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之间的区别

中间型威力枪弹 vs. 自动步枪

中間型威力槍彈(Intermediate cartridge),是在步槍子彈中的一個分支,是指槍口動能約在1300-2000焦耳級,口徑在5-8毫米左右的中或小口徑軍用步槍子彈。是為了解決早期現代的步槍子彈(槍口動能在2500焦耳以上),在用於自動步槍時威力過大,在全自動射擊時無法有效的控制槍枝的跳動和後座力的撞擊。 所謂「中間」是指相對於早期現代步槍子彈所謂的,有時稱為「全火力步槍子彈」,甚至有所謂「全尺寸步槍子彈」(通常指槍口動能接近四千焦耳級)為低,為了「接近」衝鋒槍用的手槍子彈,而在二戰到現代開發的新制式步槍子彈。 而衝鋒槍使用的手槍子彈在中遠距離上威力不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戰後多國都有研究的。 其中1934年,德國開始研究開發短藥筒步槍子彈,以兼顧威力與連續射擊時控制射擊精度,這類短藥筒彈藥被稱為中間型威力槍彈。 它的有效射程相應縮短了。因為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步槍作戰距離縮短,大多在400米距離以內開火。在最初,這種降低射程的思路並不被接受,但隨後各國亦開始相繼採用。 現在已經發展了三個時期了。. 自动步枪指自动進彈、连续击发、具备全自動射擊能力的步枪。利用推进弹头的部分气体或後座力进行退弹壳、装弹并再次射击的步枪,也就是说,只要扣住扳机不放,就能连续射击,直到枪内子弹用尽。 自動步槍包括了戰鬥步槍、重管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 自20世纪初俄国的費德洛夫M1916自动步枪、法国的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出现的白朗宁自动步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StG44突击步枪,以后至60年代,枪械自动化结构迅速发展。先后有前苏联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研制的AK-47突击步枪,美国人研制的M16突擊步槍等。 自動步槍一般使用當代中高初速中或小口徑步槍子彈,初速達每秒六百米以上。.

之间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相似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有(在联盟百科)9共同点: AK-47突击步枪冲锋枪第二次世界大战自動火器M14自动步枪M16突擊步槍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StG44突击步枪步枪

AK-47突击步枪

AK-47(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意为 「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自動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突击步枪。.

AK-47突击步枪和中间型威力枪弹 · AK-47突击步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冲锋枪

冲锋枪(Submachine gun,縮寫SMG),旧译手提机枪或手提轻机枪,一般泛指设计上用来由单兵抵肩射击的风冷、弹匣/弹鼓供弹、自动连发手枪弹的轻型枪械。 世界上第一款冲锋枪式设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协约国意大利于1915年推出的维勒·帕洛沙(Villar-Perosa,简称VP或FIAT Mod.1915)航空机枪,采用双枪管设计,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子弹,装有两脚架但没有枪托,射速超过每分钟1500发,但因为是固定在飞机上而非单兵携带所以不被一些人看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一战末期,VP机枪的设计被贝瑞塔公司改成單管直接装上了木质枪托,变成了OVP冲锋枪,之后又进一步改造成了配有25发弹容量弹匣、射速每分钟900发的贝瑞塔1918式冲锋枪。紧随其后,德国人也推出了发射9×19mm鲁格弹的MP18伯格曼冲锋枪,从此德语中一直使用“Maschinenpistole”(机关手枪)一词来形容冲锋枪。英文的“submachine gun”一词则来自于同一时期美军陆军准将约翰·T·汤普森(John Taliaferro Thompson)在1918年设计的汤普森冲锋枪(Thompson submachine gun)。.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冲锋枪 · 冲锋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自動火器

自動火器(Automatic firearm)是泛指可以持續發射彈藥的火器。這些火器包含全自動與半自動兩類。半自動火器需要重複扣扳機才能夠繼續發射彈藥。全自動火器在不放開扳機的狀態下會連續發射彈藥,直到扳機被放開、彈藥用罄或者是火器發生故障。.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動火器 · 自动步枪和自動火器 · 查看更多 »

M14自动步枪

M14是美國在越戰早期使用的戰鬥步槍,由春田兵工廠設計及生產,在越戰時被M16突擊步槍取代,但其後的改良衍生型重新在戰場上服役。.

