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之间的区别

平阳昭公主 vs. 李渊

平阳公主(),姓李,本名无记载。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窦氏。李建成同母妹、李世民同母姐。人称三娘子。.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之间平阳昭公主和李渊相似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有(在联盟百科)33共同点: 千金公主 (唐高祖)太穆皇后常樂公主唐高宗唐朝高密公主 (唐朝)长安柴绍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名李元吉李元亨李元嘉李元則李元祥李元禮李元裕李元軌李元昌李元方李元懿李元慶李元曉李元景李玄霸李靈夔李鳳 (唐)李渊李智雲...武德旧唐书晋阳起兵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千金公主 (唐高祖)

千金公主,中国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之女,起初封千金公主。武周时期为武则天收养为义女,赐姓武,改封安定公主。先后嫁温挺,郑敬玄二人。 千金公主虽然是唐朝宗室,辈分上还是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的姑祖母,但她极力讨好武则天,为她搜罗男宠。她以进献薛怀义而讨武则天欢心,得她收养为义女。改邑号为延安大长公主,加实封氏,赐姓武。后又改封安定公主。子郑克乂娶魏王武承嗣女。在武则天义女的名号庇佑下,她安然度过了武周朝杀戮唐宗室的多次风波,没有死于非命。从这点上看来,她又是一个擅长自保的人物。.

千金公主 (唐高祖)和平阳昭公主 · 千金公主 (唐高祖)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太穆皇后

太穆皇后(),窦氏,京兆郡始平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北周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与襄阳公主之女,唐高祖李渊夫人。.

太穆皇后和平阳昭公主 · 太穆皇后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常樂公主

常乐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七女,母不详。 生年不详,从房陵公主(李渊第六女)和李澄霞(李渊第十二女)生年推断,当在619年至621年间。常乐公主下嫁趙瓌。其女赵氏为李显的正妃,675年在被武则天囚禁后死亡。趙瓌被驱逐至括州担任刺史,后来迁到寿州。侄子越王李贞反武时,常乐公主表现很有气节和见识,说:“为我谢王,与其进,不与其退。若诸王皆丈夫,不应掩久至是。我闻杨氏篡周,尉迟迥乃周出,犹能连突厥,使天下响震,况诸王国懿亲,宗社所托,不舍生取义,尚何须邪?人臣同国患为忠,不同为逆,王等勉之。”越王失败后,周兴弹劾趙瓌与公主连谋,夫妇皆被杀。.

常樂公主和平阳昭公主 · 常樂公主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積逾1200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西临鹹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終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唐高宗和平阳昭公主 · 唐高宗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唐朝和平阳昭公主 · 唐朝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高密公主 (唐朝)

密公主(),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女,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姊姊。 生母和生年,均无记载。当生于589年至598年间。她先嫁長孫孝政,由李建成做主再嫁段綸。大业十三年(617年),父亲李渊在晋阳起兵。丈夫段纶则逃往蓝田,聚兵万人《資治通鑒·隋紀·義寧元年》:「左親衛段綸,文振之子也,娶淵女,亦聚徒於藍田,得萬餘人。」。唐朝建立后,她最初受封琅邪公主《資治通鑒考異·隋紀·義寧元年·段綸娶李淵女》:「《唐太宗實錄》云:『隱太子以琅邪長公主妻之』。劉子玄《唐高宗實錄》及新唐書皆云:『高密大長公主適段綸』。蓋改封。」這裡的「隱太子」指李建成;所以可以看成由李建成做主,當時封號是琅邪公主的高密公主嫁段綸。。永徽六年(655年)逝世,遺命要求自己的陵墓向東,以望見父親李淵的陵墓唐献陵。《新唐书卷八十三·諸帝公主列傳第八·高祖十九女·高密公主》,原載: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2007年3月10日更新。後來段綸、高密公主夫婦二人死後葬唐昭陵。与前夫有一女长孙氏,嫁段某。 段綸是段文振之子。段綸曾為蜀郡太守、劍南道招慰大使、益,蒲二州都督、熊州刺史、散騎常侍、秘書監、宗正卿、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爵封紀國公。《新唐书卷八十三·高密公主傳》作"高密公主,下嫁長孫孝政,又嫁段綸。綸,隋兵部尚書文振子,為工部尚書、杞國公。;《文安縣主誌》、《邳國夫人段氏墓誌銘》作紀國。段綸、高密公主夫婦二人的後人有女段蕑璧(617年—651年),兒子段儼。段蕑璧字昙娘,邳國夫人、嫁给长孙顺德之子。段俨的妻子们有獨孤善的曾孫女、和李元吉的女兒文安縣主(623年—648年)。.

