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鹊华桥

指数 鹊华桥

鹊华桥,原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南门东侧,百花洲北侧,为一座东西向单孔石拱桥,桥下通连大明湖与百花洲。 该桥始建于宋代,曾因百花洲而称为百花桥,又名白雪桥,元代改称鹊华桥(一说百花桥位于百花洲南,与鹊华桥两桥相望),明代曾重建,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及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又两次重建。原桥因侵华日军破坏,桥面凸凹不平,坡陡路滑,造成行车隐患,1946年被拆除,改建为木板平桥,后分别在1948年和1953年更换为石板平桥和钢筋混凝土平桥。1983年拓宽明湖路时再次改建,桥面与路面持平,已看不出原桥的痕迹。 当时为方便游船出入,鹊华桥净跨4米,桥面最高处高出路面约2米,清末民初时期曾为游览大明湖的重要码头,在清代刘鹗所著的《老残游记》中,老残便是在鹊华桥登舟,继而游览大明湖。另外,当时大明湖北岸很少有高大建筑,空气也很少污染,游人站在桥顶向北可以眺望到济南北郊遥遥相对、朦胧隐现于烟雨之中的鹊山和华山,即为历下八景中的“鹊华烟雨”,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即根据这一景观绘成。 为恢复“鹊华烟雨”景观,2009年在大明湖扩建工程中异地重建了鹊华桥,位于“鹊华烟雨”石牌坊以北,总长度约90米,为景区内唯一一座五孔拱桥,亦作为“七桥风月”的组景之一。.

14 关系: 历下区华不注山大明湖山东省刘鹗嘉庆百花洲 (济南)道光趙孟頫鹊华秋色图鹊山老残游记济南市济南八景

历下区

历下区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个区。因为位于历山脚下,故称历下。历下区是济南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教育中心,辖区内有山东省政府、济南市委、市政府驻地,奥体中心、中心商务区以及多所高等院校。另外济南市的三大名胜——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均位于历下区。.

新!!: 鹊华桥和历下区 · 查看更多 »

华不注山

华不注山又称华山,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东北,黄河南岸一座海拔197米的小山,属于齐烟九点之一。华不(音:夫)注山呈圆锥状,坐落在距离济南市中心大约7公里的平原上,拔地而起,与其他丘陵不相连。山下有泉,名曰华泉。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谐音,因其形状如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其岩石为青灰色,跟济南南郊泰山山脉的地质构造截然不同。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华不注山:“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描绘的就是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风景。 根据《春秋左传》记载,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与晋军战于济南,因其傲慢轻敌而败,在晋军的追逐下“三周华不注”。后文又言“从齐师至于摩弁之下”,手下丑父与其交换了位子,并命令他去华泉取水,齐顷公才得以逃脱。从中可知华不注山又名摩弁。宋代文学家曾巩的《登华山》中有“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的诗句。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中写道:昔我游齐都, 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新!!: 鹊华桥和华不注山 · 查看更多 »

大明湖

大明湖在山东省省会济南旧城北部,现在的市区中心,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处名胜为趵突泉、千佛山。其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湖水面积约46万平方米,约占旧城的三分之一。 大明湖公园大门有郭沫若手书“大明湖”匾额,门首一副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新!!: 鹊华桥和大明湖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鹊华桥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刘鹗

劉鶚(),字鐵雲,又字公約,筆名鴻都百錬生、洪都百鍊生 ,原名孟鵬,字雲摶,中国清代作家。.

