿留申、日本、冲绳和菲律宾,形成一条弧线列岛防线,以时任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的名字命名。台湾和朝鲜半岛不在艾奇逊防线之内。 艾奇逊於1950年1月12日在新闻记者会上發表艾奇逊防线的聲明,是冷戰早期東亞地區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爭議的政策聲明。批評者指責艾奇逊防线的聲明是給平壤以武力統一開綠燈。史達林因為擔心美國介入會導致蘇聯被捲入大型戰爭,一直等到1950年4月才同意金日成進攻韓國的要求。.

新!!: 联合国和艾奇逊防线 · 查看更多 »

艾德蒙多·藤田

艾德蒙多·進·藤田(Edmundo Sussumu Fujita,),日語名,是巴西第一位日本裔外交官,歷任、及亞洲大洋洲司長等職。 藤田早年於巴西聖保羅大學攻讀法律,並曾赴日本東京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深造。1976進入外交部後,奉派、、及常駐聯合國代表處等海外館處,國內勤務則包括巴西外交部聯合國處副處長、外交學院教授、入部考試委員及副部長等。至其上任亞洲司長及出使印尼、韓國後,亦親身參與巴西對亞洲諸國的交流、要員互訪及國際會議等相關工作。.

新!!: 联合国和艾德蒙多·藤田 · 查看更多 »

艾哈邁德·本·貝拉

艾哈迈德·本·贝拉(أحمد بن بلّة‎;阿爾及利亞軍人、革命家及政治家,民族解放陣線(FLN)領袖,1962年至1965年任阿尔及利亚总统,被喻为阿尔及利亚的国父。.

新!!: 联合国和艾哈邁德·本·貝拉 · 查看更多 »

艾莎·格達費

艾莎·格達費博士(又譯「阿伊莎」,عائشة القذافي;)是利比亞的調解員和軍官、前聯合國親善大使、慈善家、人道主義者及律師,為利比亞前領導人穆阿邁爾·格達費唯一的女兒,由薩菲亞·法卡許所生, The Telegraph.

新!!: 联合国和艾莎·格達費 · 查看更多 »

艾西瑪·賈汗吉爾

艾西瑪·吉拉尼·賈汗吉爾(عاصمہ جہانگیر|ʿĀṣimah Jahāṉgīr,Asma Jilani Jahangir,),巴基斯坦著名人权律師及社會活動家。她是2007年巴基斯坦律師反抗佩尔韦兹·穆沙拉夫罷免終審法官的示威活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新!!: 联合国和艾西瑪·賈汗吉爾 · 查看更多 »

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主義(Eisenhower Doctrine)是指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於1957年1月5日提出的一份演說,意旨若中東國家受到另一個國家武裝侵略,可以跟美國提出經濟或軍事上的援助,只要這些國家面臨「國際共產主義控制的任何國家的武裝侵略」,演說中提到中東對自由世界的重要性,聯合國不可能是一個完全可靠的自由保衛者,因此要求美國國會授權總統為了保衛中東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可以使用美國武裝部隊,並在1958年和1959年兩個財政年度內可自由支配約兩億美金於相關事務,最初僅有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少數幾個國家支持,後來含沙烏地阿拉伯亦在內的13個國家表態支持。.

新!!: 联合国和艾森豪威尔主义 · 查看更多 »

艾惕思

艾惕思爵士,KCMG(,),一作艾迭思,英國外交官、「中國通」和古玩收藏家,1960年至1962年任英國駐老撾大使、1963年至1970年任英國駐菲律賓大使、1972年1月出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辦,同年3月隨中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而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至1974年退休。艾惕思熱愛中國文化,尤愛收藏明代青花瓷等中式古代瓷器。 艾惕思1938年加入外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派駐地中海、北非和西非等地,戰後初年曾任工黨首相艾德禮的助理私人秘書。他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獲兩度派往中國,後期擔任過駐華代辦處參贊兼總領事,兩次在華經歷加深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成為外交部內的中國專家。 1960年,艾惕思奉派老撾出任大使,當時印度支那地區成為冷戰格局下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角力場,北越和南越除了在1955年起全面爆發越戰以外,接壤越南的老撾也自1953年起持續爆發由該國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向老撾王國發動的老撾內戰。艾惕思在老撾任內代表英國聯同美國和法國等國,促成當地在1962年籌組聯合左、中、右三派的三方聯合政府,試圖以中立力量穩定該國局勢。可是,艾惕思同年卸任後,聯合政府很快就因為內部矛盾出現不和,內戰旋於翌年重燃。此後,艾惕思於1963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一任七年,到1970年調回英國。 艾惕思的仕途原本載浮載沉,但隨著中英關係改善,兩國達成協議在1972年3月建立大使級關係,這使他在1972年1月得以第三度調往中國,出任英國駐華代辦,以候任大使一職。同年3月,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1949年中共建政後英國首任駐華大使。任內,他促進中英雙方的官方和文化交流,兩國除了在1973年1月和3月分別互派龐大的貿易代表團訪問對方外,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也繼英國外相何謨爵士在1972年10月訪華以後,於1973年6月出訪英國。針對香港前途問題,他見證英方未有行使否決權,讓中方要求把香港剔出聯合國殖民地名單的建議在1972年11月獲聯合國大會通過,意味兩國就香港問題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1974年退休後,艾惕思把主要時間專注於中國古代陶瓷。事實上,早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華任職期間,他已經開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並結識陳萬里和馮先銘等中國古代陶瓷權威。自五十年代開始,他還在英國的《東方陶瓷學會學報》發表多篇有關中國古代陶瓷的學術文章。退休以後,艾惕思多次以私人身份到訪中國,考察景德鎮、德化縣、泉州市和廈門等地的窯址和考古場地,並在當地與劉新園等不同的中國古代陶瓷學者展開交流。艾惕思退休後曾任東方陶瓷學會會長,而且是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院士和大英博物館信託人,他生前於1975年把22件具高度藝術價值的明代景德鎮青花瓷捐贈予大英博物館,身後更把遺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藏品盡數捐給該館。.

新!!: 联合国和艾惕思 · 查看更多 »

艾拉·費雪

艾拉·費雪(Isla Lang Fisher,,)全名艾拉·蘭·費雪,她出生於阿曼馬斯喀特,為澳洲籍的好萊塢女演員。費雪九歲時就在澳洲的廣告中亮相,1993年首度演出電視劇《Bay Cove》,之後相繼演出《》與澳洲知名舞台劇改編的電視劇《聚散離合》(1994-1997),後又飾演《婚禮終結者》的瘋顛富家女。費雪演出於在2009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電影:《購物狂的異想世界》、2013年上映的《出神入化》。.

新!!: 联合国和艾拉·費雪 · 查看更多 »

苏岩礁

苏岩礁,韩國称「離--島」()或「波浪島」(),是东中国海上的一个水下暗礁,中国官方译名为Suyan Islet,但國際上普遍則稱之為「索科特拉岩」(Socotra Rock)。原认为其附近还有虎皮礁和鸭礁,但有论文表示经测量后发现其并不存在。苏岩礁附近还有丁岩礁。 目前中国和大韓民国对该暗礁有争议,韓国將其劃入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管轄。该礁在低潮时仍处在水面以下,离海面最浅处达4.6米。韓國從1995年起在此興築建物,自2002年起,在此又投資212億韓圓(約2億人民幣)擴建了高76米(水下40米,水上36米)的建物,稱為「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面積1320平方公尺,包括燈塔、直昇機停機坪、衛星雷達和小型港口。目前有8名常駐人員維持設施。另外韓國海洋研究院的職員每隔兩、三個月會登上該建築物,在上面約居住一週。目前南韓政府已將其視為國土延伸,在附近海域開始資源勘測,派出飛機和艦艇巡邏。 苏岩礁位于中韩专属经济区主张重叠区,距离韩国济州岛149公里,与中国领海基点海礁的距离约为247公里。由于苏岩礁是暗礁不是岛屿,中韩双方就苏岩礁不是领土有共识。不过双方在专属经济区归属上有分歧,韩方主张以中间线作为划界标准将苏岩礁划为韩国专属经济区,而中方则主张依据大陆岸线原则将其划为中国专属经济区。双方对黄海划界问题,目前处在谈判阶段。.

新!!: 联合国和苏岩礁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联合国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丹尼·马肯加

苏丹尼·马肯加(Sultani Makenga)是刚果民主共和国“3月23日运动”的领导人,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反叛军事集团首脑。2012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他实行制裁,随后他否认联合国的指控,马肯加是卢旺达政府支持的军事叛乱人物。.

新!!: 联合国和苏丹尼·马肯加 · 查看更多 »

苏伊士运河

蘇伊士運河(阿拉伯语:قناة السويس Qanā al-Suways,又譯蘇彝士運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亞洲、非洲交界處的苏伊士地峡,頭尾則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和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两座城市之间,全长约163公里,是全球少數具備大型商船通行能力的無船閘運河。 这条运河連結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隻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以從英国伦敦港或法国马赛港到印度孟买港的航行為例,穿過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43%的航程距離(約7000公里)。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透過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运输。 运河当前由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拥有和管理。由於戰略位置極重要,根据国际协定,“运河在战时也可像和平时期一样,可以被任何商用或军用船只使用而无需悬挂区别旗帜。”.

新!!: 联合国和苏伊士运河 · 查看更多 »

苏伦·巴德拉尔

苏伦·巴德拉尔(Suren Badral,)蒙古族,籍贯不详,蒙古国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苏伦·巴德拉尔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联合国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联合国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苏里南中央银行

苏里南中央银行(Centrale Bank van Suriname,简称CBvS),设立於1957年4月1日,系苏里南共和国之中央银行,其总部设於苏里南共和国首都巴拉馬利波。现任行长为吉尔摩·霍夫德拉德,他於2010年9月开始任职。.

新!!: 联合国和苏里南中央银行 · 查看更多 »

苏里南驻外机构列表

这是一个苏里南驻外领事机构列表。.

新!!: 联合国和苏里南驻外机构列表 · 查看更多 »

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若开罗兴亚救世军(简称 ARSA) ,又译若开罗兴亚拯救军,前称“坚定信仰”运动(Harakah al-Yaqin,缩写为HaY) 、阿卡穆尔圣战者(Aqa Mul Mujahidin)是一支活跃于缅甸若开邦北部丛林的罗兴亚人武装集团。该武装集团由生于巴基斯坦卡拉奇,长于沙特阿拉伯聖地麦加的罗兴亚人阿塔乌拉所领导。 根据在实兑被关押嫌犯的首席审讯员,警长Yan Naing Latt介绍,该集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的罗兴亚穆斯林国家”。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将ARSA与外国伊斯兰团体联系起来,但缅甸政府怀疑其部分成员涉及外国伊斯兰教主义者。 ARSA否认了这一点,声称其与恐怖组织或外国伊斯兰教主义者没有联系。 ARSA还声称,他们唯一的目标是“暴虐的缅甸政权”。.

新!!: 联合国和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 查看更多 »

若望-類斯·托朗

若望-類斯·托朗樞機(Cardinal Jean-Louis Tauran,),是法國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羅馬聖教會總司庫和宗座宗教協談理事會主席。.

新!!: 联合国和若望-類斯·托朗 · 查看更多 »

若望·保祿二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是第264任天主教教宗,本名卡罗尔·若瑟·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国际音标:,),出生於波蘭,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是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也是自1522年亞德六世離世後456年來第一位非意大利人出身的教宗,在位時間則是史上第二長,僅次於庇护九世。 從事聖職前曾擔任過運動員、戲劇演員、礦工、化學工廠員工。擔任教宗後總共進行過102次國際訪問,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逝世被尊稱為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是史上第四位及1138年來首位被冠上「大教宗」(The Great Pope)頭銜的教宗,其他三位分別是教宗良一世、教宗額我略一世和教宗尼各老一世。教宗方濟各於2014年4月27日,將其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同時冊封為聖人。其紀念日定於10月22日。.

新!!: 联合国和若望·保祿二世 · 查看更多 »

苦难的行军

朝鲜饥荒()是指自1994年至1998年在朝鮮发生的大面积饥荒灾难,朝鲜官方称之为「苦难的行军」(고난의 행군/苦難의 行軍)。由於朝鲜是為一個封閉的國家,在事件中具體的死亡人數難以知曉,而根據不同的文獻估計,死亡人數約為24萬至350萬不等,死因大多為餓死或因營養不良而病死,峰值出现在1997年William J., Moon.

新!!: 联合国和苦难的行军 · 查看更多 »

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 或 British Raj)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南亚)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缅甸。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在此期间,印度先后成为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并分别于1900、1920、1928、1932和1936年以独立身份参加了奥运会。 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土邦”由王公、王侯()和行政长官所统治,土邦领主们必须接受条约,并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和承认英王为领地的最高统治者。这种模式被称为“”。位于阿拉伯地区的亚丁自1839年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缅甸则是从1886年开始,两者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锡兰(今斯里兰卡)处于印度次大陆的边缘,但不属于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而是由伦敦直接控制的英国直辖殖民地所统治,其地位优于印度总督管辖的印度帝国。英国征服次大陆初期,英帝国统治区域,条约仅限于次大陆的部分,初期的殖民机构设于加尔各答,后来移治于德里。各国相继独立以后,独立之前的关联区域被广泛地称为英属印度。法属印度和葡属印度仅限于次大陆沿海部分区域,这些区域分别由法国和葡萄牙进行殖民统治,独立之后并入印度。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与对立,印度分裂为二个国家——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这就是南亚历史上著名事件——印巴分治。再后来的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巴基斯坦的飞地——东巴独立,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新!!: 联合国和英属印度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0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0年1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0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0年3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0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0年9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1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1年3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1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1年4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1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1年9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2012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英國2012年1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縮寫:FCO),在英國通稱為「外交部」(Foreign Office),是英國政府負責外交事務的部門之一,由前英國外交部及於1968年合併而成。 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首長是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通常簡稱“外交大臣”。普遍認為此與財政大臣和內政大臣是內閣三個最有威望的職位。這些職位與首相一起構成重大國務官位。.

新!!: 联合国和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 · 查看更多 »

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英女皇陛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常駐聯合國代表(Her Britannic Majesty's Permanent Representativ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to the United Nations)是英國常駐聯合國的最高級外交使節,也是聯合王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首長。常駐代表主要於美國紐約辦公,職級相等於大使級別,這個職位其他常見的中文俗稱包括:.

新!!: 联合国和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 查看更多 »

英國駐外機構列表

以下是英國駐外機構列表。英國駐外機構是全球最龐大的外交網絡之一,擁有全世界第三大的外交網絡,僅次於美國和法國。儘管英國去殖民化後的國際地位有所下滑,但仍然具有世界性的實質影響力。英國駐英聯邦國家之最高駐外機構為高級專員公署(High Commission),其稱為高級專員,而駐在其他國家者仍稱大使館或大使。在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日利亞三個英聯邦國家中,英國仍用「副高級專員公署」一名稱呼其駐這三個國家的總領事館,但現已考慮取消此一稱呼。.

新!!: 联合国和英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國陸軍

英國陸軍(British Army),是英國軍隊的地上作戰部隊,它是由蘇格蘭與英格蘭在1707年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時形成的。至2006年,英國陸軍的現役部隊有79,550人,國土軍有24,690人,除国土军外的其它陆军预备役部队有121,800人。英國陸軍經常被部署於全球每一角落的參與多國聯軍的戰鬥或參與聯合國的維持和平行動。 英國陸軍與英國皇家海军和英國皇家空軍不同,沒有“皇家”头銜,原因是英国内战期间在英国君主与英国国会的一系列斗争中英国陆军总是站在英国国会一边,并且根据英国国会在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中的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维持常备军”,英国陆军在法律上并不属于王室管辖。不过尽管英国陆军没有皇家头銜,这并不妨碍在陆军有若干團(Regiments)使用「皇家」此一頭銜。.

新!!: 联合国和英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英国首相列表

英国首相,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及政府首脑。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执政党和主持内阁会议,从而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英国首相的意见,英国君主还会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英國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勋衔等。 英国首相这一职位是3百年来慢慢演化而成的,并非由君主突然下令而设立。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是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在1721年被国王乔治一世任命为内阁领班,1742年辞职退仕,在位长达21年,是历史上最长任的英国首相。不过,在当时,该职位的正式名称并非首相,而是“第一财政大臣”Clarke (1993), p. 266。.

新!!: 联合国和英国首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

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British Library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cience)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主图书馆,也是世界最大的社科类图书馆。.

新!!: 联合国和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英倫情人

是一部1996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安东尼·明格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克莉斯汀·史考特·湯瑪斯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朱丽叶·比诺什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新!!: 联合国和英倫情人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联合国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甘地(इन्दिरा प्रियदर्शिनी गान्धी,Indira Priyadarshini Gandhi,),分別擔任兩屆印度总理,在最後任期期間遇刺身亡。英迪拉·甘地是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是印度近代最為著名及存有爭論的政治人物之一。她一方面為印度在冷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針而令其政績上蒙上陰影。因其領導印度期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立場堅定,故後人亦稱其為“印度鐵娘子”。.

新!!: 联合国和英迪拉·甘地 · 查看更多 »

英苏入侵伊朗

英苏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国和苏联为了确保对伊朗的油田和援苏物资通道安全,联合出兵干涉伊朗的军事行动。入侵的结果是伊朗国王礼萨汗退位,纳粹德国在伊朗的势力被全部肃清。.

新!!: 联合国和英苏入侵伊朗 · 查看更多 »

難民地位公約

《難民地位公約》(Convention relative au statut des réfugiés; 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於1951年7月28日通過,並於1954年4月22日正式生效。難民地位公約和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是國際難民保護的兩項核心規範。該公約定義了難民、難民的資格及權利、以及提供難民庇護的國家所應負責任的一項國際公約。公約亦載明難民的消極資格(如戰爭罪犯不屬難民)。此外,為協助受母國壓迫者、難民、無國籍者尋求庇護的必要,只要持有依據該公約簽發之旅行文件,即可免簽證(visa-free)旅行遷徙。自2000年12月起,聯合國決議以每年6月20日為世界難民日。.

新!!: 联合国和難民地位公約 · 查看更多 »

雷德·斯克尔顿

查德·伯纳德·“雷德”·斯克尔顿(Richard Bernard "Red" Skelton,)是一位美国艺人,以1937到1971年间的全国性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主持《雷德·斯克尔顿秀》闻名。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两颗属于斯克尔顿的星星,分别表彰他在广播和电视领域的贡献。此外,他还参加了许多杂耍、电影、夜总会和赌场的演出,力图在每一种事业上都成为完全独立的艺术家。 斯克尔顿10岁就开始参与药品宣传巡回展出表演,开始练习喜剧和哑剧表演能力。接下来他又登上演戏船表演滑稽戏,再于1934年开始从事杂耍演出。斯克尔顿与夫人共同创作哑剧《泡甜甜圈的人》,他在其中表演不同的人吃甜甜圈的方法和形态,节目为他在广播、电影和杂耍表演界打响名气。1937年,斯克尔顿在《弗莱舍曼酵母时刻》中客串出场,拉开广播职业生涯序幕,这次出场也让他从1938年开始担任《阿瓦隆时刻》的主持人。1941年,他又成为《罗利烟草节目》主持人并一直工作到1957年,在此期间创作出众多喜剧角色,并拥有定期电台节目。1938年,斯克尔顿首次出演电影,这部《美妙时刻》由阿尔弗雷德·桑特尔执导,金吉·罗杰斯、小道格拉斯·范朋克和露西尔·鲍尔主演,接下来他马不停蹄,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又参演过许多歌舞片或喜剧片,例如1941年的《黑暗中的哨声》和《端庄淑女》、1943年的《璇宫绮梦》、1944年的《出水芙蓉》、1946年的《齐格菲歌舞团》、1951年的《德州嘉年华》和1953年的《小丑》。但是,他一直对出演电影感到不自在,期盼能够在当时尚处起步阶段的电视行业中工作。1951年9月30日,《雷德·斯克尔顿秀》在全国广播公司首播。到了1954年,他的节目改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时长扩充到1小时,并于1962年更名为《雷德·斯克尔顿时刻》。虽然收视率很高,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还是于1970年停播了他的节目,因为电视台认为有必要制作更多面向年轻人的节目,吸引青年观众和他们的消费能力。斯克尔顿带着节目回到全国广播公司,于1971年完成了节目最后一年的定期播出。没有了电视节目的斯克尔顿开始把时间花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上,而且一年还参加了多达125场演出。 斯克尔顿曾长期保有绘制小丑画作的爱好,到了1964年,在第二任夫人乔治娅的影响下,他在拉斯维加斯金沙酒店演出期间为自己的作品举办了一场展览。原作销售成功的同时,他也出售这些复印品和平版画,其中在平版画上一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250万美元。他的艺术品经销商认为,斯克尔顿在世时在画作上的收益比电视领域更高。 斯克尔顿把让人们欢笑当成自己终身的事业,希望自己能够以小丑的身份为人所知,因为他觉得小丑无所不能。斯克尔顿的演艺生涯长达70年,给三代美国人带去了娱乐和欢笑。他的遗孀把亡夫的许多作品和物品捐赠给了温森斯大学,其中还包括他的画作,这些作品如今都属于雷德·斯克尔顿美国喜剧博物馆的一部分。.

新!!: 联合国和雷德·斯克尔顿 · 查看更多 »

雷爾

克勞德·莫里斯·馬塞爾·沃里隆(Claude Maurice Marcel Vorilhon,), Agence France-Presse.

新!!: 联合国和雷爾 · 查看更多 »

雷雨田

雷雨田(),原名張秉壽,民國5年生(一說7年),生於中國雲南曲溪(今建水曲江), 畢業於南京中央憲兵學校,曾任中華民國昆明憲兵隊隊長,中華民國陸軍少將。在國共內戰後,至緬甸與泰北繼段希文少將統率泰北孤軍。民國101年5月18日,雷雨田於泰北清萊病逝。.

新!!: 联合国和雷雨田 · 查看更多 »

雷托羅曼人

雷托羅曼人(Rheato-Romances),又譯列托羅曼斯人,是主要分布在歐洲中南部的瑞士、義大利境內的幾個語言相似的民族總稱,包括佛留爾人、羅曼什人及拉定人,均屬於高加索人種。其使用的言雷托羅曼斯語,總人口約785,000人(2000),主要信仰天主教。.

新!!: 联合国和雷托羅曼人 · 查看更多 »

集体安全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國家生存與國際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也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 集体安全概念的假設是,國家將放棄使用武力或是以武力為威脅以求達成國家利益及目標,所有國家對為違反此一原則的侵略國家進行集體制裁,以維持國際和平及秩序。 集体安全是国联和联合国的主要宗旨之一。.

新!!: 联合国和集体安全 · 查看更多 »

蛇鷲

蛇鷲(學名:Sagittarius serpentarius),又名鷺鷹或秘書鳥,是一種大型及陸生的猛禽。它們是非洲的特有種,一般棲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草原及大草原。它們是鷹形目下蛇鷲科的唯一物種,蛇鷲科內只有一屬一種。 在南非及蘇丹的紋章上是有蛇鷲的。.

新!!: 联合国和蛇鷲 · 查看更多 »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許多人批评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战时被佔領国家之期望,將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联合国1945年10月才成立,甚至连联合国宪章于雅尔塔会议结束2个月后才签署。且战后盟军没有任何一方将位于欧、亚的曾被占领国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曾托管的11个地区,其中7個在非洲、4個在大洋洲)。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帮助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前其他国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东南亚,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同期自1944年6月起对日本本土的B29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效果有限,1945年2月4日李梅刚展开烧夷弹战术试验;在东亚大陆上中国军队尚与日军僵持,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而东北亚满洲地区则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新!!: 联合国和雅尔塔会议 · 查看更多 »

雅乐

雅乐是儒家六藝之一黃炳寅,1982,《中國音樂與文學史話集》“旣謂雅歌自有雅樂,這些音樂在早年乃是六藝基本課之一,士大夫書香子弟齠齡學樂誦詩,習以爲常,所以研究廟樂郊祀,民歌整理過程時每見歷代帝王什九深諳這些學問。孔子興禮樂在樂器方面極爲講究,鐘鼓絲弦金石與跑竹管革之區别甚至用尊卑觀念加以認定。”,雅樂作為「正樂」需雅化或改造各地俗樂,去繁聲存骨幹以易統一風格來用作周朝宗廟祭獻和朝廷的使用。 相對於雅樂的正,鄭國音樂的「鄭聲」具有負面價值意義,朱熹認識到《詩經》有「雅鄭邪正」之別。 近代亞洲各國積極從事雅樂復興,包括日本、韓國、琉球、越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在2009年開始現代雅樂復興計畫 。中華民國1966年起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採用明制來復原明制孔廟雅樂,而台灣雅樂在清朝及日治時代則以清制孔廟雅樂為主。在樂器復原的過程中,台灣台南孔廟的雅樂十三音、河北的南音會,和琉球御座樂都有相似之處陳焜晉 ,。.

新!!: 联合国和雅乐 · 查看更多 »

雅科夫·馬利克

雅科夫·亞歷山德羅維奇·馬利克(Яко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лик,Yakov Malik或 Jacob Malik,)是蘇聯政治家與外交官。馬利克1948年至1952年,以及1967年至1976年擔任蘇聯常駐聯合國代表。.

新!!: 联合国和雅科夫·馬利克 · 查看更多 »

雅穆索戈國際機場

雅穆索戈國際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Yamoussoukro;)是一座位於象牙海岸首都雅穆索戈的國際機場,其主要民航業務為象牙海岸與西非國家之間的區域國際航線,但機場自2004年起由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接管,以供聯合國的人員進出以及對於該國救援物資的運補。.

新!!: 联合国和雅穆索戈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台灣屏東縣獅子鄉丹路村的一個國家森林遊樂區,園區內大多位於海拔500公尺以下的亞熱帶森林。 1965年,主管單位林務局申請聯合國世界糧食方案「執行台灣林相變更計畫」,推動林相變更,造林樹種包括光臘樹、黃連木、相思樹、山黃麻、樟樹、桃花心木等,目前都已經林木成蔭。園區內樹木茂密,且具有溪流、瀑布等重要遊憩資源,又有多種動物棲息,是登山、健行並享受森林浴的好地方。.

新!!: 联合国和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 查看更多 »

老秃山战斗

老秃山,海拔266米,即上浦防东山,位于战线西部扼守通往汉城的要道。因双方反复争夺,致使山上草木皆无、一片焦土而得名。美军称Old Baldy Hill。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3团从美军步兵第7师手中攻占并坚守住此山。.

新!!: 联合国和老秃山战斗 · 查看更多 »

老挝保护国

老挝保护国,正式名称为老挝法国保护国(Protectorat français du Laos),又称法属老挝,是法兰西殖民帝国于东南亚的一部分。老挝保护国的建立标志着老挝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和暹罗、越南统治时期的结束。老挝保护国辖有大部分前澜沧王国的领土,是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1946年,老挝保护国被法国授予自治权,于1950年自我宣布独立,但外交、国防和经济仍受法国控制。1954年,通过日内瓦会议正式独立,建立老挝王国。.

新!!: 联合国和老挝保护国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新!!: 联合国和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历史

根據許多考古发现,今天的耶路撒冷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四千年,关于该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阿馬爾奈文書。 大约在西元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屠杀了耶布斯人,夺取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并定都于此,更改成今天的名称「Yerushalayim(耶路撒拉冷)」。他將約櫃迁到耶路撒冷并为约柜建立会幕,还想进一步建造圣殿,却被耶和华的先知拿單所阻止。.

新!!: 联合国和耶路撒冷历史 · 查看更多 »

耿慶國

耿慶國(),中国地质学家,北京市人,满族。 耿慶國在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地震专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物探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北京地震队从事地震监测和预报研究工作。1976年耿庆国和他的同事成功预报出了唐山大地震,但是没有受到当时主管部门的重视,令人十分遗憾。1980年调入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从事地震预报应用研究,现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联合国行政管理与减灾全球计划项目科学顾问等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震,中国的地震科学家耿庆国欲哭无泪,心里在流血。2006年他根据旱震关系提出中期预报,近年阿坝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2008年4月26日和27日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属的“天灾预测委员会”经集体讨论,作出“在一年内(2008.5-2009.4)仍应注意兰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发生6-7级地震”的预报(文字报告已报中国地震局等,4月30日密件发出),而且,耿庆国根据强磁暴组合,明确提出“阿坝地区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点在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以上地震预报三要素:震级、地点、时间均已明确)。 耿庆国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国大旱后2-3.5年,发生了7次7.5-8级大地震)。1972年耿庆国提出“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方法”,根据这一规律,耿庆国预报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在19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旱震关系》(科学出版社)。这些成果触犯了地震界当权者的利益,耿庆国被调出预报队伍,去了地震报社。 G耿 G耿 G耿 G耿 Q.

新!!: 联合国和耿慶國 · 查看更多 »

逃出生天

《逃出生天》(Out of Inferno)是一部於2013年上映的華語3D電影,由中國大陸及香港合作製作,彭氏兄弟執導,劉青雲、古天樂、陳思誠、李心潔及唐詩詠主演,於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在香港於10月3日上映。.

新!!: 联合国和逃出生天 · 查看更多 »

适用技术

适用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运动,原来被称为中间技术。适用技术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微妙定义,但是它们基本上都指一些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的、高能效的、环境友好的、本地控制的技术。定语“中间的”表示,在不考虑社会政治因素的情况下,相对于最先进的技术来说,这类技术在技术方面是比较低级的,但是又比传统的技术多了一些现代化的因素。 资本密集型技术从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中,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困境。而适用技术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避免资本密集型技术的替代方案之一,有时就被宣传为“以人为本”的典型。对于第三世界的这些国家来说,“适用的”技术能够解决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避免依赖西方发展模式的科学技术。.

新!!: 联合国和适用技术 · 查看更多 »

陣風戰鬥機

戰鬥機(Rafale,中文又譯做:飆風或音譯為拉斐爾)是法國達索(Dassault)飛機公司開發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用途戰機;在1970年代,法國空軍及海軍尋求新戰機作為後繼機種。為省減成本,法國嘗試加入歐洲戰機計劃,與其他國家共同研發,但因對戰機功能要求差別過大,最終法國決定獨資研發。最後由達索研發出陣風的原型,其航電及氣動外形優化其在制空戰機的角色。 法國軍方預計以其取代七种不同专门化的軍機,包括艦載戰機,做為法國海軍及空軍下一代的主力。該款戰鬥機目前的主要使用者為法国空军以及法国海军。2015年分別取得來自埃及(24架)與印度(36架)以及卡塔尔(24架)的訂單。.

新!!: 联合国和陣風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陰謀論

謀論通常是指對歷史或當代事件作出特別解釋的說法,通常暗指事件的公开解释为故意欺骗,而背后有集团操纵事态的发展及结果,以到达该集团损人利己的目的。此類特別解釋不同於一般廣為接受的解釋,將事件解釋為個人或是團體秘密策劃的結果。而且此類特別解釋中特別激進者還會進一步駁斥那些廣為接受的解釋,認為那些是陰謀策劃者的掩飾。 阴谋论往往缺乏证据,荒謬的邏輯,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很多谣传的基础。但是被指责为阴谋当事人的一方,也很难证伪阴谋论的说法,许多阴谋论有不可证伪的特点,即通常说的“难以自证清白”。逻辑上,任何一件自然发生的事件,事后都可以被描绘成事先策划的。因此,說一個理論是陰謀論同时有该理論不被廣為接受的意味。 陰謀論不只是指理論,也用來指許多沒有證據的說法、傳聞。.

新!!: 联合国和陰謀論 · 查看更多 »

陳乙東

陳乙東(英文名:Roger Chan,),祖籍中國廣東潮州,生於香港,中國孫文黨成員,曾四度宣布參與香港特首選舉及補選以及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然而從未成為正式候選人。參選期間以出位言論、大膽構思及連串起訴對手的法律行動,曾在報章上曝光,並熱心於各項政治運動。 其中「巴士阿叔」的身份最為人所熟識:自2006年4月底,網上出現一段《巴士阿叔》影片,後陳乙東自稱為片中人。 他為香港網站Uwants形象代言人,為Uwants網站建立「巴士阿叔」的形象:粗口、不計較禮貌、高聲鬧人,自我中心,不理別人。 受到各界熱議,站在鎂光燈之下,也被連鎖網吧相中,為香港一網吧集團作為宣傳代言人,名利雙收。.

新!!: 联合国和陳乙東 · 查看更多 »

陳建仁

陳建仁,(),生於臺灣高雄旗山,國際知名流行病學家,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第14任,無黨籍)、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人權委員會召集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人類遺傳學博士,並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婚後隨外省籍妻子羅鳳蘋成為天主教徒,聖名方濟各(Francis),並獲聖座冊封為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爵士與耶路撒冷聖墓騎士。歷任國立臺灣大學公衛所所長、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公衛學院院長;學而優則仕,入公門擔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國科會主委、中研院副院長等職。 2015年11月16日,無黨派的陳建仁請辭中研院副院長職位,宣布與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搭檔參選中華民國第14屆正副總統,並於2016年1月16日當選,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天主教徒副總統,也是行憲後首位無黨籍副總統。.

新!!: 联合国和陳建仁 · 查看更多 »

陳唐山

陳唐山(Mark Chen Tang-shan;白話字:Tân Tông-san,),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鹽水街(今臺南市鹽水區),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氣象學家,民主進步黨籍,曾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研究員、外交部部長、國安會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立法委員等。 其於1975年至2007年期間任職於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從事氣象學研究,曾投入研發靜止環境觀測衛星SMS-1,乃全球首批投入氣象衛星的研究人員之一,並透過偵測南極臭氧层空洞等。留學期間,同時參與黨外運動,推動台灣民主化,為臺灣獨立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在國民黨獨裁戒嚴時代長期列名海外黑名單中,乃至雙親過世時仍無法返回台灣。1992年當選僑選立法委員,1993年當選台南縣長到2001年卸任。2004年到2006年出任外交部長。2012年立委選舉中,陳唐山獲民進黨徵召參選臺南市第五選區立委,擊敗對手李全教當選立委。也是第8屆立委中年紀最大者。.

新!!: 联合国和陳唐山 · 查看更多 »

陳凱欣

陳凱欣(Chan Hoi Yan, Rebecca,),前食物及衞生局政治助理,曾任now寬頻電視新聞副採訪主任。.

新!!: 联合国和陳凱欣 · 查看更多 »

陳光標

陳光標(),號低碳,出生於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鄉,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家,也是中國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致公黨黨員。現任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公司董事長、中国红十字会常务理事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

新!!: 联合国和陳光標 · 查看更多 »

陳立夫

陳立夫(),名祖燕,字立夫,中華民國政治家。浙江省吳興縣東林澤河里(現屬湖州吳興區東林鎮)人,1924年,獲美國匹茲堡大學採礦學碩士學位。父陳其業,字勤士,兄陳祖燾,字果夫。其二叔陳英士(陳其美)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黄兴同為孫文的左右股肱,陳其美與蔣中正關係密切,為蔣中正結義之兄,將蔣中正引薦于孫文,而蔣提拔陳果夫陳立夫兩兄弟,蔣陳兩家可以說是沒有陳其美就沒有蔣中正,沒有蔣中正也沒有陳氏二兄弟的相互提拔的關係。陳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

新!!: 联合国和陳立夫 · 查看更多 »

陳誠

陳誠(),字辭修,乳名德馨,別號石叟。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是中國國民黨黨、政、軍首要人物之一。其軍事集團是蔣中正嫡系部隊中堅力量。他自黃埔軍校起就一直追隨蔣中正,成為心腹干將,曾任軍長、兵團總指揮、集團軍總司令、軍政部長、湖北省政府主席、國防部參謀本部參謀總長兼任海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要職。到臺灣後,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和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新!!: 联合国和陳誠 · 查看更多 »

陳梓進

陳梓進(Danny Chan,),出生於英屬香港,是香港社會運動人士,曾經是「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的發言人,現在為「港人自決、藍色起義」發言人。.

新!!: 联合国和陳梓進 · 查看更多 »

陳正祥

陳正祥(),地理學家。 1922年出生於浙江温州樂清。1942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畢業後留任助教。此後留學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獲理學博士學位。1948年執教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1963年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曾在世界各地講學。後移居義大利,領導世界農業經濟學者協會和國際地理學會合作的土地利用調查研究,主持編輯出版了五大卷的世界農業地理圖集。 陳正祥先生是世界著名的地理學家和生態學家,國際上最有成就和聲望的華裔地理學家。曾任聯合國世界農業地理委員會主席、國際能源委員會主任、“世界環境保護大會”主席、國際研究院“中國委員會”主席等职。他同時是世界農業地理委員會唯一的亞洲人、地理學權威刊物Geoforum國際編輯委員中唯一的台灣人。曾長時期擔任國際地理學會各相關委員會委員和主席。.

新!!: 联合国和陳正祥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新!!: 联合国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陳文彬

陳文彬(),彰化縣鹿港鎮人。現任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局長,早期跟隨綠色小組拍攝紀錄片,後畢業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從事社會運動,後進駐九二一大地震災區石岡區。曾擔任記者、國會助理、台中縣政府秘書等工作。近年參與電視、電影、紀錄片拍攝與演出工作。曾任中州科技大學視訊傳播學系副教授、光之路電影文化事業導演,並擔任紀錄片、電影導演、編劇及電影演員工作。.

新!!: 联合国和陳文彬 · 查看更多 »

陳晴

陳晴(英文:Judy Chen,上海出生,福建、北京長大,美國留學,祖籍上海寶山,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主席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陳晴獲聯合國副秘書長(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吳紅波委任加入聯合國發展合作論壇諮詢小組,並任常任委員,亦是該常設委員會史上第一位及目前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成員。陳晴是前國務院港澳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佐洱的女兒,也是李嘉誠的侄媳。 陳晴先後就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曼隆學院和哈佛商學院,畢業後曾先後擔任多家公司的高管,包括美國惠普公司、電訊盈科公司、美林(亞太)有限公司等。 陳晴亦有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職,包括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已卸任)、公民教育委員会委員(已卸任)、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成員(現任)等;其他身份包括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主席、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主席、中國臥龍大熊貓俱樂部榮譽理事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香港華菁會主席、上海政協委員、廈門市政協委員。2014年7月1日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

新!!: 联合国和陳晴 · 查看更多 »

陶曉清

陶曉清(),台灣資深廣播人,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之妻,音樂人馬世芳之母。她引領1970年代台灣民歌運動,被譽為「台灣民歌之母」。.

新!!: 联合国和陶曉清 · 查看更多 »

陶普斯號事件

陶普斯號事件發生於1954年6月23日,是一起蘇聯油輪在國際公海上被中華民國海軍攔截並帶回台灣扣押的事件。.

新!!: 联合国和陶普斯號事件 · 查看更多 »

陽光政策

陽光政策是由大韓民國前總統金大中所提出,並由金大中與盧武鉉兩任總統執行的政策,用來和平處理南北韩分裂對立局面的關係。一般認為是根基於西德總理勃蘭特新东方政策1970年代的理論。政策名稱根源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北風和太陽」。故事說:北風和太陽比賽如何讓路人的外套脫下來,北風採取的是更用力的吹,但是路人卻把外套抓的更緊;而太陽則是用溫暖的陽光去照路人,路人就主動把外套脫下來。陽光政策也是如此的概念。 2000年6月13日至15日,第一次南北韓高峰會在平壤舉行,南韓總統金大中與北韓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舉行會談。這是朝鮮半島國家分裂55年後兩個國家政權的首次首腦會議,朝韓雙方經過多輪外交談判後達成的聯合宣言,會議後發表了《南北共同宣言》,並因此使金大中贏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南北共同宣言》是朝韓分治後,雙方領導人首次會晤後簽署的歷史性文件,是朝韓關係發展中的歷程碑。在《宣言》簽訂5周年之際,朝韓雙方在平壤召開了「民族統一大會」。大會通過了《民族統一宣言》並將6月15日定為「民族之日」。2007年10月2日-4日,盧武鉉政府與北韓召開了第二次首腦會晤並簽訂了《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南北共同宣言》的宗旨得到延續。廣義講由金大中與盧武鉉兩任總統執行的對朝鮮的政策即為陽光政策,陽光政策在李明博就任總統后中止。.

新!!: 联合国和陽光政策 · 查看更多 »

陽明海運

陽明海運是中華民國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大型海運公司,成立於1972年12月28日,前身可追溯至1873年在上海成立的輪船招商局。之所以以「陽明」為名,是取「陽明」二字所具有的「日」、「太陽」、「光明」之含義與紀念中國歷史的哲學家王陽明,並有奉行王陽明「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思想之寓意。 陽明海運與長榮海運、萬海海運並列為「台灣三大航運公司」。.

新!!: 联合国和陽明海運 · 查看更多 »

陈健 (外交官)

健(),中国外交官,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陈健 (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陈叔时

叔时(1910年—1978年),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外交官。名训惠,以字行,浙江慈溪人。.

新!!: 联合国和陈叔时 · 查看更多 »

陈之迈

之迈(),笔名微尘,天津人,祖籍广东番禺,中华民国外交官。 陈之迈192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俄亥俄大学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政治学校、西南联合大学等校,并加入了胡适、蒋廷黻创立的独立评论社。抗日战争期间,曾任教育部参事、行政院政务处参事等职。1944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事,后又历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副代表、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紧急粮食委员会中国代表、驻美国大使馆公使等职。1955年,出任中华民国驻菲律宾大使。1959年任中华民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后兼驻新西兰大使。1966年调任驻日本大使,1969年又任驻教廷大使,1971年兼任驻马耳他大使。期间,教皇曾赠予其十字勋章。1978年回到台湾,任外交部顾问、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去世。.

新!!: 联合国和陈之迈 · 查看更多 »

陈慕华

慕华,浙江青田人;生前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建设初期的高级女性领导人之一;曾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曾任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妇联主席等职。 1979年至1982年间,陈慕华先后兼任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政府制定一胎化政策的参与者和政策执行者。.

新!!: 联合国和陈慕华 · 查看更多 »

陆慷

陆慷(),江苏南京人,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

新!!: 联合国和陆慷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联合国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FLAG (Web动画)

FLAG是從2006年6月16日開始在萬代頻道播放的Web動畫。全13話。 描寫中亞內戰中的小國ウディヤーナ裡的攝影師白州冴子。不使用第三者視點,而是從第一人稱,主人公主觀的觀點來描寫。使用非常多由相機觀景窗所得到的畫面。標題「FLAG」是白州拍攝的有名照片。.

新!!: 联合国和FLAG (Web动画) · 查看更多 »

FN P90衝鋒槍

P90是于1990年由比利時的Fabrique Nationale所推出,屬於個人防衛武器類別的一種鎗械。P90是全名“Project 90”的簡寫,意即90年代的武器專項。值得一提的是,P90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了全新彈藥的個人防衛武器。.

新!!: 联合国和FN P90衝鋒槍 · 查看更多 »

FreeRice

FreeRice.com是一個以英文猜字遊戲來募款以幫助改善全球饑荒的慈善網站。網民每猜中一個生字的意思,該網站就會捐出10粒稻米給聯合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me)。網站依賴多個廣告商支付捐款及營運成本,如蘋果公司、東芝、富士通、讀者文摘、美國運通等等。.

新!!: 联合国和FreeRice · 查看更多 »

Google

Google有限公司(Google LLC;中文:谷--歌),是美国Alphabet Inc.的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广告、互联网搜索、云计算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其主要利润来自于AdWords等广告服务。Google由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理工博士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因此两人也被称为“Google Guys”。1998年9月4日,Google以私营公司的形式创立,目的是设计并管理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搜索”。2004年8月19日,Google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来被称为“三驾马车”的公司两位共同创始人与出任首席执行官的埃里克·施密特在此时承诺:共同在Google工作至少二十年,即至2024年止。Google的宗旨是“--”(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而非正式的口号则为“不作恶”(Don't be evil),由工程师阿米特·帕特尔(Amit Patel)所创,并得到了保罗·布赫海特的支持。Google公司的总部称为“-”,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县的山景城。2011年4月,佩奇接替施密特擔任首席执行官。在2015年8月,Google宣布進行资产重组。重组後,Google划归新成立的Alphabet底下。同时,此舉把Google旗下的核心搜索和廣告業務與Google無人車等新兴业务分離開來。 据估计,Google在全世界的数据中心内运营着上百万台的服务器,每天处理数以亿计的搜索请求和约二十四PB用户生成的数据。 Google自创立起开始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的产品研发、并购事项与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公司核心的网络搜索业务。Google公司提供丰富的线上软件服务,如雲端硬碟、Gmail电子邮件,包括Orkut、Google Buzz以及Google+在内的社交网络服务。Google的产品同时也以应用软件的形式进入用户桌面,例如Google Chrome网页浏览器、Picasa图片整理与编辑软件、Google Talk即时通讯工具等。另外,Google还进行了移动设备的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Google Chrome OS操作系统的开发。 --分析网站Alexa数据显示,Google的主域名google.com是全世界访问量最高的站点,Google搜索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域名下的多个站点(google.co.in、google.de、google.com.hk等等),及旗下的YouTube、Blogger、Orkut等的访问量都在前一百名之内。其中,社交网络服务Orkut于2014年9月关闭。.

新!!: 联合国和Google · 查看更多 »

Google翻译

Google翻譯(Google Translate)是一項Google提供的翻譯文段及網頁的服務。 與其他網站巴別魚、美国在线及雅虎使用SYSTRAN引擎不同的是,Google使用自己開發的翻譯軟件,大部分語言對採用統計機器翻譯技術,少部份語言採用Google神經機器翻譯系統。 至2015年6月,Google翻译稱每天需要處理超過1000億筆字詞;而全世界的人們翻譯最多的單詞是「你好嗎?」、「謝謝」,以及「我愛你」。.

新!!: 联合国和Google翻译 · 查看更多 »

H·V·伊瓦特

H·V·伊瓦特博士,全名赫伯特·威爾·伊瓦特博士(英语:Herbert Vere Evatt,),是澳大利亚法學家、法官、律師、政治家和作家。聯合國大會主席。 伊瓦特生於新南威爾士州小鎮梅特兰,後入讀悉尼老牌名校堡壘街中學,後贏得獎學金入讀悉尼大學,1915年獲一級榮譽文學士學位(數學、邏輯、哲學和英語專業)及哲學專業的大學獎章,1916年獲文碩士學位,1918年獲一級榮譽法學士學位及法律專業的大學獎章,1919年畢業,成爲该校歷史上少有的兩次獲大學獎章的學生之一。 1924年又以論文方式獲得極少頒發的法學博士學位(澳大利亞法律專業的博士學位是“法學哲學博士”,法學博士只用以表彰對法律學有特別貢獻的研究)。伊瓦特的正式稱謂(也是聯合國使用的正式中文譯名)是“H·V·伊瓦特博士”,但生前一般被稱爲“博士”(Doc)。 伊瓦特1930-1940年任澳大利亞高等法院法官。高院法官是終身職務,但伊瓦特爲了從政而辭職,1941-1949年歷任澳大利亞副總理、律政部長、外交部長等。1948-1949年曾任聯合國大會第三屆主席,並參與起草世界人权宣言。1946年任聯合國原子能委員會首任主委。1951-1960年任澳大利亞工黨領袖,但未能領導工黨贏得大選而無緣總理職位。1955年伊瓦特與黨内天主教反共派的決裂造成了工黨的一次大分裂。1960年伊瓦特辭職並退出政壇后1960-1962年任新南威爾士州首席大法官。.

新!!: 联合国和H·V·伊瓦特 · 查看更多 »

HDR

HDR可以指:.

新!!: 联合国和HDR · 查看更多 »

HK G36突擊步槍

G36是德國黑克勒-科赫(H&K)在1995年推出的現代化突擊步槍,發射5.56×45毫米北約制式子彈,用来取代同为H&K公司产品的G3步枪。G36大量采用了以不锈钢为骨架的玻璃钢加强复合材料,因此武器重量较轻。 在开发阶段其型号为HK50。.

新!!: 联合国和HK G36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ID4星際重生

《ID4星際重生》(Independence Day: Resurgence,或簡稱IDR)是一部2016年美國科幻災難片,由羅蘭·艾默瑞奇執導。為1996年電影《ID4星際終結者》的續集。電影主演除了傑夫·高布倫、比爾·普曼、裘德·赫希、薇薇卡·A·福克斯和布倫特·斯派爾等人回歸出演自己的角色外,本集還新加入了連恩·漢斯沃、傑西·亞瑟、麥卡·門羅、莎拉·華德、夏綠蒂·甘絲柏、喬伊·金、Angelababy與威廉·菲德內爾。.

新!!: 联合国和ID4星際重生 · 查看更多 »

IETF語言標籤

語言标签是語言代碼的缩写表示,例如en表示英语,pt-BR表示巴西葡萄牙语。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ETF)的“ 47”文档系列定义。现在标准化为RFC 5646 (引用了相关的RFC 5645)与RFC 4647, IANA语言子标签登记。使用的各成分来自ISO 639, ISO 15924, ISO 3166-1, UN M.49.

新!!: 联合国和IETF語言標籤 · 查看更多 »

IQT電信

In-Q-Tel電信,簡稱IQT,總公司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於高科技公司的唯一目的是保持中央情報局能隨時配備最新的信息技術來支持聯合國和美國的情報戰能力。該公司原名Peleus和IN-Q-It,是一家單純民間電信公司;1999年由Gilman Louie擔任領導者後改名IN-Q-Tel,開始與官方的合作。 In-Q-Tel電信主要任務是,確定和投資民間公司開發的尖端技術服務於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為了確保不斷發展的戰略藍圖之中情報界的關鍵技術需求,In-Q-Tel電信從事與企業家、成長型企業、研究人員和風險資本家提供資金與雛型技術,換回成熟技術交予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和較大的情報機構。所以該公司集中在三大商業技術領域:軟件、基礎設施和材料科學。.

新!!: 联合国和IQT電信 · 查看更多 »

ISO 3166-1

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 3166-1國際標準是ISO 3166的第一部分,有ISO標準國家代碼。1974年首次出版。ISO 3166-1旨在为国家、属地、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建立国际认可的代码。代码分为3种,即二位字母代碼(alpha-2)、三位字母代碼(alpha-3)、數字代碼(numeric)。其中,二位字母代碼適用於通常情況,三位字母代碼更接近國家名稱,而數字代碼則適用於非拉丁字母環境中。.

新!!: 联合国和ISO 3166-1 · 查看更多 »

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

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66标准第一部分ISO 3166-1的三位字母表示方式,旨在为国家、属地、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建立国际认可的代码。相较于二位字母代码,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更接近于国家英语名称。 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初次发表于1974年。ISO 3166-1标准中另外两种表示方式分别是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ISO 3166-1数字代码。.

新!!: 联合国和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 · 查看更多 »

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

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166标准第一部分ISO 3166-1的二位字母表示方式,旨在为国家、属地、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建立国际认可的代码。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代码,被大量应用于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 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初次发表于1974年。ISO 3166-1标准中另外两种表示方式分别是ISO 3166-1三位字母代码、ISO 3166-1数字代码。.

新!!: 联合国和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 · 查看更多 »

ISO 3166-2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ISO 3166-2國際標準是ISO 3166的第二部份,定義約3700個國家或地區的主要行政區代碼。每一行政區代碼格式為「國家縮寫-行政區代碼」,國家縮寫是ISO 3166-1的兩字代碼,行政區代碼則經常依據各國標準,以字母、數字或混用的方式,制定一到三字的代碼。 例:CN-11是中國北京市的代碼,前者為ISO 3166-1代碼,後者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2260制定而成。.

新!!: 联合国和ISO 3166-2 · 查看更多 »

ISO 3166-2:TW

ISO 3166-2:TW是用來定義台湾地理區碼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它是ISO 3166-2的子集,範圍是中華民國目前實際控制的領土(臺澎金馬),即新北市、臺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直轄市與臺灣省、福建省下各縣市。 ISO 3166目錄中,将代表台湾的“中国台湾省”(TW)與“香港”(HK)及“澳門”(MO)并列在“中國”(CN)下设有子編碼。其中“臺灣省”在ISO 3166-2:CN中,也被編碼為CN-71,從而使台灣同時出現於ISO 3166-1及ISO 3166-2中出現。臺灣地區在聯合國以及ISO 3166-1所使用的名稱是英文「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以及法文「Taïwan, Province de Chine」,意為「臺灣,中國的省」或者「中國臺灣省」;此外,該編碼納入了由中華民國實質統治的金馬地區,但海峡两岸雙方都認為其歸屬福建省而非臺灣省。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尚無應用此標準,而是採用內政部戶政司編制之戶役政資訊系統資料代碼。.

新!!: 联合国和ISO 3166-2:TW · 查看更多 »

J·威廉·傅爾布萊特

詹姆斯·威廉·傅爾布萊特(James William Fulbright,)是一位美國阿肯色州參議員,任期從1945年1月到1974年12月他辭職為止。 傅爾布萊特是人。他是堅定的多邊主義者,支持建立聯合國,也是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主席。他支持種族隔離,簽署了南方宣言。他反對麥卡錫主義和眾議院非美活動委員會,後來以反對美國捲入越戰而聞名。他努力建立國際交流計劃,最終導致建立一個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獎學金計劃-傅爾布萊特計畫。 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稱他為。.

新!!: 联合国和J·威廉·傅爾布萊特 · 查看更多 »

LGBT迴轉治療

迴轉治療(Conversion therapy,或稱扭轉療法、轉化療法、性傾向治療、性傾向矯正療法、性傾向迴轉治療、拗直治療)是指試圖透過心理或靈性介入來使人從雙性戀或同性戀轉化至異性戀的嘗試,屬於偽科學的一種。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性傾向是能夠改變的,且醫療機構警告稱轉換療法是无效的,並可能帶來嚴重有害的後果,但仍有一些轉換療法的支持者聲稱轉換療法在使同性戀成為異性戀(脫離同性戀)上取得部分成功。美國、英國的醫學機構及政府機構均認為轉換療法有潛在危害。亞洲、歐洲和美洲的一些地方皆已立法禁止轉換療法的實施。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反對任何「基於同性戀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礙的假設,並先驗地假設當事人應改變其同性戀傾向」的療法,並指企圖將性傾向改變的專業人士違反道德。它還指關於「平等對待同性戀者」的爭論正反方都會質疑對方的動機甚至人格,使得科學證據被相關質疑所掩蓋;而轉換療法的推廣則可能會危害社會,因為這會傳播關於性傾向的非科學觀點。美國軍醫署的時任署長大衛·薩切爾在2001年發表了一份報告,當中指出「沒有有效的科學證據表明性傾向是能夠改變的」。 目前最知名的轉換療法提倡者為基要主義派基督教團體等組織。與將同性戀稱為「疾病」相比,它們現時較傾向以宗教理由來支持該套療法的合理性。同性戀研究及治療全國協會(NARTH)為提倡世俗化的轉換療法的最大組織,它在很多時候會跟宗教團體存有合作關係。 1981年前美國和西歐的轉換療法常會用到的方法包括冰锥脑白质切除术、伴有激素治療的化學閹割、厌恶疗法(例子包括对手和生殖器官進行電擊、在同性性刺激物出現的同時喂食催吐劑)、自慰再制約法。在較近期,美國会使用的臨床技術則僅限於諮詢、想象、社交技能訓練、精神分析療法,以及像「祈禱、團體支援和壓力」般的靈性介入措施,儘管在20世紀90年代时亦見一些消息指還有一些無執照的人士会施行轉換療法。修復療法(reparative therapy)此一用詞一般為轉換療法的同義詞,但也有說法嚴格地認為它是用於特指跟和兩人有关的一種特定療法。.

新!!: 联合国和LGBT迴轉治療 · 查看更多 »

Mi-26直升机

--直升机(Ми-26)是一款多用途重型直升飞机,也是当今服役中最重、最大的直升机,由苏联米尔莫斯科直升机工厂(原米爾实验设计局)设计。该机的机舱载重和舱外負重均可达20吨,与美国C-130大力士型运输机载重量相当,北约代號為“光晕”(Halo)。该机于1970年代开始研制,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81年6月在巴黎航展展出,1985年通过苏联国家驗證,1985年量产,1986年出口外销,售价1020万美元。“米-26”投产后,有多款改良型机种,如:米-26A、米-26T、米-26P及米-26M等。目前,“米-26”系列机型的制造商为俄罗斯罗斯托夫直升机联合股份公司。 “米-26”直升机除作为军事用途之外,其民用功能也相当廣泛,可用作森林消防、自然灾害救援等工作。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就频繁使用该机吊运大型工程设备到灾区進行堰塞湖的挖掘、疏浚工程,在预防灾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米-26”还是联合国执行维和任务的直升机机种之一。.

新!!: 联合国和Mi-26直升机 · 查看更多 »

MISCA

中非共和國非洲領導國際支援任務(African-led International Support Mission to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soutien à la Centrafrique sous conduite africaine,簡稱MISCA)是一項由非洲聯盟所負責的維和任務。2013年12月5日,為了處理近日來逐漸激化的中非共和國衝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作出第2127號決議,其中內容包括成立MISCA處理相關問題。 此項任務於2013年12月19日展開,由法軍與非洲聯盟共同支援。此外,聯合國決議還指出若情況適合時,可提高層級動用聯合國介入處理,協調更多國家參與維和任務。.

