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麗蝟目

指数 麗蝟目

麗蝟目(學名Leptictida)是一目已滅絕的真獸下綱。雖然一般會將牠們看為最先從真獸下綱基底分裂出來的分支,但根據支序分類學分析,牠們與靈長總目有關。.

28 关系: 动物古新世大臼齿始新世學名德国哺乳动物犬齒獸亞綱绝灭真獸下綱白垩纪靈長總目蠕虫颅骨袋鼠食虫目跳鼠科跗骨麗蝟屬胎盤門齒脊索动物長鼻跳鼠漸新世昆虫支序分類學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麗蝟目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古新世

古新世(Pal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一個主要時期,大約開始於6500萬年前,終於5580萬年前,介於中生代白堊紀的马斯特里赫特階(Maastrichtian)與始新世(Eocene)之間。古新世來自希臘文的“παλαιός”(palaios,古)與“καινός”(kainos,新)。古新世接續在白堊紀末期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之後。.

新!!: 麗蝟目和古新世 · 查看更多 »

大臼齿

大臼齿,简称臼齿,俗称磨牙(客語:撞牙),是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的一种牙齿。大臼齿位于口腔后方,因上端扁平而且主要用来研磨和咀嚼食物而得名。 臼齿由于随使用而被磨损,可以被用来判定生物个体或其遗骸的年龄。.

新!!: 麗蝟目和大臼齿 · 查看更多 »

始新世

始新世(英語:E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Paleogene)的第二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5580萬年前-終於3400萬年前,介於古新世(Paleocene)與漸新世(Oligocene)之間。始新世(Eocene)之名,字源來自希臘文eos(開端)和ceno (新),指的是現代哺乳動物群出現的開始。始新世常被劃分成早期(距今5580萬年∼5,200萬年)、中期(距今5,200萬∼4,360萬年)和晚期(距今4,360萬∼3400萬年)。始新世早期最令人受到注意的是,原始的現代哺乳動物的出現。始新世結束於一個被稱作大置换(哺乳動物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的大型生物集群滅絕。此一事件可能是關於一或數顆的大火流星撞擊西伯利亞以及現在的切萨皮克湾所造成。.

新!!: 麗蝟目和始新世 · 查看更多 »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新!!: 麗蝟目和學名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麗蝟目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綱(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05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08版的IUCN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它们外型多样,小至体长30毫米长有翅膀的凹脸蝠,大至体长33米形同鱼类的蓝鲸。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在从海洋到高山,从热带到极地的广泛区域。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员。.

新!!: 麗蝟目和哺乳动物 · 查看更多 »

犬齒

齿,俗称尖牙,是很多哺乳动物口腔中,位于门齿和臼齿之间的牙齿。每侧上下顎各有一枚,一共四枚。.

新!!: 麗蝟目和犬齒 · 查看更多 »

獸亞綱

亞綱(学名:Theria,源自希臘语θηρίον,野獸之意)是分類學上的一群哺乳類動物。這些動物從出生到幼年時期,不須經歷在蛋中的生活。而獸亞綱中可粗分成兩大類,分別是真獸下綱(eutheria,也就是胎盤類)與後獸下綱(metatheria,包含有袋類及其祖先)。 獸亞綱的特徵在於外耳、乳頭,以及使其得以進行大範圍移動的踝關節。有時候也以齒列型態作為定義獸亞綱的依據。幾乎所有現存的哺乳動物都屬於獸亞綱,少數例外有鴨嘴獸與針鼴,牠們被歸類在原獸亞綱(Prototheria)、單孔目(Monotremata)之下。.

新!!: 麗蝟目和獸亞綱 · 查看更多 »

绝灭

滅絕指一個種族完全消失。 物種滅絕在早期並不是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因这一概念很易与「其所有後代都死光」混淆。在地质时代,灭绝是司空见惯的事件,那麼除了最原始的生物外,所有前現代的生物死絕,就不可能進化成現代的生物。現在「滅絕」的意思是指名和原始的外觀相似,可被識別為同一物種的後代死絕,而存活的後代是透過物种的形成的方式成爲與祖先不同的物種在現代生存。 目前,许多环境组织和政府担心由人类的干涉导致的物种的灭绝。.

