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十地

指数 十地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修學。 按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為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

37 关系: 十地十地經十地經論声闻大乘佛教大眾部大智度論宗鏡錄世亲三自性五法佛教化地部四加行福德 (佛教)禪那瑜伽師地論無生法忍百法明門菩薩瓔珞本業經菩薩道菩提心華嚴經須陀洹見道解深密經說出世部龍樹部派佛教藏傳佛教虛空梵網經 (大乘佛教)楞嚴經法界法相宗涅槃智 (佛教)

十地

十地(daśabhūmi),佛教術語,指大乘佛教修菩薩道行者所要經歷的十個修行階段,出自於《十地經》,後來集入《華嚴經》中,而稱為十地品。 按《梵網經》、《菩薩瓔珞本業經》、《楞嚴經》等說法,已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要歷經「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四十階位修行福德(puṇya)與智慧(jñāna)資糧,然後進入「十地」中修學。 按法相宗的說法,十信至十迴向皆攝屬「資糧位」,四加行為「加行位」,十地為見道菩薩後的「修習位」,妙覺菩薩為成佛的「究竟位」。藏傳佛教同樣在「修習位」中安立「十地」。 不過在《華嚴經》中,雖提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但是採分別陳述的方式。因此,十住與十地有可能原本是並列而獨立的修行階位系統。在其他的印度大乘佛教經論,幾乎不會提到十行與十迴向,而以「十住」或「十地」為主。.

新!!: 十地和十地 · 查看更多 »

十地經

《十地經》(Daśabhūmika Sūtra),又稱《十住經》,大乘佛教經典,收入《華嚴經》〈十住品〉,內容在於宣講菩薩修行的十個位階(十地)。.

新!!: 十地和十地經 · 查看更多 »

十地經論

《十地經論》,作者世親,為《十地經》(即《華嚴經》〈十地品〉)的註釋論書。漢傳佛教地論宗的根本論書。.

新!!: 十地和十地經論 · 查看更多 »

声闻

声闻(巴利文:;梵文:),佛教術語,是以佛陀為師,遵從佛陀的言傳身教,,持戒修行證得沙門果的人。.

新!!: 十地和声闻 · 查看更多 »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新!!: 十地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新!!: 十地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新!!: 十地和大智度論 · 查看更多 »

宗鏡錄

《宗鏡錄》又名《心鏡錄》,是五代宋釋延壽(904-975)的著作。全書凡一百卷,八十餘萬字,詳述禪宗祖師的言論和重要經論的宗旨,並刪去繁雜的文字,呈現全部佛法的精要。目標是「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宗鏡錄》的書名即由此而來。.

新!!: 十地和宗鏡錄 · 查看更多 »

世亲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 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新!!: 十地和世亲 · 查看更多 »

三自性

三自性(tri-svabhāva),又稱三自相(tri-svalakṣaṇa),也就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簡稱為遍依圓或三性。是唯識宗的主要理論法義,唯識宗的主體思想即是唯識無境,三界萬法皆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一切種子識)所變現,世尊在許多經典中都說有三性。 三自性係指一切有情生命中的三種重要法性,此三性必須依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前提才能存在。遍計所執性為因執著而產生的幻象,部派佛教對此因而不論。依他起性為自條件構成的現象,瑜伽行派著重的空觀。圓成實性為絕對的真實,中觀學派對此高度理論化。三者的比喻為看見月亮,認為上面有嫦娥或是嫦娥的圖案(遍計所執性)、月亮是由太陽的反射才發光(依他起性)、月亮原本就是圓的(圓成實性)。 《大乘入愣伽》:「無明愛及業。諸心依彼生。以是我了知。為依他起性。妄分別有物。迷惑心所行。此分別都無。迷妄計為有。心為諸緣縛。生起於眾生。諸緣若遠離。我說無所見。已離於眾緣。自相所分別。身中不復起。我為無所行。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 三自性是唯識論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唐代義淨三藏撰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即稱“相宗以三性為宗”。《楞伽经》中说:“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识聚,二种无我义,涵盖诸大乘。”.

新!!: 十地和三自性 · 查看更多 »

五法

五法,是佛学术语,有兩種說法:.

新!!: 十地和五法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十地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化地部

化地部(梵文:,巴利文:),音譯為彌沙塞部,義譯為大不可棄部、正地部、教地部等,為部派佛教的早期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於佛滅後第三百年中分立而成。.