新!!: 联合国和MISCA · 查看更多 »

Mk 6頭盔

Mk 6頭盔(Mk 6 helmet)是英軍的一款制式戰鬥頭盔,和其自1986年起取代的舊款軍用盔——相比,更便於個人無線電及防毒面具的攜帶、對耳部保護效果亦更佳。此款頭盔由NP宇航公司(NP Aerospace)生產。 Mk 6頭盔的原始用色為墨綠色,英軍另在外盔加上以進行軍事偽裝,用色包含了綠色系的、叢林、沙漠圖案、用於極地作戰的純白盔套及聯合國任務的藍色盔套。有時暱稱為戰鬥圓禮帽,而這詞在過去用以形容二戰時英軍的布洛迪鋼盔。 Mk 6頭盔通常被誤認為是功夫龍製成,實際上用料是尼龍纖維。.

新!!: 联合国和Mk 6頭盔 · 查看更多 »

Muv-Luv Alternative

是由日本遊戲公司アージュ於2006年2月24日發售的成人遊戲,後來陸續推出CD-ROM版和去除18禁情節的全年齡DVD-ROM版,並且移植到Xbox 360、PS3、PS Vita平台上。.

新!!: 联合国和Muv-Luv Alternative · 查看更多 »

NERV

NERV(全称为联合国直属特务机关NERV)是《新世纪福音战士》電視動畫及劇場版中出现的虛構国际武装组织。NERV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联合国研究机构GEHIRN,其名称来源于德语“神经”,与其上级机关“SEELE”(德语“灵魂”)相照应。NERV拥有超越国家层面的特权,其成立目的是开发研究EVA、对使徒进行调查研究、歼灭使徒。NERV的最高司令由碇源堂担任,副司令是冬月耕造。.

新!!: 联合国和NERV · 查看更多 »

RUN=DIM

* 『RUN.

新!!: 联合国和RUN=DIM · 查看更多 »

SARS事件

SARS事件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於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率先爆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7月16日疫情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至同年9月2日完全消灭。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会恐慌,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对该病的處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及命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媒体的关--等等。.

新!!: 联合国和SARS事件 · 查看更多 »

SARS陰謀論

SARS陰謀論是指在2003年所爆發的SARS事件是一場人為災害。俄羅斯科學院傳染病專家、莫斯科流行病學部門主管Nikolai Filatov首先提出SARS可能是由人為發展出來的。俄羅斯醫學研究院的Sergei Kolesnikov認為SARS是腮腺炎與麻疹的混合體,這種結合在自然狀態下不可能發生,只能在實驗室裡合成。 中華民國前副總統呂秀蓮於2003年4月14日曾表示:「甚至於也有人大膽懷疑,是不是因為他們(指中国大陆)在進行某一種細菌戰實驗失控所引起的。當然這太敏感,需要再進一步查證。」5年後,2008年10月6日,台湾國安局局長蔡朝明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覆質詢時宣稱:「國安局把SARS列為生化戰劑,且有相當證據,也請聯合國專家來查,發現在中国大陸某一些地方有問題」,暗示SARS病毒可能是由中国大陆所發展出來的生化戰劑。但同日晚間,國安局又鄭重發稿澄清此一言論,並說明純屬「局長口誤」,為急於把握有限的答詢時間所致。.

新!!: 联合国和SARS陰謀論 · 查看更多 »

SDF-1 馬克羅斯

SDF-1 馬克羅斯(SDF-1 MACROSS),是日本動畫《超時空要塞》及其美国改编版《太空堡垒》中的主役宇宙戰艦,隸屬地球統合宇宙軍,並被視為統合軍的象徵。 馬克羅斯的舷號「SDF-1」是「Super Dimensional Fortress-1」的字首縮寫,意為「超時空要塞一號艦」。.

新!!: 联合国和SDF-1 馬克羅斯 · 查看更多 »

SIL國際

美国國際语言暑期学院(SIL International)是一個國際性、非牟利、宗教性的科學組織,主要在研習、開發及記錄一些比較鮮為人知的語言,藉以擴展語言學知識、推動世界識字率及扶助少數族裔的語文發展。它透過它的旗艦網站「民族語」來為網民提供其各項研究數據。 SIL是英語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的簡寫,意即“暑期語言學院”的意思。它於1934年在美國阿肯色州開辦,原來的用意是為接受差傳事工的宣教士提供一個暑期語言訓練,使他們掌握基本的語言學、人類學及翻譯學的基本原理,以便其後參與聖經的翻譯工作。這些受訓後的翻譯事工其後被稱為“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SIL的創辦人是金纶·汤逊(1896年-1982年),是一位被派往危地馬拉的宣教士。在他的第一屆學生中,有一位名叫(1912年-2000年),後來成為了SIL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在1942年至1979年期間一直擔任SIL的總裁,之後擔任名譽總裁,直到2000年他逝世為止。派克曾於1982年至1996年連續15年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SIL的現任總裁是2008年上任的Dr. John Watters。他從2000年至2007年間擔任執行長。 SIL到現在仍然是聯合國及UNESCO的正式顧問。SIL亦於世界多個高等院校為世界各國的非政府組織提供語言學課程的導師及教材。在美國,這些課程主要於以下大學舉辦:.

新!!: 联合国和SIL國際 · 查看更多 »

TAM坦克

TAM的全名是Tanque Argentino Mediano(亦即阿根廷中型坦克)目前服役於阿根廷陸軍,在缺乏坦克製造經驗與資源的情形下,由阿根廷國防部發包給德國Thyssen Henschel公司(2000年與萊茵金屬合併)。車體是由德國與阿根廷的工程師團隊共同研發,其底盤是以德國貂鼠式步兵戰車為基礎。 阿根廷陸軍坦克需求具備現代化輕型裝甲、低車身與充分的火力來應付當時的裝甲威脅。整個發展從1974年開始,並在1977發展出三輛原型車,最後在1979年進入完整規模生產。組裝地點是在當地由阿根廷政府為此計畫設立的工廠(TAMSE),占地9600平方公尺。1983因為財政上的困難而暫停生產,但在1994年又重新開始生產線TAM直到完成阿根廷陸軍200輛的訂單。 TAM家族總共有七種延伸型,例如155毫米自走砲、迫砲自走車、…等,連同坦克生產總數超過280輛。曾經為祕魯陸軍製造TAM與VCTP,但後來訂單取消,已生產的TAM與VCTP轉供應阿根廷陸軍,也有出口版的TAM但自始至終TAM沒有任何出口紀錄。 雖然有17輛以VCTP部屬在克羅埃西亞,執行聯合國的維安行動,但TAM家族車輛至今沒有任何戰鬥紀錄。.

新!!: 联合国和TAM坦克 · 查看更多 »

U (消歧义)

U,u是拉丁字母中的第二十二個字母。 除此之外,U還可以指代:.

新!!: 联合国和U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UN (消歧義)

UN通常指联合国,一個國際組織。 UN也可以指:.

新!!: 联合国和UN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UN M.49

UN M.49是一份由聯合國用於地理分区和分组统计目標對國家及地區進行編碼的技術文件,每個三位由數字組成的區域代碼可以是指各式各樣的地理、政治或經濟區域,像一個大陸,一個國家或人類發展分類下的一組。 由維護的UN M49分類編碼所設計中含有聯合國地理方案。 萬國碼Unicode所提供的Territory Containment(UN M.49)則保留了世界、大陸、次大陸的三位數字編碼,而下一層的國家和地區則使用兩碼羅馬字母的國家碼。.

新!!: 联合国和UN M.49 · 查看更多 »

X戰警電影系列

X戰警電影系列是以漫威漫畫虛構超級英雄團體《X戰警》為基礎的電影(Earth-10005)。電影主要角色以金鋼狼為主,描寫X教授與萬磁王為兩派,對人類與變種人關係各方爭論相異的爭鬥,X教授相信人類與變種人可以和平共處,而萬磁王則堅信戰爭來到,傾向與人類宣戰。電影也將Weapon X與Dark Phoenix漫畫主線加入電影作為次要劇情。 20世紀福斯於1994年取得電影角色版權,在經過多次的修訂,由布萊恩·辛格來執導《X戰警》(2000年)和《X戰警2》(2003年),隨後布萊恩·辛格離開劇組前去拍攝《-zh-cn:超人归来;zh-hk:超人—強戰回歸;zh-tw:超人再起;-》,而第三部《X戰警:最後戰役》(2006年)由布萊特·瑞納(Brett Ratner)導演接手。評論家讚賞布萊恩·辛格執導的前兩集的黑暗色彩和寫實風格,以及对于歧視與宽容的探讨,而对于布萊特·瑞納的评论則褒贬不一。不过,每部電影最後均獲益不少票房。《X戰警》系列電影可說是帶起2000年代超級英雄電影的先驅。.

新!!: 联合国和X戰警電影系列 · 查看更多 »

护照

護照或護證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发放給本國公民或國民的一種旅行证件,用於證明持有人的身分與國籍,以便其出入本國及在外國旅行,同時亦用於請求有關外國當局給予持照人通行便利及保護。 護照關係到在國外所受合法保護的權利與進入本籍國的權利。护照上通常有持有者的照片、签名、出生日期、国籍和其它个人身分的证明。许多国家正在開發將生物识别技术用於護照,以便能够更精确地确认护照的使用者是其合法持有人。 如今国际间旅行通常要求出示护照,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护照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国际认可的用来对旅行者身份鉴定的手段。而这样的鉴定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或针对某些旅行者可以免除。例如现在美国公民凭驾照即可进入墨西哥,而欧盟国民在欧盟内部旅行也不需要护照。 同样的,护照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可以被当成身份证件而使用。 國際民航組織已经就护照的标准格式和特点给出了指导文件。 最近有许多关于在护照中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以改进身份识别安全的讨论,美国在911事件后已经针对27个免签证国家要求启用含有此种技术的护照,它是通过一张RFID卡片来儲存生物信息。.

新!!: 联合国和护照 · 查看更多 »

暴力

暴力指基於故意侵犯或傷害他人的心理,而使用激烈且富有强制性力量之行為,包括有形物理或無形心理。暴力主要有三類:多數暴力、媒體暴力、直接暴力。最常見的是个人或犯罪集团之间的殴斗以及凶杀。国家、民族之间也往往会发生暴力事件。 权力往往藉由暴力來形成。.

新!!: 联合国和暴力 · 查看更多 »

暗鼠行動

暗鼠行動(Operation Shady RAT)是從2006年年中開始的一系列持續網絡攻擊。攻擊目標包括至少72個組織,包括國防承包商,世界各地的企業,聯合國和國際奧委會。互聯網安全公司McAfee副總裁於2011年8月發表的報告中首次公開使用此名稱,名稱來自計算機安全行業(Remote Access Tool)的縮寫 RAT。 Alperovitch 描述該行動的特點為“五年間由一個組織針對特定目標的行動”。報告指出,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期間針對各個運動監管機構“可能將矛頭直指入侵背後的國家行為。”該國一般認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美国智库在得知被入侵後并未发起重大调查,而让联邦调查局去处理。.

新!!: 联合国和暗鼠行動 · 查看更多 »

暗棕壤

暗棕壤是寒温带湿润地区针阔混交林下发育的淋溶型棕化土壤,又名山地灰化土、棕色灰化土、灰化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山地棕壤、灰棕色森林土、暗棕色森林土等。1978年中国土壤分类和1988年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制均列为淋溶土土纲、暗棕壤土类;1991年列为硅铝土纲湿润硅铝土亚纲暗棕壤土类。它大致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腐殖质潮湿始成土和冷冻性冷凉淋溶土,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的腐殖质雏形土、普通高活性淋溶土、漂白高活性淋溶土和潜浴高活性淋浴土土壤单元。暗棕壤主要分布于太平洋两岸的北部,即亚洲东北部和北美西部棕色针叶林土带以南的大针阔混交林区,包括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完达山系、长白山系和大兴安岭东坡,并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部,跨越白令海峡达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和美国落基山脉以西。在此广阔范围以南的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局部为针叶林)下也有暗棕壤的垂直分布带,中国分布范围大致为秦岭(海拔2200—3200米)经四川、甘肃两省分水岭(2500—3400米),沿川西山地(2200—2800米)、滇北(2200一3400米)至藏南波密、林芝(3000一3600米)、察隅(2800—3300米)。.

新!!: 联合国和暗棕壤 · 查看更多 »

抗日:血战上海滩

《抗日:血战上海滩》是由北京欢乐亿派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是该公司“抗日三部曲”的第一部(续作《血战缅甸》于2003年3季度发售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3-06/02/content_899926.htm,计划的第三部《血战钓鱼岛》没有开发出版,可能因前两部销量或评论不佳,或零售单机游戏的整体市场衰退而不了了之)游戏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讲叙主角爱国豪客 - 华成龙只身来到上海抗日杀敌,最终刺杀日本大将长谷川清的故事。共16关。在2005年3月,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期间,完美时空决定将游戏的完整商业版免费向玩家开放下载。.

新!!: 联合国和抗日:血战上海滩 · 查看更多 »

抑郁症患者列表

很多的名人都曾患上过抑郁症,遭受其中的痛苦。在历史上,患上抑郁症曾被认为是一件可耻的事,在70年代后,人们才开始关注并公开讨论抑郁症。.

新!!: 联合国和抑郁症患者列表 · 查看更多 »

投票率

投票率是指在選舉中,有投票權的選民參與投票的人數佔選民总人数的比率。在大部分成熟民主國家,投票率自1960年代起逐漸下跌。一般來說,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大致為對政府不存期望、對政治冷感、支持的候選人有很大或很小機會獲選、對政府感到滿意、不合理的投票制度、没有支持的候选人等。不同國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不少地區投票率僅約一半,而在馬爾他和實行強制投票的澳洲,投票率則曾達到95%。低投票率被視為不理想的狀況,其成因與解決辦法引起廣泛討論,而且意見分歧,主要認為是由一連串經濟、人口分佈、文化、科技、制度等因素所導致。.

新!!: 联合国和投票率 · 查看更多 »

柏林四强协定

柏林四强协定(Four Power Agreement on Berlin,又称柏林协议或柏林四方协议),是1972年6月3日由四个战时同盟国的大使协定的。四国外长,英国的亚历克·道格拉斯-休姆、苏联的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法国的和美国的威廉·P·罗杰斯共同签署了协议,并规定在1972年6月3日起在柏林举行的一场仪式上正式生效。该协定并非条约,无需正式批准。.

新!!: 联合国和柏林四强协定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泰勒 (利比里亚政治人物)

查尔斯·泰勒(Charles McArthur Ghankay Taylor,)利比里亚政治人物,曾于1997年至2003年8月11日间任第22任利比里亚总统。在1990年代初的利比里亚内战时他是非洲最知名的军阀、獨裁者之一。内战結束后他被选为总统。此后他被迫流亡。他被关押在海牙联合国监狱中受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审判,2012年5月30日被裁定謀殺、強姦及強迫兒童當兵等11項罪名,被塞拉利昂特别法庭判處入獄50年。.

新!!: 联合国和查尔斯·泰勒 (利比里亚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Цахиагийн Элбэгдорж,),蒙古族,蒙古國政治家,和平民主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曾任蒙古国总统。額勒貝格道爾吉曾經兩次擔任蒙古国总理,並曾任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及多數派領袖,曾任三屆国家大呼拉尔委员。政治立場以擁護民主、自由意志主義聞名。 2007年7月10日,額勒貝格道爾吉在前往烏蘭巴托的途中遭遇車禍重傷,在烏蘭巴托的蒙古外科醫院接受急救,他的頭部遭到嚴重撞傷,但根據報導他的智力和記憶都未受損傷。由於当时2008年選舉的接近,蒙古民間還推測這起車禍可能是一場未遂的政治謀殺。后額勒貝格道爾吉经过治疗已经完全康復。 2009年5月24日,他於蒙古總統選舉中,作為中右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擊敗时任總統那木巴爾·恩赫巴亞爾,當選蒙古第5任總統。2013年6月26日總統連任成功。 額勒貝格道爾吉在任內專注於改革蒙古原本為社會主義的經濟和社會體制,尤其以推動經濟自由化、畜牧業民營化、環境保存、遏止貪汙、房地產政策改革為名。身為遠東和中俄交界國家的政治領袖,額勒貝格道爾吉的改革派政策使他獲得許多國家的稱讚,聯合國環境署在2012年6月頒獎他為「地球代言人」,希拉里則稱他是蒙古民主化和反貪污的推手。.

新!!: 联合国和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 · 查看更多 »

查亚普拉

查亚普拉(Jayapura)是印尼巴布亞省的首府,是巴布亚省以及西新几内亚的最大城市。位於新幾內亞島北岸,2002年時約有20萬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中有256,705人口; 最新的官方估计(截至2014年1月)为315872。行政区划为查亚普拉市(印尼语:Kota Jayapura)。 現在的查亚普拉的居民裡,大約有80%是從印尼其他地方移入的,巴布亞人則佔了約20%左右。1962年起,查亚普拉設有Cenderawasih大學(印尼語:Universitas Cenderawasih, UNCEN)。該大學是巴布亞省重要的教育機構。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在查亚普拉设有总领事馆。.

新!!: 联合国和查亚普拉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新!!: 联合国和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历史年表

这是一份柬埔寨历史年表。它包含了柬埔寨及其前任国家的重要的法定的和领土上的变化以及政治事件。欲览这些事件的相关背景,请见柬埔寨历史。另见柬埔寨君主列表。.

新!!: 联合国和柬埔寨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为1979至1993年间在柬埔寨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政权由“柬埔寨救国民族团结阵线”主导,该组织由对红色高棉不满的柬埔寨共产党左派成员组成。在名義上由柬埔寨人民革命黨統治,主席為韓桑林。於柬埔寨首都金邊被攻克後的1979年1月7日成立。在越南出兵柬埔寨推翻红色高棉政权后,在越南和苏联的协助下建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国通常被认作是越南的一个傀儡政权。 由于中国、英国、美国以及其他东盟国家的外交影响,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并未在联合国取得席位。期间柬埔寨在联合国的席位为红色高棉的代表。虽然如此,柬埔寨人民共和国在1979至1993年为柬埔寨大部分领土的实际統治者。 随着六四事件和东欧剧变,1989年该政权更改国名为柬埔寨国()以求获得更多的国际认同。然而,一党制和领导体系并未发生实质的变化。越南軍隊撤出柬埔寨後,柬埔寨國內各武裝派別停火。1991年,柬埔寨人民革命党放弃一党制和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并改名为柬埔寨人民党。同年10月23日,在巴黎召開了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簽訂了柬埔寨和平協定。1993年9月,柬埔寨頒布新憲法,恢復君主立憲制,並恢復國名柬埔寨王國。.

新!!: 联合国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

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Extraordinary Chambers in the Courts of Cambodia,縮寫ECCC;Chambres extraordinaires au sein des tribunaux cambodgiens,縮寫CETC),又称红色高棉特别法庭(,),是聯合國與柬埔寨王國政府在2003年6月簽署協議決定成立的特別法庭。主要是对被指在1970年代后期在柬埔寨犯下了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及危害人类罪等罪行的前红色高棉高級领导人进行审判。2007年6月12日,特別法庭通过了内部规则,标志着法庭开始运作。2009年2月,法庭正式开庭对前红色高棉成员进行审判。.

新!!: 联合国和柬埔寨法院特別法庭 · 查看更多 »

柬越戰爭

柬越戰爭(Xung đột biên giới Việt Nam-Campuchia,សង្គ្រាមកម្ពុជា-វៀតណាម),或稱越柬戰爭,越南称越南西南边界反攻战役發生於1975年5月到1989年12月期間的一場戰爭。交戰雙方分別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民主柬埔寨。1975年5月,红色高棉指挥的部队进入了富国岛,后被越南人民軍驱离。此后两国不断发生边境冲突。越南方面不断指责红色高棉当局入侵越南领土、屠杀在柬埔寨的越南公民。民主柬埔寨方面也指控越南侵犯了柬埔寨领土。.

新!!: 联合国和柬越戰爭 · 查看更多 »

柯奈莉亞·馮克

柯奈莉亞·馮克(Cornelia Funke,—)是德國的文學作家,出生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多斯滕。她著有不少文學作品,最知名的就是奇幻小說系列《》;其作品中的插圖都是她本人親手繪製的。德國媒體常將她與撰寫《哈利波特》的英國作家J·K·羅琳相提並論,使她有「德國的J·K·羅琳」之稱。 2005年,馮克被入選《時代雜誌》的影響世界100人之一。 目前她的作品已在全球售出超過兩千萬冊,並被翻譯成37種語言。.

新!!: 联合国和柯奈莉亞·馮克 · 查看更多 »

探索·发现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探索·发现 · 查看更多 »

推回

推回()在政治學裡指的是以強硬手段達成一個國家的主要政策改變,通常是達成政權更替。與推回不同的是強調防止其他國家影響力擴張的圍堵政策,以及強調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的緩和政策。在國際關係上,推回最知名的現實世界例子是在冷戰中美國對蘇聯和其他共產主義國家的政策。在冷戰前期,美國曾兩次嘗試使用推回策略—在1950年的韓戰和1961年的古巴,兩次都以失敗告終,而在1953年的東德六一七事件和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中美國決策者也曾考慮進行推回,但最後因為擔憂蘇聯干預而引發世界大戰因而作罷。 到了1980年代,美國總統罗纳德·里根受到傳統基金會等保守派智庫的影響,開始廣泛的推回作為對抗他所稱的「邪惡帝國」(蘇聯)的主要策略,並且在1980年代初期將冷戰白熱化,直到1985年改革派的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上台為止。1983年美國入侵格瑞那達將馬克思主義政變形成的政權推翻,成為推回策略最著名的例子。儘管歷史學家對其決定性仍抱持著不同的意見,一般都認為里根在1980年代初採取的強硬派策略和對蘇聯的各種攻勢大幅加快了蘇聯體制的崩壞,並且迫使蘇聯共產黨高層在經歷兩任總書記尤里·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的短暫任期後,選擇年輕的改革派來領導蘇聯,而非延續勃列日涅夫的路線。 在冷戰之後,北約在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中也採用了推回的策略來推翻塔利班政權。在歷史上,美國決策者曾利用推回策略來打擊敵對勢力影響力的衝突包括了南北內戰(1861-65)、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擊敗德意志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1943年擊敗義大利、1945年納粹德國、1945年日本)、1953年伊朗政變(推翻穆罕默德·摩薩台)、巴拿馬(1989)、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海珊)。在2014年9月,伊斯兰国斬首兩名美國女記者后,美國總統奥巴马宣布:“美国将组织一个庞大的联盟反击这种恐怖威胁。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我们将通过全面和持续的反恐战略,削弱并最终消灭ISIL。”。 在今天,推回策略一般也常被稱為政權更替。.

新!!: 联合国和推回 · 查看更多 »

枪毙

枪毙,又稱槍決,是指用枪械射殺囚犯,是一种死刑的执行方式。这种执行方式在许多有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中,属于法定死刑的唯一执行方法,或者作为法定死刑的执行方法之一。.

新!!: 联合国和枪毙 · 查看更多 »

林宗義

林宗義(Tsung-yi Lin,台語發音:Chong-Gī Lîm,) 醫生,醫學博士(M.D.Ph.D.),台灣腦神經精神醫學的先鋒和奠基人。 台南人。台北高等學校得業士(1939年),東京帝國大學醫學士(1943年)、東京大學醫學博士(1953年)。 父林茂生(Mo-seng Lin)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哲學博士和史上第一位留美博士(二二八事件爆發后的1947年3月11日被國民黨特務帶走殺害),母王采蘩(Chai-Hwang Wang)。兄林宗正醫學士,妹林詠梅。 與林李美貞(Mei-chen Lin)女士結婚多年,有5個子女,11個孫,1個曾孫。 全家都是長老會基督徒。.

新!!: 联合国和林宗義 · 查看更多 »

林中斌

林中斌(Lin Chong-Pin,),生於中國雲南昆明,祖籍廣東新會,曾任陳水扁政府國防部文職的軍政副部長。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的專家,現為退休教授。.

新!!: 联合国和林中斌 · 查看更多 »

林亨柱

林亨柱(임형주,)是韓國歌劇流行音樂歌手(Popera Singer)、男高音。小學四年級即以歌唱神童受注目、卡內基廳歷來最年輕的獨唱音樂家。時隔8年,林亨柱終於在2013年12月26日推出第5張正規專輯《Finally》。2015發行5.5輯Sarang: Love並舉行全國巡演。.

新!!: 联合国和林亨柱 · 查看更多 »

林则徐

林则徐(薛桂芬 著徐立亭 編,《晚清巨人傳·林則徐》,哈爾濱出版社,ISBN 978-7-80557-894-1),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福州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7-80122-605-1,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1811年林则徐(26歲)中進士,官至一品,曾經擔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使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将收到的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导火线。 清朝官员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則持开放态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 ,福建日报,2005年8月31日,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新!!: 联合国和林则徐 · 查看更多 »

林语堂

林语堂(),中華民國文學家、發明家。福建漳州龙溪人,生於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聖約翰大學英文學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長。最後定居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長等職,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新!!: 联合国和林语堂 · 查看更多 »

林毅夫

林毅夫(),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宜蘭縣,原名林正義,後改林正誼,後再改為林毅夫。現定居於北京,與妻子陳雲英育有兩名子女,2008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级副行長。 林毅夫由國立台灣大學轉入陸軍軍官學校,為第44期步兵科畢業,後於1978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1979年擔任金門馬山連連長駐守福建金門時泅水离台至廈門,1982年取得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1986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1993年升任北京大學教授,1994年共同創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後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林毅夫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至第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届全国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副部长级),並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現名世界科学院)院士。.

新!!: 联合国和林毅夫 · 查看更多 »

林水泉

林水泉,台北市人,台灣的民主運動從事者與白色恐怖時期政治犯。.

新!!: 联合国和林水泉 · 查看更多 »

林惠嘉

林惠嘉(英文:Lin Hui-chia; Jane Lin)(?年1月23日-),臺灣旅美分子生物學學家,臺北人,仍保有中華民國國籍,於1986年起服務於紐約醫學院,後為病理學研究教授,專門研究神經元性疾病(neuronal diseases)之病理生理學。其夫為國際知名導演李安,兩人於1983年8月19日在紐約市政府公證結婚。,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蘋果日報 (台灣), 2006年03月07日, 大紀元時報, 2011年11月16日.

新!!: 联合国和林惠嘉 · 查看更多 »

林敬三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

林敬三(、),日本政府官僚、陸上自衛隊將領,亦為自衛隊創立初期的高層首腦,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國防武力組建成型的過程。 林敬三的職業生涯最早從1929年展開,到1950年韓戰爆發之前已在內務省、內閣等行政機關有任事經驗,亦曾當過縣知事及管理日本皇室事務的宮內廳次長。當日本為因應朝鮮半島局勢而在二戰後首度之際,他獲首相吉田茂及昭和天皇賞識而轉服武職,經日本政府及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任命為陸上自衛隊前身部隊——警察預備隊及的指揮官,又在1954年自衛隊成立後,出任首位(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至1964年為止,官拜陸將(四星上將)。林作為文人出身的將領,在任期間所進行的工作包括重整部隊組織、制定基礎精神、抑制舊日軍對新部隊的影響,以及對外防務交流。從自衛隊退休後,林敬三尚於數個社會及公共組織中活動,不僅充任、日本紅十字會與等團體的會長、總裁職位,還投入行政調查、靖國神社問題等政府諮詢委員會的會務,最終於1991年逝世,享壽84歲。.

新!!: 联合国和林敬三 (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 · 查看更多 »

恐怖主义

賓拉登,蓋達組織的首領。 恐怖主義是指一种会造成其所有者做出,为了达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 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Inside Terrorism,第32頁,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這種武力行為可能會被敵國描述為恐怖活動)。 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

新!!: 联合国和恐怖主义 · 查看更多 »

恐怖组织

“恐怖组织”是“恐怖分子”组成的网络与组织,这些组织通常分于世界各地,透过各种极端的行为与手段来发洩、引起关注或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主张。 世界范围内,被大多数国家认定为恐怖组织的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制造骇人听闻的重大伤亡事件、跨国进行恐怖行动,袭击目标为平民或公共设施等的极端宗教组织、极端民族主义组织和极端政治组织,如伊斯蘭國、蓋達組織、塔利班、努斯拉陣線、博科聖地、虔誠軍、奥姆真理教、日本赤军等。.

新!!: 联合国和恐怖组织 · 查看更多 »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份子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平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与恐怖活动相关的事件通常称为“恐怖事件”、“恐怖袭击”等。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恐怖活動主要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盪社會為主要目的,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不包含以搶奪金錢或有價財物的強盜行為,因此銀行搶案等類似案件,並非屬於恐怖活動的一種。.

新!!: 联合国和恐怖活动 · 查看更多 »

恩吉利國際機場

恩吉利國際機場(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Ndjili,)是一座服務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的機場,是该國最大的機場。合瓦博拉航空和溫比殿華航空都作比為樞紐機場。 現時,機場当局建議重建和現代化更新建築物,因為機場設施和建築物已經使用了50年。機場設施也很少進行維修和升級,而那些設施都是由比利時人於殖民時代建造的。但機場提供了無線上網熱點。.

新!!: 联合国和恩吉利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恩維爾·霍查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阿爾巴尼亞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獨裁者,曾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和部长会议主席,掌權长達40年之久。 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阿尔巴尼亚抵抗者先后打败了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和纳粹德国占领军,后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阿尔巴尼亚这一落后贫穷的巴尔干小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霍查以在国内残酷清洗政治异己(打倒多个“反党集团”,清洗大批党政军干部)、在国际上和盟友(南斯拉夫、苏联、中国)决裂并攻击各国各党领导人著称。 霍查的一系列政治观点和主张被称为霍查主义,该理论继承斯大林主义的衣钵,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以及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被其称之为“披着反修外衣的新修正主义”的毛主义),其影响持续至今。在国际共运中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和个人被称为“霍查派”,他们成立了国际组织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霍查于执政后期,主持制定了阿尔巴尼亚1976年宪法,宣布消灭国内一切宗教、税收和内外债,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 联合国和恩維爾·霍查 · 查看更多 »

恒生銀行

恒生銀行(,)是一間香港商業銀行,於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立,曾為香港主要華資銀行之一,1965年後成為匯豐集團成員,目前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務為重點。其亦負責算出香港股市的參考指數:恒生指數。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恒生銀行總資產高达14,780億港元,股東權益1,520亿港元,總客戶貸款8,070億港元,客戶存款11,150億港元,總營業收入500.76億港元,盈利200.18億元.

新!!: 联合国和恒生銀行 · 查看更多 »

捍衛戰士

《捍衛戰士》(Top Gun),1986年出品的美国电影,是一齣以航空母艦與美國海軍戰鬥机武器學校(United States Navy Fighter Weapons School,暱稱為「Top Gun」,也就是片名的由來)為背景的勵志動作電影。該片上映後締造了1億7千6百萬美元的美國國內票房與3億5千3百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被譽為是自《火狐狸》(Firefox)之後,最成功的一部空戰電影。 由於電影的大受歡迎,連帶掀起包括雷朋太陽眼鏡、之類周邊商品的熱賣。除此之外,也激勵了大批美國青年投考與空軍飛行員學校。.

新!!: 联合国和捍衛戰士 · 查看更多 »

揚·埃格蘭

揚·埃格蘭(Jan Egeland,)是挪威政治家和工黨成員。他曾經在挪威外交部(1990年-1997年)和聯合國(2003年6月-2006年12月)裡工作。在2007年3月14日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為他自己的特別顧問。她嫁给了安妮·克莉絲汀·敘德內斯。.

新!!: 联合国和揚·埃格蘭 · 查看更多 »

揚州炒飯

揚州炒飯是揚州的一種炒冷飯,香港和揚州都有自己版本的揚州炒飯,两者各具特色。2004年底,港式的揚州炒飯和扬式的揚州炒飯,都被列入聯合國全球300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而據聞西班牙炒飯也是因為中國鄭和下西洋把揚州炒飯帶到西班牙而誕生。.

新!!: 联合国和揚州炒飯 · 查看更多 »

搜索与救援

搜索与救援(簡稱:搜救;英文:Search and Rescue,縮寫:SAR),又称搜索及拯救,是一種專業技術,是指於某些環境或者地方針對有可能受到傷害或者確認為已經受到傷害、甚至具有瀕臨死亡威脅的失蹤者進行搜索,並且對其進行救援行動;搜索与救援通常由接受過相關專業訓練的政府部門進行,最常見的包括消防、救護、警察及飛行救援隊伍等。執行搜索与救援時,亦可能包括使用到搜救犬等等。 先進國家及地區通常都會有相關單位,至於國際水域則是依據《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所劃分的轄區,由相關的國家或者地區負責。北極地區則是根據於2011年5月所發布的《北極搜索和營救協定》所決定搜索与救援的誰屬責任。另外,聯合國設有國際搜救諮詢小組,負責促進各國及地區的相關單位的訊息交流。.

新!!: 联合国和搜索与救援 · 查看更多 »

李卓敏

李卓敏博士,KBE(Hon.)(,),美籍華裔教育家、工商管理學家和經濟學家,1964年9月至1978年9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校長。 李卓敏生於廣州,早歲受教於廣州培英中學和金陵大學,後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先後獲該校文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中日戰爭期間,他曾於天津南開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任教經濟學,並歷任國民政府中央設計委員會委員和考察聯絡專員,戰事末期和戰後擔任過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副署長、駐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常任代表和行政院善後物資保管委員會主席等職。1951年,他返回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出任該校工商管理學教授,並兼任國際商業系主任和該校中國研究所所長。 1962年,李卓敏應香港政府邀請擔任富爾敦委員會委員,就香港設立一所中文大學提供深入意見。翌年,他獲挑選為中文大學創校校長,並獲得加州大學校方給予10年特假,以便專心於創校工作。在任內,他很快就為中文大學立下清晰目標,銳意使之成為一所屬於華人社會的國際大學。由接受任命到卸任的15年間,他獲得三度續任,期間他積極把中文大學發展成為一家「研究型」大學,大學各學系和學生人數也有長足發展。在他的經營下,位於沙田馬料水的中文大學校址,得以由原來的荒山轉化成為一座規劃井然的「山城」,對中文大學的日後發展奠下重要基礎。 李卓敏在任內還處理過不少爭議,當中包括在1976年把中文大學的管治模式由原來的「聯邦制」更迭為「單一制」,以及在1978年與師生一同反對港府計劃把大學學制由原來的「四年制」縮減為「三年制」等。為肯定他的表現,他除了屢獲英廷授勳,並曾獲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等高等學府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卸任後,他退居加州柏克萊,直到去世。.

新!!: 联合国和李卓敏 · 查看更多 »

李君如

李君如(),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当代著名理论家。.

新!!: 联合国和李君如 · 查看更多 »

李好

李好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毕业于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为湖南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知名主持人,被誉为“全能李好”。.

新!!: 联合国和李好 · 查看更多 »

李姬镐

李姬镐(이희호;),大韩民国第15任总统金大中的夫人,韩国女权运动和社会活动家,朝鲜半岛和平统一推动者。 李姬镐1922年9月21日出生于朝鲜日治时期京城府(今首爾特別市)寿松洞,1962年5月10日与金大中结婚,经历了丈夫从死囚到总统的传奇人生,人民网。她热衷于社会活动,反抗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呼唤妇女解放,反对军事独裁,争取民主,并致力于南北韩和解与统一。.

新!!: 联合国和李姬镐 · 查看更多 »

李宝库

李宝库()山西潞城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

新!!: 联合国和李宝库 · 查看更多 »

李一氓

李一氓()又名李民治,四川省彭县东大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学者、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李一氓 · 查看更多 »

李书华

李書華(),字潤章。直隸省昌黎縣新房子村人,中华民国生物物理學家,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長。劉国銘主編(2005)、835頁。徐主編(2007)、516頁。.

新!!: 联合国和李书华 · 查看更多 »

李建軍

李建軍(),著名文化学者,人体工程学创始人.

新!!: 联合国和李建軍 · 查看更多 »

李弥

李彌(),字炳仁,號文卿,雲南騰衝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為泰北孤軍最早的領導者。.

新!!: 联合国和李弥 · 查看更多 »

李國士

李國士,CBE(Edward Hewitt Nichols,),英國殖民地漁農官員,1965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香港漁農處處長,1976年10月至1980年1月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是香港郊野公園的主要創建人之一。 李國士早年先後畢業於達拉謨大學英皇學院、劍橋大學皇后學院和帝國熱帶農業學院。在大學主修農業的他在1947年加入殖民地部,獲遣派到西非塞拉里昂的殖民地政府出任農業主任,其後於1954年和1957年分別升任高級農業主任和首席農業主任。他在當地主要從事大米種植研究,早年也曾經參與由英國廣播公司製作、大衛·艾登布祿擔任主持、名為《動物園探奇》的西非野生動物電視紀錄特輯。 1959年,李國士調到香港出任農林漁業管理處助理處長,1965年12月接替姬達出任漁農處處長。任內,香港的漁農業日益受到城市化等不利條件所帶來的壓力;有見及此,他提出以「慎密」政策支援本土漁農業,並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和對漁農業提供資助,使到漁業、蔬菜種植業和禽畜養殖業的生產量得以維持。面對香港人對鮮魚的龐大需求,他鼓勵和支援香港漁民到南中國海拓展漁場和開發中層漁類,且推動以機動漁船取代傳統的風帆漁船,從而提升漁業的運作水平。終李國士一任,香港的漁農生產總值由1965年約2億港元躍增至1980年的11億港元,仍然能夠維持有限度的糧食自給。 本身熱愛大自然的李國士早在20世紀七十年代初已經呼籲香港社會大眾正視自然保育的重要性,警告港人不應「只顧目前和短期的經濟利益,而忽略將來受到歷史的批判」。隨著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在1971年上任後積極研究設立郊野公園,香港政府於1976年正式制定《郊野公園條例》,並由李國士出任郊野公園管理局首任總監和郊野公園委員會首任主席。短短四年間,漁農處在李國士的指導下在全港劃定21個郊野公園,佔全港總面積約40%的土地。他還負責為郊野公園提供各類的配套設施,為早期郊野公園的運作奠下基礎。英廷更於1980年向他頒授CBE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推動香港漁農業和發展郊野公園方面的表現。.

新!!: 联合国和李國士 · 查看更多 »

李國輝 (中華民國)

李國輝,(),河南省武安縣(今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其部隊成為泰北孤軍最初主力。.

新!!: 联合国和李國輝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李玉刚

李玉剛(),原名李剛、李裕剛,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2008年曾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和谐大使”称号。2009年曾赴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演出,成为继宋祖英后,中国第二位登上悉尼歌剧院舞台,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演员。他是中國藝術界第一個將傳統藝術輔以時尚包裝的藝術家;是第一個在聯合國總部向世界人民弘颺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家。被海外媒體稱爲“中國國寶級藝術家”。2012年在中央電視台春晚上演唱歌曲《新貴妃醉酒》而更受注目,2013年在蛇年春晚反串演唱《嫦娥》。。.

新!!: 联合国和李玉刚 · 查看更多 »

李範奭

李範奭(이범석,),号铁骥(철기),又名王云山、麟男、哲琦,韓國政治人物、獨立運動家、軍人和外交官,漢城(今首爾)人。 李范奭是韩国朝鲜王族後裔,15岁时流亡中国,在中国从事反日独立运动约30年,雲南陸軍講武堂畢業,是青山里战役中韩国独立军的作战指挥。1940年9月17日,李范奭被时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任命为韩国光复军参谋长。韩国光复后,他于1946年5月回国,是大韩民国建国後第一任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1948年7月31日-1950年4月20日),后任駐中華民國大使(1950年12月 - 1951年9月)、內務部部長(1952年5月-7月)等職,亦是韩国自由党的组织筹建者,并出任该党副总裁。.

新!!: 联合国和李範奭 · 查看更多 »

李璜

李璜(),四川成都人,別名幼椿,号学纯,又号八千,中华民国政治家,思想家,中国青年党创始人,国家主义者。.

新!!: 联合国和李璜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联合国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涼武昭王李嵩之後,與李唐皇室同宗。幼時內遷,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屬唐安西都護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詩仙”、“詩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躍于盛唐,為傑出的浪漫主义詩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賀知章驚呼為「天上謫仙」。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稱為「三絕」。 李白的詩歌在唐朝已被選進殷璠編選的《河嶽英靈集》、於敦煌石室發現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韋莊編選的《又玄集》和韋縠編選的《才調集》。 其作品想像奇特豐富,風格雄奇浪漫,意境獨特,清新俊逸;善於利用誇飾與譬喻等手法、自然優美的詞句,表現出奔放的情感。詩句行云流水,渾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趙翼稱:“李杜詩篇萬口傳”(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更被譜入曲)。李白在诗歌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詩歌的巅峰。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2015年3月21日「世界詩歌日」,聯合國郵政發行一套郵票,分別選取英語、西班牙語、漢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6種不同語言的代表性詩歌,於郵票畫面呈現。漢語詩歌選取李白的《靜夜思》。.

新!!: 联合国和李白 · 查看更多 »

李道豫

李道豫()為清末重臣李鴻章弟李鹤章的後代。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之后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1952年至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科员、副司长。1983年至1984年,任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1984年至1988年,任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88年至1990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0年至1993年,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表、大使。1993年至1998年,任中国驻美国大使。1998年至2003年,任第九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员、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员。2004年离休。 Category: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 Category: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官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 Category:滬江大學校友 Category: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友 D.

新!!: 联合国和李道豫 · 查看更多 »

李衡哲

李衡哲(리형철,),北韓政治家,曾任職朝鮮勞動黨統一戰線部責任指導員、外交部副部長和駐聯合國大使。.

新!!: 联合国和李衡哲 · 查看更多 »

李貴敏

李貴敏(),生於台灣,女性政治人物與律師,擁有美國專利師及仲裁人資格。中國國民黨籍,前不分區立法委員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副書記長。.

新!!: 联合国和李貴敏 · 查看更多 »

李鴻禧

李鴻禧(),臺灣嘉義市人,憲法學專家。.

新!!: 联合国和李鴻禧 · 查看更多 »

李肇星

李肇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出生于中华民国山东省胶县(后划为山东省胶南县,现为青岛市黄岛区)。北京大学西語系毕业,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國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任职外交部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发表言论否认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指责。他还被聘任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院长。 現任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

新!!: 联合国和李肇星 · 查看更多 »

李铁铮

李鐵錚(),國際法學家、國際關係學家、外交家。湖南長沙人。.

新!!: 联合国和李铁铮 · 查看更多 »

李雙澤

李雙澤(),籍貫福建晉江,畢業於國立師大附中、淡江大學。畫家、作曲家、民歌歌手,與胡德夫、楊弦被共尊為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催生者。.

新!!: 联合国和李雙澤 · 查看更多 »

李柱銘

李柱銘,QC(Martin Lee Chu-ming,),生於英屬香港,籍貫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李柱銘是香港首位獲認許的大律師,及首位獲委任的御用大律師,香港民主黨創黨成員,也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及港同盟及民主黨主席。 由於他過去長期積極關注及領導香港民主運動,所以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他推崇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在激進民主派冒起前,他是被針對的目標之一。 李柱銘自1985年已擔任香港立法局議員(1997年前稱立法局)職務,直至2008年李柱銘宣佈不再參選立法會,結束其23年議會生涯。.

新!!: 联合国和李柱銘 · 查看更多 »

李敏鎬

李敏鎬(이민호,),韓國男演員,身高187公分,2006年以《秘密的校園》正式出道,2009主演《花樣男子》獲第45屆百想藝術大獎電視部門最佳新人獎後紅極一時風靡亞洲,2013主演《繼承者們》再創演藝事業高峰,2016主演韓劇《藍色海洋的傳說》後獲選成為2017年韓國國家品牌大賞獲獎人,韓國國家Brand振興院也對於他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和對韓流發展貢獻給予了肯定同時根據韓國振興院文化產業交流局KOFICE歷年《全球韓流實況調查報告-每年針對最想見的韓流明星項目進行調查》李敏鎬於2013至2018年全球排名第二,其中2016更是一度登上第一名,亞洲區則連續五年位居第一名。2017年5月12日以公益兵入伍(2019年5月12日退役)。.

新!!: 联合国和李敏鎬 · 查看更多 »

李敦白

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美国学者,1944年—1979年期间曾長居在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曾在延安工作,得以近距离观察中共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因先后牵涉苏联间谍案和“白求恩-延安造反团”而两次入狱。1993年出版了《The Man Who Stayed Behind》一书。.

新!!: 联合国和李敦白 · 查看更多 »

李敖

李敖(),字敖之、幼名安辰,自稱李大師。台灣历史学家、文学家、作家、政治評論家、政治人物、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生於满洲国时期的哈爾濱市,籍貫吉林扶餘,祖籍山東濰縣,李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公開活動常身著一件自稱是价值12000元新台币的名牌紅色夾克,成為他的象徵。李敖情史非常豐富,也曾因此帶來個人爭議。 李敖成名於20世纪60年代,當時在《文星》雜誌上為胡適辯護,反對中國傳統文化,力主全盤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早年少谈当代政治议题;後來才逐漸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20世纪70年代走入政治運動,曾因捍衛言論自由,反抗國民黨對黨外異議人士的迫害,而成為政治犯,服刑5年8個月。解嚴後,多次參選,曾任立法委員,卸任後逐漸轉往中國大陸發展,除研究、寫作、教學外,積極從事評論。李敖有濃厚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思想,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國民黨、反民進黨。晚年倾向于赞美中國共產黨,以及兩岸統一,但他曾批評和諷刺中國共產黨的言論自由問題。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在台北市榮民總醫院因腦瘤病逝,享年83岁。.

新!!: 联合国和李敖 · 查看更多 »

杨永信

杨永信(),生於山东省临沂市,是中国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永信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主任,中国共产党党员,也是中国大陆富有争议的精神病医生和“全国戒网瘾专家”。因为其对网瘾患者的强制治疗 而受到中国内外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

新!!: 联合国和杨永信 · 查看更多 »

杨永清

杨永清,,中国教育家、外交家,为东吴大学首任中國籍校长。字惠庆,浙江省镇海县(宁波)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新!!: 联合国和杨永清 · 查看更多 »

杭州市

杭州市,简称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浙江省交通枢纽、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國際知名的旅遊城市。杭州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下辖10区、1个县级市和2个县,总面积16,853.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92.3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其中市区824.1万。 以杭州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积达到34,585平方公里,居住的人口已经达到2,152.1万人。根据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2年中国都市圈评价指数”,杭州圈在中国大陆是仅次于上海圈、广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2015年杭州经济总量位居中國大陸第十,并被《福布斯》多次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杭州正在以“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为总体发展目标,由“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前进。 相传当年大禹在这里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一说“禹航”只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隋朝取余杭县之“杭”字,改该县所在的钱唐郡为杭州,此名辗转沿用至今。杭州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著名的良渚古城便坐落于此;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中央管辖史。古时曾称“临安”(南宋)、“钱塘”、“武林”等。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内有西湖、西溪湿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人間天堂”的美誉。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杭州主办了2016年G20峰会,2018年世界短道游泳錦標賽、2022年亚洲运动会也将在杭州举办。.

新!!: 联合国和杭州市 · 查看更多 »

杰汉吉尔·拉坦吉·达达博伊·塔塔

杰汉吉尔·拉坦吉·达达博伊·塔塔(Jehangir Ratanji Dadabhoy Tata,简写为J.

新!!: 联合国和杰汉吉尔·拉坦吉·达达博伊·塔塔 · 查看更多 »

東加軍事

東加國防軍(Tonga Defense Services;TDS)是一支由450名士兵組成的東加王國武裝部隊。他由3個作戰指揮單位、兩個勤務支援單位(後勤部隊、訓練小組)組成,與另外約310名警察單位形成國家防衛力量。該部隊的任務是協助維持治安,巡邏沿海水域的捕魚區,並參與公民活動和國家的發展等項目。其總部設在首都努瓜婁發(Nukualofa)。.

新!!: 联合国和東加軍事 · 查看更多 »

東帝汶-俄羅斯關係

俄罗斯-东帝汶关系,是指俄羅斯聯邦和東帝汶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俄罗斯是承認東帝汶獨立的首批國家之一,兩國亦有互駐大使。.

新!!: 联合国和東帝汶-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新!!: 联合国和東德 · 查看更多 »

杜建时

杜建时()字际平,河北武清(今属天津市)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全国政协委员杜建时在京逝世,人民日报1989年11月14日.

新!!: 联合国和杜建时 · 查看更多 »

杜維廉

杜維廉,杜維廉男爵,KG,GCMG,CIE,OBE(,),英國外交官和英屬印度官員,劍橋大學畢業,1929年加入英屬印度政府,1948年轉投外交部,1953年出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代辦(中方稱為外交代表),1954年至1955年間進一步成為首任英國駐華代辦,並與中國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建立起較友好的關係。 離開中國後,杜維廉在1955年轉任英國駐埃及大使,任內發生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他在1958年出任英國駐聯合國次官,同年改任英國駐伊拉克大使、到1962年出任外交部副國務次官,同年再調任英國駐蘇聯大使,任內見證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於1964年失勢下台。在1965年退休後,杜維廉在1967年一度獲重新起用,出任英國駐南阿拉伯高級專員,協助英軍全面撤出該區。杜維廉在1968年獲封上議院終身貴族,到1974年更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授予最高騎士榮譽嘉德勳章。他晚年在1970年至1979年出任大英博物館信託委員會主席,促成大英博物館在1972年舉辦圖坦卡門大展。 杜維廉在1938年娶印度陸軍總參謀長威廉·巴塞洛穋爵士(Sir William Bartholomew)的女兒維爾勒·瑪嘉烈(Violet Margaret)為妻。杜維廉勳爵夫人在1913年出生,2009年逝世,終年96歲,夫婦倆育有女兒兩名。.

新!!: 联合国和杜維廉 · 查看更多 »

杜照宇

杜照宇(),祖籍河北景县,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校,烈士。 当地时间2006年7月25日晚(2006年以黎衝突期间),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位于黎巴嫩南部的一处观察站,杜照宇与另外3名联合国观察员牺牲,其遗体于8月2日运抵中国。杜照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中校军官,硕士学位,曾赴中国驻印度使馆任武官助理,2005年12月被派到黎巴嫩任联合国中国军事观察员,其妻李玲玲亦是一名军人,现有一子。.

新!!: 联合国和杜照宇 · 查看更多 »

杜林危險指數

-- -- 杜林危險指數(Torino scale)是一套用作衡量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指標,包括小行星和彗星。通常會給天文學家和公眾透過整合撞擊機會率和破壞力成一個數值,來評估其天體撞擊地球的嚴重性。類似的指標有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但比前者稍複雜。.

新!!: 联合国和杜林危險指數 · 查看更多 »

核动力推进

核动力推进,或核动力驱动,是一大类的推进系统使用核反应作为主要的功能装置,不特指船艦的動力,也可以是陸上,航天器的能量來源。很多潜艇,以及破冰船等使用核反应堆做为他们的动力装置。交通工具核動力化的嘗試以船艦應用最為成功,主因有三,首先,船隻體積較大,可以承載反應爐與相關設備、維護人員等,再者船隻的龐大能源需求也與核動力的大量輸出相匹配,三,取得核電設施的冷卻源十分方便,考量船隻正好是水上航運工具,所仰賴的水源取之不盡。.

新!!: 联合国和核动力推进 · 查看更多 »

核大國

核大國主要是指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傳統的五個核大國依取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依序為:、()、、和,這些國家現同時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新!!: 联合国和核大國 · 查看更多 »

核動力

核动力(nuclear power,也稱原子能或核能)是利用可控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然后产生动力、热量和电能。该术语包括核裂变,核衰变和核聚变。产生核电的工厂被称作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反应堆和汽轮发电机。核能在反应堆中被转化为热能,热能将水变为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利用核反应来获取能量的原理是:当裂变材料(例如铀-235)在受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发生核裂变时,核能就会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这些热量会被用来驱动蒸汽机。蒸汽机可以直接提供动力,也可以连接发电机来产生电能。世界各国军队中的某些潜艇及航空母舰以核能为动力(主要是美國)。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2007年全球電力有13.8%由核能提供。截至2014年9月,全世界共有437个核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总装机容量为374.5吉瓦,虽然不是所有的核反应堆都正在发电。超过150艘使用核动力推进的舰船已被建造,由超过180个核反应堆提供提供动力。 核动力相關的重大事故包括三哩岛核泄漏事故(1979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198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2011年)和一些核动力潜艇事故。在各種能源的事故之中,按照每个单位发电的人命损失计算,核电的安全记录優于其他几种主要的发电方式。 If you cannot access the paper via the above link, the following link is open to the public, credit to the authors.

新!!: 联合国和核動力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

--,也叫--或原子武器,簡稱核武,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電磁脈衝、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来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核分裂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弹)和核融合武器(亦稱為氫彈,分为两級及三級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弹)。 除此以外,核武器還可以根據用途而細分為戰略核武器及戰術核武器,前者是一般意義上的核武器範疇,為大當量的核武器和遠射程,後者則屬於小當量和近射程。其中,後者可用於戰爭前線。戰術核武器的概念以及發展相對戰略核武器為遲緩,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多年才逐步形成的,而戰術核武器需要對核能技術的要求亦較高以及複雜,其前提是要擁有戰略核武器。 有紀錄的核武器的研發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由納粹德國率先提出方案,美國方面的計畫則晚了數個月。但由於當時錯誤的實驗方向與發展,令希特勒認為開發核武器的費用將會過於龐大,加上原先德國有興趣的是核子反應所能提供的能源而並非核武,因此放棄開發核武器。 當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大量的德國科學家分散至各國持續研究,進一步幫助了西方國家與蘇聯在核能方面的技術發展。.

新!!: 联合国和核武器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前全世界一共有8個主權國家已經成功試爆核武器,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內容則認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擁有國」,其中各國成功獲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自從197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之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3个未簽署該條約之國家也陸續展開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北韓雖曾於1985年正式同意《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然而在2003年宣布退出協議內容。此外以色列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核武器的存在,但以色列政府則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也曾經間接透露已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對於這些已經確認擁有核武器或者被廣泛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時候也會將它們稱作「核武俱樂部」。.

新!!: 联合国和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根納季·布姚堅

根納季·布姚堅(Hienadz Buraukin,Генадзь Бураўкін,),白俄罗斯诗人、记者和外交官。他曾经担任白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 2014年5月30日,他因为癌症去世,享年77岁。.

新!!: 联合国和根納季·布姚堅 · 查看更多 »

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两次车臣战争期间,俄军与由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势力在作为车臣共和国首府的格罗兹尼发生过过数次战役。.

新!!: 联合国和格羅茲尼戰役 (1994年至1995年) · 查看更多 »

格陵兰总理

格陵兰总理(Naalakkersuisut siulittaasuat、Landsstyreformand、Prime Minister of Greenland),格陵兰自治政府的首長,初代总理乔纳森·莫兹菲特於1979年格陵兰获得自治权时开始就任。.

新!!: 联合国和格陵兰总理 · 查看更多 »

格拉德温·杰布

休伯特·迈尔斯·格拉德温·杰布,第一代格拉德温男爵(Hubert Miles Gladwyn Jebb, 1st Baron Gladwyn,)英国约克郡人,英国官员、外交官、政治家。曾代理联合国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格拉德温·杰布 · 查看更多 »

格拉薩·馬謝爾

格拉薩·馬謝爾 (Graça Machel、,),娘家姓辛比尼(Simbine、)是莫三比克共和國政治家、人道主義者,現任世界衛生組織(PMNCH)主席。尚迦納人。她積極倡導保障婦女兒童權益,並在1997年因其人道主義工作而獲得大英帝國勳章。 她是莫三比克共和國前總統薩莫拉·馬謝爾與南非共和國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遺孀,並在與他們結婚期間都曾擔任過該國的第一夫人。是《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的第一位,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擔任過兩個完全無關的國家之第一夫人的女性。.

新!!: 联合国和格拉薩·馬謝爾 · 查看更多 »

标准煤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是一种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联合国规定标准煤的热值为7Mcal/kg(29300.6kJ/kg)。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为便于比较不同种类的能源产生的能量大小。 Category:能源.

新!!: 联合国和标准煤 · 查看更多 »

桑塔人的陰謀

《宋塔人的陰謀》(The Sontaran Stratagem)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異世奇人》系列4的第4集,於2008年4月26日在BBC One首映。這集的編劇是,擔任導演。演員方面,除了固有的大衛·田納特繼續飾演博士和嘉芙蓮·塔特扮演外,費馬·阿吉曼所演的以及詮演的史塔爾將軍也是主角。 節目講述博士和當娜回到當代的倫敦,得悉全球約一半的汽車已安裝減排裝置「阿提瑪斯」。國際軍事組織UNIT認為該裝置甚有可疑,於是找來博士幫忙。其後,博士發現裝置是的產物,後者見其陰謀被悉破後提早展開其計謀,令全球毒氣漫天。這除了是瑪莎·鐘斯在《最後的時間領主》離開博士後再次登場,也是宋塔人繼1985年的《兩個博士》後重現螢幕。 此集在首映時共吸引706萬人收看,欣賞指數為87分,又取得影評家的好評,特別是雷娜所寫的劇本、宋塔人的回歸以及賴安的演出。.

