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殖民地

指数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1103 关系: AMR 35輕型坦克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AR-10自動步槍加利福尼亚州钻禧纪念半美元加勒特·霍巴特加纳历史加拿大加拿大君主加拿大苏格兰盖尔语加思欄炮台城南道埃爾南·科爾特斯埃爾米納城堡原子空間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国徽偽裝巡洋艦半山區博茨瓦纳历史博蒙特–亞當斯轉輪手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华尔街十七人董事會十三殖民地十月革命卡宾达共和国卡尔·邓尼茨卡伊卡利马科斯卡爾·赫弗里希卡萊爾卡薩布蘭卡會議卡比利亚地区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卢卡斯·瓦斯克斯·德·艾利翁卢旺达大屠杀印尼證券交易所印巴分治印度印度历史印度尼西亚历史印度皇帝印度-越南关系却克里王朝千里達及托巴哥南大門市場南圻遠征南羅德西亞南蠻貿易南進台灣...南洋廳南方作戰反日古埃及古巴古巴历史古希臘殖民地古代殖民地台灣共產黨台灣獨立運動台灣經濟史台灣民政府台灣日治時期台灣時代劇列表台語流行音樂台湾人满洲国移民史史密斯 (海峽殖民地總督)司徒拔双溪都九叙利亚国旗吴哥古迹吉隆坡吉赛尔·邦辰君主论坎加鲁岛塞拉利昂塔斯馬尼亞州墨西哥銀圓多倫多大學多里乌斯多明尼加獨立戰爭夏喬士·羅便臣大川周明大中華地區的分離主義運動大东亚战争大三角貿易大和族大国大韓體育會大英帝国大陆封锁大正民主大沙头站大津事件大洋洲历史大日本帝国大摩洛哥天花天讎太平洋战争失落的星球:极限状态外來移民外国势力在华发行货币史外国殖民地奥登纳图斯奥斯丁·张伯伦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奧克蘭 (紐西蘭)女皇帝女王陛下政府 (術語)女神候補生奴化教育奴隶制度好运的一天 (小說)奈及利亞委內瑞拉威士忌暴乱威廉·威伯福斯威廉·佩特森 (銀行家)威廉·佩恩威廉二世 (德国)威廉與瑪麗學院威廉港孤軍雄心孤拔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宝洁宣戰宾夕法尼亚大学安东尼努斯敕令安德烈·紀德安忒诺耳安哥拉内战安哥拉-巴西關係安東尼·艾登安托紐思·亨布魯克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審計署 (香港)寶安文氏尚盧·高達封建社会對江澤民的評價尹奉吉尼古拉·迪朗·德维盖尼翁尼布楚條約尼刻属地岘港市岑建勳崔益鉉工廠巴塞罗那巴塞洛缪·戈斯诺德巴西歷史巴西海軍陸戰隊巴黎巴黎條約 (1814年)巴拿马历史上環大笪地上議院不平等条约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不列颠治世帝國大學帝國國庫券帝国:全面战争丝绸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央種植園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中圭關係中國-佛得角關係中國-索馬利亞關係中國-馬達加斯加關係中國-蘇利南關係中國時區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中国劳工旅中国大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D)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国远征军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塞舌尔关系中国-安哥拉关系中缅印战区中美 (政治地理学)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中華民國外交史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殖民台灣時期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中英缅甸条款中英街中英藏印續約中法战争中文译名常識 (小冊子)常春藤盟校丹尼爾·韋津·庫里巴利东帝汶东亚史希臘城邦希腊东方主义东方汇理银行七年战争布政司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世界大戰市制三三四學制三二二三學制三八式卡賓槍三国人三角形郵票一国两制一進會也门平方英尺广州历史广州湾租界条约乙巳條約亚丁保护国亚述亞利桑那州亞西亞特交通通行方向亨利·克莱亨利·麥克馬洪亨利·葛尼亨利·摩根庫邁京城府民館事件康乃馨革命人類學史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五九國恥五月花号公约庇山耶仁安羌之战仁川清租界廢奴主義廣九直通車仰光任建宇劳教案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伊班族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伊莉莎白港伊麗莎白市縣伊麗莎白河郡伊恩·史密斯伊比利亚美洲伊文思 (英國外交官)传教士伯南布哥州伯利兹国旗張靜江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戴尔弗吉尼亚殖民地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休·洛引揚歸國佐罗的面具佩德罗·马斯克林佩德罗一世 (巴西)彭定國彭德彌敦何君堯何禮文何驚凡何才佛教微笑的面具德属萨摩亚德属西南非洲德己立街德國殖民地德克萨斯共和国德国驻汉口领事馆德西德意志帝國德拉鲁公司後藤新平保守黨 (英國)保險保护国修頓修頓 (消歧義)俄属北美俄罗斯帝国俄羅斯門諾派教徒必麒麟土卫六圣卢西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历史圣安得烈十字圣约翰堡圣诞节圣雄甘地在日朝鮮人歸國運動地方政府圖瓦盧圖瓦雷克人北圻遠征北美地区北美殖民地戰爭北賽普勒斯國家人權博物館國家繼承國家語言國家足球隊列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國際聯盟託管地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國際關係理論國歌少年國民聯盟 (葡萄牙)國民樂派僧伽羅人刚果共和国总统利玛窦利比亚利比亚历史刘晓波列強分鐘人分離主義喬治·泰勒 (海關職員)喬治·懷特腓喬治三世呂赫若咽喉點咖哩魚頭傅培梅傅瑞憲傀儡政權哥倫布首航艦隊哭中大事件哈羅德·威爾遜哈瓦那唐露曉冰島人冰島王國内地内部殖民主义内战军阀商埠入侵格林納達內地延長主義內陸國家全球帝国全球在地化公理会共主邦聯共产主义者同盟(统一委员会)共济会元素高手元清非中國論光华日报光果苏铁光榮孤立光明王克莱门特·艾德礼克里奧人克里斯琴斯特德克里斯蒂安四世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克森尼索兀兰火车关卡前630年代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副总统伯尔叛国案剛鐸勞登縣 (維吉尼亞州)勞登縣 (田納西州)勢力範圍回归围堵国际法四川省四月早晨CC 7100型电力机车皮特·马特·德安吉拉皮特凯恩群岛的黎波里 (消歧义)皇仁書院皇民化運動石崗機場石橋湛山石智益环球小姐王䓪鳴玛丽·巴雷特·戴尔火星一号獨立日獨裁者獸王星珍珠港事件珠江三角洲班乃信珀斯理蕃政策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砵甸乍碼頭花園社區心理學社会契约论社會群島祁禮賓祁濟時祖魯族福島菊次郎福克斯-諾斯聯盟租界秘鲁科威特科學殖民主義科特迪瓦科隆尼科技預測科林斯稻草人 (電影)空襲日本穆斯林兄弟會突厥斯坦突尼西亞突尼西亞人突尼西亞歷史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第二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簡寧 (香港教育司)簡乃傑米埔米利都米蘭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紐埃紐西蘭國旗公投索馬利蘭國 (1960年)純貞孝皇后約翰·赫頓·愛德華茲紅毛維吉尼亞半島維多利亞:太陽帝國緬甸戰役總督 (殖民地官職)總督府红河 (温尼伯湖)约翰·马歇尔约翰·霍金斯纳布勒纳萨尼尔·瓦立池纽约纽约州行政区划罗兰·加洛斯美屬薩摩亞美帝國主義美國例外論美國獨立戰爭美國統治琉球時期美國領土擴張美國憲法第三修正案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美制单位美元美国美国历史美国宪法美国人口史美国种族主义美国西进运动美国驻吉布提大使列表美国权利法案美国新闻自由美索不达米亚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美西战争美日關係義屬索馬利蘭義呆利 Axis Powers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羅富國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羅樂民真辉格党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烟台山 (山东)瑞典历史環形碼頭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瓜分中國瓜分非洲瓜达尔卡纳尔岛男孩 (长篇小说)無言的山丘熱帶博物館熱帶神經衰弱異形2特別統治主義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特蘭奎巴牙买加牙买加历史狼牙脩盟軍燃燒彈空襲港島北事件盧班戈直轄殖民地盖约·格拉古白俄罗斯历史白嘉時白善行紀念館白蓮百慕大Duce芮福·達令花衣魔笛手銀圓銀翼殺手2049銀河帝國 (星球大戰)銀河前哨韋輝韋蘭-尤坦尼集團莫桑比克莱博维兹的赞歌莱索托聯合王國歷史聖保羅 (巴西)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道路通行方向道达尔联盟影业荷屬東印度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兰王国荷马史诗荷蘭皇家航空荷蘭歷史鍾逸傑華工萨尔玛那萨尔一世萬國工業博覽會非常遭遇非国际足联足球非軍事區非殖民化非洲之角非洲縱向佔領政策非洲橫向佔領政策非洲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顧德餉碼制度西属佛罗里达西属几内亚西属西印度群岛西属西非西屬撒哈拉西班牙西班牙帝國西班牙人西班牙珍宝船队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班牙語美洲獨立戰爭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西班牙语美洲西班牙歷史西非西藏独立运动西蒙尼特斯西方蜜蜂西拉雅語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馬堅馬來亞日佔時期馬來咖喱角馬來西亞報刊列表馬爾地夫歷史馬達加斯加政治史馬華黨旗馬萊博湖馬林迪馬提尼克旗幟首席非官守議員首席部長香港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香港大事記香港娛樂圈香港對外事務香港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動作電影香港獨立運動香港紙幣香港銀行業香港體育香港貿易香港蜑家人香港與菲律賓關係香港與朝鮮關係香港英文授課中學香港歷史香港民主運動香港清朝初期歷史香港新市鎮香港日佔時期香港政治制度香港教育史駒込武許介鱗許瑜马克·沙特尔沃思马赛人马里兰州马来亚联合邦马来群岛马来西亚历史马来西亚圣约翰救护机构马格斯·哈弗拉尔马歇尔计划马拉维国徽马拉松战役詹姆斯市縣詹姆斯市郡詹姆斯河詹姆斯河種植園詹遜語碼轉換諾羅敦·西哈努克諾斯勳爵腓特烈·諾斯高若瑟高雄州特高事件高杉晉作謝東閔 (台灣)謝法新魁北克市警務處處長魔鬼让·里博议会共和制许寿裳貝璐貨幣發行局費城贊比亞國家足球隊责任政府越南史略越南國旗越南共和國國旗越南科举制度越南盾越南語語法越南铁路运输越南歷史越南民族解放运动越南法语越南战争鶴佬陸上扒龍船路易十四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麥理浩黎保德黎敦義軍艦島 (電影)黃大仙區黑奴贸易 (跨大西洋)黑山-俄羅斯關係載人火星任務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巴瓦拉达克特辛巴威近代社格制度近代英语近東問題霍元甲 (2006年電影)范理申蜑家郝德傑胡安·德·加雷胡志明胡志明在中华民国被扣事件郭伯偉都灵舊北區理民府舊制高等女學校 (日本)舊金山和約航海法案鈴木Escudo阮朝防範外夷規條阿古斯汀一世 (墨西哥)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歷史阿尔及利亚共产党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阿尔克西拉乌斯一世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阿爾金阿賀野級輕巡洋艦阿根廷的威尔士人定居点阿波罗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蘇利南蘇利南國家足球隊赤道幾內亞歷史赤道几内亚的西班牙语文学赫健士赫尔松赖尼莱亚里沃尼薩爾瓦多科朗開羅會議開普敦藍田 (香港)藐視法庭關德興葡屬印度葡屬帝汶葡屬維德角葡屬西非葡屬東非葡萄牙葡萄牙历史葡萄牙帝國葡萄牙王國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葡萄牙殖民地戰爭葡萄牙文化葛量洪葛摩蒋介石访问印度蒙巴萨邊陲經濟那加兰邦邦咯条约肯尼亚历史肯尼亚中央银行邱筱園肅清大屠殺铁西区 (沈阳市)蔡鍔與小鳳仙锡金邦蔡楚生鄔勵德重商主义自由自治市自治領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國歌臺灣勸業共進會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臺灣省籍情結臺灣青年臺灣民主化臺灣戰後時期里约热内卢金巴利道金美齡金邦杜语金银复本位金本位金文泰蕃族調查報告書腓特烈·威廉 (勃蘭登堡)艾凡·瑞秋·伍德艾華士艾惕思苏美尔苏联英寸英尺英屬北美英屬索馬利蘭英屬緬甸英屬馬來亞英屬黃金海岸英屬錫蘭英國2009年11月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英國國籍法英國國籍法與香港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英國海外領土英國文化協會英国首相列表英緬戰爭英荷戰爭英語史英語文學英语英语国家和地区列表英格博格·拉波波特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法院英普同盟雪蘭莪雄戈羅伊集中营雅克·卡蒂埃雙陸棋通孔银圆老板老挝保护国逕為判決陪审制陳益陳芳明陳舜畊陳鑑泉陳浩天陳智雄陶公府陶雅禮陸鼎堂陽犬號虾球传 (长篇小说)陈仲金GAT-X105 突擊高達YMCA野球團ZGMF-X56S Impulse护照暹羅立憲革命柏立基柏聖文柏林会议柏林西非會議查理·义律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柴灣探险家林弘宣林旺恩圖曼戰役恩菲爾德No.2轉輪手槍恰空提康德罗加堡援蔣路線李·艾科卡李儁 (大韩帝国)李光耀李鴻禧李文馥東南亞司令部東亞反日武裝戰線東方基金會東方總督轄區杜德 (華民政務司)核武器擁有國列表格里曆格陵蘭自治公投桑巴梅花 (電影)楚克群島楊維漢楊慕琦榮譽童軍獎章樂品淳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角色列表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橙色次殖民地欧洲欧洲历史歐陸風雲IV武吉知马武神 (漫畫)殖民主义母語教學比奥科岛比屬剛果比利时比利时历史比利時國防軍比索 (貨幣)比薩共和國永野修身民主民都鲁中华公学民族國家民族自決汶萊歷史河同铁路河内站河老铁路河海铁路沃倫·黑斯廷斯沃爾特·雷利沈昌煥沙巴州铁路沙田市中心沙漠行星波士頓傾茶事件波士頓戰場波蘭立陶宛波托韦洛泰国泰国历史泰国铁路运输泰緬戰爭法定结婚年龄法属印度共产党法属交趾支那法属圣多明戈法屬印度支那法屬剛果法屬西非法屬馬達加斯加法屬赤道非洲法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法國歷史法国旗帜列表法国总统列表法语法蘭西聯盟法蘭西殖民帝國法拉盛洪千家族洪都拉斯国旗派珀角洛美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深圳历史深渊上的火温斯顿·丘吉尔港澳地區清教徒湄公河湛保庶满洲国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历史澳大利亚移民史澳門司法制度澳門對外事務澳門土生葡菜澳門回歸澳門獨立澳門經濟史澳門總督澳門炮台澳門歷史澳門政府粵語拼音澳洲聯邦憲法朝鲜社会民主党朝鲜战争朝鲜族人名本土本傑明·富蘭克林本笃会朱姓有限承认国家列表有條件投降望廈炮台情人 (1992年电影)戰後混亂期戴磊華戴維德戴維斯 (港督)戴高樂主義戴麟趾戴森球战岛系列我是香港人連線星際聯邦昭昭天命流放地浪 (單位)海岛大区 (赤道几内亚)海峡殖民地海峽殖民地總督海地历史海地革命海军海倫·班尼曼海軍咖喱海托爾·維拉-羅伯斯斐濟斐济殖民地斯坦福·莱佛士斯巴达克斯起义新加坡新加坡历史新加坡參政司新加坡布政司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国旗新加坡總督新加坡-英国关系新加坡日佔時期新加坡总统奖学金新卡斯蒂利亚州新帝国主义新世界 (2005年电影)新國際百科全書新罕布什尔州行政区划新西兰新西班牙新民主主义新法蘭西新港語施勳文咸文革改名风日不落帝国日滿議定書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日本民族問題日本手語系悉尼大學收復失地運動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意大利语意大利殖民帝国意属东非意属北非意属利比亚意屬厄立特里亞憲法各表懷唐伊條約扎肉 (越南菜)扩张主义托雷斯海峡拉克倫·麥覺理拉玛五世拉普拉普曹廣榮曼努埃尔二世 (葡萄牙)曾德成总督普通教育证书普樂普拉特修正案普拉西战役10美分硬币12月14日1575年1771年殖民統治者名單1772年殖民統治者名單1774年1824年1824年英荷條約1835年殖民統治者名單183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1841年1842年1861年188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18世纪1900年1910年10月5日革命1920年代臺灣1921年香港1930年代臺灣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1942年臺灣1945年香港1950年代香港1月10日1月26日1月3日2001年中加里曼丹種族衝突2005年5月2012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2012年波多黎各地位公投2015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2月10日3月10日3月12日3月15日4月14日4月19日4月27日4月8日5号弗吉尼亚州州道6月2日6月6日7月4日8月14日9月17日9月5日 扩展索引 (1053 更多) »

AMR 35輕型坦克

雷諾35型裝甲偵查車 ZT(Automitrailleuse de Reconnaissance Renault Modèle 35 Type ZT),通稱AMR 35或雷諾ZT,是一款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使用的坦克,其僅僅裝備了機槍,曾經被法國、中華民國和納粹德國三國使用。.

新!!: 殖民地和AMR 35輕型坦克 · 查看更多 »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源於2017年1月15日,2位遊客以視頻揭發了日本APA集團株式會社旗下經營的APA酒店在客房放置的一本書籍否認南京大屠杀及慰安婦的存在,消息在網絡上病毒式傳播,引起中國大陸社會的廣泛關注及爭論,該視頻在2天內播放數超過7400萬。 書籍具爭論性的主張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大量中國大陸與南韓網民的強烈反對。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抵制APA酒店的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指南京大屠殺是歷史事實,並多次點名批評APA酒店,後來國家旅遊局更發出要求禁止旅遊業界與APA酒店合作。酒店網站疑似受到網絡攻擊並連續數日陷入癱瘓。 事件發生後,APA酒店堅持拒絕從客房撤下書籍,書籍作者則認為這是有預謀的事件。一些日本政府官員和酒店的回應亦表示支持書籍的右翼主張,進一步觸發了中國大陸人的反日情緒。受事件影響,2017年亞洲冬季運動會中國及南韓代表團由原定入住APA酒店改為入住札幌王子酒店。亦有華人就事件在日本進行遊行抗議,遊行過程發生小規模衝突。.

新!!: 殖民地和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 · 查看更多 »

AR-10自動步槍

AR-10(Armalite Rifle 10)是一种由美國人尤金·斯通納設計,彈匣供彈、氣動式、氣冷自動步槍,發射7.62×51毫米(.308寸)北約標凖彈藥。AR-10採用直接導氣系統(Direct Impingement)運作,並採用鈦、鋁合金機匣及玻璃纖維護木和槍托,在當時這時這种創新設計令它比其餘兩個對手(M14及FAL)輕了近1公斤,但最終美軍選擇了M14自動步槍,不久後AR-10的設計被用於AR-15(後來又衍生成M16,現今美軍制式步槍)上。 標準型的AR-10最終只生產了約1萬把,但後來以AR-10衍生出來的型號卻經常出現在市場上,並以比賽級步槍或狙擊步槍的路線繼續存在。.

新!!: 殖民地和AR-10自動步槍 · 查看更多 »

加利福尼亚州钻禧纪念半美元

加利福尼亚州钻禧纪念半美元(California Diamond Jubilee half dollar)是旧金山铸币局于1925年生产的一种50美分面额银质纪念币,旨在庆祝加利福尼亚州建州75周年。 旧金山公民委员会希望发行纪念币来为加利福尼亚州建州钻禧庆典筹资。该州联邦众议员在国会提议授权制作纪念币,1925年2月通过的法案一共授权发行3种硬币。雕塑家乔·莫拉的设计起初不受美国美术委员会待见,但公民委员会还是坚持采用他的方案,最终方案也获得通过。此后,这种硬币的设计赢得广泛赞誉。 1925年8月,旧金山铸币局生产了15万枚纪念币,并随后开始销售。硬币的销售情况不及预期:授权发行的30万枚金币只生产了约15万枚,这其中售出的还不及六成,剩下的只能熔毁。如今,这种硬币视成色而定,价格范围约在200到1300美元之间,但也有个别特殊样本售价更高。.

新!!: 殖民地和加利福尼亚州钻禧纪念半美元 · 查看更多 »

加勒特·霍巴特

加勒特·奥古斯塔斯·霍巴特(Garret Augustus Hobart,)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曾于1897至1899年担任第24任美国副总统,在总统威廉·麦金莱任内就职。他是历史上第六位在任期内去世的美国副总统。 霍巴特生于新泽西州蒙茅斯县的朗布兰奇,在附近的马尔伯洛市长大。从罗格斯学院毕业后,他向帕特森知名律师苏格拉底·塔特尔(Socrates Tuttle)学习法律,之后迎娶了其女儿为妻。霍巴特很少走上法庭,但他还是通过为企业担任律师致富。 在地方政府任职一段时间后,霍巴特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先后进入新泽西州众议院和参议院任职,并先后担议众议院和参议院议长。他长期担任政党官员,并且也是位很受欢迎的律师,新泽西州参加1896年共和党全国大会的代表们于是决心提名他竞选副总统。之后将成为总统候选人的麦金莱政治主张与霍巴特类似,同时考虑到新泽西州将是接下来大选中的关键州,麦金莱与自己的亲信,后来担任联邦参议员的马克·汉纳决定让大会选择提名霍巴特竞选副总统。成为副总统候选人后,他和自己的竞选搭档一样进行前门廊竞选活动,竞选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纽约的办公室。两人之后在11月的大选中成功胜出。 身为副总统的霍巴特成为麦金莱的亲密顾问,在首都也很受欢迎,他的机智和幽默感都对总统有所助益。1899年中期,麦金莱希望战争部长拉塞尔·A·阿尔杰(Russell A. Alger)辞职,但双方的沟通上出现了问题,霍巴特于是邀请阿尔杰到自己位于新泽西州的家中避暑,并告知对方总统的意图,阿尔杰于是在返回首都后向麦金莱递交了辞呈。1899年11月,加勒特·奥古斯都·霍巴特因心脏疾病逝世,享年55岁,纽约州州长西奥多·罗斯福于1900年大选中接替,成为新的副总统。.

新!!: 殖民地和加勒特·霍巴特 · 查看更多 »

加纳历史

加纳历史源遠流長,早在銅器時期已有人居住。加纳共和国的名称是由中世纪西非加纳帝国命名。 帝国为欧洲和阿拉伯所知并以皇帝加纳命名。.

新!!: 殖民地和加纳历史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殖民地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君主

加拿大君主是立憲君主,是西敏制議會民主制度在加拿大的體現,為加拿大國家元首。現任君主是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於1952年2月6日即位。 加拿大君主除了統治加拿大外,也是另外15個英聯邦王國的君主。加拿大從前是英國殖民地,現為英聯邦成員之一。由於君主長期居住於英國,加拿大總督代表君主在加拿大履行禮儀職務,而各省督在各省代表君主。.

新!!: 殖民地和加拿大君主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苏格兰盖尔语

加拿大苏格兰盖尔语,也被称作布雷顿角岛盖尔语(苏格兰盖尔语:Gàidhlig Chanada, A' Ghàidhlig Chanèideanach, Gàidhlig Cheap Bhreatainn),当地人将之简称为盖尔语(Gaelic或者The Gaelic)。作为苏格兰盖尔语的一种方言,加拿大苏格兰盖尔语已经在远离大陆的新斯科舍省的布雷顿角岛上存在了超越200年。除了新斯科舍,在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爱德华王子岛上也有少量社区使用。同时在安大略多伦多的盖尔移民社区也有少量人口讲这种语言。19世纪中期,加拿大盖尔语达到巅峰。这种语言连同它的近亲——爱尔兰盖尔语——一起成为加拿大的第三大语言,仅排在英语和法语之后。之后苏格兰盖尔语迅速衰落,近年来已经近乎绝迹。.

新!!: 殖民地和加拿大苏格兰盖尔语 · 查看更多 »

加思欄炮台

加思欄炮台(或寫嘉思欄炮台;或稱噶斯蘭炮台、聖方濟各炮台、聖方濟各堡壘)是位於澳門大堂區之古老炮台。在葡萄牙殖民地時期,曾是軍事防禦據點之一。昔日的加思欄炮台曾為沿海第一道防線,與媽閣炮台、仁伯爵炮台、聖約翰城堡及三巴炮台互相連貫,防守澳門東南方向的沿海地區。 炮台名字是紀念一艘名叫嘉思欄(Gallias)的葡萄牙戰船,戰船在1622年(明朝天啟二年)抵抗荷蘭人入侵澳門時被擊沉。.

新!!: 殖民地和加思欄炮台 · 查看更多 »

城南道

城南道(South Wall Road),是香港九龍城區的一條馬路,位於太子道東及賈炳達道之間。.

新!!: 殖民地和城南道 · 查看更多 »

埃爾南·科爾特斯

埃尔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是殖民時代活跃在中南美洲的西班牙殖民者(Conquistador,意为“征服者”),以摧毀阿茲特克古文明、並在墨西哥建立西班牙殖民地而聞名。埃尔南·科爾特斯和同時代的西班牙殖民者開啟了西班牙美洲殖民時代的第一階段。英文有時也叫他為 Hernando 或 Fernando,中譯較少譯此別名。他的其它譯名有:艾爾南·柯提斯、荷南·寇蒂斯、荷南·科爾特斯、埃爾南‧科特茲。其中“埃尔南”或“艾爾南”的翻译较为贴近西班牙语原文发音,因为在西班牙语中h是不发音的。 科爾特斯出生在卡斯蒂利亚王国的麦德林中,後來決定到新大陸謀生,一開始先到伊斯帕尼奥拉岛,後來到了古巴,他在古巴被授予「監護征賦權」,之後成為島上第二個西班牙村莊的治安官。1519年被選為新大陸第三批考察隊的隊長,他也資助了這次考察隊部份的資金。他和古巴總督迪亞哥·委拉斯開茲·德-庫埃里亞爾之間的敵意,讓他在要出發前的最後一刻被召回,而科爾特斯沒有理會這次的召回。 科爾特斯到達新大陸後,採用了一個成功的策略,他和一些美洲原住民結盟,和其他的美洲原住民作戰。他也用一個原住民女子為翻譯,後來也生下他的第一個兒子。當古巴總督發佈派遣使节要逮捕科尔特斯时,科爾特斯和他們战斗,利用額外部队作为增援的情形下戰勝了他們。科爾特斯直接寫信給西班牙國王,希望國王直接認可他的成功,而不是惩罚他的叛变。科爾特斯在推翻阿兹台克帝国後,受封為「Marqués del Valle de Oaxaca」,而更尊貴的新西班牙總督封號給了另一個地位較高的貴族。1541年科爾特斯回到西班牙,六年後過世。 由於科爾特斯一些爭議性的行為,以及缺乏有關他的可靠來源,很難明確的說明他的個人特質或是動機。早期對征服者的崇拜,不鼓勵對科爾特斯有進一步的檢視,后来在现代反殖民情绪下,重新考虑征服者的性格,也没有增加对科尔特斯的了解。因為這些歷史因素的影響,很容易簡化對科爾特斯的描述,可能過於理想化,也可能過於醜化。.

新!!: 殖民地和埃爾南·科爾特斯 · 查看更多 »

埃爾米納城堡

埃爾米納城堡位於非洲的加納。15世紀時,葡萄牙一直擴張非洲的殖民地,阿方索五世委託斐南多·戈麥斯探索黃金海岸。繼位的若昂二世則命人在本亞河河口建立埃爾米納堡,埃爾米納堡自此成為了葡萄牙於西非海岸的第一座城堡,成為了葡萄牙販賣黑奴、黃金及鑽石等貨品的基地。1637年,荷蘭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去這座城堡,但200多年后,這座城易手為英國人所管治,但惟一無變的是這座城堡依然囚禁著大量的黑奴。.

新!!: 殖民地和埃爾米納城堡 · 查看更多 »

原子空間

《原子空間》是倪匡筆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之一,故事主要講述時空轉移,屬典型的科幻小說題材。.

新!!: 殖民地和原子空間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

厄立特里亚国(ሃገረ ኤርትራ;دولة إرتريا),是位於非洲東北部的国家,濒临红海,面积12.5万平方公里,人口約650万人(2011年),首都为阿斯马拉,民族以提格雷尼亚人、提格雷人等为主。货币通用纳克法。厄立特里亞也是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最低地方,同時因為該國存在普遍的非法勞役、政府的獨裁及人權被政府嚴重打壓,所以被很多人稱之為「非洲的朝鲜」。.

新!!: 殖民地和厄立特里亚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国徽

厄立特里亞國徽是在厄立特里亞獨立之日起用。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亞從埃塞俄比亞獨立中的聲明中,國徽就開始擁有其法律作用。在訂立新國徽之前,厄立特里亞作為意大利王國的殖民地,就擁有傳統歐洲風格的國徽,但到1952年,歐洲紋章開始被取消,厄立特里亞採納了其他國徽,代表其國土。.

新!!: 殖民地和厄立特里亚国徽 · 查看更多 »

偽裝巡洋艦

偽裝巡洋艦,又称袭击巡洋艦、破袭舰,是一种用于的舰艇。.

新!!: 殖民地和偽裝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半山區

半山區(英文:Mid-levels)是香港島一個形容住宅區的統稱,當中有廣義及狹義兩個意思。當中狹義半山區位於太平山山頂及中環之間。由於鄰近核心商業區、交通方便,是多個世界最昂貴的高尚住宅所在地。 廣義半山區可細分為東、中、北、西四部分:中環、上環、西環的為「西半山」(當中鄰近中環、上環為狹義的半山區);麥當奴道/堅尼地道及寶雲道等近灣仔的為「中半山」;而銅鑼灣一帶(包括渣甸山及畢拉山)稱作「東半山」,而北角的即寶馬山稱之為「北半山」,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結果,東半山最富有,其次為中半山及北半山,西半山居民以較高收入的中產爲主,當中前三者收入相若,後者(中環半山)則只有前三者的60-70%,但仍略高於部份的中產區如太古城西的62,370。.

新!!: 殖民地和半山區 · 查看更多 »

博茨瓦纳历史

博茨瓦纳历史包括博茨瓦纳从19世纪与欧洲人接触之前、殖民地时期及独立后的历史。 1905年德国的地图显示未分割的贝专纳地区 1887年地图显示英属贝专纳.

新!!: 殖民地和博茨瓦纳历史 · 查看更多 »

博蒙特–亞當斯轉輪手槍

博蒙特–亞當斯(Beaumont–Adams)是一種英國原產的左輪手槍。此槍在1862年至1880年期間為英國及其殖民地軍警裝備的制式手槍(其中英軍裝備的是.442 口徑的版本),並曾參與過許多殖民戰爭,直至被恩菲爾德左輪手槍取代為止。另外,此槍還曾在數個歐洲國家及美國特許生產。.

新!!: 殖民地和博蒙特–亞當斯轉輪手槍 · 查看更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與壓迫的社會。隨著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控制力度的加強,一部分國家會完全喪失國家主權,成爲徹底的殖民地國家;另一部分國家則發生反彈,取得獨立地位。大部分國家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直接影響。這種社會性質主要分佈在19世紀時依然保持封建社會性質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數國家。此概念有爭議。 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近代中國大陆的社會性質總概括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分類有爭議。.

新!!: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查看更多 »

华尔街

華爾街(Wall Street)是一條位於美國紐約市下曼哈頓的狹窄街道,西起百老匯三一教堂,向東一路延伸至東河旁的南街,是橫跨紐約曼哈頓的金融中心。今日,「華爾街」一詞已超越這條街道本身,成為附近區域的代稱,同時也可以借指對整個美國經濟具有影響力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 華爾街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總部所在,美國證券交易所、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和也曾将总部设在这里。纽约市依靠华尔街成为了世界最具经济活力之城和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 。不過,現時許多金融公司已經把總部遷離華爾街,取而代之的是曼哈頓的中城,以及紐約市其他外圍地帶諸如長島、威斯特徹斯特郡等地。.

新!!: 殖民地和华尔街 · 查看更多 »

十七人董事會

十七人董事會(),又名十七紳士,為現存文獻記載上世界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也是16世紀創立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最高權力核心。 由六個地方商館組成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之主要營運項目為荷蘭所轄殖民地經營,其董事會分配為阿姆斯特丹商館八人、澤蘭省商館四人,其餘地方商館各一人,而第17位代表則由這些較小的商館選出;董事會會如此分配,乃是因荷屬東印度公司的投資額中阿姆斯特丹商館總投資額佔該公司總資本一半,澤蘭省商館佔四分之一,其餘四商館各投資十六分之一。 十七人董事會一年集會三次,開會時程至少七天。董事會工作包含公司年度營運狀況報告、觀察各商館運作情形、會計簿冊的編寫等,基本上已具現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的雛形。另外,該董事會亦有僱用傭兵與當地殖民政府文書往來及簽訂條約之權力。.

新!!: 殖民地和十七人董事會 · 查看更多 »

十三殖民地

十三殖民地(Thirteen Colonies)是指大英帝国于1607年(弗吉尼亚)至1733年(佐治亞)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的一系列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最终成为了美國独立时的组成部分,即後來。 这些殖民地分别是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湾、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和罗德岛及普罗维登斯种植地,每个殖民地都建立并发展了自治体制,居民大多数是拥有自己土地的独立农民。在18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经过一系列抗争,殖民地联合武装反对英国和英王乔治三世的统治,最终于1775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十三个殖民地宣布独立,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独立之前,十三个殖民地是英属美洲殖民地的一部分。在独立战争期间,英属北美(即加拿大)、西印度、纽芬兰、魁北克、新斯科舍、东佛罗里达和西佛罗里达保持了对英国的忠诚。这些英属殖民地对美国革命都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但地理位置上的隔离和英国海军的强大使他们未能真正参与到斗争中来。.

新!!: 殖民地和十三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殖民地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卡宾达共和国

卡宾达共和国(賓達語:Kilansi kia Kabinda、République du Kabinda)是目前未被承认的卡宾达省(目前是安哥拉一部分)分离政府采用的名称。.

新!!: 殖民地和卡宾达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卡尔·邓尼茨

卡爾·鄧尼茲(Karl Dönitz,,)是納粹德國海軍元帥、先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潛艇艦隊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德國總統。鄧尼茲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擔任潛艇艦長,而後在兩場大戰的戰間期中建設與訓練海軍潛艇部隊,更以自己的經驗加以改良,搭配戰略規劃、通訊與協調攻擊衍生出潛艇戰術《狼群戰術》,在橫亙大戰全期的大西洋海戰中指揮潛艇艦隊,為德國海軍立下赫赫戰功。與海軍水面艦隊表現不佳的情況相對的是潛艇的活躍,因此在注重前者的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請辭後,希特勒任命鄧尼茲繼任其職。由於長久共事所取得的信任以及戰爭末期納粹領導階層的背叛,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鄧尼茲為其繼承人,身兼總統與德意志國防軍最高統帥。鄧尼茲擔任其職位約20多天,指揮德軍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10年有期徒刑,於1956年釋放。.

新!!: 殖民地和卡尔·邓尼茨 · 查看更多 »

卡伊

卡伊為馬利西部的城市,位於塞內加爾河河畔,人口約78,000人(2017年),為卡伊區的首府,而名稱卡伊則源自於索宁克語的「Karre」,該詞意指乾燥地區雨季時發生的洪水,卡伊位於馬利首都巴馬科西北約510公里。.

新!!: 殖民地和卡伊 · 查看更多 »

卡利马科斯

卡利马科斯(Καλλίμαχος,约)出生在古希腊的殖民地利比亚。他是古希腊著名诗人,学者以及目录学家,同时他也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工作过。尽管他并未能担任馆长的职务,但是他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编写了一本详尽的书册总录Pinakes。同时,卡利马科斯也被认为是古代最早的评论家之一。.

新!!: 殖民地和卡利马科斯 · 查看更多 »

卡爾·赫弗里希

卡爾·赫弗里希(Karl Theodor Helfferich,),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諾伊施塔特人氏,政治家、經濟學家與財政專家,曾擔任過德意志帝國的財政部長。.

新!!: 殖民地和卡爾·赫弗里希 · 查看更多 »

卡萊爾

卡萊爾(Carlisle),英國英格蘭西北部區域坎布里亞郡卡萊爾市的鎮,距離英格蘭與蘇格蘭邊境僅16公里。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卡萊爾的城區人口達71773人。.

新!!: 殖民地和卡萊爾 · 查看更多 »

卡薩布蘭卡會議

卡薩布蘭卡會議,是指一場由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參與,自1943年1月14日至24日在摩洛哥刚刚被盟军攻占的卡薩布蘭卡舉行會議。會議中討論了二戰晚期非洲、地中海、太平洋战争和爾後對軸心國作戰問題。本次会议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在战争期间离开了美国本土。.

新!!: 殖民地和卡薩布蘭卡會議 · 查看更多 »

卡比利亚地区

卡比利亚地区(Kabylie)是阿尔及利亚北部柏柏尔人聚集区。 它是阿特拉斯山脉的一部分,位于地中海的边缘。这里主要包括:布米尔达斯、塞提夫、布阿拉里季堡、吉杰勒。古拉亚国家公园和杜吉雅国家公园都在这里。.

新!!: 殖民地和卡比利亚地区 · 查看更多 »

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

卡拉登男爵曉治·麥金托什·富特,GCMG,KCVO,OBE,PC(Hugh Mackintosh Foot, Baron Caradon,),英國殖民地官員、外交官、工黨政治家和外交關係學者,他在1964年晉爵前稱為曉治·富特爵士(Sir Hugh Foot),晉爵後成為卡拉登勳爵(Lord Caradon)。 卡拉登在1929年加入殖民地部,先後在中東、地中海、加勒比海和非洲各殖民地任職逾30年,期間於1947年出任尼日利亞布政司、1951年出任牙買加總督、以及在1957年出任塞浦路斯總督。深信自由主義的卡拉登為各殖民地推動憲制改革,並見證塞浦路斯在1960年正式獨立,成為塞浦路斯的末任總督。 卡拉登自1961年至1962年獲英政府指派到聯合國出任聯合國託管理事會代表,其後在1963年至1964年獲聯合國秘書處邀請出任聯合國特別基金顧問,繼續關注各殖民地的獨立進程。在1964年,他加入工黨政府出任外交部國務部長兼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任內三度出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輪任主席,並負責草擬《聯合國安理會242號決議》和《核不擴散條約》等重要文件。他在1970年退--後從事學術工作,於美國多間院校擔任訪問學人,主講不同的外交關係課題。 卡拉登出身自政治世家,父親曾任自由黨下議員,家中其中三名兄弟也投身政壇,其中五弟邁克爾·富特更嘗任工黨黨魁。卡拉登著有自傳A Start in Freedom,於1964年出版。.

新!!: 殖民地和卡拉登男爵曉治·富特 · 查看更多 »

卢卡斯·瓦斯克斯·德·艾利翁

卢卡斯·瓦斯克斯·德·艾利翁(Lucas Vázquez de Ayllón,),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探险家之一,伊斯帕尼奥拉的行政管理官员和商人。他曾在北美洲大西洋海岸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待考),非洲奴隶是当地人口的一部分。在殖民活动失败后,许多奴隶逃入了荒野。.

新!!: 殖民地和卢卡斯·瓦斯克斯·德·艾利翁 · 查看更多 »

卢旺达大屠杀

盧旺達大屠殺發生在位於東非的盧安達,是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進行的盧安達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裡,盧旺達700多萬人口中約有50萬—100萬人被殺。 屠殺的背景是胡圖族的政府軍與圖西族的盧安達愛國陣線之間的盧旺達內戰。在1990年由圖西族難民組成的反政府集團盧旺達愛國陣線從烏干達攻打盧旺達北部,旨在推翻由胡圖族領導的政府。在盧旺達內戰期間,非洲法語國家和法國支持胡圖族,烏干達支持圖西族。這加劇了盧旺達國內種族之間的緊張氣氛。在盧旺達政府控制的媒體鼓吹下,許多胡圖族人開始著迷於名為“胡圖人权力”(Hutu Power)的意識形態。該意識形態宣稱圖西族希望奴役胡圖族人,因此胡圖族人應當不惜任何代價來平定圖西族的騷亂。內戰中圖西族軍隊佔領了盧旺達北方,驅逐北方的大量胡圖族人離開家園。而在胡圖族控制的南方,圖西族定期屠殺胡圖族人。由胡圖族人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领導的盧旺達政府迫於國際壓力,在1993年簽訂了停火協議,這個協議也叫作《阿鲁沙协议》(Arusha Accords)。 在1994年4月份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总统被暗杀,在卢旺达国内引发暴力冲突。胡图族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族人(其中也包括支持和平的胡图族人作为叛徒被杀)。这次种族大屠杀由胡图族组织阿卡祖(Akazu)策划,这个组织中的许多成员是政府高级领导人。卢旺达政府、军队、官员和当地媒体都支持屠杀。除了军队,对大屠杀负主要责任的还有两个胡图族民兵组织:聯攻派(Interahamwe)和同一目標派(Impuzamugambi),大量的胡图族平民也参与到了大屠杀中来。停火协议随之终止,北部的图西族卢旺达爱国阵线重新开始了进攻,最终击败政府军,控制了卢旺达。两百万胡图族人因为害怕图西族人的报复而逃离卢旺达,成为难民。 1994​年,卢旺达​爆发​种族​大屠杀,“非洲​人权”这个​组织​就​这​场​大屠杀​撰写​了​一​份​报告,《新教报》(德语)引述​这​份​报告​说,所有​教会​都​参与​了​这​场​大屠杀,“只​有​耶和华见证人​例外”。.

新!!: 殖民地和卢旺达大屠杀 · 查看更多 »

印尼證券交易所

印尼證券交易所 (BEI或IDX),總部位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新!!: 殖民地和印尼證券交易所 · 查看更多 »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Partition of India;भारत का विभाजन, 或 हिंदुस्तान का बटवारा,;印度斯坦語:,;Taqseem-e-Hind )是指于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发生在印度次大陆的历史事件,由於人數較多的印度教徒和人數較少的伊斯蘭教徒之間的宗教對立日益激化,大英帝國統治下的英屬印度解體,誕生印度聯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包括今日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大部分地區)的兩個新國家。 協議還包括了印度政府部門的資產、包括印度公務員、印度陸軍、皇家印度海軍、印度鐵路和中央財政,以及其他行政服務。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獲得了獨立,然而兩國的對立直至今日都在繼續。因兩國戰爭而流離失所者達一千二百五十萬,傷亡估計達數十萬到一百萬不等(大多數人估計於1947年間越過印巴邊境的人數約有一千萬到一千二百萬不等)。各土邦可自行決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選擇獨立。分治条款既未涉及孟加拉国的独立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護國,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

新!!: 殖民地和印巴分治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殖民地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印度历史

印度地区歷史悠久,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

新!!: 殖民地和印度历史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历史

印度尼西亚历史是由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一系列人类迁徙和联系、战争与征服和贸易、经济和政治所塑造。.

新!!: 殖民地和印度尼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印度皇帝

印度皇帝(英语: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是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和统治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英国君主的正式头衔。 雖然“印度皇帝”有時也被用来指阿育王、阿克巴等印度的君主,但“印度皇帝”并不是他们的正式头衔。 大不列顛的君主一直稱國王(King)或女王(Queen),到了英國統治印度後,英國君主才加上印度皇帝(Emperor of India)或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的稱號。不過隨著印度獨立,此頭銜也隨之取消,英國歷史上擁有皇帝或女皇頭銜的也只有维多利亚、爱德华七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五位君主。.

新!!: 殖民地和印度皇帝 · 查看更多 »

印度-越南关系

印度-越南关系(),主要指印度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雙邊關係,目前兩國關係緊密。.

新!!: 殖民地和印度-越南关系 · 查看更多 »

却克里王朝

却克里王朝(泰语:ราชวงศ์จักรี),又称曼谷王朝,是从1782年起延续至今的泰国王室。王朝的名字源于开国君主昭丕耶却克里(拉玛一世)的名字。该王朝的君主在1932年前是拥有专制权力的统治者。1932年,泰国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此后历代国王都只是国家的象征性元首。 因却克里王朝的建立者拉玛一世在推翻吞武里王朝的郑信后,冒称郑信之子向清朝朝贡,此后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员都以郑为王族中文姓氏。.

新!!: 殖民地和却克里王朝 · 查看更多 »

千里達及托巴哥

,香港、澳門及台灣多通称--,中国大陆一般简称其为特多,是一個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緊鄰委內瑞拉外海的島國。全國由兩個主要大島——千里達島與托巴哥島,以及另外21個較小島嶼組成,其中全國大部分人口均集中在千里達島之上。 位於千里達島西岸的海港城市西班牙港是千里達的首都。該城目前也是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FTAA)常設代表處總部預定地的候選名單裡,排名順位最優先的城市,在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經濟圈裡佔有頗重要的地位。.

新!!: 殖民地和千里達及托巴哥 · 查看更多 »

南大門市場

南大門市場是韓國首爾市的一個傳統市場,位於漢江以北,與東大門市場同為首爾兩大市場之一。 南大門市場鄰近首爾市四大門之一,又名南大門的崇禮門,因此得名。南大門市場今日仍保留傳統市場的面貌,店舖超過1萬間,售賣貨品包括食物、衣服、軍用品、玩具、紀念品及人參產品等,光顧的以遊客為多。部份店舖營業至深夜。 南大門市場附近的歷史建築物包括殖民地時代曾是三越百貨所在新世界百貨總店,中央銀行韓國銀行總店、商營的國民銀行總店等。南大門附近的明洞是首爾另一著名購物區。.

新!!: 殖民地和南大門市場 · 查看更多 »

南圻遠征

南圻戰役(Campagne de Cochinchine;Expedición franco-española a Cochinchina;),又稱南圻遠征、交趾支那遠征,指的是1858年至1862年期間法國與西班牙聯合攻佔越南阮朝下屬的南圻的戰爭。起初法國是以懲罰越南為藉口,後來以法國佔領該地區結束。這場戰爭使法國開始在交趾支那(越南人稱為南圻)地區建立殖民地,此後將近一個世紀裡法國成為越南的宗主國。.

新!!: 殖民地和南圻遠征 · 查看更多 »

南羅德西亞

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是英國在非洲南部的一個殖民地,位於林波波河及南非聯邦的北邊,即為現今之辛巴威共和國。.

新!!: 殖民地和南羅德西亞 · 查看更多 »

南蠻貿易

南蠻貿易是安土桃山時代(西元十六世紀中期至十七世紀初期)日本與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商人之間實行的貿易。.

新!!: 殖民地和南蠻貿易 · 查看更多 »

南進台灣

《南進台灣》是在1939至1940年之間,日治時期日本台灣總督府為宣傳在台灣的政績所拍攝的紀錄片,由台灣總督府等官方支持,並由實業時代社等單位製作這部片,以繞台灣一周的拍攝手法闡述日本對台灣各地的開發建設、台灣的重要性及日本領有主導台灣權力。曾在2010年參加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新!!: 殖民地和南進台灣 · 查看更多 »

南洋廳

南洋廳(なんようちょう)是根據《凡爾賽條約》,日本在其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上設置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為帛琉群島的科羅爾島。在其下設有支廳。1922年設立,1945年因戰敗而消滅。.

新!!: 殖民地和南洋廳 · 查看更多 »

南方作戰

南方作戰(Southern Operations)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大日本帝國進攻東南亞各地的作戰行動。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從進攻英屬馬來西亞半島到1942年5月攻陷緬甸為止。南方作戰除了巴丹半島上美軍的抵抗較預期長外,日軍完整達成了作戰目標。.

新!!: 殖民地和南方作戰 · 查看更多 »

反日

反日為對於日本、日本人、日本民族及日本文化存在不滿意、不信任以至仇恨的負面情緒或者行為表現,相似詞彙有「仇日」和「排日」,相反詞彙為「崇日」、「哈日」和「親日」。依據各個地區歷史差異,因為可能受到日本侵略、殖民統治、日本政府、日本軍隊及日本企業等負面言行舉止所影響,產生對於日本戒備、反感、憤慨甚至仇視或者排斥的態度;關於這點,又能夠稱之為反日情感、反日情緒或者反日主義。相關的情緒表現亦經常涉及對於日本民族、日本文化及日本天皇等等與日本相關的文化符號及習慣。 近代因為殖民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等歷史因素,在美國、大中华地区、朝鲜半岛等交戰國或殖民地區中,曾有明顯與集體的反日輿論發表和行為,比如:美國和中國等主要交戰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製作並散佈反日的戰爭宣傳,和當時的親日戰爭宣傳形成宣傳戰 。另外,美國戰後1980年代因日本汽車工業興起挑戰美國汽車工業,也發生少數日製車遭公開毀損的事件。1982年一名中国出生的美籍华裔陳果仁還因美国的反日情绪遭美国人圍殴打致死。1990年起因歷史教科書、靖國神社和慰安婦等事件,在東亞諸國也有不少從抗議或反對日本政府作為的抗爭遊行,而其部份情緒的表現包括從對日本政府特定行為的不滿,轉化或延伸為對對日本文化或日本人的本質或種族的仇恨。.

新!!: 殖民地和反日 · 查看更多 »

古埃及

古埃及(مصر القديمة)是位於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雖然之後古埃及文化還有少量延續,但到公元以後的時代,古埃及已經徹底被異族文明所取代,在連象形文字也被人們遺忘後,古代史前社會留給後人的是宏偉的建築與無數謎團,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才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直到今日都還不斷被挖掘出來。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遊牧民族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多文化圈。約西元前6000年,因為地球軌道的運轉規律性變化、間冰期的高峰過去等客觀氣候因素,北非茂密的草原開始退縮,人們放棄游牧而開始尋求固定的水源以耕作,即尼羅河河谷一帶,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此地逐渐形成国家,至公元前343年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参见“古埃及歷史”一节)。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領域由現在的蘇丹到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亚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杨洪强编著,《古埃及文明-全球史之四》,2005年 在社會制度方面,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统,完善的行政体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其统治者称为法老,因此古埃及又称为法老时代或法老埃及江晓原,12宫与28宿: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45-64 ISBN 7-5382-7184-8。古埃及的国土紧密分布在尼罗河周围的狭长地带,是典型的水力帝国。古埃及跟很多文明一樣,具有保存遺體的喪葬習俗,透過這些木乃伊的研究能一窺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对古埃及的研究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埃及学”。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埃及时,尼罗河几乎每年都泛滥,淹没农田,但同时也使被淹没的土地成为肥沃的耕地。尼罗河还为古埃及人提供交通的便利,使人们比较容易的来往于河畔的各个城市之间。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绵延数千年而不间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对与外部世界隔绝的地理环境,古埃及北面和东面分别是地中海和红海,而西面则是沙漠,南面是一系列大瀑布,只有东北部有一个通道通过西奈半岛通往西亚。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外族不容易进入埃及,从而保证古埃及文明的穩定延续。相比较起来,周围相对开放的同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则经常被不同民族所主宰,兩者對後世所帶來的價值觀也完全不同。.

新!!: 殖民地和古埃及 · 查看更多 »

古巴

古巴共和国(República de Cuba),通称古巴(Cuba),是美洲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位于北纬19°与24°,西经74°与85°之间。处在加勒比海北部,墨西哥湾入口处,西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隔尤卡坦海峡,南有牙买加和开曼群岛,东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隔向风海峡,东北方有巴哈马群岛,与美国隔佛罗里达海峡相对,与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基韦斯特的陆地最短距离约为145公里。作为加勒比地区最大的和人口第二多的岛屿,古巴扼守巴拿马运河与美国东岸之间的海路要道。被形容为墨西哥湾的钥匙。领土包括古巴主岛及其附属群岛和青年岛。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圣地亚哥是第二大城市。 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古巴是加勒比海地區少數以白人為主、混血為輔的國家,同時有少量的华裔,族群組成與美國類似,許多民眾有亲戚居住在美國。然而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美国长期的经济封锁,但凭借78.3岁的预期寿命、99.9%的识字率和接近1.8公顷的人均生态足迹,其人类发展指数多年来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在2014年,古巴更是首次迈入极高人类发展指数行列。古巴于2006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國家。目前古巴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已经展开,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古巴的代表特奥多尔·弗里德里奇指出,古巴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了飢餓的國家。不過,古巴的審查制度、言論自由、人權等方面与其他一黨制國家一樣,存在由國家主導控制和鎮壓言論自由的傾向,而且有部分異見人士因為政治因素流亡國外。.

新!!: 殖民地和古巴 · 查看更多 »

古巴历史

早在1492年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发现古巴之前,已经有众多中美洲部落居住在岛上。在哥伦布抵达之后,古巴成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1762年,哈瓦那被大不列颠短暂占领,最后由西班牙放弃佛罗里达而换回。19世纪,一系列的反抗并没有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898年的美西战争使得西班牙最终撤离此地。1902年,古巴获得正式独立。1953年,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使得他长期统治古巴。2008年,由于身体原因,他将领导权让给一直担任其副手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

新!!: 殖民地和古巴历史 · 查看更多 »

古希臘殖民地

古希腊殖民地是由母城邦国家所成立的城邦国家。殖民地和母邦之间的纽带通常保持紧密,以特定的不同形式。不同于处于文艺复兴和现代之间的欧洲殖民主义,古代殖民地从开始通常就拥有独立主权和自治权。 在古希腊,殖民地的建立者或为逃脱外敌之手的被征服者;或为在内乱中失败而逃离的一方;或为城邦为避免人口增长过快引发危机而派出的殖民者;或是被陶片放逐制所驱逐的不受欢迎者。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外殖民的动机是为了建立与巩固与外国的贸易关系,进而增加母城市(希腊语中被称为metropolis)的财富。早在前8世纪,希腊人就在爱奥尼亚和色雷斯建立了殖民地。 30多个希腊城邦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其中最活跃的是米利都,他们从前9世纪晚期至前5世纪建立的90个殖民地遍布地中海,东至黑海海岸和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西至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海岸,同时他们还在北非的利比亚海岸拥有数个殖民地。 古希腊的殖民城邦分为两种:一种叫做ἀποικία - apoikia(复数形式为ἀποικίαι,apoikiai),另一种为ἐμπορίov - emporion (复数形式为ἐμπορία,emporia)。第一种本身就是城邦,而第二种则是小规模的贸易站点。 希腊城邦在前900年至前800年左右开始建立殖民地,最早是在叙利亚海岸建立的港口以及在今天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亚建立的商业城市匹德库塞(Pithekoussai),两处殖民地均在前800年左右由优卑亚人建立。 在“黑暗时代”与古风时期之交,希腊爆发了两次殖民潮,其中一次发生于前8世纪早期,另一次发生于前6世纪。人口增长和生存空间狭窄似乎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而由经常性的无政府状态带来的竞争精神与政治经济活力,新产生的希腊城邦概念,以及试图扩大自己的经济影响力的努力,才是这两次移民潮的真正原因。在希腊人的此次扩张中,金属货币的使用逐渐风行于整个地中海盆地。 在殖民者启程之前,由于宗教原因,通常要遵守一些准则。当一个城邦准备进行殖民前,殖民者通常都要先请求神谕(一般是询问德尔斐的皮媞亚祭司)。对于殖民者的选择,有时会征召特定阶层的市民参与;有时会从每个拥有多个子嗣的家庭中选择一个儿子;而外邦人表达参与殖民的请求也被允许。人们将选择其中的一名优秀者来领导移民和指挥行动。成为殖民地的建立者是十分光荣的事,在他们死后,会被作为英雄看待。殖民者将从议会场所的公共壁炉中取出圣火,而火种将被用来点燃新城市的公共壁炉。新的城市将延续原有城市的主要神明的信仰,而即使几个世纪后,殖民地仍然会在母城市的重要庆典时派遣使节和进献贡品。 殖民城市与母城市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友好互惠的,大多数分歧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只有极特殊情况下才会采用战争手段。在殖民地建立时,一般会采用母城市的法律和宪章,但新城市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如果殖民城市准备建立新的殖民地,通常会向母城市咨询意见,或至少要求母城市派遣一名领导者。殖民地城市经常要向希腊本土的母城市联盟宣誓效忠,或向德尔斐、奥林匹亚、提洛等宗教中心进献贡品以示敬意。值得一提的是,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科林斯与其殖民地克基拉之间的纠纷。而雅典城邦则形成了一类特殊的殖民者,被称为“cleruch”(klêrouchoi),他们受领被征服的土地,负责开垦和守卫,并依然保有雅典的公民权。而设在国外(如埃及)的商站则与一般的殖民地有所不同,商站的成员依然保有在自己祖国的居住权,并且有固定的任期。 Category:古希腊 Category: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古希臘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古代殖民地

古代殖民地是指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建立的海外殖民地,大多是与母城邦(metropolis,英语中大都市一词即来源于此)领土不接壤的殖民城邦的形式。殖民城市与母城市之间的联系依然十分紧密,但与近代的殖民主义不同的是,这种联系并不以母城市直接控制殖民城市的形式存在。相反,古代的殖民地通常从一开始就是独立且自治的。.

新!!: 殖民地和古代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台灣共產黨

台灣共產黨(1928年4月15日-1931年9月),简称台共,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在共产国际指導下,台灣青年於上海法租界成立该政党。根據共产国际對於各國支部「一國一黨」的組織原則規定,台共隸屬於日本共產黨領導的「臺灣民族支部」。由於日共於1945年以前在日本屬於非法,台共在台灣日治時期,也被台灣總督府視為非法政黨而加以取締。台灣共產黨是日治時期唯一明確提出台灣獨立、台灣革命主張的政治組織,而且成功滲透台灣農民組合及台灣文化協會,影響了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1931年9月,台灣共產黨黨員遭大舉逮捕入獄,台灣共產黨停止運作,宣告覆滅。.

新!!: 殖民地和台灣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殖民地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經濟史

台灣經濟史的記載與發展起自大航海時代。17世紀起,台灣即因為優越戰略地點,成為西歐海權國家競相角逐的場所,不久更成為西方國家對中國、日本、南洋等地的經貿轉繼站。1630年-1945年年間,歷經台灣荷西殖民時期、鄭氏王朝、清治時期、日治時期的台灣歷史,實以經濟為主軸,而該經貿經濟活動,也與台灣農業經濟有密切結合與關係。另外,也涉及台灣較為特殊的土地經濟活動、地租關係。 經過1950年代,因國共內戰因素,從中國大陸遷徙至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實施資本節制的土地經濟政策。在政府的適度干預與計劃下,1960年代確認的客廳即工廠經濟政策,締造了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方向與理念,農業出產與貿易結合的生產型態被輕工業取代。從1966年-1980年,台灣財政漸趨穩健,加工出口區、十大建設、十二大建設奠定經濟快速發展的礎石。1980年代後,政府主管投資和逐漸減少的國外投資引導的動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成為台灣經濟的主軸。中華民國政府於經濟中的角色越來越小,很多大型的國有銀行及企業逐漸私有化,這些政策,讓台灣在1975年後,平均年均經濟增長達到8%,並以出口導向獲得的資金,做為台灣工業化的保證。.

新!!: 殖民地和台灣經濟史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政府

台灣民政府(英文:Taiwan Civil Government)是於2008年2月2日在台湾成立的政治組織,由林志昇领导。台灣民政府主張台灣應該與日本統一,認為台灣暫時由「美國軍政府」軍事占領、但主權仍屬於大日本帝國。該組織表示,依據馬關條約與舊金山和平條約,日本天皇保有台灣所有權,美國握有台灣佔領權,美國總統有責任循萬國公法,實現台灣地位正常化等立場;並主張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否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台灣民政府否認自己是台獨組織,反對台獨,對台灣地位未定論亦持批判立場。 台灣民政府不是在中華民國登記有案的政黨、社團等組織,也未受到任何國家或政府所承認。台灣民政府官方網站刊有「台灣公民權利法」、「組織建構圖」、「州郡管轄區域圖」等文件,而且於臺灣各地設有辦事處,開辦宣傳講座,散發傳單,開放民眾申請「台灣民政府身分證」與「台灣民政府車牌」,招募軍隊「黑熊部隊」,辦理「郡守」及司法人員考試,每年組「日本天皇陛下祝壽團」參拜日本靖國神社。台灣民政府有固定的人員與宣傳車在全台各地活動,並鼓吹申請身分證等行為。 台灣一些縣市警察局將台灣民政府列為詐騙集團。台灣民政府宣稱只要辦了台灣民政府身份證,不用美國簽證就能直接去美國;但美國在台協會官員否認此事。該組織發放的護照也沒有美國公民的任何免簽證權利,以此護照入境他國將會遭到遣返與可能的法律追訴。.

新!!: 殖民地和台灣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新!!: 殖民地和台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台灣時代劇列表

下列是在台灣拍攝的仿史為時代背景的台灣電影、台灣電視劇以及部分他國影劇列表。.

新!!: 殖民地和台灣時代劇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語流行音樂

臺語流行音樂(Taiwanese popular music,簡稱Tai-pop),又名臺語歌曲(Taiwanese song),是指出產於臺灣並使用臺灣話(臺灣閩南語)演唱的流行音樂類型。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戒嚴時代曾因官方的獨尊國語政策被壓制,至1987年解嚴後開始復甦,並衍伸出多種表演型態。在臺灣發展起來的臺語歌在東南亞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華裔閩南民系族群之間也廣為流行,也被他們稱為閩南語流行音樂(Hokkien pop music)或福建话流行音樂(Fukienese pop music)。.

新!!: 殖民地和台語流行音樂 · 查看更多 »

台湾人满洲国移民史

台湾人满洲国移民史,是从1932年满洲国建立起,至1945年大日本帝国无条件投降為止,日治台湾的台湾人移民满洲国的历史。於此期間,前后总共有5000名台湾人移民满洲国。.

新!!: 殖民地和台湾人满洲国移民史 · 查看更多 »

史密斯 (海峽殖民地總督)

絲絲·金文泰·史密斯爵士,PC,GCMG,MA(Sir Cecil Clementi Smith,),通稱「金文泰」或「史密斯」,乃英國前殖民地官員,亦是前港督金文泰爵士的舅父與教父。.

新!!: 殖民地和史密斯 (海峽殖民地總督) · 查看更多 »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新!!: 殖民地和司徒拔 · 查看更多 »

双溪都九

双溪都九(Sungau Tujoh),是文莱的极西端,也是砂拉越州美里的最东边城镇,是一个跨国边境城镇,文莱一侧属于马来奕县。" "(2007年5月22日閲覧。双溪都九在马来语中的意思分别为河和七,意译为第七条河。 双溪都九有时也被称为甘榜双溪都九(Kampung Sungai Tujoh),但这个地区实际上没有聚居地和固定居民。而这里只有46名海关、关税和移民局人员居住于此。Brudirect" "2007年5月22日.(2003年11月24日閲覧。警察也在这里驻守边界, 以维护国土安全。.

新!!: 殖民地和双溪都九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国旗

叙利亚国旗自上而下由红、白、黑三个平行长方形组成,中间有两颗绿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和宽宏大量,黑色象征穆罕默德的胜利,五角星象征革命,绿色是穆罕默德的子孙所喜爱的颜色,本国旗曾经是联合阿拉伯共和国的国旗。.

新!!: 殖民地和叙利亚国旗 · 查看更多 »

吴哥古迹

吴哥古蹟,又名吴哥考古园,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國从9世纪到15世纪歷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新!!: 殖民地和吴哥古迹 · 查看更多 »

吉隆坡

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隆市」或「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南亚的文化、教育、体育、财政、经济、商业、金融都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因许多在东南亚召开的国际级外交会议都会在吉隆坡和新加坡举行,因此吉隆坡也被视为是东南亚外交的两大中心之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级城市名单中,吉隆坡被列为与洛杉矶、芝加哥、悉尼、多伦多、莫斯科、首尔市等同属于ALPHA级(Grade A)的国际都市,《外交政策》公布的2014年全球城市指数中吉隆坡位居第53名,经济与社会改革相关的2016年2thinknow改革城市指数则位居第92名。 吉隆坡是全马来西亚人口最多以及最密集的城市,据2012年统计吉隆坡总面积达,广义的则包括了巴生谷,是一个有725万人的大都会区,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也是全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成长最快速的都会区。 吉隆坡地处马来半岛西岸(即西马),为雪兰莪州所环绕。 吉隆坡被规划作「吉隆坡联邦直辖区」,为大马三个联邦直辖区之一,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 Jeong Chun Hai @Ibrahim, & Nor Fadzlina Nawi.

新!!: 殖民地和吉隆坡 · 查看更多 »

吉赛尔·邦辰

吉賽兒·卡洛琳·邦臣(Gisele Caroline Bündchen ;, ;),生于巴西南大河州,超模、联合国自然环境亲善大使、女演員,世界模特兒史上最富裕的超级名模。.

新!!: 殖民地和吉赛尔·邦辰 · 查看更多 »

君主论

《君主论》(意大利语:Il Principe,或翻译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馬基維利的政治論著,1513年獻給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但此書在马基雅弗利死後才出版。其對後世影響很大,贬义词「馬基雅維利主義」正由此書衍生出來,而且也使“政治”和“政客”也含有了贬义。.

新!!: 殖民地和君主论 · 查看更多 »

坎加鲁岛

坎加鲁岛(Kangaroo Island,又译袋鼠岛)是澳大利亚继塔斯马尼亚和梅尔维尔岛之后的第三大岛屿,面积4405平方公里。坎加鲁岛位于圣文森特海湾(Gulf St.

新!!: 殖民地和坎加鲁岛 · 查看更多 »

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共和国(Republic of Sierra Leone),位于西非大西洋岸,北部及东部被几内亚包圍、东南与利比里亚接壤,首都弗里敦。.

新!!: 殖民地和塞拉利昂 · 查看更多 »

塔斯馬尼亞州

塔斯曼尼亞州(Tasmania)是澳洲唯一的島州,原名--迪门斯地(Van Diemen's Land),位于澳大利亚大陆東南角約240公里的外海,是一座呈心型的島,與澳洲本土最南方的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隔海相望。塔斯马尼亚州的範圍包括塔斯马尼亚本岛与周围的小岛,官方和民间都将塔斯曼尼亚州简称为“塔州”。 塔斯曼尼亞州陆地面积68,401 km²,在六個州中佔地面積最小。該州人口49.3萬(2007年),最大城市是首府霍巴特,人口21萬(2006)。 塔斯曼尼亞為澳洲自然生態保護得最完善的地方。塔斯曼尼亞號稱“天然之州”,亦被譽為“蘋果之島”,亦有“澳洲版的紐西蘭”之稱,以秀麗風光和樸素人文為特色。地理上,作為獨立島嶼,當地有較大的未開發天然地帶,全州約40%被正式列為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或世界自然遺產。.

新!!: 殖民地和塔斯馬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墨西哥銀圓

墨西哥銀圓,又稱鷹洋、蝠洋或墨银,為墨西哥獨立後所鑄造的銀圓,一種曾經流通於世界各地的知名貨幣。.

新!!: 殖民地和墨西哥銀圓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大學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与安大略省政府及议会环绕在市中心的女王公园四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圣乔治校区(St.George Campus, UTSG)为主,密西沙加校区(Mississauga Campus, UTM)和士嘉宝校区(Scarborough Campus, UTSC)为辅的,以「一主两翼」为格局的世界知名研究性大学。學校始於1827年英國乔治四世頒佈的皇家憲章,是殖民時代上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它早期名為「國王學院」,直至於1849年脫離聖公會而成為非宗教大學,並改為現名。受英國大學制度影響,多倫多大學是美洲少數實行獨立書院制的學府,各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 在学术及研究方面,多伦多大学一直处于加拿大國內及國際上领先的位置。其经费、捐款、国家教授奖项、研究出版量及藏书量皆為加拿大之首。它于过去一世纪的主要贡献包括发现胰岛素及干细胞,发明电子起搏器、多点触控技术、电子显微镜、复制T细胞、飞行员衣,以及发现首个经核证的黑洞。多伦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仅两名在美国本土外成员之一。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 据2006年统计,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包括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5名(占加拿大总数65%),美国科学促进会外籍院士20名(占加总数28%)。并在1980至2006年间,累计获得盖尔德纳(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11次(占加总数52%),被授予古根海姆研究员头衔44人(占加总数44%),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6人(占加总数42%),美国国家学院外籍院士10人(占加总数36%)及斯隆(Sloan)研究员23人(占加总数30%)。.

新!!: 殖民地和多倫多大學 · 查看更多 »

多里乌斯

多里乌斯克莱奥美奈斯一世的同父异母兄弟,当即位的要求被否决后,他与其支持者离开斯巴达去北非殖民。被迦太基人赶走后,他们在西西里西部建立了殖民地,但在那里为迦太基人所杀。.

新!!: 殖民地和多里乌斯 · 查看更多 »

多明尼加獨立戰爭

多明尼加獨立戰爭(英語:Domin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是1844年多明尼加人民宣布獨立後,為脫離海地統治展開的獨立戰爭,1844至1856年間,獨立的多明尼加不斷遭到海地的侵擾,直到1856年獨立戰爭才以多明尼加的勝利而告終。.

新!!: 殖民地和多明尼加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夏喬士·羅便臣

夏喬士·喬治·羅伯特·羅便臣,第一代羅士敏男爵,GCMG,PC(Hercules George Robert Robinson, 1st Baron Rosmead,),早年稱羅便臣爵士,1897年晉封世襲男爵後,改以羅士敏勳爵(,又譯樂善美勳爵)為通稱,並為後世所廣泛採用。羅士敏是一位英國資深殖民地總督,最初在軍隊服役,後來改於愛爾蘭地方政府工作,在當地爆發飢荒期間表現突出,從而受到重視,並獲派到西印度的殖民地政府工作。在1859年,時年僅三十五歲的羅士敏獲委為第五任香港總督,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督。任內,他對政府進行大幅整頓,而且還作出不少革新,包括發行貨幣、郵票和興修水塘、港口,使香港的根基得到穩固確立,為日後的發展作好準備。 羅士敏勳爵的工作得到英廷肯定,使他在此後得以在錫蘭、澳洲新南威爾斯和南非開普殖民地等地繼續擔任總督。在新南威爾斯供職期間,他的親民作風頗得民眾歡迎,但卻曾與當地的責任政府出現磨擦。羅士敏晚年任開普殖民地總督,任內由於成功與特蘭斯瓦波爾人展開談判而頗獲加許;惟後來他又協助當地政壇巨頭塞西爾·羅德斯的殖民主義擴張計劃,結果在英國引起一定的爭議。.

新!!: 殖民地和夏喬士·羅便臣 · 查看更多 »

大川周明

大川周明(),出生於山形县酒田市,日本极端民族主义者、大亚细亚主义作家思想家、回教学者及甲級疑犯。.

新!!: 殖民地和大川周明 · 查看更多 »

大中華地區的分離主義運動

大中華地區自古存在眾多分離主義運動,不過比起其他國家的暴力事件與恐襲情況,,目前各獨派運作狀態多是以非暴力活動為主,相對比較和緩可控。在中國大陸,分離主義運動主要分佈「少數民族自治」區域,在漢人佔多數的地方,則是以大清帝國割讓的殖民地為主。他們的訴求各自不同,有的是主張獨立建國,有的是尋求民族區域的完全自治。 而在中国共产党佔領中国大陆之後,中国大陆實際成為一個獨立於中華民國之外的政治實體(見兩岸關係);泛綠陣營的政黨則主張臺灣正名運動,即將臺灣建立為主權獨立國家,這些政黨也可以稱為分離主義運動團體。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也存在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的運動,謀求推翻中國共产党對香港的統治,在香港成立新政府,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 以下是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港澳、臺灣)的分離主義運動勢力。.

新!!: 殖民地和大中華地區的分離主義運動 · 查看更多 »

大东亚战争

大東亞戰爭()是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時在遠東和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總稱。其目的是為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解放受英國、美國、荷蘭殖民的东亚人民及殖民地。這個名稱是在1941年12月12日確定的,其意義為「為大東亞新秩序建設而進行的戰爭」。这一词在日本战败后被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视为“战时用语”而禁止使用,如今日本多使用“太平洋战争”和“十五年战争”两词来表示这一时期日本对美英,以及对中国发动的战争。而在中韩两国,“大东亚战争”一词则因对侵略战争带有正义情绪,而被人排斥。.

新!!: 殖民地和大东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大三角貿易

大三角貿易是在歐洲的資本主義和舊帝國主義之下所造就之產物。 大三角貿易所組成的三條路線分別是從歐洲運至非洲的酒精、軍火、紡織品等工業製品,自西非運至美洲做為勞動力的黑奴,自美洲運至歐洲的貴金屬、礦石、蔗糖、煙草、咖啡、可可、棉花、糧食等農產品及原材料。.

新!!: 殖民地和大三角貿易 · 查看更多 »

大和族

大和族(大和民族/やまとみんぞ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大和人,是构成日本人的主体民族,以日本語為母語,约占當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與琉球族),主要分布於整個日本列島。最早起源於阿伊努人對日本另一地區居民的稱呼,後來「大和」一詞有時成為日本的代稱,例如大和魂即指日本精神。在大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内地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蕃人、漢人的民族。.

新!!: 殖民地和大和族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殖民地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韓體育會

大韓體育會(대한체육회)是大韓民國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該組織成立於1920年。由於當時朝鮮半島是日本的殖民地,因此,半島的運動員是以日本的名義參與奧運會。1948年,韓國首次以獨立國家的身份參與在英國倫敦舉行的夏季奧運會。 2000年6月,南北韓進行朝韓首腦會談,兩國的奧林匹克委員會同意在數個月後舉行的奧運會的開幕式共同入場。此後,兩國先後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2005年東亞運動會、2006年冬季奧運會等9個國際綜合運動會同時入場。 現時,大韓體育會的總部設在大韓民國首都首爾,現任會長是金正幸。.

新!!: 殖民地和大韓體育會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殖民地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陆封锁

大陆封锁 (法语:blocus continental,英语:continental system)是拿破仑在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启动的对英国的经济封锁政策,该政策于1814年结束。拿破仑意图使用经济战的手段使英国屈服。另一方面,该政策也可以起到保护法国经济的作用。 在特拉法加海戰后,法国无力再发动渡海战,拿破仑只能将争霸重心放回欧洲大陆。故而他要利用经济手段。为了彻底切断英国在欧洲的贸易,他下令禁止了来自或驶向英伦三岛的通商船运。在法国统治的地区,英国的货物被没收。英国商人受到警察追查。到了1807年底,政策的对象扩展至中立的船运。1810年8月5日的法令要求所有进口货物关税提高50%。 然而英國仍有美洲及其海外殖民地作為貿易對象,其經濟雖受影響但仍可支撐,相對的,當時許多歐洲大陸的國家對英國的商品有一定的需求,且也需要將本國的原料售予英國換取金錢,因此拿破崙的經濟封鎖政策引起了普遍不滿,各地的走私也因此興盛,甚至各國的政府也暗中參與和允許走私貿易,拿破崙因此大費周章的以各種或戰或和的手段維繫大陸封鎖的執行,與英國有密切經濟聯繫的俄國一開始原本同意配合對英國的經濟封鎖,但俄國政府很快就發現封鎖同時對俄國本土的經濟造成壓力,貴族和地主們無法將領地的原料外銷給英國,因此俄國政府先是以允許中立國船隻進入俄國港口的政策放鬆了對英國的經濟封鎖,後來索性不願繼續配合封鎖,英國商品從而突破了大陸封鎖大肆流入歐洲大陸,因此引發了1812年的俄法戰爭。 Category:拿破崙戰爭 Category:法国经济史 Category:英国经济史 Category:英法關係 Category:1800年代欧洲 Category:1810年代欧洲.

新!!: 殖民地和大陆封锁 · 查看更多 »

大正民主

大正民主(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意指1912年-1926年,日本大正年間所推行,符合現代民主的政治體制與政策。在第一次大正政變後這期間,日本內閣多為政黨政治的互動,內政上以民意所趨為主,外交則採取對中國內政不干涉、日蘇友好等策略(幣原外交)。 另外,在殖民地經營方面,則更尊重民族自決意旨,多為政策開明。以台灣為例,台灣總督改由文官出任。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工友總聯盟等各種政治、社會運動勃興;.

新!!: 殖民地和大正民主 · 查看更多 »

大沙头站

大沙头火车站,旧称广九车站,原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路南端,是原广九铁路华段的终点站,始建于1911年,历史上曾以广州东站、广州站为名,曾经是广州市内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站。广州新客站在1974年启用后,大沙头火车站一度改为客技站使用,至1985年被拆除。.

新!!: 殖民地和大沙头站 · 查看更多 »

大津事件

大津事件發生於1891年5月11日,當時俄罗斯帝国皇太子尼古拉正在日本訪問,滋賀縣大津市警備巡查津田三藏突然冒出,企圖刺殺皇太子的殺人未遂事件。 此事件令當年日本政府陷入空前的難題,尤其考驗不久前(1890年)定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威信,與世界強權外交關係做取捨。.

新!!: 殖民地和大津事件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历史

大洋洲歷史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斐濟以及其他太平洋島國的歷史。.

新!!: 殖民地和大洋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殖民地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摩洛哥

大摩洛哥(阿拉伯语:المغرب الكبير,法语:Grand Maroc)是历史上摩洛哥在反西班牙、法国殖民统治时所提出的概念,反殖民的领导者们将更广阔的领土以历史的角度与摩洛哥君主的统治联系起来以联合多方势力以进行抵抗。 而现今,「大摩洛哥」多用于他国在讨论摩洛哥对有争议的西撒哈拉地区提出收复领土要求的行为的谴责措辞中。在摩洛哥,无论官方与非官方都有对这些地区有领土主张的声音。他们认为早在殖民时代,同为西班牙在非洲的飞地,这些地区都在摩洛哥某种形式的主权范围之下。这种说法被一些舆论指斥为有扩张的心态。摩洛哥政府曾经宣称对「大摩洛哥」的概念不作参考,但自1970年代西撒哈拉问题的爆发很快否定了这一说法。 自从摩洛哥于1956年独立以及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去世后,政府与国王哈桑二世都宣称了大量的领土主张。除了在与西班牙进行了伊夫尼战争(the Ifni War)后获得了塔尔法亚地带(Tarfaya Strip)之外,对休达与梅利利亚以及撒哈拉地区也有大量的领土主张。 1963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爆发,摩洛哥攻占了阿尔及利亚西部的廷杜夫和贝沙尔,并声称其为摩洛哥领土。冲突在一个月的战争及上百的伤亡的同时僵持不下。 在非殖民化时期的初级阶段,某些摩洛哥的政客,尤其是摩洛哥独立党的一些成员,例如Allal al-Fassi(于1956年出版了大量宣传“大摩洛哥”的地图),在摩洛哥独立后的几年里主张要求更广阔的领土。最初,苏丹并不支持这一意见。Al-Fassi的野心在1960年代依然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直到1969年,摩洛哥才承认早已在1960年就独立的毛里塔尼亚政权。在敌对的几年里,毛里塔尼亚一直谴责摩洛哥参与恐怖袭击,入侵领土;而在1970年代中期,冲突又在西撒哈拉问题上展开。 尽管摩洛哥政府依然坚称西撒哈拉和其北部的西班牙飞地;休达与梅利利亚为其领土,但是Allal al-Fassi的领土主张在1960年代后期已经被摩洛哥主流所放弃。在西撒哈拉进行加入非洲联盟的过程中,作为非盟成员的摩洛哥由于拒绝承认其领土边界,因而 退出非洲联盟,而代表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哈拉)的波利萨里奥阵线则顺利获得了非盟的席位。2017年,摩洛哥重新加入非盟。.

新!!: 殖民地和大摩洛哥 · 查看更多 »

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之人類傳染病。患者一般在染病後的12天內,出現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等近似普通感冒的症狀。幾天後,其口咽部分的粘膜會長出紅點,身體多處地方亦會長出皮疹(以臉部居多)。天花病毒共有兩類:主天花病毒及次天花病毒。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由前者引發之天花又被劃分為四種形式:典型、惡性、出血型、緩和型。其中,多數未曾接種疫苗者均會出現典型天花的症狀。次天花病毒引起之病變程度比上述四種的都要溫和,但卻非常罕見。 天花主要透過空氣傳播。患者的呼吸道與皮膚皰疹分泌物均載有病毒,故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可減低患病的風險。多種痘病毒疾病的病癥均與天花的如出一轍。專家需利用進行病毒培植以確定天花病毒的存在,聚合酶鏈式反應及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測試可提供更多病毒的細節。接種天花疫苗為預防此病的最佳方法。目前並沒有認可的抗天花藥物。一旦出現確診病例,醫護人員會為病人注射疫苗提升免疫保護,有時亦會配以舒緩性療法加大療效。天花病毒不會造成慢性或復發性感染,但會導致各類併發症或後遺症(如失明)。不同類型的天花所引發的病死率有所參差;最為常見的典型天花約奪取了三成病患者的性命。 古埃及或為天花的起源地。已死去逾三千年的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可能是史上首名天花病人,專家在其木乃伊身上找到了明顯的膿皰痕跡。早期的印度及中國文獻亦有記載這種疾病。在隨後的漫長歲月裡,天花於世界多個地方展開大流行,並奪取了無數人類的性命(尤其是兒童)。歷史上,有不少國家的君王及著名人物均染上過天花。19至20世紀期間,多番的防疫行動減低了此病對群眾的威脅。最終,世界衛生組織於1980年正式宣布撲滅天花,使之成為首個於世上絕跡的人類傳染病。.

新!!: 殖民地和天花 · 查看更多 »

天讎

《天讎——一個中國青年的自述》,英文著作文革紀實長篇小說,作者凌耿以紅衛兵(「廈八中」頭目)第一人稱紀錄,詳實寫出文革初期(1966年—1968年)經過,包括:福建紅衛兵鬥爭省黨委韓先楚、全中國9次紅衛兵「大串聯」、波希米亞式的浪漫到北京謁見毛主席,天安門廣場百萬人頭鑽動、一片紅(毛語錄)盛大熱烈場面、批鬥王光美(清華大學紅衛兵主鬥,廈門第八中學「紅衛兵829公社」至北京助鬥)、數百名不同派系紅衛兵持械武鬥廝殺殘忍場面、最後18歲女友「梅梅」擔任戰場護士卻不幸中彈身亡,導致18歲的凌耿萬念俱灰跳海游泳至金門大擔島,投奔台灣成為當年國民黨樣板宣傳人物…… 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中華民國前總統蔣經國當年皆推薦此部小說。最初發表時,為單篇英文文章"The Making of a Red Guard",由《紐約時報》於1970年發表,隨後於1972年發表"The Revenge of Heaven:Journal of a young Chinese."與中文譯本是香港新境傳播出版發行的天讎,譯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的劉昆生和丁廣馨。.

新!!: 殖民地和天讎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新!!: 殖民地和太平洋战争 · 查看更多 »

失落的星球:极限状态

是一款由卡普空开发与发行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是“失落的星球系列”首部作品,也是第一款原生支持DirectX 10的电脑游戏。游戏的Xbox 360版于2006年12月在日本发行,2007年1月在北美和PAL区发行。PC版于2007年6月在北美和PAL区发行。PlayStation 3版于2008年2月在全球发行。 《失落的星球》的剧情开始于T.C. -80(审判世纪后的80年),這时的地球已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一家名为NEVEC的公司尝试将人类移民至外星球E.D.N. III。但在该星球上,NEVEC公司发现了一个很不友好的外星种族“Akrid”。游戏中,玩家将扮演失去记忆的青年韦恩·霍顿,为找回自己的记忆并揭开脑海中的谜团,参与到Akrid和NEVEC战斗中。 这款游戏的Xbox 360版得到了普遍好评,而PlayStation 3和PC版则褒贬不一。截止2007年4月,游戏在世界各地已售出超过100万套。2008年5月27日,游戏的加强版《失落的星球:殖民地》在北美發佈。游戏续作《》的开发于2009年2月宣布,后于2010年5月正式发布。2012年4月10日,卡普空宣布将开发这一系列游戏的前传《》,游戏最终于2013年8月全球发售。.

新!!: 殖民地和失落的星球:极限状态 · 查看更多 »

外來移民

移民,為那些由一個國家或區域,移動到並長期居留於另外一個國家或區域,在移居地從事生計性的經濟活動,並被課以當地社會義務的個人或人群。 在西方語言中,移出民(emigrant)、與移入民(immigrant)為不同--,但在中文基本上皆稱為「移民」。 自古世界各國國家體系與交通設施未臻健全,並無規範移民的具體法制。進入現代以後,由於交通工具的進步(客觀條件),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程度差距的擴大(主觀誘因),國際間的人口遷徙漸趨頻繁,各國乃陸續開始立法規範移民。 例如加拿大移民種類就包括:经济移民、獨立技術移民與家庭團聚類移民。其中的经济移民又分為投資移民、企業家移民及自僱移民三種。 移民潮是大規模的移民現象,主要由於战争、大饥荒或者政治的不穩定因素,例如19世纪40年代欧洲农业大歉收加上经济危机引发大量移民美国(爱尔兰大饥荒);20世紀後期的香港移民潮,主要由於「政治恐懼症」。.

新!!: 殖民地和外來移民 · 查看更多 »

外国势力在华发行货币史

外国势力在华发行货币史,是指外资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傀儡政权银行以及外国军队等外国势力在中国(包括各国在华殖民地和租界)发行货币的历史。 根据所用单位的不同,可将外国势力在华发行的货币分为两类,制钱票、银两票和银元票等采用中国货币单位的为一类,采用外国货币单位的为一类。.

新!!: 殖民地和外国势力在华发行货币史 · 查看更多 »

外国殖民地

#重定向 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外国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奥登纳图斯

奥登纳图斯(Odaenathus),()。罗马帝国殖民地巴尔米拉的邦君。曾于公元260年效忠于罗马帝国统治者瓦莱里安。并且由于在同年击败波斯人以及罗马帝国僭位者而受封为“东方总督”。公元262年他将波斯人赶出美索不达米亚以及附近地区,恢复罗马帝国在东方的统治。公元267年遇刺身亡后,其妻芝诺比阿使帕米拉成为独立的帕米拉王國。.

新!!: 殖民地和奥登纳图斯 · 查看更多 »

奥斯丁·张伯伦

奥斯丁·张伯伦爵士,KG(Sir Austen Chamberlain,),英国政治家,他曾获得嘉德勋章,並因推動羅加諾公約而於1926年獲得1925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曾擔任郵政總局局長、財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璽大臣、外交大臣和第一海軍大臣等職。 他的父親约瑟夫·张伯伦曾擔任伯明罕市市長和內閣殖民地大臣等職,至於他的異母弟内维尔·张伯伦則在1937年到1940年任英國首相。.

新!!: 殖民地和奥斯丁·张伯伦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Österreichischer Erbfolgekrieg、1740年—1748年),或稱奧地利領地繼承權戰爭,起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歐洲兩大陣營為爭奪奧地利王位1,並在奧地利獲取利益而引發的戰爭。當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

新!!: 殖民地和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奧克蘭 (紐西蘭)

奥克兰(英语:Auckland;Tāmaki Makaurau 或 Ākarana),老華僑譯作屋崙,是新西兰的一個都會區,位於南太平洋南緯37度,為北岛最大的城市。人口约150万,聚居了全国约32%的人口,也是世界上波利尼西亚人最多的城市。奥卡兰被称为“帆之都”,同时也是新西兰工业和商业中心。 新西兰的首都早先設在奧克蘭,後來於1865年遷至北岛南端的惠灵顿 。現今的奧克蘭仍然為新西兰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时也是南太平洋的枢纽,旅客出入境的主要地點。在2014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奧克蘭高居全球第三位。在2015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奧克蘭則排名全球第十位。.

