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龍泉井廟

指数 龍泉井廟

龍泉井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原是主祀福德正神,現已改為供奉清水祖師。該廟何時更改主神的確切時間與理由已不可考,但《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提到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初期應該仍是以福德正神為主神。又根據《臺南州祠廟名鑑》的記載,龍泉井廟在日治時期便同時供奉福德正神(福德爺)與清水祖師(祖師公),但以福德正神為主神。 廟名來自廟旁曾有的「龍泉井」,廟前街道也因此稱作「龍泉井街」。龍泉井街西接「祝三多街」,東接「聖公廟街」,現為東門路的一部分。.

6 关系: 福德正神臺南州祠廟名鑑臺南市東區 (臺南市)東門路 (臺南市)清水祖師

福德正神

#重定向 土地公.

新!!: 龍泉井廟和福德正神 · 查看更多 »

臺南州祠廟名鑑

《臺南州祠廟名鑑》出版於1933年,作者是相良吉哉,該書介紹了當時位於臺南州境內(今臺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與臺南市)的神社、祠廟的資料,並附有照片,其中有些廟宇現已不存或經過改建,故這些老照片為重要的史料。此書在2002年由嘉義城隍廟再版。.

新!!: 龍泉井廟和臺南州祠廟名鑑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龍泉井廟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東區 (臺南市)

東區是臺灣臺南市37個行政區之一,在縣市合併之前,因位於原省轄臺南市東側而得名。區內大專院校與國中小遍布,有文教區之美譽;而國道一號、縱貫公路與臺鐵縱貫線等重要交通路線皆有通過本區、故商業機能亦極為發達。.

新!!: 龍泉井廟和東區 (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東門路 (臺南市)

東門路,為臺灣臺南市聯外道路的交通大動脈,為臺南市銜接國道一號台南交流道之聯絡道路,以及通往仁德、歸仁及關廟交通要道《台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第六章,第92頁。東門路屬於市道182號的一部份,呈西北-東南向。因經過臺灣府城東門城而名。西起東門圓環,東連仁德區中山路,長約3.15公里,共分三段,臺南市道路編號24。.

新!!: 龍泉井廟和東門路 (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清水祖師

清水祖師,法號普足,俗名陳昭應(一說為陳榮祖、陳昭或陳應,),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時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於在蓬萊山(今屬安溪縣蓬萊鎮)清水巖修道,鋪橋造路,廣施醫藥,被尊稱為清水祖師,又稱蓬萊祖師、麻章上人,俗稱「祖師公」,圓寂後,求雨驅蟲,屢禱屢靈,南宋宋孝宗時成為朝廷封賜的神靈,直到宋寧宗追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原屬於佛教禪宗的清水祖師,逐漸民間化、道教化(道教信徒稱之為「黑帝化身清水真人」),被安溪人視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是安溪諸聖之首。許多安溪人以種茶為業,再加上清水祖師以求雨聞名,也被視為安溪鐵觀音的保護神。另外,許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儀尊王、保儀大夫、清水祖師、法主真君都被視為有保護茶葉種植的職能。在閩南,清水祖師是重要的鄉土神靈,是應惠靈天之一。隨著安溪移民來臺,清水祖師的信仰在臺灣也蓬勃發展,在臺灣,1994年時有清水祖師為主神的廟宇有98座,大臺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區。大臺北地區可說是清水祖師信仰最盛之地,三峽長福巖祖師廟、艋舺清水巖、淡水清水巖、瑞芳祖師廟,號稱「大臺北四大祖師廟」。.

新!!: 龍泉井廟和清水祖師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