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葫蘆問

指数 葫蘆問

葫蘆問,又稱葫蘆運、葫蘆笨,是一種中國傳統擲賽遊戲,各地圖案與稱呼各有不同,常作為新春親友聚會時的遊戲。.

52 关系: 基隆台中參領士兵天津市孙悟空山东省山西省中國傳統三立電視年画伊能嘉矩德国哪吒八仙八旗四川省石狮市福建科举章京竹枝词生肖牛彔西川滿鹿港鎮龙王閩南闽南语臺南市臺北金學詩艋舺苏州市苏北蛇梯棋陞官圖陈威翰水浒传江淮汕头市泉州市温州市游詩璟漳州市潍县戲說台灣春節济公新祖宮...新春擲賽遊戲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基隆

#重定向 基隆市.

新!!: 葫蘆問和基隆 · 查看更多 »

台中

#重定向 臺中市.

新!!: 葫蘆問和台中 · 查看更多 »

參領

參領(v),清代八旗甲喇額真(甲喇章京)職官的漢譯名,正三品,掌管所属的戰備、兵籍、爭訟、户口、田宅等。 又爲組織名,京旗每旗下分五參領,每參領下轄佐領若干。參領上有副都統(梅勒額真)、都統(固山額真)。 一般情況下,一個參領統轄五個佐領(牛錄額真)。 Category:清朝官制 Category:八旗.

新!!: 葫蘆問和參領 · 查看更多 »

士兵

士兵或兵,在其最一般的意義上說,是自願或義務兵役制根據招募到的人以保衛國家的主權,接受培訓和裝備,以保衛國家和它的利益。作為這些武裝部隊的一員,他成為軍隊中的有組織的軍人。在戰士的軍隊中鴻溝群體通常在裝備或武器不同區分不同的兵種,如步兵,海軍陸戰隊,砲兵,騎兵等。.

新!!: 葫蘆問和士兵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葫蘆問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孙悟空

孙悟空,是小說《西游记》中主要角色之一。又名孙行者,自封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曾任天官弼马温,也曾被玉帝封為齐天大圣。取经后為如來佛祖授為鬪戰勝佛。 孙悟空是一隻由石頭中蹦出來的猴子、天产灵石孕育而生,牠吸取日月之精華,並學習仙術,法力及武藝高強,伴隨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沿路斬妖伏魔。中國民間有人將它奉為神明崇拜。 孙悟空生性聪明、調皮、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正义、不阿、自由的情怀和追求。.

新!!: 葫蘆問和孙悟空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葫蘆問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山西省

山西,简称晋,中国一省,地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表里山河,南临黄河,西邻吕梁山,东靠太行山。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省会太原市。省境內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故簡稱晉。 山西地區的有獨特的语言、風俗以及历史,省內土地豐足、矿产資源豐富,位處汾河沿岸一帶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稱作华北的「漁米之鄉」。省會太原也有著悠久的歷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新!!: 葫蘆問和山西省 · 查看更多 »

中國傳統

#重定向 中华文化.

新!!: 葫蘆問和中國傳統 · 查看更多 »

三立電視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anlih E-Television Inc.,簡稱:三立電視、三立、SET),是臺灣最大型的有線電視媒體。三立電視主要經營七個電視頻道,包括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台、三立iNEWS、MTV Taiwan(三立音樂台),其中三立綜合台、三立戲劇台在中華電信MOD頻道播放,另外還有三立國際台。.

新!!: 葫蘆問和三立電視 · 查看更多 »

年画

年画是東亞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因伴随着新春趋吉避凶的活动也产生,故名年画。在朝鮮則稱為歲畫(諺文:세화,朝鮮漢字:歲畵),越南稱為幀節(Tranh tết,漢喃:幀節)。.

新!!: 葫蘆問和年画 · 查看更多 »

伊能嘉矩

伊能嘉矩(),是一位日本的人類學家、民俗學家,一生致力於臺灣原住民人類學研究,並對日本遠野地區進行歷史民俗研究。.

