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之间的区别

平阳昭公主 vs. 高密公主 (唐朝)

平阳公主(),姓李,本名无记载。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窦氏。李建成同母妹、李世民同母姐。人称三娘子。. 密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女,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姊姊。 生母和生年,均无记载。当生于589年至598年间。她先嫁長孫孝政,由李建成做主再嫁段綸。大业十三年(617年),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丈夫段纶则逃往蓝田,聚兵万人《資治通鑒·隋紀·義寧元年》:「左親衛段綸,文振之子也,娶淵女,亦聚徒於藍田,得萬餘人。」。唐朝建立后,她最初受封琅邪公主《資治通鑒考異·隋紀·義寧元年·段綸娶李淵女》:「《唐太宗實錄》云:『隱太子以琅邪長公主妻之』。劉子玄《唐高宗實錄》及新唐書皆云:『高密大長公主適段綸』。蓋改封。」這裡的「隱太子」指李建成;所以可以看成由李建成做主,當時封號是琅邪公主的高密公主嫁段綸。。永徽六年(655年)逝世,遺命要求自己的陵墓向東,以望見父親李淵的陵墓唐献陵。《新唐书卷八十三·諸帝公主列傳第八·高祖十九女·高密公主》,原載: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2007年3月10日更新。後來段綸、高密公主夫婦二人死後葬唐昭陵。与前夫有一女长孙氏,嫁段某。 段綸是段文振之子。段綸曾為蜀郡太守、劍南道招慰大使、益,蒲二州都督、熊州刺史、散騎常侍、秘書監、宗正卿、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爵封紀國公。《新唐书卷八十三·高密公主傳》作"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綸,隋兵部尚書文振子,為工部尚書、杞國公。;《文安縣主誌》、《邳國夫人段氏墓誌銘》作紀國。段綸、高密公主夫婦二人的後人有女段蕑璧(617年—651年),兒子段儼。段蕑璧字昙娘,邳國夫人、嫁给长孙顺德之子。段俨的妻子们有獨孤善的曾孫女、和李元吉的女兒文安縣主(623年—648年)。.

之间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相似

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太穆皇后唐朝公主資治通鑒李建成李元吉李渊新唐书晋阳起兵

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北周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与襄阳公主之女,唐高祖李渊夫人。.

太穆皇后和平阳昭公主 · 太穆皇后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和平阳昭公主 · 唐朝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公主

公主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來代稱君主制的皇女或王女,例如日本的皇女及封為內親王的親王之女,或者歐洲君主之女兒、姊妹、姑母(若母親為女王或女皇則包括姨母),以及其他直系王室成員之女;有時則依其與君主的親疏之別,分以「公主」或「郡主」稱之,例如稱日本的「女王」為「郡主」。公主也作為欧洲女性爵位Princess的翻譯,專用作非因婚姻而得到Princess爵位者,通常為君主的直系親屬。有時,一些非君主直系親屬而被封為“Princess”的女性,也被稱為公主,例如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 在古代东亚通常是皇女的位號。《幼學瓊林》卷二.外戚類:「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稱。」 此外,在若干影視作品的漢語譯文中,日本古代公卿或大名之女(姬)亦常被不準確地譯為「公主」;然而,這些公家或武家的小姐,其身分地位與嚴格意義上的「公主」並不相稱,这时的实际含义应为千金或者小姐。欧洲作品如格林童话等,也将封建领主之女大多譯為「公主」,与前者情况类似。.

公主和平阳昭公主 · 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鑒

《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战国时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曹魏蜀漢東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重要的地位。.

平阳昭公主和資治通鑒 · 資治通鑒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建成

李建成(),小字毘沙門,中國唐朝高祖李淵嫡長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本為唐高祖太子,後被其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後建成諸子亦被世民全數處決,以绝后患,父子皆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恢复李建成宗籍,追封息隐王,以亲王礼改葬,后又追封隐太子。.

平阳昭公主和李建成 · 李建成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元吉

李元吉(),又名劼,小字三胡,中国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于玄武门之变。.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吉 · 李元吉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 · 李渊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新唐书

《新唐书》,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是記載唐朝歷史的纪传体史書。《新唐书》共225卷,分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及列傳150卷。.

平阳昭公主和新唐书 · 新唐书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隋朝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县,隋炀帝建有晋阳宫)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夺取长安,为次年建立唐朝奠定基础的事件。.

平阳昭公主和晋阳起兵 · 晋阳起兵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之间的比较

平阳昭公主有56个关系,而高密公主 (唐朝)有2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11.11% = 9 / (56 + 25)。

参考

本文介绍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