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间型威力枪弹

指数 中间型威力枪弹

中間型威力槍彈(Intermediate cartridge),是在步槍子彈中的一個分支,是指槍口動能約在1300-2000焦耳級,口徑在5-8毫米左右的中或小口徑軍用步槍子彈。是為了解決早期現代的步槍子彈(槍口動能在2500焦耳以上),在用於自動步槍時威力過大,在全自動射擊時無法有效的控制槍枝的跳動和後座力的撞擊。 所謂「中間」是指相對於早期現代步槍子彈所謂的,有時稱為「全火力步槍子彈」,甚至有所謂「全尺寸步槍子彈」(通常指槍口動能接近四千焦耳級)為低,為了「接近」衝鋒槍用的手槍子彈,而在二戰到現代開發的新制式步槍子彈。 而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子彈在中遠距離上威力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戰後多國都有研究的。 其中1934年,德國開始研究開發短藥筒步槍子彈,以兼顧威力與連續射擊時控制射擊精度,這類短藥筒彈藥被稱為中間型威力槍彈。 它的有效射程相應縮短了。因為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步槍作戰距離縮短,大多在400米距離以內開火。在最初,這種降低射程的思路並不被接受,但隨後各國亦開始相繼採用。 現在已經發展了三個時期了。.

32 关系: AK-47突击步枪AK-74突击步枪小口径步枪後座力俄罗斯冲锋枪前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美國焦耳越戰蘇聯自动步枪自動火器M14自动步枪M16突擊步槍M1卡宾枪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StG44突击步枪步枪步槍子彈列表手枪手槍子彈列表.30-06春田步槍彈.30卡賓槍彈5.45×39mm6.8×43mm雷明登SPC7.62×39mm7.62×51mm NATO7.92×33mm Kurz7.92×57mm毛瑟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AK-47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AK-74突击步枪

AK-74(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74 года,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1974年型)是蘇聯在1970年代開始生產及裝備的5.45×39毫米小口徑突擊步槍,直至現在仍然是許多前蘇聯成員國的制式步槍。.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AK-74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小口径步枪

小口徑步槍是指使用口徑小於6毫米子彈(小口径步枪弹)的步槍,具有重量輕、易操控的特點。.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小口径步枪 · 查看更多 »

後座力

後座力,通常是指槍炮發射時產生的瞬間後退力量。 後退動量相等於槍的質量乘上槍後退的速度。後座力所生的能量是可以利用動量守恆定律算出來,不過一般都是採直接測量。 小口徑武器的後座力通常由射手的身體吸收,非手持重型武器的後座力則由搭載底座承受。.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後座力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冲锋枪

冲锋枪(Submachine gun,縮寫SMG),旧译手提机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设计上用来由单兵抵肩射击的风冷、弹匣/弹鼓供弹、自动连发手枪弹的轻型枪械。 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式设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意大利于1915年推出的维勒·帕洛沙(Villar-Perosa,简称VP或FIAT Mod.1915)航空机枪,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子弹,装有两脚架但没有枪托,射速超过每分钟1500发,但因为是固定在飞机上而非单兵携带所以不被一些人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一战末期,VP机枪的设计被贝瑞塔公司改成單管直接装上了木质枪托,变成了OVP冲锋枪,之后又进一步改造成了配有25发弹容量弹匣、射速每分钟900发的贝瑞塔1918式冲锋枪。紧随其后,德国人也推出了发射9×19mm鲁格弹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从此德语中一直使用“Maschinenpistole”(机关手枪)一词来形容冲锋枪。英文的“submachine gun”一词则来自于同一时期美军陆军准将约翰·T·汤普森(John Taliaferro Thompson)在1918年设计的汤普森冲锋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冲锋枪 · 查看更多 »

前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前蘇聯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焦耳

耳(簡稱焦)是國際單位制中能量、功或热量的導出單位,符号為J。在古典力學裏,1焦耳等於施加1牛頓作用力經過1公尺距離所需的能量(或做的機械功)。在電磁學裏,1焦耳等於將1安培電流通過1歐姆電阻1秒時間所需的能量。焦耳是因紀念物理學家詹姆斯·焦耳而命名。 以其它單位表示, 1焦耳也可以定義.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焦耳 · 查看更多 »

越戰

#重定向 越南战争.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越戰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自动步枪

自动步枪指自动進彈、连续击发、具备全自動射擊能力的步枪。利用推进弹头的部分气体或後座力进行退弹壳、装弹并再次射击的步枪,也就是说,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能连续射击,直到枪内子弹用尽。 自動步槍包括了戰鬥步槍、重管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 自20世纪初俄国的費德洛夫M1916自动步枪、法国的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出现的白朗宁自动步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StG44突击步枪,以后至60年代,枪械自动化结构迅速发展。先后有前苏联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研制的AK-47突击步枪,美国人研制的M16突擊步槍等。 自動步槍一般使用當代中高初速中或小口徑步槍子彈,初速達每秒六百米以上。.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自動火器