新!!: 葫蘆問和伊能嘉矩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葫蘆問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哪吒

哪吒(漢語拼音: nézhā ,注音:ㄋㄜˊ ㄓㄚˋ,又音ㄋㄨㄛˊ ㄓㄚˋ),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在道教中,哪吒姓李,父親是托塔李天王,上有二兄金吒、木吒,排行第三。哪吒係太乙天尊的高徒,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將領之一,統帥五營神兵。道教的頭銜為太子元帥、中壇元帥、火轮天王、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民間一般尊稱太子爺、三太子,哪吒是華人崇敬的神靈,於很多民間故事中出現,也出現在《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多部文學作品中。 相傳哪吒割肉還母、削骨還父,後來被其恩師以蓮花化身復活,終於修成正果,香港科幻小說家衛斯理(倪匡)曾經這樣評價過哪吒:「常常羨慕哪吒三太子能夠削骨還父,割肉還母,了卻了血肉之軀,從此自由自在,再也不必受父母所生肉體的束縛。蓮花化身之後,便進入了生命的高級形態,以靈魂為主的生命形式,摒棄了百無一是的臭皮囊。.

新!!: 葫蘆問和哪吒 · 查看更多 »

八仙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新!!: 葫蘆問和八仙 · 查看更多 »

八旗

八旗(a)是清朝特有的集军事、生产和行政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组织,旗下之人称作“旗人”或“八旗子弟”。八旗的雏形来自于明代女真人(满洲人)的射猎小队“牛录”。努尔哈赤将这一制度进行了改善,于1615年正式创立八旗,依位次,分为镶黄、正黄、正白、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八个旗色,随后数十年的征战和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吸收了蒙古、汉人等族群而增设蒙古和汉军八旗,形成了一个以满洲为核心、蒙古、汉军为主体的多族群联合的社会集团。 八旗对清兵入關和此后维持政局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征平叛,无役不与,因此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国家根本所系”。清廷在施政方面采取旗民分治的政策,在汉地的统治基本上沿用明制,而八旗在行政隶属上则独立于这一体系之外,因此又被称为“国中之国”。八旗子弟“生则入档,壮则当兵”,故以披甲从军为主要职业,此外还可选择出仕,他们在教育、科考、任职、律法等政治、经济领域均享有一定特权。自清中后期,由于八旗人丁的滋生而兵额有限,闲散旗人增多,从而导致了八旗生计问题突显。相对安逸的生活也造成了八旗兵丁逐渐疏于操练,给了湘军等汉人地方武装的崛起的机遇;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用新式武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统治者尝试对八旗进行改制以适应时局,但都收效甚微,无法阻止清朝和八旗走向衰败。 民国初年,八旗衙门因《清室优待条件》获得保留部分职能。1938年,随着最后一支八旗组织新疆锡伯旗营被改编为县治,八旗正式成为历史。.

新!!: 葫蘆問和八旗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葫蘆問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石狮市

石狮市(tl)是中国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地级市泉州代管。1987年12月,自晋江县析置。 石狮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南部,三面临海,地理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辖境东临台湾海峡,北面蚶江镇隔泉州湾与惠安县、泉州城区对望,南接深泸湾,西与晋江市接壤。石狮海岸线长67.7公里,岛礁54个,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314,945人(2009年),常住人口55.30万人(2009年)。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回、满、畲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语。石狮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为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五位,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四十九位。2009年,石狮市GDP总量325.32亿元(折合47.62亿美元),人均GDP为59,095元(合8,651美元)。石狮下辖2个街道、7个镇,共有21个社区、101个行政村,市政府驻湖滨街道八七路。.

新!!: 葫蘆問和石狮市 · 查看更多 »

福建

#重定向 福建省.