平阳昭公主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李渊和高密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平阳昭公主和长安 · 李渊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柴绍

柴绍,字嗣昌,晉州臨汾(在今山西臨汾境内)人,唐朝初期大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為霍國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戶。.

平阳昭公主和柴绍 · 李渊和柴绍 · 查看更多 »

李世民

#重定向 唐太宗.

平阳昭公主和李世民 · 李世民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建成

李建成(),小字毘沙門,中國唐朝高祖李淵嫡長子。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西北)人。本為唐高祖太子,後被其弟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箭射死。後建成諸子亦被世民全數處決,以绝后患,父子皆除宗籍。后来李世民成为唐太宗,恢复李建成宗籍,追封息隐王,以亲王礼改葬,后又追封隐太子。.

平阳昭公主和李建成 · 李建成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名

李元名(),唐朝皇子,高祖李淵第十八子。.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名 · 李元名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吉

李元吉(),又名劼,小字三胡,中国唐朝唐高祖的第四子,也是嫡四子。死于玄武门之变。.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吉 · 李元吉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亨

李元亨(),唐高祖李淵第八子,尹德妃所生。 武德三年(620年),封酆王。玄武门之变前,其母尹德妃為了巩固地位及自身利益,千方百計巴結討好太子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詆毀李世民,而且深怕唐高祖去世后,李元亨無依無靠,因此生母尹德妃與李建成、李元吉通姦,希望李建成、李元吉能關照自己的兒子。贞观二年(628年),任命为散騎常侍、金州(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刺史。唐太宗作为兄长,思虑弟弟年幼,派遣使者察看弟弟的状況,賜与金杯。贞观六年六月十日(632年7月2日),李元亨去世,年仅十四岁,十二月十一日(633年1月26日)下葬。無子,封国除。.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亨 · 李元亨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嘉

李元嘉(),字元嘉,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一子。立为韓王。武则天主政时期被赐死。.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嘉 · 李元嘉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則

李元則(620年 - 651年),字彝,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子,母王才人。 生年不详,从异母兄李元嘉生年推断,当在619年至621年间。621年,封荊王,633年,任豫州刺史。636年,改封彭王,任遂州都督。因为所穿冠服位階僭越,而免官。643年,任澧州刺史,態度改变,开始精励政務,名声显著。651年,去世,追贈司徒、荊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思。唐高宗登望春宮望其灵车,慟哭失声。無子,过继霍王李元軌之子李絢为後,龍朔年間李絢为南昌王。.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則 · 李元則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祥

李元祥(),唐高祖李淵第二十子,母为杨素之女楊嬪(601年—657年)。 631年,封許王。637年,徙封江王、任蘇州刺史、受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增实封千户。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金州、鄜州、鄭州刺史。李元祥性格贪婪、好搜集金宝,贪得无厌。与弟弟滕王李元嬰、侄儿蒋王李惲、哥哥虢王李鳳以貪欲暴虐闻名,王府官属都不愿做他们的下属,说:“宁向儋、崖、振、白(宁可流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崖州【今海南琼山】、振州【今海南三亚】、白州【今广西博白】),不事江、滕、蒋、虢。”元祥体态宽大,腰帯相当于十个人的腰围,饭量相当于数人。当時韓王李元嘉、虢王李鳳、魏王李泰都体态宽大,但都不及李元祥。李元祥还瞎了一个眼。据其墓志记载,李元祥逝世于调露二年七月廿七日(680年9月7日),春秋五十有五,追贈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安。.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祥 · 李元祥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禮