新!!: 殖民地和奧克蘭 (紐西蘭) · 查看更多 »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新!!: 殖民地和女皇帝 · 查看更多 »

女王陛下政府 (術語)

女王陛下政府」(Her Majesty's Government)是現今英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官方名稱,也是過去英聯邦王國成員國政府所使用的名銜。當英國君主是男性(國王)時,此名會改以「國王陛下政府」(His Majesty's Government)來稱呼。 英國政府會使用這個名銜,是因為在英國憲法裡,行政權是屬於君主的,並由官員(大臣)代為行使。實際上,政府是一個由君主的眾官員組成的行政機關。在其它英聯邦國家中,「政府」一詞僅指行政機關,並不包括國會和法院。 在某些國際場合,英國政府一般使用「女王陛下的聯合王國政府」或「女王陛下的不列顛政府」來避免和其它英聯邦王國的政府相混淆。.

新!!: 殖民地和女王陛下政府 (術語) · 查看更多 »

女神候補生

《女神候補生》(めがみこうほせい)是日本漫畫家杉崎由綺琉在1997年於《Comic Gum》月刊所連載的漫畫。《女神候補生》於2000年時改編成電視動畫,雖然一開始時預定製作26話,不過因為許多緣故,最後只製作12話。.

新!!: 殖民地和女神候補生 · 查看更多 »

奴化教育

奴化教育是外来民族在其他国家(地区)沦陷区或殖民地对其原住民实施的精神控制法,目的在于消除沦陷区原住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将沦陷区或殖民地原住民按照适合于侵略者需求的方式生活而进行的对原住民的洗脑过程。对于沦陷区的原住民来说,此举将破坏他们原有的一切民俗习惯与信仰,其后代将无法得知侵略的真相,反而为侵略者进行服务。例如在自然界中,蓄奴蚁会袭击其他蚂蚁的巢穴,从而抢夺其幼虫并抚育成为成虫为自己服务。 奴化教育令統治者接受對方貞忠,有利管治。.

新!!: 殖民地和奴化教育 · 查看更多 »

奴隶制度

奴隶制為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奴隶視為是奴隶主的財產,沒有自己的人格、自由、權利,可以買賣,且奴隶主可強迫奴隶无报酬工作,且无人身自由。如果人類社會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主要是奴隶,馬克思主義將這種社会稱為奴隶社会。 古希臘、古埃及、罗马帝国、古巴比伦、南北战争以前的美国南方,以及以前一些英国、法国、俄国的殖民地都有奴隶制。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社会都曾经认可制度性奴隶制;在近代,奴隶制被所有国家废除,但是即使如此,沒有合約精神的勞動關係仍然存在,债奴、契约劳工、农奴、被俘家仆、被收养为奴的儿童、童兵、强迫婚姻依然广泛存在。现在奴隶制度在世界各国都是非法的,但估计世界上仍有二千七百万人是事實上的奴隶,毛里塔尼亚是最后宣布废奴的行政地区(1981/2007),但是根据估算约有10%-20%的人口依然为奴。 奴隶制的出现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广泛存在。当今很多奴隶是债奴,主要分布在南亚,是由于债务缠身所致,很多甚至世代为奴。人口贩卖主要是指代强迫妇女和儿童进入色情行业工作。.

新!!: 殖民地和奴隶制度 · 查看更多 »

好运的一天 (小說)

好运的一天(운수 좋은 날,也译为幸运的一天),韩国作家玄镇健于1924年6月在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描述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朝鲜人民困苦的生活。该小说被编入了韩国初中三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中。.

新!!: 殖民地和好运的一天 (小說) · 查看更多 »

奈及利亞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简称尼日利亚(中華民國稱「奈--及利亞」,中國大陸、香港稱「尼--日利亞」),是西非國家,位於非洲的幾內亞灣西岸頂點,鄰國包括西邊的贝宁,北邊的尼日尔,東北方與乍得接壤一小段國界,正東則是喀麥隆。尼日利亚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全世界人口第七多的国家,全世界以黑人为主体的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它被列为是未来11国中的一员,亦是英联邦成员。 尼日利亚的首都原本為西南沿海的海港城市拉哥斯,1991年12月遷都至地理位置位居全國國土正中央的阿布札。尼日利亚拥有250多个民族,但最有影响的是豪萨-富拉尼、约鲁巴、伊博三个部族,尼日利亚内战对三大部族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紛亂的種族結構與豐富的天然資源(主要是石油,尼日利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第四大成員)是當地持續動亂的主因。軍事獨裁與不間斷的內戰,已經在該國境內持續了數十年,直到1999年該國頒訂了新憲法之後才開始有轉機。2003年的大選是尼日利亚史上第一次民主大选。2014年4月,尼日利亚政府在采取基准年份回溯调整后,更新了GDP统计数字,计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其经济规模超过南非跃居世界第26位,成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 當地有悠久的历史,考古证据表明,该地区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9000年。McIntosh, Susan Keech, Current directions in west African prehistory.

新!!: 殖民地和奈及利亞 · 查看更多 »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簡稱委內瑞拉,是一個位於南美洲北部的熱帶國家,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首都為卡拉卡斯。西與哥倫比亞接壤,東與蓋亞那毗鄰,南與巴西交界。海岸線包括北部加勒比海及東北部大西洋島嶼總長約2,800公里。委內瑞拉生物多樣性豐富,為西至安地斯山脈、南至亞馬遜盆地、東至奥里诺科河三角洲物種的生物棲息地。.

新!!: 殖民地和委內瑞拉 · 查看更多 »

威士忌暴乱

威士忌暴乱(Whiskey Rebellion),又叫威士忌起义(Whiskey Insurrection),是一场在1791年-1794年间发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抗税运动。美国联邦政府的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尤其是为了清偿独立战争中欠下的债务,由国会通过了一项税法。西部农民成了这项税法的最大受害者。他们通过将谷物酿成威士忌解决谷物运输和储存的问题,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同时由于西部边疆地区缺乏现金,威士忌酒通常还被用作交换媒介。对威士忌酒征收消费税引起了西部农民的不满。他们开始抵制纳税,并采取了一些抗议措施。 抗议运动在1794年达到了高潮。这年,汉密尔顿派遣执法官戴维·伦诺克斯到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给拒绝纳税的酿酒商发传票,要他们到法庭候审。从而导致大量武装民兵袭击了税官约翰·内维尔将军的住宅。华盛顿总统随后派遣了特使前往西部与暴乱者谈判,同时征调军队准备镇压。1794年10月,华盛顿总统亲率大约15000名来自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东部的士兵前往镇压暴乱。暴乱分子在军队到来前就已四处逃散,因而军队没有遭到任何抵抗。最后有20名嫌疑人被捕受审,其中只有2人被判刑,总统随后便赦免了他们。暴乱被镇压以后,威士忌酒消费税依旧征收的不顺利。托马斯·杰斐逊在1801年就任总统后,就和国会一起迅速将该税取消了。.

新!!: 殖民地和威士忌暴乱 · 查看更多 »

威廉·威伯福斯

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英國國會下議院議員(1780年至1825年)、慈善家、廢奴主義者。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赫爾河畔京斯頓。他在1780年開始他的政治生涯,並成為代表約克郡的國會議員(1784年至1812年),是一位支持托利黨的獨立議員。他是首相小威廉·皮特的密友。1785年,他經過了一次「重生」的經驗並成為一位福音派基督徒。1787年,他結交了湯瑪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和一群反對奴隸貿易運動的成員,包括沙普(Granville Sharp)、波圖斯主教(Beilby Porteus)、莫爾(Hannah More)和米德爾頓伯爵(Lord Middleton)。 在以上各人的勸說下,威伯福斯承擔使命,成為英格蘭廢除奴隸運動的領袖之一,領導國會內的廢除奴隸行動,對抗英帝國的奴隸貿易,並於1807年親自見證《廢除奴隸貿易法案》的通過(Slave Trade Act 1807)。 威伯福斯亦領導多種使命和運動,包括道德重整運動、成立Society for Suppression of Vice和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在威伯福斯的晚年,他支持完全廢除奴隸的運動,並導致《廢除奴隸制度法案》(Slavery Abolition Act 1833)的通過,為英帝國於1833年完全廢除奴隸制度鋪平道路。他孜孜不倦地為廢除奴隸制度而奔走,亦在國會通過《廢除奴隸制度法案》的三天後辭世。威伯福斯葬於西敏寺,與其密友小威廉·皮特為鄰。.

新!!: 殖民地和威廉·威伯福斯 · 查看更多 »

威廉·佩特森 (銀行家)

威廉·佩特森爵士(Sir William Paterson,)是一位蘇格蘭商人和銀行家。他出生於蘇格蘭鄧弗里斯-加洛韋廷瓦爾德,逝世於英格蘭倫敦西敏。.

新!!: 殖民地和威廉·佩特森 (銀行家) · 查看更多 »

威廉·佩恩

威廉·佩恩(William Penn,)是一位英国房地产企业家、哲学家,宾夕法尼亚英属殖民地的创始人。他推崇民主和宗教自由。在他的领导下,费城进行了规划和建设。 1682年,約克公爵詹姆斯,未来的詹姆斯二世将属于他的大片土地交给威廉·佩恩。这片土地,包括现今的宾夕法尼亚州和特拉华州。.

新!!: 殖民地和威廉·佩恩 · 查看更多 »

威廉二世 (德国)

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托·艾伯特·冯·普鲁士(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Preußen,),史称威廉二世(Wilhelm II),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888年-1918年在位。.

新!!: 殖民地和威廉二世 (德国) · 查看更多 »

威廉與瑪麗學院

威廉與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in Virginia,或威廉玛丽学院)是一所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著名小型公立大学,创立于1693年,是美国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校园极具历史价值,更是公立常春藤之一。 校园所在地威廉斯堡是历史名城,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以南150英里,距州府-zh-cn:里士满; zh-tw:里奇蒙; zh-hk:列治文;-和美国最大军港諾福克均50英里,距北美最早的英国人定居地詹姆斯鎮只有几分钟的车程。.

新!!: 殖民地和威廉與瑪麗學院 · 查看更多 »

威廉港

威廉港(Wilhelmshaven)人口大约8万人,是德国北海亚德湾沿岸的一个中型城市,隶属于德国第二大联邦州下萨克森,由州政府直管。威廉港市是下萨克森州的中心城市之一,2006年加入了德国西北部的城市合作联盟“不来梅-奥尔登堡大都市圈”。 威廉港是德国天然水深最深的港口和德国最大的石油转运港。亚德湾的深水优势是来自石化、电力、物流和修船等其它海事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选择在威廉港落户的原因。通过威廉港运输的原油占到德国港口原油转运量的72%和德国原油进口量的27%。石油管道从威廉港延伸至莱茵卢尔地区和汉堡市的炼油厂。2012年9月,JadeWeserPort(亚德港)集装箱港区建成投产,这是超大型船舶唯一能够不受潮汐限制、全天候满载挂靠的德国集装箱港口。 威廉港从德国北海沿岸的旅游业中受益匪浅。这一地区的沿海浅滩是下萨克森国家浅滩公园(Nationalpark Niedersächsisches Wattenmeer)的一部分。这里的购物中心、旅游设施和通往沿海岛屿的轮渡吸引了在周边地区度假的人们前来参观。.

新!!: 殖民地和威廉港 · 查看更多 »

孤軍雄心

是一部2000年首映的戰爭電影,由羅蘭·艾默瑞奇執導,羅伯特·羅達特編劇,梅尔·吉布森、傑森·艾薩克及已故的希斯·莱吉尔等主演。本片改編自考彭斯戰役,是一場美國革命軍決定性的勝利,美軍在丹尼爾·摩根准將率領下擊敗了伯納斯特·塔爾頓的軍隊。該場戰役是南方戰場的一部分。這場戰役扭轉了戰局,美軍並開始重占失去的南方土地。.

新!!: 殖民地和孤軍雄心 · 查看更多 »

孤拔

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直譯阿納托爾-阿梅代-龐斯柏·库尔贝,),越南史料称之姑陂,是一名法國的海軍將領。他曾任法國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行政長官;後率領遠征軍出兵越南阮朝、促成法屬印度支那殖民地的建立;又出任遠東艦隊司令,於中法戰爭期間擊敗清帝國南洋水師、一度攻佔台灣基隆,並封鎖台灣海峽及中國東南沿岸,最後攻佔並將所部由台灣方面轉移至澎湖。1885年6月,在《中法新約》簽訂的两天後,病逝於澎湖媽宮(現澎湖縣馬公市)。.

新!!: 殖民地和孤拔 · 查看更多 »

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

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是指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2012年初在中國大陸《第一視頻》網絡電視台清談時評節目中评论大陆儿童在香港港鐵車廂內进食事件时發表「香港人很多是狗」的言論所引起的一场極度大型风波。.

新!!: 殖民地和孔慶東辱罵港人事件 · 查看更多 »

宝洁

寶鹼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源於美国的跨國消费日用品公司,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生产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全球员工近140,000人。主要產品為清洁剂、个人护理用品、宠物食品等。 2012年,寶鹼公司销售额为到836.8亿美元。财富杂志称其为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寶鹼公司是2012伦敦奥运会赞助商。.

新!!: 殖民地和宝洁 · 查看更多 »

宣戰

宣戰是指一個國家宣告該國与其他(可多於一個)國家處於戰爭狀態。.

新!!: 殖民地和宣戰 · 查看更多 »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UPenn)。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美国《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和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商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为知名的学科是商業学、法学与医学。学校拥有约4,500名教授,近10,000名全日制大學生与10,000多名研究生。2006年学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6千6百多万美元,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约4,200名教职工,870名博士后,3,800名研究生与5,400多名技术人员。同时,学校每年的建设投入达到4亿美元以上,在常春藤盟校中名列前茅。 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美国大学联合会的14所创始校之一。.

新!!: 殖民地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安东尼努斯敕令

安东尼努斯敕令(Constitutio Antoniniana),又译安东尼尼安宪令,乃是一道羅馬皇帝卡拉卡拉(他的真正名字是瑪爾庫斯·奧列里烏斯·安东尼努斯)在公元212年所宣佈的敕令。這道法令宣佈,所有羅馬帝國出身自由的男人將被給予完整的羅馬公民權,同样地,所有帝國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羅馬女人相同的權利。 212年以前,只有亚平宁半岛上的居民才握有完整的羅馬公民權。還有,建立于其它行省的殖民地、居住于行省的羅馬人(及他們的後裔)、帝國各个城市的居民,以及少數地方上的貴族(例如属国国王)也握有完整的公民權。此外大多數國民,大多--握著有限的公民權,例如拉丁公民权。 卡拉卡拉通過這條宪令的原因主要是增加提供稅收与服役的居民数量(具有罗马公民权者才能夠在罗马军团中服役)。然而,这却无心引发了外省人对于皇位的觊觎,导致了以此为目的的暴乱(這道敕令之後僅僅二十三年就出现了第一位起义者馬克西米努斯·色雷克斯。它將在三世紀危機,以及最後終於發生了的罗马帝国的衰落中扮演主要的角色。 Category:罗马法 Category:212年 Category:詔令文書.

新!!: 殖民地和安东尼努斯敕令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紀德

安德烈·保羅·吉約姆·紀德(André Paul Guillaume Gide ,),法国作家,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的早期文學帶有象徵主義色彩,直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戰間期,逐漸發展成反帝國主義思想。 紀德擅長虛構和自傳書寫,在文字間展露他的人格中,因拘謹保守的教育和狹隘的社會道德主義分裂而成的兩面:衝突和至終和諧。他的作品描繪了嚴謹道德約束下的自由和賦權,可以感受到他為追求知性而誠樸的持續努力。他自我探索般的文字,反映了他關於如何成為完全的自己的思索,筆意所及包括在不背叛個人價值的同時,擁抱個人的性別本質。紀德的政治活動受當時社會風潮影響;他並在1936年遠行至蘇聯後,表明拋棄共產主義。.

新!!: 殖民地和安德烈·紀德 · 查看更多 »

安忒诺耳

安忒诺耳(古希腊语:ντήνωρ)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城一位睿智的长老。 安忒诺耳是特洛伊贵族埃叙厄忒斯之子,色雷斯公主忒阿诺的丈夫。他是國王普里阿摩斯的朋友兼謀士。安忒诺耳为有远见的主和派,当希腊人派墨涅拉俄斯和奥德修斯为使者来到特洛伊要求归还海伦时,是安忒诺耳在自己家中接待了他们。安忒诺耳主张接受希腊人的要求,交还海倫、避免战争,但他的建议没能实现。又有神话说特洛伊人不仅拒绝交出海伦,还企图杀死两名来使,只是由于安忒诺耳的庇护他们才逃过一劫。特洛伊战争爆发后,帕里斯王子(劫走海伦的人)在与墨涅拉俄斯的单独决斗中失败(但由于阿佛罗狄忒的保护而得以活命),这时安忒诺耳又提出归还海伦以与敌人媾和,但仍未成功。 在特洛伊陷落后,由于安忒诺耳之前的友好行为,希腊人宽恕了他和他的家人。根据很晚的罗马神话中的传说,安忒诺耳在战争结束后率亲族离开特洛伊,在意大利北部建立殖民地定居下来;他因此被认为是意大利的维涅提部落和埃涅提部落的祖先。.

新!!: 殖民地和安忒诺耳 · 查看更多 »

安哥拉内战

安哥拉內戰從1975年持續至2002年結束為止,長達27年。1975年葡屬安哥拉獨立,同年爆發內戰。內戰被認為是冷戰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安哥拉内战 · 查看更多 »

安哥拉-巴西關係

安哥拉-巴西關係,是指安哥拉共和國和巴西联邦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主要是建基於經貿關係。這兩國都是葡萄牙帝國的前殖民地;巴西在1822年獨立,安哥拉則在1975年獨立。.

新!!: 殖民地和安哥拉-巴西關係 · 查看更多 »

安東尼·艾登

羅伯特·安東尼·艾登,第一代亞芬伯爵,KG,MC,PC(Robert Anthony Eden, 1st Earl of Avon,),英國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擔任外相,後來在1950年代出任英國首相。大眾普遍認為,他要對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負上絕大部分責任。在2004年,一所研究機構(MORI)舉行了一場選舉,讓139位學者對20世紀的英國首相進行評分,結果艾登得分最低。同樣地,英國BBC電台早前亦進行了類似調查 ,結果邱吉爾得票最多,而艾登則得票最少。.

新!!: 殖民地和安東尼·艾登 · 查看更多 »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安托紐思·亨布魯克(Anthonius Hambroek,臺語:范無如區,),是一位生於荷蘭的基督教傳教牧師。1648年,他偕妻女前往臺灣傳教。1661年,鄭成功率軍攻擊臺南臺江時,他被鄭軍俘虜,其妻女亦遭挾作人質;為此,他前往熱蘭遮城招降荷屬東印度公司守城軍隊。後來,他雖依要求進入城內,但反而激勵守軍繼續對抗鄭成功的軍隊,並於出城後遭鄭成功誅殺。.

新!!: 殖民地和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 查看更多 »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创刊于1815年8月5日,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中文近代报刊,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中文报刊。新闻史上也普遍被视为以中文出版的第一種現代報刊 (月刊) ,內容主要是宗教,次為新聞、新知識。该刊每期五至七页,约2000字,初印500册,后增至1000册,免费在南洋华侨中散发,于1821年停刊,共出80多期。.

新!!: 殖民地和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 查看更多 »

審計署 (香港)

審計署(英語:Audit Commission,AC)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的獨立部門,也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部門之一,專責為政府的帳目核數,部門享有廣泛權力,可查閱政府部門的紀錄;要求任何公職人員解釋帳目,提供任何署長認為必需的資料;審計署署長是香港公職人員,根據《香港法例》第122章《核數條例》執行職務時,亦毋須聽命於任何人士或機構,署長職位由行政長官提名,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委任(根據《核數條例》第3條 ,主權移交前由香港總督委任)。現任審計署署長為孫德基,於2012年7月1日上任,成為第23任署長。 現時審計署署長每年向立法會主席呈交三份報告書,一份根據《核數條例》第12條的規定,每年要呈交一份政府帳目;以及兩份關乎衡工量值式審計結果。審計署署長報告書會由政府帳目委員會按照《核數條例》第12條和《立法會議事規則》第2501章第72條的規定,進行審議。.

新!!: 殖民地和審計署 (香港) · 查看更多 »

寶安文氏

寶安文氏始祖可追溯至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之二弟文壁。因此寶安文氏世代奉文天祥為始伯祖,奉文壁為始祖。寶安文氏同奉文壁之孫文應麟為三世祖,爾後分支為七房,世居於寶安 (今深圳及香港)。.

新!!: 殖民地和寶安文氏 · 查看更多 »

尚盧·高達

尚盧·高達(,),法國和瑞士藉導演。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者之一。 高達的雙親是法國兼瑞士藉。他曾經在瑞士的尼翁接受教育,之後在法國唸高中,繼而入讀巴黎大學。他在索邦大學的日子裡對電影產生興趣,畢業後數年間夥同年輕的電影人製作人和影評人推動法國電影新浪潮。 高達的電影通常被視為挑戰和抗衡荷里活電影的拍攝手法和敍事風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對電影發展史的豐富知識注入他的電影。在他的作品裡可以經常發現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影子。.

新!!: 殖民地和尚盧·高達 · 查看更多 »

封建社会

封建社會指實行封建制度的社會狀態,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常用的學術名詞。 封建這個字的由來,馬克思主義史家基於法律的論點,認為它主要強調劃分土地所有權。目前一般將封建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做為對比。.

新!!: 殖民地和封建社会 · 查看更多 »

對江澤民的評價

對江澤民的評價是關於在1989年至2002年期間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評價。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接任黨總書記一職,並成為第三代最高領導人,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退休,由胡錦濤接任。.

新!!: 殖民地和對江澤民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尹奉吉

尹奉吉(윤봉길 )韓國人,本名禹儀,號梅軒,別號奉吉,本贯坡平尹氏。朝鮮獨立運動家,被稱為反日義士。 尹奉吉在1908年6月21日出生於大韓帝國忠清南道禮山郡。兩歲時,韓國被日本吞併,淪為其殖民地。1919年,十一歲的尹奉吉親身經歷韓國人爭取民族獨立的“三一運動”及其之後的血腥鎮壓。1925年,尹奉吉在家鄉辦學,進行農民教育及啟蒙運動。1930年,離開家鄉到中國流亡。尹經過東北、青島,輾轉在1931年到達上海市,並認識當時在上海市組成韓國臨時流亡政府的金九。1932年4月26日,尹奉吉加入“韓國人愛國團”,並且接受金九的委派,進行刺殺日人的任務。 1932年4月29日,居住上海市的日本人慶祝日皇壽辰的“天長節”,在虹口公園(今日之魯迅公園)舉行慶典;同時祝賀日本在一二八事變於上海取得軍事勝利。尹奉吉以日本人裝扮進入會場,身上帶著製作成水壺模樣的炸彈。當典禮儀式中日本人一起唱國歌時,尹奉吉將炸彈擲向主席台。結果在臺上的河端貞次(日本駐滬居民團行政委員長)當場被炸死;白川義則(陸軍大將,一二八事變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身中多枚彈片重傷,送院後死亡;植田謙吉(陸軍中將,第九師團長,後任關東軍總司令)被炸斷一腿;重光葵(日本駐華公使,後任日本外相)被炸斷一腿;野村吉三郎(海軍中將,第三艦隊司令)被炸瞎一眼。尹奉吉被當場逮捕,交日本派遣軍以謀殺罪審判。5月25日被判處死刑。同年十二月押送日本,在石川縣金澤日本陸軍基地內被槍決,屍體被埋葬在金澤墓地內路旁。 戰後尹奉吉的遺骸被移送至韓國,後安放首爾孝昌公園的三一廟內。現在上海市、日本金澤亦有尹奉吉的紀念碑,而在首爾江南區的良才市民公園旁亦設有尹奉吉的紀念館。大韩民国首都圈电铁新盆唐線也将紀念館旁設的良才市民森林站加设“梅轩”副站名,以紀念這位義士。其胞弟與兒子曾於1966年10月,應蔣介石總統之邀來台訪問,並參加當年度之雙十國慶典禮。.

新!!: 殖民地和尹奉吉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迪朗·德维盖尼翁

尼古拉·迪朗·德维盖尼翁(Nicolas Durand de Villegaignon,),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探险家之一。他曾为法国人在巴西建立了一个新教徒的殖民地,后该殖民地遭到葡萄牙人的攻击和摧毁。.

新!!: 殖民地和尼古拉·迪朗·德维盖尼翁 · 查看更多 »

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Нерчинский договор),是清朝和俄國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條約,于1689年订立,也是中国政府首次与西方国家签订的具有现代国际法水准的正式条约。簽訂該條約的結果使大清與俄羅斯分據了廣大土地,並一度阻止了俄羅斯的東擴。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第一次與歐洲國家按照國際法原則談判達成的條約,也是最早明確使用“中國”一詞來指代大清的國際法文件,國體意義上的“中國”首次正式出現於具有西方外交條約文件上。 条约的权威版本为拉丁文版本,另有俄文和满文译本,但这些版本相差甚远。两个世纪以来未有正式的汉文文本,但界碑上同时以汉文、满文、俄文和拉丁文标识。.

新!!: 殖民地和尼布楚條約 · 查看更多 »

尼刻

尼刻( Νίκη,,拉丁字母轉寫:Nike,意為“胜利”),又譯尼克,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她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是维多利亚(Victoria)。根据赫西俄德的《神谱》,她是泰坦神帕拉斯和斯梯克斯的女儿,也是克拉托斯(力量)、比亚(强力)和泽洛斯(热诚)的姊妹,他们都是主神宙斯的同伴。尽管出身泰坦族,她在泰坦战争中还是站在奥林匹斯神一边,为他们带来胜利。 在傳統的描述中,尼刻常带有翅膀,拥有惊人的速度,但是除此之外并不具有其他特殊力量。她并不仅仅象征战争的胜利,而是代表着希腊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尤其是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成功。因此她被认为是带来好运的神祇,经常作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在艺术作品中,她通常同化于其他的神,比如古希腊的雕塑家通常将她塑造为娇小的带有翅膀的形象,栖停于另一个神的手臂,或是从同伴神的衣裳中探出,或者像仙女一样高飞于天空。 在她最著名的肖像中,如卢浮宫内的《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她表现为裸体或是穿有盔甲的带翅女神。在希腊的陶器上,她被描绘为站立、飞翔或是跨步,有时候是在祭坛上倾注祭酒。她的附属物通常是花环、双耳罐、小瓶和香炉。在意大利西部的希腊殖民地上她通常出现为乘坐战车的形象,在另一些地方她表现为拿着武器或奖杯,或是演奏里拉(lyre,古希臘的竖琴,有五弦至七弦)或笛子。 尼刻经常与雅典娜一起受到崇拜,因为在前490年马拉松战役中希腊战胜了波斯之后她们,這兩個信仰被緊密地連結起来。雅典的帕德嫩神廟中供奉的雅典娜巨像也雕刻了尼刻,而且雅典衛城中也包含了一座献给雅典尼刻的神庙。有时,雅典娜被描绘为携有尼刻附属物的形象。根据保萨尼亚斯的纪录,雅典尼刻被表现为不带翅膀的形象,大概人们希冀如此可以阻止胜利女神离开这个城市。该神庙还存留下了这个神的一个形象:解鞋带的尼刻(Nike Slancio)。它曾经位于神庙的胸墙上,现存于雅典的卫城博物馆。.

新!!: 殖民地和尼刻 · 查看更多 »

属地

屬地(Dependent Territory或Dependent Area或Dependency)是附屬於主權國家之下,但擁有部分獨立管治權力的地區。雖然沒有完整主权,但是其政治地位异于管治国主体的其他領土,並且多在民政、、司法管轄權、邊境管制等對內之政治權力上高度自主。 属地往往由殖民地轉化而成,是帝國主義時代殖民風潮遺留下來的遺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起的殖民地及保护国獨立建國浪潮,大幅減少了此類地區的數量。今天,世界上僅有少數國家還擁有屬地、或是一些因為特殊的緣故而組成的附属或合作關係(例如自由聯合)。.

新!!: 殖民地和属地 · 查看更多 »

岘港市

峴港市區航照影像 峴港市(,粵語:/jin6 gong2 si5/,讀作「現港市」),本名“沱㶞”,华文世界习作“峴港”或“蜆港”,位於越南中部,古都順化的附近,地理上屬南中部。峴港是越南第四大城市,僅次于胡志明市、河内市和海防市,是越南中部最大及重要的城市之一。峴港市瀕臨南中國海、下轄六郡兩縣;距離北方的河內市764公里、南方的胡志明市964公里。.

新!!: 殖民地和岘港市 · 查看更多 »

岑建勳

岑建勳(John Shum;)出生於广东恩平,后定居香港。是香港聞名的社会活动家、主持人、跨媒体人、记者、电影導演、监制、编剧、策划、投资人和演員,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成功的电影工作者、製片家、电影发行商,同時,也是香港著名的时事评论员。 岑建勳曾任香港演藝人協會的副會長和秘書長,統籌策劃過多個大型活動,動員過兩岸三地過千演藝界、社會各界的名人明星參與,包括:1989年的《民主歌聲獻中華》、1991年為華東水災募捐的《演藝界總動員--忘我大匯演》以及忘我大電影《豪門夜宴》、2003年全民抗擊SARS非典型肺炎的《1:99電影行動》、2008年救助四川地震的《演藝界512關愛行動》大匯演、2009年捐助台灣八八水災的《88水災關愛行動》大匯演、2010年為青海玉樹地震災民籌款的《演藝界情系玉樹關愛行動》大匯演等等。.

新!!: 殖民地和岑建勳 · 查看更多 »

崔益鉉

崔益鉉(최익현,),字贊謙,号勉庵,是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儒学家、爱国者,乙巳义兵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

新!!: 殖民地和崔益鉉 · 查看更多 »

工廠

工廠(有時又作工場)又稱製造廠,是一所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樓宇。大部分工廠皆設有以大型機器或設備構成的生產線。.

新!!: 殖民地和工廠 · 查看更多 »

巴塞罗那

巴塞羅那(Barcelona,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和巴塞羅那省省會,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面,瀕臨地中海,全市人口約160萬,都會區人口則約500萬,為加泰羅尼亞第一大城。加泰隆尼亞的議會、、等政府中樞機構,以及最高首長均駐設於此。1999年,巴塞羅那由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50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 相傳巴塞隆納由迦太基將領、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巴卡所興建,在其漫長的歷史上還曾作爲巴塞羅那伯爵領地和阿拉貢王國的都城。巴塞羅那因其衆多歷史建築和文化景點成爲衆多旅遊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的安東尼·高第和的建築作品。安東尼·高第一直在巴塞羅那生活和工作,在這裏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爾宮、桂爾公園和聖家堂。巴塞羅那尚有兩個知名的足球俱樂部:巴塞羅那和皇家西班牙人,其中巴塞羅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樂部之一。.

新!!: 殖民地和巴塞罗那 · 查看更多 »

巴塞洛缪·戈斯诺德

巴塞洛缪·戈斯诺德(Bartholomew Gosnold),(),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英国航海家和探险家。他曾沿着北美洲的东海岸航行,与土著美洲人进行贸易往来。1602年,他发现了北美洲的科德角。他还对建立詹姆斯敦殖民地有贡献,后死于该城。.

新!!: 殖民地和巴塞洛缪·戈斯诺德 · 查看更多 »

巴西歷史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發現巴西後才開始的。巴西被葡萄牙發現後,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獨立,成立巴西帝國。1889年,巴西爆發軍事政變,巴西帝國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憲政體轉為共和政體至今。.

新!!: 殖民地和巴西歷史 · 查看更多 »

巴西海軍陸戰隊

巴西海軍陸戰隊(葡萄牙語:Corpo de Fuzileiros Navais; CFN)是巴西海軍的陸戰隊,也是在地面作戰的支援部隊。.

新!!: 殖民地和巴西海軍陸戰隊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殖民地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條約 (1814年)

1814年巴黎和約(Traité de Paris)是在1814年5月30日法國與第六次反法同盟所簽訂的的和約。.

新!!: 殖民地和巴黎條約 (1814年) · 查看更多 »

巴拿马历史

巴拿马是中美洲劃分北南美洲的國家。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的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

新!!: 殖民地和巴拿马历史 · 查看更多 »

上環大笪地

上環大笪地是香港大笪地的起源,由1840年代香港開埠初期開始出現,差不多有近150年的歷史,到1990年代才正式被社會淘汰。.

新!!: 殖民地和上環大笪地 · 查看更多 »

上議院

上議院或参议院是兩院制國家或自治区等行政區的國會議院之一。一般來說,上议院的议席分配有别于下议院,不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在联邦制的国家(例如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参议院的议席會按联邦的组成部分(如州、邦等)分配,不論人口多寡。在这些国家参议院也被称为“诸州院”(The States' House)。 在較古老的君主制下的議會(例如英國),参议院的議員由政府終身任命或由世襲貴族推選。 上議院或参议院的名稱在各國都有不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国的參議院名称(Senate,Sénat)本义是“元老院”,名稱來自古羅馬的議會。英國的参议院則叫做“貴族院”(House of Lords)。虽然马来西亚的参议院时常被称为上议院,但马来语原文为参议院(英语:Senate of Malaysia)。荷蘭所稱“第一院”(Eerste Kamer),德国参议院则是“聯邦會議”(Bundesrat),印度参议院也是類似的“聯邦院”。一些前殖民地则有“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等稱呼。.

新!!: 殖民地和上議院 · 查看更多 »

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是指在签订条约的国家多方中,一方(或多方)以武力或政治施压等手段,胁迫另外一方(或多方)签署的条约,由于缔约双方的谈判地位不对等,导致最后缔结的条约不平等,因此条约通常都会对某一方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产生侵害。不平等条约通常是停战的条件和结果,为了结束战争而签订的条约即为和平条约。.

新!!: 殖民地和不平等条约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EIC),通稱英國東印度公司,又稱「可敬的东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縮寫:(HEIC),綽號為「约翰公司」(John Company),是一个股份公司。西元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許狀,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組成。实际上此特许狀给予「可敬的东印度公司」於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新!!: 殖民地和不列颠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治世

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源自 Pax Romana 一詞)是指歐洲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 (1815–1914) 整整一個世紀,在大英帝國全球性霸權控制底下維持的和平時期;在這段時期歐洲比較少出現大規模動員的戰事。 一般認為一八一五年的滑鐵盧戰役標誌著不列顛治世的開始。 自一五八八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英國成為了新興的海上強權,並着手開闢通往美洲的貿易航線,開始在海外建立其殖民地。後來,英國相繼在英荷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打敗荷蘭和法國兩個宿敵,取得了兩國大片美洲殖民地,確立了其在該地區的霸權。英國在拿破崙戰爭的勝利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歐洲的勢力。工業革命後,英國成為了經濟強國,並開始參與遠東貿易事務。 維多利亞時代中後期至愛德華時代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帝國的領土面積在一九二一年達三千三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即全球陸地面積的二十四點七五個百份比,而人口則達到了四至五億人,相當於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帝國的勢力從英倫三島一直延伸到各大洲,遠東的香港、緬甸、馬來亞及新加坡;非洲的甘比亞、烏干達、肯亞、南非及奈及利亞;北美的紐芬蘭及加拿大,還有印度、紐西蘭、澳大利亞、馬爾他以及無數島嶼,都曾經是帝國的領土。由於其領土覆盖了地球上全部二十四個時區,故有「日不落帝國」這一稱號。這段在英國霸權控制底下維持國際秩序的時期,被稱為「不列顛治世」。 但是,大英帝國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國力嚴重衰退,導致大量殖民地爆發獨立運動而脫離大英帝國的統治,甚至有部份成為自治領和將割地歸還給原宗主國(如香港),以及冷戰時代中美國和蘇聯堀起成為新興的超級大國,令不列顛治世宣告結束。.

新!!: 殖民地和不列颠治世 · 查看更多 »

帝國大學

帝國大學(;英語譯名:Imperial Universities),簡稱帝大,狹義上指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前在日本內地(日本本土)所設立之七所國立綜合大學,廣義上还包括兩所外地的帝國大學。 1886年,日本政府頒佈《帝國大學令》,並以當時的東京大學為基礎改稱為帝國大學,到了1897年成立京都帝國大學後,東京的帝國大學遂改稱為東京帝國大學。此後,日本本土及其殖民地陸續設立九所帝國大學,按時間先後分別位於東京、京都、東北(仙台)、九州(福岡)、北海道(札幌)、京城府(今大韓民國首爾)、台北(現中華民國台北市)、大阪及名古屋。 1947年,日本投降後,其帝國大學改為國立綜合大學後,日本本土的七所帝大的名字也拿掉了帝國的部份,但學制上仍保留舊制,到了1949年進行學制改革,1962年廢止舊制大學後,帝國大學就再也不存在了。.

新!!: 殖民地和帝國大學 · 查看更多 »

帝國國庫券

帝國國庫券(德文:Reichskassenscheine)是德國帝國國庫局(Reichsschuldenverwaltung)所發行的紙幣。這並不是正式的法定貨幣,並且不為私人所接受。然而,他的面值卻為許多國家機構所接受,在柏林,帝國國庫券被擔保與黃金同價。.

新!!: 殖民地和帝國國庫券 · 查看更多 »

帝国:全面战争

是全面战争系列的第五部作品,由Creative Assembly制作,世嘉公司发行。这是该游戏系列第一款有枪的全面战争,并加入了即时舰艇大战,引入了大批全新技术。游戏发生在大航海时代,武器配备包括枪械和火炮。.

新!!: 殖民地和帝国:全面战争 · 查看更多 »

丝绸历史

丝绸的生产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4000多年)。在西漢(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開拓絲綢之路之前,絲綢的使用一直局限於東亞地區,之後一千年來絲綢製作都由中國壟斷。絲綢不僅用於衣物,而且還有許多其它用處,包括書寫。在唐朝,人们穿戴的丝绸颜色是区分社會階級的重要标志。 日本在弥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左右)傳入養蠶術。而到522年為止,拜占庭帝國成功獲得了桑蠶卵,開始了桑蠶的養殖。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開始生產絲綢。由於養蠶業傳播,雖然中國仍然在奢侈品絲綢市場上保持著優勢,但外地已經不那麼依賴中國出口絲綢。十字軍東征把絲綢產品帶到了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半島上的城邦國。這些國家把出口絲綢到歐洲其餘地方造成經濟的繁榮。中世纪时期,随着一些诸如纺车之类设备的首创,制造技术的变革也开始发生。十六世紀期間,雖然其它大部分國家發展他們自己絲綢工業的努力並沒有成功,但法国在意大利之后也开始了丝绸贸易,并取得了成功。 工業革命大大改變了歐洲絲綢工業的面貌。由於紡棉技術的創新,棉製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导致昂贵的丝绸产品不再是那么的主流化。然而,這些新的紡織技術提高了产品的生產效率。在这些新的纺织技术中,包括用于丝绸绣花技术的作雅卡尔织机(或稱提花機)。而几种桑蚕流行病导致了丝绸产品的下滑,特别是在法国,丝绸工业从此一蹶不振。到了二十世纪,日本和中国在丝绸生产方面重获早期的地位,而現在的中國再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新織物諸如尼龍的興起削弱了絲綢在整个世界的流行,而现在丝绸再一次成了某种稀有奢侈物品,但与其鼎盛时期相比,丝绸的地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新!!: 殖民地和丝绸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监督管理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簡稱中國海關。海关的最高领导机关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官方英文名稱: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正部级直属机构。.

新!!: 殖民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 查看更多 »

中央種植園

中央種植園於1632年建立在維吉尼亞的殖民地。它位於詹姆斯河和約克河之間的維吉尼亞半島的高地。1634年,它成為了詹姆斯市郡的一部分。1693年中央種植園是威廉與瑪麗學院的選址。1699年中央種植園成為了維吉尼亞(英國殖民地)的郡首府和於1699年,為了紀念英皇威廉三世,該村莊被重新命名為威廉斯堡。 中央種植園是一個在高原的邊緣的天然堡壘,在維吉尼亞半島的末端它的土地向東對海傾斜。在早期與當地的印第安人的衝突期間,中央種植園是十分的重要。 1693年威廉與瑪麗學院建立在中央種植園附近。1698年10月20日詹姆斯鎮的國會大廈第四次被燒。1699年,威廉與瑪麗學院的一個學生小組遞交提案,希望郡首府可以移至向中央種植園。 同時間,為了紀念英皇威廉三世,該村莊被重新命名為威廉斯堡。新名是指威廉斯堡(中央種植園)是"clear and crystal springs burst from the champagne soil.

新!!: 殖民地和中央種植園 · 查看更多 »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1911至1941年間,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有重要歷史意義。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有鉴于此,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僅不足4年,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例如組建了國軍德械師。.

新!!: 殖民地和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 查看更多 »

中圭關係

中圭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圭亞那(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圭亚那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圭亞那在1972年6月27日正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兩國此後有經貿和文化上的往來。.

新!!: 殖民地和中圭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佛得角關係

中國-佛得角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佛得角、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維德角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殖民地和中國-佛得角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索馬利亞關係

中國-索馬利亞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索馬里、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索馬里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兩國於1960年12月14日建交,但受索馬里內戰影響,中國駐索馬里大使館於1990年代關閉,直至2014年10月13日重新啟用。.

新!!: 殖民地和中國-索馬利亞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馬達加斯加關係

中國-馬達加斯加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馬達加斯加、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2年11月與馬達加斯加建立外交關係,在2013年成為該國第三大的貿易夥伴。.

新!!: 殖民地和中國-馬達加斯加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蘇利南關係

中國-蘇利南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蘇利南(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利南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利南在1976年5月28日建立外交關係,兩國目前在經貿和文化上皆有交流;蘇利南還是南美洲首個把農曆新年訂為法定節假日的國家。.

新!!: 殖民地和中國-蘇利南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時區

中國因幅員遼闊,依地理事實上可劃分為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東九區等5個時區。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依據國際標準,將全國時區劃分為崑崙時區、回藏時區(後改稱新藏時區)、隴蜀時區、中原時區、以及長白時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改將中國大陸全境統一劃為東八區(UTC+8),同時採用北京時間做為全國唯一的標準時間。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直接統治的中國大陸之外,香港與澳門也因地理位置以東八區做為標準時間,分別稱作香港時間與澳門標準時間。1949年中華民國退守臺灣後,全國時區僅剩中原時區(又稱為中原標準時間),現今改稱為國家標準時間、「臺灣時間」或「臺北時間」。.

新!!: 殖民地和中國時區 · 查看更多 »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央香港工委),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香港的派出机构,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中联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新!!: 殖民地和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劳工旅

中国劳工旅(Chinese Labour Corps,简称 CLC;Corps de travailleurs chinois),又称中国劳工军团,即所謂一战华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隶属英军的一支中国劳工部队,但也泛指一战欧洲西线战场为协约国效命的所有中国劳工。该部队主要负责为搬运货物、挖掘战壕等作业提供劳力。在战争期间先后为协约国所雇的中国劳工约共有14万人(也有说15万人),其中约10万人隶属英军中国劳工旅、4万人则归法军指挥,另有数百名学生作为翻译 。劳工招募始于1916年,最初是由英法政府在中国通过半官方途径招募而来,在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后,便由中国劳工部官方指挥输出。一战结束后,其成员便被陆续送回中国,遣送工作从1918年12月开始,直到1920年9月才彻底完成。.

新!!: 殖民地和中国劳工旅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殖民地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D)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D) · 查看更多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于德国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中国最早於1877年起向柏林派驻外交代表。如今的大使馆位于马尔基兴河岸54号(Märkischen Ufer 54),毗邻柏林米特区的。这座始建于1988年的原总部大楼是在1999年至2001年间被改造为大使馆。现任驻德大使为自2012年8月起就职的史明德。.

新!!: 殖民地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 查看更多 »

中国远征军

中国遠征軍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华民國政府為支援英國軍隊在緬甸殖民地對抗日本陸軍及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補給線安全,而組建、出國作戰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并立下赫赫战功。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中国远征军。从中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3個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0,000人,伤亡接近200,000人。.

新!!: 殖民地和中国远征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建设始于晚清时期,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大陆拥有世界上第二大铁路系统,铁路里程已逾12万公里。.

新!!: 殖民地和中国铁路发展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塞舌尔关系

中国-塞舌尔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塞舌尔(包括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塞舌爾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6年6月30日與塞舌尔建交,兩國有經貿和文化上的交流。.

新!!: 殖民地和中国-塞舌尔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安哥拉关系

中國-安哥拉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安哥拉、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安哥拉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高克祥曾形容中国是安哥拉「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好兄弟」;截至2014年5月上旬,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哥拉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而安哥拉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新!!: 殖民地和中国-安哥拉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缅印战区

中缅印战区(CBI)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对其在中国、缅甸、印度的军队的称谓。最高統帥為蔣介石,參謀總長為史迪威。在这一战区知名的部队包括中国远征军、飞虎队、驼峰航线上的运输和轰炸部队、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队,以及麦瑞尔突击队。.

新!!: 殖民地和中缅印战区 · 查看更多 »

中美 (政治地理学)

中美(英语:Middle America,法语:L'Amérique moyen)是一个政治地理学中的地理名词,它表示的是美洲的中部地区。它位于北美洲的南半部分,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三部分。按政治地理学角度,它与它北部的北美和南部的南美一起组成了整个美洲。偶尔它也包括南美大陆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因为它们有很多岛屿位于加勒比海。.

新!!: 殖民地和中美 (政治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中國的鐵路運輸始於清朝末年的上海淞沪铁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國內地的鐵路總里程數已達14萬公里,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系統。 在中國大陸,铁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大陸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中國大陸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聚集性強,聚集地距離相對集中,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且与北美不同,中國大陸的中小城市的航空客货运输发展的成本极高,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故铁路在中國大陸成为一种受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而由于中國大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铁路运输量的增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能源、矿物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目前中國大陸的铁路就承担了92%的木材、96%的原油、94%的煤炭、89%的鋼鐵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務。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铁路的实际营业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占世界鐵路的16%,但換算運輸周轉量却占到世界的68%,体现出中國大陸铁路的周转调度与线路资源利用率的精准高效。目前,中國大陸运营时速超过250公里的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和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运营总里程已經超过16,000公里,穩居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的首位。同时,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地區)的电气化铁路总长度達到了5万公里以上,亦居世界的首位。 目前,中國大陸境内(僅内地地區,不含港澳地區)大部分的长距离货物运输、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國家鐵路運輸承担。截至2015年底,全區铁路旅客运输的旅客发送量完成32.06亿人,比上年增加8.04亿人、增长31.6%。其中,国家铁路29.75亿人,增长28.3%;非控股合资铁路0.28亿人,增长18.4%;地方铁路0.03亿人,增长9.2%。全區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23484.5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946.274亿人公里、增长24.7%。其中,公營鐵路16375.93亿人公里,增长12.0%;非控股合资铁路58.16亿人公里,增长14.6%;地方铁路9.63亿人公里,增长8.2%,均位居世界第一。全區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58413.8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643.52亿吨公里、增长15.1%。其中,公營鐵路49564.2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7%;非控股合资铁路5638.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6%;地方铁路361.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1%。分别是印度的65.3倍、美國的22.3倍。虽然中国大陆铁路每天开行旅客列车达3400多列、货物列车85100多列(2015年底),但铁路運輸能力緊張仍然是其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的铁路基本能满足全国貨運需求的90%左右;客运方面,由于近年来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及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建设,普通和高速动车组的生产和运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峰客流时段的客运压力,截至2015年12月,全區旅客列车每天能提供超过960萬個席位(含普速鐵路旅客列車,棚車,路用列車,市郊列車,通勤列車,普通動車组列車,高速動車组列車和國際鐵路聯運列車),但目前日均輸送旅客已达到980萬人以上。非节假日的“一票难求”的情况不复存在,但是动车组列车超员的情况还会偶然出现,尤其在春運、暑運、節假日(如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時段超员仍然存在較多。人口与铁路里程的比例仍然有略微失衡,至2014年底中國大陸人均拥有铁路(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窄軌鐵路,山区铁路,森林铁路,工矿铁路以及国际联运口岸接綫铁路等)约为14cm。为了解除此一“瓶颈”,中國大陸在经历了若干年铁路建设之后,已经进入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平稳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 中國大陸以鐵路連接的鄰近地區以及國家有:香港、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zh-hans:朝鲜;zh-hk:北韓;zh-tw:北韓;-、越南與-zh-hans:老挝;zh-hk:老撾;zh-tw:寮國;-(興建中)、緬甸(兴建中)等。.

新!!: 殖民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聞自由被自由之家評價為在全世界195個國家或地區排名中名列181,與越南(178)、老挝(184)、古巴(190)、朝鮮(195)等社會主義國家同為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2010年无国界记者發布的新闻自由指数,中國大陸仍然是極少數沒有新聞自由的地區之一。 由于中国政府的新闻封锁和网络封锁,媒體與網路被包含许多中国官方报道,但一些中國民眾和网民会通过国外电视台和网站得到一些中国官方单方报道之外的报道。 2015年2月12日,無國界記者組織发布报告,中国大陆的新闻自由再次下跌,排名在全球倒数第五。.

新!!: 殖民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自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史

中華民國外交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至1949年中共佔領中國大陸,第二阶段自中华民国政府遷往台湾地區至今日海峡兩岸分治。 中华民国历史上经历过几波“断交潮”,第一波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及东欧国家、英国、以色列、挪威、瑞典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断交,中华民国邦交国数量在一年内从52国降至38国。1952年起中华民国乘中共被國際孤立拓展国际空间,1969年邦交国達70国,期間在1964年與法國斷交。第二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及美國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中华民国邦交国数量迅速减少,日本、澳大利亞在1972年與至1978年與美國斷交後,僅22國(但與韓國、南非等重要反共國家維持邦交)。 不过从1989年1月开始,李登辉政府的外交政策轉採主動,一改兩蔣時期不外訪的政策,開拓台灣的國際空間,同時外訪突顯台灣的主權國家地位。李登輝以總統身份出訪邦交國及非邦交國,包括新加坡、南非及美國。到1992年,達到30個邦交國。不過,李總統任內亦與韓國、南非等重要國家斷交。 陈水扁政府实行全民外交,邦交国降至23國。不過,陳總統任內与聖盧西亞恢復邦交,並成功以總統身份出訪羅馬和教廷,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 马英九政府时期,2013年11月与冈比亚断交。馬總統任內兩度訪問新加坡,並與中国大陆领导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面,是66年來首度兩岸領導人會面。 蔡英文政府時期,2016年12月与圣多美普林西比断交,2017年6月與巴拿馬斷交。蔡總統任內曾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唐納·川普進行通話,是台美斷交以來的首例,但因當時川普並未正式成為美國總統,故並無影響中美關系。 2018年5月1日,多米尼加共和國宣佈和中華民國政府斷交,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2018年5月24日,布基納法索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 並於2018年5月26日宣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新!!: 殖民地和中華民國外交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護照

中華民國護照是中華民國外交部所簽發予中華民國國民的護照。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無論是否持有其他國家及地區之護照或旅行證都可申請,但1949年后由于兩岸分治的因素,已排除大陸地區人民之申請資格。 中華民國護照由中華民國外交部領事事務局,以及中華民國各駐外大使館、領事館或駐外代表處負責簽發。截至2018年5月22日,擁有台灣居留權的中華民國國民免簽證或簽證抵達148個國家和地區,普通中華民國護照在旅行自由方面全球排名第26位(與梵蒂岡護照並列)。不過,中華民國外交部說,中華民國護照擁有167個國家免簽證或簽證抵達入境,其中包括大量國家要求抵達前的文件,如邀請函或簽證批准函(如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這些國家不被視為提供免簽證或抵達簽證的機會,因為簽證通常在抵達前和獲取此類文件的過程中獲得批准。下面的圖表僅列出那些在抵達前根據國際接受的定義在抵達前無需提供免簽證或簽證而無需額外文件的國家。.

新!!: 殖民地和中華民國護照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殖民台灣時期

中華民國殖民台灣時期是指非主流观点认为臺灣目前為第五次被殖民時期,从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终结大日本帝国殖民台湾时期开始至今,相當於台灣戰後時期。這是一個有爭議的研究主題,這派學者認為,中華民國在接管台灣之後,採取內部殖民或類殖民(quasi-colonial)的統治方式,形成中華民國殖民體系,對於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各層面皆產生影響。殖民時期的結束點,有幾種不同說法,一個說法是持續到今天,也有以1987年台灣解嚴作為分界點,第三種論點則以在2000年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政黨首次輪替後作為分界點,之後進入後殖民階段。 採取這個觀點的學者,包括陳紹馨、葉石濤、李喬、李筱峰、陳芳明、吳介民與吳乃德、陳翠蓮等人。.

新!!: 殖民地和中華民國殖民台灣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CRRC Dalian Loc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简称“大连所”,位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是一家以轨道交通动力装备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信息服务为主的专业研究所,也是中国中车的全资子公司之一。 大连所前身为始创于1922年的沙河口技术研究所,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创立,是中国第一家铁路机车车辆的研究所。.

新!!: 殖民地和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或四廠,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之一、国有特大型一级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装备制造,同时也是国家高级技术中心、国家高速动车组实验基地。 中车四方地处中国副省级计划单列市青岛市,前身是四方机车车辆厂(通称“四方机厂”),最早由德国始建于1900年。迄今为止已开发制造了铁路机车60多个品种、铁路客车200多个品种,以及各种动车组及地铁列车等,是中国国内研发与制造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种类最齐全的企业,曾创造了多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和生产的纪录,是铁道部确定的六家铁路装备现代化重点扶持企业之一,也是山东省136家重点企业和青岛市“十强”企业之一。中车青岛四方股份下设棘洪滩、四方两个生产基地,並有青岛四方客车修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铁路运输设备装配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等40多家下属单位。.

新!!: 殖民地和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 · 查看更多 »

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

《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是中國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的條約。该章程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4月20日在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加爾各答簽訂,10月14日在中国北京交换批准。中方代表为钦差大臣張蔭棠以及“秉承張大臣訓示,隨同商議”的西藏噶倫汪曲結布,英方代表为欽差大臣韋禮敦。條約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

新!!: 殖民地和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 · 查看更多 »

中英缅甸条款

中英缅甸条款也称中英缅藏条款,英文称Convention between Great Britain and China relative to Burmah and Thibet,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于1886年在北京签定的一份处理缅甸事宜的条约。 1884年中法战争后,双方签定中法新约,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其后英国为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遂有吞并整个缅甸的野心。早在19世纪上半叶至中叶,英国已与缅甸爆发过两次英缅战争,占领了原缅甸的大片领土。但这次,英国决定直接统治整个缅甸,将其纳为殖民地。1885年11月,英军出兵攻陷缅甸首都曼德勒,俘虏缅王。次年元旦,宣布上缅甸并入英属印度。由于清廷长期视缅甸为其朝贡国,对于英军的入侵,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曾向英國抗議,但無效。英国占领整个缅甸后,清廷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但希望仍保持原有的朝贡关系。经交涉,双方于与1886年7月24日(清光绪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簽訂《中英緬甸条款》,中方代表为总理衙门大臣奕劻,英方代表为英国驻华大使。此条款于1887年8月25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交换批准书。.

新!!: 殖民地和中英缅甸条款 · 查看更多 »

中英街

中英街(Chung Ying Street)位處沙頭角,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深圳市共同管理,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陸上邊界一部分。街上中央豎立了界石,標明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分界。 由於中英街位於香港邊境禁區,若要进入,中國大陸居民需要申请边境特别管理区通行证,香港居民则需要申请边境禁区通行证(禁区纸)。.

新!!: 殖民地和中英街 · 查看更多 »

中英藏印續約

《中英藏印續約》,又稱《藏印議訂附約》或《中英藏印條款》,是中國清朝政府與英國根據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簽訂的《中英藏印條約》的規定續訂的不平等條約。《中英藏印續約》于1893年(光绪十九年)12月5日在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大吉嶺簽訂。中方代表为參將何長榮,英方代表为政务司艾爾弗雷德·沃利斯·保爾。中文本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存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 《中英藏印續約》并不是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签订的《中英續訂藏印條約》,而是《中英藏印條約》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中英藏印續約 · 查看更多 »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Guerre Franco-Chinoise),又称清法戰爭()、中法越南戰爭,发生在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间(即清光绪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间),是清朝为了保护越南而與法國发生的戰爭。戰事除在越南境內展開外,法國尚派遣部隊攻打雲南邊界,並由法國海軍上將孤拔統率遠東艦隊,擊敗清朝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兩艦隊,取得臺灣海峽制海權,並先後佔領臺灣基隆和澎湖兩處。 戰爭過程中,法軍的陸海二軍雖於多數戰役佔上風,但未取得底定全局的戰略性大勝:法國遠東艦隊雖於海戰贏得全勝,並一度攻佔基隆、澎湖等地,卻因於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無法達成拿下臺灣全島的戰略目的;而清軍雖於初期陸海皆遭慘敗,導致由恭親王奕訢領班的軍機處被全面撤換(甲申易枢,又稱為「甲申朝局之變」),但後期勉強在臺灣形成僵局,且有馮子才統率各部於鎮南關之役给法國陸軍帶來較重傷亡并成功夺回谅山,導致茹费里政權垮台。以此為契機,兩國重啟和談,結果訂定《中法新約》,中國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兩國重開貿易。受此戰的影響,清廷推動了臺灣建省,以劉銘傳為巡撫大力推展現代化防務及新政,並積極籌建北洋水師。.

新!!: 殖民地和中法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文译名

中文译名,是指将某个非中文的人名、地名等翻译成中文后的名称。由于中文的文字是使用汉字而非拼音文字,因此对于使用拼音文字进行拼写的人名、地名来说,需要将有關的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才能变成中文名字(而不是直接采用其拼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改写)。例外的是汉字文化圈的日语、韩语及越南语,其译名一般使用原文的汉字(或改写)。将拼音文字的发音汉字化,一般是採用現代標準漢語,但是港澳地區等则採用廣州話,南洋華人採用閩南語。 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天主教)的名字,有一套特殊的标准。另外,有外国官方机构为方便世界华文传媒采访,亦会为当地官员编写一份官方译名列表。有时国外有华裔血统的名人也有因为传媒误译而发表声明订正,例如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在2003年向传媒发新闻稿指出,他姓名的汉字写法应该是“雲升”注1。 中华民國時期譯名準則未確立。同一個地名,往往造出多個中文譯名,造成混亂。社會上引起了統一地名翻譯的討論。當時提出的原則有:.

新!!: 殖民地和中文译名 · 查看更多 »

常識 (小冊子)

《常識》是美國人托馬斯·潘恩於1776年1月出版的一本五十頁小冊子,其中系統論證了北美洲十三個英國殖民地獨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003年美國邦諾書店統計,《常識》位居影響美國歷史的二十本書的榜首。在問世二百年之後,《常識》才有了中譯本。 美國20世紀哲學家悉尼·胡克為《常識》再版的序文中曾言:「潘恩之所以全身心地投入這場美國革命,並不是作為一個美國人、侷限在為美國的利益;而是作為一個自由人、一個世界公民,他堅信,他為美國所做的努力,就在為英國、法國以及所有被奴役的地方爭自由的努力。.

新!!: 殖民地和常識 (小冊子) · 查看更多 »

常春藤盟校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是由美國東北部地区的8所私立大学組成的體育賽事聯盟。這8所學校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美國名校、也是美国產生最多羅德獎學金得主的大學聯盟。此外它們也是美國歷史悠久的大學:8所學校中的7所是在英國殖民時期建立的殖民地学院。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尔大学、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亚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 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学一样,它們同时接受政府資助和私人捐赠,用于學術研究。例如常春藤之一的康乃爾大學就有4所學院是完全由政府支持的。由于美国公立大学享有政府的巨额拨款,私立大学的财政支出和研究经费要低于公立大学。.

新!!: 殖民地和常春藤盟校 · 查看更多 »

丹尼爾·韋津·庫里巴利

丹尼爾·韋津·庫里巴利(,)是法國殖民地理事會主席,任期從1957年5月17日開始並且持續到1958年9月7日他在巴黎逝世為止。庫里巴利還在1946年至1951年以及1956年至1958年期間擔任法國國民議會議員,並且於1953年至1956年擔任法國參議院議員。.

新!!: 殖民地和丹尼爾·韋津·庫里巴利 · 查看更多 »

东帝汶

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德頓語:Repúblika Demokrátika Timor-Leste),通称东帝汶(德頓語:Timor Lorosa'e;葡萄牙語:Timor-Leste),是位於東南亞地區帝汶島東端的國家,曾是葡萄牙在远东仅有的两块海外殖民地。1999年8月底在澳洲等國家的支持下通過公投決定獨立,2002年5月20日零时獨立,2002年9月27日正式加入聯合國,成為第191個聯合國會員國。 東帝汶政府採用“Timor-Leste”同時作為其葡萄牙語的國名。leste是葡語「東」的意思;而Timor本來是印尼語timur,也是「東」的意思。所以東帝汶這個國號是一個恆真式名稱。而在印尼統治時期的東帝汶,採用“Timor Timur”作為地名,並簡稱東帝汶為“Tim-tim”。“Lorosa'e”則是德頓語的「東」,意思是日出的太陽。.

新!!: 殖民地和东帝汶 · 查看更多 »

东亚史

東亞史是指以東亞為整體的歷史,涉及地域包括东亚及周边的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的一部分,这些地区在近代之前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文化圈。东亚史主要包括中国历史(包括中国中原王朝和地方性政权历史)、蒙古地区的历史、日本群岛的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以及越南北方王朝的歷史,今日一般指中日韓三國。 东亚地区的国家深受中国传统文明的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和蒙古地区、印度支那等地。在大陆,中国的黄河流域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并在公元前211年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朝鲜半岛的北部长期受到中国的统治和影响。日本在隋唐之际屡次派出留学生前来中国学习传统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另外,由于中国的中原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开始大修长城,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长期隔离并且冲突频发;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女真《後來滿族(滿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尤其显著,其中蒙古族和女真族曾一度统治整个中国。然而由于中华文明根深柢固且汉族人口众多,这些曾经侵入或征服汉地的民族,例如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后来都因程度不同地采用汉族的典章制度,而被认为是完全或部分融入所谓中华民族当中。这些民族交流及融合的历史,但最终扩张了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东亚国家成为了列强争夺的焦点,唯独日本通过近代化的改革成为世界强国,并不断与其他邻国和地区发生战争。 20世纪以来,民族独立和殖民体系的崩溃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战以后,欧洲国家相对衰落,世界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东亚又成为世界的重要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和中華民國、日本、韩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21世纪以来,东亚地区发展机遇和矛盾并存,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另外,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中日矛盾也成为地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新!!: 殖民地和东亚史 · 查看更多 »

希臘城邦

城邦(πολις,,Polis,複數形為πόλεις,,poleis),希臘文的字面意思是城市。它也代表了公民以及公民組成的群體。是古希臘一種政治共同體,以城市為單位形成自治國家。古希臘的眾多城邦中,雅典和斯巴達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形式的城邦。.

新!!: 殖民地和希臘城邦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殖民地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东方主义

東方主義(Orientalism)是西方国家對近、中及遠東社會文化、語言及人文的研究。它亦可意為西方作家、設計師及藝術家對東方国家的模仿及描繪。以東方主義形容西方對東方的研究是有負面意思的,在“西方”的知识、制度和政治/经济政策中,长期积累的那种将“东方”假设并建构为异质的、分裂的和“他者化”的思维。在一些激进作品中,东方甚至被认为是西方的对立面;即将所谓的“他们”(They)表现成“我们”(Us)的反面。对东方主义最具影响力的批评莫过于爱德华·萨义德,他用福柯的话语概念考察了东方主义,并试图阐明权利如何通过话语起作用、权力如何产生认识,以及关于“东方”的认识本身如何表现了社会权利关系。 近古以前欧洲人所说的东方主义中的东方,指亚洲等地,包括欧洲人所指的近东、中东、远东地区,甚至包括俄罗斯和原来的东罗马帝国。中国称东方文化圈则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圈。而在当代英语中,东方(Oriental)一词狭义上也主要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地区,不包括印度、西亚等地区,比以前所指的范围小。.

新!!: 殖民地和东方主义 · 查看更多 »

东方汇理银行

東方匯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成立于1875年1月21日,总部位於法國巴黎,主要經營法國在亚洲殖民地印度支那的銀行業務,並發行貨幣。.

新!!: 殖民地和东方汇理银行 · 查看更多 »

七年战争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庞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夺去的对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新!!: 殖民地和七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布政司

布政司(Chief Secretary),舊稱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是英聯邦國家和大英帝國殖民地內不少政府的一個重要官職,位次於總督,例子有香港布政司和新加坡布政司等。 最早的輔政司是总督的主要辅佐,职能类似专制君主制国家的宰相。在实施责任政府后,多数輔政司转为政府部长或厅长之一(较常见的是大致掌管相当于内政大臣的责任),但同时仍旧负责总督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在一些地方继续掌管政府大印(即相当于掌玺大臣的职能)。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殖民地”概念逐渐淡出英联邦宪政结构,许多地方的“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殖民地司”或「殖民地大臣」)改名为“布政司”(Chief Secretary,“领班大臣”)。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輔政司于1959年改称“布政司”。 此后,随着众多前殖民地独立或废除君主制,“布政司”职位也纷纷被其他现代官职取代。另一個殖民地香港的布政司在1997年主权移交后改为“政務司司長”(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布政司的譯名,源於中國古代承宣布政使司之簡稱,明初設置,為掌理一省民政的機構,主官為布政使。.

新!!: 殖民地和布政司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1501年:西班牙人首次抵達巴拿馬,直布羅陀併入西班牙版圖。.

新!!: 殖民地和世界史年表 (16世纪-19世纪)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戰

世界大戰,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和多人口國家、規模最大的戰爭。世界大戰可橫跨幾個大洲,並持續多年。這個用詞通常應用於20世紀二個規模空前的全球衝突: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但回顧一些之前的衝突亦可被視為「世界大戰」。而「第三次世界大戰」則用來假設、描述任何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性衝突。.

新!!: 殖民地和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市制

市制(或市用制)指的是現代中国民间市场上惯用的度量衡制度。.

新!!: 殖民地和市制 · 查看更多 »

三三四學制

三三四學制是指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的教育制度,為全球多數國家所採用。與此相對的是「三二二三學制」,主要由英國、英聯邦國家、英國前殖民地採用。.

新!!: 殖民地和三三四學制 · 查看更多 »

三二二三學制

三二二三學制是一種中學及大學的升學和教育制度,即三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預科、三年大學,主要是英國、英聯邦國家、英國前殖民地所是採用沿用。香港曾沿用此學制多年,至2009年開始推行全球多數國家的三三四學制。.

新!!: 殖民地和三二二三學制 · 查看更多 »

三八式卡賓槍

三八式卡賓槍,亦稱三八式骑枪(三八式骑铳)是日軍的三八式手動步槍的短槍管版。它不僅适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日本騎兵,也同樣被工兵、砲兵、輜重運輸部隊、通信、航空隊的基地警備部隊等二線部隊所使用。而殖民地警察部隊亦配屬使用,如台灣警察在霧社事件中使用。於1905年開始服役。此槍的精準度相當高。三八式卡賓槍的全長縮短了306mm,槍管長比標準步槍槍管長短了310 mm。.

新!!: 殖民地和三八式卡賓槍 · 查看更多 »

三国人

三国人(第三国人;簡稱三国人,三国人)是日语中的一个贬义词,用以称呼其前殖民地的居民,台湾(本島人)人、朝鲜半島人。这个词语最开始是为前殖民地居民制造一种隔离的种族和政治身份,特别是为了朝鲜人(韩国人)。 当初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和日本政府使用指来到日本的外国人的词语,没有包括歧视的意义。但三国人常被解釋為那些被日軍徵召入伍作勞工然後於二戰後定居日本和韓戰中獲得「特許永久居留權」的在日朝鮮人。此詞亦可指台灣的殖民地人民和二戰前後自願移居日本的移民 。 此詞被視作不合時宜而不被使用。東京都知事(地方首長)石原慎太郎於2000年4月9日為日本自衛隊致詞時,提出地震後的犯罪活動都是外來人口所為時用到此詞。石原慎太郎事後受到廣泛譴責。.

新!!: 殖民地和三国人 · 查看更多 »

三角形郵票

三角形郵票,即票形為三角形的郵票。第一套三角形郵票于1853年9月1日由英國前殖民地非洲好望角出版。 大多數的郵票是矩形的,這是由于矩形便于排版和打齒孔,可节约生产成本,利于大规模生产。矩形邮票也便于集邮者的收藏与欣赏。 非矩形的郵票中,以三角形郵票最為常見。因三角形郵票也便于排版,打齒孔。材料方面亦算節約。 大多數三角形郵票採用等腰三角形的形狀。而1869年英國前殖民地非洲好望角發行一套不等邊三角形的三角形郵票。郵票的三邊長度都不相等。.

新!!: 殖民地和三角形郵票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制

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Um país, dois sistem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統一之目標所提出的憲法原則。最早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的海峽兩岸關係,蔣經國則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鄧小平。 後來相繼適用於過去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殖民地、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將兩地以特別行政區的方式列為特別行政區。其中鄧小平主張在實現中國和平統一時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代表一個中國,並且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多次對外表達自身對於香港、澳門主權政策的主張,並且要求與其有所外交互動的國家應該要認識到一國兩制政策的存在。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包括香港、澳門得以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據該原則,香港、澳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經濟政策、金融事務、管治制度以及對外關係50年。.

新!!: 殖民地和一国两制 · 查看更多 »

一進會

一進會為大韩帝国时期的社会團體,活躍於1904年到1910年,是當時最大的政治團體,亦是亲日组织。一进会聚集了很多对韩国政治不满,其中大部分人認同、親近甚至接受日本政府與日本軍的庇護,与日本黑龙会等右翼组织有密切联系。韓國統監府为实行“武断统治”,剥夺韩国民众集会自由,遂支付十五萬圓給一進會,跟同期其他社会團體一齊解散日韓合邦秘史,但領導一進會的宋秉畯等人後來擔任朝鮮總督府中樞院顧問,繼續影響朝鮮政治。.

新!!: 殖民地和一進會 · 查看更多 »

也门

葉門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al-Jumhūriyyah al-Yamaniyyah),通稱葉門(al-Yaman),為西南亞國家,阿拉伯海和紅海邊緣,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1990年5月22日由葉門阿拉伯共和國和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合併統一而成。.

新!!: 殖民地和也门 · 查看更多 »

平方英尺

平方英尺是使用於英國(聯合王國)、其(前)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的面積單位。美國等國家也使用它。 在香港,「平方英尺」通常約定俗成地簡寫作「平方呎」,並經常用於計算樓面面積。.

新!!: 殖民地和平方英尺 · 查看更多 »

广州历史

广州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公元前九世纪的周朝,这里的“百越”人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已有来往,建有“楚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建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即今天的广州)。公元226年,孙权为便于统治,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特指广州这座城市。.

新!!: 殖民地和广州历史 · 查看更多 »

广州湾租界条约

广州湾租界条约是1899年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條約原存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現典藏於臺北外雙溪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法国驻华代办呂班向清政府提出照会,要求中国答应不把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让与他国;中国将来设立邮政局,须聘法国人襄办;法国承建越南至云南昆明铁路(昆河鐵路);法国在中国南部海岸设立“屯船”之所。1899年11月19日,法国军舰直逼广州湾,迫使清政府代表广西提督苏元春与其远东海军司令高礼睿正式订立此约。共7款。.

新!!: 殖民地和广州湾租界条约 · 查看更多 »

乙巳條約

《乙巳條約》,又称《第二次日韩协约》、《第二次韩日协约》、《日韩保护条约》、《乙巳保护条约》、《乙巳五条约》、《乙巳勒约》等,是朝鲜王朝(时称大韩帝国)和大日本帝国于1905年11月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此条约规定由日本政府掌握大韩帝国的外交权、在大韩帝国设置统监府等。《乙巳條約》的簽訂標誌著附庸國韓國正式成為日本的保護國,事實上就是殖民地。 韓國人認為這是在日本人用武力勒逼下簽訂的,所以韓國人認為是「勒令簽約」,又稱該條約為「乙巳勒約」()。且當時高宗並不同意用印,而是由李完用、李根澤、李址鎔、朴齊純、權重顯等五名閣臣代為取出國璽後用印。李完用等五人因赞同此條約,被南北韓人民视为卖国贼,合称“乙巳五贼”。.

新!!: 殖民地和乙巳條約 · 查看更多 »

亚丁保护国

亚丁保护国 (محمية عدن)是大英帝国的保护国,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

新!!: 殖民地和亚丁保护国 · 查看更多 »

亚述

亞述(ܐܬܘܪ;Assyria)是興起於美索不達米亞(即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帶)的國家,使用的語言有阿拉米語,阿卡德語等。公元前8世紀末,亞述逐步強大,先後征服了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巴比倫尼亞和埃及等地。國都定於尼尼微(今伊拉克摩蘇爾附近)。 亞述人在兩河流域古代歷史上頻繁活動時間前後約有二千年。後來亞述人失去了霸主地位,不再有獨立的國家了。 在兩河文明的幾千年--史上,亞述可以說是歷史延續最完整的國家,歷史學家掌握有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到前605年連續的亞述國王名單。 虽然二千多年之间,亚述有时强大,有时則沦为他国的属地,但作为独立的国家和相对独立地区的亚述,是一直存在的。直到公元前900年前后,亚述国家突然空前强大,成为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然后最終于公元前605年灭亡,国家随之消失。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当今的亚述人是信奉各东方礼教会的基督徒,語言為现代阿拉米语。.

新!!: 殖民地和亚述 · 查看更多 »

亞利桑那州

亞利桑那州(Arizona,)是美國一個位於西南部的州份,同時也是西部和山區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國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市是鳳凰城。亞利桑那州也是四角落州之一,與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與墨西哥接壤,以及其中一點與科羅拉多州西南角接觸。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的邊界長389英哩,位於墨西哥索諾拉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州邊界北面。 亞利桑那州是第48個,也是美國本土最後加入的州份,1912年2月14日加入。歷史上曾為新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一部分,自1821年起成為獨立的墨西哥一部分。1848年美墨戰爭落敗後,墨西哥將此領土大部分割讓予美國。此州最南的部分在1853年蓋茲登購地購入。 以其沙漠炎熱的夏天和溫暖的冬天聞名。有松樹林、花旗松及雲杉樹;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山脈(例如);以及大而深的峽谷,有更多溫和的夏季氣溫,冬天也有相當的降雪。該地區的弗拉格斯塔夫、及圖森還有滑雪場。除了大峽谷國家公園,還有若干國家森林、國家公園及國家紀念碑。 全州大約四分之一是,作為的駐在地,包括美國最大的保留地納瓦霍族保留地,超過300,000人居住。雖然在1924年賦予美國原住民投票權,亞利桑那州排除了保留地居民的投票權,直至1948年其州最高法院判處美國原住民原告勝訴, Indian Country Today, October 29, 2012; accessed July 17, 2016.

新!!: 殖民地和亞利桑那州 · 查看更多 »

亞西亞特

亞西亞特(Aasiaat)是格陵蘭第四大城,位於格陵蘭西南部迪斯科灣南部島上的都市,2005年時的人口約3,300人。.

新!!: 殖民地和亞西亞特 · 查看更多 »

交通通行方向

交通通行方向是交通中一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用以约束人和各种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通行方位,即靠左行走或靠右行走。.

新!!: 殖民地和交通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亨利·克莱

亨利·克莱(Henry Clay,),美国参众两院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家与演说家之一。輝格黨的创立者和领导人。美国经济现代化的倡导者。他曾经任美国国务卿,並五次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尽管均告失败,但他仍然因善于调解冲突的两方,並数次解决南北方关于奴隶制的矛盾维护了联邦的稳定而被称为“伟大的调解者”,並在1957年被评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位参议员之一。.

新!!: 殖民地和亨利·克莱 · 查看更多 »

亨利·麥克馬洪

軍中校亞瑟·亨利·麥克馬洪爵士,GCMG,GCVO,KCIE,CSI,FSA,FZS,FGS,FRGS(,),英國軍官、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曾長年於英屬印度任職,1915年至1917年任英國駐埃及高級專員,以劃分英屬印度和西藏邊界的麥克馬洪線、以及支持鄂圖曼帝國境內阿拉伯人起義獨立的《麥克馬洪-侯賽因通訊》留名後世。.

新!!: 殖民地和亨利·麥克馬洪 · 查看更多 »

亨利·葛尼

亨利·洛威爾·戈茲沃西·葛尼爵士,KCMG(Sir Henry Lovell Goldsworthy Gurney,),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48年10月至1951年10月出任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马来亚華人尊稱為欽差大臣),任內正值馬來亞危機,1951年10月6日於彭亨遭馬共行弒身亡,死於任上,轟動一時。.

新!!: 殖民地和亨利·葛尼 · 查看更多 »

亨利·摩根

海軍上將亨利·摩根爵士(Henry Morgan,Harri Morgan,),生於威爾斯,是17世紀的一位著名海盜、私掠船長,曾任英國皇家海軍上將,受封爵士。亨利以23歲之齡登上海盜首領之位,其後日漸成名,更經英國政府羅致為英國駐牙買加的總督,成為以牙買加為基地的海盜。.

新!!: 殖民地和亨利·摩根 · 查看更多 »

庫邁

庫邁(Cumae) (義大利文: Cuma, 希臘文: Κύμη 或 Κύμαι) 為一古希臘屯墾區,位於那不勒斯西北。庫邁是希臘在義大利本土的第一個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庫邁 · 查看更多 »

京城府民館事件

京城府民館事件(京城府民館事件)是1945年(昭和20年)7月24日日属朝鮮京畿道京城府发生的爆炸事件。是日本統治下的朝鮮最後的独立運動事件。.

新!!: 殖民地和京城府民館事件 · 查看更多 »

康乃馨革命

康乃馨革命(Revolução dos Cravos),又称四二五革命,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於1974年4月25日发生的一次军事政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帝國英國及法國等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葡萄牙的萨拉查反共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它仍然維持著相对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憑藉加入美國领導的北約,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1961年-1974年)。長久的戰爭和龐大的軍費令萨拉查军政權失去了很多葡國人民特別是中下級軍官的支持。 這些中下級軍官組成了「武裝部隊運動」(Movimento das Forças Armadas,简称MFA),於1974年4月25日在里斯本發起政變,期間並有很多平民自發參與。在政变期间,民眾將康乃馨插在了軍人們的步槍上,康乃馨革命便由此而来。此革命推翻了20世纪西欧为期最长的独裁政权(42年),之后引发了两年混乱的「过渡时期」,政府更替頻繁,10年內更換15個總理。此後政府宣佈實行非殖民化政策,放棄海外殖民地,導致世界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葡國統治獨立。然而因撤離時未有善后,前殖民地莫三比克、安哥拉獨立後隨即爆發多年内戰,葡萄牙被迫收容多達100萬葡裔難民(在葡萄牙称之为「歸僑」Retornados)。 与普通暴力革命相对比,葡萄牙康乃馨革命者採用和平方式来达成目标,而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获得成功。為紀念此日,葡萄牙把4月25日定为自由日。.

新!!: 殖民地和康乃馨革命 · 查看更多 »

人類學史

人類學史是人類學作為一門學科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人類學」(Anthropology)一詞出現甚早,早在康德的《實用人類學》中廣泛論述。但隨著西方文化對「人」的概念不斷改變,其指涉的意涵也有所不同。一直到19世紀晚期,我們今天所認識的人類學才在英國確立下來,作為稱呼這門研究人類整體與特殊性的學科之名稱。即使如此,之後的人類學仍經過若干次變革與反思,其主流理論與觀點已和其最初的理論觀點大不相同,甚至南轅北轍。唯一保留的是,今天的人類學仍強調文化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田野調查研究的重要性,。 人類學史以各時期的重要理論進行時間上的劃分。雖然每個理論各有其主張,但基本上其關注的問題在於各民族的差異性為何?人類學家(特別是西方文化人類學家)該如何察覺其研究對象〈特別指非西方的各民族文化〉的特徵?以及透過對異文化的研究,反思西方文化或人類文明。由於絕大多數的人類學家們是在西方社會,特別是英國與美國的環境中接受訓練,他們的研究理論往往受到西方文化中其他學科影響,特別是傳統人文學中的歷史學、哲學與文學,或社會科學中的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等這幾門學科的影響格外深遠。此外,人類學理論介於科學與人文學的觀點,而非純然偏袒兩者中任何一方,這也是人類學史的一大特色之一。.

新!!: 殖民地和人類學史 · 查看更多 »

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

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Ducatus Curlandiæ et Semigalliæ,Księstwo Kurlandii i Semigalii,Herzogtum Kurland und Semgallen,Kurzemes un Zemgales hercogiste)是一个位于波罗的海地区,在1562年至1791年存在的,隶属于立陶宛大公国,后隶属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公国。在1791年,它获得了完全的独立,但在1795年3月28日,在第三次瓜分波兰时被俄罗斯帝国吞并。 这也是一个存在于1918年3月8日至9月22日的,在战时成立的短命国家的名称。计划为波羅的聯合公國的一部分,受德意志帝国统治,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被德国放弃波罗的海地区这一事情妨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成为拉脱维亚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 · 查看更多 »

五九國恥

五九國恥指1915年5月9日,中華民國第1任大總統袁世凱经过与日本長达105天艱困的谈判和周旋之后,被迫接受日本《二十一條》中的十二条內容之事件。条约签订后,袁世凯亲书两道密谕,要各省文武长官勿忘签约的5月9日为国耻日,密谕号召“凡百职司,日以‘亡国灭种’四字悬诸心目”,“申儆人民,忍辱负重”。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举行纪念,借此警励国人毋忘此日,誓雪国耻這一天被民眾稱為「國恥日」。.

新!!: 殖民地和五九國恥 · 查看更多 »

五月花号公约

《五月花号公约》(Mayflower Compact)是前往北美洲新英格兰殖民地的102名英国清教徒在上岸之前,其中的41名成年男子于1620年11月11日在五月花号船上签订的政治声明,同意创建并服从一个政府。 《五月花号公约》创建了一个先例,即政府是基于被管理者的同意而成立的,而且将以法治国。这也是创立美国的主要思想之一,即在同一个社会里的所有公民自由结合的权利,并可以通过制定对大家都有利的法律来管理自己。.

新!!: 殖民地和五月花号公约 · 查看更多 »

庇山耶

卡梅洛·庇山耶 (Camilo Pessanha,) ,葡萄牙作家和诗人。.

新!!: 殖民地和庇山耶 · 查看更多 »

仁安羌之战

仁安羌之战或称仁安羌大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缅甸战役中的一场战斗,是缅甸战役的一部分。中国入缅远征军第113团在团长刘放吾指挥下,在此役中擊敗日軍,是中国远征军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解救了被日军包围的英军官兵7000多人,救出了被俘的英军及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平民等500多人。.

新!!: 殖民地和仁安羌之战 · 查看更多 »

仁川清租界

仁川清租界,是指1884年至1895年清朝在朝鲜仁川的租界。.

新!!: 殖民地和仁川清租界 · 查看更多 »

廢奴主義

廢奴主義(),又稱廢除主義、奴隸廢除論,是一場以廢除奴隸制度及其奴隸貿易而展开的政治運動,其運動開始於啟蒙時代,並在19世紀推至高峰,也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大致上的成功。.

新!!: 殖民地和廢奴主義 · 查看更多 »

廣九直通車

廣九直通車,又稱省港直通車、港穗直通車(九廣鐵路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叫法)、穗港直通車,是來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廣州東站及香港九龍紅磡站的直通客運列車服務,在香港段经由港鐵東鐵綫,而深圳、廣州等段經由廣深鐵路Ⅲ、Ⅳ线(普速线)运行,其中一班列車的终点经广茂鐵路延长至肇慶站。目前九廣直通車每日开行12对(24班)列车(單數次往紅磡,雙數次往廣州東/佛山),其中10对中途停靠東莞市常平站,有一对由佛山站到发(2017年4月16號前為肇慶站到发)。也是廣九鐵路上歷史最悠久的列車之一,紅磡往廣州東的車程為2小時,紅磡往佛山的車程為3小時10分鐘。.

新!!: 殖民地和廣九直通車 · 查看更多 »

仰光

仰光(),為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至內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統計),面積為312平方英里,位於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於北緯16°48',東經96°9',而其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對地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如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昂山將軍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仍屬貧窮地區。.

新!!: 殖民地和仰光 · 查看更多 »

任建宇劳教案

任建宇劳教案是指2011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的一起劳动教养案件。重庆市彭水县大学生村官任建宇 因为在腾讯微博和QQ空间复制、转发、评点一百多条所谓的“负面信息”,重庆市公安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在2011年9月23日逮捕了任建宇,随后决定对其“劳动教养两年”。这起事件引起了中国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当局的做法遭到了民间舆论和新闻媒体的质疑、批评、谴责。2012年9月19日,重庆市劳教委以“处理不当”的理由撤销对任建宇劳教的决定,不过,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驳回了任建宇的申诉。12月28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任建宇劳教诉讼案”做终审裁决,驳回他的上诉,维持原判。.

新!!: 殖民地和任建宇劳教案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荣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但在她两岁八个月的时候,生母不僅即被父親处死,其婚姻關係亦被宣布无效,伊丽莎白被剥夺王室称号。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无视两位同父异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规定,伊丽莎白和罗马天主教徒玛丽,而把王位传给了简·格雷夫人。爱德华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玛丽赶走了简·格雷夫人,当了女王。 1558年,伊丽莎白接替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而成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帮助下治理國家。她非常信任一群以為首的顾问官们。伊丽莎白上任後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新教的英格蘭教會,她成为该教会最高领袖,實施。人们原以为伊丽莎白会结婚生子,以延续都铎王朝。但她没有,尽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随着她的年龄渐长,伊丽莎白因为其未婚而变得知名。当时有不少人通过画像,游行和文学作品讴歌她。 在国家管理方面,伊丽莎白比她的父亲和姐姐更加温和Starkey Elizabeth: Woman, 5.

新!!: 殖民地和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伊班族

伊班族(Iban)是婆羅洲上的原住民達雅族的一個分支,在英國殖民時期,伊班族人被稱為海上的達雅族或海达雅族(Sea Dayaks)。在馬來西亞,大多數伊班族人居住在砂拉越的诗里阿曼省、木中省和加帛省,又有一小部分居住在沙巴,也有少数遷移到马来西亚半岛居住。 伊班族原來是獵頭族,用以驱逐妖魔鬼怪;但自從歐洲人抵達並慢慢的殖民當地,現時他們已不再進行獵頭活動,但其他族群習俗仍有繼續,例如喜欢吃腌与卤的食物,而且仍繼續使用伊班語。伊班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砂拉越、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省及汶萊。他們居住在稱為rumah panjang的長屋內。 如今,大多數的伊班長屋都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如供電、供水等配套設施,道路也覆蓋了瀝青,還有電話線和互聯網。年輕的伊班人主要分佈在城市地區,在節假日期間返回探訪他們的家鄉。伊班人今天正變得日益城市化,但同時仍保留大部分的傳統遺產和文化。.

新!!: 殖民地和伊班族 · 查看更多 »

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

伊莎贝一世(西班牙语:Isabel I la Católica,)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女王。她及丈夫费尔南多二世完成了收复失地运动,为日后他们的外孙查理五世统一西班牙帝國奠定了基础。其支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開拓美洲新大陸,為開拓發展西方文明作出重大的貢獻。.

新!!: 殖民地和伊莎贝拉一世 (卡斯蒂利亚) · 查看更多 »

伊莉莎白港

伊莉莎白港(Port Elizabeth),南非的一個港口城市,時常被簡稱「PE」, 被譽「友好的城市」及「多風的城市」取綽號,在南非是主要海港之一。.

新!!: 殖民地和伊莉莎白港 · 查看更多 »

伊麗莎白市縣

伊麗莎白市縣是一個現在絕種的縣,在東維吉尼亞。最初在1634年為伊麗莎白河郡, (亦稱為伊麗莎白市郡)是八個英國國王命令要組成維吉尼亞的殖民地的一個郡。1636年被細分,短時間以後給改名為伊麗莎白市縣。.