新!!: 麗蝟目和绝灭 · 查看更多 »

真獸下綱

真獸下綱(学名:Eutheria)是一个包含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演化支。此名稱是由湯瑪斯·亨利·赫胥黎在1880年所推薦使用,在他的定義下,真獸類包含的範圍比胎盤類(Placentalia)更廣泛,即所有与现存胎盤類关系更接近、而离现存有袋類较远的哺乳動物。胎盤类则只是包含了現存真獸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后代,也就是说,胎盤类是真兽下纲的冠群。.

新!!: 麗蝟目和真獸下綱 · 查看更多 »

可以指:.

新!!: 麗蝟目和目 · 查看更多 »

白垩纪

白纪(Cretaceous)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長達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約1亿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陸地生存著恐龍,海洋生存著海生爬行動物、菊石、以及厚殼蛤。新的哺乳類、鳥類出現,開花植物也首次出現。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非鳥類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白堊紀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白堊系”,縮寫記為K,是德文的白堊紀(Kreidezeit)縮寫。 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4°C。.

新!!: 麗蝟目和白垩纪 · 查看更多 »

靈長總目

長總目(学名:Euarchontoglires)是胎盘类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總目,基於分子基因序列分析和逆轉位子存在/消失的資料,以嚙形大目(嚙齒目和兔形目)和真靈長大目(樹鼩目、靈長目和皮翼目)所組成。.

新!!: 麗蝟目和靈長總目 · 查看更多 »

蠕虫

蠕虫是一类长条状,软体无脊椎动物。蠕虫并不是严格的生物学上的分类,其中的一些彼此属于完全不同的物种,包括一些昆虫的幼虫、蜈蚣、蚯蚓等。全球现有超过一百万种的蠕虫,它们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巨型蠕虫藉由身体的肌肉收缩而作蠕形运动,故通称为蠕虫。在动物分类学史上,蠕虫曾被认为是独立的,具有特殊性的一类动物。但在分类学研究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发现蠕虫,实际上与人体有关系的包括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线形动物门(Phylum Nemathelminthes)和棘头动物门(Phylum Acanthocephala)所属的各种动物。因此在分类学上,蠕虫这个名称已无意义;但习惯上仍沿用此词。由蠕虫引起的疾病称为蠕虫病,具有重要意义的蠕虫种类几乎全部属于前两门。 Category:寄生蟲.

新!!: 麗蝟目和蠕虫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新!!: 麗蝟目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袋鼠

袋鼠(kangaroo,)是一類有袋類動物,屬於袋鼠科(Macropodidae),「袋鼠」一詞通常用來指袋鼠科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 一般而言,大型袋鼠面對人類在澳洲的開發有較高的適應力;相較之下,他們的許多小型親戚則面臨了較大的生存威脅,數量也較少。 目前並沒有大規模的袋鼠養殖業,不過野生的袋鼠會被獵殺並製成食用肉品,而此種產業也具有爭議性。 袋鼠的英文名「Kangaroo」的由來,傳說源自於澳洲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Guugu Yimidhirr)所言:「gangurru」,意思是「不知道」,這是源自一場誤會。英國詹姆士·庫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時,於1770年6月11日在澳大利亞東北大堡礁觸礁,最後在努力河(即現時庫克鎮港口)岸邊修理船艦。在七個禮拜其間,植物學家約瑟夫·班克斯意外地發現到一種古靈精怪的動物,便去詢問當地澳洲原住民辜古依密舍族,由於原住民聽不懂英文,所以回覆不知道(gangurru)。班克斯就誤將「gangurru」當做「袋鼠」的英文名稱。這個傳說在20世紀70年代,經語言學家John B. Haviland 在辜古依密舍族地研究中確認,當地稱呼袋鼠即為「ganguro」,其意義並非「不知道」。 袋鼠是澳洲的象徵物,出現在澳洲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誌。澳大利亚军队的车辆,舰船在海外执行任务时很多时候都会涂上袋鼠標誌。 据袋鼠动物性特征: 动物学家考证,袋鼠是袋类动物的典型代表。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育儿袋中发育。母袋鼠有四个乳头,两个高脂肪,两个低脂肪,母袋鼠一般每胎产3至4个仔,袋鼠出生后即要入袋,食用低脂肪乳水,这就决定了每胎袋鼠仔只能存活2个。袋鼠出生时非常小,大约只有1粒花生米那大,成年袋鼠的身高大約為1.6米,体重可以达到50公斤。袋鼠用下肢跳动,奔跑速度非常快,时速可达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条“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时它可以支撑于地,与双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体的作用,跑动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还是重要的进攻与防卫的武器。还有人说袋鼠是一种勇敢的动物,它只往前进而不往后退。.

