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夏尔·吕西安·波拿巴
夏尔·吕西安·儒勒·劳伦·波拿巴,第二代卡尼诺和穆西格纳诺亲王(Charles Lucien (Carlo) Jules Laurent Bonaparte, 2nd Prince of Canino and Musignano,)是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和鸟类学家。他是吕西安·波拿巴和Alexandrine de Bleschamp的儿子,也是拿破仑一世的侄子。 波拿巴在意大利长大,而在1822年6月29日与他的堂姐成婚后,他们旅居美国。在离开意大利前他发现了莺科中的新物种须苇莺(Acrocephalus melanopogon),在航海中他收集到新物种黄蹼洋海燕(Oceanites oceanicus)的标本。一到美国他就写了关于这种鸟的一篇论文,并以亚历山大·威尔逊(Alexander Wilson)的名字命名。 之后波拿巴开始更新威尔逊的《American Ornithology》,修订版在1825年和1833年间发行。在1824年他设法使费城自然科学协会接收当时并不知名的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但是这遭到鸟类学家乔治·沃德(George Ord)的反对。 在1826年底波拿巴举家回到欧洲。他访问了德国,遇到了菲利浦·雅格布·克莱茨迈(Philipp Jakob Cretzschmar)。访问英格兰时,在大英博物馆遇到了约翰·爱德华·格雷,并再次结识奥杜邦。在1828年他全家迁往罗马。在1832年和1841年间波拿巴发表了他关于意大利动物的作品《Iconografia della Fauna Italica》。 在1849年他被选入罗马议会,参与创建了罗马共和国。按照Jasper Ridley所说,当议会第一次召开时:“当維泰博人卡洛·波拿巴被点到名时,他这样回应:‘共和国万岁!’(Viva la Repubblica!)”他参加了保卫罗马的战争,对抗由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派遣的4万法国人组成的部队。在1849年7月共和军被打败后,他离开罗马,然后去了马赛,但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命令他离开。 後来他旅居英格兰,出席了伯明翰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会议,之后他访问了居住在苏格兰南部的威廉·查顿。他后来准备系统分类世界上的所有鸟类,访问了全欧洲的博物馆去研究其中的藏品。在这段时间中他被允许返回法国,将巴黎作为他度过余生的地点。在他去世之前,他发表了《Conspectus Generum Avium》的第一卷,而第二卷是由赫尔曼·施勒格尔(Hermann Schlegel)校订的。.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查看 鹳形目和學名
科 (生物)
科(英文: family, familia)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現時生物界約有800个科,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總科。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通常是-inae。.
查看 鹳形目和科 (生物)
目
可以指:.
查看 鹳形目和目
白鹳
白鹳(学名:Ciconia ciconia)是鹳科鹳属的一种大型涉禽,生活在中欧和南欧、非洲西北部和亚洲西南部。白鹳是候鸟,冬季迁徙到非洲和印度热带地区和,可以一直达到南非的南部。 白鹳身高100-125厘米,两翼展开宽155-200厘米,体重2.3-4.5千克。除了翅膀外,全身羽毛均为白色,喙部和腿部为红色,幼鸟则为黑色。一般在地面上缓慢而稳重地行走。飞行时将脖子伸展。 已知共有两个亚种:.
查看 鹳形目和白鹳
隼形目
形目(學名:Falcon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包含隼科的目。 在旧有的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即是鷹形目(Accipitriformes),包括了汉语中常说的鹰、隼、鵟、鵰、鹫、鸢等肉食性猛禽,直至2008年,DNA研究显示,隼科與其他猛禽的亲缘关系并不接近,反而是與鸚形目和雀形目等較相近。,因而将鷹形目與隼形目分開,隼形目下只剩隼科一科。.
查看 鹳形目和隼形目
鳥類DNA分類系統
1980年代,Charles C. Sibley利用用DNA交杂之分子生物學技术对鸟类的系统演化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总共做了12000份鸟类的DNA-DNA交杂實验,然後於1988-1993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988年Charles C. Sibley发表了《A Classification of the Living Birds of the World Based on DNA-DNA Hybridization》,提出全新分类系统。在此一分类系统對各種鳥類分佈提供了優良的解釋,同一地區的鳥類多半被歸在一起。.
鷿鷈科
鸊鷉目(學名:Podiciped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鸊鷉目只包括一个科,鸊鷉科。科下有6属20种。Sibley和Monroe根据基因测序的结果划定了鳥類DNA分類系統,在这套新系统中,鸊鷉目与鹳形目合并,鸊鷉科成为新鹳形目的一个科,但新分类系统对鸊鷉科本身并没有作出调整。 * *.
查看 鹳形目和鷿鷈科
鸟
鸟(通俗名:Bird)是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坚硬的喙、擁有色彩鮮艷的羽毛或者流線型的身軀,根據品種的不同可陸生、飛行或者潛水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學名曾經作為獨立的鸟纲(Aves)、和哺乳綱等並列,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學名:Avialae)代替ギル 『鳥類学』 (2009)、30頁。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鳥類被定義為鳥形恐龍(學名:Avian Dinosauria),是已經滅絕的恐龍總目在地球上一個僅存的分支ギル 『鳥類学』 (2009)、626頁山階鳥研 (2006)、16頁。鳥類從年前的侏羅紀、到年前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鳥類都由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進化而來。 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为人所知的現存鸟类一共有一萬多种,有鸚鵡,蜂鳥,相思,等雀鳥。僅中国就记录有1,300多种,其中特有种至少有70幾種。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比,鸟是一个拥有很多独特生理特点的种类。鸟的食物多种多样,包括花蜜、种子、昆虫、鱼、腐肉、其他的鸟甚至包括垃圾。大多数的鸟是在日间活动,也有一些鸟是夜间或者黄昏的时候活动(例如夜鷹、猫头鹰等)。许多鸟都会进行长距离迁徙以寻找最佳栖息地(例如北极燕鸥),也有一些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上度过(例如信天翁)。大多数鸟类都会飞行,少数平胸类鸟不会飞,特别是生活在岛上的鸟,基本上也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不能飞的鸟包括鸵鸟、奇異鳥、以及被人類捕食而绝种的渡渡鸟等。 当人类或其他的哺乳动物侵入到他们的栖息地时,这些不能飞的鸟类将更容易遭受灭绝,例如大海雀和新西兰的恐鸟;也有一些鳥類隨著恐龍滅絕而一同滅亡例如始祖鳥、孔子鳥和黃昏鳥。.
查看 鹳形目和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是相对于鸟类DNA分类系统而言的一个广泛被采用的分类系统。.
查看 鹳形目和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鸻形目
鸻形目(学名:Charadri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包括鸻、鷸、鷗等。.
查看 鹳形目和鸻形目
鹳科
鹳科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是鸟纲鹳形目中的一个科,又俗稱送子鳥。.
查看 鹳形目和鹳科
雀形目
形目(学名:Passeriformes),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多样性非常高,有5400个种左右,占鸟类种数的一半。 雀形目的鸟类鸣肌鸣管发达,多啼声婉转,通常所说的鸣禽就是指這一目的鸟。雀形目鸟善于筑巢,雀形目鸟类多为晚成雏,常有复杂的占区、营巢、求偶行为。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鸦科部分种类体长可达50cm以上,小者如鹟科莺亚科部分种类体长仅6-7cm。 在雀形目中大部分都是候鸟,留鸟少。.
查看 鹳形目和雀形目
潜鸟属
潜鸟目(學名:Gavi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下面是单科单属,即潜鸟科,潜鸟属。包括4-5種:.
查看 鹳形目和潜鸟属
亦称为 鸛,鹳形目 (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