新!!: 葫蘆問和福建 · 查看更多 »

科举

科举是一種通過考试來选拔官吏的制度,源自中國,並傳播至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不論門第、以考试產生的“士大夫”阶层。除中國科舉外,鄰近中國的亚洲國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鮮半岛也曾引入這種制度來選拔人才 。 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於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才被廢除;在越南更遲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廢除,整个科举共持续1300多年。现代社会公務員的选拔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新!!: 葫蘆問和科举 · 查看更多 »

章京

京(p),清朝武官的一种,另外四品文书官员也称“章京”。.

新!!: 葫蘆問和章京 · 查看更多 »

竹枝词

竹枝词是漢詩的一種,最初是民歌形式,後來其体裁也被文人借鉴到自己的作品中。其中最有名的句子是唐刘禹锡所作的诗《竹枝词》末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又流傳至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等地。 台灣竹枝詞另有新變,有新的發展,例如,梁啟超有二首〈台灣竹枝詞〉四句都押韻,而且不別四聲,這種押韻在民歌之中十分普遍,但在七言絕句及竹枝詞均十分罕見;台灣嘉義賴尚益的《悶紅墨屑》創作了竹枝詞1000首,是創作竹枝詞數量最多的個人別集。.

新!!: 葫蘆問和竹枝词 · 查看更多 »

生肖

生肖,又稱属相或十二年獸,是中國及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統稱為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它們依次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形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猪。每個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徵動物作為生肖,所以中國民間常以生肖計算年齡。循環一次為一輪。 中國除了用生肖紀年外,還用與之相應的十二支紀月、紀日、紀時(時辰)。十二生肖(獸曆)也廣泛流行於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 儘管中國古代曆法有建子(冬至所在月份)、建丑(冬至次月)、建寅(冬至後兩月)不同方式作為新年所在月份,而各種曆法都以朔日,也就是看不見月亮的日子(初一)作為月首及歲首,皇帝有「正朔」即定正月初一為年初的權力。 有些人聲稱生肖以干支紀年為基礎,以“立春”為起始點,即陽曆的2月4日或5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屬於陽曆而非陰曆。 然而生肖以立春作为转换节点仍有争议,因为地支首先是用于纪月,且「干支配对生肖纪时纪日纪月」出现的时间也比「干支纪年」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要早,而生肖属相作为纪年的图腾本意是便于民众记忆使用,而非達成精確計算的科學性目的,一般而言大多是以陰曆正月初一為轉換點。古代历法由官方制定并颁布,具有不容置疑的权威,历代官颁历书,均有记载干支纪年和生肖,且都是从正月初一转换干支和生肖。 不过从命理学严格定义,应从立春算起。.

新!!: 葫蘆問和生肖 · 查看更多 »

牛彔

#重定向 佐领.

新!!: 葫蘆問和牛彔 · 查看更多 »

西川滿

西川滿(にしかわ・みつる,),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台灣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藝工作者。.

新!!: 葫蘆問和西川滿 · 查看更多 »

鹿港鎮

鹿港鎮(臺羅:Lo̍k-káng-Tìn)位於臺灣彰化縣彰化平原西北邊鹿港溪口北岸,全境高度均在海拔十公尺以下,西靠臺灣海峽,東以洋仔厝溪支流及安東二排水與秀水鄉相鄰、南以鹿港溪與福興鄉相鄰、北以番雅溝與線西鄉及和美鎮相鄰,面積達71.802平方公里,全區可分為沖積平原、海濱低地、及潮埔地﹝海埔新生地﹞三個部份。人口8.6萬多人,於彰化縣各行政區名列第四。 鹿港是荷蘭及清治時期中臺灣最重要對外經商港口,過往曾因商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蝦猴、地方傳統小吃、傳統糕點、傳統工藝最為人所知。 因縱貫鐵路與港口淤積,讓鹿港發展停滯,因此保留了眾多習俗、文化、文物、古蹟,而在地鹿港人也深以此為榮,盡量保持古文物、習俗並與之和睦相處,因此廟會活動頻率與規模為臺灣最重要。 1978年起每年舉辦「鹿港慶端陽」活動,其中龍舟賽為活動高潮,龍舟賽事於福鹿河濱公園(福鹿溪)舉行,於老三台時期每年無法親臨現場者皆可透過無線電視台現場實況轉播賽事並介紹相關活動與介紹鹿港文化,2015年由華視轉播,2016年由年代MUCH轉播;至2017年止已連續舉辦40年。 2013年起每年大多於農曆7月至中秋節前擇日舉辦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時至2017年已連續舉辦5年,2016年更是首次在夜晚舉行台灣國際競技龍舟錦標賽。.