李元礼(),唐高祖李淵的第十子。立为徐王。 李元禮性格恭谦謹直,善于騎射。621年,封鄭王。632年,受实封70户,任鄭州刺史,徙封徐王,徙封徐州都督。643年,徙封絳州刺史。有善政的名声,太宗为褒奖他精勤,賜给錦与綾絹。649年,受实封1000户。653年,加司徒之位,与长孙无忌、李世勣并为三公,兼潞州刺史。672年,李元礼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追贈太尉、冀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康。 李元礼有妾赵氏和爱姬罗观照。其子淮南王李茂性格酷薄,行为恶劣。父亲李元礼卧病在床时,元礼寵姬趙氏貌美,李茂逼迫欲奪之。李元礼叱責李茂,李茂愤恨,屏斥李元礼的侍衛,断绝了父亲的药膳。说:“既得五十年为王,更何烦服药?”李元礼最终餓死,李茂後袭封父爵。上元年間,此事泄露,李茂被流放振州而死。另有子淮南公李蕃、汶山公李蓁、李莹。李莹生李延祚,李延祚生李光,李光女嫁致果副尉试左清道率府兵曹参军上轻车都尉秦某。.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禮 · 李元禮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裕

李元裕(),唐朝皇子,唐高祖李淵第十七子。 生年不详,从异母兄弟李凤和李元名的生年推测,在622年至625年间。631年,封鄶王。637年,改封鄧王,受实封八百户。历任鄧州、梁州、黄州刺史。好学問、善談名理,与典签卢照邻为布衣之交。649年,加增实封千二百户。唐高宗时,历任寿州、襄州刺史,兖州都督。665年,去世,追贈司徒、益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康。無子,以江王李元祥之子广平公李炅过继。.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裕 · 李元裕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軌

李元軌(),唐高祖李淵第十四子,母張美人,立为霍王。本名李元璹。.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軌 · 李元軌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昌

李元昌,唐高祖第七子,母孫嬪。 生于武德二年(619年),武德三年(620年)封鲁王。贞观二年(628年),授散骑常侍。贞观五年(631年),任西韩州刺史,不久改任华州刺史。贞观八年(634年),改任梁州刺史。贞观十年正月(636年),改封汉王,改任梁州都督。贞观十七年(643年),改任陇州刺史。 李元昌少好學,善隸書,又善画馬。與太子李承-乾-關係良好,常在一起遊玩,俱謀取帝位。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等陰謀發動政變,事敗,唐太宗想要将他特敕免死,受到大臣高士廉、李世勣阻止。四月六日(4月29日)李元昌被赐自尽于家,时年二十五岁。妻子被籍没。当年十月十五日(12月1日),又以国公礼葬于雍州之高阳原。.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昌 · 李元昌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方

李元方(),唐高祖李淵的第九子,张氏所生。 武德四年(621年),封周王。贞观二年(628年),任命为散騎常侍。贞观三年(629年),李元方去世,年仅十岁,追贈左光禄大夫。無子,封国除。.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方 · 李元方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懿

李元懿(),唐高祖第十三子。母宝林张宠则。.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懿 · 李元懿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慶

李元慶(),唐高祖李淵十六子,母劉婕妤,立为道王。 生年未有记载,从其异母兄弟李凤的年龄推测,当在622年或623年。623年,封漢王。625年,改封陳王。635年,任趙州刺史。636年,改封道王,任豫州刺史。649年,受实封千户。653年,任滑州刺史的治績被唐高宗得知,赐物二百段。历任徐州、沁州、衛州刺史。事母孝顺,母亲死后,请求亲自修建母亲墳墓,高宗安慰未许。664年去世,追贈司徒、益州都督,陪葬献陵。.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慶 · 李元慶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曉