自動火器(Automatic firearm)是泛指可以持續發射彈藥的火器。這些火器包含全自動與半自動兩類。半自動火器需要重複扣扳機才能夠繼續發射彈藥。全自動火器在不放開扳機的狀態下會連續發射彈藥,直到扳機被放開、彈藥用罄或者是火器發生故障。.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動火器 · 查看更多 »

M14自动步枪

M14是美國在越戰早期使用的戰鬥步槍,由春田兵工廠設計及生產,在越戰時被M16突擊步槍取代,但其後的改良衍生型重新在戰場上服役。.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M14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M16突擊步槍

M16是美国军方给由阿玛莱特AR-15发展而来的步枪家族所指定的代号,是一款突击步枪,使用北约标准的5.56毫米口径弹药。M16曾是1967年以来美国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轻武器,亦於北约15个国家使用,更是同口径枪械中生产最多的一个型号。 M16是一支轻巧的5.56毫米风冷气动弹匣供弹步枪,具有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机框操作启动的转动式枪机,由钢,铝以及复合塑料制成。 M16主要分為三代。第一代是1960年代配備的M16和M16A1,使用美军M193/M196子弹,能以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射击。第二代是1980年代开始配發到軍中的M16A2,发射比利时SS109子弹(北约5.56毫米口径标准弹药,美军制式M855/M856子弹)。M16A2可半自动射击,也可以以最多3发连发的点射射击方式来射击。射击模式是由枪枝一侧的选择开关决定的。最後,M16A4成为21世纪初美伊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也逐步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軍中,M16A4与M4卡宾枪的结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现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备护木的四个皮可汀尼滑轨,可以使用光学瞄准镜,夜视镜,雷射瞄准器,前握把或戰術手電筒。 除了早期一些毛病之外,M16逐渐成为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柯尔特以及Fabrique Nationale制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生产过其改型。其半自动版本AR-15,是由少数大生产商生产的,并加以许多细小的改进,从而成為美国流行的民用槍械之一。 M16的发展在1950年代由军方主导,1960年代在越南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实战测试。1964年M16正式在美国空军采用。许多M16的改进版本陆续进行了实战测试,成功产生了M16A1。M16A1仅仅是基于M16應軍方要求加上了一个复进助推器。它从1967年到1980年代一直都是美国陆军的主要步兵轻武器,直到被M16A2取代。M16A2如今反过来又由M16A4取代,后者采用了为M4卡宾枪开发的模組化“平顶”型机匣。该武器的最初版本仍然有库存,主要供留用,並给美國國民警衛隊以及空軍使用。M16A3是M16A2的改良型,主要在美國海軍使用。.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M16突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M1卡宾枪

M1卡賓槍(M1 Carbine)是美國在二戰及韓戰的制式輕型半自動步槍,有多種衍生型,是二戰中美國使用最廣泛的武器之一。.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M1卡宾枪 · 查看更多 »

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

Mle 1918 利貝羅勒全自动卡宾枪(Ribeyrolles 1918 automatic carbine,Carabine Mitrailleuse 1918)是法國的一款自動步槍,亦是世界首型應用突擊步枪概念的槍械,發射8×35毫米试验用子弹,使用直接反冲式枪机運作,25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 现在已有观点認為利貝羅勒全自动卡宾枪应被歸類為突击步枪,因它使用中等威力弹,也可选择射击方式(半自动或全自动),还有着比冲锋枪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威力。.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 · 查看更多 »

StG44突击步枪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為MP43),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第一支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以及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枪。.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StG44突击步枪 · 查看更多 »

步枪

步枪(Infantry firearm),或称为步--、步铳、步兵铳,是步兵使用的制式长管枪械。现今步枪多指來福槍(rifle),即枪膛内壁锻有膛線、配有枪托用于抵肩精准射击的单兵轻武器。历代战场上出现的步枪有:.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步枪 · 查看更多 »

步槍子彈列表

步槍子彈列表,以下依口徑大小排列:.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步槍子彈列表 · 查看更多 »

手枪

手槍(Handgun),旧时也稱手铳、拳銃,是一类可以单手持握射击的小型短管槍械,多用於近戰和自衛,发射手枪弹,一般有效殺傷距離约50米。实际应用中,手枪大多由警察執勤時配帶,在軍隊中,手槍除配發軍官或至少士官等具有指揮職主官管理人員外,大多都由空軍飛行員、海軍艦艇警衛、陸軍砲兵等特業軍人配帶,攜帶的目的並非因為殺傷力,而是便於自衛及反擊。.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手枪 · 查看更多 »

手槍子彈列表

手槍子彈列表,以下依口徑大小排列:.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手槍子彈列表 · 查看更多 »