新!!: 殖民地和伊麗莎白市縣 · 查看更多 »

伊麗莎白河郡

1634年維吉尼亞殖民地中八個郡的一個是伊麗莎白河郡,(亦稱為伊麗莎白市郡)。國王的女兒是伊麗莎白一世,伊麗莎白河郡是為了紀念她。殖民地詹姆斯鎮(1607年)被創立後,英國人開始在漢普頓錨地附近安定。 1634 年, 英國國王命令把八個郡或縣組織成維吉尼亞的殖民地,當中一個就是伊麗莎白市郡。1643年, 伊麗莎白市郡成為了伊麗莎白市縣。 Category:維吉尼亞州歷史.

新!!: 殖民地和伊麗莎白河郡 · 查看更多 »

伊恩·史密斯

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GCLM,ID(Ian Douglas Smith,),津巴布韋及前羅德西亞政治家,1964年4月至10月任南羅德西亞總理,1964年10月至1979年6月改任羅德西亞總理,任內於1965年11月11日發表《單方面獨立宣言》,宣告放棄英國自治殖民地的身份獨立,以設法維持白人少數管治,其後又在1970年宣佈成為共和國。史密斯單方面從英國獨立的行動未有得到國際承認,聯合國更對羅德西亞實行經濟制裁。 史密斯是在南羅德西亞土生土長的非洲白人,早年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南非羅德茲大學畢業後返回南羅德西亞經營農場。他在1948年投身政壇,當選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議員,1953年起改任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立法議會議員,到1962年參與創立羅德西亞人陣線,並成功當選重返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歷任財政部長等職。史密斯在1964年4月16日起取代溫斯頓·菲爾德出任南羅德西亞總理,是歷來首位出任總理的本土人士。 史密斯自1965年單方面宣佈獨立到1979年結束白人管治期間,由於絕大部份黑人都沒有投票權,他領導的羅德西亞陣線每次都得以在大選中勝出。在總理任內,史密斯大力鎮壓境內黑人民族主義者由1972年至1979年展開的羅德西亞游擊戰,最後面對戰爭、制裁,以及國際壓力的困擾,他在1978年達成了一份《內部解決方案》,促使黑人黨派聯合非洲民族議會的領袖埃布爾·穆佐雷瓦在1979年就任總理,並組成了由白人及黑人共治的聯合政府。 後來,隨著《蘭卡斯特府協定》在1979年的簽署、津巴布韋在1980年的立國,以及羅伯·穆加比當選首任津巴布韋總理,標誌著該國進入黑人多數管治的時代。至於史密斯則在津巴布韋立國後,一直擔任津巴布韋國會議員,到1987年遭穆加貝政權免去議員資格為止。此後他先後退居於津巴布韋和南非開普敦,對穆加貝的獨裁統治作出不少批評。 外界對史密斯毀譽參半,批評他的人指他推行種族隔離,透過剝奪黑人來維持白人在當地的利益;但也有支持者認為史密斯任內面對國際制裁,仍然能夠帶動羅德西亞錄得穩定的經濟增長,而且國家經濟、基建發展和國民教育水平等都屬於非洲國家前列,國家維持穩定的狀況,與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後,在穆加貝獨裁腐敗統治下造成經濟崩潰、貨幣大幅貶值、民不聊生和國民生活大幅倒退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新!!: 殖民地和伊恩·史密斯 · 查看更多 »

伊比利亚美洲

伊比利亚美洲(西班牙语:Iberoamérica,葡萄牙语:Ibero-América,加泰罗尼亚语:Iberoamèrica)是指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它们曾经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地,属于西班牙殖民帝国或葡萄牙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并且在各方面、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深受原宗主国西班牙或葡萄牙的影响,例如它们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主要宗教都是天主教。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土都位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美洲由此得名。 也有另外一种把伊比利亚美洲的概念扩展的说法,认为与上述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国家,包括原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内,都属于广义的伊比利亚美洲范畴。也有说法,因为安道尔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且其通用语言也是西班牙语,其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在西班牙部分地区也是官方语言,其主要宗教也是天主教,所以安道尔也被归于广义的伊比利亚美洲。但一般不把说英語的伯利兹和美国南部等州份和地区归为伊比利亚美洲。.

新!!: 殖民地和伊比利亚美洲 · 查看更多 »

伊文思 (英國外交官)

伊文思爵士,KCMG,KCVO(,),英國外交官,1984年1月至1988年5月擔任英國駐華大使,任內與中方代表周南在1984年9月26日草簽《中英聯合聲明》。 伊文思1952年加入外交部,出任駐華大使前曾分別在1955年至1957年和在1962年至1964年兩度任職於北京的英國駐華代辦處。在駐華大使任內,伊文思還兼任中英香港前途談判英方代表團團長,負責與中方主持第八輪至最後第22輪談判。事實上,雙方的主要共識在柯利達爵士在任駐華大使和英方團長時已經定調,因此伊文思作為英方代表團團長的主要職責,是要在有限時間內草擬好《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連串的中英談判最終促成英揆戴卓爾夫人與中國總理趙紫陽在1984年12月19日於北京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確認香港主權在1997年移交中國。 伊文思在任駐華大使的後期還安排中英兩國重要人物連串互訪,當中包括參與安排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1986年10月對中國展開歷史性國事訪問。在1988年退休以後,他專注於撰寫一部關於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英文傳記,傳記於1993年出版,並被翻譯成日文、中文、泰文和匈牙利文等多種語言。.

新!!: 殖民地和伊文思 (英國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新!!: 殖民地和传教士 · 查看更多 »

伯南布哥州

伯南布哥(Pernambuco),是巴西的26个州之一,地处东北部。面积98,311.616平方千米,首府是累西腓。伯南布哥北部是塞阿腊州和帕拉伊巴州,西部是皮奧伊州,其南部是阿拉戈阿斯州和巴伊亚州。 伯南布哥主要有累西腓、雅博阿唐、奥林达, 卡鲁阿鲁、保利斯塔、彼得罗利纳、卡布-迪圣阿戈斯蒂纽、维多利亚-迪圣安唐等几个大城市。较大的河流有圣弗朗西斯科河、卡皮贝里比河、伊波茹卡河、乌纳河、帕热乌河和雅博阿唐河。.

新!!: 殖民地和伯南布哥州 · 查看更多 »

伯利兹国旗

伯利兹国旗是代表中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国家伯利兹政府的旗帜。伯利兹在独立前是联合王国的殖民地,被称为英属洪都拉斯,并使用着英属洪都拉斯特制的殖民地旗帜。1964年伯利兹不少持有独立意识的人士设计了一面非正式的旗帜。海蓝底色衬托着正中的白盘,白盘上便镶着英属殖民地下的传统徽标。1981年9月21日伯利兹宣告独立后,使用了与1964年非正式旗帜略同的一面旗帜。 將1964年設計的非正式旗帜分别加上了两条红色条纹即為現在的國旗。两条红色条纹代表着伯利兹的独立与自主。海蓝底色代表着加勒比海与其对伯利兹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旗中央的圆形白底盾牌象征着和平。盾牌上镶有伯利兹的国徽。伯利兹国旗上使用着12种不同的颜色,这是代表国家政府的旗帜中颜色最多的。.

新!!: 殖民地和伯利兹国旗 · 查看更多 »

張靜江

张静江(),谱名增澄,字静江、人杰,别号饮光、卧禅,是中国国民党首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

新!!: 殖民地和張靜江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州

維吉尼亞州(),正式名称为維珍尼亞聯邦,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州,美国开国时十三州之一。 維吉尼亚州域范围位于北纬36°31'至39°37',西经75°13'至83°37'之间,其北部地区与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相邻。该州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发源地之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美国2012年人口估算显示,全州总人口818.6万,实现GDP总量3970亿美元。.

新!!: 殖民地和弗吉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戴尔

弗吉尼亚·戴尔(Virginia Dare)()出生于美洲的首个英格兰孩子。其名弗吉尼亚源自出生地。1587年5月8日戴尔父母离开英格兰前往美洲。弗吉尼亚·戴尔出生后9天其外祖父罗阿诺克岛殖民地总督怀特便返回英格兰。弗吉尼亚·戴尔及其父母随即下落不明。.

新!!: 殖民地和弗吉尼亚·戴尔 · 查看更多 »

弗吉尼亚殖民地

弗吉尼亚殖民地(Virginia Colony)是英国在北美大陆上设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也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於1607年由弗吉尼亚公司首建,於1624年经敕许获得英国政府承认,升格为英国皇家殖民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签订以后,该殖民地从英国独立,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最初的13个州之一,即今日的弗吉尼亚州。 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范围包含了现在的弗吉尼亚州、西弗吉尼亚州及肯塔基州的全境,以及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的部分地区。又以其面向切萨皮克湾,而与位于切萨皮克湾北面的英属马里兰省一同被称为“切萨皮克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弗吉尼亚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圣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Vladimir Sviatoslavich,Св.Влади́мир Святосла́вич, 弗拉基米尔一世受洗后取教名瓦西里;约955年至960年之间—1015年7月15日)古罗斯政治家、军事活动家,诺夫哥罗德王公(969年—977年),基辅大公(978年—1015年)。他是留里克王朝早期最重要的成员。.

新!!: 殖民地和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查看更多 »

休·洛

休·洛爵士,GCMG(Sir Hugh Low,)为英国殖民地官员及博物学家。休·洛曾在纳闽担任各种殖民地官员,经常被认為是馬來半島首位成功的英國官員。1851年他登顶京那峇鲁山,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京那峇鲁山的最高峰及附近的深谷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新!!: 殖民地和休·洛 · 查看更多 »

引揚歸國

引揚歸國(;原意為「拔出」、「撤下」或「撤退」),又稱引揚歸鄉或引揚歸還,意指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原居於日本在海外各殖民地及佔領地的日本國民陸續遭遣返日本本土的歷史事件。.

新!!: 殖民地和引揚歸國 · 查看更多 »

佐罗的面具

佐罗的面具(The Mask of Zorro)是一部1998年的古装剑侠动作电影,根据的小说《佐罗》改编,由马丁·坎贝尔执导,主要演员包括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安东尼·霍普金斯、凯瑟琳·泽塔-琼斯、和马特·莱斯切尔。影片讲述佐罗(安东尼·霍普金斯)越狱后试图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凯瑟琳·泽塔-琼斯)及为妻子的惨死向一位残暴的总督(斯图亚特·维尔森)报仇,他培养了一位同样有不幸经历和仇恨的接班人(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来接替佐罗的事业。 《佐罗的面具》是继1981年的喜剧片《》后第一部涉及佐罗这一人物的电影,而好莱坞已经很久都没有过一部成功的以剑侠为主人翁的电影面世过。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困难重重,导演前后换过三个,开拍日期一推再推,从1992年10月最初提出制作计划一直到1997年1月才正式在墨西哥开拍,而且拍摄成本也超支了一千多万美元。但是,影片所获反响良好,于1998年7月17日开始上映后首周就登上了票房榜冠军的位置,全球累积票房超过2.5亿美元,也得到了许多评论家的正面评价,并获第71届奥斯卡奖音效剪辑、音效两项提名。影片在西班牙上映时还得到了国王、王后、公主共同出席首映式的礼遇,成为7年来首部有皇室成员出席首映式的电影。2005年还发行了续集《》,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再次主演,不过可惜的是该片无论在商业还是评论两方面都远不及前作成功。.

新!!: 殖民地和佐罗的面具 · 查看更多 »

佩德罗·马斯克林

佩德羅·馬斯克林(Pedro Mascarenhas ,),葡萄牙探險家和殖民地管理者,他於1512年發現迪戈加西亚岛,是第一位發現這個印度洋群島的歐洲人。他也於同年到達過毛里裘斯,但他大概不是第一位到達毛里裘斯的葡萄牙航海家,因為迪奧戈·迪亞士(Diogo Dias)和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先前的探險航行或者早已發現了毛里裘斯。 馬斯克林於1525至1526年期間出任馬六甲(時為葡萄牙的殖民地)的地方首長。1528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迪奧戈·羅德--格斯(Diogo Rodrigues,羅德里格斯島以他命名)將-zh-hans:留尼汪;zh-hk:留尼汪;zh-tw:留尼旺;-、毛里裘斯和羅德--格斯等島命名為馬斯克林群島(Mascarene Islands),以記念馬斯克林。 於1554至1555年他去世之前,馬斯克林出任葡萄牙在亞洲佔領地首都-果阿的總督。馬斯克林去世後,總督之位由弗朗西斯科·巴列度(Francisco Barreto)接任。.

新!!: 殖民地和佩德罗·马斯克林 · 查看更多 »

佩德罗一世 (巴西)

佩德罗·德·阿尔坎塔拉·弗朗西斯科·安东尼奥·若昂·卡洛斯·哈维尔·德·保拉·米格尔·拉斐尔·若阿金·若泽·贡扎加·帕斯卡尔·西普里亚诺·撒拉弗·德·布拉干薩-波旁(Pedro de Alcântara Francisco António João Carlos Xavier de Paula Miguel Rafael Joaquim José Gonzaga Pascoal Cipriano Serafim de Bragança e Bourbon,),巴西的第一任皇帝(1822年10月12日—1831年4月7日在任),称佩德罗一世,1826年3月10日至5月28日兼任葡萄牙国王,称佩德罗四世,绰号“士兵国王”(O Rei-Soldado)、“皇帝国王”(O Rei-Imperador)或“解放者”(O Libertador )。.

新!!: 殖民地和佩德罗一世 (巴西) · 查看更多 »

彭定國

彭定國爵士,KBE,CMG,GM,QPM,CPM(Sir John Vincent Prendergast,),英國殖民地資深情報人員、特務和執法人員,1973年至1977年出任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的首任執行處處長(1993年12月後改稱執行處首長)兼副廉政專員。 彭定國在1945年起先後在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黃金海岸、肯雅、塞浦路斯和香港等殖民地的警隊任職,專門從事情報工作,並歷任肯雅、塞浦路斯和香港警隊的政治部和情報部門首長,與軍情五處關係密切。他為各殖民地政府處理性質敏感且具一定危險性的棘手難題,當中包括協助招降參與肯雅茅茅起義的武裝份子、搜捕塞浦路斯的反殖民地武裝份子、以及揭發香港警務處助理警司曾昭科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一案。外界形容彭定國是「殖民地頭號解難專家」和「真實版占士·邦」,深為英政府所倚重。 彭定國在1966年以香港警務處副處長的身份退--,但不久以後再度復出,在1966年至1967年間於中東亞丁從事情報工作。在1973年,彭定國第二度復出,獲港督麥理浩勳爵邀請出任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處長。在任內,他致力於撲滅貪污罪行,並成功引渡涉嫌貪污的前外籍總警司葛柏返回香港受審,因而獲輿論讚揚為「反貪強人」。廉政公署成立初期在肅貪倡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與彭定國、港督麥理浩勳爵和首任廉政專員姬達爵士三人不無關係。 從事情報工作約30年的彭定國曾多次獲英廷授勳,以表揚他對英國的貢獻。其中,他在1955年因英勇表現而獲頒授喬治獎章,1977年榮--後再獲授KBE勳銜,成為爵士。.

新!!: 殖民地和彭定國 · 查看更多 »

彭德

彭德,OBE,ED(Kenneth Myer Arthur Barnett,),英國殖民地官員及漢學家,1933年加入香港政府,歷任社會福利署長、市政局主席、立法局官守議員和新界民政署長等職,1967年至1970年出任首任政府統計處處長。 Category:劍橋大學校友 Category:前香港政府官員 Category:前香港立法局議員 Category:OBE勳銜 Category:英國漢學家.

新!!: 殖民地和彭德 · 查看更多 »

彌敦

彌敦爵士,GCMG(Sir Matthew Nathan,),英籍猶太裔軍人、殖民地官員和政治家。彌敦在1900年獲委任為黃金海岸總督,成為首位擔任大英帝國殖民地總督的猶太人。此後,他又歷任第13任香港總督和第13任昆士蘭總督,並曾在英國政府的其他部門供職。至於在香港總督任內,彌敦曾拓展區內交通,又對九龍和中西區加以發展,現今彌敦道即以他命名。.

新!!: 殖民地和彌敦 · 查看更多 »

何君堯

何君堯(Junius Ho Kwan-yiu,),嶺南大學校董,前香港律師會會長,香港鄉事建制派政治人物。 何君堯於2011年獲選成為良田村村代表後,同年四月獲選為鄉事委員會主席,取代出任該位置四十多年的劉皇發,晉身為區議會和鄉議局成員。同年出任香港律師會會長。他現身兼屯門區議會議員及立法會新界西選區議員,律師樓資深合夥人、廣州代辦處首席代表、香港律師會前會長及前任理事及香港足球總會獨立董事等職務。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他成功當選為立法議員。 由於何君堯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關係密切,且他被政壇中人指被中聯辦扶植以控制不再甘於只為建制派民建聯拉票的新界鄉議局(鄉事派),以打擊傳統鄉事勢力,故有「西環契仔」(中聯辦乾兒子)和「鄉事派梁振英」之稱。對此他表示,希望別人不要標籤他為「西環契仔」,但他不諱言與中聯辦關係良好。又認為香港人必須認清中央是最終的權力掌控者,才能找出符合香港利益的應對之道。.

新!!: 殖民地和何君堯 · 查看更多 »

何禮文

何禮文爵士,CMG,CBE,MC,ED,JP(Sir David Ronald Holmes,),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8年起在香港政府供職,第二次世界大戰從軍,期間參與英軍服務團,抗擊日軍及營救盟軍戰俘,屢獲英廷加獎。何禮文戰後備受港府器重,1954年受命成立徙置事務處,營建香港首批徙置公屋,後來先後出任市政事務署署長、新界民政署長及工商業管理處處長等職。何禮文在1966年接替麥道軻任華民政務司,任內香港爆發六七暴動,他以署理輔政司身份主持大局,以強硬手段對付左派滋事份子,緩和局勢。在1969年,華民政務司改組為民政司,並繼續由何禮文出任至1971年退休為止,及後改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於1977年任滿離港。 在政府供職期間,何氏亦曾先後獲委為市政局、立法局及行政局官守議員,其中於立法局前後任職長達10年。他對香港的貢獻深得港府認同,多次獲勳,在1973年更獲勳為爵士。.

新!!: 殖民地和何禮文 · 查看更多 »

何驚凡

何驚凡,原名:何蘇,粵劇文武生,香港電影演員。銀幕處女作為《食飯神仙》(1951年),最後一齣為《獨掌震龍門》(1970年),約演出60齣電影。.

新!!: 殖民地和何驚凡 · 查看更多 »

何才

何才爵士,TC,GCMG,GCVO,OBE(Sir Solomon Hochoy,),洋名所羅門,千里達和多巴哥公務員及政治家,1960年至1962年出任最後一任千里達和多巴哥總督(Governor of Trinidad and Tobago),當地獨立後在1962年至1972年出任首任千里達和多巴哥高級總督(Governor-General of Trinidad and Tobago)。何才是歷來首位獲英國委任為總督的華人和西印度人士。 何才生於牙買加,但幼年隨家人移居千里達和多巴哥,1928年加入政府,由低層做起,出任總督前歷任勞工處長、副輔政司和布政司等職。在總督和高級總督任內,何才與總理埃里克·威廉斯(Eric Williams,1911年-1981年)緊密合作,並積極支持推動公務員本地化。此外,何才亦在1966年款待訪問千里達和多巴哥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伉儷。.

新!!: 殖民地和何才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殖民地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微笑的面具

《微笑的面具》(Kedok Ketawa;Het Lachende Masker)是一部1940年的荷属东印度(即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动作电影,由曹安江执导,是联盟影业发行的第一部作品。电影由巴素基·里索博沃、法蒂玛和乌江主演,讲述一对年轻情侣在一位蒙面人的帮助下对抗犯罪分子的故事。 《微笑的面具》的广告宣传中形容这是一杯“印度尼西亚暴力动作……和甜蜜恋情(混合)的鸡尾酒”,影片上映后获得了正面评价,特别是其摄影表现得到好评。影片获得成功后,联盟影业又制作了6部电影,直到1942年初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后被迫关闭时止。这部电影至少上映到了1944年8月,但如今很可能已经佚失。.

新!!: 殖民地和微笑的面具 · 查看更多 »

德属萨摩亚

德属萨摩亚(Deutsch-Samoa)是德国曾经的一个殖民地,时间为1900年-1920年。该殖民地涵盖乌波卢岛、萨瓦伊岛、阿波利马岛、马诺诺岛,全部位于今天的萨摩亚独立国境内。它曾是除中国胶澳地区(今属青岛市)外,德国在太平洋的唯一一块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德属萨摩亚 · 查看更多 »

德属西南非洲

德属西南非洲(Deutsch-Südwestafrika),1884年至1915年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之一。德属西南非洲具有83510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德意志帝国大陆在当时欧洲面积的1.5倍的规模。 1915年,在一战期间,德属西南非洲被英国和南非军队入侵。在战争结束后,其行政被南非聯邦(大英帝国的一部分)接管,和领土在国际联盟的授权管理作为西南非洲。它于1990年成为独立的纳米比亚。.

新!!: 殖民地和德属西南非洲 · 查看更多 »

德己立街

德己立街(D'Aguilar Street),早年稱為德忌笠街,在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西邊,起接自戲院里,十字通過威靈頓街,入蘭桂坊,之後向東成曲尺形,出雲咸街,到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的藝穗會止。 一些人誤會德己立街就是蘭桂坊,因為它就是後者的主街。每當工餘、黃昏、周末、假日前夕最熱鬧,越夜越美麗。.

新!!: 殖民地和德己立街 · 查看更多 »

德國殖民地

德意志帝国殖民地(Deutsche Kolonien 或 Deutsches Kolonialreich)由霍亨索伦王朝的德意志帝国在19世纪后期建立。德国统一之前,一些德意志政权也曾经短暂建立过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德國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德克萨斯共和国

德克萨斯共和国(1836年-1845年,清徐繼畬於1844年所著《瀛寰志略》中譯作得撒),又译--克萨斯共和国或--,亦称孤星共和國,於1836年自墨西哥獨立出來的國家,九年後(1845年)經議會決議合併加入美國,成為其一州。其領土範圍涵蓋現今美國德克薩斯州以及部份的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其東界及於1819年由美國和西班牙簽署的《亚当斯奥尼斯条约》所訂疆界;南界與西界在其國祚九年中一直與墨西哥爭執不下:德克薩斯共和國宣稱其疆界遠及於格蘭德河;墨西哥則稱其邊界僅及較東的努埃塞斯河。這個邊界未定的問題,除了是德克薩斯共和國加入美國聯邦的原因之一,在德克薩斯共和國併入美國成為一州之後,演變成為美墨戰爭的主要導火線。.

新!!: 殖民地和德克萨斯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驻汉口领事馆

德国驻汉口领事馆是德国曾派驻中国汉口(今武汉)的领事级别外交代表机构,最初在1898年起设立,1917年撤出;1925年又重开馆,1941年再次关闭。领事馆原址位于一元路2号,自2006年起作为汉口近代建筑群的组成部分被收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殖民地和德国驻汉口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德西

德西 (發音:Desi或, 印地語: देसी, 烏爾都語: دیسی, 旁遮普語: ਦੇਸੀ, دیسی),梵語:देशः, 就是 "民族" 或 "祖國" 之意思), 是南亚人使用和稱呼自己的一個名詞。這並且也是針對在南亞洲人散居地 (印度流移之海外僑居者)中之次文化群的名字。 這名詞常常被提到在南亞的印度次大陸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及马尔代夫; 但名詞也包含印度流移居地從斐濟到千里達及托巴哥, 從肯尼亞至於波斯灣, 從南非到達圭亞那.

新!!: 殖民地和德西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殖民地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德拉鲁公司

德拉鲁公司(De La Rue plc,, 或 )是一个集防伪印刷、造纸与现金处理为一体的英国公司。它的总部设在英国汉普郡的贝辛斯托克。公司在盖茨黑德的提姆谷村、埃塞克斯的劳顿,和萨默塞特的巴斯福德也设有工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且是FTSE250综合指数的成分股。.

新!!: 殖民地和德拉鲁公司 · 查看更多 »

後藤新平

後藤新平為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政治家、醫師,陸奥塩釜(今岩手縣奥州市)人,曾任東京市第七屆市長、東京放送局(今日本放送協會)第一任總裁、拓殖大學第三屆校長、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內務大臣和外務大臣、帝都復興院總裁,1906年封男爵,1922年升為子爵,1928年晉封伯爵。後藤熱衷於童軍活動,也是日本童軍總會的首任會長,是童軍運動推廣者。 後藤是極為稱職的技術官僚,在臺灣民政長官(1898年-1906年)任內,因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軍務繁忙,後藤實際掌握臺灣政治,後出任南滿鐵道會社首任社長,在長春、大連等地致力建設,奠定了日本在滿洲的殖民基礎,並在關東大地震後出任帝都復興院總裁,重建了帝都東京。後藤在各地的治績,至今皆為人所稱道。.

新!!: 殖民地和後藤新平 · 查看更多 »

保守黨 (英國)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正式名称是保守與統一黨(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俗稱托利黨(Tory Party),是英國中間偏右政黨,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按下議院所佔議席數計算,保守黨現時乃英國下院第一大黨。 保守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組織政治團體,其演化可上溯至18世紀早期英国议会的托利黨派系,以至於活躍於16世紀至17世紀時期,一種在議會內支持政府,稱之為「保王黨」的不正式派別。以選舉的勝出次數計算,保守黨是近代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黨。 由於保守黨乃發展自活躍於18及19世紀的托利黨,所以它的黨員常常會被稱作“托利黨人”(Tories),而保守黨亦時常被乾脆稱作“托利黨”。整個20世紀,保守黨在其中三分之二的時間皆參與政府,當中有57年是執政黨。保守黨於1997年大選敗於托尼·布莱尔領導的工黨以後,一直處於在野黨的狀態。直到2010年英國大选后與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党魁戴维·卡梅伦擔任首相。至2015年英國大選,保守黨取得330席,超過半數,而再度單獨執政。然而,在2017年英國大選中雖保持第一大黨地位,但贏得議席不過半,組成少數政府。.

新!!: 殖民地和保守黨 (英國) · 查看更多 »

保險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主要用于经济损失的风险。保险被定义为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将一个实体潜在损失的风险向一个实体集合的平均转嫁。 其实通俗地讲,就是一旦加入某个团体,就“一人有难,大家平摊”,是以货币形式平摊的社会风险转嫁机制。 现代的社会保险制度是由19世纪德国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为了与社会主义运动争夺工人阶级而首先创建的,此后的欧洲各国也纷纷效仿,今天已经成为维护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

新!!: 殖民地和保險 · 查看更多 »

保护国

保护国又称保護領、受保护国、被保护国、受保护领地,是受较强之国家(宗主国)支配和保护的国家或地区,是殖民地形式或從屬國的一种。 保护国是非独立国的一种,也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材料产地和国际市场,用强力的手段迫使弱小国家,落后国家同他签不平等条约,以“保护”为名,控制和吞并弱小国家。这些弱小国家就称为保护国。宗主国与保护国之关系为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之一,弱势国家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接受强势国家的军事保护,以致无法自理内政、外交事务,甚至丧失主权。 如果被保护的对象为民族实体、共同体,或通过征服从别国瓜分土地,此类常被称为保护地、领地、境外領土。此类常在国际法中主权性质发生变化,演变为国家的领土主权范畴,各国对此称谓不尽一致。保护国或保护地或属地多属于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保护国 · 查看更多 »

修頓

修頓爵士,KCMG,KBE(Sir Wilfrid Thomas Southorn,),舊譯蕭敦爵士,英國殖民地官員,1903年至1926年間於錫蘭殖民地政府供職,官至首席助理輔政司及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修頓在1926年至1936年間調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任內多次署任港督,並在1933年獲勳為爵士。修頓爵士伉儷在香港期間以熱心參與社會公益著稱,其妻曾任香港女童軍總監等多項公職,於1935年獲OBE勳銜。修頓爵士在1936年至1942年升任岡比亞總督,1946年開展退休生涯。著名女作家維珍尼亞·伍爾夫是修頓爵士夫人的弟婦;現今位於灣仔的修頓球場即以修頓爵士命名。.

新!!: 殖民地和修頓 · 查看更多 »

修頓 (消歧義)

修頓(英語:Southorn)一詞可以指:.

新!!: 殖民地和修頓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俄属北美

俄属北美(Russkaya Amerika)是俄羅斯帝國在北美洲的殖民地,範圍與今日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大致相同。歷史可始於俄國官方在18世紀初葉發起的大北极探险行動。1799年,俄國官方將此地的管理壟斷權授予俄美公司。1867年,俄国将北美殖民地售予美国,成為阿拉斯加州的最早前身。.

新!!: 殖民地和俄属北美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殖民地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門諾派教徒

俄羅斯門諾派教徒(Russian Mennonites) 是一組荷蘭門諾會和普魯士再洗禮派教徒後裔,1789年時在南俄羅斯設立住民地。自1800年代末期,許多俄羅斯門諾會教徒移居到西半球國家,其餘的人被強迫遷移。俄羅斯門諾會教徒雖然母語是門諾低地德語, 他們也會講多語。.

新!!: 殖民地和俄羅斯門諾派教徒 · 查看更多 »

必麒麟

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或譯畢麒麟、白麒麟,),是一位出身英國諾丁罕郡的探險家與官員。他在1863年抵達臺灣,並先後任職於打狗子口海關、安平海關、天利行、怡記洋行。他曾深入臺灣山區探訪並留下大量相關文獻紀錄。.

新!!: 殖民地和必麒麟 · 查看更多 »

土卫六

土卫六又稱為「泰坦」(Titan),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後发现的第一颗卫星。由於它是太陽系第一颗被发现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衞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土衛六可以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新!!: 殖民地和土卫六 · 查看更多 »

圣卢西亚

聖露西亞(Saint Lucia)是東加勒比海鄰近大西洋的島國。它在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之北和法屬馬丁尼克之南,是小安地列斯群島的一部份。首都为卡斯特里。.

新!!: 殖民地和圣卢西亚 · 查看更多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历史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位于西非的岛屿国家。.

新!!: 殖民地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历史 · 查看更多 »

圣安得烈十字

圣安得烈十字是呈「☓」狀的十字符號,相傳耶穌門徒安得烈就是在此十字架上殉道。蘇格蘭國旗、牙買加國旗、俄羅斯海軍旗幟及不少其他旗幟或紋章均以此符號組成。.

新!!: 殖民地和圣安得烈十字 · 查看更多 »

圣约翰堡

圣约翰堡(葡萄牙文:Forte São João Baptista de Ajudá),全称为“维达的施洗者圣约翰要塞”。曾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殖民地和政治实体之一。面积为11英亩(约4.4公顷),全境由围墙围起,中央为空场,建筑物仅包括四座角楼,分别用作炮台、礼拜堂、住宅和工场。 圣约翰堡位于贝宁(旧名达荷美或奴隶海岸)沿海的维达市。最初是17世纪由葡萄牙奴隶贸易商人建立的贸易站点,从西非内地收购的奴隶被运到这里集合,等待运往巴西。1721年,圣约翰堡正式成为葡萄牙属地,1788年在这里建设了军事要塞。圣约翰堡所在的维达城曾经是西非最大的奴隶贸易站之一,除葡萄牙外,荷兰、丹麦、英国、法国也在这里建有商站。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300多年间,平均每年有超过2万名的黑人奴隶从这里启程,被运往美洲。 19世纪初,随着奴隶贸易成为非法罪行,圣约翰堡逐渐衰落并荒芜,葡萄牙人短期抛弃了该要塞。但1850年代又重返这里,并于1865年重修了要塞。当19世纪末法国对达荷美的影响逐渐增长时,圣约翰堡的实际控制地区从周边10平方公里的地域逐渐退缩到要塞城墙之内。达荷美的法国殖民官员几次要求葡萄牙将该要塞转交给法国,但都遭到了拒绝。该要塞由葡萄牙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总督代为管理,由一位军官兼任行政官,此外还有少量士兵。 1960年8月1日达荷美(后改名贝宁)独立后,要求葡萄牙交出圣约翰堡,再次遭到拒绝。其时该要塞内只有5人居住。1961年8月1日,达荷美军队进入圣约翰堡,驱逐了为数仅有2人的葡萄牙居民。此后葡萄牙在联合国多次提出抗议,直至1975年才承认贝宁对圣约翰堡的主权。 现在圣约翰堡已经被辟为维达市的历史博物馆。.

新!!: 殖民地和圣约翰堡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殖民地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圣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મોહનદાસ કરમચંદ ગાંધી;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台語舊譯顏智,),尊稱聖雄甘地(महात्मा गांधी,Mahatma Gandhi),印度國父,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印度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अहिंसा,ahimsa)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成功的印度獨立運動亦激發起其他殖民地人民為國家獨立而奮鬥,最終大英帝國分崩離析,取而代之的是英聯邦。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堅固」,此鼓舞了其他民主運動人士,例如馬丁·路德·金和曼德拉等人。他經常說他的價值觀很簡單,那就是(是從傳統的印度教信仰演化來的)真理(सत्य,satya)及非暴力。.

新!!: 殖民地和圣雄甘地 · 查看更多 »

在日朝鮮人歸國運動

在日朝鮮人歸國運動是指於1950年代至1984年期間,在日朝鮮人響應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的號召下,從日本返回朝鮮的運動。在此20多年間,約9萬名在日朝鮮人回流朝鮮,其中包括了平民,也有商人及歌唱家等專業人士李古樂 《平壤水族館》 P.57-58。這些移民被稱之為入北者。然而,根據後來逃亡到海外的入北者指出,不少在日朝鮮人回流朝鮮後皆被隔離、監視、沒收財產以致被投進集中營。.

新!!: 殖民地和在日朝鮮人歸國運動 · 查看更多 »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廣義的定義係指管理特定行政區域內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狹義的定義則專指地方或地區行政機關。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對稱。 由於現代國家,通常會賦予地方對於轄區內的一部分公共事務有自治權限,「地方政府」也被作為處理地方自治事務的政府組織的總稱,於此涵義下,中央政府派駐各地方的政府機關,就算有特定管轄範圍,亦不能稱之為地方政府。在聯邦制國家,由於聯邦是由若干分子國(如美國的各州、德國的各邦)所組成,這些分子國具有準國家性質,其政府組織,一般不稱為地方政府。.

新!!: 殖民地和地方政府 · 查看更多 »

圖瓦盧

图瓦卢(Tuvalu)是一个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的島國,位於南太平洋。由於地勢極低,最高點僅海拔4米,溫室效應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是全球遭受全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图瓦卢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图瓦卢面积狭小,仅有26平方公里的国土,位居倒数第四。.

新!!: 殖民地和圖瓦盧 · 查看更多 »

圖瓦雷克人

圖瓦雷克人(Tuareg,也常拼寫為Touareg)是一支主要分佈於非洲撒哈拉沙漠週邊地帶的遊牧民族,是散佈在非洲北部廣大地區的柏柏爾(Berber)部族中的一支。以迥異於周邊民族的文字、語言與獨特的遊牧生活出名,今日的圖瓦雷克主要分佈在包括馬利、尼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與布吉納法索在內,原本是法屬殖民地的北非與西非國家境內。.

新!!: 殖民地和圖瓦雷克人 · 查看更多 »

北圻遠征

北圻遠征(Expédition du Tonkin;),又稱北圻戰役、東京戰役,是1883年6月至1886年4月期間法國與越南阮朝、中國清朝以及黑旗軍在北圻(今越南北部)發生的一系列戰事的統稱。最終法國勝利,並在北圻建立保護地。 北圻遠征引起的效應錯綜複雜,不僅是1884年中法戰爭的導火索,也是導致1885年越南勤王運動的原因之一。這迫使法國調集了大量士兵組成北圻遠征隊,分乘兵船開往紅河三角洲。雖然法國官方宣稱該戰爭在1886年4月結束,遠征隊人數也被大幅削減,但直到1896年北圻才真正獲得安定。.

新!!: 殖民地和北圻遠征 · 查看更多 »

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英语:Northern America;西语:Norteamérica;法语:L'Amerique septentrionale)为地缘政治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北部地區,以文化區分法又稱盎格魯美洲,属于北美洲大陆的一部分,與自然地理的北美洲有明顯的不同,不包括同屬於美洲大陸的中美(即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根据联合国按政治地理学标准对世界区域的划分,北美由以下国家和地区组成:.

新!!: 殖民地和北美地区 · 查看更多 »

北美殖民地戰爭

北美殖民地戰爭是17世紀至18世紀發生在殖民地時代的北美大陸的一連串戰爭之總稱。各殖民地的戰爭和發生在歐洲的戰爭呼應。這一連串戰爭在美國總稱French and Indian Wars,在魁北克總稱Intercolonial Wars。另外,威廉三世時代開始持續的英法相爭到拿破崙戰爭終結為止也被稱作第二次百年戰爭。.

新!!: 殖民地和北美殖民地戰爭 · 查看更多 »

北賽普勒斯

北賽普勒斯(Kuzey Kıbrıs),全稱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Kuzey Kıbrıs Türk Cumhuriyeti,缩写为KKTC)是一個位於賽普勒斯島北部,尚未受到國際承認的政治實體。北賽普勒斯是在1974年由賽普勒斯島上的土耳其人後裔宣佈獨立建國,政權控制了島上北邊約1/3面積的領土,但目前全世界只有土耳其承認北賽普勒斯的政權,在國際法上被認為是傀儡國家。北賽普勒斯與島南的希臘裔政權皆佔有首都尼古西亞(Lefkoşa,Λευκωσία)部份範圍,因此雙方皆以該城作為首都,其中北塞浦路斯佔有的部分被称为北尼科西亚。.

新!!: 殖民地和北賽普勒斯 · 查看更多 »

國家人權博物館

國家人權博物館為中華民國設立的國家級人權博物館,轄新北市新店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及台東縣綠島鄉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於2018年3月15日成立,同年5月18日揭牌。業務包含解嚴前的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之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推廣等,推展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並與國內外相關博物館交流合作。.

新!!: 殖民地和國家人權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國家繼承

國家繼承(succession of states)在國際法上,是指某一個國家因為一定的領土被別國取去,因而導致該國在的國際上的部份或全部權利、義務、地位等,被取去其領土的國家所取締。取得該國權利、義務、地位的國家稱為繼承國,權利、義務、地位被取代的國家稱為被繼承國。國家繼承分為很多種,主要為權利繼承和義務繼承,或分為全部繼承及部份繼承。.

新!!: 殖民地和國家繼承 · 查看更多 »

國家語言

國家語言(national language),一般簡稱國語,通常是指在事實上(de facto)或在法律上(de jure),能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的的語言,或是作為官方語言。.

新!!: 殖民地和國家語言 · 查看更多 »

國家足球隊列表

本條目列出全世界的國家及地區的足球代表隊,以及過去曾經出現過的男子國家足球代表隊。.

新!!: 殖民地和國家足球隊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簡稱虎科、虎科大或虎尾科大,為中華民國雲林縣虎尾鎮的一所國立技職院校。.

新!!: 殖民地和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

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是一個獨立的消費者標章,目前有23個國家使用。產品上印有這個標章代表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在這件產品的貿易上得到較公平的待遇。標章由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 International)代表二十個公平貿易倡議者所擁有與保護。 帶有這個標章的產品,必定來自於公平貿易認證組織(FLO-CERT)所認證與督察的生產者。該產品的種植與收成都符合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所規範的公平貿易認證標準。供應鏈同時也受到FLO-CERT的督察,以確保產品的完整性。只有被授權者才可以使用這個標章。 標章的圖樣所呈現的是一個歡呼的人---代表生產者透過公平貿易獲得了公平的交易,同時也代表消費者透過公平貿易商品,知道自己做一件與眾不同的好事。 2006年的今天,公平貿易標章總共發展出下列這些商品:咖啡、茶葉、巧克力、可可、糖、香蕉、蘋果、西洋梨、葡萄、李子、檸檬、橘子、蜜橘、小柑橘、荔枝、酪梨、鳳梨、芒果、果汁、藜麥、胡椒、青豆、椰子、乾果、南非茶、綠茶、蛋糕、餅乾、蜂蜜、葡萄乾、麥片、果醬、酸辣醬、 調味醬、香草、香料、堅果、葡萄酒、啤酒、甜酒、花、足球、稻米、酸乳酪、嬰兒食品、棉花羊毛以及棉製品。.

新!!: 殖民地和國際公平貿易認證標章 · 查看更多 »

國際聯盟託管地

國際聯盟託管地是指根據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國際聯盟規約》的第22條而成立的一些區域。當這條目在1945年末收納到聯合國憲章之後,所有國聯的託管地(除了西南非洲,即今納米比亞),都轉為聯合國的託管領地,這之前被雅爾達會議所同意。 除了託管地外,國聯本身亦曾直接管治薩爾15年,後來經該地區全民公決回歸德國。此外,國聯亦於1920年11月15日至1939年9月1日管治但澤自由市(今波蘭格但斯克,德文仍稱但澤)。.

新!!: 殖民地和國際聯盟託管地 · 查看更多 »

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

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FIFA Futsal World Cup),是一項由國際足球總會(FIFA)四年一度舉行的最高級別的國際性國家級五人制足球賽事,自1989年開始於荷蘭首次舉辦,冠軍由巴西奪得。1992年由當時仍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主办,1996年的东道主为西班牙,2000年首次在南美洲的厄瓜多舉辦,2004年重回亞洲,於台灣舉行。.

新!!: 殖民地和國際足協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 · 查看更多 »

國際關係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從理論角度研究國際關係;它嘗試為國際關係的分析提供理論框架。把國際關係理論形容為一副太陽眼鏡,讓配戴者只看到跟理論有關的重要事件。現實主義者認為無需理會的事件在建構主義者來說可能是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反之亦然。三套最盛行的理論分別為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及建構主義。 國際關係理論可以分為基本上聚焦於國家層面分析的「實證主義/理性主義理論」,以及將階級、性別、後殖民時期安全等更廣泛意義上的安全納入分析當中的「後實證主義/反思主義」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較晚,然而其理論基礎卻源遠流長,霍夫曼在談到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時說:「國際關係理論是一門既年輕又古老的學科。」,然而國際關係理論的影響力足以令人類自我摧毀,杜意奇曾說過:「國際關係理論是一門關於人類生存的藝術和科學。.

新!!: 殖民地和國際關係理論 · 查看更多 »

國歌少年

國歌少年,或稱君之代少年(君が代少年),是指於1935年新竹台中州大地震罹難的台灣籍少年詹德坤。根據該地震其他生還者描述,詹德坤曾於臨終前大聲吟誦日本國歌《君之代》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允晨文化,台北,2002年。此吟誦國歌的情景後來經過改寫,發表於當時日本官方教科書《國語三》,隨即被台灣總督府作為皇民化教育的典範。 然而依據學者陳其澎在事發當地苗栗縣公館鄉石圍墻庄所作田野調查的訪問結果,地方耆老懷疑該故事真實性。.

新!!: 殖民地和國歌少年 · 查看更多 »

國民聯盟 (葡萄牙)

國民聯盟(葡萄牙語:União Nacional),並於1970年改名為人民國民行動黨(葡萄牙語:Acção Nacional Popular)。在新國家時期(1933年-1974年)是葡萄牙唯一的合法政黨及執政黨。在意識形態上,國民聯盟是一個獨裁及法西斯的政黨,它是以薩拉查為領袖在葡萄牙國會中取得全部席位,而不像大部份一黨專政的政權只佔國會的多數席位,而全國總工會更是政府的政治部門。.

新!!: 殖民地和國民聯盟 (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國民樂派

國民樂派,是廣義古典音樂的一支,但沒有明確的定義和共同的風格,經常被視為「浪漫主義音樂」或「現代音樂」的分支。大致就是指會在古典音樂的曲式中,使用了本國的民間音樂旋律和特別的樂器,並通常宣揚愛國主義或民族主義,主要在十九世紀中到二十世紀中活躍。 一般認為十九世紀中前期,西方音樂的傳統心臟的德語和義大利地區以外的歐洲和美洲國家,作曲家需要屬於本地的音聲。反之德語或義語的作曲家即使用民間音樂素材,仍然只是會被認為浪漫主義音樂,如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圓舞曲原型雖然來自民間,卻被當時的維也納視為國際性的藝術。 國民樂派起源眾說紛紜,較流行有兩說。一是十九世紀俄國作曲家格林卡的《愛國歌》,另一說是法國作曲家聖桑成立國家音樂社團組織,兩人分別影響了本國的作曲家組織,交流了其對民間音樂的資料和心得,以及對於教育本國的音樂界作出重大的貢獻。 其他尚有肖邦和弗朗兹·李斯特之說,因為是他們首先採用故鄉的民間音樂素材,但他們並未有組織本地作品家活動,也沒有系統地使用和搜集民間音樂元素。 在十九世紀後期其他歐洲國家也產生了自己國民樂派作曲家和作品,如英國的艾爾加的《威風凜凜進行曲》(Pomp and Circumstance Marches),捷克的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還有一些作曲家為自己尚末被認可為國家的故鄉,創作鼓吹獨立的作品,如芬蘭的西贝柳斯的芬蘭頌,挪威的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等。 而美洲的作曲家也開始活躍起來,如美國的約翰·菲利普·苏萨的進行曲《星條旗永遠飄揚》,而同期斯蒂芬·福斯特更有開創流行音樂的先河。 到二十世紀初巴西的海托爾·維拉-羅伯斯,匈牙利的柯达伊,美國的查尔斯·艾夫斯等,新國民樂派作曲家開始向現代音樂的過渡。 到二十世紀中後期起,因為流行音樂的興起,也少有未被古典音樂使用的民歌,所以在歐美國民樂派漸趨於沈寂,但在古典樂傳統地區外的亞洲,卻有新型的國民樂派作品面世,如中國的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何占豪和陳鋼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等,代表了歐美以外的民族主義興起。 二十一世紀初,雖然因為再很少未獨立的殖民地和國際主義盛行,政界不再需要常以音樂推廣愛國思想,但國民樂派音樂並未因此而喪失了其地位,反而把這種音樂從政治服務中解放過來,受到本來創作國家外的歡迎。.

新!!: 殖民地和國民樂派 · 查看更多 »

僧伽羅人

僧伽羅人(僧伽羅語:සිංහල ජාතිය Sinhala Jathiya)是斯里蘭卡的主體民族。斯里蘭卡島的西南部便是僧伽羅人人口分佈比例最高的地區。長年處在熱帶氣候當中的僧伽羅人,在住房及飲食方面都有著適應氣候而發展出的特色。僧伽羅人有自己的語言及文字,並於1956年成為《斯里蘭卡憲法》上承認的官方語言。在歷史發展方面,僧伽羅人與同處斯里蘭卡島上的少數民族—泰米爾人一直在土地、工作權等議題上有所摩擦,因此也成為南亞地區著名的民族衝突。在宗教信仰方面,僧伽羅人主要信仰上座部佛教,因此斯里蘭卡到處可見佛寺、佛像,節慶也多以佛教慶典為主。.

新!!: 殖民地和僧伽羅人 · 查看更多 »

刚果共和国总统

刚果共和国总统(法语:Présidents de la République du Congo)为刚果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新!!: 殖民地和刚果共和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利玛窦

泰奥·里奇(Matteo Ricci,,),漢名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國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4年獲得天主之僕稱號。天主教馬切拉塔教區于2011年開始對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列真福品进行审理。.

新!!: 殖民地和利玛窦 · 查看更多 »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新!!: 殖民地和利比亚 · 查看更多 »

利比亚历史

利比亚历史,包括了利比亚本地柏柏尔人和丰富的其他民族的历史。柏柏尔人的存在贯穿了利比亚的整个历史。在利比亚历史上,它多属于欧洲或非洲的其他国家,独立的利比亚现代史是由1951年开始的。 利比亚的历史主要可以分为古代利比亚、罗马时代、伊斯兰时代、奥斯曼统治时期、意大利殖民时期和现代利比亚六个时期。.

新!!: 殖民地和利比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殖民地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

新!!: 殖民地和列強 · 查看更多 »

分鐘人

分钟人(Minuteman),也有译作义勇军,是指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麻省的一类召之即来的特殊民兵組織。其成員從美國各地民兵中挑選出特別精壯的成員所集結。顧名思義,分钟人具有高機動性、快速部署的能力,一旦有狀況發生,可以在一分鐘內就集合趕到現場,使到殖民地能夠迅速對戰鬥進行應對。 他們是第一批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的組織之一,成員佔了整個民兵組織的1/4。大部分成員都比較年輕,也比較具有機動性,成為了早期革命響應者網路的一部份。 義勇兵暨自由之子成員保羅·列維爾便是在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前夜,傳播英國正規軍即將從波士頓出兵的情報。不過列維爾在完成任務之前,遭遇到正在前往康科德軍火庫沒收武器彈藥的英軍而被俘虜。 這一名詞在後來也被用於稱呼許多美國公民組織的準軍事部隊,以紀念原來義勇兵的成功,宣扬愛國主義。.

新!!: 殖民地和分鐘人 · 查看更多 »

分離主義

分離主義,又称分裂主義,意味著將自身從原本相连的其他部分抽離。.

新!!: 殖民地和分離主義 · 查看更多 »

喬治·泰勒 (海關職員)

喬治·泰勒(英語:George Taylor),是一位曾經任職於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籍人士。他曾在南臺灣與排灣族頻繁接觸,並留下相關著作紀錄。此外,他也是皇家地理學會的會員。.

新!!: 殖民地和喬治·泰勒 (海關職員) · 查看更多 »

喬治·懷特腓

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是基督教大覺醒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循道宗的共同創始人。 懷特腓德1714年12月16日生於英國格洛斯特,12歲時已發揮演說及表演長才。1732年進入牛津大學的彭布羅克學院,在大學時悔改信耶穌基督。1733年結識約翰·衛斯理,受循道宗影響開始操練禁慾。1736年被按立為英國國教牧師。1738年抵達美國喬治亞州,在各殖民據點巡迴佈道、提供民生補給品。同年回到英格蘭,為他在喬治亞州創立的孤兒院募款。1739年展開室外佈道行動並第二次登陸北美洲巡迴講道。 1741年再次返英解決與約翰.衛斯理之間的鴻溝。同年結婚,10月第三度登陸北美洲,健康狀況堪憂。1748年返抵倫敦,解決英國循道派的內部紛爭,並向貴族傳福音。1750年代積極呼籲:黑奴也有寶貴靈魂。1751年,在懷特腓德支持下,美國喬治亞州恢復本已廢除的奴隸制度。1760年代身體狀況已極度惡劣,仍堅持巡迴佈道為主得靈魂。1764年準備擴大孤兒院事工,設立學院。1770年9月30日晚上,于北美麻薩諸塞州友人家的樓梯平台講道,隨即因身體不適而去世,傳道三十四年,享年56歲」。.

新!!: 殖民地和喬治·懷特腓 · 查看更多 »

喬治三世

喬治三世(George III,),全名喬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為大不列顛國王及愛爾蘭國王,至1801年1月1日後因大不列顛及爱尔兰組成聯合王國而成為聯合王國國王,直到1820年駕崩為止。喬治三世同時為不倫瑞克公爵,因此在1814年10月12日成為漢諾威國王以前,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漢諾威的選帝侯。喬治三世為漢諾威王朝的第三位不列顛君主,是首位以英语為母語的漢諾威王朝君主,而事實上,喬治三世從未到訪過德意志地區。 喬治三世漫長的統治,見證了其王國與大片歐洲大陸進行的一連串軍事衝突。在他的統治初期,大不列顛在七年战争中擊敗法国,並使大不列顛壓倒歐洲各國、成功支配著北美洲及印度地區。不過,隨著大不列顛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戰敗,喬治三世在美洲失去了大量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獨立最終促成美國立國。此後,喬治三世參與了一連串的反法戰爭,反抗拿破崙及革命後的法國,這些戰爭最後以拿破崙在1815年被擊敗而作結。 喬治三世晚年的管治倍受精神問題困擾,其精神病最初僅反覆出現,但後來卻演變成永久性的精神失常。喬治三世的病情曾令當時的醫學界大惑不解,但現今學者一般相信他所患的是噗瑳症(Porphyria)。噗瑳症是血液病的一種,能夠透過服用毒藥砒霜而引發,而根據近世研究,亦的確發現喬治三世留存後世的頭髮樣本中,存有高含量的砒霜。喬治三世在1810年最後一次病發後,其太子威爾斯親王喬治以攝政王身份代為統治。喬治三世在1820年駕崩後,威爾斯親王繼位,是為喬治四世。歷史學界對喬治三世的生平研究往往猶如「萬花筒般觀點多變」(kaleidoscope of changing views),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受到歷來傳記作者的個人偏見所局限,以及受有限的歷史史料所影響的。.

新!!: 殖民地和喬治三世 · 查看更多 »

呂赫若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筆名呂赫若,生於日治台灣臺中廳葫蘆墩支廳潭仔墘區(今台中市潭子區),曾祖父原居桃園龍潭,後遷居台中。呂為活躍於台灣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的小說家,亦是中国共產黨黨員,有台灣第一才子之稱。呂石堆之所以用呂赫若為筆名,是擷取他所敬佩的兩位左翼作家--朝鮮作家(장혁주)與中國作家郭沫若。他各取其中一字組合而成。.

新!!: 殖民地和呂赫若 · 查看更多 »

咽喉點

咽喉點(choke point),又譯作阻塞點或瓶頸(bottleneck),為軍事戰略上的一種地理特徵,諸如山谷狹徑或是隘口等。這樣的地方迫使一個軍隊在開過此時得收縮成縱隊才能通過,此結果必大幅削弱其戰鬥力量。一個咽喉點能使數量上較弱的軍隊成功抵擋較多的軍隊,連攻方無法在其數量上發揮優勢。.

新!!: 殖民地和咽喉點 · 查看更多 »

咖哩魚頭

咖哩魚頭是馬來西亞的咖哩海鮮食品,早於英國統治馬來半島時期已成為當地的特色美食。印度人在英國的統治下,遷入同樣是英國殖民地的馬來半島,印度人把咖哩烹調手法引入馬來亞,由於當地馬來人和印度人在殖民統治下,地位遠低於英國統治者,所以普遍窮困,因為魚頭比整條魚便宜,因此當地人便結合咖哩的烹調方法,把便宜的魚頭製作為咖哩魚頭。.

新!!: 殖民地和咖哩魚頭 · 查看更多 »

傅培梅

傅培梅(),是台灣的知名廚師、烹飪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2012年追授第47屆金鐘獎特別獎。.

新!!: 殖民地和傅培梅 · 查看更多 »

傅瑞憲

傅瑞憲,GC,MC連勳扣,JP(John Alexander Fraser,),英國殖民地官員,1919年加入香港政府任官學生(即政務官),曾經署任律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到1941年出任首任防衛司及行政局官守議員,惟同年12月香港淪陷後,他旋被日方拘禁於赤柱拘留營。淪陷期間,傅瑞憲在營內秘密從事情報活動,結果在1943年6月遭日方揭發,同年10月29日被處決,終年47歲。由於他被日方拷問時堅拒供出同伴,而且一力承擔罪名,英廷以他勇氣可嘉,因此在二戰結束後於1946年向他追贈最高民事榮譽喬治十字勳章。 在加入港府以前,傅瑞憲曾在一戰參與歐洲戰事,1916年因功獲得軍功十字勳章,翌年再獲附加勳扣。在港府擔任北約理民官的時候,他於1928年負責重新安置城門谷約855名村民,以便港府在該處修築城門水塘;另為紀念港督金文泰爵士兩訪屯門青山禪院,他與19名華人紳商還在1929年倡建香海名山牌樓,牌樓復於2010年獲政府獨立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傅瑞憲在助理律政司任內於1933年購入作自住的大埔瞭望台,後來也在2009年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新!!: 殖民地和傅瑞憲 · 查看更多 »

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指形式上獨立,但其内政外交卻受到外國指揮、控制的政權,是從屬國的一類。一些小國内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不可以視爲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一个特定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中产生的词汇,通常指某个政权,因为外国势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国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导致其法统“非法”。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一词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色彩,不少处于内战,或者有外国势力插手的战争中的政治实体,都互相指责对方是某一外国势力的“傀儡政权”,己方则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为美國或苏联的傀儡政權。韩國政府和朝鲜政府也是如此。 傀儡國家一詞很容易被誤用或濫用,因此需要一些規範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新!!: 殖民地和傀儡政權 · 查看更多 »

哥倫布首航艦隊

哥倫布首航艦隊是指哥倫布于1492年-1493年,奉西班牙王室命令,首次航行至美洲的艦隊。艦隊筹建费200万马拉维迪铜币,航程约1.6万公里,历时224天后解散,途中建立了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第一个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哥倫布首航艦隊 · 查看更多 »

哭中大事件

哭中大事件發生於2005年年初,其時一篇名為“哭中大”的文章,掀起香港中文大學學生對大學核心課程英語化的反對聲浪,並引發了一連串事件。.

新!!: 殖民地和哭中大事件 · 查看更多 »

哈羅德·威爾遜

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里沃的威爾遜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英國政治家,兩任首相。他曾分別在1964年、1966年、1974年2月和10月的大選中勝出,雖然每次在大選只是險勝,但綜合而言,他在大選獲勝的次數,冠絕所有20世紀的其他首相。相較其他同時代的政客,他被普遍認為是一位知識型的政客。.

新!!: 殖民地和哈羅德·威爾遜 · 查看更多 »

哈瓦那

哈瓦那(西班牙语:La Habana,旧称San Cristóbal de La Habana)为古巴的首都,主要城市以及商业中心。城市人口有240万人。是古巴和加勒比海国家里最大的城市。城市分别向西和向南延伸,内有三个港口:Regla、Guanabacoa和Atarés。阿尔门达雷斯河从南到北贯穿整个城市,注入佛罗里达海峡。它位于古巴的西北部海岸,被哈瓦那省包围,距离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南部仅90多海里(144 km)。地理位置是北纬23度8分、西经82度23分。 需要注意的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并不属于前哈瓦那省,而是单独成为古巴15个省份之一,名称就是哈瓦那市(Ciudad de La Habana),哈瓦那市下分为15个(县)区(municipio)。在古巴及大部分拉美国家,municipio是基层地方政府。此外,哈瓦那(La Habana)一词在当地人的口中一般特指该城于西班牙殖民时期所建的部分,即哈瓦那旧城(La Habana Vieja)以及后来建造的中哈瓦那(Centro Habana)。 西班牙腓力二世国王于1592年授予哈瓦那城市的封号,并于1634年由皇家頒佈其"通往新世界的钥匙和西印度群岛的堡垒"封号以正式确认该市的重要地位。这个封号铭刻在哈瓦那的盾章上。西班牙人开始修建防御工事,在1553年政府所在地从岛上最东面的圣地亚哥迁到了哈瓦那,从而使哈瓦那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首都(de facto capital)。修建港口防御工事的重要性最早是由于当时英国、法国以及荷兰的海盗在16世纪袭击该城市。而在1898年,美国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港口沉船事件是美西战争的导火索。 现在,哈瓦那是古巴政府所在地,许多政体机构以及商业总部也都设在那里。.

新!!: 殖民地和哈瓦那 · 查看更多 »

唐露曉

唐露曉(Peter Donohue,),英国殖民地教育官員,1961年4月至1964年2月出任香港教育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 唐露曉在1949年由千里達轉調香港教育司署供職,最初在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任數學科高級教师,翌年出任該校校长,復於1952年任高級教育官、1955年任助理教育司、以及在1959年任副教育司。在教育司任內,他致力於擴充中小學教育,並參與籌設香港中文大學,以及支持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發展。此外,他還把中文中學的學制由六年制縮短為五年制,使之與英文中學的學制看齊。 然而,他任內繼續推行實用中學計劃和在1962年推出重整中小學學制的「唐露曉計劃」,引起了輿論很大的反響。其中,「唐露曉計劃」有關推遲小學入學年齡、縮短小學學制和設立特別中學課程的建議,更遭到1963年港府《馬殊及森遜報告書》、1965年《工作委員會報告書》和同年的《教育政策白皮書》直接批評。實用中學最終在1964年被叫停,而透過「唐露曉計劃」落實的措施要到1968年才被全數撤回。年僅52歲的唐露曉在1964年2月因健康理由退休返英,卸下在任只有兩年零八個月的教育司一職,並由原-zh-cn:肯尼亚; zh-hk:肯雅; zh-tw:肯亞;-教育部常務次官簡乃傑空降接替。1976年11月25日病逝於曼島首府道格拉斯,終年66歲。.

新!!: 殖民地和唐露曉 · 查看更多 »

冰島人

冰島人(Íslendingur)指的是日耳曼人中居住在北歐國家冰島的一系。主要分布於冰島,使用的語言是由古諾斯語演變而來的冰島語,信仰在西元1000年時從北歐神祇變為基督教。據說最早移民至冰島的人是殷格·亞納遜 ,隨後有其餘的人也跟著遷移至冰島。遺傳證據顯示約62%的冰島母體遺傳的基因庫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遠高於其他斯堪地那維亞國家,而37%來自北歐。 約20-25%的冰島父系基因庫是蓋爾族的,其餘是北歐的。在十三世紀時受到挪威的統治直到十四世紀挪威皇室衰微,接著被丹麥殖民直到1944年經過公投正式獨立。.

新!!: 殖民地和冰島人 · 查看更多 »

冰島王國

冰島王國(冰岛语:Konungsríkið Ísland;丹麦语:Kongeriget Island),是冰島在1918年到1944年間的正式國號,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由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兼任,共有五位首相。 冰岛在近代一直被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统治。在分治之前,冰岛是挪威殖民地,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1918年,冰岛在内政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类似于保护国的独立和主权,成立冰岛王国,与丹麦联合为共主邦联,因此丹麦在外交和国防方面仍保留权力。1940年,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丹麦,同年盟军占领了冰岛。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继续维持法理统治,1944年冰岛共和国(即现今的冰岛)独立,冰岛王国灭亡。 K IK Category:前附属国.

新!!: 殖民地和冰島王國 · 查看更多 »

内地

內地可能有多種含意:.

新!!: 殖民地和内地 · 查看更多 »

内部殖民主义

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是指中央政权在一个国家内部采取与殖民主义有关的统治形式,与19世纪一国对另一国的殖民主义政策一样,中央政权把这种思路引入境内,经济上或者政治上的强势地区扮演着殖民者的角色,通过吸附被殖民区的资源形成利润,造就新兴的发达阶级和发达地区。国内殖民与帝国殖民在经济结构上相同。中央政权利用不同的经济政策手段奴役和剥削殖民区,实现经济掠夺。.

新!!: 殖民地和内部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内战

内战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爆发的战争James Fearon, in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2007.

新!!: 殖民地和内战 · 查看更多 »

军阀

軍閥可以定義為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据一方,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以下為軍閥的定義:.

新!!: 殖民地和军阀 · 查看更多 »

商埠

商埠,又称“通商口岸”,是一个国家向外开放的特定通商地区。近代历史中曾存在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

新!!: 殖民地和商埠 · 查看更多 »

入侵格林納達

入侵格瑞那達(英文:Invasion of Grenada,1983年10月25日—10月27日)是美國對格瑞那達展開的軍事入侵行動,作戰代號為緊急狂暴行動(Operation Urgent Fury)。格瑞那達是一個位於委內瑞拉北部100英里(160公里)人口僅十萬多的加勒比海島國,在當地激進派發動了一場軍事政變推翻了一個剛成立不久的的共產革命政府。美國以保護僑民和應東加勒比國家組織請求干預為由,與牙買加、多米尼克、巴貝多等7個加勒比海國家聯合出兵格瑞那達。這場入侵的結果導致格瑞那達的新政府被推翻,军队被重新改組。但由於冷戰政治和古巴的積極參與,使得這場軍事行動充滿了爭議性。之後,格瑞那達又重新加入英聯邦。 格瑞那達於1974年自英國獨立,但1979年推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寶石運動发动革命接掌政權,並废除了該國的憲法,停止了其他政黨活動和選舉。經過1983年的內部權力鬥爭以莫里斯·毕晓普为總理的政府被激進派推翻。在1983年10月25日入侵開始時,美國部隊(近10000人)、牙買加和地區安全體系(RSS)(約300人),打敗了哈德遜·奧斯汀領導的軍政府士兵。 英國、加拿大和聯合國大會,譴責這場入侵是公然違反國際法。但有美国学者认为,這場行動得到了美國以及格瑞那達各階層人民的廣泛支持。10月25日被定為國定假日,在格瑞那達,被稱為感恩節,以紀念這一事件。此外,在2009年5月29日,格瑞那達政府將薩利內斯國際機場正式改以被殺害的前領導人莫里斯·毕晓普命名。.

新!!: 殖民地和入侵格林納達 · 查看更多 »

內地延長主義

內地延長主義(ないちえんちょうしゅぎ)為台灣日治時期,大日本帝國在台灣所施行的的一種法國型態的殖民統治政策。該項殖民統治政策主張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殖民地以「雖與內地有稍許不同,但視為內地的延伸,直接適用本國法律,將之做為本國領土來統治『圖解臺灣史』(2012年)第114頁」此一方針做為基本政策。.

新!!: 殖民地和內地延長主義 · 查看更多 »

內陸國家

內陸國家,或稱陸封國家、陸鎖國家(Landlocked Countries),指四面均與陸地接壤而完全沒有海岸線的國家。2013年,全球共有48個內陸國家,其中包括2個雙重內陸國,即本國是內陸國家而且周圍鄰國也均為內陸國家的國家。 島國是內陸國家的相對概念,意指一個國家的四周皆鄰靠海洋而完全不與其他陸地接壤。.

新!!: 殖民地和內陸國家 · 查看更多 »

全球帝国

全球帝国(英文:Global empire)或世界帝国(德文:Weltreich,荷兰文:Wereldrijk) 是帝国的一种形式,即全球性或世界性的帝国,属于超级帝国范畴,通常表现为幅员辽阔、在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全球”性或“世界”性意味着属于这个国家主权下的领土遍及全世界。它的基本标准是,当在全球航行时,从该帝国版图的最东端至最西端或最西端至最东端至少要航行半个地球的圆周,“全球”即意味着帝国版图要横跨至少180度的经度而不是90度的纬度。举例来说,由于西班牙帝国的版图曾遍及全球,所以在16世纪它常常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个说法后来也适用于大英帝国。.

新!!: 殖民地和全球帝国 · 查看更多 »

全球在地化

全球在地化為英文Glocalisation(或Glocalization)的中譯。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兩字的結合。 全球在地化意指個人、團體、公司、組織、單位與社群同時擁有「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意願與能力。這個詞被使用來展示人類連結不同尺度規模(從地方到全球)的能力,並幫助人們征服中尺度(meso-scale)、有界限的「小盒子」(little-box)的思考。.

新!!: 殖民地和全球在地化 · 查看更多 »

公理会

公理會(Congregational Church),又譯美部會,是一個信奉基督教新教公理宗的傳教組織。在教會組織體制上主張各個堂會獨立,會眾實行自治(即公理制)。公理會的信仰比較自由化,強調個人信仰自由,尊重個人理解上的差異。.

新!!: 殖民地和公理会 · 查看更多 »

共主邦聯

共主邦聯,又可譯作君合國、身合國或人合國(Personal union),是指兩個或两个以上被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共同擁戴同一位國家元首所組成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共主邦聯和聯邦制國家的不同是在於,共主邦聯的成員維持各自的獨立,而且這種關係沒有永久性;而聯邦制國家在國際上則被視為一個國家,而且通常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 由於共和國的元首多由選舉產生,因此共主邦聯多在君主制國家之間產生。在古代歐洲,多數共主邦聯的形成,往往是由於某國君主絕嗣,另一國的君主以他的血緣關係繼承某國的王位。有些君主在聯姻後,嫁娶一國之君,以取得更多領土。在議會制興起後,也有經構成共主邦聯的各國之議會同意,以立法的手段,使構成共主邦聯的諸國合併為一國者。未經法律手段定義的共主邦聯,成員之間保持着很鬆散的關係,甚至還不及一個國際聯盟。政治、法律、人民訴求的差異,如繼承律例的不同,往往會導致這種邦聯的解散。 進入20世紀,君主國的數目已大大減少,共主邦聯也越來越少見。現存最大的共主邦聯,是由英國和15個英聯邦王國國家組成的;這些國家共同推舉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 共主邦聯依其形式而有不同狀況,有些接近於國際組織(如-zh-cn:英联邦;zh-tw:大英國協;-);但也有結合成為一個國家的情況(如英國);也有因為歷史因素而形成的(如安道爾)。.

新!!: 殖民地和共主邦聯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者同盟(统一委员会)

共产主义者同盟(统一委员会)是日本的一个新左翼党派。该组织成立于2004年4月,由(通称战旗派)和(通称烽火派)合并而成。该组织的意识形态是新左翼、科学社会主义、反帝国主义、反新自由主义。该组织的机关报是《战旗》,机关志是《共产主义》。 2012年11月17日,共產主義者同盟(統一委員會)發表台灣左派人士林書揚逝世悼詞,稱日本帝國主義對台灣執行的長達半世紀的殖民地支配是「對於台灣人民來說應該憎惡的日本侵略史,對於日本人民來說應該感到羞恥的失敗史」,並稱日美帝國主義是「亞洲人民共同的敵人」。.

新!!: 殖民地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统一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共济会

共濟會(Freemasonry),亦稱美生會,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則接受無神論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質的兄弟會,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陰謀論者認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新!!: 殖民地和共济会 · 查看更多 »

元素高手

《元素獵人》/《元素高手》(エレメントハンター),日韓合作的电视动画,在日本的NHK教育频道从2009年7月4日播放至2010年3月27日完結,在韓國的KBS 1TV从2009年11月14日播放至2010年8月28日完結,香港粵語配音版由有線電線(CABLE TV)兒童台播出。.

新!!: 殖民地和元素高手 · 查看更多 »

元清非中國論

元清非中國論,或稱滿蒙非中國論,是一種有關中國朝代的歷史觀點,該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在中國歷史裡非起源於中原地區且不是由漢族統治的元朝和清朝不是中國王朝、認為元朝和清朝是中國的亡國時期、當時中國是蒙元和滿清的殖民地,認為大元及大清疆域非中國領土、其擴張史非中國榮光,成吉思汗非中國英雄。 該觀點對清末革命黨人的意識形態有所影響,相關理論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具有學術與政治緊密結合特色的日本學術界中興起。當時有日本學者通過「清非支那」、「支那非國」及「滿蒙非支那」等理論,發表「清朝非中國」、「滿蒙不屬中國」以及「中國應當放棄對滿蒙地區的控制」的主張,為日本大陸政策的實踐作鋪墊,並且為1930年代日本侵華提供倫理上的根據和政治理由,當時中國史學界為了維護傳統史學體系及國家利益,對日方的相關理論作出駁斥。 現代諸如西藏流亡政府、某些漢民族主義者及日本右翼史家等則採用該理論;另一方面,美國新清史派學者則向其批評者澄清其學術理論並無主張清朝非中國王朝,與二戰前主張滿蒙非中國論的具有政治陰謀的日本學者不同。.

新!!: 殖民地和元清非中國論 · 查看更多 »

光华日报

《光華日報》是馬來西亞的一份中文報紙,也是世界僅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由革命家孫中山於1910年12月20日在檳城創辦,當時是為了向本地華僑宣傳革命以推翻滿清、建立共和。 《光華日報》在馬來西亞各地均有發行,並以西馬北部一帶(尤其是檳城州)最為暢銷;其他國家與地區如泰國、 新加坡、香港等地亦有發行,平均每日發行量超過10萬份。.

新!!: 殖民地和光华日报 · 查看更多 »

光果苏铁

光果蘇鐵(学名:Cycas thouarsii),也称馬達加斯加蘇鐵,属于苏铁科的一种植物,分布在馬達加斯加及東非熱帶地區,可作為觀賞及藥用植物。.

新!!: 殖民地和光果苏铁 · 查看更多 »

光榮孤立

光荣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是19世纪晚期英国追求的外交政策,由本杰明·迪斯雷利与罗伯特·盖斯科因-塞西尔(索尔兹伯里侯爵)担当首相时所主导。此名词其实是由某一位访问英国的加拿大国会议员所提出,赞扬英国积极不干预欧洲大陸事务。 在各个时代,英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持欧洲大陸均势,不容任何力量破坏这和谐局面。 而第二个目标就是保护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与自治领,皆因自由贸易对帝国发展极为重要。通过殖民地的海路,尤其是连接英国与印度的苏伊士运河,也不可缺少。 光荣孤立之策,可见于英国拒绝加入永久性联盟或是与其他强国定下盟约之举。在另一方面,她又重视自己在海外的殖民地保护国与附属地。同时,在没有英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殖民者借成立势力范围与附属国(client state)而建立非正式帝国(informal empire)。其实,殖民地并不一定是国家主动建立的,而这情况在其他帝国中也有出现。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借用同盟制度(alliance system)牵制法国,防止后者报仇。他先后成立德俄奧三帝同盟、德奥同盟与在1882年与奥地利和意大利缔结的三国同盟。 德国在工业与军事上迅速崛起,令英国忧心。在德国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倡导下,德国大力扩张海军,更令英政府大感头疼。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割让辽东半岛。但俄德法三国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事件中,德国与法国和俄国共同干预中日关系,英国却对此事无能为力,令英国舆论质疑光荣孤立是否仍应继续。而在东方,日本也因此事有感委屈,认为只有与一欧洲强国结盟,才能确立她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 最后,两国终于在1902年结成英日同盟,正式结束英国的光荣孤立。英国与欧陆国家关系正常化,此可见于1904年的英法挚诚协定与1907年的英俄同盟。结果,1907年后,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鼎足而立,大大增加战争爆发的机会,是一战最后发生的重要因素。 其实,索尔兹伯里从未用光荣孤立去形容他的外交政策,甚至曾经反对使用这种词汇。这是因为英国当时仍然与欧陆国家有经贸往来,双方关系千丝万缕,所以英国从未自甘孤立。索氏也认为,如果英国冒险切断与欧洲事务的联系,将会十分危险,故此孤立绝对不光荣。 直至21世紀的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英國去留歐盟公投,結果顯示選民支持脫離歐盟,很多人都形容英國人決定脫離歐盟的舉動是「光榮孤立」的復辟。.

新!!: 殖民地和光榮孤立 · 查看更多 »

光明王

《光明王》是罗杰·泽拉兹尼于1967年出版的一部史诗级的科幻/奇幻小说。.

新!!: 殖民地和光明王 · 查看更多 »

克莱门特·艾德礼

一代艾德禮伯爵-- (Clement Richard Attlee, 1st Earl Attlee,),英國政治家,1945年大選帶領工黨取得壓倒性勝利,並意外地擊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領導英國的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一職。艾德禮是工黨首位能夠度過一個國會會期,並能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英國工黨黨魁。 在艾德禮政府的帶動下,英國在戰後走入了「戰後共識」的階段。「戰後共識」乃原始於在1942年發表的《貝弗里奇報告》,該報告建議英國戰後應擴充社會服務系統,並按照凱恩斯主義的方針,推行全民就業等政策。這報告後來被艾德禮政府所接納,結果他在任內大力為公用事業和主要工業進行了國有化,並設立了國民保健署,使英國逐漸走上福利國家的道路。保守黨最初反對這種方針,但不久以後卻支持,並為歷屆政府所沿襲,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戰後共識」。「戰後共識」的時代一直至戴卓爾夫人在1970年代成為保守黨黨魁才走上終結。 在對外事務上,艾德禮政府見證大英帝國的急速解體,當中以印度次大陸地區最為顯著,印度、緬甸、錫蘭和巴基斯坦都相繼獨立。 根據2004年「国际市场和舆论研究机构」(MORI)的調查顯示,艾德禮得到大多數受訪教授的肯定與推介,因而獲選為20世紀和平時期最具效率的英國首相。.

新!!: 殖民地和克莱门特·艾德礼 · 查看更多 »

克里奧人

克里奧爾」和它在其他語言的同源詞如crioulo, criollo, créole, kriolu, criol, kreyol, kriulo kriol, krio, kreol, 等被應用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國家的人民上,而這些詞彚都有各別專屬的涵意。一般來說,它指的是歐洲白種人在殖民地移民的後裔。他們的語言,文化或種族是基於移民時代的歐洲移民和非歐洲人種間的互動而產生。.

新!!: 殖民地和克里奧人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琴斯特德

克里斯琴斯特德(英語:Christiansted)是美國的一個無建制領地,位於美屬維爾京群島的一個主島聖克洛伊島上。曾是丹屬西印度群島的前首府,克里斯琴斯特國家歷史遺跡也位於這裡。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總人口2,637人。這裡保留著18世紀由非洲奴隸建造的丹麥式風格的建築。因為使用了大量非洲奴隸,克里斯琴斯特德的設計中也融入了很多非洲元素,成為一個“非式丹麥”鎮 。商業中心在國王街(King Street)和公司街(Campany Street)上,居民區則包括原先的自由黑人的居住點,並且延生到內陸和山坡上。同時小鎮毗鄰克里斯琴斯特德國家歷史古跡。 鎮上有幾個小旅館和許多飯店。鎮上有水肺潛水服務,另外有一個碼頭使人們更容易前往島嶼北部的潛水點。 18世紀,植物學家朱利葉斯·馮·羅爾在島上建了一個植物園,也成爲了島上的一個風景。.

新!!: 殖民地和克里斯琴斯特德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四世

克里斯蒂安四世(丹麦语:Christian IV. )出身于奥尔登堡王朝的丹麦国王和挪威国王(1588年~1648年在位)。他被认为是丹麦历史上最成功的君主之一。在他统治时期,丹麦的知识和文化得到极大发展,而前期国势更臻于极盛。其在位年间适逢新旧教之间因历史遗留原因而大规模爆发的三十年战争。.

新!!: 殖民地和克里斯蒂安四世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Cristoforo Colombo),),意大利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熱那亞共和國(今意大利西北部)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新!!: 殖民地和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 查看更多 »

克森尼索

克森尼索 (Χερσόνησος; Chersonesus)是古希腊的一个殖民地,建于约2500年前,位于克里米亚的西南部。殖民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由来自赫拉克里亚·潘提卡(Heraclea Pontica)的移民建立。 这座古城市坐落在黑海之滨,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郊区。它的昵称为“乌克兰的庞培城”和“俄罗斯的特洛伊”。其名称“Χερσόνησος”在希腊语里意为“半岛”,适当地描述了殖民地建立的地点。 古典时期大部分时候这座城镇是民主的,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们和议会统治。 当政府变得更加寡头时,权利更集中到执政官手中。一张公元前3世纪所有市民的宣誓表保存至今。.

新!!: 殖民地和克森尼索 · 查看更多 »

兀兰火车关卡

兀蘭火車關卡(Woodlands Train Checkpoint,又称兀蘭火車站)是位于新加坡兀蘭的火车站及关卡,铁路由马来亚铁道(KTM)负责运营。2011年7月1日起,位于新加坡市区的丹戎巴葛火車總站停用後,兀蘭火車關卡成為KTM城际铁路网的最南端。 兀蘭火車關卡于1997年竣工,翌年8月1日开始运作,原本是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专为火车乘客而设的边境管制站。当时,由于马来西亚的铁路入境管制站设在丹戎巴葛火車總站,前往马来西亚的火车乘客无法在兀蘭上车而必须在丹戎巴葛站上车。北上马来西亚的列车离开丹戎巴葛站后在兀蘭火車關卡停留二、三十分钟,乘客下车办理新加坡的出境手续,完成后上车继续行程。南下新加坡的列车乘客在马来西亚新山站接受出境检查,火车越过新柔长堤后在兀蘭火車關卡停留二、三十分钟,乘客必须携同行李下车办理新加坡的入境手续,乘客完成入境手续后可离开火車關卡以其他交通模式前往目的地,或在候车室等候海关人员检查火车,确保车上无违禁物品及偷渡人员后上车继续前往丹戎巴葛站。 随着马新两国同意关闭丹戎巴葛火車總站后,兀蘭火車關卡于2011年7月1日起成为新加坡境内唯一的城际铁路车站,火车站和关卡合为一体。前往马来西亚的乘客在兀兰上车前接受新加坡的出境检查及马来西亚的入境检查(即一地两检)。前往新加坡的乘客则在马来西亚新山中央车站接受出境检查,搭乘火车越过长堤后在兀兰下车,完成新加坡的入境手续后即可离开。 计划中的新柔捷運系統于2024年启用後,往来新山及兀兰火车关卡的接驳列车服务将停止运作。.

新!!: 殖民地和兀兰火车关卡 · 查看更多 »

前63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前630年代 · 查看更多 »

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

《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Advance Australia Fair)是澳大利亞聯邦的國歌,由澳籍蘇格蘭裔作曲人創作,於1878年被首次演奏,1974年成為「國民之歌」或愛國歌(National song),直至1984年才被正式定為國歌(National anthem)。.

新!!: 殖民地和前进,美丽的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副总统伯尔叛国案

发生在1807年年初的美国第三任副总统伯尔叛国案是杰斐逊执政期间最引人注目的全国大案之一,案件审理过程中充斥着各种阴谋论。最终,时任最高法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约翰·马歇尔引导陪审团做出了无罪判决,为宪法中规定的叛国罪确立了严格的证据要求,有效避免了这一罪名成为政治迫害的工具。这一判决受到后人极高评价,被认为是司法的一大胜利。.

新!!: 殖民地和副总统伯尔叛国案 · 查看更多 »

剛鐸

剛鐸(Gondor),是英國作家約翰·羅納德·鲁埃尔·托爾金的史詩式奇幻小說《魔戒》中,位於中土大陸南方之登丹人王國。 「剛鐸」之名意思為「岩石之地」Land of Stone,由辛達林語的gond(石Stone)和(n)dor(土地land)結合而成。又有一說,由於剛鐸處於白色山脈附近,所以如此命名。用昆雅語表示的話,則稱安多諾爾Ondonórë。.

新!!: 殖民地和剛鐸 · 查看更多 »

勞登縣 (維吉尼亞州)

勞登县(Loudoun County, Virginia)是美國維吉尼亞州北部的一個縣,北隔波托馬克河與馬里蘭州相望。面積2,35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69,599人,2005年人口為268,817人。縣治利斯堡(Leesburg)。 勞登縣成立於1757年3月25日。縣名是紀念殖民地時期總督約翰·坎貝爾,第四代勞登伯爵。.

新!!: 殖民地和勞登縣 (維吉尼亞州) · 查看更多 »

勞登縣 (田納西州)

勞登县(Loudon County, Tennessee)是美國田納西州東部的一個縣。面積641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39,086人。縣治勞登(Loudon)。 成立於1870年6月2日 (原名Christiana縣,7月7日改名)。縣名來自勞登堡 (紀念殖民地時期維吉尼亞殖民地總督約翰·坎貝爾,第四代勞登伯爵)。.

新!!: 殖民地和勞登縣 (田納西州) · 查看更多 »

勢力範圍

勢力範圍是用以描述某一國家對某地區有的控制及影響力的词汇,例如: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各國都有機會在中國確立勢力範圍。 當一個國家或地區淪為另一強權的勢力範圍時,通常即表示該國或地區成為強國的附屬國、衛星國,或在事實上成為殖民地。而這些國家或地區也許名義上擁有主權,但其主權實質意義不大。 在冷戰時期,西歐(亦包括北歐、希臘和土耳其)、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及拉丁美洲(除了古巴)通常被認為是在美國的勢力範圍之下。同時期的東歐(除了南斯拉夫和希臘)、朝鲜、古巴、越南、蒙古國、南也门及部份非洲共產主義國家則被認為是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下。 有時單一國家的不同地區會分屬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在帝國主義時期,強國勢力的緩衝國,例如伊朗、泰國各自均有一個以上的強國勢力範圍。前者是英國與俄國的緩衝國,後者則介於英國與法國之間,此二國即被帝國的國際聯盟分別劃定勢力範圍。相似的還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瓜分為四個佔領區,經過統整,即成為日後的西德與東德,前者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後者則參與華沙公約。.

新!!: 殖民地和勢力範圍 · 查看更多 »

回归

回歸可以指:是指恢復(殖民地)或收回(被占領的本國領土)的意思,如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

新!!: 殖民地和回归 · 查看更多 »

围堵

围堵政策(containment)是指美国在冷战的外交战略,目的是限制多米诺效应。政策始於美國駐蘇聯的外交官喬治·凱南(George F. Kennan)的「長電報」(long telegram),認為美蘇必成為敵手,而在對峙中美國實力明顯強過蘇聯。要擊敗蘇聯就得採取堅強圍堵的政策,建議美國應從政治、經濟、軍事及意識型態各層面遏止蘇聯的對外擴張。該計畫受到了美國當局高層的認同,促成了「杜魯門主義」(Truman Doctrine)與「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在圍堵政策提出不久後,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的西敏寺學院發表著名的「鐵幕」演說(Iron Curtain Speech) 。.

新!!: 殖民地和围堵 · 查看更多 »

国际法

國際法(Le droit 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 Law,原稱万国法)又稱國際公法,是主權国家國與國之间的法律。國際法不同於國家的法律制度,因為它主要的適用對象為國家而非公民,是規範政府组织之間关系的规则,有時也包括民族意識的法人和自然人等。國際法較無法約束各個國家,因為無法保障其法律體系始終順利運作,因此缺乏有效制裁違法國家的制度。 早期西方世界並不承認國際法存在,19世纪的英国法學家奥斯丁認為該法律僅其是一种實在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強制力。目前各国对国际法法律地位的承认和国际间所发生的贸易摩擦也時常被援引国际法进行解决,因此国际法的法律地位已经獲得多數國家承認,但是國際社會中並沒有具备制裁违法国家实力的世界政府可以解釋與執行,因此常被解釋爲國與國之間條約的国际私法概念所混淆以求维系既成的格局。.

新!!: 殖民地和国际法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殖民地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四月早晨

四月早晨(英文:April Morning)为以1775年4月18日美洲英国殖民地(后成为美国)与英国战争为背景所发生的事情,本书描写了主人公亚当于战争背景,从14岁到26岁的成长过程。故事的发生地点为马萨诸塞州。故事中描写了亚当本人以及亚当失去父亲后的故事。四月早晨于美国经常为历史教育书籍。.

新!!: 殖民地和四月早晨 · 查看更多 »

CC 7100型电力机车

CC 7100型电力机车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为法国国家铁路公司设计制造的一种干线电力机车,适用于供电制式为1500伏直流电的电气化铁路,在1952年至1955年共制造了58台。CC 7100型机车以其优秀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在1954年、1955年先后两次打破铁路车辆最高速度的世界纪录,成为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著名的电力机车车型之一,其改进型更被出口至多个国家。.

新!!: 殖民地和CC 7100型电力机车 · 查看更多 »

皮特·马特·德安吉拉

特·马特·德安吉拉(Peter Martyr d'Anghier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者和军人。作为教师效力于西班牙宫廷。由于被任命为负责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行政官员,他接见过许多探险家(包括哥伦布),他所著的《新世界》(1511年至1530年)是最早出版的关于美洲的重要叙述。此书于1555年被翻译成英语。.

新!!: 殖民地和皮特·马特·德安吉拉 · 查看更多 »

皮特凯恩群岛

特凯恩群岛(Pitcairn Islands、諾福克語:Pitkern Ailen),正式名称为皮特凯恩、亨德森、迪西和奧埃諾群岛。是一个由4座岛屿组成的南太平洋群岛,其中只有第二大岛嶼皮特凯恩岛有人定居。该群岛也是英国在太平洋地区所剩下的最后一块海外领地。 小岛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岛上居民都是英国皇家海軍上的叛变船员和大溪地人的后裔,这段具有传奇性的历史已经被写成小说,并被拍成多部电影。此外该岛也可能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少的地區,大约只有48人(9個家庭)还居住在此。皮特凯恩還是全球人口最少的具有管轄權的地區(尽管它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聯合国非自治領土列表里面包括皮特凯恩群岛。2002年,岛上的7名男性居民被新西兰当局以性侵害和强暴猥亵女童罪的罪名起诉,再度引起了媒体的關注。.

