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MediaLib

指数 MediaLib

mediaLib(指 "多媒体函数库")是一个用于加速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可移植的底层函数库。它具备C语言接口,其最新版本为2.5。 它最初由Sun开发,之后作为OpenSolaris项目的一部分在CDDL许可证下开源。 mediaLib 用C及编译器原语写成,可以利用多种处理器上带有的SIMD多媒体指令集来获得显著的性能提升。虽然最初它只能利用SPARC处理器上的VIS指令集,但是后来又加入了对Intel/AMD处理器上的MMX/SSE/SSE2等指令集的支持。 mediaLib 用C及编译器原语写就,理论上一个系统只要有支持C和编译器原语的编译器,就可以编译并且使用它。如果缺乏编译器原语的支持,也可以编译使用mediaLib的纯C语言版本,但是这样的话将无法获得SIMD多媒体指令集所能带来的性能提升。 mediaLib目前包含在Solaris操作系统中。 mediaLib 2.5 包含近4000个文件和240万行C源代码,有针对不同领域应用的函数3000余个:.

30 关系: 升阳单指令流多数据流声音多媒体多线程三维渲染开放源代码信号处理图像处理C语言矩阵线性代数视频語音超威半导体英特尔通用开发与散布许可证FfmpegJavaJava Desktop SystemMMXMPlayerOpenMPOpenSolarisSolarisSPARCSSESSE2UltraSPARC T1VIS

升阳

升阳是指日出之时的太阳。还可能指:.

新!!: MediaLib和升阳 · 查看更多 »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縮寫:SIMD)是一种采用一个控制器来控制多个处理器,同时对一组数据(又称“数据向量”)中的每一个分别执行相同的操作从而实现空间上的并行性的技术。 在微处理器中,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技术则是一个控制器控制多个平行的处理微元,例如Intel的MMX或SSE,以及AMD的3D Now!指令集。 圖形處理器(GPU)擁有強大的並行處理能力和可程式流水線,面對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時,運算能力遠超傳統CPU。OpenCL和CUDA分別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開源和專利通用圖形處理器(GPGPU)運算語言。.

新!!: MediaLib和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 查看更多 »

声音

聲音是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介質(空氣或固体、液体)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 聲音的頻率一般會以赫兹表示,記為Hz,指每秒鍾周期性震動的次數。而分貝是用来表示聲音强度的单位,記為dB。.

新!!: MediaLib和声音 · 查看更多 »

多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在電腦應用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資訊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樂、語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序所提供的互動功能。 超媒体(Hypermedia)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子集,超媒体系统是使用超連結(Hyperlink)构成的全球資訊系統,全球資訊系统是網際網路上使用TCP/IP协议和UDP/IP协议的应用系统。2D的多媒体网页使用HTML、XML等语言编写,3d的多媒体网页使用VRML等语言编写。目前许多多媒体作品使用光碟发行,以后将更多地使用网络发行。.

新!!: MediaLib和多媒体 · 查看更多 »

多线程

多執行緒(multithreading),是指从软件或者硬件上实现多个线程并发执行的技术。具有多线程能力的计算机因有硬體支援而能够在同一时间执行多於一个线程,进而提升整体处理效能。具有这种能力的系统包括对称多处理机、多核心处理器以及芯片级多处理(Chip-level multithreading)或同时多线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处理器。 软件多线程。即便处理器只能运行一个线程,操作系统也可以通过快速的在不同线程之间进行切换,由於时间间隔很小,来给用户造成一种多个线程同时运行的假象。这样的程序运行机制被称为软件多线程。如微软的Windows作业系统和Linux就是在各个不同的执行绪间来回切换,被称为单人多工作业系统。而DOS这类文字介面作业系统在一个时间只能处理一项工作,被视为单人单工作业系统。 除此之外,许多系统及处理器也支持硬件多线程技术。对称多处理机(SMP)系统具有多个处理器,所以具有真正的同时执行多个线程的能力;CMP技术通过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多个核心(Core)也具有真正的多线程能力;CMT技术则稍有不同,有的是依靠硬件执行线程切换来获得多线程能力,操作系统不再负责线程切换,因而这部分开销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是Sun的UltraSPARC T1,它同时综合了CMP和CMT。微軟的Windows 2000以後的作業系統皆支援多執行緒與超執行緒技術。.