.30-06春田步槍彈

春田步槍彈是一种美国陆军所开发使用的子弹。又名“.30-06彈”,“.30”指其口徑為0.30英寸(7.62毫米口徑)而“.06”是指其推出的年份是1906年,其尺寸為7.62x63毫米,此種子彈是由春田兵工廠研製,目的是為了取代“.30-03彈”並用於M1903春田步槍,和舊式.30-03彈相比,其彈頭由圓頭改為尖頭,彈殼長度減少了1.8毫米,若由M1903步槍發射的話其初速為823米/秒,最大射程為4,100米。.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30-06春田步槍彈 · 查看更多 »

.30卡賓槍彈

.30卡賓槍彈是美國軍方為了配合M1卡賓槍而由溫切斯特公司研發的一種子彈,此種子彈由溫切斯特SL彈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外表和手槍彈相似,其尺寸為7.62×33毫米,彈頭為7.13克鉛質圓頭彈,其動能比手槍彈高而比步槍彈低(即是介乎兩者之間),.30卡賓槍彈的好處是後座力低,適合非戰鬥人員使用,但缺點是穿透力也低,此種子彈和同期發展的德國7.92×33毫米短彈相比,動能和穿透力也較弱。.30卡賓槍彈很多時都會被歸類為中間型威力槍彈,但嚴格上它算是獨特的概念槍彈,而且為了遷就戰時要在既有的7.62口徑子彈為基礎開發的條件限制下,作為進攻的火力不夠,但作為防衛的火力又嫌過大。 在5.7×28毫米被廣泛使用前,本彈型和5.45×39毫米皆為火力最弱級的軍用步槍彈,但因為較圓形的彈頭形狀和較大的彈頭質量,又加上彈頭材質為普通的鉛與銅,而在射程和貫穿效果都比5.45毫米子彈遜色。 軍.30卡賓槍彈已於1950年停產,儘管如此以色列仍存有大量.30卡賓槍彈,並供應給警察部隊的M1卡賓槍使用。.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30卡賓槍彈 · 查看更多 »

5.45×39mm

5.45×39mm是前苏联及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使用的弹药。这种弹药伴随着配套的AK-74突击步枪在1974年开始服役,并逐步取代了7.62×39毫米弹药的地位。 正如5.56 NATO由民用子彈發展而來,在五十年代前蘇聯推出過彈殼長度和7.62×39mm相當,但口徑較小的民用(狩獵或射擊)步槍子彈,即.220 Russian或稱5.6x39mm,在越戰時發覺到M16突擊步槍小巧但不失威力和精度後,便有人想到把其發展成軍用彈藥。 但六十年代在實驗性的TKB-022突击步枪測試結果,實際上原本.220 Russian規格和威力跟軍用要求相差太遠,結果發展成一種和本來槍型不可互相掉換的全新子彈,便是日後的5.45×39mm制式子彈。.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5.45×39mm · 查看更多 »

6.8×43mm雷明登SPC

6.8×43mm雷明登SPC(又稱:6.8 SPC、6.8 SPC II和6.8×43mm)是由美國雷明登公司研發的步枪子彈,主要用這種子彈的槍是Remington ACR 6.8。 Category:子彈 *.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6.8×43mm雷明登SPC · 查看更多 »

7.62×39mm

蘇聯7.62×39mm步槍子彈,鍍銅鋼質被覆,大型低碳鋼弹芯,少量的鉛於被覆與弹芯之間。研發於1944年,為SKS設計,戰後並且使用於包括AK-47在內的許多蘇聯及俄國系統的槍械。.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7.62×39mm · 查看更多 »

7.62×51mm NATO

7.62×51毫米北约弹(7.62×51mm NATO cartridge),简称7.62北约弹(7.62 NATO),是一款口径的无缘瓶颈式全威力(Full-powered)步枪子弹,通常配备的铜甲铅芯弹头。7.62北约弹研發於1950年,為步槍與機槍所設計,使用於包括M14自動步槍、M60通用機槍與M134迷你砲機槍在內的許多美國系統的槍械,亦是北约成员国的標準用彈。其前身是.308溫徹斯特。 7.62x51 NATO和.308溫徹斯特在尺码及装药量有非常微小的差异,大致上可以通用,不过需要注意枪管耐压是否能够承受7.62×51 NATO的67,500 psi膛压,308 Winchester膛压仅有62,000 psi。.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7.62×51mm NATO · 查看更多 »

7.92×33mm Kurz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槍械工程師進行有關突擊步槍的研究,其結論認為現有的毛瑟步槍彈威力太大,雖有著超過800米以上的射程,但在全自動射擊時難以控制,命中率也低,1938年推出了這種Kurz短彈,口徑依然是7.92毫米,但長度大約只是毛瑟步槍彈的一半,德國人認為子彈最遠只需400米射程,此乃中間型威力槍彈。.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7.92×33mm Kurz · 查看更多 »

7.92×57mm毛瑟

#重定向 7.92×57毫米毛瑟彈.

新!!: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7.92×57mm毛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間型威力槍彈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