新!!: 殖民地和皮特凯恩群岛 · 查看更多 »

的黎波里 (消歧义)

黎波里(阿拉伯文:;英文:Tripoli)、特里波利(希腊文:Τρίπολη)或特里波利斯(源自希腊文:Τρίπολις,意为“三城”),可以指以下地名: 的黎波里(阿拉伯文:):利比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最著名的“的黎波里”,为与位于其东方的黎巴嫩同名阿拉伯城市相区别,又称西的黎波里(阿拉伯文:)。 “的黎波里”、“特里波利”或“特里波利斯”也可以指以下的意思:.

新!!: 殖民地和的黎波里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是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的著名官立男子中學,為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前身是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1889年的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皇仁書院一名則於1894年開始沿用。.

新!!: 殖民地和皇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皇民化運動

皇民化運動(),即日本化運動,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其統治下的本國少數民族以及殖民地族群,推行的一系列同化政策,希望讓這些族群認同日本與日本天皇,同化為完全的日本人。主要影響地包括琉球、台灣、朝鮮、與滿洲等地。發起人主要有日軍軍部、右翼內閣大臣等。.

新!!: 殖民地和皇民化運動 · 查看更多 »

石崗機場

石崗機場(Shek Kong Airfield,)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八鄉的石崗軍營,鄰近八鄉及錦田,是香港境內第二個建造的機場。石崗機場是一個軍用機場,目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及政府飛行服務隊使用。另外,香港飛行總會借用石崗機場供飛行訓練及小型飛機起降之用。.

新!!: 殖民地和石崗機場 · 查看更多 »

石橋湛山

石橋湛山(),日本第55任内阁总理大臣。生于东京。日莲宗学僧杉田湛誓之子。幼名省三,從母姓。早稻田大學文學科畢業,畢業後擔任記者。戰後進入政壇,1956年当选日本首相,因身体状况不佳,任职六十五天就被迫辞职,為日本歷史上迄今第二短命的首相。.

新!!: 殖民地和石橋湛山 · 查看更多 »

石智益

石智益,CMG(Patrick Cardinall Mason Sedgwi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35年加入香港政府,1955年至1965年出任勞工處處長,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勞工處處長,在任內,他曾兼任行政及立法兩局官守委任議員,也曾經四度署任華民政務司一職。此外,在1948年至1954年間,他也曾經三度署任市政局主席兼市政事務署署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石智益先後任職於港府經濟戰務廳、馬來亞殖民地政府、英國經濟戰務部和中國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在二戰後期,他加入了殖民地部的香港計劃小組,參與規劃香港的戰後重建,隨後更在1945年至1946年間任職於香港的臨時軍政府。 石智益在二戰後重新加入港府,歷任多個涉及人事和經濟方面的職務,當中包括在1947年出任薪俸調查委員會秘書、1952年至1954年出任工商業管理處處長、以及在1954年參與薪俸檢討委員會的工作。在勞工處處長任內,石智益多番外訪參與勞工會議和貿易談判;在他的推動下,港府在徙置區興建不少平房式工廠大廈,鼓勵小型工業的發展,而勞工處的架構也得以重組。 卸任勞工處處長後,石智益在1965年轉任香港政府駐英專員,至1969年正式退休。退休後,他曾經在1971年和1972年先後擔任聖海倫娜島、以及福克蘭群島和毛里裘斯的薪俸調查委員會主席。.

新!!: 殖民地和石智益 · 查看更多 »

环球小姐

环球小姐或環宇小姐(Miss Universe)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选美比赛中的获胜者,有時簡稱為环姐。該項比赛于1952年的美国加州太平洋米尔斯服装公司创立。現任環球小姐來自南非的德米莉·奈彼得斯 (Demi-Leigh Nel-Peters),2017年11月26日由來自法國的上一届環姐艾麗斯·米騰奈爾(Iris Mittenaere)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為她加冕桂冠。 另外,環球小姐跟世界小姐、國際小姐和地球小姐稱為世界上,而或也被某些選美網站或部分國家承認為大型選美項目而派選手出賽。.

新!!: 殖民地和环球小姐 · 查看更多 »

王䓪鳴

王鳴女爵士(Dr Dame Rosanna Wong Yick-ming,),1979年至1992年期間曾冠夫姓為譚王鳴(Mrs Rosanna Tam Wong Yick-ming),是香港社會工作者及政治家,自1980年起出任香港青年協會總幹事至今。在香港主權移交以前,王鳴曾在1985年至1991年出任立法局非官守委任議員,1988年至1991年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此後曾一度退出政壇,但旋於1992年重返行政局,並於1993年起兼任房屋委員會主席。王鳴在行政局任內深得港督彭定康信用,1995年更接替鄧蓮如女男爵成為行政局召集人(即首席非官守議員),隨後在1997年獲英廷獎授DBE勳銜,成為繼鄧蓮如女男爵後,歷來第二位華人女爵士,在主權移交前夕的殖民地政府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1997年在主權移交後,王鳴過渡到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董建華的行政會議,留任非官守成員。惟房委會後來在1999年爆出一連串居屋短樁醜聞,身兼房委會主席的王鳴被輿論質疑要為事件負責,最終在2000年6月立法會表決通過對她和房屋署署長苗學禮的不信任動議前,辭去房委會主席一職。立法會後在2003年1月發表短樁醜聞調查報告,當中再對王鳴等人作出譴責。自從發生短樁醜聞後,王鳴在2002年未獲行政會議續任而卸任,但在2001年至2007年獲港府聘任為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2003年起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委為全國港區政協委員。 另一方面,王鳴在商界也有一定發展,她除自1996年起成為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非執行董事外,自2001年起也在李嘉誠爵士擁有的長江實業(2015年改組成為長江和記實業)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

新!!: 殖民地和王䓪鳴 · 查看更多 »

玛丽·巴雷特·戴尔

玛丽·巴雷特·戴尔(Mary Barrett Dyer,),英国貴格會的传教士,在北美新英格蘭殖民地麻省傳教,因當時麻省信奉加爾文派,不允許其他的教派傳播,故多次被驅逐出境。 貴格會傳教士的問題對於治安官來說變得非常棘手。他們對傳教士一再返回傳教的反應是製定更嚴格的法律,並於1658年10月19日在馬薩諸塞州殖民地通過了一項新法律允許死刑。貴格會傳教士被驅離殖民地後,如果他們違反禁令而回來,他們將被絞死。戴爾被送到法庭上,然後根據新的法律被判“不服從驅離而返回將被處死”。 但戴尔不肯放棄,又回到麻省,最後被當地政府判處绞刑,處死於波士顿。.

新!!: 殖民地和玛丽·巴雷特·戴尔 · 查看更多 »

火星一号

火星一号(Mars One)是一個由荷蘭一間私人公司宣称的所主導的火星探索移民計畫,目的是在火星建立永久殖民地。火星一号計畫在2016年發射通訊衛星前往火星,進行幾個階段任務後,于2023年建立永久殖民地,并计划将四名太空人在兩年后前往火星。项目为“单程之旅”,没有回程。荷蘭理論物理學家杰拉德·特·胡夫特支持火星一号計劃 。.

新!!: 殖民地和火星一号 · 查看更多 »

獨立日

立日是某些國家的周年節慶,通常会庆祝结束殖民地状态或外国的控制,而获得獨立。大部分国家的独立日也是國慶日。.

新!!: 殖民地和獨立日 · 查看更多 »

獨裁者

裁者指在獨裁或專制的政權下,拥有國家最高權力的「領導人」,也有部分人士是透過民主制度成為領導人或由國家元首任命執政後才實行獨裁統治。社會科學及世界史中對於介定獨裁者存有爭議,因為最常使用這一術語的是出於現代自由主義人士,用法也通常是負面的,用來指責在共和或君主立憲下的領袖,但不包括做出可被認為是獨裁行為的殖民地或君主專制政權,也不包括在前普選制下統治階級的民主制和軍閥割據下的政體,而且批判獨裁的人經常會默許無政府狀態或金權政治,認為前者優於獨裁或當後者是民主的必要之惡。。企業管理模式討論有借用政治學及社會科学關於獨裁或專制的理論去評估組織方式及領導風格郑元春.

新!!: 殖民地和獨裁者 · 查看更多 »

獸王星

《兽王星》是树夏实(樹なつみ)所創作的科幻漫画作品,单行本全5卷。1993年至2003年在《LaLa》和《月刊Melody》(都为白泉社发行)上休载後恢复连载(详情请参阅连载杂志)。 动画版在2006年4月至6月於富士电视台「ノイタミナ」(noitaminA)节目段中播映。伴随着动画化,2006年3月至5月原作漫画完全版(全3卷)发行,同时在《月刊Melody》的2006年5月号和6月号上刊载了做为本作前後篇的兽王星 特别篇 DEATH GAME。 作品的部分用语来源于北欧神话和希臘神話,亦有很多原读音和不同汉字写法的标注。.

新!!: 殖民地和獸王星 · 查看更多 »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新!!: 殖民地和珍珠港事件 · 查看更多 »

珠江三角洲

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3024.57万,常住人口超过5600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中华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也称粤港澳、省港澳。2014年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新!!: 殖民地和珠江三角洲 · 查看更多 »

班乃信

班乃信(Geoffrey Thomas Barnes,),英國殖民地官員,1956年至1963年在英屬沙勞越政府供職,1963年沙勞越獨立後,繼續留在政府至1968年。班乃信在1970年4月加入香港政府,先後於1977年任副保安司、1981年任副社會事務司、以及在1983年任副衛生福利司。 班乃信在1985年至1988年間出任第四任總督特派廉政專員,任內見證商界貪污情況惡化,曾調查過海外信託銀行事件和佳寧詐騙案等案。他後來在1988年至1990年任保安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著手解決越南船民等問題,並落實「有秩序遣返政策」等措施,不過遣返成效有限。.

新!!: 殖民地和班乃信 · 查看更多 »

珀斯

斯(Perth)是西澳大利亞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第四大城市。根據2008年6月的人口統計,珀斯都會區的人口共有202萬人,是澳洲第四大城市,人口增长率高於國家統計的平均水平。 由於地處澳洲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地區,擁有溫和的氣候與天鵝河岸的別緻景色,使珀斯得以成為非常受歡迎的觀光旅遊目的地。 珀斯擁有廣闊的居住空間及高水準的生活質素,於每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評選中都是名列前茅,反映出珀斯無論居住環境,生活質素及社會福利等都是极佳的城市。珀斯人的友善态度世界公认,曾於2003年獲得世界最友善城市称号,得到世界性的讚賞及認同。.

新!!: 殖民地和珀斯 · 查看更多 »

理蕃政策

蕃政策是指1895年-1945年,日本於台灣日治時期對於台灣原住民所研擬與實施的特別法規與政策總稱。「蕃」於此間,即指台灣原住民,而執行此政策者正為當時於該地行使統治權的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的完整名稱在該時期文獻或法令中並不常用,主要是使用理蕃一詞。.

新!!: 殖民地和理蕃政策 · 查看更多 »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

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of Comprehensive Studies for Independence of the Lew Chewans,琉球民族独立総合研究学会)是一个主張琉球独立组织,由日本国冲绳县当地政治家、大学教授、社会活动家以及市民团体成员,在2013年5月15日下午在冲绳縣成立。 該學會由沖繩縣石垣島出身的龍谷大學教授松島泰勝和沖繩國際大學副教授友知政樹等人組織發起,探讨琉球独立的可能性,並只限琉球族人加入,拒絕日本人(大和人)加入。“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于5月15日下午在冲绳县政府举行记者会,然后在冲绳的大学里举行成立大会。现有会员100多人。早在4月27日,该学会的筹备会就主办了“思考琉球主权国际研讨会”,当时大约300多人参加研讨会。该学会的目标是积极吸纳会员并逐步发展为地方政党,然后在恰当时候向联合国“脱离殖民地化特别委员会”申诉独立请求。.

新!!: 殖民地和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 · 查看更多 »

(yard),符號為yd,英制中測量長度的一種單位,在英國(聯合王國)、其前殖民地及英聯邦國家中尤為常用。美國亦曾為英國殖民地;美國使用英制長度單位者,人數之眾,冠絕各國。 在香港,於售賣紙張、布匹及電線等的傳統商舖仍常使用「碼」為長度單位。另外,與「碼」字相關、最常出現在口頭語或報刊上的也許是足球比賽術語「十二碼」這詞。該詞正好說明了由罰球點離球門線為12碼長。中國大陸普通稱「十二碼」為「點球」,英文為「penalty kick」。.

新!!: 殖民地和码 · 查看更多 »

砵甸乍

軍中將砵甸乍爵士,Bt,GCB(Sir Henry Pottinger,),--,英國軍人及殖民地官員,1843年成為首任香港總督。.

新!!: 殖民地和砵甸乍 · 查看更多 »

碼頭花園

氹仔碼頭花園(葡文:Jardim do Cais),是位於澳門氹仔島的公園。氹仔碼頭花園落成於1955年,原是昔日往來氹仔島至澳門半島唯一的碼頭。自澳氹大橋建成後,來往澳門半島與氹仔島之間的船運日漸式微,其後便改建成現今的花園,其名稱亦由此得來。這花園的一柱一樑,甚至園邊的花槽,都極具葡萄牙式建築的韻味。.

新!!: 殖民地和碼頭花園 · 查看更多 »

社區心理學

區心理學關注個人與其社區、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合作性的研究與行動,進一步探討在生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等不同脈絡中的人類行為,並長期致力於預防、賦權、社會改變等工作,以有效提昇個人安適、幸福感(well-being)、社區與社會的生活品質。 相關學科包括生態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比較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社會工作和社區總體營造。.

新!!: 殖民地和社區心理學 · 查看更多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译为《民約論》,全名《社会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是瑞士裔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于1762年写成的一本书。 《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以及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新!!: 殖民地和社会契约论 · 查看更多 »

社會群島

會群島(法語:Îles de la Société 或Archipel de la Société;英語:Society Islands),是位於南太平洋的島群,约在南纬16°-19°,西经147°-156°之间;隸屬於法屬玻里尼西亞。 社會群島名稱源自派遣庫克船長探索世界的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社會群島從地理、政治、行政上分成兩大島群:.

新!!: 殖民地和社會群島 · 查看更多 »

祁禮賓

祁禮賓爵士,JP(Sir Vandeleur Molyneux Grayburn,),英國及香港銀行家,1930年至1943年間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總司理,1941年7月獲港府委任為行政局非官守議員。 在1900年加入滙豐的祁禮賓曾先後在滙豐多個遠東分行任職,至1930年起出任總司理,任內參與檢討香港幣制和稅制,以及在1931年至1935年間負責統籌重建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大廈的工程。在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後,雖然滙豐總行早已安然遷到倫敦,但身在香港的祁禮賓落在日軍手上,並且被強迫清算滙豐在遠東餘下的資產。此外,在沒有保證金的情況下,他被要脅簽發大批滙豐紙幣,前後總值1.198億港元。 在1943年,祁禮賓被日方指控從事諜報,以及將金錢偷運入赤柱拘留營,結果於同年6月被判入赤柱監獄勞役三個月。祁禮賓在獄中受盡折磨,而且被關進籠子內,同年8月21日因營養不良病死於赤柱監獄內,不過亦有傳言指祁禮賓是被日軍虐待致死。.

新!!: 殖民地和祁禮賓 · 查看更多 »

祁濟時

祁濟時爵士,KCMG(Sir Michael David Irving Gass,),英國殖民地官員,1965年9月至1969年1月出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及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69年3月至1973年10月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 祁濟時在1939年加入殖民地部,早年於西非黃金海岸政府供職,官至內政部常務次官。在1958年至1965年間,他調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布政司,此後出任香港輔政司。在輔政司任內,他與何禮文及姬達等港府官員應對六七暴動,並在1967年6月至9月期間暫代戴麟趾爵士署任港督一職,設法主持大局。在暴動期間,他對滋事的左派份子採取強硬態度,從而有效控制局勢,但也因此成為左派陣營口誅筆伐的主要攻擊對象之一。祁濟時在1969年卸任前夕獲英廷授予KCMG勳銜,以肯定他在任輔政司期間的表現。 祁濟時在1973年結束殖民地生涯,返回英國定居,晚年曾於1977年至1981年間出任森麻實郡議會議員,並熱心參與研究森麻實郡的地方歷史。祁濟時與妻子伊利沙伯·艾克蘭-胡德在1975年結婚,其妻也曾任郡議員,1998年至2015年出任森麻實郡郡尉。.

新!!: 殖民地和祁濟時 · 查看更多 »

祖魯族

鲁族 (amaZulu) 是非洲的一个民族,約1100萬人口,主要居住於南非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他們所使用的語言是祖鲁语,這語言是由班圖語演變而成(班圖是)內其中一個子群)。祖鲁王国是十九世紀南非的历史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种族隔离下,祖魯人被列為二等公民,並受到嚴重的歧視;現在的南非,祖魯是人口最多的種族,與其他南非人民享有相同的權利。.

新!!: 殖民地和祖魯族 · 查看更多 »

福島菊次郎

福島菊次郎(ふくしま きくじろう、1921年3月15日 - 2015年9月24日),知名攝影家、記者、非小說類作家,從事報導攝影超過60年,拍下逾25萬張照片,出版12本攝影集,以反戰、反權力的立場持續追究二次世界大戰責任歸屬聞名,堅決不接受政府養老金與任何福利救濟安排,一人獨居生活,並拒絕子女經濟援助,靠微薄稿費勉力維生;享壽94歲。.

新!!: 殖民地和福島菊次郎 · 查看更多 »

福克斯-諾斯聯盟

福克斯-諾斯聯盟(Fox-North Coalition,1783年4月2日-1783年12月19日)是指由英國輝格黨政治家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Charles James Fox)與其政敵托利黨前首相諾斯勳爵(Lord North)所締結的聯合政府。這個政治聯盟在1783年2月14日組成,隨後在同年4月成功迫使親喬治三世的輝格黨首相謝爾本伯爵領導的政府垮台,繼而上台執政,成為聯合政府。聯盟政府表面上雖然由輝格黨羅金漢派系的波特蘭公爵出任首相,但大權事實上由出任外相的福克斯與出任內政大臣的諾斯勳爵分掌。 這個由議會各派系組成的聯合政府並不成功,亦沒有得到英皇喬治三世的支持,各人之所以合作組閣,僅出於政治目的。聯盟政府很快就因為多項爭議而導致聲望下滑,最後復因為同年12月的《印度草案》不獲上議院通過,結果在喬治三世迫使下垮台,並由年僅24歲的小皮特接任首相,聯盟政府壽命前後僅約八個月告終。福克斯-諾斯聯盟的垮台,標誌著托利黨的小皮特及喬治三世長期主導英國政局,相反福克斯與諾斯勳爵卻因此失勢。.

新!!: 殖民地和福克斯-諾斯聯盟 · 查看更多 »

租界

租界,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等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贸易区域。其特点是外人侵夺了当地的行政管理权及其他一些国家主权,并主要由外国领事或由侨民组织的工部局之类的市政机构来行使这些权力,从而使这些地区成为不受本国政府行政管理的“国中之国”。.

新!!: 殖民地和租界 · 查看更多 »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新!!: 殖民地和秘鲁 · 查看更多 »

科威特

科威特国(دولة الكويت),通称科威特(الكويت),是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岸的君主制国家,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北部与伊拉克相邻,同伊朗隔海相望,其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于1961年6月19日独立。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四位,因此油气出口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该国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名称同名。.

新!!: 殖民地和科威特 · 查看更多 »

科學殖民主義

帝國主義時期,該主義認為處理殖民地的內政等問題,要採用科學的觀點與方法。而在同時期的殖民理論學理上,科學殖民主義與特別統治主義相互呼應,並與內地延長主義有所區別。 科學殖民主義的精神有三,分別為:.

新!!: 殖民地和科學殖民主義 · 查看更多 »

科特迪瓦

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全名象牙海岸共和國(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是位於西非的國家,東接迦納,南臨几内亚湾,西及利比里亚和几内亚,北鄰馬里、布基纳法索。 象牙海岸在冷战时期曾是最繁盛的西非熱帶國家之一,但1985年后,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2002-2011年间的內戰,致使經濟一蹶不振。.

新!!: 殖民地和科特迪瓦 · 查看更多 »

科隆尼

科隆尼(Colonie)是位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县的一个镇,地处奥尔巴尼北部。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该镇有81,591人。科隆尼是奥尔巴尼县人口最多的城镇,汇集了全县11%的人口。其名称则来源于荷兰语中殖民地(Colonye)一词。.

新!!: 殖民地和科隆尼 · 查看更多 »

科技預測

科技預測是指人類對未來科技發展的估計。這些估計通常都是按當時的科技發展作出推算。然而,由於科技的發展進度難以作出準確的估計,因此很多時候都很難完全準確,有時更會出現偏差。.

新!!: 殖民地和科技預測 · 查看更多 »

科林斯

科林斯(Κόρινθος,),在新約聖經中又譯哥林多或格林多,是希腊的歷史名城之一,位于连接歐洲大陸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科林斯地峡上,西面是、东面是萨罗尼科斯湾,距離首都雅典約78公里。現今為科林西亞州的首府,人口约2.4萬人。 環繞該城的其他小鎮,依順時針方向次序,是位於海岸的Lechaio、Isthmia、Kechries及位於内陆的Examilia及科林斯古城。地理上环绕该城的是沿海狭窄的沃恰(Vocha)平原、科林斯湾、科林斯运河、萨罗尼科斯湾、奥涅亚山(Oneia),和建有中世纪卫城的独石“科林斯卫城”(Acrocorinth)。.

新!!: 殖民地和科林斯 · 查看更多 »

稻草人 (電影)

《稻草人》(Strawman)是一部於1987年上映的台灣電影,由王童擔任執導。 此電影的主要內容以描述日治時期台灣農村人民生活作為背景。 台灣導演王童運用近代台灣歷史搭配細膩描述台灣人遭遇,因而享譽國際的「台灣近代三部曲」之第一部曲(另兩部為香蕉天堂及無言的山丘)。.

新!!: 殖民地和稻草人 (電影) · 查看更多 »

空襲日本

襲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對日本領土及殖民地展開的多次戰略轟炸行動。 日本帝國本土由帝國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本部負責保衛,空中防衛包括使用戰鬥機及高射炮攔截。 涉及日本本土的空襲可分成幾個階段:.

新!!: 殖民地和空襲日本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兄弟會

斯林兄弟協會(الإخوان المسلمون,罗马化:,发音:),通称穆斯林兄弟會(الإخوان.,al-ikhwān,al-Muslimūn,音译为伊赫万),简称穆兄會,是一個以伊斯蘭遜尼派傳統為主而形成的宗教與政治團體。 1928年,穆斯林兄弟會在埃及創立,由一名學校教師哈桑·班納發起。最早只是一個宗教性社会团体,除推行伊斯蘭教信仰外,还设立了教育和医疗机构。自1936年之後,因為反对英帝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成為近代伊斯蘭世界最早的政治反對團體。他們所推動的政治運動在伊斯蘭世界形成一股風潮,擴散到許多伊斯蘭國家,許多伊斯蘭國家中的政治反對團體都源自於穆斯林兄弟會。 2012年,穆斯林兄弟會首次在埃及以民主選舉的方式獲得政權。然而,這個政權卻一直受到政變所騷擾。2015年,穆兄會甚至被巴林、埃及、俄羅斯、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認定為恐怖組織。 穆斯林兄弟會的目標是讓《可蘭經》與聖行成為伊斯蘭家庭與國家最主要的核心價值。.

新!!: 殖民地和穆斯林兄弟會 · 查看更多 »

突厥斯坦

--((察合台突厥语:ترکستان / Türkistān;奥斯曼土耳其语:ترکستان / Türkistân ;波斯语:ترکستان / Torkestān;达利语:ترکستان / Turkistān;塔吉克语:ترکستان / Туркистон / Turkiston;乌兹别克语:ترکستان / Туркистон / Turkiston;维吾尔语:تۈركىستان / Түркистан / Türkistan;阿拉伯语:التركستان / al-Turkistan 英语:Turkestan / Turkistan)(旧译土耳其斯坦为误译)一词为伊朗语「突厥人的国家」、「突厥之地」之意。该词最早出现在7世纪的粟特文文书中,并于8世纪被阿拉伯人撰写的地理学著作广泛使用,其範圍大致为东起戈壁沙漠,西濱裏海,南接西藏、克什米尔、阿富汗中部、伊朗东部,北连西西伯利亞在内的广大中亚地区。「突厥斯坦」这一地理称谓一直被当地民族及与当地有政治经济联系的周边民族所使用,在从7世纪至今的各个时期里,在粟特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印地语(包括乌尔都语)的各种历史文献、碑铭、外交文书、经济文书及文学作品中广泛可见。 突厥斯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的突厥斯坦是指包括以上所述全部范围的地区,即西突厥斯坦(或称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或称中国突厥斯坦)与南突厥斯坦(或称阿富汗突厥斯坦)的总和。狭义是指西突厥斯坦,以与在历史上又被称为蒙兀儿斯坦的北部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畏兀儿斯坦的东部东突厥斯坦和被称为阿富汗突厥斯坦的南突厥斯坦相区别。 至18世纪,随着东部突厥斯坦被满族建立的大清帝国所吞并,南部突厥斯坦被阿富汗的伊兰语民族的国家所控制,突厥斯坦内部原本通畅的联系开始变化。于是「东突厥斯坦」一词开始被使用。同时,保持政治独立的西部即被称为「西突厥斯坦」或狭义上的「突厥斯坦」。19世纪中期,西部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个汗国沦为俄罗斯帝国的殖民地,于是「西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俄国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又被称为中国突厥斯坦。.

新!!: 殖民地和突厥斯坦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通称突尼斯,位於北非、隶属于马格里布地区,东北部緊鄰地中海。突尼斯有兩個鄰國,分別為西方的阿爾及利亞(公共国界线長965公里)與東南方的利比亞(公共国界线長459公里)。突尼斯因其坐落于国家北方的首都--而得名。.

新!!: 殖民地和突尼西亞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人

突尼西亞人是指以突尼西亞阿拉伯語為母語的民族。大多數居住在突尼西亞境內,少部分移民至其他國家,1956年3月20日,在殖民地獨立風潮之際,突尼西亞贏得了獨立,受到此時期民族主義的思潮影響,生長或來自此地擁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人多稱作突尼西亞人。.

新!!: 殖民地和突尼西亞人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歷史

突尼西亞歷史,突尼西亞曾經是迦太基的發源地。第三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成為羅馬共和國的阿非利加行省。後來此地又陸續受到汪達爾王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統治。800年艾格莱卜王朝的建立标志着突尼斯脱离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艾格莱卜王朝被什叶派穆斯林和柏柏尔人推翻后,突尼斯又先后经历了法蒂玛王朝、哈夫斯王朝和侯赛因王朝的统治。突尼西亞在很长一段时间內受到奥斯曼帝国统治(这一时期被称为突尼斯摄政时期)。在1881年时,隨著法國對殖民地的開拓,转而成为法国的被保护国。 1956年3月20日,在殖民地獨立風潮之際,突尼西亞赢得了独立,正式改名为突尼西亞王国。罗尔斯貝伊成为首任统治者,享有国王尊號和至高无上的君權。1957年7月25日,侯赛因王朝被废黜,共和國宣告成立,民族主义领袖哈比卜·布尔吉巴就任首届总统,他使突尼西亞共和国迈向了现代化。然而他30年統治的结果是以收买人心的政策以及伊斯兰运动的崛起为标志的,继任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将之废除,但延續了布尔吉巴主义的現代化目标,即经济自由化。2011年1月14日,本·阿里因茉莉花革命而被驅逐下台,流亡至沙烏地阿拉伯。.

新!!: 殖民地和突尼西亞歷史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

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KG,PC(Charles Cornwallis, 1st Marquess Cornwallis,),又譯康華里和康華利等,英國軍人、殖民地官員及政治家,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於1778年至1781年出任北美英軍副總司令,任內於1781年10月約克鎮圍城戰役大敗後率大軍投降。戰後他於1786年至1793年出任印度總督、1798年至1801年任愛爾蘭總督、1805年再任印度總督,但同年因病客死當地。 康沃利斯生於貴族之家,早年曾參與七年戰爭,1760年至1762年一度擔任下議院議員。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後,他前往北美作戰,1778年起出任北美英軍副總司令,1780年參與攻陷革命軍在南卡羅來納的據點查爾斯頓,其後又奉北美英軍總司令亨利·克林頓爵士之命留守當地,並於同年8月的卡姆登戰役擊潰查爾斯頓的革命軍餘部。然而,他後來在1781年決定率兵轉攻維珍尼亞,結果於同年10月約克鎮圍城戰役大敗後率大軍投降,標誌着英軍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大勢已去。康沃利斯與克林頓爵士戰後互相將戰敗原因歸咎於對方,使兩人不和關係公開,康沃利斯批評克林頓不發兵救援,而克林頓則反指康沃利斯未經批准擅離南卡羅來納,兩方就此始終爭論不休。 儘管如此,康沃利斯在美國獨立戰爭後繼續獲得政府重用,在第一次出任印度總督任內,他於第三次英邁戰爭期間出兵邁索爾王國,1792年戰勝後與蒂普蘇丹媾和,增強英國在印度地區的影響力,另外他又在1793年頒布《康沃利斯法規》及其中的《永久協議》,當中《協議》試圖釐清孟加拉地區的土地業權問題。卸任返國後,康沃利斯在1795年以軍械總局局長身份加入內閣,1798年獲任命為愛爾蘭總督,前往當地平息大規模暴亂,其後確保大不列顛王國和愛爾蘭王國平穩地依據《1800年聯合法令》,在1801年1月1日聯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卸任愛爾蘭總督後,康沃利斯在1802年代表英國與法國的拿破崙簽訂《亞眠和約》。1805年,他再度獲委任為印度總督,但在同年抵達加爾各答後身體因病不適,未幾病逝印度,遺體於當地安葬。.

新!!: 殖民地和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查爾斯·康沃利斯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又称产业革命,更準確的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個起點約於1760年代,一直持續到1830年代至1840年代的歷史時期。在這段時間裡,人類生產逐漸轉向新的製造過程,出現了以机器取代人力、獸力的趨勢,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誌,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 工业革命在1759年左右已经开始,但直到1830年,它还没有真正蓬勃地展开。大多数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1769年,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國為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所需动力依靠人力,畜力,水力和風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與1000年前農業革命一般,革命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推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們推向了一个崭新的「蒸汽时代」。.

新!!: 殖民地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1890年以後,鑑於德國首相俾斯麥的下野,歐洲局勢日趨不穩定,俾斯麥的接班人缺乏老練的外交手腕處理歐洲列強的衝突,面對普法戰爭後的法國戰敗所產生的對德仇恨、奧俄兩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爭奪、以及殖民地拓展政策所帶來的列強競爭,不論是德國或其他國家的領袖皆無法如俾斯麥般以和平為目標穩定歐洲局勢,反之乃是通過窮兵黷武、彼此競爭來爭取優勢。故此歐洲各國在競爭中只好以同盟彼此間的支持援助及自身軍備的強大來確保安全。.

新!!: 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軍備競賽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一次鸦片战争(First Opium War),又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是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至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期间,清朝和英国因為港脚商人以飞剪式帆船在广东沿海武装公开贩运鸦片而爆发的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道光十九年 (1839年) 清帝國钦差大臣林則徐奉道光皇帝圣旨於广东东莞收繳鴉片,先於虎门销烟,接着道光帝下旨永远断绝和英国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国门而发起战争。战争以英国远征舰队炮击广东九龙为起点,最后以清朝失败,及以签订《南京条约》告終。这场战争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起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9年.

新!!: 殖民地和第一次鸦片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一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905年3月31日访问摩洛哥丹吉尔,引发这次危机。威廉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国的影响力。1904年,英国与法国达成挚诚协定(建英法协约)。在该年,英国与西班牙承认法国在摩国的利益,令德国有感利益受损,故此以外交途径挑战法国。于是,威廉二世想邀请欧洲各国举行会议,企图借挑衅与测试三国协约的实力。 德皇的言论令法国民众普遍震怒。在得到英国的支持下,法国外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提倡在摩洛哥设立一个保护国,并促请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但法国恐怕德国会开战,所以反对他、迫使他下台。危机在6月达到高峰:德尔卡塞下台后,由温和派法国总理莫里斯·鲁维埃兼任外长。7月时,德国已受到孤立,所以法国同意以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然而,法德仍然剑拔弩张—德国在12月调动后备军队,而法国更在1906年1月派兵到与德国接壤的边境。 为解决上述纠纷,1906年1月16日至4月7日在西班牙举行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在十三个与会国当中,只有奥匈帝国支持德国;法国得到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儘管意大利是三國同盟的成員國之一)、西班牙与美国支持。最后,德国在5月31日接受一项协定:法国撤回部分对摩洛哥实施的管制,但依然控制部分重要地方,以及与西班牙保持对摩国的警察控制权。 虽然会议暂时解决了摩洛哥问题,然则德国的不满,是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前傳。结果,德国的孤立令德国追求更具野心的外交政策。这次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一次战前危机,严重恶化了强国之间的关系,間接引發一次大戰。.

新!!: 殖民地和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苏伊士运河危机英文常用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risis)、蘇伊士運河戰爭(Suez War)或1956年戰爭指稱此次事件,阿拉伯世界則常以三方衝突()稱呼之,其它名稱尚有西奈戰爭(Sinai war)、蘇伊士-西奈戰爭(Suez-Sinai war)、1956年以阿戰爭(1956 Arab-Israeli War)、第二次以阿戰爭(Second Arab-Israeli War)、蘇伊士運河戰役(Suez Campaign)、西奈戰役(Sinai Campaign)、卡德墟戰役(Kadesh Operation)或火槍手行動(Operation Musketeer),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让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新!!: 殖民地和第二次中东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殖民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新!!: 殖民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二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阿加迪尔危机,在1911年发生,是一宗国际危机。该年的7月1日,德国派出黑豹号战舰到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宣示德国在摩洛哥的利益。 英国与德国之关系,早已因军备竞赛而变得甚为紧张。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领导下,德国由1890年代开始大量制造无畏舰,而英国则视之为企图挑战它海上霸权的举动。当英国发现德军舰只到达阿加迪尔后,误以为德国想把该港转为德军在大西洋的军港。结果,双方关系更为紧张,而英国则根据英法协约而倾向支持法国。 德国之举动,其实是为了向法国追讨赔偿。根据1906年阿尔赫西拉斯会议之决议,法国得到不少在摩国之利益。是以这次危机可被视为另一宗因殖民主义而起的纷争。 7月9日,法德两国开始谈判,最后在11月4日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地位,并把喀麦隆北部部分领土让与法国 (今乍得南部) ;法国则把法属赤道非洲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 (今刚果共和国北部) 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以作赔偿。得到德国之同意后,法国于1912年3月30日签订《非斯条约》,把摩洛哥变为它的保护国,正式把它转为殖民地。 英国在危机时支持法国,强化了英法协约以及三国协约的紧密关系。由于它们对德国的扩张更为敏感,所以三国协约渐渐从殖民地协定变为军事联盟。其后,英国更与法国协定,让英国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则保卫地中海。这次事件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危机之一。.

新!!: 殖民地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 查看更多 »

簡寧 (香港教育司)

簡寧(John Canning,),英國殖民地教育官員,1969年6月至1974年8月擔任香港教育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 簡寧在1939年至1943年受教於蘇格蘭北拉納克郡馬瑟維爾的聖母高校(Our Lady's High School),1943年至1947年投身皇家海軍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退役後於1947年入讀格拉斯哥大學主修英文,1951年獲文學碩士榮譽學位畢業,旋於同年入讀喬丹山師範學院,復於1952年考獲教師文憑。 簡寧在1952年獲殖民地部聘任為教育官,並在同年8月獲派到香港任職。他最初於1952年9月至1955年6月在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任教英文科,後於1955年6月至1956年12月調返教育司署,任職官立學校秘書處成員,負責處理官校的一般行政事務。在1958年3月至12月,他出任皇仁書院署理校長,至1958年11月調返教育司署陞任高級教育官,復於1959年12月出任助理教育司。在助理教育司任內,他曾經在1964年8月至9月、1965年1月至7月、1966年6月至1967年1月、以及1967年6月至1969年6月署任副教育司,復於1969年6月接替退休的簡乃傑出任教育司。 在教育司任內,簡寧在1971年落實港督戴麟趾爵士的政策,實行六年強迫小學義務教育,並制定《入學令》,對不送子女上學的小學學生家長處以刑罰;此外,他還參與應對文憑教師薪酬運動。簡寧在1974年8月卸任教育司後離開香港,晚年於加拿大渡過退休生活。.

新!!: 殖民地和簡寧 (香港教育司) · 查看更多 »

簡乃傑

簡乃傑,CBE(William David Gregg,),英國殖民地教育官員,早年於伯明翰從事教育工作,二戰後於1949年加入殖民地教育行列,出任塞舌爾群島教育署長、1953年轉任烏干達助理教育署長、1957年升任副教育署長、1960年轉任肯雅教育署長兼教育部常務次官。簡乃傑在1964年調往香港接替唐露曉出任教育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至1969年卸任退休。.

新!!: 殖民地和簡乃傑 · 查看更多 »

米埔

米埔內--海灣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Mai Po Inner Deep Bay Ramsar Site),在當地稱為米埔自然護理區(Mai Po Nature Reserve),是一片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米埔一帶的濕地。米埔以候鳥、自然護理區和紅樹林而聞名。於冬季,濕地有不少來自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過冬。 護理區範圍包括大榔基、石山和尖鼻咀一帶的濕地,當地亦是深圳河、山貝河及天水圍渠的河口,佔地約1,540公頃。米埔自然護理區本身是一個禁區,邊界道路以外更屬於邊境禁區,該地可說是雙重禁區。 米埔濕地被紀錄於《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中。.

新!!: 殖民地和米埔 · 查看更多 »

米利都

米利都(Μίλητος)是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也有出现。公元前1500年左右,一些从克里特岛来的移民定居于此,随后,这个城市就成为了爱奥尼亚十二城邦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它建立起了强大的海上力量,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在希波战争前它处于波斯统治下。米利都拥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如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等,世称米利都学派。 米利都曾先後被赫梯帝國、弗里吉亚人、吕底亚、马其顿帝国、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鄂圖曼帝國所統治。在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米利都被用作一個與威尼斯進行貿易的港口,後來港口淤塞,城市被廢棄。今日米利都的廢墟距離海面數十公里,在衛星地圖上 37°31.8'N 27°16.7'E 的位置,於土耳其艾登省內。.

新!!: 殖民地和米利都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殖民地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發生於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期間至1944年。一開始,許多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以及立陶宛人將德國人視為驅逐蘇聯統治的解放者。他們希望德國人可以協助他們恢復獨立,然而德國人在當地建立了臨時政府。德國人在佔領期間發動種族歧視運動、強制遷徙以及屠殺,這促使當地居民展開抵抗運動。.

新!!: 殖民地和納粹德國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查看更多 »

紐埃

紐埃(纽埃语:Niuē)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的一个岛国,距离新西兰北部有2,400公里,其西为汤加、以北是萨摩亚,以东则是邻国的库克群岛。纽埃国土爲一橢圓形島嶼以及周圍的珊瑚礁環繞组成,面積260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2003年),種族屬波利尼西亞人。講紐埃語和英語。多信奉埃克利西亞紐埃教。出產西番果、椰子和檸檬、香蕉等。有小型水果加工廠。出售郵票亦爲重要經濟收入。首府阿洛菲,人口600多。紐埃和新西兰保持自由聯合的关系。.

新!!: 殖民地和紐埃 · 查看更多 »

紐西蘭國旗公投

紐西蘭國旗公投是一場於2015年和2016年進行的公投,決定紐西蘭是否更換紐西蘭國旗。第一次公投舉辦於11月20日至12月11日之間,決定候選的國旗方案。第二次公投於2016年3月3日至3月24日舉行,決定是否更換國旗。 由於紐西蘭國旗和澳大利亞國旗圖案十分相似,加上國旗左上的英國國旗帶有殖民地的象徵,因此紐西蘭一直有更換國旗的意見。2014年,紐西蘭總理约翰·基表示將舉辦公投,決定是否變更國旗。另一方面,亦有呼聲反對變更國旗。反對黨批評更換國旗與否並非優先事項,認為此次公投會浪費巨額費用。反對更換國旗民眾也認為現行國旗比候選方案更好。.

新!!: 殖民地和紐西蘭國旗公投 · 查看更多 »

索馬利蘭國 (1960年)

索馬利蘭國(State of Somaliland)是原本英國統治73年的殖民地英屬索馬利蘭獨立後,在1960年6月26日到7月1日間短暫成立的國家,首都哈爾格薩,之後和義屬索馬利亞合併,成立索馬利亞。雖然只有存在短短五天,但是卻得到了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色列、埃及等35國的承認。 1991年原地又重新獨立為索馬利蘭共和國,但是兩者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政權。.

新!!: 殖民地和索馬利蘭國 (1960年) · 查看更多 »

純貞孝皇后

純貞孝皇后尹氏(,),為大韓帝國第二任皇帝純宗繼--,又称尹妃()。本贯海平尹氏,1894年9月19日(旧历开国五百三年甲午八月二十日)出生于朝鲜京畿道杨根郡西宗面汶湖里。她的父亲是海丰府院君尹泽荣,母亲是庆兴府夫人俞氏,她还是曾任大韩帝国议政大臣的尹容善的曾孙女。.

新!!: 殖民地和純貞孝皇后 · 查看更多 »

約翰·赫頓·愛德華茲

約翰·赫頓·愛德華茲(英語:John Hilton Edwards,)是英國醫藥遺傳學家,曾經在1946年至1949年間攻讀劍橋大學藥劑學系及動物學系,之後轉讀密德塞斯醫院(Middlesex Hospital)醫藥學至1952年。此後,他在劍橋大學藥劑學系畢業,然後被派遣為福克蘭群島殖民地勘察船的臨時外科醫生。在1954年至1956年間,醫院向伯明罕大學引薦愛德華茲修讀整體藥劑學系、神經學系、病理學系、精神病學系,並擔任社會藥劑學系講師。此後,他成為皇家內科醫生協會的會員,並於1979年成為皇家學會的一份子。 1958年,愛德華茲加入了牛津醫學研究協會(族群遺傳學部)。在1960年至1961年間,他成為費城兒童醫院的遺傳學家,此後直至1968年,他成為伯明罕兒童醫院的遺傳學家。1969年至1970年間,他探訪了來自康乃爾、紐約的捐血中心職員、兒科專家。1971年,由海外汲取經驗的愛德華茲被伯明罕大學邀請為人類遺傳學教授至1979年。在1979年,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並成為牛津大學的人類遺傳學教授。.

新!!: 殖民地和約翰·赫頓·愛德華茲 · 查看更多 »

紅毛

红毛为亞洲多個地區對西洋人(白人)的称呼,主要見於閩南語。西洋人之髮色與東亞人相比一般显得较淡,故常被称为红毛。其他相關名稱還有“紅毛人”、“紅毛猴”或「红毛鬼子」。.

新!!: 殖民地和紅毛 · 查看更多 »

維吉尼亞半島

維吉尼亞半島,是一個在美國維吉尼亞東南面的半島,四周有約克河(北方)、詹姆斯河(西方),漢普頓錨地(東南方)和切薩皮克灣(東南方)。 漢普頓錨地是不少環水的大市區的普通名字。漢普頓錨地的土地被劃分成二個地區:維吉尼亞半島(或稱北邊半島),和南邊的南漢普頓錨地(在當地,南漢普頓錨地亦稱 “南地”,而維吉尼亞更遠的地方亦有區域叫“南地”,位於正南方。)維吉尼亞半島是Virginia Beach-Norfolk-Newport News, VA-NC MSA的一部分(大城市統計區域),人口大約160萬。.

新!!: 殖民地和維吉尼亞半島 · 查看更多 »

維多利亞:太陽帝國

《维多利亚:太阳帝国》(Victoria: An Empire Under the Sun)是Paradox Interactive开发的一款即时战略游戏。游戏时间设定在1836年至1920年,即维多利亚时代。游戏使用改进过的欧陆引擎(Europa Engine)。该游戏的主要开发者是Johan Andersson。 不同于Paradox Interactive其他的游戏侧重于探索和殖民(《欧陆风云》)或战争(《钢铁雄心》),《维多利亚》侧重于对国家的管理,包括国家的工业化和政治社会制度。游戏本身侧重于国家经济,拥有一个复杂的市场系统(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经济模拟之一)。但是《维多利亚》也面临很多的异议,在游戏评价中只获得了60.4%的好评。主要原因是游戏画面相对过时。.

新!!: 殖民地和維多利亞:太陽帝國 · 查看更多 »

緬甸戰役

緬甸戰役,是指在1942年—1945年由于日本入侵並佔領缅甸的歷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緬甸戰役 · 查看更多 »

總督 (殖民地官職)

總督(副王,virrey,vice-rei,Vice-roi,viceroy)是西方國家君主在殖民地或行省代理人的官職或稱號。在構詞法中,由拉丁文前綴詞「vice-」(副)與法語詞「roi」(王)構成,意思為「副王」。在中文和越南文中一般意譯為「總督」,但亦直譯為「副王」,在日文和韓文中則直接翻譯為「副王」。.

新!!: 殖民地和總督 (殖民地官職) · 查看更多 »

總督府

總督府是殖民主義者派駐殖民地的行政首長居住和辦公地點。總督府可以指:.

新!!: 殖民地和總督府 · 查看更多 »

红河 (温尼伯湖)

红河(英文Red River、法文Rivière Rouge),是美国与加拿大边境上的一条北美洲河流。.

新!!: 殖民地和红河 (温尼伯湖) · 查看更多 »

约翰·马歇尔

约翰·马歇尔,,美国政治家、法律家,曾任美国众议院议员(1799年-1800年)、美国国务卿(1800年-1801年)和美国首席大法官(1801年-1835年)。 马歇尔在首席大法官任期内曾做出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奠定了美国法院对国会法律的司法审查权的基础。.

新!!: 殖民地和约翰·马歇尔 · 查看更多 »

约翰·霍金斯

约翰·霍金斯爵士(John Hawkins,),英國海軍司令、管理者、海盗、奴隸商人、商人、領航員、船艦建造者與私掠者。他的哥哥與貿易夥伴是威廉(b.c. 1519)。他被認為是首位以三角貿易盈利的英國商人,以從祖國向殖民地販賣供應缺乏的供應品為基礎,與他們在十六世紀後葉在聖多明哥與委內瑞拉的西班牙殖民地的黑奴需求。曾在伊莉莎白一世時期販賣奴隸,建立奴隸制度。他的艦隊曾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Category:海盗 Category:英國海盗 Category:奴隶贸易.

新!!: 殖民地和约翰·霍金斯 · 查看更多 »

纳布勒

纳布勒(نابل)是突尼西亞东北部城市,纳布勒省省会。位于卡本半岛南岸,濒临哈马马特湾。古代曾为罗马人殖民地,城市名源自希腊语Neapolis,意为“新城市”。现为突尼斯著名的手工业中心,以制作陶器闻名。.

新!!: 殖民地和纳布勒 · 查看更多 »

纳萨尼尔·瓦立池

纳萨尼尔·瓦立池(Nathaniel Wallich,),出身丹麦的植物学家和外科医師。起初他在靠近加爾各答的丹麥殖民地工作,後來加入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他參加了加爾各答的植物園之建立,並發表許多動植物的學名,日後許多動植物學者研究他大量的收藏時,常援用他的名字作為命名他所採集的新種類。.

新!!: 殖民地和纳萨尼尔·瓦立池 · 查看更多 »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新!!: 殖民地和纽约 · 查看更多 »

纽约州行政区划

美国的纽约州一共有62个县。英国获得荷兰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后立即就建立了12个县,不过其中有两个县之后被废除。1914年的布朗克斯县是州内最年轻的县,该县是纽约市的一部分,并且也是后者在19世纪末从威斯特徹斯特郡吞并的。纽约州各县名称的来源多种多样,有来自美洲原住民语言,有来自英国地名或皇室成员人名,有来自美国早期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也有纽约州的政治家。 纽约州有5个县与纽约市的5个区基本一致,这5个县都没有起作用的县级政府,只有一些区级官员,纽约市被认为是这5个县(区)的县城:纽约县(曼哈顿)、金斯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县(布朗克斯)、里士满县(史泰登岛)和皇后县(皇后區)。由于每个区都至少有一个相互独立的主邮政局(其中皇后区有4个),因此各区的县城就以这些主邮政局相称:纽约(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史泰登岛和邱园(皇后区)。不过这些主邮政局服务的社区都在纽约市范围内,而且与州内其它各县不同的是,纽约市的5个区职权相当有限,几乎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只是该市的从属部门。 以下表格会在每一个县的名称后面列出其联邦资料处理标准代码(简称FIPS代码),该代码是联邦政府用来区分各州和各县的唯一识别码。纽约州的FIPS代码是36,结合任何一个县的代码则为“36XXX”。所有的FIPS代码将链接至该县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

新!!: 殖民地和纽约州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罗兰·加洛斯

罗兰·加洛斯(法語全名:Eugène Adrien Roland Georges Garros,通常稱為Roland Garros;),法国民族英雄,一战时期的战斗机飞行员。.

新!!: 殖民地和罗兰·加洛斯 · 查看更多 »

美屬薩摩亞

美屬薩摩亞(薩摩亞語:Teritori o Amerika Sāmoa,American Samoa)又称东萨摩亚,是在南太平洋的美國非合併非建制領土。最早自前1000年就有人定居,歐洲探險家在18世紀到達薩摩亞。首府帕果帕果,是太平洋上天然良港之一。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55519人(2010年)。主要的島是图图伊拉岛(最大和人口最高),其餘島嶼為马努阿群岛、罗斯环礁和斯温斯岛。 19世紀後半叶,德国、英国和美国为争夺萨摩亚群岛发生了严重的國際對抗。最后,根据1899年條約規定,德國和美國分割薩摩亞群島。次年美國正式佔領群島東半部,由五個火山島與兩個珊瑚礁組成。西薩摩亞現在是薩摩亞獨立國。 美国通过1929年2月20日一项国会法案,正式接受将这些岛屿割让给美国的契约。该法案规定,当地居民享有美国国民地位。该法案规定设立一个美属 萨摩亚政府,其一切民政、司法和军事方面的权力属于美国总统指定的人。由于 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主要是军事利益,该领土由美国海军管辖。1951年一项行政 命令把对该领土的权力移交给内政部。 2005年5月30日,美屬薩摩亞再次要求聯合國把當地從殖民地名單中剔除。.

新!!: 殖民地和美屬薩摩亞 · 查看更多 »

美帝國主義

美帝國主義(American Imperialism),或者美利堅帝國(American Empire),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美帝,这一詞用来描述美國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的影響力以及其在全球之擴張。美國作為西方世界或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其領導世界的文明及價值觀產生中立性之描述。中國大陸和北韓境內的“美帝”一詞來自於蘇聯在冷戰時期對敵手美國的稱呼,以共產主義的立場批判美國的圍堵政策及外交政策;而西方國家(連同美國本身在內)則針對美國之國家性格與外交,作為評判是否符合學理上的帝國或帝国主义。.

新!!: 殖民地和美帝國主義 · 查看更多 »

美國例外論

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譯美國卓異主義、美國例外主義、美式例外主義,一種理論與意識形態,認為美利堅合眾國是個獨特的國家,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为亞歷西斯·托克維里於1831年所杜撰之詞句。有观点认为,美國例外論實質上已經成爲美國淩駕于國際法之上,推行全球霸權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干涉其他國家内政的藉口和思想根源。 美國例外論的概念為,美利堅合眾國與美國人在世界上地位獨特,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獨一無二,以自由、個人主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等思想為建國基礎的國家;人民特別富裕幸福,國家特別穩定強盛,並在世界上領導與保衛自由潮流,因此獨特優越,具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之處;因其為人類提供機會與希望,由注重於人身與經濟自由的憲政理想所治理,衍生出獨一無二的公私利益平衡。美利堅合眾國有多項特徵在政治學上獨一無二,如反專制反獨裁的傳統、個人主義、各社會主義政黨不成氣候、美洲大陸與世界其他地區在地理上的區隔、受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大力影響。這些特徵和開發程度相近的西歐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北歐)國家、共產國家或影響拉丁美洲的馬克思主義國家完全不同。.

新!!: 殖民地和美國例外論 · 查看更多 »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或American Revolution;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是英國與準備獨立的美利堅及法國這個欧洲强国之間的一場戰爭。 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是北美十三殖民地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英屬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國決定與當地的印地安人結盟,以增加勢力。 在獨立戰爭初期,英國能夠充分利用皇家海軍船堅炮利的優勢控制十三殖民地的沿海城市,但對於如何控制內陸地區、及應對盤據內陸、熟悉地形、驍勇善戰的殖民地民兵卻束手無策。隨著法國海軍在切薩皮克海戰大捷奪得制海權,英軍於1781年的約克鎮之圍城戰役中慘敗投降,並於1783年被逼簽訂《巴黎條約》承認美國獨立。但因為大量於戰後由十三殖民地逃至北方的英屬北美,反而導致新建國的美國立國後經濟困頓蕭條、甚至於冬季出現疫潮及飢荒,以及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出現短暫的興旺。.

新!!: 殖民地和美國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美國統治琉球時期(The Ryukyu Islands under United States administration;;),是從1945年美軍佔領沖繩開始,直到1972年5月15日由日本接管為止,琉球群島共有27年由美國所治理。所管轄的範圍包括奄美群岛(至1953年)、沖繩群島、宮古群島和八重山群島。.

新!!: 殖民地和美國統治琉球時期 · 查看更多 »

美國領土擴張

美利堅殖民地,又稱美國海外屬地或美國屬地,是指美國除了聯邦州與華盛頓特區以外的所有地,它們之間與美國的關係各有不同。阿拉斯加與夏威夷最終成為美國聯邦的一州。而現在的美利堅殖民地中,除波多黎各外,基本上都沒有成為獨立國家的能力,或者根本就是無人島或領地。.

新!!: 殖民地和美國領土擴張 · 查看更多 »

美國憲法第三修正案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三条修正案(Third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禁止军队无论是否战争时期在未经屋主同意的情况下强占民宅。这条修正案是对英国议会于美國獨立戰爭时期通过的的回应,该法要求殖民地居民允许英军进驻并承担驻军费用。 第三条修正案是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与权利法案中的其他条款一起于1789年由詹姆斯·麦迪逊在第一届联邦国会上作为一系列立法细则提出,先由联邦众议院于1789年8月21日通过,再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国会两院联合决议案正式提出,最初提出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向新宪法提出的反对意见作出回应。国会于1789年9月28日将提出的修正案递交各州,到了1791年12月15日终于获得宪法第五条中规定的四分之三多数州的批准。1792年3月1日,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正式宣布修正案通过。 第三条修正案是宪法中最没有争议,也是在司法诉讼中引用最少的条款之一。截止2009年都还没有成为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任何一个判决的主要依据。.

新!!: 殖民地和美國憲法第三修正案 · 查看更多 »

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修正案(Four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是美国权利法案的一部分,旨在禁止无理搜查和扣押,并要求搜查和扣押状的发出有相當理由的支持。美国建国前,大英帝国政府曾下发通用搜捕状,让北美殖民地的治安警察可以任意进入任何人的私有领地进行搜查,这样的做法导致新大陆居民的普遍不满,是美國革命爆发前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条修正案就是针对这种搜捕状所作的回应。修正案与权利法案中的其他条款一起于1789由詹姆斯·麦迪逊在第一届联邦国会上作为一系列立法细则提出,先由联邦众议院于1789年8月21日通过,再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国会两院联合决议案正式提出,最初提出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向新宪法提出的反对意见作出回应。国会于1789年9月28日将提出的修正案递交各州,到了1791年12月15日终于获得宪法第五条中规定的四分之三多数州的批准。1792年3月1日,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正式宣布修正案通过。 由于权利法案起初对各州没有约束力,同时联邦刑事调查在美国历史上的前一个多世纪里都很罕见,所以第四条修正案对于20世纪以前的判例法没有产生多大影响。1961年,最高法院通过将这条修正案的规定应用到了各州。 根据第四条修正案,搜查令通常在执法人员宣誓保证后由法院发出,对应的搜查和扣押(包括逮捕)也必须限制在搜查令所规定的有限范围内。第四条修正案的判例法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样的政府行为属于“搜查”和“扣押”?这些行为的合理理由又是什么?对违反第四条修正案权利的问题应该如何加以解决?早期的法院判决将修正案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执法人员对私有财产的实际侵扰上,但在1967年的中,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其保护也需同样延伸到个人隐私上。执法人员执行大部分搜查和扣押工作时都需要搜查令,不过法院也已经定义了一系列的例外情况,如同意搜查、车辆搜查、紧急情况、边防搜查等。 第四条修正案也是1914年通过确立的證據排除法則的基础,这一法则强制规定以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不能用于刑事审判(毒樹果實理論),除非是在合法手段下这些证据仍然不可避免地会被发现。.

新!!: 殖民地和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 · 查看更多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Thirteen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旨在废除奴隶制和,除非是“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该修正案于1864年4月8日在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再于1865年1月31日在联邦众议院通过,1865年12月6日获得宪法第五条所规定的四分之三多数州批准生效。1865年12月18日,国务卿威廉·H·苏厄德正式宣布修正案通过,成为南北战争结束后通过的三条重建修正案的第一条。 最初制订的美国宪法中对奴隶制采取了默许的保护态度,如五分之三妥协中规定各州奴隶人口将按五分之三的比例折算成自由人口后用于确认该州在联邦众议院的代表席位数。在第十三条修正案以前最后一次有修正案通过已经过去了超过60年时间。虽然许多奴隶已由林肯在1863年的解放奴隸宣言中宣布恢复自由身,但他们战后的地位仍然不明。1864年4月8日,参议院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修正案。众议院一开始的投票没有通过,但之后还是在林肯政府的竭力推动下于1865年1月31日投票通过。几乎所有的北方联邦州都迅速批准了修正案,多个南北边界以及南方部分“已经重建”的州也予以批准,让修正案成功地在这年结束前通过。 虽然修正案正式废除了全美各地的奴隶制,但诸如黑人法令、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暴力行为和选择性执法导致非裔美国人继续受到强制劳役,这类情况又尤以南方州为甚。与另外两条重建修正案不同的是,第十三条修正案很少在判例法中引用,但也还是用于废除了劳役偿债制和一些基于种族的歧视行为。第十三条修正案与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修正案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这条修正案对个人行为仍然适用,并不局限于国家行为。修正案还允许国会立法打击人口贩卖等现代形式的奴隶制度。.

新!!: 殖民地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 查看更多 »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又称费城会议、联邦会议或费城大会)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会议原本的目的是修改《邦联条例》,从而解决当时13个原大英帝国殖民地邦根据这一条例而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在运作上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但是以詹姆斯·麦迪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部分代表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对《邦联条例》进行修整,而是希望可以直接建立一个新政府,与会代表选举乔治·华盛顿来主持这次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因此这次会议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次会议上争论得比较多的问题包括:参议员的选举和分配、比例代表制如何定义(是否包括奴隶或其它财产)、总统如何选举及任期长短和连任次数、行政权是应该由多人共享还是一人独占、什么样的罪行应该受到弹劾、对逃亡的奴隶应如何处置、是否禁止奴隶贸易、法官是由立法还是行政部门指派等。会议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讨论这些问题,至于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权分立倒并没有什么异议。会议开始后,与会代表首先在会议的最终目标上达成了一致,然后他们同意了詹姆斯·麦迪逊提出的弗吉尼亚方案并开始对之进行修改。7月4日,会议中的部分代表组建,开始休会起草宪法的初步草案,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改入了最终的宪法。之后在所有议题都得到解决后,委员会起草了最终的定稿,并由与会代表签名同意后再送交各州议会等待批准。.

新!!: 殖民地和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 · 查看更多 »

美制单位

美--单位,又称美式英制单位,是目前在美國被普遍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制,可被视为英制单位的一种。 由於美國曾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因此美國使用的大多數非公制單位都和现在英国的英制單位在名称上相同。然而,英國的制度在1824年被翻修,一些單位的定義被改變,而当时已独立的美国则未跟随,所以兩個系統之間存在分歧,比如加仑现在在英美两国的定义是不同的。 Category:英制 Category:计量单位制 Category:美國度量衡單位.

新!!: 殖民地和美制单位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殖民地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殖民地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历史

美国历史由多個時代组成,美国原為英國殖民地,在独立之后後逐漸興起,成為当今世界上有较大影響力的超級大國。.

新!!: 殖民地和美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美国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美国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该宪法于1787年9月17日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获得代表的批准,并在此后不久为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由各个拥有主权的州所组成的联邦国家,同时也有个联邦政府来为联邦的运作而服务。从此联邦体制取代了基于邦联条例而存在较为松散的邦联体制。1789年,美国宪法正式生效。美国宪法是世界上首部成文宪法,该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新!!: 殖民地和美国宪法 · 查看更多 »

美国人口史

作为一个殖民地,英属北美的各个省份通常较早的发展城市。 在1880年到1900年间,美国的城市人口比率从28%上升到40%,1920年达到50%,部分是由于欧洲移民的缘故。在1890年后,美国的农村人口由于机器化的普及使得农民的工作被机器取代而移居到城市的影响成垂直下降趋势。.

新!!: 殖民地和美国人口史 · 查看更多 »

美国种族主义

自以及奴隶时代开始,种族主义和民族偏见就成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一个主要问题。法律曾一度默许了种族主义的合法性,并给予白人受法律保护的优待和权利,而这些权利不为美国原住民、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以及拉丁裔美国人所享有。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60年代,歐裔美國人(尤其是英裔美国人)享有法律所赋予的特权,这些特权了包括受教育权、移民权、选举权、公民权、土地征用权以及刑事诉讼权。这一时期,许多从欧洲移民而来的非新教徒——尤其像是犹太人、爱尔兰人、波蘭人以及意大利人——在美国社会中都遇到了排外主义以及其他一些种族歧视形式,而歧视他们的人并不完全是白人。 以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导向制度架构主要包括奴隶制,与印第安人的战争,美国原住民保留地,对原住民的隔离,专门的寄宿学校,以及集中营。对种族歧视的正式废除发生在20世纪中叶,但这不能为社会所接受,这一行为也被视为有悖道德。但种族政治现象仍然显著。社会经济不平等中依旧保有种族主义,并且采取了一种更加现代、更加委婉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成了一种最为普遍的种族主义符号。种族分层还是继续存在于就业、居住、教育、贷款和政府治理中。 涵盖了众多美国公民权和人权组织,它曾报道说:「在美国,歧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延伸到了所有有色族群中」。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一般美国民众所持观点本质上已经有所转变,但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等组织的调查发现,许多美国人承认还是有歧视性观念;例如,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2007年的一篇文章说大约十分之一的人承认对西班牙裔美国人有种族偏见,而四分之一的人承认对有种族偏见。.

新!!: 殖民地和美国种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美国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指美东居民向美西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始于美国独立之後的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軍事與经济的发展,西进运动是美国拓宽疆土,吞并土地的一种推進行为,由於美東的土地與資源有限,美國人掀起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西进运动。它开发了如今的美国西部地区,也使美國變成一個軍事大國,但也消灭了众多印第安文明。.

新!!: 殖民地和美国西进运动 · 查看更多 »

美国驻吉布提大使列表

这是一个关于美利坚合众国驻吉布提共和国大使的列表。 位于非洲之角地区的吉布提共和国一度在法国控制之下,1885年后成为法属索马里兰殖民地的一部分。1940年至1942年12月期间,该地区由法国维希政府统治。1942年底,自由法国运动和盟军部队收复了吉布提。由于该地区伊萨族和阿法尔族的对立,其独立问题相当复杂,因此一直维持在法国海外领地的地位。1977年5月进行的公民投票决定脱离法国而独立。吉布提共和国成立于1977年6月27日。 吉布提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旋即承认了其独立地位,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驻吉布提共和国大使馆于6月27日开馆。1980年9月26日,杰诺德·M·诺斯(Jerrold M. North)被任命为美国驻吉布提第一任特命全权大使。.

新!!: 殖民地和美国驻吉布提大使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国权利法案

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和其他方面权力,并将一些权力保留给各州和公众。起初这些修正案仅针对联邦政府有效,不过在第十四条修正案通过后,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统称合併原則的进程将权利法案中的大部分条款应用到了各州。 这些修正案由詹姆斯·麦迪逊在第一届联邦国会上作为一系列立法细则提出,先由联邦众议院于1789年8月21日通过,再于1789年9月25日通过国会两院联合决议案正式提出,1791年12月15日获得了足够数量州的批准而正式成为宪法的一部分并生效。国会一共提出了十二条修正案,但这次通过的只有其中十条,另外两条中一条于203年后获得足够数量的州批准成为第二十七条修正案,另一条从程序上来说仍在等待各州批准。 权利法案列举了宪法正文中没有明确表明的自由和权利,如宗教自由、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保留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无理搜查和扣押的权利,个人财物搜查和扣押必须有合理颁发的搜查令和扣押状的权利,只有大陪审团才能对任何人发出死刑或其它“不名誉罪行”的起诉书,保证由公正陪审团予以迅速而公开的审判,禁止等。此外,权利法案还规定宪法中未明确授予联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或人民行使。这些条款受到了喬治·梅森1776年的弗吉尼亚权利法案、英国的1689年權利法令和诸如1215年大憲章在内英国早期政治文献的影响。 权利法案诞生后的150年里几乎没有对美国司法构成什么影响,但在进入20世纪后情况有所改观,成为许多联邦最高法院重要判决的基石。文件最初有14份副本,其中一份长期存放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向公众展示。.

新!!: 殖民地和美国权利法案 · 查看更多 »

美国新闻自由

美国政府认为,美国高度发达的传媒有赖于其自由的新闻环境,其中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为新闻自由奠定了基础。.

新!!: 殖民地和美国新闻自由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阿拉米语:ܒܝܬ ܢܗܪܝܢ,Μεσοποταμία,بلاد الرافدين,Mesopotamia)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两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产生和发展的古文明称为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大体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氾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处平原,而且周围缺少天然屏障,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有多个民族在此经历接触、入侵、融合的过程,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埃兰人、喀西特人、胡里特人、迦勒底人等其他民族先后进入美索不达米亚,他们先经历史前的欧贝德、早期的乌鲁克、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代,后来又建立起先进的古巴比伦和庞大的亚述帝国。迦勒底人建立的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推向鼎盛时期。但随着波斯人和希腊人的先后崛起和征服,已经辉煌几千年的文字和城市逐步被荒废,接着渐渐为沙尘掩埋,最后被人们所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伴随考古发掘的开始和亚述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实物被出土,同时楔形文字逐渐被破解,尘封18个世纪的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才慢慢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明的楔形文字、公元前2100年左右尼普尔的书吏学校、三四千年前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学作品、2600多年前藏有2.4万块泥板书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前言和后记及282条条文构成的《汉谟拉比法典》、有重达30多吨的人面带翼神兽守卫的亚述君王宫殿、古巴比伦人关于三角的代数的运算、公元前747年巴比伦人对日食和月蚀的准确预测、用琉璃砖装饰的新巴比伦城和传说中的巴别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以及各时期的雕塑和艺术品,这些成就都属于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古老的文明。.

新!!: 殖民地和美索不达米亚 · 查看更多 »

美索不达米亚历史

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历史主要是指从旧石器时代初期早期人类的活动至古典时代晚期。 美索不达米亚在古代希腊语中指“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

新!!: 殖民地和美索不达米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又稱西美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Guerra hispano-estadounidense),是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进而控制加勒比海而发动的战争。.

新!!: 殖民地和美西战争 · 查看更多 »

美日關係

美日關係,是描述关于美國與日本的雙邊關係。日本與美国已经建立了以主動權在美國的政治關係,是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邦。在日本安全問題上,簽署安保條約的美國也是日本最強大可靠的盟友。.

新!!: 殖民地和美日關係 · 查看更多 »

義屬索馬利蘭

義屬索馬利蘭,亦稱義屬索馬利亞,為義大利王國在非洲之角的一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曾經入侵英屬索馬利蘭和阿比西尼亞,將其與義屬索馬利蘭和同為義大利殖民地的厄利垂亞合并為義屬東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義屬索馬利蘭被聯合國決定暫交義大利托管。 1960年7月1日,義屬索馬利蘭獨立,並且和英屬索馬利蘭合併為索馬利亞。.

新!!: 殖民地和義屬索馬利蘭 · 查看更多 »

義呆利 Axis Powers

《義呆利 Axis Powers》(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簡稱APH,是一部於網際網路上連載的漫畫,作者為日丸屋秀和。.

新!!: 殖民地和義呆利 Axis Powers · 查看更多 »

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

k 表列出漫畫《義呆利 Axis Powers》中的登場角色。其中每一個角色均代表著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個性依其民族性也有所不同。作品本質屬於輕鬆搞笑類型,因此某種程度上迴避了尖銳的歷史問題,與真實歷史有較大程度的差異。 商業版廣播劇CD和電視動畫的配音員是共通的。 條目僅收錄日丸屋秀和的作品,並未收錄其他同人作品創造出的角色。和真實存在的政黨、國家、人物無直接關係。 原版爲日文維基百科-ヘタリア Axis Powers的翻譯與適當補充。.

新!!: 殖民地和義呆利 Axis Powers 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羅富國

羅富國爵士,KCMG,KStJ(Sir Geoffry Alexander Stafford Northcote,),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5年至1936年出英屬圭亞那總督,1937年至1941年為第20任香港總督。 羅富國在1904年加入殖民地部,長期在非洲的殖民地政府機關供職,歷任肯雅助理輔政司、北羅德西亞布政司和黃金海岸輔政司等職,在黃金海岸輔政司任內曾署任黃金海岸總督。隨後在1935年至1936年間,他獲調派往南美洲英屬圭亞那出任總督。 羅富國在1937年10月調任香港總督,適值中日戰爭爆發不久,為應付日軍日益嚴峻的威脅,他任內積極整頓香港防務,其中於1939年7月頒布緊急法例實行徵兵,另外又在1940年首度開徵入息稅,以減輕軍費負擔。然而,羅富國爵士在任後期因病不適,長年不在香港,回港後不久於1941年9月稱病辭職,返英療養,避過三個月後日軍揮軍香港,沒有淪為戰俘。 羅富國爵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獲重新起用到東非任軍方首席情報官,戰後於1948年4月獲英廷任命為東非議會首任議長,惟未幾於同年7月病故,終年67歲。.

新!!: 殖民地和羅富國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羅伯特·史都華,第二代倫敦德里侯爵,KG,GCH,PC(Robert Stewart, 2nd Marquess of Londonderry,),英国愛爾蘭政治家,通稱卡蘇里子爵(Viscount Castlereagh),曾任外務大臣,於1814年至1815年代表英方出席維也納會議,後來因工作過勞而精神失控,自殺身亡。.

新!!: 殖民地和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 查看更多 »

羅樂民

羅樂民爵士,KCMG,OBE(Sir Hugh Selby Norman-Walker,),英國殖民地官員,1965年至1966年任貝專納蘭保護領女皇陛下專員、1967年至1969年任塞舌爾群島總督及三軍總司令兼英屬印度洋領地專員、以及由1969年至1973年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及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羅樂民在1938年至1948年間任職於英屬印度政府,1949年加入殖民地部後,先後在非洲尼亞薩蘭出任政務主任和助理秘書長等職,1953年一度獲借調到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內閣。他在1954年重返尼亞薩蘭任發展司,此後歷任副財政司和庫務司。尼亞薩蘭在1964年獨立為馬拉威後,他繼續留在政府供職至1965年為止。羅樂民在1965年調往南非以北的貝專納蘭保護領出任女皇陛下專員,1966年元旦獲封爵士,同年9月見證當地獨立為博茨瓦納。羅樂民在翌年再轉往塞舌爾群島出任總督兼三軍總司令,未幾於1969年就任香港輔政司,接替出任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的祈濟時爵士,任內一度有傳言指他會接替戴麟趾爵士出任港督,但港督一位最後由外交官麥理浩爵士出任。 羅樂民爵士在1973年卸任香港輔政司後,原本會調任曼島總督,但他不會攜眷上任的消息傳至曼島後,引起當地強烈反響,幾經爭持,事件最後以羅樂民放棄任命告終,此後羅樂民退出地方服務,不再獲任何相關任命。晚年的羅樂民返回英格蘭定居,曾在1976年擔任懷特島郡級架構計劃小組主席。.

新!!: 殖民地和羅樂民 · 查看更多 »

真辉格党

真輝格黨(True Whig Party),也稱利比里亞輝格黨(Liberian Whig Party),是利比里亞主要政黨之一,最大的右派政黨,是利比里亞歷史最悠久的政黨,其政黨名稱源於美國輝格黨。.

新!!: 殖民地和真辉格党 · 查看更多 »

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

《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是一部2014年美国3D科幻驚悚动作片,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安迪·瑟克斯、加里·奥德曼、杰森·克拉克、寇帝·史密-麥菲及朱迪·格雷尔主演。该片是2011年电影《猩球崛起》的续集,也是2011年开始重新演绎的《人猿星球》系列电影的第二部,美国于2014年7月11日上映。.

新!!: 殖民地和猿人爭霸戰:猩凶崛起 · 查看更多 »

烟台山 (山东)

烟台山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内的一座山,位于市中心北部黄海边,海拔42.5米,面积45公顷,三面环海。山上植被较好。目前是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华网山东频道,2007-06-19,于2010-8-1查阅。山西侧有海湾名为太平湾,烟台港位于湾内。,水母网,2010-08-01,于2010-8-1查阅。.

新!!: 殖民地和烟台山 (山东) · 查看更多 »

瑞典历史

典国家形成于公元11世纪。1397年瑞典被并入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7世纪瑞典成为称霸欧洲北部的强国。18世纪初开始衰落,丧失了大部分海外领地。1809年,瑞典控制下的芬兰被并入俄国。1814年从丹麦手中取得挪威。1905年,挪威脱离瑞典独立,现代瑞典王国的版图最终形成。两次世界大战中瑞典均保持中立。二战后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瑞典自国家形成至今一直实行君主制政体,从未成立过共和国。.

新!!: 殖民地和瑞典历史 · 查看更多 »

環形碼頭

形碼頭(又譯圓形碼頭或環迴碼頭;英文:Circular Quay)是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悉尼的一個地區,位於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和岩石區(The Rocks)之間的悉尼灣的悉尼商業中心區的北部邊緣。環形碼頭也是悉尼市地方政府區域的一部分。 環形碼頭由海濱小徑、行人購物中心、公園、餐廳和咖啡座組成,並設有火車站和多個渡輪碼頭。 環形碼頭呈半環形,原稱「半環形碼頭」,後來才簡化成今日的名稱。.

新!!: 殖民地和環形碼頭 · 查看更多 »

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巴斯克·努涅斯·德·巴尔波亚(Vasco Núñez de Balbo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探险家。他来自偏远的西班牙西部地区,为埃斯特雷马杜拉的许多征服者之一。在从伊斯帕尼奥拉岛因破产逃出来后,他又对巴拿马地峡进行了探险,并率领一队欧洲人首次看见了太平洋,他在巴拿马建立了今被称为安提瓜的殖民地,成为了新殖民地的首任总督,后被其继任者逮捕处死。.

新!!: 殖民地和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 · 查看更多 »

瓜分中國

分中國又称瓜分清朝、瓜分風潮,是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列強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取得特權與租界的一連串事件。1896年沙俄以迫日歸還遼東半島有功,誘迫清政府簽《中俄密約》,內有將東三省的鐵路(東清鐵路中東線)修築和經營權給俄國、戰時開放使用港口等條件,在此之後引發列強爭相迫使清朝劃出勢力範圍、租界與租借地的事件,但因美國的疑慮,引發列強之間矛盾而終止。.

新!!: 殖民地和瓜分中國 · 查看更多 »

瓜分非洲

分非洲(Scramble for Africa),是指有關列強瓜分(Partition)非洲的事件,又稱非洲大獵。有關對非洲的殖民史可回溯到1880年代之前,包括迦太基和早期歐洲人的殖民。(參見非洲史、對非洲的殖民和殖民主義) 從18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新帝國主義時代,由於歐洲各國對於非洲領土所有權的爭執,有關對非洲的殖民(或稱在非洲的競賽)的爭論白熱化。 19世紀末,可以看到這樣的轉變,從「非正式」的帝國主義控制到以武力和經濟優勢的直接控制。企圖調停這些競爭的,如柏林會議(1884年-1885年),與會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未能確實的建立競爭的主張。不間斷的紛爭迫使得同盟形式的建立——英法協約、三國協約、三國同盟——而且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新!!: 殖民地和瓜分非洲 · 查看更多 »

瓜达尔卡纳尔岛

达尔卡纳尔岛(英語:Guadalcanal),简称瓜岛,位于西南太平洋,是太平洋西部一系列火山島嶼之一,也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該國首都荷尼阿拉即位於本島北部海岸。經濟上主要倚賴漁業和農業,1990年起開始有金礦的開採。瓜達康納爾島面积5,302平方公里(2,047平方哩),人口109,382(1999年数据)。该岛於1788年被发现,1893年成为英国保护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日军占领。1942年8月美军进攻该岛,经过激烈的丛林战之後,日軍的補給線被美軍切斷,大多數日軍被飢餓而折磨至死,逃出的日軍稱瓜島為餓島,盟军于1943年2月占领该岛。.

新!!: 殖民地和瓜达尔卡纳尔岛 · 查看更多 »

男孩 (长篇小说)

《男孩》(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荷兰裔南非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副标题是“外地生活场景”(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外地生活场景之二”是他的长篇小说《青春》。中文译著版本省略了副标题。.

新!!: 殖民地和男孩 (长篇小说) · 查看更多 »

無言的山丘

即刻劃出日治時期台灣人過著屈辱生活的電影作品。礦工阿屘(黃品源飾)愛上了雛妓富美子(陳仙梅飾),譜寫愛莫能助的戀曲,因而稱為「無言」的山丘,劇終富美子肺癆病逝。台灣導演王童運用近代台灣歷史搭配細膩描述台灣人遭遇,為享譽國際的「台灣近代三部曲」之第三部曲(另兩部為《稻草人》及《香蕉天堂》)。 另外,因本片在金瓜石礦場實地拍攝,再度喚起緬懷昔年台灣金都的盛況,亦吸引國外觀光客前來欣賞山城獨特的採礦遺跡與四季景色。.

新!!: 殖民地和無言的山丘 · 查看更多 »

熱帶博物館

熱帶博物館(Tropenmuseum)是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博物館。.

新!!: 殖民地和熱帶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熱帶神經衰弱

熱帶神經衰弱--最早出現於1902年,作為神經衰弱的延伸,主要用以表示白人前往熱帶殖民地後,一系列身體不適的症狀,產生神經系統的機械性衰弱。 1930年代,日本南方醫學研究會亦做了一次500人的調查,發現在台居住一段時間的日本工作者,有相當比例得到了與熱帶精神衰弱相似的症狀。 而這個疾病,也成為1930年代大日本帝國政府南進派與中國東北派之間的重要議題之一。.

新!!: 殖民地和熱帶神經衰弱 · 查看更多 »

異形2

《異形2》(Aliens)為一部1986年的美國科幻動作恐怖片。電影為《異形》系列中的第二部電影作品,由詹姆斯·卡麥隆執導,製作,雪歌妮·薇佛主演。故事承接第一集,愛倫·蕾普利在太空漂流數十年後最終獲救,後與一支海軍陸戰隊重返她與她的船員們最初遇到異形的星球,拯救該地的太空殖民者。 的、、華特·希爾為執行製作人,他們早於1979年第一部電影上映後便有意製作續集。可是,受制於二十世紀福斯影業的董事替換,有關計劃被拖延至1983年才獲討論。當年,由卡麥隆編劇的《-;zh-hans:终结者;zh-hk:未來戰士;zh-tw:魔鬼終結者-》獲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董事的注目,並為《異形》第二集的製作亮起了綠燈。卡麥隆後獲委任為此電影的導演及編劇。受到越南戰爭的啟發,他以戰爭片的模式編寫劇本,有別於第一集的純恐怖模式。英格蘭的及阿克頓巷供電站為主要的拍攝地點。 《異形續集》最終獲取了1.8億美金的開畫收入,並廣泛獲得好評。除了獲提名競逐七項奧斯卡金像獎並贏得其中的兩項之外,此作品亦奪走了八項土星獎。帝國雜誌將這部電影列為「史上最佳電影續集之一」。.

新!!: 殖民地和異形2 · 查看更多 »

特別統治主義

特別統治主義為殖民主義中關於殖民地統治方針的一種理論,其內容是指將新附領土(即殖民地)視為一個不同於本國的特殊地區,落實於實際政策上即表現為尊重殖民地舊慣,不刻意對該地區人採取同化政策。該主義主張,對殖民地人民統治需實施與本國不同的法律,並採取獨立特殊方式統治。該主義的相對名詞為內地延長主義。 特別統治主義是標準的英國型態殖民統治政策,也影響英國的殖民統治政策。在亞洲,朝鮮日治時期與台灣日治時期前半段為該主義的實踐場所。在此主義影響下,殖民地總督通常握有絕對權力實施接近獨裁的殖民地統治。.

新!!: 殖民地和特別統治主義 · 查看更多 »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和 / /)),位于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东南的英国属地,屬西印度群島內盧卡亞群島的一部份。由和凯科斯群岛3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8个岛屿常年有人定居,面积430平方千米,歐洲聯盟資料為。.

新!!: 殖民地和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 查看更多 »

特蘭奎巴

特蘭奎巴是1620年至1845年間丹麥在印度的殖民地,也是丹麥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根據地。「特蘭奎巴」在丹麥文裏拼作「Trankebar」或「Trangebar」,其詞源為泰米爾文的「Tarangambadi」,意即「浪潮歌唱之地」。這塊小殖民地位於卡來卡(屬本地治里聯邦屬地)的以北約100公里、Kaveri河其中一條支流接近河口之處,現屬泰米爾納德邦的Nagapattinam地區。.

新!!: 殖民地和特蘭奎巴 · 查看更多 »

牙买加

牙买加(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 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語系泰諾族的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国占领,在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目前是英联邦范围内的英聯邦王國主權國家。.

新!!: 殖民地和牙买加 · 查看更多 »

牙买加历史

牙买加是美洲加勒比海的一个岛屿。.

新!!: 殖民地和牙买加历史 · 查看更多 »

狼牙脩

牙脩(Langkasuka)是古代東南亞的印度化國家之一,其领土包括今马来半岛东岸北大年以东和东北地区,约位于東經101°18',北緯6°48',及今马来西亚的吉打州。 狼牙脩在宋代称为“凌牙斯加”、元代称为“龍牙犀角”、明代称为“狼西加”。“Langkasuka”一词首见于,印度尼西亞11世纪泰米尔文碑銘作 Ilangasongam,14世纪《爪哇史颂》(Nagarakrtagama),作Langkasuka,16世纪出版的阿拉伯文《吉打纪年》(Kitab al-Minhaj al-fakhir fi-ilm al-bahr al-zakhir)作Langashuka。“Langkasuka” 的得名或来自印度文化,依照印度的佛經《枵伽經》里的記載,Lanka是傳說中一個在马来亚峰(英文:Mount Malaya)上面的山城;而在梵文中Sukha乃是“快樂世界─Sukhavati”一詞中的前半截。因此Langkasuka或取義於“快樂的马来半岛山城”。 狼牙脩建國年代约于公元1世紀末至2世紀。 狼牙脩的居民以吉蔑人為主,而統治階級是印度人。狼牙脩开始是盛行佛教,使用南印度的文字。但至元代称“龍牙犀角”时期,已不见佛教盛况,那时期伊斯兰教已传入东南亚多时。由於地理位置優越,狼牙脩是當時世界的重要航站。.

新!!: 殖民地和狼牙脩 · 查看更多 »

盟軍燃燒彈空襲港島北事件

1945年,盟軍以燃燒彈空襲日本及殖民地,日佔時期的香港占領地亦不能夠避免。 1月15及16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第38特遣艦隊共派了471架飛機、投了150噸炸彈攻擊香港。15日,為奪取制空權,美軍投下14個500磅炸彈,並發射了120枚火箭,攻擊啟德機場及掃蕩空。到1月16日,美軍投下649個100至2000磅炸彈,攻擊軍艦錨地、啟德機場、太古船塢、黃埔船塢、油庫、維港船舶和一些港口設施。為香港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最大規模的轟炸。不過行動也誤炸了太古船塢鄰近糖廠及赤柱收容所等,日本的海運被完全截斷。 6月12日上午10時20分至正午12時,盟軍出動B-24轟炸機57架、B-29超級堡壘轟炸機1架及P-38閃電式戰鬥機1架飛臨香港中環、銅鑼灣及西環進行空襲,這次首度投下燃燒彈,包括55加侖實驗性膠化氣油,引起大火,以中環災情為甚,多幢房屋被焚燬,永吉街陸羽茶室門前、皇后大道中的中央戲院、江蘇酒家對面及蘇杭街住宅多幢中彈。由於中彈的多屬舊木樓,每幢中彈後即發生大火,無法灌救,一直燒通頂為止。部份投彈落在地面時即爆開膠質東西,黏著人、牆、鋼窗便燃燒。是次空襲釀成約100死50傷,失去家園者分別有229人(中環)、89人(銅鑼灣)及17人(西環)。經此一役,市民才懂得儲備一桶桶的砂粒,以備救火之用,因為木樓如被燃燒彈擲中,如用水灌救只會越燒越猛,只有用砂粒鋪在火頭上面才將火勢撲滅。.

新!!: 殖民地和盟軍燃燒彈空襲港島北事件 · 查看更多 »

盧班戈

盧班戈為安哥拉威拉省首府,位於羅安達南方750公里,距最近之大城納米貝150公里,根據安哥拉2009年的人口普查,盧班戈有245,196人,為安哥拉第4大城市City Population: ,於1975年之前則以沙達班代拉(Sá da Bandeira)為名,盧班戈公認為安哥拉最冷的城市,紀錄最低溫為-2°C。.

新!!: 殖民地和盧班戈 · 查看更多 »

直轄殖民地

轄殖民地(英文:Crown colony)是昔日大英帝國轄下的一種殖民地制度。 直轄殖民地由君主任命的總督統治。19世紀中葉以前,君主聽從殖民地部大臣的建議任命總督。大英帝國首個直轄殖民地(當時稱為皇家殖民地)是維珍尼亞殖民地;英格蘭王國於1624年撤維珍尼亞公司的皇家特許狀,直接管轄該地。 19世紀中葉以先,「直轄殖民地」主要用於稱呼英國以戰爭奪得的殖民地,例如千里達和多巴哥、英屬圭亞那;後來,除了英屬印度諸省和拓殖地以外,「直轄殖民地」這名字也廣泛用於其他殖民地,例如上下加拿大、紐芬蘭、英屬哥倫比亞、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南澳洲、塔斯曼尼亞、維多利亞、西澳洲、紐西蘭,這些殖民地後來成為自治領。 直轄殖民地於《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頒佈後被英國屬土(英文: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又譯英國屬地)取代,2002年改稱英國海外領土至今。 現時的皇家屬地從來未被視作直轄殖民地。萌島的主權由官方於1765年購入,而海峽群島是諾曼底公國的殘餘領土。皇家屬地的政府奉行君主立憲制,並自願與英國政府在某些範疇合作。.

新!!: 殖民地和直轄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盖约·格拉古

约·塞姆普罗尼乌斯·格拉古(Gaius Sempronius Gracchus,)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一位罗马政治家,同时也是不幸的改革者提比略·塞姆普罗尼乌斯·格拉古的弟弟。他于公元前123年和前122年担任保民官一职,试图继承他兄长的事业进行改革,这导致了一次宪法危机,还有他本人的死。最后,于公元前121年,他为罗马元老院派来的军队逼迫而死。.