新!!: 联合国和桑塔人的陰謀 · 查看更多 »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

桑迪·胡克小学校園枪击案(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 shooting)是一宗2012年12月1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縣纽敦鎮桑迪·胡克小學发生的枪击案,当中28人(包括20名儿童)死亡。在枪手亚当·兰扎(Adam Lanza)自杀之前,18名儿童和6名成人在学校被杀。另有3名儿童受重伤被送至医院,其中2名在医院中死亡。枪手的哥哥瑞安·兰扎(Ryan Lanza)被康涅狄格州警察和FBI讯问,但没有被称为嫌犯。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第二多的校园枪击案。.

新!!: 联合国和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 · 查看更多 »

桂裕

桂裕(1902年—2002年1月2日),字公绰,浙江慈溪县慈城镇(今宁波市江北区)人,国民党元老、法学家。。.

新!!: 联合国和桂裕 · 查看更多 »

梁阳

梁阳()江苏南京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校。.

新!!: 联合国和梁阳 · 查看更多 »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联合国和梵蒂冈 · 查看更多 »

梅纳赫姆·贝京

梅纳赫姆·沃尔福维奇·贝京(Menaḥem Begin;),波蘭籍的猶太人,以色列政治家,利库德集团的创始人,第6任以色列总理。贝京出生于布列斯特,青年时投身犹太复国运动,1942年前往巴勒斯坦,1943年起担任犹太复國運動地下組織伊爾貢的領導人,曾领导伊尔贡与英国政府和阿拉伯人进行武装斗争。1948年成立右翼政党,并成为以色列右翼的代表人物和反对派领袖。1973年,贝京成立了右翼联盟利库德集团并担任领导人。1977年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贝京担任总理。1978年,贝京由于和埃及总统萨达特签订了戴维营协议,当年与后者一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1年,利库德集团再次在大选中获胜,贝京连任总理。1983年,贝京因为妻子去世、经济危机、黎巴嫩战事以及健康等原因宣布辞职,从此告别政治舞台。1992年3月8日,贝京在特拉维夫去世,享年78岁。.

新!!: 联合国和梅纳赫姆·贝京 · 查看更多 »

梅艷芳

梅艷芳(Anita Mui Yim-fong,),香港出生,香港殿堂級歌影壇巨星,人稱「百變梅艷芳」、「樂壇大姐大」和「舞台女王」。她的形象百變,更是華語樂壇首位在同一場演唱會換多套歌衫以及在每張專輯的封面和音樂影片都有不同造型的歌手,因此亦有「百變女王」和「東方麥當娜」之稱。梅艷芳的影響力不只在演藝界,她更代表了整個香港及華人社會,她去世後被傳媒廣泛稱為「香港女兒」。 梅艷芳自小四歲開始了她的演唱生涯,與家人在荔園、啟德遊樂場賣唱。1982年,在無綫電視及華星唱片合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中以一曲〈風的季節〉勝出,星途由此展開。梅艷芳跟徐小鳳和蔡琴一樣,是華人樂壇少有的女低音。在事業早期,歌曲路線已是冶艷前衛,舞台衣著華麗大膽,風格千變萬化。 梅艷芳在1985年-1989年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當中連續五屆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並於1989年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奪得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而於1985年推出的專輯《壞女孩》銷量更達14白金(72萬張),奠定了她在歌壇的地位。她在電影界也獲得多項大獎,1987年更以電影《胭脂扣》一舉拿下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后冠,演技備受肯定。她同時也是全球華人女歌手中演唱會場次的最高紀錄保持者,共計292場(含香港紅磡體育館個人演唱會147場)。 2003年,梅艷芳因子宮頸癌併發肺衰竭病逝,終年40歲。離世前對事業上的輝煌與感情生活上跌跌撞撞時有所憾。同年香港演藝巨星張國榮和名填詞人林振強也遺憾辭世,無數人哀痛「一個時代的終結」。梅艷芳一生敢作敢為,努力拼搏,常有為善不甘人後的義舉,香港人都懷緬地稱她為「香港的女兒」,去世十多年來紀念活動不斷。她的銅像於2014年在香港星光大道樹立,香港藝人中只有她跟李小龍有個人銅像。 梅艷芳在這21年的舞台生涯裡,創造了無數奇蹟,無數經典。她喜歡在舞台上製造些別出心裁的東西,從形象的大膽到舞台設計的精湛,每次都會讓人有新鮮的感受,梅艷芳就是這麼一個人,別人做不到的,她一定要做到。梅艷芳一生推出過30多張唱片以及演出約40部電影,獲獎無數,香港人暱稱她阿梅(「梅」粵音:)或梅姐(粵音: ),與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合稱為“三王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樂壇的超級巨星之一,也是香港粵語流行歌曲輝煌極盛期的標誌性人物。梅艷芳是第一位在音樂界和電影界都取得矚目成就的香港女藝人,第一位獲得中國國家級音樂藝術成就榮譽的香港歌手,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職位的女性。音樂上,她突破傳統、大膽創新、風格多變、引領潮流。她二十九歲獲得唯一十大中文金曲-鑽石偶像大獎和勁歌金曲榮譽大獎,三十一歲獲得十大金彩虹演藝紅人獎,三十五歲獲得香港樂壇最高榮譽“金針獎”,三十八歲獲得香港勁歌金曲致敬大獎,四十歲獲得中國金唱片獎(國家級音樂獎)的藝術成就榮譽,是香港樂壇最年輕的終身成就獎得主。電影上,她先後獲得大中華兩岸三地的影后榮譽,在二十年香港電影累計票房中位列女演員第三。去世後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追授“演繹光輝永恆大獎”,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入“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新!!: 联合国和梅艷芳 · 查看更多 »

棄嬰保護艙

棄嬰保護艙(baby hatch)是一種容器或場所,讓因為某些理由而無法繼續養育嬰兒(通常是新生兒)的家長,能匿名的將嬰兒放置於其中,之後會有特定人士前來收取並照顧。這樣的設施在中世紀和十八至十九世紀間相當常見,當時稱為「棄嬰輪盤」(foundling wheel)。棄嬰輪盤在1880年代晚期漸漸消失,直到近代以「棄嬰保護艙」的新形態在1996年首次出現,2000年起許多國家皆設有棄嬰保護艙,其中在德國目前約設置有80個棄嬰保護艙。 在以使用德語為主的國家中,棄嬰保護艙被稱為 Babyklappe,是英語的 Baby(嬰兒)加上德語的 klappe(有艙、會發出聲音的門蓋之意)的組合單字,或稱作 Babyfenster(嬰兒窗口);在義大利語中則是 Culle per la vita(生命的搖籃)。在日本被稱為「赤ちゃんポスト」,為嬰兒郵箱之意。 保護艙通常設置於醫院或社會服務中心,外表是一扇小門,打開之後其中會有一張柔軟的床,可能會有暖氣裝置或至少不會太過寒冷。在床上裝有偵測感應器,當嬰兒被放入時,能自動通知負責管理的特定人士,以便即時前來取走並照顧嬰兒。在德國,將嬰兒放置於保護艙的家長可以在八週內反悔,並前來取回自己的孩子,而不須負擔任何法律責任。八週後被棄置的嬰兒將會開放領養。.

新!!: 联合国和棄嬰保護艙 · 查看更多 »

植树节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新!!: 联合国和植树节 · 查看更多 »

楊崇瑞

楊崇瑞(),字雪豐,直隸通縣燕郊鎮興都莊人,曾任立法院第一屆立法委員,被稱為“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的開拓者”.

新!!: 联合国和楊崇瑞 · 查看更多 »

楊·艾里亞森

楊·艾里亞森(Jan Eliasson,),瑞典外交官,2005年9月13日至2006年9月11日擔任聯合國大會主席,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楊·艾里亞森隸屬瑞典社會民主黨,曾擔任外交部大臣(2006年4月24日至2006年10月6日)。.

新!!: 联合国和楊·艾里亞森 · 查看更多 »

楊弦

楊弦()生於台湾花蓮,台湾民谣歌手,母親為會計,父親擔任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任委員,於楊弦四歲時過世。父親逝世後,移居台北,與母親相依為命。 大學時代進入台大農化系,在參加合唱團的過程中,開啟對音樂的興趣。後來楊弦便自己買樂譜吉他,自學自唱。研究所時代就讀台大海洋研究所,閒暇時會到當時中山北路上的哥倫比亞咖啡廳,觀賞胡德夫等人的演唱,有些時候楊弦也會登台獻唱一些英文歌曲。.

新!!: 联合国和楊弦 · 查看更多 »

楊匡

楊匡(),香港人,网上电台青台节目监制,社会活动家、保钓运动人士,自由網絡研究中心創辦人。.

新!!: 联合国和楊匡 · 查看更多 »

榮·保羅

羅納德·歐內斯特·「榮」·保羅(英语:Ronald Ernest "Ron" Paul,)是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的醫師、眾議員、以及總統候選人,隸屬共和黨籍。從1997年起至2013年止他一直擔任德州第14國會選區的眾議員,之前也曾於1976及1979—1985年間擔任第22選區的眾議員。 在1984年,保羅曾角逐德州參議員選舉的共和黨提名,但最後並沒有成功。保羅在1988年獲得自由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在總統選戰結束後,保羅於1997年返回國會。德州的共和黨黨部高層原先反對他重新競選,但保羅最後成功當選眾議員。保羅在2007年1月11日宣布投入2008年總統選舉,組成競選考察小組。他在2007年3月17日正式宣布了他的候選人身分。.

新!!: 联合国和榮·保羅 · 查看更多 »

構成國

構成國(constituent country)是某些国家的官方用語,意指一個國家作為一個更大的政治實體的組成部分。「構成國」這一詞並沒有法律定義,僅在不同的場合按上文下理和照字面解釋,例如一個作為聯邦、邦聯或共主邦聯一分子的國家。 構成國雖然和联邦制或邦联制下轄的「邦」或「州」很類似,但是實際上其地位不一定跟「邦」或「州」相同。後者是具有相當獨立地位的政治實體,有自己的州憲法,只要內容不違反聯邦憲法,則其行政立法聯邦政府無權干涉;但以英國的構成國為例,雖然其各自有特殊文化、政治地位,也有相當程度的自治權,但實際上英國仍為一单一制國家,各構成國並沒有獲得联邦制裡的「州」的地位。.

新!!: 联合国和構成國 · 查看更多 »

模擬聯合國

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缩写MUN)是一種學術性質活動,藉倣傚精簡後的聯合國議規舉行模擬會議,使與會者瞭解多邊外交的過程,培養分析公民議題的能力,促進世界各地學生的交流,增進演講和辯論能力,提高组织、策划、管理、研究和写作、解决冲突、求同存异的能力,訓練批判性思考、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同時認識不同文化,拓展國際視野,瞭解各國在歷史上或現實中的立場與處境。 模拟联合国活动广泛开展于世界各地的中学生和大学生间,每年全球都會舉辦數十場國際性的模擬聯合國會議,参与人数超过四百万人。.

新!!: 联合国和模擬聯合國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

機動戰士GUNDAM 00 角色列表為日本動畫《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登場的角色。.

新!!: 联合国和機動戰士高達00 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

本條目記錄《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中登場的國家及組織。.

新!!: 联合国和機動戰士GUNDAM 00 登場國家及組織列表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

本條目介紹動畫《機動戰士GUNDAM 00》及其外傳中出現的名詞。.

新!!: 联合国和機動戰士GUNDAM 00世界觀及設定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SEED

《機動戰士GUNDAM SEED》(機動戦士ガンダムSEED (シード),Mobile Suit Gundam SEED)為日本的電視動畫作品,屬於機動戰士GUNDAM動畫系列之一的機械人動畫,簡稱『SEED』。每日放送(MBS)投資,自2002年10月5日至2003年9月27日由TBS系聯播全50話。 本作是由日昇動畫第九工作室以「面向新世代,可以成為新標準的鋼彈」、「新世紀(21世紀)的初代鋼彈」、「回歸原點」為目標所製作,是鋼彈系列首部以數位化製作VTR影片的電視動畫。 續篇《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於2004年播映,全50話,兩部電視動畫作品構成一個C.E.紀元系列。.

新!!: 联合国和機動戰士GUNDAM SEED · 查看更多 »

機神大戰

《機神大戰》(機神大戦ギガンティック・フォーミュラ(Gigantic Formula),又譯機神大戰 - 巨型方程式)是從2007年4月5日在日本播放的動畫,總共26集。.

新!!: 联合国和機神大戰 · 查看更多 »

權力

權力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政治學、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學的核心概念。權力是影響、甚至控制別人行為的能力。 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研究中,對「權力」的可能有四種甚至以上的定義:.

新!!: 联合国和權力 · 查看更多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是世界上第一個多國參與的排放交易體系。是歐盟為了實現《京都議定書》確立的二氧化碳減少排放的目標,而於2005年建立的氣候政策體系,它將《京都議定書》下的減排目標分配給各成員國,參與EU ETS之各國,必須符合歐盟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指令的規定,並以履行京都減量承諾,以及減量分擔協議作為目標,執行各國所轄排放源溫室氣體排放量核配之規劃工作。再由各成員國根據國家分配計畫分配給各企業,以實現2008年至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8%的目標。各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改造等手段,達到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要求,可以將用不完的排放權賣給其他未完成減少排放目標的企業。整體EU ETS所覆蓋範圍包括12000多座電站、工廠及其他工業設施,幾乎占歐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一半。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

新!!: 联合国和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 查看更多 »

欧洲委员会

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Conseil de l'Europe)是由爱尔兰、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卢森堡、挪威、瑞典、意大利和英国通过1949年5月5日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会法规》所成立,具有國際法地位、並且為聯合國觀察員身份的國際組織,是歐洲整合進程中最早成立的機構。 歐洲委員會總部位於法國斯特拉斯堡,官方語言為英語和法語。.

新!!: 联合国和欧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成员国

欧洲联盟成员国是根据《欧洲联盟条约》,自愿加入欧洲联盟的国家。和一般的国际组织不同,作为欧盟的成员国,要遵守共同制定的统一法律;但和联邦制的国家(如美国)又不同,每个成员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如自行决定外交政策、有自己的军队等。 截至2013年7月1日,欧盟共有28个成员国。1957年创立欧盟的核心成员有6个国家,其他国家是先后加入的。要加入欧盟,必须达到哥本哈根标准所要求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民主、自由市场的政府,有相应的自由制度、成文的法律;申请国还必须承认欧盟已经存在的法律,并得到已经存在的成员国同意。 成员国的大小、富裕程度、政治体系都不尽相同,但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在有些问题的投票过程,人口多的大国可能享有较多的投票权。到2016年为止,没有任何国家正式退出欧盟,虽然英国于2016年6月24日举行公投做出了退出欧盟的决定,但是在经过正式谈判前,英国依然是欧盟的一员。.

新!!: 联合国和欧洲联盟成员国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扩大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最早有6个成员国,目前已有28个国家加入。拟加入欧盟的国家必须符合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并且在政治和经济上达到欧盟的要求。.

新!!: 联合国和欧洲联盟扩大 · 查看更多 »

欧洲语言

欧洲语言绝大部分属于印欧语系,另外比较大的语系是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此外也有几种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在欧洲的东南端,有几种高加索语言,巴斯克语是一种孤立语言,和古代的阿基坦语有直接联系;马耳他语是欧洲唯一一个作为国家官方语言的闪含语系语言。.

新!!: 联合国和欧洲语言 · 查看更多 »

欧洲歌唱大赛参赛国家列表

欧洲歌唱大赛自1956年创办以来,共有52个国家曾经参加比赛,其中有26个国家曾经获得冠军。欧洲歌唱大赛由欧洲广播联盟组织,每年由一个成员国负责主办。各参赛国的联盟成员广播公司选派一名歌手(或乐队)和一首歌曲参赛,由观众和各国的评审团共同投票决定比赛名次。 原则上仅有欧洲广播联盟的正式成员国有资格参加欧洲歌唱大赛,自2015年起参加大赛的澳大利亚是唯一例外。而成为欧洲广播联盟成员国的前提是该国须位于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或是欧洲委员会成员国。大赛名称虽有“欧洲”的字样,但参赛国家并不局限于欧洲国家。西亚国家中,以色列自1973年起开始参赛,塞浦路斯自1981年起加入比赛,亚美尼亚自2006年起也开始参加大赛;北非国家摩洛哥参加了1980年的比赛;2015年,澳大利亚以“特殊参赛者”的身份获邀参加当年的比赛,之后在2016年成为正式参赛国。此外还有数个跨洲国家也参加了这项大赛,包括1975年首次参赛的土耳其、1994年首次参赛的俄罗斯、2007年首次参赛的格鲁吉亚和2008年首次参赛的阿塞拜疆。西亚的黎巴嫩、卡塔尔和北非的突尼斯也曾表示过参赛意愿,然而三国均未能如愿正式进入比赛。 自大赛创办以来,参赛国家数量稳步上升。1956年仅有7个国家参赛,1980年代末已有超过20个参赛国,而到2011年欧洲歌唱大赛则有43个国家参加了当届比赛。随着参赛国家越来越多,大赛也对赛制进行了改动,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国家有机会参加大赛。1993年,大赛前举办了一场预选赛,在报名的东欧国家中选出三个首次参加正式比赛。1993年的比赛之后加入新规则,要求当年比赛中得分最低的六个国家不得参加次年的比赛。O'Connor, John Kennedy (2005).

新!!: 联合国和欧洲歌唱大赛参赛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歐威廉

歐威廉爵士,KCMG(Sir William Geoffrey Ehrman,),英國外交官及大使,通曉普通話及中文,早年獲派駐中國及香港等地,1980年代曾參與中、英間的香港前途談判,後來歷任港府政治顧問、外務大臣首席私人秘書及英國駐盧森堡大使等職。他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出任英國駐華大使。 歐威廉爵士亦曾在英國從事與軍事情報有關的敏感工作,2002年至2004年間任外交部國防及情報總監,有份策劃英、美2003年出兵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後來在2004年至2006年任內閣的三軍情報委員會主席。歐爵士以辦事效率高著稱,在外交部內深受敬重,有「雙腦比爾」(two brains Bill)之綽號。.

新!!: 联合国和歐威廉 · 查看更多 »

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以下表格在說明歐洲人權公約及其議定書在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及其所控制的地區被批准(且因此而施行)的狀況:.

新!!: 联合国和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 查看更多 »

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

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Council of Europe Convention to combat trafficking in human organs)於2014年7月9日由47國組成的歐洲理事會通過並呼籲世界各國簽署,預定於2014年底或2015年初開放世界所有國家(含非成員國)簽署加入公約。公約目的包括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促進合作共同打擊人體器官販運,保障公平移植管道,並為受害者提供保護措施、賠償依據。公約要求簽署國政府透過立法將一些器官移植形式入罪化(列為刑事犯罪),例如未經器官捐贈者同意、捐贈者或第三方藉此得到經濟收益,並擴大授權警察查緝涉嫌跨國器官交易的犯罪集團。.

新!!: 联合国和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 · 查看更多 »

歐洲聯盟軍

歐盟軍(,縮寫:EUFOR),是歐盟基於《共同安全與防務政策》下部署的戰鬥部隊之統稱。歐盟軍受(European Union Military Staff,EUMS)的指揮,編制有歐洲軍團、、、等。歐盟軍至今已執行過四次任務: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馬其頓共和國的;2004年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2006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以及2007年在乍得與中非共和國的。.

新!!: 联合国和歐洲聯盟軍 · 查看更多 »

歐洲鱸

歐洲鱸(學名:Dicentrarchus labrax),或稱挪威舌齒鱸,是舌齒鱸屬下的一種魚類,在淡水和鹹水中都可以存活,是歐洲重要的經濟魚類之一。 廣泛分佈與大西洋東部、地中海和黑海以及歐洲的湖泊河流中。.

新!!: 联合国和歐洲鱸 · 查看更多 »

歐洲懷疑主義

歐洲懷疑主義(Euroscepticism)是指反對欧洲一体化的思想或理念,其非單一的意識型態,亦非反對欧洲,但很大部分是反對歐盟的立場有關。歐洲懷疑主義者反對歐盟,有主張不同形式的反歐盟者,也有主張自己的国家退出歐盟、甚至解散歐盟等。歐洲懷疑主義的政治勢力在欧盟东扩後大增,加上欧盟不断增加內部权力,使歐盟受到重大危機。與此不同的是親歐洲主義。.

新!!: 联合国和歐洲懷疑主義 · 查看更多 »

正常國家

正常國家,又稱普通國家,政治學術語。一般的主權國家,稱為正常國家。相對於正常國家,那些因為特殊歷史因素,無法享有完整主權、憲政體制與國際外交的國家,被稱為非正常國家。由非正常國家朝向正常國家發展,稱為國家正常化或正常化國家。 國家正常化的呼聲,最早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因為日本戰敗,日本被美國軍事佔領及託管,《日本國憲法》限制日本發展國防軍備及禁止宣战权。駐日美軍因此也被部份日本人視為美國侵害日本主權的象徵。同樣由美國駐軍的韓國,也出現國家正常化的呼聲,只因北韓的军事威脅,历代韓國政府从未正式要求从驻韓美军中取回战时指揮权。.

新!!: 联合国和正常國家 · 查看更多 »

正負2度C

《±2℃》(又名「加減2度C」、「正負2度C」),臺灣紀錄片。.

新!!: 联合国和正負2度C · 查看更多 »

正露丸

正露丸是一種主成分為木餾油的非處方藥,主治腹胀腹泻。最早是在中国戰場的日俄战争时,日本陆军的軍用藥品,舊名為「征露丸」。.

新!!: 联合国和正露丸 · 查看更多 »

武神 (漫畫)

武神是一部香港漫畫作品,由溫日良擔任主編(作者),為海虎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融合科幻武俠技擊於一體的風格為其特色,本系列作品是海洋創作有限公司的支柱。.

新!!: 联合国和武神 (漫畫) · 查看更多 »

武装部队服役章 (美国)

武装部队服役章是一项美国军事奖励,它由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1月11日12985号总统令颁行实施。此章授予服役期间参与“具有重大意义行动”的在役人员,且其并未因此被授予其他军功章及服役章。 “具有重大意义行动”包括维和任务、人道主义援助任务以及由北约或联合国组织的联合军事任务。 武装部队服役章最初是被设计取代武装部队远征章的,然而最终决定将两者区分开来。武装部队服役章针对于不涉及外国敌对军事力量的行动,而武装部隊远征章则是针对于战斗行动及战斗支援行动。 获得武装部队服役章的最低标准是,该人员必须在某一特定作业区不间断执行任务达30天以上。对于军机机组人员则必须在指定飞行区域执行至少30次飞行任务。 美国国防部规定参与以下在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的服役人员可同时获得武装部队服役章及武装部隊远征章:.

新!!: 联合国和武装部队服役章 (美国) · 查看更多 »

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处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中段桑植和慈利两县交界处,隶属张家界市。武陵源由四大风景区组成,分别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391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武陵源具有比较原始的生态系统,有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有3000多座形状奇异的山峰、800多条溪涧,也有岩溶洞穴、瀑布群,并有天然森林,1980年代初被开辟为旅游景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建立武陵源区政府。1992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联合国和武陵源 · 查看更多 »

武汉大学校友列表

本条目为各个阶段武汉大学的校友列表,包括曾就读于武大的学生和任职于武大的教职工。.

新!!: 联合国和武汉大学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殘存國家

殘存國家(rump state),又譯為殘存政府、偏安國家、偏安政府、偏安政權,政治學名詞,意指一個原先的大國家或大政府,因為國家分裂Tir, J., 2005-02-22 "Keeping the Peace After Secessions: Territorial Conflicts Between Rump and Secessionist Sta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nolulu, Hawaii Online.

新!!: 联合国和殘存國家 · 查看更多 »

段希文

段希文(),生於中國雲南宜良縣大渡口村,擁有中華民國與泰國雙重國籍,中華民國陸軍少將,曾任中華民國國軍39師師長。在國共內戰後,至緬甸與泰北統率泰北孤軍。因協助泰國平定共產黨游擊隊,獲得泰國公民資格。.

新!!: 联合国和段希文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联合国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残存国家列表

残存国家列表,列舉歷史上及當代的殘存國家。.

新!!: 联合国和残存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残割女性生殖器

--(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FGM),又稱為「女性生殖器切割」(female genital cutting,FGC),或「女性割禮」(female circumcision),。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包括所有涉及为非医学原因,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或对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它伤害的程序」,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3 (hereafter WHO 2013).

新!!: 联合国和残割女性生殖器 · 查看更多 »

残疾人权利公约

《残疾人权利公约》是联合国于2006年12月13日通过的有关保护残疾人人权的国际公约,亦稱《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簡稱CRPD。这条公约是由192个会员国代表,与90个非政府组织代表,在2006年8月25日联合国特别会议中达成的草案。2006年12月13日聯合國通過CRPD。 CRPD為21世紀第一個人權公約,影響全球身心障礙者之權利保障,也是联合国所通过的国际性公约中,第一次用於保护残疾人人权的公约。為聯合國促進、保障及確保身心障礙者完全及平等地享有所有人權及基本自由,促進固有尊嚴受到尊重,降低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上之不利狀態,以使其得以享有公平機會參與社會之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領域。 公约的内容在2007年3月30日向国际間公開。2008年5月3日,《残疾人权利公约》正式生效。.

新!!: 联合国和残疾人权利公约 · 查看更多 »

毒品戰爭

毒品戰爭,是美國主要政治術語,常用於表示美國聯邦政府對於毒品的防制而做出的行动,即、軍事干預、減少。Cockburn and St.

新!!: 联合国和毒品戰爭 · 查看更多 »

比尔·理查森

威廉·布莱恩·“比尔”·理查森三世(William Blaine "Bill" Richardson III, ),美国政治人物,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1983年-1997年)、美国驻联合国大使(1997年-1998年)、美国能源部长(1998年-2001年)以及新墨西哥州州长(2003年-2011年)。曾角逐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候选人提名,但於2008年1月9日宣布退出。2008年12月2日,由候任總統贝拉克·奥巴马提名出任美國商務部部長。 2009年1月4日,理查森因为受贿被新墨西哥州司法部门调查,而向候任总统奥巴马辞去商务部长提名。 理查森曾四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新!!: 联合国和比尔·理查森 · 查看更多 »

比利

--,(Edison Arantes do Nascimento,),暱稱贝利(Pelé),),巴西著名足球員,司職前鋒。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體育明星之一,被國際足協授予「球王(The King of football)」稱號。 比利在职业生涯总共攻进惊人的1283个球(正式进球700个)。 1980年被欧美20多家媒体记者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运动员之首,1987年6月他被授予国际足联金质勋章,1999年被国际奥运委员会(IOC)选举为“世纪运动员”,同年国际体育记者协会(AIPS)将贝利和碧根鮑華一同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运动员,2004年FIFA国际足联百年庆典他与“足球皇帝”碧根鮑華共同获得FIFA世纪最佳球员和足球名人大奖。2013年度国际足联颁奖礼在瑞士苏黎世举行。贝利获得首次颁发的国际足联荣誉金球奖,球王激动地泪洒现场。 他代表巴西國家足球隊出战世界杯時共攻入12球,其中在世界杯决赛攻入3球並三次捧得世界杯,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三奪世界盃的球員。.

新!!: 联合国和比利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殖民地

比利時殖民地為比利時王國在1901年至1962年間建立的殖民帝國。但版圖並不大,因此嚴格來說它不是一個殖民地帝國,只是普通的殖民地。 比利時只有兩個顯著的殖民地,位於中部非洲,分別為比屬剛果(1908年-1960年)和盧安達-烏隆地(1916年-1962年)。在1901年間,比利時也曾在鎮壓義和團運動後于中國天津市建立租界。.

新!!: 联合国和比利時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毛里塔尼亞奴隸制度

茅利塔尼亞的奴隸制度是摩爾人持續已久社會的階級制度。祖先是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的摩爾人是貴族,祖先是黑人農民的摩爾人是奴隸。政府曾經多次嘗試廢止這項制度,1905年首次提出,1981年法律上廢除,一直到2007年8月才全面禁止奴隸制度,並將其視為違法。黑摩爾人相信如不服從主人就無法上天堂,兩種摩爾人之間階級世襲且不通婚。 全國奴隸人口仍是無法確定的數字,但估計至少有60萬人以上,又以幼童及婦女占多數。另一說法是總人口數3,359,185中的20%。儘管今天奴隸制度已經是違法的,關注於奴隸制度的社會學家凱文·貝爾斯(Kevin Bales)認為,茅利塔尼亞是世界奴隸人口比例最大的國家。 在聯合國的指示下,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古爾納拉·沙希尼安(Gulnara Shahinian)為首的調查團,於2009年11月在茅利塔尼亞進行全國性的奴隸制度調查。調查團的報告在2010年8月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毛里塔尼亞政府的立場是奴隸制“完全廢除,所有人都是自由的”,並認為這是受西方的操縱是對伊斯蘭教的敵意行為“。.

新!!: 联合国和毛里塔尼亞奴隸制度 · 查看更多 »

毛里塔尼亞-俄羅斯關係

毛里塔尼亞-俄羅斯关系(Российско-маврита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是指俄羅斯聯邦和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联合国和毛里塔尼亞-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毛里裘斯簽證政策

外國公民入境毛里求斯前必須取得签证,除享有豁免簽證或落地簽證資格的國家的公民外。 所有入境旅客均須持有足夠在模里西斯停留期間花費的資金證明(每天至少100美元)、經確認的酒店預訂單及前往下一目的地所需的證件。在每個內,商務旅客不得停留超過120天,所有旅客(旅遊及商務)停留的總時間不得超過180天。.

新!!: 联合国和毛里裘斯簽證政策 · 查看更多 »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国(Republic of Mauritius;République de Maurice;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Repiblik Moris)位于印度洋的西南方,於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以东约900公里,距非洲大陆2,200公里。除毛里求斯本岛外,其国土还包括卡加多斯-卡拉若斯群岛、罗德里格斯岛以及阿加莱加群岛。毛里求斯岛和罗德里格斯岛以及毛里求斯岛西南方200公里的法属留尼汪岛共同组成了马斯克林群岛。毛里求斯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首都是路易港。 英国人在拿破仑战争期间夺取了毛里求斯的统治权,统治直到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为止。独立后的毛里求斯以议会共和制立国,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非洲联盟、法语圈国际组织、英联邦等国际组织成员。 毛里求斯没有原住民,现在的人口由多样种族组成:印度裔、非洲裔、亞裔以及法裔。毛里求斯的主要语言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法语和英语。英语是法定官方语言,但流通的主要是毛里求斯克里奥尔语和法语。报纸和电视节目也主要使用法语。此外,亚洲语言也在亚裔人群中通行。 毛里求斯岛曾经是世界上仅有的渡渡鸟栖息地,但在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不到80年,就因为殖民者的捕猎而灭绝。.

新!!: 联合国和毛里求斯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亦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战略家和思想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终身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被尊称为毛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兼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暨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暨名誉主席等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者之一。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早先曾借鑑斯大林主義探索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後來其运用經驗和總結的成果被发展称作毛泽东思想,被後繼無產革命參考成為蘇共以外的另一重要左派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游击战十六字诀和运动战战略、三个世界理论、矛盾论、实践论等,其核心内容为新民主主义和無產階級专政理论。此外,毛泽东在文學和书法方面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的专政統治和階級鬥爭備受批評,因主导或发动的反右运动、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等各类政治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使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新!!: 联合国和毛泽东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生平

今天在长沙,保存的毛泽东曾经历过的地方还有很多。.

新!!: 联合国和毛泽东生平 · 查看更多 »

氢弹

氢弹,又称热核武器,屬於核武器的一种。主要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融合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来进行杀伤破坏,属于威力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美、俄、中、英、法)合法擁有熱核武器,2017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公開測試氢弹技术。.

新!!: 联合国和氢弹 · 查看更多 »

氣旋加菲洛

特強熱帶氣旋加菲洛(Very Intense Tropical Cyclone Gafilo;)是西南印度洋有史以來氣壓最低、巔峰風力第二強(僅次於2015年尤尼思)之熱帶氣旋。加菲洛规模异常庞大猛烈,是2003-2004年氣旋季最致命、最具破壞性的熱帶氣旋,导致馬達加斯加至少237人丧生,並造成大約2.5億美元(2004年)的損失,成為該島國自有效記錄以來最慘重風暴。 加菲洛從迪戈加西亞島南方形成,3月3日增強至中等熱帶風暴,3月4日成為熱帶氣旋,更在3月6日達到特強熱帶氣旋。3月7日早晨,加菲洛登陸馬達加斯加,穿越馬達加斯加後於莫三比克海峽重組直至3月9日再次登陸馬達加斯加。在陸地上打轉3天以後,該系統於3月13日抵達印度洋,並在3月14日轉化為副熱帶低氣壓。.

新!!: 联合国和氣旋加菲洛 · 查看更多 »

水危机

水危機是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用來泛指自1970年以來世界性的水資源相對人類需求的狀況,主要的危機來源是可用水的匱乏以及水體污染。 地球的淡水資源有限,主要出現在蓄水層、表面流和大氣層中。海水有時被誤認為是可用水,但其實由於將鹹水轉化為飲用水需要巨大的能量,所以世界上只有極少部分淡水是來自海水淡化.。 不少現象均顯示出水危機的存在:.

新!!: 联合国和水危机 · 查看更多 »

水禾田

水禾田(),原名潘炯榮,廣東省南海縣出生,香港資深攝影師。曾出版攝影集、畫集及遊記,其攝影及繪畫作品曾於世界各地展出。.

新!!: 联合国和水禾田 · 查看更多 »

民主党 (利比亚)

民主党是一个利比亚政党,2011年7月14日由利比亚自由与民主运动组建成立,以追求后卡扎菲时代的民主道路。.

新!!: 联合国和民主党 (利比亚) · 查看更多 »

民主柬埔寨

民主柬埔寨()是波爾布特領導下的柬埔寨共产党(通称紅色高棉,也称赤柬)從1975年至1979年期间在柬埔寨建立的共产主义政權名稱。柬埔寨王國民族聯合政府,即柬共與西哈努克親王的聯合政府,因击败朗諾将军领导的高棉共和国而建立民主柬埔寨,並在之後柬埔寨共产党更掌握大多數權力,實施三年的紅色恐怖統治,后又因越南入侵进而全面占领而迅速终止。 1979年,柬越戰爭爆發,在反柬共統治的柬埔寨民族团结救国阵线(KUFNS)和越南軍隊的联合入侵下,喪失了大多數領土,屠杀停止並被公布於眾。1979年1月7日,越南人民军攻克金邊,並扶植成立一個亲苏联的傀儡政權柬埔寨人民共和國,民主柬埔寨於西部叢林繼續苟延殘喘直到聯合國託管。不過实际上除了苏联和亲苏联的国家之外,包括中美等联合国成员国多数国家不承认“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此政權因而持續在聯合國代表柬埔寨。.

新!!: 联合国和民主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民間全民電視公司(英文:Formosa TV,FTV),簡稱民視,是臺灣的無線電視台,也是臺灣第4家開播的無線電視台,為臺灣第一家純民間資本的無線電視台。總部位於新北市林口,登記於高雄市三民區,是臺灣唯一將總部設於臺北市以外的無線電視台。.

新!!: 联合国和民間全民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民族團結政府

民族團結政府是2016年在利比亚成立的過渡政府。在聯合國斡旋下,當時各自運作的兩個對立議會(托布魯克的国民代表大会和的黎波里的大国民议会)的代表於2015年12月17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同意共同組成民族團結政府,結束國家分裂。2016年1月19日,利比亞總統委員會公佈32人的政府成員名單,由法耶茲·薩拉傑出任總理,民族團結政府正式成立。 2016年1月25日,國民代表大會否決民族團結政府的內閣成員名單。 2016年3月30日,民族團結政府總理法耶茲·薩拉傑與另外6名政府成員從突尼斯返回首都的黎波里辦公,由於對立的「救國政府」封鎖的黎波里領空,薩拉傑等人選擇乘坐利比亞海軍軍艦返回。 2016年4月5日,「救國政府」宣佈解散。不過原「救國政府」總理哈利法·加維其後發表聲明,反對與民族團結政府合作。 2016年8月22日,東部的國民代表大會再度否決民族團結政府提出的另一份政府成員名單。2017年3月,親民族團結政府的部隊與支持東部政府的「利比亞國民軍」為爭奪錫德拉灣地區石油設施爆發衝突後,國民代表大會不再承認民族團結政府。 總部設於的黎波里的利比亞中央銀行和國家石油公司已表示支持民族團結政府。 2017年6月1日,民族團結政府部隊重新控制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新!!: 联合国和民族團結政府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联合国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气旋纳尔吉斯

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英语:Very Severe Tropical Storm Nargis,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01B,中國大陸定為超級氣旋風暴)是2008年北印度洋气旋季第一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也是自2006年的气旋马拉以来第一个登陆缅甸的风暴。纳尔吉斯橫掃了緬甸南部的海岸線,引起嚴重風暴潮,造成極大破壞,它在該國至少導致90,000人死亡,56,000人失蹤。它是緬甸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灾害,CNN引用美国官方估计最后的死亡人数将超过十萬人。 纳尔吉斯于4月27日在孟加拉湾中部形成,起初缓慢向西北移动,受惠于良好环境得以快速增强。4月29日系统受乾空气影响强度减弱,在开始转向东移后重新快速增强,并于5月2日达到强度的颠峰(至少为165公里每小时)。不久风暴在缅甸伊洛瓦底省登陆,进一步移入内陆后在缅甸与泰国的边境附近消散。.

新!!: 联合国和气旋纳尔吉斯 · 查看更多 »

气旋艾丽塔

气旋艾丽塔(Cyclone Elita)是场异乎寻常的热带气旋,先后三次在非洲东南部岛屿国家马达加斯加登陆。系统于2004年1月24日在莫桑比克海峡发展形成,是2003-2004年西南印度洋气旋季期间第5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增强至热带气旋强度后于1月28日吹袭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在穿越该岛期间减弱成热带低气压,然后进入西南印度洋并转向西进,于1月31日从马达加斯加东部登岸。再度穿过该岛后,气旋回到莫桑比克海峡并再度强化,然后转向东南,于2月3日沿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登陆。两天后,艾丽塔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系统残留的动向仍然飘忽不定,最终于2月13日逐渐消散。 风暴产生的降雨量超过200毫米,马达加斯加有成千上万的房屋受损或被毁。该国5万多人无家可归,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马哈赞加省和图利亚拉省。气旋引发的洪灾导致超过450平方公里的农地被毁,其中还有重要的粮食作物。艾丽塔夺走岛上33人的生命,这里的灾情还在约两个月后因气旋加菲洛袭击而进一步加剧。风暴还给莫桑比克和马拉维带去降水并造成破坏,系统的外围风场也在塞舌尔、毛里求斯和留尼汪产生阵风和强烈的海浪。.

新!!: 联合国和气旋艾丽塔 · 查看更多 »

江南Style

《江南Style》(강남스타일;Gangnam Style;又譯江南範兒、江南風格、江南風)是南韓歌手朴載相(藝名PSY,暱稱鳥叔)的一首單曲,於2012年7月15日發佈,同時也是其第六张专辑《PSY 6甲, Part 1》的主打單曲。《江南Style》首次進入韓國國家音樂榜單“加翁排行榜”就登上榜首,並在南韓全唱片排行榜中奪得第一名。截至2017年11月27日,《江南Style》的YouTube網站的官方音樂錄像的觀看次數已經突破31億次,同時也是YouTube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韓國流行音樂錄影帶,以及觀看次數第四多的影片。.

新!!: 联合国和江南Style · 查看更多 »

江美琪

江美琪(英文名:Maggie Chiang,),台灣桃園市中壢區客家人,台灣女歌手,2015年1月14日與交往半年的樂手男友林振益登記結婚,江美琪在17日台北Legacy「面具MASK」演唱會上親口向粉絲宣布婚訊,樂手老公也到場力挺。.

新!!: 联合国和江美琪 · 查看更多 »

江炳興

江炳興(),臺灣臺中大里人,畢業於臺中一中,陸軍軍官學校第33期學生,基督教徒。因參與臺灣獨立運動入獄,後因策畫與其他政治犯共同劫械越獄(許多獄中政治犯與支持者稱為「起義」)、並聯合獄外人士武裝革命推翻國民黨政府而再次遭逮捕,後由總統蔣中正親自批示槍決,是為「泰源事件」。這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第一件已達付諸行動階段的武裝革命,也是臺灣戰後時期繼1958年海軍士官學校校友臺獨案、1958年黃埔軍校臺籍校友臺獨案、1961年「蘇東啟案」等大小案件後再一次計畫以武力號召臺灣獨立的事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2, 自由時報, 2011-7-4 江炳興被資深臺灣獨立運動人士史明等讚為「革命烈士」、「建國烈士」或「泰源烈士」等。由台灣文史政治學界以紀念為台灣付出、犧牲生命的義人為宗旨的「台灣英雄館」即將其列入。參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述訪談的黨外文史工作者林世煜則將其譽為「自高中時代就決死志,歷十數年不動搖的人格者。」林世煜,, 想想 Thinking Taiwan, Oct 16, 2012.

新!!: 联合国和江炳興 · 查看更多 »

江泽民

江泽民(),祖籍江西婺源江湾,出生于中國江苏扬州,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6月至2002年11月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9年11月至2004年9月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至2005年3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至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新!!: 联合国和江泽民 · 查看更多 »

汪敬煦

汪敬煦(),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杭州,陸軍官校14期工兵科、美國陸軍工兵學校5期、美國陸軍參謀大學正規班2期、三軍大學戰爭學院59年冬班、三軍聯合參謀大學61年班等軍校畢業,曾任總統府參軍長、國家安全局局長、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國防部情報局局長、憲兵司令部司令、陸軍供應司令部司令、國防部參謀本部作戰參謀次長室次長、國防部參謀本部後勤參謀次長室次長、陸軍工兵學校校長、陸軍17師師長、陸軍81師師長、陸軍二軍團工兵指揮部副指揮官、國防部兵棋室主任、陸軍67師199團團長、陸軍67師參謀長、陸軍工兵營長、駐伊朗王國武官、駐聯合國軍事代表團參謀、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團員、連長、排長,抗戰時打過桂柳會戰,也是中華民國政府唯一的一位曾經擔任過所有軍職情治機構首長的人士。在他任內,曾發生陳文成命案、美麗島事件、江南案、鳳飛飛「歌監」事件等。.

新!!: 联合国和汪敬煦 · 查看更多 »

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或5·12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镇附近、四川省城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2、矩震級達8.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本次地震的地震波围绕地球传播了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区。北至辽宁,東至上海,南至香港、廣東、澳门、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人民幣,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全中國以至全球紛紛捐款援助,累積金额超过500億元人民币。中国軍方調動了和平時代以來规模最龐大的隊伍进行救災,中国民间的大批志願者和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震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取“一省帮一县”的原则,用三年時間進行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计划在2010年基本實現目標。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灾后的头七,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

新!!: 联合国和汶川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

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旨在記錄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情形。.

新!!: 联合国和汶川大地震各方反应 · 查看更多 »

汽油

汽油是种从石油裏分馏或裂化、裂解出来的具有挥发性、可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可用作燃料。.

新!!: 联合国和汽油 · 查看更多 »

汾河公園

汾河公園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太原市汾河兩側修建的公園。全長。汾河公園因夾河而建,因此其中還建有人工複式河槽,並有堤壩將之分成清水渠和渾水渠兩部份。.

新!!: 联合国和汾河公園 · 查看更多 »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新!!: 联合国和汉字 · 查看更多 »

汉字简化

汉字简化是通過減省筆畫等方式對漢字規範字的字形所進行的改造。林玟萱.

新!!: 联合国和汉字简化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联合国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汉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世界上大約有五分之一人口以漢語為母語,其中中国大陆的漢語母語人口最龐大。海外華人亦使用漢語。不過不同漢語系之間不一定能互通,不同漢語系的人之間一般人會使用現代標準漢語(即普通話/國語/华语)來通話。 相對漢語言,汉语书面语较为统一,但各方言之間的口語與詞彙有一定差異。有认为汉语在口语上更像是建立在共同书写文字上的一个语族而不是单一语言。 隨著大中華地區的世界影響力增加,在一些國家逐漸興起學習漢語的風潮。而在部份國家為了吸引大中華地區的觀光客,會在主要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及觀光地區增加中文的標示及說明,部份服務業亦會安排通曉漢語的服務人員。.

新!!: 联合国和汉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新!!: 联合国和汉语拼音 · 查看更多 »

河內市

河內市(,)是越南的首都,古稱「大羅」、「古螺」、「龍編」、「昇龍」、「昇隆」、「東京」等,位於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西北部,红河右岸和红河与天德江的汇流处,因處红河與蘇瀝江()之間而得名“河內”。四周分別與北江省、北寧省、兴安省、河南省、和平省、富寿省、永福省和太原省接壤。 河內是越南的工業、文化中心,同時也是越南歷史上的古都,其擁有1000多年歷史,從西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市區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人口約為620萬,多為越族。.

新!!: 联合国和河內市 · 查看更多 »

河狸

河狸属(學名:Castor)是囓齒目河狸科的一属,也是河狸科存活至今的唯一一属,是世界第二大的囓齒動物,本屬现存兩種河狸。 河狸有「自然界水壩工程師」之稱。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至於歐洲和亞洲的分布則非常少。 在歐洲,河狸受到聯合國的保護,在中國河狸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並設有新疆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

新!!: 联合国和河狸 · 查看更多 »

河野一郎

河野一郎(),出身於神奈川縣足柄下郡豐川村。日本政治家,是自由民主黨內的實力派國會議員。歷任行政管理廳長官、經濟企劃廳長官、農林大臣、建設大臣等要職,在1960年代初被曾認為是內閣總理大臣的有力人選。逝世後被授予從二位勳一等旭日桐花大綬章。 他的政治影響力十分巨大,其出身地神奈川縣被喻為「河野王國」。其胞弟河野謙三曾任參議院院長;長子河野洋平曾任自民黨總裁、眾議院院長;孫子河野太郎也是眾議院議員。.

新!!: 联合国和河野一郎 · 查看更多 »

河滨教堂

河滨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 in the City of New York)是美国纽约市的一座跨教派(美北浸礼会,American Baptist Churches USA 和联合基督教会,United Church of Christ)、跨种族、国际性的教堂,它不仅以精美的哥特式建筑著称,还有世界最大的钟琴(carillon),又是进步主义运动的中心。它位于曼哈顿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东西介于河滨大道(Riverside Drive)与克莱蒙特大道(Claremont Avenue)之间,南北介于120街到122街之间。.

新!!: 联合国和河滨教堂 · 查看更多 »

治外法权

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例如,若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那麼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审判。.

新!!: 联合国和治外法权 · 查看更多 »

治理

治理或管治(Governance)一詞意思跟「統轄」、「管轄」、「統治」略近。在政治學領域,通常指国家治理,即政府如何運用治權,來管理國家、人民和領土,以達到延續國祚和讓國家發展的目的。 在商业领域,又延伸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指公司等組織中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等。.

新!!: 联合国和治理 · 查看更多 »

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沃伊斯拉夫·科斯圖尼察(塞爾維亞: Војислав Коштуница;拉丁字母转写:Vojislav Koštunica,),前任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律師。畢業於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在他击败米洛塞維奇之後,成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統。.

新!!: 联合国和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 · 查看更多 »

沈宗濂

沈宗濂()張瑞德,「欽差」使命:沈宗濂在西藏(1943-19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0年67期浙江吴兴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沈宗濂 · 查看更多 »

沈国放

沈国放(),江苏常熟人,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等职。.

新!!: 联合国和沈国放 · 查看更多 »

沈昌煥

沈昌煥(),祖籍江苏苏州吴县,生于江苏嘉定,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外交官,有「外交教父」之稱。.

新!!: 联合国和沈昌煥 · 查看更多 »

沈旭暉

沈旭暉(Simon Shen Xu-hui,)為香港國際關係學者,前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及全球研究課程主任、全球政治經濟碩士副課程主任,前香港中文大學國際事務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前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信報主筆(國際),研究方向包括中國民族主義與外交、國際反恐、中美關係、香港涉外關係等。同時為活躍於香港、中國和美國的民間智庫主席、及多份報紙雜誌的專欄作家。.

新!!: 联合国和沈旭暉 · 查看更多 »

沈怡 (官員)

沈怡(),原名沈景清,字君怡,浙江嘉兴人。中国水利学家、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沈怡 (官員) · 查看更多 »

沒有軍隊的國家列表

沒有軍隊的國家,是指沒有武裝力量的國家(主權國家),不包括境外領土,上述地方的國防由其他國家負責或以特定方式取代軍事。此處的「武裝力量」是指任何由政府主導的防禦組織,用以推行該政府的對內及對外政策。部分列表中的國家,如冰島與摩納哥,並無設置軍隊,但仍保有非警武力。 表列的国家中,不少与其前佔領国达成军事协议,因而沒有軍隊,摩纳哥与法国之间的协议是其中一例。与美国结下《自由联合条约》的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及帕劳在本国防务上没有发言权,在国际关系上只有少許發言權。冰岛在2006年前也同美国维持着一份防务协议,协议中要求美国必须在必要之时要保护冰岛本国的防务安全。安道尔曾因七百多年來没有进行战争且没有军队,而今只是保持着一支人数极少的军队,其主要任务也只是在官方场合护送国旗,在必要時該國可要求其他國家軍事支援。 其余的国家负责本国的防务安全,但是仅保留一支人数极少的军队或者根本没有军队。其中一些國家,例如哥斯达黎加、海地及格瑞那達,經歷了非军事化进程。其他國家成立以來就沒有軍隊,例如薩摩亞。这些国家没有军队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得到另外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军事保护。 注意本表所列皆为“非军事化国家”,所以日本并不在此表之列。虽然根据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日本不擁有軍隊,但其自卫队實際上是武裝力量,並曾经参加国际维和任务,與德國受到限制的軍隊類似,是較為特殊的情況。.

新!!: 联合国和沒有軍隊的國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沉默的艦隊

《沉默的艦隊》(日語:沈黙の艦隊;英語:The Silent Service)是日本漫画家川口開治的作品。在1988年至1996年間發表於讲谈社的《週刊Morning》。並且在1990年獲得該出版社的漫画獎。於1996年改編為OVA動画。故事情節在戰爭部分以潛艦海戰為主,而在劇情部分則是涵蓋了大量的核子武器戰略、國際關係政治等相關議題。.

新!!: 联合国和沉默的艦隊 · 查看更多 »

沙坪坝区

沙坪坝区是中国重庆市著名的文化中心,区域性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著名的科教文化区。沙坪坝区有时简称“沙区”,或“沙磁区”。全区面积396平方千米,包括18个街道,8个镇,是重庆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戶籍人口近74万,實際居住人口175萬。抗战时期沙坪坝是全国的学术教育重镇,汇集了以国立中央大学为代表的多所学校。.

新!!: 联合国和沙坪坝区 · 查看更多 »

沙丁魚

沙丁魚,又稱薩丁魚、鰛和鰯。小者長二寸,大者尺許,下顎較上顎略長,齒不顯,背蒼腹白,肉美,多用來製為沙丁魚罐頭。葡萄牙有“沙丁鱼罐头王国”的美称。最初在義大利薩丁尼亞捕獲而得名,古希臘语稱其「sardonios」意即「來自薩丁尼亞島」。.

新!!: 联合国和沙丁魚 · 查看更多 »

沙弗魯丁緊急內閣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印尼)緊急政府緊急內閣(Kabinet Darurat)由沙弗魯丁·普拉維拉內加拉領導,是1948年至1949年期間印尼共和國緊急政府(當時印尼共和國實際上的流亡政府)內閣,在西蘇門答臘省武吉丁宜辦公。印尼共和國原首都日惹於1948年荷蘭第二次軍事進攻期間被荷軍攻佔,原內閣大部分成員則為了令外界同情而自願被荷蘭當局俘虜;本屆內閣即在其後成立。.

新!!: 联合国和沙弗魯丁緊急內閣 · 查看更多 »

沙祖康

沙祖康(),江苏宜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2007年至2012年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沙祖康 · 查看更多 »

沙纳纳·古斯芒

若泽·亚历山大·沙纳纳·古斯芒(Kay Rala Xanana Gusmão,),东帝汶在2002年5月20日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统。沙納納(Xanana)是古斯芒自取的名字,源自美国流行乐队「ShaNaNa」。古斯芒曾任东帝汶第四任總理。他被尊稱為東帝汶國父、「亞洲曼德拉」。.

新!!: 联合国和沙纳纳·古斯芒 · 查看更多 »

沙特领导的干预也门行动

沙特领导的干预也门行动,是指2015年3月25日起,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国家針對也门的干预行动。此次阿拉伯國家的,是因為胡塞武装组织的攻勢已經推進到了臨時首都亞丁;在國際承認的也门阿卜杜拉布·曼蘇爾·哈迪政府請求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決定出兵,開始對也門進行干預。 该行动现已经历两个阶段: (1)果斷風暴行動(عملية عاصفة الحزم,Operation Decisive Storm),是指2015年3月25日到4月21日,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聯軍針對也门的軍事干預行動。 (2)恢复希望行动(عملية إعادة الأمل,Operation Restoring Hope),是指2015年4月22日起,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各国針對也门的反恐、推动也门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的行动。 2016年10月8日,薩那葬禮遭空襲至少155人死亡超過520人受傷,沙特聲明否認發動此軍事行動,15日又改口承认空袭。.

新!!: 联合国和沙特领导的干预也门行动 · 查看更多 »

沙登

史里肯邦安(Seri Kembangan),普遍称为沙登(Serdang),是位於馬來西亞雪蘭莪州梳邦再也东南边的一個市鎮也是一个华人新村。該鎮位於吉隆坡和布城之間,靠近南北大道南段路線的北端终点站。沙登新村是马来西亚452个华人新村中,除位于吉隆坡的增江新村外,也是雪州42个新村中最大新村,总占地达834公倾,拥有约2千600户,人口估计为2万人。也因此,沙登的中文路牌也是州内最多的,一共有83个并多以客家方言命名,彰显该村以客家人居多。.

新!!: 联合国和沙登 · 查看更多 »

沙里院戰役

沙里院戰役發生於1950年10月17日,當時聯合國向入侵南韓的北韓部隊展開反攻。許多北韓部隊單位在聯合國部隊的壓力下後撤,英聯邦第27旅在旅長巴兹爾·奥布里·科德的指揮下 - 由阿蓋爾和薩瑟蘭高地團第1營、米德塞科斯團第1營和皇家澳大利亞團第3營組成 - 在1個混亂而單方面的行動中攻佔沙里院市。美軍第7騎兵團也有參戰。北韓方面共有215人陣亡及3,700人被俘,而英聯邦則有1人死亡及3人受傷(全部來自阿蓋爾團)。.

新!!: 联合国和沙里院戰役 · 查看更多 »

沙漠之狐行动

沙漠之狐行动(Operation Desert Fox),是美、英两国于当地时间1998年12月17日凌晨1时到1998年12月20日凌晨4时50分,针对伊拉克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空袭行动,理由是伊拉克未能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和干擾聯合國特別委員會的督察。空袭主要以美海军军舰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和美英空军投掷的的精确制导武器为主。這次軍事行動是由美國總統比尔·克林顿和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下達命令執行的軍事行動。 这次轟炸行动受到国际间的廣泛批評。沙特阿拉伯、巴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发表声明明确拒絕美軍使用本国的军事基地以来空襲伊拉克, Democracy Now!, February 17, 1998。同时这次空袭行动亦为后来的美伊战争埋下了伏笔。.

新!!: 联合国和沙漠之狐行动 · 查看更多 »

沙漠行星

在科幻小说中,沙漠行星是指全星只拥有一种气候——即沙漠气候、降水量极少的行星。该类行星在现实世界和科幻作品中均十分常见。在某些作品中,沙漠行星表现出了水利专制统治的某些特征。最著名的沙漠行星莫过于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的重要故事背景——阿拉基斯和《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 由于沙漠行星在科幻小说中往往象征着孤立与自恃,并且好莱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拍摄电影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该类行星在科幻电影中一再出现。不过,《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中塔图因的拍摄地点为突尼斯。 从科学角度来看,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沙漠行星并不真实,因为该类行星上缺乏植被,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也就缺乏氧气,并不适于人类生存。除非像沙丘般設定有其他維持氧氣平衡的機制,或者並非完全只有沙漠的表面。.

新!!: 联合国和沙漠行星 · 查看更多 »

波士尼亞戰爭

波士尼亞戰爭(又称波黑战争)是指從南斯拉夫联邦獨立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与多方之間的戰爭,持续时间为1992年3月至1995年之間。.

新!!: 联合国和波士尼亞戰爭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联合国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兰球

波兰球(Polandball),也被称作国家球(countryball),是一种由互聯網用户原创而具有惡搞的成份的網路迷因。波蘭球興起於2009年一個名為Krautchan.net的德国贴图版网站。在這種漫画中,特定的国家或地區會由它們的國旗以球状形式(部份國家,例如:德意志帝國丶以色列等為例外)的卡通角色代表,並採用蹩脚英语互动或對話。作者會以特定國家的傳統形象、国际关系、地區衝突乃至歷史事件作為題材。波蘭球沒有特定的創作者,而且題材及內容廣泛,但大致上这种独树一帜的漫画风格形容仍會一律称作“波兰球”(不管於該漫畫中有没有出现波兰的角色)或者“国家球”。.