李元晓(),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一子,母魯才人。 生年不详,从异母兄李元祥生年推断,当在626年或之后,亦曾有傳其為628年出生。631年,封密王。635年、任虢州刺史。640年,受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增实封千户,转任泽州刺史。653年、任宣州刺史,後转任徐州刺史。676年去世,追贈司徒、揚州都督,陪葬献陵,谥号貞。子南安王李穎袭位。另一子李亮。.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曉 · 李元曉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元景

李元景(),唐高祖李淵的第六子,莫嬪所生。 生年没有记载,因认为莫丽芳与他的母亲莫嫔是同一人,莫丽芳于618年十一月因产病去世,故他大约在此前出生。620年(武德三年),封趙王。625年(武德八年),任命为安州(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刺史。贞观初年,任命为雍州牧、右驍衛大将軍。636年(贞观十年),徙封荊王,荊州都督。转任鄜州(治所在今陕西富县)刺史。永徽初年,進位司徒,实封1500户。653年(永徽四年),因梦见手持日月及参与房遺愛謀反事件,与子李則一起處刑。后来追封沈黎王,备礼改葬,以李奉慈子李长沙嗣,降为侯。神龙初年,李元景孙李逖被封为嗣荆王,但不久去世,无后国除。 妻子裴妃为裴寂的女儿。有女嫁房玄龄子房遗则。《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称元景无后。.

平阳昭公主和李元景 · 李元景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玄霸

李玄霸,又稱李元霸(),字大德,李淵第三子,獲封為衛懷王。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傳因意外落马而亡,得年十六,並無兒女。《新唐书·列传第四·高祖诸子》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谥,又赠秦州总管、司空。後來以其二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做其後嗣。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后,李泰作为皇子回归本宗,改封为越王,唐太宗改以西平王李瓊之子李保定過繼為李玄霸的後嗣,李保定死而無子,玄霸這一支的封國也就正式被削除了。.

平阳昭公主和李玄霸 · 李渊和李玄霸 · 查看更多 »

李靈夔

李灵夔(),唐高祖李淵第十九子,母宇文昭儀。 生年不详,从其异母兄弟李凤和李元祥生年推断,当生于622年至626年间。李灵夔自幼好学問,善草書、隸書,通音律,有美誉。和同母兄韓王李元嘉十分友爱。631年,封魏王。636年,改封燕王,受实封八百户,任幽州都督。640年,徙封魯王,转任兗州都督。649年,加增实封千户。655年,转任隆州刺史。历任絳州、滑州、定州刺史,太子太師。685年,转任邢州。688年,越王李貞起兵反对武则天,事泄,李灵夔被捕。李灵夔被流放振州,賜死。 武則天改李靈夔、李藹為'''虺'''氏,直至唐中宗復辟稱帝的神龍初年,李灵夔父子恢复生前爵位,並還復李姓。 子李詵、李藹:清河王李詵早逝;范陽王李藹,察知越王李貞必将失敗,告发李貞的陰謀而免死,任右散騎常侍,但后来还是被酷吏殺害。李藹之子李道堅嗣鲁王。李道坚女嫁谯郡城父县尉卢复。.

平阳昭公主和李靈夔 · 李渊和李靈夔 · 查看更多 »

李鳳 (唐)

#重定向 李鳳 (唐朝).

平阳昭公主和李鳳 (唐) · 李渊和李鳳 (唐) · 查看更多 »

李渊

唐高祖李渊(),字叔德,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开国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禅位于唐太宗,称号“太上皇”。.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 · 李渊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李智雲

李智雲,原名稚詮,中国唐朝开国皇帝李淵第五子,被隋將陰世師所捕殺,唐代追封為楚哀王。.

