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龜崙族

指数 龜崙族

崙族(Kulon),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相對於其他平埔族群,本族人口較少且目前因漢化關係而難以識別。主要分布在台湾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另有少數分佈在桃園市桃園區和新北市鶯歌區、樹林區、新莊區一帶。有部分學者視龜崙族為凱達格蘭族的一支。.

18 关系: 台灣原住民族平埔族群八德區番俗六考鶯歌區黃叔璥龜山區龜崙語霄裡蘆竹區臺海使槎錄桃園區桃園市樹林區清朝漢化新北市新莊區

台灣原住民族

#重定向 臺灣原住民族.

新!!: 龜崙族和台灣原住民族 · 查看更多 »

平埔族群

平埔族群(Taiwanese Plains Indigenous Peoples),過往稱之平埔族,是外來政權對台灣原住民族分類管理所使用的稱呼,對應的另一稱呼為高山族。後因隨著學術界、文化界進一步研究,認知其為多數民族集合而非僅單一民族,故當今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原住民族群,多數以「平埔族群」來泛稱。多數平埔族群至今皆未獲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為原住民族,除了部分當前歸籍排灣族之馬卡道族及花東原歸籍阿美族之噶瑪蘭族等族人以外。 平埔族群往昔在荷蘭、西班牙統治時稱為「土著」;清領時期,則大多稱為化番、熟番,與生番、野番等詞相對。因化番、熟番多住在「平地草埔」,故又稱平埔仔、埔仔人、平埔番(Pêⁿ-po͘-hoan;Pepohoan),其中「平埔」一詞代表「平原」或「平地」之意。到了日治時期則於《臺灣蕃人事情》一書中將臺灣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平埔族,各地平埔族群也曾發起更名為「東寧族」的社會運動。至中華民國政府時期起平埔族後代大多已喪失族群意識,且不獲官方認定為原住民族;後來臺灣族群研究興起,這些平埔族群的歷史才開始受到主流社會的關注,但平埔族群曾一度誤以為同為「平埔族」這個民族,後來才逐漸重新細分。 賽夏族及邵族也曾一度被歸為平埔族群,可見「平埔族」、「熟番」、「化番」及「生番」等分類,皆為外來政權依統治方便,未依原住民族自我認同所做的分類,造成當代的平埔正名或平埔復名運動。.

新!!: 龜崙族和平埔族群 · 查看更多 »

八德區

八德區為中華民國桃園市的市轄區,面積33.7111平方公里,是桃園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位於桃園市的東北部,北鄰桃園區,東鄰新北市鶯歌區,西鄰中壢區,西南連平鎮區,南接大溪區,地勢南高北低,有茄苳溪貫穿南北。人口約20萬人,人口密度約5,927人/平方公里,為桃園市第二高人口密度行政區,僅次於桃園區。本區2017年人口成長數在全台170個市轄區中排名第三高,成為全台發展最快速的區域之一。桃園縣於2014年12月25日升格為直轄市,原縣轄八德市改制為八德區。.

新!!: 龜崙族和八德區 · 查看更多 »

番俗六考

俗六考(Pingpu customs six studies)為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6月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之臺海使槎錄一書"卷五至卷七"共三卷之分類部名。番俗六考內容有「北路諸羅番」十篇、「南路鳳山番」三篇。所謂「番俗」即平埔族(熟番)之風俗。而「六考」者,即是台灣南北各地番社之「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六大項加以分別考察而記載之謂。中再輔以郁永河所著二書《番境補遺》(番境補逸)、《海上紀略》(海上事略)之篇章結合成之筆札。(臺海使槎錄,叢刊簡介,台灣文獻叢刊).

新!!: 龜崙族和番俗六考 · 查看更多 »

鶯歌區

鶯歌區是臺灣新北市下的一個市轄區,因為境內盛產窯土,因此陶瓷製造工業發達。.

新!!: 龜崙族和鶯歌區 · 查看更多 »

黃叔璥

黃叔璥(),字玉圃,號篤齋,清順天府大興縣人(今屬北京),首任巡臺御史。其所著之《臺海使槎錄》、《南征紀程》等書對於閩南、臺灣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兄黃叔琳為康熙年間探花。.

新!!: 龜崙族和黃叔璥 · 查看更多 »

龜山區

山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早期稱龜崙社。其聚落分布受台地地形影響分散四個區域,主要二大區域有鄰近桃園區的龜山市中心區公所附近以及鄰近新北市林口區的公西(長庚醫院)。另外二個小區域為近新北市新莊區丹鳳、迴龍、樹林區三多以及鄰蘆竹區南崁的南上里一帶。四個區域皆與鄰近里鄰結合,較缺乏自主性。雖然如此,龜山卻擁有全國第一大醫院長庚醫院林口院區,以及廣達電腦、華亞、穩懋半導體等知名大企業將總部落腳於本區,堪稱是竹科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工業重鎮,以及醫療重鎮。這些開發使龜山區從一個偏遠而條件極差的鄉村,蛻變成臺北近郊一個發達且地位穩重的衛星行政區。目前龜山區的人口數約有15.8萬人。.

