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地和大乘佛教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十地和大乘佛教之间的区别

十地 vs. 大乘佛教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修學。 按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為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之间十地和大乘佛教相似

十地和大乘佛教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十地大乘佛教大眾部大智度論世亲佛教化地部瑜伽師地論菩薩道菩提心華嚴經龍樹部派佛教藏傳佛教楞嚴經

十地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修學。 按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為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

十地和十地 · 十地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十地和大乘佛教 · 大乘佛教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十地和大眾部 · 大乘佛教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十地和大智度論 · 大乘佛教和大智度論 · 查看更多 »

世亲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 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世亲和十地 · 世亲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佛教和十地 · 佛教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化地部

化地部(梵文:,巴利文:),音譯為彌沙塞部,義譯為大不可棄部、正地部、教地部等,為部派佛教的早期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於佛滅後第三百年中分立而成。.

化地部和十地 · 化地部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語:),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十地和瑜伽師地論 · 大乘佛教和瑜伽師地論 · 查看更多 »

菩薩道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在十波羅蜜中累積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佛。菩薩必須修四念處才有成佛的機會,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佛。菩薩在最後一世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所以菩薩在最後一世成佛前是沒覺悟證果的「凡夫」。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 。 大乘佛教菩薩道是指為了度化眾生、趣向佛道,促使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生世世為法眷屬相互增益,地地增上。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廣行六度萬行,入地後行十度波羅蜜。行菩薩道是以利樂眾生為首要之務,但在利他中又得自利。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永不捨棄任何一位眾生,以求眾生皆能圓成佛道。.

十地和菩薩道 · 大乘佛教和菩薩道 · 查看更多 »

菩提心

菩提心(बोधिचित्त,)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利益的对象为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十地和菩提心 · 大乘佛教和菩提心 · 查看更多 »

華嚴經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mahā-vaipulya-buddhâvataṃsaka-sūtra),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為「諸經之王」、「諸經中寶」。據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禪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十地和華嚴經 · 大乘佛教和華嚴經 · 查看更多 »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十地和龍樹 · 大乘佛教和龍樹 · 查看更多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十地和部派佛教 · 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 · 查看更多 »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十地和藏傳佛教 · 大乘佛教和藏傳佛教 · 查看更多 »

楞嚴經

《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简称《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的作品。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未傳世,從面世開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譯經目錄,對於它的真偽,就有了經久不息的爭議,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的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十地和楞嚴經 · 大乘佛教和楞嚴經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十地和大乘佛教之间的比较

十地有37个关系,而大乘佛教有184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6.79% = 15 / (37 + 184)。

参考

本文介绍十地和大乘佛教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