平阳昭公主和李智雲 · 李智雲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武德

武德(618年五月—626年十二月)是唐高祖的年号,也是唐朝的第一个年号。唐朝使用武德这个年号一共8年餘。武德是唐朝建国的年代,在武德初期,中国境内的不同政权有14个之多,而武德年结束时,唐朝已经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稳定了其统治。 武德九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平阳昭公主和武德 · 李渊和武德 · 查看更多 »

旧唐书

《旧唐书》為后晋刘昫等撰。后晋天福六年(941年),晋高祖石敬瑭命張昭遠、賈緯等人撰唐史,由宰相赵莹监修。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书成,时因刘昫为相,故该书署名刘昫撰。原名《李氏書》,《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藝文志》及南宋刻本均题为《唐书》,后为区别北宋歐陽脩等人编的《新唐书》,改名《旧唐书》。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及列传150卷。记载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 《旧唐书》长庆(唐穆宗年号)以前的内容多依吴兢、韦述、柳芳、于休烈、令狐峘等人所撰写的唐代旧史,资料比较充实。但长庆以后的内容较为简略疏漏,内容也比较芜杂。 《旧唐书》修撰时间短促,北宋人嚴厲地批評《舊唐書》:“紀次無法,詳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實零落”,甚至有並列兩傳的情況,如卷一O一、一八七《忠义传》都有王求礼,卷五九丘和附传、卷一八六上《酷吏传》都有丘神勣,列传第七十二和列传第九十四都有杨朝晟、卷一O二韦述附传、卷一九O下《文苑传》都有萧颖士,又如卷九九附传、卷一七一都有张仲方,卷一九八上曹憲附传、卷一九O中李邕傳裡都有李善。基本上,《舊唐書》只是抄錄現成的唐史有关文献,照抄《國史》、《实录》及唐末文书档案,许多“大唐”、“本朝”、“今上”字样仍然保留;唐武宗以後的宣、懿、僖、昭、哀五代,因無《實錄》存下,則雜采各家傳聞和《唐年補錄》和《唐末三朝聞見錄》諸書。《舊唐書》另一缺失是记事有所讳饰,清人趙翼已指出:“《褚遂良传》不载其倾陷刘洎之事,《李世勳传》不载其瞻徇立武后之事,《辛云京传》不载其激变僕固怀恩之事,《田神功传》不载其先为贼将之事。” 《舊唐書》在保存史料上有一定的價值。例如李密〈讨隋炀帝檄文〉在《隋书》和《新唐书》的《李密传》均不載,只有在《旧唐书》中得以保留。因為《旧唐书》前期文献资料完整,材料翔实,叙事详明,文字簡潔有力,頗受後世重視,如《郭子儀傳》,“首尾整潔,無一釀詞,因此可知唐史官之老於文學也”。《賈耽傳》裡收錄的《隴右山南圖》和《海內華夷圖》等,是中國地理上極為珍貴的資料。《舊唐書》裡更記錄了大量的中國少數民族的史料,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史跡,以及突厥、回紇、吐蕃、契丹等多民族的歷史。 從南宋紹興以後,《舊唐書》一直沒有重刻,湮沒不聞,以至於“鬱絕不傳,無所考覓”。明嘉靖年間,聞人詮自王延喆、張汴處收集殘稿,重刻《舊唐書》。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命沈德潛等人校勘兩《唐書》,《新、旧唐书》同時被列入“二十四史”之一。道光年間,岑建功參照《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的內容,重新整理《舊唐書》。 顾炎武稱:“《旧唐书》虽颇涉繁芜,然事迹明白,首尾该赡,亦自可观。”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中稱《旧唐书》“论、赞极有佳者”。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時,反多以《旧唐书》为主,在史料完整性的考量,《新唐書》並不能取代《舊唐書》。.

平阳昭公主和旧唐书 · 旧唐书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又名太原起兵、太原起事,是隋朝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县,隋炀帝建有晋阳宫)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夺取长安,为次年建立唐朝奠定基础的事件。.

平阳昭公主和晋阳起兵 · 晋阳起兵和李渊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平阳昭公主和李渊之间的比较

平阳昭公主有56个关系,而李渊有207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3,杰卡德指数为12.55% = 33 / (56 + 207)。

参考

本文介绍平阳昭公主和李渊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