新!!: 殖民地和盖约·格拉古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历史

白俄罗斯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立陶宛、波兰及俄罗斯的影响及争夺之下。 在最初的封建独立国家之后,今白俄罗斯的地区先后被纳入立陶宛王国,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俄罗斯帝国,并最终并入苏联。1991年,白俄罗斯宣布从苏联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新!!: 殖民地和白俄罗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白嘉時

白嘉時,CMG,OBE(Claude Bramall Burgess,),英國外交及殖民地官員,曾自1958年至1963年在香港政府出任輔政司一職。任內曾對香港人口急升的問題表示擔憂。.

新!!: 殖民地和白嘉時 · 查看更多 »

白善行紀念館

白善行紀念館(백선행기념관;Baek Son Haeng Memorial Hall)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的首都平壤之大同江畔,它與歷史名勝練光亭只相隔一條馬路對望,屬於少數仍能保存的建國前之三層石造建築物。.

新!!: 殖民地和白善行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白蓮

白蓮(Pak Lin,?-1945年),活躍於1930年代的電影女明星,1939年末期移居新加坡當舞女,日佔時期,返回香港,再到法國殖民地廣州灣當舞女,此地最終亦被日本佔領。盟軍戰機在1945年空襲廣州灣,命中『華南舞廳』,白蓮與多位舞女同事及嫖客慘被炸死。.

新!!: 殖民地和白蓮 · 查看更多 »

百慕大

慕達(Bermuda),法律文件中也作百慕大群岛或薩默斯群岛,位於北大西洋属北美,是英國的自治海外領地。位于北纬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经64度38分至64度53分,距北美洲约900多公里、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東北約1,100海里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東南約840海里。 最接近的地標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Cape Hatteras),西北約640海里(1,030公里)。百慕達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早於英格蘭殖民《1707年聯合法案》(Acts of Union 1707)頒佈及英國建立前的一、兩個世紀。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自1945年起將其列為全球16個非自治領地之一。 「百慕達」一般指單一的群島,由約138個島嶼和许多岩礁组成。百慕達的一些島嶼擁有多個名稱(整個群島,連同兩個正式名稱,歷史上曾稱為「La Garza」、「Virgineola」及「魔鬼島」)。雖然地標不多,但地方重名的情況十分普遍;例如,有兩個島嶼名為「長島」,兩個海灣名為「長灣」,而聖喬治鎮位於聖喬治島的聖喬治政區。另外,百慕達的首府──哈密尔顿,位於主島中部,漢密爾頓港北岸。百慕達經濟繁榮,依靠金融業和旅遊業,以「避稅天堂」和「公司天堂」聞名,是世界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當地有暖和的熱帶氣候、風景優美的海灘,更常以粉紅色細沙和藍綠色海洋自詡。.

新!!: 殖民地和百慕大 · 查看更多 »

Duce

Duce(意大利语IPA:)是意大利语表示“领袖”或者“元首”意义的一个特殊名词,Duce一词源于拉丁语Dux。并因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在1925年至1945年间使用此称谓而著称。Duce 的淵源及迷思來自於法國大革命及18世紀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所提到的“特質(genius)”。.

新!!: 殖民地和Duce · 查看更多 »

芮福·達令

陆军上将芮福·達令爵士,GCH(General Sir Ralph Darling,),英國軍人和殖民地總督,1825年至1831年任新南威爾斯總督。.

新!!: 殖民地和芮福·達令 · 查看更多 »

花衣魔笛手

花衣魔笛手(德文:Rattenfänger von Hameln,又譯為彩衣吹笛人、漢姆林的吹笛手、哈梅爾的吹笛人),是個源自德國的民間故事,最有名的版本收在格林兄弟的《德國傳說》(Deutsche Sagen)中,名為〈哈梅爾的孩子〉(Die Kinder zu Hameln)。 故事發生在1284年,德國有個村落名叫哈默爾恩(Hameln),那裡鼠滿為患。某天來了個外地人自稱捕鼠能手,村民向他許諾 —— 能除去鼠患的話會給付重酬。於是他吹起笛子,鼠群聞聲隨行至威悉河而淹死。事成後,村民違反諾言不付酬勞,吹笛人便飲怒離去。過了數周,正當村民在教堂聚集時,吹笛人就回來吹起笛子,眾孩子亦聞聲隨行,結果被誘到山洞內活活困死。其中一個結局是村民最後給了吹笛人應得的酬勞(有的版本是付得更多),他才把被困孩子放出來。另有版本说两个一哑一瞎的孩子最終回来了,可其他孩子被带到哪里卻无从知晓。 研究者相信故事源於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但究竟是那一件,則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那些孩子代表了當時到東歐殖民的年輕人;也有人認為那些孩童代表了1212年的兒童十字軍。 Category:德國傳說 Category:德國文化 Category:格林童話.

新!!: 殖民地和花衣魔笛手 · 查看更多 »

銀圓

銀圓的現代意義是以銀鑄造的钱幣的統稱,各國史上也曾多次授予法定意義成為當時當地流通的銀本位制貨幣,很早便开铸于欧洲,曾廣泛在世界各地流通。以十五世纪末的西班牙銀圓最為流行,在中國俗称圓銀、銀元、銀錢、銀餅、銀洋、洋銀、大洋錢、大洋、洋錢、洋鈿、光洋。銀圓的廣泛流通直到19世紀中期各國開始盛行金本位制,而逐漸被取代。中華民國曾在1933年停止民國初期銀兩跟銀圓再度合法混用的狀況,也就是「廢兩改圓」,短暫的確立銀本位幣制,直到1935年改為發行「法幣」(法定貨幣)。銀圓一直到2000年正式修法前,一直都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名義上的法定貨幣。.

新!!: 殖民地和銀圓 · 查看更多 »

銀翼殺手2049

是一部2017年美國新黑色科幻電影,由丹尼·維勒納夫執導,與麥可·葛林共同撰寫劇本。本片為1982年電影《-zh-hk:2020; zh-tw:銀翼殺手; zh-cn:银翼杀手;-》的續集,其導演雷利·史考特則在本片中擔任執行製片人。前集演員哈里遜·福特回歸飾演瑞克·戴克,其他主演包括雷恩·葛斯林、安娜·德哈瑪斯、羅蘋·萊特、傑瑞德·雷托與戴夫·巴帝斯塔。劇情主要描述前集的三十年後,銀翼殺手K為了解決一個重大的危機而展開深入追查,而這一切的線索都指向失蹤已久的瑞克·戴克上。 《銀翼殺手2049》於2017年10月5日在香港和新加坡上映;6日在美國和臺灣上映;27日在中国大陆和日本上映(含2D、3D和IMAX等版本)。 《銀翼殺手2049》在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五項提名,贏得最佳視覺效果獎和最佳攝影獎。本片在第7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中獲得八項提名,包括最佳導演,贏得最佳攝影獎和最佳特別視覺效果獎。.

新!!: 殖民地和銀翼殺手2049 · 查看更多 »

銀河帝國 (星球大戰)

銀河帝國(Galactic Empire)通稱帝國(the Empire),是在小说及電影《星際大战》的世界中,一个由西斯大帝-zh-hans:帕尔帕庭; zh-hant:白卜庭;-經過暗中策劃,建立用来取代银河共和国的政权。它包含了超过百万的成员国、超过五十万星球的殖民地、保护领土以及地方政权。由于被尊崇为取代古老帝国的无效并且不公正的法律的「新秩序」,帝国迅速成为了一个极权主义的政体,以強權及精銳武器來征服其他星球以成為帝國的領地,故引起多個星球的不滿,并且卷入了一场与反抗軍同盟长达23年的鬥爭中,最後反抗軍藉恩多戰役大捷,推翻帝國成立新共和國。.

新!!: 殖民地和銀河帝國 (星球大戰) · 查看更多 »

銀河前哨

《銀河前哨》(Star Trek: Deep Space Nine,簡稱為ST:DS9或DS9),是一部于1993年正式开播的科幻电视剧集,一共拍摄了7季,并于1999年正式结束。应布兰登·塔奇科夫的请求,赖克·伯曼和迈克尔·皮勒创作了这部以吉恩·罗登伯里的《星际旅行》虚构宇宙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集,并由派拉蒙影业出品。主要的作者除了伯曼与皮勒外,还包括电视剧运作人艾拉·史蒂文·贝尔、罗伯特·休伊特·沃尔--夫、罗纳德·道尔·穆尔、彼得·艾伦·菲尔兹、乔·梅诺斯基、勒内·埃切瓦里亚、理查德·曼宁,以及汉斯·拜姆勒。 作为《星际旅行:下一代》的衍生剧集,《深空九号》在其母剧集尚在连载时开播,因此这两部剧集互相都有很多的涉及。除此之外,两位《下一代》中的角色,迈尔斯·奥布莱恩和武夫也是《深空九号》的主要角色。 然而,不同于过去的《星际旅行》剧集,《深空九号》打破了许多罗登伯里的设定,譬如突破了主要角色间不能发生个人冲突的禁忌。来源:“A Bold New Beginning”,第一集DVD完全版。在其中,赖克·伯曼与另外一些人详细地描述了该系列的早期设定过程,以及在创作它时他们的目标。 而且,不同于其他的《星际旅行》节目,《深空九号》是唯一一部以太空站为背景的《星际旅行》剧集,这样使得每集剧情可以连续发展,而固定的角色也可以重复出现。同时,这部剧集因为其对角色性格的出色塑造和其新颖的风格饱受关注。总体来说,这部剧集以黑色调为主,只有很少的关于空间探索的内容,在后几季将大部分视角放在了对战争的探讨上。 尽管开始时《深空九号》的收视率还很固定,但它却无法取得像《下一代》那样的成功。随着收视率在后面几季的下滑,《深空九号》面临着更多的质疑声。但是支持者也给出了很多理由,例如越来越多类似剧集的播放(如《巴比伦五号》(Babylon 5),拥有类似的设定和故事情节),从《深空九号》中抢走了一部分观众,但《深空九号》首轮播出时仍然获得了相对很高的收视率。.

新!!: 殖民地和銀河前哨 · 查看更多 »

韋輝

韋輝(James Tinker Wakefield,),英國殖民地政務官,1947年至1967年間服務於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徙置事務處處長和署理勞工處處長等職,也曾兼任立法局官守委任議員和市政局當然官守議員。 韋輝在港府任職初期負責徙置事務,在1950年至1952年出任社會局首席助理局長期間,他與李孓農負責安置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利而滯留香港的國民黨餘部和他們的眷屬,在韋輝建議下,港府決定選址吊頸嶺(後改稱調景嶺)安置這批難民。.

新!!: 殖民地和韋輝 · 查看更多 »

韋蘭-尤坦尼集團

韋蘭-尤坦尼集團(Weyland-Yutani Corporation,又譯韋蘭-湯谷公司)是一個虛構公司,出現於《異形系列電影》及其相關作品中。公司口號為「建立更美好的世界」。這個組織管理著在太陽系之外的人類殖民地,當它得知有異形這種生物後,--(甚至為此犧牲許多人的生命)要獲取這種生物的樣本,以研發生物武器來增強其在宇宙中的力量。 在電影虛構的情節裡,韋蘭工業最初是由科學家彼得·韋蘭在2012年建立於英國倫敦。它靠著太陽能起家,之後其業務逐漸壯大起來,擴展至能源、基因工程、軍事、仿生学、外星殖民等眾多領域。2025年,韋蘭工業創始人彼得·韋蘭製造出第一代的人造人大衛。2029年,韋蘭工業吞併了日本的尤坦尼公司,自此成為韋蘭-尤坦尼集團。 在《異形》電影推出後,這家虛構公司一直深受科幻愛好者的歡迎,出現在眾多新聞媒體選出的虛構邪惡組織或公司名單上,其中包括《帝國雜誌》的影史最邪惡公司名單。.

新!!: 殖民地和韋蘭-尤坦尼集團 · 查看更多 »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e Moçambique)舊譯作莫三鼻給,位於非洲南部,临印度洋,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马达加斯加相望,以葡萄牙语作為官方語言,1975年脫離葡萄牙殖民地身分而獨立。2017年普查人口為28,861,863人(初步數字)。作為與英國並無憲制關係的國家,在1995年以特殊例子加入英聯邦。其經濟低落,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再加上曾為社会主义國家,國內經濟等數值常被拿來與人口相似的朝鲜比較。.

新!!: 殖民地和莫桑比克 · 查看更多 »

莱博维兹的赞歌

《莱博维兹的赞歌》(A Canticle for Leibowitz)是美国天主教科幻小说作家小沃尔特·M.·米勒于1959年出版的小说。该书获1961年雨果奖。该书的主题是信仰、知识、权力,特别是通过核战争和天主教,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该书广泛引用天主教知识,包括不少拉丁文。.

新!!: 殖民地和莱博维兹的赞歌 · 查看更多 »

莱索托

莱索托王国(Mmuso wa Lesotho,Kingdom of Lesotho),简称莱索托,位处非洲南部,是全世界最大国中国,全境完全被南非共和国包围,接壤边境线909公里长。因地处高原,莱索托也被称为“天空王国”。 莱索托这一国名的意思是“说塞索托语的人们”。其曾是欧洲的殖民地,所以欧洲惯称莱索托为巴苏陀兰。 莱索托是英联邦国家成员,1966年10月4日从英国独立。 其国土大小为30355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约1,942,008。 莱索托经济落后,为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约有49%的人口生活低于国际贫困线一天1.25美元,而且艾滋病情况严重失控。.

新!!: 殖民地和莱索托 · 查看更多 »

聯合王國歷史

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縮寫:UK,全名: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歷史,其發展以英格蘭王國為核心,逐次併入威爾斯公國、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王國。目前聯合王國的領土包含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1535年,英格蘭王國以《聯合法案公章》合併威爾斯公國,再以《1707年聯合法案》合併蘇格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再以《1800年聯合法案》合併愛爾蘭王國成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今為愛爾蘭共和國)脫離聯合王國,但北愛爾蘭留下。1927年,英國國名正式改為今日的名稱(愛爾蘭字樣改為北愛爾蘭)。.

新!!: 殖民地和聯合王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 (巴西)

聖保羅(São Paulo,;),巴西東南部州分聖保羅州首府,也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市內人口超過1,100萬。據2011年數據,全城人口包含近郊達2,039萬,在世界都會區人口上居第8位、南半球第1位。2012年,美國的SinkTank公開發表按照產業・人才・文化・政治等對象來綜合的世界都市排名,聖保羅是居世界33位的都市,特別是另有機構更是給予世界12位高評價。而同國的里約熱內盧則僅次之。 拉丁字母簡寫為SP或S.Paulo(「SP」是「聖保羅州」的簡稱)。當地民眾習慣稱為「保利斯塔諾 (paulistano)」,陰性為「保利斯塔納 (paulistana)」。 圣保罗为南美洲最富裕的城市,如同巴黎、纽约等世界大城市一样,各式商品应有尽有,但贫富懸殊及治安等城市问题亦相對严重。 圣保罗除为巴西最大的经济城市,亦为南北物流重镇,道路四通八达。然而,车辆数量太多、交通堵塞等問題,造成一定程度困扰。圣保罗同时與纽约及东京並列世界直升机运输量前三大城市。.

新!!: 殖民地和聖保羅 (巴西) · 查看更多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圣基茨和尼维斯聯邦,又称--联邦(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或Federation of Saint Christopher and Nevis)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小安地列斯群島北部背風群島,是一個由聖基茨島和尼維斯島組成的聯邦制島國,在1983年9月19日獨立,成為一個英聯邦王國。 首都巴斯特爾位於較大的聖基茨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於聖島東南3公里處,兩者相隔纳罗斯海峡(The Narrows,意为“窄堑”)。.

新!!: 殖民地和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查看更多 »

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最卓越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The Most Distinguished Order of Saint Michael and Saint George),簡稱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Order of St Michael and St George),是英國榮譽制度中的一種騎士勳章,於1818年4月28日由威爾斯親王喬治(即後來的喬治四世)設立,當時他正代替其父王乔治三世,攝理君職。本勳章分為三等,依等第如下:.

新!!: 殖民地和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 · 查看更多 »

道路通行方向

道路通行方向是世界各国交通规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位,避免出现混乱和事故。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为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和靠道路右侧行驶两类。34%的国家靠左行驶,66%的国家靠右行驶。如果按道路里程计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驶的,72%靠右行驶。值得留意的是,除日本、泰國、澳門、印尼、東帝汶、尼泊爾、美屬處女群島和蘇里南外,靠左行駛的國家或地區,過去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脫離英國或獨立後仍然維持靠左行駛。.

新!!: 殖民地和道路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道达尔

道达尔(Total,, )是一家法国石油公司,為目前世界六大石油公司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其经营范围涵盖了整个石油和天然气的产业链,从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到发电、运输、炼化、石油产品销售以及国际原油及产品交易。道达尔同时也是一家大规模化学品生产商。该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库尔贝瓦拉德芳斯区。.

新!!: 殖民地和道达尔 · 查看更多 »

联盟影业

联盟影业(Union Films)是一家位于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如今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的电影制作公司,由华裔商人洪福林和蔡马荃于1940年创办,共计制作了7部黑白片后于1942年解体,但这7部电影都已失落。该公司的电影分别由4位导演执掌,其中大部分都是华裔,为包括伦德拉·卡诺和朱瓦莉亞在内的多位演员打响了知名度。 联盟影业诞生之时正逢印尼电影业从大萧条的打击下复苏,该公司于1940年7月发行了第一部作品《微笑的面具》。此外,联盟推出了多部由沙伦编剧的电影,并且目标观众逐渐向该国知识阶层靠拢,希望能在当时的同僚中脱颖而出。1941年沙伦离开联盟加入了星辰影业,联盟接下来推出的最后两部电影都强调了现实主义。1942年3月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联盟影业也随之解散,不过其推出的电影则一直放映到了40年代中后期。.

新!!: 殖民地和联盟影业 · 查看更多 »

荷屬東印度

荷屬東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裡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蘭政府宣佈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伙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原因。日本二戰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軍兩千多人改名換姓,偽裝為當地人,他們幫助印尼訓練士兵與荷蘭作戰,又联合国向荷蘭施壓的緣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終荷蘭當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宣佈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苏加诺當選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新!!: 殖民地和荷屬東印度 · 查看更多 »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是荷蘭歷史上為向亞洲發展而成立的特許公司,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1798年解散,是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指公開而非特權股份)。 其標幟以V串連O和C(上方的A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縮寫,代表該船隻或設備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為米德爾堡市派出者則加註M字,依此類推。)。在其成立將近200年間,總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約有100萬人次的歐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從荷蘭前往亞洲地區。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25,000名員工、12,000名船員。.

新!!: 殖民地和荷兰东印度公司 · 查看更多 »

荷兰王国

荷蘭王國或稱尼德蘭王國(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帕皮阿門托語:Reino Hulandes),簡稱荷蘭、尼德蘭(Netherlands),是由荷兰(為了與荷蘭王國區分又稱為「荷蘭本土」)、阿魯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4个構成国组成的君主立宪制的複合国(联合王国),是一个以荷兰本土為核心的主權國家。荷蘭王國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除了上述權力以外,各構成國皆有完全的自主權和自治权。.

新!!: 殖民地和荷兰王国 · 查看更多 »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古希臘文學中最早的一部史詩,也是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著作。它是歐洲敘事詩的經典範例,內容豐富多采,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為後世歐洲的諸多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关于荷马所生的年代,出生地和是否确有其人都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可能生於公元前9、8世纪之间的小亞細亞〔安那托利亞〕海邊的希腊殖民地。有希腊人的圣经之誉,柏拉图曾说过,精通荷马史诗就精通了一切。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荷马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将两部史诗整理定型的作者。不過事實上,荷马史诗是希臘民間幾百年來口頭相傳的神話傳話和英雄故事的精粹。 荷马史诗深具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色彩,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古代史诗。荷马史诗不仅具有在西方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新!!: 殖民地和荷马史诗 · 查看更多 »

荷蘭皇家航空

荷蘭皇家航空(KLM,荷文原名Koninklijke Luchtvaart Maatschappij,意指「皇家航空公司」,但為了全球形象的統一目前一律以KLM Royal Dutch Airlines自稱,通常簡稱為荷航)是一家以荷蘭阿姆斯特爾芬為總部的國際航空公司。目前該航空是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 Group)的子公司。KLM是荷蘭的国家航空公司。 目前Air France-KLM是法國及荷蘭的主要航空公司,其中KLM主要是經營以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Schiphol Airport)為航空樞紐的部分,並將總部設於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法國航空在2004年5月收購荷航,並因此組成了法航-荷航集團。法航-荷航集團在法國的法律之下成立。.

新!!: 殖民地和荷蘭皇家航空 · 查看更多 »

荷蘭歷史

羅馬帝國時期,荷蘭歸屬高盧行省以及下日耳曼行省,當時這塊地區有廣義的日耳曼部落,而南部有高盧人,高盧人後來佔領這塊地區並建立墨洛溫王朝。 中世紀時期,這些沿著北海的低地國家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地,之後伴隨哈布士堡家族的勢力興起,這個地區又轉為他們的勢力範圍,隨著查理五世的兒子菲利浦二世在1581年7月26日出任西班牙國王,哈布士堡也一分為二,同時荷蘭爆發武裝起義「八十年戰爭」(1568年-1648年),在荷蘭在脫離西班牙哈布士堡王朝而獨立後也開始荷兰黄金时代。 1795年荷蘭被法國入侵而亡國,直到1815年滑鐵盧戰爭之後,諸國召開維也納會議,其中確立荷蘭由奧倫治家族統治,並確立荷蘭王國的建立,然而在這個時期自由主義的興起,王族的統治受到挑戰,在1840年-1848年間荷蘭逐步建立議會民主的體制,與此同時南尼德蘭爆發革命宣布獨立。 近代荷蘭王國在貿易上仍是巨大的殖民帝國,殖民統治維持荷蘭穩健的經濟,在二次大戰後荷蘭逐步邁入現代國家的歷程。.

新!!: 殖民地和荷蘭歷史 · 查看更多 »

鍾逸傑

鍾逸傑爵士,CMG,Hon. RICS(Sir David Akers-Jones,),香港前政府官僚,曾任職香港的英國殖民地官員,,在港供職期間貢獻良多,官聲頗佳,並自1985年至1987年出任香港布政司。在1986年12月,時任港督尤德爵士在北京外訪期間突然病逝,鍾爵士曾因此自1986年12月至1987年4月出任署理香港總督一職。.

新!!: 殖民地和鍾逸傑 · 查看更多 »

華工

華工(Chinese Workers)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通常是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或漁民(特別是廣東五邑地區),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這種做法被廣東人稱為“賣豬仔”,而招工館則又被稱為“豬仔館”。亞視劇集《大地恩情》有所記載以及TVB於《歡樂滿東華》節目時期關於東華三院的歷史介紹時有所提及),然後前往海外,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遠至古巴和秘魯等國家,進行刻苦的勞動工作。他們當中不少人因為無法返回中國,而且得不到僑居地的公民權利、無法獲得移民資格而客死異鄉。 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由於這些出國的勞工都會簽約,稱為契約華工,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為豬仔館,葡話叫Barracoon(音譯名巴拉坑)。澳門在19世紀時期是人口販賣中心。聖安多尼教堂與大三巴牌坊之間是豬仔館林立的地方。 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以廣州話就百多年前政府向華工徵收人頭稅道歉,並且宣布賠償方案。.

新!!: 殖民地和華工 · 查看更多 »

萨尔玛那萨尔一世

萨尔玛那萨尔一世(Shalmaneser I)(),中亚述时期的亚述国王(公元前1275年—公元前1245年在位)阿达德尼拉里一世之子和继承人,曾大力强化亚述的霸业。他侵占卡帕多西亚,在卢哈开辟殖民地,袭击卡尔基米什、伊里迪和卡什阿里山区,重新打通西北部的主要商路。扩大疆界。同时,他在都城亚述尔大兴土木,修建许多宫殿和庙宇。他在尼尼微和尼姆鲁德的建筑物已部分发掘。.

新!!: 殖民地和萨尔玛那萨尔一世 · 查看更多 »

萬國工業博覽會

萬國工業博覽會(英文全稱Great Exhibition of the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後世以Great Exhibition為特指這一場博覽會的專有名詞)是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5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偉大的、很棒的、壯觀的意思,藉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後,英國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新!!: 殖民地和萬國工業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非常遭遇

《非常遭遇》是倪匡筆下的作品之一,在衛斯理系列編號第127。倪匡於2001年底至翌年1月編寫該小說。.

新!!: 殖民地和非常遭遇 · 查看更多 »

非国际足联足球

通常情况下,國際足總(FIFA)接纳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加入,但也有许多国家或地区并没有加入这个组织,主要是一些岛屿、某个国家自治领、海外属地、殖民地、附属国、未获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和极少数的一些主权国家等。他们大都由于未能达到加入國際足總的要求而没有加入。 他们的足球代表队参加的比赛,也不被國際足總承认和统计。 他们中的一些加入了非國際足球總會成員委員會。 Category:足球.

新!!: 殖民地和非国际足联足球 · 查看更多 »

非軍事區

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 zone,DMZ),亦可譯為非武裝區、非軍事化區等。原為軍事術語,一般是指在接近停戰線(armistice demarcation line)間,對有領土糾紛所設立的緩衝區。在現代,也引申為資訊安全用語中(參見DMZ)。 設置非軍事區的目的,多以降低或避免衝突再爆發為主。在非軍事區內的交戰雙方,所屬的各軍事力量或裝備,除非另有約定,都應撤出非軍事區。 世界上的非軍事區多被視為,即交戰雙方均主張對其擁有主權、非殖民地、非無主地、非租借地等。 非軍事區往往會形成兩個國家間的事實邊界,少部分非軍事區也形成了自然保护区。.

新!!: 殖民地和非軍事區 · 查看更多 »

非殖民化

1945年殖民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 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decolonisation,又稱去殖民化、解除殖民,對殖民主義的反動),是指一個地方因外國殖民統治,造成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轉而進行獨立及自治的過程。这个概念最早是1932年莫里茨·尤里乌斯·波恩提出的。 非殖民化這個詞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西方列強位於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過程。1945年至1960年的時期,非殖民化運動發展得最蓬勃,當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管治牽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運動是以和平手段進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運動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从1943年到2002年共120个过去的殖民地独立。.

新!!: 殖民地和非殖民化 · 查看更多 »

非洲之角

非洲之角(Geeska Afrika;የአፍሪካ ቀንድ;القرن الأفريقي),有时按照其地理位置,又称东北非洲,作为一个半岛,则又称索马里半岛。非洲之角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东非的一个半岛,在亚丁湾南岸,向东伸入阿拉伯海数百公里。它是非洲大陆最东的地区,非洲大陆最东端的哈丰角也位于这个地区。 作为一个更大的地区概念,非洲之角包括了吉布提、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等国家Robert Stock, Africa South of the Sahara, Second Edition: A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The Guilford Press: 2004), p. 26Michael Hodd, East Africa Handbook, 7th Edition, (Passport Books: 2002), p. 21: "To the north are the countries of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ing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Jacob E. Safra,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2), p.61: "The northern mountainous area, known as the Horn of Africa, comprises Djibouti, Ethiopia, Eritrea, and Somalia."Sandra Fullerton Joireman,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Horn of Africa, (Universal-Publishers: 1997), p.1: "The Horn of Africa encompasses the countries of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

新!!: 殖民地和非洲之角 · 查看更多 »

非洲縱向佔領政策

非洲縱向佔領政策,又稱縱斷政策,是英國於19世紀提出的非洲殖民地佔領政策。該政策目的是佔領垂直非洲北南的一大片土地,由非洲北部尼羅河延伸至非洲南部開普殖民地。該政策最後以成功告終。.

新!!: 殖民地和非洲縱向佔領政策 · 查看更多 »

非洲橫向佔領政策

非洲橫向佔領政策,又稱東西軸心計畫及橫斷政策,是法國於19世紀提出的非洲殖民地佔領政策。該政策目的是佔領橫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大片土地,由非洲東岸延伸至非洲西岸。該政策最後以英國成功切斷非洲,法方失敗告終。.

新!!: 殖民地和非洲橫向佔領政策 · 查看更多 »

非洲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非洲戰場指德國於非洲的殖民地中爆發一連串戰事的戰場。.

新!!: 殖民地和非洲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顧德

顧德爵士,GCMG,DL(Sir William Allmond Codrington Goode,),英國殖民地官員,1953年至1957年擔任新加坡布政司、1957年至1959年擔任末任新加坡總督,新加坡自治邦在1959年成立後短暫出任自治邦元首,1960年至1963年出任末任英屬北婆羅乃總督。.

新!!: 殖民地和顧德 · 查看更多 »

餉碼制度

餉碼制度(Farm System),是英國、荷蘭等國在東南亞殖民地實施的一種稅收承包制度,設有碼官,採用公開招標。許多有勢力的華人幫派領袖都靠承包餉碼致富,這種制度成為十九世紀華人社會紛擾的主要根源。 當地華人來自中國的勞工,多為年青力壯者,至海外工作之餘,需要进行消遣活動来打發時間。餉碼制度基本上滿足了華人对生活品的基本需求,包括:煙(鴉片)、酒、賭博等。殖民政府利用華人的嗜好以充實殖民地的財庫增加母國稅收,與甲必丹制度相輔相成。.

新!!: 殖民地和餉碼制度 · 查看更多 »

西属佛罗里达

西属佛罗里达(La Florida),为西班牙帝国在北美佛罗里达地区的殖民地,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一部分,领地包含今美国东南部分地区存续时间为1513–1763,1784–1821。1763年,西班牙为得到了古巴哈瓦那的控制权,将佛罗里达为交换于英国。英国当局以阿巴拉契科拉河为界,将佛罗里达分为两个部分,东佛罗里达与西佛罗里达。1784年,西班牙重新获得佛罗里达的控制权。1821年,美国获得佛罗里达地区,并成立佛罗里达领地。 Category:新西班牙.

新!!: 殖民地和西属佛罗里达 · 查看更多 »

西属几内亚

西屬幾內亞 (西班牙語: Guinea Española)是一個前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獨立後成立了赤道幾內亞。.

新!!: 殖民地和西属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西属西印度群岛

西属西印度群岛(Las Antillas Occidentales、Antillas Españolas西属安的列斯群岛,西属安的列斯)是对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地区殖民地的统称,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一部分。在新西班牙(墨西哥)独立前,西属西印度群岛大部分归属新西班牙总督区管辖。 它包含有现在以下地区或国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聖馬丁島、維京群島、安圭拉、蒙哲臘、瓜德羅普及小安地列斯群島、牙买加、开曼群岛、特立尼达、海湾群岛。.

新!!: 殖民地和西属西印度群岛 · 查看更多 »

西属西非

西属西非(África Occidental Española)是西班牙在西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前殖民地,是西班牙把它在西北非洲的大部分领地让给摩洛哥之后于1934年成立的,也是当时已经江河日下的西班牙帝国所剩无几的几块较大的殖民地。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它曾包括了摩洛哥西海岸的伊夫尼、摩洛哥南部边境的塔尔法亚带、西撒哈拉地区、休达与梅利利亚以及连接两座城市的狭长土地。西撒哈拉后来脱离,成立西属撒哈拉,后更宣布独立。休达和梅利利亚两座城市间的土地如今属于摩洛哥领土,但两座港市仍然属于西班牙行政区划,虽然摩洛哥宣称对两地拥有主权。 西班牙也统治了非洲的加那利群岛,但其从未隶属西属西非,至今仍属西班牙,被划分为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

新!!: 殖民地和西属西非 · 查看更多 »

西屬撒哈拉

西屬撒哈拉(西班牙語:Sahara Español,阿拉伯語:صحراء الاسبانية)是西班牙在西撒哈拉沙漠的領土(現西撒哈拉)。1886年,劃為西班牙的保護領,1958年,成為海外省。1975年,西班牙和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簽訂馬德里協議。1976年,西班牙撤出西屬撒哈拉,其後大部分領土被摩洛哥佔領。.

新!!: 殖民地和西屬撒哈拉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帝國

西班牙帝國(Imperio Españ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Imperio colonial españ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1790年其面积约2000万平方千米),被认为是領先於大英帝國的第一代日不落帝国(1402年-1975年)。 整個15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大航海時代、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因為西班牙在各大海洋開拓貿易路線,使得貿易繁榮,路線從歐洲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宾到东亚。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由於有了在殖民地源源不絕的金錢支援,西班牙在歐洲憑著其造價昂貴、訓練有素的大方陣主宰欧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皮埃爾·維拉爾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與此同時,西班牙征服者也殘忍的摧毀并屠殺了阿茲特克、印加帝國和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宣稱殖民;這些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導致了現在除了巴西以外所有拉丁美洲國家都使用西班牙語和信仰天主教。 16世紀開始,和奧地利同門同宗的哈布斯堡家族取代了原本的皇室,入主西班牙。西班牙哈布斯堡利用美洲採礦所得的金銀取得更多軍費,以應付在歐洲和北非的長期戰爭。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西班牙從1580年兼併葡萄牙帝国、南意大利,在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則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匈牙利,使得西班牙除了在海外一直能維持著世上最大的殖民帝國以外、在歐洲也成為擁有最多的領土國家;版圖除了西班牙本土、還包括葡萄牙、比利時、荷蘭、南意大利。最後,因為都是同樣都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也都是地域遼闊的大國,所以西班牙帝國和300年後的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三者合起來又通稱為哈布斯堡帝國。西班牙在16至17世紀間經歷其黃金年代,以新教舊教的三十年戰爭為分界點,之前不斷強盛、之後由盛轉衰。 17世紀中葉(1640年代開始),因為西班牙與敵對國家持續鬥爭,引起領土、貿易和宗教衝突。在地中海,她與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戰事頻繁;在歐洲大陸,法国的陸軍逐漸變得強大;在海外,西班牙首先與葡萄牙競爭,在葡萄牙衰弱后,後來的還要面對荷蘭獨立的80年戰爭、和新崛起的海軍強國英格兰;但是這些衝突中西班牙勝多敗少,基本能維持其海軍和陸軍在歐洲的頂尖地位。另外,因為正處於黃金時代,所以西班牙思想家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百花齊放,在自然法、主權、国际法、战争和经济建構了一些最早的現代思想,其有關思想學派統稱為薩拉曼卡學派,有些提倡民主和人權思想的激進者甚至懷疑西班牙帝国主义和君主制的合理性。但是,這個運動沒能和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啟蒙運動等其他歐洲國家的先進思想一樣,在身為發源地的西班牙傳播開來,這使得西班牙在知識思維層面開始有下滑的跡象,而西歐國家的英法則後來居上。 18世紀,因為西班牙常年在其領土過度動用軍力、政府貪污漸趨嚴重、沒有進行農業改良導致經濟停滯、以及把在美洲掠奪的金錢都用在修建教堂和擴充軍隊上,對其文化、藝術、商業上的投資自幾乎為零,最終導致西班牙的國力開始明顯衰落。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使西班牙失去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改由法國的波旁王朝入駐西班牙,從此西班牙在歐洲大陸上不斷要聽從于法國的擺佈。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因為失去了對西班牙王位,法國為了補償奧地利以及和奧地利大成友好關係,割讓了原本西班牙控制的南意大利和比利時給奧地利作為平衡。加上荷蘭和葡萄牙早脫離西班牙已獨立,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土只剩下西班牙本土而已,結束了其在歐洲霸主的歷史,其歐陸地位被法國和奧地利兩國瓜分。18世紀(1700年後),西班牙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地位一直只能充當法、奧之後的二流國家,但其實力依然有和英國、荷蘭相抗衡的能力,也因為本錢雄厚還是能遠遠超過葡萄牙、丹麥王國、瑞典帝國、俄羅斯帝國、波蘭-立陶宛等當時的歐洲中型國家。 19世紀,西班牙雖然在18世紀的歐陸屢戰屢敗,然而在殖民地的面積方面依然是英法荷葡這四個有殖民地國家的總和,并維持並擴張其殖民帝國,西班牙雖然已經衰敗、但依然靠著其廣闊的殖民地挺過了英·法·荷三國支持海上搶劫和內部貪污腐敗造成的危機。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世紀末期用因為宣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法國大革命的衝擊,西班牙內亂不止。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入侵西班牙引發半島戰爭,但更可怕的是民主主義思想在殖民地中產生了連鎖反應、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風起雲湧的引爆了了南美独立战争,這場殖民地對西班牙宗主國的集體叛變、导致幾乎所有西班牙在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宣佈獨立(1808年—1833年)。儘管如此,西班牙帝國由於之前的殖民地地夠多,所以依然在加勒比海(西屬古巴和西屬波多黎各)、亚洲()和大洋洲(西屬关岛、西屬密克罗尼西亚、西屬帛琉及西屬北馬里亞納群島)還保留相當多領土。1898年,原本就是從英國的殖民地獨立出來的美國,代表新興的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在美西战争中給予西班牙殖民帝國最後一擊,讓西班牙喪失了古巴和菲律賓以及所有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殖民地,這些太平洋島嶼的殖民地日後成為了美軍基地。此時,西班牙地位已經完全沒落,不僅不如英法荷奧這些老對手,還輸給了新崛起的美國、普魯士、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被認為是歐洲最落後國家之一。 20世紀,西班牙瓜分非洲所得甚少,相較於傳統殖民地大國英法、和如日中天的德國·比利時,西班牙在瓜分非洲中只擁有包括西屬摩洛哥、西屬幾內亞和西屬撒哈拉少量領土,這也是西班牙最後一次殖民擴張。這些面積狹小的非洲殖民地也同樣在20世紀(1956年、1968年和、1975年),趁著“全世界殖民地從英法的殖民體系中獨立”的大熱潮,也從西班牙獨立成功。 21世紀,今日西班牙唯一僅存的殖民地,是位於北非摩洛哥沿岸的主權地(Plaza de soberanía),因為這塊土地原本的擁有者是摩洛哥、是西班牙根據戰爭而獲得的領土,但因為西班牙現在屬於富裕的歐盟、所以此殖民地人民並不想回歸摩洛哥,導致西班牙至今依然和摩洛哥有領土爭端。.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人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珍宝船队

西班牙珍宝船队(Flota de Indias)是指从16世纪开始,由西班牙组织的,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运送贵金属和其他特产品的大型船队。运输的货物包括金银、宝石、香辣料、烟草、丝绸等。 珍宝船队通常包含有两支:一支是加勒比珍宝船队,由西班牙本土前往美洲新大陆(主要停泊港口包括哈瓦那、韦拉克鲁斯、波托韦洛、卡塔赫纳)。另一支则往返于亚洲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尔科之间,被称为马尼拉船队,负责将亚洲的货物送到墨西哥。亚洲的货物到达墨西哥后会被集中运送到韦拉克鲁斯并最终由加勒比珍宝船队运回西班牙。.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珍宝船队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分地區、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語美洲獨立戰爭

西班牙语拉丁美洲独立战争(Las guerras de independencia hispanoamericanas)是19世纪早期发生于西班牙语美洲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一系列战争,在拿破仑战争法国入侵西班牙之后。.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語美洲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西班牙语(或称卡斯蒂利亚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美洲

西班牙语美洲或西班牙美洲(西班牙语:Hispanoamérica)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通常是指使用西班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它们曾经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属于西班牙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并且在各方面、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深受原宗主国西班牙的影响,例如它们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主要宗教都是天主教。 也有另外一种把西班牙语美洲的概念扩展的说法,认为与上述狭义的西班牙语美洲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国家,包括西班牙在内,都属于广义的西班牙语美洲范畴。 但一般不把英文為官方語言的伯利兹和美国南部等国家和地区归为西班牙语美洲。.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语美洲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歷史

西班牙历史开始于伊比利亚的史前時期,其间经历第二个全球性帝国——西班牙帝国的崛起和衰落,及至現今作为一個主權獨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及欧盟成员国的现状。 现代人类在大约三万五千年前即已经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在其后数千年里,又有数波入侵者和殖民者纷至沓来,其中包括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和-zh-hant:西哥德人; zh-hans:西哥特人-。公元711年,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的军队(西班牙人统称他們为摩尔人)入侵,并几乎征服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在接下来七百五十年里,独立的穆斯林国家相继建立,而穆斯林控制的区域被称为阿尔-安达卢斯。同时,北方弱小的基督教国家在宗教势力支持下展开對半岛漫长的收复运动,史称收复失地运动。随着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该运动宣告落幕。收复失地运动的結果,使伊比利半島形成眾多基督教王國,為首的是卡斯提爾王國、阿拉貢王國、納瓦爾王國、葡萄牙王國。除上述四國外,還有卡斯提爾國王兼任君主的萊昂王國、加里西亞王國、托雷多王國、穆爾西亞王國、科爾多瓦王國、哈恩王國、塞維利亞王國、格拉納達王國、阿斯圖里亞斯親王國、阿拉瓦侯國、比斯開莊園、莫利納莊園(以上諸國與卡斯提爾王國形成卡斯提爾王冠);阿拉貢國王兼任君主的巴塞隆那伯國、瓦倫西亞王國、馬略卡王國(以上諸國與阿拉貢王國形成阿拉貢王冠)。 1469年,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與阿拉貢王子費迪南聯姻,1474年,伊莎貝拉即位為卡斯提爾女王伊莎貝拉一世,1479年,費迪南即位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兩人的聯姻使兩人得以共同統治絕大部分西班牙領土,兩人的後裔於1512年成為納瓦爾國王後,成為西班牙全境唯一的君主,從而使西班牙全境政治達成統一,然而在1833年之前,西班牙境內的眾多基督教王國,並未正式形成為單一且長期持續的西班牙王國。 1492年,格拉纳达的陷落的同一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扬帆出海寻找新大陆,揭开西班牙殖民帝国興盛的序幕。著名的异端裁判所也在这时建立,大批不愿改宗天主教的犹太人和穆斯林被驱逐出国。 在接下来三个世纪裡,西班牙諸國成为全球最重要殖民勢力。它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同时也是16世纪和17世纪大部分时间裡最重要的全球力量。西班牙文学和艺术、各种学术研究和哲学,都在这时繁盛起来。西班牙諸國在美洲建立幅员广阔的帝国,从加利福尼亚延伸至巴塔哥尼亚,此外还包括西太平洋上多个殖民地。在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财富支持下,西班牙諸國卷入欧洲多次宗教战争和政治阴谋中,在这期间,它取得但是最后又失去廣濶的领土,包括:部分尼德兰、意大利、法国和德意志,并先後与法国、英国和瑞典爆发战争。值得一提的是,它还在地中海、北非和土耳其帝国进行数场战争。西班牙諸國的欧洲战争換来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在17世纪的下半叶,哈布斯堡皇室腐敗的统治最终导致帝国的衰落,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为标志,这场战争最终使西班牙从欧洲的领导地位上滑落,但西班牙仍然是個占据优势的殖民国家。 18世纪,西班牙諸國新的王朝——波旁王朝建立,由於大部分的阿拉貢王冠諸國貴族於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反對波旁王朝出身的費利佩五世,因此費利佩五世繼承西班牙諸國的王位後頒布新基本法令,1707年至1716年間相繼取消阿拉貢、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馬略卡等國的議會與自治立法權,使上述諸國納入卡斯提爾王冠的管轄,阿拉貢王冠消滅。波旁王朝的统治者曾努力的复兴该国家,并取得一些成功,这种成功在对美国独立战争的介入中达到顶峰。但在18世纪末,局势又开始逆转。18世纪和19世纪之交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在全欧洲引起混乱,1808年,半島戰爭爆發,法蘭西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兄長約瑟夫·波拿巴(即何塞一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國王,頒布巴約訥規約,使西班牙第一次成為這個國家的正式稱呼,但戰爭的失敗使這個新生政權迅速覆滅。1812年,效忠波旁王朝的加地斯議會所通過的西班牙憲法亦沿用西班牙諸國作為國號,然而1813年12月,波旁王朝復辟後,費迪南七世卻廢除1812年西班牙憲法。 半島戰爭使得西班牙本土對於美洲殖民地的控制力減弱,使得西班牙諸國於美洲的殖民地使以相继独立。1836年憲法使得伊莎貝拉二世成為西班牙諸國女王,此後西班牙一直是正式國號,未再變動,1869年憲法使得阿馬德奧一世成為西班牙國王,西班牙諸國到西班牙的轉變,象徵這個國家進一步的統一。然而半島战争之后,西班牙在代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派别的政党的相互纠缠中变得软弱不堪,各政党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组成长期的政权以有效的解决国内的问题。民族主义运动在老帝国最后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中出现,导致西班牙和美国发生美西战争,结果在19世纪末,西班牙失去其最后几块殖民地。 20世纪初,西班牙的政局越来越动荡,1931年,君主制被廢除,社會主義者建立西班牙共和國,然而1936年爆发血腥的内战。内战最后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领导的民族主义独裁登台,西班牙共和國被廢除而告终结,他控制着西班牙政府到1975年。西班牙在二战中是中立国,不过许多西班牙志愿者都出现在战争双方的阵营当中。战后时期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仍发生注目的巴斯克民族解放運動),在60年代和70年代经历经济的快速增长。1975年,佛朗哥去世,由胡安·卡洛斯王子带领的波旁王室回到国内。尽管国内的紧张局势仍然存在(如穆斯林移民问题和巴斯克地区问题),但是现代西班牙显示在受欢迎的胡安·卡洛斯国王领导下、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健康、现代、民主的发展趋向,是欧洲生活水平提高快速的地区。現今西班牙是欧盟成员国之一,并举办1982年FIFA世界杯及1992年夏季奥运会。.

新!!: 殖民地和西班牙歷史 · 查看更多 »

西非

西非通常是指非洲大陆南北分界线和向西凸起部分的大片地区,为地理、人种和文化过渡地带。 非洲大陆南大西洋海岸线在这一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部分曾以象--牙海岸、黄金海岸而闻名。奴隶贸易在这里被人操纵,现在绝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就是当时从西非贩运到美国的奴隶的后代。西非大西洋沿岸地区大部分为热带地区和热带雨林,以前人们沿这条海岸线穿行这一地区。聯合國西部非洲次分區包括十六個國家和一個屬地:.

新!!: 殖民地和西非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殖民地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蒙尼特斯

西蒙尼特斯(Semonides of Amorgos),约活动于公元前7世纪中期。古希腊抑扬格及挽歌体诗人之一,尽管他为萨摩斯人,但却与阿莫尔戈斯(萨摩斯殖民地的一部分)有关。另有一首挽歌体诗论述的是生命的短暂。他还著有一部抑扬格的散文作品,但现仅存有残篇。.

新!!: 殖民地和西蒙尼特斯 · 查看更多 »

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或歐洲蜜蜂(学名:Apis mellifera)是一種蜜蜂。其 Apis 是拉丁文的蜜蜂 (bee),種小名 mellifera 為「帶有蜜糖」。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後來發現蜜糖其實是蜜蜂製造的,故想更正其種小名為mellifica,即「製造蜜糖」的意思。不過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首先命名的學名才是有效的。西方蜜蜂的基因組於2006年被完全排序及分析。.

新!!: 殖民地和西方蜜蜂 · 查看更多 »

西拉雅語

漢人遷台之前的台灣南島語言分布圖(按 Blust, 1999)Blust, R. (1999). "Subgrouping, circularity and extinction: some issues in Austronesian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in E. Zeitoun & P.J.K Li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pp. 31-94). Taipei: Academia Sinica..東台灣"蘭嶼島(深紅色)表示為使用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巴丹語群達悟語的區域. 西拉雅語(Siraya)是台灣平埔原住民族西拉雅族人所使用的語言,原本被語言學家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死語,但在台灣台南縣西拉雅原委會的努力下逐漸復甦和使用。同時,將通過民間團體致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希望該組織列為「死語」的西拉雅語能修正為復育中的語言。為台灣原住民語言之一種,屬於南島語系的次語群,亦歸類為台灣南島語第6群。昔日分布於台南一帶的平原,以及花蓮縣玉里鎮、富里鄉,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等地。臺灣部份地名源自該語,如麻豆。 經由新港文書及《福爾摩沙語辭彙集》等荷蘭人著作,西拉雅語被部份保留下來。.

新!!: 殖民地和西拉雅語 · 查看更多 »

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

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韓語:친일반민족행위자 재산의 국가귀속에 관한 특별법;韓國漢字:親日反民族行為者 財産의 國家歸屬에 關한 特別法),為大韓民國法律。2005年由开放国民党提出,12月8日通過,並於12月29日公布。.

新!!: 殖民地和親日反民族行為者財產歸屬特別法 · 查看更多 »

馬堅

堅原名马玉书、马万清,字子實,號自適,經名穆罕默德·麥肯,回族,云南个旧人,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穆斯林學者與翻譯家,阿拉伯语语言学家,伊斯兰学术文化研究家,通晓汉语、阿拉伯语,兼通波斯语、英语马开能,学富五车皓首译经——记马坚教授,中国宗教2004(10):20-22。.

新!!: 殖民地和馬堅 · 查看更多 »

馬來亞日佔時期

來亞日據時期或馬來亞日佔時期是指二次大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在1941年12月8日凌晨入侵马来亚、直到1945年8月日本二戰投降为止的一段时期。在这期间,英属马来群岛(包括马来亚、新加坡、北婆罗洲、砂拉越和汶莱)都先后被日军占领。.

新!!: 殖民地和馬來亞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馬來咖喱角

咖喱角(馬來語:Karipap;印尼語:pastel;英語:Curry Puff)又称咖喱卜,是一道馬來糕點,流行於印度尼西亞、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萊、泰国等地。.

新!!: 殖民地和馬來咖喱角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報刊列表

本列表列出了在馬來西亞印刷和發行的報刊。.

新!!: 殖民地和馬來西亞報刊列表 · 查看更多 »

馬爾地夫歷史

尔代夫自有歷史以來,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因為它位於印度洋主要的航線位置上。馬爾地夫附近的鄰國是斯里蘭卡及印度,這兩國的文化及商業和馬爾地夫緊密的連繫在一起近好幾個世紀,馬爾地夫提供了當時遍及亞洲及部份東非沿海地區作為貨幣的貝殼主要來源。 16世紀之後,在殖民浪潮下,歐洲人佔領了許多印度洋上的貿易地點,馬爾地夫當然也無法置身於事外,第一個先來到的是葡萄牙人,再來是荷蘭人和法國人偶爾也來干預當地的政治,然而在前幾個外來歐洲人的干預之後,在19世紀時,馬爾地夫成為英國的保護國,而英國人對於馬爾地夫君主的統治,亦給予充分的認受性。 馬爾地夫在1965年時脫離英國得到獨立,然而,獨立之後該國仍將阿杜環礁內的甘島(Gan Island)上的空軍基地提供給英國人使用至1976年,當英國人在1976年完全撤出該空軍基地時,剛好該年是冷戰一觸即發的高鋒期,國際上都在關注此空軍基地未來的動向為何。蘇聯當局曾研擬向馬爾地夫當局租借此空軍基地,但都遭到馬爾地夫政府多次的拒絕。 馬爾地夫共和國在1990年之前所面臨的挑戰是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步伐來提供國家在有限的漁業、農業、旅遊業的基礎資源;另外一方面更令人關心的項目就是長期的因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的上升,因為馬爾地夫當地低窪的珊瑚島很多,所以將造成災難性的傷害,這也是未來當局政府所要面臨的重大課題。.

新!!: 殖民地和馬爾地夫歷史 · 查看更多 »

馬達加斯加政治史

達加斯加的政治獨立為1958年,但是叛亂事件頻傳。時至今日,馬達加斯加仍正在發生不少政變。目前施行半總統制,但由於2009年首都爆發軍事叛變,因此目前的臨時過渡總統為安德里·拉喬利納。.

新!!: 殖民地和馬達加斯加政治史 · 查看更多 »

馬華黨旗

華黨旗是代表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的旗帜。.

新!!: 殖民地和馬華黨旗 · 查看更多 »

馬萊博湖

萊博湖(法语:Pool Malebo,又称恩戈比拉湖,法语:lac Ngobila 或斯坦利潭,法语:Stanley Pool)是刚果河下游的湖泊,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与刚果共和国之间,湖畔西北边有布拉柴维尔,对岸是金沙萨。湖中有班慕岛(île Bamou,又作 île M’Bamou)。 刚果河在马莱博湖以下是李文斯頓瀑布,瀑布过大落差阻断河上船只航行,马莱博湖便是刚果河最后可航行的一段。.

新!!: 殖民地和馬萊博湖 · 查看更多 »

馬林迪

林迪(Malindi),古稱麻林地,為一個座落於非洲東岸肯尼亞加拉納河河口,濱臨印度洋的港灣都市,距肯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約一百二十公里。馬林迪的人口至今約有二十萬人,而它亦是馬林迪大區的首府。 馬林迪的旅遊業為市內的主要行業,每年皆有不少歐洲遊客到訪此地。此城內有國內航班及高速公路到達蒙巴薩及拉穆等其他國內城市。而當地亦有為數不少的旅遊名勝如馬林迪海洋國家公園及海邊的度假屋等。.

新!!: 殖民地和馬林迪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旗幟

提尼克旗帜是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的非官方旗帜。该旗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66年8月4日公布的一条法令,该法令规定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和圣卢西亚的船只必须悬挂当时的法国军旗,而当时的法国军旗的样式是旗中央为白色十字架,四角为蓝色,为了纪念圣卢西亚(Saint Lucia),四个蓝色部分内各有一个L型的蛇。 旗帜中的蛇为原产于马提尼克的马提尼克矛头蝮。 法国国旗是马提尼克的唯一官方旗帜。.

新!!: 殖民地和馬提尼克旗幟 · 查看更多 »

首席非官守議員

首席非官守議員(Senior Unofficial Member)是指英國一般殖民地內,行政及立法機關資歷最長及地位最高的議員職稱。至於香港在英國殖民地時代,則指行政局或立法局內資歷最長及地位最高的非官守議員(即「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或「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被委任為首席非官守議員的人士,一般都是殖民地政府十分信任的人士,他們在行政局及立法局內帶領其他非官守議員,也是總督在兩局內首要的諮詢對象,在兩局會議上可優先發言,亦會代表兩局的非官守議員致辭。.

新!!: 殖民地和首席非官守議員 · 查看更多 »

首席部長

首席部長或首席廳長(Chief Minister),在一些地方簡稱首長(CM),是國家一級自治行政區(例如:海外屬地、聯邦制國家的州、省、自治區等)以及歷史上殖民地的政府首腦,多見於議會制政府,在當地政府内的地位類似議會制國家的首相或總理,以及一些其他地方(例如加拿大的省、澳大利亞的州等)的“省長”、“州長”(Premier)等。 此外,英國國内經權力下放而創設的蘇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自治政府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稱首席部長(First Minister,又可直譯為第一部長),地位類似。.

新!!: 殖民地和首席部長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殖民地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

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通稱港大民調風波,亦稱鍾庭耀事件,是香港的一宗政治爭議,發生在2000年7月,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在報章撰文,指行政長官兼任香港大學校監的董建華透過「中間人」施壓,要求停止有關行政長官及政府的民意調查。有關指稱引起社會巨大迴響,鍾庭耀其後公開了傳話人身份是香港大學校長鄭耀宗及副校長黃紹倫。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決議成立一個三人獨立調查小組,由終審法院的非常任法官鮑偉華為主席,並在同年8月調查事件,行政長官辦公室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涉及事件也被要求作證。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在9月1日發表,確定鍾庭耀指控屬實,認為路祥安在市民對政府支持率下降的情況下,希望阻止不利政府的民調結果進一步打擊港府聲望。事件最後在9月6日,鄭耀宗及黃紹倫宣佈請辭告終。 事件涉及政府試圖干預學術自由,引起了當時社會的驚訝及批評,揭露了校長不僅沒有肩負捍衛學術自由的責任,反而傳遞「中間人」施壓的信息,企圖干預校內學者進行研究的權利,對近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信譽造成影響。調查報告嚴厲批評路祥安作供「拙劣、不誠實」,然而董建華卻公開指路祥安「可靠、誠實」,更表明會續用路祥安,對特區政府以至特首的誠信以至公信力都造成破壞。.

新!!: 殖民地和香港大學民意調查風波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新!!: 殖民地和香港大事記 · 查看更多 »

香港娛樂圈

香港娱乐圈,是孕育香港流行文化的土壤。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的香港演艺界,不论是电影、电视、電台、音乐、舞台,还是幕后创作人员,都曾经诞生过无数天皇巨星。从殖民地时期,到如今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这座传奇的都会都能焕发出别具的光芒。 香港的流行文化最大特点是融汇中西、包揽古今、自由创作,英国人留下来的西方制度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相互辉映,自由创作思潮的百家争鸣,让香港的艺术创作一直走在全球华人的领先位置。.

新!!: 殖民地和香港娛樂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對外事務

香港的對外事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自行處理相关事务。香港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Hong Kong, 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議。香港特區成立以後繼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與國際伙伴維持緊密聯繫。 香港的對外事務有別於外交事務,後者主要以主權國為單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按照基本法第2章第13條及第7章約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香港設有特派員公署,負責與香港有關的外交事宜。此外多國於香港特區設有外交代表機構,而特區政府接待外交人員的工作,則由政府總部的禮賓處負責。.

新!!: 殖民地和香港對外事務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殖民地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殖民地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動作電影

香港動作電影是香港電影中最廣為世界各地所認識的電影種類。這揉合了荷里活式動作電影的電影風格,以及中國電影的傳統特色。這種中西合璧的跨文化特色,現在反而成為了不少歐美電影的參考對象。 早期的香港動作電影主要為武俠片,強調傳奇及劍術等元素,但此潮流在1930年代受政治影響而退卻,並由更現實化的拳腳功夫為主導,通常由著名的民族英雄黃飛鴻為主角。戰後文化帶來第二浪的武俠片熱潮,並有更多的暴力鏡頭,其後由邵氏出品的功夫電影則成為主流。1970年代則見證了國際巨星——李小龍的誕生及突然逝世。1980年代則由成龍為主導,並把惹笑、危險特技及現代城市背景加入動作電影中。而李連杰的真功夫則吸引東西方的觀眾。導演的創新,如徐克及吳宇森,為香港動作電影帶來更多變化,如槍戰、黑社會及超自然等。但部份主要人物在1990年代前往荷里活發展,卻令香港動作電影漸變失色。.

新!!: 殖民地和香港動作電影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立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指追求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社會運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應英國逐漸撤出,以及放棄殖民地,港督楊慕琦、馬文輝、聯合國香港協會、香港民主自治黨等開始透過不同途徑推動香港自決與自治致知, 港獨之父馬文輝:六十年代的民主運動 、, 2012-12林文瀚/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5-2-22張鐵志,,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1-27, 本土新聞, 2014-10-17, 香港獨立媒體, 2015-1-16。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得到香港主權並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根據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受訪者中有獨立傾向者約佔25%,不認同獨立者約佔64.7%,另外33%香港人認為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持續執政則會增加香港獨立的傾向。此外,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及歷史背景上的差異而引致中港矛盾,也是近年部份年輕香港人傾向香港獨立的理由。.

新!!: 殖民地和香港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紙幣

香港鈔票是港元的其中一種形式。至今,香港流通的紙幣有$10、$20、$50、$100、$500及$1000,而$150元的渣打銀行特別版本紀念紙幣亦在2009年10月1日起開始發行,匯豐亦在2015年3月發行150紀念鈔。.

新!!: 殖民地和香港紙幣 · 查看更多 »

香港銀行業

香港於1842年開埠,當時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銀行這個概念也隨著商業交流日增,在香港出現。.

新!!: 殖民地和香港銀行業 · 查看更多 »

香港體育

香港體育乃是香港市民生活中重要的一環,基於歷史原因,香港是較早引進西方現代競技的亞洲地區,當中以足球、籃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單車和跑步等最為受到市民參與的運動項目。這些年來,香港體育持續發展,於2009年順利舉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這項大型國際綜合運動會,並且成績美滿。除此之外,香港經常舉辦或協辦重要的國際運動賽事,例如: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馬術項目、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渣打香港國際馬拉松比賽、亞洲杯足球賽、東亞足球錦標賽、香港網球精英賽、巴克莱英超亚洲杯及賀歲盃足球賽等等。 香港運動員的成績逾見提升,截至2010年中,有32名參與7個體育項目的香港運動員進佔世界前20名,29名參與6個體育項目的香港運動員位居亞洲前10名。此外,香港殘疾運動員的表現同樣出色,於2009年先後贏得4項世界冠軍和2項亞洲冠軍。 武術運動 承存及保留了南北各派傳統功夫。相對於國家的段位制及體育化發展,香港武術界仍沿用傳統模式推廣。.

新!!: 殖民地和香港體育 · 查看更多 »

香港貿易

香港貿易早於香港開埠時便出現,其中轉口貿易在香港有悠久的歷史,並在香港經貿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新!!: 殖民地和香港貿易 · 查看更多 »

香港蜑家人

香港蜑家人是指居於香港的蜑家人,靠出海捕魚維生。在香港未被英國割讓殖民地之前乃是小漁港開始,香港的水上蜑家人已經在香港生活多個世紀,他们讲粤语疍家话,只在船上生活以捕鱼维生。 他們居住於漁船上,停泊在避風塘內。香港的水上人把船大多又稱艇,亦把艇分為多種,包括:住家艇、漁艇、艇仔、艇戶。艇的演變過程由住家艇以至大漁艇,都在香港避風塘內經歷過香港轉變。.

新!!: 殖民地和香港蜑家人 · 查看更多 »

香港與菲律賓關係

香港與菲律賓關係,是指歷史上的香港和菲律賓、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区與菲律賓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為中菲關係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香港與菲律賓關係 · 查看更多 »

香港與朝鮮關係

香港與朝鮮關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間的。.

新!!: 殖民地和香港與朝鮮關係 · 查看更多 »

香港英文授課中學

香港的英文授課中學(簡稱英中、英文中學、EMI學校;英文稱為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School,意思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下稱英中),廣泛意義包括所有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狹義上專指「傳統英中」,即在1997年後獲香港政府前教育署(現稱教育局)特許,可以使用英文教授中一至中三年級課程的公營中學(公營中學包括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和非政府辦學團體主辦,但受政府資助的資助中學,在本條目內亦包括按額津貼中學,即獲政府以購買學位數量給予津貼的非牟利私立中學),及一些原本是公營中學,獲准以英文授課後改為接受直接資助的中學。一般來說,「英文授課」的定義是除了普通話、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等中國文化相關科目,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並以粵語或普通話講課外,其它科目如數學、地理、歷史、綜合科學,甚至音樂、家政等,均採用以英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課堂上教師亦以全英語向學生講課。 在「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實施前,香港約8成中學是中文授課中學(或稱母語教學中學、簡稱中中、中文中學等,下稱中中),此類中學的中一至中三年級,除英文科外,其它各科均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課堂上教師以粵語向學生講課(普通話科以普通話講課,部份中中的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以普通話講課),至於中四年級或以上,則依照個別學校而定。 當「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於2010年9月實施後,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有關名詞。.

新!!: 殖民地和香港英文授課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新!!: 殖民地和香港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主運動

香港民主運動是香港政治和香港選舉制度上的一連串運動,自1980年代起主要由香港民主派人士推動,目標是為要求盡快落實真普選,如0708雙普選、2012雙普選等,即由香港市民一人一票和沒有不合理的限制下,選出香港行政長官和所有香港立法會議員(要求廢除功能組別),以及廢除區議會委任議員的制度。.

新!!: 殖民地和香港民主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香港於清朝初期,受到遷界令的影響,幾乎完全摧毀了自唐宋以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縱使後來成功爭取復界,可是不少傳統經濟活動已不能恢復。另一方面,隨著歐洲列強的勢力染指東亞,中國當時唯一對外商埠廣州一帶以及其鄰近的香港地區自然也無可避免受到影響。當清朝政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後,香港島便割讓給英國,使香港踏入殖民地時期。.

新!!: 殖民地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市鎮

自1959年開始,香港政府在新界區大規模發展新市鎮(香港政府早期文獻稱為衛星城市),以應付香港人口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現時的新市鎮即:荃灣、沙田(包括馬鞍山)、屯門、大埔、元朗、粉嶺和上水、將軍澳、天水圍、東涌。這些新市鎮各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全面發展後,可容納人口約400萬。然而,政府目前不會進一步發展大型新市鎮,而是集中着重發展如啟德一類的中型新發展區和新界的新發展區(下詳)。.

新!!: 殖民地和香港新市鎮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新!!: 殖民地和香港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香港政治制度

香港政治制度是指由1842年開始的香港殖民地時期和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後的香港政治,貫切其中的最大特色是殖民地時代創立的行政主導制:總督由英國委任,身兼政府首長、駐軍統帥、(實際上只是咨詢機構的)立法會主席,掌控立法權、執法權,唯獨需派人擔任終審法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港府為爭取民心,試圖組織民選議會,但因中國恐嚇出兵而作罷,原先的議會被降格為打點市容的市政局。到殖民地時代末期,香港立法局部分議員是由間接民選產生,但只負責被動蓋章和進諌。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憲制性文件,而政制的其中一部份是香港政治委任制度。 殖民地建立初期,香港政制全由英國人發展及管理,後來漸有本地華人參與。香港的主權歸屬問題在20世紀末受到國際關注,中國和英國經過近20年磋商,最後決定於1997年進行主權移交,結束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地歷史。主權移交後,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以一國兩制形式平衡兩地之間政治、經濟和社會上的差異。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爭議,多數涉及在憲制性文件《基本法》的架構下,香港民主發展的方案和步伐。.

新!!: 殖民地和香港政治制度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新!!: 殖民地和香港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駒込武

駒込武是一名日本教育學者,現任京都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

新!!: 殖民地和駒込武 · 查看更多 »

許介鱗

許介鱗(),生於臺灣新竹,祖籍福建省晉江縣泉州。白川國民學校、中壢國民學校、義民中學、新竹師範學院畢業。新竹師範學院畢業後曾任教大崗國小、海湖國小、芭--國小。之後,進學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師從法學家小林直樹,1969年獲得東京大學法學博士,以後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1990年國立臺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成立時擔任主任。2000年從國立台灣大學專任教師退休,轉任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榮譽教授、佛光大學政治系教授。2001年成立財團法人日本文教基金會及下屬之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夫人傅琪貽(原名:藤井志津枝)原為日本國籍,後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育有三位子女。.

新!!: 殖民地和許介鱗 · 查看更多 »

許瑜

許瑜,CBE(Colvyn Hugh Haye,),英國殖民地教育官員,1980年至1984年任香港教育署署長兼立法局官守議員、1984年至1987年任港府駐英專員兼政務職系秘書。 許瑜先後在英屬印度和澳洲墨爾本大學接受中學和大學教育,後來曾於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修讀海外服務訓練課程。在二戰期間,許瑜在1944年至1946年服役於皇家志願後備海軍,戰後於1947年至1952年服務於澳洲維多利亞省教育服務署。許瑜在1953年加入香港政府教育司署任職教育官、1962年陞任高級教育官、1969年出任助理教育司兼教育電視組主管、1975年出任副教育司,任內曾於1977年至1978年與時任教育司陶建處理金禧事件。許瑜在1971年獲奉委為官守太平紳士,1983年獲英廷授予CBE勳銜。.

新!!: 殖民地和許瑜 · 查看更多 »

马克·沙特尔沃思

克·理查德·沙特尔沃思(Mark Richard Shuttleworth,),南非的企业家。2002年,他成为世界上第二名自资的太空游客,也是首位进入太空的非洲人。 马克目前居住于伦敦,并持有南非和英国双国籍。.

新!!: 殖民地和马克·沙特尔沃思 · 查看更多 »

马赛人

赛人(Maasai),是东部非洲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9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一方面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

新!!: 殖民地和马赛人 · 查看更多 »

马里兰州

里兰州(State of Maryland),是美国的一州,屬於美國中大西洋地區,其西邊與南邊與西維吉尼亞州、維吉尼亞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接壤,北方是賓夕法尼亞州,東鄰為德拉瓦州。馬里蘭州是第七個通過美國憲法的州,有三個常見的暱稱:老戰線州(the Old Line State)、自由之州(the Free State)、切薩皮克灣州(the Chesapeake Bay State)。本州郵政縮寫為MD。 馬里蘭州也被認為是美國宗教自由的誕生地。"George Calvert and Cecilius Calvert, Barons Baltimore" William Hand Browne, Nabu Press(August 1, 2010), ISBN 117662539X ISBN 978-1176625396"Reconstructing the Brick Chapel of 1667" Page 1, See section entitled "The Birthplace of Religious Freedom" 這可追溯自英國殖民時代早期由將本州建立為天主教徒的避難處。 馬里蘭州是美國土地面積最小以及人口密度最高的州之一。本州最大的城市為巴爾的摩,首府為安納波利斯。雖然官方宣稱馬里蘭州得名自亨利埃塔·瑪麗亞,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本州名稱是由第一代巴爾的摩男爵1632年去世前依照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所命名。不過實情可能難以得知。 馬里蘭州的家戶收入中位數為全美最高,就此而論,其為美國最富裕的州。.

新!!: 殖民地和马里兰州 · 查看更多 »

马来亚联合邦

来亚联合邦(Persekutuan Tanah Melayu;Federation of Malaya)成立于1948年1月31日,由11州-9个马来州属与海峡殖民地的槟城及马六甲所组成。後分裂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兩個國家。.

新!!: 殖民地和马来亚联合邦 · 查看更多 »

马来群岛

來群島(Malay Archipelago)過去曾有「東印度」、「印度群島」、「印度尼亞西群島」等名稱。是一组散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上,位於东南亚大陸和澳大利亚之间的群島。該群島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群岛。群岛上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东马) 、文莱、新加坡、东帝汶"."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新!!: 殖民地和马来群岛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历史

來西亞是一個擁有狹長海岸線(如馬六甲海峽),並且接受全球貿易與外來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過去,傳自印度的兴都教与佛教文化一直主導该国的早期區域史,其影響力於西元7世紀到14世紀之間擴大至蘇門答臘、爪哇、馬來半島以及婆羅洲諸多地方,並在室利佛逝文明於蘇門答臘島的統治時期達到頂峰。 早在前3—1世紀,即已出現古吉打王國(羯荼);布央谷文明則在3世紀出現。10世紀起來自中東的穆斯林就曾多次途徑馬來半島。 1136年第9任吉打统治者玛哈拉惹得哇拉惹二世自兴都教皈依伊斯兰教,改称,建立吉打苏丹王朝,兴都王朝也就此走入歷史。15世紀伊始,島上以馬六甲為首的一些新興蘇丹國開始採用伊斯蘭教,使得伊斯蘭教對马来人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反之亦然。 1511年,葡萄牙人佔據馬六甲,成為在馬來半島和東南亞地區建立定居點的第一個歐洲殖民列強,而荷蘭人也在1641年緊隨其後。然而,當英國人在亞庇、古晉、檳城和新加坡初步建立軍事基地之後,他們卻成為最終能夠確保其霸權橫穿各個 出於外部因素影響,現在的馬來群島地區被劃分成六个主權國家(即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和菲律賓)。儘管如此,基於地理和歷史連接,今天的馬國在文化和語言上,与馬來群島國家之間的差別較少。.

新!!: 殖民地和马来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马来西亚圣约翰救护机构

来西亚圣约翰救护机构(St.,St.,简称:St.John或SJAM),是圣约翰国际救护机构设于马来西亚的跨国支部,始于1908年,依据马来西亚法律的1972年马来西亚圣约翰救护机构法令(Laws of Malaysia Act 74, St.

新!!: 殖民地和马来西亚圣约翰救护机构 · 查看更多 »

马格斯·哈弗拉尔

格斯·哈弗拉尔,或荷兰贸易公司的咖啡拍卖(Max Havelaar, of de koffij-veilingen der Nederlandsche Handel-Maatschappij)是穆尔塔图里(Multatuli,是Eduard Douwes Dekker的笔名)作于1860年的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小说,在形塑与缓和19世纪及20世纪早期的荷兰对荷属东印度的殖民政策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本小说中,主人公马格斯·哈弗拉尔试图与当时荷兰殖民地爪哇的腐败的政府系统进行斗争。.

新!!: 殖民地和马格斯·哈弗拉尔 · 查看更多 »

马歇尔计划

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官方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戰後美国對战争破壞後的西欧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遠的影響。另外除了歐洲,同期類似的經濟援助在韓戰後也在亞洲第一島鏈與其他第三世界國家實施,受援範圍大部分是今日美國的盟邦。 二戰歐洲戰場勝利後,美國憑藉其在二戰後的雄厚實力,为幫助其欧洲盟國恢復因世界大戰而瀕臨崩潰的經濟體系,並同時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勢力在歐洲的進一步滲透和擴張而提出此計劃。該計劃因時任美国国务卿喬治·馬歇爾而得名,但事實上真正提出和策劃該計劃的是美国国务院的眾多官員,特別是威廉·克莱顿和乔治·凯南。 重建計劃於1947年7月在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首次提出。馬歇爾計劃最初曾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东欧的卫星国以相同的援助,條件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提出了一些蘇聯较难接受的條款,而蘇聯和東歐想當然地拒绝了该援助计划,最終使蘇聯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間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财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通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設備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若考慮通货膨胀因素,那麼這筆援助相當於2006年的1300億美元。 當該計劃臨近結束時,西歐國家中除了德国以外的絕大多數參與國的國民經濟都已經恢復到了戰前水平。在接下來的20余年時間裡,整個西歐重新整頓,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時期,社會經濟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可以說這與馬歇爾計劃有部分的關係。同時馬歇爾計劃長期以來也被認為是促成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該計劃消除,或者說減弱了歷史上長期存在於西歐各國之間的关税及貿易壁壘,同時使西歐各國的經濟聯繫日趨緊密並最終走向一體化。該計劃同時也使西歐各國在經濟管理上系統地學習和適應了美國的經驗。 近年來历史學家又開始注意對於馬歇爾計劃的深層動機及影響的研究。現在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歇爾計劃之所以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應歸功於新的自由放任政策,以及這一政策下市場對經濟增長的穩定作用。而當下也有某種意見認為,美國施行該計劃的本意是為了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使之成為抗衡蘇聯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時也可使美國更方便地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但事實上歐洲經濟後來的發展趨勢並未使其成為美國的附庸,反而通過一體化等途徑成為了世界經濟舞台上可以和美國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在美國國內也有不少批評意見認為馬歇爾計劃開了使用本國纳税人金錢援助他國的先例。.

新!!: 殖民地和马歇尔计划 · 查看更多 »

马拉维国徽

拉维国徽主体是在殖民地徽章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由狮子代替了左边的羚羊,并保留了代表英王的狮子于盾牌之中。下方的彩带中用英文书写着国家格言「Unity and Freedom」自由与团结。.

新!!: 殖民地和马拉维国徽 · 查看更多 »

马拉松战役

拉松战役(希腊语Μάχη τοῦ Μαραθῶνος, Machē tou Marathōnos)发生在公元前490年的一場戰役,古希臘城邦聯軍對抗波斯帝國,最終由雅典與斯巴達領導的希臘聯軍獲勝。.

新!!: 殖民地和马拉松战役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市縣

詹姆斯市縣位於維吉尼亞半島,在美國的維吉尼亞州。人口是48,102(2000年),它常使人聯想到威廉斯堡。.

新!!: 殖民地和詹姆斯市縣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市郡

1634年詹姆斯市郡被是英國在維吉尼亞的殖民地。在17世紀期間,殖民地詹姆斯鎮(1607年)被創立後,英國人開始在漢普頓錨地附近安定。1634年,奉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英國)的命令,當地的八個郡或縣和當地的約5,000個居民要成為英國在維吉尼亞的殖民地,包括一部分的查爾斯市縣 詹姆斯市郡,詹姆斯河和詹姆斯鎮都是從他們的國王詹姆士一世 (英格兰)的名字而命名。1642-43年,詹姆斯市郡被改為詹姆斯市縣。 1884年威廉斯堡從詹姆斯市縣獨立出去。但威廉斯堡仍然是詹姆斯市縣的country seat,而且他們分享一樣的大學制度、法院和一些官員。 Category:維吉尼亞州已不存在的行政區劃 Category:維吉尼亞州歷史.

新!!: 殖民地和詹姆斯市郡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河

詹姆斯河(James River)是一條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河流,長達547.160公里(340英哩),是該州最大的河。它的源頭在Allegheny Mountains,河口在漢普頓錨地,最後經切萨皮克湾流入大西洋。 當地的印第安人稱此河為Powhatan河,但在十七世紀,剛抵步的英國殖民者為了紀念他們的國王詹姆斯一世,則把它命名為「詹姆斯」。此河沿岸的第一個市鎮是建設於幾年後的詹姆斯鎮;此鎮亦是英國在美洲的第一個永久殖民地,名字的由來也是為了紀念詹姆斯一世。 根據2000年的統計,詹姆斯河沿岸總共住有約2.6百萬居民。.

新!!: 殖民地和詹姆斯河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河種植園

詹姆斯河種植園建立在維吉尼亞殖民地,沿著詹姆斯河,在漢普頓錨地和今天的里士滿中間。 在17和18世紀早期,河就是商務的高速公路,所以大部分的種植園都是建在河的北部和南部,多數的都有自己的碼頭。.

新!!: 殖民地和詹姆斯河種植園 · 查看更多 »

詹遜

詹遜爵士,KCMG,KStJ(Sir Franklin Charles Gimson,)一譯金遜爵士,英國殖民地官員,曾先後擔任香港輔政司和星加坡總督等職。.

新!!: 殖民地和詹遜 · 查看更多 »

語碼轉換

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是一個常見的語言現象,指一個人在一個對話中交替使用多於一種語言或其變體。此現象是眾多語言接觸現象之一,常出現於多語者的日常語言。除了日常語言的對話,語碼轉換也出現於文字書寫中。「語碼轉換」之討論必定會牽涉「雙語」(Bilingualism)之內容。語碼轉換的語料中可見兩種以上語言在語音、句法結構等多方面的相互影響。語言學家與心理學家對人類的語言運用與大腦如何處理語言訊息產生極大興趣,許多相關的討論也因而產生。 多語者有時會在對話中使用多種語言的元素。語碼轉換是以符合各語言語法、聲韻的方式使用多於一種語言學上的變體。語碼轉換相較於其他語言接觸現象較為獨特,如外來語、皮欽語、克里奧語、借譯及語言移轉,語碼轉換並不改變一語言內容也不產生新語言。外來語影響一個語言的,語碼轉換則在各獨立的中發生。 皮欽語在各對話方語言不互通的情況下產生,語碼轉換則發生於對話參與者可流利使用參與語言的情境。.

新!!: 殖民地和語碼轉換 · 查看更多 »

諾羅敦·西哈努克

诺罗敦·西哈努克(;),柬埔寨王国前國王。1922年10月31日生于金边。是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后裔。西哈努克其父诺罗敦一世是安东国王与一名福建后裔王妃所生之长子,有华人血统,1953年至1970年,他是柬埔寨的最高領導人。1941年4月23日继位,1955年退位,1960年任柬埔寨国家元首。 1970年后因政变长期流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受到元首级礼遇,长期居住在东交民巷15号(晚年常在附近的卫生部北京医院治病)。1993年9月24日,柬埔寨恢复君主立宪制,西哈努克復辟。王后为诺罗敦·莫尼列·西哈努克。西哈努克于2004年10月7日正式宣布退位,被尊称为“王父”(中国官方则称其为“太皇”),2012年10月15日於中國卫生部北京医院逝世。.

新!!: 殖民地和諾羅敦·西哈努克 · 查看更多 »

諾斯勳爵腓特烈·諾斯

二代吉爾福德伯爵腓特烈·諾斯,KG,PC(Frederick North, 2nd Earl of Guilford,),諾斯勳爵(Lord North)是更為人所知的頭銜,於1770年至1782年出任大不列顛王國首相,是美國獨立革命的英方重要人物。.

新!!: 殖民地和諾斯勳爵腓特烈·諾斯 · 查看更多 »

高若瑟

若瑟樞機(Cardinal José da Costa Nunes,),是葡萄牙籍的天主教司鐸級樞機。更在1972年8月14日至1976年11月29日是為在世最年長樞機,並是原西印度宗主教及果亞暨達曼總教區總主教。.

新!!: 殖民地和高若瑟 · 查看更多 »

高雄州特高事件

州特高事件,亦稱高雄州特高冤獄事件,是臺灣日治時期晚期(1940年代)於臺灣高雄州發生的白色恐怖事件。高雄州特別高等警察課以打擊勾結英國、美國及中華民國等敵國及主張臺灣獨立的不良份子為由,對當時南臺灣約400至500名的社會精英大肆拘捕及刑求。此名詞是对先後發生的鳳山事件、東港事件、旗山事件、旗後事件的統稱,其中鳳山、東港、旗山三大事件被當時高雄州特別高等警察課稱为高雄州不逞陰謀事件。東港事件規模最大,故也有人用「東港事件」代表整起事件。而在同一時期的北臺灣也發生了瑞芳事件與蘇澳事件。 而在偵辦過程中受命承辦這起案件(鳳山、東港事件部分)的檢察官下秀雄對特別高等警察的辦案過程感到不合理,曾提出〈高雄州不逞陰謀事件復命書〉建議立即結束對該事件的搜查,並以嫌疑不足為由處以不起訴處分,早日釋放嫌犯,且不追究警方責任為宜;使得該事件的受害範圍主要集中在高雄州以內,但是搜查、起訴及審判日後仍持續進行。遭判入監服刑者到了日本投降後才被釋放,且此時受害者開始積極舉行追悼會、復仇大會,要向當初的加害者討回公道,許多特高警察與提供協助的臺灣人都遭到了攻擊;其中高雄州特別高等警察課課長仲井清一被人架到半屏山圍毆、凌遲,最後遭到槍殺。但後來這些民眾的報復行動被蔣中正政府依「以德報怨」原則加以制止,最後日本警察被審判前遣送回日本,而協助過日警的臺籍人士則隱姓埋名以躲開報復 ,中央廣播電臺——歷史臺灣。.

新!!: 殖民地和高雄州特高事件 · 查看更多 »

高杉晉作

杉 晉作(),諱春風,通稱晉作,又名東一、和助,字暢夫,號東行。幕末長州藩士。以創設奇兵隊而活躍於倒幕活動而知名。 假名有谷 潛藏、谷 梅之助、備後屋助一郎、三谷和助、祝部太郎、宍戸刑馬、西浦松助等。之後改名為谷 潜蔵。贈正四位。.

新!!: 殖民地和高杉晉作 · 查看更多 »

謝東閔 (台灣)

謝東閔(),原名謝進喜,自號求生,台灣半山政治人物,彰化廳北斗支廳二八水區--人(今彰化縣二水鄉光化村)。中華民國第六任副總統,是台灣人中第一位擔任此要職者。晚年被人們尊稱為謝求公。.

新!!: 殖民地和謝東閔 (台灣) · 查看更多 »

謝法新

謝法新(David Gregory Jeaffreson,),前英國殖民地官員,1961年到香港出任政務主任,1970年代及1980年代歷任經濟司及保安司等職,期間同時出任立法局官守議員逾十年。他在1988年獲港督衛奕信爵士委任為廉政專員,至1991年卸任。此後他轉投商界,曾任國民亞洲有限公司副主席及建懋國際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

新!!: 殖民地和謝法新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市

魁北克市(Ville de Québec,Quebec City),又称魁北克城,是一座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南部的城市,人口约70多万,是魁北克省首府。主要使用法语。魁北克市是墨西哥以北唯一的留有古老城墙的北美洲城市。當中的魁北克歷史城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1985年)。.

新!!: 殖民地和魁北克市 · 查看更多 »

警務處處長

警務處處長(英文:Commissioner of Police,縮寫:CP) 俗稱「一哥」,是香港警察職級中最高級憲委級職級,現任處長為盧偉聰;位於警務處副處長之上,為香港警務處最高級人員,直接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問責。於香港主權移交後,警務處處長為香港政府主要官員,須由行政長官提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在《香港政府憲報》中公佈。.

新!!: 殖民地和警務處處長 · 查看更多 »

魔鬼

,指拥有超自然力量的邪惡的鬼神、超自然的邪惡力量等邪恶存在。各種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有魔鬼的概念。.

新!!: 殖民地和魔鬼 · 查看更多 »

让·里博

让·里博(Jean Ribault,),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法国雨格诺派教徒。他负责为避难者在北美洲南部地区建立了一个殖民地。尽管其活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于1563年出版了《佛罗里达最新发现实录》(英文版)一书。在另一次远航北美的过程中,他被西班牙人所俘获处死。.

新!!: 殖民地和让·里博 · 查看更多 »

议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parliamentary republic),是共和制的一种,它的政府型態屬於議會制,在這種政府中,行政機構的權力來源於立法機構(也就是議會)。议会共和制指议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总理为首的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 。.

新!!: 殖民地和议会共和制 · 查看更多 »

许寿裳

許壽裳,字季茀(季黻;季巿;季芾,都同音),號上遂,文史學者、作家、教育家,魯迅、周作人的同學、至交。.

新!!: 殖民地和许寿裳 · 查看更多 »

貝璐

貝璐爵士,KCMG,KBE(Sir William Peel,),英國殖民地官員,曾長年在馬來亞任公職,後自1930年至1935年出任香港總督一職。.

新!!: 殖民地和貝璐 · 查看更多 »

貨幣發行局

貨幣發行局(Currency Board)是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即固定本國貨幣與某特定外幣之匯率,並嚴格按照既定兌換比例,使貨幣發行量隨外匯存儲量聯動的貨幣制度。貨幣發行局的掛鈎貨幣通常是美元或--。 香港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也是貨幣發行局,但允許匯率在固定範圍內浮動。因為三元悖論,「聯繫」不僅指匯率與美元掛鈎,而是貨幣政策也跟隨美國,港元利率長期走勢必須跟隨美元利率走勢。.

新!!: 殖民地和貨幣發行局 · 查看更多 »

費城

費城(Philadelphia),即費利德菲亞,也常被簡稱為費利(或菲利,Philly) ,中文又音譯為非拉鐵非和菲拉德爾斐亞,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都市,同時是美國第五大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費城人口为1,526,006人。費城市中心的人口在全美國排名第五,僅次於紐約、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以現在美國官方的定義而言,費城都會區的面積大小排名全美第四,共約620萬人居住其中,但若以其他定義來衡量,費城排名第六,次於舊金山灣區與華盛頓-巴爾的摩都會區。費城是德拉瓦河谷都會區的中心城市。 費利德菲亞即希臘文「友愛」的意思,是傳教士命名的,費城是美國最老、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在美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紀時,費城是美國第二大城與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當時,它的政治與社會重要性超過紐約與波士頓。班傑明·富蘭克林對費城的興起貢獻良多。從1854年起,費城市和費城縣為兩個並行的地方政府,而從1952年起,市與縣共有一個政府組織,但費城縣仍屬賓州州政府下的一個獨立的縣。 自從1854年通過「合併法案」(Act of Consolidation)後,費城市的邊界就與費城縣相同。在此之前,費城市只在南街(South Street)、葡萄街(Vine Street)與德拉瓦河與斯库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之間的區域。費城後來擴張至周圍的西費城(West Philadelphia)、北費城(North Philadelphia)與東北費城(Northeast Philadelphia),同時也包括了幾個小型的聚落如羅布魯(Roxborough)、馬拉揚克(Manayunk)、艾利山(Mount Airy)與栗樹丘(Chestnut)。費城同時是全美最大的大學城(college town)之一,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盟校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第一所医学院和法学院兼缘于此校。有超過120,000名大學生就讀市區的學院與大學,週遭的都會區也有接近300,000名的大學與學院學生。.

新!!: 殖民地和費城 · 查看更多 »

贊比亞國家足球隊

贊比亞國家足球隊(Zambia national football team)是贊比亞的國家足球代表隊,由贊比亞足球協會管理,現時屬於國際足協及非洲足協成員國之一。贊比亞曾經14次參加非洲國家盃,並於2012年首次奪冠,不過至今仍未參加過世界盃決賽週。.

新!!: 殖民地和贊比亞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责任政府

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或称问责政府、责任内阁等,是一种政治制度,即政府对议会负责任。议会问责是西敏制的议会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同時也在其他的許多議會制國家使用。在使用此制度的議會民主政体,“政府”(行政机构,通常是内阁)对议会,而不是对君主或元首負责;对殖民地来说,指的是政府对当地议会,而不是宗主国政府负责。在实行两院制的地方,政府一般对人数较多、较直接选举并较具代表性的下议院负责。 议会问责的责任政府有几个常见的特点:.