新!!: 联合国和波兰球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国家(Baltic states,Balti riigid, Baltimaad,Baltijas valstis,Baltijos valstybės;又稱波羅的海三國)是指地缘政治学概念上的北欧的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因其地理和历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三国经常在众多政府间组织内进行区域层面上的整体合作,故在国际上经常将其一起称呼。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三国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三国同时是区域间合作组织北欧波罗的海八国创始国Nordic-Baltic Eight,(NB8)。.

新!!: 联合国和波罗的海国家 · 查看更多 »

波恩

波恩(Bonn),官方称波恩联邦市(Bundesstadt Bonn),是德國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南部莱茵河畔的一个城市,前西德的首都,位於科隆以南约30公里,科布伦茨以北约60公里,人口約30万,为北威州十大城市之一,至今仍是德國重要的政治中心。 拥有2000年历史的波恩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曾是科隆公国的首都,直至18世纪末。1770年12月16日作曲家贝多芬出生在这座城市。 1949年到1990年波恩是联邦德国(西德)首都,遷移到柏林前仍是政府所在地。当前波恩还驻有6个联邦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在此也仍有办事机构,这使得波恩成为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1996年开始联合国的环境和发展事务组织也驻在这里,2006年11月「UN-Campus」在前政府区正式落成,成为13个联合国驻波恩机构的办公地。除此之外,前政府区目前还设有一些德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总部,例如德国电信和德国邮政,以及德国之声电台和波恩国际会议中心。.

新!!: 联合国和波恩 · 查看更多 »

波札那-朝鮮關係

波札那-朝鲜關係(Botswana–North Korea relations,보츠와나-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관계),是指波札那共和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兩國之間的關係。自從2014年2月兩國中斷外交關係以來,雙方未曾在對方首都設置過領使館。.

新!!: 联合国和波札那-朝鮮關係 · 查看更多 »

泰山職業訓練場

泰山訓練場(泰山職訓中心、泰山職訓)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的所屬訓練場,位於新北市泰山區明志科技大學後方,1968年成立。主要提供職前訓練、訓練研究發展及推廣業務、台德菁英專案計畫、辦理資訊軟體人才、新興重點發展產業科技人才職業訓練業務。.

新!!: 联合国和泰山職業訓練場 · 查看更多 »

泰伯利亚系列 (命令与征服)

本条目介绍的是“泰伯利亚”游戏系列,从属于命令与征服系列,是西木工作室在1995年开始发行的系列游戏。自西木工作室被美商艺电收购,“命令与征服:泰伯利亚”系列被收归其门下继续开发。.

新!!: 联合国和泰伯利亚系列 (命令与征服) · 查看更多 »

泰德·透納

泰德·透納(Ted Turner,),美國新闻人,世界第一個電視新聞頻道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創辦者。於24歲繼承其自殺父親的遺產,并于1970年購買了亞特蘭大的一家電視台,創辦了透納廣播公司。 泰德·透納是1991年的《時代》杂志年度風云人物,并且熱心慈善,為聯合國捐助過大筆款項。於1991年和藝人珍·芳達結婚,而後於2001年離婚。 泰德·透纳是2006年达美环球理解奖获得者。.

新!!: 联合国和泰德·透納 · 查看更多 »

泰国南部三府

泰国南部总共有十三府,其中惹拉府、北大年府和陶公府在馬來語被稱作「Patani」(爪夷文: ڤتاني),為泰國在1909年根據《英暹條約》取得,居民主要為信伊斯蘭教的馬來人,與泰國其他地區較不同,因而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別,並存在分離主義。.

新!!: 联合国和泰国南部三府 · 查看更多 »

泰国皇家军队

泰国皇家军队(กองทัพไทย;RTGS:Kongthap Thai),是泰王國的軍隊。泰国皇家军队效忠于泰国国王和人民,因此素有干政传统,自1932年開始頒布第一部憲法實施君主立憲後,軍方發動超過十八次的軍事政變,並在1992年前籍軍政府長期掌權。近年的主要政變有1991年、2006年和2014年军事政变。.

新!!: 联合国和泰国皇家军队 · 查看更多 »

泰緬孤軍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新!!: 联合国和泰緬孤軍 · 查看更多 »

泰柬边境争端

泰柬边境争端开始于2008年6月,争议焦点在于建于11世纪的柏威夏寺及其周边地区的领土所有权。据柬埔寨驻联合国大使表示,争端开始于约50名泰国士兵进入到距柏威夏寺附近约300米的柬埔寨领土。.

新!!: 联合国和泰柬边境争端 · 查看更多 »

泰愛泰黨

泰愛泰黨(1998年7月14日-2007年5月30日,泰文:ไทยรักไทย)是泰國的政黨之一,在2001年至2006年泰國軍事政變前為該國的執政黨,其黨魁為創立人兼前任總理塔克辛,該黨在2001年及2005年的大選中勝出。此外,泰愛泰黨的政治理念走平民主義的路線,沒有固定意識形態,但偏向右派。 這個政黨於1998年7月14日由電信大亨他信及另外22人正式註冊成立,是由多個政黨合併而成,同時也有不少新政客加入。 2001年大選,泰愛泰黨贏得500個議會席位中的248席,成為執政黨,他信也順理成章成為總理。 2005年大選,泰愛泰黨贏得500個議會席位中的375席,取得壓倒性勝利,他信成為首位完成4年任期,且成功連任的總理。 2006年,塔克辛在赴美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被军事政变推翻,結束五年半執政。 2007年5月30日,泰国宪法法庭宣判泰爱泰党在大选中舞弊罪名成立,勒令其解散。部分黨員在泰愛泰黨解散之後加入其他小黨如人民力量黨角逐新的國會大選,並取得勝利。.

新!!: 联合国和泰愛泰黨 · 查看更多 »

法学家

法学家是研究法学的人。这些人可能是大学教授、法官、律师,也可能从事其它职业。在历史上,相当多的法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或者历史学家。.

新!!: 联合国和法学家 · 查看更多 »

法希姆·本·苏尔坦·卡西米

法希姆·本·苏尔坦·卡西米(Fahim bin Sultan Al Qasimi,فاهم بن سلطان القاسمي,),是一名阿联酋律师、外交官、商人。1993年至1996年期间,他担任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法希姆·本·苏尔坦·卡西米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联合国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為一句表示任何人不論其身分地位為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會因為其身分地位而獲有差別待遇的諺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概念不論在東方或西方都於相當早的時期便已萌芽。目前已知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公元前552年的波斯人歐塔涅斯(Otanes),其表示:「人民統治的優點,首先在於它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公元前430年時,在一場雅典人紀念死去的戰爭英雄的集會上,伯里克利亦曾謂:...當私人糾紛產生時,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中國,根據《禮記‧曲礼上》之記載,過去曾有「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概念,故在此時期,法律的適用會依據該人的身分地位而有所不同。然而到了戰國以後,便開始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概念。漢朝時,於《史記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中記載:「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都展現了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概念。.

新!!: 联合国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 查看更多 »

法律與公正

法律與公正(波蘭語:,缩写为PiS)是波蘭右翼保守主義政黨。目前是波蘭第一大黨。 法律與公正黨在2001年由萊赫·卡欽斯基與雅羅斯瓦夫·卡辛斯基兄弟成立。該黨結合部分原右翼團結工聯選舉行動(Solidarity Electoral Action)成員與基督教民主主義的中間協議(Porozumienie Centrum, PC)。 該黨贏得2005年波蘭議會選舉,萊赫·卡欽斯基在2005年波蘭總統選舉中當選波蘭總統。其攣生長兄雅羅斯瓦夫·卡辛斯基后任波蘭總理。2007年波蘭議會選舉,該黨敗給公民綱領黨。2010年波蘭空軍圖-154墜機事件,該黨多位領袖喪生於該次災難、包括總統萊赫·卡欽斯基。 卡辛斯基兄弟反貪腐、保守主義、法治的觀點主導該黨黨綱。 該黨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但採取干預主義,並採取傾向天主教會的社會保守主義立場。 該黨是歐洲懷疑主義政黨,目前屬於疑歐派的歐洲保守改革聯盟。.

新!!: 联合国和法律與公正 · 查看更多 »

法國同性婚姻

在法國,同性婚姻是合法的。2012年11月17日,法國總理讓-馬克·埃羅向法國國民議會提出允許同性伴侶擁有正式結婚和共同領養兒童權利的《344法案》,而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則公開表示支持在競選期間推動法案的正式通過。2013年2月12日時國民議會以329票支持、229票反對的比例批准該項法案,2013年4月12日時法國參議院以171票支持、165票反對同樣批准該項法案,隨後在由國民大會於2013年4月23日以331張支持票對上225張反對票而批准修訂過的法案。然而反對派則主張法國憲法委員會應該介入,並且希望藉此延遲法國總統頒布法案的流程。 2013年5月17日,法國憲法委員會17日認定同性婚姻與領養法案合憲,否決右派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的主張。2013年5月18日,法國總統法蘭索瓦·歐蘭德簽署法案完成立法,法国成為全球第14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同時也是第九個同性婚姻合法的歐洲國家。 根據2011年和2012年的民意調查表示,58%至63%的法國民眾支持某種形式的同性婚姻,但反對領養子女。.

新!!: 联合国和法國同性婚姻 · 查看更多 »

法國外籍兵團第1外籍騎兵團

1外籍騎兵團(法文:1er régiment étranger de cavalerie)為法國外籍兵團的一員,駐紮於法國沃克呂茲省奧蘭治,目前隸屬於法國第6輕裝甲旅。.

新!!: 联合国和法國外籍兵團第1外籍騎兵團 · 查看更多 »

法國駐外機構列表

法國駐外機構列表列出法蘭西共和國派駐全球各地的駐外機構,法國擁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外交網絡,僅次於美國。最早開始派駐海外代表的是弗朗索瓦一世,他在1522年派了一個代表團前往瑞士。儘管法國去殖民化後的國際地位有所下滑,但仍然具有世界性的實質影響力。 在2014年,法國駐外機構包括163座大使館,92座總領事館或領事館,135座代表處和500座名譽領事館。.

新!!: 联合国和法國駐外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國海軍

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為法國軍事中的海軍力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軍之一,也是現今為數不多的藍水海军。現在的法國海軍擁有多種現代化軍艦、艦載飛彈和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聯合國的海上維和行動裡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在海外基地駐有兵力。海軍總司令部設於巴黎,大西洋艦隊基地設於布雷斯特,地中海艦隊基地設於土伦。到2007年,現役兵約有42,866人、其他文職人員約10,300人。.

新!!: 联合国和法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联合国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历史年表

法國歷史年表.

新!!: 联合国和法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国徽

法國沒有法定的國徽,但常用的徽號在1912年被採用於外交場合,並在1953年被用於呈交聯合國。圖案包括了一面兩頭飾以獅子和鷹頭、中間書法國國名縮寫「RF」的盾,後為象徵權威的束棒、和平的橄欖和堅忍的橡樹枝條。另外中央政府和各省政府使用的徽號以法國國旗、玛丽安娜和自由、平等、博愛為主題的徽號(1999年啟用)。.

新!!: 联合国和法国国徽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联合国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

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簡稱),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語作為第一語言、或受法國文化顯著影響的國家地區所共同組成的國際組織,創立於1970年,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截至2018年初,有58个成员国或地区、26个观察员国或地区,共84个国家和政府成员,超过联合国成员数的三分之一,覆盖了五大洲超过9亿人口。大部分成员或观察员曾为法国殖民地或历史上被法国占领过。该组织首任秘書長为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2015年,曾任第27任加拿大總督的米歇尔·让出任该组织第三任也是现任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 · 查看更多 »

法輪功在香港

法輪功於1996年在香港註冊為「香港法輪大法協會」,學員一直活躍。雖然法輪功於1999年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締,香港的法輪功學員及註冊團體依然受香港法律所保障。 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1年公開發表對法輪功的負面評論,惟時任政務司司長、後來擔任行政長官的曾蔭權則指出此僅為前者的個人意見。此外,香港前樞機主教陳日君、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馮智活牧師等一些泛民主派政治領袖則公開支持法輪功。 2012年,被指具有中國共產黨政法委背景的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在香港公開鼓吹反對法輪功,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則被質疑與該組織有關係,法輪功方面呼籲梁振英勿配合中共打壓。路透社2014年七一大遊行前夕發表〈香港的靈魂爭奪戰〉特稿指出北京當局近年將影響力伸進港府、媒體及宗教等層面,引爆了香港民怨;分析指出,法輪功學員遭遇香港青年關愛協會鬧場、打人,這類親北京團體是共產黨當局加強箝制香港的一環。香港及北京可靠消息人士指出,與共黨或北京政府有關的個人及組織,在香港的公民及政治生活層面,正在扮演更大角色,影響力已滲透香港的大街小巷、公司企業、媒體、宗教教堂及香港政府機關。 聯合國2013年3月發佈人權報告,關注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惡化,以及香港法輪功學員的活動經常受阻,人權理事會對此表示遺憾,促請港府在訂定和執行政策時,必須確保符合人權公約中對公民享有宗教和表達自由的規定。.

新!!: 联合国和法輪功在香港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

法輪功又名法輪大法、法輪佛法,是由李洪志于1992年5月在中国吉林省首次公開传出的氣功修煉法Penny, Benjamin, "The Falun Gong, Buddhism and 'Buddhist qigong'", Asian Studies Review (March 2005) Vol 29, pp.35-46.

新!!: 联合国和法轮功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由李洪志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法轮功,在中国大陆之外首次传授是在1995年,李洪志受到中国驻法大使邀请,在巴黎举办了一次气功报告会David Ownby, Falun Gong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20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之后几年,李洪志曾在欧美、亚洲和大洋洲讲授法轮功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缔法轮功之后,大陆有组织的法轮功活动近乎绝迹,而主要转移到海外。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联合国和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斯·杜德

法蘭西斯‧湯森‧杜德(Francis Townsend Dodd,)是美國陸軍准將,由於韓戰期間擔任聯合國軍巨濟島戰俘集中營指揮官時,在一次戰俘暴動中遭朝鮮人民軍戰俘綁架為人質(参见巨济岛事件)而聲名大噪。這次事件在美國陸軍被迫作出使其難堪的聲明,以確保杜德平安獲釋之後,以朝方宣傳戰的大獲全勝告一段落。杜德和其他涉及此次事件的軍官,最終都因名譽受到重創而被迫結束軍人生涯。.

新!!: 联合国和法蘭西斯·杜德 · 查看更多 »

法藍瓷

法藍瓷(Franz)是臺灣的高級瓷器公司,為國際上知名的臺灣品牌之一。2001年創立「法藍瓷」品牌,在臺灣及中國大陸有生產工廠。其瓷器有著融合中西方文化以及結合浮雕的獨特性,一舉打破由歐洲名窯獨領世界瓷器的上百年的慣例。.

新!!: 联合国和法藍瓷 · 查看更多 »

法比奧·貝拉爾迪

法比奧·貝拉爾迪(Fabio Berardi;),是一名聖馬利諾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法比奧·貝拉爾迪 · 查看更多 »

法拉盛

法拉盛(Flushing)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一個地區。虽然大部分区域是居民区,以缅街北部为中心的法拉盛下城则是个大型商贸和零售区域,是纽约城第四大中心商务区.

新!!: 联合国和法拉盛 · 查看更多 »

泛亞鐵路

泛亞鐵路(Trans-Asian Railway, TAR)是由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SCAP)策劃,打造歐亞大陸鐵路運輸網絡的建築計畫。.

新!!: 联合国和泛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泛非化學網路

泛非化學網路(Pan Africa Chemistry Network,縮寫為PACN),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與農業科技企業瑞士先正达(Syngenta)在2007年創立的化學研究組織。.

新!!: 联合国和泛非化學網路 · 查看更多 »

洪山区

洪山区是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之一(另外六个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位于长江之畔,东湖之滨。全区土地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87万(含流动人口),山水资源和人才资源都极为丰富。管辖区内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16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两院"院士44人,区内有武汉著名的科技一条街,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在东湖开发区落户。 洪山古名东山,唐贞观四年(630年)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弥寺。南宋端平年间(1234一1236年),荆湖制置使孟珙为防范金兵南侵,上奏理宗皇帝颁发带金,下诏将随州大洪山幽济禅寺迁此,改东山为洪山,改弥陀寺为崇宁万寿禅寺。到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改为宝通禅寺,一直沿袭至今。 1986年以前,洪山区是武汉市的郊区,区域经济以农业为主。1986年以后是武汉市以城带郊的中心城区。全区自西向东呈半圆形,东抵鄂州市,南与江夏区接壤,西与武昌、青山两区相邻,北与黄陂区、新洲区隔江相望,是武汉的东大门。全区版图面积5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2.6万,常住人口超过100万,辖8个街道6个乡镇。 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20.95%;全口径财政收入26.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7.19亿,分别增长 26.2%和2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和10.19%。.

新!!: 联合国和洪山区 · 查看更多 »

洪森

洪森(;),亦称雲升或韓森,是柬埔寨政治人物,柬埔寨首相兼柬埔寨人民黨領袖。.

新!!: 联合国和洪森 · 查看更多 »

洪思翊

洪思翊(諺文:홍사익,)大韓帝國的軍人和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出身的日本陸軍軍人。最終階級为陸軍中将。他是与朝鲜皇族的李垠并为日军中将的高级将领。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作为战犯在菲律宾被判处死刑。本贯南陽洪氏。.

新!!: 联合国和洪思翊 · 查看更多 »

洪智坤

洪智坤(),臺灣政治人物,臺中人,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曾任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陳菊辦公室主任、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副會長、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臺北市政府廉政透明委員會委員。.

新!!: 联合国和洪智坤 · 查看更多 »

洲際彈道飛彈

洲際彈道飛彈(intercontinental ballistic missile,縮寫为 ICBM)是一種超远程彈道飛彈,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設計用途為投遞一枚或多枚的核彈頭。該種導彈的威力強大,常被設想成導致世界末日的核戰爭中使用的武器。洲際彈道飛彈具有比中程彈道飛彈、短程彈道飛彈和新命名的戰區彈道飛彈更長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來區分飛彈種類總是帶有主觀性和一定的隨意性,所以目前並沒有普遍接受的定義嚴格地區分上述各種類型的導彈,所有定義都只在一定的學術群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 世界上試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是蘇聯的Р-7(蘇軍的暱稱是Семёрка,意為「老七」),北約代號SS-6「警棍」。這枚導彈於1957年5月15日從位於加盟共和國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試射成功,飛行了6000公里。 目前擁有可立即投入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包括潛射導彈)的國家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朝鮮。在2002年,美國和俄羅斯達成《戰略武器限制談判》(SALT),將各自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削減至不多於2200枚。 至於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擁有中程彈道飛彈,而且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 普遍相信朝鮮正在研發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4彈道飛彈,該國在1998年和2006年進行的兩次飛彈試射未取得明顯的成功,但是2017年的試射已經達到洲際飛彈的理論水準,火星15彈道飛彈更達到了大國標準,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才能建造,同時還要能運作這樣的飛彈。.

新!!: 联合国和洲際彈道飛彈 · 查看更多 »

洄游

洄游是不少品種的鱼类在其生命周期中相对于其原有栖息场所定期的大规模迁徙现象,從每日到每年、甚或更長的周期,從數公尺到上千公里的距離。魚類一般都會因為寻食或繁殖等原因而洄游,儘管還有個別例子的洄游原因仍然未知。.

新!!: 联合国和洄游 · 查看更多 »

洛伦佐·萨姆朗

洛伦佐·萨姆朗,(Lorenzo Sumulong) 前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他对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1960年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问题导致赫鲁晓夫脱下他的鞋子(实际是事先准备好的另一只鞋子)并且用它敲击桌子。萨姆朗的问题影射了前苏联虚伪地反对那时西方的帝国主义而同时自己却在东欧建立一些傀儡政权。赫鲁晓夫对此的回应是称呼他为“笨蛋、小丑、帝国主义的跟屁虫”。 萨姆朗生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他在菲律宾大学完成了法律专业的学习并且在1929年的司法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1946年7月4日,菲律宾独立。在那年的菲律宾议会选举中,他被选为议员。成功证明他是一个出色的立法者之后,在1949年他被选为参议员。后来他又3次被选为共和国参议员:1955年,1961年,和1969年。 在他漫长的参议员生涯之中,他被熟知为参议院蓝丝带委员会(英语:Senate Blue Ribbon committee)的主席,这个委员会主要调查全国性的争议事件,比如Tambobong-Buenavista 财产交易以及 Harry Stonehill 丑闻。 作为参议员国际关系委员会的主席,他1960年率领一个菲律宾代表团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进行了那场著名的“辩论”。 萨姆朗是立法院的成员,他参与起草了1987年的菲律宾宪法。他死于1997年10月21日,享年92岁。 Category:菲律賓政治人物 S Category:菲律賓律師 Category: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洛伦佐·萨姆朗 · 查看更多 »

洛克菲勒庄园

洛克菲勒庄园的主楼英文名为Kykuit,是一个坐落在美国纽约州威切斯特区占地超过400英亩的庄园。由著名的石油大亨、慈善家和显赫的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兴建。约翰·D·洛克菲勒和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一起监督兴建的整个庄园,并且家族三代人一起丰富了其中的艺术收藏品。现在庄园内的大量的近现代和中国艺术品则主要是由第三代的当时美国副总统尼尔森·A·洛克菲勒收藏。在其家族捐赠该庄园给国家托管之前,这个有40间房间的庄园曾经是四代人的居所。 「Kykuit」是一个荷兰词语,其荷兰语含义是“远眺”。因其坐落在纽约上州的一座名为Pocantico的小山丘上,这个山丘是附近的最高点,可以俯瞰哈德逊河并远眺纽约市的天际线(但近年由于树木的繁茂生长已经无法看到纽约市)。其位置临近因小说闻名的断头谷,在纽约市以北1小时车程。 这个浩大的庄园坐落在纽约市以北,原本占地并且以该山区的名字命名为「Pocantico」。其最大面积曾达到3500英亩。不仅包括75栋建筑、70条私人公路、雕塑花园、地下艺术馆、小孩们专用的游乐场Play House、一个9洞高尔夫球场、农场,还包括大面积野生森林公园和数个湖泊,以及一个洛克菲勒送给妻子的人工天鹅湖。在其家族捐赠给美国政府后(家族后代仍然享有大量设施的使用权),这个庄园被划分为了多个归属不同保护组织的多个独立场所,有住宅保护区、国家公园、非营利农场、地下艺术馆。再加上其私人卫队、园丁、车队、佣人群,俨然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国家,曾经流传着一个说法“如果上帝有那么多钱的话,上帝也会建造这样的住所。”.

新!!: 联合国和洛克菲勒庄园 · 查看更多 »

洛克比空難

洛克比空難()发生于1988年12月21日。当日,泛美航空103號班機()正在执行法兰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上的飞行任务。该飞机成為了恐怖襲擊的目標,飛機在执行跨大西洋段(伦敦-纽约)的飞行中,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70人(机上乘客243人、机组人员16人,共259人;地面11人)遇难,其中一名乘务员被發現時尚有氣息。 由苏格兰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联合进行了3年的调查之后,当局于1991年11月对两位利比亚侨民发出了逮捕令。1999年,在拖延谈判和联合国制裁之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向移交了这两人受审。2001年,利比亚情报官员因与此次炸弹袭击有关联而被法院判决终身监禁。2009年8月,他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出于人道原因,苏格兰政府将他释放。他于2012年5月去世,是此次袭击事件中唯一一个受审定罪的人。 2003年,卡扎菲承认了对炸弹袭击负有责任并向遇难者家属提供了赔偿,但他仍坚持他从未下令执行此次袭击。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一位前政府官员声称利比亚领导人曾亲自下令执行此次炸弹袭击,但这种说法后来被否认了。 这次炸彈襲擊被視為一次對美國的象徵性襲擊,是九一一襲擊事件發生前最嚴重的恐怖活動之一 。此次事件亦重挫泛美航空的營運,該公司在空難發生的三年之後宣告破產。.

新!!: 联合国和洛克比空難 · 查看更多 »

洛克斐勒家族

洛克斐勒家族(Rockefeller family)是一個美國的工業、政治、石油業和銀行業的家庭。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和他的弟弟主要是透過標準石油公司而在20世紀初成為了全球最富有的家庭。這個家庭因為長期控制大通曼哈頓銀行和涉足政治、軍事、能源、教育、科學、醫藥、生育、農業、食品、戲劇、文學、音樂等重大行業而聞名於世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ird World Intervention: Mines, Money, and U.S. Policy in the Congo Crisis, David N. Gibb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p.113),他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家族之一。.

新!!: 联合国和洛克斐勒家族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联合国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洛桑協議

洛桑協議(或稱「兩會協議」)為1981年3月23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薩瑪蘭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的「國際奧會與中華台北奧會協議書」(Agreement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Lausanne and the 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Taipei)。協議以英文簽署,內容確認了中華奧會的名稱、會旗、會徽,使中華奧會得以和其它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擁有相等權利,參與各項國際運動組織。中華民國在之後陸續運用類似模式參與許多和奧會無關的國際組織或會議,這種參與方式也被媒體甚至臺灣官方稱為「奧會模式」。.

新!!: 联合国和洛桑協議 · 查看更多 »

洛朗·巴博

洛朗·巴博(加諾瓦貝得語:Gbagbo;法语:Laurent Gbagbo,), FPI website.

新!!: 联合国和洛朗·巴博 · 查看更多 »

消逝的光芒

是波兰电子游戏开发商开发,华纳兄弟互动娱乐在Microsoft Windows、Linux、PlayStation 4、Xbox One发行的恐怖游戏。游戏原定2014年发行,但最终推迟到2015年。 《消逝的光芒》在发行后获得较好评价,称赞集中在战斗、图形、多人合作、导航、以及昼夜系统,但游戏故事、难度和技术问题招致批评。游戏是2015年1月最畅销作品,并打破生存恐怖游戏知识产权的首月销量。.

新!!: 联合国和消逝的光芒 · 查看更多 »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于1993年12月20日作为联合国大会第48/104号决议,在未经投票的情况下获得采纳。《宣言》包括了联合国对“迫切需要使人人享有平等、安全、自由、人格完整和尊严的权利和原则普遍适用于妇女”这一状况的认识。这项决议经常被看做是对《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的补充与强调。它复述并强调了那些于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原则与标准,其第一、二条则提供了迄今为止被最为广泛应用的对于“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的定义。此宣言的发表导致了1999年联合国大会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代表的推动下将12月25日定为“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日”。.

新!!: 联合国和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 · 查看更多 »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英語: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是一項有關婦女權利的國際公約,全文共30條。聯合國在1979年12月18日的大會依第34/180號決議,通過該有關議案並開放 給各國簽字、批准和加入生效,而依第二十七條第1項規定於1981年9月起生效。該公約確立規則,保障婦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醫療服務、商業活動和家庭關係等各方面的權利。 這公約第1條,即對「對婦女的歧視」訂下一個通用的定義:「基於性別而作的任何區別、排斥或限制,其影響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礙或否認婦女不論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認識、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權和基本自由。」 該公約已有188個成員國。公約的成員國須承諾履行一系列的措施,中止一切形式對婦女的歧視,包括:.

新!!: 联合国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 查看更多 »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CERD)是一項联合国公约。作为第三代人权文件,公约要求其缔约国消除种族歧视和促进所有种族间的谅解。該公約也要求各国以法律禁止仇恨言论,并以刑事手段惩治种族主义组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第14条.

新!!: 联合国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 查看更多 »

深圳大学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录在深圳大学学习过的知名人物。列表将人物粗分为数大类,并遵循各类人物不重叠的原则进行编辑。.

新!!: 联合国和深圳大学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深圳外國語學校

深圳外国语学校(Shenzhe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简称市外、深外或SFLS),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设有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的公办学校,创办于1990年,以英语、小语种教学及保送生通道为特色。其下设有燕南初中部、盐田高中部、东海附属小学、龙岗初中部以及国际部。深圳外国语学校与同市的深圳中学、深圳实验学校并称深圳中学教育的“三面红旗”。深圳外国语学校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十九。 深圳外国语学校是市教育局直属重点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校、广东省文明单位,是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理事学校,国家教育部确立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首批13所可保送20%高中毕业生上重点大学的外国语学校之一,其初中部是全市被深圳市教育局许可进行自主招生选拔的四间初中之一。.

新!!: 联合国和深圳外國語學校 · 查看更多 »

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或稱溫室效應氣體,是指大气中促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自然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其他還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又稱笑氣,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縱使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碳循環中拿走,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仍然導致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由280ppm上升至400ppm。.

新!!: 联合国和温室气体 · 查看更多 »

温室效应

溫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氣層因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溫的效应。由於溫室效应,行星表面溫度會比沒有大氣層時的溫度要高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is given in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What is the Greenhouse Effect?", I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hapter 1, page 115: "To balance the absorbed incoming energy, the Earth must, on average, radiate the same amount of energy back to space.

新!!: 联合国和温室效应 · 查看更多 »

港獨派

港獨派(Hong Kong independence groups),指主張香港獨立的政治派系。本土派衍生出來的政治派別,他們伴隨着不少意識形態上的共通點。他們強調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的情感以及香港核心價值,拒絕大中華主義思想並且不認為自己屬於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港獨派透過凝聚香港人的力量進行社會運動,反抗中国共产党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權統治,最終目標謀求把香港完全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脫離出去,因此受到中共及港共政權強力的政治打壓。.

新!!: 联合国和港獨派 · 查看更多 »

港鐵公司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企業標誌為MTR;,)於1975年9月26日創立,當時名為地下鐵路公司(Mass Transit Railway Corporation),於2000年宣佈私有化,同年4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更名為地鐵有限公司(MTR Corporation Limited)。2007年兩鐵合併,同年12月2日起透過服務經營權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網絡及業務而改為現時名稱。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及國際金融中心二期若干樓層(包括45樓董事局主席辦公室),主要業務是在香港經營綜合鐵路網絡——港鐵,當中包括由其建造及擁有的系統及服務經營權下的九廣鐵路公司系統。.

新!!: 联合国和港鐵公司 · 查看更多 »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亦稱為清川戰役或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戰役西线東线是長津湖戰役。(Battle of the Ch'ongch'on River),是韓戰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在中國對聯合國部隊的第一次戰役取得勝利之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實施聖誕節回家攻勢,結束朝鮮的衝突。預計這一反應,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計劃對推進的聯合國部隊進行一系列的反擊,稱為“第二次戰役”。從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第13兵團及其下轄的幾個軍級單位在沿清川江河谷里的一系列突襲戰鬥中打敗了美國第八軍團,迫使聯合國軍撤離三八線以北地區。.

新!!: 联合国和清川江戰役 · 查看更多 »

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京都议定书下面唯一一个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弹性机制。京都议定书对附件1国家(均为发达国家)有具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规定,其中不少国家一来不愿降低生活水平以降低能耗,二来节能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准继续挖潜难度较大,因此达到规定目标有困难,清洁发展机制允许这些发达国家通过帮助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有利于减排或者吸收大气温室气体的项目,作为本国达到减排指标的一部分。.

新!!: 联合国和清洁发展机制 · 查看更多 »

湯加語

湯加語(當地名稱:lea fakatonga)是一種南島語系語言,主要用於湯加王國,基本語序為VSO。.

新!!: 联合国和湯加語 · 查看更多 »

源泰邦

源泰邦(สหรัฐไทยเดิม)是泰国的前行政区,其范围包括后泰国政府吞并的英屬緬甸掸邦东部部分地区。泰国国旗于1941年6月5日在景栋被升起,标志着景栋正式成为泰国新领土的首府。 通过这种吞并,与轴心国合作的泰国向北扩展到北緯22度線与中国接壤。景棟是该行政区的首府。 战争结束时,泰国仍然与日本结盟,但美国提出了解决办法。1946年,泰国同意交还在日本帮助下掠夺的领土以换取联合国的承认,因此,所有针对暹罗的战时索赔都被取消,该国还获得了大量的美国援助。然后,掸邦东部的泰国占领区恢复了战前地位,成为缅甸的一部分。.

新!!: 联合国和源泰邦 · 查看更多 »

溫丁

溫丁(ဝင်းတင်;;英文:Win Tin,1929年或1930年3月12日-2014年4月21日),是緬甸的政治家、作家、诗人、记者。溫丁因參與緬甸最大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並擔任要職,1989年被捕入獄,遭監禁長達19年。根据缅甸政府的说法,昂山素季从1988年开始进行的公民不服从运动是得到了溫的建议。.

新!!: 联合国和溫丁 · 查看更多 »

溫源寧

温源宁()广东陆丰人。中华民国英文学家、翻译家、外交官、政治人物。蔡登山,以英文寫作的溫源寧教授(另眼看作家系列之十九),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09年3月號,第4-9页.

新!!: 联合国和溫源寧 · 查看更多 »

漢字簡化爭論

漢字簡化爭論是一個討論漢字正式字體議題。批評者認為,心理學研究表示,筆劃數效應僅對啟蒙時期有影響,對高頻字或閱讀技能較高者而言,多是以組塊為單位識別,筆劃數效應並不明顯,反而是組合性更有影響,簡化字自成一體,難以由常用部件組合,反而不利學習。由於两岸三地的使用習慣、文化認同、意識形態不同,至今簡繁雙方仍爭執不休。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如日本、越南、韩国則較少關注這一爭論。 這裡所謂的「漢字簡化」,主要針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的簡化字,臺灣、香港與澳門地区並不採用,更有激烈批評簡化字者。簡化字推行當時也曾招致多方批評,於「大鳴大放」時更有激烈辯論,批評者旋即被「反右運動」清算,從此只有一面倒的喝采聲。本條目中的“繁體字”是中國大陸對傳統漢字字體的稱呼,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較常使用此名稱,中华民国官方稱之為“正體字”。國民政府所推行的「漢字簡化」與中共所施行的「漢字拉丁化」政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現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屬於毛澤東時代下,為響應蘇聯語言國際化而推動漢字拉丁化的过渡性政治產物。然而198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求国家语委“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正式宣告拉丁化道路的放弃,简化字作为中国的官方书写系统一直使用至今。 按中國官方的分類,簡化字為規範漢字,正體字為非規範漢字,非特殊場合如書法、藝術、古籍、教育、研究外,不可使用於普通印刷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部分海外華人地區也採用簡化字。日本和韩国的漢字簡化方案,沒有比中國的簡化字規模還大。.

新!!: 联合国和漢字簡化爭論 · 查看更多 »

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Sinosphere)有時稱為東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中華文化圈,是指歷史上受中國及中華文化(或漢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共同使用漢字、文言文作為書面語之文化圈。日-zh-hans:朝;zh-hant:韓-越大多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語言交流媒介,故漢字文化圈範圍大於漢語圈(Sinophone)。 涵蓋國家包括中國以及歷史上曾受中國皇帝冊封或曾向中國王朝朝貢之周邊國家或民族。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農耕民族,存在冊封體制,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中華法系,並發展出相似之文化和價值觀,但與中國保持著相對政治獨立。漢字文化圈所覆蓋地域與現代劃分之東洋地區很大程度重合,包括了中國大陸、澳門、香港、臺灣等漢語地區,古代的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族)、日本列島(大和族)、琉球群島(琉球族)等。日本歷史學者西嶋定生提出之「東亜(東洋)世界論(冊封體制論)」,形成了歷史學上之「文化圈」概念模型。 漢字誕生地中國以及周邊的越南、朝鮮半島、日本、蒙古等地,歷史上完全使用漢字或與本國固有文字混合使用,古代官方及知識分子多使用文言文(日本、越南和--稱為“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但漢字文化圈並不使用漢語雅言作為口頭媒體。另外,有些遊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雖然位於漢字文化圈地區內,但不使用漢字。在現代-zh-hans:朝鲜;zh-hant:韓-語、越南語和日本語中,六成以上詞彙都是由古漢語派生出之漢字詞所組成。另外日本假名和越南喃字皆是從漢字衍生之文字,朝鮮半島諺文雖為自創文字但亦能跟日文假名一樣和漢字一同混合使用。東洋世界各國歷史上都曾經使用過漢字。聯合國成立後,中文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

新!!: 联合国和漢字文化圈 · 查看更多 »

漢羅台文

漢羅台文,簡稱漢羅(閩南語:),亦稱漢羅混寫,為相對於「全漢」與「全羅」的一種折衷的台語書面文模式。漢羅混合使用了漢字和拉丁化拼音兩種文字系統來表記台灣閩南語的書面與口語,目前仍然是台語的主流書寫模式之一。相較「全漢」使用訓讀字,漢羅在閩南特有詞的表記上有其精準且明瞭的優勢;而相較「全羅」,漢羅則保留了基本的漢字根基。然而,在母語教育缺乏以及書寫的美觀等問題存在之下,除了這方面的學者及自學母語者之外,多數閩南裔台灣人或閩南人並不通曉這套文書系統。此外,究竟哪些詞採用漢字、哪些詞採用羅馬字,常因人而异。.

新!!: 联合国和漢羅台文 · 查看更多 »

漢賊不兩立

在中華民國中,漢賊不兩立是在蔣中正總統時期,對於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與政治意識型態一種非正式表述,概括了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起源於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蔣中正總統在國際社會上堅持中華民國代表唯一正統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叛亂團體。.

新!!: 联合国和漢賊不兩立 · 查看更多 »

漢江南岸防禦戰

漢江南岸防禦戰,聯合國方面稱之為霹靂行動(英語:Operation Thunderbolt),是韓戰中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隊所發起的一場攻勢。 這場攻勢是美國第八軍團新任指揮官馬修·李奇威上將所領導的第一場攻勢,於第三次漢城戰役結束後三週展開。.

新!!: 联合国和漢江南岸防禦戰 · 查看更多 »

潜在超级大国

潜在超级大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用来描述那些非常具有在近世未来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主权国家。 美蘇冷战结束後,国际系统的格局常常被称作「一超多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國際事务中发挥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影响力量。美国在军事、经济等多面向发挥了全面性的影响力。潜在超级大国之中只有部分强国能与美国稍作抗衡,比如欧洲联盟、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但綜合而言,仍有明顯不如。由此可見,美国是超級大國,甚至更可能是特级大国──垄断了国际中大部分財力、权力的国家等級組織。但美國在2017年總統唐納·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為口號,逐漸降低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軍事、權力正逐漸式微,未來恐失去超級大國的地位。.

新!!: 联合国和潜在超级大国 · 查看更多 »

潘基文

潘基文(반기문,),前大韓民國外交通商部長、政治家,第8任聯合國秘書長,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道德委員會主席,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今韩国忠清北道。在忠州上高中的时候,他曾参加美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外国学生访美计划(VISITA)”的选拔,后与其他三名韩国学生代表出访美国各地,并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接见。此次经历使他立志成为一名外交官,后考入首尔大学外交系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后,潘基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韩国外交部。他先后在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三届韩国政府中担任外交要职,受到韩国朝野器重,显示出超人的“政治均衡感”。 2006年10月13日,潘基文在第61届联合国大会上当选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他是首位来自东亚,也是第二位来自于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首位是缅甸的吳丹)。2007年1月1日, 潘基文接替科菲·安南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2011年6月21日,潘基文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连任,任期至2016年12月31日。 2013年,潘基文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32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是当年排名最高的韩国人。2016年,因对《巴黎协议》的特殊贡献,潘基文被《外交政策》提名为“FT 100全球知识分子”之一。.

新!!: 联合国和潘基文 · 查看更多 »

潘光 (学者)

潘光()是一位中国学者。 潘光在上海出生,在海南省长大,后來入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取得政治学学士學位。后來又取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學位。目前他擔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和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国际关系和历史,其中包括犹太以色列研究、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危机和反恐怖主义研究。2005年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任命他为国际文明对话联盟高级委员会成员。.

新!!: 联合国和潘光 (学者) · 查看更多 »

潛龍諜影崛起 再復仇

是一部《潛龍諜影》系列的外传性质作品,它是一款由小島製作室和白金工作室共同開發的高速斬擊動作遊戲。其中由小島製作室負責劇情和設定部份,白金負責系統部份。開發初期由小島製作主導,遊戲名稱原定為「潛龍諜影 崛起」(Metal Gear Solid: Rising),在開發團隊換手為白金工作室、小島製作室轉為共同工作後,更名為「潛龍諜影崛起 再復仇」(Metal Gear Rising: Revengeance)。.

新!!: 联合国和潛龍諜影崛起 再復仇 · 查看更多 »

潛龍諜影V 原爆點

是2014年發售,由小島製作開發的潛龍諜影系列遊戲。由小島製作研發的遊戲引擎「狐引擎」(FOX Engine)打造。故事的時間點設定在《潛龍諜影 和平先驅》之後。 這部本傳作品被公佈為2個不同的項目,一個是在潛龍諜影25週年紀念會上公佈,名為《原爆點》,另一個則是由Moby Dick Studio開發的《幻痛》(ファントムペイン,Phantom Pain)。至2013年3月官方網站正式上線,名稱才確定為《潛龍諜影V 幻痛》。2013年11月11日,科樂美數位娛樂宣布《潛龍諜影V 原爆點》獨立於2014年春季發行。2014年德國Gamescom展,小島秀夫宣佈原爆點在同年會藉由Steam登上電腦平台。.

新!!: 联合国和潛龍諜影V 原爆點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原住民

澳大利亞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是澳洲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總稱,是歐洲人殖民之前居住在澳洲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的族群的後代。 澳洲大陸最早的居民和現代澳洲原住民之間的關係在學術上尚無定論。在澳洲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遺存是40,000年前的“蒙哥人”(Mungo Man),但根據线粒体DNA比較,蒙哥人與現在以及古代的澳洲原住民都沒有親屬關係。而人類到達澳洲的時間本身在學術上也沒有定論,其中最早的估計認爲可能是125,000年前。,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2004.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亚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外交

澳大利亚作为顶尖的交易大国,和人权主义慷慨的投资者,它的外交关系受到其地位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受到对多边和区域化得承诺指导,以及和其同盟国的强有力的双边关系。关键的领域括:免费交易、领土划分、难民、和亚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及在亚太平洋地区的稳定。澳大利亚在联合国和联邦中都十分活跃。鉴于它开始支持重要的地区和全球计划的历史,澳大利亚被人们称作是出类拔萃的地区中等强国。 根据SIPRI提供的数据,2005年至2009年间与2010年至2014年间,澳大利亚对主要武器的出口增加了百分之65,成为了世界上第六大进口国。 澳大利亚已经和新西兰成为了盟友,通过他们可以追溯到1900年初长期的ANZAC纽带;还有从冷战时期起,与美国也结下了很深刻的盟友关系。然而,随着澳大利亚和中国迅速发展的贸易关系,澳大利亚一直在犹豫是否要把贸易重心转换到亚洲地区。此外,大量的难民也成为主要的争议,不断涌进澳大利亚。.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亚外交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国防军

澳洲國防軍(英文:Australian Defence Force,縮寫ADF)負責澳洲國防的軍事組織,包括澳洲陸軍,澳洲皇家海軍和澳洲皇家空軍,總共有80,561名官兵在役(包括55,068名常規軍和25,493名預備役士兵),其中澳洲皇家海軍為現今太平洋地區整體實力最為強大的一隻海軍力量,配備紐澳軍團級巡防艦和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柴電潛艇柯林斯級潛艇。皇家海軍於1940年代曾配備有墨爾本號航空母艦,該艦於1980年代退役。國防軍總司令人選經內閣提出,由總督委任,負責軍隊日常行動。而其他行政上的工作,則由國防部及其部長負責。 2010年-2011年澳洲的年度軍費開支為257億美元,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14位,但其只佔據全球軍費總支出的1.2%。澳洲國防軍在二戰後一直有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在世界各地的救災和各地武裝衝突的維和任務;截止2009年,大約有3,300名澳洲國防軍分佈在包括所羅門群島,阿富汗,東帝汶等12個國家和地區執行維和任務。 澳洲軍事上的親密盟友包括:英國、美國、德國、北約諸國與日本。1971年,澳洲與英國、紐西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共同簽署五國聯防(FPDA)協定。通過該協定,澳洲與英國以及紐西蘭將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任何一方受到軍事滋擾時共同幫助防禦,澳洲通過該協定迅速的擴大了自己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並逐漸開始將自己的軍事以及經濟勢力擴展至東南亞地區,成為一個政治以及軍事上的多邊國家。.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亚国防军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又譯澳洲國家大學,簡稱ANU),於1946年創立,是一所位於澳洲首都特區坎培拉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它同時也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澳洲八大名校(Go8)、大學天文研究協會(AURA)以及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的盟校之一。是澳大利亞由澳洲國會立法創建的大學,也是澳洲唯一國立的公立大學(其它澳洲公立大學均為州立)。 澳洲國家級學術研究單位有四座位於ANU校園內:澳大利亞科學院(AAS)、澳洲人文科學院(AAH)、澳洲社會科學院(ASSA)和澳洲法律科學院(AAL)。校園四周還坐落著澳大利亞國立博物館、澳洲最大的國家級科研機構CSIRO。校內學者獲選為澳洲聯邦院士人數更超過270名,居所有澳洲大學之冠;而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人數亦是澳洲第一。傑出校友包括了六名諾貝爾獎得主、四十九名羅德獎學金得主、兩名澳洲總理、十二名現任聯邦部長與三十名現任大使等。 澳洲國立大學總體學術排名位列大洋洲第一,在2018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為全球前20名,澳洲第1,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為全球第47名(澳洲第2),並被評選為全球前25大最國際化的頂尖學府的第7名(澳洲第1)。而在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行榜中,ANU名列世界第22(澳洲第1)。.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亞陸軍

澳大利亞陸軍(Australian Army),為澳大利亞的地面武裝部隊。與皇家澳洲海軍、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構成澳大利亞的國防力量。.

新!!: 联合国和澳大利亞陸軍 · 查看更多 »

澳門回歸

澳門回歸,也稱为澳門政權移交(Transferência de Poderes de Macau)、九九回歸、澳門主權移交中國,是指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在20世紀結束前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象徵西方國家統治亞洲480年的漫長日子和香港及澳門過渡時期完全終結,絕大部份澳門人和香港人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非华裔居民亦能继续享有澳门居民身份。 澳門是繼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後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特區內實行一國兩制,中國政府稱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並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於1583年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成立澳門議事會為葡萄牙社區進行自治管理。雖然明、清政府有加強對澳門的管治,但葡萄牙人的勢力逐漸擴大。1623年,葡萄牙開始任命澳門總督(簡稱澳督)負責澳門防務及一切有關事務,其後澳門總督的權力不斷擴充膨脹。及至1845年,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佈澳門為自由港,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銀。自1846年來,亞馬留將軍就任澳督後,在澳門推行一系列統治政策以擴張勢力,並關閉關閘。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政府先後簽訂《中葡里斯本草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者為正式條約,條約中列明中國允許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亦同時規定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

新!!: 联合国和澳門回歸 · 查看更多 »

澳門科技大學

澳門科技大學(Universidade de Ciência e Tecnologia de Macau;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U.S.T.)簡稱科大,縮寫MUST。是澳門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成立於2000年。是澳門回歸後成立的第一所私立国际性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也是中国两岸四地大学中最年轻的三十强大学之一。 澳門科技大學隸屬於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現任校監是廖澤雲博士,校長為劉良講座教授。大学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面向中國内地招生。授课语言以英语、中文为主,部分课程以葡语授课。大学位于澳门氹仔伟龙马路,现设有人文藝術學院、商学院、法学院、國際學院、健康科學學院、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資訊科技學院、中醫藥學院、藥學院、研究生院,并在澳门新口岸宋玉生广场获多利中心设立持续教育学院。 澳門科技大學是一所具有先進管理水平的國際型大學。近年來在國際SCI/SSCI的Q1第一區間學術期刊發表的高質量研究論文成倍增加,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則數倍增加。大學國際化是大學發展的強勁動力,也是大學發展的重要方向。在學術管理上,大學根據澳門的社會及人文特點,充分吸納國際知名學府的經驗,建立適應大學國際化發展的管理理念與文化、管理模式與架構、管理制度與程式等,特聘一批名师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課,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世界高被引科學家等頂尖學者。創辦具有先進管理水平的國際型大學。 2007年澳門科技大學獲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頒發“”優質旅遊教育認證並且在2010年成功地連續更新。 2016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澳门科技大学位列三星级大学。 2017年澳門科技大學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中,位列世界第524位。 2017年澳門科技大學在《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位列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第28位。.

新!!: 联合国和澳門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澳门签证政策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可透過行政長官的批示准許部分國家/地區的居民在沒有領取簽證的情況下前往澳門澳門治安警察局:。有意赴澳留學的人士需要申請「逗留的特別許可」才可以在澳門讀書,而有意到澳門定居的人士則需要向澳門政府有關部門申請在澳門定居。在澳門,負責執行和監察出入境政策的政府部門是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

新!!: 联合国和澳门签证政策 · 查看更多 »

澳洲國立大學校友列表

澳洲國立大學(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建校至今,已累積人數龐大的傑出校友與知名教職員。.

新!!: 联合国和澳洲國立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澜湄合作

澜湄合作,即“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是由中国政府推动的推动的区域合作机制,是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的第17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重要倡议。成员包括湄公河流域的国家: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首次领导人会议于2016年3月22日至23日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其他成员国的领导人共同出席会议,并就该合作机制交换意见。.

新!!: 联合国和澜湄合作 · 查看更多 »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危世界遗产名录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1条第4项规定列出,包含所有“需要采取重大活动加以保护并为根据本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世界遗产。这些遗产面对的威胁包括“蜕变加剧、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计划造成的消失威胁;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随意摈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灾害和灾变;严重火灾、地震、山崩;火山爆发;水位变动、洪水和海啸等”。这份名单旨在提高应对这些威胁的国际意识,鼓励各国采取保护行动。.

新!!: 联合国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 查看更多 »

朝韩非军事区

朝韩非军事区(),是指一段橫越朝鮮半島、作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邊界三八线的緩衝區地帶,又常稱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韓國非軍事區、朝鮮非軍事區等。1953年7月27日在經歷將近三年的朝鲜战争後,四方決定於板门店签署《朝鮮停戰協定》,自此确立了以38度線及其周圍地區所組成的朝韩非军事区。 這條非軍事區將整座朝鲜半岛分成南北兩側,並穿過了北緯38度線一角,在非軍事區的西端位於北緯38度線南方,東端則在北緯38度線北方,大體上與作為朝鮮與韓國國界的38度線平行,因而韩朝分界线在中国大陆也普遍称为“三八线”。非軍事區北部地區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控制,南部地區則由大韓民國控制;而非軍事區的管理與監督,則由軍事停戰委員會負責嚴格禁止雙方試圖進入朝韓非軍事區內。直至今日,這條非軍事區兩側仍是敵對的,附近的居民人數也極少。 整條非軍事區長達248公里,寬度則大約為4公里,這條非軍事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多軍人駐守的國界地帶。隨著非軍事區往西方延伸即為北方界線(NLL),這條黃海的內海上邊界也成了一個常發生軍事衝突的重點處。 2018年4月27日南北韓高峰會‎‎簽署了《板門店宣言》;自5月1日起,停止軍事分界線一帶一切敵對行為,將南北韓非軍事區轉成和平地帶。.

新!!: 联合国和朝韩非军事区 · 查看更多 »

朝鮮半島南北關係

--,或兩韓關係,是指朝鮮半島上的大韩民国(简称--)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之間的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关系。韓語社群常以南北關係稱之()。 朝鲜半岛在統一新羅至朝鮮王朝長達一千三百年期間,一直是統一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对朝鲜半岛原本是个自主发展的历史契机。不过,由于冷战格局在亚洲的形成,朝鲜半岛在1945年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實現民族独立后,因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美國和蘇聯因勢力範圍劃分爭議,導致韓戰發生,此後陷入国家分裂。韩朝双方在冷战铁幕下长期相互敌对、孤立、封锁,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统一。20世纪70年代,随着东西方国际格局的缓和,韩朝双方开始相互对话、接触,寻求和平统一的途径。1971年,南北方通过红十字会进行了首次接触,讨论南北离散家属问题。虽然韩朝双方在早期的对话中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但双方至少都表达了和平解决国家统一的良好意向。 20世纪90年代,韩朝双方开始频繁的接触与对话。1998年金大中就任大韩民国总统后,对朝推行“阳光政策”,提出民族统一三阶段方案。2000年6月,金大中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在平壤举行历史性的首次朝韩首脑会晤,并联合发表自主解决国家统一,加强双方在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的《南北共同宣言》。2003年开始的卢武铉政府在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基础上推行“和平繁荣政策”,将韩朝关系上升到迎接“东北亚新时代”的高度。2007年10月,卢武铉徒步穿越韩朝军事分界线与金正日举行了第二次韩朝首脑会晤,并发表《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2008年,韩国保守派的李明博政府执政后,韩国对朝政策由友好转为强硬,韩国要求朝鮮放棄核武,双方关系开始后退。2013年,朴槿惠出任韩国总统后,对朝推行“朝鲜半岛信任进程”,不像李明博那样一味地倾向于强硬态度。不过,朴槿惠的政策被朝鲜认为延續是李明博的政策,並無改變韩国要求朝鮮放棄核武的既定政策。.

新!!: 联合国和朝鮮半島南北關係 · 查看更多 »

朝鮮半島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이슬람교)历史上在朝鲜半岛是一個小眾的宗教。 20世纪重新引入朝鲜半岛,而自1940年代朝鲜半岛分裂后,穆斯林人口主要在韩国。韩国穆斯林(包括韓國和外國出生)社群分佈在首爾及周邊地區,第一個大型的清真寺是在1976年由馬來西亞和其他伊斯蘭國家的資金援助下建立的。根据的资料,韩国有大约10万名穆斯林,有韩国人也有外国人。 自2004年以来,外交部每年在斋月期间举办开斋晚宴。.

新!!: 联合国和朝鮮半島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朝鮮首都平壤市區的統一拱門 朝鲜半岛统一,韩国方面称南北统一()、朝鲜方面称祖国统一(),在中文世界也稱為兩韓統一、南北--韓統一,泛指朝鮮半島現有的兩個分立政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韩民国,在未來整合為單一主權國家的政治運動及構想。 朝鲜半岛自公元7世纪形成统一国家后,除在新罗末期有暂短的后三国时期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長達1300年一直保持着国家统一的局面,没出现过大的分裂。朝鲜半岛在此期间的每个王朝都是保持长期稳定,新罗历史有992年,其中统一期间为224年,高丽和朝鲜王朝分别维持了474年和518年,政治長期穩定,不像中國經歷多次朝代更替。单一民族的特性,使得朝鲜半岛历史很少出现其它国家历史上,由于民族矛盾而陷入的分裂与动乱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原本可以有个自主发展的契机,不过大国的固有利益使其陷入南北分裂和长期敌对的状态。冷战结束后,韩朝双方都意识到武力统一的局限性,并开始调整各自的外交与统一政策。 1970年代至今,韩朝双方的关系经历了紧张与缓和的波动。不过朝鲜一贯奉行“对抗与对话”两手准备的政策。而韩国政府也试图调整对朝政策,寻求解决僵局的突破口。1989年,韩国建立了专门用于支持南北交流与合作的3000亿韩圆“南北合作基金”。1990年6月,韩国又颁布了《南北交流合作法》,为南北交流、合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资金上的保证。2013年,韩国为“南北合作基金”拨款1.09万亿韩元(约合10.2亿美元),较去年增加9.1%。统一部的一般预算也增至2222亿韩元,较去年增加4.4%。由于朝鲜和韩国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美、中、俄、日对朝鲜问题的强大影响及政治角力,朝韩问题现在一直处于搁置。.

新!!: 联合国和朝鮮半島統一問題 · 查看更多 »

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

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State Hydro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簡稱SHMA)是北韓的氣象部門,其總部位於首都平壤的中區域。 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是聯合國屬下世界氣象組織的會員。.

新!!: 联合国和朝鮮國家水文氣象局 · 查看更多 »

朝鮮總督府政務總監

朝鮮總督府政務總監是朝鮮總督屬下的親任官、是總督府的第二號人物,包攬除了軍事統帥權以外的行政司法權。1910年根據朝鮮總督府官制第八條設立,隨著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依照聯合國指示廢除,前身為韓國統監府的副統監。.

新!!: 联合国和朝鮮總督府政務總監 · 查看更多 »

朝鮮-甘比亞關係

朝鮮-甘比亞關係係指北朝鮮與甘比亞之間的,現北朝鮮駐班竹使節為洪松非(音譯;Hong Son Phy)。.

新!!: 联合国和朝鮮-甘比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外交變幻莫測,虽然《朝鮮憲法》第17條规定:「自主、和平、友誼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宗旨和對外活動原則」、「國家根據完全平等、自主、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和互利的原則,同一切友好對待我國的國家建立國家關係或政治、經濟、文化關係」。但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實質決定權卻在執政黨朝鮮勞動黨身上,黨內的精英份子、內閣成員和軍方人物會先制訂初步的議案,在內閣總理和外務省同意下,再交由最高領導人定斷。朝鮮的外交可分為三方面,包括:政府的外交、多方外交(multi-party diplomacy)及民間外交,但這些外交皆由政府決定。 由於美國对朝鮮採取封鎖政策,朝鮮成為一個封閉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蘇聯(以及其後的俄羅斯)和巴基斯坦,還有一少部份國家是朝鮮自1953年停戰協定後,依然維持外交關係的國家。至於日本、南韓、法国和美國則從未建交。.