新!!: 麗蝟目和袋鼠 · 查看更多 »

食虫目

食虫目(学名:Insectivora)是一個已被棄用的哺乳綱動物分類,其成員現時主要都被歸入鼩鼱目,其他的被分入其他目,又或獨立成為一目。 在過去,食虫目是一個包括一籃子小型到非常小型动物的分類。过去以为食虫目是真兽类最原始的成员,這些動物由於相對上較少分化,過往因為難以分類,所以都被綜合起來成為一類。 食虫性动物在中生代上白垩纪地层中就已出现。过去认为食肉目、翼手目、啮齿目都是由早期的食虫目分化出来的。基本就是鼩鼱类、鼹类和刺猬类,寿命一般不长,鼩鼱只能活6周,如果几小时不进食就会因无法维持体温死亡,最长的刺猬也就只能活10年左右,对人类的经济意义不大,可以控制部分虫害,但有的种也能传染鼠疫、疟疾等疾病。 但后来基因研究等分子分类学的发展,得知食虫目是个多系群,其成员彼此之间并不亲近,而是来自不同演化支,如食蚁兽属贫齿总目;鼩鼱、刺猬属于劳亚兽总目;马岛猬科属于非洲兽总目等。.

新!!: 麗蝟目和食虫目 · 查看更多 »

跳鼠科

跳鼠科(學名:Dipodidae),哺乳綱囓齒目的一科,包括以下各屬:.

新!!: 麗蝟目和跳鼠科 · 查看更多 »

跗骨

在四足类动物中,跗骨(Tarsus)指的是足部由七个突出的骨骼构成的集合,位于跖骨和下肢胫骨和腓骨的下端,属于短骨。人类最大的跗骨是,通常被用于足跟的负重。.

新!!: 麗蝟目和跗骨 · 查看更多 »

麗蝟屬

麗蝟屬(學名Leptictis)是一屬已滅絕的哺乳動物。牠們與長鼻跳鼠是近親。.

新!!: 麗蝟目和麗蝟屬 · 查看更多 »

胎盤

胎盤(學名:),又稱「胞衣」,是一種只有在雌性哺乳類動物懷孕時或是每一隻哺乳類動物還是胎兒時才有的暫時器官,位於子宮內側的表面。 胎盤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和胚胎在生物學與基因上都相連,另一部分是母體的一部分。 胎盤內層是羊膜囊,羊膜囊包含羊水。胎盤植入於子宮壁,並且從母體的血液獲取營養與氧氣,排出廢物。這個介面也是一個障壁,攔下某些可能會傷害胚胎的物質。但是很多物質是胎盤無法攔截的,像是酒精以及一些抽煙產生的物質。幾種病毒也可以穿過胎盤,如德國麻疹。 胎盤還有新陳代謝跟內分泌活動。胎盤會分泌黃體激素,對維持懷孕很重要。也會分泌乳促素,增加母體的血糖與血脂,使得胎兒的營養攝取增加。 胎盤由以血管與結締組織構成的臍帶與胚胎相連。 中醫學上,胎盤具有藥效,可補身養顏。製成中藥材的胎盤稱為紫河車。.

新!!: 麗蝟目和胎盤 · 查看更多 »

門齒

齒(Incisor)是異齒型哺乳類動物的第一類牙齒。.