新!!: MediaLib和多线程 · 查看更多 »

三维渲染

#重定向 3D.

新!!: MediaLib和三维渲染 · 查看更多 »

开放源代码

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描述了一种在产品的出品和开发中提供最终源材料的做法。在這個詞廣泛使用前,開發者和生產者使用很多詞去描述這個概念;開放源代碼在互聯網上獲得廣泛使用,參加者需要大量更新電腦原始碼。開放源代碼使得生產模組、通訊管道、互動社群獲得改善。隨後,一個新著作權、軟體授權條款、域名和消費者提供建立的,一個新詞開源軟體誕生。 開源模型概念包括同時間不同時程和方法來生產,相對而言,更加集中式的軟体設計模型,例如典型的商業軟体公司。一個開源軟体開發的主要原則和慣例是易貨貿易和合作的同儕生產,經由免費公開的最終產品、原始資訊、藍圖和--。這逐漸應用在其它領域,例如生物技術。.

新!!: MediaLib和开放源代码 · 查看更多 »

信号处理

在计算机科学、药物分析、电子学等学科中,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是指对信号表示、变换、运算等进行处理的过程。 信号处理可以用于沟通人类之间,或人与机器之间的联系;用以探测我们周围的环境,并揭示出那些不易观察到的状态和构造细节,以及用来控制和利用能源与信息.例如,我们可能希望分开两个或多个多少有些混在一起的信号,或者想增强信号模型中的某些成分或参数。 几十年来,信号处理在诸如语音与資料通訊、生物医学工程、声学、声呐、雷达、地震、石油勘探、仪器仪表、机器人、日用电子产品以及其它很多的这样一些广泛的领域内起着关键的作用。.

新!!: MediaLib和信号处理 · 查看更多 »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指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或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领域上的一个应用。目前大多数的图像均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此外,基于光学理论的处理方法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类,另外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密切的关系。 传统的一维信号处理的方法和概念很多仍然可以直接应用在图像处理上,比如降噪、量化等。然而,图像属于二维信号,和一维信号相比,它有自己特殊的一面,处理的方式和角度也有所不同。.

新!!: MediaLib和图像处理 · 查看更多 »

C语言

C是一种通用的程式語言,广泛用于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开发。于1969年至1973年間,為了移植與開發UNIX作業系統,由丹尼斯·里奇與肯·汤普逊,以B语言为基础,在贝尔实验室設計、开发出來。 C语言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較高的可移植性等特点,在程式設計中备受青睐,成为最近25年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目前,C语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macOS、Linux、Uni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众多後來的程式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準局為C語言訂定了一套完整的國際標準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的標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有关程式開發工具,一般都支持符合ANSI C的語法。.

新!!: MediaLib和C语言 · 查看更多 »

矩阵

數學上,一個的矩陣是一个由--(row)--(column)元素排列成的矩形阵列。矩陣--的元素可以是数字、符号或数学式。以下是一个由6个数字元素构成的2--3--的矩阵: 大小相同(行数列数都相同)的矩阵之间可以相互加减,具体是对每个位置上的元素做加减法。矩阵的乘法则较为复杂。两个矩阵可以相乘,当且仅当第一个矩阵的--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数。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但不满足交换律。 矩阵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中未知量的系数可以排成一个矩阵,加上常数项,则称为增广矩阵。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表示线性变换,即是诸如.