新!!: 联合国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 · 查看更多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權

朝鮮人权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人权状况,根据许多媒体的报道,朝鮮是当今世界上人权最恶劣的国家之一。.

新!!: 联合国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人權 · 查看更多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農業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農業北韓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中和現實地理條件中都是發展重工業和礦業為主,而南方是糧食和漁業產地,所以建國後糧食生產一直是北韓不可忽略的政治重點,甚至間歇性的飢荒影響了北韓的政權和外交,並間接觸發了北韓對內的深化組事件以及對外的北韓核問題等等行為,北韓農業成為外界研究了解其內部狀態的顯學。 根據美國中情局的研究,2015年北韓23.4%的勞動力用於農業,1960年代為57%。 目前被允許運作的唯一農會是朝鮮農業勞動者同盟。.

新!!: 联合国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農業 · 查看更多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時常簡稱為朝鮮)成立於二战后的1948年。从1948年起至1994年金日成一直是朝鲜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金日成死後,其子金正日接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死後又傳位於其子金正恩。由於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前蘇聯的資助,朝韩分治后到70年代北韓在經濟方面一度領先南方的大韓民國,1969年被朴正熙領導的南韩政府追過。隨着前蘇聯的瓦解及原共產主義國家一個接一個的脫離共產主義行列,北韓在國際舞台上更形孤立。朝鲜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了官方所称的“苦难行军”。联合国2008年报告称,朝鲜三分之一的妇女和5岁以下的儿童营养不良。朝鲜人均寿命与15年前相比缩短了3.4岁,减至69.3岁。同时,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增高,分别由千分之十四增至千分之十九和由十万分之五十四升至十万分之七十七。据推算,朝鲜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之后的10年间因粮食困难损失了61万人。2000年由南韓前總統金大中積極推行陽光政策,后来的盧武鉉也致力于缓解朝韩双方长期的对峙。关於北韓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在时断时續中進行而且毫无进展,朝鲜现已宣布退出。 2009年5月26日,朝鲜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第二天,因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宣布退出《朝--鲜停战协定》。.

新!!: 联合国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朝鮮戰爭細菌戰

韓戰细菌战是指在1950年代开始的韓戰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指控聯合國軍有利用炸弹和炮弹投放毒物、病毒、细菌或利用化学药品对战俘进行注射和试验的行动。美國方面則全盤否認,主張邀請第三方的國際紅十字會或世界衛生組織前往中国與朝鲜實地勘察,提案被蘇聯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多次否決。美國改為向聯合國大會提案調查,聯合國大會通過706号決議,而中朝對調查的決議置之不理,國際紅十字會或世界衛生組織放弃调查。1952年中朝邀请来自六国的科学家,組成“国际科学委员会”,进入朝鲜和中国调查,发表报告书,認為美军在朝鲜使用了细菌武器,但是中朝始終沒有提出科學證據支持其主張。细菌战是否事實,之后成为韩战期间双方的宣传战,并且至今还引发学术界的争论。.

新!!: 联合国和朝鮮戰爭細菌戰 · 查看更多 »

朝鲜历史

朝鲜历史指的是整個朝鮮半島的歷史。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之上就已有人类居住。其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4世纪进入鐵器时代。 韓國信史大約在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建立卫满朝鲜时建立。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中国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統治朝鮮半島北部四百多年。但到公元4世纪以后,中原勢力漸衰,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鮮半島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今日韓國人所稱的統一是在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朝--鮮半岛,朝鮮因為政治因素對此則有不同見解,不過無論如何,等到中古時代的高麗國(高麗也是韓國英文名Korea的來源)出現之後,韓民族國家的概念基本已經確立。904年,新罗僧人弓裔建立“后高句丽”。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其统治,改国号为“高丽”,后更滅新羅正式統一朝鮮半島。高丽王朝是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高丽在朝鲜半岛维持近500年的历史,直到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又維持500餘年,並在世宗時並創制朝鮮文字-諺文,在此同時儒教也大力發展並取代佛教的主導地位。後來於1592年與日本爆發戰爭而鎖國,西方勢力入侵日本後,日本也內部革新而成為殖民國家,甲午一役後在列強的操縱下朝鲜高宗改革建立大韓帝國正式脫離朝貢體系。但很快的於1910年“日韩合并”就遭滅亡。 1945年2月,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2国共同托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鮮半島被美苏分為南北兩塊分别占領,并分别建政,北部蘇聯勢力範圍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及南部處於美國勢力範圍內的「大韓民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苏联缺席下,当时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84号决议,成立联合国军支援南韩。1953年,联合国军支援的南韩同由中国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及北朝鲜最终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分裂至今。.

新!!: 联合国和朝鲜历史 · 查看更多 »

朝鲜人民军

朝鮮人民軍(朝鲜语:조선인민군)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国家武装力量,采用了典型的政令和军令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军事指挥方面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中央军委委员长担任最高司令官统帅全军,目前最高统帅是金正恩元帅。整個朝鮮人民軍下轄有五大軍種,分别包括:陆军、海军、空軍、戰略軍、朝鮮人民軍特種作戰軍和特種部隊。這些部隊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人民武装力量部(相当于国防部)管轄,其下再有常设领导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 1978年,金日成指示將「朝鮮人民軍創建日」由原本的2月8日改為4月25日,將朝鮮人民軍改定調為是自1932年組織的抗日部隊所發展而來。2018年1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发布决定,将2月8日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报道称,1948年2月8日是宣布朝鲜人民军诞生的日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为发扬光大朝鲜人民军创建者、建设者金日成的革命业绩,作出上述决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还决定,将金日成创建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1932年4月25日定为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日。 有評論認為,朝鮮是當今世界中最具軍事色彩背景的國家,擁有全世界人数排名第四的軍隊(不分男女25人中1人是軍人),约110万名武裝人員的龐大規模,其中約有20%的17到54歲的男性是屬於正規軍的行列。此外,後備軍事動員能力也十分驚人,學者估計如果戰事發生後,將會再有800万人投入戰場的行列,戰爭潛力巨大。在整個北朝鮮國土上,眾多的軍事設施連成了一密集的網絡。在國內,朝鮮擁有許多大型武器的生產線,以及密集的防空系統。而朝鮮在軍事排名上也佔了許多名次,如在全球擁有数量排名第三的化學武器,储存有大约2500吨至5000吨,种类涉及芥子氣、光氣、沙林等多種致命毒氣或毒劑。這些武器可裝載於火炮、導彈、飛機或軍艦上。具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特種作戰部隊(估計有180,000人左右)。 自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支持的韓國,同蘇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鮮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鮮的龐大軍力便持續與大韓民國國軍及駐韓美軍在朝韓非軍事區兩側對峙著。不過朝鮮因為其在經濟上的困境,導致許多軍事設備無法按時汰換而大多都已結構老化嚴重,這也常被視為朝鮮的軍事能力一大缺陷之一。 但朝鮮人民軍仍然是被美國、韓國以及日本等鄰國視為一個重大的威脅,因為它仍然具有能力摧毀附近的都市城鎮,但2010年後其核武計畫有顯著進展,2015年更疑似列裝了發射小型彈道飛彈的新浦級潛艇,若有水下核打擊能力理論上朝鮮將有極高成功率毀滅或重創首爾和東京,許多國家並不能再以和朝鮮開戰只會是有限局部戰爭的角度來看待。.

新!!: 联合国和朝鲜人民军 · 查看更多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会主義國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成立,在港澳、臺灣一般稱為北--韓(),漢語地區也有称呼北朝--鮮(,与“南朝--鲜”或“朝--鲜半岛”区别。)。其領土約佔朝鮮半島的九分之五,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朝鮮南疆與大韓民國(南韓)以三八線(韓國朝鮮非軍事區)分隔,北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西臨黃海,東臨朝鮮東海。 朝鮮半島在20世紀初以前為中國附屬國,直至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屬地。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朝鮮半島在1945年至1948年間皆由盟軍軍政府管理,由蘇聯與美國分別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之後,蘇聯接管地區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美國接管地區則成為大韓民國(即韓國)。1950年6月,朝鮮發動韓戰試圖統一朝鮮半島不果,三年後南北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以界(與韓戰前的直線國界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京畿道的開城,而大韓民國則是增加了江原道部分領土),自此朝鮮半島分裂至今。 根據朝鲜宪法,朝鲜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包括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為唯一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曾於1992年和2009年兩度修憲,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等字詞刪除,並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替代,國家意識形態本質上與极右翼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非常相近。在經濟上,朝鮮政府实行計劃經濟,不保障國内的私人財產。在政治上朝鮮政府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第五多的國家"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新!!: 联合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統計局(조선 중앙 통계국)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負責統計工作的中央行政機構,時任局長為李成鎬。由於北韓實行鎖國政策,外間對於統計局所知不多,而其公佈的統計數字的真偽亦受到聯合國等國際機構懷疑。.

新!!: 联合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央统计局 · 查看更多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新!!: 联合国和朝鲜战争 · 查看更多 »

朝阳区 (北京市)

朝阳区是北京市的一个市辖区,属于城六区之一,位于北京城的东面、东北面和东南面,介于北纬39°48'至40°09'、东经116°21'至116°42'之间。东与通州区接壤,西与海淀、西城、东城等区毗邻,南连丰台、大兴两区,北接顺义、昌平两区。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近郊区,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17公里,土地总面积470.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77.2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近400万。.

新!!: 联合国和朝阳区 (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挪威同性婚姻

挪威同性婚姻是指挪威國會於2008年6月11日通過“同性婚姻法”,並於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為全球第六個給予同性婚姻註冊的國家。在此之前,早於1993年8月1日,挪威已准許同性登記為“公民伴侶關係”,讓同性伴侶可享有異性伴侶除領養以外的一切之權利。.

新!!: 联合国和挪威同性婚姻 · 查看更多 »

本尼迪克特·西居尔兹松·格隆达尔

本尼迪克特·西居尔兹松·格隆达尔(Benedikt Sigurðsson Gröndal, ),冰岛社会民主党(Alþýðuflokkurinn)人,冰岛总理(1979年-1980年)。 1956年到1982年当选阿尔庭议员,1974年领导社会民主党,1978年任外交部长,1979年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的政府是少数派政府。 他参加了1966年的联合国大会。1982年离开政治舞台后先后任冰岛驻瑞典和芬兰的大使。在斯德哥尔摩居住多年后,他担任远东地区包括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无任所大使。后两年担任冰岛驻联合国代表,1991年退休回国,2010年7月20日去世。.

新!!: 联合国和本尼迪克特·西居尔兹松·格隆达尔 · 查看更多 »

本土派 (香港)

本土派(Localist groups)泛指政綱以香港人利益為出發點,強調香港主體意識和本土文化的政治派系。本土派定義香港人為擁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族群,強調香港人身份認同,以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統治。 本土派在2016年新界東補選後,成為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以外,香港政治光譜中的第三勢力。部分傳媒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把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和自決派一併稱為「本土自決派」,一度成為反對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自決派加入民主派會議後,傳媒普遍將自決派併入民主派。本土派至今在立法會有1個議席(熱血公民)。.

新!!: 联合国和本土派 (香港) · 查看更多 »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本雅明·“毕比”·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右翼政治家,現任以色列總理和利庫德集團的主席。他是首位在以色列建國後出生的總理,亦是以色列建國以來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新!!: 联合国和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查看更多 »

朱友漁

朱友渔(Andrew Yu-yue Tsu,),上海人,社会学家、基督教圣公会主教。.

新!!: 联合国和朱友漁 · 查看更多 »

朱启平

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中国浙江海盐,生于上海。中国记者。.

新!!: 联合国和朱启平 · 查看更多 »

朱家驊

朱家驊,字騮先,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今湖州市吴兴区)人,中华民国地质学家、政治人物,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国民党内亲德国派人士。 朱家驊曾任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还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及考试院副院长、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务。他是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德合作中的重要人物。他还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长,被视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

新!!: 联合国和朱家驊 · 查看更多 »

朱安达

朱安达·卡塔维查亚(巽他语:Djuanda Kartawidjaja,印度尼西亚语旧拼写法:Djoeanda Kartawidjaja,新拼写法:Juanda Kartawijaya)通常简称朱安达,是已故印度尼西亚无党派政治家,属印尼巽他族,穆斯林。 朱安达生前多次进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内阁,担任过多部门的部长,是印尼第11任、第17届内阁总理,同时兼任国防部长,他所领导的内阁即朱安达内阁。由于朱安达卸任总理后苏加诺总统自称总理,苏加诺下台后苏哈托废除总理职位,故朱安达常被视为印尼历史上最后一任总理。卸任总理兼防长后,他任苏加诺内阁首席部长(第一部长)直至逝世,也是印尼史上唯一的首席部长。 朱安达任部长、总理和首席部长期间执行积极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把握反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大方向,同时团结国内各党派和政治集团,打击各地分裂势力,重视经济建设,为印尼的独立、统一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批评者认为他是苏加诺的橡皮图章,而且他任职期间印尼的经济状况未见起色。.

新!!: 联合国和朱安达 · 查看更多 »

朱巴

朱巴(阿拉伯语:)位于南蘇丹共和国的中赤道省,是南蘇丹的首都,也是中赤道省政府和朱巴縣政府所在地,人口约16万(2005年)。朱巴位處白尼羅河畔。 朱巴機場有定期飞机航班往來蘇丹的喀土穆、肯尼亞的內羅畢、烏干達的恩德培,另外每日还有航班飞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每周有三班飞往迪拜等地。.

新!!: 联合国和朱巴 · 查看更多 »

朱章賡

朱章賡(),字季青,浙江省義烏縣人,公共衛生學家,曾任國民政府衛生部次長,代部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新!!: 联合国和朱章賡 · 查看更多 »

朱斌魁

朱斌魁(Jennings Pinkwei Chu, 1895年—1963年11月),字君毅,因此通常被稱為朱君毅。中國浙江省江山縣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統計學學者。他一生從事統計行政與教學工作,並為此著書立作,付出重大貢獻。 他是毛彥文的初戀情人,也是他的表哥,初訂婚。後朱氏悔婚,讓毛彥文痛不欲生,後嫁給大她三十三歲的民國大老熊希齡。.

新!!: 联合国和朱斌魁 · 查看更多 »

朴吉淵

朴吉淵(박길연,),朝鮮外交官,曾任朝鮮外交部副部長與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現為朝鮮駐加拿大大使。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外交官 Category: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 Category:朝鮮駐加拿大大使 Category:朝鮮駐柬埔寨大使 Category:朝鮮駐哥倫比亞大使 박길연 Kil.

新!!: 联合国和朴吉淵 · 查看更多 »

朴正熙

朴正熙(;IPA:,),韩国第5至9届总统,是韩国宪政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亦是韩国第18届总统朴槿惠的父亲。 朴正熙1917年11月14日出生于庆尚北道善山郡龟尾面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1937年从大邱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在闻庆公立小学教书,后在满洲军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满洲军少尉,韩国光复后成为韩国陆军军官。1961年,朴正熙发动五一六军事政变推翻韩国第二共和国,掌握大权,后统治韩国长达18年之久,直至1979年10.26事件被其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 朴正熙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韩国总统。在其执政期间,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1年的82美元增加到1979年的1644美元。他因此被誉为“汉江奇迹的缔造者”。另一方面,他实行铁腕统治,通过牺牲民主的专制制度来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被称为独裁者。 朴正熙为人简朴。在其所著的《国家、革命和我》一书中,他说:“我一生的夙愿是创建一个以朴素、勤劳、正直和诚实的平民为社会基础的自主独立的韩国。用一句话来讲,我希望在平民中出生、成长、工作,并在平民认可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新!!: 联合国和朴正熙 · 查看更多 »

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暨保護區

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暨保護區(Wrangell–St.),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國家公園,成立於1980年,是最大的美國國家公園,53,321平方公里的面積超過黃石國家公園六倍。 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與國界另一端的加拿大克魯瓦尼國家公園及保留地一同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遺產。公園基本上是荒野居多,所以一般遊客不易到達。有兩條未鋪設柏油的石子路可以到達公園,除此之外大部分遊客選擇搭輕型飛機。 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的名字來自於美國第二高峰,標高5,489公尺的聖埃利亞斯山。公園內還有大量原野、冰川、河流以及火山地形。.

新!!: 联合国和朗格-聖伊利亞斯國家公園暨保護區 · 查看更多 »

按市区人口排列世界城市列表

按市区人口排列世界城市列表的数据主要是根据2009年考克斯出版的《人口统计》。市区面积和人口基本不是依照行政区,而是依照人口密集的城市群确定的,澳大利亚是根据每平方千米400人的密集区,美国是根据每平方英里1000人的密集区确定的。城市面积是根据卫星照片和地图城市化情况确定的,有的也根据小面积的精确人口推算,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和英国有人口统计数据,印度的统计数据则没有应用,因为这个数据是根据行政区域统计的,也包括广大的农村人口,其数据来源按字母标示如下: 其中“A”和“H”的数据最为可靠,“C”数据一般也可靠,“D”和“E”的数据则不太可靠,“F”和“G”的数据误差较大。 这个表和联合国排列的城市群有一定的差别,因为联合国的数据有的是行政区域的数据,而有的则是市区的,不太统一。 本列表对已经连在一起的城市群仍然分开排列,如对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和日本的太平洋工业带,不同国家紧邻的城市也分开排列,除非是劳动力可以越过国境自由流动,这种现象只有在欧盟中才存在(如法国的里尔和比利时的科尔特赖克)。.

新!!: 联合国和按市区人口排列世界城市列表 · 查看更多 »

按人口排列的大都会区列表

These figures represent a single urban/employment center and its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suburban areas.

新!!: 联合国和按人口排列的大都会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亦被稱為「紐約議定書」)是一項1966年11月18日通過,並於1967年10月4日正式生效的國際公約。主要目的是將聯合國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關於難民地位的定義擴大至全球範圍,並適用至今。這兩項公約,是當代國際難民保護的兩項核心規範。 聯合國於1951年7月18日通過難民地位公約,並於1954年4月22日正式生效;此公約原始目的僅在處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地區的難民問題,而不適用於1951年1月1日以後發生事件所衍生之難民,亦不適用歐洲地區外的難民。鑑於難民已是全球共同面臨的議題,因此聯合國在1966年11月18日通過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並於1967年10月4日正式生效,刪除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以將原公約關於難民地位的定義擴大至全球範圍,適用至今。但擴大效力範圍的同時,也允許已批准1951年公約的簽約國家,可自行選擇保留「地理限制」的效力。.

新!!: 联合国和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 查看更多 »

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有限承认国家列表列出一些未經全體聯合國會員國承認的國家。 世界上有若干政治實體在实效上管治自身領地,是事實上的主权国家,但缺乏普遍的國際承認。這些具有國家政權性質的政治实体大多是一個國家內部具有獨特族群識別且已從母國分隔或分離的地區,因此他們通常也被稱為割據政權或殘存國家。其中的一些政權在實效上是另一國家的保護國或附庸國,享受該外部國家的軍事保護及非正式外交承认,從而防止該政治實體被其母国消灭。.

新!!: 联合国和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有森裕子

有森裕子是日本运动员,日本女子马拉松的开拓者之一。出生于日本冈山县冈山市,毕业于日本体育大学体育部体育科。中学时代即凭借高超的体育技能而闻名。后多次在历次女子马拉松赛事中获得佳绩。曾先后担任日本田径联盟理事,日本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理事长,日本体育大学客座教授,国际田径联盟女委员,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亲善大使等职务。「時代を駆ける:有森裕子:YUKO ARIMORI (1)」 『毎日新聞』 2010年1月4日、13版、5面。.

新!!: 联合国和有森裕子 · 查看更多 »

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也稱作--、--,Least developed country,縮寫:LDC、LDCs)是指那些经联合国认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發展指數最低的一系列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1967年10月77国集团通过的《阿尔及尔宪章》(Charter of Algiers)中。最不發達國家的概念最初出現於1971年11月18日的聯合國第2768號決議案。目前,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每三年根据发展政策委员会的建议对“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作一次审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每年都會发表《最低度開發國家報告》。.

新!!: 联合国和最不发达国家 · 查看更多 »

最後的時間領主

《最後的時間領主》(Last of the Time Lords)是英國科幻電視劇《異世奇人》系列3的第13集,也是該系列的最終回,於2007年6月30日在BBC One首播。這集的的編劇是拉塞爾·T·戴維斯,由執導。在演員方面,除了固有的大衛·田納特飾演博士和費馬·阿吉曼扮演的瑪莎·鐘斯外,約翰·巴洛曼詮演的傑克·夏尼斯隊長及出演的也有很重的戲份。 這集繼承《烏托邦》和《鼓聲》,講述博士的天敵使計奪取博士的TARDIS,回到當代的倫敦出任英國首相,並通過殺戮逐步完成征服世界的野心。然而,法師還有進一步的野心﹕成為宇宙的主宰。被法師老化的博士只能依靠鐘斯進行反擊。同時,基於劇情考慮,鐘斯會於本集離開博士,傑克隊長則會在系列4才歸來。節目首播期間一共吸引861萬人收看,取得的評價多樣,從正面到負面都有。.

新!!: 联合国和最後的時間領主 · 查看更多 »

惠普尔指数

惠普尔指数(Whipple's index)是用于估算人口普查或其他调查中年龄或出生日期准确程度的指数。在各种调查中,人们所报告的年龄或出生日期常会受文化环境所影响,如将年龄报低以显得更年轻,或报告一个在其文化中被认为更幸运的出生日期。 该指数由美国人口学家乔治·C·惠普尔(George Chandler Whipple)发明,能够检测年龄数据中是否存在因数字偏好或舍入而引起的在一些特定年龄上的系统性数据集中。通常出现数据集中的为以0或5结尾的年龄。 该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先得到所有年龄为23至62岁的人群中年龄以0或5结尾的人数,除以该年龄段的人口总数,然后再将结果乘以5。将指数以百分数表示,其范围为100(对0或5结尾的年龄无偏好)至500(所有人的年龄都以0或5结尾)。 联合国推荐的惠普尔指数标准为:.

新!!: 联合国和惠普尔指数 · 查看更多 »

情熱大陸

《情熱大陸》(英文:JOUNETSU - TAIRIKU)是日本TBS電視網在每個星期日的23時00分 - 23時30分(JST)播放的每日放送制作的人物深度紀錄片節目。.

新!!: 联合国和情熱大陸 · 查看更多 »

成舍我

成舍我(),男,汉族,中华民国著名報人、教育家,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原名成勋,后名成平,舍我为其笔名。湖南湘乡籍人,出生于南京。从1913年他为安庆《民岩报》撰稿,到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灣立報》,直至1991年去世,從事新聞業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直接创办12家,遭遇挫折无数,也是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重大的新闻教育家。 膝下育有五子女,其中成思危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幼殊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丹麦、联合国、印度等的外交官。成之凡获法国国籍,曾竞选法国总理。成嘉玲目前為世新大學董事長。幺女成露茜為世新大學講座教授及《台灣立報》發行人。.

新!!: 联合国和成舍我 · 查看更多 »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自四川省成都至云南省昆明,全长1100公里。 成昆鐵路為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是连接四川省会成都和云南省会昆明的铁路,成昆铁路全长1090.9千米,北起四川成都,纵向贯穿被高山峡谷大江大河封闭着的四川西南部和滇北地区,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和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而它的修筑,为人类在复杂山区建设高标准铁路创造了成功范例,堪称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完工通车。成昆铁路沿途这片神秘的筑路禁区。具有7亿吨铁矿石储量和3亿吨煤炭储量的巨型宝藏。800万吨二氧化钛储量、200万吨五氧化二钒储量,以及镍、锡、煤、铁、铜、铝、锌、石棉、磷、岩盐等多种金属、非金属矿产,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等50余种。同时,周边地区还有几十亿吨的远景储量。在当时铁矿资源较少的中国,成昆铁路的建成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其中昆明至攀枝花段归昆明铁路局管辖,攀枝花至成都段归成都铁路局管辖。.

新!!: 联合国和成昆铁路 · 查看更多 »

戰後臺灣歷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戰後臺灣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戰略殺手

《戰略殺手》(The Peacemaker)是一部1997年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由執導,喬治·克隆尼與妮可·基嫚主演。雖然本片劇情設定於全球多處不同地點,但主要的拍攝工作均於馬其頓共和國境內完成,部分鏡頭則於美國紐約市、費城以及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等地取景。.

新!!: 联合国和戰略殺手 · 查看更多 »

戴鴻超

戴鴻超(Paul Hung-chao Tai),(),河南人,知名華裔美籍政治學者、作家、翻譯家。前底特律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

新!!: 联合国和戴鴻超 · 查看更多 »

房應麟

--爵士(Sir Michael Cathel Fallon,;),香港譯「--」、臺灣譯「--」、大陸譯「--」,英國保守黨政治家,前英國国防大臣,現任塞文歐克斯國會議員。 法伦自2014年9月起任国防大臣,同时成为英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此前他曾于2014年任朴茨茅次大臣,负责发展英国最重要的军港城市,亦曾任能源部副大臣、商务部副大臣、保守党副主席等职。.

新!!: 联合国和房應麟 · 查看更多 »

戈蘭高地

戈兰高地(Hadhbat al-Jaulan,Ramat HaGolan)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以色列控制1200平方公里)。位于叙利亚西南部,约旦河谷地东侧。东到鲁卡德河、南到亚尔木克河、北到赫尔蒙山东坡,其西南临约旦河上游的太巴列湖,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最高处海拔黑門山2814米。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被以色列占领至今,聯合國在邊界設置緩衝區。國際上承認戈兰高地為叙利亚的領土。 戈兰高地南部为农耕区,北部的谢赫山麓为林木和灌丛所覆盖的牧场。居民约15,000人,大多是德鲁兹派穆斯林,大部分人拒绝加入以色列国籍而保留叙利亚国籍。 戈兰高地西面與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陲的战略要地,从戈兰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交通网密布,库奈特拉为此地重镇,有公路直通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60公里路程。.

新!!: 联合国和戈蘭高地 · 查看更多 »

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

本表收录了2003年以后新近爆发的世界各地武装冲突和战争。 Category:战争列表 Category:21世纪相关列表.

新!!: 联合国和战争列表 (2003年以后) · 查看更多 »

战争借口

战争借口(casus belli、act of war)是导致一场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也就是战争借口不是导致战争爆发的各种各样原因和前因,而是最终直接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按照国际法,假如一个国家受到攻击的话,那么被攻击的国家可以以防御战作为战争借口並发动战争。但是发动防御战的国家必须证明它被攻击,最后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有权力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受到攻击。.

新!!: 联合国和战争借口 · 查看更多 »

战争罪

战争罪是“武裝衝突時违反战争法或國際人道法的行为”,包括“谋杀、虐待、或将被占领土上的平民居民驱逐至劳改营”,“谋杀或虐待战俘”,杀害人质、“肆意摧毁城镇和村庄,以及任何不具备正当军事或民事必要性的破坏。” 类似的概念,如背信弃义,已经作为文明国家间的习惯法存在多个世纪,但这些习惯法规则首次作为国际法写入法典是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公约》。战争罪的现代理念在纽伦堡审判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以1945年8月8日《》中的定义为基础,成為纽伦堡原则。除了战争罪,《纽伦堡法庭宪章》还定义了和危害人类罪,这两种罪行也常常发生在战争期间并与战争罪同时出现。 《海牙第四公约》第22条(战争法: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1907年10月18日)规定“交战者在损害敌人的手段方面,并不拥有无限制的权利”,而且上个世纪,许多其他条约都引入了对交战者施加限制的明确法律规定(另见有关战争法的国际条约)。有些条款,例如海牙公约、日内瓦公约以及危害种族罪公约中的一些条款,被视为习惯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其他条款只对部分人员具有约束力,条件是他们所属的交战国是施加限制的条约的缔约国。.

新!!: 联合国和战争罪 · 查看更多 »

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的欧洲公约

《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的欧洲公约》(下文简称《公约》)旨在确保对反人类罪的起诉和制裁执行均不适用时效限制。《公约》特别援引了联合国1948年《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和1949年保护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战俘待遇、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公约于1974年1月25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开放签署,并于2003年6月27日生效。.

新!!: 联合国和战争罪和反人类罪不适用法定时效的欧洲公约 · 查看更多 »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是指,在武装冲突、战争或武装占领期间,通常作为战利品的,由战斗员实施的强奸或其他形式的性暴力。但有些时候,特别是在宗教冲突中,这种现象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动机。战争时期的性暴力也包括轮奸和用异物进行强奸。这与在军队中实施的性骚扰和强奸不同。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同样包括女孩和妇女被占领方强迫为娼和成为性奴隶的情况。 在战争和武装冲突期间,强奸常被用作心理战的一种,以此来羞辱敌人。战争时期的性暴力可能在多种情况下发生,包括长期性奴隶、特定战役或屠杀中发生的战时性暴力、个别或孤立发生的性暴力。 当强奸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全部或部分摧毁一个目标群体时,其亦可被视为种族屠杀或宗教清洗;然而,强奸在冲突地区仍大量发生。虽然有一些用以控诉行凶者的法律工具,但其在1990年代才出现,且只适用于国际冲突,因此需要证明该冲突具有国际性以使控诉生效,这增加了取证的难度。.

新!!: 联合国和战争时期的性暴力 · 查看更多 »

战犯

战犯,全寫為戰爭罪犯,指戰爭中戰敗國的高級指揮官或戰俘中,被認為應負起戰爭罪責的人。在戰敗之後,戰犯可能必須接受戰勝國為首組成的審判單位或其他國際組織,例如聯合國的戰犯法庭來審判,以負起戰爭的罪責受到處罰。.

新!!: 联合国和战犯 · 查看更多 »

战斗装甲钢羽

《战斗装甲钢羽》是中国大陆漫画家LAS创作的科幻漫画作品。.

新!!: 联合国和战斗装甲钢羽 · 查看更多 »

我们台湾这些年

《我们台湾这些年:1977年至今》为廖信忠所著的一部书,由重庆出版集团及重庆出版社于2009年11月出版,该书主要从普通台湾民众的角度讲述了从作者出生的1977年至2009年台湾所发生的大事,使得中國大陆民众可以了解台湾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重新思考对台湾的看法,因而该书也被中国互联网评论者称为是“台湾人写给大陆人的家书”。.

新!!: 联合国和我们台湾这些年 · 查看更多 »

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

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粵語中「我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的意思)是一個於2012年7月在Facebook上成立的香港網路團體,成員藉群組宣称要表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不滿,希望中央政府不要再干預香港。該群組的簡介是「We Are Hong-konger, Not Chinese. 熱愛香港!香港人香港事!香港人有能力自立,要真正的自決!」,而組織的前發言人為社運人士陳梓進。 直至2013年末,共有大約一千多名Facebook用戶訂閱了該群組專頁的訊息。2016年1月13日,此團因違反Facebook的社群守則而被管理員移除。.

新!!: 联合国和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 · 查看更多 »

星之聲

,是日本導演新海誠於2002年個人製作的動畫,該動畫亦改編成小說和漫畫作品。.

新!!: 联合国和星之聲 · 查看更多 »

星際聯邦

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UFP)簡稱星聯,又譯行星同盟,出現在《星际旅行》科幻系列的虛擬宇宙中。由成員行星選出議員組織議會決議大小事物,並設有總統一職。首都設於星區0-0-1的巴黎,地球。轄下設有星際艦隊,總部設於地球的舊金山。 星聯所採行的一項指導原則——可以說是基本法——稱為「最高指導原則」,嚴格禁止聯邦人員不論善意與否,對曲速前文明(pre-warp civilization)的發展作出干預,用意在於避免文化與科技污染所造成的文明不穩定或毀壞現象。一旦文明發展出曲速科技而成為曲速文明,有能力遠距離探索太空之時,聯邦會派出代表與此文明進行第一類接觸,期以預先建立和平的關係,而不是在誤會中發生衝突與戰爭。此原則源於瓦肯星對新興曲速文明的接觸策略;地球與瓦肯的第一類接觸即發生在2063年4月5日寇克瑞恩博士試飛曲速飛行器——鳳凰號之後。.

新!!: 联合国和星際聯邦 · 查看更多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北京市区約50公里,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建築群。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明朝皇后、2位明朝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7月3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联合国和明十三陵 · 查看更多 »

明石康

明石康()是資深日本外交官和前聯合國高層主管,曾任聯合國主管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的副秘書長,統籌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明石是現任和群馬縣立女子大學外國語教育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名城大學、與神戶大學的特別顧問或特別教授。.

新!!: 联合国和明石康 · 查看更多 »

明日之後

是一部2004年上映由罗兰·艾默瑞奇执导的美國科幻灾难片,描述全球暖化和全球寒冷化後造成的一个新的冰河時期给人类帶來的災難。.

新!!: 联合国和明日之後 · 查看更多 »

明慧网

明慧网是由法轮大法学会主办的网站,於1999年6月21日创办,6月25日正式开通。该网站旨在於通过直接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全世界法轮功修炼者在修炼方面的信息。有時國際媒體會引用其報導。。 联合国人权报告多次引用大量明慧网案例谴责中共对法轮功学员任意监禁、酷刑致死,并要求停止迫害。 2011年7月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的《军事科技》节目播出“网络风暴来了”,讲到网络攻击手法时,电视画面上操作的--中,“选择攻击目标”字样后出现的选单中,见到“明慧网”的名字。.

新!!: 联合国和明慧网 · 查看更多 »

昭和

昭和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時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時間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合共64年;但由於開始時是年底、終結時是年初,所以若嚴格計算,則為62年又13日。.

新!!: 联合国和昭和 · 查看更多 »

昌都战役

昌都战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噶厦談判破裂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進行的战役。Shakya 1999 pp.28–32此次战役中解放軍在昌都城关镇打擊了藏軍的主力,降低了西藏噶厦的抵抗士氣,從而迫使西藏噶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西藏的主權。 部分西方學者及媒體稱此戰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而有部分西方學者和媒體以及蘇聯稱此戰役為侵略西藏(Invasion of Tibet),中國侵略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行動的一部份;中國官方則稱此為西方逼迫下發動的戰役,稱其為西藏和平解放的一部份。.

新!!: 联合国和昌都战役 · 查看更多 »

易卜拉欣·甘巴里

易卜拉欣·甘巴里(Ibrahim Gambari,),尼日利亚政治家、外交家,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政治事务。 甘巴里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专业,1969年起相继执教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奥尔巴尼大学和尼日利亚的艾哈迈杜·贝洛大学。1970年,甘巴里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学习,1974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间,甘巴里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三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研究院、乔治敦大学和霍华德大学。甘巴里还是布鲁金斯学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Bellagio研究与会议中心的研究员。 1990年代开始,甘巴里成为尼日利亚派驻联合国大会使团的一员,不久即担任尼日利亚驻联合国大使。1999年,甘巴里进入联合国大会秘书处工作。2002年至2003年,甘巴里被任命为联合国驻安哥拉特使。甘巴里于2005年7月1日就任联合国副秘书长。2007年9月,甘巴里被任命为联合国特使,赴缅甸调解因为大规模抗议而紧张的缅甸国内局势。 G.

新!!: 联合国和易卜拉欣·甘巴里 · 查看更多 »

易卜拉欣·鲁戈瓦

易卜拉欣·魯戈瓦(Ibrahim Rugova,),出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意大利王国佔領下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族,是前科索沃總統及科索沃主要政黨科索沃民主聯盟領導人。1980年代間曾擔任科索沃作家協會主席。.

新!!: 联合国和易卜拉欣·鲁戈瓦 · 查看更多 »

易洛魁聯盟

易洛魁聯盟(Iroquois),又名Haudenosaunee,意譯為「居住在長屋的人們」,是北美原住民聯盟。使用易洛魁語言的北美原住民部族在今紐約州中部和北部逐漸形成並共同生活,在十六世紀或更早前結成聯盟關係,稱為易洛魁聯盟,意譯為“和平與力量之聯盟” 。 原先的易洛魁聯盟往往被稱作“五族同盟”,由五大部族莫霍克人、奧奈達人、奧農達加人、塞內卡人和卡尤加人組成。 1772年,塔斯卡洛拉人加入,因此聯盟成為“六族同盟”。其他使用易洛魁語言的部族生活在聖勞倫斯河和五大湖沿岸以及美國東南部,不隸屬易洛魁聯盟,由此也與聯盟時常競爭甚至交戰。 當歐洲人來到美洲時,易洛魁聯盟主要佔據美國東北部地區,主要是今日的紐約上州位於哈德遜河以西的部分和五指湖湖區。今天易洛魁民族主要生活在紐約州、魁北克及安大略省。.

新!!: 联合国和易洛魁聯盟 · 查看更多 »

昆士兰大学

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簡稱UQ),1909年12月10日成立於昆士蘭州首府布里斯本,為昆士蘭的第一所大學, 乃澳洲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學府之一。UQ是6所砂岩學府之一;今澳洲八大名校的盟校成員,也是Universitas 21聯盟的一員。UQ校風自由自律、校友遍佈產政經學界。 UQ在各大世界大學排名中穩坐世界前五十,处于頂尖大學位置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2012.html。2015昆士兰大学在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位例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德國慕尼黑大學及倫敦國王學院之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裡,昆士蘭大學也與美國常春藤聯盟成員布朗大學並列。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ARWU2012.html 重要的是,昆士蘭大學商學院已連續五年進入伦敦《經濟學人》雜誌世界百大商學院排行榜http://www.economist.com/whichmba/full-time-mba-ranking?fsrc.

新!!: 联合国和昆士兰大学 · 查看更多 »

流血星期日

流血星期日(英语:Bloody Sunday;爱尔兰语:Domhnach na Fola)是指1972年1月30日,在北爱尔兰德里博格赛德地区发生英国伞兵向正在游行的市民开枪,造成14人死亡,13人受伤的事件。包括记者和旁观者在内的很多人证明当时遭到枪击的人都没有携带武器。 英国政府对这次事件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叫做“威傑里法庭”,开脱了英国政府和大部分英国士兵的责任,但其公正性遭到了很多人士的批评。第二次调查已於2010年年中完成,薩維爾勛爵亦於2010年6月15日公開共十冊長達五千頁的調查報告,指出死傷者當時並不構成任何威脅,被射殺的平民都是無辜的。因此英軍當時射殺平民的舉動並不合法。.

新!!: 联合国和流血星期日 · 查看更多 »

浦項戰役

浦項戰役(,Battle of P'ohang-dong)是1950年8月5日一場在大韓民國慶尚北道浦項市爆發的戰役,為韓戰的早期戰役之一;戰役中,以美軍與大韓民國國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試圖阻止朝鮮人民軍三個師經由朝鮮半島東南部的山區入侵韓國。這場戰役是釜山環形防禦圈戰役的一部分,也是當時少數的大規模交戰。最終,戰役在聯合國軍成功阻止人民軍的企圖後,以前者勝利告終。 作為釜山環形防禦圈的一部分,大韓民國陸軍在美國海軍與美國空軍的火力支援下戍守該國東部海岸。1950年8月,朝鮮人民軍的數個師取道山區南下,試圖驅離守衛該地的聯合國軍隊,攻守雙方隨後就在浦項展開激烈的戰鬥;而浦項則是駐紮在大邱的聯合國軍主力的重要補給據點。 在為期兩週的戰鬥中,人民軍與國軍的地面部隊在浦項週遭爆發了數場血腥的拉鋸戰,據點與領土數度易手,但卻無任何一方占有優勢。最終,人民軍因補給線崩潰與急遽增加的傷亡人數,無力再戰,因而被迫撤退。 對朝鮮人民軍而言,該戰役是戰爭中的重要轉捩點。此役之前,其憑藉著裝備與數量上的優勢,屢戰屢勝;但卻也因部隊推進過於迅速,補給線越拉越長,並在浦項戰役爆發時超出補給能力負荷,最終導致戰線崩潰。.

新!!: 联合国和浦項戰役 · 查看更多 »

海峽兩岸關係

海峡两岸关系,又称臺湾海峽兩岸關係,简称臺海關係、兩岸關係,亦稱陸臺關係,是指位於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间的關係。自1949年底两岸分治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中国大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则缩减至臺澎金马地区。同时,双方亦仍于法理上主张拥有全中国之主权,成为兩岸之間以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以来,兩岸關係歷經第二次國共內戰、韩战、冷戰、臺灣經濟飛躍、東歐民主化、蘇聯解體、臺灣民主化、臺灣本土化運動和中國崛起等国内、国际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後,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壓縮。1987年台湾開放兩岸探親後,两岸关系一度緩和,两岸官方、民間交流逐漸恢復。李登辉任中华民国总统以后,台湾独立运动兴起,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进入21世纪后,海峽兩岸的经贸活動已相當緊密,並擁有一定程度的物資及人員流通自由。2008年馬英九總統执政後,兩岸正式官方交流。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為兩岸關係的重大進展。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斷。 當前,海峽兩岸關係不僅關乎兩岸雙方利益,还牽涉到亞太區域的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戰略布局與全球安全,成為全球瞩目的焦點之一。同時,臺灣民眾不斷增強的臺灣主體意識亦與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民眾的統一意識形成碰撞,使得海峽兩岸關係愈加複雜尖銳。.

新!!: 联合国和海峽兩岸關係 · 查看更多 »

海上自衛隊

海上自衛隊(,Japan Maritime Self-Defense Force),簡稱海自(,JMSDF),是日本自衛隊的海上部隊,成立於1954年7月1日,全體武職人員稱「海上自衛官」。由於現行日本憲法的限制,因此編制上跟武器都是偏重防衛,原則上不配備具侵略性的艦種(如航空母艦、巡洋艦和核子動力潛艇等)以及兵種(如海軍陸戰隊)。其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領海,但近年來開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目前兵力約44000人左右,擁有各式艦艇152艘,主要基地5座(橫須賀、佐世保、、、)。与陆上自卫队不同,海上自卫队是直接沿用了二次大戰前的大日本帝国海军军旗。 由于吸收了太平洋戰爭的經驗,海上自衛隊以對於反潛與的高度重視而聞名,訓練也集中在這兩項,這兩項是海上自衛隊的長處;其中扫雷排名世界第一,反潜能力仅次于美国海军。海上自卫队拥有4个八八舰队,各配备1-2艘神盾舰,同时其余的反潜护卫舰均配备近中程防空导弹,弱點則是水面力量面對空中武力顯得脆弱,必須依賴航空自衛隊,而航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是防衛日本島嶼。.

新!!: 联合国和海上自衛隊 · 查看更多 »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是海平面由于冰原和冰川的融化(通常是因為全球变暖)而上升的一個現象。其對氣候變遷的影響,主要是反照率反饋的結果。 2007年时,联合国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预计了最坏情境是上升59厘米。但是更迅速的变暖导致的南极和格陵兰冰原的加速融化意味着如今海平面上升的最坏情境是1.2米。科学家预计海平面上升1米或更多将对主要的沿海城市、岛国和人口密集的三角洲(例如珠江三角洲與尼羅河三角洲)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澳大利亚天气和气候研究中心的科学家John Church说,最新的卫星和地面观测结果表明,自从1993年以来海平面以每年3毫米或更高的速率持续上升——这个速率远超过20世纪的平均水平。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Stefan Rahmsdorf则认为,到2200年,海平面估计将上升1.5到3.5米。 而根据对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滨海盐沼中提取的沉积物的分析表明,过去2100年來,从11世纪开始的中世纪暖期,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0.6毫米;自19世纪末以来,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超过2毫米 。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卫星数据评估了2005-2011年之间海洋质量的变化,证实7年里平均每年海平面上升2.39毫米,并且海平面上升趋势并未停止 。 灌溉和地下水的汲取造成大量的淡水从地下取出最后流入海洋,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之一。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从地下汲取了超过4500立方千米的淡水,这可将海平面升高12.6毫米,或超过这段时期内海平面全部升高值的6% 。.

新!!: 联合国和海平面上升 · 查看更多 »

海事法

海事法為規範海事問題及違反的獨立體系,同時為規範海上活動的內國法;亦為規範私人公司營運船舶的国际私法,海事法的範疇包括海上商業、海上導航、海上打撈、海上運送、海員、旅客運送及貨物運送等。海事法也涵蓋許多商業行為,包括具備海洋性質的陸上行為。 聯合國下轄的國際海事組織則進行進海上安全、防止海洋污染與及海事技術合作等工作。 Category:海事法 Category:国际法.

新!!: 联合国和海事法 · 查看更多 »

海伦·克拉克

海伦·伊丽莎白·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新西兰政治家,新西兰的第二位女性总理(前一位为珍妮·希普利),第一位通过勝出大选上台的女性总理。.

新!!: 联合国和海伦·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海地

海地共和国(République d'Haïti;Repiblik Ayiti)通称海地(Haïti,;海地語:Ayiti,),是位于加勒比海的島國。全境位於加勒比海第二大岛伊斯帕尼奥拉岛(又稱海地島)西半部,東与多明尼加共和国接壤。 海地人的原生種族為阿拉瓦克人,自西班牙入侵後原住民急速減少到已經滅絕,殖民主為了補充勞力並自非洲引進大量黑奴,海地從此變成黑人國家,開展農業經濟。在2012年,海地更宣布其有意尋求在非洲聯盟的準會員地位。海地为世上第一個非裔黑人主導,奴隸起義建國的國家,和加勒比地區第一個獨立的地區。海地也是美洲唯一以黑人為主體民族(95%以上)的共和國。然而,該國與隔壁拉丁裔為主的多明尼加發展上卻有著天壤之別;海地是美洲唯一的極度貧窮國家,2015年人均年收入804美元、處於低人類發展指數,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人均預期壽命只有42歲。.

新!!: 联合国和海地 · 查看更多 »

海地历史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海地历史。.

新!!: 联合国和海地历史 · 查看更多 »

海嘯預警系統

海嘯預警系統 (Tsunami warning system,簡稱TWS),又譯作海嘯警報系統、海嘯警告系統。是一種偵側海嘯的系統,經由發布警報以避免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其起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它是由兩個同等重要的要素所組成:一個是偵測海嘯的感測器網路,另一個是即時發布警報以批准沿海區域避難的通信基礎設施。又可分為兩種不同類型的海嘯預警系統:「國際性」與「區域性」。其正確的操作範例是,地震警報照慣例會發出一連串的監控與警報。隨後,藉由觀察海平面的高度得到資料 (取自岸基驗潮儀或DART浮標)去證實海嘯的存在。至於其他系統,則認為可以強化警報範例。舉個例,T波能量的持續時間與頻率含量(透過海洋裡的聲傳通道補捉地震能量的數據)會被推斷是一場潛在地震引起的海嘯Salzberg, 2006 。.

新!!: 联合国和海嘯預警系統 · 查看更多 »

海員

海員(英文:Seaman、Mariner、Sailor),係指一船由船長指揮服務於船上之人員;船員(英文:Seafarers)則包括船長及所有海員之船舶上之人員。 船員職級依據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1978年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及其修正案》依其船舶噸位、工作部門及內容有其規定,並且必須持有締約國(船旗國)主管機關簽發或者由主管機關授權簽發、或者由主管機關核准之有效文件(證書)。.

新!!: 联合国和海員 · 查看更多 »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新!!: 联合国和海军 · 查看更多 »

海牙

海牙(Den Haag;),官方亦稱s-Gravenhage()是荷蘭南荷蘭省的省會,擁有人口52.6萬(2017年),也是繼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之後的荷蘭第三大城。海牙連其周邊的其他八個市鎮形成大海牙地區(Haaglanden),是鹿特丹–海牙都會區和蘭斯台德(Randstad)城市群的一部份。海牙市徽是鸛鳥徽。 海牙是荷蘭唯一一個鄰海的大城市,擁有十一公里長的海岸線,及兩個海灘度假勝地:席凡寧根和凱克敦。也因為位臨北海帶來便利的交通,海牙自十九世紀以來便是國際觀光勝地。 儘管海牙不是荷蘭的首都,但它是荷蘭的政治中心,中央政府、議會、與外國使館皆坐落於此地,也是荷蘭王室的居住地。此外,海牙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所在地,包括國際法庭和國際刑事法院。.

新!!: 联合国和海牙 · 查看更多 »

海蝦養殖

海蝦養殖是水產養殖的一形式,以放養具經濟價值的蝦類為主。 商業海蝦養殖場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飼養海蝦以供人食用。海蝦生產量急劇增長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尤其是美國、日本和西歐的市場。在2003年,全球生產的養殖蝦超過160萬噸,價值近九十億美元。約75%養殖蝦由亞洲國家生產,中國和泰國是最大的生產國。其餘25%由拉丁美洲國家生產,巴西是最大的生產國。最大的出口國是泰國。.

新!!: 联合国和海蝦養殖 · 查看更多 »

海洋守护者协会

海洋守護者协会(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的、注册免税的组织,且是荷兰的一个已注册的基金会。它驻扎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星期五港(Friday Harbor)和用于其南半球行动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协会说成员们在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1982年)和其他保护海洋物种与环境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开展运动。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联合国大会决议37/7)在第21条的(c)、(d)和(e)款中规定: 各国和有此能力的其他公共机构、国际组织、个人、团体和公司都应: 实施有关的养护大自然和保护环境的国际法律规定; 确保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害别国境内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自然系统; 保护和养护位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大自然。 它掌握着一支三艘船的船队,并称之为“尼普顿的舰队”(Neptune's Navy):考察船“法利·莫沃特”(RV ''Farley Mowat'')、内燃机船“史蒂夫欧文號”(MV ''Steve Irwin'')和考察船“海牛號”(RV Sirenian),以及若干小一些的船艇。 绿色和平的早期成员保罗·沃森(Paul Watson)与该组织关于对鲸鱼遭杀害的“见证”态度起了一次争执以后,于1977年建立了协会。与(坚持避免破坏或物理妨碍海上捕鲸船只的方针的)绿色和平截然不同的是,海洋守護者参与包括毁坏和用其他方式物理妨碍捕鲸船作业在内的“直接行动”。.

新!!: 联合国和海洋守护者协会 · 查看更多 »

海洋保育運動

海洋保育運動乃是非政府組織以及一般大眾們為了要改善相關問題而展開的社會性或政治性的行動。海洋保育是生態系保育的重要策略之一,行動主義者會喚起大眾對於保育的支持,並推動政府與企業在海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上進行改革,諸如推動海洋保育的法案或政策、加強海洋保育的規範與取締。在海洋保育運動這個議題之中,有許多各種不同的組織與機構單位都朝著一致的目標努力邁進。透過倡議各種停止污染、過度捕撈、捕鯨、的行為、以及畫制的方式,這些組織或機構單位讓海洋保育運動的效果持續擴散、發展。.

新!!: 联合国和海洋保育運動 · 查看更多 »

斐濟語

斐濟語是一種南島語系語言,主要使用於斐濟境內,斐濟語除了和英語與印度斯坦语並列為斐濟的官方語言外,也同時是斐濟的「國語」;斐濟語的基本語序為VOS。.

新!!: 联合国和斐濟語 · 查看更多 »

斯威本科技大學

斯威本理工大学(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位於澳洲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市的公立綜合大學,也是澳大利亞大學之中唯一被邀請的成員,亦是澳洲今日同時設有技職學院(TAFE)的大學之一。斯威本理工大學的研究產出許多商業公司及年度校際盛事為《創業盃》比賽。 斯威本理工大學的教學特色為新加坡人力部認可的工作綜合學習(Work Integrated Learning)導向的學習成果。 斯威本理工大學表現優異的設計學院的學生,及商學院的創業及創新碩士班的學生,和職場治療專業的學生,可以申請親自前往參加聯盟校美國史丹佛大學的ME310-SUGAR的矽谷的產品開發課程,以及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IdeaSquare的知識轉移的商品開發課程。 斯威本理工大學的微光子學研究具有國際頂尖的水準, 同時也是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的學生支部的會員。 斯威本理工大學累積的學術背景所培養的博士生是全球少數參加過計算機協會人工智慧聯盟的大學,並且和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合作,是第一個在美國矽谷成立代表處的澳洲大學。 斯威本理工大學的學術評定方式是採用接近英國學術研究導向的嚴格的合格與否的制度,著名的研究成果於雜誌定期線上發表,另外斯威本大學的科研應用事例也定期予以發表。.

新!!: 联合国和斯威本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

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Sylvanus Epiphanio Olympio) 多哥政治人物。曾担任过多哥总理,1958年出任独立后首任总统,1963年1月多哥发生军事政变,奥林匹欧遇刺身亡。.

新!!: 联合国和斯尔法纳斯·奥林匹欧 · 查看更多 »

斯科普斯山

斯科普斯山(希伯來語:;阿拉伯語:)是耶路撒冷東北部的一座山,海拔826米。.

新!!: 联合国和斯科普斯山 · 查看更多 »

斯飛特麟·卢塞夫

斯飛特麟·卢塞夫(Svetlin Roussev;1976年生)是一位小提琴家。保加利亞籍,在法國扎根走向國際的音樂家。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於三十歲時,成為巴黎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de Paris)正聘的學院教授。也同時成為巴黎音樂院兩百多年歷史以來,第一位保加利亞籍的教授,成為極少數在三十歲左右正式受聘的年輕教授。.

新!!: 联合国和斯飛特麟·卢塞夫 · 查看更多 »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亞(Slovenija)是一個位於東南歐,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全稱斯洛文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Slovenija),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斯洛文尼亚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為首都及最大城市。 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獨立。.

新!!: 联合国和斯洛文尼亚 · 查看更多 »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Socialistična republika Slovenija)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個共和國,也是斯洛文尼亚共和國的前身。南斯拉夫時期的斯洛維尼亞是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個。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於1980年逝世後,斯洛維尼亞政府開始自行進行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改革,並於1989年9月通過修正案,重申斯洛維尼亞加盟共和國脫離聯邦的權利。.

新!!: 联合国和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斯普利特

斯普利特(Split),是一座位於地中海畔、亞得里亞海東岸的克羅地亞南部港市。市內人口約有18萬(2001年調查),是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都市,也是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同時,斯普利特亦是區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若以古羅馬戴克里先宮始建造期(305年)起計算,該市已有1700年歷史。.

新!!: 联合国和斯普利特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11世紀,該島開始被受重視是14世紀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將其建設成港口,並於1613年被焚毀。新加坡現代歷史要追溯至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把該島建設成港口,在英國治下該地茁壯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1942年到1945年被大日本帝國所占領,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新加坡重新為英國統治也開始讓新加坡自治,新加坡渴望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1963年和該國一起建立馬來西亞聯邦,然而社會內部的矛盾與激化,促使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在面臨失業率高以及住屋不足的壓力下,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從獨立後新加坡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以上,在1990年代該地成為世界最為繁榮的國家之列,伴隨而來的是高度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在亞洲僅次於西亞的國民平均所得。.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历史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外交

新加坡与186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截至2012年8月10日)。新加坡於1965年加入联合国和英联邦、1967年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该联盟5个发起国之一)、1989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新加坡於1965年加入联合国和英联邦、1967年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该联盟5个发起国之一)、1989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新加坡在2001年~2002年担任过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并派兵参与联合国在科威特、安哥拉、柬埔寨和东帝汶等地的维和任务,2004年新加坡还派出了一支120人的医疗救援队伍参加美伊战争之后伊拉克的管制工作。 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但亦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盟友。2004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新期间,新加坡还提议为维护马六甲海峡的通航安全,邀请美国海军参与该海域的巡航工作,但遭到周边邻国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反对。.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外交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人权

新加坡人权一直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新加坡政府在限制公民权益与压制政治敌对势力方面拥有极大的权力。於2006年上,新加坡获得政治自由5分、公民自由4分的评级(最高7分。1分代表最为自由),综合评分为“部分自由”。2009年,新加坡在无国界记者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所涵盖的175个国家中名列第133位。隨著李光耀辭世,國際特赦組織呼籲新加坡政府重視人民基本自由與人權。.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人权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经济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種族融合的經濟體,主要是以私有经济占主导的经济高度發展的国家,但政府會輔以財政與行政力量協助其內外經濟穩定發展。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2013年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排名,新加坡排名世界第2名,仅次于香港。 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并因此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的电子、化工、炼油、橡胶等工业发达。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主要的炼油中心,其炼油产能相当于石油产品消费量的两倍。 新加坡良好的国家信用、完善的政府监管机制以及健全的法律制度,使得其成为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标准普尔在2009年维持了新加坡原有的“AAA/A-1+”主权信用评级,新加坡也是唯一获此评级的亚洲国家。新加坡目前是亚太地区最成熟的资本市场之一。 新加坡的旅游业地位重要,占GDP的比重超过3% 。为刺激旅游经济,新加坡还于2010年2月开放了施行40年的赌禁,然而該地對本国人限制較多。普华永道预计,新加坡2011年将超过韩国和澳大利亚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博弈市场。.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经济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驻外机构列表

新加坡驻外机构列表是新加坡驻外机构的一个列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后的几个月里,新加坡最早对外设立机构是在印尼雅加達,之后是在吉隆坡和纽约市。目前,新加坡一共在31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46个对外机构。.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驻外机构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警察部队

新加坡警察部队(Singapore Police Force,縮寫:SPF;Pasukan Polis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வல் துறை)於1819年成立,是维护新加坡法律及社会秩序的主要執法機關。 新加坡独立初期一度称为新加坡共和国警察(Republic of Singapore Police,縮寫:RSP;Polis Republik Singapura)。.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警察部队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死刑制度

新加坡是行使死刑制度的國家之一,也是除美國、日本、台灣外少數仍舊保留死刑制度的发达國家和地区,據聯合國估計,在1994年到1999年間全球執行的死刑個案中,如果把各國個案數目與其人口相除,以新加坡的數字佔最高,每百萬人口13.57宗死刑;其次為沙地阿拉伯,為每百萬人口4.65宗。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对外公布死刑数据,无法精确统计。.