新!!: 麗蝟目和門齒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麗蝟目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長鼻跳鼠

長鼻跳鼠(Leptictidium),又名两脚猬,是一屬細小的史前動物,生存在始新世。牠們廣泛分佈在歐洲,但約於4000萬年前消失,並沒有留下後裔。 長鼻跳鼠的前肢細小,但後肢很大,像縮小了的袋鼠。根據牠們的骨骼結構研究,顯示牠們是以跳躍來移動。同時期,基於頭顱骨的研究發現牠們有長及可行動的鼻子,這有點像象鼩。牠們大約60-90厘米長。 長鼻跳鼠的完整化石是在德國麥塞爾化石坑發現。牠們毛皮的輪廓及胃部內的食物亦被保留了下來,得知牠們是肉食性的,以昆蟲、蜥蜴及其他細小的哺乳動物。 於始新世末期,地球的氣候開始漸冷,最終很多熱帶森林亦消失。長鼻跳鼠不能適應這個環境而滅絕。.

新!!: 麗蝟目和長鼻跳鼠 · 查看更多 »

漸新世

漸新世(Oligocene)是地質時代中古近紀的最後一個主要分期,大約開始於3400萬年前,終於2300萬年前,介於始新世(Eocene)與新近紀的中新世(Miocene)之間。比起其他比較古老的地質時期,用岩床來確認漸新世比较准确,但精確的起始與結束時間仍不確定。渐新世(Oligocene)之名来自希腊文字ὀλίγος(oligos,“少”之意)和καινός(kainos,“新”之意),即表示在始新世喷發式的进化之后,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种类增加并不明显。 渐新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连接“炎热的始新世时期的古老世界和生态系统更具有现代特征的中新世”的纽带。渐新世时期生态系统发生的一大变化是草原在全球的扩张,而热带阔叶林则萎缩至赤道一带。 标志渐新世开始的事件是一起被称为大置换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除了少数本地的啮齿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之外,当时欧洲的动物群都被来自亚洲的动物群所取代。渐新世和中新世则没有显著的全球性事件为其分野,而是各个地区相继从较温暖的渐新世晚期(2,600-2,300万年前)进入较寒冷的中新世。.

新!!: 麗蝟目和漸新世 · 查看更多 »

昆虫

昆虫在分类学上属于昆虫纲(学名:Insecta),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超過100万种。其中單鞘翅目(Coleoptera)中所含的種數就比其它所有動物界中的種數還多。昆字原作。 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 chitin)构成的壳。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昆虫的身體會分為頭、胸、腹三節,有六隻腿,複眼及一對觸角。昆虫有脂肪體,成分類似脊椎動物的脂肪組織,但作用不同,主要為代謝功能,類似脊椎動物的肝。 昆虫對生態扮演着很非常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昆蟲是蜥蜴、青蛙、小型鳥類的重要食物來源。在东南亚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虫本身就是当地人的食品。 但昆虫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虫會破壞農作物,白蟻破壞木材及建築物。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有一些昆蟲能夠藉由毒液或是叮咬會對人類造成傷害,例如虎頭蜂在有人入侵地盤時會以螫針注入毒液等。紅火蟻會分泌有毒物質使接觸動物及人類出現敏感症狀甚至致命。.

新!!: 麗蝟目和昆虫 · 查看更多 »

支序分類學

支序分類學(英語:Cladistics)又稱親緣分支分類學,是一種生物分類的哲學,其指只依據演化樹分支的順序,而不參考形態上的相似性來排列物種。此一學派的主要貢獻者一般認為是德國昆蟲學家威利·漢寧根,他稱此為種系發生系統學。 分支研究的最終結果是由被稱之為「分支圖」的樹狀關係圖來描繪出其假定的關係。 現代的系統學研究會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包括DNA序列、生化數據和形態學上的數據等。 在一個「分支圖」中,所有的生物體都如同一片樹葉,且每個內節點理想上都是二元(有兩條分歧)的,在此一分歧點兩端的分類群即稱為「旁系分類群」或「旁系群」。每一枝幹,不論其包含了上萬種類別或只有一種類別,都被稱做是一個分支。一個自然的類群應該會有包含在任一分支裡的所有生物體,這個分支會有著屬於此一分支的唯一祖先(一個不會是此一分支外的其他生命體的祖先)。每一分支都會有一些只共同出現在分支內每一個成員上,而不會出現在其他生命體上的特徵。這些特徵稱之為衍徵。例如,堅硬的前翅(鞘翅)是鞘翅目的衍徵,而幼葉卷疊式-由卷曲的幼芽舒展成叶子則是蕨類植物的衍徵。.

新!!: 麗蝟目和支序分類學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丽猬目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