M14自动步枪和中间型威力枪弹 · M14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M16突擊步槍

M16是美国军方给由阿玛莱特AR-15发展而来的步枪家族所指定的代号,是一款突击步枪,使用北约标准的5.56毫米口径弹药。M16曾是1967年以来美国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轻武器,亦於北约15个国家使用,更是同口径枪械中生产最多的一个型号。 M16是一支轻巧的5.56毫米风冷气动弹匣供弹步枪,具有通过导气管由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机框操作启动的转动式枪机,由钢,铝以及复合塑料制成。 M16主要分為三代。第一代是1960年代配備的M16和M16A1,使用美军M193/M196子弹,能以半自动或全自动模式射击。第二代是1980年代开始配發到軍中的M16A2,发射比利时SS109子弹(北约5.56毫米口径标准弹药,美军制式M855/M856子弹)。M16A2可半自动射击,也可以以最多3发连发的点射射击方式来射击。射击模式是由枪枝一侧的选择开关决定的。最後,M16A4成为21世纪初美伊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标准装备,也逐步取代了之前的M16A2。在美軍中,M16A4与M4卡宾枪的结合使用仍在逐步取代现有的M16A2。M16A4具有配备护木的四个皮可汀尼滑轨,可以使用光学瞄准镜,夜视镜,雷射瞄准器,前握把或戰術手電筒。 除了早期一些毛病之外,M16逐渐成为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统。它主要由柯尔特以及Fabrique Nationale制造,而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生产过其改型。其半自动版本AR-15,是由少数大生产商生产的,并加以许多细小的改进,从而成為美国流行的民用槍械之一。 M16的发展在1950年代由军方主导,1960年代在越南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实战测试。1964年M16正式在美国空军采用。许多M16的改进版本陆续进行了实战测试,成功产生了M16A1。M16A1仅仅是基于M16應軍方要求加上了一个复进助推器。它从1967年到1980年代一直都是美国陆军的主要步兵轻武器,直到被M16A2取代。M16A2如今反过来又由M16A4取代,后者采用了为M4卡宾枪开发的模組化“平顶”型机匣。该武器的最初版本仍然有库存,主要供留用,並给美國國民警衛隊以及空軍使用。M16A3是M16A2的改良型,主要在美國海軍使用。.

M16突擊步槍和中间型威力枪弹 · M16突擊步槍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

Mle 1918 利貝羅勒全自动卡宾枪(Ribeyrolles 1918 automatic carbine,Carabine Mitrailleuse 1918)是法國的一款自動步槍,亦是世界首型應用突擊步枪概念的槍械,發射8×35毫米试验用子弹,使用直接反冲式枪机運作,25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为400米。 现在已有观点認為利貝羅勒全自动卡宾枪应被歸類為突击步枪,因它使用中等威力弹,也可选择射击方式(半自动或全自动),还有着比冲锋枪更远的射程和更高的威力。.

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和中间型威力枪弹 · Mle 1918 全自动卡宾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StG44突击步枪

StG44突击步枪(Sturmgewehr 44,定型投产时名為MP43),是现代步兵史上划时代的成就之一。它是第一支使用了短药筒的中间型威力枪弹并大规模装备以及真正意義上的突擊步枪。.

StG44突击步枪和中间型威力枪弹 · StG44突击步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步枪

步枪(Infantry firearm),或称为步--、步铳、步兵铳,是步兵使用的制式长管枪械。现今步枪多指來福槍(rifle),即枪膛内壁锻有膛線、配有枪托用于抵肩精准射击的单兵轻武器。历代战场上出现的步枪有:.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步枪 · 步枪和自动步枪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之间的比较

中间型威力枪弹有32个关系,而自动步枪有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9,杰卡德指数为14.52% = 9 / (32 + 30)。

参考

本文介绍中间型威力枪弹和自动步枪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