新!!: 联合国和新加坡死刑制度 · 查看更多 »

新型國際關係

新型国际关系,是2013年起中国提议建立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的国际关系,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 新型国际关系也是中国2010年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泛化。新型大国关系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特別是該概念建立在冷戰之後的世界外交格局轉變上,也是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避免人類歷史上舊有強權受到新強權挑戰時最終以意識形態對抗或以戰爭解決的模式。.

新!!: 联合国和新型國際關係 · 查看更多 »

新世纪福音战士名词列表

这是一个新世纪福音战士的术语表。.

新!!: 联合国和新世纪福音战士名词列表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秩序

新世界秩序(New World Order,有時寫作NWO)是一項關於極權主義世界政府的陰謀論。此理論認為,世上有少數權力菁英階級組成的秘密集團、影子政府與其密謀的全球主義議程在幕後操控世界,其最終目的是建立一個威權主義的世界政府,取代現今的主權國家或民族國家體制來統治世界,這項邪惡計畫稱之為「新世界秩序」。藉由一個包羅萬象的政治宣傳來建立新的意識形態,讓人類相信成立新世界秩序政府才是歷史的進步。因此,許多有影響力的歷史和當代人物,被該理論認為是透過許多掩護機構來操縱重要的政治和金融事件,並使全球的金融體系發生系統風險,作為逐步實現統治世界的陰謀。 在1990年代以前,「新世界秩序」陰謀論僅限於兩個美國的反殖民主義:「愛國者運動」與基督教基要主義運動中關於世界末日和敵基督的理論。諸如和般的懷疑論者都觀察到,右派民粹主義主張的反「新世界秩序」、反菁英主義、拒絕現有的政治共識等政治哲學,不僅有許多知識分子接受,而且滲透到流行文化中。在20世紀末,全球壟罩在千禧年主義、人們積極的準備面臨世界末日的預期心理下,這項理論更加盛行於民間。2013年,根據公共政策民調基金會所做的電話調查顯示,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美國民眾相信有一個隱密的權力菁英團體正在推動一項全球性議程,以及「新世界秩序」陰謀論的真實性。.

新!!: 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 · 查看更多 »

新市鎮

新市鎮,又稱計劃城市、計劃都市,指事先經過周密城市規劃所興建的新城市或大型社區,取代現有都市市中心向四方擴張的發展模式。新市鎮通常位於城市的郊區,主要目的是解決和舒緩市中心過多的人口和由此而產生出來的種種社會問題。.

新!!: 联合国和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新开发银行

新开发银行 (New Development Bank BRICS)又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BRICS Development Bank),俗称金砖银行,是由金砖国家共同倡议建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 倡议建立的金砖国家组织成员(巴西(B)、俄罗斯(R)、印度(I)、中国(C)、南非(S))宣称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的目的是方便金砖国家间的相互结算和贷款业务,从而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有效保障成员国间的资金流通和贸易往来。根据第六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发布的《福塔莱萨宣言》可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核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并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該銀行首任理事會主席將由俄羅斯提名,首任董事會主席將由巴西提名,首任行長將由印度提名。同時,該銀行非洲區域中心將設在南非,各成員國財政部長負責制訂銀行具體操作規程。 银行的主席将在五国之间轮值,五年为一个任期。.

新!!: 联合国和新开发银行 · 查看更多 »

新國家連線

新國家連線為中華民國的政党之一,前身為立法院的一個次級黨團建立新國家陣線,由離開民主進步黨的立法委員陳永興、蕭裕珍、彭百顯與許添財成立,立黨理念和彭明敏接近。召集人為彭百顯。.

新!!: 联合国和新國家連線 · 查看更多 »

新喀里多尼亞

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位於南回歸線附近,是法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一個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ui generis)。該地區整體主要由新喀里多尼亞島和洛亞蒂群島组成。作爲法國的海外属地之一,除官方語言法語以外,美拉尼西亞語和玻里尼西亞語亦通用於此。.

新!!: 联合国和新喀里多尼亞 · 查看更多 »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简称。淵源來自趙紫陽1960年代所提社會主義新農村,指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之后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的基本目标,中心内容为增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扩大财政对农村覆盖范围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主要内容如下:.

新!!: 联合国和新农村建设 · 查看更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شىنجاڭ ئۇيغۇر ئاپتونوم رايونی),通称新疆,简称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部的一个自治区,也是中國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治區由新疆省改置,成立于1955年,首府位於乌鲁木齐。新疆总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达5600多公里,占中国边界总长度四分之一。 新疆地貌为“三山夹两盆”,即拥有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的独特地形特征。南北两端分别为昆仑山脉和阿尔泰山脉,而横亘中部的天山山脉则将新疆大致分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两大部分,或以北疆和南疆俗称。夏季高温、光照充足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使得新疆出产各类优质瓜果,如蕃茄、哈密瓜、石榴、葡萄等。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使南疆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新疆也是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储量占陆地总储量近三分之一,克拉玛依油田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油田。 新疆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东乡族等19个民族世代居住的地方,自治区境内还有五个民族自治州和六个民族自治县。.

新!!: 联合国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New Territories Small House Policy),俗稱丁屋政策,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獲准在私人土地興建的房屋,為香港殖民地時期沿用至今的一項政策。.

新!!: 联合国和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 查看更多 »

新聞觀測站

《新聞觀測站》(News Observation),是台灣一個針對時事或特定主題進行深度討論的新聞性節目,自2005年9月11日起於台灣民視新聞台播出,由胡婉玲主持製作,主要採錄影播出。.

新!!: 联合国和新聞觀測站 · 查看更多 »

新西蘭-英國關係

英國-新西蘭關係指新西蘭和英國兩國間的關係。新西蘭曾是英國殖民地,雙方的關係一直深厚而穩定。。 約80%的新西蘭人祖先來自英國,並有約17%新西蘭人可申領英國護照 。兩國均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均為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

新!!: 联合国和新西蘭-英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新高市

新高市是臺灣日治時期末期計劃合併臺中州大甲郡底下的梧棲街、清水街、沙鹿街所新設的州轄市,預定面積有12500公頃,市街面積3600公頃,同時並打算在梧棲街建立一個具備漁港、工業港、商港功能的新高港,而為了此一都市計劃,還成立了新高都市開發株式會社。 然而由於二次大戰的影響及財政困難,該計劃除了鐵路等部分建設有進行之外,其餘部分仍停留在紙上的階段。戰後,根據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曾規劃梧棲為省轄市,以方便管理台中港,但此計畫被當時台灣的統治者陳儀認為不符實際而否定。之後到了1960年代,在聯合國規劃顧問指導下,中華民國政府否定了此一都市計劃,新高市徹底胎死腹中。.

新!!: 联合国和新高市 · 查看更多 »

新興工業化國家

新兴工业化国家(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y,NIC)这一类别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适用于世界上若干国家的社会经济学分类。 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那些经济上还没有达到發達國家的标准,但是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些国家正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增长。初期的或者正在进行中的工业化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在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当中,可能发生的最主要的社会的大变动是乡村的农业人口迁移到城市,制造业和工厂的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劳工。.

新!!: 联合国和新興工業化國家 · 查看更多 »

新澳門學社

新澳門學社(Associação de Novo Macau)成立於1992年7月10日,是澳門主要的民主派政黨,也是澳門少數有組織性的、獨立於政府的政治傳播團體。首屆理事長為吳國昌,現任理事長為甘雪玲。.

新!!: 联合国和新澳門學社 · 查看更多 »

新海底軍艦

《新海底軍艦》是1995年的日本OVA,根據押川春浪原著科幻小說《海底軍艦》改編,共有2集,內容是描寫科幻軍艦「羅號」的故事。.

新!!: 联合国和新海底軍艦 · 查看更多 »

方心讓

方心讓爵士(Sir Harry Fang Sin-yang,),香港骨科醫生,有「復康之父」之稱,香港首位骨科專科顧問醫生,香港醫學會前會長,英國醫學會香港分會前會長,麥理浩復康院及香港復康會創辦人,國際復康總會前會長,香港聖保祿醫院前院長,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前會長,歷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學院校董。在七、八十年代出任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之職,後來分別在1996年獲封為下級勳位爵士,以及在2001年獲授大紫荊勳章。方心讓爵士的女兒方敏生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行政總裁,此外他也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叔父。.

新!!: 联合国和方心讓 · 查看更多 »

方順生

方順生(,),香港即時傳譯專家,1971年至1999年在聯合國從事即時傳譯工作,曾任中文傳譯科科長。 方順生是方振武家族成員,早年先後在香港、美國和英國接受教育。擔任聯合國中文傳譯科科長前,他在聯合國擔任過即時傳譯員和高級即時傳譯員等職,派駐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等地工作。1999年提早退休後,他回港負責照顧年老的母親方召麐,直到母親在2006年逝世為止。 方順生晚年備受腎病困擾,又與兄弟因母親的遺產分配出現爭執,此外,他曾在2011年發表公開言論支持經普選產生的香港行政長官必須愛國,而且還抨擊屬於泛民主派的二姊陳方安生是香港其中一名「四人幫」。2013年11月3日,懷疑因病厭世的方順生從寓所跳樓自殺身亡,終年72歲。.

新!!: 联合国和方順生 · 查看更多 »

方显廷

方显廷,著名经济学家。浙江宁波人。与马寅初、刘大钧、何廉并称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

新!!: 联合国和方显廷 · 查看更多 »

施姓

施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3位。施字的歷史起源有組織生產工作的意思,進而形成了「施姓」。.

新!!: 联合国和施姓 · 查看更多 »

施命大师

施命大师(隆波•达达奇沃) (ทตฺตชีโว;; 达达奇沃; 出生于1940年12月21日),是位泰国比丘,俗家名为“帕蒂•彭萨哇” (เผด็จ ผ่องสวัสดิ์) ,其前僧衔为“帕腊•帕瓦纳湛” (พระราชภาวนาจารย์)。他曾任前副主持与法身基金会前副主席,并在1999至2006年和2011至2016间曾担任法身寺的临时住持。直至2016年12月,他仍被视为寺院“实际上的看管者”。在学生时代,他遇见了最终成为其终身导师的詹•孔诺雍和法胜大师。 施命大师于1971年剃度出家为比丘,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导师和演讲者。他在管理法身寺事宜上也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2017年,当泰国,法胜大师当时被指控收受非法所得,该控告曾广泛被认为是具政治目的。施命大师也因拒绝把法胜大师交给有关当局,而被泰国军政府控告。.

新!!: 联合国和施命大师 · 查看更多 »

施肇基

施肇基(Alfred Sao-ke Sze,),字植之,江蘇省蘇州府吳江縣人,笠泽施氏,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新!!: 联合国和施肇基 · 查看更多 »

施明德

施明德()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異議人士、人權護衛者、政治犯和作家,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台灣高雄市人,畢業於高雄中學和陸軍砲兵學校。施明德是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曾擔任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和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被尊稱為施主席。 施明德曾在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這四位總統任內,三次以政治犯的身份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時間二十五年半。曾參與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並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 1995年聯合新黨參選立法院長以一票之差敗於國民黨的劉松藩。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退出民進黨。 2006年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並擔任紅杉軍運動指揮部的總指揮,被尊稱為施总指挥。2015年5月21日,宣布以無黨籍身份参加2016年总统大選,但因未達到連署30萬份的連署書門檻而宣布退選。.

新!!: 联合国和施明德 · 查看更多 »

施思明

施思明(),天津人,祖籍江苏苏州。谱名施耿元,字贯生,号思明,是中国著名外交家,世界卫生组织创始人之一,并曾出任联合国医监。.

新!!: 联合国和施思明 · 查看更多 »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多元文化或单一文化的结合体,与谋求全球单一文化的文化同质化相反,而类似于文化融合。 文化多样性也可以指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异。通常认为全球化会对文化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

新!!: 联合国和文化多样性 · 查看更多 »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又可稱文化資產、文化財產或文化財,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保存價值,並經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指定或登錄之物品。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新!!: 联合国和文化遗产 · 查看更多 »

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的,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对象、环境、条件、智能与创意的文化要素的综合。.

新!!: 联合国和文化资源 · 查看更多 »

文鲜明

文鲜明(문선명,),本名文龍明,韩国新興宗教统一教创始人。.

新!!: 联合国和文鲜明 · 查看更多 »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的文书工具,,即毛笔、墨、纸、砚。源於中国,再傳播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地。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文房」之名意指「國家典掌文翰之地」(相當於國家資料庫),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笔、墨、宣纸、砚台,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文房四宝」在南唐时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纸(安徽省宣州)、端砚(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 在使用文房四寶之餘,文人雅士還給它們取了人性化的名字。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筆、墨、紙。古人還戲言:筆為管城侯,墨為松滋侯,紙為好畤侯,硯為即墨侯,人稱四侯。 2007年,中國科學院科技史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

新!!: 联合国和文房四宝 · 查看更多 »

文明 (游戏)

,全稱,是由席德·梅爾在1991年為美國所開發的4X概念體系的回合制策略電腦遊戲。這個遊戲主要的目標在於在陸地上發展出一個偉大的帝國。本遊戲自古代開始,玩家隨世代演進嘗試擴張及發展他/她的帝國,直到現代及離現在不遠的未來時代。.

新!!: 联合国和文明 (游戏) · 查看更多 »

文明IV

《文明IV》(全称“席德·梅尔之文明IV”,Sid Meier's Civilization IV)是一个回合制策略电脑游戏,它是游戏设计师席德·梅尔的文明系列作品。由主设计师索伦·约翰逊在梅尔的指导下,由梅尔的工作室Firaxis Games开发。文明IV于2005年10月25日和11月4日之间,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麦金塔版于2006年初发行。游戏的第一个资料片——《战神》(Warlord)和第二个资料片——《超越刀锋》(Beyond the Sword)分别于2006年7月和2007年7月在美国和欧洲上市。采用相同引擎而玩法差异很大的“独立资料片”《殖民统治》(Colonization)于2008年9月上市。到2007年初,文明IV已经售出了超过150万套。 与其他文明系列的游戏相似,文明IV游戏是由玩家从一个小城市开始来建立一个帝国的过程。一个标准的游戏过程通常是玩家选定一个文明(每个文明对应一个帝国)后,游戏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玩家拥有一个“定居者”(settler),可用于建立一个城市;然后玩家通过内政、外交和战争来为自己的文明(即帝国)获取资源和土地,与多个由电脑(单人游戏中)或其他玩家(多人游戏中)控制的文明竞争,以争取最终的胜利。 《文明IV》目前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而其他一些语言也有非官方翻译版,如俄语、芬兰语、捷克语和匈牙利语 。.

新!!: 联合国和文明IV · 查看更多 »

无代表,不纳税

“无代表,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起源于1750年代和1760年代,最早由Jonathan Mayhew提出。此口号概述了英国十三殖民地人民的不满,这也是美国革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简言之,殖民地中的许多人认为,因为他们在英国议会中没有被直接代表,所以任何它通过的关于殖民地税收的法律(如食糖法和印花税法),根据1689年权利法案,都是违宪的,这些法律同时也是对他们身为英国臣民应得权利的否认。不过,美国革命时期,20个英国公民中只有1个人在议会中有代表席位,其中没有任何人是殖民地的一部分。而在当下,关于相似争议,此口号也被不同国家的不同团体使用,其中还包括美国的一些地方(见下文)。 这句话抓住了英国内战中的核心观点,如John Hampden关于造船费(Ship Money)所表达的那样:“国王所无权要求的,即为臣民有权反对的”。.

新!!: 联合国和无代表,不纳税 · 查看更多 »

无国界记者

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是一个致力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並推进新闻自由的政治性国际非政府组织,由羅伯特·梅納德(Robert Ménard)於1979年在法國巴黎創立。總部設於巴黎,並在亞、歐、美、非的15個國家設有16家辦事機構(在美國華盛頓與紐約有兩家機構)。 無國界記者是(IFEX)的成员。IFEX是由全球60多個非政府组织組成的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監察言论自由被侵犯的状况、促進並捍卫言論自由的权力。在无国界记者发表的的报刊、出版物中,指出:“无国界记者捍卫全世界被囚禁的记者的权利以及新闻自由,即《世界人权宣言》中第19条描述的提供信息及获取信息的权利。”, Brochur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16 April 2012 无国界记者在2005年獲欧洲议会授予自由精神萨哈罗夫奖, European Parliament, 27 June 2006。而2012年3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撤除其參與資格,認為其「工作方式」令人質疑並違反新聞倫理。.

新!!: 联合国和无国界记者 · 查看更多 »

无锡市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於江苏省南部,下辖江阴市与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及蘇錫常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首都。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新!!: 联合国和无锡市 · 查看更多 »

日加關係

日加關係是指日本與加拿大的外交關係,此二國在各式領域都有良好的合作關係。二國間的外交關係正式始於1950年,日本駐渥太華領事館的開幕。在1929年,加拿大駐東京公使館開幕,是加拿大在亞洲的第一間公使館,而在同一年,日本駐渥太華領事館形式上也改成公使館Foreign Ministry of Japan: 。 在1929年創建的加拿大駐日本代表團是加拿大在亞洲歷史最悠久的代表團,並且是非英聯邦代表團中,次於美國與法國第三古老的代表團。加拿大在東京有大使館,並在名古屋有領事館。日本在渥太華有大使館,並在卡爾加里、蒙特利爾、多倫多與溫哥華各有一總領事館。兩國都是G7、OECD與APEC的正式成員。.

新!!: 联合国和日加關係 · 查看更多 »

日内瓦大学

日内瓦大学(Université de Genève,常缩写为UNIGE),是瑞士日内瓦州的一所公立大学。前身是1559年约翰·加尔文建立的日内瓦学院(Schola Genevensis)。作为一所神学院,这里主要教授修辞学、辩证法、希伯来语和古典希腊语,在欧洲宗教改革期间获得广泛声誉。经过启蒙时代,其学科领域逐渐扩展,1873年建立医学系后,正式更名为大学。 日内瓦大学每年开展不同学科的240多种学位教育以及约150种继续教育项目。2005年度之前,大学采用法国学位系统,即学位分学士(Licence)、高等深入研究文凭(DEA)和博士(Doctorat)三级。在此之后,根据欧洲29国教育部长签署的《博洛尼亚宣言》精神,大学的学位系统逐步与欧洲各国接轨。日内瓦大学享有国际声誉,是集合了欧洲12所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的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成员之一。 2005-2006年度,大学主体共有注册学生名。其中外国学生占37%(来自131个国家和地区,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学生最多),教研人员人,规模仅次于苏黎世大学排在瑞士第二位。学生每学期需要缴纳500瑞士法郎的“大学税”方可参加考试。.

新!!: 联合国和日内瓦大学 · 查看更多 »

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

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Institut de hautes études internationales et du développement,IHEID)一般简称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 ,是一所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高等教育机构(Institut Universitaire),90%的课程由英文授课,另有10%的课程由法语授课。该校在国际事务学界享有盛名,其前身《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际问题研究院。 该校规模极小,却有充沛的学术,财力资源,催生出了1位联合国秘书长,其学生,学者团体内至今共出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1位普利策奖得主与无数个国家领袖与外交官。.

新!!: 联合国和日内瓦高级国际关系及发展学院 · 查看更多 »

日牙關係

日牙关系,是指日本与牙买加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于1964年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新!!: 联合国和日牙關係 · 查看更多 »

日韩关系

日韩关系或韩日关系是指韩国与日本的双边关系。1951年10月,韩日双方在美国的积极调解下,开始了邦交正常化的预备性会谈。但由于双方对日占领时期历史问题分歧过大,韩日双方在经历了13年零8个月的谈判后,才于1965年6月22日最终签署《韩日基本关系条约》,建立外交关系。.

新!!: 联合国和日韩关系 · 查看更多 »

日蘇共同宣言

《日蘇共同宣言》日ソ共同宣言,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全稱日本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共同宣言(日本国とソヴィエト社会主義共和国連邦との共同宣言,Совместная декларация Союза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и Японии)是日本與蘇聯為結束兩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戰爭狀態、恢復正常外交關係,而在1956年10月19日於莫斯科簽署及共同發佈的外交文書 紐約時報。.

新!!: 联合国和日蘇共同宣言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联合国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英語名稱:Japan Confederation of A- and H-Bomb Sufferers Organizations,簡稱日本被團協),成立於1956年8月10日,是日本唯一的原爆「被爆者」全國組織。 被團協的成立旨在防止核戰爆發,亦主張日本政府釀成原爆死傷。除了爭取東京當局國家賠償,也致力於國際核武裁軍運動。.

新!!: 联合国和日本原水爆被害者團體協議會 · 查看更多 »

日本右翼团体

日本右翼团体(又称日本右翼组织或日本右翼势力)是日本民族主义右派组织。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日本大约有1000多家右翼团体,成员总数大概有10万人。日本右翼团体對於過去戰爭歷史的侵略行為一直持否認或懷疑態度,並支持日本政治人物公開參拜靖國神社。.

新!!: 联合国和日本右翼团体 · 查看更多 »

日本外務省

外務省為日本對外關係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也是日本自1885年(明治十八年)實施內閣制以來,唯一沒有變動的中央機關。 日本國政府以和平及安全為主軸推動對外關係,本身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隨著國際情勢變動而調整其外交政策,以增進國家及人民之利益,由於日本積極躍升國際主要大國地位,如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此一目標,其外交系統內亦有派系,以語言可分為主要的知美、知華、知俄三派;以學校出身可分為東大派(東京大學畢)、如水會(一橋大學畢)、外大派(東京外國語大學畢)和大凰會(創價大學畢)等主要派系。.

新!!: 联合国和日本外務省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口问题

日本人口问题,指因日本政府的人口政策和人口结构所引发的一系列等相关的问题。.

新!!: 联合国和日本人口问题 · 查看更多 »

日本人權

日本在政體上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根據法務省的數據,法務局辦公室和公民自由志願者在2003年一共處理了359971項與人權相關的投訴和18786項涉嫌侵犯人權的報告。這些案件大部分最終在法院被解決。.

新!!: 联合国和日本人權 · 查看更多 »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是筒井康隆的小說,並於2006年拍成電影。.

新!!: 联合国和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 查看更多 »

日本國鐵D51型蒸汽機車

D51型蒸汽機車(D51形蒸気機関車)是日本國有鐵道(國鐵)的前身——鐵道省所設計製造的一款煤水車式蒸汽機車。 主要用於牽引貨運列車的D51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曾被大量製造,在最顛峰時日本甚至擁有高達1,115輛的D51(不包含5輛原计划交付臺灣鐵路管理局的D51型机车)。在日本,D51除了是製造數量最多的蒸汽機車外,縱使加入所有的柴油與電力機車作排行,D51仍然是以單一車種來計算產量最大的鐵路機車車款。由於其高知名度,D51幾乎可以說是日本蒸汽機車的代名詞,經常被當地的鐵道迷暱稱為デコイチ(Dekoichi,「D51」的片假名化發音)。.

新!!: 联合国和日本國鐵D51型蒸汽機車 · 查看更多 »

日本分治計劃

日本分治計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同盟國准备军事占领日本的計劃。 同盟國依據《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必須放棄自明治維新之後取得之日本四岛以外領土,分由盟軍各国接收。而日本本土,原本計劃仿效盟軍在德國和奧地利的占领計劃,將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國分为多个占领区进行军事占领。实际上只实行了在日本本土以外的分治計劃,日本本土的军事占领由美国完全负责。.

新!!: 联合国和日本分治計劃 · 查看更多 »

日本国宪法

《日本國憲法》,又被稱為《和平憲法》、《戰後憲法》,是日本現行憲法,在1946年11月3日公佈、1947年5月3日起施行。該憲法是日本政府在二戰戰敗投降之後的盟軍佔領時期所制定的,以用來取代原有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其中盟軍占領當局(GHQ)在該憲法的撰寫中居於主導的角色。但由於施行以來從未修改,因而在憲法本文中仍存有昔日在日語上使用的習慣,例如保留歷史假名遣、內文的漢字以舊字體書寫等。 《日本國憲法》採用自由民主的君主立憲制,取代舊憲法所施行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以國民主權(主權在民)為原則將天皇權力架空,確立國會、內閣、裁判所三權分立的國家統治機構模式,明文保障國民的基本權利。根據此憲法,天皇是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只能扮演純粹儀式上的角色,即所謂的「象徵天皇制」。此憲法較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9條,規定日本以和平主義放棄宣戰與保有戰爭武力的權利。總體來說,和平主義、國民主權、基本人權的尊重,被稱作為日本國憲法的「三大要素」。.

新!!: 联合国和日本国宪法 · 查看更多 »

日本與聯合國

日本與聯合國(国際連合と日本)指的是日本和聯合國之間的關係。日本自於1956年加入聯合國後,它就以極大的熱情來參與聯合國系統的籌建和完善,並視其為一個維護世界和平的機構。日本現今在聯合國系統內發揮著十分大的影響力,並與聯合國下屬多個機構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取決於日本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許多日本人認為,加入聯合國能夠保持他們國家的中立性和自主性,因為日本僅有可用於防衛的軍事力量。儘管日本在1951年簽訂《舊金山和約》及其他防衛條約,並成為美國重要盟邦之一,使得得日本的國家安全極大程度上倚賴美國;但日本政府認為,聯合國是日本實施其全方位外交政策風險最小化的理想舞台。.

新!!: 联合国和日本與聯合國 · 查看更多 »

日本锁国 (电影)

《日本锁国》(日文:ベクシル 2077日本鎖国)是2007年8月18日日本上映的3DCG动画电影年度作品,已决定在全球75个国家的影院上映;香港於「第二屆夏日國際電影節(SUMMER IFF)」舉行2場特別放映,而正式公映日期為2007年9月27日。.

新!!: 联合国和日本锁国 (电影) · 查看更多 »

日本-东帝汶关系

日本-东帝汶关系,是指日本与东帝汶之间的双边关系。2002年5月20日,即东帝汶独立当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新!!: 联合国和日本-东帝汶关系 · 查看更多 »

日本-瑞典關係

日本-瑞典關係,是指日本國和瑞典王國之間的。兩者最早的連繫始於日本鎖國時代的瑞典人來日,當日本對外開放門戶後,雙方在1868年簽訂的《大日本國瑞典國條約書》成為明治維新時代第一份日本與外國所締的條約accessdate,也開啟了兩國的外交關係accessdate。此後,日本與瑞典自1900年代開始互派公使,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盟軍佔領日本期間中斷,直至日本重新成為主權國家,日瑞外交關係才於1952年恢復,並從1957年起升為大使級邦交。日本是瑞典在亞洲主要的貿易夥伴之一,而瑞典的國家政策也數次成為日本各界的考察或關注對象,延續至21世紀,兩國在政治、經濟、王室/皇室交流、文化和學術等領域,或是福利制度和人口高齡化等共同議題上均進行過往來。.

新!!: 联合国和日本-瑞典關係 · 查看更多 »

日本-摩纳哥关系

日本-摩纳哥关系,是指日本与摩纳哥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于2006年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新!!: 联合国和日本-摩纳哥关系 · 查看更多 »

日本沉沒 (漫畫)

《日本沉沒》是原著為小松左京的科幻小說《日本沉沒》的漫畫版。目前共有兩個版本,分別為在1970年代於「週刊少年Champion」中連載、由齋藤製作公司著作的版本,以及從2006年開始在「Big Comic Spirits」中連載、由一色登希彥著作的版本。在台灣,一色登希彥的版本由尖端出版代理。.

新!!: 联合国和日本沉沒 (漫畫) · 查看更多 »

日本法西斯主義

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軍事獨裁主義的意識形態及政治體制。 學術界對於日本在此時期是否屬於法西斯主义看法兩極,並無共識。二戰前多數西方學者與二戰後多數日本學者持肯定態度,而二戰前多數日本學者與二戰後多數西方學者持否定態度。 現代學者一般將日本法西斯主義理解為日本軍國主義。日本法西斯主義的興起與二十世纪初的優生學亦有直接關係。.

新!!: 联合国和日本法西斯主義 · 查看更多 »

日本戰爭列表

本條目為日本自古以來對外或內部的戰事列表。表中左方一切戰事名稱以日方說法為準,右方時間則為戰事進行時間(內戰)或日方參戰時間(對外戰爭),每一合戰名詞下方為該戰役簡介。.

新!!: 联合国和日本戰爭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海命名爭議

被朝鲜、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环绕的被中国称为日本海海域的国际名称是有争议的。1992年,此争议在第六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由朝鲜和韩国首次提出。目前,日本政府称呼这片海域为日本海,韩国政府称其为东海,朝鲜政府则支持东朝鲜海的称呼。现在大部分国际地图和文件都将这片海域称为“日本海”(或其他等效翻译),或者以“日本海(东海)”的名称呈现。为世界各地的水域命名的国际理事机构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在2012年决定不改变将这片海域命名为“日本海”的决定,从而拒绝了韩国要求的以日本海与东海两个称呼并立的请求。俄罗斯和中国都将其称为日本海。Kyodo News, "", Japan Times, 3 May 2012, p. 3; Kyodo News, "IHO nixes 'East Sea' name bid", Japan Times, 28 April 2012, p. 2; Rabiroff, Jon, and Yoo Kyong Chang, "", Stars and Stripes, 28 April 2012, p. 5.

新!!: 联合国和日本海命名爭議 · 查看更多 »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島上形成的在關於思想、行為、生活、教育、信仰及價值觀等等的一系列實體或非實體的事物或象徵。 公元四世紀至九世紀,朝鲜半島的移民(渡來人)為日本帶來東亞文化,這包括其書寫系統—漢字。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為日本帶來了漢傳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隨著漢傳佛教傳到日本的,是日本傳統藝術的重要一環。十世紀左右,日本與東亞大陸的交流變少,開始孕育出國風文化。十六世紀中葉,歐陸文化傳到日本,後來因貿易保護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歐陸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停滯。直至十九世紀,日本在美國的外交壓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親条約),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歐陸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復興,後來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員。 由於日本之於東亞大陸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劃入東亞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爭議。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發表的文明衝突論中,認為日本文化獨立於東亞自成一體,應並列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而日本历史学家與那霸潤則認為日本文化是東亞大陸文化的延伸,並著重於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許方面有差異。.

新!!: 联合国和日本文化 · 查看更多 »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

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尖閣諸島国有化),源于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施政。石原慎太郎为了获得东京都政府对钓鱼岛的直接性管辖和管理,发起日本国内民众捐款从私人手中购买钓鱼岛活动。最终,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以20.5亿日元(人民币1.66亿元,新臺幣7億元)从栗原弘行手中收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小岛、北小岛,在同年9月11日付款和登记。.

新!!: 联合国和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事件 · 查看更多 »

旧金山

舊金山(San Francisco),正式名稱為舊金山市郡(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都市,為加州唯一的行政區,中文--,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位於舊金山半島的北端,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人口約86萬,為加州第四大城;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舊金山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的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 舊金山是北加州與舊金山灣區的核心都市,當地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舊金山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及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舊金山也是五大主要銀行及許多大型公司、机构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包括盖璞、太平洋瓦電公司、Yelp、Dropbox、Pinterest、Twitter、优步、爱彼迎、Mozilla、維基媒體基金會、克雷格列表、Salesforce.com等。.

新!!: 联合国和旧金山 · 查看更多 »

旭日大綬章

旭日大綬章,日本勲章的一種。1875年4月10日依據「賞牌從軍牌制定」(明治8年太正官布告第54號)制定(2003年11月3日更正)。.

新!!: 联合国和旭日大綬章 · 查看更多 »

旗幟列表

本表以國家與地區的旗幟為主的旗幟列表。.

新!!: 联合国和旗幟列表 · 查看更多 »

旅行证件

旅行证件(Travel Documents)指一国政府依照法律规章或国际协议颁发并被外国承认和接受可用做国际旅行凭证的各种证件的总称,包括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际组织按其章程颁发的通行证。旅行证件通常向其他政府保证:持证人可以返回发证国。旅行证件通常为小册子形式,以允许其他政府发放签证以及.

新!!: 联合国和旅行证件 · 查看更多 »

旅行者金唱片

旅行者金唱片是一張於1977年隨兩艘航海家探測器發射到太空的唱片。唱片內收錄了用以表述地球上各種文化及生命的聲音及圖像,以期宇宙中其他外星高智慧生物發現。旅行者探測器在距今40000年後,才會靠近最接近地球(1.6光年)的恆星。探測器被捕獲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唱片的最终目的虽然仍是與外星人溝通,但其对人类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象征意义更大。.

新!!: 联合国和旅行者金唱片 · 查看更多 »

摩加迪休

摩加迪休(مقديشو,羅馬轉寫:Maqadīshū;Muqdisho;Mogadishu,意指「国王的宝座」),當地人也常以舊名哈馬(Xamar,早期拼音為Hamar)稱呼之,中國古稱木骨都束,是一位於東部非洲偏北的印度洋岸海港城市,也是索馬利亞第一大城市。摩加迪休原本應是非洲東岸名列前幾名的大城與索馬利亞的首都,但因長年的內戰與軍閥割據而陷入無政府狀態,無法實際施行首都應有的行政中心功能,索馬利亞因此另以拜多亞作為臨時首都。.

新!!: 联合国和摩加迪休 · 查看更多 »

摩加迪沙之戰

摩加迪沙之戰(Battle of Mogadishu)是一場在1993年10月3日至4日之間,於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市區爆發的軍事衝突。在這場戰鬥之中,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和當地民兵在摩加迪休市區進行巷戰,最終造成雙方與民眾傷亡。.

新!!: 联合国和摩加迪沙之戰 · 查看更多 »

摩尔多瓦

摩爾多瓦(Moldova, ),正式名稱是摩爾多瓦共和國(Republica Moldova),是一個東歐的內陸國家,首都是基希涅夫。摩爾多瓦西鄰羅馬尼亞,北面、東面、南面毗鄰烏克蘭。 今天的摩爾多瓦,大部分領土屬於中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在14世紀立國後,自16世紀開始淪爲奧斯曼帝國保護國。19世紀,摩爾達維亞的大塊領土(即比萨拉比亚地區)又割讓給沙皇俄國。領有其餘領土的摩爾達維亞其後參與組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20世紀俄國發生革命後,割讓給俄國的比萨拉比亚先是獨立,後又併入羅馬尼亞。1940年,蘇聯控制摩爾達維亞地區,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爲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雖然納粹德國一度攻佔摩爾達維亞地區並將之歸還給盟友羅馬尼亞,但1944年蘇聯又再度佔領該地,恢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制。蘇東劇變後,1991年,摩爾多瓦宣佈獨立,成立今天的摩爾多瓦共和國。摩爾多瓦獨立後因政治動盪、能源短缺等原因,經濟陷入長期衰退。又因在內戰中戰敗,德涅斯特河沿岸(德左)地區事實上獨立至今,演變成德左問題。 摩爾多瓦是一個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國民經濟依賴農業、釀酒業等第一產業。摩爾多瓦至今仍然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人均年GDP僅有兩千餘美元。政治上,存在對反對派進行政治迫害的情況。摩爾多瓦國內亦面臨較嚴重的人口販賣問題。 1991年獨立後,摩爾多瓦先後加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歐安組織(OSCE)、獨聯體等國際組織。摩爾多瓦目前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成員,與歐盟是東部夥伴關係。摩爾多瓦正尋求加入歐盟的機會。.

新!!: 联合国和摩尔多瓦 · 查看更多 »

摩西·布拉

摩西·布拉(Moses Blah,全名Moses Zeh Blah,摩西·泽·布拉,)利比里亚政治人物,于2003年短暂就任第23任利比里亚总统。.

新!!: 联合国和摩西·布拉 · 查看更多 »

摩苏尔

摩苏尔(الموصل ,阿拉米语:ܡܘܨܠ,中文古称毛夕里),是伊拉克北部城市,位于巴格达西北396公里,为尼尼微省首府,市区跨底格里斯河两岸。细平布(Muslin)是摩苏尔的特产,因此地而得名,另外,摩苏尔的大理石也很有名。.

新!!: 联合国和摩苏尔 · 查看更多 »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صحراو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República Árabe Saharaui Democrática),是一個位於北非西撒哈拉地區的阿拉伯國家。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聲稱擁有整個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但目前只能控制有關領土的20%,其餘領土被摩洛哥王國所控制和劃分為摩洛哥的「蓋勒敏-塞馬拉大區、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亚-阿姆拉大区、達赫拉-黃金谷地大區」。.

新!!: 联合国和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废料

放射性废料是一种包含放射性物质的废料,一般在如核裂变一类的核反应中产生。事实上,一些不与核工业直接关联的的产业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也会排放出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料。放射性废料按其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放射性强弱,共分为高、中、低三级,其中低放射性廢物占据主要部分,中级与高放射性廢物较少。 一般来说,物质的放射性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所以原则上所有放射性废料都可以与外界隔绝一段时间,达到使其组分不再能引起危害的目的。医用放射性物质或工业放射性物质的封存时间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年,而高级废料则需要封藏上千年。如今,处置这几类放射性废料的主要途径有:.

新!!: 联合国和放射性废料 · 查看更多 »

政府間主義

政府間主義(Intergovernmentalism)是一個國際法和政治學概念,指在國際組織中以政府之間的合作為主導的思想。採用政府間主義的例子有聯合國,此外歐洲聯盟也部分使用政府間主義思想。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歐盟三支柱中,第二和第三支柱以政府間主義為原則。按照政府間主義的思想,國際問題的決定權由當事國所有。採用政府間主義的各國際機構事實上給予了會員國否決權。和政府間主義相對的是超國家主義。 Category:國際法.

新!!: 联合国和政府間主義 · 查看更多 »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缩写IPCC;又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跨政府氣候變化委員會等;)是一個附屬於聯合國之下的跨政府組織,在1988年由世界氣象組織、聯合國環境署合作成立,專責研究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該會會員限於世界氣象組織及聯合國環境署之會員國。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本身並不進行研究工作,也不會對氣候或其相關現象進行監察。其主要工作是發表與執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關的專題報告。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要根據成員互相審查對方報告及已發表的科學文獻來撰寫評核。 IPCC協助各國於1997年在日本京都草擬了《京都议定书》,協議目標是要在2010年時,讓全球碳排放量比1990年時減少5.2%,目前已有170多國核准該協議。 IPCC已分別在1990、1995、2001、2007年及2013年發表五次正式的「氣候變遷評估報告」,同時IPCC主席帕卓里博士在2008年時公開呼籲:「假如在2012年前沒任何行動的話,就太晚了。接下來的兩、三年是決定我們未來的關鍵時刻.

新!!: 联合国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

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2.31條而成立。 第一次會議在1961年10月27日於巴黎的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總部舉行。共有40個國家成為委員會的創始成員國。 至2004年委員會一共有129個成員國,設有會員大會,執行理事會和秘書處。秘書處設在法國巴黎。此外,委員會亦設有一些附屬機構。 。.

新!!: 联合国和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联合国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殖民帝国

義大利殖民帝國(Impero coloniale italiano)是由近代義大利所建立的殖民地帝國。而這個殖民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擁有意大利外,更支配著地中海和東非的其他屬土諸如厄立特里亞、衣索匹亞等東非殖民地。帝國勢力在1940年達到頂峰,而后随着意大利投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意大利殖民帝国也逐渐成为历史。 就如德意志帝國一樣,義大利比起其他歐洲強國較遲達成統一。所以,其殖民帝國也比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帝國來得要遲。亦因如此,它並不能和其他歐洲列強競逐亞美兩洲的勢力(中國的天津租界例外),儘管在新大陸有很多意大利裔移民。.

新!!: 联合国和意大利殖民帝国 · 查看更多 »

愛國者運動

愛國者運動(Patriot movement)是一項美國的社會運動。由當地民眾自發組成的從事,他們主張保守、獨立| Herald-Journal 24 April 1995。成員包括、、啟示錄末日論者、極端生存主義者、極右派自由意志主義者、反猶太主義者及其他組合,主要由前軍方、警方領導。 by Richard Abanes, review by Dennis L. Feucht in 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

新!!: 联合国和愛國者運動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國家的名稱

時官方名為「愛爾蘭」(Éire,Ireland)的國家有不同的名稱,該國佔了愛爾蘭島約六分之五的面積。而聯合王國的其中一個組成部分北愛爾蘭則佔了該島的剩餘土地。當該國於1922年立國時,它的國號為「愛爾蘭自由邦」。在1937年它頒佈了新憲法,該憲法稱整個愛爾蘭島都是它的領土,並改國號為「愛爾蘭」(Éire,Ireland)。在1949年,它把國家,並指可以描述它為「愛爾蘭共和」,但仍保留「愛爾蘭」為它的官方名稱。 「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ROI」、「共和國」(the Republic)或「南方」(the South)經常被用作稱呼該國,以識別該國和愛爾蘭島,或用於分辨它和北愛爾蘭(「NI」或「北方」)。有些愛爾蘭共和主張者會避免稱該國為「愛爾蘭」,因為他們認為這個稱呼是的。.

新!!: 联合国和愛爾蘭國家的名稱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國防軍

愛爾蘭國防軍是愛爾蘭共和國的國家武裝力量。約5.6萬人組成陸海空三軍,屬於小型歐洲防禦力量。.

新!!: 联合国和愛爾蘭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愛爾蘭歷史

愛爾蘭历史起始於西元前6600年前後,最后一次冰川期结束后人类开始在爱尔兰岛定居开始。约前300年当地的人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铁器时代。可能与此同时随着凯尔特人向爱尔兰的迁徙凯尔特语来到爱尔兰,后来凯尔特语与当地人的语言混合后形成了爱尔兰语。 4世纪和5世纪爱尔兰基督化后在爱尔兰形成了由修道院、传道士和王国组成的文化。但随着维京人的入侵这个文化受到冲击。1169年和1171年诺曼人占领爱尔兰,英格兰开始在爱尔兰的文化和政治中占支配作用。但到1609年为止爱尔兰仍然是由许多王国组成的,一直到1609年英格兰才完全占领爱尔兰。 1801年以前,爱尔兰由一个由新教徒支配的爱尔兰议会统治,这个议会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但新教徒在爱尔兰属少数人。1801年爱尔兰议会被解散,爱尔兰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在政治和武力斗争后,1921年,爱尔兰岛南部的26个郡从英国独立,爱尔兰共和国成立,北部的其它郡依然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争执至今未能解决,从1960年代开始这个争执恶化为危机,到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是爱尔兰与英国的外交关系和爱尔兰内部政治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922年后爱尔兰南部在此后的几个十年中始终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大量居民外移。从1990年代开始,爱尔兰共和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新!!: 联合国和愛爾蘭歷史 · 查看更多 »

愛沙尼亞政治

愛沙尼亞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愛沙尼亞總理是愛沙尼亞的政府首腦。愛沙尼亞是一個多黨制國家,立法權由愛沙尼亞國會享有,行政權由愛沙尼亞總理領導的愛沙尼亞政府享有。司法機關獨立於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愛沙尼亞是聯合國、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愛沙尼亞在一戰之後取得獨立,但在二戰時被蘇聯佔領,此後一度是蘇聯加盟共和國。1991年,愛沙尼亞從蘇聯取得獨立。.

新!!: 联合国和愛沙尼亞政治 · 查看更多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鄧巴頓橡樹會議(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苏美英三国在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由于三国在是否邀请中国参加会议上存在分歧,因此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44年8月21日到9月28日,苏美英三国参加,就战后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基本达成了协议,但是,安理会否决权和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没有达成协议。第二个阶段从1944年9月29日到10月7日,中美英三国参加,对联合国组织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敦巴頓橡樹會議確定關於組織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國際機構的計畫與提議,後舊金山會議則根據此而討論,為組織聯合國的起點。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戰 Category:國際會議 Category:聯合國相關會議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会议.

新!!: 联合国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 查看更多 »

数量级 (数)

这个列表罗列了部分正数的数量级,包括事物的数量、无量大数和概率。.

新!!: 联合国和数量级 (数) · 查看更多 »

數位權利

數位權利意指個人合法使用電腦的權限,包含所有的電子儀器或是溝通網絡。特別是針對現實已存的權利,諸如在新興科技中內容的隱私權、言論自由(詳見信息自由),尤其是網際網路。.

新!!: 联合国和數位權利 · 查看更多 »

敘利亞安全區

敘利亞安全區,或稱敘利亞衝突降級區(英語:De-escalation Zone),是指從2017年5月起在敘利亞內戰期間於敘利亞共和國境內劃分的四個地區,在區內禁止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雙方進行戰鬥,並且向民眾提供人道援助物資以及允許「無武裝的平民」能夠在政府和反對派領土之間自由移動。.

新!!: 联合国和敘利亞安全區 · 查看更多 »

敘利亞人權

敘利亞的人權狀況一直都廣爲國際組織所批評。, pg.

新!!: 联合国和敘利亞人權 · 查看更多 »

敘利亞經濟

敘利亞經濟以農業、石油、工業和服務業為基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1960年代增長八成,在1970年代總增長達到頂峰的336%,這情況被證明不可持續,經濟在1980年代萎縮33%。然而在1990年代,由於成功多元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平均每年1.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08和2009年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分別為近6%和3.9%。該國經濟的兩大支柱是農業和石油,合計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大約一半。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和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受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嚴重的乾旱所影響,根據中央統計局的初步數據,其國內生產總值份額從2007年的20.4%減少到2008年的17%左右。另一方面,原油價格上升抵銷石油產量下降,導致預算和出口收入增加。 自內戰爆發後,經濟一直受到大規模的經濟制裁,限制貿易的國家有阿拉伯聯盟、澳大利亞、加拿大、歐盟(以及歐洲國家阿爾巴尼亞、冰島、列支敦士登、馬其頓、摩爾多瓦、--、挪威、塞爾維亞和瑞士)、格魯吉亞、日本、土耳其和美國,這些制裁和內戰帶來的不穩定使經濟增長情況逆轉,2011和2012年出現負增長。根據聯合國統計,直至2013年底,內戰帶來的總經濟損失估計為1,430億美元。.

新!!: 联合国和敘利亞經濟 · 查看更多 »

敘利亞LGBT權益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在敘利亞的權益不受法律保障。在敘利亞,同性性行為是犯罪行為,可被處以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敘利亞政府也鎮壓國內的LGBT權利遊行,完全禁止LGBT權利運動的存在。.

新!!: 联合国和敘利亞LGBT權益 · 查看更多 »

教育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廣義的教育則包含社會待人處事的方方面面,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历史等。与之相对地,职业教育中只教授单一的职业技能。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生活中的经验。其他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出现。 迄今,受教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基本人权,1952年发表的《欧洲人权公约》和联合国1966年发表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均承认此项权利。.

新!!: 联合国和教育 · 查看更多 »

慈幼英文學校

慈幼英文學校(Salesian English School)為羅馬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創辦的一所男子天主教中學,隸屬鮑思高慈幼會中華會省,位於香港港島筲箕灣柴灣道16號,毗鄰小學部慈幼學校。慈幼英文學校的主保聖人為。校訓為“Alere Flammam”,中文為“點燃火炬,照耀人群”。.

新!!: 联合国和慈幼英文學校 · 查看更多 »

扎庫瑪象群屠殺

札庫馬象群屠殺指一系列發生在2006年非洲查德南方札庫馬國家公園附近的非洲象盜獵活動。由5月到8月的航空俯視調查已記錄至少上百隻遭屠獵的動物 - August 30, 2006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Press Release。非法盜獵象群在此地已經持續了40年之久。事實上查德的動物族群已經由1970年的30萬頭減少到2006年的1萬頭。非洲象儘管名義上受到查德政府的保護,歐盟也給予某些援助,但是實際執行力的貧弱一直無法揭止盜獵。非洲森林象同時也棲息在東非數個國家中。 最近的航空俯視調查在8月3日到8月11日由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保育人士邁克·費(J.

新!!: 联合国和扎庫瑪象群屠殺 · 查看更多 »

扎赫勒战役

扎赫勒战役发生于1980年12月至1981年6月之间。在这七个月的时间内,扎赫勒遭受了很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磨难。这场战斗有两个关键的对手。一方是黎巴嫩力量,他们得到了Zahlawi镇居民的帮助。而另一方是打着“阿拉伯威慑部队”旗号的叙利亚军队,他们得到了一些巴解组织派别的帮助。 从人口上来说,Zahleh是黎巴嫩国内以基督教徒为主的城镇中最大的一座城镇之一。扎赫勒郊外毗邻的贝卡谷地基本涵盖了整个叙黎边境。由于扎赫勒紧邻贝卡谷地,叙利亚军队担心以色列和黎巴嫩力量会联合起来对付叙利亚。这个潜在的联盟不仅会威胁到驻扎在贝卡谷地的叙利亚军队,从叙利亚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叙利亚国家安全的重大安全,因为扎赫勒紧邻通往大马士革的高速公路。 因此,作为一个威慑战略,叙利亚军队控制了通往该市的主要道路,并加强了在贝卡谷地的军队部署。大约在1980年12月,驻扎在Zahlawi镇的“黎巴嫩力量”和拥有叙利亚支持的左翼民兵武装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张。从1981年4月至6月,在这4个月的时间内,一些黎巴嫩力量的成员在Zahlawi当地抵抗力量的帮助下抵抗叙利亚军队并保卫该城免受叙利亚军队的袭扰及潜在的入侵。.

新!!: 联合国和扎赫勒战役 · 查看更多 »

扩张主义

扩张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国家对外的政治政策,旨在通过单独或者兼用军事、外交及移民等手段,从而达到增加本国领土、殖民地或者主权,宣示霸权和扩大本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影响的效果。.

新!!: 联合国和扩张主义 · 查看更多 »

扬·史末资

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OM,CH,ED,KC,FRS,FRS(Jan Christiaan Smuts,)英帝国、南非政治人物、律师、將領。曾两任南非总理。.

新!!: 联合国和扬·史末资 · 查看更多 »

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

《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Rise, O Voices of Rhodesia)又名《罗德西亚的声音》(Voices of Rhodesia),是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罗德西亚(1980年更名为津巴布韦)在1974至1979年的国歌。这首国歌采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樂章《欢乐颂》的旋律。1972年欧洲委员会(现为欧盟)通过的颂歌《歐洲之歌》也采用这一旋律。军乐队指挥肯·麦克唐纳上尉将其改编为十六小节的曲谱。歌词来自于官方填词竞赛,来自圭洛而在南非出生的玛丽·布隆的作品最终胜出成为国歌歌词。 索尔兹伯里方面于1965年11月11日单边宣布独立后,罗德西亚仍尊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因此《天佑女王》仍为罗德西亚国歌。1970年罗德西亚修宪转变政体为共和国后,《天佑女王》和其他与君主制有关的事物均被移除。在1974年本国歌采用之前,罗德西亚共和国没有国歌。1979年12月,英国过渡机构重新掌握国家权力后,《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不再为法定国歌。5个月后津巴布韦宣布独立建国,并获国际承认。由于罗德西亚采用了贝多芬《欢乐颂》的旋律,在现今津巴布韦奏唱该旋律会造成很大争议。.

新!!: 联合国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 · 查看更多 »

扶輪社員列表

國際扶輪是一個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的國際服務組織。扶輪社的成員被稱為扶輪社員(Rotarians)。這個列表上的名單,是列出過去和現在知名的國際扶輪成員。列出有中文條目者,依英文姓名排序。.

新!!: 联合国和扶輪社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克莱斯蒂尔

托马斯·克莱斯蒂尔(Thomas Klestil,)是奥地利总统,在还剩两天任满时死于任上。克莱斯蒂尔1992年起任总统,1998年继续连任。 克莱斯蒂尔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工人家庭,在維也納經濟大學学习国际贸易,1957年获商业学博士学位。 1959年至1962年任职于奥地利驻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表团,1962年在奥地利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966年任使馆经济联络处主任,1969年后任奥地利驻洛杉矶总领事。1974年回国,担任奥地利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78年,克莱斯蒂尔出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1982年至1987年任奥地利驻美国大使兼驻美洲国家组织大使,1987年至1992年任奥地利外交部秘书长。.

新!!: 联合国和托马斯·克莱斯蒂尔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皮克林

托马斯·皮克林(Thomas R. Pickering,),波音公司高级副总裁,前任美国国务次卿。.

新!!: 联合国和托马斯·皮克林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牧师 FRS(The Reverend Thomas Robert Malthus,),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的《人口学原理》至今在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仍有争论,但影響深遠。.

新!!: 联合国和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拉多万·卡拉季奇

拉多万·卡拉季奇(塞尔维亚语:Радован Караџић,又譯卡拉迪奇,)生于南斯拉夫黑山共和国尼克希奇市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政治人物、诗人、精神病学家,曾任塞族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92年-1996年)。 由1995年開始,他被國際法庭戰爭罪行法庭通緝。法庭指控他涉及種族滅絕和戰爭罪行,包括1992至1995年圍攻薩拉熱窩時屠殺11,000人、1995年在斯雷布雷尼察屠殺8,000個回教徒。 在逃期间卡拉季奇化名德拉甘·达比奇在民间行医。2008年7月21日,卡拉季奇在貝爾格萊德被捕。2008年7月30日被引渡至海牙受審。 2016年3月24日,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裁定卡拉季奇在波士尼亞戰爭中犯下反人類罪,罪行包括謀殺和迫害等,判處卡拉季奇40年監禁。.

新!!: 联合国和拉多万·卡拉季奇 · 查看更多 »

拉娜·達珍妮

拉娜·達珍妮,約旦分子生物學家,約旦哈希姆大學副教授。達珍妮2005年在艾奥瓦大学取得分子生物學博士学位。 達珍妮曾獲哈佛大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獎學金和艾森豪獎學金。達珍妮博士是富布賴特學友的成員,曾兩次獲得富布賴特計劃的獎項。曾任耶鲁大學耶鲁幹細胞中心客座教授,劍橋大學和約旦幹細胞治療中心客座學者。 英國穆斯林科學雜志曾贊揚她是伊斯蘭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婦女科學家之一,中東執行長雜志所製作的"100位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婦女"中達珍妮排第13位。.

新!!: 联合国和拉娜·達珍妮 · 查看更多 »

拉乌尔·塞德拉斯

拉乌尔·塞德拉斯(Raoul Cédras,),海地前军方领导人,准将,1991年9月29日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后在联合国授权美国干涉下于1994年被迫放弃权力,流亡巴拿马。 Category:海地政治人物.

新!!: 联合国和拉乌尔·塞德拉斯 · 查看更多 »

拉哇格德屠杀

拉哇格德屠杀(Pembantaian Rawagede)是1947年12月9日荷兰軍隊在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拉哇格德对当地村民展开的屠杀。.

新!!: 联合国和拉哇格德屠杀 · 查看更多 »

拉菲克·哈里里

拉菲克·哈里里(阿拉伯语:,拉丁化:Rafik Bahaa Edine Hariri;),黎巴嫩前總理。他從政前是黎巴嫩一位白手興家的億萬富豪。他曾兩度擔任黎巴嫩總理。2005年2月14日,他在贝鲁特一所著名的五星級酒店——聖喬治酒店門外被由一名自殺式狙擊手所引爆的汽車炸彈炸死。.

新!!: 联合国和拉菲克·哈里里 · 查看更多 »

拉馬迪

拉馬迪(الرمادي;Ar Ramādī)是伊拉克中部的城市,位於首都巴格達以西110公里(68英哩)肥沃的沖積平原上,是安巴爾省的首府,2004年聯合國的數據顯示人口為483,209。1869年,鄂圖曼帝國創建拉馬迪,作為管治和與區內的阿拉伯部族溝通的中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軍隊在1917年11月打敗城內剩餘的鄂圖曼軍隊勢力,佔領拉馬迪。.

新!!: 联合国和拉馬迪 · 查看更多 »

拉达宾诺德·巴尔

拉达宾诺德·巴尔(,印地語:राधाबिनोद पाल 、拉丁化:Radha Binod Pal)是印度的法律學者、律師。他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印度代表。.