新!!: 殖民地和责任政府 · 查看更多 »

越南史略

《'''越南通史'''》(《'''越南史略'''》中譯本)書影 《越南史略》(Việt Nam Sử Lược),又譯作《越南通史》,越南史書,由越南法屬時代的历史学家陳仲金(又譯作陳重金,1882年-1953年)於1917年初,用越南語寫成。.

新!!: 殖民地和越南史略 · 查看更多 »

越南國旗

越南國旗的名稱是「金星紅旗」(),自1955年11月30日開始採用。國旗的長寬比例為2:3,中心是一顆黃色五角星(金星)標誌越南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紅色表示革命和勝利。五角星的五個角分別表示工人、農民、士兵、知識份子和青年。.

新!!: 殖民地和越南國旗 · 查看更多 »

越南共和國國旗

越南共和國國旗,又名黄底三线旗,旗面為黃底,中間有三條紅色條紋。這面國旗最早使用於1890年,是成泰帝、维新帝和启定帝的个人旗帜,在1948年重新得到使用,之後是越南國和越南共和國的國旗,1975年越南共和国灭亡后被废除。現在越南以外的反對共產主義政權的越南裔移民(特别是越南船民后裔)仍廣泛使用此旗作为民族象征。美國南加州和德克萨斯州的越南人聚居区普遍有此旗长期悬挂。 2005年,加利福尼亚州的圣何塞议会通过决议,规定三线旗为越南在该市的代表旗帜。.

新!!: 殖民地和越南共和國國旗 · 查看更多 »

越南科举制度

越南科舉制度(The Confucian court examination system in Vietnam;Khoa bảng Việt Nam;公元1075年-1919年),始自於李朝1075年,至阮朝末年的至1919年止,持续了800多年。是全世界科舉制度最晚廢除的國家刘海峰,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学术月刊》,2006年12月刊。 1919年,阮朝最後一次舉辦科舉考試,其進士第一名為阮豐貽。此後科舉制度於世界上正式成為歷史。.

新!!: 殖民地和越南科举制度 · 查看更多 »

越南盾

(),越南的貨幣單位。国際貨幣符號(ISO 4217)為VND。用“₫”記號表示。補助單位有“毫”(hào)和“樞”(xu),1.

新!!: 殖民地和越南盾 · 查看更多 »

越南語語法

越南語語法(Ngữ pháp tiếng Việt)為基於越南語之語法。.

新!!: 殖民地和越南語語法 · 查看更多 »

越南铁路运输

越南鐵路運輸系统主要是由国营铁路公司越南鐵路()經營。截至2013年,越南鐵路营业里程为3,147公里,其中铁路干线2,670公里、铁路支线477公里。越南铁路拥有1000毫米米轨、1435毫米标准轨、混合轨三种轨距,其中米轨铁路总长为2,632公里,标准轨铁路总长为222公里,混合轨铁路总长292公里。越南铁路的主要干线为河內和胡志明市之間全长1,726公里的南北鐵路,其他铁路干线还有北部地区的河内-老街铁路、河内-同登铁路、河内-海防铁路、河内-太原铁路等。 越南铁路始建于1880年代的法属印度支那时期,作为越南第一条铁路的西贡-堤岸电车于1881年建成通车,后来法国人又在1885年建成了西贡-美湫铁路。20世纪初,越南的铁路建得到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杜美的大力支持,滇越铁路和南北铁路先后在这段时期动工兴建,其中南北铁路的建设历时了三十多年,至1936年才全线建成通车。此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南战争期间,越南铁路系统被战火严重破坏。自从1980年代末期实行“革新开放”开始,越南的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得到快速发展,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长期困扰越南铁路的主要问题包括铁路设备与技术落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效率低下等。自2000年代以来,越南政府推动铁路运输系统的管理体制改革,并利用国际社会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资金(ODA),加快对越南铁路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此外,越南正在计划兴建从中部和南方分别连接老挝和柬埔寨的铁路,以响应东盟提出的泛亞鐵路建设计划。.

新!!: 殖民地和越南铁路运输 · 查看更多 »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新!!: 殖民地和越南歷史 · 查看更多 »

越南民族解放运动

越南民族解放运动(Phong trào giải phóng dân tộc Việt Nam),又称越南独立运动(Phong trào độc lập Việt Nam),指的是越南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段时间里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一系列独立运动的统称。.

新!!: 殖民地和越南民族解放运动 · 查看更多 »

越南法语

越南法語(),亦稱「西陪語」(),是指未受过法语教育的越南人(通常是法国人家的仆役)使用的法语与越南语词汇混合体(越南法语)。.

新!!: 殖民地和越南法语 · 查看更多 »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戰,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为受美国等民主主義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對抗受苏联等共產主義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又稱越共)的一場战争。其发生在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为深远的戰爭,最终美国在越南战争中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国力随之削弱,冷战的优势逐渐为苏联占据。 最先开始援助南越的美国总统是艾森豪威尔;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开始支持在越南作战;林登·约翰逊将战争扩大。在尼克松执政后期,迫于国内迭起不断的反战运动、前线战事的吃紧以及同苏联长期对抗的需要,遂逐步将军队撤出越南。越南人民軍(北越軍)和越共游擊隊最终于1975年占领南越首都西贡,南越政权垮台,一年后南北越统一。.

新!!: 殖民地和越南战争 · 查看更多 »

鶴佬陸上扒龍船

上扒龍船,香港的海陸豐鶴佬民系(閩南民系)傳統婚禮時,前往迎娶新娘的一個儀式。昔日福佬人在嫁娶時,男家的女性親屬每以「扒龍船」迎親,但原本居於漁船的水上人近年陸續搬到公共屋邨,因已移居陸上,划艇迎親的風俗改由跳「龍船舞」代替。也會在其他喜慶活動如太平清醮、神誕等出現。.

新!!: 殖民地和鶴佬陸上扒龍船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殖民地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年11月21日 - 1881年12月17日),出生于纽约州奥罗拉,他是美國知名的人類學家和社會理論家的先驅人物,並且是十九世紀美國最偉大的社會科學家之一。最廣為人知的是他討論親屬和社會結構的作品、社會演化理論,他的易洛魁人民族誌。由於他對於親屬關係的研究,摩爾根是早期支持美洲原住民在古代由亞洲遷徙而來的這個理論的學者。他的社會理論影響了後來的左派理論家。摩根是唯一受到查爾斯·達爾文、卡爾·馬克思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所引用的美國社會理論家。.

新!!: 殖民地和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 查看更多 »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俗稱跑馬地天主教墳場,,亦是5個天主教墳場之一,位於香港島跑馬地黃泥涌道麗都酒店南面,地點介乎黃泥涌道與司徒拔道之間山坡,內有2萬3千個墳墓,除土葬墓地,亦有骨灰龕位。墳場於夏季每天掃墓時間為朝8晚7,天主教新民書院,冬季則為朝8晚6,其餘時間關閉,開放期間有一名保安員及一名辦事處職員當值。根據教區墳場規則,只有教友、慕道者及神職人員才可埋葬於此,東方日報,2010年2月20日,每個墓地收費約1萬5千5百港元。由於墳場內的建築、藝術雕塑和宗教味道蘊含大量殖民地歲月痕蹟,成為墳場考察活動及攝影愛好者的到訪熱點。.

新!!: 殖民地和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殖民地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黎保德

黎保德,CMG(Ian Macdonald Lightbody,),英國殖民地官員,1945年加入香港政府任政務官、1967年任新界民政署長、1968年任防衛司、1969年任香港節統籌主任、1971年任徙置事務處長、1973年獲港督麥理浩爵士起用為首任房屋司兼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至1977年調任行政司。1978年從政府退休後,旋獲任命為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至1980年卸任返英定居。 在港期間,黎保德嘗任市政局、立法局和行政局官守議員,1948年獲奉委官守太平紳士,1974年元旦獲英廷授予CMG勳銜。.

新!!: 殖民地和黎保德 · 查看更多 »

黎敦義

黎敦義,CMG,CVO,JP(Denis Campbell Bray,),香港殖民地官員,父親黎伯廉牧師(Rev Arthur Bray)曾任佛山華英中學校長。黎敦義在1950年加入香港政府,歷任新界民政署長(1971年-1973年)、兩任民政司(1973年-1977年及1980年-1984年)和香港政府駐英專員(1977年-1980年),曾兼任行政立法兩局官守議員,退出政府後曾於1985年至1991年出任英基學校協會主席。 黎敦義在1964年於運輸署任職時,首推拍賣的士牌照的做法;後在新界民政署長任內,與時任首席助理輔政司鍾逸傑於1972年制定新界小型屋宇政策。.

新!!: 殖民地和黎敦義 · 查看更多 »

軍艦島 (電影)

《軍艦島》(군함도),2016年6月開拍,於2016年12月22日結束長達六個月的拍攝;2017年7月26日上映的韓國戰爭片,由電影《辣手警探》的導演柳承完(演員柳承範的哥哥)執導,本片描述1944年11月朝鲜日據時期,在日本長崎縣端島(俗稱軍艦島)內被日軍強制徵用的400餘名朝鲜半島百姓試圖逃離該島改變命運的故事。 本片取材于二战期间,反映日本强征占领区劳工的历史背景。 本片首日票房1.8億韓圓,破《-zh-hk:屍殺列車;zh-cn:釜山行; zh-tw:屍速列車;-》紀錄,截至9月24日为止,累計659万觀影人次。 本片是柳承完導演繼《不當交易》與《辣手警探》後,第三次與黃晸玟合作。.

新!!: 殖民地和軍艦島 (電影) · 查看更多 »

黃大仙區

黃大仙區(Wong Tai S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中的一個行政區,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北部,面積為926公頃,以轄內有赤松黃大仙祠得名。截至2016年中,黃大仙區人口為425,235人。黃大仙區亦是全香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區份;其東面以飛鵝山、象山與西貢區為界,以清水灣道與觀塘區為界,西面則沿聯合道(東頭邨道與竹園道之間)、竹園道(廣播道、聯合道與橫跨龍翔道天橋之間)與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九龍城為界,南接太子道東、東頭村道(東正道與聯合道之間)、東正道與九龍城區啟德和九龍城為界,北以沙田坳道(法藏寺以北大約750米至飛鵝山道之間一段沙田坳道屬沙田區,道路以南屬黃大仙區)、竹園北邨、翠竹花園以北獅子山(獅子山山頂屬沙田區,山頂以南屬黃大仙區)與沙田區為界。.

新!!: 殖民地和黃大仙區 · 查看更多 »

黑奴贸易 (跨大西洋)

大西洋奴隶贸易,或称为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时期(也有人认为早至15世纪,并持续至20世纪),在环大西洋地区将非洲大陆人民作为廉价劳动力提供给美洲大陆殖民地地区的一种贸易。奴隶的来源主要是非洲西部和中部,黑人被欧洲人通过贸易或袭击、绑架等手段抓获贩往美洲大陆。这一贸易活动在近代也被称为黑奴贸易,然后实际上这一说法并不妥當,因为早在中世纪之前,就有黑奴的贸易活动出现了所以应当加上跨大西洋字样。 奴隶贸易者包括(根据规模排序):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和美国人。部分贸易者在非洲的海岸拥有前哨,前哨有他们收买的当地的部落首领为他们提供奴隶。在长达约400年的带有强烈殖民主义色彩的黑奴贸易中,目前估计约有1200万人从非洲运到美洲的奴隶,部分学者得到的数据相对更高,尤其是从非洲得到的。将航运死亡的一千万人计算入内后,非洲人口损失数据可以达到三千万.

新!!: 殖民地和黑奴贸易 (跨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黑山-俄羅斯關係

黑山-俄羅斯关系(Российско-черногор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是指俄罗斯联邦和黑山之間的雙邊關係;黑山在莫斯科設有大使館,俄羅斯亦於波德戈里察設大使館。.

新!!: 殖民地和黑山-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載人火星任務

載人火星任務是20至21世紀的太空科學及工程學研究目標,也是科幻小說的主題之一。最終目標不僅是讓人類登陸火星,而是包括火星殖民(包括火衛一及火衛二在內)及火星地球化。 人類最初從1950年代開始研究載人火星任務的可行性,並預計在10至30年內實現此一目標。各國許多太空研究機構都計劃完成此一目標,包括美國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總署在內。美國在2010年取消2020年預計執行的載人月球任務,轉而支持2025年預計執行的載人小行星任務與2030年預計執行的載人火星任務。.

新!!: 殖民地和載人火星任務 · 查看更多 »

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

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辅助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除这些攻击以外,轴心国的潜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亚水域还击沉及击伤了许多盟军商船。日本潜艇还对几个澳大利亚港口进行了炮击,从潜艇母舰起飞的日本战机也对澳大利亚的各个主要城市进行过轰炸。 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的攻击。但到了1942年后半年,澳大利亚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国武装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军的潜艇恢复了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随着日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这些进攻不久就又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轴心国海军舰只还在澳大利亚水域执行任务,而它们造成的破坏也微乎其微。 与其它战场相比,德国与日本向澳大利亚水域派遣的水面舰只及潜艇的总数相對較少,它们对盟军的进攻也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轴心国并没有给驻扎于澳大利亚的盟军造成多大伤害。而尽管盟军用于保卫澳大利亚海域的舰队规模庞大,它们却没有对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发展造成多大影响。.

新!!: 殖民地和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 · 查看更多 »

达巴瓦拉

达巴瓦拉(डब्बेवाले.,डब्बावाला,dabbawal),意为“饭盒人”,是指印度孟买从事将刚做好的午饭饭盒从上班族(主要是郊区)的住家运往他们工作地点,并且将空饭盒带回来这一行业的人,他们使用多种交通工具。Tiffin是过时的英语中指简单的午餐的词,有时也指装午餐的饭盒。因此,达巴瓦拉在英语中有时也会被称为“Tiffin Wallahs”。达巴瓦拉的英文又可拼写为dabbawalla或者dabbawallah。.

新!!: 殖民地和达巴瓦拉 · 查看更多 »

达克特

达克特(ducat ),又譯杜卡特,是欧洲从中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期间,作为流通货币使用的金币或银币。这一时期,各种达克特的金属含量和购买力都大不相同。威尼斯的金达克特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地位等同于中世纪的拜占庭的、热那亚的热那维诺與佛罗伦萨的弗罗林,或是现代的英镑和美元。.

新!!: 殖民地和达克特 · 查看更多 »

辛巴威

津巴布韋共和國(Republic of Zimbabwe)是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地处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之间,南接南非,西部和西南与博兹瓦纳接壤,西北与赞比亚接壤,东部和东北与莫桑比克相邻,尽管津巴布韦与纳米比亚无领土接壤,但是在赞比西河河岸两国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面积39万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为哈拉雷。 津巴布韦人口的組成在立國後變化巨大,獨立時總人口690萬,其中約30萬(當時約佔5.5%)是白人統治階級,但因為土地改革政策使白人大量移民他國後,目前白人僅剩不到數萬人,且多在歐美境外居留。由於黑人極高的生育力,津巴布韦人口暴增來到约1415万(2013年),黑人已經占总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绍纳族(占79%)和恩德贝莱族(占17%)两大民族。 津巴布韦有16种官方语言,其中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他主要语言还有修纳语和恩德贝莱语。 津巴布韋原本是名為羅德西亞的由白人统治的國家,這个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个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進入20世紀後由伊安·史密斯領導,接受南非政權的援助,展開白人少數統治並抵抗共產游擊隊而知名。羅德西亞因天候宜人,當時的物產多以農產品為主,當時白人農場主因此地富饒,有「阿非利加麵包籃」美譽,並建立了歐洲式首都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是羅德斯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為非洲中部經濟大城之一。在1980年之後白人少數統治被推翻,進入了津巴布韦時代,但同時經濟卻遭遇嚴重通貨膨脹,產量已經下跌不足以供養國民,今改以從外國進口食品為主,官方則提到殖民是導致津巴布韦持續貧窮的主要原因。.

新!!: 殖民地和辛巴威 · 查看更多 »

近代社格制度

近代社格制度是大日本帝国(1868年~1945年),以律令制下延喜式的規定為藍本而新創的社格(神社等級)制度。 日本国(1945年~現在)基於政教分離原則而廢除了該制度,但時至今日「舊社格」一詞仍被用以表示神社等級。.

新!!: 殖民地和近代社格制度 · 查看更多 »

近代英语

近代英语(Early Modern English,可缩写为 EModE),又譯近世英語,指从英国都铎时期到王政复辟时期的英语,也就是从十五世纪末的古英语到十七世纪中晚期的现代英语之间的英语语言。 1603年詹姆士一世登上英国王位,这前后渐渐产生的英语标准开始对中古苏格兰语产生影响,包括其口语和书面语。 现代英语读者大都能读懂用晚期近代英语写成的文字(例如《钦定版圣经》的初版,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等),但比这更早的作品就比较难以读懂了(如《亚瑟之死》)。十七世纪初的近代英语给现代英语的语法、拼写习惯打下了基础。.

新!!: 殖民地和近代英语 · 查看更多 »

近東問題

近東問題(Eastern Question),是歐洲近代史上圍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衰落,而出現的一連串的政治及外交問題。近東問題並非單指一個問題,而是包括出現於18、19及20世紀的多方面問題,當中包含了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治下的歐洲地區的不穩定。 一般認為近東問題始於1774年,當時發生了第五次俄土戰爭(1768-1774年)。鄂圖曼帝國在這場戰爭中慘敗於俄國手上。歐洲各國有見鄂圖曼帝國的崩解可能逼在眉睫,於是各國展開不同爭鬥,以確保自己在土耳其境內的軍事、戰略及商業利益。對於鄂圖曼帝國的衰敗,俄羅斯帝國認為是對她有利;而英國及奧地利則認為,保留鄂圖曼帝國則是最符合她們的利益。近東問題於一次大戰以後完結,其中一個後果就是鄂圖曼帝國的瓦解。不過直至今日,巴爾幹半島仍是歐洲局勢較不穩定的地區,諸如科索沃獨立問題等引起阿爾巴尼亞人及塞爾維亞人民族之間衝突和民族主義延續,在某種程度上均可視為近東問題的延續,但近年巴爾幹地區的民族衝突已逐漸緩和和減少。.

新!!: 殖民地和近東問題 · 查看更多 »

霍元甲 (2006年電影)

是一部虛構武術宗師霍元甲一生傳奇的電影,由于仁泰導演,江志強監製。霍元甲由李連杰飾演,並找來其他國家演員擔綱。電影主題曲〈霍元甲〉由周杰倫作曲及主唱。 電影雖是有關武術家霍元甲的生平,但內容情節被大幅改編、與事實毫無關聯,當中包括霍家被滅門以及其他虛構的存在嚴重失實的情節,引起霍家的後人強烈不滿。霍元甲的曾孫—霍自正因此對影片製作方提起訴訟,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要求對方進行公開道歉。.

新!!: 殖民地和霍元甲 (2006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范理申

--,KG,PC(Nicholas Addison Phillips, Baron Phillips of Worth Matravers,),--,英國資深法官,2008年至2009年出任上議院末任首席常任上訴法官,2009年至2012年轉任聯合王國最高法院首任院長。 --勳爵於1962年考獲執業大律師資格,擅長商業法和海事法,1978年成為御用大律師,1982年出任特委法官,到1987年獲任命為高等法院法官,任內曾主審巴洛克洛斯詐騙案和麥士維詐騙案。他在1995年出任上訴法院法官,至1999年出任上議院常任上訴法官,翌年再升任卷宗主事官,期間曾於1998年至2000年任牛腦海綿狀病變調查委員會主席,調查政府在瘋牛症事件中的失誤,另又於1999年參與審理智利前總統皮諾切特的引渡聆訊。 未出任首席常任上訴法官和最高法院首任院長以前,--曾在2005年至2008年出任英格蘭及威爾斯首席法官,成為兩地法官之首。在多年的司法首長生涯中,他推動了不少重大改革,比較重要的包括廢除上議院的司法職能,並設立全新的最高法院、大幅簡化法官的傳統服飾、以及推廣在課刑時使用社區刑罰以取代傳統的監禁刑罰。--任內還多番強調人權與《1998年人權法令》的重要性,但有輿論批評《人權法令》導致了司法干預和司法積極主義的抬升。 在最高法院院長任內,他作出了不少重要的判決,其中包括在2009年裁定銀行無需向客戶退還因未經授權透支而徵收的高昂費用;以及在2010年裁定涉嫌詐取國會津貼的前下議院議員不可運用國會特權,使他們不能避過與普通人一樣在法院接受刑事司法審訊。原本在2013年1月才屆滿退休年齡的--在2011年10月宣佈於2012年9月提早退休,此後轉任香港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為了表彰他對司法界的貢獻,他在2011年榮獲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頒授屬於最高騎士榮譽的嘉德勳章。.

新!!: 殖民地和范理申 · 查看更多 »

蜑家

疍家(“疍”字,粵音:「但」daan6,口語作dang6“邓”),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浙江一帶,另一種以船為家的漁民。由於他們生活在船艇上,他們的腳與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略有差別,被歧視稱為「曲蹄」,士大夫則雅稱之為「艇戶」。.

新!!: 殖民地和蜑家 · 查看更多 »

郝德傑

郝德傑爵士,GCMG,CBE,KStJ,FRAS,FRSA(Sir Andrew Caldecott,),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5年12月至1937年4月為第19任香港總督,1937年10月至1944年9月任錫蘭總督。擔任港督前,他曾長期在馬來聯邦和海峽殖民地供職,並在1933年至1935年間任海峽殖民地輔政司。 郝德傑1907年加入馬來聯邦政府,1924年至1925年間曾獲派回英國任大英帝國博覽會馬來亞專員,後來調任海峽殖民地輔政司期間曾於1934年2月至11月暫代因病退休的金文泰爵士署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馬來聯邦高級專員一職。在馬來亞任職多年以來,他以善於排難解紛及調和種族關係著稱,官聲卓著,屢獲英廷嘉獎。在港督任內,他帶領港府推動不少革新,其中包括在1936年1月1日正式將原有的潔淨局改組成市政局,而銀禧水塘及瑪麗醫院也在其任內建成。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大陸局勢日益動盪,他任內還多次與國民政府官員舉行會面,並曾於1936年9月於廣州宴請蔣介石委員長。 郝德傑出任港督的時間相當短促,在任僅約16個月就因為錫蘭局勢不穩而於1937年4月16日匆匆卸任離港,調任錫蘭總督。任內,他對當地的憲政改革要求予以肯定和支持,但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影響,有關改革受到拖延。在任錫蘭總督後期,他見證了太平洋戰爭爆發,雖然錫蘭一度受日本攻擊,但未有陷落,他其後於1944年退休返英。郝德傑晚年曾任英政府的殖民地服務任命委員會委員,倡議以一中央部門統籌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政務職系詮敘事務,惟有關建議到他身後方獲採納。 郝德傑興趣廣泛,除殖民地事務外,也熱愛繪畫及精於彈奏鋼琴。此外,喜歡寫作的他在早年經常發表有關馬來亞的文章,晚年曾出版兩本以靈異故事為題材的小說。.

新!!: 殖民地和郝德傑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加雷

胡安·德·加雷(Juan de Garay,),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探险家。他曾对西班牙在阿根廷的开拓殖民地作出了贡献,他奴役当地的土著人,后来,为几个仆人所刺杀。.

新!!: 殖民地和胡安·德·加雷 · 查看更多 »

胡志明

胡志明(Hồ Chí Minh,),越南共產主義革命家,本名阮必成,號愛國、秋翁,幼名生恭。胡志明是他在二次大戰時用以抗日的化名,因而沿用。他是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人民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曾擔任越南劳动党主席和第一书记(后改稱總書記),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和政府总理。.

新!!: 殖民地和胡志明 · 查看更多 »

胡志明在中华民国被扣事件

胡志明在中华民国被扣事件是指1942年胡志明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扣押后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营救出狱的事件。胡志明于1944年8月9日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释放,一共羁押1年11月零15天。.

新!!: 殖民地和胡志明在中华民国被扣事件 · 查看更多 »

郭伯偉

郭伯偉爵士,KBE,CMG(Sir John James Cowperthwaite,),英國殖民地官員,1961年至1971年出任香港財政司。任內貫徹地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除了維持低稅政策外,還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他的經濟哲學被往後的財政司加以發揮,為香港政府後來的「積極不干預主義」、審慎理財和自由市場等方針立下基調,亦促使香港經濟急速發展,為七、八十年代的經濟起飛做好準備,而自1970年起,加拿大費沙爾學會更每年都將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 郭伯偉爵士的經濟哲學深受18世紀主張自由貿易的哲學家亞當·史密斯影響;而他自己任內的經濟政策,也啟發了英、美等國政府在八十年代的經濟方針,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

新!!: 殖民地和郭伯偉 · 查看更多 »

都灵

都灵(Torino ;皮埃蒙特語:Turin ;Augusta Taurinorum),中国大陆和港澳地区稱為都--靈,台湾稱為--,是位于意大利北部的重要城市,皮埃蒙特大区和都灵廣域市的首府。它坐落在波河的左岸,距離米蘭大約,阿尔卑斯山环绕在城市的西北。都灵中心区有面积130.17km²,人口911,534,是意大利人口第四多的城市;都灵城市区有面积1,126.6 km²,人口1,745,221;都灵都市圈有面积1,977 km²,人口2,200,000(占意大利总人口的3.4%)。 都灵是一国际化的欧洲城市, 都灵有时被称为“意大利自由的摇篮”、、“阿尔卑斯之都”、“萨沃亚之都”。它拥有众多的文化設施和其他名胜。都灵因为它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法式建筑而举世闻名。它的很多广场、城堡、庭园和宫殿(如贵妇宫),都是由西西里建筑师菲利波·尤瓦拉建造的,他在设计时借鉴了法国经典建筑凡尔赛宫。 这些法式建筑的典范包括:王宫、斯杜皮尼吉行宫和苏佩尔加大教堂。許多意大利高等教育機構位於此地,如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都灵美术学院等。还有许多重要和著名的博物馆,如埃及博物馆 和安托内利尖塔。 都灵曾经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1563年,它成为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随后是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是意大利统一之后的第一个首都(1861年—1865年)。 同时,它也是萨沃亚王室(意大利王室)的故乡。 虽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它的大部分政治意义和重要性都丢失了,它还是在战后成为了欧洲重要的工业、商业和贸易的集散地。它现在是意大利的工业中心之一,和米兰、热那亚组成了“工业铁三角”。从经济上来说,都灵紧随罗马和米兰之后,是意大利第三大城市。 它的GDP高达58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78位。 虽然不像罗马、米兰那样是“世界级城市”,GaWC评其为“适合发展”级别。 都灵是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摇篮,被称为“意大利汽车之都”或者“意大利的底特律”。是汽车品牌菲亚特、蓝旗亚和阿尔法·罗密欧的总部所在地。 都灵还拥有足球俱乐部尤文图斯和都灵,举办过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些国际空间站设备,如和谐号节点舱和哥伦布实验舱,也是在都灵制造的。.

新!!: 殖民地和都灵 · 查看更多 »

舊北區理民府

舊北區理民府(Old District Office North)位於香港新界大埔運頭角里,是英國租借新界後興建的首幢民政大樓。於1981年11月13日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1988年至2000年撥作環境保護署大埔區分處,2002年成為香港童軍總會新界東地域總部,並命名為羅定邦童軍中心(Law Ting Pong Scout Centre)。.

新!!: 殖民地和舊北區理民府 · 查看更多 »

舊制高等女學校 (日本)

舊制高等女學校(こうとうじょがっこう),是指日本戰敗前(1945年),日本政府在台灣、中國東北、朝鮮、南洋諸島等殖民地及日本本島為女子所設立的中學體制,男子所就讀的中學稱為中學校,高等女學校與中學校同屬同等學力,太平洋戰爭結束,台灣本島及朝鮮半島即改稱為女子中學或女高,中國東北則改為完全中學,甚至於西元1968年台灣施行九年國教後,全改制為女子高級中學或一般的高級中學。而日本本土於1948年的學制改革後,全部改為男女兼收的高等學校(北關東及東北部分縣份除外)。在殖民地的舊制高女的目的是為了使在當地的日本人能在當地接受中等教育,當然還有招收少數的當地人。.

新!!: 殖民地和舊制高等女學校 (日本) · 查看更多 »

舊金山和約

《對日和平條約》,簡稱《對日和約》,通稱舊金山和平條約或舊金山和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份同盟國成員與日本簽訂的和平条约,1951年9月8日由包括日本在内的49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舊金山的戰爭紀念歌劇院簽訂,並於1952年4月28日正式生效。起草人為日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正文以英語書寫,另有法語、西班牙語、日語等3種語言之正式譯本。 舊金山和約的目的是解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的政治地位、以及釐清戰爭責任所衍生的國際法律問題。和約第二條聲明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灣、澎湖、千島群島、庫頁島南部、南沙群島、西沙群島等地之主權。和約第三條中,日本同意美國對於琉球群島等島嶼交付聯合國託管。這些規定造成後來南千島群島、以及臺灣法律歸屬的主權爭議。 日本在和約前言的部分,請求加入聯合國並遵守《聯合國憲章》。隨着这份和约的正式生效,日本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佔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1956年12月12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致決定向聯合國大會推薦日本為聯合國會員國;12月18日,經聯合國45個成員國提案、51個成員國附署,聯合國接納日本成為第80個會員國。 《旧金山和约》是身为战败国的日本确立战后再次崛起和确立国家走向的决定性合约。.

新!!: 殖民地和舊金山和約 · 查看更多 »

航海法案

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又譯作航海條例,是指西元1651年10月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通过的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见英荷战争)。但是航海条例也限制了英国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發生因素之一。航海条在1663年、1673年和1696年三度更改,原因是当时的英国政府想进一步防止非法商人违反航海条例而向非英国本土国家出售未经加工的货物。(註: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印第安戰爭(1754-1763)后期的美殖民地因当时经济和英国对其施展政治压力而产生的后果。).

新!!: 殖民地和航海法案 · 查看更多 »

鈴木Escudo

鈴木Escudo(スズキ・エスクード)乃是日本鈴木公司自1988年起開發生產的SUV或跨界休旅車,車名由來為19世紀西班牙在中南美洲殖民地所使用的貨幣「escudo」。.

新!!: 殖民地和鈴木Escudo · 查看更多 »

阮朝

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04年使用南越国号(阮世祖朝贡之时自称“南越国长”),1804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大越南(),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将国号改为大南()。 阮朝前身為郑阮纷争时的阮氏广南国,存在於1558年至1777年,而後於1802年,滅西山朝正式建國统一越南,直至1945年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阮朝的历史是越南历史上较动荡的一段时期,此时期的历史与中国清朝的衰落和法国在中南半島的崛起紧密相关。 阮朝的历史可被分为两段时期,独立时期与殖民时期。独立时期(1802年-1883年),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但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了阮朝的统治,在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的权力随之减弱。殖民时期(1883年-1945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取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在这段时期的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

新!!: 殖民地和阮朝 · 查看更多 »

防範外夷規條

防范外夷規條,是中國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時,清廷為了加強對外貿易的管理而制定的法律,共有五項,故又稱之為《防夷五事》。.

新!!: 殖民地和防範外夷規條 · 查看更多 »

阿古斯汀一世 (墨西哥)

阿古斯丁·科斯梅·达米安·德·伊图尔维德-阿蘭布鲁(Agustín Cosme Damián de Iturbide y Arámburu,),1822年宣布墨西哥第一帝国的成立,成为墨西哥皇帝,称阿古斯丁一世(Agustín I)。.

新!!: 殖民地和阿古斯汀一世 (墨西哥)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時也稱其為荷京,是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数据,这座城市人口达747,290人;而该城市所处的兰斯台德都市圈,大约有670万人口,是欧洲第6大都市圈。 其名称源于Amstel dam,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leventh Edition, Vol 1, p896-898.

新!!: 殖民地和阿姆斯特丹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歷史

阿姆斯特丹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紀時,當時人們在附近阿姆斯特爾河上建築水壩,而阿姆斯特丹就得名於此。目前已知有關於阿姆斯特爾水壩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204年。.

新!!: 殖民地和阿姆斯特丹歷史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共产党

阿尔及利亚共产党(阿拉伯语:حزب شيوعي جزائري;法语:Parti Communiste Algérien)是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已不存在的共产主义政党。 1926年,法国共产党阿尔及利亚支部成立。1936年10月,在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人特别大会上宣告独立建党。成立伊始,该党就把推翻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作为首要任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阿尔及利亚共产党积极开展反对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以及法国维希政府的斗争。1939年,该党被法国殖民当局禁止活动,于是转入地下。1943年,该党恢复合法活动。1946年,该党发表宣言,强调联合一切民主力量,消灭殖民政权,建立民主共和国。1951年,该党倡议建立了阿尔及利亚保卫和尊重自由阵线。1954年,该党积极参加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发动的武装起义。 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独立后,阿尔及利亚共产党获得合法地位,积极支持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人艾哈迈德·本·贝拉的民主改革政策。1964年,依据阿尔及利亚当局的一党制政策,该党被禁止活动并解散。1966年,原来的阿尔及利亚共产党人另外成立了社会主义先锋党。 Category:非洲共产党 Category:阿尔及利亚政党.

新!!: 殖民地和阿尔及利亚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是一名美國海軍的上校及預備役少將。马汉的思想深受古希腊雅典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及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影响,主要著述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海军战略》等。.

新!!: 殖民地和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 · 查看更多 »

阿尔克西拉乌斯一世

阿尔克西拉乌斯一世(),(Arcesilaus I of Cyrene),(公元前591年—公元前575年在位)巴图斯王朝第二任君主,在北非殖民地库勒尼当政。.

新!!: 殖民地和阿尔克西拉乌斯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

阿尔贝一世(Albert I,),比利时国王(1909年~1934年在位)。利奥波德二世之侄,利奥波德一世之孫。他在即位前的称号是佛兰德伯爵。.

新!!: 殖民地和阿尔贝一世 (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阿爾金

阿爾金(Arguim、Arguin)是一個位於西非阿爾金灣的島嶼,屬毛里塔尼亞。島的兩端相距約六公里,而島的四週亦由暗礁所包圍。現今,阿爾金島成為了毛里塔尼亞阿爾金岩石礁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阿爾金 · 查看更多 »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

阿賀野級輕巡洋艦(あがのがたけいじゅんよう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輕巡洋艦,作為率領驅逐艦隊實施魚雷攻擊為主要任務的水雷戰隊旗艦設計的輕巡洋艦(乙巡)。首艦阿賀野號被擊沉後官方文書上有使用二號艦能代的名稱稱之為能代級,但指涉的軍艦為相同型號,不存在技術差異。.

新!!: 殖民地和阿賀野級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的威尔士人定居点

威尔士人在阿根廷的定居点被叫作Y Wladfa,即“殖民地”之意。它更完整的称呼是Y Wladfa Gymreig,即“威尔士人的殖民地”之意。此外,在历史上,它还有两个偶尔使用的名字:Y Wladychfa和Y Wladychfa Gymreig,这两个名字的意思分别为“殖民地”和“威尔士人的殖民地”。威尔士人在阿根廷的定居点始建于1865年,它主要位于巴塔哥尼亚地区遥远南部的丘布特省沿岸。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早期,阿根廷政府支持了欧洲移民们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以外的地方;在1856年到1875年之间,各个民族的移民们的定居点被建立在了圣菲与恩特雷里奥斯之间,其数量不下于34个。除了在丘布特的主要殖民地以外,44名离开了丘布特的威尔士人还在圣菲建立了一块更小的殖民地,而另一群威尔士人还定居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的苏亚雷斯上校镇。在21世纪早期,大约有50000名巴塔哥尼亚人是威尔士裔。那些威尔士裔阿根廷人社区主要是以盖曼、特雷利乌、特雷韦林为中心。根据丘布特該省的估算,说威尔士语者的人数大约有1500人,而其他地方的估算则认为数量为5000人。.

新!!: 殖民地和阿根廷的威尔士人定居点 · 查看更多 »

阿波罗

阿波罗(Απόλλων,Apollō)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Φοίβος,意为「闪耀者」,现代希腊语转读为菲比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Leto)的儿子,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蒂蜜絲的孪生弟弟,由姊姊接生而出。 阿波罗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弦的里拉琴或七弦琴,左手拿象征太阳的金球。他是音乐家、诗人和射手的保护神。他是光明之神,从不说谎,光明磊落,在其身上找不到黑暗,也被称作真理之神。他非常聪明,通晓世事,是预言之神。他把医术传给人类,是医药之神。他还精通箭術,百发百中,从不失手。他同时掌管音乐、医药、医术、预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也象征着男性之美。 作为德尔斐的守护神,阿波罗向德尔斐神庙发布神谕。医药与治疗都与阿波罗與他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同時阿波罗也可以带来病痛和瘟疫。阿波罗是殖民地的守护神,也是牧羊人的守护神。作为缪斯的领导,他在她们合唱时作指挥。荷米斯为他创造了里拉,这种乐器也成为了阿波罗的标志。为阿波罗唱的颂歌称作paeans。 早期希腊时期,尤其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阿波罗作为太阳神赫利俄斯,以及他与月之女神齐名的孪生姊姊阿耳忒彌斯, 被人们广为知晓。然而,约瑟夫·福特劳斯(美国学者,致力于希腊宗教研究)却声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奥古斯通文献中发现:阿波罗和太阳神赫利俄斯没有任何关联。直到公元三世纪,阿波罗和太阳神在希腊文学和神学的文献中一直都是被分开提及的¹。.

新!!: 殖民地和阿波罗 · 查看更多 »

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

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學名:Zaglossus attenboroughi)是在新畿內亞的一種原針鼴屬。牠是以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命名。牠生活在印尼巴布亞省近聖塔尼及查亞普拉。 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是原針鼴屬中最細小的成員,與澳洲針鼴接近。牠的前後肢均有五趾,有濃密的短毛。 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最初的描述是基於一個在荷蘭殖民地時代搜集的已損壞標本,自此以後似乎沒有新發現。由於人類發現影響了森林棲息地,故有指牠們已是瀕危或在當地消失。但是,由於巴布亞省的生物研究並不完整,故有可能牠們仍然活在當地的山區。 於2007年有指發現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的巢及蹤跡,當地人民亦指曾於2005年見過牠們。.

新!!: 殖民地和阿滕伯勒長喙針鼴鼠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

蘇利南共和國(Republiek Suriname;苏里南汤加语:Sranan;博杰普尔语:Sarnam)位於南美洲北部,北濱大西洋,南臨巴西,東臨法屬圭亞那,西臨圭亚那,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國名源於當地原住民蘇利南人。該國舊稱荷屬圭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跡,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苏里南無論以面积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首都帕拉马里博為蘇利南河河口的商港。苏里南是一个种族、语言、宗教上极為多元的国家,當中穆斯林人口占苏里南的13%,其比例在所有美洲国家中最高。.

新!!: 殖民地和蘇利南 · 查看更多 »

蘇利南國家足球隊

蘇里南國家足球隊(Suriname national football team)是南美洲國家蘇里南的國家足球代表隊,由蘇里南足球協會管理,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的成員。蘇里南前身是荷蘭的殖民地,在1975年前的代表隊稱為荷屬圭亞那足球代表隊。 雖然蘇里南地理上處於南美洲北部,但蘇里南國家隊卻不是南美洲足球協會的成員。 儘管蘇里南外戰成績不突出, 但該國出产多名优质球员,部分球员并且入选荷蘭国家足球队,包括古烈治、列卡特、施多夫及戴維斯 - FIFA.com Many Suriname-born players and Dutch-born players of Surinamese descent, like Ruud Gullit, Frank Rijkaard, Edgar Davids, Clarence Seedorf, Aron Winter, Romeo Castelen, and Jimmy Floyd Hasselbaink turned out to play for ''Oranje''.

新!!: 殖民地和蘇利南國家足球隊 · 查看更多 »

赤道幾內亞歷史

赤道幾內亞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當時赤道幾內亞所居住的原始居民大多为俾格米人,歷史相當悠久,後來到十四、十五世紀時,歐洲列強航海技術發達,開始將勢力往海外拓展,再加上當時興盛奴隸貿易和黑奴貿易,使得赤道幾內亞也成為海上強國的囊中物。1471年至1472年間,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德·波(Fernão do Pó)在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过程中发现了斐南多波岛,将其命名为“福爾摩沙”(Formosa)。安诺本岛是在10年後发现的,這也為葡西兩國奠定對赤道幾內亞的殖民前的交通概況基礎。赤道幾內亞的歷史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統治占絕大部分,留下不少壯烈歷史。.

新!!: 殖民地和赤道幾內亞歷史 · 查看更多 »

赤道几内亚的西班牙语文学

赤道几内亚曾是西班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殖民地。在1778年到1968年間的西班牙殖民时期,赤道幾內亞發展出自己的西班牙语文学并維持至今,在非洲諸国独一无二。 与英语、法语和葡萄牙语的非洲文学相比,赤道几内亚的西班牙语非洲文学則較少人知曉。例如在1979年到1991年间出版的30部西班牙语文学选集中,美国摩根州立大学(Morgan State University)的恩巴利·恩剛教授(Dr.

新!!: 殖民地和赤道几内亚的西班牙语文学 · 查看更多 »

赫健士

赫健士爵士(Sir Alan Armstrong Huggins,),英國殖民地及海外法官,曾先後在烏干達、香港、和汶萊等地任職,其中在香港前後出任公職近四十年,包括由1980年至1987年任香港最高法院上訴庭副庭長,以及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由1997年至2003年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香港法官。.

新!!: 殖民地和赫健士 · 查看更多 »

赫尔松

赫尔松(Херсон)是位于乌克兰南方黑海与第聂伯河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赫尔松州的首府,人口303,900(2004年)。造船是赫尔松的重要工业。 1774年以前,该地区一直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1778年,在格里戈里·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将金的建议下,由叶卡捷琳娜大帝下令建造了赫尔松。 该城并非古罗斯时期拜占庭殖民地赫尔松。古罗斯时期的赫尔松位于现在的塞瓦斯托波尔。 赫尔松人口中76.4%为乌克兰人,20%为俄罗斯人。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后,赫爾松成為烏克蘭指定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和塞瓦斯托波爾流亡政府所在地。.

新!!: 殖民地和赫尔松 · 查看更多 »

赖尼莱亚里沃尼

赖尼莱亚里沃尼(Rainilaiarivony) 马达加斯加王国首相。 1864年7月起,先后任腊佐赫里纳、腊纳瓦洛纳二世、腊纳瓦洛纳三世3位女王的首相达31年。 1895年,法国殖民军大规模入侵,马达加斯加沦为殖民地。同年10月15日,赖尼莱亚里沃尼被放逐。后卒于阿尔及利亚。 Category:马达加斯加王国首相.

新!!: 殖民地和赖尼莱亚里沃尼 · 查看更多 »

薩爾瓦多科朗

科朗 是薩爾瓦多在1919年到2001年期間發行的貨幣。貨幣編號SVC。2001年,美元取代科朗,成為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科朗停止流通時,1美元.

新!!: 殖民地和薩爾瓦多科朗 · 查看更多 »

開羅會議

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代號「六分儀」會議,亦稱第一次開羅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4次高峰會議之一,會期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國、英國、美國在埃及首都開羅召開,三國領袖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委員長、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出席,商討反攻日本的戰略及戰後國際局勢的安排,制定盟軍合作反攻緬甸的戰略及援華方案,會後公佈開羅宣言,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歸還一切侵佔的土地,塑造戰後東亞的新局勢。開羅會議確立中國成為世界四強的地位,對中國政治上意義重大;戰略方面,雖然會上決議和承諾許多未予實行,行動計劃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終仍達成中、英、美三國聯手反攻緬甸的目的。.

新!!: 殖民地和開羅會議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殖民地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藍田 (香港)

藍田(Lam Tin)是香港九龍東觀塘區的一個地方,原是當地一座山丘之名,前稱咸田,原因是這地靠近海邊,未能種植一般淡水植物而改種「咸禾」。由於「咸田」予人以另一個不良印象,即謂彼等居於貧瘠之區,所以由1970年9月起改名為藍田,取「藍田生玉」之意。在《漢書·地理志》中有一句:「藍田山出美玉」。後來隨着當地填海進行都市發展,從山上到新填海部分都被稱爲「藍田」。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山上興建了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藍田亦有數個大型購物商場。.

新!!: 殖民地和藍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藐視法庭

藐視法庭是普通法地區常見罪行,一般用作保護法庭的莊嚴,惟藐視法庭的內容並無詳細界定,部分原則常與知情權及言論自由相違背。民權意識提高下,多個普通法國家近代已對該罪犯解禁,寬鬆處理有關罪行。早年除了有藐視法庭罪行外,亦曾有藐視議會罪。.

新!!: 殖民地和藐視法庭 · 查看更多 »

關德興

德興,MBE(),香港著名粵劇和電影演員、粵劇編劇及武術家。以演出黃飛鴻系列電影而享譽藝壇。 他在家族排行第二。早年跟小武靚就學戲,故入班後取藝名「新靚就」。與新馬師曾齊名。.

新!!: 殖民地和關德興 · 查看更多 »

葡屬印度

葡屬印度 (葡文:Índia Portuguesa 或 Estado Português da Índia )由過去葡萄牙於印度的殖民地所組成。1947年印度獨立時,葡萄牙於印度的殖民地包括位於其西岸的果阿、達曼-第烏,以及位於達曼內陸的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葡屬印度有時也會被統稱為果阿。.

新!!: 殖民地和葡屬印度 · 查看更多 »

葡屬帝汶

葡屬帝汶(Timor Português),是葡萄牙殖民帝國在東亞所佔有的第二個殖民地。始於1702年,里斯本政府派出António Coelho Guerreiro為第一位總督,至1975年11月28日,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片面宣布獨立,短暫建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為止。前後約273年。.

新!!: 殖民地和葡屬帝汶 · 查看更多 »

葡屬維德角

葡屬維德角是葡萄牙帝國的一個殖民地,從1462年有人定居開始成立,直到1975年佛得角獨立。 在葡萄牙人向維德角定居之前,當地沒有居民。 在葡萄牙殖民地戰爭開始及進行期間,在葡屬幾內亞策劃並參與的人經常將解放幾內亞比索與解放維德角兩個目標聯繫在一起。(例如在1956年,和路易斯·卡布拉爾成立了。)然而在維德角並未爆發軍事衝突,其獨立最終是和葡萄牙談判達成的。.

新!!: 殖民地和葡屬維德角 · 查看更多 »

葡屬西非

葡屬西非(Provincía Ultramarina de Angola),是葡萄牙殖民帝國於1575年在非洲西南沿海所佔有的一塊殖民地;後於1955年10月20日改制為海外省,直到1975年安哥拉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為止。 * Category:1955年建立的行政區劃 Category:1975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殖民地和葡屬西非 · 查看更多 »

葡屬東非

葡屬東非(África Oriental Portuguesa),又稱葡屬莫桑比克,是葡萄牙在非洲東部地區殖民地的統稱。葡萄牙在1498年首次到達東非海岸,并在此之後開始建設殖民據點。葡萄牙曾致力在當地植入葡萄牙文化。1951年,葡屬東非改為葡萄牙的海外省。1975年,葡屬東非宣佈獨立,也就是今天的莫桑比克。.

新!!: 殖民地和葡屬東非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历史

代里斯本的高楼大厦 1986年,苏亚雷斯成为60年来的第一位文人总统。1986年加入欧共体,1999年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之一。.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历史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帝國

葡萄牙帝國(Império Português)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以及歐洲最早建立和最長久的殖民帝國(1415年─1999年)。 葡萄牙在15世紀進行的大西洋探險和1415年對休达的征服標誌著葡萄牙成為海上強權的開始。其後,葡萄牙開始大力發展航海學校,以及加強地图学的知識。在一個世紀後,葡萄牙終於成為歐洲首個打通往印度航線的國家。葡萄牙航海家如迪亞士,瓦斯科·達·伽馬,以及为西班牙国王服务的斐迪南·麥哲倫創下了不朽的航海歷史。 葡萄牙帝國國力在16世紀達至頂峰。但其後因為一度被鄰國西班牙联合统治,以及其他新興殖民帝國如英國、荷蘭和法國的競爭下,葡萄牙帝國開始走向衰落。18世紀後,葡萄牙便集中其在巴西及非洲殖民地的統治。而巴西殖民者為葡萄牙帶來的黃金重新振興了這個帝國。但無奈的是,1755年災難性的大地震卻嚴重打擊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國際地位,加上1822年巴西的獨立和1890年英國打擊了其在非洲的擴張企圖,都使得這個殖民帝國趨向衰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曾經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葡萄牙殖民地戰爭(1961年-1974年)。印度亦在1961年出兵并收复了葡萄牙位於印度的殖民地果阿和達曼-第烏兩地,這使得葡萄牙在亞洲只剩下澳門及东帝汶兩個殖民地。而經歷1974年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放棄其殖民地,直至葡萄牙政府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後,葡萄牙帝國才正式宣告結束。.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帝國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王國

葡萄牙王國(葡萄牙語:Reino de Portugal)為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1139年至1910年。這個王國在15世紀以後通常被稱為“葡萄牙帝國”,但這個名稱只是指其殖民帝國。這個王國經歷了五個王朝,分別是勃艮第王朝(Borgonha)、阿維什王朝(Avis)、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o)、布拉干薩王朝(Bragança)及布拉干薩-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Bragança-Saxe-Coburgo-Gota)。.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王國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

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Comunidade dos Países de Língua Portuguesa。国际音标:(葡萄牙葡语);(巴西葡语)。首字母縮略字:CPLP,简称:葡语国家共同体)是一个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组成的友好论坛。有超过2.23亿人生活在说葡语的国家,遍布全球。.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Guerra Colonial Portuguesa)是指葡萄牙第二共和國與殖民地發起的戰爭,時間為1961年至197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當時葡萄牙的薩拉查極右派政權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因此葡萄牙仍然維持著龐大的殖民帝國。葡萄牙嘗試抵抗殖民地發起的非殖民地化浪潮,並因此爆發了殖民戰爭。康乃馨革命發生後,葡萄牙第二共和國解體,戰爭亦隨即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葡萄牙面臨越來越多的異議,武器禁運和國際社會大多數的其他徵收懲罰性制裁。到1973年,由於戰爭的長度和財務費用,葡萄牙與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的外交關係不斷惡化,變得越來越不受歡迎。.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文化

葡萄牙由於位地中海,16世紀至18世紀又強盛一時,直至20世紀仍維持若干殖民地。不論在文字、藝術和建築皆有著濃重的拉丁味道,並受基督教文化極深。舉例,葡萄牙人的姓名一般都相當長,包含了四至六個詞彙,並主要是參考拉丁語拼湊而成。一些葡萄牙人常見的名字,如Nuno、Ricardo、Santos、Luis、Xavier等都是屬於拉丁詞彙。 葡萄牙乃天主教國家,超過80%的人都是信奉天主教。境內天主教教堂相當多,絕大多數都有濃厚的天主教味道。 葡萄牙另一項最出名的文化乃飲食,各种米饭、馬鈴薯、面包、肉类、海鲜和鱼类组成其主要食谱。葡萄牙人因--情鳕鱼而闻名,据说有365种(即一年中每一天都可以不同)烹饪鳕鱼的方法。葡萄牙的葡萄酒自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出口。罗马人将他们的酒神巴克斯与葡萄牙联系起来。如今这个国家仍享誉于众多葡萄酒爱好者,它的葡萄酒曾荣获多次国际大奖。 葡萄牙由於本身人口不及其他歐洲國家,葡萄牙在體育上成績一直只是平平,唯一可稱道的乃有三大足球體育會:里斯本竞技、波爾圖、本菲卡。這三大體育會素以培育多樣化運動人才著稱,範圍包括足球、籃球、田徑、游泳、曲棍球以至棋藝。單以足球來說,從這三家體育會培育出來的,有球員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路易斯·菲戈、尤西比奧和教練穆里尼奥。.

新!!: 殖民地和葡萄牙文化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新!!: 殖民地和葛量洪 · 查看更多 »

葛摩

科摩罗(Comores;جزر القمر), 全称科摩罗联盟(Union des Comores;الاتّحاد القمريّ),是非洲一个位于印度洋上的阿拉伯国家岛国,位于莫桑比克海峡北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之间。主要领土为三座火山岛:大科摩罗島、莫埃利岛(Mohéli)以及昂儒昂岛(Anjouan)。另外科摩罗联盟政府宣称法国统治的马约特岛也属于科摩罗。科摩罗的领土还包括了其他许多小型岛屿。国名科摩罗来源于阿拉伯语al-qamar,意为月亮,在科摩罗的国旗上可以看到月亮的标志。.

新!!: 殖民地和葛摩 · 查看更多 »

蒋介石访问印度

1942年2月4日至2月21日,蒋介石访问印度,是近代中国领导人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国访问(实际上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应该还是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有领导人访问邻邦大国印度。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访问印度后发表正式申明支持印度政治独立、民族自决,因而中国成为首个公开官方支持印度独立的大国。蒋介石在印度期间和英国驻印度总督、印度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精神领袖圣雄甘地都有接触,特别是与甘地长谈。蒋对印度的访问,标志中国在清末鸦片战争之后作为国际大国首次参与国际外交,对中印关系、中英关系、甚至西藏问题都有深远影响。.

新!!: 殖民地和蒋介石访问印度 · 查看更多 »

蒙巴萨

蒙巴萨(Mombasa)是肯尼亞第二大城市,位於印度洋海岸中非洲東岸的城市,是肯尼亞的主要港口。旅遊業是蒙巴萨的重要收入來源,其水質清澈砂質細膩的海灘,吸引了不少歐洲和以色列人前往度假。.

新!!: 殖民地和蒙巴萨 · 查看更多 »

邊陲經濟

邊陲經濟概念首為知名經濟學家華勒斯坦提出,相對的經濟體系有核心經濟與半邊陲經濟。.

新!!: 殖民地和邊陲經濟 · 查看更多 »

那加兰邦

那加兰邦(印地语:नागालैण्ड,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亚山脉,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该邦名称“那加兰”字面意为“那加人(居住的)地方”,而這些「那加人」自稱為「龍族」的後人(就是「龍」的意思)。作为在1963年12月1日从阿萨姆邦里面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那加兰邦是印度的第16个邦。那加兰邦是印度三个以基督教为主的邦之一,超过90%的人口为基督徒,少数人信仰印度教。 那加人主要为蒙古人种,而且使用语言众多,至少有30种,均属于汉藏语系。那加语言被分为5个主要语支:.

新!!: 殖民地和那加兰邦 · 查看更多 »

邦咯条约

《邦咯條約》或稱《1874年邦咯協定》,是1874年1月20日由海峽殖民地總督克拉克(Andrew Clarke)與霹靂苏丹和當時的兩大華人私会党(海山和义兴)領袖在英國軍艦HMS Pluto所簽訂的條約。主要的目的是解決霹靂糾紛對海峽殖民地的經濟影響,同時也使英國放棄對馬來各邦所採取的不干涉政策,繼而讓英國有機會機會參與馬來半島各邦的事務。.

新!!: 殖民地和邦咯条约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历史

肯尼亚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已有数百万年。肯亞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境內曾出土約25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到西元7世紀,東南沿海地帶已形成一些商業城市,阿拉伯人開始到此經商和定居。16世紀,葡萄牙殖民者佔領了沿海地帶。1890年,英、德兩國瓜分東非,肯亞被劃歸英國。1895年,英國政府宣佈肯亞為其「東非保護地」。1920年,肯亞淪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5月舉行大選,肯亞非洲民族聯盟(簡稱肯盟)獲勝。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獨立,從而結束了英國長達70年的殖民統治。1964年12月12日,肯亞共和國成立,仍留在英聯邦內。.

新!!: 殖民地和肯尼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中央银行

肯尼亚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of Kenya,简称CBK)成立于1966年,,是肯尼亚的中央银行,总部设于首都内罗毕。现任行长为2007年3月4日上任的。.

新!!: 殖民地和肯尼亚中央银行 · 查看更多 »

邱筱園

邱筱園(),名世濬,字筱園,臺灣日治時期著名的漢詩人、中醫師、實業家、民意代表。.

新!!: 殖民地和邱筱園 · 查看更多 »

肅清大屠殺

肅清大屠殺是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佔領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時一個针对当地华人有系統的种族清洗。雖然在1946年已經有人用「肅清」來形容這個大屠殺,新加坡的華語刊物在1980年代才開始廣泛地使用此名詞。.

新!!: 殖民地和肅清大屠殺 · 查看更多 »

铁西区 (沈阳市)

铁西区是辽宁省沈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以重工业闻名全中国。2002年,原铁西区政府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组建铁西新区。.

新!!: 殖民地和铁西区 (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蔡鍔與小鳳仙

《蔡鍔與小鳳仙》(In The Chamber Of Blis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民初劇集,由劉松仁及周海媚領銜主演,並由林嘉華、馬國明、田蕊妮、湯盈盈及梁靖琪聯合主演,監製黃偉聲。此劇為2009年節目巡禮劇集之一及2009無綫節目精選第二季劇集之一。.

新!!: 殖民地和蔡鍔與小鳳仙 · 查看更多 »

锡金邦

锡金邦(,意为“米之谷”;सिक्किम,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的一个内陆邦。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面与中国接壤,东面与不丹接壤,西面是尼泊尔,南面则与西孟加拉邦相邻。其人口約60萬。 锡金曾长期是一个世袭君主国——锡金王国。1975年4月14日,在印度的操纵下,锡金举行,依据投票结果废除君主制。同年5月16日加入印度,成為印度的第22个邦——锡金邦。第12代却嘉(国王)佩登东杜南嘉流亡美国,组建流亡政府,宣称不承认印度对锡金的统治。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此後锡金流亡政府不被任何国家政府承认。.

新!!: 殖民地和锡金邦 · 查看更多 »

蔡楚生

蔡楚生(原名蔡通,字茂楚,),上海人,祖籍广东潮阳人,中国电影导演。.

新!!: 殖民地和蔡楚生 · 查看更多 »

鄔勵德

鄔勵德,CMG,RIBA,FRICS(Alec Michael John Wright,),香港和英國的建築師及殖民地官員,1938年加入香港政府,長年任職於工務司署。他在1963年至1969年間出任工務司,並兼任立法局及市政局官守議員,卸任後出任香港政府駐英專員,至1973年退休後定居倫敦。 在工務司任內,鄔勵德大量建造徙置屋邨和政府廉租屋以安置寮屋居民,而香港後來不少大型基礎建設,包括地下鐵路、萬宜水庫、海底隧道和新市鎮等,都在他任內開始構思。鄔勵德還長年擔任香港房屋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他提倡每個房協屋邨單位都應有獨立的廁所和廚房,其主張在當時被稱為「鄔勵德原則」(Wright Principle)。 鄔勵德是香港建築師學會創會會員,並曾在1958年至1959年出任會長,他也有份設計曾經是中環地標之一的愛丁堡廣場渡輪碼頭。位於大坑的勵德邨,即為紀念鄔勵德對香港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鄔勵德2018年1月26日於英國倫敦逝世,享嵩壽105歲。.

新!!: 殖民地和鄔勵德 · 查看更多 »

重商主义

重商主義 (mercantilism)是在16世紀到18世紀之間盛行的經濟理論、經濟政策。重商主義是民族主義在經濟上的一種形式。它的目標是最大限度的使國家富足與強盛,藉由獲取並留下盡量多的境內經濟活動。製造和工業,特別是有軍事用途的商品,佔有優先地位。重商主義試圖確保國家能夠生產盡可能多的量與種類,藉此限制本國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封閉經濟是重商主義的重要元素。上述目標主要靠著以下方法達成:.

新!!: 殖民地和重商主义 · 查看更多 »

自由

自由(和製漢語:,Freedom, Liberty)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自由包括各国宪法规定的言论信息自由和新闻自由,當然還有諸多的自由意志例如思想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但因學術上對於自由之概念多有不同,且自由與胡作非為僅一線之隔,因此在法律概念上則以憲法來保障人的自由權,並同時賦予其國民守護享有各該憲法保障之各種自由權利之義務。 自由在民主政治中又体现为一种精神,自由,就是对什么是正确不那么确定,但是會守護那有選擇之自由的精神。.

新!!: 殖民地和自由 · 查看更多 »

自治市

自治市(英語:Borough),又譯自治鎮或自治市鎮,是歐洲、北美洲國家常見行政區劃。不同國家對「自治市」的定義都有不同,但基本來說「自治市」就是有自治權的城市。.

新!!: 殖民地和自治市 · 查看更多 »

自治領

自治領(Dominion)是大英帝國殖民地制度下一個特殊的國家體制,可說是殖民地步向獨立的最後一步。 19世紀,所有實行自治或半自治的英國殖民地,尤其那些已具有自身憲政體制的,如加拿大、澳洲等,都稱為自治領。它們都是由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或自治殖民地(Self-Governing Colony)進化為自治領。.

新!!: 殖民地和自治領 · 查看更多 »

臺北帝國大學

臺北帝國大學,簡稱臺大、帝大、臺北帝大,設立於1928年3月17日,是一所位於日治臺灣臺北州臺北市的舊制(大日本帝國)國立綜合大學。為1945年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臺大)前身,以及今日國立中興大學(興大)前身的一部分(帝大附屬農林專門部)。校本部所在地為富田町47番地。 帝大籌備階段以「臺灣大學」、「臺灣帝國大學」的校名最常用,但為避免「臺灣帝國的大學」的誤解,遂定名為「臺北帝國大學」。事實上,9所帝國大學當中,就有6所是以「城市」定名的。 從1988年臺灣解嚴開始,臺大已然以1928年帝大創校作為慶祝的對象,於1988年11月臺大出版了《榮耀與分享: 台大創校六十週年特刊》、1990年《歡聚與期勉: 台大創校六十大慶活動紀實》兩書,雖然1995年又出版了《臺大五十年》讓人有些錯亂,也許政治敏感性的確影響計算校齡的方式。 在2007年,帝大校史獲得臺大校方追認,臺大的起點從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前推至1928年(昭和三年,民國十七年),舉辦80週年校慶。.

新!!: 殖民地和臺北帝國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灣國歌

台灣國歌,在現今口語及非正式的文章上通常是指《中華民國國歌》,是中華民國所使用的國歌。 這種混同用法是因為近年台灣社會的「台灣主體意識」思潮高漲,基於「中華民國是臺灣」的思維下而產生的。另一方面,台灣國歌也可指部分台灣人士,特別是台灣獨立建國支持者所提倡的歌曲,但未有定調,常見的歌曲有《望春風》、《台灣翠青》或《新台灣頌》等。綜合言之,因為現今沒有稱為「台灣國」的國家,所以「台灣國歌」一詞並非指「台灣國的國歌」,而是理解為「在台灣所傳唱的國歌」之意。.

新!!: 殖民地和臺灣國歌 · 查看更多 »

臺灣勸業共進會

臺灣勸業共進會是1916年開始臺灣總督府在台北市舉辦的大型展覽活動,展品來自臺灣、中國、香港、日本及當時的一些日本殖民地。該展覽是以慶祝始政二十週年為名,提倡、獎勵實業,展示大日本帝國的豐富物產,鞏固日本殖民政策。.

新!!: 殖民地和臺灣勸業共進會 · 查看更多 »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成立於明治33年(1899年),是台灣歷史上第一所正規的醫學院。.

新!!: 殖民地和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籍情結

所謂的省籍情結,是指在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在台灣出現的族群間爭議。中華民國政府在身份證記錄上,會記錄每個人所屬的籍貫。被登記為台灣省人的,稱本省人。而外省人指其籍貫登記為中国大陆各省、非台灣省的人,通常這個族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陆人及其後代。 由於生活習慣、歷史記憶、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同,常導致兩種族群發生排斥。 不過在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由於身受西化和民主化的影響,省籍情結已經沒有老一輩那麼濃厚,即使是在台出身的外省第二或第三代現在也都以本省或台灣人自居。.

新!!: 殖民地和臺灣省籍情結 · 查看更多 »

臺灣青年

《臺灣青年》是臺灣日治時期在日本留學的臺灣人所組成之團體新民會的機關刊物,出刊形式為月刊,由蔡培火擔任編輯與發言人,而實際負責編輯者有林呈祿與彭華英等人。 《臺灣青年》的發刊構想,是當時留日的彭華英與 林仲澍於1920年1月11日,在蔡惠如寓所舉辦的新民會創立大會上所提出,並獲得成員一致通過,在蔡惠如、林獻堂等人募捐而解決資金問題後,於1920年7月16日在東京正式發行。而從第1卷第1期發行到1922年2月15日發行第4卷第2期為止,共發行了18期,但由於第2卷第3號曾發行兩種版本,故也有算為19期。而後在1922年4月1日,《臺灣青年》更名為《臺灣》,繼續在東京發行了19期。 《臺灣青年》在當時除了在日留學生之外,在臺灣的學生之中也有不少讀者,而與日本當局關係良好的仕紳辜顯榮與林熊徵等人也曾出錢贊助《臺灣青年》。而《臺灣青年》所刊載的文章,對日後臺灣的新文化運動有相當的影響,而新文化運動的整體訴求,也可見於創刊號〈卷頭辭〉所提出的「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三大目標之中。.

新!!: 殖民地和臺灣青年 · 查看更多 »

臺灣民主化

臺灣民主化,是指臺灣由非民主政體轉型到自由民主制的過程,其中包括以追求民主化與鞏固民主為目標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改革。在乙未戰爭期間,曾成立台灣民主國,但並未建立民主政體。追求民主政體的運動,最早起源於日治時期,台灣民眾要求擁有與日本人平等的政治民主權利。至中華民國時期,最早有二二八事變,隨後發生一系列的政治抗爭,包括黨外運動、橋頭事件、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等,最終中華民國政府解嚴,解除黨禁,國民大會及立法院全面改選。.

新!!: 殖民地和臺灣民主化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殖民地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里约热内卢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有時僅簡稱為里約(Rio),是位於巴西東南部的城市,為里約熱內盧州首府,同時是巴西第二大城,仅次于圣保罗。面积1,256平方公里,人口6,094,183人(2005年)。其自1822年巴西建國以來一直為首都,至1960年4月21日遷都巴西利亞為止,更曾經成為前宗主國葡萄牙在本土被拿破崙入侵時(1808年–1821年)的流亡首都。风景优美,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到此觀光,市內的是之一,而里約熱內盧基督像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其亦為第31届夏季奥运的主辦地,是第一座舉辦夏季奧運的南美洲城市。.

新!!: 殖民地和里约热内卢 · 查看更多 »

金巴利道

金巴利道(英文:)是香港九龍西尖沙咀的一條道路,西接彌敦道近美麗華酒店、美麗華商場,東北接柯士甸路(不是柯士甸道),中段與天文台道交架 。在香檳大廈的交界處連接加拿分道的北端終點。.

新!!: 殖民地和金巴利道 · 查看更多 »

金美齡

金美齡(),親日派台灣獨立運動人士,原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政治評論家,現為日本國籍。生於臺灣台北市,現居日本,開設JET日本語學校。姑丈為台灣畫家顏水龍。.

新!!: 殖民地和金美齡 · 查看更多 »

金邦杜语

金邦杜语是安哥拉最常用的语言之一,主要使用人口在该国西北部,尤其是马兰热省。金邦杜语有11种方言:Ngola, Dembo, Jinga, Bondo, Bângala, Songo, Ibaco, Luanda, Quibala, Libolo 和 Quissama。葡萄牙殖民统治时期,1919年法令禁止在学校教授本土语言,这个举措使金邦杜语在城市人口的使用量大幅减少。.

新!!: 殖民地和金邦杜语 · 查看更多 »

金银复本位

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本位制的一种,曾在18~19世纪被英、美、法等国长期采用。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这一制度的出现弥补了黄金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市场上金价与银价都在不断波动中,为了解决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问题,狭义的金银复本位制又可以分为两种: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另一种跛行本位制事实上不能算作纯粹的金银复本位制。.

新!!: 殖民地和金银复本位 · 查看更多 »

金本位

金本位是一種贵金屬貨幣制度,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金本位制度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含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值-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 金本位制總共有三種實現形式: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兌匯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

新!!: 殖民地和金本位 · 查看更多 »

金文泰

金文泰爵士,GCMG(Sir Cecil Clementi,),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 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後擔任過英屬圭亞那政府秘書(後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學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後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 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大蕭條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和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大蕭條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車總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權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和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馬來語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 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學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話,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書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漢學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餘,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

新!!: 殖民地和金文泰 · 查看更多 »

蕃族調查報告書

《蕃族調查報告書》於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由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所出版。本報告書分為五卷,共八冊,由該會補助委員河野喜六於明治四十五年(西元1912年)七月著手調查,至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十一月結束,並於大正四年(西元1915年)三月發行。.

新!!: 殖民地和蕃族調查報告書 · 查看更多 »

腓特烈·威廉 (勃蘭登堡)

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1620年2月16日-1688年4月29日),霍亨索倫家族的族長,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1640年至1688年在位)。 腓特烈·威廉是勃蘭登堡選侯與妻子之子,1620年2月16日生於柏林。因其軍事和政治技巧卓越,被稱為「大選侯」(The Great Elector)。腓特烈·威廉是加爾文主義的忠實支持者,在位期間積極推廣商貿,在國內進行改革,使普魯士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生效後逐漸強大,從而成為中北歐的領導者之一,奠定其後繼者能將普魯士由公國進一步成為王國。.

新!!: 殖民地和腓特烈·威廉 (勃蘭登堡) · 查看更多 »

艾凡·瑞秋·伍德

埃文·蕾切尔·伍德(Evan Rachel Wood,)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兼歌手。她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演艺圈,参加了多部电视剧集的演出,包括《》(1995至1996年)和《》(1999至2002年)。1998年的《》是她首次以女主角身份出演电影,这时她还只有9岁。2003年的严肃题材影片《十三岁》是伍德的成名作,她因在片中转变戏路,演出一个更面向成人的女儿角色而赢得了金球奖的提名。 伍德之后出演的大部分都是独立电影,其中包括2005年的《》和《》,2006年的《》,还参演了2007年的大制作影片《穿越苍穹》。2008年起,伍德开始出演了更多的主流电影,包括2008年的《摔角王》,2009年的《怎样都行》和2010年的《总统杀局》。她也有回归电视界,在2009至2011年的电视剧《噬血真愛》中扮演吸血鬼女王苏菲-安妮(Sophie-Anne),后又在HBO的迷你剧集《幻世浮生》饰演凱特·溫斯蕾的女儿,并因此获得了金球奖剧集、迷你剧集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配角奖提名和黄金时段艾美奖迷你剧集或电影杰出女配角奖提名。截至2016年,她在HBO電視劇《西方極樂園》中飾演人形機器人迪樂芮·艾伯納西,為她贏得一項及獲得提名。 《卫报》曾形容伍德是“她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她的私生--,特别是与瑪麗蓮·曼森的关系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两人于2010年订婚。不过到了2012年10月,伍德嫁给了英国男演员占美·比爾,他们有一个儿子,2014年离婚。.

新!!: 殖民地和艾凡·瑞秋·伍德 · 查看更多 »

艾華士

艾華士,OBE(Jack Edwards,1918年5月24日-2006年8月13日),二次大戰英國退伍軍人,日軍戰俘。他戰後致力追查日本戰犯下落,搜集日本侵華證據,並促進香港退伍軍人福利。.

新!!: 殖民地和艾華士 · 查看更多 »

艾惕思

艾惕思爵士,KCMG(,),一作艾迭思,英國外交官、「中國通」和古玩收藏家,1960年至1962年任英國駐老撾大使、1963年至1970年任英國駐菲律賓大使、1972年1月出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辦,同年3月隨中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而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至1974年退休。艾惕思熱愛中國文化,尤愛收藏明代青花瓷等中式古代瓷器。 艾惕思1938年加入外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派駐地中海、北非和西非等地,戰後初年曾任工黨首相艾德禮的助理私人秘書。他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獲兩度派往中國,後期擔任過駐華代辦處參贊兼總領事,兩次在華經歷加深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成為外交部內的中國專家。 1960年,艾惕思奉派老撾出任大使,當時印度支那地區成為冷戰格局下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角力場,北越和南越除了在1955年起全面爆發越戰以外,接壤越南的老撾也自1953年起持續爆發由該國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向老撾王國發動的老撾內戰。艾惕思在老撾任內代表英國聯同美國和法國等國,促成當地在1962年籌組聯合左、中、右三派的三方聯合政府,試圖以中立力量穩定該國局勢。可是,艾惕思同年卸任後,聯合政府很快就因為內部矛盾出現不和,內戰旋於翌年重燃。此後,艾惕思於1963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一任七年,到1970年調回英國。 艾惕思的仕途原本載浮載沉,但隨著中英關係改善,兩國達成協議在1972年3月建立大使級關係,這使他在1972年1月得以第三度調往中國,出任英國駐華代辦,以候任大使一職。同年3月,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1949年中共建政後英國首任駐華大使。任內,他促進中英雙方的官方和文化交流,兩國除了在1973年1月和3月分別互派龐大的貿易代表團訪問對方外,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也繼英國外相何謨爵士在1972年10月訪華以後,於1973年6月出訪英國。針對香港前途問題,他見證英方未有行使否決權,讓中方要求把香港剔出聯合國殖民地名單的建議在1972年11月獲聯合國大會通過,意味兩國就香港問題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1974年退休後,艾惕思把主要時間專注於中國古代陶瓷。事實上,早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華任職期間,他已經開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並結識陳萬里和馮先銘等中國古代陶瓷權威。自五十年代開始,他還在英國的《東方陶瓷學會學報》發表多篇有關中國古代陶瓷的學術文章。退休以後,艾惕思多次以私人身份到訪中國,考察景德鎮、德化縣、泉州市和廈門等地的窯址和考古場地,並在當地與劉新園等不同的中國古代陶瓷學者展開交流。艾惕思退休後曾任東方陶瓷學會會長,而且是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院士和大英博物館信託人,他生前於1975年把22件具高度藝術價值的明代景德鎮青花瓷捐贈予大英博物館,身後更把遺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藏品盡數捐給該館。.

新!!: 殖民地和艾惕思 · 查看更多 »

苏美尔

苏美尔(阿卡德語:Šumeru;蘇美語:,ki-en-ĝir15)為目前發現於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的文明體系,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产生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约4000年前结束,被亚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这里发现的含有楔形文字前文字的最古老的石板被定期为距今约56世纪前。.

新!!: 殖民地和苏美尔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殖民地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英寸

英--(,眾數:inches;縮寫為in或″)(读音:cùn或yīngcùn),或英--,簡稱吋,是使用于英國(联合王国)及其前殖民地和--的长度单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前英國殖民地国家也用。 英寸的常用簡寫為 in或 "。 “吋”是近代新造的复音漢字(即单个漢字發两个音节,類似單位還有“哩”等),发音同“英--”,借用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寸”,並加口旁以示區別。中國大陸目前已很少使用單個漢字“吋”作單位,多直接使用词语“英--”。.

新!!: 殖民地和英寸 · 查看更多 »

英尺

英尺(foot,符號ft),又稱呎(普通話读音:chǐ或yīngchǐ),英制長度單位,為英國、其殖民地與大英國協的長度單位。為美國、印度、賴比瑞亞及緬甸所沿用。香港的房地產買賣均以平方呎來計算面積。 “呎”字是用来表示「英尺」的近代新造字,借用中國傳統長度單位“尺”,並加口字偏旁以示區別。中國大陸已淘汰此字,統一用英尺一词,香港澳門台灣則多以呎稱之。.

新!!: 殖民地和英尺 · 查看更多 »

英屬北美

英屬北美是指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仍效忠於大英帝國的北美洲英屬殖民地,當中的地區於1867年起組成加拿大聯邦,獲得自治地位。 英屬北美也包括後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俄勒冈地区等。.

新!!: 殖民地和英屬北美 · 查看更多 »

英屬索馬利蘭

英屬索馬利蘭是英國在非洲之角東北部的一個殖民地。首府哈爾格薩。1960年6月26日,獨立為索馬利蘭國。1960年7月1日,與義屬索馬利蘭合并為索馬利亞。不過在1991年5月18日,由于索馬利亞內戰,原英屬索馬利蘭的地區又再度獨立,建立索馬利蘭共和國。.

新!!: 殖民地和英屬索馬利蘭 · 查看更多 »

英屬緬甸

英屬緬甸,是大英帝國在中南半島上的一個殖民地,存在於1824年至1948年。原先是英屬印度的一部份,1937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改為緬甸國;直至戰後才正式獨立。 英國為了英屬印度的東邊界,與緬甸貢榜王朝爆發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國獲勝,並且在1824年成立英屬緬甸,管理攻占的土地。當時英屬緬甸是英屬印度之下的一省。1852年,英國贏得第二次英緬戰爭,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1886年,英國贏得第三次英緬戰爭,貢榜王朝滅亡,英國完全占領緬甸,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英國占領緬甸後發生許多反抗,英國勢力將鄉村領袖結合入殖民政府以統治鄉村,並且對各民族採「分而治之」政策:直接統治緬族,間接統治其他族。英屬緬甸以稻米為單一作物,出口至英國以及英國殖民地。英國並且開發緬甸的木材、石油與錫礦。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国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伊洛瓦底江。為彌補水路的不足以及鎮壓反抗,英國人也興建與改善鐵路和道路。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印度資本家也進入緬甸,威脅緬甸經濟。因此緬甸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英國發展英式教育,影響緬甸佛教,使僧侶開始反抗,所以緬甸佛教成緬甸民族主義與反殖民推力。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民族獨立浪潮也傳入緬甸。1920年,仰光大學爆發反對殖民教育的「國民教育運動」,導致「佛教青年會」結合其他團體成立「緬甸人民團體總會」,其開放與改革政治與教育要求被英國拒絕。1930年代,學生與農民暴動持續,英國改採懷柔政策。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當選為英国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本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名義上獨立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又譯翁山)宣布缅甸从英国独立。1944年,昂山轉而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1945年日本投降後,同盟國宣布緬甸獨立有效。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1948年1月4日,英國議會正式承認緬甸独立,英屬緬甸結束,緬甸聯邦成立。.

新!!: 殖民地和英屬緬甸 · 查看更多 »

英屬馬來亞

英屬馬來亞是大英帝國殖民地之一,包含了海峡殖民地(1826年成立)、马来联邦(1895年成立)及五个马来属邦(1904年至1909年间取得宗主权),战后,先后改组成马来亚联邦及马来亚联合邦,直至1957年獨立。.

新!!: 殖民地和英屬馬來亞 · 查看更多 »

英屬黃金海岸

金海岸(Gold Coast)是英国在西部非洲几内亚湾的殖民地,1957年独立为加纳。 1471年,葡萄牙人成为了第一批抵达当地的欧洲人。他们发现当地存在多个各有不同的王国,其中几个控制着蕴藏量极大的金矿。1482年,葡萄牙人兴建了黄金海岸的首个欧洲人定居点埃爾米納堡。他们以此为基地进行奴隶、黄金、刀子、项链、镜子、朗姆酒和枪支贸易。葡萄牙人取得商业成功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欧洲,所以英国、荷兰、丹麦、普鲁士和瑞典商人最终都在当地开展了贸易。欧洲商人沿岸兴建了数座堡垒。黄金海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欧洲人对这个地区的称呼,因为当地蕴藏了大量黄金。多年以来当地的主要商品都是奴隶。 1867年,英国政府在解散非洲商业公司(African Company of Merchants)、充公公司沿岸的土地之后建立了英属黄金海岸。除此之外,英国还取得了其他欧洲国家在这一地区的产业,分别在1850年和1872年吞并了丹属黄金海岸(Danske Guldkyst)和荷属黄金海岸(Nederlandse Goudkust)。英国也通过入侵当地的王国 – 尤其是阿散蒂联邦和方提联邦(Fante Confederacy)的方式,不断扩张殖民地。阿散蒂在欧洲人抵达之前就已经控制了加纳的大部分地区,所以经常与欧洲人爆发冲突。他们是加纳最大的族群。英国和阿散蒂之间爆发了四场战争(英国-阿散蒂战争)。 第一次英国阿散蒂战争(1822年–1824年)因为英方不满阿方的酋长和阿方进行的奴隶贸易而爆发。1874年双方的关系再度变得紧张,第二次英国阿散蒂战争也因此爆发,战争期间英军洗劫了阿散蒂的首都库马西。第三次英国阿散蒂战争(1893年–1894年)因为阿散蒂新君希望加强自己的统治而爆发。1895年–1896年,英国和阿散蒂进行了最后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阿散蒂失去了独立。1900年,阿散蒂爆发叛乱(金凳子之战),英军在平乱后进占库马西。1902年,阿散蒂终于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到了1901年,整个黄金海岸都已经成为了英国殖民地,所有王国和部落都都被合为了一体。英国人出口当地的各种自然资源 – 如黄金、铁矿石、钻石、象牙、胡椒、木材、谷物和可可。殖民者修筑铁路、建设复杂的运输设施,为现代加纳的交通系统立下了基础。他们也建立了西式的医院和学校向帝国子民提供现代的福利。 1945年,殖民地的原住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开始去殖民地化进程的背景下要求更大的自治权。1956年,英属多哥兰、阿散蒂保护国和方提保护国并入黄金海岸,成为一个殖民地。1957年,殖民地以加纳之名取得独立。.

新!!: 殖民地和英屬黃金海岸 · 查看更多 »

英屬錫蘭

英屬錫蘭(British Ceylon,බ්‍රිතාන්‍ය ලංකාව,,பிரித்தானிய இலங்கை,)是今日的斯里蘭卡。1796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斯里兰卡岛的沿海地區。1798年设立錫蘭總督一职。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的國王,將斯里兰卡岛全島置於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獨立,成立錫蘭自治領。1972年更改國名為斯里蘭卡。 * Category:亚洲的英国殖民地 Category:斯里兰卡历史.

新!!: 殖民地和英屬錫蘭 · 查看更多 »

英國2009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英國2009年11月 · 查看更多 »

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

本列表按英文姓氏順序收录英國政治人物和官方人員的漢化譯名。 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時,這些漢化譯名多數由香港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1996年改組為法定語文事務署)與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制定。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制定汉化譯名的責任大致落到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轄下的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手上。 這些譯名在香港和澳門兩大中文地區被各大報章、電視、電台等媒體廣泛使用,也擴及英國、美國、澳洲和加拿大等地不少華人社區,但是与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等其它所有使用中文为官方语言的地区以及BBC、美国之音等国际媒体的中文报道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關於官方制定譯名和民間制定譯名的分別,可參考中文譯名條目。.

新!!: 殖民地和英國官方與政治人物漢化譯名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籍法

英國國籍法是英國有關公民身份及其他類別英國國籍的法律。作為一個昔日殖民地遍佈全球的帝國,其漫長的歷史有不少遺留下來的問題,所以英國的國籍法十分複雜。.

新!!: 殖民地和英國國籍法 · 查看更多 »

英國國籍法與香港

英國國籍法與香港的關係始自香港在1842年成為英國殖民地,延續至香港主權移交後的時代。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初,凡在香港出生者皆英籍人士,但隨着殖民地移民湧入英國,以及香港主權問題進入議程,英國國籍法曾經歷多番變動,其中不少影響到香港,使香港人的公民身份問題變得獨特和複雜。1980年代,英國因應香港主權問題而推出英國國民(海外)身份,並不賦予持有人任何地區的居留權,惟可使其在主權移交後仍然與英國保持某種關係。.

新!!: 殖民地和英國國籍法與香港 · 查看更多 »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British Consulate-General, Hong Kong)為英國在香港的官方機構,亦是英國在全球最大的外交代表機構以及英國唯一一所行使大使館職能的總領事館,以及香港少數擁有獨立建築的駐港總領事館。總領事館為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及英國公民提供領事服務,與毗鄰的英國文化協會為英國在香港的最大型機構。現任總領事為賀恩德(Andrew Richard Heyn)。.

新!!: 殖民地和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 · 查看更多 »

英國海外領土

英國海外領土(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是主权归于英国,但并不属于联合王国建制的14块海外領土。它们是大英帝国的残余部分,部分领土经投票表决继续成为英国领土,其余领土则尚未取得完全独立,更有一處領土的原居民全部被驅逐出境。 这14块领土包括安圭拉、英属南极领地、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福克兰群岛、直布罗陀、蒙特塞拉特、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和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其中在南极洲声称的英属领地并不被其他国家所承认。这14块领土的总面积共约1,728,000平方公里(其中不被其他国家承认的南极洲英属领地170万9400平方公里),人口共约260,000人。 “英国海外领土”一詞源於《2002年英国海外领土法案》,取代了《1981年英國國籍法案》使用的稱呼「英國屬土」或「英国属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1981年前,这些领地被称为「殖民地」(colonies)或「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ies)。英国海外领土也会被称为联合王国的海外领土,若上下文意明顯,更可以直稱海外領土。 根西岛和泽西岛(合称海峡群岛)以及马恩岛,都被称为王权属地,虽然也属于英国王室主权之下,但是其与联合王国的宪政关系与海外领土完全不同,英國的14塊海外領土只單純是海外領土,並不是英國的屬地。英国海外领土和皇家属地也与英联邦国家地位不同,后者是由于与大英帝国的关系而加入英联邦的主权国家。.

新!!: 殖民地和英國海外領土 · 查看更多 »

英國文化協會

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於1934年成立於英國,致力於促進英國文化、教育、國際關係之拓展和交流,於全球109個國家、兩百多座城市設有分部,1943年起在中國大陸、香港及台灣陸續成立辦事處,提供英式英語教學、英國期刊、留學情報以及各領域消息、免費諮詢等服務,並與外交機構建有合作計畫。.

新!!: 殖民地和英國文化協會 · 查看更多 »

英国首相列表

英国首相,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及政府首脑。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执政党和主持内阁会议,从而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英国首相的意见,英国君主还会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英國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勋衔等。 英国首相这一职位是3百年来慢慢演化而成的,并非由君主突然下令而设立。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是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在1721年被国王乔治一世任命为内阁领班,1742年辞职退仕,在位长达21年,是历史上最长任的英国首相。不过,在当时,该职位的正式名称并非首相,而是“第一财政大臣”Clarke (1993), p. 266。.

新!!: 殖民地和英国首相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緬戰爭

英緬戰爭(Anglo-Burmese Wars)指的是英國與緬甸兩國於19世紀發生的戰爭。此戰爭共發生三次,分別於1823年—1826年、1852年及1885年,皆以缅甸战败而告终。其中,第一次英緬戰爭持續了三年,第三次戰爭則讓緬甸亡國。.

新!!: 殖民地和英緬戰爭 · 查看更多 »

英荷戰爭

英荷戰爭(Engels–Nederlandse Oorlogen or Engelse Zeeoorlogen),是發生於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與荷蘭之間的四次戰爭,主要目的是為了掌握海上勢力與海外貿易的主導權。.

新!!: 殖民地和英荷戰爭 · 查看更多 »

英語史

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支,起源于盎格鲁-弗里西亚方言,是在日耳曼人(主要来自今天的德国西北地区以及荷兰)入侵时被引入不列颠的。最初的古英语由多种方言组成,这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英格兰岛上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起源具有多样性这一事实。这些方言其中的一种,晚期西撒克逊语最终成为了统一英语的语言。 英语语言在中世纪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公元1000年的书面古英语在词汇和语法上与其他古日耳曼语(如古高地德语、古诺尔斯语)相似,现代人完全不能理解这个时期的古英语。现代人所认识的英语,很大程度上和公元1400年的书面中古英语相似。这种转变是由历史上两次入侵引起的。第一次是来自北日耳曼语支(也称斯堪的那维亚语支)的入侵,他们在公元八、九世纪征服并使部分不列颠岛成为他们的殖民地。第二次是十一世纪时来自诺曼人的入侵,他们讲的古诺曼语最终发展为英语的一种变体,称为盎格鲁-诺曼语。 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密切来往引起了英语中大量的语法简化,同时也扩充了盎格鲁-弗里西亚语的词汇量(该语言处于英语核心地位)。然而,直到公元9世纪这些改变都还没有影响到英格兰的西南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该地区的古英语得以渐渐发展成为一门健全的语言。当书面英语最初崭露头角时,它是以离斯堪的那维亚殖民地的中心更近的伦敦地区的口头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与技术、文化相关的词汇大都从古诺曼语演化而来,尤其受到教堂、法庭和统治阶级的深远影响。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和大多数其他正在发展中的欧洲语言(如德语、荷兰语、拉丁语、古希腊语)一样,取代了诺曼语和法语作为主要语言来源。至此,英语形成了一种词汇大量外借、不同词汇的来源迥异的混合形态。.