新!!: 鹊华桥和刘鹗 · 查看更多 »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新!!: 鹊华桥和嘉庆 · 查看更多 »

百花洲 (济南)

花洲,又名百花汀、百花池、小南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北临明湖路,西邻曲水亭街,南侧与东侧为基督教堂和民居,为大明湖畔的重要风景区,也是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韵味的集中承载地段。 百花洲为济南内城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珠泉泉群中如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子)、芙蓉泉的泉水多经明渠或暗沟汇流至此,然后注入大明湖。古时水域面积很大,四周房舍参差错落,附近居民多于水中植白莲,岸旁栽杨柳。后因河道淤塞,水位减落,加上周边民居挤占,湖面不断缩小。 今东岸一带原为洲中小岛,北宋熙宁年间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大明湖上筑百花堤,在岛上建百花台(因百花堤而得名,亦名“南丰台”,因曾巩亦称南丰先生)。明代,诗人李攀龙晚年在百花洲上建白雪楼,楼四周环水,仅靠小船与湖岸相通,共三层,自下而上为客室、书斋及其爱妾蔡姬闺房。后曾被明末诗人王象春购得,修葺后更名为问山亭,在此著有《齐音》、《问山亭集》等。今建筑均已不存。 百花洲北原有联系百花洲和大明湖的东西向单孔石拱桥鹊华桥,始建于宋代,原名百花桥,元代改称鹊华桥,20世纪40年代因路面改造而拆除。当时百花洲备有画舫,游人可在此登船,穿桥入大明湖,然后自汇波楼下出水北门,入小清河,穿行于稻田、藕池与村舍,最后直达华山脚下的鹊山湖。另外,当时在桥顶向北可以眺望到济南北郊遥遥相对、朦胧隐现于烟雨之中的鹊山和华山,即为历下八景中的“鹊华烟雨”。 根据济南市的规划,将拆除百花洲东侧的民居和厂房,以打造滨水休闲公园,并布置沿街文化展示、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以融合泉水和文化、休闲等元素,更好的体现老济南的韵味,另外其水面面积将大幅扩展。.

新!!: 鹊华桥和百花洲 (济南)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鹊华桥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趙孟頫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国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室后代。元代官員,书画家。其妻為元朝畫家、詩人管道昇。元朝畫家王蒙之外祖父。.

新!!: 鹊华桥和趙孟頫 · 查看更多 »

鹊华秋色图

《鹊华秋色图》縱28.4公分、橫90.2公分,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創作於1295年的绘画作品。明清两代曾被收入藏于民间,清朝时收入皇宫,现收藏于国立故宫博物院。《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山东省济南市北郊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风景。1989年10月5日,中华邮政以横四连形式印制发行了《鹊华秋色图》纪念邮票。.

新!!: 鹊华桥和鹊华秋色图 · 查看更多 »

鹊山

鹊山是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北郊,黄河北岸的一座小山,属于齐烟九点之一。相传扁鹊曾经在山下炼丹,故名鹊山。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就是描绘的鹊山和华不注山一带的风景。 Category:济南山峰.

新!!: 鹊华桥和鹊山 · 查看更多 »

老残游记

《老殘遊記》,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署名鴻都百鍊生(坊間作洪都百鍊生)作,清代劉鶚(1857年—1909年)著,共有正编20回,续集9回,外编残稿1卷,敘述江湖醫生「老殘」在遊歷所見所聞所為,文筆生動,大受好評。本作也是劉鶚唯一的小說作品。所謂「老殘」的寓意是,劉鶚稱「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有的版本作「棋局已老,吾人將殘」,魯實先稱「或為傳鈔之誤」。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稱,劉鶚的《老殘遊記》、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新!!: 鹊华桥和老残游记 · 查看更多 »

济南市

济南市,別称“泉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环渤海地区南翼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部战区陆军机关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九大跨省区分行之一的濟南分行也设立于此。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济南被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全市共辖7市辖区、3县,总面积7,998平方公里,人口723万(2016年)。济南分别与西南部的聊城市、北部的德州市和滨州市、东部的淄博市、南部的莱芜市和泰安市交界。济南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因境内泉水众多,故被称为“泉城”,其中“七十二名泉”,并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刘凤诰诗)的美誉。 济南是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主办城市、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主办城市、2015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城市。.

新!!: 鹊华桥和济南市 · 查看更多 »

济南八景

济南八景是指济南旧时的八个景观。.

新!!: 鹊华桥和济南八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