新!!: MediaLib和矩阵 · 查看更多 »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是关于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一个数学分支。它包括对线、面和子空间的研究,同时也涉及到所有的向量空间的一般性质。 坐标满足线性方程的点集形成n维空间中的一个超平面。n个超平面相交于一点的条件是线性代数研究的一个重要焦点。此项研究源于包含多个未知数的线性方程组。这样的方程组可以很自然地表示为矩阵和向量的形式。 线性代数既是纯数学也是应用数学的核心。例如,放宽向量空间的公理就产生抽象代数,也就出现若干推广。泛函分析研究无穷维情形的向量空间理论。线性代数与微积分结合,使得微分方程线性系统的求解更加便利。线性代数的理论已被泛化为。 线性代数的方法还用在解析几何、工程、物理、自然科学、計算機科學、计算机动画和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由于线性代数是一套完善的理论,非线性数学模型通常可以被近似为线性模型。.

新!!: MediaLib和线性代数 · 查看更多 »

视频

影片又稱--(videogram, videogramme、vidéogramme)。影片是泛指將一系列的靜態影像以電訊號方式加以捕捉、紀錄、處理、儲存、傳送與重現的各種技術。 影音技術最早是從陰極射線管的電視系統的建立而發展起來的,但是之後新的顯示技術的發明,使影音技術所包括的範疇更大。基於電視的標準和基於電腦的標準,被試圖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發展視訊技術。現在得益於計算機性能的提升,並且伴隨著數位電視的播出和記錄,這兩個領域又有了新的交叉和集中。 電腦現在能顯示電視訊號,能顯示基於電影標準的影音檔案和串流媒體,和快到暮年的電視系統相比,電腦伴隨著其運算器速度的提高,存儲容量的提高,和寬頻的逐漸普及,通用的電腦應用具備了採集,存儲,編輯和發送電視、影音檔案的能力。.

新!!: MediaLib和视频 · 查看更多 »

語音

在语言学中,语音(phone)可以被认为是用来表示语言的声音符号(即语言的物质外壳),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在語音學與音韻學好中,語音一詞所指的是說話時所發出的聲音。語音是具體存在的物理現象。最小的實際語音单位為單音,而在建構成單音時,可能需要幾個音素合併成的「切音」。.

新!!: MediaLib和語音 · 查看更多 »

超威半导体

超微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縮寫:AMD、超微,或譯「超威」),創立於1969年,是一家專注於微处理器及相關技術設計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矽谷內的森尼韦尔市。最初,超微擁有晶圓廠來製造其設計的晶片,自2009年超微將自家晶圓廠拆分為現今的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以後,成為無廠半導體公司,僅負責硬體積體電路設計及產品銷售業務。現時,超微的主要產品是中央處理器(包括嵌入式平台)、圖形處理器、主機板晶片組以及電腦記憶體, 超微半導體是目前除了英特爾以外,最大的x86架構微處理器供應商,自收購冶天科技以後,則成為除了輝達以外僅有的獨立圖形處理器供應商,自此成为一家同時擁有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技術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唯一可与英特爾和輝達匹敵的廠商。在2017年第一季全球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的市場佔有率中,英特爾以79.8%排名第一、AMD以20.2%位居第二。於2017年8月,AMD CPU在德國電商Mindfactory的銷售量首次以54.0%超越intel,並於9月增長至55.0%,於10月(同時也是Coffee Lake推出之月份),銷售份額仍繼續成長至57.7%,於11月,由於增加部分未計算型號,份額下降至57.4%.

新!!: MediaLib和超威半导体 · 查看更多 »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新!!: MediaLib和英特尔 · 查看更多 »

通用开发与散布许可证

通用開發與散佈許可證(Comm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License,簡稱CDDL) 是一個自由軟體授權,由昇陽電腦提出,以Mozilla公共許可證(MPL)1.1版本為基礎。 經過考慮後,昇陽將原用於自由軟體/開放原始碼軟體計畫的昇陽公共許可證(SPL)改寫為SPLv2,即為現在的CDDL。此兩者兼源自於MPL。 2005年1月,修正後的CDDL進行第二次的提案送交:預防CDDL和歐洲著作權法牴觸,以及允許單開發者使用CDDL進行自己的工作。 以CDDL釋出的例子.