新!!: 殖民地和英語史 · 查看更多 »

英語文學

英語文學(English literature)指英語寫成的文學作品,作者不一定是來自英格蘭。如约瑟夫·康拉德是波蘭人,羅伯特·伯恩斯是蘇格蘭人。詹姆斯·喬伊斯來自愛爾蘭,愛倫·坡來自美國,薩爾曼·魯西迪來自印度等。在學術界,“英語文學”經常都在致力於“英語研究”的部門或項目中進行分析與批評。原因在於英格蘭的前殖民地都發展出了自己的英語文學,這些地方所使用的英語互相也有區別。所以英語文學隨著英語在世界上的變化而發展出了形形色色的分支。 美國文學中的英語作品可以算作英語文學的一部分,但通常是按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處理;愛爾蘭文學也是如此(但本文涉及在英國活躍的愛爾蘭文學家)。而英國文學和英語文學雖然重複的部分很多,但包括來自大不列顛其他地區和語言的文學,所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新!!: 殖民地和英語文學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殖民地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下列是一個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領土的目錄,按人口次序排列。一些國家像加拿大和菲律賓一樣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但不是國家中唯一的官方語言。 在澳大利亞,英語只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 這和美國與英國相同,雖然在美國和英國內的一些州份或者地區使用英語作為合法的官方語言。 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地位不一定和境內說英語的人數有關。這情況在印度和一些非洲國家特別明顯,菲律賓的情況比較小。 幾乎所有的這些國家都是英國(參看大英帝國)的現在或者以前的殖民地。有一些例外,例如菲律賓,它是西班牙和美國以前的殖民地,賴比瑞亞是以前在美國受奴役的黑人建立以自由為基礎的國家,和美國以前在太平洋群島的托管領土(帛琉、馬紹爾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美屬薩摩亞、關島和美屬維京群島也是美國領土,以前的西班牙殖民地北馬里亚納群島和波多黎各,目前是美國的自治政區。英語是波多黎各的共同官方語言,但超過90%的人口在家中和工作上僅使用西班牙語。 這些國家總計21.35億人,15,583,152平方英里和大約價值為18兆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印度占的人口超過一半,而美國占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半。.

新!!: 殖民地和英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格博格·拉波波特

英格博格·拉波波特(Ingeborg Rapoport;)是德国的一位新生儿学家。在1938年,由于1935年纽伦堡种族法,她被纳粹拒绝授予博士学位,但于2015年以102岁的高龄成为最年长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新!!: 殖民地和英格博格·拉波波特 · 查看更多 »

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法院

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法院(Courts of England and Wales)是指負責在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審理民事及刑事案件的法院。這些法院採用英格蘭及威爾斯法律,並經由英國國會的法案設立。 英國並無一套統一的司法制度,英格蘭及威爾士有一套;而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也各自有一套司法制度。但是在部份的範疇卻有例外,例如在入境法中,庇護及入境審裁處(Asylum and Immigration Tribunal)受理全國的案件。此外在勞工法中,英格蘭、威爾斯和蘇格蘭均由同一組勞資審裁處所管轄(但北愛爾蘭除外)。.

新!!: 殖民地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法院 · 查看更多 »

英普同盟

英普同盟(Anglo-Prussian Alliance)是由英国与普鲁士根据《威斯敏斯特条约》(Treaty of Westminster)建立的,于1756年至1762年间正式存在的军事同盟。它允许英国集中主要精力于争夺由法国领导的同盟的海外殖民地,并且让普鲁士承担在欧洲的主要战事。这一同盟于七年战争行将结束之时终结,然而两国间依然保有紧密的关系。.

新!!: 殖民地和英普同盟 · 查看更多 »

雪蘭莪

雪蘭莪(Selangor,英语音标:; ;简称雪州),馬來西亞十三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中部,首府莎阿南(Shah Alam)是一个新兴城市。全境環繞吉隆坡和布城這两个联邦直辖区,北部與霹靂州為鄰、東部接彭亨州南部與森美蘭州為鄰。雪兰莪和吉隆坡常合称为雪隆。 雪州首府是莎阿南,但是雪州的第一个城市却是皇城巴生市。另一个主要城市是于2006年6月20日被授予大城市地位的八打灵再也。雪州是马来西亚除砂拉越外拥有多个大城市的州属。 雪州在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中贡献了23998.6亿马币(约555亿美元),在2015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6%。雪州也是马来西亚最发达的州属,并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和交通运输。雪州同时也是拥有全国最多人口的州属,生活水平较高,贫困率也是全国最低的,是名副其实的先进州属。.

新!!: 殖民地和雪蘭莪 · 查看更多 »

雄戈羅伊

戈羅伊(Chongorói)是個位於安哥拉西部的城鎮,由本吉拉省負責管轄,面積6,15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640米,2011年82,000人口,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人。 1914年,该地隶属于葡萄牙殖民统治 der staatlichen Nachrichtenagentur ANGOP, abgerufen am 21.

新!!: 殖民地和雄戈羅伊 · 查看更多 »

集中营

集中营是类似监狱的大型拘留中心,用于统一关押或隔离異議分子、敵國公民、戰俘以及属于某一特定种族、宗教或政治信仰团体的成员于一个有限的空间内。 它与监狱最大的区别在于,集中营中关押的人由于具有「某种特定的身份」,往往不经过審判即遭拘留,而且没有确定的拘留期限。有些被关押者虽有法律判决,而且可能有确定的关押期限,但这些判决大多是不经司法程序的個別討論便直接全數執行「監禁判决」,这些被关押者也往往不被关在监狱而是关在集中营中。此外,不同于监狱是为了惩罚犯罪而将相关人员关押于牢房中限制自由,集中营還是出于政治的原因而要求相关人员集中居住于特定区域,限制离开。很多國家在特殊時期都有建設集中營,當然也包含盟軍,在二戰期間建立了集中營收容軸心國籍的人員。 当时,有刺铁丝网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用极低的成本封闭一块相对广阔的区域。首次大規模採用這種做法的是沙俄帝國和東歐,到了蘇聯時代由史達林發揚光大,在納粹手中此監禁系統達到了頂峰,在二戰後戰爭儘管結束,但社會主義國家還在主要使用著。集中营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单纯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强迫劳动,纳粹德国的集中营甚至进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纳粹时期的集中营一词有时被用来指代灭绝营,但实际上,尽管纳粹集中营的艰苦条件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还是应将兩者加以区分,因為集中營並不是為了殺人而設計的。 有些难民营也属于事实上的集中营,难民们由于不受欢迎以及治安隱憂而被拘留或隔离在难民营中,此外收容政府为了阻止进一步的难民涌入,他们往往受到恶劣的对待,例如澳大利亚、瑙鲁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方的难民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士的难民营甚至就叫集中营(Konzentrationslager)。通常人们很难清楚的界定集中营的各种形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因為沒有可靠的法律約束,其中的一部份被关押者的人权都被忽视、被损害。 集中营一词实际上诞生于19世纪末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受到西班牙词语reconcentración的启发(该词语在古巴独立战争中被西班牙人使用),英国人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

新!!: 殖民地和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雅克·卡蒂埃

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是法国探险家、航海家。雅克·卡蒂埃在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资助下一共进行了三次航行。既未能开辟通往东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发现黄金,失败了的雅克·卡蒂埃只能黯然返回家乡。尽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国人感到万分失望,但成功的为欧洲人开启了加拿大的大门,以后的数百年间加拿大向欧洲输入了大量的皮毛。他是第一位描述聖羅倫斯灣並描製地圖的歐洲人,对圣劳伦斯河流域进行的考察也为新法兰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 殖民地和雅克·卡蒂埃 · 查看更多 »

雙陸棋

雙陸棋(Backgammon),又稱--,是一類供两人对弈的版圖遊戲,棋子的移动以掷骰子的点数决定,首位把所有棋子移离棋盘的玩者可获得胜利。游戏在世界多个地方演变出多个版本,但保留一些共通的基本元素。 在遊戲中,每位玩者盡力把棋子移動及移離棋盤。虽然游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遊戲的策略仍然十分重要。每次擲骰子时,玩者都要從多種選擇中選出最佳的走法。计算机科学家们对双陆棋做了很多研究,目前双陆棋软件已经可以击败世界级的人类选手。.

新!!: 殖民地和雙陸棋 · 查看更多 »

通孔银圆

通孔银圆(Holey dollar)指的是19世纪初期英国殖民地爱德华王子岛和新南威尔士发行的一种中间带有圆孔的银圆。 在18世纪后期,西班牙银圆通行于整个北美,其价值在各地皆不同,在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极高。一些商人从爱德华王子岛购入西班牙银圆,并在哈利法克斯贩卖以赚取差价。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发生,爱德华王子岛的总督于1813年下令购入西班牙银圆,将其穿孔并加盖新面值(将原币值提升了20%),以此作为新的货币进行发行,这样,这种通孔银圆便成为爱德华王子岛的官方货币。 此后,新南威尔士州总督拉克伦·麦觉理爵士,亦效仿爱德华王子岛的方法发行通孔银圆,将西班牙银元穿孔,圆圜形的部分加盖五先令面值流通,余下则加盖十五便士面值,以解决货币短缺问题。 Category:已廢止的貨幣 Category:美洲貨幣 Category:大洋洲貨幣 Category:銀幣 Category:澳大利亚经济 Category:加拿大经济史 Category:愛德華王子島省歷史 Category:新南威尔士州.

新!!: 殖民地和通孔银圆 · 查看更多 »

老板

老闆,又名東主、頭家(閩南語、客家話)、老大,粵語又稱老世(源自日語世帶主一詞)或老細(在粵語裡細和世同音,現在更多人使用細代替起源的世)、事頭、波士(源自英文Boss一詞)。包含以下含义:.

新!!: 殖民地和老板 · 查看更多 »

老挝保护国

老挝保护国,正式名称为老挝法国保护国(Protectorat français du Laos),又称法属老挝,是法兰西殖民帝国于东南亚的一部分。老挝保护国的建立标志着老挝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和暹罗、越南统治时期的结束。老挝保护国辖有大部分前澜沧王国的领土,是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1946年,老挝保护国被法国授予自治权,于1950年自我宣布独立,但外交、国防和经济仍受法国控制。1954年,通过日内瓦会议正式独立,建立老挝王国。.

新!!: 殖民地和老挝保护国 · 查看更多 »

逕為判決

逕為判決(簡稱 JNOV、拉丁文Judgement Non Obstante Veredicto),是指美国法院的民事案件中,法官推翻陪審團判決並推翻或修正陪審團認定(verdict)的情况。 於民事案件,逕為判決允許法官修改或替代那些没有法律根据的判決,但是敗訴律師请求的逕為判決只有在很少情况下会被法官接受。通常只有在賠償金額明顯過高、极为不合理或者完全不為法律支持時,逕為判決才会被接受。在刑事案件,只有被告可以申請逕為判決。 參美國憲法第七修正案。該法規定,陪審團認定之事實,非依普通法之原則,不得為任何美國法院重新檢視。第七修正案是美國民權法案的一部份,是為了反應英國殖民法院經常推翻殖民地陪審團認定而设立的。.

新!!: 殖民地和逕為判決 · 查看更多 »

陪审制

陪审制是指从一般市民中随机选出若干名陪审员,委派其参与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的审理,并独立于法官作出事实认定以及决定法律适用的司法制裁。 陪审团通常有6至12名陪审员。陪审团在刑事案件中会就被告人有罪或无罪做出判断,而在民事诉讼中则会就被告有无责任或损害赔偿金额等做出判断。 目前,陪审制用于美国、英国、香港等为主的普通法(又称英美法)国家及地区。.

新!!: 殖民地和陪审制 · 查看更多 »

陳益

明朝人,将番薯种苗从南洋引入中国的人。 在大航海时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美洲新物种被传播到了欧洲及欧洲殖民地。在西班牙水手将甘薯带到菲律宾,由于殖民当局禁止种苗外流,所以菲律宾华人陈益于1582年(万历十年)将番薯滕编入竹中偷携出境,引入中国。.

新!!: 殖民地和陳益 · 查看更多 »

陳芳明

陳芳明(),當代台灣文學的研究學者、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施敏輝」是他眾多筆名中的一個。陳芳明在1988年以前流亡海外多年,在美國時曾經是台灣獨立運動的重要推手。返國後,任教於靜宜大學;後來應施明德之邀,投身政治,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在許信良為負責縣市長選舉未達預期目標而辭職後,一同去職,應李家同之邀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任教。 在文學上與曾經有所批判的余光中、洛夫修好,並在政大台文所所長任內舉辦余光中研討會。2006年,因不滿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執政後期的表現,表示:「我不會因為我是『綠色』(泛綠)支持者,就看不到綠色的缺點!」持續以「台灣獨立」意識,批判陳水扁總統。 陳芳明的政治立場也為他帶來爭議,譬如2011年6月12日及9月24日陳芳明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演講時即遭遇蔣為文、李文正、巫義淵等人抗議。.

新!!: 殖民地和陳芳明 · 查看更多 »

陳舜畊

陳舜畊(1901年-1991年),中華民國陸軍少將,曾任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局長。兩蔣的世交和肱骨,但晚年和蔣經國有不睦,有“鐵漢”之稱。浙江奉化人。.

新!!: 殖民地和陳舜畊 · 查看更多 »

陳鑑泉

陳鑑泉,OBE,JP(Chan Kam-chuen,),香港政治家及工會領袖,1980年至1988年間為立法局非官守委任議員,也曾在1971年至1975年出任香港大東電報局職員會主席。 出身草根的陳鑑泉自少於香港大東電報局工作,因表現傑出而屢獲調升,在香港大東電報局職員會主席任內,他與資方多番交涉,成功爭取員工薪酬水平與公務員掛鉤。陳鑑泉在工會方面的表現得到香港政府留意,促成他在1980年獲委任到立法局議事。他在立法局內歷任多項公職,包括在1985年至1988年出任首任破產欠薪保障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以及在1986年至1988年出任職業訓練局主席兼教育統籌委員會當然委員。 不過,陳鑑泉在憲制事務上多番與港府唱反調,被傳媒評為「立場超然」的委任議員。他與港府立場相反的事例包括在1984年對《中英聯合聲明》草案的支持動議投下棄權票、以及在1985年和1986年分別對更改行政局和立法局議員就任誓詞的動議投下棄權票。1987年3月,他復因反對港府修訂《公安條例》,成為唯一一位對修訂動議投下反對票的委任議員。至於在「八八直選」的爭論上,他更多番抨擊港府,以及在1988年3月的立法局辯論中離席抗議。 陳鑑泉在《公安條例》和「八八直選」的立場,後來被部份輿論認為是他在1988年9月不獲再度續任立法局議員的原因之一。他退出立法局後移民加拿大,自此淡出政壇。.

新!!: 殖民地和陳鑑泉 · 查看更多 »

陳浩天

陳浩天(Andy Chan Ho-tin,),香港本土派政治人物,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香港獨立運動支持者。因為他創立首個公開支持港獨的政黨香港民族黨,而成為香港歷史上首位因政治主張被香港政府取消立法會參選資格的人。 陳在雨傘運動爆發後才開始參與政治活動,並在運動中萌生港獨意念,與傳統泛民主派的各組織在政見上有所分歧。及後,他在當時就讀的香港理工大學成功推動退出學聯。在理工大學取得工程和工商管理雙學位後,辭去工作創立香港民族黨。.

新!!: 殖民地和陳浩天 · 查看更多 »

陳智雄

陳智雄(Tân Tì-hiông,),臺灣日治時期生於阿緱廳(今屏東縣中北部)。曾隨日軍被派至印尼擔任外交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居住在印尼,冒死參與印尼獨立革命,獨立後首任總統蘇卡諾授以榮譽國民的最高榮譽。因參與台灣獨立運動成為無國籍者。為了進入日本,取得瑞士國籍。曾經擔任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東南亞巡迴大使李筱峰,, 2000/11/23陳五郎撰、吳宗德譯,, 2000/11/23,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6-26,之後遭中華民國政府於日本誘捕,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予以處死。柯維斯,, 極光電子報(台灣教授協會), July 9,2013.

新!!: 殖民地和陳智雄 · 查看更多 »

陶公府

陶公府官方名字那拉提瓦(นราธิวาส,RTGS:Narathiwat),馬來語媽那啦(馬來語:Menara),是泰南三府之一,邻近府份为泰国的惹拉府、北大年府、和马来西亚的吉兰丹州。 陶公府名的直译是『良民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有一些讽刺,因为此地的民族关系错综复杂,社会十分动荡,人民的生命安全缺乏保障。.

新!!: 殖民地和陶公府 · 查看更多 »

陶雅禮

陶雅禮,CMG(Alastair Todd,),英國殖民地官員,1946年加入香港政府任政務官、1957年至1960年任防衛司、1963年至1964年任副輔政司、1966年至1968年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兼立法局官守議員、1968年至1971年再任防衛司。 陶雅禮退出香港政府後返回英國擔任聖公會牧師。2012年3月27日於英格蘭伊斯特本逝世,終年91歲。.

新!!: 殖民地和陶雅禮 · 查看更多 »

陸鼎堂

鼎堂爵士,KBE,CMG,CVO(Sir Donald Collin Cumyn Luddington,),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於香港政府供職,官至新界民政署長及民政司,1969年至1973年間兼任立法局官守議員。陸鼎堂其後外調大洋州地區,1973年至1976年間歷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及所羅門群島總督,隨後再度調返香港,最初於1977年接替何禮文爵士出任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後於1978年接替姬達為第2任廉政專員,直到1980年卸任退休。.

新!!: 殖民地和陸鼎堂 · 查看更多 »

陽犬號

是1984年發行的一個策略與動作遊戲。它是FTL遊戲公司發行的第一套遊戲,一開始是設計在蘋果二號電腦執行。1984年3月發行1.0版本,三個星期後發行除錯版本1.1;而包括內容加強與性能提升的版本2.0則是在1984年10月發行。在1985年12月,推出了在雅達利ST電腦執行的版本,不但有一些蘋果二號版本上沒有的特色,同時在畫面品質上也因雅達利ST電腦的特性而大幅地提升,並成為雅達利ST電腦推出當年最暢銷的遊戲。.

新!!: 殖民地和陽犬號 · 查看更多 »

虾球传 (长篇小说)

《虾球传》,黄谷柳的长篇小说,该长篇小说分为三章:《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山长水远》。1947年10月,应夏衍之约,在香港《华商报》发表连载《虾球传》,一夜誉满香江。《虾球传》还译成日文、英文出版。.

新!!: 殖民地和虾球传 (长篇小说) · 查看更多 »

陈仲金

仲金(;),一译陈重金。越南历史学家和政治人物。1945年曾任保大帝的越南帝国首相。同年由于胡志明发动的八月革命下台。其主要著作《越南史略》、《儒教》等,都是用國語字寫成,為越南國語字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新!!: 殖民地和陈仲金 · 查看更多 »

GAT-X105 突擊高達

GAT-X105 Strike(攻擊鋼彈)為日本動畫機動戰士鋼彈 SEED中虛構的有人式人型機械兵器(MS),劇中前半為主人翁煌·大和之座機,後半改由穆·拉·福拉卡搭乘。機體名「Strike」為英語「攻擊」之意,機體設計為大河原邦男。特徵為白、藍、紅此一歷來作品中Gundam Type常見的三色著色,以及換裝背包對應多樣戰場的泛用機設定。.

新!!: 殖民地和GAT-X105 突擊高達 · 查看更多 »

YMCA野球團

《YMCA野球團》(YMCA 야구단),韓國在2002年公映的一套電影。.

新!!: 殖民地和YMCA野球團 · 查看更多 »

ZGMF-X56S Impulse

ZGMF-X56S Impulse 脈衝鋼彈為日本機械科幻動畫作品機動戰士鋼彈SEED DESTINY中虛構的有人式人型機器兵器(MS),主人翁真·飛鳥搭乘之座機,故事後半改由露娜瑪麗亞·霍克駕駛。機體名「Impulse」為英語的「脈--衝」之意,機體設計為大河原邦男。.

新!!: 殖民地和ZGMF-X56S Impulse · 查看更多 »

护照

護照或護證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发放給本國公民或國民的一種旅行证件,用於證明持有人的身分與國籍,以便其出入本國及在外國旅行,同時亦用於請求有關外國當局給予持照人通行便利及保護。 護照關係到在國外所受合法保護的權利與進入本籍國的權利。护照上通常有持有者的照片、签名、出生日期、国籍和其它个人身分的证明。许多国家正在開發將生物识别技术用於護照,以便能够更精确地确认护照的使用者是其合法持有人。 如今国际间旅行通常要求出示护照,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护照实际上仅仅是一种国际认可的用来对旅行者身份鉴定的手段。而这样的鉴定要求在很多情况下或针对某些旅行者可以免除。例如现在美国公民凭驾照即可进入墨西哥,而欧盟国民在欧盟内部旅行也不需要护照。 同样的,护照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可以被当成身份证件而使用。 國際民航組織已经就护照的标准格式和特点给出了指导文件。 最近有许多关于在护照中采用生物识别技术以改进身份识别安全的讨论,美国在911事件后已经针对27个免签证国家要求启用含有此种技术的护照,它是通过一张RFID卡片来儲存生物信息。.

新!!: 殖民地和护照 · 查看更多 »

暹羅立憲革命

暹罗立憲革命(Siamese revolution of 1932;或Siamese coup d'état of 1932; or) 發生於1932年6月24日,是一場由泰國軍人和部分平民發動的幾乎不流血的政變,這次立憲革命結束了泰國的君主專制,開啟了泰國的君主立憲制,是20世紀泰國歷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折點。這場"革命"乃是由相對較為少數的軍隊與平民所發動,而後成立了泰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眾政黨泰國人民黨。這場革命終結了拉達那哥欣時代150年的專制統治,與泰國歷史長達八百年的國王專制統治。這場革命是由於全球歷史進程以及國內社會和政治變化的所造成的產物。這次革命同時也造成了泰國第一部憲法的誕生。.

新!!: 殖民地和暹羅立憲革命 · 查看更多 »

柏立基

柏立基爵士,GCMG,OBE(Sir Robert "Robin" Brown Bla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任第三任新加坡總督、以及自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 在1930年加入馬來亞殖民地政府的柏立基,早年曾在海峽殖民地、千里達、北婆羅乃和香港等地供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在北婆羅乃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但隨後遭日軍俘獲囚禁。柏立基在二戰後出任新加坡總督,任內化解多場憲制危機,並參與自治談判和推動公務員本地化,為新加坡在1959年成為自治邦和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作好準備。 在香港總督任內,柏立基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工業和本土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難民對社會構成的沉重壓力,柏立基著手推動社會建設,當中包括興建伊利沙伯醫院、香港大會堂和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另外又推出「廉租屋計劃」,以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 柏立基在1964年卸任後甚少返港,而且保持傳統殖民地官員的作風,未曾撰寫回憶錄,但事實上,他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柏立基在1999年以93歲之齡去世,是繼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爵士後歷史上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新加坡總督。他生前曾多次獲英廷授勳,在1962年更獲授予屬於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之中最高級別的GCMG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殖民地的表現。.

新!!: 殖民地和柏立基 · 查看更多 »

柏聖文

柏聖文(Stephen Edward Bradley,),英國外交官,2003年12月至2008年3月出任第四任英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任內曾批評香港人的英語水平嚴重倒退,及抨擊香港政府保育古蹟不力等。 柏聖文在1981年加入外交部,1988年至1993年間曾借調到香港政府,先後任衛奕信爵士及彭定康兩任港督的副政治顧問,期間曾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協助中國大陸民運人士出逃流亡海外。.

新!!: 殖民地和柏聖文 · 查看更多 »

柏林会议

历史上有几次柏林会议,包括:.

新!!: 殖民地和柏林会议 · 查看更多 »

柏林西非會議

柏林西非会议(英语:Berlin Conference,意指柏林会议;德语:Kongokonferenz,意指刚果会议)由欧洲强国在1884年至1885年与德国柏林举行,以准备她们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与发展贸易。与会国最后达成了柏林会议总议定书,正式开始瓜分非洲。.

新!!: 殖民地和柏林西非會議 · 查看更多 »

查理·义律

海軍上將查理·義律爵士,,(Admiral Sir Charles Elliot,),英國軍人和殖民地官員,1836年至1841年擔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後因鴉片貿易問題,使得英國對清廷宣戰,引發第一次鴉片戰爭外,並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佔領香港。.

新!!: 殖民地和查理·义律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

柯士甸,CMG(John Gardiner Austin,)英屬圭亞那農場商人和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在英屬圭亞那經營蔗園,1840年至1844年一度移民英國,1849年加入英屬圭亞那政府,先後出任署理領薪裁判官、助理政府秘書、署理政府秘書和入境事務首席代表,1858年獲派往香港任職駐華首席代表,負責招聘華工到圭亞那。柯士甸在1864年2月出任英屬洪都拉斯總督,1868年2月調任香港輔政司,在任10年間,先後歷仕三位港督,香港的柯士甸道等多處地方皆以他命名。柯士甸在1876年獲勳CMG勳銜,1878年從港府退休,定居英國,1900年逝世。.

新!!: 殖民地和柯士甸 (香港輔政司) · 查看更多 »

柴灣

柴灣(Chai Wan),是香港島東區的一個地區,屬於香港市區範圍之內。柴灣隔鯉魚門海峽與九龍東相望。.

新!!: 殖民地和柴灣 · 查看更多 »

探险家

探险家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险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的人。探险者通常是来自一个国家或文明最先到达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飞行员等等。 探险的目的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军事、商业、学术、旅行、宗教等各种因素。.

新!!: 殖民地和探险家 · 查看更多 »

林弘宣

林弘宣(),臺灣台中人,黨外運動人士,美麗島事件受難者,有別於和其他美麗島受難者,出獄後始終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離。2015年9月18日,林弘宣被發現昏迷在自家浴室。送醫後,於9月25日凌晨1:38分離世,享壽73歲。.

新!!: 殖民地和林弘宣 · 查看更多 »

林旺

林旺(1917年10月29日-2003年2月26日),是一頭曾於二次大戰期間在日軍、中國遠征軍中服役的緬甸籍戰象,後來隨著孫立人將軍遷往臺灣,安置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牠有大半生都是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度過,無庸置疑的是臺灣最有人氣及名氣的動物,並且成為許多台灣民眾兒時的共同回憶,大家都叫牠「林旺爺爺」。.

新!!: 殖民地和林旺 · 查看更多 »

恩圖曼戰役

恩圖曼戰役發生在1898年,是英國在馬赫迪戰爭後期遠征蘇丹恩圖曼的一場戰役。交戰方分別是英國和埃及的聯軍與當地的伊斯蘭教馬赫迪軍。這起戰役英軍大規模使用馬克沁機槍,造成蘇丹士兵的大量死傷。 此戰場位于今天苏丹的恩圖曼Harry Gailey(作者),蔡百銓(翻譯),《非洲史中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年),ISBN 957-00-6007-7。.

新!!: 殖民地和恩圖曼戰役 · 查看更多 »

恩菲爾德No.2轉輪手槍

恩菲爾德No.2轉輪手槍(Enfield No.)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國軍隊廣泛地使用的手槍。該槍與另一款英國制式轉輪手槍韋伯利轉輪手槍一樣都採用了設計,其特徵是在用戶折開槍管的同時,彈巢內的彈殼便會自動彈出,並方便於重新裝填。.

新!!: 殖民地和恩菲爾德No.2轉輪手槍 · 查看更多 »

恰空

恰空(英文:Chaconne; 義大利文:ciaccona; 西班牙文:chacona)是一种起源于墨西哥等西班牙殖民地的舞曲音乐,16世纪时传入西班牙,17世纪时开始在欧洲盛行,多用于歌剧和键盘乐。 恰空为缓慢的三拍子,但第一、二拍其实是空拍子,第一小节为不完全小节,主题以低音和弦构成,常组成一组变奏曲的形式,是固定的低音变奏或「頑固低音」,与帕夏卡利亞(Passacaglia)相似,只是变奏方式不同。 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二帕蒂塔》的末乐章(作品第1004号)为《恰空舞曲》。.

新!!: 殖民地和恰空 · 查看更多 »

提康德罗加堡

提康德罗加堡(Fort Ticonderoga)是一座位于美国境内的大型的18世纪堡垒,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北部靠近尚普兰湖南端的峡谷中。在1754年到1757年间由法国修建,当时法国正在世界范围内与英国进行七年战争。它在18世纪法国与英国之间的殖民地冲突中具有战略意义。并且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 殖民地和提康德罗加堡 · 查看更多 »

援蔣路線

援蔣路線()是日本對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美國、英國、蘇聯等國援助中國之軍事援助輸送路線的稱呼。.

新!!: 殖民地和援蔣路線 · 查看更多 »

李·艾科卡

里度·安東尼·艾科卡(Lido Anthony Iacocca,),暱稱李·艾科卡(Lee Iacocca),意大利裔美籍企業家。先后任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萊斯勒汽车公司總裁。福特经典跑车「福特野馬」(Ford Mustang)的開發負責人。后担任克萊斯勒總裁期间进行成功将公司扭亏为盈,获得『美國產業界英雄』的稱號。近年來,亦開始常用「艾科卡」來比喻成:『將公司經營轉虧為盈的企業家』。.

新!!: 殖民地和李·艾科卡 · 查看更多 »

李儁 (大韩帝国)

李儁(,),韩国独立运动家,著名的殉国志士,海牙密使事件的中心人物之一。字舜七,号一醒,又号海史、青霞、海玉,曾用名性在、汝天、璿在,本贯全州,是朝鲜王室的远房亲戚,系朝鲜太祖异母兄李元桂的后裔。.

新!!: 殖民地和李儁 (大韩帝国) · 查看更多 »

李光耀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出生姓名「Harry Lee Kuan Yew」;)是新加坡華裔政治家,曾担任首任新加坡總理和首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也是新加坡建國之父之首,新加坡李氏家族政治的创始人,對新加坡政治有深远影响。2011年,《商业内幕》网站在其“20世纪最成功的独裁者”排名中将李光耀列为第二位(僅次於利比亞的伊德里斯一世)。.

新!!: 殖民地和李光耀 · 查看更多 »

李鴻禧

李鴻禧(),臺灣嘉義市人,憲法學專家。.

新!!: 殖民地和李鴻禧 · 查看更多 »

李文馥

李文馥(,),字隣芝,號克齋,越南明鄉人後裔、阮朝官員、文人。曾受封蘇川子,明命年間,改革封爵制度,李文馥的子爵被廢除。 李文馥先世原籍中國福建,他在嘉隆年間中舉後入仕為官,在翰林院、禮、戶及工等部,以及廣義、廣南任職,曾經奉命出使南亞、東南亞、葡屬澳門及中國清朝等地達11次之多,見聞和交遊甚廣,在後世有「周遊列國的越南名儒」的稱號。此外,他長於漢文及喃文著作,撰有《西行見聞紀略》、《閩行雜詠》、《粵行吟草》、《掇拾雜記》、《二十四孝演音》、《玉嬌梨新傳》及《周原雜詠》等,反映其外交經歷及文學才華,亦使他在文壇留名。.

新!!: 殖民地和李文馥 · 查看更多 »

東南亞司令部

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部(英語:South East Asia Command)是二戰期間,盟軍在東南亞設立的總指揮部,主要對抗日本皇軍。.

新!!: 殖民地和東南亞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東亞反日武裝戰線

东亚反日武装战线是日本的一个非法的极左组织,成立于1970年代初。该组织为无政府主义组织,持反日亡国论、穷民革命论、阿伊努革命论等主张,废除日本的天皇制,要求日本担负二战期间的战争责任。其创立者为大道寺将司。 该组织通过暴力手段来达成目标,被日本政府列为“极左暴力集团”之一。在1970年代曾造成多起轰动日本的爆炸事件,如1971年的兴亚观音、殉国七士之碑爆破事件、1972年的总持寺纳骨堂爆破事件、風雪之群像、北方文化研究施設爆破事件以及1974年的三菱重工爆炸事件。1980年代以后,其领导人大多被捕,活动陷入迟滞。.

新!!: 殖民地和東亞反日武裝戰線 · 查看更多 »

東方基金會

東方基金會(葡文:Fundação Oriente),其總部設在葡萄牙里斯本,面向亞洲地區(尤其是曾為葡萄牙殖民地及屬地),以推動葡萄牙歷史、文化研究和促進與當地合作的機構;基金會於1986年成立,目前在印度果阿、澳門和東帝汶等地均設有辦事處。 該基金會在澳門的辦事處,主要參與東方葡萄牙學會和澳門葡文學校的管理事務,同時也支援旅居世界各地的葡萄牙人及社群,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該辦事處所在建築物,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建築群之一。 而該基金會在果阿的辦事處,則主要參與支援當地葡語教學,以及促進葡萄牙和印度的文化交流工作。 東方基金會每年也頒發獎學金,給遠東地區的學生到葡萄牙深造,以及葡萄牙學生到遠東地區修讀當地語言。另外,在里斯本設有“資料文獻中心”,重點收藏有關東亞歷史和葡萄牙人在東方擴張歷史的文獻和書籍。該中心為葡萄牙國內收藏葡文以外的漢學資料最豐富的場所。.

新!!: 殖民地和東方基金會 · 查看更多 »

東方總督轄區

東方總督轄區(Reichskommissariat Ostland,RKO)是二戰期間德國在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以及白俄羅斯的部份地區建立的政權。和烏克蘭等其他東部佔領區不同的是,德國也曾計劃移民德國人來此定居,這個地區的許多城市也被替換了德語名字。在二戰末期,蘇聯軍隊重新佔領了這一地區。.

新!!: 殖民地和東方總督轄區 · 查看更多 »

杜德 (華民政務司)

杜德(Ronald Ruskin Todd,),英國殖民地官員,1946年至1955年出任華民政務司,同時兼任行政及立法兩局官守議員,任內曾六度署任輔政司一職。 杜德在1924年加入香港政府,1936年至1939年擔任市政局主席,1941年一度出任署理財政司,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日軍拘禁。在華民政務司任內,他曾經處理1951年11月的東頭村大火,以及應對在1952年3月發生的「粵穗慰問團事件」。.

新!!: 殖民地和杜德 (華民政務司)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前全世界一共有8個主權國家已經成功試爆核武器,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內容則認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擁有國」,其中各國成功獲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自從197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之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3个未簽署該條約之國家也陸續展開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北韓雖曾於1985年正式同意《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然而在2003年宣布退出協議內容。此外以色列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核武器的存在,但以色列政府則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也曾經間接透露已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對於這些已經確認擁有核武器或者被廣泛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時候也會將它們稱作「核武俱樂部」。.

新!!: 殖民地和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格里曆

格里曆(Calendarium Gregorianum,又译、國瑞曆、額我略曆、格列高利曆、格里高利曆、葛瑞格里曆、格列高曆,也稱基督曆),是由意大利醫生兼哲學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改革儒略曆制定的曆法,由罗马大公教会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頒行。公曆是阳曆的一種,於1912年在中國引進採用,因农历等中国传统历法是陰陽曆,故公历在中文中又稱阳历、西历、新历、公历。格里曆與儒略曆一樣,格里曆也是每四年在2月底置一閏日,但格里曆特別規定,除非能被400整除,所有的世紀年(能被100整除)都不設閏日;如此,每四百年,格里曆僅有97個閏年,比儒略曆減少3個閏年 。 格里曆的曆年平均长度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約每3300年誤差一日,也更接近春分點回歸年的365.24237日,即約每8000年誤差一日;而儒略曆的曆年為365.25日,約每128年就誤差一日。到1582年時,儒略曆的春分日(3月21日)與地球公轉到春分點的實際時間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曆開始實行時,將儒略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為格里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刪除,但原星期的週期保持不變。格里曆的紀年沿用儒略曆,自傳統的耶穌誕生年開始,稱為「公元」,亦稱「西元」。.

新!!: 殖民地和格里曆 · 查看更多 »

格陵蘭自治公投

格陵蘭自治公投,於2008年11月25日舉行,就是否擴大自治權進行公民投票。公投案於當年1月2日由格陵蘭總理漢斯·埃諾克森提出,1月7日,由於部分民主黨人的批評,埃諾克森澄清公投「與獨立無關」。公投最終以72%的投票率和75.5%的贊成率大比數通過(其中首府努克的贊成率為63%)。.

新!!: 殖民地和格陵蘭自治公投 · 查看更多 »

桑巴

桑巴(Samba),是源于巴西巴伊亚的一种舞蹈和音乐类型。桑巴最早根源于非洲土著带有宗教仪式性的舞蹈,通过被贩卖到巴西的黑人奴隶带到巴西,再與流传至当地的其他文化混合,渐渐反演成今日的桑巴。桑巴现已被世界公认为巴西和的象征。桑巴被认为是最大众化的巴西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已经变成巴西国家认同的符号。 – Dicionário Cravo Albin da Música Popular Brasileira – – Cliquemusic – – All Brazilian Music巴伊亚的圆圈桑巴舞(一种里约热内卢的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桑巴原是一种带有宗教仪式性的非洲土著舞蹈。在16至18世紀間,葡萄牙人由非洲如安哥拉、剛果等地引進了大量黑奴至殖民地巴西,以取代巴西人與原住民不願做的工作,而黑奴也將他們的舞蹈帶入巴西。 三十年代桑巴舞传入美国,由于它趣味性强,生动活泼。后来经过美国舞蹈专家们的提练和加工,在基本训练、舞步规范及编排上不断研究与改进,把它纳为拉丁舞系列的五大舞种之一,并正式定为国际标准舞的比赛项目。每逢节日,巴西城镇盛行狂欢,人们會跳起豪放而又带点即兴发挥的桑巴舞蹈,因為它那节奏活泼,一重一轻,很快便流传到欧美各大城市。.

新!!: 殖民地和桑巴 · 查看更多 »

梅花 (電影)

1976年台湾出品的一部國語發音有聲彩色電影,由中央電影公司發行。導演劉家昌,編劇鄧育昆,攝影林贊廷、林鴻鐘,錄音忻江盛,演員有柯俊雄、張艾嘉、谷名倫、恬妞、岳陽、胡茵夢等。曾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音樂五項大獎,並獲得哥倫比亞16屆國際影展加達利那獎。 該片為1970年代中期大型抗日電影經典名作之一,此乃因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數年間抗日題材蔚為風潮之所致。故事背景為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身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但劇情並未完全參照史實。 同名主題曲《梅花》由劉家昌作詞作曲,傳頌一時,至今臺灣仍有不少人能朗朗上口。有議者認為梅花遲至二戰結束後的1964年始成為中華民國的國花,因而批評曲中「它是我的國花」一詞有時空倒置之疑。但亦有一說認為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即曾將梅花定為國花,當時的臺灣當然有機會得知,因此並無不妥。.

新!!: 殖民地和梅花 (電影) · 查看更多 »

楚克群島

楚克潟湖(Chuuk Lagoon),簡稱楚克(Chuuk),舊稱Truk Lagoon,中文音譯為「土魯克」或「特魯克」均有。它是一個受保護的水體,位處中太平洋,在新幾內亞東北方,並與其相距有遠,北纬7度线穿過此處,行政區劃裡,它屬於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楚克州的一部份。 楚克被周邊約的受保護的珊瑚環礁包圍著,並有一個的天然良港,潟湖面積約為。群島面積約為,2010年調查時的常住人口有36,158人。群島內最大高度為443公尺。維諾島的維諾市,同時是楚克群島和楚克州的首府。維諾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FSM)最大的城市,約有12,000人。.

新!!: 殖民地和楚克群島 · 查看更多 »

楊維漢

白雲(Bai Yun,),原名楊維漢,中華民國電影演員,祖籍廣東省大埔縣,一生演出超過百多齣國語、粵語及廈語電影。.

新!!: 殖民地和楊維漢 · 查看更多 »

楊慕琦

楊慕琦爵士,GCMG,KStJ(Sir Mark Aitchison Young,),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09年至1928年間於錫蘭任職,官至首席助理輔政司兼錫蘭行政局秘書,後來先後於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託管地服務,期間曾任塞拉利昂護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級專員。楊慕琦自1933年至1938年任巴巴多斯總督,1938年至1941年任坦噶尼喀地區總督,兩段總督任內以推行改革著稱,獲得英政府肯定。 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獲任命為第21任香港總督,並於9月就任,但三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軍香港,爆發香港保衛戰。幾經奮力抵抗後,楊慕琦在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向日軍無條件投降,淪為戰俘。他在戰時先後被監禁於香港半島酒店、台灣及滿州國的瀋陽,後期受盡非人折磨。大戰在1945年8月結束後,楊慕琦沒有立即復任港督,而香港事務則暫由軍政府打理,直到他於翌年5月復任為止。 戰後楊慕琦爵士試圖在香港推行稱之為「楊慕琦計劃」的政治改革,計劃成立民選市議會下放政府權力,但礙於地區局勢及其他客觀條件所限,他復任僅一年而於1947年5月退休後,有關改革未獲繼任港督葛量洪爵士支持,使改善陷入停頓狀態,後來更以流產告終,此後香港長時間也再沒推行重大政治改革。.

新!!: 殖民地和楊慕琦 · 查看更多 »

榮譽童軍獎章

榮譽童軍獎章一直被視為香港童軍的青少年成員最高榮譽獎章,因為凡考獲此獎章之者,日後在當童軍領袖時可配帶一個榮譽童軍領袖標誌於其童軍制服上,這項特殊的榮譽是榮譽童軍獎章持有人獨有的,其他支部的最高榮譽獎章如童軍支部的總領袖獎章則沒有如此權利。(但香港童軍總會於2012年7月20日開始,容許貝登堡獎章持有人日後在當童軍領袖時可配帶一個貝登堡領袖標誌於其童軍制服上。如兩者均獲得者,則只能佩帶榮譽童軍領袖標誌。) Category:香港童軍.

新!!: 殖民地和榮譽童軍獎章 · 查看更多 »

樂品淳

樂品淳博士,CBE,JP(,),英國歷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專門研究殖民地與英聯邦管治。他在1957年至1965年任倫敦大學院長,1965年至1972年任香港大學第八任校長。 樂品淳畢業於牛津大學,1936年至1948年任職於殖民地部,是部門內的西非專家;他後來於1948年至1957年擔任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院士兼英聯邦政府學高級講師。在英聯邦研究學院院長任內,他加強學院與其他相關教學單位的聯繫,並擴充教學設施與人手以提升學院的學術研究水平。多年來他在多份學術期刊與雜誌發表以殖民地管治和非殖民地化為題材的學術文章,對二戰期間英政府的殖民地管治政策也有深入的分析。 在港大校長任內,他見證大學的急速擴張,除了學生人數顯著增加以外,社會科學院與法學系也相繼成立。他改革大學的行政架構,就大學校園佈局的長遠規劃進行研究,並繼續與草創不久的香港中文大學開展合作和交流。為肯定他在任港大校長期間的表現以及在學術界的工作,他曾分別獲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和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新!!: 殖民地和樂品淳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

《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是《機動戰士GUNDAM SEED》的續篇,機動戰士鋼彈系列之一。MBS製作,TBS系播放,2004年10月9日至2005年10月1日逢週六下午六時播出。台灣版權由博英社取得,並於2005年10月8日起於中國電視公司逢週六播放。香港無線電視則譯為《機動戰士特種命運》,自2006年6月24日至2007年7月7日於無線電視翡翠台播放;香港AXN亦有播放。 2002年《機動戰士GUNDAM SEED》獲得空前成功,據監督福田己津央表示,本來的預定是要循《新機動戰記鋼彈 W》的操作手法,接著推出劇場版;但後來在各方期待下變成再做一部TV續篇。距離前作完結僅一年的時間,本作《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即問世,銜接之快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兩部TV動畫構成次於U.C.紀元的第二大世界觀C.E.紀元,同時也是繼U.C.紀元之後,第二个擁有MSV的系列。.

新!!: 殖民地和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角色列表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角色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GUNDAM SEED》與第二季《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所登場的人物。.

新!!: 殖民地和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

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主要內容為日本動畫作品《機動戰士GUNDAM SEED》、《機動戰士GUNDAM SEED DESTINY》、《机动战士GUNDAM SEED C.E.73 STARGAZER》及附属作品所构成的宇宙纪元所登場的机动战士与机动装甲。.

新!!: 殖民地和機動戰士GUNDAM SEED系列機體列表 · 查看更多 »

橙色

橘色,為二次顏料色,是红色与黄色的混合,得名于--的颜色。在光譜上,橘色介於紅色和黃色之間,波長則在585奈米到620奈米之間。 橘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而色感较红色更暖,最鲜明的橙色应该是色彩中感受最暖的色,能给人有庄严、尊贵、神秘等感觉,所以基本上属于心理色性。历史上许多权贵和宗教界都用以装点自己,现代社会上往往作为标志色和宣传色。不过也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色。 橘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为喜庆的颜色,同时也可作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红、橘、黄三色,均称暖色,属于注目、芳香和引起食欲的色。.

新!!: 殖民地和橙色 · 查看更多 »

次殖民地

次殖民地指雖擁有行政機關、軍隊,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或保護國,另外也包含其他委任統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該次殖民地的形成遠自西元前,而15世紀-20世紀中期,範圍最為廣闊。例如,孫逸仙(孫中山)就曾於1924年的數場演講中,公開指稱中國其實就是個次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次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殖民地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万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遗迹。 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定居点、农耕技术和驯养家畜。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到前1200年文明暂时倒退消失的时期称为青铜时代,铜是当时制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属材料。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称为欧洲的史前时期。 欧洲古典时期从前700年古希腊文字再次出现开始。罗马共和国于前509年建立。罗马人将疆域拓展至整个意大利,随后是整个地中海周边和西欧。罗马帝国的领土于公元117年到达最大。313年,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几个世代后,基督教就成为帝国的国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随即蛮族部落开始入侵西罗马帝国。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与向西越过罗马国境线进入前罗马帝国领土的部落之一,并于5世纪初,三度围攻罗马。418年,在原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欧洲进入中世纪时期。 东南欧和地中海地区仍由东罗马帝国控制,首都为君士坦丁堡。6世纪晚期开始被日耳曼人侵蚀。7世纪开始,中东和北非地区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并伊斯兰化。在西欧,很多新国家仍保留了罗马的习俗,使用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欧洲受到斯堪的纳维亚的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的入侵。到10世纪中期,穆斯林和马扎尔人对西欧的威胁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胁不列颠群岛最久的。1054年东西教会分裂加剧,随后十字軍東征开始削弱拜占庭帝国,教皇的权力此时也在西班牙、法国南部、立陶宛与其他的异教地区稳固下来。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发展起来,新国家的大多数贵族由于通婚互相是近亲。封建社会在蒙古入侵后开始解体。中世纪后期欧洲爆发了大饥荒和黑死病。 15世纪,欧洲从中世纪苏醒过来。1492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和哥伦布发现美洲,同时终结了十字军东征,知识获得尊重,开始挑战传统的科学和神学教条。新教改革开始,德国神父馬丁·路德挑战教皇的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使英国教会脱离教皇管制,也让英格兰在随之而来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间的宗教战争中得以采取更灵活的结盟政策。但是,宗教战争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结束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光荣革命确认这个协议。 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时代,大英帝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而欧洲大陆也爆发了法国大革命,直到拿破仑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后的农奴制残余在1848年的奥匈帝国被废除。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被废除。巴尔干国家开始从奥斯曼帝国重获独立。1870年普法戰爭后,意大利和德国完成统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同盟国战败,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统治崩溃。1933年纳粹上台,之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与轴心国战败。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战胜国集团在欧洲与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冷战。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后,欧洲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至2016年为止,欧盟包括28个欧洲国家,超过5亿人口。北约也扩大到包括俄罗斯的邻国——这是欧洲自从一世纪罗马帝国以来一体化最显著与最具军事优势的时期。.

新!!: 殖民地和欧洲历史 · 查看更多 »

歐陸風雲IV

《歐陸風雲IV》(Europa Universalis IV)是由開發的即時戰略遊戲,在2013年8月13日由Paradox Interactive發行,是《歐陸風雲III》的后续版本,以1444年到1821年,歷經大航海時代、文藝復興、西歐殖民時代、至法國大革命未知的歐洲關鍵時代為背景的歷史戰略遊戲。玩家可以扮演這段時期“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東起日本、西至美洲新大陸,這些國家的未來,端看玩家是順應局勢變為商業霸主、或通過穷兵黩武成為軍事帝國。.

新!!: 殖民地和歐陸風雲IV · 查看更多 »

武吉知马

武吉知马(马来文:Bukit Timah)是位于新加坡主岛中心附近的一座丘陵,海拔163.63米,为新加坡的最高点。 武吉知马所处的四周是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管辖下的武吉知马规划区 (Bukit Timah Planning Area),属于新加坡中区,距离市区的中央商业区只有10公里(6英里)。武吉知马规划区一般称作武吉知马,也有称它为第11邮区(District 11)。 这个地区有为数不少的洋房(独立式洋房或半独立式洋房)和私人公寓(相对于大多数新加坡人所住的公共组屋)。.

新!!: 殖民地和武吉知马 · 查看更多 »

武神 (漫畫)

武神是一部香港漫畫作品,由溫日良擔任主編(作者),為海虎系列的第二部作品,融合科幻武俠技擊於一體的風格為其特色,本系列作品是海洋創作有限公司的支柱。.

新!!: 殖民地和武神 (漫畫) · 查看更多 »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 殖民地和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母語教學

母語教學是指使用學生的母語進行的教學活動(除非是學習外國語文相關學科),普遍為世界各國教育制度所採用。然而,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政治或历史原因,不使用学生的母语进行教育。.

新!!: 殖民地和母語教學 · 查看更多 »

比奥科岛

比奥科岛(Bioko),原名“费尔南多波岛”(Fernando Poo),是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中的一个火山岛,属赤道几内亚管辖,该国首都马拉博即位于岛上。该岛面积为2017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3012米,人口约13万人。 該島嶼原為西班牙殖民地,因其發現者 —— 葡萄牙航海家而得名。.

新!!: 殖民地和比奥科岛 · 查看更多 »

比屬剛果

比屬剛果(法文:Congo belge)是比利時在1908年至1960年在今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殖民地。 在1885年,歐洲各國舉行了柏林西非會議。德國政府在會議當中把剛果交予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以作為其私人領地,並將之稱為剛果自由邦。而到了1908年,剛果正式被轉交予比利時政府,並改稱為比屬剛果。而剛果最富庶的地方 - 加丹加省也被比利時幾家公司共同開發了。 比屬剛果趁剛果危機發生時,在1960年6月30日取得獨立。但比利時政府卻仍與扎伊爾(即今刚果民主共和国)保持特殊的關係,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

新!!: 殖民地和比屬剛果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殖民地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历史

无论是地理上还是文化上,比利时都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在过去的2000年内,其见证了各种种族与文化的兴盛与衰败。也正因为这样,比利时是欧洲真正的种族熔炉,凯尔特人、罗马人、德意志人、法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奥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迹。.

新!!: 殖民地和比利时历史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國防軍

比利時國防軍(Defensie;La Défense)在2002年被重組成一個單一的軍隊,由地面部隊(COMOPSLAND)、海上部隊(COMOPSNAV)、空中部隊(COMOPSAIR)、醫療部隊(COMOPSMED)這4個主要單位共同組成。冷戰時期實行徵兵政策,目前已經停止。總兵力約4萬7千名現役部隊和約10萬名預備役人員。.

新!!: 殖民地和比利時國防軍 · 查看更多 »

比索 (貨幣)

比索 (peso)是一種歷史上主要在西班牙與其前殖民地等國家、地區流通的貨幣單位,得名於由西班牙殖民者引進並廣泛流通的西班牙銀元。不少西班牙圈國家現仍使用比索作為法定貨幣的名稱(如:哥倫比亞),但亦有部分國家因為通貨膨脹或其他原因現已棄用(如:玻利維亞)。目前流通量最大的以比索作為名稱的貨幣是墨西哥比索。.

新!!: 殖民地和比索 (貨幣) · 查看更多 »

比薩共和國

比薩共和國(意大利文:Repubblica di Pisa;11世紀─1406年,1494年─1509年)是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獨立國家,位於今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納的比薩市一帶。當時比薩是商業樞紐,其商人在地中海和意大利貿易中佔一席位,及至一個世紀後才被熱那亞取而代之。藉着臨海的優勢,比薩在11世紀達至權力頂峰,成為海權強國,也是意大利歷史上四個海上共和國(意大利文:Repubbliche Marinare)之一。.

新!!: 殖民地和比薩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永野修身

永野修身(、),大日本帝国元帅、海军大将,被列為遠東二戰甲级战犯。.

新!!: 殖民地和永野修身 · 查看更多 »

民主

民主(dìmokratía),其本义是“人民的统治”,即“主权在民”,是一种现代的国家制度,国家权力由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民主有时被称为“多数的统治”,与極權統治、独裁统治或寡头政治相对立。狭义的民主一词经常被使用于描述国家的政治,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平常所说的民主作风、民主原则、言論自由等民主权利,都从民主之含义派生而来。广义的民主应该是人民当家做主,既在一个完整的民主的社会里人们从一出生就平等,人们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建立起社会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政权控制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等。 拉里·戴蒙德(Larry Diamond)指出,民主包括四个关键要素:(1)通过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产生政府; (2)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 (3)保护所有公民的人权;(4)法律和程序同样适用于所有公民。.

新!!: 殖民地和民主 · 查看更多 »

民都鲁中华公学

民都鲁中华公学是全砂拉越最大的华小,学生人数2848人,是州内唯一人数超过2000人的华小。.

新!!: 殖民地和民都鲁中华公学 · 查看更多 »

民族國家

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一種國家的形式與意識型態,不只是一個政治及地理的單一實體,在文化與族群上也是一個完整共同體。乃歐洲在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實踐。與歐洲在18及19世紀傳統帝國或王國不同,民族国家成員效忠的對象乃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從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结合型式。 民族国家是政體的一种形式;民族则是共同體的認同概念,其來源可以是共享的體制、文化、或族群。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應此包括以公民民族主義及種族民族主義等不同的思維,主要取決於認同概念的形成要素。所謂的單一民族国家,所有公民共享同一价值、歷史、文化、或语言;不論是繼承前帝國/王國的統治範圍或者是當代全球化的移民現實來說,少有国家符合此類型。因此,當代民族国家常為多民族國家,而今日多元文化主義常用來形塑及爭取對體制的認同,而非民族,但按國家族群比例的多寡,一國對於外來移民的包容程度也會不同。.

新!!: 殖民地和民族國家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殖民地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汶萊歷史

汶萊蘇丹國的統治曾存在於14世紀至16世紀。其領土涵蓋婆羅洲北部和菲律賓南部,但這一地方勢力在歐洲人的影響下逐步走向終結。後來,汶萊與西班牙有過一次短暫衝突,並取得了勝利。汶萊帝國(也稱渤泥國)在19世紀時達到頂峰後,因喪失領土過多給砂朥越的白人拉惹而導致其日漸衰落,最終造成現今的陸地狹小和兩廂分離的局面。作為前英屬殖民地,汶萊在1888年至1984年期間還是英國的一個保護國。.

新!!: 殖民地和汶萊歷史 · 查看更多 »

河同铁路

河同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Đồng),全称河内-同登铁路(),是一条连接越南首都河內市和中越边境城镇的铁路,沿途经过河内市、北宁省、北江省和谅山省四个省市,铁路全长162公里,采用轨距为1,000毫米米轨和1,435毫米准轨的混合套轨。 河同铁路始建于越南被法国殖民统治的法属印度支那时代,最早建成的一段是谅山至府谅沧(今北江市)铁路,在1890年动工兴建并于1894年建成通车,当时采用轨距为600毫米的窄轨。在保罗·杜美担任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时越南铁路的建设进度被大大加快,在此期间府谅铁路被改建成1000毫米轨距的米轨铁路,并且先后于1900年和1902年分别延伸至殖民地首府河内和中越边境同登。1954年,河同铁路在中国的协助下完成修整,并与中国的湘桂铁路在友谊关接轨。1955年至1978年间,河同铁路曾经被称为河友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Hữu)。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应北越政府的请求,派出铁道兵帮助越南抢修抢建铁路,并将河同铁路改建为米轨、准轨两用的混合轨铁路,自此中越国际联运列车不用换乘换装即可直达河内。.

新!!: 殖民地和河同铁路 · 查看更多 »

河内站

河内站()是越南河内市的一个铁路车站,是南北鐵路、河老铁路、河同铁路、河太铁路、河海铁路等五条铁路线的起点。河内站是越南国内规模最大的铁路车站,车站占地面积超过216,000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达到105,000平方米,车站内设有设有三个客运站台和五条到发线。.

新!!: 殖民地和河内站 · 查看更多 »

河老铁路

河老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Lào),全称河内-老街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Nội - Lào Cai),是一条连接越南首都河內市和北部老街省省会老街市的米轨铁路,全长296公里。这条铁路始建于越南被法国殖民统治的法属印度支那时代,在1903年动工兴建并于1906年建成通车,也是连接中国昆明市和越南海防市的滇越铁路的其中一个部分。河老铁路的河内至安员段与河同铁路共线,并在国境车站老街站经中越河口铁路大桥,与中国境内的昆河铁路河口站连接。 河老铁路是越南铁路系统当中线路状况最差的铁路干线之一,而且由于地势原因全线296公里之中约111公里是曲线区段。2008年初,越南交通运输部决定在五年时间内(2008年—2012年)对河老铁路进行改造,该项目的总投资额约为1.6亿美元,其中1.39亿美元为ODA优惠贷款,其余2100万美元为越南政府配套资金。改造工程的重点包括升级改造71个大型桥梁、车站、货场,加固路基及改善曲线区段等。.

新!!: 殖民地和河老铁路 · 查看更多 »

河海铁路

河海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Hải),全称河内-海防铁路(Đường sắt Hà Nội - Hải Phòng),是一条连接越南首都河內市和北部港口城市海防市的米轨铁路,沿途经过河内市、兴安省、海阳省和海防市四个省市,铁路全长296公里。这条铁路始建于越南被法国殖民统治的法属印度支那时代,在1900年动工兴建并于1902年建成通车,也是连接中国昆明市和越南海防市的滇越铁路的其中一个部分。河海铁路的河内至嘉林段与河同铁路、河老铁路共线,而在海防站则有港口铁路与海防港连接。.

新!!: 殖民地和河海铁路 · 查看更多 »

沃倫·黑斯廷斯

沃倫·黑斯廷斯(,),英國殖民地官員,長年在印度各地任職,1773年至1785年為首任印度總督(當時職稱為威廉堡省總督)。他卸任返回英國後,被指控在印度供職期間管治失當,而且捲入貪腐醜聞,面臨被國會彈劾。英國國會對黑斯廷斯的彈劾聆訊在1787年展開,經過斷續的聆訊,至七年後的1795年才審結,最終被裁定指控不成立。黑斯廷斯晚年在1814年獲委任為樞密院顧問官。.

新!!: 殖民地和沃倫·黑斯廷斯 · 查看更多 »

沃爾特·雷利

沃爾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英國伊莉莎白時代著名的冒險家。同時也是位作家、詩人、軍人、政治家,更以藝術、文化及科學研究的保護者聞名。他和愛德蒙·史賓沙及克里斯多福·馬羅等文學家來往甚密,本身在倫敦塔幽禁期間也編纂了《世界史》一書,是名廣泛閱讀文學、歷史、航海術、數學、天文學、化學、植物學等著作的知識分子,更是名外貌英俊的男子。.

新!!: 殖民地和沃爾特·雷利 · 查看更多 »

沈昌煥

沈昌煥(),祖籍江苏苏州吴县,生于江苏嘉定,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外交官,有「外交教父」之稱。.

新!!: 殖民地和沈昌煥 · 查看更多 »

沙巴州铁路

沙巴州铁路(Sabah State Railway,缩写:SSR;Keretapi Negeri Sabah,缩写:KNS),前称北婆罗洲铁路(North Borneo Railway;Keretapi Borneo Utara),为马来西亚沙巴州政府营运的铁路系统,也是目前婆罗洲岛上唯一一个铁路运输系统。沙巴州铁路只有一条路线,铁路起自位于沙巴州首府亚庇的丹絨亞路,终到内陆省的城镇丹南,营业里程全长134公里。.

新!!: 殖民地和沙巴州铁路 · 查看更多 »

沙田市中心

沙田市中心(Sha Tin Town Centre)是香港新界沙田新市鎮的中心及最繁忙的地方,通常是指大圍以北,城門河以西,火炭渠以南的新市鎮發展區,狹義的沙田市中心僅包括沙田鄉事會路至獅子山隧道公路之間的商住混合發展區和休憩用地,而沙田鄉事會路以北至火炭路之間的公營房屋區和社區設施在地理環境和道路系統與核心商業區同屬一體,可被視爲市中心的擴展部分,至於火炭路以東的學校和政府設施則一般被視爲火炭的一部分。.

新!!: 殖民地和沙田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沙漠行星

在科幻小说中,沙漠行星是指全星只拥有一种气候——即沙漠气候、降水量极少的行星。该类行星在现实世界和科幻作品中均十分常见。在某些作品中,沙漠行星表现出了水利专制统治的某些特征。最著名的沙漠行星莫过于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系列的重要故事背景——阿拉基斯和《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 由于沙漠行星在科幻小说中往往象征着孤立与自恃,并且好莱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拍摄电影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该类行星在科幻电影中一再出现。不过,《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中塔图因的拍摄地点为突尼斯。 从科学角度来看,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沙漠行星并不真实,因为该类行星上缺乏植被,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也就缺乏氧气,并不适于人类生存。除非像沙丘般設定有其他維持氧氣平衡的機制,或者並非完全只有沙漠的表面。.

新!!: 殖民地和沙漠行星 · 查看更多 »

波士頓傾茶事件

波士頓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原稱The Destruction of the Tea in Boston),亦称波士頓茶會事件、波士頓茶黨事件,是1773年在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馬薩諸塞灣省首府波士頓發生的一場政治抵抗運動,由殖民地的民間反抗組織「自由之子」領導並行動,反對英國政府在殖民地徵稅並藉此控制殖民地政府,以及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利用法案壟斷北美的茶葉進口貿易。1773年12月16日,在抗議的最後一天,親英派總督哈欽森(Thomas Hutchinson)仍堅持拒絕遣返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茶船,因此數十名或上百名自由之子成員趁夜色登船將全數茶葉拋入海水毀掉。波士頓傾茶事件是美國革命進程中的關鍵事件。事件發生後,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引發殖民地的連串反抗行動。對抗接連升級,並導致1775年美國革命戰爭爆發。.

新!!: 殖民地和波士頓傾茶事件 · 查看更多 »

波士頓戰場

波士頓戰役(Boston Campaign)是新英格蘭殖民地與英國之間的戰事,發生於1775年4月至1776年3月之間。戰役使到北美殖民地與英國關係決裂,促使殖民地在1776年7月發表《美國獨立宣言》,並且引發後續美國獨立戰爭戰事。 波士頓戰役以英國向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施行《強制法案》為起點,促使殖民者組成自治政府對抗。英國為徵收殖民者武器,在1774年9月引發火藥危機,使雙方幾乎爆發武裝衝突。到1775年4月,英軍第二次的徵收武器行動,觸發了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而民兵取勝後更開始包圍英軍總部波士頓,是為波士頓之圍;另一批民兵則開始遠征加拿大。圍城之初,民兵與英軍只有多次輕微衝突,以爭奪補給。6月碉堡山戰役爆發,以英軍慘勝告終,圍城戰陷入僵局。 碉堡山戰役後,維珍尼亞州的華盛頓出任大陸軍總司令,接掌民兵指揮;而北美英軍總司令托馬士·蓋奇(Thomas Gage)則被撤職,由威廉·豪接任。然而交戰雙方各自面對軍力問題,一直無法發動進攻。要到1776年1月,大陸軍透過大炮遠運將提康德羅加堡的攻城炮運抵戰場,才打破僵局。3月大陸軍在多徹斯特高地爭奪戰奪取先機,迫使英軍從海路撤出波士頓,戰事以大陸軍勝利告終。.

新!!: 殖民地和波士頓戰場 · 查看更多 »

波蘭立陶宛

波蘭立陶宛(Rzeczpospolita),又稱波蘭立陶宛聯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是16至17世紀位於歐洲東部的共主邦聯,由波兰王国与立陶宛大公国在1569年结为联邦後成立,為當時歐洲面積較大、人口多的国家之一.于2006年查阅:“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鼎盛时期,它拥有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自不同种族的1.1亿人口居住在这里。”若查看人口比较情况,请查阅这些地图:,.。它的许多特点体现出它在当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整個聯邦的政治制度被称为波蘭選王制或金权自由制,法律与由眾議院贵族(音譯為施拉赤塔,原文為Szlachta,意思為眾議院的公民)控制的议会(音譯為瑟慕,原文為Sejm,意思為飲食)限制君主的权利,這種制度是现代民主制Maciej Janowski, Polish Liberal Thought,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ISBN 978-963-9241-18-3, Google Print:, 、君主立宪制Paul W. Schroe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uropean Politics 1763–184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页, ISBN 978-0-19-820654-5, Rett R. Ludwikowski, Constitution-Mzaking in the Region of Former Soviet Dominance,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年, ISBN 978-0-8223-1802-6, George Sanford, Democratic Government in Poland: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Since 1989, Palgrave, 2002年, ISBN 978-0-333-77475-5,, 及联邦制 Aleksander Gella, Development of Class Structure in Eastern Europe: Poland and Her Southern Neighbors, SUNY Press, 1998年, ISBN 978-0-88706-833-1, 的先驱。该联邦的两个主体国家在原则上是平等的,而波兰王国是事实上的统治主体“原则上,波兰和立陶宛是截然不同的,同为联邦的组成部分……但是波兰占领了立陶宛的土地,但是波兰在议会上有更多的议席并且成为了统治主体。”。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且呈现出一种宗教多样化,並以在当时欧洲少有的宗教自由而闻名Halina Stephan, Living in Translation: Polish Writers in America, Rodopi, 2003年, ISBN 978-90-420-1016-1,.

新!!: 殖民地和波蘭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波托韦洛

波托韦洛(Portobelo)是巴拿马科隆省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巴拿马地峡的北部,加勒比海西南部。 波托韦洛建立于1597年,从16至18世纪一直都是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新格拉纳达总督区的重要白银输出港,也是西班牙珍宝船队航线上的停泊港口之一。 1739年11月21日,在“詹金斯的耳朵战争”中,爱德华·弗农(Edward Vernon)率领的英国舰队袭击了该城使得该城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并且一直到巴拿马运河的建成之前都没有恢复。 现在的波托韦洛虽然人口小于5000,但却是个优良的深水港。港口附近的城堡遗址已被宣布为世界遗产。 Category:巴拿马城市 Category:巴拿马世界遗产.

新!!: 殖民地和波托韦洛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殖民地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泰国历史

泰國历史是泰国领土上发生的历史。.

新!!: 殖民地和泰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泰国铁路运输

泰國的鐵路網絡目前由泰國國家鐵路局(SRT)管理和經營。干线主要是拉瑪五世之子普拉夏特拉差亞克拉于20世纪初修建,此人被稱爲泰國鐵路之父。.

新!!: 殖民地和泰国铁路运输 · 查看更多 »

泰緬戰爭

泰緬戰爭,又称緬泰戰爭、緬甸暹羅戰爭,是指16世纪至19世纪时泰国(舊稱暹羅)与缅甸所爆发的一系列战争。19世纪下半叶,缅甸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泰緬戰爭遂告终止。.

新!!: 殖民地和泰緬戰爭 · 查看更多 »

法定结婚年龄

法定最低结婚年龄,又称法定结婚年龄或适婚年龄,是指一个人被允许有权利(或经过父母同意或以其他形式)结婚的年龄。法定结婚年龄的标准因为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异,不过通常而言一般在18岁左右,但也有的国家或地区在有父母同意和/或法律许可或怀孕的情况下,允许人们在更年轻的年龄结婚。法定结婚年龄不能与法定成年人年龄、最低合法性交年齡、或某些地区的实际初次结婚年龄相互混淆,因为在发展中国家,童婚非常普遍,即使在看似先進的國家,亦非沒有童婚的問題。以美國為例,根據調查,2000~2010年共有近25萬名18歲以下兒童被父母親安排婚事,成為童婚的受害者,其中多數是年輕少女被父母安排嫁給年長甚多的男性。 1962年,55个缔约国签署《关于婚姻的同意、结婚最低年龄及婚姻登记的公约》,该条约要求各方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结婚最低年龄,从而凌驾于习惯法、宗族和部落的法律 。 当宗教律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低于国家法律之规定时,以国家规定为准,然而一些宗教律法并不承认国家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新!!: 殖民地和法定结婚年龄 · 查看更多 »

法属印度共产党

法属印度共产党(法语:Parti communiste de l'Inde française)是法属印度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崛起于19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总部位于本地治里。它的秘书长是V.

新!!: 殖民地和法属印度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法属交趾支那

法属交趾支那(Cochinchine française),是法國於1862年在現今越南南部所建立的一個直属殖民地,首府設在西贡。1887年,併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同時,法國將北部的東京保護國、中部的安南保护国和柬埔寨保護國同時納入法屬印度支那體系。.

新!!: 殖民地和法属交趾支那 · 查看更多 »

法属圣多明戈

法属圣多明戈是法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殖民地,即现在的海地。该地原属西班牙,是西属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1697年根据里斯维克条约该地被割让给法国,之后便称为法属圣多明戈。 1790年,法属圣多明戈爆发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黑奴起义,并坚持斗争直到1803年11月驱逐全部的法军。1804年1月,法属圣多明戈宣布独立建国,即海地。.

新!!: 殖民地和法属圣多明戈 · 查看更多 »

法屬印度支那

法属印度支那(Indochine française,ຝຣັ່ງແຫຼັມອິນດູຈີນ,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越南語:、、),法兰西殖民帝国在东南亚的领土,由老撾保護國、柬埔寨保護國、三个越南人聚居地(东京,安南与交趾支那)和中國的廣州灣组成。 法屬印度支那的建立始於1862年越南割讓南圻地區予法國開始,1885年中法戰爭後越南正式成為法國保護國,成為法屬印度支那的主要部份。1887年,已為法國保護國二十年的柬埔寨加入法属印度支那,而老挝与广州湾分别在1893年与1900年加入。1902年,当地首府由南圻的西贡迁至东京河内,到了1939年,首府又由河内迁至安南大叻,二战结束之后,首府再次由大叻迁回河内。法国本土在二战期间沦陷之后,之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管理的印度支那,交给了维希法国在日本的监督之下管理。不过,在1945年3月至8月期间,印度支那是由日本全权管理的。自1941年5月开始,由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就一直在越南进行企图推翻法国政府的叛乱,开始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1949年,法国赋予了以保大帝为首的君主立宪国家,奉行反共;维持越南国独立地位。日內瓦會議结束之后,越盟在越南北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而越南南部的越南国则继续维持独立地位。.

新!!: 殖民地和法屬印度支那 · 查看更多 »

法屬剛果

法屬剛果(Congo français),在1903年後又稱為中央剛果(Moyen-Congo),是法國在非洲建立的一個殖民地政權,該領域涵蓋現今的剛果共和國、加彭、中非共和國等地。該政權在1882年建立,並在1910年與、法屬喀麥隆、烏班吉沙立共組成法屬赤道非洲殖民政府。.

新!!: 殖民地和法屬剛果 · 查看更多 »

法屬西非

法屬西非(Afrique occidentale française,缩写为AOF)指的是法國在西非的一大片殖民地,面積達468.9萬平方公里。包括了現在的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尼日爾、法屬蘇丹(今馬里)、法屬幾內亞(今幾內亞)、科特迪瓦、上沃爾特(今布基納法索)和達荷美(今貝寧)。成立于1895年。當時的成員包括了塞內加爾、法屬蘇丹、法屬幾內亞和科特迪瓦。1958年解體。.

新!!: 殖民地和法屬西非 · 查看更多 »

法屬馬達加斯加

法屬馬達加斯加及屬地(Colonie de Madagascar et dépendances),是一個存在於1897年至1958年間、位於東南非洲的法國殖民地。 Category:马达加斯加历史 Category:葛摩歷史.

新!!: 殖民地和法屬馬達加斯加 · 查看更多 »

法屬赤道非洲

法屬赤道非洲(法語:Afrique Équatoriale Française,簡稱AEF)是1910年到1959年期間法國在非洲中部的殖民地联邦政權。疆域范围从刚果河向北延伸到撒哈拉沙漠。主要包括四部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加蓬、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和乍得。总督设在布拉柴维尔。 在1911年,由于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法国割让辖下的法属刚果中南部(今刚果共和国北部)及邻近地区转让给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於德國战败,这些地区又划归法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費利克斯·埃布埃领导下,自由法国的部队在法属赤道非洲重整旗鼓(只有加蓬在1940年的6月16日至11月12日期间被维希法国统治),并成为该运动在非洲的活动中心。 1958年9月经过全民公决,在法兰西共同体下自治,联邦被解散。1959年新共和国组成了一个名叫中非共和国联盟的中间过渡政权,到1960年8月完全独立。 Category:已不存在的非洲國家 Category:前法國殖民地 Category:非洲的欧洲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法屬赤道非洲 · 查看更多 »

法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法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科學家亨利·貝克勒、皮埃爾·居禮以及瑪麗·居禮便針對鈾的放射能進行詳細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便加速展開核武器的研究計畫,但在德國佔領法國後這批研究人員則紛紛流亡海外,一直到戰爭結束後重新開始研究相關技術的商業應用。.

新!!: 殖民地和法國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查看更多 »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新!!: 殖民地和法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法国旗帜列表

這是法國及相關地區所使用的旗幟列表:.

新!!: 殖民地和法国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统列表

这是一个法国总统的列表。首位法国总统通常被认为是在1848年大选中获胜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后称帝成为拿破仑三世),当时法国处于第二共和时期。根据1958年的《法国宪法》,法国总统与总理领导的内阁执掌行政权,由全体法国合资格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2002年前任期为7年),可连选连任一次。.

新!!: 殖民地和法国总统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殖民地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聯盟

法蘭西聯盟(Union française)是指法蘭西第四共和國體制形成之後,按照1946年10月27日憲法形成的法國和其殖民地之間的統治形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各殖民國家陷入疲敝,各殖民地地區民族獨立運動激化。法國效仿鄰國英國的英聯邦制度,給予殖民地和保護地平等的權利和義務。1958年,法蘭西聯盟改為法蘭西共同體。.

新!!: 殖民地和法蘭西聯盟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指法國在17世紀至1960年代控制的諸多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了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這些殖民地在20世紀陸續獨立後,到了今天只保留了分佈在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總面積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只是1939年所擁有土地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

新!!: 殖民地和法蘭西殖民帝國 · 查看更多 »

法拉盛

法拉盛(Flushing)是美國紐約皇后區境內的一個地區。虽然大部分区域是居民区,以缅街北部为中心的法拉盛下城则是个大型商贸和零售区域,是纽约城第四大中心商务区.

新!!: 殖民地和法拉盛 · 查看更多 »

洪千家族

洪千家族,始興於1880年代,是戰前時期的香港歐亞混血兒家族,香港望族之一。.

新!!: 殖民地和洪千家族 · 查看更多 »

洪都拉斯国旗

--國旗是由兩條藍色的橫條和一條白橫條和5顆的藍星所構成,寓意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和平共存。 File:Naval Ensign of Honduras.svg| 軍艦旗 比例: 1:2.

新!!: 殖民地和洪都拉斯国旗 · 查看更多 »

派珀角

派珀角(Point Piper),澳洲最矜貴的豪宅區,距離悉尼商業中心區大約,位於該區的(Wolseley Road)在全球最貴街道中排行第九。.

新!!: 殖民地和派珀角 · 查看更多 »

洛美

洛美(法语:Lomé),瀕臨幾內亞灣,是多哥首都,也是该国主要港口,多哥行政和工业中心。人口737,751(2006年)。.

新!!: 殖民地和洛美 · 查看更多 »

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

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是位于古巴特立尼达外部12km处的一片山谷的总称,包括圣路易斯、圣罗莎和迈耶。因为曾经作为一个制糖业中心,又被称作糖谷。1988年,山谷和邻近的特立尼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登录名称为特立尼达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

新!!: 殖民地和洛斯因赫尼奥斯山谷 · 查看更多 »

深圳历史

深圳是自1970年代末在宝安县基础上崛起的新兴城市,虽然城市历史短暂,但因经济繁荣之故,与北上广共同跻身一线城市。.

新!!: 殖民地和深圳历史 · 查看更多 »

深渊上的火

《深渊上的火》(英文名:A Fire Upon The Deep)是由美国作家弗诺·文奇所著、于1992年出版的长篇科幻小说,属于太空歌剧类型,包括了超人类智能、外星人、可改变的物理定律、太空战争、爱、背叛、种族屠杀和类似于互联网的通讯媒介。《深渊上的火》赢得了1993年度雨果奖,同年获得雨果奖的还有康妮·威利斯的《末日之书》。 《深渊上的火》的简体中文版于2004年1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译者为李克勤。 《深渊上的火》的前传《天渊》(英文名:A Deepness in the Sky)于1999年出版英文版,并获得2000年的雨果奖。续集《天空的孩子们》(英文名:Children of the Sky)的英文版已于2011年出版。.

新!!: 殖民地和深渊上的火 · 查看更多 »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新!!: 殖民地和温斯顿·丘吉尔 · 查看更多 »

港澳地區

港澳地區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香港與澳門的合稱,兩地相距63公里,隔珠江口相望,由於地理位置、歷史和文化相近而經常被相提並論。 兩地在近代曾分別成為大英帝國和葡萄牙帝國的殖民地;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及《中葡聯合聲明》,兩地主權分別於1997年及1999年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並採行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同的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由於香港與澳門關係及交流密切、而澳門文化受香港文化影響深遠,港澳兩地的文化差異不大,澳門粵語受香港粵語影響,接近香港口音(港式粵語),在澳門亦通用部份香港特色的詞彙,如建制派、泛民主派這些香港政治術語,亦影響澳門媒體跟隨使用。另因港澳兩地與台灣皆使用正體中文,中華文化、西方文化與民主化程度較接近,因此也有港澳台地區的用法。在地理位置上,港澳則與廣東省會廣州相近,因此也有粵港澳地區的用法。 香港的面積、人口、經濟規模比澳門均有比較性的差異,兩地制度和居民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在語文和法律上,「港澳」或「港澳地區」是無法分別指出香港與澳門之間意義和層面,而英文中更沒有「港澳」簡寫,亦不符合慣常用語。香港境內媒體一般書寫兩岸三地表示自己官方的代表性。此外,若簡稱「港澳」或「港澳地區」,這會讓人誤解兩地在地理上相連,香港與深圳市地理相接,澳門則和珠海市相接。.

新!!: 殖民地和港澳地區 · 查看更多 »

清教徒

清教徒(Puritan)是指要求清除英國國教會內保有羅馬公教會儀式的改革派新教徒,此字詞於16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源於拉丁文的Purus,意為清潔。 清教徒信奉公理宗新教(喀爾文主義),認為《聖經》是唯一最高權威,任何教会或個人都不能成為傳統權威的解釋者和維護者。清教先驅者產生於瑪麗一世統治後期流亡於欧洲大陸的英国新教團體中,之後部分移居至美洲。.

新!!: 殖民地和清教徒 · 查看更多 »

湄公河

湄公河(Mê Kông Sông;แม่น้ำโขง;ແມ່ນ້ຳຂອງ;ទន្លេមេគង្គ;မဲခေါင်မြစ်),干流全长4180公里,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世界第十二長河流New Comprehensive Atlas for Hong Kong, George Philip Ltd.

新!!: 殖民地和湄公河 · 查看更多 »

湛保庶

湛保庶,CBE(John Walter Chambers,),英國殖民地官員,1983年出任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1984年升任衛生福利司兼立法局官守議員,任內負責檢討香港的公營醫療制度,促成醫院管理局後來於1990年成立。1988年從港府退休後,他旋獲重新聘用為臨時醫院管理局首任秘書長,1990年透過公開招聘成功過渡到新成立的醫管局續任秘書長一職,到1993年底卸任。 湛保庶畢業於劍橋大學聖凱瑟琳學院,1955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曾任副民政司、副新界政務司和副社會事務司等職,1980年出任公務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秘書長,任內協助薪常會發表多份以公務員薪酬水平為議題的報告書。後來在社會福利署署長任內,他特別關注香港的長者安老服務和託兒服務,並且積極擴充社署人手。 在衛生福利司任內,湛保庶全面檢討香港的公營醫療制度,期間於1985年2月委託澳洲的W·D·司葛顧問公司負責檢討工作。港府其後於1986年3月對外公佈顧問公司撰寫的報告書,提出要設立一個獨立於公務員體制的醫院管理機構,把政府醫院和受政府資助的補助醫院納入同一架構,並調整醫療收費,希望藉以解決當時公立醫院面對病床不足、人滿為患和制度僵化等問題。湛保庶隨後就顧問公司的報告書建議對公眾展開廣泛諮詢,促成港府在1987年9月原則上決定成立法定的醫院管理局,但要先設立一個「臨時醫院管理局」作過渡安排,以便有充足的時間順利銜接。 臨醫局在1988年成立後,出任該局秘書長的湛保庶與多家補助醫院就將來醫管局的接管安排商討方案,並研究將來醫管局的組織和運作細節。臨醫局復於1989年底向港府提交報告書,交代成立醫管局的細節,港府遂根據報告書的建議在1990年5月向立法局動議二讀《醫院管理局條例草案》。草案在同年7月三讀通過成為法例後,醫管局即於同年12月正式成立,標誌著香港公營醫療的發展踏入新的階段。醫管局成立後,湛保庶順利過渡成為首任秘書長,任內參與逐一和當時的醫院事務署和15家補助機構簽署合併協議的工作,並處理原有公務員和補助醫院員工轉職到醫管局等涉及複雜聘用條款的事務,一直到1993年底才約滿離任。雖然醫管局的成立一度解決公立醫院過往病床不足等問題,但隨著病人數目急增和服務大幅擴展,結果後來又逐漸衍生出種種制度上和運作上的問題。.

新!!: 殖民地和湛保庶 · 查看更多 »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新!!: 殖民地和满洲国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殖民地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历史

澳大利亚历史是从距今40,000至70,000年前人类第一次在澳洲大陆北岸定居开始的。这段时间被定义为澳大利亚史前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澳大利亚历史开始于欧洲探险家第一次达到这片土地。这段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01年成为大英帝国领地前后为分界点。.

新!!: 殖民地和澳大利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移民史

澳大利亚移民的历史大约始于五万年前,第一批移民是通过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来到澳洲大陆的古代澳洲原住民。 欧洲人的首次进入是在16世纪到17世纪,但是正式的群体性迁徙是从1788年才开始的。 而由海外到澳大利亚的移民人口,在过去的15年间由极大程度的增加。总迁入人口数量从1992年至1993年的30042人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增加到了2006年至2007年的177600人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而这些移民中大部分是技术移民和家庭重组式的移民。同时今年偷渡到澳大利亚的人口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在2004-2005年间,总共有123424人移民到澳大利亚,他们当中有17736人来自非洲,54804人来自亚洲,21131人来自海外,18220人来自英国,1506人来自南美,还有2369人来自东欧。 2005年-2006年有131000人移民至澳大利亚,而预计2006-2007年澳洲的移民人口是143000。并且这个目标在2007-2008年定在142800至152800之间,同时还有13000个人道主义项目的人口定位。澳大利亚打开了国门,并且在2008-2009年间,计划移民人口达到了30万,达到了移民局自二战结束建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新!!: 殖民地和澳大利亚移民史 · 查看更多 »

澳門司法制度

澳門司法制度(葡萄牙語:O sistema juridico de Macau)是指澳門的司法机关的性质,司法机关、组织的体系構成、其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的規定之总称。具體的內容包括了澳門司法机关設立的根據為何、由何組織而成以及如何運作。基於历史的原因,澳門的法律历史淵源來自於葡萄牙法律制度,因而澳門的司法制度亦受其影响,其司法组织及相關制度均源於葡萄牙,亦處處可見歐陸法系的司法制度特征。例如在司法机關上分別設置檢察院及法院,法官和檢察官同為司法官等。 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因此: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而不受其他干涉,此等原則成為了澳門司法制度的磐石。而對澳門司法制度規範的法律主要是:《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司法組織網要法》以及《司法官通則》。劉高龍、趙國強、駱偉建、范剑虹等主編:《澳門研究丛書 - 澳門法律新論》,第141-142頁,澳門基金會出版,2010年.

新!!: 殖民地和澳門司法制度 · 查看更多 »

澳門對外事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對外事務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受《澳門基本法》第2章第13條及第7章約束其外交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澳門設有特派員公署,負責與澳門有關的外交事宜。此外多國於澳門特區設有外交代表機構,而特區政府接待外交人員的工作,如外國元首訪澳門,則由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負責。.

新!!: 殖民地和澳門對外事務 · 查看更多 »

澳門土生葡菜

澳門土生葡菜(Gastronomia Macanese),是澳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澳門土生葡人的飲食文化又稱為「土生菜」或「土生葡菜」,以葡萄牙式烹調方法為基石,融合了多地的烹飪所長和飲食風俗。土生葡人的食譜一般只會在家族內部世代相傳,少有對外公開,導致一些菜式面臨失傳。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在2012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受不同機構設法保護和推廣。.

新!!: 殖民地和澳門土生葡菜 · 查看更多 »

澳門回歸

澳門回歸,也稱为澳門政權移交(Transferência de Poderes de Macau)、九九回歸、澳門主權移交中國,是指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的一系列事件。在20世紀結束前葡萄牙结束统治澳门,象徵西方國家統治亞洲480年的漫長日子和香港及澳門過渡時期完全終結,絕大部份澳門人和香港人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身份,非华裔居民亦能继续享有澳门居民身份。 澳門是繼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後中國政府設立的第二個特別行政區,特區內實行一國兩制,中國政府稱為「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並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葡萄牙人自明朝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澳門居留的葡萄牙人於1583年在未經明朝政府同意下成立澳門議事會為葡萄牙社區進行自治管理。雖然明、清政府有加強對澳門的管治,但葡萄牙人的勢力逐漸擴大。1623年,葡萄牙開始任命澳門總督(簡稱澳督)負責澳門防務及一切有關事務,其後澳門總督的權力不斷擴充膨脹。及至1845年,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宣佈澳門為自由港,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銀。自1846年來,亞馬留將軍就任澳督後,在澳門推行一系列統治政策以擴張勢力,並關閉關閘。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政府先後簽訂《中葡里斯本草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後者為正式條約,條約中列明中國允許葡國“永居管理澳門”,亦同時規定未經中國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

新!!: 殖民地和澳門回歸 · 查看更多 »

澳門獨立

澳門獨立,簡稱「澳獨」,是一種支持澳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的主張,該主張在澳門並沒有市場,亦無意識形態的存在證據、象徵、表述方式等,本來是屬於一種不存在的議題。2016年,該議題因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而間接引起的「澳門立法會選舉法修法爭議」的影響一度被提及。2017年,中共中央机关报旗下《環球時報》、澳門媒體《新華澳報》以及相關團體因炒作澳獨議題而被各界批評。 近年來,當澳門有人對政府的一些政策表示反對和憂慮,便會出現「另類聲音」上綱上線地批評反對者是「澳獨」和「反中央」。.