新!!: 十地和化地部 · 查看更多 »

四加行

加行(梵語:pra-yoga),舊譯方便。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針對正行之預備前行。 說一切有部立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位,煖,頂,忍、世第一法,為加行位(順決擇分),四者合稱四加行,然亦廣通資糧(梵語: sambhāra)位,而與五停心觀、別總二種念處合稱為七加行。瑜伽行唯識學派立下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的五位修行。楞嚴經則在清淨四十一心(資糧位: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後,菩薩十地(修道位)之前,立以佛覺用為己心的四種「妙圓加行」。 廣義來說,在修行歷程中,一切的功用努力,都叫加行,而不限於見道位之前。例如《現觀莊嚴論》立,圓滿一切相、頂、漸次、剎那,這四種現觀加行,概括從追求解脫的資糧道行者到成佛前的所有道。 密教接受灌頂、授戒、宗脈相承等儀式之前,所須預修之特定行法,亦稱為加行。 日本東密或台密的四度加行(しどけぎょう),即指正式授予傳法灌頂,為「成為傳法阿闍黎」之前,所傳授之十八道(じゅうはちどう)・金剛界(こんごうかい)・胎藏界(たいぞうかい)・護摩(ごま)等四法,為密教行者修行之第一階段。 藏傳密宗有修學共與不共的「加行」或「前行」(梵語:pūrvaka;藏語:),當作集資糧、淨業障、相應本尊的基礎。所謂「四共加行」,是指「人身難得、觀死無常、因果業力、輪迴過患」。修持無上瑜伽的「不共加行」依各派傳承不同,種類也有一些差異,如四加行、五加行、九加行等。但各派的基準,主要是指「皈依大禮拜」、「金剛薩埵百字明咒」、「獻曼荼羅」、「上師相應」(Guru yoga)。 漢傳佛教少用「加行」這個詞彙,但也有類似的前行階段。例如天台宗立下「二十五方便」作為其止觀(正修行)的行前基礎。.

新!!: 十地和四加行 · 查看更多 »

福德 (佛教)

福德(梵語:puṇya、guṇa)為佛教術語.指福報與德行:一般指現在或未來世在世俗法上的利益與回報。 譬如像到處去布施錢財、利樂有情,有人則是組成慈善團體專門造橋鋪路,這都是世間福德。有今生財寶豐饒者,皆由宿世修諸布施等福德故。 又譬如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當修三種福業,以累積福德: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依 一皈依佛,不墮地獄;二皈依法,不隨惡鬼;三皈依僧,不墮畜生、具足眾多戒律、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深相信因緣果報、讀誦大乘經文、勸進行者。 眾生 眾多因緣而生 詳見cbeta 對修行人而言福德有多種;如一般的布施財物的福德,有接引眷屬進入正法道場所得的福德,過去世與善知識結緣的福德,以及自己在正法中心得決定的福德,,有往世所修集佛法上的福德,修除性障的心性條調柔福德,正法道場中謹言慎行隨喜贊歎的福德等等。 行者於利益眾生中而得福德,既得福德果報「衣服、飲食、世間樂具」等,又以之利益眾生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報,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無量光明、無量清淨,梵音柔和,無礙解脫等諸佛法,度無量阿僧祇眾生。般涅槃後,碎身舍利,與人供養,久後皆令得道。故言:福德是菩薩摩訶薩根本,能滿所願,一切聖人所讚歎。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一切種智、自在無礙,皆從福德中生。 佛教中的六度,布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五種均為福德所含攝,只有般若度攝屬「慧」,「慧」猶如眼「福德」就像腳,缺一不可。 若能勸進眾生「孝養父母、信崇聖賢,不慳財寶愛恤孤貧廣行惠施,供養三寶,修習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行」,當獲大福德。個人之修行,應閉諸惡趣,廣開福德門:廣行布施利眾生、嚴持戒律天人欽、勤修忍辱無怨嫉。.

新!!: 十地和福德 (佛教) · 查看更多 »

禪那

禅那(ध्यान,,झान,),又譯為馱那演那,佛教術語,意譯為思惟修或静慮,在佛教經論中,專指四種色界定。修行進入四種禪那的方法,為奢摩他與毘鉢舍那即止觀。.

新!!: 十地和禪那 · 查看更多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語:),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新!!: 十地和瑜伽師地論 · 查看更多 »

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大乘佛教術語,為菩薩修行忍辱波羅密與三解脫門的成果。.

新!!: 十地和無生法忍 · 查看更多 »

百法明門

法明門,佛教術語,論曰:「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顯揚聖教論》論曰:「一切者有五法總攝菩薩藏。何等為五?頌曰:『心心所有色,不相應無為』」。.

新!!: 十地和百法明門 · 查看更多 »

菩薩瓔珞本業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二卷,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內容說明了菩薩戒。此經亦在大藏經目錄,表明此經是真經。.