新!!: 葫蘆問和鹿港鎮 · 查看更多 »

龙王

龙王是道教和佛教的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龍王成為海神可說是佛教東傳時所一併帶來的印度神話而影響。佛教護法天龍八部的龍部以八尊龍王為首,如:難陀龍王。如今將龍王之名沿用,是以区别于中国原始神话传说中的龙。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天气的能力,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 中國傳統文化中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甚至是一口井或是一條田間的水溝。民間文學的龍王形像,多是龙头人身,偶爾才會現出完整的龍形。龙王被认为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位严厉的神。 華东的广大地区由于多受旱涝灾,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有一位龙王,如“汾水贯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桥……由是架龙庙于桥下”。.

新!!: 葫蘆問和龙王 · 查看更多 »

閩南

閩南(Bân-lâm),指福建(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中漳州、泉州、廈門3個地級市(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金門,,部份定義亦包含福建南部九龍江、晉江流域。.

新!!: 葫蘆問和閩南 · 查看更多 »

闽南语

閩南語(bp),是汉藏语系汉语族閩語中的一種,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今福建省南部區域),主要分布於現今的中國大陸閩南、廣東潮汕地區和廣西、浙江部份地區,以及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海外華人之間。闽南语在台灣與东南亚等地一定的影响。狭义的闽南语指福建南部、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通行的闽台泉漳片闽南语。闽南语分支之下再分为潮汕片、海陆丰片、龙岩片、头北片、浙南片、大田片、中山片、雷州片和海南片等方言。闽台泉漳方言作为主流闽南语 ,是闽南语系中影响力最为巨大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片分。在其原乡福建省和台湾,闽台泉漳片闽南语是闽语支中占优势的语言,流通程度仅次于标准汉语 (普通话)。海南通行的海南话以及广东雷州半岛通行的雷州话,原被认为是闽南语的方言,但由於與闽台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中國語言地圖集》,B8 東南地區的漢語方言。香港朗文(遠東)出版公司出版,1987年。 於2017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4834萬人,其中中國大陸的閩南語人口(包括潮汕話、海南話)則是2710萬人(2013)。全球閩南語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並非定值而會浮動,估計位居世界第20~30名之間。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臺灣,最常用臺語或臺灣話來稱呼,少部分人則稱為河洛話或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ló-uē)。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此外,於臺灣日治及戰後時期亦有福建語的稱呼。浙江南部的苍南、平阳、洞头一带亦稱之為福建話。 閩南語與現代標準漢語無法相通,因而被西方學者普遍認為是一種語言。在中國大陸被官方認定為漢語方言之一,稱為閩南方言。而在臺灣,認同語言說與方言說的學者皆有。閩南語及華語在語音、詞彙、句法上本有許多差異,又由於分支較早,彼此間的差異亦相當顯著,至於閩南語中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也並非源自漢語。有統計研究指出,閩南語的核心詞彙僅49%與華語同源,比同屬西日耳曼語支的英語與德語之間的差異還要大10%。 閩南語曾在鄭氏王朝與西班牙、英國等西洋國家外交通商時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以後推行國語運動,使台語在臺灣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直到解嚴之後,才廢除國語運動,改行推廣本土語言。(論文發表於各國語言政策學術研討會――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2000年,中華民國頒佈《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閩南語成為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 在中國大陸,泉州话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语的标准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后,其优势地位逐渐被廈門話和台湾话混合优势腔取代。今日厦门话和台湾闽南语混合优势腔是闽南语的代表方言。中國大陸采用厦门话作为閩南语广播的标准音。在臺灣,北中南都各有些微的發音差異,被稱為偏泉通行腔、偏漳通行腔、海口腔(偏泉腔)和內埔腔(偏漳腔),但由于台湾的交通发达,人口流动大,以及台湾闽南语电视节目和闽南语歌曲专门采用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闽南裔台湾人(尤其是城区地带)的闽南语腔调趋向于台湾闽南语混合第一优势腔。.