新!!: MediaLib和通用开发与散布许可证 · 查看更多 »

Ffmpeg

#重定向 FFmpeg.

新!!: MediaLib和Ffmpeg · 查看更多 »

Java

Java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擁有跨平台、物件導向、泛型程式設計的特性,广泛应用于企业级Web应用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 任職於昇陽電腦的詹姆斯·高斯林等人于1990年代初开发Java語言的雛形,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標設定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統的程式语言,應用在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訊。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公司放弃了该项计划。随着1990年代網際網路的发展,Sun公司看見Oak在網際網路上应用的前景,于是改造了Oak,於1995年5月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Java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而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网络编程语言。 Java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语言。继承了C++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zh-hans:指针; zh-hant:指標;-,改以-zh-hans:引用; zh-hant:參照;-取代,同時移除了C++中的--和多重继承特性,改用接口取代,增加垃圾回收器功能。在Java SE 1.5版本中引入了泛型编程、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特性。昇陽電腦对Java语言的解释是:「Java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Java不同於一般的编译語言或直譯語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字节码,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写,到处运行”的跨平台特性。在早期JVM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但在J2SE1.4.2发布后,Java的執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与传统型態不同,Sun公司在推出Java時就将其作为开放的技术。全球数以万计的Java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Java软件必须相互兼容。“Java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 Sun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此外,微软公司後來推出了与之竞争的.NET平台以及模仿Java的C#语言。後來Sun公司被甲骨文公司併購,Java也隨之成為甲骨文公司的產品。 現時,行動作業系統Android大部分的代碼採用Java 程式設計語言編程。.

新!!: MediaLib和Java · 查看更多 »

Java Desktop System

Sun Java Desktop System(JDS)是一個用於昇陽的Solaris及其原來Linux(Linux的支援於2006年5月30日中斷) 的桌面環境。 JDS目的為提供一般電腦用戶一個熟悉(意即其外觀與Microsoft Windows相似)以及擁有一整套如辦公軟體套裝、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日程表與即時訊息等辦公室生產力軟體的系統。 其名稱反映出昇陽有意將其作為一個推動公司用戶部署為Java平台編寫的軟體的場所;JDS建基於GNOME之上,主要採用自由軟體。.

新!!: MediaLib和Java Desktop System · 查看更多 »

MMX

MMX是由英特尔开发的一种SIMD多媒体指令集,共有57条指令。它于1996年集成在英特尔奔腾(Pentium)MMX处理器上,以提高其多媒体数据的处理能力。 其优点是增加了處理器關於多媒体方面的处理能力,缺点是占用浮点数寄存器进行运算(64位MMX寄存器实际上就是浮点数寄存器的别名)以至于MMX指令和浮点数操作不能同时工作。为了减少在MMX和浮点数模式切换之间所消耗的时间,程序员们尽可能减少模式切换的次数,也就是说,这两种操作在应用上是互斥的。AMD在此基础上发展出3D Now!指令集。 3D Now!發佈一年後,Intel在MMX基础上发展出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指令集,用來取代MMX。現在,新開發的程式不再僅使用MMX來最佳化軟體執行效能,而是改使用如SSE、3DNOW!等更容易最佳化效能的新一代多媒體指令集,不過目前的處理器大多仍可以執行針對MMX最佳化的較早期軟體。.

新!!: MediaLib和MMX · 查看更多 »

MPlayer

MPlayer是一款開源的多媒體播放器,以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發佈。此款軟體可在各主流作業系統使用,例如Linux和其他類Unix作業系統、微軟的Windows系統及蘋果電腦的Mac OS X系統。MPlayer是建基於命令行界面,在各作業系統可選擇安裝不同的圖形界面。.