新!!: 十地和菩薩瓔珞本業經 · 查看更多 »

菩薩道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在十波羅蜜中累積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佛。菩薩必須修四念處才有成佛的機會,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佛。菩薩在最後一世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所以菩薩在最後一世成佛前是沒覺悟證果的「凡夫」。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 。 大乘佛教菩薩道是指為了度化眾生、趣向佛道,促使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生世世為法眷屬相互增益,地地增上。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廣行六度萬行,入地後行十度波羅蜜。行菩薩道是以利樂眾生為首要之務,但在利他中又得自利。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永不捨棄任何一位眾生,以求眾生皆能圓成佛道。.

新!!: 十地和菩薩道 · 查看更多 »

菩提心

菩提心(बोधिचित्त,)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為 बोध(bodhi),意譯為覺。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為菩薩因行與如來果證的動力。《華嚴經》中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四無量心」是發菩提心的前行。 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利益的对象为六道轮回中的一切众生,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新!!: 十地和菩提心 · 查看更多 »

華嚴經

《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mahā-vaipulya-buddhâvataṃsaka-sūtra),是大乘佛教修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大乘诸宗奉為「諸經之王」、「諸經中寶」。據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禪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

新!!: 十地和華嚴經 · 查看更多 »

須陀洹

洹(Srotāpanna,Sotapanna),又譯為預流、入流,佛教術語,是佛陀的四雙八輩聖弟子中的最初位階,上座部和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設沙门四果中的果位。.

新!!: 十地和須陀洹 · 查看更多 »

見道

見道(darśana-mārga),又稱見諦道、見諦,佛教術語,為修行位階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是以無漏智來觀察四聖諦之後得到的成果,經由修行順決擇分而成。見道,修道與無學道,為進入涅槃的三個位階,見道之後,就脫離凡夫,相當於四向四果中的須陀洹向、斯陀含向或阿那含向之一。瑜伽行派則以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與無學道合稱。.

新!!: 十地和見道 · 查看更多 »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Sandhinirmocana Sūtra),大乘佛教經典,如來藏學派與唯識學派都很重視此經。.

新!!: 十地和解深密經 · 查看更多 »

說出世部

說出世部亦譯「出世部」、「出世說部」,是部派佛教中大眾部分支之一,《異部宗輪論述記》記載這個部派認為「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唯有「出世之法」(道及道果如「涅槃」等)才是真實的。因為主張出世法是真實的,所以叫做「說出世部」。.

新!!: 十地和說出世部 · 查看更多 »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新!!: 十地和龍樹 · 查看更多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新!!: 十地和部派佛教 · 查看更多 »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新!!: 十地和藏傳佛教 · 查看更多 »

虛空

虛空的意思可能是「沒有意義」,也可能是以下的意思:.

新!!: 十地和虛空 · 查看更多 »

梵網經 (大乘佛教)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大乘佛教傳出的《梵網經》,收於大正藏律部,從古漢語轉譯至西藏而有藏譯本。其下卷又稱之為《梵網菩薩戒經》(梵語:Brahmajāla Bodhisattva śīla Sūtra)、《菩薩波羅提木叉經》、《菩薩心地戒本》,為漢傳佛教菩薩戒所據法本之一。本經雖與《巴利三藏·長部·梵網經》同名,但為不同經本,內容亦不相近。 經序說《梵網經》為鳩摩羅什所譯,然《梵網經》流傳史實不詳。許多佛教學者認為此經可能為為5世紀中於漢地所造。.

新!!: 十地和梵網經 (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楞嚴經

《楞嚴經》(Śūraṃgama-sūtra),全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又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简称《大佛頂首楞嚴經》、《大佛頂經》、《首楞嚴經》,大乘佛教經典。據傳說,由般剌密諦在唐朝時傳至中國,經懷迪證義,房融筆受,譯成漢文。印順法師認為它與《圓覺經》、《大乘起信論》屬於晚期如來藏真常唯心--的作品。 在明朝與清朝後,《楞嚴經》長期被漢傳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的詩句。《楞嚴經》梵文原本未傳世,從面世開始,因未被列入正式譯經目錄,對於它的真偽,就有了經久不息的爭議,佛教學者認為它是在唐代的中國所寫作,再偽託為印度傳入的作品。.

新!!: 十地和楞嚴經 · 查看更多 »

法界

法界(Dharmadhatu),佛教術語,是由法與界組成的複合字。隨經典和教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

新!!: 十地和法界 · 查看更多 »

法相宗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或),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自印度傳入中國,承传弥勒菩萨所創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無著、世亲、陈那、护法、戒贤、玄奘、窥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和藥師寺。 古印度有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羅万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淨之本」之宗派;同時還有與法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新!!: 十地和法相宗 · 查看更多 »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新!!: 十地和涅槃 · 查看更多 »

智 (佛教)

#重定向 智 (宗教).

新!!: 十地和智 (佛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不動地歡喜地法雲地菩萨十地離垢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