新!!: 葫蘆問和闽南语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葫蘆問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

--北(Tâi-pak,俗體字書寫作--北)是臺灣的地理名詞,詞義為「臺灣之北」;原本指稱北臺灣,19世紀末臺北建城後,漸用於專指以此城池為中心發展的都市。 「臺北」依照定義的不同涵蓋不同的範圍。行政區的臺北指臺北市,都會區的臺北則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人口約700多萬人,有的機構定義臺北都會區會再加上桃園市,人口超過920萬人,面積3678平方公里,為世界第50大都會區。.

新!!: 葫蘆問和臺北 · 查看更多 »

金學詩

金學詩(),字韻言,號莼香,又號二雅,晚號夢馀道人 ,江蘇吳江人,清朝政治人物。.

新!!: 葫蘆問和金學詩 · 查看更多 »

艋舺

艋舺(巴賽語:Bangka;台羅:Báng-kah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又稱文甲,屬大加蚋堡,清末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之一,即今萬華之前身。十七世紀荷蘭的古地圖中,艋舺位置標示為Handelsplaasts,就是交易場所的意思,足見其商業傳統之古老。 艋舺為台北市發源地,亦為當時台湾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平埔族驱船与汉人交易,因称船为Bangka,而被闽南语转称此地为“艋舺”。台灣日治時期,因臺灣話發音的「艋舺」,與佛典中日語发音的「萬華」(banka)相似,「艋舺」因此被當時日本政府易字為「萬華」,今日臺灣閩南語猶稱其「艋舺」,但是在地人的定義認為「艋舺」並不等於「萬華區」。.

新!!: 葫蘆問和艋舺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葫蘆問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北

苏北,即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常常与苏南相对。 傳統意義上的蘇北指代江蘇(包括上海,不包括盱眙、泗洪,但包括蕭縣、碭山)長江以北,崇明島、六合縣、浦口、江浦縣皆屬於蘇北。.

新!!: 葫蘆問和苏北 · 查看更多 »

蛇梯棋

蛇梯棋(Snakes and Ladders),是源自於印度的擲賽遊戲,棋盤上除方格外,還繪有梯子、蛇,以骰子隨機決定棋子的步數,途中若抵達梯子或蛇的格子會移至其他格,以抵達終點為勝利。.

新!!: 葫蘆問和蛇梯棋 · 查看更多 »

陞官圖

陞官圖又名選格、彩选格、选官图、陞卿圖或百官鐸,是中國傳統的選格遊戲,並傳到朝鮮半島,相傳由明代倪元璐所創,其原型為張居正在內閣所創的「職官屏」。然而,根據清代曾任宮廷教師的汪師韓所著的《談書錄》,由於陞官圖採用明代官制,人們才誤以為它是明代產物,實際上陞官圖自唐代已有。為了證明這點,他引了宋代人方千里於《骰子選格》的序言:「開成三年春,…… 遇二三子號進士者,以穴骼雙雙為戲,更投局上,以數多少為進身職官之差數。」陞官图是一种依靠转动四面陀螺赌赛的图版游戏,参与者在一幅标志着各种官衔的图板上游戏,从白丁起始,依照转动陀螺获得的判语升迁贬黜,以最先升任最高官制者为胜。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具体表现形式不同,最流行的陞官图是依照明代官制编写的,依清代官制编制的也有很多,民国之后,还出现了从小学生到大总统的陞官图游戏,此外,还有依据小说《红楼梦》编制的陞官图,此外也有八仙过海主题的陞官图。各种陞官图游戏虽然形式不同,旦基本规则和玩法卻是完全一样的。.