新!!: 联合国和拉达宾诺德·巴尔 · 查看更多 »

拉赫达尔·卜拉希米

拉赫达尔·卜拉希米(الأخضر الإبراهيمي, al-Akhḍar al-Ibrāhīmī;)是一名阿尔及利亚外交官,於2012年至2014年擔任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曾任联合国特使与顾问,2005年退休。他是全球领袖组成的和平组织 The Elders 的成员。他是关注全球贫穷与法律事务的组织 Commission on Legal Empowerment of the Poor 的成员。他也是 Global Leadership Foundation 的成员。他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著名学者,并在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的巴黎国际事务学院任教,并担任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研究员。 2012年8月底,他接替科菲·安南担任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来自巴勒斯坦的纳赛尔·基德瓦(Nasser Al-Kidwa)被任命为叙利亚问题副联合特别代表。9月3日,他在接受BB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以外交方式解决叙利亚冲突“几乎不可能”,且为结束冲突所作的努力也还不够,他将全力以赴寻找任何细微的可能突破口。10月21日,他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举行了会晤,希望各方率先实施宰牲节期间停火的倡议。 2014年5月,卜拉希米提出辞呈,将于5月31日正式离职;在他任职三年多期间,由于各方分歧,除了销毁化学武器及部分人道主义救援外,推动政治解决危机一直未取得进展。他说,“在叙利亚处于如此糟糕的状况下从这一职位上离开,他感到非常悲伤,叙利亚危机最终会得到解决,但不知还要再付出多少生命的代价。”.

新!!: 联合国和拉赫达尔·卜拉希米 · 查看更多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新!!: 联合国和拉脫維亞 · 查看更多 »

拉金德拉·帕乔里

拉金德拉·帕乔里(Rajendra Kumar Pachauriborn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

新!!: 联合国和拉金德拉·帕乔里 · 查看更多 »

更登確吉尼玛

更登確吉尼瑪(,),藏族人,生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那曲地區嘉黎縣。在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圓寂后,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在“金瓶掣签”仪式前认定其為班禪的轉世靈童,但這項認定未被北京當局承認。中國政府按照清朝传统“金瓶掣签”仪式冊立確吉傑布作為第十一世班禪。西藏流亡政府之部分藏人称未經達賴喇嘛認證、且動手腳抽出的是「名不正言不順」,称確吉傑布為「漢班禪」、「中共班禪」、「政治上的假班禪」,更登確吉尼瑪則被俗称為“藏班禅”、“博班禅”、或“宗教上的真班禪”。, 西藏流亡政府, 2014-4-25, 開放雜誌, 2012-10-6, 開放雜誌, 2009-9-25 聯合國、西藏流亡政府與西方媒體、中華民國認為更登確吉尼瑪在1995年5月17日被中國政府軟禁後,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從此未再公開露面。一些流亡藏人和國際人權組織認為他遭到非法拘禁與限制人身自由,並稱其為“世界上年紀最小的政治犯”,但這項指控被中國政府否認,稱其生活正常,未遭拘禁、限制,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國際人權組織曾多次要求探視更登確吉尼瑪,以確定他的安全,但這項要求多次遭中國政府拒絕。.

新!!: 联合国和更登確吉尼玛 · 查看更多 »

更换国旗的国家列表

本列表包括世界各国(联合国会员国和未被普遍承认的国家)及部分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政治实体的现行旗帜与旧旗帜进行对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有更换过国旗的。.

新!!: 联合国和更换国旗的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曹德宣

曹德宣(),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國立瀋陽高等師範學校畢業,曾任克山縣教育局局長、遼寧省立師範專科學校教授、遼寧省政府教育廳督學、遼寧省立第三中學校長、北平軍分會陸軍第五十三軍政訓處處長、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視察專員、中國國民黨中央黨政考核委員會專門委員、江蘇省江都縣縣長、社會部東北特派員公署專門委員、瀋陽市參議會參議員等職,1948年代表瀋陽市出任第一屆監察委員。.

新!!: 联合国和曹德宣 · 查看更多 »

曹炳良

曹炳良()山东新泰人,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新!!: 联合国和曹炳良 · 查看更多 »

曹長青

曹長青()是美籍華人傳媒工作者、評論作家,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北安市,後因成為持不同政见者而移民並歸化美國。其政治立場偏向右派、美國共和黨、保守主義。曹长青强烈反对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强烈支持台灣獨立運動以及西藏独立运动。.

新!!: 联合国和曹長青 · 查看更多 »

曼弗瑞德·諾瓦克

曼弗雷德·諾瓦克(Manfred Nowak,),著名國際人權法專家,現任教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學院 ,第一位進入中國調查的聯合國酷刑問題特派專員。.

新!!: 联合国和曼弗瑞德·諾瓦克 · 查看更多 »

曼哈頓

曼哈頓(Manhattan)是美國紐約市5個行政區之中最人口稠密的一個,與紐約縣(New York County)範圍相當。這個行政區主要由一個島組成,並被東河、哈德遜河以及哈林河包圍,並同時包括鄰近的一些小島嶼和唯一在北美本土大陸上的飛地大理石山。曼哈頓被形容為整個美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聯合國總部大樓的所在地。下曼哈頓的華爾街是世上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高達1.2萬億的本地生產總值,並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它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全世界最昂貴之一,許多跨國企業也在此設立總部。 紐約縣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縣。根據2010年的美國人口調查,它擁有1,585,873的居民,面积,即平均每平方英里有69,071的人口(26,668人/km²),也使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它也是全國其中一個最富有的地方,在2005年便有超過$100,000的GDP。它是紐約市僅次於布魯克林和皇后區後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卻是面積最小的。 由於每年有高達5,000萬的遊客到訪紐約市,故曼哈頓的不少景點都是世界知名的。其中,被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和「世界的中心點」的時代廣場是璀璨奪目的百老匯劇院的中心點、全世界其中一個最繁忙的行人過路處 以及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點。這個行政區也擁有很多世界知名的橋樑、摩天大廈以及公園;曼哈頓華埠是整個西半球最大的華人聚居地。格林尼治村的石牆酒吧被認為是LGBT權利運動的催化劑。曼哈頓也同時擁有大量的高中和大學,其中包括世界排名前50的知名學府如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以及洛克斐勒大學。由於紐約市是於曼哈頓的南端創立,故此紐約市政府的所在地紐約市政廳也位於此。.

新!!: 联合国和曼哈頓 · 查看更多 »

曾德·蒙赫奥尔吉勒

曾德·蒙赫奥尔吉勒(Tsendiin Mönkh-Orgil,)蒙古族,苏赫巴托尔省人,蒙古国政治家、律师。.

新!!: 联合国和曾德·蒙赫奥尔吉勒 · 查看更多 »

曾昭燏

曾昭燏()女,字子雍,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荷葉鎮萬宜堂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沈存步,我所知道的文博大师曾昭燏,世纪2008(4):46-47、文學家。.

新!!: 联合国和曾昭燏 · 查看更多 »

性侵犯

性侵犯泛指一切種類與性相關、且違反他人意願,對他人做出與性有關的行為。可包括強制性交(肛交或口交)、強迫親吻、色狼的性騷擾、非禮、性虐待等,露體、窥淫在司法判例上也可能被算是性侵犯。 就法律意义而言,性侵犯在各地司法区域都是触犯了法规,包括香港、美国、加拿大、英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等等。法律对性侵犯的定义因司法管辖区域的不同而不同。特定的司法辖区和相关研究常常使用技术性或详细描述方式来定义词汇。在有的地方,例如新南威尔士,性侵犯替代了传统的强奸罪,被定义为非自愿插入式性行为。与此相对的是在其它司法辖区内,犯罪则关注了非插入式性行为。.

新!!: 联合国和性侵犯 · 查看更多 »

性別平等

性别平等(gender equality 或 sexual equality),又称性別平權、性别平等主义,傳統上也指兩性應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中应受到平等对待,反對性别歧视。性別平等是《世界人权宣言》的目标之一,其目的是营造性別平等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例如民主活动和确保同工同酬。具体实践中,性别平等的目标是使兩性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平等对待,而不只是在政治、工作或其他政策规定的领域。.

新!!: 联合国和性別平等 · 查看更多 »

性别灭绝

性别灭绝(Gendercide)指针对特定性别的人系统地、有计划地屠杀/杀害的行为。.

新!!: 联合国和性别灭绝 · 查看更多 »

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

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ights,縮寫SRHR)是指跟性和生殖有關的人權。它總共混合了四個概念(性健康、性權、生殖健康以及生殖權利)。 在某些情況下,四個概念不會作任何區分。性健康有時會遭視為生殖健康的同義詞,另外兩個跟人權有關的概念亦可交替使用。性權在某些語境中包含了性健康此一概念。 一些知名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致力於促進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其中包括国际计划生育联合会、國際LGBTI聯合會、、国际艾滋病联盟。.

新!!: 联合国和性與生殖健康及權利 · 查看更多 »

普天間飛行場

普天間海軍陸戰隊航空基地(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Futenma,MCAS Futenma;)是位於日本冲绳县宜野湾市的一座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基地。通称普天間基地,宜野湾当地居民只是称为“基地”。普天间基地约有4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被分配到普天间基地进行培训和为其他在冲绳的海军陆战队提供空中支援。基地包括一个2,740米长,45米寬的跑道、大量的营房、行政和后勤设施,亦支援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远征军使用的自轉旋翼機,常驻約80架军机。该基地也作为联合国的航空设施使用。普天間基地和嘉手纳空军基地是驻冲绳美军的最重要基地。.

新!!: 联合国和普天間飛行場 · 查看更多 »

普兰巴南

普兰巴南(Candi Prambanan,或譯作巴兰班南、普蘭巴那)位于中爪哇,离日惹市约18公里,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印度教建筑,院內共有240座廟宇。.

新!!: 联合国和普兰巴南 · 查看更多 »

普里什蒂納州

普里什蒂納州(塞爾維亞語:Приштински округ/Prištinski okrug;阿爾巴尼亞語:Komuna e Prishtinës)是科索沃接受聯合國托管時建立的一個州,相當於原科索沃省的北部。该州与塞尔维亚共和国接壤。 首府普里什蒂納。下分7市。 Category:科索沃行政區劃.

新!!: 联合国和普里什蒂納州 · 查看更多 »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定的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話與漢族人口佔比最高的官話方言區最為類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標準化漢語,稱為中華民國國語。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華民國則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标准华语”。当前“国语”一词在中国大陆主要是在网络中使用,影视节目中多以“国语版”指代现代标准汉语版本的电影、动画作品。.

新!!: 联合国和普通话 · 查看更多 »

普林斯顿大学人物列表

这些是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人物。名单按照职业分类,各个分类里按照英文姓氏排列。.

新!!: 联合国和普林斯顿大学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智人

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有智慧的人”)生物学上归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此外还有已灭绝的亚种长者智人。.

新!!: 联合国和智人 · 查看更多 »

時事通識

《時事通識》(Behind The Headlines)是由無綫新聞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常規於無綫新聞台、TVB新聞台及翡翠台播放及間場於無綫財經·資訊台播放。 此節目及其前身《時事百科》於2013年及之前由新鴻基財務特約。.

新!!: 联合国和時事通識 · 查看更多 »

𡳞脬

𡳞脬(白話字、台羅拼音:lān-pha),亦寫作卵脬,台灣閩南語常用名詞,中國的閩東語、潮州話、吴语、柳州话、赣语、湘语等南方方言对阴囊之稱。.

新!!: 联合国和𡳞脬 · 查看更多 »

.中文网 (顶级域名)

".中文网"是域名系统(DNS)中的新通用顶级域名(gTLD)。域通联达的域名“.中文网”和另一顶级域名“.在线”于2014年4月28日通过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的审批并正式上线并开放注册。 已有数百知名品牌将“.中文网”作为其中文网域名,这些品牌包括诺基亚、MSN、路透社、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三星、联合国、BBC等。 2014年,全球已有53家注册商提供”.中文网“的域名。 ".中文网"域名获得了国际域名界的广泛关注,.eu注册局EURid的2014全球国际化域名报告中发布了关于“.在线”和“.中文网”的案例分析。 域名协会的第一期《域名行业报告》中,对国际化域名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域通联达负责该报告中文版的排版与翻译。.

新!!: 联合国和.中文网 (顶级域名) · 查看更多 »

.int

.int(源自“国际的”一词的“International”的缩写“Int”)是互联网域名系统中赞助类顶级域的一种,正如中文“国际的”所示,该顶级域用于国际组织和公约。首个使用该顶级域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用于取代其早前使用的.nato顶级域。.

新!!: 联合国和.int · 查看更多 »

.yu

.yu(源自南斯拉夫一词的Yugoslavia的缩写“Yu”)为南斯拉夫在互联网域名系统中拥有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随着南斯拉夫的残余联盟国家塞尔维亚和黑山于2006年解体,.yu也进入废除倒计时,并于2008年3月10日起不再接受新注册申请,最终于2010年3月30日停止使用,由.rs和.me取代。.

新!!: 联合国和.yu · 查看更多 »

10億人起義

10億人起義是一個全球運動,2012年由伊芙·恩斯勒發起,旨在終止對婦女的性侵害及性暴力。根據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女性曾經在一生中遭受性暴力,大約近10億人。.

新!!: 联合国和10億人起義 · 查看更多 »

10月

10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10月是秋季的第三个月,本月节气:寒露、霜降。.

新!!: 联合国和10月 · 查看更多 »

10月12日

10月12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5天(闰年第28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80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12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1日

10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294天(闰年第29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1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3日

10月23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6天(闰年第29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9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23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4日

10月2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97天(闰年第2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8天,離10月結束還有6日。.

新!!: 联合国和10月24日 · 查看更多 »

10月27日

10月2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0天(闰年第30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5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27日 · 查看更多 »

10月3日

10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76天(闰年是27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9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3日 · 查看更多 »

10月7日

10月7日是阳历年的第280天(闰年是28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5天。.

新!!: 联合国和10月7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3日

11月13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7天(闰年第31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8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13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4日

11月1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8天(闰年第31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7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14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日

11月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5天(闰年第30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60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1日

11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5天(闰年第32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0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2日

11月2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6天(闰年第32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9天,這天在世界歷史上發生許多重大事件。.

新!!: 联合国和11月22日 · 查看更多 »

11月25日

11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29天(闰年第33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6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2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30日

11月3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4天(闰年第33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30日 · 查看更多 »

11月5日

11月5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9天(闰年第31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6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9日

11月9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3天(闰年第31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2天。.

新!!: 联合国和11月9日 · 查看更多 »

12月

12月是公历年中的第十二个及每年最後的一個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12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在南半球,則為夏季第二個月。 本月节气有:大雪、冬至.

新!!: 联合国和12月 · 查看更多 »

12月10日

12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4天(闰年第34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10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1日

12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5天(闰年第34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11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8日

12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2天(闰年第3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3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18日 · 查看更多 »

12月19日

12月1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3天(闰年第3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2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19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1日

12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5天(闰年第35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21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7日

12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1天(闰年第36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4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27日 · 查看更多 »

12月31日

12月3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5天(闰年第366天);这天是一年的终结,亦稱為跨年。.

新!!: 联合国和12月31日 · 查看更多 »

12月4日

12月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8天(闰年第3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4日 · 查看更多 »

12月5日

12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9天(闰年第34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6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5日 · 查看更多 »

12月9日

12月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3天(闰年第34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天。.

新!!: 联合国和12月9日 · 查看更多 »

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以下是1900年-1999年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新!!: 联合国和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 查看更多 »

193

193是192與194之間的自然數。.

新!!: 联合国和193 · 查看更多 »

1931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31年 · 查看更多 »

1938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38年 · 查看更多 »

1940年代中国

中國1940年代可說是歷史轉折的年代。在這段時間,中國長期處於戰爭情勢之中。1940年代起始,中国抗日战争仍艱苦進行。到了1940年代中期,中國除了獲得戰爭最後勝利喜悅外,也充滿大國崛起憧憬。1943年廢除不平等條約,而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與同盟國家並肩作戰,因而獲得更多外援和國際支持,亦為國家發展開創新機。1900年起始的中國革命,最終由中國共產黨取得最後勝利,並告一段落。.

新!!: 联合国和1940年代中国 · 查看更多 »

1942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2年 · 查看更多 »

1943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3年 · 查看更多 »

1944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4年 · 查看更多 »

1945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5年 · 查看更多 »

1946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6年 · 查看更多 »

1947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7年 · 查看更多 »

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

1948年美国总统大选举行于1948年11月2日星期二,是美国历史上的第41次总统大选,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大选之一。在任总统哈里·杜鲁门作为民主党候选人,与共和党候选人托马斯·杜威竞逐总统宝座。选前,几乎所有专业预测和民意调查都指出杜鲁门将会被杜威击败。然而杜鲁门凭借其犀利的选举风格,巩固了民主党基本盘和南方白人、天主教徒及犹太人的票源,并意外地获得了美国中西部农场主的支持。杜鲁门因此奇迹般地逆转当选,实现民主党历史上第五次成功的总统连任,使民主黨在白宮執政長達二十年。与此同时,民主党也在美国国会选举中获胜,重夺失去兩年的两院控制权。此役的胜利巩固了民主党作为全国多数党的地位,这一优势一直维持到1968年。.

新!!: 联合国和1948年美国总统选举 · 查看更多 »

1948年韓國普選

1948年韓國國會選舉,即大韓民国制憲議会選挙(대한민국 제헌국회의원 선거),指的是1948年在38線南的美國佔領區舉行的第一次韓國國會普選。當時朝鮮半島南部處於美國軍事佔領下,選舉是由駐朝鮮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舉辦,由聯合國監督下進行。是次選舉是由投票人選出議會成員,然後由議會成員投票選出總統。此次選舉後成立的大韓民國政府為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第一個法律上獨立的政府。.

新!!: 联合国和1948年韓國普選 · 查看更多 »

1949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49年 · 查看更多 »

1949年臺灣

1949年臺灣進行了幣制改革,開始發行新臺幣。此外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也在這一年遷到臺灣。使得自二戰結束後相隔四年,臺灣再度與中國大陸分離,並延續至今。也造成臺灣問題。.

新!!: 联合国和1949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50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50年 · 查看更多 »

1950年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

1950年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是一场混合着指责和谩骂,充满争议的选举。在任民主党联邦参议员谢里登·唐尼在初选期间宣布放弃并退休,之后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在普选中击败了民主党对手海伦·嘉哈根·道格拉斯。道格拉斯和尼克松均放弃了各自的联邦众议员席位参加竞选,没有其他任何一位众议员甘愿冒险进行这样的较量。 道格拉斯和尼克松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宣布参选。1950年3月,唐尼宣布退休,退出了自己和道格拉斯激烈的初选战,洛杉矶《每日新闻报》出版商曼彻斯特·博迪(Manchester Boddy)加入了竞选。博迪攻击道格拉斯是个左派分子,并将她与纽约州联邦众议员维托·马尔坎托尼奥(Vito Marcantonio)相比较,后者当时被许多人认为是共产主义者。博迪、尼克松和道格拉斯都通过跨党竞选制度同时参加了民主、共和两党的初选。其中尼克松在共和党初选中的对手只有跨党竞选和毫无胜算的候选人。 尼克松和道格拉斯分别赢得了各自党派的初选,并且都在对方党派初选中名列第三位,而博迪在两场初选中都屈居亚军。民主党激烈的初选导致党派的分裂,甚至有部分人选择支持尼克松。初选结束几天后,朝鲜战争爆发。尼克松和道格拉斯都指控对方与马尔坎托尼奥投票立场相同,损害国家安全。但前者的攻击显然远较后者有效,他在11月7日的普选中以近20个百分点的大幅优势取胜,赢得了全州58个县中的53个,并且在所有的城市地区获胜。 尼克松在竞选中所使用的策略之后受到了批评,但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声称道格拉斯的立场对于加州选民来说过分偏左。对于这次选举结果还有着不同的解释,例如当时的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及其下属的行政部门对道格拉斯只给予了不温不火的支持,1950年时的选民也不是很愿意投票支持一位女性。这次选举给两位候选人都各带来了一个伴随其余生的政治绰号:道格拉斯的“粉红女郎”和尼克松的“狡猾的迪克”。.

新!!: 联合国和1950年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选举 · 查看更多 »

195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50年代在中華民國二戰勝利及國共內戰的背景下展開。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國共內戰已經開始,中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1949年後,国民党政府退守台灣,數以萬計的人為了逃避新成立的共產黨政府而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於是由1947年的175至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01萬。逃港潮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公私合营),进而实行完全的國有化政策,不少公司把辦事處從中國各大城市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朝鲜战争期間,聯合國宣佈向大陸實施禁運,本來依賴轉口業的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

新!!: 联合国和195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5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0年臺灣

1950年臺灣行政區劃大幅調整,由繼承日治時期「五州三廳制」的「八縣九直轄市」改成「十六縣五省轄市」。.

新!!: 联合国和1950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5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5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56年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1956年 · 查看更多 »

1959年藏区骚乱

1959年藏区骚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之为1959年西藏叛乱,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支持者称之为1959年西藏起义,中華民國政府称之为1959年西藏抗暴运动,是195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與藏族軍民在藏區發生的严重武装冲突,以拉萨最为激烈。中国人民解放军鎮壓暴乱后,將土地改革擴展到原噶廈控制區。原西藏政府首腦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與高官流亡到印度,成立西藏流亡政府,主張西藏独立。.

新!!: 联合国和1959年藏区骚乱 · 查看更多 »

1961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61年 · 查看更多 »

1965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65年 · 查看更多 »

1965年新加坡

1965年新加坡。.

新!!: 联合国和1965年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1967年臺灣

1967年臺灣設置了第一個直轄市「臺北市」。.

新!!: 联合国和196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69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69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70年代臺灣

1970年代臺灣所經歷的最重大事件,為面臨全球兩次石油危機。與其他資本化國家相同,該兩次危機導致了臺灣經濟衰退的危機。從1950年代起,靠外貿支撐經濟成長率的臺灣面對此危機,採取「擴大公共建設」的方案。這裡面,又以中華民國行政院長蔣經國所提出的十大建設最具代表性。1973年,十大建設建設計劃正式展開;其計畫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縱貫鐵路電氣化、中鋼煉鋼廠,核能發電、北迴鐵路、蘇澳港、中船造船廠及三輕石油裂解等工程。 因為擴大公共建設的政策奏效,加上1970年代中期後的石油危機落幕,台灣不但渡過石油危機,也繼續於經濟成長率得以繼續成長。加上各項外銷政策繼續施行,使台灣與南韓、香港及新加坡一同躋身為亞洲四小龍。 1975年,統治台灣將近30年的蔣中正,因病去世,主導十大建設的蔣中正之子--蔣經國經由間接選舉,成為中華民國第六任總統。 同時期,以台北市為主的都會更加--蓬勃,興建了大量公寓並累積大量民間財富。該趨勢雖然因為石油危機稍為遏止,但仍成為台灣主流趨勢。惟臺灣政府因政經情勢不明朗,外匯等經濟政策仍採取保守方向,埋下1980年代通貨膨脹的惡果。 因與學生謝聰敏和魏廷朝於1964年共同起草「臺灣自救運動宣言」而被中國國民黨判刑八年的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彭明敏於1970年1月在重重特務的監視下神奇逃抵瑞典。同年2月8日,陸軍軍官學校學生江炳興等政治犯受鼓舞而策畫共同劫械起義欲武裝推翻中國國民黨政權的「泰源事件」。.

新!!: 联合国和1970年代臺灣 · 查看更多 »

1971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71年 · 查看更多 »

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

本文介紹中華民國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關係與互動。.

新!!: 联合国和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 · 查看更多 »

1972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72年 · 查看更多 »

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72年8月26日至9月11日在联邦德国慕尼黑设计独特的奥林匹亚体育场举行。.

新!!: 联合国和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77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77年 · 查看更多 »

1978年南黎巴嫩冲突

1978年南黎巴嫩冲突(以色列称之为“利塔尼行动”)是指以色列国防军在1978年作为对“海岸公路大屠杀”的回应,入侵黎巴嫩南部利塔尼河以南地区的军事行动。这场冲突导致1100至2000名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20名以色列人丧生,还有10万至25万人流离失所,并且巴解组织被迫撤往利塔尼河以北地区。冲突导致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的成立,以色列军队最终也撤离了该地区。.

新!!: 联合国和1978年南黎巴嫩冲突 · 查看更多 »

1979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79年 · 查看更多 »

1980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80年 · 查看更多 »

1981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81年 · 查看更多 »

1985年飓风凯特

飓风凯特(Hurricane Kate)是1985年袭击美国的最后一场热带气旋,也是有纪录以来在一个日历年中以最晚日期登陆该国的飓风。凯特是1985年大西洋飓风季期间第11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第7场飓风和第3个大型飓风。这一天气系统源于11月15日波多黎各东北方向一股东风波和一片上层低压槽的相互作用。系统起初行动路线很不稳定,之后由于北面的高压区逐渐增强而转向西进。11月16日,系统因外界大气格局有利而增强成飓风,并在3天后进一步达到二级飓风强度。11月19日晚,凯特吸收了一股强度略有不及的风暴后不久以二级飓风强度在古巴北部海岸进行了首次登陆。离开陆地后,飓风开始快速强化,于次日成为三级飓风并达到风速每小时195公里的最高强度。11月21日,一股冷锋行经密西西比河,令气旋先转向北上,之后又再转至东北,接下来风暴以风力时速160公里强度从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海滩登岸,这一强度仍属二级飓风的下限。凯特在沿美国东南部海岸线移动的过程中逐渐减弱,于11月22日离开北卡罗莱纳州海岸,再于次日转变成温带气旋。 古巴针对这场飓风疏散了36万人。该国因强降雨引发了多场泥石流和洪灾,致使10人丧生,还导致了严重的农业损失。超过飓风强度的阵风引起大规模停电,还令建筑物和农作物严重受损。该国遭受了约4亿美元(1985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损失,凯特也因此成为近百年间对该岛破坏最为严重的飓风。气象部门预先发布了许多飓风警告和观察预警,数十万居民予以疏散,佛罗里达州州长宣布该州多个县进入紧急状态,但因之后风暴造成的实际影响相对较小而取消,各地还开设了多个避难所。飓风凯特是继1975年的飓风埃洛伊塞以来首场登陆佛罗里达州西北狭长地带的飓风。风暴潮和暴雨引发的洪水摧毁了许多牡蛎产业,许多人在风暴过后的数星期里失业。时速超过160公里的阵风导致树木倒塌、建筑物受损,风雨交加之下还有许多电线杆倒塌。美国东南部其它许多地区都因降雨引发洪灾,导致道路受损,大量树木也受到破坏。这场飓风共计导致15人遇难,经济损失达7亿美元(1985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新!!: 联合国和1985年飓风凯特 · 查看更多 »

198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8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87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87年 · 查看更多 »

1989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89年 · 查看更多 »

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

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在該年的1月12至19日實施,是蘇聯所做的最後一次人口普查。根據這次普查的結果,蘇聯的現在人口 (實際人口)為286,730,819人。高於同時期的美國 (1990年4月1日普查結果為248,709,873人),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為當時世界第三人口大國。 在1989年,蘇聯大約一半的人口居住在俄羅斯,而大約六分之一住在烏克蘭 (18%)。將近三分之二 (65.7%)的人口住在都市,而鄉村人口則占34.3%。和歷年普查比較,蘇聯的都市化程度逐年提高,從1959年的47.9%、1970年的56.3%到1970年的62.3%。, on the UN Statistics Division website. 1979年和1989年普查顯示,蘇聯每年平均穩定增加約250萬人,雖然這個數字略低於1959-1970年期間的每年300萬人。戰後的人口增加表示蘇聯已經從先前巨大的人口損失 (衛國戰爭與更早的大整肅) 中慢慢恢復。 在1990年,蘇聯的人口超過美國和加拿大的總和,比美國人口還要多4000萬人。然而在1991年底蘇聯瓦解後,15個前蘇聯加盟國人口的總合在整個90年代卻停留在2億9000萬,而美國人口則是在2006年正式突破3億。這個顯著的停滯或許是由於蘇聯崩潰後所帶來的劇烈社會經濟變動所導致,連帶使得在蘇聯時代末期已經有衰退跡象的出生率更進一步惡化。.

新!!: 联合国和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1989年拉萨骚乱

1989年拉萨骚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称之为拉萨严重骚乱事件,從藏人角度看為拉萨起義),是指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間,西藏地區發生一連串示威抗議,導致1989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西藏宣布戒嚴與武力鎮壓的事件。在1989年3月,拉萨等地部分藏人公开示威抗議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1989年3月7日在拉萨宣布戒严、出动武装警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以武力镇压的事件。當時擔任中共西藏黨委書記的是胡錦濤。这次事件中死伤人数,官方宣称11人死亡,紐約時報引用當時在拉薩的《北京青年報》記者所看到的公安局報告,拉薩居民有387人死亡,721人受傷,2100人被拘留;僧人有82人死亡,37人受傷,650人被拘留。有24个政府机关、企业和学校以及900多家国营、个体商店被袭击;暴徒捣毁汽车20多辆,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拉萨骚乱也被视为是西藏独立运动的一部分。 1987年拉薩發生流血衝突,美國國會於1987年6月18日通過西藏人權受到中共迫害的決議案,認為中共以軍事手段統治西藏侵害人權,監禁西藏人民的黑牢缺乏食物,導致許多人活活餓死。促使聯合國於1987年6月通過「反虐待或其他殘忍、不人道或可恥的刑罰或處置公約」。西藏血腥事件引起歐洲議會的注意,通過「即刻要求中國政府尊重藏人宗教自由與文化自治之權」,並認同達賴喇嘛所提的「五點和平計劃」是解決問題的基礎。9月21日,達賴喇嘛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重申五點和平計劃。9月24日,中國政府籌劃了一場公審,一萬五千名藏人被召集到拉薩市的「西藏體育館」,當天有二名被判死刑,其中一位格桑扎西被當眾就地處決,另外一位索南堅贊在兩天後被槍決,還有八名被判監禁。达赖喇嘛當天召开记者招待会在美国声称: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9月27日,拉萨市21名喇嘛和其他5人举着雪山狮子旗,喊着西藏独立口号,在拉萨市区八角街、人民路一带游行,在大昭寺广场发表演讲。冲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打伤一些维持秩序的公安人员。公安部门将他们收容审查,不到一小时,事件平息。 10月1日(中國國慶日),四十餘名喇嘛每人手持一面小型的「雪山獅子旗」,繞著大昭寺高喊:「西藏是個自由獨立的國家!」中國警察將大部分示威游行的人拖入附近的警察局。警察用衝鋒槍向群眾掃射,藏人从“玛尼堆”(即转经堆)上攫取石头,袭击警察、派出所,砸破派出所门窗,殴打警察,抢走被逮捕者并纵火焚烧派出所,打砸学校,打砸烧毁汽车、摩托车43辆,其中烧毁11辆。抢走警察一支冲锋枪和一些子弹、新华社记者相机。砸、抢照相机7部,录相机3部,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600多万元。公安干警和武警有325人受伤,其中重伤19人。记者7人受伤,其中重伤4人。闹事者和围观者有20人受伤,6人死亡。下午2时许,干警用消防水枪驱散了抗议者。3时左右,事态平息。 1988年3月,又發生动乱。示威民众冲击佛协传召办公室,攻击自治区领导干部,打死藏族武警班长,打伤武警和其他工作人员399人,洗劫北京路上的饭馆和商店,迫使藏传佛教宗教法会拉萨传召无法进行。1988年6月15日,達賴喇嘛獲邀至歐洲議會發表斯特拉斯堡建議(Discours Strasbourg)。1989年3月5日,西藏再次發生暴動,雙方衝突過程極為血腥,總理李鵬發布西藏戒嚴。中國與歐洲建交後,由於歐洲議會打算以民意機構發揮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因此在1989年3月16日的歐洲議會會期中,通過「強烈譴責北京在西藏首府暴力鎮壓行動,尤其是使用武器,並要求解除戒嚴」。1989年6月再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歐洲議會採取更強硬的態度表達:「尊重人權為維繫雙邊貿易之先決條件」。1990年5月1日,北京當局解除拉薩戒嚴。.

新!!: 联合国和1989年拉萨骚乱 · 查看更多 »

1990年

21次全美人口普查于1990年由人口调查局进行,并于1990年4月1日结束。.

新!!: 联合国和1990年 · 查看更多 »

1991年華東水災

華東水災是1991年發生於中國華東地區的嚴重自然災害,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籲國際社會援助的中國自然災害。.

新!!: 联合国和1991年華東水災 · 查看更多 »

1992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92年 · 查看更多 »

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故乡、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巴塞罗那举行。巴塞罗那是於1986年10月17日在瑞士洛桑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91次全會上擊敗阿姆斯特丹、-zh-hans:贝尔格莱德;zh-hk:貝爾格萊德;zh-tw:貝爾格勒;-、伯明翰、布里斯班和巴黎,获选为主办地的。.

新!!: 联合国和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獨立參賽者

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獨立參賽者是参加1992年7月25日至8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9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独立参赛者。.

新!!: 联合国和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獨立參賽者 · 查看更多 »

1992年中韩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交于1992年8月24日。此前两国由于东北亚地区的冷战格局,相互隔绝43年。此次建交标志着东北亚地区冷战体制的彻底瓦解,在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韩建交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既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继续发展传统友谊,又与大韓民國建立友好关系,为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两国建交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交流发展迅速,优势互补,彼此間的合作關係也經歷了數次升級。.

新!!: 联合国和1992年中韩建交 · 查看更多 »

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

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是一场1992年1月7日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发生的空难。5名欧共体观察员乘坐的直升机于克罗地亚新马罗夫附近的Podrute村上空被一架南斯拉夫空军所属的米格-21战斗机击落。一名意大利军官与一名法国军官死于事故,另有三名意大利士官身亡。编队中另一架欧共体观察团的直升机紧急降落,机组人员与机上的外交官全数生还。该事件遭到联合国安理会与欧共体的谴责。南斯拉夫当局因此将空军负责人停职,国防部长韦利科·卡迪耶维奇亦因此辞职。这起空难发生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后,不久后克罗地亚获得国际承认。 米格-21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事件后失踪。他被克罗地亚当局通过缺席审判的方式定罪判刑。随后他在2001年于匈牙利被逮捕并被引渡到意大利,被定罪并判处15年监禁。2006年他被移交给塞尔维亚以执行剩余刑期,但在2008年获释。2名其他南斯拉夫军官于2013年在意大利以缺席审判方式定罪。塞尔维亚被要求支付遇难者亲属的经济损失。遇难者分别被意大利与法国追授荣誉。.

新!!: 联合国和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 · 查看更多 »

1993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93年 · 查看更多 »

1993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十七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於1993年7月8日至7月18日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舉行。共有來自117個國家,一共5105名運動員參加。.

新!!: 联合国和1993年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

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發生於1993年2月26日,一輛停在世界貿易中心北座地庫停車場,被放置了重1500磅(680公斤)尿素硝酸鹽氫炸藥的汽車發生猛烈爆炸, 引致6人死亡,1042人受傷。 這次襲擊是由拉米茲·尤塞夫、马哈茂德·阿布哈利马(Mahmud Abouhalima)、默罕默德·沙拉门(Mohammad Salameh)、尼达尔·阿雅德(Nidal Ayyad)、阿卜杜勒·拉赫曼(Abdul Rahman)及艾哈迈德·阿贾杰(Ahmad Ajaj)策劃的,他們獲得哈立德·谢赫·默罕默德·阿里·法登(Khaled Shaikh Mohammed Ali Fadden,尤塞夫的舅父)的資助。 1994年3月,阿布哈利马、阿贾杰、阿雅德及沙拉门被控策動襲擊、以爆炸方式破壞他人財物和協助運送爆炸物品等罪名。1997年11月,尤塞夫和伊雅德·艾莫尔(Eyad Ismoil)被控告駕駛貨車運送炸彈罪。.

新!!: 联合国和1993年世界貿易中心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1993年柬埔寨大選

1993年柬埔寨大選於1993年5月23日至28日由負責在大選期間和大選後一段時間在柬埔寨部署維和部隊的聯合國柬埔寨過渡時期權力機構(聯柬機構)舉行,是柬埔寨自1981年以來舉行的第一場選舉。大選投票率為89.56%,最終勝出大選的是贏得制憲會議120席當中58席的奉辛比克黨。.

新!!: 联合国和1993年柬埔寨大選 · 查看更多 »

1996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96年 · 查看更多 »

1996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9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7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1997年 · 查看更多 »

199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地震

199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地震是1998年7月17日發生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北方近海的強烈地震,震央位於艾塔佩北方25公里(16英里)地區。這次地震造成大規模海底山崩,進而引發海嘯,造成超過2,200人死亡。.

新!!: 联合国和1998年巴布亞新幾內亞地震 · 查看更多 »

1998年阿布哈兹战争

1998年阿布哈兹战争发生在阿布哈兹加利地区,在格鲁吉亚族人发动了对阿布哈兹分离政府的暴动之后。发生后,格鲁吉亚族人发动了对阿布哈兹的分裂政府的叛乱。冲突有时也被称为“阿布哈兹六日战争”,然而这个名称只考虑阿布哈兹1998年5月20日 - 5月26日六天的攻势,敌对行动和武装袭击在此之前就已开始了。.

新!!: 联合国和1998年阿布哈兹战争 · 查看更多 »

1999年东帝汶危机

1999年东帝汶在公民投票后决定独立,随后爆发了1999年东帝汶危机。公投结束后,一些反对独立的激进分子以及受到印尼軍隊支持的東帝汶親印尼民兵部隊开始对平民发动袭击。暴行很快发展成为以首都帝力为中心的全国性骚乱。据信,大约有1400人在此次事件中丧生。一批得到聯合國許可的、以澳大利亞国防部队为主的东帝汶国际部队(INTERFET)进驻东帝汶并展开维和行动。.

新!!: 联合国和1999年东帝汶危机 · 查看更多 »

1999战记

1999战记是一种网络创作文体。该文体起源于2013年3月6日新浪微博公开账号“说给树洞”中的一条微博,该微博对00后称1999年发生一次陨石撞击地球并引发了外星人的侵略(1999年末世论),80后、90后一同抵抗外来入侵并拯救了世界,最后抹去了所有人的记忆。其后该文体走红并引发网友的二次创作。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称1999战记的内容为虚假,不过其后被网友调侃。 有人爆料称联合国官方微博也进行创作并发表视频,内容为1999年,联合国任命了首位外星大使,负责接待外星人。但据查证联合国官方微博中视频的内容与1999战记无关,而视频拍摄场景来自2010年12月15日联合国记者协会晚宴上的例行搞笑活动。.

新!!: 联合国和1999战记 · 查看更多 »

1月16日

1月16日是公历年的第1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9天(闰年是350天)。.

新!!: 联合国和1月16日 · 查看更多 »

1月1日

1月1日是公历年的第一天,距离全年结束还有364天(闰年则还有365天)。因为這天是一年的開始故稱之為「元旦」。.

新!!: 联合国和1月1日 · 查看更多 »

1月23日

1月23日是阳历年的第2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2天(闰年是343天)。.

新!!: 联合国和1月23日 · 查看更多 »

1月24日

1月24日是阳历年的第2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41天(闰年是342天)。.

新!!: 联合国和1月24日 · 查看更多 »

1月27日

1月27日是阳历年的第2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8天(闰年还有339天)。.

新!!: 联合国和1月27日 · 查看更多 »

1月3日

1月3日是公历年的第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2天(闰年是363天)。.

新!!: 联合国和1月3日 · 查看更多 »

1月9日

1月9日是公历年的第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6天(闰年是357天)。.

新!!: 联合国和1月9日 · 查看更多 »

2000年

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

新!!: 联合国和2000年 · 查看更多 »

2001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1年 · 查看更多 »

2002年

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2002年2月27日公布提名名单,于同年4月21日星期日晚上于香港文化中心颁发,一共颁发了19个奖项。颁奖典礼司仪为曾志伟、叶童、张达明和彭晴;典礼由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取得播映权。.

新!!: 联合国和2002年 · 查看更多 »

2003年10月

2003年10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3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3年11月

2003年11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3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3年1月

* 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上任巴西第27任总统。.

新!!: 联合国和2003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3年7月

2003年7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3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3年8月

2003年8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3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03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3年8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8月30日.

新!!: 联合国和2003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3年9月

2003年9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3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1月

2004年1月的新闻事件: 请参看:.

新!!: 联合国和2004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4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一般簡稱印度洋海嘯或南亞大海嘯,科學界稱為蘇門答臘-安達曼地震)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雅加达、曼谷)UTC+7上午7時58分55秒,震央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震源深度为30千米Nalbant, S., Steacy, S., Sieh, K., Natawidjaja, D., and McCloskey, J. "." Nature. Vol.

新!!: 联合国和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2004年朝鲜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

朝鲜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是指2004年4月22日午间发生在朝鲜北部平安北道龙川郡火车站的一起造成千余人伤亡的火车事故。.

新!!: 联合国和2004年朝鲜龙川火车站爆炸事件 · 查看更多 »

2005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巴厘島爆炸案

2005年巴厘島爆炸案,是發生在2005年10月1日印尼巴厘島的一連串爆炸案。在金巴兰和库塔廣場有三個地點同時爆炸,造成22人死亡,包括三个自杀式攻击手。印尼總統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嚴厲譴責這起爆炸案。.

新!!: 联合国和2005年巴厘島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

2005年中國反日示威活動是2005年3月至4月其間在中國各地舉行的一系列大型遊行和抗議活動,主要是反對日本扶桑社的歷史教科書和日本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努力。遊行發生後,中國政府和日本方面實際對此密切關注。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對中國出現的示威遊行人士衝擊日本大使館表示遺憾,要求中方按照國際法嚴肅處理有關人員並作出賠償。4月24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印尼雅加達亞非首腦會議期間會見了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

新!!: 联合国和2005年中国反日示威活动 · 查看更多 »

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於2005年發表有關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人类发展指数的報告。.

新!!: 联合国和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 · 查看更多 »

2005年瑞士公投

士曾在2005年舉行5次公投。頭兩次公投在6月5日舉行,表決議題是瑞士加入申根區和為同性伴侶引入註冊伴侶關係。兩項議題都獲得通過。第三次公投在9月25日舉行,選民要就一項把人員自由流動協議的適用範圍擴大到歐洲聯盟新成員國的聯邦決議進行表決,最後這項決議也獲得通過。最後兩次公投則在11月27日舉行,其中一項議題是「由農作物製造的食物不得含有基因改造成分」,由公民動議提出;另一項議題則是通過一項對《聯邦工業、企業、商業勞動法》的修訂,以准許位於機場、火車站等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商店在星期日營業。兩項議題都獲得通過。.

新!!: 联合国和2005年瑞士公投 · 查看更多 »

2005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5年苏门答腊地震

2005年蘇門答臘大地震发生在2005年3月28日UTC时间16:09:37(当地时间23:09:37),震中位于,離印度洋海面30公里深的海床。震央距離北蘇門答臘首府實武牙市以西約200公里,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西北1400公里,強度為黎克特制8.2級。美國地質調查局採用矩震級算法推出此次地震為8.7級後來下修至8.6級。地震亦影響到距離震央1000公里的泰國首都曼谷()。這次地震可能是2004年平安夜印度洋大地震的餘震,持續了兩分鐘。地震已造成印尼12人喪生,數百家房屋倒塌。 震感在全苏门答腊岛都可感觉到,班达亚齐省现在普遍缺少电力,经过2004年海啸的经历,成千的人群逃离他们的住所涌上高地。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也有很多人逃离高楼。 在印尼尼亞斯島,远离苏门答腊海岸的区域,成百座建筑物据报在地震中受损,多人被困碎石之下。印尼副总统尤淑夫·卡拉(Jusuf Kalla)一度表示在尼尔斯岛恐怕有多達2000人遇难,但他稱此乃根據建築物受損情況估計,而非從點算屍體數目得出。.

新!!: 联合国和2005年苏门答腊地震 · 查看更多 »

2006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6年3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3月30日.

新!!: 联合国和2006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6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6年9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9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

《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於2006年發表有關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人类发展指数的報告。 2006年報告於2006年11月9日由南非的開普敦開始,主題為「透視貧水:權力、貧窮與全球水危機」。2006年的报告是使用2004年或更早的资料。并不是所有的联合国成员国都愿意提供或能够提供需要的资讯。.

新!!: 联合国和2006年人類發展報告 · 查看更多 »

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是於2006年5月21日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国家联盟的黑山共和國進行的一次獨立公投,以決定黑山及邦联的前途。最後官方於5月23日公布55.5%人投票支持黑山脫離塞黑獨立。.

新!!: 联合国和2006年黑山獨立公投 · 查看更多 »

2006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6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6年恆春地震

2006年恆春地震,發生在2006年12月26日UTC12時25分(台灣時間20時25分)。震央位於北緯21.89度、東經120.56度、即台灣中央氣象局屏東恆春地震站西偏南方22.89公里的呂宋海峽(巴士海峽)海域錄得黎克特制6.7級(ML)、深度21.9公里的地震。數天後規模修正為--(ML),震央位於北緯21.94度、東經120.56度、深度40.67公里。日本氣象廳、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定這次地震的規模為黎克特制--。美國地質局則定為--(MW)。氣象局副局長辛在勤表示這次地震是台灣西南外海百年以來錄得最強的地震。 氣象局後來有對此次地震做修正,原來芮氏規模6.8提升到7.0。發生時間2006年12月26日20時26分21.0秒,震央位置在北緯21.69度、東經120.56度震源深度為44.1公里。在20時34分15.1秒時又發生芮氏規模7.0,位置在北緯21.97度、東經120.42度震源深度為50.2公里。 這次地震在台灣造成輕微的人命傷亡和建築物損毀,但嚴重的災情在於造成多條海底電纜中斷,導致東亞區內互聯網、國際電話服務受阻。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ISDR)主任布--斯諾形容此次地震損害海底電纜為現代新型態災難,對經濟及社會的衝擊極為沉重,並表示將與國際電信聯盟(ITU)全面提升海底電纜的抗震標準。.

新!!: 联合国和2006年恆春地震 · 查看更多 »

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

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是指2007年至2008年期間全球糧食價格上升。因为粮食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恐慌。.

新!!: 联合国和2007-08年全球糧食價格危機 · 查看更多 »

2007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12月阿爾及爾爆炸案

2007年12月阿爾及爾爆炸案是2007年12月11日9时30—40分(当地时间),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宪法委员会附近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旁分别发生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事件,至少造成67人丧生,170多人受伤,遇难者包括11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事后基地组织的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声称对两起事件负责。.

新!!: 联合国和2007年12月阿爾及爾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2007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3月

;3月31日.

新!!: 联合国和2007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7年6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6月30日.

新!!: 联合国和2007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7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亦称第二次缅甸民主运动,自8月15日開始持續至2008年9月;起因為緬甸聯邦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取消燃油補貼,導致燃料突然加價約一至五倍,公共汽車收費也漲價一倍,引發民眾連日來示威,要求民生物資價格合理化,而後開始加入「與軍事執政團進行對話」以及「釋放翁山蘇姬等政治犯」等訴求。示威以學生和反對派政治人物為首,事後緬甸軍政府宣佈宵禁,並在前首都仰光和曼德勒捉拿異見人士,聲稱示威是由外國挑撥引發。 自9月18日起,約數千名佛教僧侶開始參加示威遊行。 一些新聞媒體將此次示威活動媲美顏色革命,稱為「番紅花革命」。.

新!!: 联合国和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示威 · 查看更多 »

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

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爆发于2007年5月20日,冲突双方为伊斯兰民兵组织伊斯兰法塔赫和黎巴嫩军隊,冲突地点巴里德河难民营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的黎波里附近的难民营。这是继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内战后最为严重的内部冲突。这场冲突基本是围绕着被围困的巴里德河难民营进行的,但是在南黎巴嫩的Ain al-Hilweh难民营也有小范围冲突发生,并且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冲突结束于2007年9月。.

新!!: 联合国和2007年黎巴嫩武装冲突 · 查看更多 »

2007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7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7年朝韩首脑会晤

2007年朝韓首腦會晤(2007년남북정상회담)於2007年10月2日至4日由大韓民國總統盧武鉉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在平壤會面。該會談是繼2000年兩國的最高領導人再次會面。在會面前,盧武鉉和夫人權良淑徒步越過三八線,成為首位跨過韓朝軍事分界線進入北韓國境的南韓總統。會後,兩國簽訂《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同意召開峰會為韓戰正式結束簽署和約、隨時舉行南北首腦會晤和開發經濟合作項目等。因此,此會談又名為10.4南北首腦會談。.

新!!: 联合国和2007年朝韩首脑会晤 · 查看更多 »

2008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 · 查看更多 »

2008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12月英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12月英國 · 查看更多 »

2008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3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3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08年9月英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9月英國 · 查看更多 »

2008年加沙戰爭

加沙戰爭開始於2008年12月27日上午11:30(当地时间)。以色列国防军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执行代号“铸铅行动”(希伯来文:מבצע עופרת יצוקה, Mivtza Oferet Yetzukah, 英文:Cast Lead Operation)的空袭。摧毁了包括警察局、监狱和指挥中心等450个哈马斯目标。联合国说,头两天的空袭共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1400人受伤。为报复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向以色列境内目标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还击。同时以色列北部也受到来自黎巴嫩方向发射的火箭弹袭击。 空襲持續一週後,以色列於次年1月3日派出地面部隊進入加沙地帶。 以色列聲稱,本次战争行动的起因是哈马斯利用停火期秘密运入大量火箭弹,并在停火期满后向以色列发射大量火箭,袭击平民,仅12月24日哈马斯就向以境内发射超过80枚火箭弹。 媒体指控以色列在人口密集的加沙地带使用违禁武器白磷弹,如《泰晤士报》 。以色列在2009年1月20日公开承认在加沙战争中使用了白磷弹。.

新!!: 联合国和2008年加沙戰爭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暨第五案、第六案全國性公民投票,也是第四次總統直選,於2008年3月22日舉行。此項選舉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有兩組,分別為1號:民主進步黨提名的謝長廷和蘇貞昌(通稱「長昌配」),以及2號: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和蕭萬長(通稱「馬蕭配」)。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08年3月22日20時7分宣布開票結果,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及蕭萬長獲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届總統、副總統。馬英九、蕭萬長以7,659,014票當選,得票率58.45%,謝長廷、蘇貞昌5,444,949票,得票率41.55%,馬英九、蕭萬長的得票數,較謝長廷、蘇貞昌多2,214,065票,更創下中華民國史上總統候選人最高得票。新任總統、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這是台灣政治史上第二次政黨輪替。 本次選舉是臺灣2008年繼第七屆立法委員選舉後,另一場攸關社會未來走向的大型選舉。國民黨奪回失去八年的政權,在此次選舉後,同時掌握行政部門及立法院過半席次,達至「完全執政」局面。另一方面,與總統選舉投票合併舉行、涉及參與聯合國議題的兩項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皆因未達《公民投票法》所訂「領票人數達總選舉人數的百分之五十」之門檻而未能成案。.

新!!: 联合国和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8年世界博覽會

2008年西班牙世界博覽會(Expo 2008)於2008年6月14日至9月14日假西班牙薩拉戈薩舉辦。該屆世界博覽會主題是「水和可持續發展」。.

新!!: 联合国和2008年世界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2008年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G-20 Leaders Summit on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World Economy)于2008年11月14日至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如何加强合作以促进经济发展、处理金融危机和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危机等问题达成广泛一致。 峰会最初由法国总统和欧盟轮值国主席尼古拉·萨科齐和英国首相戈登·布朗提出。10月11日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同意承办峰会。 这次峰会之后,20国集团中有17个成员,连同欧盟,实施了“以他国为代价的限制贸易”措施,尽管它们曾承诺不采取此类措施。日本、沙特阿拉伯和南非没有采取新的保护主义做法。 世界银行一项调查报告指出保护趋势正在抬头。自这次金融峰会以来所颁布的所有新措施,对贸易可能只造成了非常有限的影响。发达国家正在采取发展中国家常用的各类保护主义政策。20国集团中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等——正在几乎完全依靠工业补贴,例如大规模援助其汽车工业。而20国集团中的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则正在利用混合措施,其中大约二分之一为增加关税。.

新!!: 联合国和2008年二十国集团华盛顿峰会 · 查看更多 »

2008年北基伍戰役

2008年北基伍戰役是一場正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東部進行的武裝衝突,交戰雙方分別為獲聯合國支援的剛果民主共和國軍隊,及恩孔達將軍領導的圖西族民兵。 這場戰鬥於2008年10月25日起發生,近25萬名平民離開家園,使基伍衝突中被迫逃離的人數增至超過200萬。 Category:剛果民主共和國.

新!!: 联合国和2008年北基伍戰役 · 查看更多 »

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是指科索沃宣佈獨立的過程。科索沃於當地時間2008年2月17日下午三時半完成宣讀《科索沃獨立宣言》,象徵科索沃正式立國、獨立,成為一個民主自治的國家,是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後成立的第七個國家。但此单方面宣布独立仅得到国际上部分國家的认可,未被普遍承認。这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大多数政治机构的第二次独立宣言; 第一次宣布独立是于1990年9月7日宣布独立为科索沃共和国。 2010年7月22日聯合國國際法院發表咨詢意見,以10比4票認為科索沃於2008年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并未违反國際法。 由于国际法院的决定,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一项联合国塞尔维亚和欧盟的联合决议,呼吁由欧盟推动的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之间的对话“促进合作,取得进展 通往欧盟的道路,改善人民的生活“。 对话结果是塞尔维亚和科索沃之间的2013年布鲁塞尔协议废除了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的所有机构。德扬·帕维奇维奇是塞尔维亚对科索沃的正式代表。 Valdet Sadiku是科索沃驻塞尔维亚的官方代表。.

新!!: 联合国和2008年科索沃宣佈獨立事件 · 查看更多 »

2008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8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

2008年臺灣入聯公投(即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簡稱入聯公投,選票繕印之正式簡稱則為臺灣入聯合國)是指臺灣在過去連續13年未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名義成功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而於2008年總統大選同日同時進行的公民投票。目的是希望以公投結果向聯合國及國際社會證明,臺灣人民堅決支持臺灣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在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與聯合國有關的公民投票共兩項:一案是由民主進步黨提案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入聯公投」;另一案是由中國國民黨提案的「推動我國以務實、有彈性的策略重返聯合國及加入其它國際組織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返聯公投」。但兩項公投案均因投票率未達50%而宣告失敗。 與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同日同時舉行的該公民投票,是由民主進步黨於2007年2月開始規劃,由游錫堃領銜提出,配合中華民國政府所規劃的公民投票案,涵蓋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實際統轄區域。 性質定義為諮詢性公投的該公民投票案,雖於2007年6月29日遭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否決,但是隨即於7月獲得訴願成功、准予提案。隨後透過民進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戶政機關連署,在11月28日將收集到的2,726,499份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法定公投成案門檻為825,359人)。中選會在2008年2月1日宣佈此案和務實返聯公投案成立,分別為第5案與第6案,並將與總統選舉同時同日舉行。.

新!!: 联合国和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 · 查看更多 »

2008年海地暴動

2008年海地暴動是指在2008年4月間,於拉丁美洲加勒比海海地所發生的暴動事件,為全球糧食價格危機所引發的暴動事件,非正式計算,截至2008年4月27日止已造成最少7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

新!!: 联合国和2008年海地暴動 · 查看更多 »

2009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09年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09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9年5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5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宏都拉斯軍事政變

2009年洪都拉斯軍事政變屬於憲制危機,宏都拉斯總統塞拉亞計劃舉行修憲公決投票,建議容許總統連任,但遭反對派、軍方及司法部強烈反對。2009年6月28日,塞拉亞於公投舉行一小時前,被軍方帶離總統府,並被驱逐出境,最高法院亦隨即宣布罷免塞拉亞。政變發生後,國會議長米凱萊蒂宣誓就任臨時總統,隨即宣布宵禁及撤換內閣官員。.

新!!: 联合国和2009年宏都拉斯軍事政變 · 查看更多 »

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

200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在2009年4月2日於英国伦敦碼頭區的倫敦展覽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合作应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其中主要的一项议事日程是遏制保护主义,为解决世界经济危机而筹划方案。峰会由英国首相戈登·布朗主持召开。 与会领导人在对银行和金融市场加强监管,以及未来如何避免这次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美国提出的加大刺激经济力度的主张没有获得与会者的共识。但是作为妥协,20国领导人同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增资1万多亿美元,以帮助各国摆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困境。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储备基金将扩大两倍,达到7500亿美元。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将收到至少1000亿美元的发展基金。作为对提供贷款和基金的回报,20国集团峰会表示,中国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发言权将被相应扩大。 同时,峰会针对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问题,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原则进行了改革,以回应会场外声势浩大的示威人群发出的“资本主义已经死亡”的呐喊。.

新!!: 联合国和2009年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 · 查看更多 »

2009年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

2009年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於2009年9月24日至25日在美國匹茲堡大衛L勞倫斯會議中心舉行。美國總統奧巴馬於2009年4月的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後不久即宣布美國將承辦9月的峰會,地點本來計劃在紐約市,以便與聯合國大會一併舉行。不過,由於協調問題,2009年5月28日,奧巴馬政府宣布改為在匹茲堡舉行,同時突出該城市在20世紀下半葉製造業崩潰後經濟得以復甦的經歷。.