新!!: MediaLib和MPlayer · 查看更多 »

OpenMP

OpenMP(Open Multi-Processing)是一套支持跨平台共享内存方式的多线程并发的编程API,使用C,C++和Fortran语言,可以在大多数的处理器体系和操作系统中运行,包括Solaris, AIX, HP-UX, GNU/Linux, Mac OS X, 和Microsoft Windows。包括一套编译器指令、库和一些能够影响运行行为的环境变量。 OpenMP采用可移植的、可扩展的模型,为程序员提供了一个简单而灵活的开发平台,从标准桌面电脑到超级计算机的并行应用程序接口。 混合并行编程模型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同时使用OpenMP和MPI,或更透明地通过使用OpenMP扩展的非共享内存系统上运行的计算机集群。 OpenMP是由OpenMP Architecture Review Board牵头提出的,并已被广泛接受的,用于共享内存并行系统的多线程程序设计的一套指导性注释(Compiler Directive)。OpenMP支持的程式語言包括C语言、C++和Fortran;而支持OpenMP的编译器包括Sun Studio和Intel Compiler,以及開放源碼的GCC和Open64編譯器。OpenMP提供了对并行算法的高层的抽象描述,程序员通过在原始碼中加入专用的pragma来指明自己的意图,由此编译器可以自动将程序进行并行化,并在必要之处加入同步互斥以及通信。当选择忽略这些pragma,或者编译器不支持OpenMP时,程序又可退化为通常的程序(一般为串行),程式码仍然可以正常运作,只是不能利用多线程来加速程序执行。.

新!!: MediaLib和OpenMP · 查看更多 »

OpenSolaris

OpenSolaris是一個由昇陽電腦所發起的開放原碼專案,用來建立以Solaris作業系統為主的開發者社群,專案的適用對象主要是開發者(也就是程序员)、系統管理者(資訊管理師、資管師、資管員)以及使用者(用戶),透過這些人期望能使Solaris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與強化。 此開放原碼專案已有超過12,000人上專案官方網站OpenSolaris.org並註冊成為社群會員,其中有超過11,000名會員都不是昇陽電腦的員工,由此可知OpenSolaris的用戶團體社群相當活絡,且仍在持續成長中,有愈來愈多來自全球各地的人加入響應。此外在官方網站上也有12個OpenSolaris的技術社群與專案已發起並正在進展。於2006年7月13日時OpenSolaris的官方網站上有如下的成績公佈:相關下載已超過33,000次,註冊會員已超過14,000名,貢獻已超過100項,社群已超過40個,用戶團體已達29個,專案28個,5種發行版本。 可惜的是,在昇陽被甲骨文公司收購以後,後者對OpenSolaris計畫沒有積極支援的意圖。委員會於2010年7月12日對甲骨文給出「最後通牒」,要求在8月16日派出一位代理人商討計畫的走向,否則將在8月23日的委員會會議中做出回應。由於甲骨文未加回應,委員會於該日達成共識,解散OpenSolaris委員會,社區將不再提供新的源碼,計畫的控制權由開發員社區交還給甲骨文。依據甲骨文的反應,可以證實與傳聞相同,他們有意讓OpenSolaris計畫死亡。據此,開放源碼社區以原本的代碼為基礎,分支出新的計畫:OpenIndiana和Illumos。.

新!!: MediaLib和OpenSolaris · 查看更多 »

Solaris

Solaris原先是太阳微系统公司研制的类Unix操作系统,在Sun公司被Oracle併購後被稱作Oracle Solaris。目前最新版为Solaris 11。早期的Solaris是由BSDUnix发展而来。这是因为昇陽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比爾·喬伊(Bill Joy)来自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Solaris现在在接口上正在逐渐向System V靠拢。2005年6月14日,Sun公司将正在开发中的Solaris 11的源代码以CDDL许可开放,这一开放版本就是OpenSolaris。2010年8月23日,OpenSolaris項目被Oracle中止。2011年11月9日,Solaris 11發佈。 Sun的操作系统最初叫做SunOS,SunOS 5.0开始,SUN的操作系统开发开始转向System V 4,并有了新名字Solaris 2.0;Solaris 2.6以后,SUN删除了版本号中的「2」,因此,SunOS 5.10叫做Solaris 10。Solaris的早期版本后来又被重新命名为Solaris 1.x。因为“SunOS”这个词被用做专指Solaris操作系统的内核,因此Solaris被认为是由SunOS、图形化的桌面计算环境以及它的网络增强部分组成。.