新!!: 葫蘆問和陞官圖 · 查看更多 »

陈威翰

威翰()出生於台北,電視劇男演員。2010年,陳威翰與兔兒神一詞登上新浪搜尋爆紅關鍵字與土豆網第一名。 2012年憑湖南衛視《深宮諜影》飾王公公一角,於中國新銳盛典獲得「年度風雲最佳男演員獎」。2012年,山東衛視 與韓星趙顯宰、任容萱三人合力演繹校園偶像劇《青春風暴》2013年,湖南衛視《女人淚》出演智能障礙者「張程」,获得2014年金鷹獎最佳男演員。。.

新!!: 葫蘆問和陈威翰 · 查看更多 »

水浒传

《水滸傳》,是中國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六才子書之一。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明朝。作者歷來有爭議曹晉杰、朱步樓,《施耐庵新證》,學林出版社,1987年4月,一般認為是施耐庵所著,而羅貫中則做了整理,金聖歎刪修為七十回本。.

新!!: 葫蘆問和水浒传 · 查看更多 »

江淮

江淮,顾名思义,指江(长江)、淮(淮河)一带,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狭义上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即今江苏、安徽的中部地区。.

新!!: 葫蘆問和江淮 · 查看更多 »

汕头市

汕头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国务院以《立法法》确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市境西邻揭阳市,北接潮州市,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南滨南海。地处莲花山脉东南麓,韩江三角洲平原,韩江、榕江、练江的入海口,东部为广东省最大岛屿南澳岛。全市总面积2,199平方公里,人口555.21万,为著名侨乡。.

新!!: 葫蘆問和汕头市 · 查看更多 »

泉州市

泉州市(ipa)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是闻名海内外的国际花园城市,是福建省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三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简称泉或鲤,又称刺桐城、清源、溫陵,地处福建東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闽东南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点,為第一批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地,同时泉州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与发祥地,闽南文化保护的核心区与富集区,历史文化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泉州港被中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2013年8月26日泉州被国家文化部评为首届中国东亚文化之都,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齐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国家驰名商标数目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爱拚才会赢」是泉州的城市精神。泉州是中國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泉州港是中国规模亿吨以上的重要大港。2015年,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泉州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2015年7月,中国工程院把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唯一的地方样板和实践范例。.

新!!: 葫蘆問和泉州市 · 查看更多 »

温州市

温州市(普通话发音:Wēnzhōu,温州话发音:,浙南闽语发音:Vo'e Je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沿海港口城市,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開放城市,古称瓯。舊城為東晉著名學者郭璞根據風水思想而建。当时,郭璞登上南岸的西郭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華蓋山鎖“北斗之口”,以此設計溫州城。故而溫州有“山如北斗城似锁”之美称,別稱“斗城”。传说筑城时,有白鹿衔花而过,人们视为瑞兆,故温州又別稱“鹿城”。是浙江第三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2,065平方公里,辖海域1.1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18.2万人,常住人口917.5万人,为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年末市区户籍总人口168.04万人(含洞头区)。.

新!!: 葫蘆問和温州市 · 查看更多 »

游詩璟

游詩璟(英語:Joyce Yu,),台灣女藝人。竹北高中、玄奘大學教育人力資源學系畢業。.

新!!: 葫蘆問和游詩璟 · 查看更多 »

漳州市

漳州市(Tsiang-tsiu-tsh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位于北緯23.6—25度,東經117—118度漳州平原上,鄰近厦門、汕頭两个經濟特区,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級市。全市土地面积1.2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4万人。1986年12月8日国务院确定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葫蘆問和漳州市 · 查看更多 »

潍县

縣,中国旧县名,始建制于明朝,为今天山东省潍坊市的主体。.