新!!: 联合国和2009年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 · 查看更多 »

2009年阿富汗总统选举

2009年阿富汗總統選舉,定於2009年8月20日舉行,是阿富汗第二次民主選舉。 上一次是2004年10月9日舉行,卡爾扎伊當選,任期五年至2009年10月。塔利班領袖歐瑪曾於2008年12月要求民眾杯葛選舉。2009年3月11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宣佈,有一千五百六十多萬選民登記,約佔阿富汗人口一半,當中百分之35至38是女性。 獨立選舉委員會原本建議,安排總統選舉跟2010年國會選舉一併舉行,以節省開支,遭到國內政治人物抗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阿富汗总统选举 · 查看更多 »

2009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09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9年朝鲜核试验

2009年朝鮮核試驗,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咸鏡北道吉州郡的地下設施內進行的第二次核試驗,據悉試爆發生於當地時間2009年5月25日大約上午9時50分(UTC +9)。試爆地點位於金策市東北75公里,距離2006年北韓核試地點北方數公里。據南韓估計此次爆炸當量達到1,000至20,000噸TNT炸藥。北韓並於25日發射了3枚射程130公里的地對空導彈,26日發射3枚短程導彈。.

新!!: 联合国和2009年朝鲜核试验 · 查看更多 »

2010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0年7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7月30日.

新!!: 联合国和2010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0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种族骚乱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骚乱是一场发生在当地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之间的冲突,主要发生在奥什和贾拉拉巴德。骚乱发生于前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在4月7日被罢免之后。这场骚乱是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革命的一部分。暴力冲突开始于5月19日,当时在贾拉拉巴德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发生冲突,随后在6月10日蔓延至了奥什。 暴力冲突的蔓延使得俄罗斯支持的、由罗萨·奥坦巴耶娃领导的过渡政府在6月12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控制局势。而在早些时候,乌兹别克斯坦派遣了一支规模有限的部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但很快便撤军并向乌兹别克族难民开放边界。冲突导致420人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为乌兹别克人,另有80000人流离失所。.

新!!: 联合国和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种族骚乱 · 查看更多 »

2010年吉爾吉斯革命

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革命,或稱第二次吉爾吉斯革命(相較於2005年之「鬱金香革命」),是2010年4月6日至7日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推翻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的革命。源於該國民眾對政府和總統巴基耶夫的不滿,特別是政府關閉多家媒體的行為。示威者4月6日控制了位於塔拉斯的政府辦公室,4月7日示威者與首都比什凱克的警察之間的衝突演變為暴力事件,並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地。至少已經造成100人死亡。至4月7日晚,反對派已經成功推翻巴基耶夫政府,並組建了臨時政府,由前外長羅薩·奧坦巴耶娃擔任臨時總統。巴基耶夫已經通過他的私人飛機從首都逃離至南方城市奧什。 吉爾吉斯現任總統阿爾馬茲別克·阿坦巴耶夫係於2011年經該國人民直接普選產生。.

新!!: 联合国和2010年吉爾吉斯革命 · 查看更多 »

2010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0年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

2010年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是20國集團領導人之間的第四次高峰會,2010年6月26日至27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舉行。是次峰會原定同與第36屆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安省亨茨維爾舉行,但加拿大政府後來以亨茨維爾的規模未能滿足二十國集團峰會所需為由,將峰會地點改為全國最大城市多倫多。 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表示是次峰會的主題是「復甦與新開始」(Recovery and New Beginnings);這是指2007年-2010年環球金融危機中各國刺激經濟計劃所帶來的影響。是次峰會的目的是實踐之前於華盛頓、倫敦和匹茲堡峰會中產生的構想。實際章程包括評估各國金融改革的進程、發展可持續的刺激經濟措施、討論以及發揚。哈珀亦邀請其他非20國集團成員的首腦參與是次峰會。 一支由區内不同警隊人員組成的從2010年4月起已規劃峰會期間大多倫多地區(尤其是會議中心所在的多倫多市中心)的保安工作。加拿大政府就舉行G8和G20兩個峰會的整體開支(包括保安和與會人士食宿等費用)估計達11億加元。二十國集團繼多倫多峰會後的第五次高峰會將於2010年11月在南韓首爾舉行。.

新!!: 联合国和2010年二十國集團多倫多峰會 · 查看更多 »

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选举

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选举于2010年10月31日与11月28日分两轮举行。第二轮中的两位竞争对手分别为现任总统洛朗·巴博与反对派领导人阿拉萨内·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 12月2日,独立选举委员会(Commission Électorale Indépendante)宣布瓦塔拉在大选中获胜。然而次日,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Conseil Constitutionnel)表示由于在七个北方地区发现选举违规行为,因而废除那些地区的选举结果,从而推翻选举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洛朗·巴博获得连任。对此结果,瓦塔拉表示拒绝并说他已当选总统。 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一份声明中对瓦塔拉表示支持,声明中他敦促巴博总统“尽他的责任”,并且“为顺利的政治过渡给予合作”。.

新!!: 联合国和2010年科特迪瓦总统选举 · 查看更多 »

201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0年核安全峰会

2010年核安全峰会(2010 Nuclear Security Summit)于2010年4月12日至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是首届核安全峰会。本届峰会共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47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参加。其中4月13日举行核安全峰会的全体会议,与会各方就加强核安全和减少核恐怖主义的威胁等议题进行广泛讨论。会议13日发表了公报,呼吁与会各国及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争取在4年内确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的安全。会议决定,将于2012年在韩国举行下一届核安全峰会。.

新!!: 联合国和2010年核安全峰会 · 查看更多 »

2010年海地地震

2010年海地地震于UTC2010年1月12日21时53分9秒(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16时53分9秒)左右发生,地震規模为黎克特制7.0級。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南方25公里,震源距离地表13公里左右。美国地质调查局已录得一系列余震,其中5.0以上有10次,较大余震包括5.9余震一次和5.5余震一次。2010年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里氏規模6.1地震为最大余震。 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大多数建筑均在地震中遭到损毁,其中包括海地总统府、国会大厦、太子港大教堂、中華民國駐海地大使館、医院和监狱。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报告,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驻地,海地太子港克里斯托弗酒店在强震中损毁,大量联合国维和工作人员在地震中下落不明,10萬人被活埋。多國派遣救援隊伍前往海地救災及處理屍體。海地总统勒内·普雷瓦尔及夫人在地震中幸免於難,但普雷瓦尔证实,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团长,赫迪·阿纳比(突尼斯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国际红十字会估计,受到地震影响的人口大约为300万,保守估计死亡人数有45,000-50,000人。.

新!!: 联合国和2010年海地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0年智利大地震

2010年智利大地震发生在智利中南部马乌莱大区当地时间2010年2月27日3时34分(UTC 6時34分),震级最初报道为矩震级(Mw)8.3至8.5,后修正为8.8,是當地自1960年智利9.5大地震后震级最大的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5公里,震央位于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赛普西翁东北偏北方向115公里、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方向325公里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阿根廷部分城市有震感。地震持续了約10至90秒。.

新!!: 联合国和2010年智利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1年

* 聯合國宣布該年為國際化學年和國際森林年.

新!!: 联合国和2011年 · 查看更多 »

2011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12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12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6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6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1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7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7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8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11年9月中國

* 9月1日,参与立法的专家称《刑诉法》允许“秘密拘捕”已获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安全部领导和党组织的同意,不用吸收没道理的公众争议。.

新!!: 联合国和2011年9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1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选

2011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选(Presidential and parliamentary elections),2011年11月28日,刚果民主共和国举行了总统和议会大选。政府通过法律废除第二轮总统选举和试图改变立法选举制度,引发反对党的强烈不满和批评。许多国际组织呼吁刚果民主共和国举行透明的选举,并且要求增加观察员的数目。联合国和欧盟没有出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选举的观察员之列,批评人士指出刚果民主共和国忽视国际组织。2011年11月8日,反对派领导人艾蒂安·齐塞凯迪(Étienne Tshisekedi)竞选总统,宣称大多数人开始反对约瑟夫·卡比拉。2011年11月28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在困难的条件下举行了选举,全国各地出现暴力事件和混乱的投票现象。由于暴力和投票时间延长导致投票延长到第二天。.

新!!: 联合国和2011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大选 · 查看更多 »

2011年利比亚内战

2011年利比亚内战,又称利比亚战争,在利比亞國內常稱為「2月17日革命」(ثورة 17 فبراير),是利比亚在2011年發生的武裝政變,交戰雙方為穆阿邁爾·卡達菲領導的政府和反抗卡達菲的勢力。受鄰國的「阿拉伯之春」浪潮影響,2011年2月15日开始,利比亚国内开始出现和平的反政府示威,但活动遭到政府军的武力镇压。因而引发武裝反抗,演變成為內戰。 最初的示威抗议从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开始,并逐渐向全国蔓延,民众要求从1969年就已经上台统治长达42年的革命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下台和进行民主变革。反對卡達菲的勢力組成“全國過渡委員會”,以推翻卡達菲的独裁统治和建立民主政体為宗旨。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首項決議,凍結卡達菲資產,並把事件交由國際刑事法院處理。3月初,卡達菲軍進攻反对派在東部的據點班加西。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再度通過決議,授權成員國在利比亞設置禁飛區,英法美等国开始武装干涉利比亚。 8月,反对派在西部發起進攻,奪取首都的黎波里,“全國過渡委員會”逐漸得到國際和聯合國承認。穆阿邁爾·卡達菲一度逃避追捕,直至10月20日在蘇爾特被殺。10月23日,“全國過渡委員會”宣告全國解放,戰鬥結束。然而利比亞隨後陷入軍閥割據和第二次內戰。.

新!!: 联合国和2011年利比亚内战 · 查看更多 »

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

热带风暴艾米莉(Tropical Storm Emily)是2011年8月一场强度虽弱,但却在加勒比地区北部大部分地区降下瓢泼大雨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也是同年大西洋飓风季第五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自7月下旬在大西洋开放水域行进多日的一股强度较高,但结构杂乱无章的东风波。8月1日,系统结构在逼近小安的列斯群岛后已略有改善,令群岛多地天气恶劣。两天后,这股扰动天气发展出闭合环流中心,热带风暴艾米莉至此成型。气旋继续在加勒比地区行进,总体结构依然混乱,但却在沿途产生强烈雷暴天气和阵风。8月4日,艾米莉微弱的对流已被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山区地形扰乱,气象机构认为系统已不再属于热带气旋。8月6日离开加勒比地区东北部海域后,风暴残留一度再生成热带风暴,最终于次日逐渐消散。 虽然结构混乱,但艾米莉却对多个加勒比海国家和地区构成重大破坏。小安的列斯群岛各地都有树木倒塌,并因暴雨引发大面积洪灾,不过只有马提尼克灾情较为严重,该国有一人遇难。波多黎各也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对居民和道路构成影响,当地基础设施遭受的破坏总额约为500万美元。风暴消散后的残留还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大部分地区产生旷日持续的降雨,多米尼加共和国发生大面积洪灾和泥石流,致使7000余人流离失所,首都圣多明哥有三人溺毙。邻近的海地阿蒂博尼特省有数以百计民房被淹,居民被迫疏散。该国南部半岛只出现轻度风害,但有一人丧生。.

新!!: 联合国和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 · 查看更多 »

2011年非洲之角饥荒

2011年非洲之角饥荒是指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由于非洲东北部的“非洲之角”发生60年不遇的乾旱及連年戰爭而引起的饥荒,位于这一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肯尼亚和索马里共有超过1100万人受灾。 联合国索马里人道事务协调员马克·鲍登于7月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索马里南部的巴科勒州和下谢贝利州两个地区进入饥荒状态,超過30%的兒童,處於極度營養不良狀況,部分地區每10,000人,每天有6人餓死,並警告類似情況可能在肯尼亞與埃塞俄比亞出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索馬里現時每5個小童就有1個在5歲前夭折,肯尼亞今年已有6.5萬小童因饑荒瀕臨死亡,比2009年上升3倍。索馬里約一半人口,即約370萬人陷入糧食危機,其中南部280萬人陷入飢荒狀態,若不加速援助行動,兩個月內,飢荒將蔓延索马里南部8個地區。索馬里上一次饑荒,是19年前的事情,數以十萬計民眾餓死。这是联合国自1984年埃塞俄比亚饥荒后首次正式宣布非洲饥荒。數以十萬計索馬里人由於饑荒逃到鄰近的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

新!!: 联合国和2011年非洲之角饥荒 · 查看更多 »

2011年葉門反政府示威

2011年葉門反政府示威是2011年1月開始在葉門爆發的一系列反政府示威。1月中旬,葉門民眾開始在首都沙那街頭展開反政府示威,最初的抗议是针对失业,经济状况和腐败行为,以及建议修改国家宪法等进行政治改革。 示威升级后,1月27日,超過16,000名葉門反政府示威者,聚集在沙那街頭,要求已經在位32年的總統阿里·阿卜杜拉·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台。 2011年11月23日,萨利赫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皇宫签署由海合会和联合国斡旋下达成的协议辞去总统之职,正式结束他33年的总统生涯。.

新!!: 联合国和2011年葉門反政府示威 · 查看更多 »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

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指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发生后,各国对日本的援助和慰问。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39个国际组织对日本提供援助。本条目罗列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反应。.

新!!: 联合国和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人道主义反应 · 查看更多 »

2012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2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12年3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2年3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2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2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2年布拉薩維爾爆炸

2012年布拉薩維爾爆炸於2012年3月4日發生在剛果共和國首都布拉柴維爾。事故造成至少200人死亡。.

新!!: 联合国和2012年布拉薩維爾爆炸 · 查看更多 »

2012年刚果东部冲突

2012年刚果东部冲突是2002年北基伍省第二次刚果战争后的新冲突。2012年4月,图西族士兵开始反抗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反抗者称之为“3月23日运动”,成员主要是前叛军“全国保卫人民大会”,指挥官是前叛军参谋长博斯科·恩塔甘达,他被称为“魔鬼终结者”,直接导致了叛变。2012年11月20日,“3月23日运动”控制了人口100万人的省会城市戈马。.

新!!: 联合国和2012年刚果东部冲突 · 查看更多 »

2012年蘇丹與南蘇丹邊境衝突

2012年蘇丹與南蘇丹邊境衝突是指在2012年蘇丹共和國和南蘇丹之間所爆發的軍事衝突,雙方主要於含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南蘇丹猶尼提省以及蘇丹南科爾多凡省一帶交戰,特別是蘇丹所治理、石油資源含量極為豐富的黑格里格(Heglig)成為主要爭奪地區。另外一方面,蘇丹與南蘇丹彼此也不斷宣稱艾卜耶等地區為各自主權領土的一部分。軍事衝突一直到2012年9月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後,才設法以談判手段來解決涉及雙方利益衝突的議題。.

新!!: 联合国和2012年蘇丹與南蘇丹邊境衝突 · 查看更多 »

2012年若開邦騷動

2012年若開邦暴動,是緬甸若開邦2012年6月開始的宗教種族衝突,起源於5月底三個羅興亞人穆斯林姦殺一個若開女性佛教徒;這一起刑案,造成了雙方既有的衝突爆發,形成了這次的動亂。並引起聯合國與國際輿論的注意。.

新!!: 联合国和2012年若開邦騷動 · 查看更多 »

2012年核安全峰會

2012年核安全峰會(2012 Nuclear Security Summit)于2012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韓首爾國際會議暨展示中心举行,是2010年核安全峰會的後續會議。本届峰会共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53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以及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國際刑警和欧盟4個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参加。是次峰會主要圍繞防範核恐怖主義活動、確保核材料與核設施安全、打擊核材料走私等問題,兩日的會議結束後,與會者通過《首爾公報》,內容包括裁減核武原料的庫存、 銷毀高濃縮鈾和鈈或採用民用低濃縮鈾替代的計畫, 防範核恐 怖威脅、擴大對核能設施的防護強度及預防放射性物質非法交易等。下次會議將於2014年於荷蘭舉行。.

新!!: 联合国和2012年核安全峰會 · 查看更多 »

2013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3年 · 查看更多 »

201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3年11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201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3年12月

; 科學技術.

新!!: 联合国和2013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3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5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3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6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3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7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3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8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3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9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3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埃及政变

2013年埃及政变(阿拉伯语:;英语:2013 Egyptian coup d'état),发生于当地时间2013年7月3日,由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宣布穆罕默德·穆尔西总统职务被解除。阿德里·曼苏尔被任命为临时总统。许多要求穆罕默德·穆尔西下台的埃及民众对西方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之为政变感到愤怒,因为军队只是响应了民众的呼声,而穆斯林兄弟会发言人称这是一场政变,世界各国应该阻止政变发生。.

新!!: 联合国和2013年埃及政变 · 查看更多 »

2013年埃及政變事後動盪

2013年埃及政變事後動盪又被一些新聞媒體稱作「埃及危機」,是指在2013年7月3日埃及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後引發的抗議及暴力事件。塞西被指责模仿穆巴拉克最出名的手法,利用省长培养高官忠诚度,掌控警察国家。 在穆爾西下臺後,反對政變之民眾便發起示威遊行要求恢復穆爾西的職權,並且嚴加譴責埃及軍方以及受到軍方支持而組建的臨時政府。但是多次的抗議行動中也爆發許多流血衝突,穆斯林兄弟會成員對於幾起大規模死傷事件指控安全部隊展開「大屠殺」。另一方面,埃及的伊斯蘭主義者認為基督教徒支持推翻穆爾西,於是遷怒於他們,接連發生基督教徒及教堂受襲擊的事件。.

新!!: 联合国和2013年埃及政變事後動盪 · 查看更多 »

2013年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2013年8月叙利亚化武袭击事件是2013年8月21日发生在叙利亚大马士革东部郊区古塔的化学武器攻击事件。遇害者基本是在晚间睡觉时死亡的,遇难者身上基本没有任何伤痕而死去,症状包括昏迷、鼻子和嘴喷涌白沫、瞳孔收缩、呼吸困难等。 事件最早由叙利亚反对派披露,叙利亚人权观察表示至少有322人死亡,其中包括46名反对派士兵,其余都是包括许多儿童在内的平民;地方协调委员会表示有1300多人遇难,自由叙利亚军声称多达1700多人被害。事发地为反对派控制的地区,反对派指责叙当局使用含有沙林毒气的火箭弹发动了此次袭击,不过巴沙尔政府否认这个指控,称是反对派幹的。 事件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和谴责。联合国化学武器调查小组8月底刚离开叙利亚,9月16日联合国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内容显示:根据现场搜到的“明确、可信的证据”表明,8月21日的确发生了较大规模地针对包括儿童在内的平民的化学武器袭击事件,事件是由用地对地火箭弹发射的神经性毒剂沙林造成的,不过报告并没有提是谁使用了化学武器。 美国声称根据情报已经确定巴沙尔政府是事件的罪魁祸首,美国情报部门拦截到了叙利亚高官谈及化学武器的通讯记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瑞典、土耳其、加拿大,以及阿拉伯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都表态要求叙利亚当局要对此负责,其中美国政府认定包括426名儿童在内的1429人遇害,美方还掌握搭载化学武器的火箭弹发射和降落的时间与地点。 同时俄罗斯和伊朗的官方媒体则称得到了反对派中对无辜平民使用了化学武器的证据。据俄罗斯之声报道,俄外交部称,对地区电视台报道真实性的调查表明,8月21日清晨,叙利亚反对派从占领区向这一地区发射了类似恐怖分子今年3月19日在阿萨勒镇(阿勒颇附近)使用的含有暂不确定的有毒化学物质的自制火箭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外广播电视台报道,有多名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人员在接受美联社的采访时称,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姑塔东区使用了从沙特手中获得的化学武器,但“因为没有得到必要和正确的培训”,造成了许多平民遇难。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获得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叙利亚于2013年10月14日起正式成为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成员国,也是该组织第190个成员国。.

新!!: 联合国和2013年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也称新年献词事件)是指《南方周末》工作人员称其因迫于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的压力,未经过该刊正常出版流程,对2013新年特刊中的新年致辞及相关内容进行大幅删改,并产生数个常识性错误,引发《南方周末》采编人员抗议的事件。事件引发全球媒体及社交网站如推特、新浪微博用户的广泛关注,主要焦点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的审查制度及新闻自由。.

新!!: 联合国和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3年罗萨里奥煤气爆炸

2013年8月6日,阿根廷第三大城市罗萨里奥的居民区因大规模煤气洩漏而引发一起煤气爆炸事故。事故造成附近的一幢建筑物倒塌,其它多幢沦为危楼,有22人丧生,60人受伤。多个组织协助对事发地区提供安全保护、寻找幸存者并对失去家园的人们提供援助。有关部门在爆炸发生后不久估计,重建工作大概需要花费6个月的时间。 圣菲省司法部门对爆炸成因展开调查。主要嫌疑对象包括为罗萨里奥提供天然气的里特罗燃气公司和该公司当天负责对应建筑物燃气线路检修的工作人员。多位公众人士表达慰问,2013年初选的大部分候选人都暂停政治活动,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前往现场视察。.

新!!: 联合国和2013年罗萨里奥煤气爆炸 · 查看更多 »

2013年香港元旦大遊行

2013年香港元旦遊行共有5場,其中3場為要求行政長官梁振英倒台為目的的遊行,分別由民主倒梁力量發動、以禮賓府為終點的遊行,由民間人權陣線發動、以政府總部為終點的遊行,以及由網民組織「我哋係香港人,唔係中國人」發動,以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為終點的遊行。親建制派組織則由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支持梁振英的遊行。此外,愛港之聲亦舉行了一個挺梁嘉年華。.

新!!: 联合国和2013年香港元旦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2013年-2014年柬埔寨示威

柬埔寨自2013年7月起發生反政府示威(បាតុកម្មប្រឆាំងរាជរដ្ឋាភិបាល)。由於關於2013年柬埔寨大選選舉舞弊行為的指控廣為流傳,群眾在金邊示威,反對由首相洪森領導的政府。增加最低工資至每月160美元的訴求和不滿越南在柬埔寨發揮影響的情緒亦是示威的成因。主要反對黨在大選結束後拒絕參加國會,而在2013年12月,當地常有大型示威。政府在2014年1月鎮壓示威,成功在示威陣地展開清場行動,但引致4人死亡。.

新!!: 联合国和2013年-2014年柬埔寨示威 · 查看更多 »

2013年洪都拉斯大选

2013年洪都拉斯大选在2013年11月24日举行。选民参加投票选举.

新!!: 联合国和2013年洪都拉斯大选 · 查看更多 »

2013年朝鮮半島危機

2013年朝鮮半島危機是一系列於北韓、南韓、美國和日本等國之間正在進行的緊張局勢。危機主要起始於北韓於2012年12月12日發射光明星3号2期以及2013年2月12日進行核試驗等事件,使得危機情況逐漸升級。北韓並於3月5日宣布不承認朝鮮停戰協定,也透過該國媒體暗示將對南韓或美國使用核武器攻擊。.

新!!: 联合国和2013年朝鮮半島危機 · 查看更多 »

2014-2018年委內瑞拉示威

2014-2018年委內瑞拉示威是發生在2014年至今,委內瑞拉一系列的政治示威抗議活動,反對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領導的執政黨委內瑞拉統一社會主義黨政府。抗議活動理由包括高暴力犯罪率、基本物資不足反对者把造成这些情况的源头直接指向委内瑞拉政府的经济政策,如严格的价格管制。这些政策导致了国内相比世界其他地方有着高通货膨胀率以及食品和其他商品的严重短缺。而马杜罗总统指责反对他的人的目的是发动“经济战”,特别指责乃资本主义的干涉。因此,全国各地的城市几乎都发生了反对总统的抗议活动,这些抗议活动已发生冲突并导致多人被逮捕、受伤以及死亡。 早期的抗议犯罪活动发生于2014年1月,前女演员及委内瑞拉小姐得主莫尼卡·斯皮尔·莫茨以及她丈夫于2014年1月6日在路边遭遇抢劫并被杀害,而他们五六岁大的女儿在车中幸免于难。另一宗犯罪发生于2月,其中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在聖克里斯托瓦爾大学校园中遭遇强奸未遂,导致学生们的抗议运动;这些抗议活动扩大到其他城市,反对派则趁此时混入进抗议队伍。学生的抗议活动恰逢1814年2月12日的纪念日期间,当时独立武装势力因为兵力不足而征召了大量在校学生。这个日期也被称为全国青年日。抗议活动的持续被人称作“委内瑞拉之春”,这个名称参考了知名的阿拉伯之春运动。 2014年3月3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委内瑞拉外长计划于日内瓦召开会议。豪阿将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解释政府的行动。在此之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一份声明称“我重申,希望看到当前紧张局势缓解并在必要情况下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委内瑞拉主要由公众舆论和消费者参与的组织“Datos”在2月28日和3月2日之间对主要城市的800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Datos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指责问题是马杜罗政府造成的。64%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尽快从宪法最高权力中离开。对于目前的政治局势,43.7%的人支持反对派,而支持政府的人则为27.1%。当被问及全国大局时,27.2%认为持正面态度,而72.0%的人认为国内情况在过去的一年中愈发恶劣。据盖洛普的调查表明,委内瑞拉52%的人不赞成马杜罗总统,赞成的为34%,对政府的信心下降至历史最低的39%。.

新!!: 联合国和2014-2018年委內瑞拉示威 · 查看更多 »

2014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4年 · 查看更多 »

2014年10月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4年10月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4年3月

; 武裝衝突.

新!!: 联合国和2014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14年5月

; 政治選舉.

新!!: 联合国和2014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4年6月

; 災害事故.

新!!: 联合国和2014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4年7月

; 商業經濟.

新!!: 联合国和2014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4年7月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4年7月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14年8月

; 災害事故.

新!!: 联合国和2014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14年阿富汗巴達赫尚省山崩

2014年5月2日,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因豪大雨在下午一時引發山崩,數百間民房被埋在20公尺深的土石裡,造成至少350人死亡,2,500人失蹤。.

新!!: 联合国和2014年阿富汗巴達赫尚省山崩 · 查看更多 »

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

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是蘇格蘭政府於2014年9月18日舉行的一場公民投票,目的是讓蘇格蘭選民決定是否從英國獨立。法案於2013年3月21日被提出,于同年11月14日在苏格兰议会通過,于同年12月17日获得御准。公投中的問題由選舉委員會提出,題目為:“苏格兰是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Should Scotland be an independent country?),而選民只能夠回答「是」或者「不是」。所有年逾16歲的苏格兰居民都可以參與投票,參與人數共逾400万。公投於當地時間(歐洲西部夏令時間,UTC+1)9月18日上午7點開始,至同日晚上10點結束,公果于翌日早晨对外公布,结果为55%反对独立、45%支持独立。根据此结果,苏格兰留在联合王国内。.

新!!: 联合国和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 · 查看更多 »

2015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 · 查看更多 »

2015年12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12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1月也门萨那恐怖袭击事件

2015年1月也门萨那恐怖袭击事件是于2015年1月发生在也门首都萨那的恐怖袭击事件。.

新!!: 联合国和2015年1月也门萨那恐怖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

2015年尼泊尔地震(又称喜马拉雅山地震)发生于尼泊尔标准时间(UTC+5:45)2015年4月25日(星期六)11时56分25秒,震央位於北緯28度8分49.2秒、東經84度42分28.8秒,行政區屬於尼泊尔甘达基专区廓爾喀縣,約在拉姆琼县縣治貝西薩哈东南偏东34公里处,矩震级为7.8Mw,面波震级为8.1Ms,最大烈度为IX级(强烈)。这场地震成为继1934年地震后袭击该国的最强烈地震。7600多人在此次地震中丧生。受波及范围包括尼泊尔、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和中國西藏部分区域。本次地震还造成珠穆朗玛峰向西南偏移了3厘米。 尼泊尔标准时间2015年5月12日12点35分,当地再次发生大地震,矩震级达7.3级。震中靠近珠穆朗玛峰和首都加德满都之间的中方边境。这一余震造成超过2500人受伤,超过125人死亡。.

新!!: 联合国和2015年4月尼泊尔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5年4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4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8月巴格達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2015年8月巴格達汽車炸彈爆炸事件,是指2015年一宗由伊斯蘭國發動、對象為什葉派武裝分子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有汽車炸彈在一所批發市場爆炸,造成76人死亡、212人受傷。.

新!!: 联合国和2015年8月巴格達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5年8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8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南基伍省地震

2015年南基伍省地震是指2015年8月7日1时25分02秒发生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南基伍省基伍湖的地震。本次地震的地震规模为MW 5.8级、MB 5.9级,震源深度约为11.0千米,最大烈度为6(VI)度。本次地震共造成至少5人遇难、至少30人受伤。.

新!!: 联合国和2015年南基伍省地震 · 查看更多 »

2015年中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5年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世界博览会

2015年世界博览会是於義大利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览会,日期為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2010年11月23日,国际展览局正式宣佈2015年世界博览会由米兰舉辦。1906年世界博覽會曾於米蘭舉辦,這將是1906年後米蘭第二次舉辦世界博覽會。.

新!!: 联合国和2015年世界博览会 · 查看更多 »

2015年习近平访美

2015年习近平访美是指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于2015年9月22日至9月28日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继2013年第二次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访问美国,也是他个人第五次访问美国。访美期间,习近平出席由微软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举办的中美互联网行业论坛,前往白宫会见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国务卿约翰·克里和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同时还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新!!: 联合国和2015年习近平访美 · 查看更多 »

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斗机事件

2015年土耳其擊落一架俄罗斯苏-24,两名飞行员通过弹射逃生。其中一人身亡,另一人生还,安全返回俄军基地。土耳其声明,一架战斗机入侵了领空,其飞行员再对它发出十次警告并拍照。土耳其早先表示,该飞机并非俄罗斯军机。俄罗斯指出,其飞机并未越过叙利亚-土耳其边界并滞留于土耳其领空内。这是至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发生苏联或俄罗斯飞机被北约成员国击落的事件。.

新!!: 联合国和2015年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斗机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5年蒲隆地動亂

2015年布隆迪動亂始于2015年4月26日。2015年4月25日,时任布隆迪总统皮埃尔·恩库伦齐扎决定参加2015年6月26日举行的。然而,布隆迪国内的反对党和部分社会团体认为恩库伦齐扎竞选连任违反宪法,在26日发动抗议活动。5月13日,布隆迪前情报局长发动政变,宣布解除皮埃尔·恩库伦齐扎的总统职务。政变在两天时间内失败。5月14日,恩库伦齐扎返回布隆迪首都。发动政变的数名军官、警官随后被捕。动乱造成超过11万布隆迪人逃往国外避难,其中约7万人逃往坦桑尼亚。.

新!!: 联合国和2015年蒲隆地動亂 · 查看更多 »

2015年艾卜哈清真寺炸彈襲擊

2015年艾卜哈清真寺炸彈襲擊,是指2015年一宗由伊斯蘭國旗下組織「漢志省」發動、對象為沙特阿拉伯艾卜哈一所清真寺的恐怖主義襲擊。.

新!!: 联合国和2015年艾卜哈清真寺炸彈襲擊 · 查看更多 »

2016年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6年 · 查看更多 »

2016年1月朝鮮核試驗

2016年1月朝鲜核武试验,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在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設施基地豐溪里核試驗場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據悉發生於當地時間2016年1月6日大約上午10時(UTC+8:30/平壤時間)。北韓政府在當地時間中午12時發表「重大報導」,由朝鲜中央电视台主播李春姬親自播報。李春姬稱在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指導下,成功完成氫彈試驗,也是北韓首次完成氫彈試驗。此次核試驗引發了矩震级5.1級地震,但相比其他各國的氢弹试爆,威力明顯過小,因而被國際懷疑并非真正的氢弹。 在进行核试验之时,位于中朝边界的吉林省延吉、珲春、长白县等地均有明显震感。爆炸被地震儀所記錄,特別是由於本次朝方未就試爆通知各國,因而地震訊息在早上10點多報導後引起全世界許多輿論,但中、韓、美等地震測定站則當下推定地震是屬於人造,議論直到北韓到中午出面證明才停止。有延吉市民反映,当时桌椅摇晃持续几秒,有单位对室内人员进行了疏散。延吉市第三高中操场地面出现裂纹,学生全部疏散,考试中断。.

新!!: 联合国和2016年1月朝鮮核試驗 · 查看更多 »

2016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6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6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6年8月奎达袭击

2016年8月8日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首府奎达一家公立医院发生自杀式爆炸和枪击的恐怖袭击,结果造成93人死亡,130多人受伤。俾路支省律师协会主席比拉勒·安瓦尔·卡西当天早晨在上班途中遭不明身份枪手袭击身亡,他的遗体刚被送往这家医院。多名律师和记者正在医院悼念和采访时,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急诊室外引爆炸弹。伊斯兰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分支(جماعت الاحرار)和伊斯兰国各自声称对袭击负责。.

新!!: 联合国和2016年8月奎达袭击 · 查看更多 »

2016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6年8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联合国和2016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6年緬甸羅興亞人迫害

2016年緬甸羅興亞人權危機,指的是緬甸对該國西部若開邦羅興亞人的軍事镇压與種族迫害。這次鎮壓是針對與羅興亞人有關的恐怖分子襲擊邊境警察營地的反擊,並衍生安全部隊大規模的戰爭罪行,包括法外處決、輪姦和毆打等。對羅興亞人的反擊惹來了包括聯合國、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團體、美國國務院和馬來西亞政府在內的各方面的批評。而掌握緬甸政府實權的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尤其受到批評,因為她對這個問題不採取行動和沈默,並且沒有阻止軍隊侵犯人權。.

新!!: 联合国和2016年緬甸羅興亞人迫害 · 查看更多 »

2016年雅加達襲擊事件

位於印度尼西亞(印尼)雅加達中區基艾·哈吉·瓦希德·哈希姆路(Jalan Kyai Haji Wahid Hasyim)和M·H·譚林路交界處的莎麗娜商場(Sarinah Mall)附近在2016年1月14日報稱發生多宗爆炸案和槍擊案。其中一枚炸彈在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爆炸,另一枚則在莎麗娜商場外的一個警崗爆炸。事發地點鄰近聯合國資訊中心、數家豪華酒店和數個(包括)。聯合國環境署證實,一名荷蘭籍聯合國工作人員在襲擊中重傷。有報導稱,當日12時M·H·譚林路扎克拉瓦拉大廈(Gedung Cakrawala)4樓也發生警方與武裝份子對峙的局面。在這次襲擊中,至少有8人身亡,當中包括4名襲擊者和4位平民(3個印尼人和一個加拿大人),另外還有23人受傷。伊斯蘭國已經就這次襲擊承認責任。.

新!!: 联合国和2016年雅加達襲擊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新!!: 联合国和2017年 · 查看更多 »

2017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7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1月中国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7年1月中国 · 查看更多 »

2017年3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7年3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7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7年卡達外交危機

2017年卡達外交危機(2017 الأزمة الدبلوماسية مع قطر)是沙特阿拉伯、巴林、埃及、阿联酋、也门亞丁政府(獲國際普遍承認)、利比亚東部政府(未獲國際普遍承認)、马尔代夫、葛摩和毛里塔尼亚以卡達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在2017年6月陸續宣布与其断交的事件。除指控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外,参与此次断交的国家还认为卡塔尔干涉其内部事务及与伊朗保持关系。卡塔尔否认有关其支持恐怖主义的指控,且指出其始终在为美国带领下的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作出积极贡献。在与伊朗维持密切关系方面,卡塔尔官方回應質疑,強調這是因為认为“德黑兰的影响力不容忽视”。約旦亦於6月6日降低與卡達的外交關係,同時撤銷卡達王室所有的半島電視台在約旦的營運執照;塞內加爾、吉布地、查德和加彭也先後降低與卡達的外交層級。 沙特阿拉伯的举动得到了美国總統唐納·川普的好评,而伊朗官方则批评了美国總統唐納·川普的做法。中东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以及土耳其,俄罗斯和伊朗,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危机。 至2018年5月该外交危机尚未出现缓和迹象,双方依旧保持对抗状态。.

新!!: 联合国和2017年卡達外交危機 · 查看更多 »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是指2017年8月25日起,数十万罗兴亚穆斯林逃离缅甸若开邦,躲避政府安全部队的大规模暴行。估计缅甸120万罗兴亚人约有三分之二于近几周内穿越边界到达孟加拉,另有数万人在缅甸境内流徙,得不到必要的人道援助。军方在遭到罗兴亚武装团体计划性攻击后,持续以杀戮、轰炸和大面积纵火进行族群清洗。.

新!!: 联合国和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 · 查看更多 »

2017年除夕联合国微博事件

2017年除夕,联合国新浪微博发布了两条微博,内容上分别将年夜饭和饥饿人群、礼花和战乱炮火放在一起作了对比,呼吁关注饥饿、关注战乱,此举引发了中国大陆网民和媒体不满和谴责。此为2017年除夕联合国微博事件。.

新!!: 联合国和2017年除夕联合国微博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7年東帝汶總統選舉

2017年東帝汶總統選舉是東南亞國家東帝汶的第四屆總統選舉,在2017年3月20日舉行。最終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革陣)候選人(別名盧奧洛)在第一輪投票當中擊敗候選人,當選新一任東帝汶總統。 這是歷來首次由東帝汶政府自行籌辦的總統選舉,政府也在選舉前修改選舉法,向在印尼佔領時期結束後出生的東帝汶公民以及定居海外的東帝汶僑民賦予投票權。這次總統選舉共有8名候選人,不過群眾只接受盧奧洛和孔塞桑這兩個人選,當中盧奧洛較受歡迎。選舉期間,候選人曾經就教育、福利、邊界劃分、與澳洲分配天然氣等各種議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投票當日,當地局勢大致平靜,並沒有發生嚴重的事故。由於盧奧洛在第一輪投票的得票率已經超過50%,所以當局並不需要在4月20日舉行第二輪投票。 得到國會第一大黨(大會黨)支持的盧奧洛將在2017年5月20日宣誓就職。分析認為,這次選舉延續了該國政府一直由游擊隊老將掌控的局面,然而新政府卻需要解決貪污、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等問題。.

新!!: 联合国和2017年東帝汶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7年汗谢洪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2017年4月4日,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控制城镇遭受猛烈的空袭后,大量平民化学中毒。伊德利卜省卫生局表示,被释放的毒气疑似沙林,至少造成58人死亡,逾300人受伤。若经证实,事件将会是自2013年古塔化武袭击事件以来,。 聯合國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俄國大使轉述俄羅斯國防部以及叙利亚政府的聲明,重申慘劇是因敘利亞政府軍空襲時擊中反政府組織的化武工廠意外洩漏的。敘國大使也否認造成此事,表明手中的化學武器庫存已經全數銷毀,化武是土耳其轉移至反叛武裝勢力的。而俄國與敘政府的軍事行動遭到英美共同質疑,英國認為不該繼續支持阿薩德政權,美國則暗示可能自行採取行動阻止,法國則認為俄敘空襲時低估了可能造成的危害,此外英大使還指責了2月底安理會投票時中方的姑息態度,引來代表刘结一的強烈抗議,刘结一並說中方立場與聯合國一致,不容歪曲。隨後,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和美国总统唐纳·川普直接指责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及其俄罗斯联军是制造袭击的兇手。美国海军于数日后的4月7日,对空袭中战机起降的机场执行了打击行动。.

新!!: 联合国和2017年汗谢洪化学武器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7年朝鲜核试验

2017年朝鲜核试验是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于2017年9月3日在咸镜北道吉州郡豐溪里核试验场所进行的一次核试验,朝鲜方面宣称继上上次2016年1月朝鲜核试验之后,又一次成功引爆一颗氢弹,而且釋出的能量成功達到上次核試近十倍,隨後透過官方媒體展示了氫彈特有的葫蘆形構造的照片,宣示核技術的進度確實有所進步,使得此次特別引起國際緊張。此次核试验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进行的第六次核试验,也是系列測試以來威力最大的一次,本次事件亦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和汇市产生了较大影响。.

新!!: 联合国和2017年朝鲜核试验 · 查看更多 »

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第十八次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会议,于2018年6月9日至1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举行。这也是继2001年与2006年上海峰会、2012年北京峰会后第四次在中国举办的上合组织年度峰会。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和巴基斯坦,观察员国阿富汗、白俄罗斯、伊朗和蒙古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负责人将应邀出席。.

新!!: 联合国和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 查看更多 »

2018年利比亚大选

2018年利比亚大选是后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第四次全国性选举,暂定于2018年12月10日在利比亚进行,选举200个名国民代表大会议员和利比亚总统,本次大选由联合国促成。.

新!!: 联合国和2018年利比亚大选 · 查看更多 »

2018年美國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8年美國 · 查看更多 »

2018年瓦加杜古袭击事件

2018年3月2日,在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至少八名武装人员对当地多处重要地段展开袭击。袭击目标包括法国使馆和总部。至少16人在袭击中死亡,80多人受伤。.

新!!: 联合国和2018年瓦加杜古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联合国和201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8年马尔代夫政治危机

2018年马尔代夫政治危机指2018年2月马尔代夫陷入的政治危机。2月1日,宣布取消逮捕穆罕默德·纳希德等9名反对派人士,并恢复12位反对派议员的议席。2月4日,最高法院以总统阿卜杜拉·亚明·阿卜杜勒·加尧姆拒不执行法院命令为由,决定弹劾亚明。当天,军队封锁了马尔代夫国会,2名反对派议员在机场入境时被捕。2月5日,总统亚明宣布马尔代夫进入为期15天的紧急状态。2月6日,反对派领导人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首席大法官、法官阿里·哈米德、司法行政部官员哈桑·赛义德等5人被捕。.

新!!: 联合国和2018年马尔代夫政治危机 · 查看更多 »

2018年杜马化学袭击事件

2018年4月7日,叙利亚城市杜馬疑似遭到化学攻击,据报至少70人死亡。现场医护人员表示遇害者因暴露于氯气和沙林神经毒剂身亡。多份报道将事件归咎于及其盟友所质疑的,军队方面否认有所参与和事件发生。.

新!!: 联合国和2018年杜马化学袭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8年泗水連環爆炸案

2018年泗水连环爆炸案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三座教堂发生连环恐怖袭击。2018年5月13日,圣玛丽天主教堂最先遭到袭击,紧接的是泗水中央五旬节教堂和印尼基督教堂。第四起爆炸案发生在警方搜查泗水南部摄政区一座公寓楼时。恐怖分子意外引爆房间内的炸弹,炸死2名儿童和1名青少年。翌日,泗水市警察总部发生第五起爆炸案,两名嫌犯在入口被警方盘查时引爆炸弹。 截至5月15日中午,袭击共造成26人死亡,约50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袭击发生在5名警官遇害的仅仅数天后,是自2005年巴厘島爆炸案以来印尼本土死伤最惨重的恐怖袭击事件。警方调查指,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是从叙利亚受训的一家人。.

新!!: 联合国和2018年泗水連環爆炸案 · 查看更多 »

2018年朝美首脑会晤

2018年朝美首脑会晤(2018 North Korea–United States summit,),亦稱美朝峰會,簡稱川金會,是一场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下简称朝鲜)和美利坚合众国(下简称美国)於2018年6月12日在新加坡圣淘沙召开的。 朝美會談於2018年3月8日,由美国白宫發佈,正式证实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与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兼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将会面。这是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後70多年來首次有在任美国总统与朝鲜领导人会见。國際社會對於本次會談高度重視,並期待兩國能透過對話解決問題。.

新!!: 联合国和2018年朝美首脑会晤 · 查看更多 »

2020年代

2020年代從2020年1月1日開始,於2029年12月31日結束。.

新!!: 联合国和2020年代 · 查看更多 »

21世紀議程

21世紀議程在1992年於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地球高峰會(又稱「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由178個政府投票通過該方案,是聯合國首次討論全球氣候變暖及其有關問題的會議議程,當中制定了多項有關永續發展的工程藍圖。該藍圖將會由全球不同國家和當地的聯合國組織,政府和主要群體中執行,結果會直接影響人類未來的生存環境。.

新!!: 联合国和21世紀議程 · 查看更多 »

21世纪

2001年1月1日至21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1世纪。 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的格局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美國依然是世界強國,但要面對中國的崛起和俄羅斯的挑戰。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的國家分別在爭奪第三世界的資源。網络的發展與電腦、手機的革新造成新的人際人脈概念的轉變,作為20世紀環保主義的延續,人與大自然的關係重新得到審視,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保證可持續性。同時對於太空探索的商業化,自然環境的模擬等,使得宇宙移民不再是空話,新的政治模式、新一輪的民主革命運動正在醞釀。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21世紀各國文化不斷交融與創新。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文化從未如這個時代一樣燦爛。.

新!!: 联合国和21世纪 · 查看更多 »

24 (電視劇)

《--》(英語:--)是一部美国反恐与谍战题材电视剧,由福克斯广播公司于2001年首播。故事主要发生在虚构的美国联邦政府反恐局(CTU)内。该剧曾引起长期的收视热潮,并获得过艾美奖和金球奖,是美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动作剧集之一。該劇對竊聽、跟蹤、檔案破解、酷刑逼供、政治妥協、總統特赦權等俱有紮實描寫,而透過主角杰克·鲍尔(Jack Bauer)所流露出來的悲劇英雄情懷以及對罪犯(包括美國總統)絕不姑息的態度,愈到後期便愈發明顯。2017年1月,由柯瑞·霍金斯主演衍生作品《》。.

新!!: 联合国和24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24:救赎

《24:救赎》(24: Redemption)是一部基于电视剧《24》制作的电视电影,于2008年11月23日通过福克斯在美国首播,于同年11月25日发行DVD。影片由執行製作人霍华德·戈登编剧,强·卡萨执导。电影中情节发生的时间设计在《24》第六季和第七季之间,桑加拉时间下午15点至17点,故事发展以实时展开,美国此时正举行总统就职典礼。 电影的地理背景设在非洲虛構國家桑加拉(Sangala),杰克·鲍尔试图在这里给自己找到安宁,他成了一名传教士,和卡尔·本顿一起为战争孤儿建立了一所学校。鲍尔之前曾接到过美国参议院有关违反人权问题所发出的传票,但拒绝前往。与此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中的一个神秘组织正帮助祖玛将军和他的民兵组织发动一场政變。 电影片名曾暂定为《24:放逐》(24: Exile),其理念于2007年-2008年美国编剧协会大罢工期间产生,该事件将《24》的第七季延迟了一年,导致2008年出现了空档。剧情部分受到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的影响,影片的镜头大部分是在南非的开普敦拍摄的,因为要在美国仿造出非洲的风光实非易事。.

新!!: 联合国和24:救赎 · 查看更多 »

2歐元紀念幣

2欧元纪念币是欧元区国家从2004年开始为纪念特定事件而铸造的硬币,是所有欧元区国家的法定货币。紀念幣主要紀念歷史事件或值得關注的時事。 截至2012年11月,共发行有61种不同设计的纪念币——2004年6枚,2005年8枚,2006年7枚,2007年7枚,2008年10枚,2009年9枚,2010年12枚,2011年16枚,2012年12枚。另外還有由各国联合发行的、以「罗马条约签订50周年」、「欧洲联盟经济暨货币联盟暨歐元誕生 1999-2009」和「歐元流通十周年」为主题的纪念币,分别共有13、16以及17個不同的版本。 目前,2欧元纪念币已成为一种收藏品。.

新!!: 联合国和2歐元紀念幣 · 查看更多 »

2月

2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二个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在历史上,曾经有3次,2月出现30天。(请参见:2月30日) 在北半球,2月是春季的第一个月,本月节气有:立春、雨水 英文中的2月(February)来源于古罗马的Februus(斋戒月),也可能是源自于萨拜恩。 2月的節日/紀念日.

新!!: 联合国和2月 · 查看更多 »

2月11日

2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3天(闰年则还有324天)。.

新!!: 联合国和2月11日 · 查看更多 »

2月14日

2月1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

新!!: 联合国和2月14日 · 查看更多 »

2月1日

2月1日是阳历年的第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3天(闰年是334天)。.

新!!: 联合国和2月1日 · 查看更多 »

2月20日

2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4天(闰年则还有315天)。.

新!!: 联合国和2月20日 · 查看更多 »

2月21日

2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3天(闰年则还有314天)。.

新!!: 联合国和2月21日 · 查看更多 »

2月25日

2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9天(闰年则还有310天)。.

新!!: 联合国和2月25日 · 查看更多 »

2月5日

2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3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29天(闰年是330天)。.

新!!: 联合国和2月5日 · 查看更多 »

303高地屠杀

303高地屠杀(303 고지 학살 사건;Hill 303 massacre)是指朝鲜战争中,于1950年8月17日发生在韩国庆尚北道漆谷郡倭馆邑的朝鮮人民軍屠杀美军战俘事件。.

新!!: 联合国和303高地屠杀 · 查看更多 »

3千纪

3千纪,或称第3个千年,是指从2001年1月1日至3000年12月31日的1000年,現在(CURRENTYEAR年)即處於3千纪當中。.

新!!: 联合国和3千纪 · 查看更多 »

3月11日

3月1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0天(闰年第7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5天。.

新!!: 联合国和3月11日 · 查看更多 »

3月14日

3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3天(闰年第7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2天。.

新!!: 联合国和3月14日 · 查看更多 »

3月20日

3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9天(闰年第8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6天。.

新!!: 联合国和3月20日 · 查看更多 »

3月21日

3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0天(闰年第8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5天。.

新!!: 联合国和3月21日 · 查看更多 »

3月5日

3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4天(闰年第6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1天。.

新!!: 联合国和3月5日 · 查看更多 »

4月7日

4月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7天(闰年第9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8天。.

新!!: 联合国和4月7日 · 查看更多 »

4月8日

4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8天(闰年第9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7天。.

新!!: 联合国和4月8日 · 查看更多 »

5月

5月是公历年中的第五个月,是大月,共有31天。 在北半球,5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这个月有两个节气:立夏、小满。 英文5月名稱(May)可能源自罗马神话豐收繁殖女神迈亞,或来源于在5月庆祝节日的Bona Dea女神,或来自拉丁语詞maiores(意为"较年长者")。.

新!!: 联合国和5月 · 查看更多 »

5月11日

5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31天(闰年是1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4天。.

新!!: 联合国和5月11日 · 查看更多 »

5月20日

5月2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0天(闰年第14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5天。.

新!!: 联合国和5月20日 · 查看更多 »

5月21日

5月21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41天(閏年第142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4天。.

新!!: 联合国和5月21日 · 查看更多 »

5月9日

5月9日是阳历年的第129天(闰年是13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6天。.

新!!: 联合国和5月9日 · 查看更多 »

610办公室

610辦公室,在中共中央為中央610辦公室,全稱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中央防范办,是已被裁併的正部级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在各省、市、街道各級,約有一千個610辦公室。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报告认定,610办公室是聽令中共中央的国安「法外机构」,主責協調各機關鎮壓法輪功。美國智庫報告稱,610的對象,2003年擴及其他被共產黨認為有害中共統治的宗教或氣功團體,包括家庭教會基督徒、佛教徒和其他宗教或靈修團體。由於工作缺乏透明度,一直備受外界質疑。 中央防范办的前身中共中央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6月10日,次年改名防范办,2009年9月設立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屬於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还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中央610领导小组組長多由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擔任,610辦公室主任是公安部副部長擔任,由政法委書記所任命,具體工作由公安負責。2018年3月,中央610办公室被習近平當局裁併,職能并入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國司法部十佳律師高智晟稱其是「高于政权力量的黑社会组织,可以操纵、调控一切政权资源,『行使』着这个星球上,人类有国家文明以来,作为国家从不能拥有的权力。」 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指,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三任國務院总理,都從未在中央610辦的正副专职负责人的任免令上签字。.

新!!: 联合国和610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6月26日

6月26日在一年当中是第177天(闰年则是178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8天。.

新!!: 联合国和6月26日 · 查看更多 »

6月27日

6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8天(闰年第1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7天。.

新!!: 联合国和6月27日 · 查看更多 »

6月28日

6月28日是阳历年中的第179天(闰年是180天),距一年的结束还有186天。.

新!!: 联合国和6月28日 · 查看更多 »

6月30日

6月30日是6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81天(闰年是18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4天。 6月30日同時也是聯合國認可的國際小行星日。.

新!!: 联合国和6月30日 · 查看更多 »

6月8日

6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9天(闰年第1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6天。.

新!!: 联合国和6月8日 · 查看更多 »

6月9日

6月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0天(闰年第16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5天。.

新!!: 联合国和6月9日 · 查看更多 »

730 (交通)

730」為沖繩回歸由日本管治後6年即1978年切換道路通行方向由靠右行駛改為靠左行駛所使用之事前運動名稱,而此名稱乃由沖繩縣全域於1978年7月30日當日正式實施切換道路通行方向而得,實施後此名稱亦成為特定通稱。.

新!!: 联合国和730 (交通) · 查看更多 »

73式輕機槍

73式輕機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行研製的一款輕機槍。.

新!!: 联合国和73式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7月11日

7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192天(闰年是19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3天。.

新!!: 联合国和7月11日 · 查看更多 »

7月13日

7月13日是阳历年的第194天(闰年是19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71天。.

新!!: 联合国和7月13日 · 查看更多 »

7月18日

7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199天(闰年是20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6天。.

新!!: 联合国和7月18日 · 查看更多 »

7月25日

7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06天(闰年是20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9天。.

新!!: 联合国和7月25日 · 查看更多 »

7月28日

7月28日是阳历年的第209天(闰年是2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6天。.

新!!: 联合国和7月28日 · 查看更多 »

7月9日

7月9日是公曆年的第190天(閏年的第191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5天。.

新!!: 联合国和7月9日 · 查看更多 »

8月14日

8月14日是阳历年的第226天(闰年是22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9天。.

新!!: 联合国和8月14日 · 查看更多 »

8月19日

8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31天(闰年是23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4天。.

新!!: 联合国和8月19日 · 查看更多 »

8月20日

8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32天(闰年是2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3天。.

新!!: 联合国和8月20日 · 查看更多 »

8月21日

8月21日是阳历年的第233天(闰年是23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2天。.

新!!: 联合国和8月21日 · 查看更多 »

8月25日

8月25日是阳历年的第237天(闰年是23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8天。.

新!!: 联合国和8月25日 · 查看更多 »

8月2日

8月2日是阳历年的第214天(闰年是21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51天。是獅子座。.

新!!: 联合国和8月2日 · 查看更多 »

8月30日

8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42天(闰年是24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23天。.

新!!: 联合国和8月30日 · 查看更多 »

8月8日

8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20天(闰年是22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5天。.

新!!: 联合国和8月8日 · 查看更多 »

908台灣國運動

908台灣國運動(The 908 Taiwan Republic Campaign)是指一個追求台灣“正名制憲”的運動,召集人為王獻極(1940年-),口號是「生態台灣,海洋國家,日不落國」。該運動延續2001年成立的“511台灣正名運動聯盟”以落實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和平、公義、主權獨立的“台灣共和國(Republic of Taiwan)”為宗旨,實施“台灣共和國憲法”。在2005年5月29日舉行“台灣國運動成立大會”,並從8月起展開了“國土巡禮”系列活動,還曾在被獨派人士視為「外來政權」最高權力當局的中華民國總統府舉行升旗典禮,導致金門縣升起金門縣旗以反制。而在2006年1月1日陳水扁總統發表新春談話後,該運動發起人曾於同年1月3日起連續兩天在《台灣日報》第五版刊登“台灣國憲法研討範本”。王獻極也是「台灣國辦公室」創辦人。.

新!!: 联合国和908台灣國運動 · 查看更多 »

921大地震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上午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臺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臺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约102秒,乃臺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自然災害。震央位于北緯23.85度、東經120.82度,处于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约8.0公里,芮氏規模7.3级(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得矩震級7.6-7.7级)。該地震肇因於車籠埔斷層的錯動,並在地表造成長達85公里的破裂帶,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是由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兩條活動斷層同時再次活動所引起。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為悼念地震逝去的民眾與警惕自然災害的威脅,中央政府於2000年訂立每年9月21日為「國家防災日」,並舉行地震演習,以求災害來臨時能做好防護措施,將傷亡的可能降至最低。.

新!!: 联合国和921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9月12日

9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255天(闰年是25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0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12日。.

新!!: 联合国和9月12日 · 查看更多 »

9月15日

9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258天(闰年是25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7天。.

新!!: 联合国和9月15日 · 查看更多 »

9月17日

9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260天(闰年是26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5天。.

新!!: 联合国和9月17日 · 查看更多 »

9月18日

9月18日是阳历年的第261天(闰年是26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4天。.

新!!: 联合国和9月18日 · 查看更多 »

9月19日

9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62天(闰年是26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3天。.

新!!: 联合国和9月19日 · 查看更多 »

9月21日

9月2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4天(闰年第2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1天。.

新!!: 联合国和9月21日 · 查看更多 »

9月24日

9月2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7天(闰年第26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98天。.

新!!: 联合国和9月24日 · 查看更多 »

9月25日

9月25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8天(闰年第26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97天。.

新!!: 联合国和9月25日 · 查看更多 »

9月26日

9月2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9天(闰年第27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96天。.

新!!: 联合国和9月26日 · 查看更多 »

9月27日

9月2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0天(闰年第27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5天。.

新!!: 联合国和9月27日 · 查看更多 »

9月30日

9月30日是阳历年的第273天(闰年是27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92天。.

新!!: 联合国和9月30日 · 查看更多 »

9月5日

9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48天(闰年是24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新!!: 联合国和9月5日 · 查看更多 »

9月6日

9月6日是阳历年的第249天(闰年是25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6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6日。.

新!!: 联合国和9月6日 · 查看更多 »

9月8日

9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51天(闰年是2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4天。 在英国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8日。.

新!!: 联合国和9月8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UNUnited Nations聯合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