新!!: MediaLib和Solaris · 查看更多 »

SPARC

SPARC,名稱源自於可擴充處理器架構(Scal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的縮寫,是一種RISC指令集架構,最早於1985年由昇陽電腦所設計,也是SPARC國際公司的注冊商標之一。這家公司於1989年成立,其目的是向外界推廣SPARC,以及為該架構進行符合性測試。此外該公司為了擴闊SPARC設計的生態系統,SPARC國際也把標準開放,並授權予多間生產商採用,包括德州儀器、Cypress半導體、富士通等。由於SPARC架構也對外完全開放,因此也出現了完全開放原始碼的LEON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以VHDL語言寫成,並採用LGPL授權。 SPARC架構原設計給工作站使用,及後應用在昇陽、富士通等製造的大型SMP伺服器上。而昇陽開發的Solaris作業系統也是為SPARC設計的系統之一,除Solaris外,NeXTSTEP、Linux、FreeBSD、OpenBSD及NetBSD系統也提供SPARC版本。 現時最新版本的SPARC為第8及第9版,在2005年12月,昇陽方面宣佈其UltraSPARC T1處理器將採用開放原始碼方式。2007年,昇陽電腦宣佈UltraSPARC T2處理器已經加入OpenSPARC開放原始碼計劃。.

新!!: MediaLib和SPARC · 查看更多 »

SSE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是英特尔在AMD的3D Now!发布一年之后,在其计算机芯片Pentium III中引入的指令集,是繼MMX的擴充指令集。SSE指令集提供了70條新指令。AMD后来在Athlon XP中加入了对这个新指令集的支持。.

新!!: MediaLib和SSE · 查看更多 »

SSE2

SSE2,全名為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 2,是一種IA-32架構的SIMD(單一指令多重資料)指令集。SSE2是在 2001年隨著Intel發表第一代Pentium 4處理器也一併推出的指令集。它延伸較早的SSE指令集,而且可以完全取代MMX指令集。在2004年,Intel 再度擴展了SSE2指令為 SSE3 指令集。與 70 條指令的 SSE 相比,SSE2新增了144條指令。在2003年,AMD也在發布AMD64的64位元處理器時跟進SSE2指令集。.

新!!: MediaLib和SSE2 · 查看更多 »

UltraSPARC T1

UltraSPARC T1是昇陽電腦所研發的微處理器,而處理器還在開發階段時的研發代號稱為「Niagara,尼亞加拉瀑布」,之後在2005年11月14日正式研發完成並發表。UltraSPARC T1是一顆多核心(執行核)、多线程(多執行緒)的CPU,且針對伺服器運算的運用需求而強化省電設計,在1.2GHz運作時脈下的典型用電為72W(Watt,瓦、瓦特)。 UltraSPARC T1衍生自UltraSPARC系列微處理器,它是昇陽電腦公司的第一顆多核多緒處理器,這顆處理器內可以有4個、6個、8個CPU核心,且每個核心最多可同時執掌、處理4個執行緒,如此UltraSPARC T1處理器在最理想狀態下可同時執行32個執行緒。 UltraSPARC T1的運作與昇陽電腦的高階對稱處理(SMP)系統很近似,它具有系統分割能力,可以將一個或數個核心切割成一個分區(Partition),然後在分區內執行一個或數個程序(Process)及執行緒(Thread),此外待執行的程序、執行緒也可以儘速派送或轉移給其他較閒餘的執行核心,進而增加整體執行效率。.

新!!: MediaLib和UltraSPARC T1 · 查看更多 »

VIS

#重定向 VIS指令集.

新!!: MediaLib和VIS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