新!!: 龜崙族和龜山區 · 查看更多 »

龜崙語

bot.

新!!: 龜崙族和龜崙語 · 查看更多 »

霄裡

裡,是臺灣桃園市八德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霄裡里、龍友里、竹園里。 霄裡原本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社名,今日的霄裡地區僅為昔日霄裡社生活範圍的的一部分。在清代乾隆6年,便有漢人移居此地,與此地凱達格蘭族霄裡社的通事頭目「知母六」共同開鑿霄裡大圳並匯集山腳多處湧泉水形成「霄裡池」,來灌溉此一帶的稻田。因為當地的湧泉發達,一年四季水源充足,所以稻作甚豐,故有:「看不盡的霄裡田,吃不完的霄裡米,斬不完的鷹哥竹」。.

新!!: 龜崙族和霄裡 · 查看更多 »

蘆竹區

蘆竹區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北部,濱台灣海峽的桃園中壢都會區內。全區共分三大區域(南崁、大竹、山腳),目前區公所在南崁地區。自1978年(民國67年)10月31日中山高速公路通車後,因交通便捷,且鄰近桃園區和桃園國際機場,近30年來發展相當迅速。.

新!!: 龜崙族和蘆竹區 · 查看更多 »

臺海使槎錄

《臺海使槎錄》,簡稱《使臺錄》,為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書始於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6月,北京黃叔璥抵臺後經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險隘、海道風信。全書凡8卷分三部份:《赤嵌筆談》(第一卷至第四卷)、《番俗六考》(第五卷至第七卷)、《番俗雜記》(第八卷)。其中番俗六考,詳細記錄台灣山川地理、風土民俗。尤其對臺灣原住民的樣貌,更是觀察入微,因此,該書為近現代考證平埔族歷史之根基。.

新!!: 龜崙族和臺海使槎錄 · 查看更多 »

桃園區

桃園區為臺灣桃園市人口最多、密度最高的市轄區,是桃園市政府所在地。本區人口數44.3萬人,在全國368個鄉、鎮、市、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新北市板橋區。密度為12,750人/平方公里,是臺灣發展最迅速的區域之一,也是全國唯一區名與市名相同的區。.

新!!: 龜崙族和桃園區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龜崙族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樹林區

樹林區位於台灣新北市西側,北以塔寮坑溪與新莊區為界,西以龜崙嶺與桃園市龜山區相鄰,西南連鶯歌區、南至三峽區,東毗板橋區、東南以大漢溪與土城區接壤。由於行政邊界劃分,以板林路為界,樹林車站距邊界僅100公尺,而樹林區公所則距僅50公尺,本區也是交通部公路總局臺北區監理所所在的位置。 樹林是新北市原住民分布最多的地方,約6000人。其依據地緣關係及風俗習慣共可分為樹林、三多(三角埔)、山佳(山仔腳)、柑園(石頭溪)四個地區或樹林、潭底、三多(三角埔)、圳安(圳岸腳)、彭福(彭厝莊)、山佳(山仔腳)、柑園(石頭溪)七個地區。其中,山佳(山仔腳)面積最大,樹林面積最小。其中柑園(石頭溪)地區受大漢溪阻隔與三鶯生活圈較為密切,而板橋區溪洲六里(崑崙里、成和里、溪北里、堂春里、溪洲里、溪福里,共約四萬多人)因地緣關係與樹林區區民生活較為密切。 樹林區有「紅露酒的故鄉」之稱,早年以台灣省立菸酒公賣局樹林酒廠出產的紅露酒而聞名全台。隨著樹林酒廠於西元2004年拆遷至桃園市龜山區,原地變更使用為「大同科技園區」,樹林紅露酒文化遂逐漸沒落,正待區民努力開創文化新局。樹林區民風淳樸,位於和平里中華路上的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更是孕育跆拳道選手的搖籃。.

新!!: 龜崙族和樹林區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龜崙族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漢化

漢化(Sinicization,sinicisation,sinofication,或sinification),也称中國化、華化,是指將其他非漢族的語言或文化,同化成為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文化,或是使用漢族的語言,中文,的過程。漢化被許多人認爲是文化同化的一種形式。有部份人认为汉化是強勢漢文化對其他弱勢文化的破壞與侵吞。漢化、中國化與儒化等,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缺少嚴謹的定義,也因此常會造成爭議。.

新!!: 龜崙族和漢化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龜崙族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莊區

新莊區是臺灣新北市下轄的市轄區,屬於臺北都會區的衛星城市之一,有不少在臺北市工作的通勤人口。新莊區有綿密的住宅區,區內設有新北產業園區、化成工業區、西盛工業區等製造業和輕工業基地。2000年以降,新開發頭前重劃區與新莊副都心,行政院合署大樓位於副都心內。.

新!!: 龜崙族和新莊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龟仑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