新!!: 殖民地和澳門獨立 · 查看更多 »

澳門經濟史

澳門經濟史指澳門經濟由過去至今的發展概況。澳門原屬香山縣的一條小漁村,人口不多,但自葡萄牙人佔領後,澳門逐漸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口岸,也是西方各國在東方進行貿易的中轉港口。早期葡屬澳門主要以漁農業和貿易轉口港為主要經濟活動,工業以傳統的三大手工業-神香、火柴和爆竹為主,澳門一度成為西方國家進入中國的必經之路及轉口港,但後來此地位被鄰近的香港取代,澳門轉口貿易業開始衰落。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於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大量人口流入澳門,為澳門帶來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有利澳門工商業發展。 1974年,葡萄牙國內革命成功,放棄澳門殖民地的地位,宣佈澳門為中國領土,給予一定自主權。1978年,中國内地开始改革開放,為澳門經濟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尤其是旅遊博彩和建築業,已成為澳門三大經濟支柱。到1980年代,因為配額制度關係,紡織品(多為出口成衣)及新興產業包括其它輕工業(如玩具、人造花和電器產品)佔較重要地位,美、法和當時西德為澳門的出口大國。但自1993年下半年起內地宏觀調控,物業市場轉冷,曾有不少空置的未開工地盤充斥在澳門半島、南區和新口岸區有不少「爛尾樓」和空置商用樓宇。紡織業紛紛北上設廠同時關閉澳門廠房以減少工資成本,加上回歸前治安不靖和金融風暴,當時澳門經濟幾乎停滯不前,1996年至1999年更經歷了經濟負增長。2006年,澳門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首次超越香港,達22萬澳門元,2.98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 2007-03-31 大公報。對於本地人均GDP不斷飆升,學者和議員都認為不能合理反映居民的實際收入狀況。批評澳門產業結構不平衡,財富傾向部分行業或人群,提醒政府要警惕貧富懸殊問題惡化。.

新!!: 殖民地和澳門經濟史 · 查看更多 »

澳門總督

澳門總督(簡稱澳督,Governador de Macau),是殖民地時期(1557年-1999年)葡萄牙派駐澳門的總督,共127任,1616年開始派駐。澳督直接受命于葡萄牙君主或葡萄牙總統,執行葡萄牙在澳門之政策。澳督一職,一般由軍人出任,其職位相當於葡萄牙的政府部長。1999年澳門主權移交後,澳門總督一職即終止;此職完全由行政長官取代。.

新!!: 殖民地和澳門總督 · 查看更多 »

澳門炮台

澳門炮台是位於澳門境內各地區的炮台,為昔日維持地區安全的軍事設施。澳門的炮台在密度與數量方面,堪稱大中華地區最多炮台的地方。現今各澳門炮台已全部退役,大部分已被拆卸或被改建,餘下的均成為澳門境內的古老建築物。 澳門的各炮台沒有劃一的設計,所能裝設的大炮數量亦沒有劃一的規定。由於大炮射程不一,不同地區的炮台會與其他地區的炮台 (部分有城牆相連)共同組成軍事火力防禦網,維護防禦地區之安全。炮台除裝設大炮外,通常都設有兵營、監視亭、軍火庫等軍事設施。.

新!!: 殖民地和澳門炮台 · 查看更多 »

澳門歷史

澳門歷史是指澳門範圍內由史前時期到2000年代澳門的地理、面貌、事物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變遷。自有史記載以來,澳門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十六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澳門便成為東方其中一個重要的港口,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門徑、西方與華人交流的窗戶。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最後一個據點,長達442年的佔據,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這種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門這座城市本身獨特的個性,以及豐富多元歷史文化。 在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之前,已有華人漁民和農民在這裏生活(蜑家人与福佬人)。南宋末年,宋元兩軍曾在澳門附近的水域(十字門)展開水戰。自1557年起,葡萄牙人便對澳門逐步佔領,迅速地為這片靠近珠江口的土地帶來繁榮,並使其成為一個有規模的商業城市。澳門是歐洲在中國的第一個據點,亦是中國、歐洲和日本之間重要的貿易中轉站,為葡萄牙人帶來了極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 開埠以來,澳門這片彈丸之地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甚至當時的歐洲列強,荷蘭、英國等,也試圖對澳門進行過幾次的佔領。澳門的發展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初達到了顛峰。但進入了十九世紀後,由於鄰近的香港被英國佔據及開通,澳門在國際貿易上的地位便開始被香港取代並快速下滑。儘管如此,1865年的澳門仍建成南中國海岸的第一座燈塔——東望洋燈塔。1887年,清政府與葡萄牙王國在北京簽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官方認可了葡萄牙永久佔領澳門的主權。.

新!!: 殖民地和澳門歷史 · 查看更多 »

澳門政府粵語拼音

澳門政府粵語拼音是澳門政府以葡文字音拼寫中文(以粵語為準)的方法。在澳門出生的人、街道、地方的名稱都是以這套方法來拼寫,由殖民地時代開始沿用至今。與香港不同的是,澳門人未必能閱讀這套粵語拼音系統。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身份證明局等澳門政府部門多以此拼法分別為澳門人名、地名和街名等定出對應的葡文名稱。.

新!!: 殖民地和澳門政府粵語拼音 · 查看更多 »

澳洲聯邦憲法

澳大利亚宪法是澳大利亚的“最高法”,规定了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运作,以及联邦政府和各州和领地的关系。澳大利亚属于普通法系,宪法由几部法律和其它文件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澳大利亚联邦宪法》:一般所称“《宪法》”即指此法 。《宪法》在1898年至1900年之间在当时英国在澳洲的各殖民地分别经由全民公决批准后,批准的草案由英帝国国会作为《1900年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法令(帝)》中的一条正式立法。《1900年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法令(帝)》于1900年7月9日经女王签署立法,1901年1月1日生效。 虽然《宪法》最早是作为英国国会立法获得法律效应的,但《1986年澳大利亚法令》消除了英国国会对在澳大利亚实行的《宪法》进行修改的权力,现在《宪法》只能按照其规定的全民公决机制修改。 其它一些法令对澳大利亚有重要宪政意义。这些包括《1931年西敏法令》:在澳大利亚联邦经由《1942年西敏法令采纳法令》接受;和《1986年澳大利亚法令》:由澳大利亚联邦国会、各州议会和英国国会依据同等文本分别通过。《1942年西敏法令采纳法令》经常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在法律上成为独立国家的时刻,而《1986年澳大利亚法令》则切断了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最后宪政联系。虽然两国仍共戴同一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君主,但她是以两个不同身份出任两国元首的。 R v Foreign Secretary; Ex parte Indian Association QB 892,928页;澳高院在 Sue v Hill (1999) 199 CLR 462,段同意。 在澳大利亚的普通法制度下,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和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拥有对《宪法》条文的解释权。两所法院的判例决定了宪法的解释和应用。.

新!!: 殖民地和澳洲聯邦憲法 · 查看更多 »

朝鲜社会民主党

朝鲜社会民主党()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個政党,作为朝鲜劳动党的卫星党存在。该党于1945年11月3日由曹晚植建立,原名朝鲜民主党,主要由反对大日本帝國殖民统治的中小企业家、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基督徒组成。1981年改称现名,党员3万多人。朝鮮社會民主黨現任委員長金英大(Kim Yong Dae),1998年8月当选。並发行机关杂志《朝鲜社会民主党》。.

新!!: 殖民地和朝鲜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与大韓民國之间,自1950年6月25日开战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协定的一场战爭,因未有和平協議,战争在理论上上仍未結束。 朝鲜半岛自1910年起被日本统治,直至1945年二战结束。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随后根据与美国协议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占领朝鲜半岛。在1948年,南北两占领区内分别成立两个政府。南北双方均自认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对整个朝鮮半島声称主权,拒绝承认以北纬38度线划分的苏美对日受降分界线为边界。在冷战初期的紧张国际形势背景下,南北双方都企圖武力統一朝鮮半島,沿三八线两边各自囤积大量军队,苏美占领军撤军后,自1949年1月起双方频繁發生小規模武装衝突,至朝鮮在充足准备后發動大规模攻势。它是冷战的第一场大規模“热战”。 朝鲜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过三八线,一般以此為韩战(韩国内战)/朝鲜战争(朝鲜半岛战争,联合国当时用语)/朝韩内战(现今用语)之起点。于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隨即介入,当时苏联、美国、中华民国为联合国成员,而朝鲜、韩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非联合国成员。联合国只承认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为朝鲜半岛上唯一合法政府,不承认苏联支持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而认为是前者领土内的地方政治军事力量。25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蘇聯因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國席位問題而抵制出席會議,大韩民国向联合国控诉受到入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第82号决议,声明此举为北朝鲜部队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并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又通过第83號決議,要求北朝鲜军队撤回38度線,“建议联合国会员国给予大韩民国以击退北朝鲜武装攻击及恢复该区内国际和平与安全所需之援助”。随后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过第84号决议,由21个会员国组成“联合国军”参战,包括美国、英国等16个国家的军队,外加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派遣的医疗队或医疗船,其中美国提供88%的战斗人员,占据主导地位。这支部队不听命于秘书长,而是受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要求由美國提交戰鬥行動報告。由此,以保卫和平的名义,韓戰演变为捲入数十个国家的国际武力争端。随后苏联空軍开始秘密參戰,而中方則譴責、呼籲雙方停火并保持一定中立。 朝鲜人民军在战争首兩個月占尽优势,三日內攻陷韩国首都汉城,韩国国军遭受巨大损失,不断后撤。至8月,朝鲜军队已抵达釜山环形防御圈。美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朝鲜军队後路被切斷,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向苏联集團請求協助,苏联也积极施压中国参战。随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出警告,指出若聯合国軍越過38度线侵入北方,其中立政策可能改變;还谴责美国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抗议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 10月初,聯合國軍逆轉戰情,向北開進,越過38度線,終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決定出兵介入。10月1日,韩国国軍越过三八線,美军则于10月8日正式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联合国军奪取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逼近中朝边境。同日晚,首批中国人民志願軍也秘密越過鴨綠江,開始激烈的攻防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于参战后长驱直入,在第一次战役、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中连续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三八线,并于1951年1月4日一举攻占韩国首都汉城。其后,1951年1月13日,联合国提出停战建议,但战争双方均未对此有进一步回应,战争继续进行。联合国军在此后的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中阻滞志愿军的进攻,使戰線在開戰一年後再次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蘇聯首先主張停火,而中、美双方均表贊同并开始停战谈判,但双方边打边谈,构筑堑壕,并在上甘岭和金城等地展开拉锯,双方皆有重大损失。 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鮮人民军、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宣布停战。协定建立朝韩非军事区作為緩衝區,并就战俘遣返问题作出安排。随后,朝韩双方仍继续保持外交冲突和军事对峙,持续至今。由于李承晚的反对,大韩民国国军并未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而以1950年7月李承晚将大韩民国国军指挥权交给联合国军为由,于金城战役后,在行动上遵守了朝鲜停战协定。因朝韩之间未直接签署停战协定或和平协议,韩国名义上自1953年后军队指挥权仍归联合国军而停止作战,所以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並未正式結束。至2018年4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大韩民国总统文在寅,签署《为促进韩半岛和平、繁荣、统一的板门店宣言》,其中提出将在2018年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 朝鲜战争結束后及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隨著冷戰緩和,各方重新考慮在朝鲜半岛的政策,联合国和大多数國家逐渐改变为同时承认以停战分界线划疆而治的朝鲜、韩国两个政权,而不介入双方的领土争端。联合国于1991年同时首次接纳朝韩为会员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则于1992年与韩国建交。.

新!!: 殖民地和朝鲜战争 · 查看更多 »

朝鲜族人名

朝鲜族人名,或称朝鲜族姓名,即朝鲜族使用的姓名(이름),由一个漢字姓氏及一个名字构成,通常也称“韩文名”或“朝鲜名”。朝鲜族共有超过250个姓氏仍在使用,一般为单字姓,也有两个字的复姓,以金、李、朴三姓的使用人口数最多。 在远古時期,朝鲜族并无姓氏,后来随着与中国的交流,逐渐使用汉式的命名方式,因此传统的朝鲜族姓名形式上是与汉名相同。但历史上,朝鲜半岛也曾使用其他形式的姓名,如:高丽时期,君主一般同时使用蒙古式姓名;日本侵占朝鲜时期,亦有人使用日式姓名。 为区分相同姓氏的不同分支或不同来源,通常同一个姓氏会区分成不同的“本贯”,最多的金姓有超过200个本贯,但也有仅一个本贯的姓氏。.

新!!: 殖民地和朝鲜族人名 · 查看更多 »

本土

本土(Mainland),也作「內陸」(Continental Region),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領土組成部分包含了一塊較大的陸地或島嶼,與周圍若干附屬島嶼,其較大的陸地或島嶼即稱為「本土」。 而在大日本帝國時期,將海外領地與殖民地稱為外地;將本土稱為內地,以示地域上的區隔,並對兩地人民施以差別待遇。.

新!!: 殖民地和本土 · 查看更多 »

本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 FRS FRSE(Benjamin Franklin,),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勛之一。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共濟會的成員。作為科學家,他因電學發現和理論成為美國啟蒙時代和物理學史上重要人物。作為發明家,他因避雷針、雙目眼鏡、富蘭克林壁爐等聞名。他創立了許多民間組織,包括費城消防站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富蘭克林很早就不懈倡導殖民地團結,最初以作者和發言人身份在倫敦呼籲,被譽為“美國第一人”。作為美國駐法國第一任大使,他成為新生國家榜樣。富蘭克林在美國民族精神上起奠基作用,倡導實用節儉、艱苦奮鬥、教育明哲、團體精神、自治政府,反對政治和宗教威權主義,富有啟蒙運動的科學和包容精神。歷史學家亨利·斯蒂爾·康馬格稱:“富蘭克林出清教徒精神而不染,濯啟蒙運動光芒而不妖。”沃爾特·艾薩克森認為這讓富蘭克林:“成為當時美國成就之最,在創立美國社會形式上影響最深。” 費城是殖民地大都,富蘭克林是該城成功的報紙編輯和出版人,在23歲時出版《賓夕法尼亞報》。富蘭克林用筆名“理查德·桑德斯”出版《窮理查年鑒》,由此致富。在1767年後,他參與《賓夕法尼亞紀事》報,該報主張革命,批評英國政策。 1751年,富蘭克林協助創辦費城學院,擔任首位校長,學院後為賓州大學。他組織創辦美國哲學會,任首位秘書,在1769年擔任主席。富蘭克林代表眾殖民地前往倫敦,力勸議會撤銷不得人心的印花稅法案,成為美國民族英雄。作為傑出外交家,他在法國巴黎大受歡迎,在建立積極的美法同盟上貢獻巨大,這些努力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起關鍵作用,確保革命能從法國獲得補給。 在費城做郵政多年後,富蘭克林於1753年成為殖民地郵政代理總長,建立首個全國通訊系統。在革命期間,他成為美國首任郵政總長。富蘭克林積極參與社區、殖民地、州際、全國、國際各項事務。1785至1788年,他擔任賓夕法尼亞州長。最初,富蘭克林擁有並販售奴隸,但到1750年他釋放仆人,從經濟角度表示反對,成為廢奴主義者中傑出代表。 富蘭克林人生傳奇多彩,科學與政治上遺產豐富,在眾開國元勛中雄踞鰲頭,之後兩個世紀紀念不斷,多次在硬幣百元鈔票、艦船、城郡、學院、公司及各類文化活動再現。.

新!!: 殖民地和本傑明·富蘭克林 · 查看更多 »

本笃会

本笃会(Ordo Sancti Benedicti)又譯為本尼狄克派,亦被稱為“黑修士”(得名于修會僧袍的顏色),是天主教的一個隐修会,是在529年由意大利人圣本笃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所创,遵循中世紀初流行於義大利和高盧的隱修活動。其規章成為西歐和北歐隱修的主要規章。本笃会隐修院的象征是十字架及耕地的犁。.

新!!: 殖民地和本笃会 · 查看更多 »

朱姓

朱姓是人口超过千万的中文姓氏之一,在現今中國排行第14位,在《百家姓》中排第17位。朱姓曾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过两个王朝,分别是五代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和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新!!: 殖民地和朱姓 · 查看更多 »

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有限承认国家列表列出一些未經全體聯合國會員國承認的國家。 世界上有若干政治實體在实效上管治自身領地,是事實上的主权国家,但缺乏普遍的國際承認。這些具有國家政權性質的政治实体大多是一個國家內部具有獨特族群識別且已從母國分隔或分離的地區,因此他們通常也被稱為割據政權或殘存國家。其中的一些政權在實效上是另一國家的保護國或附庸國,享受該外部國家的軍事保護及非正式外交承认,從而防止該政治實體被其母国消灭。.

新!!: 殖民地和有限承认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有條件投降

有條件投降(Conditional Surrender)是指在作戰結束時戰敗的一方要求戰勝方允許其提出的某些條件,戰敗方才肯投降。一般來說,提出有條件投降會縮短戰爭的時間,因為這樣能不致於戰敗方失去全部主權及承受太大損失。而歷史上的戰爭也多屬於此。.

新!!: 殖民地和有條件投降 · 查看更多 »

望廈炮台

望廈炮台(或稱望廈山炮台、莲峰山炮台)是位於澳門望廈山市政公園之古老炮台。由於位處海拔60米高的望廈山上,故曾是葡萄牙殖民地時期的軍事防禦據點之一。.

新!!: 殖民地和望廈炮台 · 查看更多 »

情人 (1992年电影)

《情人》(The Lover,L'amant)是一部1992年上映的电影,由克劳德·贝里制片,让-雅克·阿诺导演,主演是珍·玛奇和梁家辉。影片改编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情人》,讲述了在1929年的法国殖民地越南,一个法国少女和富有的中国男子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情人》从1989年开始制作,1991年正式开镜,1992年1月22日首先在法国上映,同年6月和10月分别在英国和美国上映。影片获得了1993年恺撒奖“最佳电影音乐奖”的荣誉。观众对影片普遍持正面评价,但美国的专业影评人对影片大多持负面评价。总体来说,电影中的表演和表现都得到了好评。.

新!!: 殖民地和情人 (1992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戰後混亂期

戰後混亂期()是指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向同盟國投降,至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引起特需景氣、使日本經濟復興的一段歷史時期。.

新!!: 殖民地和戰後混亂期 · 查看更多 »

戴磊華

戴磊華,QPM,CPM(Edward Tyrer,),舊譯邰華,英國殖民地資深警務人員,1966年12月至1967年7月出任香港警務處處長。 「六七暴動」在1967年5月爆發的時候,戴磊華正在英國休假,到6月中旬才返回香港主持大局,但未幾突然於7月14日返英述職,同月21日宣佈以「健康關係」提早退休,無需返港,引起多番揣測。根據後來解封的官方機密文機披露,戴磊華因拒絕聽從時任署理香港總督祁濟時的指示,採取強硬手段鎮壓暴動,結果被要求即時申請提早退休。 戴磊華在1937年加入千里達警隊任職警官生,1938年升任助理警司,二戰期間曾經於1939年至1942年投身英軍服役參與戰事,隨後短暫於英屬印度警隊任職。在1945年9月,戴磊華加入香港臨時軍政府,最初以陸軍上尉階級處理警務工作,旋於1946年出任助理警司、1953年升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在1963年再升任警務處副處長。出任警務處處長以前,戴磊華曾在1952年、1956年和1963年三度獲補送往英國的警察學院短期深造。.

新!!: 殖民地和戴磊華 · 查看更多 »

戴維德

戴維德爵士,KBE,CMG(Sir Edgeworth Beresford David,),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55年4月至1958年1月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58年1月至1959年6月任末任新加坡布政司兼部長會議及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1959年8月至1962年4月先後任英屬東非高級公署行政官及東非共同服務組織秘書長,期間兼任東非中央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 戴維德在1931年加入馬來聯邦政府,多年來在馬來亞任職,1951年至1952年出任防衛及內部保安司兼聯合邦行政立法兩局委任議員,負責整頓治安及防務,以打擊馬共在境內的勢力。在香港出任輔政司期間,他參與了市政局改革和應對房屋不足等社會問題,並且在1956年的「雙十暴動」中以護督身份主持大局,派出警察機動部隊和駐港英軍迅速維持局勢。在1958年1月,戴維德被借調往新加坡,為當地在1959年6月設立自治邦作好準備;此外,針對罪案率上升和涉及秘密社團的多宗打鬥案件,他還屢次立法加強警方的權力。 戴維德雖然在1959年至1962年間在東非供職,但他對東非的感情始終不及生活多年的大馬。因此在1962年從政府退休後不久,他即選擇以橡膠種植協會駐紮代表的身份長居吉隆坡,但兩年多後在當地因病去世,終年僅56歲。.

新!!: 殖民地和戴維德 · 查看更多 »

戴維斯 (港督)

戴维斯爵士,Bt,KCB,FRS(Sir John Francis Davis,),又譯爹核士、德庇時和大衛斯等。英國漢學家,早年前往中國,曾經擔任東印度公司駐廣州的大班以及英國政府駐華商務總監。於1844年接替砵甸乍出任第二任香港總督,惟任內首度徵稅,稅捐過重引致大失人心,而於1848年黯然去職。.

新!!: 殖民地和戴維斯 (港督) · 查看更多 »

戴高樂主義

戴高樂主義(Gaullisme)是法國二戰後總統夏爾·戴高樂提出的一種法國外交政策原則。该政策大致上被法國政府遵循了半世紀以上,直到2011年後尼古拉·萨科齐任內開始有所改變。但这一举动也間接造成了中東恐怖主義蔓延和巴黎被恐怖攻擊,引起學界不少人重新开始探討戴高樂主義的必要性。.

新!!: 殖民地和戴高樂主義 · 查看更多 »

戴麟趾

戴麟趾爵士,GCMG,MC,DL(Sir David Clive Crosbie Trench,),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曾任西太平洋高級專員,1964年至1971年任第24任香港總督,任內香港工業長足發展,但期間因為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香港亦受影響而爆發了左派領導的六七暴動。六七暴動後,戴麟趾推出一系列措施改善民生,如發展基建、小學六年義務教育等。.

新!!: 殖民地和戴麟趾 · 查看更多 »

戴森球

戴森球(Dyson Sphere)是弗里曼·戴森假想出的包围母恒星的巨大球形结构,它可以捕获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恒星能量输出。戴森认为戴森球是长期生存技术文明对于能量需求增长的必然需求,并认为寻找其存在的证据可以引导发现的先进和智慧的外星生命。不同类型的戴森球和它们的能量收集能力将对应于在卡尔达肖夫指数水平上的技术进步。 自从该概念提出以后,诸多科幻作品里提出的包围恒星的人工建筑都被冠以“戴森球”之名。后续的设想认为戴森球上不仅有太阳能电站,还有人类殖民地和工业基地存在。.

新!!: 殖民地和戴森球 · 查看更多 »

战岛系列

Battle Isle 是一系列回合策略电脑游戏,由Blue Byte Software自1990年开始开发。描述 Chromos 这颗星球上的战争。.

新!!: 殖民地和战岛系列 · 查看更多 »

我是香港人連線

我是香港人連線(Hongkonger Front),是一個內容為主張香港獨立、倡議獨立意識的網頁,成立於2004年11月,認為「全民投票、獨立建國」是香港最終的理想。該網頁亦提倡香港應仿傚全球各地的反殖民化運動,舉行全民公決決定香港的未來。我是香港人連線的關係伙伴是香港李登輝之友會,倡導學習前中华民国總統李登輝的思想 蘋果日報 (台灣), 2005年02月07日。.

新!!: 殖民地和我是香港人連線 · 查看更多 »

星際聯邦

星際聯邦(United Federation of Planets, UFP)簡稱星聯,又譯行星同盟,出現在《星际旅行》科幻系列的虛擬宇宙中。由成員行星選出議員組織議會決議大小事物,並設有總統一職。首都設於星區0-0-1的巴黎,地球。轄下設有星際艦隊,總部設於地球的舊金山。 星聯所採行的一項指導原則——可以說是基本法——稱為「最高指導原則」,嚴格禁止聯邦人員不論善意與否,對曲速前文明(pre-warp civilization)的發展作出干預,用意在於避免文化與科技污染所造成的文明不穩定或毀壞現象。一旦文明發展出曲速科技而成為曲速文明,有能力遠距離探索太空之時,聯邦會派出代表與此文明進行第一類接觸,期以預先建立和平的關係,而不是在誤會中發生衝突與戰爭。此原則源於瓦肯星對新興曲速文明的接觸策略;地球與瓦肯的第一類接觸即發生在2063年4月5日寇克瑞恩博士試飛曲速飛行器——鳳凰號之後。.

新!!: 殖民地和星際聯邦 · 查看更多 »

昭昭天命

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為一個慣用措詞,是19世紀美國民主黨所持的一種信念,他們認為美國被賦予了向西擴張至橫跨北美洲大陸的天命。昭昭天命的拥护者們认为,美国在领土和影响力上的扩张不仅明显(Manifest),且本諸不可違逆之天數。昭昭天命最初為19世纪時的政治標語,後來成為標準的歷史名辭,意義通常等於美國領土擴張橫貫北美洲,直達太平洋。 昭昭天命一直是籠統的觀念而非特定政策。若另加領土擴張主義,此詞也包含美國卓異主義、羅馬式國家主義與所謂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優越性等信念。許多白人在論說昭昭天命時專注於最初的美式擴張主義;另有人認為該詞所表達之概念為,拓展疆域為美國對這個世界的「使命」。其使命的內容在不同的年代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恩斯特·李·圖弗森(Ernest Lee Tuveson)總結這些各式各樣的可能意義,寫道:「『昭昭天命』一詞涵括廣闊繁複的觀念、政策與作法。彼此間既無預期般的相容,出處也各自不同。」 「昭昭天命」一詞最初由1840年代傑克森式民主的信徒所使用,用以宣傳兼併今日的美西地區(奧勒岡屬地、兼併德州與墨西哥割讓)。該詞於1890年代復由共和黨支持者用以在理論上作為美國介入北美洲以外事務的理由。昭昭天命曾是政治人物的慣用語,但許多評論員相信,其觀念在廿世紀持續影響了美國政治觀。 本條目並非美國領土擴充史,或拓荒者西向墾殖美國邊疆的故事。昭昭天命是對西向擴充運動的一種辯解或理由;又或者是一種促發其進程的意識形態或學說。本條目為昭昭天命此一觀念之沿革,及其對美國對外擴張之影響。.

新!!: 殖民地和昭昭天命 · 查看更多 »

流放地

流放地是用來流放囚犯的偏僻地區,通常是島嶼或遙遠的殖民地,將囚犯與一般民眾分開,使囚犯無法輕易返回原本居住或活動的地方。 歷史上,流放地通常是一個國家經濟不發達的部分地區,規模比目前監獄農場更大。英國和法國等殖民帝國曾大量使用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區來流放犯人。.

新!!: 殖民地和流放地 · 查看更多 »

浪 (單位)

--(furlong,或「--」)是使用於英國、前英國殖民地和英聯邦國家的長度單位。美國等國家採用。一單位長度等於660英尺或220码或10鏈,約等於公制的201.168米。8化朗等於1哩,5化朗等於1005.84米,約等於1千米。.

新!!: 殖民地和浪 (單位) · 查看更多 »

海岛大区 (赤道几内亚)

海岛大区(Región Insular)是赤道几内亚的两个大区之一,由以下兩個島嶼组成:.

新!!: 殖民地和海岛大区 (赤道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海峡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對於馬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星加坡)、檳城和馬六甲(麻六甲)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組成,因此被当时當地華人稱為三州府或者叻嶼呷,之後海峽殖民地涵蓋範圍及於天定及納閩。.

新!!: 殖民地和海峡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海峽殖民地總督

海峽殖民地總督(Governor of the Straits Settlements),又稱三洲府總督,是殖民地時期英國派駐海峽殖民地的英皇代表。早於1826年的時候,英國東印度公司將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三個轄地合併成海峽殖民地,並置海峽殖民地總督一職。至1858年,海峽殖民地轉屬於英屬印度,至1867年復由英國殖民地部管理,並在同年獨立為皇室殖民地。 在1867年起,海峽殖民地總督還同時管轄印度洋的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而且還同時兼任馬來亞和汶萊兩地之高級專員。至1906年,北婆羅洲沙巴的納閩港也劃歸海峽殖民地總督管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除科科斯群島外,海峽殖民地所有領土全為日軍佔領。至戰後,海峽殖民地一度成立軍政府,而海峽殖民地總督一職名義上繼續存在,惟未幾到1946年,海峽殖民地為英政府解散,總督之職遂隨之廢置。海峽殖民地總督廢置後,新加坡置星洲總督一職,並成為獨立的皇室殖民地,同時管轄科科斯群島和聖誕島。而檳城與馬六甲則與馬來亞聯盟的九個州合組為馬來聯邦,納閩則劃歸英屬北婆羅洲。.

新!!: 殖民地和海峽殖民地總督 · 查看更多 »

海地历史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海地历史。.

新!!: 殖民地和海地历史 · 查看更多 »

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是指海地推翻殖民統治,成為獨立國家的革命。它是西半球第一個成功的奴隸反叛,並且將海地建立成了第一個自由、並且是以黑人為多數社會的共和國。當時,海地是法國的殖民地。 這場革命從1791年開始,在图森·路维杜尔的领导下反抗法国;1794-1798年间,击败先后入侵的西班牙、法国军队;1801年起义波及东部的圣多明各,全岛宣布自治;1802年拿破侖派遣其妹夫勒克萊爾率庞大的舰队和陆军3万人入侵,试图复辟殖民統治,诱捕了图森·路维杜尔;后海地人民在德萨林的领导下,继续战斗;1803年11月击溃法军。 歷經十餘年的掙扎,海地人終於在1804年1月發表了《海地獨立宣言》,正式地脫離法國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Category:革命 Category:海地歷史.

新!!: 殖民地和海地革命 · 查看更多 »

海军

海軍或水軍是一國軍隊當中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為在海洋、河流、湖泊等水體上作戰的軍種,一般來說以錨作為標誌。海軍使用的武器主要為各式水上的軍艦、以及在海底航行的潛艇;操控艦艇的海軍為海軍艦艇兵,除了在水上及海底作戰的海軍艦艇兵之外,海軍還可衍生出空中戰鬥的海軍航空兵、以及能在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的海軍陸戰隊。 海軍是人類史上最古老的軍種之一,在漢字中稱為「水軍」或「水師」,可以追溯到古代人類航海貿易、海上掠奪與自衛的發展,如西元前1400年的腓尼基人為保護於敘利亞沿岸穿越地中海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活動,建造和使用了三列槳座戰船於海上與敵人戰鬥。隨著造船技術和工業革命的進步,海軍船艦從人力划槳、風力推動的帆船到了輪機動力,航程大為增加;海軍的武力也因為火砲的發明從水兵間的登艦近距離戰鬥演變到遠距開火射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戰鬥模式丕變,巨砲厚甲的戰艦逐漸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潛艇和航空母艦空中武力的活躍,同時也在該時期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戰役—雷伊泰灣海戰《雷伊泰灣爭奪戰》(The Battle for Leyte Gulf),C.

新!!: 殖民地和海军 · 查看更多 »

海倫·班尼曼

海倫.班尼曼(Helen Bannerman)(1862年–1946年),英國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小黑人桑波》(Little Black Sambo)。.

新!!: 殖民地和海倫·班尼曼 · 查看更多 »

海軍咖喱

海軍咖喱(海軍カレー、かいぐんカレー)是一種起源於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咖喱及咖喱飯。其特徴是在咖喱內加上炒過的麵粉製成餬來使用,一般人所說的日式咖喱,大多是指與海軍咖喱相似的這種。而繼承到海上自衛隊的咖喱飯則成為配菜(Side Dish),並搭上沙律、牛奶及水煮蛋等,以照顧艦內乘組員的營養需要。.

新!!: 殖民地和海軍咖喱 · 查看更多 »

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海托尔·维拉-羅伯斯(Heitor Villa-Lobos,),生於巴西,拉美最負盛名的古典樂作曲家,也是著名的指揮家和大提琴家。其音樂作品風格深受巴西民俗音樂影響。 代表作包括《巴西的巴赫风格》第二部的末樂章《內地小火車》和第五部的第一樂章《詠嘆調》;鋼琴組曲《玩偶之家1號》中的第七樂章《小丑》;結他協奏曲;第七交響曲;第一首《歌調》(結他獨奏曲)。.

新!!: 殖民地和海托爾·維拉-羅伯斯 · 查看更多 »

斐濟

斐濟共和國(Republic of Fiji,Matanitu Tugalala o Viti,斐濟印地語:रिपब्लिक ऑफ फीजी)為位於南太平洋,瓦努阿圖以東、東加以西、吐瓦魯以南的群島國家,由330個島嶼組成(一半為無人島,而維提島和瓦努阿島兩個主要島嶼的人口佔全國的87%)。國家名稱是源自東加語中的「島嶼」,並且轉為斐濟文中的“Viti”。.

新!!: 殖民地和斐濟 · 查看更多 »

斐济殖民地

斐济殖民地(英语:Colony of Fiji)是英国的一块位于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存在时间是1874年-1970年。首府先设在莱武卡,后迁往苏瓦。.

新!!: 殖民地和斐济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斯坦福·莱佛士

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莱佛士也譯作來福士)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新加坡海港城市的创建者(1819年),英国远东殖民帝国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貢獻包括把新加坡建立為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國際港口。 萊佛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時为英國殖民地)離岸海上,幼年家境贫困,14岁被迫辍学,进入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充当雇员供养母亲和4个姐妹。该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质的企业,负责英国在远东殖民活动。他依靠自学,钻研科学,学习数种语言,尤其对博物学颇有兴趣。1805年他被公司派往今天的马来西亚槟城,从此开始了他与东南亚的一段情谊。槟城是英国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立足点,他钻研散居在群岛上马来亚人的语言、历史和文化,赢得了印度总督明托勋爵的赏识。 当时正处于拿破仑利用爪哇为跳板,企图摧毁和中国交往的英国商船的危险时刻,1811年莱佛士被明托任命为代理人进行从海路入侵爪哇的准备工作。由于他工作杰出,被明托任命为参谋,并随明托航渡爪哇。1811年8月6日,英国远征军安全登陆爪哇,经过与荷兰、法国军队短期激战占领该岛。明托对他的成功倍加称赞,同年9月宣布他为爪哇的代理总督。 在英国占领了原本属于荷兰的苏门答腊岛后,他很快被提升为苏门答腊总督。不久明托前往加尔各答,年仅30岁的莱佛士不仅负起管理爪哇而且担负起管理数百万居民的群岛殖民地的任务。统治期间,莱佛士尝试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废除奴隶贸易,恢复了一些当地古迹,并以新的土地租赁系统,取代过去荷兰人统治时期的强制农业计划。为了改变荷兰殖民地制度,他进行了大量改革,改善了当地土著人的生活条件。他还撰写了一部《爪哇史》,回顾该岛的历史。但是改革耗资甚大,因而改革夭折。由于健康不佳,妻子亡故,1815年英国将苏门答腊归还荷兰,1816年3月莱佛士被召回国。此后,他虽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16年获册封爵士荣衔,但未能重新取得东印度公司当权者的信任。 1818年3月他又再度来到苏门答腊,在担任苏门答腊西岸明古鲁代理总督时,鉴于荷兰重新控制海峡诸岛推行商业垄断政策,决定另外向东南亚发展英国势力。他凭籍深厚的东方知识和卓越的口才,使当时的印度总督沃伦·黑斯廷斯信任,为了保障英国贸易,必须马上采取有力行动。1818年12月奉黑斯廷斯之命,在马六甲海峡东面建立前哨基地,开辟了向中国海扩张的通道。他于1819年1月29日在马来亚半岛南端一个小岛上,建立一个自由贸易港,即今日的新加坡。他在当日宣布东印度公司已经从苏丹手中获得新加坡治理权,而事实上这个治理权来得并不完全合法:当时合法的苏丹并未同意莱佛士的要求,莱佛士是在推翻了这个苏丹,并另立苏丹之弟为名义上统治者后,才取得新加坡。莱佛士成为新加坡总督,1823年1月正式宣告新加坡为自由港。根据1824年3月条约规定,荷兰放弃对新加坡的一切要求。这时莱佛士健康状况更趋恶劣,1824年返回伦敦,被誉为东方学专家,并资助建立伦敦动物园,当选为第一任园长。他也是伦敦动物学会的首任主席。 1826年7月5日,萊佛士爵士於倫敦即將年滿四十五歲之際與世長辭。.

新!!: 殖民地和斯坦福·莱佛士 · 查看更多 »

斯巴达克斯起义

斯巴达克斯起义(又称“第三次奴隶战争”,拉丁语:Tertium Bellum Servile),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前73年-前71年)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规模角斗士奴隶起义,也是古罗马三次奴隶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斗士和奴隶在斯巴达克斯的率领下逃离卡普亚的角斗士训练所并发动起义,随着各地奴隶和贫民的加入,起义军迅速扩大到约12万人。起义军四处袭击罗马各地庄园城镇,多次击败罗马军民兵和执政官率领的罗马军团。后世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当时逃亡奴隶的主要目的是从山南高卢(现在的北意大利)翻越阿尔卑斯山,回到自己的家园。但阿庇安和弗罗鲁斯等学者则认为叛乱者的目标是进军罗马城。 面对一系列的失败,罗马元老院在惊恐之余授权克拉苏组织8个罗马军团,全力镇压起义。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的军队被克拉苏率军围困在意大利半岛最南端的卡拉布里亚。被困的斯巴达克斯得知罗马元老院已派遣庞培和卢库鲁斯率军支援克拉苏,于是集合全体力量背水一战,向克拉苏发起决战,最终战败,全军覆灭。 普鲁塔克的《比较列传》和阿庇安的《罗马史》记述了本次起义的经过,此外弗罗鲁斯、弗朗提努斯、李维和撒路斯提乌斯等人的著作中也有关于本次起义的记载。 近代以来,伏尔泰、马克思和列宁等思想家和革命家给予斯巴达克斯起义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正义的战争”,并将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视为带领劳动者阶层反抗压迫寻求解放的英雄人物。.

新!!: 殖民地和斯巴达克斯起义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历史

新加坡歷史可追溯至11世紀,該島開始被受重視是14世紀三佛齊王子拜里米蘇拉建立馬六甲蘇丹王朝將其建設成港口,並於1613年被焚毀。新加坡現代歷史要追溯至1819年英國人史丹福·萊佛士把該島建設成港口,在英國治下該地茁壯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加坡在1942年到1945年被大日本帝國所占領,當戰爭接近尾聲之際新加坡重新為英國統治也開始讓新加坡自治,新加坡渴望加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1963年和該國一起建立馬來西亞聯邦,然而社會內部的矛盾與激化,促使人民行動黨和掌握馬來西亞政權的巫統產生歧見,最後馬來西亞將新加坡逐出聯邦,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成為獨立的共和國。 在面臨失業率高以及住屋不足的壓力下,新加坡開始一連串的現代化過程,建立起輕工業、發展大型國宅以及重金投資在公共教育上,從獨立後新加坡每年經濟成長率高達9%以上,在1990年代該地成為世界最為繁榮的國家之列,伴隨而來的是高度經濟發展的自由市場經濟、國際貿易,以及在亞洲僅次於西亞的國民平均所得。.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历史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參政司

新加坡參政司(),是新加坡殖民地開埠早期的官職,為海峽殖民地輔政司的前身,於1819年2月設立,當時的職稱名為新加坡駐紮官兼指揮官(Resident and Commandant, Singapore),負責統領當地政務。 駐紮官一職在1826年因海峽殖民地成立而改稱參政司,到1832年,海峽殖民地總督由檳城遷到新加坡辦公,自此總督取代參政司成為新加坡最高級別的官員。在1858年,英政府從東印度公司接管管治印度的權力,參政司的身份遂由原來的東印度公司僱員過渡成為殖民地公務員。在1867年,海峽殖民地取得皇家殖民地的地位,殖民地由原來從屬於英屬印度,改為直轄於英國殖民地部,參政司一職結果由海峽殖民地輔政司所取代。.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參政司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布政司

新加坡布政司(),1946年至1955年間稱為新加坡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 Singapore),沿襲自1867年創置的海峽殖民地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 Straits Settlements),是新加坡殖民地及其前身海峽殖民地在英國管治時期下所設置的公務員官職,地位僅次於海峽殖民地總督和後來的新加坡總督。 海峽殖民地輔政司一職因當地在1867年成為皇家殖民地而設立,以取代原有的新加坡參政司,在二戰期間,輔政司一度因為新加坡和馬來亞全境為日本攻佔而懸空。重光後的1946年,新加坡脫離檳城和馬六甲自立為皇家殖民地,原有的海峽殖民地輔政司遂更名為新加坡輔政司,到1955年再因為實施《林德憲法》而改名為新加坡布政司。在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具92年歷史的布政司一職終被裁撤。 布政司及其前身輔政司均是殖民地內地位最高的文官之一,也是布政司辦公室(舊稱輔政司辦公室)的首長,自1867年至1955年間更一直是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同時負責掌管輔政司署。即使是新加坡在1955年實施新憲法後,布政司仍繼續擔任部長會議和立法議會的當然官守議員。歷任輔政司和布政司主要以新加坡的皇后坊大廈為辦公地點,並以總督府旁的斯里淡馬錫作為官邸。.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布政司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英文: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縮寫:NUS),简称国大,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亞洲乃至世界的著名學府,其前身是一所成立于1905年的海峡殖民地医学学校。發展至今,新加坡国大已是一所共有16个学院的综合型研究大学。2017年,新加坡国大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上為第12名,QS亞洲大學排名上為第1名。2017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上,為亞洲第1名。.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国立大学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国旗

新加坡国旗,又称星月旗,于1965年8月9日正式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国旗。1959年,当时新加坡在大英帝国治下组成自治政府,星月旗随后成为了自治政府的官方旗帜,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它被选为国旗。独立之前,它是马来西亚唯一长宽比例不是1:2的州旗。新加坡国旗由红、白两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以及五颗白色小五角星。红色代表了平等与友谊,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美德。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而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国旗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總督

新加坡總督(Governor of Singapore),中文別稱星洲總督、星加坡總督,是殖民地時期英國派駐新加坡的英皇代表。新加坡前两名驻扎官为法夸尔和克劳福。新加坡在1826-1946年是由海峽殖民地總督所管治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加坡脫離海峽殖民地,於1946年4月1日自成為獨立的皇室殖民地,從此新加坡不再由海峽殖民地總督管治,並改置新加坡總督一職。在1959年6月,新加坡獲得自治地位,總督一職改由「元首」取代,至此新加坡總督僅歷四任13年。.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總督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英国关系

新加坡-英国关系,是指历史上的新加坡和英国,以至现在新加坡共和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因为新加坡、英国两国都是,所以两国之间交换的最高级外交使节是--高级专员----,其职能类似大使。.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英国关系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日佔時期

新加坡日佔時期,也稱新加坡日治時期、新加坡日據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時大日本帝國佔領新加坡的時期:由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海峽殖民地政府投降起,至1945年9月12日在新加坡政府大厦举行日军無條件投降仪式为止。 新加坡作為英國殖民地統治下的發展因日軍佔領而中斷。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並展開對東南亞的侵略。日軍在少於兩個月的時間,便已在翌年1月31日佔領整個馬來半島,開始了新加坡保衛戰。1942年2月15日農曆新年當日,駐新加坡英軍向日軍投降,日佔時期開始。日本佔領新加坡後,日军將領「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將之改名為昭南島(意指南方光明之島,或昭和天皇在南洋获取的領土)。在行政上,新加坡则成為大日本帝國的一部分,為「昭南特別市」。因此,新加坡日據时期也称为昭南時代。.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总统奖学金

新加坡总统奖学金是新加坡最高荣誉的学术奖学金。每年奖学金得奖人除了展示了在剑桥高级水准考试(G.C.E "A" Level Exam)和课外活动优秀能力外,必需具备出众的领导能力。新加坡总统奖学金候选人必需通过选拔委员会的面试。选拔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公共服务总长,大学校长和公共服务高级成员。迄今,从新加坡1965年開国到现在有超过200位总统奖学金得奖人,他们之中包括李显龙、李显扬、李玮玲、何晶、吴作栋、杨荣文、张志贤、林勋强、马宝山、維文等等。 新加坡总统奖学金的前身是殖民地時期的英女王奖学金。得奖名人包括林文庆、李光耀和他的妻子柯玉芝等等。.

新!!: 殖民地和新加坡总统奖学金 · 查看更多 »

新卡斯蒂利亚州

新卡斯蒂利亚州(Gobernación de Nueva Castilla),是一个隶属于西班牙帝国的州,在1528年建立,印加帝国的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是首任总督。在1533年,印加帝国被征服以后,其大部分领土被并入新卡斯蒂利亚州,另一部分被并入新托莱多州。在皮萨罗死后,克里斯托瓦尔·巴卡·德·卡斯特罗接任总督一职。1542年,秘鲁总督区成立,新卡斯蒂利亚州被命令与其合并,1544年,被命令解散。解散后,贡萨洛·皮萨罗不服从命令,自封为总督。1548年,西班牙军队成功缉捕贡萨洛·皮萨罗,新卡斯蒂利亚州灭亡。.

新!!: 殖民地和新卡斯蒂利亚州 · 查看更多 »

新帝国主义

新帝國主義(New Imperialism)是十九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初世界強權,主要是大英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大日本帝國及意大利王國,以其軍事力量積極對外拓展殖民地及政治勢力。在1870年普法戰爭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四十多年間,是新帝國主義的全盛時期。.

新!!: 殖民地和新帝国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世界 (2005年电影)

《新世界》(The New World)2005年上映于美国的历史片和爱情片,由泰伦斯·马利克执导,主演是科林·法洛、欧琳卡·乔彻、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克里斯汀·貝爾。.

新!!: 殖民地和新世界 (2005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新國際百科全書

《新國際百科全書》(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是1902年的一部美國百科全書,由Dodd, Mead and Company出版此書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並曾於1906、1914及1926年更新。.

新!!: 殖民地和新國際百科全書 · 查看更多 »

新罕布什尔州行政区划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一共有10个县,其中5个于1769年成立,当时新罕布什尔还是大英帝国的一个殖民地;最后成立的是贝尔纳普县和卡罗尔县,均诞生于1840年。新罕布什尔的大部分县都是以声名显赫的英国或美国人物,或是地点、地理方面名称来命名的,只有库斯县是以美洲原住民的语言命名,其发音在阿尔冈昆语中的意思是小松树。 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新罕布什尔州一共有131万6470人,其中人口最多的希尔斯伯勒县拥有超过40万人,人口最少的库斯县仅有33,055人。从人口分布上看,南部靠近州边界,面积也比较小的县人口比北部面积较大的县人口要多得多。 以下表格会在每一个县的名称后面列出其联邦资料处理标准代码(简称FIPS代码),该代码是联邦政府用来区分各州和各县的唯一识别码。新罕布什尔州的FIPS代码是33,结合任何一个县的代码则为“33XXX”,所有的FIPS代码将链接至该县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

新!!: 殖民地和新罕布什尔州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新!!: 殖民地和新西兰 · 查看更多 »

新西班牙

新西班牙(Nueva España),西班牙管理北美洲和菲律宾的一个殖民地总督辖地,首府位於墨西哥城。新西班牙總督的管轄範圍包含今墨西哥、中美洲(除巴拿馬)、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內華達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以及亚洲的菲律賓,是西班牙帝国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中國明代傳教士艾儒略所著《職方外紀》稱為「新以西把尼亞」。 1535年後,殖民地開始由實行君權統治,副王由西班牙國王指派。首府設在墨西哥城。 新西班牙的領土有些被其他歐洲強權奪取,有些獨立建國,而其核心區域則一直在西班牙統治下,直到1821年獨立成墨西哥第一帝國,該帝國解體後成為今日的墨西哥和中美洲。新西班牙的行政區劃高度在地化,其分區以氣候、地形、原住民人口密度進行劃分。墨西哥中部與南部原住民人口密度高,擁有複雜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組織。墨西哥北部的原住民則是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本來無法發展成密集人口的社會。然而1540年代於薩卡特卡斯發現了銀礦後,開始湧入更多的定居人口。銀礦不只是新西班牙的經濟命脈,同時也是西班牙快速致富的關鍵,改變了全球經濟。新西班牙是菲律賓貿易在新世界的終點站,使得該地成為西班牙新世界帝國與亞洲帝國之間的重要連接點。.

新!!: 殖民地和新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或新三民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泽东提出依清黨前国民党所主張聯俄、容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下的再進化,他對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理论,曾經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毛澤東當時認為在實行共产主義之前,必須先經過新民主主義這一過渡性的階段,这一理论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9日陕甘宁边区)一文中有充分论述。《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不仅标志着毛泽东创立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且创立了全新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2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成立大会上《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否定“由一党一派一阶级来专政”。以后,他在《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使其更加系统和完整。然而1953年毛泽东批判劉少奇提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資本主義傾向觀點。.

新!!: 殖民地和新民主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法蘭西

新法蘭西(法文:;英文:),法國位於北美洲的殖民地。北起哈德遜灣,南至墨西哥灣,包含聖羅倫斯河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劃分成加拿大、阿卡迪亞、紐芬蘭、路易斯安那四個區域。 1524年,義大利航海家維拉薩諾探索了北美洲東岸並為新土地命名為,以紀念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但是,法國大部分人最初對這裡未感興趣。然而,法國漁船繼續航行當地;而法國客商亦很快體會聖勞倫斯地區有大量可貴的毛皮,特別是海狸的毛皮,其在歐洲十分罕見。最終,法國人決定拓殖Francesca,以擴展其在美洲的影響力。 為了保持毛皮貿易,法國人萨缪尔·德·尚普兰與當地的阿爾岡琴人和Montagnais人合作,對抗由其他原住民族組成的易洛魁聯盟。他亦準備送年輕的法國人與當地人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和風俗,以幫助法國人適應在北美洲的生活。這些人擴大了法國對南部和西部的影響。 當時南部的英國殖民地人口眾多,而且十分富裕。黎塞留,路易十三的主要大臣,希望可以使新法蘭西像英國殖民地一樣富裕。他在新法蘭西投資,任命尚普兰為新法蘭西的副王。 黎塞留然後禁止了非羅馬天主教徒居住在新法蘭西,使許多人改住在英國殖民地。 至18世纪中叶,法国定居点仍然较好的发展。人口大约70000人,主要是靠自然增长。在法国统治下的欧洲人人口增长缓慢。南部沿着大西洋海岸的十三殖民地人口不断增长,并且有更多来自欧洲的移民。至1760年代,约有160万人居住在英国殖民地。人口与新法兰西相比是23比1。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英国接管了新法兰西北部地区,1867年这些地区被并入加拿大,法国于1803年将路易斯安那领地出售给美国,使美国的领土面积扩大了一倍。 直至至今,在前新法兰西的领土中,只剩下圣皮埃尔和密克隆仍然由法国控制。.

新!!: 殖民地和新法蘭西 · 查看更多 »

新港語

新港語(Sinkan Language),台灣語言之一,為西拉雅語的方言,流行於西拉雅族新港社(位於今台南市新市區)中。 新港語是台灣各原住民族中,最早出現文字的語言。在16世紀,荷蘭人來到台灣後,將拉丁文字系統輸入,新港社為台灣最早採用羅馬拼音,將自身語言文字化的社群。在清代之後,新港語使用族群變小,語言逐漸失傳。由新港語寫成的新港文書,將新港語保留至今。藉由對新港語的研究,也使現代學者可以復原出西拉雅語。.

新!!: 殖民地和新港語 · 查看更多 »

施勳

施勳爵士,KBE,CMG(Sir Claud Severn,),舊譯史雲爵士,英國殖民地官員,1894年至1912年間於馬來亞地區的殖民地政府任職,官至馬來聯邦專員秘書兼海峽殖民地總督私人秘書。施勳在1912年出任香港輔政司,甫上任就率先於同年接見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任內他十度署任港督一職,1919年處理過搶米風潮,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有份參與談判,以求緩和省、港局勢。施勳在1923年獲勳爵士,至1925年新任港督金文泰爵士上任後退休,前後在任13年,是任期最長的香港輔政司(及布政司)。.

新!!: 殖民地和施勳 · 查看更多 »

文咸

文咸爵士,Bt,KCB(Sir Samuel George Bonham,),又譯般咸、般含、文翰、蒙咸或濮亨,英國東印度公司及殖民地官員,1836年至1843年出任第四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後於1848年至1854年出任第三任香港總督,並兼任駐華全權公使及駐華商務總監等職。 不同前兩任港督,文咸在任時聲望良好,亦平息了香港居民對政府的不滿。文咸在任港督期間為定例局首次引入非官守議員的議席,又成功緊縮開支,以及爭取使香港地契由75年延長至999年。另一方面,文咸任內亦曾多番與清廷兩廣總督徐廣縉交涉,要求准許英商踐約進入廣州城,但最後沒有下文。文咸曾於1853年訪問南京與太平天國領袖展開會談,會談的不快促使英國對太平天國採取中立的態度。.

新!!: 殖民地和文咸 · 查看更多 »

文革改名风

文革改名风是指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所颳起的一股改名風潮。无論是人名、街名、地方名等都改變。.

新!!: 殖民地和文革改名风 · 查看更多 »

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语: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英语: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指不論何時都有领土處於白晝中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全球性霸权的帝国。而如今该词在一定的场合用来形容帝国主义,而未必特指某一统一的国家政体。目前西方還有嚴格物理意義上的“日不落帝國”(例如在世界各大洋保留島嶼海外領地的現代英國、法國等,在任何時候都有其領土或海外領地處於白晝中),但如果一國沒有足夠的國力去管理大片領土,也不是通常所說的傳統“日不落帝國”。.

新!!: 殖民地和日不落帝国 · 查看更多 »

日滿議定書

《日滿議定書》是在滿洲國大同元年(1932年,昭和七年)9月15日由大日本帝國與滿洲國簽訂的議定書。 日本代表是陸軍大將武藤信義(關東軍司令官),滿洲國代表則是國務總理鄭孝胥。雙方於新京簽字於上,彼此享以香檳酒,完成手續。.

新!!: 殖民地和日滿議定書 · 查看更多 »

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

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内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官員或相關人士以私人身份就战争表示抱歉、反省、沉痛或遺憾的发言。战争结束后,日本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举行了投降仪式,随后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在東南亞、南韓、北韓、台湾和中国大陆,要求日本政府就战争道歉是個依然存在的话题,许多百姓和政府官员都指責日本官方从未对发动战争及戰爭罪行道歉,或含糊其辭。2010年12月,一个台湾慰安妇指责“日本政府仍然拒绝道歉的所作所为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也说“日本政府有责任承认自己犯过的错误,并向受到侵略的其他国家道歉”。2015年2月14日,菲律宾“铭记马尼拉1945基金会”举办马尼拉战役70周年纪念活动,該會主席胡安·罗查讲述他亲眼所见的二战期间日军暴行,要求日本承认日军暴行並正式道歉,“不要试图篡改历史”;菲律宾前总统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則說,马尼拉战役期间菲律宾10万名平民惨遭日军杀害的历史事实“无可争辩”。 一份2010年的统计报告指出,24%的韩国人仍然觉得日本从来没有为殖民统治道歉,而58%的韩国人认为日本没有充分道歉。.

新!!: 殖民地和日本就战争道歉发言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民族問題

日本民族问题(),指与日本的民族政策和种族歧视等相关的问题。.

新!!: 殖民地和日本民族問題 · 查看更多 »

日本手語系

日本手語系(日本手話語族(にほんしゅわごぞく)、Japanese Sign Language (JSL) family)屬於手語類的語系。日本手語系包含日本手語、、台灣手語等三種,而這三種手語之間的溝通並不困難。 Fischer, "Variation," p. 501., p. 501, at Google Books。.

新!!: 殖民地和日本手語系 · 查看更多 »

悉尼大學

悉尼大学(简称:悉大、英语: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悉尼大学是全澳大利亚、全大洋洲和全南半球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850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悉尼大学目前有52,789在校学生(2014 年统计)。 悉尼大学历史上培养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大利亚总理(包括现任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七位诺贝尔奖或克拉福德奖得主等,并有103名学生获得罗德奖学金。 悉尼大学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市中心西南,其哥特式的主楼和其它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物遗产。160年后,现在学校已有多个校区,其中多数集中在悉尼,此外学校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处以及国外拥有其他教研设施。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成员,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之一。悉尼大学同时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与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新!!: 殖民地和悉尼大學 · 查看更多 »

收復失地運動

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Reconquista),亦稱為復國運動、復地運動,是718至1492年間,位於西歐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各國逐渐战胜南部穆斯林摩尔人政权的運動。史學家以718年,倭馬亞阿拉伯征服西哥特王國,以及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建國為收复失地运动的開端,以1492年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為終。这个事件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名称「Reconquista」一詞有「重新征服」的意思。.

新!!: 殖民地和收復失地運動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意大利王国(Regno d'Italia)是于1861年義大利统一后建立的国家。王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一个控制整个義大利半岛的国家。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掌权的1922年-1943年这段时间里,義大利王国也通常被历史学家称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战结束前的两年中,意大利王国转投同盟国阵营,墨索里尼及其狂热法西斯主义追随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过一个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義大利社会共和国。战后的1946年民怨四起,导致在1946年義大利政体公投中人民选择放弃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就是现在的義大利共和国。.

新!!: 殖民地和意大利王國 (1861年–1946年)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语

意大利语(Italiano)隸屬於印欧语系的羅曼語族。现有约7千万人日常用意大利语,大多是意大利居民。另有28个国家使用意大利语,其中4个立它为官方语言。正规意大利语源自於托斯卡納語中的佛羅倫斯方言,发音在于意大利中北部方言之间。正规版近来稍微加进了一些经济中心米兰的口音。在作曲領域中,亦使用為數不少的意大利文字詞。 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一样,有长辅音。其他的拉丁语族语言如西班牙语、法语已无长辅音。.

新!!: 殖民地和意大利语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殖民帝国

義大利殖民帝國(Impero coloniale italiano)是由近代義大利所建立的殖民地帝國。而這個殖民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擁有意大利外,更支配著地中海和東非的其他屬土諸如厄立特里亞、衣索匹亞等東非殖民地。帝國勢力在1940年達到頂峰,而后随着意大利投降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意大利殖民帝国也逐渐成为历史。 就如德意志帝國一樣,義大利比起其他歐洲強國較遲達成統一。所以,其殖民帝國也比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帝國來得要遲。亦因如此,它並不能和其他歐洲列強競逐亞美兩洲的勢力(中國的天津租界例外),儘管在新大陸有很多意大利裔移民。.

新!!: 殖民地和意大利殖民帝国 · 查看更多 »

意属东非

意属东非(意大利语:Africa Orientale Italiana)是法西斯義大利在东非的一个殖民地。于1936年到1941年期间存在。由阿比西尼亚(即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兰和厄立特里亚三个区域组成。1936年,總理墨索里尼下令侵略阿比西尼亚。意属东非宣告建立。下设6个州。1940年8月,意大利又侵占了英属索马里兰。但进入1941年,意大利战局趋于被动。1941年,阿比西尼亚恢复独立,意属东非解体。 Category:前意大利殖民地 Category:衣索比亞歷史 Category:东非.

新!!: 殖民地和意属东非 · 查看更多 »

意属北非

意属北非(,简写)或意大利第四海岸()指的是意大利在1912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非洲北部建立的殖民地。其范围最大时,包括了今日的利比亚和突尼斯两国全境及埃及的部分地区。于1943年解体。 Category:利比亞歷史 Category:突尼斯历史 Category:埃及历史 Category:前意大利殖民地 Category:北非.

新!!: 殖民地和意属北非 · 查看更多 »

意属利比亚

意属利比亚(Libia italiana)是意大利在北非建立的一个殖民地。成立于1934年,乃由意屬的黎波里塔尼亞、意屬昔蘭尼加、意屬菲贊三块意大利殖民地统合诞生。于1943年2月,被同盟国完全軍事占领。 Category:利比亞歷史 Category:前意大利殖民地 Category: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区.

新!!: 殖民地和意属利比亚 · 查看更多 »

意屬厄立特里亞

意屬厄立特里亞(Colonia eritrea)是指1882年被意大利佔領,到了1890年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這殖民地直至1947年已經不再被意大利管治。 在1869年,阿薩布陸地周圍的港灣被意大利Rubattino船務公司向蘇丹王手上買下了,買了在吉布地附近的土地; 用來建造船的停泊點即是碼頭;航行的位置到了蘇彝士運河是屬於鄂圖曼帝國和埃及的勢力範圍;當時並不屬於意大利; 直至1880年;2年後,意大利王國 擁有剛出現的殖民地 。 大多數會選擇西海岸紅海這條海路前往,途經埃及 (under the notional rule of the Ottoman Turkish Empire, who held the eastern coast)但是區域的較大範圍的混亂就是1884年埃及蘇丹王對埃塞俄比亞發動的埃埃戰爭。結果,埃塞俄比亞在這場對埃及的戰爭中獲勝。 在馬薩瓦,英國人 Hewett Treaty協助Bogos—(現代厄立特里亞的高地民族)—的袖領就是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由沿海地區前往埃塞俄比亞帝國;請求皇帝Yohannes IV幫助蘇丹;在埃及真空期 決定收回英國在埃及的權益;轉讓與法國,法屬索馬里蘭就是法國長時間在塔朱拉灣經營的殖民地 ,有人聽到槍聲, 槍聲是由珊瑚島上的埃及衛戍部隊駐軍的位置傳來。意大利擴張北方馬薩瓦受到鼓舞的埃塞俄比亞, 他們決定開放領土;阿薩布的港口、和建立,就是埃塞俄比亞開放的;意大利地方行政長官的上司決定在這裏經營賺大錢的珍珠養殖業。埃塞俄比亞很直接的對意大利印象深刻的就是海關在這裏上班。 1876年,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利尼克二世 就開始與義大利人秘密鉤聯,設法購買義大利的武器,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伺機奪取皇帝。義大利政府利用米尼力克,助其謀反推翻埃塞皇帝,在衣索比亞內部實施分化拉攏策反,從而實現義大利在衣索比亞進行殖民擴張。 1887年,米尼力克與義大利簽定了《中立協定》(the Convention of Neutrality),規定在義大利與衣索比亞皇帝的戰爭中,米尼力克保持中立;作為報答。意大利向孟利尼克二世提供歐洲的武器和彈藥。(義大利人送給米尼力克5000支步槍)。 1889年5月2日,他與義大利人締結烏西阿利條約(Wuchale Treaty)。該條約有兩個文本,分別是義大利文本與阿姆哈拉文本。義大利特使安東利(Antonlli)首先用義大利文起草,一個不懂義大利文的衣索比亞人格拉茲瑪赤·尤賽夫(Grazmach Yoseph)把該條約「翻譯」成阿姆哈拉文。米尼力克皇帝在阿姆哈拉文本上簽字。後來發現,在條約的第十七條,兩個文本有嚴重分歧。 (from the Latin name for the Red Sea).

新!!: 殖民地和意屬厄立特里亞 · 查看更多 »

憲法各表

憲法各表(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是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政治主張,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含《憲法增修條文》)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立場接近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 謝長廷強調,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不同在於,憲法各表強調兩岸在現實上不相隸屬,但依憲法有特殊關係;而一中各表則不承認對方擁有主權。他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來作為台灣共識的核心,以突破兩岸關係。 這個主張最早稱為憲法一中,因與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名稱相近,後改稱憲法共識,又改為憲法各表。謝長廷認為可以憲法共識作為台灣內部共識,對外則用憲法各表來定位兩岸關係。但目前仍然在討論中,未形成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主張。.

新!!: 殖民地和憲法各表 · 查看更多 »

懷唐伊條約

《怀唐伊条约》(Treaty of Waitangi;Tiriti o Waitangi),毛利人和英国政府于1840年2月6日签订的条约,该条约使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懷唐伊條約 · 查看更多 »

扎肉 (越南菜)

扎肉〈Giò lụa、Chả lụa〉又稱豬肉扎,英文名:Vietnamese Sausage ,越南食品。多以以豬肉、薯粉、魚露製成,也有牛肉的版本。同時可加入胡椒粒、豬皮、豬耳等以製成不同的風味。有指扎肉來源是有法國式香腸的影子,因越南曾為法國殖民地。.

新!!: 殖民地和扎肉 (越南菜) · 查看更多 »

扩张主义

扩张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国家对外的政治政策,旨在通过单独或者兼用军事、外交及移民等手段,从而达到增加本国领土、殖民地或者主权,宣示霸权和扩大本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影响的效果。.

新!!: 殖民地和扩张主义 · 查看更多 »

托雷斯海峡

托雷斯海峡(英语:Torres Strait)是位於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美拉尼西亚岛之间的水体,海峡最窄处约阔150公里;南面是约克角半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最北端),北面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西部省。.

新!!: 殖民地和托雷斯海峡 · 查看更多 »

拉克倫·麥覺理

拉克倫·麥覺理少將CB(Lachlan Macquarie、Lachlann MacGuaire,) 是一位英國籍的軍官和殖民地行政長官。 他是英國派駐澳大利亞的最後一任全權新南威爾斯總督(之後新南威爾士即進入責任政府時代),任期自1810年至1821年,任職期間對新南威爾斯殖民地的社會、經濟與建築發展皆扮演著領導角色。 麥格理改善囚犯運輸船上的衛生條件,將船上死亡率從1ː31降到1ː122;放寬了殖民地的刑事法令,允許有法律知識的罪犯出庭為被告辯護;在雪梨興建數百座公共建築,並將霍克斯布里河兩岸多產的土地分配給服刑期滿的人犯以降低殖民地對進口食品的依賴。 隨著越來越多囚犯服刑期滿成為自由民,新南威爾斯州從早期一塊以收容犯下放逐罪者的殖民地,發展至能吸引自由移民,當中的轉變和諸多措施,對19世紀前葉的澳大利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力。在他位於蘇格蘭老家的墓碑上形容麥覺理是澳大利亞之父(The Father of Australia)。.

新!!: 殖民地和拉克倫·麥覺理 · 查看更多 »

拉玛五世

拉玛五世(;),名朱拉隆功(),对中国外交时自称郑隆,是泰国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1868年10月1日至1910年10月23日在位)。他被普遍认为是泰國歷史上最有權力和伟大的君主、现代泰国的缔造者,后世尊称朱拉隆功大帝。.

新!!: 殖民地和拉玛五世 · 查看更多 »

拉普拉普

拉普拉普(Lapu-Lapu),也做拉布拉布,是菲律宾米沙鄢群岛麦克坦岛上的一位达图(酋长),因击败并杀死在当地推行殖民统治的葡萄牙探险家斐迪南·麦哲伦而被视为菲律宾第一位民族英雄。.

新!!: 殖民地和拉普拉普 · 查看更多 »

曹廣榮

曹廣榮,CBE,CPM,JP(Peter Kwang Yung Tsao,),殖民地時代香港政府公務員,第一位華人司級高官,官至政務司,1991年離開政壇退休,2005年6月5日於泰國去世。.

新!!: 殖民地和曹廣榮 · 查看更多 »

曼努埃尔二世 (葡萄牙)

曼努埃尔二世(全名曼努埃尔·玛丽亚·菲利佩·卡洛斯·阿美利奥·路易斯·米格尔·拉菲尔·加布里埃尔·贡扎加·法蘭西斯科·德·阿西西·欧仁尼奥,Manuel Maria Filipe Carlos Amélio Luís Miguel Rafael Gabriel Gonzaga Francisco de Assis Eugénio;),葡萄牙第34位也是最后一位国王,国王卡洛斯的次子,1908年卡洛斯与王储路易斯被激进的共和派刺杀身亡,曼努埃尔即位为国王。曼努埃尔二世在1909年被英国国王授予嘉德勋章。 年轻曼努埃尔二世国王即位后,极力寻求保存布拉干萨王朝脆弱的统治,于是在即位当年遣散了独裁者若昂·佛朗哥和他的整个内阁,邀请海军上将阿马拉尔组阁,并邀请复兴党,进步黨参加。这被共和派和社会主义者称为一次巨大胜利。在他统治的两年时间,七次改组内阁,政局一片混乱,终于在1910年10月3日晚爆发了革命,曼努埃尔二世的宫殿被轰击,他于次日被废黜,10月5日逃亡到英国殖民地直布罗陀。曼努埃尔二世后定居英国伦敦。 1913年9月4日,在锡格马林根与霍亨索伦公主奥古斯塔·维多利亚(1890年-1966年)结婚。没有子嗣。 曼努埃尔二世是一位藏书家,并写了一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葡萄牙文学指南。 曼努埃尔二世于1932年7月2日逝世于英国托维肯汉姆。由于他没有子嗣,他认可他的表叔祖,布拉干萨公爵杜瓦尔特·努诺为他的继承人。 |- |- Category:葡萄牙君主 Category:布拉干薩王朝 Category: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Category:欧洲废君 Category:末代帝王 Category:嘉德騎士 Category:死在英国的外国人 Category:在英國的葡萄牙人 Category:葡萄牙天主教徒 Category:里斯本人.

新!!: 殖民地和曼努埃尔二世 (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曾德成

曾德成 (),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龍江鎮仙塘村,前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第七至十屆全國人大代表(1990年至2008年)。.

新!!: 殖民地和曾德成 · 查看更多 »

总督

总督是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區域中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的一種官職。在清代,總督多被尊稱為督憲、制軍或制臺。總督一職最初僅是朝廷派往地方進行軍事巡查的虛職,到清代變成常駐地方的封疆大吏。越南阮朝也模仿清朝的職官制度,設有總督一職。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也設有與清朝總督職能相類似的職務——「rector provinciae」,漢語一般也翻譯為「總督」,後來西方列強對外殖民的時候,在殖民地上設置的最高行政長官在漢語中往往也譯為「總督」。.

新!!: 殖民地和总督 · 查看更多 »

普通教育证书

普通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简称GCE)是使用英語教育系統國家的考试制度,1951年起主要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实行,后推广到英国各殖民地,一般來說是一年兩次。 1947年,英国将中学从3年制改为4年制,学生因此能够选修更多课程。1951年英国政府决定用GCE取代较早的HSC(高等中學畢業證書,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和SC(,School Certificate)系统。在GCE制度中,高中毕业生(16岁)参加普通程度考试(GCE 'O' Level),大学预科毕业生(18岁)参加高级程度考试(GCE A-Level)。 1988年,英国的GCE O-Level考试由新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等教育普通證書,简称 GCSE)所取代,但是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O-Level考試存在至2006年,主要原因是GCSE的課程內容較原來的GCE O-Level為淺,與他們本身的教學水平不符。 1989年英国政府修訂了高级程度考试模式,增加了GCE 'AS' Level(高级补充程度考试),学生可以在参加GCE A-Level的同时参加GCE 'AS' Level考试。在引入模組概念後,大部份科目的A Level會有4或6個模組,而AS Level則會有一半數量的模組。選擇應試模組一般沒有限制,但大學可能會因為是否一次獲得的問題對申請人評分有所調整。考生一般會先考首2/3個,獲得AS Level的科目等級(Subject Grade),然後再考剩下的模組,獲得A Level的科目等級。 一些以前的英國殖民地,如香港、新加坡、馬耳他、南非、斯里蘭卡也會舉行相近類型的考試,但由於教育制度已經發生改變,在這些地方的GCE O-Level課程通常已在風格、系統上有了較大轉變。 現時,英國本土一共有六個考試局,分別是、CIE、、、及。其中CIE及Edexcel在世界各地都有舉辦有關考試,由英國文化協會或當地的教育機構協辦。.

新!!: 殖民地和普通教育证书 · 查看更多 »

普樂

普樂爵士,Kt,QC,JP(Sir Henry Edward Pollock,),英國及香港御用大律師,曾在斐濟和香港出任及署任律政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長年擔任香港立法局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普樂爵士亦有份與遮打爵士及港督盧嘉爵士(後為勳爵)等人籌備創立香港大學。.

新!!: 殖民地和普樂 · 查看更多 »

普拉特修正案

普拉特修正案(The Platt Amendment)是于1901年2月由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签署的作为陆军拨款法案补充条款和古美(古巴-美国)关系的修正案,之后作为附录写入了古巴宪法,从而使法案对美国和古巴双方产生名义上的法律效力最终导致了古巴实际处于美国的被保护国地位,防止了其他老牌殖民国家染指古巴。因其法案以法案提出者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奥维尔·普拉特(Orville H. Platt)而命名。 1933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于改善与拉美各国关系和改善美国形象而推行睦邻政策,放弃了不得人心的军事干预方式,转向其他方法,如推行泛美主义,扶持稳定的当地政府,国民卫队的培训,经济和文化渗透,银行贷款与金融的监管和政治颠覆以保持其在拉丁美洲的影响。1934年,在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支持下废除了該修正案,但继续保留和沿袭在古巴的关塔那摩湾海军基地的权利。.

新!!: 殖民地和普拉特修正案 · 查看更多 »

普拉西战役

普拉西戰役,發生於1757年6月23日,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與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戰爭。而孟加拉王公達烏拉有法國為其支持者。战役背景是欧洲发生了七年战争,英法交战。 在普拉西戰役中,孟加拉有一万五千骑兵和三万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国东印度公司送给他们的大炮和40名法国炮手。英国方面则是由柯拉夫率领的不足一千人的英国军队和两千人的印度士兵,加上9尊大炮。 这场战斗从早上7点打到下午5点。由于几个原因,英国取胜。这些原因包括:.

新!!: 殖民地和普拉西战役 · 查看更多 »

10美分硬币

10美分(Dime),是一种美国硬币,面值等于十分之一美元,幣值相當於中文的「一角」。10美分是所有美国流通的硬币里面直径最小,厚度最薄的。正面图案是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的肖像,背面是火炬、橡树枝和橄榄枝组成的图案。 基于《1792年铸币法案》,从1796年起正式铸造生产10美分硬币。当时的正面图案是象征着自由女神的女性头像,背面则是一只鹰。一直到1837年一共更改了三种设计,但是都保持这个基调。1837年到1891年,「坐姿自由女神」(Seated Liberty)系列10美分发行,将自由的寓意表现为一面盾牌。1892年,10美分硬币的正面再次是女性的头像,并以设计师查尔斯·巴伯名字命名为「巴伯10美分」(Barber dime)。后两种设计在「ONE DIME」周围装饰以花环。1916年,正面的图案换成头戴一顶插有双翅的帽子头像,通常将其称作「墨丘利10美分」(Mercury dime)。目前流通的10美分硬币是1946年开始发行的。 10美分硬币的成分和直径也不断变化。最初直径是19毫米,1828年开始改為17.91毫米。而成分最初是89.24%银和10.76%铜,1837年改为90%银和10%铜。从1965年开始改为合成金属白铜。 「Dime」一词来源于古法语「Disme」(现代法语为「Dîme」),意为“十分之一”。 ,硬币资源网。.

新!!: 殖民地和10美分硬币 · 查看更多 »

12月14日

12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48天(闰年第34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7天。.

新!!: 殖民地和12月14日 · 查看更多 »

1575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575年 · 查看更多 »

1771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本列表列出1771年的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統治者。.

新!!: 殖民地和1771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 查看更多 »

1772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本列表列出1772年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統治者。.

新!!: 殖民地和1772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 查看更多 »

1774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774年 · 查看更多 »

1824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824年 · 查看更多 »

1824年英荷條約

《1824年英荷條約》,又稱《倫敦條約》,新加坡有人译为《盎格魯-荷蘭條約》,是在1824年3月17日,英國與荷蘭在倫敦簽訂的條約,主要目的是解決這兩個歐洲國家在東南亞馬來群島的貿易與勢力範圍的糾紛。此條約大致上影響了後來馬來西亞與印尼二國領土的範圍,也決定了新加坡往後的命運。.

新!!: 殖民地和1824年英荷條約 · 查看更多 »

1835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本列表列出1772年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統治者。.

新!!: 殖民地和1835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 查看更多 »

183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本列表列出1889年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統治者。.

新!!: 殖民地和183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 查看更多 »

1841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841年 · 查看更多 »

1842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842年 · 查看更多 »

1861年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861年 · 查看更多 »

188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本列表列出1889年殖民地,保护国和属地的殖民統治者。.

新!!: 殖民地和1889年殖民統治者名單 · 查看更多 »

18世纪

1701年1月1日至1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8世纪。這個世紀注重的是“穩定”與“和諧”,卻也是人們對自然探索的萌芽期。民主思潮逐渐燃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政治上,歐洲各國開始與中國、印度和土耳其進行小規模的通商貿易,並持續在東南亞與大洋州建立殖民據點。此時多數的君主制國家(如大清帝国、蒙兀兒帝國、法蘭西帝國、奥斯曼帝国、奧地利帝國、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全盛時期,但民主思潮卻逐漸燃起,並以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影響最深。 學術上,在西歐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使科學的成果感染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歐洲以外的地區也透過傳教與貿易的方式接觸這思潮,進而產生小規模的學術復興運動。 另外,由於商業上的需要,部分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之濫觴。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並影響印度與中國的宮廷藝術。但同樣的,中國和大洋洲的文化物品流入歐洲,使西方世界的上流社會吹起十分表面的異國風。.

新!!: 殖民地和18世纪 · 查看更多 »

1900年

根據閏年的规则,由於年分逢為100的倍數但非400的倍數為平年,故1900年為平年。.

新!!: 殖民地和1900年 · 查看更多 »

1910年10月5日革命

1910年10月5日革命(Implantação da República Portuguesa)是一場發生在1910年的葡萄牙革命。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國王曼努埃爾二世逃亡國外,葡萄牙建立第一共和國。 革命前的葡萄牙處於布拉干萨王朝的統治,王朝末期,葡萄牙的對外貿易不斷增加,但是其試圖擴展殖民地的計劃卻在英國的阻擾下失敗,葡萄牙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與日俱增,共和主義運動風起云湧。1891年1月,共和黨人在北部城市波爾圖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起義,但是最終失敗。 1908年,葡萄牙總理若·弗朗哥在重重壓力下被迫下臺,但是之後的葡萄牙政局陷于黨派紛爭,一直未能組成一個穩定的政府。1910年10月1日,剛剛當選巴西總統的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出訪葡萄牙,共和黨人乘機進一步擴大游行示威,要求共和。10月3日,陸軍部隊拒絕鎮壓停泊在塔霍河河口的軍艦的叛變,反而聯合海軍包圍里斯本四周。10月4日,兩艘軍艦開始炮轟皇宮,國王曼努埃爾二世慌忙經直布羅陀逃至英國倫敦。10月5日,臨時政府組成,作家特奥菲洛·布拉加出任總統。 共和的新政府宣布廢除君主制,實行政教分離原則。次年,新憲法頒布,由民主選舉產生參眾兩院。 1910年革命被視為是葡萄牙共和政體成功的開始,10月5日亦被葡萄牙定為共和國日,作為公眾假期。在澳門,著名的商業街「十月初五日街」的名稱就是紀念這場革命而來的。 Category:葡萄牙歷史 Category:革命 Category:1910年.

新!!: 殖民地和1910年10月5日革命 · 查看更多 »

1920年代臺灣

1920年代臺灣實處於從啟蒙到建立本土文化的「狂飆年代」(Sturm and Drang)。簡言之,屬於台灣日治時期中期的1920年代台灣,避免忽略了政治權力與宗教的鬥爭,而專精於教育、哲學與文學的發展。從而迅速於該年代建立有別於中國與日本殖民政府的台灣文化與台灣民族精神。.

新!!: 殖民地和1920年代臺灣 · 查看更多 »

1921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921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30年代臺灣

1930年代臺灣仍處於日治時期,此時是臺灣工業化的重要轉折點。尤其中日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論述都因接納西方文明後,呈現蓬勃情景。 在政治方面,台灣政壇於1930年代初期延續日本民主的風潮,實施民主。再以經濟發展為例,台灣原本是個以農業為發展重心,在礦產資源不甚豐富情況下,利用本身肥沃土壤與水利資源,創作十分適合發展農業的經濟環境。直至日治時期開始至1930年代前,日本政府仍將台灣視為以農業為導向的「糖產供應地」。1930年代,此觀念大幅改變。而會讓台灣經濟從農業導向發展成工業導向,日本的南進南洋戰略具有相當關鍵性要素。因此就算七七事變後,專注台灣的工業化發展並以經濟政策面促成台灣生產力擴充計劃的戰略方針始終沒變。 就文化而言,1930年代,台灣已普遍具有電燈、電話、自來水、飛機等文明器物,顯示受到西方文明思潮巨大的衝擊。在此同時,西式教育的公學校也於各地普遍設立。另外,西方先進娛樂像電影、留聲機與唱片,也於該年代被日本人引進台灣,眾多因素,讓台灣逐漸形成新的都市流行文化。 不過,被《Viva Tonal 跳舞時代》紀錄片比喻為「跳舞時代」的此時期,卻在日本發動中日戰爭後,成為絕響。而台灣1930年代正如該紀錄片所最後描繪的-「跳舞時代在戰火中落幕」。.

新!!: 殖民地和1930年代臺灣 · 查看更多 »

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一屆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指的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在1935年11月22日舉行的第一次台灣殖民地選舉,也是台灣統治者舉辦的第一次民主選舉。是台湾在台湾日治时期所举办的2次直接民选的總選舉之一。1935年4月台湾总督府正式发布地方制度改革相关法令,确立选举制度。于同年11月22日举行。该次选举选出了一半市会议员及街庄协议会会员(另一半由州知事派任)。.

新!!: 殖民地和1935年臺灣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1942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1942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45年香港

1945年香港,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的實力不斷下降,盟軍對香港的反攻於本年進入關鍵階段,除二月外的首七個月內均被有盟軍或美軍轟炸的痕跡,船塢、油庫、機場、發電廠、兵營、墳場、廟宇、集中營、船舶、醫院、學校等皆成襲擊對象,甚至誤炸人口密集樓房,釀成重大傷亡。惟香港市民因渴望日本盡快戰敗,結束香港淪陷,故一般不反對盟軍的轟炸。經過3年零8個月艱苦日子,黑暗歲月終露曙光,隨着美軍於8月初對日本先後投下2枚原子彈,及後日皇在電台裡的終戰廣播,使香港再次面臨政權移交,日軍在盟軍接管前則在梅窩犯下最後一宗殺害無辜港人案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歸誰各執一詞,中方更率先派軍隊佔領九龍,最後在美國壓力下,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終同意香港回歸英國並撤軍,英方隨即在香港成立臨時軍政府。香港重光雖然值得欣喜,但二戰後,香港滿目瘡痍,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百廢待興,人口由戰前160萬急降至60萬的低位,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由於物價騰飛,物資嚴重不足,餓死人現象不斷發生,到1945年,饑荒更為嚴重,人食人事件在8月更發生多宗。狂歡過後的香港人亦要同時面對一大批問題:包括8成人口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極差、傳染病猖獗、大部份的適齡學童失學、不少房屋受到破壞又或日久失修等,此外香港原來居民及難民在日本投降後大量湧入,1945年底,人口已回升到100萬,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軍政府成立後,香港的人口即以每月100,000人的速度急升。軍政府首要解決的是港人的温飽問題,由於貿易尚未恢復,所以能源和糧食均十分缺乏。有見及此,軍政府首長夏愨派員到廣東、文萊、印度和日本等地搜購能源與糧食。至於住房方面,戰後有72%外籍人士失去居所,而全港約600,000名居民當中,則共計有1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份私人房產是在日佔時期遭日軍強佔的。戰後建材十分短缺,夏愨又不願動用公共資金修復私人樓房,所以軍政府只能儘量將空置的建築物安置居民,以及徵用旅館作收容難民,因此港人對軍政府的住房政策感到相當不滿。交通方面,軍政府曾以貨車權充巴士,以解決戰後交通工具荒缺的局面。此外,港英軍政府宣佈日本軍票作廢,部份市民一夜間傾家蕩產。二戰結束至年底發生多宗由水雷引致的嚴重海難,使掃雷成為戰後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 殖民地和194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50年代在中華民國二戰勝利及國共內戰的背景下展開。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國共內戰已經開始,中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1949年後,国民党政府退守台灣,數以萬計的人為了逃避新成立的共產黨政府而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於是由1947年的175至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01萬。逃港潮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公私合营),进而实行完全的國有化政策,不少公司把辦事處從中國各大城市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朝鲜战争期間,聯合國宣佈向大陸實施禁運,本來依賴轉口業的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

新!!: 殖民地和195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月10日

1月10日是公历年的第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5天(闰年是356天)。.

新!!: 殖民地和1月10日 · 查看更多 »

1月26日

1月26日是阳历年的第2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9天(闰年的話还有340天)。.

新!!: 殖民地和1月26日 · 查看更多 »

1月3日

1月3日是公历年的第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2天(闰年是363天)。.

新!!: 殖民地和1月3日 · 查看更多 »

2001年中加里曼丹種族衝突

2001年中加里曼丹種族衝突是發生於印度尼西亞中加里曼丹省,達雅族與馬都拉族之間的血腥衝突。發生与结束的日期不詳,約在2001年2月18日開始,到4月9日最後一宗衝突後忽然没有了消息。衝突的直接起因至今不詳。.

新!!: 殖民地和2001年中加里曼丹種族衝突 · 查看更多 »

2005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殖民地和2005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2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2年3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3月30日.

新!!: 殖民地和2012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2年波多黎各地位公投

波多黎各政治地位公投于2012年11月6日在波多黎各举行。波多黎各人被问及是否赞成继续维持波多黎各现有的政治地位,并有三个可能的替代方案供选择:建州、独立或成为与美国自由联合的主权国家。 这次公投也是自1967年、1993年、1998年 之后,波多黎各第四次举行决定其政治地位的公投。 最终有53.9%的投票者反对继续维持原有政治地位,且有61.9%的投票者在政治地位需改变时选择成为美国的一个州。由此,波多黎各在美国国会的居民代表将向国会提议立法承认波多黎各加入联邦。议案需经众议院、参议院通过,并经美国总统签署后正式生效。.

新!!: 殖民地和2012年波多黎各地位公投 · 查看更多 »

2015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5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5年8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殖民地和2015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月10日

2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4天(闰年则还有325天)。.

新!!: 殖民地和2月10日 · 查看更多 »

3月10日

3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9天(闰年第7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6天。.

新!!: 殖民地和3月10日 · 查看更多 »

3月12日

3月1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1天(闰年第7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4天。.

新!!: 殖民地和3月12日 · 查看更多 »

3月15日

3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74天(闰年第7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91天。.

新!!: 殖民地和3月15日 · 查看更多 »

4月14日

4月14日是公历年中的第104天(闰年的第10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61天。.

新!!: 殖民地和4月14日 · 查看更多 »

4月19日

4月1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09天(闰年第11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6天。.

新!!: 殖民地和4月19日 · 查看更多 »

4月27日

4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7天(闰年第118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8天。.

新!!: 殖民地和4月27日 · 查看更多 »

4月8日

4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8天(闰年第9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7天。.

新!!: 殖民地和4月8日 · 查看更多 »

5号弗吉尼亚州州道

維吉尼亞州5號公路5運行在里士滿和威廉斯堡之間。它大部分的距離,一般都是與詹姆斯河的北部平行。它通過在1634年的維吉尼亞殖民地的8個郡(全都是為了紀念國王查理一世 (英國))。包括了查爾斯市縣和詹姆斯市縣。.

新!!: 殖民地和5号弗吉尼亚州州道 · 查看更多 »

6月2日

6月2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3天(闰年第1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2天。.

新!!: 殖民地和6月2日 · 查看更多 »

6月6日

6月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57天(闰年第158天),離全年结束還有208天。.

新!!: 殖民地和6月6日 · 查看更多 »

7月4日

7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185天(闰年是18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0天。.

新!!: 殖民地和7月4日 · 查看更多 »

8月14日

8月14日是阳历年的第226天(闰年是22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9天。.

新!!: 殖民地和8月14日 · 查看更多 »

9月17日

9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260天(闰年是26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5天。.

新!!: 殖民地和9月17日 · 查看更多 »

9月5日

9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48天(闰年是24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7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等英國屬地,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5日。.

新!!: 殖民地和9月5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植民地殖民统治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