新!!: 葫蘆問和潍县 · 查看更多 »

戲說台灣

《戲說台灣》,是一部台灣電視劇,自2001年7月30日開始,每週一至週五的晚上七點半於三立台灣台播出三十分鐘,假日播出二小時。該劇搜羅臺灣各地鄉野故事,製作出趣味且富教化意義的系列故事劇集。為台灣最長壽的古裝電視劇系列。.

新!!: 葫蘆問和戲說台灣 · 查看更多 »

春節

--,即華夏傳統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與世界各地漢族社會的傳統新年,又稱歲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頭上亦稱為过新年、过年、度歲、慶新春、慶新歲,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中國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從明代開始,農曆新年節慶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節)之後才正式結束活動,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辛亥革命後,官方紀年標準由夏曆改為西曆。.

新!!: 葫蘆問和春節 · 查看更多 »

济公

济公(),法號道濟,又稱濟癫和尚、濟公活佛、濟公禪師,俗名李修緣(一名李心遠),南宋时浙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永宁村)人。富有傳說色彩的佛教禪門臨濟宗僧人,以不死守戒律、飲酒食肉、神通廣大聞名。.

新!!: 葫蘆問和济公 · 查看更多 »

新祖宮

新祖宮位於台灣彰化縣鹿港鎮,是一個祭祀媽祖的廟宇,興建於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現為彰化縣縣定古蹟。新祖宮是台灣唯一一座由乾隆帝下令由官費興建的媽祖廟,也稱做「敕建天后宮」,所以在廟前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碑文。.

新!!: 葫蘆問和新祖宮 · 查看更多 »

新春

新春是指汉字文化圈的新年,傳統上以農曆計算,又稱農曆新年,另有歲首、正旦、新正等名稱。相傳始自舜帝立正月、蠻夷率服。這一日中國以夏曆正月為歲首是儒家的“行夏之時”的治國要義和神道設教的深意,依夏正(孟春正月)為一年的開始,可謂傳承先聖之天時要義。 中國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至初四, 正月初一為送舊歲(古稱元旦、正旦),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從明朝開始,新年節慶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之後才結束,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 日本陰陽曆天保曆在明治六年(1873年)1月1日起停用,改用西曆計日,稱原有天保曆為「舊曆」,新春日期也隨之改為西曆元旦起之三日,並定為國定假日,但琉球(沖繩縣與奄美諸島)等地區仍有依農曆日期的慶祝活動。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如韓國、朝鮮及越南,即使二戰后官方曆法改用了西曆,官方及民間仍然依照農曆慶祝新春。現時除了漢字文化圈之外,新春在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有眾多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國家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舊曆新春在中國大陸、港、澳、臺、新、馬、印、韓、越、菲等地皆是法定假期。.

新!!: 葫蘆問和新春 · 查看更多 »

擲賽遊戲

擲賽遊戲(Race game),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的塞尼特、盤蛇圖、蘇美的烏爾王族局戲,指用骰子、陀螺、長斫、貝殼等擲具隨機決定棋子沿棋盤路徑的前進步數,以抵達終點為勝利的版圖游戏。此詞名與定義由羅伯特·查爾斯·貝爾所創。 許多擲賽遊戲的行棋路徑以逆時鐘方向由外往內。有些不能吃子,如中國的陞官圖、香港的康樂棋、歐洲的賽鵝圖。有些到敵棋處時條件符合就可將敵棋去除、或是被敵棋阻塞,如五條盤碁、七條盤碁、八條盤碁、六博、格五、西藏雙六、樗蒲、打馬、北周象戲。 世紀上許多傳統遊戲棋盤普遍採用圓圈或交叉十字的擲賽遊戲,稱為十字戲類遊戲。.

新!!: 葫蘆問和擲賽遊戲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小鳳凰棋葫蘆笨葫蘆運鳳凰棋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